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了解查询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方向!及发展的前景

2023-10-08 19:09:25
共3条回复
CarieVinne

  中 国 旅 游 业 概 况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从国家政策引导上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1978年转换机制,旅游业开始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

  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

  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

  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七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继续发展,国内旅游有较大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九五”计划时期,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2001年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国的旅游业是在困难中继续前进,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是整体回升,四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10%。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4%,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中国旅游涉外饭店11000家,其中,已评定星级饭店8018家;各类旅行社超过1000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00多家;中国旅游业固定资产值达7000亿元,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26万个;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98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980万人;共有开办旅游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万人。

  总之,我国旅游业借改革开放之力,2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分析

  1、发展机遇

  首先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再上新台阶。21世纪前10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仍将保持7%以上,综合国力将进一步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推动旅游业发展。

  其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十几亿人民将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旅游需求必然会随之不断增长,旅游消费成为小康的标志和特征之一。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就是在这种小康水平下,已经形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发展最快的出国旅游客源市场。

  第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西部不少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形成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极。

  第四,加入WTO以后,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将促进国际商务旅游的增长。

  第五,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国。美国“9.11”事件和美伊战争爆发导致全世界旅游下滑,但因为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反而强化了中国作为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第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杭州成功申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大会以及2003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将首次在北京召开,表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前景分析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供需双向互动作用下,中国旅游业前景辉煌。

  (1)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将推动国内旅游需求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常2002年,相当于13个中国人里面就有8人进行了一次旅游。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发展,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5年的49.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7%和46.2%的水平。住房、购车、通讯等消费将逐渐得到满足,而作为精神和物质结合的旅游需求,则会反复产生。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成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按每人每年出游两次计算,届时的国内旅游人数可高达30亿人次左右。

  (2)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矗

  (3)从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

  按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国海外旅游人数将超过21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以上。国内旅游将达到29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20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旅游业总产出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左右。国内外学者一致看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包括世界旅游组织(WTO)在内的权威性组织均认定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首位旅游目的地国(见表2)。世界旅游理事会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三、与国际旅游市场的差距

  尽管中国旅游产业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与国际旅游市场荏苒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现在软件上,不仅是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有差距,还有营销体系、政策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

  举个例子,目前全球已经有49家知名饭店进入中国大陆,但是我们还没有一个品牌到境外管理或建设一个像样的星级酒店,这就是差距!” 在通往世界旅游强国的道路上中国依然有一段路要走。现时期的中国旅游业应该着手改进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营销体系,改善环境,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体系,这都需要政府、组织、以及公民的共同努力,另外还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包括高级、中级、初级管理人员以及普通服务人员。

  四、旅游市场的经济效益分析

  据法国旅游业协会主席菲利普u2022邦贝尔热分析:“43%的旅馆、咖啡店和饭店的收益,同旅游直接有关;航空运输收益的42%同旅游有关,铁路运输收益的23%、汽车的12%、农业的8%、建筑业的6%同旅游业有关。”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要有吃、有住、进得来,出得去,有物可购,有处去乐。因此,旅游的发展,必然不断带动与这要素直接相关的饮食、建筑、交通、邮电通讯、园林、商业、轻纺、保险等行业的发展。

  据澳大利亚官方统计,旅游业涉及29个经济部门中的108个行业。仅以建筑业为例,十多年前,住店难在我国许多城市是普遍现象,那时人们在外有个地方住就算不错,有的甚至在车站过夜。但短短十几年,到1998年底我国已有各类旅店21万家,涉外饭店约4000家,星级饭店2000多家,其中五星级45家,四星级117家,三星级近1000多家,二星级和一星级1000多家。游客住的地方数量多,档次全,再已不是原来的情景了。期间建筑业获得的发展可以想象。

  美国夏威夷的瓦胡岛,开发前是一片荒凉的海滩,五十年代为旅游区后,建成的旅游、商业街,密布小岛。目前,该岛已成为年接待世界旅游者约400万人次的世界著名旅游区。建筑业的发展,又带动与之相配套的水、电、煤气、暧气、通讯等行业,饭店内的装饰、家俱、餐饮、卫生用品等等,工业及所需的农产品的生产自然也相应地发展起来,其连锁效应是巨大的。

  游客每到一地总要买些纪念品、土特产等带回去。即旅游要素中的“购”,旅游对商品的需求带动了工艺品、纪念品及有民族特色的产品的生产与开发。据测算一位旅客在异国旅行购物所花费用一般约全部旅费的1/2。旅游业的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一业兴百业旺”。

  除了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外,旅游业还可以增加社会就业机会。由于旅游业促进了许多行业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就业机会增多。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它不但能直接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能间接地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按国际的习惯测算,旅游业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人员比例大约为1:5。每增加旅游业的一间客房,可以直接提供0.75的就业机会,并间接地为2.5人在有关部门(饭店、商业、交通业)提供就业机会。目前,我市直接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人数已达3万之多,间接的达2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旅游经济还具有扶贫功能,旅游业是见效快、永久性的扶贫开发项目。从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旅游业发展的速度,远远快于各种产业发展的速度。旅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成为一个产业的,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就迅速发展成世界第一大产业。这种发展速度,是任何一个产业都难以比拟的。邻近我们国家的新加坡和泰国,经过不到20年的苦心经营,就发展成为亚洲的旅游强国,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旅游点,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热起来的。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四川的九寨沟,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龙宫,从开发、宣传到变成热点,都只有几年的时间。广西的北海更快,仅两、三年就热起来了,1992年游客已达150万人。较小的旅游点如龙胜的一个温泉,一片梯田;融水的一段贝江,开发一、两年就分别引来了十余万游客。由于人们旅游欲望的强烈,信息传递的现代化和交通工具的发达,所开发的旅游区只要有独特的景观和丰富的内容,能满足人们要求,并把宣传工作做到五洲四海,千家万户,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见成效,并且变成永久性的财源。因此,旅游业是短、平、快,永久性的扶贫开发项目。

  旅游业对环境无害,还能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被世界各国誉为“无烟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奥运会的带动下,中国旅游业依然处在发展的快车道上,而且正在走向世界。近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问题也依然存在,除了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外,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品牌形象,打造自己特色。期待中国的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黑桃云

中 国 旅 游 业 概 况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从国家政策引导上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1978年转换机制,旅游业开始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

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

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

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七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继续发展,国内旅游有较大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九五”计划时期,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2001年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国的旅游业是在困难中继续前进,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是整体回升,四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10%。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4%,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中国旅游涉外饭店11000家,其中,已评定星级饭店8018家;各类旅行社超过1000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00多家;中国旅游业固定资产值达7000亿元,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26万个;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98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980万人;共有开办旅游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万人。

总之,我国旅游业借改革开放之力,2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分析

1、发展机遇

首先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再上新台阶。21世纪前10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仍将保持7%以上,综合国力将进一步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推动旅游业发展。

其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十几亿人民将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旅游需求必然会随之不断增长,旅游消费成为小康的标志和特征之一。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就是在这种小康水平下,已经形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发展最快的出国旅游客源市场。

第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西部不少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形成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极。

第四,加入WTO以后,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将促进国际商务旅游的增长。

第五,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国。美国“9.11”事件和美伊战争爆发导致全世界旅游下滑,但因为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反而强化了中国作为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第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杭州成功申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大会以及2003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将首次在北京召开,表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前景分析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供需双向互动作用下,中国旅游业前景辉煌。

(1)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将推动国内旅游需求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常2002年,相当于13个中国人里面就有8人进行了一次旅游。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发展,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5年的49.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7%和46.2%的水平。住房、购车、通讯等消费将逐渐得到满足,而作为精神和物质结合的旅游需求,则会反复产生。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成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按每人每年出游两次计算,届时的国内旅游人数可高达30亿人次左右。

(2)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矗

(3)从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

按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国海外旅游人数将超过21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以上。国内旅游将达到29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20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旅游业总产出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左右。国内外学者一致看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包括世界旅游组织(WTO)在内的权威性组织均认定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首位旅游目的地国(见表2)。世界旅游理事会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三、与国际旅游市场的差距

尽管中国旅游产业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与国际旅游市场荏苒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现在软件上,不仅是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有差距,还有营销体系、政策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

举个例子,目前全球已经有49家知名饭店进入中国大陆,但是我们还没有一个品牌到境外管理或建设一个像样的星级酒店,这就是差距!” 在通往世界旅游强国的道路上中国依然有一段路要走。现时期的中国旅游业应该着手改进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营销体系,改善环境,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体系,这都需要政府、组织、以及公民的共同努力,另外还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包括高级、中级、初级管理人员以及普通服务人员。

四、旅游市场的经济效益分析

据法国旅游业协会主席菲利普u2022邦贝尔热分析:“43%的旅馆、咖啡店和饭店的收益,同旅游直接有关;航空运输收益的42%同旅游有关,铁路运输收益的23%、汽车的12%、农业的8%、建筑业的6%同旅游业有关。”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要有吃、有住、进得来,出得去,有物可购,有处去乐。因此,旅游的发展,必然不断带动与这要素直接相关的饮食、建筑、交通、邮电通讯、园林、商业、轻纺、保险等行业的发展。

据澳大利亚官方统计,旅游业涉及29个经济部门中的108个行业。仅以建筑业为例,十多年前,住店难在我国许多城市是普遍现象,那时人们在外有个地方住就算不错,有的甚至在车站过夜。但短短十几年,到1998年底我国已有各类旅店21万家,涉外饭店约4000家,星级饭店2000多家,其中五星级45家,四星级117家,三星级近1000多家,二星级和一星级1000多家。游客住的地方数量多,档次全,再已不是原来的情景了。期间建筑业获得的发展可以想象。

美国夏威夷的瓦胡岛,开发前是一片荒凉的海滩,五十年代为旅游区后,建成的旅游、商业街,密布小岛。目前,该岛已成为年接待世界旅游者约400万人次的世界著名旅游区。建筑业的发展,又带动与之相配套的水、电、煤气、暧气、通讯等行业,饭店内的装饰、家俱、餐饮、卫生用品等等,工业及所需的农产品的生产自然也相应地发展起来,其连锁效应是巨大的。

游客每到一地总要买些纪念品、土特产等带回去。即旅游要素中的“购”,旅游对商品的需求带动了工艺品、纪念品及有民族特色的产品的生产与开发。据测算一位旅客在异国旅行购物所花费用一般约全部旅费的1/2。旅游业的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一业兴百业旺”。

除了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外,旅游业还可以增加社会就业机会。由于旅游业促进了许多行业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就业机会增多。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它不但能直接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能间接地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按国际的习惯测算,旅游业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人员比例大约为1:5。每增加旅游业的一间客房,可以直接提供0.75的就业机会,并间接地为2.5人在有关部门(饭店、商业、交通业)提供就业机会。目前,我市直接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人数已达3万之多,间接的达2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旅游经济还具有扶贫功能,旅游业是见效快、永久性的扶贫开发项目。从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旅游业发展的速度,远远快于各种产业发展的速度。旅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成为一个产业的,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就迅速发展成世界第一大产业。这种发展速度,是任何一个产业都难以比拟的。邻近我们国家的新加坡和泰国,经过不到20年的苦心经营,就发展成为亚洲的旅游强国,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旅游点,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热起来的。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四川的九寨沟,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龙宫,从开发、宣传到变成热点,都只有几年的时间。广西的北海更快,仅两、三年就热起来了,1992年游客已达150万人。较小的旅游点如龙胜的一个温泉,一片梯田;融水的一段贝江,开发一、两年就分别引来了十余万游客。由于人们旅游欲望的强烈,信息传递的现代化和交通工具的发达,所开发的旅游区只要有独特的景观和丰富的内容,能满足人们要求,并把宣传工作做到五洲四海,千家万户,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见成效,并且变成永久性的财源。因此,旅游业是短、平、快,永久性的扶贫开发项目。

旅游业对环境无害,还能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被世界各国誉为“无烟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奥运会的带动下,中国旅游业依然处在发展的快车道上,而且正在走向世界。近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问题也依然存在,除了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外,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品牌形象,打造自己特色。期待中国的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北有云溪

中 国 旅 游 业 概 况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从国家政策引导上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1978年转换机制,旅游业开始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

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

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

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七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继续发展,国内旅游有较大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九五”计划时期,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2001年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国的旅游业是在困难中继续前进,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是整体回升,四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10%。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4%,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中国旅游涉外饭店11000家,其中,已评定星级饭店8018家;各类旅行社超过1000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00多家;中国旅游业固定资产值达7000亿元,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26万个;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98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980万人;共有开办旅游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万人。

总之,我国旅游业借改革开放之力,2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分析

1、发展机遇

首先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再上新台阶。21世纪前10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仍将保持7%以上,综合国力将进一步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推动旅游业发展。

其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十几亿人民将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旅游需求必然会随之不断增长,旅游消费成为小康的标志和特征之一。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就是在这种小康水平下,已经形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发展最快的出国旅游客源市场。

第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西部不少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形成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极。

第四,加入WTO以后,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将促进国际商务旅游的增长。

第五,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国。美国“9.11”事件和美伊战争爆发导致全世界旅游下滑,但因为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反而强化了中国作为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第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杭州成功申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大会以及2003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将首次在北京召开,表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前景分析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供需双向互动作用下,中国旅游业前景辉煌。

(1)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将推动国内旅游需求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常2002年,相当于13个中国人里面就有8人进行了一次旅游。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发展,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5年的49.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7%和46.2%的水平。住房、购车、通讯等消费将逐渐得到满足,而作为精神和物质结合的旅游需求,则会反复产生。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成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按每人每年出游两次计算,届时的国内旅游人数可高达30亿人次左右。

(2)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矗

(3)从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

按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国海外旅游人数将超过21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以上。国内旅游将达到29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20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旅游业总产出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左右。国内外学者一致看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包括世界旅游组织(WTO)在内的权威性组织均认定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首位旅游目的地国(见表2)。世界旅游理事会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三、与国际旅游市场的差距

尽管中国旅游产业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与国际旅游市场荏苒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现在软件上,不仅是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有差距,还有营销体系、政策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

举个例子,目前全球已经有49家知名饭店进入中国大陆,但是我们还没有一个品牌到境外管理或建设一个像样的星级酒店,这就是差距!” 在通往世界旅游强国的道路上中国依然有一段路要走。现时期的中国旅游业应该着手改进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营销体系,改善环境,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体系,这都需要政府、组织、以及公民的共同努力,另外还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包括高级、中级、初级管理人员以及普通服务人员。

四、旅游市场的经济效益分析

据法国旅游业协会主席菲利普u2022邦贝尔热分析:“43%的旅馆、咖啡店和饭店的收益,同旅游直接有关;航空运输收益的42%同旅游有关,铁路运输收益的23%、汽车的12%、农业的8%、建筑业的6%同旅游业有关。”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要有吃、有住、进得来,出得去,有物可购,有处去乐。因此,旅游的发展,必然不断带动与这要素直接相关的饮食、建筑、交通、邮电通讯、园林、商业、轻纺、保险等行业的发展。

据澳大利亚官方统计,旅游业涉及29个经济部门中的108个行业。仅以建筑业为例,十多年前,住店难在我国许多城市是普遍现象,那时人们在外有个地方住就算不错,有的甚至在车站过夜。但短短十几年,到1998年底我国已有各类旅店21万家,涉外饭店约4000家,星级饭店2000多家,其中五星级45家,四星级117家,三星级近1000多家,二星级和一星级1000多家。游客住的地方数量多,档次全,再已不是原来的情景了。期间建筑业获得的发展可以想象。

美国夏威夷的瓦胡岛,开发前是一片荒凉的海滩,五十年代为旅游区后,建成的旅游、商业街,密布小岛。目前,该岛已成为年接待世界旅游者约400万人次的世界著名旅游区。建筑业的发展,又带动与之相配套的水、电、煤气、暧气、通讯等行业,饭店内的装饰、家俱、餐饮、卫生用品等等,工业及所需的农产品的生产自然也相应地发展起来,其连锁效应是巨大的。

游客每到一地总要买些纪念品、土特产等带回去。即旅游要素中的“购”,旅游对商品的需求带动了工艺品、纪念品及有民族特色的产品的生产与开发。据测算一位旅客在异国旅行购物所花费用一般约全部旅费的1/2。旅游业的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一业兴百业旺”。

除了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外,旅游业还可以增加社会就业机会。由于旅游业促进了许多行业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就业机会增多。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它不但能直接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能间接地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按国际的习惯测算,旅游业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人员比例大约为1:5。每增加旅游业的一间客房,可以直接提供0.75的就业机会,并间接地为2.5人在有关部门(饭店、商业、交通业)提供就业机会。目前,我市直接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人数已达3万之多,间接的达2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旅游经济还具有扶贫功能,旅游业是见效快、永久性的扶贫开发项目。从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旅游业发展的速度,远远快于各种产业发展的速度。旅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成为一个产业的,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就迅速发展成世界第一大产业。这种发展速度,是任何一个产业都难以比拟的。邻近我们国家的新加坡和泰国,经过不到20年的苦心经营,就发展成为亚洲的旅游强国,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旅游点,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热起来的。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四川的九寨沟,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龙宫,从开发、宣传到变成热点,都只有几年的时间。广西的北海更快,仅两、三年就热起来了,1992年游客已达150万人。较小的旅游点如龙胜的一个温泉,一片梯田;融水的一段贝江,开发一、两年就分别引来了十余万游客。由于人们旅游欲望的强烈,信息传递的现代化和交通工具的发达,所开发的旅游区只要有独特的景观和丰富的内容,能满足人们要求,并把宣传工作做到五洲四海,千家万户,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见成效,并且变成永久性的财源。因此,旅游业是短、平、快,永久性的扶贫开发项目。

旅游业对环境无害,还能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被世界各国誉为“无烟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奥运会的带动下,中国旅游业依然处在发展的快车道上,而且正在走向世界。近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问题也依然存在,除了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外,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品牌形象,打造自己特色。期待中国的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关推荐

写发展现状一般可以分哪几点?

