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数学建模如何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023-10-09 15:09:56
共1条回复
S笔记

根据题目不同有所不同,例如:

对四类数据年龄、性别、每日吸烟数、调整后的co浓度等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下:

对变量进行划分,则

如果根据吸烟者自身特征和吸烟量等分为四类,结果为:

第一类:吸烟者年龄;

第二类:吸烟者性别;

第三类:每日吸烟数;

第四类:调整后co浓度

如果根据吸烟者自身特征和吸烟量等分为三类,结果为:

第一类:吸烟者年龄;

第二类:吸烟者性别;

第三类:每日吸烟数与调整后co浓度。

如果根据吸烟者自身特征和吸烟量等分为二类,结果为:

第一类:吸烟者性别;

第二类:吸烟者年龄、调整后co浓度、每日吸烟数。

从以上结果结合聚类图中的合并距离可以看出,吸烟者性别对戒烟成功的影响力与其他几个变量有所不同,由前边几问的求解可知,性别对戒烟成功影响较小

综上 两种分析结果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同时主成分分析中累计贡献率接近80%,因此模型可靠。

相关推荐

可靠性分析应用

hao
2023-09-14 07:33:453

设备可靠性分析的介绍

为保证设备的长时间无故障运行而进行的分析处理过程,这就是设备的可靠性分析。设备的可靠性差会导致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很大。 所谓可靠性,是指设备机能在时间上的稳定性程度,或者说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问题的程度(概率)。
2023-09-14 07:33:551

spss中可靠性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用于自动统计绘图、数据的深入分析。SPSS软件是“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主要用于自动统计绘图、数据的深入分析,在可靠性中可以用以寿命的分布拟合;意义在于用于检验问卷的可靠性。SPSS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图形菜单驱动界面的统计软件,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操作界面极为友好,输出结果美观漂亮。它将几乎所有的功能都以统一、规范的界面展现出来,使用Windows的窗口方式展示各种管理和分析数据方法的功能,对话框展示出各种功能选择项。
2023-09-14 07:34:111

RAID系统可靠性分析

每一个RAID级别都有不同的分布模式,其系统的可靠性也有所不同,并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冗余度。因此,准确分析RAID系统的可靠性或容错能力,有助于建设投资少、可靠性高的存储系统。   何谓可靠性?   可靠性在理论上讲是概率问题。   一套系统从投入使用开始,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故障,通过维修或更换部件后再投入运行;第二次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能又出现故障……设Ti为运行时间,ti为停运时间,∑T表示平均运行时间,它是T1、T2……Tn的代数平均值,∑t表示平均停运时间,它是t1、t2……tn的代数平均值。如果令R为可靠性,则R=∑T/(∑T+∑t)。设F为故障率,则F=∑t/(∑T+∑t),且R+F=1。 来源:www.examda.com   为分析方便,本文仅讨论由相同的RAID级和相同容量的硬盘驱动器组成的磁盘阵列,并且假设硬盘驱动器在100%运行情况下,3年内的可靠性r为0.95。   RAID及其可靠性   RAID是利用若干硬盘驱动器加上控制器按一定的组合方式组成的一个大容量、快速响应和高可靠的存储子系统。硬盘驱动器的不同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级别的RAID阵列。   1.RAID 0——数据分割   RAID 0通过2个以上的硬盘驱动器组成一个磁盘阵列,读入和写出的数据流被分割为大小相同的块或条,然后平均分配给各硬盘驱动器来完成传输。虽然组成RAID的磁盘条(Stripe Block)被显示为同一逻辑磁盘,但实际却由几个硬盘驱动器并行处理,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大大提高。RAID 0阵列的实际容量为M×n(M为硬盘驱动器的容量,n为硬盘驱动器的数量,下同),磁盘利用率为100%。   RAID 0在所有RAID级别中效率,但却是惟一不具有容错性的。由于它将数据分成块存储在不同的硬盘驱动器内,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数据的安全隐患,且这种隐患随着系统中硬盘驱动器总数量的增多而加大,因为如果其中有一个硬盘驱动器中的数据被破坏,整个数据就不能被正确读出了。显然,系统的可靠性值就是每一个单独硬盘驱动器可靠性的乘积,即R=rn,对于12块相同硬盘驱动器组成的RAID 0阵列,有R=0.9512=54%。   2.RAID 1——磁盘镜像   如果说RAID 0是追求性能而放弃可靠性的话,那么,RAID 1正好相反,它是追求可靠性而放弃性能的一种解决方案。其做法就是通过磁盘镜像使所有在给定硬盘驱动器上写入的数据都被复制到另一个硬盘驱动器上。RAID 1至少由2个硬盘驱动器组成,其实际容量为M×n/2,磁盘利用率为50%。   在RAID 1中,2个硬盘驱动器组成一个镜像对,在一对镜像盘中,如果1个发生错误不会损失任何数据,因为数据可以从镜像盘中恢复。但如果2个硬盘驱动器都发生了错误,数据则将丢失。   2个硬盘驱动器组成的RAID 1阵列其可靠性计算如下:   1个硬盘驱动器出现错误的概率为1-r,2个同时出现错误的概率为(1-r)×(1-r),则有R=1-(1-r)×(1-r)=r(2-r)。   对于n(n为2的倍数)个硬盘驱动器组成的RAID 1阵列,每2个硬盘驱动器组成一组,共有n/2组,则R=(r(2-r))n/2 。   12块相同硬盘驱动器组成的RAID 1阵列,其可靠性为R=(0.95×(2-0.95))12/2= 99%。
2023-09-14 07:34:211

可靠性分析是不确定性分析吗

可靠性分析包括了不确定分析。不确定性分析是指对决策方案受到各种事前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变化与影响所进行的研究和估计。
2023-09-14 07:35:021

