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什么?

内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对策: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阶段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在建筑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合理管控是一个重点内容,成本的把控对于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建筑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建筑领域中的供需关系、竞争体系、价值规律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建筑经济成本与建筑行业内部的各项资本要素、管理活动都有密切联系,做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能够为内部管控行为奠定基础,作为施工单位,需要采取科学的成本管理方式,尽可能降低市场价格,提升自己的利润空间,优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内容分析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需要贯彻落实至工程施工各个环节,涉及“项目创立”、“工程设计”、“竣工验收”中的各项经济成本支出,通过“预算”、“核算”、“计划”、“分析”、“检验”等方式对建筑成本、价格、风险投资、项目资金总量进行全盘把控,并对其中涉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素进行管理、协调,以精益化管理理念来把控施工环节中的各项费用。经济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因素非常复杂,需要兼顾各项细节要素。2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2.1提高资源利用率科学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工程资源利用率,而资源利用率会对施工建设项目的经济性产生直接影响,利用率越高,那么成本也就会越低。基于此,建筑企业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资源特点来制定资源管理方式,对人力资源做出科学优化配置,以此来降低施工成本。2.2能够科学制定价格在建筑企业之中,成本管理也会影响建筑产品价格的制定,科学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预判,从而根据此来协调好材料、设备和人员。通过科学的定价,可以彰显出企业的优势,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成本投入、企业定价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既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能大大提升社会效益。2.3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在现代建筑中,管理体系由多个内容组成,成本管理便是其中的一个基础内容,成本管理直接影响施工效率和企业角色,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在经济管理工作中,要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切入点来科学制定决策,逐渐适应社会现状。如果企业不能根据实际来构建出适合的决策方案与成本管理方案,便会导致企业管理质量大打折扣,企业形象自然会大受影响。3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问题分析3.1认识问题在各类因素的制约下,部分管理人员、决策人员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缺乏正确认知,施工单位多基于经济利益作为基本目标,各个活动的开展,都是以经济效益作为中心,忽视了其他内容。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影响下,其他管理工作自然会出现漏洞,由于缺乏经济成本意识,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本制度,在施工前,未对工程建设做出全面分析和预测,在施工过程中,也缺乏有效指导,导致成本居高不下。3.2施工队伍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队伍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优质的施工队伍,不仅可以按质按量完成施工工作,也可以控制好施工成本,提高利润。部分企业未意识到施工队伍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选择施工队伍时,没有进行多方对比就盲目决定,甚至为了压缩成本选择低价施工队伍,看似节约了成本,实际则不然。价格低廉的施工队伍,不管在综合素质、思想道德还是技术方法上,都比不上高效的施工队伍,在施工环节,思想不重视、专业技术偏低、管理存在漏洞,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情况严重时,会引发各类纠纷.3.3管理问题管理观念也会影响建筑经济成本的把控,部分施工单位在管理环节,没有基于长远需求来考虑,在封闭、落后的管理思想下,导致成本控制出现问题,由于缺乏应急管控措施,在发生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解决,不仅导致问题积压,也会影响正常施工进度,影响资金利用率。在管理环节中,由于未从全局角度出发解决问题,引起了“设计变更”、“人员成本偏高”、“材料运输成本偏高”等问题。3.4制度问题制度可以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约束效果,目前,管理制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规范性、严密性与科学性,无法为实际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部分单位尽管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是制度内容大多仅关注经济利益,忽视了其他管理内容,完善的制度应该与时代环境相契合,由于未对外部环境进行详细研究、调查,没有梳理出“市场走向”、“市场竞争”、“技术趋势”之间的关系,没有整合各项资源,制度内容滞后,与实际脱节,影响了建筑经济成本管控质量。4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4.1利用培训提高认识在任何单位的发展上,人力资源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为了将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需要提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成本意识。在员工上岗前,进行系统、完善的经济成本培训工作,扩大其视野,优化员工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让企业上上下下,都能够做到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经济成本问题,在行动上予以支持。在培训、学习活动中,要应用趣味性、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提高员工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来提升管理水平。4.2把好施工队伍选择关施工队伍的素质、质量对建筑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把好施工队伍的选择关,进行多方对比,选择出能力强、素质高、负责任的施工队伍。在考察施工队伍时,还要高度关注其技术能力的考察,结合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甄选知识丰富、技能过硬的施工队伍,为后续施工环节来奠定基础。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工程情况、施工要求,对施工工期做出详细划分,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队伍进行科学管理,对其中不合理的施工行为,及时调整、改进。4.3构建成本管控机制健全的成本管控机制是开展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在这一方面,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来构建制度。施工前,按照制度内容来进行预测,按照目标来执行工作;施工过程,根据建筑情况来调整预算,将成本控制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对于各个项目中涉及的权利、责任、义务问题,要合理分配、调控。并将前期预算、实际费用进行对比,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偏差。同时,还要制定科学的监督机制,做好工程费用结算审计工作,与监理部门共同制定施工进度表,在合同措施以及技术措施上,由专职人员负责管理,调整其中的目标偏差,找出符合要求的技术控制方案。以合同为例,合同属于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严格按照起草、谈判、签订、执行各个阶段的要求做好跟踪、检查工作,在合同结束之后,及时验收、保养,确保后续各个流程都能按照合同要求来执行。4.4做好工程结算审核工作定额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也是开展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在施工项目开始前,需要根据生产力水平来做好额度预算工作,构建出明确的责任管理制度,根据各个部门采用进行详细分析,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加上周期较长,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经济问题也较多,为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实时进行监督,做好动态配置工作,引进新型管理技术,对工程进度、工程成本以及现场施工安全问题进行认真对比、分析,确保工作可以顺利开展。