写发展现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经济发展现状:包括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贸易状况等。社会发展现状:包括人口结构、教育水平、卫生状况、社会保障等。科技发展现状:包括科技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环境发展现状:包括环境保护政策、环境污染状况、生态环境保护等。文化发展现状:包括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文化多样性等。政治发展现状:包括政治制度、政治稳定度、国际关系等。以上是常见的几个方面,具体情况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2023-09-13 11:49:022

发展格局和发展现状的区别?

反映了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整体发展方向和趋势。</p><p>发展现状则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当前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状态和发展状况,包括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就业情况、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等方面的表现。发展现状通常是短期的、具体的,反映了一个地区或国家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发展现状和发展格局相互关联,发展现状的变化会影响发展格局的发展趋势,而发展格局的变化也会反过来影响发展现状的变化。</p>
2023-09-13 11:49:182

企业发展状况怎么写

企业发展状况书写如下(以小型企业为例):1、小微企业是除大中型企业以外的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统称,在我国,个体工商户视作小型微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数量庞大,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2、但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小型微型企业难以摆脱困境,扶持其走出困境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整个经济社会活力。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 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完成了 65%的发明专利和 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3、小型微型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吸纳器。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就意味着创造社会就业岗位,意味着使小型微型企业在解决民生问题、推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4、由于缺乏统一完善的统计体系,目前,我国小型微型企业的数量、结构等情况没有相对准确的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优惠政策的落实。为了摸清全国小型微型企业的数量情况,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5、自2012年11月起,我们组织力量开展了《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的课题研究工作。对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通过对2012年参加全国年检企业的数据测算,初步摸清了全国小型微型企业的总体数量和占各类企业、市场主体的比重。6、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小型微型企业统计涉及不同行业企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等诸多复杂因素,本次研究只是一次初步尝试,只能说大体上反映了小型微型企业的总量情况。7、目的是希望以此增进社会各界从各自领域和宏观、微观等诸多层面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问题的关注,为支持、鼓励和引导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对策建议,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
2023-09-13 11:49:281

发展现状用什么形容

发展现状形容如下:可有用“蒸蒸日上”来形容发展的现状。从字面意思理解,它形容的是事业、局面发展的兴旺发达,积极向上,一派火热的景象。在发展现状的角度来讲,蒸蒸日上表示了发展进入了正循环,具有一步一步循环向上的美好寓意。发展现状的含义:发展现状指的是把现在的状况发展起来的行为,也就是说把目前的状况发展起来的意思。发展现状就是为了把现在的状态进一步的提升,争取能够达到很好的状态。存在问题指的是有问题的存在,也就是说可能存在不妥或者异常的地方。存在问题说明有不符合的情况产生,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或者是解决措施。
2023-09-13 11:49:381

怎么写孩子的发展状况?

创作思路:大致就写孩子的成绩上、学习上、生活上。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作文:1、孩子我非常抄欣慰地看到你已经在努力学习了。希望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你有很大的潜力,要充分发挥。你是好样的。2、我们为做你的父母而骄傲。你一定会超越我们的期望的。继续努力吧!对于小孩子必须鼓励他们才会进步才会做得更好。在鼓励声中成长的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步我们要学会做给孩子鼓掌的父母。3、这学期,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聪明能干,有上进心,热情大方。我真为你高兴。如果你再多几分细心和恒心,你会更出色!能做到吗?4、你聪明好学,诚实纯朴,优点很多,前途无量!希望你不要满足今天取得的成绩,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奋斗,把心中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5、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希望你把握住今天,把握住人生,通过不懈的努力,创造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的美好明天。
2023-09-13 11:50:002

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的区别

概念不同。发展历程指某一事物、领域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时间节点、事件和发展趋势等;而发展现状则是指某一时刻某个事物、领域或国家的发展状况、特点和水平等,两者之间概念不同。
2023-09-13 11:50:082

请简析中国的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

的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大规模、无节制地开发利用化石燃料不仅加速了这些宝贵资源的枯竭,而且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过度的排放日益引起全球关注,解决这些问题已不再是自身的事情,控制和减少排放已经成为全球的目标和义务,责任的分担已经成为讨价还价的政治问题。随着全球能耗的快速增长,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减排的纷争将更加激烈。目前的能源将近 70%由煤炭供给,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大量的煤炭开采、 运输和燃烧,对的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初步估算煤炭发电造成的污染的经济损失以及由此引致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高达 1606 亿元。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证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 必然选择。我们的环境状况已经警示所能拥有的排放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了,再不加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份额,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将被迫减速。
2023-09-13 11:50:331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现状有利有弊,利的方面: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文化丰富;国际影响力提高,成为政治经济大国;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奔小康发展。弊的方面:环境污染;车多人多,堵车严重;人们过于功利,向钱看齐,淳朴风情越来越少;人们穿着随意,思想有西化倾向,越来越不注重传统;人们的素质不是很高;收入差距大,生活压力大;和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人民币升值,物价上涨。
2023-09-13 11:50:422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

全球经济萧条吧!欧盟债务危机,中美贸易战,俄罗斯和乌克兰又搅在一起,中国国内股市跌成狗,英国要脱欧了。什么事情都发生了,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至于全球化的确不可阻挡,但是在全球化分工问题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利益很难达成一致,所以肯定会很多协商的。还有美元霸权问题,全世界每个国家都不可能容忍让美元一种霸权下去。个人观点:全世界会成立一个类似联合国一样的金融结构,让全部国家成为参与国,发行全世界统一货币,废除美元的地位,把整个地球作为担保物来印钱(比把国家主权作为担保物要强的多),这样金融将会更加公平,每个国家都不会有怨言。
2023-09-13 11:50:555

什么是“发展现状”

现在的发展状况
2023-09-13 11:51:162

我们的畜牧业发展现状如何

2019年我国牧业总产值超过3.3万亿,全国牧业总产值实现历史新高。我国畜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2019年全国畜牧业增幅最大的省份为湖南省,降幅最大的省市为北京市;牧业总产值最高的为四川省。我国畜牧业产品平均生产价格指数持续增长,2020年全国畜牧业产品平均生产价格指数增长至142,2020年湖南省畜牧业产品平均生产价格指数高,达到164.9,且增长速度快,进一步推动湖南省畜牧业产值增长。全国牧业总产值实现历史新高中国畜牧养殖业简称牧业,是指牲畜饲养业。2019年我国牧业总产值超过3.3万亿,较2018年增长4366.95亿元,同比增长15.22%。近年来我国对牧业发展高度重视,对于未来我国牧业发展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2020年9月14日由国务院印发实施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我国畜牧业发展目标是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禽肉和禽蛋实现基本自给。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到2030年分别达到75%以上和85%以上。综上,初步估计未来我国牧业总产值将继续稳定增长。湖南省牧业总产值增幅最大我国畜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我国养殖业发达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原地区如山东、河南、四川等省份。从区域畜牧业发展看,全国27个省(区)牧业总产值实现增长,4个省(区)下降。2019年全国畜牧业增幅TOP10省市分别为湖南省、山西省、江西省、重庆市等,湖南省增幅最大,达到36.77%;其次为山西省,增幅达32.32%。降幅最大的是北京市,下降了31.47%;其次是贵州省,下降了1.97%。四川省牧业总产值位居全国首位2019年牧业总产值TOP10的畜牧大省分别是:四川省、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湖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湖北省、辽宁省。与2018相比,四川省超过山东省成为冠军,达到2648亿元;河南河北不变,位列第三、四名,云南省从2018年的第11位前进三位排名第8,内蒙古自治区跌出前10,安徽省前进两位列为第7,黑龙江下降一位列为第6,湖北省、辽宁省退后两位位居第9和第10位。湖南省畜牧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高据国家统计局,2017-2020年中国畜牧业产品平均生产价格指数持续增长,2020年为142,高于2019年13个点。具体分省市看,从全国牧业总产值增幅最大的湖南省、降幅最大的北京市以及牧业总产值最高的四川省看,可知2020年湖南省畜牧业产品平均生产价格指数最高,达到164.9,且其增长速度明显;其次为四川省,为136.5,最低的为北京市,为134.5;可知畜牧业总产值与畜牧业产品平均生产价格指数密切相关。养殖产业化发展是所有农业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实施养殖产业化经营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各区域应针对各自的区域资源特点,紧跟国家有利政策,结合市场情况,推动区域畜牧业发展。——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畜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09-13 11:51:432

中国的发展现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多方面的状况

以我的理解,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应该首先考虑经济利益、其次是考虑环保利益。我国确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和人口素质提高、社会进步等因素相结合、协调,反对“杀鸡取卵”式的、不顾环境保护、引起环境恶化和生态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和道路。 但是,必须同时看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不是并驾齐驱的。经济建设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作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主要矛盾决定的,除非发生外族大局入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决不动摇的! 再者,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经济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历史使命!综合起来我国的发展现状是很不错的!虽然其中有许多的问题,但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一个适应期。经济就不用说了,我对国经济还是有信心的。现在我国的经济已经超过了日本,专家估计未来20年内我国经济可能是日本的6倍!政治还用说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民主选举。虽然现在有黑暗的一幕,不过大多还是好的。试想,哪来没有黑暗的地方呢?我国的文化也在渐渐的发展,看看现在的新秀作家等等,还行!
2023-09-13 11:52:293

谈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观察中国经济问题,要注意到“总量”和“人均”两个方面。2000年中国GDP达到89004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计算超过1000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六,经济总量已经相当可观。如果按购买力平价,也就是按国际共同价格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还要提前。但是,现在人均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完成了头两步,并不是走完了现代化全程的2/3。大约还要经过50年左右时间,到本世纪中叶,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对于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清醒的认识。 从新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始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今后10年,中国经济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2010年GDP比2000年增长1倍。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虽然有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增长减速的不利影响,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会慢于上半年,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仍然可以达到,明年仍有可能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长率。 今后5到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这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经济发展的主线。要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我国经济发展上一个新的水平,而不仅是GDP总量的低水平的扩张。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中国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注意处理两个关系:一是发展新兴产业和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一是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第二,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村经济发展有近期的问题,也有远期的问题。90年代以来有两个基本情况:一是粮食产量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人口增长速度,二是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下降。这带来了过去所没有过的相当多农产品销售困难的现象。现在不少农产品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很难再用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办法增加农民收入。中国农业单产并不低,种粮不赚钱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达不到规模经营,单纯务农很难使农民富裕起来。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加上农业季节性的特点,许多地方是“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赌钱”。乡镇企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推进城市化,长期以来所实行的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需要改变,同时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保持社会稳定。 第三,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规律,中国在几千年历史上,地区发展就是不平衡的。不论东部还是西部,省、自治区内部各市、县之间,差距呈扩大的趋势,这是各个地方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区域经济政策要强调两个大局。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一个大局,这个政策要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是放松或者延缓东部地区的发展。东部地区的发展,过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仍然是从财力、物力和技术上支撑国民经济全局的极为重要的力量,也是支持西部开发和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条件,东部地区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这也是一个大局。西部地区不实现现代化,也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世界性大课题。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把可持续发展放到突出的位置。主要是人口、环境.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人口问题过去是两句话: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现在应该加一句话:注意老龄化问题。我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占10%。西方国家在人口基数小、经济发达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发展出现了老龄化,尚且遇到很多问题。我国在经济不发达、人口基数很大的条件下,在很短的时期内进入老龄社会,困难更大。老龄化会带来“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问题,需要预谋对应之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现在只是“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说,有了一个雏形,一个大的框架,不健全、不完善之处还很多,仍然需要强调体制创新,通过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就是建立与国际市场经济规则接轨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体制创新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发展开放型经济。中国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交织着各个国家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激烈的竞争,必然经过许多曲折和反复。其后果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但我国经济技术落后,在同发达国家的竞争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加入WTO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机遇,这是具有很大挑战性的机遇;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包含着发展机遇的挑战。加入WTO只是获得入场券和参赛资格,关键是提高我国经济的竞争能力。 第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妥善处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在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上,要兼顾国计和民生;在社会政策上,要注重调节社会分配和解决就业问题。我国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今后5年城镇将新增就业岗位4000万个,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4000万人。达到了这样的目标,城镇失业者仍将有1200万人以上,农村仍将有1亿以上的剩余劳动力。积极扩大就业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国市场商品短缺的状况已经结束,现在是供过于求,没有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不可能开拓,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增长。
2023-09-13 11:52:431

发展概况和发展现状的区别

发展概况是指企业或公司从成立开始各个时间节点公司的一些重大事项。发展现状是指企业或公司发展到现阶段,公司经营管理,资产员工等各方面状况。两者区别:时间不同。1、发展概况是时间历程,过程较长。2、发展现状是时间节点,汇总各方面情况。
2023-09-13 11:53:071

请问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有什么不同?

