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教师如何说课件

2023-10-03 19:10:23
共1条回复
LuckySXyd

教师说课主要形式是说课件。

注意几点:

1、针对本节课的设计目的和意图,以及自己是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来做一下说明。

2、课件内容全面: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课堂类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新课讲授(三)课堂小结

【巩固训练】 (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

3、在说课过程中适当融入课标要求和适当的教学理论,体现出授课的科学性和高度。课件中有特色的环节作适当阐述:可以预测教学效果,也可解释设计意图。

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推荐

说课课件算教学课件吗

说课课件不算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是说课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其讲述对象是学生。教学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课件形式包括:幻灯片课件、word、pdf、 flash、网页等。 教学课件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关注课堂教学知识,帮助增进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实现学习目的。说课课件,就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内容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达自己执教的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理论依据等制作的课件,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
2023-09-10 22:24:251

初中地理说课稿课件

初中地理说课稿课件   引导语:初中地理说课稿课件如何设计?下面由我告诉你们吧,欢迎阅读!   初中地理说课稿课件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辽阔的疆域》是八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仅从教材内容看,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就本节课而言是学生认识中国位置特点的延续和深入。教材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领海、内海、岛屿、半岛及邻国,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查找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辽阔的疆域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1、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是本节的难点。 (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在“世界政治地图”中查找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找出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2、讨论比较法:在学习我国的优越时,设置课本P3的活动,对比我国与俄罗斯等国位置的比较,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理解。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地图,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地理空间概念。   3、开展谜语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四、新课讲述:   导入:用谜语导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一)、位置优越   1、半球位置   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纬度位置   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活动: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所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图)   答: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大,有少部分在热带,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图)   答: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使我国东部气候湿润,又有利于海上的对外交往。   (二)、国土辽阔   1、国土:是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称,通常涉及领土和领海。   (附图)我国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那里是祖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每年夏至日的日出约在凌晨2点20分。   我国最西端:新疆乌恰县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过国境线不远处是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   我国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4°)这里是一个隐没水下的珊瑚暗礁,暗礁最高点距离海面还有17.5米。我国渔民历来在这里捕捞作业,海军与科学考察船经常在这里巡行和调查。   我国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53°)夏至日白昼长达17小时,东至日白昼短至7小时,是全国白昼最长与最短的地方,有“北极村”之称。   2、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俄罗斯1707,加拿大997)   3、我国的疆域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4、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太平洋。   5、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   活动:   1、阅读世界政治地图,按逆时针方向沿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由南向北找出6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阅读下图,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   (三)补充:我国的领海与内海   领海   1、领海是指毗连某一国家海岸的水域,这个国家对这些水域实行专有管辖权。世界所有国家领海宽度都是由各国自行确定的,从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我国确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   2、我国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3、我国领海及内水的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4、我国有美丽多样的海洋环境,有富饶多样的海洋资源。(参看教材上的阅读材料)   自然地理学上: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不大,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渤海)。   内海   政治地理学上:内海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包括海港、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以及为陆地所包围但是入口较狭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海峡(琼州海峡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    五、练习巩固   1 我国南北跨______很广,约_____度,大部分位于____纬度地区,属于____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_____带,没有____带.   2 我国西部深入_______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_______洋,有众多的_______和______,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 下列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2 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 )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D 本初子午线   3 我国东临哪个洋( ) ;
2023-09-10 22:24:331

八年级数学优质说课课件

  八年级数学优质说课课件一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时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 能说出勾股定理的内容。   2、 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3、 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4、 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探索勾股定理   本课的教学难点:以直角三角形为边的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可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基本教学流程是:提出问题—实验操作—归纳验证—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部分。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   首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 的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从而教师指出学习了今天这一课后就有办法解决了。这种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这一认识的基本观点,同时也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二)实验操作:   1、投影课本图1—1,图1—2的有关直角三角形问题,让学生计算正方形A,B,C的面积,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不管是通过直接数小方格的个数,还是将C划分为4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来求等等,各种方法都应予于肯定,并鼓励学生用语言进行表达,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A,B,C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学生通过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容易发现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而言满足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是其它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备这一结论呢?于是投影图1—3,图1—4,同样让学生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但正方形C的面积不易求出,可让学生在预先准备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形,在剪一剪,拼一拼后学生也不难发现对于一般的以整数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也有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突破难点,而且为归纳结论打下了基础,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也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对后面的学习及有帮助。   3、给出一个边长为0.5,1.2,1.3,这种含小数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计算是否也满足这个结论,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结论更具有一般性。   1、归纳 通过对边长为整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到一般直角三角形再到边长含小数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研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出一般的结论,尽管学生可能讲的不完全正确,但对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是有益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便于记忆和理解,这比教师直接教给学生一个结论要好的多。   2、验证 为了让学生确信结论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在纸上任意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计算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然后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示,因为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勾,股,弦"的含义、勾股定理,进行点题,并指出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最后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问题解决:   让学生解决开头的实际问题,前后呼应,学生从中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完成课本"想一想"进一步体会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   (五)课堂小结:   主要通过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从内容、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取新知的途径方面先进行小结,后由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课本P6习题1.1 1,2,3,4一方面巩固勾股定理,另一方面进一步体会定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另外,补充一道开放题。    四、 设计说明   1、本节课是公式课,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我采用的教学流程是:提出问题—实验操作—归纳验证—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部分,这一流程体现了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2、探索定理采用了面积法,引导学生利用实验由特殊到一般再到更一般的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研究,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是认识事物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方法,对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3、关于练习的设计,除两个实际问题和课本习题以外,我准备设计一道开放题,大致思路是在已画出斜边上的高的直角三角形中让学生尽量地找出线段之间的关系。   4、本课小结从内容,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展开,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方法的提炼,这样对于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意识是有很大的促进的。   八年级数学优质说课课件二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xxx.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 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023-09-10 22:24:481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说课稿及课件

【 #四年级# 导语】《观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课,本文经过作者对潮的生动描述,让我们看到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更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大自然那种魔术般的神奇。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说课稿   一、说教材   《观潮》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结构清楚,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顺序和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作者还介绍了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之奇。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经过学习课文体会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像画面,经过重点语句段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条: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像画面,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含义。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4、经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我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一些语句,想像课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二、说教法   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知本事有限,对文字描述的景象难以构成深切体会,所以我采用创设情境法进行教学。上课时播放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文字描述深刻感受。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因为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理解课文资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够培养语感。所以,我还将采用以读代讲 法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读一读,议一议,看谁能把潮来时的那种“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的气势读出来。   三、说学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欢乐。所以在这堂课中我将运用自主探究式学法。“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为什么这么说,“奇”在哪儿。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自我对钱塘江大潮的了解。语文课堂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所以我还将采用合作交流式学法,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我的独特感受,议一议文中的哪些词和句用得好。   四、说教学程序   《观潮》这篇课文结构十分清楚,作者分别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这三个方面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总写,重点描述了潮来时的景象。这篇课文不仅仅能够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还是一篇写作的好范文。为了使本课教学到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质疑导入,激起探究兴趣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学生分四人小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小组成员合作解决问题。   2、小组成员讨论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钱塘江大潮的,重点写了哪一部分?{意图: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有助于带动学生的思维,在文中找出问题,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也促进了成员之间的团结。}   (三)品读课文,深入感知   这篇文章结构十分清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就能够明白文章是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顺序来写的,教师就按照这个顺序来组织教学。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景象?   结合课文插图看一看人们都在干什么?这么多人都来看潮水说明了什么?他们此刻是怎样的心境?如果你也在场会是什么心境?   2、播放潮来时录象,师生之间交流感受后再回到课文。学生自由朗读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描述潮来时的景象的,抓住了哪些特点来具体描述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和声、形变化的特点来描述潮水来势汹涌的。指导朗读3、4自然段,异常是第四自然段。指名让学生读,小组齐读,比赛读,看谁能把那种山崩地裂、万马奔腾的气势读出来。   再播放潮来时录象,请学生当解说员,按照顺序和声形变化介绍潮来时的景象。评一评,哪位解说员解说得。   3、霎时,潮头就奔腾西去,这时江面又是怎样的景象?潮水西去后有什么变化?人们此时又会是怎样的心境?你要发出怎样的感叹?{意图:利用影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第一次播放录象让学生有初步映像,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课文学习,使学生很快地把刚才看到的画面在头脑中重现一遍,从而更深地理解课文资料。第二次播放录象,让学生不看书,直接对照画面做现场解说,利用孩子好胜的心里,进取调动孩子的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起来。}   4、总结: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很快就能回答上来。)   (四)回顾课文,加深印象   学完全文后,我再次让学生自由读自我最喜欢的地方,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自我。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进取性。   (五)课后练习,拓展运用   1、把今日看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和感受讲给家长听,既锻炼了学生运用词汇的本事,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本事。   2、小练笔。让学生以《观潮》这篇课文做范文,按照必须的顺序写一处你印象最深刻的景观。学会了的方法,应及时运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五、说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晶,是课堂教学的精髓,不仅仅能够体现主要资料,并且能使学生抓住板书资料掌握整个课堂教学资料,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具有代表性,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观潮   潮来前平静   声: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潮来时形:一条白线横贯江面两丈水墙   潮头过后平静涨水   六、说效果   经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经过自我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经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仅读懂得了课文,并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2.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课件出示2)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课件出示3)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课件出示4)   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ɡ),避免读成(pēnɡ),“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课件出示5)   字形难点:“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③理解词义。(课件出示6、7、8)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课件出示9)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课件出示10)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四、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指导背诵。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3)   横贯江面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   霎时屹立昂首东望人声鼎沸   教师:这些词语是描写钱塘江大潮来临场面的成语,让我们根据它们想象一下画面吧!   2.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课件出示14)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板书:潮来前:风平浪静人山人海)   (学习第2自然段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   2.深入学习课文3、4自然段,感受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课件出示15)   教师指导: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滚动)指导读好这句话。   重点体会:人声鼎沸   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像开了锅的水一样。(课件出示16)   教师总结:潮来时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课文中找出来吧!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课件出示17)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图片指出位置)。   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么反应?这个场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人声鼎沸)指导朗读。(课件出示18)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朗读:带着激动的感情读。   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   体会两丈多高的水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课件出示19)   ③比较句子(课件出示20)   ɑ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板书: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指导朗读:多精彩的语句呀!我们来比赛,看谁把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要读出潮水越来越有气势的样子。   个人准备后指名读,评价后小组赛读,最后齐读。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21)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5)播放视频。(课件出示22)(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板书:顺序: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学习第5自然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板书: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平静)   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板书:天下奇观)   4.指导背诵。   ①教师引入: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让人如身临其境,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可是,我们刚才读句子的时候,把顺序给打乱了。作者写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听的练习。我读一段话,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学生每人一张填空练习纸)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惦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课件出示23)   ②教师读句子(包括括号里的词语),学生听后记下词,填在括号里。(指名板书)   (出示括号内的词语,校对)。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时间的推移和潮水位置的改变来描写潮水的变化。)(课件出示24)   ③引读这段话(教师读括号里面的词,学生读后面的句子)。   ④画线的部分留下括号里的词,再请学生背诵后面的内容。(机动:学生看书试背)   ⑤现在我们一边看视频,一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的第3自然段,感受钱江潮的气势。(课件出示25)(如果不会背,可以看看书,会背的站起来背)   三、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课件出示26)(放视频)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按照顺序来介绍。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2023-09-10 22:26:331

说课PPT和讲课PPT有什么不同?

对象不同啊,说课是给老师听的,讲课是给学生听的啊
2023-09-10 22:26:524

说课要准备课件吗

说课要准备课件。要说好课,就须写好课件。认真拟定课件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说课:说课是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模式,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途径之一。
2023-09-10 22:27:321

求高中体育课说课教案PPT

一、课的内容: 省编教材高中二年级篮球中的反弹传接球、跑中的耐久跑。本课确定,反弹传接球为主教材,耐久跑为辅教材。二、教材分析: 篮球反弹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传接技术,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传、接球时影响个体间联系的整体配合的重要纽带,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选择运球、传接球的能力及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重点是手控制球的能力,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难点是传接球的准确性、成功率。 耐久跑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3课次,重点是耐久跑的呼吸,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为第4课次的起草野跑作好准备。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40名男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在跑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的状态,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篮球反弹传接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反弹传接球中反弹点的位置;70%以上学生能结合运球、移动、跑动和反弹传接球等各种技术进行综合练习;9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五、教法设想: 1、反弹传接球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在与双手胸前传接球比较的过程中得出反弹传接球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耐久跑采用图形跑的方法,使内容丰富,增加趣味性。 3、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 4、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六、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和保健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和保健能力。七、教学流程:热身→运球进场、球操(音乐伴奏) ∣ ↓ →教:提问、要求、巡视主教材 ∣(反弹传接球)→ ∣ ∣ ∣ →学:听、练、论、创、演。 ↓辅教材 →教:传授知识、线路指令、讲评练习。(耐久跑) → ∣ ∣ ∣ →学:图形跑练、定时跑练、反馈评价。 ↓整理 ———→ 放松(音乐)、小结、作业。 ↓下课 ———→ 回收器材。八、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28--31%,练习强度中等偏上,
2023-09-10 22:27:431

我要讲一节关于初中数学课程的说课 帮忙推荐一下课件 谢谢

《因式分解》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关于地位与作用。 本说课的内容是数学第二册7.1《因式分解》。因式分解不言而喻,就整个数学而言,它是打开整个代数宝库的一把钥匙。就本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两个方面,一是因式分解的概念,二是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它是继乘法的基础上来讨论因式分解概念,继而,通过探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来寻求因式分解的原理。这一思想实质贯穿后继学习的各种因式分解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而且又为后面学习因式分解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因式分解一节课的内容,对于掌握各种因式分解的方法,乃至整个代数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 了解因式分解的必要性; ② 深刻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③ 掌握从整式乘法得出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体验性目标: ①感受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 ②体验由和差到积的形成过程,初步获得因式分解的经验。 3、关于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理由是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学习整章因式分解的灵魂,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因式分解的思想。理由是学生由乘法到因式分解的变形是一个逆向思维。在前一章整式乘法的较长时间的学习,造成思维定势,学生容易产生“倒摄抑制”作用,阻碍学生新概念的形成。 4、关于教法与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互相联系和统一的,不能孤立去研究。什么样的教法必带来相应的学法。因此,我们应该重点阐述教法。一节课不能是单一的教法,教无定法。但遵循的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永恒的。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行为主体。正如新《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上述思想为出发点,就本节课而言,不妨利用对比教学,让学生体验因式分解的必要性;利用类比教学,以概念的形曾成和同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对因式分解概念的理解;利用尝试教学,让学生主动暴露思维过程,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教师充分依照学生的认知心理,不断创设“最近发展区”,造就认知冲突,促进学生不断发现、不断达到知识的内化。 不管用什么教法,一节课应该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自始至终对学生充满情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最重要的。二、说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阶段。教师出示下列各题,让学生练习。 计算:(1)(a + b)^2 ; (2)(5a + 2b)(5a – 2b); (3)m(a + b). 学生完成后,教师引导:把上述等式逆过来看,即 (1)a^2+2ab+b^2=(a + b)^2;(2)25a^2– 4b^2 =(5a + 2b)(5a – 2b);(3)ma+mb= m(a+ b). 成立吗?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一是复习整式的乘法,激活学生原有整式乘法的认知结构,促使新旧认知结构的联结,满足“温故而知新”的教学原理。二是为本节课目标的达成作好垫铺。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因式分解。 第二环节,新课阶段。 1、对比练习。让学生练习:当a=101,b=99时,求a2-b2的值.教师巡视,并代表性地抽取两名学生板演,给出两种解法。 △教师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利用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把a2-b2化为整式积的形式,给计算带来的优越性,顺应了因式分解概念的引出。 2、类比练习。让学生练习:分解下列三个数的质因数 (1)42; (2)56;(3)11. 在此,教师帮助归纳:42与56两个数可以化为几个整数的积,叫做因数分解。本身是质数的数就不能再分解。同时设疑,对于一个多项式能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吗?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翻开课本阅读课本因式分解定义。 3、创设问题情景。同学们,我们不能迷信课本,课本的因式分解定义有毛病,请大家逐字研读,找出问题。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事实上正确)提问学生讨论结果,课本定义是正确的。教师板书: 一个多项式→几个整式+积→因式分解 师生归纳要注意的问题: (1)因式分解是对多项式而言的一种变形;(2)因式分解的结果仍是整式; (3)因式分解的结果必是一个积;(4)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正好相反。 板书: 4、学生练习课本p152练习第1、2两题。 △教师安排这一过程意图是:通过对比教学,提高学生对因式分解的知觉水平;通过具体数的分解这一类比教学,产生正迁移,认识新概,符合学生概念形成的认知规律;通过故设偏差法,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咬文嚼字因式分解概念,引导学生主动探求,造求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势态,促进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让学生用正反习题的练习,达到知觉水平上的运用,促使对因式分解概念的理解。从而使本节课达到高潮。 第三环节。尝试练习,信息反馈。 让学生尝试练习:课本p152第3题,并引导中下学生看p152例题,教师及时点拨讲评。 △教师安排这一过程,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和富有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的关系得到正强化。 第四环节。小结阶段。 这是最后的一个环节,教师出示“想一想”:下列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因式分解吗,为什么? 学生展开讨论,得到下列结论:A.左边是乘法,而右边是差,不是积; B.左右两边都不是整式; C.从右边到左边是利用了因式分解的变形方法进行分解。 由此可知,上式不是因式分解。进而,教师呈现因式分解定义。 △教师安排这一过程意图是:学生一般到临近下课,大脑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开始分散。教师如果把定义及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小结后直接抛给学生,只能是是似而非。通过让学生练习,在练习中归纳,再一次点燃学生即将沉睡而去的心理兴奋点,点燃学生主题意识的再度爆发。同时,学生的知识学习得到了自我评价和巩固,成为本节课的最后一个亮点
2023-09-10 22:28:361

