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哪些具体的方面

2023-09-26 19:21:51
TAG: 主体性
共1条回复
真可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主性,表现在学生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把学科课程内容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

二、能动性,首先表现在学生能根据学校教育的要求积极参与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其次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特性,如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有迫切的学习愿望、强烈的学习动机、高昂的学习热情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创造性,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像力,爱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

相关推荐

主体性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主体性的意思

1、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个人看法以及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 2、人是世界的中心,人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而哲学作为探寻人的存在根据的学问,自然要从人作为主体的性质出发,来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主体和主体性的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但人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而对人作为主体以及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就因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3、在古代社会,人处在依赖性的社会关系之中,群体主体的活动方式使社会呈现为主体活动的无主体状态,人作为主体的地位以及人的主体性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这就使古希腊哲学得出了人、物同源同性的结论,在第一个使用主体范畴的亚里士多德那里,主体并不是专指人的,任何实体都可以作为主体而存在。正因为主体和人并不直接同一,所以,在古希腊哲学中,也就没有专门指谓人的能动创造性的主体性的概念,主体和主体性的关系被实体和属性的关系而涵盖。
2023-09-09 16:08:571

什么是“主体性”?

感觉这件事情不得不这样的去做了,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时候?感觉自己必得去做,也可能是,很顺手地做的事情,做完了之后自己觉得完成了任务。
2023-09-09 16:09:095

主体性是什么意思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个人看法以及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主体间性即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与判定。主体间性有不同的级别,一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个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二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人关于其他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的认知的认识。例如:A知道B知道C想要在中午与A一起去吃饭,那么A便是进行了二级主体间性的判断。通常人们最多能进行五级主体间性的判断,五次以上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主体间性的提出背景:主体间性是拉康提出来的,在阐述中他给现代性的主体性以致命的打击。他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进行这种分析的时候,他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的“奴隶和主人”进行了精神分析语言学上的重新描述。他认为,当看守为了囚犯而固定在监狱的位置上的时候,那他就成了囚犯的“奴隶”,而囚犯就成了主人。根据这种主体间性,针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他提出了相反的思想:我于我不在之处思,因此,我在我不思之处。这应该说是对笛卡尔的“我思”主体的最大摧毁,也是对现代性思想根基的摧毁。
2023-09-09 16:10:091

什么是人的主体性

所谓人的主体性,就是指人的主体意识和倾向以及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它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所谓活力,即指旺盛的生命力。经济的活力则指经济本身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通过经济发展的兴衰而得以实现。经济的活力归根结底来自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经济自身的生命力集中体现为经济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发挥。没有积极能动的主体,就不可能建立起具有活力的经济;主体性的丧失,就意味着经济活力的枯竭。 一 从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作用来看,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1、只有人才具有价值增值的能力。人是一种能动的、实践创造着的社会存在物。他具有不同于一般物的功能、特性和价值。人的生产和社会交往是其他价值得以存在的基本依据和前提。人正是凭借其自觉的能动性,以创造的无数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实践活动作用于主体自身,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效应。这是人的价值的根本特点。他不仅是价值的享受者和承担者,还是价值的创造者。他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而有目的地进行实践创造,这是其它价值客体所不具备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具有最高的价值,是经济发展的活的因素。 2、人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的经济资源。它一方面标示和制约着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及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程度;另一方面又决定着经济活动中对其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人的主体性水平与发挥的程度极大地制约着各种资源的利用效果,从而制约着经济活动的效益和结果。 3、人是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发动者和调控者。在整个生产生活过程中,劳动者始终加入其中,并按人的意志使再生产过程有目的的进行下去;流通过程更是人的杰作,他们因而创造成市场;生产劳动的产品,是人们分配的对象,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消费活动。就经济活动的调控来讲,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说到底都是人们意志的贯彻。 4、人是生产力要素中首要的生产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其中唯一能动的因素。无论是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还是新劳动对象的发现利用,都离不开劳动者。只有活的劳动即劳动者,才能真正把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支出,才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离开了人,生产力的其它因素的功能都无法发挥,整个经济活动也无从进行。此外,科学技术本身也是由人所推动和运用的,人也是科学技术的承担者。科学技术对社会政治、经济的作用是通过对人的影响来实现的。因此,科技的发展并没有降低人在生产力中的核心位置,反而赋予人以新的意义,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从主体的功能来看,经济的活力归根结底来自人主体性的发挥。 1、主体性的发挥强化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自身的能力素质、地位与作用。因为主体性的完善是与人的发展相一致的。因此,主体性越强,表明人的发展越完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越高,表明人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越大,经济要素的组合与运作也就越有机化、最优化,从而使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2、主体需要与现实经济状况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矛盾的生成、运动与解决要依赖于人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既是人的本性之一,也是人从事生产劳动和其它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因所在。人们的历史活动均从需要开始。人由于意识到他的客观需要,便会以满足该需要为目的去进行活动。人们因为有所需要,便会确定一个争取达成的目标。在目标的鼓舞下,人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力量,就会发动某种活动,努力发现和促进种种主客观条件,使其需要得到满足。正是这种“需要——生产——需要”的无限循环发展推动着经济本身的不断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作为经济活力之源,其重大作用正是寓于这一过程之中的,一方面,主体需要的产生不是凭空的,它是在主体对现实经济状况的能动分析判断和选择之后产生的,是具有一定现实可能性的需求;另一方面,主体由需要产生的各种经济活动更是人的主体性发挥的直接结果。离开了主体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等功能特性,任何活动都是不可能产生的。正因如此,主体的需要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潜在活力。 3、人主体性发挥的最根本功能在于增强人的实践性,包括实践的倾向与能力。经济发展就是主体实践创造的结果。人是实践创造着的存在物,实践是主体人的实践,人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必然会对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具体说来,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体性制约着实践活动的方向。主体意识性直接影响着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倾向性;主体的能动性影响着主体对客体的选择与作用的方向;自主性规定着主体对实践活动发展方向的把握;为我性则规定着主体实践活动的目的指向。第二,主体性制约着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主体性强,意味着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的提高,也意味着主体意识、地位与能力的增强。这不仅使主体更自觉地从事实践活动,也使主体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主自为性增强,使主体实践活动的能力得以增强,从而有利于拓展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第三,主体性制约着实践活动的效果与性质。主体性作为一种现实的客观物质力量,它直接关系着实践活动的成败。实践活动能否达到主体预期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能动性、主导性的发挥程度。主体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是否与人类利益相一致,也受制于主体性的发展水平,因为主体性的高扬是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相一致的。 同时,伴随着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展,主体的实践目的、结果与评价都对主体实践活动产生着激励和调控作用,这就使主体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反省自身,修正其活动,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主体目的、理想的不断生成与实现,成就感与成功欲的不断增强,又为主体进一步实践创造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切实质上都是人的主体性之体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是人的实践创造所推动的,而人的主体性又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实践活动的能力与效果。在这一意义上,人的主体性发挥是经济发展的现实活力所在。 4、从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历史和现实均已证明:一旦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强大的经济推动力,使整个经济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经济得到迅速而高效的发展。反之则会使经济活动缺乏应有的活力,阻碍社会的发展。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举措,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主体,实际上是增强了企业和职工的主体性。其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工业平均年增长都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左右。整个国民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另据报载 被称为华夏第一村的江苏华西村2004年销售收入达到260.31亿元。一个村销售收入达到这个数字,这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可想象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于已出现的、影响广大劳动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要保持高度警惕。如: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在扩大,分配不公;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做出的贡献与应得到的补偿不对等;新形势下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等等。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齐心协力共同解决,以激发所有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拥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2023-09-09 16:10:202

什么是“主体性”?

