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体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楚辞体和楚辞一样吗,说详细点,楚辞体中的诗算是楚辞中的诗吗

不一样。狭义的楚辞指的就是战国时期屈原及其后辈创作的诗歌,广义的楚辞是指屈原及其后辈创作,以及后人仿照其格式及音韵特点而创作的诗歌。楚辞是一种特定的文学形式。而楚辞体的范围更广一些,它既包括诗歌也包括文赋,如骚体赋等等。但人们说道楚辞体是,一般指的只是后人仿照楚辞格式而创作的诗歌,而不包括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一般几乎不用楚辞体这个名词,亲是从哪里看来的?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什么开创了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的代表人物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爱国诗人. 在《楚辞》初本的16卷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部分,共收他的诗作8卷20余篇

楚辞体,楚辞,骚体赋,骚体诗这几种的关系是什么

有的。看我简介

对楚辞体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楚地的哪一特别风俗

楚辞[1] 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楚国踞南,蛮夷之国,文化来源,与周同受殷商影响,楚庄王时,势力急张,以北进取,南北文化,水乳交融,中原高度的思想文化大大地为楚国吸收。到了战国,南北文化之汇更显,诗经移植于南方足可证,当时,楚国君臣上下,说起话来,诗经朗朗,此等移植,开始之时,多用于外交辞令,后来渗入楚文学,感染文人的思想。《诗经》的作品主要产生在北方黄河流域,其中虽有某些不知名的文人作品,但多数是淬于中原地区的四言体的民歌,其写作年代大致为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此后诗坛却沉寂下来,直至战国中晚期。一种比《诗经》作品更富有个性,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结构宏伟,句式新颖,灵活的新型诗体出现了,这就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楚辞”。屈原是楚辞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是楚辞体诗歌的创始人。“楚辞”这一新文体的产生有以下原因。首先,从楚辞体的艺术形式特色来看,它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觋,工祝的有关宗教活动就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从屈原的作品《九歌》、《招魂》、《天问》等来看,无不在这方面有着鲜明的烙印。其次,楚辞的产生与楚地的乐曲和民歌也有着密切关系,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音乐和民歌被称为“南音”或“南风”。从楚辞作品中看到,其篇章体制均是比较长大的,特别是与北土的乐歌《诗经》作品相比,更显示出其宏伟繁复。另外,将新型诗体楚辞与《诗经》作品相比较,除了上述的一些艺术形式上的特征有所不同外,最为明显的是句式,语调方面的不同。《诗经》作品主要为四言体,篇幅不大,以重章迭句的形式构成,屈原的楚辞作品则为长句,大量使用“兮”字语吻词,特别是后者,几乎成为楚辞体最明显的标志。

楚辞体的成语 楚辞体的成语是什么

楚辞体的成语有:楚楚谡谡,清清楚楚,楚楚不凡。 楚辞体的成语有:楚得楚弓,楚楚不凡,楚楚可怜。2:拼音是、chǔ cí tǐ。3:结构是、楚(上下结构)辞(左右结构)体(左右结构)。4:注音是、ㄔㄨˇㄘ_ㄊ一ˇ。楚辞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文体名。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_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_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二、引证解释⒈文体名。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三、网络解释楚辞体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关于楚辞体的词语楚筵辞醴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楚辞体的详细信息

楚辞体的特点

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楚辞文体的特点 1、宏伟繁复的体制结构(与《诗经》相比) 《诗经》大部分作品篇幅短小,而楚辞大部分作品不仅篇幅比较长大,而且有许多复杂的体制形式。 《离骚》373句,2400多字。《天问》350多句,1500多字。 《离骚》《哀郢》《涉江》等有“乱”,《抽思》有“少歌”“倡”,这些体制特点是楚辞所独有的。 2、句式的加长和“兮”字的大量使用 这是楚辞独特的句式和语调特点。《诗经》大都是整齐的四言句式,而楚辞的句式明显加长,8字句、9字句比比皆是。 《诗经》也有带“兮”字的诗句,但是从“兮”字使用的频率和特殊功用上看, “兮”字的使用是楚辞体的重大特征, “兮”字在楚辞作品中有多种位置和意义: 1)、置于每一句的中间,如《九歌》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山鬼》) 2)、置于上下句的中间,如《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置于下句末,如《橘颂》 后皇佳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三种类型中只有《橘颂》的情况与《诗经》类似。 “兮”字的意义:表情作用,调整节奏的功能,代替某些虚词起语法作用。 大量使用“兮”字语吻词,几乎是楚辞体最明显的标志。 楚辞与《诗经》比较: 1)句式、篇幅、风格; 2)产生区域; 3)作者 1、神话世界 2、往古世界 3、香草美人世界 神话世界《离骚》中出现了一个无比神奇的神话世界。屈原从神话传说中吸取了丰富的形象,通过自己奔放不羁的自由想象,使它们构成层出不穷的生动情节和美丽的画面,使它们成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艺术构思的一部分,取得了很强的抒情达意效果,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思幻文丽的浪漫诗风。如诗人的三次升天遨游。往古世界《离骚》中还出现了一个往古世界,众多历史人物纷纷登台,为全诗注入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和理性光辉。屈原借对往古盛世的回顾,为统治者的改革树立榜样;借对历史兴亡的反思,表达对楚国前途的担忧;借历史上君臣遇合的佳话,鼓舞激励自己奋进不止、探索不息。(“三后” 尧舜 桀纣 )香草美人世界《离骚》中创造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 诗人构思了一系列具有象征性的香花美草意象,来比喻道德的自修和品德的高洁。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制芰荷以为衣兮,搴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涉及到的美草香花多达几十种。这些美草香花意象和诗人的内美、高洁、清白等道德本质是相对应的,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从而使读者形象而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品德之高洁,道德之芬芳。同时又借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政治生