可靠性设计的分析

通过设计实现产品可靠性指标的方法。产品的可靠性是通过设计、生产和管理而实现的,而首先是产品的设计。它决定着产品的固有可靠性。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技术包括许多内容,主要有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测、冗余技术、漂移设计、故障树分析和故障模式、效应和致命度分析、元件器件的优选和筛选、应力-强度分析、降负荷使用、热设计、潜在通路分析、电磁兼容和设计评审等。可靠性分配根据用户对系统或设备提出的可靠性指标,对分系统、整机等组成部分提出相应的可靠性指标,逐级向下,直到元件、器件、工艺、材料等的可靠性指标。可靠性分配是系统或设备的总体部门的一项可靠性设计任务。对于有L个组成成分的系统,最简单的情况是这些组成成分的可靠性是互相独立的。若第i组成分不可靠,则系统就不可靠,系统可靠性为q=q1q2…qL 〔若第i组成分的不可靠性为Pi=1-qi,则系统的不可靠性为P=1-q=1-(1-P1)(1-P2)…(1-PL)≈P1+P2+…+PL〕。这是系统可靠性分配的基本公式。可靠性分配本质上不是数学问题,而是人力、物力的统一调度和运用的工程管理问题。因为不同整机、元件、器件的现实可靠性水平是很不相同的,而把它们的可靠性提高到一定水平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往往差别很大,因而不能采取均匀提高的纯数学方案。在实际工作中,需进行多个方案的协调、比较后才能决定。可靠性预测主要是根据电子元件、器件的故障和产品设计时所用的元件、器件数和使用条件,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估计。最简单的情况是:产品由k种电子元件、器件组成,第i种元件、器件的寿命为指数分布,故障率为λi,用量为ni。任一元件和器件发生故障都会引起产品故障,故产品的故障率为λ=n1λ1+n2λ2+…+nkλk这是在设计阶段根据元件、器件的故障率对产品故障率提出预测的基本公式。在实际使用时,还要增加一些修正和补充。元件、器件的故障率还会随环境和其他条件而发生变化。若实验室条件下的元件、器件的故障率,则在环境A下的故障率为式中为元件、器件在环境A下的环境因子。在恶劣环境下,环境因子值可能很大。例如,导弹发射环境下的环境因子可能达到20~80。用预测公式测得的λ值还需要乘上一个修正因子(1+α)。对于比较成熟的设计,α可取10%左右;对不太成熟的设计,α可取30%以上。预测的故障率与实际投入使用后的现场故障率有一些差异是正常的。事实上,在设计阶段可靠性预测主要是相对可靠性,而不是绝对可靠性。冗余技术当产品设计中发现某个组成部分的可靠性过低,影响产品的总可靠性指标时,便采取所谓冗余技术来提高这一部分的可靠性。有k个组成部分的产品,各组成部分的可靠性是互相独立的。若其中一个部分出故障,产品就出故障,则这些组成部分构成一个可靠性串联系统。若产品的第i部分的可靠性为qi,则产品的可靠性q=q1q2…qk;若其中的一个部分不出故障,产品就能完成预定任务,则这些组成部分构成一个可靠性并联系统。这时,q=1-(1-q1)(1-q2)…(1-qi)。如果k=2,q1=q2=0.99,则组成可靠性并联系统后,q=0.9999。即经可靠性并联后大大提高了可靠性。所谓“多数表决”冗余技术,是只要k个组成部分中多数不出故障,产品就能完成预定任务。一般说来,很少使用整机作为冗余的组成部分,通常是对整机的薄弱环节进行冗余处理。漂移设计元件、器件的性能参数容许有一定的散布。其上限为上公差,下限为下公差。随着出厂时间的增加,性能参数产生漂移。温度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造成参数漂移。只要元件、器件的漂移不超过公差的上、下限,就是合格的。电路的设计应该是,只要所用的元件、器件性能参数在规定的容许上、下限以内,电路的性能参数就应该是合格的,即使元件、器件的参数值到了规定容许的上、下限的边缘,也应如此,这称为电路的漂移设计。在满足元件、器件规定容许的上、下限前提下,在理论分析上,元件、器件有一些最坏组合,使电路的性能参数产生最大的偏离。如果这些最坏组合产生的电路仍能满足要求,则电路就满足漂移设计要求,这也可以通过最坏组合的实际电路加以验证,称漂移试验。但是,最坏组合方法往往偏于过分保守。如果能知道元件、器件性能参数的概率分布,则可以分析出电路性能参数的概率分布,从而作漂移分析和漂移试验,这称为概率法。这往往比最坏组合法更符合实际情况。故障树分析1975年在美国Berkeley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召开了一次盛况空前的可靠性学术会议。会议上把故障树分析技术和可靠性理论并列为两大进展,认为后者主要是数学家和概率论统计学家推动发展起来的,而前者则是工程师们推动发展起来的,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实质一样的。故障树分析是美国贝尔实验室1961年首创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其优点是较易处理复杂系统,容易发现可能导致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有利于消除潜在故障。在设计阶段,它有助于发现系统的薄弱环节,是改进和提高设计可靠性的有力工具。故障树是一种树状的逻辑因果关系图,它利用一系列符号和逻辑门来描述各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使人们对这些关系一目了然。例如,基本事件的符号为○、结果事件的符号为嘑。逻辑门的输入事件为因,输出事件为果。以某房间照明系统为例,其原理和故障树如图。故障树的定量分析是根据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计算出系统不希望发生的故障事件的出现概率,定量地计算出系统薄弱环节的不可靠性,找出对系统可靠性有关键作用的元件、部件,通常是从求最小割集着手。一个最小割集包括若干个基本事件。如果这些基本事件都出现,系统就出故障。只要其中有一个不出现,割集中的其他基本事件都出现也不会使系统出故障。寻找所有最小割集的方法很多,但都未彻底解决工作量随基本事件数的增加而指数增大这一困难。一个系统的故障树是一本很好的故障维修指南。它能使维修人员迅速发现故障,进而迅速排除故障。故障模式、效应、致命度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将系统分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如果发生故障,分析它属于哪种故障模式(不必一定查清故障的确切原因);分析各组成部分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对系统有什么影响;对各种故障模式的影响进行半定性半定量的评价,对那些具有致命性影响的故障模式制定适当的解决措施或改进设计方案。这种分析方法是由系统的基本故障事件上推到系统故障,而傅里叶变换则是由系统故障下推到基本故障事件。两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可以在设计阶段找出潜在的可靠性问题。元件、器件的可靠性可靠性质量保证体系的元件、器件的可靠性部门,通过调查研究制订出本部门的元件、器件优选目录,尽量压缩元件、器件的品种、规格和生产厂点。设计人员不得选用目录以外的元件、器件。如果设计人员认为必须选用目录外的元件、器件,则应经过元件、器件可靠性部门调查试验认为可用后,再正式补入目录,以备选用。元件、器件可靠性部门与生产厂保持密切的联系,监督元件、器件生产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必要时,派出专人监督本部门定购批次的生产。不论对元件、器件的生产过程如何严格控制,材料、工艺、生产环境等并不能绝对一致。因此,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产品会存在一些潜在的缺陷和弱点。这些有缺陷和弱点的电子元件、器件的平均寿命比正常产品的平均寿命短得多,使电子元件、器件的早期故障率较高。如果对电子元件、器件不加处理就装入整机,便会使整机的早期故障率大大增加。因此,在把电子元件、器件装入整机前,应采取施加强应力或其他手段,尽可能地剔除这种早期故障的产品。这就是电子元件、器件的可靠性筛选。筛选所加的强应力,可以是电的、热的、机械的或综合的。筛选项目须根据元件、器件的主要故障模式和故障机理,结合元件、器件的工艺设计、结构材料以及质量控制的情况而定。筛选不是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它只能排除早期故障产品,使产品恢复其固有可靠性,但不能提高固有可靠性。如果元件、器件的筛选淘汰率较高,则说明设计、工艺或生产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不易筛选彻底。这样的元件和器件不宜用于高可靠性要求的部位。元件、器件可靠性部门应根据本部门的需要制订元件、器件筛选条例,并规定出容许的筛选淘汰率。在一般情况下,元件、器件出厂越久,可靠性也就越低。因此,元件、器件可靠性部门应在调查研究和进行必要的试验后,制定元件、器件保管和保管年限条例。应力-强度分析产品所受的应力x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张力、扭力矩等,还包括如温度、真空度等因素。产品的强度Y也是广义的。若Z=Y-X,当Z<0时,即强度低于应力时,产品就出现故障;而当Z≥0时,产品是可靠的。Z为产品的可靠性余度,P(Z≥0)是产品的可靠度。若X、Y分别是均值为μX、μY、方差为σ婌、σ婍的互相独立的正态分布,则Z也是正态分布,均值为μZ=μY-μX,方差为σ婎=σ婌+σ婍。这是最简单也是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情况。这时产品的可靠度为式(ɑ)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因此,可靠度不仅决定于μZ 的大小(即μY>μX的程度),而且还决定于σX及σY的大小。提高可靠度有两种途径:①使μY比μX大,即让平均强度远超过平均应力;②使σX与σY尽可能小,即严格控制产品强度的散布(往往须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和加工精度才能达到)和应力的散布(即进行环境设计)。在19世纪后期,习惯上把μY/μX称为产品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大,μY大于μX,可靠度可以有所提高。但这不是决定可靠性的唯一因素。如果对σX、σY不加控制,单纯提高安全系数不一定能提高可靠性。因此,传统的安全系数只反映了可靠度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当X或Y不是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时,可靠性的解析式就比较复杂。蒙特卡罗法是分析这些较复杂情况下可靠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电子元件、器件的负荷,就是施加于元件、器件的一种应力。降负荷使用元件、器件就是提高元件、器件的安全系数,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元件、器件的可靠性。例如,某些电容器的故障率基本上正比于工作电压V的5次方,就是电容器故障率的5次幂法则。使用的工作负荷与额定负荷之比称为降负荷系数。可靠性质量保证系统的元件、器件可靠性部门,应根据本部门特点制订降负荷系数要求。例如,一个有代表性的要求是,碳膜电阻和金属膜电阻的使用功率不应达到额定功率的一半。热设计使电子元件、器件在较低温度下工作有三个好处:①参数漂移较小,电气性能容易稳定;②故障率较低;③机械应力较小,金属化接点等的蜕化较慢,寿命较长。因此,需要根据热量传播的规律,研究作为热源的元件、器件的合理布局;采取什么降温措施可使设备的局部温升不会过高,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这称为热设计。在简单的情况下可利用自然冷却,但能力有限。当功率密集度较大时,应采取强迫通风冷却和水冷等措施。潜在通路分析潜在通路会在所有元件、器件工作正常的情况下导致出现不需要的功能,或使需要的功能受到抑制。潜在通路分析一般在设计阶段后期或设计文件完成之后进行。设计评审在设计的每一阶段结束之前,由负责设计的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设计文件从保证可靠性要求的各种角度和各个方面进行评定和审查。实际上,这是一种组织专家协助做好可靠性设计的一种技术评定会。由于可靠性设计牵涉的面太广,凭设计人员个人的知识进行最佳的可靠性设计已不可能。因此,设计评审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可靠性的补救办法。
2023-09-14 07:35:131

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分析?

1我国的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的必要性1.1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产品,人们也逐渐对产品的质量各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观念的改变,人们在质量,使用性能等方面的重视要远远高于外观等方面。因此,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就必须有保证,这也是为什么要进行机械工程可靠性优化设计的重要原因。1.2科技的进步,产品复杂性增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阶段,它为我们的所带来的益处逐渐开始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其中也包括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一方面它的更新换代使得产品可以拥有更多更复杂的功能,但是另一方面,这也代表着机械产品生产者,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的实现也就是其可靠性上。因此,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便应运而生。2我国的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水平虽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在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上也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在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上面还远远不如他们。为了缩小这样的差距,不少的企业也逐渐开始对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有所重视,许多的企业为了提高自身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水平都设立专门的研究部门,并且引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对这一方面进行研究。但实际上,许多的研究还是处于最初的理论时期,极少部分能够得到实践,对产品的可靠性水平的提高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3我国在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研究方面的缺陷3.1教育体制造成的人才缺口无论是在哪一个行业,要实现行业的发展,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自然地,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也是一样的,要想实现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水平,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而高校就是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场所。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虽然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与机械工程相关的专业,但是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这类专业却只有少数几所高校有。这就无疑为我国的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人才的培养造成了阻碍。前面就有提到过,随着社会的进步的和科技的发展,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因为这种教育方面的问题,却造成严重的人才缺口,这对我国的机械行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相关的教育部门必须要对这一方面予以重视,相关的高校也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开设相关的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的专业和课程,并安排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予以指导,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人员。3.2企业自身重视力度不够虽然说影响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企业自身。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但是因为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起步较晚,在企业的经营方面,很多的企业还存在着误区。在不少企业的观念里,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并没有那么重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观念。上面就有提到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地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的实现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果一件机械产品人们在购买之前,清楚地了解了它的功能,但因为可靠性设计的问题,有功能无法得到实现,这必然会引起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质量的质疑。这对企业来说将会是非常严重的名誉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要对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予以重视,要有专门的部门对这方面进行管理,同时也要注意产品设计的可靠性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阶段,要切实地运用于实践当中,因为只有这样的研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4相应的设计方法介绍4.1稳健性设计稳健性设计顾名思义就是指让产品的相关的使用性能对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会遭遇到的环境变化等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让其产品性能也发生变化。同时也要保证产品在保质期内都能够较大程度上地维持它的工作状态,不会轻易地丧失工作能力。这种设计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但因为需要的投入较大,所以比较难以实现。4.2预防故障设计预防故障设计方法是通过对同类产品发生故障的相关经验从而对产品进行相应的加工,预防故障的出现或者是尽量地缩小故障发生的可能性。这是最为有效地保证产品的可靠性的方法之一。具体的操作,简单举例,如果是要对机械产品的某一个部分进行预防故障设计就可以先从那部分的选材做起,首先要参照过去的一些产品参数,选择最为合适的材料,并且也要考虑到相应的产品维修等方面,从而做出最为完善的产品可靠性设计。4.3降额设计降额设计即通过减低产品零部件的使用应力,并使它低于产品原本标示的额定应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发生故障的概率,保证其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因为,在过去的经验中,大部分的机械产品在低于额定应力的环境下运行,其可靠性能够到达最高的状态。但是这个方法的实施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为具体要降多少最为合适并不是可以大概估算的,而是必须要通过长时间,大量的实验才能够得出最精确的数据。从而切实地保证产品的可靠性。5结束语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机械产品行业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也给于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起步晚,其可靠性设计水平远不及其他发达国家,再加上我国的教育造成的可靠性设计人才的匮乏,机械企业对自身可靠性设计研究的忽视。这就使得我国的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便应运而生,这对我国的机械行业的发展无疑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14 07:36:321

spss可靠性分析要达到多少

大于0.7。根据SPSS软件产品说明信息,spss可靠性分析要大于0.87.SPSS(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最初软件全称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olutionsStatisticalPackagefortheSocialSciences),但是随着SPSS产品服务领域的扩大和服务深度的增加,SPSS公司已于2000年正式将英文全称更改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这标志着SPSS的战略方向正在做出重大调整。
2023-09-14 07:36:581

