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

阅读 / 问答 / 标签

用了Swagger2后,接口设计文档,测试用例都不用自己写了,爽

pom文件加入如下依赖 启动类上加入@EnableSwagger2注解 增加配置类 访问http://localhost:8080/swagger-ui.html 取其中一个例子,示例返回以及要填的各种参数都已经帮你弄好了,直接填入参数就能测试,非常方便 导出文档 可以将测试页面导出为各种格式的文档,不再介绍 Swagger注解 可以用Swagger提供的注解,对显示在页面的上的各种参数进行描述,和代码耦合性比较高,不再演示 @Api:修饰整个类,描述Controller的作用 @ApiOperation:描述一个类的一个方法,或者说一个接口 @ApiParam:单个参数描述 @ApiModel:用对象来接收参数 @ApiProperty:用对象接收参数时,描述对象的一个字段 @ApiResponse:HTTP响应其中1个描述 @ApiResponses:HTTP响应整体描述 @ApiIgnore:使用该注解忽略这个API @ApiError :发生错误返回的信息 @ApiImplicitParam:一个请求参数 @ApiImplicitParams:多个请求参数

TFS里面的测试用例怎么导出Excel啊?

一、登陆进入VS2010,在团队资源管理器选中测试用例所在项目,右击“工作项”中的‘测试用例",选择“在Microsoft Excel 中打开(简单列表)(X)” 二、在打开的Excel里面,点选“团队”模块工作项中的“选择列”按钮,在选择列界面中: 1、工作项类型选择:测试用例 2、在左侧‘可用列"中选择要查看的列,添加到右侧‘选择的列"(如标题、步骤等) 选择好后,点击“确定”即可显示所有选择列内容。 其实只要注意‘选择列":是在打开的Excel表格中的‘选择列",而不是在TFS中的‘选择列",就简单了。转载于 http://119.255.34.182/doetest/archive.aspx?articleid=19

在qc中,如果一个自动化测试用例运行失败后,有几种处理方式

IBM?Rational?FunctionalTester是用于功能性和回归线测试的高级测试自动化工具,它可以在一个基于图形化用户界面(GUI)的程序上录制测试场景,并回放测试场景以实现测试自动化。在录制期间,您可以插入确认点,这些确认点可以从您正在测试的程序中获取特定的数据或者属性。然后在回放期间,这些确认点用来将录制的信息,与现场信息进行比较以确保稳定性。工具会搜索映射的对象,并在测试期间对其执行一系列的操作。但是,由于对象不存在或者不适当的状态,Playback特性通常会遇到一些失败情况,在回放期间,如果GUI响应时间或者GUI到达预期状态所花费的时间,要远远高于录制时间,那么工具所执行的操作就不能在适当的位置找到适当的对象或者它们的状态或属性了,这样脚本回放就会失败。通过按照本文中所介绍的步骤进行操作,您将会学到怎样利用RationalFunctionalTester程序编程界面(API),来改进脚本以实现基于Eclipse程序地可靠测试自动化。前提条件如果您拥有下述的知识,那么您就能从本文中学到的信息:熟悉Eclipse环境以及为测试下程序配置RationalFunctionalTester熟悉录制和回放测试脚本,并理解测试脚本的内容场景注意:对于这些范例,IBM?Rational?SoftwareArchitect(一种基于Eclipse的程序)用作测试下的程序。本文将会涉及到测试自动化中以下的失败场景,并解释在Eclipse工作区中遇到它们时的方案。场景1:不匹配的GUI响应时间在回放期间,如果GUI响应时间要比录制期间的时间长,那么自动化工具将不会找到需要执行操作的对象,而测试脚本也将会失败。场景2:未预期的活动窗口如果在自动化测试的回放期间,出现了一个未预期的活动窗口,那么在录制期间该窗口将不会出现,自动化脚本将会失败。自动化会因为未处理的窗口而停止。场景3:不适当的对象状态当您在创建确认点时,如果对象没有处于它所预期的状态,那么它会获取所有需要的具体内容。同样,在回放期间,如果并不能确保相同的对象状态,那么确认点将会失败。图1中的图表描述了处理这些场景的基本方法。图1.方案的基本方法方案方法基本上可以改进使用RationalFunctionalTesterAPI的脚本。作出的选择能够处理描述的场景,该场景可能发生在测试自动化场景之中。创建Eclipse:准备RationalFunctionalTester以测试基于Eclipse的程序为了对基于Eclipse的程序使用RationalFunctionalTester自动化测试特性,您必须首先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创建测试的环境:点击Configure>Enableenvironmentfortesting以打开EnableEnvironments窗口(参见图2)。选择Eclipse实例,并点击Enable。如果Eclipse环境尚没有列出,那您您可以点击Search。点击Finish以保存您所做的修改。图2.激活环境窗口修改代码:根据用例来更改自动生成的代码在这一步中,会获得对自动生成代码所做的更改,以处理前面所描述的一个或者多个失败。每一个失败场景的解决方案,都与下述描述的子部分不同。场景1:不匹配的GUI响应时间对于该场景有两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方案1a.检查进度条的状态当您在基于Eclipse的程序中创建一个项目时,项目构建和确认会在项目向导完成之后才启动,其中基于Eclipse的程序例如RationalSoftwareArchitect或者IBM?Rational?ApplicationDeveloper。有时所花费的时间要比预期的长,脚本回放会失败,因为项目构建没有完成,但是脚本会试着进一步地操作。为了避免这种失败情况的发生,您可以在Eclipse工作区右下角查看进度条的状态修改代码:根据用例来更改自动生成的代码在这一步中,会获得对自动生成代码所做的更改,以处理前面所描述的一个或者多个失败。每一个失败场景的解决方案,都与下述描述的子部分不同。场景1:不匹配的GUI响应时间对于该场景有两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方案1a.检查进度条的状态当您在基于Eclipse的程序中创建一个项目时,项目构建和确认会在项目向导完成之后才启动,其中基于Eclipse的程序例如RationalSoftwareArchitect或者IBM?Rational?ApplicationDeveloper。有时所花费的时间要比预期的长,脚本回放会失败,因为项目构建没有完成,但是脚本会试着进一步地操作。为了避免这种失败情况的发生,您可以在Eclipse工作区右下角查看进度条的状态

