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苏格拉底教学法包括(  )。

2023-10-09 12:11:38
共1条回复
小菜G

【答案】:B,D,E

苏格拉底提倡争辩教学法,他将教学分为三步,即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相关推荐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谈话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青年的问答法著名。问答法又称产婆术,由讽刺法、归纳法、助产法等几个步骤共同组成。问答过程即讨论过程。谈话法旧称问答法,教师引导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以此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并使所学知识得到检验的一种。也是尤为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古时中国的孔子、阿尔巴尼亚的苏格拉底等基本原理都擅长运用这一方法,其基本形式是师生问答。
2023-09-14 04:10:481

古希腊学校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是

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教学法始终以问答形式来进行,因此又被称作问答法,他反对用灌输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张在反复论辩诘问中找出学生原有认识中的矛盾,是古希腊学校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
2023-09-14 04:10:561

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

【答案】:A,C,DACD【解析】苏格拉底提倡争辩的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2023-09-14 04:11:081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给我的启示_美国当代法学教学方法及其启示

  【摘 要】在美国法学教学方法中,案例——对话式教学法、研究式写作教学法均具有独特优势。其中,案例——对话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而研究式写作教学法除有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外,还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及促进对知识的学习。当前,应批判性地吸取美国法学教学方法中的合理内核,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法学教学之路。   【关键词】法学教学 案例——对话式教学法 研究式写作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51-03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American legal education, both the Case Method and the Method Engaging Ideas have the special advantage. The Case Method is benificial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gneralising, logical think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The Engaging Ideas Method is benificial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writing. In absorb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American legal education, we can find one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 of our legal education.   【Key words】Legal teaching method The case method The engaging ideas method   美国法学教学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案例——对话式教学法、研究式写作教学法为主的较为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有较为系统的教学理念相支撑。纵观我国法学教学,在教学方法改革上虽然进行积极尝试,可收效并不明显。鉴于此,本文试图介绍美国当代法学教学方法并试图探寻其中的合理内核,希望对探索我国的法学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一、美国当代法学教学方法简介   哈佛大学法学院第一任院长Langdell创造“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案例——对话式教学法)不久就成为美国法学教育中的主流教学方式。时至今日,美国法学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如下:   1.案例——对话式教学法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案例——对话式教学法是苏格拉底倡导的有关讨论和教学的辩证法,由教学者通过提问来引导回答者获得一个符合逻辑性的结论,通过让论证接受严格的逻辑检验,来判断论证的健全性与有效性。[1]在法学院里,案例——对话式教学法遵循一定的模式进行展开。其核心是教科书指定的案例,包括合同法、刑法、侵权行为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宪法等。这些案例来自于法院公开记录的判决。上课前,学生首先要熟悉这些案例,特别是要了解案例具体事实、裁判的争议、结论以及支持结论的理由。另外,学生还需将每个案例与现在或者过去的相关案例放在一起考虑,以防学生在讨论时把握不住主题。在此基础上,指导教师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根据每个答案进一步提出有别于指定案例的假设性事实,探讨若增加或减去某些事实时,其结论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些练习采取类比的方式,这就要求学生比较案例之间的相似性及差异性,用以强化学生的洞察力以及敏锐度。经过这些比较后,学生再以演绎三段论来检验所陈述的理由,并探讨支持此案例的特定理由是否能适用于其他事实模式。学生通过这种训练掌握演绎与归纳的原则。除了进行逻辑训练之外,学生也还需要掌握相关法令的发展。学生们通过一个主题接着一个主题的学习就可以掌握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要点并发展逻辑的技巧。通过这种教学法,学生们可以获得将来进入职业世界的基本技能。   2.研究式写作教学法   虽然案例——对话式教学法是美国法学院教学中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教学法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例如,其过分重视逻辑而忽视真实的生活经验,忽视与其他人文科学知识的沟通,效率低下,且缺少职业操守方面的训练等。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与以讲授式为主的案例——对话式教学法不同的其它非讲授式课程应运而生。其中,研究式写作教学法便是其典型代表。与案例——对话式教学法不同,研究式写作教学法是先在教育学领域得到实施运用后才开始在其他学科得到广泛运用的。近年来,在美国高等教育中进行了两场强有力的运动,即将多样性写作贯穿到所有学科教学中去的运动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运动。[2]而研究式写作教学法则综合了这两场运动的特点,该方法正好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当然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在法学院里,学生通过书面的写作来改善其研究以及写作的技巧。书面习作形式多种多样,既包含法律诉状、客户法律意见书、内部备忘录,又包括法学期刊论文、专题研讨课报告等。学生通过这种写作实践不仅可以改善其研究及写作的技巧,而且还可以学会独立思考。   3.实习课程(clinical program)   实习课程在我国又被译为诊所式教育。现在,实习课程已成为美国法学教学方法中的重要一环。例如,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法学院,校方定期提供实习课程的机会给学生。每年,该校法学院的毕业生中,绝大多数至少进行过一门课程的学习。此外,在美国,各种校外的短期或长期实习工作也较为普遍。短期的实习工作包括政府机关、非政府机关或者私人机构提供的有关环境保护、社会正义、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工作,长期的实习工作则包括在地检署、公设辩护处以及法院担任工读生。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在现代的美国法学教学方法中,形成了以讲授式案例——对话式教学法、非讲授式的研究性学习和实习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式教学法。
2023-09-14 04:11:301

苏格拉底教学法与如今的教学方法的比较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2023-09-14 04:11:422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苏格拉底在同别人谈话、辩论、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采取一种特殊的形式。他不像别的智者那样,称自己知识丰富,而是说自己一无所知,对任何问题都不懂,只好把问题提出来向别人请教。但当别人回答他的问题时,苏格拉底却对别人的答案进行反驳,弄得对方矛盾百出。最后通过启发,诱导别人把苏格拉底的观点说出来,但苏格拉底却说这个观点不是自己的,而是对方心灵中本来就有的,只是由于肉体的阻碍,才未能明确显现出来。他的作用,不过是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而已。苏格拉底把最后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形象地称之为“精神助产术”。“精神助产术”是苏格拉底在讲学和辩论时常采用的方法,他希望通过对话或提问来揭露对方在认识上的矛盾,从而引出每个人心目中的真理。助产术主要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讽刺。他经常与各种人谈话,讨论人们所感兴趣的人生问题。他在与别人谈话中,装作什么也不懂,向别人请教,让人家发表意见。他这样做是为了引导人们发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混乱,怀疑自己以前的知识,迫使自己积极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第二步是产婆术。这一步的作用在于让对方发现自己认识的混乱并否定原有认识,从而引导他走上正确的道路,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认识,形成概念就整个过程而言,它是一种“提问—回答—反诘—修正—再提问……”循环反复的过程。
2023-09-14 04:11:531

求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中苏格拉底教学法包括?

定义、苏格拉底讽刺、助产术
2023-09-14 04:12:362

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哪条教学原则相一致?

启发式教学原则
2023-09-14 04:13:022

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那就是B D
2023-09-14 04:13:122

苏格拉底产婆术是什么教学方法?

