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江上渔者古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2023-10-01 22:31:07
共2条回复
okok云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是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请你们也注意一下那出没在惊涛骇浪中的捕鱼人吧!这里虽然没有直言打渔人的艰险,但情溢言外,读者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这里隐喻比直言更为可取,更具有艺术魅力.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简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中心】

  这首小诗不事艺术形象上的雕琢,而是以情胜.以悲天悯人的情绪来感染读者.让读者从所描绘的事物中,自行去观察、体会、思索、判断,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完全符合诗贵含蓄的创作之旨的.

里论外几

你好!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主旨所在。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哦!O(∩_∩)O~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相关推荐

范仲淹《江上渔者》

【年代】:宋【作者】:范仲淹【作品】:江上渔者【内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解释】: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是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请你们也注意一下那出没在惊涛骇浪中的捕鱼人吧!这里虽然没有直言打渔人的艰险,但情溢言外,读者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这里隐喻比直言更为可取,更具有艺术魅力。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2023-09-10 12:44:192

江上渔者的全文是什么?

江上渔者  范仲淹 〔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023-09-10 12:44:493

范仲淹《江上渔者》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上渔者原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渔者翻译及注释 翻译白话翻译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英文翻译 THE FISHERMAN ON THE STREAMYou go up and down stream;You love to eat the bream.Lo! The fishing boat bravesPerilous wind and waves.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2但:只江上渔者江上渔者3爱:喜欢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5君:你。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8风波:波浪。 江上渔者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江上渔者创作背景   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 北宋 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四鳃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诗词作品: 江上渔者 诗词作者:【 宋代 】 范仲淹 诗词归类: 【渔人】、【生活】、【抒怀】、【同情】
2023-09-10 12:45:071

《江上渔者》的古诗原文是什么?

江上渔者是一首好诗
2023-09-10 12:45:194

江上渔者原文_翻译及赏析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渔人 , 生活 , 抒怀同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话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英文译文 THE FISHERMAN ON THE STREAM You go up and down stream; You love to eat the bream. Lo! The fishing boat braves Perilous wind and waves.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创作背景 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u25ba 311篇诗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渔者 宋代 :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渔人 , 生活 , 抒怀 , 同情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元代·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寿阳曲·远浦帆归 元代 : 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高中古诗 , 写景 , 渔人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五代·李珣《南乡子·云带雨》 南乡子·云带雨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 渔人生活
2023-09-10 12:45:521

江上渔者 古诗

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023-09-10 12:46:033

江上渔者古诗

《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当时范仲淹主政苏州,为治水患,正在苏常一带察看水情。目睹江中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忽浮忽沉,于是作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古诗的内容为: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小诗的意思是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 全诗用词精练,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了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2023-09-10 12:46:121

江上渔者古诗及翻译

《江上渔者》范仲淹〔宋代〕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是因为喜欢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的渔船,在浪滔里若隐若现。赏析这首的小诗描绘了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知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渔民出生入死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首句“江上往来人”描绘出江岸上人群熙熙攘攘的景象,引出第二句“但爱鲈鱼美”,写出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创作背景范仲淹自小生长在松江边上,对渔民的生活环境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2023-09-10 12:46:211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的古诗

作品原文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此诗约作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当时范仲淹四十六岁,主政苏州,为治水患,正在苏常一带察看水情。目睹江中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忽浮忽沉,感慨赋诗。
2023-09-10 12:46:433

江上渔者古诗的意思和注释

《江上渔者》的译文:江岸上是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只是喜欢鲈鱼鲜美的味道。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在滔滔风浪中若隐若现。《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注释渔者:捕鱼的人。但:单单,只是。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波浪。赏析全诗描绘了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全诗前两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描绘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但人们不知道鲈鱼捕捉不易,不能体察捕鱼者的艰辛,作者借此表现出世道之不公平。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表现了诗人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2023-09-10 12:46:521

江上渔者 古诗的意思

古诗《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范仲淹的作品。全诗的字面意思: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的美味。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全诗如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全诗赏析: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捕鱼者的艰辛。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于是作者在三四句,构拟了一幅生动的图画来反映江上渔民的辛劳。一叶扁舟,出没在风波里,真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而渔民们要冒这样的风险的原因,诗人却没有明说,便戛然而止,而读者已经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弦外之音了。这就是:渔民们完全是为生活所迫,鲈鱼之美是靠渔民之苦换来的,这种言尽意不尽的手法,使诗歌含蓄隽永,耐人回味。诗中饱含了诗人对那些驾着一叶扁舟出没于滔滔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与同情之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只爱鲈鱼美”的江上人规劝之意。
2023-09-10 12:47:012