软件可靠性的相关分析

软件可靠性与硬件可靠性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区别:1.最明显的是硬件有老化损耗现象,硬件失效是物理故障,是器件物理变化的必然结果,有浴盆曲线现象;软件不发生变化,没有磨损现象,有陈旧落后的问题,没有浴盆曲线现象。2.硬件可靠性的决定因素是时间,受设计、生产、运用的所有过程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决定因素是与输入数据有关的软件差错,是输入数据和程序内部状态的函数,更多地决定于人。3.硬件的纠错维护可通过修复或更换失效的系统重新恢复功能,软件只有通过重设计。4.对硬件可采用预防性维护技术预防故障,采用断开失效部件的办法诊断故障,而软件则不能采用这些技术。5.事先估计可靠性测试和可靠性的逐步增长等技术对软件和硬件有不同的意义。6.为提高硬件可靠性可采用冗余技术,而同一软件的冗余不能提高可靠性。7.硬件可靠性检验方法已建立,并已标准化且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而软件可靠性验证方法仍未建立,更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8.硬件可靠性已有成熟的产品市场,而软件产品市场还很新。9.软件错误是永恒的,可重现的,而一些瞬间的硬件错误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软件错误。总的说来,软件可靠性比硬件可靠性更难保证,即使是美国宇航局的软件系统,其可靠性仍比硬件可靠性低一个数量级。
2023-09-14 07:37:171

什么是项目的成熟性分析和可靠性论述

搜一下:什么是项目的成熟性分析和可靠性论述
2023-09-14 07:37:444

中低压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分析工学论文

中低压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分析工学论文   摘要:供电可靠性管理是电能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供电企业对用户持续可靠供电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电力网络的分析,提出了提高10KV用户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即通过提高高压用户供电可靠性和通过加强10KV电力网络的运行管理、检修、改造等来提高10KV用户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措施分析   0引言   供电系统的用户分为高压用户、10KV用户、低压用户。高压用户是指35KV及以上电压受电的用户,10KV用户是指10(6、20)KV电压受电的用户,低压用户是指380V/220V受电的用户。   提高10KV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方式实现:①通过提高高压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来提高10KV用户供电可靠性;②通过加强10KV电力网络的运行管理、检修、改造等实现提高10KV用户供电可靠性   1通过提高高压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提高10KV用户供电可靠   经过总结分析,我认为提高高压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1.1加强高压用户的运行管理和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及时消除高压用户设备隐患缺陷提高高压用户设备的健康水平。   1.2高压用户的检修工作,坚持状态检修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停(限)电管理令》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保证35KV用电设备检修停电每年不超过2次。   1.3加强对变电运行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工作。通过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变电运行人员对电气设备运行状况的分析能力、熟练操作能力以及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实现减少变电设备停电时间。   2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指标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供电可靠率是指统计期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要提高10KV用户供电可靠率,就是要实现:①减少每次停电持续时间;②减少每次停电户数;③减少停电次数。   3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   要实现以上目的需要采取的措施:   3.1加强设备预防性试验和缺陷管理工作,及时消除电网、设备隐患,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3.2合理编制月度检修计划。制定月度检修计划时,以停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客观依据,坚持先测算,后编制的原则,严格控制停电“时户数”,保证供电可靠性指标在规定范围内。   3.3加强设备检修、工程施工、故障抢修、临时停电的管理工作。设备检修和工程施工,实现制定工作计划,油化施工方案,落实安全措施,配备必要的工器具、交通、通信设备等,确保检修、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执行故障抢修和临时停电工作时,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检修、施工和故障抢修速度,缩短停电时间。   3.4加强停送电管理工作。澄城县电力局管辖范围内诶的停送电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澄城县电力局停(限)电管理制度》,落实部门责任,严格停送电报批手续。尽量缩短设备停送电状态转换时间,避免一条线路重复停电,确保10KV电力客户每年检修停电次数每年不超过3次。   3.5充分发挥调度管理部门在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调度部门在每年年初拟定本年度系统运行方式,认真开展短期和超短期负荷预测工作。根据不同季节和时段的负荷特点,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使电网以最安全、稳定、经济的方式下运行。   3.6加强10KV配电网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配电设备的巡视和配变负荷测量工作,对满负荷、超负荷运行的配变要及时转移、调整负荷;加强对配电设备的防护工作,防止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   3.7加强10KV电网改造工作。在改造中,考虑根据电网构架,合理配置线路中的开关设备。在设备选型方面,尽可能采用免维护或少维护设备,延长设备检修周期。比如在开关选择中多选择真空开关等,以达到在停电过程中,减少停电用户数的目的。   3.8依靠科技进步,提高10KV电网供电可靠性。积极推广状态检修,通过在线监测等科学手段,按实际需要进行停电检修。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开展带电作业的研究,减少设备停电时间。   3.9加强线路的绝缘化水平。在10KV电网中,树线矛盾引起的停电事件占相当比例。特别是城区电网,由于其特殊的地位,树线矛盾更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对城区电网,提高线路的绝缘化,利用电力电缆供电容量大、占路径小、故障率低的特点,加大铺设电缆线路条数,将对10KV用户供电可靠性提高起到一定。   3.10加强对10KV线路运行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线路运行人员对10KV线路设备运行状况的分析能力、熟练操作能力以及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   3.11建立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利用省公司系统现在已经应用的供电可靠性管理软件系统,定期针对各运行单位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找出原因和问题,制定措施予以解决。   4小结   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跟其它工作一样,也是一个闭环管理的过程,要从根本上提高10KV用户供电可靠性,实现指导生产管理工作的目的,就必须经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现在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10KV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 ;
2023-09-14 07:38:231

为什么spss的可靠性分析显示个案数等于0

spss的可靠性分析显示个案数等于0,可能有以下的原因。因为你的数据里有空格,检查下原始数据,是不是有不是数字或者有空格的,如果是文字型的就别选入,如果是有空格的,就手动补上,填0就可以。这样就好了。
2023-09-14 07:38:511

可靠性度量是可靠性分析的定量指标。()

可靠性度量是可靠性分析的定量指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2023-09-14 07:39:121

mysql数据库可靠性分析

the time that your
2023-09-14 07:39:245

水分析数据可靠性审查

(一)阴阳离子平衡的检查水文地球化学基础式中,E为相对误差(%);mc及md分别为阳离子及阴离子的毫克当量总数/升。如Na+和K+为实测值,E应小于±5%,如Na++K+为计算值,E应为零值或接近零值。这种检査方法与第一章所述的电中性检查的原理是一样的。(二)分析结果中一些计算值的检查1.总溶解固体如果总溶解固体是计算值,应检查其数值是否减去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因为许多分析单位的有关人员往往不知道应这样做。2.Na++K+值在简分析中,Na++K+值是计算值。其计算方法是,阴离子(毫克当量数总和)一(Ca2++Mg2+)(毫克当量数总和)=(Na++K+)(毫克当量数总和);(Na++K+)(毫克当量数总和)×25=(Na++K+)(mg/L)。这里要说一点的是,Na的原子量为23,K的原子量为39,一般的地下水中,K+约为(Na++K+)的1/10,所以乘以25l国内外的一些水分析资料中,常常是乘以23(Na的原子量),严格来讲,这是不够严格的。检査Na++K+值时,应遵循上述方法。3.硬度总硬度也是计算值。其数值应按下列方法检査:(Ca2++Mg2+)(毫克当量数总和)×50=总硬度(CaCO3),mg/L。4.TDS实测值与TDS计算值之差如果分析结果中有实测的TDS值,应求得TDS的计算值,以检查TDS实测值的可靠性。根据经验,两者的差值应符合下述要求:当TDS<100mg/L时,相对误差应<±10%;TDS=100—1000mg/L时,相对误差应<±7%;当TdS>1000mg/L时,相对误差应<±5%。(三)碳酸平衡关系的检查根据第一章所述的碳酸平衡理论,当pH<8.34时,分析结果中不应出现 因为在这样的pH值条件下,测定 的常规方法不能检出微量的 同理, 当pH>8.4时,水分析结果不应出现H2CO3。如果水分析结果不符合上述情况,说明pH或 和H2CO3的测定有问题。(四)其它检查方法1.在一般的地下水中,Na+总是大于K+,如果出现反常的情况,分析结果值得怀疑。2.地下水中Na+或Na++K+一般都不会出现零值,如出现此情况,可认为是分析的错误。3.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电导与总溶解固体有较好的相关性。据文献〔12〕报道,对于一般的地下水来说,TDS和电导有如下关系:(1)TDS(mg/L)=K×电导(mS),K=0.55—0.75。当水中阴离子以 和Cl-占优势时,K接近于0.55;当 浓度较高时,K接近于0.75。(2)电导(mS)=100×(阴离子或阳离子毫克当量总数/升)。上述两种关系式只能粗略地检查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但后一种关系式较前一种更稳定些。对于TDS>50000mg/L和TDS很低的水来说,TDS和电导的相关性差。对于源于同一含水系统的一系列水样来说,TDS和电导的关系可以很好地建立起来,利用这种关系能比较有效地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检查。
2023-09-14 07:39:451