产婆术也叫“接生术”、“助产术” 。别称“理智助产术”、“精神助产术”,它是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用以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主要是由双方的交谈,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揭示对方谈话中的矛盾,从而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个别上升到普遍的认识。苏格拉底的介绍。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他从小就跟着母亲到别人家去接生,帮助递递器械,打打下手。这一段生活经历在苏格拉底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从助产中得到了启迪,创立了一种教育方法,他称其为“产婆术”。这种方法首先让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按照对方的逻辑进行推理,从而发现矛盾,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时再不失时机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让别人来接受你的观点,这样比直接驳斥反而更有效。
2023-09-14 04:13:221

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创立的教学方法“产婆术”?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他传授给学生的,他所做的无非就是把学生心中的真知唤醒并挖掘出来。 这就像接生婆一样,他所做的是帮人生孩子(知识),孩子(知识)是每个人自在自有的。故他把自己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而把自己比喻为知识的接生婆。 也许纯属巧合,苏格拉底的母亲恰恰就是一位接生婆。苏格拉底算是子承母业,母子俩共同做着助产的工作而乐此不疲。 苏格拉底常常从对方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开始,通过提问揭示对方的自相矛盾之处,如此层层推进,直至最终得出双方都认可的结论。 且不说苏格拉底的认识论正确与否,他所创立的“产婆术”在教人求知求真方面确是匠心独具,开了“启发式谈话法”的一代先河,千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
2023-09-14 04:13:381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或“()”是西方最早的启发教学。

【答案】:问题教学法 助产术解析:在国外,晚于孔子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教学法”或“助产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教学。自此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启发教学的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2023-09-14 04:13:461

苏格拉底产婆术体现的教学方法到底是讨论法还是谈话法

我认为是谈话
2023-09-14 04:13:553

苏格拉底的诘问法属于教学方法中的什么

启发式教育。在辩证过程中,苏格拉底采用一种特殊的提问方法和众人进行对话,这种方法也被称为“诘问式”。而苏格拉底的诘问法属于教学方法中的启发式教育。
2023-09-14 04:14:121

苏格拉底产婆术体现的教学原则

1.“产婆术”是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也是他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又叫“问答法”。2.产婆术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出正确、普遍的东西。归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定义:就是把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3.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的教育原则。扩展:西方最早提出启发性原则的人是苏格拉底。中国最早提出启发性原则的人是孔子。最早提到启发性原则的教育著作是《学记》。
2023-09-14 04:14:351

苏格拉底产婆术是什么教学方法

谈话教学。产婆术可以翻译为接生术、助产术,别称理智助产术、精神助产术。是指古希腊苏格拉底关于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通过双方的交谈,在问答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逐步从个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定义、知识。这个知识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学者与被教学者通过双方交谈,让受教者通过聊天内容使问题的讨论从具体事例出发,逐步深入,层层驳倒错误意见。
2023-09-14 04:14:421

苏格拉底的什么类似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

苏格拉底问答法类似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苏格拉底问答法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苏格拉底问答法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都是古代著名的教学方法。二者虽然都以引导学生思考为核心,但在具体实践中有很大的区别。苏格拉底问答法是一种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提问的重要性,通过系统的提问推动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并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讨论来深化学生的理解。同时,这和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则是一种通过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发掘自己的思维潜能。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慢慢领会。知识拓展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u03acτηu03c2;英语:Socrates;德语:Sokrates)(公元前469年,一说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是希腊(雅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苏格拉底在后来的古代和近代对哲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苏格拉底对艺术,文学和大众文化的描述使他成为西方哲学传统中最广为人知的人物之一。在苏格拉底70岁时,被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信仰新神”“蛊惑青年”罪名审判,最终选择喝下毒酒而死。在苏格拉底死后14年(公元前385年),雅典法庭重审了苏格拉底案,改判苏格拉底无罪,并判处当时诬告苏格拉底的美勒拖死刑,吕孔和阿尼图斯等人被判处流放。并且石匠还刻画了苏格拉底的头像,来纪念此事。
2023-09-14 04:14:511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什么教学方法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正确答案:C 
2023-09-14 04:15:231

苏格拉底教学法与如今的教学方法的比较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2023-09-14 04:15:301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教学原则是“贵在有疑”,启发式教学法。
2023-09-14 04:15:413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成熟的教育理论。苏格拉底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孔子的历史资料没有记载孔子的学校以及名称,但是我们可以推测: 孔子应该没有苏格拉底洒脱,因为他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再说孔子极力主张君有君的样子,臣有臣的样子;贯通他全部学说的就有“礼”,所以孔子的教育肯定有学校。在周游列国时,应该也是边走边教。授课方式可能有差异。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苏格拉底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孔子认为作为个体的人,原本是“有类”的,有差异的。比如有智、愚;有老、少;有孝顺,有不肖;有贫、富;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孔子也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一点也是惊人的相似。
2023-09-14 04:15:533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扩展资料:人物轶事从前,在希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智慧。他讲了许多开心的事情。他讲述的方式非常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一个夏天,他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非常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会使他满意呢?“您这么一个大人物,却把自己的房子盖成这么一个小盒子,有什么道理吗?”“确实没有什么道理。”他说,“不过这个地方虽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容下真正的朋友,我将会认为自己是快乐的。”
2023-09-14 04:16:271

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答案】:A、C、D苏格拉底提倡争辩的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2023-09-14 04:17:081

苏格拉底教学法包括( )。

【答案】:B,D,E苏格拉底提倡争辩教学法,他将教学分为三步,即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2023-09-14 04:17:191

苏格拉底教学法包括()。

【答案】:B、D、E苏格拉底提倡争辩教学法,他将教学分为三步:即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2023-09-14 04:17:271

苏格拉底教学法包括( )。 A.思索B.苏格拉底讽刺C.启发D.定义

【答案】:BDE苏格拉底提倡争辩教学法,他将教学分为三步,即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2023-09-14 04:18:231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有什么好处

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
2023-09-14 04:18:333

高中历史 苏格拉底有关教育的思想有哪些?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2023-09-14 04:18:441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首创的产婆术教学法最具特色的流程是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讽刺。他经常与各种人谈话,出
2023-09-14 04:19:052

简述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又称为问答法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由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机缝,就是不断的追问,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帮助对方得到答案,归纳从句的当中找到庶的本质和共性定义得到数的一般概念,这种方法不能将线程的结论灌输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探讨提问的方式,发给对方思考,受教育者必须要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必须是讨论问题,有积累一定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够机械的照搬与儿童
2023-09-14 04:19:142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从而得出事物的“定义”。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相关拓展:基本介绍产婆术是指古希腊苏格拉底关于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通过双方的交谈,在问答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逐步从个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定义、知识。苏格拉底一贯自称无知,但却能帮助别人产生知识,正像他母亲费娜瑞特是一个产婆,自己年老不能生育,却能给人接生一样。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以独特的教导方式启迪人们对问题的思考,实则体现了人文精神,即一切都经自己思考。他要求他的对手给出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个概括性说明和总体性定义。当他得到这类定义或说法时,他会进一步问更多的问题,以显示这个定义可能有的弱点。苏格拉底把这套方法比作“精神助产术”,即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与回答的形式,使问题的讨论从具体事例出发,逐步深入,层层驳倒错误意见,最后走向某种确定的知识。
2023-09-14 04:19:221

