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哈尔滨美加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特色

哈美加外校以外语和科技创新为特色。张韬校长对哈美加外校两大办学特色做了如下阐述:外语和科技创新是新时代的呼唤。一、关于特色课程哈美加外校已开出特色课程菜单,供学生选择。1、 外语特色课程(1)口语与听力(2)双语历史 (3)双语地理 (4)双语生物(5)双语文化 (6)科技英语初步 (7)俄语 (8)牛津英语 (9)雅思2、科技特色课程(1)小论文 (2)小制作 (3)小发明 (4)小创造 (5)电脑机器人(6)网页制作 7)奥数 (8)奥物 (9)奥化 (10)科技创新(11)航模 (12)舰模 (13)车模 (14)单片机 (15)阳光测向(16)物理自主实验 (17)化学自主实验 (18)生物自主实验(19)科技史 (20)自然辩证法初步二、关于外语特色哈美加外校外语特色的标准是: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外语成绩名列本地区前茅;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外语成绩名列本地区前茅;语音、语调标准、纯正,人人都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英式英语;出国学生质量、数量名列本地区前茅。哈美加外校创办外语特色拟采取的措施有:本学校学生除学习世界通用外语——英语外,每个学生都要选修第二外语——俄语;除使用全国共用的教材外,引入1—2种其它版本的教材或原版教材;增加适度的外语学时;实行分层次教学,每班20人以下;课堂上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主(2/3以上);课堂教学灵活运用情景化、母语化的教学方法;坚持经常开展英语活动,包括背诵、早读、听音、师生对话、阅读、英语角、英语演讲、手抄报、英语竞赛等;利用多种机会参加外事活动,直接与洋人打交道;师生入门都要经过严格的语音、口语与听力的检测;借鉴“苏国外”的国际教育经验,办好与加拿大、美国等官方合作的中加、中美等项目和澳大利亚官方认可的海外学校。三、关于科技创新特色为改变中国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为孩子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基,哈美加外校推出科技创新特色课程。哈美加科技创新特色的标准是:省级科技创新校早日挂牌;科技论文与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论文质量、数量在本地区中、小学中名列前茅;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级别、人数在本地区中、小学中名列前茅;荣获科技发明专利级别、人数在本地区中、小学中名列前茅。我校创办科技创新特色拟采取的措施有:本校学生都要选修1—2门科技创新特色课程;每个学生每年确保一篇质量较高的科技论文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论文;全校每学年举办一次科技——艺术节;建设功能完善的信息网络;多媒体、电子白板班班通;建设一流的动漫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三模实验室、科技创新实验室和虚拟实验室;开展天文、气象观测、生物园等科技活动;建立科技成果展览室;开展科技专家进校园活动,开展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防震减灾、安全避险等科普活动;建立科技创新传统项目——电脑机器人与生物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的先进的科技创新校园。“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可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可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在80000M的哈美加外校的校园里一定会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一定会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哈美加外校董事会提出:“一定要把哈尔滨美加外国语学校办成国内一流、国际著名学校和国内英语顶尖特色学校,干部、教师、员工有尊严的幸福健康学校。”校长张韬先生说:“有一流的团队、一流的学生群体、一流的办学条件和办学使命,董事会提出的办学目标一定会按期或提前实现!”哈美加外校校长张韬先生热烈地欢迎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加盟!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的办学特色

一条宗旨:以学生为中心,建设一流研究型国际化学院,培养一代创新性领袖型人才两个目标:学习密西根大学的成功经验,探索在中国快速建设国际化一流学院之路;结合当前国际化教育的大趋势,把联合学院建设成一个国际化一流大学在中国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基地。三项措施:办学权下放:在上海交大和密西根大学全力支持下,给予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创新,允许突破;特区化运行:按国际一流大学的通用实践,在师资聘用、晋升考核、学生培养和管理体制方面全面采用新的模式;国际化培养:从课程体系到任课教师,从多模式国际化合作到沉浸式国际化学院氛围,自始至终给所有同学一个国际化的全面培养。四大突破:办学机制上的突破:全面学习密西根大学在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在联合学院付诸实施。办出特色,办出区别,起到示范作用;管理体制上的突破:在学院的管理体制、财务模式、人员聘用和晋升制度方面逐步实现实体化过渡;科研合作和学科结构上的突破:联合学院特别强调两校的科研合作。通过双赢、持久的科研合作来吸引国际上最优秀的人才,保证一流的教学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上的突破:联合学院要重点建设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成为一个创新性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为各行各业培养精英和领袖人才。五大特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能和密西根大学20个专业无缝集成;明确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全面人格培养;70%以上的课程直接由包括密西根大学在内的国际一流大学的老师执教,零距离接触大量国际一流教授和专家学者;相当比例的留学生和国际化的行政管理人员,营造沉浸式国际化氛围;交大密西根本科双学位项目,交大密西根本硕连读项目,和短期交换等大量的国际化联合培养机会。

正统心算的正统心算的办学特色

教练:世界第一名珠心算教练学生:世界第一名珠心算比赛目标:世界第一家定学生目标成效:世界第一家记学生进度教学:世界第一家使用多媒体密码:世界第一家用个人密码 ·想象力 ·创造力 ·记忆力 ·反应力·观察力 ·专注力 ·感知力 ·思维力·行动力 ·思考力 ·联想力·计算能力 ·控制情绪 ·运用潜意识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办学特色

学院拥有重点学科3个,其中中医儿科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中医儿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为江苏省省级重点学科、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和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医外科学系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中医学专业为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中医儿科学为国家精品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中医妇科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为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中医骨伤科学、西医内科学校级优秀课程。近三年承担教育部、国家中管局教育教学改革课题8项,江苏省教育厅教改课题20项。获教育教学奖25项,部省级4项,厅局级6项。学院教学实验中心(模拟医院)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室评估验收首批合格单位、江苏省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

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的办学特色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武定一中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以“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以人为本,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保持特色”为理念,以构建“和谐武中,活力武中”为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提升武定一中的办学实力。武定一中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园环境越来越美,教学质量有了新的突破,真正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古老名校又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2000年,随着武定县“普九”目标的如期实现,高校的连年扩招,为了突破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教育投资的重心转移到了高中教育上,在硬件、软件设施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办学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8月,武定一中被县委、县政府列为武定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单位。以理顺体制、激活机制、校长公选、教职工全员聘任、绩效工资、后勤社会化为主要内容进行改革。白志祥通过全县校长公选,成功地竞聘武定一中校长。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也作了调整,学校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以白校长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州、县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以改革促发展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增强教育改革的使命感、急迫感和责任感,以“愿改、真改、敢改、会改”的“四改”精神,与时俱进,积极稳妥的推进我校的教育综合改革。狠抓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强化学校管理,同时加大情感管理,以人为本,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广大教师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愉快地工作,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了工作效益。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充分发挥德育的导向功能和保障作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有了根本性的好转,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要求,围绕团结、继承、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抓住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师队伍三个关键因素,在办学理念、教职工聘任、绩效分配、后勤社会化等方面不断创新,在学校发展规模、班子建设、骨干教师培养、教育科研等方面有更新的举措。拓宽投入渠道,确保教育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激活用人机制;注重规模与效益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全局,始终依靠广大教职工,把构建和谐校园,充分激活武中人的积极性作为第一要务,搞好班子、教职员工、师生的团结,最大限度的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使每一个人都真正感受到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快乐。通过综合改革,理顺体制,激活机制,创新投入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调整教育资源,突破高中“瓶颈”,使武定一中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真正办成了人民满意的教育。科学管理,狠抓落实,向管理要质量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办学质量。武定一中始终高举质量大旗,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全面打造学校的竞争实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的制度就是质量的保障。正确的思想,坚定的政治方向,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工作。首先是狠抓“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三风”建设这一中心去展开。短短一年时间,校风有了明显好转,特别是学生的学风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逐步提高;老师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已是今非昔比。其次是强化民主管理,始终坚持教代会制度。教育综合改革中,武定一中彻底修改和完善了《武定一中校内绩效工资制办法》、《武定一中教学成果奖条例》、《武定一中专业技术职务履职考核细则》等管理办法。重新制定岗位设置办法和岗位工资标准及各个岗位竞争上岗、聘任的考核办法,深化校内改革,打破平均主义。认真抓好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环境管理,始终把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做到管理目标明确化、管理标准规范化、管理方式制度化、管理过程科学化,任人唯贤,用制度管人,不断完善评估考核体系,改革用人制度,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始终依靠学校党总支和教代会,坚持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学校领导班子通过学校工会听取教师意见,对教代会的提案和建议,认真讨论、整改,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好教育。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凡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不论大小,都严格按教代会制定的文件执行,任何人不得例外。真正做到了以能力论英雄,以实绩分高下,杜绝了人为因素干扰,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象群众最为关心,社会最为敏感,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教师招考、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大宗物品采购等工作,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完全实行“阳光作业”,严格照章办事,严格遵循程序,并请上级有关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绝不搞暗箱操作,推动了学校的民主管理、依法治校进程。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激发活力为了深化改革,学校全面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全面实施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先后相继出台了《武定一中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武定一中履职考核条例》《武定一中高考功勋教师评选条例》《武定一中各年级奖金分配方案》等内部管理方案。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教师一律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全员聘任的办法,在校内公开竞聘中层干部和教职工。同时按照“优教优酬、多劳多得、重责多得”原则,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学校拿出个人工资中活的部分和学校预算外收入中用于绩效分配的部分,实行薪随岗定、优教优酬的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拉开收入档次,奖金向教学第一线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让能力说了算,让业绩说了算,极大的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竞争机制全面激发出学校的活力。不断改善求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是基础。为此,学校领导多方奔走,协调方方面面关系,请求上级支持,社会帮助,想方设法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加大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几年来,政府先后投资了1300余万元改善武定一中的办学条件。2001年,建起标准田径运动场,新建了综合大楼,解决了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不足等问题。新建宿舍,修建中心花园,2004年,新建一幢有36个教室、12个教师备课室的教学楼;修建运动场看台;购置150台电脑,建成2个信息教育室、一个远程教育室,8个多媒体教室,开通了天网、地网;2005年,武定一中顶住多方面的压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使全校教职工都配备了办公用的笔记本电脑,为武定一中进入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2005年12月,通过向社会融资110万元,政府投资80万元,建盖一个1800平方米的师生餐厅。成功的迈出了后勤社会化的第一步。今年,又积极争取资金,修建一座含学术报告厅的现代化图书馆,修建老教学楼和校史馆;修建足球场塑胶跑道。通过整个校园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近五年的学校固定资产投入已经超过了这以前65年的总和,极大的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新时期,学校在狠抓制度管理的同时,大力提倡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在学校里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充分发挥全校师生集体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同舟共济、奋勇拼搏的合力。学校热心帮助每个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减轻教师负担,尽量发挥每一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成立了退离休教师党支部,定期召开退离休人员座谈会,组织退离休教工外出活动;坚持实施离退休教师节日慰问制度;“六一”儿童节定期组织教职工子女的文体活动;实行教职工直系亲属去逝慰问制度。职工家有婚丧大事,亲自上门慰问,送温暖,给方便,教职工生病住院,主动联系安排住院事宜,关注治疗过程,筹措医疗费用,解除患者家属的燃眉之急,利用一切条件,尽力而为的替教职工排忧解难。身体力行地将老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给老师以充分的人文关怀。每年组织评选“文明住户”、“服务育人先进个人”、“文明处室”等奖励。积极协调校内外各方面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争取师生员工的理解。全体教职工人心稳定,团结一心,爱岗敬业,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差异,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教会学生学习”为目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学生社团,促使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培养有个性,有特长,会做人,会学习,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利用社会各类救助资金和学校内部的减免补助措施,大力救助贫困学生。2005学年,我校共筹集资金26.3万元,救助贫困学生398人。让贫困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促进教育公平,为贫困学生提供平等就学的机会。重视教学科研,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根据实际,明确提出搞教育科研不能好高骛远赶时髦,要立足于校本研究。学校把教育科研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推进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首先,立足于“校本培训”。在校内提倡青年教师“拜师”制度和青年教师专业技能考试制度,让各教研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一两个年轻教师,长期跟踪指导,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设立“青年教师进步奖” “高考功勋教师”奖,举行课堂教学大奖赛和信息技术技能比赛,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旗帜鲜明的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其次,在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近几年,每年都拿出20余万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有计划的选派骨干教师到发达地区跟踪培养。2004年以来,先后派出7批18人次分别到英国、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华东师大、上海七宝中学等学校进修;组织毕业班教师180多人次到曲靖一中、云师大附中、建水一中、下关一中、大理一中等校学习;请留美博士、华东师大博士团以及上海、昆明等地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及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再次,致力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现已建起了8个多媒体教室、两个标准学生电脑室、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一个语音室,开通了互联网、建起了卫星地面接收站、校园英语广播网,所有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办公电脑,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效率。采用“二加一”的办学模式,与职中联合办学。2005年,已招生2个职业高中班,学生既可以参加普高高考,也可以参加“三校生”高考。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扩大职业高中的办学规模,提高我县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完成州、县教育改革目标。辛勤汗水结硕果从2003年以来,武定一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2003年高考上线201人;2004年上线273人,上线率54.4%;2005年上线358人,上线率72%;2006年,上线总人数535人,上线率81 %,每年都以十几个百分点在增长,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办学层次明显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现已出版了两本教师论文集、一本学生优秀作文集,有两个州级科研课题、一个国家“十五”科研课题获二等奖。教师、学生参加不同层次的学科竞赛,也有多人获奖。

珠海市香洲区景园小学的办学特色

珠海市香洲区景园小学以科研为先导,借实验促发展,多种改革、实验并进,多种办学模式并存,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实现教育现代化。在教学中积极优化教育思想,探索科学育人模式,培育现代人必备的思想、文化、身心素质。同时,注意优化课堂结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不断提高。突出英语教学和书法教学特色;通过增设英语活动课时和聘请外教担任活动课的同时,学校开辟英语广场为学生应用英语提供空间,整体环境的布置,学生置身于英语的陶冶氛围中,使其在英语的对话和知识上都有超前、超高的收获。坚持上足、上好硬、软笔书法课,学校聘用全国书法协会会员任教,全校每一位学生通过书法课的学习,字体漂亮、工整。其中有一批学生在各级各项书法交流和比赛中崭露头角。

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走文化立校之路。以“构建和谐校园,奠基智慧人生”为办学理念,以“日进有功”的校训精神为统领,以师生文化、课堂文化、班集体文化、环境文化等10项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构建“心态阳光、体魄健康、心灵美丽、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和“懂关爱、讲礼仪、会学习”的学生团体。启动“心教育”每日提醒工程,教育师生有信心、细心、爱心、慧心和孝心。启动“演讲”和“美文诵读”工程,启迪学生用书香浸润心田,成为博学自信、彬彬有礼的“小绅士”、“小淑女”。 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教之路。学校始终把教科研作为第一生产力,积极探索教改。先后加入全国新教育实验、智慧教育及个性化阅读等七项实验课题,特别是学校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实验计划为师生搭建了广阔的成长平台。如今,师生人人著有个人专辑、成长日记集,教师个个参与课题研究、建立PPT个人成长册。八年来,师生在国家、省、市、县组织的各类素质竞赛活动中均位居全县前列;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20余篇;40余名教师参与编写人教版、苏教版等六个版本的《教材全解》、《读写一点通》,现面向全国发行;校长王金华是第五届“洛阳市十大女杰”之一。

金山中学的办学特色

为追求 “培养全面发展的、富有个性的优秀人才”的育人目标, 依据“传承、创造、求真、共进”的办学理念,我校全面开展了以 “创造教育、生存教育、专能教育、情感教育 ” 为核心内容的特色教育。 ( 1 )创造教育。 学校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视之为跨越同龄人、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竞争需要的重要素质。我们要求教师要用创造教育的思想指导教书育人的实践,学生要在高中三年的教育中,养成创造锐气和创造个性。为更好地实施创造教育,我校在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实验的基础上,突出“创造节”和“科技小创造和小发明”等专项活动。如“创造节”,自 1996 年开始举办 , 已举办了 11 届。活动项目由征选活动、展示活动、专项活动、学术活动、竞赛活动和总结活动六部分构成,涉及文化、艺术、科技、体育以及交际、自我设计与展示等方面。创造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成才观和能力结构,产生极其良好的社会影响。 2002 年,我校创造教育得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重视,学校承担该研究会重点课题之子课题《金山中学创造教育探索研究》,成为国家级创造教育课题实验基地。三年来,我校按课题研究方案开展行动研究,取得部分阶段性成果。 学生个人出版了《金山诗抄》、《成长》、《又见木棉红》等诗文集。学校 出版了《研究性学习学生论文集》,涌现一批在省、市和国家获奖的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论文等。 接受创造教育课题实验的学生获国家级创新作品大赛二等奖 1 件,铜奖 4 件;省级创新大赛二等奖 3 件,三等奖 4 件;省少儿创新奖 2 件;市科技创新作品一等奖 11 件,二等奖 13 件,三等奖 23 件。其中,陈洁的论文《“净能,劲能-南澳岛风力的开发利用”调研报告》获得“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优秀小论文评选”二等奖( 2003年1月)。 ( 2 )生存教育 。关注学生现实和未来的生存环境与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创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这是我校生存教育的指导思想。我校利用学生全员寄宿,必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学习环境和独立生活心境的独特教育资源,制定《金山中学生存教育设计》,对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处世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进行规划和部署。我们通过 经常性举办有关生存知识和生存能力的展示及竞赛活动、创办“金中红十字会”、 创办学生自管会等途径实施生存教育, 如 2000 年 4 月举行“生存能力挑战赛”,我市部分兄弟学校学生观摩了本项比赛,省、市陶研会领导和市政府领导也莅临指导。 ( 3 )专能教育 。因材施教,培养和扶植有某些专门才能的学生,使这批学生能够脱颖而出,这是我校专能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组建了数、理、化、生等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班、电脑竞赛培训班、美术班、书法班、学生合唱队、舞蹈队、体育代表队以及“十大学生社团”等,使具有某种专门才能的学生都能展示自我,养成才能优势和个性特长。 专能教育的成果体现在:①每年度的数理化生等学科竞赛,均取得在潮汕地区领先的成绩。三年来,数理化生物信息学五学科获省赛一等奖 37 人次,二等奖 110 人次,三等奖 141 人次;获国家赛一等奖 16 人次,二等奖 24 人次,三等奖 17 人次。并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获奖。如:陈奇达 、 郑立婷 、 吴雅平科技小发明作品《测量微小形变泊松亮斑等多功能演示仪》获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奖。②十大学生社团活动踊跃,在潮汕地区产生良好的辐射力。③ 每年均有一批有艺术专长的学生被艺术院校或综合大学艺术系录取。 ④特殊才能的学生时有涌现。如 2002 级学生阎诺,为发展他的专长,学校给予他自由选择学习课程的特殊照顾,他在 17 岁时,就被美国微软公司授予“ 2003 年最有价值的微软专家”,并应邀赴美国参加 2004 年微软公司召开的全球微软专家会议,还出版了几部有关电脑技术的专著。该生现已被美国华盛顿大学录取。 ( 4 )情感教育 。学校重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针对 情感教育在学校德育及其研究范畴内很难占有应有的位置的教育背景, 开展情感教育及相关的《高中生情感教育探索研究》的省级课题研究。情感教育以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爱情教育为核心,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实施,已形成较为全面的实践模式。 连续三年来,情感教育在全校学生中分年级进行,深得学生欢迎和喜爱,也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热情支持和高度肯定,引得汕头各媒体把金中的情感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热点话题来报道。情感教育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加深了学生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理解,增进了亲子感情、同学情谊,对学生健康爱情观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好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情感教育的成效,从专著、学生社团刊物、主题班会、班主任论文、学科教育个案、团结互助、济困扶危等方面得到体现。其中,专著《情感家园》(黄晖阳, 2002 年 7 月)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深受教育界和广大读者好评,荣获第十一届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一等奖。学生诗文集《情感浪花》(林柏仰主编)也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而全校师生通过各种方式筹得善款 80 多万元,救助患白血病的 2002 届毕业生陈勉,更展示了金中人情感家园的盎然春色。 学校拥有汕头市级高中教师工作室:汕头市高中数学卢镇豪教师工作室、汕头市高中历史苗青教师工作室、汕头市高中物理陈少强教师工作室。

