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

阅读 / 问答 / 标签

紫色大稻埕的角色介绍

施易男饰江逸安大稻埕江记茶行少爷,为人热情、单纯、海派,没有门户之见,在同侪中颇受好评。与郭雪湖是一起长大的好友,醉心绘画,向往自由。崇拜蒋渭水,欣 赏陈植棋,屡次参加文化协会活动,支持师范学校罢课学潮。但父亲一心只期望逸安接管家业,父子冲突不断。三位母亲中,只有大娘支持逸安,从中协调父子关 系,开导逸安。 逸安认识如月后,生命开始变得不一样。如月台上台下的不同风貌让他着迷,让他想画下如月的各种容颜。但只想在舞台发光发热的如月,却渐渐被剧团团长石铭的 热情所吸引。而逸安也被迫由家里安排,和门当户对的彩云相亲。柯佳嬿饰庄如月原是宜兰佃农林家童养媳,个性坚毅、聪明、好强不服输。从懂事开始就有做不完的家事和农事,养兄上学后,如月暗自羡慕,常借机偷看课本认字。在 养父支持下,如月承诺不会耽误家事,养母终于同意让她去上学,但只读了几年即辍学。待养兄成年,两人将要送做堆,如月不想接受被安排的命运,逃离养家,到 大稻埕投靠在吃茶店工作的好友锦玉,因而认识逸安、雪湖一行人。 戏院里光鲜亮眼的舞台,上演着悲欢离合的人生,让如月深深着迷。如月努力学习演戏,追求另一个全新的人生,从乡下姑娘蜕变为成熟的女演员,思想视野也更加 开阔。面对逸安和石铭对她不同的感情,迷惘挣扎,难道女人只有婚姻这一条路?林玟谊饰王彩云大稻埕望族王家千金,就读静修高女,个性善良开朗、聪慧机灵,勇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看法。与逸安相亲后,欣赏逸安直来直往的个性和追求理想的热情,期待和逸安结婚,支持他的梦想,没想到却被拒绝。伤心之余决定充实自己,前往日本读书,却又与逸安重逢。李辰翔 饰郭雪湖出生于大稻埕番仔沟,本名金火。2岁丧父,由母亲陈顺独立抚养长大。个性活泼,努力踏实,不畏艰难。聪明手巧,从小就能自制风筝、灯笼等,和玩 伴共乐。就读日新公学校三年级时,被导师陈英声发掘绘画才华,带他四处写生。毕业后考取台北州立工业学校,后发现志趣不合,退学在家自修绘画。17岁时由 母亲带引拜蔡雪溪为师,入雪溪画馆学习裱画与绘制佛像,取名「雪湖」。 1927年参加第一回台展入选,与陈进、林玉山被称为「台展三少年」。1928年以《圆山附近》获台展特选,此后多次在台展获奖,细腻刻画台湾一草一木的 画风逐渐影响画坛,靠着勤跑图书馆自学与临仿名作,也向乡原古统请教,两人亦师亦友。在乡原的画室中认识携手一生的妻子林阿琴,在她的支持下,努力创作不 辍,挑战自我,尝试各种风格与题材。战后并与杨三郎等人筹办「台湾省全省美术展览会」。1978年定居美国加州李奇曼。

《大稻埕风云》电影 完整版,请提供下

http://www.7k5k.com/juqing/dadaochengfengyun/自己下载

大稻埕风云的介绍

这部叶天伦的第二部电影《大稻埕风云》,剧情描述一群现代年轻人,某次在参加古迹导览时,因缘际会地掉入时光隧道,穿越时空回到1920年的台北大稻埕。当年的“大稻埕”是台湾文化的首善之区,也是台湾迈向现代化的最初象征与地点。电影《大稻埕风云》将时空拉锯将近百年,其中不仅有历史文化,甚至也加入年轻人的时空对应趣味,题材相当新奇有趣。

