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的试题

2023-10-01 20:46:16
TAG: 教育
共3条回复
clou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D )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C ) 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B )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 )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D )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C ) 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C) A.一B.二C.三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B ) 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 ) 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D )

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C )

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B )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 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B )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C )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D)

A.了解和研究学生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B )

A.名誉权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 C.互补性D.阶段性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 ) A. 2岁B. 4岁C. 6岁D. 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B  )A. 1岁B. 3岁 C. 5岁 D. 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

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D )A. 50%—60% B. 60%—70%  C. 70%—80%  D. 80%—90%

4.人格的核心是 ( C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 C )

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D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B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B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D )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C )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D.视觉想象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C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B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D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D )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

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B )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D )A.4 2   B.5 2    C.6 2   D.7 2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B  )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D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C)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D)A.孟禄(心里起源论)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A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法国 卢梭)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D)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C)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因材施教)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巩固性原则)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D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 C)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D)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B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A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D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B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D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C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D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 C)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 (C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其作者是 (B )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C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3.“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B)A.洛克  B.杜威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 A)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B )

A.壬寅学制(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戌癸丑学制

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B )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7.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C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8.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 C)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9.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 D)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B)A.备课 B.上课 C.个别辅导 D.布置作业

11.“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C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 (B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1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 ( B)A.暂时遗忘 B.永久遗忘 C.干扰遗忘 D.逆向遗忘

14.“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 ( C)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

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D )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1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 B)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7.“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 D)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 (A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9.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A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2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C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D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A)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 D)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D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 )A.壬寅(renyin)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C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C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B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 C)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 C)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A)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

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 C)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 (A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 ( D)

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 B)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 C)A.IQ=MA/CA×100% B.IQ=CA/MA×100%C.IQ=MA/CA×100 D.IQ=CA/MA×100

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A )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C )A.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16.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17.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D )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18.高等学校的双重任务是(C )A.教学和教育B.升学和就业C.教学和科研D.生活和生产

19.“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B)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20.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C)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内部动力

2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C )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

22.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D )A.6年B.5年C.8年D.9年

23.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B )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24.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C )

A.原始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25.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B )

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

26.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

27.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A.认识活动B.智育活动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28.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B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

2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 )A.《学记》B.《师说》 C.《论语》D.《春秋》

30.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B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31.“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D )A.杜威B.夸美纽斯C.华生D.赫尔巴特

32.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D )A.柏拉图B.昆体良C.皮亚杰D.亚里士多德

3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34.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B )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

35.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B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

36.“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 D)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

37.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B)A.生产力发展B.科技进步C.教育技术进步D.产业革命

38.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D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人的现代化

39.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A )A.1996年3月B.1996年5月C.1987年5月D.1989年6月

40.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C)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

41.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42.教育制度的主体是(B )A.教育规范B.学制C.教育体制D.国家

4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C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44.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C )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劳动者D.推进素质教育

45.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B)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

46.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B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考试成绩

47.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 )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8.社区教育的实质是(C )A.教育的社会化B.社会的教育化C.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D.全民接受教育

49.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A )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C.参加自学考试D.脱产学习

50.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C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初期

51.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D )

A.身体发育不良B.智力发育不良C.认识水平较差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52.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 )

A.凯洛夫的《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53.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 C)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5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D )A.教育目的B.教育方法C.教育手段D.教育内容

55.班级授课制创始于( B)A.15世纪初B.16世纪初(1500~)C.18世纪D.19世纪初

56.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B )因素决定的。 A.政治 B.经济C.文化D。军事

57“应试教育”重视(A )。 A.少数“尖子生”B.大多数学生C.少数后进生D.中等生

58.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C )。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 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 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D.造成学生的被动

59.学生集体是教育的( A)。 A.主体B.客体 C.权威 D.主人

60.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 )。 A.学科设置 B.课时分配C.学科顺序 D.学周安排

61.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作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D )。 A.教学计划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大纲

62.广义的教学,包括所有(A )的共同活动。 A.教与学 B.教师与教师C.人与人D.学与学生

63.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D )。 A.讲授知识B.教书育人C.教学艺术D.引导启迪

64。思想品德培养是从学生的( D)出发的。 A.认识 B. 情感 C.行动 D.实际

65.教师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独白方式是(B )。 A.谈话 B.讲解和报告 C.阅读D.讨论

6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D)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D.福禄倍尔

67.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A.演示法 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

68.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B )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69.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D)

A.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70.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

71.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A.育德B.促智 C.育美D.健体

72.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C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7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苏萦

你要的是那个学校的教育学的心理学的试卷,我知道有个辅导机构有,推荐你到西安学府考研的官方网站上看看,我表弟去年就在买的试卷,很全的!

tt白

请问你考这个是为了日后当教师的吗?

相关推荐

什么叫掌握学习理论啊?

是C我确定
2023-09-10 11:22:134

布鲁姆提出什么理论?

布鲁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旨在为美国社会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以提高美国社会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以提高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然而,这场改革因为过分强调理论化,导致美国教育质量下降,学校出现了大量的不能掌握课程内容的“差生”。面对这样的现实,布鲁姆响亮地提出了“教育功能是挑选不是发展”的质疑,并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理论学说。掌握学习理论其他情况简介。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是一种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教学理论。之所以说是“乐观主义”是因为:这一理论从根本上反对个别差异先天性和不变性的观点,而“主张只要能找到帮助每一个学生的方法,那么从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学好”。
2023-09-10 11:22:501

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是 (  )

【答案】:C掌握学习是由布鲁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的80%-90%的评价项目)。
2023-09-10 11:23:101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

  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与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要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好坏,而只能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该内容的掌握程度。换句话说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该内容的掌握水平,而学习能力差的学习者则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  在掌握学习程序中他将学习任务分成许多小的教学目标,然后将教程分成一系列小的学习单元,后一个单元中的学习材料直接建立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每个学习单元中都包含一小组课,他们通常需要1至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然后教师编制一些简单的诊断性测验,这些测验提供了学生对单元中的目标掌握情况的详细信息。达到了所要求的掌握水平的学生可以进行下一个单元的学习,若成绩低于所规定的掌握水平就应当重新学习这个单元的部分或全部,然后再测验直到掌握。
2023-09-10 11:23:211

布鲁姆提出什么理论?

布鲁姆提出“人类特性”的理论和“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本杰明·布鲁姆,生于1913年。二十世纪五十代,布鲁姆因教育目标分类的系统学说而闻名,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六十年代,他提出关于“人类特性”的理论,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七十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意义“掌握学习理论”是对传统教学中等级、分组制的挑战,打破根深蒂固的偏见,主张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并为每个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理想的、适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种乐观主义的、面向全体的学生观,对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新的学生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3-09-10 11:24:401

掌握学习理论中,教学适合学习者学习的程度叫做什么?

掌握学习是指在学习新内容之前,确保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某一确定的知识、技能的学习都达到预定的掌握水平。它由布卢姆于1976年最先提出,旨在解决个体差异的问题。研究发现,掌握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尤其能提高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成绩。另外,掌握学习能导致许多重要的情感目标,如增强学生对学科的态度和较为积极的学业上的自我概念。掌握学习由布卢姆等人提出,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会教学内容,而只能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该项内容的掌握程度。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某项学习任务的掌握水平,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要花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学习者在最佳教学、足够时间条件下掌握学习材料的一种学习方式。美国心理学家B.S.布卢姆是提倡这一学习方式的代表,其中心思想是: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以足够的时间,多数学习者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成绩。成绩分布往往是多数学生都可以得到优良的高度偏斜曲线。通常所谓的能力和成绩之间的相关极低。当教学是最理想之时,能力仅仅是学习者所需要的时间量。学生成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掌握所需的时间数量上。
2023-09-10 11:24:591

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

【答案】:A【A】[解析]早年的教育目标分类和后来的掌握学习理论是布卢姆主要的两大贡献。
2023-09-10 11:25:071

目标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是“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理解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基础知识和能力倾向各有差异的学生组成的学习集体(班级授课制)为前提,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精选和结构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适时形成性评价(反馈),为不同的学生设计“矫正学习”或“深化学习”,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掌握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尤其是教学方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目标教学法就是建立在这一理论与模式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教学法。(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实施目标教学法的前提是科学的拟定教学目标。
2023-09-10 11:25:271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

【答案】:C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掌握。
2023-09-10 11:25:421

掌握学习理论是对哪些变量进行分析

对认知准备状态和情感准备状态两个变量进行分析。认知准备状态:学生已经习得的完成新的学习任务所必需具备的知识技能的程度。学校里的各项任务是相互关联的、有顺序的,并且学生在学习结果上的差异是由学习开始时掌握有关知识技能上的差异造成的。情感准备状态:学生从事学习过程的动机程度,是一种兴趣、态度和自己对自己的看法的复合体。与其说是学生实际经历的产物,不如说是学生怎样看待这种经历,以及怎样联系这些看法和学习任务的结果。
2023-09-10 11:25:521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达到的掌握程度是(  )

【答案】:C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2023-09-10 11:26:171

掌握学习属于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吗

掌握学习属于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根据行为主义理论提出相应有效的教学实践包括程序教学、电脑辅助教学、掌握学习。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形式:程序教学、掌握学习程序教学斯金纳基于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程序教学。
2023-09-10 11:26:241

教育学中的两个人物,布鲁姆和布鲁纳都各自提出过哪些理论或内容?都是哪个学派的?

