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浅谈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论文

2023-10-01 18:05:26
共1条回复
西柚不是西游

  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所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心理不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压力与心理健康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压力与心理健康论文篇一:《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研究》

  【摘 要】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告急。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文章 结合笔者的工作就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给从事本行工作的同仁们一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压力;心理健康;就业

  最近几年,媒体不断报导大学生群体中因存在着各种压力,而引发出多种心理问题。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异常者比例高达18.58%,明显高于全国人均健康状况异常水平。有心理学家和 教育 学家已将这样的大学生群体称为“心理弱势群体”。对此,学校、家庭、社会都在寻找对策,以缓解大学生存在的压力,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表明,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自身采取的应对 方法 和策略十分关键,如方法得当将有效地舒缓压力,而方法不得当则会起到反向的效果或是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取各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大量的口头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多数同学希望能够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及医务工作者如果充分地利用好“聊天”这一方法,能使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使压抑在内心的诸多问题得以倾诉,及时得到有效的沟通解决。有利于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另有还发生了多起在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跳楼的事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心理发展主要存在以下矛盾:首先是充满远大抱负与现实 经验 不足的矛盾。当代大学生抱负远大,忧国忧民,但是由于大学生还未真正走上社会,缺乏对实际的了解,因此大学生经常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彷徨,久而久之导致心理问题。其次,要求他人尊重与自己尊重他人的矛盾。很多大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不喜欢别人干涉、指责,但对他人却缺乏尊重,还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致造成自命不凡、虚荣清高的个性缺陷。第三,思维独立、批判性强与识别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矛盾。大学生思维独立性、批判性进一步增强,但辩证思维还不深刻,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敏锐,自我控制能力有待发展,因而大学生在社会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和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社会环境因素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思想多元化,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速,使人们产生紧迫感、压力感以及心理上的距离感。很多学生在中学成绩优秀,受到学校“重点培养和保护”,进入大学后失去了这种优势和地位,产生心理失衡。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要求子女只顾学习,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导致有的学生生活懒散,缺乏纪律性,自理能力极差,抗压能力不强。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清华大学教授樊富珉的研究指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较高正相关,表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减少心理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樊富珉指出:从宏观上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首先是理论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模式等,其次是实证研究法,主要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人格、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等实证研究。要有效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引导并采用正面的应对方式,避免采用负面应对方式。因为在面对压力时,如何正确地认识和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地对待挫折和如何应对等,往往是学生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的关键因素。所以要帮助学生分析压力原因,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排除干扰,教育学生要“越是艰险越向前”,做生活的强者。如果缺少对压力和困境的认识,便会不知所措,更为糟糕的是一些学生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对待所面临的困难,最后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这也启发我们思考日前在互联网上引起热烈讨论的西南某大学设学生发泄室的做法是否得当,关键在于相关工作者是否对服务使用对象进行了先期或后期的必要导向。根据本研究结果,应当立体化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满足大学生的多样需求。

  (2)在不同的时期,比如进校期间、考试前、 毕业 前、实习或论文答辩等特殊阶段,开展适合需求的工作是必要和有意义的。比如开展考前心理咨询、主题 辩论 、特色班会、知识讲座或体育竞技等全面多样的活动来疏导、克服焦虑情绪,这些 措施 或 渠道 无疑为学生如何排除压力进行了训练,也能有效地防止压力可能带来的更为严重的后果。

  (3)对于学生群体,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层次、学科的学生存在的压力情况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其压力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要关注男女生在压力、健康、应对策略方面的差异。比如女生更易使用“情绪取向”的应对策略,而男生更易采取“问题解决”取向的应对策略等,以便对不同特征群体学生的压力、心理健康和应对策略的实际情况作更为细致准确的掌握,并制订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工作者要尽可能全面地研究和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压力状况,引导大学生采取积极应对策略。高校要加快心理咨询事业发展,“防重于治”;在心理教育中应根据“适应个别差异”原则,对面临压力调试能力较差的同学和群体要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参加心理咨询,使他们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防卫压力过大的方法;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把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工作体系,增强有效性、针对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解亚宁.简易应对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

  [2]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

  压力与心理健康论文篇二:《浅析高职生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高职生所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心理不健康的问题亦愈来愈多。本文就是从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的视角研究和分析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以期让每一个高职生都可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压力管理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识别一个高职生是否心理健康,只要看他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是否完整和协调,是否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若是则该名高职生心理健康,否则心理不健康,甚至出现心理异常。

  从目前各方的调查数据和统计来看,当下中国高职生有自卑自闭、缺乏自信、注意力难以集中、焦虑不安、多疑、不信任他人等心理问题现象的学生非常普遍,产生的原因也是各式各样,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职生面对纷繁复杂世界的各种现实压力不知如何处理造成的。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轻者可导致学习效率下降,重者可导致自残悲剧的发生。因此,重视和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各级高职教育管理工作者不容忽视的一个课题,它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校园的和谐稳定大局。

  二、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2.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4.人际关系和谐。

  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5.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就是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三、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类型

  在对心理不健康的类型进行分类之前,应先弄清心理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不正常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都属于心理正常并非心理不正常,精神障碍、确诊的神经质、变态人格属于心理不正常,神经病与神经症都是心理不正常的两大类型。

  1.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种类型——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高职生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2.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种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高职生为“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引起“严重心理障碍”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等);

  (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再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3.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种类型——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高职生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它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这种心理问题的高职生可能要送到精神病院的心理治疗师才能治疗好。

  四、影响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因素——压力

  有一位哲人曾说:“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压力”。压力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尤其是自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节奏加快,人的生存压力加大和竞争程度亦愈来愈激烈,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所遭受的压力前所未有。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指数似乎在逐日下降,处亚心理不健康惑亚健康状态的人数规模最近几年在中国空前高涨,我国的医学工作者经过研究发现60%的中国人即有7亿左右的中国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人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但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极易疲劳,同时也伴有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心绪不宁、精神萎靡、焦虑忧郁、性功能减退等等症状。这些症状大多都是由压力造成的。压力的来源也是多方面的,就业压力、职业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等处处都显示出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压力自然就成为了影响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因素。当下高职生面临的压力不少,有经济压力,有学业压力,有就业压力,有社交压力及室友关系、恋人关系处理等压力,这些压力都是影响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因素,这些压力若处理的好,可以转换为学习或工作上的动力,处理的不好就会造成心理不健康或心理疾病。

  压力与心理健康论文篇三:《试谈压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人的关注,由于大学生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困境。找出大学生面对的压力,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成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包括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工作时候碰到的难题、时代给他们来的压力等,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困难,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抗压能力,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困惑,从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压力 心理健康 大学 对策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是具有负面作用的,大学生也需要适当地运用压力的作用来深层次地激发自己的意识和潜能,使自己变得更强,更能够适应社会。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展,大学生生活成长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生活节奏、成长的空间,包括接触的群体也与前些年大大不同,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来自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加上周围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难免会出现精神压力较大的状况。因此,明确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压力源及了解大学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积极找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平衡压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心态来应对压力,对于他们更好的成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新时期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压力

  1.1 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压力大致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怕辜负家长的期望。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家长都对孩子具有较高的期望,而且对大学生的各种行为都严加管束,从而导致学生们迫于家长压力,而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二,物价增长过快给学生带来的负担,从而导致学生们的生活成本大大增加。对于一些贫困生来讲,这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迫于生活的压力而选择去做兼职,进而影响他们正常的大学生活。第三,大学生年龄大多在20来岁,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成熟,而且具有生理需求,渴望能够与异性建立关系,但是学校的老师以及家长都不希望学生去谈恋爱,一旦男女学生们开始交往后,往往会受到来之家庭和学校的一些阻力,这种阻力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

  1.2 迫于完成学业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

  对于任何一名大学生来说,学习都是学生的第一要务,除了要完成课程的内容外,还需要完成额外的学习任务,例如,在高度竞争的今天,学生为了在寻求工作过程中使自己的竞争力更强,他们会主动参加社会考试,会参加培训班,不断给自己镀金,给自己创造一些竞争优势。另外,一些人由于过多地投入到 社会实践 中,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时常不及格,为了顺利毕业,获得毕业证,这部分学生压力更大,尤其是快考试的时候,他们没日没夜地学习。这些有关学习方面的压力都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较不好的影响。

  1.3 在选择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毕业后都将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性的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竞争性逐渐转移到了对大学生具备能力的要求,从而导致学生在就业时,面对着巨大的压力。毕业后,学生们要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竞争上岗,适者生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都身心俱疲,心理顶着巨大的压力。此外,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就业压力更大的北上广地区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无疑会加大学生们的就业难度,更进一步加大了这些地区的竞争强度。这些巨大的竞争就业压力,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让他们失去了安全感,各种心理问题随之而来。

  1.4 生活年代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

  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今社会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大爆炸,学生面对的信息量非常多,学生们不仅要学习并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完成自己的学业,同时他们还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保证自己充分接触各种新鲜知识,了解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并且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使得自己不被时代发展所淘汰。另外,他们还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建立健全自己的人格,以适应当今时代对他们的要求。

  2 应对压力,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2.1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咨询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高校并有没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更谈不到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项目引导大学生的日常课程建设中来。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保持学生乐观向上态度对于学生们抵抗学习中和生活中的压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置符合办学条件的心理辅导课程或成立自理咨询室,让学生们遇到困难时有一个“输出”的场所,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此外,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来增强学生们的抗压能力,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人际交往 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同时,需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该是有层次的,不能泛泛而谈,千篇一律,针对高低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的课程教育应该有侧重点。

  2.2 提高自控能力,做好自我调节

  大学生自控能力对于大学生缓解压力,做好自我调节有着巨大的作用。自控能力是指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认知、当前状态、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够合理地自我调节。由于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大学生自身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承压能力,不断提高自控能力,合理控制不良情绪对于自己的影响,防止不良情绪导致自身行为的失控。大学生大多争强好胜,容易失去理智的控制而做出某些后悔的事。所以,大学生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用理智的头脑去思考,以保持自身良好的心态。   2.3 提高大学生对压力的认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同样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同的人群对事件的反应可能不同,认识也不同,因而产生的压力感,以及对压力的认知就会不同。就目前而言,城市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关照下成长,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容易产生恐惧感,进而产生压力。农村学生,家里条件较差,生活压力较大,容易出现紧张情绪。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让他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对策。同时,要根据学生们的特点,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与环境,掌握科学合理的 自我评价 标准,树立科学合理的奋斗目标。做到有远大理想,又切合实际;既积极奋斗,又知足常乐、情绪平稳,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提高。

  2.4 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大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除了大学生自己需要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外,还应为大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减少大学生的压力,这必须依靠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的共同写作和相互配合。学生工作部门要经常与任课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们的动向,并将学生们出现的不正常现象与家长相联系,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以此来降低学生的压力。同时,学生家长要把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告知学校,让学校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这样学校可以有的放矢,更好地为学生们服务。只有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力量集结起来,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使其了解遇到困难或困境时,如何通过自身来对压力进行调节,进而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3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压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大学生的抗压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抵抗压力,合理地将压力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同时,大学生教育管理者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让他们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孟亮.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3).

  [2]孙凤梅.浅析大学生心理困惑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5).

  [3] 金芬.呼伦贝尔学院教师心理压力调查分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6).

  [4]韩守东.重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大众文艺(理论),2009,(1).

  [5]邓军,肖海英,刘建成,柳勋,李玲.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4).

  [6]庄国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潍坊学院学报,2007,(3).

  [7]何风岗.从调查看农村小学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压力[J].中小学管理,2008,(4).

  [8]张茜.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08,(4).

  [9]夏小林.高职贫困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2).

  [10]殷江南.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0).

