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消防队伍可能经常会面临加班,特别是节假日的时候,面对单位事物与个人私事冲突你该如何处理

2023-10-04 16:46:36
共2条回复
LuckySXyd

作为一名消防队员,加班和处理紧急情况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面对单位事物与个人私事冲突的时候,以下是一些处理建议:

1. 优先考虑单位工作:消防队员的首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优先考虑单位工作。如果单位有紧急任务需要处理,比如火灾、救援等,应该立即放下个人私事,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单位执行任务。

2. 提前安排个人事务:为了避免个人事务和单位工作冲突,可以提前安排好个人事务,比如提前购买好节假日的礼物、安排好家庭聚会等。如果单位需要加班,可以提前告知家人或朋友,以便他们有心理准备。

3. 请假制度:如果个人事务非常重要,可以向单位请假,并说明情况。单位通常会理解并支持队员的个人需求。

4. 做好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尽管消防工作有时候会非常紧张和忙碌,但是队员也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可以在工作之余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阅读或者与家人朋友交流,缓解工作压力和身体疲劳。

总之,作为一名消防队员,需要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任务,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和生活质量。在处理单位事物与个人私事冲突时,需要灵活应对,做好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黑桃云

俗话说得好:水火无情,一旦发生火灾,那是容不得半点迟疑,消防队的工作是个伟大而神圣的工作,需要牺牲和奉献精神,所以说,一旦国事和家事发生冲突的时候,肯定是需要自己做出牺牲的。

相关推荐

国家关于休息休假的相关规定

法律主观: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不得违反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应当给予 劳动者报酬 。法律客观:我国的休息休假可分为以下几种,具体如下:(1)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每个工作日内,为了减少劳动者的疲劳和紧张状态,给予劳动者必要的休息和用餐时间即午休时间。一般为一小时,不得少于半小时。实行轮班制的单位,在调换班次时,不得使劳动者连续工作两班。(2)每周公休假日国家规定,一般每周工作5天半,劳动者可享有一天半的公休假日。特殊行业如供电、供水等可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法安排休息日。(3)每年法定节假日我国法定节假日如下:元旦(一月一日);春节(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国际劳动节(五月一日);国庆节(十月一、二);上述节日适逢公假日,顺延补假。属于部分人民的节日,有“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教师节等放假半天或一天,以利于开展纪念活动。各地区少数民族节日,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各地区少数民族的习惯分别规定。对于在节日或每周公休假日,值班的定时和无定时的职工,应该在两周内补给与值班时间相等的休息时间。(4)职工探亲假职工探亲,是指与父母与配偶分居两地的职工,每年在一定时期内,回家团聚的假期。我国从1958年实行职工探亲假制度。1981年3月又重新公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的规定》,享受职工探亲假的条件是,凡是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但是职工与父母一方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职工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职工探亲假的实行,不仅对职工探亲的要求得到适当满足,而且对于控制城市人口,鼓励有条件回农村探亲的职工家属还乡生产和有计划地安排职工探亲的时间,保证企业在春节前后出勤率正常,对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发展生产是有利的。同时,体现了国家实行休息休假制度的必要性。职工探亲假期主要规定如下:<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一次,假期为20天。如因工作需要,当年单位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日。<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如学校教师)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5)年休假年休假是指职工每年在一定时期内享有保留工作和工资的连续休息的时间。在五十年代初期,我国曾在部分职工中实行过年休假,但由于受到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个制度未能坚持下来。1994年7月国家通过的劳动法作了规定。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近年来,有的地区和部门已经实行年休假的暂行办法,如《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985年6月转发省人事局《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试行休假制度的暂行办法》》中规定。凡参加工作满5年以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下列规定享受休假待遇:(1)参加工作满5年不足15年的,每年休假10天;(2)参加工作满15年不足25年的,每年休假15天;(3)建国后参加工作满25年以上的、每年休假20天;(4)建国前参加工作的,每年休假25天;休假天数包括公休假日(星期日),但不包括法定假日。休假期间,工资、福利待遇照发。
2023-09-11 06:04:251

休息休假制度

一、基本概念 休息休假制度是有关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法律制度的总称,是对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休息权这一基本权利的制度保障。其中,休息时间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以外,免于履行劳动义务而自行支配的自由时间。二、休息休假的基本类型 第一,工作日内的间歇休息时间,也称为工间休息。 工间休息是指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和用膳时间。工间休息在劳动者连续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有利于帮助劳动者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长短由用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不计入工作时间。 第二,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也称为日间休息。 日间休息是指临近的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即从上一个工作日结束之时至下一个工作日开始之前的休息时间,我国实行8小时工作制,劳动者享有的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一般为15至16小时,保证劳动者的体力和精力得到恢复。。 第三,周休息时间,也称为周休。 周休息时间是指劳动者工作满一个工作周之后的休息时间。我国标准工时制为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即每周工作五天,有两天的休息日,俗称双休日。对于实行特殊工时制的岗位,也要保证必要的休息日。,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可以安排劳动者串休或补休,如不能安排补休时,需要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需要放假的节日。法定节假日不仅与休息时间、休息日一样具有保障休息权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法定节假日还蕴涵着文化的意义,体现和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为法定节假日。在法定节假日内全民公休,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的,不可以安排补休,需要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五,其他休假。 在我国,劳动者还享有带薪年休假、事假、病假、婚假、丧假、探亲假、产假等休假。 法定节假日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需要放假的节日。法定节假日不仅与休息时间、休息日一样具有保障休息权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法定节假日还蕴涵着文化的意义,体现和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一、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1、新年(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二、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1、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2、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3、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4、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三、少数民族法定假日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2023-09-11 06:04:351

国家规定月休多少天

国家规定月休4天。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了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职工不能享受当年年休假规定的内容具体如下: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综上所述,全面建立起适用于各类用人单位的带薪年休假制度。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行,是职工得到更好的休息,这有利于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劳动者在经过充分的休息后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生产和工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2023-09-11 06:04:441

劳动法对员工休息时间和休假规定

法律主观:《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作了如下规定: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 保证劳动者 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方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对于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问题,国务院于1995年3月25日修订、发布的《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作了如下新的规定:“第一条为了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维护职工的休息权利,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根据宪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第三条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第四条在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和有特殊情况,需要适当缩短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五条因工作性质或者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标准工时制度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工作时间,因特殊情况和紧急任务确需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七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第八条本规定由劳动部、人事部负责解释;实施办法由劳动部、人事部制定。第九条本规定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1995年5月1日施行有困难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适当延期;但是,事业单位最迟应当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最迟应当自1997年5月1日起施行。法律客观:劳动法(labourlaw),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及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我国的劳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最新立法为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需配合使用)劳动法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相关规定如下: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23-09-11 06:04:541

我国休假制度多少天

法律主观: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劳动法 规定,一是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制度, 二是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休息办法; 三是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 国庆节 ; (五)法律、 法规 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法律客观:休假从汉代起就有,源于为了让朝中官员可每五天返家沐浴。现在的休假日又称“公休日”。指法律规定或者依法订立的协议规定的每工作一定时间必须休息的时间。公休假日制度公休假日又称“公休日”。指法律规定或者依法订立的协议规定的每工作一定时间必须休息的时间。如每工作5天以后休息2天,这2天就是公休假日。由于中国规定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得高于40小时,因此一般用人单位实行每周休息两日。法定节假日制度法定节假日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国际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国庆节(3天),中秋节(1天)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年休假⒈享受年休假的范围和对象:⑴享受年休假的范围为全省党政群机关及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⑵享受年休假的对象为上述范围内参加工作满1年以上,且已转正定级的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⑶年休假的假期中国国务院12月7日举行的第198次常务会议已经通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该条例将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是公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八条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第九条国务院人事部门、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分别制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第十条本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探亲假制度探亲假是指给予与配偶和父母分居两地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回家与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的制度。中国自1958开始实行探亲制度,1981重新修订颁布了《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正式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未婚者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婚假⒈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⒉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⒊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⒋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⒌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⒍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目前,国务院尚未颁布带薪年休假办法。劳动部1995年8月11日印发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实行新工时制度后,企业职工原有的年休假制度仍然实行。在国务院尚未作出新的规定之前,企业可以按照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安排职工休假。
2023-09-11 06:05:021