如何用spss进行问卷信度分析

可靠性分析里面
2023-09-14 07:39:562

creo可以做跌落可靠性仿真分析吗_creo运动仿真与分析

CREO支持承重分析,但前提是在安装的时候安装了组件creosimulate假设安装了creosimulate,那么先打开要分析的零件,然后点击“应用程序”,然后选择“simulate”,系统便会转至模拟界面在模拟界面,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定基点、材料、重力、受力点等一系列模拟要素设定完成后可以很快速的对零件进行分析creosimulate不仅仅可以模拟承重,还可以进行热力学分析,破损分析,疲劳分析,音叉频率分析,静态,动态,模态,失稳等等
2023-09-14 07:40:041

地下水资源量的统计与可靠性分析

一、地下水资源的统计及分布地下水资源统计主要是对各计算区(地下水系统)及各省辖市的浅层潜水(微承压水)及深层承压水资源按矿化度分级进行的资源统计。统计结果分别见表2-15、表2-16及表2-17。全省浅层潜水(微承压水)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总量为164.58×108m3/a,可采资源量为163.01×108m3/a;深层承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0.47×108m3/a(均为淡水资源),弹性储存资源总量为766.37×108m3/a。其中浅层地下水可开采淡水、微咸水及半咸水资源量所占比例见图2-1。图2-1 浅层水可开采资源构成比例图二、地下水资源量分布特征(一)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分布地下水资源区域分布一般采用模数表示,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模数平均12.18×104m3/(km2·a),总体分布具有北部大、南部小的特点。一般来讲,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如黄河沿岸影响带、太行山前冲洪积扇、淮河及其较大支流河谷地带等,水资源相对较丰富。豫北安阳河、沁河等河口冲洪积扇,含水层颗粒粗、厚度大,水位埋藏浅,补给条件优越,地下水资源模数大于30×104m3/(km2·a);黄河沿岸影响带,宽度25~50km,包气带岩性以亚砂土、粉细砂为主,含水层主要为中细砂、细砂为主,水位埋深小于4m,受黄河水常年补给影响,资源亦较为丰富,资源模数(20~30)×104m3/(km2·a);黄河影响带南北两侧郑州—新郑—中牟及原阳—长垣—范县一带,地下水资源模数(15~20)×104m3/(km2·a);济源—焦作—新乡—濮阳北部一带及许昌—尉氏—周口—商丘一带,包气带岩性以亚砂土、亚黏土互层为主,水位埋深北部一般大于6m,南部为4~6m,补给条件稍差,资源模数一般为(10~15)×104m3/(km2·a)。豫西宏农-青龙涧河地下水系统资源模数一般也为(10~15)×104m3/(km2·a);淮河以北的淮河冲洪积平原,包气带岩性以亚黏土为主,淮河及其支流河谷地带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其余资源模数一般为(5~10)×104m3/(km2·a),淮河南岸信阳-固始一带岗区,沟谷发育,切割较深,地形坡度大,包气带岩性以黏性土及黏土为主,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小于4m,入渗补给条件差,资源模数一般小于5×104m3/(km2·a);南阳盆地地下水资源一般为(6~8)×104m3/(km2·a),西部山前岗区及太行山前局部岗区,资源模数一般小于5×104m3/(km2·a)。表2-15 各计算区地下水资源按矿化度分级统计表续表表2-16 河南省各省辖市浅层地下水资源按矿化度分级统计表续表表2-17 河南省各省辖市深层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及弹性储存资源量统计表山区岩溶水分布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豫北太行山区资源模数一般(15~25)×104m3/(km2·a),局部大于30×104m3/(km2·a),豫中嵩箕山区资源模数一般(15~20)×104m3/(km2·a),豫西一般(10~15)×104m3/(km2·a);其他广大基岩地区,地下水资源较贫乏,资源模数一般小于5×104m3/(km2·a)。按照地下水矿化度分级,全省范围内矿化度大于1g/l的微咸水及半咸水,总面积为4920km2,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山区全部为淡水。淡水(<1g/l)、微咸水(1.0~3.0g/l)及半咸水(3.0~5.0g/l)分布面积分别为162087km2、3795km2、1125km2,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97%、2%及1%,占平原区总面积的95%、3%及2%。平原区微咸水及半咸水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冲积平原前缘地带,其分布范围是黄河北:卫河以东、延津、长垣县以北;黄河以南:罗王、仇楼、太康县一线以东,鄢陵县以南、周口、淮阳、郸城县以北。(二)深层地下水资源分布深层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原区,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位于卫河冲洪积平原及黄河影响带,可开采资源模数为(1.5~2.0)×104m3/(km2·a),其次为黄河影响带外围的南北,资源模数一般为(1.0~1.5)×104m3/(km2·a),淮河冲洪积平原一般为(0.5~1.0)×104m3/(km2·a),南阳盆地一般小于0.5×104m3/(km2·a)。从行政区分布来看,郑州、开封两市资源丰富,可开采资源模数为(2.0~3.0)×104m3/(km2·a);南阳市资源贫乏,资源模数小于0.5×104m3/(km2·a);周口、商丘及信阳三市,资源较贫乏,资源模数为(0.5~1.0)×104m3/(km2·a);其他大部分地市资源较为丰富,模数为(1.0~2.0)×104m3/(km2·a)。三、主要水文地质参数的可靠性分析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利用的最主要参数是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给水度(μ)。本次给水度的计算不但利用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采用图解法进行求解,还利用浅层水与水面蒸发强度及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进行计算,并结合前人普查、水源地勘查成果,综合确定了各岩性不同计算区的给水度,可靠程度较高;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系数,采用1980~1999年长系列水位动态资料重新计算,并结合郑州、商丘两均衡试验场资料及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普查和最新的水源地勘探成果确定,合理可靠。深层地下水资源评价最主要的参数是弹性比释水系数,本次虽未重新进行抽水试验,但参数选取是根据1:20万水文地质普查、30余个县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及最新的水源地勘探抽水试验资料而确定,可靠性较高。四、地下水资源量的合理性分析1981年完成的河南省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第一轮),对山区仅计算了天然资源,故两次评价的全省可开采资源量无法进行比较,仅比较其天然资源,见表2-18。根据表2-18,本次评价计算的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总量较第一轮评价结果减少了14.86×108m3/a,主要是平原岗地减少12.77×108m3/a,山区地下水资源量还略有增加。表2-18 浅层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比较表 单位:108m3/a平原区地下水天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气象因素及地下水位变动影响所致。近10多年来大气降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度增加,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埋深加大,入渗条件改变,相应降水入渗系数亦减少,导致地下水补给资源量减少;另外,近年来因渠道多加以护砌,渠系渗漏大幅减少。按历年大气降水量资料分析,大气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前降水量偏大,80年代以后降水量减少。据1997年《河南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1956~1979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788.8m m; 1984~1993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745.0m m,减少5.5%; 1993年以后降水量较前期还有减少,1980年以后的降水量较以前降水量减少比例要大于5.5%,对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的影响应大于此数值。从地下水位埋深分析,1974年地下水位埋深小于4m的地区面积为64404km2,大于8m的地区面积为696km2; 1993年地下水位埋深小于4m 地区的面积减小到31491km2,即减少50%以上,而水位埋深大于8m 地区的面积,反而增加到9158km2,即扩大近15倍;1999年地下水位埋深小于4m 地区的面积进一步减少到26276km2,而水位埋深大于8m 地区的面积增加到13537km2,对大气降水入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虽然1981年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地下水位埋深小于4m 是按4m 计算降水入渗量,现在水位埋深大于8m 地区面积增加较多,故从降水量的减少和水位埋深变化两项因素分析,足以说明平原岗地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的减少是合理的。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变化,主要是两次评价方法的不同:上次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利用水文资料分析,本次地下水资源评价是以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为基础进行的评价,研究程度和精确度均有提高,计算的天然资源量有所增大,合乎实际。
2023-09-14 07:40:161

spss可靠性分析为什么那么低

可能是该维度下的问题整体设计不是很合适。可能是该维度下的问题整体设计不是很合适需要调整,当然也有可能是该维度的题目涉及问题比较特殊导致数据收集中的数据有很大的问题。分析英语:Analysis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由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属性。
2023-09-14 07:40:241

电力系统规划中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意义有哪些

互联的电力系统主要作用和优越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更经济合理开发一次能源,实现水、火电资源优势互补。 各地区的能源资源分布不尽相同,能源资源和负荷分布也不尽平衡。电力系统互联,可以在煤炭丰富的矿口建设大型火电厂向能源缺乏的地区送电,可以建设具有调节能力的大型水电厂,以充分利用水力资源。这样既可解决能源和负荷分布的不平衡性,又可充分发挥水电和火电在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 降低系统总的负荷峰值,减少总的装机容量。由于各电力系统的用电构成和负荷特性、电力消费习惯性的不同,以及地区间存在着时间差和季节差,因此,各个系统的年和曰负荷曲线不同,出现高峰负荷不在同时发生。而整个互联系统的曰最高负荷和季节最高负荷不是各个系统高峰负荷的线性相加,结果使整个系统的最高负荷比各系统的最高负荷之和要低,峰谷差也要减少。电力系统互联有显著的错峰效益,可减少各系统的总装机容量。 减少备用容量。各发电厂的机组可以按地区轮流检修,错开检修时间。通过电力系统互联,各个电网相互支援,可减少检修备用。各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事故时,电力系统之间可以通过联络线互相紧急支援,避免大的停电事故,提高了各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又可减少事故备用。总之,可减少整个系统的备用容量和各系统装机容量。 提高供电可靠性。由于系统容量加大,个别环节故障对系统的影响较小,而多个环节同时发生故障的概率相对较小,因此能提高供电可靠性。但是,个别环节发生故障,如果不及时消除,就有可能扩大,波及相邻的系统,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因此,互联电力系统要形成合理的网架结构,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以保证电力系统互联高可靠性的实现。 提高电能质量。电力系统负荷波动会引起频率变化。由于电力系统容量增大,供电范围扩大,总的负荷波动比各地区的负荷波动之和要小,因此,引起系统频率的变化也相对要小。同样,冲击负荷引起的频率变化也要小。 提高运行经济性。各个电力系统的供电成本不相同,在资源丰富地区建设发电厂,其发电成本较低。实现互联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可获得补充的经济效益。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电力系统互联,由于联系增强也带来了新问题。如故障会波及相邻系统,如果处理不当,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大面积停电;系统短路容量可能增加,导致要增加断路器等设备容量;需要进行联络线功率控制等。这些都要求研究和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提高自动化水平,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电力系统的作用和优越性。
2023-09-14 07:40:351