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也称自我意识,是指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主体性越鲜明,对自己的行为指向、目的、方式就越明确。
2023-09-09 16:10:462

主体性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什么是人的主体性 所谓人的主体性,就是指人的主体意识和倾向以及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它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所谓活力,即指旺盛的生命力。经济的活力则指经济本身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通过经济发展的兴衰而得以实现。经济的活力归根结底来自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经济自身的生命力集中体现为经济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发挥。没有积极能动的主体,就不可能建立起具有活力的经济;主体性的丧失,就意味着经济活力的枯竭。一 从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作用来看,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1、只有人才具有价值增值的能力。人是一种能动的、实践创造着的社会存在物。他具有不同于一般物的功能、特性和价值。人的生产和社会交往是其他价值得以存在的基本依据和前提。人正是凭借其自觉的能动性,以创造的无数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实践活动作用于主体自身,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效应。这是人的价值的根本特点。他不仅是价值的享受者和承担者,还是价值的创造者。他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而有目的地进行实践创造,这是其它价值客体所不具备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具有最高的价值,是经济发展的活的因素。2、人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的经济资源。它一方面标示和制约着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及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程度;另一方面又决定着经济活动中对其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人的主体性水平与发挥的程度极大地制约着各种资源的利用效果,从而制约着经济活动的效益和结果。3、人是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发动者和调控者。在整个生产生活过程中,劳动者始终加入其中,并按人的意志使再生产过程有目的的进行下去;流通过程更是人的杰作,他们因而创造成市场;生产劳动的产品,是人们分配的对象,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消费活动。就经济活动的调控来讲,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说到底都是人们意志的贯彻。4、人是生产力要素中首要的生产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其中唯一能动的因素。无论是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还是新劳动对象的发现利用,都离不开劳动者。只有活的劳动即劳动者,才能真正把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支出,才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离开了人,生产力的其它因素的功能都无法发挥,整个经济活动也无从进行。此外,科学技术本身也是由人所推动和运用的,人也是科学技术的承担者。科学技术对社会政治、经济的作用是通过对人的影响来实现的。因此,科技的发展并没有降低人在生产力中的核心位置,反而赋予人以新的意义,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从主体的功能来看,经济的活力归根结底来自人主体性的发挥。1、主体性的发挥强化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自身的能力素质、地位与作用。因为主体性的完善是与人的发展相一致的。因此,主体性越强,表明人的发展越完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越高,表明人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越大,经济要素的组合与运作也就越有机化、最优化,从而使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2、主体需要与现实经济状况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矛盾的生成、运动与解决要依赖于人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既是人的本性之一,也是人从事生产劳动和其它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因所在。人们的历史活动均从需要开始。人由于意识到他的客观需要,便会以满足该需要为目的去进行活动。人们因为有所需要,便会确定一个争取达成的目标。在目标的鼓舞下,人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力量,就会发动某种活动,努力发现和促进种种主客观条件,使其需要得到满足。正是这种“需要――生产――需要”的无限循环发展推动着经济本身的不断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作为经济活力之源,其重......>> 问题二:价值具有主体性是什么意思? 人的需要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人们争论不休。其实人的需要具有主观性,但在根本上是客观的。主观是表现形式,而客观性才是它的实质。 人的需要的产生是客观的。人的需要产生于人的自身结构、规定性和人同周围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什么样的主体结构,就产生什么样的需要,主体自身的每一规定、人同周围世界普遍联系的每一环节,都产生一定的需要;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需要的内在规定性,需要对象具有满足人需要的结构和属性时,需要才能生成。 人的需要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的需要是以其对象和自我成为对方的对象来共同确证其存在的。需要与需要对象双方都以其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条件,无论失去哪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没有客观存在的事物,人既无根基又无指向,因而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更不能产生人的需要;反过来,没有人的需要,则客观世界及其一切存在物对人毫无意义。人的需要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现实状态,从更多的意义上,它是一种客观状态而不仅仅是一种非常具体可见的东西,比如我们常说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底指什么需要?谁也无法说具体,但它的客观性不容质疑。 人的需要的发展是客观的。需要自身包含着不断发展与超越自己的动态本性,其产生、发展与消亡都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一般来说,只有低级的需要得到最基本的满足,才有可能产生和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人在劳动创造中不断开拓着人的需要对象,满足需要的工具和方式也随之不断扩大和更新,人需要的类型和层次也就不断扩大和提升。水能发电是客观的,电也是人所需要的,但当“人的尺度”还没有达到用水发电这个程度时,水发电的功能或属性虽是客观存在的,但用水发电还不是人的需要;只有当“人的尺度”达到水可以发电,又具有开发水资源发电的能力和条件时,才出现用水发电、以作照明和动力之需要。 人的需要在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从内容方面,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所以人体的需要就兼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内容,而物质和精神都是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都具有客观必然性。在形式上,一个主体(社会、集团或个人)在一定的现实条件下必然产生一定的需要,并导致为满足这些需要而采取一定的行动,假若人的需要停止,就意味着人的生命的停止。这些必然性是由主体的社会存在条件决定的,而不是由它的意识偶然造成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需要,并不取决于他自己的主观意识,而主要取决于他的客观存在。唐代人不能说不想用电脑,但在客观上没有产生这种需要的条件。所以马克思认为,生产既生产着需要的对象,同时也生产着需要本身。需要是可以创造的。 满足人的需要的能力罚客观的。能力是沟通主体的需要以及需要对象的必要条件,是客观存在的,缺乏一定的能力常常就不可能产生相应需要。如缺乏审美能力的人就不会产生欣赏交响乐、 欣赏大自然风景之类的需要,而人的能力正是在客观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受客观条件所制约的。当然过高估计人的能力也无法产生合理的需要,就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即使有亩产百万斤的想法,也不会有亩产百万斤的能力,所以,这种想法因其不现实性而构不成需要,只能是漫无边际的狂想,也无法客观的具有相应的生产能力。 人的需要总是带有主观性。人的需要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总是同时伴随着一种主观的意识的反映,是“被意识到的需要”。人的一切需要都要反映到人的意识中并通过意识来支配人的行为。因此,人的需要不仅具有客观的内容,同时总是烙上了主观的印记。但是,人的需要的主观性是如何体现的呢,有的人将需要和欲望相区分,欲望是需要在主观上的反映,因而是主观范畴,而需要则是反映主体客观状态的客观范畴,一旦......>> 问题三:主体性和客体性到底是什么意思 1、主体性就是主体的特性。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主体性包括:第一、实践基础性。第二、认知结构性。第三、语言交际性。 2、客体性就是客体的特性。客体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客体性包括:第一、实践对象性。第二、先在独立性。第三、可知无限性。 问题四:主体不懂是什么意思 你问的是被动语态的吧 被动语态 + by (with) + 行为主体 by 后接人或物做某事 with 后接手段、方式、工具 例:He was killed by a falling stone 行为主体,简单来说就是动作的发出者,以上面例句为例,He是动作承受者,kill是具体动作,而a stone是杀死他的元凶,也就是动作发出者,可能用物做例子较抽象。 例:He was kissed by Mary “他被玛丽亲吻了”他是承受吻的动作的承受者,玛丽则是吻的动作发出者,也就是行为主体。 不懂请追问,没有问题的话请尽快,。 问题五:什么是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 主体间性即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与判定。主体间性有不同的级别,一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个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二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人关于其他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的认知的认识。例如,A知道B知道C想要在中午与A一起去吃饭,那么A便是进行了二级主体间性的判断。通常人们最多能进行五级主体间性的判断,五次以上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问题六:主体类型是什么 主体的分类标准很多,如果是按照主体的性质分为个人、机关、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如果按照刑事诉讼关系分为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所以需要明确按照哪种分类标准 问题七:主体和客体是什么意思 ? 客体就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主体就是主观方面,就是认识世界的人。
2023-09-09 16:10:551

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主要是指主体在与客体打交道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说“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对待学习的主体性。学生不仅是能学习的,而且是“独立、主动和创造”地去学习的,这和人们的共识是一致的。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023-09-09 16:11:051

主体性原则是什么意思?

