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发音训练方法有哪些?

2023-10-08 13:17:25
TAG: 发音
共2条回复
S笔记

发音训练:

要求场所安静,患者保持平静、松弛状态,首先进行单词和词组发音训练,逐步进行句子以及篇章朗读训练。经过上述训练,患者说话如果基本比较流利时,可以尝试在各种场合进行交谈,起初选择病人较熟悉较无压力的场合,逐步过渡到与陌生人谈话,最后再到众人面前去讲话。

扩展资料:

从喉部纵切面图可以看到声带。声带是两条有弹性筋肉的带,事实上是气管内壁延伸的末端。前端固定在甲状软骨上,后端固定在杓状软骨的的声带突上。两条声带之间隔以声门裂,声门裂前方是音声门,后方是气声门。当呼吸时,声门大开。

当发声时声门关闭,呼出的气流必须冲开声门而出,由于伯努利效应,声门复归关闭,当声门下气压足够大时,又冲开声门。如此反复开闭,就形成声带周期性的颤动,发出乐音性质的声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音

黑桃云

1、哼鸣练习记谱时常用hum或m表示哼唱。哼唱又称闭口音,俗称哼鸣。因哼鸣时眉问有振动感, 在发音之前,应先练习闭口哼唱。

2、母音练习a、e、i、o、u母音在歌唱中经常要运用,正确地发好母音,才能增强歌曲的歌唱性,表现出声音的丰富色彩。练习要求:每个母音都要在同一高位置上发出,软愕抬起口腔张圆,音与音之问应均匀。 圆润、连贯,始终保持正确的口形。

3、连音练习连音是歌唱发声最重要的基础之—,只有将圆润、纯美、流畅的声音连接在一起,才能使音乐完整。

扩展资料

发声练习过程中,是以声音效果和发声器官肌肉适度的标准去调整发声器官的机能和状态的,每个人的发声器官的构造、嗓音条件、声音类型、发声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并不是每一种类型的练习都必须唱,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练习。

“哼鸣”的基本练习 在开始练声时,先练哼鸣是有益的,因为发这个音容易达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练习哼鸣时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闭上、口腔内部要打开,好象闭口打哈欠的感觉,感到声音向高位、额窦、鼻窦处扩展,但切勿把声音堵塞在鼻腔里,否则会发出鼻音。

母音的练习 除进行哼鸣练习外,更多地是进行母音的练习,如a,i,o,u,e等单母音练习,也可用混合母音练习如ma,me,mi,mo,mu等等。

相关推荐

发音技巧训练

发音技巧训练有:气息训练、共鸣训练。一、气息训练。1、软口盖练习法。最常见的是“闭口打哈欠”,即打哈欠时故意不张开嘴,而是强制用鼻吸气、呼气。2、压腹数数法平躺在床上,在腹部压上一摞书,吸足一口气,开始从1往后数。这是对气息输出作强制训练,以达到增强腹肌和横腾膜的控气力度的目的。做这个练习时,开始阶段压的书可少些,逐渐增加,即循序渐进。为了不占有工作中的时间,可利用睡前做这个练习。3、气声数数法。先吸足一口气,屏息数秒,然后用均匀的、低微的、带有气息的声音从1开始数数,就像是说悄悄话一样和压腹数数法一样,在开始阶段可数得少一点。不过应注意,数数时尽量不撒气、不漏气。4、跑步背诗法。平时跑步出现轻微气喘时,可背一首短小的古诗。开始训练时可两人配合进行,并肩小跑,一句接一句地背下去。背诵时,要尽量控制不出现喘息声:一首诗背完后,要调节呼吸,然后再继续进行。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激烈运动时不可进行此项训练。5、偷气换气法。选一篇或一段长句较多的文章,用较快的速度读下去:在气息不足时,运用“偷气”技巧,读后确定最住换气处。所谓“偷气”,是指不要边发声边吸气,而是要用极快的速度,在不为人觉察时吸入部分气流。而换气,宜口鼻并用,以鼻为主,掌握时间差,使气流充沛有力。二、共鸣训练。1、白声一共鸣位置过分靠前,口腔没充分打开,好像只用嘴皮子说话,因而声带发出的声音形不成共鸣。2、音包声一音位靠后,喉头张开得太大,结果声音很响,但声母不清。这种弊病俗称“喉音过重”。3、鼻音太重一由于软下垂,舌根拾起,阻挡了咽喉与口腔的通道,声音大部分从鼻腔里出来。这也俗称“鼻囊鼻子”。共鸣训练的方法:1、口腔共鸣训练法采用张口练习法。可用惊吓张口、半打哈欠、吞咽食物张口等方式来练习口腔张口,在气推声之前吸气和同时打开口腔立即发音。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即可获得口腔共鸣的发音效果。2、胸腔共鸣训练法最简单的方法是发音之前先做好闭口打哈欠的准备,在气推声的同时,胸腔打开像雄鹰展翅的感觉:或者,做扩胸动作,体会胸腔打开,如同手风琴的风箱张开的原理。多次反复练习就能获得胸腔共鸣的效果。最简单的方法是练习“凝目远视”。这也就是在气推声之前,先凝目远视并提小舌。3、头腔共鸣训练法头,同时用气推声。它有两种效果:一是使头腔共鸣器官一一鼻窦、额察、蝶实等器官张开,一是“提小舌头”,即软腾提起,打开咽腔。多次反复练习,即可获得头腔共鸣效果。在分别做过三个共鸣器的共鸣训练之后,最后还需将三种共鸣方法融为一体:在前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做到从肚脐到口腔保持气息的畅通无阻,头腔、口腔、胸腔一齐打开,再用气推声,这样,就能获得“混合共鸣”的效果。这时候的声音,听起来就会响亮达远。
2023-09-13 06:33:441

发声基本训练方法

1、练习发“气泡音”。做打哈欠状,从高到低发“啊”这个音,当发音到最低音区时,就会听到声音如一串气泡冒出来,这就是“气泡音”。“气泡音”是一种很好的开嗓方式。2、练习“饶舌”。闭上嘴唇,把舌尖伸到齿前,顺时针转5周,然后在逆时针转5周。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舌头的力量。3、概括为“提、打、挺、松”。“提”就是提笑肌,“打”是指打牙关,“挺”是指挺软腭,“松”是指松下巴。提笑肌,刚开始的时候练习微笑,以后会形成习惯;打牙关,张开嘴让牙关完全打开,坚持一会,会感觉到酸疼,然后保持说话的时候后齿不闭合;挺软腭,感觉就像打哈欠一样,软腭完全被撑起来,并且要一直保持这个状态;松下巴,下巴要完全放松,可以左右摇动下巴来帮助放松。通过练习,可以帮助你打开口腔,练习口腔共鸣。4、练习“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双腿叉开,与肩平行,两手掐腰,吸气呼气,感受到腰部的变化,快吸慢呼,慢吸快呼,反复练习。这样可以练习你的气息。5、接下来是发声,先发简答的“啊”,短音的“啊”和长音的“啊”,进行5-6次,以进行开嗓练习,然后练词语,比如“山河美丽”、“祖国伟大”来练习调值。6、练习绕口令,特别要强调的是,在练习绕口令的过程中,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一定要把每一个音发饱满。练习绕口令可以采用逐字、逐词、逐句渐进练习。
2023-09-13 06:34:281

教你正确的发声方法

、1、哼鸣练习记谱时常用hum或m表示哼唱。哼唱又称闭口音,俗称哼鸣。因哼鸣时眉问有振动感,在发音之前,应先练习闭口哼唱。哼鸣可以调节呼吸和发声器官,调节声音的高位置,容易得到声音的共鸣。哼鸣在中声区较易,正确的哼鸣有助于嗓音训练,能减轻嗓音的负担。错误的哼鸣,尤其是在高声区,对嗓音是有害的。练习要求:嘴唇轻闭,舌尖轻抵下齿,上下齿松开,下愕、颈部、喉腔自由放松,柔和地吸 气、呼吸,发声的通道全部打开,声音从高位置发出,鼻、齿、唇感到轻微的颤动,哼唱时始终保持吸气的状态。2、母音练习a、e、i、o、u、u母音在歌唱中经常要运用,正确地发好母音,才能增强歌曲的歌唱性,表现出声音的丰富色彩。练习要求:每个母音都要在同一高位置上发出,软愕抬起口腔张圆,音与音之问应均匀。圆润、连贯,始终保持正确的口形。3、连音练习连音是歌唱发声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只有将圆润、纯美、流畅的声音连接在一起,才能使音乐完整。连音唱法是歌唱的重要表现手段。练习要求:呼吸器官和发声器官应处于自然,从容、舒展状态,从自然声区开始,可作半音上行、下行的练习。初练时音域不宜超过C",每条练习都要柔和、均匀、连贯。起音、收音要保持在高位置上。4、顿音练习顿音唱法是歌唱发声的重要技法和表现手段。顿音是由气息灵活的控制,声带快速的开掐咬潜,而发出的轻巧、短促、有弹性的声音。练习要求:发音前,必须先想好所要发出音的准确音高,它是轻巧、短促而有弹性的声音。要快速吸气,保持气息,在一瞬问声带迅速合拢,气息灵巧地配合发出声音,可用轻声咳嗽,体会声带开合与气息的配合。从中声区开始练习,再逐步向低、高声区扩展。低声区注意声带的闭合,不漏气;中声区注意声音均匀轻巧;高声区注意保持呼吸器官和发声器官的畅通。5、打开喉咙的练习为使声音通畅,保持高位置,必须打开喉咙,稳定喉器,使声音顺畅地“流出”。练习要求:学会张嘴唱歌,即将上、下齿松开,下颌放松有下巴似“掉下来”的感觉,舌尖稍抵下牙。唱八度音程时,从低到高,母音不断裂,要连起来唱,口咽腔同时从小到大张开。气息通畅地配合,发出圆润、通畅自如的声音。6、快速灵活的练习声音从缓慢柔和到快速灵活的练习,是歌唱发声必须掌握的技能,气息的控制要更加均匀适度,发声器官更加自如协调,才能做到灵活快速。练习要求:声音要灵活,首先要放松舌头,保持吸气状态,口腔放松,软愕抬起,舌尖灵活有弹性地上下活7、结合字声练习(带词练习)发声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完美地演唱歌曲,因此,必须要注意咬字、吐字准确、清晰。正确地掌握语言的四声,明确汉字语音的结构规律,将歌曲曲调与咬字、吐字结合起来进行练习,是极为重要的手段。
2023-09-13 06:34:371

发声训练方法有哪些?

1、呼吸训练。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充足、稳定的气息是发音的基础。有的人讲话或唱歌声音洪亮、持久、有力,人们赞叹说,他(她)“中气”很足,相反,有的人说话或唱歌音量很小,有气无力,上气不接下气,像蚊子嗡嗡叫一样,使人难以听清,这种人则“中气”不足。2、声带训练。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说话时,声带的振动频率大约在60-350赫之间。声带的振动频率决定了发音的音响、音高、音色。声带对发音起很大的作用。,声带的好坏,既有先天因素,也*后天的训练和保护。3、共鸣训练。声带所产生的音量是很小的,只占人们讲话时音量的5%左右,其他95%左右的音量,需要通过共鸣腔放大得来,。共鸣腔是决定音色的重要发音器官,直接引起语音共鸣的是声带上方的喉、咽、口、鼻四腔,此外,胸腔和头腔也有共鸣作用。4、吐字训练。吐字清晰,是朗诵的起码要求之一。因此,吐字归音是学习朗诵必须练习得一项重要基本功。吐字归音使我国传统的说唱艺术理论中在咬字方法上运用的一个术语。它将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立字――归音三个阶段。5、读句训练。吐字归音训练与读句训练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读句训练,就是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语句、段落,进行快读训练。要求做到把音读准,不增减字、词,不重不断,停顿自然,有节奏,连贯流畅。目的是训练朗诵时语句干净利索,出口成章,不拖泥带水,把习惯性的口头语逐渐减少。
2023-09-13 06:35:374

如何练习发音?

1、第一步,练习发“气泡音”。做打哈欠状,从高到低发“啊”这个音,当发音到最低音区时,就会听到声音如一串气泡冒出来,这就是“气泡音”。“气泡音”是一种很好的开嗓方式。2、第二步,练习“饶舌”。闭上嘴唇,把舌尖伸到齿前,顺时针转5周,然后在逆时针转5周。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舌头的力量。3、第三步,概括为“提、打、挺、松”。“提”就是提笑肌,“打”是指打牙关,“挺”是指挺软腭,“松”是指松下巴。错过什么,都不能错过学习资源,有资源,才硬气。我收集了很多教材的扫描版书籍,也有很多视频教程资料,同时为了方便大家交流,我把资料教程书籍,都放在了大型学习教程资料(裙)里了,加薇信开始:gon 末尾:699 ,把以上两组数字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即可,会拉你进裙。这里面的资料和资源可以让大家少走很多的弯路,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提笑肌,刚开始的时候练习微笑,以后会形成习惯;打牙关,张开嘴让牙关完全打开,坚持一会,会感觉到酸疼,然后保持说话的时候后齿不闭合;挺软腭,感觉就像打哈欠一样,软腭完全被撑起来,并且要一直保持这个状态;松下巴,下巴要完全放松,可以左右摇动下巴来帮助放松。通过练习,可以帮助你打开口腔,练习口腔共鸣。4、第四步,练习“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双腿叉开,与肩平行,两手掐腰,吸气呼气,感受到腰部的变化,快吸慢呼,慢吸快呼,反复练习。这样可以练习你的气息5、第五步,接下来是发声,先发简答的“啊”,短音的“啊”和长音的“啊”,进行5-6次,以进行开嗓练习,然后练词语,比如“山河美丽”、“祖国伟大”来练习调值。6、第六步,练习绕口令,特别要强调的是,在练习绕口令的过程中,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一定要把每一个音发饱满。练习绕口令可以采用逐字、逐词、逐句渐进练习。
2023-09-13 06:36:141

发音练习有哪些方法

1、锻炼咽喉声带相关肌肉 2、改变呼吸方法 3、改变声音位置 经验步骤:1锻炼咽喉声带相关肌肉。这是海氏丹田发声十分注重的肌肉练习。正如NBA的球员需要不断锻炼手臂、腿部等身体部分的肌肉力量,才能承受得了高强度的比赛一样。丹田发声也是一样的,平时多练习撑咽、伸舌等动作,让咽喉部和口腔的肌肉发达了,才可以胜任高强度的讲话工作,比如上课、销售、演讲等等。 2改变呼吸方法。“气息是声音的源头”,如果用胸式呼吸,气息短难以支撑长时间的讲话;假如学会气沉丹田,用丹田气发声,声音则有源源不断的气息支撑。 3改变声音位置。尽量避免声音直接冲击声带,让声音的着力点转移到咽部。比如多练“送音入孔练习”。久而久之,丹田发声的方法掌握了,自然就能感受到说话的轻松畅快!
2023-09-13 06:36:401

学会科学发声,声音会马上好听很多倍!

学会科学发声,声音会马上好听很多倍!第一步: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在吸气时横隔膜往下,吐气时横隔膜往上,当横隔膜往上的时候,它会挤压我们的肺部,然后把气息流畅地推送出来,发出的声音就像是被气息包裹一样发出来腹式呼吸练习:1、发“丝”音练习:首先深吸一口气保持在腹部,然后缓慢匀速地吐气,从牙缝中发出11丝”音,切记是一口气的气息,中途不要偷气、换气,发“丝”的时间在20S为及格,每天练习15-2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可以坚强对气息的控制力、持久力2、狗喘气练习:首先把口腔及面部肌肉放松、舌头放平微微伸出,深吸一口气快速吐出,类似发“哈”音,速度可以从慢到快,要注意的是肩膀和胸腔不要上提,每天练习20分钟,新手坚持练习可以增加气息控制力和爆发力第二步:科学发声1、觉得自己声音不好听,不妨试试用叹气的感觉唱歌,先想想你平时叹气的感觉,发一个长长的“哎”字,在叹气的时候我们的声带是处于半闭合的状态,声音以气声居多,听起来非常温柔2、拿一根吸管含在嘴里吹,同时发“en”音,发音的时候不要让嘴唇发麻,不要误以为声音是从鼻腔发出来的,当我们把鼻子捏住,会发现音色依旧没有改变,这就是科学发声
2023-09-13 06:36:481

3个唱歌发声方法助你轻松学唱歌

唱歌发音小技巧一发声的位置要靠后,可以刻意把脖子往后伸,试试看先练声,一级一级唱上去,等喉咙打开后,再唱高音会比较容易。或者先唱几首简单的歌,把嗓子打开,再冲刺高音收缩肚子,尝试用肚子使劲、用力,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唱出高音,并且还不容易累。唱歌最重要是运用丹田,而不是用喉咙乱喊乱叫,只有用丹田唱歌才是保护喉咙最佳方法先找到假声的位置,然后放出来真声,你的声音就会很圆润,动听,而且高音就上了。唱高音需要有气息的支持,这一支持的力量来自腰部的肌肉,最简单的方法是寻找便秘时腰部用力的感觉,另外歌唱需要有一定的声音位置,可以试着先用哼鸣的办法去练习。通俗的讲就是,你先哼唱这首歌,然后用哼唱的感觉加上腰部的力量来唱高音,不要有顾虑,要大胆地喊出高音来,多喊是有好处的。唱歌发音小技巧二发声练习的第一步一定要对气息发声有所理解,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就是平时说话和唱歌的发声系统是有所区分的。简单来讲,正常说话的时候比较少用到胸腹的力,主要靠喉头的震动发声;而唱歌的时候主要发力点在胸腹部位。举个例子给大家感受一下,试着发出“一”并拉长音是不是感觉脖子以下没有震动感,主要是喉咙位置在震动?这就是典型的喉咙发声。再试一下发出“哈”并拉长音,是不是感觉震动下移到胸腔部位甚至丹田位置?这就是胸腹发力的感觉。那么这时候两者再结合起来试着用“哈”的用力方式发出“一”的音,是否会感觉比原先的喉咙发出来的声音更加饱和,更有力度,更有共鸣。很简单,就是因为你使用了正确的发声方式,用胸腹的力量推动气息经过声带发声,气息经过的部位都相当于一个共鸣箱,犹如音箱的效果。平时多多尝试哈气,培养胸腹发力的感觉,慢慢就会掌握诀窍。唱歌发音小技巧三不要用嗓子喊,用丹田气,如何用丹田唱歌?1、闭上双眼冥想一个点 (或物品) ,想像那个点,在你头上,然后你开始发声,以[乌]声最为容易达到那个点,用[一]、[淤]也可以,当你一边想像那个点,一边发声让你的声音碰到那个点时,你会比较容易用丹田或鼻腔共鸣。这时你可以用辅助姿势,伸出食指往那点指,会有助练习。2、另一个方法是,用你的食指跟中指做出剑指状,接着放在肚脐下两到三个手指头的位置(这里就是丹田),用力发出喝!的声音,当你是用丹田发声时,会感觉腹部手指触摸的地方变硬,不会是软趴趴的感觉。这时你就练习到了丹田发声了。3、还有,要测试你是不是用腹式呼吸法呼吸,有个简单的方法能测试。就是你在呼吸时,若你是用胸腔呼吸,你的肩膀会上下起伏。若你是用腹式呼吸法呼吸你会感到你肚子会起伏,而不是胸口或肩膀。
2023-09-13 06:37:301

