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湘教版

2023-10-06 03:03:33
共1条回复
tt白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 水平较低 增长缓慢 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历 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长过快
史 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 增长减缓阶段—— 人口增长缓慢
迹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 人口的迁移
1、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 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承载力
1、 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 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 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 高级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 特点 成因 举例
同心圆模式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 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沈阳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淄博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 城市化
一、 什么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 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处阶段 原因
发达国家 早
(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停滞)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发展中国家 晚
(20世纪中叶)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4、 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相关推荐

郊区城市化的基本认识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郊区城市化是在来自离心、向心以及自身的各种力量作用下导致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的过程。城市郊区化是指城市市区在总体上集聚扩张的同时,城市的人口、工业 、商业先后在城市中作由内向外的离心迁移。尽管在现象上二者有相似之处,但概念并不一致,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结果,而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层面,是城市化尚未实现的过程。 这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所谓的郊区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区核心以外的城市边缘。郊区城市化具体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的工作领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变化的职业转换过程和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化过程,即城镇化;农业产业及生产方式向城市产业及生产方式的转化过程,即农业现代化和产业非农化;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过程,即生活方式城市化。
2023-09-12 06:05:441

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是什么区别?可以举例说明吗?很感激~谢谢

区别:郊区城市化实际上就是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实际上是城市的分散。1、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是现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第208款给城市化下的定义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得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化。
2023-09-12 06:05:583

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是有区别的,请指教(需深刻理解)

楼上的真服了您了,怎么说这么多~郊区城市化就是郊区的城镇化发展~城市郊区化就是城市发展的后阶段,由于中心地带房价升高、污染加剧等问题的影响,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的现象,又叫逆城市化现象。
2023-09-12 06:06:103

“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有没有区别?

没有区别,是一样的。郊区城市化,或称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所谓的郊区,是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区核心以外的城市边缘,也就是属于城市的一部分。
2023-09-12 06:06:192

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是一个意思吗

不是一个意思。1、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是现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第208款给城市化下的定义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得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2、城市郊区化:城市郊区化,即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郊区化浪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新现象,也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
2023-09-12 06:06:281

推进郊城化 防止“城市病”

在世界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特大城市优先增长,伴随着人口和产业的高度集聚,相当多的城市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住房短缺、贫民窟等, 城市学家称之为“城市病”。“郊城化”就是把郊区或“半城市化地区”,变成城区一部分的过程。促进产业和人口向郊区扩展,是治疗“城市病”的重要手段。另外,加快“郊城化”还有利于旧城的保护。ue004   一、郊区城市化是防止“城市病”的有效手段ue004   1.城市的发展过程就是郊区变城区的过程。郊区是围绕在城区的周围地区,随着城区的扩展而处于变动之中。在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原来近郊区的一部分甚至全部不断变成城区的一部分,原来的远郊区的一部分甚至全部变成近郊区的组成部分,原来远郊区的外围一部分地区又变成远郊区的一部分。所以国际上有的学者把城市化理解为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的质变过程。ue004   2.郊区城市化主要表现在郊区变“卧区”。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人口和大量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原有的城市地域日显狭小,“上天入地”的成本又比较高,并且,城市居民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将追求宽敞的住宅和优美的居住环境。而市中心地价居高不下,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严重,建在高大建筑物狭谷之间的住宅日照不足,居住环境不断恶化,住房供给短缺,拥挤不堪。相反,郊区地价相对较低,绿地面积大,空气新鲜,日照充足,只要交通条件改善,就会成为城市居民的首选地区。因此,住宅向郊区发展可大大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小市中心的拥挤度,加上有效的疏运手段,“城市病”减轻。ue004   3.郊区城市化呈“S”曲线发展过程。在十八、十九世纪,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处于初期阶段,大多数居民没有任何公共的或私人的交通工具,上下班靠步行,因此郊区的城市化进程非常慢,市区密度增加很快,一般称为“集中型城市化”。如伦敦在1801年有100万人口,主要集中在一个距离市中心大约3.2公里半径的范围内,到了1851年,人口达到200万,半径还没有超过4.8公里,城市人口密度很高。大量人口住在有限的区域内,导致供水不足、污染严重、住房紧张、传染病盛行等“城市病”。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蒸汽火车、电气火车和公共汽车的发展,郊区的城市化速度开始加速,如电气火车、公共汽车能使城市面积比过去扩大4-5倍。伦敦人口从1914的650万人增加到1939年的850万,而建成区的面积却扩大了3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私人汽车的普及,郊区城市化迅猛,七十、八十年代,是西方国家郊区城市化的高潮,城市住宅的分布由“宝塔”型逐步变成为“火山口”型, 这一阶段一般称为“分散型城市化”。目前,美国总人口的77%的集中于大城市,其中60%居住在市中心以外,随着大部分人口迁居郊区,零售业,批发业等也纷纷迁往郊区。ue004   随着郊区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心的土地功能逐渐转变为第三产业用地。在20世纪50-60年代,英国由于规划限制和禁止占用城市边缘土地的政策,在市中心区建设了大量的多层和高层住宅。产生了许多问题,如高层公寓里的儿童心理会产生异常,邻里关系复杂、物业管理费用昂贵等。70年代初,不但停止了高层住宅的建设,而且还大量地摧毁,不少高层建筑仅使用了20年左右,远没达到资金回收期,许多四层住宅也除掉了顶上两层,改成一户两层公寓。捷克布拉格市有100万人口,在市中心每年新建的住宅数量还没有拆毁的多。80年代以来,美国的一些城市也将高耸入云的住宅楼纷纷拆毁。ue004   二、我省正处于郊区快速城市化的启动阶段ue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中心城市的郊区城市化进程非常明显。例如,杭州城西地区原来为郊区,现在已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市区。面向新世纪,随着全省现代化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城市住宅和第二产业将加速向郊区发展,城区将大规模地向郊区拓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发展趋势,及早规划,打好基础,引导城郊房地产和产业有序、合理布局,避免 “城市病”,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ue004   1.全省城市化的全面推进将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深化改革,加快要素向城镇集聚,强化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模式, 始终把发展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作为推进城市化的战略重点,有条件的地级市要向大城市乃至特大城市发展。可以预料,随着户籍、土地、就业、市政建设、社会保障、城镇 管理等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行土地承包、宅基地、计划生育等政策的完善,以及有利于城市化的政策体系和鼓励人口向城镇集聚机制的逐步建立,越来越多的产业和人口将向我省大中城市集聚,特别是作为沿海省份,我省城市还要承接大量的内地人口。大规模产业和人口向大中城市集聚,有限的市区必然要向郊区扩张。   2.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加快城市郊区化。据研究,当一个区域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郊区别墅将成为工薪家庭的消费对象,郊区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目前,杭州市 区的人均GDP已超过4500美元,其他大中城市也将陆续达到4000美元。居民对郊区的别墅需求之所以还不大,主要是因为我国汽车行业准入的限制,导致轿车价格居高不下,另外,由于市区及其周围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对轿车进入家庭不是鼓励,而是限制。随着加入WTO和政府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轿车价格将不断下降,交通条件也将日益改善,轿车进入家庭指日可待,城郊高质量的住宅需求将由浮出水面。另外,收入较低的家庭也会追求价格低、面积大的住宅,而城郊的房产价格比市中心同类住宅要低的多,随着公共交通条件的改善,城郊房产也将成为收入较低家庭的追捧对象。目前,市中心可供房产开发的土地 越来越少,房价越来越高,楼层越建越多,很难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3.中心城市功能的强化要求第二产业和住宅向郊区布局。大中城市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区域竞争力提高的根本所在,是我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市中心有限的土地上必须规划好CBD——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发展高附加值和辐射作用大的第三产业,而发展第二产业和大量住宅是不恰当的,市中心土地的使用价值会大大降低,不但影响到中心城市 功能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全省经济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ue004   4.产业的合理布局也需要加快城市郊区化。随着城市“退二进三”,许多工厂企业已经或正要搬迁到城郊,如果在城郊建设住宅可使这部分企业员工就近上班,减少了通勤距离,并进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向城郊搬迁,住宅的郊迁将使一部分零售企业、修理店和直接为人民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向郊区布局,腾出更多的“黄金土地”发展“黄金产业”。ue004
2023-09-12 06:06:361

高中地理 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区别?

郊区城市化为城市化过程的低级阶段!城市郊区化为城市化过程的高级阶段!郊区城市化是郊区(农村)变成城市即郊区的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是城市的生态化即生态型城市
2023-09-12 06:06:572

郊区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得瑟
2023-09-12 06:07:063

虚假城市化,高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城市空心化区别。

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郊区城市化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原因反过来,就是城市空心化。再加上,现在城市里多是外地人,平时热闹的大街,还是软件配套建设,都向城市靠拢,一到休息时间,郊区就俨然成了一座小城市,城市变成一座空城。(今年年初一时,有人曾经拍过北京城,跟幽灵城似的。再者,城市里压力大,人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都很大,现在也流行农家乐什么的,就是大家都开始向往乡村生活。一到放假,就会往郊区赶。这三个原因是造成郊区城市化的主要原因,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回家的就回家。这是其中一方面。在大城市尤其明显。先说郊区城市化。因为房价高,租房也贵。另一方面,城市要发展,郊区也要发展,也造成了郊区城市化,人们只能到郊区租房或买房,但大部分的城市资源又集中在城里。所以造成了一种早上往城里赶,下班又往郊区赶的现象(这也是北京早高峰和晚高峰堵车的源头之一)。于是,于是逐渐向城市靠拢我觉得这个是指的现在城市人全都往向下跑的现象
2023-09-12 06:07:152

