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农业生产种类有哪些 农业生产种类介绍

2023-10-05 05:14:40
共1条回复
大鱼炖火锅

1、农业生产种类有自给农业、密集农业、粗放农业、商品农业四大类。农业生产类型是农业构造和运营方式在地域上的表现方式。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开展阶段,因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影响而构成的地域农业生产体系,具有相对波动性。同一类型具有相似的生产条件、构造特点、运营制度、土地应用方式、开展方向与途径。

2、农业生产者介绍:中国在向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迈进的过程中,面对农业人口占比大,剩余劳动力多的状况,一方面,农民需要通过打工来解决改善生活的途径,另一方面,中国非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农村这支强大的劳动大军作为力量的支撑。因此,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内陆省份还出现了不少的以打工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打工县、打工乡、打工村,这些地方因青、壮年的农业劳动力在东南沿海打工,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任务便留给了体弱的农村中老年们,这样一来,又带来了新的农业生产问题:农业生产本是一种以强体力劳动为主的生产劳动,青、壮年者进城打工,年老体弱、文化知识缺乏的农民留守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以后,农田的基本设施修善、农业的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等问题,又待于我们研究解决。

相关推荐

农业生产的核心,农业生产方式分为哪几种

1、农业生产的核心: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是土地、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粮食人均产量不高,人均占有量增长慢;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低。2、农业生产方式:按生产对象分类,一般可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按投入的多少分类,一般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一般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按地形的不同分类,一般可分为立体农业、河谷农业、坝子农业、基塘农业等。 一、农业生产的核心 1、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是土地、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 (1)土地:代表着农业自然资源,是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的或可能利用的自然条件。 (2)劳动力: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前者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数,后者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 (3)农业生产技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以及在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 2、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核心问题:粮食人均产量不高,人均占有量增长慢;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 二、农业生产方式分为哪几种 1、根据生产对象的不同分类,农业生产一般可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 2、根据投入的多少分类,农业生产一般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3、根据产品用途的不同分类,农业生产一般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4、根据地形的不同分类,农业生产一般可分为立体农业、河谷农业、坝子农业、基塘农业等。 5、根据地域的不同分类,农业生产一般可分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商业牲畜育肥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乳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迁移农业、园艺业、游牧业等。
2023-09-11 16:32:051

农业生产方式有哪些,农业生产是第几产业

回答农业生产方式指的是农业生产方法和形式。其中,生产方法主要通过生产工具、动力、水利设施等体现出来,例如铁犁牛耕、人力畜力操作抑或机械化操作等,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生产形式指的是生产如何组织起来,是简单协作还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是家庭经营还是农场式经营等,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农业生产属于第一产业,该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采集业,部分国家还包括采矿业。一、农业生产方式有哪些1、农业生产方式指农业生产方法和形式。农业生产方法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主要通过生产工具、动力、水利设施等体现出来,例如铁犁牛耕、人力畜力操作抑或机械化操作等。农业生产形式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例如生产如何组织起来,是简单协作还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是家庭经营还是农场式经营等。2、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世界范围内,农业的生产结构一般可细化为种植园农业、水稻农业、谷物家畜农业、地中海农业、市场园艺农业、商业乳品农业、商业牲畜育肥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游牧业等。二、农业生产是第几产业1、农业生产属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在各国的划定范围不尽相同,一般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采集业,有的国家还包括采矿业。2、第一产业指各类职业农民和各类水生、土生等农业原始产品,如粮农、菜农、棉农、猪农、豆农、渔民、牧民、瓜农、茶农,以利用生物的自然生长和自我繁殖的特性,人为控制其生长和繁殖过程,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一类行业。
2023-09-11 16:32:191

高中历史中,农业的生产模式、耕作方式、经营方式分别指什么?

生产方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耕作方式:刀耕火种,还有牛拉式,还有人畜合作式经营方式:自给自足
2023-09-11 16:32:304

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农业生产有哪些种类

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含义为农民会以家庭为单位,并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与生产任务的一种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而农业生产则指的是种植农作物的生产活动,因为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农作物对于光照等自然条件的需求量均不一样,所以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例如适合把燕麦、油菜、小麦、大麦、黑麦等作物种植在长日照地区,短日照地区则适合种植大豆、菊花、高粱、水稻、棉花等作物。 一、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 1、主要经营的方式 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并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与生产任务的一种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2、农业生产简介 (1)一般将种植农作物的生产活动称为农业生产,其生产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是因为各地的气候条件都有所不同,而一些作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于热量、光照、水、土壤等自然条件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2)比如在长日照地区适合种植小麦、大麦、黑麦、燕麦、油菜、甜菜等作物,而在短日照地区适合种植水稻、棉花、大豆、菊花、高粱等作物,若将长日照作物种植在短日照地区,或者把短日照作物种植在长日照地区,那么便有可能导致作物没有办法很好的生长,所以在种植作物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 二、农业生产有哪些种类 1、自给农业 (1)自给农业是一种以自给性为生产目的的农业,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所生产出来的农畜产品并不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本国或者本地区的需要。 (2)自给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小、商品量小、商品率低、农业专门化商品化程度低等特点,在一些商品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部分地区通常会采用自给农业,尤其是在交通闭塞、偏僻的一些地区中更是会采用自给农业。 2、密集农业 (1)密集农业又被称为集约农业,属于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是一种把一定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到比较少的土地上,并采用集约经营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 (2)发展密集农业的目的在于,可以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中得到更多的农产品,并不断的提高土地生产率以及劳动生产率,使粗放经营能够转化为集约经营,而在我国的长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一般均采用密集农业。 3、粗放农业 (1)粗放农业指的是将一定量的劳动力以及生产资料分散投入到比较多的土地上,然后采取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一种农业,与密集农业一样,粗放农业也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 (2)粗放农业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在一些地多人少、偏僻、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多采用这种方法,比如非洲的干旱地区以及沙漠地区。 4、设施农业 (1)设施农业指的是在环境相对可控的条件下,利用工程技术进行动物、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合理的发展设施农业通常能够很好的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的问题。 (2)一般可以将设施农业分为设施园艺以及设施养殖,设施园艺指的是,在一些不适合园艺作物生长的季节或者地区,能够利用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小拱棚、塑料大棚等特定的设施,人为的给作物创造一个适合它生活的环境,确保能够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蔬菜、花卉以及水果等园艺产品。 (3)而设施养殖则是利用一些便于动物生活的东西,从而给它们创造出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常将设施养殖分为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在水产养殖中,常见的设施养殖设备主要有投饲设备、增氧设备、排灌设备、水质净化设备、清塘设备等种类,而在畜牧养殖中,常见的设备主要有畜禽排泄物处理设备、温度调节系统等种类。 5、商品农业 (1)商品农业会以生产商品性农产品为目的,是一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了满足市场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所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等特点。 (2)商品农业发展的好坏通常与各国的经济水平有关,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商品农业通常也比较发达。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自给农业所占的比例通常比较大,这与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较为复杂,人口分布不平衡,畜牧业、经济作物、林业以及渔业的占比较小且布局分散有关。 (3)因此如果我国想要发展商品农业,除了需要控制人口增长之外,还需要结合各地的情况建立各种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商品性农产品生产以及农产品加工工业,然后慢慢的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促使自给农业能够逐步的转为商品农业,在满足我国国民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量。
2023-09-11 16:32:381