浅谈如何将说课稿和PPT课件高效结合

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教学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PowerPoint制作课件简单易学;且在Windows环境下,PowerPoint是创建演示文稿最方便的工具软件,并且支持视频和声音,可在演示文稿的幻灯片中地插入表格、图象、声音、文本文件等多媒体信息。如果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说课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正文】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简单地说,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如何能让说课发挥它更大的作用,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呢?个人认为应该把说课稿和PPT制作的课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PPT课件信息量大、直观性强,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力的优点,使我们说课的内容可以立体化、逐层次地展示在听课人的面前,高效率地帮助听课者的理解。 一、采用强有力的说课稿支撑PPT课件。 我们可以利用PPT轻松创建引人注目的幻灯片,但在某种程度上,PPT课件的易用性也成为它最致命的弱点,我们要知道听课者前来并不只是为了观看屏幕上显示的影像,更多的是为了聆听您的说课,所以PPT并非独立存在,我们虽需要构建一组强有力的 PowerPoint 程序,但也应确保您的口头阐述同样引人入胜。 例如在呈现“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这些说课的基本步骤时,PPT课件可以将这些基本步骤以大纲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说课者有更多时间进行讲解、说明,听课者也不会觉得没有头绪,可以很容易地接受说课者所讲的重点和难点,直观地了解说课的内容,引起深层次的思考。但PPT课件也不能喧兵夺主,我们不要把所有的说课内容堆砌地展示在PPT课件上面,这样的话,说课者简直就是多余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不仅如此,即使是最具视觉吸引力的演示也会因此变得索然无味。我们只需要把重点的词句呈现在听课者的面前,让课件起到真正辅助的作用。所以,PPT课件只有与内容生动的说课稿搭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 二、让PPT课件为说课稿带来活力 我们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如何让听课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快的理解说课者所说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PPT课件,让课件为说课稿带来活力。 例如,在反映说课稿的重点内容时,我们制作的幻灯片在版面设计上,应当形同板书,纲目层次清楚、形式结构合理、布局匀称得体,内容准确无误、文字表达完整流畅、大小颜色适度,整张幻灯片不空不繁、不错不杂、清晰美观。为此,说课者应根据说课目的认真构思、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或采用直观性强的框架结构式,或采用表格式等;然后再通过幻灯片超级链接命令,将各知识点与该知识点下的幻灯片进行链接。 说课者在具体说说课的内容的五个方面时,我们还可以在这些内容后设置链接按钮。而每个过程的链接按钮又根据说课教师的讲解按顺序呈现;同时,在幻灯片演示中,知识点后的链接按钮如果呈现后始终存留在幻灯片上,则就显得幻灯片内容混乱,并干扰听课者的视觉效果,导致主题幻灯片起不到突出重点和难点的作用。为此,我们就要充分利用PowerPoint的 “自定义动画” 命令,合理设置对象的放映 “顺序与时间”、合理设置对象的放映“效果”等,使主题幻灯片知识点及其后附链接按钮按要求依次呈现,并使链接按钮在下一内容呈现时自动隐藏。这样通过活动的幻灯片可以引起听课者的注意,让听课者耳目一新,能更快的理解你要说的内容的主题是什么,及时做出判断。 三、插入视频对说课稿进行辅助说明 由于教学活动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开展的,而教学活动的关键又在于突破难点。因此说课者在阐述教学流程时,必须就如何突出重点和如何突破难点上多做文章。光靠说课者的说并不能让听课者完全理解您是怎样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教学方法怎样选择、教学目标怎样达成等。如何让听课者及时了解教学设计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可以利用课件插入视频的方法对说课稿进行辅助说明。 例如,说课稿中第五个环节是说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教学过程的系统展开,它表现为教学活动推进的时间序列。换句话说,它就是教学活动如何引入、如何展开以及如何结束等。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般过程,教学流程先后顺序一般为导入新课、新课研习、课堂小结、巩固训练等。阐述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点,因为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达成等,都是通过这个环节来实现的,而且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必须通过它来体现。那么,如何在说课活动中阐述教学流程呢?我们可以把教学程序变成一节课,录成影像,制成视频,把视频插入到我们的课件当中。当说课者在阐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设计时,对每个流程讲解后,通过视频更直观地展示学生地学习情况,让听课者不仅了解说课者是如何教的,还能了解到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充裕得当;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等。这样不仅能增强多样性和视觉吸引力,更能让听课者准确地把握真实的“教与学”的课堂实际标准,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从而得到第一手课堂教学资料.为自己以后上好同一节课奠定基础。 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普及,多媒体课件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教师应正确的认识与多媒体课件之间的关系,让课件和我们的说课高效地结合,提高课堂的效率。 发布者: 唐敏 发布时间: 5/12/2011 PM 8:02:31 【摘要】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能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教学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PowerPoint制作课件简单易学;且在Windows环境下,PowerPoint是创建演示文稿最方便的工具软件,并且支持视频和声音,可在演示文稿的幻灯片中地插入表格、图象、声音、文本文件等多媒体信息。如果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说课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关键词】说课 PowerPoint制作课件 高效【正文】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简单地说,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如何能让说课发挥它更大的作用,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呢?个人认为应该把说课稿和PPT制作的课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PPT课件信息量大、直观性强,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力的优点,使我们说课的内容可以立体化、逐层次地展示在听课人的面前,高效率地帮助听课者的理解。说到这里,不禁有如下疑惑:如何不辜负这先进的高科技设备,使之不成为鸡肋?如何能让PPT课件不抢占说课内容的风头?究竟怎样让两者互补?PPT课件如何和说课内容有效地结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采用强有力的说课稿支撑PPT课件。我们可以利用PPT轻松创建引人注目的幻灯片,但在某种程度上,PPT课件的易用性也成为它最致命的弱点,我们要知道听课者前来并不只是为了观看屏幕上显示的影像,更多的是为了聆听您的说课,所以PPT并非独立存在,我们虽需要构建一组强有力的 PowerPoint 程序,但也应确保您的口头阐述同样引人入胜。 例如在呈现“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这些说课的基本步骤时,PPT课件可以将这些基本步骤以大纲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说课者有更多时间进行讲解、说明,听课者也不会觉得没有头绪,可以很容易地接受说课者所讲的重点和难点,直观地了解说课的内容,引起深层次的思考。但PPT课件也不能喧兵夺主,我们不要把所有的说课内容堆砌地展示在PPT课件上面,这样的话,说课者简直就是多余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不仅如此,即使是最具视觉吸引力的演示也会因此变得索然无味。我们只需要把重点的词句呈现在听课者的面前,让课件起到真正辅助的作用。所以,PPT课件只有与内容生动的说课稿搭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二、让PPT课件为说课稿带来活力我们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如何让听课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快的理解说课者所说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PPT课件,让课件为说课稿带来活力。 例如,在反映说课稿的重点内容时,我们制作的幻灯片在版面设计上,应当形同板书,纲目层次清楚、形式结构合理、布局匀称得体,内容准确无误、文字表达完整流畅、大小颜色适度,整张幻灯片不空不繁、不错不杂、清晰美观。为此,说课者应根据说课目的认真构思、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或采用直观性强的框架结构式,或采用表格式等;然后再通过幻灯片超级链接命令,将各知识点与该知识点下的幻灯片进行链接。 说课者在具体说说课的内容的五个方面时,我们还可以在这些内容后设置链接按钮。而每个过程的链接按钮又根据说课教师的讲解按顺序呈现;同时,在幻灯片演示中,知识点后的链接按钮如果呈现后始终存留在幻灯片上,则就显得幻灯片内容混乱,并干扰听课者的视觉效果,导致主题幻灯片起不到突出重点和难点的作用。为此,我们就要充分利用PowerPoint的 “自定义动画” 命令,合理设置对象的放映 “顺序与时间”、合理设置对象的放映“效果”等,使主题幻灯片知识点及其后附链接按钮按要求依次呈现,并使链接按钮在下一内容呈现时自动隐藏。这样通过活动的幻灯片可以引起听课者的注意,让听课者耳目一新,能更快的理解你要说的内容的主题是什么,及时做出判断。三、插入视频对说课稿进行辅助说明由于教学活动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开展的,而教学活动的关键又在于突破难点。因此说课者在阐述教学流程时,必须就如何突出重点和如何突破难点上多做文章。光靠说课者的说并不能让听课者完全理解您是怎样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教学方法怎样选择、教学目标怎样达成等。如何让听课者及时了解教学设计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可以利用课件插入视频的方法对说课稿进行辅助说明。 例如,说课稿中第五个环节是说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教学过程的系统展开,它表现为教学活动推进的时间序列。换句话说,它就是教学活动如何引入、如何展开以及如何结束等。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般过程,教学流程先后顺序一般为导入新课、新课研习、课堂小结、巩固训练等。阐述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点,因为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达成等,都是通过这个环节来实现的,而且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必须通过它来体现。那么,如何在说课活动中阐述教学流程呢?我们可以把教学程序变成一节课,录成影像,制成视频,把视频插入到我们的课件当中。当说课者在阐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设计时,对每个流程讲解后,通过视频更直观地展示学生地学习情况,让听课者不仅了解说课者是如何教的,还能了解到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充裕得当;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等。这样不仅能增强多样性和视觉吸引力,更能让听课者准确地把握真实的“教与学”的课堂实际标准,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从而得到第一手课堂教学资料.为自己以后上好同一节课奠定基础。 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普及,多媒体课件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教师应正确的认识与多媒体课件之间的关系,让课件和我们的说课高效地结合,提高课堂的效率。 发布者: 唐敏 发布时间: 5/12/2011 PM 8:02:31 【摘要】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能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教学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PowerPoint制作课件简单易学;且在Windows环境下,PowerPoint是创建演示文稿最方便的工具软件,并且支持视频和声音,可在演示文稿的幻灯片中地插入表格、图象、声音、文本文件等多媒体信息。如果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说课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关键词】说课 PowerPoint制作课件 高效【正文】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简单地说,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如何能让说课发挥它更大的作用,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呢?个人认为应该把说课稿和PPT制作的课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PPT课件信息量大、直观性强,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力的优点,使我们说课的内容可以立体化、逐层次地展示在听课人的面前,高效率地帮助听课者的理解。说到这里,不禁有如下疑惑:如何不辜负这先进的高科技设备,使之不成为鸡肋?如何能让PPT课件不抢占说课内容的风头?究竟怎样让两者互补?PPT课件如何和说课内容有效地结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采用强有力的说课稿支撑PPT课件。我们可以利用PPT轻松创建引人注目的幻灯片,但在某种程度上,PPT课件的易用性也成为它最致命的弱点,我们要知道听课者前来并不只是为了观看屏幕上显示的影像,更多的是为了聆听您的说课,所以PPT并非独立存在,我们虽需要构建一组强有力的 PowerPoint 程序,但也应确保您的口头阐述同样引人入胜。 例如在呈现“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这些说课的基本步骤时,PPT课件可以将这些基本步骤以大纲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说课者有更多时间进行讲解、说明,听课者也不会觉得没有头绪,可以很容易地接受说课者所讲的重点和难点,直观地了解说课的内容,引起深层次的思考。但PPT课件也不能喧兵夺主,我们不要把所有的说课内容堆砌地展示在PPT课件上面,这样的话,说课者简直就是多余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不仅如此,即使是最具视觉吸引力的演示也会因此变得索然无味。我们只需要把重点的词句呈现在听课者的面前,让课件起到真正辅助的作用。所以,PPT课件只有与内容生动的说课稿搭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二、让PPT课件为说课稿带来活力我们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如何让听课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快的理解说课者所说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PPT课件,让课件为说课稿带来活力。 例如,在反映说课稿的重点内容时,我们制作的幻灯片在版面设计上,应当形同板书,纲目层次清楚、形式结构合理、布局匀称得体,内容准确无误、文字表达完整流畅、大小颜色适度,整张幻灯片不空不繁、不错不杂、清晰美观。为此,说课者应根据说课目的认真构思、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或采用直观性强的框架结构式,或采用表格式等;然后再通过幻灯片超级链接命令,将各知识点与该知识点下的幻灯片进行链接。 说课者在具体说说课的内容的五个方面时,我们还可以在这些内容后设置链接按钮。而每个过程的链接按钮又根据说课教师的讲解按顺序呈现;同时,在幻灯片演示中,知识点后的链接按钮如果呈现后始终存留在幻灯片上,则就显得幻灯片内容混乱,并干扰听课者的视觉效果,导致主题幻灯片起不到突出重点和难点的作用。为此,我们就要充分利用PowerPoint的 “自定义动画” 命令,合理设置对象的放映 “顺序与时间”、合理设置对象的放映“效果”等,使主题幻灯片知识点及其后附链接按钮按要求依次呈现,并使链接按钮在下一内容呈现时自动隐藏。这样通过活动的幻灯片可以引起听课者的注意,让听课者耳目一新,能更快的理解你要说的内容的主题是什么,及时做出判断。三、插入视频对说课稿进行辅助说明由于教学活动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开展的,而教学活动的关键又在于突破难点。因此说课者在阐述教学流程时,必须就如何突出重点和如何突破难点上多做文章。光靠说课者的说并不能让听课者完全理解您是怎样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教学方法怎样选择、教学目标怎样达成等。如何让听课者及时了解教学设计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可以利用课件插入视频的方法对说课稿进行辅助说明。 例如,说课稿中第五个环节是说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教学过程的系统展开,它表现为教学活动推进的时间序列。换句话说,它就是教学活动如何引入、如何展开以及如何结束等。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般过程,教学流程先后顺序一般为导入新课、新课研习、课堂小结、巩固训练等。阐述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点,因为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达成等,都是通过这个环节来实现的,而且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必须通过它来体现。那么,如何在说课活动中阐述教学流程呢?我们可以把教学程序变成一节课,录成影像,制成视频,把视频插入到我们的课件当中。当说课者在阐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设计时,对每个流程讲解后,通过视频更直观地展示学生地学习情况,让听课者不仅了解说课者是如何教的,还能了解到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充裕得当;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等。这样不仅能增强多样性和视觉吸引力,更能让听课者准确地把握真实的“教与学”的课堂实际标准,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从而得到第一手课堂教学资料.为自己以后上好同一节课奠定基础。 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普及,多媒体课件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教师应正确的认识与多媒体课件之间的关系,让课件和我们的说课高效地结合,提高课堂的效率。 发布者: 唐敏 发布时间: 5/12/2011 PM 8:02:31 【摘要】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能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教学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PowerPoint制作课件简单易学;且在Windows环境下,PowerPoint是创建演示文稿最方便的工具软件,并且支持视频和声音,可在演示文稿的幻灯片中地插入表格、图象、声音、文本文件等多媒体信息。如果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说课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关键词】说课 PowerPoint制作课件 高效【正文】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简单地说,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如何能让说课发挥它更大的作用,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呢?个人认为应该把说课稿和PPT制作的课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PPT课件信息量大、直观性强,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力的优点,使我们说课的内容可以立体化、逐层次地展示在听课人的面前,高效率地帮助听课者的理解。说到这里,不禁有如下疑惑:如何不辜负这先进的高科技设备,使之不成为鸡肋?如何能让PPT课件不抢占说课内容的风头?究竟怎样让两者互补?PPT课件如何和说课内容有效地结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采用强有力的说课稿支撑PPT课件。我们可以利用PPT轻松创建引人注目的幻灯片,但在某种程度上,PPT课件的易用性也成为它最致命的弱点,我们要知道听课者前来并不只是为了观看屏幕上显示的影像,更多的是为了聆听您的说课,所以PPT并非独立存在,我们虽需要构建一组强有力的 PowerPoint 程序,但也应确保您的口头阐述同样引人入胜。 例如在呈现“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这些说课的基本步骤时,PPT课件可以将这些基本步骤以大纲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说课者有更多时间进行讲解、说明,听课者也不会觉得没有头绪,可以很容易地接受说课者所讲的重点和难点,直观地了解说课的内容,引起深层次的思考。但PPT课件也不能喧兵夺主,我们不要把所有的说课内容堆砌地展示在PPT课件上面,这样的话,说课者简直就是多余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不仅如此,即使是最具视觉吸引力的演示也会因此变得索然无味。我们只需要把重点的词句呈现在听课者的面前,让课件起到真正辅助的作用。所以,PPT课件只有与内容生动的说课稿搭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二、让PPT课件为说课稿带来活力我们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如何让听课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快的理解说课者所说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PPT课件,让课件为说课稿带来活力。 例如,在反映说课稿的重点内容时,我们制作的幻灯片在版面设计上,应当形同板书,纲目层次清楚、形式结构合理、布局匀称得体,内容准确无误、文字表达完整流畅、大小颜色适度,整张幻灯片不空不繁、不错不杂、清晰美观。为此,说课者应根据说课目的认真构思、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或采用直观性强的框架结构式,或采用表格式等;然后再通过幻灯片超级链接命令,将各知识点与该知识点下的幻灯片进行链接。 说课者在具体说说课的内容的五个方面时,我们还可以在这些内容后设置链接按钮。而每个过程的链接按钮又根据说课教师的讲解按顺序呈现;同时,在幻灯片演示中,知识点后的链接按钮如果呈现后始终存留在幻灯片上,则就显得幻灯片内容混乱,并干扰听课者的视觉效果,导致主题幻灯片起不到突出重点和难点的作用。为此,我们就要充分利用PowerPoint的 “自定义动画” 命令,合理设置对象的放映 “顺序与时间”、合理设置对象的放映“效果”等,使主题幻灯片知识点及其后附链接按钮按要求依次呈现,并使链接按钮在下一内容呈现时自动隐藏。这样通过活动的幻灯片可以引起听课者的注意,让听课者耳目一新,能更快的理解你要说的内容的主题是什么,及时做出判
2023-09-10 22:28:481

说课要准备课件吗?

最好能准备好课件,做好充分的准备
2023-09-10 22:28:595

说课的课件和正常课件有什么不同?

路过
2023-09-10 22:29:462

动物是怎么睡觉说课稿?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是怎么睡觉的》说课稿 生成背景: 午睡的时间又到了,我又是鼓励又是叮嘱,好不容易孩子们都安静下来了。可是一个个躺在那还是不时地睁开小眼睛看看这,瞧瞧那。我便说:“闭上小眼睛,才能睡觉觉。不管谁睡觉时都要闭上眼睛,小狗乖乖,小猫 *** 也要闭闭眼睡觉觉,小动物们都快快闭闭眼,睡觉觉吧!”这时,董文静小朋友却说: “老师,我是小金鱼,小金鱼睡觉是不闭眼睛的。”是呀!我应该感谢孩子及时纠正我的错误。我连忙说:“董文静说的很对……” 动物睡眠的方式千奇百怪,孩子们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喜爱动物”、“和动物交朋友”永远是孩子的天性。另外,午睡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幼儿卫生学的角度出发,午睡是为了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增强抵抗力,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同时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午睡时,不能强迫幼儿入睡。我发现平时总是有个别孩子不喜欢午睡。有的孩子入睡前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动作,如:挖鼻孔、摸眼、咬衣服、缠绕头发等。因此,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动物是怎样睡觉的?”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1、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动物所采取的睡眠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2、知道人睡觉的一些卫生常识,懂得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动物是怎样睡觉的》说课稿ppt课件 先介绍人类的睡眠 然后引申到一般的动物 最后举出特殊的睡眠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 动物怎么睡觉说课稿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动物怎么睡觉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一说动物是怎么睡觉的。它们睡觉的时候非常有趣!如:蝙蝠倒著睡,松鼠把尾巴当被子盖著睡,丹顶鹤用一只脚站着睡,站累了换一只脚……还有很多动物都有不同睡觉的姿势,都非常有趣,请同学们回家查一查资料,或者问问家长。 大班科学《动物怎样睡觉》说课稿 生成背景: 午睡的时间又到了,我又是鼓励又是叮嘱,好不容易孩子们都安静下来了。可是一个个躺在那还是不时地睁开小眼睛看看这,瞧瞧那。我便说:“闭上小眼睛,才能睡觉觉。不管谁睡觉时都要闭上眼睛,小狗乖乖,小猫 *** 也要闭闭眼睡觉觉,小动物们都快快闭闭眼,睡觉觉吧!”这时,董文静小朋友却说: “老师,我是小金鱼,小金鱼睡觉是不闭眼睛的。”是呀!我应该感谢孩子及时纠正我的错误。我连忙说:“董文静说的很对……” 动物睡眠的方式千奇百怪,孩子们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喜爱动物”、“和动物交朋友”永远是孩子的天性。另外,午睡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幼儿卫生学的角度出发,午睡是为了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增强抵抗力,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同时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午睡时,不能强迫幼儿入睡。我发现平时总是有个别孩子不喜欢午睡。有的孩子入睡前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动作,如:挖鼻孔、摸眼、咬衣服、缠绕头发等。因此,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动物是怎样睡觉的?”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动物所采取的睡眠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2、知道人睡觉的一些卫生常识,懂得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动物是怎么睡觉的ppt wenku.baidu/...&org=0 大班科学《动物怎样过冬》优秀说课稿范文 设计意图: 冬天到了,动物的踪迹越来越少,蚂蚁钻进洞里,小燕子飞走了等,这些现象无不引起幼儿注意。户外活动时,他们会不约而同产生疑问:为什么蚂蚁不出来搬食啦?小燕子怎么不见啦?呱呱叫的青蛙哪里去了?动物们生活习性的变化让幼儿产生好奇。为了顺应幼儿的兴趣需要、发展需要,设计本活动让幼儿了解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以激发幼儿探究动物的兴趣和爱护照顾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初步了解动物对环境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特点。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和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 能说出几种常见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活动难点: 知道动物过冬的几种不同方式。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4种过冬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主题。 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你感觉怎么样(天气寒冷)?冬天人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生火炉、戴手套、多跑步……)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看看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 【评析】这一环节中,通过谈话活动,引发幼儿对动物怎样过冬产生兴趣。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人们是如何过冬的,由人们怎样过冬自然的过渡到动物怎样过冬。幼儿大胆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讲述,和同伴分享交流的快乐,在交流中获得新知识。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课件(边播放边讲述故事)。 提问: 1、刚才屏幕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2、它们是怎么过冬的? 【评析】这一环节中,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感知动物是如何过冬的。如,燕子南飞、青蛙冬天睡大觉、小松鼠储备粮食、小兔换厚的皮毛。当幼儿说到青蛙睡大觉的时候,随即丰富词汇:冬眠。本环节幼儿了解了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二) 引导幼儿总结动物过冬的几种不同方式,提出问题讨论: 1、小燕子是怎么过冬的?为什么要飞到南方去过冬?还有哪些小动物和燕子一样也是南飞过冬的?(大雁、天鹅、丹顶鹤等)
2023-09-10 22:29:551

说课需要注意什么?如何设计课件比较新颖?

一、注意说课与备课的联系和区别 1.备课着重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教什么、怎样教”等教学内容及实施技术问题,说课除要研究上述问题外,还要研究“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学理论问题。 2.备课所写的教案,为适应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要求对教学方案的书写具体、详细,甚至教学倒题的求解都详细罗列,以利课堂教学中重视;说课所写讲稿,为满足听说教师的需要,只需对教学方案作纲目式、摘要式、论理性的述说,课堂上对学生展现说明的问题可少说或不说(如例题的演示等),所述说的内容也不都在课堂上重现,反对上课起一种导演的作用。 二、注意说课中的语言运用 1.独白语言 说课时大部分用的是这种语言,切忌从始至终一个腔调地念稿或背讲稿,要用足够的音量,使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速度要适当,语调的轻重缓急要恰如其分,让听者从你的抑扬顿挫、高低升降中体会出说课内容的变化来。具体地说,教材分析要简明,理论根据要充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用慢速说清楚,教学目的要分条款一一叙述,重、难点则用重音来强调。 2.教学语言 因为说课不仅要说“教什么”,还要说“怎样教”。说“怎样教”实际上就是要说出你准备怎样上课,只是不单纯地将课堂上一问一答那么详细地显露出来,但是也要让听者知道你的教学设想和具体步骤。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听者带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去,未进课堂却仿佛看到了你上课的影子,推测了你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在何时用呢? (1)设计的课堂导语应用课堂教学语言 用新颖有趣或简明扼要的导语来吸引听课者。说导语时说课者要把听课的老师看成是自己班上的学生,声音该高则高,该慢则慢。 (2)课堂的总结语应用教学语言 在说课时设计的结束语应具有双重性,不但要打动听者,而且还能让听者从你的语言中推测你在课堂上也会深深地吸引学生,这就要求结束语既要精彩,又能将精彩恰当地表达出来。 (3)说课中阐释和提问语应用教学语言 阐释语也叫讲授语,它主要是对所讲知识的解释、分析和阐发,这种语言以认简明、准确、条理清晰为要点好的提问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生动,并容易把问题引向纵深。让听者判断你提问的质量的高低。 三、注意理论依据 说课中应该说出哪些理论依据? 1.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2.学生的实际应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考虑对象。 3.教材和学科特点也是重要的理论根据之一。 4.教育理论和名家名言也可做为强有力的理论根据。 不管运用哪一种理论,都要说得具体、、令人信服,切忌出现以下问题: 1.理论堆砌不适用。 例如教学目的要求制定的根据是“从信息论、控制论的观战出发......”,又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加上“小语大纲的的要求......” 2.理论空洞不管用。 例如:每一课都用“根据大纲要求,我班学生的实际,自己的教学实践,特制定......”这种理由只是空架子。没有实际内容,究竟根据大纲的哪一条要求,你班学生的实际是什么,你的教学实践又如何呢?别人不得而知,与其这样说为什么,还不如不说的好。
2023-09-10 22:30:051

课件,教案,说课搞那个最先做

先有教案,按照教案做课件。上课一般不用说课课件,说课一般是在检查或竞赛时使用。说课最后做。
2023-09-10 22:30:151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说课稿

  【篇一】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做为初中生物课的开篇之作,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1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说课稿汇总,可供参考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3.教学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学生刚升入初中,一切都有陌生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融入生物课之中,让其产生一种归属感,找到一种家的感觉。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从学生熟悉的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入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不要把这节课引的过难,要从感性入手。第一课的教法要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基点。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在本课都应围绕“兴趣”做文章。   三、说学法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长白山风光片,展示长白山的秀美山川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从学生熟知的长白山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生物圈之中,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从感性入手,拉近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为后续教学打开了局面。然后让学生说出在片中看到的哪些是非生物、哪些是生物?这时可能会对某一个产生的不同的判断,这时教师不要进行评判,做出结论,而是由此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什么是生物?也就是说生物应有哪些特征。   (二)分组讨论   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教师要播放有关生物和生物的五个特征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课堂上要充分激活。学生通过观察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来探究新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相互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   当学生讨论完后,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意见一致,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下结论。如果意见还不一致,这时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实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说课稿汇总,可供参考   讨论时,教师要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加活动,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对或错,都要给予掌声或语言鼓励,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知识迁移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征外,还有哪些特征呢?教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去收集资料。   (五)巩固与练习   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到前面模仿中央台《幸运52》栏目的方式,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比划一个猜,通过这种形式既复习了知识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我们每个人也是生物圈的一个成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谈做为生物圈的一分子,学完本课内容有什么感想,从而提升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我们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意识,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七)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校园内有哪些生物,做好记录。这样既可以把课堂教学得以延续,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为生物课的后续教学打下了铺垫。   【篇二】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的特征》这节课是本套教材的开篇内容,它交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从而为本学科指出了研究的对象。本节内容的呈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的弊端,从而召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3、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4、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讨论的组织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还带着稚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初一新生,他们还不懂什么是生物学,虽然具有一些小学自然课基础,但对生物的特征只具朦胧的认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不强。   三、说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探究法。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拿来做教具,充分设疑,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认识生物,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说学习方法   学生以小主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五、说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目前我校还没有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基于这种实际条件,我一实物为教具,准备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实物,及一些图片。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实物,如蘑菇,含羞草,瓢虫,水瓶等   六、说教学过程   1、小组竞赛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开始上课,先进行一个小组竞赛,教师把师生课前准备的实物放在一起,要求各小组把它们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类写在纸条上,看哪组正确率,然后排列名次。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抓住了初一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增长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能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2、充分质疑分析讨论畅所欲言   从上面的竞赛内容,顺理成章地提出本节课要讨论的重点问题(1)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全班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问题,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真正体现新课标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通过这一过程,教师收集学生的正确观点,纠正学生错误观点,使生物的共有特征在学生头脑中渐渐清晰,以利于接下来的教学的顺利进行。   3、举例和讨论突破重难点   通过以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从而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1)小组讨论:人为什么要吃饭?动物都要吃东西吗?植物也“吃饭”吗?它们吃什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一出,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亮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还争得面红耳赤。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了知识,最后在教师适当的讲解下各小组达成共识,得出结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小组讨论:人为什么要大小便?动物都要排出体内的废物吗?动物还有哪些排出废物的途径?植物是怎样排出废物的?这说明生物都有什么现象?   通过学生的讨论,最后得出:生物都要排除体内的废物。   (3)小游戏、小讨论:拿东西在小组成员眼前晃一下,他会怎样?或拿东西想打他的头,他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植物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吗?怎样证明你的说法?   对这些现象的原因,学生能解释的很少,而且解释的也不够到位,特别象植物对刺激有明显反映的例子少。这时教师做适当的解释得出结论即可。更多的疑问作为质疑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最后总结出: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4)小竞赛:   举例说出生物繁殖的方式,看哪组举的多。谁能说出生物体是有什么组成的?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吗?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回答这些问题,比谁的知识丰富,谁为小组作出的贡献大。由此启迪学生,平时要多用功学习,将来才有胜过别人的希望。“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由学生总结出: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学生并不清楚,由此设疑,为以后的学习设下伏笔。   (5)学生讨论:   小猫掉到水里,长时间出不来会淹死,死亡原因是什么?植物也要进行呼吸吗?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把所知道的告诉给其他同学。通过表达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得出: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因学生知识有限,只要求知道什么是呼吸,而不能对呼吸进行深入地探究。   4、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通过以上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出生物的特征,教师板书。   同时提示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如果你对课本中提出的生物的特征有什么不同意见而需要补充和建议的话,课后可以进一步观察生物,查阅相关资料。   5、课堂练习   小组间举出不同的例子,相互提问是生物还是非生物,教师做裁判。
2023-09-10 22:30:231

一年级数学说课的课件:10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说课的课件:10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的认识”是在学习1--9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代同学数数并笼统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认识10的组成和写出数。这局部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相同:一是没有布置10的序数意义,这主要是考虑到同学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没有像前面那样具体介绍。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而将写10布置在认识数的最,这样布置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同时也有利于同学集中练习10的书写。   2、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维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4)引导同学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认识数字10 难点:区别10基数、序数的含义。   关键:通过看图,说力,操作认识数字10。    教法学法   作为刚进校不久的一年级同学,他的思维过程都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特点。因此,根据直观性和笼统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时,教师引入主题图,再通过同学观察图、说图、数点子图、笼统出数字10,并通过摆事实花朵加深同学对10的认识,最后通过教师演示计数器,让同学观察直尺图,点子图以和摆小棒让同学了解10的数序,比较大小。同学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教学中,通过同学观察,说、操作达到让同学自主参与,主动探究新知,分工合作的目的,真正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把教师始终放在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位置,教学方法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操作。充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让同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需准备的教具有主题图、计数器、花朵、点子图、直尺图、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1-9的数,不只能够正确数出1-9,还能读、写这些数,知道它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    二、学习新知识   1、学习数数和认数   出示64页上10的主题图,并引导同学仔细观察画面。   教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同学数数,并交流自身数的结果。   让同学从不同的起点再数画面上的人数和鸽子的只数,数后交流。   让同学试着两个两个地数,看结果是多少。   让同学观察64页上的点子图,并数出图上小圆点的个数。   随着同学报结果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10,并引导同学读这个数。   同学摆学具:在桌面上摆出10朵花。   2、学习10以内是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9颗珠子,再拨1颗,重点让同学感受拨9颗以后再拨1颗就是10颗的拨珠过程。   引导同学在直尺上认识数。   引导同学比较9和10的大小。    三、达标训练   做练习九的1、3题。   第1题先由同学在数轴上的方框里独立填数,然后交流自身填数时的“想”的过程,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   第3题先由同学独立在表格里填10的组成,然后城完整地说一说10的组成。    四、课堂小结   1、同学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2、同学说说自身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2023-09-10 22:30:591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观潮》说课课件

没有
2023-09-10 22:31:252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说课环节还要准备课件吗

因省而异,但是准备一下是有益无害的。
2023-09-10 22:31:363

花钟ppt课件和教案说课

  一、说教材   《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组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的一篇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例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二、说学情   学生基础较好,进入三年级,有了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    三、说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我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定位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舒展、欣然怒放、大致等词语的意思。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是教学的重点。   四、说教法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性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读中感悟、读中体验,采用激趣发现感悟实践的思路,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本文。   五、说学法   我主要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读中感悟、读中发现、读中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千姿百态的花,发现鲜花的奥秘,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动手实践,解决教学重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是分五个环节进行设计的:   (一)欣赏鲜花,悄然入情   为了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目的,我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了精美的鲜花画面,并配上美妙的音乐,带着学生去赏花。欣赏后,让学生用积累的词语描绘刚刚看到的鲜花。随后,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再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这一句,感受鲜花的美丽迷人。由此切入课题:这些鲜花不但漂亮迷人,在他们身上还藏着许多有趣的秘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13课《花钟》。   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积极的状态。   (二)自由读文,发现秘密   因为第一课时学生把课文读得比较熟练了,我直奔主题:再一次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之后,你发现了花的哪些秘密?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后,我归纳学生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并适时播放课件(九个时段的九种花),引读描写的九种花开的九句话。   (三)归纳现象,品味美文,写作训练   第一段语言很美。作者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并抓住鲜花的形态特征巧妙地来描写。我让学生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先自由朗读这句话,边读边做动作,看看说就像这些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吹起了小喇叭,有的学生则绽开了自己甜甜的笑脸,也有的学生在舒展自己的筋骨,这时我结合课件相机来学习这几句话理解欣然怒放舒展等词语,欣赏各种花开的样子,然后一起美美的品味文意。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是教学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体会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中,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并引导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迁移运用。我设计了一个比较题:李老师也写了一些这些花开的句子,你们读一读,和书上的比一比,看看我写得好不好?这时课件出示我写的句子,我把句子全换成午时花开花了,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这样的方式。学生读起来觉得枯燥、单调,从比较中的得出:同样是写花开,作者抓着了花的形态特征,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很巧妙。比较之后,顺势进行小练笔:你还知道哪些花在什么时候开放?   能不能像作者一样来写一写呢?用点,花。进行练笔。   (四)小组合作,揭示原因   课文第二段是归纳原因,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大自然真是奇妙!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一样呢?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来解决吧!先来看看小组合作学习单:   小组合作学习单   1、读一读   用自己租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段。   2、议一议   在小组里讨论讨论: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3、填一填:造成不同的值五开花的.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1)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有着密切的关系。   (2)还有的花,需要()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因此与()有关。   4、说一说   昙花为什么会在九点含笑一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小组学习之前有要求和目标,学习之后有相应的检测,这样的小学学习就真正达到了合作探究的效果。   (五)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学生发现了鲜花的秘密,了解了其中的原因,该实践运用了。我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并想一想:这种做法有什么妙处?   在教学第三段时,我抓住大致一词展开教学让学生明白语也是一种准确的表达,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状况的准确反映。无论开花时间,还是原因的分析,都是在一定有范围、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把话说死了,看似肯定,反而不科学了。最后,我建议我们师生在课堂上试着做一个花钟,掀起了这节课的又一高潮。师生合作做好花钟后,有些指针上是空白的,正好是延伸拓展课堂的机会。我差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在两点钟开放的花,还有些指针该用什么样的花来表示呢?需要同学们到课外和大自然去寻找,激发学生发现大自然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花   钟(图)   有趣   板书设计是微型的教案,我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设计了新颖的板书,花钟两个字是写在课堂上作的两面花钟的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八、说教学效果   总之,这节课我抓住以上几点教学设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读中体会,学会了合作,积累迁移,并进行小练笔,比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23-09-10 22:31:451