郊区城市化的不利影响

郊区城市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的深刻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郊区城市化缓解了老的中心城市过分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和发展空间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衍生了新的经济社会问题。 郊区城市化是当前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在郊区城市化过程中,不但郊区的增长较中心城市快,而且中心城市处于衰退过程中。中心城市的衰退与郊区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两者呈反向发展。郊区的发展吸引了中心城市的资源,使中心城市的发展缺乏新的补充资源。中心城市和郊区的矛盾还表现在:第一,中心城市给郊区居民提供了公共服务,而郊区居民却没有义务向中心城市纳税;中心城市的公共服务包括了教育、交通、行政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受益的还包括郊区人口;郊区人口却没有向中心城市缴纳税收,这就增加了中心城市额外的财政负担。第二,中心城市税基流失到郊区。在中心城市,纳税能力强的中高收入阶层多数迁到郊区,留下的都是城市的低收入阶层的人口,他们不仅纳税能力有限,有一部分人还需要政府的救济。制造业的大量迁移也是中心城市税基损失的重要原因。第三,中心城市在地域上被郊区包围着,发展空间狭窄。许多中心城市还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宏观经济条件变化在许多情况下对中心城市的影响都是不利的,如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心城市的工厂可能会因为运行成本高和工厂的老化而使经济活动比郊区减少得更多;在经济恢复时期,工厂生产和就业增长同样会趋向于成本较低的郊区。 地把农民从人民公社的体制中解放出来(离社不离土──分田单干),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离土不离乡──乡村非农经营),从乡村社会解放出来(离土又离乡──进城发展)。这样的过程在解放农民生产力的同时,向农民开放发展空间和改善发展环境。农民在这一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解放了粮食短缺的难题,解决了城市发展资源不足的难题,同时,缓和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适当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业耕作的天时条件与人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架在统治者头上的“三农”之痛。在斐然成绩的背后,凸现了新的令人头痛的问题,自1991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人均收入由800元到2000元,增长1.5倍,为成绩喜庆时,发现了问题同样存在: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1600元到8000元,增长近4倍,由此可见城市差距并未缩小,而是在迅速扩大,这种迹象有悖于“共同富裕”的初衷。更有甚者,在城市居民收入逐年大增时,农民可支配收入自96年以来,出现了“蜗牛”式的爬行增长,个别地区甚至还出现了零增长和负增长状况。岌岌!现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城乡居民之间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矛盾,城乡差距已成为中国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最大的体制性障碍。中国存在着城市人口比例过低的尖刻问题,为经济的发展埋下安全隐犯。这时,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得不回到一个重要热点上。农民工“市民化”、城市与农业产业互动是当代政府必须解决的重要议题。
2023-09-12 06:07:231

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区别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中心人口和人口都迁去郊区,因而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逆城市化是中心城市人口和郊区人口迁去农村,因而城市人口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卫星城的出现属于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郊区化的纵深发展,是人口及就业岗位的更为广阔地域扩散的一种过程;在逆城市化阶段,大城市功能区内出现的内城分散、衰退现象,与外围边缘中小城市的迅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是经济发达社会中城市体系内部相互依存关系的一种反映。“逆城市化”现象,实质上是城市分散化发展的继续,是郊区越过大都市区的界限向更为广泛的地区的延伸,是大都市区空间规模的进一步膨胀,是城市有机体的进一步膨胀,是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散,而不是城市化发展的反向运动。 01
2023-09-12 06:07:401

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先后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 逆城市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城市化的同时,我国的一些中心城市,“逆城市化”的趋势也开始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着去郊区生活、居住。据北京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有54.5%的人近期有意到郊区投资,70%的人有意到郊区购买第二居所。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人士,希望能过上周一到周五在市中心写字楼里上班,周六、周日在农村田园风光里休闲的“五加二”式的生活。在东南沿海为数不少的城里人相中了那些无人居住的无名海岛,盘算着怎样在那里投资,重新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逆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城市化”是一定区域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居住和消费功能向城市聚集。在这些聚集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大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愈来愈强大的聚集效应,同时也带来了聚集空间趋近极限和难以持续的种种“城市病”。当城市的发展到了一定极限,就得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由此,中心城市的各种功能,比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以及居住和休闲娱乐等功能纷纷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分解。这些功能分解就是“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指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2023-09-12 06:07:511

谈一谈我国大城市的郊区化对城市发展有何影响

城市郊区化疏散了大城市中心区过密的人口,使人口分布趋于合理。工业企业的外迁减轻了城市中心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工厂外迁腾出的一部分土地用于绿化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城市中心区的环境质量,改善了人居环境。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工业、仓库及住宅用地被商业、金融、贸易等收益率更高的第三产业所取代,使土地产出率提高,优化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率,使得中心区商业、金融、贸易、房地产业等更加繁荣。城市郊区化带动了郊区的开发,推动了郊区社会经济与人口城市化的发展。
2023-09-12 06:08:122

为什么郊区城市化会使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失业率、犯罪率升高的问题?

1.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阶段。(一般将城市化阶段分为:起步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郊区的发展挤占了市区的就业率,人们把眼光投向郊区,认为那更有发展价值。老市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更多人的发展需求,原有的就业市场已经饱和。2.如1所述的问题,就像僧多粥少一样。人们为生计争抢难免发生矛盾。
2023-09-12 06:08:243

郊区城市化一般出现在发达国家,那发展中国家有吗

有的,任何的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肯定会出现人口、工业、服务业等要素向郊区转移,从而壮大城市规模。你可以百度下“郊区城市化”查看百度百科词条。
2023-09-12 06:08:331

中心空洞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区别?

中心空洞化 就是城市内部因为环境的问题 不适宜经济发展和人类居住的需要开始向城市边缘迁移 郊区城市化 就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 城市边缘的郊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城市的服务范围的扩大 逆城市化就是城市因为环境的问题 人们开始向环境较好的郊区转移
2023-09-12 06:08:411

我国郊区城市化的城市有哪些?

北京,上海,深圳~~~大连~~
2023-09-12 06:09:021

城市郊区的发展

城市发展的初期,较多地采取由市区向四周郊区扩展的方式。但是,现代大城市市区的发展,很多是在郊区建设卫星城镇或工业城镇,形成一个多层次、多中心的城镇体系。因此,大城市的郊区,往往成为城市重新分布人口和生产力的地区。到80年代初为止,中国城市郊区的产业结构基本上以农业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一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的郊区,已出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由于汽车的普及,郊区高速公路和其他快速交通的发展,为市区人口移居郊区提供了条件。加上郊区环境质量较好,5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有大量市区人口迁移到郊区。一些大城市出现了市中心区衰落,郊区城市化的现象。
2023-09-12 06:09:111

比较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的原因。

市化,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同:都是城市化不同:城市化是城市规模变大。逆城市是由于中心区环境等恶化,人口从城市向乡镇中去,也可能是乡镇基础设施完善所致,城市规模变小,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郊区化是人口,工业,服务业向郊区扩展
2023-09-12 06:09:392

当代世界城市化有什么特征?什么是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中国当代的城市化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越发达的国家城镇发展是往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发展的,比如美国和西欧。而发展中国家则开始城镇化过程,比如中国,巴西和印度等等。郊区化是指城市中心的人们迁移到郊区去居住,郊区化理念最先出现于18世纪的伦敦,此后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口的郊区化,第二阶段是制造业的郊区化,第三阶段是零售业的郊区化,第四阶段是写字楼的郊区化。逆城市化强调的是随着后工业化的来临,人口在从大都市的区流向非大都市区的同时,也在大都市区内部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流动。及至1980年,美国十年一度的人口统计结果显示:70年代美国非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率超过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率,恰在此期间,西方其他发达国家也程度不同的出现大城市发展迟滞的现象,由此,“逆城市化”一时间成为学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当代的城市化过程就我所了解应该也会走美国的老路子,近期是城市化走向,因为大工厂,公司都集中在大都市,很多农民工以及他们的孩子都向往城市,或者为了打工不得不住在城市里,导致城市人口大增,房市也随之火爆起来。但是未来在我国搞好交通运输以及城市人加强环保理念之后,估计很多沿海大都市和内地的大都市工厂公司会往搬内地的郊区或者靠近生产原料地的乡镇,这也就是制造业的郊区化。紧随着农民外出打工的也随着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毕竟同样的福利待遇,人们肯定喜欢在自己老家打工。并且以后我国肯定是要加强农业发展,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应该会越来越好。但这一切都依赖于国家的社会基础建设,如交通建设,城镇美化等等。前半段是摘抄资料,后面是自己的拙见,希望能解答你的问题
2023-09-12 06:09:501

随着城市的发展,会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那么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谁先出现?为什么??

郊区城市化先出现,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的一个阶段。 而城市化发展最终则会出现逆城市化
2023-09-12 06:09:591

求逆城市化和城市空心化的区别,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区别以及人口迁移方向,蟹蟹,满意必采纳

搜一下:求逆城市化和城市空心化的区别,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区别以及人口迁移方向,蟹蟹,满意必采纳
2023-09-12 06:10:092

城市化 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城市空洞化 区别和顺序

城市化:农村发展为城镇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回流城市空洞化:指在国外一些大都市由于都心地带(相当于我国的特大城市建成区)经济承载量过大而造成的人均基础设施费用过高、人均生活费用过高、商务费用过高、闲暇时间损失过高等弊端,使一部分都心居民、机构和企业逃离都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个痛苦的过程,并伴随着大量经济资源的浪费
2023-09-12 06:10:341