西方最早提出启发性教育原则的是谁

苏格拉底吧
2023-09-14 04:19:502

苏格拉底和孔子

苏格拉底追求自然世界的理论孔子提供统治阶级需要的理论
2023-09-14 04:20:0111

请打出”苏格拉底”的生平, 思想观

苏格拉底(Σωκρu03acτηu03c2,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哲」。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生平 当代对于苏格拉底所知的一切大多是来自许多不同的记载:由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记载的对话录、色诺芬的著作、以及阿里斯托芬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所有苏格拉底自己的著作都没有流传下来,除此之外,阿里斯托芬对于苏格拉底的记载事实上是对他的挖苦和讽刺,并非有意记载苏格拉底的真实生平。另一件复杂的问题在于古希腊学者传统上会将他们自己的概念、理论、有时候甚至是个人的特征都记载为他们的导师所提出的,而柏拉图也遵循了这一传统,因此苏格拉底的记载很可能也参杂了柏拉图的概念。 依据古代的记载,苏格拉底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苏格拉底的妻子是赞西佩,她替他生下了3名儿子,苏格拉底死时他们都还很年幼。传说中赞西佩是一名脾气暴躁而又唠叨不休的泼妇,不过这很可能是因为色诺芬对她的夸大描述而造成的。 苏格拉底的一生开始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结束于雅典的败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倒台后的时期)。当时雅典正试图稳定局面并消除战败的羞耻感,在三名雅典政治人物的劝诱下,雅典的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审判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对于西方思想最重要的贡献或许应该是他的辩证法(用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来提出问题,这被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或诘问法,苏格拉底将其运用于探讨如神和正义等许多重要的道德议题上。这最早的记载是出自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对话录上,苏格拉底通常被视为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奠基之父,也是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 在这种方法下,苏格拉底会运用一系列的问题协助一个人或一群人来判断他们的信仰,例如神或正义是否存在的问题,并从他们的回答中寻找漏洞加以击破,借此增长他们的知识。这种方法是属于假说消除的被动方法,随着受测者承认更进一步的假说,在消除之前的假说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矛盾。这种方法是用于逼使一个人检视他自己的信仰和这种信仰的真实性。 3 哲学 3.1 苏格拉底教学法 3.2 哲学信仰 3.3 知识 3.4 美德 3.5 政治 3.6 神秘主义 参考: 维基 苏格拉底(Σωκρu03acτηu03c2,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哲」。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当代对于苏格拉底所知的一切大多是来自许多不同的记载:由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记载的对话录、色诺芬的著作、以及阿里斯托芬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所有苏格拉底自己的著作都没有流传下来,除此之外,阿里斯托芬对于苏格拉底的记载事实上是对他的挖苦和讽刺,并非有意记载苏格拉底的真实生平。另一件复杂的问题在于古希腊学者传统上会将他们自己的概念、理论、有时候甚至是个人的特征都记载为他们的导师所提出的,而柏拉图也遵循了这一传统,因此苏格拉底的记载很可能也参杂了柏拉图的概念。 依据古代的记载,苏格拉底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苏格拉底的妻子是赞西佩,她替他生下了3名儿子,苏格拉底死时他们都还很年幼。传说中赞西佩是一名脾气暴躁而又唠叨不休的泼妇,不过这很可能是因为色诺芬对她的夸大描述而造成的。 苏格拉底是靠什么维持生计仍不清楚。依据色诺芬的《会饮篇》记载,苏格拉底曾说要将他自己的一生只贡献给最重要的技艺或职业:讨论哲学。虽然苏格拉底在他父亲死后继承了一笔遗产,但遗产的数量显然不可能长期维持他的生计。在色诺芬的记载中苏格拉底是依靠学生贡献的学费维持生计,而阿里斯托芬的记载中则描述苏格拉底开办了一个哲学学校。而柏拉图的《会饮篇》则记载苏格拉底明确拒绝接受教学的学费。也很有可能苏格拉底是依靠一些富裕而有权力的朋友如克力同的慷慨资助。 在记载中的一些角色,如苏格拉底的朋友阿尔基比亚德(Alcibiades)在对话录中指出苏格拉底曾经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加入雅典军队作战。柏拉图的《会饮篇》也指出苏格拉底个人相当的勇敢。在一个场合中苏格拉底在战场上紧随阿尔基比亚德的身边以保护他,或许还拯救了他的性命。记载中也显示了战争中的严酷环境,例如苏格拉底必须赤脚步行,或是冬季的寒冷情况。 苏格拉底的一生开始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结束于雅典的败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倒台后的时期)。当时雅典正试图稳定局面并消除战败的羞耻感,在三名雅典政治人物的劝诱下,雅典的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审判苏格拉底。当时希腊人的文化把天神和女神视为是保卫城邦的重要角色(举例而言,雅典便是以其保护神雅典娜为名)。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战败被人解释为是雅典娜对雅典市不敬神的惩罚,而补救的办法就是惩罚那些质疑雅典娜或其他天神的人。在《申辩篇》里苏格拉底坚持这次审判是完全错误的。 2008-05-10 14:06:20 补充: 苏格拉底对于西方思想最重要的贡献或许应该是他的辩证法(用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来提出问题,这被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或诘问法,苏格拉底将其运用于探讨如神和正义等许多重要的道德议题上。这最早的记载是出自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对话录上,苏格拉底通常被视为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奠基之父,也是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 2008-05-10 14:06:47 补充: 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才是正确的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 2008-05-10 14:07:12 补充: 苏格拉底经常说他的智慧是来自于体悟到他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可能认为作坏事是无知所造成的后果,做坏事的人必然没有比他人聪明。唯一一件苏格拉底经常宣称拥有的知识是对于「爱的知识,并以此连结他对于「智慧的热爱」—例如他对於哲学的热爱。他从来没有宣称过他拥有许多智慧,他只不过是比别人更了解到,一个人要追求智慧就必须先热爱智慧本身。 2008-05-10 14:07:40 补充: 苏格拉底相信人们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专注于发展自己的本能,而不是去追求物质的富裕。他总是鼓励别人注重友谊关系和参与社会的共同体,苏格拉底相信这是使人们共同成长的最好方式。他的行为也都实践了这些原则:到了最后,尽管他有机会可以逃离雅典,但苏格拉底仍接受了他的死刑判决。他认为私自逃跑是破坏了他的共同体的决定;而如同以上述及的,苏格拉底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也无人能够指摘。 苏格拉底教学中的一贯思路认为人类的确拥有某些美德。这些美德代表了一个人最重要的人品,而之中最居前的则是哲学或智慧的美德。 2008-05-10 14:08:05 补充: 苏格拉底相信「理想存在于一个只有智者才能了解的世界」,因此有人主张苏格拉底相信只有哲学家才有这种能力统治其他人。依据柏拉图的说法,苏格拉底对于政治的特定理念绝非难以理解的。他公开的反对当时雅典已经长期实行的民主制度。 2008-05-10 14:08:45 补充: 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是苏格拉底是依赖于一种他所听到的「恶魔征兆」声音来判断他是否犯下错误。也是这种征兆一直阻止苏格拉底进入政界。在《斐德罗篇》里的记载告诉我们,苏格拉底将这视为是一种「天神的错乱」,而这种错乱则是天神赐与的礼物,赋予了我们有关诗歌、神秘、爱、甚至是哲学本身的各种灵感。这种征兆通常属于我们称之为「直觉」的形式,然而,苏格拉底将这种现象描述为「恶魔」,显示了它是起源于天神、神秘,而且是不受他自己的思想所控制的。
2023-09-14 04:20:261

其教学法被称做“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答案】:BB[解析]苏格拉底曾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却能用辩论的方法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如他的母亲是助产士,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帮助别人生产一样。由于这个原因“苏格拉底教学法”又被称做“产婆术”(或“助产术”)。
2023-09-14 04:20:351

其教学法被称做“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答案】:B苏格拉底曾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却能用辩论的方法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如他的母亲是助产士,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帮助别人生产一样。由于这个原因,“苏格拉底教学法”又被称做“产婆术”(或“助产术”)。
2023-09-14 04:20:431

苏格拉底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他们应该是各有所长吧
2023-09-14 04:21:056