想学习唱歌,如何练习发声。

学会呼吸控制与不同的发音方式:呼吸控制讲究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原理。胸腹联合呼吸法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时应该掌握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胸腔、横膈肌、腹肌联合控制气息.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它可以操纵和支持声音的能力,为气息均衡、平稳地呼出提供了条件。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呼吸原理包含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气压差原理。当吸气肌肉群收缩时使胸腔扩大,人体肺部内的气压会小于人体外气压,这时只要口、鼻、气管等呼吸通道无障碍,空气会自动由气压高的体外进入气压低的肺泡内,使肺叶扩张起来,这是吸气过程。当吸气达到一定饱和程度时,吸气肌肉群即松弛;而呼气肌肉群开始收缩,这时胸腔会随之变小,人体内气压比体外气压高,肺叶内的空气会从肺泡经吸通道排出体外,这是呼气过程。人的发声是在呼气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呼吸控制的训练以呼气控制为主。二是呼吸肌抗衡控制原理。话筒前发声的呼吸控制,具有吸得多、吸得快、呼得省、呼得匀、呼得慢的特点。我们欲达到以上要求,就需要锻炼吸气肌肉群,使吸气肌肉群在呼气时也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并与呼气肌肉群形成某种对抗;再结合口腔控制,使气流能按使用的需要有控制地、稳劲地呼出,充分发挥气流在发声时的功效。胸腹联合式呼吸基本状态练习:1、慢吸慢呼:放慢速度完成呼吸过程,边吸气心中边默数1、2、3、4……渐渐完成扩张,然后保持七八个数,再同理慢速呼气。在这个慢动作中,对身体进行感知,深刻感受自己的每部分肌肉的逐渐变化,与自己的身体培养深厚的感情。2、狗喘气(蛤蟆气):把开口狗喘气改为闭口,用鼻进气,可过滤空气中的病菌并减少气流对声带的冲击。身体保持直立,肩膀放松,舌头下巴放松,慢慢吸气至胸廓较为饱满并尽力保持此状态,胸背部有一定支撑力,而后仅仅用横膈膜与腹肌对抗完成连续而轻微的弹跳呼吸运动,腹肌要运动起来,呼气时腹上部突然迅速内缩像吓人一样,此时是有弹性的,你会发现这口猛的弹出去的气在出去后自动又回吸进来,如此连续的去做,做到无力再做时才停止。这是锻炼和提高腹肌与膈肌的协调运动能力的有效方法,刚开始做不太协调可慢一些,随着练习深入逐渐协调并加速,至少一口气连续不断的快吸快呼的喘一分钟以上才刚刚基本合格。3、膈肌弹发(嘿、哈…):这是无声练习狗喘气的有声版本,狗喘气合格了,这个有声练习才可能合格,所以可以先正确做狗喘气练习,然后以此状态去带有声弹发。深吸一口气,喉外肌不着力,以丹田控制,发出三四个均匀、连续、低沉、扎实的“嘿”音。随着练习逐渐增加弹发的次数,达到一口气弹发七八次,过程中气的力度均匀、声音的音高、音量、音色保持一致。做得比较好了以后,再进行自如快慢变化练习,随自己意愿想快就快想慢就慢,连续不断的发它二三十个。最后进行改变音高、音量、音色的练习。最开始练习膈肌弹发的一段时间会觉得,下肋和腹部的动作不协调,或者动作与声音不同步,练久了还腰酸腹痛,这都是正常的。只要正确的坚持练习,动作与声音便会和谐统一,腹肌与膈肌的力量和灵活程度也会显著提高,此外还会增强咽壁的力量,亦可以协调气息与声带的状态。4、气泡音:气泡音的好处很多,不单单是缓解嗓音疲劳那么简单,详细内容我之前讲过,不赘述,这里只说说它对气息的帮助。良好的气泡音需要持久、微弱、稳定而均匀的气息来作为动力,这对气息的控制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不要草草发十几秒气泡音就结束。连续不断、持久均匀的吹发气泡音,三十秒、五十秒、一分钟及以上……既可锻炼气息,也可以找到气息与声带的关系,找到气作用在声带上的感觉。再有,气泡音带发元音练习,由气泡音到真声的转化,需要气息的加强,而不是喉外肌使劲儿去捏声音。在这个过程里,目的是就着重体会气息的加强是由腹压的调整,由丹田去控制的状态,要彻底抛弃喉外肌用力的不正确方式。5、唇打嘟发声:唇打嘟噜发声,伴随音高的升降变化。着重体会音高变高,气压也需加强的关联性(高音由高压产生)。这个压力的变化,由腹压的调整而来,总的枢纽在小腹(丹田)。练习时感受音高上去,小腹也要给劲儿的协调状态。6、如释重负的叹气:不是阴阳怪气的叹气,而是真正的如释重负的叹气,发出通畅的“唉”,并顺势带出胸声(胸腔感受到震动)。可以只去体会叹气,也可以用叹气带发几个音节来加强体会。此法可找到喉部放松、胸部放松、气息下沉、运动通畅的状态。7、吹蜡烛: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近距离,把它吹灭,而后拉远到以刚才的状态吹不灭的距离,调整呼吸状态后再次吹灭。这个过程体会的是,距离的变化所带来的呼吸强度的调整,进气量的差别,呼气状态的变化,丹田的着力强度的变化。这些还只是呼吸,播音当中还有发声技巧,语流音变等等,若是没有专业的老师讲解,是看不懂的。需要有专业的老师为你做示范、讲解,当然你的刻苦练习是一定不能少的。但是自学是不可行的,一定要找专业的老师进行系统的学习。
2023-09-13 06:38:346

普通话练声方法

普通话练声方法是:练习绕口令、制定训练计划、学会气息控制、掌握训练要领。1、练习绕口令首先绕口令的作用是促使头脑反应应灵活、用气自如、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针对绕口令,学生在绕口令练习中不要过急过快,先要按照普通话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练习应做到速度有慢到快。通过绕口令练习,可以提高口语能力,把握住文字发音音准,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反复进行训练,让自己普通话的发音准确度更高。2、制定训练计划要有计划的进行普通话训练,了解自己的基础,制定合理的计划,规定每天的练习量,以周为单位,在不断训练中查找不足,并不断提升。3、学会气息控制可以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法,慢吸慢呼、快吸慢呼,坚持练习,从字母的发音出发,了解前鼻音和后鼻音,卷舌和翘舌的区别,认真练习,读准每一个字母。4、掌握训练要领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可以读一些报纸上的文章,或者拿出词典,多多进行发音练习,提高发音准度。语言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果大家都说普通话,那么耳濡目染的,你的普通话也会越来越标准,也更能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2023-09-13 06:39:451

孩子发音不准,如i,s,c.,怎么练习

您好!根据您填写的资料看,孩子年龄还没满5岁,此年龄段孩童尚处于“s、c”学习阶段,一般可以认为孩子发不准这两个音可能是没掌握到发音技巧。可用以下方式诱导:“s”的发音让孩子舌尖舔到上门牙舌面,然后轻轻吹气,语音师会用诱导比喻“蛇的声音”让孩子尝试发出音素“s”。“c”的发音方法类似“s”,但是是舌尖用力吹气,语音师用的诱导比喻“炒菜的声音”来让孩子尝试音素“c”。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i”发不准。“i”是单元音,一般来说应该是最早掌握的语音,“i”的发展一般从出生15个月时开始有意识地尝试,最迟在出生36个月时应该达到完全正确。如4岁多的孩子“i”仍有问题,除了要考虑是否受当地方言影响导致“i”变异外还要排除器质性原因(如腭咽闭合不全等原因可导致“i”的鼻音化或听起来象“u”)。建议带孩子来面诊。(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23-09-13 06:40:071

歌唱练声唱五个母音的技巧

歌唱练声唱五个母音的技巧解释如下:在歌唱练习中,用o、u母音来带动其他母音的发音练习,是被经常采用的练习方法。它能帮助其他母音找到协调、统一的整体歌唱状态,并使其他母音也具有o、u母音的声音特点和色彩,使母音之间的发声状态和声音色彩得以统一。a母音和e母音,由于发音时的口腔开度较大,舌位较低,声音比较靠前。对于某些歌唱者所存在声音过于靠后、下巴过于紧张、过于压迫喉头而造成声音过于暗、喉音过重、口腔难以打开等不良现象。在歌唱练习中,可以多用a母音和e母音的练习,以建立起正确的发声和共鸣状态。i母音和其他几个母相比较,虽然在整体发声状态和感觉上是相同的,但是声音特点和其他几个母音有着明显的区别。i母音属于窄母音和闭口母音。发音时,口、咽腔开度小,声带的张力较强,声音具有明亮、集中、灵活、比较靠前等特点。在声乐训练中,i母音也是经常被运用于歌唱练习中的母音之一。运用i母音练习,对克服喉头力量过重、喉咙过紧、过撑,歌唱声音比较重、暗、虚等毛病,有着明显的效果。i母音发音时,由于口、咽腔开度较小,声音比较集中、灵活,声耷位置较高,因此,吐字比较清晰。
2023-09-13 06:40:171

说好普通话,针对前后鼻音的训练方法。

1、发音练习区分。n前,ng后,发ng时,用舌根顶住软腭,让气流从鼻腔流出,同时声带颤动,发出鼻音,练习时,舌根不要离开软腭,可让声音延长下去,在仔细揣摩舌头运动方向之后,再练习合音。2、对比练习区分。练习时,找一些前后鼻音进行对比练习,如“温”和“翁”、“心”和“星”等。3、还可以归类识记,如“丁ding”,相应的“叮、盯、钉、厅、顶”都是后鼻音。以此类推,相关的偏旁都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扩展资料:前、后鼻音韵母发音上的不同表现在:(1)舌位不同。发前鼻音-n时,舌尖顶住上齿龈,不要松动,不要后缩;发后鼻音-ng时,舌头后部高高隆起,舌根尽力后缩,抵住软腭。(2)口形不同。发-n时上下门齿是相对的,口形较闭;发-ng时,上下门齿离得远一点儿,口形较开。(3)音色不同。前鼻音-n较尖细清亮,后鼻音-ng的声音则浑厚响亮。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后鼻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前鼻音
2023-09-13 06:40:461