上海郊区化还是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2023-09-12 06:10:421

简述城镇化的含义,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们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由于人口向城市集中或迁移的过程.不仅包含了人口的迁移.还包含了经济.社会.空间等多方面的转换.因此.城市化一词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口的转换.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二是地域的转换.即由于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包括城市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换,三是经济结构的转换.即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等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换,四是生活方式的转换.即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包括农村的现代化过程. ■郊区城市化 20世纪中期.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加之汽车的普遍使用.交通设施的现代化.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后对人口低密度地区独立住宅的追求.城市中上阶层人口向城市市郊或外围地带移居.成为人口的主要流向.而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随后.各类服务部门纷纷迁往郊区. ■逆城市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这种现象与城市化现象相反.国外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为逆城市化. ■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职能不同.规模各异.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城镇体系内的各城市通过物流.人流.信息流等互相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不仅取决于各城镇职能差别所产生的地域分工.也取决于城镇间.城镇与辐射区间的互补性.当城镇体系内一个城镇或某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化时.其他城镇或组成部分也会受到影响.在城镇体系内.城镇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合理时.可以促进各城镇的协调发展.城镇的性质.地位.作用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进而会引起城镇体系的变化.城镇体系规划也需要随之调整.城镇一般都是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的协调发展对地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大都市带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某些城市密集地区.由于郊区城市化的作用.城市不断向四周蔓延.城市职能十分强烈.城市用地比例越来越高.使城市与城市间的农田分界带日渐模糊.城市地域出现连成一片的趋势.形成大都市带. ■城市规模城市规模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地域规模).因城市的用地规模常常由城市的人口规模所决定.而且.城市的人口规模是城市重要的综合性特征.所以.城市规模常指人口规模.在多数情况下.城市的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成正相关关系. ■城市职能城市在国家或一定地域内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的这些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为本城市需要服务的活动.称为非基本活动,二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活动.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称为基本活动.城市职能概念的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记者:户籍制度改革一直是媒体关注的话题.您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将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样的改变?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有哪些意义? 李景国:我觉得户籍制度改革对社会经济方面最大的影响.就是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因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没有市场就谈不上市场经济.劳动力本身也有一个市场.如果没有人口的自由流动.没有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就不可能形成劳动力市场.尤其是不可能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只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经济实际上才能真正地完善和健全起来.户籍制度改革有助于劳动力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健全. 记者: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不是意味着一个人可以择地觅职? 李景国:户籍制度改革到位以后.人们想象的是绝对自由流动.但是实际上我认为它不会是绝对的自由流动.所谓户籍制度改革到位.或者叫自由迁徙.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政策法规方面的.国家在政策和法规方面允许或者不限制每个人的自由流动,二是要看市场.综合起来说.就是法制化和市场化的过程.法制化过程逐步过渡到国家不限制你.而市场作用客观上在限制你.比如说技术方面.你学的是某个工种.来到北京.而北京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这是市场的作用.并不是政府在起作用.还有经济方面的原因.比如个人经济实力不行.到北京买不起房.租房很贵.工资又低.就很难站住脚.这也不是国家限制你.而是个人自身条件的限制. 记者:即便这样也还是有很多人会到城市里来.那么城市会不会膨胀得很快? 李景国:这是很多人担心的一个问题.现在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这个问题.比方出现贫民窟的可能性.城市膨胀等.但是我认为.城市无限膨胀的可能性不大.或者说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当中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中国的农民都有土地.这里边有一个成本和效益的比较关系问题.如果他要进入城市.他有一个机会成本.如果这个成本很高.与收入不成比例.他显然就不到城市了.当然这是一种理性选择.非理性选择就另当别论了.但是那种情况还是少的.人总是要生活的.所以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记者:我们原先一直号称[十亿人口.八亿农民".[八亿农民"是一个巨大的分母.您在这个报告中也提到.有些专家认为[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那么中国有多少农民是合适的? 李景国: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来看.城市化水平一般达到70%到80%左右.城市化就十分缓慢了.没有农村.没有农民.那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个大致的最高限.也就是说到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时候.农民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是20%到30%的样子.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既关系到城市.也关系到农村.是两方面的问题.从城市来讲.是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从农村来讲.是一个农村现代化的过程.所以到那个时候.咱们现在所说的[三农"问题就不存在了.农村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农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农业生产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了.
2023-09-12 06:10:501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都属于( )的城镇化现象。

【答案】:C向心型城镇化促使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密度升高,向立体发展,形成中心商业事务区。离心型城镇化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变质、城市平面扩大。在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一些离心方向的扩散现象。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都属于离心性的城镇化现象。
2023-09-12 06:10:581

该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对郊区农业产生哪些影响

(1)读材料一图,左图中表示,非农业人口增加,即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右图中表示建成区面积增加,即城市用地面积增加。这是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2)读材料一右图,随着城市建设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导致农业用地紧张。结合左图,人口在不断增加,对肉蛋奶、蔬菜的需求增大,所以城市的发展必然促进郊区农业结构调整,改变粮食种植为主的模式,发展蔬菜、乳畜、花卉等农业。(3)读图材料二图,可以发现,城市径流中以地表径流为主,郊区以地下径流为主。这就反映出城市发展中的问题。由于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导致地下径流小,地表径流增大,易形成城市雨涝灾害。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多种不同措施。针对下渗量少,地下径流少,可以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也可以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针对地表径流大,可以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2023-09-12 06:11:091

什么是郊区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或称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这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所谓的郊区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区核心以外的城市边缘。
2023-09-12 06:11:391

导致我国郊区城市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郊区城市化是现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第208款给城市化下的定义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得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随着收入的提高和都市区交通环境的改善,居民有条件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一般而言美国中心城市环境脏、噪声大、犯罪率高、贫困人口多、问题家庭多、房子拥挤质量差、选择房子限制多,因此,舒适的环境往往在中心城市之外.为追求舒适的生活环境,人们愿意舍弃中心城市而到较远的郊区生活.郊区城市化与美国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也有一定的关系.1950年代,人们对家庭生活比较向往,已婚妇女大多愿意作家庭主妇,形成了美国少有的高出生率时代.1957年,出生率达到3.77%,多子女家庭增多,家庭规模变大,大家庭需要大的房子,房子成为“美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产生了对房子的巨大需求.杰斐逊式的民主培养了人们的强烈的乡村意识.郊区生活被描绘为美国理想的生活方式,到小镇居住是人们的生活理想之一.而人们对中心城市却有着更多的负面的认识.有人将中心城市比喻成“必要的魔鬼”.推动郊区城市化的力量还包括其他一些文化价值的理念:如美国人对新事物的爱好,期望接近自然,自由迁徙,自由竞争等.美国人口流动频繁,据1990年的人口调查,接近50%的人口表示在过去5年里搬过新家.在自由市场经济竞争中,厂商和居民都会选择对自己更为有利的环境生产和生活.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3.政策因素的影响促进了郊区城市化这些政策的本来意图不是为了郊区的城市化,而执行的结果却成为郊区城市化的催化剂.主要包括房屋政策、国防生产的政策、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等.由联邦房屋管理局(FHA)和退伍军人管理局(VA)提出的房屋政策,使中产阶级和老兵更容易购买到住房.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抵押贷款保险政策、抵押贷款利息支付的联邦税收抵扣政策、减少定金和延长贷款偿付期限的政策等,既保证了信贷者贷款的安全,又为中高收入者购买住房(特别是新的住房)提供了十分优惠的条件.这些政策之所以会促进郊区化,是因为贷款保险项目本身使购买者更容易购买新的住房,且该项目特别倾向于资助购买单家独院的房子.这种房子主要在郊区,因此购买的新房主要在郊区,由此推动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受房屋政策的影响,拥有住房的美国人从1940年的43.6%增加到2000年的65.5%,大多数人的“美国梦”实现了.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新经济政策的公共房屋计划,却使穷人和少数民族后裔更加集中在中心城市中.这也成为中高收入者往外搬迁的一个因素.另外,国防政策也是促进郊区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战时生产委员会(WPB)把大量的战时生产项目布局在郊区和“阳光地带”,也是推动郊区城市化的一个因素.4.人口的外迁是郊区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郊区城市化使得人口分布发生了重大转变.在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和各种政策的推动下,192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中心城市人口的外迁过程,直到1950年代以来才成为大规模的现象.1950年美国郊区人口为402.3万人,2000年达到1401.5万人;相应的郊区人口的比重,由1950年的26.7%增加到2000年的49.8%.从中心城市、郊区和非都市区人口变化的过程来看,人口的增量主要分布在郊区.从1950年到2000年,人口增加了1300.9万人,其中约有77%住在郊区.郊区城市化的结果是,一些老城市人口流失严重.据统计,自1950年以来,底特律市减少了将近50%的人口.从1980到1990年间,许多城市的人口规模变小了,如匹茨堡市(Pittsburgh)减少了12.8%,圣路易斯市(SLLouis)减少了12.4%,克里夫兰市(Cleveland)减少了11.9%,新奥尔良市(New Orleans)减少了10.9%,布法兰市(Buffalo)减少了8.3%,芝加哥市(Chicago)减少了7.4%,亚特兰大市(AtLanta)减少了7.3%.5.制造业和零售业的郊区布局和就业机会的郊区化部分产业的郊区布局是郊区逐步成为独立的城镇的关键.郊区从最初的“卧城”过渡到相对独立的社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完全独立的区域单位——城镇.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的迁移起到了关键性的稳定作用.郊区相对于中心城市,在区位上具有容易取得工厂扩展和相关的附属配套设施的空间(如装卸空间,仓库空间,工人、供应商和客户停车场所等),劳动力素质相对高,还有建设上的限制较少等优势.生产技术的改变也是制造业往郊外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技术投入的产出增加,工厂有足够的利润来支付迁移成本.这为生产企业在郊区建立新的专业化工厂提供了经济保障;加上通讯和生产管理条件的改变,增加了制造业的郊区迁移的可能性,有时甚至出现明显的非城市的区位指向.在郊区,比较集中的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以及一些与制造业相配套的产业.随着产业迁移,就业机会在郊区出现.对许多人来说,容易取得就业机会是他们进行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当然,很难判断是人口迁移导致产业与就业机会的迁移,还是产业与就业机会的迁移造成人口的迁移,但相互影响的结论是肯定的.
2023-09-12 06:12:151

高中地理 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区别?

就是和谐了
2023-09-12 06:12:264

什么是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1、发生的原因不同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2、联系不同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逆城市化的前提条件。逆城市化是城市郊区化的结果,城市化的后期想象,一种高级形式。3、概念不同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
2023-09-12 06:12:391

高中地理 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区别?