比较苏格拉底和孔子

一、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实在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以为这是苏格拉底的首创。这对于言必称希腊的西方学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在我们中国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界),这就未免“数典忘祖”。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而不是苏格拉底)所创造。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逝世后10年,苏才出生。所以孔子才是真正的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创始人。除此以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法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作一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皆是苏问,欧答): 问:虚伪应归于哪一类? 答:应归入非正义类。 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 答:非正义类。 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哪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 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 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 答:应算是正义的。 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 答:应属于正义类。 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 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他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u2022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由以上分析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所以我们的结论应当是:孔子才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创始人。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也是最科学、最天才的概括。 再以“因材施教”方法而论,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u2022 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他认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理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u2022 子路》),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即“中行”)的三种不同性格。 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论语》中关于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除此以外,更令人惊叹的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参看上面关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部分),真可谓变化无穷。尽管“因材施教”这一概念并非孔子本人提出,而是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教学方法时归纳出来的,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二、孔子的教学思想 近、现代的教学思想可谓流派纷呈,种类繁多,但是若从本质上区分,那就只有两大派:一派是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派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代表是建构主义理论,它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是一种教学理论,是目前国际上在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理论。尤其是在西方,随着多媒体和Internet 应用的普及,建构主义思想已逐渐在学校教学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不难看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思想和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何等相似乃尔。可是迄今为止,在国际上提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时,一般只追朔到杜威(因为他在1900年发表的《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要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中心,即“儿童中心”论)和皮亚杰(因为他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所从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为建构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学基础)。杜威和皮亚杰是近现代卓越的教育心理学家,他们确实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通过上述不可辩驳的事实和科学的分析,不是已经充分证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真正源头应当追朔到孔子吗?在这样一个重大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完全抹杀孔子所做出的贡献难道是公平的吗? 再看以“教师”为中心。这一派的理论由于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所以种类很多。目前公认最有代表性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正是由于有奥苏贝尔理论的有力支持,才使得这一派在当前以学生为中心浪潮的强大冲击下岿然不动,仍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中国)的学校教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是要求教师能够在当前所教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即学生大脑中长期形成的知识与经验系统)之间帮助学生建立起某种联系。如果能够建立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接受式学习”(即教师的“讲解式”或“传递式”教学)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机械的(即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意义)。换句话说,能否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达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也是奥苏贝尔理论的核心。事实上这个“核心”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也早有体现,《论语》中有两段话可以为此佐证: 一是“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u2022 学而》)。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告诉你过去可以推知未来。这里的“往”表示过去的知识、经历,即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来者”指未来的事情也包括尚未了解的事物,也就是“新”知。所以这句话就是阐明“新”知与“旧”知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要了解、掌握“新”知应该将它和“旧”知联系起来。 二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u2022子罕》)这段话今人一般翻译为:“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来问我,我一无所知,我就从他提出的那个问题的头尾去探求,然后尽力替他解释清楚。”宋代朱熹的注释则是:“孔子谦言自己无知识。但其告人,虽於至愚不敢不尽耳。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荆”我觉得这两种翻译都未能完全表达孔子的原意。关键是对“叩其两端”如何理解,前一种翻译只把“两端”看作是“头尾”,未免太机械、太简单化了。朱熹不愧是大学问家,他能从矛盾对立的普遍性去看待“两端”,认为应从“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总之可以从事物的任何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去理解(“无所不颈)。这比今人的翻译含义要广、要深,但是其针对性似乎不太强。综合今人和古人的上述两种解释我们可以认为,“叩其两端”既指从问题的来龙去脉(始终、本末)去分析,也包含将事物的正反两面以及新知和旧知两端联系起来的意思,这样可能更符合孔子的原意。结合前一段“告诸往而知来者”的含义,我们认为,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并不是穿凿附会。 由此可见,当代两大教学思想流派均可从孔子教学思想中找到根源。 可以去http://www.comment-cn.net/data/2006/0427/article_6373.html 参考资料:http://www.comment-cn.net/data/2006/0427/article_6373.html 一、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实在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以为这是苏格拉底的首创。这对于言必称希腊的西方学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在我们中国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界),这就未免“数典忘祖”。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而不是苏格拉底)所创造。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逝世后10年,苏才出生。所以孔子才是真正的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创始人。除此以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法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作一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皆是苏问,欧答): 问:虚伪应归于哪一类? 答:应归入非正义类。 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 答:非正义类。 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哪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 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 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 答:应算是正义的。 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 答:应属于正义类。 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 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他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u2022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由以上分析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所以我们的结论应当是:孔子才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创始人。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也是最科学、最天才的概括。 再以“因材施教”方法而论,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u2022 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他认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理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u2022 子路》),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即“中行”)的三种不同性格。 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论语》中关于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除此以外,更令人惊叹的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参看上面关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部分),真可谓变化无穷。尽管“因材施教”这一概念并非孔子本人提出,而是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教学方法时归纳出来的,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二、孔子的教学思想 近、现代的教学思想可谓流派纷呈,种类繁多,但是若从本质上区分,那就只有两大派:一派是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派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代表是建构主义理论,它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是一种教学理论,是目前国际上在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理论。尤其是在西方,随着多媒体和Internet 应用的普及,建构主义思想已逐渐在学校教学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不难看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思想和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何等相似乃尔。可是迄今为止,在国际上提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时,一般只追朔到杜威(因为他在1900年发表的《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要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中心,即“儿童中心”论)和皮亚杰(因为他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所从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为建构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学基础)。杜威和皮亚杰是近现代卓越的教育心理学家,他们确实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通过上述不可辩驳的事实和科学的分析,不是已经充分证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真正源头应当追朔到孔子吗?在这样一个重大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完全抹杀孔子所做出的贡献难道是公平的吗? 再看以“教师”为中心。这一派的理论由于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所以种类很多。目前公认最有代表性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正是由于有奥苏贝尔理论的有力支持,才使得这一派在当前以学生为中心浪潮的强大冲击下岿然不动,仍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中国)的学校教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是要求教师能够在当前所教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即学生大脑中长期形成的知识与经验系统)之间帮助学生建立起某种联系。如果能够建立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接受式学习”(即教师的“讲解式”或“传递式”教学)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机械的(即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意义)。换句话说,能否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达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也是奥苏贝尔理论的核心。事实上这个“核心”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也早有体现,《论语》中有两段话可以为此佐证: 一是“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u2022 学而》)。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告诉你过去可以推知未来。这里的“往”表示过去的知识、经历,即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来者”指未来的事情也包括尚未了解的事物,也就是“新”知。所以这句话就是阐明“新”知与“旧”知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要了解、掌握“新”知应该将它和“旧”知联系起来。 二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u2022子罕》)这段话今人一般翻译为:“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来问我,我一无所知,我就从他提出的那个问题的头尾去探求,然后尽力替他解释清楚。”宋代朱熹的注释则是:“孔子谦言自己无知识。但其告人,虽於至愚不敢不尽耳。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荆”我觉得这两种翻译都未能完全表达孔子的原意。关键是对“叩其两端”如何理解,前一种翻译只把“两端”看作是“头尾”,未免太机械、太简单化了。朱熹不愧是大学问家,他能从矛盾对立的普遍性去看待“两端”,认为应从“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总之可以从事物的任何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去理解(“无所不颈)。这比今人的翻译含义要广、要深,但是其针对性似乎不太强。综合今人和古人的上述两种解释我们可以认为,“叩其两端”既指从问题的来龙去脉(始终、本末)去分析,也包含将事物的正反两面以及新知和旧知两端联系起来的意思,这样可能更符合孔子的原意。结合前一段“告诸往而知来者”的含义,我们认为,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并不是穿凿附会。
2023-09-14 04:22:032

最早启发式教学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

孔子是公元前551.苏格拉底是公元前469孔子比他早82年
2023-09-14 04:22:112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有何启示?