怎么让普通话发音更标准、

怎么让普通话发音更标准、, 怎样让普通话更标准 发声训练 系统科学地提高发声能力(气息和共鸣控制、吐字归音及正确用声),是每个人应该了解、最好能够掌握的。另一方面,关于普通话,我想说的是:虽然在一些地方也会用到方言讲课,比如广东地区就有用粤语讲授的课程,但是普通话作为中国人的标准用语,还是有必要也对普通话进行正音训练。 本文中提到的内容,不是万金油,需要综合每个人的情况,侧重点不同,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吧。不过有一点,如民族唱法或者美声唱法那样的发声训练是非常科学而且有效的,但是必须要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否则适得其反。 我的文章会有7个部分,它们是口部训练、气息控制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声音弹性、吐字归音训练、用声与嗓音保护,其他注意。 第一部分、口部训练 口腔灵活,说话才利索。有没有感觉早晨起来说话没有下午或者晚上那么顺当?当然了,嘴巴肌肉休息了一晚上,当然没那么灵活。所以做做口腔体操,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嘴巴—— 1、口的开合练习 张嘴象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放平。做这个练习,克服口腔开度的问题。 2、咀嚼练习 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头自然放平。 3、双唇练习(这个练习还有助于女孩子美唇啊,呵呵) 双唇闭拢向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转圈 双唇达响 4、舌头练习 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 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 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 舌在口腔内左右立起 舌尖的弹练,弹硬腭、弹口唇 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 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 第二部分、气息控制训练 没有气息,声带不能颤动发声。但只是声带发出声音是不够的。想要嗓音富于弹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不断供给声带气流。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气息控制的方法,帮助大家控制气流,进而控制声音。 一、胸腹联合呼吸法 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 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可以使气息均匀平衡。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 我以前学唱歌的时候,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空腹练气。训练气息,不能在饱腹的时候,否则容易造成胃下垂等。有句话叫“饱吹饿唱”,不过对于培训师来讲,不能太饿,否则没力气讲几个小时,呵呵。进行呼吸练习的时候,我建议大家还是在空腹的时候进行比较好。 练习方法: 1、慢吸慢呼 总体的要求——站稳,双目平视前方,头正,肩放松,象在旷野呼吸花香一样,慢慢吸足气。要感觉到腰腹之间充气膨胀,气入丹田,但是要收小腹。保持几秒后,轻缓呼出。 可以在呼气的时候加入以下练习:呼气时练习xiao lan(拼音小兰),一声声渐渐远去;或者数数1、2、3、4……,嘴上用力,发音之间不要闭住声门,不要跑气换气,数得越多越好。 2、快吸慢呼 快速短促地吸气,并保持气息;呼气时缓缓呼出,配合声音,平稳均匀。培训讲课过程经常用到这个方法。呼气时,可以通过以下发声练习: 巴  拔把  爸低答底大 夸大上声练习:好美满想仰场…… 换气练习:广场上,红旗飘,看你能数多少旗,一面旗,两面旗,三面旗,四面旗,五面旗…… 相声小品里的“数来宝”经常用这个形式,大家可以观察演员的呼吸。 二、强控制练习 要求气要吸得深并保持一定量,呼气要均匀、通畅、灵活。 强控制练习需要一点声乐练习知识,在这里不好介绍。大家可以回想:《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喝酒唱歌那一段,最后结尾有个“啊——哈,哈,哈,哈哈哈……”基本的感觉就是这样。要体会隔肌和腹肌的作用,发声的时候气息是应该下沉的。 参考练习诗词: 岳飞《满江红》, *** 《忆秦娥u2022娄山关》,陈然《我的“自白”书》 新闻联播播音员在播报简讯的时候,一般都用强控制。播音员海霞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听说她在进北广的时候并不优秀,但是大学四年非常刻苦,最终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三、弱控制练习 1、吸气深呼气匀。缓慢持续地发出ai uai uang iang 四个音。 2、夸大声调,延长发音,控制气息。 花红柳绿 H--ua  H—ong  L—iu L—v (发音时,声母和韵母之间气息拉长,要均匀、不断气) 3、通过夸大连续,控制气息,扩展音域。 参考练习诗词: 李白《静夜思》,孟浩然《春晓》等。 气息控制训练可以把握“深、通、匀、活”四字方针,注意气息和内容的结合。 我自己在讲课过程中,最初有发生气息支持不够、尾音弱、换气不够等问题,后来慢慢克服了。要想气息顺畅,除了要对自己培训的材料非常熟悉外,有必要考虑在一些用词吐字的地方,气息支持该怎么处理。好的处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讲课效果,尤其在增强感染力、说服力上更加有效。 单纯的语音、气息训练效果并不好,需要大家在实际讲课过程中不断体会、运用。 第三部分、共鸣控制训练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越在嘈杂的地方,我们说话越大声,结果声嘶力竭,自己嗓子累得要命。其实培训的时候也有,如为了让学员都听到,尤其人多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就提高音调嗓门,不久就有“失声”的感觉,呵呵。 其实好的用声者,使用在声带上的能量只占总能量的1/5,而4/5的力量用在控制发音器官的形状和运动上面。在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共鸣器官把发自声带的原声在音色上进行润饰,使声音圆润、优美。科学调节共鸣器官可以丰富或改变声音色彩,同时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延长声带的寿命。 我们在培训的发声中,多采用中声区,而中声区主要形成于口腔上下,这就决定了用声的共鸣重心在口腔上下,以口腔共鸣为主。在这里我稍微提一下共鸣腔。一般提到的共鸣腔有头腔、鼻腔、口腔、胸腔,这四个共鸣腔最基本。声乐学习中还有提到腹腔共鸣,不过有些人不赞同这个提法。 培训中除了口腔共鸣为主之外,胸腔共鸣是基础,可以加多一点,如果有高音的时候,增加呼吸量,发挥一点鼻腔、头腔的作用更好。 要想声音圆润集中,需要改变口腔共鸣条件。发音时双唇集中用力,下巴放松,打开牙关,喉部放松,提颧肌、颊肌、笑肌,在共同运动时,嘴角上提。可以通过张口吸气或用“半打哈欠”感觉体会喉部、舌根、下巴放松,这时的口腔共鸣会加大。在打开口腔的时候,同时注意唇的收拢。 1、口腔共鸣训练 口腔共鸣发声最主要的一点,是发声的时候鼻咽要关闭,不产生鼻泄露。通过下列练习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基本都是以开口元音为主练习: ba  dagapataka pengpapipupai 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准确的叫法是第一声 阴平;第二声 阳平;第三声 上声;第四声 去声。我们在进行声音训练的时候,多用阴平声调进行,这样有利于体会声音和气息。 词组练习: 澎湃冰雹拍照  平静  抨击  批评…… 哗啦啦噼啪啪咣啷啷扑嗵嗵胡噜噜…… 快乐宣纸挫折  菊花捐助吹捧乌鸦…… 绕口令: 山上五株树,架上五壶醋,林中五只鹿,柜中五条裤,伐了山上树,取下架上醋,捉住林中鹿,拿出柜中裤。 2、鼻腔共鸣训练 鼻腔共鸣是通过软腭来实现的,标准的鼻辅音m,n和ng就是这样发声的。有人觉得鼻音重显得声音好听、有厚度,但是过多的鼻音有如感冒,是不好的。 发 a  i  u 的音,加点鼻腔共鸣体会 加鼻辅音 mami mu  na ni nu 词组练习: 妈妈  光芒  中央接纳头脑 ……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3、胸腔共鸣训练 胸腔的空间及共鸣能量大,发出的声音有深度和宽度,声音更浑厚、宽广。 “a”元音直上、直下、滑动练习 词组练习: 百炼成钢翻江倒海追悔莫及 …… 小柳树,满地栽,金花谢,银花开。 4、头腔共鸣、腹腔共鸣 基本在说话过程中用不到这两个共鸣。萝卜干发送的那个声乐视频片段中,老师有让男学生发高音,体会声音从眉心发出的感觉。基本来说,做好胸腔、口腔、鼻腔共鸣,演讲、培训绰绰有余。 很多人走南闯北每天讲课,如果象平时那样用声说话,嗓子肯定受不了。我曾经问过一个声音很浑厚、很有磁性的台湾老师他的发声与气息,当时他的回答是,他以前学过几年美声唱法,所以培训时他运用一点腹式呼吸法,结合胸腔共鸣,所以嗓音可以保持长久的圆润浑厚,声音穿透力也更好。 经过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训练后发出的声音,有的人称之为“机械音”。它比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增加了后天修饰的方法和技巧,是要通过专业系统培训才可以达到的,不要自己盲目练习,否则容易损坏声带。 1.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大多数的情况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又有大的规律和小的规律,规律之中往往又包含一些例外,这些都要靠自己去总结。单是总结还不够,要多查字典和词典,要加强记忆,反复练习。在练习中,不仅要注意声韵调方面的差异,还要注意轻声词和儿化韵的学习。 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一字多音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多音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注意学习。第一类是意义不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各个不同的意义,从各个不同的意义去记住它的不同的读音。第二类是意义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不同的使用场合。这类多音字大多数情况是一个音使用场合“宽”,一个音使用场合“窄”,只要记住“窄”的就行。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由于字形相近而甲字张冠李戴地读成乙字,这种误读十分常见。由偏旁本身的读音或者由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的读音,去类推一个生字的读音而引起的误读,也很常见。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闹出笑话,就是指的这种误读。 4.注意异读词的读音。普通话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或词中的语素),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在习惯上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这些被称为“异读词”。为了使这些读音规范,国家于五十年代就组织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对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进行了审定。历经几十年,几易其稿。1985年,国家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要求全国文教、出版、广播及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这个新的审音表为准。在使用《审音表》的时候,最好是对照着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来看。先看某个字的全部读音、义项和用例,然后再看审音表中的读音和用例。比较以后,如发现两者有不合之处,一律以审音表为准。这样就达到了读音规范的目的。 普通话发音怎么算标准? 普通话的语音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也就是说,北京话的发音就是普通话的语音标准。 求普通话标准发音——语音 n发音的时候舌头要与口腔上壁碰触,l发音的时候舌头向口腔内缩; 后面的三个是同一个道理,an,en,in是前鼻音,ang,ing,eng是后鼻音,发音的时候注意把喉咙打开让空气进去... 普通话要怎么学,发音才标准呢? 一、要领是学会“翘舌音”。在普通话里,有许多字音发音的时候舌尖是往里面缩的,听起来声音很柔和,这就是声母zh、ch、sh。但是上海话里面没有这一组声母。上海人说话的时候,碰到这些字就发成类似的“平舌音”声母z、c、s。虽然听起来差不多,可是“平舌音”发音的时候舌尖平伸,并且有时候会碰到上面的牙齿,发出丝丝声,听上去就远不如“翘舌音”好听了。 更重要的是,发音不标准还会叫人误会你的意思。例如上海人常常把“吃(c师)饭”说成“ci(粢)饭”,其实“chi饭”是一日三餐,而“d饭”却成了糯米饭包油条的早点了。 我们看看“常用词语100个”:从“制止”到“赏识”,每一个音节声母都是“翘舌音”;从“制造”到“成材”,每个词语都由一个翘舌音和一个平舌音组成,是“翘”+“平”的格式;从“自主”到“私事”,则是“平”+“翘”的组合。我们用三个词语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制止”是“翘”+“翘”的格式。这两个字声母都是“zh”。“制造”是“翘”+“平”的格式:前一个音节声母是“zh”,后一个音节声母是“z”。“自主”是“平”+“翘”的格式: 前一个音节声母是“z”,后一个音节声母是“zh”。如果我们把“制”的声母说成了“平舌音”,那“制造”就变成了“自造”;如果把“自”的声母说成了翘舌音,那“自主”就变成了“至嘱”。完全是别的意思了。 我们可以利用“常用词语100个”中的三种组合方式来练习平翘舌音的发音。 二、要领是嘴唇活动要积极。这是发准“复韵母”的关键。普通话里有大量的复韵母,上海话里的复韵母没有那么多,特别是普通话里有很多复韵母发音时嘴唇活动要从大到小,例如“ai、ei、ao、ou”等,但是在上海话里就没有这样发音的复韵母。所以,上海人发这样的复韵母往往出现嘴唇活动不积极的现象,听起来就是“发音不到位”。由于发音不到位,就会使得原来有很大差别的韵母变成差不多的音,以致造成意思的混淆。 我们看看“常用词语100个”中从“哀求”到“有些”的词语,它们的韵母都是复韵母。我们用“好多”为例来说明一下:“好” 的韵母是复韵母“ao”,发音时,嘴唇从大到小;“多”的韵母是“uo”,发音时嘴唇从小到大。但是在上海话里这两个音节的韵母都不是复韵母而是单韵母,发音时嘴唇不需要变化;受到上海话的影响,许多人在说普通话时嘴唇活动也就不积极。把“好多”说得像“虎都”,本来区别很大的两个韵母几乎变得完全一样了。 这种“发音不到位”的状况还表现为在发音时丢掉了一些不应该丢掉的东西。例如“对待”的“对”里有一个“u”的音,但是许多上海人因为上海话里面没有这个音,在说普通话肘也丢掉了“u”,把“对待”说得好像“待待”。 学习发好复韵母的关键是嘴唇不要“偷懒”。我们可以利用“常用词语100个”从“哀求”到“有些”的词语来反复练习。 三、要领是分清前后鼻音。普通话里有两类鼻韵母,一类带着前鼻音韵尾,例如"an、en、ian、in”,叫做“前鼻音韵母”;另一类带着后鼻音韵尾,例如“ang、eng、iang、ing”,叫做“后鼻音韵母”。但是在上海话里韵母却没有“前后”之分。 怎么能把 普通话的发音练的更标准 1.了解自己的发音与普通话的差别,针对性的学习。要想快速的练好普通话必须知道自己的发音与普通话的差别。汉语的词汇量是很大,要是想重新学习无异是天方夜谭,而其中很多词汇都是已经掌握的。有针对性是快速学习的最有效方法。要想了解自己发音与普通话的差别,就要找好参照物,最好是要经常听收音机、录音带,看电视,听语音纯正的人说话。发现问题后要针对性的练习,尤其在日常说话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区分。通过听新闻联播以及日常交流中,我发现我的问题主要出在平翘舌以及前后鼻音上,发现之后在日常交流过程中,说到这些词的时候就会留心一下,慢慢的也就会纠正过来。 2.勤动口。光发现问题还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让问题得以解决。每天晚上睡觉前读一些演讲稿或者是一些读物,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但是要力求每个字都能正确发音。尤其是在平时学习、工作、生活坚持使用普通话交流,尤其是遇到自己的发音问题的时候,要多留心,慢慢的改正,有时宁可让自己的语速慢下来,也不要错误的发音,久而久之,也就能纠正了。 3.利用好工具。 1)、词典。遇到有发音不准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掌握,不能一跳而过,多查字典,会加深影响。 2)、录音器材。尤其自己说话也不知到底说的如何,可以用录音笔把声音录下来,反复地听听,出现错误的地方,多加注意,努力改正。 “这”普通话标准发音是什么 “zeige”“neige”不是台湾腔,所谓“zeige”其实是“这一个”的连读,也可读作“zheige”;“neige”就是“那一个”的连读。 所以,这不能随便读成“zhei”“nei”。例如,“这天”可以读成“zheitian”,其实是“这一天”;“这么”就不能读成“zheime”,只能读“zheme”。 怎么样让普通话更标准? 多听新闻,然后随便在报纸上找一段新闻读一下,你可以录音,看自己说的是否标准,再进行调整,还有多注意一些普通话里难读的字,因为考普通话是要的!
2023-09-13 06:41:151

英语播音员怎样练习发音

不管是在美国跨国公司内,还是在外语大学内,绝大部分的发音是没有达到播音员水平的。 那么到底有办法去除口音吗?当然有了,方法总比问题多,很多时候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在美国有家方言口音专家公司,专门帮助播音员去除口音的。 那我们这些无法象英语播音员那样能拿到相关资料的人士又该如何做呢? 1) 如果你的愿望是以广播为职业而又有外国或地方口音,你的最好选择是与语声和语言学家或声音指导进行磋商。语声和语言学家是语音和发音的科学家,许多人在口音去除方面有专长。戏剧语言指导更专注于教授声音的整体塑造,好的指导不仅教授一个瑞典人如何发出具有美国本土发音的英语,也会教授一个美国人如何带有瑞典口音来说话。 如果你不具备上述条件,你仍然可以找到一个同伴,如一个教师,同事或新闻主管,甚至另一类的同伴----磁带录音机,来获得进步。关键是聆听,听录音磁带上你自己的声音以及听从你的那些本土伙伴的建议。 2) 录下和聆听广播网中的新闻主持的声音,他们大体上是以标准的发音来说话。将他们的声音与你的声音比较。比如,如果有线新闻网络的唐·哈里森(DON HARRISON,一个出色的发音清晰,无口音的典范)说:"Floodwaters inundated the Midwest yesterday",回放这一段磁带并模仿他的发音,语速,和重音。 3 )练习声音表达的"音乐"部分,音调的变化和重音的层次对一个普通美国人表达词语来说是很重要的。节律和语调,也叫重音和语调模式,不仅会暴露外国口音,而且会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如:She is a light HOUSE keeper. She is a LIGHT house keeper. 亚洲人对于重音和语调特别困难,他们不象类似于英语的日耳曼语系或拉丁语系的人那样有那么多的调式变化。 4) 为了练习完善的英语重音和语调,尝试大声地朗读有韵律的诗歌。由埃德加·阿伦(EDGAR ALLAN)创作的Anything是一个好素材。它完全保持了诗歌的韵律,你将足以运用本土英语的重音模式。 例如诗歌Raven ONCE u-PON a MID-night DREAR-y, WHITE I PON-dered WEAK and WEAR-y. 你将会发现如果不把重音加在正确的单词上形成诗的韵律,朗读是生硬的。 5) 学会说出在一个元音中的音高变化。听一下本土的说话者,他或她在说"Hello"末尾的"oh"的声音里会作出相当大的声音变化。一般,声音会被拉长并在音高上有一点下降。或者,如果单词被用来作疑问句: "Helloooooooooooooooooooo…anybody hoooooooooooooooome?" 两个"oh"均在音高上上升。 亚洲人和拉丁语系的人说话常常会使元音缩短和变平,这是口音去除最大的问题之一。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你可以开始模仿本土发音的元音模式。 6) 运动你的嘴唇。Ann Madsen Dailey,一个在口音去除方面拥有多年经验的语言学家指出,许多口音问题,特别是亚洲人,源于他们没有足够地运动自己的嘴唇来形成英语的声音。比如,对于任何不习惯足够缩拢嘴唇的人,声音oh的发音是困难的。 7) 辅音和元音的发音应尽量在嘴的前部。 比如当你发n 的声音时,用舌尖顶住嘴部上颚接近牙齿的部位。中国人和日本人在说n时,紧合舌头的后部,这样声音从嘴的后部发出来。 单词too中的ooh的声音,应当产生在嘴的最前端,在嘴唇处,缩拢嘴唇。 8) 力求向嘴的前部移动发音位置,将可能获得更接近本土的口音。 9) 放慢!当你发音太快时,保持好不容易得来的美国本土口音是困难的。 10) 改善你的词汇。或许,在本土和非本土语言人之间的最大不同是词汇量。如果你想减少你的口音,当你遇见一个不熟悉的单词而犹豫时,将会不自觉破坏你的进步,因为你的节奏和发音受到了影响。 11) 针对困难的声音自我练习。如果r是你的问题,说带有r这一音节的一系列单词,确信你已在单词的开头,中间,末尾各个位置发出了r音节。请一个本地人聆听和评判。
2023-09-13 06:41:231