电白县第一中学的办学特色

该校秉承“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师生和学校的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地区经济水平和学校自身实际,注重内涵发展,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特色。 实行“一校、三级、六部”管理制,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管理机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该校都注重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实际,不断创新学校的管理机制,早在80年代中期,该校在粤西地区率先实行岗位责任制和量化管理制,成效显著,兄弟学校纷纷前来取经。2005年以来,该校针对宠大的学校规模,又实行“一校、三级、六部”的管理机制。“一校”就是以校长室为核心,充分发挥校长室的决策、指挥、指导、考评、检查等的功能。“三级”就是校长室的宏观决策和管理分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部进行相对独立的微观管理,校长室指派一名副校长主持各年级部的全面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六部”就是高一、高二、高三每个年级部中均分成A、B两部,共6个部,每个部都安排一位中层领导为年级部主任,安排2名善管理的优秀教师为年级部副主任。各个年级部和部中的A、B部分工合作,目标一致,形成良性竞争,共同进步的新格局。年级部在校长室和各处室的指导和协作配合下各自实行自主管理,连课程表的安排、成绩登记和统计、宿舍管理、班级管理、纪律教育、安全管理等工作都独立完成,并指派有专人负责,实行了主持年级部全面工作的副校长向校长负责,年级部主任向主持年级部全面工作的副校长负责,科任教师和职员向年级部主任负责的岗位责任制。每个年级部的教职工实行定编、定员、定岗、定职、定责、定量、定质,将责、权、职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管理求高效。通过实行年级部管理,使该校的管理由大块变为小块,由小块管理细化到具体的人与事,而且使管理有章可循,责任落实,目的明确,目标一致,快速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管理轨道,取得明显成效。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潘广校长撰写的《年级部管理的探索》在《中小学校长》杂志发表;他们的年级部管理工作在市、县作经验交流,前来参观取经的兄弟学校络绎不绝,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 以业余党校为德育主阵地,发挥示范先锋作用该校的业余党校创办于1987年,是广东省内创办业余党校最早为数不多的学校之一。创办业余党校以来,近30000名学生在业余党校接受了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培训,业余党校的学员德才兼备,榜样示范,大力开展“一帮一”读书助学活动和党团活动,成为该校一道亮丽的德育风景线,并形成特色,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一)帮扶双蠃的“一帮一”读书助学工程该校以业余党校为龙头,以业余党校的学员为德育主力军,全面开展“一帮一”读书助学活动。业余党校的学员与思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结成“对子”,从生活上、学习上进行全程跟踪帮扶,年级部、班团支部均成立相关的领导机构,进行指导、监督和落实,保证帮扶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督导、有总结。通过开展“一帮一”活动,全校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氛围,锻炼了优秀学生的实践能力、处事能力、工作能力,消灭高分低能的现象;扶持了思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不断进步,圆大学梦,实现帮扶双赢,和谐发展的目标。该校每年均发展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党员,尤其是近三年,该校发展的学生党员超过400人,他们在大学里勇挑重担,成为优秀的学生干部。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榜样示范,成为各战线各系统的排头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私奉献;该校学困生转化率达98 %以上、违法犯罪率为零与全面开展“一帮一”活动直接相关。(二)榜样示范的爱心工程学校成立解困会和爱心社,业余党校学员,尤其是入党积极分子带头组织爱心社成员和学生会干部参加社会实践和奉献爱心活动。他们带头捐款捐物作为扶贫资金和物品,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读书和资助贫困地区。如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在他们的带领下,共捐到近12万元,成为电白县捐款最多的学校。每次茂名市无偿献血办组织的献血活动,该校也成为全县献血最多的学校,连年被评为茂名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每年“建军节”、“重阳节”以及“春节”前都组织慰问老红军、老党员和敬老院、福利院的老人,为他们送去钱物,无偿服务奉献爱心。业余党校学员还分期分批经常到县内各敬老院、福利院义务工作,为老人打扫卫生、清洗衣服,还与老人交流聊天、讨论时事等,这支被人们称作“爱心部队”的一中业余党校学员,在全县范围内奏响了“爱心之歌”,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了榜样示范与先锋作用。近年来,学校党总支被评为电白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茂名市固本强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团委被评为茂名市和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以体育特色项目为突破口,张扬学生个性差异体育是该校工作的又一个亮点。该校是广东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茂名市田径、毽球传统项目学校。该校的体育工作注重“务实”两字,先唯“勤”与“实”,再唯“绩”。勤勤恳恳工作,实实在在做事,是该校体育工作长期坚持的工作思路。(一)体育常规工作一直以来,该校在“体育辅德、体育益智、体育健身”的体育理念指引下,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注重课内和课外的结合,学习和实践的结合,传统体育和地方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全面开展体育课常规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校先后6次荣获市、省级荣誉称号。2006年、2007年茂名市体育特色教学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二)体育竞赛工作该校的体育工作在抓普及与提高的同时,努力抓好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工作。该校长年开展篮球、田径、毽球和高考体育的课余训练工作,并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加以落实,有声有色,硕果累累。学校男、女子篮球队参加历届广东省篮球体育传统项目均取得了好成绩。2000年,学校男子篮球队代表广东省参加“粤、港、澳、闽”埠际中学生篮球赛,取得好成绩;男、女子篮球队曾代表茂名市参加广东省第六届、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篮球队比赛,均获好成绩。学校田径队的健儿多次代表茂名市、广东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获得省级比赛第一名近10项,破省纪录的有2人(次);李艳梅同学代表广东参加全国第六届城运会,获跳远和三级跳远2枚金牌。为省运动学校输送了王振德、岑海梅等近20名体育人才,为广东省体工队输送了李艳梅、柯晓丽、覃伟婷等6名体育尖子。近年来,为高校输送了林池森、李俊美、李华钰等近200名体育人才。

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的办学特色

(一)加强文化建设,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凸显校园环境育人作用的同时,学校着眼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从“实、细、严、新”的工作标准到“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追求,学校积极打造“和谐、守纪、健康、向上”的校风,“合作、乐教、高效”的教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学风,个性鲜明的学校文化逐步形成,并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二)加强队伍建设,教师专业水平快速提升。学校实施“青蓝”、“名师”、“充电”三大校本人才培养工程,形成“教学新星—校级骨干—区市骨干”名师培养序列,实施“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改进跟踪”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成立文综、理综研究室,举办骨干教师论坛。近年来,我校教师共承担了43次市区级公开课,起到了良好的教学示范辐射作用。教学视导的A级课率达50%以上。12人次获得区级以上评优课奖项,多位教师参与朝阳区学科目标检测的编写工作,50%教研组被评为朝阳区优秀教研组,骨干教师占学校专任教师的50%以上,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队伍保障。学校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申报的7项课题被立项为“十二五”市级规划课题。(三)推进课程改革,教学质量连年提升。学校抓住新课改契机,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同时,开发了4大类、123科次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孝道修身》等校本课程教材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亮点,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根据学校实际,提出“激发每一个学生亮点闪光,教会每一个学生会学,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和教学管理规范化工程。按照“整体性设计+针对性教学+个性化辅导”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课题引领,开展“一课两上”的教研模式,“学案导学+课堂检测”的教学模式,“一帮一”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试验,实现了教学质量质的飞跃, 2011届高考成绩达到区级示范校平均水平。最令我们欣慰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圆了很多原本没希望升学的学生和家庭的大学本科梦,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积极推进课改的结果。(四)践行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校针对学生的实际,积极拓展学生自主活动空间,为学生个性健康成长搭建舞台,积极开展社会大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成立了汉服社、篮球队、健美操队、机器人、单片机、手持技术进数学课堂等近20多个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参加市区比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特别是机器人小组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一等奖,我校陈晨同学成为我区普通校唯一参加北京市翱翔计划的学员,汉服社的汉服展示及古代礼仪研究广受区领导专家师生的好评,近三年学校有300多人次在国家、市、区级各类综合素质比赛和学科知识竞赛中获奖。与新加坡、斯洛伐克等国家进行国际教育交流,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五)探索办学模式,高中特色逐步彰显。以我校被确立为“北京市国家级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实验学校”为契机,积极开展普通高中融入职业技能教育综合课程改革试验,探索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探索多元化的特色综合高中办学模式。一条主线:以人文教育为根基,以人生规划为导引,整体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两个实施途径:构建人文教育课堂,突出以提升学生规划意识、挖掘潜质、提高综合能力为目的的课程文化内容,构建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突出参与、体验、理解、提升为标志的综合课程体系。三个目标: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适应学生的长远发展;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促教师的内涵发展,站在育人的高度看待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工作品质,落实真正的素质教育;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探索普通高中的办学模式,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嘉兴南湖国际实验中学的学校办学特色------ESL课程

学校引进加拿大ESL课程,每周开设2—3节,全由外籍教师任教,让学生浸润纯正英语,达成高点迈步。学校举办英语文化节,举办英语村暑期夏令营,组织学生开展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际游学活动;让学生生活在纯真英语环境中。校际连线,拓展无限。学校开展与中英校际连线活动,圆满完成“社区点亮生活”行动,并获得英国领事馆 “优秀社区行动计划”奖; 纪念“狄更斯诞辰200周年,参与伦敦奥运会”文化奥运计划活动正在有序展开。学校引进剑桥系列教材,开设雅思英语、新概念英语选修课,以此满足部分学生对语言更高层次的需求。学校广泛开展中外教师交流,促进英语教学。周夏琴老师被选派到英国任教一年,英国助教每年来校进行英语教学;中外教师同课异构,吸引了上百名英语教师的观摩;中外专家汇聚一堂,共同研究英语教学,促进了学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ESL课程,给予学生以优异的英语成绩和很高的口语水平: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浙江省决赛中,获二等奖2名、 三等奖7名;在第十届“21世纪CASIO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浙江省复赛中:获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名;在2011年全国英语能力知识竞赛中,获一等奖4名、 二等奖7名、三等奖8名。近年来,嘉兴南湖国际实验中学正致力于通过基于国际化视野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着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南湖学子。为了做实国际化教育的办学愿景,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南湖国际实验中学ESL课程开发研究中心组,结合学校办学理念、整体情况,有计划的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确保特色、影响和收效。为确保加拿大ESL课程在学校的顺利实施,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情况下,学校ESL课程组经过不断的论证,引入了西方的语言编排理念和教学理念,大胆的将国家课程和加拿大ESL特色课程所提供的素材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进行有机的整合,并整理排版印刷出版了ESL 课程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使师生浸润纯正的英语。用书根据年段不同共分四段,即五四制、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每年段分上下两册,每学期各一册。每学期期末,学校ESL课程组在充分听取中外教老师和学生对教材使用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中加ESL课程组对教材作出及时的、系统性的修订,使ESL课程教材趋之更实用、时效和完善;使ESL课程实施更有机、有序和有效。同时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的环境,学校专门设立ESL课程专用教室,使学校国际教育更具特色性、规范性和专业性。

阳光教育有什么办学特色和功能?

钱清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与光荣传统的学校。据山阴前梅周氏宗谱卷五记载,邑人周廷泽建周氏义学于钱清,其子周祚(明正德十六年进士)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复购废驿地扩建,后圮。 “浙光中学”是由民盟成员黄炎培、邵力子、沈肃文等创办于1946年。钱清镇校迁址浙光中学后,始终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的“浙光精神”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加以继承和发扬。

潮阳实验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确立了“依法办学,求真务实,育人为本,科研兴校,以质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把学校办成现代化、高质量、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工作思路,并以“管理机制创新”、“师资建设”和“校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初步形成办学特色:在育人方面,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特色;在教学方面,形成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面向全体、分类施教、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特色;在科技艺体教育方面,形成了“活动门类比较齐全,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全员参与、人人有特长”的特色。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科研课题2个、市级科研课题4个。

华店乡蓝天小学的办学特色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该校极其重视市义务教育示范性学校创建工作,坚持以“读书认识世界,习惯成就未来”为办学理念,以“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为办学思路,以“知书贤达,团结进取”为校风,以“读经典书,做文明人”为校训,以“书香蓝天,环境育人,养成教育”为办学特色,积极打造“书香蓝天”,用蓝天环境教育人,用蓝天环境影响人,用蓝天环境造就人。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 敬业、博爱、进取、奉献”为教风和“崇德、笃学、慎行、唯美”为学风,课堂教学以当堂达标教学为基础理论,学校开发了“导练结合,当堂达标”的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教师开发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以练为主,当堂达标”、“以读为主,当堂达标”的语文、数学、英语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学校以“传承民族文化,诵读中华经典;继承华夏文明,营造书香蓝天”为主题的“书香蓝天,经典诵读”已成为学校校本文化课程,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2011年9月,学校各个班级都建立了图书角,成立了读书社团。学生筹集和班级集体向学校图书室借用组成图书角,各个班级组织管理和借阅,学生利用三个饭后的闲散时间,按照老师的安排和个人制订的读书计划阅读红色经典和中外经典,“读经典书籍”已成为该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已广泛开展,已经建立了雏鹰广播社团、春晖文学社团、葫芦丝社团、乒乓球社团、篮球社团、舞蹈社团、腰鼓社团、书法社团、绘画社团等主题实践活动团体。以“蓝天文化”为主题的楼道文化、书香蓝天工程、中华经典校本课程已经有声有色,以“习惯养成”为主题的德育教育工程、宿舍文明、餐厅文明、楼道楼厅楼梯文明已经初步成型,在全市农村小学中具有了一定的影响。今后该校将拓展“蓝天文化”,向“华店文化”、“齐河文化”、“黄河文化”延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幼儿园办学特色有哪些

国际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例如英语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还有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兴趣开发能力,探究能力和关注力,总之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更专业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面对各种问题要积极勇敢的发问。