如何评价测试用例的有效性?

我的答案:Incremental Analysis & Traceability你所在团队是如何评价测试用例的有效性的?- 对用例进行检视- 看用例总数- 看代码覆盖率- 网上问题多少- 千行代码用例数- 用例发现缺陷密度。。。。。。如何评价代码的有效性?– 通过测试验证。 — 通过产品发布后用户反馈的问题。OK, 用户反馈的问题确实能总体上评价测试的有效性,不过这已经是事后了,我们想事前就能有信心。那么,换一种问法。如何确保,你写的代码确实实现了给定的需求?看一看我们的V模型吧,从“需求”到“代码”你走了怎样的路?你从拿到需求开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技术设计,经过这些增量的过程,你的分析越来越深入,最终出来的是代码,这样的系统化的过程本身就一定程度地保证了你的代码是针对这些需求的、是有效的(这就是verification),但不一定是正确的,也许其中还有bug,这可以通过事后的测试活动找出来(这就是validation)。02即使你采用敏捷开发,也仍然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那么如何确保,你写的测试用例充分地测试了给定的需求?从“需求”到“测试用例”你走了怎样的路?你是拿到需求,基于个人经验,写出来一大批用例?(这就像你拿到需求一上来就编码一样。) 你是否经过了一个“系统化的、增量的、分析过程”,来一步一步地确保你的用例能够充分覆盖这些需求?这就是我所说的测试分析设计的框架的概念。你需要分析、画model、找出测试条件,然后才出具测试用例,你需要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你是否会对每一行代码进行检视之后,才知道代码的有效性或质量?不会。那为什么要求“通过逐个检视测试用例,就能判断出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呢?你是否会通过代码行的总数判断代码的有效性(是否实现了需求)?不会。那么为什么要去“通过检查测试用例个数或密度的方法来判断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呢?你是否因为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技术设计等这些CMM的中间过程太耗时,而要求员工直接编码呢?不会。那为什么叫喊“测试分析、画model等测试设计活动工作量太大了”呢?(每当我讲完一次“MFQ&PPDCS:软件测试分析与测试设计”这门课,培训调查表中就会有这样的反馈:“测试分析的工作量太大了,没有时间做”;而与此同时,课前反馈的培训需求中又总是会有“学习测试设计技术,确保测试用例的有效性”、“设计出高质量的用例”。)一边希望几乎不花什么时间、不用太费脑筋,就能得出测试用例;一边又对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和评估提出高要求。测试是一种投资,测试设计活动更是一种投资,用户会买你的代码,但不会买你的测试用例。你的用例的质量可以增加你对代码质量的信心,这其中是个平衡。如果你自信你的代码质量很高,那么恭喜你,无须在测试用例上投资太多;如果你没有这份自信,那么请不要不舍得在测试设计上多投一些时间,请不要不愿意花一点精力去钻研测试设计这门技术,更不要认为只有编码是高尚的技术行为、测试只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儿。