苏格拉底的“无知论”、“知善者必能行善”和“精神助产术”等哲学和教育思想启示教育工作者要具有哲学家的态度和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坚定的信念,不懈地追求智慧,提高人生境界。关键词:苏格拉底;哲学的本质;教育的本质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6—0059—02一、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关心的主题是大自然及其循环和变化,而苏格拉底对大自然的力量不大感兴趣,他更关注的是个人和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他宣称,人的主要任务是“回归自己的心灵”、“认识你自己”。因此,他探究的焦点指向了人的世界。苏格拉底声称自己内心受到一个神圣声音的指引,同时他的良心也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他说“知善者必能行善”,意思是说,人只要有正确的见解,就会采取正确的行动,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德之人”。我们之所以会犯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无法判断是非。所以说,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明白是非者必然不会为恶。这就是人为何要不断学习的原因:人要有正确的见解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苏格拉底正因为有坚定的信念而得到了内心真正的自由,他的灵魂超脱了身体,超脱了这个世界。二、苏格拉底的教学思想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又叫“精神助产术”,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归纳的论证”。产婆本身并不生孩子,只是帮忙接生而已。同样道理,苏格拉底认为他所做的就是要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他采用启发式、对话式的教育方法,双方一问一答,不断揭露对方回答问题中存在的矛盾,最终引导学生得到一般性的结论。通过这样的方法,苏格拉底指出学生思考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引导学生总结出被定义对象的本质属性,向更高层次的真理探索。苏格拉底认为,不要盲目崇拜迷信权威,要放开思想,质疑已有的说法和概念,运用自己内心的智慧重新审视已有的说法。如此,便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可以说,这正是中西方教育理念最大的差异,也正是我们中国的教育和中国学生最欠缺的地方。同时,苏格拉底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他会在玩笑中讲述道德问题,和学生关系亲密融洽,讨论气氛活跃。苏格拉底会诘难学生,但那不是针对学生个人,而是针对学生的观点,并且学生也可以反过来以同样的方法来提问。这样,师生之间有了平等的关系,放下了世俗的角色定位,拘束感减少了,思维活跃了,师生一道就开始要探究内心的智慧了。三、苏格拉底的思想和哲学对教育的启示1.教师要提高境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苏格拉底堪称真正的哲学家和智者。他知道自己对生命和世界一无所知,并对自己贫乏的知识非常苦恼,所以他要不断追寻知识和真理。教师不一定要成为哲学家,但应该是具有哲学家精神的人,要保持一颗鲜活敏感的心灵,成为一个孜孜不倦追求智慧、胸怀宽广、高瞻远瞩的人。教师为人师表,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对学生的说教不能流于形式,否则就是空洞的,没有说服力的。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是言
2023-09-14 04:22:221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杜威(都是教育家)的简单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师生关系,夸美纽斯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第一人,卢梭提出社会契约,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他也是世界上第二位讲授教育学的大师。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观点最突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享誉全球,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最为突出。
2023-09-14 04:22:342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谁先谁后,谁师傅谁学生??

你已经排好啦,第一个是最老的老师傅……
2023-09-14 04:22:5712

苏格拉底的代表作品

他没有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
2023-09-14 04:23:254

美国的大学教学方法、程是什么样的

美国没有具体的教学方法,最普遍的是“Seminar”(小组讨论)。因为是移民国家,就得照顾到所有的观点和想法。学生之间交流而已,这样造成他们很能夸夸其谈,但是基础不扎实。
2023-09-14 04:23:563