一、布鲁姆:本杰明·布鲁姆发表文章《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认为思维有六种级别。识记:对具体事实的记忆;领会:把握知识材料的意义,对事实进行组织,从而搞清事物的意思;应用:应用信息和规则去解决问题或理解事物的本质;分析: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解释因果关系,理解事物的本质;综合: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从而创建新的思想和预测可能的结果;评价:根据标准评判或选择其他办法。布鲁姆响亮地提出了“教育功能是挑选不是发展”的质疑,并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理论学说。这一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前提 : 布鲁姆是位认知派心理学家。他认为,“学生具备从事每一个新的学习任务所需的认知条件越充分,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就越积极”。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着新的知识的输入、理解和接纳,对学习结果及其以后学习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他十分强调学生在学习前应具备所需的认知结构。2、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掌握学习”的内在因素 :布鲁姆认为,学生成功地学习一门学科与他的情感特征有较高的相关。那些具有较高学习动机、对学习有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的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充分注意并合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对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高峰的学习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由于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学习的愿望得到加强,成就动逐渐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就会大大增强。3、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 :布鲁姆指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的矫正性的帮助”。教学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必须通过评价来判断其有效性,并对教学教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调整,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他所需要的特殊帮助。反馈矫正通常分四步:第一,每堂课结束时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课前编制好的几个突出反映“目标”的小题目进行检查,方法灵活,个别提问、集体回答、口答、笔答都可采用。回答者所学知识得到强化,听者知道错在何处,如何补救。其次,在每个单元结束时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测试突出“目标”中规定的重点、难点、涉及本单元的反有新知识。第三,根据形成性测试的结果,进行个别补救教学。个别补救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学生按学习成绩分面四到五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掌握”者做“未掌握”者的小老师,互相帮助,这样既帮助未掌握者深化理解,又帮助未掌握者找出错误所在并及时纠正。最后,进行第二次形成性测试,对象是在第一次测试中“未掌握”而接受辅导、矫正的学生,内容是在第一次测试中做错的题目,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有多少人经过矫正达到了掌握,能否进行下一次单元的教学。二、布鲁纳:1要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美国当时的中小学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杜威经验论的影响,片面强调具体事实和个人经验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价值,因此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他主张提高教学内容的学术水平和抽象理论水平,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即“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具体地讲就是指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法则的体系。布鲁纳认为,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可以有以下好处:第一、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第二、把所学的知识用圆满的结构联系起来,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保持;第三、领会基本的原理和概念,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地;第四、强调结构和原理的学习,可以缩小高级知识和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各级教育的贯通;第五、可以简化教学内容;“现实的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把它精简为一组简单的命题,成为更经济、更有活力的东西(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都有相当广泛的结构,而且任何与该学科有联系的事实、论据、观念、概念等都可以不断纳入一个处于不断统一的结构中。尤其是自然科学和数学这类高度形式化的学科中,更有明晰的基本结构可教给学生。2要组织螺旋式课程由于学科的结构有较高程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因此在组织学科结构为中心的课程时,也有相应的要求。“一门课程在他的教学进程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概念,以这些基本概念为基础,直到学生掌握了与这些基本概念相适应的完全新式的体系为止。”具体说,就是打通中小学和大学同一学科的界限,组织循环往复达到较高水平的螺旋式课程,使学科内容围绕基本结构在范围上逐渐拓开,在难度上逐渐加深。编制一个好的螺旋式的课程应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课程内容的编排要系列化。第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儿童的认知结构相统一。第三、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3广泛使用发现法要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参与知识结构的学习过程,这种方法即他提倡的“发现法”。因此,结构主义教学论与“发现法”是紧密相联的。布鲁纳发现法教学的一般步骤是:(1)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物。(2)树立假设。问题讨论、材料改组、经验联系、提出假设。(3)上升到概念或原理。(4)转化为活的能力。结构主义教学论的理论基础来自三个方面: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转化一生成”说以及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认为,知识是可以认识的独立存在的领域,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因在于“经验”或“事物”内在的规律,而结构是“外加”的,由人塑造、形成、“构建”。知识可由各学科最出色的专家和学者构成连贯模式,并依据此构建儿童的知识。结构主义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尤其是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在科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现法”又称“发现学习”。日本心理学家大桥正夫为其下的定义是:“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的学习。”因此,发现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而是将原发现过程从教育角度进行再编制,成为学生可步步学习的途径。“发现法”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了解问题的发现过程,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故在数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中运用比较有效。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发现法,主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发现来学习,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索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使学生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掌握探究思维的方法。其基本程序为:识别概念——形成概念—一验证概念——分析思维策略。(1)识别概念。向学生呈示资料,在诱导性问题的情境中提出具体的事实,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通过比较,不断产生假设和检验假设,也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假设展开讨论,使他们将所获得的片断知识从各种不同角度加以组合,逐步形成统一的认识结构,使假设得以确定;(2)形成概念。也就是把不确切的假设再上升到精确概念的过程,把学生带有主观色彩的、不确切的、未分化的假说再上升到概念的高度;(3)验证概念。教师提供各种事例要求学生辨认,证实或否定他们最初的假设,根据有无必要来决定是否修正他们对概念或属性的选择,通过应用培养他们的迁移能力;(4)分析思维策略。学生分析他们获得概念所依据的策略,由学生叙述他们的思考过程,弄清楚、并记住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是如何思考的。这一模式的作用在于:①可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要求,使他们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因为当学生面临教师所提出的新异的未知的情境时,他们已有的思维方式往往被打乱而产生混乱。为了消除这种混乱就产生探究的要求,从而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②有利于迁移能力的形成并可培养学生创造的态度。由于这种模式促使学生对所提出的假说要作出反应,并从中掌握怎样去重组信息能力,因此可以培养学生创造的精神。但这一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①这一模式较适用于数理学科,不太适宜以情感为基础的艺术学科。②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先行经验的储备。这一模式的关键是要能树立有效的假设,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才能从强烈的问题意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线索。最初布鲁纳主要是通过改革中小学数理科教材来实践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主张。伴随着美国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20世纪50年代后他逐渐关注智力、能力的发展,70年代又致力于教育实践应更好地适应社会是要的研究,认为教学“应更多地注意与社会商临的问题相关联的知识”。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教学理论上,他通过“发现法”让学生撑握科学的基本结构,引起教学观念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处理传授知识与生展能力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上,它推动了世界性的教育改革。但它也有不足之处。从课程论观点看,它片面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而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生活联系不够,因而教师水平难以发挥,学生难以接受。另外,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易找到,故学生的发现更是难题。从教学方法论看,过份强调学生的自我发现,而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轻视,这带来了他在教学实践上盲目地反对机械记忆和接受学习。因而结构主义教学论的实践在美国是不大成功的。另外,他的“三个任何”观点也不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023-09-10 11:26:581

急求: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是什么啊

具体点,针对什么来说?
2023-09-10 11:27:172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D
2023-09-10 11:27:453

堂堂清日日清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的哪个理论?简述这个理论。

前不久,《中国教师报》推出江苏连云港教师张同鉴的《"堂堂清、日日清"需要扬弃》一文,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堂堂清、日日清"日益泛化的过程也是可能被异化的过程。在课改进入深水区时,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再审视。"堂堂清"的提出近30年了。30年来,话没变,但语境变了,围绕"堂堂清"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认真看待这个问题,找到突破点,不要完全否定它的价值。堂堂清日日清过时了吗,体育老师代语文成绩卓著,该喜呢还是该悲首先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河南周口某中学高三语文特级教师,在距离高考最后几个月的关键时刻病倒了,学校实在找不出多余的语文老师(领导是无暇置身一线的),就让一名体育老师代课,结果这个班的语文高考成绩全年级第一。经验交流会上,这名体育老师道出了成功的秘诀:体力好,责任心强;每天发试题,盯学生完成,再发答案纠错;专练不讲,狠抓落实,堂堂清、日日清。"堂堂清"的理论基础是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因过分强调基于探究性的发现式学习,出现了大量"差生",不能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在这个背景下,"掌握学习"要求在学习前、后进行诊断性评价,判断学生的先决基础,鉴定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为学生提供预期性知识,使教学适合学生的需要。"掌握学习"的核心是反馈与矫正,即对教学过程的每个步骤进行测试评价来判断其有效性,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调整,保证每个学生能得到需要的帮助。所以,如果教师只是去堆砌、灌输描述性、判断性的知识,让学生去死记硬背,那么"掌握学习"是可行的,但并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堂堂清日日清过时了吗,体育老师代语文成绩卓著,该喜呢还是该悲01 该喜呢,还是该悲?专业老师有危机了?好成绩从哪里来?一位老教师给出多年来的教学法宝,除了上课精讲之外,反复练习就是唯一法宝。尤其是学困生,天天得留下来陪着。哪位老师占用学生的时间长,哪一门成绩就好。这是显而易见的。我到现在没有看到过一位上课讲得好,学生就考得好的老师。教学水平高,说明这位老师注重教研,注重自身专业成长。教的好和考的好,本来就不能简单的混为一谈。一网友说,这是对老师的极大讽刺,说明高压下强迫性机械地训练确实可以提高成绩,但从长远看,对学生的认知,视野,思维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培养出的人是很机械的人,而不是机灵活现的人。很多学生,根本不懂什么叫做自律,更别说主动学习了。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孩子,就是最喜欢玩的,一个五一回来,可以把所有的知识都基本忘记的,再加上,现在这个时代的小孩子,都是更加沉迷于网络,如果身为一个小学老师没有威严,小孩子就基本不怕你,那请问下,您还怎样传授知识。你要让你的学生怕你,我觉得这一条比第一条还要重要,如果你一味的和学生拉近距离,一味的讨好他们,那么他们只会和你玩,只会和你闹,但是不会在你的课堂上老老实实的学,毕竟学校生活还是以学习为主。所以要在适当的时候展现自己严厉的一面,还有些很顽皮的学习很容易蹬鼻子上脸,所以有的时候不要给好脸色。另一网友说,这个完全可能,不必惊诧,不必多议,不能复制,不能以偏概全。一、之前特级教师已经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二、高三最后几个月确实就是多做题巩固提高;三、语文学科特殊,高三学生完全能自学自纠;四、没有语文老师教,学生肯定不敢掉以轻心,反而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重视。五、能让这个体育老师带高三,说明他能力强,要求严,有方法。但不必借此特例否定老师的作用,否定语文老师的工作。试试从高三开学再让这个体育老师教语文结果会怎样?让体育老师教其他学科会怎样?堂堂清日日清过时了吗,体育老师代语文成绩卓著,该喜呢还是该悲02 一手拿大棒,一手拿糖果的教育,好不好?作为一名教龄近28年的教师,常常对教学任务如期去完成表现出太多的无奈。学生之越来越难教,有时候真的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近几年,我发脾气的频率明显提高了。我无可奈何地发现,我好像倒退了,重新回到了初为人师的日子:天天为了课堂纪律和作业完成和学生斗争。收起笑容,拿出大棒,严阵以待,风声鹤唳。当然,"战局"和年轻时候相比不太一样,多了些幽默和文化的因素,多了些语文味儿。往往是教训了学生也娱乐了他们,有时也调侃几句。孩子们也并没有因为我的严厉而收敛太多,。但我自己的内心却多了苍凉。因为我知道:一手拿着大棒,一手拿着糖果绝不是教育的最好的模样。我曾经拥有过最好的教育,我知道什么是师生之间让人迷醉的心心相应。我不太乐观。纵观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趋势,我很惶恐:是不是教师必将面临失乐园的悲哀。堂堂清日日清过时了吗,体育老师代语文成绩卓著,该喜呢还是该悲03 死看硬守,逼迫式教学也是应付教学评比,提高教学成绩不二法宝,学习快乐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教室卫生、课堂纪律、作业收交都无法保证的教育根本就是空中楼阁。靓丽光鲜的宏大的教育梦想无法进入基层教育的毛细血管,杀牛刀固然有力但是进不了治疗普通顽劣学生的手术室,大卡车轰隆隆气势磅礴但是进不了学生为了躲避学习和老师玩捉迷藏游戏的小胡同?一个班级,如果有十来个学生不思进取胆大妄为,足可以让教师们精疲力竭身心憔悴。教育本应该是最美丽烂漫的事业,到底是什么,让教育者不仅不敢温柔,而且伤痕累累?堂堂清日日清过时了吗,体育老师代语文成绩卓著,该喜呢还是该悲04某教师水平很高,就是教学成绩次次垫底,可笑吗当然可笑,这是每一个学校经常可以看到的风景,偏偏有文凭高,专业文化水平高的老师代的班级考不过文凭低看似专业水平的老师。看似管理粗放,野蛮,却强于温柔教学管理方式的班级。教师教学教学水平高,体现哪里?一要体现在专业知识上,对所教科目要非常了解,相关知识完全掌握,对教材有钻研,有自己独特的教法。二要会组织课堂教学,吸引学生听讲,积极互动,引人入胜,课堂气氛活跃。三要懂学生心理,疏导学生心理,调节和把控班级心理状态,一松一弛,宽严适度,考前调控到最佳状态。另外,中小学生由于自律性较差,光讲好课并不必然导致学生成绩好,对教师而言,功夫在课后。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十分重要,这个某种程度比你课堂教学更重要,讲的再好,没有落实,便不会出好成绩。实践中,有些老师课讲得好,公开课常获奖,也受到学生欢迎,但就是考试成绩差,比不赢那些所谓课讲得不好的老师,输就输在课后的落实与监督上。教学,不是教师的表演,教师应该是导演,学生才是演员,而且没有彩排,永远都是直播,没有倒车当和回车键。当然,我指的是同系列同等程度的学生,一个优秀教师,一个真正的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学生成绩不应该垫底,否则,他只能是优秀演员,而我们更需要的是优秀的导演。正如一位同行的比喻,好的厨师,未必次次做的菜都质优味美。教师教学也如此。厨师做菜技术很高,但,菜质如何?各种材料全吗?质量如何?还有,更重要的,他用"心"了吗?若心不在焉,磨洋功等,当然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而教书育人,更加复杂:环境如何?学情啥样?学生基础?…技术很好的兵,未必杀敌就多。堂堂清日日清过时了吗,体育老师代语文成绩卓著,该喜呢还是该悲参考文献:中国教师报,"堂堂清、日日清"日益泛化,是时候对它进行重新审视了
2023-09-10 11:27:591

