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人发展的环境可分为(  )。

2023-10-06 07:33:48
共1条回复
cloudcone

【答案】:A,B,C,D

生态系统理论是家庭社会工作经常运用的理论之一,它把家庭放在关系复杂的多重系统中来考察。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人发展的环境可分为四个系统,这四个系统分别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及宏观系统。

相关推荐

简述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答案】:生态系统理论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强调发展的个体嵌套于一系列相互影响的环境之中。在这些系统中,个体与系统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1)微观系统:指个体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例如家庭、学校。(2)中间系统(中观系统、中介系统):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微观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3)外层系统:指个体并未直接参与,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例如父母的工作环境。(4)宏观系统:个体所处的大的或者亚文化的环境,包括文化价值观、法律、习俗等。(5)时间系统:是模型中的时间维度,强调生态环境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个体的发展。
2023-09-12 09:43:151

生态系统有哪五大理论基础?

1、物质循环再生,理论基础:物质循环。意义: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性和发展的影响。2、物种多样性,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意义:生物多样性程度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3、协调与平衡,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意义: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4、整体性,理论基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意义: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5、系统学与工程学,a. 理论基础: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意义: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b. 理论基础: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意义:保持系统很高的生产力。扩展资料:一、原则1、因地制宜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践情况来确定本地区的生态工程模式。2、扩大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非平衡的系统,在生态工程的建设中必须扩大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加强与外部环境的物质交换,提高生态工程的有序化、增加系统的产出与效率。3、密集相交叉的集约经营模式在生态工程的建设发展中,必须实行劳动、资金、能源、技术密集相交叉的集约经营模式,达到既有高的产出,又能促进系统内各组成成分的互补、互利协调发展。二、构成其结构可以分成为生态核、生态基、生态库等3个主要集合。1、核心圈。是人类社会,包括组织机构及管理、思想文化,科技教育和政策法令,是核心部分为生态核。2、内部环境圈。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和人工环境,是内部介质,称为生态基。常具有一定的边界和空间位置。3、外部环境。称为生态库,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以及资金、人力等。
2023-09-12 09:43:311

介绍生态系统理论。

【答案】: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把正在成长中的个体看作是受他周围环境多重水平影响的复杂关系系统。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分为几个层次。(1)微观系统:环境的最内层,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如家庭、托儿所、幼儿园或学校班级等。(2)中介系统:环境的第二个层次,指促进儿童发展的各种微观环境之间的联系,如学校和家庭对于儿童教育的一致性程度等。(3)外层系统: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如邻里社区、儿童的医疗保险、父母的职业和工作单位、亲戚朋友等。(4)宏观系统:环境的最外层,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法律级别的文化资源。不直接满足个体的需要,对较内层的各个环境系统提供支持,(5)此外还有时间系统。
2023-09-12 09:43:511

简述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生态系统理论是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的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具体来讲影口向个体发展的系统包括: (1)微系统:个体实际参与的直接环境包括角色关系和环境是直接影响儿童的因素位于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结构的最里面。 (2)中系统:个体的微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结构的第二个层次。 (3)外系统:影响儿童微系统的社会环境是儿童和青少年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影Ⅱ向个体发展的社会系统是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结构的第三个层次。 (4)宏系统:个体发展所处的大的文化或亚文化环境包括文化价值观、法律、习俗和资源等是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结构的最外层。要注意四个系统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嵌套关系。各个系统之间互相影响。
2023-09-12 09:44:061

心理学中的生态系统理论是什么主要是尤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是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是由俄裔美国心理学家尤.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通俗地说,他认为人的心理从小到大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个体互相嵌套、互相匹配的成长过程。个体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与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一起决定着发展方向。布朗芬布伦纳将生态系统的模型分成微系统、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四层,他形像地比喻为“俄罗斯套娃”一般的嵌套关系。该理论是心理学与生态学、系统论等相结合的产物,之后也影响到健康心理学等其他分支学科。
2023-09-12 09:44:581

生态系统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把正在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他环境周围多种水平影响的复杂关系系统。 他的这项理论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把环境看成是相互关联的,从内向外的一层包一层的结构系统。每一层环境与人的关系都是双向的和相互作用的,都会对心理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分为四个层次: 1 微观系统 处于环境的最内层,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包括家庭幼儿园,学校的班级。 2 中介系统 环境的第二层是指促进儿童发展的各种微观环境之间的联系,比如学校和家庭,对于儿童教育的一致性程度。 3 外层系统 使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如社区,父母的职业工作单位,亲戚朋友,儿童的医疗保险。 4 宏观系统 位于环境的最外层,只是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法律级别的文化资源。宏观系统不直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对较内层的各个环境系统提供支持。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环境不是以统一的方式影响人们的静止的力量,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力变化的系统。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人的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个体的发展既不是被动的受环境影响,也不是单独的,取决于个人的内部力量。 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
2023-09-12 09:45:141