江上渔者的诗意是什么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江上渔者》这首诗便是他写的。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让我们一同来赏析一下吧!《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赏析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江岸上的情况,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诗的第二句写的是人们都喜欢味道鲜美的鲈鱼,引出世人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暗示世道的不公。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将“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进行对比,突出渔夫的艰辛,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023-09-10 12:47:091

江上渔者翻译

江上渔者翻译是: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的美味。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原文: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作者——范仲淹词句注释1.渔者:捕鱼的人。2.但:只3.爱:喜欢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生活在近岸浅海夏秋进入淡水河川后,肉更肥美,尤以松江所产最为名贵。5.君:你。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8.风波:波浪一、创作背景:1、《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全诗用词精练,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了不平常的艺术效果。2、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二、景色江南水,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四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松江水上,没有不喜欢这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吴县人,生长在松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三、鉴赏1、《江上渔者》纸短情长,艺术上特色。全诗无僻字生词,通俗自然,可谓孺婴会吟,老妪能解。然而,它不像白开水般索然无味,而似醇醪般耐人寻味。于质朴中见厚意,于平淡处见深情,达到了苏轼所说的“似淡实美”的境界,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2、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大特色是,言情述志,欲露还。陆时雍曾在《诗镜总论》中提出这样的诗美标准:“善言情者,吞吐浅深,欲露还藏,便觉此中无限。”大凡在发抒情感、表现主题上能真正做到"欲露还藏”的诗作,往往耐人咀嚼,回味无穷。《江上渔者》正是这样的诗。诗旨在反映渔民江上捕鱼艰险,体恤民生疾苦。显然,在诗意上,它是师承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像张志和的《渔父》词写渔父写得那样富有闲情逸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而在表达上,又不似李诗那样直言不讳。它犹如烟零缭绕的山峰,乍看,藏头纳尾,或隐或现,朦胧不清,透过烟霉,则能识其"庐山真面目”;又仿佛是性格内向之人,其情愫蕴积于心,可谓声色不露。这首诗,除诗题外,中无一"渔者”字样,但通篇不离写渔者。前两诗,似乎仅是在直截了当地写江上来来往往的人(显然是指大商、贵族、权势显赫者,不是指黎民百姓,因为黎民百姓是吃不起名贵鲜美的鲈鱼的)只知道品鲈鱼的美味。其实,它也是在间接地写渔民本来嘛,肥美的鲈是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捕来的。不仅如此,这两句诗还有着这样的潜台词:江上往来人,不知渔者苦。这主要是着于"但爱"”二字。这样写,就为下文写渔者生活艰险,体现作者关怀民痪的思想作铺垫,言在此而意在彼。3、后两句诗,笔锋地转,描绘了一幅令人怵目惊心的画面:一叶厢舟,在风波里颠簸挣扎,忽而涌浪尖,忽而跌入浪谷,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倾覆的危险。这里,虽然没有出现渔者的具体形象,也没有直言渔者打鱼之苦、生命之危,但我们透过一叶扁舟浮沉于洁烟波中的情景,从"一叶舟”与"风波”一小一大之物的强烈对比中,不难感觉到渔者的存在,体察到渔者艰辛的生活、危险的处境,了解到当时吃鱼者不打鱼、打鱼者不吃鱼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社会现实,也分明可以触摸到诗人关切与同情渔民之心:"江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不知渔者苦;我渔者苦,乃作渔者诗,愿君同吾意”。这两句诗景中有情,情寓于景,与前两句诗正好相互映衬,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得那深邃的思想、真挚的深情欲露还臓,尽在不言中。其艺术效果要远胜过直说渔者的境遇苦。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023-09-10 12:47:191

江上渔者全诗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观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李绅
2023-09-10 12:47:425

江上渔者的意思翻译

江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只是喜欢驴与鲜美的味道,你看那像树叶漂浮在水上的小船,在涛涛风浪里若隐若现
2023-09-10 12:48:072

江上渔者古诗的意思和注释

  1、《江上渔者》(宋)范仲淹,原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江上渔者》译文:江上行人来来往往人,只是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3、注释如下:   渔者:捕鱼的人。   但:单单,只是。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2023-09-10 12:48:251

江上渔者的意思 江上渔者全文

1、江上渔者的意思:江上打鱼的人。 2、《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全诗用词精练,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了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3、《江上渔者》古诗的内容为: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的美味。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
2023-09-10 12:48:441

江上渔者古诗及翻译

  《江上渔者》   范仲淹 〔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是因为喜欢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的渔船,在浪滔里若隐若现。   赏析   这首的小诗描绘了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知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渔民出生入死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句“江上往来人”描绘出江岸上人群熙熙攘攘的景象,引出第二句“但爱鲈鱼美”,写出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创作背景   范仲淹自小生长在松江边上,对渔民的生活环境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2023-09-10 12:49:021

江上渔者古诗翻译 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原文以及翻译

1、《江上渔者》的作者范仲淹。原文为: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行人来来往往人,只是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2、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023-09-10 12:49:101

古诗《江上渔者》的原文是什么?

