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物理电磁学,微波通信的优缺点是什么?月球作为微波中继站不可行的原因是什么?

2023-10-09 10:40:52
共1条回复
康康map

△ 微波通信的优缺点:

优点:容量大,一条微波线路可以开几千甚至几万条电话线;

缺点:每隔50km需要中继站(卫星可解决此缺点),信号衰退,时间延迟。

△ 月球作为微波中继站不可行的原因:

月球虽然可以反射微波,但它离地球太远了(38万千米),信号衰减,时间延迟,而且只有当两个通信点同时见到月亮时,才能完成这两点间的通信。所以用月球作为中继站,信号不好,还可能有时接收不到信号。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相关推荐

在数据通信分为电缆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其中微波通信特点是( )。

【答案】:C微波通信优点是,由于频率高而通信容量大,与短波通信相比,干扰小而传输质量高。其缺点是微波信号会受到恶劣天气影响,并且保密性差。
2023-09-14 02:09:531

微波通信与卫星通信有何异同点?

卫星通信与地面微波通信相同点:都是微波通信,都有微波通信的特点--需要可视、微波传输、折射、干扰...不同点:1、卫星通信近似为理想的自由空间微波传输,而地面微波通信受地形地貌干扰影响比较大;2、将地面的微波中继站放到天上(卫星),就成了卫星通信,所以传输距离不受地球表面球形遮挡限制(50公里地面微波接力)。同步轨道卫星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约1/3面积(地面微波站做不到);3、通信距离与成本无关,因为在卫星的覆盖范围内,任何站点之间都是通过卫星连接。而地面微波需要中继传输,2个微波中继站距离一般不超过50公里;4、卫星通信时延比较大,同步轨道距地面(赤道)约36000公里,单跳(A站-卫星-B站)电波时延为0.27秒,双跳为0.54秒(光速=30万公里/秒)5、卫星通信的接收信号比较小,而地面微波通信却要强很多。因为卫星载荷和电源的限制、以及卫星到地面的长距离衰减(卫星到地面的距离衰减约为200dB),所以地球站接收到的卫星信号都需要先经过低噪声放大器放大;6、卫星通信可自发自收,多址方式灵活:FDMA/TDMA/CDMA/SDMA且可自由组合等。卫星通信主要特点概括:覆盖范围广、传输距离远、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延时长、可自发自收、多址灵活等希望能帮到你,这些信息可以从现在比较新的《卫星通信系统工程》中找到。
2023-09-14 02:10:011

微波通信的角度分集如何实现?

1、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大量的天线单元,形成均匀线阵,达到角度分集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通信信道的带宽,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能。2、自适应天线技术:通过调整天线单元的振子或者阵列的形状,在接收端控制信号的相位和幅度来实现分集,该方法能够自适应地选择多个传输通道,并根据环境或者移动情况不断地调整优化通信的性能。
2023-09-14 02:10:091

微波通信系统属于网络系统中的网络传输基础设施吗

微波通信系统不属于网络系统中的网络传输基础设施。网络传输基础设施指以网络连通为目的铺设的信息通道,根据距离、带宽、电磁环境和地理形态的要求,可以是室内综合布线系统、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城域网丰干光缆系统、广域网传输线路系统、微波传输和卫星传输系统等。
2023-09-14 02:10:171

卫星通信是微波通信吗

  卫星通信并不是微波通信,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卫星通讯的频段是属于微波通信范畴的,但有些低轨小卫星工作频段为VHF(超高频)或UHF(甚高频),主要用于移动及导航业务,不属于微波通信范畴。   除此之外,需要了解的是,卫星通信和微波通信也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其中卫星通信可以适合全球通信需求,安全性强,不易受到对方干扰,而微波通信适合中短距离通信需求,但是容易受到对方的通信干扰。   手机就是利用卫星通信的,而微波通信的话,比较常见的就是对讲机了。   手机使用技巧:以小米9为例,在使用手机的时候,若手机突然没有信号了,可以选择开启一下手机的飞行模式,然后再选择关闭即可。   具体只需打开手机,接着长按手机电源键,在弹出的选项里点击飞行模式,然后就开启了,再次操作即可关闭。   资料拓展:小米9手机采用圆润的曲面机身,全曲面机身与手掌贴合,颜色有深空灰、全息幻彩紫、全息幻彩蓝。边框厚度3.5mm,最厚处7.61mm,手机重173g。
2023-09-14 02:10:241

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调整

微波通信系统和无线电管理事项解读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调整及无线电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工信部无〔2022〕176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就《通知》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通知》制定的背景微波通信系统因其良好的数据传输性能,在我国广播电视、电力、水利、基础电信等部门和行业有着广泛应用。自1996年起,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先后印发了《关于发布〈设置使用微波接力通信台站管理规定〉的通知》《关于调整1-30GHz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波道配置的通知》《关于发布7GHz频段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及射频波道配置规定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1.5-23GHz频段微波通信系统的波道配置,规范了微波通信系统的频率使用和台站管理相关工作。近年来,随着无线电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微波通信产业发展有了新要求新需要,用户使用也有了新场景新应用,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也对无线电管理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基于此,现有微波通信系统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要,亟需进一步调整完善微波通信系统无线电管理政策,有效保障各部门、各行业微波通信系统使用需求。二、《通知》制定的主要考虑一是通过频率使用规划调整保障各方使用需求。通过新增毫米波频段(E波段,71-76/81-86GHz)大带宽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优化中低频段既有微波通信系统频率和波道带宽、调整波道配置与国际标准接轨等方式,进一步满足5G基站等高容量信息传输(微波回传)场景需求,并为我国5G、工业互联网以及未来6G等预留了频谱资源,更好满足各方需求,推动微波通信等无线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厘清国家与地方无线电管理权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相关要求,进一步厘清国家和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许可和微波站设置、使用许可权限,明确管理责任,规范无线电管理相关工作。三是完善相关管理政策。对微波通信系统频率协调、频率使用率、临时设台、无线电发射设备射频技术指标等予以明确,弥补现行政策空白。四是充分保障既有合法用户权益。通过制定过渡政策,使微波通信新旧频率使用规划有机衔接,平稳过渡,充分保障已合法使用微波通信系统频率及设置使用微波站的用户权益。三、《通知》的主要内容一是明确频率范围和射频波道配置方案。《通知》对微波通信系统可用频率进行调整,调整后微波通信系统可使用频率为4500-4800MHz、7125-7725MHz、7725-8500MHz、10.7-11.7GHz、12.75-13.25GHz、14.5-15.35GHz、21.2-23.6GHz和71-76/81-86GHz,同时规定了更灵活的波道带宽配置。二是明确频率使用许可权限和使用率要求。《通知》明确微波通信链路涉及三个及以上省(区、市)以及跨境微波通信系统,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实施频率使用许可;其他情形由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实施频率使用许可。使用微波通信系统频段占用度不得低于80%,年时间占用度不得低于60%。三是明确微波站管理要求。《通知》明确微波站设置、使用许可由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实施。遇有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或者为了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的特殊需要,可以不经批准临时设置、使用微波站,但应当于48小时内向微波站所在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报告,并在紧急情况消除或者重大社会活动结束后及时关闭。四是明确无线电发射设备要求。《通知》明确了微波通信系统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要求和射频技术指标,对相关设备型号核准事宜提出要求。五是明确频率协调事宜。《通知》明确了涉及与边境地区有关国家(地区)双边协调、与空间无线电业务协调及军地协调的有关工作要求。六是提出微波频率规划调整过渡期内的有关工作要求。《通知》明确自施行之日起,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不再受理和审批与《通知》频率使用规划不一致的微波通信系统无线电频率使用和微波站设置、使用新的许可申请。已依法设置、使用但与《通知》频率使用规划不一致的微波站,在无线电频率使用期限或无线电台执照有效期届满后需要继续使用的,仍可向作出许可决定的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法提出频率使用延续申请和更换无线电台执照申请,直至原设备报废为止。
2023-09-14 02:10:331