心理学中的生态系统理论是什么主要是尤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发展心理学中,由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明确描述。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对环境的影响做出了详细分析。因为他承认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所以把这种理论描述为生物生态学理论可能更为准确。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这一点往往被人为设计的实验室里的研究发展的学者所忽视。他认为,环境(或自然生态)是“一组嵌套结构,每一个嵌套在下一个中,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
2023-09-12 09:46:221

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环境的构成复杂多样,从小到大,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等。与环境决定论中把人看做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不同,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把发展看做是不断变化的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他强调发展中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的发展。生态环境由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系统交互组成。 1、最底层是微系统: 指个体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对大多数婴儿来说,微系统仅限于家庭。 2、中间系统: 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如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3、外层系统: 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影响个体发展的社会系统。例如,父母的工作环境会影响他们在家中的行为,影响家庭的情感氛围、儿童与家人的情感关系并因此影响父母的抚养质量。 4、宏系统: 指儿童所处的文化和亚文化环境。宏系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往往规定或影响着社会对待儿童的态度,决定着对儿童的评价和要求,如应教给儿童什么以及儿童应该努力的目标。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中的个体与不断变化的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对通过干预儿童环境,从而优化儿童发展有重要启示。 你所在的系统是否健康运行着?(^-^)/
2023-09-12 09:46:471

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

生态系统 = 生物 + 非生物环境 (互相影响)生态系统,大至整个地球,小至国家、城市、森林、草原、河流、湖泊、班房等。 特点∶动态的开放系统、不断变化投入令各组元产生转变,最后释放物质和能量到系统以外成为产出,使系统得到短期的平衡;然后是另一组投入,另一批产出,周而复始,不断演变。就是暂时受到干扰,仍会按照原来的规律逐步转变,直至回到原来的情况。 有阳光才有生命,才有一切自然变化。对於地球生态系统而言,太阳能是唯一的投入,产出则主要为热能。生态系统的组元∶生物、非生物非生物组元,即是四周的物理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及生命所需的各种养分。养分方面,主要为各种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较重要的元素为碳、铁、钾、钠、镁、钙、硫、磷等,数量虽然不多,却都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生物组元方面,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生产者(producers)、消费者(consumers)及分解者(decomposers)。生产者够能自行运用阳光来制造食物,因此亦称为自养生物(autotrophs),主要为绿色的植物,亦包括一些细菌。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阳光来制造食物,因此需要依赖其他生物作为供应,故此亦可称为异养生物(heterotrophs)。分解者不能利用阳光来制造食物(与消费者相似),但能分解所有生命的尸骸来得到营养,同时使复杂的物质还原为简单的元素或化合物。生态系统内的联系为求生存,每一种生命都会不断吸取能量和养分,然后排出热能和废物;因此,生命的维持,端赖能量流动和养分循环。生态系统内的各组元是互相依赖的,任何一部分受到影响,其他部分必然受到牵连;若其中某种关系被破坏,整个系统将失去平衡,以至毁灭。
2023-09-12 09:47:191

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的区别

生态系统理论起初隶属于发展心理学,强调个体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不同层次环境系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而社会工作系统理论可以看作是生态系统理论的衍生(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大多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基础社会科学借用),除强调系统结构外,还关注系统的动态平衡,尤其是干预时,包含过程、行动、机能等元素。
2023-09-12 09:48:212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四个系统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应该有5个,分别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以及时间系统。微观系统:个体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环境 比如,家庭,学校。这一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2023-09-12 09:48:562

布朗分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

1、布朗分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是: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分布和丰度受到环境因素和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个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物种相互作用网络”,这是指生态系统中所有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共生等。2、布朗分布伦纳认为,物种的分布和丰度可以通过环境和相互作用网络来解释。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土壤等可以影响物种分布和丰度,而相互作用网络中的竞争、捕食和共生关系则会影响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区域。这种相互作用网络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每个物种都有可能对其他物种产生积极或负面的影响。3、基于这个理论,布朗分布伦纳提出了一个模型来描述物种分布和丰度的变化。这个模型被称为“中性理论”,它认为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丰度和分布是随机的,而不是受到环境因素或物种间相互作用的控制。换句话说,这个模型假定所有物种都是相同的,没有任何优劣之分,而它们的分布和丰度取决于随机事件的发生率。然而,这个模型的预测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吻合,因此布朗分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也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4、布朗分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物种区系饱和度”,它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上限。布朗分布伦纳认为,当物种数量达到区系饱和度时,新物种的进入将受到限制,因为这些新物种会与现有物种竞争资源,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5、除此之外,布朗分布伦纳还提出了“物种异质性-物种多样性关系”的概念,即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异质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异质性指的是物种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是形态上的、生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研究表明,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异质性越高,物种多样性也就越高,这是因为高异质性的生态系统能够容纳更多的物种,并促进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的来说,布朗分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生态系统中物种分布和丰度变化的理论框架,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这个理论也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3-09-12 09:49:23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和生态系统理论的区别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和生态系统理论的区别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一种心理治疗中的理论分析模式,生态系统理论主要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关系。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一种心理治疗中的理论分析模式,注重把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帮助患者。生态系统理论主要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关系,它把人类成长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社区等)看做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
2023-09-12 09:50:541