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生产方式指农业生产方法和形式。生产方法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主要通过生产工具、动力、水利设施等体现出来,例如:铁犁牛耕。生产形式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例如生产如何组织起来,是简单协作还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了,现在讲求的是快节奏,高效率,现代化生产方式发展能极大的提高生产力,节省时间。2.我国新阶段的农业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更大需求。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速农业科技进步。要通过培育专用、优质新品种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通过科技提高乡镇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023-09-11 16:32:541

传统农业生产劳动主要包括哪三个环节,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哪些

传统农业生产劳动包括了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地的培肥管理,传统农业主要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使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等手工劳动方式进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稳定,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一、传统农业生产劳动主要包括哪三个环节 1、植物生产:植物是人民生活,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例如果树、蔬菜、小麦、水稻等生产,是人民生活的基础,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动物生产: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健康,饲养牲畜能够增加效益,提高人民生活幸福度。 3、土地的培肥管理: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作物生长和畜牧生活的基础,农业生产需要管理好突然的污染现状和危害处理,不要滥用农药等,做好有机农业生产基础,综合防治,预防为主。 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哪些 1、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一般为使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和铁器等手工劳动方式。 2、传统农业是靠代代相传的经验进行发展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据主位的农业。 3、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比较稳定,一般为家庭成员进行劳动,是一种生计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剩余农产品少,产品产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增减。 4、我国传统农业延续的时间非常长久,在原始社会就有刀耕火种的说话,发展到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石器锄耕,工具有所改进,使用铁农具和牲畜进行劳力实在春秋战国时期。 5、现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从粗放经营渐渐转变为精耕细作,畜力成为主要的劳动力,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但是农业部门结构比较大一,生产规模较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2023-09-11 16:33:021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农户从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自主进行生产和经营。据悉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包括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劳动者智能化。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基本特点:1、生产过程机械化: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机械工具及设备来代替人力畜力,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2、生产技术科学化: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3、增长方式集约化: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精耕细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2023-09-11 16:33:161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主要经营的方式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并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与生产任务的一种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2、农业生产简介(1)一般将种植农作物的生产活动称为农业生产,其生产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是因为各地的气候条件都有所不同,而一些作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于热量、光照、水、土壤等自然条件的需求也有所不同。(2)比如在长日照地区适合种植小麦、大麦、黑麦、燕麦、油菜、甜菜等作物,而在短日照地区适合种植水稻、棉花、大豆、菊花、高粱等作物,若将长日照作物种植在短日照地区,或者把短日照作物种植在长日照地区,那么便有可能导致作物没有办法很好的生长,所以在种植作物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自给农业是一种以自给性为生产目的的农业,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所生产出来的农畜产品并不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本国或者本地区的需要。
2023-09-11 16:33:261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哪些?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先后有“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三种。1、在原始社会是刀耕火种。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工具及非常简陋,人们劳动以氏族为单位,集体耕作,集体享受劳动成果,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压迫和剥削。2、在夏商、西周时期是石器锄耕。土地属于国王所有(井田制),工具有所改进,主要有耒耜、石刀、石锄等,劳动者是奴隶和平民,他们集体耕作井田,奴隶主剥夺他们的劳动果实。3、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是铁犁牛耕。土地属于私有,生产工具已经有铁农具和牛耕,劳动者是农民,他们或耕种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地主的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注意精耕细作。受封建国家和地主的剥削。
2023-09-11 16:34:021

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哪些?

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有: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环保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
2023-09-11 16:34:121

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方式、耕作方式、经营方式分别是什么?

远古社会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023-09-11 16:34:224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点?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一、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二、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相对封闭。三、自足性。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属于是自然经济,以个体为单位,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方式,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经济方式。这种经济方式的特征是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023-09-11 16:34:331

农业生产方式的两大矛盾,农业生产方式分为哪几种

农业生产方式的两大矛盾分别为土地利用率不高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对于土地利用率不高这个矛盾,一般可以通过减少建设用地对于农用地的占用量来解决,地方政府应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严格规范建设用地的审批流程,并合理的整合闲散用地与低效用地,充分利用地下与地上空间,从根本上进行解决。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这个矛盾,则需要通过建设多元化的投入体制,多方的凑足资金进行解决,因为发生该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资金。 一、农业生产方式的两大矛盾 1、两大矛盾 (1)第一大矛盾:土地利用率不高。 (2)第二大矛盾: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2、如何解决 (1)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法 ①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应减少建设用地对于农用地的占用量。 ②地方政府需要按照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建设用地的审批流程,确保农业用地不会被大量的占用,同时对于城市中的一些闲散用地、低效用地,政府还应有效的进行整合,充分的利用地下和地上的空间,从根本上来解决建筑胡乱占用农用地的矛盾。 (2)如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 ①造成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但想建设基础设施的话一般很难由乡、村两级完全包办,因此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制,多方的凑足资金。 ②比如在建造养殖园区的道路时,可以动员园区的业主,以此来筹集场地的租金,这一种做法基本上能够解决在建造道路时的前期资金,后期的资金再分期付清。 ③而在建立一些小型水利设施(比如机井)的时候,一般可以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转让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其目的在于利用民间的资本来进行建设。 二、农业生产方式分为哪几种 根据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性,一般可以它分为以下几种: 1、立体农业 (1)立体农业是通过利用光、热、肥、气、水等资源,以及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者相互)进行生产,然后再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的方式,组成各种类型的高产、优质的生产系统,该生产系统具有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优点,而建造这个生产系统的目的在于,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立体农业又被叫做层状农业,它具有持续、安全等特点,之所以说它持续和安全,是因为它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量,并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完成修复被污染的土壤,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环境的质量、生态环境的质量、土地的生产力,而且还能够建立经济与环境的融合观。 (3)合理的发展立体农业,不仅能够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物品的矛盾,以及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还能够缓解残留的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对于土壤环境、水环境的压力,从而形成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双赢局面。 2、生态农业 (1)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所建立起来的农业便是生态农业,它属于一种能够获得比较高的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2)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持续性等特点,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生态农业会将大农业当成出发点,并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原则进行全面的规划,然后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综合发展农业、林业、牧业、副业以及渔业与农村的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其目的在于能够使各业可以互相支持,从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3)而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合理的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以及维护生态平衡,而且还能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并将建设环境与经济发展紧密联合起来,在满足人们对于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量的同时,又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从而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变成持续发展。 3、石油农业 (1)石油农业是一种在人力、畜力和土地等昂贵的生产因素上,在石油、机械、化肥、技术、农药等廉价生产因素代替的理论指导下,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原料的基础上,用高投资、高能耗的方式所经营的大型农业,是对于高度工业化农业的总称。 (2)石油农业又被称为石油密集农业、化学农业、工业式农业、无机农业,它是继传统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高产、高效、不施粪肥、省力、省时、经济利益大等特点,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产量,而且还能够缓解因为人口暴增,所出现的粮食不太足够的问题。 (3)虽然石油农业具有很多的好处,但是也容易爆发全球性的石油危机,而且生态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由此可以看出发展石油农业在经济、技术、生态上均有着一些弊端或者潜在的威胁,这些问题均应该重视起来,才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3-09-11 16:34:411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有什么不同