什么是微波线路通信的主要缺点。

只能直线传播,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共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传播,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如果遇见大风天气,会影响信号。微波通信由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的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彩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电路传输。
2023-09-14 02:12:061

为什么微波能进行远距离通信

微波属于电磁波,微波频段的带宽极宽,一套微波通信设备可以让几千个话路同时工作。此外,微波波束很窄,方向性很强,使用较低的功率就可将信号传得很远,可以减弱通信中互相干扰的现象。由于微波通信的这些优点,就被人们用来进行远距离通信。 说到微波通信,大家也许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可要说到雷达、卫星转播电视节目,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实际上,雷达和通信卫星都是利用微波来发现目标、进行远距离通信的。 那么,为什么让微波担当远距离通信的重任呢?实际上,微波属于电磁波,它和长波、中波、短波都是电磁波家族的成员。科学家发现,微波频段的带宽极宽,它是全部长波、中波和短波频段总和的1000倍。一般短波通信设备,只能容纳几个话路同时通信,而一套微波通信设备可以让几千个话路同时工作。由于电视图像信号占用很宽的频带,因此,传输电视信号非它莫属。此外,微波波束很窄,方向性很强,使用较低的功率就可将信号传得很远,而且,方向性强的好处还在于可以减弱通信中互相干扰的现象。由于微波通信具有频带宽、携带信息量大、受外界干扰小、建站快、投资较少等优点,人们早就想以微波作为通信的传输手段。 但是,微波波长很短,只有1毫米至1米。在传输信号的长途旅行中,它既不像长波那样,遇到障碍物时可以迈开长腿,翻山越岭;也不像短波那样,可以利用空中的电离层来回反射电磁波,实现远距离通信。微波具有近似光波的特性,像光线一样,传输路线是径直向前的,而且,它的反跳能力极强,一遇到阻挡物,就被反射回来。因此,微波只能在空中传播。大家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而微波只能视距传播,不能顺着地球的圆弧传播。也就是说,微波的传输距离只能限制在可以互相看得见的两点这样一个范围内。即使将发射天线架设在40米高的山上,微波也被地球的大肚子所阻挡,传输距离只有50多千米。 有没有办法让微波跑得更远呢? 科学家们想到了接力赛跑的办法。参加过运动会的同学都很熟悉接力赛跑吧。在竞争激烈的接力赛跑中,小小接力棒在运动员手中传递着,每个人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各自的路程,接力棒被用最快的速度传到终点。为了将信号传送到远方,微波通信也采用了接力赛跑的方式。人们每隔四五十千米,就建立一个微波中继站;一连串的微波中继站,就像古代的烽火台一样,每个中继站都有高耸的天线,把上一个中继站的信号接收下来,加以放大,再传送给下一个中继站。就这样,一站接一站地传送下去,实现了远距离的通信。
2023-09-14 02:12:141

什么是微波通信?

谈到微波通信,可能大家有些陌生。不过要是说到雷达、卫星电视转播,就一定不会陌生了。其实,卫星通信、雷达就是借助于微波来进行远距离通信以及发现目标的。到底什么是微波通信呢?以波长为0.1毫米至1米的电磁波作为载波的无线电通信方式称做微波通信。微波波段主要有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从广义上说,微波通信主要为:微波接力通信、微波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微波对流层散射通信和微波空间通信等等。微波接力通信又叫做微波中继通信,是一种以微波作为载波,在视线距离的范围以内利用接力传输的方式来进行远距离传输的通信方式;微波移动通信是以微波作为载波,通信的双方或者其中的一方正处于移动时的一种通信方式;卫星通信是以微波作为载波,在各地球站之间借助人造地球卫星上的转发器转发信号的远距离通信方式;微波对流层散射通信是利用微波作为载波,以空气中的对流层媒质里不均匀体来引起微波散射的通信方式;微波空间通信是以微波作为载波,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之间实现空间通信的方式。尽管以上各种通信方式,从广义上讲全都属于微波通信,可是,目前人们所指的微波通信全都是指微波接力通信,就是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微波接力通信又分成模拟微波接力通信以及数字微波接力通信。数字微波接力通信传输的是数字信号,经过一次中继站就能对数字信号实现再生,所以噪声不会积累,传输质量很好。目前,数字微波通信方式正在渐渐替代模拟微波的通信方式。微波通信因为具有传输质量比较高、建设费用较低、通信容量巨大等优点,于是微波通信已变成一种被大量采用的远距离通信手段之一。
2023-09-14 02:12:221

请问“微波通信常用那些频段?”

目前研究微波通信所用的频段主要是L 波段(1.0~2.0GHz)、S波段(2.0~4.0GHz)、C 波段(4.0~8.0GHz)、X波段(8.0~12.4GHz)、Ku波段(12~18GHz)、K波段(18~27GHz)以及Ka波段(27~40GHz)。
2023-09-14 02:12:432

微波通信的介绍

微波通信(Microwave Communication),是使用波长在1毫米至1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进行的通信。该波长段电磁波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是300 MHz(0.3 GHz)~300 GHz。与同轴电缆通信、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等现代通信网传输方式不同的是,微波通信是直接使用微波作为介质进行的通信,不需要固体介质,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因此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
2023-09-14 02:12:581

微波通信指的是什么?

微波通信是无线电通信的一种。微波有一个特性,它同光线一样,只能沿着直线前进,而地球表面是一个曲面,难怪传播的距离很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每隔50千米左右设置一个中继站,把前一站送来的信号经过放大,再送到下一站。微波通信有着许多优点:频率高,传播的容量大,建设速度快,造价低,能节约大量的钢材,易于沟通无法敷设电缆的高山、岛屿、湖泊等地域。还有,微波通信的保密性要好于短波通信。
2023-09-14 02:13:141