在教育心理学哪一章提到在掌握学习理论中,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

在教育心理学第五章教学心理部分的教学策略设计提到的掌握学习。
2023-09-10 11:28:162

如何巧记教育学考研重要知识点

11.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记忆口诀】:内人得了四个儿子,个高或威猛1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记忆口诀】:间掌传教13.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记忆口诀】:揭发内幕,语气太板14.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壬子癸丑学制,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壬戌学制(六三三)效仿美国,长期沿用。【记忆口诀】:壬颁布,癸实施,资本男女丑,长期戌美国/钦壬奏癸15.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布鲁纳:《教育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教学法。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理论,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布鲁姆:他的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马卡连柯;《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方面。【记忆口诀】:姆有掌握目标,纳有发现结构,高度赞发展,瓦根找范例,巴班最优化,马卡集体爱作诗,全面和谐活斯基16.布鲁纳掌握学科结构的基本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记忆口诀】:冻结城墙17.早期迁移理论:沃尔夫的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迁移理论。【记忆口诀】:沃尔早练1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记忆口诀】:赶签巨星爱奇艺19.意志的品质: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果断性【记忆口诀】:自制坚果20.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及其观点:【记忆口诀】: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苛勒的猩猩摘香蕉,布鲁纳“我发现”,奥苏泊尔“我接受”,加涅的信息我加工。
2023-09-10 11:28:281

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只要时间足够,都能够掌握知识。这个理论是谁提出的?(详细点)谢谢!

没听过哎,孤陋寡闻了,见笑,也想讨教,这句话也不是有名的啊,估计没人知道
2023-09-10 11:29:312

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  )

【答案】:A、B、C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工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2023-09-10 11:31:101

《国际教育新理念》的读书心得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书心得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心得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国际教育新理念》的读书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际教育新理念》的读书心得1   阅读《国际教育新理念》一书,我让书中浅显易懂的典型案例深深地吸引住了。本书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读后感受颇深。数学家王梓坤曾说:“读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趣,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在温馨的读书里,我谈谈我的读书收获。   《国际教育新理念》以我们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为出发点,用较通俗的语言对国际教育新理念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具有全面性、启发性、解惑性,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读性。全书包括宏观教育理念、一般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三部分,宏观教育理论从理论上较详细地论述了当今两大国际性教育潮流: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它是其他层次教育理念的基础,对其他教育理念居于支配地位;一般教育理念部分对创新教育、合作教育、教师专业化等教育理念进行了介绍,较好地体现了当今时代的特点;有关教与学的理念部分的案例更具可操作性,对我们教师日常展开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我认为具有深层意义的指导作用。   让我感兴趣的是创新教育和问题教学法。这两个章节让我从中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开展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局限于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已经被证实的,确信无疑的知识,而是应该为了教学生怎样去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讲课不能以让学生回答我们的问题作为目的和方式,而应该引导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培养创造力的教学必须提倡问题教学。思考、创造从问题开始,有了问题才能思考、创造。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更重要。提出问题,尤其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思维发现力、创造力的表现。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是聪明的表现。成功的教学应该是越教学生问题越多,批判精神越强。因为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变化,在于它的推陈出新。因此,对于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也许比结果更重要,这就是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真正的素质教育,应把提出问题放在首位,即他比认识、解决问题更重要。   回顾自己的教学和听课经验,都是师问生答,都是通过问问题检查学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把我的问题都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的知识都掌握了,没有问题了。或者问学生:“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我就放心了。而阅读本书让我从中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教师更多的是要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来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要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样的教学效果才是最佳的。教师再不能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本书让我看到了课程的重要性,教师的重要性,研究的重要性。只要认真学习,不断反思,找出问题所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一定会越来越融合,越来越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将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争取在教学上有所突破。   《国际教育新理念》的读书心得2   毕业十年了,十年来一直在从事教育工作。一项工作从事久了会觉得有些自己已经得心应手,在不断的实践中忽略了理论学习。2010年的12月,参加了国培计划后,和省内各地的同行们相互交流,逐渐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一些缺失,回来后将所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取的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不久前阅读了一本关于教育理念方面的著作:《国际教育新理念》,这是由顾明远先生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孟繁华博士主编的一本关于教育理念的图书。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宏观教育理念、一般教育理念、教与学的理念。教育理念不是一个新的名词,每一位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时都需要教育理念的支持和指导。但正如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一样,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总有差距。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都要通过教育实践落实到教育活动中去。很多教育理念在书本上看来是非常完美的,但操作的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教育中,现实的教育资源缺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实际的教学条件限制了教学活动的进行,当然也限制了教育理念的贯彻。   在阅读完《国际教育新理念》后,给我启发最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终生教育思潮。   “终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或者说是指某种一系列的关心与研究方法。概括而言,也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以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终身教育思潮很快就在全世界传播开来。终身教育是指一生的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而且还包括职业教育,它是人的一生的事业,。对于教师来说,每位中、小学的教师都应该将终身教育运用到实际的教育和学习活动中去,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如果教师的理念、知识无法得到更新,显然也无法培养出符合现实社会发展的人才!对于学生来说,要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建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了解终身教育对我们不断学习、不段更新已有的知识技能有很大的鼓励作用,并且学习不仅局限于书本的理论知识,而应该是全方位的学习。教会孩子学习方法尤其重要,不仅能让他们学会某种知识,而且能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兴趣,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学习型社会。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学习型社会表现在强调了学习的终身性、学习的全民化、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   主要体现为在学习型社会中,人要进行终生学习,必须具有民主、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学习型社会和终生学习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在此具有了日常的生活性话语权利。学习型社会和终生学习的实现,必须从空间上打破传统教育中学校教育居于垄断地位的终极型教育形态,实现社会各部分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开放,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看成是教育中的不同组成部分,同时赋予各自以不同的职能和义务。教育不仅是在学校中进行,而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教育氛围共同构成的大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把三方面结合起来,共同产生积极的作用,才能将教育效果最大化。可以整合社会各方的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教育力量,对提高教育效果,改造社会风气,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    三、多元教育智力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能,即语言——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知——自省认识智能。全面的教育应该是开发每个人身上的这七种智能。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甚至预言他们未来的成就和贡献,是片面的。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了社会实践。音、体、美或者其他方面的特长,同样都是高智商的标志。用这种理论去看待学习成绩较差但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就会感到,他们很了不起,而不是什么“差生”。长期以来,我们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杆,这对一部分更擅长动手的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素质教育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其目标在于培养成功的人格。不仅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更应该看到怎样去发展人的潜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认为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孩子,教师以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也应该投入到素质教育中来;素质教育不但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好的习惯的养成上!在这一点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如何评价和激励传统意义上的“差生”。   布卢姆认为,学生经常表现的不及格和学习不胜任,会引起学生怀疑自己的应付能力,因此要引导他们在校外体验中寻求信任和胜任。所以在课堂上或其他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成功感非常重要,在我们的预期效果和学生实际反映出的结果中,肯定有一定的差异。如何正确看待和缩小差异是值得我们继续探索的问题!   《国际教育新理念》的读书心得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国际教育新理念读后感。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感自己的教学理论学习很不够,21世纪是一个“学习化”时代,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便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急迫了。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教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读书带有了一定的功力性,我主要还是读跟我们教学有关的书籍比较的多,主要还是阅读杂志为主,其他类书籍买的比较少,下面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我最近读的一本书,顾明远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其实我也是冲着顾明远的名气去选择这本书的。这本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宏观教育理念;第二部分介绍一般的教育理念;第三部分介绍教与学的理念。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让广大教师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能较好的回答我们教学中碰到的常见的几个问题:第一,“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出露端倪”已经成为我们的常用话语。第二,广大教师早就摈弃了注入式教学法,而接受了启发式教学法,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引进和自创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这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三,一定的理念支配着一定的行为,教育也不例外。   这本书听起来都是理念,很理论化,但读起来却不会很枯燥,因为跟我们平时的教学都是紧密联系的而且能直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教学中的难题。   比如书中介绍的“掌握学习理论:让差生得到同样的发展”,就是一个我们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难题。   差生是我们老师最为头痛的一个大问题,我想刚刚结束的考试,大家肯定也在为差生摇头叹息了。怎样解决差生问题,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可能会为我们打开一个好的思路。   传统教育中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总怀有这样的预想:大约有多少学生会成为优等生,有大约多少学生将成为中等生、有多少会成为差生。不知道我们在座的老师你们是否也有过这样想法?这一系列预想,通过分等程序、教学方法与教材,传递给学生。这种传递造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通过分等程序学生的最后分等与最初的预想相差无几。布卢姆对这种“预想“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样传统的教育“预想”是当今教育体制种最浪费、最有循环性的一面。他压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破坏了相当数量的学生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因此布卢姆指出了对于改善每个学生的教育,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我们对学生与学习的看法的改变。由此,布卢姆提出了他的掌握学习理论,并因此而被称为是“摧毁美国教育的人”。   为掌握而教的具体做法是:采取“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即在每个单位完成之后进行“诊断测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通过测验的学生,由另一位教师有计划的作与第一次不同的讲解,一直到他们掌握有关教学内容为止。这种方法被称为“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对目标射第二次箭”。   为掌握而学就是要使学生确认自己的学习能力,把自己看成是胜任学习的。按照布卢姆的说法,这是学习对学生自我观念所产生的影响。布卢姆认为,学生经常表现的不及格和学习不胜任,会引起学生怀疑自己的应付能力,因此要引导他们在校外体验中寻求信任和胜任。布卢姆强调,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经验,他们就会不仅在校内,而且在校外都会完全地拒绝学习。掌握学习能给学校带来生机,给学生带来信心,并帮助学生在各类学习中发展一种毕生的兴趣。
2023-09-10 11:31:221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谁提出的?

布卢姆。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课程(学教)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扩展资料人物生平编辑布卢姆(B·S·BLOOM,1913~1999),曾任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布卢姆经过长年的心理教学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是著名的布卢姆效应。他是泰勒的学生助手和同事。他继承了泰勒的研究成果,率先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布卢姆整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学习"理论。本世纪70年代初,布卢姆针对美国现行教育制度只注意培养少数尖子学生而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弊端认为,当今教育不能再满足于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充分学会学校所教的东西;也不应有这样的心理定势:1/3的学生能完全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另1/3的学生成绩一般,再1/3的学生可以不及格。布卢姆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在于改变我们对学习者及其学习的看法,实施"掌握学习"教学。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该方法将学习分为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指导学生以80%~100%的掌握水平通过考试为止,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2023-09-10 11:31:312

布鲁姆提出什么理论?