主体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是人对世界(包括对自身)的实践改造原则,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的尺度的原则,是强调人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对改造世界所具意义的原则。它与唯心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因为如此,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形态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行动原则。旧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只是客体、客观世界的客观性。从主体性原则出发的客观性,则是包含对象世界的、主体的和主体活动的客观性。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扩展资料:主体性原则基本问题:一方面主体性原则是建立在主体与客体分离的基础上的,但是这就决定了两者的统一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从主体性原则中发展出来一种浮夸虚妄的人类中心说。所以,20世纪的西方哲学以消解这种主体性原则为己任,继尼采喊出“上帝死了!”的口号之后,亦有“主体死了”乃至“人死了”的呼声。主体性的问题不仅仅是认识论的问题,也是伦理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问题,因而是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教育学学科基础:1、科学基础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性,首先取决于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或者说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2、社会基础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学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体性原则
2023-09-09 16:11:131

主体性和发展性有什么区分

1.主体性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的内容。2.自主性,是对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不断完善。在人的日常行为中,自主性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决、自强等自我意识,符合实际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的
2023-09-09 16:11:295

主体与主体性名词解释

①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的人。主体作为现实的社会存在物,属于统一的物质世界。主体在改造客体过程中也改造着自身。主体不同于主观,主观是主体的属性;②主体性是指主观主义思想作风。片面夸大主观作用,轻视客观实际;对人对事只凭主观印象,不作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凭想当然办事。其特点是片面性、表面性、直线性。
2023-09-09 16:11:452

主体性和自身性的区别

主体性和自身性的区别如下。1、主体性是指人的主体意识和倾向以及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主体性是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的产物,是人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所确立的对客观世界的主导地位。2、自身性的意思是“此在在其本己存在(能在)”中,那么非自身状态自然是常人状态,自身与非自身对应于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的对立。
2023-09-09 16:12:051

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

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也称自我意识,是指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主体性越鲜明,对自己的行为指向、目的、方式就越明确。
2023-09-09 16:12:164

什么是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哲学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什么意思?

首先回顾一下哲学主体性的历史演变. 自古至今,哲学经历了由前主体性到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的历史过程.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属于前主体性哲学.近代哲学是认识论哲学,建立于主体——客体二分基础之上,属于主体性哲学.主体性哲学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主体性哲学的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第一、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不能解决人的生存本质问题.主体性哲学将人的生存活动界定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构造,导致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而导致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等全球性问题.第二、作为主体性哲学的认识论哲学,局限于认识论,仅仅关注主客体关系,忽视本体论,忽视存在的更本质方面——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人们在现代条件下扬弃了主体性哲学而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交互主体.主体间性哲学因时代需要而产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下面分析主体间性的意义.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2023-09-09 16:12:261

主体性原则是什么?

主体性原则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主体和客体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一对关系范畴,二者之间有一种“相关律”的联系:人和物、人和人之间只有构成一定对象没关系。因此离开了这种具体对象性关系,失去了其中任何一方,主体和客体概念都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在具体的对象关系中确认谁是主体,把握主体的具体结构、功能、特性及其作用,探讨不同层次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而不能抽象化。主体性原则科学性承认主体的具体地位和作用,正是为了科学地确立人在自己的实践和认识中应有和能够承担的权利和责任的界限,并使二者合理地统一起来。任何把主体性原则理解为人可以随意地干事,只要权力不负责任,达到“绝对意志自由”之类的想法,至少是一种片面化的想象。权力和责任都来自主体的实际地位和作用,权力和责任又是彼此不应分离的。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主体性原则
2023-09-09 16:12:341

学生的主体性和自由性有什么区别

自主性:自己的积极性,自发的去学习别人或者自己既定的任务能力自由性: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能力
2023-09-09 16:12:522

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如何理解

所谓主体,即作为主人的个体。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作为自己的主人,主动去选择做一些事情,主动获得与众不同、体现其个性的发展。 因而专家学者们提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从以下三点着手。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使其体验成功。 2.培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教育。
2023-09-09 16:13:081

什么叫儿童的主体性?主体性在人的发展中有何作用?

儿童的主体性就是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意志和发展要求支配自己和行为,具有主动、积极的心态以及探索未知和创新的内在需求。作用:1、发挥儿童主体性,使儿童积极参与生活和教育活动,可以促进身体的发展和心智的成熟。2、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培养儿童兴趣,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可以促进儿童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2023-09-09 16:13:351

什么是人的主体性

所谓人的主体性,就是指人的主体意识和倾向以及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它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所谓活力,即指旺盛的生命力。经济的活力则指经济本身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通过经济发展的兴衰而得以实现。经济的活力归根结底来自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经济自身的生命力集中体现为经济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发挥。没有积极能动的主体,就不可能建立起具有活力的经济;主体性的丧失,就意味着经济活力的枯竭。一 从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作用来看,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1、只有人才具有价值增值的能力。人是一种能动的、实践创造着的社会存在物。他具有不同于一般物的功能、特性和价值。人的生产和社会交往是其他价值得以存在的基本依据和前提。人正是凭借其自觉的能动性,以创造的无数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实践活动作用于主体自身,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效应。这是人的价值的根本特点。他不仅是价值的享受者和承担者,还是价值的创造者。他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而有目的地进行实践创造,这是其它价值客体所不具备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具有最高的价值,是经济发展的活的因素。2、人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的经济资源。它一方面标示和制约着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及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程度;另一方面又决定着经济活动中对其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人的主体性水平与发挥的程度极大地制约着各种资源的利用效果,从而制约着经济活动的效益和结果。3、人是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发动者和调控者。在整个生产生活过程中,劳动者始终加入其中,并按人的意志使再生产过程有目的的进行下去;流通过程更是人的杰作,他们因而创造成市场;生产劳动的产品,是人们分配的对象,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消费活动。就经济活动的调控来讲,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说到底都是人们意志的贯彻。4、人是生产力要素中首要的生产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其中唯一能动的因素。无论是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还是新劳动对象的发现利用,都离不开劳动者。只有活的劳动即劳动者,才能真正把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支出,才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离开了人,生产力的其它因素的功能都无法发挥,整个经济活动也无从进行。此外,科学技术本身也是由人所推动和运用的,人也是科学技术的承担者。科学技术对社会政治、经济的作用是通过对人的影响来实现的。因此,科技的发展并没有降低人在生产力中的核心位置,反而赋予人以新的意义,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从主体的功能来看,经济的活力归根结底来自人主体性的发挥。1、主体性的发挥强化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自身的能力素质、地位与作用。因为主体性的完善是与人的发展相一致的。因此,主体性越强,表明人的发展越完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越高,表明人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越大,经济要素的组合与运作也就越有机化、最优化,从而使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2、主体需要与现实经济状况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矛盾的生成、运动与解决要依赖于人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既是人的本性之一,也是人从事生产劳动和其它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因所在。人们的历史活动均从需要开始。人由于意识到他的客观需要,便会以满足该需要为目的去进行活动。人们因为有所需要,便会确定一个争取达成的目标。在目标的鼓舞下,人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力量,就会发动某种活动,努力发现和促进种种主客观条件,使其需要得到满足。正是这种“需要——生产——需要”的无限循环发展推动着经济本身的不断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作为经济活力之源,其重大作用正是寓于这一过程之中的,一方面,主体需要的产生不是凭空的,它是在主体对现实经济状况的能动分析判断和选择之后产生的,是具有一定现实可能性的需求;另一方面,主体由需要产生的各种经济活动更是人的主体性发挥的直接结果。离开了主体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等功能特性,任何活动都是不可能产生的。正因如此,主体的需要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潜在活力。3、人主体性发挥的最根本功能在于增强人的实践性,包括实践的倾向与能力。经济发展就是主体实践创造的结果。人是实践创造着的存在物,实践是主体人的实践,人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必然会对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说来,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体性制约着实践活动的方向。主体意识性直接影响着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倾向性;主体的能动性影响着主体对客体的选择与作用的方向;自主性规定着主体对实践活动发展方向的把握;为我性则规定着主体实践活动的目的指向。第二,主体性制约着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主体性强,意味着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的提高,也意味着主体意识、地位与能力的增强。这不仅使主体更自觉地从事实践活动,也使主体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主自为性增强,使主体实践活动的能力得以增强,从而有利于拓展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第三,主体性制约着实践活动的效果与性质。主体性作为一种现实的客观物质力量,它直接关系着实践活动的成败。实践活动能否达到主体预期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能动性、主导性的发挥程度。主体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是否与人类利益相一致,也受制于主体性的发展水平,因为主体性的高扬是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相一致的。同时,伴随着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展,主体的实践目的、结果与评价都对主体实践活动产生着激励和调控作用,这就使主体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反省自身,修正其活动,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主体目的、理想的不断生成与实现,成就感与成功欲的不断增强,又为主体进一步实践创造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切实质上都是人的主体性之体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是人的实践创造所推动的,而人的主体性又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实践活动的能力与效果。在这一意义上,人的主体性发挥是经济发展的现实活力所在。4、从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历史和现实均已证明:一旦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强大的经济推动力,使整个经济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经济得到迅速而高效的发展。反之则会使经济活动缺乏应有的活力,阻碍社会的发展。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举措,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主体,实际上是增强了企业和职工的主体性。其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工业平均年增长都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左右。整个国民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另据报载 被称为华夏第一村的江苏华西村2004年销售收入达到260.31亿元。一个村销售收入达到这个数字,这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可想象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于已出现的、影响广大劳动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要保持高度警惕。如: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在扩大,分配不公;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做出的贡献与应得到的补偿不对等;新形势下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等等。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齐心协力共同解决,以激发所有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拥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2023-09-09 16:13:491