通信--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是现代化的通信方式之一,它主要用来解决城市、地区以及各部门之间同时传输多路电话和电视等大容量信息的传输问题。什么是微波呢?通常,我们把波长为1000米至10000米的无线电电磁波叫做长波,它主要用于船舶间的特种通信;波长为100至1000米的叫做中波,这主要用于远距离的通信;波长为1米至10米的叫做超短波,它主要用于声音和电视广播;而我们所说的微波,波长只有l毫米至1米。目前,在微波通信中采用的波长是5至20厘米的无线电电磁波。之所以称其为微波,不仅因为它的波长很短,而且因为它的波长与地球上许多物体的尺寸相比都要小。微波与光波有许多相似特性,它不能像长波那样靠地球来传播,因为大地对它的吸收作用很大;它也不可能像短波那样靠天波来传播,因为这时微波会毫无费力地穿透电离层而跑到宇宙空间并一去不复返。所以,微波只能像光线一样直线传播,这样一来,地球上的许多物体都会成为它的障碍。由于微波几乎没有多少绕射能力,就连地球的弧度也能妨碍它的直线传播。为了使微波传送得更远,通常的方法是把天线架得高些,即使这样,由于受地球表面的影响,一个40米高的天线也只能保证微波在50公里的距离(即: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之间的"路径完全没有阻挡)范围内传播。为了实现长距离通信,就要每隔50公里左右设置一个中继站,把前一站送来的信号经过放大,然后再传送到下一站。这样一站一站地转发,最终才到达目的地,如同体育比赛中的接力赛跑一样。所以,微波通信有时也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微波接力通信。 微波通信具有许多优点:它的传输容量很大,可同时传输上万路的电话或几套电视节目,所需要的功率却很小。由于微波基本不受昼夜季节的影响,因而传输的信号比较稳定。此外,微波的方向性很好,所以它的保密性也比一般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好。目前,微波通信广泛地用来传输国内的电报、电话、传真和电视等业务,北京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就是这样一站一站地传送到全国各地的,而在我国各大城市之间的电视传播也是采用这种线路来完成的。[-(@_@)-] 尽管微波通信是一种比较好的通信方式,但实际应用中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是对中继距离和中继站的数目要求比较严格。由于在通信线路上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设一个中继站,所以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所需中继站的数目也要增加,而且很多微波中继站不可避免地设在山区,这就意味着对中继站中的各种通信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此外,微波中继通信的最大问题是无法完成越洋的洲际通信。在波涛汹涌的大洋上,要建立那么多的中继站,显然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行不通的。而对如何利用微波进行长距离通信这一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们自然而然想到了“越洋能手”——通信卫星。
2023-09-14 02:13:251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各有什么特点

微波通信适合中短距离通信需求,但是容易受到对方的通信干扰;卫星通信可以适合全球通信需求,安全性强,不易受到对方干扰;光纤通信,速度传输快,通信信号在光纤中几乎以光速传播,数据传输量大,由于是有线方式,不易受到对方干扰,通信保密性强。
2023-09-14 02:13:331

微波通讯是什么啊?

微波通信(Microwave Communication),是使用波长在0.1毫米至1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进行的通信。微波通信不需要固体介质,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因此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我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其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一般说来,由于地球幽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每隔50公里左右,就需要设置中继站,将电波放大转发而延伸。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称微波接力通信。长距离微波通信干线可以经过几十次中继而传至数千公里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质量。微波站的设备包括天线、收发信机、调制器、多路复用设备以及电源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为了把电波聚集起来成为波束,送至远方,一般都采用抛物面天线,其聚焦作用可大大增加传送距离。多个收发信机可以共同使用一个天线而互不干扰,我国现用微波系统在同一频段同一方向可以有六收六发同时工作,也可以八收八发同时工作以增加微波电路的总体容量。多路复用设备有模拟和数字之分。模拟微波系统每个收发信机可以工作于60路、960路、1800路或2700路通信,可用于不同容量等级的微波电路。数字微波系统应用数字复用设备以30路电话按时分复用原理组成一次群,进而可组成二次群120路、三次群480路、四次群1920路,并经过数字调制器调制于发射机上,在接收端经数字解调器还原成多路电话。最新的微波通信设备,其数字系列标准与光纤通信的同步数字系列(SDH)完全一致,称为SDH微波。这种新的微波设备在一条电路上,八个束波可以同时传送三万多路数字电话电路(2.4Gbit/s)。微波通信由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的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彩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电路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高楼的阻隔而影响通信。
2023-09-14 02:13:431

微波接力通信是怎样的?

人们对微波接力通信可能不大熟悉。其实上,雷达和通信卫星都是利用微波来进行无线电通信的。众所周知,微波属于电磁波,它包括长波、中波和短波。科学家发现,微波频段的带非常宽,频率范围从300兆赫到300兆赫,几乎是全部长波、中波和短波频段总和的1000倍。因此,微波波段可传送大容量高速率的信息。一般短波通信设备,只能容纳几个话路同时通信,但是一套微波设备能够让几千个话路同时工作。这在目前无线电频道拥挤的情况下,是十分难得的优点。因为电视图像信号占用很宽的频带,所以,传输电视信号选用微波通信最合适了。此外,微波波束很窄,方向性很强,使用较低的功率,就可将信号传得很远。而且,方向性强,还可以减弱通信中互相干扰的现象,避开大气环境中的无线干扰和工业干扰,同时,增强通信的保密性。微波通信与同轴电缆、光缆等有线通信相比,可以避免地理条件的限制,即使发生水灾、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可用微波通信恢复通信。所以人们选中了微波作为通信的传输手段。但是,微波波长只有1毫米~1米。在传输信号的长途行程中,它既不像长波那样,遇到障碍物,还可以一往如前,也不像短波那样,可以利用空中的电离层来回反射电磁波,实现远距离通信,而是具有近似光波的特性,像光一样在空中沿直线传播。众所周知,地球是圆形的,微波只能视距传播。也就是说,传输距离只能限制在两点看得见的范围内。即使将发射天线架设在50米的高处,一样会被地球的凸出部分拦隔住,传输距离只有50千米。能不能让微波跑得更远些呢?科学家们想到了“接力赛跑”的办法。人们每隔四五十千米,就建立一个微波中继站。一连串的“微波中继站”,就像古代的烽火台一样,每个中继站都有一副大锅一样的微波天线架在铁架或建筑物上,把上一个中继站的信号接收下来,加以放大,然后传送给下一个中继站。就这样,一站接一站地传送下去,实现了远距离通信。微波中继通信主要解决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大容量信息传输问题,主要用于长途电话及电视节目的传输。在某些工矿企业,如:石油、电力、铁路等部门还建立微波中继通信路线来传输遥控、遥测及各种业务信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微波通信的研究。目前已建成了全国微波中继干钱通信网,用于长途电话、电视传送。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通信也随之发展很快。我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安装了程控电话,计算机网络和综合业务数字网也不断建立,城市间的数字长途通信很快发展起来了,于是大容量的数字微波通信成了长途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许多微波站实行了无人管理,设备出现了故障会自动启动备用设备进行工作,并自动报警。
2023-09-14 02:14:091

微波通讯的应用发展

这些年来我国开发成功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其中心站采用全向天线向四周发射,在周围50公里以内,可以有多个点放置用户站,从用户站再分出多路电话分别接至各用户使用。其总体容量有100线、500线和1000线等不同的容量的设备,每个用户站可以分配十几或数十个电话用户,在必要时还可通过中继站延伸至数百公里外的用户使用。这种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对于城市郊区、县城至农村村镇或沿海岛屿的用户、对分散的居民点也十分合用,较为经济。微波通信还有“对流层散射通信”、“流星余迹通信”等,是利用高层大气的不均匀性或流星的余迹对电波的散射作用而达到超过视距的通信,这些系统,在我国应用较少。
2023-09-14 02:14:201

微波接力通信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微波接力通信是靠中继站接力传输来实现微波信号远距离传送的。微波是沿直线传播的,它不受大气层和电离层的反射。由于地球表面是球形曲面,如果在地面进行微波通信,就必须把天线架设到一定的高度,使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没有物体阻挡,彼此可以“互视”。为了进行远距离通信,就要采用与接力赛类似的方法,相隔一定的距离建立中继站(接力站),这些中继站设在高塔或山顶上,微波在每个中继站被放大之后再传送出去。微波接力通信是现代的主要通信手段之一,另一种通信手段是卫星通信。同轴电缆由一条绝缘的内层电线及外层作隔离用的圆筒状导体构成,很适合进行微波传输,频率可高达几千兆赫。在传输频率更高、能量更大的微波时,就要用波导管。在波导管中,微波以电场与磁场交替变换的波的形式通过,如同在自由空间里电磁波以电场、磁场形式交替传送能量一样。
2023-09-14 02:14:381

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1.前者属于无线通信,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2.后者属于有线通信,它是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 。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信号干扰小、保密性能好;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铺设和运输。
2023-09-14 02:15:001

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都属于微波通信吗?