石器时代和现在有多大区别?
2023-09-11 16:34:583

中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方式耕作方式生产方式是什么?三者如何区分?

生产方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耕作方式:刀耕火种,还有牛拉式,还有人畜合作式经营方式:自给自足补充:1.在奴隶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农业的生产方式为集体农庄生产,耕作方式为奴隶的田园劳作、金属工具开始使用,经营方式单一主要为奴隶主间的物物交换。进入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农业的生产方式变为小农户个体生产,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铁制农具的大面积使用,经营方式方面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但主要为自给自足。2.我国古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过程:(1)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 最初,人类仅仅简单地模仿自然界植物生长的过程,进行播种和收获。后来,人们发现被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势好,于是先清除地上的树木、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播种。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我们的先民发明了最早的松土农具—_未耜。未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3)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青铜农具比木石工具坚硬、锋利,由于比较贵,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4)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5)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望采纳,O(∩_∩)O谢谢】
2023-09-11 16:35:081

农业生产有哪些种类

回答农业生产有自给农业、密集农业、粗放农业、设施农业等种类。自给农业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农畜产品不是直接为满足市场的需要和交换,为了需要以自给性生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农业。密集农业是指投入的生产资料或者劳动力比较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一、自给农业1、自给农业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农畜产品不是直接为满足市场的需要和交换,而是为满足需要,以自给性生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农业。农业部门或者农作物种类比较多,而专门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往往会形成一种小而全的农业生产结构。2、自给农业的生产规模小,生产比较分散落后或者呈孤立状态,而且商品量比较小,商品率也比较低,资金积累困难,扩大再生产受限制,农业专门化、商品化程度低。二、密集农业1、密集农业又叫做集约农业,是指投入的生产资料或者劳动力比较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密集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比较少的土地上,按照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2、密集农业是农业的分类中按投入多少分类,它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三、粗放农业1、粗放农业是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是指把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分散投入到比较多的土地上,采用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2、粗放农业对土地的投入比较少,而且投入中劳动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生产资料的投入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不占主要地位。主要影响农业品产量增长的因素是土地面积的大小和土壤自然肥力的高低。这种农业经营方式是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状况相联系的。四、设施农业1、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的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设施农业包括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设施食用菌等。在水产养殖的时候有围网养殖和网箱养殖技术,在畜牧养殖方面,大型养殖场或者养殖试验示范基地的养殖设施主要是开放式和有窗式,封闭式养殖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2、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照、温度条件,创造比较适合动植物生长的环境,让其可以全天生长的设施工程。它的核心设施就是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室、环境安全型菇房。
2023-09-11 16:35:371

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1,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出现在春秋晚期2,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扩展资料:中国传统农业,英文名称:Chines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体现和贯彻中国传统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自然界各种物质与事物之间相生相克关系的阴阳五行思想,精耕细作,轮种套种,用地与养地结合,农、林、牧相结合的一类典型的有机农业。中国传统农业是集约型农业,主要特点是因时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中心,采取良种、精耕、细管、多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其形成与封建地主经济制度下小农经营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逐步形成有关。在农艺和产量上,中国传统农业曾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战国以来,形成了大体以长城为界的农业民族区与游牧民族区。牧区中也有若干营农的土著族,但具有单一倾向的游牧经济占主导地位。牧区种植基础薄弱,对农区在经济上存在着某种依赖性,需要从农区输进部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农区也需要牧区供应部分牲畜和畜产品。两大经济区通过官方的和民间的、合法的和非法的互市实行经济联系,当它受到障碍时就往往发生战争。这种与民族关系纠结在一起的特殊的生产结构对中国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影响很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传统农业
2023-09-11 16:35:581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有哪些