海盐县秦山镇成校的办学特色

秦山成校曾以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养为主,成人教育历年来走在全县前列,并于2001年成立了海盐县首家农村社区教育学院,为满足广大众多学生及家长的求知欲望、缓解高中段升学压力。同时为使学校更好地实现三个结合,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长班和短班相结合,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于1998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初中毕业生,在短短的几年中,在教育市场争夺生源的竞争十分激烈的条件下,秦山成校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在校全日制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学生280人,业余函授大中专104人,并义务为当地老年人开设养生保健、计算机等培训课程。学生毕业后颁发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学文凭。学校现有教职工24人,所有教师均为本科、专科毕业。秦山成校坚持“人无我有”的办学理念,充分考虑到海盐及周边地方经济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充分利用韩国民族英雄“金九避难处”就在南北湖的区位优势,于2003年春季,开设日语、韩语专业,为全方位打造外语教学,又于2003年秋季招收英语专业的学生,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走特色之路,争取把秦山成校办成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中等语言类实用人才的外语学校。秦山成校走外语特色教育之路,引起当地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和海盐县外经委、旅游局、南北湖风景区管委会、白塔山海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浙江达虎服饰有限公司达成协作办学意向。同时我校韩语专业的开设,引起了韩国友好人士的广泛关注,原加拿大驻韩使馆工作的蔡媛儿女士、韩国三s公司部门经理金容完先生特来我校指导学生学习。韩国大德综合高等学校友好代表团专程来我校考察访问,两校缔结姊妹学校的工作正在进展中。秦山成校一方面开拓创新,另一方面严格规范管理,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校风、学风良好,并广泛赢得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的好评。“到秦山成校读书,我们放心”。正成为广大在校学生家长的共同心愿。2003年春季招生,我校严格按分数录取,报名数与录取率仅为27.6%,就是最好的证明。秦山成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努力拼搏、奋发进取,争取更大的成绩。秦山成校成立于1985年5月,并于同年建立秦山成校校务委员会。学校建立初,办公在乡政府,主要工作以扫盲为主,兼顾乡村党员干部的理论培训。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与国网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团校实行一体化办学。国网技术学院现设有成都、长春、西安、苏州四家区域分院。与江苏、浙江、北京、天津、新疆等国家电网公司所属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开展紧密的校企合作,与国网电科院、 许继集团等多家科研院所、制造企业、生产企业签订协议,开展战略合作。形成以国网技术学院为主体,国家电网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教集团。学校与学院系部合一,学历教育与培训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了“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分工明确、协调发展” ,走上了集约化人才培养的道路。学校遵循“自强、自立、求真、求新”的校训和“以学生为本,以专家立校,面向市场需求,突出行业特色,产学研结合,推进国际合作”的办学理念,确立了“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创新实施了“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深入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情境教学模式,努力为山东区域经济和电力行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形成了鲜明的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多年来,学校坚持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并举,在办好普通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职工培训。学校开发了以新员工、团青干部、企业培训师、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班组长、应急人员以及专业领军人才等为培训对象的特色培训项目,培训业务基本涵盖了公司的主营业务。目前,学校已成为山东区域电力的人才培养中心、国家电网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开发中心、新技术新技能推广示范中心,国家电网培训创新研发基地、团青干部培养基地、企业文化传播基地,成为公司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优秀校园文明单位、全国一流电力单位等荣誉称号。资源整合形成办学新格局根据国网公司决策部署,国网技术学院2008年12月依托山东电专组建国网技术学院,2011年12月,山东省电力学校与国网技术学院实施了合并一体化运作,形成了校院合一、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整合优化了培训教育资源。新的办学格局,能够真正实现学历教育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完全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学校每年从国网公司各地聘请100多名兼职教师来校担任培训教学任务,他们带来生产现场最新的技术、技能,实现了专业教学过程与现场生产过程“无缝”对接。一流办学条件支撑特色教育学校现有干部职工591人,国网公司级专家1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共同发展,有利于培养造就一支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流的培训教学设施,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物质基础。学校本部建有实训220kV智能变电站、直流特高压变电仿真、变电检修等77个实训室(场),泰山校区设有山东电力焊工考核中心、山东省火力发供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有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继电保护、调度通讯、电力营销、线路运行与检修等覆盖电网主营业务的设施先进、门类齐全的实训室(场)38个。2011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培训基地在泰山校区挂牌成立。学校建有现代化、智能化化、开放式图书馆,可同时满足1000人的阅览需求。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59.8万册,电子图书11.71万册,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 CNKI )工程数据库一级中心,是山东省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评估通过的“先进图书馆”。拥有省级刊物《国网技术学院学报》,有国内统一刊号和国际标准刊号。建成了主干万兆、百兆到桌面的高速、智能光纤校园网络,并以100M带宽接入Internet及Cernet教育科研网。学校设有电气工程系、动力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计量工程系、基础部等8个系部。涉及工、管、文、商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410人,专科函授生270人。严谨治学的师资队伍提升办学活力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对于一所行业高校来说,为企业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基础扎实、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坚持培养骨干,优化结构,双师兼备,专兼结合的原则,把教学系(部)与专业培训部整合在一起,实现了系部合一、优势互补。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互相交融,共同承担教育培训任务,分享理论知识,交流实践经验,切磋操作技能,探索教学规律,有效地改变了原有师资队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的过硬的教师队伍。这样的师资队伍,既满足学校培养“技术应用性强”的高工专特色人才的需要,也促进了学校整体培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校还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快技术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了专家人才选拔办法,建立健全学校专家人才选拔培养体系,拓展完善了人才成长通道。二是制订了专业技术技能岗位聘任办法,坚持能力业绩导向,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充分调动技术技能人员积极性,鼓励业务岗位成材。三是完善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效地提高了队伍的绩效水平和素质能力。深化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学校初步建成了既符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要求,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学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借鉴德国“双元制”、加拿大CBE等国际先进职教模式,依托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教育培训办学环境,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按照“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经历、素质培养融为一体。一是大力加强专业教学改革,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以现场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知识和技能,开发了所有专业的课程,形成了符合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的阶梯式课程体系。二是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实施“做教学一体化”情境教学,引导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某一职业任务或项目,实施“做教学一体”、以“做”为主的情境教学,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实现了教学活动组织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学员为主体”的深刻转变。三是实施“双证融通”专业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提高毕业生技能水平。学校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5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特色专业3个,公开出版著作(教材)82部,获省部级优秀教材8门,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22项。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成为省内同类院校中唯一22个评估大项全部达标的学校,受到专家组高度评价。2009年——2014年,学校连续六年荣获“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称号。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个人特长、社团建设和专业技能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社会举办的各项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名列同类高校前茅。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工程实践素质高,独立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在现场一线具有“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开放式办学拓展发展空间学校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积极实施教育的国际化、特色化发展战略,围绕特色教育构筑核心竞争优势,实施开放式办学,形成了以研究生课程学习班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模式。与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高校联合举办成人本科教育多年。学校始终坚持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学道路,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几年,先后与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西门子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大学、阿海珐输配电公司、美国道波公司、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国网国际公司、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江西公司、山西公司、重庆公司、江苏公司、许继集团等国内外十几所著名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师资交流、资源开发、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逐步走出一条国际化、开放式的发展道路。

徐汇这七所学校携手成立“位育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各有什么办学特色?

上海市位育中学与中国中学、位育初级中学、民办位育中学、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位育实验学校、龙苑中学等学校,近日共同成立位育教育集团。随着近年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徐汇区提出“卓越教育”口号,进一步提升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水平的需求日益迫切。“位育教育集团”正是在这一背景中诞生,由上海市位育中学牵头。位育中学校长王亦群介绍,依托紧密型集团内部资源统筹调配的优势,集团还将积极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建立起“选苗、育苗、壮苗、出苗”具有集团校特色的特质学生培育体系模型,包括建立特色课程的培养体系、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形成学科导师的师资体系、打造育人空间的场景再造及品牌打造的宣传体系。位育教育集团将秉持“核心引领、创新驱动、集群发展、合作共赢”的办学理念,发挥“位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现实优势资源,通过发挥集团化办学的集群优势,取长补短,共建共享。位育中学:位正育卓 自主发展上海市位育中学是创办于1943年的上海市重点中学,是上海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也是位育教育集团的牵头校。1998年初高中脱钩,位育中学高中部南迁至华泾地区位育路现址,成为上海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自1999年起,学校进入“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历史阶段,教育理念、教学质量又有大幅度提升,2005年2月,被上海市教委首批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70年耕耘,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7人,著名大学校长26人。原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原同济校长)吴启迪、指挥家汤沐海、画家汤沐黎、围棋九段棋手、原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等,都是位育中学校友。中国中学:文化中国 志存天下中国中学创办于1933年,是一所有着光荣的爱国传统和深厚的历史积淀的名校,也是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当年学校创办人周慎修、杨安仁等先生目睹日寇侵略气焰嚣张,民族危机日重,倍感“欲救亡图存,非教育不足以言此”,遂决定兴资办学,并以“中国”二字冠名。中国中学以“文化中国、志存天下”为特色高中创建理念开启了“深度融合”的实践,遵循“一课一链,一纵一横”的创建思路;开启了从“特色项目”到“学校特色”直至“特色学校”的建设征程。学校逐渐建立起文创实验场馆、文化实践基地、学生文化社团、文化节庆赛事以及网络文化教育、文化课题研究等六大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学校还从楼宇、标识、绿化、景观、人文等十个方面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要素,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园十景”。从课程体系而言,中国中学构建起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高品质实施校本课程的“文化中国”课程体系(一课)和学教评管一体化育人链(一链),形成了初高中一体纵向贯通、家校社横向协同的育人网络。位育初级中学:顺乎天性 发展个性位育初级中学系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学校之一,是地处市中心的历史名校,1943年创建,取《中庸》“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的两字作校名,含朝“高品位”方向“培育桃李”之意,与澳大利亚的玛利亚维尔中学和英国诺斯格特高中结成姐妹学校。位育初中素有脚踏实地、注重教学质量的传统 。学校在教学质量持续稳定地处于地位的同时,开设了天文、摄影、科普英语、机器人与发明创造、夏威夷吉他演奏等20多个种类的校本课程,获奖无数。学校还被定为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排球、桥牌)学校,男排始终保持全市前二名;桥牌四次获全国。学校还获全国红旗大队、全国红十字模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称号。民办位育中学:国家情怀 全球眼光上海民办位育中学是 2014 年经由徐汇区教育局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学历教育完全中学。学校核心办学理念为“师生双自主发展”。其日常核心管理团队由原上海市位育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赵家镐,原位育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刘晓舟,原上海市位育中学资深副校长宋敏,区学科带头人陶晔昕副校长等组成。学校初中部在徐汇区临江路 28 号。民办位育中学IBDP国际课程则是全日制高中中外融合课程,采用IBDP课程为核心,落实民族气节和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国家课程中的语文、德育、历史和地理四门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民族情怀、和谐文化、高尚人格和健康体魄。将位育中学的教育资源和国际文凭组织课程体系有效结合,保障学生既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又具备升入海外大学的资质。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以人为本,为学生发展奠基徐教院附中原名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拥有设施完备的植物大气创新实验室、大美术创意区、机器人实验室、信息图书中心、心理健康中心、舞蹈房以及室内手球馆、羽毛球场和户外足球、篮球场等教育设施。现有25个教学班,1000余名学生,专职教师75人,区、局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占21.3%,高级教师占26.7%。学校每学期开设数十门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科技、艺术、体育、英语、读书、心理、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和红色文化寻访、生涯探索、公益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先后被评为首批的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新优质学校、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还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五一”巾帼奖(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 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徐汇区艺术特色学校等。位育实验学校:让每位学生率性成长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是2013年徐汇区教育局着力推出的一所实验性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发扬“生长·创造”的位育精神,秉承“脚踏实地、注重教学质量”的位育传统,注重“人文关怀”的办学思想。在初中阶段实现了与位育初中教育教学模式的并轨,在充分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小学阶段切实“减负增效”,将位育优良的办学传统贯穿于九个学段。“书画”、“夏威夷吉他”、“新能源创新教育“、“桥牌”、“建模”等已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龙苑中学:为每一位师生的终生幸福奠定基础龙苑中学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黄石路85号,创办于1996年,是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在科技教育活动和艺体教育活动中取得了许多优秀成绩,形成了分层教育的教育特色和以航空航天科技活动为主的特色教育。学生多次在国家级和市区级的学科和科技活动中获得优异的奖项,学校多次被评为区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是徐汇区的科技特色学校之一。此外,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也是学校的特色之一,学校自编了教材,在学生中普及头脑奥林匹克活动,并屡屡获奖。此外,还将头脑奥林匹克活动推广到社区,吸引了学生家长和居民共同参与。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辽中县新时代私立高中学校的办学特色

抓特色教育,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⒈教育教学特色。①建立年段德育管理目标:高一抓立规(国这法律法规规范和校规校纪规范),高二抓养成,高三抓自理,实施以学校教育为主线,以家庭教育有依托,以社会教育为基础的全方位三结合教育。②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特色教育。学校依据学苗现状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开智导学,各得其所,特生特教。让优生吃得饱,差生消化得了,进得来,留得住,送出去。⒉体艺特色。办体艺特长班,给有体艺特长生搭起展示平台成为升学的新增长点,学校成为体育强校,县体运会七连冠。⒊走与国际教育接轨,联合办学特色之路。学校与韩国倡信大学签约,送高三毕业生去韩国留学,所以学校举办韩语培训班。