趋势指将来时状况指进行时
2023-09-13 11:53:192

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AI革命意味着人类社会财富格局的全面重组,这个过程在创造出一定的新型就业机会的同时,必然造成超大规模的工作岗位流失。
2023-09-13 11:53:325

主题中幼儿的发展现状分析怎么写

可以从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社会领域、艺术领域五方面展开分析。经过了中班的学习、生活,孩子们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以下就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健康领域:1.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并喜欢幼儿园的集体活动;2.在各项活动中,幼儿乐意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但个别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不强;3.基本养成了一些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初步的生活能力;4.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差,需要教师的经常提醒;5.会使用多种运动器械锻炼身体,但还不能有秩序地收拾运动器具。语言领域:1.基本能互动、有礼貌地与别人交谈;2.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不好,不能认真地倾听别人讲话,喜欢插嘴,基本能听懂讲话的意思;3.幼儿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语句不够清晰、完整;4.在语言活动中幼儿表现出对多种文学作品有兴趣,对阅读图书有一定的兴趣;5.能听懂和学说普通话。科学领域:1.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喜欢问为什么,但在实际的探索活动中操作经验不足,还没有形成探索的氛围。2.在操作活动基本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在活动中能用语言、绘画、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发现。4.表现出亲近大自然,爱动物、植物,能爱护周围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社会领域:1.集体中幼儿能感受、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并愉快、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2.大部分幼儿乐意与人交往,感受合作为自己带来的快乐,但在于同伴分享时,显得方式比较单一。3.理解了一定的活动规则,但还不能尊重相关的行为规则,个别幼儿的规则意识比较差。4.爱周围亲切的人,乐意为集体做事,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艺术领域:1.幼儿能喜爱并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用多种方法积极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基本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但活动的形式还可以再丰富些。
2023-09-13 11:54:291

谈谈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

分类: 社会民生 >> 其他社会话题 解析: 第一,人均GDP水平在世界上排在很低的位次上,我国仍然属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1998年,按汇率法计算,人均GDP750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3%,在低收入国家之列(低收入国家标准为人均GDP低于760美元),排在世界第149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3220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l.9%,在中低收入国家之列(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人均4080美元),排在世界第129位。这一水平与印度尼西亚(人均GDP的汇率值为680美元,购买力平价值为2790美元)和玻利维亚(人均GDP的汇率值为1000美元,购买力平价值为2820美元)比较接近。 第二,社会物质财富远不够丰富,尚需要大量创造。人均能源消耗当量和人均电力消耗量可以集中反映社会财富的丰裕程度,也可以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1996年我国人均石油消耗当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人均1684千克)的53.6%,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均5346千克)的16.9%;人均电力消耗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人均2027千瓦时)的33.9%,高收入国家(人均8121千瓦时)的8.5%。 第三,产业结构层次低,结构升级任务繁重。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1998年第一产业比重为1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仅为对%,低于世界平均30个百分点。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消费品制造业的份额为3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资本品制造业的份额为32.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资本品制造业多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消费品制造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一般都具有发达的资本品制造业,且其比重明显高于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如1997年,在发达国家中,美国资本品制造业的比重为48%,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为29%,前者比后者高19个百分点;日本资本品制造业的比重为50.3%,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为24.l%,前者比后者高26.2个百分点;而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1995年)资本品制造业的比重为29.l%,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为32.8%,前者比后者低3.7个百分点;印度尼西亚资本品制造业的比重为22.8%,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为51.8%,前者比后者低29个百分点。通过比较可见,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状况与发展中国家接近,而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第四,一半左右的劳动者在初级产业就业,劳动力需要大规模转移。在发达经济中,初级产业就业份额一般都低于10%,1998年美国为3.l%,日本为5.4%,而1997年中国为48.7%,与印度尼西亚水平(45.7%)相当。这说明,我国大部分居民依赖来自于初级产业的收入生活。 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来看,我国也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近。1998年我国基础设施、服务业和其他部门就业份额之和为37.5%,高于孟加拉国的水平(29.2%),与泰国的水平相近(3.6%),但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如印度尼西亚(43.0%)、埃及(5l.5%)、哥伦比亚(79.3%)、巴西(62.4%)等;更低于多数发达国家的水平,如美国(81.1%)、日本(72.9%)。 第五,居民消费结构层次低,消费结构需要升级。人们通常用恩格尔系数(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来判断消费结构层次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越小,消费结构的层次越高;反之亦然。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44%,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53.4%,整体上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当在44%与53.4%之间,处于很低的层次上,与人均GDP小于或等于1000美元(PPP)的国家组别相当。在这个组别,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48%。有人认为,由于城镇居民享受福利住房消费,按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测算的居民消费结构低估了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比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比重。但实际上,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这种低估或高估的程度已经很小。 第六,尚有3400万农民和数以百万计的城镇居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收入分配关系有待改善。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经济越发达,人均GDP水平越高,收入越均等。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普遍得到增长,但是,不同阶层的居民并没有平等地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繁荣。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居民的收人分配越来越不均等。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由1984年的0.30上升到1989年的0.35,并进而上升到1995年的0.415。另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24,1997年是0.425,1998年是0.456。另外,目前我国尚有3400万农村居民没有摆脱贫困,城市贫困阶层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消除绝对贫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第七,人口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任务艰巨。199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只有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尚未达到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2%),低于高收入国家78%的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第八, *** 盲率高,教育普及任务重。1995年,我国男性 *** 盲率为10%,女性为27%,比较接近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男性为12%,女性为27%),普及教育、消除文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第九,劳动资本比低,生产要素质量需要提高。1995年,我国劳动资本比仅为每个劳动者2200美元,不及美国人均115600美元的1/50,欧盟人均144200美元的1/60,日本人均281900美元的1/120,甚至低于印度尼西亚(人均4600美元)和菲律宾(人均对孤美元)的水平。不断增加资本积累,并用以装备劳动者,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第十,贸易结构不发达,国际竞争能力需要大力提高。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将发生由以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为主、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出口资本密集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目前,在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较低;在进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这说明我国的贸易结构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另外,从产业的贸易依存度来看,我国的贸易结构也处于不发达阶段。一般说来,贸易结构越发达,资本密集型产品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反之亦然。目前,由于加工贸易已占我国对外贸易的较大比重(1998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56.9%),总量层次上的贸易结构难以反映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我们认为一般贸易进口结构和一般贸易出口结构能更好地反映贸易结构的发达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高低。1995年,在我国的一般贸易进口中,依存度居前5位的是仪器仪表(18.6%),其他交通设备(12.9%),电子通讯设备(占12.0%),机械(l0.8%)和汽车(9.6%)。在一般贸易出口中,依存度居前5位的是服装(14.2%),纺织业(13.4%),炼焦煤气(13.3%),木材加工和家具(11.5%)和皮革制品(11.3%)。这种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口依存度较大出口依存度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依存度较大进口依存度较低的格局表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能力较强,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能力较弱。改善贸易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任务艰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李善同 侯永志)
2023-09-13 11:54:421

保险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保险行业稳定向好发展,政策频发鼓励数字化转型目前,中国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2010-2020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增速方面,2011-2016年我国保险保费收入增长率呈现爬坡态势,2016年后连续两年下降,但2019年出现回升趋势。2020年,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45257亿元,同比增长6.1%。站在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点,近几年银保监会陆续发布多项监管政策及指导意见,其中涉及财产险、健康险、互联网保险等多个领域。同时,在相关政策中多次强调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保险业务流程。政策在鼓励和规范保险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同时也对行业数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行业处于全域数字化发展初期,数字化升级任重道远保险公司在传统核心系统构建的信息化基础上接入各类数字化系统,以及"互联网+"及前沿科技应用的驱动下,逐步走向了数字化升级。数字化在保险各环节的业务中渗透程度各不相同,渠道为相对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业务,理赔、避险等业务次之,产品设计是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业务环节。以渠道应用场景为例,在互联网保险的驱动下,近年来保险业务线上化渗透率只维持在6~9%左右,且增速较慢,传统的线下化渠道模式仍为主流,可见渠道数字化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接入核心系统的各类业务系统、以及数字中台的建设,成为保险行业数字化升级将要迈出的重要一步,其部署及应用已在行业中逐步渗透;但另一方面,(A)loT等前沿科技未实现完备成熟,智能化应用也需要更为有效数据支撑来优化算法模型,整体来看,保险数字化升级处于初期阶段,全面深入发展仍需较长时间。保险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78.5亿元,数字化升级服务将成为下一个业务增长点2019年保险IT解决方案市场依旧平稳增长,总市场规模达到78.5亿元。按照业务类型划分,保险IT解决方案业务主要包含核心系统类业务、渠道类业务和管理应用类业务及数据应用类业务,其中核心系统相关业务仍然是当前最重要的子市场。而进入保险数字化升级时代以来,伴随着保险线上化趋势的持续渗透,各保险机构开始投入更多资金布局渠道数字化建设,由此也带来了数据类应用和业务流程智能化改造等多维度数字保险解决方案的增量需求。得益于保险数字化升级服务市场需求的驱动,2024年保险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7.9亿元,2019-2024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超20%。根据艾瑞测算数据,2019年保险数字化升级服务市场规模约为21.4亿元,仅占保险IT解决方案总体市场的27.26%,但是随着保险公司数字化升级需求的持续爆发,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亿元,在保险IT解决方案总体市场中的占比将提升至43.3%。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023-09-13 11:55:072

保险公司的发展现状

保费收入人身险为主、财产险为辅2016-2020年,我国保险行业细分业务保费收入总财产险占比微幅上升,二人身险保费规模占比下降,截止2020年,我国财产险保费规模达3.33万亿元,占原保费收入的73.6%;人身险保费收入1.19万亿,占原保费收入的26.4%人身保险行业保险深度高于产险2011-2020年,我国人身保险深度不断上升,2017年我国人身保险深度增长至3.26%,但随后2018年开始我国人身保险深度增长趋势出现不稳定态势,2020年我国人身保险深度为3.28%。由此可见,2018年后我国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增长速度较GDP增长率优势下降,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出现波动。尽管如此,人身险深度业远高于产险深度。财险密度远低于人身险密度2011-2019年,我国人身保险密度保持增长趋势。2019年,我国人身保险密度首次突破2000元/人,达到2213.85元/人,同比增长13.28%。而财险密度增速缓慢,2011-2019年年均增速仅为10.36%低于人身险保险密度的年均复合增速(13.27%),2019年仅为832.04元/人,与人身险差距甚远。人身险市场化程度更高2020年,我国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前十位,公司分别为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平洋人寿,保费收入分别为6129亿元、4760亿元和2084亿元,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9.35%、15.03%和6.58%。CR3市场份额40.96%,远低于财险市场CR3份额,市场化程度更高。2020年,我国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前十位,公司分别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保费收入分别为4320亿元、2858亿元和1467亿元,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1.08%、21.04%和10.80%。CR3市场份额63.64%。市场集中度较高。通过对比可知,我国财产险尚处初级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2023-09-13 11:55:502

中国社会保险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本文已作为国际经济学作业上交至导师处作者地址: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4级经济学类邮编:450001摘要纵观我国保险业20多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分析,同时提出加入WTO后应采取的对策。关键词:保险业现状发展趋势挑战潜力对策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个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外资保险公司争相入市,多家保险公司竟争发展的保险市场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保险业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中国保险业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业务快速发展。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3年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相当于1999年的2.8倍;保险业总资产达到9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87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4%。2003年保险密度为287.44元(即每个公民的平均保费),保险深度为3.33%,中国保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2、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24家,外资保险公司37家。按业务性质分,财产保险公司25家,人身保险公司30家,再保险公司5家,政策性保险公司1家。此外还有6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05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507家,保险经纪公司115家,保险公估公司83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3、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设立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把保险资金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和集中统一运用。在探索保险资金管理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4、法律法规初步完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阶段。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国保监会积极清理了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002年颁布实施了新的保险法,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依据新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制定、修改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和制度。一个适合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5、保险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偿付能力监管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建立了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符合中国国情的偿付能力监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实施了《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指标》、《财产保险公司分险种监管报表》以及《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等一系列监管规章。加强了保险业监管的制度建设。(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就以下几个方面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1、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上看,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2、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看,我国在这两方面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0%左右。而我国2000年的保险深度为1.8%。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127.7元,约15美元,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中国的107倍,日本是中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3、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保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必须让人们从切身利益上认识其作用。(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1.保险市场体系化。从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2.经营业务专业化。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3.市场竞争有序化。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4.保险产品品格化。在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5.保险制度创新化。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6.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7.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8.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潜力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中国保险业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潜力。(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加强了保险市场竞争程度,导致保险企业保费利润率的迅速下滑。2、造成一部分保费外流。尽管1995年实施的《保险法》第102条规定了“保险公司需要办理再保险分出业务的,应当优先向中国境地内的保险公司办理”,但实际操作时,难度比较大。目前保险监管部门要求外资保险公司自留保费不低于30%,加上法定分保20%部分,仍有50%的保费可以由外资历保险公司安排再保险。3、与国内保险公司争夺一定的市场份额。外资保险公司客观上有着资金实力雄厚,管理先进,技术服务水平较高的优势,目前尽管在业务经营范围上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从全国的市场结构看,外资保险公司所占比重年还不到百分之一,但在开放区域内的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已接近10%,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4、外资保险公司由于在待遇方面有着比国内保险公司优厚的条件,会造成国内保险企业一部分优秀人才流失。(二)从影响保险业的发展的诸因素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保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消费品必然会逐步伴随收入的增加而日益提高。2、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保险业必将随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不断增加。在当代世界经济活动中,保险业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险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加。保险机构应充分认识到我国保险业存在的巨大市场潜力和生存空间,实现保险业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化。3、在我国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转型时期,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范围呈日趋增长和扩大的趋势。各种意外事故屡屡发生,天灾人祸不期而至,这就为拓展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为保险人员推销保险,开拓业务活动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为保险业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三、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业的对策面对中国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我们应考虑以下对策:(一)加快对内开放保险市场的步伐,提高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有两大特征,一是封闭,二是垄断。针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加快对国内保险市场开放的步伐,尽快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保险机制,打破封闭垄断的市场格局,放开内资保险市场,大胆的让现有保险公司都加入竞争行列,实现保险市场的充分有序竞争,并充分发展。(二)国家对保险业应实行低税政策,进一步壮大民族保险业实力。我国现行的保险公司税收标准是按照保费收入每年上缴8%的营业税、33%的所得税和15%的调节税。我国财政对保险公司实行揽底课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的积累,从而影响保险偿付能力的提高。此外,政策给予外资保险公司超过国民待遇的某些政策,也会使中外保险公司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以上都需要国家从政策上予以探讨研究。(三)改革我国国内资保险公司的保险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尽快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保险业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现在内资保险公司在人事、财务等的管理上基本是旧的管理体制。由于体制僵化、待遇低,人才的使用,员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还不能与外资公司相比。因此要通过改革,克服内资保险体制上的种种弊端,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使内资公司尽快提高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尽快健全和发展有利于内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拓宽国内保险业经营渠道,壮大内资公司资本实力,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内资保险公司改革的同时,使之在公司结构和保险业务运作上尽快的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竞争。(四)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保险市场上,我国保险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全新的保险经营理念。要真正培育出具有雄厚实力和国家知名度的民族保险公司,内资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树立效益成本的经营思想,建立适应未来保险市场的内控机制,特别对承保质量、管理效率、防范风险能力、规范操作的程序等,都要实行严格管理。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苦练内功,提高风险管理及技术水平。要转变单一的经营模式为多种形式的营销模式,以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探索多种形式的营销手段。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保险公司的办惯例,侧重培育中介机构和利用中介机构展业。以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为手段,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此外,国家应从政策上对民族保险公司进行扶持,在来源配置上实行倾斜政策,增强其综合实力。(五)积极开展保险科技创新活动,全面快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保险技术创新是就保险业的业务经营上,所进行的种种富于开拓性、创造性的变革。主要包括险种创新、营销方式创新、服务项目创新等多方面。保险技术创新有利于缩小民族保险业与国际保险市场的差距,带动保险业迅速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险需求,使我们在未来的保险市场中居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目前,就险种创新而言,我们要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全力开拓新险种。如分红保险、变额保险、单一疾病和特定疾病保险。其次,就营销方式而言,可以学习借鉴外国保险业的经营经验,结合我们自身情况,大力发展新的营销手段和方式,尽早为开展网络保险做好铺垫。将发展网上保险作为21世纪的战略举措,为占领网上市场做好积极铺垫。(六)加快培育高素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保险业除了要注意筑巢引凤,通过尊重、优待政策来吸引人才外,更需要全方位加快现有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与此同时,要注意培育企业文化的氛围,创造和谐宽松、团结向上的环境,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防止人才流失。(七)完善保险法规,强化市场监督保证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做到监督的全程化、动态化、持续化。同时,要加快制定入前后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修改和完善《保险法》,对内外保险公司应实行统一监督,在监督目标、指标、手段上应避免双重标准,切实有发挥国家保险监督的职能作用。参考文献:1.乔桂明:《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2-012.3.魏华林、俞自由、郭杨: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及其监管。《保险研究》,1998(7)、(8)、(9)作者地址: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4级经济学类邮编:450001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023-09-13 11:56:341