4.5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要将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除了上述举措之外,还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严禁违规操作,减小安全隐患,在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把关,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延长设备寿命,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必要情况下,可以成立安委会,确定安全管理工作区域,定期对施工现场做出安全检查,召开会议,制定整改方案,要求各级管理人员签订责任书。开展安全培训工作,组织全员参与安全技能培训,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来推行有证上岗制度,将交通威胁、职业病、食物中毒、火灾、机损降低到零,按照国家要求为员工购买保险,做好台账记录,将成本管控工作落实到人。此外,要重视自检自查工作,对于灭火器、门窗等,都要定期检查,避免安全隐患,对于施工现场,要做好巡查工作,针对“消防设施”、“日常水电”等重点部位,要高度重视,有问题,及时上报,做好记录。在每日下班后,按照要求检查周明设施、区域水阀,并做好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让全员都能做到严格要求自我,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5结语建筑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建筑经济成本属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成本控制的研究和管理,有利于发现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为了做好这一工作,应当结合项目的自身特点,从成本控制的内容和方法等细节出发,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抓住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相信经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南建设(000961)、金螳螂(002081)、华设集团(603018)等全国建筑业产值接近30万亿2017-2021年中国建筑行业总产值逐年增长,2021年接近30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1.04%。中国建筑业目前发展问题建筑业大而不强,仍属于粗放式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行业市场面临同质化竞争严重、工人技能素质不高、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有所制约行业更好发展。中国建筑业未来投资机会与发展前景分析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建筑行业造成极大的影响。随着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加快形成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建筑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内建筑市场持续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统计公报数据,2020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6.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十四五”期间,国内建筑市场将从中速增长期进入中低速发展期,但中国仍将拥有全球最大的建设规模。根据《全球建筑业2030》报告的预测,中国的建筑业在“十四五”期间将以4.8%左右的速度增长,存在结构性增长空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其它区域建设规划,前瞻认为在以下区域将有明朗的建筑业投资前景: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经济形势重点问题分析与对策时事报告

经济运行:已经出现转机,但基础仍比较脆弱  持乐观态度的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已经出现了“拐点”或“转机”。但他们认为,尽管如此,也应看到其基础仍很脆弱。基本根据是,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增长8.1%,上半年增长8.2%,比去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这是国民经济增长连续7年下滑后的第一次明显抬头(参见图1)。支撑国民经济出现转机的条件主要是:上半年工业同比增长9.7%,农业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出口增长38.3%、进口增长36.2%,顺差1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亿美元;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0.1%,比去年同期增加3.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止降趋稳,正增长0.1%,这也是连续两年负增长后第一次出现正增长。  持谨慎乐观态度的专家则认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进一步趋好,可以说是“亮点”开始增多,但还不能据此肯定已经形成了“拐点”。因为,按照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般规律,所谓“拐点”,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率连续几年下滑后,又连续几年上升,其中,回升的第一年可称为“拐点”,这是由下往上的拐点;下滑的第一年也可称为“拐点”,这是由上往下的拐点。因此,2000年是否是经济增长率由下往上的“拐点”,不仅要看2000年这一年经济增长率是否高于1999年,而且还要看随后的几年,即2001、2002年等是否能够一直保持经济增长率的稳定回升。由于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中央增发国债投资支撑的,社会投资或民间投资尚未有效启动,降低居民支出预期的问题尚未很好地解决,居民消费的回升尚不稳定,因此,今年至明后两年经济增长趋势还很难确定。从季度GDP增长率走势看,问题也还是不小。2000年第一季度为8.1%;上半年为8.2%;第三季度预计为7.2%;第四季度预计为7.4%;全年可能是7.5%左右。具有明显的“前高后低”(见图2)特征,这对明年、后年的经济增长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当前有两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一是如果社会投资或民间投资不能有效地启动,那么,单靠中央政府投资来支撑国民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是困难的。近几年来,我们一直想用中央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或民间投资,但始终未能“带动”起来。实践证明,在体制转轨时期社会投资或民间投资有其特殊规律和特殊启动方式,单靠中央投资是“带动”不起来的,必须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推动,但目前这方面的推动,我们还是讨论得多,实际采取的行动少。二是如何通过降低居民支出预期来提高居民消费以及农民收入提高问题,均未得到有效解决。在这两个大轮子有效转动起来之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是很难进入稳定增长轨道的。  财政政策:重点应放在支持结构调整、启动民间投资  从1998年春季中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到现在,已经过去3年多了。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实践证明,这一政策确实起到了扩大内需、托住经济增长和稳定经济的作用。不管当前国民经济运行是否出现了拐点,都应当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因为,从根本上说,我国经济拐点的出现,最终将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进程。目前我国告别的只是饥寒型向温饱型转变中的“短缺”,而在新兴消费领域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隐性短缺”。因此,支持结构调整仍然是财政政策的重点。  在当前情况下,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较低是不可避免的,不宜过分追求短期效应。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是合理的、必要的,尽管这类投资的周期较长、见效较慢、产业链条短、投资的短期拉动效应小,但其长期效应最终会反映出来。当然,也应明确,财政投资只能是面“起子”,关键还是启动民间投资。  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全社会保持15%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是比较合适的。从1997年到现在,投资增长率持续低于15%,1997年至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分别为8.8%、13.9%、5.8%,今年上半年虽有回升也仅为11%,其中非国有经济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则呈负增长态势。这种状况是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后劲的要求都是不相适应的。  造成民间投资需求不旺、投资增长率低的原因:一是市场需求不足,投资找不到热点;二是投资项目严重缺乏资本金,因而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三是行业垄断对扩大民间投资仍是一个巨大障碍。  货币政策:要提高预防通胀的警惕性  第一,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结构出现倒置。1999年第三季度以后各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结构与1992年相比较,差距是显而易见的。M2增长率持续下降,M1和M0增长率持续上升,与1999年形成了明显反差。  