法定公休假的规定天数

公休假国家规定天数一般是11天。我国法定节假日分三种,一种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另一种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其中全体公民放假的法定节假日总共有十一天,包括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国庆节3天、中秋节1天。而年休假则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来算,例如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有5天;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有10天等。公休假和年休假有什么区别1、公休假日又称“公休日”。是指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法律规定或者依法订立的协议规定的每工作一定时间必须休息的时间。如每工作5天以后休息2天,这2天就是公休假日。由于我国规定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得高于40小时,因此一般用人单位实行每周休息两日。2、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2023-09-11 06:05:131

公休假国家规定天数

【法律分析】:国家公休假具体时长的规定如下:1、法定节假日: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新年1天、春节3天、劳动节和国庆节3天、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1天。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2、带薪年休假: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温馨提示】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2023-09-11 06:05:241

国家带薪休假制度是什么

法律主观:关于国家带薪休假规定的问题,《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民办非企业单位 、有雇工的 个体工商户 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法律客观: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中国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作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规定带薪年休假的休假时间及具体操作办法,而是指定由国务院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2007年12月7日中国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已经通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从此,职工带薪年休假就有了法律保障。带薪休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上的一个热点问题。职工带薪年休假管理办法,带薪年休假规定全文如下: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本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得到落实,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以及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所有职工(包括劳务派遣工)。第三条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在岗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均计为累计工作时间(具体由人力资源部确认)。第四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第五条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国家法定休假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实行标准工时制的职工,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第六条新入职职工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本人应提供在其它单位连续工作时间的有效证明。经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确认后,其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第七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公司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二)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年度内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三)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年度内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年度内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五)各类离岗人员。第八条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度内又出现本制度第七条第(一)~(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第九条年休假根据公司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和职工个人意愿,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次休完。第十条坚持企业安排与个人申请相结合、企业安排为主的原则统筹安排年休假。职工必须服从工作需要和公司安排。各部门负责人应积极主动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公司职工年休假实施动态管理,督促各部门落实职工休假计划。第十一条职工在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可向公司申请年休假,但须按请假审批程序得到批准后方可休年休假。公司鼓励职工因病或因事需请假时,优先选择申请年休假。第十二条相关部门负责人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审批和通知程序如下:(一)各部门根据本部门(车间)工作情况和年休假安排计划,与职工本人沟通后,提前一周填写《职工年休假安排通知单》(以下简称年休假通知单),报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中层干部年休假需经总经理批准);(二)经相关领导批准后,由部门将年休假通知单送公司人力资源部,对休假人工作年限及休假天数及本年度休假情况进行审核;(三)公司人力资源部审定后,由休假人直接负责人通知休假人,并指定职务代理人、做好相关工作交接后,休假人方可休假。(四)部门如实考勤,并于次月将年休假通知单随考勤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对职工的休假情况进行登记备案。第十三条职工个人主动申请休年休假的审批程序如下:(一)职工本人提前一周填写《职工年休假申请单》(以下简称年休假申请单),报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中层干部年休假需经总经理批准);(二)经相关领导批准后,由部门将年休假申请单送公司人力资源部,对休假人工作年限及休假天数及本年度休假情况进行审核;(三)公司人力资源部审定后,由休假人部门负责人通知休假人,并做好相关工作交接后,休假人方可休假。(四)部门如实考勤,并于次月将年休假申请单随考勤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对职工的休假情况进行登记备案。第十四条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见职工年休假取消/调休通知单),并经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本年度内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公司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公司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公司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第十五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职工在公司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公司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第十六条公司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公司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第十七条本办法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第十八条本办法经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自2008年1月1号公布之日起施行。
2023-09-11 06:05:391

休假规定管理办法

《休假规定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单位职工休假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而颁布的。其中包括探亲假、婚假、产假、丧假等各种假期安排,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休假规定管理办法》涵盖了众多假期类型,如探亲假、婚假、产假、丧假等。该办法旨在规范企业职工休假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并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休假制度,推进职工休息权益的保障。该办法规定,职工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在企业内享受年休假;职工工作满十年以上的,还可以享受“长年假”;另外还设立探亲假、婚假、产假、丧假等专项假期安排,以适应不同职工的需求。此外,《休假规定管理办法》还从休假时间、休假报批和审核、休假补贴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要求企业应合理安排休假时间,遵守休假制度,防止恶意拖延或侵犯职工的休息权益。退休职工是否有休假权?是的。“退休、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参军入伍的职工,在离开用人单位前,应当享有年度休假和未休年度休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休假规定管理办法》对企业的各种假期类型、休假时间、休假报批和审核、休假补贴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这些规定保障了职工的休息权益、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幸福指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法规之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女职工的特殊生理需要,女职工的要求,在经过卫生部门批准后,安排经期女职工暂停工作或者调整工作时间。
2023-09-11 06:06:031

公务员的休假制度是怎样规定的

1、工时制度公务员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法定节假日分别是: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节日)。2、探亲制度公务员工作满一年以上的,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与父母都不住在一起的,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未婚者原则上可每年给予假一次,假期为20天,已婚者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上述假期不包括路途时间,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本人标准工资发给工资。探望配偶和未婚者探望父母的,其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者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处理,超出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3、年休假制度公务员根据工作任务、岗位、资历等不同情况,每年可安排不超过两周的休假。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职工休假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部门制定。目前,参照《关于落实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年休假工作的通知》规定:工作年限满1年不满5年的,休假3天,工作年限满5年不满10年的,休假7天;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休假10天;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休假15天;工作年限满30年及以上的,休假20天。4、产假制度女性公务员产假为90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15天。难产者增加15天,多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15天。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根据医生意见给假15~30天,怀孕超过4个月以上流产的,可给予42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怀孕和分娩期间在本单位医疗机构或单位指定的医疗机构所用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产前检查时间算工作时间。5、病假待遇公务人员病假期间,经医疗机构证明,并经主管领导机关批准,按下列情况享受相应福利: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病假超过2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如果职工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如果工作年限已满10年,则工资照发;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如果工作年限不满10年,发给本人工资的70%,工作年限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80%;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
2023-09-11 06:06:131