世界保险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世界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入由2016年的4.7万亿上升到2020年的6.1万亿美元。保险密度由1999年的387美元,上升到2020年的约687美元。然而,中国保险市场发展与世界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在空间。全球保费收入低速增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保费收入预计减少3.8%(安联集团预估),与新冠疫情前的趋势相比,约3600亿欧元的保费将消失。大多数市场将在2021年复苏,未来10年全球保费增长将稳定在4.4%,而亚洲(不包括日本)将为8.1%,作为亚洲最大的保险市场,预计中国保险市场平均增长率将达到9.5%,注:2020年数据为据安联集团发布降速3.8%测算所得。全球保险业在金融业中的地位快速上升2018-2019年,世界保险业在金融中地位快速上升,2019年第四季度,在整个金融业中,全球保险市场占比高达17.8%。反观中国,2020年第三季度,保险业占金融业的比重仅为6.46%,同世界水平差距甚远,保险业在中国金融体系中有很大发展空间。全球保险业务水平上升,中国差距甚远保险深度来看,中国保险深度在2011-2017年期间与全球平均保费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17年之后差距又不断扩大,到2020年中国保险深度为4.45%,世界保险深度预计在7.3%左右。中国与世界保险深度依然有64%的差距。注:保险深度=原保险保费收入/ GDP总值,2020年全球保险深度为预测数据。保险深度地区来看,2019年,中国台湾省最高,高达19.97%;其次为中国香港地区保险深度为19.74%;南美洲为13.4%;亚洲地区,日本保险深度为9%,世界平均保险深度为7.17%,而中国仅为4.3%。由此可见,就保险深度而言,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惊人。保险密度来看,2011-2019年。中国人均保费不断增长,保险密度与世界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但差距依然很大,2019年,中国保险密度441.01美元/人,与世界保险密度819.99美元/人,差距378.98美元/人。中国人均保费与世界人均保费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在空间。具体保险密度国家地区方面,2019年,中国香港地区人均保费为7915欧元,排行最高,其次丹麦、瑞士和新加坡分别以5239欧元、4972亿欧元和4888欧元的人居保费排行第二-第四名,中国内地人均保费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上游较大差距,人均保费仅317欧元。世界保险业竞争激烈,中国险企具备影响力2020年,全球领先的品牌价值评估和战略咨询机构Brand Finance公布了“2020年全球最有价值保险品牌100强”榜单,上榜的100个保险品牌总价值为4632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12个品牌上榜,价值1515亿美元,占比32.7%,其中5家跻身前十;美国22个品牌上榜,价值931亿美元,占比20.1%;德国5个品牌上榜,价值387亿美元,占比8.4%;日本8个品牌上榜,价值310亿美元,占比7%;英国8个品牌上榜,价值237亿美元,占比5.1%;法国3个品牌上榜,价值222亿美元,占比4.8%。中国保费世界份额快速提高1980年以来,世界保险市场主要以美国及欧洲市场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中国市场尚未发展。随着世界保险市场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市场占比不断提高,瑞士再保险研究中心预计到2019年,中国保费世界占比份额将由2018年的11%提高到2029年的20%。美国市场份额将下降至25%。中国保费收入增速高于世界平均 未来前景广阔2016-2020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呈下降趋势,但依然远高于世界保费增速。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023-09-13 11:56:432

简述我国品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中国品牌发展现状   1.企业在品牌投入的资金普遍较低   调查显示:企业在品牌投入中,无投入的占21%,投入0-0.5亿的占3%,投入0.5-1亿的占18%,投入1-1.5亿的占3%,1.5亿以上的占18%,另有37%的企业对自己在品牌上的投入没有详细统计数据。   2.品牌的投入占整个销售额的比例偏低   调查显示:企业在品牌投入占销售额比例方面,投入比例在0-1%的占18%,在1-3%的占15%,在3-5%的占6%。   3.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品牌意识在提高,基础平台搭建比较完善   调查显示:企业对品牌推广部门搭建都比较完善,有97%的企业设立了专门的品牌管理和推广部门,没有设立品牌推广部门的仅占3%,88%的企业分管品牌工作的负责人由企业副总裁以上的人担任,12%的企业无专人管理。   4.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不断提升,但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显示:82%的企业建有维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构,说明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在提高,15%的企业尚未建立,尚有3%的企业未填写。   5.企业对品牌战略规划比较重视   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战略规划,82%的被调查企业表示制定了全球品牌战略规划,12%的企业目前还未制定全球品牌战略规划,6%的企业未填写。   6.中国企业品牌定位大多还属于国家品牌,层次较低,有待发展   在品牌定位方面,有32%的企业认为自己的品牌已经是国际品牌,65%的企业把自己的品牌定位于国家品牌,还有3%的企业认为自己的品牌是区域性品牌。   7.成为国际品牌的关键因素认识不一   在选择成为国际品牌的关键因素首选统计显示:34%的企业认为成为国际品牌企业最关键因素是"拥有完整的全球品牌规划",24%的企业认为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18%的企业认为是"拥有一支良好的管理团队",15%的企业认为是"具有全球意识的总裁",还有9%的企业未表态。   8.多元化战略和品牌延伸成为最为关注问题   品牌延伸的方式比较多,调查显示:41%的企业选择"一牌多品"策略,29%的企业选择"主副品牌"策略,9%的企业选择"一品多牌"策略,还有21%的企业选择了其他策略。   9.广告宣传是中国企业提升企业品牌的首选方式   (1)广告宣传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户外广告等形式,中国的很多企业建立自己的品牌,基础往往是靠广告打出来的。据调查,很多国际知名品牌每年维护和提升品牌的方式是通过公益活动或赞助,这说明当前中国企业是在做产品品牌推广,而不是在做企业品牌推广,很多企业对品牌认识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2)为提高品牌知名度,企业做了大量工作。在被调查的企业中,82.35%的企业选择广告宣传,47.06%的企业选择公益活动,50%的企业选择展览展示,35.30%的企业选择其他方式。   二、中国品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中国企业普遍认为品牌国际化发展是必要的,但对品牌的认识不够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的企业家们普遍感到参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企业家们认为品牌国际化的发展是必然的,但很多企业家只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认识上。对品牌国际化并不是很有研究,特别是品牌意识不够,多数人认为只要把产品销售出去就是最大的成功,做品牌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的事,与他们无关。因此很多企业在认识上就缺乏品牌经营和品牌战略规划意识,严重制约了企业品牌建设和发展。   2.品牌战略规划与品牌具体执行差距甚大   通过企业品牌调查,我们发现许多知名企业有自己的品牌战略规划,但具体执行的效果与其差距甚大,我们认为主要有4点原因:(1)CEO的品牌意识停留于形式;(2)缺少品牌的专业人才;(3)品牌负责人的地位不高;(4)企业过度重视短期利益而损害了品牌的长期发展。   3.品牌专业人才匮乏,企业品牌经理有名无实   当前我国专业品牌人才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在培养品牌专业人才上基本是空白,就连品牌管理的专业都没有,另外很多企业虽然设立了品牌部,但往往是做样子,壮壮门面,连品牌部的经理也成了为企业老总们写报告的文书,在品牌战略和发展上没有发言权,企业品牌部的经理有名无实。   4.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不具有全球的领导地位   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品牌弱国。一是中国在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不具有全球的领导地位,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形成过度依赖外来技术;二是不愿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认为研发投入风险太大,有可能难以收回成本,再说周期比较长,很难短时间见到效益。在本次被调查的重点企业中,我们发现研发费用占全年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0%-1.5%,远未达到国家规定的3%-5%的水平;我们缺乏像微软、三星、SONY这样在全国具有竞争力产品的公司。   三、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的差距   品牌国际化是中国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的差距值得重点分析和关注。   1.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的差距   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而与此对应的是,目前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占全年销售额的50%以上,在中国即使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海外销售额也不到10亿美金,也只占其销售额的10%左右。   2.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差距   据报道,中国遭遇反倾销投诉最多,涉及的行业包括纺织、家电、打火机等。出口的行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商标被抢注、专利被侵权等坏消息不断,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到底与国外知名品牌企业有何差距呢?   国际知名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特点:(1)依托自身或联盟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技术创新,获得尽可能多的专利。(2)以知识产权国际化为背景,控制和转让相结合进行专利经营。3、专利战略与经营战略互相配合,为跨国公司市场战略目标服务。而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由于技术力量薄弱,研发水平低,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意识淡薄,没有建立相应的联盟组织等,导致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要交更多的学费。知识产权保护的直接体现就是品牌的价值,一个良好的品牌,不仅仅需要去创建它,也需要精心的去保护她,最有力的保障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3.在品牌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的差距   美国营销专家挪利拉(Larry light)在分析二十一世纪营销趋势时曾经说过:"未来的营销将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与投资者将认清品牌才是公司最珍贵的资产。此一概念极为重要,因为他是有关如何发展、强化、防卫与管理业务的一种远景……。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多了。而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就是先拥有具有市场优势的品牌。"国际知名品牌成功的因素就是做好品牌营销和品牌建设,永远与时俱进,保持着品牌年轻化的状态。中国很多企业认为靠策划方案、靠点子就能发家,只要广告做得好,产品就卖得好,所以比较注重短期的销售行为,而对品牌的长期建设和维护却比较短见,比如脑白金,在广告方面或者是营销方面都有它的独到之处,但是当我们除了听到"送礼就送脑白金"外,实在是看不到他到底要做成什么样的企业,做成什么样的品牌。一句话,品牌缺少内涵。   四、中国品牌发展的对策建议   1.针对政府的对策建议   (1)建立专业的品牌人才培育机构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还没有设立品牌专业,很多品牌人才都是从企业内部或者是半路出家衍生出来的,即使是海归派和国际专业品牌公司的品牌人才,由于对中国企业发展状况和环境并不是十分了解,往往是水土不服。品牌人才的匮乏,阻碍了中国品牌国际化进程的步伐,建议从政府的角度鼓励和在政策上支持高等院校开办品牌专业课程,并同时建立完善的培训机构,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模式联合办学推动中国品牌人才的培育工作。   (2)继续加大扶持企业"走出去"   在国外,要充分发挥驻外使馆和华人团体等相关机构的作用,建立起联合实体,每年不定期介绍世界各国的市场环境和当地文化,让我们的企业更多地了解细分市场。在国内,要不定期的组织企业(特别是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企业)介绍成功的经验,组织交流活动,并以政府的名义组织企业实地考察国外市场。在政策上要鼓励和扶持有实力的企业更多参与国际竞争,继续加大扶持企业"走出去"。在战略上要制定国家品牌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争取在未来5-10年创建一批世界级的知名品牌。   (3)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环境,重点从知识产权上来保护中国的企业   良好的社会和市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企业要创建世界品牌,必须要受到保护。只有保护了才不会被侵犯,这几年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化进程中,在知识产权方面落伍,吃了不少哑巴亏,为此交了不菲的学费。从国家的角度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的普及工作,首先从国内的市场环境中加大力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规范市场环境,重点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第二,培育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的辅导和培训;第三,介绍国际知识产权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中国企业提供借鉴。   (4)取消以政府为主的评审机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品牌"的认可到底是由评审机构决定的还是以市场为导向来决定呢?我们认为,企业品牌的好坏是由市场、消费者决定的、因此,我们建议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公平、公开的评审模式。而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监管和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职能,不能充当裁判的角色,政府可以在产品质量、标准、政策、法规等方便给予监管,在银行贷款、税收、出口方面给予企业奖励,鼓励知名品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5)国家应建立"品牌应急"机制   西班牙的"烧鞋事件"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过去中国的产品因为价格低,质量差而成为地摊货的代名词,往往只能在低端市场徘徊,这几年经过市场洗礼,中国企业逐渐成熟起来,中国鞋不仅仅在价格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在质量和款式上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国外同行,这样势必造成中国鞋要进入高端市场,在款式、质量、价格的优势下,当地鞋业肯定难以招架中国鞋的冲击,必然造成市场萎靡,从而导致上述"烧鞋事件"。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因为价格冲击了当地的制鞋行业而形成的,但我们认为这是中国在参与国际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烧鞋事件"绝不可能是第一次,也绝对不可能是最后一次,市场竞争也许是残酷的,但如果我们在国际化进程中"烧鞋事件"太多,势必将影响更多的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形象,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因此从国家的角度上应该建立"品牌应急"机制,能够快速反应突发事件和提供有效地解决方案,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2.针对企业的对策建议   (1)企业要树立全球品牌战略意识,具体操作与规划同步进行   首先企业管理层要树立很强的品牌意识,要从企业的战略发展思路上去认识企业的品牌重要性,在具体操作中不能与当初设立品牌战略规划脱节,我们研究发现多数企业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制定的东西往往与实际操作脱节,很多企业家在谈品牌建设的时候总是侃侃而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反反复复、来来回回、走了不少弯路,最终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品牌建设和品牌规划成为空谈。因此建议我们的企业家们认真了解品牌,认识品牌,做好自己的品牌,培育企业的全员品牌意识。   (2)做好品牌战略规划,慎重进入不熟悉的行业   很多企业面临着多元化的困扰,目前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同等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在国际上更谈不上竞争,包括海尔在技术研发方面的领导性品牌方面都不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如何做好多元化的品牌成为我们中国企业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一些企业家们认为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行业不行我们在别的行业同样挣钱,短短几年所有的行业都做过,可是到头来没有做大做强,反而给自己做死掉了。因此建议中国企业在走多元化战略的同时要考虑到进入别的行业的高风险系数,是否具有运作品牌的优势。   (3)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研发水平,建立畅通的国际销售渠道   要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领导产品,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目前国内的企业普遍走的是先占领国内市场,进行初级的原始积累和实践经验的沉淀,到一定生产规模的情况下为国际知名厂商贴牌生产(OEM),然后在国际市场上寻找经销商部分销售自己的品牌,在等待时机全面进军国际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这样的弊处在于培养国际品牌方面路走得很长,国外品牌的扩张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收购,我们知道联合利华、宝洁公司在全世界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牌子,如果都走大多数中国企业的路子,势必要走很长的时间,那么他们就不会成为今天的国际知名品牌了。因此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和合理的品牌运作模式是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4)加强企业的本土化经营与管理,学习国际品牌公司的运作模式   加强企业本土化经营与管理理念,我国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近几年中国确实有很多企业走出去了,但很多企业是前脚出去,后脚跟不上,归根结底是本土战略没有做好。在德国,中国也有不少企业跟进投资,但由于管理方面用人不当,经验不足,没有充分运用当地的人才,导致企业投资血本无归。在本土化研究方面,应该说中国企业接触的最早,每年都有数百亿美元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包括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际性企业都在实行本土化战略,而且运作的非常成功,我们要走出去的企业为什么不借鉴别人的经验呢?说直白一点,在国外发展需要企业家们的勇气和大气,这样我们才能借用本地人才为企业创造奇迹。   (5)树立企业全球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中国企业要做强做大,首先条件是树立全球品牌意识,建立清晰的品牌战略规划,企业在发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品牌定位,这样才能很明确知道我们到底要做成什么样的企业,在树立全球品牌意识的同时,要做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我们许多知名企业的商标在境外被抢注,为了夺回自己的商标不得不在境外打起官司,有的企业由于被抢注的比较厉害,甚至更换自己的标志,为此付出高昂代价。所以,建议有更多的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的时候,注意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023-09-13 11:56:531

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如何?对此怎么看呢?

目前的状态还是非常不错的,一直有这么好的状态,离不开国家的调控以及社会的发展。
2023-09-13 11:57:036

目前外贸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前景如何?