郊区城市化为城市化过程的低级阶段!城市郊区化为城市化过程的高级阶段!郊区城市化是郊区(农村)变成城市即郊区的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是城市的生态化即生态型城市
2023-09-12 06:13:092

导致我国郊区城市化得因素有哪些

郊区城市化是现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第208款给城市化下的定义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得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随着收入的提高和都市区交通环境的改善,居民有条件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一般而言美国中心城市环境脏、噪声大、犯罪率高、贫困人口多、问题家庭多、房子拥挤质量差、选择房子限制多,因此,舒适的环境往往在中心城市之外.为追求舒适的生活环境,人们愿意舍弃中心城市而到较远的郊区生活.郊区城市化与美国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也有一定的关系.1950年代,人们对家庭生活比较向往,已婚妇女大多愿意作家庭主妇,形成了美国少有的高出生率时代.1957年,出生率达到3.77%,多子女家庭增多,家庭规模变大,大家庭需要大的房子,房子成为“美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产生了对房子的巨大需求.杰斐逊式的民主培养了人们的强烈的乡村意识.郊区生活被描绘为美国理想的生活方式,到小镇居住是人们的生活理想之一.而人们对中心城市却有着更多的负面的认识.有人将中心城市比喻成“必要的魔鬼”.推动郊区城市化的力量还包括其他一些文化价值的理念:如美国人对新事物的爱好,期望接近自然,自由迁徙,自由竞争等.美国人口流动频繁,据1990年的人口调查,接近50%的人口表示在过去5年里搬过新家.在自由市场经济竞争中,厂商和居民都会选择对自己更为有利的环境生产和生活.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3.政策因素的影响促进了郊区城市化这些政策的本来意图不是为了郊区的城市化,而执行的结果却成为郊区城市化的催化剂.主要包括房屋政策、国防生产的政策、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等.由联邦房屋管理局(FHA)和退伍军人管理局(VA)提出的房屋政策,使中产阶级和老兵更容易购买到住房.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抵押贷款保险政策、抵押贷款利息支付的联邦税收抵扣政策、减少定金和延长贷款偿付期限的政策等,既保证了信贷者贷款的安全,又为中高收入者购买住房(特别是新的住房)提供了十分优惠的条件.这些政策之所以会促进郊区化,是因为贷款保险项目本身使购买者更容易购买新的住房,且该项目特别倾向于资助购买单家独院的房子.这种房子主要在郊区,因此购买的新房主要在郊区,由此推动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受房屋政策的影响,拥有住房的美国人从1940年的43.6%增加到2000年的65.5%,大多数人的“美国梦”实现了.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新经济政策的公共房屋计划,却使穷人和少数民族后裔更加集中在中心城市中.这也成为中高收入者往外搬迁的一个因素.另外,国防政策也是促进郊区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战时生产委员会(WPB)把大量的战时生产项目布局在郊区和“阳光地带”,也是推动郊区城市化的一个因素.4.人口的外迁是郊区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郊区城市化使得人口分布发生了重大转变.在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和各种政策的推动下,192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中心城市人口的外迁过程,直到1950年代以来才成为大规模的现象.1950年美国郊区人口为402.3万人,2000年达到1401.5万人;相应的郊区人口的比重,由1950年的26.7%增加到2000年的49.8%.从中心城市、郊区和非都市区人口变化的过程来看,人口的增量主要分布在郊区.从1950年到2000年,人口增加了1300.9万人,其中约有77%住在郊区.郊区城市化的结果是,一些老城市人口流失严重.据统计,自1950年以来,底特律市减少了将近50%的人口.从1980到1990年间,许多城市的人口规模变小了,如匹茨堡市(Pittsburgh)减少了12.8%,圣路易斯市(SLLouis)减少了12.4%,克里夫兰市(Cleveland)减少了11.9%,新奥尔良市(New Orleans)减少了10.9%,布法兰市(Buffalo)减少了8.3%,芝加哥市(Chicago)减少了7.4%,亚特兰大市(AtLanta)减少了7.3%.5.制造业和零售业的郊区布局和就业机会的郊区化部分产业的郊区布局是郊区逐步成为独立的城镇的关键.郊区从最初的“卧城”过渡到相对独立的社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完全独立的区域单位——城镇.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的迁移起到了关键性的稳定作用.郊区相对于中心城市,在区位上具有容易取得工厂扩展和相关的附属配套设施的空间(如装卸空间,仓库空间,工人、供应商和客户停车场所等),劳动力素质相对高,还有建设上的限制较少等优势.生产技术的改变也是制造业往郊外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技术投入的产出增加,工厂有足够的利润来支付迁移成本.这为生产企业在郊区建立新的专业化工厂提供了经济保障;加上通讯和生产管理条件的改变,增加了制造业的郊区迁移的可能性,有时甚至出现明显的非城市的区位指向.在郊区,比较集中的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以及一些与制造业相配套的产业.随着产业迁移,就业机会在郊区出现.对许多人来说,容易取得就业机会是他们进行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当然,很难判断是人口迁移导致产业与就业机会的迁移,还是产业与就业机会的迁移造成人口的迁移,但相互影响的结论是肯定的.
2023-09-12 06:13:311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有什么区别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附: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过程。一般将城市化阶段分为:起步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一般来说,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而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注: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而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这个问题可参考高等教育出版社许学强、宁越敏、周一星编的《城市地理学》二者的区别除了看城市人口外迁远近外关键在于发生的原因不同。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过分强调城市内部环境恶化这一原因不妥当。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2023-09-12 06:13:433

必修二地理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是什么?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一般来说,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而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注: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而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
2023-09-12 06:14:081

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有啥区别

区别: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另一种形式,是经济发展直接作用的产物,使郊区发展和扩大,形成城市功能;逆城市化是城市环境恶化直接作用的结果,使城市功能分化,部分功能如工业区向郊外迁移,人口也有向郊外迁移的情况,内城人口下降.
2023-09-12 06:14:362

郊区城市化的表现形式

郊区城市化源自中心城区的推力和郊区的拉力的相互强化作用。一方面,从1920年代开始,由于许多中心城市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公共交通和教育系统不堪重负,外来人口和贫困市民大量增加,城市环境和社会治安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中心城市对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的推力;另一方面,郊区良好的环境、低廉的土地成本和税收以及巨大的开发潜力等因素对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有着很大的拉力。在中心城市的推力和郊区的拉力的共同作用下,美国社会的中层和上层开始向中心城市周边的郊区迁移,从而开始了历经几十年的郊区城市化过程。交通系统的发展对郊区城市化具有决定的意义。1956年,为促进交通系统的发展,美国国会通过了《州际高速公路法案》,以设立高速公路信托基金的方式来支持高速公路的建设。汽车、石油、橡胶、玻璃、钢铁和水泥等相关的产业也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在全国规划建设了超过4万英里的州际和地方高速公路,其中超过5000英里的公路都建在都市区中。联邦高速公路计划开辟了一条通向低密度、多中心的都市区的道路,使人口、产业和居住地重新分布。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心城市的中产阶层不再局限在市区,可以到更远的郊区买房;各类商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也发现了郊区发展的广阔空间和潜力,人们不再把自己与有轨电车线路和铁路的区位捆在一起,纷纷向郊区迁移。自1930年代以来逐步进入到“汽车时代”。1900年,平均每9511人才拥有一部汽车,而到了1930年,每5.3人就拥有一部汽车,此后逐步提高到并且稳定在平均每2人就拥有一部汽车。美国人愿意在交通方面花钱,如1997年平均每个美国家庭的年收入为39926美元,交通费用的平均支出为6457美元,占总收入的16%。私人交通为6064美元,其中购买汽车2736美元、汽油1098美元、其他的交通支出2230美元;公共交通支出为393美元,其中飞机费用为249美元,其他公共交通费用为56美元,税收为17美元。在整体的交通环境改善后,人们更容易进入郊区,为郊区城市化创造了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交通网络还决定了郊区城镇的空间布局的框架。
2023-09-12 06:14:441