《江上渔者》作者:范仲淹朝代: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译文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北宋·范仲淹《江上渔者》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本文描绘了生活劳动的艰苦。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艰辛。
2023-09-10 12:49:192

江上渔者这首诗表达了什么主题?

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原文如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翻译如下: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注释如下: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爱:喜欢④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⑤君:你。⑥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扩展资料:范仲淹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他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2023-09-10 12:49:321

江上渔者是谁写的?

《江上渔者》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北宋诗人范仲淹,全诗的意思是:江岸之上人来人往,他们喜爱那鲜美肥嫩的鲈鱼,请看看江上那一叶小小渔船,小渔船在凶猛的风浪之中若隐若现,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古诗全文如下:  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赏析:《江上渔者》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绝句,前两句主要描写的是江岸之上,因为正是肥美的鲈鱼上市的时期,因此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场景。后两句则写的是打渔人乘一叶小舟,在大风大浪中颠簸飘摇的画面。诗人在诗中通过将两种完全气氛相反的场景做对比,侧面表现出打渔人生活的不易与工作的艰辛。  这首诗即便没有华丽词藻的修饰,语言质朴平实,但是却有亲切自然之感,其中表露出诗人对疾苦民众的同情可窥一斑。全诗情真意切,言浅意深,本诗的主旨也是为了能够让人们多关心社会下层民众的生活疾苦。
2023-09-10 12:49:401

江上渔者,这首诗描写了什么

【解释】: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是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请你们也注意一下那出没在惊涛骇浪中的捕鱼人吧!这里虽然没有直言打渔人的艰险,但情溢言外,读者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这里隐喻比直言更为可取,更具有艺术魅力。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简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中心】  这首小诗不事艺术形象上的雕琢,而是以情胜。以悲天悯人的情绪来感染读者。让读者从所描绘的事物中,自行去观察、体会、思索、判断,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完全符合诗贵含蓄的创作之旨的。
2023-09-10 12:49:481

49: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的原文丶朝代和翻译?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夜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2023-09-10 12:50:591

江上渔者 诗中描写了哪两个画面 用了什么手法?

《江上渔者》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对比表现手法。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这首语言质朴、形象生动的小诗,自会使人联想到唐诗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的名句,联想到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全诗仅二十个字,但言近而旨远,词浅而意深,可以引发丰富的联想。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他们在干什么?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有谁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有谁体察过捕鱼者的艰辛呢?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世道是多么不公平啊!于是作者在三四句构拟了一幅生动的图画来反映江上渔民的辛劳。一叶扁舟,出没在风波里,真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渔民们为什么要冒这样的风险呢?诗人没有明说,便戛然而止,而读者已经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弦外之音了。这就是:渔民们完全是为生活所迫,鲈鱼之美是靠渔民之苦换来的啊!这种言尽意不尽的手法,使诗歌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2023-09-10 12:51:591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全诗是什么?