说课稿模板

优秀说课模板(一):   《》说课稿   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日说课的资料是《》的第课时。下头,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五个方应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是省编年级语文第册第单元中的第篇课文。它是作家的一篇什么文章.根据该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本篇课文特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本事目标   )德育目标   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景,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本事。我根据本课目标和资料,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美读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终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赏析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经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贴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三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进取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本事。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资料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所以我在教学上安排三节课的时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初步理解文章资料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第二课时经过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品析语言并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三课时将本文与朱自清的《春》的比较,理解散文的特点及作用。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   五教学程序   教学要点:   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诵读法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步骤: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分钟)讲授新课(分钟)反馈练习(分钟)归纳总结(分钟)进行教学的。   引入新课:我先对布置的预习作业进行抽查并明确生字词答案;然后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用课件对作者及与课文有关的经历进行介绍。   讲授新课:   反馈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及自我的笔记,朗读课文后用自我的话语解答课后练习题或练习册,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感情。   归纳总结: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针对课文标题讨论,理解中心意思,进行最终的.   布置作业:依据课文练习或练习册来确定点   六板书设计:   优秀说课模板(二):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作用:   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年级册第单元中的第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必须的审美本事,提高文化品位,作为中外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意义非凡。   教材特点:   《》是(体裁)主要写了(主要资料),表达了(中心思想),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述生动,语言优美,是本文最大的特色,教学这篇课文计划安排课时,我今日要说的是第一课时,在学习《》之前,本单元已经学习了,学生们懂得了一些,有助于学习。   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初中学生实际以及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知识和本事目标:能正确读写本课所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了解本篇课文和作者的一些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a掌握朗读方法;经过美读课文,品味语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把握文章主要资料。   b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启发为辅,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融入文本意境。c运用朗读的方法学习诗歌,养成在朗读中学习诗歌的习惯;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学习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概括诗歌的主要资料。   d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品味一篇美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品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   b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完美,培养关爱生命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c提高学生人文涵养,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懂得把握文中的哲理。   教学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以及(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教学难点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如,初中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储备和理解本事有限或距今时代久远)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二说学情   就是分析教学对象。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说课必须说清楚学生情景。这部分资料能够单列,也能够插在说教材部分里一齐说。说学生包括:   ()说学生的知识经验。那里说明学生学习新知识前他们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这种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说学生的技能态度。就是分析学生掌握学习资料所必须具备的学习技巧,以及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态度。   ()说学生的特点风格。说明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由于身体和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所构成的学习方式与风格。   三说教法   根据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的要求,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进取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a情景导入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迅速进入主角。   b讨论法:(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讨论)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进取地发表个人见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灵感。   c讲授法和点拨法:由于初中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较短,生活经验和知识积淀有限,要理解有困难,所以教学中利用课件补充作者生平有关重要信息和时代背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十分必要。   d点拨法。运用点拨教学法,以突破重点。运用点拨法,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等,   e多媒体演示法,辅以多媒体演示法,展示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配乐朗读,以渲染气氛。   f情景设置法。在本节课上,我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如世界杯短片配乐诵读海雕捕食影片等,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产生思想共鸣。   g朗读教学法。新课标重视朗读,要求读出语气语调和韵味。经过富有感情的美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品味文章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篇课文语言简洁明快质朴优美,在句式上长短整散搭配协调,字字句句都饱含作者的情感,基调欢快,有很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采用(初读精读品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资料感受课文独特的意境。指导学生通顺流畅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深入体会。并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诵读法。每篇文章都有独特的意蕴,仅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所以我采用诵读法,主要有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h教师引导师生合作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写作成功之法。合作交流法,开放学习,课堂应当尊重个性,鼓励创造。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努力搭建一个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和谐的关系中简便的学习中个性得到发展。并且,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取长补短,学会如何与人交流,与其他人一齐分享劳动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i设疑导学法。(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学到什么?步步深入,几个问题贯穿整个教学流程,让学生由整体到局部地学习把握课文。)   j自读点拨法本文属自读篇目,课堂教学以学生充分阅读自由探究为主,教师点拨课文的学习要点为辅。   k比较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理解本事和分析本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讨论法,勾画圈点读书法,运用网络环境进行小组课题研究,(让学生在课后以为专题,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进行小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意识)。   诵读法。朗读是学生把握语感,提高阅读本事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资料,感悟优美的情趣。这一篇散文语言优美,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经过反复朗读品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经过诵读和品味到达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加深对课文资料的理解。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欣赏爱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自主合作探究法。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进取性,鼓励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勤动笔墨,进取读书。学生用圈点批注法做预习笔记,要用活页纸做感悟笔记,便于整理归类。指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中,用符号圈点出重点词句,以助于学生对文章资料的理解。养成圈点批画的良好习惯。   合作讨论法。引导学生进取参与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难点,也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法   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使用工具书,养成看课文注解,自学课文的好习惯,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进取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经过自学,应基本理解课文资料读准字音正确停顿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五说教学程序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情景导入:我设计的导语是:。预计用时两分钟。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方法   直接导入(高年级学生,慎用)   温故导入(第二三课时使用)   悬念导入(语文:赠汪伦)千里桃花万家酒店   经验导入(物理:搓手会热)   实验导入(物理化学)   歌曲导入(语文英语美术历史等)   情境导入(万能导入法)   笑话导入(语文:药)   故事导入   问题导入   整体感知(读思):预计用时分钟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这样做,既为学生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补充相关资料,.介绍作者,(名时地作评)方法上讲究特色,   .说明写作意图,.介绍作品的社会影响,.播放有关音像资料。   然后,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它学生边听连圈划每段的关键词语,根据段义,理清文章脉络,在此基础上,教师边引导学生归纳文章脉络,边完成如下板书:   理由: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资料,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进取性,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阅读本事,尤其是概括要点的本事,解决教学重点。   研读赏析(讨论交流合作):预计用时分钟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教师以多媒体出示如下一组思考题,请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班级交流,学生经过进取主动的思考和讨论,给出答案,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质疑问难(探究展示评析):预计用时分钟   教师启发:这篇课文中,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一齐解决,待学生提出问题后,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我的观点,这样能够养成学生参与意识,养成进取思考,大胆发言的习惯。   拓展延伸   围绕中心,补充材料:培养学生的联想本事和想象本事,让阅读与写作互相促进。   教师介绍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课下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储备。   课堂总结:预计用时分钟   经过教师的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给学生以强化记忆。   布置作业:   选用个本课所学词语,写一段话   关于学后感悟   注意:量,分层
2023-09-10 22:31:561

说课须做哪些准备

说课前你首先要准备好,说课的准备包括:1、课件的准备。一定要熟悉你的课件,要反复地播放演示,熟悉课件的每一页。这样可以避免课件中的错误,也让我们演示的过程中,说着这一页,心中明确了下一页的内容。而且一定要让别人观看几次,有时候错误真就需要别人来发现。还有一点要注意,不要先放片后说话,也就是说课件辅助你,而不是你配合课件。2、讲稿的准备。说课的时候我们是不能照本宣科的,我们一定要能够脱稿。但还不要给人以背稿的感觉。讲稿中一定要体现出,通过什么技术手段完成了什么教学任务。3、心理的准备。行动上紧张起来,心理上放松下来。说课的时候我觉得要注意三点问题,第一个是交流。在去年旁观其他选手说课的时候,我就注意到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选手在说课时表演味道特别浓,手舞足蹈,感情丰富,滔滔不绝的讲了几分钟后给人的感觉很震撼,但效果却不一定好。因为你旁若无人的表现会让评委觉得你目中无人。所以我觉得在比赛的时候可以多与评委做一些眼神上的交流,特别是你讲到精彩的时候你与他进行交流会让他被你的精神力所感染,对你的印象也就会比较深刻。第二个问题是说课的方式。比赛的时候我也注意到有很多选手会把自己整节课的上课过程叙述一遍,感觉听一遍以后都差不多。那如何让你的说课能给评委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呢,我是这样做的。我把课件上的其他几个部分简要叙述了一下,重点是讲解我怎样突破课文的难点的。同时着重介绍我是怎样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中的,在说的同时辅以上课实录的视频资料,让评委在听的同时看到我上课的实况,让他在视觉、听觉上都受到强烈的刺激,这样说课的效果就比较好些。第三个问题是说课后的准备。说课后评委会对你说课中他感觉有疑惑的部分进行提问,我们要事先考虑,准备一下,以免慌乱。
2023-09-10 22:32:061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说课的课件怎么写啊?该怎么说课啊?有具体流程吗

现在,“说课”越来越受到关注,已逐渐成为各学科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尺.通过说课,展示你对某节课的思考和处理过程.1、说出该课(该章、该节)的教学目标在课标中的表述,即根据课标精神和要求确定该课的教学目标.显示出教者对教材和课标关系的熟练把握.2、说出该课(该章、该节)在单元中的地位,即在整体中给该课的教学准确定位,既照应单元整体性又突出单课独立性.显示出教者对教材科学而清醒的驾驭.3、说出该课(该章、该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教学中的详略,安排教学的进度.显示出教者的务实精神和处理教材的能力.4、说出该课(该章、该节)课堂实施的预设方案,包括所选用的课型,新课导入、各个教与学环节的先后安排.对重要的提问,讨论课题,板书、实物及多媒体画面的精彩细节,可做画龙点睛的说明和展示.让听者感受到教学的全过程.显示出教者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5、说课切忌平铺直叙,要突出亮点,重要细节不可忽略,以给听者深切的感受.说课语言力求清晰流畅,说课稿文字力求简洁生动,书写格式、图片表格力求明快醒目,富有感染力.显示出教者的语言素养和文字功底.以上5项,在说课中不可或缺,但在具体操作中可合理整合,形式可灵活多样.
2023-09-10 22:32:151

说课用不用制作ppt?

需要。PPT更直观。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实践型说课的内容1、说教材——主要是说说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这些可以简单地说,目的是让听的人了解你要说的课的内容。2、说教法——就是说说你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准备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这应该是总体上的思路。3、说过程——这是说课的重点。就是说说你准备怎样安排教学的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一般来说,应该把自己教学中的几个重点环节说清楚。如课题教学、常规训练、重点训练、课堂练习、作业安排、板书设计等。
2023-09-10 22:32:251

小学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ppt课件

《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背景与教学设想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的第三课,其重点是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人们很早以来就是通过对光照射下的物体和影子的观察,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认识。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本课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在前面观察光和影的活动后,先让学生建立一些感性的认识,获得一些关于光和影的信息,再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第一部分: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教科书是从学生司空见惯的情境中提出问题的,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到达被照亮的物体上的?寻找推测的依据,是本节课的重点。第二部分: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教科书详细具体地介绍了实验的器材、方法和步骤,卡纸上蓝色的点表示小孔。学生要在图中的卡纸上直接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教科书中左图,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正对最前面卡纸上的小孔把光射进去,光线能够前进到最后的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而教科书中右图,因为不是所有的小孔都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射进第一个小孔,就被挡住,所以光屏上没有光斑。实验结果明显地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除了以上实验方法外,还希望学生能自己想办法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这有两个用意,一是希望学生明白,一个结论的得出应该是反复验证,最好是用多种方法验证。二是学生想办法证明的过程也是加深理解的过程。教科书插图所示的方法,是直管和弯管对比的方法。如果用直管,光从这头射进去,就会从另一头射出来,我们的眼睛在另一头能看见光亮。如果用的是弯管,光从这头射进去,就不会从另一头射出来,我们的眼睛在另一头就不能看见光亮。这证明了光是直线传播的。还有其他方法可以验证,教科书没有介绍出来,是为了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空间。在明白了光是直线传播的道理后,希望学生能用这个道理解释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以及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这也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二)教学目标●光是直线传播的。●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
2023-09-10 22:32:451

生物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整理的生物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物质的运输路线》是河北少儿出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爱护心脏确保运输》的第三节,血液循环的途径这部分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学习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这部分内容是《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第五部分————生物圈中的人》的知识,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产生的废物也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因此本章内容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作用,而第三节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课程目标中》指出: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我把以下四个知识点作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1.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2.概述血液循环的组成和路线。   3.描述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和血液循环的意义。   4.说出血液、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及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关系。   ●能力目标指出,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表达交流的科   学探究能力,发展合作能力。因此我把以下三点作为这节课的能力目标:   1.提高表达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始终贯穿情感态度教育,确立本课的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   2.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的确立:   根据本节课所确立的知识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把血液循环的路线和循环的意义以及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确立为本课的重点。使学生能深刻正确的认识血液循环及其意义。   好学教育:   血液循环的知识比较抽象,理解血液循环的整体过程和体循环及肺循环环的关系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二者作为本节的难点,希望能使学生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是独立进行的,汇合于心脏,组成完整的循环途径。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的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和确立的重点、难点,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法、学法,如多媒体教学法能直观的把一些抽象问题形象化、生动化,易于理解;讨论法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发挥学生的探究的潜能,自主地进行学习。在教学中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说教学准备:   1.老师的准备:制作的课件,把血液循环以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增强形象生动性。给每位学生复印一张探究活动报告单,供学生上课自己画出血液循环的途径。   2.学生的准备:复习心脏的结构,和心脏相连的血管的名称及血液流动的方向。为循环途径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便于理解血液流动的方向。   六、说教学设计:   (一)复习:   (启动课件,出示心脏的结构图)   心脏的四腔中血液流动的方向,及和每个腔连通的血管分别是什么?通过复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顺利的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   (二)引入:   通过身边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活动设计:   1.提出问题(展示血液循环模式图课件flash动画):   假设有个红细胞,随着血流在人体内周游,如果以左心室为出发点,那么它旅行的路线是怎样的?如果让你对它的旅程进行划分,你认为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多媒体课件内容,在学生活动报告单中标注血液循环的途径。   设计这一活动,可以使同学积极去探究血液循环的途径,通过已有知识,在小组同学的努力下共同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为进一步突破血液循环途径这一难点问题打下基础。通过学生上台发布结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发布完结论,要给学生一种积极的评价,肯定他们的成果,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2.结合学生的结论,进一步巩固血液循环途径,结合课件,强化循环途径的学习。   好学教育:   师:为了便于我们研究,我们把血液循环的途径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在心脏与全身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循环。动脉血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到毛细血管网处进行气体交换变成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肺循环是血液在心脏和肺之间的循环。静脉血由右心室射入肺动脉,在肺泡毛细血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变成动脉血,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完成了第一个教学重点的——血液循环的路线的学习,同时也突破了这一难点问题。   3.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这一种重点的学习: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研究和讨论,我们了解了血液循环的途径,我们提到了动脉血和静脉血,学生必然会有疑问,通过自己查阅《小辞典》,就会明白这两个概念,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进一步强调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在提出有关的问题(教材中“大家谈”栏目的内容)   (1)“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   回答:这种说法不对,从概念上看,动脉血、静脉血的划分是从含氧量的多少和血液的颜色来区分的,而不是以血液所在的血管名称来划分的。从循环途径上可以看出,肺静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肺动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因此说“动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经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通过前边的学习,在讨论这个问题学生会很有自信,容易做出结论,同时巩固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实现了第二个教学重点的学习。   (2)肺循环和体循环途径分别有什么意义?   学习了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结合课件,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努力就能够说出这个问题。   肺循环把体循环带来的一部分代谢终产物运输到肺部,进而排出体外,并把含氧多的动脉血运回心脏。体循环把含氧多的动脉血运输到全身组织各处,并把全身组织处的静脉血运回心脏。   演示课件:体循环和肺循环独立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保证了体内物质运输和交换,使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得以正常的进行。   在此,实现了本节课的第三个教学重点,同时也使一个难点得到了突破。   4.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课件演示淋巴的形成)   学生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三者关系后,进一步通过课件来说明,组织液一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流经各级淋巴管及大小不等淋巴结,最后汇入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循环,这个过程叫淋巴循环。淋巴循环不仅可以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平衡,还有回收蛋白质和脂肪的作用。   好学教育:   使学生了解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的关系。实现了第四个知识目标。   5.进行小结:   总结循环系统的作用,同时强调应该加强循环系统的保健,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6.思考题的设计:   首先呼应课题引入时的问题,通过学习,学生很容易回答,然后讨论课本中想一想的问题,可以帮助理解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关系,也体现了物质运输这一内容的重要性。   7.说练习题的设计:   通过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一题主要体现了血液循环过程中物质交换的过程;第二题复习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第三题即是一个输液的常识问题,输液是通过静脉输入的;第四题是循环路线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七: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多主动发展,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定性评价,在活动中充分给与学生肯定的评价,同时指出努力的方向;而且在学习过程中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生物说课稿2   说教材:   《寻找微生物》是大象版科学五下教材《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旨在通过“食物品尝会”这一活动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餐桌上常见到的食物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再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阅读、整理、筛选,来验证猜想。最后,得出结论,并交流总结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从而对微生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了解,为后两节课认识微生物的益处与危害奠定基础。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经历了一些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已经具备了观察、提问、猜想与自主研究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同时。本单元涉及的科学知识——微生物对于人的感官来说,多数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比较抽象,但微生物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这方面来说,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跃起来。   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简单剖析和对学生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积极提出问题,大胆猜想与假设。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搜集资料、验证猜想的方法。   2.意识到重视实验和证据是一种良好的科学态度。   3.知道什么是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说材料:   教师准备:白萝卜、酸萝卜、白豆腐、霉豆腐、生面团。一次性碗。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面包、一次性筷子(每人一份)   搜集微生物相关知识的资料。   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我充当一个学校餐厅的美食顾问,调查学生都喜欢哪些食物。科学教师被聘为顾问,学校为的是让伙食更加营养丰富,科学合理,这一情境的设计隐藏着学科学就是为了用科学,为了更好地用科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的意思。在导入中,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食物,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这些食物多数是用蒸、煮、烤、炸、煎的常用方法制作的,搂着再推出一种特制食物让学生品尝,留有悬念,勾起学生品尝的欲望。   2.品尝讨论,发现问题。   “食品品尝会”虽然是本课的导入,出示的食物有的学生可能经常吃,但学生平常没有注意思考与观察我们吃的是不是科学,所以品尝这一看似简单的环节是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此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要有秩序地品尝,要在品尝的同时仔细认真地观察与思考,体会食物加工前后的一些变化。学生在对比品尝后,就会从中发现问题。   3.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学生通过品尝,发现食物加工前和加工后在味道、颜色、浓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变化,纷纷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有的想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有的想知道腌制泡菜时为什么总要用肚大口小的坛子,有的想了解为什么豆腐制成后会变的咸咸的,软软的,也就是“是什么改变了它们的品质和味道”这一问题,我让学生把各自提出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课后可以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进行研究。   五年级的同学已经能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但怎样选择适合各自研究的问题开展研究,仍是一个较难掌握的问题。所以。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是什么改变了这些食物的品质和味道”这一问题,组织学生猜想,展开探究。究竟学生猜想的是否正确并不关键,只要学生敢于大胆猜想,我就给予鼓励,这是培养学生独立见解的前提。   4.搜集资料,验证猜想。   关于资料的搜集途径在前几册教材中都有涉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本节课的关键是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汇总、筛选等,找出“是什么改变了它们的品质和味道”这一问题的答案,从而验证各自的猜想。我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从课前搜集的资料中梳理出问题有关键,以解决问题。在学生找到具体的乳酸菌、毛霉菌等细菌后,老师适时总结,说明这些就是微生物,使学生充分感觉到微生物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微生物并不陌生,为下一步寻找微生物做好心理上的谁备。   5.阅读资料,寻找微生物   对课本上的资料卡以及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微生物相关知识的资料进行阅读、理解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学生阅读后能把资料上的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说出来,在小组内、全班分别进行表达与交流,这正是本册教材所要培养的科学能力的二级目标。这一环节的设计是由“学”到“会”的内化过程,学生充分阅读、交流之后,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微生物,知道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也有弊,与人类关系密切,在自主探究中达成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   生物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讲的是免疫的基础知识。学习免疫知识,对于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增进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1.本节内容的特点和地位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传染病的基础上进行探究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免疫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这节课的学习又为下一章《用药和急救》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抗原、抗体的概念;   (3)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溶入对学生进行科学史观的教育,使其感受到人们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认知水平上,这需要对科学不懈的努力与追求,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内容由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的分类二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三道防线的内容是整个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一是因为学生对免疫的基础知识比较生疏;二是因为这节内容基本概念多,有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利用教材中的实例:天花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变化及结果来说明抗原、抗体及特异性免疫等这几个基本概念来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4.教学准备   教师:预防接种证。   学生:调查自己或他人打预防针的情况、预防接种证。   二、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通过一些直观手段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2.说学法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观察图片和分析资料相结合,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作用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有的同学能始终很健康的学习、生活,而有的同学却未能幸免,为什么?吃同样的鱼、虾等食物,多数人安然无恙,有的人却出现全身发痒、起泡等过敏症状,这又是为什么?有的病人因肾脏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必须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肾移植才有可能成功,这又是为什么?要了解这些,首先从人体的三道防线讲起。   师生活动主干线: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资料分析一: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问题一: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作用?   教师出示“皮肤的保护作用”的图片及FLASH动画和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资料分析二: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吞噬细胞(一种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会赶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问题二: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出示溶菌酶的作用的图片及FLASH动画和吞噬细胞的作用的图片及FLASH动画,引导学生归纳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你说我说:生活中常见狗、牛用自己的舌头舔伤口,这是怎么回事?   试一试,我能行:   组成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对病原体的作用有何特点?   师生共同小节:这两道防线的共同特点是人人生来都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资料分析三:   当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疫苗或没有出过水痘的人则往往患病。   问题三: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己总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然后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第三道防线组成及天花病毒侵染人体的过程,并总结出抗体、抗原的概念,最后引导学生归纳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我来试一试: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与前两道防线的作用特点相同吗?有何独特的特点?   非特异性免   特异性免疫   作用范围   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形成时间   生来就有的   后天逐渐形成的   特性   非专一性   专一性
2023-09-10 22:35:451

说课稿模板

去“精品教师”上边看,(百度搜下“精品教师”四字,第一个就是)很多体说课,也有全册如果改版了--看右边--他的文档(4444) -- 查看全部还需要模板吗
2023-09-10 22:35:563