公务员的假期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首先说说各种休假制度:一、探亲休假制度早在上个世纪后期,我国就出台了公务员探亲休假制度,而且一直沿用至今。所谓探亲休假制度指工作满一年的公务员,如果与自己的直系亲属分居两地,每年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享受的到异地探望亲人的假期。探亲休假的天数一般在20天左右,来回的车票由单位报销。此项制度针对异地公务员,如果直系亲属在本地则不能享受。二、产假 制度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甚至是私企职工,都可以享受产假制度。据规定,女性公务员的产假一般为98天,如遇难产或多生可延长15天。除此之外, 女性公务员还可享受未满4个月流产享受15天假期,满4个月流产享受42天假期。当然,流产休假制度希望永远不要用到。私企虽然也有产假制度,想来也不会有体制内的这种优待。三、年假制度年假制度,包括私企在内的所有单位职工均可享受带薪休年假制度,一般来说只要在单位工作满1年就有年假。年假的时间均有不同,一般体制内的年假要比私企的年假更长。四、病假制度在两个月内,公务员可以享受带薪休病假政策;如果超过两个月,通常会按工龄情况来决定病假时长。和公务员相比,绝大多数私企在职工请病假时是新停状态,而且还不能休太长的时间,不辞职你已经算好了。这一制度比体制外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其次说说看病,多少人因为看病而痛苦:公费医疗制度按国家规定,公务员可以享受公费医疗、公费医疗预防等社保制度。公费医疗包括门诊费、住院费、医药费、手术费,均在公费医疗报销的范围之内。其余各项费用均由本人自行承担。还有各种福利费、各种补贴为了解决部分公务员家庭困难问题,国家按工资总额的2.5%提取福利费,福利费也可以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建设,大多数北方地区的公务员还可以享受取暖补贴,对每天乘公交车上下班的公务员根据实际情况享受一定的补贴,此外还有车补、出差补贴、津补贴、物价补贴、食堂补贴、水电补贴、卫生洗理费、节日补助等等。最后是惬意工时制度一般来说,公务员的春季作休时间为早上8:00-11:30,下午3:00-6:00;春秋冬季的作休时间为早上8:30-12:00,下午2:30-5:30,一天的工时不会超过7小时,除了周六日享受双休制度外,还可以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制度,生活可以说是非常惬意。尽管在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有加班现象,有些地区甚至都没有加班补贴,后续在改革中很可能会得到完善。
2023-09-11 06:06:221

法定公休假的规定天数

公休假国家规定天数一般是11天。我国法定节假日分三种,一种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另一种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其中全体公民放假的法定节假日总共有十一天,包括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国庆节3天、中秋节1天。而年休假则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来算,例如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有5天;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有10天等。公休假和年休假有什么区别1、公休假日又称“公休日”。是指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法律规定或者依法订立的协议规定的每工作一定时间必须休息的时间。如每工作5天以后休息2天,这2天就是公休假日。由于我国规定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得高于40小时,因此一般用人单位实行每周休息两日。2、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2023-09-11 06:06:321

事业单位休假制度标准

法律主观:事业单位休假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满10年、满20年后,从下月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机关、事业单位不安排工作人员休年休假又不按本办法规定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其他。法律客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二条《条例》第二条中所称“连续工作”的时间和第三条、第四条中所称“累计工作”的时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工作人员)均按工作年限计算。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满10年、满20年后,从下月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
2023-09-11 06:07:161

国家对疫情期间休假的规定

疫情期间休假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不同的计算方式,比如说在家办公的可以不算休假,如果说没有在家办公,那么就可以算入年假,原则上来讲,企业安排员工在家办公,应该正常支付员工工资,假设员工是固定工资,比如月薪10000元,在家办公不得降薪。一、根据规定疫情假期怎么算?因为防控疫情放假假期按照休息日处理,我国“法定”节假日共计11天,其中:春节法定节假日为3天,国务院办公厅基于国内疫情考量而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此延长的3天不属于法定节假日。各地政府基于疫情防控需要而自行延长的假期,属于休息日,不属于法定节假日。延迟上班的用人单位可以用年假折抵,意味着后期职工可能就不能休年假了。对因受疫情影响职工不能按期到岗或企业不能开工生产的,要指导企业主动与职工沟通,有条件的企业可安排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的工作方式在家上班完成工作任务;对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企业,与职工协商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企业自设福利假等各类假。二、疫情期间工资应该怎么计算?各省市人社局都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具体每个省市有所区别,以重庆为例:1、没有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 因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造成企业停工停产,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不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的70%执行。2、生活费标准不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的70% 市人力社保局在转发通知时同时明确,生活费标准按不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的70%执行。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要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劳动用工指导,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三、疫情期间加班工资应该怎么计算?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支付加班费的标准是: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三、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职工,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安排补休,未休假期的工资报酬应按照有关政策保障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23-09-11 06:07:241

事假的规定及范围

1、事假规定及范围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请事假,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1)对于病假工资,用人单位可以在合同中与职工进行约定,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就可以;(2)职工请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照发工资的制度。职工本人结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经过单位领导批准,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期。2、不同事假以及具体范围:一、法定节假日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我国法定节假日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3天)、劳动节和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各1天。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等。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二、带薪年休假《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三、病 假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等有关规定,任何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企业应该根据职工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医疗期。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时,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也就是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该规章对医疗期的期限作了具体规定。四、探亲假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享受探亲假待遇;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探亲待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行规定。关于以上用人单位职工享受探亲假的条件和探亲假工资、路费待遇等问题和1981年4月8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职工探亲路费的规定》等文件作了具体规定。另外,国家对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亲,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探亲,国际职员配偶出国探亲,也都作了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规定外商投资企业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公休假日、探亲假、婚丧假、女职工产假等假期。”不过,目前国家还没有对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探亲假作出具体规定。五、婚假和奖励婚假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国有企业职工本人结婚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1—3天的婚假。如果夫妻双方不在同一地方工作,一方需要去对方所在地点结婚,企业还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另外给予职工路程假。在职工休婚假和路程假期间,企业应该照发工资。职工在路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目前国家还没有对非国有企业职工婚假作出具体规定。根据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任何企业的职工结婚,如果属于晚婚的,可以享受奖励婚假。《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初婚的为晚婚。男女双方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四日。六、丧 假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国有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1—3天的丧假。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如果职工死亡的直系亲属在外地,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企业应该根据路程远近,另外给予职工路程假。职工在休丧假和路程假期间,企业均应当照常发放职工的工资。职工在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本人自理。目前国家还没有对非国有企业职工婚假作出具体规定。法律依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员工病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发给病假工资,具体标准由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自主确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六条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第十一条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日工资收入的计发办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第十一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进行折算。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日工资收入的计发办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2023-09-11 06:07:341

带薪休息休假制度落实措施

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消费。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丰富文旅消费。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消费。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积极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智慧景区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鼓励各地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等政策。在保障游客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支持不同区域景区合作推行联票模式,鼓励景区结合实际实施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更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范创新发展,引导博物馆、文化馆、游乐园等延长开放时间,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24小时生活圈”。打造沉浸式演艺新空间,建设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有助于推动文旅消费的发展文旅消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最为贴近,也最容易打开、最能够展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追求愿望的消费方式之一。一旦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文旅消费大军,极大地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这就可以大大减少文旅消费旺季过旺、淡季过淡的问题,形成旺季仍旺、淡季不淡的格局。而且,文旅市场也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断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大循环。文旅消费也能成为稳住消费经济大盘、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先头部队”。
2023-09-11 06:07:591

我国带薪休假多少天

法律主观: 1、当然有。   2、和国务院《职工带薪 年休假 条例》第二条规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 工资 收入。   3、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法律客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1.元旦;2.春节;3.国际劳动节;4.国庆节;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部发[1995]309号)实行新工时制度后,企业职工原有的年休假制度仍然实行。在国务院尚未作出新的规定之前,企业可以按照1991年6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安排职工休假。《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1981年3月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凡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1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但是,职工与父亲或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职工探亲假期: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1次,假期为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原则上每年给假1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1次,可以两年给假1次,假期为45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1次,假期为20天。
2023-09-11 06:08:151