发声训练的方法

  你知道在唱歌的时候发声练习的训练方法有哪些?如下是精心为你挑选的发声训练的方法,欢迎大家踊跃阅读!    1:重视呼吸方式   呼吸技巧:腹式呼吸,快吸慢呼,吸气不过满   腹式呼吸,是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缩而加压的一种深呼吸。腹部肌肉收缩,加大腹压,腹压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压力,从而使肺脏中空气呼出有力。    训练吸气肌肉群的方法:   1、憋气的方法: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气憋住,不要呼出,憋气的时间越长越好。慢慢地可以锻炼出长时间憋气的能力,也就是胸廓固定的能力。   2、数数的方法: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胸廓固定;然后用很轻很细的、仅仅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数数1、2、3、4、5、6、7、8、9、10……一直数到不能再数为止;然后,吸一口气再来,如此反复训练。这样数的数字会越来越多,时间会越来越长。最好能一口气数到50以上。    有声的呼气训练:   1.“弹唇”练习: 双唇闭合,即用气息冲击嘴唇, 使它发出“嘟嘟”的声音, 一定要使双唇颤动, 更要使唇声响亮。   “弹唇”练习应体会的内容是:   1) 用小腹肌慢收缩的感觉压迫气息冲击双唇;   2) 使气息自始至终均匀流动, 不能一会儿气多, 一会儿气少, 均匀是最关键的;   3) 体会你的“弹唇”练习, 一口气能弹多长时间, 这也是控制气息的关键练习。另外,“弹唇练习”也可以作为一个声带按摩练习, 帮助已疲劳的嗓音尽快恢复健康。   2.“哼鸣”练习: 是指用鼻腔共鸣, 是为了将来发出较高声音做准备, 为高低音的上下连结做搭桥工作的。有了“哼鸣”我们的声音才有光彩。   “哼鸣”练习是闭口哼唱, 闭口时要感觉口中含一小口水, 鼻腔竖起, 然后深吸气、哼唱。同样要求气息均匀有动感。鼻腔共鸣, 不是鼻音共鸣, 它是指通过鼻窦、鼻腔、腭窦产生共鸣, 而鼻音则是把声音直接送到鼻子里。   切记“哼鸣”时, 声音是在鼻腔后上方, 眉心处发出, 每天可用一个单音延长练习, 直到眉心产生振动。当我们做好这些练习, 就可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    2:紧记发声技巧   发声技巧:利用共鸣,使喉头自然放下   把咽喉共鸣腔调整为一头粗一头细,这种共鸣位置,对声音有扩大作用。因此,发声前要把口张大,使后颈部竖起来,使会厌软骨站起来,舌体向下挺起来,使软腭和悬雍垂放下来。形成一根直的管子。声音从声带发出后,向上直接冲到鼻咽顶部,在头顶回旋。这种声音听起来非常洪亮、浑厚,有金属音质。这就是“头声区的发声方法”。   检验这个方法是否运用正确,只要在说时摸一摸后脑部和头顶部有无振动感觉就可知道。    u的共鸣练习   U(乌) 音能有效的放下喉头,给声音上下通畅奠定了基础, 再就是u 母音比较圆, 易集中, 是别的母音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模范音, 其他母音要尽量在u 母音的感觉上发出, 那么您的声音就会统一而又圆润。   我们平时练习u 音时, 要特别注意:   (1)不压喉头, 使喉头自然放下, 可用深吸气来体会喉头放下;   (2)下巴、舌根都要放松, 使口咽腔不僵硬;   (3) 发音时要感到鼻腔、口腔、胸腔是贯通的, 像一根通畅的管道。正确的u 母音能感到头腔和胸腔都有共鸣的振动。   我们平时用一个单音, 找我上面所说的感觉。   有了u 母音的发音基础, 我们才能体会到歌唱的气息, 体会到发声不单靠喉咙(一般人认为的) , 它是由头腔(高音)、咽腔(中音)、胸腔(低音) 三个部位有机结合, 发出的通畅、圆润、有穿透力和持久力的声音。   说话前一定要吸足一口气,再平稳地运用气息慢慢讲。有意识地头向前低,下颌内收,使颈部肌肉放松,后颈部自然伸直,使咽喉、鼻咽共鸣腔成一条直线。    “炮”的共鸣练习   练习“炮”前, 我们要做一点准备, 那就是气息要深、口腔要空, 好像含了一个圆球, 鼻腔要张开, 胸腔和头腔要感觉上下连起。当这些已准备好, 我们就可发声, 发声的力量必须是在小腹的反弹力量作用下, 使口腔的共鸣得到爆发。可用手按住小腹, 感到声音的起点就在小腹, 当小腹发力时, 声音从小腹迅速打向眉心、弹出。    “米”m i 音的练习   “米”音本身是扁的, 是上下牙关合起来后才发出的声音。为了使它有一定的共鸣空间, 我们在练习时可用“m i (米) + (吁) ”, 后面的“吁”音使口腔变圆了,声音也集中。在发“m i (米) + (吁) ”这个音时, 刚开始练习, 必须在1 秒钟内发出, 要求同上面一样, 有气息、有共鸣。当熟练掌握后, 可把每个音拉长练习, 因为“米”音用鼻腔共鸣较多,所以鼻腔要竖起来, 积极张开, 使它在鼻腔产生共鸣。当这个单音发正确后, 可加一个“m ao (帽) ”字, 用“(m i+ 吁) + 帽”交替连读。“帽”本身是和“炮”的发音一样, 这样开口, 撮口音的连续训练, 为今后更多字音的变化打下了基础。也就是说, 不管是什么音, 我们发音的气息基础不能改变, 有了这个基础, 我们的声音才会有持久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单双音练习, 发声的气息有了进一步提高, 我们就可以做一些较复杂的字音训练。    正确练声的方法   第一步,练气。俗话说练声先练气,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就像汽车上的发动机一样,它是发声的基础。气息的大小对发声有着直接的关系。气不足,声音无力,用力过猛,又有损声带。所以我们练声,首先要学会用气。   吸气:吸气要深,小腹收缩,整个胸部要撑开,尽量把更多的气吸进去。我们可以体会一下,你闻到一股香味时的吸气法。注意吸气时不要提肩。   呼气:呼气时要慢慢地进行。要让气慢慢地呼出。因为我们在演讲、朗诵、论辩时,有时需要较长的气息,那么只有呼气慢而长,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呼气时可以把两齿基本合上。留一条小缝让气息慢慢地通过。   学习吸气与呼气的基本方法,你可以每天到室外、到公园去做这种练习,做深呼吸,天长日久定会见效。   第二步,练声。我们知道人类语言的`声源是在声带上,也就是我们的声音是通过气流振动声带而发出来的。   在练发声以前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先放松声带,用一些轻缓的气流振动它,让声带有点准备,发一些轻慢的声音,千万不要张口就大喊大叫,那只能对声带起破坏作用。这就像我们在做激烈运动之前,要做些准备动作一样,否则就容易使肌肉拉伤。   声带活动开了,我们还要在口腔上做一些准备活动。我们知道口腔是人的一个重要的共鸣器,声音的洪亮、圆润与否与口腔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不要小看了口腔的作用。    口腔活动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   第一,进行张闭口的练习,活动嚼肌,也就是面皮。这样等到练声时嚼肌运动起来就轻松自如了。   第二,挺软腭。这个方法可以用学鸭子叫“gāgā”声来体会。   人体还有一个重要的共鸣器,就是鼻腔。有人在发音时,只会在喉咙上使劲,根本就没有上胸腔、鼻腔这两个共鸣器、所以声音单薄,音色较差。练习用鼻腔的共鸣方法是,学习牛叫。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平日说话时,如果只用鼻腔共鸣,那么也可能造成鼻音太重的结果。   我们还要注意,练声时,千万不要在早晨刚睡醒时就到室外去练习,那样会使声带受到损害。特别是室外与室内温差较大时,更不要张口就喊,那样,冷空气进入口腔后,会刺激声带。   第三,练习吐字。吐字似乎离发声远了些,其实二者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发音准确无误,清晰、圆润,吐字也才能“字正腔圆”。   我们在小学时,都学习过拼音,都知道每个字都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而一个音节我们又可以把它分成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这三部分从语音结构来分,大体上可以说是,字头就是我们说的声母,字腹就是我们说的韵母,字尾就是韵尾。   吐字发声时一定要咬住字头。有一句话叫“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在发音时,一定要紧紧咬住字头,这时嘴唇一定要有力,把发音的力量放在字头上,利用字头带响字腹与字尾。   字腹的发音一定要饱满、充实,口形要正确。发出的声音应该是立着的;而不是横着的,应该是圆的,而不是扁的。但是,如果处理的不好,就容易使发出的声音扁、塌、不圆润。   字尾,主要是归音。归音一定要到家,要完整。也就是不要念“半截子”字,要把音发完整。当然字尾也要能收住,不能把音拖得过长。   如果我们能按照以上的练习要求去做,那么你的吐字一定圆润、响亮,你的声音也就会变得悦耳动听了。   这里应多做一些这样的练习:   ①深吸一口气。数数,看能数多少。   ②跑20米左右,然后朗读一段课文,尽量避免喘气声。   ③按字正腔圆的要求读下列成语:   英雄好汉 兵强马壮 争先恐后 光明磊落 深谋远虑   果实累累 五彩缤纷 心明眼亮 海市蜃楼 优柔寡断   源远流长 山清水秀   ④读练口令   A.八面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坡炮;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B.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怪看狗。   C.洪小波和白小果,   拿着箩筐收萝卜。   洪小波收了一筐白萝卜,   白小果收了一筐红萝卜。   不知是洪小波收的白萝卜多,   还是白小果收的红萝卜多。
2023-09-13 06:41:321

前鼻音和后鼻音怎么发音?

区分前后鼻音,要从根本上把n、ng这两个鼻音区分开。以下方法可以参照一下: 1、发音练习区分。n前,ng后,发ng时,用舌根顶住软腭,让气流从鼻腔流出,同时声带颤动,发出鼻音,练习时,舌根不要离开软腭,可让声音延长下去,在仔细揣摩舌头运动方向之后,再练习合音。 2、对比练习区分。练习时,找一些前后鼻音进行对比练习,如“温”和“翁”、“心”和“星”等。 3、还可以归类识记,如“丁ding”,相应的“叮、盯、钉、厅、顶”都是后鼻音。以此类推,相关的偏旁都可以按照这个方法。 一般只要记住凡是带有下列声旁的汉字, 一般都读后鼻音, 这些汉字声旁是: 丙成登丁奉, 风更旦京朋,井青茎竟丰,令菱并孟蒙,平生明名丞,争呈正曾莹,刑廷乘婴冥. 如果连带韵母an与ang的汉字读音也都分辨不清的话,则记住,凡带有以下声旁的汉字,一般也都读后鼻音。这些声旁字又分别为 曾邦康王定平章,冥皇令登亢奉冈,青名生刑良仓旁,皇孟羊呈正成方,廷匡昌尚更光芒。 学习时应从区别n、ng的发音入手加以改正。n是舌尖鼻音,发音时要把舌尖抵住上齿龈;ng是舌根鼻音,发音时要把舌根抵住软腭。理解和掌握这些发音要领,认真比照复习,就容易将上述两类词语区分开来了。属于前一种情况的,着重练习ng的发音;属于后一种情况的,着重练习n的发音。
2023-09-13 06:41:412

如何练习普通话发音

我记得有对应的普通话联系软件
2023-09-13 06:41:594

口才训练之如何进行发音练习

如何进行发音练习 发音练习目标: 1.第一节发声训练学会在表述时使声音的高低强弱适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合理安排高音区和低音区的关系,且能扬长避短,注意保持自己音色的圆润和统一; 2.在口才交际中能流畅自如地运用普通话; 3.正确地利用发声方法,保持声音的持久、洪亮和穿透力; 发音练习含义: 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语音是人体发声器官运动的结果,声带发出声音后,口、鼻、喉、咽、胸产生共鸣传出声音,唇、舌控制气流而得到了各种不同的语音,而每个音素都有自己固定的发音方法。因此,我们必须准确地牢记每个音素的发音特点,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吐字清晰,干脆利落。吐字时由于时间短促,不可能把每个音素都发得那么完整彻底,一般在念字时口型主要落在韵母的元音上,声音处理应是字头短而有力,字腹圆润饱满,字尾和缓渐弱。整个音节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含混不清。 发声练习的姿势: 挺胸、收腹、提气,颈部、背部、腰部要自然伸直,胸肌放松,用力适中,便于气流通畅运行,以达到良好的共鸣效果,使语音浑厚有力、轻松自然、清晰悦耳。 声音的动力是肺部发出的气息,气息强,声音就强;气息弱,声音就弱。所以练音时首先要练气息。采用“横膈膜式呼吸”(又称“胸膜联合呼吸”)是使气息充足的有效方法演讲与口才技能实训教程使气量充足,随时自如地调节气息。具体运用为: 用胸腔、横膈膜、腹肌共同控制气息,要求全身松弛,自然协调。吸气时,口鼻并用,平稳而轻柔,扩胸收腹,以增大肺部气息容量,控制住吸入的气息;呼气时,均匀平缓,用胸肌、膈肌、腹肌共同控制气息的输出,使声音获得气息的支持。 发音训练具体练习方法: 1.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努力扩大肺活量; 2.要采用适当的训练方法,具体有三:呼吸训练、共鸣训练、间色训练。 阅读本文人还阅读:如何进行发音练习?有效呼吸训练方法。如何练习共鸣腔?科学音色训练方法。抑扬顿挫训练方法。五大停顿的训练方法。核心语调的训练方法。语速的口才训练方法。 如何让语言表达更有魅力。让你侃侃而谈的方法。
2023-09-13 06:42:191

发音不准怎么练习

含硬物在口中练习,建议用硬糖块这个卫生
2023-09-13 06:42:295

如何才能快速记住日语五十音图,有什么口诀吗,大神赐教!

多背几遍不就行了,参考一下你当年怎么背韵母表什么的
2023-09-13 06:42:562

普通话韵母难点发音训练方法

普通话韵母难点发音训练方法   单韵母是由单元音充当的,普通话10个单韵母可以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和卷舌元音三类。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普通话韵母难点发音训练方法,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1、 单韵母发音难点分析   普通话的10个单韵母,广东三大方言里都有的只有ɑ、i、u三个。其他七个单韵母实际上均存在发音困难。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是三个舌尖元音的发音,其次是圆唇元音与展唇元音的分辨。   读好舌尖元音的关键在用准舌尖,发er时在央元音e的基础上加上卷舌动作;发zhi、shi、chi、ri、zi、ci si等音节时,注意声母和韵母基本在同一位置,舌尖基本不离开硬腭或上齿背。利用下列字词的对比发音练习一下舌尖元音与舌面原因的区别:   er—e:儿子—蛾子;二人—恶人;这儿—这;   zhi—zhe:知羞—遮羞;直人—哲人;制糖—蔗糖;   chi—che:痴迷—车迷;侈谈—扯淡;赤道—车道;   shi—she:施主—赊主;石头—舌头;使命—舍命;   ri—re:日历—热力;   zi—ze:自生—仄声;   ci—ce:刺字—测字;   si—se:四则—色泽;   掌握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是分辨圆唇元音与不圆唇元音的关键。如圆唇元音o是不能与舌根音ɡ、k、h、相拼的,那么将方言里的ɡo、ko、ho、等音节改读为同一位置上的展唇音e就行了。如:唱歌、一个;可以、上课;喝水、祝贺。o基本不能自成音节,而e却可以,常用字有:阿(—胶)、俄、饿、鹅、额、鄂、鳄、厄、扼、遏、蛾、恶(—心)、恶(凶—)等。 i、ü的区分,发音较容易,主要是记住一些常用的高频字,有意识地多做区分练习。试区分练读下列词语:   遗产—渔产;疑点—雨点;疫苗—育苗;意想—预想;拟人—女人;历程—旅程;积压—拘押;急促—局促;几尺—矩尺;记住—巨著;技法—句法;七窍—躯壳;棋谱—曲谱;气象—去向;启齿—龋齿;稀罕—虚汗;喜酒—许久;系列—序列;戏文—序文;细雨—絮语;抑郁—寓意;急剧—聚集;崎岖—取齐。   在客家话里,还有将zu、cu、su读为zi、ci、si的,常用字如:租、组、阻、祖、粗、醋、苏、酥、素、诉等,应注意改读过来。   另外,不圆唇元音也存在发音上的差异和分辨问题。如广州话将舌面后半高元音e读成舌面前半低元音ê(与zh、ch、sh相拼时),常用字有“遮、者、车、扯、奢、舌、射、社、舍、涉”等;而梅县客方言则将上述例字的韵母读为ɑ。这些发音上的细微差别,都是我们在学习普通话时应特别注意的。   2、 复韵母发音难点分析   普通话的四个前响复韵母ɑi、ei、ɑo、ou,广东诸方言里基本都有,不大存在发音问题,主要是韵母所包含的字与普通话不一致,需要重新排列组合。另外,还有一些字需要将韵腹由圆唇改为展唇,对应情况及常用字如下:   oi→ɑi:哀 爱 代 胎 来 载 在 才 菜 赛 该 改 开 概 海 害等   oi(ui)→ei:胚 培 陪 吠 背 梅 妹 内;杯 辈 配;雷 垒 类 泪等   ou→ɑo:报 袍 毛 帽 刀 讨 脑 老 高 好等   关于ou韵母,广东三大方言存在两种相反的读音现象,一是粤语与潮汕话将一部分u韵字读为ou韵母,二是客方言有一部分 ou韵字读成u韵。分列如下,以便分辨:   u—ou:不 步 普 铺 亩 牡 肚 度 土 兔 奴 陆 租 祖 醋 苏 素 孤 姑 古 苦 沪 湖 乌 伍(潮汕话);布 普 度 徒 奴 路 租 苏(广州话)   ou—u:豆 州 舟 咒 昼 抽 丑 收 手 首 授 寿(梅州话)   普通话的五个后响复韵母iɑ、uɑ、uo、ie、üe,广州粤语里均没有,梅县话、潮汕话里也只有一部分,加之与普通话又不完全对应,因此需要下较大力气读准这些韵母并同时掌握各韵母所包含的常用字。举例如下:   iɑ:压 鸭 牙 哑 亚 家 加 夹 甲 假 价;掐 卡 恰 洽;瞎 虾 霞 辖 下夏 俩   uɑ:挖 娃 瓦 袜;瓜 寡 挂 卦;夸 垮 跨 挎;花 华 划 画 话;抓 爪;刷 耍   uo:窝 我 沃 卧;多 夺 朵 躲 跺;拖 托 驮 妥;挪 懦 诺;罗 裸 落;锅 锅 国 果 过;扩 阔 括;豁 活 火 伙 或 获;捉 卓 浊;戳 辍 绰;搓 痤错 措;缩 所 锁。   ie:椰 爷 也 野 业 夜;憋 别;瞥 撇;爹 碟 叠;乜 灭;贴 铁 帖;捏聂 啮;列 烈 裂 劣;接 结 节 截 姐 借;切 且 窃;歇 些 斜 血 谢 泄   üe:曰 跃 月 越;决 诀 绝 掘;缺 瘸 却 确;薛 穴 雪 血;虐;略 掠   普通话的四个三合复韵母iɑo、iou、uɑi、uei,方言里多存在读失韵头的现象,要注意将韵头读出来。广州粤语将iɑo韵读为iu,注意将iɑo的动程读够,以免造成韵腹弱化或失落。比较练习下列音节及列字:   iɑo iou   m:苗 描 秒 妙 庙 谬   d:刁 雕 吊 钓 掉 丢   j:交 娇 焦 脚 叫 教 纠 究 揪 九 酒 旧 救   q:悄 锹 敲 桥 巧 翘 丘 秋 囚 求 球   x:萧 肖 淆 小 笑 校 休 修 羞 朽 秀 袖   还要注意,普通话里b、p、ɡ、k、h及舌尖后音等声母是不能与iu(iou)韵母拼合成音节的。   汉语拼音有两种拼读方法:   拼读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例:b+a=ba)   直呼法:先做声母的嘴形再做韵母的音。   拼音有声母和韵母。韵母发音时较响亮,声母发音较轻快。   韵母又分单韵母和复韵母,只包含一个元音的,叫单韵母;包含几个元音或者由元音、辅音组合而成的,叫复韵母。汉字音节的韵母,由韵头、韵腹和韵尾3个部分组成。韵头,又称介音;韵腹,称元音;韵尾则有元音和辅音尾两种。   以“卡”字而论,q是声母,ia是复韵母。i是韵头;a是韵腹。   一:韵母   a(啊)嘴巴张大,舌位最低,舌身后部微微隆起。   o(喔)嘴巴圆圆,舌身略向后缩,舌身后部稍微隆起。   e(鹅)嘴巴扁扁,舌位高低与o大体相同,只是嘴角向两边展开。   i(衣)牙齿对齐,口形扁平,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稍微隆起。   u(乌)嘴巴尖尖,双唇拢圆留一小孔,舌头向后缩。   ü(鱼)发音与i基本相同,舌尖抵住下齿背只是嘴唇撮成圆形,略向前突出,舌尖抵住下齿背。   二:声母   b(玻)双唇闭合,挡住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出来,声带颤动。   p(坡)发音部位与方法与b相同,但是气流较b强,声带颤动。   m(摸)双唇闭合,把气堵住,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透出成声,声带颤动。   f(佛)上齿接触下唇,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颤动。   d(的)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颤动。   t(特)发音部位与方法和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送出的气流比较强。   n(呢)舌尖顶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气流通向鼻腔,从鼻孔出来,声带颤动。   l(勒)舌尖顶住上齿龈,不顶满,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   ɡ(哥)舌根抬起抵住软腭,挡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颤动。   k(颗)发音部位与方法跟ɡ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比较强。   h(喝)舌根靠近软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颤动。   j(机)舌前部抬起贴紧硬腭前端,然后再将舌稍稍离开,与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里挤出来,声带颤动。   q(七)发音部位、方法跟j大体相同,只是送出的气流较强。   x(西)舌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声带颤动。   z(资)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声带颤动。   c(次)发音部位、方法跟z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s(思)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颤动。   zh(知)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上牙床后面的部位),然后舌尖稍稍离开,让气流从狭缝中挤出来,声带颤动。   ch(吃)发音部位、方法跟zh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sh(师)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端,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颤动。   r(日)发音部位、方法跟sh相同,但是发音时舌的两侧要卷起。   三:复韵母   ai先发a的音,这个a比单念a时舌位偏前。发a后,舌头慢慢上升,嘴慢慢闭合,快到i的舌位时停止。由a到i有一个滑动的过程   ei 先发e的音,然后向i滑动。发e时,舌位要比单念e靠前,发音也更响一些。   ui 是u和ei的结合,发音时,先发u的音,接着发ei,口型由圆到扁。   ao 先发a,比单念a时舌位靠后,要发得长而响亮,接着舌头逐渐抬高,口型收拢,变圆,发出近似u的音,要轻短。   ou 先发o的音,接着嘴唇逐渐收拢,发出u的音,o念的长而响亮,u念的短而模糊。   iu 是i和ou的结合,发音时,先发i,然后逐渐把声音过渡到u。u要比单韵母u的口型开一些,舌位低一些,u的响度比i大。   ie 发音时,由发i开始,接着发ê,口腔半开,中间气不断。ie中的e读音与单念的e不同,这里的e念ê,口半开,嘴角展开,舌尖抵住齿背,舌头靠前,嗓子用力。   üe 发音时,由ü开始然后向ê滑动,口形由合到半开,中间气不断。这里e也念ê。   er 发音时,e表示发音时舌头的位置,r表示卷舌动作。在发出单韵母e的同时,把舌头卷起来对着硬腭,就成了er。   an en in un ün   由母音和鼻尾音组成。鼻尾音是—n,发—n时,要用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   ang 先发a,然后舌根顶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eng 先发e,紧接着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ing 先发i,舌尖向下,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并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ong先发o,紧接着舌头后缩,舌根向软腭靠拢,气流从鼻腔出来。   注:   i音与y音、u音与w音相似,只是i和u是韵母,韵母发音时较响亮;y和w是声母,声母发音较轻快。   ye(叶),读作ie,ye不能拼读,只能整读;yue(月),读作ve,和ye一样,不能拼读,只能整读。   yi、yin、ying、wu分别读作:i、in、ing、u;   yu、yue、yun、yuan分别读作:ü、üe、ün、üan   打鼓 [dǎgǔ] 由两个第三声组成的词,第一个字音读第二声。   j q x y的后面不跟u只跟v,而且去掉两点,yu qu xu yu   j 、q、 x +v+ an ,(例如 juan) an在v时发作en;j、q 、x +i +an时 an 在i时也发作en   如何提高普通话训练技巧   常听多练,反复练习   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力”或“练耳力”,良好的听力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所以多听是初学者要注重的一个方面。听的素材可以选择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看电视时应注意播音员的口形,可以边听边模仿。也可把普通话标准者的录音和自己的录音的比较,找出差异。加以改进。   多动口,说是重点   说好普通话应以字音准确为前提,所以在学员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步骤,否则本末倒置多费气力而仍改不掉语音的错误。   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打好基础,打好了基础等字音比较标准了,可以试着练习有针对性的绕口令,以便提高发音器官的协调的发音的能力。等字音掌握准确了,再演绎作品,多加练习,培养良好的.语感。   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的要求是:字头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字尾完整自如、归音到位、干净利索、趋向干净。   其实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所以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出字要求声音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稍闭,闭音稍开”。归音收音时要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   尤其是“i、u、n、ng”等做韵母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注意克服韵尾不到位、归音不到位以及调值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轻音、儿化、重中格式以及音调的发音特点。   绕口令   首先绕口令的作用是促使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针对绕口令,学生在绕口令练习中不要过急过快,先要按照普通话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练习应做到速度有慢到快。声音有小到大,段子由易到难。否则不科学的。训练导致发音不准、吐字含糊,念的越快错误发音重复的次数越多,离正确的发音标准越远!   演绎朗读   在读作品时,要注意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也就是一句话里,哪里该停,停多久;哪里是重音,哪里该轻读;一段话中,哪几句该连,那几句不连,哪几句是重点;整个句子的声音形式是升还是降,是强还是弱,是急是缓这些都要细细品味,多多练习;告诉你一个朗读文章的方法:快看快想稳出口、少停多连。把握好气息的调整和文章的整体性。   普通话考试技巧   说话是四项测试内容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对于母语是方言的应试人来说,说话时既要表达流畅,又要语音标准,的确不易。建议注意下列几点:   1、避免方音,力求规范。   要在平时多下功夫,尽可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不断实践中提高发音水平,减轻方音影响,同时纠正方言中的用词和语法习惯。   2、统观话题,把握类型。   50道说话题目多和日常生活有关,不外乎叙事、记人、议论、说明等体式。在练习中将话题分为几大类,内容相当的可以互相通用,这样有目的地准备十多篇话稿,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精选题材,善用短句。   选材时,应选取自己非常熟悉且不会引起情感起伏太大的题材。因为此题重点是测查普通话语音面貌,如果说话时忽悲忽喜,情感大起大落,往往会因情绪激动而影响表达的流畅和语音的标准度。另外,说话时要尽量避免使用长句,因为在口语中,无论说话人还是听话人都不容易非常准确地发出或接收长句信息,句子太长,容易听头不知尾或听尾忘了头。   4、注意篇幅,算准时间。   说话题要求讲足3分钟,我们可以据此来确定话稿的篇幅;一般讲话速度为每分钟170—230字,因此话稿为五六百字比较合适。对于口语水平较高的人来说,我们建议只写提纲,练习时围绕提纲叙说:而口语水平较差者,我们提倡将话稿按规范的普通话口语表达习惯写好成文,然后反复练说。 ;
2023-09-13 06:43:151