生态系统理论的中间系统

第二个环境层次是中间系统(mesosystem),中间系统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微系统间的非积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儿童在家庭中与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到他在学校中与同学间的相处模式。如果在家庭中儿童处于被溺爱的地位,在玩具和食物的分配上总是优先,那么一旦在学校中享受不到这种待遇则会产生极大的不平衡,就不易于与同学建立和谐、亲密的友谊关系,还会影响到教师对其指导教育的方式 。
2023-09-12 09:51:041

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分为(  )。

【答案】:A,B,C,D生态系统理论是家庭社会工作经常运用的理论,它把家庭放在关系复杂的多重系统中来考察。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分为四个系统: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及宏观系统。家庭系统理论也是家庭社会工作经常运用的理论之一。
2023-09-12 09:51:191

生态系统的理论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亚瑟·乔治·坦斯利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受丹麦植物学家尤金纽斯·瓦尔明(Eugenius Warming)的影响,明确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原文)But the fundmental conception is, as it seems to me, the whole system (in the sense of physics), including not only the organism-complex, but also the while complex of physical factors forming what we call the enviriment, with which they form one physical system. ... These ecosystems, as we may call them, are of the most various kinds and sizes. They form one category of the multitudinous physical systems of the universe, which range from the universe as a whole down to the atom. (Tansley A G. The use and abuse of vegetational concepts and terms. Ecology, 1935,16(3):284-307.P 299)”(但是对我来讲,基础概念是整个系统(从物理学中的意义来说),包括了有机体的复杂组成,以及我们称之为环境的物理要素的复杂组成,以这些复杂组成共同形成一个物理的系统。... 我们可以称其为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具有最为多种的种类和大小。他们形成了宇宙中多种多样的物理系统中的一种类型,而物理系统从宇宙整体到原子的范围。)坦斯利对生态系统的组成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为生态系统下了精确的定义。1940年,美国生态学家R.L.林德曼(R.L.Lindeman)在对赛达伯格湖(Cedar Bog Lake)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了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上的基本特点:·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不可逆转·能量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传递率为10%~20%这也就是著名的林德曼定律。
2023-09-12 09:51:291

简述社会生态系统论及其基本论点

抗雾霾,戴口罩。没有纯净水,想起了苏武牧羊时的贝加尔湖,贝加尔湖纯净水多少钱一罐?贝加尔湖水煮米饭多少钱一碗?
2023-09-12 09:51:453

2011年社会工作者 生态系统理论

1、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A、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相互调和度B、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着适者生存的法则,个人意义是环境赋予的,因此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环境之中C、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   2、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该注意的问题:A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由个人原因引起的,社会环境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因素B、社工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的身上,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着手C、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D、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的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3、人本主义是发源于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转变。20世纪60年代,存在主义—萨特,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战后兴起的心理学革新运动,马斯洛和罗杰斯为领袖人物。   4、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源于人本主义哲学,它相信人的理性,相信理性的人可以自主选择行动。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最直接影响的人本主义学者是罗杰斯,他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治疗的几个原则: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或同感)。   5、人本主义在小组工作中的应用:A、强调每个人都要受到尊重;B、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C、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D、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E、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F、群体成员之间是有差别的,每个人的差别都要得到尊重。G、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6、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   7、存在主义思想提出了社会工作治疗过程中五个基本概念:觉醒、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选择的自由、对话的必要性、实行。   8增能理论的思想19世纪就存在,巴巴拉 所罗门1976年《黑人的增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生活工作》首先提出增能的概念,其观点被社会工作界广为接受。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能时代”是在1980年。   9、增能理论的基本假设: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而产生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见解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个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社工和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80、宋丽玉等从伦理价值、干预认可、概念框架和助人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增强权能社会工作。考试大收集整理   11、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其助人过程注重以下方面:一是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建构协同的伙伴关系、二是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三是维持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四是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和申诉渠道、五是专业伦理为依据,有意识地选择长期处于“缺乏能力”的人或社区为服务对象。(避免权威姿态,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视主人为分享能力)   12、个案工作:最早界定的是美国社会工作专家玛丽 里士满1922年《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
2023-09-12 09:51:591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四个系统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第二个环境层次是中间系统(mesosystem),中间系统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微系统间的非积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儿童在家庭中与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到他在学校中与同学间的相处模式。如果在家庭中儿童处于被溺爱的地位,在玩具和食物的分配上总是优先,那么一旦在学校中享受不到这种待遇则会产生极大的不平衡,就不易于与同学建立和谐、亲密的友谊关系,还会影响到教师对其指导教育的方式 。
2023-09-12 09:52:203