外贸行业的发展状况目前来看发展还是可以的,因为对于外贸来说。是中国与国外进行一些物流的一些叫唤的,所以挺重要的,发展的话也是比较乐观的。
2023-09-13 11:57:392

保险行业的国内现状

行业发展现状1、保费规模及赔付支出——保费规模:疫情加速健康险投保根据银保监会数据,健康险的原保费收入逐年上升,商业健康保险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多层次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足。截至2020年保费收入已达8173亿元,近10年年均增长率达到31.2%。其中,2016年前健康险保费增速较快,而由于2016年76号文规范短存续期产品、2017年134号文限制快速返还型产品,万能险和投连险销售受阻,导致健康险收入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1月新冠疫情的爆发,促使人群健康险的投保意识提升。2020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增幅明显高于寿险,尤其在我国疫情最为严重的2月,寿险负向增长,而健康险却逆势上升。2021年由于部分重疾险、短期健康险产品调整,保费收入增速预计有所下降。——赔付支出:健康险补充保障力度不足2011-2020年我国健康险的赔付支出占比快速提升,2012年以来,我国保险公司健康险赔付支出保持约30%高速增长,健康险发展成为我国保险赔付支出增长最快的险种之一。但由于我国健康险发展较晚,其所发挥的补充保障作用较低。截至2020年,健康险的赔付金额占比为5.8%,根据中保协数据显示,2017年发达国家的商业健康险赔付占比已达10%。2、人均保费密度与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2011-2020年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保持较快增速。然而,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国外成熟市场存较大差距。截至2020年,我国的健康险保险密度为581.6元/(人/年)。然而,日本、德国等保险市场成熟的国家,保险密度于2018年已达3000-4000元/(人/年)。自2011年起,我国健康保险保费社会乱说持续增长,2020年为0.8%,但与发达国家及地区仍有不小差距。3、健康险险种结构:疾病和医疗保险为主力产品,长期医疗保险少疾病和医疗保险为主力产品:截至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产品库中的人身险公司的健康险产品共计4669款,其中疾病保险2036款,医疗保险2470款。而医疗保险产品中,1461款为不可单独购买的附加险产品,医疗保险的主险产品相对较少。另外,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险和医疗意外险数量仅为28、98、2款,产品数量极为有限。医疗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和重症保险之间的补充保障产品,广受人群追捧。但目前的人身险公司经营的医疗保险产品中83.7%都为一年以内的短期医疗保险,一年以上或者保证续保的产品选择匮乏。且由于医疗数据获取难,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2020年的健康险保费平均单价为1918.9元,较2019年降低5.6%。
2023-09-13 11:58:192

2020年便利店行业发展状况如何?

我觉得2020年便利行业发展状况一点都不好,从实体店来说,便利店没有超市的优势大,从线上来说,网店多如牛毛。
2023-09-13 11:59:1215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经济在三次产业持续加快发展和内外需求强劲拉动下,特别是在推动工业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和出现新的亮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措施和国民经济在各方面有利因素综合作用下,我们测算全年经济将保持15%的增长速度。上述判断主要基于: 有利因素   一是市场活力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将会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区经济增长已经从过去的政府主导型发展阶段,逐渐转入了市场配置资源增强与政府调节更加积极有效共同推动增长的新阶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活力成分有加大的趋势。同时,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民间投资增长速度会进一步加快,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都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   二是从产业发展看,预计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较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三次产业在2008年共同拉动的基础上,2009年将会继续起到共同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的作用。第一产业由于2008年农牧业生产获得丰收,主要农畜产品价格上涨,将会影响到2009年。在加强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的作用下,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导向作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继续保持稳定,畜牧生产将呈现较快增长,畜牧业比重会继续上升,农业生产形势明显趋好。第二产业仍是今后一段时期支撑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2008年和2009年全区相继建成或将要投产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这些重点项目将为2005年工业较快增长发挥积极作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因素较多。2008年自治区出台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和发展规划,国家将安排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建设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第三产业的发展环境会得到不断优化;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交通运输能力、邮电通信能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小城镇带动作用将进一步提高。   三是从需求角度看,投资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增速有所减缓,但由于国家产业政策对包括煤炭、电力、石油、交通等基础产业支持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因而有利于促进我区相关产业的加快发展。同时,2005年"十五"计划内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进入收尾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内蒙古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正在形成。2004年1-10月份,全区建设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占全部到位资金的比重为65.4%,来自国内贷款的资金仅占全部到位资金的16.3%。前三季度我区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因此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仍然占主导地位。当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住房、汽车、家庭装饰和旅游等的消费需求不断升温,表现为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预示着消费需求有可能进入新一轮的扩张期,对经济增长拉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四是经济增长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创新,摒弃某些限制经济发展的理念、打破落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全区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同时也会有利于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刺激市场力量和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   五是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趋好,世界经济复苏迹象明朗,国际环境向好。世行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其中美国、日本、欧盟均呈现加快的态势。同时我国周边的俄罗斯、印度、东南亚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经济增长也在加快。全球制造业正加速向中国转移,为我国和全区出口的较快增长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六是区域合作渐趋加强,有利于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分工合作不断加强,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合作酝酿提速,呼-包-银-集通线经济带规划也在加紧进行中。 不利因素   当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城乡就业压力增大、"三农"问题仍然突出、煤电运紧张状况依然存在、信贷规模扩大的压力增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等。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九年之后首次调息。虽然国家目的在于改善宏观,限制部分投资相对过热的行业,但是,调息一方面有可能使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平衡健康的轨道,另一方面,对于刚刚持续升温的消费需求,也会有一定负面影响,有可能对个人供求消费增加成本负担,预期消费有可能延缓。同时,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预计2005年的世界石油平均价格将比2003年每桶高出8美元,这一增幅使世界经济增速放慢0.5个百分点。从外贸形势来看,进出口需求的前景不容乐观,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世界组织的承诺,进口关税将进一步下调,入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会逐步显现,同时,受降低出口退税率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影响,2005年出口预期增长幅度将不会高于上年。通过对2005年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各种条件和环境分析,我们预测生产总值预计增速将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对策建议   2005年是全区全面完成"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争取全年经济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应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处理好地区发展与保持全国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我们提出以下调控建议:   1.正确处理好宏观调控与适度经济增长的关系,力争保持内蒙古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方面,要把握好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和关键,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保持好、发挥好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近年来内蒙古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难得历史机遇,特别是近年来,全区上下迸发出前所未有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4年全区经济增长率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尽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针对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等问题,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全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运行质量的提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全区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大背景没有改变,国际环境对我国发展总体有利的大格局没有改变,新一轮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大趋势没有改变,特别是国际资本和产业仍在加速向内地转移,这对内蒙古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重大机遇,极为难得,不容错失。目前内蒙古整体经济运行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珍惜进一步发展的大好形势,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稳步向前发展,既要防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又要重视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2.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还是要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经济活力,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应以宏观调控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发展的重点放到既有市场效益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及项目上来,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企业,降低经济增长的能耗、物耗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规模与质量并举,做到符合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方向的投入不减少,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不减慢,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不放松,在发展中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保持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拉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   内蒙古经济总量还不够大,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其根本原因应就在于内蒙古工业化进程缓慢,而投入不足又是内蒙古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的重要因素。合理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符合全区经济发展战略要求。一是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用足国家信贷政策,保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有竞争力、经济效益看好的工业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不搞简单化的"一刀切",从而不断扩大工业投资的乘数效应。二是要依靠大开放来引进大企业,加快自治区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和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使其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三是要发挥内蒙古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能源、冶金、稀土应用、化工、电子、重型汽车、机械制造和农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工业的科技投入,提高资本利润率,进行生产要素、科技要素的整合和配置。要把"提倡创新重在引进"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性审批事项,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坎和市场主体的创业成本;努力改善发展的软、硬条件,依靠资源和环境从国内外市场上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   4.继续抓好农村牧区经济工作,促进农牧民增收   一是抓好各项防灾抗灾工作,争取农牧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针对目前部分地区灾情较重的状况,进一步落实救灾的各项措施,抓好生产自救,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二是积极做好农畜产品收购,落实好收购资金和其他配套措施。三是大力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强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四是继续加快生态和水利等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五是积极引导、加快转移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实现稳定的多渠道的增加农牧民收入。   5.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   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并在以下几方面抓好落实:一要简化审批手续,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领域和准入条件,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要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人才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流动,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三要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四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财税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强力的金融、财税支持;五要摒弃不合理的制度规定,严格依法行政,切实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6、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   积极贯彻落实内蒙古出台的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的60条优惠政策,切实放宽准入、真正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要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与增加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取消各项限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积极引导居民扩大服务性消费。   7、进一步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重视解决城镇就业问题   要进一步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按时足额收缴和发放。全面落实"两个确保"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网络体系,建设好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平台,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要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规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023-09-13 12:00:261

蒙古族现在的发展状况

中国的蒙古族现在 正处在主流文化的侵蚀当中,不少年轻的蒙古族夫妇把孩子从汉族幼儿园接出来送回蒙古幼儿园,让绝望的一些人看到了民族文化的曙光。国家对蒙古族的关注在 教育 大学生就业方面很不到位。在内蒙古很多蒙古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内蒙古的汉族人远远比蒙古族人口多。所以在内蒙古靠蒙古语是前景很不好的。国家继续这样将这种形式泛滥下去 只有会使得蒙古族像印第安人那样,或者是逼迫内蒙古的蒙古族有识之士出国去蒙古改国籍。
2023-09-13 12:00:382

谁知道南京六合目前的一个发展状况?