第二,要提高预防通胀的警惕性。1999年我国货币流动性比率(M2/GDP)已达146%,目前还在继续扩大,已经超过了其它国家、特别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通胀压力明显上升。目前货币政策担负的目标过多,有的甚至互相矛盾。金融多样化、一体化的核心在于利率的市场化,利率双轨制、不同市场的回报率差距过大、资金不能在不同市场流动,妨碍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  第三,企业资金出现严重的结构性紧缺。自1998年12月份以来,企业存款从32486.6亿元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40739.8亿元,增长了25.4%,高于同期的M2增长率。这表明,目前我国企业的资金紧缺已经是结构性紧缺,其中相当部分企业不是缺资金,而是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  第四,居民储蓄存款出现负增长率,但物价回升幅度并不稳定。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了3486.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804.7亿元相比,少增2318亿元。但居民储蓄减少后并未导致消费增加,居民消费价格虽然比去年同期增长0.1%,但相当不稳定。  第五,金融机构的“存差”(即存款大于贷款的数额)不断加大。1995年以后,各年存差数额分别为1995年3324.2亿元、1996年7418.4亿元、1997年7476.2亿元、1998年9173.8亿元、1999年15044.7亿元和2000年上半年22595.4亿元。造成存差持续扩大的原因不在于金融机构“惜贷”,而在于企业资产结构不良、资产质量不高,从而导致企业缺乏贷款能力。  完善宏观政策,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第一,扩大内需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任务,因此,还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三五年内不要改变。  第二,启用供给管理政策。一是清理不合理收费;二是财政提供技改贴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三是降低国有股持股比例,收回资金,用于重点领域投资,但不进入预算;四是按公共财政要求,界定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关系,把经营性事业推向市场;五是改革预算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和政府集中支付制度。  第三,将国债发行的年度审批法改为余额控制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确定一个国债发行余额上限,在这个范围内,财政部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度,决定发行数量、时机与规模,事后报告。这样改有利于改变财政政策的滞后性,有利于长、中、短期国债的合理组合,有利于国库资金调度,有利于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提供调节工具。  第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目前居民储蓄率仍然较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传导机制不灵,迫切要求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在发展资本市场的过程中,还要调整我国金融资产结构,改变目前证券交易均纳入M2的管理法,在M2之外设立M3。  第五,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和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建设,建立以资产抵押、现金流量和销售合同等为基础的贷款机制。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力度。运用项目融资、租赁融资、BOT等各种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及相应对策 对国产手机的相应对策

  摘 要: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是理解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实施新课标所制定的阅读技能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有几个不利因素制约和影响了学生阅读速度和技能的提高。本文通过对这些不利因素的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阅读能力 不利因素 相应对策      引言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是理解和获取书面信息,有效促进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新课标对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了明确的规定。阅读速度和技能是阅读能力的标志。在具体实施“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高中一年级新生,尽管不少人在中考中获得高分,但在英语阅读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几个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了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和阅读技能的养成,致使他们不能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   本文试图对这些影响阅读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作一粗略的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根据教学观察、与学生交谈以及问卷调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体现在如下七个方面:      1. 背景知识的缺乏      阅读材料常常反映出一定的非语言性要素,如人文、政治、科技、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背景知识。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多寡,直接影响其阅读理解。   因此,在学生对所使用的阅读材料中的非语言性要素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教师应提供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扫除可能出现的理解障碍和引发问题。另外,鼓励学生善于激活、调动自己的知识网络和经验。      2. 兴趣不足      学生阅读兴趣大小与选材密切相关。学生对材料感兴趣,则会更好地理解内容。选材过难过窄以及印刷质量差,都会导致阅读兴趣低落。Cunningham曾对提高阅读理解力的诸要素作了综合性研究并提出:较容易的材料(阅读时平均理解率达80%)能使学生取得较理想的进步。   针对这个问题,要以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选材尺度。所选读物要难易程度适中、语言纯正地道,具有科学性、人文性、趣味性、实用性的特点。阅读训练初始阶段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严格控制生词量,让学生阅读篇幅小,常用词多、句型集中,句法结构容易的材料(如《新概念》英语)。其次拓宽阅读的范围。给学生提供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文字材料。题材上看:有人物介绍、科普常识、风俗习惯、人文历史等。体裁上看:包括幽默故事、神话传说、议论文、新闻报道、书信广告等。条件许可的还涉猎原文版的简易读本、报刊杂志等,      3. 动辄翻词典      一遇到生词便求助于辞典,打断了阅读时思维活动的连贯性,形成没有工具书就无法阅读的行为定势。尤其在不允许查词典的情况下,阅读水平就会明显降低。   对此问题,可采取这样的解决方法:首先使学生认识到查辞典并非是学习生词的最好方法。这不利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训练,且辞典里的汉语释义往往不是原文的绝对等值。在查辞典之前,至少有以下几种猜测、推断词义的方法:(1)上下文提供的语境线索;(2)构词法;(3)拟声词;(4)经验;(5)同义反义关系;(6)信号词(如用来下定义、举例、解释、对比等标记用语)。      4. 重复阅读      即回视(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或者唯恐遗漏要点内容时,返回到句首甚至段首重读),使信息的扩展、逻辑推理和理解材料内容受到影响,严重挫伤阅读信心。其原因一般有:(1)没读懂或者一知半解。(2)生词较多,即使猜测词义也需要思考的时间,且对所猜的词义犹豫不决。(3)注意力不集中,无法统摄句、段、文的要旨和主题。   针对性的策略是:首先对阅读材料的难易度给予有效的控制。激励他们敢于一口气越过障碍看到底,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和整体性。Berlyne从对注意力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只有当刺激物既不简单又不太复杂时,人们才能保持最长久的注意力。”所以,训练开始阶段头两周内最好先选择容易阅读的材料,每次练习十分钟把注意力集中在视线移动上,而不受内容理解的羁绊,逐步养成纵式阅读习惯,让学生视线专注于阅读材料的每行中央,上下移动。同时余光扫视左右两边的文字,按意群向前跳读。在每个意群中,把重点放在实词上。抓住文章的主旨,摆脱抠语法和英译汉的习惯。对已养成回读习惯的学生,指导他们用索引卡从上向下移动,遮住刚刚读过的一行。      5. 词汇量小      词汇量是英语阅读的基本要素。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作保证,就会发觉一篇文章生词很多,读起来很困难。解决的办法是:重视平时的词汇积累,掌握单词的使用环境及其搭配关系。除了熟悉单词的核心意义外,还需根据上下文线索,丰富所学词汇的延伸和转借等意义。提倡直观式、联想式记忆,不赞成突击式的死记硬背词汇表。勤于阅读是巩固扩充词汇量的最佳途径。      6. 多余的习惯动作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如摆头、用笔尖指着逐词来读、常伴有出声动作。