楚辞体的年代,特点是什么?

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简介公元前四世纪,即战国后期,南方的楚国诞生了一种新诗体———楚辞。她的出现,不仅使《诗经》后沉寂了大约三百年的诗坛重新复活起来,而且以其突发的异彩、更新更美的歌声,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以后的又一个辉煌时代。“楚辞”直接继承了《诗经》的铺陈辞藻、咏物特点楚辞体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活,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其运用 楚 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 楚 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

楚辞体的特点

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楚辞文体的特点1、宏伟繁复的体制结构(与《诗经》相比) 《诗经》大部分作品篇幅短小,而楚辞大部分作品不仅篇幅比较长大,而且有许多复杂的体制形式。 《离骚》373句,2400多字。《天问》350多句,1500多字。 《离骚》《哀郢》《涉江》等有“乱”,《抽思》有“少歌”“倡”,这些体制特点是楚辞所独有的。2、句式的加长和“兮”字的大量使用 这是楚辞独特的句式和语调特点。《诗经》大都是整齐的四言句式,而楚辞的句式明显加长,8字句、9字句比比皆是。 《诗经》也有带“兮”字的诗句,但是从“兮”字使用的频率和特殊功用上看, “兮”字的使用是楚辞体的重大特征,“兮”字在楚辞作品中有多种位置和意义: 1)、置于每一句的中间,如《九歌》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山鬼》) 2)、置于上下句的中间,如《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置于下句末,如《橘颂》 后皇佳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三种类型中只有《橘颂》的情况与《诗经》类似。 “兮”字的意义:表情作用,调整节奏的功能,代替某些虚词起语法作用。 大量使用“兮”字语吻词,几乎是楚辞体最明显的标志。 楚辞与《诗经》比较: 1)句式、篇幅、风格; 2)产生区域; 3)作者1、神话世界 2、往古世界 3、香草美人世界 神话世界《离骚》中出现了一个无比神奇的神话世界。屈原从神话传说中吸取了丰富的形象,通过自己奔放不羁的自由想象,使它们构成层出不穷的生动情节和美丽的画面,使它们成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艺术构思的一部分,取得了很强的抒情达意效果,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思幻文丽的浪漫诗风。如诗人的三次升天遨游。往古世界《离骚》中还出现了一个往古世界,众多历史人物纷纷登台,为全诗注入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和理性光辉。屈原借对往古盛世的回顾,为统治者的改革树立榜样;借对历史兴亡的反思,表达对楚国前途的担忧;借历史上君臣遇合的佳话,鼓舞激励自己奋进不止、探索不息。(“三后” 尧舜 桀纣 )香草美人世界《离骚》中创造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 诗人构思了一系列具有象征性的香花美草意象,来比喻道德的自修和品德的高洁。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制芰荷以为衣兮,搴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涉及到的美草香花多达几十种。这些美草香花意象和诗人的内美、高洁、清白等道德本质是相对应的,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从而使读者形象而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品德之高洁,道德之芬芳。同时又借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政治生

楚辞体的特点

楚辞体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活,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其运用 楚 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 楚 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

楚辞体在形式上最明显的特征是

“楚辞体”在形式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多用“兮”字。楚辞体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活,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由楚国的诗人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扩展资料:《楚辞》是公认的与《诗经》并峙的一座诗的丰碑,它创造了新的诗体,对诗歌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楚辞》开创性地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重章叠韵的体式。《楚辞》丰富了诗歌的题材,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如招隐诗、游仙诗等便是直接从《楚辞》孕育出来的,政治咏怀诗等,受《楚辞》的影响亦很大。最重要的是,《楚辞》在诗坛开创了一种文学传统,今人视为“浪漫主义”诗风的一派都无一例外受其启发,从中汲取精神与艺术得滋养。屈原、阮籍、李白,以至于龚自珍等的作品,正是此种浪漫主义诗风的体现。