外国哪个教育家倡导职业教育啊

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集萃吴志红 (教研负责人) 2009-01-10 1、苏格拉底(Sokrates, 公元前469-前399)是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在西方教育史上,苏格拉底第一个提倡用问答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后世启发式教学法的先导。根据他的这种观点,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认识自己"而获得知识,最终成为具有完美道德的人。他主有美德,"美德即知识"。在教育史上,苏格拉底独特的贡献在于他传授知识和道德的方法,他不直接地向学生传授他认为是真理的科学知识,也不直接地向学生讲述现成的科学原理和结论,而是用"问答法"进行教育,启发听众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他经常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作出回答。如果答案错了,也不立即给予纠正,或指出错误之所在,而是根据不正确的答案提出补充的问题,使对方的答案显出荒谬,或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为了向听众和交谈者宣传自己的观点,他就运用相互答问、交相争辩的方法,诱导交谈者从自己的暗示中得出他认为正确的答案。这就是"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曾说:"我不是授人以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所以,人们也称"苏格拉底法"为"产婆术"。苏格拉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谈话,往往从对方所熟知的具体事物或现象开始,进而喜庆得结论。因此亚里士多德称他为归纳法之父。现代教育学上所称述的启发式谈话法要求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出一连串总是让学生思考作答,逐渐导向预定的结论,这样来促进学生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2、德谟克里特(Demokritos,约公元前460-前370)是古代希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古代进步教育家。他说:"天性与教育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后者可以改化人……创造第二天性。"这就是说,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他还谈到教育与人的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承认人生来具有一定的天赋,但只有某种天赋并不能决定这个人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才智的人,而必须在具有天赋的条件下再给以适当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增长才智,使人"聪明"起来。所以,他说:"适当的教育和天然禀赋"才能"教会人思想。"德谟克里特主张用说服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反对用强制的办法。他认为?quot;用鼓励和说服的语言来造成成一个人的道德,显然比用法律和约束更能成功。……说服而被引上尽义务的人,似乎不论私下或公开都不会做什么坏事。"他认为,勤奋出智慧。德谟克里特说过,"应该尽力想得更多,而不是知道行更多";"事先多想想比事后想事好得多"。儿童要掌握知识,就要多下功夫学习。3、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前348)是西方古代大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和教育家。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被称为"客观唯心主义"。他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心灵和灵魂过去是在理念世界里的,后来才跟肉体结合。它有各部分: (一)理性部分,这是灵魂的基础,是从理念世界来的;(二)意志部分;(三)感情部分。这灵魂的三个部分在柏拉图的伦理学中恰恰顺应三种德行:理性部分顺应智慧,意志部分顺应勇敢,感情部分顺应节制。这灵魂的三个部分及其相顺应的三种德行在柏拉图的社会构造上恰恰顺应三个社会集团。不过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也还有些积极的因素:他第一个指出教育的伟大政治意义,提出公共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其内容,确定了心理构成的基本部分,规定了在当时看来广泛的学科范围,指出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主张女子应与男子受完全平等的教育。他设想的培养人?quot;筛选"制度,为后世借鉴。4、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指出他在唯心论和唯物论之间的动摇,并在某些问题上接近了唯物主义。他确认物之本质寓于物的本身之中,"离开个体的普遍物是不存在的"。说人身上具有肉体和灵魂两部分,它们象物质和形式一样,是不可分离地存在着的。他把灵魂分为三部分:植物部分(身体生理);动物部分是低级对高级,物质对形式的关系。教育就是要发展灵魂的高级部分----理性部分。顺应灵魂三个部分的三种教育:体育,为了身体及生理;德育,为了动物灵魂(即意志的灵魂);智育,为了理性灵魂。他认为体、德、智三者象物质和形式的不可分离,是互相联说,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论证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的。 在教育史上,他最先按照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顺序来确定教育年龄分期。"体育应先于智育","躯体之注意应先于心灵之注意"。对道德品质教育,他把重点放在道德习惯的形成上,主要通过练习,例如通过勇敢行动的多次练习,培养勇敢的品质。在教育问题上,亚里士多德首先论证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发展儿童天性;依据儿童身心发展顺序划分年龄阶段的尝试,都为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进步教育家所重视。5、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106-前43)是古代罗马共和后期的一个政治家、雄辩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影响的教育家。西塞罗把自己的教育理想总结为"人道"两字。所谓"人道"是指为人之道。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要以"人道"相处,以同情、仁爱、礼让相待。这样的人必须具有人道之学的文化修养。所谓文化修养,就是指上面所列述的那些普遍文化学科和高级文化学科的修养。他讲的"人道"不是什么抽象的超阶级的人道。6、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公元35-95)是西班牙籍的罗马化公民,罗马著名律师、教育家皇室委任的第一个修辞学教授。昆体良对儿童的天赋才能有很高评价,这是他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华。他肯定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指出儿童一般都生而具有智力活动与理解能力,愚纯和低能只是一种反常现象,是稀有的。他把小学教育看作全部教育的基础。他不赞成罗马7岁入学的传统习惯,主张儿童应提早入学,但学习不能负担过重,教学中应多渗入游戏的成份。他相信游戏可以增强儿童智慧,培养儿童的道德品格,不过不能让儿童游戏过度。主张学校课程不宜单科独进,而应该多科并进,对学生的精神是一种调剂,可以减轻疲劳,提高学习质量。他认为课程门类多,不致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因为青年的接受性强,接受量大,而且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长。昆体良认为,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他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认为教师应该是有学识的,他们应该热爱儿童,耐心地教育儿童,注意研究儿童,讲究因材施教。他提出一个极有意义的愿望,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师抽出一些时间到初等学校去授课,以便研究儿童、研究教育儿童的方法。他强烈反对当时流行于罗马学校中的体罚,认为学生不学好,那是教育的过错,应该用竞赛、奖励、教师的关怀爱护和学科本身所引起的兴趣去保证学童学习好。 "没有什么东西象记忆那样,由于努力而加强了;也没有什么东西象记忆那样,由于懒惰而减弱了"。7、维多利诺(Vittorino da Feltre,1378-1446)是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认为,学校应当是自然而欢乐的地方。他主持的学校设在孟都亚湖滨一所郊外的宫殿里,附近里田野和公园。这样,维多利诺就实现了"自然学校"的理想。由于学校庙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所以他把自己创办的这所学校称为"快乐之家"。他认为,优美的学校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维多利诺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得到发展,能为国家服务的青年。他不仅重视德育,而且重视体育锻炼,重视智育和美育的陶冶。这种教育观点反映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他把体育与智育联系起来,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基本条件。他经常让学生练习骑马、击剑、角力、射箭、游泳和各种游戏。在教学方法方面维多利诺反对机械背诵,注意启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倡运用直观教具,加强练习,以便使学习做到生动、有趣,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维多利诺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8、托马斯 莫尔(Thomas More, 1478-1535)是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卓越的空想社会主义教育家。他宣扬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原则,要求男女都受同等的教育;除了智育以外,还重视体育和劳动教育。他提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互相调剂的思想,提出广泛的自学和成人文化教育的思想,第一个试图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他要求对学生用本国语教学,拟定了广泛的学科范围,并且以自然科学为中心。9、扬 阿姆司 夸美纽斯(德文为Johann Amos Comenius;捷克文为Jan Amos Komensky, 1592-1670)是十七世纪杰出的捷克教育家、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1657年,荷兰元老院出版了他的《教育论著全集》。1670年11月15日,夸美纽斯在阿姆斯特丹逝世,终年79岁。《大教育论》一书,集中反映了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与教育主张,是近代资产阶级的一部比较有系统的教育著作。195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学论》的书名重新出版。《大教学论》以约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教与学的一般要求","教与学的便利性原则","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教学的简明性和迅捷性原则"和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法。后人把夸美纽斯提出的教学原则,归纳为直观性原则,自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的一大创见。《大教学论》还提出了统一学制的设想,按照人的成长发育,把学制分成四个阶段,每阶段6年。这就是以前的母育学校,即学龄前教育;6岁至12岁的国语学校,即小学教育;12岁至18岁,拉丁学校或文科中学,即中学教育;18岁至24岁,大学或高等学校教育。这就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10、约翰 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资产阶级教育家。他在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从新兴资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出发,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新教育体系,写下了世界教育史上的新篇章。他说:"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洛克认为,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性格,锻炼意志,养成高尚的道德和严守纪律的习惯,在教育方法上,他非常重视儿童的年龄特点,强调示范和环境的教育作用,反对单纯的说教。他说:"无论给儿童什么教训,无论每天给他什么样的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的行为能发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监护人的行动的榜样?quot;他主张一定要用温存的语言,耐心热情的态度,和颜悦色的劝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儿童的习惯,切记不可声色俱厉、简单粗暴地责备和训斥他们,以免伤害儿童脆弱幼嫩的心灵和正在成长中的自尊心。习惯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而且只有当一种良好的习惯已经形成之后,才能再培养另一种习惯。