还不错啊,现在建了几个大商场,欢乐港和天街,档次也不低,现在人流量也挺多的,万达也正在建立中
2023-09-13 12:01:114

目前“新基建”七大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是什么样子?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概念提出2018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概念由此产生,并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两会期间提出除了传统基建外,新型基建将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2019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原本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贸易战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又遭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冲击,新基建作为重要的逆周期调节手段,在多次会议汇中被频繁提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新基建七大领域根据中央系列重要会议和文献的相关表述,结合当前中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业内人士和媒体机构将新基建涉及的主要领域归纳为7个方面,即5G基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5G基建5G 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重大变革点,是当前 “新基建” 的领衔领域,此前 5G 也已经被高层定调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不管是从未来承接的产业规模,还是对新兴产业所起的技术作用来看,5G 都是最值得期待的。实际上,我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上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均需要以 5G 作为产业支撑;而 5G 本身的上下游产业链也非常广泛,甚至直接延伸到了消费领域。(1)建设步伐整体看,5G网络设备投资将成为5G直接经济产出的主要来源,电信运营商在5G网络设备上的投资将超过2200亿元;预计2030年,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达到2.6万亿元,各领域在5G设备上的支出将超过5200亿元。(2)产业链及代表企业5G产业链条非常之广,含零部件、主设备、运营商和下游应用等环节。前期投入主要包括无线设备、传输设备、基站设备、小基站、光通信设备、网络规划实施等。从应用方向上看,5G应用包括产业数字化、智慧化生活、数字化治理三大方向;5G通用应用(即未来可能应用于各行业各种5G场景的应用)包括4K/8K超高清视频、VR/AR、无人机/车/船、机器人四大类;5G应用到工业、医疗、教育、安防等领域,还将产生X类创新型行业应用。2、特高压、电力物联网特高压,指的是 ±800 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 1000 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它能大大提升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特高压输电项目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早在 1986 年就开始特高压建设。我国特高压建设潜力依然庞大,截至 2019 年 1 月,国家已经规划的各类特高压项目大概在 50-60条之间。另外,国家电网早已经启动混改并首次向社会资本开放特高压投资,通过解决资金问题进一步增加特高压持续建设的确定性。2020年电网投资有望超预期,特高压建设加速,同时在电力物联网、芯片/IGBT、配电网等方面仍有结构性增长,稳基建背景下电网加大投资推动龙头公司业绩好转。(1) 产业链特高压相关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的电源控制端、中游的特高压传输线路与设备、下游的配电设备。其中特高压线路与设备是特高压建设的主体,可进一步分为交/直流特高压设备、缆线和铁塔、绝缘器件、智能电网等。(2) 代表企业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以特高压为核心的国际能源合作有望发展成为我国高新技术海外输出的典型代表。据国家电网统计,国家电网已与周边国家建成10余条互联互通输电线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与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的电网互联互通,计划到2030年建成9项以特高压技术为核心的跨国输电工程。3、高铁、轨道交通高铁是中国技术面向世界的名片,也是中国交通的大动脉;与此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轨道交通是关键一环。当下,不少重大高铁项目的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与此同时,许多城市正式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即使是轨道交通相对发达的北上广深,仍有非常大的缺口。就产业方向而言,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的产业链条也非常长,从原材料、机械到电气设备再到公用事业和运输服务,它将在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和交通数字化、智能化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1) 产业链轨道交通产业链环节较长,机械设备聚焦中游。经过数十年发展,轨道交通自身产业结构完整,主要包括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装备制造、运营和增值服务四个环节。设计咨询是工程开工前期的设计和可行性咨询环节,包括咨询、规划、勘察、测量和设计等域;工程建设指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环节,可分为工程建设总承包、土建施工和机电安装,安装机电包括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和电力供电系统,即“四电集成”工程;装备制造主要指轨道交通的车辆系统和机电系统的制造,涉及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高分子材料等多个领域:运营维护及增值服务,包括轨道交通传统的运营管理和物业、广告、媒体商业、资源开发等行业。(2) 代表企业4、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城市级智能汽车大规模、综合性应用试点,支持优势地区创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在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方面,提出鼓励整车企业逐步成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品提供商,鼓励零部件企业逐步成为智能汽车关键系统集成供应商。(1)充电桩保有量其中充电桩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的 “加油站”。截至 2019 年 10 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计保有量为 114.4万个,同比增长 66.7%——尽管增长看似非常迅猛,但充电桩的缺口依然很大。目前根据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到 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 1.2 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 480 万个,以满足全国 5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显然,整个领域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2)产业链充电桩全产业链涉及到上游充电桩及充电站建设及运营所需设备的生产商,包括充电桩和充电站的额壳体、底座、线缆等主要材料供应企业和充电设备生产商;充电桩产业链的中游为充电运营商,负责新时期充电桩的运营,充电桩下游的整体解决方案商,能够统筹上下游及客户需求,合理布提供整体的运营方案。(3) 代表企业充电桩市场产业链涉及到的主体包括充电桩设备生产商、充电运营商、下游整体方案解决商等;整体看,其产业链构成相对简单。其中充电桩设备供应商主要有奥特迅、特锐德、科陆电子、许继电器等代表企业;而新能源电动充电桩运营商则主要有国家电网、特来电、普天新能源等企业布局;另产业链下游整体方案解决商主要有东方电子、电享、施耐德等代表企业,其三家市场份额较高;而其网络平台则主要有e充网、爱充网以及充电帮等代表企业,这一领域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梯队格局。5、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可以说是海量信息时代的诺亚方舟。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将大量依赖于数据资源,因此从国家政务到各大行业,建立数据中心将有助于促进行业转型和实现企业上云。(1)建设步伐在当今的技术浪潮中,互联网数据中心是最重要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Synergy Research 的调查数据,全球顶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每家公司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至少达到每季度 10 亿美元的投资水平。 而全球数据总量每 18 个月翻番,数据中心建设会跟不上大数据爆发的步伐。大数据中心:观察中国IDC市场,2017年的在用数据中心达1844个较上年增长12.4%,其中超大型数据中心36个较上年增长125%,大型166个较上年增长52%。与此同时,中国超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占全球比由2017年的8%提升至2019年的10%。中国IDC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球。(2)产业链大数据中心产业链包括:上游基础设施及硬件设备商、中游为运营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下游为数据流量用户,温控设备是底层设施的保障。大数据中心是新基建的能量,汇聚了所有行业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大数据中心背景下,IDC和服务器是枢纽,也是行业最先受益的重要领域。(4) 代表企业6、人工智能2020年1月21日五部门发布《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人工智能被作为第一个重大科学问题给予重点支持;2020年3月3日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1)市场规模目前就市场判断看,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6.4亿美元,权威机构预测其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6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57%,2015年国内人工智能市场为12亿元,到2020市场规模将达到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50%。(2)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三层: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及算力支撑;技术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延伸,面向特定应用场景需求而形成软硬件产品或解决方案。从产业链角度观察,基础层、应用层——目前摩尔定律助力,服务器强大的计算能力尤其是并行计算单元的引入使人工智能训练效果显著提速,除原有 CPU 外,GPU、FPGA、ASIC(包括 TPU、NPU 等 AI 专属架构芯片)各种硬件被用于算法加速,提速人工智能在云端服务器和终端产品中的应用和发展;技术层——已有数学模型被重新发掘,新兴合适算法被发明,重要成果包括图模型、图优化、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增强学习等。故从技术的研发速度判断,目前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处于爆发期。(2)代表企业赛迪研究院发布了《2019赛迪人工智能企业百强榜研究报告》。报告从基础指标、企业成长性、创新能力、团队能力四个维度进行定量评比,对700余家中国人工智能主流企业进行定量评估,分别评选出2019人工智能企业综合实力百强、成长能力百强和创新能力百强企业。榜单如下,希望能提供参考意见。7、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可以提供共性的基础设施和能力;我国已经将工业互联网作为重要基础设施,为工业智能化提供支撑。2012 年,“工业互联网” 被提出,2017 年年底,国家出台工业互联网顶层规划,2019 年,“工业互联网” 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业互联网逐渐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工业互联网: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产值将达到3710亿元,占世界GDP的0.34%。在工业互联网上的应用是吸引各国在5G技术角逐的动力,工业互联网所体现的价值将逐步提升,自动化工厂、智慧工厂等一系列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工业领域发展的趋势之一。(1) 产业链整体看,工业互联网具有很长的产业链,且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协同性很强,上游通过智能设备实现工业大数据的收集,在通过中游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数据处理,才能在下游企业中进行应用。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会导致产业链的效用丧失。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游主要是硬件设备,提供平台所需要的智能硬件设备和软件,主要有传感器、控制器;工业级芯片;智能机床;工业机器人等。行业中游为互联网平台,从架构上可以分为边缘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边缘层是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基础,主要负责工业大数据的采集;平台层主要解决的是数据存储和云计算,涉及到的设备如服务器、存储器等。应用层主要是各种场景应用型方案,如工业APP等。而下游应用场景是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的工业企业,如高耗能设备、通用动力设备、新能源设备、高价值设备和仪器仪表专用设备等。(2) 代表企业平台作为工业互联网核心,市场相对集中的平台厂商具有较好投资价值:鉴于物联网产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市场集中度有限,龙头效应不明显,平台层不仅是产业链上下游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连接管理平台(CMP)因为直接和运营商、云计算厂商对接,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投资价值更佳。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制造类企业海尔智家、三一重工(树根互联)、工业富联;软件企业用友、东方国信等。网络层则分为内网、外网,尤其内网其产业链代表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已较为稳定,主要代表企业有东土科技、中国软件、紫光软件等;生产设备层看,其主要包括变频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以及前端信息采集系统,整体看,该领域分布企业格局较不稳定,市场有待进一步竞争已达成较为稳定的梯队格局。
2023-09-13 12:01:351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本文已作为国际经济学作业上交至导师处作者地址: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4级经济学类邮编:450001摘要纵观我国保险业20多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分析,同时提出加入WTO后应采取的对策。关键词:保险业现状发展趋势挑战潜力对策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个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外资保险公司争相入市,多家保险公司竟争发展的保险市场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保险业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中国保险业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业务快速发展。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3年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相当于1999年的2.8倍;保险业总资产达到9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87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4%。2003年保险密度为287.44元(即每个公民的平均保费),保险深度为3.33%,中国保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2、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24家,外资保险公司37家。按业务性质分,财产保险公司25家,人身保险公司30家,再保险公司5家,政策性保险公司1家。此外还有6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05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507家,保险经纪公司115家,保险公估公司83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3、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设立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把保险资金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和集中统一运用。在探索保险资金管理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4、法律法规初步完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阶段。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国保监会积极清理了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002年颁布实施了新的保险法,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依据新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制定、修改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和制度。一个适合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5、保险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偿付能力监管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建立了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符合中国国情的偿付能力监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实施了《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指标》、《财产保险公司分险种监管报表》以及《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等一系列监管规章。加强了保险业监管的制度建设。(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就以下几个方面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1、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上看,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2、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看,我国在这两方面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0%左右。而我国2000年的保险深度为1.8%。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127.7元,约15美元,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中国的107倍,日本是中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3、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保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必须让人们从切身利益上认识其作用。(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1.保险市场体系化。从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2.经营业务专业化。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3.市场竞争有序化。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4.保险产品品格化。在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5.保险制度创新化。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6.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7.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8.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潜力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中国保险业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潜力。(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加强了保险市场竞争程度,导致保险企业保费利润率的迅速下滑。2、造成一部分保费外流。尽管1995年实施的《保险法》第102条规定了“保险公司需要办理再保险分出业务的,应当优先向中国境地内的保险公司办理”,但实际操作时,难度比较大。目前保险监管部门要求外资保险公司自留保费不低于30%,加上法定分保20%部分,仍有50%的保费可以由外资历保险公司安排再保险。3、与国内保险公司争夺一定的市场份额。外资保险公司客观上有着资金实力雄厚,管理先进,技术服务水平较高的优势,目前尽管在业务经营范围上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从全国的市场结构看,外资保险公司所占比重年还不到百分之一,但在开放区域内的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已接近10%,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4、外资保险公司由于在待遇方面有着比国内保险公司优厚的条件,会造成国内保险企业一部分优秀人才流失。(二)从影响保险业的发展的诸因素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保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消费品必然会逐步伴随收入的增加而日益提高。2、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保险业必将随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不断增加。在当代世界经济活动中,保险业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险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加。保险机构应充分认识到我国保险业存在的巨大市场潜力和生存空间,实现保险业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化。3、在我国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转型时期,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范围呈日趋增长和扩大的趋势。各种意外事故屡屡发生,天灾人祸不期而至,这就为拓展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为保险人员推销保险,开拓业务活动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为保险业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三、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业的对策面对中国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我们应考虑以下对策:(一)加快对内开放保险市场的步伐,提高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有两大特征,一是封闭,二是垄断。针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加快对国内保险市场开放的步伐,尽快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保险机制,打破封闭垄断的市场格局,放开内资保险市场,大胆的让现有保险公司都加入竞争行列,实现保险市场的充分有序竞争,并充分发展。(二)国家对保险业应实行低税政策,进一步壮大民族保险业实力。我国现行的保险公司税收标准是按照保费收入每年上缴8%的营业税、33%的所得税和15%的调节税。我国财政对保险公司实行揽底课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的积累,从而影响保险偿付能力的提高。此外,政策给予外资保险公司超过国民待遇的某些政策,也会使中外保险公司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以上都需要国家从政策上予以探讨研究。(三)改革我国国内资保险公司的保险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尽快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保险业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现在内资保险公司在人事、财务等的管理上基本是旧的管理体制。由于体制僵化、待遇低,人才的使用,员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还不能与外资公司相比。因此要通过改革,克服内资保险体制上的种种弊端,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使内资公司尽快提高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尽快健全和发展有利于内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拓宽国内保险业经营渠道,壮大内资公司资本实力,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内资保险公司改革的同时,使之在公司结构和保险业务运作上尽快的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竞争。(四)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保险市场上,我国保险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全新的保险经营理念。要真正培育出具有雄厚实力和国家知名度的民族保险公司,内资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树立效益成本的经营思想,建立适应未来保险市场的内控机制,特别对承保质量、管理效率、防范风险能力、规范操作的程序等,都要实行严格管理。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苦练内功,提高风险管理及技术水平。要转变单一的经营模式为多种形式的营销模式,以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探索多种形式的营销手段。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保险公司的办惯例,侧重培育中介机构和利用中介机构展业。以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为手段,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此外,国家应从政策上对民族保险公司进行扶持,在来源配置上实行倾斜政策,增强其综合实力。(五)积极开展保险科技创新活动,全面快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保险技术创新是就保险业的业务经营上,所进行的种种富于开拓性、创造性的变革。主要包括险种创新、营销方式创新、服务项目创新等多方面。保险技术创新有利于缩小民族保险业与国际保险市场的差距,带动保险业迅速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险需求,使我们在未来的保险市场中居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目前,就险种创新而言,我们要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全力开拓新险种。如分红保险、变额保险、单一疾病和特定疾病保险。其次,就营销方式而言,可以学习借鉴外国保险业的经营经验,结合我们自身情况,大力发展新的营销手段和方式,尽早为开展网络保险做好铺垫。将发展网上保险作为21世纪的战略举措,为占领网上市场做好积极铺垫。(六)加快培育高素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保险业除了要注意筑巢引凤,通过尊重、优待政策来吸引人才外,更需要全方位加快现有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与此同时,要注意培育企业文化的氛围,创造和谐宽松、团结向上的环境,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防止人才流失。(七)完善保险法规,强化市场监督保证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做到监督的全程化、动态化、持续化。同时,要加快制定入前后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修改和完善《保险法》,对内外保险公司应实行统一监督,在监督目标、指标、手段上应避免双重标准,切实有发挥国家保险监督的职能作用。参考文献:1.乔桂明:《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2-012.3.魏华林、俞自由、郭杨: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及其监管。《保险研究》,1998(7)、(8)、(9)作者地址: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4级经济学类邮编:450001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023-09-13 12:04:131

早教行业怎么样 市场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

——预见2021:《2021年中国早教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链现状、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1、早教行业产业链概览早教按照服务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大类。其中全日制包括托管(0-3岁)、幼儿园(3-6岁)和学前班(5-6岁)三类;非全日制主要包括亲子教育/活动和幼儿课程(3-6岁为主)两大类,其中亲子教育/活动又包括家庭教育(0-6岁)、亲子游(0-6岁)和早教中心(0-3岁为主)三大场景。随着行业发展,早教行业在上述核心产业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为核心产业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周边产业,近年来各类互联网产品也蓬勃发展,早教产业链正在日渐丰富完善。2、产业链上游——数字类早教产品竞争激烈早教类数字产品类型多样,以早教学习机为例,婴幼儿儿童早教学习机,目前生产早教内学习机的品牌较多,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以下列举部分早教类学习机的领先品牌:3、产业链中游——早教行业投融资活跃根据IT桔子统计,从2013年开始,国内早教行业投融资开始爆发,早教风口正式确立,资本涌入。2020年,早教行业的投融资事件数量为40起,投融资规模达到116.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82%。从2020年投融资事件轮次来看,天使轮事件数量最多,达到10起,战略投资金额最大,达到100.63亿元。根据IT桔子统计,2021年以来,早教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达到15起,金额合计47.98亿元,金额最大的一笔为叽里呱啦的C轮融资,规模达到35.1亿美元,投资方为挚信资本、腾讯投资和光源资本。——早教行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虽然近年来,新生儿出生率大幅下降,但整体新出生人口规模基数较大,加上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家长对于儿童早期教育意识和教育消费水平提高,均极大的促进了早教市场的发展。家长对于婴幼儿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的理解,是构成早教行业需求的核心要素。家长对早教必要性和效果的认同度越高,早教行业的刚需程度就越高。随着国民收入不断提升,新一代家长消费观念升级,国家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幼教行业利好政策不断出台,驱动幼教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为早幼教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开端,目前我国早教行业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2015-2020年,我国早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19%;2020年中国早教行业市场规模达3038亿元,较2019年上升13.6%,因疫情影响,增长率较往年略有下降。早教行业连续多年市场规模增长超过10%,2021年有望突破3270亿元,潜在市场巨大,预计未来将持续快速发展。——课程以知识技能训练为主根据儿童发育特点,早教偏重点有所不同,具体来看,针对0-3岁儿童的早教,更侧重于身体机能和知觉训练,如听觉、触觉、视觉、协调发育等;针对4-6岁儿童的早教,更侧重于综合素质和技能训练,如少儿英语、艺术技能等。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国内的早教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思维训练类、语言培训类、兴趣培养类以及综合类。其中思维训练类、语言培训类、兴趣培养类又被合称为专业类,主要针对4-6岁儿童;综合类早教机构的特点在于有丰富的软硬件设施,引入多样的课程内容等,更侧重婴幼儿身体机能的培养,适用于0-6岁儿童。从我国早教发展情况以及市场上早教内容来看,我国早教更偏重于对儿童知识技能和艺术、兴趣培养方面,以3-6岁儿童为主。如语言早教市场、舞蹈早教市场、音乐早教市场、书法美术早教市场等。在各类早教细分市场中,则主要以语言类早教为主,而由于长期以来英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语言早教又以英语类早教为主。注:样本量N=1644;调研时间2021年4月4、产业链下游——适龄儿童规模持续增长从幼儿园在园人数来看,2014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幼儿园在园人数规模持续提升,2018-2020年整体增速有所放缓。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2020年底,全国在园幼儿数量为4818.3万人,较上年增加104.4万人。随着新生代父母对科学早教的认可,0-6岁的婴幼儿在各年龄段都出现了对早期教育的需求,且在早教市场消费群体中有一定占比。接受早教的婴幼儿中,截止2021年4月,据调研数据显示,2-3岁孩童占比达到27.5%,而2-4岁儿童占比超过五成。注:草莓派调研社区,样本量=1644;调研时间2021年4月。——出生率下降,生育政策松动从近几年我国人口出生情况来看,2010-2014年,婴儿出生数量逐年上升,由2010年的1595万人上升至2014年的1687万人,但增速较缓;2015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655万,比2014年小幅减少32万,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当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万,创2000年以来峰值,但之后连年大降。2020年,公安部数据显示,新生儿登记数仅1003.5万,2019年公安部新生儿登记数为当年统计局出生人口的80.5%,按此比例反推2020年出生人口或较2019年下降超200万,较2019年大幅下降约15%。2021年4月14日晚间,央行官方微信发布工作论文,直指我国面临的人口严峻形势,直指应该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中国早教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在幼儿园数量方面。2010-2019年,我国幼儿园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数量增速有所放缓。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共有幼儿园28.12万所,同比增长了5.44%。——早教课程场景多样化在早教行业中,近四成家长选择线下机构,34.7%的家长选择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家长注重儿童对于早教课程的体验,相比线上,线下机构更具优势,能够满足家长的托育需求。但由于疫情的影响,激发在线教育进一步发展,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线上早教课程的陪伴性凸显,线上早教课程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注:样本量N=1644;调研时间2021年4月——低龄托育领域发展潜力较大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婴幼儿在各类照护服务机构的入托率不足5%。2021年,卫建委数据显示,超过八成家长有婴幼儿托育需求。婴幼儿家长托育需求强烈,但目前国内婴幼儿托育服务相关政策和法规不健全,托育机构缺乏规范管理,社会力量办托育机构的积极性较低,市场供需矛盾突出。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将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位数提高到4.5个,中国低龄托育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早教低龄化渐成趋势相比80后妈妈,90后妈妈对让孩子上早教持更积极态度。对于0-1岁儿童,准备让孩子接受早教教育的90后妈妈相比80后妈妈多出6.1%。年轻妈妈对于早教意识觉醒更强,态度更积极。早教低龄化渐成趋势。5、竞争格局——早教机构品牌情况国内早教龙头从发展背景和模式上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国外原版引进课程内容,在服务和运营上进行一定的本土化,定位高端,以金宝贝为代表;第二类是基于海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国内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如运动宝贝;第三类是基于国内主流教育理念或为了突出某方面特色,进行本土化的自主研发。其中第二类中西合璧的早教模式更受欢迎。2021年,根据目前的早教中心分布情况数据显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早教中心网点分布占全国的13.88%。纵观近年来各大早教品牌发展状况,实地考核北京、上海、广州、南通等一二线城市上百家早教品牌的经营情形,口碑、点评网口碑调研以及通过对百度、360、腾讯教导、网易教导等威望平台大数据统计剖析鉴定,剖析得出2021年最新十大早教排名如下:——区域竞争格局:国际早教品牌主打一二线城市,本土早教品牌深耕下沉市场根据各早教机构官网统计7家代表性早教机构在一线城市网点数合计481家,二线城市网点数合计1876家,三线及以下城市网点数合计1971家。7家代表性早教机构中,门店数量最多的为红黄蓝,达到1300家,其次为美吉姆,达到511家。国际早教品牌多分布于一二线城市,不过鉴于金宝贝和美吉姆因客单价较高、单店会员人数较多、一二线城市门店占比较高。在本土早教品牌中,红黄蓝以1300家线下机构的规模位列第一,其中,一线城市网点数占比为6.8%,三线及以下城市网点数达到809家。本土早教品牌多分布于三线城市,以较低的客单价服务广大具备托育需求的中小城市消费者群体。从营收角度考虑,我国早教行业的龙头企业为金宝贝和美吉姆。6、需求趋势:AI技术+线上+线下融合随着人工智能的成熟及其对垂直领域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AI技术被运动到早教产品的迭代发展上。早教行业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早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09-13 12:04:223