猜你喜欢:

1. 浅谈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2.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3. 浅谈心理健康论文

4.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

5. 关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论文

6. 浅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论文

相关推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健康之于人,不仅仅指生理方面,它还包括我们的心理状况。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全部意义上参与健康,做一个生理、心理都臻于完美的真正健康的人。对于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正常的智力、良好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正常的自我观念、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想要做一名合格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但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达成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实事求是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激励自己,扬长避短,奋发上进。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很多的时候不能积极乐观的生活。像我来说,以前很多的时候不切合实际,喜欢悲伤地歌曲、故事等,喜欢一个人独处,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憋在心里,所以心情有的时候很忧郁,很悲伤,平时偶尔会有些消极,情绪消沉,我的朋友也很少。在进入大学后,有点不适应这样的生活,后来我参加各种活动,积极锻炼自己,现在的我和以前真的很不一样。现在,我觉得我不再是一个消极的人,我会乐观的看待事情,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情。但有的时候做事情太急躁,容易出错,所以我还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磨练自己。
2023-09-10 09:24:011

大学生心理现状数据

大学生心理现状数据介绍如下:1.心理不健康者比例较大。近年以来,学术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不同研究框架下的、大量的统计数据无一不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一项针对浙江四所高校的统计分析认为,大学生中“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基本掌握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45.13%,而47.51%的大学生只是对心理健康的概念有所了解。80.38%的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基本健康,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一般的学生达到60.24%。”而另一项关于湖北某高校学生的研究发现,统计样本1300余人中“阳性症状检出率为58.46%,中度以上可能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94%,排在前3位的是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2.心理不健康者比例不仅较高,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资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天津市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大学生中,16%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即80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主要是恐怖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同时期国家教委对12.6万大学生调查发现心理疾病发病率高达20.23%。进入1990年以后,这一比例在大学生中又增加了。1992年四川省“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课题组”对西南地区八所院校4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有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高达31.13%;1994年成都地区高等学校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者占34.4%。此外,由于恋爱、学业、人际关系原因自杀的学生也年年增加。正如前述,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日趋多元化发展,大学校园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象牙塔”式的清静之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面临更大的挑战。3.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形式多样,产生原因也较复杂。宏观地讲,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习、就业、恋爱、社交等几个方面。事实上,这种影响机制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许多。研究表明,“在敌对性、恐怖与偏执上,女性比男性更为突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优于非独生子女”,“非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状况优于经济困难学生。”根据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的统计,求询者的大学生中以神经症性障碍占大多数,高达69.4%,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问题占14.5%,重性精神病和心身障碍占12.1%。
2023-09-10 09:24:151

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构成是什么?

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构成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焦点之一,受到社会多方的关注。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由于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开放程度加深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生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另外,由于社会因素对家庭成员的影响而间接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也不容忽视,如留守经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三成左右的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一成左右的大学生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危机恶性事件时见报端,大学生因心理健康状况原因留级、休学、退学的例子在高校中也较为常见。一、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支持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充裕的社会支持有益于减缓生活压力,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提升幸福感;相反,社会支持的短缺,有可能使个体生活的压力、精神的压力难以化解,导致身心疾病。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支持有助于缓和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大量研究也证明了良好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技能、工作绩效、自我概念的正向发展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缺乏的社会支持与惰性、焦虑、压抑等负性情绪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从社会心理与个体的关系角度定义,社会支持可以被理解为个体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提高适应能力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来自有形的物质支持、行动支持、信息支持、反馈支持,也来自无形的精神支持、情感支持。社会支持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四种。第一,尊重的支持,也称作情感性支持。尊重和接纳个体。第二,信息的支持。对个体遇到的问题进行说明、理解,提供应对信息。第三,社会成员身份的支持。与个体共度时光、消遣或娱乐。第四,工具性支持。提供财力帮助、物资资源或所需服务。个体的社会支持一般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正式的制度化的支持;二是非正式的非制度化的支持。就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正式的支持主要来自学校,政府,社会组织提供的支持一般通过学校间接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来自家庭(家庭成员、亲戚)和同辈群体(同学、朋友、老乡等)的非制度化的帮助和关怀。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现状笔者以实践工作中的15位大学生个案为例,试分析当前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危机过程中所接受到的支持情况和支持的成效。当前大学生可获得的主要社会支持。
2023-09-10 09:25:15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如下:1、环境、角度的变化引发心理冲突。大学生的角色地位及生活环境与高中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大学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的能力处理学习、生活、人际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据调查,80%的学生以前在家没有洗过衣服,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生活问题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其次,大学中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已包括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它一些因素。这种标准的多样化使部分成绩优秀而其它方面平平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其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提高独立生活能力,这是入学适应的第一步,也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一步。其次需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在不同环境下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及他人的长处和短处,并认识到优、缺点是每个人都有的,应当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而不应因为缺点的存在就自卑或自暴自弃。2、学习压力造成的焦虑心理。现在的大学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若几门课程不及格就会面临失去学位甚至退学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加之大学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不理想,因而产生挫折感,伴之而生的紧张不安的情绪就是焦虑。适度的焦虑水平及必要的觉醒和紧张对人的学习、工作是必要的,但持续而重度的焦虑则会使人丧失自信,干扰正常思维,从而妨碍学习。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应建立正确而适度的学习标准,确立适合的抱负水平,避免由于期望值过高而造成的过度焦虑。另外应提高自学能力,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制定良好的学习措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如焦虑严重且持续较长,则要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排除。3、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现代化家电的普及,计划生育带来的城市家庭兄弟、姐妹概念淡化、邻里交往缺乏,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他们不善于交际。另外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步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人际关系不良会导致沟通缺乏、心理紧张、情绪压抑、产生孤独感,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于人际关系不良的同学,首先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克服认知偏见。此外要加强个性修养,战胜自卑、羞怯,纠正虚伪自私等不良个性特征。再次要掌握一定的交际原则和技巧,以便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确保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进行。4、爱情引起的情绪困扰。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机能已经成熟,逐渐产生了恋爱的要求,但是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及学习和生活。目前,大学生存在的恋爱困扰主要是对两性交往的不适,性冲动的困扰及缺乏处理恋爱中感情纠葛的能力等。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不宜提倡。但也不可压制,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应生正确对待异性交往,培养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正确对待自己和恋人,在因恋爱而发生情绪困扰时,应及时进行情绪疏通,使消极情绪得以合理渲泄,以保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维护心理健康。5、自身心理素质的不足。如自我认识片面,情感脆弱、冲动、不稳定、意志薄弱、怯懦、虚荣、冷漠、固执,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耐挫力差,不懂得心理健康,缺乏心理调节的技巧。应丰富心理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学习心理调节的基本技能并力求训练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2023-09-10 09:25:522

大学生心理报告2000字

【 #报告# 导语】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证;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 整理的大学生心理报告2000字,仅供参考!   篇1   摘要:积极心理学关注力量和美德等人性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在分析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独立院校   独立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亮点,是一支蓬勃发展的新兴力量。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受到重视,独立院校也不例外。但是,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或病理心理学模式,把重点放在矫正心理问题上,既不能从根本上预防问题的出现,也不能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必须打破传统局面,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根据独立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探索重要且急迫,独立院校必须结合自身自主的管理形式及灵活的用人机制,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20世纪末,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异于传统心理学研究。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与健康以及培养天才等方向。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主观幸福感和快乐,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积极的人格特征也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引起较多关注的是对于乐观的研究,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提升个人心理能力。   二、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诸多研究表明,相较于公办院校,独立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更为突出。张翔通过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学生。他认为,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失落感、焦虑、抑郁等。同样有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普通高校差,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为7.5%。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普通高校学生。据分析,独立院校大学生普遍表现出适应环境困难、人际关系障碍、自我认同感低、择业心理自卑等问题。   2.独立院校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单一性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   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咨询与矫正,但此模式仅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与训练,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学校心理工作方式呈现单一性,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的有效宣传和普及,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较差。   (2)简单化德育教育模式   由于独立院校的企业化运营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的部分原因在于教育资源有限,投入力度不够,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合并,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行政管理模式。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探索各种有效措施,尽早建立适合独立院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维护模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探   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关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新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途径。   1.结合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引导,对各要素和目标进行整合,改变消极价值取向,以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替代疾病的预防目标。具体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需要调整工作方式,改变以往以个别咨询为主导的教育模式。面向全校学生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从学生入校开始,展开系列的积极心理辅导与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的同时,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积质,达到对心理问题积极预防的目标。   2.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完善心理健康认知   对于独立高校学生来说,单纯的矫正问题和治疗疾病并不能让个体获得真正的健康,必须双管齐下,在治疗和矫正的同时发展个体积极的心理素质。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和接纳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改变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并深入宣传。例如根据积极心理学观点,真正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无病态,而应该是心理体验积极而丰富,并发展积极的人格品质,以此传输给学生积极的心理认知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水平。   3.结合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努力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宣传、心理课程、心理咨询三级教育体系中。首先,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营造学生人格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入广泛、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可以更多地涉及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提供积极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关注和培养自身的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等人格品质,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第三,努力探索实践积极心理学在心理辅导和咨询中的作用。例如,在心理咨询中结合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与积极心理学的原则,或组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团体辅导,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体验积极辅导的魅力。   总之,当前独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立足积极心理学范畴,坚持正向、能动的发展观,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积极教育为我们展示了发展性的教育模式,为独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参考文献:   [1]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2]张翔。民办高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60-261.   [3]马明,王法能等。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2):97-99.   [4]翟常秀,杨卫星,刘鑫。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1):43-47.   [5]徐玲,魏峰。西安市民办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2001(8):15-18.   [6]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2):113-115.   篇2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全面性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加以引导,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利于校园环境的和谐化,更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团体辅导教学活动应用于高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中,会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创新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堂;团队辅导;应用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复杂,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心理压力增大。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是让教育工作为学生服务的重要举措。利用团体辅导原理实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解决个人问题的有效方法,丰富大学生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   一、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趣味化   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实际需求设计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有一定的体验。精心设计的心理健康活动,具有活泼有趣的特点,更加关注大学生本身的心理感受,有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团体辅导形式的应用,给教师提供了组织多样化活动的机会,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趣味化。   (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互动   团体辅导,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明显增多。教师作为心理健康课堂的组织者,可以与更多的学生互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素材,促进课堂氛围的热闹化。团体辅导,有利于教师从多个角度给予学生鼓励,引导学生就共同的主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会让课堂变得开放起来,也会让学生找到更多解决个人问题的方法。   二、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要让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应当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出发,在有关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内容中融入团体辅导模式。让团体辅导活动真正服务于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利用团体辅导,加强自我意识教育   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探索,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意识,让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建立健康的个人形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在团体辅导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心理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利用“我是谁”的活动,让学生说出15个“我是……”的句子,对自己进行由浅入深地认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价值拍卖”游戏,假设给每位学生一定数量的金钱,向学生展示“健康”、“诚信”、“大房子”等拍卖品,让同学们竞拍,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追求进行思考,反思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   (二)利用团体辅导,促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实施,重在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意义,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促进大学生成为成功的交际者。教师可以利用“信任背摔”的游戏,让一人站在高处,背对其他人向下躺,其他人要做的就是响应前者的信任,用手一起接住他。信任,是人际交流过程中必备的品质,也是一项技巧。用团体活动帮助大学生改变自己的人际交往策略,提高个人魅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利用团体辅导,做好情绪调控   大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对其日常行为与生活快乐程度有重要影响。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情绪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有趣的活动,像“番外篇”。教师给学生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自己被朋友误会、看到两位同学在一起悄悄说话,并看了自己一眼、大家出去聚会没有叫我”等,当学生说出具有负面情绪的观点时,鼓励学生一起来讨论这种想法的正常性。当学生有焦虑等负面情绪时,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训练,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样的活动,能够让一些心理的小秘密变得公开化,促进课堂活动轻松化。   (四)利用团体辅导,调整恋爱心理   恋爱,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项很正常的活动。利用团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建立健康的恋爱观念,形成恋爱能力,有利于校园氛围的和谐化。教师可以利用“情侣间的小矛盾”活动,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恋爱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大家一起去思考解决的方法。用课堂讨论帮助大学生解决恋爱中的困惑,解开心结,有利于大学生更加自然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感情,能够在一段情绪中付出与宽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正常,能够减少许多校园矛盾与暴力事件。重视恋爱教育,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完整化的实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团体辅导方法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有利于学生全体参与到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去,拓展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利用趣味性的课堂活动,给大学生传递更多有效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更能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课堂中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邱小艳,唐君.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01:115-117.   [2]李雪,潘乐,魏鑫,杜冰洁.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世纪桥,2015,02:69-70.
2023-09-10 09:27:101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1、客观方面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2、主观方面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二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四是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呢?我们时常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看到目前大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病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大学生自身看,大学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因此,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2023-09-10 09:27:181

