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工作原理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蜂鸣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万用表的蜂鸣器吗? 数字万用表的蜂鸣器工作原理:是靠集成运算放大器控制蜂鸣器发声,通过改变运放的阈值来改变蜂鸣器发声范围。新型指针表蜂鸣器电路工作原理:其实是跟电阻档一样,当一个蜂鸣器流过一定的电流的时候蜂鸣器就会响。!

单片机蜂鸣器工作原理是什么?哪位高手可以指教一下

按是否有激励源 分为 有源 和无源 有源的只要供电就会响 无源的 必须让单片机输出 500HZ-20000hz pwm 才会响

汽车钥匙忘拔蜂鸣器工作原理

钥匙开关通电或延时断开状态下、驾驶员门电路断开,蜂鸣继电器吸合,蜂鸣器鸣叫。

C51单片机蜂鸣器工作原理

无源锋鸣器需要要频率信号有源锋鸣器上电就可以

压电式蜂鸣器工作原理及驱动电路

压电式蜂鸣器由压电蜂鸣组件、配合共鸣于此组件的共振频率而加大音压的共振腔体和驱动电路三部分组成。压电式蜂鸣器利用压电陶瓷蜂鸣片在外部变化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正反运动方向,发声变形而产生声音。

蜂鸣器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接振荡的信号才能工作?

1、蜂鸣器类型及对应发声原理 蜂鸣器有“有源”和“无源”两种类型,有源是指其内部自带多谐振荡器等结构,外部只需要提供工作电压,它(内部的振荡器就工作)就能发出固定频率的声音;而无源的是指内部没有带振荡源,需要外部驱动电路提供一定频率的驱动信号。 你所使用的实验板上的蜂鸣器,应该是无源蜂鸣器,需要输入振荡信号使它工作。2、蜂鸣器的声音 对于无源蜂鸣器,我们就可以通过控制振荡频率来发出不同的声音,常用的频率是1K,2K,4K等。 通常单片机开发中参考下面这个频率表来进行实验。// do(1) re(2) m(3) fa(4) so(5) la(6) si(7) // 低 262Hz 294 330 349 392 440 494 // 中_524Hz 587 659 698 784 880 988 // 高_1046Hz 1175 1318 1397 1568 1760 1976 //超高2092Hz 2351 2636 2794 3136 3520 3952 上面这些频率加上不同的时长间隔,可以组合出乐曲。 控制方式,常用单片机的PWM模块,或者直接用IO口模拟不同频率方波。 你使用振荡信号不同,蜂鸣器发出声音频率不同,就是这个原因。3、工作原理 有源和无源蜂鸣器,工作原理不同。 (1)有源蜂鸣器,也称压电式压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压电蜂鸣片,通常这是一种压电陶瓷,能进行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 发声过程为:外部提供恒定直流电压,提供能量给多谐振荡器,多揩振荡器起振,并提供变化的电压和频率给压电陶瓷,压电陶瓷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也就发出了声音。 (2)无源蜂鸣器,也称电磁式蜂鸣器,主要由永磁体,线圈,振荡片构成。 发声过程为:外部按一定频率提供驱动一个振荡信号(一定占空比的方波,该信号作用于线圈,产生的磁声与永磁体共同作用,使一片金属片(振荡片)发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以上为工作原理。4、工程上的注意事项 (1)对于无源蜂鸣器,经常采取并联一个二极管的方式,进行保护。作用是吸收电磁线圈的电感在方波驱动时,产生的反激尖峰。这个尖蜂可能导致系统电源线和信号线的高频干扰。 (2)在单片机应用中,有很多蜂鸣器复用的情况。通常在驱动电路上加电容隔离直流信号,就可以进行复用。但要注意软件上的设计,避免发生干扰。