带薪年假、公休假、法定假日是一回事吗?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假期成为了广大上班族最为期待的时光之一。近日,有专家建议,对现有的休假制度进行再优化,增加假期天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假需求。据悉,这项建议是由多位专家共同提出的,他们建议在现有的带薪年假和周末休息的基础上,增加法定节假日和带薪假期的数量,以提高人们的休假质量。具体来说,专家建议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设为带薪假期,同时增加国庆节的带薪假期天数,使得人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享受更多的假期。这项建议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有网友表示,现在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带薪假期已经成为了上班族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应该得到充分的保障。也有网友认为,增加假期天数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休假的需求,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精神状态,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增加假期天数可能会导致企业人力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制定休假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社会、企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利益,以确保休假制度的科学合理。总的来说,休假制度的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增加假期天数可以满足人们对休假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神状态,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建议能够得到落实,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休假制度。
2023-09-11 06:08:362

周末是带薪休假还是无薪休假

周六、周末是公休日,公休假包括是指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1、周末属于法定的休息日,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2、实行月工资制度的,周末休息不扣发工资;实行日工资制度的,周末休息属于提供劳动,应当计算工资。3、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周末加班,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日常工资标准两倍的工资。法律规定或者依法订立的协议规定的每工作一定时间必须休息的时间。如每工作5天以后休息2天,这2天就是公休假日也称公休日或者休息日。由于我国规定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下得高于40小时,因此一般用人单位实行每周休息两日。周末单休是违法我国标准工时是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单休违法要有几个前提:1、每周工作时长超过40小时;2、超出时长没有额外加班费;3、没有调休。也就是说三项必须全部满足,单休才是违法的。如果公司是每天工作8小时(不含午餐时间),单休且不支付加班费,那就违反劳动法。如果你们公司每天工作不足7小时,且每周不超过40小时,则不违法。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3-09-11 06:09:561

公务员探亲休假规定管理办法

法律主观:《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4条规定 探亲假 期分为以下几种: (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法律客观: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探亲假的待遇:第5条规定,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第6条规定,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需要指出的是,对非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是否有探亲假,国家无规定。因此,这类用人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参考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有关探亲假的规章制度。探亲假工资计算如下: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按以上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休探亲假的注意事项:1、上述假期指与亲人团聚时间,另根据实际需要给路程假。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假日。2、"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 3、探亲假不包括探望岳父母、公婆和兄弟姐妹。新婚后与配偶分居两地的从第二年开始享受探亲假。 4、学徒、见习生、实习生在学习、见习、实习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假。退休、退职人员不享受探亲待遇。受刑事处分和被劳动教养及被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的人,在服刑期间和被劳教与缓期执行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待遇。(〔81〕劳总险字67号) 5、探亲假期和路程期内工资照发。 6、探亲假工资及探亲路费计算基数:机关实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为本人职务、级别、基础与工龄工资;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与按国家规定计算的奖金;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与按国家规定计算的奖金;事业单位职工,为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与按国家规定计算的津贴(其中,体育运动员,为本人体育基础津贴)。    阅读:探亲假假期有什么规定 根据规定,探亲假天数从20到45天不等: 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值得注意的是,探亲假期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3、探亲假不包括探望岳父母、公婆和兄弟姐妹。新婚后与配偶分居两地的从第二年开始享受探亲假。4、学徒、见习生、实习生在学习、见习、实习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假。退休、退职人员不享受探亲待遇。受刑事处分和被劳动教养及被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的人,在服刑期间和被劳教与缓期执行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待遇。(〔81〕劳总险字67号)5、探亲假期和路程期内工资照发。6、探亲假工资及探亲路费计算基数:机关实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为本人职务、级别、基础与工龄工资;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与按国家规定计算的奖金;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与按国家规定计算的奖金;事业单位职工,为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与按国家规定计算的津贴(其中,体育运动员,为本人体育基础津贴)。阅读:探亲假假期有什么规定根据规定,探亲假天数从20到45天不等: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值得注意的是,探亲假期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2023-09-11 06:10:051

工休假是什么意思

工休假是指员工在劳动合同规定的工作日内,因故不上班而享受的休息时间。工休假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法定的休息时间。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每周应至少休息一日,并可按照国家的规定节假日和其他公休日放假。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如婚丧、产假、病假、探亲假等,员工还可以享受有薪的带薪休假。与带薪休假相比,工休假通常是无薪的,但不影响员工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双方约定的工作时间(通常为每周五天或六天)。因此,公司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制定完善的工休假制度,并向员工及时宣传。同时,员工在享受工休假时,应当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避免超时加班、违反请假手续等问题,确保享受休息的权益。
2023-09-11 06:10:311

公休假补贴发放规定

一、公休假补贴发放规定有:1、机关工作人员应休未休年休假日报酬计算=(月基本工资+月特岗津贴+月通讯补贴+月生活性补贴+月工作性津贴)×12个月+年终一次性奖金:按规定可增发的一个月基本工资)÷261天×2 可增发的一个月基本工资=月基本工资+月生活性补贴+月工作性补贴 其中:月基本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 警衔津贴+职务工 资+级别工资;机关工作人员可发放的带薪年休假报酬计算=机关工作人员可发放的应休未休年休假日报酬×可发放的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休未休年休假日报酬计算=(月基本工资+月特岗津贴+月职务补贴+月93保留补贴+月类差+月物价海岛补贴+月海岛职务补贴+月误餐费+月考核奖+月区定岗位津贴+月职务岗位津贴+月定额福利费+月06工改保留津贴补贴)×12个月+奖金福利费10360元+年终一次性奖金【按规定可增发的一个月基本工资】)÷261天×2;可增发的一个月基本工资=月基本工资+3870元/人; 其中:月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技术工资+ 0.1津贴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发放的应休未休年休假日报酬计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发放的应休未休年休假日报酬计算×可发放的带薪年休假天数。3、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休假工资的计算①机关、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不安排工作人员休年休假,应当征求工作人员本人的意见。②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工作人员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对其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是: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③工作人员年休假工资报酬中,除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收入外,其余部分应当由所在单位在下一年第一季度一次性支付,所需经费按现行经费渠道解决。实行工资统发的单位,应当纳入工资统发。④工作人员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计算办法是: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261天)。⑤机关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之和。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之和。其中,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不含根据住房、用车等制度改革向工作人员直接发放的货币补贴。二、公休假日又称“公休日和公共假日”。公休假日又称“公休日和公共假日”。是指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单位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由单位统筹安排,是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2023-09-11 06:11:031

事业单位公休假天数

事业单位公休假天数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公休假天数依据工龄确定:1、参加工作满一年不满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5天。2、参加工作满五年不满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0天。3、参加工作满十五年不满二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5天。4、参加工作满二十五年以上员工,每年休假20天。以上年休假均不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一、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1、元旦;2、春节;3、国际劳动节;4、国庆节;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二、事业编制考试的报名流程:1、报名:分为现场报名和网上报名(包括邮件报名),一般联考、统考都是网上报名。事业单位自主招聘中,由于近几年疫情影响,还是有很多网上报名的。报名时要选好报考岗位,且一并提交审核材料。之后大家需要注意报名时间和资料审查审核时间等。2、资料审核:如果有资料审查不合格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重新补交。同时,有岗位未达到开考人数的,也需要重新选择岗位。3、打印笔试准考证:打印后,按时参加笔试。4、等待笔试结果和面试通知:一般来说,大型考试会在一个月左右,具体时间以官方公告为准。5、面试:分为结构化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式面试等。
2023-09-11 06:11:131

幼儿园高级教师可以实行学术休假制度吗

可以。根据查询上海静安区人民政府官网显示,上海静安区建立静安教师休学术假制度,休学术假的范围对象包括本区各级各类学校中在编在岗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等,所以幼儿园高级教师可以实行学术休假制度。学术休假制度是1880年哈佛大学首创的制度。
2023-09-11 06:11:211