大学生心理成长调查报告

【 #报告# 导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 整理的大学生心理成长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成长调查报告篇一   摘要:本次调查充分反应了以社会学院07历史班同学为典型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丰富的资料和鲜活的事例,达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活动较为成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情况   此次活动以社会学院历史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形式,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调查目的,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为93。75%,其中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90%。报告从有效问卷采取抽样的方法,选取20份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一,学习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学习问题是同学最为关心、也是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例如,第33题“将下列几项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有44%的同学认为,学业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这说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许多同学不能适应大学开放宽松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或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虚度了年华。再如第29题“上大学后,你觉得你的挫折是什么?”其中33%的同学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由此可见,大一学生在学习上急需得到指导并寻求得到心理上的成就感。   二,业余生活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45%的同学感觉大学生活自由开放,同学也比较重视学习,学习自觉性较高,其中56%的同学在第3题“你业余时间主要做什么?”中选择在业余时间上自习或听课,与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学选择上网玩游戏或谈恋爱。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同学心理上的学习压力依然很大。   三,经济生活   如今大学生在经济生活方面基本没有太大困难,在第6题“你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够用吗?”中,有67%的同学基本够用,更有11%的同学有剩余,与此同时,在第7题中“你认为每个月生活费对自己是否是一种负担,造成心理压力?”有60%的同学认为没有压力。以上都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于经济生活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情况明显下降。   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问题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第33题,“请将以下几项所带给你的心理压力由大到小排序”,有33%的同学认为“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而在第8题,“与一群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独或失落吗?”有79%的同学选择“是”或“有时是”,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同样,在第29题“上大学以后,你觉得的挫折是什么?”选择“不适应宿舍生活”的同学占到33%,与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人数相当,这体现了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是与此次调查中同学们反应最为严重的两个问题。   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地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范围较窄,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初到大学,面对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同学。面对如此多的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于是羞于表达形成内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长大的同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难以体会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于是形成隔阂。与此同时,在第20题“你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吗?”有78%的同学认为“是”或“偶尔是”。这更反应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五,心理平衡   在第1题“你觉得现在学校与你理想的大学有多差差别?”中,有56%的同学选择“很大”,这反应了同学同学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学校还是有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13题“你觉得自信吗?”,有69%的同学选择了“不自信”或“有时不太自信”。在第5题“现在自己在大学生活中,你认为自己哪些方面最差?”有57%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自信,这两题都反应了我们的同学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心。然而在第23题中“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吗?常常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吗?”只有20%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在第26题:“你总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吗?你在为之不懈奋斗吗?”只有31%的同学认为“是”。这两题又都体现出同学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明天没有信心。以上的几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同学在心理上并没有达到平衡,理想总是与现实存在差距的。   本次调查充分反应了以社会学院07历史班同学为典型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丰富的资料和鲜活的事例,达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活动较为成功。本次活动得到了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再次向海星调查研究社和07历史班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樊富珉,王建中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12-30   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探析马建青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01-20 大学生心理成长调查报告篇二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意识早已深入到每位大学生的内心,大学生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也随之增多,可以说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心理能否健康发展是多个因素影响和结合的复杂过程。我们面对身边的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技巧或策略,帮助学生度过难关,维护校园稳定。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众所周知健康不仅指生理上的健康,也指心理上的健康。《辞海》中说:“健康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健全的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状态。”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等明显增大,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增加,通过各种调查研究和统计,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是总体上处于健康水平,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竞争意识、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和依赖性强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先天性因素   虽然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在后天形成和发展的,但是人作为生理和心理的整体,人的某些活动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大,如精神疾病,据调查统计和临床观察表明,在精神病人家属中,血缘关系从远到近,发病率具有从少到多的趋势,而且一般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与人的生理发展阶段相符合。个体的心理行为若严重偏离自己的生理年龄,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过分老成可能会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而过于幼稚则可能成为社会竞争中的牺牲品。总之遗传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二)环境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后天性因素   家庭环境是个体主要的生活环境,是人生的第一学校,对个体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家庭环境和谐民主与否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发展及潜能的发挥,而且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如父母对子女过于宠爱,过于保护,会使个体逐渐变得依赖,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减少与他人的交往和适应社会的机会,容易使子女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从而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总之家庭环境因素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极易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也是个体日后心理健康与否的基础。   学校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影响也是巨大的,因为个体教育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实现的,如果学生负担过重,师生感情不融洽,同学关系不和谐,都会使学生的心理紧张,精神压抑,易造成心理障碍。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社会生活中的不健康的思想、行为等会影响其心理的正常健康发展,目前各种网络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如游戏、不良网站等都会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个体的心理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个体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个性,这些一旦形成,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   其一,个体具有各种认知功能,如果个体认知和需要或动机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疾病;一旦认知严重失控,还会损伤人格的完整性,从而导致人格变态。   其二,人的情绪是多成分、多层次的,它是个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情绪积极与否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稳定而积极的情绪使人的身心健康,精力充沛;相反波动而消极的情绪有损于人体的身心健康。   其三,个性因素,包括性格、气质和个性倾向等因素,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如面对挫折,有的人消极应对从而自暴自弃;有的人正视现实,奋发图强,这就是个性使然。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的基础,如谨慎小心、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病.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对策   (一)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层面   我国各中小学校由于升学的压力,较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了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所以进入大学以后,我们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如抓住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邀请校内外的心理专家或教师,并调动学校心理协会的力量,举办各种心理健康讲座,发放心理健康宣传手册,放映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片等等,组织参观心理健康图片展,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常识,增强他们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   (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加强学生心理干预机制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越来越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充分地认识到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期间分年级或分专业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普查,尤其是新生,对普查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明显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档案并管理,对问题学生的问题进行记录;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长期关怀,因为我们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的资料,能透过某种现象充分地看到体现在某些学生身上的本质,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减少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工作,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为我们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提供了有力地支持和科学根据,并且贯彻了“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辅导的原则。   同时我认为高校除了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等长远举措外,还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通过学生的心理档案,可以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与学校一起制定辅导计划,发挥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力量,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样通过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的方式来预防现实的危机,以便采取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又往往是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前提的。因为一个人心理发展的方向要受到其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支配,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中共中央早就强调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长、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而且通过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有利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且能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意识和道德水平。因为两者都属于育人的工作,二者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心理疏导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统一体,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整洁优美的校园物质生活环境给人美的享受和心旷神怡的感觉,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缓解学习生活中紧张烦躁的心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极有益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的具有育人功能,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余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当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   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美术书法作品展和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学雷锋活动、迎新活动、田径运动会等,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激发他们的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和上进心,增强集体观念,锻炼意志,学会与人交往,认识和了解社会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还要利用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巧荣.大学生心理辅导[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7.2
2023-09-10 09:27:381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四、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即使在比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卫生死角”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2023-09-10 09:27:50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是怎样的?