城市空心化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城市空心化的原因 随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对其经济发展有有力因素:(1)城市规模越大、能够被配置的需求机会种类越能向这个序列的低端延伸;(2)城市规模越大、各种需求机会的规模也会越大,也就越能引起(经营该种类机会的)规模效益、进一步分工和技术进步等促进经营利润增长的因素,从而资源配置机会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规模递增的;(3)资源配置机会的增加还为各种资源进行优选配置提供了条件,使资源配置得更有效,既资源配置机会越多对经济发展越有力。 一、城市中心房价过高,大多数人接受不起在城市中心购房的压力而到郊区购房。二、城市中心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人们选择到环境良好的郊区生活。三、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使得人们在往返于郊区与城市中心成为可能。 问题二:郊区城市化和城市空心化有什么区别和相同点?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另一种形式,是经济发展直接作用的产物,使郊区发展和扩大,形成城市功能郊区化并不意味着大城市的衰落,只是城市由高密度集中向低密度扩张的转变,这一转变中,建成区在扩张,城市人口在增长。城市空心化是指城市中的富裕人群和中产阶层中的大量城市居民选择到城市的近郊或远郊居住,从而出现住宅郊区化和城市空心化的现象。 区别是一个是人多了市区住不下了得去郊区住 另一个是市区房子太贵了郊区便宜所以都选择去郊区 问题三:城市“空心化”现象的解决办法 城市“空心化”是城市后期发展的成熟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一般在大城市会出现这种情况。解决办法:①节约用地②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③改造老城区④优化城市居住环境,建设“生态城市”,吸引人们往城区回迁 问题四:房地产开发时怎么应对城市空心化战略 您好,城市空心化指在一些大都市由于都心地带(相当于中国的特大城市建成区)经济承载量过大而造成的人均基础设施费用过高、人均生活费用过高、商务费用过高、闲暇时间损失过高等弊端,使一部分都心居民、机构和企业逃离都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个痛苦的过程,并伴随着大量经济资源的浪费。 城市“空心化”是城市后期发展的成熟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一般在大城市会出现这种情况。解决办法:①节约用地②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③改造老城区④优化城市居住环境,建设“生态城市”,吸引人们往城区回迁 望采纳谢谢 问题五:产生空心化是什么意思 城市空心化是与城市化相对的概念,指城市中的富裕人群和中产阶层中的大量城市居民选择到城市的近郊或远郊居住,从而出现住宅郊区化和城市空心化的现象。 和逆城市化差不多 问题六:城市空心化与郊区城市化的区别 其实城市空心化与郊区城市化是相关联的,可以这样子说,郊区城市化是城市空心化的结果,郊区城市化推进了城市空心化。在有些大城市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地步,就会出现城市空心化,这是因为,城市化发展到一定地步,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一、房价过高,大多数人接受不起在城市中心购房的压力;二、城市中心过于拥堵;三、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城市中心污染比较严重,大多数人不喜欢这种氛围;四、交通工具的使用和发达,使得人们在更适合居住的郊区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往返于郊区与城市中心成为可能;……等等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迁往郊区居住,致使郊区城市化;而相对应,城市中心居住人口下降,致使出现城市空心化 ! 问题七:郊区城市化 与 城市“空心化”的区别? 我觉得这个是指的现在城市人全都往向下跑的现象。 在大城市尤其明显。 先说郊区城市化。 因为房价高,租房也贵,人们只能到郊区租房或买房,但大部分的城市资源又集中在城里。所以造成了一种早上往城里赶,下班又往郊区赶的现象(这也是北京早高峰和晚高峰堵车的源头之一)。于是,一到休息时间,郊区就俨然成了一座小城市。 这是其中一方面。 另一方面,城市要发展,郊区也要发展,于是逐渐向城市靠拢。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软件配套建设,都向城市靠拢,也造成了郊区城市化。 再者,城市里压力大,人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都很大,现在也流行农家乐什么的,就是大家都开始向往乡村生活。一到放假,就会往郊区赶。 这三个原因是造成郊区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郊区城市化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原因反过来,就是城市空心化。 再加上,现在城市里多是外地人,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回家的就回家,城市变成一座空城。 (今年年初一时,有人曾经拍过北京城,跟幽灵城似的,平时热闹的大街,一个人都没有。) 问题八:城市空心化的与郊区城市化的联系 郊区城市化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程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郊区城市化是城市空心化的结果,而郊区城市化更进一步促进城市空心化。
2023-09-12 06:15:031

影响国家发展的因素

问题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比经济增长的内涵宽得多,因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就要比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多而复杂。其中,自然因素、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自然因素 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构成及其分布状况,对经济发展关系极大。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或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自然资源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自然资源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不同,劳动生产率也就不同。 第二,自然资源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源泉,其质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效用,数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规模。 第三,自然资源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一国自然资源的构成不同,会由此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产业部门。 第四,自然资源制约着生产力布局。 2、人口数量 人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统一,人口发展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相适应。一方面,人作为生产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一定的人口数量是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适当的人口增长也是户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人作为生产者又是有条件的,不仅要同生产资料相结合,还要受年龄、体质和技能的限制。而人作为消费者又是无条件的,从生到死整个周期都要消费。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还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有的甚至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安定。 3、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其他方面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强大武器。 第二,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 第三,能改变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的构成,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第四,它是促进生产关系变革和制度创新的有力杠杆。 第五,它是促进文化教育知识的不断更新,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培养人才,开发人力资源的强有力的手段。 第六,为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奠定了基础。 第七,能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第八,能引起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使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日趋国际化。 第九,它还是一国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4、文化教育 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是通过人力投资实现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力投资,一是智力投资。教育是对人的智力投资,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各种途径中最重要的途径。教育虽然不能直接提 *** 品,但能提高生产产品的劳动者的智力素质和思想素质,从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尤其在当代,如果说科学技术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那么,教育则是推动这个火车头的动力源。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5年的统计,文盲数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相反方向变化。经济发达国家平均文盲率为2.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324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文盲率为38.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下降为656美元;最不发达国家平均文盲率为67.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95美元。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能够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素质。经过教育形成的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的存量越大,越来越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现代经济增长有两个趋势,一是从资本――收入比率的长期变......>> 问题二:试分析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都有哪些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比经济增长的内涵宽得多,因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就要比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多而复杂.其中,自然因素、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自然因素 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构成及其分布状况,对经济发展关系极大.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或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自然资源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自然资源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不同,劳动生产率也就不同. 第二,自然资源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源泉,其质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效用,数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规模. 第三,自然资源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一国自然资源的构成不同,会由此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产业部门. 第四,自然资源制约着生产力布局. 2、人口数量 人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统一,人口发展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相适应.一方面,人作为生产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一定的人口数量是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适当的人口增长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人作为生产者又是有条件的,不仅要同生产资料相结合,还要受年龄、体质和技能的限制.而人作为消费者又是无条件的,从生到死整个周期都要消费.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还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有的甚至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安定. 3、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其他方面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强大武器. 第二,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 第三,能改变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的构成,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第四,它是促进生产关系变革和制度创新的有力杠杆. 第五,它是促进文化教育知识的不断更新,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培养人才,开发人力资源的强有力的手段. 第六,为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奠定了基础. 第七,能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第八,能引起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使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日趋国际化. 第九,它还是一国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4、文化教育 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是通过人力投资实现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力投资,一是智力投资.教育是对人的智力投资,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各种途径中最重要的途径.教育虽然不能直接提 *** 品,但能提高生产产品的劳动者的智力素质和思想素质,从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尤其在当代,如果说科学技术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那么,教育则是推动这个火车头的动力源.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5年的统计,文盲数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相反方向变化.经济发达国家平均文盲率为2.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324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文盲率为38.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下降为656美元;最不发达国家平均文盲率为67.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95美元.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能够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素质.经过教育形成的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的存量越大,越来越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现代经济增长有两个趋势,一是从资本――收入比率的长期变动来看,资金相对于收入而言使用得越来越少;二是国民收入相对于国民资源(用于生产收入的土地、实际劳动量和再生产性基金的数量)而言增长得越来越快.产生这两个趋势的根源是人力资源......>> 问题三:影响中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你问的是哪个方面?经济、政治、军事? 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郊区城市化 2,国土、矿藏资源完全货币计量在账面上显示出GDP增加 3.在追求GDP高增长中升官发财推动大手笔规划经济的高涨。 问题四: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出了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进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过坎?风险确实有,但没有那么可怕。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201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第四,新常态下,中国 *** 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简言之,就是要放开 *** 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比如我们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前三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新增企业数量较2013年增长了60%以上。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我在2013年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说过,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 问题五: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战乱,逃到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不同的生活方式。 3.那时候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问题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及其冻结招聘;其次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当然会影响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影响较大。 *** 救市政策出台,会 *** 建筑业的需求,从而带动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恢复,但是见效果有一个滞后时间,所以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还不一定能感受到政策的效果。2009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高达600多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受影响较大的是财经类专业,因为企业业务萎缩,首先减少的是财经类管理人员的需求,其次是技术人员的需求。其次是建筑、能源、机械、 IT类专业会受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企业招聘人数下降带来的就业率下降,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卖压增加造成薪资下降。即便是不在上述的专业范围内的大学毕业生,也会由于市场的大环境而不得不接受较低薪资。 对于已经就业困难的专业、地区 和大学,这次经济萧条是雪上加霜。所以,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该调整求职心态和期待,渡过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萧条与就业冬天。如果就业不行或没有理想就业,不妨以读研和留学来躲几年,待就业形势好转再行求职。要提醒大家是,经济不好时美国人读研的特别多,留学非常难录取和获得资助,同样国内考研竞争也会很激烈。希望教育部拿出 *** 四万亿救市的气魄来,马上把研究生招收名额大幅度增加。 问题七:影响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国家力量――使国际经济法总是更多地表达了强国的意愿; 2.经济全球化; 3.非 *** 组织的力量――对国际经济法的未来走向可产生重大影响的非 *** 组织当首推环境保护组织和工会组织; 4.商人自己的立法――国际商会近几十年来主持制订了各种商事惯例; 5.跨国公司的发展; 6.联合国大会决议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础 7.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8.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对现行的适应于传统商业交易活动方式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 好像就是这些 问题八:?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   1.国家仍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一方面,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为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运行目前仍未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上,仍需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支持。   2.加入WTO的预期有利于扩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和扩大我国传统工业品的出口。保守的估计,2002年我国利用外资的增长幅度将在20%左右,这将对200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产生积极的作用。此外,加入WTO之后将为我国外贸出口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扩大服装、纺织、轻工等传统工业品的出口。   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从国家保持经济政策连续性的取向及西部开发的持续性需求可以判断,2002年国家仍将在发行的专项经济建设国债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西部开发,因此西部地区投资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一旦国民经济形势好转,西部地区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并将带动全国投资的增长。   4.国家调整居民收入政策有利于扩大居民的消费。从发展来看,由于国家财政增收幅度较大,且扩大内需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2001年下半年或2002年国家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 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从而为2002年居民的收入增长和消费的增加创造物质条件。   5.我国现阶段形成了部分消费亮点,可以带动消费的稳定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消费亮点,可以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亮点之一是住房消费;亮点之二是居民的汽车消费;亮点之三是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亮点之四是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消费。   不利因素   尽管目前经济运行出现转机,但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基础仍然不牢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经济运行中存在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具体来看,2002年经济运行存在以下不利因素:   1.世界经济持续下滑,对我国经济运行将产生不利影响。自从美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急剧放慢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了疲软的状态。   美国经济减速和濒临衰退,其内需必然萎缩,从而减少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对全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尽管美国 *** 采取了连续七次降息、减少税负、增加财政支出等一系列措施,但仍未扭转美国经济下滑的局面。   日本经济在陷入连续10年的经济停滞后,受美国经济持续下滑的影响再次陷入衰退之中。目前日本经济仍在继续恶化,短期内难有起色。   受美日经济下滑的影响,原本被看好的欧洲经济也出现了增长速度放慢、投资者信心不足、股市连连下挫等现象,其经济运行的前景十分令人担忧。预计今年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从7.1%下降到5%左右。   我国受美国经济增长急剧下滑的影响目前也充分显现,自年初以来,外贸出口增长速度逐月减小,6月份出口出现了今年以来的第一次下降;今年7月份,工业增加值仅增长8.1%,为过去19个月以来的最低增幅;上半年工业出 *** 货值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6.1个百分点。从发展来看,由于美国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因此全球经济仍将保持疲软状态,这对今年后期及明年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   2.下岗失业压力有增无减,影响居民的收入预期与消费信心。目前,正在开展的事业单位改革和地方 *** 机构改革,涉及到更大范围下岗分流问题。一方面,地方 *** 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时引起的分流和岗位变化,几乎对所有相关人员都会产生工作及心理上的影响,使其对即期消费更加谨慎,造成国家提高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以 *** 消费的政策作用大减弱。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人员对社会其他部......>>
2023-09-12 06:15:111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都属于( )的城镇化现象。A.离心型B.外延型C.向心型