如何评价软件测试用例的有效性?

  本文探讨脚本化测试中的测试用例的有效性问题,尤其是针对功能性测试用例而言。   我的答案:Incremental Analysis & Traceability   - 对用例进行检视   - 看用例总数   - 看代码覆盖率   - 网上问题多少   - 千行代码用例数   OK, 用户反馈的问题确实能总体上评价测试的有效性,不过这已经是事后了,我们想事前就能有信心。   那么,换一种问法。 程,你的分析越来越深入,最终出来的是代码,这样的系统化的过程本身就一定程度地保证了你的代码是针对这些需求的、是有效的(这就是 verification),但不一定是正确的,也许其中还有bug,这可以通过事后的测试活动找出来(这就是validation)。   即使你采用敏捷开发,也仍然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 你是否经过了一个“系统化的、增量的、分析过程”,来一步一步地确保你的用例能够充分覆盖这些需求?这就是我所说的测试分析设计的框架的概念。你需要分 析、画model、找出测试条件,然后才出具测试用例,你需要这样一系列的过程。   你是否因为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技术设计等这些CMM的中间过程太耗时,而要求员工直接编码呢?不会。那为什么叫喊“测试分析、画model等测试设计活动工作量太大了”呢?(每当我讲完一次“MFQ&PPDCS:软件测试分析与测试设计”这门课,培训调查表中就会有这样的反馈:“测试分析的工作量太大了,没有时间做”;而与此同时,课前反馈的培训需求中又总是会有“学习测试设计技术,确保测试用例的有效性”、“设计出高质量的用例”。)  一边希望几乎不花什么时间、不用太费脑筋,就能得出测试用例;一边又对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和评估提出高要求。测试是一种投资,测试设计活动更是一种投资, 用户会买你的代码,但不会买你的测试用例。你的用例的质量可以增加你对代码质量的信心,这其中是个平衡。如果你自信你的代码质量很高,那么恭喜你,无须在 测试用例上投资太多;如果你没有这份自信,那么请不要不舍得在测试设计上多投一些时间,请不要不愿意花一点精力去专研测试设计这门技术,更不要认为只有编

如何有效评估软件测试用例的质量

本文探讨脚本化测试中的测试用例的有效性问题,尤其是针对功能性测试用例而言。 我的答案:Incremental Analysis & Traceability - 对用例进行检视 - 看用例总数 - 看代码覆盖率 - 网上问题多少 - 千行代码用例数 OK, 用户反馈的问题确实能总体上评价测试的有效性,不过这已经是事后了,我们想事前就能有信心。 那么,换一种问法。 程,你的分析越来越深入,最终出来的是代码,这样的系统化的过程本身就一定程度地保证了你的代码是针对这些需求的、是有效的(这就是 verification),但不一定是正确的,也许其中还有bug,这可以通过事后的测试活动找出来(这就是validation)。 即使你采用敏捷开发,也仍然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 你是否经过了一个“系统化的、增量的、分析过程”,来一步一步地确保你的用例能够充分覆盖这些需求?这就是我所说的测试分析设计的框架的概念。你需要分 析、画model、找出测试条件,然后才出具测试用例,你需要这样一系列的过程。 你是否因为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技术设计等这些CMM的中间过程太耗时,而要求员工直接编码呢?不会。那为什么叫喊“测试分析、画model等测试设计活动工作量太大了”呢?(每当我讲完一次“MFQ&PPDCS:软件测试分析与测试设计”这门课,培训调查表中就会有这样的反馈:“测试分析的工作量太大了,没有时间做”;而与此同时,课前反馈的培训需求中又总是会有“学习测试设计技术,确保测试用例的有效性”、“设计出高质量的用例”。) 一边希望几乎不花什么时间、不用太费脑筋,就能得出测试用例;一边又对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和评估提出高要求。测试是一种投资,测试设计活动更是一种投资, 用户会买你的代码,但不会买你的测试用例。你的用例的质量可以增加你对代码质量的信心,这其中是个平衡。如果你自信你的代码质量很高,那么恭喜你,无须在 测试用例上投资太多;如果你没有这份自信,那么请不要不舍得在测试设计上多投一些时间,请不要不愿意花一点精力去专研测试设计这门技术,更不要认为只有编