这些坏习惯不利于把一个句子的几个单个词汇的意义组合成一个完整句意这种技能的培养。由于阅读时专注于每个单独的词,向大脑传送的是“弱信号”――看上去是一大堆互不相关的信息,以至于大脑无法集中于整篇文章的内容上,令人疲倦。视幅狭小加上太多的准发声阅读使阅读速度降低了一半,总感到时间不够用。   有效的对策是:发现这些不良阅读习惯及时纠正,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进行速读训练,增强语感。要让学生明白,阅读是思维同语言之间相互反应的积极过程。阅读是眼和脑的体操,要具有高的阅读水平,则须“眼明脑快”,对外来视觉信号迅速加工和处理。训练学生在默读时,眼睛要抓住成串的文字,搜索有具体含义的意群,连贯扫读,保持流畅的、合逻辑的思维不被割断,捕捉表达整篇文章重要文意的关键词语,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重要的信息(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等)。例如:读《新概念》第二册第14课时,就训练学生把文章句子划分为若干较大意义的意群来读:   I had an amusing experience last year. / After I had left a small village / in the south of France,/ I drove on to the next town. / On the way,/ a young man waved to me. / I stopped / and he asked me for a lift. / As soon as he had got into the car,/ I said good morning to him in French / and he replied in the same language. / Apart from a few words,/ I do not know any French at all. Neither of us spoke / during the journey. I had nearly reached the town,/ when the young man suddenly said,/ very slowly,Do you speak English? As I soon learnt,/ he was English himself.   显然,很多学生一眼能看五、六个词的意群或句子,说明平时训练要强化这种意群组合能力,直到意群阅读成为一个自觉的过程。   另外,要求学生目光每一次停住时,尽可能多摄入一些信息。保持坐姿端正,书本放在眼睛正前方一尺为宜。      7. 缺乏必要的阅读技巧      大部分学生不会借助英语技巧进行有效阅读。不管读什么材料,一律以同样的速度来阅读。不问作者,不看标题,不注意插图,不善于抓主题句,对阅读的文章根本没有从语篇的角度来把握,偏重语法分析,对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句子水平上。作为教师,有责任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熟知阅读技巧,随时调整阅读速度,灵活运用阅读技巧进行捷效阅读。   技巧(1)预先的猜测:   Goodman曾经指出:“阅读是一个不断地预测或证实这些预测的复杂过程。”也就是说:大脑一接受文字信息就会做出一系列的推测判断,而且它会在进一步的阅读中搜寻有关信息来证实这些预期是否正确。Smith说:“阅读依赖于预测。”他认为阅读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东西,而预测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这些不确立的东西。从这个观点出发,教师在阅读前可依照文章题目、小标题、图片、图表预先设置几个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文章内容、作者意图、态度等方面进行有趣的猜测推论。通过这一课堂活动,激发起阅读的欲望,在学生心目中确立一个明确目标,为下一步阅读铺平道路。   技巧(2)略读:   是指快速浏览全篇,领会文章的主旨。根据英语文体的结构特点,训练学生留心文章的开始段、结束段、各段的关键词和主题句,对文章内容的总体理解至关重要。   技巧(3)跳读:   是指提取文章中某些特定的信息。训练学生阅读时自上而下,一目十行,注意与who、what、when、where、why有关的内容。   技巧(4)了解文章组织结构:   不少学生没有从语篇水平的高度去思考问题的意识,无法对篇章结构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语篇阅读技能的训练(尤其重视文章的关联词、熟悉一些特定的表达逻辑关系的标志词);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以便对作者意图、观点及传递的信息有更透彻的理解,并据此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例如:对线性结构的文章提醒学生注意时空顺序、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发展结局等。对层次严谨、逻辑性强的则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及用于支持主题句的事实观点等,归纳文章的主题、主要细节和结论。在读的过程中,碰到有隐含意义的地方,可问一些推理、归纳结论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和判断作者暗示的意思。   另外,可行的做法是:打乱文章段落安排的正常次序,让学生根据内容,按逻辑线索重新组织段落顺序。   阅读技巧的获得依赖于大量的阅读实践,多读才能善读。较强的阅读能力的获得与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最终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所以,除给予学生方法指导外,课堂上的限时训练、计时阅读还远远不够,课外阅读必不可少。新课标规定:到高中毕业除课本外,课外阅读量累计应达到25万词以上。那么,教师有必要提供资源、渠道(报刊、网址)供学生选择喜欢的文章阅读。定期答疑,检查课外指定读物完成情况。   结语   实践表明:只要平时注意克服影响学生阅读的不利因素,改变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通过系统综合的阅读训练,使学生克服阅读理解的障碍,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基本的阅读技能、技巧,不断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Goodman,K. S. Reading: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s[J].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May),1967.126-135.   [2]Grellet,F. 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3]Nuttall,C.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Hong Kong: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1996.   [4]Wassman,R. and Rinsky,L. A. Effective Reading in a Changing World[M].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2003.   [5]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2003.   [6]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7]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配网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随着经济条件的进步,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显著加大,想要满足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配网电力工程就要面对着更大的挑战,为了确保配电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配网电力工程应用效果必须要得到相应的提高。文章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求帮助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提高。10kV配网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缺陷问题,这些缺陷问题明显的影响了10kV配网电力工程在应用过程中的应用质量,进而降低了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10kV配网电力工程中的相关施工技术问题必须得到及时的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确保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得到提高,以此来面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在供电过程中面对的挑战。1、10kV配网电力工程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供电企业在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10kV配网电力工程一直是整个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工程量巨大、施工场地多在野外、监督人员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不够严格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10kV配网电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而造成了整个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降低。1.1施工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的差异目前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经常性的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就是由于施工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施工设计方案无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实施。