您好,有相关于可靠性分析的问题想您请教~

Cronbach"s Alpha的计算公式中含有各个项目或条目(Items)的平均方差和平均协方差之比值这个因素。如果各个项目或条目(Items)的方差相等的话,那么平均方差和平均协方差之比值就是相关系数,公式就简化成Cronbach"s Alpha Based on Standardized Items(Standardized item alpha),也称为Spearman-Brown stepped-up reliability coefficient。在统计学上,协方差的标准化(Standardized)就是相关系数,这就是该名称含有标准化(Standardized)这个词的原因。再次重申,只有在各个项目或条目(Items)的方差相等的条件下,Cronbach"s Alpha才能转化成Cronbach"s Alpha Based on Standardized Items。
2023-09-14 07:40:441

什么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性

定义: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工作(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 RCM)是基于可靠性分析方法实现维修策略优化的一门技术。其目标是在满足安全性、环境技术要求和使用工作要求的同时,获得产品的最小维修资源消耗。通过这项工作,用户可以找出系统组成中对系统性能影响最大的零部件及其维修工作方式。 区别:应该说RCM属于可靠性分析(这个可靠性是泛指可靠性工程)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预计、RBD、FMECA、故障树、事件树、Markov、寿命周期费用分析、RCM等等;不知道你说的普通可靠性分析是指的哪一个? 1>可能目前电子企业用得较多的是预计,这种分析的目的是在产品设计初期预计产品的故障率、MTBF等可靠性参数指标,从而给设计人员提供参考,设计时重点关注预计结果较差的部件。 但是预计的结果参考价值很有限,所得数值只能告诉你产品的故障率是在这个数量级上面,而且对于机械零部件和企业自产元器件(如果没有送去做可靠性试验测数据的话),缺乏足够的数据,完全无法预计。 2>RBD——可靠性框图(可靠性建模)也可以计算故障率,但是与预计不同的是可以考虑零部件并联模型、贮存备份等情况,而预计是把产品看做一个大串联系统。 3>FMEC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用于找出产品可能的故障模式和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其本质就是填表,帮助设计人员一步步分析产品可能发生的故障有哪些,并分别标注每个故障模式的严酷度。 4>故障树——聊这个之前我想提一下可靠性分析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做可靠性工作就是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减少产品发生故障的概率,那么,这就要有一个过程;哲学里边有个方法论还是什么来着,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可靠性工作也是如此。 前面FMECA解决了故障“是什么”,那么故障树分析就是要分析故障原因,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找到引起故障发生的原因,并分析找到其中对产品影响最大的那些故障来源,这样设计师就可以针对这些重要的、关键的故障做改进。 5>事件树、Markov,一般是配合故障树使用,进行系统PSA、PRA分析,针对关键部件进行Markov分析。 6>寿命周期费用分析(Life Cycle Cost,LCC),主要是考虑钱,是计算整个系统或产品从方案酝酿到使用直至报废的时间历程中全部费用的方法。 7>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性分析,楼主关心的分析方法,在其定义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的目的是制定维修策略,这个策略必须能够满足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而且所消耗的维修资源(人力、时间、备品备件等)最小。 呵呵,今天很闲,瞎扯了很多,都是原创哦,跟很多正在做可靠性工作的军工单位交流过,绝非转载,希望能帮到你。
2023-09-14 07:44:331

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中,什么叫做元件强迫停运率?

由于一些原因强迫停止运行
2023-09-14 07:44:431

如何提高调查问卷的信度啊

目光看的远点吧,设定一个长时间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奋斗,想想实现目标后的那种高兴的心情,而现在的这一点小小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兄弟,看书也可以提高自信而且可以提高你的业务水平《最伟大的励志书》《成功法则》《思考致富》推荐你看一下。祝你成功!
2023-09-14 07:44:534

SPSS可靠性分析是负数,一直没找到的解决方案,老师简单给了一个回复是划分变量群检查,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让你不要分析整个所有变量的整体信度,而是将你的所有变量进行分维度后,针对每个维度下包含的题目进行信度分析。通常情况下,分维度计算可靠性即可
2023-09-14 07:45:031

spss可靠性低怎么办

太低的话可以尝试调高。具体操作如下:1、进入SPSS界面后,载入需要进行信度分析的数据。2、点击菜单栏的“分析”,进入“可靠性分析”。3、点选左侧的各项指标,点击添加到右侧的“项”中。4、点击“统计“,进入”统计“设置界面。5、依次次勾选”项“,”相关性“,”平均值“,完成后点击继续。6、在“模型”的下拉选框中选择“Alpha”,设置完成后“确定”会出现信度分析后的结果对话框。7、从“Case Processing Summary”的表格可以看到总共906个个案参与了信度分析,并且没有缺失值。
2023-09-14 07:45:131

评价产品或系统可靠性的分布

评价产品或系统可靠性的分布是指数分布。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是系统架构是设计师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系统集成阶段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内容主要为可靠性设计、系统的故障模型、系统的可靠性模型、组合模型可靠性计算、马尔柯夫模型可靠性计算,以及硬件几余、信息校验码等方面。另外也涉及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计算、系统可靠性评估和系统配置方法等概念与理论的实际工程运用等内容。可靠性相关的概念主要有:可靠度、可用度、可维度、平均无故障时间、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及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等。故障来源:(1)失效是硬件的物理改变。(2)故障是由于部件的失效、环境的物理干扰、操作错误或不正确的设计引起的硬件。或软件中的错误状态。(3)错误(差错)是故在程序或数据结构中的具体位置。永久性是描述连续稳定的失效、故或错误。在硬件中,永久性失效反映了不可恢复的物理改变。间歇性是描述那些由于不稳定的硬件或变化着的硬件或软件状态所引起的、仅仅是偶然出现的故障或错误。瞬时性是描述那些由于暂时的环境条件而引起的故障或错误。
2023-09-14 07:45:211

SPSS可靠性分析不能选取数据

因为统计你得有数字啊,只有birth这个变量是数字数据,其他数据都是字母,也就是字符串数据,怎么可能能够分析出来呢?如果你那些ABCD都是题项的话,建议改成数字表示,1,2,3,4那样子来代替ABCD,应该就可以了
2023-09-14 07:46:061

用matlab怎么对数据作可靠性分析??在线等!跪求大神赐教!

您好,Gap.m文件:function T = Gap( N )T = 0;Heads = 0;Tails = 0;while abs(Heads - Tails) < N if rand < .5 Heads = Heads + 1; else Tails = Tails + 1; end T = T+1;end主程序:clear all, clcN = 1:30;G = zeros(size(N));T = zeros(1, 10000);for n = N for i = 1:10000 T(i) = Gap(n); end G(n) = mean(T);endplot(N, G)
2023-09-14 07:46:171

spss可靠性分析出现警告“用于分析的个案太少”

你在乱作分析吧你做这个的目的是什么统计专业研究生为您服务
2023-09-14 07:46:286

可靠性分析中的连续工作时间如何计算

在软件界针对可靠性有以下指标:3 个 9:(1-99.9%)*365*24=8.76 小时,表示该软件系统在连续运行 1 年时间里最多可能的业务中断时间是 8.76 小时。4 个 9:(1-99.99%)*365*24=0.876 小时=52.6 分钟,表示该软件系统在连续运行 1 年时间里最多可能的业务中断时间是 52.6 分钟。5 个 9:(1-99.999%)*365*24*60=5.26 分钟,表示该软件系统在连续运行 1 年时间里最多可能的业务中断时间是 5.26 分钟。
2023-09-14 07:46:462

设备可靠性分析的设备简介

为保证设备的长时间无故障运行而进行的分析处理过程,这就是设备的可靠性分析。设备的可靠性差会导致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很大。 所谓可靠性,是指设备机能在时间上的稳定性程度,或者说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问题的程度(概率)。设备的可靠性由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构成。所谓固有可靠性,是指该设备由设计、制造、安装到试运转完毕,整个过程所具有的可靠性,是先天性的可靠性。
2023-09-14 07:47:071

故障诊断和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区别

  评价一个故障诊断系统的性能指标有:  1)故障检测的及时性:是指系统在发生故障后,故障诊断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检测到故障的能力。故障发生到被检测出的时间越短说明故障检测的及时性越好。  2)早期检测的灵敏度:是指故障诊断系统对微小故障信号的检测能力。故障诊断系统能检测到的故障信号越小说明其早期检测的灵敏度越高。  3)故障的误报率和漏报率:误报指系统没有出去故障却被错误检测出发生故障;漏报是指系统发生故障却没有被检测出来。一个可靠的故障诊断系统应尽可能使误报率和漏报率最小化。  4)故障分离能力:是指诊断系统对不同故障的区别能力。故障分离能力越强说明诊断系统对不同故障的区别能力越强,对故障的定位就越准确。  5)故障辨识能力:是指诊断系统辨识故障大小和时变特性的能力。故障辨识能力越高说明诊断系统对故障的辨识越准确,也就越有利于对故障的评价和维修。  6)鲁棒性:是指诊断系统在存在噪声、干扰等的情况下正确完成故障诊断任务,同时保持低误报率和漏报率的能力。鲁棒性越强,说明诊断系统的可靠性越高。  7)自适应能力:是指故障诊断系统对于变化的被测对象具有自适应能力,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变化产生的新信息来改善自身。
2023-09-14 07:47:231