什么是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指什么

1、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 2、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2023-09-09 16:14:161

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哪些具体的方面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主性,表现在学生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把学科课程内容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 二、能动性,首先表现在学生能根据学校教育的要求积极参与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其次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特性,如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有迫切的学习愿望、强烈的学习动机、高昂的学习热情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创造性,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像力,爱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
2023-09-09 16:14:351

人的主体性作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从实践和价值阐释人的主体性,可以更好地整合现代哲学对主体性认识的成果,把中心性、关系性和过程性通过价值生成的活动统一起来,把绝对和相对统一起来,既认清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坚持人学的价值理想;又明确差异、多元和离散必将是时代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从而以宽容的精神对待事物,使人成为诗意的存在。由此就不难看出对主体性这种解读的意义之所在.
2023-09-09 16:15:251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对自己有清醒和客观的认识,才可以掌握自己的心理动态。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其次,心理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不断在人脑中形成各种映象之后,又会留下痕迹,痕迹的不断积累,则构成人们绚丽多彩的主观世界。心理的主体性质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人和周围世界积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是社会的积极活动者,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人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发生的,是在人积极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的。最后,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人类的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水平,所以人的心理,也可以叫做意识。人不仅能意识到周围事物的存在,而且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感觉、知觉和思维活动;意识到自己所体验的情感和行为,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评价,从而可以经常有目的地、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
2023-09-09 16:15:351

艺术家的主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也不知道,我想艺术家主体特性应该就是他善于发现美的东西把
2023-09-09 16:15:543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观把体育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观,实际上是一种单一教师主体观的影响过程,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往往只注重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一定要使学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领头羊”,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过去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比较抽象、模糊而缺乏区别对待。如果学生不明确教学目标,那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必然是盲目的、被动的。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与评价的功能。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体育教学目标,一是要明确,具体;二是学生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二、给学生自由提问的主动权在体育教学中,通常是教师不断地提问、解析,学生极少有机会、也不太愿意向教师提问。教师的提问固然能透出学生的思考,但学生的学习总是比较被动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我尝试着通过教会学生不断地提问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不仅只是听着、答着,而是自主学习的学习者,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如果学生能主动提出有创见的问题,那说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另外,当学生提出疑难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主动讨论,组织学生认真剖析,去伪存真,抓住本质,把握重点,攻克难关。 三、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自己归纳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进行学法指导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而学生要真正理解、掌握以至运用一定的方法,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必须学会自己归纳方法。其中,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模仿等学习过程,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如合作法、发现法、分析法、自练法、组手法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四、成绩考核,学生参评。每次我都让学生参与成绩考核,使考核成为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首先,让学生自评与互评。要求学生通过它,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达到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发展“小教师”。培养学生都积极充当此职任,让他们组织同学练习、辅导和考核。五、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给他们以自由选择的权利。如让学生参与体育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全过程,准备活动指导学生去“带”,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去“选”,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去“创”。这些都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体育课堂的深化改革。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过程,努力创造一种民主、自主、和谐与相互协作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练一练、议一议、评一评、帮一帮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为此,教师应努力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魅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他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快速跑练习中的起跑动作练习,教师不直接讲解,事先让学生设计多种起跑姿势:站立式、蹲踞式、半蹲式、侧身式等等,然后依据他们研究出来的方案,直接进行练习,从中比较分析,筛选出符合他们个人特点的形式,而绝非千篇一律的蹲踞式或站立式。另外,教师要创设表演情境,给学生创造自由展示的课堂空间。创造性来自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因此,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不能将学生“牢牢捆死”,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留给时间让学生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让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如在练习踢花毽时,不要规定踢法,当有的学生创造了新的玩法,教师就应及时予以肯定,并让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其他人则个个跃跃欲试。
2023-09-09 16:16:022

什么是主体性教学模式

主体性教学是指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和引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对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的要求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习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教师的教要落在学生的学上,要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意志、品质、情感和行为能力得以发展。
2023-09-09 16:16:141

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感兴趣
2023-09-09 16:16:262

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怎样培养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主体意识和主体思维方式首先,必须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其次,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挥的教育质量观。再次,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而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和潜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并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用主体性发展去衡量学生的发展,用主体性思想来设计教育中的全部工作,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自立、自觉、自信、自强,做学习的主人。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才能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可能。2.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是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要给学生更多的平等和情感。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传统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在工作中要真挚地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的过程中,做到既是他们的老师同时也是他们的朋友。教师要充分发挥“期待效应”,对学生采用激励式教育,对其点滴进步或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千方百计地去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以各种形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等)给予表扬。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平等的师生情感关系还体现在教师要敢于把讲台让给学生,把结论置后,让其思维并充分展示才华。如让学生板演、让学生矫正、让学生实验、让学生归纳总结等。3.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从优化课程体系做起。要改革过去教学内容单一的学科课程,形成以必修课、活动课、选修课和研究课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4.改革教学模式,实施综合模式教学教学过程本身的复杂多变性及学生主体发展的丰富多样性也决定了教学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普遍适用的。如启发式、探究式、自学辅导式、复习课的研究性复习模式、讲评课的双研式模式、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教学结构丰富多样,课堂生动活泼,而且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无论运用哪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都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结构与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相一致,以利于学生接受、内化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外化为能力;都应特别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情景的设计、学生多感官乃至全身心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 “动”起来、“活”起来,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5.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主动发展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地设计和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或理解为,分层次教学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优、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6.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心理环境,优化思维过程,优化信息反馈,优化教学效果和节奏。使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地传输给学生。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变重结论为知过程,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将教学内容内化为意识材料,促进思维活动,不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7.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评价应做到:①有弹性,答案不能限制太死,只要合理就应肯定。②不仅评价活动结果,而且更要评价活动过程。尤其是对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及表现出的良好个性品质给予评价、鼓励。这样,更能发挥评价的教育与激励作用。③变学生评价的客体为评价的主体。对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情况及结果不仅仅是教师去评,还可以让学生自评或互评。
2023-09-09 16:16:481

主体性教育的主体性教育的含义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独立自主地、自觉能动地、积极创造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一句话,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熟和发展中的个体,他的主体性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培养和发展。而教育作为学生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来展开的。而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素质的不断培育与展现的过程,其结果便是使个体由自然人逐步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养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内容简介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教材建设是关键。当务之急是设计一系列适合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继续教育急需的示范性课程,编写了一批继续教育教材。在教材编写方面,作者采取了以下几个做法: (1)组织专家对全国各省(市、区)推荐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进行语评审,筛选出了200余种可供教师学习使用的优秀教材和学习参考书。 (2)组织专门的编写队伍,编写了61种教材,包括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法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等公共必修课教材;中小学语文、数学、中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社会、自然等学科专业课教材。 (3)向全国40余家出版社进行招标,组织有关专家对出版社投标的教材编写大纲进行认真的评审和筛选,初步确定了200余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这批教材,目前正在编写过程中,将于2001年上半年陆续出版。我们将陆续向全国教师进修院校、教师培训基地和中小学教师推荐,供开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相关课程时选用。
2023-09-09 16:17:131