出现施工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之间差异的原因主要归咎于施工方案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之前对实际工程施工情况没有进行充分的勘察,没有充分掌握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地形,盲目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工作,经常性的就会导致施工方案与实际工程不符的情况,在进行接下来的施工工作时,一旦发现施工方案存在问题,也无法有合适的措施进行解决,很多施工部门为了做到于施工方案相符合,只有改变施工措施来迎合施工设计方案,这就造成了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降低。1.2外力破坏因素对工程施工技术的影响架空线在应用过程中有着更多方面的优势,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架空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配网架空线架设过程中主要采用的连接方式是树枝放射式的单端接线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树枝放射式的单端接线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目前配电网的要求,在架空线架设过程中开始广泛应用环网供电方式,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想要把传统10kV配网电力工程与目前的10kV配网电力工程联系在一起,架空线的连接操作非常的困难,进而就会造成施工技术方面的缺陷问题。此外有些城市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供电需求的多样性,为了满足多样性的供电需求,配网的接线急剧增加,并且没有规律性,进而加大了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难度。为了响应目前倡导的“节能减排”理念,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对传统配网的改造工程,传统配网有着不同的建设技术,在改造过程中,一旦没有进行充足的工程改造设计工作,就会造成传统配网改造过程中,出现过多的困难问题,改造设计工作的不合理性,还会造成线路更改数目的增加,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施工技术问题。大部分10kV配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在10kV配网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力线路要持续传输高负荷的电力,一旦环境污染对电力线路造成破坏,就会造成严重的绝缘问题,进而影响了10kV配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2、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2.1网架的建设目前主要的网架建设方式是联络式,这种方式在建设过程中有着建设方便,易于施工的优点,并且联络式的10kV配网在后期应用过程中安全性更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出现断电情况时,联络式网架建设方式还有着明显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缺陷,供电企业要对缺陷问题进行不断的研究,以求提高网架建设的质量。2.2配变以及附属设置的选择安装配变选择工作要以“密布点、短半径、小容量”为了指导原则进行,配变的设置位置要尽量接近于负荷中心的地方,以帮助配变进行工作。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在运行过程中还要始终保持平衡状态,不得出现三相负荷的不正常运行状态。配电变压器的工作环境要尽量保持在额定数值之内,避免由于电压以及电流的加大对配电变压器造成损害。3、10kV配网电力工程中施工技术问题的应对策略3.1严格遵循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操作准则在10kV配网建设过程中,造成施工技术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施工人员操作的不规范,想要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首先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操作准则,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符合操作标准的要求。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工作之前,设计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对10kV配网实际的施工的地形、水文以及周围建筑进行详细的勘测,10kV配网的最优路线就是依靠于道路进行架设,这样不仅有利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运输,而且在10kV配网后期使用过程中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维修保养工作。为了使得10kV配网在出现故障问题后可以得到迅速的解决,10kV配网在建设过程中要把环网供电线路作为供电主干线,相邻变电站之间配网主干线采用单环形网络,利用这些手段使得故障发生地点可以尽快得到确定,进而迅速对问题进行解决。3.2重视管理10kV配网电力工程相关技术施工流程的工作供电企业积极的进行开展培训工作来提高施工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使得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全面性提高。10kV配电电力工程管理人员还要充分重视施工流程的监控工作,管理工程流程主要是加大工程进度以及施工执行进度的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要做好施工流程规划、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检查,把实际施工流程效果与事先做好的规划进行对比,一旦出现偏差较大的现象,要及时的进行工程停顿修整。10kV配网电力工程相关技术施工流程管理过程中,首先要重视的是施工双方要进行合同的签订,对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细节进行要求,在工程竣工之后,可以根据签订好的工程合同对工程进行验收。施工技术流程管理工作人员还要落实相关的责任制度,在出现工程技术问题时,要尽可能的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进而对个人进行责任的追究,以此来对其他施工人员起到警醒作用。3.3确保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有效提高施工工作人员与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施工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高,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才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施工部门要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加强施工人员对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了解,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错误,要及时的进行解决,确保施工人员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错误不会重复出现,最后应该将施工人员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把每名施工人员都用在正确的位置,通过个人力量的体现使得10kV工程质量得到全面提升。4、结束语10kV配网电力工程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工程,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电力用户的用电效果。为了使得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质量得到稳定提高,供电企业就要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及时解决,不断优化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考研英语暑期复习要注意哪些问题有什么对策

暑期备考的三个误区经过第一轮的基础复习,同学们在备考复习中一定有了自己的计划和方法、策略,这个时候同学们基本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但是在词汇量、阅读灯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问题,这个时候同学们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总结,在此海文考研提醒备考的同学们注意避开以下三点误区,正确的找好复习的方向以及方法,高效的完成强化阶段的备考准备。误区一:盲目背单词  很多人都把考研英语失败归结于词汇量不够,这种论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同学,致使他们耗费教育学考研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盲目地、机械地背诵英文词汇。这些考生胡乱背诵,不重方法不求甚解,收效却甚微,最终在考研的大军中溃败下来,后悔不已。其实,考研有明确的考纲,有规定的词汇考查范围。在考研英语强化阶段复习过程中,只需要将考试委员会限定的考研词汇研究透彻即可,完全不需要毫无目的地记忆大量词汇。  误区二:滥用模拟题  市面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模拟题,许多同学为了预测自己的真实水平而采用用模拟题来进行测试的方法。做模拟题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做模拟题目上,那是万万不可取的。想必越来越多的备考同学了解到了近10年的真题才是含金量最高的复习材料。任何模拟题都是出题者模仿考研试卷的风格,而真正能够真实反映考研风格及命题方向、评分标准的试题,只有历年真题。考生应当合理选择复习资料,把历年真题做自己的主要复习材料。用真题进行训练,既可达到教育学考研真正检测自身水平的目的,还可以提前适应考研试题的风格、布局、出题思路,便于总结切实有效的应考规律和应答对策。  误区三:过分依赖技巧  技巧的运用应该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底的基础之上,没有技巧万万不可,没有功底如同竹篮打水。在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基本英语功底的加深和积累,也要注重做题技巧的搜集和运用。做题技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缺乏技巧的运用,可能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无法做完所有的题目,更加没有时间进行检查纠错。而另一方面,如果考生一味地过分依赖考试技巧,忽视了对英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或者只运用考试技巧,是十分危险的,这犯了“舍本追末”的错误。毕竟,技巧是建立在扎实的英文功底这一基础之上的。万学海文提醒大家,脱离了英文基础的考试技巧,必定会成为“镜花水月”。踏踏实实考研英语真题地打好基础,在夯实英文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地对技巧开展练习,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在考场上如鱼得水。