布鲁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理论学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旨在为美国社会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以提高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然而,这场改革因为过分强调理论化,导致美国教育质量下降,学校出现了大量的不能掌握课程内容的“差生”。面对这样的现实,布鲁姆响亮地提出了“教育功能是挑选不是发展”的质疑,并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理论学说。影响: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是一种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教学理论。之所以说是“乐观主义”是因为:这一理论从根本上反对个别差异先天性和不变性的观点,而“主张只要能找到帮助每一个学生的方法,那么从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学好”。以往学校的做法,往往是按照正态分布,把学生分为若干等级,并把这种划分标准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稳定、持久的依据,并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受其影响,“教师在看待学生时,只希望班内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不及格或刚及格,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不及格或刚及格,三分之一的学生完全掌握了学习目标和内容。而学校的主要精力往往都放在这三分之一的优生上,对其他三分之二的中差生则兴趣极微”。这种不合理的做法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以及人为地制造大批的差生。
2023-09-10 11:32:151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

  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与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要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好坏,而只能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该内容的掌握程度。换句话说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该内容的掌握水平,而学习能力差的学习者则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   在掌握学习程序中他将学习任务分成许多小的教学目标,然后将教程分成一系列小的学习单元,后一个单元中的学习材料直接建立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每个学习单元中都包含一小组课,他们通常需要1至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然后教师编制一些简单的诊断性测验,这些测验提供了学生对单元中的目标掌握情况的详细信息。达到了所要求的掌握水平的学生可以进行下一个单元的学习,若成绩低于所规定的掌握水平就应当重新学习这个单元的部分或全部,然后再测验直到掌握。
2023-09-10 11:32:321

在掌握学习理论中学习程度与什么无关

  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与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要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好坏,而只能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该内容的掌握程度。换句话说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该内容的掌握水平,而学习能力差的学习者则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  在掌握学习程序中他将学习任务分成许多小的教学目标,然后将教程分成一系列小的学习单元,后一个单元中的学习材料直接建立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每个学习单元中都包含一小组课,他们通常需要1至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然后教师编制一些简单的诊断性测验,这些测验提供了学生对单元中的目标掌握情况的详细信息。达到了所要求的掌握水平的学生可以进行下一个单元的学习,若成绩低于所规定的掌握水平就应当重新学习这个单元的部分或全部,然后再测验直到掌握。
2023-09-10 11:32:441

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答案】:A掌握学习是由布鲁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2023-09-10 11:32:541

教育学中的两个人物 布鲁姆和布鲁纳 都各自提出过哪些理论或内容?都是哪个学派的?

布鲁纳的代表作是《教育过程》,针对杜威的实用主义进行了结构主义课程改革,他认为无论我们教什么学科,都应当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发现学习的方法来学习,同时,遵循四个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他属于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流派。布鲁姆的代表作是《教育目标分类学》,他将学习的目标分为三类,分别是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包含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6个水平;他还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2023-09-10 11:33:093

教育心理学考试记忆口诀有哪些?

11.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记忆口诀】:内人得了四个儿子,个高或威猛1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记忆口诀】:间掌传教13.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记忆口诀】:揭发内幕,语气太板14.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壬子癸丑学制,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壬戌学制(六三三)效仿美国,长期沿用。【记忆口诀】:壬颁布,癸实施,资本男女丑,长期戌美国/钦壬奏癸15.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布鲁纳:《教育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教学法。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理论,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布鲁姆:他的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马卡连柯;《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方面。【记忆口诀】:姆有掌握目标,纳有发现结构,高度赞发展,瓦根找范例,巴班最优化,马卡集体爱作诗,全面和谐活斯基16.布鲁纳掌握学科结构的基本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记忆口诀】:冻结城墙17.早期迁移理论:沃尔夫的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迁移理论。【记忆口诀】:沃尔早练1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记忆口诀】:赶签巨星爱奇艺19.意志的品质: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果断性【记忆口诀】:自制坚果20.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及其观点:【记忆口诀】: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苛勒的猩猩摘香蕉,布鲁纳“我发现”,奥苏泊尔“我接受”,加涅的信息我加工。
2023-09-10 11:33:181

如何记忆小学教育学的知识点呢?求口诀

11.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记忆口诀】:内人得了四个儿子,个高或威猛1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记忆口诀】:间掌传教13.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记忆口诀】:揭发内幕,语气太板14.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壬子癸丑学制,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壬戌学制(六三三)效仿美国,长期沿用。【记忆口诀】:壬颁布,癸实施,资本男女丑,长期戌美国/钦壬奏癸15.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布鲁纳:《教育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教学法。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理论,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布鲁姆:他的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马卡连柯;《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方面。【记忆口诀】:姆有掌握目标,纳有发现结构,高度赞发展,瓦根找范例,巴班最优化,马卡集体爱作诗,全面和谐活斯基16.布鲁纳掌握学科结构的基本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记忆口诀】:冻结城墙17.早期迁移理论:沃尔夫的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迁移理论。【记忆口诀】:沃尔早练1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记忆口诀】:赶签巨星爱奇艺19.意志的品质: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果断性【记忆口诀】:自制坚果20.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及其观点:【记忆口诀】: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苛勒的猩猩摘香蕉,布鲁纳“我发现”,奥苏泊尔“我接受”,加涅的信息我加工。
2023-09-10 11:33:411

简述现代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正处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成长的人。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作为发展中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十全十美并不符合实际。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往往从学生目前的表现推断学生有没有出息,有没有潜力。不少人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教育对此无能为力。这些观点是不正确的。中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坚信每个学生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3.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规律(下文将详细展开论述)。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活动。(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性,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意味着差异性,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2.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反对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教师应把孩子看成孩子,而不是成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往往用自己的视角和观念思考和评价学生的想法和行为,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伤害学生的心灵。所以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知识强加给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禁锢他们的思想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正所谓“成长无法替代”“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才能使他们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获得知识。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2023-09-10 11:33:501

布鲁纳教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一)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布卢姆等人在1956年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公布出来,该邻域的教育目标包含由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六个水平。共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1.知识:记住所学材料,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等的回忆;可使用的描述动词:定义、叙述、背诵等。2.领会:领悟所学材料的意义,但不一定将其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可用描述动词:解释、辨别等。3.运用:将所学概念、规则等运用与心情景中的能力;可以描述动词:计算、操作等。4.分析: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其组织结构;可用描述动词:分解、说明等。5.综合: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体系,强调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可用描述动词:创造、编写等。6.评价:对材料作价值评判的能力,包括按材料内在标准或外在标准进行评判;可用描述动词:评价、对比等。扩展资料:在我国的课程改革中,研究和研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乐观主义的学生布鲁姆的“精习”是一种关于教与学的乐观教学理论。“乐观主义”是因为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个体差异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这一观点,并“认为如果他们能找到帮助每个人的方法,那么所有的学生理论上都能做得很好”。过去,学校通常按照正态分布将学生分为几个年级,并以此分类标准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稳定持久的依据,影响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在它的影响下,“教师只期望班上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及格或及格,三分之一不及格或及格,三分之一的学生完全掌握学习目标和内容。”学校倾向于关注好的三分之一,而对穷人的三分之二不感兴趣。这种不合理的做法的结果必然是教学质量的急剧下降和人为创造了大量的贫困生。“大师学习理论”是对传统的分层、分组教学制度的挑战,打破了根深蒂固的偏见,倡导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有信心。并为每个学生提供理想教学,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有理想,适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种乐观、全面的学生观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树立新的学生观具有重要意义。2、新型的个别化教学实践摘要“掌握学习”是一种新的个性化教学实践,它既不反对集体教学,也不反对纯粹的个性化教学,而是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教学。教育实践证明,个性化教学效果显著,但需要时间和教师的努力。集体教学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教授大量的学生,但效果较差,容易产生大量的“差生”。“大师学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精熟学习”的实施程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是弄清学习的先决条件。第二,程序的制定和实施。第三,对教师和学生评价该策略的效果。客观地掌握学习策略对教学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学生而言,在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动机、消除焦虑和抑郁方面有明显效果。对教师来说,面对全体学生,有效因材施教,对学生有信心,实现学业成绩的“大面积”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布鲁姆(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
2023-09-10 11:35:061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四阶段

一、萌芽阶段: 中国:一人一书(孔子、《学记》) 1、孔子教育思想:(教育对象、目的、内容(特点)、方法和手段、道德教育)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培养君子、政治家;教育内容:五经(继承了西周六艺内容,缺陷:忽视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鄙视对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愤不启(启发诱导,世界最早)、求也退,故进之(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既重学习,也重思考)、知之为知之(谦虚笃实);道德教育:以仁为核心,在实践上主张立志求仁、亲身躬行等道德修养方法。 2、《学记》教育思想: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教育功能、教育方法和手段7个) 教育功能:教育与政治(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个体功能(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育方法和手段(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诱导;尊师重道;长善救失;学不躐等;教学相长;豫时孙摩;藏息相辅) 3、其他教育家思想: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墨子:兼爱,非攻,获得知识三途径(亲知、闻知和说知),判断题非三表法(本之(间接经验,典籍)、原之(直接经验,百姓耳目之实)、用之(实践是否符合民众利益)); 朱熹:朱子读书法;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西方:师生三代人+古罗马一人 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产婆术:谈话法;西方最早启发教育倡导者。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理想国》;重视早期教育,寓教于游戏最早提倡者;女子可与男子一样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最高目标培养哲学家和政治家;最终目的促使灵魂转向。 3、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政治学》;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文雅教育);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的原则,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教育;灵魂三分说;最高目的:追求理性(即追求美德); 4、古罗马昆体良教育思想:《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或培养》),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世界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欧洲古代教育发展的最高成就;学习三阶段(模仿-理论-练习);班级授课制思想萌芽;反对体罚,认为其是一种残忍的行为,会造成儿童心情压抑和沮丧。 二、独立形态阶段(独立+其他) 1、培根首提出、纽斯来独立、康德首教授、巴特来规范 级智夸大独立:三观点,一书,一地位。三观点:教育原则(教育要顺应自然,是贯穿其整个教育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第一次从理论上对直观性原则做了论证)、教育思想:泛智思想,普及初等教育思想,“把一切的教育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世界图解》《母育学校》、教学组织: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教育学之父 康德的教育思想:“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一书、一地位、一代表、1234五观点:《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代表人;五观点:一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一目的(培养良好的公民)、二基础(心理学和哲学)、旧三中心(口诀:教师在课堂上讲教材: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四阶段教学论(口诀:冥想系法: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2、其他(卢的爱儿很自然、裴斯心理爱劳动、绅士洛克在白板上画漫画) 卢梭的教育思想(卢的爱儿很自然):一书:《爱弥儿》;一观点: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教育观(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人性本善,应高度尊重儿童;一地位:西方教育史上,最先发现儿童的人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裴斯心理爱劳动):二书(《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三地位(慈爱的儿童之父、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三观点(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洛克的教育思想(绅士洛克在白板上画漫画):一书《教育漫话》;二观点(一是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二是主张绅士教育,把对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应在家庭中实施。) 三、多样化阶段(马克思主义+其他): 1、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平行教育或集体教育思想 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 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苏联的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2、其他:斯宾塞准备学知识、杜威真现代、二伊实验完整个性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一书《教育论》、三观点(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反形式教育,重实科教育;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认为教育任务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杜威的教育思想:一书、一代表、01345五观点:《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学代表人;零目的:教育无目的论(没有抽象、概括的目的,但有具体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除其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已的目的。)、一做:从做中学,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新三中心(儿童在活动中玩游戏:儿童中心、活动中心、游戏中心)、四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梅伊曼和拉伊的教育思想:前者,提出“实验教育学”,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后者出版《实验教育学》,认为教育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实际指导,目的造就完整的生物-社会中完整的个性。 四、理论深化阶段(没有掌握目标,哪来发现过程结构,挖根找饭粒,高速赞发展,巴班最优化,全面和谐好司机,亚杰智力涨) 布卢姆的教育思想(姆有掌握目标):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纳的教育思想(纳来发现过程结构):提倡发现学习,认为教学重点是教学科基本结构,学科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教育过程》 瓦根舍因的教育思想(瓦根找范例):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范例教学原理》 赞可夫的教育思想(高速赞发展):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教学与发展》:”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巴班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将现代系统论方法引入教学论研究,科学化新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全面和谐好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全面和谐教育思想;“活”的教育学 皮亚杰的教育思想(亚杰智力展):《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2023-09-10 11:35:221

大学四年只学习理论知识,毕业后真的难以适应工作吗?