风景这边独好—西湖小学办学特色系列介绍

西湖小学办学经验介绍(一)尊重差异化,突出全面性,实现教育普惠性 学校建校之初,校长就前瞻性提出“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的办学理念,其核心就是让每一名学生都成才成功,实施的是平民教育,不走高大尚,不搞大呼隆,不搞所谓精英教育。5年多来,回首走过的每一步,都显得是那么沉稳扎实,没有轰轰烈烈,云山雾罩,在不显山不露水中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渐次成为教育翘楚,引起同类学校、家长、社会侧目。 学校每一项活动的设计都强调的是全员参与,不论是艺术节、体育节、远足等活动,都是立足每个班级、每名学生,艺术节的集体诗文诵读、体育节的人人有项目、远足活动的全员参与……,凸显的是每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参与,让每名学生在参与中都感受成功,享受快乐,是我们设计规划每项活动的出发点。 学校立足小学阶段各年级的年龄差异,每项活动都体现年龄特点,活动设计精准精细,体育节的各个年级项目设计、远足活动不同年级的活动路线、秋季游学不同年龄的游学地点……,抛弃传统的教育大水漫灌,实行精准的滴灌教育,入脑入心,起到了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教育不需要疾风暴雨,因为来得急,去得也快,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西湖小学就是遵循教育最本质的规律,让每个孩子脸上洋溢着阳光,感受着温暖,享受着幸福、体验着快乐,收获着成功,让教育惠及每名学生、家长,家长社会所关注的.就是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最朴素的教育,最有效地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西湖小学办学经验介绍(二) 德育活动化,活动课程化,教育内容常态化 学校每项德育活动都是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出发,进行精心设计,全局谋划,使活动具有教育性,计划性,可操作性,不求标新立异,出风头,寻噱头,而是求实效,谋实用,学生受益是我们设计开展活动的唯一终极目的。某些学校开展的所谓美食节、采摘节都偏离教育的轨道,背离了办教育的初心,凸显的是教育者的急功近利,违背了教育最核心的特质,与他们不同,西湖小学所有活动不搞心血来潮,不做表面文章,坚持面向大众,面向每一名学生。 学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规范和完善活动内容,努力打造精品活动课程,每项活动从提出到实施,从方案到预案,校长都亲自参与,指导活动开展,使活动课程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学校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丰富其精神世界,解决其实际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活动每年保持基本内容不变,实现了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综合学校活动特点,有以下几大类: 一、两大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体育节:每年的5月份,学校都举行全校性体育节。力求人人都参与,人人有项目,除此之外,学校还不断创新体育节内容,比如亲子运动会上让父母与孩子牵手参加比赛,加入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和活跃体育节的内容。学校在历次全县运动会中均取得不俗成绩,学生体质大幅提升。 艺术节:学校艺术节已坚持举办了6届。一年一个主题,每名学生都参加,在班级、学校不同层面举行,邀请家长参加观摩,受到感染和教育。学校多次组队参加县级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参演节目多次在省、市、县不同级别舞台展演,获得良好赞誉。 二、爱心培育、责任担当——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学校将传统节日课程化,根据节日特点实施不同教育。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日,少先大队部都要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献爱心;每年的助残日,学校组织爱心助残活动。清明节,组织学生网上祭英烈活动。中秋节,开展诗文诵读活动等。 全国卫生城市创建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公益劳动:捡拾广场上的垃圾,擦拭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让学生明白,卫生创建,人人有责。 毕业季:通过师恩难忘,感恩母校,毕业感言,捐植一棵树、教师、校长寄语,举行毕业纪念仪式等让每一名六年级毕业生感受学校的温暖。 三、开阔视野——培养有理想的人。 学校通过参观青岛海军博物馆、孙子文化博物馆、诸城恐龙文化馆等,让孩子了解身边的文化,让学生了解科技、了解历史、增长才干、开阔视野;通过参观孟良崮纪念馆等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四、学科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围绕学科教学开展了一分钟演讲、朗读比赛、经典诵读、书画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把家长引入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同台演出同场竞技,密切了家长与学生、学校的联系。 喜看稻黍千层浪,倾听幼竹拔节声,一路走来,付出的是艰辛的探索、努力的汗水,收获的是孩子的笑脸、社会的赞誉。一路欢歌一路付出,教育无止境,探索无尽头,我们西湖一班人继续在校长的英明领导下将用智慧、理念书写新的传奇。努力把西湖小学打造成一所用教育理想点燃教育激情,用教育激情探索教育规律,用教育规律指导教育成功,用教育成功回报社会的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 西湖小学办学经验介绍(三) 搭建新平台,唱好教育戏,共奏和谐发展曲 在西湖小学的校园内,你感受到的是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你争我赶的干事创业的教育大环境。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教师的价值最大化,是校长的一以贯之的观点,让年轻人脱颖而出,让骨干教师更上一层楼,让老教师继续发挥特长和余热是校长的总体教师培养思路。学校对教师培养研讨外出学习进修等方面,不论经费如何紧张,对此类问题总是网开一面,毫不吝啬,不遗余力,走出去,请进来,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境界得到大幅提高,一大批优秀教师走出校门,走向外地,为其他学校传经布道,在业界刮起一股西湖小学“新旋风”。 学校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针对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实际,开展帮扶结对活动,由有经验教师帮扶年轻教师,带思想、带作风、带业务,实现帮扶一对一,订单式,提出一年基本规范、两年站稳讲台、三年形成特色、四年步入中坚力量的“四年”计划。为年轻教师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年轻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每名教师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特长,也都有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关键是站好队、定好位,心若不败,鲜花自开,学校为每名教师都搭建了走向成功的平台,但唱什么样的教育大戏,却需要我们自己谋划和设计,学校犹如破浪前行的大船,校长是舵手,指引方向和目标,我们都是划桨人,只有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才能行的稳,走得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老少同心,其利断金,祝愿我们在舵手的指引下,共奏我校和谐发展新篇章。 西湖小学办学经验介绍(四) 畅通沟通渠道,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家校共赢 学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的参与、支持和理解,校长一直强调三个第一:家长第一、教师第一、学生第一,说明了家庭教育、家长参与的极端重要性,5年来,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密切家校沟通,努力创造条件,打通了家校联系的“最后一公里”。 在新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都召开全体家长会,校长亲自主持讲解,与家长畅谈新学期打算、规划、回顾上学期工作,并对需要家长配合的问题进行交流,对家长的问题释疑解惑,家长心中的疑问和困惑得到了及时的解决,对学校的工作也能够积极配合。 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学校每学期都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进课堂、进校园,原生态近距离感受教师学生教育教学、课间活动、学生表现,有利于家校之间直接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家长深入课堂一线,真切地感受孩子课堂表现,感性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和课任老师的因材施教,多维度地交流学习,教子育女的经验。此活动能够真正拉近家长与老师们、孩子们距离,零距离感触师生关系,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进一步增进家校之间的友谊。在西湖小学,家长开放日每学期都进行,已成为西湖小学的固定节目。 全力做好特殊学生群体帮扶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家庭贫困学生帮扶工作,要求各班做好排查,排查做到全覆盖、无缝隙,积极争取救助资金,真正实现应助尽助,在每年年末的爱心助学金发放中,西湖小学的救助名单都是最多的,领导老师都是在第一时间送到学生家长,在寒冷的冬季,给学生送去了温暖,温暖了学生,感动了家长。学校党员教师都帮扶困难学生,在生活学习各方面给予关怀,实现了不让一名特殊学生掉队的承诺。 全力推行“服务式” 沟通体制。学校推行的“服务式”沟通体制,让老师与家长可以进行零距离对话,随时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沟通的形式分为走访学生家庭式、电子(电话、电子邮件、网络)联系式、家长座谈式等多种方式。如学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建立了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学乐云平台,以“点对面”的形式,为家长们搭建起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学校还通过校务公开栏、校园网等多种渠道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有关信息,主动接受家长的监督。通过采取系列措施,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发挥家校共育功能。 从细微处做起,温暖学生和家长。不论严寒酷暑,校长总是第一个到校,班主任每天都提前40分钟到教室内迎接学生,放学时,班主任和值班教师都是亲自护送学生过马路,通过一封信等方式、方法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表现,真情说长处,婉转道不足,做到老师、家长“手与手相牵,心和心相连”,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回首走过的每一步,都有家长参与的影子,每学期的学校满意度测评,我校都是最高的,并年年获得民生工作先进单位,展望未来的发展,我们豪情万丈,因为有家长的支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让我们家校携手,努力打造西湖小学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家校合作的双赢。 西湖小学办学经验介绍(六) 遵循认知规律,回归课程本色,创新教育教学 “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这是校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从事初中毕业班数学,长期在初中一线的宋校长,却对语文、作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一阵见血的指出了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极端重要性。基于从提高学生整体素养,为学生以后发展奠基的目的出发,宋校长审时度势提出改革目前作文教学。 作文怎么教,模式怎么改,却横旦在校长面前。但西湖一班人困难面前不畏缩,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先从调查问卷开始,了解了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对习作厌倦程度呈逐级加重趋势,认识到习作教学变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校长又组织引导教师研究课程标准,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作文教学指导性、连贯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内生动力和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二年级过分强调识字教学,忽视了说话和写话教学,中高年级忽视了口语交际教学,学生缺少口语表达的训练,出现了“哑巴”习作的现象,即使学生能写出像样的习作,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口头语言表达。作文教学成为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困局。发现了问题和现状,也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学校为此探索了整合现行教材,将作文教学具体化、序列化,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摸索研究全国首创的““趣·乐·情”习作教学,“趣”指的是培养习作的兴趣,“乐”是指享受习作的快乐,“情”是指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自由表达,分享习作的快乐;高年级侧重有个性的表达,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整体推进“趣u2022乐u2022情”习作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根据不同学段的写作要求、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习作的不同要求,统一构建了低年级趣味写话和中高年级快乐习作课堂教学流程,且都有课前一分钟演讲!老师循着这条路径实施教学,激活了西湖小学的习作课堂。 评判一项改革成功与否,学生能力是否提高是唯一的标准,“趣u2022乐u2022情”习作课堂实施以来,学生的习作水平有质的提高,由以前的不会写、不想写变成喜欢写、善于写、知道怎么写。语文综合素养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在初中、高中乃至今后人生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子,在各级刊物获奖,今年刚升入初中的一名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写手,连载的虚幻小说创造了很高的点击量,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学校的“趣u2022乐u2022情”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在上级部门业务指导、校长强力推进、科室密切配合、骨干先行先试、师生全员参与的各要素支持下进行的,不是所谓某一个人的功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如果非要找一个人,那只能是校长,因为校长的强力推进、全局谋划、幕后支持、思想引领,我们才能找准方向,奋力前行。 “趣u2022乐u2022情”教学是革命性、先导性、颠覆性的,她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是对当前倡导教学改革大环境下的一次有益尝试。当前,学校正全面推开“趣u2022乐u2022情”模式教学,真正将“趣u2022乐u2022情”模式教学成为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创新无止境、发展不停歇,探索没有休止符,只有现在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西湖小学将会砥砺前行,乘风破浪,努力打造“高素质、有特色、个性化、有品位”的优质学校。 西湖小学办学经验介绍(七) 党建教学两手抓 科学规划谋发展,力创佳绩展新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北宋著名文学家、大诗人苏轼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把西湖的美景描绘得绝美之至。昌乐西湖公园,犹如镶嵌在中国蓝宝石之都——昌乐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昌乐县西湖小学,就坐落在西湖湖畔,这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昌乐人心中,自是光彩照人,魅力无限。 做一面旗帜,树一座丰碑。建校5年来,学校党支部在县教育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动推动了学校党建工作及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短短5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校、潍坊市规范化学校、潍坊市语言文字示范校、潍坊市法制教育示范校、潍坊市安全达标示范校、潍坊市绿色学校、潍坊市传统文化体验学校、昌乐县文明单位,年年被评为县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一、加强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 加强学习制度建设,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学校把党员学习作为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抓手,每学年初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目标要求,严格学习考评。采取个人与集体学习相结合方式,每周五下午定为党员的集体学习日,每次学习都有任务目标,都有专人主讲,做到次次有重点,年年有侧重。力求形式多样。 开展党员承诺,落实设岗定责。学校严格落实党员一岗双责,与党员签订设岗定则目标责任书。党支部根据党员岗位设岗定责,设置了四个岗位:党建指导岗、党员先锋岗、业务示范岗、教学示范岗。根据岗位签订党员个人岗位承诺书。开展支部公开承诺,签订党员公开承诺,亮身份、亮承诺,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 重视发展党员,增添新鲜血液。学校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积极做好思想觉悟高、业务水平高、群众威望高的年轻教师的入党工作,今年转正李瑞霞、徐文美2名预备党员,新发展卞彩云、赵成亮2名预备党员,为学校党组织队伍增添新的力量和血液。 参观红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学校党支部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参观孟良崮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以实际行动接受党性锻炼和红色精神,引导党员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二、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素质 深入课堂一线,争做“教研先锋”。结合“两学一做”,在党员教师中开展了“做教研先锋”活动,引导党员深入课堂,深入理解学校“趣.乐.情”教学模式新理念,提升党员教师的自我认识水平和业务水平。 党员联系教师,感受支部温暖。党支部每位党员教师确定8名联系群众,每学期至少走访一次。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每逢教师子女考学、家庭突发变故、身患重病,学校党支部和包靠党员都是第一时间送去慰问,使每名教师都能充分感受到学校党支部的党员教师的温暖。 三、加强队伍建设,助力教育教学 开展“四个一”活动。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引导党员干部开展“四个一活动”:分管一个级部、联系一个薄弱班级,带教一名年轻教师,帮扶一名特殊学生。广大教师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在思想和行为上均有大幅提升。 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学校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派出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的相关培训,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先后到高密、寒亭、甘肃等地出示公开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参与县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我校李雪梅、秦军霞、李郇丽等多次到农村薄弱学校出示公开课。 加强趣乐情教学模式研究。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在党员杨曰伟教师的“四环节快乐习作教学法”基础上,研发实施了趣乐情作文教学,并相继举办了县、市、省的推介会,特别是2015年5月在潍坊市委党校举行的全省推介会,1300名全省代表参会,引起轰动。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各科特点,推行了趣乐情模式教学,使趣乐情教学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全覆盖的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曾经说过:“一所好学校必须是一所有品位的学校,有特色的学校。”几年来,河北、四川、江苏、广州等省市及香港、澳门等地的教育考察团共3000多名教师和专家学者陆续到昌乐西湖小学来参观、考察、观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昌乐西湖小学的“趣乐情教学”教育之花,芬芳浓郁,花香四溢,已然洒满了郁郁葱葱的宝都大地,沁入五湖四海教育人的心脾。“趣乐情教学”特色教育品牌成为了家喻户晓、闻名省内外的教育名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昌乐西湖小学这所“新学堂”, 正怀着坚定的教育理想,展翅高飞,向着教育的更高境界迈进。我们相信,一定会在素质教育的蓝天上展翅高飞!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的办学特色

教育理念,勇立潮头。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创建“一流教育思想,一流教育基础,一流教育水平”的现代化示范性高中为办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突出个性、适应社会、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办学效益四大突破。“让学生接受优质教育,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学校对社会做出的公开承诺。教学设施,全省一流。一流的教育质量离不开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近年来,桓台一中连续投入巨资,加强现代化教育装备,努力抢占教育制高点。配备了全省一流的教学设施和现代化教学管理设备:建有全市规模最大的千兆以太校园网,控制800台微机终端;学生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实验楼内各类实验室均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器械;科研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语音教室、劳技教室等齐全;艺术楼内各类钢琴室、舞蹈房、练声室、美术教室等均配备了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图书楼藏书16万册,各类软件、光盘三千余种;建有网管中心、电教中心和课件制作中心。名师立教,敬业博学。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大计,先后启动了“名师带动战略”和“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目前,学校有专任在职教师280人,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课程进修毕业生32人。有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28人;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60余人;高级教师83人,中级教师106人。学校被评为市教师队伍管理先进集体,在出教育科研成果的同时,造就了一批具有现代化教育思想、卓有成就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学校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大胆改革,积极探索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新路子,建立健全了竞争、激励、制约机制,实施分管校长协调下的主任年级负责制。为全面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学校创造性的建构了“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即由“社会监督委员会”、“家长管理委员会”、“学校教育委员会”、“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四个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密切联系的组织构成的立体管理网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淄博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教学质量,全市领先。学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观,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注重教学过程全程管理。建立了学校评估、教师评估和学生评估三级教学评价制。教师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现代化的教学技能,广泛开展以创新性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成绩年年提高,教育质量稳居全市前茅。2001年高考上本科线486人,实际录取本科535人(其中有3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列全市第二;2002年高考本科上线507人,实际录取本科550人,列全市第三(其中文科上线人数列全市第一)。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526人,列全市第二名。各科竞赛成绩斐然,三年来共有200余名学生在全国及省级竞赛中获奖。教育科研,方兴未艾。“科研兴校”是桓台一中的立校之基。学校确立了“实施科研带动战略,以教育科研促质量提高”的改革思路,建立了以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为骨干的科研骨干队伍,形成了“课题带动、以点带面、人人参与的良好科研工作氛围。学校先后被确立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实验学校”;全国“MM数学教学法试验基地”、“山东省探究性教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英语特色教育重点实验基地”、“淄博市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我校的教研课题“研究性学习模式与评价”被列为省级“十五”重点课题,“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被列为市级“十五”重点课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创新性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色。特色教育,异彩纷呈。作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桓台一中注重发展特色教育,培养特长人才。学校现设有音乐、美术特长班,每年都为高校输送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校园群众艺术活动也人才荟萃,管乐队、声乐队、舞蹈队和美术活动小组使素质教育奇葩满园。学校艺术教研组被评为山东省先进教研组。桓台一中是山东省男女篮球、田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男女篮球队多次在全市夺冠。学校女子篮球队在省运会上取得第五名的优异成绩。1997年,学生成彬代表国家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并获得了1枚金牌、1枚铜牌的优异成绩。2003年高考,学校有108名音体美特长生升入本科院校。其中,体育高考成绩在全市各类学校中名列第一。教育硕果,桃李芳菲。辛勤耕耘五十载,换得桃李芳菲天。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实验学校”、全国MM教学法实验基地、“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优胜学校”、“山东省民主化管理学校先进单位”、“山东省英语特色教育重点实验基地”、“山东省招飞工作先进单位”、省级重点项目“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实验工作先进单位、省“争做山东未来建设者、中学实践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淄博市教育先进单位、防“非典”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教师队伍管理先进单位、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公寓化管理先进单位、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十佳基层党校、首批“教育初步现代化学校”等荣誉称号。雄厚的基础,铸成先天的优势;辉煌的历史,昭示着灿烂的未来。新世纪、新学校、新理念、新技术给桓台一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强抓机遇,加快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桓台一中办成一所现代化一流名校、跻身国家级示范型高中行列而努力奋斗。在新的征程中,桓台一中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团结拼搏、干事创业,将桓台一中建设成为教育高层次、管理高水平、师生高素质、教学高质量、办学有特色的,让社会各界满意的学校,为实施科教兴县,为建设绿色、开放、现代化的新桓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农村小学办学特色

一、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现状及成因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对未来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了明确阐述,从内容和形式上对中小学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纲要》颁布十多年来,许多乡镇的中心学校还没有能够很好地贯彻和实践《纲要》提出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特色”这一理论,还基本停留在“重抓应试,疏忽特长”的教育内容上,致使学生“学科知识合格,综合素质太低、特长发展白题。”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滞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学生分数=教师成绩”这个观念顽固地指导着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行为。他们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和特长培养是文化学科质量提高的障碍。所以,多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没有能够在学生学科成绩合格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特长培养,整体办学效益仍停留在一般水平上。学生没有特长、学校没有特色、教育没有特点,起不到中心学校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 二、把中心学校办成特色学校,形成乡镇特色教育格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创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中心学校应该以先锋改革为已任,根据自身特点,选准特色办学的突破口,努力培养“合格+特长”学生,创建“合格+特色”学校,影响和带动当地小学实施各自的特色教育,逐步形成农村小学特色教育格局。 (一)乡镇中心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优势 1、设备和信息优势 调查资料显示,这几年“国家义务教育工程”启动以来,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备设比一般小学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以马山县为例,全县十四所乡镇中心学校都配备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这套设备将为学校的师资培训提供更先进、更系统、更及时的服务。在国家政策和海外人士的帮助下,近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拥有的图书量和业务报刊量都是其它小学不可相比的。同时,来上级的教育、教研信息往往首先或只传达到中心学校这一级。创建特色学校,中心学校具有设备和信息上的优势。 2、椐调查,近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教师学历已基本达标(中师中专以上学历),达标率占教师总数的95%以上,有的学校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7%以上且呈上升趋势。除此之外,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竞聘到中心学校任教的人数也在增多。教师队伍学历的提高和知识的多样化特点为中心学校堆行特色办学提供了人才优势。 3、近年,乡镇中心学校率先试行教师竞聘上岗制度,这一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给乡镇中心学校选拔适应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 (二)创建特色学校的做法 乡镇中心学校要办成特色学校,笔者认为应该从“六个要”去落实: 1、要有一位具有现代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校长。 校长是学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没有特色的校长就没有特色的学校。所以,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必须有现代意识、有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必须对特色办学有充分的高度的理论认识:特色办学是《纲要》的要求,是现代市场经济呼唤多规格人才对学校的要求,是国际教育的大势所趋。校长要把这种认识转化成全体教师的认识,使全体教师形成特色教育思想,带领全体师生坚定不移地投入特色学校的建设。 2、要选准特色办学的突破口 农村小学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或学校教师现有优势,选择特色办学的突破口,以提高特色办学的成功率,提高特色办学的可示范性和可推广性。一是可以以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作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学农务农教育,培养学生一两两项养殖、栽培或兽医特长;二是可以以本校教师的特长作为突破口,或培养学生艺术方面如书法、绘画、乐器等方面的某项特长。 3、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特色办学的目标确定后,就制订远、中、近期各个阶段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大部分学生在临毕业前所获得的一两项特长达到一定和程度,毕业后这些特长能够服务家庭和社会。其次,还可以把培养一定数量的名人确定在奋斗目标中。 4、要培训一支具备特长的教师队伍 ①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设备,加强对师资的特长培养;②督促教师利用图书室、电脑室,加强学习,掌握一项或多项特长,服务特色教育工作;③利用教师竞聘上岗的人事改革契机,选拔一些适合特色教育需要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5、要有一套针对特色建设的管理制度 ①学习制度。加强对教师特色办学理论教育,加强对教师特长形成培训,提出理论水平提高和特长形成的时间要求;②工作制度。按安排的课时和布置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特色创建工作中每一具体环节的工作;③奖励制度。对学有所成,工作有所作为的教师,根据成绩和贡献大小,执行不同程度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6、要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 每学期应该对教师个人的工作进行全面考察评估。评估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并按一定标准值给予记分。 ①在特色教育工作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是否提高了特色教育理论水平,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思想;②是否按学校规定的课时、内容完成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③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是否形成了适应特色教育需要的一项或多项特长;④学生参加社会或家庭实践反馈情况如何;⑤学生特长参与的作品见报见刊或比赛获奖的数量、等级统计;⑥特色教育成果受到何级何部门肯定、奖励、表彰。 乡镇中心学校创建特色学校,当然不是孤立地只抓特长培养,学科文化知识要必须牢固。创建特色学校,有利于培养造就新一代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队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提高学校和教育在社会的地位。乡镇中心学校特色教育成功,将会示范和带动其它小学积极探索自身的特色办学模式,涌现更多的特色学校,逐步形成农村小学特色教育大格局,这样,农村教育才会更好地赢得社会、群众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作者: 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中心小 学春明)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的办学特色