宪法里规定的休假制度

法律主观: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劳动法 规定,一是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制度, 二是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休息办法; 三是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 国庆节 ; (五)法律、 法规 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法律客观:国家规定的休假制度,年假、休息、休假: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是我国宪法的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也是劳动法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修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劳动法》总则第3条关于劳动者权利中概括规定了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并在第四章用第35条至第45条的篇幅详细对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做了规定。我们可以将我国法律中规定的休假制度分为一般性休假和特殊休假,前者主要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后者则主要包括婚嫁、丧假、产假、探亲假及职工带薪年休假。《劳动法》中对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安排劳动者在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工作而应当安排补休或者支付一定量的工资报酬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因而即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这方面有所争议劳动者即可依《劳动法》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劳动者合法权益更易受到侵害的是特殊休假权利方面,尤其是职工带薪休假权利。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这里的“连续工作一年以上”,是指劳动者累计工作时间,包括在同一单位的,也包括在不同单位的工作时间。而且,带薪休假是不与婚嫁、丧假、产假、探亲假等相冲突的,也就是说,即使劳动者已经休了婚嫁、丧假、产假或者探亲假,当符合了一定条件时其仍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而实际操作中很多用人单位将其理解为或者向劳动者解释为只有在其单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才可享有,或者以劳动者已经休了婚产假或者探亲假为由侵犯劳动者的带薪休假权利。
2023-09-11 06:11:411

劳动者的休假制度

我国法律规定的劳动者的休假制度除了法定节假日以外还有哪些?休假,及劳动者带薪休息,是法定的劳动者免于上班并且有工资保障的休息时间。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规定的休假,主要有以下几种(1)法定节假日。即《劳动法》第40条所规定的。(2)年休假。对于这种休假,将在下面第45条进行解释。(3)探亲假。探亲假,是指法定的给予家属分居两地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与父母或配偶团聚的假期,我国现行法规中关于探亲假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享受探亲假的条件。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就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但是,职工与父母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第二,探亲假假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四)其他假期。除了上述假期之外,一规定还有女职工产假、职工婚丧假等。对于女职工产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7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对于婚丧假,《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指出,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的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1至3天的婚丧假。当然这一假期的适用是有特定的范围限制的,仅限于国营企业职工
2023-09-11 06:11:591

国家干部休假制度管理规定

法律主观:干部请休假问题包括以下内容: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已转正定级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带薪年休假期间享受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其要休假的,应当填写请假申请表,经领导签字后方可休假。法律客观:国家规定的休假制度,年假、休息、休假: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是我国宪法的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也是劳动法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修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劳动法》总则第3条关于劳动者权利中概括规定了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并在第四章用第35条至第45条的篇幅详细对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做了规定。我们可以将我国法律中规定的休假制度分为一般性休假和特殊休假,前者主要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后者则主要包括婚嫁、丧假、产假、探亲假及职工带薪年休假。《劳动法》中对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安排劳动者在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工作而应当安排补休或者支付一定量的工资报酬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因而即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这方面有所争议劳动者即可依《劳动法》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劳动者合法权益更易受到侵害的是特殊休假权利方面,尤其是职工带薪休假权利。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这里的“连续工作一年以上”,是指劳动者累计工作时间,包括在同一单位的,也包括在不同单位的工作时间。而且,带薪休假是不与婚嫁、丧假、产假、探亲假等相冲突的,也就是说,即使劳动者已经休了婚嫁、丧假、产假或者探亲假,当符合了一定条件时其仍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而实际操作中很多用人单位将其理解为或者向劳动者解释为只有在其单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才可享有,或者以劳动者已经休了婚产假或者探亲假为由侵犯劳动者的带薪休假权利。
2023-09-11 06:12:531

公务员的休假制度有哪些?

1、工时制度公务员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法定节假日分别是: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节日)。2、探亲制度公务员工作满一年以上的,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与父母都不住在一起的,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未婚者原则上可每年给予假一次,假期为20天,已婚者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上述假期不包括路途时间,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本人标准工资发给工资。探望配偶和未婚者探望父母的,其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者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处理,超出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3、年休假制度公务员根据工作任务、岗位、资历等不同情况,每年可安排不超过两周的休假。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职工休假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部门制定。目前,参照《关于落实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年休假工作的通知》规定:工作年限满1年不满5年的,休假3天,工作年限满5年不满10年的,休假7天;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休假10天;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休假15天;工作年限满30年及以上的,休假20天。4、产假制度女性公务员产假为90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15天。难产者增加15天,多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15天。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根据医生意见给假15~30天,怀孕超过4个月以上流产的,可给予42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怀孕和分娩期间在本单位医疗机构或单位指定的医疗机构所用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产前检查时间算工作时间。5、病假待遇公务人员病假期间,经医疗机构证明,并经主管领导机关批准,按下列情况享受相应福利: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病假超过2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如果职工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如果工作年限已满10年,则工资照发;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如果工作年限不满10年,发给本人工资的70%,工作年限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80%;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
2023-09-11 06:13:171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周休息几天

法律主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 保证劳动者 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法律客观:劳动法(labourlaw),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及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我国的劳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最新立法为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需配合使用)劳动法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相关规定如下: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23-09-11 06:13:251

国家规定公司请假制度

法律主观: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劳动法 规定,一是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制度, 二是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休息办法; 三是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 国庆节 ; (五)法律、 法规 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法律客观:国家规定的休假制度,年假、休息、休假: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是我国宪法的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也是劳动法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修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劳动法》总则第3条关于劳动者权利中概括规定了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并在第四章用第35条至第45条的篇幅详细对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做了规定。我们可以将我国法律中规定的休假制度分为一般性休假和特殊休假,前者主要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后者则主要包括婚嫁、丧假、产假、探亲假及职工带薪年休假。《劳动法》中对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安排劳动者在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工作而应当安排补休或者支付一定量的工资报酬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因而即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这方面有所争议劳动者即可依《劳动法》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劳动者合法权益更易受到侵害的是特殊休假权利方面,尤其是职工带薪休假权利。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这里的“连续工作一年以上”,是指劳动者累计工作时间,包括在同一单位的,也包括在不同单位的工作时间。而且,带薪休假是不与婚嫁、丧假、产假、探亲假等相冲突的,也就是说,即使劳动者已经休了婚嫁、丧假、产假或者探亲假,当符合了一定条件时其仍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而实际操作中很多用人单位将其理解为或者向劳动者解释为只有在其单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才可享有,或者以劳动者已经休了婚产假或者探亲假为由侵犯劳动者的带薪休假权利。
2023-09-11 06:13:351

法定公休假的规定天数

公休假国家规定天数一般是每工作5天以后休息2天,还有法定节假日总共有十一天,以及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来计算的年休假。我国法定节假日分三种,一种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另一种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其中全体公民放假的法定节假日总共有十一天,包括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国庆节3天、中秋节1天。而年休假则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来算,例如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有5天;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有10天等。一、公休假和年休假有什么区别1、公休假日又称“公休日”。是指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法律规定或者依法订立的协议规定的每工作一定时间必须休息的时间。如每工作5天以后休息2天,这2天就是公休假日。由于我国规定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得高于40小时,因此一般用人单位实行每周休息两日。2、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修订)》第七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13修订)》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2023-09-11 06:13:451