几种习惯同时培养,会造成夹生饭,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困难。对儿童的不合理要求,懒惰和任性,教师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姑息、迁就。对智育,洛克主张: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通过教育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发展论证概括的能力和系统思考的能力。他认为?quot;正确的思考,比多知道一些更有价值"。值得重视的是洛克关于设置手工劳动课的意见。他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木工、园艺、农业等实际操作本领。11、让 雅克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反封建的勇敢战士,又是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认为,只有靠自己劳动生活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能保持人的本性"的"自然人"。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天赋人权"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出发的。他认为,自由、平等是人在自然状态下普遍享有的天赋的权利。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奴役和特权是人类进入文明状态后的产物。教育的任务就是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施以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他认为,对儿童所教育应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儿童的身心自由自在地发展,其手段就是让儿童用自己的亲身实践,用自己的眼、耳、鼻和各种感官的实际感受,去获取他需要的知识。教师应当用实物进行生动的直观教学,使孩子们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他反对呆读死记、严酷纪律体罚和摧残儿童个性的经院式教育。12、德尼 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茅舍和其他私人住宅的数目跟宫廷的数目的对比,就如同一万跟一的对比一样,而依照这一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舍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他承认教育具有巨大的解放作用。他说:"教育使人发现自己的尊严,就是奴隶也能够很快地感觉到他不是生而为奴隶的。" 初等教育应该是免费的义务教育。狄德罗认为,俄国学校应该向一切儿童广开大门,没有任何等级的差别,初等学校应是强迫的、普及的和免费的。应给初等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直接升入大学的可能性。他提出的学校体系是初等学校毕业升入中等普通教育的文科,文科毕业后就可以升入医科、法科及神学科去完成高等教育。同时他主张设立多种高等专门学校,诸如军事、工程、航海、农业、商业、艺术等学校,以及训练文官的政治学校。在各类学校中都要加强数学课的教学,同时增设自然、物理、化学等科目。13、克劳德 阿德里安 爱尔维修(Claude Adrien Helv tius, 1715-1771)是法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个教育万能论者。在教育问题上,爱尔维修是一个"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者。他认为人身上的精神、美德和天才只是教育的产物。他说:"要是我证明了人果然只是他教育的产物,那就毫无疑问是向各国昭示了一项重大的真理。它们将会知道,自己手里掌握着伟大和幸福的工具,要使自己幸福和强大,问题只在于改善教育的科学。"他还说:"教育是万能的,它甚至还能够创造天才"。关于教育开始的时刻,爱尔维修说:"儿童获得运动和生命的时刻,就是获得最初教育的时刻?quot;他认为,"儿童的真正教师是他们周围的对象,他们的全部观点都是从这些教导者得来的。"他说:"人们在生下来的时候,或者是根本没有任何倾向,或者是带有各种趋于一切对立的罪恶和美德的倾向。因此,他们只是他们的教育的产物。如果说波斯人根本没有自由的观念,野蛮人根本没有为奴的观念,那是他们的教育不同所致"。关于道德教育,爱尔维修认为:做人的道德准则应该使人们认识自己对祖国担当的义务。应该把公共的福利----最高的法律当成信条。他认为只要能够按照这一准则去做,"每个人都会以比较特殊的方式,按照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认识自己国家的风俗、法律、习惯的明智或荒唐;越是经常地使那些衡量法律的明智与公正的伟大原则呈现于精神面前,就越能对法律下正当的判断。"爱尔维修宣布说:一切人的接受教育能力是一样的,因为人生来都有同样的精神能力。14、约翰 亨利赫 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是瑞士卓越的民主主义教育家,曾以"贫苦者之友"称誉世界。他认为教育必须成为所有人的财富,学校是改造社会的最重要的杠杆之一。教育的主要原则是"遵循自然","掌握儿童的生理和精神的本性的发展规律"。家庭,特别是母亲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儿童的教育必须在家庭里开始,在学校里继续进行。他认为,体育是成人合理影响儿童发展的首要形式。他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劳动能"教会人蔑视那些跟事实脱节的语言",帮助形成精确、诚实等品质。合理组织的劳动能促使儿童智慧和道德力量的发展。智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和发展智力。教学必须在严格的顺序中进行,方法必须简化。 裴斯泰洛齐极重视道德教育,认为整个教育的中心问题是形成人的道德,形成"对人们的积极的爱"。道德教育最简单的因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教师应当父亲般地爱儿童。儿童道德的形成,要靠发展他们的道德感情和形成道德倾向,教他们练习道德行为,这种行为要求儿童有自制和忍耐的精神,并能形成他们的意志。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了初等教育的理论和分科教学法。他认为知识的基本要素是数、形和词,初等教学要以发展儿童的测量、计算和说话能力为目的。他比较详尽地拟定了国语、测量、算术、地理等科的教学方法。同时,他还非常重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15、约翰 哥特利勃 费希特(Johann Gottileb Fichte,1762-1814)德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说过:任何人如果认为自己是别人的主人,那么他自己就是奴隶。费希特教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他主张依靠教育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团体的力量把人民组织起来。为了从小培养学生具有为国效忠的观点,他主张儿童从很小开始就把他们组织起来,使他们过比较严格的集体的意志,为集体牺牲个人利益。如果儿童的行为违反了团体的意志和利益,应予惩罚。为了团体的利益,可以强行推行一些必要的纪律措施。 费希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整个人类都成为完全的人。而培养国民的爱国心是教育的第一要务。他说:"如果事关国家民族的独立,那么个人虽死也在所不辞。如果为国民的生活幸福而死,则虽死犹生"。教育方法要以直观性和亲身实践为基础。他说:"感觉为教授及认知的真正的基础,当儿童听人之言而自用之时,宜使知其精确的内容而善导之。"他很强调顺从儿童之性以教之。他说:"儿童有爱好明了及秩序之自然性,宜顺其道从其性而行之。"16、罗伯特 欧文(Robert Owen, 1771-1858)是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有影响的教育家。1823年,他以全部财产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了一所"新和谐村",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实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欧文对人类教育理论宝库的一大贡献。他认为,要培养智育、德育、体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必须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为了普及教育,欧文主张建立教育制度,实行教育立法。欧文认为,"教育下一代是最最重大的问题","是每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在",是"世界各国政府"的"一项压倒一切的紧要任务"。为了使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劳动人民出身的孩子,从出生起就受到最好的教育,欧文主?quot;应当立即为劳动阶级安排一种国家教育制度","通过一项联合王国全体贫民与劳动阶级教育法案"。欧文还详细地列举了教育法案的具体条款,如教育部门的领导人选、教师的培养,经费的开支;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的确定;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并论证和阐述了立法的理由。17、约翰 菲力特力赫 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是十九世纪中叶和末叶"赫尔巴特学派"的创始人,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家。赫尔巴特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家中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古代社会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的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都曾提出过自己的教育体系。但都没有形成科学规律的形式。赫尔巴特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他不仅指明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指出了它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而且提出了科学的术语、定义和分类。关于教育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的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而这种道德是由五种永恒不变的观念,即内在自由的观念、完善的观念、善意的观念、法权的观念和正义的观念组成的。赫尔巴特还把儿童未来的目的分为两部分,即希望达到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一个人有时可以根据自由选择而给自己提出的目的,或者说与职业选择有关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就必须发展人的多样的、各方面的感受性,培养人的多方面的兴趣。所谓必要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这是一个人在任何活动中都必须达到的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各种观念来丰富儿童的心灵,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赫尔巴特把整个教育过程分为管理、教学和道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管理的方法,他认为第一是威吓;第二是监督以及与此相连的命令和禁止;第三是包括体罚在内的处罚。他还把威信和爱作为两种辅助的管理方法。赫尔巴特发展了前人关于教育性教学的观点,把教学作为教育的最主要和基本的手段。他说,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他认为教学都要发生教育作用的?quot;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他把人们的兴趣分为六类: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宗教的兴趣。为发展学生的兴趣,他认为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动精神,因为"津津有味地学习的东西,能够很快地学会巩固地掌握"。赫尔巴特以统觉来阐明教学过程,提出了教学阶段的理论。这就是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明了就是向学生明确地讲述新的教材;联想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谈话,使学生把新旧观念联合起来;系统就是学生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去寻找结论、定义和规律;方法就是把已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有逻辑地、创造性思维的技能。赫尔巴特所规定的这些阶段,由他的学生齐勒(Ziller)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他认为道德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灵,而且能指导他们的感情、愿望和行为,形成他们的性格。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依靠学生已有的美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找到学生的善良特征,甚至学坏了的学生的善良特征。用一个火花燃起另一个火花。道德教育的方法,他认为包括以下几种:约束学生;限定学生;规定明确的行为规则;使儿童心灵保持"宁静和明朗";以奖励和谴责去"鼓舞"儿童的心灵;劝告规律的生活方式,家长要保证儿童合理的生活秩序,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分辨是非,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赫尔巴特所建立管理儿童的制度曾经广泛地推行着,这种制度的缺点在压抑儿童的创造性,使他们绝对服从成人的权威。.
2023-09-14 04:24:071

