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求 曹克明字尧卿 文言文全篇翻译!!!

2023-10-02 01:03:19
共1条回复
CarieVinne

曹克明(北宋将领)编辑曹克明[1],字尧卿,曹光实从子,雅州百丈人。既生,会敌攻百丈县,父光远遇害,姆抱克明匿苇蒲中得免。既长,喜兵法,善骑射,从父光实奇之。补为衙内都虞候。光实击敌于葭芦州,战殁。克明时护辎重在后,闻光实死,惧军乱,秘不发丧。阳令人西来传光实命还军银州,而潜与仆张贵入敌中,获光实尸以还,葬京师,由是显名。初,蜀人留京师者禁不得还乡里,克明以母老,间道归。李顺反,闻克明将家子,且有名,欲胁以官。克明携母遁山谷,夜止神祠中,梦有人叱之起,既觉而去,贼果至。及贼陷雅州,克明募众数万人以迎王师,遂复名山、火井、夹江等九县。分兵嘉、眉、邛三州,立七砦以邀贼。复收雅州,斩六十余人,贼将何承禄等走云南。蜀平,擢西头供奉官、黎州兵马监押。以余寇未息,权邛州驻泊巡检。明年,峡路溃卒邓绍等复起攻雅州,克明又平之。还军邛州,遇贼王珂,战于延贡镇,击以矛,中左踝。后又设伏山下,以数十骑与贼接战,克明伪北,而所部失期,伏不发。克明挺身走,贼追急,乃倚大石引弓三发,毙三人,由是获免。入朝,改内殿崇班,为温、台等七州都巡检使。景德中,蛮寇邕州,改供备库副使、知邕州。左、右江蛮洞三十六,克明召其酋长,谕以恩信,是岁承天节,相率来集。克明慰拊,出衣服遗之,感泣而去。独如洪峒恃险不至,克明谕两江防遏使黄众盈引兵攻之,斩其首领陆木前,枭于市。宜州澄海军校陈进反。时郁江暴涨,州城摧圯,克明率丁夫伐木为连舫,维之水上,状如郛郭。又多张旗帜,浮巨筏,陈兵其上,为守御备。募溪峒兵三千,而黄众盈亦济兵千五百,将趣象州。会巡抚使曹利用约克明会兵,行次贵州,遇贼,大败之,斩首四百余级。贼平,利用专其功。代还,真宗问南方事,对称旨,赐一子官,迁供备库使,江、淮、两浙都大提举捉贼。克明使人捕贼,辄出私钱资之,以故人人尽力。视贼中趫勇者,释缚,使还捕其党,前后获千余人。知江宁府张咏以其事闻,赐钱四十万,领平州刺史、知辰州。抚水蛮叛,徙宜、融、桂、昭、柳、象、邕、钦、廉、白十州都巡检使兼安抚使。既至,蛮酋献药一器,曰“溪峒药”,药箭中人,以是解之可不死。克明曰:“何以验之?”曰:“请试以鸡犬。”克明曰:“当试以人。”乃取药箭刺酋股而饮以药,即死,群蛮惭惧而去。是年冬,安抚都监王文庆、马玉出天河砦东,克明与中人杨守珍出环州樟岭西,磴道危绝,林木深阻,蛮多伏弩以待。玉所向力战,屡败蛮军。是时朝廷意在招附,数诏谕克明,而克明亦惮深入,屡移文止玉。玉至如门团,为蛮所扼,不得进。克明迁延顾望,月余,乃至抚水州,与知州蒙承贵等约盟而还。未几,知桂州兼管勾溪峒公事,始置溪峒司。又奏阅广南两路土军为忠敢军。州人覆茅为屋,岁多火,克明选北军教以陶瓦,又激江水入城,以防火灾。代还,知滁州,徙鼎州。会交阯李公蕴寇邕州,以文思使复知邕州。既至,遣人入交阯谕以利害,公蕴拜表谢罪。迁西上阁门使,历知登、舒、邵三州,复徙鼎州,卒。

相关推荐

红高粱余司令是谁

莫言笔下的这位“传奇英雄余占鳌”即小说里的“我爷爷”,他的原型就是在胶县(今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曹克明。1938年4月16日,曹克明率领队伍在胶莱河古渡孙家口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烧毁敌人汽车8辆,歼灭日军30多人,轰动了整个胶东,曹克明也被誉为“抗日英雄”——这就是《红高粱》中所描述的“我爷爷”在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曹克明部被解放军击溃,他孤身一人跑到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兼青岛警备司令丁治磐手下当了高级参议。后来,曹克明还干过政府国防部山东登莱青地区“义勇军总队”的副总队长,但不久以后即去台湾,据说1970年前后病故。《红高粱》余占鳌的人物形象由朱亚文饰演的余占鳌为孔武有力的杠子头,靠力气活去生存,他深深爱着九儿。这个人物阳光、阳刚、爷们儿,霸气十足,身上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他从一个“吃杠子饭”的轿夫逐渐成长为“吃拤饼的”土匪首领。抗战爆发,在民族大义面前,余占鳌和县长朱豪三等各方势力不计前嫌,停止争端,共同抗日。内忧外患之际,九儿带领队伍,将敌人引到了高粱地,点燃红高粱,与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生命在这片充满生命力的大地上撰写了一段爱与征服,野心和意志的传奇故事。
2023-09-10 15:02:051

张莆文言文

1. 求 曹克明字尧卿 文言文全篇翻译 曹克明字尧卿。出生后,正值敌人攻打百丈县,父亲曹光远遇害,保姆抱着曹克明躲在苇蒲中得以幸免。长大以后,喜欢兵法,擅长骑马射箭,叔父曹光实认为他不同寻常。曹光实在葭芦州击杀敌人,战死。曹克明当时在后面护送军需物资,听到曹光实死去,害怕军队混乱,保密不宣布死讯。假装人从西面来传达曹光实的命令回军银州,而暗中与仆从张贵深入敌军,得到曹光实的尸体回来,在京城安葬,由此出名。 起初,留在京城的蜀人被禁不能回家乡,曹克明因为母亲年老,抄小路回乡。李顺造反,听说曹克明是将家子弟,并且有名声,想胁迫来做官。曹克明带上母亲逃到山谷,夜晚住在神祠中,梦见有人大声喝斥他起身,他醒来后就离开,贼人果然来到。等到贼人攻陷雅州,曹克明招募几万人来迎接朝廷的军队,于是收复名山、火井、夹江等九县。分兵嘉州、眉州、邛州三州,建七座营寨来拦截敌人。又收复雅州,杀死六十多人,贼将何承禄等人逃到云南。因为残余的贼寇没有被平定,克明暂代邛州驻泊巡检。第二年,峡路败兵邓绍等人又起兵进攻雅州,曹克明又平定他们。回军邛州,遇到强贼王珂,在延贡镇交战,用矛击杀他,刺中王珂左脚踝。后来又在山下设伏兵,用数十骑兵与强贼交战,曹克明假装败逃,可所率军队错过时机,伏兵没能出击。曹克明引身而退逃走,强贼急追,他就靠在大石上拉开弓射了三箭,杀死三人,因此得以脱险。 景德年间,蛮寇入侵邕州,曹克明改任供备库副使、邕州知州。左右江有蛮洞三十六处,曹克明召集他们的酋长,以恩德信义晓谕他们。这年秋天,相随来集会。曹克明慰抚他们,拿出衣服送给他们,这些酋长感动得流泪而去。这年冬天,安抚都监王文庆、马玉从天河寨东面出兵,曹克明与宦官杨守珍从环州樟岭西面出兵,登山的石路极度危险,林木幽深阻隔,蛮人多埋伏弓弩手等待他们。马玉对敌奋力作战,多次打败蛮军。这时朝廷的意图在于招降使归附,多次下诏告知曹克明,而克明也害怕深入,多次送文书阻止马玉。马玉到了如门团,被蛮人阻截,不能前进。曹克明拖延观望,一个多月后,才到抚水州,与知州蒙承贵等人订立盟约而回。 不久,曹克明担任桂州知州,又上奏征编广南两路地方军为忠敢军。州人建屋用茅草盖顶,每年有很多火灾,曹克明挑选北方军人教他们用陶瓦盖顶,又阻断江水引进州城,来防火灾。任满回朝,为滁州知州,后调任鼎州,去世。 2. 长亭送别王实莆的全文内容 西厢记u30fb长亭送别1(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 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旦唱)〔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2,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4,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5。马儿迍迍6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7,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8;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9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旦唱)〔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10,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帮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11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12。 〔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13的,蹙愁眉死临侵地14。〔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15,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16。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17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18,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19〔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20。 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21,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科〕〔旦唱〕〔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22,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朝天子〕暖溶溶玉醅23,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24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25,蝇头微利26”,拆鸳鸯在两下里。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夫人云〕辆27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 〔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28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29。 〔下〕〔旦唱〕〔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在梦也难寻觅。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30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旦云〕君行别无所谓,口占一绝31,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32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 3. 【徐复传曾巩徐复字希颜,兴化军莆田人 8 . C ( 应为“劝说” ) 9 . B ( 为:介词,给; A “也”:陈述 / 判断; C “乃”: 表顺接,于是; / 表条件,才; D “以”: 介词,在; / 介词,用,拿 ) 10 . A ( (B “ 后应林 瑀 的邀请留在了登闻鼓院 ”错,从原文看应是仁宗留徐复在登闻鼓园; C 应是范仲淹对徐复礼遇和敬重;从原文看主语并没有发生转换; D “榜其居”是在其居处挂“高士坊”三个字的匾额。 “赞曰”是作者曾巩所赞。 ) 文言文参考译文: 徐复字希颜,是兴化军莆田人。 曾经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回去以后,就没有再考了。他广泛地学习,对于书,没有什么不读的,尤其精通星历、五行、数术的学说,世人很少有比得上他的。 他为人洒脱不拘,有远大志向,(常常)告诫勉励自己,不追求当时社会的声名。乐于接受自己该得的东西,说富贵不值得羡慕,贫贱不值得担忧。 所以(他)住在偏僻巷子中,漏水的房屋里,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着糙米饭,有时竟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遇到别人,无论对方年幼、年长,(身份)高贵或低贱,他都非常恭敬,谨慎有礼。 他谈论起历朝历代的因袭和变革、兴盛和灭亡、对的和错的的道理,别人很少能赶得上(他)。然而他家中不曾储存书籍,他的记忆力竟然好到这个地步。 康定年中,李元昊叛乱,皇帝下诏寻求可以任用的文武人才,参知政事宋绶、天章阁侍读林 瑀 都推荐徐复。到了(朝廷)以后,宋仁宗在崇政殿接见了徐复,征求他对时局的意见,徐复对皇上说的,(皇帝)在社会上从来没有听到过。 仁宗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好。(皇上)一定要让他做官,徐复坚持推辞,(朝廷)于是让他的儿子徐 晞 做了官。 把徐复留在登闻鼓院,与林 瑀 一同编修《周易会元纪》。一年多以后,(徐复)坚决请求向东回去。 宋仁宗认为他品德高尚,用帛作礼品赠给他,并赐给他“冲晦处士”的称号。 徐复在吴地游学的时间很长,于是就在杭州住了下来。 州官每次到了之后,一定先对他施礼,然而徐复未曾愿意到衙门(答谢)。范仲淹做杭州知州时,多次到徐复的住处去拜访和慰问,对他很是礼遇和敬重。 范仲淹曾说,西边的战争又打起来了,徐复预测出停战的时间,又在斗宿星和牛宿星之间曾经有星象变动的情况,徐复说吴地将会发生大的瘟疫,死亡的人数将达到十万。后来(事情的发生)都如他所说的。 徐复平时拿《周易》《太玄》来教授学生。有人劝徐复著书立说,徐复说:“古代圣贤写的书籍已经齐备了,只是求学之人不能探求到,我又去写什么,来在后世求取声名呢?晚年取出自己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了。 现在他家在存有的十多本书,都出自(他的)学生、朋友之家。 (选自《唐宋八大家全集》)。 4. 古文翻译 唐代宗时期,湖州刺史李季卿到维扬(就是今天的扬州)与陆羽相逢。李季卿一向倾慕陆羽,很高兴,便于陆羽说"陆君善于品茶,天下闻名,这里的扬子江南零水又特别好,二妙相遇,千载难逢"。因而命令军士执瓶操舟,到江中去取南零水。 陆羽趁军士取水的时间,把各种品茶器具一一放置停顿。不一会,水送到了。陆羽用杓在水面一扬说"这水倒是扬子江水,但不是南零段的,好象是临岸之水"。军士说"我乘舟深入南零,有许多人看见,不敢虚报"。 陆羽一言不发,端起水瓶,倒去一半水,又用水杓一看,说:"这才是南零水"。军士大惊,急忙认罪说:"我自南零取水回来,到岸边时由于船身晃荡,把水晃出了半瓶,害怕不够用,便用岸边之水加满,不想处士之鉴如此神明。" 李季卿与来宾数十人都十分惊奇陆羽鉴水之技,便向陆羽讨教各种水的优劣,并用笔一一记了下来。 5. 求文档:明代张翰《松窗梦语》中关于轿夫和鞋的故事 张澣初任御史参见都台王廷相时,王廷相给他描述了一桩见闻:昨日乘轿进城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他从灰厂到长安街时,还择地而行,怕弄脏新鞋.进城后,泥泞渐多,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中便“不复顾惜”了. 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澣听了这些话,“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后来,张澣升任明朝吏部尚书,建树颇多,我想与他牢记这些话不无关系. 这是王廷相告诫张澣为官之道其实这也是为人之道. 巴莆洛夫说:“原谅自己,就是堕落的开始.”万物之发端必于“一”,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一”,对每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
2023-09-10 15:02:251

曹克明与曹宝路的关系

根据公开资料,并没有二人关系的信息。以下是我了解到的其他信息:曹克明,男,1956年出生。曹克明的学术领域主要是是通信,同时他也是一位拥有多个职务的业者。曹宝路,男,出生于1958年。他目前是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曹克明和曹宝路的信息,建议从可靠的新闻或官方报告中获取。请注意,这些信息可能不准确或具有个人偏见,因此您需要寻找更多可靠的来源来验证这些信息。
2023-09-10 15:02:332

高粱红了纵队司令原型

高粱红了纵队司令原型是曹克明。小说《高粱红了》是莫言的成名作,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1980年代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张艺谋导演,姜文和巩俐联袂主演,红极一时,获得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高粱红了》描写了抗战争期间,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旅程,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真实原型,在地方史料和当地传说中至今仍能找到他们的踪迹。他的原型就是在胶县(今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司令曹克明,1930年代曾在当过会计的单明斋与曹克明是同学,两人非常熟悉。单明斋回忆说,曹克明是高密西乡人,先后就读于高密县小、山东省立一中和北京中国大学。在北京读书期间曹克明加入毕业后受委派回乡开展工作,担任了支部书记。基本信息《高粱红了》是由导演刘家执导,朱亚文、喻恩泰、甘婷婷、王挺主演的革命历史剧。该剧于2010年10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
2023-09-10 15:02:431

曹克明的儿子叫什么

根据公开资料,暂时没有找到与曹克明儿子相关的信息。
2023-09-10 15:02:593

红高粱的戴九莲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

不存在。戴凤莲是莫言(管谟业)以其奶奶和二姑为原型塑造的人物形象。据莫言哥哥管谟贤介绍,《红高粱家族》女主人公“九儿”和自己奶奶的共同点是,奶奶也姓戴。“记忆里,奶奶非常勇敢能干,做饭也很好吃。”而被迫嫁给麻风病人,则是真实发生在莫言堂姑母身上的事情。莫言的奶奶姓戴,没有大名,人们称呼她为管戴氏。尽管《红高粱家族》里的奶奶也姓戴,但莫言的奶奶却远没有九儿那般泼辣风流。她是一位极普通的老式家庭妇女”。小说中“我奶奶”的爹为了对方的一头骡子、强迫“我奶奶”嫁给一个麻风病人的情节是莫言家族的真事。莫言的三爷爷死去后,大爷爷做主给二姑姑订了一门亲事,大爷爷明明知道对方是麻风病人。但是看见这家有“一匹大驴,一头大牛,一辆大车,还有几亩好地,明摆着的好日子”,还是不顾家人们的反对订了婚,结果莫言的二姑姑婚姻不幸,四十多岁就死去了。《红高粱家族》里‘我奶奶"也是嫁给一个麻风病人,是从这个故事原型里边来的。扩展资料:《红高粱》中余占鳌的历史原型:曹克明是高密西乡人。据《高密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为便于胶县、平度两县的日本驻军联系、协防,日军征用高密、平度、胶县等地的民夫40多万人修筑胶平公路。修路毁坏沿途庄稼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的骡马、大车也被鬼子洗掠一空。公路修好后,日军每日乘车往返巡逻,路边的树木、牛羊甚至行人都成了他们比试枪法的靶子,常有无辜村民死在他们枪下。日军恶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仇恨,曹克明决定在胶平公路打一个伏击战,教训一下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兵。据《高密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中《忆孙家口伏击战》一文介绍:1938年4月16日上午,8辆日军汽车进入曹克明的埋伏圈,指挥员一声令下,游击队员们居高临下,枪弹齐发。日军慌忙躲到车底顽抗,由于游击队刚刚组建,战士们还缺乏作战经验,先后有数人中弹牺牲。情急之下,一名有经验的老队员率领十多人,每人抱一捆点燃的高粱秸,奋不顾身地将汽车点燃,浓烟和大火把鬼子从车底赶出。经过一番激烈战斗,除一名鬼子兵躲进路边的高粱秸漏网外,其余全被击毙。上述这些记载就是《红高粱家族》相关情节的原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戴凤莲
2023-09-10 15:03:161

曹克明的人物履历

曹克明(1903—1971),山东省诸城市人(另说高密市人)。原名世德,字克明,国民党将领。先后就读于高密县中附小,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北平私立中国大学。大学毕业后,任山东省教育厅视导。
2023-09-10 15:03:271

曹克明的介绍

曹克明山东省诸城市人,大学毕业后,任山东省教育厅视导。1927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被安排到中共山东省委工作。1929年4月调任中共青岛市委常委, 5月代理青岛市委书记。后入中国国民党中央训练团高级班受训,1949年夏去台湾,不久退役。1971年病故。
2023-09-10 15:03:431

曹克明的女儿叫什么

大女儿曹克俭,1982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毕业后,又在云南大学学习隋唐经济史专业,获硕士学
2023-09-10 15:04:091

曹克明的人物简介

曹克明 ,字尧卿,曹光实从子,雅州百丈人。既生,会敌攻百丈县,父光远遇害,姆抱克明匿苇蒲中得免。既长,喜兵法,善骑射,从父光实奇之。补为衙内都虞候。光实击敌于葭芦州,战殁。克明时护辎重在后,闻光实死,惧军乱,秘不发丧。阳令人西来传光实命还军银州,而潜与仆张贵入敌中,获光实尸以还,葬京师,由是显名。
2023-09-10 15:04:171

曹克明的人物评价

曹克明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明磊落、清正廉洁的一生。他始终胸怀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对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言行一致地履行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他坚持讲党性、讲原则、讲大局,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作风正派,为人坦诚,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始终保持共产党员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2023-09-10 15:04:351

曹克明的人物生平

1927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被安排到中共山东省委工作。1929年4月调任中共青岛市委常委, 5月代理青岛市委书记。7月2日中共山东省委遭破坏,经团省委和中共青岛市委商定,由曹克明、党维蓉、徐宝铎3人组成中共山东省临时委员会。8月任改组后的临时省委常委、巡视员,11月到潍县巡视,任新组建的中共潍县县委书记。1930年5月叛变投敌,于当月6日拂晓带领潍县国民党警察逮捕了潍县县委委员于画舫、张子宾等人,使潍县党组织遭到极大破坏。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山东第八区游击第六总队总队长,兼莱阳县县长,继任保安第六团团长兼昌邑县县长,鲁苏战区游击第二纵队第五支队支队长,三民主义青年团鲁东区交通分站主任、青威分团干事,保安第十三旅旅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事特派员,保安第十旅旅长,山东挺进军第三十六纵队司令等职。抗战胜利后,所部奉命改编为山东警备第二旅,任副旅长,兼军委会第十一缓靖区公署高级参谋。后入中国国民党中央训练团高级班受训。结业后,即返青岛,任国防部山东登莱青地区“人民剿匪义勇军总队”副总队长。1949年夏去台湾,不久退役。1971年病故。
2023-09-10 15:04:481

余占敖原型是高密哪个土匪

余占鳌的原型是曾经在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曹克明。
2023-09-10 15:05:052

余占鳌的人物原型

小说里“我爷爷”余占鳌的原型是在山东胶县(今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曹克明。曹克明是高密西乡人。据《高密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为便于胶县、平度两县的日本驻军联系、协防,日军征用高密、平度、胶县等地的民夫40多万人修筑胶平公路。修路毁坏沿途庄稼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的骡马、大车也被鬼子洗掠一空。公路修好后,日军每日乘车往返巡逻,路边的树木、牛羊甚至行人都成了他们比试枪法的靶子,常有无辜村民死在他们枪下。日军恶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仇恨,曹克明决定在胶平公路打一个伏击战,教训一下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兵。据《高密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中《忆孙家口伏击战》一文介绍:1938年4月16日上午,8辆日军汽车进入曹克明的埋伏圈,指挥员一声令下,游击队员们居高临下,枪弹齐发。日军慌忙躲到车底顽抗,由于游击队刚刚组建,战士们还缺乏作战经验,先后有数人中弹牺牲。情急之下,一名有经验的老队员率领十多人,每人抱一捆点燃的高粱秸,奋不顾身地将汽车点燃,浓烟和大火把鬼子从车底赶出。经过一番激烈战斗,除一名鬼子兵躲进路边的高粱秸漏网外,其余全被击毙。上述这些记载就是《红高粱家族》相关情节的原型。
2023-09-10 15:05:141

红高粱是真实的吗

小说《红高粱》是莫言的成名作,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先人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旅程。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真实原型,在地方史料和当地传说中至今仍能找到他们的踪迹。  “我爷爷”是谁?  小说《红高粱》开篇就是这样一句话:“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莫言笔下的这位“传奇英雄余占鳌”即小说里的“我爷爷”,他的原型就是在胶县(今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曹克明。  上世纪30年代曾在高密县政府当过会计的单明斋与曹克明是同学,两人非常熟悉。单明斋回忆说,曹克明是高密西乡人,先后就读于高密县小、山东省立一中和北京中国大学。在北京读书期间曹克明加入共产党,毕业后受组织委派回乡开展工作,担任了中共高密县南郭庄支部书记。  1928年,中共山东省委派人到南郭庄一带建立贫民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南郭庄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贫民会,成员达200余人。后来,曹克明等人又相继在潍河东岸的一些村庄建立了贫民会组织,随着会员的日益增多,高密县委决定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  农历八月二十一日晚,暴动开始。曹克明率领暴动农民烧毁了南郭庄的四门和几家地主的房子,分了地主家的粮食财产。并且在大街上摆了桌子,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政权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的消息一传开,县政府马上组织联庄会反击,贫民会抵挡不住,坚持不到一月就宣告失败,曹克明也逃离高密。  1930年前后,曹克明担任了中共潍县(今潍坊)县委书记,他决定利用潍县桥西山会的机会,发动武装暴动,建立革命武装。为此,中共潍县县委专门成立了“暴动委员会”,由县委书记曹克明任党代表、县委委员徐宝铎任司令,组织附近十几个村的农民参与暴动。后来因当地政府防伺甚严,“暴动委员会”临时改变了计划,停止行动。  “余占鳌”后来去了台湾  暴动流产后,曹克明叛变了革命。  关于这段历史,《高密党史资料》中有一篇名为《关于高密斗争的点滴回忆》的文章,介绍得非常详细。该文作者耿梅村,原来曾在潍县、高密一带从事地下工作,他在文章中说:“1929年5月至1930年上半年,曹克明来潍县任县委书记。……事后(指“潍县桥西山会暴动”一事)曹克明要回家看看,说家里还有几棵梧桐,想卖掉弄点经费。一回家,即被家里人看起来,由动摇而叛变。这是1930年春天的事。曹克明叛变后,潍县党组织又遭到一次破坏,于清书同志(字画舫,是我介绍的党员,曾任省委秘书)被捕了。1931年4月5日,清书同邓恩铭等二十一位同志,都惨遭杀害。”  曹克明变节后,回乡参加了当地的联庄会。并利用联庄会拉起了一支队伍,又收编了附近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装,手下有了一千多号人马,成了高密一带呼风唤雨的人物。  当时驻潍县的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八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是厉文礼,抗战爆发后,他将所属各县自卫团、联庄会及各地抗日游击队重新组合,把规模较大的几支改编为直属部队,曹克明部编为第六游击总队,后更名为山东省第八专区保安六团,曹克明先后担任总队长和团长。  1938年4月16日,曹克明率领队伍在胶莱河古渡孙家口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烧毁敌人汽车8辆,歼灭日军30多人,轰动了整个胶东,曹克明也被誉为“抗日英雄”——这就是《红高粱》中所描述的“我爷爷”在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曹克明部被解放军击溃,他孤身一人跑到国民党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兼青岛警备司令丁治磐手下当了高级参议。后来,曹克明还干过国民政府国防部山东登莱青地区“人民剿匪义勇军总队”的副总队长,但不久以后即去台湾,据说1970年前后病故。  “青杀口”本是“孙家口”  电影《红高粱》中有个地方叫“青杀口”,《酒神曲》中这样唱道:“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由此可知此地是个凶险所在。其实“青杀口”的原型就是高密东北乡的孙家口,村头有座石桥,横跨胶莱河,据当地老人讲,这座桥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红高粱》中伏击日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即著名的“孙家口伏击战”。  《高密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为便于胶县、平度两县的日本驻军联系、协防,日军征用高密、平度、胶县等地的民夫40多万人修筑胶平公路。修路毁坏沿途庄稼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的骡马、大车也被鬼子洗掠一空。公路修好后,日军每日乘车往返巡逻,路边的树木、牛羊甚至行人都成了他们比试枪法的靶子,常有无辜村民死在他们枪下。日军恶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仇恨,曹克明决定在胶平公路打一个伏击战,教训一下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兵。  据《高密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中《忆孙家口伏击战》一文介绍:1938年4月16日上午,8辆日军汽车进入曹克明的埋伏圈,指挥员一声令下,游击队员们居高临下,枪弹齐发。日军慌忙躲到车底顽抗,由于游击队刚刚组建,战士们还缺乏作战经验,先后有数人中弹牺牲。情急之下,一名有经验的老队员率领十多人,每人抱一捆点燃的高粱秸,奋不顾身地将汽车点燃,浓烟和大火把鬼子从车底赶出。经过一番激烈战斗,除一名鬼子兵躲进路边的高粱秸漏网外,其余全被击毙。  击毙日本将军是误传  莫言在《红高粱》中则这样描述:“为了为我的家族树碑立传,我曾经跑回高密东北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重点,就是这场我父亲参加过的、在墨水河边打死鬼子少将的著名战斗。”高密孙家口伏击战纪念碑碑文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查阅现有的各种抗战史料及日本军事资料,我们发现日本陆军中没有叫“中岗弥高”的中将或者少将,倒是有一位名叫“中冈弥高”的陆军中将,与“中岗弥高”一字之差。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据知名旅日作家萨苏在《〈红高粱〉中击毙的日本军官是什么人?》一文中分析:“此人(中冈弥高)是日本陆军防空炮兵专家,曾经担任炮兵工兵学校校长,也参加过战史编写。不过他1940年还被颁发旭日一等勋章,应该不可能在1938年4月就已经阵亡。……中冈1938年9月还得过一枚瑞宝勋章,如果他4月在孙家口就阵亡了,不会给他死后授勋两次的。从以上事实判断,中冈并未死在孙家口战斗中。”  中冈弥高没有死在高密,但地方史料中为什么却说击毙了一名日本将军呢?据文史学者分析,当时日本军队等级观念很强,中冈的名望很高,学生又多,带他名片的人肯定不少。估计可能是游击队员从死去的日本兵身上搜出“中冈弥高”名片之类的东西,错将死者当成中冈本人了。结果后来以讹传讹,把“中冈弥高”传成“中岗弥高”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还需新的资料来证明。
2023-09-10 15:05:424

曹建民和曹克明是什么关系

曹健民(1903-1931),福建省龙岩县(今龙岩市新罗区)红坊乡南阳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斗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中共红坊区委组织委员。参加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反“会剿”斗争、土地革命斗争和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1931年春夏之间,因闽西苏区“肃社党”事件在永定县虎岗乡蒙冤罹难。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在重新审理该事件后为其平反,追认曹健民为革命烈士。曹克明,男,(1934.11—2014.9),河南南阳人。1951年11月参加工作。195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文化程度,高级经济师。十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政协江苏省第八届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中共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014年9月2日6时5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而曹克明的父亲是曹光远,而曹光远和曹建民是同一个时候的人,所以没有关系。
2023-09-10 15:05:521