q发音的训练方法

q发音训练方式:舌面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舌面的前部抵住硬腭的前部,软腭上升,舌尖顶到了下齿背,舌头慢慢离开硬腭前部,打开时有强气流呼出。舌面音,强气流,无鼻音。q音属于前位音,发音要素就是舌头能够前伸,舌面上抬且用力,有较强气流。加强舌部的训练,例如:顶舌头(舌顶两腮,左右交替,反复数次)、伸舌头(张开嘴巴,舌用力伸出口外再缩回,反复数次)、舌舔上下齿、舌头洗牙(围绕上下齿绕圈)、弹舌、按摩刺激舌头。张大嘴(嘴巴张大,然后闭合,反复数次)、噘嘴(噘嘴然后放松,反复数次)、鼓腮吸腮、按摩放松脸部等,可用棒棒糖以及玩具引导孩子做舌部的练习,这些都有助于锻炼舌部的力度与灵活性以及面部肌肉的放松,为发q音打好基础。有关气息的训练。例如:吹纸条、吹气球、吹蜡烛、吹乒乓球等等,发音时可以先练习发q的本音(固定好q音唇舌位,只送气不发声),慢慢的再加上声音练习。
2023-09-13 06:43:291

如何练习普通话发音

学习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所以首先要提高语音的分辨力。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方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了解了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在正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朗读 、会话练习,逐步运用到实际口头语言中。步骤/方法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因为每个汉字都可以用汉语拼音标准准确发音,而汉语拼音的数目是很少,所以必须把这些基本的声母韵母的音发准确了。多和普通话准的人交流,并让他们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指出,并当场改正。做到这两点最多一个月就普通话发音就基本没有问题了。要想学好普通话,首要的是每天坚持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在说的时候注意发现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方言问题后,需要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这可以请教老师,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同时,每天应注意听一些普通话标准的人的发音,包括听广播和身边普通话说的好的同学。如果有时间,每天应进行一些朗读训练,按古诗词——诗歌——散文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总之,普通话学习也是语言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见效。一般只要坚持3—5个月,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有的人还会进步很大。祝愿你能练好普通话!5前提准备要求你要弄清字词的正确拼音,也就是读音,如有些字必须分清前鼻音后鼻音,还有“l、n”这样的鼻音,这样你的普通话的发音才标准。这点你可以多听教材里的录音,听那些标准的发音。然后就是多读了,纯粹是多读,读的多了,熟练了,就行了。END注意事项一言以蔽之,想要学好普通话就得多听多读才行
2023-09-13 06:43:521

如何练习唱歌发音?

练习唱歌主要是把音准和节奏练习好,其次主要是多练习,收放自己的气息,音量适量,在平时要多听一些不同歌唱家的演唱
2023-09-13 06:44:255

韵母读法口诀是什么?

韵母读法口诀如下:(1)单韵母(6个):ɑ啊o喔e鹅i衣u乌ü迂(2)复韵母(8个):ai爱ei欸ui威ao熬ou欧iu优ie耶üe约(3)特殊元音韵母(1个):er儿(4)前鼻韵母(5个):an安en恩in因un温ün晕(5)后鼻韵母(4个):ang昂eng亨ing英ong轰(6)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织)chi(吃)shi(狮) ri(日) zi(字) ci(刺) si(丝) yi(衣)wu(乌) yu(鱼)ye(爷) yue(月) yuan(圆) yin(因) yun(云)ying(鹰) “拓展资料”复习要点及方法:一:形近字母:b—d—p—q:这几个声母都是由一竖和一个半圆组成的,只是半圆所在的位置不一样,最容易混淆。在复习时,可以结合一些顺口溜帮助记忆,比如:像个6字bbb,9字反写ppp,6字反写ddd,像个9字qqq。或是b和d对面坐,肚子向左的是b,肚子向右的是d……还可以让孩子动手用小棒和半圆拼一拼,摆一摆,在游戏中加深印象。n—h、t—f:这两组声母的字形比较像,可以用顺口溜读一读,或是动动手,用手指摆一摆这几个字母的样子。二:音近字母:有些人的语音缺陷:鼻、边音不分,前、后鼻韵母不分,这几组就要特别加强练习:n—l、z—zh、c—ch、s—sh。三:顺序:声母按唇音、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翘舌音、平舌音,特定声母y、w的顺序排列。孩子的教材将翘舌音和平舌音的教学顺序互换位置,是为了先易后难,便于教学。但是在记忆声母表的顺序时,就应给孩子指出,翘舌音在前,平舌音在后。四:韵母:韵母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的顺序排列。形近:ie—ei、iu—ui、un—un音近:en—eng、in—ing、eng—ong五: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的特点是要整体认读,不用拼读。在帮助孩子记忆时,可以告诉孩子:第一行跟相关声母相应,第二行和相关单韵母相应,第三行前两个和相关复韵母对应,第四行和鼻韵母响应。这样一组一组来记更容易些。六:标调规则:关于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可以帮孩子复习有关的儿歌:见a找a,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儿歌背起来小朋友都会背,关键在于运用。在实际运用时,最容易错的就是i、u并列出现的情况。要放在实际的词语环境中让孩子反复练习。七:拼写规则:j、q、x、y与u相拼的规则。很多小朋友在音节的合成时都知道u上的两点要去掉,反过来,音节的分解时,比如:qu()—(),有的小朋友就不知道上的两点要还原了。
2023-09-13 06:45:051

如何训练英语发音

1、注意你的嘴唇是如何移动的2、注意你舌头的动作3、将词语切分成音节1.注意你的嘴唇是如何移动的。最简单的方法:用镜子照。把手指放在你的嘴前,就像你说“sh”的时候——感觉你的嘴唇是如何移动并作用于手指上的;找一部你最喜欢的TVshowormovie,观察剧中人物嘴型的变化并试着模仿。2.注意你舌头的动作。有一些大家都反映的难点诸如字母L和R以及TH的发音。L发音:舌头顶住上牙根部(顶部),试着说light,感觉你的舌头在嘴里哪个地方。R发音:舌头不能碰到嘴巴顶部而是自然放在中间,就好像你什么都没说一样。在发声的时候,嘴唇形状会变圆。练习right。TH发音:将舌头轻放在上下齿之间并稍微伸出一点,透出一点空气但又略微有些挤压。3.将词语切分成音节。单词是由音节组成的,syllable这个词本身就是由三个音节构成(syl-la-ble)。将手掌平放在下巴下,慢慢说一个单词,下巴碰到你手掌的次数就是音节的个数。你还可以将一个单词按音节拆分成几部分,中间用空隙或短横线填充。注意每个音节拼写至少包含一个元音(a,e,i,o,u,y)。这种方法也许可以帮助你定位到更具体的发音难点上。然后是单词中音节的强弱掌握:同一个拼法,如果重音放置的位置不同,则意义可能发声变化。如present,重音放在前三个字母上,则意义是礼物,放在后四个,则为togiveorshow,并且词性也变了。
2023-09-13 06:45:131

发音训练方法

发音训练方法如下:1、练习发“气泡音”。做打哈欠状,从高到低发“啊”这个音,当发音到最低音区时,就会听到声音如一串气泡冒出来,这就是“气泡音”。“气泡音”是一种很好的开嗓方式。2、练习“饶舌”。闭上嘴唇,把舌尖伸到齿前,顺时针转5周,然后在逆时针转5周。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舌头的力量。3、练习“提、打、挺、松”。“提”就是提笑肌,“打”是指打牙关,“挺”是指挺软腭,“松”是指松下巴。提笑肌,刚开始的时候练习微笑,以后会形成习惯;打牙关,张开嘴让牙关完全打开,坚持一会,会感觉到酸疼,然后保持说话的时候后齿不闭合;挺软腭,感觉就像打哈欠一样,软腭完全被撑起来,并且要一直保持这个状态;松下巴,下巴要完全放松,可以左右摇动下巴来帮助放松。4、练习“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双腿叉开,与肩平行,两手掐腰,吸气呼气,感受到腰部的变化,快吸慢呼,慢吸快呼,反复练习。这样可以练习你的气息。5、练习发声,先发简答的“啊”,短音的“啊”和长音的“啊”,进行5-6次,以进行开嗓练习,然后练词语,比如“山河美丽”、“祖国伟大”来练习调值。6、练习绕口令,特别要强调的是,在练习绕口令的过程中,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一定要把每一个音发饱满。练习绕口令可以采用逐字、逐词、逐句渐进练习。
2023-09-13 06:45:401

发声训练方法

发声训练方法如下: 第一步,练习发“气泡音”。做打哈欠状,从高到低发“啊”这个音,当发音到最低音区时,就会听到声音如一串气泡冒出来,这就是“气泡音”。“气泡音”是一种很好的开嗓方式。 第二步,练习“饶舌”。闭上嘴唇,把舌尖伸到齿前,顺时针转5周,然后在逆时针转5周。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舌头的力量。 第三步,概括为“提、打、挺、松”。“提”就是提笑肌,“打”是指打牙关,“挺”是指挺软腭,“松”是指松下巴。提笑肌,刚开始的时候练习微笑,以后会形成习惯;打牙关,张开嘴让牙关完全打开,坚持一会,会感觉到酸疼。然后保持说话的时候后齿不闭合;挺软腭,感觉就像打哈欠一样,软腭完全被撑起来,并且要一直保持这个状态;松下巴,下巴要完全放松,可以左右摇动下巴来帮助放松。通过练习,可以帮助你打开口腔,练习口腔共鸣。 第四步,练习“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双腿叉开,与肩平行,两手掐腰,吸气呼气,感受到腰部的变化,快吸慢呼,慢吸快呼,反复练习。这样可以练习你的气息。 第五步,接下来是发声,先发简答的“啊”,短音的“啊”和长音的“啊”,进行5-6次,以进行开嗓练习,然后练词语,比如“山河美丽”、“祖国伟大”来练习调值。 第六步,练习绕口令,特别要强调的是,在练习绕口令的过程中,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一定要把每一个音发饱满。练习绕口令可以采用逐字、逐词、逐句渐进练习。练习技巧一、每个字,每个元音始终要保持高位置,共鸣焦点始终集中。这样观众才会感到你唱得不费力。关键在于喉头稳定不动,而不是张大嘴去转换不同的元音。喉头位置不变,可以随意唱出亮音或暗一些的声音,声音的共鸣点总是集中在一点上。二、舌头别凸起,舌头动,声音也会变。舌放平使嘴里的空间更大。三、声音的位置要放在面罩里,就能有共鸣,不要憋在喉咙里,要放出来。有两点要始终做到:第一,喉结放下;第二,横膈膜肌肉有力,支持住声音的稳定。四、无论上行还是下行唱,声音的位置不能变,一定要用连音唱,直到最后的音。横膈膜始终有力的支持着,特别要注意与喉咙都不许动。五、唱歌时胸部始终是扩胸的,嘴要像说话时一样自然。唱弱音、唱强音位置一致,饱满、明亮。当面带微笑唱时,声音位置就高,入了面罩共鸣腔。声音要宽、要圆、要明亮,但不是口腔里做出来的,而是里面打开了喉咙。六、牙关处要打开,声音才能深,就在大牙处嚼着每一个字,这样可以不张大嘴,用里面打开了咬字,声音圆润,各个元音的位置也容易统一。七、你要记住做两件事:打开喉咙、保持声音位置。在低声区,别使劲,象说话一样。 唱高音时不要一到高音嘴一张大就没有了位置。八、嘴不要上下打开太多,别太过分,不要上下的O(竖椭圆嘴形很容易捏紧喉咙!)。主要是里面打开,里面咬字位置高。九、美声学派要求声音唱得非常连贯,每个元音都要在一条线上,线条很纯,呼吸位置也一致。十、打开喉咙,声音进入面罩共鸣处,横膈膜有力量,控制住气息的供应。这三者必须联系起来,共同配合好。唱高音时,一方面声音位置往上,达到面罩共鸣焦点,而另一方面,又要有人体往下坐的感觉,感觉到一种力量向下往胸腔,一直到横膈膜处。十一、练习气息的连贯性,用“1 2 3 4 5”唱a,e,i,o,u.不到万般无奈不换气; 快速唱 1234 5432 1234 5671 2176 54321这条练习,既能联系高低音的声音统一,又能练气。注意唱时喉咙别紧,到高音处别伸头颈。十二、歌唱必须有横膈膜在控制呼吸。无论是任何声部,喉结一定要往下拉。喉结如能往下拉,声音越能往上唱,共鸣焦点越集中。记住,千万别扯着嗓子唱高音。十三、如果一个人唱歌时,声音位置放得对,气息控制正确,对着蜡烛唱,它不会灭。如果灭了,就说明漏气了。声音不能从嘴里出来,不要太敞。
2023-09-13 06:45:561

如何练好声带发音?