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耜耕(“石器耕锄)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刀耕火种《庄子》则曰:“神农之世,……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中国古史中“神农氏”,正是原始种植业发生时的人物。中国农业从其产生之始,就是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对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价值和栽培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试验,逐渐选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来。从“尝百草”到“播五谷”和“种粟”,就是这一过程的生动反映;而所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则反映了这个过程的艰难和充满风险。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为了使农业经济得以确立,要有相应的工具的创造,反映在传说中就是神农氏创制斤斧耒耜,“以垦草莽”。所谓“神农氏”的传说,正是这一时代中国农业的反映。学生回答后,简单解释: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就等收获了。一般是二,三年之后,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种植了,而不得不另行开辟。原始的刀耕火种与之相类似,只不过工具更为简陋一些。据考古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原始农业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砍伐树木的。人们在进行刀耕火种的时候,首先所要面临的就是土地的选择。刀耕火种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种植二三年之后就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农史学家称之为“游耕”。但从新石器时代所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中国一些地区的原始农业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脱离了早期的刀耕火种阶段,进入了所谓“石器锄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阶段。这种情况在中国古史传说中得到映证。相传“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烈山”就是放火烧山,“柱”实际上是挖洞点种的尖头木棒——后来发展为木耒。这正是原始农业中两个相互连接的主要作业,不过被传说人格化了。在介绍了“刀耕火耕”后,指出这种耕作方法一直延续到近代。结合教材的两幅图片做以下解释。现在“刀耕火种”是人们把树木砍倒、晒干,然后放火烧,再播种旱谷等作物,是利用积聚在热带雨林中的矿物营养发展生产的方式,也是用火去消灭杂草与除去病虫害的方法。这在历史上西双版纳地广人稀、森林连片的生态环境下,“刀耕火种”不外在浩瀚的林海中开了一个小小的林窗,种两三年谷子后又弃置,森林很快就恢复了,对各种生物的生存并不影响,是一种“森林与农地”轮作和好方法。到了近代,人口倍增、森林难以恢复,山地水士流失严重,造成了生态环境的退化。所以,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作出严禁山地“刀耕火种”的决定是明智的。“刀耕火耕”时期随着耕作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我国农业进入到“石器锄耕”阶段。2.石器锄耕从耕作方式、农具使用来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可将其划分为耕前期、耜耕期和犁耕期3个发展阶段。“刀耕火耕”属于耕前期。随着大量骨耜和石耜的使用,人们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3.铁犁牛耕“耜耕”和“火耕”时期原始农业生产方法十分简单。这样的农业生产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只向自然索取而不补偿,土壤营养的平衡完全依赖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这是只取不给的掠夺式的生产。由于那时人口较少,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不高,而且生产力低下,因而原始农业的生产还没有超过自然的负荷能力和恢复能力,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小。但随着人口数量和人类对自然要求的增加,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中国进入到传统农业阶段,既采用“铁犁牛耕”时期。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那时在农业上应用还很少使用。但由于懂得了施肥技术,依次肥沃的土地可以连续耕作,贫瘠的土地也可以在休耕一两年后轮耕。随着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牛耕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出现和初步的推广,加上灌溉和施肥技术的新进展,大大提高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从此,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农业的重要耕作方式。通过整地、育苗、除草、施肥、灌溉等技术措施,在向自然索取农业产品的同时,也给予农业生态系统一定的补偿(主要使用有机粪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是当之无愧的传统农业的典范。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第一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具有一定的生态合理性。由于传统农业依靠农业内部循环来维持平衡,对自然的依附状态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又由于传统农业分散经营和规模小,也难于合理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2023-09-11 16:36:501

什么是农业生产类型

农业生产类型:自给农业、密集农业、粗放农业、商品农业。农业生产类型是农业构造和运营方式在地域上的表现方式。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开展阶段,因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影响而构成的地域农业生产体系,具有相对波动性。同一类型具有相似的生产条件、构造特点、运营制度、土地应用方式、开展方向与途径。按投入量分:粗放农业、密集农业。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2023-09-11 16:37:022

什么是农业经营方式

问题一:什么是农业经营模式 农业经营模式 说白了就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科学模式 比如:1持续农业是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有代表性的农业经营新模式;2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系统。该系统要使能量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并且一切副产物都要通过再循环,提倡使用固氮植物、通过使用腐殖质肥料、实行作物轮作以及施用农家肥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力;3都市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表现为:农业高新科技园(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精细农业)、庄园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等。 问题二:中国古代农业主要经营方式及其特点 应该是小农经济吧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易受自然灾害、苛政、人口激增、土地兼并等影工 另外也又说是田庄经济、租佃经济、雇佣经济,但都应该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因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嘛 问题三: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都包括啥呀 生产方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还有牛拉式,还有人畜合作式 经营方式:自给自足 补充:1.在奴隶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农业的生产方式为集体农庄生产,耕作方式为奴隶的田园劳作、金属工具开始使用 问题四:什么是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就是适应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统”和“分”两个层次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和方式创新;就是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是充分发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在规模、效率、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充分发挥企业经营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的先进生产力作用,推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使农业经营方式更加丰富、更加具有竞争力,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充满制度活力。 问题五:历史题中的农业经营方式指的是什么? 30分 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 1、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 “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u30fb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吕氏春秋u30fb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为首要地位。到汉代,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晁错说:“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浓厚些。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三宜”原则也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2、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 与中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有的直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战国初,李悝在魏国为相时,作“尽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就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产量之意。汉代,通过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如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汜胜之书》第一次记述了区田,以后历代都有试种者,尤其到明、清盛极一时,先后有二十处以上。区田的技术要点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证作物能够生长良好,获得丰产。 “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较早。晋代傅玄(217―278年)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即主张提高农业产量,不要靠扩大耕地面积,而应重视在一定单位面积上多投入劳动。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意思说,经营农业的规模,需要度量自己的力量,与物力、劳力等相称,既不要超过自己的力量盲目扩大经营规模,也不要缩小经营规模,使自己的力量不能充分发挥。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也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传统思想之一。《史记u30fb货殖列传》中的“……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c;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就是汉代人们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各项农业生产,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的生动写照。清代唐甄在《潜书u30fb富民》中又根据他所处时代的情况,作了“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的真实描述。说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观点一经形成后就世代相传沿袭下来而成为农业经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趋利避害”是中国古代农业经营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淮南子u30fb缪称训》:“人之情,于害之中争取小焉,于利之中争取大焉。”趋利避害思想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就是“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的经验总结。明代的马一龙不仅明确总结出农业生产的趋利避害原则就是“知其所宜,用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而且把它提到“力足以胜天”的高度。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就 1、灌溉渠系工程 开渠道满足作物的水分需要,开水沟排除农田多余的水,是农田水利的主要任务。所以沟渠工程是最普遍的一种型......>> 问题六:中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方式耕作方式生产方式是什么?三者如何区分? 生产方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还有牛拉式,还有人畜合作式 经营方式:自给自足 补充:1.在奴隶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农业的生产方式为集体农庄生产,耕作方式为奴隶的田园劳作、金属工具开始使用,经营方式单一主要为奴隶主间的物物交换。进入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农业的生产方式变为小农户个体生产,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铁制农具的大面积使用,经营方式方面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但主要为自给自足。 2.我国古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过程: (1)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 最初,人类仅仅简单地模仿自然界植物生长的过程,进行播种和收获。后来,人们发现被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势好,于是先清除地上的树木、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播种。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我们的先民发明了最早的松土农具―_未耜。未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3)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青铜农具比木石工具坚硬、锋利,由于比较贵,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 (4)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5)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望采纳,O(∩_∩)O谢谢】 问题七:农业合作社经营方式 成员自愿加入合作社,签合同。成员出土地、出劳力。合作社出资金、出技术、出种苗、包销售。 问题八:什么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目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多为农业企业或农业类企业,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农业产业链直接相关活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问题九:高中历史中,农业的生产模式、耕作方式、经营方式分别指什么? 生产模式:小农经济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经营方式:自给自足 问题十:关于高中地理,农业经营方式有哪些啊? 世界: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主要是小麦跟玉米。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前两个牧牛为主,后三个牧羊为主。中国:桑基农业,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珠三角地区农业发达。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沙漠地区,集中在一些绿洲河流。
2023-09-11 16:37:101

农业生产种类有哪些

有自给农业、密集农业、粗放农业、商品农业四大类。农业生产类型是农业构造和运营方式在地域上的表现方式。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开展阶段,因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影响而构成的地域农业生产体系,具有相对波动性。同一类型具有相似的生产条件、构造特点、运营制度、土地应用方式、开展方向与途径。 农业生产种类有自给农业、密集农业、粗放农业、商品农业四大类。农业生产类型是农业构造和运营方式在地域上的表现方式。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开展阶段,因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影响而构成的地域农业生产体系,具有相对波动性。同一类型具有相似的生产条件、构造特点、运营制度、土地应用方式、开展方向与途径。
2023-09-11 16:37:261

中国古代农业主要经营方式及其特点

应该是小农经济吧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易受自然灾害、苛政、人口激增、土地兼并等影响另外也又说是田庄经济、租佃经济、雇佣经济,但都应该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因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嘛
2023-09-11 16:37:443

农业生产种类有哪些 农业生产种类有哪些?