苏格拉底问答法可以归纳为四句话

.苏格拉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答法,环环紧扣,层层解析,步步推进,启发诱导,其判断的标准是一般的社会通则。实际上,问答法是一种探讨和辩论教学方法,即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争辩、诱导或暗示,把学生导向预定的结论。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把获得一般规律性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教导学生在认识中逐渐排除非本质的成分,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由于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学思结合”,使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又找到了获得知识的途径,因而一直为进步的教育家们所肯定与弘扬,并已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023-09-14 04:24:161

这位同学。。根据课标和试卷,苏格拉底和孔子更相似。(我不会发消息^-^~~)

一、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实在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以为这是苏格拉底的首创。这对于言必称希腊的西方学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在我们中国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界),这就未免“数典忘祖”。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而不是苏格拉底)所创造。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逝世后10年,苏才出生。所以孔子才是真正的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创始人。除此以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法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作一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皆是苏问,欧答): 问:虚伪应归于哪一类? 答:应归入非正义类。 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 答:非正义类。 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哪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 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 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 答:应算是正义的。 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 答:应属于正义类。 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 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他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u2022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由以上分析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所以我们的结论应当是:孔子才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创始人。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也是最科学、最天才的概括。 再以“因材施教”方法而论,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u2022 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他认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理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u2022 子路》),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即“中行”)的三种不同性格。 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论语》中关于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除此以外,更令人惊叹的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参看上面关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部分),真可谓变化无穷。尽管“因材施教”这一概念并非孔子本人提出,而是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教学方法时归纳出来的,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二、孔子的教学思想 近、现代的教学思想可谓流派纷呈,种类繁多,但是若从本质上区分,那就只有两大派:一派是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派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代表是建构主义理论,它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是一种教学理论,是目前国际上在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理论。尤其是在西方,随着多媒体和Internet 应用的普及,建构主义思想已逐渐在学校教学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不难看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思想和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何等相似乃尔。可是迄今为止,在国际上提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时,一般只追朔到杜威(因为他在1900年发表的《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要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中心,即“儿童中心”论)和皮亚杰(因为他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所从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为建构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学基础)。杜威和皮亚杰是近现代卓越的教育心理学家,他们确实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通过上述不可辩驳的事实和科学的分析,不是已经充分证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真正源头应当追朔到孔子吗?在这样一个重大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完全抹杀孔子所做出的贡献难道是公平的吗? 再看以“教师”为中心。这一派的理论由于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所以种类很多。目前公认最有代表性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正是由于有奥苏贝尔理论的有力支持,才使得这一派在当前以学生为中心浪潮的强大冲击下岿然不动,仍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中国)的学校教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是要求教师能够在当前所教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即学生大脑中长期形成的知识与经验系统)之间帮助学生建立起某种联系。如果能够建立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接受式学习”(即教师的“讲解式”或“传递式”教学)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机械的(即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意义)。换句话说,能否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达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也是奥苏贝尔理论的核心。事实上这个“核心”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也早有体现,《论语》中有两段话可以为此佐证: 一是“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u2022 学而》)。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告诉你过去可以推知未来。这里的“往”表示过去的知识、经历,即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来者”指未来的事情也包括尚未了解的事物,也就是“新”知。所以这句话就是阐明“新”知与“旧”知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要了解、掌握“新”知应该将它和“旧”知联系起来。 二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u2022子罕》)这段话今人一般翻译为:“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来问我,我一无所知,我就从他提出的那个问题的头尾去探求,然后尽力替他解释清楚。”宋代朱熹的注释则是:“孔子谦言自己无知识。但其告人,虽於至愚不敢不尽耳。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荆”我觉得这两种翻译都未能完全表达孔子的原意。关键是对“叩其两端”如何理解,前一种翻译只把“两端”看作是“头尾”,未免太机械、太简单化了。朱熹不愧是大学问家,他能从矛盾对立的普遍性去看待“两端”,认为应从“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总之可以从事物的任何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去理解(“无所不颈)。这比今人的翻译含义要广、要深,但是其针对性似乎不太强。综合今人和古人的上述两种解释我们可以认为,“叩其两端”既指从问题的来龙去脉(始终、本末)去分析,也包含将事物的正反两面以及新知和旧知两端联系起来的意思,这样可能更符合孔子的原意。结合前一段“告诸往而知来者”的含义,我们认为,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并不是穿凿附会。 由此可见,当代两大教学思想流派均可从孔子教学思想中找到根源。 可以去http://www.comment-cn.net/data/2006/0427/article_6373.html 参考资料:http://www.comment-cn.net/data/2006/0427/article_6373.html 一、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实在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以为这是苏格拉底的首创。这对于言必称希腊的西方学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在我们中国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界),这就未免“数典忘祖”。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而不是苏格拉底)所创造。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逝世后10年,苏才出生。所以孔子才是真正的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创始人。除此以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法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作一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皆是苏问,欧答): 问:虚伪应归于哪一类? 答:应归入非正义类。 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 答:非正义类。 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哪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 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 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 答:应算是正义的。 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 答:应属于正义类。 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 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他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u2022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由以上分析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所以我们的结论应当是:孔子才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创始人。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也是最科学、最天才的概括。 再以“因材施教”方法而论,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u2022 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他认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理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u2022 子路》),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即“中行”)的三种不同性格。 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论语》中关于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除此以外,更令人惊叹的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参看上面关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部分),真可谓变化无穷。尽管“因材施教”这一概念并非孔子本人提出,而是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教学方法时归纳出来的,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二、孔子的教学思想 近、现代的教学思想可谓流派纷呈,种类繁多,但是若从本质上区分,那就只有两大派:一派是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派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代表是建构主义理论,它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是一种教学理论,是目前国际上在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理论。尤其是在西方,随着多媒体和Internet 应用的普及,建构主义思想已逐渐在学校教学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不难看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思想和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何等相似乃尔。可是迄今为止,在国际上提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时,一般只追朔到杜威(因为他在1900年发表的《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要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中心,即“儿童中心”论)和皮亚杰(因为他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所从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为建构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学基础)。杜威和皮亚杰是近现代卓越的教育心理学家,他们确实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通过上述不可辩驳的事实和科学的分析,不是已经充分证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真正源头应当追朔到孔子吗?在这样一个重大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完全抹杀孔子所做出的贡献难道是公平的吗? 再看以“教师”为中心。这一派的理论由于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所以种类很多。目前公认最有代表性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正是由于有奥苏贝尔理论的有力支持,才使得这一派在当前以学生为中心浪潮的强大冲击下岿然不动,仍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中国)的学校教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是要求教师能够在当前所教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即学生大脑中长期形成的知识与经验系统)之间帮助学生建立起某种联系。如果能够建立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接受式学习”(即教师的“讲解式”或“传递式”教学)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机械的(即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意义)。换句话说,能否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达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也是奥苏贝尔理论的核心。事实上这个“核心”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也早有体现,《论语》中有两段话可以为此佐证: 一是“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u2022 学而》)。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告诉你过去可以推知未来。这里的“往”表示过去的知识、经历,即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来者”指未来的事情也包括尚未了解的事物,也就是“新”知。所以这句话就是阐明“新”知与“旧”知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要了解、掌握“新”知应该将它和“旧”知联系起来。 二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u2022子罕》)这段话今人一般翻译为:“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来问我,我一无所知,我就从他提出的那个问题的头尾去探求,然后尽力替他解释清楚。”宋代朱熹的注释则是:“孔子谦言自己无知识。但其告人,虽於至愚不敢不尽耳。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荆”我觉得这两种翻译都未能完全表达孔子的原意。关键是对“叩其两端”如何理解,前一种翻译只把“两端”看作是“头尾”,未免太机械、太简单化了。朱熹不愧是大学问家,他能从矛盾对立的普遍性去看待“两端”,认为应从“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总之可以从事物的任何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去理解(“无所不颈)。这比今人的翻译含义要广、要深,但是其针对性似乎不太强。综合今人和古人的上述两种解释我们可以认为,“叩其两端”既指从问题的来龙去脉(始终、本末)去分析,也包含将事物的正反两面以及新知和旧知两端联系起来的意思,这样可能更符合孔子的原意。结合前一段“告诸往而知来者”的含义,我们认为,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并不是穿凿附会。
2023-09-14 04:24:241

下面文章英译汉

楼上翻译的真好
2023-09-14 04:24:352

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位思想家在教育学生方面有何异同?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有何意义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生活在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的世界文化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万世师表”之称。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尽管二人分属于东西两个世界,但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目的上都有相似与相通之处,这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虽然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在某些领域二者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第一、孔子使用的教材是“六艺”,所教的是“文、行、忠、信”。这些内容都是入世之学,都是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如对于《诗》的应用,他说:“不学《诗》,无以言”,“颂《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等等。这些均把学《诗》看成了从事外交工作的必修内容。苏格拉底教授的主要是逻辑推理和辩证法,其后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便是有所侧重地学习它们,一个走进了理想国,一个构画了包罗万象的世界图景。逻辑推理和辩证法都是一种理性的存在,他们都十分重视理性。如亚里士多德便非常重视用理性来指导生活,他认为:“拥有财富确实是人间乐事,但是仅仅拥有财富,还不算是最优良的生活,最优良的生活是理性指导下的快乐。”⑥第二、孔子轻视妇女,他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由此可见,孔子对妇女确有偏见,自然也无法将其划入教育对象行列。而苏格拉底则十分尊重妇女。在《会饮篇》中,与苏格拉底对话的女子第俄提玛“对爱情问题,对许多其他问题,都有真知卓见”。而且,苏格拉底经常讲到传达神明旨意的德尔福的女祭司的预言,还说在纺织方面妇女懂得怎样纺织,所以统治着男人。另外,他还教育儿子要尊敬自己的母亲。由此可见矣!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虽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它们所散发出来的智慧之光。望采纳~~~
2023-09-14 04:24:571

苏格拉底的主要贡献?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有:1. 推动古希腊哲学从外在物质探索到内在反思的转向,促进了人们对德性、人类社会和人类智慧的探究。2. 认真探讨了德性问题,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知识就是德性”,“无知是罪恶”,认为人类要追求德性,就必须通过学习和反思来获得知识。3. 确立了逻辑学基本方法,发明了一种被称为“助产士法”的问答法,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使探讨的问题从具体事例出发,一步步深入,层层驳倒错误意见,走向正确的普遍知识。4. 强调了善的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善性,帮助人们获得知识和德性。5. 打破了古希腊人对于人的本身疯狂的崇拜,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十分卑微的,但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去获得正确的世界观。这些贡献对古希腊哲学、逻辑学、道德哲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2023-09-14 04:2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