如何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如何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现代教育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促进教学民主化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更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升学率为评价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这样就不得不使教师以分数为评价学生质量好坏的标准,教师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分数作为指挥棒。对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倍加呵护,而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往往讽刺、挖苦,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那些后进生便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成绩愈来愈低。而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教师就要进一步明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服务。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挥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而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和潜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并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才能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可能。  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意识  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实现自我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学生主动参与自身发展,以达到身心充分、自由发展的开始。因此,教师应采用各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如讨论座谈法、树立榜样法、随时教育法、旁敲侧击法、鼓励法等,加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三、切实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是以教师的课前预设为主导的,学习只是被动接受,是一种消极的学习。而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授受关系,在教学中,既要强调教的过程和作用,也要重视学的过程和作用,要改变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主要的目的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问题为纽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在观察、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  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诱发学生强烈求知欲望的源泉,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才会在课堂中去积极思考,自觉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又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的宽松程度。在课堂上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会自由讨论,才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讨论中认知,在交流中完善,在合作中进步,在创新中提高;只有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学生才会大胆质疑,才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五、创设情境,精心设计课堂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和促使学生主体参与,使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又紧凑地参与学习与思考,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  总之,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23-09-09 16:17:301

什么叫人的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的问题,即文化认同问题
2023-09-09 16:17:413

你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何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能融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学生对这门课有更深的求知欲,上课上的开心,接受能力也会变得很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教学又是借助不同的形式实现的。我们在运用教学这一途径时可供我们选择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教学的电化形式--多媒体教学。作用:教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推动了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二十世纪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确实令人赞叹不已。从远古时代 起一直是人们幻想的“顺风耳”,“千里眼”,“空中飞行”和“飞向太空”都在这一世纪成为现实。回顾二十世纪的重大科学技术进步,以下几个项目无疑是影响最大的,而数学的预见和推动作用非常关键。爱因斯但相对论的质能公式首先从数学上论证了原子反应将释放出的巨大能量,预示了原子能时代的来临.随后人们才在技术上实现了这一预见,到了今天,原子能已成为发达国家电力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2023-09-09 16:17:491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一、灵活驾驭教材,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是实现主体性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钻研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制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设计教案,组织练习等。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教学方法,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去吸引学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境界,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例如:义务教材第七册的“笔算乘法”中的例6:“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重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教材在讲过“25×674=16850(千克)”以后,接着又给出,“也可以这样列算式,674×25= (千克)。”这是以往小学数学教材中从未出现过的解法。甚至有的学生这样做了,教者一概视为错误。对此,同行们也有一些异议,认为如此列式,违反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其实不然,因为事物并非一成不变的,所列算式:“674×25”我是这样理解的:从674袋面粉中,每次每袋取1千克并放成一堆,则一堆重674千克,而重复刚才的工作,总共可得25堆,要求总重量,故列算式674×25= (千克),完全符合情理,而且在学生已经理解整数乘法意义的前提下,教材灵活地给出这一解法,正是对传统解题方法的一种突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就乘法应用题在计算上提供了新的天地,也可以说是一种“松绑”,同时,教材这样处理,也为第八册乘法交换律的教学作铺垫,为以后代数知识学习作孕伏。所以说,一旦领会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仅有利于把握教材,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取得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口、抓关键,突出重点,把学生始终摆在主体地位上,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二、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育的保证。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条件,因为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现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保障。陶行知先生早就在《创造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才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课堂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1、 把微笑带进课堂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抱有的期望,通过态度、表情、行为等方式,用微笑的形式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励,从而更加相信教师,给予教师以积极主动反馈。这样,能使学生以最佳的主体精神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学困生能消除畏惧心态,轻松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 2 、把竞争带进课堂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非智力因素和情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老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3、 把鼓励带进课堂 学习成功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我们积极推行运用鼓励评语,激励学生进步 的教育思想。课堂上对学生任何学习行为都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好”、“对”、“不要着急”、“慢慢说”、“有进步”、“真了不起”……作业批改写激励性评语,课余时间完成书上带*的习题或思考题,课堂上全班通告表扬鼓励。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实现主体性教育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体现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1、尊重主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现代教学论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课前我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各一对,课上让学生先用多对三角形摆一摆,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摆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分组讨论,同学们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我问学生这三种图形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后,再让学生思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最后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数学中的符号、概念、判断、推理,如果通过艺术化的讲课,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去吸引学生,那么学生就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可以首先通过放有关小红过生日的录音故事,让学生回答下面问题:(1)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红几岁了?正过第几个生日?你是怎样知道的?(从点燃10支蜡烛得知她10岁了,正过第10个生日)。(3)小红的爷爷为什么才过了15个生日呢?(4)故事里涉及到哪个时间单位?(年、月、日)教师由此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对于爷爷只过了15个生日的原因在此留下个“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最终自已解决疑问,原来爷爷是2月29日出生的,4年才能过一个生日。在教学到平年、闰年的判断这一问题时,可采用学生考老师的方法,吸引学生探寻规律,教师可有意识地激发学生,你们只要告诉我哪一年,我不用看年历卡就能马上说出这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二月多少天,全年多少天,不信咱们试试看?当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时,学生一定感到十分奇怪,自然很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这时再恰到好处地讲述其中的窍门规律,即,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时,这年一般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这样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3、 重视操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那种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去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发展自已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具、教具让学生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数一数、说一说,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例如:我在教学测量“圆的周长”时,从学生以前所接触的平面图形都是能用直尺准确地测出周长,而对测量闭合曲线是件新鲜事,我根据学生爱动的特点,从学生动手操作来安排教学活动。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用直尺和细绳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同学们试验一下。”顷刻,课堂上学生人人动手参与,你搞这个实验,他搞那个实验,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已的实验结果。有的说:“我是用滚动的办法测出这几个圆的周长的”,有的说:“我认为用滚动的办法有它的局限性,假如遇到无法滚动的圆,我想还是用绳测的办法比较好。”我先肯定分们的思维方法,然后用滚动、绳测的方法模仿演示,并在黑板上做上记号。当学生找出几种测量方法之后,我因势利导,提出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实验:用细绳的一端系着钮扣,手拿着细绳的另一端,绕动细绳,钮扣在空中画一个圆。这就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明白:用滚动和绳测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然后我问:“同学们,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有效的办法呢?”这样,通过启发、引导就把教学过程引向了深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接着,我用投影显示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问“同学们,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最后得出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并促进了知识内化。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在于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个性。而每一个学生既是活生生的主体,又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释放学生的潜能和才华,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准确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培养出“会学习、会生存、会创造、会开拓、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2023-09-09 16:18:091

为什么生态环境具有主体性和客体性

1、生态环境能成为主体,原因是自然价值是在自然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2、生态环境的客体性在于自然有工具价值。
2023-09-09 16:18:161

怎么理解艺术的主体特征

  u2022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和社会意识的形态,必然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等基本的特征。  u2022 一、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主体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任何的艺术形象都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艺术总是以具体生动感人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的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任何的艺术作品都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完美艺术形式的结合。另外还要具有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凡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是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集个性与共性于一身才使得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艺术形象的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的体现便是艺术的典型。所谓艺术典型,就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艺术典型比起艺术形象来,又具有更强烈的个性与更广泛的共性。典型性就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对艺术形象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主体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必然要融入创作的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感情。艺术创作的主体性,集中表现为艺术家创作活动的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创作的能动性,使得艺术成为主观和客观、再现和表现的辨证统一,艺术创作的独创性,总是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带有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色彩和艺术追求,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  三、审美性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3、艺术的审
2023-09-09 16:18:261

学生的主体性特点有哪些?