  自给农业、密集农业、粗放农业、商品农业四大类,包括了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行业,在这些行业里,又分为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农作物种植、蚕桑种养殖、药材种植、饲料作物和绿肥种植等。  农业生产按产品用途分类可分为自给农业、商品农业;按照投入多少分类可分为密集农业、粗放农业。农业生产是指农作物的生产活动,包罗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农作物的生长,要去因地制宜,不违农时。  自给农业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农畜产品不是直接为满足市场的需要和交换,为了需要以自给性生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农业。   密集农业是指投入的生产资料或者劳动力比较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  粗放农业是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是指把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分散投入到比较多的土地上,采用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   商品农业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满足市场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以商品性农产品生产为目的的农业。
2023-09-11 16:38:091

农业生产方式有哪些,农业生产是第几产业

农业生产方式指的是农业生产方法和形式。其中,生产方法主要通过生产工具、动力、水利设施等体现出来,例如铁犁牛耕、人力畜力操作抑或机械化操作等,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生产形式指的是生产如何组织起来,是简单协作还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是家庭经营还是农场式经营等,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农业生产属于第一产业,该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采集业,部分国家还包括采矿业。 一、农业生产方式有哪些 1、农业生产方式指农业生产方法和形式。农业生产方法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主要通过生产工具、动力、水利设施等体现出来,例如铁犁牛耕、人力畜力操作抑或机械化操作等。农业生产形式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例如生产如何组织起来,是简单协作还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是家庭经营还是农场式经营等。 2、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世界范围内,农业的生产结构一般可细化为种植园农业、水稻农业、谷物家畜农业、地中海农业、市场园艺农业、商业乳品农业、商业牲畜育肥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游牧业等。 二、农业生产是第几产业 1、农业生产属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在各国的划定范围不尽相同,一般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采集业,有的国家还包括采矿业。 2、第一产业指各类职业农民和各类水生、土生等农业原始产品,如粮农、菜农、棉农、猪农、豆农、渔民、牧民、瓜农、茶农,以利用生物的自然生长和自我繁殖的特性,人为控制其生长和繁殖过程,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一类行业。
2023-09-11 16:39:151

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的发展,不同时期采用的方式可能不同,例如机械化耕作在以前是没有的,还有就是不同地域气自然条件不同,气候(光、热、温差、水、组合、)地形、土壤、水源等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例如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采用立体化农业就是地势决定的,第三,就是人文状况、包括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例如美国、欧洲的集约化商品谷物农业就是市场、科技等决定的!
2023-09-11 16:39:412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哪些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先后有“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三种.1、在原始社会是刀耕火种.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工具及非常简陋,人们劳动以氏族为单位,集体耕作,集体享受劳动成果,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压迫和剥削.2、在夏商、西周时期是石器锄耕.土地属于国王所有(井田制),工具有所改进,主要有耒耜、石刀、石锄等,劳动者是奴隶和平民,他们集体耕作井田,奴隶主剥夺他们的劳动果实.3、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是铁犁牛耕.土地属于私有,生产工具已经有铁农具和牛耕,劳动者是农民,他们或耕种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地主的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注意精耕细作.受封建国家和地主的剥削.
2023-09-11 16:39:591

高中历史中,农业的生产模式、耕作方式、经营方式分别指什么?

生产模式:小农经济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经营方式:自给自足
2023-09-11 16:40:314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点?

小农经济
2023-09-11 16:40:435

.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我国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小模经济
2023-09-11 16:41:174

古代农业有哪些生产方式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先后有“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三种。1、在原始社会是刀耕火种。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工具及非常简陋,人们劳动以氏族为单位,集体耕作,集体享受劳动成果,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压迫和剥削。2、在夏商、西周时期是石器锄耕。土地属于国王所有(井田制),工具有所改进,主要有耒耜、石刀、石锄等,劳动者是奴隶和平民,他们集体耕作井田,奴隶主剥夺他们的劳动果实。3、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是铁犁牛耕。土地属于私有,生产工具已经有铁农具和牛耕,劳动者是农民,他们或耕种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地主的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注意精耕细作。受封建国家和地主的剥削。
2023-09-11 16:41:281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了,现在讲求的是快节奏,高效率,现代化生产方式发展能极大的提高生产力,节省时间。
2023-09-11 16:41:491

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方式、耕作方式、经营方式分别是什么?

生产方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耕作方式:精耕细作经营方式:自给自足
2023-09-11 16:42:253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