【答案】:A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向心型城镇化与离心型城镇化。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一些离心方向的扩散现象。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都属于离心型的城镇化现象。
2023-09-12 06:15:311

朱子家训原文和译文

朱子家训原文和译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要清扫院落.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来的是很困难的。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最好未雨绸缪,不要到了渴了才想起来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自己生活,养身的时候一定要勤俭节约,招待客人不要吝啬。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家用器具干净而整洁,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为材料的要好;饭食要吃得少而精,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不要盖奢华的房屋;不要谋取肥沃的田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三姑六婆那些人,她们实在是荒淫和盗贼的媒人(这里不是"三姑六婆,而是指一些爱搬弄是非的女人,象水浒里面的王婆).美丽的婢子漂亮的妾,这并不是家内的福气。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童子和仆人不要选面貌俊美的,妻妾一定不要浓装艳抹。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是祭祀的事情不可不诚心;子孙即使是愚钝,经书也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平常做人修身一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一定要用好的方法。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不要贪图意外得来的财富,不要喝过量的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与那些挑着扁担做小生意的人做买卖,不要占人家的便宜;见到贫苦的亲戚或者是邻里,要多加体恤安抚。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如果为人刻薄主持这个家的话,天理是不会让你久享福气的;如果违背伦常,乖戾叛逆的话,马上就会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对于兄弟叔侄,要多多安抚贫寡,长幼内外,应当家法严格。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听从妇人的言论,溺爱骨肉,这那里是大丈夫的作为;偏重钱财,不孝顺父母,不是人的子孙的行为。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嫁女儿要选择品质好的女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儿媳要求端方的淑女,不要计较厚重的陪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看见富贵的人就生出陷害之心的人,是最可耻的;遇到贫穷的人故意作出不可一世的人,是最卑贱的。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主持家道一定要防止争吵讼告,如果讼告会导致凶险的祸患;处世为人要戒除多说话,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性禽。不要依仗着势力就去凌辱威逼孤弱的人;不要贪于嘴上的享受就恣意屠杀牲畜。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性格乖僻自以为是,后悔的事情和失误肯定会多;颓废懒惰、自甘现状,家道是难以成就的。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与那些恶少交往,久而久之一定会被他们拖累;与老成的人交往,如果碰到急的事情可以依靠他们。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要想象是不是别人的污蔑,应当忍耐多思考;因为事情互相争吵,要想象是不是自己的不是,要平心静气再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帮助别人的事情别再整日耿耿于怀,受到别人的恩惠一定不要忘记。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做什么事都要留出余地,取得成功就要适可而止。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人家有喜庆的事情,不可生出妒忌的心理;人家有祸患的时候,不要有幸灾乐祸的情绪。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有善心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心;有恶心怕别人知道,这就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见到美色而起淫心,报应就会在妻子女儿身上;藏匿怨心而暗箭伤人,祸患就会延及到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囊橐无余,自得其乐。如果家中人人关系融洽,即使是吃不上饭,也有高兴的事情;国学的学习完毕,即使口袋里面没有什么钱,也自得其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读书是以学习圣贤为志向的,不是仅仅为了科举考试;作官的时候心里要有国君和国家,哪能仅仅计较自己的家庭。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守住做人的本分安于命运,顺从时令听从天意。如果做人是这样的话,可以说很完美了。《朱子家训》介绍:又名《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为历代儒客尊崇,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书中有良田这几个字说明当时朱子住在郊区。如今朱子住的家已经拆了,郊区城镇化或郊区城市化,朱子家已经被高楼林立的建筑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但是朱子家训保留了下来。
2023-09-12 06:15:421

英国城市化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英国城市化的发生离不开工业化和贸易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农民的土地被贵族剥夺农业生产,提高海外殖民地的扩张和海外贸易的兴起。一、基本的前提条件却在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状况.英国城市化的第一前提是英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正是"农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英国城市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前提是英国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与转移,人口压力、"农业革命"以及乡村手工业的衰落都造成劳动力的剩余,而工业化的吸引力使得其中大部分转向城市。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生产力飞速提高,工业化进程随之加快,因此,工业革命是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三、英国第一个制定了“城市规划法”,第一个建立了“田园城市”,第一个建设了“卫星城”,第一个完成“郊区城市化”,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逆城市化现象非常明显的一个国家。四、英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对世界城市化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研究意义重大英国城市化进程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英国的城市化是在一种毫无先例的情况下进行的,它没有别国经验的可以拿来借鉴和考虑,这样也就意味着,它所呈现出来的城市化特征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原汁原味的,具有非常强的警示作用与借鉴意义。五、如果说农业革命与商业革命为城市化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工业化的到来则促使英国城市化迅猛推进。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就业机会增加,把大批农村人口吸引到城镇和工矿区。随着工业集中化趋势的出现,一大批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所以,英国许多现代新城市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
2023-09-12 06:15:591

读城市化发展阶段表,回答25题 表中I, II, III分别表示( ) A.集中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 B

A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根据图示I阶段中心城区人口增长迅速,为集中城市化阶段;II郊区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表示郊区城市化;III阶段中心城区人口大幅度减少,为逆城市化阶段。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023-09-12 06:16:081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谁说的话?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解释: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出处:《朱子家训》《朱子家训》内容简介《朱子家训》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为历代儒客尊崇,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书中有良田这几个字说明当时朱子住在郊区。如今朱子住的家已经拆了,郊区城镇化或郊区城市化,朱子家已经被高楼林立的建筑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但是朱子家训保留了下来。
2023-09-12 06:16:291

为什么逆城市化城镇郊区人口大量下降?

城市问题其主要表现为:1、布局分散、城市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在城乡结合部位(处于城市和农村的交叉地带),规划与管理出现“被遗忘的角落”和“真空”。2、占地过多,土地利用矛盾突出。。3、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和落后。4、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不能得到良好保护。5、城市建设中的人文问题严重。在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历程中,伴随着大量工业园区的向外迁移及大量城市居民楼房的兴建,每年都要建设新的公路或城市基础设施来满足城市扩张的需要。在政府强制或通过市场力量的安排下,许多农民失去了农田和家园。政府给的补贴可能杯水车薪,再加上可能存在的层层克扣,真正到农民手中的根本不够农民迁移到另一地方的费用。许多农民由此陷入了贫穷的境地,有的甚至沦为乞丐游荡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而这一切有悖于城市决策者的初衷。这种由于城市蔓延带来的人文问题在许多大中小城市十分严重,成为城市有关管理部门的心头之痛。
2023-09-12 06:16:481

下图图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

小题1:D小题2:C 试题分析:小题1:①图中地价升高,一般是交通通达度提高的结果,不可能是城市规模变小的结果。小题2:②图反映城乡过渡带快速扩大,而城市核心区增长很慢;说明城市发展很快,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的郊区城市化过程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城市地租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能掌握两类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特征,注意结合图示信息分析。
2023-09-12 06:17:071