论文怎么写 关于经济发展现状的

  浅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 要: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世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加,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将进一步加剧。而且我国能源紧张、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环境污染严重也使我国面临着较大的国际转移排放压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有利于现代能源服务的普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和加强能源安全。  关键词:低碳经济;现状政策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源于英国在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从技术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利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各种低碳技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着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综上所述,广义的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标志的绿色生态经济模式。目标是控制碳排放,维持生物圈碳平衡;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国家权益、生产生活方式的全球性革命。  二、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低碳经济政策,积极推动低碳绿色增长。尤其是为了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些国家更是把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重要动力。  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发展生态工业。德国的生态工业政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制定各行业能源有效利用战略;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围;可持续利用生物智能;推出刺激汽车业改革创新措施以及实行环保教育、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措施。为了实现从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轨,德国除了注重加强与欧盟工业政策的协调和国际合作之外,还计划增加政府对环保技术创新的投资,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私人投资。德国政府希望通过筹集公共和私人资金,建立环保和创新基金,以此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法国的低碳经济政策重点是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2008年12月,法国环境部公布了一揽子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这一计划有50项措施,涵盖了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水力发电等多个领域。除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之外,2009年,法国政府还投资4亿欧元,用于研发清洁能源汽车和“低碳汽车”。此外,核能一直是法国能源政策的支柱,也是法国低碳经济的一个重点。  美国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美国政府低碳经济政策可以进一步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的开发是核心。2009年2月15 日,美国出台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投资总额达到7870亿美元,该法案将发展新能源列为重要内容,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在节能方面最主要的是汽车节能。此外,为应对气候变暖,美国力求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在低碳经济的实践上,英国作为低碳经济的先行国,在2006年通过了全球第一个有关低碳经济的法案一《气候变化法草案》,制定了到2020年减少碳排放30% ,到2050年减少碳排放60%的目标。日本、丹麦和挪威等国的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果。国内对低碳经济的实践则主要集中于碳交易和创建低碳城市。 (1)碳交易。2006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总额达280亿美元,交易的二氧化碳量达到了13亿吨。目前全球有四个交易所专门从事碳金融的交易,包括欧盟的EU ETS、澳大利亚的New South Wales、美国的Chicago Climate Exchange和英国的UK Errs等。此外,还有很多知名金融机构活跃在这些市场上,包括荷兰银行(ABN AMRO)、巴克利(BarclaysCapita1)、高盛(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和UBS等。美国的Chicago Climate Exchange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北美唯一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并对减排量承担法律约束力的组织和市场交易平台,它也是全球唯一同时开展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六氟化硫6种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市场。在中国,2006年兴业银行基于品牌和市场价值与IFC合作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合作协议》(即《损失分担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根据该协议,IFC向兴业银行提供2亿元人民币的本金损失分担,以支持最高可达4.6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兴业银行则以IFC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发放贷款,IFC则为贷款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而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则分别推出了“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  (2)低碳城市的创建。低碳城市是由新能源利用、清洁技术、绿色规划、绿色建筑和绿色消费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2008年,国家发改委与联合国自然基金会开始“低碳城市发展”的全面推广,上海和保定成为首批试点城市,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商务部等专家组成的项目技术顾问组也正式亮相。同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保定:全球可持续能源生产的“电谷”》,肯定了“保定模式”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做出的贡献。广东省珠海市也在2008年邀请专家研究低碳经济,欲申报国家低碳经济区。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然而,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和满足就业等仍是实现现代化的最大任务,向低碳经济转型还面临着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为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适时适度地创新公共政策,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的新要求,创立一种具有积极价值的、适宜的政策安排。  (一)、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倡导产业低碳化  产业结构对碳排放会产生较大影响,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如果技术水平相同而产业结构不同,则会导致碳排放量相差较大。以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则是能源大户,需要大量消耗能源。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在一定的时期内还会显示强劲的势头,这也是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根据国情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倡导产业低碳化,这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增大陆海碳汇  森林可以吸收大量CO2 .相当于减少了CO2 排放,是良好的碳汇。据研究,我国人工造林的固碳率为1.4吨碳/(公顷?年),相当于每公顷林地每年可平均吸收5.1吨CO2 。2005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18.21%,为促进全球碳汇建设和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国家《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 按照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km (合96000万hm )计算,相当于2020年比2005年新增森林面积4600万公顷,每年可新增碳汇430.1万吨,相当于减排1578.4万吨CO22005.2020年间累计新增加碳汇5.2亿吨,相当于累计减排18.9亿吨CO2。另外,海洋也是重要的碳汇之一有研究表明,过去200年中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制造水泥过程中释放的CO2 .被海洋吸收了近一半。我国在东海进行的大洋碳通量研究也表明,东海是CO2 的汇。因此,通过加大力度开展研究,尽早比较准确地确定我国邻近海域的碳汇结构和强度.有望进一步增大我国的碳汇规模。  (三)、创新文化政策,倡导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是党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紧要关头所形成的又一重要思想创新,并提出了文化“软实力” 的概念。文化是基础国民教育,它奠定国民的品味教养;文化是生活,它决定我们所见、所感、所思的整体环境的真善美或假恶丑;文化是经济,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不言而喻。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全民普遍共识的、绿色的生态文化的构建。生态文化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是人们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的总和,体现在人类为解决所面临的种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与自然和谐相处,求得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种种措施和手段上。创新文化政策就是要形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在生活中坚决抵制铺张浪费的奢侈文化,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从经济的角度讲,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依赖的是原始生产要素的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工业化中级阶段,经济发展以投资和科技进步为主要带动力量;工业化高级阶段则以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中国的经济转型摒弃了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的路子。公共政策的创新使我们主动融入到低碳经济的实践和世界发展的潮流中,获得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和技术,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冯之浚,金涌,牛文元,徐锭明.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04—21.  夏垫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 (7A):33—35.  陈晓春,张喜辉.浅谈低碳经济下的消费引导[J].消费经济,2009 (4): 71—74.  邹骥等,低碳道路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机制,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陈晓春,谭娟,陈文婕.论低碳消费方式[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04—21.
2023-09-13 12:05:032

求知一个关于中国网络发展现状?要求祥细.请各位大虾帮帮忙,谢谢!!!

去信息产业部去下你需要的文件
2023-09-13 12:05:162

我国网络直播的发展现状

直播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中国直播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7亿人,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这个数字足以说明直播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用户规模的增长,直播短视频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美食、旅游、穿搭等领域,到现在的游戏、音乐、综艺等各种类型的内容都有涉猎。这些内容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同时也带来了商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品牌和商家开始向直播短视频平台投入资金,通过直播短视频来进行品牌推广和销售。
2023-09-13 12:05:273

如何判断一个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这个问题比较宽泛,如果只用一句话回答,就是“如果这个趋势将会砸掉一个行业或一个职业群体旱涝保收的铁饭碗,那么它就是一个有前景的发展趋势。”从两个方面判断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1、是否能简化商业链条,降低运营成本,从而降低售价。电子商务是大家都了解的商业发展趋势的典型案例。在电商出现之前,任何一个产品都是经过各地招募代理商,代理商招分销商,分销商铺货到网点的过程,其中的代理等级可能有一级、二级,甚至三级、四级。整个销售链条长了,要养活的人也就多了,分销过程中自然要层层加价,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价格很高。消费者周围的销售终端有限,能够容纳的品牌和产品也有限,缺少竞品的价格对比,消费者只能两眼摸黑糊涂买单。在汽车、家具、家电等消费频次低的耐用消费品领域,区域垄断性更为明显,价格也更为高昂。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从厂家直接到消费者手中成为可能,减少了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省下的成本让利给消费者,消费者买得更便宜。电子商务使商业的信息更透明,消费者拿起手机,随时可对某一类产品的品牌、型号、特点和价格进行对比,做出更优的选择。因为电商砸了很多实体店的饭碗,降低了人民大众的生活成本,所以成为改变全球商业环境的重大趋势,也成就了中国的骄傲——阿里。咱们看一看哪些行业还存在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能够砸得越狠,涉及的人越多,那么这个发展趋势就更有前景,值得投入。司机就是这样一个将来要被砸饭碗的职业。司机的收入是租车行业的主要成本。现在打车软件已经解决了租车的信息流问题,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完善,司机将被替代,租车的费用将大幅降低,租车行业将焕发新的生机。未来,共享汽车将成为主流,家庭无需购车,从手机上安排什么时间,什么车型,在哪里等待,送去哪里,到时候自动驾驶的汽车就来迎接主人,当送主人到目的地之后,车辆会在中央智能处理系统的安排下,迎接其它客人。中央智能处理系统也能保证在用户办完事之后,能够有另外一辆汽车接他前往另一个目的地。“消灭司机”战役的第一枪最容易在长途物流领域打响,比如智加科技公司,以人工智能AI为引擎,研发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已经运用在重型卡车上,并且拿到了长三角智能网联商用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未来,没有司机的物流公司将会出现,这些运用新技术的物流公司将晋升为行业的领头羊。躺着赚钱的暴利行业还有医药,电商曾做过撼动这棵顽石的努力,不过受gov和有关部门的考虑和限制,并未完全成功,但是未来仍有爆发的可能。配镜行业,十块钱的成本可飙升至数百元,这么低频的消费也能养活街边数量不少的眼镜店,在技术、渠道和商业模式的不断进化下,配镜行业也会迎来巨变,商机就蕴含其中。一些费用高昂的服务行业也免不了遭受巨变。补习班、兴趣班费用太高,于是低成本、定制化的线上教育蓬勃发展起来。家政服务的价格越来越贵,以科沃斯为代表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成为前景光明的朝阳产业。原来垄断了基金和保险销售、理财服务、存贷款业务,躺着赚钱的银行金饭碗也被打破,创造了目前全球最大的IPO——蚂蚁。如果你所处的行业竞争压力小、赚钱轻松,那么也许不久之后就会沦落为夕阳行业,一群“高科技恶狼”公司正在阴暗处对你虎视眈眈,更要命的是这群“恶狼”有可能和你所处的行业八竿子打不着,就能在不经意之间革了你的命,踩碎你的饭碗!2、是否代表着产业升级。同样的产品降低价格就是发展趋势,同样的行业推陈出新也是发展趋势。产业升级是涨价的合理理由。以办公软件为例,原来的Office和WPS都是单机软件,买一套用一辈子;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WPS在手机适配方面技高一筹,在中国把Office甩在身后;5G时代到来,人们无需在电脑和手机上下载办公软件,在线创建和编辑文档,多端互通成为现实。软件的付费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一是白嫖,免费党看广告用服务;二是付费会员,享受更优质的增值服务。游戏领域也是一样,原来的单机游戏几百元的售价顶天了,而现在的网游、手游,有的玩家免费玩,有的玩家却心甘情愿的支付成千上万的费用。头部游戏公司更赚钱了,但是愿者上钩,没有理由反对,因为玩法确实不一样,产业升级了。汽车行业正在进入产业升级的转折点。内燃机车终究会退出历史舞台,零排放的新能源车代表着产业转型的趋势;在动力方面,充电桩设置、充电时长、电池更换成为新能源车普及的桎梏,与加油站合二为一的换电站将成为行业突破点。电池企业提供可拼合的电池模块,车企自行选择多少块电池组成电池组,并以此为动力源设计整车。用户在电池即将耗尽时,将车开到换电站,换电站根据车辆型号将标准模块组成需要的电池组,通过自动机械装置从车身中取出旧电池,更换上新电池。更换电池的时间可能比加油还要快,电池的折旧费用直接分摊到更换的电池组中,一举解决用户自行充电的三个难题。“两桶油”进入历史拐点初期,如果它们仍躺在Gov扶植、油品longduan的“温柔乡”里,不积极促进换电站与加油站的融合过程,一旦电池和换电技术有重大突破或国家有意引导,民企换电站可能会遍地开花,异军突起!毕竟换电服务还没有准入制度,车主也不再像担心油品质量不好一样担心换电会出现问题,在公平的较量下,“两桶油”会怎么样呢?最后举个综合的例子:淘宝出现之前,高档的人体工学椅受渠道的限制,只能在高档商场的品牌专卖店买到,有限的渠道和动辄上万元的价格劝退了不少潜在客户。达宝利希望改变这样的状况,于是将人体工学椅放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进行销售,因为大幅度降低了房租和人工成本,售价比商场更有优势,借助网络,销售区域也不仅限于当地,而是扩展至全国;“同产品”、"低价格"、"多客户"让达宝利逐步发展起来。这就是判断行业发展趋势的第一条“简化商业链条,降低运营成本,降低售价”。达宝利走上正轨之后,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向低端产品发展,以量取胜;一条是继续走高端战略,优质产品、周到服务、良好口碑,保质优于保量。达宝利坚定地选择后者。实践证明选择是正确的,原来走低质低价高销量的竞争对手逐渐泯灭在时间的洪流里,而达宝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日趋壮大,不仅在北京建立了总部,而且还在上海、杭州、广州设立分公司,用本地化的团队服务当地公司团购客户,进一步拓宽了竞争力的“护城河”。这就是判断发展趋势的第二条“是否代表着产业升级”。
2023-09-13 12:06:443

疫情下中国餐饮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是什么?

并不是特别的好,这是因为疫情是比较严重的,而且导致很多餐饮行业都被迫关闭,然后经济收益价值也不是特别的高。
2023-09-13 12:07:047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物流业是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我国,尤其是我国东南沿海那些港口贸易日益发达的城市,货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无论从其组织结构,操作流程还是管理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没有实现物流的整合。中国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进入门槛很高,政府对自然人直接设立国际货代一直没有开放。加入WTO 之后,中国各行各业都加大了对内开放的力度和广度。2005年9 月初,中国的进出口经营权全面放开,凡注册资本在 100 万元人民币的流通企业都可以申请进出口资格,政府实行核准制。(专家预测,紧接着政府主管部门就要对国际货代采取一系列对内开放措施。现在,有关部门正在调研,论证允许自然人直接持股国际货代企业的可行性和操作规程。据估计,一旦允许中国自然人持股国际货代企业,将迅速引爆民营货代市场。)随着港口贸易的迅猛发展,货代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也迫在眉睫。主要表现于一、行业发生裂变和整合。面对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全面的开放,货代和物流行业将按市场规则进行整合和裂变,加速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整合和裂变的方向有三个:首先,包装上市。比如中铁系统、中邮系统等正在整合物流资源,准备以物流为核心业务上市。其次,网络化经营。货代公司必须在国内、国际建立健全的代理网络,通过联盟形式,快速实现网络化经营。再次,专业化经营。货代企业,尤其是中小型货代,应该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业务,走专业化经营之路,强化自身在某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整合和裂变之后,货代和物流行业将出现一些上市公司、一批网络化企业和众多的专业化公司;二、外资公司、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将逐步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国外的大公司,该进来的都已经进来了,比如, DHL 、 FedEx 、 Shenkers 、 Eagle 、 Bax 、 Nippon等。他们都是以中外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有的企业合作得非常默契,即使政策允许外资独资了,他们也不会放弃中国的合作伙伴;有的合资企业可能要随着政策开放对合作方式进行战略性调整,转变成独资公司。外资公司、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将很快发展成为三支劲旅,在中国的货代和物流市场激烈角逐,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因此发展第三方物流是货运代理企业的出路。货运代理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能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统化、个性化、信息化的代理服务,这是物流服务向专业化、集中化方向发展的结果,它与传统货运企业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利润基础是资源整合和管理创新创造的新价值。转型中及后的货运代理行业将充分利用入世这一良好契机,借鉴和吸收国外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先进经验,以求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港口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2023-09-13 12:08:341

国体育社区行业发展现状是什么样的,未来的发展应该注意什么?