楚辞体的诗都有哪些,我需要3首~~急急急~

  楚辞体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活,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招魂》、《天问》等。  怀古诗  李白 【岘山怀古】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杜甫 【蜀相(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韦应物 【阊门怀古】  独鸟下高树,遥知吴苑园。  凄凉千古事,日暮倚阊门。  杜牧【江南怀古】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咏物诗  虞世南 【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李贺【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钱起【归雁】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山水田园诗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一)】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二)】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  战争诗  王昌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 【凉州词】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卢纶【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  旅行诗  王昌龄 【旅望(一作出塞行)】  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王建 【初冬旅游】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刘皂 【旅次朔方(一作贾岛诗)】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杜荀鹤 【春日旅寓】  满城罗绮拖春色,几处笙歌揭画楼。  江上有家归未得,眼前花是眼前愁。  李中 【旅次闻砧】  砧杵谁家夜捣衣,金风淅淅露微微。  月中独坐不成寐,旧业经年未得归。  ——————————————————————————————————  闺怨诗  王昌龄 【春怨】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  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李白 【春怨】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孟郊 【闲怨(一作闺怨)】  妾恨比斑竹,下盘烦冤根。  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  白居易 【闺怨词三首】  朝憎莺百啭,夜妒燕双栖。  不惯经春别,谁知到晓啼。  鱼玄机 【秋怨】  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  洞房偏与更声近,夜夜灯前欲白头。  ——————————————————————————————————  送别诗  王勃 【秋江送别】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李白 【赠汪伦(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孟浩然 【送友人之京】  君登青云去,予望青山归。  云山从此别,泪湿薜萝衣。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什么开创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 义的先河。《楚辞》的代表人物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爱国诗人. 在《楚辞》初本的16卷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部分,共收他的诗作8卷20余篇.包括《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

楚辞体诗为什么诗

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楚辞的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严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 在汉代,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遂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楚辞的文体特点。 一. 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如《离骚》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覆。 二. 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三. 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楚辞体是在什么基础上开创的

楚辞体是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由楚国的诗人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公元前四世纪,即战国后期,诞生了一种新诗体———楚辞。她的出现,不仅使《诗经》后沉寂了大约三百年的诗坛重新复活起来,而且以其突发的异彩、更新更美的歌声,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以后的又一个辉煌时代。“楚辞”直接继承了《诗经》的铺陈辞藻、咏物。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楚辞体的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发展的集中、归纳地体现。2、诗歌抒发感情咏志,有丰富多彩的情感与想像。3、诗歌的语言具备精炼、言辞华丽、声调和睦、节奏独特等特性。

楚辞体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对吗

对。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的诗体:楚辞是句式以六、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兮"字,是对的。

典型的楚辞体在诗风体式语言上

楚辞体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活,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首先,从楚辞体的艺术形式特色来看,它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觋,工祝的有关宗教活动就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从屈原的作品《九歌》、《招魂》、《天问》等来看,无不在这方面有着鲜明的烙印。其次,楚辞的产生与楚地的乐曲和民歌也有着密切关系,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音乐和民歌被称为“南音”或“南风”.《楚辞》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地方色彩的新型诗体,与《诗经》相比,在内容、形式上都有许多独具有特征。从内容上看,楚辞作品中贯穿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着力于表现作者的主体感受和他们在社会以及自然现象激发下喷涌出来的情感,他们不再专注于真实细致地描绘现实世界,而是利用天才的想象力去创造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让不屈的灵魂在狂热的斗争中寻找出路,奔向光明。楚辞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诗经》中固然有许多哀怨的诗,可都有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意味。楚辞则继承楚歌中那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情调,以粗重的笔墨渲染出一种悲怆激昂的画面。宗教巫术作为楚辞的主要题材,作品中容纳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巫术礼仪,并通过对他们的描绘抒发作者内心感情。从艺术表现形式上看,楚辞篇幅扩大,具有更大的容量,更强的表现力。《诗经》中的诗歌大多为短章小品,以凝练精粹见长,恢宏广大不足,楚辞则渐多宏篇巨制,呈现出崭新气象,楚辞继承了《诗经》的传统的比兴手法并予以极大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新的意象。《诗经》中比喻一般是单列的,而楚辞中的比喻则丰富多彩,复杂多变。就句式而言,楚辞打破了《诗经》四言体的樊笼,代之以参差错落,灵活自由的句式,形成自由、奔放的诗歌语言。楚辞作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首先在文体上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表现在大量的模拟之作的出现和对其它文体尤其是汉赋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更主要表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热爱祖国、忠于理想的伟大人格,同情人民、憎恨奸徒的鲜明态度,一直影响、激励着各个时代的进步文人。楚辞中体现着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与《诗经》代表的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并立共存,对后代抒情诗人影响很大。而楚辞丰富的的表现手法、章法结构以及华美繁丽的辞藻对后代文学也有巨大影响。