第一阶段: 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1)“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2)“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 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 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3)“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4)“托气断音练习”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 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反复4—6次。 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工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支为止,反复练习。 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第二阶段: 气、声、字的练习 戏曲演员尤其京剧演员包括戏曲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要大家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这第三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当中一塌,满盘皆输。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在喊嗓练声中的字、音、气的关系,应是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第三阶段: 吟诗、吟唱练习 把吟诗、吟唱放在第四阶段目的是练习和挖掘“低音宽厚,中音圆润,高音坚韧"的嗓音素质,不盲目拔高、爬高,而是巩固中音、低音,使其音色华美、音质纯正,保住一条好听好用的嗓子,同时锻炼高音的坚韧有弹性。此时的念白练唱都是无伴奏的,演唱更难,要求更高,在第三阶段练,有气、音、字垫底,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来的,嗓音并不疲劳,练习有实效,把握性大。 第四阶段: 弧形气声练习 这是京剧里非常独特的一种发声技巧,它像舞蹈里的弹跳,跳起来蹲下去又弹起来,也像体育里的掷铅球,转起来,缩回来,再掷出去,气息和声音推出形成一条/型,抛物线,拉回来,再抛出去。这类双弧形气、声,如不好好练,极容易出“岔音”,“转”或“呲花”。一般要领是:运好气——托好字(像“汉语拼音”一样分解字音)——抛出去——收——再抛出去,控制好气息、音量,选出最佳音色,一环扣一环,相得益彰。尤其程派吟诵的“容——禀”似断不断、细若游丝、欲断又起至饱满地送到家。归音归韵更是需要努力练习和掌握的。
2023-09-13 06:46:172

发声训练方法有哪些

一、正确发声的基本姿势身体直立,两肩下垂,两眼平视,面部放松(特别指面部及口唇要放松)。两脚前后分开半步。这种站法是为形成两个重心交替使用,以便于气息灵活地走动。二、吸气同时完成的一系列动作上腭提起,下巴放松,喉头站稳,胸腹式混合呼吸,三分保持。不要吸得过满而使呼吸肌肉群失去灵活而使声音僵硬,没有弹性。三、呼气与开始发音呼气是实现正确发声观念的具体体现。也就是真正实现哪里使劲和往哪里使劲的问题。用意念指挥发声生理肌能的调整与配合。呼气时,腹肌用力。胸腔保持站定,声带拉合(保持良好的闭合),提起软腭,声带在意念的反指使下稳定均匀有控制地吹向声门,意想声音集中从某一高点唱出。发音的目的发音练习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须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确地掌握语言的回声,明确汉字语言的结构规律,将歌曲曲调与咬字吐字结合起来练习。练唱时,将每个字按照出声引长归韵的咬字方法,先念几遍,再结合发声练习,以字带声,力求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唱时发元音的着力点,应尽量接近声区的集中点,使三个声区的共鸣得到衔接和灵活调整。
2023-09-13 06:46:541

唱歌发音技巧

唱歌发音技巧   唱歌发音技巧,发音练习的第一步一定要对气息发声有所理解,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平时说话和唱歌的发声系统是有所区分的。那么想要改善唱歌发音有哪些技巧可以改善呢?本文内容为大家分享的是唱歌发音技巧。   唱歌发音技巧1    一、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   发声练习的第一步一定要对气息发声有所理解,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就是平时说话和唱歌的发声系统是有所区分的。简单来讲,正常说话的时候比较少用到胸腹的力,主要靠喉头的震动发声;而唱歌的时候主要发力点在胸腹部位。   举个例子给大家感受一下,试着发出“一”并拉长音,是不是感觉脖子以下没有震动感,主要是喉咙位置在震动?这就是典型的喉咙发声。再试一下发出“哈”并拉长音,是不是感觉震动下移到胸腔部位甚至丹田位置?这就是胸腹发力的感觉。那么这时候两者再结合起来,试着用“哈”的用力方式发出“一”的音,是否会感觉比原先的喉咙发出来的声音更加饱和,更有力度,更有共鸣。很简单,就是因为你使用了正确的发声方式,用胸腹的力量推动气息经过声带发声,气息经过的部位都相当于一个共鸣箱,犹如音箱的效果。   平时多多尝试哈气,培养胸腹发力的感觉,慢慢就会掌握诀窍。    二、稳定喉位   是否有的朋友唱歌会飘,发出来的音似准非准,时准时偏?就是喉位不稳导致的,这种现象在拉长音的时候尤为常见。其次,气息的分配不合理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前面出气太急,后面气息不足,拼命想要通过挤喉咙的方式把音延续,结果就导致喉位的高低发生变化。   如何克服这个现象呢?首先必须要打开喉咙,不能憋着,不然容易疲劳乏力。其次练习初期尽量少拉长音,歌曲的结尾处换成渐弱的方式处理,可以利用麦克风慢拉的小技巧完成。最后还是要在平时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在家没事可以通过元音拉长练习稳定性,“ a, e, i, o, u”相信大家小学都学过吧,这样可以练习到所有口型对应的发声感。    三、运用共鸣   这是对初学者来说比较有难度的一门课程,但是运用好确实有锦上添花的功效,能够让声音更有穿透力,更能打动听众。如果没有专业的培训,就只能够靠自己领悟了。小墨给大家分享一下小技巧,就是找各种唱腔类型的歌手的歌去听,边听边跟着唱就行,小白学这个最快,很容易连歌手的发声特点和共鸣都学过来,只不过学到后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靠哪个部位共鸣,而且有个缺点就是用力的技巧可能有点出入。    四、听唱结合   小墨一直强调听唱不分家。因为两者都是一首歌完成的重要部分,只有多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音准、节拍、共鸣、声线、咬字、感情,这些在唱的过程中很难发现问题所在,所以需要在练习过程中养成录歌回放的好习惯,多听多琢磨。   而且千万不要以为一首歌听熟了就会唱,一首歌听一百遍而不练唱都未必能够唱准,听和唱完全就是两码事,就连天生有绝对音感的周杰伦,他都不能保证只听不唱能学会一首歌。   唱歌发音技巧2    第一阶段   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无论 哪一个声部,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练中声区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大音域,要知道声乐 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要记住“欲速则不达” 的道理。    第二阶段   是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配合训练,练好过渡声区(即换声区的 训练),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第二阶段的练习是关键的一环,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也比 较长,但千万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唱高音,要沉得住气,等这段音域巩固后,再进入高声区 的练习。    第三阶段   即高声区的练习可以在比较巩固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进一步扩大音域, 做较复杂的发声练习,使各声种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这了阶级的练习要特别注意高、中、低三个 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不要发生裂痕和疙瘩,重点是加强头声区的训练,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 从而达到统一声区的目标。这样我们歌唱发声的乐器基本制造完毕,可以唱一般难度较大的歌曲了。   歌唱是一门艺术,要想提高儿童表现歌曲的.能力,应给予他们唱歌技巧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唱歌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    一、唱歌的姿势   正确的唱歌姿势,不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态的表现,而且还关系到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调节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训练时,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做到两眼平视有神,下颌内收,颈直不紧张,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稳定。    二、唱歌中的呼吸   首先是吸气,在做呼吸练习时,先做好正确的演唱姿势,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宽,头自如,眼望远处,从内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满情意,然后,“痛快地叹一口气”使胸部放松,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并与提眉动作配合,很兴奋地以后腰为主,将腰围向外松张,让气自然地,流畅地“流进”使腰、后背都有“气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宽阔的感觉,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觉以上动作。   但呼气时不准过深,否则使胸、腹部僵硬,影响发声的灵活和音高的准确,吸气时不要有声响,反之不仅影响歌唱的艺术效果,还会使吸气不易深沉,影响气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两肋扩张,小腹微收的习惯。    三、发声练习是歌唱发声的一种综合性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唱歌必须以最基本的发声练习开始。   1、做获得气息支点的练习,体会吸与声的配合,利用科学的哼唱方法,体会并调节自己的歌唱共鸣。   2、学会张开嘴巴唱歌,上下齿松开,有下巴松松的“掉下来的感觉”舌尖松松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时,从低到高,母音不断裂连起来唱,口咽腔同时从小到大张开。   4、气息通畅的配合,发出圆润通畅自如的声音。    四、咬字、吐字准确、清晰   发音练习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须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确地掌握语言的回声,明确汉字语言的结构规律,将歌曲曲调与咬字吐字结合起来练习。练唱时,将每个字按照出声引长归韵的咬字方法,先念几遍,再结合发声练习,以字带声,力求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唱时发元音的着力点,应尽量接近声区的集中点,使三个声区的共鸣得到衔接和灵活调整。   歌唱艺术是声音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我们唱好歌曲,不能只讲声音,不讲感情,反之也不行,我们应对歌曲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以及词曲作者、歌曲的时代背景,有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进行适当的处理,把歌曲的艺术形象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2023-09-13 06:47:111

练习发声的方法窍门

1、练习发“气泡音”。做打哈欠状,从高到低发“啊”这个音,当发音到最低音区时,就会听到声音如一串气泡冒出来,这就是“气泡音”。“气泡音”是一种很好的开嗓方式。2、练习“饶舌”。闭上嘴唇,把舌尖伸到齿前,顺时针转5周然后在逆时针转5周。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舌头的力量。3、概括为“提、打、挺、松”。“提”就是提笑肌,“打”是指打牙关,“挺”是指挺软腭,“松”是指松下巴。提笑肌,刚开始的时候练习微笑,以后会形成习惯;打牙关,张开嘴让牙关完全打开,坚持一会,会感觉到酸疼,然后保持说话的时候后齿不闭合;挺软腭,感觉就像打哈欠一样,软腭完全被撑起来,并且要一直保持这个状态;松下巴,下巴要完全放松,可以左右摇动下巴来帮助放松。通过练习,可以帮助你打开口腔,练习口腔共鸣。4、练习“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双腿叉开,与肩平行,两手掐腰,吸气呼气,感受到腰部的变化,快吸慢呼,慢吸快呼,反复练习。这样可以练习你的气息。5、接下来是发声,先发简答的“啊”,短音的“啊”和长音的“啊”,进行5-6次,以进行开嗓练习,然后练词语,比如“山河美丽”、“祖国伟大”来练习调值。6、练习绕口令,特别要强调的是,在练习绕口令的过程中,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一定要把每一个音发饱满。练习绕口令可以采用逐字、逐词、逐句渐进练习。
2023-09-13 06:47:191

唱歌发音练习

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 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 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 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四)“托气断音练习”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 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反复4—6次。 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工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支为止,反复练习。 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第二阶段:气、声、字的练习 戏曲演员尤其京剧演员包括戏曲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要大家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这第三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当中一塌,满盘皆输。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在喊嗓练声中的字、音、气的关系,应是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①唇音练习:(先放慢,放大念一遍逐渐加快到念绕口令) 八一百一标一兵一奔—北一坡一 北一坡一炮一兵一并一排一跑— 炮一兵一怕一把一标一兵一碰一 标一兵一怕一碰一炮一兵一炮一 ②齿音练习(方法同上) 四——是四, 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不要把十四——说——四十, 也不要把四十——说——十四, ③舌音练习(方法同上) 六十六岁刘老六,推着六十, 六只大油篓, 六十六枝垂杨柳, 拴着六十六只大马猴。 ④喉音练习(方法同上) 山前有只虎, 山下有只猴, 虎撵猴,猴斗虎, 虎撵不上猴, 猴也斗不了虎。 ⑤舌音牙音练习(方法同上) 街南来了个瘸子,右手拿着个碟子,左手拿个茄子;街上有个撅子,橛子绊倒了瘸子,右手摔了碟子,左手扔了茄子 ⑥十三道辙字音练习 风(中东)一催(灰堆)一暑(姑苏)一去(一七)一荷(波梭)一花(发花)一谢(乜斜) 秋(由求)一爽(江阳)一云(人辰)一高(遥条)一雁(言前)一自(支思)一来(怀来) 俏(遥条)一佳(发花)一人(人辰)一扭(由求)一捏(乜斜)一出(姑苏)一房(江阳)一来(怀来) 东(中东)一西(一七)一南(言前)一北(灰堆)一坐(波梭) 第三阶段:吟诗、吟唱练习 把吟诗、吟唱放在第四阶段目的是练习和挖掘“低音宽厚,中音圆润,高音坚韧"的嗓音素质,不盲目拔高、爬高,而是巩固中音、低音,使其音色华美、音质纯正,保住一条好听好用的嗓子,同时锻炼高音的坚韧有弹性。此时的念白练唱都是无伴奏的,演唱更难,要求更高,在第三阶段练,有气、音、字垫底,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来的,嗓音并不疲劳,练习有实效,把握性大。 ①吟诗一般选各个行当的定场诗,因为角色刚刚上场,要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并使他们停止议论,安静下来,所以定场诗应是声调较高,不急不慢,是角色自己兴趣志向的自我剖析,韵律性极强,必须好好练,又适合于喊嗓、练声、练习。比如《击鼓骂曹》祢衡的定场诗,“口似悬河语似流,全凭舌尖压诸侯,男儿何得擎天手,自当谈笑觅封侯”;再如《挑华车》中岳飞的定场诗“明亮亮盔甲射人斗牛宫,缥缈缈旌旗遮住太阳红,虎威威排列着明辅上将,雄纠纠胯下驹战马如龙”。在万物苏醒,万象更新的清晨你可以尽情发挥练嗓。 ②吟唱:具有念白吟诵相夹,半唱半念交相辉映的特点,比吟诗更难,其情感更宜抒发,其音律更宜舒展,正好用来喊嗓发声。 半吟半唱如引子,例如,《宇宙锋》赵艳容上半吟(念)“杜鹃枝头泣,(吟唱)血泪暗悲啼。”再如阳平关》曹操(半吟念)“只手(吟唱)独擎天,奇勋已早建,(半吟念)虚名扶汉祚,(吟唱)时势魏将迁”。直接吟唱如《秦琼卖马》“好 汉英雄困天堂,不知何日回故乡”,再如《清风亭》“年纪迈,血气衰,年老无儿绝后代”,“听妈妈高声唤悲哀,想必是为姣儿失却了夫妻恩爱”。 ③京白(普通话)吟诗:为现代戏表演念词而练习,如用吟诗的旋律,念《毛主席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再如念现代戏一些经典道白,“久旱的禾苗逢甘霖,点点记在心”,“千枝万叶一条根,都是受苦人”等,都是喊嗓练声的好素材。传统大段念白及一些贯口练习也可在这一阶段锻炼气息和发声。 第四阶段:弧形气声练习 这是京剧里非常独特的一种发声技巧,它像舞蹈里的弹跳,跳起来蹲下去又弹起来,也像体育里的掷铅球,转起来,缩回来,再掷出去,气息和声音推出形成一条/型,抛物线,拉回来,再抛出去。 如武生:啊/咳/ 老生:马/来/ 花脸:酒/喔啊\来/ 丑:啊/哈/ 青衣:苦/哇/ 容⌒禀/ 这类双弧形气、声,如不好好练,极容易出“岔音”,“转”或“呲花”。一般要领是:运好气——托好字(像“汉语拼音”一样分解字音)——抛出去——收——再抛出去,控制好气息、音量,选出最佳音色,一环扣一环,相得益彰。尤其程派吟诵的“容——禀”似断不断、细若游丝、欲断又起至饱满地送到家。归音归韵更是需要努力练习和掌握的。 第五阶段:爬音阶及高难音练习 “嘎调”、“翻高”、“高腔”是演唱中不可缺少的,我们称其为高难音。在喊嗓练声中练习这路音,注意不可多练,关键是找方法找位置,如果拼命去喊去叫,前面练习的会全部做废,还会伤及嗓子。练习这路音最忌挤、卡、捏、压、强努、硬拼横气。老先生说“如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反呼(使拙劲去喊),惟将此字做狭做细,做锐,做深,则音自高矣……,凡遇高扬之字照上法将气提起送出……则听者已清晰明亮,唱者又不费劲。”这里有窍门,有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摸索,去探求.
2023-09-13 06:47:311

怎样才能练好普通话的发音

每个字按照它的音节声调读准确就行,可以试试,方法很好,多多练习绕口令。
2023-09-13 06:47:4211

普通话常见的发音技巧训练不包括

发音训练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听理解训练)。A.发音器官的启动B.持续发音训练C.音量控制D.鼻音控制训练E.听理解训练答案:E。拓展:普通话练声方法是:练习绕口令、制定训练计划、学会气息控制、掌握训练要领。1、练习绕口令首先绕口令的作用是促使头脑反应应灵活、用气自如、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针对绕口令,学生在绕口令练习中不要过急过快,先要按照普通话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练习应做到速度有慢到快。通过绕口令练习,可以提高口语能力,把握住文字发音音准,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反复进行训练,让自己普通话的发音准确度更高。2、制定训练计划要有计划的进行普通话训练,了解自己的基础,制定合理的计划,规定每天的练习量,以周为单位,在不断训练中查找不足,并不断提升。3、学会气息控制可以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法,慢吸慢呼、快吸慢呼,坚持练习,从字母的发音出发,了解前鼻音和后鼻音,卷舌和翘舌的区别,认真练习,读准每一个字母。4、掌握训练要领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可以读一些报纸上的文章,或者拿出词典,多多进行发音练习,提高发音准度。语言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果大家都说普通话,那么耳濡目染的,你的普通话也会越来越标准,也更能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2023-09-13 06:48:281

普通话怎么练

学好普通话,不能盲目地练习,要注意一定的技巧,才会让你事半功倍。x0dx0a  一、找出普通话和自己方言中的对应规律,加强规律、加强记忆。各种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异较小。语音的差异主要表现有:多数地区平翘舌音不分,n、l不辨、缺少eng、ing、e、uo等韵母,没有轻声以及儿化音乱用,还有多数人的韵母圆唇度不够等,综合这些特点,学员可以自己或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找出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对难点多加练习和记忆,效果会倍增!x0dx0a  二、常听多练,反复练习。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力”或“练耳力”,良好的听力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所以多听是初学者要注重的一个方面。听的素材可以选择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看电视时应注意播音员的口形,可以边听边模仿。也可把普通话标准者的录音和自己的录音的比较,找出差异。加以改进!x0dx0a  三、说:听力好了,就要多动口听力是个前提,说是重点。说好普通话应以字音准确为前提,所以在学员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步骤,否则本末倒置多费气力而仍改不掉语音的错误。下面我具体谈谈: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打好基础,打好了基础等字音比较标准了,可以试着练习有针对性的绕口令,以便提高发音器官的协调的发音的能力。等字音掌握准确了,再演绎作品,多加练习,培养良好的语感。x0dx0a四、要注意在“说”的过程存在的问题x0dx0a1.吐字归音:吐字归音的要求是:字头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字尾完整自如、归音到位、干净利索、趋向干净。其实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所以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出字要求声音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x0dx0a  *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稍闭,闭音稍开”。x0dx0a  *归音收音时要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x0dx0a  尤其是“i、u、n、ng”等做韵母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注意克服韵尾不到位、归音不到位以及调值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轻音、儿化、重中格式以及音调的发音特点。x0dx0a  2.绕口令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绕口令的作用是促使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针对绕口令,学生在绕口令练习中不要过急过快,先要按照普通话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练习应做到速度有慢到快。声音有小到大,段子由易到难。否则不科学的训练导致发音不准、吐字含糊,念的越快错误发音重复的次数越多,离正确的发音标准越远!x0dx0a  3.演绎朗读文章时,一定要停连与重音训练正确表达文章的情感。在读作品时,要注意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也就是一句话里,哪里该停,停多久;哪里是重音,哪里该轻读;一段话中,哪几句该连,那几句不连,哪几句是重点;整个句子的声音形式是升还是降,是强还是弱,是急是缓这些都要细细品味,多多练习;告诉你一个朗读文章的方法:快看快想稳出口、少停多连。
2023-09-13 06:48:512

想学唱歌,如何练习开嗓子?开嗓子的方法是什么?