大神们,如何写mantisbt中我的试图的测试用例,在线等

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是测试工作的核心,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任务之一。测试用例(Test Case)目前没有经典的定义。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测试用例编写准备 1从配置管理员处申请软件配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书》;2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书,详细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并且对软件所实现的功能已经准确理解,然后着手制订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制定的原则 1测试用例要包括欲测试的功能、应输入的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2测试数据应该选用少量、高效的测试数据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测试。用例覆盖1正确性测试:输入用户实际数据以验证系统是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测试用 例中的测试点应首先保证要至少覆盖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功能,并且正常。2容错性(健壮性)测试:程序能够接收正确数据输入并且产生正确(预期)的输出, 输入非法数据(非法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溢出数据等),程序应能给出提示 并进行相应处理。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对产品操作一点也不懂的客户,在进行任意操作。3完整(安全)性测试:对未经授权的人使用软件系统或数据的企图,系统能够控制的程度,程序的数据处理能够保持外部信息(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4接口间测试:测试各个模块相互间的协调和通信情况,数据输入输出的一致性和正确性。5压力测试:输入10条记录运行各个功能,输入30条记录运行,输入50条记录进行测试。6性能:完成预定的功能,系统的运行时间(主要是针对数据库而言)。7可理解(操作)性:理解和使用该系统的难易程度(界面友好性)。8可移植性:在不同操作系统及硬件配置情况下的运行性。测试方法1边界值分析法:确定边界情况(刚好等于、稍小于和稍大于和刚刚大于等价类边界值),针对我们的系统在测试过程中主要输入一些合法数据/非法数据,主要在边界值附近选取。2等价划分: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有效的和无效的)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3错误推测:主要是根据测试经验和直觉,参照以往的软件系统出现错误之处。测试用例的填写 1一个软件系统或项目共用一套完整的测试用例,整个系统测试过程测试完毕,将实际测试结果填写到测试用例中,操作步骤应尽可能的详细,测试结论是指最终的测试结果(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

testlink 禅道 管理测试用例哪个好

testlink更好一些,它提供了用例的管理,维护,以及执行用例时的分配管理等,专业用例管理工具,禅道则是项目管理工具整合性较强

禅道里面的测试用例,执行后的结果填错了,该怎么删除

执行结果不能删除,再执行一次就可以了,一定要删除的话只能到数据库中删除。

和jira兼容比较好的测试用例管理工具

这些测试管理系统都提供了与JIRA集成的插件:1. QMetry http://www.qmetry.com2. Enterprise Architect http://www.sparxsystems.com.au/products/ea/index.html3. Enterprise Tester http://www.catchlimited.com/4. HP Quality Center https://h10078.www1.hp.com/cda/hpms/display/main/hpms_content.jsp?zn=bto&cp=1-11-127-24_4000_100__5. Zephyr http://www.getzephyr.com/

uat测试需要执行测试用例吗

需要在软件开发工程中,一般是在本地开发,开发完成自己本地通过单元测试,判断自己的代码是否满足业务需求,这个阶段是自我漏写,和自我考虑不足的弥补;第二阶段是:把自己的代码和别人的代码合并(一般是指从版本库整合的代码),在测试服务器,或者有条件的服务进行测试,这个阶段就是sit测试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把需要上生产的代码在生产环境进行最后的演练,让用户验收,这个阶段叫uat测试阶段;第一个阶段(单元测试阶段):单元测试(unit testing),是指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和验证。单元测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进行的最低级别的测试活动,软件的独立单元将在与程序的其他部分相隔离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想快速又简单地编写测试用例?看这里!