什么系统或理论有四呢

生态系统理论四个系统的层次,四个系统分别为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及宏系统。微系统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它是生态系统结构中的第一层。中间系统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它是生态系统结构中的第二层。外系统指儿童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它是生态系统结构中的第三层。宏系统指存在于以上三个系统中的文化和亚文化,它是生态系统结构中的最外层。
2023-09-12 09:52:281

生态系统理论的外层系统

第三个环境层次是外层系统(exosystem)。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例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就是外层系统影响因素。儿童在家庭的情感关系可能会受到父母是否喜欢其工作的影响 。
2023-09-12 09:52:381

下列关于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A、B、C、D在系统理论看来,服务对象的问题来自于其所在的系统,而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故A正确。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它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和社会,而不是将人和社会分割开来。故B正确。生态系统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在不同的时代融入了不同理论概念。正因如此,生态系统理论就是一个具有折中性和综合性的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深受达尔文的进化论,特别是“适者生存”观念的影响。20世纪初,玛丽·里士满和珍·亚当斯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中分别以不同方法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她们选取的理论倾向成为生态系统理论的先导。故CD正确。社会工作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美国人赫恩早期提出的全人或全貌的概念。故E错误。
2023-09-12 09:52:531

环评师辅导:生态系统理论史

生态系统理论史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斯坦利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 )受丹麦植物学家叶夫根·尼温(Eugenius Warming)的影响,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 “(原文)Ecosystem is the whole system,… including not only the organism-complex, but also the whole complex of physical factors forming what we call the environment…”(生态系统是一个的‘系统的"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这种系统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它们有各种大小和种类) 斯坦利对生态系统的组成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为生态系统下了精确的定义。 1940s,美国生态学家R.L.林德曼(R.L.Lindeman)在对赛达伯格湖(Cedar Bog Lake)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了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上的基本特点: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不可逆转; ·能量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递减率为10%~20%; 这也就是的林德曼定律
2023-09-12 09:53:011

生态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生态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朗芬布伦纳。布朗芬布伦纳(UrieBronfenbrenner,1917.4.29–2005.9.25),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同时是美国问题学前儿童启蒙计划的创始人,他是第一位关注"儿童研究和儿童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了著名生态系统理论:微系统、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
2023-09-12 09:53:091

生态系统理论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生态系统理论的不足之处有忽略了生物性、缺乏量化模型的指导。过分强调环境对发展的作用,而忽略了生物性,即遗传对人类的影响。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导,难以像“精确农业”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2023-09-12 09:53:171

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来分析环境对于幼儿个体的影响?