2023-09-14 02:15:093

卫星通信与地面微波通信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微波通信,都有微波通信的特点--需要可视、微波传输、折射、干扰...不同点:1、卫星通信近似为理想的自由空间微波传输,而地面微波通信受地形地貌干扰影响比较大;2、将地面的微波中继站放到天上(卫星),就成了卫星通信,所以传输距离不受地球表面球形遮挡限制(50公里地面微波接力)。同步轨道卫星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约1/3面积(地面微波站做不到);3、通信距离与成本无关,因为在卫星的覆盖范围内,任何站点之间都是通过卫星连接。而地面微波需要中继传输,2个微波中继站距离一般不超过50公里。微波通信中电波所涉及的媒质有地球表面、地球大气(对流层、电离层和地磁场等)及星际空间等。按媒质分布对传播的作用可分为:连续的(均匀的或不均匀的)介质体,如对流层,电离层等,及离散的散射体,如雨滴、冰雷、飞机及其它飞行物等。扩展资料:视距传播时,发射点和接收点双方都在无线电视线范围内,利用视距传播的有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卫星通信、空间通信及微波移动通信。其特点是信号沿直线或视线路径传播,信号的传播受自由空间的衰耗和媒质信道参数的影响。如地-地传播的影响包括地面、地物对电波的绕射、反射和折射、特别是近地对流层对电波的折射、吸收和散射;大气层中水气、凝结体和悬浮物对电波的吸收和散射。它们会引起信号幅度的衰落,多径时延,传波角的起伏和去极化(即交叉极化率的降低)等效应。在地-空和空-空视距传播中,主要考虑大气和大气层中沉降物的影响,而地面、地物和近地对流层对地-空、空-空传播的影响则比对地面视距传播的影响小,有时可以忽略不计。在面对抗震救灾或国际海底/光缆的故障时,卫星通信是一种无可比拟的重要通信手段。即使将来有较完善的自愈备份或路由迂回的陆地光缆及海底光缆网络,明智的网络规划者与设计师还是能够理解卫星通信作为传输介质应急备份与信息高速公路混合网基本环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波通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星通信
2023-09-14 02:15:191

物理:微波通信用的微波能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吗

能微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2023-09-14 02:15:363

在微波通信系统中,不属于分路系统的有()。

【答案】:C分路系统由环形器、分路滤波器、终端负荷及连接用波导节、波道同轴转换等组成。选项C属于馈线系统。
2023-09-14 02:15:451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的传播方式及其主要用途

楼主请看: 我们按照无线电波的波长人为地把电波分为长波(波长1000米以上),中波(波长100-1000米),短波(波长10-100米),超短波和微波(波长为10米以下)等等.各个波段的传播特点如下: 1.长波传播的特点 由于长波的波长很长,地面的凹凸与其他参数的变化对长波传播的影响可以忽略.在通信距离小于300km时,到达接收点的电波,基本上是表面波.长波穿入电离层的深度很浅,受电离层变化的影响很小,电离层对长波的吸收也不大.因而长波的传播比较稳定.虽然长波通信在接收点的场强相当稳定,但是它有两个重要的缺点: ①由于表面波衰减慢,发射台发出的表面波对其他接受台干扰很强烈. ②天电干扰对长波的接收影响严重,特别是雷雨较多的夏季. 2.中波传播的特点 中波能以表面波或天波的形式传播,这一点和长波一样.但长波穿入电离层极浅,在电离层的下界面即能反射.中波较长波频率高,故需要在比较深入的电离层处才能发生反射.波长在3000-2000米的无线电通信,用无线或表面波传播,接收场强都很稳定,可用以完成可靠的通信,如船舶通信与导航等.波长在2000-200m的中短波主要用于广播,故此波段又称广播波段. 3.短波传播的特点 与长,中波一样,短波可以靠表面波和天波传播.由于短波频率较高,地面吸收较强,用表面波传播时,衰减很快,在一般情况下,短波的表面波传播的距离只有几十公里,不适合作远距离通信和广播之用.与表面波相反,频率增高,天波在电离层中的损耗却减小.因此可利用电离层对天波的一次或多次反射,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 4.超短波和微波传播的特点 超短波,微波的频率很高,表面波衰减很大;电波穿入电离层很深,甚至不能反射回来,所以超短波,微波一般不用表面波,天波的传播方式,而只能用空间波,散射波和穿透外层空间的传播方式.超短波,微波,由于他们的频带很宽,因此应用很广.超短波广泛应用于电视,调频广播,雷达等方面.利用微波通信时,可同时传送几千路电话或几套电视节目而互不干扰. 超短波和微波在传播特点上有一些差别,但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是在低空大气层做视距传播.因此,为了增大通信距离,一般把天线架高.
2023-09-14 02:16:021

微波通信的通信方式

地面上的远距离微波通信通常采用中继(接力)方式进行,原因如下: 微波波长短,具有视距传播特性。而地球表面是个曲面,电磁波长距离传输时,会受到地面的阻挡。为了延长通信距离,需要在两地之间设立若干中继站,进行电磁波转接。 微波传播有损耗,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信号衰减,有必要采用中继方式对信号逐段接收、放大后发送给下一段,延长通信距离。 A、B两地间的远距离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如下图所示。在微波传输过程中,有不同类型的微波站,如下图示。 终端站:只有1个传输方向的微波站。 中继站:具有2个传输方向,为了解决微波视通问题,需要增加的微波站。分为有源中继站和无源中继站两种。 枢纽站:具有3个或3个以上传输方向,对不同方向的传输通道进行转接的微波站,或称为HUB站。 分路站:具有2个传输方向,因传输业务上下的需要而设立的微波站。
2023-09-14 02:16:211

卫星通信由于微波的性质更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同时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存在衰

(1)微波的性质更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同时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存在衰减等.因此,人们在用微波传输信息时,需每隔一定距离建一个微波中继站.(2)由于月球离我们太远,不但传输信号延迟时间太长,信号衰减也较严重,失真厉害,而且如果用月球作中继站,两个通信信号必须同时见到月球.用通信卫星作微波中继站,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3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不但通信质量高,而且覆盖范围广.可以实现全球通信.(3)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2023-09-14 02:16:441

微波通信的频带划分

微波按波长不同可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及亚毫米波,分别对应于特高频UHF(0.3~3GHz)、超高频SHF(3~30GHz)、极高频EHF(30~300GHz)及至高频THF(300GHz~3THz)。微波中部分频段常用代号来表示,如表1所示。表1 微波部分频段的代号 代号 频段(GHz) 波长(cm) L 1-2 30-15 S 2-4 15-7.5 C 4-8 7.5-3.75 X 8-13 3.75-2.31 Ku 13-18 2.31-1.67 K 18-28 1.67-1.07 Ka 28-40 1.07-0.75 其中L频段以下适用于移动通信。S至Ku频段适用于以地球表面为基地的通信,包括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及地球站之间的卫星通信,其中C频段的应用最为普遍,毫米波适用于空间通信及近距离地面通信。为满足通信容量不断增长的需要,已开始采用K和Ka频段进行地球站与空间站之间的通信。60GHz的电波在大气中衰减较大,适宜于近距离地面保密通信。94GHz的电波在大气中衰减很少,适合于地球站与空间站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2023-09-14 02:17:311

微波通信有哪些优缺点?

