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望庐山瀑布》的诗句及解释二年级

2023-10-09 02:48:32
共1条回复
meira

您好。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当然是联想出来的,古诗本身就是带修饰的,如果语言那么直白也就没了意境。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相关推荐

望庐山瀑布古诗全文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8:49:165

万庐山瀑布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背景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于开元年间入长安之前所作。
2023-09-13 18:49:571

望庐山瀑布古诗全文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古诗全文,欢迎参考~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名句赏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   “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全诗赏析   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2023-09-13 18:50:261

古诗《望庐山瀑布》全诗是什么?

日照香炉生紫烟,要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者:唐 李白
2023-09-13 18:50:351

望庐山瀑布 古诗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望庐山瀑布》七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五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望庐山瀑布》翻译 其一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其二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望庐山瀑布》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地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唐代设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城 (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西南约10公里)还有一种说法是出生在唐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还有一说是绵州昌隆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大李杜”。
2023-09-13 18:50:481

忘庐山瀑布的古诗

忘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作者介绍;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2023-09-13 18:50:561

《望庐山瀑布》的古诗是什么

望庐山瀑布李白 〔唐代〕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8:51:032

《望庐山瀑布》古诗

《望庐山瀑布》古诗作者是唐代李白。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赏析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2023-09-13 18:51:111

望庐山瀑布的诗

《望庐山瀑布》的诗如下: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作品简介:《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创作背景五言古诗讲究兴寄,直抒胸臆,质朴真切,气象浑成。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乐府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首五古《望庐山瀑布》正是如此,李白把庐山瀑布写得壮美阔大。诗人寄情于山水,从“西登香炉峰”到“流沫沸穹石”都是写景,而最后三句是抒情之句。“海风吹不断,江月照江空”中的“空”字更说明诗人寻求的是一种“闲”情,也体现李白的飘逸之风。在庐山美景之下,诗人借景直抒胸臆,语言质朴真切,但仍能感染读者。第一首虽是古诗,其中却有不少对仗。古今读者多谓此首不如第二首绝句写得好,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此诗自有妙句,如南宋胡仔、葛立方、韦居安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望庐山瀑布》
2023-09-13 18:51:311

望庐山瀑布古诗

1、《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望庐山瀑布》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3、《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2023-09-13 18:51:451

《望庐山瀑布》全诗是什么?

这个!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8:52:073

望庐山瀑布古诗

zcdgrththytyhtytrtgfcgfhghxddgfd
2023-09-13 18:52:2310

《望庐山瀑布》古诗

日皮来大家!!
2023-09-13 18:52:476

望庐山瀑布古诗李白

  《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下面是相关的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于开元年间入长安之前所作。   赏析   庐山位于我国的江西省。“庐”,是乡村中的小屋的意思。传说曾经有一家姓匡的兄弟在这里结庐隐居,所以,庐山又叫匡山,或匡庐。   庐山风景雄奇秀美,是中华名山,也是避暑胜地。《望庐山瀑布》是李白50岁左右,在庐山隐居时写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诗人抬眼远望,只见雄伟的香炉峰在阳光的照耀下,生出了紫色的云霞,如烟如雾,如梦如幻,缭绕在天与山之间。这是一幅美丽壮阔的画卷——蓝天,红日,青山,紫霞,色彩浓烈,让诗人陶醉其中。   “遥看瀑布挂前川”——在这幅画卷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瀑布。它像晶莹的珠玉,像洁白的绸缎,挂在山川之间。诗人看到以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洁白的瀑布从高处奔涌直下。三千尺飞流激荡,水花在空中碰撞、飞溅,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哪里是瀑布?简直就是把天上灿烂的银河、闪亮的.星斗,哗啦啦地全倒在了天地山河间!   诗中描写的瀑布,据说是庐山的三叠泉瀑布。它的落差是155米左右。而唐代的三千尺,相当于现在的927米。所以,诗人说“三千尺”显然是夸大了事实。然而,庐山东面靠着鄱阳湖,北面枕着长江,加上气候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山中云雾变幻莫测的奇特美景。瀑布从缭绕的云雾中飞落而下,气势磅礴。诗人怀疑它是从天而降,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李白一生喜欢游览名山大川,祖国壮丽的山河开阔了诗人的视野,也丰富了他的创作,所以李白的诗常常激情澎湃,感染力很强。后来,在所有写庐山的诗词中,这首《望庐山瀑布》最广为人知,也最受人喜爱。
2023-09-13 18:53:231