也可以在手机关机的状态下,同时按下设备的菜单键和音量加键,让手机进入到Recovery模式
2023-09-12 09:53:282

社工理论中一般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的比较,区别和相同点?越详细越好

生态系统理论扩大了“环境"的概念,"环境"不仅包括了儿童周围的环境,还包括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家庭系统则主要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研究的是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2023-09-12 09:53:441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社区属于什么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在山东教招考试中常以识记型单选题的形式考查大家的掌握情况。但对于四种不同的生态系统需要进行理解,以防涉及例子型单选题。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个体生活的环境是一个更广阔的,由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既有中心,又向四处扩散的网络。这个生态环境包含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以下以儿童作为发展的有机个体,分析他所处的生态系统。  一、微观系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微观系统,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微观系统有三个基本特征:  1.克分子活动  布朗芬布伦纳用克分子活动这一术语表述微观系统情境的第一个特征。克分子活动是个体正在进行的、被环境中的参与者认为是有意义或有目的的行为。例如,一个孩子为了抢到玩具把另一个孩子推倒,就可能是一个克分子活动——它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对个体而言,克分子活动是其心理发展水平和性质的指征,也是微观系统中其他人能对他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载体。  2.人际关系结构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有三个特征:互动性(互动的双方相互影响)、均势(互动的双方总有一方是占优势的)、感情联系(参与者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可能发展与对方深层次的情感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双人关系是最初始的关系结构。在环境中,只要一个人注意到或参与另一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就会建立起一种双人的人际关系,它是更复杂的三人关系、四人关系的基础,这种关系作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具体情境,有自己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双人关系的主要功能如下:  观察的双人关系:当一方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另一方的活动,而另一方注意到了这一点,或者对观察者做出了一些反应时,这种双人关系就是观察学习的重要场景。  联合活动的双人关系:活动的双方都意识到他们是在做同一件事,他们之间有互动和互补,每一方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如母亲和孩子的分享阅读。这种双人关系是重要的学习机会,有助于增强个体完成活动的动机和兴趣。  基本的双人关系:它是建立在双方持久而多次联合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深层次的感情联系,这种关系对个体的影响深远,可能成为推动个体发展的强大动力。即使在一方不在场的情况下,其思想和行为仍会对另一方产生重要影响。如亲密的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  以上三种关系可以分别发生,也可以同时发生,还可以相互转换。这些人际关系结构会以不同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中间系统的作用  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中间系统是指由发展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系统如对儿童而言之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对成人来说之家庭、工作单位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等,都是中间系统。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中间系统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1.复合环境参与  这种类型是两个情境之间最基本的内在联系形式,它指的是同一个人参与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儿童同一天在家里和托幼机构中都生活了一段时间,那么,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复合环境参与。  2.间接联结  发展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观系统中的参与者并没有直接互动,而是由第三方建立起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这时,第三方充当了间接联结的作用。这种间接联结,使两个微观系统的参与者之间间接互动,构成了一种次级社会网络。  3.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  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一个环境向另一个环境中的人们进行的信息传递。这种交流可通过各种形式,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直接交流,也可以打电话、短信等方式间接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4.环境之间的知识  环境之间的知识,是指在某一环境中存在的有关其他环境的信息或经验。这种知识可以通过环境间的相互交流而获得,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图书或网站)了解到。如果发展主体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前,能预先获取新环境的相关信息、建议和经验,那么,这种环境之间的知识所构成的中间系统作为促进个体发展的潜力就会提高。环境之间的知识为儿童构建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中间系统:儿童在进入幼儿园以前,家长若能给他讲述幼儿园的状况,会提高幼儿入园的兴趣和积极性,将有利于他适应和进一步发展。  三、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与儿童发展  外层系统指发展的人虽然并没有参与,但却影响或受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所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父母的职业状况、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教育水平等,决定了父母所承担的角色、所从事的活动和建立的人际关系,从而间接地影响了他们抚养子女的方式、对待子女的态度和教养子女的方法;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影响到教师的活动范围、处事方式、承担的社会角色以及建立的人际关系,从而影响到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学方法、角色执行以及事业心;幼儿园在社区同行中的地位,也会间接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态度、情感和方式,影响家园关系;幼儿园所在的社区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以及社区中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习惯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知识范围、言语方式和交往特点等。儿童虽然没有具体加入这些外层系统,但外层系统却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外层系统会直接影响儿童所处的微观系统(尤其是微观系统的三个特征),并影响微观系统间的互动和由此形成的中间系统,进而影响儿童的发展。  宏观系统是指各种较低层次的生态系统(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和外层系统)在整个文化或者亚文化水平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一致性,以及与此相联系并成为其基础的信念系统或意识形态。在整个文化或亚文化及其所包含的各个较低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存在很大差异,但它们都具有内部的同源性和同质性。在同一个宏观系统中,微观系统内部的克分子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以及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构成的中间系统,以及培育这些发展情境的外层系统,都是同源的。发展主体在宏观系统所属的各级生态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实际上也是宏观系统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具体表现。探究微观系统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影响,必须在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这种广阔的情境下进行。
2023-09-12 09:53:521

影响孩子的生态系统

【书名】儿童心理学:0~8岁儿童的成长【作者】【美】唐娜·S.威特默;桑德拉·H.彼得森;玛格丽特·B.帕克特 【译者】金心怡;何洁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图文 【收获】 生态系统理论:指的是探讨人类发展的生态,即从最亲密的关系到国家政策,所有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因素的影响。 生态:有机体彼此之间及其与物理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生态系统由四个层次构成: 1)微观系统:日常生活中儿童身边的人,如家人、老师、朋友等。 2)中介系统:微观系统中的人之间的关系。 3)外在系统:对儿童造成影响而不直接接触儿童的系统。 4)宏观系统:更宽泛的社会场景,政策和文化价值观等。【aha】 1、到了5岁,幼儿会利用抓握能力操作蜡笔、油漆刷、珠子、细绳、钉子、小钉板和其他的细小物品,以及进行衣服的穿脱。
2023-09-12 09:54:131

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注意的问题有(  )。

【答案】:B, C, E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是由个人原因引起的,社会环境中的障碍也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因素;(2)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身上,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3)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对服务对象与环境的关系作出新的判断;(4)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2023-09-12 09:54:231