由于微波通信具有频带宽、携带信息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所以微波通信便成为信息高速公路通信载体的重要手段。但是,微波通信也有它的缺点,它的波长很短,只在1毫米至1米之间。它在传输信号中,特别是在长距离传输中,不能像长波那样,遇到障碍物可以翻越过去;也不能像短波那样,利用空气中的电离层的反射,进行远距离通信。它的传输路线是直的,就像光一样不会拐弯。不仅如此,它还有一种怪脾气,遇到障碍物,便反射回来,就像射出的子弹,遇到硬障碍物就反弹回来。所以,微波通信只能在空间可视间距中传播。因为地球是圆的,即是把发射天线架在高山上,也会被地球表面反射回来,也就是说,它的传送距离只有50千米左右。
2023-09-14 02:17:561

微波通信的微波传播特点

微波通信中电波所涉及的媒质有地球表面、地球大气(对流层、电离层和地磁场等)及星际空间等。按媒质分布对传播的作用可分为:连续的(均匀的或不均匀的)介质体,如对流层,电离层等,及离散的散射体,如雨滴、冰雷、飞机及其它飞行物等。微波通信中的电波传播,可分为视距传播及超视距传播两大类。视距传播时,发射点和接收点双方都在无线电视线范围内,利用视距传播的有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卫星通信、空间通信及微波移动通信。其特点是信号沿直线或视线路径传播,信号的传播受自由空间的衰耗和媒质信道参数的影响。如地-地传播的影响包括地面、地物对电波的绕射、反射和折射、特别是近地对流层对电波的折射、吸收和散射;大气层中水气、凝结体和悬浮物对电波的吸收和散射。它们会引起信号幅度的衰落,多径时延,传波角的起伏和去极化(即交叉极化率的降低)等效应。在地-空和空-空视距传播中,主要考虑大气和大气层中沉降物的影响,而地面、地物和近地对流层对地-空、空-空传播的影响则比对地面视距传播的影响小,有时可以忽略不计。对流层超视距前向散射传播是利用对流层近地折射率梯度及介质的随机不连续性对入射无线电波的再辐射将部分无线电波前向散射到超视距接收点的一种传播方式。前向散射衰耗很大,且衰落深度远大于地面视距微波通信,从而使可用频带受到限制,但站距则可远大于地面视距通信。
2023-09-14 02:18:221

微波通信微波的波长在多长之间频率在 之间

解析: 答案:30MHz  光波 直线 50 地球同步卫星(通信卫星) 解析: 微波的波长在1mm~10m之间,频率在之间,其性质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因此每隔50km左右必须建立一个微波中继站,其缺点是遇到大洋、雪山时无法建立中继站,利用通信卫星做中继站就可解决这一问题.
2023-09-14 02:18:441

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1.前者属于无线通信,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2.后者属于有线通信,它是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信号干扰小、保密性能好;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铺设和运输。
2023-09-14 02:19:021

微波通讯的原理是什么

微波通讯,或者称微波点对点通讯,利用的是微波在大气层的电离层发生反射的原理进行通信的。 所谓微波,通常是指1000兆赫以上的超高频率电磁波。它具有直线性、反射性、吸收性和穿透性等特征,微波在碰到大气电离层后会发生反射,反射角度精确,线性很好,也不发散。所以可以用来进行中等距离通讯。 首先是将信号进行数字调制,这里说的信号可以是文字、视频、声音等,调制好的信号会被微波发生器转换成为高频电磁波,并被发射馈源射向指定的方向,而经过经纬度计算后,在特定的接收点就可以接收到该电磁波,通过同样的解调,电磁波就会重新还原成为原先的信号,从而实现了远程无线通信。 微波点对点通信的优点在于 1. 无线通信,不受地域限制,只要收发双方有同样的设备就可以进行。 2. 点对点通信,针对性强,容易实现保密。 3.在大气层只存在一个反射点,再加上频率高,不易受到干扰。 缺点是: 1.需要专门的设备 2.通讯距离有限制 希望这样能对你有点帮助
2023-09-14 02:19:301

微波通信的系统构成

微波通信系统由发信机、收信机、天馈线系统、多路复用设备、及用户终端设备等组成,如图2所示。其中,发信机由调制器、上变频器、高功率放大器组成,收信机由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解调器组成;天馈线系统由馈线、双工器及天线组成。用户终端设备把各种信息变换成电信号。多路复用设备则把多个用户的电信号构成共享一个传输信道的基带信号。在发信机中调制器把基带信号调制到中频再经上变频变至射频,也可直接调制到射频。在模拟微波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方式是调频;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常用多相数字调相方式,大容量数字微波则采用有效利用频谱的多进制数字调制及组合调制等调制方式。发信机中的高功率放大器用于把发送的射频信号提高到足够的电平,以满足经信道传输后的接收场强。收信机中的低噪声放大器用于提高收信机的灵敏度;下变频器用于中频信号与微波信号之间的变换以实现固定中频的高增益稳定放大;解调器的功能是进行调制的逆变换。微波通信天线一般为强方向性、高效率、高增益的反射面天线,常用的有抛物面天线、卡塞格伦天线等,馈线主要采用波导或同轴电缆。在地面接力和卫星通信系统中,还需以中继站或卫星转发器等作为中继转发装置。
2023-09-14 02:19:491