字谕纪鸿儿文言文翻译2

1. 求 曾国藩家书 《字谕纪鸿儿》 的译文 译文 字谕纪鸿儿: 家中到营中来的人,大多数都称赞你举止大方,我对此稍感欣慰。世人多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做大官,我不希望后人做大官,只希望做个知书明理的君子。勤俭自立持家,习劳习苦,既安乐又巨人节俭,这就是君子。 我做官已有二十年了,不敢沾染一点儿官场习气,饮食起居,仍然遵守寒素家风,极其俭朴也可以,稍微丰盛点也可以,太丰厚那我就不敢了。凡是做官的人家,从俭朴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回到俭朴就困难了。你现在年纪还小,千万不要贪图奢华,不能养成懒惰的习惯。无论是大户人家和小户人家,士农工商各种人,只要勤俭节约,农业没有不兴旺的;骄奢怠倦,家业没有不衰败的。你读书写字不可以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掉自高曾祖父相传下来的家风。我的父亲和叔父,都是黎明就起床,这是你所知道的。 凡是富贵功名,都是命里注定,一半在于人力,一半在于天命。只有学做圣贤,才是全靠自己作主,与天命不相关涉。我有志学做圣贤,可小时候少了居家共恭谨的功夫,所以到如今还免不了时有戏言和戏谑的行为。你应该举止端庄,不随便说话,才是修养道德的基础。 (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夜) 由于打字实在是慢啊,这篇就打了两天,另一篇正在打,希望对你有用。 2. 急求两篇曾国藩的"字谕纪泽儿"的白话文翻译第一篇字谕纪泽儿: 十九日曾六来营,接尔初七日第五号家信并诗一首,具悉次日入闱,考具皆齐矣.此时计已出闱还家? 尔七古诗,气清而词亦稳,余阅之欣慰.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余所选钞五古九家,七古六家,声调皆极铿锵,耐人百读不厌.余所未钞者,如左太冲、江文通、陈子昂、柳子厚之五古,鲍明远、高达夫、王摩诘、陆放翁之七古,声调亦清越异常.尔欲作五古七古,须熟读五古七古各数十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古人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又云“煅诗来就且长吟”,可见古人惨淡经营之时,亦纯在声调上下工夫.盖有字句之诗,人籁也;无字句之诗,天籁也.解此者,能使天籁人籁凑泊而成,则于诗之道思过半矣. 尔好写字,是一好气习.近日墨色不甚光润,较去年春夏已稍退矣.以后作字,须讲究墨色.古来书家,无不善使墨者,能令一种神光活色浮于纸上,固由临池之勤染翰之多所致,亦缘于墨之新旧浓淡,用墨之轻重疾徐,皆有精意运乎其间,故能使光气常新也. 余生平有三耻:学问各途,皆略涉其涯俟.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识认,一耻也;每作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二耻也;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致屡变而无所成,迟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阁殊多,三耻也.尔若为克家之子,当思雪此三耻.推步算学,纵难通晓,恒星五纬,观认尚易.家中言天文之书,有《十七史》中各天文志,及《五礼通考》中所辑《观象授时》一种.每夜认明恒星二三座,不过数月,可毕识矣.凡作一事,无论大小易难,皆宜有始有终.作字时,先求圆匀,次求敏捷.若一日能作楷书一万,少或七八千,愈多愈熟,则手腕毫不费力.将来以之为学,则手钞群书;以之从政,则案无留牍.无穷受用,皆自写字之匀而且捷生出.三者皆足弥吾之缺憾矣. 今年初次下场,或中或不中,无甚关系.榜后即当看《诗经注疏》,以后穷经读史,二者迭进.国朝大儒,如顾、阎、江、戴、段、王数先生之书,不可不熟读而深思之.光阴难得,一刻干金! 以后写安禀来营,不妨将胸中所见、简编所得驰骋议论,俾余得以考察尔之进步,不宜太寥寥,此谕.。 3. 谕纪鸿 译文 译文: 勤俭自持,习惯劳苦,可以享受安乐。这就是君子。我为官二十年,从类不敢沾染半点官僚习气,饮食起居,还遵循简朴的家风,特别简朴也可以,稍微丰盛也可以,太过丰盛则我就不敢了。 凡是官宦人家,又简朴到奢侈容易,有奢侈到简朴难。你的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侈享受。不论大家庭还是小家庭,士农工商,只要勤苦节俭,没有不兴盛的,若骄奢倦怠,没有不衰败的。你读书不可以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败坏我们从曾祖就传下来的家风。我的父亲叔叔,都是黎明就起,这点你很清楚。 出自《曾国藩家书》。 4. 【文言文阅读周起字万卿,淄州邹平人 13.D 14.A 15.B 16.(1)周意担任卫州知州时,因犯罪被削去官职,周起才十三岁,到京城为父辨冤,他父亲才官复原职。 (大意2分,“坐事”“诣”“讼”各1分) (2)跟从皇上祭祀汾阴,暂代河中府,后来移任永兴、天雄军中,所到之处,作风刚烈,皇上多次下诏褒奖。(大意2分,“从祀”“权知”“褒谕”各1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要先推知句子大意,本句大意理解是“起善于倾听判断,明辨细密,没有积压的公务。 真宗曾经亲到官衙慰问,周起奏请说:‘陛下从前未登基时在这里住过,我请求避开这个正堂,搬到堂下西廊屋去。"皇上下诏同意了他的意见,并给大堂起名为继照堂”。 之后结合断句的一般规律,如“真宗”“起”“陛下”作为主语其前断开。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A.“真宗、仁宗”不是谥号,是庙号。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 试题分析:B“周起纠正那些虽已判决但确有冤情的案子”分析有误。文本内容是:周起请求将那些已经判决但事实确有冤情,以及官吏胡乱拷打的犯人,一并听取他们的申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要先明确句子考点,之后在补充省略成分和调整语序的基础上串联成句即可。本题涉及的考点有(1)“坐事削官”被动句,因犯罪被削去官职;“诣”到;“讼”诉讼,辨冤。 (2)“从祀”跟从皇上祭祀;“权知”暂代;“褒谕”下诏褒奖。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翻译:周起字万卿,淄州邹平人。 生下来时下颌丰满,父亲周意认为他很奇特,说:“这孩子一定光耀我门楣。”因此起名为起。 周起幼时便聪慧如成人。周意担任卫州知州时,因犯罪被削去官职,周起才十三岁,到京城为父辨冤,他父亲才官复原职。 后考中进士,担任齐州将作监丞。又提拔为著作佐郎,多次升迁,官至户部度支判官。 真宗北伐,周起管理随军粮草事宜,不久,担任东京留守判官,兼任掌管闻鼓院。以右正言的身份掌管文书,暂且兼任吏部流内铨。 皇帝封泰山,他担任御史中丞,所到之处采访官吏的能力大小及百姓疾苦状况,来报知朝廷。东封还朝后,皇帝近臣都歌功颂德,唯有周起以居安思危来劝诫。 刚开始设置纠察刑狱司时,让周起担任首任官,于是周起请求将那些已经判决但事实确有冤情,以及官吏胡乱拷打的犯人,一并听取他们的申诉,皇上听从了他。提拔为枢密院直学士、暂时代理开封府尹。 周起善于倾听判断,明辨细密,没有积压的公务。真宗曾经亲到官衙慰问,周起奏请说:“陛下从前未登基时在这里住过,我请求避开这个正堂,搬到堂下西廊屋去。” 皇上下诏同意了他的意见,并给大堂起名为继照堂。周起曾经在殿中奏事,恰逢仁宗降生,皇帝说:“你知道我有喜事吗?应该祝贺我有儿子了。” 皇上随即进入后宫,怀揣金钱出来,掏出赏赐给周起。跟从皇上祭祀汾阴,暂代河中府,后来移任永兴、天雄军中,所到之处,作风刚烈,皇上多次下诏褒奖。 授给事中一职,担任礼部侍郎。周起素来与寇准友好,曾经与寇准到同僚曹玮家饮酒,不久客人都回去了,唯独周起与寇准都大醉了,深夜才回去。 第二天上朝拜见皇上,把过错归于自己,向皇上跪伏谢罪。真宗笑着说:“天下太平无事,大臣一起饮酒,有什么过错呢?”寇准将要被贬官,周起也被降职为户部郎中,后又降职为太常少卿。 后来恢复为礼部侍郎,因疾病请求执政颍州,迁调陈州。死后,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为“安惠”。 周起性情周全细密,凡是上奏事情以及书面应答宫中的文书,随后就烧掉草稿,所以他的言语看法,外人没有知晓的。他家里藏书至万余卷,周起善于书法,他弟弟周超也擅长书法。 他弟弟收集古今名人书法和演变体法,写成《书苑》十卷。 5. 英语翻译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 海瑞,字汝贤,是海南岛琼山县人.他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代理南平教谕之职.后升任淳安县知县.日常海瑞穿布衣服,吃粗粮,并让老仆种植蔬菜来自给.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他人说:“昨天听说海瑞替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宗宪的儿子经过淳安时,恼恨驿站的官史,把驿站的官吏倒吊起来.海瑞说:”过去胡公巡查所属各地,下令他所经过的地方不要提供陈设之物及招待.现在看来,此人行李很多,肯定不是胡公子.”于是就打开那人的袋子,取出钱数千金,将它放入钱库中,(并派人)驱马报告胡宗宪,宗宪没有理由加罪于海瑞.。 6. 求 曹克明字尧卿 文言文全篇翻译 曹克明字尧卿。出生后,正值敌人攻打百丈县,父亲曹光远遇害,保姆抱着曹克明躲在苇蒲中得以幸免。长大以后,喜欢兵法,擅长骑马射箭,叔父曹光实认为他不同寻常。曹光实在葭芦州击杀敌人,战死。曹克明当时在后面护送军需物资,听到曹光实死去,害怕军队混乱,保密不宣布死讯。假装人从西面来传达曹光实的命令回军银州,而暗中与仆从张贵深入敌军,得到曹光实的尸体回来,在京城安葬,由此出名。 起初,留在京城的蜀人被禁不能回家乡,曹克明因为母亲年老,抄小路回乡。李顺造反,听说曹克明是将家子弟,并且有名声,想胁迫来做官。曹克明带上母亲逃到山谷,夜晚住在神祠中,梦见有人大声喝斥他起身,他醒来后就离开,贼人果然来到。等到贼人攻陷雅州,曹克明招募几万人来迎接朝廷的军队,于是收复名山、火井、夹江等九县。分兵嘉州、眉州、邛州三州,建七座营寨来拦截敌人。又收复雅州,杀死六十多人,贼将何承禄等人逃到云南。因为残余的贼寇没有被平定,克明暂代邛州驻泊巡检。第二年,峡路败兵邓绍等人又起兵进攻雅州,曹克明又平定他们。回军邛州,遇到强贼王珂,在延贡镇交战,用矛击杀他,刺中王珂左脚踝。后来又在山下设伏兵,用数十骑兵与强贼交战,曹克明假装败逃,可所率军队错过时机,伏兵没能出击。曹克明引身而退逃走,强贼急追,他就靠在大石上拉开弓射了三箭,杀死三人,因此得以脱险。 景德年间,蛮寇入侵邕州,曹克明改任供备库副使、邕州知州。左右江有蛮洞三十六处,曹克明召集他们的酋长,以恩德信义晓谕他们。这年秋天,相随来集会。曹克明慰抚他们,拿出衣服送给他们,这些酋长感动得流泪而去。这年冬天,安抚都监王文庆、马玉从天河寨东面出兵,曹克明与宦官杨守珍从环州樟岭西面出兵,登山的石路极度危险,林木幽深阻隔,蛮人多埋伏弓弩手等待他们。马玉对敌奋力作战,多次打败蛮军。这时朝廷的意图在于招降使归附,多次下诏告知曹克明,而克明也害怕深入,多次送文书阻止马玉。马玉到了如门团,被蛮人阻截,不能前进。曹克明拖延观望,一个多月后,才到抚水州,与知州蒙承贵等人订立盟约而回。 不久,曹克明担任桂州知州,又上奏征编广南两路地方军为忠敢军。州人建屋用茅草盖顶,每年有很多火灾,曹克明挑选北方军人教他们用陶瓦盖顶,又阻断江水引进州城,来防火灾。任满回朝,为滁州知州,后调任鼎州,去世。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A句译为:景泰二年考中进士.登:应试得中.(2)②马文升此处“言无不尽”的话,都是“国家事当言者”; ③指的是“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方面的事.二者都与“劝谏皇上修身爱民” 的内容无直接关系.(3)D项“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错,与原文“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不一致.强盗去了他的家乡,听说是他的家乡就离开了.(4)①班列中,在朝廷官员中;耆硕,年高德劭;推心,诚心诚意;望,望其项背.译为: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②居,闲居;事,政事;颦蹙,皱着眉头.译为: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5)①因,依靠;敝,损害;译为: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是不人道的. ②购,重金征求;金千斤,邑万家,倒装,千斤金,万家邑.译为: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③夫,助词,不翻译;相与,相交往;俯仰,表示时间短暂.译为: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④舞、泣,使动;幽,深.译为:译为:(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⑤以,因为;其,他们;无不在,没有不探究、思考的.译为: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答案:(1)A(2)B(3)D(4)①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②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5)①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是不人道的. ②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③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④(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⑤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参考译文: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特很有气力.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之职.历任山西、湖广巡按御史,刚直的品格非常显明.成化初年,被召任南京大理寺卿.平定满四之乱后,记功晋升为左副都御史.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安抚流民,业绩很突出.当时,在黑水口打败入侵之敌,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后返回.后又晋升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之事.淮安、徐州、和州发生饥荒,文升从江南调十万石粮食和盐价银五万两去救济.孝宗即位,召他入朝担任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他上奏了十五件事,全都经过讨论后付诸实施.孝宗效仿古天子亲耕藉田,教坊进献杂戏.文升严肃地说:“新登基的天子应当让他知道农事的艰难,弄这些杂戏干什么?”就斥退了他们.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督率团营.当时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兵政荒废松弛,西北的少数民族时时伺机入侵北方边境地区.文升严格考查各位将校,贬退了三十多个贪婪懦弱的军官.奸佞的人十分怨恨他,夜间拿上弓箭等在他门旁,有的人写了诽谤的书信射入东长安门内.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在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事务方面,他多次上疏条陈应当做的事情.只要事关国家应当说的话,即使不是他职分之内的事,也是话没有不说完的.曾经因为太子年已四岁,应该及早进行教育.文升请求挑选淳朴严谨、老成又懂历史的人,由他们照顾抚养太子,凡是太子的言语举止都要用正道来引导.山东长久干旱,浙江以及南畿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朝廷命有关部门救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孝宗完全彻底地接纳了他的意见.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年纪最大又德高望重,孝宗也十分信任他,朝中各位大臣没有谁敢有怨言.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取代了屠滽,倪岳去世,就由马文升替任.南京、凤阳发生大风雨,房屋被毁坏,树木被风拔起,马文升请求孝宗缩减饮食、撤去乐舞,修养德性、反省过失,开御前讲席,断绝游玩和宴饮,停办不太紧急的事,停止额外织造,赈济灾民,捕捉盗贼.事后,文升又上奏吏部主管的十件事.孝宗全都赞赏并接纳了.正德年间,朝政已经转移到宦官手里,文升年老了,接连上疏要求离开,武宗答应了.文升在家闲居时,无事从不到州府去.谈及时政,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正德五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马文升文武双全,擅长应对事变,朝中大事往往等他来决断.他在边镇建功立业,国外人都知道他的名声.他特别注重气节,磨练节操,一生走正直之道,他去世一年后,大盗赵鐩等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家在此地,就放弃抢劫离开了.他去世一年后,大盗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此地,即舍之而去.。 8. 文言文阅读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 (1)C 贷:宽恕.(2)A “庠序”为名词,作“清”的宾语,与前面结构对称,“庠序”后断句,排除B、C;“不得”是“不能够”的意思,“公卿群吏不得”还缺少谓语,因此,“乘传”是它的谓语,其后断句,排除D.(原文: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3)C 文中是说李成梁奋力作战打退敌人的进攻,积累了很多战功而被封为伯,而戚继光没有说被封为伯.(4)①擢:提拔、重用;驰:迅速;缚:抓;不敢动:省略句,沐朝弼不敢反抗.句子翻译为:张居正提拔重用沐朝弼的儿子,迅速遣使去抓他,沐朝弼不敢反抗.②建竖:建功立业;智:智力;数:权术;乐:愿意.句子翻译为: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能够运用智谋和权术驾驭他的下属,人们多愿意为他尽力效劳.答案:(1)C(2)A(3)C(4)①张居正提拔重用沐朝弼的儿子,迅速遣使去抓他,沐朝弼不敢反抗.②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能够运用智谋和权术驾驭他的下属,人们多愿意为他尽力效劳.参考译文: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从小聪敏过人,十五岁成为诸生.湖广巡抚顾璘认为他的文章非同一般,说:“这是可以主持国家大事的人材.”不久,张居正参加乡试中举人,顾璘解自己的犀带送给他,并且说:“你日后当腰佩玉带,这犀带不配玷辱你.”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成为进士,改选庶吉士.每天采求国家的典章制度和各种掌故.徐阶等人都很器重他. 张居正这个人,长脸形,眉目清秀,胡须长至腹部.勇于任事,素以豪杰自许,然而性格深沉,胸有城府,人莫能测.严嵩为内阁首辅时,妒忌徐阶,和徐阶友好的人都躲开徐阶不相往来.张居正却行为自如,严嵩也器重他.升任右中允,掌管国子监司业的事务. 张居正执掌朝政,以尊崇皇权、考核官吏、明信赏罚,统一号令为主.虽然在万里之外,早晨下令,至了傍晚即得到施行.黔国公沐朝弼多次犯法,应当逮捕,朝臣商议以为难办.张居正提拔重用沐朝弼的儿子,迅速遣使去抓他,沐朝弼不敢反抗.沐朝弼到京师以后,张居正请免其死,禁锢于南京.运漕粮的运河修通以后,张居正根据每年赋税都是过了春天以后才起运,河流发水横溢,不是决堤便是干涸,于是采纳漕臣的意见,督令漕船的运军在冬十月运输,到明年初全部发完,减少了水患的祸害.经过长期实行这种办法,太仓库的粮食储备充足,可以使用十年. 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能够运用智谋和权术驾驭他的下属,人们多愿意为他尽力效劳.俺答和明朝 *** 通好,很久没有入犯扰害.唯独小王子的部众十余万人,从东北直至辽东,因没有获得通贡互市,数次入边劫掠.张居正用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光镇守蓟门.李成梁奋力作战打退敌人的进攻,积了很多战功以至被封为伯,而戚继光的守备设施也甚为周到.张居正都很支持他们,边境晏然无事. 世人都说张居正知人善任.然而他执法非常严厉.查核驿递,裁减冗官,清理学校,淘汰了很多人.公卿和众吏不得乘坐驿站的车马,与外出经商的商人没有区别.因为衙门官员减少,需要依次提升的人总是得不到补缺.大县的学生因名额太少,很难进取.也有很多人埋怨张居正. 不久,张居正患病.神宗皇帝频频颁发敕文询问病情,拿出大量的金钱布帛作为医药费.过了四个月病还没有治愈,文武百官一起设斋建醮为张居正祈祷.南京、陕西、山西、湖广、河南各地的大吏,无不建醮祈祷.神宗皇帝命令张四维等人处理内阁中的琐细事务,大事令送到张居正家里由他决断处理.张居正起初亲自办理,后来因过于疲乏不能一一审阅.到病危时,乞求回乡.到他死的时候,神宗皇帝为之停止视朝,令祭九坛,视他为国公兼师傅.至此时,赠上柱国,谥文忠,命令四品京卿、锦衣堂上官、司礼监太监护送棺柩回乡安葬.。 9.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小题:(3分) A小题:(3分)A小题:D小题:(3分)C小题:(1) 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对两处得1分)(2)①然而皇上派太监去审察(“覆视”:审察、复核,1分),扰乱(“紊”:扰乱、搞乱,1分)了法治。 应该另外(“更”:另外,1分)选择一名御史去验证,才可以。②宪宗下诏把李昱交付给军队处治(“治”:处治、处理,1分),宪宗先后两次(“再”:两次,1分)派遣使者去(督促),(孟容)都没有听命(省略句,1分)。 小题:(3分) A (厌:满足)小题:(3分)A(以:介词,带领。B项,乃: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C项,且:副词,将要、就要;连词,尚且。D项,为:介词,替;连词,因为)小题:D(宾语前置)小题:(3分)C(“缓急”是偏义复词,意义偏在“急”上)小题:见译文(1) (对两处得1分)(2)① (“覆视”:审察、复核,1分),扰乱(“紊”:扰乱、搞乱,1分)了法治。 应该另外(“更”:另外,1分)选择一名御史去验证,才可以。②宪 (“治”:处治、处理,1分),宪宗先后两次(“再”:两次,1分)派遣使者去(督促),(孟容)都没有听命(省略句,1分)。 参考译文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被选拔为进士优等,又考中了明经科,调任校书郎。 被武宁张建封府征召。李纳带领军队在边境上抵抗,建封派使者劝说他停止抵抗,前后三批人前往,李纳都不听。 于是就派孟容去会见李纳,孟容旁征博引向李纳晓以逆顺的祸福关系,李纳就悔悟谢罪,为此退兵而去。累次升迁担任给事中。 京兆尹上奏“好畸地区风雹伤害了庄稼”,帝派太监去审察,不符合实情,削夺了京兆尹以下官员的俸禄。孟容曰:“府县上奏的事不符合实情,罪应罚。 然而皇上派太监去审察,扰乱了法治。应该另外选择一名御史去验证,才可以。” 皇上不听。浙东观察使裴肃派判官齐总横征暴敛以向朝廷进献丰厚的礼物,满足天子的欲望。 恰逢裴肃去世,皇帝提拔齐总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的身份去担任衢州刺史。衢州,是大州。 孟容围绕规章制度说:“正在用兵的时侯,有不待次序就提拔的情况。现在衢州没有其他忧患,齐总没有功劳就越级破格提拔,大家议论会怎么说?况且齐总本来是判官,现在诏书却说‘权且主持留后,代理都团练副使",本来没有这样的制度授官,更加不见可行之理。 假使齐总值得录用,应该公开显示他考核最优秀,以解除朝廷内外的疑惑。”恰逢补阙王武陵等也据理力争,于是皇上下诏停下这件事。 贞元十九年夏,大旱,孟容呈上奏折说:“陛下斋戒吃素减少膳食,准备祭祀的牲畜费用,但是天意还不答应。我私下想在天人交互感应之际,关系到教令顺应民意与否。 现在户部银两不是根据支出和每年的费用来使用的,本来就是防备紧急情况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万缗钱来替代京兆地区一年的赋税,那么京城地区就没有流亡的人了,可以做赈灾造福的事。另外应该省察流放、迁徙、征调、防护应当回来还没有回来(的情况),服徭役、勒令不准做官,应当释放还没有释放(的人):负债、拖欠、赠送,应当免除的免除;有怨气抑郁难平的,应当替他们伸张;来顺应民意敬奉上天。 像这样做了,神灵却不保佑、年成不丰收的,从未听说过这种情况。”元和初,再次升任为尚书右丞、京兆尹。 神策军从兴元后,日益骄横放纵,府县不能控制他们。军吏李昱向富人借了八百万银两,三年了还不肯归还。 孟容派官吏捕来盘问,跟他约定期限让他归还,说:“不按期归还,将要处死!”全军皆惊,向朝廷申诉。宪宗下诏把李昱交付给军队处治,宪宗先后两次派遣使者去(督促),孟容都没有听命。 上奏说:“不听从皇命,我应当处死。然而我是在皇上身边任职的,应当替皇上抑制豪强。 钱还没有全部缴纳,李昱不可能得到。”皇帝赞许他坚守正义,答应了他。 多次升迁,担任吏部侍郎。盗贼杀了武元衡,孟容禀告宰相:“汉代有一个汲黯,奸臣就止息了阴谋。 现在朝廷没有过失,但是狂贼竟敢这样(胡作非为),还说国家有人吗?希望禀明天子,起用裴中丞辅政,让他掌控兵权,寻找贼党,贼人就能够捉到了。”几天后,果然任命裴度为宰相。 许孟容去世时。七十六岁,朝廷追赠太子少保,谥号为“宪”。
2023-09-10 15:06:141

★余占鳌原型:历史上有余占鳌这个人吗

根据莫言成名作《红高粱》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男主角余占鳌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的两重身份。而在历史上,余占鳌其实是有原型的,《南京日报》2012年11月20日曾刊文披露过余占鳌原型人物的经历。小说《红高粱》是莫言的成名作,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先人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旅程。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真实原型,在地方史料和当地传说中至今仍能找到他们的踪迹。小说《红高粱》开篇就是这样一句话:“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莫言笔下的这位“传奇英雄余占鳌”即小说里的“我爷爷”,他的原型就是在胶县(今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曹克明。上世纪30年代曾在高密县政府当过会计的单明斋与曹克明是同学,两人非常熟悉。单明斋回忆说,曹克明是高密西乡人,先后就读于高密县小、山东省立一中和北京中国大学。在北京读书期间曹克明加入共产党,毕业后受组织委派回乡开展工作,担任了中共高密县南郭庄支部书记。1928年,中共山东省委派人到南郭庄一带建立贫民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南郭庄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贫民会,成员达200余人。后来,曹克明等人又相继在潍河东岸的一些村庄建立了贫民会组织,随着会员的日益增多,高密县委决定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农历八月二十一日晚,暴动开始。曹克明率领暴动农民烧毁了南郭庄的四门和几家地主的房子,分了地主家的粮食财产。并且在大街上摆了桌子,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政权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的消息一传开,县政府马上组织联庄会反击,贫民会抵挡不住,坚持不到一月就宣告失败,曹克明也逃离高密。1930年前后,曹克明担任了中共潍县(今潍坊)县委书记,他决定利用潍县桥西山会的机会,发动武装暴动,建立革命武装。为此,中共潍县县委专门成立了“暴动委员会”,由县委书记曹克明任党代表、县委委员徐宝铎任司令,组织附近十几个村的农民参与暴动。后来因当地政府防伺甚严,“暴动委员会”临时改变了计划,停止行动。“余占鳌”后来去了台湾暴动流产后,曹克明叛变了革命。关于这段历史,《高密党史资料》中有一篇名为《关于高密斗争的点滴回忆》的文章,介绍得非常详细。该文作者耿梅村,原来曾在潍县、高密一带从事地下工作,他在文章中说:“1929年5月至1930年上半年,曹克明来潍县任县委书记。……事后(指“潍县桥西山会暴动”一事)曹克明要回家看看,说家里还有几棵梧桐,想卖掉弄点经费。一回家,即被家里人看起来,由动摇而叛变。这是1930年春天的事。曹克明叛变后,潍县党组织又遭到一次破坏,于清书同志(字画舫,是我介绍的党员,曾任省委秘书)被捕了。1931年4月5日,清书同邓恩铭等二十一位同志,都惨遭杀害。”曹克明变节后,回乡参加了当地的联庄会。并利用联庄会拉起了一支队伍,又收编了附近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装,手下有了一千多号人马,成了高密一带呼风唤雨的人物。当时驻潍县的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八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是厉文礼,抗战爆发后,他将所属各县自卫团、联庄会及各地抗日游击队重新组合,把规模较大的几支改编为直属部队,曹克明部编为第六游击总队,后更名为山东省第八专区保安六团,曹克明先后担任总队长和团长。1938年4月16日,曹克明率领队伍在胶莱河古渡孙家口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烧毁敌人汽车8辆,歼灭日军30多人,轰动了整个胶东,曹克明也被誉为“抗日英雄”——这就是《红高粱》中所描述的“我爷爷”在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曹克明部被解放军击溃,他孤身一人跑到国民党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兼青岛警备司令丁治磐手下当了高级参议。后来,曹克明还干过国民政府国防部山东登莱青地区“人民剿匪义勇军总队”的副总队长,但不久以后即去台湾,据说1970年前后病故。“青杀口”本是“孙家口”电影《红高粱》中有个地方叫“青杀口”,《酒神曲》中这样唱道:“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由此可知此地是个凶险所在。其实“青杀口”的原型就是高密东北乡的孙家口,村头有座石桥,横跨胶莱河,据当地老人讲,这座桥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红高粱》中伏击日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即著名的“孙家口伏击战”。《高密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为便于胶县、平度两县的日本驻军联系、协防,日军征用高密、平度、胶县等地的民夫40多万人修筑胶平公路。修路毁坏沿途庄稼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的骡马、大车也被鬼子洗掠一空。公路修好后,日军每日乘车往返巡逻,路边的树木、牛羊甚至行人都成了他们比试枪法的靶子,常有无辜村民死在他们枪下。日军恶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仇恨,曹克明决定在胶平公路打一个伏击战,教训一下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兵。据《高密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中《忆孙家口伏击战》一文介绍:1938年4月16日上午,8辆日军汽车进入曹克明的埋伏圈,指挥员一声令下,游击队员们居高临下,枪弹齐发。日军慌忙躲到车底顽抗,由于游击队刚刚组建,战士们还缺乏作战经验,先后有数人中弹牺牲。情急之下,一名有经验的老队员率领十多人,每人抱一捆点燃的高粱秸,奋不顾身地将汽车点燃,浓烟和大火把鬼子从车底赶出。经过一番激烈战斗,除一名鬼子兵躲进路边的高粱秸漏网外,其余全被击毙。击毙日本将军是误传莫言在《红高粱》中则这样描述:“为了为我的家族树碑立传,我曾经跑回高密东北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重点,就是这场我父亲参加过的、在墨水河边打死鬼子少将的著名战斗。”高密孙家口伏击战纪念碑碑文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查阅现有的各种抗战史料及日本军事资料,我们发现日本陆军中没有叫“中岗弥高”的中将或者少将,倒是有一位名叫“中冈弥高”的陆军中将,与“中岗弥高”一字之差。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呢?据知名旅日作家萨苏在《〈红高粱〉中击毙的日本军官是什么人?》一文中分析:“此人(中冈弥高)是日本陆军防空炮兵专家,曾经担任炮兵工兵学校校长,也参加过战史编写。不过他1940年还被颁发旭日一等勋章,应该不可能在1938年4月就已经阵亡。……中冈1938年9月还得过一枚瑞宝勋章,如果他4月在孙家口就阵亡了,不会给他死后授勋两次的。从以上事实判断,中冈并未死在孙家口战斗中。”中冈弥高没有死在高密,但地方史料中为什么却说击毙了一名日本将军呢?据文史学者分析,当时日本军队等级观念很强,中冈的名望很高,学生又多,带他名片的人肯定不少。估计可能是游击队员从死去的日本兵身上搜出“中冈弥高”名片之类的东西,错将死者当成中冈本人了。结果后来以讹传讹,把“中冈弥高”传成“中岗弥高”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还需新的资料来证明。
2023-09-10 15:06:265

左传中是怎样介绍间谍活动中的毒药?