生态系统理论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 )。

【答案】:B,C,D生态系统理论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 ①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是由个人原因引起的,社会环境中的障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②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身上,还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着手; ③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对服务对象与环境的关系作出新的判断; ④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2023-09-12 09:54:311

下列对生态系统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有( )。

【答案】:C、D、EA 项,微观系统是指个人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它对个人的影响最直接、最频繁,构成个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B 项,对儿童来说,家庭和学校关系就是非常重要的中观系统。
2023-09-12 09:54:401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理论说法不准确的是(  )。

【答案】:B【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理论把家庭放在关系复杂的多重系统中来考察。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及宏观系统四个系统。①微观系统指个体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它对个体的影响最直接、最频繁,构成个体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就是这样的微观系统,是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活场所。②中观系统指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问的互动关系。③外部系统指对个体有影响但个体并不直接参与的系统。④宏观系统指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它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微观、中观和外部系统影响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反映社会的道德标准。这四个系统环环相扣形成影响家庭以及家庭成员发展的完整的系统。
2023-09-12 09:54:491

生态系统理论的时间纬度

布朗芬布伦纳的模型还包括了时间纬度(choronosystem),或称作历时系统。把时间作为研究个体成长中心理变化的参照体系。他强调了儿童的变化或者发展将时间和环境相结合来考察儿童发展的动态过程。婴儿一出生就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通过自己本能的生理反应来影响环境。通过行为,比如哭泣来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另一方面,婴儿也会根据外界环境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冷暖适宜时会发出微笑。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生存的微观系统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引起环境变化的可能是外部因素,也可能是人自己的因素。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由地选择环境。而对环境的选择是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个体知识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布朗芬布伦纳将这种环境的变化称为“生态转变”,每次转变都是个体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比如,升学、结婚、退休等。而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时间系统关注的正是人生的每一个过渡点,他将转变分为两类:正常的(如入学、青春期、参加工作、结婚、退休)和非正常的(如家庭中有人去世或病重、离异、迁居、彩票中奖),这些转变发生于毕生之中,常常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这些转变也会通过影响家庭进程对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
2023-09-12 09:54:58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是()。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是生态整合。复合生态系统,又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条件共同组合而成的生态功能统一体。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介绍如下: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等中国生态学家在总结了整体、协调、循环、自生为核心的生态控制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栖息劳作环境、物质生产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在这个系统中,人类是主体,环境部分包括人的栖息劳作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构筑设施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包括原材料供给的源、产品和废弃物消纳的汇及缓冲调节的库)及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体制、组织、文化、技术等)。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构成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
2023-09-12 09:55:301

请问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在心理学本科教材中的哪个章节?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是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是由俄裔美国心理学家尤.布朗芬布伦纳(U Bronfenbrenner)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
2023-09-12 09:55:551

心理学中的生态系统理论是什么主要是尤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发展心理学中,由布朗芬布伦纳(U Bronfenbrenner)的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明确描述。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对环境的影响做出了详细分析。因为他承认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所以把这种理论描述为生物生态学理论可能更为准确 。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这一点往往被人为设计的实验室里的研究发展的学者所忽视。他认为,环境(或自然生态)是“一组嵌套结构,每一个嵌套在下一个中,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换句话说,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像家庭)到间接环境(像宽泛的文化)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 。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以及个体交互作用,影响着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  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缺失改变了发展学家思考儿童发展环境的方式。例如,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学家可能会检验儿童成长环境的某个方面的作用,并将儿童之间的所有差异都归于环境在这个方面的差异。例如,儿童在认知、社会甚至生理上的不同都可能会归咎于离婚对儿童的影响。有了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就可以思考许多可能影响儿童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的环境效应。
2023-09-12 09:56:162

生态系统理论的概述

尽管现代学习理论家班杜拉认为环境既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也受发展的个体的影响,然而他仍然没有对个体发展的环境做出明确描述。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对环境的影响做出了详细分析。因为他承认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所以把这种理论描述为生物生态学理论可能更为准确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这一点往往被人为设计的实验室里的研究发展的学者所忽视。他认为,环境(或自然生态)是“一组嵌套结构,每一个嵌套在下一个中,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换句话说,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像家庭)到间接环境(像宽泛的文化)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见图1)。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以及个体交互作用,影响着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缺失改变了发展学家思考儿童发展环境的方式。例如,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学家可能会检验儿童成长环境的某个方面的作用,并将儿童之间的所有差异都归于环境在这个方面的差异。例如,儿童在认知、社会甚至生理上的不同都可能会归咎于离婚对儿童的影响。有了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就可以思考许多可能影响儿童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的环境效应 。
2023-09-12 09:56:261