《望庐山瀑布》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李白【其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其一】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我本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加宽广。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其二】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023-09-13 18:54:118

望庐山瀑布  古诗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8:55:195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古诗的诗意

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
2023-09-13 18:55:353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

李白得望庐山瀑布,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得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得比喻和浪漫得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得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下面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请参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翻译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整体赏析 第二首诗是七言绝句。诗中得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得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得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得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得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得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得瀑布创造了不寻常得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得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得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得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得瀑布在“遥看”中得形象。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得神奇伟力得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得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得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得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得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得。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得印象,又给人以想象得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得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得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得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得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得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得,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得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得鉴赏家。 五言古诗因篇幅无限制,所以诗人任意挥洒,写“海风”,写“江月”,写“穹石”,写得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转折如意,挥洒自如,一气呵成。七言绝句因篇幅较小,诗人用夸张得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得境界,达到写瀑布得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得气势,飞动流走得章法,跳跃腾挪,纵横捭阖,亦有歌行得气势和特点。 两首诗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写庐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秀丽得山水之中,更显诗人标名之灵气。其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腾,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风清,其诗歌得审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得自由美。这两首诗歌都具有这样得审美特征。
2023-09-13 18:55:561

望庐山瀑布古诗的含义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望庐山瀑布古诗的含义是什么?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指的是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指的是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指的是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指的是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指的是怀疑。 银河:指的是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指的是天空,极言其高。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夸张而又自然,浪漫而又逼真——一道飞流从高空中直泻而下,我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跌落到人间。前句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的景象写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陡峭,又显出水流之迅疾。后句想象奇特,惊人魂魄,“疑是”二字蕴藉深沉,明知不是,但写来更觉生动、逼真,新奇而又真实。诗句气势豪壮,雄奇瑰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 译文: 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 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怀疑那是银行倾落于九天。 2、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年,唐玄宗采纳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议,传下“制置”的诏旨,将四个儿子分置四方,对叛军造成分进合围的态势。不料太子李亨却在此诏命之前已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为太上皇。玄宗得知虽心中不乐,但一来年岁已高,二来考虑到自己在位上引发了叛乱,心中内疚,面对既成的事实也就没有追究。然而永王李縕,正当盛年,身强力壮,雄心勃勃,对太子李亨擅自称帝,心存不满,便没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师江夏,继续扩充参军人数,召募人才,以便与肃宗李亨分庭抗礼。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骗,入其幕府,而后被捕下狱,终被流放夜郎。这是后话。且说李白此时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日九,爱之深切,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赏析: 李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2023-09-13 18:56:041

《望庐山瀑布》中描写瀑布的诗句是什么?