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耜耕(“石器耕锄)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刀耕火种 《庄子》则曰:“神农之世,……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中国古史中“神农氏”,正是原始种植业发生时的人物。中国农业从其产生之始,就是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对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价值和栽培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试验,逐渐选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来。从“尝百草”到“播五谷”和“种粟”,就是这一过程的生动反映;而所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则反映了这个过程的艰难和充满风险。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为了使农业经济得以确立,要有相应的工具的创造,反映在传说中就是神农氏创制斤斧耒耜,“以垦草莽”。所谓“神农氏”的传说,正是这一时代中国农业的反映。 学生回答后,简单解释: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就等收获了。一般是二,三年之后,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种植了,而不得不另行开辟。原始的刀耕火种与之相类似,只不过工具更为简陋一些。据考古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原始农业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砍伐树木的。 人们在进行刀耕火种的时候,首先所要面临的就是土地的选择。刀耕火种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种植二三年之后就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农史学家称之为“游耕”。但从新石器时代所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中国一些地区的原始农业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脱离了早期的刀耕火种阶段,进入了所谓“石器锄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阶段。 这种情况在中国古史传说中得到映证。相传“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烈山”就是放火烧山,“柱”实际上是挖洞点种的尖头木棒——后来发展为木耒。这正是原始农业中两个相互连接的主要作业,不过被传说人格化了。 在介绍了“刀耕火耕”后,指出这种耕作方法一直延续到近代。结合教材的两幅图片做以下解释。现在“刀耕火种”是人们把树木砍倒、晒干,然后放火烧,再播种旱谷等作物,是利用积聚在热带雨林中的矿物营养发展生产的方式,也是用火去消灭杂草与除去病虫害的方法。这在历史上西双版纳地广人稀、森林连片的生态环境下,“刀耕火种”不外在浩瀚的林海中开了一个小小的林窗,种两三年谷子后又弃置,森林很快就恢复了,对各种生物的生存并不影响,是一种“森林与农地”轮作和好方法。到了近代,人口倍增、森林难以恢复,山地水士流失严重,造成了生态环境的退化。所以,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作出严禁山地“刀耕火种”的决定是明智的。 “刀耕火耕”时期随着耕作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我国农业进入到“石器锄耕”阶段。 2.石器锄耕 从耕作方式、农具使用来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可将其划分为耕前期、耜耕期和犁耕期3个发展阶段。“刀耕火耕”属于耕前期。随着大量骨耜和石耜的使用,人们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 3.铁犁牛耕 “耜耕”和“火耕”时期原始农业生产方法十分简单。这样的农业生产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只向自然索取而不补偿,土壤营养的平衡完全依赖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这是只取不给的掠夺式的生产。由于那时人口较少,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不高,而且生产力低下,因而原始农业的生产还没有超过自然的负荷能力和恢复能力,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小。 但随着人口数量和人类对自然要求的增加,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中国进入到传统农业阶段,既采用“铁犁牛耕”时期。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那时在农业上应用还很少使用。但由于懂得了施肥技术,依次肥沃的土地可以连续耕作,贫瘠的土地也可以在休耕一两年后轮耕。随着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牛耕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出现和初步的推广,加上灌溉和施肥技术的新进展,大大提高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从此,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农业的重要耕作方式。 通过整地、育苗、除草、施肥、灌溉等技术措施,在向自然索取农业产品的同时,也给予农业生态系统一定的补偿(主要使用有机粪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是当之无愧的传统农业的典范。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第一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具有一定的生态合理性。由于传统农业依靠农业内部循环来维持平衡,对自然的依附状态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又由于传统农业分散经营和规模小,也难于合理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2023-09-11 16:42:471

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哪些?

为什么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要向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发展?答: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畜力,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现代农业则是通过机械和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也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你好!刚看到你这个提问,望采纳,谢谢!!
2023-09-11 16:42:584

什么是农业经营方式?

什么是农业经营模式 农业经营模式 说白了就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科学模式 比如:1持续农业是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有代表性的农业经营新模式;2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系统。该系统要使能量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并且一切副产物都要通过再循环,提倡使用固氮植物、通过使用腐殖质肥料、实行作物轮作以及施用农家肥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力;3都市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表现为:农业高新科技园(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精细农业)、庄园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等。 中国古代农业主要经营方式及其特点 应该是小农经济吧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易受自然灾害、苛政、人口激增、土地兼并等影工 另外也又说是田庄经济、租佃经济、雇佣经济,但都应该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因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嘛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都包括啥呀 生产方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还有牛拉式,还有人畜合作式 经营方式:自给自足 补充:1.在奴隶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农业的生产方式为集体农庄生产,耕作方式为奴隶的田园劳作、金属工具开始使用 什么是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就是适应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统”和“分”两个层次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和方式创新;就是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是充分发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在规模、效率、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充分发挥企业经营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的先进生产力作用,推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使农业经营方式更加丰富、更加具有竞争力,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充满制度活力。 历史题中的农业经营方式指的是什么? 30分 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 1、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 “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为首要地位。到汉代,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晁错说:“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浓厚些。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三宜”原则也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2、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 与中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有的直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战国初,李悝在魏国为相时,作“尽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就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产量之意。汉代,通过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如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汜胜之书》第一次记述了区田,以后历代都有试种者,尤其到明、清盛极一时,先后有二十处以上。区田的技术要点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证作物能够生长良好,获得丰产。 “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较早。晋代傅玄(217—278年)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即主张提高农业产量,不要靠扩大耕地面积,而应重视在一定单位面积上多投入劳动。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意思说,经营农业的规模,需要度量自己的力量,与物力、劳力等相称,既不要超过自己的力量盲目扩大经营规模,也不要缩小经营规模,使自己的力量不能充分发挥。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也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传统思想之一。《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就是汉代人们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各项农业生产,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的生动写照。清代唐甄在《潜书·富民》中又根据他所处时代的情况,作了“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的真实描述。说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观点一经形成后就世代相传沿袭下来而成为农业经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趋利避害”是中国古代农业经营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淮南子·缪称训》:“人之情,于害之中争取小焉,于利之中争取大焉。”趋利避害思想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就是“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的经验总结。明代的马一龙不仅明确总结出农业生产的趋利避害原则就是“知其所宜,用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而且把它提到“力足以胜天”的高度。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就 1、灌溉渠系工程 开渠道满足作物的水分需要,开水沟排除农田多余的水,是农田水利的主要任务。所以沟渠工程是最普遍的一种型......>> 中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方式耕作方式生产方式是什么?三者如何区分? 生产方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还有牛拉式,还有人畜合作式 经营方式:自给自足 补充:1.在奴隶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农业的生产方式为集体农庄生产,耕作方式为奴隶的田园劳作、金属工具开始使用,经营方式单一主要为奴隶主间的物物交换。进入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农业的生产方式变为小农户个体生产,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铁制农具的大面积使用,经营方式方面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但主要为自给自足。 2.我国古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过程: (1)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 最初,人类仅仅简单地模仿自然界植物生长的过程,进行播种和收获。后来,人们发现被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势好,于是先清除地上的树木、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播种。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我们的先民发明了最早的松土农具—_未耜。未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3)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青铜农具比木石工具坚硬、锋利,由于比较贵,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 (4)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5)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望采纳,O(∩_∩)O谢谢】 农业合作社经营方式 成员自愿加入合作社,签合同。成员出土地、出劳力。合作社出资金、出技术、出种苗、包销售。 什么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目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多为农业企业或农业类企业,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农业产业链直接相关活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高中历史中,农业的生产模式、耕作方式、经营方式分别指什么? 生产模式:小农经济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经营方式:自给自足 关于高中地理,农业经营方式有哪些啊? 世界: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主要是小麦跟玉米。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前两个牧牛为主,后三个牧羊为主。中国:桑基农业,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珠三角地区农业发达。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沙漠地区,集中在一些绿洲河流。
2023-09-11 16:43:101

农业生产类型是什么?