用社会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社会卫生状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对策

问题:第一,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种种弊端的问题。 具体分为四个小点: (1)城乡分割。长期以来,由于发展阶段的制约,中国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僵化的体制进一步加剧了这个矛盾。 (2)城乡公共医疗体系不健全。在传统发展思路影响下,单纯重视GDP的增长,对卫生事业相当漠视,因此导致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 (3)超标等级制。有人说,现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造成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怀念传统体制下的所谓“公平”局面。 (4)公立医院多数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服务态度不佳。从微观看,长期以来,相当多的一二级和三级医院处于低效和亏损状态;就整个社会来说,由于医疗卫生体制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形成“养懒人”的局面。 第二,对当前党内和社会上的腐败势力渗透到医疗卫生领域所形成的腐败风气的问题。 第三,对经济改革中的利益失衡和医疗卫生改革中的某些偏差问题。 第四,对改革中一些新的正当的举措实施的问题。 对策 1、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该把对社会卫生服务工作的关注落到实处, 加大对卫生事业投入,设立专项补助经费,用于启动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保证对基本必要的医疗设备的投入,并将其纳入财政和卫生事业的常规预算。 2、要改善配套政策把符合标准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医保定点,纳入城镇基本医保范围,实行比较大医院更为优惠的的个人自付比例,引导病源的合理分流。 3、政府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同时还要依法加强经常性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经营管理制度,一套完善的评价、监督、奖惩机制,也有利于维护医疗卫生服务的和谐、公平、有序竞争。

EDA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采取的对策

EDA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采取的对策   《EDA技术》以电路实例为基础,将许多界面和知识的讲解融入到具体的电路绘制中,图文并茂、易学易懂。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EDA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采取的对策,欢迎大家参考!   1.EDA技术的概念   EDA技术是在电子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及智能化技术的最新成果,进行电子产品的自动设计。   利用EDA工具,电子设计师可以从概念、算法、协议等开始设计电子系统,大量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并可以将电子产品从电路设计、性能分析到设计出IC版图或PCB版图的整个过程的计算机上自动处理完成。   现在对EDA的概念或范畴用得很宽。包括在机械、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化工、矿产、生物、医学、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EDA的应用。目前EDA技术已在各大公司、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教学部门广泛使用。例如在飞机制造过程中,从设计、性能测试及特性分析直到飞行模拟,都可能涉及到EDA技术。本文所指的EDA技术,主要针对电子电路设计、PCB设计和IC设计。   EDA设计可分为系统级、电路级和物理实现级。   2 EDA常用软件   EDA工具层出不穷,目前进入我国并具有广泛影响的EDA软件有:multiSIM7(原EWB的最新版本)、PSPICE、OrCAD、PCAD、Protel、Viewlogic、Mentor、Graphics、Synopsys、LSIIogic、Cadence、MicroSim等等。这些工具都有较强的功能,一般可用于几个方面,例如很多软件都可以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同进还可以进行PCB自动布局布线,可输出多种网表文件与第三方软件接口。下面按主要功能或主要应用场合,分为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PCB设计软件、IC设计软件、PLD设计工具及其它EDA软件,进行简单介绍。   2.1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   我们大家可能都用过试验板或者其他的东西制作过一些电子制做来进行实践。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做出来的东西有很多的问题,事先并没有想到,这样一来就浪费了我们的很多时间和物资。而且增加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和延续了产品的上市时间从而使产品失去市场竞争优势。有没有能够不动用电烙铁试验板就能知道结果的方法呢?结论是有,这就是电路设计与仿真技术。   说到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这项技术,就不能不提到美国,不能不提到他们的飞机设计为什么有很高的效率。以前我国定型一个中型飞机的设计,从草案到详细设计到风洞试验再到最后出图到实际投产,整个周期大概要10年。而美国是1年。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距呢?因为美国在设计时大部分采用的是虚拟仿真技术,把多年积累的各项风洞实验参数都输入电脑,然后通过电脑编程编写出一个虚拟环境的软件,并且使它能够自动套用相关公式和调用长期积累后输入电脑的相关经验参数。这样一来,只要把飞机的外形计数据放入这个虚拟的风洞软件中进行试验,哪里不合理有问题就改动那里,直至最佳效果,效率自然高了,最后只要再在实际环境中测试几次找找不足就可以定型了,从他们的波音747到F16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数据由资深专家提供,软件开发商是IBM,飞行器设计工程师只需利用仿真软件在计算机平台上进行各种仿真调试工作即可。同样,他们其他的很多东西都是采用了这样类似的方法,从大到小,从复杂到简单,甚至包括设计家具和作曲,只是具体软件内容不同。其实,他们发明第一代计算机时就是这个目的(当初是为了高效率设计大炮和相关炮弹以及其他计算量大的设计)。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包括SPICE/PSPICE;multiSIM7;Matlab;SystemView;MMICAD LiveWire、Edison、Tina Pro Bright Spark等。下面简单介绍前三个软件。   ①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推出的电路分析仿真软件,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应用最广的电路设计软件,1998年被定为美国国家标准。1984年,美国MicroSim公司推出了基于SPICE的微机版PSPICE(Personal-SPICE)。现在用得较多的是PSPICE6.2,可以说在同类产品中,它是功能最为强大的模拟和数字电路混合仿真EDA软件,在国内普遍使用。最新推出了PSPICE9.1版本。它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电路仿真、激励建立、温度与噪声分析、模拟控制、波形输出、数据输出、并在同一窗口内同时显示模拟与数字的仿真结果。无论对哪种器件哪些电路进行仿真,都可以得到精确的仿真结果,并可以自行建立元器件及元器件库。   ②multiSIM(EWB的最新版本)软件:是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 Ltd在20世纪末推出的电路仿真软件。其最新版本为multiSIM7,目前普遍使用的是multiSIM2001,相对于其它EDA软件,它具有更加形象直观的人机交互界面,特别是其仪器仪表库中的各仪器仪表与操作真实实验中的实际仪器仪表完全没有两样,但它对模数电路的混合仿真功能却毫不逊色,几乎能够100%地仿真出真实电路的结果,并且它在仪器仪表库中还提供了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瓦特表、双踪示波器(对于multiSIM7还具有四踪示波器)、波特仪(相当实际中的扫频仪)、字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逻辑转换仪、失真度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和电压表及电流表等仪器仪表。