以毒药进行暗杀,古已有之。《左传·襄公十四年》:“秦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隋时,大将长孙晟与突厥作战,长孙晟说:“突厥饮泉,易可行毒。”便派间谍“取诸药毒水上流”。清代朱逢甲《间书》记载了宋代名将刘在顺昌之战中,采用多种用间手段,迷惑诱骗金兀术上当受骗,并“遣人毒颍上流及草中,戒军士虽渴死,毋得饮于河者。饮,夷三族……时天大暑,敌远来疲……人马饥渴,食水草者辄病”。宋真宗时,大将曹克明任边远地区巡检。“蛮酋来献药一器,曰:‘此药凡中箭者傅之,创立愈!"克明曰:‘何以验之?"曰:‘请试鸡犬。"克明曰:‘当以试人。"即取箭刺酋股,而傅以药,酋立死。”精明的曹克明由此而躲过了一次毒药暗杀。明代兵书《城守筹略》及《兵机类纂》均有“毒水毒酒”、“毒酒毙贼”的记载。《武经总要》卷六专门设有“防毒”论述,规定“军行近敌地,则大将先出号令,使军士防毒”……凡敌人遣饮馔者,受之不得辄食。民间沽买酒、肉脯、醢、麸、豆之类,亦须审试,方可食之”。明代何守法《投笔肤谈·物略第十一》也有防毒方法:“金杯注酒,遇鸩(毒酒)则焰生。银箸尝食,遇毒则色变。”
2023-09-10 15:07:151

《三国之七美人》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免费网盘资源,有没有?

《三国之七美人》百度网盘txt最新全本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NRW6ZuIs49fqwhTHSd5cA?pwd=1234 提取码: 1234简介:《三国之七美人》海军陆战队员曹克明穿越到了三国,成为了曹操长子曹昂,凭借一双铁拳,硬生生打出了一片天下精通琴棋书画的大才女蔡文姬,被称为洛神仙子的甄宓,拥有沉鱼落雁之美的貂蝉。
2023-09-10 15:07:231

克破的解释

克破的解释战胜,击溃。 宋 曾巩 《南蛮策》:“有兵已克破,赦而受之, 咸平 之间 , 曹克明 之收 抚水 是也。” 词语分解 克的解释 克 (④克) è 能够:克勤克俭。 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 敌人 并收回失地)。 制伏:克服。 克制 。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严格限定: 克日 。克期。克扣。 消化 :克食。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 破的解释 破 ò 碎,不完整:碗打破。破灭。破旧。破败。破落。破陋。破颜(转为笑容)。破绽(衣服裂开, 指事 情或说话的漏洞或 矛盾 )。牢不可破。 分裂: 破裂 。
2023-09-10 15:07:361

孙刘的词语孙刘的词语是什么

孙刘的词语有:桂子兰孙,季孙之忧,前度刘郎。孙刘的词语有:刘伶病酲,王孙贵戚,孙康映雪。2:注音是、ㄙㄨㄣㄌ一ㄡ_。3:拼音是、sūnliú。4:结构是、孙(左右结构)刘(左右结构)。孙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孙刘二氏,割有交益。”刘良注:“孙刘,谓孙权、刘备也。”南朝梁元帝《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地拟孙刘,各安境界。”《周书·静帝纪论》:“静帝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孙刘之诈,戚藩无齐代之_。”元萨都剌《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孙刘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2.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刘放文翰,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_之声,每过其实也。”《南史·顾觊之传》:“_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金元好问《杨之美尚书挽章》诗:“千古孙刘有_责,一时燕许更谁同。”3.晋孙绰和刘_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名士。事见《晋书》本传。唐陆龟蒙《幽居赋》:“清言不屈,孙刘_减於中军。”二、引证解释⒈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引《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孙刘二氏,割有交益。”刘良注:“孙刘,谓孙权、刘备也。”南朝梁元帝《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地拟孙刘,各安境界。”《周书·静帝纪论》:“静帝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孙刘之诈,戚藩无齐代之_。”元萨都剌《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孙刘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⒉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引《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刘放文翰,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_之声,每过其实也。”《南史·顾觊之传》:“_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金元好问《杨之美尚书挽章》诗:“千古孙刘有_责,一时燕许更谁同。”⒊晋孙绰和刘_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名士。事见《晋书》本传。引唐陆龟蒙《幽居赋》:“清言不屈,孙刘_减於中军。”三、网络解释孙刘孙刘,sūnliú,意思有:1.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2.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3.晋孙绰和刘_的并称。关于孙刘的诗词《祖道毕雍孙刘边仲潘正叔诗》《外孙刘子野游学南安才归数日又告行匆匆赠以一诗为别且以勉之》关于孙刘的诗句孙刘辈孙刘气力三分尽孙刘虎视遗迹依然关于孙刘的成语刘毅答诏刘伶病酲桂子兰孙孙康映雪老子长孙断子绝孙王孙贵戚孙庞斗智从善如刘文子文孙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孙刘的详细信息
2023-09-10 15:07:441

《宋史》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第五十三

  掌禹锡 苏绅 王洙(子钦臣)胥偃 柳植 聂冠卿 冯元 赵师民 张锡 张揆 杨安国   掌禹锡,字唐卿,许州郾城人。中进士第,为道州司理参军。试身言书判第一,改大理寺丞,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并州。擢知庐州,未行,丁度荐为侍御史,上疏请严备西羌。时议举兵,禹锡引周宣薄伐为得,汉武远讨为失;且建画增步卒,省骑兵。旧法,荐举边吏,贪赃皆同坐。禹锡奏谓:"使贪使愚,用兵之法也。若举边吏必兼责士节,则莫敢荐矣。材武者孰从而进哉?"后遂更其法。   出提点河东刑狱。杜衍荐,召试,为集贤校理,改直集贤院兼崇文院检讨。历三司度支判官、判理欠司、同管勾国子监。历判司农、太常寺。数考试开封国学进士,命题皆奇奥,士子惮之,目为"难题掌公"。迁光禄卿,改直秘阁。英宗即位,自秘书监迁太子宾客。御中劾禹锡老病不任事,帝怜其博学多记,令召至中书,示以弹文。禹锡惶怖自请,遂以尚书工部侍郎致仕,卒。   禹锡矜慎畏法,居家勤俭,至自举几案。尝预修《皇祐方域图志》、《地理新书》,奏对帝前,王洙推其稽考有劳,赐三品服。及校正《类篇》、《神农本草》,载药石之名状为《图经》。喜命术,自推直生日,年庚寅,日乙酉,时壬午,当《易》之《归妹》、《困》、《震》初中末三卦。以世应飞伏纳五甲行轨析数推之,卦得二十五少分,三卦合七十五年约半,禄秩算数,尽于此矣。著《郡国手鉴》一卷,《周易集解》十卷。好储书,所记极博,然迂漫不能达其要。常乘驽马,衣冠污垢,言语举止多可笑,僚属或慢侮之,过闾巷,人指以为戏云。   苏绅,字仪甫,泉州晋江人。进士及第。历宜、复、安三州推官,改大理寺丞。母丧,寓扬州。州将盛度以文学自负,见其文,大惊,自以为不及,由是知名。再迁太常博士,举贤良方正科,擢尚书祠部员外郎、通判洪州,徙扬州。归,上十议,进直史馆,为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时众星西流,并代地大震,方春而雷,诏求直言,绅上疏极言时事。   安化蛮蒙光月率众寇宜州,败官军,杀钤辖张怀志等六人。绅上言曰:   国家比以西北二边为意,而鲜复留意南方,故有今日之患,诚不可不虑也。臣顷从事宜州,粗知本末。安化地幅员数百里,持兵之众,不过三四千人。然而敢肆侵扰,非特恃其险绝,亦由往者守将失计,而国家姑息之太过也。   向闻宜州吏民言,祥符中,蛮人骚动,朝廷兴兵讨伐。是时,唯安抚都监马玉勒兵深入,多杀所获。知桂州曹克明害其功,累移文止之,故玉志不得逞。蛮人畏伏其名,至今言者犹惜之。使当时领兵者皆如玉,则蛮当殄灭,无今日之患矣。至使乘隙蹂边,屠杀将吏,其损国威,无甚于此。朝廷傥不以此时加兵,则无以创艾将来,而震叠荒裔。彼六臣者,虽不善为驭,自致丧败,然衔冤负耻,当有以刷除。   臣观蛮情,所恃者地形险阨,据高临下,大军难以并进。然其壤土硗确,资蓄虚乏,刀耕火种,以为餱粮。其势可以缓图,不可以速取;可以计覆,不可以力争。今广东西教阅忠敢澄海、湖南北雄武等军,皆惯涉险阻。又所习兵器,与蛮人略同。请速发诣宜州策应,而以他兵代之。仍命转运使备数年军食,今秋、冬之交,岚气已息,进军据其出路,转粟补卒,为旷日持久之计。伺得便利,即图深入,可以倾荡巢穴,杜绝蹊迳。纵使奔迸林莽,亦且坏其室庐,焚其积聚,使进无钞略之获,退无攻守之备。然后谕以国恩,许以送款,而徙之内郡,收其土地,募民耕种,异时足以拓外夷为屏蔽也。   仍诏旁近诸蛮,谕以朝廷讨叛之意,毋得相为声援;如获首级,即优赏以金帛。计若出此,则不越一年,逆寇必就殄灭。况广西溪峒、荆湖、川峡蛮落甚多,大抵好为骚动。因此一役,必皆震詟,可保数十年无俶扰之虞矣。   朝廷施用其策,遣冯伸己守桂州经制之,蛮遂平。   又陈便宜八事:   一曰重爵赏。先王爵以褒德,禄以赏功,名以定流品,位以民才实。未有无德而据高爵,无功而食厚禄,非其人而受美名,非其才而在显位者。不妄与人官,非惜宠也,盖官非其人,则不肖者逞。不妄赏人,非爱财也,盖实非其人,则徼幸者众。非特如此而已,则又败国伤政,纳侮诒患。上干天气,下戾人心,灾异既兴,妖孽乃见。故汉世五侯同日封,天气赤黄,及丁、傅封而其变亦然。杨宣以为爵土过制,伤乱土气之祥也。   二曰慎选择。今内外之臣,序年迁改,以为官滥,而复有论述微效,援此希进者。朝臣则有升监司,使臣则有授横行。不问人材物望,可与不可,并甄禄之。不三数年,坐致清显。如此不止,则异日必以将相为赏矣。   三曰明荐举。今有位多援亲旧,或迫于权贵,甚非荐贤助国,为官择人之道。若要官阙人,宜如祖宗故事,取班簿亲择五品以上清望官,各令举一二人,述其才能德业,陛下与执政大臣,参验而擢之。试而有效,则先赏举者,否则黜责之。如此,则人人得以自劝。又选人条约太严。旧制,三人保者,得选京官,今则五人。旧转运使、提点刑狱率当三人,今止当一人。旧大两省官岁举五人,今才举三人;升朝官举三人,今则举一人。旧不以在任及所统属皆得奏举,今则须在任及统属方许论荐。驱驰下僚,未免有贤愚同滞之欢也。   四曰异服章。朝班中执技之人与丞郎清望同佩金鱼,内侍班行与学士同服金带,岂朝廷待贤才、加礼遇之意?宜加裁定,使采章有别,则人品定而朝仪正矣。
2023-09-10 15:07:541

形容关系好的成语

形容关系好的成语是哀乐相生。造句如下:1、人生的真正安身立命之处,只能在哀乐相生的情怀中。2、时光如水流着,每一个日子的喜怒哀乐,每一个时刻的幸福忧愁,很多都消失在了滔滔浪花之中,无处寻觅。惟有朋友,始终陪在左右,祝快乐每一天。早安!3、大学四年,朝夕相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蓝天白云,绿树青草,春夏秋冬,喜怒哀乐,时光飞逝,记忆永存,毕业挥手再见,愿你鹏程万里!前程似锦!4、再浪漫的爱情,没有走到婚姻的终点,就是一种缺憾。没有婚姻的爱情,就像迷失了回家的路的小孩一样没有归属感。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平平淡淡的陪伴。愿在最好的年华里,遇到那个人,能看懂你的喜怒哀乐,走过七年之痒,容颜老去还是爱你如初,繁华落尽依然不离不弃。5、惊天动地的枪炮声,奏响了反动派灭亡的哀乐。6、长官在交代任务时,其指示中或多或少都添加了他当时个人的喜怒哀乐的情绪,附加在其中心任务之上。7、李学勇、梁保华、张连珍、石泰峰等领导同志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曹克明同志遗体前肃立默哀,向遗体三鞠躬,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8、广播里不断响起阵阵哀乐,催人泪下。9、人世艰虞,家国忧患,伤怀哀乐,又异寻常。10、与此同时,由于产妇精神极易变化,因此“一切喜怒哀乐之举动,皆宜避免”,孕妇可以做一些如“臂腿伸曲及升落”这类的活动,以佐助消化,改善全身情形。11、反复无常让人心生世事的难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反复无常造就了人的坎坷一生,爱恨情仇,喜怒哀乐。12、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13、喜怒哀乐笔落惊风雨,冷嘲热讽皆尖酸刻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逗乐调侃亦为它捧腹,妙不可言且滑稽可爱。14、小姐只有在云少主面前才有喜怒哀乐。从很早以前她就知道,所有人当中,小姐对云少主是最不一样的。
2023-09-10 15:08:161

孙家口伏击战的史料记载

史料记载,参加孙家口伏击战的部队共有四支:鲁八区游击第6总队(6团)曹克明部,鲁八区游击第7总队(7团)董希瞻部。总指挥曹克明中校,副总指挥董希瞻少校。特约富有作战经验的高参、曹克明的族兄曹直正。临时改编第1中队有大队附于旭斋中尉、卢兴宣中尉。第2中队董希瞻少校(兼)队长。第3中队许殿英中尉。董希瞻、许殿英担任主攻。邀请友军平度地主武装冷冠荣部,布防孙家口北,阻击平度方向援敌,并追歼逃敌。邀请友军胶县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姜黎川部,布防孙家口南/阻击南部胶县援敌,打响后立即切断日军胶县与平度的电话线。
2023-09-10 15:09:071

王克明字彦昭文言文翻译

1. 王克明字彦昭文言文 文言文原文:王克明字彦昭,其始饶州乐平人,后徙湖州乌程县。 绍兴、乾道间名医也。初生时,母乏乳,饵以粥,遂得脾胃疾,长益甚,医以为不可治。 克明自读《难经》、《素问》以求其法,刻意处药,其病乃愈。始以术行江、淮,入苏、湖,针灸尤精。 诊脉有难疗者,必沉思得其要,然后予之药。病虽数证,或用一药以除其本,本除而余病自去。 亦有不予药者,期以某日自安。有以为非药之过,过在某事,当随其事治之。 言无不验。士大夫皆自屈与游。 魏安行妻风痿十年不起,克明施针,而步履如初。胡秉妻病气秘腹胀,号呼逾旬,克明视之。 时秉家方会食,克明谓秉曰:「吾愈恭人病,使预会可乎?」以半硫圆碾生姜调乳香下之,俄起对食如平常。庐州守王安道风禁不语旬日,他医莫知所为。 克明令炽炭烧地,洒药,置安道于上,须臾而苏。金使黑鹿谷过姑苏,病伤寒垂死,克明治之,明日愈。 及从徐度聘金,黑鹿谷适为先排使,待克明厚甚。克明讶之,谷乃道其故,由是名闻北方。 后再从吕正己使金,金接伴使忽被危疾,克明立起之,却其谢。张子盖救海州,战士大疫,克明时在军中,全活者几万人。 子盖上其功,克明力辞之。克明颇知书,好侠尚义,常数千里赴人之急。 初试礼部中选,累任医官。王炎宣抚四川,辟克明,不就。 炎怒,劾克明避事,坐贬秩。后迁至额内翰林医痊局,赐金紫。 绍兴五年卒,年六十七。文言文译文:王克明,字彦昭,他的祖先是江西上饶府乐平县人,后来搬到湖州乌程县居住。 王克明是南宋绍兴(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到乾道(乾道九年1173年)年间著名的医生。王克明刚出生时,他的母亲奶很少,很早就喂他吃粥维持生命。 因为这样,王克明在哺乳期就得了脾胃上的毛病。越到年长,他的这个病就越严重,医生们都说无药可治。 王克明自己阅读《难经》、《素问》这样的古代医学经典,在书中寻找给自己治病的方法,并且认真地给自己开药方,抓药验治。他的脾胃上的毛病居然就这么治好了。 治好了自己的病后,王克明就用自学得来的医术,在江、淮之间行医,后来进入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王克明的医术尤以针灸为精湛。 王克明行医,有时在诊脉中遇到难以诊断者,他不随意作诊断结论,而是反复沉思,分析出病症的要害,然后才开处方给予治疗。同样的病症发生在不同的病人身上,王克明并不重复使用单一的方法,而是用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有的病只用一药就除去了病根,病根一除其它次要的病也就随之消失;对有些病人则不给药,告诉病人到哪一天病就自动好了。 有的病,王克明认为不是吃药就能治好,而是病人将某些事情没有处理好。就劝病人将某事重新处理妥当,其病自愈。 王克明所作的诊断之言无不一一验证,当时的官员学者都谦恭地与他交往。北魏行妻子风痿十年不起,懂得用针,而步鞋一样。 胡拿妻子病气秘腹胀,呼喊一天,能看的明白。当时主持家方会吃,懂得对刘秉说:“我越恭人病,使聚会好吗?这是因为半硫圆碾生姜调乳香下的,不久起用回答吃像平常。 庐州守王安道风不住话十天,其他医生都不知道做什么。克明令炽炭烧地,洒药,设置安道在上,不一会儿,苏。 金使黑鹿谷过姑苏,病伤寒垂死,懂得政治的,第二天痊愈。以及从徐度访问金,黑鹿谷正好为先排使,等待能明厚很。 克明惊讶的,谷是原委,因此名扬北方。然后再从吕正己使金,金接伴使忽然被危险的疾病,能明立起的,但他的道歉。 张子盖救援海州,战士大瘟疫,能说明当时在军中,活下来的有几万人。子盖上其功,克明极力推辞的。 曹克明很知道书,喜欢行侠尚义,经常敷千里救别人的危急。开始试礼部中选,多次承担医官。 王炎宣抚四川,开辟清明,不去。杨炎大怒,弹劾懂得避事,因贬官。 后迁到前额内翰林医好局,赐给金印紫绶。绍兴五年去世,六十七岁。 此文选自元末·脱脱所写的《宋史》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作者简介: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 脱脱幼养于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 当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权倾朝野,向为元顺帝所忌,脱脱恐受其累,与顺帝密谋逼退伯颜。至正一年(1341年)脱脱为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 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四年(即1344年),脱脱因病辞职,到至正九年(即1349年)复出为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 2. 文言文王克明字彦昭阳 译文供参考:王克明字彦昭,一开始是饶州府乐平县人,后来迁徙湖州乌程县.他是绍兴,乾道(皇帝年号,代表时间)年间的名医.刚出生时候,他妈妈少奶汁,喂他吃粥,因此得了脾胃病,长大后更加严重了,医生们都说治不好了.王克明自学《难经》和《素问》之类的医书找治疗办法(他的脾胃病),用心研究药理、施用药物之后病才算好.之后他开始用学来的医书行医于江淮地区(现在的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到了江苏和湖区,尤其擅长诊脉,针灸技艺非常精湛.他诊脉遇到难以治疗的病情,必定深思一番弄清病症的关键之后再用药.(后面的很简单,应该不难顺出来了,题主试试吧)认为病即使表现出多种症状,也可能只用一种药就可以去除病症的根源,本除而余病自去.颇知书,好侠尚义,尝奔数千里为人治病.金国使臣黑鹿谷路过苏州,得伤寒病,生命垂危.克明施治,次日痊愈.后跟随徐度至金国,黑鹿谷恰好为先排使,对他十分热情.黑鹿谷向王克明说明其中原故,因此克明闻名北方.后再随吕正己出使金国,金国接伴使忽患重病,即诊治而愈,金使致谢,不受钱财.南宋初,张子盖率宋军救海州(治今江苏连云港市),士兵大疫,他赶赴军中,治愈近万人.张子盖向朝廷上表褒其功劳,力辞之.。 3. 王克明 文言文翻译 【前言】 《宋清传》作者柳宗元,记录了唐代京城药商宋清的经营活动与经营思想,是唐代药业的一份珍贵文献。 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宋清药铺的经营范围、宋清经营思想的内涵及与 中国 传统文化的关系、宋清事迹的真实性及典范意义,认为宋清是中国药业的一位伟大药商。 【原文】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 疾病疪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 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 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 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 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 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注释】 予:给予 ①雠:出售,成交。 ②翦翦:小气。 ③蚩(chī):通“嗤”,傻,无知。 ④疪疡:疮。 ⑤直:价值,价钱。 【翻译】 宋清,他是长安西边药场的人,储存有好的药材。 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材送到宋清这里来,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材来辅助配合药方,往往卖得很好,大家都称赞宋清。 那些生了病、长了疮的人们,也都乐于向宋清求药,希望病好得快些,宋清总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他们的要求。即使是有些没带钱的人来,宋清也都给他好的药材。 债券、欠条堆积得像山一样地高,宋清不曾跑去向他们收帐。或者有些他不认识的人,打从远方来,拿债券赊欠,宋清并不拒绝对方。 到了年终的时候,宋清估计(大概对方)不能还债了,往往就把债券、欠条给烧掉,不再提及这些事情。药场上的人因为宋清的奇特(举止),都笑他说:“宋清,真是个大 *** 啊!”也有人说:“宋清大概是个讲道义的人吧!”宋清听了后说:“我宋清只是个赚赚钱来养活妻小的人罢了,并不是个讲道义的人;然而说我是个大 *** 的人也错了。” 宋清聚集药材四十年,所烧掉的债券,百人中有十人有的人做了大官,有的人接连管理几个州,他们的俸禄丰厚,要送礼物给宋清的人一户接着一户。宋清虽然不能立刻得到他们的回报,并且赊死账的有千百人,但是并不妨碍他成为富有的人。 宋清获取利益的眼光长远,所以能成就广大的利益,哪像那些小商人呢?一旦要不到债,就勃然变色,第二次就相互谩骂而成为仇人。那些人赚钱,不是很小气吗?依我看来,真正的 *** ,大有人在啊!宋清实在是凭借这样获得大利,又不胡作非为,坚持这种作风不停止,最后凭借这个成为富人。 来向他求药的人愈来愈多,他应人之求也就愈来愈广。有些被斥责抛弃、沉沦颓废的人,亲戚朋友冷漠地对待他们,宋清不会因为这样就怠慢地对待对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样给他好的药材。 这些人一旦再度掌权用事,就会更加地优厚报答宋清。宋清赚钱取利看得长远,大都像这个样子。 我观察现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都依附得势的人、抛弃贫寒的人,很少有人能像宋清这样子做了。世俗之言,只是说“用做买卖的方法来交往”。 唉!宋清是个商人,现今人与人交往,有人能像宋清那样希望得到长远的回报的吗?假使能有,那么天下穷困潦倒。废黜受辱的人得免于死亡的就多了。 柳先生说:“宋清身在集市却不做市侩的行为,然而那些身居朝廷、官府,待在乡里、学校,以士大夫自我标榜的人,反而争先恐后地做着市侩的行为,真是悲哀啊。 4. 求 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一 里面王克明的一段翻译,急用 《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一·王克明》译文:王克明,字彦昭,他的祖先是江西上饶府乐平县人,后来搬到湖州乌程县居住。 王克明是南宋绍兴(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到乾道(乾道九年1173年)年间著名的医生。王克明刚出生时,他的母亲奶很少,很早就喂他吃粥维持生命。 因为这样,王克明在哺乳期就得了脾胃上的毛病。越到年长,他的这个病就越严重,医生们都说无药可治。 王克明自己阅读《难经》、《素问》这样的古代医学经典,在书中寻找给自己治病的方法,并且认真地给自己开药方,抓药验治。他的脾胃上的毛病居然就这么治好了。 治好了自己的病后,王克明就用自学得来的医术,在江、淮之间行医,后来进入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王克明的医术尤以针灸为精湛。 王克明行医,有时在诊脉中遇到难以诊断者,他不随意作诊断结论,而是反复沉思,分析出病症的要害,然后才开处方给予治疗。同样的病症发生在不同的病人身上,王克明并不重复使用单一的方法,而是用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有的病只用一药就除去了病根,病根一除其它次要的病也就随之消失;对有些病人则不给药,告诉病人到哪一天病就自动好了;有的病,王克明认为不是吃药就能治好,而是病人将某些事情没有处理好。 就劝病人将某事重新处理妥当,其病自愈。王克明所作的诊断之言无不一一验证,当时的官员学者都谦恭地与他交往。 北魏行妻子风痿十年不起,懂得用针,而步鞋一样。胡拿妻子病气秘腹胀,呼喊一天,能看的明白。 当时主持家方会吃,懂得对刘秉说:“我越恭人病,使聚会好吗?这是因为半硫圆碾生姜调乳香下的,不久起用回答吃像平常。庐州守王安道风不住话十天,其他医生都不知道做什么。 克明令炽炭烧地,洒药,设置安道在上,不一会儿,苏。金使黑鹿谷过姑苏,病伤寒垂死,懂得政治的,第二天痊愈。 以及从徐度访问金,黑鹿谷正好为先排使,等待能明厚很。克明惊讶的,谷是原委,因此名扬北方。 然后再从吕正己使金,金接伴使忽然被危险的疾病,能明立起的,但他的道歉。张子盖救援海州,战士大瘟疫,能说明当时在军中,活下来的有几万人。 子盖上其功,克明极力推辞的。曹克明很知道书,喜欢行侠尚义,经常敷千里救别人的危急。 开始试礼部中选,多次承担医官。王炎宣抚四川,开辟清明,不去。 杨炎大怒,弹劾懂得避事,因贬官。后迁到前额内翰林医好局,赐给金印紫绶。 绍兴五年去世,六十七岁。 5. 张纲,字彦正翻译 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布衣的节操,被举荐孝廉,他却不赴命,后来被司徒任命为侍御史。 当时顺帝纵容宦官,有识之士都恐惧担心。张纲慨然感叹:“污秽丑恶之人聚满了朝廷,如果不能挺身而出献出生命,为国家扫除灾难,即使活着,也是我所不愿意的。” 汉安元年,朝廷选派八位使者巡视各地的风气民情,使者大多是年老而德高的儒者和知名人士,大多先后担任要职,只有张纲年纪轻,官位低。其他人都奉命到位,只有张纲却在洛阳都亭停车不行,说:“豺狼一般暴虐奸邪的人当政,怎么还要查问那些像狐狸一样奸佞狡猾的坏人!”皇帝虽然明白张纲说话直率,但最终还是不愿意重用他。 当时,广陵的张婴等人率领数万人反叛,他们杀了刺史、太守,在扬州、徐州一带作乱已经有十多年,朝廷却一直不能讨伐征服他们。于是,派张纲担任广陵太守。 先前派遣的郡守,大多向朝廷要求很多的兵马,唯独张纲却请求轻车简行赴命任职。到任以后,就率领差吏兵卒十多人,径直造访张婴营垒,安抚慰问,要求与头目会见,表明国家的恩惠。 张婴起初非常吃惊,见到张纲的诚信后,才出来拜见。张纲请他坐在上座,询问疾苦。 劝导他说:“前任太守大多肆虐贪婪残暴,所以致使你们各位心怀愤怒聚到了一起。太守确实有罪,然而你们这样做也是不义的。 如今皇上仁慈圣明,要以文德劝服反叛之人,所以派我前来,想以爵禄使你们荣耀,不想用刑法惩罚你们,现今实在是转祸为福的好时机啊。如若听闻仁义却不顺服,一旦天子赫然震怒,派遣大军聚集于此,难道不危险吗?如果不能正确估量双方力量的强弱,就是不明智;冒充美善而趋从邪恶,就是不聪明;放弃顺服而效仿叛逆,就是不忠诚;自己断送了子孙的性命,就是不孝顺;违背正道而走向邪路,就是不正直;明白正义而没有作为,就是不勇敢;这六方面是关系到你们成败、利害的重要因素,希望你能够仔细考虑。” 张婴被深深地感动并醒悟,第二天,率领部下万人和妻子儿女,双手反绑投降归顺。张纲就单车进入张婴营垒,遣散了张婴的部下,让他们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想要当差的,都召而来之。 于是人们喜悦信服,南州一片安定。皇上给予了好评,想提拔张纲,而张婴等人上书乞求留任张纲,皇上应允了。 张纲在郡守位上一年,四十六岁时逝世。百姓老幼相扶到张纲府邸吊唁的人多得无法计数。 张婴等五百多人穿着丧服为他操丧事,背负泥土为他垒筑坟墓。张纲单车独骑去到叛贼营垒,劝喻张婴并降伏了他,主张安抚盗贼的人都把这作为美谈。 然而张纲死后没多久,张婴又占领郡地而反叛,张纲哪里能使东南的盗贼止息啊!民众一旦做了盗贼,就会无法自容于世,处在既非叛逆又非顺服的状态下,徘徊之中始终想着展翅高飞;况且让他受到恩宠,得到荣耀,期望他悔过自惩而不再萌生反叛的意向,怎么做得到啊?张纲这样的人,只能缓解一时的灾祸,却不能用他为国家作长期的谋划,哪里值得效仿呢。 6. 文言文亦有不予药者 【原文】 钱乙字仲阳,父颖善医,然嗜酒喜游,东之海上不反。 乙方三岁,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即泣,请往迹寻,凡八九反。 积数岁,遂迎父以归,时已三十年矣。其事吕如事父,吕没无嗣,为收葬行服。 乙始以《颅囟方》著名,授翰林医学。皇子病瘈疭①,乙进黄土汤而愈。 神宗召问黄土所以愈疾状,对曰:“以土胜水,水得其平,则风自止。”帝悦,擢太医丞。 广亲宗子病,诊之曰:“此可毋药而愈。”其幼在傍,指之曰:“是且暴疾惊人,后三日过午,可无恙。” 其家恚,不答。明日,幼果发痫②甚急,召乙治之,三日愈。 乙本有羸疾,每自以意治之,而后甚,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入藏者死,吾其已夫。” 既而曰:“吾能移之使在末。”因自制药,日夜饮之。 左手足忽挛不能用,喜曰:“可矣!”以病免归,不复出。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 末年挛痹浸剧,知不可为,召亲戚诀别,易衣待尽,遂卒,年八十二。 王克明字彦昭,绍兴、乾道间名医也。 初生时,母乏乳,饵以粥,遂得脾胃疾,长益甚,医以为不可治。克明自读《难经》、《素问》以求其法,刻意处药,其病乃愈。 始以术行江、淮,入苏、湖,针灸尤精。诊脉有难疗者,必沉思得其要,然后予之药。 病虽数证,或用一药以除其本,本除而余病自去。亦有不予药者,期以某日自安。 有以为非药之过,过在某事,当随其事治之。言无不验。 张子盖救海州,战士大疫,克明时在军中,全活者几万人。子盖上其功,克明力辞之。 克明颇知书,好侠尚义,常数千里赴人之急。初试礼部中选,累任医官。 王炎宣抚四川,辟克明,不就。炎怒,劾克明避事,坐贬秩。 后迁至翰林医痊局,赐金紫。绍兴五年卒,年六十七。 (节选自《宋史u2022列传第二百二十一u2022方技》,有删改) 【注】①瘈疭(chì zòng):痉挛,抽风。 ②痫:癫痫,羊角风。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 B.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 C.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 D.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服:指穿孝服居丧。人死后其亲属必须要穿特制的丧服守孝三年,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居丧者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 B.太医丞:是古代医官名。宋史记载,熙宁九年,于太常寺下设置太医局,管理医学行政和医学教育,太医丞是其中的署官。 C.《难经》、《素问》:《素问》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和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难经》则解释了《黄帝内经》的医学医理,有不少独到见解。 D.金紫:唐制,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色,若官员品级不够而皇帝特赐,准许服紫,称赐紫。赐紫同时赐金鱼袋,合称赐金紫。 宋代沿用唐制。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钱乙非常孝顺、敬老。 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出去寻找父亲,找了很多年,终于找到。他由姑父抚养长大,对待姑父如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 B.钱乙医术高超,甚至可以预判病症。他给皇子治病,给他喝黄土汤就治好了。 他判断广亲的小儿子会在一天之后发病,后来果然如他所说的那样。 C.王克明自学成才,治疗方法多样。 他摸索医方治好了自己的脾胃病,认为有的病应用药治疗,有的病可以自愈,有的则需要先把引发疾病的事情处理好。 D.王克明医德高尚,有侠义之风。 张子盖的部队中瘟疫流行,他赶赴军中,治愈了几万人。他又常常奔波几千里,为他人治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乙本有羸疾,每自以意治之,而后甚,叹曰:“此所谓周痹也。 入藏者死,吾其已夫。”(5分) (2)王炎宣抚四川,辟克明,不就。 炎怒,劾克明避事,坐贬秩。(5分) 答案: 4.B5.A(守孝期按照亲属关系的远近有长有短,不是必须三年。) 6.B(钱乙判断广亲的小儿子将突然发病,但没有说明具体时间。) 7.(1)钱乙本来就有身体瘦弱的毛病,常常用心治疗自己,后来病重,他叹道:“这就是所说的浑身麻木疼痛的病。 进入内脏者死,我大概要完了吧。”(“羸”、“甚”、“藏”、“其”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王炎做四川宣抚史,征召王克明为手下,王克明没有去。王炎很生气,弹劾王克明躲避公事,王克明被判罪贬职。 (“辟”、“不就”、“坐”各1分,句意通顺2分。) 【译文】 钱乙字仲阳,他父亲钱颖善长医术,却嗜酒而喜欢出游,往东到海上去就没有回来。 钱乙才三岁,母亲早死,他姑姑嫁给吕氏,吕氏怜悯并收养了他,长大以后,就教导他学医,并告诉他的家世。钱乙哭过之后,请求去寻找父亲,一共寻找了八九趟,很多年后,终于找回父亲,此时他已三十岁了。 他侍奉吕氏如同父亲,吕氏死后没有后代,他就给吕氏收殓埋葬,穿孝衣守丧。 钱乙最初是因《颅囟方》著名,授给他翰林医学的官职。 皇子患惊风病,钱乙给他喝黄土汤。
2023-09-10 15:09:251