为追求 “培养全面发展的、富有个性的优秀人才”的育人目标, 依据“传承、创造、求真、共进”的办学理念,我校全面开展了以 “创造教育、生存教育、专能教育、情感教育 ” 为核心内容的特色教育。 ( 1 )创造教育。 学校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视之为跨越同龄人、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竞争需要的重要素质。我们要求教师要用创造教育的思想指导教书育人的实践,学生要在高中三年的教育中,养成创造锐气和创造个性。为更好地实施创造教育,我校在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实验的基础上,突出“创造节”和“科技小创造和小发明”等专项活动。如“创造节”,自 1996 年开始举办 , 已举办了 11 届。活动项目由征选活动、展示活动、专项活动、学术活动、竞赛活动和总结活动六部分构成,涉及文化、艺术、科技、体育以及交际、自我设计与展示等方面。创造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成才观和能力结构,产生极其良好的社会影响。 2002 年,我校创造教育得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重视,学校承担该研究会重点课题之子课题《金山中学创造教育探索研究》,成为国家级创造教育课题实验基地。三年来,我 校按课题研究方案开展行动研究,取得部分阶段性成果。 学生个人出版了《金山诗抄》、《成长》、《又见木棉红》等诗文集。学校 出版了《研究性学习学生论文集》,涌现一批在省、市和国家获奖的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论文等。 接受创造教育课题实验的学生获国家级创新作品大赛二等奖 1 件,铜奖 4 件;省级创新大赛二等奖 3 件,三等奖 4 件;省少儿创新奖 2 件;市科技创新作品一等奖 11 件,二等奖 13 件,三等奖 23 件。其中,陈洁的论文《“净能,劲能-南澳岛风力的开发利用”调研报告》获得“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优秀小论文评选”二等奖( 2003 年 1 月)。 ( 2 )生存教育 。关注学生现实和未来的生存环境与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创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这是我校生存教育的指导思想。我校利用学生全员寄宿,必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学习环境和独立生活心境的独特教育资源,制定《金山中学生存教育设计》,对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处世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进行规划和部署。我们通过 经常性举办有关生存知识和生存能力的展示及竞赛活动、创办“金中红十字会”、 创办学生自管会等途径实施生存教育, 如 2000 年 4 月举行“生存能力挑战赛”,我市部分兄弟学校学生观摩了本项比赛,省、市陶研会领导和市政府领导也莅临指导。 ( 3 )专能教育 。因材施教,培养和扶植有某些专门才能的学生,使这批学生能够脱颖而出,这是我校专能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组建了数、理、化、生等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班、电脑竞赛培训班、美术班、书法班、学生合唱队、舞蹈队、体育代表队以及“十大学生社团”等,使具有某种专门才能的学生都能展示自我,养成才能优势和个性特长。 专能教育的成果体现在:①每年度的数理化生等学科竞赛,均取得在潮汕地区领先的成绩。三年来,数理化生物信息学五学科获省赛一等奖 37 人次,二等奖 110 人次,三等奖 141 人次;获国家赛一等奖 16 人次,二等奖 24 人次,三等奖 17 人次。并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获奖。如:陈奇达 、 郑立婷 、 吴雅平科技小发明作品《测量微小形变泊松亮斑等多功能演示仪》获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奖。②十大学生社团活动踊跃,在潮汕地区产生良好的辐射力。③ 每年均有一批有艺术专长的学生被艺术院校或综合大学艺术系录取。 ④特殊才能的学生时有涌现。如 2002 级学生阎诺,为发展他的专长,学校给予他自由选择学习课程的特殊照顾,他在 17 岁时,就被美国微软公司授予“ 2003 年最有价值的微软专家”,并应邀赴美国参加 2004 年微软公司召开的全球微软专家会议,还出版了几部有关电脑技术的专著。该生现已被美国华盛顿大学录取。 ( 4 )情感教育 。学校重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针对 情感教育在学校德育及其研究范畴内很难占有应有的位置的教育背景, 开展情感教育及相关的《高中生情感教育探索研究》的省级课题研究。情感教育以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爱情教育为核心,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实施,已形成较为全面的实践模式。 连续三年来,情感教育在全校学生中分年级进行,深得学生欢迎和喜爱,也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热情支持和高度肯定,引得汕头各媒体把金中的情感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热点话题来报道。情感教育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加深了学生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理解,增进了亲子感情、同学情谊,对学生健康爱情观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好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情感教育的成效,从专著、学生社团刊物、主题班会、班主任论文、学科教育个案、团结互助、济困扶危等方面得到体现。其中,专著《情感家园》(黄晖阳, 2002 年 7 月)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深受教育界和广大读者好评,荣获第十一届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一等奖。学生诗文集《情感浪花》(林柏仰主编)也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而全校师生通过各种方式筹得善款 80 多万元,救助患白血病的 2002 届毕业生陈勉,更展示了金中人情感家园的盎然春色。

农村小学办学特色是什么?

一、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现状及成因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对未来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了明确阐述,从内容和形式上对中小学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纲要》颁布十多年来,许多乡镇的中心学校还没有能够很好地贯彻和实践《纲要》提出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特色”这一理论,还基本停留在“重抓应试,疏忽特长”的教育内容上,致使学生“学科知识合格,综合素质太低、特长发展白题。”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滞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学生分数=教师成绩”这个观念顽固地指导着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行为。他们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和特长培养是文化学科质量提高的障碍。所以,多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没有能够在学生学科成绩合格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特长培养,整体办学效益仍停留在一般水平上。学生没有特长、学校没有特色、教育没有特点,起不到中心学校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 二、把中心学校办成特色学校,形成乡镇特色教育格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创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中心学校应该以先锋改革为已任,根据自身特点,选准特色办学的突破口,努力培养“合格+特长”学生,创建“合格+特色”学校,影响和带动当地小学实施各自的特色教育,逐步形成农村小学特色教育格局。 (一)乡镇中心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优势 1、设备和信息优势 调查资料显示,这几年“国家义务教育工程”启动以来,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备设比一般小学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以马山县为例,全县十四所乡镇中心学校都配备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这套设备将为学校的师资培训提供更先进、更系统、更及时的服务。在国家政策和海外人士的帮助下,近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拥有的图书量和业务报刊量都是其它小学不可相比的。同时,来上级的教育、教研信息往往首先或只传达到中心学校这一级。创建特色学校,中心学校具有设备和信息上的优势。 2、椐调查,近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教师学历已基本达标(中师中专以上学历),达标率占教师总数的95%以上,有的学校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7%以上且呈上升趋势。除此之外,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竞聘到中心学校任教的人数也在增多。教师队伍学历的提高和知识的多样化特点为中心学校堆行特色办学提供了人才优势。 3、近年,乡镇中心学校率先试行教师竞聘上岗制度,这一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给乡镇中心学校选拔适应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 (二)创建特色学校的做法 乡镇中心学校要办成特色学校,笔者认为应该从“六个要”去落实: 1、要有一位具有现代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校长。 校长是学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没有特色的校长就没有特色的学校。所以,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必须有现代意识、有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必须对特色办学有充分的高度的理论认识:特色办学是《纲要》的要求,是现代市场经济呼唤多规格人才对学校的要求,是国际教育的大势所趋。校长要把这种认识转化成全体教师的认识,使全体教师形成特色教育思想,带领全体师生坚定不移地投入特色学校的建设。 2、要选准特色办学的突破口 农村小学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或学校教师现有优势,选择特色办学的突破口,以提高特色办学的成功率,提高特色办学的可示范性和可推广性。一是可以以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作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学农务农教育,培养学生一两两项养殖、栽培或兽医特长;二是可以以本校教师的特长作为突破口,或培养学生艺术方面如书法、绘画、乐器等方面的某项特长。 3、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特色办学的目标确定后,就制订远、中、近期各个阶段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大部分学生在临毕业前所获得的一两项特长达到一定和程度,毕业后这些特长能够服务家庭和社会。其次,还可以把培养一定数量的名人确定在奋斗目标中。 4、要培训一支具备特长的教师队伍 ①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设备,加强对师资的特长培养;②督促教师利用图书室、电脑室,加强学习,掌握一项或多项特长,服务特色教育工作;③利用教师竞聘上岗的人事改革契机,选拔一些适合特色教育需要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5、要有一套针对特色建设的管理制度 ①学习制度。加强对教师特色办学理论教育,加强对教师特长形成培训,提出理论水平提高和特长形成的时间要求;②工作制度。按安排的课时和布置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特色创建工作中每一具体环节的工作;③奖励制度。对学有所成,工作有所作为的教师,根据成绩和贡献大小,执行不同程度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6、要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每学期应该对教师个人的工作进行全面考察评估。评估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并按一定标准值给予记分。 ①在特色教育工作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是否提高了特色教育理论水平,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思想;②是否按学校规定的课时、内容完成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③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是否形成了适应特色教育需要的一项或多项特长;④学生参加社会或家庭实践反馈情况如何;⑤学生特长参与的作品见报见刊或比赛获奖的数量、等级统计;⑥特色教育成果受到何级何部门肯定、奖励、表彰。 乡镇中心学校创建特色学校,当然不是孤立地只抓特长培养,学科文化知识要必须牢固。创建特色学校,有利于培养造就新一代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队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提高学校和教育在社会的地位。乡镇中心学校特色教育成功,将会示范和带动其它小学积极探索自身的特色办学模式,涌现更多的特色学校,逐步形成农村小学特色教育大格局,这样,农村教育才会更好地赢得社会、群众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作者: 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中心小 学春明)

风景这边独好—西湖小学办学特色系列介绍

西湖小学办学经验介绍(一)尊重差异化,突出全面性,实现教育普惠性 学校建校之初,校长就前瞻性提出“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的办学理念,其核心就是让每一名学生都成才成功,实施的是平民教育,不走高大尚,不搞大呼隆,不搞所谓精英教育。5年多来,回首走过的每一步,都显得是那么沉稳扎实,没有轰轰烈烈,云山雾罩,在不显山不露水中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渐次成为教育翘楚,引起同类学校、家长、社会侧目。 学校每一项活动的设计都强调的是全员参与,不论是艺术节、体育节、远足等活动,都是立足每个班级、每名学生,艺术节的集体诗文诵读、体育节的人人有项目、远足活动的全员参与……,凸显的是每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参与,让每名学生在参与中都感受成功,享受快乐,是我们设计规划每项活动的出发点。 学校立足小学阶段各年级的年龄差异,每项活动都体现年龄特点,活动设计精准精细,体育节的各个年级项目设计、远足活动不同年级的活动路线、秋季游学不同年龄的游学地点……,抛弃传统的教育大水漫灌,实行精准的滴灌教育,入脑入心,起到了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教育不需要疾风暴雨,因为来得急,去得也快,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西湖小学就是遵循教育最本质的规律,让每个孩子脸上洋溢着阳光,感受着温暖,享受着幸福、体验着快乐,收获着成功,让教育惠及每名学生、家长,家长社会所关注的.就是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最朴素的教育,最有效地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西湖小学办学经验介绍(二) 德育活动化,活动课程化,教育内容常态化 学校每项德育活动都是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出发,进行精心设计,全局谋划,使活动具有教育性,计划性,可操作性,不求标新立异,出风头,寻噱头,而是求实效,谋实用,学生受益是我们设计开展活动的唯一终极目的。某些学校开展的所谓美食节、采摘节都偏离教育的轨道,背离了办教育的初心,凸显的是教育者的急功近利,违背了教育最核心的特质,与他们不同,西湖小学所有活动不搞心血来潮,不做表面文章,坚持面向大众,面向每一名学生。 学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规范和完善活动内容,努力打造精品活动课程,每项活动从提出到实施,从方案到预案,校长都亲自参与,指导活动开展,使活动课程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学校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丰富其精神世界,解决其实际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活动每年保持基本内容不变,实现了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综合学校活动特点,有以下几大类: 一、两大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体育节:每年的5月份,学校都举行全校性体育节。力求人人都参与,人人有项目,除此之外,学校还不断创新体育节内容,比如亲子运动会上让父母与孩子牵手参加比赛,加入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和活跃体育节的内容。学校在历次全县运动会中均取得不俗成绩,学生体质大幅提升。 艺术节:学校艺术节已坚持举办了6届。一年一个主题,每名学生都参加,在班级、学校不同层面举行,邀请家长参加观摩,受到感染和教育。学校多次组队参加县级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参演节目多次在省、市、县不同级别舞台展演,获得良好赞誉。 二、爱心培育、责任担当——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学校将传统节日课程化,根据节日特点实施不同教育。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日,少先大队部都要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献爱心;每年的助残日,学校组织爱心助残活动。清明节,组织学生网上祭英烈活动。中秋节,开展诗文诵读活动等。 全国卫生城市创建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公益劳动:捡拾广场上的垃圾,擦拭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让学生明白,卫生创建,人人有责。 毕业季:通过师恩难忘,感恩母校,毕业感言,捐植一棵树、教师、校长寄语,举行毕业纪念仪式等让每一名六年级毕业生感受学校的温暖。 三、开阔视野——培养有理想的人。 学校通过参观青岛海军博物馆、孙子文化博物馆、诸城恐龙文化馆等,让孩子了解身边的文化,让学生了解科技、了解历史、增长才干、开阔视野;通过参观孟良崮纪念馆等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四、学科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围绕学科教学开展了一分钟演讲、朗读比赛、经典诵读、书画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把家长引入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同台演出同场竞技,密切了家长与学生、学校的联系。 喜看稻黍千层浪,倾听幼竹拔节声,一路走来,付出的是艰辛的探索、努力的汗水,收获的是孩子的笑脸、社会的赞誉。一路欢歌一路付出,教育无止境,探索无尽头,我们西湖一班人继续在校长的英明领导下将用智慧、理念书写新的传奇。努力把西湖小学打造成一所用教育理想点燃教育激情,用教育激情探索教育规律,用教育规律指导教育成功,用教育成功回报社会的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 西湖小学办学经验介绍(三) 搭建新平台,唱好教育戏,共奏和谐发展曲 在西湖小学的校园内,你感受到的是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你争我赶的干事创业的教育大环境。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教师的价值最大化,是校长的一以贯之的观点,让年轻人脱颖而出,让骨干教师更上一层楼,让老教师继续发挥特长和余热是校长的总体教师培养思路。学校对教师培养研讨外出学习进修等方面,不论经费如何紧张,对此类问题总是网开一面,毫不吝啬,不遗余力,走出去,请进来,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境界得到大幅提高,一大批优秀教师走出校门,走向外地,为其他学校传经布道,在业界刮起一股西湖小学“新旋风”。 学校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针对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实际,开展帮扶结对活动,由有经验教师帮扶年轻教师,带思想、带作风、带业务,实现帮扶一对一,订单式,提出一年基本规范、两年站稳讲台、三年形成特色、四年步入中坚力量的“四年”计划。为年轻教师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年轻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每名教师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特长,也都有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关键是站好队、定好位,心若不败,鲜花自开,学校为每名教师都搭建了走向成功的平台,但唱什么样的教育大戏,却需要我们自己谋划和设计,学校犹如破浪前行的大船,校长是舵手,指引方向和目标,我们都是划桨人,只有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才能行的稳,走得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老少同心,其利断金,祝愿我们在舵手的指引下,共奏我校和谐发展新篇章。 西湖小学办学经验介绍(四) 畅通沟通渠道,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家校共赢 学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的参与、支持和理解,校长一直强调三个第一:家长第一、教师第一、学生第一,说明了家庭教育、家长参与的极端重要性,5年来,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密切家校沟通,努力创造条件,打通了家校联系的“最后一公里”。 在新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都召开全体家长会,校长亲自主持讲解,与家长畅谈新学期打算、规划、回顾上学期工作,并对需要家长配合的问题进行交流,对家长的问题释疑解惑,家长心中的疑问和困惑得到了及时的解决,对学校的工作也能够积极配合。 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学校每学期都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进课堂、进校园,原生态近距离感受教师学生教育教学、课间活动、学生表现,有利于家校之间直接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家长深入课堂一线,真切地感受孩子课堂表现,感性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和课任老师的因材施教,多维度地交流学习,教子育女的经验。此活动能够真正拉近家长与老师们、孩子们距离,零距离感触师生关系,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进一步增进家校之间的友谊。在西湖小学,家长开放日每学期都进行,已成为西湖小学的固定节目。 全力做好特殊学生群体帮扶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家庭贫困学生帮扶工作,要求各班做好排查,排查做到全覆盖、无缝隙,积极争取救助资金,真正实现应助尽助,在每年年末的爱心助学金发放中,西湖小学的救助名单都是最多的,领导老师都是在第一时间送到学生家长,在寒冷的冬季,给学生送去了温暖,温暖了学生,感动了家长。学校党员教师都帮扶困难学生,在生活学习各方面给予关怀,实现了不让一名特殊学生掉队的承诺。 全力推行“服务式” 沟通体制。学校推行的“服务式”沟通体制,让老师与家长可以进行零距离对话,随时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沟通的形式分为走访学生家庭式、电子(电话、电子邮件、网络)联系式、家长座谈式等多种方式。如学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建立了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学乐云平台,以“点对面”的形式,为家长们搭建起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学校还通过校务公开栏、校园网等多种渠道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有关信息,主动接受家长的监督。通过采取系列措施,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发挥家校共育功能。 从细微处做起,温暖学生和家长。不论严寒酷暑,校长总是第一个到校,班主任每天都提前40分钟到教室内迎接学生,放学时,班主任和值班教师都是亲自护送学生过马路,通过一封信等方式、方法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表现,真情说长处,婉转道不足,做到老师、家长“手与手相牵,心和心相连”,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回首走过的每一步,都有家长参与的影子,每学期的学校满意度测评,我校都是最高的,并年年获得民生工作先进单位,展望未来的发展,我们豪情万丈,因为有家长的支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让我们家校携手,努力打造西湖小学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家校合作的双赢。 西湖小学办学经验介绍(六) 遵循认知规律,回归课程本色,创新教育教学 “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这是校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从事初中毕业班数学,长期在初中一线的宋校长,却对语文、作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一阵见血的指出了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极端重要性。基于从提高学生整体素养,为学生以后发展奠基的目的出发,宋校长审时度势提出改革目前作文教学。 作文怎么教,模式怎么改,却横旦在校长面前。但西湖一班人困难面前不畏缩,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先从调查问卷开始,了解了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对习作厌倦程度呈逐级加重趋势,认识到习作教学变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校长又组织引导教师研究课程标准,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作文教学指导性、连贯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内生动力和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二年级过分强调识字教学,忽视了说话和写话教学,中高年级忽视了口语交际教学,学生缺少口语表达的训练,出现了“哑巴”习作的现象,即使学生能写出像样的习作,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口头语言表达。作文教学成为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困局。发现了问题和现状,也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学校为此探索了整合现行教材,将作文教学具体化、序列化,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摸索研究全国首创的““趣·乐·情”习作教学,“趣”指的是培养习作的兴趣,“乐”是指享受习作的快乐,“情”是指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自由表达,分享习作的快乐;高年级侧重有个性的表达,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整体推进“趣u2022乐u2022情”习作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根据不同学段的写作要求、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习作的不同要求,统一构建了低年级趣味写话和中高年级快乐习作课堂教学流程,且都有课前一分钟演讲!老师循着这条路径实施教学,激活了西湖小学的习作课堂。 评判一项改革成功与否,学生能力是否提高是唯一的标准,“趣u2022乐u2022情”习作课堂实施以来,学生的习作水平有质的提高,由以前的不会写、不想写变成喜欢写、善于写、知道怎么写。语文综合素养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在初中、高中乃至今后人生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子,在各级刊物获奖,今年刚升入初中的一名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写手,连载的虚幻小说创造了很高的点击量,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学校的“趣u2022乐u2022情”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在上级部门业务指导、校长强力推进、科室密切配合、骨干先行先试、师生全员参与的各要素支持下进行的,不是所谓某一个人的功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如果非要找一个人,那只能是校长,因为校长的强力推进、全局谋划、幕后支持、思想引领,我们才能找准方向,奋力前行。 “趣u2022乐u2022情”教学是革命性、先导性、颠覆性的,她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是对当前倡导教学改革大环境下的一次有益尝试。当前,学校正全面推开“趣u2022乐u2022情”模式教学,真正将“趣u2022乐u2022情”模式教学成为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创新无止境、发展不停歇,探索没有休止符,只有现在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西湖小学将会砥砺前行,乘风破浪,努力打造“高素质、有特色、个性化、有品位”的优质学校。 西湖小学办学经验介绍(七) 党建教学两手抓 科学规划谋发展,力创佳绩展新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北宋著名文学家、大诗人苏轼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把西湖的美景描绘得绝美之至。昌乐西湖公园,犹如镶嵌在中国蓝宝石之都——昌乐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昌乐县西湖小学,就坐落在西湖湖畔,这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昌乐人心中,自是光彩照人,魅力无限。 做一面旗帜,树一座丰碑。建校5年来,学校党支部在县教育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动推动了学校党建工作及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短短5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校、潍坊市规范化学校、潍坊市语言文字示范校、潍坊市法制教育示范校、潍坊市安全达标示范校、潍坊市绿色学校、潍坊市传统文化体验学校、昌乐县文明单位,年年被评为县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一、加强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 加强学习制度建设,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学校把党员学习作为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抓手,每学年初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目标要求,严格学习考评。采取个人与集体学习相结合方式,每周五下午定为党员的集体学习日,每次学习都有任务目标,都有专人主讲,做到次次有重点,年年有侧重。力求形式多样。 开展党员承诺,落实设岗定责。学校严格落实党员一岗双责,与党员签订设岗定则目标责任书。党支部根据党员岗位设岗定责,设置了四个岗位:党建指导岗、党员先锋岗、业务示范岗、教学示范岗。根据岗位签订党员个人岗位承诺书。开展支部公开承诺,签订党员公开承诺,亮身份、亮承诺,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 重视发展党员,增添新鲜血液。学校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积极做好思想觉悟高、业务水平高、群众威望高的年轻教师的入党工作,今年转正李瑞霞、徐文美2名预备党员,新发展卞彩云、赵成亮2名预备党员,为学校党组织队伍增添新的力量和血液。 参观红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学校党支部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参观孟良崮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以实际行动接受党性锻炼和红色精神,引导党员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二、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素质 深入课堂一线,争做“教研先锋”。结合“两学一做”,在党员教师中开展了“做教研先锋”活动,引导党员深入课堂,深入理解学校“趣.乐.情”教学模式新理念,提升党员教师的自我认识水平和业务水平。 党员联系教师,感受支部温暖。党支部每位党员教师确定8名联系群众,每学期至少走访一次。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每逢教师子女考学、家庭突发变故、身患重病,学校党支部和包靠党员都是第一时间送去慰问,使每名教师都能充分感受到学校党支部的党员教师的温暖。 三、加强队伍建设,助力教育教学 开展“四个一”活动。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引导党员干部开展“四个一活动”:分管一个级部、联系一个薄弱班级,带教一名年轻教师,帮扶一名特殊学生。广大教师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在思想和行为上均有大幅提升。 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学校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派出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的相关培训,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先后到高密、寒亭、甘肃等地出示公开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参与县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我校李雪梅、秦军霞、李郇丽等多次到农村薄弱学校出示公开课。 加强趣乐情教学模式研究。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在党员杨曰伟教师的“四环节快乐习作教学法”基础上,研发实施了趣乐情作文教学,并相继举办了县、市、省的推介会,特别是2015年5月在潍坊市委党校举行的全省推介会,1300名全省代表参会,引起轰动。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各科特点,推行了趣乐情模式教学,使趣乐情教学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全覆盖的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曾经说过:“一所好学校必须是一所有品位的学校,有特色的学校。”几年来,河北、四川、江苏、广州等省市及香港、澳门等地的教育考察团共3000多名教师和专家学者陆续到昌乐西湖小学来参观、考察、观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昌乐西湖小学的“趣乐情教学”教育之花,芬芳浓郁,花香四溢,已然洒满了郁郁葱葱的宝都大地,沁入五湖四海教育人的心脾。“趣乐情教学”特色教育品牌成为了家喻户晓、闻名省内外的教育名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昌乐西湖小学这所“新学堂”, 正怀着坚定的教育理想,展翅高飞,向着教育的更高境界迈进。我们相信,一定会在素质教育的蓝天上展翅高飞!