西欧大部分国家的城市化已进入阶段,这一阶段的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

1.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阶段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只有这一阶段的城市发展特征才符合“城市化”这个名词的真正涵义。城市化从本质上来说只涉及到人口再分布的两种基本形式:第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第二是城市人口逐浙向大城市集中。20世纪50年代是发达地区战后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也是发达地区战后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年代。在这一时期,发达地区的工业、服务行业以及政府部门的活动都迅速扩展,使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相应地,从事资源产业和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却减少了,从而导致经济实力、就业和人口连续不断地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迅速增度。在这一时期,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大多数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比中心以外的周围地区人口增长得更快,这些特征都是典型的城市化特征。由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迅速增长,所以到20世纪60年代初,大多数发达国家居住在人口100万及以上的大城市里的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都达到或超过了25%。  2.郊区化阶段  郊区化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郊区化的主要特征是,在城市地区内首先是相对分散,即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降低,而城市中心以外的周围地区则人口增长率升高,然后是绝对分散,即无论是城市中心地区还是周围地区,人口增长率都降低。无论是相对分散还是绝对分散,其结果都是使整个大城市区域人口增长率降低,而位于建成区以外的城市远郊较富裕阶层居住的地区人口却迅速增长。然而,虽然在郊区化阶段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率降低了,但总地来看,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仍快于非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  郊区化是偏离纯粹的城市化的一种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北欧、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都经历了郊区化的全盛期。郊区化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提高,对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向往和对住房地点的选择性也随之增强。同时,高速公路系统从城市中心向郊区和相邻的农村地区延伸,也为人们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创造了条件。此外,城市生活的一些消极方面,如生活费用较高、人口拥挤、空气污染和环境肮脏等,也促使人们从城市中心搬迁到郊区。在郊区化的过程中,首先是人口从城市中心迁移到郊区居住,然后是工业、商业和零售业也逐渐向郊区迁侈,最后是高新技术部门也迁移到郊区。在整个发达地区,由于郊区化的发展,郊区的特点逐渐消失,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区别日益模糊,城乡实现了一体化。  3.逆城市化阶段  逆城市化现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至80年代早期,其主要特征是人口迁移的方向发生了倒转,即从20世纪50和60年代的向大城市区域迁移变为向非大城市区域迁移。大城市经历着人口的净迁出,人口数量减少,而小城市和城镇以及部分农村地区却人口迅速增长。平均来看,非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率决于全国和大城市区域,而在大城市区域内部又是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增长速度越慢。与郊区化不同的是,逆城市化并不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周围的郊区和农村地区的迁移,而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区域向较小的城市和城镇的移动。在此过程中,随着人口向非大城市区域的迁移,工业也逐渐向新的地区和非大城市区域迁移。
2023-09-12 06:17:231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城市化的特征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更新时间:2010-1-14 14:31:33 摘 要:美国的城市化始于1690年,随后经历了酝酿期、初步完成期、郊区化时期三个发展阶段,每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即内生的自我发展性、跳越性、流动性;总结了美国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城市化,历史进程,启示 美国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它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工业化的启动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使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结构向多中心分散结构发展。如今,美国的城市化又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新趋势,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特点对我国的城市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城市化的历史并不等同于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出现于早期社会,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美国城市发展始于1609年的欧洲移民,由于地缘因素以及自然优势,早期城市主要是港口城市,集中于美国东海岸,如纽约(1625)、波士顿(1630)、查尔斯顿(1680)、费城(1682)。城市化则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使城市手工作坊转变为工厂,城市由原来的商品集散地转变为工业生产集中地,非农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并最终超过农业人口,这是初步的城市化。若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以上看作城市化的开始,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以上看作初步城市化的完成,那么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1. 城市化酝酿时期(1690年—1830年) 这一时期美国的城市数量、规模以及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状况对后期的城市化进程有重要影响,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数量少,城市人口增长不稳定。1690年,人口超过2500人的城市只有4座,其中波士顿拥有人口7000人,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在1690年至1820年这一百多年间里,城市数量从4座增加到61座,但城市人口的比例由1690年的8.3%降到5.1%,后又升至1820年的 7.2%(见表1) 。1690年至1790年这一百年是美国历史上农村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增长的时期。 第二,农业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但城市中从事商业、制造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人口比例高。1974年,普赖斯研究波士顿、费城和纽约三大城市的结果表明,当时平均23%的人口受雇于商业,24%的人口受雇于制造业,50%的人口从事服务业,4%的人口在政府部门工作。可见,尽管当时港口城市以商业中心闻名(主要与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进行贸易) ,但工业和服务部门仍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 第三,以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为主。19世纪初,美国的城市主要分布于东海岸,由于城市人口流量较小,城市半径一般不超过一到二英里,畜力、风力、帆船是主要的动力和运输手段。美国独立初期,基于天然河流、人工运河以及铁路的现代运输方式开始出现。 总体来说,尽管本时期城市化还未开始,但殖民地时期美国东海岸城市的迅速发展为后期城市化奠定了基础。这些城市大多拥有优良的港口以及富饶的腹地,同时靠近适于航行的河流(如波士顿) ,不仅成为内陆大宗农产品出口到欧洲的中转站,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由于 信息的外溢效应,这里成了商人的聚集地,商人按时聚集于这些城市中的咖啡馆和交易所,讨论欧洲和东印度的市场状况,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奠定了基础。 2. 城市化开始、加速及初步完成时期(1830年—1920年) 这一时期是美国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内战后,美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以南北战争为界,这一时期可分为内战前(1830年—1865年) 和内战后(1865年—1920年) 两阶段。 内战前(1830年—1865年) 美国城市化的显著特征是: 第一,工业化决定城市化,即先有了工业,有了相关产业和制造商在空间上的集聚才有了城市和产业带的发展,而城市化又反过来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美国工业化早期,城市集中于工业化开始的地方,即美国东北部。城市人口比例由1820年的7%上升到1860年的20%,且在1820年—1860年间,城市人口以每十年平均57%的速度增长,城市规模相应增大。1820年,10万人以上的城市仅有1座,而到1860年,增加到9座。 第二,交通运输技术的改进以及西进运动,带动了西部城市的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和五大湖区。西部贵重金属的发现和开采,使旧金山湾地区和科罗拉多州北部派克峰一带出现了很多矿业城镇。 第三,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分化。美国早期的工业化导致美国区域经济的首次分化。工业化之前,国内市场所需的工业晶由城市里的工匠生产,而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化,使得制造业从工匠的作坊转移到非机械化或机械化的大工厂,这带来劳动生产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巨大增长。随着制造业向东北部的集中,区域经济的分化出现。1840年,新英格兰和中大西洋地区的非农产业就业,份额分别为38%和32%,而其他地区,这一份额为10%以及18%。 内战后(1865年—1920年) 美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且基本同步进行。19世纪末,美国基本完成工业化。1920年,美国基本实现城市化,这一阶段美国城市化呈现如下特征: 第一,制造业带形成,城市化加速。在此期间,美国的工业经济成熟,顺利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根据韦斯(1974)的研究,此阶段近50%的劳动力从事制造业,50%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从事农业的比例很小。由于工业化向西部转移,在五大湖周围的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制造业带。城市化速度在这一阶段也最为迅速,城市人口比例由1860年的19.8%上升至1920年的51.2%,标志着城市化基本完成。 第二,农奴制度废除,南部城市化启动。农奴制度的废除使南部传统农业区开始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内战以后,南方黑人奴隶获得自由,人口开始流动,经济日渐活跃。南部工业化启动以后,便遵循北方城市化的道路继续发展。尽管美国南北两地千差万别,但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美国立国时的老区,农业人口相对集中。由此可见,城市化的本质就是实 现工业化,以先进的工业社会代替落后的农业社会。 第三,交通革命促使城市化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铁路网的完善,尤其是横贯东西大铁路的修建,加强了东西之间的经济联系,人流、物流、资金流开始自东向西流动,促使工业化和城市化向西推进。 第四,城市内部空间向多中心结构发展。一战爆发时,美国的城市结构已经定型:高楼大厦分布在市中心,而市区中心又根据功能划分为金融、零售、法律以及其它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居住区向外发展,城市呈多中心发展态势。由于东西以及南北联系加强,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区域不均衡状况开始得到改善。 第五,以集中型城市化为主,郊区化开始出现。由于原材料的可获得性,运输费用、交易成本、规模经济等原因,大量的人口和产业活动还是集中在市中心,并且通过不断的竞争和兼并,产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3. 城市化的新阶段——郊区化时期(1920年至今) 1920年以后,美国城市化进入郊区化发展阶段。不同于欧洲的郊区化,美国的郊区化是从城市核心向外自然扩展,其推动力是商业利益和消费偏好,即城市管辖范围随着微观个体包括各类企业、居民户、政府区位向郊区转移自然向郊区延伸。另外,美国政府在此期间的洲际公路计划以及住房补贴政策也有力地推动了郊区化进程。郊区化促进了美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同,缩小了城乡差别i 也造成了老城中心的衰落。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中心的经济状况有所恢复。以二战为界,这一时期可分为两阶段,即郊区化开始(1920年—1945年) 和郊区化加速阶段(1945年至今) 。 郊区化开始阶段(1920年—1945年) 的特点可用图1说明:其中D x =D0e 代表密度梯度公式,表示距城市中心距离变化与产业或人口密度变化的关系。事实表明,与城市中心距离每增加一单位,产业或人口密度曲线以固定的百分比下降。公式中参数b 表示密度曲线的斜率。图1是Edmin Mills用上述密度公式去拟合历史数据,得出的1910年—1963年各个时期的密度曲线斜率的变化趋势,可见密度梯度曲线在1920年—1945年间是逐渐趋于平坦的,即在这一时期,人口以及制造业的区位在市中心附近的集中的态势已经发生改变,距离中心比较远的区位越来越受到人口和产业的青睐,出现郊区化趋势。从图1还可以看出,人口郊区化时间比较早,至少在1880年就开始了,而制造业就业的郊区化速度,在1920年—1948年间比较慢,随后加快。总体来看,这一阶段人口以及产业郊区化趋势并不很明显。 相比较而言,1945年以后美国的郊区化更值得探讨。二战后,美国大都市区的郊区化加速,有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市中心日益凸显的劣势所致,如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生活质量下降等。这种观点认为郊区化的实质是逆城市化,强调市区与郊区的分离与对立。但笔者认为,郊区化是由于美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产业结构、交通运输技术、通讯技术、-bx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郊区优势日益凸显的条件下,城市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重新分布的必然结果,郊区化的实质是城市功能在地域上的横向延伸或大都市区化,其强调市区与郊区的联系与合作,符合美国郊区化发展现状。这一时期城市化的特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城市人口密度下降明显(如表2所示) 。平均人口密度由1950年的6536人/平方英里,减少,到1990年的3783人/平方英里。 第二,从人口和就业岗位的比例变化看(见表3) ,1950年到1990年,城区人口比例以及就业岗位比例一直下降,而郊区人口以及就业比例却持续上升,这反映了人口郊区化以及产业郊区化的趋势。 第三,从都市区的数量以及人口分布变化看(见表4) ,1940年,美国有138个都市区,占美国人口的51%。但在1990年,美国都市区的数量上升到335个,其人口份额升至77.5%。可见,郊区化加速导致都市区数量以及规模不断扩大,郊区化过程与都市区化过程是一致的。 