还提供了我们日常常见的各种建模精确的元器件,比如电阻、电容、电感、三极管、二极管、继电器、可控硅、数码管等等。模拟集成电路方面有各种运算放大器、其他常用集成电路。数字电路方面有74系列集成电路、4000系列集成电路、等等还支持自制元器件。MultiSIM7还具有I-V分析仪(相当于真实环境中的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和Agilent信号发生器、Agilent万用表、Agilent示波器和动态逻辑平笔等。同时它还能进行VHDL仿真和Verilog HDL仿真。   ③MATLAB产品族:它们的一大特性是有众多的面向具体应用的工具箱和仿真块,包含了完整的函数集用来对图像信号处理、控制系统设计、神经网络等特殊应用进行分析和设计。它具有数据采集、报告生成和MATLAB语言编程产生独立C/C++代码等功能。MATLAB产品族具有下列功能:数据分析;数值和符号计算、工程与科学绘图;控制系统设计;数字图像信号处理;财务工程;建模、仿真、原型开发;应用开发;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等。MATLAB产品族被广泛应用于信号与图像处理、控制系统设计、通讯系统仿真等诸多领域。开放式的结构使MATLAB产品族很容易针对特定的需求进行扩充,从而在不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同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2 PCB设计软件   PCB(Printed-Circuit Board)设计软件种类很多,如Protel、OrCAD、Viewlogic、PowerPCB、Cadence PSD、MentorGraphices的Expedition PCB、Zuken CadStart、Winboard/Windraft/Ivex-SPICE、PCB Studio、TANGO、PCBWizard(与LiveWire配套的PCB制作软件包)、ultiBOARD7(与multiSIM2001配套的PCB制作软件包)等等。   目前在我国用得最多当属Protel,下面仅对此软件作一介绍。   Protel是PROTEL(现为Altium)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末推出的CAD工具,是PCB设计者的首选软件。它较早在国内使用,普及率最高,在很多的大、中专院校的电路专业还专门开设Protel课程,几乎所在的电路公司都要用到它。早期的Protel主要作为印刷板自动布线工具使用,其最新版本为Protel DXP,现在普遍使用的是Protel99SE,它是个完整的全方位电路设计系统,包含了电原理图绘制、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混合信号仿真、多层印刷电路板设计(包含印刷电路板自动布局布线),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图表生成、电路表格生成、支持宏操作等功能,并具有Client/Server(客户/服务体系结构), 同时还兼容一些其它设计软件的文件格式,如ORCAD、PSPICE、EXCEL等。使用多层印制线路板的自动布线,可实现高密度PCB的100%布通率。Protel软件功能强大(同时具有电路仿真功能和PLD开发功能)、界面友好、使用方便,但它最具代表性的是电路设计和PCB设计。   2.3 IC设计软件   IC设计工具很多,其中按市场所占份额排行为Cadence、Mentor Graphics和Synopsys。这三家都是ASIC设计领域相当有名的软件供应商。其它公司的软件相对来说使用者较少。中国华大公司也提供ASIC设计软件(熊猫2000);另外近来出名的Avanti公司,是原来在Cadence的几个华人工程师创立的,他们的设计工具可以全面和Cadence公司的工具相抗衡,非常适用于深亚微米的IC设计。下面按用途对IC设计软件作一些介绍。   ①设计输入工具   这是任何一种EDA软件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像Cadence的composer,viewlogic的viewdraw,硬件描述语言VHDL、Verilog HDL是主要设计语言,许多设计输入工具都支持HDL(比如说multiSIM等)。另外像Active-HDL和其它的设计输入方法,包括原理和状态机输入方法,设计FPGA/CPLD的工具大都可作为IC设计的输入手段,如Xilinx、Altera等公司提供的开发工具Modelsim FPGA等。   ②设计仿真工作   我们使用EDA工具的一个最大好处是可以验证设计是否正确,几乎每个公司的EDA产品都有仿真工具。Verilog-XL、NC-verilog用于Verilog仿真,Leapfrog用于VHDL仿真,Analog Artist用于模拟电路仿真。Viewlogic的仿真器有:viewsim门级电路仿真器,speedwaveVHDL仿真器,VCS-verilog仿真器。Mentor Graphics有其子公司Model Tech出品的VHDL和Verilog双仿真器:Model Sim。Cadence、Synopsys用的是VSS(VHDL仿真器)。现在的趋势是各大EDA公司都逐渐用HDL仿真器作为电路验证的工具。   ③综合工具   综合工具可以把HDL变成门级网表。这方面Synopsys工具占有较大的优势,它的Design Compile是作为一个综合的工业标准,它还有另外一个产品叫Behavior Compiler,可以提供更高级的综合。   另外最近美国又出了一个软件叫Ambit,据说比Synopsys的软件更有效,可以综合50万门的电路,速度更快。今年初Ambit被Cadence公司收购,为此Cadence放弃了它原来的综合软件Synergy。随着FPGA设计的规模越来越大,各EDA公司又开发了用于FPGA设计的综合软件,比较有名的有:Synopsys的FPGA Express, Cadence的Synplity, Mentor的Leonardo,这三家的FPGA综合软件占了市场的绝大部分。   ④布局和布线   在IC设计的布局布线工具中,Cadence软件是比较强的,它有很多产品,用于标准单元、门阵列已可实现交互布线。最有名的是Cadence spectra,它原来是用于PCB布线的,后来Cadence把它用来作IC的布线。其主要工具有:Cell3,Silicon Ensemble-标准单元布线器;Gate Ensemble-门阵列布线器;Design Planner-布局工具。其它各EDA软件开发公司也提供各自的布局布线工具。   ⑤物理验证工具   物理验证工具包括版图设计工具、版图验证工具、版图提取工具等等。这方面Cadence也是很强的,其Dracula、Virtuso、Vampire等物理工具有很多的使用者。   ⑥模拟电路仿真器   前面讲的仿真器主要是针对数字电路的,对于模拟电路的仿真工具,普遍使用SPICE,这是唯一的选择。只不过是选择不同公司的SPICE,像MiceoSim的PSPICE、Meta Soft的HSPICE等等。HSPICE现在被Avanti公司收购了。在众多的SPICE中,HSPICE作为IC设计,其模型多,仿真的精度也高。   2.4 PLD设计工具   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是一种由用户根据需要而自行构造逻辑功能的数字集成电路。目前主要有两大类型:CPLD(Complex PLD)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它们的基本设计方法是借助于EDA软件,用原理图、状态机、布尔表达式、硬件描述语言等方法,生成相应的目标文件,最后用编程器或下载电缆,由目标器件实现。生产PLD的厂家很多,但最有代表性的PLD厂家为Altera、Xilinx和Lattice公司。   PLD的开发工具一般由器件生产厂家提供,但随着器件规模的不断增加,软件的复杂性也随之提高,目前由专门的软件公司与器件生产厂家使用,推出功能强大的设计软件。下面介绍主要器件生产厂家和开发工具。   ①ALTERA: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很快。主要产品有:MAX3000/7000、FELX6K/10K、APEX20K、ACEX1K、Stratix等。其开发工具-MAX+PLUS II是较成功的PLD开发平台,最新又推出了Quartus II开发软件。Altera公司提供较多形式的设计输入手段,绑定第三方VHDL综合工具,如:综合软件FPGA Express、Leonard Spectrum,仿真软件ModelSim。   ②ILINX:FPGA的发明者。产品种类较全,主要有:XC9500/4000、Coolrunner(XPLA3)、Spartan、Vertex等系列,其最大的Vertex-II Pro器件已达到800万门。开发软件为Foundation和ISE。通常来说,在欧洲用Xilinx的人多,在日本和亚太地区用ALTERA的人多,在美国则是平分秋色。全球PLD/FPGA产品60%以上是由Altera和Xilinx提供的。可以讲Altera和Xilinx共同决定了PLD技术的发展方向。   ③Lattice-Vantis:Lattice是ISP(In-System Programmability)技术的发明者。ISP技术极大地促进了PLD产品的发展,与ALTERA和XILINX相比,其开发工具比Altera和Xilinx略逊一筹。中小规模PLD比较有特色,大规模PLD的竞争力还不够强(Lattice没有基于查找表技术的大规模FPGA),1999年推出可编程模拟器件,1999年收购Vantis(原AMD子公司),成为第三大可编程逻辑器件供应商。2001年12月收购Agere公司(原Lucent微电子部)的FPGA部门。主要产品有ispLSI2000/5000/8000,MACH4/5。   ④ACTEL:反熔丝(一次性烧写)PLD的领导者。由于反熔丝PLD抗辐射、耐高低温、功耗低、速度快,所以在军品和宇航级上有较大优势。ALTERA和XILINX则一般不涉足军品和宇航级市场。   ⑤Quicklogic:专业PLD/FPGA公司,以一次性反熔丝工艺为主,在中国地区销售量不大。   ⑥Lucent:主要特点是有不少用于通讯领域的专用IP核,但PLD/FPGA不是Lucent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地区使用的`人很少。   ⑦ATMEL:中小规模PLD做得不错。ATMEL也做了一些与Altera和Xilinx兼容的片子,但在品质上与原厂家还是有一些差距,在高可靠性产品中使用较少,多用在低端产品上。   ⑧Clear Logic:生产与一些著名PLD/FPGA大公司兼容的芯片,这种芯片可将用户的设计一次性固化,不可编程,批量生产时的成本较低。   ⑨WSI:生产PSD(单片机可编程外围芯片)产品。这是一种特殊的PLD,如最新的PSD8xx、PSD9xx集成了PLD、EPROM、Flash,并支持ISP(在线编程),集成度高,主要用于配合单片机工作。   顺便提一下: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是一种可以完全替代74系列及GAL、PLA的新型电路,只要有数字电路基础,会使用计算机,就可以进行PLD的开发。PLD的在线编程能力和强大的开发软件,使工程师可以几天,甚至几分钟内就可完成以往几周才能完成的工作,并可将数百万门的复杂设计集成在一颗芯片内。PLD技术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电子工程师必备的技术。   