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语文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说课稿 篇1   我将以《创新阅读体验,发展语文能力》为题,分以下六个步骤对《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进行说课。    一、立足单元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被誉为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有“天鹅的葬礼”之说。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一咏三叹的表现手法,读来动人心魄、感人肺腑,是学生发展语文能力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它紧紧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单元主题,为学生提升人文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凭借。    二、着眼发展说目标   依据课标精神和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的教育理念,结合上述分析,我认为应重点达成下三个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2、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   3、引领学生体会人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思想情感。   其中感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促进人文精神的提升是教学的难点。    三、以学定教说方法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虽然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体验感受和创新发展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但是仍旧未脱离儿童的特点。因此我打算从兴趣入手,运用电教手段,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为依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于读读、说说、写写的学习活动之中。   教学时,我着重采用了创设情境、美文朗读、读写结合等方法,以读书感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感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在读中丰富体验,在悟中发展能力。    四、创新高效说流程   面对语言美、感情美、意境美的好文章,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读为主线,强调写作指导”这一线索,构建一个阅读体验、感悟提升的三步教学流程,让学生充分历经一个语文学习与精神洗礼的创新发展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神圣”   学生读课题后,首先欣赏一组图片,告诉学生:“同学们,这片土地指的是西雅图,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它海拔最低,却有着广阔的沙滩,肥沃的耕地,终年积雪的山脉,潺潺的溪流,茂密的森林中到处有闪闪发光的松针,各种各样的昆虫,这里有蓝天和白云,青草和绿叶,翱翔的雄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美丽圣洁的土地,把学生带进了美丽圣洁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从直观上感受西雅图“圣洁”的美,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下来通过个别读、教师引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2、3、4自然段,感受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找出比喻、排比的句子读出对土地的眷恋之情。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已经产生了在读中悟情,读中悟法以及对阅读课文的期待。】   (二)升华情感,理解“神圣”。   1.我让学生自由朗读5-8自然段,看看印第安人对白人提出了哪些告诫。学生快速地总结出西雅图告诫白人要善待河水、保护空气和照管动物。我因利是导: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告诫白人:“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学生接读善待河水、保护空气、照管动物这三段,让学生一步步增强对印第安人眷恋土地的情感体会,一层层感悟“一咏三叹”表达方法的好处。   2.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在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仿写练习,想想假如你就是印第安人的孩子,请写下你心中的告诫吧,让学生仿照5、7、8三段课文的结构,进行仿写练习: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________,因为_________。   通过学生生动的描写,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西雅图不把所有的告诫都写进去呢?而只选择了这三个材料来写呢?   【这样的设计,目的在引导、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操作不但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度拓展,同时也是启发学生对写文章选择典型材料的写作方法指导。】   (三)拓展延伸深化神圣   在学生充分领悟土地神圣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配乐朗读《地球万岁》,将学生的兴致发挥到本堂课的一个最高点,   学完这一课,我设计了可由学生们自主选择的作业:   (1)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2)写一份环保倡议。   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这样,在学习当中,将美读贯穿于三个教学环节。实施完毕之后,我的本堂课就轻松地完成了。    五、画龙点睛说板书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比喻保护空气典型性   排比照管动物代表性   这个板书紧扣课文中心,清晰地展现了课文的重点,用警醒的红色,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同时也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    六、总结回顾说理念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凭借,以创新为手段,以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创新阅读体验,发展语文能力,做到了简单教语文,扎实求发展,让学生在感悟语言之美、增强人生体验的同时,学会了读书方法,提升了语文素养,滋养了人文精神,使“悟中得法,发展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得到了良好实践。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 》是人教版( )年级( )册的一篇课文,( )根据( )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对教材的研究,依据新课标中“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 1 )   ( 2 )   ( 3 )   其中教学重点为:   教学难点为:   二、说教法、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声音、形式、色彩、语言”思维的,根据( )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景设置法、多媒体演示法、点拨法和能够拉近师生之间距离的谈话法。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感悟法、交流讨论法和勾画圈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教学我打算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 ),导入新课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对象感兴趣,他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上课伊始()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为下一步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2、初读课文,落实基础   在这个环节,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再想想()“为学必先识字”识字是学习文化的开始,是阅读的基础,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初读课文时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本课的生字词。在初读结束后,我先让学生拿出字卡,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然后利用课件出示( )( )( )( )( )等带拼音的词语。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然后将这些词去掉拼音,领读、齐读、赛读、指名读,最后让学生说识字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反应,教写难写的字,让学生书空、描红、练写。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再加上师生之间识字方法的交流,以及课堂上的练写,切实把低年级识字教写落到实处。   在初读时,我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整体把握文章脉络,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3、精读研析,理解课文   扫除了字词障碍,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上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行为,所以在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利用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拓展延伸,加深理解(升华感情)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与生活紧密相连,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的特点。在作业的布置上,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外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5、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好的板书能揭示教材重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强化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开头课文《花钟》,这一组课文的"主题是仔细观察。    二、 教材分析与定位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单独这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理解,针对不同的年段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针对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及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们需要确定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根据教材的位置,结合课后的生字和练习,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以后,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处理与定位。   在《花钟》一文的教学中,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我所说的是这一课的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了生词,课文学习的重点放到第一自然段,借文学词学句。具体的课时目标是: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要求“艳、内”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3、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与习惯。   重点是:感悟到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   难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三、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容置疑,众多的不必要的花样,只能虚化了语文,虚化了小学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最主要的任务还应该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正本清源,这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魂,其他的那些形式可以做为语文学习的补充,决不能喧宾夺主。要让学生在语文素养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进行科学的“训练”,开展以课文学习为基础的真正的语文活动。在训练的同时,淡化训练的痕迹,力求达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四、 流程与设计意图   从这一课时的整体上看,我设计了五大环节:(1)激趣导入;(2)自主阅读,学习字词,感悟文意;(3)入境入情,自悟自得,积累语言(4)课外拓展(5)生字书写   具体的流程与设计意图是这样的:   一、 激趣导入   1、出示“钟”字,你了解钟吗?说说你了解到的钟。那么“花钟”呢?出示“花”字。学生猜一猜。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了解一下奇妙的花钟。齐读课题。   3、生活中你见过花钟吗?(多媒体展示几种花钟,学生欣赏)   师:这种花钟不仅美观,而且还能报时。那是因为人们把钟表的机械结构设置在地下,将花卉之美与钟表的工艺结合在一起了。那么课文中的花钟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好奇心理。同时利用媒体课件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课外知识。   二、自主阅读,学习字词,感悟文意   第一遍读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后畅谈感受,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遍读画出带拼音的字,读准字音,逐步深入解决文字障碍。依次是先读准带拼音的字,再读准要求会认读的生字,然后认读本课中的词语,最后通过找一找哪些词语是描写花的,有选择性地理解词语。   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在初读课文后,学生所得的感受是最真切的,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与成就感。   根据新课标课文的识字特点,紧扣教学内容,逐层深入地解决文字障碍。   三、 境入情,自悟自得,积累语言   1、理解第一句话“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出示自由读——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在音乐中欣赏各种美丽的花——交流欣赏后的感受——带着感受再读这句话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处理好想像、文本与音像材料之间的关系。2、了解各种花的样子与开花时间   指名读第一段,其余的画出作者所描述的花——交流名字——看图识花   ——找出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左右”一词)   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并将阅读能力的培养润物细无声似的渗透于教学中。   3、对比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美   (1)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怎样?(开了用得太多,单调,太烦了)   (2)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吗?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   学生通过听、读、辨,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读一读,画一画后。请学生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想象一下这花的样子?   交流,可以边做动作边说,并结合进行朗读。   通过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知识环境中寻求生活气息和人文氛围,体现生活化教学理念。   4、积累与运用   积累:填填课文中的句子。   运用:试着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说秋天的丰收。   积累与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运用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也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四、 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花的资料,填补花钟。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将语文学习带向课外,走向生活。    五、生字书写   其中的七个生字,进行书写,将14个生字,分课时书写,降低难度,提高书写质量。 语文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求知和读书为主题,“分析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与阅读部分相照应的,主题内容是“好读书,读好书”。   针对这一主题,我本课的选题是《读好书吧,和平实的生活对话!——〈读者〉交流课》。   《课标》中在“分析性学习”部分提出“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又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根据《课标》以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提高对读书的认识,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力求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   2、认识到读书要有选择,提高对书籍的辨别能力,养成读书的良好趣味。   3、寻找适合本人的读书方式和读书方法。   4、学会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的喜悦,共同提高读书水平。   5、写作关于读书的作文,口头发表关于读书的意见,能达到一定水平。    教学重点: 通过有指导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获得审美体验,写作关于读书的作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自主组织活动,以多种方式交流展示读书体会,提高读书水平。    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次活动课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列读书心得的交流和展示。    具体做法如下:   ①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利用多媒体)   ②合作法——拓展材料,交流心得。   ③演示法——个别展示,丰富体验。   其中,演示法是本课最主要的方法。在课前大量材料积累预备的前提下,让学生以丰富的形式进列交流展示,来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课标要求,在初中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我们更多的时候是重视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侧重经典。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怎样使学生在平日学习任务重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一种持续的阅读习惯,我选择了向学生推荐阅读刊物《读者》,并把它迁移到课堂上,其目的在于不仅要亲近文学大师,还要拓展视野,走近温情的生活。此种阅读习惯已经保持两年,借本次分析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之东风,我把本课定位于《读者》交流课,力求让学生在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中对读书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学力培养: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三)指导方法:   课前积累和预备是分析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一次读书活动,我有序的指导学生:   ①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②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③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悬念法——带着问题,积极思考。   ⑤感悟法——撷取要点,阐发感受。   同时也注意指导训练学生:学写读后感。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思路。   课前预备:   1、确定选题。   请学生从《读者》杂志中精选出深受喜爱的六个栏目,并分别拟题。   “文苑”——人间的诗意;“原创精品”——心灵的日出   “书摘”——文学的影像;“人物”——历史的脊骨   “人生”——成长的岁月;话题”——人类的声音   拟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陶冶文学情趣的过程。   2、小组分工。   ①组织全班学生分成六大组,每组选出一名负责的同学。   ②抽签决定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栏目的收集整理工作。   3、活动内容。   组长负责本人小组在收集整理中的合作协调情况和交流情况的记录。   教师指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向小组同学展示交流读书体会。   在文章形式上,可以写读书心得,改写,缩写,续写,仿写,剧本,精彩片段积累等等。   在展示形式上,可以朗读,朗诵,吟唱,表演等等。   组员在讨论的基础上推荐好的作品参加课堂成果展示。   4、课堂内容(《读者》交流课):   在选出一名主持人,和六名组长沟通合作的基础上,学生汇报成果进列展示。(学生自列设计形式,内容丰富多彩)   教师适时的提供建设性的意见,配合制作多媒体课件。   5、教师总结评价   读好书吧,和高尚的人对话;读好书吧,和平实的生活对话!   6、布置作业:整理读书心得。   (五)、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当然,我仅仅是针对本人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阅读习惯,有目的性的借这次分析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做一次《读者》交流课,有不当之处,恳请得到各位老师的指正,以让它更趋系统化,更加完善!
2023-09-10 22:36:081

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语文说课稿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5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习课文,理解词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其叙述方法。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特点。    4、教具准备   小壁虎剪图、课文录音、课文幻灯片4框、课件、鱼模型。    5、课时安排   整课计划3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第2课时讲读三至七自然段并指导朗读,总结全文,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第3课时,识记生字的字形,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四个原则,落实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一个特色”培养学生自读会读。遵循哪四个原则呢?   1、“三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文道统一原则,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4、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目标上落实两个结合,即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握科普童话教学特点,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用导学法即“讲—— 扶——放”、直观法、朗读式教学法。学法是自读、读中思考、读中讨论、举—反三,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分页标题#e#    1、导语:   上课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出示 小壁虎剪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 吗?”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还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2、看幻灯,听录音故事,思考: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借到尾巴没有?   3、自由读课文,按要求自学。    提出两个要求:   (1)画出本课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检查自学效果。   让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使学生读有目的,能避免单纯地、盲目地读书,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后进行检查,及时反馈,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认真的程度。    二先扶后放,逐层精读。   1、寻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理清了文章思路:小壁虎为什么借 尾巴——怎样借——借到了没有了。下一步就是深究课文。首先引导学生寻求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要求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一挣,难看)小壁虎怎样挣断尾巴逃走的?放课件,屏幕中显示出:一只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悄悄地爬过去,一口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用力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鲜明、活动的画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一挣”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挣断尾巴后,心情怎样?指导学生用难过的语气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强调?“多难看”。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样借”重点分析,由于抓学法来学习,设计出“从扶到放”的教学程序:学习第三自然段以扶为主,学习第四自然段采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学习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为主。采取这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1)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A、学习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通过读与说,学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这时教师扣住“摇”字问:小鱼为什么能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学生回答是因为小鱼摇着尾巴)教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用手势演示“摇”的动作,教师进一步问: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怎么要写爬呀爬?(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长,爬的路程长,这为后面突破教学难点: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埋下了伏笔)分页标题#e#   B、学习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学生一下子找出了答案: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学生分组读对话。再出示小黑板,如果小壁虎这么说:“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这么答:“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把书上的“对话”跟以上“对话”比较一下,找出不同处,画上圈。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礼貌,称小鱼为“组组”,用“您”而不是用“你”,“行吗”不是命令,而是征询,小鱼也不是蛮不讲理,她也是实在没办法,很为难,并适时指导学生做到与作者身同此境,心同此情,较好地收到教育、教学效果,体现文道统一的原则。   C、出示句式: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小鱼要用尾巴拨水。“拨水”是什么意思?演示鱼模型,理解“拨水”意思。   总结学法:(指着板示的句式)我们学习第三自然段,先学习壁虎爬到哪,看见什么;再学习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最后想想: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壁虎。这样的总结,既对小学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经过起强化作用,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半扶半放,学习第四自然段。   A、教师出示句式引读本节,帮助学生理顺序。   B、指导朗读。   C、讨论老黄牛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教材来源   《行道树》是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   二、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拟人手法借行道树的自白,描绘了以制造清新,献出浓阴和迎接光明而自豪的行道树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理念。本文还通过行道树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表现了“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的人生哲理。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清新,凝炼。精辟的议论更是点睛之笔。教学时应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联系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是七至九年级这一学段的起始阶段。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人生体验,对一切都有一种新鲜感和期盼,但又住住仅停留在表层,难以深入。表现在语文学科,就是只满足于对字词句的理解,而对文章的社会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认识不足。因此要借助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组织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从事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四、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认为本文应达成的学习目标为:   1、知识和技能目标:有感情朗读全文,体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培养合作研究的习惯,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文章的情感,知道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学习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其中朗读、体味、领悟是学习的重点,理解无私奉献者形象是学习的难点。   五、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   1、教法设计   ①情景创设法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把握与学生知识水平和情感的贴近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情感共鸣。   ②朗读感悟法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情感的重要方法。要通过学生默读、朗读、赏读、品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启迪。   ③对话互动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让学生成为对话的中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建构文本意义,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2、学法指导   ①圈点批注法 通过画一画、勾一勾、圈一圈、注一注,养成读书就动脑动笔的习惯。   ②探究阅读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阅读材料的深层含义提出疑问,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设置情景:炎炎夏日,当你走在光秃秃的道路上你的感觉是什么?烈日当头, 当你走在城市的水泥路面上时,你最盼望的是什么呢?   2、多媒体显示行道树,学生用优美的词语形容,揭示课题。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初步感知行道树的作用,形成与文章感情相一致的价值倾向;同时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课前预习 对照导语,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词典正音释义。运用文中优美词语,写一段表意完整的话,课堂交流。   2、朗读课文,从文章的写法内容情感等方面谈整体感受。   [引导学生逐步获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片段练习,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明确学习方向。并让学生逐步养成习惯,为终生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三)赏读课文,感悟情感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喜欢的句子和语段并在旁写上感受。   2、学生朗读喜欢的句子和语段(朗读时要说出欣赏的理由)其间可用学生赛读,师生赛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发音、停顿、语速、语调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四)、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学生再读课文,然后自由提问(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问题,中间可启发学生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并理解它,还可以启发学生对文章表达方法的思索)   2、找学生代表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堕落 ”一词应如何理解?②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③、“忧愁”和“快乐”是否矛盾?为什么?④、“神圣”、“痛苦”和“深沉”的含义是什么?⑤文章运用了几处对比?有何作用?然后学生分组讨论。   3、将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纸条的形式交给老师,再在全班集体讨论。 语文说课稿 篇3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的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本文以拟人手法写来,如同一位长者在娓娓动听地讲述故事,显得非常亲切。学生从文本中汲取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本所要言说的精神价值——勤劳能创造美好生活,好逸恶劳终将一事无成。   文本很有意思,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尾,而是留下一个空白——那只懒惰的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会有什么改观呢?对于学生而言是个很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则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节点。    [学情解剖]   1、《两只小狮子》是第二册第七组的第2篇课文,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一些学习课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如能采用各种方法识字,能分角色朗读等。再加上本文故事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主角又是许多孩子在动画片《狮子王》中接触过的“林中之王”——狮子。所以孩子们读起来预计问题不大。   2、尽管孩子们都喜欢看《狮子王》这一动画片,但对于狮子的生活习性知道得可能很少,所以教师可以适当介绍。   3、由于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在入学前大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我想他们对故事富有的教育意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目标表述]   通过上述文本特点的阐述以及一年级小朋友的实际情况,我从新课程目标表述的三个维度拟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识记,交流等多种形式熟练地认、写生字。通过观察画面、分角色朗读、拓展想像等加深对不同角色的了解,体会狮子妈妈的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阅读这种童话故事,愿意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喜欢文中的勤狮子,为懒狮子担忧,希望它能改正。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词语,这是由一年级识字特点所决定的。难点显然是让学生明白狮子妈妈说的话的道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如何把带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上得既生动活泼,又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领会文中的教育意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就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理念,采用当小配音员、小劝说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    [教法学法]    1、主题研讨,情境探究法。   《课标》指出:阅读既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效对话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学生就能在这个舞台上去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和自由创造。教学过程中,抓住“你喜欢哪只小狮子?为什么?”、“给无声动画配音”、“当当狮子妈妈”“当小劝说家”这三个主题,引导学生从研读到体会。学生在自主阅读、直接阅读的基础上,经历思考、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生成。    2、媒体运用,直观形象法。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学习,调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益。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读通课文,认识生字,会写其中的“练“、”习“等。   第二课时,深入文本,理解文本内容,明白文本所要告诉的道理。   [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习《两子小狮子》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2、齐读《两只小狮子》   3、师:瞧!两只狮子来了,请你和他们打个招呼。   (课件出示两只小狮子的图片)   [简要评析:当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佩服的狮子王来了,个个都很激动,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跟小狮子打招呼,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自己,有利于更好的学习。]    二、自读感悟,交流分享   1、自由读第1、2自然段。   2、师:说说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懒狮子 勤狮子   3、师:你们喜欢哪只小狮子?为什么?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相机板书:苦练本领   课件出示句子: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指名读。   [简要评析: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是多元化的,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雷波特。《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读法,如上述例子:生1突出的是小狮子练习本领的时间久,生2突出小狮子的本领多、难。]   4、师:想不想看看小狮子是怎样练习本领的?   (课件出示:狮子练习、滚、扑、撕、咬的画面)   师:看了以后你有什么话想说?   师:在小狮子练习各种本领的时候,他碰到了许多困难,请同学们想像一下,他会碰到哪些困难?   (此时,同学们的情绪非常高涨,进行各种猜想。)   5、师小结:是啊,面对碰到的各种困难,勤狮子都不怕,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练习本领,我想他肯定能成为一只真正的狮子。那另一只小狮子是怎样做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什么也不干   6、课件出示句子:(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a、指名读。   b、师:你觉得自己哪些地方读得很棒?   7、齐读第1、2自然段。   [简要评析: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想像,鼓励求异和探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读读演演,感悟内化   1、师:钟老师读了第3段到第6段以后,我就和一位老师制作了一段动画片,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等会儿来评评老师制作的动画片怎么样?   2、学生自由读3-6片段。   3、看动画片。(课件出示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无声动画片)   4、看后指名评一评。   5、师:就像刚才同学说的,没有声音,就算有最美的画面,也成不了一段好的动画片,那现在请大家当一回配音演员,给这段无声动画配音。但要做一名好的配音演员,可不容易,想一想该怎样做?(读好懒狮子和小树的对话)   师:说得真棒!请在大家用“ ”划出小树说的话,用“ ”划出懒狮子说的话。(指名学生回答并出示句子)   6、学生自由练读,师巡视。   7、指名学生读。(师生共同评价,必要时教师加以范读)   8、找好朋友对练。   9、多媒体放无声动画,先指名三对好朋友配音。师生评议。   [简要评析:此时的表演(配音),学生会用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中的角色,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对角色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与理解,努力把音配好。通过配音,给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舞台,让学生在合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文本对话,互动学习   1、师:小树劝不了懒狮子,她想小朋友来劝劝懒狮子,你行吗?   (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举手)   2、师:狮子妈妈听了同学们的话,她也很着急,决定和懒狮子谈谈。谁能来当当狮子妈妈,读好她的话。   3、指名读。(师点评,如:你是一位亲切的妈妈,你是一位温柔的妈妈等。)   4、男、女生比赛读   [简要评析:以“小树劝不了懒狮子,她想小朋友一定行!”进行互动,从而使学生感悟到课文要表达的意思,把学习语文与培养良好的品质巧妙地结合起来,没有留下丝毫教育的痕迹,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却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五、词语积累   1、师:这课有几个词语很有趣,我们一起来读读。   课件出示(懒洋洋,慢吞吞)   2、看图片猜词。课件出示画面(金灿灿的油菜花,胖呼呼的小男孩,红通通的苹果,绿油油的秧苗)   3、能自己说一个或几个吗?   [简要评析:多积累,多阅读是新课程提出的语文课堂要求,学生在迁移中说出许多词语,很有成就感。在积累词语的同时注重倾听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渐渐有所提高。]
2023-09-10 22:36:381

幼儿园一等奖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小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或殴打能够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结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小小鸡》是一首外国歌曲创编而来的一首幼儿歌曲,小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我所选择的音乐将情景性和趣味性放在首位,节奏鲜明,形象性强的音乐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另外,活动设计小小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自己喜欢的小小鸡,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二、教学目标的制定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音乐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多种感知通道参与,特别是大肌肉运动的参与,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兴趣和感知音乐的效果。新《纲要》中强调:“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呕吐能够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目标1是本次活动的重点。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皮亚杰指出:在前运算时期(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托班幼儿很喜欢一边哼唱一边做模仿动作,小动物是幼儿最亲密的朋友,幼儿对小动物的叫声及感兴趣。并好模仿动物的动作,因此对这首歌有强烈的兴趣成了游戏的基础,目标2是目标1的基础上进行,又是目标1的突破口,而遵守游戏的规则幽将是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三、活动准备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对音乐的积极性以及帮助他们对歌词内容的理解,加强节奏感等,我适当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动的教具,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1、情景课件。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四、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听小鸡叫,问“谁来了?”幼儿回答,打开课件引出小鸡及音乐。二、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1、引导幼儿看小鸡,模仿学做各种小鸡的动作,激发幼儿的兴趣。2、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学做小小鸡。托班幼儿正处在听觉感官发展时期,听觉的发展比其他感官快而需求多,因此对音乐能表示出明显的情绪反应,这一环节是幼儿的听觉感受及动作感受,使幼儿对音乐有初步的印象。三、听歌曲,讲解游戏规则。1、教师听音乐,表演小小鸡,让幼儿模仿。2、引出鸡妈妈。教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3、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幼儿表演小小鸡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种动作,鸡妈妈来找小鸡,按音乐旋律进行游戏)六、幼儿游戏1、边听音乐,边哼唱歌曲进行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以此来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2、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幼儿园小班说课稿:雨中乐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时下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而孩子们也异常喜爱雨天,他们常常兴奋地谈论着。我们不妨抓住这一季节特征,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去观察、感受、了解雨。二、幼儿情况分析:小班孩子年龄小,他们必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下雨天,他们常常爱往雨中跑:接着雨滴、踩着水坑等等。对雨是兴趣昂然、情有独钟。我们便可利用孩子这个兴趣点,又发生在孩子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三、活动目标设计:1、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受雨声、下雨时的景象,能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2、培养幼儿对雨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四、设计思路:《纲要》在教育与发展之间坚持了“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所以设计整个活动时,我注重强调将教师作为幼儿发展的引导者,支持幼儿的自主发展,在支持中进行有效引导。活动中,我通过几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孩子利用各种感官,去看雨、听雨、接雨、踩雨,启发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去充分感受、表达,实现师幼互动。五、活动准备:1、选择一个雨天开展活动。(但雨不能太大)因为在真实的情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孩子更能真切和更无拘无束地去观察、感受、表达。2、 一些接雨的器具:如盆、碗等(可以是不同材质做的)。3、 每个孩子准备一套雨具:一双雨鞋、伞或雨披。六、、活动过程:1、看雨。首先,我让孩子站在走廊上,直接导入课题:“看,外面下着什么?”“雨落来时象什么?”这时,孩子可利用眼睛观察到的及平时积累的下雨经验展开想象,如:象线、象珠子等等。2、听雨。“雨落下时有什么声音呢?让我们仔细听一听!”孩子对声音是比较敏感的,根据已有经验,他们会很快做出回答“滴答、滴答”教师这时便可启发孩子仔细倾听分辨下大雨和小雨时有不同的声音,雨落在不同的地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如:大雨是哗啦拉、下小雨是淅沥里,雨落在窗户上是叮叮当当、落在树叶上是沙沙沙沙的等等。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让孩子有意识地去倾听,发展了孩子的听觉,也不至于使答案是唯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形象生动的。3、接雨。“让我们用手去接一下雨,会有什么感觉?”幼儿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湿湿的、凉凉的”。同时,教师可质疑:“雨接在手里会很快掉到地上,谁有好办法不让雨跑掉吗?”这时,孩子就会去找各种接雨的器具尝试,在肯定孩子成功的同时又可结合着让孩子倾听雨落在不同材质的器具上又有不同的声音。4、踩雨。最后一个环节我会让孩子撑起雨伞(披上雨衣),穿上雨鞋去充分感受雨、拥抱雨。他们一定会兴奋地去踩水坑、抛接雨,从而进一步满足孩子对雨的好奇、好动,将活动推向高潮,让情感得到升华。
2023-09-10 22:36:491