鲈鱼是种很美味的鱼
2023-09-10 12:52:337

《江上渔者》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
2023-09-10 12:53:233

描写渔民捕鱼的诗句

1. 关于渔民捕鱼的诗句 2. 关于渔民捕鱼诗句 关于渔民捕鱼的诗句 1. 关于“渔民”的诗句有哪些 1.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范仲淹,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2.竹深村路远, 月出钓船稀。唐-张籍《夜到渔家》 竹林暗绿而幽深,乡间小路蜿蜒伸展,前村还在远处,月光下,江上的渔船越来越少了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4.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唐-柳宗元《渔翁》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5.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唐代-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6.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7.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唐-柳宗元《渔翁》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8.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唐代-杜甫《秋兴八首》 多想像飞鸟一般自由滑翔于秦中的天空,现实却困我在冷江上无言垂钓。 9.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元代-查德卿《蟾宫曲·怀古》 请问古往今来谁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是三国的农夫诸葛亮,一个是周朝的渔翁姜太公。 10.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宋代-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一半的烟雾一半的雨滴呈现在那溪水桥旁,捕鱼老人喝醉酒睡着了也没有人前去叫唤一声更没有人去把他晃一晃。 11.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唐代-郑谷《鹭鸶》 渔翁回去后沙汀上雾色苍茫,鹭鸶又在无人来往的滩头上自由自在飞上又飞下。 2. 描写打鱼的诗句 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翻译 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2、翻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3. 关于描写渔民生活的诗句 (1)江上渔者 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2)兰溪棹歌唐u2022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3)夜到渔家 张籍渔家在江口, 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 主人犹未归。竹深村路远, 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 春风动草衣剩下的是一些零散的诗句,和渔民的生活有关的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灭影从渔钓。 泽渥资投分。渔家小儿女,见郎娇不避。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希望对你有帮助。 4. 描写“期待渔民丰收”的诗句有哪些 1.唐·张志和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北宋·范仲淹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入风波里。 3.唐u2022戴叔伦 《兰溪棹歌 》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4.唐·张籍 《夜到渔家 》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5.现代·佚名 (无名) 春光无限好 ,鱼虾逐海潮。 喜获鱼满仓,扬帆速返航。 和渔民的生活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5. 描写“打鱼”的诗句有哪些 1、捕鱼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3、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4、简析。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6. 形容海上渔船的诗句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关于渔民捕鱼诗句 1. 关于“渔民”的诗句有哪些 1.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范仲淹,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2.竹深村路远, 月出钓船稀。唐-张籍《夜到渔家》 竹林暗绿而幽深,乡间小路蜿蜒伸展,前村还在远处,月光下,江上的渔船越来越少了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4.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唐-柳宗元《渔翁》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5.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唐代-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6.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7.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唐-柳宗元《渔翁》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8.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唐代-杜甫《秋兴八首》 多想像飞鸟一般自由滑翔于秦中的天空,现实却困我在冷江上无言垂钓。 9.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元代-查德卿《蟾宫曲·怀古》 请问古往今来谁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是三国的农夫诸葛亮,一个是周朝的渔翁姜太公。 10.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宋代-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一半的烟雾一半的雨滴呈现在那溪水桥旁,捕鱼老人喝醉酒睡着了也没有人前去叫唤一声更没有人去把他晃一晃。 11.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唐代-郑谷《鹭鸶》 渔翁回去后沙汀上雾色苍茫,鹭鸶又在无人来往的滩头上自由自在飞上又飞下。 2. 关于描写渔民生活的诗句 (1)江上渔者 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2)兰溪棹歌唐u2022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3)夜到渔家 张籍渔家在江口, 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 主人犹未归。竹深村路远, 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 春风动草衣剩下的是一些零散的诗句,和渔民的生活有关的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灭影从渔钓。 泽渥资投分。渔家小儿女,见郎娇不避。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希望对你有帮助。 3. 描写“期待渔民丰收”的诗句有哪些 1.唐·张志和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北宋·范仲淹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入风波里。 3.唐u2022戴叔伦 《兰溪棹歌 》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4.唐·张籍 《夜到渔家 》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5.现代·佚名 (无名) 春光无限好 ,鱼虾逐海潮。 喜获鱼满仓,扬帆速返航。 和渔民的生活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4. 形容海上渔船的诗句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5. 打鱼的诗句有哪些 1、捕鱼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原文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3、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4、简析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 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 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2023-09-10 12:53:521

古诗江上渔者

江上渔者朝代:宋代作者:范仲淹原文: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023-09-10 12:54:071

江上渔者的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023-09-10 12:54:172

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入风波里。
2023-09-10 12:54:4714

范仲淹《江上渔者》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范仲淹《江上渔者》的全诗翻译: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赏析: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全诗仅二十个字,但言近而旨远,词浅而意深,可以引发丰富的联想。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捕鱼者的艰辛。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于是作者在三四句,构拟了一幅生动的图画来反映江上渔民的辛劳。一叶扁舟,出没在风波里,真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而渔民们要冒这样的风险的原因,诗人却没有明说,便戛然而止,而读者已经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弦外之音了。这就是:渔民们完全是为生活所迫,鲈鱼之美是靠渔民之苦换来的,这种言尽意不尽的手法,使诗歌含蓄隽永,耐人回味。诗中饱含了诗人对那些驾着一叶扁舟出没于滔滔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与同情之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只爱鲈鱼美”的江上人规劝之意。在江上和舟中两种环境、“来往”和“出没”两种动态、吃鱼人和捕鱼人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中,显示出了诗人的意旨所在。原文: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注释:1.渔者:捕鱼的人。2.但:只。3.爱:喜欢。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生活在近岸浅海夏秋进入淡水河川后,肉更肥美,尤以松江所产最为名贵。5.君:你。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8.风波:波浪。创作背景:此诗约作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当时范仲淹四十六岁,主政苏州,为治水患,正在苏常一带察看水情。目睹江中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忽浮忽沉,感慨赋诗。作者简介: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2023-09-10 12:55:238

江上渔者原文及翻译

江上渔者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二、翻译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三、赏析1、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2、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3、“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范仲淹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少有大志,刻苦自励。4、范仲淹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见风浪中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从而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2023-09-10 12:55:541

江上渔者古诗翻译和原文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翻译)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的美味。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多么危险)。
2023-09-10 12:56:161

江上渔者 古诗的意思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2023-09-10 12:56:3312

《江上渔者》的翻译是什么?