1. 关于描写瀑布的诗句 关于描写瀑布的诗句 1. 描写瀑布的诗句 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诗两首, 其一曰: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代李梦阳也为庐山瀑布写过一首诗 《开先寺》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绝句 ----宋 王安石 拔地万里青嶂立, 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 映日还成五色文。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唐朝诗人张九龄)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三叠泉》 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 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 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 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飘雪楼。 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来似展朝天带,夜半如闻捣药杵。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 广寒殿上银蟾飞,水晶宫中玉龙舞。 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 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 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拉肠鼠。 溶溶浸湿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年乳。 月照神珠洒翠麟,风吹天粟沾苍虎。 瑶虹界碧翻地轴,铁马盘涡卷天宇。 ······ 元代诗人赵孟頫 《水帘泉诗》 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 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元代杨维《庐山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 2. 描写瀑布的诗句 瀑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唐·王勃《郊园即事》断山:悬崖峭壁。画障:贴画的屏风。 悬溜:悬流的瀑布。鸣琴:形容瀑布之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银河:天河。 九天:天的极高处。极写庐山的瀑布的高、水流的猛、飞泉的白,是写瀑布的名句。 充分展示诗人豪宕的胸怀。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形容瀑布的倾泻和洁净:风吹不散,银白如空。 ●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 唐·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潈(cóng)射:喷射。壑:土沟。 奇诡:奇妙怪异。描写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奇观。 ●水悬三尺,泻阶隅,满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隅:角落。 昏晓:黄昏、拂晓。练:白绸。 环佩:身上饰玉。筑(zhù):弦乐器。 描写瀑布,绘声绘色。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弓。 宋·辛弃疾《沁园春》前两句描写山上的一道湍急的瀑布倾落,水花万点;后两句形容横跨在溪流上的板桥如一弯新月。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元·乔吉《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饮涧:形容瀑布拱身之状。连用三个比喻,极写瀑布的动态。 ●自天飞下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惠山泉》涎(xián):口吐的涎水。 练:白色丝物。想象、描写、夸张,三管齐下写瀑布的水势、流速、颜色。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清·何绍基《山西》新晴:天刚放晴。 3. 描写瀑布的古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冯云山《咏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徐凝《庐山瀑布》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4. 描写瀑布的诗句有哪些 1、李白(唐代) -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译文: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2、孟浩然(唐代) - 《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译文: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3、李白(唐代)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译文: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4、冯云山(清代) - 《咏瀑布》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译文: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凌空倾泻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一道溪涧,它作出这一壮举该要冒多大风险,要付出多少辛劳啊!然而,为了奔赴目的地,它却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辞辛劳。5、徐凝(唐代) - 《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译文: “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 6、朱栴(明代) - 《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译文:万仭雪峰如画,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7、李白(唐代) -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译文: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5. 描写瀑布的诗句 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李白《望庐山瀑布》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李梦阳《开先寺》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饥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水仙子·重观瀑布 拔地万里青嶂立, 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 映日还成五色文。 ——宋 王安石《绝句》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 《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 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 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氲。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李忱《瀑布联句 》 犀潭飞瀑挂崖阴,雪浪高翻水百寻。 几度凭栏观不厌,爱他清白可盟心。 ——黄培杰《犀潭飞瀑挂崖阴》 匡庐瀑布天下称奇绝,何如白水河灌犀牛潭;银汉倒倾三叠而后下,玉虹饮涧百丈那可探; 声如丰隆奋地风破碎,涛如天孙织锦花口口。 ——田雯《白水河放歌》 众流赴壑急如梭,泻作层滩千尺波。 素影空中飘匹练,寒声天上落银河。 兀兀孤亭坐清樾,征夫到此思超忽。 隔川溅沫湿衣裳,对面惊涛竖毛发。 君不见,黄河万里愁吕梁, 又不见,夔门五月戒瞿塘。 由来叠水亦太恶,石湍幸不通舟航。 咄嗟可畏宁尔儿,浮世人心险于水 6. 描写瀑布的诗句 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望庐山瀑布》 2.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 徐凝《庐山瀑布》 4.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 李梦阳《开先寺》 5.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 冯云山《咏瀑布》 6.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 王安石《日照绝句》 7.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 徐凝《庐山瀑布》 8.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 范仲淹《瀑布》 9.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 江为《瀑布》 10.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7. 描写瀑布的古诗 1、《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话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白话翻译: 万丈瀑布飞流直下,好像从天上落下,四周呈现半红半紫的雾气。 它穿过杂树而直下,它穿过重重云雾。 阳光照射上去像一条彩色的虹霓,在这晴朗有天气里,又好像听到风雨的声响。 这庐山就如同仙山一样,多么壮美呵,烟云与水气融成一片。 3、《望庐山瀑布水其二》 【作者】李白 【朝代】唐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白话翻译: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4、《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白话翻译: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 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 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 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 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 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 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 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 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 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 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 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 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 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 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5、《彭蠡湖中望庐山》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白话翻译: 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 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 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 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 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 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 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 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8. 有什么形容瀑布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 徐凝《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 徐凝《庐山瀑布》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 王勃《郊园即事》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九层峭壁铲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 —— 白玉蟾《三叠泉》。 9. 描写瀑布的诗句有哪些 1、李白(唐代) - 《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译文: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2、孟浩然(唐代) - 《彭蠡湖中望庐山》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译文: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3、李白(唐代)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译文: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4、冯云山(清代) - 《咏瀑布》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译文: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凌空倾泻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一道溪涧,它作出这一壮举该要冒多大风险,要付出多少辛劳啊!然而,为了奔赴目的地,它却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辞辛劳。 5、徐凝(唐代) - 《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译文: “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 6、朱栴(明代) - 《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译文:万仭雪峰如画,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7、李白(唐代) -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译文: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2023-09-13 18:56:131