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语文说课稿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吆喝》写的是现实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吆喝》一文介绍了老北京城街头商贩的吆喝声,那看似平凡、简单,不为人所关注,甚至厌恶的吆喝声,对作者来说,却大有文章,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美好的回忆和怀念之情。学习本文,要使学生体味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乐趣,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同时,在老北京城,各种吆喝声随处可见,五花八门,但作者介绍起来却条理清晰,杂而不乱,学习领悟作者高超的组织材料的手法,以及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所在。但是,如今的中学生对于旧式的“吆喝”是陌生的,这就为教学带来了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增加学生对“吆喝”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地条件,设计有关活动,如让学生走上社会,走上集市,倾听吆喝,搜集、调查、整理甚至可以学上一两句当地的某种“吆喝”。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认识、感受、热爱“吆喝”这门艺术。往昔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都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本文以平易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蕴含的浓郁的生活情趣。   2、教学目标的设定。   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要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揣摩品味文章平易而又生动幽默的语言。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应注意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理解感受“世间万物皆学问,零零总总成文章”的生活真谛。   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通过速读、默读等方法把握文章脉络是学习重点。创设意境体味文章蕴含的浓郁的生活情趣,树立文化大观念,做生活的有心人,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结构、层次:   从学生活动角度主要设计为三个环节:快速阅读——深入研读——选点品读。   2、思路、理念:   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育理念,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习习惯,采取圈点勾画法、交流讨论法、读写结合、情景体验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主的对课文进行研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再创造”,让学生整体动口说动笔写,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合作学习精神。   ①引导入境尽量简洁明快自然得体。   ②明确目标为的是减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无效思维,并有利于学习活动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③阅读方法的指导,重在学生体验,新课标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师应该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是重点之一,而且是下一环节的基础,要视学生情况舍得花时间,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形式要多样。   ④提问探究,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这篇散文的写法及风格,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提高其整体把握、概括提炼的能力,做到从语言品味中领悟内涵,指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地学习语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伙伴间的互动互生是最接近‘最近发展区"的。”因此,这环节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允许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勇于提问质疑,讨论争辩。   3、手段及依据:   教学手段方面,设想运用简单课件辅助教学,做到实用、有效,不搞花样。提供文字材料以提示重点作资料参考,图片画面的运用也仅为激发联想想像而设,坚定语文课堂“文本学习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立场。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   2、培养调查能力、收集整理能力和表演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上集市调查、收集、整理如今当地的种种“吆喝”,研究其规律、特点及价值,探讨其中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2、行动法、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2、归类记录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为抢救文化遗产工作做一点贡献。   (四)教学重难点:   1、品味京味语言,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分析文章结构,学习本文在材料安排及过渡方面的技巧。   3、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列举的词语的音、形、义。   2、提前一周到所在城市的街道上去搜集本地商贩的吆喝声,并做简单的书面描述归类和评论。   教师:   1、搜集当地的一些吆喝声,并进行归类。   2、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增加学生对“吆喝”的了解。 语文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本文主要讲述了新修的公路占据了我家四季常翠的菜园。望着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父亲开辟了一片荒地。在父亲的精心侍侯下,这块原本贫瘠的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黑土地,于是,我家的菜园一年四季都是一片翠绿。全文共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主要是讲我家的菜园被新修的公路占了,所以父亲要重新开辟一个菜园。第二、三自然段讲了父亲选择了后山坡贫瘠的坡地,并撒上了豌豆种子。第五、六、七自然段讲第二年豌豆长成了,父亲把它翻到地里作肥料,并到处拾粪精心侍侯,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了。最后一段讲这快地至今仍是我家的菜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懂得土地能从贫瘠变得肥沃,是由于父亲的劳动,是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从父亲的两次话体会父亲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讨论结尾一段是否多余   [设计思路]   一、抓重点句子感悟。   在阅读教学时,我特别关注父亲的两次对话。第一次,是在我对这块贫瘠的坡地产生怀疑时,父亲信心十足地告诉我撒了种子就会有收获。父亲的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一个人生哲理: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第二次是在我期盼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时,父亲竟然把豌豆全翻在泥土里,当我疑惑不解时,父亲告诉我不能光顾眼前,要学会保养土地,保护资源。从父亲的告诫中,不仅表现父亲是个热爱土地的老农民,有足够的种田经验,而且还看得出父亲能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父亲种地的道理,使我感悟到人生道理:不能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父亲对土地的热爱。   二、充份调动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认真读文的好习惯。   文中写了作者看到父亲早出晚归,看到父亲辛劳一周后的成果——一片刚翻过的黄土地,并没有直接具体写父亲是怎样翻地的,我就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父亲是怎样细心翻地的呢?比如父亲把坡地上的柴草拔掉,刨除坡地里的树根、石头,把坡地的硬土翻松,把大土块砸碎,用簸箕细心筛土等。通过细致入微的想象来感悟父亲的不辞辛苦。   三、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父亲勤劳、坚韧的品质。   如决定开荒到开荒垦地,父亲每天天色未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簸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在读中感悟父亲的辛劳。另外通过父亲用豌豆肥田,拾粪肥田等动作体现了父亲的节俭和对土地的热爱。   四、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突破难点。   文章在讲到在父亲的辛勤劳作下,我家的菜园已经变得一年四季翠绿,像一块翡翠嵌在山坡上,文章到此并没有结束,又写了最后一段,那这一段可否不写,让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写,因为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感受到正是因为父亲的劳动使得我家一年四季蔬菜不断,是劳动创造了一切美好的生活,这段不能不写,它起到了前后呼应,升华主题的作用,表达出我对父亲的热爱,更是对劳动进行了深情地赞美。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出师表》。   新课标指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本文文质兼美,情理交融,实在不可多得。教学应该通过读、背、悟、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得到提高。学习时,还应该结合文章组织相关分析性学习,合理地将语文学习发散到课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二、说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A在学习中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一般知识;   B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用法,能够背诵文章的重点段落;   c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迁移性阅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反复诵读,在读中感知文章大意及内容要点;   B在读中质疑探究、迁移发现;   c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实现师生的相互动;   D引导学生联系本人的生活体验进列多角度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怎样对他人陈述本人的观点和建议;怎样正确对待他人对本人的恩惠;怎样看待本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情感培养绝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联系本人的生活体验,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本人从多角度去思考,得出本人的结论。而学生对诸葛亮人品、气节的思考解读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培养过程、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   1、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   2、由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正确引导学生进列多元化思考。   3、注意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走向完善。   4、重视教与学的双边性,重视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成功的喜悦。   5、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天然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切忌为了完成目标而强列设计教学环节。   6、要借助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和兴趣所在,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将学生对文本本身的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中自主学习。    四、说教学构思   (一)以诗句引入的方式,通过“出师一表”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通过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提出疑难,扫除朗读和理解的障碍。   (三)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标,以教师范读为引子,通过师生共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在理解中反复朗读,把握要点,品味语言。   (四)分析学习,自主探究   学生围绕人物和作品评价或分析其学习中的问题,自我发现,自谈感受,合作探讨。   (五)选背课文,文化积累   学生选背精彩片段,展开竞背,师生共评。 语文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如下:熟悉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一般用法;了   解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是基本篇目、讲读课文,是高一新生所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是:一、怎样学习文言文;二、掌握和使用工具书。因此,本文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在文言文中达到“双重结构”即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以及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本课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   ①特点:《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纪传体通史《史记》,其一保留了丰富的古汉语语言材料和语法现象;其二故事性强、篇幅长,叙述和描写技艺卓著;其三人物形象精神崇高,人格伟大,令人景仰。   ②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一些文言文多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以及了解文言文句式的一般特点。   ③难点:理解作者通过蔺相如这一大智大勇的形象所表达出的先进史学思想——鸿雁“匹夫精神”。    二、教学目标   ⒈学习廉颇、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⒉体会本文把任务放在矛盾斗争的激流旋涡中,调动多种手段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近世境界的写法。   ⒊掌握“负” “幸” “引” “顾”等多义词及“以” “之”等虚词的用法,理解“刃” “怀” “归” “羞”等词的活用情况,正确辨识特殊的文言句式,并能准确翻译。    三、教材设想   ⒈教学本文的教学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识结构,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⒉教法和学法: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教法:循序渐进,分布进行——先辨清词义,再翻译句子;先引导讨论“写什么”,再引导讨论“怎么写”。   (此教法设计意图:①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启发点拨,“导”之有序。②体现教师教学策略上的整体意识和整体观念,即先使学生在“认知”层面整体把握“写什么”,再从“理解”层面通过局部分析学习“怎么写”,以突出整体。)   学法:熟读课文,统观全篇;瞻前顾后,首尾相联;抓住关键,举一反三。   (此学法设计意图:①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以课文为例子,培养并提高其阅读能力,达到“学会怎样学习”的目的。饱罗·郎格朗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终极关怀。②突出了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联系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即既注重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局部与局部的联系,局部与整体的联系,“雕虫”莫忘“雕龙”;又坚持认清主旨,把握读物思想的主导倾向,辨清主次,分别轻重,区别表象与本质,在“雕龙”的前提下“雕虫”。)   ⒊电教手段:投影、观看CSC朗读音像。   ⒋课时安排:4教时 语文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为“民风民俗”,是教育孩子们对祖国的民风民俗有个直观的了解,通过学习,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戴之情。本课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文章,课文主要通过作者对安塞腰鼓场面、鼓声、后生们、舞姿等方面的描述,表现了安塞腰鼓磅礴大气的、壮阔的生命力之美。   遵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学习文中的排比句式仿写句子,感受安塞腰鼓的壮美与大气。   3、能学习作者的“抓住典型场景叙述”的方法,并且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4、能积累、背诵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情感目标:   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出安塞腰鼓所散发出的`生命力之美。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出安塞腰鼓所散发出的生命力之美。   3、能积累、背诵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   1、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出安塞腰鼓所散发出的生命力之美。   教学具准备:   《安塞腰鼓》课件   【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考虑到我们的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我对这篇课文的的教学采取了“以读为主,读中求悟,”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安塞腰鼓的壮阔之美和文章语言文字的优美。   我对第二课时的处理是这样的:.   首先,精心设计导入。   我以安塞腰鼓的视频片段导入课文,让学生了解到安塞腰鼓这一“天下第一鼓”的迷人的魅力。然后以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让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随着我一起走入了课文。学生在浓浓的壮阔的氛围中,极富兴趣地去课文中去找寻有关段落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对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出安塞腰鼓的场面美、后生美、舞姿美、鼓声美,让学生一直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整篇文章的学习。   第二,我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   由于本文是一篇极富激情的抒情性文章,所以对学生的促动很大,在情境中,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我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读,让他们在读中感悟作者感情,感悟自己的感情,想象安塞腰鼓的迷人的魅力。   第三,充分利用课件的优势;   情境的熏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尤为重要。   开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进京城》,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浓浓的大气的氛围,让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进入课文,结合课文的语言文字,开始感受作者的感情;   接着,在教学“场面美”的部分时,我播放了国庆节安塞腰鼓天安门广场的表演视频,壮阔的场面,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安塞腰鼓的魅力,所以学生读课文就读得非常的动情,非常的投入。   最后,我再次利用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在黄土高原的表演,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壮阔的场面中,在同学们的对腰鼓场面深深地迷醉中结束课堂。   【说学法】   在教学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是这样学习:   1、读。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受到安塞腰鼓表演时场面之美、舞姿之美……   2、写。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运用排比句增强语势。不仅积累作者的优美词句,而且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句子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说过程】   一、导入;   课件导入情境,同时老师以饱含感情的语言进行导入,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   二、探究新知:   1、了解作者“抓住典型场景叙述”的方法;   2、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安塞腰鼓的壮美(重点);   3、结束课堂。 语文说课稿 篇6   1、 教师展示搜集来的冰花的图片。并向学生提出观察要求:边看边想像,你   觉得冰花像什么?看完后由学生自由地交流,汇报。   (意图:用美丽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地感受冰花姿态的优美,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发挥他们的想像力,为理解后面三个比喻句的做好铺垫。)   2、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并画出描写冰花姿态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意图:让学生带着美的感受去朗读美文,更能引起共鸣。“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课文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   3、 当学生汇报时,教师相机出示课文句子:“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   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指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一定要醒目地显示出来,并在深入理解前读正确。)   4、 接着,教师以“你觉得哪种冰花最漂亮?”引导学生边看图边   展开讨论。   重点是理解“宽大”、“柔嫩”、“丰满”的三个词语的意思。   教师可以这样点拨:①观察想像一下,像什么树的叶子?(梧桐叶、芭蕉叶)对,这些树叶看起来又宽又大,感受了“宽大”。   ②可以准备一些小草,让学生亲手摸一摸,问问他们“有什么感觉?”感受了“柔嫩”。   ③准备两朵花,一朵饱满的,一朵干瘪点。让学生比一比,感受“哪一朵开得好看?为什么?”因为色彩鲜艳,形状饱满。理解了“丰满”。   最后指导读好三个比喻句,表现出不同的美。   (意图:“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所以教师在此环节中,教给了学生观察想像、动手实践、对比感受等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化难为简,生动直观。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此处得到充分地体现。)   5、教师出示拓展练习,启发学生,“小童的想像力好丰富呀,同学们的想像一定也很丰富,你觉得冰花还像什么?”它像( 的 ),像( 的 ),像( 的 )。   (意图:“学以致用”,及时拓展,有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借此渗透比喻句的概念。这个练习要求不能太高,应充分考虑到各各层面的学生,以激发想像为主,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   5、 在感受了不同姿态的冰花后,再引导学生读书,“冰花还美在何处?”重点理解“一束束”、“一朵朵”、“晶莹”、“洁白”。这些词语体现了冰花的多,质地和色泽的美。然后指导读好整个句子。   (意图:这半句是从另外几个角度去描写冰花的,所以也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细心体味去理解,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6、 在启发学生:“看到这样美丽的冰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惊奇、赞叹)然后来学习第一句。还是通过唤起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的感受来理解什么是“惊奇”?就是“惊讶”、“奇怪”。小童和我们有一样的感觉。 接着出示小童的话。指名读。引导喊出惊奇的感觉。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意图:这又是一次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词语的例子,朗读时加上动作更能提起学生们的兴趣,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动态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7、 在学句的同时,相机学习生字“他”、“它”。   教师指着句子中的“他”问:这个“他”是指谁?学生说“小童”。教师解释:他是个男孩子,所以用“亻”。紧接着启发学生,“你会不会记‘他"字?”学生肯定会用上一课中的“她”来记忆,教师抓住切入点,再追问下去:“文中‘她"是指谁?”学生异口同声“大海”。教师点拨:作者把大海比作妈妈,妈妈是女的,所以用“女”字旁。教师再指着句子:“它”在课文中是指谁?学生答:冰花。 师:冰花是人吗?生:不是。师:所以用在除人以外的事物上的是“宀”宝盖头的“它”。   8、 出示练习,及时巩固。   选字填空:   她 他 它   (1)( )是我哥哥。   (2)妈妈拿着( )的书,走进了房间。   (3)( )是一只可爱的小猫。   (意图:随课文识字,可以将字的音、形、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三个字是本单元识字的难点,把它们放在课文中,结合所在的句子,利用得天独厚的现成的语言文字环境来,将字音和字形相结合着来理解,直观生动,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及时练习,巩固加深,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9、齐读全段
2023-09-10 22:37:061

《祖国在我心》幼儿园大班社会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祖国在我心》幼儿园大班社会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社会《祖国在我心》,热爱祖国教育一直以来是一个传统而又经典的教学内容,《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与各项活动之中。"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我教学的重点。研究表明,3~6岁的孩子正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我园现在使用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台湾信宜基金出版社合作开发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由于教材来源于台湾,在小、中、大班的教材中都没有关于"热爱祖国"方面的主题内容。但这个关于民族灵魂的教育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学习的,金秋十月,人们将迎来最为盛大、喜庆的节日--祖国母亲六十周岁生日。"十月一日是谁的生日?""中国到底有多大?""我们中国有什么?"……这些都是孩子们想了解的。于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即将到来的国庆节,以及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班内开展"我爱祖国"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知道自己是中国娃,知道中国娃的特征;了解我们祖国的全称;认识祖国的国旗、国歌、国徽;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怎样的?等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弘扬祖国的正气,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基于此,我精心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就本活动我确定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知道祖国的全称和首都的名称,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   2、认识国歌、国旗和国徽,知道它们是祖国的标志,知道十月一日是我们祖国的生日。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根据目标,我把本课的重难点定位于:知道祖国的全称和首都的名称,能在地图上找到中国;认识国歌、国旗和国徽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知道它们是祖国的标志,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为了有效突破重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通过讲述巩固幼儿对祖国的认识,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幼儿能够理解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较为抽象的"祖国"这一概念。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景游戏之中,我将积极树立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序。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参加过幼儿园的升旗仪式、看过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电视等。   2、教具准备:《祖国在我心》课件一套。   3、心理和环境准备:   培养爱祖国的情感,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不可忽视,注重创设教育环境,是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在活动室的四周张贴中国地图;贴上国旗、国徽和各种抗日英雄故事的图片以及天安门、长城等有代表性标志的图片;做到让每一堵墙壁都说话,以"动情"到"晓理"过渡,使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步产生爱祖国的情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活动中我较多地采用直观教学法,结合本园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具有网络探索室后幼儿会操作电脑的有利因素,综合考虑学科特点、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幼儿的年龄及认知结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并有效落实于实践中。为幼儿理解抽象的内容展示一种情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有效辅助教学过程,将重点、难点内容巧妙突破,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还结合运用交流讨论法、审美熏陶法、游戏法、多种教法加以整合、层层深入。   三、说学法:   幼儿园的教育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积极创设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运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经验,培养能力。在活动中,我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有趣的气氛和愉快的体验中参与活动,努力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指导幼儿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幼儿都受益,让每个幼儿都发展。从而促进学习方法的落实,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了多种感官参与法,每一个环节都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看一看、听一听、找一找、想一想、认一认,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并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认知的过程和结果,了解有关祖国的基本知识,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此外,活动中我还采用了体验法,让幼儿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向国旗行注目礼,由于幼儿亲身体验了升旗敬礼的情节,有直接的经验,当以后再听到国歌、再看到国旗国徽时会有一种神圣的特殊的爱国情感。   四、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认知-情感-行为"三大块,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科技,是"以人为本"的,人,终究是科技的灵魂!我这次说课时演示的课件,不是图教学使用时的方便,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做的话,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幼儿的思路引到电脑既定的流程上来,这样太程序化,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我选择的是多个按钮式组合课件,幼儿想到什么可以随时点击使用的单个独立小课件,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在教学时会更加游刃有余。同时根据幼儿认知、情感发展规律,通过创设教育环境,灵活运用体验感受、信息交流、自主活动、积极表现等多种教育方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具体的"教学过程为:   (一)开始部分:听听、寻寻,激发幼儿的兴趣。本环节预设用时5分钟。   1、听一听,知道祖国的全称。(播放课件《大中国》)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请幼儿边倾听热烈激昂的歌曲《大中国》边欣赏与歌曲内容匹配的画面,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初步了解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家名字叫中国,它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富饶的国家。   2、寻一寻,我们的祖国在哪里?(播放课件《祖国在哪里》)有句话说得好: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在动手过程中不仅易于引发兴趣,拓展思维,也有利于每一位幼儿自主、独立、创造性的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由于我园具有网络探索室,大班孩子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技能,于是我让幼儿观察电子地图的各个版面,并请幼儿逐一点击画面倾听电脑中提示的国家名称,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动手操作帮助幼儿形成表象、建立概念。幼儿在点击画面、倾听声音、寻找自己国家的游戏中了解中国在地图上的位置。   (二)基本部分:国歌声声、国旗飘飘、国徽闪闪。本环节预设用时20分钟。   1、想一想,中国地图像什么?(播放课件《祖国像什么》)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中国地图,让幼儿充分发挥想像,自由交流和表达,说说我国的地图像什么?待幼儿自由交流后演示课件,让幼儿明白中国的地图像只大公鸡。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思维的特殊形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找一找,首都北京在哪里?(播放课件《祖国首都》)有关祖国的基本知识比较抽象,光靠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更是不可能掌握的。只有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把电、光、形、声多种媒体组合起来,创造有利于教学的学习情境,使幼儿充分领略视听效果,积极主动地学习。于是我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点击地图中的圆点,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所在地,并逐一认识北京首都的著名建筑物--天安门、长城、天坛以及聆听讲解员的讲解。   3、辨一辨,雄壮的国歌。(播放课件《国歌声声》)在这个环节中,播放三种不同类型的乐曲,请幼儿辨别哪一首是我国的国歌,音乐鉴赏它不仅让我们在民族文化和不同的精神氛围下感受来自各方的熏陶,还让人对各个地域的人文、物质、感情、活动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能通过音乐这面镜子照射出更广阔的大千世界。幼儿通过辨别,知道这首乐曲叫《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高唱的战歌,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人们无论何时何地听到这首歌,都会热血沸腾,充满希望,心中升起对祖国的崇高敬畏与仰望。   4、认一认,鲜艳的国旗。(播放课件《国旗飘飘》)   (1)出示众多的国旗,请幼儿自由谈谈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并指认出我国的国旗。并讲解国旗的象征意义:红色表示热烈,象征革命,祖国大地似红霞一片。多媒体教学便于给幼儿提供知识素材,使每个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构建知识体系,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2)动手操作可以让幼儿经历、感受、体验全部过程。于是组织幼儿开展电脑操作游戏--制作国旗。运用电脑给国旗填上合适的颜色--红色,添上一个大五星和四个小五星。   (3)启发幼儿谈谈在哪些地方见过国旗,在什么场合看到过升旗活动。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设计这样的即时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4)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因此,我播放国歌,学习向国旗行注目礼,培养幼儿尊敬国旗、国歌的情感。   5、看一看,庄严的国徽。(播放课件《国徽闪闪》)演示课件,老师介绍国徽的组成部分以及象征意义。知道国徽、国旗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尊重国旗、国徽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通过音乐鉴赏、动手操作、口语交际、亲身体验等多种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三)结束部分:共庆国庆节,将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本环节预设用时5分钟。   1、想一想,庆祝国庆节。   讨论:你们知道哪一天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呢?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呢?大家为什么这样热情地开展庆祝活动?我们怎样庆贺我们国家的生日呢?   自主讨论交流,让每个幼儿充分地阐述自己的见解、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在自己表达和倾听别人的阐述中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   2、庆一庆,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美好祝愿。   在《大中国》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结伴载歌载舞,表达自己内心对祖国母亲的美好祝愿。这样,首尾呼应将本次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结束本次活动。   (四)活动延伸:   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应该留给幼儿更多活动的余地。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就是依据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为根本出发点,优化幼儿的活动空间,以吸引幼儿主动投入,主动参与。为次,安排了教师和幼儿一起装扮教室,营造欢庆气氛,迎接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全园教师在升旗活动时,以身作则,表现出对国旗和升旗仪式的崇敬来感染幼儿等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到底。   (五)区域游戏:   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经,它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于是我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区域游戏有机整合。在建构区提供大小不同的积木,让幼儿自己去建造天安门、长城等祖国名胜。在美术区中提供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材料,画画天安门、制作五星红旗等。   (六)家长工作:   陈鹤琴认为,儿童好模仿,易受成人的暗示,而且易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开展家园合作的内容有: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有时间带幼儿出去旅游,领略祖国的美好风光;家长和幼儿共同玩中国地图的拼板游戏;带领幼儿观看能理解的时事新闻,通过故事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等活动。   幼儿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对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刻在心里,才能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幼儿爱祖国情感的形成是长期教育的结果,只有课内与课外相通,教学与活动结合,幼儿园与社会携手,让幼儿听得见,看得懂,摸得着,做得到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持之以恒,为幼儿从小爱祖国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的心田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洒思想的种子,就会得到行为的收获。我愿在幼儿的心里及早地播下闪烁着爱祖国光辉思想的种子,让他们开放出美好的情操之花,结出丰硕的道德行为之果。
2023-09-10 22:37:141