特点: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依据: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1.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对象和客体,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引导者。2.从学生自身特点层面来说,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即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形成期和发展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发展潜力,同时独立性、自主性相对较差,会对他人产生依赖以及模仿他人的言行等各方面的举止。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1.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具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会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参照对自我进行教育和发展。(2)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从自我素质和特点出发,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2.学生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觉性,又称为主动性。自觉性指的是学生能根据一定的目标和要求,或是在一定情景的激发下,自愿地、自觉地、主动地、采取相应的态度或行动。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基本表现(2)独立性,又称为自主性。独立性指的是在自觉性的基础之上,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或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特点和条件的目标和行动方式,并在实现目标的行动的过程中自我监督和调控。创造性。创造性指的是学生在自觉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之上,具有超越意识和观念,对于知识内容、权威观念等能进行创造性地审视和批判地接受,并有所创新。如学生能去超越课本、超越老师、超越权威等。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2.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信任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3.学生有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满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需要,绝不能打压或者压抑学生的发展需要。如教师要尽力满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和实践的需要。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特征,对于还处在校园里的学生,作为教育者“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2023-09-09 16:18:341

价值的主体有哪些特征?

世界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适应发展的需要, 人类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和生产出满足人类需求的事物。因 此,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真理的问题,而且存在着关于改 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 首先,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以下几个特 一、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这也就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 对象的。还有,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 真理,必然能够经得起实践不断的考验。同时,必须清楚的是,真理的形式具有 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我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 对象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与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 观对象的客观性。 二、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 因为,任何真理必然包含着与客观现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真理 的相对性即真理的条件性和真理的有限性,人们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 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就拿数学计算规则来说,刚开始时,人们只是认 识到,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就等于两个苹果,所以人们就得出结论,1+1=2,但 是后来,人们发现一堆沙子加一对沙子还是等于一堆沙子,所以说,1+1=1。从 这点就可以充分看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其次,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 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一、价值具有客观性。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其次,用来满足人需要 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 二、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的特点表现着主体性的内容,因为价值关系的形 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因素的,因此,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就会因为主体的需 要不同而不同。举个例子,对于穷人来说,他们也许最需要的是一顿饱饭,一件 可以避寒的衣服,所以,食物,衣服对于他们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事物;而对于 富人来说,衣食住行不用担心,所以他们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这时候,他们就 会认为一场演奏会,一次异域旅行是更有价值的事情。 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如:石油,核能,太阳能,潮汐能,煤炭等能源 形态,对于人类的价值也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 四、价值具有多维性。每一种主体的价值关系都是多维的或是全面的。比如 我们看一件事物,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发现它的美学价值,经济学价值,科学 价值等等,而且在实践中,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而去实现它的一种或多种 价值,同时舍弃其他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中学会舍弃。
2023-09-09 16:19:111

如何在活动区活动中有效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

主体性是幼儿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重要个性品质。游戏活动更是幼儿在参与体验的同时,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培养其多种能力发展的好机会。幼儿教师开展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如:教师包办代替,超出“主导”范畴,即由教师确定主题,分配好角色,讲解各角色的玩法、规则,而在游戏开展的过程过多干涉,让幼儿的思维随教师走。结果,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这样忽视幼儿主体性的活动,达不到其教育的作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更新观念,在开展角色游戏时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  那如何让幼儿成为角色游戏的主人呢?  一、主题的提出、角色的选择,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角色游戏是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和想象,幼儿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创造自身的生活,其实现了幼儿、教师、材料三向交流的可能性,为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创造了自己学习的物质条件和形式,是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幼儿是游戏的主人,由幼儿提出主题,这并不是说角色游戏不需要计划,教师也不需要备课,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在思想上要克服怕常规乱的思想,不能认为安静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在主题确定上给幼儿选择的余地。平时多收集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相关的游戏材料。活动时可把与各主题有关的材料一一展出,让幼儿自己选择相对应的主题。依据主题的不同分组,分组后请幼儿讨论怎么玩并自行协商分配角色,教师只在场地划分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小朋友都熟悉“肯德基”西餐店,许多孩子喜欢去吃汉堡、薯条。利用此机会,可以为他们增设西餐厅的主题,收集许多有关的游戏材料,许多去过西餐厅的幼儿就有了喜欢的新主题。在角色游戏中每个幼儿都能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意识。  角色的选择在确定主题的同时,就已确定了角色,因为主题是按幼儿的意愿确定的,那么幼儿就一定喜欢这个角色,因此便不存在角色的分配,按幼儿自己的愿望选择角色即可。当然这里会存在一个矛盾:许多幼儿都想当一个角色怎么办?这个矛盾是在幼儿中产生的,就可以让幼儿自己解决。组织幼儿讨论该怎么办、或者让争执的人谈谈自己为什么想当这个角色,要怎样把这个角色当好、还可以多创设几个岗位、或以招聘的形式、或幼儿猜拳决定,方法很多。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  二、为幼儿创设敢于发挥主体性的环境  一些教师很怕开展角色游戏,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要为幼儿准备许多玩具。其实,教师所要做的只是发动幼儿在平时收积一些废旧物品,在卫生、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将它们分类收藏,开展游戏时,需要的游戏材料由幼儿自己去废旧物品箱里去找、去替代。还记得我们小时侯玩角色游戏有多么的快乐与满足。那时,根本没有现成的玩具,一个瓶盖就是锅,在地上挖一个洞就是灶,摘几片小草就是菜,一把沙就是米……我们不也玩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吗?教师怎样提供材料?材料是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操作工具、游戏道具、探索学具、娱乐玩具。幼儿在对材料的直接感知、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想出新的玩法。当幼儿对活动的材料感兴趣时,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首先,活动材料的投放要具有丰富性。如我们可以集合老师、家长、幼儿的共同力量,收集大量的材料。大到水桶、纸箱、轮胎等,小到纽扣、石子、纸盒等,还有日常生活用品如杯子、刷子、报纸等,农村里的麦秆、稻草、种子等。将一切可用材料均为幼儿的自主探索服务。其次,材料的低结构性。高档精美的玩具固然好,但是它们只能引起幼儿一时的兴趣。因为每一次都重复着一样的玩具,幼儿不再去思考、创造,渐渐地幼儿在游戏中有些机械地摆弄玩具。我们又如何丰富幼儿的经验,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呢?反而身边随处可见的低结构的材料,能够引发幼儿无穷无尽的思考。这些材料简单、多变、可替代,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幼儿会不停摆弄,主动探索学习。如:泡末、纸箱等,与幼儿共同设置游戏场地,例如“戏院游戏”,幼儿找来又宽又厚的积木,拼在一起成为舞台,找来由薄到厚的积木,摆成几排贴上纸,写上号数成为观众席,用一个纸箱坳进底部的纸皮成为售票的窗口,玩这个游戏的幼儿一个个干劲十足。极大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发展主动性。  三、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自由想象、大胆模仿,培养创新意识。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具有人所共有的特性。一旦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自由的需要。他会努力去寻找一种由自己来控制事物发展的感觉,会去做平时想做而一直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以达到自由王国的境界。对于幼儿来讲,他们不需要为生存而去工作,也尚未进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中去,因此拥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满足追求自由的愿望与需求,幼儿自身不断增长的愿望与能力同这一现状是矛盾着、冲突着的。为了缓和、调节这种矛盾并尽力消除由此产生的紧张与不安,幼儿迫切需要投入到游戏中去,以找到一种自主控制的感觉,达到消除紧张和自我保护的目的。因此,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需要、进行思考来开展游戏,教师则在幼儿游戏的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根据幼儿活动时的具体反映及时予以调整和启发,常以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与众不同的创造性举动。 例如:在小吃店中,我们班的欣妍做老板时,我以顾客的身份特意刁难她,我点了一碗牛肉面,说:老板,你这店的牛肉面不怎么好吃呢?欣妍笑嘻嘻的说:我们店推出了一种新的牛肉面,要不你尝尝,肯定好吃,来一碗吧。我问:“多少钱一碗”“不要钱”“为什么呀?你做生意不收钱,要亏本的啊”“我第一天开张,送给你吃的” 我本以为能够难住她,没想到她的回答,让我这个顾客还挺满意的。有的时候孩子的回答真让你大吃一惊,其实他们虽然是孩子,可他们有生活经验,他们也希望像大人一样做大人的事情,说大人说的话,而我们的角色游戏就提供了孩子模仿大人并加以想象创造的空间,既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又满足了自我需求。又如:西餐厅的顾客提出要吃牛排,在讨论中,幼儿提出可将泡沫切成一块一块,涂上颜料来替代牛排,很快就解决了这一困难。又如菜场的顾客要买海带,可可海带正缺货,于是孩子们找到合适材料如纸条或布条来替代海带,由此激发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四、优化角色游戏的评价,促进幼儿自主评议。  当游戏结束时,幼儿还会兴致勃勃地谈论游戏,教师作为游戏的引导者,应适时地抓住机会,让幼儿把游戏中开心的、好玩的或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地方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共勉。而当前角色游戏的评价往往被教师忽略,或由于时间不够而草草收兵,起不到指导游戏发展的效果。其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幼儿方面,作为孩子,往往在表述中只注重评价别人坏的,不足的,对于别人的闪光点却发现不了,评价漫无边际;其次是教师方面,为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尽情地说,而没有适时地总结,归纳。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社会建设的主力,对于做一个有益于21世纪建设的人所需具备的素质,均应在幼儿时期奠定一定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他们良好行为品质、意志性格等的形成,在游戏的全过程中真正把幼儿当作游戏的主人,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
2023-09-09 16:19:361