农村小学办学特色

一、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现状及成因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对未来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了明确阐述,从内容和形式上对中小学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纲要》颁布十多年来,许多乡镇的中心学校还没有能够很好地贯彻和实践《纲要》提出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特色”这一理论,还基本停留在“重抓应试,疏忽特长”的教育内容上,致使学生“学科知识合格,综合素质太低、特长发展白题。”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滞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学生分数=教师成绩”这个观念顽固地指导着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行为。他们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和特长培养是文化学科质量提高的障碍。所以,多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没有能够在学生学科成绩合格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特长培养,整体办学效益仍停留在一般水平上。学生没有特长、学校没有特色、教育没有特点,起不到中心学校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 二、把中心学校办成特色学校,形成乡镇特色教育格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创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中心学校应该以先锋改革为已任,根据自身特点,选准特色办学的突破口,努力培养“合格+特长”学生,创建“合格+特色”学校,影响和带动当地小学实施各自的特色教育,逐步形成农村小学特色教育格局。 (一)乡镇中心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优势 1、设备和信息优势 调查资料显示,这几年“国家义务教育工程”启动以来,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备设比一般小学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以马山县为例,全县十四所乡镇中心学校都配备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这套设备将为学校的师资培训提供更先进、更系统、更及时的服务。在国家政策和海外人士的帮助下,近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拥有的图书量和业务报刊量都是其它小学不可相比的。同时,来上级的教育、教研信息往往首先或只传达到中心学校这一级。创建特色学校,中心学校具有设备和信息上的优势。 2、椐调查,近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教师学历已基本达标(中师中专以上学历),达标率占教师总数的95%以上,有的学校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7%以上且呈上升趋势。除此之外,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竞聘到中心学校任教的人数也在增多。教师队伍学历的提高和知识的多样化特点为中心学校堆行特色办学提供了人才优势。 3、近年,乡镇中心学校率先试行教师竞聘上岗制度,这一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给乡镇中心学校选拔适应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 (二)创建特色学校的做法 乡镇中心学校要办成特色学校,笔者认为应该从“六个要”去落实: 1、要有一位具有现代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校长。 校长是学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没有特色的校长就没有特色的学校。所以,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必须有现代意识、有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必须对特色办学有充分的高度的理论认识:特色办学是《纲要》的要求,是现代市场经济呼唤多规格人才对学校的要求,是国际教育的大势所趋。校长要把这种认识转化成全体教师的认识,使全体教师形成特色教育思想,带领全体师生坚定不移地投入特色学校的建设。 2、要选准特色办学的突破口 农村小学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或学校教师现有优势,选择特色办学的突破口,以提高特色办学的成功率,提高特色办学的可示范性和可推广性。一是可以以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作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学农务农教育,培养学生一两两项养殖、栽培或兽医特长;二是可以以本校教师的特长作为突破口,或培养学生艺术方面如书法、绘画、乐器等方面的某项特长。 3、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特色办学的目标确定后,就制订远、中、近期各个阶段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大部分学生在临毕业前所获得的一两项特长达到一定和程度,毕业后这些特长能够服务家庭和社会。其次,还可以把培养一定数量的名人确定在奋斗目标中。 4、要培训一支具备特长的教师队伍 ①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设备,加强对师资的特长培养;②督促教师利用图书室、电脑室,加强学习,掌握一项或多项特长,服务特色教育工作;③利用教师竞聘上岗的人事改革契机,选拔一些适合特色教育需要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5、要有一套针对特色建设的管理制度 ①学习制度。加强对教师特色办学理论教育,加强对教师特长形成培训,提出理论水平提高和特长形成的时间要求;②工作制度。按安排的课时和布置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特色创建工作中每一具体环节的工作;③奖励制度。对学有所成,工作有所作为的教师,根据成绩和贡献大小,执行不同程度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6、要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每学期应该对教师个人的工作进行全面考察评估。评估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并按一定标准值给予记分。 ①在特色教育工作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是否提高了特色教育理论水平,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思想;②是否按学校规定的课时、内容完成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③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是否形成了适应特色教育需要的一项或多项特长;④学生参加社会或家庭实践反馈情况如何;⑤学生特长参与的作品见报见刊或比赛获奖的数量、等级统计;⑥特色教育成果受到何级何部门肯定、奖励、表彰。 乡镇中心学校创建特色学校,当然不是孤立地只抓特长培养,学科文化知识要必须牢固。创建特色学校,有利于培养造就新一代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队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提高学校和教育在社会的地位。乡镇中心学校特色教育成功,将会示范和带动其它小学积极探索自身的特色办学模式,涌现更多的特色学校,逐步形成农村小学特色教育大格局,这样,农村教育才会更好地赢得社会、群众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作者: 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中心小 学春明)

小学办学特色有哪些

问题一:农村小学办学特色有哪些 一、确立办学理念,培育“三大特色” 1、坚持办学理念,打造德育特色 2、实行“三分”模式,构建教学特色 3、 以校为本,构建校本课程特色 二、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抓好每周的集体备课、研修课、随堂听课等形式的教研活动。 2、坚持抓好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3、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广泛开展教育科研. 4、切实抓好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学习培训。 5、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专著, 6、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考察学习,如每学期安排青年教师到安庆石化一小学习。 7、鼓励教师撰写科研论文,总结科研成果。 三、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学校品牌。 传统积淀,文化氛围,办学理念,学风、教风等要素构揣起了学校品牌的根基。要打造学校品牌,就是要以人为本,树立品牌意识,定准学校位置,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贯彻和落实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创特色,以特色求强势、以强势创品牌、以品牌促发展。“以人为本”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就是“以师为贵,以生为本”。 1、学校发展靠教师,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人翁,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学校坚持把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2、学校以平等、宽容、友善、博爱和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尊重他们,服务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3、学校通过文化引领、制度约束、人文关怀,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和谐发展。学校四、以活动促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问题二:学校特色展示有哪些内容 围绕学校的教学理念,学校以什么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比如读书,写字,音乐,舞蹈……来展示。具体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节目,校园环境等。 问题三:小学可开展的特色课有哪些? 舞蹈,手工课 问题四:学校的特色是什么 近一段时间,我校教师围绕“学校特色建设”的话题,开展了“百家争鸣”,并且持续了一个月之久。尊敬的朋友,可能要问了,你们学校怎么办事这么拖沓?这主要是我的原因,因为我天生有点愚钝,思考、反映问题有点慢,所以一遇到学校的重大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是向领导、全体教师讨教。令我欣慰的是领导总是很热情的给予指导,老师们更是各抒己见,献言献策,所以问题的解决速度虽然有点慢,但是总能意见达成一致并比较合理的解决。就像我们这次“学校特色是什么”的大讨论就很有成效。问题的概述:观点一:学校实施的“雅行教育”,就是学校的特色。思辨:“雅行教育,绽放幸福”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而学校特色应体现办学理念,“学校特色”和“办学理念”不能混为一谈。观点二:学校开展的社团有些很有成效和特色,可以发扬广大,成为学校的特色。思辨1:同意。学校的体育工作在全镇成绩很好,特别是田径队在全镇的春季运动会勇夺团体第一,并且有五名同学作为全镇的主力运动员参加全县的运动会,并取得全县小学组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我校有良好的体育基础,所以,我校可以打造“体育”特色。思辨2:我校的剪纸艺术已经开展多年,并且我们的乡间有很多剪纸艺人,其中就有学生的家长,我们有条件,有群众基础,所以应该把“剪纸艺术”作为学校的特色。思辨3:体育、剪纸许多学校也在搞,并且也很有成就,作为我校的特色,“特色成色”不足,还不如把我校的“篆刻”作为特色!思辨4:不同意,社团的开展不能作为学校特色,无论哪个社团只是部分同学参加,不能惠及大多数学生,所以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用社团活动取代学校特色。观点三:学校特色应该与学校文化结合起来,让“特色”更好的诠释学校文化。思辨2:学校特色应该与学校课程结合起来,让特色课程课程成为学校的特色。……以上观点是通过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会、教师座谈、聊天等形式搜集整理的。通过整合提炼教师们的意见,得到“学校特色创建”的2条原则:1、学校特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特色课程是惠及每位学生的,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有推动作用。2、学校特色应该与学校文化、办学理念有机结合,互为促进。真理越辩越明,“大浪淘沙始得金”,有了解决问题的原则离问题的解决也就不远了。又经过老师们的集体讨论,终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意见:结合“雅行教育”学校文化和办学理念,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课程以及“晨读、午诵”等时间在全校开展“诵经典、习雅行”特色创建。为了求证“我们的草根特色”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我又请教了我的导师张老师,张老师对我们的这个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做了“专业”的指导,在此,我代表全校的师生向张老师由衷的说声“谢谢”!这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由全体语文老师集体制定活动方案,注重活动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于是我们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诵经典,习雅行”特色创建方案诞生。现在,“诵经典,习雅行”已经成为师生每天的生活常态,相信在经典智慧的滋润下,学校的特色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张名片。这个观点不一定全面,、甚至不一定正确,但是我们全校老师的共识。学校不能单纯的“为特色而特色”,不能因为学校培养了几个“体育尖子”就是“体育特色了,就像不能因为中国出了个刘翔就说中国是世界的田径强国了!学校特色应该是学校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共色”。 问题五:农村小学办学特色 一、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现状及成因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对未来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了明确阐述,从内容和形式上对中小学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纲要》颁布十多年来,许多乡镇的中心学校还没有能够很好地贯彻和实践《纲要》提出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特色”这一理论,还基本停留在“重抓应试,疏忽特长”的教育内容上,致使学生“学科知识合格,综合素质太低、特长发展白题。”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滞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学生分数=教师成绩”这个观念顽固地指导着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行为。他们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和特长培养是文化学科质量提高的障碍。所以,多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没有能够在学生学科成绩合格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特长培养,整体办学效益仍停留在一般水平上。学生没有特长、学校没有特色、教育没有特点,起不到中心学校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 二、把中心学校办成特色学校,形成乡镇特色教育格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创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中心学校应该以先锋改革为已任,根据自身特点,选准特色办学的突破口,努力培养“合格+特长”学生,创建“合格+特色”学校,影响和带动当地小学实施各自的特色教育,逐步形成农村小学特色教育格局。 (一)乡镇中心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优势 1、设备和信息优势 调查资料显示,这几年“国家义务教育工程”启动以来,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备设比一般小学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以马山县为例,全县十四所乡镇中心学校都配备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这套设备将为学校的师资培训提供更先进、更系统、更及时的服务。在国家政策和海外人士的帮助下,近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拥有的图书量和业务报刊量都是其它小学不可相比的。同时,来上级的教育、教研信息往往首先或只传达到中心学校这一级。创建特色学校,中心学校具有设备和信息上的优势。 2、椐调查,近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教师学历已基本达标(中师中专以上学历),达标率占教师总数的95%以上,有的学校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7%以上且呈上升趋势。除此之外,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竞聘到中心学校任教的人数也在增多。教师队伍学历的提高和知识的多样化特点为中心学校堆行特色办学提供了人才优势。 3、近年,乡镇中心学校率先试行教师竞聘上岗制度,这一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给乡镇中心学校选拔适应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 (二)创建特色学校的做法 乡镇中心学校要办成特色学校,笔者认为应该从“六个要”去落实: 1、要有一位具有现代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校长。 校长是学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没有特色的校长就没有特色的学校。所以,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必须有现代意识、有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必须对特色办学有充分的高度的理论认识:特色办学是《纲要》的要求,是现代市场经济呼唤多规格人才对学校的要求,是国际教育的大势所趋。校长要把这种认识转化成全体教师的认识,使全体教师形成特色教育思想,带领全体师生坚定不移地投入特色学校的建设。 2、要选准特色办学的突破口 农村小学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或学校教师现有优势,选择特色办学的突破口,以提高特色办学的成功率,提高特色办学的可示范性和可......>> 问题六:象耳小学办学特色 山市东坡区象耳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89年,地处眉山金象工业园区,距中心城区仅五公里,地理位置和区域优势明显,近年来,随着学校设备设施的完善,学校加快了特色建设的步伐,努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创建中心城区周边一流学校。 一、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努力打造阳光体育特色。 我校在多年办学的风雨历程中,迄今为止,成功举办田径运动会二十余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丰厚的资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体育工作策略与措施。其次,我校拥有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勤奋钻研、开拓创新、热爱体育的教师队伍。另外,我校学生具有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特点,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学生正在进行五子棋比赛 二、学校特色主题鲜明,凸显阳光体育特色。 从我校发展历史来看,二十多年来,学校在“乐学求知、健康成长”办学理念指导下,以“勤学、遵纪、健康、创新”为校训,追求“求真尚美、强健体魄”之校风,“主动参与、积极锻炼、注重合作、勇于拼搏”的学风。在体育建设工作方面,学校持续继承和弘扬“以体促德、以体增智、以体健体、以体审美”的光荣传统,大胆探索和实践,凸显体育精神文化,提升办学品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认为以“绿色运动”、 “人文运动”、 “科技运动”为主题,以学生的体育竞赛或夏令营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到户外去活动,能够使全校师生充满活力和阳光,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 三、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推动特色文化建设。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离不开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首先,学校举办每年春、冬运动会,开展教师趣味运动会,不定期举办单项比赛,适当地组织师生对抗赛,营造出全员参与的氛围。高度重视学校传统优势项目,科学训练,积极参赛,争创佳绩。其次,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各班实际,自行组建运动队,组织开展表演和比赛。最后,把阳光体育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保证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通过“体育、艺术2+1项目”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硕果累累,充分体现阳光体育特色成果。 我校乓乓球队,2011年参加东坡区文体局举办的学生乒乓球比赛中男子队获团体第五名,女子队获团体队第六名, 2012年女子队获团体第四名,男子队获团体前六名的好成绩2013年女子队获团体第三名。我校棋艺队2011年参加眉山市小学生棋类比赛中,获农村组团体前五名,学生秦磊2011年获五子棋B组第十三名的好成绩,2012年,取得农村组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在农村学校中独树一帜。 阳光体育运动在强健师生体魄的同时,还让师生们减轻了思想上的负担,身心都得到了发展。师生心里充满阳光,校园里多了一些快乐向上的东西。“以前学校条件差,孩子们不愿动,也没条件锻炼,自从学校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后,师生都动起来了,不仅身体素质有了提高,精神面貌大大改观,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大大增强”老师们感慨地说。一位家长也这样说道:“我的孩子性格内向,除了上学,他很少和同学一起玩,自从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后,他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玩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结交了不少好朋友,性格开朗了,学习也更加努力了。” 如今,走进象耳小学的校园内,阳光下,操场上时时活跃着学生锻炼的身影,处处回荡着同学们的笑声,展现出一片和谐健康向上的景象。人人健身,处处强体,将永远成为象耳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问题七:农村小学想申办特色学校可以考虑哪些特色项目 体育,艺术,音乐,科技等方面 问题八:自己的办学特色是什么? 招生季节,学校宣传自己是很有必要的,而最引眼球的是学校那些令人向往的办学特色。 比如一所质量上乘的高中,每年升入重点大学的人数令社会所震动,远远把其他兄弟学校抛在后面,这样的学校不用宣传,社会上人人皆知,往往是尖子学生及家长学则的对象。如果在文、理科方面比不上首屈一指的高中,但自己有自己的特色,像我市有一所高中,他的艺术专业非常出名。他们培养的礼仪模特在社会上供不应求,并且在音美专业上总有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这点也是具有这样资质的学生选择的对象。以上两类学校广受社会认可,自己宣传也有话说。 如果学校成绩不好,又没有什么举措,这就很不好向外宣传。这些学校的领导就得想办法搞一些特色,一来应付当前的招生宣传,二来通过这些举措真抓实干,使这些举措成为学校的特色,成为社会追捧的热点。比如有一个学校,长期无人问津,换了一个新校长,打出办重点班的牌子,招生人数得到改善。又经过三年的奋斗,终于改变了原来生源的质量差、人数少的局面,社会形象不断改善。 办学要赢得社会的信赖就得做到人有我优,如果短时期内做不到人有我优,就要做到人无我有。如果你比姚明还高,你就跟姚明比高低;假设你长不到姚明那么高,你就跟姚明比灵活。要视自己的现有情况,准确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若两者皆无,就很难在社会上生存,你要找出比对方优的地方,实在找不到,就必须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机会,使自己发展到能让社会认可才行。否则,你即使吹得天花乱坠,自己也感到心虚,并且说了别人也不信。 问题九:梅园小学的办学特色 (全方位多渠道进行)体艺教育 问题十:特色学校具有哪些特征 你心目中的特色学校具有哪些特征? 特色学校是根植于特定社会自然和文化环境之中,符合国家办学 标准,遵循教育规律,具有鲜明的个性化革新精神,对儿童产生了积 极教育影响, 受到历史检验和人们普遍赞誉的学校。 我心目中的特色 学校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校长有独特的办学理念,有一定的办学自 *** ,不因校长换 届而改变。 2 、有必要的课程开发。 3 、儿童喜欢多方面发展,给儿童留下美好回忆。 4 、社区支持、教师支持、家长认可。 5 、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显现周期长。 另外,特色学校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校园环境 ;科学的管理制 度 ;先进的教师队伍 ;优秀的学生群体 ;优质的资源配置。