楚辞体有哪些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以“楚辞”体写成的一批诗作的集子,其中可以确定为屈原所作的诗歌有25篇,即《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卜居》、《渔父》。这些作品都是屈原卓越的艺术才能与浪漫、神秘、丰富多彩的楚文化尤其是楚民间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具有“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的特点。屈原的作品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离骚》《九章》等在流放生活中写的政治抒怀诗;一类是以《九歌》为代表的祭歌和反映诗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天问》。

“楚辞体”和“楚歌体”有什么区别?

“楚辞体”和“楚歌体”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诗体形式,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楚辞体”即“骚体”,属辞赋一类,是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楚辞体”起于战国时楚国, 以大诗人屈原所作《离骚》为代表, 并因此而得名。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句末多用 “兮” 字以助语势。如《离骚》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而楚歌是以楚地方言及音乐为基础而形成的歌曲,具有鲜明的荆楚文化色彩,先秦时期已在各诸侯国之间广泛流传。其句式参差灵活, 句中常用“兮”字。对三言、五言、七言等诗歌形式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点击查看更多《大英儿童百科》

楚辞体的词语 楚辞体的词语是什么

楚辞体的词语有:楚筵辞醴。 楚辞体的词语有:楚筵辞醴。2:注音是、ㄔㄨˇㄘ_ㄊ一ˇ。3:结构是、楚(上下结构)辞(左右结构)体(左右结构)。4:拼音是、chǔ cí tǐ。楚辞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文体名。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_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_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二、引证解释⒈文体名。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三、网络解释楚辞体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关于楚辞体的成语清清楚楚楚得楚弓楚楚可怜楚楚动人楚楚不凡楚楚谡谡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楚辞体的详细信息

楚辞体有什么特征?

1、是以《楚辞》中作品为模拟范式。2、是“兮”的大量运用。《楚辞》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成就《楚辞》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在诗坛开创了一种文学传统,即今人视为“浪漫主义”诗风的一派都无一例外受其启发,从中汲取精神与艺术的滋养。《楚辞》也是中国第一部有作者的诗集。由屈原及后学所作,至汉代刘向编辑成书。屈原正直,忠贞不屈,不为故俗所囿的品格都使他成为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和典范。

什么是楚辞?试述楚辞体的来源和它的主要文体特点。

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异,楚国一带自古就有它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也有它独特的土风歌谣,如《说苑》中记载的《楚人歌》、《越人歌》、《沧浪歌》;更重要的是楚国有悠久的历史,楚地巫风盛行,楚人以歌舞娱神,使神话大量保存,诗歌音乐迅速发展,使楚地民歌中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所有这些影响使得楚辞具有楚国特有的音调音韵,同时具有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可以说,楚辞的产生是和楚国地方民歌以及楚地文化传统的熏陶分不开的。

楚辞体又叫

“楚辞体”,又叫“骚体”。楚辞体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活,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运用楚辞体的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

什么是楚辞体?

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从句型上看,赋体文有的全部或大部运用骚体句,如枚乘《七发》等;有的大量运用散句的散体赋,如之后宋代苏轼《前赤壁赋》等。从题材上和描写手法看,赋体文的主要题材是约定俗成的,构思方法有规可循,这种类型化倾向来自前代的模仿,由于《楚辞》提供最典丽优雅的榜样。《楚辞》开创性地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重章叠韵的体式;其次,《楚辞》丰富了诗歌的题材,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如招隐诗、游仙诗等便是直接从《楚辞》孕育出来的,政治咏怀诗等。扩展资料:作为楚地的诗歌,随着楚国的灭亡,楚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是在民间流传。最早整理楚辞的应是淮南王刘安,因刘安都寿春,正是楚国古都,所以对楚辞的整理条件得天独厚。他还为屈原作传,部分内容被司马迁写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刘安在前半段赞扬了《离骚》是符合儒家审美观的政治讽喻诗,后半段肯定了屈原的人格,并推崇他的辞赋。他突出地肯定了屈原辞赋的社会思想内容,认为它符合当时的主流文化,从而确立了楚辞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