微波通信的分类

根据通信方式和确定信道主要性质的传输媒质的不同,微波通信可分为大气层视距地面微波通信、对流层超视距散射通信、穿过电离层和外层自由空间的卫星通信,以及主要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空间通信。按基带信号形式的不同,微波通信可分为主要用于传输多路载波电话、载波电报、电视节目等的模拟微波通信,以及主要用于传输多路数字电话、高速数据、数字电视、电视会议和其它新型电信业务的数字微波通信。7.1 微波接力通信 利用微波视距传播以接力站的接力方式离微波通信,也称微波中继通信。微波接力系统由两端的终端站及中间的若干接力站组成,为地面视距点对点通信。各站收发设备均衡配置,站距约50km,天线直径1.5~4m,半功率角3~5°,发射机功率1~10W,接收机噪声系数3~10dB(相当噪声温度290~261K),必要时二重分集接收。模拟调频微波容量可达1800~2700路,数字多进制正交调幅微波容量可达144Mbit/s。设备投资和施工费用较少,维护方便;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周期较短,利用车载式微波站,可迅速抢修沟通电路。7.2 对流层散射通信 利用对流层中媒质的不均匀体的不连续界面对微波的散射作用实现的超视距无线通信。常用频段为0.2~5GHz,为地面超视距点对点通信。跨距数百公里,大型广告牌(抛物面)天线等效直径可达30~35m,射束半功率角1~2°,有孔径介质耦合损耗,发射机功率5~50kW,四重分集接收,容量数十话路至百余话路。对流层散射通信一般不受太阳活动及核爆炸的影响,可在山区、丘陵、沙漠、沼泽、海湾岛屿等地域建立通信电路。7.3 卫星通信 地球站之间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上的转发器转发信号的无线电通信,为地一空视距多址通信系统,卫星中继站受能源和散热条件的限制,故地-空设备偏重配置。同步卫星系统,空间段单程大于3.6万公里,地面站天线直径15~32m,增益60dB,射束半功率角0.1~1°,需要自动跟踪,发射机功率0.5~5kW。卫星中继站,下行全球波束用喇叭天线,点波束用抛物面天线,可借助波束分隔进行频率再用。转发器功率数十瓦,带宽一般为36MHz,容量5000~10000话路。卫星通信覆盖面广,时延长,信号易被截获、窃听、甚至干扰。一种容量较小的可适用于稀路由的甚小天线地球站(VSAT)适用于数据通信。7.4 空间通信 利用微波在星体(包括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之间进行的通信。它包括地球站与航天器、航天器与航天器之间的通信、以及地球站之间通过卫星间转发的卫星通信。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的通信分近空通信与深空通信。在深空通信时,为了实现从髙噪声背景中提取微弱信号,需采用特种编码和调制、相干接收和频带压缩等技术。7.5 微波移动通信 通信双方或一方处于运动中的微波通信,分陆上、海上及航空三类移动通信。陆上移动通信多使用150,450或900MHz的频段,并正向更高频段发展。海上、航空及陆上移动通信均可使用卫星通信。海事卫星可提供此种移动通信业务。低地球轨道(LEO)的轻卫星将广泛用于移动通信业务。
2023-09-14 02:20:101

微波通信的两种形式

基站和卫星
2023-09-14 02:20:282

微波通信系统设备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

通信系统大体有三部分组成:发送端(信源和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和接收设备)、噪声源。信源即信息的来源,其作用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即基带信号。发送设备的功能是对基带信号进行各种变换和处理,比如放大和调制等。信道就是传输信号的传输介质。信宿就是信息的接受者,与信源相对应。接收设备的功能 与发送设备的功能相反,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噪声源就是信道中的噪声以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他各处的噪声的集中表现。
2023-09-14 02:20:371

微波通信原理

微波通信(Microwave Communication),是使用波长在1毫米至1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进行的通信。该波长段电磁波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是300 MHz(0.3 GHz)~300 GHz。与同轴电缆通信、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等现代通信网传输方式不同的是,微波通信是直接使用微波作为介质进行的通信,不需要固体介质,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因此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微波通信使用波长为1m至0.1mm(频率为0.3GHz~3THz)的电磁波进行的通信。包括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卫星通信、空间通信及工作于微波波段的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具有可用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损伤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或广播等通信方式。中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其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一般说来,由于地球曲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每隔50公里左右,就需要设置中继站,将电波放大转发而延伸。
2023-09-14 02:20:591

微波通信的简介

微波通信使用波长为1m至0.1mm(频率为0.3GHz~3THz)的电磁波进行的通信。包括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卫星通信、空间通信及工作于微波波段的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具有可用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损伤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或广播等通信方式。中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其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一般说来,由于地球曲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每隔50公里左右,就需要设置中继站,将电波放大转发而延伸。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称微波接力通信。长距离微波通信干线可以经过几十次中继而传至数千公里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质量。表 1 无线电波划分 频段名称 频率范围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甚低频(VLF) 3 kHz~30 kHz 万米波,甚长波 10 km~100 km 低频(LF) 30 kHz~300 kHz 千米波,长波 1 km~10 km 中频(MF) 300 kHz~3000 kHz 百米波,中波 100 m~1000 m 高频(HF) 3 MHz~30 MHz 十米波,短波 10 m~100 m 甚高频(VHF) 30 MHz~300 MHz 米波,超短波 1 m~10 m 特高频(UHF) 300 MHz~3000 MHz 分米波 10 cm~100 cm 超高频(SHF) 3 GHz~30 GHz 厘米波 1 cm~10 cm 极高频(EHF) 30 GHz~300 GHz 毫米波 1 mm~10 mm 300 GHz~3000 GHz 亚毫米波 0.1 mm~1 mm
2023-09-14 02:21:081

什么是微波通信?

微波的波长很短,绕过障碍物的能力很小,容易被地球表面吸收,因此,电视广播信号不能用地波方式传播。微波一般能透过电离层,因而也不能利用电离层的反射进行天波传播。电视广播信号主要靠空间波直线传播。这样,电视广播信号的传播距离就受到地球曲率半径的限制。由此可知,电视广播信号直接传播的距离是有限的,接收点距离电视台越远,接收天线需架设得越高,这样才能接收到电视台的信号。例如,当发射天线高度为150米,接收天线高度为10米时,即使没有高山或高大建筑物相阻,则最远只不过在63千米的地方接收到电视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高度及传输功率都会受到一定限制。要将电视信号送至千里之外,就必须设立许许多多的微波接力站。每一个接力站在接收到上一接力站的信号后,由接力站的信号放大器来弥补传输信号的损耗,然后再发送至下一个微波接力站,如此一环接一环。由于电波传输的速度极快,几乎在同一瞬间,就可完成全部接力站的传送。因此,相隔千里之遥也能同时观看同一个电视节目。
2023-09-14 02:21:261

微波通讯是什么啊?

微波通信 波长为1米~ 1丝米(频率为300兆赫~3000吉赫)的无线电通信。微波的传播类似于光的传播,对障碍物的绕射能力很弱,适于进行视距内的通信。在一定条件下,微波对刃形障碍有一定的绕射能力,如果选择适当的地形也可以建立山峰绕射超视距通信。实现微波超视距通信普遍有效的办法是,采用视距接力通信,多站接力全程可达数千公里(见无线电接力通信)。在10吉赫以下的微波频段,还可利用大气对流层不均匀体的散射传播进行超视距通信,称为对流层散射通信。其通信距离平地单跳一般约 300公里,多站接力可达数千公里(见散射通信)。微波还广泛应用于空间通信,包括利用空间站(或通信卫星)转发信号的地球站之间的通信,空间站之间的通信,地球站与空间站之间的通信。  微波通信的主要优点是:频段宽,通信容量大,采用高增益天线,可实现强方向性通信。微波视距通信传输较稳定,设备轻小便于机动;微波对流层散射通信单跳传输距离远,适于在边防、海岛、人烟稀少地区以及跨越敌占地区使用;卫星通信组网机动灵活,能迅速扩展到任一地区。微波通信已成为许多国家民用和军事通信的主要手段。在军事通信方面,除作为国防通信网的干线外,车(或机)载微波通信系统还是战时军队各级司令部实施指挥的重要手段,并可用来快速抢通被毁的电路或开通新的通信干线。微波信道代替电缆作为一种遥控手段,可以提高移动通信枢纽的快速机动能力。微波通信还可广泛用于对车辆、飞机、舰艇等的通信。但微波视距通信受地形的影响很大,当频率高于12吉赫时,受雨和大气中水气的影响衰减很大;对流层散射通信的传输损耗大,设备较庞大;卫星通信(见通信卫星)也存在卫星寿命短、战时可能受破坏和干扰等缺点。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H.R.赫兹在分米波波段进行的实验,可以看作是微波技术的起点。1931年从英国多佛尔到法国加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微波通信线路。到20世纪40年代初,随着磁控管、速调管和行波管等微波器件相继发明以及电视和雷达广泛使用以后,微波通信才迅速发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些国家的军队除使用微波作移动通信外,还使用了长距离多路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作为干线通信。1957年美国首次在微波频段开通了单跳长达 350公里的对流层散射电路。60年代频分多路宽带微波接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1965年世界上第一颗国际商用卫星“晨鸟”使用以来,卫星通信已成为国际通信的主要手段,在军事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通信以及微波元器件的迅速发展,新的远距离大容量数字微波接力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和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日趋完善,小功率的微波设备已实现了全固体化。目前许多国家大部分长途电话和电视都依靠微波信道传输。
2023-09-14 02:21:361