大多数的 还是很健康的呢
2023-09-10 09:28:062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看看抖音快手上拜金的视频,就知道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了。
2023-09-10 09:28:18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我评价_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总结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因此大学生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还有学会 自我评价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 自我评价 范文 ,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我评价篇一 从小到大,对学习,我都抱着一种坚持不懈的态度充满了信心。对同学朋友我永远都用一颗热情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们。我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父母眼中乖巧的女儿。遇到困难,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是每一次我都坚持了下来。对生活,我永远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相信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信念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性格上,我拥有双重性格。有点抑郁质和粘液质性格的叠加。在生活中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人。由于具有与兴奋过程向均衡的强的抑制,所以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为无所谓的动因而分心。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作空泛的清谈,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制,也不常常显露自己的才能。我能够长时间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其不足是有些事情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惰性使我因循守旧,表现出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但是我也有从容不迫和严肃认真的品德,以及性格的一贯性和确定性。抑郁质的类型和我比较靠近,这种类型的人比较沉静,对问题感受和体验深刻、持久,情绪不容易表露,反应迟缓但是深刻、准确性高。有较强的感受能力,易动感情、情绪体验的方式较少,但是体验的持久而有力,能观察到别人不容易察觉到的细节,对外部环境变化敏感,内心体验深刻,外表行为非常迟缓、忸怩、怯弱、怀疑、孤僻、优柔寡断,容易恐惧。 我的这些性格上的缺陷,使我很困扰。特别是敏感,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主见,患得患失等。关于没有主见,我觉得要能够正确地对待别人的建议,在听取别人建议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性分析再作出决策,这样才会不盲目地相信别人,成功的机会便多了很多。在患得患失上,我觉得作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选择,都会有所得有所失,这是一个起码的道理。所以认定了目标,就要义无反顾地跨步前进,万万不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以致丧失机遇,悔之晚矣。好奇心和好强心都很重,这是我的致命点。这两者经常碰到一起,使我常常心里面十分纠结。不服输,输了很不服气。特别不喜欢别人以不光明的方式赢我。 在特长方面,学科特长上,从小喜欢对美术科目的探究,喜欢阅读文学刊物,并得以运用。对英语也能学得好,大学英语四级已过,正在努力六级。在 体育运动 特长上,没有特别喜欢的运动,人比较懒。 在艺术特长上,喜欢画画,但是画的不是很好。在其他方面,对电脑设计软件颇喜欢研究。 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等方面的认知,我觉得我适合稳定的工作,不适合闯荡。但是自己内心还是希望有能力去做一些大事,比如自己创业。我觉得,我可以的,我相信不是只有外向的人才能做大事的。我的优点可以强化,缺点可以改正或弱化。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做事认真的人。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我不但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同时,在各方面也得到了完善。在困难面前,我从不后退,总是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而每解决一个问题,克服一个困难,都使我的信心得到了提升。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自信,加上加倍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通向成功的彼岸。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能够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认真预习,积极复习。遇到问题,向同学请教,向老师咨询。我会不断改进 学习 方法 ,调整 学习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我把学习当成获取知识,丰富自己的乐事,对它充满了兴趣。 在大学中,大一还比较积极,到后来慢慢地就便得懒惰起来了。自己很清楚这是不正确的生活态度,我正在改正。多找些自己喜欢的书籍看看,学习一下本专业以外的知识,补充一下其他能力。偶尔去做做兼职,丰富自己的阅历,与不同的人相处,结交更多的朋友。 我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善于与同学沟通,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人。在生活中,我能够尊重师长,孝敬父母。我能够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有益活动,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我能够很快的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自己喜欢,所以愿意花很大的心思,时间在上面。自我感觉很聪明,希望自己做的东西能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认同,这样会给我动力。还有一方面的缺点就是在社会交往中自己非常被动,常常不愿意主动去联系别人,包括朋友,亲人,同事等等,但是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不可能总是别人来联系你的,所以我常常在自责中,痛苦中度过(因为失去了很多机会),同时还不去联系别人,我的生活也理所当然不好了。后来我分析了下,发现自己是带有一定自卑,表达能力也不是很好,怯于表达,还有是怕失败, 人际交往 中的失败,我非常怕失败,所以逃避主动交往,导致我现在的性格唯唯诺诺,做事情犹豫不决。当要人际交往有事情要决定时,我会像蚂蚁钻心一样,非常难受,整个人都不自在,烦躁不安,就是不想做决定,情愿不做决定,于是把这些都推给家人去,所以我现在还不能独立解决事情。 综上所述,是我对自己的个人鉴定与评价,结合自己的优缺点。我相信,我可以在未来完善自己的每一方面,也能继续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与优点。在大学剩下的两年中,丰富自己的各类知识,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广交朋友。克服自己各种不足,继续增加自己的优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我评价篇二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健康之于人,不仅仅指生理方面,它还包括我们的心理状况。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全部意义上参与健康,做一个生理、心理都臻于完美的真正健康的人。 对于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正常的智力、良好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正常的自我观念、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想要做一名合格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但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达成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实事求是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激励自己,扬长避短,奋发上进。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很多的时候不能积极乐观的生活。像我来说,以前很多的时候不切合实际,喜欢悲伤地歌曲、 故事 等,喜欢一个人独处,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憋在心里,所以心情有的时候很忧郁,很悲伤,平时偶尔会有些消极,情绪消沉,我的朋友也很少。在进入大学后, 有点不适应这样的生活,后来我参加各种活动,积极锻炼自己,现在的我和以前真的很不一样。现在,我觉得我不再是一个消极的人,我会乐观的看待事情,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情。但有的时候做事情太急躁,容易出错,所以我还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磨练自己。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情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人在活动中,在接触客观外界时,并不是单纯的认识事情,而总是对客观事物抱有一定的态度,同时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这种态度、体验就是情绪。良好的心境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并有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相反不良的心境则让人心烦意乱,且意志消沉容易激怒,对人的健康起着极大地危害作用。 青年大学生由于内心抑制和自我控制力尚在发展阶段,表现更加突出。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生气、发怒。在我心情很烦躁的时候,就会经常说话冲人,因此不光让朋友生气,自己也很生气,事后又觉得很对不起别人,但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怎么能收回呢,虽然给别人已经道歉了,但毕竟给人家造成了伤害。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遇到事情要冷静,考虑周全,切莫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在大学这段时间,我觉得我的变化很大,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不会再生气发怒。 居里夫人曾这样说过:“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而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则指出:“优美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爱更为重要。”如果说信念给人以奋斗的动力的话,那么意志则直接控制人的事业成功,没有顽强的意志也就没有成功。意志品质是指建立在意志目的性和驱动性这两个基本特征之上的各种品质特点。主要包括:自觉性、坚毅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勇敢。而意志的标准就是这些品质的综合。 对于我,我觉得我是一个坚毅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做事情能够坚持到底,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战胜挫折,但也不是一个我行我素,固执己见的人。自觉性贯穿于整个意志行动的始终,是产生坚强意志的精神支柱,有的时候做事情的确要自觉遵守一些制度,但并不是盲从和独断。有些人缺乏主见,行动易受别人的影响和发生动摇的倾向。这点有的时候和我很符合,不能够很果断的做出一些决定,而且很容易改变主意,受别人的影响,事后也很苦恼。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自己作出决定,对于别人的意见要先思考,先判断是不是符合自己,然后再决定。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还要有自制力。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与自制力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冲动。当然,我们肯定有自制力,但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放纵自己,感情用事等等。有的时候的确我们不用对自己要求太高,偶尔的放松一下对我们也有好处。但在对待一些严肃的事情时,我们要严肃对待。 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大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现实的人是不可能离群索居的,总是生活和活动于一定的群体之中。同时,社会本身也需要一定的团体和组织。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要怎样处理很重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通常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同学的好朋友。而且性格开朗、热爱生活,而且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与别人交往,使我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更好的健康发展。在学习之余我还积极参加业余活动,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活,而且为我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比如我加入爱心学校,在爱心学校中,我收获颇多。现在能够很好的与那些顽皮的小学生沟通交流,能够了解社会上的一些现状等等。 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 爱好 ,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十全十美的个性人格或许并不存在,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自觉地克服个性弱点。塑造一个愉快而健康的自我。人格与人的心身健康密切相关。许多心理疾病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并且这种疾病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相应的人格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人格对人的一切就可能具有非凡的支助力量。所以我们要完善自己的个性。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逐渐成熟的时期。经常会遇见很多的矛盾冲击。如学业情况。在这一学期,我觉得我一直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很多的时间都是迷茫着度过,如今考试将近,所以我的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总是临时抱佛脚。但是也怨不得别人,总是以为只要自己看书就可以了,谁知道现在落下了那么多的课程。所以在这为数不多的时间我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现在再抱怨自己已经没用,最重要的是学习,争取把落下的补回来。还有恋爱,求职的成败等等。 我们大学生应该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但是要怎样做到这些呢?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 经验 。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 第四、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 文化 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 教育 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下一页更多精彩“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我评价”
2023-09-10 09:28:351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措施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高校学生面临着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生活方式等方的巨大转变。并且高学历、高薪金已成为众多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和激烈竞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大批独生子女进入大学,由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大学生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过分脆弱,面对着知识观念的瞬息万变和越来越严酷的就业状况,当代大学生活力与压力并存,选择与迷茫并存,如果不注意心理健康,不仅会影响其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恐怕连生存与发展都会遇到困难。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十分严峻的已成为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智能、技能的开发,有的甚至可以危害社会。二、如何利用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或间接的有意识、有目的引入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特殊优势,把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从整体上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则必须重视学生不良心态的疏导和心理障碍的消除,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心理调整、心理训练的基本技巧,贯穿在体育教学中。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并有阶段性的定期检查。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大脑神经系统支配的,生理变化影响心理活动,而心理品质也会引起生理的变化、影响人体的健康。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心理舒畅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高校体育运动、体育活动在促进人体健康的同时,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体育运动的竞争性可以对大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体育竞技运动的本质特点就是在于"竞争",在于追求卓越性的这种努力。个人和个人、集体和集体的竞争使体育竞技运动和竞争处于不可分离的关系。一般说来,当有两个以上的人都想达到同一目标,且都认为自己有成功的机会时,就会发生竞争。而体育的竞赛活动是靠规则提供对等的条件进行竞争的,以体验—4 5 2—其过程和结果的乐趣。根据竞争的结果可以把学习的目标具体化,使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更加明确。在从事体育竞赛活动时,自己给自己定任务,乐于向这个任务挑战,并通过这种自身的开发而感到喜悦。
2023-09-10 09:28:452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可靠保障。大学生肩负着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心理健康与否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进步成长,而且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高级科技人才,社会、学校、家庭不仅要重视他们的科技知识教育,还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与分析的报告比较多,国内外相关报道称约10%-30%的大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卫生问题,我国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患[1]。由此看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在人格上他们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逐步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从而逐渐独立和成熟。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为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      二、方法   本研究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目的,通过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2份,有效率为95.2%。   用SCL-90自评量表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调查。此量表共9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轻、中、重”的具体定义由自评者自己去体会。SCL-90总分是90个单项分相加之和,说明了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SCL-90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量表中共有9个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某项因子分偏高,说明此项的心理卫生问题严重,反之,心理卫生问题偏轻[2]。参照李虹报道中的类似标准规定:SCL-90总分≥180为心理障碍,其中180≤SCL-90总分<225为轻度心理障碍,225≤SCL-90总分<270为中度心理障碍,SCL--90总分≥270为重度心理障碍。9个因子中任一项≥3分为心理卫生问题的阳性检出[3]。      三、结果   研究中的952名大学生中患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有197人,总阳性发生率为20.69%,而且9项心理症状比正常成人严重,见表1、表2。   表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N=952)      表2大学生与全国青年组9因子分的比较      表3952名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偏执。   本研究结果显示了大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国内正常成人,与于国勤等人对大学生的相关报道[4]基本一致;大学生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阳性发生率为20.69%,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偏执,与国内外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5],说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具有相同心理障碍的表现。      四、结论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必然会对原有的社会文化和道德体系形成一定的冲击。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接触频繁的社会生活变化、激烈的社会竞争、商品经济的冲击,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失衡。通过深入访谈进一步分析,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总结如下:   (一)对“健康”的认识欠缺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一词解释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和症状,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不仅是一种身心状态,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三种因素的统一体,而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获得整体健康的核心与支柱。然而个别访谈的结果显示,有l5.8%的同学不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关心心理健康的只占l2.8%,另外,还有23.8%的同学对健康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健康就是指身体健康。   (二)学业困扰   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学习效果和效率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自尊心乃至心理的健康。当前大学生在学业上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学习压力过大产生焦虑感、自卑感。社会的发展急需高层次的人才,多数大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学习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刻苦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参加的各类证书考试,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一旦考试结果不理想,就容易产生焦虑感、挫折感、自卑感。第二,学习动力不足。在学生管理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求知欲望低,沉迷于上网、玩游戏机,学习热情明显缺乏,这种现象在一年级大学生中较为明显,因此也最容易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现象。第三,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不够。有的学生虽然满怀雄心壮志,但碰到困难和挫折容易退缩,不能持之以恒。第四、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无精打采,精神不集中,热衷于课余活动、交友、恋爱。第五,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学习的随意性大,等到期末考前才突击复习,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第六、学习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不适应是低年级大学生表现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大学与中学相比,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大学课程多、知识量大、学习条件和学习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教师讲完课后,辅导时间少,几乎主要靠学生自学;还有许多高校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行淘汰制。适应能力差的学生经常担心自己被淘汰,精神过度紧张。往往引发神经衰弱、考试焦虑,甚至厌学、弃学、退学。   (三)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关系始终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四面八方,不同的生活习惯、个人爱好、生活方式,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今天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严重,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表现为: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唯我独尊;猜疑嫉妒心强。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人际交往。另外,又因缺乏交往知识和技巧,导致一些大学生既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的心理困惑,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导致孤独、自卑、恐惧、烦恼、抑郁等不良症状,危害身心健康。极个别来自贫困边远山区的学生,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性格敏感多疑,进而感到孤独、寂寞、情绪抑郁。   (四)情感的困扰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其渴望了解异性,产生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关注。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纯真美好的爱情能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促进人的不断完善进步和成功,理智地把握情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于大学生创建美好人生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相当普遍,但由于缺乏经验与指导,一些大学生对恋爱存在不良认知,在认识和行为上陷入了各种各样的误区,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有些学生感情把握不定,易走极端、易冲动;有的学生恋爱的动机不端正,盲目随大流,互相攀比,或者为了填补空虚、寂寞而谈恋爱,缺乏真挚的爱情基础;有的学生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性行为轻率,甚至在校外租房同居;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因对性知识、性行为的不恰当的理解而常常陷入苦闷和彷徨中,有些同学经常出现恐惧、不安、自责,甚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从而影响学习、生活等。
2023-09-10 09:28:551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呈什么的规律分布的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而心理障碍则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身心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活不适应每次生活环境的改变都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的过程。人的适应能力与自身的生活能力有关,并受到性格和智慧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当代的在校大学生中,不适应问题在大一的新生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大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和一群陌生的同龄人生活在一起,心理上会发生强烈震荡。大学生活不适应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大学生的其他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因为一开始适应问题没解决好而引起的,这应该引起高校教育的足够重视。(二)人际交往障碍从人的本质上来看,人是一种"社会性生物",人要想在社会上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在集体环境中,更要学习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在与他人相处时,如果与周围人关系融洽,心情就会舒畅,关系冷淡或紧张,就会心烦意乱。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多方面的,如果处理不好,心理上就会产生孤独,情绪上自然低沉压抑。(三)学业问题在学习生活中,有些学生遇到竞选失败,奖学金没评上,学习成绩不理想、压力大,跟不上学校培养计划和教学进度,等等各种问题,这也是大学生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不采取正确的方法和解决措施,同样会引起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四)恋爱问题大学生恋爱人数日益增加,而且越来越早期化。现在大学生中恋爱问题也是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恋爱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正处于所谓"恋爱季节",限制他们恋爱是不实际的,只能正确引导。围绕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表现∶有的因没有异性朋友而难耐孤独,烦躁,情绪不定。二、 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诱发因素的剖析(一)抗挫折能力差,引发压力难以适应现在校园里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与过去艰苦年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相比,这一代大学生在抗挫折能力上有较大落差,而且目前有些学校对学生战胜挫折的心理教育不够重视。(二)性格偏执、情绪敏感,易诱发孤独、失落症当代大学生由于受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少在性格上以自我为中心,自信偏执,易于冲动,随心所欲。这种特殊环境形成的个性造成人际交往能力差,少数学生因个性、价值观的差异等因素迟迟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群体而产生孤独感;交朋友特别是交异性朋友中喜怒哀乐的不成熟处理、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偏差导致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失落,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和极端行为。(三)失恋等情绪困扰,诱发冲动控制障碍症现在大学里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中年级学生就开始尝试建立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然而大学生谈恋爱成功率比较低,失恋问题突出。失恋对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往往很大,不良情绪酿成的事件比较多。失恋造成学生心理失衡,引发各种的心理问题。(四)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心理落差,引发烦恼、自卑症现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社会分配存在较大差异,"富二代"、"官二代"等社会热议的问题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影响。来自贫困地区或家庭经济状况不如意的学生,与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学生彼此的认同度有较大差距,容易导致情绪波动、价值观的动摇改变,并加剧同学间的矛盾。而且有的"富二代"学生由于对贫困学生缺乏同情心,也可能会在朝夕相处中伤害到贫困生的自尊,引发人际纠纷,导致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和加剧。(五)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引发焦虑、恐惧症。当前在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市场经济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大背景下,青年群体面临着较重的生存压力、就业压力。不少毕业班学生有"就业综合症",主要表现在求职过程中的焦虑、急躁、心神不宁,以及达不到期望后的意志消沉和情绪低落。大学生一般就职期望值偏高,向往大城市,不甘心回小县城,同学间也必然会作收入、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比较;加之,存在一些社会不正之风使学生看到录用人才的不公正,会使他们产生愤怒、不安、无奈、孤独等负面情绪。如果临近毕业而学校对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关爱忽视,将使这方面问题难以化解。
2023-09-10 09:29:181

