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荷花淀》是战争题材的小说,为什么没有让我们感到战争的残酷、学习、沉重?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的

这篇小说在其全部话语表述过程中,通过语言的暴力,而把战争题材自身所本来具有的战争特性完全消解掉,从而更加集中地去发现和表现被战争本身的残酷以及通常只是惯于把战争作为残酷的现实去运思的传统模式所忽略和掩遮的原本的生活之美。说这篇小说是战争小说,不仅因为它取材于战争年代和以战争为总体背景,而它所赖以构成的中心事件就是一次激烈的枪战。而且作品还可以说完全是从正面来描写战斗场面的。但由于作者有意的非战争化把握和处理,整个战斗场面,也就是作为中心事件或通常被必然作为高潮出现的战斗场景却在小说中又只是寥寥几笔,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完全回避了通常那种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等惨烈景象,甚至把敌对双方的激战和对抗过程也全然省略,三言两语之间如同神话一般便结束了战斗,夺取了胜利。当你阅读这样的一篇小说的时候,似乎你根本没有通过这一艺术表现而去经历一次战争,根本得不到什么战争体验。战争的一切特征在此都被解构,小说也并未通过艺术手段再造一次战争或再现一次战争,所以它完全是非战争化的了。我们常见的小说写法,总是要比较客观、具体地描写敌我双方打仗的情况。这里却不是这样写,而是通过这些妇女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来着笔。

荷花淀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荷花淀一开篇,描写了水生嫂在院子里坐着编席,等着丈夫回来,直到很晚,丈夫才回来。水生嫂发现丈夫今晚回来不同寻常,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便感觉会有一件很大的事情发生,当丈夫说出“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水生嫂正在编席的手“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赶紧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里有两个细节,一是“震动”,一是“吮”。手指震动了一下,看来水生说的这件事在水生嫂的心里激起了很大的波澜,丈夫回来的很晚,事出有因,她也意识到丈夫可能有重要的任务,这在意料之中。而出乎意料的是明天就要走。一时的不舍、担忧、留恋、国恨、家愁统统涌上心头,以至于脑子走神,手指被划破了。但她毕竟是白洋淀的女儿,白洋淀的水给予她温顺、善良的性格,同时也赋予她坚强的品行,她意识到自己走神了,立刻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马上稳定了自己的情绪,不让丈夫看出自己的失态。这个细节描写就把水生嫂贤淑、温柔、明理、坚强的传统女性的特点表现出来了。在荷花淀伏击战一节,女人们探夫遇敌,小船冲进了荷花淀,有一段这样的描写:“几只野鸭子扑棱棱飞起来,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环境的安静。再一看,“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是一张张熟悉的脸,他们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原来我们的战士埋伏在这里,准备着一场战斗。一个“长”字用了比拟的手法,同时是一处细节描写。“长”即生长之意,本是植物的一种状态,用它来比拟战士们,就把战士们一动不动、聚精会神盯着敌人的精神面貌写出来了,也表现了他们纪律严明,说明这是一只铁的部队,有着严明的军纪和顽强的战斗力,这为后面战士们勇敢打击敌人,取得伏击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个小小的细节蕴藏着多少丰富的内容。伏击战结束后,战士们凫水捞东西,水生去追赶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捞上来之后,顺手丢在女人们的船上。女人们捞起水里的小包裹丢给了战士们。这“丢过来”和“丢过去”两处细节,描写的内容丰富,生动传神。一盒饼干,礼轻情意重,把它丢给女人带回去,寄托了战士们对家人的关心、疼爱,也可以看出我们的战士爱家乡、爱亲人,他们才会为我们的家乡、为我们的父老乡亲不怕牺牲,这些战士在战场上有着铮铮铁骨,对亲人关心备至,他们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写关于荷花淀的欣赏小说短文二三百字