微波通信系统和无线电管理事项解读是什么?

微波通信系统和无线电管理事项解读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调整及无线电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工信部无〔2022〕176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就《通知》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通知》制定的背景微波通信系统因其良好的数据传输性能,在我国广播电视、电力、水利、基础电信等部门和行业有着广泛应用。自1996年起,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先后印发了《关于发布〈设置使用微波接力通信台站管理规定〉的通知》《关于调整1-30GHz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波道配置的通知》《关于发布7GHz频段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及射频波道配置规定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1.5-23GHz频段微波通信系统的波道配置,规范了微波通信系统的频率使用和台站管理相关工作。近年来,随着无线电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微波通信产业发展有了新要求新需要,用户使用也有了新场景新应用,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也对无线电管理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基于此,现有微波通信系统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要,亟需进一步调整完善微波通信系统无线电管理政策,有效保障各部门、各行业微波通信系统使用需求。二、《通知》制定的主要考虑一是通过频率使用规划调整保障各方使用需求。通过新增毫米波频段(E波段,71-76/81-86GHz)大带宽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优化中低频段既有微波通信系统频率和波道带宽、调整波道配置与国际标准接轨等方式,进一步满足5G基站等高容量信息传输(微波回传)场景需求,并为我国5G、工业互联网以及未来6G等预留了频谱资源,更好满足各方需求,推动微波通信等无线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厘清国家与地方无线电管理权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相关要求,进一步厘清国家和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许可和微波站设置、使用许可权限,明确管理责任,规范无线电管理相关工作。三是完善相关管理政策。对微波通信系统频率协调、频率使用率、临时设台、无线电发射设备射频技术指标等予以明确,弥补现行政策空白。四是充分保障既有合法用户权益。通过制定过渡政策,使微波通信新旧频率使用规划有机衔接,平稳过渡,充分保障已合法使用微波通信系统频率及设置使用微波站的用户权益。三、《通知》的主要内容一是明确频率范围和射频波道配置方案。《通知》对微波通信系统可用频率进行调整,调整后微波通信系统可使用频率为4500-4800MHz、7125-7725MHz、7725-8500MHz、10.7-11.7GHz、12.75-13.25GHz、14.5-15.35GHz、21.2-23.6GHz和71-76/81-86GHz,同时规定了更灵活的波道带宽配置。二是明确频率使用许可权限和使用率要求。《通知》明确微波通信链路涉及三个及以上省(区、市)以及跨境微波通信系统,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实施频率使用许可;其他情形由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实施频率使用许可。使用微波通信系统频段占用度不得低于80%,年时间占用度不得低于60%。三是明确微波站管理要求。《通知》明确微波站设置、使用许可由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实施。遇有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或者为了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的特殊需要,可以不经批准临时设置、使用微波站,但应当于48小时内向微波站所在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报告,并在紧急情况消除或者重大社会活动结束后及时关闭。四是明确无线电发射设备要求。《通知》明确了微波通信系统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要求和射频技术指标,对相关设备型号核准事宜提出要求。五是明确频率协调事宜。《通知》明确了涉及与边境地区有关国家(地区)双边协调、与空间无线电业务协调及军地协调的有关工作要求。六是提出微波频率规划调整过渡期内的有关工作要求。《通知》明确自施行之日起,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不再受理和审批与《通知》频率使用规划不一致的微波通信系统无线电频率使用和微波站设置、使用新的许可申请。已依法设置、使用但与《通知》频率使用规划不一致的微波站,在无线电频率使用期限或无线电台执照有效期届满后需要继续使用的,仍可向作出许可决定的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法提出频率使用延续申请和更换无线电台执照申请,直至原设备报废为止。
2023-09-14 02:21:441

微波通信的优点是什么?

1)通信频段的频带宽,传输信息容量大。微波频段占用的频带约300GHz,而全部长波、中波和短波频段占有的频带总和不足30MHz。一套微波中继通信设备可以容纳几千甚至上万条话路同时工作,或传输电视图像信号等宽频带信号。(2)通信稳定、可靠。当通信频率高于100MHz时,工业干扰、天电干扰及太阳黑子的活动对其影响小。由于微波频段频率高,这些干扰对微波通信的影响极小。数字微波通信中继站能对数字信号进行再生,使数字微波通信线路噪声不逐站积累,增加了抗干扰性。因此,微波通信较稳定和可靠。(3)通信灵活性较大。微波中继通信采用中继方式,可以实现地面上的远距离通信,并且可以跨越沼泽、江河、高山等特殊地理环境。在遭遇地震、洪水、战争等灾祸时,通信的建立及转移都较容易,这些方面比有线通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4)天线增益高、方向性强。当天线面积给定时,天线增益与工作波长的平方成反比。由于微波通信的工作波长短,天线尺寸可做得很小,通常做成增益高,方向性强的面式天线。这样可以降低微波发信机的输出功率,利用微波天线强的方向性使微波电磁波传播特方向对准下一接收站,减少通信中的相互干扰。(5)投资少、建设快。与其它有线通信相比,在通信容量和质量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按话路公里计算,微波中继通信线路的建设费用低,建设周期短。
2023-09-14 02:23:271

数字微波通信的主要优缺点还有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是什么?

缺点: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共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高楼的阻隔而影响通信。 优点:微波通信由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的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彩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电路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组网方式:链型,星形和网状结构,不管是微波还是光缆都是这样的。
2023-09-14 02:23:381

地面微波通信有何缺点?