大学四年只学习理论知识,也不会很难适应工作呀
2023-09-10 11:35:368

在学生带教过程中如何运用学习理论使学生尽快掌握皮内注射操作

在学生带教过程中运用学习理论使学生尽快掌握皮内注射操作如下:1、掌握整体护理的概念和内容。2、掌握护理程序的步骤及相关内容。3、熟悉护理资料收集的方法,能根据所给护理病例提出护理措施。4、了解整体护理、护理程序发展历史。5、使学生了解整体护理及护理程序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临床护理长远发展的重要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6、引导学生系统地对已学知识与新知识产生相互关联,培养学生温故才能知新的学习态度。在分析护理病例中,启发学生学习时要带着怀疑的态度思考所选择的护理诊断的合理性,培养学生批判的学习态度。注射方法:1、选择注射部位,药物过敏试验常选用前臂掌侧下段,预防接种常用上臂三角肌下缘,局部麻醉则选择麻醉处。2、用75%酒精消毒皮肤。3、排尽注射器内空气,一手绷紧局部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刺入皮肤,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放平注射器。用紧绷皮肤的手固定针栓,注入药液,使局部形成皮丘。4、注入规定药量之后,迅速拔针,不可按压局部。
2023-09-10 11:44:071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摘 要:课改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我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探索与实践,认识到学校 教育 必须走出知识为本的怪圈,并将其定位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础上。教育必须走出少数精英教育、多数陪读教育的误区,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课改 分层 个别化 能力 八十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提出和初中取消重点中学的实行,同一班级内学生间的个别差异问题日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1990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市区初中新入学的预备班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在上海相当一批所谓的“三类学校”中,“u2018学业优良学生u2019占9.8%,u2018中等学生,占50%,u2018学业不良学生u2019占40.2%”(胡兴宏,1993)。“这三类学生不但学业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认识能力、 学习态度 、习惯、 方法 等方面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虞慕镛,1994)。在农村,学习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更为惊人(蔡宝培、丁骥良,1993)。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着眼中间,兼顾两头”的班级 教学方法 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例如,有人指出,该策略不仅未能使学习困难学生得益,还使优等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中等生也因全班“前无领兵”、“后无追兵”而(罗茜、徐子煜,1993)。探讨既能保持班级授课制形式,又能兼顾班内学生个别差异的个别化教学方法由此提上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程。 一、成绩的正态分布与偏态分布。布卢姆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如果我们的教学富有成效的话,学生成绩分布应该是与正态分布完全不同的。 二、掌握学习的变量。布卢姆承认,掌握学习的原理主要是根据卡洛尔的学习模式。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量是由这个三个变量组成的:⑴机会,即允许学习的时间;⑵毅力,即学生愿意积极从事学习的时间;⑶能力倾向,即在理想条件下掌握该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这是因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解教学的能力而变化的)。需要的时间量也是由三个变量组成的:⑴教学质量;⑵学生理解教学的能力;⑶能力倾向,即学生在适应教学质量、理解教学之后,学习所需的时间。 1、允许学习的时间。布卢姆和卡洛尔都认为,学生要达到掌握的水平,关键在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量。学习速度的快慢是由能力倾向决定的,如果学生把所需要的时数都用于学习,而且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掌握水平。 2、毅力。把毅力定义为:学生愿意花在学习上的时间。 如果学生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掌握某门学科,但他花在积极学习上的时间少于需要的时间,就不可能达到掌握的水平,所以,布卢姆等人试图把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与学生积极从事学习的时间这两者区别开来,并强调指出,重要的是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减少学生掌握某一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毅力的量,而不是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增强学习的毅力。 3、教学的质量。教学质量主要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的,而不是根据某些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的。因此,不能仅凭培养了一、两个尖子学生或出了几个后进学生就对教学质量的好坏作出判断。 4、理解教学的能力。布卢姆和卡洛尔对理解教学的能力所下的定义是:学生理解学习任务的性质和他在学习该任务时所要遵循的程序的能力。 5、能力倾向。要承认学生的能力倾向确实存在着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与学习的结果(尤其是学习的速度)有关。能力倾向是学生掌握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量,因此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学习任务。这就是说,能力倾向只是学习速度的预兆,而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的预兆。掌握学习策略的一个基本问题,就在于寻找各种途径,设法减少学习较慢的学生所需要的时间量。 发展型教学的主要做法有异步教学、让尖子生自学和培养兴趣的教学,其中,对分层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是异步教学。这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学者黎世法倡导的,依据学生在能力、 学习方法 、兴趣、习惯、个性等方面的差异提供不同的教学活动或补救 措施 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异步教学以一个班80%左右的学生能接受的程度为基础,确定一节课知识教学的起点、教学量和进度。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指导剩下的20%左右基础较差的学生。 个别化教学的第三种教学观是调适——发展型教学观。分层递进教学认为:第一,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的教也要有差异,以适应学生的学。第二,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是有很大发展潜能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形成一种能促使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的机制。第三,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推动各层次学生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的实施要点为: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分为若干层次;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制定相应的分层教学目标;根据分层目标进行分层区别教学;及时反馈、分层评价;矫正、调节,确立新的教学目标。综上所述,不论是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还是三种个别化教学实践,都不是真正地消除学生在学习成就方面的个体差异,而仅仅是设法消除学生在是否达到教育教学目标上的差异。学校教育必须走出知识为本的怪圈,并将其定位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础上;必须走出少数精英教育、多数陪读教育的误区,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023-09-10 11:44:351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 (刺激)型S型名称来自英文Stimulation。;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R型名称来自英文Reaction。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R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斯金纳很重视R型条件反射,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⑴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⑵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⑶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⑷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他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强化理论斯金纳在对学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理论,十分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斯金纳把强化分成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积极强化是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应,如鸽子啄键可得到食物。消极强化是去掉可厌的刺激物,是由于刺激的退出而加强了那个行为。如鸽子用啄键来去除电击伤害。教学中的积极强化是教师的赞许等,消极强化是教师的皱眉等。这两种强化都增加了反应再发生的可能性。斯金纳认为不能把消极强化与惩罚混为一谈。他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得出了一条重要结论:惩罚就是企图呈现消极强化物或排除积极强化物去刺激某个反应,仅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它对被惩罚者和惩罚者都是不利的。他的实验证明,惩罚只能暂时降低反应率,而不能减少消退过程中反应的总次数。在他的实验中,当白鼠已牢固建立按杠杆得到食物的条件反射后,在它再按杠杆时给予电刺激,这时反应率会迅速下降。如果以后杠杆不带电了,按压率又会直线上升。斯金纳对惩罚的科学研究,对改变当时美国和欧洲盛行的体罚教育起了一定作用。 教学机器是一种外形像小盒子的装置,盒内装有精密的电子和机械仪器。它的构造包括输入、输出、贮存和控制四个部分。教学材料分解成由按循序渐进原则有机地相互联系的几百甚至几千个问题框面组成的程序。每一个步子就是一个框面,学生正确回答了一个框面的问题,就能开始下一个框面的学习。如果答错了,用正确答案纠正后再过渡到下一个框面。框面的左侧标出前一框面的答案,成为对该框面问题的提示。一个程序学完了,再学下一个程序。斯金纳认为课堂上采用教学机器,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较有许多优点。第一,教学机器能即时强化正确答案,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能加强学习动力。而在班级教学中行为与强化之间间隔时间很长,因而强化效果大大削弱。第二,传统的教学主要借助厌恶的刺激来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学习是为了不得低分,不被教师、同学、家长羞辱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机器使学生得到积极强化,力求获得正确答案的愿望成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三,采用教学机器,一个教师能同时监督全班学生尽可能多地完成作业。第四,教学机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循序渐进地学习(即使一度离校的学生也能在返校后以他辍学时的水平为起点继续学习),这能使教材掌握得更牢固,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心。第五,采用教学机器,教师就可以按一个极复杂的整体把教学内容安排成一个连续的顺序,设计一系列强化列联。第六,教学机器可记录错误数量,从而为教师修改磁带提供依据,结果是提高了教学效果。第七,学习时手脑并用,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使用他的动物试验的经验和他在《桃源二村》中已经描写过的学习理论斯金纳提出了程序学习的学习方法。他将学习的内容分为许多小块。学习的人在学会后获得可以学下一步的奖励。这样尤其是自学的人可以不断鼓励自己学习和控制学习的进展。语言实验室也是斯金纳的发明。斯金纳的主要著作《科学与人类行为》是1953年发表的,但他一直到高龄依然写书和文章,甚至在1989年他被诊断患白血病后依然在写作。在他逝世前十天他还在美国心理学协会作报告。他的女儿说:“他在1990年8月18日,他逝世的当日,完成了这次报告的文章。”
2023-09-10 11:45:241

如何处理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习和时间技能学习的相互关系?