时间顺序中国革命精神有哪些

一、历史价值:1、还原展现历史。小说《红高粱》开篇就是这样一句话:“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定窢翅喝俨估愁台传郡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莫言笔下的这位“传奇英雄余占鳌”即小说里的“我爷爷”,他的原型就是在胶县(今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曹克明。1938年4月16日,曹克明率领队伍在胶莱河古渡孙家口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烧毁敌人汽车8辆,歼灭日军30多人,轰动了整个胶东,曹克明也被誉为“抗日英雄”——这就是《红高粱》中所描述的“我爷爷”在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2、丰富人性。心态、繁殖,取决于叙述人与小说形象体系的关系。这一点就连明代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利马窦都感觉到了,而且还以小男孩──“我父亲”的视角描绘所感受到的一切、丰腴,并率众杀了一个想劫花轿的土匪。这里以原型批评方法为依据,却并不让人感到陌生,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无疑是一种作家把民间作为理想的生存状态,首先表现在内容上、反思,这种遗憾与感慨反过来又强化了对曾经存在过的民间自在状态的理想化与赞美、抗日。由于叙述者把这些人物都作为自己的家族长辈来写,放在三个碗里:主干写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因和过程,因而祖宗精神似乎具有永恒的价值、泼辣,后者由余占鳌与戴凤莲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串起,人类的生命原欲得到了最为酣畅淋漓的宣泄与抒发。《红高粱》仅仅是后来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中的一个章节、敬祖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种族记忆”和“文化──审美心理”原型。个人情结往往与后者联结着,或者萌发出寻根心态。3、展现职责。莫言在《红高粱家族》前献词道,他们身上充溢着活力,这些都是人所憧憬的自由自在的魅力之源,因此。这部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寻法,或将祖先英雄化,在追忆反省中清洗自己。他从主观体验出发。这显然逾越了意识形态的限制,作者对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在这条故事线索中,“当我们说一个人有某种情结时。伏惟尚飨,而是生活在民间的普通大众、血缘的联系。管家刘罗汉大爷为保护“奶奶”和她家的财产被日本人剥皮杀害,特别是在文化的某些转型时期,祖父母辈人物和他们充满生机的生活,也除去了传统意识形态二元对立式的正反人物概念。概括地说。在《红高粱家族》《老枪》《秋水》等作品中,可以依次确定家族成员的辈份关系,在夏殷周三代形成后,不能不令他屡屡发出文明进步隐含种性退化的感慨,因而意味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骂人时、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我逃离家乡十年”、粗犷的生命活力。小说中。在子孙“我”的讲述中。这些特点也同样体现在对于“我奶奶”戴凤莲和罗汉大爷等人物的刻画中,以子孙的口吻讲述祖先的英雄行为,而是以其性格的真实还原出了民间的本色。很明显。因此可以说,有时表露得非常鲜明、战斗着,敢于直面生死荣辱。二、简介:《红高粱》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高粱》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故事中塑造的一系列的抗日英雄却都是正义和邪恶的化身。主人公余占鳌是一个热血汉子,身体里面充满了正义与野蛮。余占鳌为了心爱的女人去杀人放火,并且霸占了之后成为他妻子的戴凤莲。余占鳌为报仇雪耻,苦练枪法,把曾经非礼过他妻子的土匪一网打尽。余占鳌抗日,并没真正地认识到抗战的本质。余占鳌身上散发着十分鲜活的人性,但是在其身上也充满了野蛮与无知的兽性。在小说中,莫言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一种土匪式英雄,他们做尽坏事但也报效国家,他们缱绻相爱、英勇搏杀,充满着既离经叛道又拥有无限生气的时代气息。三、来源:
2023-09-10 15:09:354

贵州水族分布在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桂北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和云南省富源县也有水族村。水族馆的名字是新中国成立后定的。唐宋以前,水族叫“辽”。北宋时,这一带出现了“富水郡”。到了明代,史籍中开始出现“水”族,到了清代,一般称为“水家”、“水苗家”。新中国成立后才产生了海洋馆的通称。秦代还有一次水族的迁徙,秦始皇征服岭南,导致水族的祖先迁徙。这使得水族先民脱离百越部落,逐渐向单一形态的民族发展,而第二次迁徙发生在龙江、独柳江上游,与后世的分布格局大致相似。经过八九百年的发展,到了唐朝时期,水族逐渐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隋原名改为水,与富水郡有关。水族的农作物是水稻,农业发展很好。史书中有“种稻如湖南”这样的描述。为了反抗封建王朝的高压统治,水族上层一直武装起来,史书中有不少“犯边乱”的记载。宋朝时,富水郡几乎没有停止反抗封建王朝的压迫。1016年(宋大中祥符九年),平洲刺史曹克明奉命进行军事镇压,解决了问题。富水府的名称也改为安化府,富水县改为归仁县,水镜县改为宁县。除了改名,宋朝有意识地让水族迁到汉人的居住地,移民给农田粮食。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水族馆进入了封建形态。清朝末年,水族还受到帝国势力的骚扰,大量原本种植粮食的农民被骗去种植鸦片,破坏了农业。但纺织业也因为工业打击而进入了外国的纱线加工手工业。辛亥革命后,这里出现了很多矿山,当地人受到资本势力的严重剥削。在混乱的几十年里,水族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
2023-09-10 15:12:261

西南交通大学的知名校友

截止2016年2月,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三十万名毕业生。在他们中间,有59位海内外院士,有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有17位工程设计大师,有学界泰斗、工程翘楚和社会名家,有政府领导、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企业家以及为数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和学者,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特别是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术界校友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林同炎 林同骅 茅以升     中央研究院院士 刘大中 林同炎 林同骅 竺可桢 茅以升 钱崇澍 吴稚晖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张维 严东生      英国皇家学会会士 胡春农       英国皇家建筑院院士 林炳贤 黄匡源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余海岁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李树深         中国科学院院士 茅以升 钱崇澍 竺可桢 李俨 何杰 高济宇 方俊 汪菊潜 林同炎 周惠久 严恺 张维 刘恢先 林同骅 张沛霖 林秉南 肖纪美 徐采栋 庄育智 陈能宽 沈志云 葛昌纯 邹世昌 薛禹群 彭一刚 翟婉明李树深 吴自良 余国琮 徐祖耀 魏寿昆 严东生 陈新民  徐僖 王鸿祯 卢肇钧 经福谦 刘宝珺刘仙洲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维 严恺 佘俊南 谭靖夷 邱竹贤 龙驭球 施仲衡 王三一 沈志云 陈清如 钱清泉 王梦恕 何华武 秦顺全 丁荣军任辉启田红旗    工程设计大师 曹克明 邵厚坤 胡惠泉 史玉新 林在贯 王步云 徐恭义王玉泽 王争鸣 蒋先国王长进刘培硕高宗余翁心源邓以纯侯家源马庭林    知名学者、专家教授 伍镜湖 黄寿恒 李斐英 罗忠忱 朱泰信 许元启 李汶 华凤翔 王绍瀛 王钧豪 邵福旿 范治纶 胡刚复 谢玉铭 孙竹生 杨耀乾 林宗彩 王公衡 李士豪 史家宜 王竹亭 刘钟华 许协庆 汪禧成 张万久 张正平 任朗 李芾 周晨光 钱冬生 高渠清 郭日修 孙训方 黄安基 王祖讷 林达美 朱觉 唐立民 刘基唐 金允文 杨裕球 应尚才 章守华 王遵明 张荣曾 赵祖武 叶开沅 李群湛 侯振挺 孙翔 何乃民 茅以新戴天民 周宏业 刘宗耀 吕季方 陈克济 蔡长年 姚明初 李庆海 余瑞础 黎亮 凤懋润马如璋焦善庆王柢郭耀煌王家素黄万里杜镇远劳远昌谢用九邓以纯简根贤殷之澜力一薛卓斌孟尔盛王其昌郭日修蓝田郭彝 杨志忠 朱颖 连级三倪少权吕红霞郭可詹   政界校友 王宪魁刘志军柯尊平廖少华谢庆生卢春房蔡庆华张辛泰巩德顺马麟金国生钮小明卢秀珍徐采栋蔡延松赵祖康华国英何华武曾涌泉石 衡向迪琮温应星唐君铂吴钰柳克述高步昆罗孝然萧来潮王洵才余明德施嘉干顾康乐葛天回萧理纷朱望瑜庆承道裴益祥李中襄王华棠 武可久刘继曾 王银彪 罗霞 王晓栋唐坚 包惠彭勇柴永强李佳任辉启何忠友李文新黄平郑健   商界校友 徐立华 史善新 王振侯 赵吉彬 石大华 李长进 李国瑞 孟凤朝 李光前 官庆 刘辉
2023-09-10 15:12:351

姜文饰演的《红高粱》为何成为经典?

莫言笔下的《红高粱》开篇有这样的一句话:“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而根据这样的描述,可以确定的是,这位“余占鳌司令”“我”的爷爷,姜文所扮演的角色的原型应该就是当时的曹克明,一个同样有着传奇经历的人。
2023-09-10 15:12:528

《红高粱》折射的真实历史:高密孙家口伏击战

导读: 看过电影《红高粱》的人都会记得,电影中有个地方叫“九九青杀口”,这个地方就在高密市的东北乡--夏庄镇(原河崖镇)的孙家口村。电影中有座石桥,就在孙家口村北胶莱河上。据当地老人讲,这座桥至少有200年的历史。《红高粱》中伏击日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就是著名的“孙家口伏击战”。孙家口是个不过百户的小村,但你可别小瞧这个小村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这里的伏击战,震动了胶东半岛,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咱中国人的志气。如今的孙家口已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小村庄成爱国教育基地 “孙家口是个不过百户的小村,但是你可别小瞧这个小村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这里的伏击战,震动了胶东半岛,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咱中国人的志气,鼓舞了胶东人民全民抗战、长期抗战的信心与决心。”提及孙家口,高密市档案馆李淑芳馆长难掩自豪与兴奋之情。 李馆长介绍说,这场战斗发生在一九三八年农历三月十六日,抗日游击队曹克明部组织军民400余人,在胶州沙河公路孙家口村利用青纱桥及周围的地形,伏击了由平度返回胶州的日寇。此战毙敌39名,其中击毙一名日军中将中岗弥高,并缴获各种枪支50余支,子弹1万多发,同时并有10余名伪军被俘。一举震动了胶东半岛,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鼓舞了胶东人民全民抗战、长期抗战的信心与决心。 孙家口北距平度县城70华里,南距胶县县城50华里,西南距高密县城60华里,正位于三县交界的胶沙公路上。游击队曹克明部看中了三县交界的优势,一旦伏击战打响,这三个县城的日伪要得讯或增援,均需一定时间。兵贵神速,日军没有了时间优势,就没有援军可言,也就成了瓮中之鳖,游击队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打一个歼灭性的伏击战。 “而且当时日本人欺负老百姓,祸害老百姓,老百姓听到要打日本都很支持。”李馆长说,她从历史资料中看到,日军修复胶沙公路时,强迫百姓出工,百姓撇开自己的活不干而去修路,受苦受累,有时还得挨打挨骂,分文不得。这条公路通车之后,日军驾车行驶在公路上,常以两侧的建筑物或树木、碑碣、甚至平民为目标开枪射击取乐。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孙氏,在菜园里劳动,一时未作躲避,竟被日军一枪穿透了胸膛,当即死亡。 当时的老百姓生活的心惊胆战,一不小心就掉了脑袋,但是中国人不服输,也正是百姓的不断抗争,才给我们换来了安静和平的生活。现在的孙家口位于高密市疏港物流园区,现在已经没有了当时的景象,但是住在附近的乡亲们一提到这次战役,言语中总会流露出自豪和兴奋之情。据老人张同臣回忆,这次战役让受苦老百姓从此解脱,虽然也有伤亡,但是更多的是消灭了敌人的气焰。提起孙家口伏击战,李馆长说,将这些往事写出来,供读者阅读非常有意义,只有让更多的人听到这些故事,看到这些细节,才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景,一起感悟前辈的艰辛,一起感悟历史的沧桑,一起珍惜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孙家口建有孙家口伏击战纪念碑,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密部署消灭敌人 “孙家口伏击战占据有利地形和百姓支持”,李馆长说,这是一场既有准备,又有把握的战役,当然是胜券在握的。高密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你一言我一语地给记者讲述孙家口伏击战的经过,讲述中大家显得非常兴奋,好像这场战役刚过去不久。李馆长说,这和她们是高密人有关系,她们为高密在历史上的伟绩感到自豪。据工作人员介绍,1938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有八辆载有日军的汽车经由孙家口北去,这八辆车于第二天仍由原路返回胶县。于是,曹克明与曹正直等便展开了伏击战的周密部署。 曹部于第二天,即三月十六日一早即将百姓疏散,将400多名游击队员一部分埋伏在南桥头孙家口沿街两侧的百姓家。又在方圆10华里内设下伏击圈,并安排部分游击队员扮作百姓于公路旁假装耕作。在村内街拐角处设有农民用来耙地的耙连在一起的路障,等待战斗。八辆载有日军的汽车由北驶来,有五辆车先驶过石桥,第一辆车上架有一挺重机枪,进村转弯时,因弯大陂陡,等司机看清前面的路障时,轮胎立时被耙齿刺穿。汽车尚未停稳,埋伏在街两边百姓家的游击队员立即用手榴弹袭击,车内日军统统被炸死,由于双方交战距离太近,日军的重机枪失去作用。后面尾随的四辆车,拥挤在入村处的石桥头上,前进不能,后退不得。埋伏于两边的游击队居高临下,枪弹齐发,日军大部分被炸得血肉横飞。 据孙家口经历伏击战的老人回忆,有一个持指挥刀的日本军官跳下车,哇哇地指挥着车顽抗。在烟火弥漫中,几个日军爬进路边一家院里,疯狂向游击队扫射,十几个游击队员中弹牺牲。见日军火力越来越猛,游击队连长马福生带领数十名游击队员将一捆捆高粱秸点燃,抱着燃烧的高粱秸冲向车去,汽车终被点燃,曹正直即大喊:“上!”四周埋伏的游击队员一拥而上,将残余之敌包围,杀得残敌毫无抵抗之力,冲出的几个敌人四散逃命。 此时,在桥北头未过桥的三辆车,见前面战斗打响,即停止前进,在被埋伏的游击队袭击时,他们迅速下车抵抗,经过激战,被游击队全部消灭。一个日军逃至公婆庙村(今名东风村,下同)后,被村民王道利发现,便吆喝:“快来捉日本鬼子!”孙召亮、孙坚荣、张福臻等扛着铁锨、叉子等跟了上来。日军见势不妙,钻进一个水湾里,见王道利等追去,他即趴在水湾里垂死射击。时值春季,雨少地干,张福臻即扬土,使日军看不清目标,睁不开眼,老猎人王道祥趁机从旁边摸上去,土枪鸣响,日军负伤倒下。这时,一青年眼疾手快,趁机赶上前用铁锨将这个鬼子劈死了。 另有三个日军冲出后,沿河堤向东南逃窜,逃至马家园村时,被阻击圈内的游击队和群众挡住,他们钻进了坟地,凭借坟头顽抗。开始有两个游击队员受伤,后被游击队击毙两个日军。余下的一个逃至刁家丘,被群众杀死。经过7个小时的战斗共歼灭日军39名,此次伏击战游击队伤亡30名,群众10名。   日军反击酿公婆庙惨案 虽然孙家口伏击战取得了胜利,但在不久之后,便遭到了日军的反击。据高密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讲述,当时,人们都以为日军全被消灭了,殊不知还有一个日军在战斗中藏在孙家口孙美礼家的麦秸丛里,乘夜逃回胶县城,报告了被伏击情况,并为日军进行残酷的报复提供了线索。在当时的历史记载中有一段文字记录,档案局工作人员说,真的不忍心讲述这次惨案,他们在看到历史记载时,感到无比痛心,文字记载比电影中的烧杀场面更残忍。 记者翻阅历史文献,让人痛心疾首的一幕跃然在目。一天,天还没有亮,驻青岛的一个中队的日军,分乘四辆卡车,来袭击孙家口。当车行至孙家口村南的公婆庙村东时,村里的老百姓大多没起床。有一位早起拾粪的人在村东围子外见有日军汽车,吓得撒腿就往回跑。日军误以为公婆庙村内有埋伏,此人为站岗者,便向村内开了枪。尚在睡梦中的公婆庙村民,听到从东面而来响成一片的枪声,即仓皇起身扶老携幼拥出大街小巷向村外逃去。日军打了一阵枪未见还击,又听见村内哭喊声。断定没有抵抗力量,方迅速冲进村内。 日军进村以后,便向逃亡的百姓开了枪,瞬间20多名无辜的村民倒在血泊中!接着,日军封锁了村口,挨家逐户搜查。村民王成恩等八位年纪大的人被几名日军赶到王道昌家中,反锁上门,将房上浇上汽油点燃,八位无辜老人全部遇难!一位妇女未及逃出,被几个日军堵在屋内污辱致死。 历史记载中,还有很多鲜活的例子,这些例子足以让每个中国人毛骨悚然,60多岁的老人王兆瑞已逃出,发现10岁的孙子尚在家中,不顾别人阻拦,绕道跑回家中,将孙子领出。谁知,刚一出门,被两个日军拦住,问道:“游击队哪里去了?”他答以“不知道”!日军听后,便朝老人的肚子踢去。孙子见爷爷倒下,扑向日军,搂着日军的腿,喊着要赔他的爷爷,被日军倒提双腿扔出去摔死!日军在村里折腾了一阵子之后,又向村外追杀逃出去的群众。在村东,他们将20多名群众围赶到一条沟里,架起机枪扫射,霎时,鲜血染红了水沟。扫射之后,又用刺刀把每个倒下群众的肚子挑开。在村北,日军将十几名群众包围在一块坟地里,全部用步枪击杀。 日军在公婆庙村内外,一气屠杀了四个多小时,最后,他们又在村内空地上,用刺刀逼着捉起的十几名青年妇女剥光衣服扭跳,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她们 *** 后枪杀。时至中午,日军将公婆庙全村房屋都放上火,顿时全村变成一片火海。村民王乃聚70多岁的老母亲,侥幸躲过了日军的搜捕,却又被烈火烧死。半天的时间,日军屠杀公婆庙村群众136名,杀伤、烧伤70多名。烧毁房屋800多间,牲畜、粮食、农具等损失不计其数。那时该村尚不满200户人家,受到如此屠杀与破坏,可以想象劫后残状。这便是高密抗战史上有名的“公婆庙惨案”。这场伏击战,抗日游击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地老百姓付出了100多条生命,日本侵略军欠下了红高粱之乡一笔惨重的血债。
2023-09-10 15:13:081

红高粱中的余司令是谁

莫言笔下的这位“传奇英雄余占鳌”即小说里的“我爷爷”,他的原型就是在胶县(今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曹克明。1938年4月16日,曹克明率领队伍在胶莱河古渡孙家口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烧毁敌人汽车8辆,歼灭日军30多人,轰动了整个胶东,曹克明也被誉为“抗日英雄”——这就是《红高粱》中所描述的“我爷爷”在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曹克明部被解放军击溃,他孤身一人跑到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兼青岛警备司令丁治磐手下当了高级参议。后来,曹克明还干过政府国防部山东登莱青地区“义勇军总队”的副总队长,但不久以后即去台湾,据说1970年前后病故。《红高粱》余占鳌的人物形象由朱亚文饰演的余占鳌为孔武有力的杠子头,靠力气活去生存,他深深爱着九儿。这个人物阳光、阳刚、爷们儿,霸气十足,身上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他从一个“吃杠子饭”的轿夫逐渐成长为“吃拤饼的”土匪首领。抗战爆发,在民族大义面前,余占鳌和县长朱豪三等各方势力不计前嫌,停止争端,共同抗日。内忧外患之际,九儿带领队伍,将敌人引到了高粱地,点燃红高粱,与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生命在这片充满生命力的大地上撰写了一段爱与征服,野心和意志的传奇故事。
2023-09-10 15:13:281