农业生产类型:自给农业、密集农业、粗放农业、商品农业。1.农业生产类型是农业构造和运营方式在地域上的表现方式。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开展阶段,因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影响而构成的地域农业生产体系,具有相对波动性。同一类型具有相似的生产条件、构造特点、运营制度、土地应用方式、开展方向与途径。2.按投入量分:粗放农业、密集农业。3.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2023-09-11 16:43:221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有什么不同

1.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耗费人力。  2.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快速,高效。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了,现在讲求的是快节奏,高效率,现代化生产方式发展能极大的提高生产力,节省时间。  现代农业是一种发达、先进、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体系,是世界农业发展之所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产值与质量,增强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抗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全球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2023-09-11 16:43:321

古代农业耕做方式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耜耕(“石器耕锄)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刀耕火种《庄子》则曰:“神农之世,……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中国古史中“神农氏”,正是原始种植业发生时的人物。中国农业从其产生之始,就是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对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价值和栽培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试验,逐渐选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来。从“尝百草”到“播五谷”和“种粟”,就是这一过程的生动反映;而所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则反映了这个过程的艰难和充满风险。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为了使农业经济得以确立,要有相应的工具的创造,反映在传说中就是神农氏创制斤斧耒耜,“以垦草莽”。所谓“神农氏”的传说,正是这一时代中国农业的反映。学生回答后,简单解释: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就等收获了。一般是二,三年之后,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种植了,而不得不另行开辟。原始的刀耕火种与之相类似,只不过工具更为简陋一些。据考古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原始农业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砍伐树木的。人们在进行刀耕火种的时候,首先所要面临的就是土地的选择。刀耕火种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种植二三年之后就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农史学家称之为“游耕”。但从新石器时代所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中国一些地区的原始农业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脱离了早期的刀耕火种阶段,进入了所谓“石器锄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阶段。这种情况在中国古史传说中得到映证。相传“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烈山”就是放火烧山,“柱”实际上是挖洞点种的尖头木棒——后来发展为木耒。这正是原始农业中两个相互连接的主要作业,不过被传说人格化了。在介绍了“刀耕火耕”后,指出这种耕作方法一直延续到近代。结合教材的两幅图片做以下解释。现在“刀耕火种”是人们把树木砍倒、晒干,然后放火烧,再播种旱谷等作物,是利用积聚在热带雨林中的矿物营养发展生产的方式,也是用火去消灭杂草与除去病虫害的方法。这在历史上西双版纳地广人稀、森林连片的生态环境下,“刀耕火种”不外在浩瀚的林海中开了一个小小的林窗,种两三年谷子后又弃置,森林很快就恢复了,对各种生物的生存并不影响,是一种“森林与农地”轮作和好方法。到了近代,人口倍增、森林难以恢复,山地水士流失严重,造成了生态环境的退化。所以,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作出严禁山地“刀耕火种”的决定是明智的。“刀耕火耕”时期随着耕作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我国农业进入到“石器锄耕”阶段。2.石器锄耕从耕作方式、农具使用来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可将其划分为耕前期、耜耕期和犁耕期3个发展阶段。“刀耕火耕”属于耕前期。随着大量骨耜和石耜的使用,人们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3.铁犁牛耕“耜耕”和“火耕”时期原始农业生产方法十分简单。这样的农业生产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只向自然索取而不补偿,土壤营养的平衡完全依赖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这是只取不给的掠夺式的生产。由于那时人口较少,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不高,而且生产力低下,因而原始农业的生产还没有超过自然的负荷能力和恢复能力,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小。但随着人口数量和人类对自然要求的增加,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中国进入到传统农业阶段,既采用“铁犁牛耕”时期。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那时在农业上应用还很少使用。但由于懂得了施肥技术,依次肥沃的土地可以连续耕作,贫瘠的土地也可以在休耕一两年后轮耕。随着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牛耕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出现和初步的推广,加上灌溉和施肥技术的新进展,大大提高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从此,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农业的重要耕作方式。通过整地、育苗、除草、施肥、灌溉等技术措施,在向自然索取农业产品的同时,也给予农业生态系统一定的补偿(主要使用有机粪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是当之无愧的传统农业的典范。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第一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具有一定的生态合理性。由于传统农业依靠农业内部循环来维持平衡,对自然的依附状态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又由于传统农业分散经营和规模小,也难于合理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2023-09-11 16:43:411

中国古代农业有什么基本特征?

1,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出现在春秋晚期2,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扩展资料:中国传统农业,英文名称:Chines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体现和贯彻中国传统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自然界各种物质与事物之间相生相克关系的阴阳五行思想,精耕细作,轮种套种,用地与养地结合,农、林、牧相结合的一类典型的有机农业。中国传统农业是集约型农业,主要特点是因时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中心,采取良种、精耕、细管、多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其形成与封建地主经济制度下小农经营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逐步形成有关。在农艺和产量上,中国传统农业曾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战国以来,形成了大体以长城为界的农业民族区与游牧民族区。牧区中也有若干营农的土著族,但具有单一倾向的游牧经济占主导地位。牧区种植基础薄弱,对农区在经济上存在着某种依赖性,需要从农区输进部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农区也需要牧区供应部分牲畜和畜产品。两大经济区通过官方的和民间的、合法的和非法的互市实行经济联系,当它受到障碍时就往往发生战争。这种与民族关系纠结在一起的特殊的生产结构对中国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影响很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传统农业
2023-09-11 16:43:491

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是什么?

1.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出现在春秋晚期。2.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扩展资料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业起源地之一。精耕细作程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人们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枝术在南方形成耕耙耖技术。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代农业
2023-09-11 16:44:472

农业生产的类型有哪些

农业生产类型:自给农业、密集农业、粗放农业、商品农业。农业生产类型是农业构造和运营方式在地域上的表现方式。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开展阶段,因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影响而构成的地域农业生产体系,具有相对波动性。同一类型具有相似的生产条件、构造特点、运营制度、土地应用方式、开展方向与途径。 按投入量分:粗放农业、密集农业。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2023-09-11 16:44:581

哪种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哪种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

传统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方式通常会对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造成较大的影响,主要原因是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机械化作业和单一作物种植等。相比之下,有机农业和农业生态系统服务(Agroecosystem Services,AES)等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小。1.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注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转基因技术,而是采用有机肥料、天然杀虫剂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来保护作物。这种生产方式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2.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AES):AES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旨在提高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农业生产的生产力。这种生产方式注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采用农业多样性、生态系统管理和农民知识等方法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ES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总之,有机农业和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是两种对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些生产方式注重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采用天然的农业技术和生态系统管理方法,能够减少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2023-09-11 16:45:072

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成为我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在什么时期完善在何时标志?