大学生心理状况

一般年轻人在一起,都是很开心的事,大学生的心里都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满满的!
2023-09-10 09:29:348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一些大学生的 “ 精神求助 ” 同样不容忽视。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有 16.5 %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为 19 %。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一 “ 高 ” 一 “ 低 ” :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家庭教育的影响 1 、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2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 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社会现实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们过去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加强高等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只有心理素质提高了,大学生才能正视社会不良现象,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地争取和把握社会机遇。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据报道,北大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应诊,预约就诊的患者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北京 52.2 %的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针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应逐步完善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害骇愤较莅记缝席俯芦,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在引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因此建立一支合格的高校心理咨询队伍时不我待。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在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碰到的只是些寻常心理问题,对寻常的心理问题走预防之路远胜过 “ 亡羊补牢 ”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2023-09-10 09:31:161

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学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达到这十条标准可能并不容易,但至少做到与自己和解,给自己喘口气的机会,也许心理压力就会减轻不少。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烦恼,不只是你我的世界有坎坷。负面情绪就像是阴雨天,它来或去都再正常不过,当负面情绪出现时,找你的小伙伴聊聊天,或是做些你喜欢的事,甚至大哭发泄出来,都是有效的改善心情的方式。
2023-09-10 09:31:241

如何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这个一般都是有一定的参考标准的呢
2023-09-10 09:31:322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

就当前大学生的具体现状而言,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变迁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二)学业期望 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特点是学习自主性,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因而大学生面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的巨大转变,这也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确立自己的学习优势,有着较高的学业期待。(三)人际关系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为广泛与深刻,角色呈多元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经济状况,带着各自的生活习惯与学业期待来到大学,新型人际关系的适应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四)自我认知 大学生活始终是丰富多彩,令人向往的,然而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生活的转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等诸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这些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生活起居上,还表现在知识面、社会经验、人际交往以及个体综合能力等方面。(五)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心理冲突常常会造成动机部分地或全部地不能满足,同时也使动机所指向的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动机与挫折相关,也是造成挫折和心理应激的一个重要原因。(六)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生活事件不仅是测量应激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项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大量的研究表明:即使是中等水平的应激事件,如果他们连续发生,对个体抵抗力可以累加,因而也非常严重。(七)家庭环境 家庭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及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四个方面。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
2023-09-10 09:32:272

国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怎样?

反正比中国强
2023-09-10 09:32:38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当积极向上、思想活跃、奋发成才、追求进步、渴求知识。但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并不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他们在心理上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恐惧、焦虑、神经衰弱、强迫以及抑郁等。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正处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需要面临求职就业、理想、专业学习以及人生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由此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023-09-10 09:33:043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楼上的你厉害~~~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四、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即使在比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卫生死角”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2023-09-10 09:33:231

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现状?

社会环境好了 那么就会发现 大学生普遍心里更健康了
2023-09-10 09:33:312

如何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构成?

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构成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焦点之一,受到社会多方的关注。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由于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开放程度加深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生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另外,由于社会因素对家庭成员的影响而间接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也不容忽视,如留守经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三成左右的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一成左右的大学生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危机恶性事件时见报端,大学生因心理健康状况原因留级、休学、退学的例子在高校中也较为常见。一、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支持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充裕的社会支持有益于减缓生活压力,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提升幸福感;相反,社会支持的短缺,有可能使个体生活的压力、精神的压力难以化解,导致身心疾病。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支持有助于缓和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大量研究也证明了良好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技能、工作绩效、自我概念的正向发展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缺乏的社会支持与惰性、焦虑、压抑等负性情绪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从社会心理与个体的关系角度定义,社会支持可以被理解为个体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提高适应能力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来自有形的物质支持、行动支持、信息支持、反馈支持,也来自无形的精神支持、情感支持。社会支持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四种。第一,尊重的支持,也称作情感性支持。尊重和接纳个体。第二,信息的支持。对个体遇到的问题进行说明、理解,提供应对信息。第三,社会成员身份的支持。与个体共度时光、消遣或娱乐。第四,工具性支持。提供财力帮助、物资资源或所需服务。个体的社会支持一般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正式的制度化的支持;二是非正式的非制度化的支持。就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正式的支持主要来自学校,政府,社会组织提供的支持一般通过学校间接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来自家庭(家庭成员、亲戚)和同辈群体(同学、朋友、老乡等)的非制度化的帮助和关怀。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现状笔者以实践工作中的15位大学生个案为例,试分析当前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危机过程中所接受到的支持情况和支持的成效。当前大学生可获得的主要社会支持。
2023-09-10 09:34:041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告急。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年,由北师大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北京市团委、学联批准,确定每年的5月25日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目的是呼吁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以此掀起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热潮。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2002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高潮。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 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则归到A类,问题不大的同学归到B类,没有问题的同学归到C类。许多学校的调查结果都表明,A、B两类学生大概占全部新生的15%以上。黑龙江省一所高校统计,该校目前每周前往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有二三十人。在学校每年大量的心理咨询中,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大概占一半左右。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 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但是性与恋爱所造成的危害却最严重。首先在人际交往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其次在性与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性与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第三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据调查,理科生的学习压力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为突出。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近年来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据专家预测,由于扩招生将于明年开始毕业,今后大学生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2023-09-10 09:34:151

试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试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涉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年研究及跟踪调查出发,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有扩大和上升的趋势,表现形式日趋多样,产生原因也越来越复杂。据此,文章进一步归纳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常见症状及其特点,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因素,以期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症状 影响因素       当代大学生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是21世纪中华民族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其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而且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建设。因此,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现状    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年研究及跟踪调查情况看,虽然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较高;有较稳定的情绪,乐观自信,充满朝气和活力,对生活有满足感,对美好的未来有向往;有较健全的意志,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自我调节。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有扩大和上升的趋势,表现形式日趋多样,产生原因也越来越复杂。近年来一系列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形势比较严峻。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主要有三个特点。    1.心理不健康者比例较大。近年以来,学术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不同研究框架下的、大量的统计数据无一不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一项针对浙江四所高校的统计分析认为,大学生中“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基本掌握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45.13%,而47.51%的大学生只是对心理健康的概念有所了解。80.38%的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基本健康,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一般的学生达到60.24%。”而另一项关于湖北某高校学生的研究发现,统计样本1300余人中“阳性症状检出率为58.46%,中度以上可能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94%,排在前3位的是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    2.心理不健康者比例不仅较高,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资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天津市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大学生中,16%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即80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主要是恐怖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同时期国家教委对12.6万大学生调查发现心理疾病发病率高达20.23%。进入1990年以后,这一比例在大学生中又增加了。1992年四川省“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课题组”对西南地区八所院校4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有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高达31.13%;1994年成都地区高等学校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者占34.4%。此外,由于恋爱、学业、人际关系原因自杀的学生也年年增加。正如前述,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日趋多元化发展,大学校园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象牙塔”式的清静之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面临更大的挑战。    3.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形式多样,产生原因也较复杂。宏观地讲,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习、就业、恋爱、社交等几个方面。事实上,这种影响机制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许多。研究表明,“在敌对性、恐怖与偏执上,女性比男性更为突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优于非独生子女”,“非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状况优于经济困难学生。”根据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的统计,求询者的大学生中以神经症性障碍占大多数,高达69.4%,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问题占14.5%,重性精神病和心身障碍占12.1%。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见症状    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及调查访谈可知,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神经症、人格障碍和精神病。    1.神经症。神经症也叫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削弱人的适应能力的中等严重程度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常见的神经症有五种。(1)焦虑症。焦虑症是人体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具体来说,个体因担心达不到预期目标,有可能丢失有价值的东西,致使自尊、自信受到威胁而紧张不安,由此产生的一种十分复杂的消极情绪状态。大学生在学习、择业、交友、恋爱、成才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大多有强烈的焦虑反应,长此下去,极有可能形成焦虑性格。学生的焦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来源并非现实的威胁,而是来自内心,通常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自我焦虑与考试焦虑两个方面:自我焦虑——青年时期比任何年龄更关注自己在他人尤其是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学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考试焦虑——进入大学的大部分同学在中学时期学习成绩都较为突出,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以及面对暂时的成绩排名落后的现象,部分同学无法适应,无端担心考试失败,进而产生考试焦虑情绪,不能自我调节。(2)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个体因过度忧愁和伤感引起的情绪体验,它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表现麻木或冷漠。这是个体对挫折的一种自我保护或防御性反应。当个体对战胜挫折自感无能为力而失去信心和勇气时,对未来充满悲观的期望,就对追求目标失去兴趣,而表现出冷漠、麻木状态。(3)强迫症。强迫症是青年期极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指患者在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的存在。病人清楚地认识到,强行进入的、自己并不愿意的思想、纠缠不清的观念或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明知没有必要,但不能自我控制和克服,因而感到痛苦。(4)恐怖症。恐怖症是指个体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十分强烈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与引起恐惧的情境通常极不相称,难以理解。患者明知自己的害怕不切实际,但不能自我控制。恐怖症有以下几种表现:社交恐怖;旷野恐怖;动物恐怖;疾病恐怖等。(5)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多发心理性疾病,多是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机能活动过度紧张而产生神经精神活动能力减弱。
2023-09-10 09:34:231

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而心理障碍则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身心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活不适应每次生活环境的改变都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的过程。人的适应能力与自身的生活能力有关,并受到性格和智慧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当代的在校大学生中,不适应问题在大一的新生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大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和一群陌生的同龄人生活在一起,心理上会发生强烈震荡。大学生活不适应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大学生的其他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因为一开始适应问题没解决好而引起的,这应该引起高校教育的足够重视。(二)人际交往障碍从人的本质上来看,人是一种"社会性生物",人要想在社会上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在集体环境中,更要学习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在与他人相处时,如果与周围人关系融洽,心情就会舒畅,关系冷淡或紧张,就会心烦意乱。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多方面的,如果处理不好,心理上就会产生孤独,情绪上自然低沉压抑。(三)学业问题在学习生活中,有些学生遇到竞选失败,奖学金没评上,学习成绩不理想、压力大,跟不上学校培养计划和教学进度,等等各种问题,这也是大学生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不采取正确的方法和解决措施,同样会引起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四)恋爱问题大学生恋爱人数日益增加,而且越来越早期化。现在大学生中恋爱问题也是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恋爱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正处于所谓"恋爱季节",限制他们恋爱是不实际的,只能正确引导。围绕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表现∶有的因没有异性朋友而难耐孤独,烦躁,情绪不定。二、 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诱发因素的剖析(一)抗挫折能力差,引发压力难以适应现在校园里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与过去艰苦年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相比,这一代大学生在抗挫折能力上有较大落差,而且目前有些学校对学生战胜挫折的心理教育不够重视。(二)性格偏执、情绪敏感,易诱发孤独、失落症当代大学生由于受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少在性格上以自我为中心,自信偏执,易于冲动,随心所欲。这种特殊环境形成的个性造成人际交往能力差,少数学生因个性、价值观的差异等因素迟迟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群体而产生孤独感;交朋友特别是交异性朋友中喜怒哀乐的不成熟处理、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偏差导致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失落,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和极端行为。(三)失恋等情绪困扰,诱发冲动控制障碍症现在大学里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中年级学生就开始尝试建立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然而大学生谈恋爱成功率比较低,失恋问题突出。失恋对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往往很大,不良情绪酿成的事件比较多。失恋造成学生心理失衡,引发各种的心理问题。(四)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心理落差,引发烦恼、自卑症现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社会分配存在较大差异,"富二代"、"官二代"等社会热议的问题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影响。来自贫困地区或家庭经济状况不如意的学生,与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学生彼此的认同度有较大差距,容易导致情绪波动、价值观的动摇改变,并加剧同学间的矛盾。而且有的"富二代"学生由于对贫困学生缺乏同情心,也可能会在朝夕相处中伤害到贫困生的自尊,引发人际纠纷,导致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和加剧。(五)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引发焦虑、恐惧症。当前在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市场经济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大背景下,青年群体面临着较重的生存压力、就业压力。不少毕业班学生有"就业综合症",主要表现在求职过程中的焦虑、急躁、心神不宁,以及达不到期望后的意志消沉和情绪低落。大学生一般就职期望值偏高,向往大城市,不甘心回小县城,同学间也必然会作收入、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比较;加之,存在一些社会不正之风使学生看到录用人才的不公正,会使他们产生愤怒、不安、无奈、孤独等负面情绪。如果临近毕业而学校对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关爱忽视,将使这方面问题难以化解。
2023-09-10 09:34:321

近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http://hi.baidu.com/mingjuan2008/blog/item/4fa1990106b7d9031d95839a.html
2023-09-10 09:35:002

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怎么写

学生健康情况应该根据学生的真实状况填写的。
2023-09-10 09:35:114

如何看待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不怎么成熟的一个群体,不具有很强的分辨真假的能力,往往凭借自己的主管感觉来评判事情。这时的大学生仍然需要引导。
2023-09-10 09:35:348

透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做心灵世界的主人!