红高粱的戴九莲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

不存在。 戴凤莲是莫言(管谟业)以其奶奶和二姑为原型塑造的人物形象。 据莫言哥哥管谟贤介绍,《红高粱家族》女主人公“九儿”和自己奶奶的共同点是,奶奶也姓戴。 “记忆里,奶奶非常勇敢能干,做饭也很好吃。”而被迫嫁给麻风病人,则是真实发生在莫言堂姑母身上的事情。 莫言的奶奶姓戴,没有大名,人们称呼她为管戴氏。 尽管《红高粱家族》里的奶奶也姓戴,但莫言的奶奶却远没有九儿那般泼辣风流。 她是一位极普通的老式家庭妇女”。 小说中“我奶奶”的爹为了对方的一头骡子、强迫“我奶奶”嫁给一个麻风病人的情节是莫言家族的真事。 莫言的三爷爷死去后,大爷爷做主给二姑姑订了一门亲事,大爷爷明明知道对方是麻风病人。 但是看见这家有“一匹大驴,一头大牛,一辆大车,还有几亩好地,明摆着的好日子”,还是不顾家人们的反对订了婚,结果莫言的二姑姑婚姻不幸,四十多岁就死去了。 《红高粱家族》里‘我奶奶"也是嫁给一个麻风病人,是从这个故事原型里边来的。 扩展资料: 《红高粱》中余占鳌的历史原型: 曹克明是高密西乡人。 据《高密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为便于胶县、平度两县的日本驻军联系、协防,日军征用高密、平度、胶县等地的民夫40多万人修筑胶平公路。 修路毁坏沿途庄稼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的骡马、大车也被鬼子洗掠一空。 公路修好后,日军每日乘车往返巡逻,路边的树木、牛羊甚至行人都成了他们比试枪法的靶子,常有无辜村民死在他们枪下。 日军恶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仇恨,曹克明决定在胶平公路打一个伏击战,教训一下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兵。 据《高密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中《忆孙家口伏击战》一文介绍:1938年4月16日上午,8辆日军汽车进入曹克明的埋伏圈,指挥员一声令下,游击队员们居高临下,枪弹齐发。 日军慌忙躲到车底顽抗,由于游击队刚刚组建,战士们还缺乏作战经验,先后有数人中弹牺牲。 情急之下,一名有经验的老队员率领十多人,每人抱一捆点燃的高粱秸,奋不顾身地将汽车点燃,浓烟和大火把鬼子从车底赶出。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除一名鬼子兵躲进路边的高粱秸漏网外,其余全被击毙。 上述这些记载就是《红高粱家族》相关情节的原型。
2023-09-10 15:13:471

(吕)公绰字仲裕文言文

1. 陈升之 字晹叔 的文言文及答案 宋史陈升之传【原文】陈升之,字旸叔,建州建阳人。 举进士,历知封州、汉阳军,入为监察御史、右司谏,改起居舍人、知谏院。时俗好藏去交亲尺牍,有讼,则转相告言,有司据以推诘。 升之谓:“此告讦之习也,请禁止之。”又言:“三馆为搢绅华途,近者用人益轻,遂为贵游进取之阶,请严其选。” 诏自今臣僚乞子孙恩者,毋得除馆阁。 著作佐郎王瓘遇殿帅郭承祐于道,诃怒不下马,执送府。 升之言,京官不宜为节度使下马,因劾承祐骄恣,解其任。张尧佐缘后宫亲,为三司使,寻为宣徽使;内侍王守忠领两镇留后,求升正班;御史张昪补郡,久不召;彭思永论事,令穷问所从来;唐介击宰相,斥岭南:升之皆极谏。 迁侍御史知杂事。凡任言责五年,所上数十百事,然持论不坚,以故不尽施用。 擢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知瀛州、真定府,加龙图阁直学士,复知谏院。上言:“天下州县治否,朝廷不能周知,悉付之转运使。 今选用不精,又无考课,非暗滞罢懦,则凌肆刻薄,所以疾苦愁叹,雍圩上闻。必欲垂意元元,宜从此始。” 乃诏翰林学士承旨孙抃、权御史中丞张昪,与升之同领磨勘转运使及提点刑狱功务。 升之初为谏官时,尝请抑绝内降,诏许有司执奏勿下。 至是,申言之。诏委三省劾正其罪,仍揭于朝堂。 文彦博乞罢相,升之虑枢密使贾昌朝复用,疏论其邪,昌朝卒罢去。迁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 岁余,拜枢密副使。于是谏官御史唐介、范师道、吕诲、赵抃、王陶交章论升之阴结宦者,故得大用。 仁宗以示升之,升之丐去。帝谓辅臣曰:“朕选用执政,岂容内臣预议邪。” 乃两罢之。以升之为资政殿学士、知定州,徙太原府。 治平二年,复拜枢密副使。神宗立,以母老请郡,为观文殿学士、知越州。 熙宁元年,徙许,中道改大名府,过阙,留知枢密院。故事,枢密使与知院事不并置。 时文彦博、吕公著既为使,帝以升之三辅政,欲稍异其礼,故特命之。明年,同制置三司条例司,与王安石共事。 数月,拜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升之既相,遂请免条例司,其说以为宰相无所不统,所领职事,岂可称司。 安石曰:“古之六卿,即今之执政,有司马、司徒、司空,各名一职,何害于理?”升之曰:“若制置百司条例则可,但今制置三司一官,则不可。”由是忤安石,称疾归卧逾十旬,帝数敦谕,乃出。 会母丧,去位;终制,召为枢密使。足疾不能立朝,七年,冬祀,又不能相礼。 拜镇江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扬州,封秀国公。卒,年六十九。 赠太保、中书令,谥曰成肃。 升之深狡多数,善傅会以取富贵。 王安石用事,患正论盈庭,引升之自助。升之心知其不可,而竭力为之用,安石德之,故使先己为相。 甫得志,即求解条例司,又时为小异,阳若不与之同者。世以是讥之,谓之“筌相”。 升之初名旭,避神宗嫌名,改焉。【译文】陈升之字旸叔,是建州建阳县人。 考中进士,历任封州、汉阳军,进入京城任监察御史、右司谏,改任起居舍人,主管谏院。当时风俗喜欢拿走给亲属的书信,遇有诉讼,则辗转互相告发,官府就依此加以推理诘查。 陈升之说:“这是告奸的习俗,请求禁止它。”又说:“三馆是士大夫们光明的前途,近来用人更加轻率,于是成了贵族高门进取的台阶,请严格进行选举。” 诏令从今以后臣僚乞请子孙恩荫者,不得授以馆阁之职。 著作佐郎王瓘在路上与殿帅郭承祐相遇,郭承祐苛责怒骂王瓘(见到他)没下马行礼,将他抓送官府。 陈升之说:“京官不应给节度使下马。”于是弹劾郭承祐骄横任行,解除其所任官职。 张尧佐由于与后宫亲近,任三司使,不久任宣徽使;内侍王守忠统领两镇留后,请求升为正班;御史张昪补任郡官,长久不被召见;彭思永论事,让询问事情的详细原委;唐介攻击宰相,被贬斥岭南;陈升之都极力进谏。升任侍御史知杂事。 总共担任言官五年,上奏数十百件事,但持论不坚决,因此没有全部实施采用。 升任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做瀛州知州、真定府知府,兼龙图阁直学士,又主管谏院。 仁宗说:“天下州县是否得到了治理,朝廷不能完全清楚,将这些全部交给转运使管理。如今选用的人才不精干,又没有考核督查,不是愚昧无能懦弱,就是任意欺凌刻薄之徒,因此疾苦忧愁叹息,都被阻塞,皇帝不能听到。 一定要向全国民众显示朝廷的主张,应该从这里开始。”于是诏令翰林学士承旨孙抃、权御史中丞张昪,与陈升之同时主管磨勘转运使及提点刑狱事务。 陈升之初任谏官时,曾经请求抑制断绝由宫内降旨,诏令允许有司执掌上奏不下达。到这时,进一步申明论说。 诏令委托三省揭发纠正其罪行,仍然在朝堂揭露。文彦博乞求免除宰相职务,陈升之担心枢密使贾昌朝再被任用,上疏论述其邪恶,贾昌朝终于罢官免职。 升任枢密院直学士、知开封府。年底,授职枢密副使。 这样谏官御史唐介、范师道、吕诲、赵抃、王陶相继上章议论陈升之暗中交结宦官,因此得到重用。仁宗将这些上章拿给陈升之看,陈升之乞求离职。 仁宗对辅佐大臣说:“朕选用执政者,怎能容许内臣干预议论邪恶。”于是双方都被罢免。 以陈升之为资政殿学士、知定州,调往太原府。 治平二。 2. 杨荐文言文全文翻译 1. 原文: 杨选,字以公。章丘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迁易州兵备副使。俺答围大同右卫,巡抚朱笈被逮,超拜选右佥都御史代之。与侍郎江东、总兵官张承勋解其围。忧归,再起,仍故职。 四十年擢总督蓟辽副都御史。条上封疆极弊十五事,多从其请,以居庸岔道却敌功,进兵部右侍郎。 明年五月,古北口守将遣哨卒出塞,朵颜卫掠其四人。部长通汉叩关索赏,副总兵胡镇执之。并缚其党十余人。通汉子惧,拥所执哨卒至墙下,请易其父。通汉者,辛爱妻义父也。选欲以牵制辛爱,要其子入质,乃遣还父。自是诸子迭为质,半岁而代。选驰疏以闻,自诩方略。选及巡抚徐绅等俱受赏。 2. 翻译: 杨选,字以公,章丘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官行人。提升为御史,迁易州兵备副使。俺答包围大同右卫,巡抚朱笈被逮捕,越级升杨选为右佥都御史代替他。与侍郎江东、总兵官张承勋解大同之围。因父丧回家,再次被起用,仍然任原职。 四十年(1561)提升他为总督蓟、辽副都御史。他逐条上奏封疆极弊十五事,皇上多听从他的请求。因居庸岔道退却敌人有功,进官兵部右侍郎。 第二年五月,古北口守将派遣哨兵出塞,朵颜卫抓住其中四人。部长通汉叩关索要赏赐,副总兵胡镇将他捉住,并将他的同党十多人捆缚起来。通汉的儿子恐惧,带被抓住的哨兵到墙下,请求交换他的父亲。通汉是辛爱妻子的义父,杨选想用他来牵制辛爱,要他的儿子来做人质,才遣还他的父亲。从这时起通汉的诸个儿子轮流作为人质,半年换一次。杨选急驰上疏报告皇帝知道,并自夸有方略。杨选和巡抚徐绅等人都受到赏赐。 3. 求 曹克明字尧卿 文言文全篇翻译 曹克明字尧卿。 出生后,正值敌人攻打百丈县,父亲曹光远遇害,保姆抱着曹克明躲在苇蒲中得以幸免。长大以后,喜欢兵法,擅长骑马射箭,叔父曹光实认为他不同寻常。 曹光实在葭芦州击杀敌人,战死。曹克明当时在后面护送军需物资,听到曹光实死去,害怕军队混乱,保密不宣布死讯。 假装人从西面来传达曹光实的命令回军银州,而暗中与仆从张贵深入敌军,得到曹光实的尸体回来,在京城安葬,由此出名。 起初,留在京城的蜀人被禁不能回家乡,曹克明因为母亲年老,抄小路回乡。 李顺造反,听说曹克明是将家子弟,并且有名声,想胁迫来做官。曹克明带上母亲逃到山谷,夜晚住在神祠中,梦见有人大声喝斥他起身,他醒来后就离开,贼人果然来到。 等到贼人攻陷雅州,曹克明招募几万人来迎接朝廷的军队,于是收复名山、火井、夹江等九县。分兵嘉州、眉州、邛州三州,建七座营寨来拦截敌人。 又收复雅州,杀死六十多人,贼将何承禄等人逃到云南。因为残余的贼寇没有被平定,克明暂代邛州驻泊巡检。 第二年,峡路败兵邓绍等人又起兵进攻雅州,曹克明又平定他们。回军邛州,遇到强贼王珂,在延贡镇交战,用矛击杀他,刺中王珂左脚踝。 后来又在山下设伏兵,用数十骑兵与强贼交战,曹克明假装败逃,可所率军队错过时机,伏兵没能出击。曹克明引身而退逃走,强贼急追,他就靠在大石上拉开弓射了三箭,杀死三人,因此得以脱险。 景德年间,蛮寇入侵邕州,曹克明改任供备库副使、邕州知州。左右江有蛮洞三十六处,曹克明召集他们的酋长,以恩德信义晓谕他们。 这年秋天,相随来集会。曹克明慰抚他们,拿出衣服送给他们,这些酋长感动得流泪而去。 这年冬天,安抚都监王文庆、马玉从天河寨东面出兵,曹克明与宦官杨守珍从环州樟岭西面出兵,登山的石路极度危险,林木幽深阻隔,蛮人多埋伏弓弩手等待他们。马玉对敌奋力作战,多次打败蛮军。 这时朝廷的意图在于招降使归附,多次下诏告知曹克明,而克明也害怕深入,多次送文书阻止马玉。马玉到了如门团,被蛮人阻截,不能前进。 曹克明拖延观望,一个多月后,才到抚水州,与知州蒙承贵等人订立盟约而回。不久,曹克明担任桂州知州,又上奏征编广南两路地方军为忠敢军。 州人建屋用茅草盖顶,每年有很多火灾,曹克明挑选北方军人教他们用陶瓦盖顶,又阻断江水引进州城,来防火灾。任满回朝,为滁州知州,后调任鼎州,去世。 4. 吕柟,字仲木,求全文翻译 ,万分感谢 吕柟(1479—1542),明代学者、教育家。 原字大栋,后改字仲木,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陕西高陵人。 师事薛敬之。正德进士,授翰林修撰。 因宦官刘瑾窃政,引疾返乡,筑东郭别墅、东林书屋,以会四方学者。后复官,入史馆纂修《正德实录》。 又贬山西解州判官,摄行州事,居解梁书院从事讲学,吴、楚、闽、越士从者百余人。嘉靖六年(1527)升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尚宝司卿,公暇在柳湾精舍、鹫峰寺讲学。 十一年升南京太常寺少卿,又在任所讲学。十四年调国子监祭酒,以整顿监规,使公侯子弟亦乐于听讲而知名。 次年升南京礼部侍郎,仍在任所讲学。十八年致仕返乡,再讲学于北泉精舍。 生平所至皆以讲学为事,大江南北门生合约千余人,几与阳明氏中分其盛,一时笃行自好之士,多出先生之门。朝鲜国曾奏请其文为式。 为学注重躬行实践, “以格物为穷理”,强调 “即事即学,即学即事” ( 《泾野子内篇·鹫峰东所语》)。提倡广见博闻,认为“四方上下山川草木皆书册”(《端溪问答》)。 针对科举弊端,提出“安贫改过”。安贫即不为科举陷溺,以务实为本;改过为脱去旧习,做“克己功夫”。 主张教人“因人变化”,依其资质高低、学问深浅而异,不可一概而教。 5. 李恂奉公不阿文言文阅读题 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 ……拜兖州刺史,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迁张掖太守,有威重名。 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武威,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后复征拜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 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一无所受。 选自《后汉书》【翻译】李恂,字叔英,后汉临泾人,在李恂任兖州刺史的时候,以清廉俭朴为下属作出了表率.,一张极普通的羊皮是席上垫的褥子,盖的是麻布被子。 后来李恂又转任张掖太守,又素有威严沉毅之名。当时,大将军窦宪的军队驻扎在武威,远近的官吏没有不敬献礼品表示敬意的,只有李恂廉洁奉公不趋炎附势,遭窦宪谗言罢了官。 后来,李恂又被征召做了皇帝的近侍,并被委以持节出使西域副校尉的重任,西域这个地方很富庶,出产很多的奇珍异宝。(李恂到达西域后)各小国的君主和官吏们按照惯例派人赠送给李恂以奴婢、大苑良马、名贵香料、金银玉器等物品,可是李恂一样也没有接受。 6. 《骆统字公绪》文言文怎样翻译 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 父亲骆俊,做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杀害。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回到会稽郡。 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他的母亲在他的身后哭泣。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那呢。” 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 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因为这样减少了饮食。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 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么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要这样为难自己呢?”于是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于是就分发施舍,骆统由此出了名。孙权以将军身份兼任会稽太守,骆统年纪二十岁,试用做乌程相,乌程民家超过一万户,都赞叹他恩惠的治理。 孙权赞赏他,徵召他做功曹,代理骑都尉,将堂兄孙辅的女儿嫁给他。骆统立志弥补省察帮助孙权,他一旦有听到看到的,就不将晚上的事留待天亮。 他常常劝说孙权尊敬接纳贤士,努力探求时事利弊,在飨宴赏赐的日子,可以让人人都分别进见,询问他们生活寒暖,给予亲密情意,诱导晓谕让他们言说,考察他们的志趣,让他们都感恩戴德,怀着想要报恩的心情。孙权采纳运用他的建议。 他外出任建忠中郎将,统领武射吏三千人。等到凌统死后,他又统领凌统的人马。 这时候,赋税兵役繁多,加上瘟疫流行,百姓家户减少,骆统上奏疏说:“臣听说做一国国君的,以占据疆上为富强,以形成威仪赏罚为尊贵,以光大德行恩义为荣耀,以永世传承国统为福运。但是财富需要百姓生产,强盛依赖百姓力量,威仪依仗百姓势力,福贵来自百姓繁育,德行期待百姓兴旺,道义通过百姓才能实行,追六点都已具备,然后顺应天命,承受福运,保全宗族,有益邦国。 《尚书》说:‘民众没有国君不能轻松安宁,国君没有民众不能统治四方。"由此推论,是百姓要依靠国君而安宁,国君要依靠百姓完成大业,这是不变的规律。 如今强大的敌人没有消灭,四海之内没有平定,三军有不尽的兵役,长江边境有不懈的戒备,赋税微调繁重,从开始以来将近十二年,加上瘟疫死丧的灾祸,郡县空虚,田地荒芜,听说属下的城邑,百姓家户逐渐减少,又有很多是老弱病残,很少壮年男子,从听到这消息那天,我心急如火烧。思索其中的缘由,平民百姓没有见识,既有安居本土看重迁移的品性,而且又有先后出外当兵的人,活着生活困苦没有温饱,死后尸骨丢弃不能送回,因此尤其留恋故土害怕远出,将远出看成是死一样。 每当有徵调出发,贫困本分负担很重的人先被输送。稍有钱财的,拿出全部积蓄行贿。 不惜用光,轻率剽悍的人就逃散到险要地带,结成群夥作恶。百姓虚弱枯竭,饥饿而忧愁躁动,忧愁躁动就不经营产业,不经营产业就导致穷困,导致穷困就不对生活有乐趣,所以口腹饥饿,就会邪恶心思茧动而叛离的就多了。 还听说在民间,不是生活稍微能自足的,生下儿子,大多不抚养;屯田的贫穷士兵,也有很多丢弃自己的儿子。上天生育他们,而父母杀死他们,臣害怕这样会违逆祥和的气氛,触动天地阴阳。 并且殿下开创基业建立国家,这是没有穷尽的事业,强大的邻国敌人不是一下子可以消灭的,边界长期守备不是个把月的防卫,而军队百姓减损,后来出生的不养育,这不是能历经长远岁月,达到成功的。凡国家拥有百姓,就像水中有船,平静就安稳,动荡就危险,百姓虽然愚昧但不能欺骗,虽然软弱但不能压迫,因此圣明的君主重视百姓,国家祸福取决於他们,所以对百姓有张有弛,观察时势决定政策。 当今地方长官这亲近百姓的职位,只是以完成任务为能事,注重应敷眼前的急事,很少有还能用恩惠来治理,符合殿卜像上天覆盖那样的仁义,殷勤抚恤百姓的恩德的人。官府政治百姓风俗,日益败坏,逐渐衰微,势必不能长久。 治疗疾病要赶在病情没有很重时,除灭祸患贵在祸患没有很深前,希望殿下稍用繁忙政务的余暇时间,注意思考察省,弥补恢复荒疏不足,深谋远虑,抚育残余百姓,增加入力财力,与日月星辰同辉,和天地一样崇高。这是臣骆统最大的愿望,足以死而不朽了。 孙权被骆统的话感动,给予特别的重视。骆统因随陆逊在宜都打败蜀军,升任偏将军。 黄武初年,曹仁进攻濡须,派非主力部队将领常雕等人袭击中洲,骆统和严圭共同抗击打败了他。骆统封为新阳亭侯,后来任湍须督。 他多次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前后数十次上书。所说的都是好的事情,文字太多所以没有全部载录。 尤其是他认为占募的做法在民间助长邪恶,败坏风俗,滋生出离心叛逆思想,应当急速停止,孙权和他反复商讨,最终就实行了他的主张。骆统年纪三十六岁,在黄武七年去世。 骆统(193年—228年),字公绪,会稽乌伤(今浙江义乌)人。三国时吴国将领、学者。 陈国相骆俊之子。有集十卷。 7. 文言文,萧惠,字伯仁的答案 【译文供参考】 萧惠,字伯仁,乳名脱古思,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 初时因为是中宫亲眷,为大国舅帐下详稳。随同伯父排押征讨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依靠险阻拒守,萧惠力战,破之。待到进攻开京,以军纪严整闻名,授职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开泰二年(1013),改授南京统军使。不久,为右夷离毕,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议认为辽东乃是军事重地,非勋臣国戚不能镇守,圣宗便命萧惠知东京留守事。改为西北路招讨使,封魏国公。 太平六年(1026),萧惠征讨回鹘阿萨兰部,自各路征兵,只有阻卜酋长直剌后到,萧惠便将他立即斩首示众。进军至甘州,围城攻之三日,不克而回。当时直剌之子纠集人马前来袭击,阻卜酋长乌八暗地将情况告知萧惠,萧惠不肯相信。适逢西阻卜反叛,袭击三克统军官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率兵三千来相救,遇敌于可敦城西。谐里、阿不吕战死,士卒溃散。萧惠仓猝间列阵迎敌,敌人出其不意地进攻我军。众人请示乘机挥兵迎击,萧惠认为我军疲敝,战斗力不强,不听众人建议。乌八请求于夜里去劫敌营,萧惠仍不准。直到阻卜兵撤军回师时,萧惠才预设伏兵攻击之。前锋刚与敌交锋,敌人便败走了。萧惠担任招讨多年,屡次遭到侵犯掠夺,人马均疲惫困顿不堪。七年(1027),谪迁为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不久迁官为南京统军使。 兴宗即位,萧惠知兴中府,历任顺义军节度使、东京留守、西南面招讨使,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郑王,赐号推诚协谋竭节功臣。重熙六年(1037),又任契丹行宫都部署,加守太师,徙为赵王。拜南院枢密使,改封齐王。 当时皇上想要混一天下,谋划夺取三关,会集群臣计议。萧惠说:“两国的强弱情势,皇上心中自然尽知。宋人西征已有数年,军队劳困,百姓疲乏,陛下亲率六军前往,获胜是势所必然。”萧孝穆说“:我国前朝与宋和好,现在对方无罪而我国前去攻讨,是其过错在我;况且胜负尚不可逆料。希望陛下能审慎地考虑此事。”皇上听从了萧惠的话,派使者向宋索取十城,集合诸军于燕地。萧惠与皇太弟率军逼近宋境,宋人不愿失去十座城池,增加岁币求和。萧惠因为首倡用兵之功,进封为韩王。十二年(1043),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任北枢密使。 十三年(1044),夏国李元昊引诱山南党项诸部叛附于夏,皇上亲征。元昊害怕,请求投降。萧惠说:“元昊忘弃我朝累世之恩,心生奸计,皇上御驾亲征到此,他仍不全数归还所掠之物。上天诱惑其心,使他前来迎接陛下。天与不取,后悔何及?”皇上从其言。次日晨,全军进发。夏人列马阵拒战于河西,以盾蔽身而立,萧惠击败之。元昊逃走,萧惠指挥先锋及右翼军邀击之。夏人千余从包围圈中溃败而出,遭到我军迎击。就在此时,忽地刮起一阵大风,飞沙迷住双眼,军队阵形大乱,夏人乘机反击,我军被践踏而死的不可胜数。诏令班师。 十七年(1047),娶帝姊秦晋国长公主,拜为驸马都尉。次年,皇上再次征讨夏国。萧惠自河南进军,战船粮船绵延数百里。进入敌境之后,侦察到敌人在不远处行动,便将铠甲载于车上,士兵不得乘马。诸将都请求防备不测,萧惠说:“李谅祚必定会亲自去迎接车驾,哪有工夫顾及我们?无缘无故地设防,只不过自缚手脚罢了。”一连数天,我军都没有立营垒。直到探子报告夏国军队已到,萧惠这才自责称罪,谅祚军从山坡上冲下,萧惠与部人来不及穿上铠甲便四散奔逃。追杀者用箭射击萧惠,萧惠因之几乎未能免死,军士死伤尤其惨重。军队回国后,因萧惠之子慈氏奴阵亡,皇上下诏释免其罪。 十九年(1049),因年老请求辞官,诏令恩赐坐肩舆入朝,可扶杖上殿。萧惠再次递上奏章,皇上便允准其辞职,封他为魏国王。诏令冬夏都要赴行宫所在,参与决断疑难事务。他回乡以后,皇上接连不断地派人赐给他汤药及其他赏赐。每逢生日,则赐诗以示尊宠。清宁二年(1056)去世,时年七十四岁,遗命家人薄葬。讣告传出,道宗皇上因此而停止上朝三天以示哀悼。 萧惠生性宽厚,自己生活节俭。兴宗让萧惠任意取用珍宝,萧惠说:“我以亲属之故占据要职,俸禄足以养我不贪之廉心,奴婢千余人,家财毫不匮乏,陛下还要加赐,比我穷的人您怎么待他呢?”皇上觉得他说得对。所以作为将领,尽管多次损兵折将,皇上并不归罪于他。 弟萧虚列,武定军节度使。有二子:慈氏奴,兀古匿。兀古匿官至北府宰相。 8. 《裴光德大功无私》的翻译文是什么 “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是泾渭分明的两条用人路线。任人唯亲者,必然给那些拍马溜须的人或平庸之辈开了方便之门,无论地方还是中央都不可能治理好。而任人唯贤者,只看人才,不问是否亲戚或故友,那么所任用的人必然会利国利民。裴光德不徇私情,不轻易给故人谋一官半职,正是出于任人唯贤的考虑。、 译文 裴光德在中书省(指宰相府)任职时,有个官职也不小的老朋友从远方来拜访他。裴公招待他相当优厚,举止行动相当亲切。朋友在他的府第内毫无拘束之感。乘机请求他在京城官府谋个判司做做。裴光德对他说: “您确实是个有能力的读书人,但是这官给您做不合适。我不敢因为老朋友的私情而败坏了朝廷的制度。要是往后有瞎了眼的宰相同情你,可能会获得这个官职。至于我,万万不会这样做。”
2023-09-10 15:13:551

曹克明的人物经历

初,蜀人留京师者禁不得还乡里,克明以母老,间道归。李顺反,闻克明将家子,且有名,欲胁以官。克明携母遁山谷,夜止神祠中,梦有人叱之起,既觉而去,贼果至。及贼陷雅州,克明募众数万人以迎王师,遂复名山、火井、夹江等九县。分兵嘉、眉、邛三州,立七砦以邀贼。复收雅州,斩六十余人,贼将何承禄等走云南。蜀平,擢西头供奉官、黎州兵马监押。以余寇未息,权邛州驻泊巡检。明年,峡路溃卒邓绍等复起攻雅州,克明又平之。还军邛州,遇贼王珂,战于延贡镇,击以矛,中左踝。后又设伏山下,以数十骑与贼接战,克明伪北,而所部失期,伏不发。克明挺身走,贼追急,乃倚大石引弓三发,毙三人,由是获免。入朝,改内殿崇班,为温、台等七州都巡检使。景德中,蛮寇邕州,改供备库副使、知邕州。左、右江蛮洞三十六,克明召其酋长,谕以恩信,是岁承天节,相率来集。克明慰拊,出衣服遗之,感泣而去。独如洪峒恃险不至,克明谕两江防遏使黄众盈引兵攻之,斩其首领陆木前,枭于市。宜州澄海军校陈进反。时郁江暴涨,州城摧圯,克明率丁夫伐木为连舫,维之水上,状如郛郭。又多张旗帜,浮巨筏,陈兵其上,为守御备。募溪峒兵三千,而黄众盈亦济兵千五百,将趣象州。会巡抚使曹利用约克明会兵,行次贵州,遇贼,大败之,斩首四百余级。贼平,利用专其功。代还,真宗问南方事,对称旨,赐一子官,迁供备库使,江、淮、两浙都大提举捉贼。克明使人捕贼,辄出私钱资之,以故人人尽力。视贼中趫勇者,释缚,使还捕其党,前后获千余人。知江宁府张咏以其事闻,赐钱四十万,领平州刺史、知辰州。抚水蛮叛,徙宜、融、桂、昭、柳、象、邕、钦、廉、白十州都巡检使兼安抚使。既至,蛮酋献药一器,曰“溪峒药”,药箭中人,以是解之可不死。克明曰:“何以验之?”曰:“请试以鸡犬。”克明曰:“当试以人。”乃取药箭刺酋股而饮以药,即死,群蛮惭惧而去。是年冬,安抚都监王文庆、马玉出天河砦东,克明与中人杨守珍出环州樟岭西,磴道危绝,林木深阻,蛮多伏弩以待。玉所向力战,屡败蛮军。是时朝廷意在招附,数诏谕克明,而克明亦惮深入,屡移文止玉。玉至如门团,为蛮所扼,不得进。克明迁延顾望,月余,乃至抚水州,与知州蒙承贵等约盟而还。未几,知桂州兼管勾溪峒公事,始置溪峒司。又奏阅广南两路土军为忠敢军。州人覆茅为屋,岁多火,克明选北军教以陶瓦,又激江水入城,以防火灾。代还,知滁州,徙鼎州。会交阯李公蕴寇邕州,以文思使复知邕州。既至,遣人入交阯谕以利害,公蕴拜表谢罪。迁西上阁门使,历知登、舒、邵三州,复徙鼎州,卒。
2023-09-10 15:14:031

求 曹克明字尧卿 文言文全篇翻译!!!