设备可靠性分析的设备性能

当固有可靠性低或使用可靠性低,或这两种可靠性都低时,设备就有可能发生故障。对故障采取对策,重要的是对故障原因在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上进行识别。当固有可靠性提高时,提高使用可靠性就比较容易;而当固有可靠性低时,要提高使用可靠性就十分困难。因此,从根本上讲,要防止故障的发生,最有效的对策就是注意设备固有可靠性的形成,即重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全过程。
2023-09-14 07:47:341

spss数据分析怎么提高可靠性

spss数据分析提高可靠性步骤如下。1、适当增加同质的题目来增加量表的长度。2、问卷题目设置的难度适中,测验的时间够充分。
2023-09-14 07:48:091

西安交通大学大数据,深度学习及可靠性分析专业怎么样

好。西安交通大学大数据、深度学习及可靠性分析专业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是一个面向未来发展的学科方向,结合了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可靠性分析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2023-09-14 07:48:561

如何对调研的结果进行可靠性和客观性的分析

②被访问者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没有时间的限制。而传统的市场调研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例如,面谈法中的路上拦截调查,它的调查时间较短,不能超过10分钟,否则被调查者肯定会不耐烦,因而对访问调查员的要求非常高。 由于企业站点的访问者一般都对企业产品有一定的兴趣,所以这种基于顾客和潜在顾客的市场调研结果是客观和真实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市场发展的趋向。 ①被调查者在完全自愿的原则下参与调查,调查的针对性更强。而传统的市场调查中的面谈法中的拦截询问法,实质上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 ②调查问卷的填写是自愿的,不是传统调查中的“强迫式”,填写者一般对调查内容有一定的兴趣,回答问题相对认真,所以问卷填写可靠性高。 ③网上市场调研可以避免传统市场调研中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调查结论的偏差,被访问者是在完全独立思考的环境中接受调查的,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调研结果的客观性。
2023-09-14 07:49:031

油库电动阀远程操作可靠性分析 电动阀远程只能开不能关

  摘 要:电动阀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电动装置参数选择不当、输出转矩过大过小等问题,导致电动阀无法正常使用。本文通过对电动阀门常见问题的研究,针对油库电动阀远程操作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动阀 油库 问题 远程操作   中图分类号:TH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084-01   1 油库电动阀故障诊断   油库电动阀故障诊断技术与设备状态的监测技术紧密相关,两者虽然是不同的技术,但是关系十分密切。对电动阀的状态进行监测的目的是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出现异常,便能够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报警,有效的确保油库安全。监测系统的诊断功能是比较有限的,仅能够针对设备是否正常做出判断,为进一步的故障诊断提供出一些必要的信息与数据。电动阀故障诊断是本着判断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内部故障的目的,来主导故障和主导故障的发展、转移进行诊断,并能够对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做出评价,对劣化的趋势做出中长期的预报,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无需对设备进行连续的诊断,且诊断一般都在设备离线的状态下进行,此为研制电动阀故障检测诊断装置的原则之一。   1.1 电动阀故障信号特征提取   信号特征提取是故障诊断技术的关键部分,提取的依据为监测信号中包括的设备信息以及设备状态,在机械动力特性和频谱基础之上,对电动阀工作中的故障原因和应对状态进行研究,电动阀门最主要的缺陷为电动机故障、开关失灵、驱动装置磨损、阀座负荷不稳定、阀杆弯曲损坏等。   1.2 电动阀故障诊断   电动阀故障诊断技术的关键就是要正确的判断出电动阀子啊运行时隐含的故障,因此要不断提高电动阀的故障确诊率。基于许多专业学者的研究和对电动开阀、关阀电流信号的分析可知: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奇异点的奇异性指数对于故障前后信号的奇异性指数对故障前和故障后信号的包络较为敏感,能够作为描述电动阀信号包络特征的一个指标,如果同时对电动阀电流信号和振动进行研究分析,能够提高电动阀故障的确诊率。   2 电动阀故障评估及预报   当电动阀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隐含的主导故障便有一个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良好的掌握,就能够对电动阀今后一段时间做出预报。由于电动阀电机电源电流随着机械的负荷而发生变化,因此电动机的电流特性涵盖了驱动装置状况的全部信息,例如转速、锤击、阀杆运动等,只要在电动机电源电缆中的任何一点夹上感应电流探头,便能够对电动机电流信息进行采集和测量,从而提高电动阀的故障确诊率。   2.1 油库电动阀远程操控中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许多电动阀门都要求在中央控制室的HMI上进行远程控制,但是如果没有阀门位置指示便会无法顺利进行,特别是大口径的阀门,行程的时间能够达到几十秒或是几分钟,如果无法确定阀门开的位置,就只能去等到几分钟,直到信号出现。另外,因为阀门没有开度位置指示,所以也就无法将阀门准确的开至中间位置中的点,因此要加装阀门位置反馈装置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加装反馈装置,势必会提高阀门造价,且控制系统中还要增加相应的阀门开度采集成本。   个人认为,可能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下位控制器中的编制程序方法,对电动阀门开度显示进行模拟,并能够帮助操作人员直观的、实时的了解阀门的开度,将阀门控制到任意位置上。   2.2 油库电动阀远程操作的可靠性   一般情况下,油库电动阀门的全行程时间是相对固定的,运动速度也是均匀的,动作相对可靠,因此能够根据阀门动作的时间和全行程时间的比来计算出集体的阀门位置。   在计算机控制器中编制阀门控制程序,并设置程序的扫描周期,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设置的短一些,例如0.1s,因为较短的周期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精度。在程序中设置一个计数器,当计数器在阀门开返回信号为真的时候,运算周期增加1,如果阀门管返回信号为真时,运算周期减去1,并在阀门关闭到位信号为真的时候,计数器进行清零。通过判断阀门从关闭到打开过程,记录下计数器的计数值,来确定阀门的全行程计数,作为基数,用计数器的实时值除去基数,便得到阀门开度的百分数。在上位计算机画面中显示的阀门开、关到位信号时,也要显示计算得到的阀门开度。此种方法虽是用时间来度量阀门的开度,但是并不需要事先对阀门全行程时间进行测量,在程序中便能够自动的测量基数,因此不需要为了开度而专门进行调试,只需要在程序下装之后,或是更换阀门之后,将阀门从关到位到开到位进行操作一次,便能够正常的进行工作,十分简便。   不同控制系统要编制不同的自定义功能块,在调试完成之后,便能够直接调用,即使阀门套数很多,也仅仅需要对程序进行一次编制和调试即可。   这种方法的效果比较理想,并且运用范围较广,均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皆可。如果油库电阀门因为一些原因导致接触器返回但是实际并没有返回,那么在开阀的时候,阀门开度就会上升到100%以上,或者是在关阀门时变成负数,工作人员以此便能够判断出阀门动作出现异常,可以在程序中设定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及时的进行处理,待故障恢复之后,要将阀门从全关到全开操作一遍,开度指示便可正常进行工作。   另外,由于受到程序扫描周期的限制,在油库阀门全行程的时间比较短的时候,计算的精度会出现一些偏差,仅能够作为参考数据,但是对效果和用途并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用开阀和关阀接触器返回信号当做阀门动作计数的依据是比较真实的,但是阀门实际的动作和接触器返回信号测量时有一定滞后的,也会有一定误差,因此控制输出能够导致阀门动作,如果用输出信号来代替返回信号,那么就能够克服滞后的影响。   3 结语   综上所述,油库电动阀门的远程操作能够解决电动阀中的许多常见问题,但是可靠性还有待加强,相较于人员操控来讲,远程操控不仅能够节省人力物力,还能够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本文对油库电动阀的常见问题以及远程操作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够为广大学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洪瑞.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电动阀门开度显示方法[J].阀门,2008,5(20).   [2] 郑盛,龚建平,张学.现代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李如林,张根宝.电动阀的开度控制[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38).   [4] 张金敏,刘新宝,王思明.电动阀综合测控仪的研究与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06,9(31).   [5] 沙占友.单片开关电源最新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023-09-14 07:49:251