人发声音要借助嗓子,嗓子就是喉,是重要的发音器官,是下呼吸道的门户,是由软骨构成的支架与声带、室带组成的。声带像两条白色的带子,类似琴弦。发音的时候,气流自肺部呼出冲击声带,再经过喉腔、咽腔、鼻腔及胸腔的共鸣作用,加上唇齿的协调运动配合而发出声音。在发声过程中,声带的张力、长短、厚薄对发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声音是由肺呼出的气体冲击闭合的声带发出的,通过唇、齿、舌形成语言,再通过共鸣腔形成悦耳的声音。声带前端共同固定在甲状软骨的交角处,后方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个披裂软骨上。这两个披裂软骨像门轴一样,带着声带向内、外转动,向内转时声带闭合发出声音,向外转时声带张开进行呼吸。
2023-09-13 06:49:117

怎么把自己说话的声音练得好听有磁性!求大神教!

这个是没办法的!真的没有每个人条件不同
2023-09-13 06:51:073

普通话怎么快速练好

普通话怎么快速练好如下:练好普通话方法有练习绕口令、制定训练计划、学会进行气息控制、掌握训练要领。首先,练习绕口令,提高发音音准。其次,制定训练计划,从基础入手,按时按量完成训练计划。再次,学会气息控制,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法,提供源源不断的气流。最后,掌握训练要领,掌握发音部位,多练习。1、练习绕口令:通过绕口令练习,可以提高口语能力,把握住文字发音音准,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反复进行训练,让自己普通话的发音准确度更高。2、制定训练计划:要有计划的进行普通话训练,了解自己的基础,制定合理的计划,规定每天的练习量,以周为单位,在不断训练中查找不足,并不断提升。3、学会气息控制:可以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法,慢吸慢呼、快吸慢呼,坚持练习,从字母的发音出发,了解前鼻音和后鼻音,卷舌和翘舌的区别,认真练习,读准每一个字母。4、掌握训练要领: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可以读一些报纸上的文章,或者拿出词典,多多进行发音练习,提高发音准度。语言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果大家都说普通话,那么耳濡目染的,你的普通话也会越来越标准,也更能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2023-09-13 06:51:151

如何练好普通话发音?

问题一:怎样才能练好普通话的发音 学好普通话,不能盲目地练习,要注意一定的技巧,才会让你事半功倍。 一、找出普通话和自己方言中的对应规律,加强规律、加强记忆。 各种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异较小。语音的差异主要表现有:多数地区平翘舌音不分,n、l不辨、缺少eng、ing、e、uo等韵母,没有轻声以及儿化音乱用,还有多数人的韵母圆唇度不够等,综合这些特点,学员可以自己或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找出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对难点多加练习和记忆,效果会倍增! 二、 常听多练,反复练习。 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力”或“练耳力”,良好的听力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所以多听是初学者要注重的一个方面。听的素材可以选择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看电视时应注意播音员的口形,可以边听边模仿。也可把普通话标准者的录音和自己的录音的比较,找出差异。加以改进! 三、说:听力好了,就要多动口 听力是个前提,说是重点。说好普通话应以字音准确为前提,所以在学员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步骤,否则本末倒置多费气力而仍改不掉语音的错误。下面我具体谈谈: 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打好基础,打好了基础等字音比较标准了,可以试着练习有针对性的绕口令,以便提高发音器官的协调的发音的能力。等字音掌握准确了,再演绎作品,多加练习,培养良好的语感。 四、要注意在“说”的过程存在的问题1.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的要求是:字头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字尾完整自如、归音到位、干净利索、趋向干净。其实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所以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出字要求声音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 *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稍闭,闭音稍开”。 *归音收音时要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 尤其是“i、u、n、ng”等做韵母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 注意克服韵尾不到位、归音不到位以及调值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轻音、儿化、重中格式以及音调的发音特点。 2.绕口令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绕口令的作用是促使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针对绕口令,学生在绕口令练习中不要过急过快,先要按照普通话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练习应做到速度有慢到快。声音有小到大,段子由易到难。否则不科学的训练导致发音不准、吐字含糊,念的越快错误发音重复的次数越多,离正确的发音标准越远! 3.演绎朗读文章时,一定要停连与重音训练正确表达文章的情感。 在读作品时,要注意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也就是一句话里,哪里该停,停多久;哪里是重音,哪里该轻读;一段话中,哪几句该连,那几句不连,哪几句是重点;整个句子的声音形式是升还是降,是强还是弱,是急是缓这些都要细细品味,多多练习;告诉你一个朗读文章的方法:快看快想稳出口、少停多连。 问题二:怎么可以练好普通话。说准一点 要学好普通话,我综合了以下几点:1.其实,要想学好普通话,首要的是每天坚持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在说的时候注意发现自己的问题。 2.发现自己的方言问题后,需要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这可以请教老师,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同时,每天应注意听一些普通话标准的人的发音,包括听广播和身边普通话说的好的同学。 3.另外,如果有时间,每天应进行一些朗读训练,按古诗词――诗歌――散文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4.首先你要弄清字词的正确拼音,也就是读音,如有些字必须分清前鼻音后鼻音,还有“l、n”这样的鼻音,这样你的普通话的发音才标准。这点你可以多听教材里的录音,听那些标准的发音。 5.然后就是多读了,纯粹是多读,读的多了,熟练了,就行了。有人说跟北方人学发音,其实北方人说的并不是标准的普通话,只是他们的发音更接近普通话而已。举例说,北京话就是。许多人都认为北京人说的就是标准的普通话,其实不然。北京人说话喜欢带“儿”字,就是儿话音,但你听电视里主持人说的标准普通话有带儿话音的吗?没有,所以说,这是不行的。 6.想要讲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多听多读才行!!! 7.如果你是位北方人的话,学习普通话会很容易;若你是个南方人的话,那么就相对比较麻烦,会遇到一些困难或障碍,不过这得视你的语言(普通话)基础怎样了。 8.刚学之时可能会进展较慢,可只要你摸着了窍门,就马上会总结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学起来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到最后那可就一日千里,和原来不会说普通话的你再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毕竟普通话不算难。 总之,普通话学习也是语言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见效。一般只要坚持3―5个月,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有的人还会进步很大。祝愿你能练好普通话! 问题三:如何练习普通话发音 学习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所以首先要提高语音的分辨力。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方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了解了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在正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朗读 、会话练习,逐步运用到实际口头语言中。 步骤/方法 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因为每个汉字都可以用汉语拼音标准准确发音,而汉语拼音的数目是很少,所以必须把这些基本的声母韵母的音发准确了。 多和普通话准的人交流,并让他们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指出,并当场改正。 做到这两点最多一个月就普通话发音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要想学好普通话,首要的是每天坚持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在说的时候注意发现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方言问题后,需要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这可以请教老师,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同时,每天应注意听一些普通话标准的人的发音,包括听广播和身边普通话说的好的同学。 如果有时间,每天应进行一些朗读训练,按古诗词――诗歌――散文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总之,普通话学习也是语言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见效。一般只要坚持3―5个月,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有的人还会进步很大。祝愿你能练好普通话! 5 前提准备要求你要弄清字词的正确拼音,也就是读音,如有些字必须分清前鼻音后鼻音,还有“l、n”这样的鼻音,这样你的普通话的发音才标准。这点你可以多听教材里的录音,听那些标准的发音。然后就是多读了,纯粹是多读,读的多了,熟练了,就行了。 END 注意事项 一言以蔽之,想要学好普通话就得多听多读才行 问题四:怎么很快学会普通话? 我认为学习普通话并不难, 下几点要求来做就一定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1.克服心理障碍 普通话并不难学,难的是对心理状态的调整和改善。许多人在学习普通话时害怕自己因生硬别扭的发音出丑,或是畏惧长时间训练的困难,这些心理障碍常常使学习进步缓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调节我们的心理状态,放下心理包袱,大胆地开口讲。任何学习都有一个从拙笨到熟练的过程,学习普通话也不例外,要尽早达到熟练程度,只有下苦功夫克 服困难,战胜畏惧心理,才能成为学习中的胜利者。反之,如果在学习中过分顾及面子,不敢坦然面对自己的发音缺陷,更不能以顽强的意志和艰苦的努力去克服,改善它,一味的退避畏缩,其结果不仅使自己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而且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加重今后学习和生活的负担。总之,调整好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是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前提。 2.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克服本地方言环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为自己创造一个有利的普通话环境。要做好这一点的关键在于主观认识的加强。如果我们有了学好普通话的迫切要求,自然就容易对普通话产生特别的兴趣和高度的自觉性,自觉寻找各种可以接触普通话的机会,对普通话学习的强烈愿望还可以促使自己自觉地运用普通话进行阅读和思维,这样做会有力的促进普通话口语表达。 3.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们学习普通话的目的是能听,能说标准的普通话。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多年对方言的听说习惯,建立一种全新的听说能力,这并非一朝一夕的易事。一方面我们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老老实实地学习;另一方面也应该地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例如:我们河南地区的方言的调值和普通话的调值就有很大的差别,在普通话中调值55阴平 的字在河南方言调值却是24;普通话中调值为35阳平的字在河南方言中调值却是42,等等不 一而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找出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发音训练,找出普通话和方言的 对应规律来巧学巧记,使我们的学习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总之,学习普通话是一种长期而艰苦的活动,我们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到“耳到”“ 口到”“心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问题五:怎样练好标准的普通话我的口音太重了 叫你一个方法,打开手机录音,找一本作文进行念。录好后可以播放听一下,你就能听出你的发音准不准。如果觉得不好可以删了,重新在录音,以此联系,很管用的。 我是蒙古族,汉语对我来说就像外语,刚开始学起来很难,不过现在我都已经很标准了,基本上别人听不出来。相信你也会做到的。加油 这样可以么? 问题六:怎样短时间内,练好普通话里面前后鼻音的正确发音? 分清前后鼻音其实很简单,只要分清二者发音部位即可,其中,主要是舌的位置。 前鼻音:发音时舌尖往前伸,顶在上齿背,保持这个姿势,就能发准前鼻音。 后鼻音:发音时,整个舌面往后缩(注意不要卷舌),保持这个姿势,怎么读都是后鼻音。 这样说吧,最简单,发前鼻音舌头往前顶,发后鼻音舌头往后缩。 请采纳!! 问题七:如何才能快速练好普通话 我的普通话是这么练的,只用了两个月: 按照新华字典的汉字目录一个一个字的读、大声的读,并一边看着镜子注意自己的口型~特别是有些方言比较重的字,一定要多读,注意发音时的口型~然后再找本普通话测试的书从头到尾读几遍,就差不多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开口跟别人讲普通话~ 问题八:如何能快速学好普通话? 普通话并不难学。但是有许多上海人就是学不好。学了许多年,说起普通话总是发音不标准,原来是我们从小所说的方音在作怪。普通话发音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而我们上海人从小所说的却是上海话。上海话属于“吴方言”。这种方言的发音跟北京语音有一些地方不同。受到吴方言的影响,我们的普通话发音就难免“不地道”了。这些“不地道”的地方,就形成了“上海腔”。所以要学习标准、地道的普通话发音,我们就一定要摆脱上海话发音的影响。 要想克服方言影响,当然先得知道上海话发音跟普通话发音主要有哪些不同。其实上海人要想学好普通话,在发音方面只要掌握下面三个要领就可以了。 第一个要领是学会“翘舌音”。在普通话里,有许多字音发音的时候舌尖是往里面缩的,听起来声音很柔和,这就是声母zh、ch、sh。但是上海话里面没有这一组声母。上海人说话的时候,碰到这些字就发成类似的“平舌音”声母z、c、s。虽然听起来差不多,可是“平舌音”发音的时候舌尖平伸,并且有时候会碰到上面的牙齿,发出丝丝声,听上去就远不如“翘舌音”好听了。 更重要的是,发音不标准还会叫人误会你的意思。例如上海人常常把“吃(c师)饭”说成“ci(粢)饭”,其实“chi饭”是一日三餐,而“d饭”却成了糯米饭包油条的早点了。 我们看看“常用词语100个”:从“制止”到“赏识”,每一个音节声母都是“翘舌音”;从“制造”到“成材”,每个词语都由一个翘舌音和一个平舌音组成,是“翘”+“平”的格式;从“自主”到“私事”,则是“平”+“翘”的组合。我们用三个词语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制止”是“翘”+“翘”的格式。这两个字声母都是“zh”。“制造”是“翘”+“平”的格式:前一个音节声母是“zh”,后一个音节声母是“z”。“自主”是“平”+“翘”的格式: 前一个音节声母是“z”,后一个音节声母是“zh”。如果我们把“制”的声母说成了“平舌音”,那“制造”就变成了“自造”;如果把“自”的声母说成了翘舌音,那“自主”就变成了“至嘱”。完全是别的意思了。 我们可以利用“常用词语100个”中的三种组合方式来练习平翘舌音的发音。 第二个要领是嘴唇活动要积极。这是发准“复韵母”的关键。普通话里有大量的复韵母,上海话里的复韵母没有那么多,特别是普通话里有很多复韵母发音时嘴唇活动要从大到小,例如“ai、ei、ao、ou”等,但是在上海话里就没有这样发音的复韵母。所以,上海人发这样的复韵母往往出现嘴唇活动不积极的现象,听起来就是“发音不到位”。由于发音不到位,就会使得原来有很大差别的韵母变成差不多的音,以致造成意思的混淆。 我们看看“常用词语100个”中从“哀求”到“有些”的词语,它们的韵母都是复韵母。我们用“好多”为例来说明一下:“好” 的韵母是复韵母“ao”,发音时,嘴唇从大到小;“多”的韵母是“uo”,发音时嘴唇从小到大。但是在上海话里这两个音节的韵母都不是复韵母而是单韵母,发音时嘴唇不需要变化;受到上海话的影响,许多人在说普通话时嘴唇活动也就不积极。把“好多”说得像“虎都”,本来区别很大的两个韵母几乎变得完全一样了。 这种“发音不到位”的状况还表现为在发音时丢掉了一些不应该丢掉的东西。例如“对待”的“对”里有一个“u”的音,但是许多上海人因为上海话里面没有这个音,在说普通话肘也丢掉了“u”,把“对待”说得好像“待待”。 学习发好复韵母的关键是嘴唇不要“偷懒”。我们可以利用“常用词语100个”从“哀求”到“有些”的词语来反复练习。 第三个要领是分清前后鼻音。普......>> 问题九:怎样学好普通话? 首先你要弄清字词的正确拼音,也就是读音,如有些字必须分清前鼻音后鼻音,还有“l、n”这样的鼻音,这样你的普通话的发音才标准。这点你可以多听教材里的录音,听那些标准的发音。然后就是多读了,纯粹是多读,读的多了,熟练了,就行了。有人说跟北方人学发音,其实北方人说的并不是标准的普通话,只是他们的发音更接近普通话而已。举例说,北京话就是。许多人都认为北京人说的就是标准的普通话,其实不然。北京人说话喜欢带“儿”字,就是儿话音,但你听电视里主持人说的标准普通话有带儿话音的吗?没有,所以说,这是不行的。但他还说要注意央视的新闻联播,这倒是对的,因为央视的主持人说的都是标准的普通话。 总之,想要讲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多听多读才行!!! 要想学好普通话,首要的是每天坚持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在说的时候注意发现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方言问题后,需要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这可以请教老师,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同时,每天应注意听一些普通话标准的人的发音,包括听广播和身边普通话说的好的同学。另外,如果有时间,每天应进行一些朗读训练,按古诗词――诗歌――散文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总之,普通话学习也是语言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见效。一般只要坚持3―5个月,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有的人还会进步很大。祝愿你能练好普通话!
2023-09-13 06:51:371

唱歌怎样发声

唱歌发声的方式:1、做获得气息支点的练习,体会吸与声的配合,利用科学的哼唱方法,体会并调节自己的歌唱共鸣。2、学会张开嘴巴唱歌,上下齿松开,有下巴松松的“掉下来的感觉”舌尖松松地抵下牙。3、唱八度音程时,从低到高,母音不断裂连起来唱,口咽腔同时从小到大张开。4、气息通畅的配合,发出圆润通畅自如的声音。5、咬字、吐字准确、清晰。1、发音练习的目: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须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确地掌握语言的回声,明确汉字语言的结构规律,将歌曲曲调与咬字吐字结合起来练习。练唱时,将每个字按照出声引长归韵的咬字方法,先念几遍,再结合发声练习,以字带声,力求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唱时发元音的着力点,应尽量接近声区的集中点,使三个声区的共鸣得到衔接和灵活调整。2、保护嗓子的小贴士:1、冬天注意保暖,夏天少喝冰冻的饮料,多喝一些清热去火的茶更好。2、避免长时间讲话后吃辛辣食物,吃冰棒和喝冰镇饮料。因为长时间用嗓会造成声带疲惫红肿,刺激性的食物会加重症状。3、避免在大量用声前吃甜食,甜食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转化的负担,胃肠负担加重,就会将其转化成痰浊。尤其是感冒发烧和嗓子发炎期间,更忌甜食,宜饮食清淡;这时候声带组织非常的娇嫩,也需要尽量少说话。4、不要过多地清嗓子。我们清嗓子的时候气流会猛烈地震动声带,从而损伤声带,此时最好小口饮水润嗓。如果嗓子长时间感觉不适,必须不停地清嗓子,就去医院检查一下,也许是过敏、感冒或其他咽喉疾病的原因。5、淡盐水漱口可以减少咽喉炎及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早上、饭后及睡前用淡盐水漱口。
2023-09-13 06:52:011

怎么样用丹田发声?