  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告急。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据报道,全国大学生中有10%~3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不但承载社会家庭给予的很高的期望值,而且自我成才的愿望也十分强烈,加上尚未成熟的人格及心智,使他们面临学业压力以及各种人际交往困难时,就会出现心理困惑和迷茫,2002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高潮。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01、正常的智力;   02、乐观稳定的情绪;   03、健全的意志;   04、完整的人格;   05、良好的人际关系;   06、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由于贫富差距产生的优越感和自卑感   富人越来越富,中间的人群维持在温饱和必须的支出,贫困的人越来越经济拮据,越来越贫困,有的儿女的学费都成了具大的压力。这些人的儿女到了一定的年龄进了大学,在大学生中就产生了问题,一是富有学生的优越感,二是贫困学生的自卑感。这两种学生的感觉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的产生的心理问题,这些学生,成为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管理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   第二、就业难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引起社会、家庭和学生的高度关注,就业压力大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它加重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负担,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产生了就业前的悲观、焦虑和迷茫心理;求职过程中又表现出挑剔、观望;择业过程中产生矛盾心理,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产生。   第三、来自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她)们在陌生的环境中寻找良师益友,以求得被人理解和接纳是大多数大学生强烈的需要。但由于交往的机会较少,缺乏主动性,加之青春期的心理闭锁等原因,同学之间不易吐露真情,交换思想,致使一些大学生由于自己找不到知己而闷闷不乐,有的因不被别人理解而惆怅,内心矛盾、焦虑、抑郁、感到孤独,缺乏一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第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   第二、孤独心理   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   第三、嫉妒心理   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   第四、交往困惑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 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   第一、人格素质教育   人格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独立性、责任感、自我调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为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思考问题,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从而提高其自信心。这也正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第二、积极开展心理咨询   根据筛查结果,针对少数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逐步改变目前的心理危机,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何谓良好的人格品质,这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具有良好人格品质的人应该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能够悦纳自我,能够不断完善自我,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能够理性面对困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处于成长关键期,对于他们而言,在大学时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非常重要。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意识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第四、确立适合自己的崇高的目标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动机。若没有设定大学阶段的目标,就会出现迷茫失落的感觉,从而引发心理问题与疾病。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有明确的目标, 能集中人的心理指向, 使心理问题发生的几率大大减小。 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良好的心理素质己成为大学生将来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一定要透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引导,让大学生做心灵的主人!
2023-09-10 09:36:211

浅析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如下:一、影响1、经济困难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大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就会以更加努力的姿态去好好学习,懂得父母的不易、家庭的责任,化作更好的动力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如果不能积极面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可能就会产生自卑,经济的拮据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兴趣的能力的提高。2、富裕家庭培养的大学生,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的因为父母忙于挣钱,忽略孩子,给了孩子只有钱的生活,没有陪伴与爱,导致他们内心灰暗,对待生活不积极,对社会产生憎恶感;有的是父母管得较多,无法决定自己的人生,内心不满。二、对策1、和睦家庭,父母关系、祖孙关系、亲戚关系都特别融洽、和谐的家庭,给孩子的影响都是正能量的。这样家庭培养的大学生的心态更阳光、更健康,遇到问题和困难都能积极地面对。2、家长如果想进入孩子心理,就需要一座信任的桥梁,位置相同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桥,尊重、理解、包容就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基础,更好地茁壮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1、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遇到困难直接撒手,毫无主张。有远大的学习目标,但是缺乏学习动力。有信心,但是没有恒心,没有紧迫感,适应能力极差。2、对大学适应能力差,一些大学生在高中时代,只顾读书,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然而到了大学这种优越感就不存在了,因而心里会产生落差。再者生活上,离家在外,缺少了家人的呵护,心里少了一丝温暖。3、人际关系能力低下。一些大学生因未能良好地协调与舍友同学的人际关系,因而逐步被孤立成宅男。整天沉迷虚拟网络,使得心理走向自闭。
2023-09-10 09:36:29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有哪些?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2023-09-10 09:36:532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分析论文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分析论文   本研究通过调查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家庭功能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提出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建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家庭功能对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肩负着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心理健康与否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进步成长,而且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现代社会,环境变化的复杂性和迅速性,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冲突[1],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才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可靠保障。医学生很可能从事医务工作,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机能,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家庭是以不同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社会集团,它是最基本的时空单位和个人首要的最小社会群体,也是个人与社会进行联系的桥梁,家庭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人的心理健康存在密切联系[2]。根据Epstein等人提出的家庭功能模型,与临床实践关系密切相关的家庭功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家庭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从中可以看出家庭功能发挥是否良好。   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并针对家庭功能现状提出改善家庭功能的建议,进而促进其心理健康。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某医学院大学生被试400名发放问卷,回收386份问卷,回收率为96.5%,其中有效问卷311份,回收有效率为80.57%。其中单亲家庭学生27人,双亲家庭学生284人。   1.2研究工具   1.2.1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该量表有90个项目,分为5个等级,9个症状因子。   1.2.2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4]:该量表有60个项目,共7个分量表,分别是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采用4级评分,其评分越高说明该家庭这一方面的问题越大,反之亦然。   1.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20.0进行处理和分析。    2.结果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分析   首先,对311名大学生的SCL-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这三个因子的平均分均超过2分。与全国常模相比,除躯体化因子差异不显著之外,大学生SCL-90其他各因子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p<0.01)。   其次,对311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出率分析。总体而言,单双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这三个因子上可考虑筛选阳性的人数百分比较大,大于50%。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敌对因子上可考虑筛选阳性的人数百分比也较大,为70.37%。   2.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单双亲家庭上的差异比较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单双亲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上的得分比较接近。单亲学生在强迫症状、躯体化、恐怖因子得分上稍高于双亲学生,但差异不明显。单亲家庭学生在敌对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双亲家庭学生(p<0.05)。总体而言,在单双亲家庭上,医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3SCL-90总分对家庭功能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家庭功能各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家庭功能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问题解决、角色、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维度联合解释了SCL-90总分46.6%的变异。最终的标准化回归方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分=0.685×问题解决+0.320×角色+0.537×情感介入-0.443×行为控制。    3.讨论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上的平均分值都超过2分。其原因可能是:与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有关,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计划不妥当、无计划而感到愧疚、自责悔恨的矛盾心理;与学习压力有关,部分学生不能合理安排时间,考试临近就选择疯狂背诵,时间太紧考试内容复习不完时就会出现强迫、焦虑、紧张不适等心理问题。   单双亲家庭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高考作为一道门槛,一定程度上控制高校单双亲家庭学生的差异性。单亲家庭学生在敌对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双亲家庭学生,可以理解成一种特殊的自我保护。缺乏安全感让他们害怕受到伤害,这些伤害可能来自于父母地忽视,同学和朋友的中伤,社会舆论的偏见。   家庭功能各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一个健康且能发挥正常功能的家庭,一定要有健全的结构与组织,家庭是按阶段发展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特殊的课题去解决[5]。家庭成员的发展、家庭关系的变化都会影响家庭结构的变化,当面临家庭结构变化时,大学生要建立合理的认知,预料可能在新阶段所遇到的心理课题,也准备接受且适应这些问题,以便能顺利度过各个发展阶段。此外,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作用,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自尊、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帮助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使其在遇到心理困惑时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式,缓解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2023-09-10 09:37:531

疫情时期当代大学生会面临哪些心理健康问题?

1.对疫情严峻形势认识不足,过于乐观,自我防护心理比较松懈。2.对疫情过于恐惧,出现烦躁不安、焦虑、头晕、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表现。3.对未来充满迷茫,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降低、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自伤或产生消极情绪等。4.放纵自我,沉溺网络,生活作息混乱,身体机能严重下降。出现以上情况,我们倡导大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调节:关注可靠信息,避免盲目跟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使人眼花缭乱,建议大家通过政府部门、权威机构和专业平台发布的信息,了解本次新冠疫情、科学防控知识等相关信息,如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及地方疾控中心、健康中国、科普中国等专业互联网健康科普平台。不信谣不传谣,拒绝传播焦虑!适当转移注意,科学调试心态努力把注意力从对疫情的恐惧转向对疫情的科学认知与积极防控,如重视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学会调整自我心态,适当的转移注意力,通过丰富的精神生活,读书、绘画、听音乐、做手工、多运动,踊跃参与校园文化生活、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为抗疫奉献自己力量,在助人中实现自助。生活规律作息,配合疫情管理线上学习期间,保持规律的作息,做好学习、生活、娱乐等时间的分配和管理,规律的生活可以带来安全感和稳定感,缓解准封闭期间带来的紧张和焦虑,切勿一味娱乐或熬夜,影响身体机能。学校准封闭管理期间,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管理相关工作,为早日回归正常学习生活做好准备。借助身边力量,寻求科学帮助如果感到情绪紧张有压力,自己不能控制和调节,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保持与同学、朋友和父母等的沟通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心情,让友情或亲情联结彼此,传递支持与温暖。面对不确定的处境,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在校期间可与同学、朋友和老师诉说,如果感到情绪难以排解也可以及时向心理老师求助,老师们都会尽力帮助你。如果感到情绪紧张有压力,自己不能控制和调节,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保持与同学、朋友和父母等的沟通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心情,让友情或亲情联结彼此,传递支持与温暖。面对不确定的处境,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在校期间可与同学、朋友和老师。
2023-09-10 09:38:071