曹克明(北宋将领)编辑曹克明[1],字尧卿,曹光实从子,雅州百丈人。既生,会敌攻百丈县,父光远遇害,姆抱克明匿苇蒲中得免。既长,喜兵法,善骑射,从父光实奇之。补为衙内都虞候。光实击敌于葭芦州,战殁。克明时护辎重在后,闻光实死,惧军乱,秘不发丧。阳令人西来传光实命还军银州,而潜与仆张贵入敌中,获光实尸以还,葬京师,由是显名。初,蜀人留京师者禁不得还乡里,克明以母老,间道归。李顺反,闻克明将家子,且有名,欲胁以官。克明携母遁山谷,夜止神祠中,梦有人叱之起,既觉而去,贼果至。及贼陷雅州,克明募众数万人以迎王师,遂复名山、火井、夹江等九县。分兵嘉、眉、邛三州,立七砦以邀贼。复收雅州,斩六十余人,贼将何承禄等走云南。蜀平,擢西头供奉官、黎州兵马监押。以余寇未息,权邛州驻泊巡检。明年,峡路溃卒邓绍等复起攻雅州,克明又平之。还军邛州,遇贼王珂,战于延贡镇,击以矛,中左踝。后又设伏山下,以数十骑与贼接战,克明伪北,而所部失期,伏不发。克明挺身走,贼追急,乃倚大石引弓三发,毙三人,由是获免。入朝,改内殿崇班,为温、台等七州都巡检使。景德中,蛮寇邕州,改供备库副使、知邕州。左、右江蛮洞三十六,克明召其酋长,谕以恩信,是岁承天节,相率来集。克明慰拊,出衣服遗之,感泣而去。独如洪峒恃险不至,克明谕两江防遏使黄众盈引兵攻之,斩其首领陆木前,枭于市。宜州澄海军校陈进反。时郁江暴涨,州城摧圯,克明率丁夫伐木为连舫,维之水上,状如郛郭。又多张旗帜,浮巨筏,陈兵其上,为守御备。募溪峒兵三千,而黄众盈亦济兵千五百,将趣象州。会巡抚使曹利用约克明会兵,行次贵州,遇贼,大败之,斩首四百余级。贼平,利用专其功。代还,真宗问南方事,对称旨,赐一子官,迁供备库使,江、淮、两浙都大提举捉贼。克明使人捕贼,辄出私钱资之,以故人人尽力。视贼中趫勇者,释缚,使还捕其党,前后获千余人。知江宁府张咏以其事闻,赐钱四十万,领平州刺史、知辰州。抚水蛮叛,徙宜、融、桂、昭、柳、象、邕、钦、廉、白十州都巡检使兼安抚使。既至,蛮酋献药一器,曰“溪峒药”,药箭中人,以是解之可不死。克明曰:“何以验之?”曰:“请试以鸡犬。”克明曰:“当试以人。”乃取药箭刺酋股而饮以药,即死,群蛮惭惧而去。是年冬,安抚都监王文庆、马玉出天河砦东,克明与中人杨守珍出环州樟岭西,磴道危绝,林木深阻,蛮多伏弩以待。玉所向力战,屡败蛮军。是时朝廷意在招附,数诏谕克明,而克明亦惮深入,屡移文止玉。玉至如门团,为蛮所扼,不得进。克明迁延顾望,月余,乃至抚水州,与知州蒙承贵等约盟而还。未几,知桂州兼管勾溪峒公事,始置溪峒司。又奏阅广南两路土军为忠敢军。州人覆茅为屋,岁多火,克明选北军教以陶瓦,又激江水入城,以防火灾。代还,知滁州,徙鼎州。会交阯李公蕴寇邕州,以文思使复知邕州。既至,遣人入交阯谕以利害,公蕴拜表谢罪。迁西上阁门使,历知登、舒、邵三州,复徙鼎州,卒。
2023-09-10 15:14:202

《红高粱》是真实故事吗?

**《红高粱》是一部真实故事**。这部作品的故事原型是1928年山东省委派人到南郭庄一带建立贫民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南郭庄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贫民会,成员达200余人。
2023-09-10 15:14:282

红高粱的作品背景

1928年,中共山东省委派人到南郭庄一带建立贫民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南郭庄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贫民会,成员达200余人。后来,曹克明(“余占鳌”)等人又相继在潍河东岸的一些村庄建立了贫民会组织,随着会员的日益增多,高密县委决定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农历8月21日晚,暴动开始。曹克明率领暴动农民烧毁了南郭庄的四门和几家地主的房子,分了地主家的粮食财产。并且在大街上摆了桌子,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政权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的消息一传开,县政府马上组织联庄会反击,贫民会抵挡不住,坚持不到一月就宣告失败,曹克明也逃离高密。 暴动流产后,曹克明叛变了革命关于这段历史,《高密党史资料》中有一篇名为《关于高密斗争的点滴回忆》的文章,介绍得非常详细。该文作者耿梅村,原来曾在潍县、高密一带从事地下工作,他在文章中说:“1929年5月至1930年上半年,曹克明来潍县任县委书记。……事后(指“潍县桥西山会暴动”一事)曹克明要回家看看,说家里还有几棵梧桐,想卖掉弄点经费。一回家,即被家里人看起来,由动摇而叛变。这是1930年春天的事。曹克明叛变后,潍县党组织又遭到一次破坏,于清书同志(曾任省委秘书)被捕了。1931年4月5日,清书同邓恩铭等二十一位同志,都惨遭杀害。”曹克明变节后,回乡参加了当地的联庄会。并利用联庄会拉起了一支队伍,又收编了附近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装,手下有了一千多号人马,成了高密一带呼风唤雨的人物。当时驻潍县的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八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是厉文礼,抗战爆发后,他将所属各县自卫团、联庄会及各地抗日游击队重新组合,把规模较大的几支改编为直属部队,曹克明部编为第六游击总队,后更名为山东省第八专区保安六团,曹克明先后担任总队长和团长。1938年4月16日,曹克明率领队伍在胶莱河古渡孙家口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烧毁敌人汽车8辆,歼灭日军30多人,轰动了整个胶东,曹克明也被誉为“抗日英雄”——这就是《红高粱》中所描述的“我爷爷”在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
2023-09-10 15:14:491

莫言红高粱是真的故事吗

红高粱故事原型梗概  电视剧《红高粱》改编于莫言的同名小说,这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先人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旅程。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真实原型,在地方史料和当地传说中至今仍能找到他们的踪迹。  小说《红高粱》开篇就是这样一句话:“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莫言笔下的这位“传奇英雄余占鳌”即小说里的“我爷爷”,他的原型就是在胶县(今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曹克明。  上世纪30年代曾在高密县政府当过会计的单明斋与曹克明是同学,两人非常熟悉。单明斋回忆说,曹克明是高密西乡人,先后就读于高密县小、山东省立一中和北京中国大学。在北京读书期间曹克明加入共产党,毕业后受组织委派回乡开展工作,担任了中共高密县南郭庄支部书记。  1928年,中共山东省委派人到南郭庄一带建立贫民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南郭庄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贫民会,成员达200余人。后来,曹克明等人又相继在潍河东岸的一些村庄建立了贫民会组织,随着会员的日益增多,高密县委决定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  农历八月二十一日晚,暴动开始。曹克明率领暴动农民烧毁了南郭庄的四门和几家地主的房子,分了地主家的粮食财产。并且在大街上摆了桌子,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政权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的消息一传开,县政府马上组织联庄会反击,贫民会抵挡不住,坚持不到一月就宣告失败,曹克明也逃离高密。  1930年前后,曹克明担任了中共潍县(今潍坊)县委书记,他决定利用潍县桥西山会的机会,发动武装暴动,建立革命武装。为此,中共潍县县委专门成立了“暴动委员会”,由县委书记曹克明任党代表、县委委员徐宝铎任司令,组织附近十几个村的农民参与暴动。后来因当地政府防伺甚严,“暴动委员会”临时改变了计划,停止行动。
2023-09-10 15:15:051

抚以恩信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 >全文翻译 张华,名原,字国满(看下文视乎是姓华名原,张字好像是多余的),代郡人氏。 年纪轻轻已经聪明灵敏,有器量有气度。开始为官时在齐神武骠骑府当法曹参军,被赐予爵位----新城伯。 经多次升迁至大丞相府做部属。得到大丞相很大信任像亲属般被对待,大丞相每次向三军发出号令时,都是让他去宣读。 后来封为散骑常侍。周文起初占据了雍州,神武派遣华原入关去说服周文。 周文回复说:“如果你能委屈一下留在这里,将来一定和你共享富贵;否则,你今天就要没命了。”华原答:“死就死吧,我绝不听从你。” 周文很欣赏他的光明正直,便让他向东返回。后来后悔了,派人去追截但已经赶不及了。 神武因为华原去了这么久还没回来,经常叹息想念他,等到听说他回来了,脸上满是高兴之情。后来华原被封为相府右长史,再升迁至骠骑大将军,特别晋升为公爵,并改封地到新安。 后来封为兖州刺史。华原有才干谋略,精通施政的要领。 到任兖州,组织起很多人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用禁令约束人民。兖州境内的盗贼以及临近州县的流窜犯有三百多人,都来晋见他上交脏款。 这些人全都得到恩准免罪,放回家乡,这样一来人民都对华原感激归附,盗抢等犯法现象渐渐消失了。兖州监狱原先有囚犯一千多人,华原按所犯法律的严重程度,因应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到年尾,只剩下犯重大罪行的几十个人了。华原给他们每人五天假期假释,对他们说:“你们到期就要赶快回来啊。” 囚犯们都说;“有大人对我们这么好,我们怎么可以违背约定呢。”结果到了期限全都回来了。 以前,兖州境内屡次发生猛兽为害民众的事。自从华原上任以来,在兖州东北方向七十里的甑山,突然出现六只驳把猛兽都吃掉了(驳是传说中的一种形似马而能吃虎豹的野兽),大家认为这都归功于华原的教化。 华原任期满了离开,兖州人民不论老少都对他怀恋追慕,为他立碑石建祠庙,四季祭念他。他死后被赠封司空公、尚书左仆射。 他的子孙后代都承继他的封地。 2. 文言文< >全文翻译 张华,名原,字国满(看下文视乎是姓华名原,张字好像是多余的),代郡人氏。 年纪轻轻已经聪明灵敏,有器量有气度。开始为官时在齐神武骠骑府当法曹参军,被赐予爵位----新城伯。 经多次升迁至大丞相府做部属。得到大丞相很大信任像亲属般被对待,大丞相每次向三军发出号令时,都是让他去宣读。 后来封为散骑常侍。周文起初占据了雍州,神武派遣华原入关去说服周文。 周文回复说:“如果你能委屈一下留在这里,将来一定和你共享富贵;否则,你今天就要没命了。”华原答:“死就死吧,我绝不听从你。” 周文很欣赏他的光明正直,便让他向东返回。后来后悔了,派人去追截但已经赶不及了。 神武因为华原去了这么久还没回来,经常叹息想念他,等到听说他回来了,脸上满是高兴之情。后来华原被封为相府右长史,再升迁至骠骑大将军,特别晋升为公爵,并改封地到新安。 后来封为兖州刺史。华原有才干谋略,精通施政的要领。 到任兖州,组织起很多人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用禁令约束人民。兖州境内的盗贼以及临近州县的流窜犯有三百多人,都来晋见他上交脏款。 这些人全都得到恩准免罪,放回家乡,这样一来人民都对华原感激归附,盗抢等犯法现象渐渐消失了。兖州监狱原先有囚犯一千多人,华原按所犯法律的严重程度,因应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到年尾,只剩下犯重大罪行的几十个人了。华原给他们每人五天假期假释,对他们说:“你们到期就要赶快回来啊。” 囚犯们都说;“有大人对我们这么好,我们怎么可以违背约定呢。”结果到了期限全都回来了。 以前,兖州境内屡次发生猛兽为害民众的事。自从华原上任以来,在兖州东北方向七十里的甑山,突然出现六只驳把猛兽都吃掉了(驳是传说中的一种形似马而能吃虎豹的野兽),大家认为这都归功于华原的教化。 华原任期满了离开,兖州人民不论老少都对他怀恋追慕,为他立碑石建祠庙,四季祭念他。他死后被赠封司空公、尚书左仆射。 他的子孙后代都承继他的封地。 3. 求 曹克明字尧卿 文言文全篇翻译 曹克明字尧卿。出生后,正值敌人攻打百丈县,父亲曹光远遇害,保姆抱着曹克明躲在苇蒲中得以幸免。长大以后,喜欢兵法,擅长骑马射箭,叔父曹光实认为他不同寻常。曹光实在葭芦州击杀敌人,战死。曹克明当时在后面护送军需物资,听到曹光实死去,害怕军队混乱,保密不宣布死讯。假装人从西面来传达曹光实的命令回军银州,而暗中与仆从张贵深入敌军,得到曹光实的尸体回来,在京城安葬,由此出名。 起初,留在京城的蜀人被禁不能回家乡,曹克明因为母亲年老,抄小路回乡。李顺造反,听说曹克明是将家子弟,并且有名声,想胁迫来做官。曹克明带上母亲逃到山谷,夜晚住在神祠中,梦见有人大声喝斥他起身,他醒来后就离开,贼人果然来到。等到贼人攻陷雅州,曹克明招募几万人来迎接朝廷的军队,于是收复名山、火井、夹江等九县。分兵嘉州、眉州、邛州三州,建七座营寨来拦截敌人。又收复雅州,杀死六十多人,贼将何承禄等人逃到云南。因为残余的贼寇没有被平定,克明暂代邛州驻泊巡检。第二年,峡路败兵邓绍等人又起兵进攻雅州,曹克明又平定他们。回军邛州,遇到强贼王珂,在延贡镇交战,用矛击杀他,刺中王珂左脚踝。后来又在山下设伏兵,用数十骑兵与强贼交战,曹克明假装败逃,可所率军队错过时机,伏兵没能出击。曹克明引身而退逃走,强贼急追,他就靠在大石上拉开弓射了三箭,杀死三人,因此得以脱险。 景德年间,蛮寇入侵邕州,曹克明改任供备库副使、邕州知州。左右江有蛮洞三十六处,曹克明召集他们的酋长,以恩德信义晓谕他们。这年秋天,相随来集会。曹克明慰抚他们,拿出衣服送给他们,这些酋长感动得流泪而去。这年冬天,安抚都监王文庆、马玉从天河寨东面出兵,曹克明与宦官杨守珍从环州樟岭西面出兵,登山的石路极度危险,林木幽深阻隔,蛮人多埋伏弓弩手等待他们。马玉对敌奋力作战,多次打败蛮军。这时朝廷的意图在于招降使归附,多次下诏告知曹克明,而克明也害怕深入,多次送文书阻止马玉。马玉到了如门团,被蛮人阻截,不能前进。曹克明拖延观望,一个多月后,才到抚水州,与知州蒙承贵等人订立盟约而回。 不久,曹克明担任桂州知州,又上奏征编广南两路地方军为忠敢军。州人建屋用茅草盖顶,每年有很多火灾,曹克明挑选北方军人教他们用陶瓦盖顶,又阻断江水引进州城,来防火灾。任满回朝,为滁州知州,后调任鼎州,去世。 4. 文言文吕大忠传 翻译 原文及翻译(按段落)大忠字进伯.登第,为华阴尉、晋城令.韩绛宣抚陕西,以大忠提举永兴路义勇.改秘书丞,检详枢密院吏、兵房文字.令条义勇利害.大忠言:“养兵猥众,国用日屈,汉之屯田,唐之府兵,善法也.弓箭手近于屯田,义勇近于府兵,择用一焉,兵屯可省矣.”为签书定国军判官.译:吕大忠字进伯.科举中进士,被任为华阴尉、晋城令.韩绛宣抚陕西时,以吕大忠为提举领导永兴路义勇军.后改任秘书丞,检详枢密院吏、后房文字.让吕大忠分析义勇军的利弊.吕大忠说:“国家养着的兵太多,国家财政越来越艰难;汉代的屯田制度、唐朝的府兵制度,都是好办法啊.如今弓箭手部队的制度接近屯田制,义勇部队的制度接近于府兵制,选择一种好办法来用,兵屯就可以省出巨大的耗费.”吕大忠被任为签书定国军判官.熙宁中,王安石议遣使诸道,立缘边封沟,大忠与范育被命,俱辞行.大忠陈五不可,以为怀抚外国,恩信不洽,必致生患.罢不遣.令与刘忱使契丹,议代北地,会遭父丧.起复,知代州.契丹使萧素、梁颍至代,设次,据主席,大忠与之争,乃移次于长城北.换西上阁门使、知石州.大忠数与素、颍会,凡议,屡以理折之,素、颍稍屈.已而复使萧禧来求代北地,神宗召执政与大忠、忱议,将从其请.大忠曰:“彼遣一使来,即与地五百里,若使魏王英弼来求关南,则何如?”神宗曰:“卿是何言也.”对曰:“陛下既以臣言为不然,恐不可启其渐.”忱曰:“大忠之言,社稷大计,愿陛下熟思之.”执政知不可夺,议卒不决,罢忱还三司,大忠亦终丧制.其后竟以分水岭为界焉.译:熙宁年间,王安石提议派使者到各道州,重立封疆边界线,吕大忠和范育都被任命为使臣,两人都拒绝出行.吕大忠上书陈述五条反对的理由,认为怀抚他国,恩德信义施用不当,必定会招致祸患.朝廷就免了对他的任命不派他去了.又被命令和刘忱一起出使契丹,商议代北地区事宜,恰逢父亲去世(没有出使).后被重新起用,任代州知州.契丹使臣萧素、梁颍到了代州,设置帐篷,却要占据主位,吕大忠和他们据理力急,他们于是转移驻地到长城以北.吕大忠后又改任西上阁门使、石州知州.吕大忠多次与萧素、梁颍相会,每次谈判,常以道理折服他们,使萧素、梁颍稍稍让步.后来契丹又派萧禧来要求割让代北地区(给他们),神宗皇帝召集执政大臣与吕大忠、刘忱商议此事,打算答应他们的要求.吕大忠说:“他们派一个使臣过来,就给他们五百里土地,如果派魏王英弼来要求割让关南地带,那怎么办?”神宗说:“你这是说什么话.”吕大忠回答说:“陛下虽然对我的话不以为然,但我还是担心不能开这个口子.”刘忱道:“吕大忠的话,符合稳固社稷的大计,希望陛下好好考虑他的话.”执政大臣知道他们的看法不可改变,商议也最终没有结果,就罢免了刘忱,让他回三司任职,吕大忠也结束了守丧.最终两国以分水岭为边界.元丰中,为河北转运判官,言:“古者理财,视天下犹一家.朝廷者家,外计者兄弟,居虽异而财无不同.今有司惟知出纳之名,有余不足,未尝以实告上.故有余则取之,不足莫之与,甚大患也.”乃上生财、养民十二事.徙提点淮西刑狱.时河决,飞蝗为灾,大忠入对,极论之,诏归故官.译:元丰年间,吕大忠任河北转运判官,说:“古时候管理财政,对待天下如同一家.朝廷如家,在外管理的各地如同兄弟,所处位置虽然不同财政上却没有不同.如今主管部门只知道支出和收入的空名,哪里有余、哪里不足,却没有把实情告诉皇上.所以哪里有余就从哪里收取,不足的地方却不给他补充,这真是极大的隐患啊.”于是上疏陈述生财、养民十二件事.被改任为提点淮西刑狱.那时黄河堤,又发生了蝗灾,吕大忠入朝回答君王的咨询,极为祥细的论述了灾情,皇上下诏让他官复原任. 元佑初,历工部郎中、陕西转运副使、知陕州,以直龙图阁知秦州,进宝文阁待制.夏人自犯麟府、环庆后,遂绝岁赐,欲遣使谢罪,神宗将许之.大忠言:“夏人强则纵,困则服,今阳为恭顺,实惧讨伐.宜且命边臣诘其所以来之辞,若惟请是从,彼将有以窥我矣.”译:元佑初年,吕大忠历任工部郎中、陕西转运副使、陕州知州,以直龙图阁身份任秦州知州,又升任宝文阁侍制.西夏人自从进犯麟府、环庆之后,宋就停止了给西夏岁币,西夏打算派遗使来谢罪(请求恢复岁币),神宗皇帝准备答应他.吕大忠说:“西夏人强大了就放纵、疲弱了就顺服,如今他们表面恭顺,实际上是害怕讨伐.应该命令边境官员责备他们为何而来,如果他们一请求我们就答应,西夏人就凭此看破我们的虚实了.”时郡籴民粟,豪家因之制操纵之柄.大忠选僚寀自旦入仓,虽斗升亦受,不使有所壅阏.民喜,争运粟于仓,负钱而去,得百余万斛.译:当时郡府收购白姓的粮食,豪富之家趁机把持操纵(谋求自私).吕大忠挑选同僚和他一起大清早就进入官仓(收购粮食),即使只有一斗一升也接受,不让收粮之事有一点阻碍.百姓们大喜,急相运粮食到官仓(售卖),拿钱离去.最终收到粮食有一百多万斛.马涓以进士举首入幕府,自称状元.大忠谓曰:“状元云者,及第未除官之称也,既为判官则不可.今科举之习既无用,修身为己之学,不可。 5. 翻译这篇古文~~~~~ 张华,原字国满,代郡人也。少明敏,有器度。初为齐神武骠骑府法曹参军, 赐爵新城伯,累迁大丞相府属。深被亲待,每号令三军,恒令宣谕意旨。寻除散骑 常侍。周文始据雍州,神武使华原入关说焉。周文谓曰:“若能屈骥足于此,当共 享富贵;不尔,命悬今日。”华原曰:“殒首而已,不敢闻命。”周文嘉其亮正, 乃使东还。寻悔,遣追不及。神武以华原久而不返,每叹惜之,及闻其来,喜见于 色。后除相府右长史,迁骠骑大将军、特进,进爵为公,仍徙封新安。后为兖州刺 史。华原有干略,达政体。至州,乃广布耳目,以威禁。境内大贼及邻州亡命三百 余人,皆诣华原归款。咸抚以恩信,放归田里,于是人怀感附,寇盗寝息。州狱先 有系囚千余人,华原科简轻重,随事决遣。至年暮,唯有重罪者数十人。华原各给 假五日,曰:“期尽速还也。”囚等曰:“有君如是,何忍背之!”依期毕至。先 是,州境数有猛兽为暴。自华原临政,州东北七十里甑山中,忽有六驳食猛兽,咸 以为化感所致。卒官,州人大小莫不号慕,为树碑立祠,四时祭焉。赠司空公、尚 书左仆射。子宰均嗣。 6. 张齐贤进太宗疏文言文翻译 现在海内统一,朝野安定无事,关系到皇上忧虑的,难道不是因为河东刚刚平定,驻屯军队太多,幽蓟未被攻下,粮草运输过劳吗?我认为这些不足为虑。自从河东平定,我任知忻州,捕捉到契丹纳米典吏,都说契丹是从山后转运粮草到河东。据我考虑,契丹能自备军粮,则是对于太原不是不尽力,然而太原最终被我方占有,是因为契丹军力不足。河东刚刚平定,人心还未安定,岚、宪、忻、代几州没有军营,敌人进攻则田地尽失,敌人侵扰边界则守备为忧。到了国家扼守要害地方,增加壁垒,控制扼守左右边,边防严密,恩信已经实行,民心已经安宁时,敌人还跑到雁门、阳武谷来争夺小利,其后果是他们的智力能料知的。圣人行事,一举一动都考虑周到,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胜,如果慎重考虑,则契丹不足吞,燕蓟不足取。 自古边疆之事难以处理,并非完全因为敌国,也大多由于边吏侵扰导致的。如果边缘诸营寨抚御得到合适人选,只要加固壁垒挖深沟濠,蓄精养锐,以闲逸自处,我方安宁敌方劳顿,这是李牧之所以为赵所用。所谓择卒不如择将,任力不如任人。如果这样则边疆宁静,边疆宁静则转运之劳可减,转运减则河北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则田产丰富而蚕绩增加,百姓专心务农积聚粮食,充实边疆的用度。况且敌人的心也是择利避害的,怎么肯跑到必死之地去作寇呢? 我听说以六合之内为家者以天下为心,哪里有以争尺寸之地为事,斗强弱之势而后已的呢?所以圣人先务本而后求末,使国内安定来抵御敌国。百姓是本,土地是末。五帝先王,没有不先务根本的啊。尧、舜之治没有别的方法,在于使百姓安定并且为百姓谋利罢了。百姓安定且有利后,则远方之人恭敬到来。陛下爱护百姓,谋利天下之心,真是尧、舜啊。我猜想群臣大多因为纤微的利益,任用克下之术,侵扰穷苦百姓,以为有成。至于百姓的疾苦,看到了像没有看到,听见了像没有听见,招来民怨导致祸害,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希望慎重选择通儒,分路采访两浙、江南、荆湖、西川、岭南、河东,凡是以前赋敛苛重的地方,予以改正,因循旧例谋利于百姓,使赋税课利都有利于民,可以长久实行,为圣朝立法;除去旧弊,天下诸州有不方便百姓的,委托长吏上告。胆敢照行旧法者,处以重罚。使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的心意,感戴陛下的恩惠,用德政来感动远方之人,用恩惠来谋利于百姓,则远方之人的归服,可指日而待。 7. 乞食漂母文言文阅读答案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韩信曾经在城下钓鱼,有位(在水边漂洗丝绵)的老太太看到他饿了,就拿饭来给他吃,连续给了他十天饭。韩信非常高兴,对那位老太太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还期望你报答我吗?” ①选自《史记·淮海侯列传》。 ②信:韩信 ③漂:冲洗丝绵 ④竟:连续 ⑤报:报答 ⑥王孙:对年轻人的尊称,此处指韩信。 ⑦哀:可怜 (づ ̄ 3 ̄)づ
2023-09-10 15:15:301

余占鳌原型是谁

曹克明。余占鳌,是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及其衍生作品中的男主人公。余占鳌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的两重身份,他是具有独特个性和民族精神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刚烈的硬汉。性格中有一种粗野、狂暴而富有原始正义感和生命激情的民间色彩。余占鳌是集善恶美丑于一身的典型人物,其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展现。余占鳌这一人物形象具有一种动感之美。人们倾听那被摧残、被压抑的人性在呼唤,一种灵与肉搏斗的呻吟,那是一种值得回忆和记忆的民族精神积淀的告诫。一种只有生长在红高粱土地上才能体验到的关于人的价值、关于民族精神、关于伦理道德、关于历史进程、关于整个人类生活本质的哲理。人物原型介绍:小说里“我爷爷”余占鳌的原型是在山东胶县(今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曹克明。曹克明是高密西乡人。据《高密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为便于胶县、平度两县的日本驻军联系、协防,日军征用高密、平度、胶县等地的民夫40多万人修筑胶平公路。修路毁坏沿途庄稼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的骡马、大车也被鬼子洗掠一空。公路修好后,日军每日乘车往返巡逻,路边的树木、牛羊甚至行人都成了他们比试枪法的靶子,常有无辜村民死在他们枪下。日军恶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仇恨,曹克明决定在胶平公路打一个伏击战,教训一下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兵。据《高密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中《忆孙家口伏击战》一文介绍:1938年4月16日上午,8辆日军汽车进入曹克明的埋伏圈,指挥员一声令下,游击队员们居高临下,枪弹齐发。日军慌忙躲到车底顽抗,由于游击队刚刚组建,战士们还缺乏作战经验,先后有数人中弹牺牲。情急之下,一名有经验的老队员率领十多人,每人抱一捆点燃的高粱秸,奋不顾身地将汽车点燃,浓烟和大火把鬼子从车底赶出。经过一番激烈战斗,除一名鬼子兵躲进路边的高粱秸漏网外,其余全被击毙。上述这些记载就是《红高粱家族》相关情节的原型
2023-09-10 15:15:381