什么是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  主体间性即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与判定。主体间性有不同的级别,一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个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二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人关于其他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的认知的认识。例如,A知道B知道C想要在中午与A一起去吃饭,那么A便是进行了二级主体间性的判断。通常人们最多能进行五级主体间性的判断,五次以上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2023-09-09 16:20:005

什么是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主体间性即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与判定。主体间性有不同的级别,一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个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二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人关于其他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的认知的认识。例如,A知道B知道C想要在中午与A一起去吃饭,那么A便是进行了二级主体间性的判断。通常人们最多能进行五级主体间性的判断,五次以上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扩展资料:主体间性的提出背景:主体间性是拉康提出来的,在阐述中他给现代性的主体性以致命的打击。他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进行这种分析的时候,他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的“奴隶和主人”进行了精神分析语言学上的重新描述。他认为,当看守为了囚犯而固定在监狱的位置上的时候,那他就成了囚犯的“奴隶”,而囚犯就成了主人。根据这种主体间性,针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他提出了相反的思想:我于我不在之处思,因此,我在我不思之处。这应该说是对笛卡尔的“我思”主体的最大摧毁,也是对现代性思想根基的摧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体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体间性
2023-09-09 16:20:311

主体性原则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是人对世界(包括对自身)的实践改造原则,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的尺度的原则,是强调人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对改造世界所具意义的原则。它与唯心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有着本质的区别。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一般来说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西方哲学自希腊哲学发端以来就确立了它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学以致知,以知识作为把握其对象的主要手段。因此,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以及认识论就构成了西方哲学的传统观念或基本学科。与此相应,主体性的问题也就成了它的基本问题之一。
2023-09-09 16:20:401

什么叫儿童的主体性?主体性在人的发展中有何作用?

儿童的主体性就是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意志和发展要求支配自己和行为,具有主动、积极的心态以及探索未知和创新的内在需求。作用:1、发挥儿童主体性,使儿童积极参与生活和教育活动,可以促进身体的发展和心智的成熟。2、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培养儿童兴趣,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可以促进儿童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2023-09-09 16:20:571

什么是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自古至今,哲学经历了由前主体性到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的历史过程.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属于前主体性哲学.近代哲学是认识论哲学,建立于主体——客体二分基础之上,属于主体性哲学.主体性哲学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主体性哲学的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第一、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不能解决人的生存本质问题.主体性哲学将人的生存活动界定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构造,导致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而导致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等全球性问题.第二、作为主体性哲学的认识论哲学,局限于认识论,仅仅关注主客体关系,忽视本体论,忽视存在的更本质方面——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人们在现代条件下扬弃了主体性哲学而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交互主体.主体间性哲学因时代需要而产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下面分析主体间性的意义.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2023-09-09 16:21:071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主体性简介如下: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个人看法以及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提出背景:人是世界的中心,人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而哲学作为探寻人的存在根据的学问,自然要从人作为主体的性质出发,来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主体和主体性的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但人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而对人作为主体以及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就因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在古代社会,人处在依赖性的社会关系之中,群体主体的活动方式使社会呈现为主体活动的无主体状态,人作为主体的地位以及人的主体性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这就使古希腊哲学得出了人、物同源同性的结论,在第一个使用主体范畴的亚里士多德那里,主体并不是专指人的。任何实体都可以作为主体而存在。正因为主体和人并不直接同一,所以,在古希腊哲学中,也就没有专门指谓人的能动创造性的主体性的概念,主体和主体性的关系被实体和属性的关系而涵盖。古希腊哲学的这种状况首先表明了,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外在力量统治着人,所以,当人寻求自己存在的根据时,总是把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而不能把自身看做是与世界不同的存在并以自身为根据来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其次也说明了,人并不必然地就是主体,单纯从实体层面无法说明人作为主体的原因。因为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区别于其他自然物的特殊性只在于意识上,所以,只从实体和属性的视角来界定人,就抹杀了人的特殊性,就会把人作为物来处理。这就是古希腊人、物同源同性、人和其他自然物都是主体的由来。
2023-09-09 16:21:141

什么是主体性提问

主动提问。人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也称自我意识,是指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主体性提问就是主动提问。主体性越鲜明,对自己的行为指向、目的、方式就越明确。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作为主体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最集中的品质。主体性说到底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主体性只有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
2023-09-09 16:21:411

学生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教育的民主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前提, 如果离开了教育教学的民主性,也就无法来谈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因此,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才能确保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开展。2、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一切,包括学生的观点、思想与人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尊重学生的人权问题。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论越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该强行地把学生的思维轨道重新纳入到自己设计的轨道。3、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 体性。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合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向其他同学质疑;敢于向教科书质疑。这就是通常 说的不唯师,不唯书的真实表现。
2023-09-09 16:21:511

学生主体性表现是什么?

dgf
2023-09-09 16:21:594

主体性原则 教育学名词解释

主体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是人对世界(包括对自身)的实践改造原则,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的尺度的原则,是强调人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对改造世界所具意义的原则。它与唯心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因为如此,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形态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行动原则。旧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只是客体、客观世界的客观性。从主体性原则出发的客观性,则是包含对象世界的、主体的和主体活动的客观性。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扩展资料:主体性原则基本问题:一方面主体性原则是建立在主体与客体分离的基础上的,但是这就决定了两者的统一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从主体性原则中发展出来一种浮夸虚妄的人类中心说。所以,20世纪的西方哲学以消解这种主体性原则为己任,继尼采喊出“上帝死了!”的口号之后,亦有“主体死了”乃至“人死了”的呼声。主体性的问题不仅仅是认识论的问题,也是伦理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问题,因而是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教育学学科基础:1、科学基础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性,首先取决于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或者说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2、社会基础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学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体性原则
2023-09-09 16:22:091