2.5 其它EDA软件   ①VHDL语言: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SIC Hardware Deseription Languagt,简称VHDL),是IEEE的一项标准设计语言。它源于美国国防部提出的超高速集成电路(Very High Speed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VHSIC)计划,是ASIC设计和PLD设计的一种主要输入工具。   ②Veriolg HDL:是Verilog公司推出的硬件描述语言,在ASIC设计方面与VHDL语言平分秋色。   ③其它EDA软件如专门用于微波电路设计和电力载波工具、PCB制作和工艺流程控制等领域的工具,在此就不作介绍了。   3 EDA的应用   EDA在教学、科研、产品设计与制造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方面,几乎所有理工科(特别是电子信息)类的高校都开设了EDA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EDA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用HDL语言编写规范、掌握逻辑综合的理论和算法、使用EDA工具进行电子电路课程的实验验证并从事简单系统的设计。一般学习电路仿真工具(如multiSIM、PSPICE)和PLD开发工具(如Altera/Xilinx的器件结构及开发系统),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科研方面主要利用电路仿真工具(multiSIM或PSPICE)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利用虚拟仪器进行产品测试;将CPLD/FPGA器件实际应用到仪器设备中;从事PCB设计和ASIC设计等。   在产品设计与制造方面,包括计算机仿真,产品开发中的EDA工具应用、系统级模拟及测试环境的仿真,生产流水线的EDA技术应用、产品测试等各个环节。如PCB的制作、电子设备的研制与生产、电路板的焊接、ASIC的制作过程等。   从应用领域来看,EDA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如上文所说,包括在机械、电子、通信、航空航航天、化工、矿产、生物、医学、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EDA应用。另外,EDA软件的功能日益强大,原来功能比较单一的软件,现在增加了很多新用途。如AutoCAD软件可用于机械及建筑设计,也扩展到建筑装璜及各类效果图、汽车和飞机的模型、电影特技等领域。   4 EDA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的EDA技术来看,其发展趋势是政府重视、使用普及、应用广泛、工具多样、软件功能强大。   中国EDA市场已渐趋成熟,不过大部分设计工程师面向的是PCB制板和小型ASIC领域,仅有小部分(约11%)的设计人员开发复杂的片上系统器件。为了与台湾和美国的设计工程师形成更有力的竞争,中国的设计队伍有必要引进和学习一些最新的EDA技术。   在信息通信领域,要优先发展高速宽带信息网、深亚微米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信息管理、信息安全技术,积极开拓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产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CAPP)、计算机机辅助制造(CAM)、产品数据管理(PDM)、制造资源计划(MRPII)及企业资源管理(ERP)等。有条件的企业可开展“网络制造”,便于合作设计、合作制造,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开展“数控化”工程和“数字化”工程。自动化仪表的技术发展趋势的测试技术、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进一步融合,形成测量、控制、通信与计算机(M3C)结构。在ASIC和PLD设计方面,向超高速、高密度、低功耗、低电压方面发展。   外设技术与EDA工程相结合的市场前景看好,如组合超大屏幕的相关连接,多屏幕技术也有所发展。   中国自1995年以来加速开发半导体产业,先后建立了几所设计中心,推动系列设计活动以应对亚太地区其它EDA市场的竞争。   在EDA软件开发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国。但各国也正在努力开发相应的工具。日本、韩国都有ASIC设计工具,但不对外开放。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也提供IC设计软件,但性能不是很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设计工具在各地开花并结果。据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和印度正在成为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发展最快的两个市场,年夏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50%和30%。   EDA技术发展迅猛,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EDA技术的应用广泛,现在已涉及到各行各业。EDA水平不断提高,设计工具趋于完美的地步。EDA市场日趋成熟,但我国的研发水平仍很有限,尚需迎头赶上。 ;

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进入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少国家陆续提出并实践多种替代常规农业的模式,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我国生态农业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1.理论基础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生态学、经济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透。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农学、生态学、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2.技术体系不健全。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其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政策措施不完善。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4.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强。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另外,尽管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5.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我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加入WTO,既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农业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6.组织建设不足。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独立而片面,造成其某些方面的决策过于狭隘。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不足的问题。   7.推广力度不大。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其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加快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1.完善保障体系。保障体系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财政投入,建立生态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生态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生态农业注重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和农业清洁生产,提倡在信息化基础上组织农业生产。因此,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实施生态农业的基础,而加速这些技术成果的转化则会极大地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取向,也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多渠道、多形式地筹措发展资金,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便于区域内相关产业之间的耦合;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也会加快农业产业化升级,两者相互间协同发展,必将促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健全激励机制。要重视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加大对农民建设沼气池、购置秸秆还田机械、测土配方施肥的财政补贴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户和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标识制度,鼓励公众购买生态农业方式生产的农产品。   5.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国外在发展生态方面已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有选择地吸收其成功经验,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方法和农业生产技术,同时结合我国已有的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形成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农业生产还要积极与国际标准化接轨,推动生态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