《江上渔者》的译文:江岸上是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只是喜欢鲈鱼鲜美的味道。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在滔滔风浪中若隐若现。《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注释渔者:捕鱼的人。但:单单,只是。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波浪。赏析全诗描绘了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全诗前两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描绘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但人们不知道鲈鱼捕捉不易,不能体察捕鱼者的艰辛,作者借此表现出世道之不公平。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表现了诗人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2023-09-10 12:56:591

江上渔者的诗意是什么?

《江上渔者》的译文如下:原文: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注释:1、渔者:捕鱼的人。2、但:只。爱:喜欢。3、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4、君:你。5、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6、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7、风波:波浪。8、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赏析《江上渔者》纸短情长,艺术上颇具特色。全诗无一僻字生词,通俗自然,可谓孺婴会吟,老妪能解。然而,它不像白开水般索然无味,而似醇醪般耐人寻味。于质朴中见厚意,于平淡处见深情,达到了苏轼所说的“似淡实美”的境界,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大特色是,言情述志,欲露还藏。大凡在发抒情感、表现主题上能真正做到“欲露还藏”的诗作,往往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2023-09-10 12:57:071

江上渔者这首诗的意思

音译】: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请您看那一夜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2023-09-10 12:57:272

江上渔者的诗意

江上渔者的诗意 《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 原文: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爱:喜欢 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5、君:你。 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8、风波:波浪。 诗意: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范仲淹作为北宋着名政治家,少有大志,刻苦自励。在宋仁宗时,他主持了庆历新政,终因旧势力的阻挠,新政失败,遭贬外调,但他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因而那澎湃的激流、轰鸣的巨涛,强烈冲击着他的心,故以如椽大笔诉渔民疾苦。 范仲淹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见风浪中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从而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淮上渔者 郑谷 淮上渔者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译文及注释】 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刚才他钓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准备在荻花中生火准备煮鱼吃。 1、白头波:江上的白浪。 2、白头翁:鸟类的一种,文中指白头发的老渔翁。 3、逐:跟随,随着。 4、浦:岸边,或为风的呼呼声。 5、荻(d) :生在水边的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花呈紫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诗句近乎俗语,但情理兼备,意境高雅,读来如饮醇酒,满口生香,使人仿佛正在欣赏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 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歌咏渔民如何撒网捕鱼,而是以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为读者描述了老人一家以渔为业、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的生活境况。显然,随波逐流的漂泊生活是十分艰辛的。然而人穷志不穷,苦中乐无穷,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诗句又把读者带入了欣喜欢快的垂钓画面,给人一种向往、激动、幸福的感受。老人家刚刚钓获一条尺长的鲈鱼,鱼在滩边草中活蹦乱跳,儿子兴高采烈地连忙摘钩宰鱼,孙子欢蹦乱跳地在芦荻丛中拾来干枯荻柴,只见老人家的儿孙俩用一把带花的荻叶裹起从灶灰中刨出的火炭埋头吹火,烟熏火燎,浑汗直流 老人家钓获一条鲈鱼,给一家人带来了欢快的忙碌,也带来了自然和谐生活氛围的幸福感受。 这首诗言词纯朴自然,毫无修饰雕琢的痕迹,使读者过目难忘,激昂吟诵,沉醉于垂钓的乐趣之中。须要说明的是古时没有打火机甚至火柴,人们生火只能用火镰敲击石英石片获取火种点燃火草后再引燃柴禾,生火程序相当麻烦。因此,人们便用灶灰把未熄灭火炭焐起来保存火种,待再次生火时扒开灶灰拈取火炭裹在易燃柴禾中吹燃就可以生火了。儿孙吹火荻花中虽然只描写生火的情景,却包罗了收拾和烹鱼以及张罗饭菜的全过程,无不充满欢乐的气氛。荻是一种类似芦苇的植物,生长在水边,干枯的芦荻叶及花易燃,可当作柴禾。 我是垂钓爱好者,非常喜爱这首《淮上渔者》诗,每当休闲于烟波岸柳、纵情于野河苇滩、逍遥于操竿垂钓之时,往往默默吟诵这首诗,自我陶醉,享受垂钓的乐趣。 但愿广大钓鱼爱好者都喜欢《淮上渔者》,让它为咱们休闲垂钓歌咏助兴,开拓境界,使休闲垂钓获得无穷的乐趣。 江上 王士禛 江上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赏析】 此诗描写了深秋时节,江上白波涌起,而烟雨飘飘,天色阴暗,江上顿时给人沉沉的感觉。那滚滚的江水挟着深秋的寒气,风寒水冷,吴楚一带,秋意盎然。而两岸山峦经秋意的感染,树叶也被秋霜染成金黄,那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起,零落在秋山之坡,飘忽在秋水之上。树林里、天空中,一行行大雁南归,时起的雁声萦绕在天宇之间,萦绕在人们心头。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景物:空中,雁鸣阵阵,江上,白波涌起,四面,烟雨迷蒙,地上,落叶萧萧,多层面的渲染,秋的韵味就显得浓浓的足足的,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和效果。此诗一、二两句,就给人开阔辽远之感:吴头楚尾,是春秋时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在今江西省北部,那里,地域辽阔,山水相接,烟雨迷茫,江涛奔涌,此境此景,诗人非常激赏,足现其心胸之开阔,意境之开朗。