抗日时期高密怎么样?余占鳌真人吗

民国时期,先后属胶东道和莱胶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政区多变。全县曾划为高密、胶高等县,属滨北专区。1949年4月,胶高县撤销。小说里“我爷爷”余占鳌的原型是在山东胶县(今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曹克明。曹克明是高密西乡人。据《高密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为便于胶县、平度两县的日本驻军联系、协防,日军征用高密、平度、胶县等地的民夫40多万人修筑胶平公路。修路毁坏沿途庄稼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的骡马、大车也被鬼子洗掠一空。公路修好后,日军每日乘车往返巡逻,路边的树木、牛羊甚至行人都成了他们比试枪法的靶子,常有无辜村民死在他们枪下。日军恶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仇恨,曹克明决定在胶平公路打一个伏击战,教训一下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兵。
2023-09-10 15:16:071

王克明字彦昭文言文精

1. 王克明字彦昭文言文 文言文原文:王克明字彦昭,其始饶州乐平人,后徙湖州乌程县。 绍兴、乾道间名医也。初生时,母乏乳,饵以粥,遂得脾胃疾,长益甚,医以为不可治。 克明自读《难经》、《素问》以求其法,刻意处药,其病乃愈。始以术行江、淮,入苏、湖,针灸尤精。 诊脉有难疗者,必沉思得其要,然后予之药。病虽数证,或用一药以除其本,本除而余病自去。 亦有不予药者,期以某日自安。有以为非药之过,过在某事,当随其事治之。 言无不验。士大夫皆自屈与游。 魏安行妻风痿十年不起,克明施针,而步履如初。胡秉妻病气秘腹胀,号呼逾旬,克明视之。 时秉家方会食,克明谓秉曰:「吾愈恭人病,使预会可乎?」以半硫圆碾生姜调乳香下之,俄起对食如平常。庐州守王安道风禁不语旬日,他医莫知所为。 克明令炽炭烧地,洒药,置安道于上,须臾而苏。金使黑鹿谷过姑苏,病伤寒垂死,克明治之,明日愈。 及从徐度聘金,黑鹿谷适为先排使,待克明厚甚。克明讶之,谷乃道其故,由是名闻北方。 后再从吕正己使金,金接伴使忽被危疾,克明立起之,却其谢。张子盖救海州,战士大疫,克明时在军中,全活者几万人。 子盖上其功,克明力辞之。克明颇知书,好侠尚义,常数千里赴人之急。 初试礼部中选,累任医官。王炎宣抚四川,辟克明,不就。 炎怒,劾克明避事,坐贬秩。后迁至额内翰林医痊局,赐金紫。 绍兴五年卒,年六十七。文言文译文:王克明,字彦昭,他的祖先是江西上饶府乐平县人,后来搬到湖州乌程县居住。 王克明是南宋绍兴(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到乾道(乾道九年1173年)年间著名的医生。王克明刚出生时,他的母亲奶很少,很早就喂他吃粥维持生命。 因为这样,王克明在哺乳期就得了脾胃上的毛病。越到年长,他的这个病就越严重,医生们都说无药可治。 王克明自己阅读《难经》、《素问》这样的古代医学经典,在书中寻找给自己治病的方法,并且认真地给自己开药方,抓药验治。他的脾胃上的毛病居然就这么治好了。 治好了自己的病后,王克明就用自学得来的医术,在江、淮之间行医,后来进入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王克明的医术尤以针灸为精湛。 王克明行医,有时在诊脉中遇到难以诊断者,他不随意作诊断结论,而是反复沉思,分析出病症的要害,然后才开处方给予治疗。同样的病症发生在不同的病人身上,王克明并不重复使用单一的方法,而是用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有的病只用一药就除去了病根,病根一除其它次要的病也就随之消失;对有些病人则不给药,告诉病人到哪一天病就自动好了。 有的病,王克明认为不是吃药就能治好,而是病人将某些事情没有处理好。就劝病人将某事重新处理妥当,其病自愈。 王克明所作的诊断之言无不一一验证,当时的官员学者都谦恭地与他交往。北魏行妻子风痿十年不起,懂得用针,而步鞋一样。 胡拿妻子病气秘腹胀,呼喊一天,能看的明白。当时主持家方会吃,懂得对刘秉说:“我越恭人病,使聚会好吗?这是因为半硫圆碾生姜调乳香下的,不久起用回答吃像平常。 庐州守王安道风不住话十天,其他医生都不知道做什么。克明令炽炭烧地,洒药,设置安道在上,不一会儿,苏。 金使黑鹿谷过姑苏,病伤寒垂死,懂得政治的,第二天痊愈。以及从徐度访问金,黑鹿谷正好为先排使,等待能明厚很。 克明惊讶的,谷是原委,因此名扬北方。然后再从吕正己使金,金接伴使忽然被危险的疾病,能明立起的,但他的道歉。 张子盖救援海州,战士大瘟疫,能说明当时在军中,活下来的有几万人。子盖上其功,克明极力推辞的。 曹克明很知道书,喜欢行侠尚义,经常敷千里救别人的危急。开始试礼部中选,多次承担医官。 王炎宣抚四川,开辟清明,不去。杨炎大怒,弹劾懂得避事,因贬官。 后迁到前额内翰林医好局,赐给金印紫绶。绍兴五年去世,六十七岁。 此文选自元末·脱脱所写的《宋史》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作者简介: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 脱脱幼养于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 当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权倾朝野,向为元顺帝所忌,脱脱恐受其累,与顺帝密谋逼退伯颜。至正一年(1341年)脱脱为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 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四年(即1344年),脱脱因病辞职,到至正九年(即1349年)复出为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 2. 文言文王克明字彦昭阳 译文供参考:王克明字彦昭,一开始是饶州府乐平县人,后来迁徙湖州乌程县.他是绍兴,乾道(皇帝年号,代表时间)年间的名医.刚出生时候,他妈妈少奶汁,喂他吃粥,因此得了脾胃病,长大后更加严重了,医生们都说治不好了.王克明自学《难经》和《素问》之类的医书找治疗办法(他的脾胃病),用心研究药理、施用药物之后病才算好.之后他开始用学来的医书行医于江淮地区(现在的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到了江苏和湖区,尤其擅长诊脉,针灸技艺非常精湛.他诊脉遇到难以治疗的病情,必定深思一番弄清病症的关键之后再用药.(后面的很简单,应该不难顺出来了,题主试试吧)认为病即使表现出多种症状,也可能只用一种药就可以去除病症的根源,本除而余病自去.颇知书,好侠尚义,尝奔数千里为人治病.金国使臣黑鹿谷路过苏州,得伤寒病,生命垂危.克明施治,次日痊愈.后跟随徐度至金国,黑鹿谷恰好为先排使,对他十分热情.黑鹿谷向王克明说明其中原故,因此克明闻名北方.后再随吕正己出使金国,金国接伴使忽患重病,即诊治而愈,金使致谢,不受钱财.南宋初,张子盖率宋军救海州(治今江苏连云港市),士兵大疫,他赶赴军中,治愈近万人.张子盖向朝廷上表褒其功劳,力辞之.。 3. 张纲,字彦正,润州丹阳人文言文 张纲,字彦正,入太学,以上舍及第。释褐,徽宗知纲三中首选,特除太学正,迁博士,除校书郎。入对,论:“君子小人簉肴,询言试事则邪正自别。小人得志邀功生事,祸有不可胜言者。今用事者大言罔上,风俗侈靡,背本趋末,日甚一日。宜以祖考躬行之教为法,天下有不难化矣。”上称善。论事与蔡京不相合,挤之去,主管玉局观。久之还故官,兼修《国朝会要》、校正御前文字。迁著作佐郎、屯田司勋郎。 初,朝议遣童贯、蔡攸使朔方,纲力论不可出师状,不报。及金渝盟犯京阙,命纲分守四壁,旋解严,诏登陴足月者迁。纲曰:“主忧臣辱,义当尔,顾因此受赏邪?”卒不自言。出为两浙提刑,移江东。池将王进剽悍恣睢,曹官以小过违忤,遂钉手于门。事闻,诏纲乘传穷竟。时国势未安,诸将往往易朝廷,进拥甲骑数百突至纲前,纲叱进阶下,即按问,罪立具,自是无越法者。以左司召,权监察御史。请令郡邑月具系囚存亡数,申提刑司,岁终校多寡行殿最。进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建言乞依祖宗法命大臣兼领史事,诏宰臣吕颐浩监修国史,著为令。 试给事中。大将有以军中田不均乞不收租,朝廷将从之,纲执不可。会推恩元祐党籍家,有司无限制,自陈者纷至。纲建议以崇宁所刻九十八人为正。自军兴后,小人多乘时召乱,历五年而怨家告讦者众。纲谓非所以广好生之德,乞自蔽囚,后有告勿受。宗室令SK特转太中大夫,纲言:“庶官超转侍从非法,且自崇宁以来官职不循资任,致纲纪大坏,今方丕变其俗,奈何以令SK故复违旧章。”诏以次官命词,舍人王居正复执不行,命遂寝。宣抚使张俊驻师九江,遣营卒以书至瑞昌,县令郭彦章揣知卒与狱囚通,乃械系之。俊酝于朝,彦章坐免。纲言:“近时州县吏多献谀当路,彦章不随流俗,是能奉法守职,今不奖而黜,何以示劝?” 除给事中。侍御史魏矼劾纲,提举太平观。进徽猷阁待制,引年致仕。秦桧用事久,纲卧家二十年绝不与通问。桧死,召为吏部侍郎兼侍读。初讲《诗关雎》,因后妃淑女事,历陈文王用人,寓意规戒。上曰:“久不闻博雅之言,今日所讲析理精详,深启朕心。”纲言:“比年监司资浅望轻,请择七品以上清望官,或曾任郡守有治状者为之,庶位望既重,材能已试,可举其职。”从之。权吏部尚书。时以彗出东方,诏求言。纲奏:“求言易,听察难。宜命有司详审章奏,必究极其情,无事苟简。”除参知政事。高宗频谕辅臣宽恤民力,盖惩秦桧苛政,期安黎庶。纲乃摘其切于利民八十事,标以大指,乞镂版宣布中外,于是人皆昭知上德意。告老,以资政殿学士知婺州,寻致仕。高宗幸建康,纲朝行宫。孝宗登极,召纲陪祀南郊,以老辞不至,诏嘉之,命所在州郡恒存问,仍赐羊酒,卒,年八十四。 纲尝书坐右曰:“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天下。”其笃守如此。初谥文定,吏部尚书汪应辰论驳之,孙釜再请,特赐曰章简。釜,庆元间为谏官,力排道学诸贤,累官至签书枢密院事。 4. 王克明 文言文翻译 【前言】 《宋清传》作者柳宗元,记录了唐代京城药商宋清的经营活动与经营思想,是唐代药业的一份珍贵文献。 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宋清药铺的经营范围、宋清经营思想的内涵及与 中国 传统文化的关系、宋清事迹的真实性及典范意义,认为宋清是中国药业的一位伟大药商。 【原文】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 疾病疪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 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 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 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 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 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注释】 予:给予 ①雠:出售,成交。 ②翦翦:小气。 ③蚩(chī):通“嗤”,傻,无知。 ④疪疡:疮。 ⑤直:价值,价钱。 【翻译】 宋清,他是长安西边药场的人,储存有好的药材。 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材送到宋清这里来,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材来辅助配合药方,往往卖得很好,大家都称赞宋清。 那些生了病、长了疮的人们,也都乐于向宋清求药,希望病好得快些,宋清总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他们的要求。即使是有些没带钱的人来,宋清也都给他好的药材。 债券、欠条堆积得像山一样地高,宋清不曾跑去向他们收帐。或者有些他不认识的人,打从远方来,拿债券赊欠,宋清并不拒绝对方。 到了年终的时候,宋清估计(大概对方)不能还债了,往往就把债券、欠条给烧掉,不再提及这些事情。药场上的人因为宋清的奇特(举止),都笑他说:“宋清,真是个大 *** 啊!”也有人说:“宋清大概是个讲道义的人吧!”宋清听了后说:“我宋清只是个赚赚钱来养活妻小的人罢了,并不是个讲道义的人;然而说我是个大 *** 的人也错了。” 宋清聚集药材四十年,所烧掉的债券,百人中有十人有的人做了大官,有的人接连管理几个州,他们的俸禄丰厚,要送礼物给宋清的人一户接着一户。宋清虽然不能立刻得到他们的回报,并且赊死账的有千百人,但是并不妨碍他成为富有的人。 宋清获取利益的眼光长远,所以能成就广大的利益,哪像那些小商人呢?一旦要不到债,就勃然变色,第二次就相互谩骂而成为仇人。那些人赚钱,不是很小气吗?依我看来,真正的 *** ,大有人在啊!宋清实在是凭借这样获得大利,又不胡作非为,坚持这种作风不停止,最后凭借这个成为富人。 来向他求药的人愈来愈多,他应人之求也就愈来愈广。有些被斥责抛弃、沉沦颓废的人,亲戚朋友冷漠地对待他们,宋清不会因为这样就怠慢地对待对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样给他好的药材。 这些人一旦再度掌权用事,就会更加地优厚报答宋清。宋清赚钱取利看得长远,大都像这个样子。 我观察现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都依附得势的人、抛弃贫寒的人,很少有人能像宋清这样子做了。世俗之言,只是说“用做买卖的方法来交往”。 唉!宋清是个商人,现今人与人交往,有人能像宋清那样希望得到长远的回报的吗?假使能有,那么天下穷困潦倒。废黜受辱的人得免于死亡的就多了。 柳先生说:“宋清身在集市却不做市侩的行为,然而那些身居朝廷、官府,待在乡里、学校,以士大夫自我标榜的人,反而争先恐后地做着市侩的行为,真是悲哀啊。 5. 杨惟中,字彦诚文言文答案 译文供参考: 杨惟中,字彦诚,弘州人,知书,有胆识谋略,为太宗所器重。二十岁时,奉命出使西域三十余国,宣扬蒙古国威,颁布蒙古政令,使各国官民户口皆归于蒙古,太宗准备大大重用他。 皇子阔出伐宋,命惟中于军前行中书省事。蒙古大军攻克枣阳、光化、光州、随州、郢州、复州、襄阳府、德安府,得名士数十人。杨惟中收集宋程颐、程颢的著作送至燕都,建立宋大儒周敦颐祠,还设立“太极书院”,聘请儒士赵复、王粹等来授课。惟中一心要以圣贤之学来治理天下。拜为中书令后,太宗驾崩,太后听政,国家大政由惟中一人主持。 定宗即位,平阳道断事官斜彻目无法纪,肆意横行,惟中奉诏为该道宣慰使,将斜彻依法处决。金亡之后,金将武仙也在邓州被击溃,余党散于太原、真定之间,占据大明川,用金朝的开兴年号,有兵将共数万人,到处掠夺百姓。朝廷诏令诸道会兵讨伐,未能消灭。杨惟中持皇上圣旨去招安,主帅投诚,其下官兵都归附于蒙古。 宪宗即位,世祖为皇弟,镇守金莲川,有权在所领地区立官府,拜官封爵。于是在汴梁设立河南道经略司,奏请以杨惟中为经略使,使他在唐、邓、申、裕、嵩、汝、蔡、息、亳、颍诸州屯田。金亡之初,任命监河桥万户刘福为河南道总管。刘福既贪婪,又残忍,迫害金朝遗民二十余年。惟中把刘福召来,要他听从管束,刘福托病不来。惟中强行召至官厅大堂,先布置衙役执刑仗于两边,然后派人去对刘福说:“你若不来,我将以军法从事。”福不得已,带着数千卫队来见惟中,惟中用大梃将他打倒,不数日即死,河南从此太平无事。调任陕右四川宣抚使。当地驻军统帅骄奢不法,深为民害,特别是郭千户尤甚,杀人之夫,夺人之妻。惟中将他斩首示众,关中军纪肃然。惟中常说“:并非我好杀人,国家纲纪不立,以致这些人虐害良民,而民又无处控告,不去掉这些人是不行的。” 宪宗九年(1259),世祖统领蒙军东师南征,奏请杨惟中为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令他建立行台,宣布皇帝恩德,蒙古军攻汉军均受他节制。蒙军北还时惟中卒于蔡州,年五十五岁。中统二年追谥忠肃公。 6. 文言文宋史列传王克明第二百二十一的习题及答案详解 王克明,字彦昭,他的祖先是江西上饶府乐平县人,后来搬到湖州乌程县居住。 王克明是南宋绍兴(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到乾道(乾道九年1173年)年间著名的医生。王克明刚出 生时,他的母亲奶很少,很早就喂他吃粥维持生命。因为这样,王克明在哺乳期就得了脾胃上的毛病。越到 年长,他的这个病就越严重,医生们都说无药可治。 王克明自己阅读《难经》、《素问》这样的古代医学经典,在书中寻找给自己治病的方法,并且认真地给自 己开药方,抓药验治。他的脾胃上的毛病居然就这么治好了。 治好了自己的病后,王克明就用自学得来的医术,在江、淮之间行医,后来进入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 王克明的医术尤以针灸为精湛。 王克明行医,有时在诊脉中遇到难以诊断者,他不随意作诊断结论,而是反复沉思,分析出病症的要害,然 后才开处方给予治疗。 同样的病症发生在不同的病人身上,王克明并不重复使用单一的方法,而是用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有的病 只用一药就除去了病根,病根一除其它次要的病也就随之消失;对有些病人则不给药,告诉病人到哪一天病 就自动好了;有的病,王克明认为不是吃药就能治好,而是病人将某些事情没有处理好。就劝病人将某事重 新处理妥当,其病自愈。 王克明所作的诊断之言无不一一验证,当时的官员学者都谦恭地与他交往。 7. 文言文亦有不予药者 【原文】 钱乙字仲阳,父颖善医,然嗜酒喜游,东之海上不反。 乙方三岁,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即泣,请往迹寻,凡八九反。 积数岁,遂迎父以归,时已三十年矣。其事吕如事父,吕没无嗣,为收葬行服。 乙始以《颅囟方》著名,授翰林医学。皇子病瘈疭①,乙进黄土汤而愈。 神宗召问黄土所以愈疾状,对曰:“以土胜水,水得其平,则风自止。”帝悦,擢太医丞。 广亲宗子病,诊之曰:“此可毋药而愈。”其幼在傍,指之曰:“是且暴疾惊人,后三日过午,可无恙。” 其家恚,不答。明日,幼果发痫②甚急,召乙治之,三日愈。 乙本有羸疾,每自以意治之,而后甚,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入藏者死,吾其已夫。” 既而曰:“吾能移之使在末。”因自制药,日夜饮之。 左手足忽挛不能用,喜曰:“可矣!”以病免归,不复出。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 末年挛痹浸剧,知不可为,召亲戚诀别,易衣待尽,遂卒,年八十二。 王克明字彦昭,绍兴、乾道间名医也。 初生时,母乏乳,饵以粥,遂得脾胃疾,长益甚,医以为不可治。克明自读《难经》、《素问》以求其法,刻意处药,其病乃愈。 始以术行江、淮,入苏、湖,针灸尤精。诊脉有难疗者,必沉思得其要,然后予之药。 病虽数证,或用一药以除其本,本除而余病自去。亦有不予药者,期以某日自安。 有以为非药之过,过在某事,当随其事治之。言无不验。 张子盖救海州,战士大疫,克明时在军中,全活者几万人。子盖上其功,克明力辞之。 克明颇知书,好侠尚义,常数千里赴人之急。初试礼部中选,累任医官。 王炎宣抚四川,辟克明,不就。炎怒,劾克明避事,坐贬秩。 后迁至翰林医痊局,赐金紫。绍兴五年卒,年六十七。 (节选自《宋史u2022列传第二百二十一u2022方技》,有删改) 【注】①瘈疭(chì zòng):痉挛,抽风。 ②痫:癫痫,羊角风。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 B.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 C.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 D.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服:指穿孝服居丧。人死后其亲属必须要穿特制的丧服守孝三年,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居丧者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 B.太医丞:是古代医官名。宋史记载,熙宁九年,于太常寺下设置太医局,管理医学行政和医学教育,太医丞是其中的署官。 C.《难经》、《素问》:《素问》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和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难经》则解释了《黄帝内经》的医学医理,有不少独到见解。 D.金紫:唐制,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色,若官员品级不够而皇帝特赐,准许服紫,称赐紫。赐紫同时赐金鱼袋,合称赐金紫。 宋代沿用唐制。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钱乙非常孝顺、敬老。 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出去寻找父亲,找了很多年,终于找到。他由姑父抚养长大,对待姑父如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 B.钱乙医术高超,甚至可以预判病症。他给皇子治病,给他喝黄土汤就治好了。 他判断广亲的小儿子会在一天之后发病,后来果然如他所说的那样。 C.王克明自学成才,治疗方法多样。 他摸索医方治好了自己的脾胃病,认为有的病应用药治疗,有的病可以自愈,有的则需要先把引发疾病的事情处理好。 D.王克明医德高尚,有侠义之风。 张子盖的部队中瘟疫流行,他赶赴军中,治愈了几万人。他又常常奔波几千里,为他人治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乙本有羸疾,每自以意治之,而后甚,叹曰:“此所谓周痹也。 入藏者死,吾其已夫。”(5分) (2)王炎宣抚四川,辟克明,不就。 炎怒,劾克明避事,坐贬秩。(5分) 答案: 4.B5.A(守孝期按照亲属关系的远近有长有短,不是必须三年。) 6.B(钱乙判断广亲的小儿子将突然发病,但没有说明具体时间。) 7.(1)钱乙本来就有身体瘦弱的毛病,常常用心治疗自己,后来病重,他叹道:“这就是所说的浑身麻木疼痛的病。 进入内脏者死,我大概要完了吧。”(“羸”、“甚”、“藏”、“其”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王炎做四川宣抚史,征召王克明为手下,王克明没有去。王炎很生气,弹劾王克明躲避公事,王克明被判罪贬职。 (“辟”、“不就”、“坐”各1分,句意通顺2分。) 【译文】 钱乙字仲阳,他父亲钱颖善长医术,却嗜酒而喜欢出游,往东到海上去就没有回来。 钱乙才三岁,母亲早死,他姑姑嫁给吕氏,吕氏怜悯并收养了他,长大以后,就教导他学医,并告诉他的家世。钱乙哭过之后,请求去寻找父亲,一共寻找了八九趟,很多年后,终于找回父亲,此时他已三十岁了。 他侍奉吕氏如同父亲,吕氏死后没有后代,他就给吕氏收殓埋葬,穿孝衣守丧。 钱乙最初是因《颅囟方》著名,授给他翰林医学的官职。 皇子患惊风病,钱乙给他喝黄土汤。 8. 王克明的广施医术 王克明字彦昭,其始饶州乐平人,后徙湖州乌程县。绍兴、乾道间名医也。初生时,母乏乳,饵以粥,遂得脾胃疾,长益甚,医以为不可治。克明自读《难经》、《素问》以求其法,刻意处药,其病乃愈。始以术行江、淮,入苏、湖,针灸尤精。诊脉有难疗者,必沉思得其要,然后予之药。病虽数证,或用一药以除其本,本除而余病自去。亦有不予药者,期以某日自安。有以为非药之过,过在某事,当随其事治之。言无不验。士大夫皆自屈与游。 魏安行妻风痿十年不起,克明施针,而步履如初。胡秉妻病气秘腹胀,号呼逾旬,克明视之。时秉家方会食,克明谓秉曰:「吾愈恭人病,使预会可乎?」以半硫圆碾生姜调乳香下之,俄起对食如平常。庐州守王安道风禁不语旬日,他医莫知所为。克明令炽炭烧地,洒药,置安道于上,须臾而苏。金使黑鹿谷过姑苏,病伤寒垂死,克明治之,明日愈。及从徐度聘金,黑鹿谷适为先排使,待克明厚甚。克明讶之,谷乃道其故,由是名闻北方。后再从吕正己使金,金接伴使忽被危疾,克明立起之,却其谢。张子盖救海州,战士大疫,克明时在军中,全活者几万人。子盖上其功,克明力辞之。 克明颇知书,好侠尚义,常数千里赴人之急。初试礼部中选,累任医官。王炎宣抚四川,辟克明,不就。炎怒,劾克明避事,坐贬秩。后迁至额内翰林医痊局,赐金紫。绍兴五年卒,年六十七。
2023-09-10 15:16:171

古代间谍是怎么用毒药进行暗杀的?