大学生如何利用网络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摘要:大学生是网络的最大使用群体和最核心受益者, 青少年的心智在逐渐完善和发展成熟的阶段, 虚拟化网络交际、爆炸式网络信息、成瘾性网络依赖、现实交往能力弱化、自我认知失衡、情绪管理失调等现象表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 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现状, 以全方位、立体化地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成长成才需求为出发点, 积极探索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现状的应对策略, 促进高校大学生全方面健康发展, 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心理健康; 应对策略;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互联网在帮助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坚定信念、促进心智发展的同时, 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大学生网络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 探索网络对大学生心理过程和行为心理的影响程度, 归纳总结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特点,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一) 调查问卷设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资料, 内容分为基本信息和网络心理健康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部分就大学生自身在认知、价值观、人格、情感、意志、人际交往等六个方面的表现, 问题包含了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避免了大学生自我评价的片面性和指向性。(二) 研究样本构成以计算机学院四个本科年级学生为样本, 采取网上问卷型随机调查的方式, 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96份。(三) 调查结果与启示1. 互联网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90.2%的同学认为对人生的看法有变化, 84.12%的同学认为对自己的认知有变化, 66.22%的同学对家庭的认知有点变化, 92.91%的同学认为对社会的认知有变化, 充分说明网络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最大的途径和窗口。2. 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62.5%的同学认为互联网让自己的价值观更加明确, 18.24%的同学认为互联网让自己的价值观变得模糊, 可见互联网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3. 互联网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22.30%的同学认为现实中的自己与网络中的自己判若两人, 23.32%的同学不同意现实中的自己与网络中的自己没有什么变化, 37.16%的同学认为网络中的道德约束比现实中小, 9.12%的同学认为有时候分不清网络和现实的关系, 虽然这些数据的比例并不是很高, 但个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4. 互联网对大学生情感情绪的影响当心情郁闷时, 19.93%的同学会选择上网消遣, 63.51%的同学会认为上网能使心情变得愉悦, 13.51%的同学会认为从网络回到现实会变得沮丧, 76.69%的同学认为自己网上网下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良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小部分的同学由于脱离网络会变的情绪沮丧。5. 互联网对大学生意志的影响45.27%的同学认为自己几天不上网也没有关系, 34.79%的同学认为几天不上网就受不了, 26.69%的同学认为网络离线时会感到身体不适, 可见部分同学过度依赖网络, 已经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6. 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69.59%的同学认为互联网帮助自己认识了更多的朋友, 73.99%的同学认为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有帮助, 11.15%的同学认为网络让自己疏远了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可见网络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平台与载体, 是现实人际交往形式的有利补充, 由于网络交往的便捷性, 网络越来越成为更多大学生人家交流方式的首选。调查结果显示, 互联网在日常生活、学习科研和思想意识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 这种影响是多层次、多维度和多元化的, 且整体上呈现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的矛盾状态。二、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 为了能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建立健康教育与帮扶, 并对网络心理健康进行甄别和探讨, 本文将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划分为适应性网络心理问题、发展性网络心理问题和障碍性网络心理问题。(一) 适应性网络心理问题定义为身心发展正常的大学生不能良好适应网络环境的特性及其营造的整体氛围, 并由此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和造成一定的现实能力障碍[1]。大学生的适应性网络心理问题主要分为人际交往方面和情绪方面的不良心理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的网络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沉溺网络娱乐, 现实交往能力障碍等。情绪方面的网络心理问题表现为网络情绪低落、无端感到抑郁, 情绪容易激动、情绪起伏较大甚至暴力发泄等。(二) 发展性网络心理问题定义为不同特征的大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中由于受到互联网发展进程、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失调, 使其成长指标失衡而产生的问题[2]。大学生的发展性网络心理问题主要分为认知发展网络心理问题和人格发展网络心理问题。认知发展网络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思维能力下降、思维碎片化和片面化、盲从和独立思考能力退化等。人格发展网络心理问题表现为网络暴力、网络模仿、人格符号化和标签化等。(三) 障碍性网络心理问题定义为由于无节制的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和生理障碍, 并会随着用网时间的延长而加剧, 主要表现为由信息不良反应而导致的手机幻听、网络信息焦虑等问题, 以及由于对网络及科技产品过渡依赖而产生的网络科技依赖成瘾等问题。以上三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2)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或不及时; (3) 所处时代的网络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4) 新媒体新科技产品的使用促进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和加剧。
2023-09-10 09:38:281

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健康现状   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告急。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年,由北师大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北京市团委、学联批准,确定每年的5月25日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目的是呼吁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以此掀起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热潮。   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2002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 *** 。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描述   心理学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预防方式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达到退学总人数的50%以上,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心理危机是高校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有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短期的帮助行为,其目的是及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发生危险的物件提供支援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最突出的特点是及时性、迅速性,其有效的行动是成功的关键。   大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四条:   其一、帮助当事人接受你的帮助。面临危机心绪不佳、郁闷、痛苦是正常的,帮助当事人接受你的帮助,在你的帮助下经历、体验并开始摆脱痛苦,有助于当事人最终走出危机;其二、帮助当事人有所作为地正视和处理危机。对当事人的处境表示同情和关注并有所准备地给当事人指明解决危机的办法,使其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其三、为当事人提供有关的资讯。陷入危机的当事人往往因不了解真相而产生错觉,夸大危机的情境,对结果的想象远比事实更糟。因此,危机干预必须运用适当的方式、手段和语言,适当帮助当事人发现事实的真相,正视现实,走出困境;其四、必须避免怂恿当事人责备他人。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要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设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对有精神病倾向的要及时转诊就医,对有神经症可能的要约请他们面谈,了解情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确定危机预警的范围和物件;建设以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寝室长和学生党员为骨干力量的资讯员队伍,及时了解预警物件的相关资讯并及时汇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成立危机干预机构,如邀请心理专家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中心,确保危机干预的专业化;设立资讯化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让大学生在身处危机时能及时得到帮助。
2023-09-10 09:38:371

对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分析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维护与增进心理健康的措施

信耶稣,改变人生。
2023-09-10 09:38:49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矛盾来自哪里?

内心所想的跟现实不一样,所以会有矛盾。
2023-09-10 09:38:5914

如何看待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健康的标准不仅仅是身体强壮不生病,也是心理健康的要求。目前,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健康概念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对于环境及周围的人、事、物具有高效而愉快的适应。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气质。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变得异常重要!那么什么才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呢? 1.具有正常的智力;智力的正常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2.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愉快、喜悦、乐观、豁达、恬静、满足、幽默等好的情绪,有益于心身的健康和调动心理潜力,有利于人们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而激烈的情绪波动,以及长时间的情绪消极可导致人的心理失衡,不仅使人的认识和行为受到左右,而且可能造成心理机能的紊乱,导致各种身体疾病的产生。 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4.具有健全的意志品质;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理想,自觉地确定你的理想目标,并支配自己的行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 5.具有健全的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6.良好的人际关系; 7.心理特征符合心理年龄;依据这个标准,我们难以避免地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
2023-09-10 09:39:461

水资源论证,有的报告水平年只要现状水平年,有的报告有现状水平年,还有规划水平年,这个怎么区分呢?

水资源论证中的水平年是指用于分析水资源的年份,通常包括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现状水平年是指当前年份,用于描述当前的用水情况和水资源状况。在进行水资源论证时,了解当前的用水情况和水资源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为未来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规划水平年是指未来某一特定年份,用于描述未来的用水需求和规划情况。在进行水资源论证时,了解未来的用水需求和规划情况也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决策者和管理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和措施。在具体的水资源论证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需要哪些水平年。例如,对于一些紧急的水资源项目,可能只需要现状水平年的数据;而对于一些长期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项目,可能需要现状水平年和多个规划水平年的数据。因此,可以根据项目的性质、目的和时间要求来确定需要哪些水平年的数据。
2023-09-10 09:38:172

巴金《随想录》中的经典语录?

一、《寂寞》一株被扎过了的梅花在盆里死了,她的一生原是这样的寂寞啊!二、《一生》未开的——含苞了;将开的——开放了;已开的——凋残了; 花儿静悄悄地过了她的一生。三、《日》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四、《黑夜行舟》天暮了,在这渺渺的河中, 我们的小舟究竟归向何处?远远的红灯啊, 请挨近一些儿罢!五、《月》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圆月犹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扩展资料: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故而巴金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小说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巴金前期作品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规范;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金
2023-09-10 09:38:201

对祖国祝福语

1、春有希望和辉煌,夏有火红和热情,秋有金黄和成熟,冬有雪白和宁静,祖国四季皆似锦。 2、对祖国思念像袅袅的轻烟不绝如缕,对祖国祝福如潺潺的流水伴随一生一世,国庆放长假,何不一起出去happy。 3、真的绝望了,花果山被国家开发成旅游区;师-父前两天也和白骨精结婚了;昨天把金箍棒也卖了。真怀念取经的日子,二师弟还好吗。国庆快乐。 4、把这满街飞舞的彩带,化作关切,遥寄给祖国。 5、国好家好国家好家家都好,国圆人圆人团圆事事皆圆。 6、刚刚送走了美丽的嫦娥,又迎来了祖国的华诞。借此机会我呈上对祖国衷心的祝福:祝祖国一切顺利,万事如意。 7、祝福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 8、祖国像雨后的彩虹那样多娇,中国好风光;像春天的桃花那样俊俏,中国好地方。 9、亲身感受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感叹:祖国是强大的,坚不可摧。 10、新中国,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最想说、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腾飞吧,可爱的中国。 11、从新生到繁荣,是见证沉睡千年的东方巨龙苏醒,祝愿祖国的未来无限美好。 12、太阳从东方升起,希望从东方升起,巨龙从东方升起,中国从东方崛起。 13、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这是美丽的祖国,是人们生长的地方。 14、黄河孕育了华夏民族,长江见证了炎黄历史。伟大的祖国,为祖国自豪。 15、中华崛起炎黄儿女生百福,民族团结歌舞升平纳千祥。 16、转眼国庆,没有华丽的词藻,不抄袭别人的思考,只送上真诚的祝福和简单的问好:神啊,希望祖国保佑这看短信的人平安到老,祝福的日子再无烦恼。 17、真挚的友情如同美酒,浓浓如醇、芳香似溢,秋色的美景带给美的享受,美的流连忘返。朋友,在这幸福的时光里,让快乐和美好永远陪伴着你,国庆快乐。
2023-09-10 09:38:221

六年级毕业美好寄语

六年级毕业美好寄语如下:1.不是眼泪懦弱,只是感情深刻;不是话语不多,只是时间紧迫;不是岁月蹉跎,只是依依不舍;不是幼稚爆破,只是毕业降落,转眼毕业了,愿同窗的你一切安好,莫忘联系。2.朝霞般美好的理想,在向我们召唤,我的同窗,分手在即,不必问何日相会,我们像一滴一滴的水,全将活跃在祖国的大海!3.六年,在人生的旅程中不过是短短的一段,然而和你同桌六载,却一生难以忘怀。你是我记忆中的一粒珍珠,心的天幕上的一颗明星。4.认识你是我的欢乐,离开你是我的痛苦。在这离别的日子里,支持着我的是对于重逢的期盼。5.我的生活融入了你,你的生活中也蕴涵着我;当我们再次相见的时刻,你我仍然是一个整体。
2023-09-10 09:38:241

临时取水需要水资源论证吗请问

需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规定,对于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应当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临时取水一般用于生产与建设的项目,因此需要水资源论证。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的目的是使规划与国家、流域水资源战略规划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评估这些规划实施所需水资源保障措施的科学合理性等。
2023-09-10 09:38:251

毕业赠言六年级(通用60句)