三、四两句,既交待了渡江的时间、环境,更随意点染,勾勒出一幅由寒潮、山林、大雁、黄叶构成的秋江图,简洁洗炼,蕴藉含蓄。而秋江晚渡的意境,清爽脱俗,超然典雅,长髯白衫的先觉圣明凌虚于浩淼烟波之上,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江上吟 李白 江上吟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译文及注释】 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箫管之乐在船的两头吹奏着。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黄鹤楼上的仙人还有待于乘黄鹤而仙去,而我这个海客却毫无机心地与白鸥狎游。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并悬,而楚王建台榭的山丘之上如今已空无一物了。我兴酣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 1、江上吟,李白自创之歌行体。江,指汉江。此诗宋本、王本题下俱注云:一作江上游。 2、木兰,即辛夷,香木名。枻,同楫,舟旁划水的工具,即船桨。《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沙棠,木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汉成帝与赵飞燕游太液池,以沙棠木为舟。其木出昆仑山,人食其实,入水不溺。木兰枻、沙棠舟,形容船和桨的名贵。 3、玉箫金管,用金玉装饰的箫笛。此处指吹箫笛等乐器的歌妓。 4、樽,盛酒的器具。置,盛放。斛,古时十斗为一斛。千斛,形容船中置酒极多。 5、妓,歌舞的女子。 6、乘黄鹤,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西黄鹤山上,下临江汉。旧传仙人子安曾驾黄鹤过此,因而得名。一说是费文祎乘黄鹤登仙,曾在此休息,故名。 7、海客,海边的人。《列子黄帝篇》: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8、屈平,屈原名平,战国末期楚国大诗人,著有《离骚》《天问》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评价《离骚》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9、榭,台上建有房屋叫榭。台榭,泛指楼台亭阁。楚灵王有章华台,楚庄王有钓台,均以豪奢著名。 10、兴酣,诗兴浓烈。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山岳。 11、凌,凌驾,高出。沧洲,江海。 12、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东南流经湖北襄阳,至汉口汇入长江。汉水向西北倒流,比喻不可能的事情。[2] [3] 【赏析】 诗题一作江上游,大约是李白三四十岁客游江夏时所作。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 唐汝询讲这首诗的主题是此因世途迫隘而肆志以行乐也(《唐诗解》卷十三)。虽然讲得不够全面、准确,但他指出诗人因有感于世途迫隘的现实而吟出这诗,则是很中肯的。读着《江上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楚辞》的《远游》: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 这首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开头四句,虽是江上之游的即景,但并非如实的记叙,而是经过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现出华丽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木兰之枻沙棠舟,是珍贵而神奇的木料制成的;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响;美酒尊中置千斛,足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极写游乐的酣畅恣适。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仙人一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屈平一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仙人有待乘黄鹤,即使修成神仙,仍然还有所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我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岂不是比那眼巴巴望着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吗?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因此,俯仰宇宙,纵观古今,便得出了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庸夫俗子相反的认识: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原是很自然的,而这一联的警辟,乃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鲜明地对立起来。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这一联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属于进步的终归不朽,属于反动的必然灭亡;还有文章者不朽之大业,而势位终不可恃的这一层意思。 结尾四句,紧接屈平一联尽情发挥。兴酣二句承屈平辞赋说,同时也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极其豪壮,活画出诗人自己兴会飚举,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摇五岳,是笔力的雄健无敌;凌沧洲是胸襟的高旷不群。最末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承楚王台榭说,同时也把笑傲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了。不正面说功名富贵不会长在,而是从反面说,把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来一个假设,便加强了否定的力量,显出不可抗拒的气势,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基本上是积极的。另一方面,诗人把纵情声色,恣意享乐,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而歌颂,则是不可取的。金管玉箫,携酒载妓,不也是功名富贵中人所迷恋的吗?这正是李白思想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有明白的表现,成为很有个性特点的局限性。 全诗十二句,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浏亮。读起来只觉得它是一片神行,一气呵成。而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它绵密工巧,独具匠心。开头是色彩绚丽的形象描写,把读者立即引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中间两联,属对精整,而诗意则正反相生,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笔跌宕多姿。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出不尽的力量。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古诗江上的译文 。
2023-09-10 12:57:491