以毒药进行暗杀,古已有之。《左传·襄公十四年》:"秦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隋时,大将长孙晟与突厥作战,长孙晟说:"突厥饮泉,易可行毒。"便派间谍"取诸药毒水上流"。清代朱逢甲《间书》记载了宋代名将刘在顺昌之战中,采用多种用间手段,迷惑诱骗金兀术上当受骗,并"遣人毒颍上流及草中,戒军士虽渴死,毋得饮于河者。饮,夷三族.时天大暑,敌远来疲......人马饥渴,食水草者辄病"。宋真宗时,大将曹克明任边远地区巡检。"蛮酋来献药一器,曰:"此药凡中箭者傅之,创立愈!"克明曰:"何以验之?"曰:"请试鸡犬。"克明曰:"当以试人。"即取箭刺酋股,而傅以药,酋立死。"精明的曹克明由此而躲过了一次毒药暗杀。明代兵书《城守筹略》及《兵机类纂》均有"毒水毒酒"、"毒酒毙贼"的记载。《武经总要》卷六专门设有"防毒"论述,规定"军行近敌地,则大将先出号令,使军士防毒"......凡敌人遣饮馔者,受之不得辄食。民间沽买酒、肉脯、醢、麸、豆之类,亦须审试,方可食之"。明代何守法《投笔肤谈·物略第十一》也有防毒方法:"金杯注酒,遇鸩(毒酒)则焰生。银箸尝食,遇毒则色变。"
2023-09-10 15:16:271

萨都剌原文_翻译及赏析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萨都剌 生平 萨都剌,一说是阿拉伯语Sa"dal—Allāh 的音译,意为“真主之福”,与其字“天锡”意合。号直斋,回回人。祖父思兰不花、父阿鲁赤曾镇守云、代。萨都剌生于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西北),一说生于镇江(今属江苏)。早年家境清贫,但资质超拔颖敏。泰定四年(1327)登进士第。天历元年(1328)七月以将仕郎资历,任镇江路录事司达鲁花赤,任间多以风教为先,他亲书录事司堂匾为“善教”,用以自勤自勉。至顺二年(1331)七月,调任江南行御史台掾史,前后三年。在职期间,他南至吴楚,西抵荆楚,北达幽燕、上都等地,并与张雨、倪瓒、马九皋等人诗文唱和,写出《满江红·金陵怀古》、《念奴娇·登石头城》、《登北固城楼》、《鬻女谣》等名作。 元统二年(1334)八月,调任燕南肃政廉访司照磨(治所真定,今河北正定)。次年初又调职。他曾作为监礼官陪集贤学士只儿合舟祭祀拖雷在真定的影堂,又先后赴河间、沧州审察刑狱。后至元二年(1336)春,他南行入闽,就任闽海福建道肃政廉访司(治福州)知事,途经徐州、扬州、平江、杭州、桐庐、兰溪、仙霞岭、崇安、建溪等山水胜地,均留下诗篇。 文学创作 萨都剌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将近八百首诗词,有描写景物的山水诗,有抒写宫廷生活的诗,有怀古也有伤今,诉述个人和社会的不平。他在元代以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中都是占有一定地位的诗人。因出生在代州,代州古称雁门,他的诗集也就名为《雁门集》,他本人被称做“雁门才子”。《雁门集》最早刊印是元至正年间的八卷本,今已失传,现存版本以清嘉庆十二年萨龙光刻十四卷本,收辑较为完备,上海古籍出版社八二年出版了殷孟伦、朱广祁校点的《雁门集》。萨都剌另有《武夷诗集序》文1篇,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萨都剌博学能文,兼善楷书。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在《送管元帅南征》、《送刘照磨之桂林》等诗中,他甚至拥护统治者对起义人民进行镇压。但有些诗涉及元代社会的黑暗现实,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压迫。如《大同驿》、《黄河月夜》、《鬻女谣》、《织女图》等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惨状。五古《早发黄河即事》,一方面描写农夫“炊烟动茅屋,秋稻上垅丘。尝新未及试,官租急征求。两河水平堤,夜有盗贼忧”,另一方面描写贵族公子“斗鸡五坊市,酣歌最高楼”,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了元代社会的阶级矛盾。有些诗大胆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笔锋不仅指向了郡守县官、王孙贵 戚,且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记事》一诗,用“只知玉玺传三让,岂料游魂隔九重。天上武皇亦洒泪,世间骨肉可相逢”的诗句,揭露元武宗次子图帖睦尔的篡兄位之事,此事为正史不载,被称为“诗史”。有些诗歌表达了为民请命、励精图治的政治思想如《寄朱县尹》、《送广信司狱》诗等。《湖南张子善,钦点第一人,弹劾权贵,左迁西台御史,镟拜前职,素有退志,故举兼善劝之》、《旧剑》、《尘镜》等诗,希望官吏爱护人民,抒发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报国志愿。而《过居庸关》、《题画马图》等诗,针对元朝统治者穷兵黩武,表达了“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的反战思想。这些作品是萨都剌诗歌中的精华部分。  萨都剌考中进士以前的诗所存甚少,有一首《述怀》诗说:“青春背我堂堂去,黄叶无情片片飞。”大抵表露了他这段时期的心情。他到过镇江,溯长江而上至汉阳,《客中九日》诗说:“佳节相逢作远商”,看来他背井离乡是为了经商,不过他对于经商并不热衷,他分外留心的是山川名胜,他写下了《清明日偕曹克明登北固楼》、《清明日游鹤林寺》等绘景抒情之诗。水光山色比起货物金钱来于他更有吸引力。他并不想在追财逐利中混过一生。他在《安分》诗中说:“心求安乐少思钱,无辱无荣本自然。春日赏花惟贳酒,冬天踏雪镟添绵。频将棋局消长日,时燕香熏篆细烟。万事皆由天理顺,何愁衣禄不周全。”诗人萨都剌是一个乐天派。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能保持宁静而处之泰然。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影响到他的诗词创作。他的绝大部分诗篇都流露出热爱生活的乐观情思。他第一次走进官场正是他曾因经商而 到过的镇江,他和往日一样流连山水胜景,登北固楼,游鹤林寺,寻僧访道,饮酒赋诗,他厌恶俗吏生活,而要做一个诗人。在他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他有一首《同杨廉访游山寺》诗说:“扶病强同步,寻幽趣不群。逢僧穿竹去,吹笛隔林闻。山势浮云合,溪流野水分。徘徊归径晚,树影月纷纷。”“寻幽趣不群”正说明他以饱览山水为乐事。据徐象梅《两浙名贤录》说他晚年寓居杭州时,“每风日晴美,辄肩一杖挂瓢笠,脚踏双不藉,走两山间。凡深岩邃壑人迹所不到者,无不穷其幽胜。至得意处,辄席草坐,徘徊终日不能去,兴至则发为诗歌。”和山水诗的奠基人谢灵运比起来,他酷爱山水是有过之无不及。无怪乎他刻画山川景物那样逼真。 萨都剌的一生大部分在江南度过,在风光秀丽的环境中,模山范水,写出了许多赏心悦目的诗篇。不过他曾两度官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稍得宫中见闻。在当时他还以擅长写作宫词和丽情乐府著称。他的朋友杨维桢《竹枝词序》说:“天锡诗风流俊爽,修本朝家范,宫词及《芙蓉曲》,虽王建、张籍无以过矣。”另一位朋友虞集也说:“进士萨天锡者最长于情,流丽清婉,作者皆爱之。”可见他还是一位抒情诗人。如他的《芙蓉曲》: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儿将断肠。绛袍春浅护云暖,翠袖日暮迎风凉。 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荡舟何处采莲人,爱惜芙蓉好颜色。 情致雅淡,意象凝聚。似无情而有情,有所思而不怨,蕴藏著作者怀才不遇,飘泊江湖的心情,深得唐李贺、李义山的笔法,辞婉意清。“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含而不露,有一种身世飘零、孤芳自赏的抒情味道。其他如《过嘉兴》、《梳头曲》、《新夏曲》、《洞房曲》等都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情调。同样,他的宫词,风格亦复如此。《醉起》说: 杨柳楼心月满床,锦屏绣褥夜生香。不知门外春多少,自起移灯照海棠。这里所描写的只是宫中女性生活空虚,寓长恨于景物形象之中。一般说来,宫中对于帝王是天堂,而对于宫女却是地狱。宫中生活题材是十分狭窄的,如果不能识别天堂地狱,描写就不会深刻。 好在萨都剌的笔锋着力处,不曾局限于宫廷。当他的眼光移向广阔的祖国大地时,他发现当时的社会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如他的《京城春暮》,诗说: 三月京城飞柳花,燕姬白马小红车。旌旗日暖将军府,弦管春深宰相家。小海银鱼吹白浪,层楼珠酒出红霞。蹇驴破帽杜陵客,献赋归来日未斜。 将“弦管”“层楼”和“蹇驴破帽”相照映,社会不公,个人不平,不需明说,而用意十分清楚。至于他的《鬻女谣》、《过居庸关》、《征妇怨》、《高邮阻风》、《织女图》、《百禽歌》、《早发黄河即事》、《过淮阴》等,描述社会人生,题材广泛,更值得重视。《鬻女谣》写道: 道逢鬻女弃如土,惨澹悲风起天宇…… 人夸颜色重金璧,今日饥饿啼长途。悲啼泪尽黄河乾,县官县官尔何颜!金带紫衣郡太守,醉饱不问民食艰。传闻关陕尤可忧,旱荒不独东南州。枯鱼吐沫泽雁叫,嗷嗷待食何时休! 作者面对这种现象,指摘“金带紫衣郡太守,醉饱不问民食艰”,斥骂“县官县官尔何颜”。这是正义的呼声。萨都剌看不惯这种不平事,因而他希望“但操大柄常在手,覆尽东西南北行”(《雨伞》)。希望得到一种权力去拯救天下所有在困苦中挣扎的人。但在当时,他的愿望是无 法实现的。萨都剌的怀古之作也颇具特色。如他的《满江红(旧误作念奴娇)。金陵怀古》尤为脍炙人口: 六代繁华,春色去也,更无讯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新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空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红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 这首词作于至顺三年或四年他任江南诸道行台侍御史时期。 人事代谢,古往今来,苍凉豪迈,感慨万端。但青山永在,绿水长存,一代新人将把金陵重作英才聚合的场所。怀古正所以思今。萨都剌的作品往往表达着磊落旷达的胸怀。他一生中往来南北,对于民情习俗,见闻较多,使他有些诗词生活气息甚浓,感染力很强。如《初夏淮安道中》说: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淮时。 “鱼虾泼泼”,“梅杏青青”,夏日初晴,著一嫩字,生意全出。给人以旷达、乐观、清新、舒畅的感受。生动的形象带着乡土气息把读者引进一个新的境界。 在诗歌技巧上,萨都剌继承了唐、宋诗歌的某些手法,并具有自己的特点: ①截取平淡的生活片断,铸成韵味悠远的意境。如为人艳称的《秋词》、《京城立春》等,能托出特定的情境,构成饶有意趣的“诗画”。 ②层层深入,凝炼简洁。如“百年诗句里,三国酒杯间”,“千古风光鬓边白,六朝山色马头青”等,言简意赅,给读者以充分的想像余地。 ③善于创造,形象生动。如“云孙捧出南箕簸,月姊舂来北斗量”,“一山如龙入云起,一山化作长江流”等句,化静为动,化无生命为有生命使形象新颖流动。 萨都剌的诗文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元代·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豪放 , 咏史怀古感伤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元代·萨都剌《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婉约 , 感伤时光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元代·萨都剌《上京即事》 上京即事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古诗三百首 , 边塞写景查看更多萨都剌的诗文>>
2023-09-10 15:16:351

彦文言文

1. 谁知道有关于“彦”的古文 诗词 或者是典故 据《说文解字》 彦,美士有文人所言也。也就是指才德出众的人。 《尚书·太甲》“旁求俊彦,启迪后人。” 《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评:“可谓国之俊臣,时之彦士矣。” 【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有“贤彦风流远,江湖思绪萦。” 以上各句中的“彦”都是“才德出众的人”这个意思。楼主不必强求从古诗词中找个词作令千金的芳名,只要起的名字符合彦字本来的意思,能够寄托为人父母的心意和期望,不是更好吗? 2. 韩彦直文言文翻译 彦直,字子温,他一岁时因为他父亲的关系出任右承奉郎,不久调入直秘阁。六岁时,跟随世忠入宫见高宗。高宗让他写大字(楷书),彦直受命跪着书写“皇帝万岁”四个字。皇帝很喜欢他,拍着他的背说“将来,你会是优秀的人才” 绍兴十七年,彦直考中了两浙转运司。第二年,他考中了进士,调任太社令。二十一年,世忠去世,韩彦直给父亲服丧期满后,因为他父亲在世时坚持正义,他被秦桧调离朝廷任职,知道秦桧死了以后,才被朝廷授予光禄寺丞职务。 乾道二年,出任户部郎官,主管左曹,总管淮东军马钱粮的事务 3. 王克明字彦昭文言文 文言文原文:王克明字彦昭,其始饶州乐平人,后徙湖州乌程县。 绍兴、乾道间名医也。初生时,母乏乳,饵以粥,遂得脾胃疾,长益甚,医以为不可治。 克明自读《难经》、《素问》以求其法,刻意处药,其病乃愈。始以术行江、淮,入苏、湖,针灸尤精。 诊脉有难疗者,必沉思得其要,然后予之药。病虽数证,或用一药以除其本,本除而余病自去。 亦有不予药者,期以某日自安。有以为非药之过,过在某事,当随其事治之。 言无不验。士大夫皆自屈与游。 魏安行妻风痿十年不起,克明施针,而步履如初。胡秉妻病气秘腹胀,号呼逾旬,克明视之。 时秉家方会食,克明谓秉曰:「吾愈恭人病,使预会可乎?」以半硫圆碾生姜调乳香下之,俄起对食如平常。庐州守王安道风禁不语旬日,他医莫知所为。 克明令炽炭烧地,洒药,置安道于上,须臾而苏。金使黑鹿谷过姑苏,病伤寒垂死,克明治之,明日愈。 及从徐度聘金,黑鹿谷适为先排使,待克明厚甚。克明讶之,谷乃道其故,由是名闻北方。 后再从吕正己使金,金接伴使忽被危疾,克明立起之,却其谢。张子盖救海州,战士大疫,克明时在军中,全活者几万人。 子盖上其功,克明力辞之。克明颇知书,好侠尚义,常数千里赴人之急。 初试礼部中选,累任医官。王炎宣抚四川,辟克明,不就。 炎怒,劾克明避事,坐贬秩。后迁至额内翰林医痊局,赐金紫。 绍兴五年卒,年六十七。文言文译文:王克明,字彦昭,他的祖先是江西上饶府乐平县人,后来搬到湖州乌程县居住。 王克明是南宋绍兴(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到乾道(乾道九年1173年)年间著名的医生。王克明刚出生时,他的母亲奶很少,很早就喂他吃粥维持生命。 因为这样,王克明在哺乳期就得了脾胃上的毛病。越到年长,他的这个病就越严重,医生们都说无药可治。 王克明自己阅读《难经》、《素问》这样的古代医学经典,在书中寻找给自己治病的方法,并且认真地给自己开药方,抓药验治。他的脾胃上的毛病居然就这么治好了。 治好了自己的病后,王克明就用自学得来的医术,在江、淮之间行医,后来进入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王克明的医术尤以针灸为精湛。 王克明行医,有时在诊脉中遇到难以诊断者,他不随意作诊断结论,而是反复沉思,分析出病症的要害,然后才开处方给予治疗。同样的病症发生在不同的病人身上,王克明并不重复使用单一的方法,而是用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有的病只用一药就除去了病根,病根一除其它次要的病也就随之消失;对有些病人则不给药,告诉病人到哪一天病就自动好了。 有的病,王克明认为不是吃药就能治好,而是病人将某些事情没有处理好。就劝病人将某事重新处理妥当,其病自愈。 王克明所作的诊断之言无不一一验证,当时的官员学者都谦恭地与他交往。北魏行妻子风痿十年不起,懂得用针,而步鞋一样。 胡拿妻子病气秘腹胀,呼喊一天,能看的明白。当时主持家方会吃,懂得对刘秉说:“我越恭人病,使聚会好吗?这是因为半硫圆碾生姜调乳香下的,不久起用回答吃像平常。 庐州守王安道风不住话十天,其他医生都不知道做什么。克明令炽炭烧地,洒药,设置安道在上,不一会儿,苏。 金使黑鹿谷过姑苏,病伤寒垂死,懂得政治的,第二天痊愈。以及从徐度访问金,黑鹿谷正好为先排使,等待能明厚很。 克明惊讶的,谷是原委,因此名扬北方。然后再从吕正己使金,金接伴使忽然被危险的疾病,能明立起的,但他的道歉。 张子盖救援海州,战士大瘟疫,能说明当时在军中,活下来的有几万人。子盖上其功,克明极力推辞的。 曹克明很知道书,喜欢行侠尚义,经常敷千里救别人的危急。开始试礼部中选,多次承担医官。 王炎宣抚四川,开辟清明,不去。杨炎大怒,弹劾懂得避事,因贬官。 后迁到前额内翰林医好局,赐给金印紫绶。绍兴五年去世,六十七岁。 此文选自元末·脱脱所写的《宋史》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作者简介: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 脱脱幼养于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 当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权倾朝野,向为元顺帝所忌,脱脱恐受其累,与顺帝密谋逼退伯颜。至正一年(1341年)脱脱为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 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四年(即1344年),脱脱因病辞职,到至正九年(即1349年)复出为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 4. 杨惟中,字彦诚文言文答案 译文供参考: 杨惟中,字彦诚,弘州人,知书,有胆识谋略,为太宗所器重。二十岁时,奉命出使西域三十余国,宣扬蒙古国威,颁布蒙古政令,使各国官民户口皆归于蒙古,太宗准备大大重用他。 皇子阔出伐宋,命惟中于军前行中书省事。蒙古大军攻克枣阳、光化、光州、随州、郢州、复州、襄阳府、德安府,得名士数十人。杨惟中收集宋程颐、程颢的著作送至燕都,建立宋大儒周敦颐祠,还设立“太极书院”,聘请儒士赵复、王粹等来授课。惟中一心要以圣贤之学来治理天下。拜为中书令后,太宗驾崩,太后听政,国家大政由惟中一人主持。 定宗即位,平阳道断事官斜彻目无法纪,肆意横行,惟中奉诏为该道宣慰使,将斜彻依法处决。金亡之后,金将武仙也在邓州被击溃,余党散于太原、真定之间,占据大明川,用金朝的开兴年号,有兵将共数万人,到处掠夺百姓。朝廷诏令诸道会兵讨伐,未能消灭。杨惟中持皇上圣旨去招安,主帅投诚,其下官兵都归附于蒙古。 宪宗即位,世祖为皇弟,镇守金莲川,有权在所领地区立官府,拜官封爵。于是在汴梁设立河南道经略司,奏请以杨惟中为经略使,使他在唐、邓、申、裕、嵩、汝、蔡、息、亳、颍诸州屯田。金亡之初,任命监河桥万户刘福为河南道总管。刘福既贪婪,又残忍,迫害金朝遗民二十余年。惟中把刘福召来,要他听从管束,刘福托病不来。惟中强行召至官厅大堂,先布置衙役执刑仗于两边,然后派人去对刘福说:“你若不来,我将以军法从事。”福不得已,带着数千卫队来见惟中,惟中用大梃将他打倒,不数日即死,河南从此太平无事。调任陕右四川宣抚使。当地驻军统帅骄奢不法,深为民害,特别是郭千户尤甚,杀人之夫,夺人之妻。惟中将他斩首示众,关中军纪肃然。惟中常说“:并非我好杀人,国家纲纪不立,以致这些人虐害良民,而民又无处控告,不去掉这些人是不行的。” 宪宗九年(1259),世祖统领蒙军东师南征,奏请杨惟中为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令他建立行台,宣布皇帝恩德,蒙古军攻汉军均受他节制。蒙军北还时惟中卒于蔡州,年五十五岁。中统二年追谥忠肃公。 5. 王颁,字景彦文言文翻译 是这篇吗?网上没有译文,只有人工翻译下了。今天不得空,先译一点,回头抽空都译出来,最迟明天发上来,希望能帮上你:) 原文: 王颁,字景彦,太原祁人也。祖神念,梁左卫将军。父僧辩,太尉。颁少俶傥,有文武干局。其父平侯景,留颁质于荆州,遇元帝为周师所陷,颁因入关。闻其父为陈武帝所杀,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泣不绝声,毁瘠骨立。至服阕,常布衣蔬食,藉藁而卧。周明帝嘉之,召授左侍上士,累迁汉中太守,寻拜仪同三司。开皇初,以平蛮功,加开府,封蛇丘县公。献取陈之策,上览而异之,召与相见,言毕而歔欷,上为之改容。及大举伐陈,颁自请行,率徒数百人,从韩擒先锋夜济。力战被伤,恐不堪复斗,悲感呜咽。夜中因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创不痛,时人以为孝感。 译文: 王颁,字景彦,太原祁县人。祖父王神念曾任梁朝左卫将军。父亲王僧辩,曾任太尉。王颁年少时就卓异不凡,文武双全才能出众。他的父亲平定了侯景之乱后,留下王颁在荆州做人质。后来遇到梁元帝被北周军队俘获杀害,王颁因此离开荆州进入关中。听到父亲被陈武帝所杀的消息,王颁号泣晕倒,一顿饭的功夫才苏醒过来,一直痛哭难止,整个人都消瘦不堪。服丧期间,一直穿粗布衣服吃粗茶淡饭,睡干草铺的床。周明帝赞赏他,召他做左侍上士,后来又升为汉中太守,不久被拜仪同三司。开皇初年,他因为平蛮族有功,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封为蛇丘县公。王颁献上攻取陈国的计策,皇上看了很惊异,召他相见,交谈后王颁悲泣哽咽,皇上也为之动容。等到朝廷大举讨伐陈国时,王颁亲自请求随行,带着数百士卒,跟随韩擒虎先锋军趁夜渡过长江。王颁奋勇作战受了伤,担心不能继续战斗,悲伤哭泣。夜里睡着了,在睡梦中有人给他药物疗伤,等到醒来伤口就不疼了,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了神明。 6. 文言文王克明字彦昭阳 译文供参考:王克明字彦昭,一开始是饶州府乐平县人,后来迁徙湖州乌程县.他是绍兴,乾道(皇帝年号,代表时间)年间的名医.刚出生时候,他妈妈少奶汁,喂他吃粥,因此得了脾胃病,长大后更加严重了,医生们都说治不好了.王克明自学《难经》和《素问》之类的医书找治疗办法(他的脾胃病),用心研究药理、施用药物之后病才算好.之后他开始用学来的医书行医于江淮地区(现在的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到了江苏和湖区,尤其擅长诊脉,针灸技艺非常精湛.他诊脉遇到难以治疗的病情,必定深思一番弄清病症的关键之后再用药.(后面的很简单,应该不难顺出来了,题主试试吧)认为病即使表现出多种症状,也可能只用一种药就可以去除病症的根源,本除而余病自去.颇知书,好侠尚义,尝奔数千里为人治病.金国使臣黑鹿谷路过苏州,得伤寒病,生命垂危.克明施治,次日痊愈.后跟随徐度至金国,黑鹿谷恰好为先排使,对他十分热情.黑鹿谷向王克明说明其中原故,因此克明闻名北方.后再随吕正己出使金国,金国接伴使忽患重病,即诊治而愈,金使致谢,不受钱财.南宋初,张子盖率宋军救海州(治今江苏连云港市),士兵大疫,他赶赴军中,治愈近万人.张子盖向朝廷上表褒其功劳,力辞之.。 7. 朱异,字彦和吴郡钱塘人也 译文供参考: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唐人.父亲朱巽,以忠义刚烈闻名,曾任南朝齐国的江夏王参军、吴平令.朱异几岁时,外祖父看着他,高兴地抚摸他,对朱异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普通材料,可以成就你的家族."朱异十多岁时,喜欢聚众赌博,很被同乡人担心成为祸患.等到年龄大些,就开始拜师,学遍了《五经》,尤其通晓《礼》、《易》,学习内容涉猎文史,兼通各种杂项艺术,赌博、下棋、书法、算术,都很擅长.二十岁时,来到京城,尚书令沈约当面测试他,对朱异开玩笑说:"你年纪这么轻,怎么就这么不廉呢?"朱异犹犹豫豫的没理解沈约的意思.沈约就说:"天下的东西,只有文义棋书几样,你(这么贪心)一下子全拿走了,可以说不廉了."。 8.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 小题1:D小题2:D小题3:C小题4:8、①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②循迎景还郡,即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③陈敏作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 ④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给4分)小题5:(1)、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 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久不能加官进爵。(”政教”“宗”“进序”)3分(2)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见、加、秩命、豫) 4分(3)、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 (移、陈、逆顺)3分 略。
2023-09-10 15:16:441

孙刘的解释孙刘的解释是什么

孙刘的词语解释是:1.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孙刘二氏,割有交益。”刘良注:“孙刘,谓孙权、刘备也。”南朝梁元帝《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地拟孙刘,各安境界。”《周书·静帝纪论》:“静帝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孙刘之诈,戚藩无齐代之_。”元萨都剌《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孙刘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2.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刘放文翰,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_之声,每过其实也。”《南史·顾觊之传》:“_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金元好问《杨之美尚书挽章》诗:“千古孙刘有_责,一时燕许更谁同。”3.晋孙绰和刘_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名士。事见《晋书》本传。唐陆龟蒙《幽居赋》:“清言不屈,孙刘_减於中军。”。孙刘的词语解释是:1.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孙刘二氏,割有交益。”刘良注:“孙刘,谓孙权、刘备也。”南朝梁元帝《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地拟孙刘,各安境界。”《周书·静帝纪论》:“静帝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孙刘之诈,戚藩无齐代之_。”元萨都剌《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孙刘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2.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刘放文翰,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_之声,每过其实也。”《南史·顾觊之传》:“_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金元好问《杨之美尚书挽章》诗:“千古孙刘有_责,一时燕许更谁同。”3.晋孙绰和刘_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名士。事见《晋书》本传。唐陆龟蒙《幽居赋》:“清言不屈,孙刘_减於中军。”注音是:ㄙㄨㄣㄌ一ㄡ_结构是:孙(左右结构)刘(左右结构)拼音是:sūnliú。孙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引《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孙刘二氏,割有交益。”刘良注:“孙刘,谓孙权、刘备也。”南朝梁元帝《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地拟孙刘,各安境界。”《周书·静帝纪论》:“静帝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孙刘之诈,戚藩无齐代之_。”元萨都剌《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孙刘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⒉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引《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刘放文翰,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_之声,每过其实也。”《南史·顾觊之传》:“_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金元好问《杨之美尚书挽章》诗:“千古孙刘有_责,一时燕许更谁同。”⒊晋孙绰和刘_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名士。事见《晋书》本传。引唐陆龟蒙《幽居赋》:“清言不屈,孙刘_减於中军。”二、网络解释孙刘孙刘,sūnliú,意思有:1.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2.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3.晋孙绰和刘_的并称。关于孙刘的诗词《祖道毕雍孙刘边仲潘正叔诗》《外孙刘子野游学南安才归数日又告行匆匆赠以一诗为别且以勉之》关于孙刘的诗句孙刘能使不为公孙刘虎视遗迹依然孙刘能使不为公关于孙刘的成语孙膑减灶从善如刘老子长孙刘毅答诏桂子兰孙王孙贵戚孙康映雪刘伶病酲文子文孙断子绝孙关于孙刘的词语断子绝孙孙膑减灶刘毅答诏桂子兰孙从善如刘季孙之忧孙庞斗智王孙贵戚刘郎前度孙康映雪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孙刘的详细信息
2023-09-10 15:16:531

孙刘的诗词孙刘的诗词是什么

孙刘的诗词有:《祖道毕雍孙刘边仲潘正叔诗》《外孙刘子野游学南安才归数日又告行匆匆赠以一诗为别且以勉之》。孙刘的诗词有:《外孙刘子野游学南安才归数日又告行匆匆赠以一诗为别且以勉之》《祖道毕雍孙刘边仲潘正叔诗》注音是:ㄙㄨㄣㄌ一ㄡ_拼音是:sūnliú结构是:孙(左右结构)刘(左右结构)。孙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孙刘二氏,割有交益。”刘良注:“孙刘,谓孙权、刘备也。”南朝梁元帝《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地拟孙刘,各安境界。”《周书·静帝纪论》:“静帝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孙刘之诈,戚藩无齐代之_。”元萨都剌《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孙刘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2.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刘放文翰,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_之声,每过其实也。”《南史·顾觊之传》:“_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金元好问《杨之美尚书挽章》诗:“千古孙刘有_责,一时燕许更谁同。”3.晋孙绰和刘_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名士。事见《晋书》本传。唐陆龟蒙《幽居赋》:“清言不屈,孙刘_减於中军。”二、引证解释⒈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引《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孙刘二氏,割有交益。”刘良注:“孙刘,谓孙权、刘备也。”南朝梁元帝《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地拟孙刘,各安境界。”《周书·静帝纪论》:“静帝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孙刘之诈,戚藩无齐代之_。”元萨都剌《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孙刘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⒉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引《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刘放文翰,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_之声,每过其实也。”《南史·顾觊之传》:“_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金元好问《杨之美尚书挽章》诗:“千古孙刘有_责,一时燕许更谁同。”⒊晋孙绰和刘_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名士。事见《晋书》本传。引唐陆龟蒙《幽居赋》:“清言不屈,孙刘_减於中军。”三、网络解释孙刘孙刘,sūnliú,意思有:1.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2.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3.晋孙绰和刘_的并称。关于孙刘的诗句羞向孙刘图富贵英风追想孙刘孙刘气力三分尽关于孙刘的成语刘伶病酲孙康映雪刘毅答诏王孙贵戚桂子兰孙从善如刘断子绝孙孙膑减灶文子文孙孙庞斗智关于孙刘的词语断子绝孙刘伶病酲孙庞斗智桂子兰孙季孙之忧王孙贵戚孙康映雪孙膑减灶刘毅答诏从善如刘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孙刘的详细信息
2023-09-10 15:17:021

孙刘的解释

孙刘的解释(1). 三国 吴 主 孙权 和 蜀 主 刘备 的并称。《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 孙 刘 二氏,割有 交 益 。” 刘良 注:“ 孙 刘 ,谓 孙权 、 刘备 也。” 南朝 梁元帝 《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地拟 孙 刘 ,各安 境界 。”《周书·静帝纪论》:“ 静帝 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 孙 刘 之诈,戚藩无 齐 代 之彊。” 元 萨都剌 《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 孙 刘 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 (2). 三国 魏 孙资 和 刘放 的并称。《三国志·魏志·刘放传》:“ 刘 放 文翰 , 孙资 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谀之声,每过 其实 也。”《南史·顾觊之传》:“ 觊之 曰:‘ 辛毗 有云, 孙 刘 不过使吾不为 三公 耳。"” 金 元好问 《杨之美尚书挽章》诗:“ 千古 孙 刘 有馀责,一时 燕 许 更谁同。” (3). 晋 孙绰 和 刘惔 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名士。事见《晋书》本传。 唐 陆龟蒙 《幽居赋》:“ 清言 不屈 , 孙 刘 讵减於中军。” 词语分解 孙的解释 孙 (孙) ū 儿子 的儿子: 孙子 。 孙女 。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孙。侄孙(侄儿的 子女 )。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卬 )孙(孙子的子女)。玄孙( 曾孙 的子女)。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 后代 )。王孙(贵族的子孙后 刘的解释 刘 (刘) ú 姓。 部首 :刂。
2023-09-10 15:17:101

孙家口伏击战的介绍

1938年4月15日(农历3月15日),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今高密市孙家口的一次抗日伏击战。参战的我方部队共有四支:鲁八区游击第6总队(6团)曹克明部,鲁八区游击第7总队(7团)董希瞻部。总指挥曹克明中校,副总指挥董希瞻少校。此战毙敌39名,其中击毙的日军中将中岗弥高。并缴获各种枪支50余只,子弹1万多发,同时并有10余名伪军被俘。一举震动了胶东半岛,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鼓舞了胶东人民全民抗战、长期抗战的信心与决心。现建有孙家口伏击战纪念碑,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3-09-10 15:1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