本文适用对象 初级软件测试人员,或想开拓思路拓展测试范围、提高测试覆盖率的所有测试人员等等。 本文目的 讲述如何快速、简单、有效、有条理地编写一条测试用例,并帮助测试人员从测试用例角度拓展测试思路。 如何简单、快速地 描述(编写)一个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的目的在于指导、帮助测试人员按照既定的计划步骤执行测试,并比对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 对于中大型软件公司而言,测试用例的管理都有既定的规范和工具,如表格管理用例、测试管理软件管理用例(如下图1所示为MeterSphere测试管理软件用例编写页面)等。 但总而言之,测试用例的内容主要不外乎3个部分:前置条件、步骤、预期结果。 那么,对于没有明确地测试管理软件的小型软件公司,或者对于测试人员而言,需要暂时快速地编写一个测试用例或记录测试过程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呢? 推荐一个临时性的用例编写模板:GIVEN...WHEN…THEN。 让我们套用GIVEN…WHEN…THEN的模式来描述下编写用例的大致步骤: 有没有觉得很简单? 让我们再用实际案例,描述下如何用GIVEN…WHEN…THEN模板编写真实用例。以测试访问 http://www.baidu.com 链接这个用例为例1: 使用GIVEN…WHEN…THEN能够简单呈现用例前置条件、执行步骤和预期结果间的逻辑关系,并能清晰地表述一个用例。 那么,什么地方可以用GIVEN…WHEN..THEN这个模板呢?这个模板较之文档用例更为简洁,如下图2所示,对于测试用例提交故障,阐述引发故障的操作方法或故障复现方法,以及故障修复后的验证时都可以使用。 如何使用探索式场景联想法 衍生测试用例 探索式测试更多的是一种测试风格和测试思想,要求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不断思考、发散思维,记录、修改和更新测试方法和测试用例。 场景法则是要求测试人员认真分析测试需求,了解用户使用场景,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测试。 而本文讨论的 探索式场景联想法,则是将探索式测试方法、场景法和联想法相结合,在已有测试用例的基础上衍生更多的测试用例。 那么,如何使用探索式场景联想法衍生测试用例呢? 由上一节可知,测试用例是指导测试人员在xx预知条件(场景)下,执行xx步骤,预期得到xx结论。 显而可见,通过改变测试用例的预知条件和操作步骤,则可以衍生出不同的测试用例。而这些测试用例包含不同的测试场景和不同的测试步骤。 如下图3所示,为探索式场景联想法衍生测试用例的结构脑图。 改变前置条件 测试用例的前置条件基本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 改变前置条件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以上节的访问 http://www.baidu.com 链接用例1为例,改变前置条件衍生新的测试用例。由于该用例的前置条件较简单,改变前置条件只需改变浏览器类型和版本即可。 由此,衍生的部分测试用例可如下所示: 改变操作步骤 改变用例操作步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插入步骤、删除步骤、改变步骤和重复步骤。 插入步骤 如图3所示,插入步骤又可以分为插入相关联步骤和不相关联步骤。并在插入步骤中增加用户输入。 同样以用例1为例,插入步骤衍生的测试用例可如下: 删除步骤 删除步骤可以分为删除部分步骤或者删除部分步骤中的部分操作。删除部分步骤,又可以分为删除关键步骤和非关键步骤。 例如,以例1为例,删除关键步骤“点击键盘回车键“衍生新的测试用例如下所示: 改变步骤 改变步骤主要涉及步骤顺序的改变和步骤内容的改变。当测试用例具有多个步骤,且步骤间具有关联性和顺序性的时候,改变步骤顺序则会变得很有意义。改变步骤内容主要是改变步骤中用户的输入(包括数据输入、用户操作等)。 以用例1为例,改变步骤内容衍生的用例如下所示: 重复步骤 对于大多测试人员来说,衍生测试用例时更多关注点在于操作步骤的变化。 但是,对于不同的测试场景,重复相同的测试步骤,仍然具有很大的测试意义。重复步骤进行测试能够挖掘不同前置条件(场景)下的故障,亦能挖掘软件在多个重复步骤操作下潜藏的故障。 以用例1为例,重复步骤衍生的用例如下所示: 测试结论衍生测试用例 除了通过改变前置条件和操作步骤衍生测试用例外,还可以根据测试结论中的异常信息,逆推测试场景,衍生新的测试用例。 这个部分更多的需要测试人员掌握探索式测试方法,对测试过程中的软件资源监控信息、错误日志等保持警惕性,挖掘错误信息中的内容,逆推产生错误信息的原因,构建新的测试用例。 小结 本文阐述了一种可以在提交测试故障信息和验证测试故障时使用的快速测试用例编写模板,快速记录测试场景、测试步骤等关键信息。 并在此基础上,简单讲解了基于探索式场景联想法的测试用例衍生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借助已有的测试用例拓展新的测试用例,扩大测试范围,提高覆盖率,挖掘更多场景下的软件故障。 转自公众号投稿: https://mp.weixin.qq.com/s/tPB9qhbaKoJX9LhcJDP3eg