《望庐山瀑布》鉴赏

  这两首诗体裁不一,一首五古,一首七绝,内容也有部分重复。第二首诗流传很广,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题作“望庐山瀑布”。   第一首诗是五言古诗。此诗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一韵;中间八句每四句各一韵;末六句为一韵。诗意也可按韵分为四层。前三层基本上是摹写瀑布的壮观奇姿,属景语;只有末一层言志抒怀,属情语。前三层也各有重点:第一层从正面描写瀑布的主体实景;第二层从虚处更深更细地描绘瀑布;第三层,从上下四旁来烘托瀑布之动态。最后一层先擒后纵,收束得自然平易。首二句交待“望庐山瀑布水”的立足点和所“望”的方向。接着十四句用各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壮伟气势和诗人的赞叹。所谓“挂流三百丈”,“初惊河汉落”,亦即第二首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简练和生动。末六句抒写诗人的志趣和愿望。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   五言古诗讲究兴寄,直抒胸臆,质朴真切,气象浑成。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乐府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首五古正是如此。李白把庐山瀑布写得壮美阔大。诗人寄情于山水,从“西登香炉峰”到“流沫沸穹石”都是写景,而最后三句是抒情之句。“海风吹不断,江月照江空”中的“空”字更说明诗人寻求的是一种“闲”情,也体现李白的飘逸之风。在庐山美景之下,诗人借景直抒胸臆,语言质朴真切,但仍能感染读者。第一首虽是古诗,其中却有不少对仗。古今读者多谓此首不如第二首绝句写得好,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此诗自有妙句。如《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然余谓太白前篇古诗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磊落清壮,语简而意尽,优于绝句多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以余观之,银河一派,犹涉比类,未若白前篇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凿空道出,为可喜也。”韦居安《梅硐诗话》亦谓此二句“语简意足,优于绝句,真古今绝唱”,并认为“非历览此景,不足以见诗之妙”。   第二首诗是七言绝句。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着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第一首五古因篇幅无限制,所以诗人任意挥洒,写“海风”,写“江月”,写“穹石”,写得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转折如意,挥洒自如,一气呵成。第二首七绝因篇幅较小,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的气势,飞动流走的章法,跳跃腾挪,纵横捭阖,亦有歌行的气势和特点。   两首诗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写庐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秀丽的山水之中,更显诗人标名之灵气。其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腾,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风清,其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美。这两首诗歌都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
2023-09-13 18:56:291

望庐山瀑布古诗带拼音

xīdēngxiānglúfēng,nánjiànpùbùshuǐ。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guàliúsānbǎizhàng,pēnhèshùshílǐ。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xūrúfēidiànlái,yǐnruòbáihóngqǐ。_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chūjīnghéhànluò,bànsǎyúntiānlǐ。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yǎngguānshìzhuǎnxióng,zhuàngzāizàohuàgōng。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hǎifēngchuībùduàjiāngyuèzhàohuánkōng。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kōngzhōngluàncóngshè,zuǒyòuxǐqīngbì。空中乱_射,左右洗青壁。fēizhūsànqīngxiá,liúmòfèiqióngshí。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érwǒlèmíngshān,duìzhīxīnyìxián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wúlùnshùqióngyè,huánděixǐchényán。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qiěxiésùsuǒhào,yǒngyuàncírénjiān。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2023-09-13 18:56:471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古诗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8:56:551