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的办学特色

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石室初中)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在市、区两级的领导下,在成都石室中学的直接领办下,我们坚持以“质量领先、特色鲜明,具有实验性和示范性的一流名校”为办学目标;坚持“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严格常规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社团和科创特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年来,完成了原成都三十中到石室初中的平稳过渡、推进有序的阶段性目标。学校先后被授予“四川省机器人试验学校”、成都市心理健康实验校、“管弦乐、语言表演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还荣获了成华区“素质教育突出贡献奖”、“教育改革突出贡献奖”、“教育品牌提升突出贡献奖”、“教学质量提升特别贡献奖”等。目前,学校“人本教育,特色兴校” 的教育理念基本深入人心,教师队伍全面整合提升,学校、教师、学生“活跃发展、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一、立足校园和谐,创新管理机制挂牌以来,该校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实行校级-中层-组长责权利分明的三级管理模式;实行由涉及教育、教学,包括校级、中层和年级组长的年级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制,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避免出现薄弱年级;实行教研组长问责制,提升所有学科的教学质量,避免出现薄弱学科。目前,学校已经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确保依法办学、民主治校的规章制度:教职工基础性绩效工资及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办法;教师个人成长考评办法;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教师职称评聘办法;教职工考勤和请假管理办法;教研组及备课组考评办法;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考评办法;年级组长及班主任考评办法;学生个人评优推先办法;教职工个人评优推先办法;班级评优推先办法;教学质量过程评估奖励办法;中考质量评估奖励办法;干部(教师、职工)民主测评办法。通过这些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的实施,全面落实责权利,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激情,挖掘干部、教师工作潜力,促进了干部、教师工作能力的迅速提升。 立足班风校风,夯实常规管理在健全、完善德育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规范对学生、班级和班主任的常规管理,其中着重强化管理过程和落实管理细节。力求做到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有形管理和无形管理相结合,过程管理和情感激励相统一,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统一。建立德育常规管理长效机制,优化班风与校风,努力构建文明和谐校园。1、进一步细化、规范学生行为常规,制定《石室初中学生守则》;对班级常规考核每日公布,每周反馈,每月汇总量化,将量化结果纳入班主任的绩效考核。2、进行午间管理改革,一是规范学生就餐地点。为了学生的健康和安全,要求学生只能选择在家或在校就餐。对学生领餐盒的前后门顺序、学生餐具回收的摆放都作了具体要求。二是充分、高效利用学生现有时间。把学生午间时间分为午自习和午休,消化所学知识,避免过于疲劳,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优良的班风校风已经形成,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但是目前校内仍然存在一些纪律问题,生源较差,为此校方还在联合学生一起作改进。现全校共计师生两千余人,2015级近700人,2017级只有400余人。15、16级每班有55人左右,班级层次划分为实验班、基地班。其中实验班由新老师当班主任,基地班班主任则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老师。石室初中目前成立已有5年之久,2012级是第一批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目前,升学率是成华区首位!! 立足师生发展,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是抓好德育工作的关键。该校德育干部队伍建设以年级领导小组为中心,以班主任为核心,以学生为重心。精选学校教师中的骨干充实班主任队伍;提升班主任队伍整体管理水平,培养学生干部队伍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提升管理能力。1、完善科学评价机制,引领班主任成长方向健全制度是顺利完成德育目标的有力保障。一年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班主任工作过程考核评价方案》、《班主任津贴和教育成果专项奖发放细则》、《班主任结对制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比办法》、《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评比办法》、《石室初中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比办法》、《石室初中励志奖学金评比办法》等班主任、班级和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来指导引领师生行为,激发师生潜能和热情。2、加强培训结对指导,提高班主任业务技能通过对班主任的校外培训、校内培训、校外交流等方式,树立班主任正确的、科学的、现代的学生观。暨着眼于未成年人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以此来指导自身的班主任工作,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培养的,每个学生都要、都能、都该得到更好的发展。一年来,聘请专家到校对班主任培训两次,派出班主任参加校外各类培训近50人次,校内集中和分年级培训40多次。同时通过班主任帮带结对等方式,加强青年班主任的业务引导,提高业务技能,把班主任的帮带效果纳入教师年度目标考核,避免出现薄弱教师、薄弱班级。3、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提升班主任业务水平通过主题班会赛课、《教育个案》征集、德育论文评选,教育科研等方式,增强班主任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业务水平。4、加强素质教育,开展社团活动,其中最出色的是“机器人社团”、“信息科技社团”,并被授予“四川省机器人试验学校”。2010年3月张秀辉参加成华区主题班会赛课,获得成华区一等奖,10月代表成华区参加了成都市主题班会赛课。在这一年中,班主任参加成都市德育论文评选获得成华区一等奖1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篇,成都市二等奖2篇,三等奖5篇 。 通过团队建设,社团活动等提升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能力。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抓学生组织建设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组织所开展的活动来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锻炼学生能力,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让团队、学生会和社团干部参加学校的常规管理,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该校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和社团联合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眼于学生能力地培养,素质的提高。定期召开“团代会”、“学代会”和“少代会”,定期 举办团校,开展团员、学生干部的培训,公开选拔学生干部,主持人的选拔,参与学校清洁卫生、升旗集会、广播操、眼保健操的检查,组织同学开展校园广播站、文学社等社团活动,运动会、迎新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这些工作为同学们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供了平台,也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一种尝试性探索。今后,学校还将为同学们锻炼能力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立足学生成才,抓实素质教育。一流的初中不仅需要一流的教学质量,更需要一流的学生素质。2009年,成华区提出了“学校教育现代化,学校发展品牌化,优质教育全域化,和谐教育示范化”的教育强区目标。我们结合实际,认真分析了石室初中的自身优势,坚持“以人为本,活跃和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差异发展和个体成才,确立了“人本教育,特色兴校”的教育理念。1、该校倡导的人本教育就是提倡德才兼备、情知交融、手脑结合、身心俱丰、和谐共进五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各个层面找到自信,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该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该校学生活动的开展着重强调计划性、主题性、规范性及宣传的及时性。计划性、主题性体现在: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及上级部门的要求提前确定每月的主题。如2010年各月的主题是:二月:常规教育月;三月:科技活动月;四月:校园文化活动月;五月:球类体育活动月。九月:弘扬民族精神月之感恩教育;十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十一月:体育活动月;十二月:法制教育月。规范性体现在:每一活动都有方案,有实施过程,有总结。宣传的及时性体现在:一方面,将学校开展的活动活动及时上传到校园网,另一方面,注重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媒体对该校的宣传。挂牌以来,省教育台、 SCTV4《新闻现场》栏目、成都电视台《全接触》栏目、成华台、成都商报、成都日报、新成华成都市教育信息网、成华区教育信息网等各级各类媒体相继对该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报道,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2、我们提出的特色兴校,就是要通过学校的艺术、科创、社团等特色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石室初中体育、艺术、科创特色教育三年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学生特点、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着重开展两大类特色活动。一是“学校主导型”的选修课。选修课由学生自愿选课,学校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发展特长,鼓励冒尖。目前,该校开设的选修课有文学、艺术、体育、科创、学科竞赛五大类。有小小理财师、成都文化、生命科学、管弦乐、合唱团、扬帆话剧、科创发明和数学竞赛等12个小类。学校对选修课还进行严格的管理与考核,有固定的学习时间(每周三下午最后两节课)与地点,有自编的校本教材,有专门的教师,让初一年级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之余,在固定的时间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发挥自己的特长。二是“学生主导型”的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按照一定程序由学生自己组成的活动团体,学生社团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生自主开展活动作为主要形式,主张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有自由的发展空间,学校在活动时间、空间、设施设备、技术指导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这既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表现才能和施展个性的舞台,更为学生提供交往、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信任、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已成立了石韵文学社、Special 声音杂志社团、管弦乐社团、我们都是机器人、建模爱好者等21个学生社团,目前又有10个新社团正在申报之中。 短短一年,该校的艺体、科创特色已初步显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提升,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奖项31人次,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46人次,成都市、成华区各类奖项近200人次,学校也获得了第十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总决赛获中学组综合团体一等奖,成都市2009年建筑模型竞赛获中学男子组、女子组综合团体第二名,第八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VEX工程挑战赛二等奖和最佳工程设计奖,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实验学校,2009年度成都市模型测向定向竞赛活动一等奖,《四川省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初中组大众健美操、自编舞蹈类团体一等奖,成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等奖项和荣誉。万象皆春色,激情书华章,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我们的奋斗目标尚有不短的距离,我们将继续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创新的思维,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级部门的大力关心与支持,有千年名校石室中学的直接领办,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石室初中一定能迅速办成“质量领先、特色鲜明,具有实验性和示范性的”一流名校!

林凤娥小学的办学特色

  学校有一批从事艺术工作多年并且具有丰富艺术培训与表演经验的专业教师。她们充满活力和热情,为学校创建艺术教育特色提供有力的保障。  该校的艺术教育除课堂教学外,学校成立了林凤娥艺术团。艺术团下设声乐部、器乐部、曲艺部、书画部、语言艺术部。艺术团由澳门六福集团董事长、澳门粤剧曲艺总会会长林凤娥女士担任名誉团长;中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教授李复斌先生担任艺术总监;由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粤曲平喉演唱家,广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梁玉嵘女士担任艺术顾问。 该校艺术团多次承担区、市级大型纪念与表彰演出,代表全区参加市级比赛合唱7次,舞蹈比赛8次、管乐比赛3次,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全国美术大赛(小学组)中,该校谭文图同学获得一等奖;在全国少年儿童书法大赛中,该校钟晓君等11名同学获银奖。宋馨同学获得荔湾区第一届耀华杯诗歌作品大赛一等奖。“与圣贤交友与经典同行”荔湾区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该校朗诵表演《凤娥少年,爱诚勤博》获区二等奖。林凤娥小学的孩子们在浓郁的艺术熏陶下成长。学校被评为荔湾区“艺术教育基地”。 朱能干,男,1973年12月25日出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后来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 工作期间,他曾参加区青年干部学习班、校长任职资格学习班、校长中级研修班和教育部在北师大举办的校长高级研修班。2011年7月起,在读广州大学举办的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班。他曾主持省、市、区多个课题研究,还撰写的教学论文2篇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在教育工作会议上交流;他曾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区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各种荣誉称号,共10多项。 陈尤嘉,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毕业,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教育社会学。 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管理经验和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曾在《湖南教育》《江西教育》《当代教育论坛》《现代教育科学》《教学与管理》《基础教育参考》《小学德育》《特教天地》《中外教育研究》等教育期刊和新课程改革丛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发表论文10多篇,参与编著教育论著《社会学语境中的教育弱势现象》一部。研究领域涉及德育、教学、管理、特殊教育、弱势群体、高等教育等。主持和参与全国“十五”“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子课题、区重点课题和小课题多项,并获总课题组、省、区奖励多次。人格特质:正直、率真、热情、勤奋人生信条: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学习、快快乐乐生活主要社会工作经历:1、曾任荔湾区综合实践学科第一届理事会理事。2、曾作为教育评估人员参与区内学校上等级评估工作和市级学校复评工作。3、曾作为专家受邀参与区“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立项评审工作。4、曾受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邀请为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作教育科研方法讲座。5、2010广州亚运城市志愿者骨干。6、现任荔湾区德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副校长伍英文伍英文,林凤娥小学副校长,从教悠悠近二十载。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