一、要提高认识。要从思想深处彻底改变工作之后轻视学习的错误认识,切实把学习作为自身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思想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我们强调要重视学习,就是要通过对理论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掌握思想武器,使自己深刻理解并掌握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高度重视学习这一重要环节,参照市委确定的学习培训方法和措施,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讨论,真正解决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不符合执政为民宗旨意识及不利于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二、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处理工作和学习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一些双休时间。在抓好学习的过程中要防止六个方面的问题,一要防止出现学习上凝不住神,心猿意马的漂浮现象;二要防止出现不认真不开读原文、热衷于拼凑抄现成材料的懒惰现象;三要防止出现不针对问题,不结合实际的现象;四要防止出现浮光标影马虎大意的粗放现象;五要防止不认真学习文献,领会精神,凭自己的主观臆想,泛泛的浅薄现象;六要防止不认真读书,不深入思考等选假现象。三、解决的学习和工作之间矛盾的方法1、保持旺盛的精力。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适量的运动和休息,能够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2、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很多人习惯于全日制学校的学习方式,难以适应在职、业余、自主学习的方式。只要精心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把学习当作每天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会习惯成自然,工作学习的矛盾将逐渐缓解。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保证学习时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4、运用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如果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学习技巧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就会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有限的学习时间,最大程度地缓解工学矛盾。
2023-09-10 11:45:531

简述班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扩展资料社会学习理论的意义在于: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2、重视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自我引发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即自我调节的影响。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立目标、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动机功能来调节行为的。4、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一个人对自己应付各种情境能力的自信程度,在人的能动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将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面临困难的情境,应付困难的程度以及个人面临困难情境的持久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学习理论
2023-09-10 11:46:061

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

1、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的关键是专心的学习,不专心什么都学不好。在学习之后还要及时进行复习,或在这一天结束前复习,这样理解和记忆效果会更好。不必看得太精细,每晚只需要花15-20分钟复习。复习的时候,当你回想起课上的要点,可以添加到笔记里。另外在笔记的下方写总结是帮助记忆的另一种好办法。2、自我测试。试着不看笔记自己讲述一遍主要内容,讲出声来或在脑海里回想。看看自己理解得是否到位。检查自己能记住多少重要细节,然后打开笔记看看遗漏掉的信息。向朋友讲述一遍主要内容,通过这个办法来检验自己的理解和记忆程度。3、记忆。如果你能记住笔记的内容,在考试时就能无所畏惧了。每晚复习20-30分钟,就不难记。在记忆学习中,灵活运用一些记忆技巧,建立记忆线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常用的谐音法、图像法、联想法、位置法、结构法等等。像“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的:①“编码定位记忆”就用到了谐音/意义/形象转化记忆、位置记忆、联想记忆、图像记忆,就是把你要记忆的东西和一系列位置(比如我们熟悉的身体、家居家具)联系起来,建立记忆线索。②而其中的“思维导图记忆”就用到了图像记忆、结构记忆、索引记忆等。4、做题练习。在做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得还不够,从而挑出来巩固记忆。而且在实际做题运用中学习、记忆,效率会提高不少。5、间隔复习。学习一段时间后要及时的巩固一下。具体的方法包括:卡片法,比如背单词或知识点的时候,在卡片的正反两面分别写下中、英文,看中文想英文、看英文想中文。再比如提问法,例如读完书或学习完某章节后,自己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回答问题来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之后在复习巩固的时候就可以先看问题来回想知识。
2023-09-10 11:46:222

认知学习理论对学习有什么意义?

认知派学习理论为教学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为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是:1.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2.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重视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准备是任何有意义学习赖以产生的前提。4.重视强化的功能。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的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5.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论就强调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发现性。它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和实验,发扬创造精神,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提倡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强调通过发现学习来使学生开发智慧潜力,调节和强化学习动机,牢固掌握知识并形成创新的本领。认知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我们认为学习心理是由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对学习起间接作用。只有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才能使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认知学习理论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
2023-09-10 11:46:321

简单评价布卢姆对教育领域有哪些突出贡献)

一、布卢姆的主要教育理论布卢姆的教育理论体系是由“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评价理论”和“掌握性学习理论(策略)”三部分组成。他的思想观念新颖,教学策略较实用,因此他的理论影响整个世界,成为许多国家课程编制、教材编写、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依据和教师教学的指南。在我国,除了凯洛夫的传统教育学外,就要数布卢姆的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了。(一)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教育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美国以布卢姆为首的一个委员会于1956年、1964年和1972年先后公布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心因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1956年,布卢姆及其所在教育专家组提出了认知目标的分类:(1)知识,对知识简单的回忆;(2)了解,理解的最低阶段;(3)应用,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原理或原则;(4)分析,区别和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5)综合,把一些思想重新综合为一种新的完整的思想,产生新的结构;(6)评价,根据内部证据或外部标准作出判断。这六项内容在美国教育界比较流行,并用作编制测验的指导。1964年,柯拉斯霍?布卢姆等又提出了情感目标的分类:(1)接受,(2)反应,(3)评价(4)组织,(5)价值与人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心因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七级: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和创新。1970年,由齐卜勒等提出精神运动的目标分类为:(1)全身运动,(2)协调细致动作(3)非语言交际,(4)言语行为。以上这些分类说明能够增加教师对教育目标多样性的认识,也对成绩考核和教学分析起了有益的指导作用。(二)教育评价理论布卢姆将评定与教学工作联系起来,把评定分为三类:一是配置性评定,二是形成性评定,三是总结性评定。这个分类已被许多心理学家认可和采纳。配置性(displacement)评定。一般在各学年、各学期开始时或开始前施行,其目的是需了解学生是否具有新的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准备状态,通俗地讲,即是知道学生的底细。所谓学生的准备状态或底细是根据他们在同年级或同年龄学生中的地位以及各人在成绩水平上的差异来衡量的。摸清情况,就可以更好地编班分组,妥当地安排教学计划等等。这种评定也可称为摸底性评定。形成性(formation)评定。一般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的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形成性评定需要进行多次测试,根据多次测分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学生变化或成长的指标,用以评价学生的进步及教学计划和教学程序的效果。总之,形成性评通过对教学结果的了解来调节教学工作的一种评定。由于它既能诊断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又能评价学生的进步,故又被称之为诊断进步评定。总结性(Summation)评定。一般是在学期未进行,其目的是了解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以此作出较全面的总结评定。例子就是普遍采用的成绩报告单。总结性评定具有对后段学习的预测作用,也可以提供有关编班分组的有关资料。就这个意义,性评定是与配置性评定密切联系的。(三)掌握性学习理论布卢姆在60年代后期提出了掌握性学习理论,并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实验证明,运用掌握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就是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5%的优等生加90%的中间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好坏,而只能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该项内容的掌握程度。换句话说,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某项学习任务的掌握水平,而学习能力差的学习者,而要花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但他们都能获得通常意义上的A等或B等。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概念实质上是建立在卡罗尔(J.B.Carroll)关于学校学习的模式的基础之上的。卡罗尔认为,学习的程度是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与学习所需时间之比的函数,而学习所需的时间则是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函数。
2023-09-10 11:46:431