望庐山瀑布译文及注释

望庐山瀑布译文及注释《望庐山瀑布》诗意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五言古诗,一首是七言绝句。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于开元年间入长安之前所作。《望庐山瀑布》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着,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
2023-09-13 18:57:041

望庐山瀑布 译文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3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8:57:344

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谁

是诗人李白。
2023-09-13 18:57:442

二年级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多音字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两首诗,一为五古,一为七绝。诗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历来广为传诵。该诗前两句概括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阳光照射下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美。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字字珠玑。结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一个“疑”字,显得意味深长。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这首诗写
2023-09-13 18:58:032

望庐山瀑布诗体名称是什么

七言绝句啊每句几个字就是几言,一般是五言或者七言一首诗有几个句决定是绝句还是律诗,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2023-09-13 18:58:123

观什么的庐山瀑布诗句

1. 关于瀑布诗句观 关于瀑布诗句观 1.关于瀑布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李白《望庐山瀑布》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 李忱《香严闲禅师》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 李梦阳《开先寺》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 冯云山《咏瀑布》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 王安石《日照绝句》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 徐凝《庐山瀑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 王勃《郊园即事》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 范仲淹《瀑布》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 江为《瀑布》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 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 —— 白玉蟾《三叠泉》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 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 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飞流已出不肯下,一线中折分潆洄。 —— 蒋士铨《开先瀑布》 岩口逼仄势更凶,夺门而出悬白龙。 —— 严遂成《白水岩瀑布》 雪净鲛绡落刀尺,大珠小珠飘随风。 —— 严遂成《白水岩瀑布》 银花下散布水台,混沌凿破山根隈。 —— 蒋士铨《开先瀑布》 2.描写瀑布的诗句 描写瀑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唐·王勃《郊园即事》断山:悬崖峭壁。画障:贴画的屏风。悬溜:悬流的瀑布。鸣琴:形容瀑布之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银河:天河。九天:天的极高处。极写庐山的瀑布的高、水流的猛、飞泉的白,是写瀑布的名句。充分展示诗人豪宕的胸怀。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形容瀑布的倾泻和洁净:风吹不散,银白如空。 ●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 唐·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潈(cóng)射:喷射。壑:土沟。奇诡:奇妙怪异。描写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奇观。 ●水悬三尺,泻阶隅,满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隅:角落。昏晓:黄昏、拂晓。练:白绸。环佩:身上饰玉。筑(zhù):弦乐器。描写瀑布,绘声绘色。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弓。 宋·辛弃疾《沁园春》前两句描写山上的一道湍急的瀑布倾落,水花万点;后两句形容横跨在溪流上的板桥如一弯新月。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元·乔吉《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饮涧:形容瀑布拱身之状。连用三个比喻,极写瀑布的动态。 ●自天飞下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惠山泉》涎(xián):口吐的涎水。练:白色丝物。想象、描写、夸张,三管齐下写瀑布的水势、流速、颜色。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清·何绍基《山西》新晴:天刚放晴 3.关于“瀑布”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瀑布”的诗句如下: 1.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瀑布 唐代:施肩吾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3.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代: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4. 瀑布联句 唐代: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身高。——黄檗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5. 瀑布 唐代:章孝标 秋河溢长空,天洒万丈布。深雷隐云壑,孤电挂岩树。 沧溟晓喷寒,碧落晴荡素。非趋下流急,热使不得住。 瀑布 [ pù bù ] 释义:从山崖上直流下来像悬挂着的布匹似的水 造句: 1、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声震耳欲聋。 2、瀑布连绵不断地从高处倾泻下来。 3、寒流将原本奔流不息的瀑布冻住。 4、刚一进入峡谷,飞驰而下的瀑布如雷霆万钧,震耳欲聋。 5、峡谷和瀑布的完美组合巧夺天工,其险峻、幽深为国内所罕见,尚无可比之例,珍稀度高。 6、走到黄河壶口岸边,瀑布之水如万马奔腾,飞流直下,发出阵阵轰鸣之声,其景象壮观极了。 7、黄果树瀑布气势磅礴。 8、他讲起话来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 9、红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倾泻下来,水声震耳欲聋。 10、黄果山大瀑布的景色真是引人入胜啊! 4.有关瀑布的诗句 蔡元培: 天台之瀑一大胜,雁荡之瀑长者优。 天下之瀑十有九,最好唯有大龙湫。 阮元: 云烟雨雪银河虹,玉尘冰縠湖珠帘栊。 万象变幻那足比,若涉拟议旨非工。 袁枚的《大龙湫》一诗: 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布兜罗绵。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 况复百丈与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初疑天孙工织素,雪梭抛掷银河边。 继疑玉龙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 谁知乃是风水相摇荡,波回澜卷冰绡联。 分明合并忽分散,业已坠下还迁延。 有时轻舞工作态,如让如慢如盘旋; 有时日光来照耀,非青非红五色宣。 王十朋有诗咏梅雨瀑之独特风光,诗曰: 灵源东接雁池遥,裂石崩崖下九霄。 云断青天倚长剑,月明泉室挂生绡。 江声雨势三秋急,雪片冰花五月饶。 休勒移文北山去,他年来赴石梁招。 《望庐山瀑布》诗两首, 其一曰: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代李梦阳也为庐山瀑布写过一首诗 《开先寺》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绝句----宋王安石 拔地万里青嶂立, 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 映日还成五色文。