生态系统理论如何解释个体心理的发展

社会环境的构成复杂多样,从小到大,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等。与环境决定论中把人看做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不同,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把发展看做是不断变化的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他强调发展中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的发展。生态环境由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系统交互组成。1、最底层是微系统:指个体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对大多数婴儿来说,微系统仅限于家庭。2、中间系统: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如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3、外层系统: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影响个体发展的社会系统。例如,父母的工作环境会影响他们在家中的行为,影响家庭的情感氛围、儿童与家人的情感关系并因此影响父母的抚养质量。4、宏系统:指儿童所处的文化和亚文化环境。宏系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往往规定或影响着社会对待儿童的态度,决定着对儿童的评价和要求,如应教给儿童什么以及儿童应该努力的目标。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中的个体与不断变化的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对通过干预儿童环境,从而优化儿童发展有重要启示。
2023-09-12 09:56:401

生态系统理论是班杜拉提出来的吗

不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因此生态系统理论不是班杜拉提出来的,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发展心理学中,由布朗芬布伦纳(U Bronfenbrenner)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2023-09-12 09:56:591

卡斯特罗的生态系统理论将个人所处的系统分为有哪些?

生态系统理论包括四个系统
2023-09-12 09:57:072

生态系统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生态系统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启示内容如下:教育不仅是培养未 来领导人,更重要的是培养每个孩子的自然观念,他们能够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能够利用自 己的行为来保护环境。首先,在教育中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环境的教育,让他们能够 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并能够利用自己的行为来保护环境。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各种心理操作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由于忽略了环境因素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使得实际操作中取得的效果有限。而生态系统理论把个体生活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四个明确的子系统,扩大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控制环境因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启示。近年来,深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和调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愿望。但是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只注重心理操作而忽略了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在分析生态系统理论的环境观的同时,探讨了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并就心理健康教育中对环境因素的调控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2023-09-12 09:57:151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对我们的启示具体如下: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精神贯穿了全社会, 也非常有助于指导医德教育。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人和环境一体化”的概念,强调个体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一概念对医德教育可以改进指导方向。首先, 社区环境对医德教育直接影响。如果社会环境弥漫着各种负面信息,医生对以人为本及医务服务的精神要求会受到严重影响。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是人与其生活环境互相作用的一种模式。心理学研究中的环境不仅指儿童周围的环境,还与儿童发展中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有关。布朗芬布伦纳将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分为四个系统,分别是: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这四个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及影响,对儿童的发展影响甚远。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微观系统,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是环境系统的最里层。对大多数婴儿来说,微系统仅限于家庭。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展幼儿园、学校和同伴关系不断纳入到婴幼儿的微系统中来。对学生来说,学校是除家庭以外对其影响最大的微系统。布朗芬布伦纳强调,为认识这个层次儿童的发展,必须看到所有关系是双向的,即成人影响着儿童的反应,但儿童决定性的生物和社会的特性—其生理属性,人格和能力也影响着成人的行为。
2023-09-12 09:58:011

生态系统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生态系统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启示内容如下:教育不仅是培养未 来领导人,更重要的是培养每个孩子的自然观念,他们能够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能够利用自 己的行为来保护环境。首先,在教育中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环境的教育,让他们能够 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并能够利用自己的行为来保护环境。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各种心理操作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由于忽略了环境因素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使得实际操作中取得的效果有限。而生态系统理论把个体生活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四个明确的子系统,扩大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控制环境因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启示。近年来,深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和调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愿望。但是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只注重心理操作而忽略了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在分析生态系统理论的环境观的同时,探讨了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并就心理健康教育中对环境因素的调控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2023-09-12 09:58:291

生态系统理论的微观系统

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微观系统(microsystem),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是环境系统的最里层。对大多数婴儿来说,微系统仅限于家庭。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展幼儿园、学校和同伴关系不断纳入到婴幼儿的微系统中来。对学生来说,学校是除家庭以外对其影响最大的微系统。布朗芬布伦纳强调,为认识这个层次儿童的发展,必须看到所有关系是双向的,即成人影响着儿童的反应,但儿童决定性的生物和社会的特性—其生理属性,人格和能力也影响着成人的行为。例如,母亲给婴儿哺乳,婴儿饥饿的时候会以哭泣来引起母亲的注意,影响母亲的行为。如果母亲能及时给婴儿喂奶则会消除婴儿哭泣的行为。当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交互反应很好地建立并经常发生时,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持久的作用。但是当成人与儿童之间关系受到第三方影响时,如果第三方的影响是积极的,那么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会更进一步发展。相反,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婚姻状态作为第三方影响着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当父母互相鼓励其在育儿中的角色时,每个人都会更有效的担当家长的角色。相反,婚姻冲突是与不能坚守的纪律和对儿童敌对的反应相联系的 。
2023-09-12 09:59:381