  六年级的同学们马上就要毕业了,那么有哪些适用于六年级的毕业赠言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赠言六年级(通用60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毕业赠言六年级(通用60句)   1. 假如生活是一条河流,愿你是一叶执著向前的小舟;假如生活是一叶小舟,愿你是个风雨无阻的水手。   2. 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带上他们,你可以登上永恒之旅,走遍全世界。   3. 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把春天衔来。   4. 废铁之所以能成为有用的钢材,是因为它经得起痛苦的磨练。   5. 愿你是永远奔腾的千里马。   6. 你聪颖,你善良,你活泼。有时你也幻想,有时你也默然,在默然中沉思,在幻想中寻觅。小小的你会长大,小小的你会成熟,愿你更坚强!愿你更自信!   7. 希望我们的友谊像酒,越酿越醇;希望我们的友谊像茶,越泡越浓;希望你在中学学习和生活能够开开心心!   8. 掸指一挥间,已经快要小学毕业了,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过不久,大家就像一盆散沙飘落到各个中学。不知道,大家什么时候才能重逢。但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友谊能够长存。致此,我送上我对大家的祝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希望你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还有,千万别忘了我哦!   9. 一转眼,就要毕业了,回首这六年的校园生活,有甜的,有苦的。不管怎样,每个同学都要进入初中,结识更多的朋友,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门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10. 祝:大家微笑走进中学大门。   11. 六年前,我们欢聚一堂。六年后的今天,我们能不能做到呢?不管能不能,我们的友谊是不会随时间改变的。就算是一天、一瞬间的快乐,我们也会好好保存的,正如古人所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12. 因为有缘让我们成为同学,别让时间冲淡友谊的心,别让离别分开思念的手。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将来中学的历程更为艰巨,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我会在我们的聚点等着你们。我会为你们而骄傲,但不要忘了我们这群老朋友,让我们的友谊就像一盏灯,照亮你的心灵,你的心灵便更纯净,友谊像一盘火,点燃你的青春,你的血液便更沸腾!但千万别乱交朋友,那样会让你一错再错。当你们孤独时,风儿就是旧友们的歌声,能使你得到片刻安宁;当你骄傲时,雨点就是旧友的警钟,愿它能使你获得永恒谦逊。   13. 又到了梧桐花开的日子,我们迎来了分别的时刻。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同学就要分别了,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疼痛。记得我们这一群疯丫头是特别好的朋友,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我们一起走过了十个指头也数不清的日子,如今,我们却又要分别了,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如果我们有缘的话,一定会在世界各地的一角相遇。我等着这一天到来!朋友!   14. 我们即将离开,留下的是友情和师情,带走的是知识。我们即将离开,但不会忘记同学之间的友情,不会忘记老师的恩情。我在这里希望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万事如意,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15. 一份真挚的友谊,永恒的回忆,诉不完的千言万语永远是心中最真的祝福。   16. 同学们,前面的大风大浪正等着你们!初中的日子更辛苦,更难过。希望大家在今后更努力奋斗、拼搏。我在前方终点站等着各位gg、mm的到来。青春是我们的本钱,是我们进步的桥梁,运动也是不可缺少的。“记忆是阵阵花香,我们说好谁都不能忘,守着黑夜的阳光,寂寞却假装坚强……”   17. 在此衷心地祝福大家: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发挥自已不为人知的潜能,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人”   18. 在漫漫人生中,应学会对别人宽容地微笑,懂得如何去珍惜友爱、阳光、雨露……这样,你便会减少许多失落的感叹,增加许多新的拥有。   19. 星光下,不仅仅是风花雪月,更有诗意的妙语与生命的本质闪烁其中。    20. 我是一个即将离开母校,向知识的另一端跨进的人,在此,我对母校的一切格外留恋,但最让我留恋的是那些与我一起学习了三年的同学。因此,我送给他们一句话:好好奋斗,如果我们有相见的时候,就比比谁强,谁能实现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   21. 混沌走过了六年春秋,经历了人生最初的喜怒哀乐,也懂得了不少事情。六年的同窗,再过不久就要各散东西。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珍惜六年来的美好回忆,珍惜每一次成功的喜悦与甜蜜,珍惜……最重要的是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   22. “恩爱仇怨两面刃,荣辱成败都为名,春夏秋冬谁能定,风风雨雨总要晴。”拥有并懂得珍惜,这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了。   23. 枫叶永远是火红的,太阳永远东升西落,只要我们彼此珍重,友情不消失。   24. 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25. 春花,在篱边墙头,忘情地展示着芳姿;秋月,在树梢屋角,幽幽地散发着清光,我的同桌,你在远方还好吧!   26. 人生像一本书,无知的人漫不经心地翻阅它;聪明的人全神贯注的捧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   27. 这个季节,我们放飞童年的风筝,理想和信念,在飘荡、上升中,与我们对话。   28. 友谊的种子,深埋在你我的心中,春天一到,才会抽芽,就会开出属于你的、也属于我的花朵。   29. 还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在星光下畅谈的情景吗?谈学习、理想,还有……将来即使我们天各一方,但那晚的星空我永远都会记得。   30. 你留给我的,是美丽的记忆。你使是怀念少年时的纯真和友谊。当我捧起记忆中的佳酿想请你喝时,却先醉了自己。   31. 我们曾经在一起欣赏过美丽的花;我们曾经在一起幻想过美丽的季节。我的好朋友阿,分别后不要忘了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我们有过如水的平静,有过激烈的辩论,也有过无声的竞争。我们紧靠肩头,紧握双手,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发出一个共同的心声。无论是得到的,还是失去的,一切都将存留在我记忆的最深处。   32. 今天的欢声笑语,今夜的清风明月,美好却并非永恒,还没来得及分享最后一杯酒,却要各奔东西,珍重,朋友   33. 当你静默的时候,你的心仍要倾听他的心;因为在友谊里,不用语言,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欢乐中发生而共享了。   34. 光阴似箭,一转眼,6年的同窗生涯已成为过去。但教室里,还回响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还留着我们奔跑矫健的身影。这里的草坪、小溪、竹亭,是我们永远依恋的百草园。   35. 人在偶然能够相识相知,实属不易。愿我们好好地把握友谊,让友谊的桥梁更加稳固。   36. 人在旅途,难免会遇到荆棘和坎坷,但风雨过后,一定会有美丽的彩虹。我希望看到一个坚强的我,更希望看到一个坚强的学哥学姐!   37. 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因此你应该豁达一些。   38. 理想是人生之帆,毅力是生活之桨,要成就事业,二者缺一不可。崇高的理想宛如一个人心上的太阳,它能照亮生活中的每一步。   39. 快张开双臂迎接吧,朋友,这一步步走来的,是岁月镀金的早晨,是生命灿烂的前程!    40. 生活真像是一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41. 衷心地祝贺你,用自己的智慧、才情、胆略和毅力、开辟出一块属于你自己的天地,范文之赠言:同学录赠言。   42. 六个希望的春天,我们播种了四次;四个金黄的秋天,我们收获了四遍;我们曾经受了四个火夏的磨砺和四个严冬的考验,请别忘记这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时光。   43. 时间飞逝,一眨眼就过了6个春秋。虽然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的友谊似海深。我不知道以后我们的友谊是否还会存在,但我一定会珍惜。我真心祝愿你能在以后勇敢的表现自己,让别人看到你的另一面。   44. 我是一个即将离开母校,向知识的另一端跨进的人,在此,我对母校的一切格外留恋,但最让我留恋的是那些与我一起学习了三年的同学。因此,我送给他们一句话:好好奋斗,如果我们有相见的时候,就比比谁强,谁能实现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   45. 承载着希冀的翅膀/将手牵手的花儿分散/不管飘到哪里/不管遇到困难/请发出心电讯号/我将第一时间/为你们祝福/为你们祈祷。   46. 六年来,每当我在学习上有了疑惑时,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总是你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疑惑迎刃而解,挫折变成为动力,促使我不断向前。请接受我的一片敬意。别了!我的朋友!   47. 我们在学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里,你也有许多的朋友,我们的友谊比水晶还要透明,互相谦让,从不打架。要毕业了,我希望你朋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在这个世界展开翅膀,自由飞翔。   48.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清泉流经山谷,在记忆的心屏中,学生时代的生活,恰似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49. 希望我们都能张开爱的羽翼,去完成自己梦的希冀。   50. 一起欢笑,一起歌唱,一起紧张,一起备战的日子,化作零碎的星星,点缀着我空白的青春纪念册。不会忘记,花开的瞬间,闪烁着你们这群可爱的精灵的身影。   51. 小鸟在枝头吱吱喳喳,多像我们当年的窃窃私语,和那一串串格格的笑声……   52. 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糖葫芦,那迷人的甜和酸,将永远回味不完。   53. 六年时光转瞬即逝,就这样欢歌、纵笑,就这样相识、相聚,甚至都来不及好好地话别,马上就要各奔前程……   54. 同窗六年,你把友谊的种子撒在我心灵上。我将默默地把它带走,精心浇灌、栽培,让它来日开出芳馨的鲜花。   55. 与你相识,我感到无比幸运,而能与你相知,我倍感生命的充实,以前嬉笑相伴的日子我将深藏,以后不可测的日子,愿你多保重。   56. 你有涌泉一样的智慧和一双辛勤的手,学友,学友,不管你身在何处,幸运与快乐时刻陪伴着你!   57. 你留给我的,是美丽的记忆。你使是怀念少年时的纯真和友谊。当我捧起记忆中的佳酿想请你喝时,却先醉了自己。   58. 随着时间的流梭,再过几个星期我就要离开生活了二千多日子的母校。虽然离别是悲伤的,但是我还是祝全体同学能读上自己心目中的中学,能取得好的成就。   59. 我们即将离开,留下的是友情和师情,带走的是知识。我们即将离开,但不会忘记同学之间的友情,不会忘记老师的恩情。我在这里希望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万事如意,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60. 离别是欢聚的`开始,擦干泪,向属于同学们:我们即将毕业,我会在遥远的地方默默祝福你们。朋友一生一起走,哪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愿你们永远开心!
2023-09-10 09:38:151

现代农业分为哪几类

现代农业一般划分为7种类型: 1、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灵活利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生物学技术和轮耕技术等,从而保护农业环境的一种整体性概念。 2、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 3、工厂化农业: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高度密集型生产农业。 4、特色农业: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 5、观光农业:又称旅
2023-09-10 09:38:151

关于祖国的祝福语简短

1、春有希望和bai辉煌,夏有火红和热情du,秋有金黄和成熟,冬有雪zhi白和宁静,祖国四季皆似dao锦。2、用六十年的沉淀,铸就今天的辉煌。愿祖国母亲明天更好!3、国好家好国家好家家都好,国圆人圆人团圆事事皆圆。我以我心爱祖国,我以我行报祖国。4、祝福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5、我们可以用鲜花来庆贺你的生日,我们可以用心灵来歌唱你的伟大。但我更愿用一片赤子之情来建设你――祖国,母亲!6、像雨后的彩虹那样多娇,中国好风光;像春天的桃花那样俊俏,中国好地方。7、太阳从东方升起,希望从东方升起,巨龙从东方升起,中国从东方崛起。8、黄河孕育了华夏民族,长江见证了炎黄历史。伟大的祖国,我为你自豪!9、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我。让我们共同祝愿国兴家和!10、祝福你祖国,我把青春献给你,愿你永远年轻、永远快乐;我把赤诚献给你,愿你永远坚强、永远蓬勃。
2023-09-10 09:38:132

鹊桥仙 秦观的诗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 ] 秦观原文 译文对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评解《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2023-09-10 09:38:123

如何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

一、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素质 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环节。 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 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要通过教学反思,积极地转变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同时,在具体的教学 实践中,创设有利于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着力探究开展有效数学 教学活动的途径和办法,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一、关注学生发展是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 展.因此,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数 学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首先,就发展的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通俗地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 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 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其次,就发展的 方式而言,包含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 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 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 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简言之,即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实现有效组织、 有效引导、 有效合作. 再次,从发展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 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以前教 学太注重当下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 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最后,就学生发展的过程而言,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有效的数学教学活 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二、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 想方设法 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 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发展,教师要在上课前做好备课工作,也就是 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有效与否,不仅要从教师的教角度,更要 从学生的学角度出发,要把立足点建立在学生身上,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破教学的难点, 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切合实际。虽然教学设计从形式和方法的层面上来说 是多种多样的,但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即必 须依据教材特点,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预期的教 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 学过程 也就是提倡 , 用教材教 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 。 是一个载体, 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 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 活动的科学内涵。 用教材不等于拘泥于教材,教师也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 生的实际,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再创造 ,实现教材由点向线,由线向面, 由二维向三维的转换,真正做到用实、 、用活、用好教材。教材中有些情境不一 定适合各个地区的孩子。教材中的动物对去过动物园的城里孩子很熟悉,而农村 的孩子则对家禽更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特点灵活运用。 任何优质的教学设计总是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密切关联。 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源自认知的需要、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传授与 接受的关系, 忽视或淡化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使学生厌学、 怕学, 学生学的痛苦, 教师教的辛苦。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 念,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 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当然,教 师在创设情境时,也应遵循现实性、有意义性和富有挑战性的原则,需明确情境 教学的目的和作用,科学适度地进行情境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情关爱每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 对于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多激励、多关怀,正确对待他们在知识方面的错 误,帮助他们走出误区,使他们树立起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主动参与数学教 学活动,实现情商促进智商的目标。 四、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 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 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 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 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 与发展。同时,对学生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 学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数学教学 中,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鉴定和研究功能,以保障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这样,通过评价过程的不断反 馈和调节,可以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发现教中所存在的问题。 使教师的教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不断强化和提高。激励功能主要指被评价者通 过评价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找到或发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激起发扬优 点、 克服缺点、 不断改进教和学, 驱动他们的内部活力, 调动起教和学的积极性。 这是评价是否起到良好的作用的关键。改进功能主要是运用反馈的原因,通过评 价及时获得有关教和学的反馈信息, 判断教学过程是否有效。 好的地方得到强化, 缺点和不足得到纠正,使课堂教学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 的目标。从而达到教学的整体优化,达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鉴定功 能主要指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教学的结果进行价值的判断。 通 过评价来比较、区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确定学生水平和教 学有效性的证据,以便制定周密的计划进行指导和培养。另外,评价的结果也可 作为评定等级的证据,为教育管理服务。研究功能评价作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 种工具,通过评价不断地明确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应选择的手段和程序,为教 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 教学是一门艺术。实施新课程目标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设计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就是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遵循学生的情感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一般的学习方法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处理学习材料,选 择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2023-09-10 09:3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