公务员休假依据什么规定

法律主观:公务员的休假制度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施行。 一、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满10年、满20年后,从下月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的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二、依法应享受寒暑假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未休寒暑假的,所在单位应当安排其休年休假;因工作需要休寒暑假天数少于年休假天数的,所在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其年休假天数。工作人员因承担野外地质勘查、野外测绘、远洋科学考察、极地科学考察以及其他特殊工作任务,所在单位不能在本年度安排其休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三、机关、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不安排工作人员休年休假,应当征求工作人员本人的意见。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工作人员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对其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是: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法律客观:公务员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公休假天数依据工龄确定。1、参加工作满一年不满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5天。2、参加工作满五年不满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0天。3、参加工作满十五年不满二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5天。4、参加工作满二十五年以上员工,每年休假20天。以上年休假均不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下列人员不享受公休假:1、在各类学校脱产学习、培训、进修享受寒暑假的人员。2、当年连续病假两个月或累计病休三个月以上的人员。4、当年事假累计达到1个月以上的人员。5、超出国家规定产假假期继续休息的人员。6、当年从外单位调入公司系统的人员。7、病、事假人员中如果当年假已休完且年出勤率未达到90以上,则下一年度不再安排休假。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这里面讲了休假的依据。当然,不仅仅针对公务员。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令(第9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这个是人事部根据国务院第514号令的精神,专门针对公务员出台的年休假的规定。
2023-09-11 06:13:541

公务员的休假制度是怎样的?

1、工时制度公务员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法定节假日分别是: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节日)。2、探亲制度公务员工作满一年以上的,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与父母都不住在一起的,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未婚者原则上可每年给予假一次,假期为20天,已婚者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上述假期不包括路途时间,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本人标准工资发给工资。探望配偶和未婚者探望父母的,其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者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处理,超出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3、年休假制度公务员根据工作任务、岗位、资历等不同情况,每年可安排不超过两周的休假。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职工休假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部门制定。目前,参照《关于落实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年休假工作的通知》规定:工作年限满1年不满5年的,休假3天,工作年限满5年不满10年的,休假7天;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休假10天;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休假15天;工作年限满30年及以上的,休假20天。4、产假制度女性公务员产假为90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15天。难产者增加15天,多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15天。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根据医生意见给假15~30天,怀孕超过4个月以上流产的,可给予42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怀孕和分娩期间在本单位医疗机构或单位指定的医疗机构所用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产前检查时间算工作时间。5、病假待遇公务人员病假期间,经医疗机构证明,并经主管领导机关批准,按下列情况享受相应福利: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病假超过2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如果职工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如果工作年限已满10年,则工资照发;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如果工作年限不满10年,发给本人工资的70%,工作年限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80%;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
2023-09-11 06:14:021

年休假是必须执行的吗

法律主观:年休假的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累计有一到十年的,其年休假为5天;职工累计工作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累计工作时间已满20年的,则年休假为15天。其中国家的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法律客观:[观点一]年休假是法定假。理由是:《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规定:“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职工,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休假时间按本企业工龄计算:工作满一年未满五年者5天;满五年未满十年者7天;满十年未满二十年者10天;满二十年以上者14天。”[观点二]年休假不是法定假。本人赞同这种观点。理由是:所谓年休假制度,是指职工每年享有保留工作和工资的连续休假制度。1、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但是由于当时劳动合同制刚刚开始全面实行,如何实行年休假制度尚需进一步研究,所以,劳动法还规定,年休假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而1995年5月1日实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已将职工工作时间修改为:“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因此,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2条规定:“实行新工时制度后,企业职工原有的年休假制度仍然实行。在国务院尚未作出新的规定之前,企业可以按照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安排职工休假。”国务院至今尚未出台年休假的实行办法,因此,按照原劳动部的规定,在国务院作出新规定之前,可以根据原办法安排职工休假。2、在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一、各地区、各部门在确保完成工作、生产任务,不另增人员编制和定员的前提下可以安排职工的年休假。二、确定职工休假天数时,要根据工作任务和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两周。休假时间要注意均衡安排,休假方式一般以就地休假为主,一律不准搞公费旅游,也不得以不休假为由向职工发放或变相发放钱物。三、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职工休假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部门制定,并分别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备案。四、企业职工休假,由企业根据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参照上述精神自行确定。”《通知》第六条还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原自行拟定的休假办法和临时措施,凡与本通知规定相抵触的,立即停止执行,均按本通知规定办理。”3、广东省劳动厅1997年7月1日发布实施的《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虽规定,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职工,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但不符合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的精神;此外,该规定中的“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也不属于强制性的规定。综上所述,在国务院未作出新的有关年休假规定之前,企业为了确保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根据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可以安排职工休假,也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假。因此,如果企业有相关年休假制度的规定,职工则可以要求企业按规定给予年休假的待遇。如果职工所在的企业没有相关年休假制度的规定,那么,企业可以不给予年休假待遇。
2023-09-11 06:14:111

年假有规定时间休吗

法律主观:放年假的时间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主要取决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一是劳动者的放假意愿,二是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工作情况。一、年假规定是不是什么时候休都可以个人和单位情况不同,合适的时机不同。职工什么时间休年休假合适,取决于个人与单位生产经营工作的实际情况,年休假由用人单位考虑职工意愿,根据生产经营工作情况统筹安排,职工意愿只是考虑,不影响生产经营工作正常开展是绝定性因素,单位有安排权,是不能职工随心所欲的。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二、公司不让休年假怎么办1、我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2、《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规定,对于没休年假的每天按日工资的300%给予补贴,如果公司不允许休年假,那么可以向公司要给予补贴。3、年假安排不应该由单位单方面决定,还应该在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并征得职工的意愿来安排年休假.如果用人单位工作上的实际需要造成职工不能休年假或者跨年度休假的,这类情况下,不许由职工的同意。4、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三、年休假与其他休假的关系我国职工可以享受的其他休假主要有:寒暑假、探亲假病假、事假等。条例对年休假与这些休假的关系作了明确规定:第一,年休假与寒暑假。在我国,学校一直实行寒暑假制度,教职员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寒假2至3周,暑假5至6周)远远超过条例规定的年休假天数。因此,条例规定: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第二,年休假与病、事假。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部门、地方和网民提出,在保障职工年休假权利的同时,也要保证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对于较长时间休病假、请事假的职工,不应当再享受年休假待遇。我们经与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反复研究,采纳了上述意见,条例规定: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第三,年休假与探亲假。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部门、地方和网民提出,探亲假与年休假是两种功能不同的休假制度,不应互相冲抵。我们经与有关部门研究,认为这种意见有道理。据此,条例删去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探亲假冲抵年休假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原则上年假什么时候都可以休,但是需要考虑个人与单位生产经营工作的实际情况,根据生产经营工作情况统筹安排。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3-09-11 06:14:311