春秋战国时铁犁牛耕的出现
2023-09-11 16:45:173

农业地域类型的种类和特点是什么?

一、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耕地选择在森林和草地茂盛的地区,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农作物。当这片土地土壤的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农民就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所以称为迁移农业。这种农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如今,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低地、丘陵地区。   迁移农业种植的农作物各不相同。 二、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六是种植经验丰富。 三、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还有园内的道路系统、农产品加工厂、农机具维修厂、供电供水以及教育、卫生设施。   在这些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如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产特点: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   问题:生产、销售多受发达国家市场和资本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区有美国(主要在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而我国的一般是国营的(主要在东北和西北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问题:农业成本高,能耗大。 五、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专业化程度高。 六、乳畜业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产品主要是新鲜牛奶。 七、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的形式多样,但生产形式较稳定、分布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只有经济发达国家的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因此通常所说的混合农业指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   主要分布区: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   生产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商品化程度高,市场适应性强。 八、游牧业  游牧业是指靠放牧性畜为主的一种自给性农业,为典型的粗放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气候干旱地区。 九、园艺业  园艺业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商品性农业。这种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现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从事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密集型、专业化的生产。他们有的只生产蔬菜,有的甚至只生产一种专门用途的产品。这种农业一般分布在大城市的周围,后来随着交通运输和保鲜技术的发展,在远离城市但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也发展了园艺业。 十、谷物家畜农业  谷物家畜农业是一种种植旱作谷类与饲养家畜相结合的农业类型。谷物家畜农业基本上集中在亚洲,它包括中国东部的华北与东北,中南半岛的高原地区,印度的南部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西亚的两河流域的附近地区。在非洲只出现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和南非的莱索托及其附近地区。   该农业地区,农作物中小麦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大麦、燕麦、黑麦、谷子、高粱、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豆类作物中大豆占重要地位;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亚麻、大麻、甜菜。由于气候干旱,降雨不稳定,为了保证产量稳定与增长,灌溉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家畜饲养上,印度与西亚地区主要是牛和羊,在中国则主要是猪与牛、羊。此外,马、骡、驴在不同地区数量多少不一。牲畜除供劳役外,亦是肉食和皮、毛的主要来源。 十一、地中海式农业  沿地中海的周围地区,是一种特殊的气候类型。那里的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多与气温高低明显不一致是其突出特征。这个地区是希腊和罗马古代文明的所在地,开发历史比较久。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为特征。在农作物中,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   在地中海农业中,农业、果木和牧业的生产地域空间上是彼此分离的。种植粮食作物的农田大多分布于平地和缓坡上,葡萄园和油橄榄、无花果多种植在丘陵地,高处的山坡是放牧的场所。由于牲畜放牧与农业在地区上分离,厩肥不能用于补充农田的营养元素,农田多依靠休耕来恢复地力。   在过去,农田种植提供粮食,果木供给饮料、油料和水果,牧业提供肉食、乳类和衣着用的毛皮,使地中海的三位一体式农业几乎提供了全部生活中的必需品。现在,欧洲成为工业国家的集中地,对地中海地区有很大影响。因为,这里冬季温和,对柑橘类果品及蔬菜的生长十分有利,加上市场需要量大,各种产品临近市场等优越条件,结果对蔬菜、水果业的生产起着极大的刺激作用。葡萄业的发展为世界上重要的酒类生产提供了原料保证。因此,地中海许多地区其传统的多样化农业已被专业化的商品性农业所替代,为市场提供商品的园艺业占据重要地位。 十二、热带定居农业  在热带迁移农业的周围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定居农业,称为热带定居农业。在非洲,热带定居农业分布在西非几内亚湾沿岸及其北部副热带较干旱地区与东非高原;在拉丁美洲玻利维亚以北的安第斯山区高原与墨西哥南部与尤卡坦半岛的南部地区。值得指出的是,墨西哥南部及其附近地区与秘鲁的高原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的三个文明起源地——墨西哥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那里农业很早就有发展,并且是世界重要的作物(如玉米、土豆、花生)与家禽(如火鸡)的起源地。马里尼日尔河流域也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    这种农业分布区的自然条件与赤道附近的热带迁移农业地区相比,在气候上,雨量与温度都有下降,并有干湿季之分;在地形上,多属高原与山区和少量的河谷低地。低地比较少。土壤淋溶作用弱,有机质被分解的速度减小,有机质含量较多。总的说来,农业条件比较有利。这里的农田是固定的,不经常迁移。在作物方面,西非主要是高粱、小麦、棉花、花生;东非是玉米、高粱、小麦等;在墨西哥主要是玉米、小麦、棉花;秘鲁则是玉米、小麦、土豆。在牲畜方面,除绵羊是共同饲养的牲畜以外,非洲有牛和驴;南美有独特的驼羊,其体型比驴小,作役用每只能负重数十公斤,日行几十里。驼羊毛是重要的毛纺织原料。这类农业大多处于干旱地区,灌溉是提高农产品产量的重要措施。在部分雨水较多的低地,亦可发展水稻。 
2023-09-11 16:45:301

请求通俗解释一下高中历史农业中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分别是什么意思,谢谢

总的来说,生产方式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意思是说自己生产的来源主要于上一次自己的上产,小部分来自于商品贸易,然后这一次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多数供自己使用(国家赋税 土地交租 食物来源 以及下次耕种)然后小部分用于商品贸易,换来的商品同样是为自己使用。大概就是这样不断的循环下去,中国封建时期的农业生产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农业间的商品贸易比重其实是很小的,但也呈现出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是单户家庭经营,也就是小农经营,每户人家种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农庄集体经营(农业集体化或者公社化合作化),简单点说就是自家管自家种的东西,而且很封闭化。
2023-09-11 16:45:411

农业的采集生产方式是指什么呢?

1】指旅游性质的田间直接采摘。如各种水果的种植园,让顾客进园自己摘。2】指利用网络让顾客选,然后快递送货。
2023-09-11 16:45:522

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什么等翻土工具进行各种

骨耜 骨器 角器 等
2023-09-11 16:46:164

农业生产特点要从什么方面考虑

不好说、复杂着呢,就说我们中国的吧:1、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2、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3、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4、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5、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6、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7、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9、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10、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1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
2023-09-11 16:46:292

高中地理学科中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耕作方式二者的区别?

生产泛指工业,比如你穿的衣服、吃的食品。耕作泛指农业,你都懂的。
2023-09-11 16:46:402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1.远古社会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2.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曹魏时期曾经实行屯田制;北魏到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3.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023-09-11 16:46: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