体育课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体育课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体育课说课稿1   一、说目标: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二的目标,以及四年级孩子的特点,确定本课目标如下:   1、90%的孩子能列举并做出简单的技巧动作,并能说出所做技巧动作的术语,如:前滚翻、跪跳起等。   2、80%的孩子能做出2—3个技巧动作的组合练习,并能够努力展示自我,体验在活动中成功的心理感受。   3、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孩子良好的协作、竞争意识。   二、说教材: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为《技巧组合》,为技巧单元第四课时。依据本课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能做出简单的技巧组合动作,并说出动作术语;教学难点为: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怎样进行技巧动作组合。根据(水平二)四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在教师正确引导下,使孩子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来进行技巧组合练习。并配以孩子喜爱的奥运火炬接力的游戏,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   三、说学法:   四年级孩子对于一些技术性的东西不是很感兴趣,但通过低年段和前两个课时的教学,该年龄段孩子对前滚翻、后滚翻等一些一些简单的技巧已初步掌握,在此基础上利用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达成本课的预期目标。预测:根据本课的特点,孩子积极参与练习,大胆、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学习情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技巧动作组合练习,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四、说教法:   (一)说教法:   1、谈话启发法:通过语言导入,创设情境(游玩体操训练馆)营造一种欢快的氛围,以调节孩子的学习情绪。   2、复习法:引导孩子复习以前所学技巧动作,进一步巩固动作技能。   3、游戏教学法:敢于打破过去陈旧的准备活动框架,利用游戏来启发、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练习。   4、评价法:以鼓励为主,适当引导,运用随堂口头评价。   (二)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提出问题,让孩子自主寻求答案。   2、合作学习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分工,围绕如何组合技巧进行探讨、研究,有绪地进行练习。   3、探究学习法:教师设疑,让孩子自主协作,探究。   4、互评互帮法:通过相互观察,相互交流讨论,相互评价,互帮互学。   5、分层学习法:对基础好的孩子,提出进行多个技巧的组合练习,并可插入一定难度的技巧动作;对基础差的孩子,利用简单的技巧动作,进行2—3个动作的组合练习。   五、教学流程图:   活跃气氛、—主动参与、—自主学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创设情境自主游戏,复习技巧了解知识,寓趣于乐,合作探究体验反馈   六、教学过程:   本课以技巧组合为教材,搭配奥运火炬接力游戏教材,整节课以游玩体操训练馆,迎接2008北京奥运为主线。让孩子自主学练、探究学联,使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技巧组合动作。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协作竞争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   1、激情引趣   教师采用谈话启发法创设情境开课,让孩子了解一些有关奥运体操项目的小常识,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分组以开火车,开汽车等形式去游玩体操训练馆。   2、主动参与   教师启发诱导孩子通过分组合作游戏,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完成准备活动。孩子在自主游戏的同时,教师边巡视,边诱导,并参与游戏。   3、自主学练,合作探究   (一)学习技巧组合   通过教师设问我们学国哪些技巧动作?从而引导孩子复习以前所学技巧动作,并进行分组练习,展示,互动评价。在孩子展示单个动作并进行评价后,教师设疑能不能把这些单个动作组合起来进行练习?让孩子带着疑问进行分组讨论、探究、练习。教师并巡视辅导,然后再进行展示、互评、互学、互练,从而进一步巩固技巧组合动作练习。   (二)游戏奥运火炬接力   奥运火炬接力是本课的第二教学内容,是在传统游戏十字接力的基础上,根据四年级孩子的特点,通过设置障碍、变换距离、变换组别的方法而进行改编的游戏教材。教师通过语言导入游戏教学,引导孩子设置山峰等障碍,通过变换距离、组别进行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运动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3、交流分享、身心恢复   4、垫上舞蹈《让我们荡起双桨》:伴随轻松的旋律,孩子坐在小船上以舞蹈形式恢复身心,结束本课。   体育课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爱护牙齿》,这节课是《体育与健康》省编教材的教学内容。   1、教材简析:   人人都有一副牙齿,拥有一副好牙齿是健康的体现,那怎么样才能够爱护好自己的牙齿呢?今天这节课意在培养学生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牙齿的部位、名称,知道蛀牙是怎样形成的。了解爱护牙齿的一般常识。   (2)技能目标: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孩子懂得养成良好的爱护牙齿习惯的重要性,保护好牙齿。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懂得爱护牙齿的重要性。   (2)难点: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4、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牙齿模型牙刷刷牙方法的课件每组一个盆(提供学生刷牙吐水时使用)。   (2)学生准备:每人一面小镜子每人一套刷牙用具(课前在水杯中放入多半杯凉水,以备课上练习刷牙时使用)。   二、本课使用教法、学法   教法:我针对一年级小朋友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采用"激趣导入"法,出示谜语,揭示课题。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并通过讨论、练习、游戏等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知识,完成教学目标。   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看、听、练、议、评、想、唱的学练方法在开心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懂得正确的刷牙方法,明白爱护牙齿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一堂课巧妙的开头设计,能将学生推到最佳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为随后的智力活动提供适宜的背景。由于本课的教材是"爱护牙齿",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个谜语来揭示本课课题。   2、让学生观察牙齿,了解牙齿的结构   由教师出示牙齿模具,讲解牙齿的结构、名称以及每个牙齿的作用。再请学生拿出小镜子来观察一下自己的牙齿是否健康。   3、交流蛀牙的体验   (1)播放动画《小红脸和小蓝脸》,学生思考回答:小明是怎么会牙痛的?教师总结:早晚不刷牙,饭后不漱口,睡前吃甜食(如糖果、饼干等),把食物残渣藏留在了牙缝里,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蛀牙。   (2)教师播放课件看一名小朋友有了蛀牙后的情景,让学生加深印象。   (3)学生分四组讨论:如何预防蛀牙?再进行交流:为什么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切记:睡觉前不吃糖果、饼干等甜食。   (4)师生共同小结:要爱护好我们的牙齿,就必须改掉一切不良的用牙习惯,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甜食,而且还要注意用牙卫生,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希望小朋友们都能明确: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   4、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这一阶段分为三个步骤:   (1)首先,教师出示牙齿模具,演示错误的刷牙方法和正确的刷牙方法,让学生来分辨,从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学生讨论:   1、怎样刷牙才能将牙齿刷干净?   2、比较横刷、竖刷两种不同的刷牙效果,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2)其次,播放正确的刷牙方法课件,引导学生练习,鼓励学生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刷牙。正确的刷牙时间为5—8分钟。   儿歌:小牙刷手中拿,我们大家来刷牙,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要上下来回刷,小朋友们要记住,保护牙齿不能忘。   (3)最后,播放课件"刷牙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让学生把正确的刷牙方法牢牢的记在心中。   四、小结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会送给每位小朋友一张"刷牙星"累积卡,鼓励小朋友们能够每天早晚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体育课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这套武术操的演练得到美育熏陶。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因此这套武术操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操的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为学生以后学习简单武术奠定初步基础。这套操虽简单易学,但对从没接触过武术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套体操应注重发展学生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逐步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操兴趣,同时注重学生的武德教育,学操应从“抱拳礼”开始,抱拳礼结束。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规范其行为方式,从一开始就应该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1、小学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   2、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怕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表现自我。因此,一些带有武术基本动作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套武术操雏鹰展翅恰恰是一项刚、柔兼备的项目,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武术操—雏鹰展翅动作名称和顺序,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领会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做到路线清楚,身形、步形、掌形、拳形正确到位。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动作、手形、步形正确到位。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正确到位。   四、教学方法运用   1、教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大胆运用创新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首先采用情绪激励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采用示范法、镜面示范法,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   2、学法武术操—雏鹰展翅,学生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自我揣摩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3、重点让学生练习步法中的踢腿、侧踢腿、马步、弓步、虚步和手形中的上下对称左右抻拉等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手形步形的节奏感,逐步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   体育课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告诉我们: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开心一刻》这节体育游戏是通过玩塑圈,让幼儿掌握膝盖套圈走、跳的技能。塑圈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器械,但他们玩的花样并不多,不是拿来转呼啦圈,就是用来跳圈、套圈。因此,选择本节体育游戏,让幼儿既感到亲近熟悉,又觉得新奇,对老师来讲,既符合孩子的现实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快乐。”本节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中,使幼儿感受并体验滑稽人走路的动作和快乐,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以游戏情节把膝盖套圈走、跳的动作巩固、贯穿活动始终,增加了活动的情趣。同时,大班的孩子已经渐渐萌发了一定的规则意识,因而活动中提出了一定的规则意识。   二、目标分析:   我们都知道,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纲要》及所选教学内容,以布垆坶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是:   1、掌握用膝盖套住圈走、跳的动作要领。   2、动作协调灵活,能积极动脑探索有效的合作方法。   3、体验游戏的滑稽和快乐。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把塑圈套至膝盖,两腿分开套住圈,不让其掉下来,在场地上自由地走、跑。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动作协调灵活,两腿分开套住圈,不让其掉下来,能积极动脑探索有效的合作方法。   三、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动,我做了如下准备,提前带幼儿看杂技、滑稽表演,每人一个塑圈,彩色纸帽若干,动感欢快和舒缓轻柔的音乐。   四、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该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纲要》的指导方针是深入老师心底的教育理念。本次活动我始终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的,除了用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外,我还采用了以下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1、讲解示范法:在明确讲解膝盖套圈的动作要领及活动规则时,采用讲解示范法。   2、交流讨论法:通过练习、集中交流,再练习再交流,使教师和幼儿共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活动中出现的不正确姿势和特殊情况,师生共同探讨使之得到经验的积累和提高。   3、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分散练习,纠正部分幼儿不正确的动作,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跳法,及时对勇敢的幼儿加以鼓励。   此外,我还采用了对比法、语言提示等方法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说学法   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由此可见,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为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要地位,更好的达到教育目标,因此本次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采用了以下学法。   1、游戏法:游戏活动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纲要》也重申“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的为基本特点,满足幼儿身心需要。游戏过程能激发幼儿一直以积极、轻松、愉快、自觉的心情参与活动。”因此,整个活动我运用游戏的方法贯穿教学全过程。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想这次健康活动《开心一刻》一定会对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快乐,和勇于挑战的精神也将会永远让他们回忆。与此同时他们不仅学会了正确的膝盖套圈走、跑的方法,也会回忆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情景,从而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3、自主探索法:尝试和探索是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最佳途径。这个过程对于成功和失败对幼儿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做为组织者,提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尽情发挥的空间,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比组织练习更符合幼儿的天性。活动中,我让孩子自主的尝试、自主的探索膝盖套圈走、跳的的乐趣。   五、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的环节来组织此次活动,活动流程为:   (一)热身活动:   热身运动是开展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环节。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的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活动开始,我和幼儿谈话,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过哪些杂技、滑稽表演?然后通过创设情景——杂技团要招收会玩塑圈的滑稽人去演出,你们想去吗?这一情景很快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孩子们情趣很高,精神饱满。在老师带领下,和着音乐做热身运动,使幼儿身体的各个关节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松,从生理和心理为即将开始的游戏活动做好了准备。   (二)基本部分   这是本次活动的核心部分,活动重点的掌握,难点的突破以及目标的完成都是在这部分中逐步完成的。   第一步是探索圈的玩法,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让幼儿自由探索塑圈的多种玩法。在幼儿热身运动后,我引导幼儿“我发现你们每一个人都很棒,但是想成为滑稽人,要会玩塑圈,你都知道塑圈的哪些玩法?”引导他们想出玩塑圈的多种玩法(滚圈、跳圈、转圈、套圈等),并亲自尝试,教师仔细观察幼儿,随机指导。教师接着和幼儿谈话:“谁想来表演一下你是怎样玩圈的?”教师请出1至2位幼儿表演玩圈的方法。这样让幼儿有机会表演自己的方法,又可以看到别人的方法,互相观察学习,提升经验。   2、学习用膝盖套圈走、跳的动作,重点指导:   (1)这一环节我通过和幼儿谈话“你们玩圈的办法真多,杂技团决定破格将你们都录取成为小滑稽人,高兴吗?谁能来说说滑稽人是怎样走路的?你能加上塑圈来学一学吗?”幼儿自由探索膝盖套圈的玩法。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设问质疑法,引导幼儿经验交流、讨论交流,思考新的玩法。既肯定了幼儿的成功经验,又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使活动得到了延伸。   (2)接着,教师和幼儿谈话交流膝盖套圈走、跑的动作要领,“圈放在哪个位置,腿怎样才能跳的又快又好?”幼儿回答后教师示范膝盖套圈跳的动作。之后,教师通过引导:我走的滑稽吗?现在小滑稽人跟着大滑稽人一起来玩。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进行膝盖上套着圈快速向前走、跳的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针对膝盖套圈走、跳的动作要领进行示范,目的在于让幼儿能动作协调灵活的用膝盖套住圈走、跳。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两人合作套圈走的玩法:   在进行了膝盖套住圈走、跑练习的基础上,这一环节中,我对幼儿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尝试两人合作套圈走。我通过引导:小滑稽人还要学会和别人合作套圈走的本领呢,你们能不能试一试?幼儿的兴趣有一次被激发了起来,他们又投入到了新的探索活动中,整个活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层深入。   4。进行游戏“取帽子比赛”。   幼儿分成四队,进行“滑稽”比赛,我引导幼儿“刚才呀,杂技团又传来消息,他们要通过取帽子比赛,找出一组最滑稽最厉害的小滑稽人去参加演出,你们有没有信心赢得比赛?”比赛的情节再一次激发起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大班幼儿已经开始注重结果,比赛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合作性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本环节中,我设计了两次比赛,在第二次比赛中,我增加了难度,设置了“小水塘”障碍物,引导幼儿跳过障碍物,取得帽子后返回。这一环节中,利用比赛的方法充分发挥了每一个幼儿的潜能,让幼儿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提高运动的负荷程度,使肌体更加协调、灵活,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得到了全面发展。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我通过发奖牌、喝饮料等情景,在音乐声中带幼儿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体育课说课稿5   一、说内容:   高中二年级篮球中的行进间运球上篮、短跑中的蹲踞式起跑。本课确定,行进间运球上篮为主教材,短跑中的蹲踞式起跑为辅教材。   二、说教材:   行进间运球上篮技术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上篮技术,目的是让学生们明确上篮时影响个体间联系的整体配合的重要纽带,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们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选择运球、传接球的能力及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重点是手控制球的能力,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难点是传接球的准确性、成功率。   蹲踞式起跑重点在五指支撑,难点在臀部抬起时的重心前移,注意力集中。   三、说学情: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40名男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们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们已初步了解了蹲踞式起跑,但对于这样的技术动作,在练习的过程中一点要注意动作细节。   四、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行进间运球上篮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行进间运球上篮中起跨点的位置;70%以上学生能结合运球、移动、跑动和上篮等各种技术进行综合练习;9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蹲踞式起跑方法。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五、说教法设想:   1、行进间运球上篮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进行,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蹲踞式起跑比赛跑的方法,使内容丰富,增加趣味性。   3、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   4、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六、说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和保健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和保健能力。   七、说教学流程:   热身→运球进场、徒手操   ∣   主教材→教师:提问、要求、巡视∣   (行进间运球上篮)→   ∣→学生:听、练、论、创、演。   ↓   辅教材→教师:传授知识、线路指令、讲评练习。   (蹲踞式起跑)→   →学:图形跑练、定时跑练、反馈评价。   整理、→放松、小结、作业。   ↓   下课、→回收器材。   八、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28——31%,练习强度中等偏上,蹲踞式起跑时强度达最高峰。   九、说课堂情感氛围:   1、激发兴趣;   2、积极思维;   3、协作互助;   4、守纪、紧张、奋进、活泼。
2023-09-10 22:37:371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指导:《不确定现象》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的第一课时。新《课标》在小学第一学段安排的“概率”学习内容主要有: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实验。本节课学生是在对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二、说目标、重点、难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会、认识、总结。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和本班情况,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重点、难点。 (一)知识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摸棋子游戏,体验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正确地描述这些现象。 2、能列举出简单的不确定事件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知道其不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 (二)能力目标: 能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观察、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领悟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 【教学难点】 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 三、说教学方法 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直观演示或游戏切入较容易被他们所接受。我校地理位置特殊,一半以上学生是农村外来人员的子女。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较差,如果用常规的单一说教形式教学,收效甚微。因此,我根据这些特点,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方法,设计了几个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新知。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开门见山引入、师生互动学习新知、引导学生学习、点拨学生迷惑等。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规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不确定现象》这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手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判断,自己总结出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突出主题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不过我们做游戏是有目的的,我们要通过做游戏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不确定现象》,不知你有没有信心学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 (二)例1的教学。 1、活动一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个盒子,看看我往盒子里放的棋子(全是黑色的),猜一猜老师摸出的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色。 (师摸) 师:为什么我每次都能摸到黑棋子呢? 生:因为你放进去的全是黑棋子,所以每次都能摸到黑棋子。 师:我可能摸出白棋子吗?为什么? 生:不可能。因为盒子里没有白棋子。 师:可能摸出其他颜色的棋子吗?为什么? 生:不可能。因为盒子里根本没有其他颜色的棋子。 师:如果我把盒子里的4个黑棋子换成白棋子,使得白棋子、黑棋子的数量同样多。老师继续再摸,想一想老师摸出的一个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说话时放慢速度)猜猜看? 生1:白棋子。 生2:黑棋子。 生3:也许是白棋子,也许是黑棋子。 (师继续多次摸棋子) 师:为什么老师这次既可能摸到黑棋子又可能摸到白棋子了呢? 生:因为盒子里有黑棋子,也有白棋子。 师:也就是说,这次摸棋子出现了两种可能。可能是……(生齐答),也可能是……(生齐答)。 ( 设计思路 :通过“生猜师摸”的摸棋子游戏,很容易就达到师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教会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表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学习新知埋好伏笔。) 2、活动二 师:下面老师再改变盒子里黑、白棋子的数量,变为7个黑棋子、1个白棋子,我们看看,是摸中黑棋子的次数多,还是摸中白棋子的次数多? (生举手回答,进行猜测) 师:想不想自己摸棋子来验证猜测? 生:(几乎异口同声)想。 师:那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出示“小组合作”的操作步骤) (各学习小组摸棋子、统计、讨论。教师巡视学生实验结果。) 师:请组长汇报小组交流情况? 师启发学生总结规律: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指名回答) (设计思路:对儿童来说,概率知识是很有吸引力的,动手收集数据的过程常常体现为令人愉快的游戏。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体会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展示个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环节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使他们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同时促进学生性格的完善与发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规律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3、即时练习。(课件出示) 箱子里装着10个红球,2个白球。小明从箱子里摸一个球,摸到的球可能是( )球、也可能是( )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更大。 想一想:从中摸一个球, ⑴要使摸到的球一定是红球,应该怎么办? ⑵要使摸到的球一定是白球,应该怎么办?、 ⑶要想经常摸到红球,也就是红球的可能性大些,应该怎么办? ⑷要想偶尔摸到红球,也就是红球的可能性小些,应该怎么办? ⑸要使摸到红球、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应该怎么办? (指名口答) ( 设计思路:由形象的游戏活动过渡到抽象的语言表述,检测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引入词语:经常、偶尔,渗透语文知识加强学科整合) (三)例2的教学。 1、情景引入 师设计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猜猜谁中奖的可能性大 大家先猜然后进行验证。 老师和一名学生配合摇20次转盘,一名学生记录统计,其他观察、监督,把得出的结果填课本上。 师启发学生总结规律:老师转到哪儿的可能性大,哪儿的可能性小?为什么? 生:转到小羊的可能性大,转到小猪和小狗的可能性小。因为小羊的区域多,小猪和小狗的区域少。(答得好发奖品书签) 2、知识拓展 师:“如果让你用这个转盘设计摇奖活动,你想让获奖的人多一些怎么设计?想让获奖的人少一些怎么设计?想让获奖的人数和不获奖的人数差不多怎么设计? 生1:我把区域大的设为中奖区获奖的就多些。 生2:我把区域小的设为中奖区获奖的就少些。 生3:我把两种区域设为一样大,获奖机会一样多。 …… ( 设计思路: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的数学。可能性问题在儿童的生活中接触还是比较多的。从转盘游戏到摇奖设计,让学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可能性。) 3、书面练习(课件出示)
2023-09-10 22:37:461

请问,有谁知道哪有说课稿或教案与课件一起下载的网站,谢谢!

我是保定的学生,我想找初中七年级上的语文课件、教案和说课稿,我的语文书在百度上,你可以输12999语文站,打开,上面什么都有。我就是老师,20多年
2023-09-10 22:37:583

高一语文下册优秀说课稿范例

1.高一语文下册优秀说课稿范例 篇一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氓》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首诗歌的学习中,教师要加强诗歌鉴赏的指导,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这对学生今后鉴赏诗歌起着引领作用。   (三)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学习通过对比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体味本诗赋、比、兴艺术手法的作用。   3.了解《诗经》中反映的古代社会的爱情的悲欢,感受人文之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本单元和课文内容要求,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分析,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味“赋”“比”“兴”艺术手法的作用。   二、说教法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因此,我将选用诵读法、提问法来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所采取的研究态度。”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在激趣和质疑中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教学中我将进行以下学法的指导:   默读感知法、答问法、质疑法、讨论法。 2.高一语文下册优秀说课稿范例 篇二   (一)教材地位   《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   (二)学习目标   了解《诗经》的特点,分析比兴手法。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说学法:   学生学法:   1、讨论交流法;   2、个性展示法;   3、课堂辩论法。   设计意图:讨论交流的法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形成自我观点后的沟通交流,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更有助于学生新观点的形成和完善。个性展示法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为书面的鉴赏分析打好基础。课堂辩论法的.应用使得课堂不同的观点立场相互较量,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探究。   说教法:   教师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归纳法。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永远离不开朗读法,在本次课的设计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包括配乐朗诵,学生朗诵喜欢的诗句,背读和教师引读。让读书声读书声真正的弥漫在诗歌的课堂。本课以以主问题的设计带起全文的赏析,因此学生的分析鉴赏在课堂的呈现上会显得有些零散,教师借用点拨、归纳的方法,结合板书的设计能够增强课堂的条理性,使得学生的发言更清晰。 3.高一语文下册优秀说课稿范例 篇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蜀道难》,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做解说。   一、教材分析   《蜀道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本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意境,提高对诗歌的感悟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本文是李白在长安时为了送友人入蜀而作,属于一篇古体诗。   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李白豪迈飘逸的诗歌特点,整体感知诗歌寓意。   2.反复诵读,鉴赏诗歌的意境美,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   3.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与体味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二、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确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只有反复的诵读学生才会理解诗歌的美。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当学生陷入迷途时,教师要适时的启发、点拨。   教是为了学,教师的教授只有在学生那里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我所任教的班级属于音乐班,学生语文基础较好,并且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所以,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本课根据诗歌的特点采取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   教学手段上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   三、教学过程   本课我计划一课时完成,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回忆李白的诗句导入,大多数学生可能会想到“床前明月光”“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诗句,由此得出李白诗歌一个很大的特点,奇特的想象,夸张的表现手法。从而引出《蜀道难》。此环节意在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引发他们更大的学习新课的兴趣。   【环节二】认识李白   此环节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发言完成,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课前预习情况。   【环节三】诵读感悟   诗歌学习重在诵读,所以,此环节首先设计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来朗读,初步感受诗歌意境。然后师生共同欣赏flash配乐朗诵《蜀道难》,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将诗歌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此时,学生的情绪已被诗歌感染和打动,再以配乐的形式让学生学生集体朗诵,加深理解。   【环节四】讨论文本   学生上一环节通过充分地感受诗歌,已经有较深的印象,本环节主要用讨论法、启发法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艺术技巧。新课标对古诗文的学习要求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讨论解疑.把提出的问题交给学生解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且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在这个环节要给予正确的点拨。   例如当学生讨论本首诗歌的主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说法,最后确定一种最有据可循的说法“送友人入蜀”。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同时又使理解不发生偏差。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在艺术技巧上,由于学生对夸张这种修辞很了解,所以会很容易发现原文有多处夸张时,而学生没有意识到的手法,则需要教师点拨。   例如学生提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时,教师要适时的补充虚实结合的手法。   这样,看似无序地问,实际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环节五】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李白的《送友人入蜀》,评析诗歌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并且与《蜀道难》进行比较阅读。此环节意在扩展学生课外知识,同时深化对教学重点的理解。   【环节六】作业设置   背诵诗歌。意在通过背诵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4.高一语文下册优秀说课稿范例 篇四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在“新课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通过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和正义行为。学好这篇文章,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   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②、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浅近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   难点: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影视资源,通过多媒体进行文稿演示。尤其是“易水送别”和“刺秦”两个精彩片段。展示历代文人对荆轲刺秦或褒或贬的诗词。   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由于本文主人公所置深的特定时代背景,学生已经习惯接受传统赞赏荆轲的观点,甚至形成思维定势,因此作为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形成个性化的认识。   (二)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重在提高学生古文能力。学习的动机是来自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三)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本节课,我以语文学习普遍规律“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为指导而设计教学,以教给学生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为目的而推进教学,以“情”为突破口,以“读”贯穿始终,期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依据:对于教师的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将借助多媒体的手段,运用朗读法,启发探究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5.高一语文下册优秀说课稿范例 篇五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单元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阅读现当代散文,学会在总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的基础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学会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学会体会散文语言的美感。   2、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特点,特制定两个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理解本文主旨,让学生建立起感受生活美的意识。   (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散文语言。能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学会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就确定为:理解本文主旨与鉴赏本文语言,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说教法:   本文教学重点是理解主旨和鉴赏语言,因此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是关键。运用前几篇课文所学的提要钩玄的方法,学会勾画圈点重要的句子,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主旨。采用重点段落重点阅读的方法进行。同时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尽快的抓住关键。同时也采用问题激趣讨论法,使学生能自主地探讨问题。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有些哲理性较强,隐含着作者深切感受的语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等,理解较困难,因此,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让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自主合作的探讨问题。 6.高一语文下册优秀说课稿范例 篇六   一、开场白: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X》。   二、说教材:   《XX》选自新编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我国古代戏曲的初步鉴赏能力。   课文节选部分曲词优美,文采飞扬,高中语文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据以上内容和所教学生特点,将学习目标确立为:   1、识记有关文学常识,了解故事情节。   2、鉴赏曲词的美   3、欣赏莺莺的人物形象。   三、说教法:   适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迁移教学法   它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信心,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运用学过的古代戏剧知识,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比较分析法   它能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主体意识,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本节课课中主要体现为让学生将书上内容与老师习进行以及动画类比,突破重点和难点。   3、启发--发现探究法   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四、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1、动口动脑动手,讨论分析法。   2、鉴赏诵读法。
2023-09-10 22:38:061

找一个小学语文说课稿和评课稿的网站?

去“精品教师”上边看,(百度搜下“精品教师”四字,第一个就是)很多说课,也有全册如果改版了--看右边--他的文档(4444) -- 查看全部
2023-09-10 22:38:182