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唐朝诗人张九龄) 庐山瀑布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三叠泉》 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 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 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 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飘雪楼。 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来似展朝天带,夜半如闻捣药杵。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 广寒殿上银蟾飞,水晶宫中玉龙舞。 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 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 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拉肠鼠。 溶溶浸湿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年乳。 月照神珠洒翠麟,风吹天粟沾苍虎。 瑶虹界碧翻地轴,铁马盘涡卷天宇。 元代诗人赵孟頫《水帘泉诗》 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 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元代杨维《庐山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 5.关于写瀑布诗句 李白 (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王安石 拔地万里青嶂立, 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 映日还成五色文。 《开先寺》 李梦阳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三叠泉》 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 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 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 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飘雪楼。 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来似展朝天带,夜半如闻捣药杵。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 广寒殿上银蟾飞,水晶宫中玉龙舞。 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 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 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拉肠鼠。 溶溶浸湿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年乳。 月照神珠洒翠麟,风吹天粟沾苍虎。 瑶虹界碧翻地轴,铁马盘涡卷天宇。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 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 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氲。 6.描写瀑布的诗句. 描写瀑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唐·王勃《郊园即事》断山:悬崖峭壁.画障:贴画的屏风.悬溜:悬流的瀑布.鸣琴:形容瀑布之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银河:天河.九天:天的极高处.极写庐山的瀑布的高、水流的猛、飞泉的白,是写瀑布的名句.充分展示诗人豪宕的胸怀.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形容瀑布的倾泻和洁净:风吹不散,银白如空. ●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 唐·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潈(cóng)射:喷射.壑:土沟.奇诡:奇妙怪异.描写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奇观. ●水悬三尺,泻阶隅,满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隅:角落.昏晓:黄昏、拂晓.练:白绸.环佩:身上饰玉.筑(zhù):弦乐器.描写瀑布,绘声绘色.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弓. 宋·辛弃疾《沁园春》前两句描写山上的一道湍急的瀑布倾落,水花万点;后两句形容横跨在溪流上的板桥如一弯新月.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元·乔吉《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饮涧:形容瀑布拱身之状.连用三个比喻,极写瀑布的动态. ●自天飞下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惠山泉》涎(xián):口吐的涎水.练:白色丝物.想象、描写、夸张,三管齐下写瀑布的水势、流速、颜色.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清·何绍基《山西》新晴:天刚放晴。 7.描写瀑布的诗句 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望庐山瀑布》 2.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 徐凝《庐山瀑布》 4.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 李梦阳《开先寺》 5.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 冯云山《咏瀑布》 6.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 王安石《日照绝句》 7.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 徐凝《庐山瀑布》 8.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 范仲淹《瀑布》 9.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 江为《瀑布》 10.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8.关于瀑布的古诗 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诗两首, 其一曰: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代李梦阳也为庐山瀑布写过一首诗 《开先寺》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绝句 ----宋 王安石 拔地万里青嶂立, 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 映日还成五色文。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唐朝诗人张九龄)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三叠泉》 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 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 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 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飘雪楼。 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来似展朝天带,夜半如闻捣药杵。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 广寒殿上银蟾飞,水晶宫中玉龙舞。 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 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 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拉肠鼠。 溶溶浸湿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年乳。 月照神珠洒翠麟,风吹天粟沾苍虎。 瑶虹界碧翻地轴,铁马盘涡卷天宇。 ······ 元代诗人赵孟頫 《水帘泉诗》 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 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元代杨维《庐山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
2023-09-13 18:58:231