什么是蜂鸣器 蜂鸣器工作原理

蜂鸣器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它,目前它在一些电子产品中被很广泛的应用,如:电脑、影印机、报警器、玩具、计时器等中小型电子设备中,蜂鸣器被用来发出警报或者是指示内容等。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ZZG”、“LB”、“JD”等)表示。那么蜂鸣器工作原理是什么,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下蜂鸣器的知识吧。 什么是蜂鸣器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电脑、印表机、影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计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ZZG”、“LB”、“JD”等)表示。 蜂鸣器工作原理 1.电压式蜂鸣器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 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体。 多谐振荡器由电晶体或积体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讯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 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 2.电磁式蜂鸣器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讯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 蜂鸣器的制作工艺 (1)制备电磁铁M:在长约6厘米的铁螺栓上绕100圈导线,线端留下5厘米作引线,用透明胶布把线圈粘好,以免线圈松开,再用胶布把它粘在一个盒子上,电磁铁就做好了。 (2)制备弹片P:从铁罐头盒上剪下一条宽约2厘米的长铁片,弯成直角,把电磁铁的一条引线接在弹片上,再用胶布把弹片紧贴在木板上。 (3)用曲别针做触头Q,用书把曲别针垫高,用胶布粘牢,引出一条导线,如图连接好电路。 (4)调节M与P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盒子),使电磁铁能吸引弹片,调节触点与弹片之间的距离,使它们能恰好接触,通电后就可以听到蜂鸣声。 蜂鸣器的驱动方式 由于自激蜂鸣器是直流电压驱动的, 不需要利用交流信号进行驱动,只需对驱动口输出驱动电平并通过三极管放大驱动电流就能使蜂鸣器发出声音,很简单,这里就不对自激蜂鸣器进行说明了。这里只对必须用1/2duty的方波信号进行驱动的他激蜂鸣器进行说明。 单片机驱动他激蜂鸣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PWM输出口直接驱动,另一种是利用I/O定时翻转电平产生驱动波形对蜂鸣器进行驱动。 PWM输出口直接驱动是利用PWM输出口本身可以输出一定的方波来直接驱动蜂鸣器。在单片机的软体设置中有几个系统寄存器是用来设置PWM口的输出的,可以设置占空比、周期等等,通过设置这些寄存器产生符合蜂鸣器要求的频率的波形之后, 只要打开PWM输出,PWM输出口就能输出该频率的方波,这个时候利用这个波形就可以驱动蜂鸣器了。比如频率为2000Hz的蜂鸣器的驱动,可以知道周期为500μs,这样只需要把PWM的周期设置为500μs,占空比电平设置为250μs,就能产生一个频率为2000Hz的方波,通过这个方波再利用三极管就可以去驱动这个蜂鸣器了。 而利用I/O定时翻转电平来产生驱动波形的方式会比较麻烦一点,必须利用计时器来做定时,通过定时翻转电平产生符合蜂鸣器要求的频率的波形,这个波形就可以用来驱动蜂鸣器了。比如为2500Hz的蜂鸣器的驱动,可以知道周期为400μs,这样只需要驱动蜂鸣器的I/O口每200μs翻转一次电平就可以产生一个频率为2500Hz,占空比为1/2duty的方波,再通过三极管放大就可以驱动这个蜂鸣器了。

单片机蜂鸣器工作原理是什么?哪位高手可以指教一下

3.3V改成你要的电压就OK啦。

压电式蜂鸣器工作原理,生产流程?

压电式蜂鸣器是一种电声转换器件,发声原理为压电材料粘贴在金属片上,当在压电材料和金属片两端施加电压后,由于压电效应,蜂鸣器会产生机械变形而发声。压电式蜂鸣器的构造很简单。首先是压电陶瓷发声元件,是一块由压电陶瓷片以及金属片黏在一起的圆形振动片,经过震荡电路就可以发出清晰的声音了。具体说,压电陶瓷片就是一种由锆铁酸铅或者铭镁酸铅等材料制成的圆形振动片。而区电陶瓷通常是用几种氧化物或者碳酸盐烧结而成。它是种多晶体,其自发极化是紊乱取向的且没有压电性能。对它施加强的直流电场,可以使紊乱取向的自发极化沿电场方向取向去除电场后,陶瓷仍保留着剩余极化,就有了压电性能。压电陶瓷片的两面镶有银层,用环氧树脂把它跟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到一起成为发声元件,当向沿极化方向的两面施加振荡电压时,交变的电信号使压电陶瓷片带动金属片一起产生弯曲振动而发声。