幼儿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说课稿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雪孩子》是一节语言活动,选自大班上学期第八个主题《冬天的故事》中,故事语言浅显,简洁,生动地表现了雪孩子奋不顾身从火中救出小白兔,自己却融化成水,经过太阳一晒,又变成天上一朵朵美丽的白云的经过。既形象地表现了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又结合自然现象说明雪遇热融化蒸发形成白云的这一科学道理,在趣味性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德,一方面可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另一方面故事中的科学现象,很好的满足了幼儿的探索需要。    二、说活动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故事,引导幼儿体会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2.能力目标:通过运用多种形式,使幼儿知道雪遇热融化、蒸发、形成白云的自然常识。   3.知识目标:理解故事内容,记住重要情节,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三、活动重难点   结合教材特点和目标要求,我确定本节活动的重点为:理解故事内容,体会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从幼儿的现有水平出发设定的难点是:知道雪遇热融化、蒸发形成白云的自然常识。    四、说活动准备   为更好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为活动作了以下准备:   物质准备:雪孩子图片《雪孩子》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使生动鲜活的画面吸引幼儿,展现出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使幼儿对故事更感兴趣。   知识经验准备:   1.在活动区投放各种材料,引导幼儿探索水的三态变化的科学实验。   2.课前带幼儿去玩雪,让幼儿知道雪遇热会融化。    五、说教法、学法   幼儿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根据这一特点在本活动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法:   1.谈话法:通过与幼儿谈话,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视听结合法: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鲜活的画面和教师生动地讲述吸引幼儿,展现出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使幼儿对故事更感兴趣。   3.提问法:设置提问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说对话等有趣形式,在一问一答中让幼儿理解故事,学说对话,较好的完成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将对幼儿运用以下学法:   1.欣赏法:借助图片、多媒体课件及教师生动的讲述故事,把幼儿带入童话的优美意境中,去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意境美、画面美。   2.讨论法:通过讨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3.表征法:引导幼儿调动已有经验进行表征,通过水的三态变化,进一步理解雪遇热融化、蒸发形成白云的这一原理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组织幼儿谈话,边出示雪人图片边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你看谁到我们班来了?”(雪孩子,雪人)“雪孩子今天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会是什么事情呢?”然后引出故事。   我运用这种方法有两个目的:   (1)引起兴趣,营造和谐、愉快的活动氛围。   (2)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好奇,同时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二)、教师有感情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提问:   (1)故事的名子叫什么?   (2)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3)雪孩子去哪里了?   此环节让幼儿在完整欣赏故事后,运用提问法,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回答。也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回答。让幼儿知道雪孩子是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语言环境。   (三):运用课件,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并感受雪孩子的内心活动。   这一环节是本节活动中的重点,因此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将故事分为四段,让幼儿视听结合,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   1.运用欣赏法引导幼儿欣赏课件第一段后,提问:兔妈妈为了不使小白兔感到孤独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引导幼儿体验小白兔对雪孩子的喜爱之情。   2.欣赏课件第二段后,提问:堆好雪人,小白兔睡觉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可怕的事情?你认为这时雪孩子的心情是怎样的?   3.欣赏课件第三段后,提问:雪孩子是怎样救小白兔的?(引导幼儿学说雪孩子的对话,学习词冲、跑,进一步体验雪孩子救小白兔的急切的心情)   4.欣赏课件第四段后,提问:兔妈妈回来了,是谁救了小白兔?雪孩子去哪里了?变成了什么?为什么?   此环节采用的媒体课件,将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动物形象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使得故事内容更加生动,角色更加鲜活,幼儿也更感兴趣。运用视听结合法,通过设计的提问引导幼儿学说角色之间的对话,进一步引导幼儿体验雪孩子舍己救人的感人事件。同时使本次活动的重点得到落实。   5、幼儿分组讨论,进行表征:   在此环节我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并思考:“雪孩子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最后雪孩子自己怎样了?”“你认为雪是怎样变成云的?”通过讨论拓展幼儿思维使幼儿从故事中了解、体会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德。然后我引导幼儿运用表征法根据已有经验对雪遇热融化,蒸发形成白云这一自然现象进行表征。因为活动前幼儿已储备雪遇热融化,以及水的三态变化的初步经验,因此在本环节中我运用讨论法,让幼儿展开讨论,又运用表征法,引导幼儿表征,使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科学原理,从而使活动的难点得到很好的突破。    七、活动延伸部分:   1、在科学区投放多种材料,继续引导幼儿探索水的三态变化的科学实验,进一步理解雪遇热融化,蒸发形成白云的科学原理。   2、课后通过将故事磁带及角色头饰放在表演区,小朋友们可以欣赏和表演故事,进一步感受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美德。 幼儿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正确判断9以内的数量,是中班下学期的内容,本活动要求幼儿对9以内的数量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正确说出总数,幼儿4——5岁,对数概念已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手口致的点数,可为幼儿在今后的学习数学方便打好基础,因此,我把这个活动内容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故事、观察、操作,使幼儿正确判断9以内的数量,并初步感知相邻数。   2、思维拓展目标   通过活动判断9以内的数量,体验数学的乐趣。   重难点:能按数量与数字匹配。    二、说准备   为了这个教学活动的兴趣性、直观性及操作性,我准备了动物卡片,小鸟卡片,房子卡片,花朵,种子,铅笔等。    三、说教学方法   这个活动,对象是中班幼儿,我们班幼儿年龄偏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坐不住、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些特点,我采取愉快式教学法,以情景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说课程设计   课堂教学是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4个主要的教学程序。   1、讲故事引起兴趣,在这个环节中,利用幼儿爱听、爱看的特点,我用故事《春姑娘来了》来吸引幼儿注意力。   2、指导观察,判断数量。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卡片,让幼儿说说图中有什么不同,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3、运用故事转折,挑起矛盾,引出相邻数。   4、运用操作,加深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判断,几数量与数字匹配。从而进一步巩固这节课的内容,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   这次活动通过这4个教学环节,既遵循了概念数学规律,又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指导幼儿观察、操作、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幼儿思维和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在这个活动中,我整合了语言、常识、计算等领域,是一节完整的数学活动。 幼儿说课稿 篇3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白天和黑夜的特点,理解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2、尝试在"辩论"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挂图、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今天我们来了很多老师,还有两只小动物也来了,它们会是谁呢?(逐一出示小动物跟小朋友们问好),这两只小动物正在为一件事争吵,它们为什么争吵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就知道了。   二、播放录音,幼儿完整听故事一遍   1、听了故事以后你们知道兔子和猫头鹰为什么吵架了吗?   2、兔子为什么不喜欢黑夜?(因为天一黑它什么也看不见只好去睡觉,所以兔子不喜欢黑夜)   3、猫头鹰为什么喜欢黑夜?(因为猫头鹰晚上才能出来玩出来抓老鼠吃,白天太长晚上就短了,它会吃不饱玩不够的,所以猫头鹰喜欢黑夜)   4、兔子和猫头鹰吵累了,就去找其他的动物评评理,它们找到了谁?   5、野牛是怎么说的呢?(出示图片)   6、小鸟是怎么说的?   三、情景迁移,讨论:总是黑夜没有白天行不行,为什么?如果没有白天总是黑夜行不行,为什么?   师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对了,其实白天和黑夜是分不开的,地球会不停地转动,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太阳光照射到我们这里的时候,我们这里就是白天,当太阳光背离我们这里的时候,我们这里就是黑夜。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因为有了白天才会有黑夜,有了黑夜才会有白天,所以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我们用愉快的心情去面对,白天和黑夜一样精彩。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去外面感受白天的`精彩   活动反思(一):   兔子不喜欢夜晚   在活动过程中,我的教态亲切自然,设计环节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比较符合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我也一直强调幼儿要说完整的话,这些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我一开始用录音的形式来播放故事,很多幼儿思想还不够集中,根本没有认真在听故事,而且活动中教师只安排了一次完成的故事倾听,因此那些没有听清楚故事的小朋友就根本回答不出我提出的问题,只有少数幼儿能够回答。如果我能运用口头讲述,并带上肢体动作的话,想必对幼儿的吸引力就能更大,活动效果也能更好些。在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这一环节中,幼儿说得不够多,老师应积极引导,鼓励幼儿多说,提问面也要广一些。而且在提问环节中应该逐一出示挂图,我只出示了一幅,后面的都给忘了,这方面还要注意点。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幼儿回答之后,我总是要张着嘴巴要停顿几秒,然后再进行小节,我是在思考,但这样很容易破坏整个活动的节奏,而且幼儿在回答完后都等着老师的小结,这空白的几秒给人的感觉是将课堂气氛显得比较迷茫,这是不应该犯的错误,最后就是在幼儿说"黑天"的时候我没有及时纠正,不能让幼儿掌握不规范的词语。   本次活动教师预设了三个目标,分别是   1.能正确对待夜晚,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2.知道白天和黑夜的不同特点,理解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3.乐意在"辩论"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体验自由表达的快乐。通过此次活动的进行,基本完成了最初目标的设定。   在猜测老牛和小鸟的评理时,幼儿的反映积极,有的说会找大象,有的说会找老虎等等。当听完录音故事,小朋友们辩论白天和黑夜的时,小朋友们都举起了小手,气氛热烈。有的说:我喜欢白天,白天可以上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我喜欢白天,白天可以欣赏美丽的景色,真开心......。也有的说:我喜欢黑夜,黑夜里,爸爸、妈妈不上班,我可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喜欢黑夜色,黑夜可以安安心心睡觉......。   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会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来提问、引导,对幼儿的回答能适当的进行小结,教师所抛出来的球,幼儿也能接住。总的来说,对于故事的选材还有待斟酌,故事的题材较简单,幼儿很容易就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其实教师可以对这个故事的深层含义进行挖掘,发掘出故事的内在价值,这样对幼儿对教师都是一个能力上的提升。 幼儿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社会《祖国在我心》,热爱祖国教育一直以来是一个传统而又经典的教学内容,《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与各项活动之中。” 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我教学的重点。研究表明,3~6岁的孩子正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我园现在使用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台湾信宜基金出版社合作开发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由于教材来源于台湾,在小、中、大班的教材中都没有关于“热爱祖国”方面的主题内容。但这个关于民族灵魂的教育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学习的,金秋十月,人们将迎来最为盛大、喜庆的节日——祖国母亲六十周岁生日。“十月一日是谁的生日?”“中国到底有多大?”“我们中国有什么?”……这些都是孩子们想了解的。于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即将到来的国庆节,以及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班内开展 “我爱祖国”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知道自己是中国娃,知道中国娃的特征;了解我们祖国的全称;认识祖国的国旗、国歌、国徽;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怎样的?等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弘扬祖国的正气,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基于此,我精心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就本活动我确定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知道祖国的全称和首都的名称,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   2、认识国歌、国旗和国徽,知道它们是祖国的标志,知道十月一日是我们祖国的生日。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根据目标,我把本课的重难点定位于:知道祖国的全称和首都的名称,能在地图上找到中国;认识国歌、国旗和国徽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知道它们是祖国的标志,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为了有效突破重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通过讲述巩固幼儿对祖国的认识,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幼儿能够理解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较为抽象的“祖国”这一概念。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景游戏之中,我将积极树立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序。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参加过幼儿园的升旗仪式、看过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电视等。   2、教具准备:《祖国在我心》课件一套。   3、心理和环境准备:   培养爱祖国的情感,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不可忽视,注重创设教育环境,是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在活动室的四周张贴中国地图;贴上国旗、国徽和各种抗日英雄故事的图片以及天安门、长城等有代表性标志的图片;做到让每一堵墙壁都说话,以“动情”到“晓理”过渡,使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步产生爱祖国的情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活动中我较多地采用直观教学法,结合本园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具有网络探索室后幼儿会操作电脑的有利因素,综合考虑学科特点、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幼儿的年龄及认知结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并有效落实于实践中。为幼儿理解抽象的内容展示一种情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有效辅助教学过程,将重点、难点内容巧妙突破,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还结合运用交流讨论法、审美熏陶法、游戏法、多种教法加以整合、层层深入。    三、说学法:   幼儿园的教育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积极创设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运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经验,培养能力。在活动中,我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有趣的气氛和愉快的体验中参与活动,努力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指导幼儿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幼儿都受益,让每个幼儿都发展。从而促进学习方法的落实,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了多种感官参与法,每一个环节都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看一看、听一听、找一找、想一想、认一认,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并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认知的过程和结果,了解有关祖国的基本知识,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此外,活动中我还采用了体验法,让幼儿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向国旗行注目礼,由于幼儿亲身体验了升旗敬礼的情节,有直接的经验,当以后再听到国歌、再看到国旗国徽时会有一种神圣的特殊的爱国情感。    四、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认知—情感—行为”三大块,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科技,是“以人为本”的,人,终究是科技的灵魂!我这次说课时演示的课件,不是图教学使用时的方便,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做的话,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幼儿的思路引到电脑既定的流程上来,这样太程序化,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我选择的是多个按钮式组合课件,幼儿想到什么可以随时点击使用的单个独立小课件,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在教学时会更加游刃有余。同时根据幼儿认知、情感发展规律,通过创设教育环境,灵活运用体验感受、信息交流、自主活动、积极表现等多种教育方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具体的教学过程为: 幼儿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电动玩具》是属于中班的科学活动,选自《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课程》,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观,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以及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活动要求幼儿了解电池的作用以及培养其探索的兴趣,教材在编写上注意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四岁的孩子对理论知识较难明白,但如果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老师的讲述要深刻得多,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去了解电池的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电池。   2、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主动利用语言向人表达。   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事物的奥妙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   前面两顶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后面一项是本活动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活动的对象是中班的幼儿,他们的年龄小,好玩,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以情景式教学方法为主,努力给幼儿创造一个可以供探究的环境,如我要把场地布置成一个电动工厂,可以让幼儿在这一环境中自由去安装玩具,同时我还采用了参与法,讨论法,让幼儿与   幼儿,幼儿与老师之间都可以畅所欲言,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为了更好地达到以幼儿为主体这一目标,我在这一活动中还通过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拆一拆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我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一环节里我采用了谈话进入:以嘟嘟玩具城的总经理给老师打来电话,说他们的玩具城明天就要开张,可是玩具城里的玩具有的却还没安装好,所以他们想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帮忙,问小朋友是否愿意去帮忙,以这种形式进入可以让幼儿感觉亲切,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二部分: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的所在,也是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部分。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这部分的设计,这里我也分了两小点:   1、引导探索   在这一部分,我请配班老师扮演经理,由经理请我班的幼儿进玩具生产工厂参观,但在参观前经理要先向幼儿提出要求:在参观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可以自由摸一摸,拆一拆,做一做这些玩具,但要找出这些玩具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并在参观完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和老师。这样的的组织可以让幼儿带着目的去参观,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再次探索   在幼儿初步了解电池作用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电池,这里就请幼儿开始去帮助安装还没完成的电动玩具,可以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通过再一次的操作去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电池安装进去了玩具仍无法动起来?这时老师可以在旁边给他们提出建议,让他们去看看玩具会动的小朋友,他们的电池是怎样安装的?由他们观察出来的结果引入到观察电池的外部特征,如请玩具不动的幼儿想一想:你用的电池是怎样安装的?你安装电池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再请玩具会动的   幼儿示范安装电池。   通过这些提问,让幼儿注意观察、别人,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培养他们的观察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意见,这样就可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里,我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负责安装电池,另一组幼儿负责检查,这一过程可以让幼儿与幼儿之间有一个沟通讨论的机会。    (四)扩散经验   在幼儿了解电池的作用以及利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总经理解决了问题的基础上过渡到让幼儿想一想电池还能使什么东西动起来?这一环节我打算:因为孩子帮经理解决了问题,所以经理要送他们每人一对电池,让他们尝试拿着电池去让我们身边的某些物体动起来。这样我可以让孩子学习环境从课堂转移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来,以达到让幼儿主动去观察周围事物的目标。
2023-09-10 22:38:361

小班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班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说课稿 篇1    一、活动来源:   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车辆越来越多,而马路成为了一个非常不安全的地方。斑马线作为可以让行人在预定时间内安全通过的通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幼儿这一弱势群体,他们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其灌输正确的交通知识就显得极为重要。我准备在这节课上教导幼儿如何安全的过马路,树立起幼儿过马路的安全意识,帮助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养成正确的交通安全习惯。    二、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于保护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识是极其缺乏的。   《幼儿教育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不少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来接幼儿的话,幼儿一出幼儿园就跑开了,过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的手。为了让幼儿感悟到生命的珍贵,萌发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减少幼儿身心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交通安全。为此开展了系列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动。    三、重难点:   1、幼儿能了解斑马线,并理解它对安全的重要性。   2、增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3、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小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    四.活动目标:   1.认识斑马线的作用,了解斑马线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2.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做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五、目标分析:   1.由于现在社会道路安全的不稳定,幼儿能够安全畅通的通过马路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不仅需要让幼儿理解斑马线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养成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自己和他人的良好习惯。   2.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准则: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六、说课流程:   1.导入:   由故事《马路上的斑马线》导入。   ①.向幼儿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是如何过马路的。(是通过斑马先生把他们一个个都背过去的。)   ②.提问幼儿为什么斑马先生能够把他们都背过马路而车子能够轻易的发现。   ③.讲述小猴子想出把马路刷成斑马先生的花纹的样子,就能避免斑马先生每天早上的忙碌,也能让过往的车辆看清楚是否有小动物正在过马路。   2.内容:   ①.向幼儿出示现实生活中马路上斑马线的图片。   ②.问幼儿有没有见过斑马线、哪些地方有斑马线、他们过马路的时候是走什么地方。   ③.与幼儿讨论为什么要走斑马线。斑马线有什么作用。   ④.讲解斑马线的重要性,教导幼儿过斑马线时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3.延伸:   与幼儿一起做过马路>的游戏。要求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信号灯,过马路时走斑马线。    七、使用方法:   1.直观演示法:运用直图片教具进行示范,引导幼儿了解斑马线。   2.讲述法:通过生动地讲述故事,来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为什么斑马先生过马路就容易被发现?)。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小班说课稿 篇2    一、说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对歌唱非常感兴趣,因为在歌唱活动中幼儿唱一唱,玩一玩身心感到非常轻松,愉悦。另外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其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都较弱唱歌时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声音,所以歌曲中的歌词应选择简单、有趣,让幼儿在伴奏下能自然的唱出来。而歌曲《跳跳糖》其节奏非常简单,一字一音,唱上去朗朗上口,歌曲中的旋律动听音域非常合适小班幼儿,这为幼儿演唱歌曲提供了可能,另外其歌词也非常简单,建立在幼儿的经验之上,易于幼儿记忆和理解,而糖果是孩子们最喜欢吃的零食之一,它那五彩缤纷的色彩,香甜可口的味道,夸张可爱的造型无不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和味蕾,一说到糖果他们特被带劲,能说出很多糖果的名称和味道,这为幼儿尝试创编歌词提供了经验准备。根据新《纲要》中提出的“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的理念及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本班幼儿的能力和认知水平,我制订了以下目标:   1、结合经验理解熟悉歌词,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愿意尝试用其他糖果名称替换歌词。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完成以上目标,我做了如下准备:   1、经验准备:该活动之前,我们组织过活动《甜蜜糖果屋》,幼儿品尝过各种糖果,了解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味道,重点引导幼儿认知,品尝过跳跳糖,幼儿会用语言、动作表达出“跳跳糖”特点。   2、请配班教师配合,根据教师的需要随时弹奏出歌曲的旋律,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知熟悉旋律,为学唱歌做好准备。   3、多媒体课件一个。   4、将座位排成一个半圆形,便于幼儿观看电视。   5、各种糖果40份。   6、录音机、磁带。    三、说教学法:   整个活动过程我主要运用了游戏法,情境创设法,视听结合法,创编法。具体我会在下面的活动过程中做详细说明。    四、说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中我安排了五个环节。一、创设去糖果屋的情境,引起幼儿活动兴趣。二、结合经验,理解熟悉歌词。三、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引导幼儿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四、鼓励幼儿尝试创编歌词。五、品尝糖果。以下我详细介绍一下整个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去糖果屋的情境,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这个环节我运用了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去“糖果屋”的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神秘语气说:“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它叫糖果屋,想去吗?”为幼儿创设去糖果屋的情境,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我们开火车去吧!”教师播放音乐组织幼儿排成一路纵队,在音乐声中幼儿跟着教师来到活动室。有趣的情境,轻松的氛围,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    第二环节:结合经验,理解熟悉歌词,初步感知旋律:   这是本次的重点环节,我分以下两个步骤进行组织引导:   1、结合经验,说说吃过“跳跳糖”的感觉,初步熟悉歌词:   教师点击电脑出示图片“跳跳糖”并提问:“糖果店到了,看看糖果店里有什么糖呀?”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说出这是“跳跳糖”按着教师再次提问你吃过跳跳糖吗?它是什么味道的?(请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说的都很好,知道跳跳糖是香香的、甜甜的,我们送给它一句好听的话好吗?听听老师是怎么说的,教师有节奏的将第3、4、5句歌词说出又香又甜|又香又甜|跳跳糖-|,并鼓励幼儿也来说说这句好听的话,幼儿在练念时配班老师将相应的旋律弹奏出来,让幼儿在无意中初步感知旋律,当幼儿将这句歌词学会以后,教师可将整首歌的歌词完整念给幼儿听,教师说:“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叫跳跳糖,听老师是怎么念的?”引起幼儿倾听的兴趣,由于之前学过了几句歌词,而这些歌词较简单,教师在念时一些幼儿可能会跟着老师一起念出来了。   教师以语言:“你们真棒,已经会跟着老师一起念出来了,我们一起来念念这首好听的儿歌吧?”过渡到   2.组织幼儿完整练念儿歌词:   为使枯燥乏味的练念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一些,教师可带领幼儿边拍手边练念儿歌,教师可采用走到他身边和他一起念的方式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念练歌词,根据幼儿掌握情况可组织幼儿练习1-2次,在念歌词时,配班教师仍旧将旋律弹奏出来,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熟悉,感知旋律,由于该乐曲的旋律十分简单,部分能力强的幼儿可能会跟着音乐伴奏试着唱出来了,教师可用鼓励语气对幼儿说:“我听到有一些能干的小朋友的小朋友已经跟着琴声唱出来,我们也来向他们学一学好吗?”过渡到    第三环节: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学习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第一遍:教师带领幼儿唱,教师的声音声音可响亮一些,目的在于给幼儿一个示范。   第二遍:鼓励幼儿将声音放出来,用响亮的声音唱,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还小,对声音的拉制能力还不够好,可能有的会哇哇大叫,有的却声音很轻。   第三遍:教师提醒幼儿要用不轻也不响地声音唱。    第四环节:鼓励幼儿常识创编歌词:   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首先我采取了创编法,根据新《纲要》中提出要给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的历年,我为幼儿提供了较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结合经验大胆创编歌词,尝试用其他糖果名称替换歌词。教师说“我们糖果店里的糖可多了,除了跳跳糖,你还吃过什么糖呢?”引起幼儿创编兴趣,另外我还运用了视听结合法,因为电视是小班幼儿熟悉喜爱的事物,他们对此十分感兴趣,通过将幼儿喜欢的糖果搬到大屏幕上,幼儿学习和创编歌词的兴趣会更浓,通过电视的提示还可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幼儿说到什么糖,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如“qq糖”出示图片后配班教师弹奏乐曲旋律,教师将qq糖代替歌词跳跳糖唱出来,目的是给幼儿一个示范,因为小班幼儿年龄还小,初次接触创编活动,缺乏经验,通过示范,可以使幼儿较清晰的了解如何将创编好的歌词替换原来的歌词,为下面自己创编打好基础,接着可鼓励幼儿看着图片将qq糖唱一遍,然后提问“你还吃过什么糖?”拓展幼儿的思维,鼓励幼儿自己创编,幼儿说出糖果的名称后,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鼓励幼儿自己看着图听着音乐唱出来,可组织幼儿创编1-2次,最后教师以语言“看我们遍了这么多糖果的歌我们一起把他们唱出来吧!(教师指着图片说)先唱跳跳糖,再唱qq糖,再唱话梅糖,最后是牛奶糖”引导幼儿将创编出的糖依次全部唱出来。    第五环节:品尝糖果:   教师以语言“小朋友,糖果店的老板说你们真能干,编出了那么多好听的歌,现在要请你们吃糖果呢?想吃吗?”引起幼儿兴趣,随后教师将糖果分发给幼儿幼儿在品尝时教师点击多媒体播放各种糖果的幻灯片,让幼儿边品尝糖果边欣赏各种糖果的图片,让幼儿通过听、看、尝 多个感官去感知认识糖果,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 小班说课稿 篇3    一、说幼儿   小班上学期幼儿由于年龄关系以及认知水平有限,在语言表达上多数不完整,有的幼儿甚至只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或词组来与别人进行交流,在语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匮乏。尤其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本意,或交往方式不能被同伴认同。刚开学时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朋友”的活动,对朋友这个字眼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也很乐意做大家的好朋友。通过二个多月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也懂得了一些粗浅地礼貌用语:如老师早,老师再见等。但在这个活动中我看到“新”的交朋友的方式——拒绝别人时的`礼貌用语,这也是我选择这个活动的很大原因。对于小班孩子而言,这个语言活动倘若能顺利地实施开展,对我班孩子交朋友方面肯定是 有帮助的。    二、说活动教材:   《小鸭找朋友》这个简单的故事,语言比较简单,有重复性,有利于小班孩子的理解与学习。故事中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幼儿知道有的动物能和小鸭在池塘里玩,有的动物不能和小鸭在池塘里玩。重复性的动物对话,适合小班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但是课程的提示中从另一个角度——学说拒绝别人的礼貌用语来理解故事,我觉得跳出了平常故事教学的局限圈,是将语言与社会领域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在故事中发展语言,又可以在活动享受礼貌交往的快乐。    三、说活动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及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就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如下:   1、通过模仿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培养幼儿完整的语言表述能力。   2、亲近小动物,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3、能大胆运用有礼貌的语言拒绝别人。   分析:从三条目标来看,第一条是主导目标也是能力目标,意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模仿小动物之间的简单对话,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小班初期要注重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所以也就在目标中体现了这一点。第二条是认知目标,在这个故事中,有的动物会游泳,有的动物是不会游泳的,因此不能下河,让幼儿通过这个故事了解一些动物的习性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第三条目标是情感方面的,与以往的情感目标所不同的是,这次是婉言拒绝别人的艺术,拒绝别人时我们也要有礼貌,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艺术。    四、说活动的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   分析:我们制定重难点时往往是从所定的目标出发,因为是语言活动,又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所以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就成了本次活动的重心,通过生动的FLASH带动幼儿的表达欲望。   难点:区分会游泳和不会游泳的动物   分析:在活动中出现的小动物有的会游泳,有的不会游泳,这也是每一个小动物的特有习性,让孩子知道不会游泳的是不能下水的,否则要淹死的。    五、教具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活动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电脑、多媒体等自制动画并对故事加以简单的改编和加工,有利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在加上幼儿表演用的小动物挂饰等材料,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增加兴趣。这些材料可以在语言活动后,放在区角里让幼儿进行操作。    六、说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利用幼儿的有意注意,达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贯彻了直观性、发展性、游戏性及巩固性原则。同时运用了谈话法、发现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幼儿通过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等方式,参与活动,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七、说活动设计流程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活动流程: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活动。小班幼儿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我从一只正在哭的小鸭子为契入口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第二个环节:感知理解故事内容。本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在进行此环节时我做了如下处理。   (1)借助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小班的幼儿对动画比较感兴趣,我借助课件《小鸭找朋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打破了以往的那种满堂灌的局面,使幼儿由被动状态转为主动接受者。   (2)不连贯讲故事,留一些空间供幼儿思考。   我在进行活动时边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突破了以往的那种完整讲述故事的模式,便于幼儿理解。我把故事分成几部分进行讲解,在讲解故事时留给幼儿充足的想象思考空间,比如故事的第一部分我是这样这样讲解的,“一天,一只小鸭子去池塘里游泳,这时,一只小鸟飞来了,小鸭说:“小鸟,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鸟说:“……”我没有把答案直接呈现给幼儿而是启发引导幼儿进行大胆的猜想,小鸟会对小鸭说什么话。然后再把这段故事播放一遍,来验证一下幼儿的猜想。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三个环节是分段欣赏并学会区分会游泳和不会游泳的动物。这一环节主要是为第一个目标也是本次活动的主导目标服务的,   第四个环节是根据故事情节来创编游戏,感受礼貌交往的快乐。此环节主要让幼儿以游戏的形式来模仿故事中的小动物进行表演,让幼儿体会到有好朋友一起玩时快乐的。    八、延伸活动   将各种小动物挂饰放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进行表演游戏,将所学到的礼貌用语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不能答应别人时要有礼貌的拒绝,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小班说课稿 篇4    一、背景分析: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幼儿对于水果有着很丰富的经验,本次活动《水果屋》中出现 的水果都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和看到的,对这些水果有着比较丰富而全面的感知,无论上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他们都已经有过比较直观的经验和体验,因此,活动目标是建立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这个教学活动比较符合取材于生活这个教学理念。   在活动设计上,老师把孩子们最常见的水果以《水果屋》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新鲜的,他们会发现水果不但可以吃,而且还可以装饰屋子,引发了孩子们活动的兴趣。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要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在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上再教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健康地发展。   本次活动《水果屋》,教师就是从幼儿的生活入手,水果是幼儿常见的,也是比较熟悉的。教师通过“水果屋”这样一个故事情景,让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及情节,利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给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幼儿爱听、爱看、爱学,轻松愉快的参与到语言活动中去,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热情,增强了语言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幼儿的想象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情节形象鲜活、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期由于受其年龄特点、阅历、知识累积、理解力等诸方面因素的制约,学习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以其图、文、声、像并茂、具人机交互性和学习个别化的特点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刺激了幼儿的多种感官,易于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学习的能力,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可供攀援的"脚手架"。   开头就以多媒体课件来贯穿整个活动 ,为幼儿营造了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教育效果。 引导幼儿用较好听的形容词进行描述,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三、活动策略及分析:    营造情景,以幼儿熟悉的水果和感兴趣的课件《水果屋》中的熊妈妈和熊宝宝没有地方睡觉了,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贯穿始终。   活动框架分析:本次活动共四个环节,以故事《水果屋》为中心,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每环节之间依照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的。 小班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一个小班的语言活动《挤在一起》。    一、说活动来源   本故事通过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本故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有生命力,符合小班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知发展水平。故事《挤在一起》画面温馨、情节简单,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简短,充满了浓郁的儿童情趣。它讲述了发生在小动物宝宝小床上的故事,许多小动物宝宝一起挤在小床上,感到快乐又温暖。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模仿各种小动物独特的声音与形态,能更好的发挥想象力,理解故事的内容,使幼儿懂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对于初次离开家庭,刚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小班幼儿来讲,分享这样温馨的小故事,可以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开心、舒服和温暖,所以我组织了本次语言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本次语言活动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感受作品中温馨快乐的情景,理解有了朋友就不会孤单害怕。   (二)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能大胆的说简单的对话。   (三)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语言活动的重难点是让幼儿感受温馨快乐的情景,理解有朋友就不孤单害怕了。丰富幼儿词汇:真暖和呀,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活动准备:   课件PPT、挂图、音带《小夜曲》、故事读本每人一本五、说活动流程本次语言活动流程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预备部分:走线播放《小夜曲》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景(二)感知部分:教师和幼儿谈话引出话题。   (三)理解活部分教师播放PPT,一边讲故事一边提问,让幼儿总体感受故事情节。   出示大挂图,请幼儿讲述。   教师为幼儿创设游戏情景,启发幼儿体验小动物们挤在一起的快乐。   (三)结束部分:在播放《小夜曲》中送书宝宝回家。
2023-09-10 22:38:471

老舍为什么喜欢《草原》这个作品。

老舍作品《草原》的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是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9月12日他在青岛山东大学一次休息时写下的。当时他在那儿租了一家平房,作为他安静的写作与创作戏剧文学的地方。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三日发表在《人民日报》。 老舍记叙了自己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友谊的歌颂。《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版新课标(老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课和教育部统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课。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2023-09-10 22:30:331

形容幸福大家庭的句子

7、家,是心里永远也不熄灭的灯;家,是梦里那座燃着炊烟的木屋;家,是你永远的港湾……8、庭的温馨每个人都想拥有的,因为每个人都拥有美好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快乐的家庭……9、家庭是宁静的港湾,春风和煦,波澜不惊。而家庭的幸福美满,则需要我们在人生的航程中永远并肩前进。如此便能温馨如一,幸福永远。10、家是温暖的港湾,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温暖,家是永远的岸,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梦魂萦绕和永远的牵挂。11、你能深深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吗?我就能深深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在我家里,每个人都是快快乐乐的,非常的可爱。12、家里有什么?家里有亲人、有温暖、有亲情……满满的都是温馨。是什么让我们有自己的一片蓝天,是亲情。在家中,谁和我们是最亲的亲人?是爸爸,妈妈。13、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宝盖头遮住了外面的寒风冷雨,一横三撇是家中人的期盼,向外的两撇是在外的人对家的眺望,一个竖钩把全家人紧紧的系在一起。14、家是温暖的,它是传递爱的火炬。穿过温暖湿润的春天,跃过寒风凛冽的冬天,家永远是家,容纳爱的天地。我则是这片爱洋的的守护神。15、家是温馨的港湾,容纳漂泊的灵魂;家是如伞的大树,遮挡酷夏的骄阳;家是清凉的雨丝,拂去疲惫的征尘;家是永远的牵挂,珍藏幸福的存根。16、在我家里,每到吃晚饭的时候,就有筷子声在动来动去,这不是贪嘴,而是我们把菜夹给对方,让他吃多点好东西,这便是我家的幸福带来温馨的家庭。17、我幻想的家就是简简略单,有齐全的家具,不必富丽,但要很干净。然后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住在那里,里面必需有一间很舒服的房间,是留给我爸妈的。
2023-09-10 22:30:343

现代舞起源于什么时候?