望庐山瀑布古诗全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8:58:324

《望庐山瀑布》古诗全文是什么?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赵香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3000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8:59:228

《望庐山瀑布》的古诗是什么?

上学的时候学过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9:00:134

望庐山瀑布古诗 《望庐山瀑布》全诗

1、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3、《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2023-09-13 19:00:301

望庐山瀑布 古诗

1、《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望庐山瀑布》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3、《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2023-09-13 19:00:371

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是什么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2023-09-13 19:00:474

望庐山瀑布 古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9:01:1214

望庐山瀑布古诗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下面是望庐山瀑布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名句赏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   “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全诗赏析   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2023-09-13 19:03:181

唐诗望庐山瀑布李白的唐诗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9:03:273

望庐山瀑布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古诗作者是唐代李白。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赏析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2023-09-13 19:03:351

望庐山瀑布 古诗解释

古诗解释是: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1、基础释义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1)香炉:这里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 照”二句: -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2)遥看:译为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 -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3)直:即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4)疑:即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 - -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2、详细释义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 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诗中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弘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与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 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与抒情的范例。
2023-09-13 19:04:221

望庐山瀑布古诗意思及原文

1、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2、原文:《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9:05:431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古诗译文一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二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望庐山瀑布古诗译文二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赏析一   第一首诗是五言古诗。此诗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一韵;中间八句每四句各一韵;末六句为一韵。诗意也可按韵分为四层。前三层基本上是摹写瀑布的壮观奇姿,属景语;只有末一层言志抒怀,属情语。前三层也各有重点:第一层从正面描写瀑布的主体实景;第二层从虚处更深更细地描绘瀑布;第三层,从上下四旁来烘托瀑布之动态。最后一层先擒后纵,收束得自然平易。首二句交待望庐山瀑布水的立足点和所望的方向。接着十四句用各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壮伟气势和诗人的赞叹。所谓挂流三百丈,初惊河汉落,亦即第二首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简练和生动。末六句抒写诗人的志趣和愿望。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   第二首诗是七言绝句。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赏析二   这是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2023-09-13 19:05:511

望庐山瀑布古诗的意思翻译

望庐山瀑布古诗的意思: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一、《望庐山瀑布》古诗翻译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二、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极言天高。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一作“半天”。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四、创作背景这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2023-09-13 19:06:091

望庐山瀑布的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9:06:383

望庐山瀑布 古诗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关注“古文岛”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完善wxguwendao参考资料: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202、
2023-09-13 19:06:503

望庐山瀑布古诗怎么写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下面我们来看看望庐山瀑布古诗怎么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好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好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非常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2023-09-13 19:07:041

望庐山瀑布是谁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rìzhào日照xiānglú香炉shēng生zǐyān紫烟,yáokān遥看pùbù瀑布guà挂qiánchuān前川。fēiliú飞流zhí直xià下sānqiānchǐ三千尺,yí疑shì是yínhé银河8luò落jiǔtiān九天。
2023-09-13 19:07:153

望庐山瀑布古诗 望庐山瀑布译文

1、《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望庐山瀑布》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3、《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2023-09-13 19:07:291

望庐山瀑布诗句是什么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9:07:542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写“瀑布从高处落下时壮丽景观”的诗句是哪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3-09-13 19:08: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