国家规定带薪休假多少天

法律主观:带薪年休假(PaidAnnualLeave)简称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中国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作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规定带薪年休假的休假时间及具体操作办法,而是指定由国务院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一、适用年假的前提条件主体: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时间: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二、年假的计算方法及年假的国家规定年假的计算办法: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新入职之前连续工作满十二个月的,在新用人单位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新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年假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三、不享受年假的条件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法律客观: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中国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作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规定带薪年休假的休假时间及具体操作办法,而是指定由国务院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2007年12月7日中国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已经通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从此,职工带薪年休假就有了法律保障。带薪休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上的一个热点问题。职工带薪年休假管理办法,带薪年休假规定全文如下: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本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得到落实,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以及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所有职工(包括劳务派遣工)。第三条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在岗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均计为累计工作时间(具体由人力资源部确认)。第四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第五条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国家法定休假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实行标准工时制的职工,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第六条新入职职工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本人应提供在其它单位连续工作时间的有效证明。经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确认后,其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第七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公司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二)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年度内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三)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年度内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年度内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五)各类离岗人员。第八条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度内又出现本制度第七条第(一)~(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第九条年休假根据公司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和职工个人意愿,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次休完。第十条坚持企业安排与个人申请相结合、企业安排为主的原则统筹安排年休假。职工必须服从工作需要和公司安排。各部门负责人应积极主动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公司职工年休假实施动态管理,督促各部门落实职工休假计划。第十一条职工在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可向公司申请年休假,但须按请假审批程序得到批准后方可休年休假。公司鼓励职工因病或因事需请假时,优先选择申请年休假。第十二条相关部门负责人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审批和通知程序如下:(一)各部门根据本部门(车间)工作情况和年休假安排计划,与职工本人沟通后,提前一周填写《职工年休假安排通知单》(以下简称年休假通知单),报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中层干部年休假需经总经理批准);(二)经相关领导批准后,由部门将年休假通知单送公司人力资源部,对休假人工作年限及休假天数及本年度休假情况进行审核;(三)公司人力资源部审定后,由休假人直接负责人通知休假人,并指定职务代理人、做好相关工作交接后,休假人方可休假。(四)部门如实考勤,并于次月将年休假通知单随考勤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对职工的休假情况进行登记备案。第十三条职工个人主动申请休年休假的审批程序如下:(一)职工本人提前一周填写《职工年休假申请单》(以下简称年休假申请单),报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中层干部年休假需经总经理批准);(二)经相关领导批准后,由部门将年休假申请单送公司人力资源部,对休假人工作年限及休假天数及本年度休假情况进行审核;(三)公司人力资源部审定后,由休假人部门负责人通知休假人,并做好相关工作交接后,休假人方可休假。(四)部门如实考勤,并于次月将年休假申请单随考勤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对职工的休假情况进行登记备案。第十四条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见职工年休假取消/调休通知单),并经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本年度内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公司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公司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公司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第十五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职工在公司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公司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第十六条公司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公司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第十七条本办法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第十八条本办法经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自2008年1月1号公布之日起施行。
2023-09-11 06:14:391

公务员休假有什么规定

1、工时制度公务员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法定节假日分别是: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节日)。2、探亲制度公务员工作满一年以上的,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与父母都不住在一起的,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未婚者原则上可每年给予假一次,假期为20天,已婚者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上述假期不包括路途时间,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本人标准工资发给工资。探望配偶和未婚者探望父母的,其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者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处理,超出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3、年休假制度公务员根据工作任务、岗位、资历等不同情况,每年可安排不超过两周的休假。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职工休假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部门制定。目前,参照《关于落实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年休假工作的通知》规定:工作年限满1年不满5年的,休假3天,工作年限满5年不满10年的,休假7天;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休假10天;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休假15天;工作年限满30年及以上的,休假20天。4、产假制度女性公务员产假为90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15天。难产者增加15天,多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15天。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根据医生意见给假15~30天,怀孕超过4个月以上流产的,可给予42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怀孕和分娩期间在本单位医疗机构或单位指定的医疗机构所用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产前检查时间算工作时间。5、病假待遇公务人员病假期间,经医疗机构证明,并经主管领导机关批准,按下列情况享受相应福利: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病假超过2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如果职工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如果工作年限已满10年,则工资照发;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如果工作年限不满10年,发给本人工资的70%,工作年限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80%;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
2023-09-11 06:14:481

公务员休假制度是怎样的呢?

1、工时制度公务员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法定节假日分别是: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节日)。2、探亲制度公务员工作满一年以上的,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与父母都不住在一起的,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未婚者原则上可每年给予假一次,假期为20天,已婚者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上述假期不包括路途时间,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本人标准工资发给工资。探望配偶和未婚者探望父母的,其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者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处理,超出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3、年休假制度公务员根据工作任务、岗位、资历等不同情况,每年可安排不超过两周的休假。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职工休假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部门制定。目前,参照《关于落实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年休假工作的通知》规定:工作年限满1年不满5年的,休假3天,工作年限满5年不满10年的,休假7天;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休假10天;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休假15天;工作年限满30年及以上的,休假20天。4、产假制度女性公务员产假为90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15天。难产者增加15天,多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15天。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根据医生意见给假15~30天,怀孕超过4个月以上流产的,可给予42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怀孕和分娩期间在本单位医疗机构或单位指定的医疗机构所用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产前检查时间算工作时间。5、病假待遇公务人员病假期间,经医疗机构证明,并经主管领导机关批准,按下列情况享受相应福利: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病假超过2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如果职工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如果工作年限已满10年,则工资照发;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如果工作年限不满10年,发给本人工资的70%,工作年限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80%;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
2023-09-11 06:14:561

公务员的休假制度是怎样的?

首先说说各种休假制度:一、探亲休假制度早在上个世纪后期,我国就出台了公务员探亲休假制度,而且一直沿用至今。所谓探亲休假制度指工作满一年的公务员,如果与自己的直系亲属分居两地,每年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享受的到异地探望亲人的假期。探亲休假的天数一般在20天左右,来回的车票由单位报销。此项制度针对异地公务员,如果直系亲属在本地则不能享受。二、产假 制度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甚至是私企职工,都可以享受产假制度。据规定,女性公务员的产假一般为98天,如遇难产或多生可延长15天。除此之外, 女性公务员还可享受未满4个月流产享受15天假期,满4个月流产享受42天假期。当然,流产休假制度希望永远不要用到。私企虽然也有产假制度,想来也不会有体制内的这种优待。三、年假制度年假制度,包括私企在内的所有单位职工均可享受带薪休年假制度,一般来说只要在单位工作满1年就有年假。年假的时间均有不同,一般体制内的年假要比私企的年假更长。四、病假制度在两个月内,公务员可以享受带薪休病假政策;如果超过两个月,通常会按工龄情况来决定病假时长。和公务员相比,绝大多数私企在职工请病假时是新停状态,而且还不能休太长的时间,不辞职你已经算好了。这一制度比体制外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其次说说看病,多少人因为看病而痛苦:公费医疗制度按国家规定,公务员可以享受公费医疗、公费医疗预防等社保制度。公费医疗包括门诊费、住院费、医药费、手术费,均在公费医疗报销的范围之内。其余各项费用均由本人自行承担。还有各种福利费、各种补贴为了解决部分公务员家庭困难问题,国家按工资总额的2.5%提取福利费,福利费也可以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建设,大多数北方地区的公务员还可以享受取暖补贴,对每天乘公交车上下班的公务员根据实际情况享受一定的补贴,此外还有车补、出差补贴、津补贴、物价补贴、食堂补贴、水电补贴、卫生洗理费、节日补助等等。最后是惬意工时制度一般来说,公务员的春季作休时间为早上8:00-11:30,下午3:00-6:00;春秋冬季的作休时间为早上8:30-12:00,下午2:30-5:30,一天的工时不会超过7小时,除了周六日享受双休制度外,还可以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制度,生活可以说是非常惬意。尽管在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有加班现象,有些地区甚至都没有加班补贴,后续在改革中很可能会得到完善。
2023-09-11 06:15:031

公务员休假有哪些待遇规定?