Apifox写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总结-2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1.设置环境 2.设置变量 3.自定义脚本写法 4.python脚本调用 在界面的右上角,是 环境管理 的入口,选择管理环境后进入。 可以在左侧新建或删除环境,右侧可以对某个环境进行编辑。 如果在系统测试时需要多个系统来测试,可以在添加默认服务的基础上,再添加其他系统的URL,在编写对应的接口时,手动选择对应服务信息。 根据需要,可以在页面右上角,快速切换为你所需要的环境。 打开环境管理(软件右上角设置形状的按钮),选择全局变量 tab。 1.添加一个名为my_variable的变量,将本地值设置值为hello,点击保存。 2.打开一个接口,在运行 tab (或接口用例)的参数值里输入{{my_variable}}即可引用该变量。 3.点击运行按钮,发送请求,实际运行的时候系统会将{{my_variable}}替换为hello,然后发出请求。 本地值和远程值的区别: 1.所有使用到变量的地方,实际运行的时候都是读写本地值,而不会读写远程值。 2.本地值仅存放在本地,不会同步到云端,团队成员之间也不会相互同步,适合存放token、账号、密码之类的敏感数据。 3.远程值会同步到云端,主要用来团队成员之间共享数据值。 4.注意:由于本地值仅存放在本地,使用一些清理软件清理 Apifox 文件缓存会导致本地值被清空,请务必注意。 变量类型: 1.环境变量是最常用的变量,同一个变量可以在不同的环境设置不同的值,变量值会跟随环境切换而改变。环境变量在环境管理模块设置 2.全局变量 使用方法类环境变量类似,但全局变量不会跟随环境切换而改变。 3.临时变量 仅在单次运行接口用例或测试管理里的测试用例或测试套件过程中有效,不会持久化保存。 使用方式: 以下两个环节可添加脚本: 在将请求发送到服务器之前,使用前置脚本。 收到响应后,使用 后置脚本(断言测试)。 接口请求的执行流程如下: [全局前置脚本] -> [分组前置脚本] -> [接口前置脚本] -> [发送接口请求] -> [返回接口结果] -> [全局后置脚本] -> [分组后置脚本] -> [接口后置脚本] 调试脚本: 调试脚本可以在 前置脚本 和 后置脚本里编写,使用console.log("hello")方式将调试信息写入控制台,打开 控制台 即可查看。 使用python进行前置脚本编写: 第三步:python环境变量配置完成后重启电脑和apifox 第四步:前置脚本编写

Apifox写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总结-1

最近决定用Apifox写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于是研究了这个工具的具体实践,下面把最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总结,方便回看。 Apifox它是集:接口文档管理、接口调试、Mock、接口自动化测试于一体的全流程集成工具,覆盖从开发->测试->管理等环节,等同于 Postman + Swagger + Mock + JMeter几款工具功能累加。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1json path语法及使用 2.参数化使用 3.结果验证 JsonPath语法要点: $ 表示文档的根元素 @ 表示文档的当前元素 .node_name 或 ["node_name"] 匹配下级节点 [index] 检索数组中的元素 [start:end:step] 支持数组切片语法 ** 作为通配符,匹配所有成员** .. 子递归通配符,匹配成员的所有子元素 (<expr>) 使用表达式 ?(<boolean expr>)进行数据筛选 直接从返回结果中获取第一个元素 从返回结果中获取iata=3Q的子节点中的id号 1.用两个{}的形式来传参,如{{flightId}} 2.如果提取变量是列表形式,可以取其中某一个,如{{flightId[0]}} 3.可以选择右侧的“魔法棒”动态值来选择变量/常量或动态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