江上渔者的意思

江上渔者翻译是: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的美味。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原文: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作者——范仲淹词句注释1.渔者:捕鱼的人。2.但:只3.爱:喜欢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生活在近岸浅海夏秋进入淡水河川后,肉更肥美,尤以松江所产最为名贵。5.君:你。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8.风波:波浪一、创作背景:1、《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全诗用词精练,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了不平常的艺术效果。2、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二、景色江南水,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四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松江水上,没有不喜欢这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吴县人,生长在松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三、鉴赏1、《江上渔者》纸短情长,艺术上特色。全诗无僻字生词,通俗自然,可谓孺婴会吟,老妪能解。然而,它不像白开水般索然无味,而似醇醪般耐人寻味。于质朴中见厚意,于平淡处见深情,达到了苏轼所说的“似淡实美”的境界,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2、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大特色是,言情述志,欲露还。陆时雍曾在《诗镜总论》中提出这样的诗美标准:“善言情者,吞吐浅深,欲露还藏,便觉此中无限。”大凡在发抒情感、表现主题上能真正做到"欲露还藏”的诗作,往往耐人咀嚼,回味无穷。《江上渔者》正是这样的诗。诗旨在反映渔民江上捕鱼艰险,体恤民生疾苦。显然,在诗意上,它是师承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像张志和的《渔父》词写渔父写得那样富有闲情逸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而在表达上,又不似李诗那样直言不讳。它犹如烟零缭绕的山峰,乍看,藏头纳尾,或隐或现,朦胧不清,透过烟霉,则能识其"庐山真面目”;又仿佛是性格内向之人,其情愫蕴积于心,可谓声色不露。这首诗,除诗题外,中无一"渔者”字样,但通篇不离写渔者。前两诗,似乎仅是在直截了当地写江上来来往往的人(显然是指大商、贵族、权势显赫者,不是指黎民百姓,因为黎民百姓是吃不起名贵鲜美的鲈鱼的)只知道品鲈鱼的美味。其实,它也是在间接地写渔民本来嘛,肥美的鲈是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捕来的。不仅如此,这两句诗还有着这样的潜台词:江上往来人,不知渔者苦。这主要是着于"但爱"”二字。这样写,就为下文写渔者生活艰险,体现作者关怀民痪的思想作铺垫,言在此而意在彼。3、后两句诗,笔锋地转,描绘了一幅令人怵目惊心的画面:一叶厢舟,在风波里颠簸挣扎,忽而涌浪尖,忽而跌入浪谷,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倾覆的危险。这里,虽然没有出现渔者的具体形象,也没有直言渔者打鱼之苦、生命之危,但我们透过一叶扁舟浮沉于洁烟波中的情景,从"一叶舟”与"风波”一小一大之物的强烈对比中,不难感觉到渔者的存在,体察到渔者艰辛的生活、危险的处境,了解到当时吃鱼者不打鱼、打鱼者不吃鱼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社会现实,也分明可以触摸到诗人关切与同情渔民之心:"江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不知渔者苦;我渔者苦,乃作渔者诗,愿君同吾意”。这两句诗景中有情,情寓于景,与前两句诗正好相互映衬,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得那深邃的思想、真挚的深情欲露还臓,尽在不言中。其艺术效果要远胜过直说渔者的境遇苦。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023-09-10 12:57:581

《江上渔者》 全诗解释

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注释〕1.渔者:捕鱼的人。2.但:只。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3.君:你。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4.出没:忽隐忽现。〔简析〕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2023-09-10 12:58:192

江上渔者古诗的意思

全诗意思为:江上来往的人只知道喜爱鲈鱼的鲜美味道,请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家,他们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捕鱼,既辛苦又危险。 《江上渔者》这首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历来被人们所传颂,究竟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呢?下面请跟随我一起去了解这首古诗吧。 详细内容 01 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02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爱:喜欢 ④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⑤君:你。 ⑥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⑦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⑧风波:波浪。 03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 04 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05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2023-09-10 12:58:301

江上渔者的翻译

《江上渔者》的译文如下:原文: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注释:1、渔者:捕鱼的人。2、但:只。爱:喜欢。3、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4、君:你。5、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6、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7、风波:波浪。8、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赏析《江上渔者》纸短情长,艺术上颇具特色。全诗无一僻字生词,通俗自然,可谓孺婴会吟,老妪能解。然而,它不像白开水般索然无味,而似醇醪般耐人寻味。于质朴中见厚意,于平淡处见深情,达到了苏轼所说的“似淡实美”的境界,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大特色是,言情述志,欲露还藏。大凡在发抒情感、表现主题上能真正做到“欲露还藏”的诗作,往往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2023-09-10 12:58:381

江上渔者的意思是什么?