现代舞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舞起源于美国,六、七十年代盛行于纽约,八十年代,现代舞的中心移至欧洲、九十年代巴黎成为热门焦点。但随着二十一世纪的来临,中国经济腾飞和市场开放,国际艺坛开始把目光放在在亚洲地区,并认为中国将是未来现代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基地。   当代“现代舞之母”依莎多拉·邓肯,这位著名的芭蕾舞演员以“古典芭蕾一点儿都不美”为由,开始了新鲜舞种的尝试和探索。她丢弃了足尖鞋,扔掉束胸衣,赤着脚到任何一个可能的地方去舞蹈。正是有了她的追求和探索。才有了现代舞这样一种流派和体系的建立。十九世纪以后在舞蹈界又陆续出现了玛莎。格莱姆、默斯。堪宁汉、保罗。泰勒、玛丽。魏格曼等多个体系。   随着现代舞在技术训练上的日益科学化和系统化,如今的现代舞已经不再是舞蹈演员的专属品。在欧美以及亚洲的许多国家,现代舞已经深入到普通人中间。但是在中国,现代舞的发展空间相对狭窄很多。我想,因为我们起步很晚,而目前很多现代舞的作品不像当年的芭蕾舞、古典舞那么易懂,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现代舞的健身价值   我们失不要把现代舞做一种定位因为它是舞蹈的一种。舞踞,它必须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必须是一种身体在进行的运动。我们只不过是运用了现代舞的训练技法。我认为通过现代舞的训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对人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对音乐的理解、对美的感悟都有不同程度的好处,尤其它是培养气质、陶冶情操的良好选择。人的美分两种,外在的美容易逝去、但内在的气质美却是可以持久的。所以,请加入现代舞中来吧,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具有魅力。
2023-09-10 22:30:341

捧腹大笑怎么造句

其实有时候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会让你感觉到捧腹大笑,这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
2023-09-10 22:30:396

招商年终总结开头及结尾

【 #工作总结# 导语】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工作总结频道! 【篇一】招商年终总结开头及结尾   光阴如梭,匆匆而过。我来到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转眼已一年了,在这一年我认真履行职责,在公司领导的信任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新环境,通过了解不断地学习各行各业,拓展自己的视野,总结经验,总结自己,加强自身思想修养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怀着饱满的工作热情,与领导及各部门同事深入沟通学习,着重负责“xx广场”项目的一系列招商,从项目定位、广告宣传到签订房屋租赁合同这是非常重要的过程,非常感谢各位同事在这一年当中对我的帮助和配合,现将自己这一年工作的收获与感悟做一个全面的总结,鞭策自己,再接再励!   一、招商项目及销售工作   从20xx年x月来到xx房地产开发公司任职招商部经理一职,经历了整个项目招商的筹备及签订各项合同,在整整xx个月的时间里,我严格按照招商流程及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积极落实,把计划落实到每日、每周,把控招商中的各个环节并顺利完成,从招商前期的市场调查及制定招商策略方案,在项目定位时始终不忘,“人无我有,有有我精”原则,现已顺利完成xx广场的出租率xx%。市场调查、项目定位、广告宣传、来电及现场来访洽谈(对xx县各大购物区和临街商铺的商户走访调查,形成有效的商户资料和回访记录,招商部接待来访商家的同时,对商家做出有效的引导和正确的选铺方案)。   招商xx个月来电客户达xx位,现场接待客户xx位,在招商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宁缺毋滥,引进特色商户的招商理念,在领导的带领各部门的配合下,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也有了新的突破,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更多的财富。   二、招商洽谈主要商家   电*考察、院线最终签订合同为xx院线,平面布局图已设计;xx总部市场部的x经理洽谈到投资人x总签订租赁合同;男装品牌租赁;xx银行等。调查xx广场一卡通厂家,经过调查,在xx市以及各个县城普遍用的是xx支付,最终我们选用xx支付合作,20xx年详谈合作事宜。xx广场已出租面积为xx平方米,共收xx%的定金x万元,剩余租金x万元,签订合同共为xx份,其中包括零售、餐饮、娱乐等行业,不断地了解市场新的动态和经营模式以及竞争对手。   三、门面项目   积极调查市场、定位,配合政府设计项目围墙、公益广告的制作,并与广告公司签订合同,张贴完成后,检查合格无质量问题,按照财务流程并完成付款手续。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多外出实践,多交传递正能量的朋友,多看关于房地产类的信息,做到触类旁通,不断为自己充电,从书中吸取精华,给自己制定有难度的工作目标,为自己制定高目标高标准,锻炼自己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激发自己的潜能力,多写作,提高自身的文案功底。   2、自身和团队的商户管理水平,自己的文案功底欠缺,在商户维护过程中可能有些不妥之处,主观意识过强,在管理上需加强,做到条理化、清晰化。   3、公司内部团队合作意识需加强提高,相互取长补短,学习更多的工作经验,丰富行业经验。   五、20xx年度工作计划及目标   1、完成xx广场所有商铺的出租,协助商户的进场装修和开业计划,成立商业管理公司的相关手续和办理。   2、项目销售和招商的任务完成,住宅项目的销售,临街商铺的销售和签订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   3、协助酒店负责人做好xx精品酒店的管理和运营策划。 【篇二】招商年终总结开头及结尾   一年以来,根据局领导分工安排,本人从事招商室工作,负责拟定境内外招商引资年度计划,组织协调境内区域的招商引资活动,编制和发布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归集、包装、我推介项目,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项目库,承担全局对境内招商引资、联络、洽谈工作。过去一年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配合帮助下,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贯彻执行各级有关招商引资的方针政策,按照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尊重自身工作,不断学习新知识,尤其法律知识和新的方针政策,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   二、根据我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各镇街的区域优势,出主意想办法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编集招商引资项目,不断更新项目库,使我们提出的引资项目,更加贴近本地实际,更加有利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更加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去年共编制发布招商项目49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除我区通过节会上网对外发布外,先后有许多客商通过传真,电话等形式咨询,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   三、认真做好项目的洽谈工作,节会期间除组织好项目洽谈,签约等会务活动外,积极帮助重点项目进行洽谈,尤其严把项目签约文本关,使之符合法律,内容完善,责权分明,便于执行,没有因为合同条款出问题而引起纠纷,使项目单位和投资商都满意。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做好前来投资客商的接待,项目洽淡工作,积极为其做好服务,耐心介绍我区情况,协助项目单位做好洽谈工作。   四、认真做好对外来投资者的服务,凡来我局了解情况,洽谈投资的客商,我室都热情接待积极介绍我方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资源区位优势,介绍投资项目等,积极与有关镇街招商分局和区直部门联系,带领外商实地选点,了解情况,洽谈合作,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力促洽谈成功。   五、认真做好在建项目在谈项目的调度工作,为便于领导随时掌握招商工作的动态,及时反映情况,我室不定期的对在建项目和在谈项目进行调度,汇总后上报,并对在调度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帮助其解决。尤其针对当前土地制约因素加大,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年底对各镇街的存量土地进行了摸底调查,准备呈交有关领导和有招商引资任务的部门,以便充分利用好这部分现有资源。   六、认真做好领导临时交给的工作,为了全局工作积极与其它科室配合,实现全局整体工作目标。 【篇三】招商年终总结开头及结尾   我于20**年1月被组织部任命到招商局工作,工作以来,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出色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各项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积极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学习英山整体情况,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情况、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工业企业状况、招商引资礼仪、谈判技巧等。尽快融入英山、融入角色。   二是积极学习领导技巧。作为刚出家门即就校门再入机关门的"三门"副科级领导,经验欠缺、资历尚浅,必须摆正身份,摆正位置,向领导学习领导艺术。   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我认真做好办公室工作,在工作中我积极思考,善于分析,工作能力有了逐步提高。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门面和窗口,是一个单位的中心和枢纽,作为综合职能部门,其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待人接物,不仅关系着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充分反映着局机关的对外形象。在局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对办公室工作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加强合作意识、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我主要从事了以下几方面的办公室工作:   一是做好文秘工作。作为机关单位的的一个综合部门和各类文件、信息的集散地,文秘工作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局机关整体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近一年来,我在日常工作和各种会议、各种招商活动以及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内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认真细致高质量的文秘工作。我还负责所有文件的收发处理,对县委、县政府以及其他部门下发的各方面的文件、函电,都要经过逐个登记、办公室阅批、局领导批示、有必要的还要送各个科室阅办、督办催办等环节。有的文件还需要办公室转发,有的文件需几个部门合作执行,办公室还要协调。所有这些环节都要求认真细心,稍有不慎,就可能贻误工作。经初步统计,近一年来,办公室接受和处理的各类文件有上百件,基本上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为招商局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我主要是对档案进行归类整理,对招商局的档案资料进行统一保管,并以电子稿形式也要进行保存,以便今后的查阅,从而确保了档案管理质量。材料归档虽然一年一度,但材料收集却贯穿于全年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平时要做个有心人,注意及时收集,及时的整理,有的材料是现成的,齐全的,但有些材料是残缺的,这就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发现材料要及时的收集,对散落在外的材料和领导拿出的材料及时的要回。通过办公室的这些工作,我逐步养成了一个在生活上非常注重细节的人。此外我还负责办公室的值班、排班以及管理,会议召集、通知、记录工作等工作。我还负责了办公室日用物品的发放和管理,早上的签到管理,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和监督手段,以保持办公室卫生和工作秩序,保护办公室的财产。   三、廉洁自律,树立良好形象   我严格遵守招商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向主管领导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能想别人所想,急别人之所急、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团结同志、与人为善,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合格公务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作风上,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在今后,我相信,在局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我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会做得更好、更出色。为"中国茶叶大县、湖北山区特色经济强县、大别山温泉生态旅游名县"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3-09-10 22:30:401

大学生主题班会可以有哪些形式?

大学生主题班会可以围绕着奋斗以及学习来展开,因为这样的话会更加的与我们相贴切,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就是应该要努力奋斗积极的去学习,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明天变得更加的美好,不辜负每一天。
2023-09-10 22:30:409

微生物网络图多个处理的怎么分析

分析微生物网络图中多个处理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节点度分析:计算每个节点在网络中的度数,即与其他节点相连接的数量。比较不同处理的节点度分布,可以了解各个处理条件下微生物的连接程度和复杂性。2. 节点中心性分析:节点中心性指标反映了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可以计算节点的介数中心性、接近中心性或者其他中心性指标。比较不同处理的节点中心性,可以找到在不同条件下具有关键影响力的微生物。3. 社区结构分析:利用社区发现算法,将网络中相互联系紧密的节点聚类成社区。比较不同处理的社区结构,可以发现处理条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4. 网络连通性分析:计算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聚集系数等指标,评估网络的连通性和紧密程度。比较不同处理的网络连通性指标,可以了解处理条件对微生物互作关系的影响。5. 模块性分析:通过模块性指标(如模块度)评估网络的模块化程度。比较不同处理的模块性指标,可以发现处理条件对微生物群落的功能模块化结构的影响。6. 功能预测:利用功能注释数据库或机器学习等方法,预测网络中微生物的功能。比较不同处理的功能预测结果,可以了解处理条件对微生物功能的变化。以上方法可以通过基于网络分析的软件工具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如Cytoscape、R包(如igraph、WGCNA等)等。需要根据具体的微生物网络数据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2023-09-10 22:30:311

生产计划员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

1、生产计划的编排、制定、跟进与实施安排。 2、物料计划制定。 3、物料采购审核。 4、物料管理目标达成。 5、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6、订单评审。 7、ISO9000、5S的执行与督导。 8、部门人员的培训。 9、沟通仓库管理、客诉反应及客户满意度调查。
2023-09-10 22:30:301

服从专业调剂什么意思

服从专业调剂意思如下:服从专业调剂是指在所报考学校内各专业之间的调剂。当考生的电子档案投到某报考学校后,学校会根据考生的分数按其报考的专业志愿确定专业。如果考生高考分数达到了该校最低录取线,但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考生愿意服从专业调剂,学校就会根据分数把考生调剂到还有计划的专业。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就会被退档。鉴于此,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认真考虑“服从专业调剂”,慎重把握这个机会。在考生志愿信息卡上,每一批次的志愿栏后面都有“服从”栏。设置该栏,是为了增加部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考生当然希望按志愿录取,但是由于受信息材料、预测、决策方法等因素的限制,有的考生会把志愿报得较高,有的考生则处理不好志愿之间的“梯度”关系,以致第一和两个并列的志愿相继落空。“服从”二字绝对不可忽视,特别是对竞争能力较差的考生,更是如此,“服从”二字,有时比第二、第三志愿录取几率还高。“服从”栏报考两层意思:一是“学校服从”,当所填的各个志愿学校都未录取你时,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院校;二是“专业服从”,当你的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填的各个专业均未录取时,你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系科学习。考生如果确认“服从分配”,则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可能调剂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要有心理准备。填了服从就会按服从在缺额的招生计划中优先调配比较好的学校或专业。服从调配者一旦被录取,就必须到录取你的院校就读。
2023-09-10 22:30:291

一个喜欢我的回族女生.不是因为民族的原因是因为她的第一次没有.说觉得她不配做我的对象.因为第一次

他家人是给你灌输了什么思想,让他有这种想法。女孩是个好女孩,至少人家思想不是那种随便的女孩,应该比较顾家跟他讲道理呀
2023-09-10 22:30:282

大学开学第一次班会

大学开学第一次班会   大学开学第一次班会,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主题而举行的班级成员会议,但很多的人都对于班会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在组织班会前,提前决定好主题是有必要的吗,以下是关于大学开学第一次班会。   大学开学第一次班会1    跟大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主题   学生的主旋律是学习,各个不同的时间节点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和重点,针对这些任务和重点,就可以开发出无数紧贴热点、与大学生当下学习重心密切相关的班会主题:   比如,在大家都在忙着备考英语四、六级的时候,就可以策划与英语四、六级相关的主题班会,诸如:你的独特英语四六级备考技巧和方法、英语四六级的作文如何拿到高分、英语四六级要考高分必须背单词吗、如何缓解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紧张情绪,等等,相关的主题可以继续列出很多;   又比如,在面临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实习找工作的选择时,也有很多主题可供选择:考研、考公和实习找工作,你准备怎么选,为什么;XX专业,毕业后应该继续考研还是尽早工作;如何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实习机会,也还能继续列出无数个主题。   总之,与大家的学习密切相关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关注和困惑的学习问题,都可以作为学习方向的主题放在班会上进行讨论。    跟大学生生活、情感密切相关的主题   与大学生生活、情感密切相关的班会主题,一般能够引发同学的讨论热情,也有利于班会氛围的营造,同时,通过公开的群策群力的探讨,也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更加正确的生活观念和情感观念。   关于生活观念的探讨,可供选择的主题非常宽泛,比如:你如何看待有些大学生攀比吃穿用度的行为、大学生花大量时间兼职赚钱是值得鼓励的行为吗,还可以针对当下的一些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比如如何看待大学生炒鞋行为,怎样才能做到理性参与?   而关于情感问题的主题,就更多了,可以结合热点探讨情感问题,比如,看起来女强男弱的感情真的不稳固吗,身边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探讨大学生们最关注的情感话题:如果更好更全面地向自己心仪的异性展示自己的优势和魅力,以赢取好感?恋爱中如何处理对方突然的坏心情?如何跟生气中的男友/女友沟通。   总之,哪里有问题,哪里就可以作为班会的主题进行探讨。   配合学校的各种校庆、学风建设等相关活动和政策设计班会主题   一般来说,学校每年都会有一些固定的校庆日、学校重大学术成就、教学成就,以及学生获得重大奖项的庆祝活动或者宣传等,班会主题亦可以以此为素材来进行设计。   比如学校的校庆,可以以学校的校训为主题来进行讨论,看班上的学生都是如何理解校训的,还可以将班会的主题设置为个人打算如何做来践行校训;   亦可以将学校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作为班会主题,最简单的主题设计可以是个人能够从名人身上学习什么样的精神、再深入一点的,可以是名人成长、求学中最触动自己的一件事。   除此之外,学习里主推的一些宣传周、主题月活动也可以延伸出很多班会主题,比如在校运动会举行的当月,可以举办大学生如何强身健体、我简单又有效的锻炼方法分享等主题班会;在强调安全用电的活动期间,可以组织大学生如何在宿舍里注意安全用电等主题的讨论。   大学开学第一次班会2   要开好班会,选好主题很重要,它是一节班会的核心,主题要有针对性,能对同学有教育意义或对其思想有所触动。而且要便于学生去收集资料,主题尽量小,能以小见大,尽量从小处着眼。   如:《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后感、《学雷锋,树新风》、《知荣明耻,从我做起》,《为理想而奋斗》等等,这些班会主题突出,能以小见大。使同学们紧密联系自己及身边事物,升华了他们平时的言行。    充分准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确,不经过对班会主题的深入理解,不收集材料,那么主题班会就会流于形式,就会费时耗力,收益甚微。   因此在开展主题班会之前,班主任应该事先有总设计,总分析,有具体实施的计划,包括班会的目的,主题与内容,形式与方法。准备工作可采用事先布置给学生,发动学生进行准备。   全班齐动员,大家积极参与到班会的准备中,很多同学主动找报纸、文章、或是上网查找资料。有几位同学还特意从网上下载了有关资料,这是这些班会成功的关键。    精心组织   主题班会的实施,也是一个关键,准备得再好,没人实施或实施不好,也将导致班会的失败。很多班主任常常会把班会弄成个人包办形式或训斥形式,这都是误区,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班主任可以放手培养班干去组织,但一定别忘了自己的主导作用,示范作用。在主持人主持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活动进行情况,给予指导。    总结深化   主题班会结束后,主持人要及时总结,找出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为下次班会提供经验。必要时,要对上次班会进行延续,以使将一个问题全部解决,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一节成功的班会课,应是师生交流、互动的结晶,为培养学生的能力,班主任可以以身示范,培养一些班干部参与到班会的主持,使班会更具活力。让每个同学都有话可说,有情可触,达到好的收益,好的效果。   大学开学第一次班会3    大学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校园环境的维持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学校是我家,人人要爱护。   2、了解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3、掌握安全知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4、处处有礼仪,争做一名文明学生。    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又相聚在一起,老师非常高兴。相信大家在假期里过得非常愉快。现在开学了,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些问题。    二、爱护校园,从我做起   1、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美丽吗?说说美在哪里?(学生畅所欲言)   2、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身心愉悦,这些美丽的环境是谁为大家创造的呢?   3、校园里你发现了哪些与环境不和谐的现象?   4、师总结:我们不仅要爱护我们的校园,保护我们的成长环境,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以“差不多”为标准,绝不能让狭隘的眼光挡住我们前进的脚步。维护校园环境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只要我们端正态度,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平凡中也能体现他的伟大!   爱护我们的校园,让我们从小事做起,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做到:不攀折花草树木,不随意吐痰,将垃圾自觉放入垃圾箱中,不乱扔果皮纸屑,语言要文明,举止要大方,要学会使用文明用语。   在教室内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影响他人的学习。要在校园内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只要我们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保护和爱护校园就不是一句空话,这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义务和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让我们心灵的净土在希望中放飞!那么美丽的校园一定会因我们的.文明春风长驻,永葆青春!    三、处处有礼仪,争做文明学生   (一)什么是礼仪?学生应该遵守哪些礼仪规范?(学生小组讨论后班内汇报)   (二)老师小结学生礼仪规范。    1、称谓礼仪   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2、问候礼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不同的问候语。    3、就餐礼仪   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4、穿着礼仪   仪表整洁大方,着装朴素得体,不穿奇装异服。按学校规定穿校服。    5、尊师礼仪   见到师长,主动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应让老师先行。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说“再见”。发现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地指出。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6、同学交往礼仪   同学交往要学会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再见”等礼貌用语。同学间相见要互相问候、招呼或点头。与同学说话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向同学请教问题,问前要用谦语,问后要道谢。不给同学取绰号,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和身有残疾的同学。    7、升旗礼仪   升旗时,要身穿校服,仪态庄重,脱帽肃立,行队礼。唱国歌时要严肃、准确,声音要洪亮。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8、活动礼仪   参加集体活动要准时,遵守秩序,不随意走动,不随便说话。在大会上发言时,要先向师长、同学或听众致礼,发言结束时要道谢。   观看演出要提前入场,观看时聚精会神,要适时、适度鼓掌,不起哄,不喝倒彩。主持人宣布演出或比赛结束后,有秩序地退场。活动中不吃零食,不在场内留下杂物。野外活动要集体收拾处理垃圾,保护好环境卫生。    9、接待礼仪   有亲戚、朋友、老师、同学来访,要热情接待,主动招呼,接提亲人或朋友手中的物品等。对来客要主动让座、端茶送水,接递物品要用双手。客人走时要起身道别,要送到门口。    四、安全教育    (一)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1、学生在体育课、课间活动、集体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校围墙存在的安全隐患。   3、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意外伤害的隐患。师:那我们该怎样预防呢?    (二)如何保证自身安全    1、注意课间安全   课间、体育课以及参加集体活动时,前后左右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太拥挤,不然容易踩脚、绊脚,容易摔倒。在课间玩耍时要文明玩耍,不做剧烈的活动;上下楼梯靠右走,“右行礼让”;   不在教室内打球、踢球、跳绳、踢毽。严禁用扫帚、拖把、铅笔、石头等危险物品玩耍、投掷。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2、校园围墙的安全   不要攀爬围墙,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不要过去玩耍,更不能向围墙外面乱扔垃圾、石子等危险物品。    3、交通安全   要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在上学、回家的路上应该走路右边行走,在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马路时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确认安全后方可。不骑自行车;不乘坐农用车辆、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    4、讲究饮食安全   拒绝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在校外无证摊点上吃饭,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每位同学还要注意心理安全   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猜疑、让家长来学校为你撑腰,以免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同学之间要互相体谅、理解,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    6、校外安全    (1)、要有“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   不玩火,不焚烧废弃物;不随意触摸电器,不私拉电线,不在教室内使用充电器、热得快、等电器;不和陌生人说话,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报告保卫科或教师。    (2)、要学会自护自救,要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学会简易的防护自救方法,遇到偶发事件要冷静对待;敢于批评、指正一切违反安全的人和事。    (3)、自我防范意识。   同学们受到意外伤害,很多是没有想到潜在的危险、没有自我保护意识造成的。我们只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就能有效地避免和预防意外伤害。   我们要注意不跟随陌生人外出游玩,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让陌生人随便出入家门。不随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上学放学时尽量不要独行,不要走小路,遇到坏人坏事要冷静、要敢于见义勇为又要量力而行。    五、学习态度   1、自我反思你的学习态度。   2、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怎么的?   3、那些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   最后,希望同学们自觉遵守学校安全规定,每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2023-09-10 22:30:281

现在有哪些体育热点问题?

现在的体育热点就是奥运会,最重要的就是大多数人都在于这方面非常的关注,而且也是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胜利,尤其是一些参赛人员。
2023-09-10 22:3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