卫星通信与地面微波通信相同点:都是微波通信,都有微波通信的特点--需要可视、微波传输、折射、干扰...不同点:1、卫星通信近似为理想的自由空间微波传输,而地面微波通信受地形地貌干扰影响比较大;2、将地面的微波中继站放到天上(卫星),就成了卫星通信,所以传输距离不受地球表面球形遮挡限制(50公里地面微波接力)。同步轨道卫星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约1/3面积(地面微波站做不到);3、通信距离与成本无关,因为在卫星的覆盖范围内,任何站点之间都是通过卫星连接。而地面微波需要中继传输,2个微波中继站距离一般不超过50公里;4、卫星通信时延比较大,同步轨道距地面(赤道)约36000公里,单跳(A站-卫星-B站)电波时延为0.27秒,双跳为0.54秒(光速=30万公里/秒)5、卫星通信的接收信号比较小,而地面微波通信却要强很多。因为卫星载荷和电源的限制、以及卫星到地面的长距离衰减(卫星到地面的距离衰减约为200dB),所以地球站接收到的卫星信号都需要先经过低噪声放大器放大;6、卫星通信可自发自收,多址方式灵活:FDMA/TDMA/CDMA/SDMA且可自由组合等。卫星通信主要特点概括:覆盖范围广、传输距离远、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延时长、可自发自收、多址灵活等希望能帮到你,这些信息可以从现在比较新的《卫星通信系统工程》中找到。
2023-09-14 02:23:571

卫星通信是微波通信吗

卫星通信并不是微波通信,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卫星通讯的频段是属于微波通信范畴的,但有些低轨小卫星工作频段为VHF(超高频)或UHF(甚高频),主要用于移动及导航业务,不属于微波通信范畴。 除此之外,需要了解的是,卫星通信和微波通信也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其中卫星通信可以适合全球通信需求,安全性强,不易受到对方干扰,而微波通信适合中短距离通信需求,但是容易受到对方的通信干扰。 手机就是利用卫星通信的,而微波通信的话,比较常见的就是对讲机了。 手机使用技巧:以小米9为例,在使用手机的时候,若手机突然没有信号了,可以选择开启一下手机的飞行模式,然后再选择关闭即可。 具体只需打开手机,接着长按手机电源键,在弹出的选项里点击飞行模式,然后就开启了,再次操作即可关闭。 资料拓展:小米9手机采用圆润的曲面机身,全曲面机身与手掌贴合,颜色有深空灰、全息幻彩紫、全息幻彩蓝。边框厚度3.5mm,最厚处7.61mm,手机重173g。
2023-09-14 02:24:051

微波接力通信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微波接力通信是靠中继站接力传输来实现微波信号远距离传送的。微波是沿直线传播的,它不受大气层和电离层的反射。由于地球表面是球形曲面,如果在地面进行微波通信,就必须把天线架设到一定的高度,使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没有物体阻挡,彼此可以“互视”。为了进行远距离通信,就要采用与接力赛类似的方法,相隔一定的距离建立中继站(接力站),这些中继站设在高塔或山顶上,微波在每个中继站被放大之后再传送出去。微波接力通信是现代的主要通信手段之一,另一种通信手段是卫星通信。同轴电缆由一条绝缘的内层电线及外层作隔离用的圆筒状导体构成,很适合进行微波传输,频率可高达几千兆赫。在传输频率更高、能量更大的微波时,就要用波导管。在波导管中,微波以电场与磁场交替变换的波的形式通过,如同在自由空间里电磁波以电场、磁场形式交替传送能量一样。
2023-09-14 02:24:161

为什么微波能进行远距离通信

微波属于电磁波,微波频段的带宽极宽,一套微波通信设备可以让几千个话路同时工作。此外,微波波束很窄,方向性很强,使用较低的功率就可将信号传得很远,可以减弱通信中互相干扰的现象。由于微波通信的这些优点,就被人们用来进行远距离通信。 说到微波通信,大家也许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可要说到雷达、卫星转播电视节目,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实际上,雷达和通信卫星都是利用微波来发现目标、进行远距离通信的。 那么,为什么让微波担当远距离通信的重任呢?实际上,微波属于电磁波,它和长波、中波、短波都是电磁波家族的成员。科学家发现,微波频段的带宽极宽,它是全部长波、中波和短波频段总和的1000倍。一般短波通信设备,只能容纳几个话路同时通信,而一套微波通信设备可以让几千个话路同时工作。由于电视图像信号占用很宽的频带,因此,传输电视信号非它莫属。此外,微波波束很窄,方向性很强,使用较低的功率就可将信号传得很远,而且,方向性强的好处还在于可以减弱通信中互相干扰的现象。由于微波通信具有频带宽、携带信息量大、受外界干扰小、建站快、投资较少等优点,人们早就想以微波作为通信的传输手段。 但是,微波波长很短,只有1毫米至1米。在传输信号的长途旅行中,它既不像长波那样,遇到障碍物时可以迈开“长腿”,翻山越岭;也不像短波那样,可以利用空中的电离层来回反射电磁波,实现远距离通信。微波具有近似光波的特性,像光线一样,传输路线是径直向前的,而且,它的反跳能力极强,一遇到阻挡物,就被反射回来。因此,微波只能在空中传播。大家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而微波只能视距传播,不能顺着地球的圆弧传播。也就是说,微波的传输距离只能限制在可以互相看得见的两点这样一个范围内。即使将发射天线架设在40米高的山上,微波也被地球的“大肚子”所阻挡,传输距离只有50多千米。 有没有办法让微波跑得更远呢? 科学家们想到了“接力赛跑”的办法。参加过运动会的同学都很熟悉接力赛跑吧。在竞争激烈的接力赛跑中,小小接力棒在运动员手中传递着,每个人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各自的路程,接力棒被用最快的速度传到终点。为了将信号传送到远方,微波通信也采用了接力赛跑的方式。人们每隔四五十千米,就建立一个微波中继站;一连串的“微波中继站”,就像古代的烽火台一样,每个中继站都有高耸的天线,把上一个中继站的信号接收下来,加以放大,再传送给下一个中继站。就这样,一站接一站地传送下去,实现了远距离的通信。
2023-09-14 02:24:241

微波通讯的用途特点

微波通信由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彩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电路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高楼的阻隔而影响通信。
2023-09-14 02:24:341

一个SDH微波通信系统可由( )组成。

【答案】:A、B、C、D教材页码P29-30一条SDH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由端站、枢纽站、分路站及中继站组成。
2023-09-14 02:24:501

微波通信的主要设备

微波站的设备包括天线、收发信机、调制器、多路复用设备以及电源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为了把电波聚集起来成为波束,送至远方,一般都采用抛物面天线,其聚焦作用可大大增加传送距离。抛物面天线是一种将在电磁波谱上的超高频/特高频用于无线电、电视、数据通讯的高增益反射天线,也常被用来做无线电定位(雷达)。多个收发信机可以共同使用一个天线而互不干扰,中国现用微波系统在同一频段同一方向可以有六收六发同时工作,也可以八收八发同时工作以增加微波电路的总体容量。多路复用设备有模拟和数字之分。模拟微波系统每个收发信机可以工作于60路、960路、1800路或2700路通信,可用于不同容量等级的微波电路。数字微波系统应用数字复用设备以30路电话按时分复用原理组成一次群,进而可组成二次群120路、三次群480路、四次群1920路,并经过数字调制器调制于发射机上,在接收端经数字解调器还原成多路电话。最新的微波通信设备,其数字系列标准与光纤通信的同步数字系列(SDH)完全一致,称为SDH微波。这种微波设备在一条电路上,八个束波可以同时传送三万多路数字电话电路(2.4Gbit/s)。
2023-09-14 0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