这一阶段美国郊区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汽车的普及,促进了人口的郊区化。郊区化初期,迁往郊区的人口仅限于富人和部分中产阶级,他们的工作地点仍然在城市,因此与中心城市保持着较高的通勤率,此时的郊区只有居住功能,没有就业和商业功能。二战后,由于州际高速公路建设以及私人汽车的普及,人们的活动空间迅速扩大,美国人口大规模郊区化成为可能。据统计,早在1930年,美国就已拥有汽车2700万辆,达到每千人拥有211辆汽车;二战后,汽车量逐年上升,由1960年的6200万辆上升到1990年的15700万辆,每千人拥有的汽车量增加至631辆。自汽车普及后,城市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展至郊区,郊区逐渐成为就业和商业发展的次级中心。 二是交通运输技术改善,促进工业区位向郊区转移。20世纪20年代以前,制造业的市内商品运输主要依赖马车,而区际大部分原材料和产品运输依靠铁路。二战后,由于公路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州际公路网的全面发展,使得卡车的运输成本相对于马车以及火车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公路运输使得工业区位选择范围大为扩展。 三是联邦政府实施了有利于郊区化的政策。比较显著的是州际高速公路计划和住房贷款政策。在此政策作用下,环城公路周边的廉价农地成为建设郊区住宅、商场、工业园和停车场的理想地段,促使城市中心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转移。美国政府采取的低首付、固定利率的长期抵押贷款政策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对战后第一批郊区住宅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的郊区住宅模式——莱维敦就是那时诞生的。此外,这一时期的税收政策也使得购买郊区住宅更加容易,联邦政府允许房屋所有人从他们的税收收入中扣除全部利息支付财产税,由于联邦所得税的累进性质,这意味着高收人家庭购买郊区住宅更加容易。20世纪50年代,美国又提出了在郊区建设小城市的建议。60年代以后,美国又实行示范城市试验计划,实现分散型城市化。这些城市政策实际上都有力地推动了郊区化进程。 郊区化的加速缩小了城郊差别,促进了大都市区的形成,也造成了中心城市不同程度的衰落。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郊区化缓解了中心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中心城市在人口和产业外迁,经历“产业空洞化”的阵痛后,实现了功能的转变,完成了工业经济向服务性经济的转换和升级。中心城市的居住、生产职能逐步削弱,而其流通、信息等服务性功能趋于强化,成为信息交换和经济决策中心。中心城市功能的转变使其逐渐摆脱了衰落困境,走上了复兴之路。 二、美国城市化历史进程的总体评价 美国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城市化,截至20世纪末期,美国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成为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纵观美国的城市化进程,结合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可以发现其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总体性特征。 1. 内生作用为主的自我发展 不同于中国的城市化甚至其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美国城市化进程较少受外生的、偶然的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如战争、自然灾害、行政干预等,而是源于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美国区域发展阶段看,建国之初,经济活动偏于东北部。19世纪初期,商业贸易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促进了东北部的繁荣;内战后至20世纪2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鼎盛阶段,中西部脱颖而出,成为新的重工业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科技和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太平洋沿岸后来居上,成为高科技聚集区,落后的南部也随之异军突起。在区域发展的这几个阶段中,城市规模逐渐由小到大,形成了城市体系、大规模郊区化,直到大都市区的不断扩展。美国区域发展由发散到收敛的过程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由点状、线状再到面状的发展过程无不体现出内生性特点,虽然期间美国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城市化的政策法规,但这些政策法规只起辅助作用,其主导因素还是内生因素,如产业结构动态变化、交通运输状况改善等。 2. 跳跃性与渐进性并存 美国没有悠久的历史,当欧洲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时,它还是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地域仅限于大西洋沿岸。独立战争后,其领土逐步扩展到太平洋沿岸。东北、中西以及南部地区,因地理位置优越经历了传统的农业社会发展阶段,而美国独立后逐步取得的西部领土,当时只有印第安人居住。正是这种独特的历史,决定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城市化,不象东部地区那样,走传统的农业垦殖先行,而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循序渐进式道路,而是超越农业发展阶段的跳跃性城市化,这主要基于西部的特定环境。首先,西部开发之初,矿业开采先行,矿业营地便成为城镇的雏形。这里是投资者、工人和商人的集中地,随之为采矿服务的各类行业也应运而生。为维护治安,各类管理机构也相继产生,营地呈现了城市文明的初级阶段。不可否认,大部分采矿营地随着矿源枯竭而逐步消失,只有少数日后发展为固定的城镇。然而,在此过程中,城市文明并未随之而去,反而在人口的流动当中得以繁衍和升 华,为以后城市的大规模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讲,美国城市化不仅与工业化同步,还与西部开发同步。正是由于这种跨越农业社会的跳跃性特征,使美国西部城市化不用背负历史包袱,其发展迅速,很快超越东部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3. 要素的流动性以及人口分布的均衡性 美国城市化另一典型特征是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 尤其是人口的流动最为明显。人口自由迁移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人天生好动和勇于冒险的性格,但更重要的是铁路网、公路网建设以及汽车的普及。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人口迁移方向也不同。在集中城市化阶段,人口主要从农村迁向城市,而在郊区化阶段,人口又从大都市区内的市区迁向郊区。从人口的区际迁移的角度讲,在美国城市化过程中,人口从东北部和南部地区迁向中北部和西部,美国一百多年来的人口迁移使得人口在地区分布上趋于均衡,西部和东北部的人口比例各在20%左右,而南部和中北部的人口比例各在30%左右。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美国工业以及城市的地理分布由工业化初期的不均衡性,在内战后逐步走向均衡的过程。人口自由流动促进了美国的城市化,人口区际迁移过程与美国区域发展以及城市化由发散走向收敛过程刚好一致。 三、美国城市化历史的启示 美国城市化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脉络清晰的阶段性特点,也呈现出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经历的相同的“S”形曲线,这是美国城市化与其他国家(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的城市化的共性所在。无论是共性还是个性,我们都可以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以对我国城市化有所启示。 1. 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为城市化提供持久动力 在22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美国走过了工厂手工业时代、制造业时代和信息产业化时代。其经济中心从东部向西部、南部依次推进,区域经济由不均衡走向相对均衡。不断升级的产业结构为美国城市化提供了持久动力,一个产业带衰落了,另一个产业带随之兴起。棉纺织业、钢铁业、汽车业、飞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相继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美国城市化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表明,城市化必须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之上。从整体上说,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但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渐趋减弱,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兴起,将会继续推动城市化的发展。美国的工业化率在1950年代以后开始下降,但是城市化率仍持续上升,说明服务业在1950年代后逐渐成为美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对城市化率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人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转变和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促使城市化率上升,而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主要不是工业而是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带动的。据统计,截至20世纪末期,美国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几乎达到制造业就业比重的3倍,这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现阶段城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固化,缺乏弹性和持续性,产业结构的低级化以及产业结构趋同,第三产业严重不足等。另外,一些城市的主导产业的萎缩往往导致城市的衰落,影响城市化进程。对我国而言,城市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并非一味追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城市产业承担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而一味追求产业结构升级将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就业。因此,我国要促进城市化,城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就业于城市的需要。 2. 充分发挥大都市区的作用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大都市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和大洛杉矶区为代表的三大都市带的GDP 占全美国份额的76%,这是美国多年推行大都市区经济的结果。从我国目前的状况看,推进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为了建设大都市区,发挥大都市区经济的龙头作用。目前,虽然区域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受行政区的限制,还 没有在城市之间形成合理分工、竞争有序的产业体系和公共设施体系,其经济增长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以2002年的数据为例,我国三大城市群(珠三角区、长三角区、京津冀环渤海区) 的GDP 占全国的份额只有38%。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借鉴美国的经验,使政府在跨行政区划的规划方面发挥协调和引导作用,从而使我国的大都市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刺激郊区的发展 美国政府对郊区化实行政策鼓励,其利用市场机制优化城市空间对我国大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郊区化的作用下,美国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逐渐发展成了多中心,形成了大都市区,带动了广大地区的发展。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中心城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但联邦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采取有力政策,使得中心城市职能发生转变并逐步走向复兴。我国的城市化处于发展阶段,郊区化处于萌芽阶段。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将城市郊区化纳入城市整体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建立正确的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积极引导城市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在郊区化发展的同时,要提高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功能,发挥其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的作用。 4.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合理解决老工业城市的衰退问题 二战后,美国产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服务业的比重日益增加,而传统制造业的附加值越来越低,这一变化必然造成传统制造业集中的东北部以及中西部城市开始出现衰退,成为所谓的“冰雪带”。美国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复兴这些老工业城市,如利用高新技术复活重要的制造业,通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振兴衰退的老城区,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老工业城市的单一工业布局等。得益于这些措施,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处于“冰雪带”的老工业城市开始重新崛起。目前,我国东北老工业城市的衰退比较明显,尤其是资源型城市,在33个资源型城市中,近三分之一处于萎缩状态。东北老工业城市的振兴可以借鉴匹兹堡、克利夫兰等美国老工业城市的复兴经验,如培植自身优势产业,推动合理的工业布局;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等。 四、结论 美国城市既是工业革命的摇篮,又是发达的市场经济的产儿,从这点来说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几乎等同于城市发展的历史,这意味着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以及伴随工业化开始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的区别。此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变迁,其中涉及的因素纷繁复杂,只有从这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抽离出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才能对我国的城市化有实质性的帮助。因此,美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从多学科、多角度去研究。本文主要从经济角度来阐释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及其特征,得到的几点启示可能并不全面或者略显宽泛,所以未来的研究仍需要从中美城市化的对比以及两国的同类城市发展个案入手,得到更有建设性的经验。
2023-09-12 06:17:321

对于“中国2035年将实现都市区1小时通勤”一事,你怎么看?

普通大众工作者的上下班通勤的时间太长一直是很严重的现象,要在2035年实现一小时通行,这是一种美好规划,也是美好的愿景,希望早日实现。
2023-09-12 06:17:405

跪求上海高一地理会考重点复习资料!!!重点!!!

推荐你新课程上的一份地理复习资料,上面很全的,根据重点来划分的复习点,图啊什么的都很全的。将重要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图,都整理出来了。都在学业水平考的页面里面。还有模拟试卷呢。
2023-09-12 06:1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