社会主体性的因素是什么

所谓人的主体性,就是指人的主体意识和倾向以及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它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所谓活力,即指旺盛的生命力。经济的活力则指经济本身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通过经济发展的兴衰而得以实现。经济的活力归根结底来自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经济自身的生命力集中体现为经济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发挥。没有积极能动的主体,就不可能建立起具有活力的经济;主体性的丧失,就意味着经济活力的枯竭。一 从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作用来看,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1、只有人才具有价值增值的能力。人是一种能动的、实践创造着的社会存在物。他具有不同于一般物的功能、特性和价值。人的生产和社会交往是其他价值得以存在的基本依据和前提。人正是凭借其自觉的能动性,以创造的无数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实践活动作用于主体自身,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效应。这是人的价值的根本特点。他不仅是价值的享受者和承担者,还是价值的创造者。他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而有目的地进行实践创造,这是其它价值客体所不具备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具有最高的价值,是经济发展的活的因素。2、人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的经济资源。它一方面标示和制约着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及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程度;另一方面又决定着经济活动中对其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人的主体性水平与发挥的程度极大地制约着各种资源的利用效果,从而制约着经济活动的效益和结果。3、人是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发动者和调控者。在整个生产生活过程中,劳动者始终加入其中,并按人的意志使再生产过程有目的的进行下去;流通过程更是人的杰作,他们因而创造成市场;生产劳动的产品,是人们分配的对象,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消费活动。就经济活动的调控来讲,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说到底都是人们意志的贯彻。4、人是生产力要素中首要的生产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其中唯一能动的因素。无论是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还是新劳动对象的发现利用,都离不开劳动者。只有活的劳动即劳动者,才能真正把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支出,才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离开了人,生产力的其它因素的功能都无法发挥,整个经济活动也无从进行。此外,科学技术本身也是由人所推动和运用的,人也是科学技术的承担者。科学技术对社会政治、经济的作用是通过对人的影响来实现的。因此,科技的发展并没有降低人在生产力中的核心位置,反而赋予人以新的意义,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从主体的功能来看,经济的活力归根结底来自人主体性的发挥。1、主体性的发挥强化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自身的能力素质、地位与作用。因为主体性的完善是与人的发展相一致的。因此,主体性越强,表明人的发展越完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越高,表明人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越大,经济要素的组合与运作也就越有机化、最优化,从而使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2、主体需要与现实经济状况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矛盾的生成、运动与解决要依赖于人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既是人的本性之一,也是人从事生产劳动和其它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因所在。人们的历史活动均从需要开始。人由于意识到他的客观需要,便会以满足该需要为目的去进行活动。人们因为有所需要,便会确定一个争取达成的目标。在目标的鼓舞下,人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力量,就会发动某种活动,努力发现和促进种种主客观条件,使其需要得到满足。正是这种“需要——生产——需要”的无限循环发展推动着经济本身的不断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作为经济活力之源,其重大作用正是寓于这一过程之中的,一方面,主体需要的产生不是凭空的,它是在主体对现实经济状况的能动分析判断和选择之后产生的,是具有一定现实可能性的需求;另一方面,主体由需要产生的各种经济活动更是人的主体性发挥的直接结果。离开了主体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等功能特性,任何活动都是不可能产生的。正因如此,主体的需要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潜在活力。3、人主体性发挥的最根本功能在于增强人的实践性,包括实践的倾向与能力。经济发展就是主体实践创造的结果。人是实践创造着的存在物,实践是主体人的实践,人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必然会对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说来,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体性制约着实践活动的方向。主体意识性直接影响着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倾向性;主体的能动性影响着主体对客体的选择与作用的方向;自主性规定着主体对实践活动发展方向的把握;为我性则规定着主体实践活动的目的指向。第二,主体性制约着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主体性强,意味着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的提高,也意味着主体意识、地位与能力的增强。这不仅使主体更自觉地从事实践活动,也使主体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主自为性增强,使主体实践活动的能力得以增强,从而有利于拓展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第三,主体性制约着实践活动的效果与性质。主体性作为一种现实的客观物质力量,它直接关系着实践活动的成败。实践活动能否达到主体预期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能动性、主导性的发挥程度。主体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是否与人类利益相一致,也受制于主体性的发展水平,因为主体性的高扬是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相一致的。同时,伴随着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展,主体的实践目的、结果与评价都对主体实践活动产生着激励和调控作用,这就使主体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反省自身,修正其活动,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主体目的、理想的不断生成与实现,成就感与成功欲的不断增强,又为主体进一步实践创造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切实质上都是人的主体性之体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是人的实践创造所推动的,而人的主体性又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实践活动的能力与效果。在这一意义上,人的主体性发挥是经济发展的现实活力所在。4、从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历史和现实均已证明:一旦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强大的经济推动力,使整个经济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经济得到迅速而高效的发展。反之则会使经济活动缺乏应有的活力,阻碍社会的发展。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举措,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主体,实际上是增强了企业和职工的主体性。其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工业平均年增长都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左右。整个国民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另据报载 被称为华夏第一村的江苏华西村2004年销售收入达到260.31亿元。一个村销售收入达到这个数字,这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可想象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于已出现的、影响广大劳动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要保持高度警惕。如: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在扩大,分配不公;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做出的贡献与应得到的补偿不对等;新形势下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等等。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齐心协力共同解决,以激发所有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拥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2023-09-09 16:22:351

什么是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首先回顾一下哲学主体性的历史演变。自古至今,哲学经历了由前主体性到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的历史过程。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属于前主体性哲学。近代哲学是认识论哲学,建立于主体——客体二分基础之上,属于主体性哲学。主体性哲学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主体性哲学的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第一、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不能解决人的生存本质问题。主体性哲学将人的生存活动界定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构造,导致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而导致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等全球性问题。第二、作为主体性哲学的认识论哲学,局限于认识论,仅仅关注主客体关系,忽视本体论,忽视存在的更本质方面——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人们在现代条件下扬弃了主体性哲学而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交互主体。主体间性哲学因时代需要而产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下面分析主体间性的意义。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2023-09-09 16:22:451

价值具有主体性是什么意思?

人的需要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人们争论不休。其实人的需要具有主观性,但在根本上是客观的。主观是表现形式,而客观性才是它的实质。人的需要的产生是客观的。人的需要产生于人的自身结构、规定性和人同周围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什么样的主体结构,就产生什么样的需要,主体自身的每一规定、人同周围世界普遍联系的每一环节,都产生一定的需要;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需要的内在规定性,需要对象具有满足人需要的结构和属性时,需要才能生成。人的需要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的需要是以其对象和自我成为对方的对象来共同确证其存在的。需要与需要对象双方都以其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条件,无论失去哪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没有客观存在的事物,人既无根基又无指向,因而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更不能产生人的需要;反过来,没有人的需要,则客观世界及其一切存在物对人毫无意义。人的需要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现实状态,从更多的意义上,它是一种客观状态而不仅仅是一种非常具体可见的东西,比如我们常说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底指什么需要?谁也无法说具体,但它的客观性不容质疑。人的需要的发展是客观的。需要自身包含着不断发展与超越自己的动态本性,其产生、发展与消亡都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一般来说,只有低级的需要得到最基本的满足,才有可能产生和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人在劳动创造中不断开拓着人的需要对象,满足需要的工具和方式也随之不断扩大和更新,人需要的类型和层次也就不断扩大和提升。水能发电是客观的,电也是人所需要的,但当“人的尺度”还没有达到用水发电这个程度时,水发电的功能或属性虽是客观存在的,但用水发电还不是人的需要;只有当“人的尺度”达到水可以发电,又具有开发水资源发电的能力和条件时,才出现用水发电、以作照明和动力之需要。人的需要在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从内容方面,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所以人体的需要就兼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内容,而物质和精一定的行动,假若人的需要停止,就意味着人的生命的停止。这些必然性是由主体的社会存在条件决定的,而不是由它的意识偶然造成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需要,并不取决于他自己的主观意识,而主要取决于他的客观存在。唐代人不能说不想用电脑,但在客观上没有产生这种需要的条件。所以马克思认为,生产既生产着需要的对象,同时也生产着需要本身。需要是可以创造的。满足人的需要的能力是客观的。能力是沟通主体的需要以及需要对象的必要条件,是客观存在的,缺乏一定的能力常常就不可能产生相应需要。如缺乏审美能力的人就不会产生欣赏交响乐、 欣赏大自然风景之类的需要,而人的能力正是在客观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受客观条件所制约的。当然过高估计人的能力也无法产生合理的需要,就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即使有亩产百万斤的想法,也不会有亩产百万斤的能力,所以,这种想法因其不现实性而构不成需要,只能是漫无边际的狂想,也无法客观的具有相应的生产能力。人的需要总是带有主观性。人的需要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总是同时伴随着一种主观的意识的反映,是“被意识到的需要”。人的一切需要都要反映到人的意识中并通过意识来支配人的行为。因此,人的需要不仅具有客观的内容,同时总是烙上了主观的印记。但是,人的需要的主观性是如何体现的呢,有的人将需要和欲望相区分,欲望是需要在主观上的反映,因而是主观范畴,而需要则是反映主体客观状态的客观范畴,一旦客观的需要进入人的主观领域,就转化为主观上意识到了的需要――欲望。还有的学者从需要中划分出“需要的意识”来,说需要和需要的意识不是一回事,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需要是客观的,需要的意识是主观的。练
2023-09-09 16:2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