一、办学理念——独树一帜 引领潮流学院坚持“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打造“校中园、园中校”的办学特色,培养方式实现校企融合,教学模式实现工学融合。二、教学模式——工学结合,以能力为本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加强内涵建设,制订与企业、行业对接的课程标准,推行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三、校企深度融合——引入双主体办学机制 创造校企合作的典范学院作为中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的典范,随着岭南香港铸业(高精密工业品技研)学院、岭南中兴通讯3G学院的相继成立,学院的发展再一次引起业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四、办学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与对外交流,先后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日本大阪滋庆教育集团、韩国永进专门大学和台湾数所大学等,开展了3+1、2+1、1.5+1.5、短期培训、交换生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并于2010年与韩国公州映像大学合作成立了“中韩文化交流中心”。五、博雅教育——国际最先进的素质教育模式博雅教育是当下最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学院于2007年成立了博雅教育研究院,致力于将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等先进教育理念引入,致力于培养出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本土根基的实用性人才。六、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傲视群雄 独一无二学院地处开发区科学城,交通发达,近山临水,绿树成荫,建筑独具风格,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拥有国家级标准教学体育馆,40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场,荷兰PAT的草坪,台湾健源塑胶的跑道;30多个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场;封闭式物业管理;学生宿舍配置网络接口、太阳能热水、免费纯净水入户。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设施完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7200多万元,有多媒体教室200间,校内实训和生产性实习场所136个。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达110余万册,信息化条件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七、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学业就业创业无缝对接岭南科技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广州天河软件园岭南园区、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作为“产教融合”的中心。这里的“教学工厂”和入驻的三十多家高科技企业,为学生实习、就业、创业提供“零距离、更真实”的环境,学习与工作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岭南新文化创业广场秉承“校企融合”的办学理念,学院积极拓展学生的实习、就业渠道,特别创建创业广场,吸引公司进驻并自办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公司企业,形成了“一院一公司”的运作模式,即各二级学院分别开设模拟公司,以拓展学生视野,在学习阶段即有机会经历公司运作的实务性流程。后现代风情街一条后现代风情街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生活的便利,更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实践机会,无论在超市还是餐厅,都有学生忙碌的身影。学院努力为学生拓宽融入社会、体验生活的渠道,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八.创新就业指导体系——高就业率 领先同侪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开展毕业生就业信息核查、就业指导与推荐、组织招聘会、与用人单位搭建就业平台以及就业网络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另外,还开办了广州市岭南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由此形成了广泛且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2010年,学院总体就业率98.97%,连续四年位居全省民办大专院校前列。办学模式办学模式有创新,学生就业有保障。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创新性地实行校企共同办学、“产、学、研”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践和就业基地;同时,与企业和研究所联合办学,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培养社会急需的专门人才。学院推行“1+3”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校必须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外语和驾驶三项基本功,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学院于1995年经广州市人事局批准成立了“广州市岭南人才就业中心”,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已建成完善的就业网络,与广州、深圳、珠江三角洲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人才供求关系,使毕业生就业率超过80%。学院坚持“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先后与企业共建两个二级学院及27个订单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院创建的岭南科技园(即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广州天河软件园岭南园区)和岭南创业园(广东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进驻有三十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学生实习、就业创造机会。在国际视野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引领下,学院瞄准园区对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英国、韩国、日本等国院校建立了中外合作项目,组织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100余人次。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以“专业技能 +博雅教育 +外语应用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用岭南的方式诠释“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培养“博学而雅正,业专而精技”的现代人才。学院推行“ 2+1”教学模式,坚持“ 5个相结合”办学模式,进行“ 7大”校企合作创新,实行“区位融合、校企融合、工学结合”即办学与产业融合、行业融合、区域融合。学院创建了岭南科技园,现已有今明科技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入住,全力打造岭南产学研基地、就业创业基地。学院先后与 100多家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珠江三角洲地区 10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的人才供求关系。学院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资源,采用灵活机制,规范管理,不断扩大教育领域,逐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合作以及管理特色。2003年学院与广东省机械研究所合作,共同创立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二级学院——现代制造学院。现代制造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三瞄准”的办学方向,即瞄准社会需要、培养目标、就业岗位;“三全新”的办学模式,即全新的办学途径、管理体制、定向培养。通过三年的合作办学,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了探索民办教育的发展之路,把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民办教育具有更强的活力,为社会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本着向管理求效率、求质量的理念,学院的前身“广州岭南工商专修学院”大胆地引进了现代企业界成功的管理模式—ISO质量管理体系。1999年开始进行调研,2000年进行动员教育与学习,2001年进行引入和改进,即利用企业界ISO管理体系的框架结构,贯以高教系统的内容,把两者融合在一起,使其具有教育特色和“岭南”特色。经2002年上半年的试运行之后,于2002年6月得到正式认证,至2006年,取得了积极成果,标志着学院向现代化管理迈出了可喜步伐。2002年成功引进ISO质量管理体系,2005年被国家方圆认证中心授予教育管理创新奖。学院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适应社会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各类应用性人才。

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以国学教育为抓手,注重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成人”1、坚持“仁、德、志、譞”、“忠、孝、礼、仪”和“勤奋、勤劳”等传统文化教育、国学经典教育。学校专门开设了“国学经典集萃”、“儒家经典名篇诵读”等校本课程,并以“四书”为主,兼收旧时代小学的传统教材内容,提取“经、史、子、集”中的精华,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由浅入深地编辑了一套教材,充分体现了“文以载道”的精神。设置了“六个一工程”:一天20分钟的经典诵读,一天20分钟的经典书写,每周一节的经典学习,每周一次的集体诵读,每学期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每周一的全校师生集体学习每周一礼。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等。校本教材《我们的礼仪》也正在筹划之中。此外,学校还开展了读经沙龙、每日一背、我与经典故事会等活动。2、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1)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学校以“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同学帮助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祖国培养我”教育主题开展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开放式家长会和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给学生布置感恩作业,观看“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恩”的内涵。(2)开展学生校园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一切、感受一切、学会一切”。(3)开展“爱心”义卖、义演和游园活动。使同学们能深入地体验生活,感受奉献的真谛,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精神。(4)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实现全体师生间的互动。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帮助、指导,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实施了“全员育人导师制”。这样,每位科任教师都要担任学生的育人导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和品德等进行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棠外搭建多种平台,培养综合素质高、特长突出的复合型人才,让学生上得了清华、北大,也拿得起琴棋书画,铸造了素质教育的典范。棠外附小组建的课余兴趣班新颖丰富,多达36个,包括:科技活动、舞蹈、漫画、剪纸、中国象棋、围棋、抖空竹、网球等。初中开设了书法、社会观察 、十字绣、播音主持、摄像、烹饪、种植等46个校本课程。高中开设了高中英语能力竞赛辅导、课外文学活动、演讲、作文、英语角、模联、配音、高中各学科竞赛等校本课程。学校进行扎实有效的课程改革,巧用教师的教育资源,通过第二课堂的开设,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审美、实践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三)科学高效的外语教学,打造外语教学亮点1、开办 “CEA外语特色班”,全面实施英语素质教育(“CEA”即“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简称)。2、精选英语教材。在英国有一套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家喻户晓的英国学生学习母语的阅读材料---《典范英语》(Good English),原名《牛津阅读树》(Oxford Reading Tree)。棠外使用的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从《牛津阅读树》中精心选编成的分级的、简易的、原汁原味的64部适合我国中学生使用的作品,以达到回归语言教育的“积累”之本,从而让学生在故事中轻松、快乐、自然习得英语,即“融语言学习于故事中”。3、采用 典范英语“语感阅读法”这一全新的英语教学和学习理念。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教育课题组的带领下,参加了“英语语感阅读”课题实验研究。按照“语感阅读法”的理念,英语课课型大致分为词汇课、听说课、阅读课和练习课四种类型。词汇课的根本目标是通过阅读贯穿全部单元词汇、短语的自编短文达到“两会”的目的,即会朗读,会理解其意。并且通过朗读反复进行强化。听说课则是整合SectionA,B的听说部分,对学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训练。练习课则通过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三十道经典试题进行练习。典范英语“语感阅读”法则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第一是反复地朗读,达到“两会“的目的。第二是自然拼读,随机通过故事里的单词巩固相关或者相类似的单词。第三,词义联想。第四,摘抄句子,让学生摘抄故事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和背诵。第五,筛选考试高频率词汇,反复在故事语境中进行强化和练习。最后,让学生写出Summary。“英语语感阅读”课题实验研究整体提升了学生的口语、阅读及写作水平。4、开展各种各样学英语、用英语的活动。在学生中组建了“英语话剧表演队”、“英语演讲小组”、“英文电影配音小组”、“英语电视广播及节目主持小组”、“英语手抄报小组”等,形成了学校独有的外语特色。将每年的十二月定为“英语活动月”,举办“英语文化节”,给全体师生学英语用英语搭建平台,在校园中营造了良好的英语氛围,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5、常年聘请外籍教师进行口语教学,同时,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美国英语学会合作。先后举办了8届为期一个月的“英语夏令营”和暑期英语教师培训班。(四)突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学校于2005年成立了心理学教研组,200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棠中外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目前有6位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其中1位高级心理咨询师、3位三级心理咨询师)。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采取了很多措施。每年对新入学的学生采用集体问卷调查法、心理档案建立法、学生心理日记分析法收集学生的情况,对比分析;对毕业年级的学生采用个案跟踪法、班主任、家长访谈法、团体辅导法收集情况,归纳整理;对其余年级的学生采用专题讲座法、班级心理联络员报告法、心理社团和课外活动法收集情况,综合研究。根据发展心理学的年龄特征,把学生心理发展分为:初一学生是“学习适应期”,初二学生是“心理断乳期”,初三学生是“志向抉择期”;高一学生是“价值观形成期”,高二学生是“情感冲突期”,高三学生是“学业焦虑期”。各阶段都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教育。在此基础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心理简报”、“教育简报”、“会议纪要”等形式通报给学校、年级组和班主任,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为了使教育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自主创新,开拓了很多教育渠道。首先,把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自主编写教案达1200余个,自主研究设计了“信任背摔”、“解开千千解”、“优点轰炸”等80多个系列活动,确定了心理健康课“活动性”、“体验性”的特色,形成了“需求+活动+体验+升华”课堂结构,真正符合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其次,将专业的心理咨询做得更加精细。学校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成立咨询室,努力为来访的学生、家长、教师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另外,还详细制定了咨询室周一至周五定期开放的“值班制度”、“心理咨询记录制度”、“个案研讨例会制度”等。分别设计了学生《心理档案辅导卡》、《心理咨询记录卡》、《个案追踪卡》,为全校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并利用这些档案进行心理分析。对每一个咨询的学生都详细地作了咨询记录,对有典型心理障碍的个体进行了个案追踪或者成功转介,使许多孩子走出心理阴影,重拾阳光与自信。最后,将其他渠道作为辅助手段。学校在校园黑板报上开辟了“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在校园广播站增设了“心灵之声”栏目;在学校网站上增设了“心理健康”板块;在心理咨询室门口挂有“心理信箱”;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订阅了《心理医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大量心理类图书资料;在学生中成立了“心理协会”;办“心理手抄报”;学生心理日记的收集和分析;在学校《春晓》文学刊物上开辟了心理专栏;利用心理课的时间或社会活动实践的机会,举办了“心理投射”、“灾区学生心理援助”、“5.25我爱我”等专题活动;在班主任工作和团队工作中,要求每个班级每个学期至少要开展两次以上的符合心理标准的班会课。对于贫困学生,棠外不但免除了他们的学费,还从生活上给予其全面呵护,并对他们进行长期的心理专题辅导。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后,学校先后接收了300多位来自灾区的学生,包括一部分地震孤儿。对于这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都制定了详细的辅导计划,逐步实施,帮助他们一步步走出心理阴影。针对独生子女的一些性格缺陷,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五心”教育,即:用“信心”提升精神品质,用“爱心”促进“移情和关爱”,用“孝心”沟通亲子关系,用“责任心”塑造志向和抱负,用“勇敢心”磨练意志品质。棠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学生上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课已达3000多节,自编教案40余万字;建立学生心理档案8000余份;接待学生心理咨询800余人次;开展专题讲座20余次;自编校本教材3本,分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手册》和《家庭教育艺术》;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校园电视台据真实转化案例拍摄的纪录片《阳光女孩》被中央电教馆评为一等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达100%。学校先后获得了“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成为教育部和省教厅确定的灾后学生出国疗养的培训基地,实现了“一年一个台阶,三年一个跨越”的超常规发展。(五)大力实施分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才1、因材施教,分层推进。学校要求老师们牢固树立“绝不放弃一个学生”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要坚持“教学难度(标高)要有差异性,例题设计要有阶梯性,提问要有全面性,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辅导要有个别性”的“五性”教学思想,让优等生尖起来,中等生高起来,学困生跟上来,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有所进步。2、深入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棠外根据新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核心理念,开展“3+1”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从改变教与学的行为入手,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棠外教育的再度飞跃。“3+1课改”是以保障学生主体为前提,以追求有效教学为目的,以“3+1”课堂结构为核心,以三案合一为主要载体,以规范教学双边活动为保障的教学改革活动。连续七年,棠外高考本科和重本上线率均居成都市前茅,多次夺得双流县文理科状元,实验班100%上重本线。历年来,本科平均上线率高达78%,重本平均上线率高达35%。优异的教学质量,年年受到市县教育局的表彰。(六)突出艺体教育特色,加强合作交流,坚持多元化办学,拓宽升学渠道,促进学生多渠道发展1、学校构建了“三课(音乐、美术、书法课)、两班(科学艺术班、高考艺术专业培训班)、一团(海棠艺术团)、一活动(课外兴趣活动)、一基地(重点大学艺术特长生基地)”的艺术教育模式;构建了“一课(1+N模式合班分项体育课)、两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十三队(男足队、男篮队、女篮队、田径队中国象棋队、围棋队、国际象棋队、国际跳棋队、健美操队、啦啦操队、体育舞蹈队、乒乓球队、网球队、无线电测向和定向越野队)、一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两班(男足班、啦啦操班)”的体育教育模式。学校参加各级文艺展演比赛,383人次获国家级比赛奖、411人次获省级比赛奖、713人次获市级比赛奖、400多人次获县级比赛奖;83名文艺特长生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的特招资格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政府全额奖学金)、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等国际名校的留学资格。学校参加各类体育比赛,38人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235人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110多人次获国家级比赛奖、310多人次获省级比赛奖、480多人次获市级比赛奖、170多人次获县级比赛奖;高中健美操队2009年、2010年获省中学生健美操比赛冠军,附小啦啦操队2010年获韩国首尔国际健美操比赛冠军;棋艺队2008年至今110多人获省级中学生比赛奖,2010年、2011年获中国象棋高中成人组团体第一名;男足队连续6年获市中学生比赛冠军,2009年、2010年、2011年获省中学生比赛冠军,2009年代表四川省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获男足乙组比赛第六名,2010年代表成都市参加第十一届省运会包揽甲组和乙组冠军,5人入选国少队、两人入选国青队(U17),9人赴法国梅斯足球俱乐部培训。2、多元化、合作化办学,拓展教育新路子2007年,学校国际部在四川省第一家引入PGA(中美国际高中课程班)项目,2010年,该校首届PGA班的所有学生100%被美国知名大学录取,其中80%的学生被美国排名前100所大学录取,近50%的学生获得了每年2000~17000美元的奖学金。整个班雅思平均成绩6.3分,成都地区国际班整班雅思平均成绩获得此分的尚属首例。学校先后成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生源基地、成都军区国防生源基地,是新加坡政府全额奖学金指定公派留学生学校,是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定点派出和接待学校,是美国美中文化教育基金会“成都交流中心”学校。学校已选派80多名师生出国交流,每年都要接待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学生,与中国学生同吃同住同班学习,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七)落实精细化管理,尽显人本化特色,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为了使学生在学校感到温馨、快乐、自由、安全,棠外自建校以来就提出了“精细化”思路。1、安全工作精细化。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作为全封闭寄宿制学校,棠外更是将安全工作做到极致。学校聘请保安人员实行24小时巡逻并对重要地方实行电视监控,保障学校的安全。为了避免闲杂人员进出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学校制定了严格的门卫制度,学生必须凭借“校园一卡通”进入校门,必须在班主任的签字同意下方能走出校门;外来人员若要进入校门,必须在门卫处登记、预约。为防止教学走廊及楼道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学校每天安排楼层值周教师在下课和放学时段值周,监管学生行走秩序,确保学生安全。2、教育工作精细化。为了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亲人般的关怀和指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的温馨和贴心,棠外制定了班主任早中晚巡查制、德育导师制、学习导师制以及心理健康辅导制等,真正做到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就一定有棠外老师的父母般的呵护。(1)班主任每天至少对学生进行三次(早中晚)巡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及时记录在案,及时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2)德育导师的工作重点在于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意识和思想情感,了解学生行为及产生行为的真实心理动因,“严”、“爱”结合,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学习导师的工作重点在于关注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如有情况,利用自习课或业余时间进行单独辅导。(3)学校专职心理学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心灵沟通栏目,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营了造良好的环境。(4)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先后开设了家政(包括刺绣、针织)、摄影科创、电视节目录制、机器人制作、网页设计、动漫、电影英文配音、英语话剧表演、Discover探索、广告设计、科技小论文以及艺术体育等相关的3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修。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究中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学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电影节”、“新年音乐会”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节日的快乐、家庭的温暖。(八)管理工作精细化(1)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实现家校间的互动。学校网络设置“家校通”栏目,“家校通”平台通过学校提供给家长的“家校联系卡”,家长可在互联网登陆到学校网站查看学生的成长记录、考试成绩、学期评语、请假刷卡记录、食堂消费记录、年级公告、班级公告、给家长留言等信息,家长也可通过平台给老师留言。全力构建家、校、社会三维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整体合力,提高教育效率。(2)周末托管。对节假日不离校的学生,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周末“托管”,由专任教师负责开展课堂延伸拓展、文娱活动、体育航模、信息网络等各种兴趣活动。从而使学生的节假日过得轻松、愉快而又有意义。(3)高规格学生公寓,全方位公寓管理。能容纳4400人住宿的学生公寓内有空调、卫生间、电话、饮水机、个人橱柜和写字台。学生公寓实行24小时监管,每层楼配备2名既熟悉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又精通生活管理、具备大专文化水平以上的生活老师,注重对学生人性化服务,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病痛,做到服务学生,关爱学生,促使学生自理、自立、自律能力的加强。(4)A级食堂,营养配餐。学校设有可容纳4000多人同时就餐的四川省A级食堂,设施齐备,就餐采用刷卡方式。学校聘请华西医科大学高级营养师作顾问指导,对学生膳食实行营养配餐。同时,为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对学生每天的消费进行合理的限制。(5)使用校园“一卡通”,管理方便、快捷、有效。全校师生每人均配备一张卡,用于确认身份、进出校门、食堂用餐、图书借阅等多种用途,为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提供了方便。

东莞英孚英语培训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强调课堂整体参与性的互动“融入式”教学模式,外教小班授课。在EF,运用多种多样的融入方式,老师会积极引导学员参与到所有的课堂活动中,让学员在运用中极大地提高英语水平,使您走出教室就能实现所学知识的流利交流。1、 教材特色:全球同步推出并使用权威自编教材,11个阶段集英语听、说、读、写四会训练。2、 学习内容:教材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在英语学习中深入了解西方文化。3、 实操练习:教师以互动形式的教学活动创造英语练习的语言环境,学员在课堂中有较多的机会参与英语交流。4、 以听说带动四会:注重听、说能力的提高,以听、说带动读、写四会能力的综合提高。5、 小班教学:小规模的班级组织教学(15人左右),以确保每个学员每堂课都有交流机会。6、 情景教学: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作为范本,使学员走出教室就能用英语流利交流,学以致用。7、 英语俱乐部:独具特色的英语课外实操课程。老师以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活动形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题材组织、引导学员进行英语的实操练习,增强英语的实用性。(生活俱乐部、电影俱乐部、唱歌俱乐部、语法俱乐部、写作俱乐部、语音俱乐部)。8、拥有专业资格认证的外教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