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分为()。

【答案】:A,B,C,D生态系统理论是家庭社会工作经常运用的理论,它把家庭放在关系复杂的多重系统中来考察。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分为四个系统: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及宏观系统。家庭系统理论也是家庭社会工作经常运用的理论之一。
2023-09-12 09:59:541

生态系统理论的宏观系统

第四个环境系统是宏观系统(macrosystem)。指的是存在于以上3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宏观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它规定如何对待儿童,教给儿童什么以及儿童应该努力的目标。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观念是不同的,但是这些观念存在于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知识经验的获得 。
2023-09-12 10:00:041

布龙芬u2022布兰纳关于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布龙芬u2022布兰纳的“生态系统学理论”认为,儿童自出生后就在社会中生活,周围环境、家庭及照管儿童的成人等各类“社会生态系统”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儿童是在与周围各层生态系统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2023-09-12 10:00:181

品牌生态学的理论体系

品牌DNA理论品牌的核心价值被认为是品牌的基因,其品质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标准进行衡量:排他性,品牌的核心价值往往是独一无二的,可以明显地区别于竞争对手;执行力,能够将品牌所提出的核心价值贯彻到底;感召力,体现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兼容性,体现在空间和时间的兼容。品牌生命体复杂性理论品牌生命体具有复杂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多基元的复合体,不可能由营销、服务、单个企业或其它任何一个具体成分构成;基元间广泛互动,最终表现为一种生态系统;次序和层次,形成稳定有序的结构和不同等级的层次;有机整体优于部分机械之和,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开放性与适应性,表现为在过程中不断演化。.品牌生命周期理论曼弗雷·布鲁恩教授认为品牌生命周期由6个阶段组成,即品牌的创立阶段、稳固阶段、差异化阶段、模仿阶段、分化阶段以及两极分化阶段。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1997)认为,应该用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加以分析,即品牌也会像产品一样,经历一个从出生、成长、成熟到最后衰退并消失的过程,但同时也承认许多老品牌在现实中经久不衰。约翰·菲利普·琼斯认为,品牌发展过程并不完全遵循成熟后必衰退的规律,它是一个自我实现的概念,而不是一个自然生长的概念,不一定会随产品而进入衰退期;品牌生命周期学说往往会诱导企业不恰当地将旧品牌向新品牌转移,造成真正的资源损失。品牌适应理论美国科学家霍兰(J·H·Holland)提出,“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王东民(2004)认为,品牌系统是一种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能够通过不断地形成新性质或新功能来适应外界的挑战或改变。彭赟和张锐(2004)认为,适应是品牌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性与性状的现象,它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品牌的适应包括形态构造的适应、行为的适应(运动、延伸、移植、迁移和迁徙以及保护、防御和抵抗)、生理及营养适应(品牌生物钟、休眠以及生理生态变化)以及协同进化适应。品牌群落理论多元化企业一般由主品牌、一系列产品受托人、托权品牌、亚品牌和复杂的附属品牌构成,容易出现各层次品牌塑造与信息传播弥散,甚至相互冲突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世界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大卫·A·艾克在《创建强大的品牌》一书中指出,品牌生态管理除了构造企业内部品牌系统的战略外,还要通过精心地组建相互关系、相互促进的品牌群(David A.Aaker,1998)来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提出了“品牌群落”的概念。品牌群落理论运用生物群落原理来解决这一品牌群组合效应差的问题,同时,对如何有效利用现有品牌的协同效应进行品牌延伸与规划进行研究。品牌生态系统理论安格尼斯嘉·温克勒在其著作《快速建立品牌:新经济时代品牌策略》中提出和系统探讨“品牌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管理问题,并指出品牌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充满活力的、不断变化的有机组织。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充满活力并不断变化着的复杂有机组织和体系,有着极其复杂的层次和结构。我国学者王兴元提出“名牌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出名牌生态系统是指以名牌为龙头的品牌生态系统,由环境、名牌、企业、供应商、中间商、顾客、公众、相关组织与群体等成员组成、各个成员依赖名牌获利而得以生存与发展、它是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外,黄昌富、王新新、陆娟张锐等人也对品牌生态系统特征进行了探讨。
2023-09-12 10:00:261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态系统理论的区别

行为是个体根据其价值观、态度而产生的以适应环境、满足需求的反映。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文化、社会阶层等不同的社会环境有互异的价值判断、行为规范、社会期望、角色期盼,个人必须适应,倘若在不良的环境,或是个人适应不良,都会发生失调的行为。此外,遗传也会影响个人的行为。
2023-09-12 10: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