如何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的探讨

一、概述 在gjb1405a-2006《装备质量管理术语》中关于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从应用角度考虑,将可靠性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是产品在设计阶段就确定了的可靠性指标,并在试制、加工、生产阶段得以确立,它是产品本身就具有的属性。使用可靠性是产品试制、制造及生产出来后要经过包装、运输、贮存、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修理方式的影响,一个满足设计要求的可靠性指标要求的合格产品,也可能因为这些环节中的不利因素造成失效,这些环节中的可靠性称为使用可靠性。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特性之一,并且是产品重要质量特性,是构成装备作战效能,并影响其寿命周期费用的重要因素,是装备重要的战术技术指标。交付的产品究竟其合格水平能保持多久,即好不好用,会不会发生故障,一旦发生故障是否能及时、快速且经济的修好,这就是可靠性的问题,也是产品质量转型升级的核心。 二、可靠性工作的策划 为保证产品可靠性,在产品实现全过程,应根据用户要求,结合产品特点、复杂程度、使用条件识别、分析和确定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其中包括定性、定量要求和产品可靠性目标要求,制定并实施产品可靠性工作计划,规定相应工作事项,执行的文件、形成的文件、责任部门、配合部门及时间节点,并对转承制方和供方的质量监督与控制、开展可靠性分析与设计作出规定,规划和研制保障资源,试验与评价,进行使用和培训,为产品可靠性设计和开发,提供基础保障性文件。 三、产品的可靠性设计 在确定产品可靠性要求和目标指标后,开始产品可靠性设计,通常确定如下可靠性设计内容:一)说明项目(产品)规定可靠性定性要求(可从合同、技术协议、立项论证报告、研制中要求等技术文件规定的可靠性定性指标、技术指标、用户要求、类似产品信息、以往产品故障分析等进行识别)。 二)确定可靠性设计流程: 三)确定产品通用性可靠性设计准则。把已有的、类似产品的研制和工程经验总结起来,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作为设计人员进行可靠性设计所遵循的准则,包括如下准则:1、简化设计准则:在满足功能、性能技术要求前提下尽量简化设计方案,尽量减少零部件的规格、品种和数量。2、冗余设计准则:“余度”是指系统或设备具有一套以上能够完成给定功能的单元,只有当规定的几套单元都发生故障时系统或设备才会丧失规定的功能,在其提高系统可靠性、安全性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3、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具体规定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的优选顺序,不允许选用的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种类及控制方法降额设计准则。4、人机工程设计准则:将人和机器看成一个系统,共同完成一个规定的任务,减少使用中人的差错,发挥人和机器各自特点,提高产品可靠性和使用效率。5、新技术应用原则:为了保证所研制的产品的继承性,谨慎采用新技术,降低研制风险。6、安全保护设计准则: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降低系统风险等。 四、产品可靠性设计过程控制 确定可靠性设计原则后,按其要求进行设计,使其可靠性设计要求体现在设计输出文件中。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应依据设计开发计划的安排对可靠性设计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如方案阶段应进行可靠性设计评审、初样和详细设计阶段需进行可靠性设计验证,在小批量生产阶段应进行可靠性设计确认。在转阶段时都应进行可靠性设计评审。产品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制造出来的。因此,设计、生产和服务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产品可靠性设计和开发活动,设计的输出为其后的采购、制造、检验和服务提供依据,为使设计结果易于制造、产品使用时发现的问题及顾客要求及时反馈到设计中来,产品可靠性设计还应考虑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设计和开发活动,如参与对图纸的工艺性审查,可靠性设计计划的审查,这样可以集多方经验和智慧应用设计之中,有助于提高产品可靠性设计的成熟性,可生产性、可信性,可以少走弯路,并有利于各项相关工作的尽早开展和协调。 五、实施可靠性提升的几点建议 一)将实施可靠性提升工作成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摸清产品现有可靠性水平,找出差距和影响可靠性的薄弱环节,继而策划并制定可靠性提升战略、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三)针对产品通用技术和特点,集中技术力量,打造一批高可靠的标准化模块,加强对供应商管理,明确提出改进可靠性的定量要求并跟踪验证;四)建立故障报告、分析与纠正措施系统,全面、准确地收集整理产品潜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以及的质量信息,编写故障启示录。五)充分发挥老专家、老工人的经验和智慧,确定可靠性设计准则,把经验和教训作为企业无形资产,开展知识管理、共享知识成果。六)工程设计人员是企业可靠性工作主体,应加强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可靠性培训,使他们像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cad)、计算机辅助求解(cae)和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一样掌握可靠性知识,加强可靠性设计,对可靠性等通用质量特性和性能功能等专业质量特性同步进行设计。 六、可靠性工作总结 可靠性工作应当遵循不断改进,闭环管理的原则,必须重视和加强信息工作,建立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评价和改进设计,实现可靠性持续增长。
2023-09-14 07:49:362

WIN7任务计划程序里的 RacTask (可靠性分析任务是干什么的)

1、首先在电脑中点击开始菜单,选择控制面板进去,如下图所示。2、弹出控制面板界面,选择管理工具进去,如下图所示。3、弹出管理工具界面,选择任务计划程序进去,如下图所示。4、弹出任务计划程序界面,找到需要取消或者删除的任务计划。5、如果是删除,那它会提示您是否真的要删除,点击是即可删除。
2023-09-14 07:49:461

关于SPSS可靠性分析的问题

spss软件是“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主要用于自动统计绘图、数据的深入分析,在可靠性中可以用以寿命的分布拟合
2023-09-14 07:50:262