在大学怎样将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李开复,前微软副总裁) 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 大学四年应是这 样度过 李开复 2005年2月 -------------------------------------------------------------------------------- 今天,我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关掉电脑后,始终有一封学生来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开复老师: 就要毕业了。 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 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 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 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这封来信道出了不少大三、大四学生的心声。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一封来自应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 这“第四封信”是写给那些希望早些从懵懂中清醒过来的大学生,那些从未贪睡并希望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大学生以及那些即将迈进大学门槛的未来大学生们的。在这封信中,我想对所有同学说: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 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学四年应这样度过…… 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记得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的家长向我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alc[1] 都不会用。” 我当时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教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她接着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回答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我当时说的这句话来自教育家B. F. Skinner的名言。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我认识的不少在中国读完大学来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他们认为来美国后,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在国内时他们很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我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地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大家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有些同学曾告诉我说,他们很羡慕我在读书时能有一位获得过图灵奖的大师传道授业。其实,虽然我非常推崇我的老师,但他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教给我多少专业知识。他只是给我指明了大方向,让我分享他的经验,给我提供研究的资源,并教我做人的方法。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指导我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我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专业知识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刚入门时,我曾多次红着脸向我的师兄请教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开会讨论时我曾问过不少肤浅的问题,课余时间我还主动与同学探讨、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生的周围到处是良师益友。只要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大胆发问,经常切磋,我们就能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和方法。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例如,当我们在一门课上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当积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这个课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研究动态。熟练和充分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读书时,应尽量多读一些英文原版教材。有些原版教材写得深入浅出,附有大量实例,比中文教材还适于自学。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开复学生网”开通半年以来,我发现很多同学其实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互联网的搜索技巧,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只要在搜索引擎中简单检索一下,就能轻易找到答案。还有些同学很容易相信网上的谣言,而不会利用搜索引擎自己查考、求证。除了搜索引擎以外,网上还有许多网站和社区也是很好的学习园地。 自学时,不要因为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功课好就足够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才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我建议你开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式课程已经在网上无偿发布出来,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网上课程,做做MIT的网上试题。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课程时,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挑战了。 总之,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这是大学四年中你可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互联网 我曾经说过,中国学生的一大优势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如数学、物理等。但是,最近几年,同学们在目睹了很多速成的例子(如丁磊、陈天桥等)之后,也迫切希望能驶上成功的快车道。这渐渐形成了一种追求速成的浮躁风气。有许多大学生梦想在毕业后就立即能做“经理”、“老板”,还有许多大学生入学时直接选择了“管理”专业,因为他们认为从这样的专业毕业后马上就可以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可不少学生进入了管理专业后,才发现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毫无兴趣。其实,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都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地方,没有哪个专业可以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就能走上领导岗位。无论同学们所学的是哪个专业,大学毕业才是个人事业的真正开始。想做企业领导或想做管理工作的同学也必须从基层做起,必须首先在人品方面学会做人,在学业方面打好基础。 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的地基就是大学里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如商学院的财务、经济等课程)。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身。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最后,在许多的中国大学里,教授对基础课程也比对最新技术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数学是理工科学生必备的基础。很多学生在高中时认为数学是最难学的,到了大学里,一旦发现本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就会彻底放松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他们看不出数学知识有什么现实的应用或就业前景。但大家不要忘记,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数学的基石之上。例如,要想学好计算机工程专业,那至少要把离散数学(包括集合论、图论、数理逻辑等)、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数学分析学好;要想进一步攻读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可能还需要更高的数学素养。同时,数学也是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结晶,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几何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会用演绎、推理来求证和思考的方法;通过学习概率统计,我们可以知道该如何避免钻进思维的死胡同,该如何让自己面前的机会最大化。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心把数学学好,不能敷衍了事。学习数学也不能仅仅局限于选修多门数学课程,而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数学,要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认知和思考的方法。 二十一世纪里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就是英语。有些同学在大学里只为了考过四级、六级而学习英语,有的同学仅仅把英语当作一种求职必备的技能来学习,甚至还有人认为学习和使用英语等于崇洋媚外。其实,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沟通工具。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世界上最全面的新闻内容,最先进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术,以及大多数知识分子间的交流都将用英语进行。因此,除非你甘心做一个与国际脱节的人,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软件行业里,不但编程语言是以英语为基础设计出来的,最重要的教材、论文、参考资料、用户手册等资源也大多是用英语写就的。学英语绝不等于崇洋媚外。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科学技术,学好英语才是真正的爱国。 很多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不错,也高分考过四级、六级、托福,但是留学美国后上课时却很难听懂课程内容,和外国同学交流时就更加困难。我们该如何学好英语呢?既然英语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那么,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尽量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只“学”不“用”,更不能只靠背诵的方式学习英语。读书时,大家尽量阅读原版的专业教材(如果英语不够好,可以先从中英对照的教材看起),并适当地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文,这可以同时提高英语和相关专业的知识水平。其次,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最好方法是直接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对话。现在有很多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他们中的不少人为了学中文,很愿意与中国学生对话、交流,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此外,大家不要把学英语当作一件苦差事,完全可以用有趣的方法学习英语。例如,可以多看一些名人的对话或演讲,多看一些小说、戏剧甚至漫画。初学者可以找英文原版的教学节目和录像来学习,有一定基础的则应该看英文电视或电影。看一部英文电影时,最好先在有字幕的时候看一遍,同时查考生词、熟悉句式,然后在不加字幕的情况下再看一遍,仅靠耳朵去听。听英文广播也是很好的练习英文听力的方法,大家每天最好能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收听广播并尽量理解其中的内容,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录下来反复收听。在互联网上也有许多互动式的英语学习网站,大家可以在网站上用游戏、自我测试、双语阅读等方式提升英语水平。总之,勇于实践、持之以恒是学习英语的必由之路。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在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也已成为他们进入社会的必备基础之一。虽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懂得计算机原理和编程知识,但所有大学生都应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办公软件和搜索引擎,都应能熟练地在网上浏览信息和查找专业知识。在二十一世纪里,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就像使用纸和笔一样是人人必备的基本功。不学好计算机,你就无法快捷全面地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或信息。 最后,每个特定的专业也有它自己的基础课程。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许多大学生只热衷于学习最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因为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要求这些方面的基础或经验。这些新技术虽然应该学习,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更为重要,因为语言和平台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只要学好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等)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有位同学生动地把这些基础课程比拟为计算机专业的内功,而把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比拟为外功。那些只懂得追求时髦的学生最终只知道些招式的皮毛,而没有内功的积累,他们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手的。 虽然我一向鼓励大家追寻自己的兴趣,但在这里仍需强调,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便不感兴趣也是必须要做的。例如,打好基础,学好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的使用就是这一类必须做的事情。如果你对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有兴趣,那你是幸运儿,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但就算你没有兴趣,你也必须把这些基础打好。打基础是苦功夫,不愿吃苦是不能修得正果的。 实践贯通:“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上高中时,许多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为什么?有什么用?”的问题,通常,老师给出的答案都是“不准问”。进入大学后,这些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不准不问”。在大学里,同学们应该懂得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理论、方法与具体的实践、应用如何结合起来,尤其是工科的学生更是如此。 有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可以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多选些与实践相关的专业课。实践时,最好是几个同学合作,这样,既可经过实践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如果有机会在老师手下做些实际的项目,或者走出校门打工,只要不影响课业,这些做法都是值得鼓励的。外出打工或做项目时,不要只看重薪酬待遇(除非生活上确实有困难),有时候,即便待遇不满意,但有许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我们也值得一试。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实践经验对于软件开发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微软公司希望应聘程序员的大学毕业生最好有十万行的编程经验。理由很简单:实践性的技术要在实践中提高。计算机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不动手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在笔试中考高分,而是实践能力。但是,在与中国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很惊讶地发现,中国某些学校计算机系的学生到了大三还不会编程。这些大学里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的确需要更新。如果你不巧是在这样的学校中就读,那你就应该从打工、自学或上网的过程中寻求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在网上可以找到许多实践项目,例如,有一批爱好编程的学生建立了一个讨论软件技术的网站(www.diyinside.com),在其中共享他们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并成功举办了很多次活动(如在各大高校举办校园技术教育会议),还出版了帮助学生提高技术、解答疑难方面的图书,该网站有多位成员获得了“微软最有价值的专家”的称号。 培养兴趣:开拓视野,立定志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中曾深入论述了快乐和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充满激情,你就有可能在该领域中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甚至为它而废寝忘食。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学习,而是为了“享受”而学习了。在“第三封信”中,我也曾谈到我自己是如何在大学期间放弃了我不感兴趣的法律专业而进入我所热爱的计算机专业学习的。 有些同学问我,如何像我一样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呢?我觉得,首先要客观地评估和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不要把社会、家人或朋友认可和看重的事当作自己的爱好;不要以为有趣的事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是要亲身体验它并用自己的头脑做出判断;不要以为有兴趣的事情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职业,例如,喜欢玩网络游戏并不代表你会喜欢或有能力开发网络游戏;不要以为有兴趣就意味着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不过,你可以尽量寻找天赋和兴趣的最佳结合点,例如,如果你对数学有天赋但又喜欢计算机专业,那么你完全可以做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 最好的寻找兴趣点的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唯有接触你才能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找到自己的最爱。而大学正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你接触并尝试众多领域的独一无二的场所。因此,大学生应当更好地把握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使用图书馆资源、旁听课程、搜索网络、听讲座、打工、参加社团活动、与朋友交流、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论坛等不同方式接触更多的领域、更多的工作类型和更多的专家学者。当年,如果我只是乖乖地到法律系上课,而不去尝试旁听计算机系的课程,我就不会去计算机中心打工,也不去找计算机系的助教切磋,就更不会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通过开拓视野和接触尝试,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这时就可以去尝试转系的可能性、尝试课外学习、选修或旁听相关课程;你也可以去找一些打工或假期实习的机会,进一步理解相关行业的工作性质;或者,努力去考自己感兴趣专业的研究生,重新进行一次专业选择。其实,本科读什么专业并不能完全决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正如我所强调的那样,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培养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只要具备了这种能力,即使从事的是全新的工作,你也能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获取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除了“选你所爱”,大家也不妨试试“爱你所选”。有些同学后悔自己在入学时选错了专业,以至于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没有学习动力;有些同学则因为追寻兴趣而“走火入魔”,毕业后才发现荒废了本专业的课程;另一些同学因为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对本专业抱有偏见,就以兴趣为借口,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专业。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在大学中,转系可能并不容易,所以,大家首先应尽力试着把本专业读好,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此外,一个专业里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领域,也许你对专业里的某一个领域会有兴趣。现在,有很多专业发展了交叉学科,两个专业的结合往往是新的增长点。因此,只要多接触、多尝试,你也许就会碰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数字笔”的发明人王坚博士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负责用户界面的研究,可是谁又能想到他从本科到博士所学的都是心理学专业,而用户界面又正是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的最佳结合点。另一方面,就算你毕业后要从事其他的行业,你依然可以把自己的专业读好,这同样能成为你在新行业中的优势。例如,有一位同学不喜欢读工科,想毕业后进入服务业发展,我就建议他先把工科读好,将来可以在服务业中以精通技术作为自己的特长。 人生的路很长,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兴趣爱好。在追寻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寻自己终身不变的志向。有一本书的作者曾访问了几百个成功者,问他们有哪件事是他们今天已经懂得,但在年轻时却留下了遗憾的事情。在受访者的回答中,最多的一种是:“希望在年轻时就有前辈告诉我、鼓励我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相比之下,兴趣固然关键,但志向更为重要。例如,我的志向是“使影响力最大化”,多年以来,我有许多兴趣爱好,如语音识别、对弈软件、多媒体、研究到开发的转换、管理学、满足用户的需求、演讲和写作、帮助中国学生等等,兴趣可以改变,但我的志向是始终不渝的。因此,大家不必把某种兴趣当作自己最后的目标,也不必把任何一种兴趣的发展道路完全切断,在志向的指引下,不同的兴趣完全可以平行发展,实在必要时再做出最佳的抉择。志向就像罗盘,兴趣就像风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可以让你驶向理想的港湾。 积极主动:果断负责,创造机遇 创立“开复学生网”时,我的初衷是“帮助学生帮助自己”。但让我很惊讶的是,更多的学生希望我直接帮他们做出决定,甚至仅在简短的几句自我介绍后就直接对我说:“只有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难道一个陌生人会比你更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吗?我慢慢认识到,这种被动的思维方式是从小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被动的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他们现在的境况是他人和环境造成的,如果别人不指点,环境不改变,自己就只有消极地生活下去。持有这种态度的人,事业还没有开始,自己就已经被击败,我从来没见过这样消极的人可以取得持续的成功。 从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你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你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你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理由很简单: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让大学生活对自己有价值”是你的责任。许多同学到了大四才开始做人生和职业规划,而一个主动的学生应该从进入大学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 积极主动的第一步是要有积极的态度。大家可以用我在“第三封信”里推荐的方法,积极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追寻兴趣并尝试新的知识和领域。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曾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积极主动的第二步是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勇敢面对人生。不要把不确定的或困难的事情一味搁置起来。比如说,有些同学认为英语重要,但学校不考试就不学英语;或者,有些同学觉得自己需要参加社团磨练人际关系,但是因为害羞就不积极报名。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去解决也是一种解决,不做决定也是一个决定,这样的解决和决定将使你面前的机会丧失殆尽。对于这种消极、胆怯的作风,你终有一天会付出代价的。 积极主动的第三步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事事用心,事事尽力,不要等机遇上门;要把握住机遇,创造机遇。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大三时被分配到青海做铸造工人。但他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放弃学习,整天打扑克、喝酒。他依然终日钻研数理化和英语。六年后,中国科学院要在青海做一个重要的项目,这时朱校长就脱颖而出,开始了他辉煌的事业。很多人可能说他运气好,被分配到缺乏人才的青海,才有这机会。但是,如果他没有努力学习,也无法抓住这个机遇。所以,做好充分的准备,当机遇来临时,你才能抓住它。 积极主动的第四步是“以终为始”,积极地规划大学四年。任何规划都将成为你某个阶段的终点,也将成为你下一个阶段的起点,而你的志向和兴趣将为你提供方向和动力。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志向和兴趣,你应该马上做一个发掘志向和兴趣的计?br>参考资料:开复学生网
2023-09-10 11:46:521

行为主义关于学习的有代表性理论有哪些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对个体学习的作用,认为学习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即刺激―反应(s-r)是基本的模式。代表性的学说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  (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并认为人们的许多行为习惯、知识、经验等就是形成的暂时联系系统。同时,巴甫洛夫还提出由具体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这种系统人和动物都有。但是人还有言语,由言语或词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它是信号的信号,称之为第二信号。巴甫洛夫的第二信号系统的观点,对于区分人和动物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学说,是最古老的对学习生理机制的解释,所以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  (2)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依据大量动物学习的实验,他发现学习是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他的学习观点即是刺激反应之间形成联结,所以称之为联结主义。其著名的实验是猫打开迷箱的实验。桑代克认为,人和动物一样,学习就是通过尝试与错误逐渐建立起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桑代克提出了促进联结形成的三条原则,也就是著名的桑代克的学习律。这三条学习律即是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反射可以在缺乏无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产生,它是在行为反应后紧跟着强化刺激(奖励),这种反应就有重复出现的可能性。通过操作愉快或不愉快的后果来改变行为的过程就称之为操作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具有工具性的作用,能够对环境发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基本的学习行为。并通过实验来论证他的观点,为了进行实验,他发明了一种学习的仪器,人们称之为“斯金纳箱”。斯金纳箱对于推进条件反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斯金纳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获取知识的特殊的教学方法,提倡机器教学和程序教学。他提出的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小步呈现;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提高效果。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模仿理论,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们的行为而学习社会行为的,即模仿他们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进行学习的,班杜拉强调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对认知—行为的结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另外,班杜拉还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由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行为主义框架中纳入了多种认知过程,因此该理论又称为社会认知理论。  6.认知学派关于学习的理论有哪些?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注重内部心理结构、认知结构对学习的影响。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苛勒的顿悟说、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1)格式塔的顿悟说。  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墨创立了格式塔学说,格式塔派关于学习强调整体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认为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尝试错误的渐进过程,而是顿悟。  顿悟是个体借助问题情境中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改变他们之间的关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认知结构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他强调学习是掌握知识结构,也就是学习事物之间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主张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基本原理或规则。让学生先动手,然后使用想象,最后用符号来表示,进行学习  (3)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建立了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又称为“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已有知识之间关系的不同,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意义学习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即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应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主,他认为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建立联系的过程。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可以构成三种关系: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和并列结合关系。他还提出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的获得和保持的影响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可利用性;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三是原有知识的稳定性。  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简称组织者,是指在呈现新学习材料之前的一种引导性材料,这种材料的作用是在学生“已经知道的”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即指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的情境性,即是指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学习的社会性,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建构主义从上述学习观出发,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  7.人本主义关于学习的有代表性理论有哪些?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并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作为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的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等人。  (1)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马斯洛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应用于人类生活的有关领域。  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动机层次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马斯洛又把需要分为两类:一类缺失性需要,另一类是成长性需要。马斯洛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自我实现,是完满人性的形成。  (2)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人格的自我论。后来,他将已有理论推广到教育和教学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主张学习是意义学习或称之为完整人的学习。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与个人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学习。  罗杰斯提倡的意义学习,而这种意义学习是以自由为先决条件的,即允许学生自由地进行自发的、自我依赖的学习,在这种学习系统中,学习者可以自由地去实现自己所有的潜能。他提出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反对把学生看作“较大的白鼠”和“较慢的电子计算机”。意义学习的动机是产生于人类基本的自我实现倾向。其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教师所扮演的是一个促进者的角色。
2023-09-10 11:47:021

布卢姆对教育领域有哪些突出贡献?