npn蜂鸣器工作原理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PNP型和NPN型晶体管的放大作用,通过信号源的输入,控制蜂鸣器的震动频率和声音大小。NP蜂鸣器是由一个振荡电路和一个放大电路组成的。振荡电路由一个PNP型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组成,当电路通电时,电容器开始充电,PNP型晶体管截止,此时电容器开始放电,PNP型晶体管开始导通,电容器再次开始充电,如此往复,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振荡信号。

蜂鸣器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接振荡的信号才能工作?

1、蜂鸣器类型及对应发声原理x0dx0a 蜂鸣器有“有源”和“无源”两种类型,有源是指其内部自带多谐振荡器等结构,外部只需要提供工作电压,它(内部的振荡器就工作)就能发出固定频率的声音;而无源的是指内部没有带振荡源,需要外部驱动电路提供一定频率的驱动信号。x0dx0a 你所使用的实验板上的蜂鸣器,应该是无源蜂鸣器,需要输入振荡信号使它工作。x0dx0a x0dx0a2、蜂鸣器的声音x0dx0a 对于无源蜂鸣器,我们就可以通过控制振荡频率来发出不同的声音,常用的频率是1K,2K,4K等。x0dx0a 通常单片机开发中参考下面这个频率表来进行实验。x0dx0a// do(1) re(2) m(3) fa(4) so(5) la(6) si(7)x0dx0a // 低 262Hz 294 330 349 392 440 494x0dx0a // 中_524Hz 587 659 698 784 880 988x0dx0a // 高_1046Hz 1175 1318 1397 1568 1760 1976x0dx0a //超高2092Hz 2351 2636 2794 3136 3520 3952x0dx0a 上面这些频率加上不同的时长间隔,可以组合出乐曲。x0dx0a 控制方式,常用单片机的PWM模块,或者直接用IO口模拟不同频率方波。x0dx0a 你使用振荡信号不同,蜂鸣器发出声音频率不同,就是这个原因。x0dx0a x0dx0a3、工作原理x0dx0a 有源和无源蜂鸣器,工作原理不同。x0dx0a (1)有源蜂鸣器,也称压电式压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x0dx0a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压电蜂鸣片,通常这是一种压电陶瓷,能进行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x0dx0a 发声过程为:外部提供恒定直流电压,提供能量给多谐振荡器,多揩振荡器起振,并提供变化的电压和频率给压电陶瓷,压电陶瓷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也就发出了声音。x0dx0a (2)无源蜂鸣器,也称电磁式蜂鸣器,主要由永磁体,线圈,振荡片构成。x0dx0a 发声过程为:外部按一定频率提供驱动一个振荡信号(一定占空比的方波,该信号作用于线圈,产生的磁声与永磁体共同作用,使一片金属片(振荡片)发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x0dx0a 以上为工作原理。x0dx0a x0dx0a4、工程上的注意事项x0dx0a (1)对于无源蜂鸣器,经常采取并联一个二极管的方式,进行保护。作用是吸收电磁线圈的电感在方波驱动时,产生的反激尖峰。这个尖蜂可能导致系统电源线和信号线的高频干扰。x0dx0a (2)在单片机应用中,有很多蜂鸣器复用的情况。通常在驱动电路上加电容隔离直流信号,就可以进行复用。但要注意软件上的设计,避免发生干扰。