如何利用spss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的检验。

置信度吗?
2023-09-14 07:50:572

设备可靠性指标是指什么

设备可靠性指标是指什么   设备可靠性指标是指什么,想必大多数人都对设备可靠性指标不是很了解,如果你不清楚的话,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设备可靠性指标是指什么吧,希望我能够帮助到你。   设备可靠性指标是指什么1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则的条件下和规则的时刻内,完结规则功用的能力。任何产品不论是机械、电子,还是机电一体化产品都有必定的可靠性,产品的可靠性与实验、规划和产品的保护有着很大的联系。衡量可靠性的指标很多    机械设备可靠性指标   1、可靠度R(t),即产品在规则条件下、规则时刻内完结规则功用的概率,亦称平均无故障时刻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   2、平均维修时刻MTTR是指产品从发现故障到康复规则功用所需求的时刻;   3、失效率λ(t),是指产品在规则的使用条件下使用到时刻t后,产品失效的概率。   产品的可靠性改变一般都有必定的规律,其特征曲线形状像浴盆,通常称之为“浴盆曲线”。在实验和规划初期,因为产品规划制造中的错误、软件不完善以及元器件筛选不够等原因此形成早期失效率高;通过批改规划、改进工艺、老化元器件、以及整机试验等,使产品进入安稳的偶然失效期;使用一般时刻后,因为器件耗费、整机老化以及保护等原因,产品进入了耗费失效期。这就是可靠性特征曲线呈“浴盆曲线”型的原因。衡量一个电子产品、尤其是工业类产品很常用的是MTBF,也就是平均无故障时刻。   设备可靠性指标是指什么2    技术性能指标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1、技术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运动参数与动力参数。   2、技术参数是其中的一部分,还包括结构、工艺适应性、精度、使用可靠性和宜人性等方面。   通俗地说:性能指标就是硬件参数是衡量这个硬件好坏的指标。    扩展资料:    外存储器的容量   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硬盘容量一般为10G至60G,有的甚至已达到120G [2] 。    I/O的速度   主机I/O的速度,取决于I/O总线的设计。这对于慢速设备(例如键盘、打印机)关系不大,但对于高速设备则效果十分明显。例如对于当前的硬盘,它的外部传输率已可达20MB/S、4OMB/S以上。   设备可靠性指标是指什么3   可靠性即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是衡量产品品质的关键要素之一。H3C在该领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积累,教训很多收获更多。本文以H3C产品为例,就通信产品硬件工程类的可靠性保证作简要探讨,借此让大家对通信设备以及H3C产品从研发到量产的可靠性过程有个初步了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正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用它听歌看电影玩游戏,企业用它建立运营体系、存储数据、下发生产指令。试想某天当我们无法上网时,会是怎样的境况?你将无法在MSN上和好友畅聊,无法在Google地图上查找交通路线,无法在家了解股票行情……习惯依赖互联网的我们将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停机除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外,还可能引发社会影响和信任危机。美国Infonetics Research对80家大型企业调查发现,由网络故障造成的损失平均占年销售额的3.6%。   就像电话一样,人们希望网络也能“想用就用”,可靠性的专业术语就是“可用度高”。实现高可用网络的方法,除了像冗余备份、提高故障诊断能力、增加备件这些减少设备宕机时恢复时间的方法之外,还包括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设备的可靠性。    可靠性管理:可靠性保证和增长的基础   之所以把可靠性管理放在第一位,优先于可靠性设计、分析和试验,是因为我们认为后者都是具体的、细节的技术或方法,是可以短期内修正或完善的,而可靠性管理则代表了一个公司可靠性领域在流程和制度上的成熟度,需要时间、实践、经验和数据的积累和沉淀,可以说是员工心智和公司文化的体现。   H3C经过两年的实践摸索,于2005年正式将可靠性纳入公司的流程管理,作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研发的每款产品,我们都会制定相应的可靠性规格和过程实施计划。可靠性规格是产品概念阶段在可靠性指标上的承诺,根据各方面的需求决定出要做什么样的产品。可靠性过程计划则明确定义什么阶段、由谁、完成哪些可靠性工作,达到什么目标,过程如何规范,交付哪些内容,在执行上保证了规格承诺的兑现。   举例来说,器件管理和优选便是可靠性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过产品开发的人都知道,不同厂家的同型号器件,往往很难做到所有参数完全一致。当器件参数不一致时,产品在设计初期就需要考虑通过容差设计来兼容这些器件,这样就对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计制造的难度和成本。随着供应商和器件型号的增加,管理费用迅速上升,彼此沟通变成了一个费时费力而且低效的.工作。另一方面,设计和制造也不断出现由“兼容设计”引起的问题,允许免检直接入库的器件变少。对于这种问题,在H3C,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器件优选和认证管理工作,他们跟踪业界器件技术发展的动态,对制造、客户出现的器件问题进行跟踪和数据搜集,提供各类优选器件清单,使器件选型工作简单有效。当有器件需要替代时,必需经过足够的审核、测试和小批量验证才能被规模使用。   可靠性增长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应用FRACAS系统(Failure Report Analysis and Corrective Action System),其原理是利用“故障反馈、闭环控制、预防再发生”,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及时报告产品故障,分析故障根因并纠正,通过临时规避措施减少故障的影响,通过预防再发生的解决措施实现产品可靠性的增长。在H3C,从研发、试产、生产到客户现场,各环节不同程度都在实施故障报告和闭环。以HASA(Highly Accelerated Stress Audit,高加速应力稽核)流程为代表,该流程融入了FRACAS和8D的思路,对每一台HASA过程出现问题的设备,都建立流程跟踪,从条码记录、故障现象、故障风险分析、根本原因总结到解决措施、闭环实施,把各环节有机整合起来,实现发货前检验的高效率和问题闭环的有效性。将每个HASA失效都看作改进过程的机会,从而使解决问题的投入达到利益最大化。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上帝可以不用数据说话。根据流程,我们把所有和可靠性相关的关键数据都集成到了QA系统的可靠性模块。在这里,可以查到某款产品在特定发货时间的市场失效情况,可以跟踪市场实际MTBF、累计失效率、制造批次相关的失效率等等。通过数据分析和同类产品比对,去发现设计、制造、管理各环节可以提高的机会,实现进一步的可靠性增长。   良好的可靠性管理通过建立一套严格的纪律,指导我们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情;可以让今天的教训成为明天的预防,在明天就“一次性把事情做对”;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从零开始。而所有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可靠性目标的承诺,保证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在承诺的时间内是高可靠的、是满足客户要求的。    可靠性设计:关注细节,重在执行   谈到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我们几乎马上会想到热设计、元器件降额、容差容错设计、可靠性预计等等。就像小学作文,中心思想是确定的,关键看如何写这篇文章。可靠性设计是否成功,有两点必不可少,其一是执行,其二是细节。   我们先说执行。以降额设计为例,不少公司都有降额设计规范,看上去很美。但这个规范是否被严格执行了还是被束之高阁,超出降额的器件有没有被专业评估,降额要求是否根据制造/市场元器件的表现调整,不同产品是否需要分别对待实现全寿命成本最优,都是可靠性实现的关键。再如热设计,在H3C,热设计由可靠性工程师保证。每款产品,在开发初期,都会对散热进行评估和仿真,提前释放散热风险。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可靠性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产品开发人员、互连设计工程师的沟通是非常紧密的。风险没有释放,就不能通过下一个技术评审点。   其次是细节。航空爱好者知道,1980年,阿丽亚娜火箭第二次试飞时,一名工作人员不慎碰落一个部件的商标,堵塞了发动机燃烧室的喷嘴,造成发射失败。1985年,美国发射“三叉戟”导弹,由于发动机燃烧室中剥落了一块黄豆大的绝缘层,结果高温火焰烧穿了那里的金属壁,燃气向外喷射,发动机爆炸。可靠性设计是一个需要注重细节的工作,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Paying attention to details”是直接写入到美军标338中的,或者这也是经验和思考的总结。   以H3C为例,热设计中的热仿真过程不但仿真常态情况,还会对风扇停转等异常状态进行仿真;在降额设计上,对各类器件电应力进行遍历审查,对不同风扇转速下热应力进行遍历测试,保证在规定环境下每个器件承受的应力满足降额要求;对易损耗的器件进行寿命评估,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设备符合用户的要求;对关键电路进行容差设计和仿真,保证器件参数随环境应力、寿命漂移时,电路依然可以可靠工作。    可靠性分析:防患未然,心知肚明   可靠性分析主要包括三部分:可靠性预计、FMEA(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和FTA(故障树分析)。可靠性预计通过MTBF、返修率等指标作为维修、备件成本的预计,或整网可用度的评估,对设备可靠性增长贡献不多。FTA构造繁杂、对人员经验和技能要求高、容易出错。对于复杂产品,FMEA是一个防患未然的有效方法。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有时会遇到十字路口红绿灯失效的情况,想想我们最不希望哪种失效现象出现?显然,当两条路上同时出现绿灯时交通事故隐患就被埋下了,这是我们最不希望发生的。那么在开展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FMEA分析时,就要关注哪些器件失效会出现绿灯同时点亮的情况,是否有解决方法。   在H3C,复杂系统会开展FMEA分析工作,从而对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现象做到心知肚明,评估容错设计是否足够。对于冗余备份系统,保证失效发生时设备可以快速倒换,业务正常运行不受影响。    可靠性试验:真金不怕火炼   我们研发出来的每一款产品,都会经受可靠性试验的洗礼,其中最严酷的当属HALT试验(Highly Accelerated Life Test,高加速寿命试验)。   90年代HALT试验在国外获得推广,而国内企业由于各种限制起步相对较晚。与传统的施加模拟客户环境的应力来发现故障的环境试验不同,高加速应力是一种主动的试验。使用应力步进的方法,使设备不断接近极限应力,直到故障暴露。通过“暴露缺陷—不断改进—再试验—再改进”的方式,持续发现并解决设计、来料、工艺等相关问题,从而获得产品的快速稳定。这有点像运动员的训练,如果要参加100米短跑比赛,那么运动员平常训练时绝不会只是重复训练100米冲刺,力量和耐力的训练必不可少。同样道理对于产品来说,虽然标称工作环境是0~40/45℃,HALT试验过程中其实都会经受100℃高温和-40℃低温的极限考验。   到这里,可能你会提出两个问题:1,HALT试验做到-40℃和100℃有没有必要,室内应用的产品,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环境?经验告诉我们,非常必要且获益匪浅!按照H3C工程师的说法,现在不作HALT试验“心里没底”。2,厂家宣称的0~70℃的器件能在-40~100℃环境工作吗?实践表明,在可靠的电路设计下,器件完全可以承受比规格更高的应力(极少数器件例外)。   如果你是做可靠性的同行,或者正在经受HALT问题的煎熬,可能还有第3个疑问,为什么可以用环境应力暴露未来5年甚至10年可能出现的可靠性问题?研究一下元器件资料,看看容差设计的原理和品质管控方面的书籍,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器件参数漂移。当一个器件在极限环境应力下参数漂移范围比工作5年参数漂移范围更宽时,只要该器件在电路环境中能承受极限应力,你就基本可以放心未来5年参数漂移引发失效的模式不会在电路中发生。其他原因如振动累计损伤、磨损引起的失效加速分析等,这里不再展开。   除了HALT试验,在H3C,我们还采用了一个时尚前卫的可靠性保证手段,那就是HASA筛选。   研发出来的产品,到量产后,由于器件批次间的参数离散、工艺控制的原因,可靠性有可能会降低。HASA利用温度、振动、电应力、数据流量等多应力同时施加的方式,有效筛选出故障设备,从而实现量产产品在质量和可靠性上的快速稳定。我们通常的HASA筛选应力远超出设备工作应力,比如温变率,典型应用环境温变率不会超过0.5℃/分钟,H3C筛选应力是40℃/分钟。   其他常规试验如温湿度类试验、机械类试验、EMC的浪涌/静电/抗干扰试验,都是H3C产品的必检项,通不过这些试验,产品是无法到达客户手中的。
2023-09-14 07:51:231

问卷调查结束后,需要做信度分析还是效度分析还是可靠性分析??有什么区别

信度分析也叫可靠度分析,用于测量样本回答结果是否可靠,即样本有没有真实作答量表类题项。衡量信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常用的信度系数包括:克隆巴赫α系数、折半系数,spssau中进行分析。效度分析,简单来说就是问卷设计的有效性、准确程度,用于测量题项设计是否合理。效度又可分为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内容效度,通常是以文字来说明问卷的有效性。如通过参考文献,或者权威来源说明问卷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结构效度,测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一种是验证性因子分析。SPSSAU提供此两种分析方法。效标效度,如果以前有一份权威且标准的量表数据,现在依旧使用该量表进行研究,并且收集回来一份数据。以前权威标准数据作为标准,当前数据与前一份数据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如果说相关系数值较高,则说明效标效度良好。但在实际分析中,效标效度很少使用。
2023-09-14 07:51:353

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软件有哪些?

比较多吧,国内的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软件PosGRID等等,国外的DlgSILENT仿真软件等等。
2023-09-14 07:51:462

用户供电可靠性数据分析主要从以下哪些等方面进行分析

  目前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用户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执行的标准是 DL/T836-2003《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可靠性是指元件或系统在规定的 条件下 和规定的 时间区间 完成规定功能 的能力。  本规程以供电系统是否对用户停电为统计评价标准,统一了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统计方法与评价指标。  按照本规程统计计算的数据和指标,应成为供电企业下列诸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  ——城市电网的规划、设计和改造;  ——编制供电系统运行方式、检修计划和制定有关生产管理措施;  ——制定供电可靠性标准和准则;  ——选择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可行途径。
2023-09-14 07:52:191

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吗

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其实计算机结构也就是计算机的系统结构,主要是确定一台计算机采用什么结构比如采用什么的指令系统而计算机组成指的是计算机结构如何实现的,比如cpu等如何工作而计算机运算就像一个算术运算,如何用硬件实现的,指的是硬件电路那方面的设计。
2023-09-14 07:52:461

数控车床可靠性评定方法

  故障对加工中心运行的影响程度的严重性 ,这就很容易对技术决策产生误导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本文 提出采用传统频次主次图分析方法与故障比重比方法及危害度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加工中心故障 信息进行分析 ,解决上述问题 。  通过现场采集加工中心故障信息,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找出加工中心运行中的各薄弱环节及其对整机的影响程度,进而确定其可靠性改进的主要方向,无疑为一种较为实用的研究方法。  加工中心是现代信息科学与传统机械技术相结合的典型产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加工中心的故障模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因此根据具体结构、故障模式进行故障分析,找出其薄弱环节和潜在的弱点,并把故障分析的结果反映给设计、制造及使用部门,以便从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等各方面采取对策和措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已成为当务之急。故障频次主次图是行业制定可靠性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但它的明显缺陷是没有考虑各系统可靠性要求的不同,只考虑了故障发生频次的高低,而不能直观反映故障对加工中心运行的影响程度的严重性。  
2023-09-14 07:53:042

如何分析教育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要测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通过检验考试或测验,结合相关软件如SPSS分析,信度系数一般在0.85以上即可。效度也要计算效度系数,就是测量所得的分数与准则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简单好用的是用积差相关系数来衡量。
2023-09-14 07:53:141

可行性研究与可靠度分析有区别吗?有的话,区别在哪里?

可行性研究,字面理解,应该就是研究一件事能不能做和如何做相关的问题。可靠度分析,字面理解,应该就是你已经做完了一个题目,并求得它的解。但这个解是不是正确或是相近。或是说你有多大的把握来说明这个解释正确的。这应该就是区别了。
2023-09-14 07:5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