把嗓子割了
2023-09-13 06:52:395

F怎么发音练习

F单音的话一般都是咬唇的。咬着下唇发出声音的话会好听些
2023-09-13 06:53:051

如何练习发卷舌音?

卷舌音是悦耳动听的音,一口清楚的卷舌音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如果不会发卷舌音,不但声音单调,而且容易造成意思混淆。zh、ch、sh、r、er,都是卷舌音,发音过程比较复杂。您可依下法教孩子学发卷舌音:   用筷子、压舌板等,轻轻地把孩子的舌尖往上抬,让他体会舌尖如何上翘。   初步掌握后,将其手背紧贴您的喉咙处,使其感受声带振动,学发卷舌元音“er"。   待孩子能熟练地将舌头上翘后,您要和孩子一起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让孩子学会舌头顶住硬腭,自觉熟练后,再练习发zh、ch、sh、r。   用大拇指紧贴上齿背和齿龈,指甲向着口腔内部,练习发zh、ch、sh、ro如果发音时,大拇指的指甲不会被沾湿,则证明孩子已会发“舌尖硬腭音”了。之后,逐步独立发出上述各音。使用此法,一定要保证孩子手指的清洁。   一段时间之后,结合er音做如下的练习:er--ch;er--zh;er-sh;er-r;熟练以后,去掉er,直至独立正确发出zh、ch、sh、r为止。
2023-09-13 06:53:192

发声训练方法 气息 语言

发声训练方法如下:第一步,练习发“气泡音”。做打哈欠状,从高到低发“啊”这个音,当发音到最低音区时,就会听到声音如一串气泡冒出来,这就是“气泡音”。“气泡音”是一种很好的开嗓方式。第二步,练习“饶舌”。闭上嘴唇,把舌尖伸到齿前,顺时针转5周,然后在逆时针转5周。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舌头的力量。第三步,概括为“提、打、挺、松”。“提”就是提笑肌,“打”是指打牙关,“挺”是指挺软腭,“松”是指松下巴。提笑肌,刚开始的时候练习微笑,以后会形成习惯;打牙关,张开嘴让牙关完全打开,坚持一会,会感觉到酸疼。然后保持说话的时候后齿不闭合;挺软腭,感觉就像打哈欠一样,软腭完全被撑起来,并且要一直保持这个状态;松下巴,下巴要完全放松,可以左右摇动下巴来帮助放松。通过练习,可以帮助你打开口腔,练习口腔共鸣。第四步,练习“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双腿叉开,与肩平行,两手掐腰,吸气呼气,感受到腰部的变化,快吸慢呼,慢吸快呼,反复练习。这样可以练习你的气息。第五步,接下来是发声,先发简答的“啊”,短音的“啊”和长音的“啊”,进行5-6次,以进行开嗓练习,然后练词语,比如“山河美丽”、“祖国伟大”来练习调值。第六步,练习绕口令,特别要强调的是,在练习绕口令的过程中,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一定要把每一个音发饱满。练习绕口令可以采用逐字、逐词、逐句渐进练习。
2023-09-13 06:53:371

怎么才能像学中文一样的学日语呢?

这样会很难,干什么都是有个过程的
2023-09-13 06:54:542

普通话发音不标准怎么练?

多看新闻联播与报纸,学习标准的发音;积极倾听与学习,减少地方方言的出现;“自言自语”,反复练习同样的内容;
2023-09-13 06:55:053

发音不清楚怎么训练?

发音不清楚首先要找到原因,根据具体的原因和表现制定训练方案。造成发音不清楚的原因有很多:病理因素有先天腭裂、听力障碍、脑疾病或损伤等等。非病理因素主要是发音器官的功能问题。实际上无论是否病理因素大多造成的是发音器官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解决病理问题、进行语音矫正是大方向。
2023-09-13 06:55:163

男生如何练习唱歌?

歌唱是培养美育的一种有效手段,而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许多学生的音色富有“个性”,同时他们又缺乏声音优美的标准的概念。未经训练的学生不会采用头腔共鸣、高位轻声的唱法,音到了高音区会出现撕声力竭的叫喊,好像不如此唱就不能表达内心的感情,其实这是违背歌唱的特点和规律的。还有许多人有很强的歌唱愿望,但他们都为自己“窜”不上去的低嗓音和难听的音色而“临阵脱逃”。其实,歌唱的能力是可以后天改造的。大家知道,许多乐器的演奏都离不开三个基本的要素:即动力、发音体、共鸣。就以二胡为例:运弓是演奏的动力,琴弦是二胡的发音体,而琴筒是二胡的共鸣腔体,而歌唱有别于器乐演奏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歌唱以人体自身为乐器。古往今来,声乐教师训练学生发声技巧都围绕这三个要素展开进行的。在我的歌唱训练中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的:ue004一、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气息支持ue004帕瓦诺蒂说过:掌握不好呼吸,就没法唱出好听的声音,甚至会毁坏嗓子。可见,要学生学会歌唱的方法,首先要学会正确的呼吸。ue004呼吸是人的本能,为的是吐故纳新、生命的需要,而歌唱的呼吸是为了气息更饱满、声音更有威力和表现力。歌唱时的吸气量比生活中的自然吸气量多,学生往往由于“贪心”吸得脸红脖子粗,这相反造成发声器的僵硬,气息难以控制。呼吸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唱一个乐句比讲一句话的时间长得多,又有音高上的严格要求,歌唱需要比讲话有更多、更长的气息支持,如果靠学生习惯的较浅的呼吸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吸气应双肩放松、胸脯自然挺起,精神振作而上身放松,随着口鼻的开启气息很自然地流进扩张的胸腔,这使人为地下降横隔膜。横隔膜的运动是呼吸的原动力,我通常让学生两手插腰来感觉横隔膜的运动在改变胸腔的上下径,乃至上腹和后腹部位舒展外张,如果横隔膜的持续下降至小腹膨胀,学生就达到了常人所说的“小肚子一鼓,气流丹田”了。如果学生学会了这样吸气,他们的气息是深而多的。而呼气是主动又有控制的,这就需要气息的支持,也就是需要向内下吸的保持力量和向上向外呼的支持力量,而向上呼的支持力量大于向下吸的保持力量,这时小腹就明显地内收,好象“吸中有呼,呼中有吸”,努力将气息控制在腹部周围,避免上浮,同时放松肩膀、胸部及膀子周围的肌肉,以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如果控制好了气息就会感觉有一股风样的气流圈从腹部到头在连续不断地滚动。ue004通常,理解了呼吸的过程和作用而又缺少实际的训练,于是每次临睡前躺在床上平静地练习呼吸。因为人躺着呼吸时,身体是放松的,心情是平静的,手轻按腹部就能感觉到呼吸运动而造成的小腹高低、上下的明显变化。我常要求学习者坚持睡前练习呼吸运动,练累了也很快就睡着了。通过学生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下练习,他们有了歌唱呼吸的正确方法,当他们站着的时候气息运动就会逐渐产生流动感,也就有了声音圆润的最初感觉。然后,练习发“sol”这个长音,让学生尽量唱得长一些,哪怕多坚持0.1秒都可以,从而加强横隔膜得锻炼,体会呼吸的支持。也可以一口气唱喜欢的歌曲,唱到气息无法支持为止。总之,呼吸是一种技能,又是艺术表现的手段,正确的歌唱发声一定要包含正确的呼吸方法。而在歌唱训练中,呼吸应随着的音的高低强弱的变化而变化,随乐句的长短和分句进行调节,随情绪的变化而或激动或柔美。ue004二、要求打开喉咙ue004意大利有句话:你把气吸好了,打开喉咙就唱。有些学生在唱歌时声音出不来,有的喉音较重,唱了不久嗓子就疼,有的人唱到高音区近似于喊叫而声音发抖、刺耳,原因就在于没有打开喉咙。ue0041.打开喉咙的一个重要的外观标志是喉结下沉。人的声带长在喉的甲状软骨中,也就是喉结内。男生的喉结随发育而明显,女生的喉结在外观上看不出来但并非不存在。无论是男是女,歌唱时的喉结一定要往下拉,这一点十分重要。而有的人为了努力使喉结下降就用力压舌根、拉下巴,造成紧张的状况是不利于发声的。正确的做法是舌面平伸、自在,体会打哈欠、大笑或大哭的感觉。我告诉学生按打哈欠时的喉结位置去发音,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途径,并指出歌唱时应该保持这样的状态。也不妨让学生把头往后仰来发声,喉结就下降了,这样唱出来的声音是松弛、自然的,但也是空洞、没位置的,可这是体会打开喉咙的好办法,并指出歌唱时一定要把头恢复到正常状态。当一个人喉咙打开时,喉咙会向四周扩张,喉结和喉的底部感觉是向下拉而又沉稳的,这时的鼻咽、口咽和喉咽都处于兴奋的扩张状态,牙关也是张开的,也就是说喉、口、鼻、咽腔形成了一个适合发声共鸣的管道。2.在实践中,我认为u和i这两个元音相结合练习打开喉咙效果较好。因为发u元音时,喉位最低,声音最通,这是u元音强迫内部力量来打开喉咙的作用。i元音较其它几个元音对声带的要求最强,在练习i元音时,声带承受的压力也较大,练习时间就不能太长,所以把i、u结合起来练既拉紧了声带又稳住了喉头。练习中必须注意i和u的共鸣位置统一,不让u的位置掉在i的下面,因为i容易进入鼻腔,u容易暗淡沉闷。如:2/4 12 34 | 54 32 |12 34 |54 32 |1 - || u i u i u当初步学会了打开喉咙的方法,就应在歌曲的教学中让注意每一个字的发音。比如,《啊,老师妈妈》一歌,第一句的歌词是“我爱老师,我爱妈妈”,这些字的母音是“o ai ao I a” ,发这些音也得稳住喉头。这样,气息才能更畅通地运行,声音也自然会丰满、圆润了。三、努力有充分的面罩共鸣有位歌唱家说当他舞台上感觉自己的声音在头部有鸣响时就情绪稳定、感觉一切正常了。所以,对打开喉咙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就要拉紧声带打开喉咙去追求共鸣了。ue004各种乐器都有各自的共鸣腔体,才能使声音扩大和美化。例如小号、军号饱满又传达致远,就是由于喇叭共鸣的作用。初当歌唱的同学,往往自然声区较好,但声音位置低,唱高音困难。而歌唱的发声必须采用高位置头声的训练方法,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无论唱高声区还是低声区都应该从头声的训练方法来唱歌,以追求面罩上的共鸣。所谓面罩,就是上口盖上面的所有腔体:鼻窦、额窦、上额窦及额首。如果取得了较好的面罩振动,也就说明这是一种好的发声方法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检验发声方法的途径之一。如果喉咙是完全打开的,横隔膜是深呼吸下沉的,又取得了良好的面罩共鸣,声音就会松弛、宽厚、通畅、明亮。1.高位置的面罩共鸣,需要找到“声门适度感。”声门是声带闭合的间隙,所谓“声门适度感"就是歌唱时声带的适度闭合。闭得太紧,气息就不通畅,而且声带上容易挂着喉咙肌肉的力量。反之,如果闭合无力,声门就会漏气,声音也必然空洞无力。须强调指出的是要让学生“找气不找劲”,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肌肉运动,感觉上自己的嗓子周围和下巴也都是松弛的,没有任何多余的劲,声音听起来也就清澈、连贯、优美,这就说明声门适度了。当有了良好的呼吸动力支持和通畅的共鸣空间,再有了声门的适度感,声音就会再进入面罩以后有一种光泽闪亮的高泛音,如薄薄的蝉翼悬挂再头腔鸣响,余音绕梁。ue0042.多练“哼鸣”练习。面罩共鸣实际上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打开鼻咽腔的产物。所以我很重视学生的哼鸣练习。哼鸣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作,有人高兴时会哼小调,不满不服气时会用一声“哼”。这可简单,但歌唱中的哼鸣要求喉咙不要捏,要打开,喉结放在最低位置上,笑肌要提起,自然地面带微笑状,而且把“哼”的感觉贴在叹气的深呼吸支持之上,否则哼不到面罩里,晕乎乎的让学生体会一下擤鼻涕的感觉。这时的横隔膜是有力的支持者,全身要畅通,尤其是肩、胸部位要放松,胸口不要想着劲,向下叹着哼。在检验哼鸣方法正确与否时,可看学生的嘴巴是否能自由动作而又不影响发声,如张嘴闭嘴哼一个样,音色不变,说明学生基本掌握了,训练发声时,我常采用“m、n”带出元音,这种办法可让学生先找到鼻音在找面罩共鸣。如:ue00454 3 2 | 1 - ||Hm( ma.me.mi mo mu )这是一条较好的哼鸣练习,中声区先练,再向两头扩展,最好放在每次练声前做,可用半音模进进行。从上往下唱比较有利于放松,比较容易使声音进入面罩共鸣。可启发学生“闻花香似地打开嗅觉区""微笑抬起面颊及打哈欠似的口腔动作”。而“ma、me、mi、mo、mu”的练声可先“念”后唱,抬起软腭,充分张开喉咙,进行“念”,确保高位置的头声,初练时不妨让上下唇轻含大拇指(牙齿不能咬住大拇指),训练两三遍之后放下拇指又保持含拇指的感觉。这样的声音较轻,但并非是松垮无力的。在Hm音哼会之后,以哼带“念”入“唱”,不妨让学生双手触摸横隔膜,感受横隔膜的向下低沉支持和位置高而“竖"的声音,再试一下du音练习。du音能让学生体会横隔肌的支持,然后再练一下就容易让学生感受到追求共鸣不得忽略气息支持。4/4 5 5 5 5|5 -- -du4/4 5 5 5 5|5 -- - a e i o u3、模仿小声哭泣,体会面罩共鸣。ue004我们在电视里常常看到歌唱家廖昌永唱歌,我在听他的歌时觉得他的声音好象离喉咙很远,完全超脱了。其实,当他掌握了面罩共鸣的唱法,声音才具有高位置、高泛音、穿透力。初学歌唱者不可能有他那样高亮的共鸣,但可以从最初的模仿小声哭泣来感觉。大家逐磨一下,人在哭泣的时候声音为什么会变宽、变暗?其实,当人在无意中打开了喉咙,喉结位置低而舌根一点也不下压,上腭也“兴奋”地抬起,而横膈膜的动作变化幅度也大了。当然,模仿小声哭泣是一种体会共鸣的感觉,不能让学生带着哭腔进入歌声,而要诱导学生在发音实践中把握哭泣时的发声状态。4、以鼻尖为界限,分清“1号位置”和“2号位置”。歌唱的共鸣也许很难让学生理解,我就告诉学生鼻尖以上是“1号位置”,鼻尖以下是2号位置,如果声音掉在鼻尖以下就缺乏共鸣而象平时讲话一样“白”了。于是我自己把歌唱中的歌词用1号位置和2号区分着朗诵和唱,强调1号位置是统一母音的形成部位,即母音主要在大牙、舌根、软腭、后咽壁之间形成,不能随意的象语文老师领读那样把“i”“e”位置靠前,“a”的位置靠后,“o”“u”的位置再靠后,而是把每一个母音都推到1号位置。可以说学生的读字比唱词的声音更重要,因为扎实的读字是正确发声的基础。学生会“读”了再去模仿老师的1号位置歌唱,渐渐地学生掌握歌唱的共鸣,懂得了歌唱必须寻求1号位置才能取得声音的和谐统一。英国声乐家金·帕默尔说:唱歌必须自然地进行,美好声音的产生就在于充分发挥乐器的美和经过严格的训练。唱歌是创造乐器的过程,老师教学生其实是制造一个歌唱的发声乐器并去演奏这个乐器。学生没有天生具备乐器所具有的音域、音色、音量。老师就要耗时间费精力去正确传授,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歌唱发声习惯,并长期坚持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发声,使学生发声系统的各器官肌肉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看似十分单调的发声练习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声乐发声技巧。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理条件和接受能力去因材施教,探究适合不同个体发展的捷径,真正让学生掌握有气息支持、打开喉咙、高位置的歌唱。这样,歌唱中的音质、表现力等其他问题就容易进一步教学了。
2023-09-13 06:5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