1、工时制度公务员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法定节假日分别是: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节日)。2、探亲制度公务员工作满一年以上的,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与父母都不住在一起的,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未婚者原则上可每年给予假一次,假期为20天,已婚者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上述假期不包括路途时间,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本人标准工资发给工资。探望配偶和未婚者探望父母的,其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者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处理,超出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3、年休假制度公务员根据工作任务、岗位、资历等不同情况,每年可安排不超过两周的休假。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职工休假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部门制定。目前,参照《关于落实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年休假工作的通知》规定:工作年限满1年不满5年的,休假3天,工作年限满5年不满10年的,休假7天;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休假10天;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休假15天;工作年限满30年及以上的,休假20天。4、产假制度女性公务员产假为90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15天。难产者增加15天,多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15天。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根据医生意见给假15~30天,怀孕超过4个月以上流产的,可给予42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怀孕和分娩期间在本单位医疗机构或单位指定的医疗机构所用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产前检查时间算工作时间。5、病假待遇公务人员病假期间,经医疗机构证明,并经主管领导机关批准,按下列情况享受相应福利: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病假超过2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如果职工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如果工作年限已满10年,则工资照发;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如果工作年限不满10年,发给本人工资的70%,工作年限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80%;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
2023-09-11 06:15:131

年休假是强制性规定吗

法律主观:年休假 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是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 劳动法 和公务员法,制定的条例;于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 工资 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 病假 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 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 赔偿金 ;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 法院强制执行 。 第八条 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 法规 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 国务院人事部门、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分别制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 第十条 本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客观:[观点一]年休假是法定假。理由是:《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规定:“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职工,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休假时间按本企业工龄计算:工作满一年未满五年者5天;满五年未满十年者7天;满十年未满二十年者10天;满二十年以上者14天。”[观点二]年休假不是法定假。本人赞同这种观点。理由是:所谓年休假制度,是指职工每年享有保留工作和工资的连续休假制度。1、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但是由于当时劳动合同制刚刚开始全面实行,如何实行年休假制度尚需进一步研究,所以,劳动法还规定,年休假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而1995年5月1日实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已将职工工作时间修改为:“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因此,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2条规定:“实行新工时制度后,企业职工原有的年休假制度仍然实行。在国务院尚未作出新的规定之前,企业可以按照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安排职工休假。”国务院至今尚未出台年休假的实行办法,因此,按照原劳动部的规定,在国务院作出新规定之前,可以根据原办法安排职工休假。2、在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一、各地区、各部门在确保完成工作、生产任务,不另增人员编制和定员的前提下可以安排职工的年休假。二、确定职工休假天数时,要根据工作任务和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两周。休假时间要注意均衡安排,休假方式一般以就地休假为主,一律不准搞公费旅游,也不得以不休假为由向职工发放或变相发放钱物。三、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职工休假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部门制定,并分别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备案。四、企业职工休假,由企业根据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参照上述精神自行确定。”《通知》第六条还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原自行拟定的休假办法和临时措施,凡与本通知规定相抵触的,立即停止执行,均按本通知规定办理。”3、广东省劳动厅1997年7月1日发布实施的《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虽规定,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职工,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但不符合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的精神;此外,该规定中的“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也不属于强制性的规定。综上所述,在国务院未作出新的有关年休假规定之前,企业为了确保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根据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可以安排职工休假,也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假。因此,如果企业有相关年休假制度的规定,职工则可以要求企业按规定给予年休假的待遇。如果职工所在的企业没有相关年休假制度的规定,那么,企业可以不给予年休假待遇。
2023-09-11 06:15:211

( )应当建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制度。

企业应当按照合法、有序、公开、公正的原则,建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推行民主管理。企业行政管理方与企业工会委员会应根据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职工代表大会的实施办法(细则),明确其组织制度、职权内容和工作制度等,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将其纳入本单位管理制度体系,同时报同级党组织,并报上一级工会备案。职工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两种形式,二者在性质、任务、职权等方面没有区别,职工代表大会在具体工作制度方面增加了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罢免等内容。企业行政管理方与企业工会委员会可以根据企业的职工人数,实际需要和客观条件协商选择召开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根据规定,企业职工人数在五十人以下的,应当召开职工大会。扩展资料: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实现在于职工代表大会,两者相辅相成,成为职工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与渠道,在此基础上,各种性质企业须建立职工代表大会以实现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其中,对于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或行业,由区域工会或行业工会,组织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以开展民主管理活动。记者昨天从江苏省总工会获悉,该省已有1226个乡镇、2785个村、121个开发区建立了区域或行业职工代表大会,覆盖了6.7万家小企业。根据规定,职工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企业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情况;缴纳职工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补充保险、企业年金情况;职工奖惩和裁员情况等,须以企业网站、内部刊物、告示栏、企业情况发布会等形式定期公布。为确保企业依法建立和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劳动行政部门可对“拒绝召开或者阻挠企业工会召集职工代表大会的”等四种情形处以罚款。
2023-09-11 06:15:591

休假制度

法律分析:休假制度,是为保障职工享有休息权而实行的定期休假的制度。各国一般均由劳动法作出规定。中国宪法提出要规定职工休假制度。根据劳动法等规定,现行休假制度包括的内容有:公休假日、法定节日、探亲假、年休假以及由于职业特点或其他特殊需要而规定的休假。按现行制度,各种休假日均带有工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2023-09-11 06:16:371

国家休假制度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2023-09-11 06:16:451

公务员休假制度

公务员休假制度规定是对于职工累计工作在一年到十年的,年休假五天,累计工作在十年到二十年的,年休假十天,累计工作满二十年的,年休假十五天,年休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正常工资标准发放。一、公务员休假制度规定  公务员休假制度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二、带薪年假工资计算标准  带薪年假工资计算标准:职工本人月工资÷月计薪天数×休假天数。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法律快车提醒您,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三、劳务派遣是否享受年休假  劳务派遣享受年休假,劳务外包员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依法享受年休假。劳务外包员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工作期间,由劳务派遣单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天数多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023-09-11 06:16:551

民警休假制度

法律分析:享受年休假待遇的条件:凡连续工作满1年及以上的在职公安民警和在职工人。年休假假期:(一)工作年限满1年不足10年的,年休假5天;(二)工作年限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三)工作年限已满20年及以上的,年休假15天。(四)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公休假的假期。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2023-09-11 06:17:121

最新公务员休假制度是怎样的?

公务员最新休假制度是什么?谢谢
2023-09-11 06:17:222

员工休假制度是怎样安排的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应当在元旦、春节等法定节日期间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023-09-11 06:17:301

员工休假制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法律分析:休假的时间,休假期间的薪酬等问题。休假制度,是为保障职工享有休息权而实行的定期休假的制度。各国一般均由劳动法作出规定。中国宪法提出要规定职工休假制度。根据劳动法等规定,现行休假制度包括的内容有:公休假日、法定节日、探亲假、年休假以及由于职业特点或其他特殊需要而规定的休假。按现行制度,各种休假日均带有工资。有关休息日标准:休息日又称公休假日,是劳动者满一个工作周后的休息时间。随着国务院第174号令的施行,我国职工的休息时间标准为工作五天、休息两天。该决定同时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国家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法律依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第四条 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第五条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2023-09-11 06:17:401

劳动法休息休假权力对员工的重要意义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了本条例。于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共计十条。《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共计十九条。带薪年休假相关法律问题解答[2] 1、哪些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2、如何计算职工应享受休假天数?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3、计算休假天数所涉及的职工累计工作时间是指什么?[2]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4、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新进人员如何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具体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5、哪些职工不享受当年的休假?[2] ⑴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⑵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⑶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⑷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⑸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⑹劳务派遣职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无工作期间由劳务派遣单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天数多于其全部应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2] 6、哪些假期不计入年休假假期?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7、职工可以分段休假吗?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2] 8、职工年度内不能休假,是否可以跨年度休假?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但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9、如何处理单位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情形?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023-09-11 06:1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