什么是蜂鸣器蜂鸣器工作原理

蜂鸣器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它,目前它在一些电子产品中被很广泛的应用,如:计算机、复印机、报警器、玩具、定时器等中小型电子设备中,蜂鸣器被用来发出警报或者是指示内容等。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ZZG”、“LB”、“JD”等)表示。那么蜂鸣器工作原理是什么,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下蜂鸣器的知识吧。什么是蜂鸣器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ZZG”、“LB”、“JD”等)表示。蜂鸣器工作原理1.电压式蜂鸣器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2.电磁式蜂鸣器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蜂鸣器的制作工艺(1)制备电磁铁M:在长约6厘米的铁螺栓上绕100圈导线,线端留下5厘米作引线,用透明胶布把线圈粘好,以免线圈松开,再用胶布把它粘在一个盒子上,电磁铁就做好了。(2)制备弹片P:从铁罐头盒上剪下一条宽约2厘米的长铁片,弯成直角,把电磁铁的一条引线接在弹片上,再用胶布把弹片紧贴在木板上。(3)用曲别针做触头Q,用书把曲别针垫高,用胶布粘牢,引出一条导线,如图连接好电路。(4)调节M与P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盒子),使电磁铁能吸引弹片,调节触点与弹片之间的距离,使它们能恰好接触,通电后就可以听到蜂鸣声。蜂鸣器的驱动方式由于自激蜂鸣器是直流电压驱动的,不需要利用交流信号进行驱动,只需对驱动口输出驱动电平并通过三极管放大驱动电流就能使蜂鸣器发出声音,很简单,这里就不对自激蜂鸣器进行说明了。这里只对必须用1/2duty的方波信号进行驱动的他激蜂鸣器进行说明。单片机驱动他激蜂鸣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PWM输出口直接驱动,另一种是利用I/O定时翻转电平产生驱动波形对蜂鸣器进行驱动。PWM输出口直接驱动是利用PWM输出口本身可以输出一定的方波来直接驱动蜂鸣器。在单片机的软件设置中有几个系统寄存器是用来设置PWM口的输出的,可以设置占空比、周期等等,通过设置这些寄存器产生符合蜂鸣器要求的频率的波形之后,只要打开PWM输出,PWM输出口就能输出该频率的方波,这个时候利用这个波形就可以驱动蜂鸣器了。比如频率为2000Hz的蜂鸣器的驱动,可以知道周期为500μs,这样只需要把PWM的周期设置为500μs,占空比电平设置为250μs,就能产生一个频率为2000Hz的方波,通过这个方波再利用三极管就可以去驱动这个蜂鸣器了。而利用I/O定时翻转电平来产生驱动波形的方式会比较麻烦一点,必须利用定时器来做定时,通过定时翻转电平产生符合蜂鸣器要求的频率的波形,这个波形就可以用来驱动蜂鸣器了。比如为2500Hz的蜂鸣器的驱动,可以知道周期为400μs,这样只需要驱动蜂鸣器的I/O口每200μs翻转一次电平就可以产生一个频率为2500Hz,占空比为1/2duty的方波,再通过三极管放大就可以驱动这个蜂鸣器了。

蜂鸣器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接振荡的信号才能工作?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 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 ;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LB”、“JD”等)表示。目前最常用的蜂鸣器分为2种,一种就是电压式,另一种就是电磁式。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功率选用3到5W左右的那种,因为那种变压器的初级线径很细,圈数也多,阻抗也很大。目的就是为了使负载获得良好的阻抗匹 配,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把变压器的初级(接220V的那个绕组)接到原来要接高阻耳机的那个地方;次级接你的普通耳机就可以了。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网页链接

蜂鸣器工作原理及作用

蜂鸣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常用于发出声音信号。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流经其内部的电磁线圈产生磁场,使薄膜或振片受到力的作用而振动,进而产生声音。蜂鸣器通常由振动元件和驱动电路组成,驱动电路负责提供所需的电流和频率。蜂鸣器的作用是发出声音信号以传达信息。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警报系统、电子钟、计时器、电话等。蜂鸣器的声音可以是单一的音调,也可以是复杂的音乐或声效。通过控制电流和频率,蜂鸣器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用于警示、提醒、指示或娱乐等目的。

蜂鸣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压电式蜂鸣器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2.电磁式蜂鸣器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蜂鸣器的制作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661590.html赞同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