大稻埕的变迁

在台湾日据时期初期,大稻埕的茶叶贸易依然兴盛。日商全力抵斥洋行势力,转而以日本、东南亚为主要进出口市场。大稻埕除了传统的茶叶买卖以外,南北货、中药、布匹批发业,更因台湾纵贯铁路的全线完成,而更加蓬勃发展。日据时期中期以后,大稻埕市况的繁荣,逐渐被日本人极力建设的城内(今中正区,原城中区)所取代。在这种情形下,大稻埕和城内,可以说是一为经济中心,一为行政中心。在日据时代进行市区改正计划的时候,西方的都市计划观念并未引入“城外”,导致城内逐渐成为日本人统治重心,而城外的大稻埕则阴错阳差地成为台湾人的“本岛人市街”, 并保留了最原始的街道景观与生活样貌。不过在圆环、后车站地区有数个冲绳人社区。1920年11月1日,日本人实施台湾地方官制及行政区域改制,废除原由台北厅直辖的艋舺、大稻埕、大龙峒三区,设台北市,隶属于台北州。町名改正以后,大稻埕的行政区划约为港町、永乐町、太平町、日新町、下奎府町、建成町、上奎府町。虽然在行政上“大稻埕”已经被裁废,但是该区并不因此就成了历史名词,台湾人依旧在日常生活上用“大稻埕”这个名字来指涉该区。 当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各地各种新兴思潮翻涌的年代。日本国内掀起要求民主的大正民主,当时台湾的知识份子,在日本殖民政府的统治下,更深刻感受到这股新思潮的冲击。于是许多新的尝试和活动,都先在富庶的大稻埕登场,然后再向全岛各地扩散。对台湾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贡献极大。比如说“淡水戏馆”、“港町文化讲座”、“永乐座”等,均是当时盛极一时的文化活动地点。“永乐座”是大稻埕最负盛名的戏院,除了传统的戏曲以外,也是现代化话剧上演的舞台。位于现今民生西路上的静修女中大礼堂,则是当时领导台湾文化革新、社会改革运动的“台湾文化协会”举行成立大会的地点。大稻埕崛起之前,紧邻它的南边已经有一个街市,称为“艋舺”,公元1723年(清雍正初年),福建泉州晋江、南安、惠安移民渡海来到此地,由于当时台湾原住民(日据时代称为高山族,台湾光复后称为山地同胞,在改称为原住民,一共有九个族)之一的平埔族以独木舟从淡水河上游载运农产品来这里与汉人交易;平埔族人称“独木舟”为艋舺,因此而得名。公元1853年,“艋舺”的福建漳州与泉州移民械斗,泉州同安人和漳州人被泉州三邑人(晋江、南安、惠安)驱赶,先逃往北方的大龙峒,再转到大稻埕,沿着淡水河建起街市,重建庙宇,利用淡水河从事贸易,于是大稻埕形成以同安人为主的街市。此后,台北盆地附近每遇械斗事件,便有不少人逃到大稻埕,使大稻埕形成四方杂处、开放包容的特色。公元1856年,大稻埕兴建了“霞海城隍庙”,这座庙宇虽然不大,却是台北最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 在台北尚未开发的时候,大稻埕原本是平埔族原住民『圭母卒社』的聚集生活的地方,直到了康熙48年(公元1709年),当时在台居民陈赖章向政府申请了官方开垦直到,开拓大加腊堡地区,包含了大稻埕一带,汉人才渐渐进入这里,开始了农业公正的生活,当时这个地区有一个很大的晒谷场,供这里的居民使用,因此就将这里称为『大稻埕』。大稻埕的兴衰从汉人进入开荒拓垦后,一直平静的生活在大稻埕地区,直到了1920年,台湾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实施了台湾地方官制以及行政区域改制等计划,废除当时台北厅直辖之艋舺、大稻埕、大龙峒三区,设立了台北市,隶属于台北州,虽然大稻埕的区域已被裁废,但是大稻埕并不因此就成了历史名词,时至今日,大稻埕仍然是台北人怀念的所在。大稻埕码头的繁荣大稻埕的范围为民权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西临淡水河,东至重庆北路,往北是大龙峒,往南经北城门进入城中区,出南门后到艋舺,而大稻埕码头位于淡水河畔的5号水门处,环河北路与民生西路口;大稻埕码头的兴起,也与大稻埕地区的发展相当有关,因为大稻埕紧邻淡江,而称大稻埕为稻江,1858年,清廷因英法联军之一役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在1860年,淡水正式开港通商,促成大稻埕往后浓郁的异国情调与繁华景象,实际起卸的口岸,则包括艋舺和大稻埕,艋舺因居民排外性强,加上河口淤积等因素,把通商机会和台北物资集散中心的地位,拱手让给大稻埕;往后,英、美等国商人,纷纷在大稻埕沿河的贵德街和南京西路上设立洋行,而外商鼓励北部农民大量种茶,以便销往自国;在外国洋行带印引下的茶叶贸易,不但使市场扩大,也促使这里的经济发展开始繁荣兴盛;更在刘铭传担任台湾巡抚前后,划定大稻埕的淡水河沿岸为外国人居留区,并改善货运、码头设施及电力通讯等,更是奠定了大稻埕商业繁荣的基础。大台北的怀旧风味大稻埕在台北市政府的规划下,在特定的节日也有烟火活动,让民众在淡水河畔欣赏美丽的烟火表演;此外,附近的『大稻埕历史街』也是著名的景点,『海关博物馆』更是展示着世界各国的海关制服以及相关文献、文物,『永乐市场』、『迪化街』更有许多充满人文风情的建筑,让民众在都市的忙碌生活中,能够体验早日的纯朴风情。

大稻埕的地理位置

就地理位置而言,大稻埕对照今日的范围,盖指民权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重庆北路以西、西临淡水河。该区地理位置位于台北城北方,经北门可进入城内,北方则有大龙峒。西临淡水河则有舟楫之便,大稻埕兴盛的命脉-船舶可自此直接出海,驶至唐山互市,甚至可远达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