在逐步的进步和提升,男性偏多,不过活跃度很高,应该多加入一些新的训练技巧。
2023-09-13 12:08:435

农业保险经营发展形势

30年的中国保险业28年前从零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保险业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在补偿灾害损失、维护社会安定、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整个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其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保险机构增长迅速。1980年,中国只有1家保险公司,1998年为28家;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保险机构110家,是十年前的4倍。此外,专业保险中介机构(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从2000年的几家,到2007年底的2331家,几年间增长近500倍。二是保费收入增长迅速。1980年全国保费收入为4.6亿元,2007年,全国实现保费收入为7035.8亿元,28年间,年均增长达31.2%。三是保险资产增长迅速。从1980年恢复国内业务到2007年,保险业积累第一个1万亿资产用了24年,积累第二个1万亿资产用了3年,第三个1万亿仅有1年时间。截至2007年,中国的保险业资产总额达到2.9万亿元,是五年前的5倍。1978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8%,同一时期保险机构总资产却增长了7000多倍,年均增长37.5%,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中国保险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令全球业界震惊。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纵观我国保险业20多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分析,同时提出加入WTO后应采取的对策。关键词:保险业现状发展趋势挑战潜力对策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个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外资保险公司争相入市,多家保险公司竟争发展的保险市场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保险业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中国保险业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业务快速发展。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3年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相当于1999年的2.8倍;保险业总资产达到9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87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4%。2003年保险密度为287.44元(即每个公民的平均保费),保险深度为3.33%,中国保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2、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24家,外资保险公司37家。按业务性质分,财产保险公司25家,人身保险公司30家,再保险公司5家,政策性保险公司1家。此外还有6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05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507家,保险经纪公司115家,保险公估公司83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3、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设立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把保险资金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和集中统一运用。在探索保险资金管理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4、法律法规初步完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阶段。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国保监会积极清理了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002年颁布实施了新的保险法,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依据新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制定、修改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和制度。一个适合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5、保险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偿付能力监管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建立了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符合中国国情的偿付能力监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实施了《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指标》、《财产保险公司分险种监管报表》以及《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等一系列监管规章。加强了保险业监管的制度建设。(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就以下几个方面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1、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上看,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2、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看,我国在这两方面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0%左右。而我国2000年的保险深度为1.8%。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127.7元,约15美元,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中国的107倍,日本是中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3、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保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必须让人们从切身利益上认识其作用。(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1.保险市场体系化。从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2.经营业务专业化。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3.市场竞争有序化。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4.保险产品品格化。在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5.保险制度创新化。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6.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7.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8.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潜力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中国保险业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潜力。(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加强了保险市场竞争程度,导致保险企业保费利润率的迅速下滑。2、造成一部分保费外流。尽管1995年实施的《保险法》第102条规定了"保险公司需要办理再保险分出业务的,应当优先向中国境地内的保险公司办理",但实际操作时,难度比较大。目前保险监管部门要求外资保险公司自留保费不低于30%,加上法定分保20%部分,仍有50%的保费可以由外资历保险公司安排再保险。3、与国内保险公司争夺一定的市场份额。外资保险公司客观上有着资金实力雄厚,管理先进,技术服务水平较高的优势,目前尽管在业务经营范围上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从全国的市场结构看,外资保险公司所占比重年还不到百分之一,但在开放区域内的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已接近10%,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4、外资保险公司由于在待遇方面有着比国内保险公司优厚的条件,会造成国内保险企业一部分优秀人才流失。(二)从影响保险业的发展的诸因素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保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消费品必然会逐步伴随收入的增加而日益提高。2、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保险业必将随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不断增加。在当代世界经济活动中,保险业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险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加。保险机构应充分认识到我国保险业存在的巨大市场潜力和生存空间,实现保险业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化。3、在我国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转型时期,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范围呈日趋增长和扩大的趋势。各种意外事故屡屡发生,天灾人祸不期而至,这就为拓展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为保险人员推销保险,开拓业务活动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为保险业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三、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业的对策面对中国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我们应考虑以下对策:(一)加快对内开放保险市场的步伐,提高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有两大特征,一是封闭,二是垄断。针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加快对国内保险市场开放的步伐,尽快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保险机制,打破封闭垄断的市场格局,放开内资保险市场,大胆的让现有保险公司都加入竞争行列,实现保险市场的充分有序竞争,并充分发展。(二)国家对保险业应实行低税政策,进一步壮大民族保险业实力。我国现行的保险公司税收标准是按照保费收入每年上缴8%的营业税、33%的所得税和15%的调节税。我国财政对保险公司实行揽底课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的积累,从而影响保险偿付能力的提高。此外,政策给予外资保险公司超过国民待遇的某些政策,也会使中外保险公司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以上都需要国家从政策上予以探讨研究。(三)改革我国国内资保险公司的保险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尽快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保险业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现在内资保险公司在人事、财务等的管理上基本是旧的管理体制。由于体制僵化、待遇低,人才的使用,员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还不能与外资公司相比。因此要通过改革,克服内资保险体制上的种种弊端,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使内资公司尽快提高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尽快健全和发展有利于内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拓宽国内保险业经营渠道,壮大内资公司资本实力,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内资保险公司改革的同时,使之在公司结构和保险业务运作上尽快的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竞争。(四)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保险市场上,我国保险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全新的保险经营理念。要真正培育出具有雄厚实力和国家知名度的民族保险公司,内资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树立效益成本的经营思想,建立适应未来保险市场的内控机制,特别对承保质量、管理效率、防范风险能力、规范操作的程序等,都要实行严格管理。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苦练内功,提高风险管理及技术水平。要转变单一的经营模式为多种形式的营销模式,以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探索多种形式的营销手段。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保险公司的办惯例,侧重培育中介机构和利用中介机构展业。以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为手段,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此外,国家应从政策上对民族保险公司进行扶持,在来源配置上实行倾斜政策,增强其综合实力。(五)积极开展保险科技创新活动,全面快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保险技术创新是就保险业的业务经营上,所进行的种种富于开拓性、创造性的变革。主要包括险种创新、营销方式创新、服务项目创新等多方面。保险技术创新有利于缩小民族保险业与国际保险市场的差距,带动保险业迅速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险需求,使我们在未来的保险市场中居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目前,就险种创新而言,我们要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全力开拓新险种。如分红保险、变额保险、单一疾病和特定疾病保险。其次,就营销方式而言,可以学习借鉴外国保险业的经营经验,结合我们自身情况,大力发展新的营销手段和方式,尽早为开展网络保险做好铺垫。将发展网上保险作为21世纪的战略举措,为占领网上市场做好积极铺垫。(六)加快培育高素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保险业除了要注意筑巢引凤,通过尊重、优待政策来吸引人才外,更需要全方位加快现有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与此同时,要注意培育企业文化的氛围,创造和谐宽松、团结向上的环境,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防止人才流失。(七)完善保险法规,强化市场监督保证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做到监督的全程化、动态化、持续化。同时,要加快制定入前后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修改和完善《保险法》,对内外保险公司应实行统一监督,在监督目标、指标、手段上应避免双重标准,切实有发挥国家保险监督的职能作用。回答时间:2011-10-242:42:49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023-09-13 12:10:041

说明了什么的发展现状是病句吗?

这个句子没有主语,即:是什么或用什么来说明了什么的发展状况。例句:这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都清楚地说明了这个闭塞的小山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2023-09-13 12:10:121

分析一个城市的经济状况 要从哪几个方面去论述?

看看有多少商业圈 ,出租车价格和出租车是什么车,看看卖报纸的多不多,看看乞丐多不多等等吧,这是我自己对一个城市的理解
2023-09-13 12:10:373

国外微电子发展的现状

本文论述了当前世界以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为核心的微电子产业的发展态势,概括介绍了该领域内最新的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简要论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内的发展状况。
2023-09-13 12:10:483

飞机制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

飞机是一种庞大而复杂飞行器系统,是与其他工业产业高度关联的高科技产品。近几年,全国民航运输飞机数量逐年增长,而进口规模下降明显,国内制造企业经济效益向好,反映出飞机制造的进口替代趋势明显。飞机产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飞机产业主要上市企业有中航沈飞(600760.SH)、中航飞机(000768.SZ)、中航重机(600765.SH)、中直股份(600038.SH)、洪都航空(600316.SH)等本文核心数据:运输飞机数量、进口飞机金额行业产业带动能力较强飞机是一种庞大而复杂飞行器系统,与其他工业产业高度关联的高科技产品。飞机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比在十年后大约是1:80,技术转移比是1:16,就业拉动比是1:40。一个机型约有500多个一级配套企业,有3000-5000个二级配套厂商,飞机产业的供应链使得航空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规模式效应,对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引领着整个产业结构的阶梯式发展。民航运输飞机数量逐年增长2015-2020年全国民航运输飞机数量逐年增长。截至到2020年底,全国民航运输飞机在册架数共有3903架,比2019年底增加85架,同比增长2.2%。从民航运输飞机类型来看,2020年底,全国客机共有3717架,占比95.2%,比2019年增加72架;货机共有186架,占比4.8%,比2019年底增加85架。整体来看,客运仍然是民航运输行业的主要机型,但货机市场增长较快。飞机进口需求有所下降从进口需求来看,2016-2018年全国空载重量超过2吨的飞机进口规模逐年增长,2018年达到273.3亿美元;自2019年开始大幅下降,到2019年下降至158亿美元。反映出国内飞机进口需求下降明显,国内制造的进口替代趋势明显。国内制造企业经济效益向好国内飞机制造企业主要以军用飞机为主,中航工业集团基本垄断国内所有军机型号的生产。中航工业集团下辖100余家成员单位,覆盖了从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到子系统与整机组装的全产业链,其中整机制造企业主要包括沈飞、成飞、洪都航空、西飞等,产品涵盖歼 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侦察机、直升机、强击机、通用飞机、无人机等飞行器。根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2021年工作会议上披露的数据,2020年航空工业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85亿元、利润总额215亿元、净利润156亿元,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也反映出我国航空工业经济效益发展向好。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民用飞机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09-13 12:10:593

新媒体动漫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新媒体的发展为中国动漫带来了好机会。新媒体动漫,包括系列动画短片、漫画、手机主题、手机动画、表情等。随IPTV、数字电视、4G、5G等技术的应用及普及,新媒体动漫用户数量快速增长,给动漫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市场发展前景不可小觑。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普及,网民数量持续增加从2011年开始,我国社会化媒体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这种新型的媒体不仅在中国有着极强的渗透力,并带来了传播方式的一次全新的革命,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扩张速度堪称全球之最。据CNNIC历年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1-2020年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及互联网普及率稳定上升。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除互联网网民外,2012-2020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也逐年上升。截至2020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9.86亿,较2020年3月新增手机网民8885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中国已经完成了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渗透。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地刺激我国网络动漫的发展。网络动漫市场规模快速扩大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我国网络动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东北证券及艾瑞咨询初步测算,2020年我国在线动漫及网络动漫市场规模已达238.7亿元,2016年以来始终保持25%以上增速,尽管增速逐年下降,但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头部企业上市带动融资规模爆发式增长从投融资规模来看,根据IT桔子数据,2021年,我国动漫媒体及社区领域获得融资金额爆发式增长,截至2021年10月已获得174.7亿元,主要原因是哔哩哔哩2021年3月实现港股上市,获得大规模融资。中国动漫产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增长期,整体市场和用户规模正急剧扩大。国家实行一系列鼓励和扶持的政策,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加之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及互联网的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大批业外资本看好动漫产业前景,纷纷进入,新媒体动漫未来融资环境向好。动漫APP成主要阅读渠道,快看漫画稳居第一互联网时代,数字化阅读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和消费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便携的手机等智能终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新的阅读习惯,尤其对于年轻群体而言,新媒体的阅读接触率比传统媒体的阅读接触率要高,动漫行业亦不例外,动漫APP已成为动漫阅读的主要渠道之一。根据比达咨询数据,2021年6月月活用户排名前十的分别为快看漫画、腾讯动漫、微博动漫、看漫画、哔哩哔哩漫画、触漫、漫画台、哔咔漫画、动漫之家和漫画人,其中快看漫画以3058.3万人排名第一,远超排名第二的腾讯动漫的1066.8万人。——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09-13 12:11:091

发展和现状,区别是?

发展是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拿出采取行动而对现状的改变,发展的结果是人对改变现状的要求,具有指导作用,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基于现状之上。
2023-09-13 12:11:482

我国建筑业发展情况、规模、领域、问题、需求

对建筑业现状的剖析及其未来的预测 建筑业分为“狭义建筑业”和“广义建筑业”,狭义建筑业主要包括建筑产品的生产(即施工)活动,广义的建筑业则涵盖了建筑产品的生产以及与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的服务内容,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及管理,以及相关的咨询和中介服务等等,反映了建筑业整个经济活动空间。文中所谈的建筑业是狭义建筑业。其实,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可避免地具有宏观经济形势相关性和政策敏感性,这决定了建筑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会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动态及各项经济指标。各项数据表明,未来几年里—— 建筑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为10.9%,全年增幅预计不低于10%。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面情况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据专家预测,截至2010年的未来几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有望超过官方制定的7.5%的目标。根据我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行业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具体说来,未来建筑业热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铁路建设。“十一五”期间将是中国大规模铁路建设时期,铁路部门计划续转和新安排建设项目达200多个,其中客运专线项目28个,建设总投资12500亿元人民币。今年作为“十一五”的第一年,铁路建设已经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局面。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国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621.9亿元,同比增长1.9倍。其中铁路基建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613.64亿元,同比增长2倍。可以预见,我国铁路新一轮大规模建设即将展开,随着铁路投资的放开,以及参与铁路建设项目资质限制的松动,铁路建设市场将成为建筑企业另一个充满机遇的细分行业市场。 公路建设。按照交通部已经确定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2020年以前的具体目标和本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公路基本形成由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重点公路组成的骨架公路网,建成东、中部地区高速公路网和西部地区八条省际间公路通道,45个公路主枢纽和96个国家公路枢纽;到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万多公里;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5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7万公里以上。因此,未来10-20年,应是我国路桥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时期。 城市轨道建设。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完成的报告显示,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目前,在国内40多座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已经有30多座城市开展了城市快速轨道的建设或建设前期工作,约有14个大城市上报城市轨道交通网规划方案,拟规划建设55条线路,长约1500公里,总投资5000亿元。在“十一五”规划中,未来全国特大城市的地铁和轻轨通车里程将超过1500km,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 水运港口建设。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港口、特别是沿海港口建设,一直保持着一个较快的发展趋势。今年,各地按照“十一五”规划的港口建设相继开工,呈现出一片港口建设热潮,而且投资规模都以百亿元、千亿元人民币计算,水运港口建设方面逐渐呈现出建设规模大,投入资金丰富等特点。据了解,未来5年,交通部将进一步拓展资金渠道,扩大水运建设资金规模,加大对长江航道和内河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规模的水运港口建设,以及对现有码头泊位的大型化、专业化改造,将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市场。 城市建设。首先,从城市化率来看,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根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中国人口增长的综合分析,可以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60%左右,这意味着城市化率每年需提高约1.5个百分点。其次,从我国城市的功能分区看,我国目前很多城市的功能分区并不合理,为了使城市土地价值最大化,必将对功能区重新划分,而这将导致现在很大一批城市住房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很多需要配套和重建。 房地产。近两年,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投资增速过猛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过热的购房需求有所降温,但从投资总量上看,房地产市场的建设需求仍是建筑行业企业应重点关注的细分行业市场之一。参照我们过去二十余年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以及住房改造速度,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可能达到35平方米,即平均每户现有城镇居民还要增加10平方米多。因此,可以大胆断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尽管房地产商可能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但房地产业将处于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能源建设和能源调度工程。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不足的矛盾已经显现,未来包括火电、水电、核电在内的能源建设仍将持续,水、电、气等的能源调度工程也将全面展开并继续投入。同时,“十一五”规划将进一步加大国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力度,积极开发水电,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稳妥地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积极利用国际能源市场增加和保障供应,以保障“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除了上述种种之外,高速的经济增长态势及“十一五”期间国家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还会更多建筑市场热点,例如冶金、化工、电子工程等等。未来几年,施工企业将会在建筑大舞台上一展英姿,大显身手。 建筑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从业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要想在时代舞台大显身手,还需要正视——
2023-09-13 12:12:091

我国目前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

不知道什么意思
2023-09-13 12:12:559

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

2023-09-13 12:1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