《江上渔者》的译文:江岸上是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只是喜欢鲈鱼鲜美的味道。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在滔滔风浪中若隐若现。《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注释渔者:捕鱼的人。但:单单,只是。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波浪。赏析全诗描绘了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全诗前两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描绘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但人们不知道鲈鱼捕捉不易,不能体察捕鱼者的艰辛,作者借此表现出世道之不公平。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表现了诗人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2023-09-10 12:58:531

江上渔者意思

《江上渔者》的意思是在江上打渔的人,《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 原文: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的美味。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当时范仲淹四十六岁,主政苏州,为治水患,正在苏常一带察看水情。目睹江中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忽浮忽沉,感慨赋诗。 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023-09-10 12:59:021

《江上渔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江上渔者》的译文:江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只是喜欢鲈鱼鲜美的味道。你看那像是树叶般漂浮在水上的小船,在滔滔风浪里若隐若现。《江上渔者》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全文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江上渔者》范仲淹〔宋代〕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的赏析首句说“江上往来人”写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但爱鲈鱼美”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渔者》的创作背景《江上渔者》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2023-09-10 12:59:101

江上渔者的全诗

《江上渔者》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扩展资料:《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作品鉴赏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作者简介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2023-09-10 12:59:181

《江上渔者》的古诗原文是什么?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023-09-10 12:59:392

江上渔者这首诗是在什么地方

江苏松江
2023-09-10 12:59:485

江上渔者的全诗翻译

江上渔者翻译是: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的美味。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原文: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作者——范仲淹词句注释1.渔者:捕鱼的人。2.但:只3.爱:喜欢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生活在近岸浅海夏秋进入淡水河川后,肉更肥美,尤以松江所产最为名贵。5.君:你。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8.风波:波浪一、创作背景:1、《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全诗用词精练,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了不平常的艺术效果。2、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二、景色江南水,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四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松江水上,没有不喜欢这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吴县人,生长在松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三、鉴赏1、《江上渔者》纸短情长,艺术上特色。全诗无僻字生词,通俗自然,可谓孺婴会吟,老妪能解。然而,它不像白开水般索然无味,而似醇醪般耐人寻味。于质朴中见厚意,于平淡处见深情,达到了苏轼所说的“似淡实美”的境界,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2、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大特色是,言情述志,欲露还。陆时雍曾在《诗镜总论》中提出这样的诗美标准:“善言情者,吞吐浅深,欲露还藏,便觉此中无限。”大凡在发抒情感、表现主题上能真正做到"欲露还藏”的诗作,往往耐人咀嚼,回味无穷。《江上渔者》正是这样的诗。诗旨在反映渔民江上捕鱼艰险,体恤民生疾苦。显然,在诗意上,它是师承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像张志和的《渔父》词写渔父写得那样富有闲情逸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而在表达上,又不似李诗那样直言不讳。它犹如烟零缭绕的山峰,乍看,藏头纳尾,或隐或现,朦胧不清,透过烟霉,则能识其"庐山真面目”;又仿佛是性格内向之人,其情愫蕴积于心,可谓声色不露。这首诗,除诗题外,中无一"渔者”字样,但通篇不离写渔者。前两诗,似乎仅是在直截了当地写江上来来往往的人(显然是指大商、贵族、权势显赫者,不是指黎民百姓,因为黎民百姓是吃不起名贵鲜美的鲈鱼的)只知道品鲈鱼的美味。其实,它也是在间接地写渔民本来嘛,肥美的鲈是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捕来的。不仅如此,这两句诗还有着这样的潜台词:江上往来人,不知渔者苦。这主要是着于"但爱"”二字。这样写,就为下文写渔者生活艰险,体现作者关怀民痪的思想作铺垫,言在此而意在彼。3、后两句诗,笔锋地转,描绘了一幅令人怵目惊心的画面:一叶厢舟,在风波里颠簸挣扎,忽而涌浪尖,忽而跌入浪谷,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倾覆的危险。这里,虽然没有出现渔者的具体形象,也没有直言渔者打鱼之苦、生命之危,但我们透过一叶扁舟浮沉于洁烟波中的情景,从"一叶舟”与"风波”一小一大之物的强烈对比中,不难感觉到渔者的存在,体察到渔者艰辛的生活、危险的处境,了解到当时吃鱼者不打鱼、打鱼者不吃鱼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社会现实,也分明可以触摸到诗人关切与同情渔民之心:"江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不知渔者苦;我渔者苦,乃作渔者诗,愿君同吾意”。这两句诗景中有情,情寓于景,与前两句诗正好相互映衬,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得那深邃的思想、真挚的深情欲露还臓,尽在不言中。其艺术效果要远胜过直说渔者的境遇苦。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023-09-10 13: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