一、布卢姆的主要教育理论布卢姆的教育理论体系是由“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评价理论”和“掌握性学习理论(策略)”三部分组成。他的思想观念新颖,教学策略较实用,因此他的理论影响整个世界,成为许多国家课程编制、教材编写、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依据和教师教学的指南。在我国,除了凯洛夫的传统教育学外,就要数布卢姆的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了。(一)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教育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美国以布卢姆为首的一个委员会于1956年、1964年和1972年先后公布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心因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1956年,布卢姆及其所在教育专家组提出了认知目标的分类:(1)知识,对知识简单的回忆;(2)了解,理解的最低阶段;(3)应用,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原理或原则;(4)分析,区别和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5)综合,把一些思想重新综合为一种新的完整的思想,产生新的结构;(6)评价,根据内部证据或外部标准作出判断。这六项内容在美国教育界比较流行,并用作编制测验的指导。1964年,柯拉斯霍?布卢姆等又提出了情感目标的分类:(1)接受,(2)反应,(3)评价(4)组织,(5)价值与人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心因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七级: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和创新。1970年,由齐卜勒等提出精神运动的目标分类为:(1)全身运动,(2)协调细致动作(3)非语言交际,(4)言语行为。以上这些分类说明能够增加教师对教育目标多样性的认识,也对成绩考核和教学分析起了有益的指导作用。(二)教育评价理论布卢姆将评定与教学工作联系起来,把评定分为三类:一是配置性评定,二是形成性评定,三是总结性评定。这个分类已被许多心理学家认可和采纳。配置性(displacement)评定。一般在各学年、各学期开始时或开始前施行,其目的是需了解学生是否具有新的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准备状态,通俗地讲,即是知道学生的底细。所谓学生的准备状态或底细是根据他们在同年级或同年龄学生中的地位以及各人在成绩水平上的差异来衡量的。摸清情况,就可以更好地编班分组,妥当地安排教学计划等等。这种评定也可称为摸底性评定。形成性(formation)评定。一般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的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形成性评定需要进行多次测试,根据多次测分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学生变化或成长的指标,用以评价学生的进步及教学计划和教学程序的效果。总之,形成性评通过对教学结果的了解来调节教学工作的一种评定。由于它既能诊断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又能评价学生的进步,故又被称之为诊断进步评定。总结性(Summation)评定。一般是在学期未进行,其目的是了解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以此作出较全面的总结评定。例子就是普遍采用的成绩报告单。总结性评定具有对后段学习的预测作用,也可以提供有关编班分组的有关资料。就这个意义,性评定是与配置性评定密切联系的。(三)掌握性学习理论布卢姆在60年代后期提出了掌握性学习理论,并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实验证明,运用掌握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就是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5%的优等生加90%的中间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好坏,而只能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该项内容的掌握程度。换句话说,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某项学习任务的掌握水平,而学习能力差的学习者,而要花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但他们都能获得通常意义上的A等或B等。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概念实质上是建立在卡罗尔(J.B.Carroll)关于学校学习的模式的基础之上的。卡罗尔认为,学习的程度是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与学习所需时间之比的函数,而学习所需的时间则是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函数。
2023-09-10 11:47:271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知识结构

布鲁纳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使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简单说,学习知识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他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在课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在日后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经典的迁移问题的中心,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他指出,要帮助学生了解那些看来似乎是无关的新的事实是相互有关的,而且与他已有的知识也是有关的。他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它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布鲁纳还从以下四方面论述了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必要性。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他举了物理学、数学学习中的例子,然后指出不仅在物理、数学中是这样,而且社会学科和文学中也完全是这样。学科的基本原理弄懂了,其他特殊课题就能解决好。2、从人类的记忆看,他说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学习普遍的或基本的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记忆不会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3、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他认为,理解更基本的原理和结构的意义就在于,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不仅学习特定的事物,还学习适合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事物的模式。这模式就是迁移的基础。它能进一步激发智慧。4、对教材结构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他主张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直到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
2023-09-10 11:47:391

教育心理学考哪些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二)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三)早期教育与心理发展、准备状态与心理发展、教育如何促进心理的发展(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二、学习与学习理论(一)学习的含义、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重要区别、学生学习的特点(二)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学习的迁移,记忆和遗忘(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的种类、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学习迁移的促进(二)记忆的含义、记忆的三种存储模式(三)遗忘的含义、主要规律、产生原因及克服遗忘的策略四、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特点、学习策略的发展、一般的学习策略及其培养(二)知识的含义、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知识的分类与学习(三)技能的含义与种类、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四)解决问题的历程、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五)品德与道德的界定、品德的心理结构、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五、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二)归因与归因方式、维纳的归因理论、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引导合理归因(三)注意的含义、学生注意的组织与培养六、个别差异与教育(一)人格差异的含义、人格差异与教育(二)认知风格差异的含义、场依存与场独立、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内倾与外倾(三)学困生的含义、学困生与优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学困生的教育措施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
2023-09-10 11:47:562

学习理论中对学习的定义有哪些?

对“前概念”“事实性知识”“元认知”“前拥理解”概念的再此学习 一、对前概念的学习 前概念,又叫前科学概念,在教学中泛指学生在新课教学前,对所学知识已有的认识和了解。 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某个概念之前,已对周围与之相关的事物及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初步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看法就是学生的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有些是错误的,有些是模糊的,但也有一些是正确的。 前概念是学生对所要学习新知的已有的知识基础,是一些非本质的相关联的碎片而粗略的认识,学生所掌握的前概念的正确性与丰富性对新知的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 解决前概念对教学的影响策略: 1、师生对话显示出学生的前概念,也就是通过师生对话,教师发现学生的已有知识, 2、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3、以实验验证、概念重释、比较鉴别等方式纠正前概念中的错误成分; 4、深刻讲授,特别是对于科学概念的教学要给学生以全面的理解。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前概念没有被卷如其中,那么他们对新概念就无法理解,更不能运用。 二、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三类知识概念把只是分为三类:事实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这三类知识构成了人类的知识结构。 1、事实性知识又叫事实。比如说,这只猫身体是白色的,尾巴上有一点黑,这就是事实,属于事实性知识。描述的不是一类物体的共性,是点滴的,孤立的,抽象概括水平低。事实性知识的基础性:如儿童习得了自家养的宠物狗及邻居家养的宠物狗的一些事实,才有可能形成“狗”的概念。 2、概念性知识是一种较为抽象概括的、有组织的知识性类型。各门学科中的概念、原理、理论都属于这类知识。如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图形角、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把有这些图形的共性特征抽象概括出来,就形成了有关这些图形的概念性知识。如加法的概念与减法和乘法概念密切相关,像这样,按一定结构组织起来的也属于概念性知识。 3、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的一套程序或步骤。 程序性知识要回答如何做的问题,概念性知识则要回答为什么要这么做。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做事的步骤,强调的重点是如何做,而概念性知识则强调概念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在一定的关系中理解某一概念或原理。运用程序性知识可以获得概念性知识,而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则是程序性知识运用的前提条件。 三、元认知的学习 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元认知一般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以及结果等方面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指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四、前拥理解 对某一知识、现象等已有的认识、理解。相当于前概念。
2023-09-10 11:48:091

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学说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Pu_SpKCKSe_p9dwx1VZog 提取码:9438千古刘传“认知学习法”全套。认知是一种通过思想、经验、感觉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它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像肢体层面的舞动、驾驶、武术等自动化的技能,无法用语言精确的描述出来,它是一种思考层面的肌肉记忆,那如何精进自己的认知呢?认知迭代和认知优化。课程目录:知识世界观_01认知迭代知识世界观_02心智模式知识世界观_03全知遮蔽知识世界观_04齐物论.....
2023-09-10 11:48:212

现代职业经理人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现代学习方法?

a
2023-09-10 11:49:1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基本学习观是什么?

论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 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是自己的理解。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 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 扩展资料:个体建构主义: 个体建构主义与认知学习理论有很大的连续性,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获得了新的意义,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得到了一定调整或改组。如,探究式学习就是个体建构主义的观点在具体教学中的运用。 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是通过参与到某个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来建构有关的知识。学习不仅是个体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加工,而且需要学习者进行合作互助。 因此社会建构主义更关注学习和知识建构建构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认为不同文化、不同环境下个体的学习和问题解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基本学习观? 1.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2. 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 3.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 一的标准的理解。 1. 知识观。对知识的意义,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具有客观性;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 2. 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仟何人所不能代替的。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 *** 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此,学习不可能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是一个简单的S-R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积累、信息加工的过程。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信息意义的理解。 3. 学生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而在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建构主义学生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 (一)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个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 建构主义者古宁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 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也就是说,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极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成的。在这个加工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同时,原有知识由于新经验的介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是新旧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由此可以推断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里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也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或重组。 (二)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而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建构主义者认为,将各种观念、概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仅仅通过字词就可以由说话者传给听话者的这种传统教学的看法和做法是不对的。因为事物的意义并非完全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每个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当的经验,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学习者对问题理解的差异性,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中恰好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所以,合作学习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 简述现代建构主义观的学习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在一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相对于传统的对各种事实性信息机概念,原理的记忆保持和简单应用,它要求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学习过程中的核心认知活动是高水平思维。问题是不确定的,复杂的,情境化的,解决问题和评级问题的方式也是多元的。这一学习观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地思考,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旧知识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想象,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反思性的推敲和检验。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需要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地自我管理和反思。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传统的观念往往把学习看作是每个学生单独在头脑中进行的活动,往往忽视了学习活动的社会情境,或是至多把它看成是一种背景,而不是一个实际学习过程的一部分。竞争就成为了学生发展的障碍。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了学习共同体,强调合作,协作性的学习过程,他们彼此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与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从而形成互助的人际关系和一定规范和文化。这一学习观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首先要实现智慧的分布与共享,通过小组协助的方式对任务进行分解,探讨专题,交流与分享经验,达到共同建构知识的目的。其次是认知整合与思想改进:通过协作互动,多元化的思想在学习共同体中交流,争论,实现观念综合和思想改进,激发学生的批评性意识,发展多视角的理解,形成普遍的共识。最后,思维外显化和精致化:明确自己的 思路与观点并表达出来,并提供足够的证据,进行自我解释。促进学生的反思监控,提高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质量。 3、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相对于传统的学习观,概括化的知识不再是学习的核心内容,它以灵活的方式应用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建构知识,以此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这一学习理论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它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被人所理解。因此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就如同师徒制,学习者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
2023-09-10 11:4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