我最欣赏的东西那就是美丽的荷花了。虽然荷花是在夏秋才盛开的,花期也不长,但我喜欢荷花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  在外婆家的对面,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荷花池,一到了夏天,大大的荷花池上面全都是一片绿色,就是这一片绿色象吸铁石一样吸引着我,让我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就想着它了。  我站在外婆家的大门口,向荷花池方向望去,满池的翠绿。有时遇到大风一吹,满池的荷花前拥后挤的翻来翻去,真的是十分有趣!我走到池边一瞧,那荷叶既象一把把到撑着的雨伞,又象一个个小女孩在旋转可爱的裙子似的,密密麻麻的,高高低低地布满了整个池面,大池里几乎看不到水,大风一吹,只听见“沙沙沙沙”的声音,这是调皮的荷叶在和风玩作迷藏的游戏呢!  在每年的夏末秋初,明艳动人的荷花渐渐的盛开了。开始只有零星几朵花点缀在绿叶的海洋里,像精美的钻石似地,远远地吸引这人的眼球;渐渐地,越来越多,就像满天的星星一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瞧,红的,白的,粉色的,各种各样的姿态。看,那一朵藏在荷叶的身后,若隐若现,像是和风儿在玩捉迷藏似的;那一朵开出了一两瓣,似乎伸出小手掌在向我招手;那一朵只开出外面一圈,现在一个雕刻精致的玲珑玉环;海有那一个鼓鼓的花苞,犹如一只巨大的神笔插在荷叶丛中,还有那一朵……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啊!  一阵小雨过后,调皮的露珠悠闲地躺在一张张荷叶上,像是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光。荷花们受了雨水的滋润显得精神抖擞,娇嫩欲滴!空气里弥漫着醉人的香味,沁人心脾,使我不由得有一种飘飘遇险的感觉。  我爱荷花,爱它结洁,优雅的外形气质的品质。

《荷花淀》和《春之声》的区别

《荷花淀》和《春之声》的区别如下。1、《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2、《春之声》是中国当代作家王蒙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回家探亲途中挤在闷罐子车厢里的种种见闻、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联想。

《荷花淀》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同志非常熟悉冀中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者写的目的在于反映“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 情节结构: 注意: 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 参军,夫妻话别。(开端) 1.月夜编席(1─4自然段) 2.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3.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 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 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2.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 3.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 第三部分: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 1.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 2.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 3.组织起来(85自然段) 本文线索: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 1.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2.明线暗线分而又合,合而又分: 明线──几个妇女的活动: 送夫、探夫、遇夫、学夫 暗线──地区队的活动 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的分析: 本文选材新颖,没有集中、细致地写水生等七个青年参军和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景,而是着重写水生嫂等迅速成长的过程。 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 的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 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 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 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结尾,形象说明她们热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使她们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发展和结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主题: 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第二课时 总结写作特点: 一、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通过写景表现人物的感情,充满诗情画意。 第一部分第一层,是一幅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凉爽,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 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 情景相生 人情美: 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 这一景物为后面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因为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 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 作者驰骋想象,几笔勾画,把景物写得逼真、传神、充满寓意。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着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念,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二、生动的细节描写 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中心思想: 本文描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妇女逐步由普通劳动者成长为机智勇敢的抗日游击战士的过程,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如何评价《荷花淀》这本书?

一、主题 主题思想是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揭示出来的问题,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人教版 《自学辅导》书指出,《荷花淀》“表现了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认为这个主题太笼统、不确切。主题常通过题材、情节或人物等表现出来。分析和发掘主题必须从具体作品入手。就《 荷花淀》而言,情节始终围绕妇女展开。全篇有八个人物,妇女就占五个;男人中的父亲和小队长仅为四处对 话描写,着墨极少。因此,作品主题的归结应以妇女为中心,即“重在讴歌冀中根据地妇女识大体、爱祖国的 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如孙犁所言:妇女“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所以 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至于读者,“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的心”,那是因为他们看到“妇女们的抗 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 以妇女为中心总结主题思想,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讲叫“紧扣作品”;另一方面,以妇女为中心,较之以男 人为中心,主题更为深刻,更具时代性,更能使作品透露出一股清新,更能激动千万名读者,因为“全国妇女 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毛泽东语) 二、人物 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妇女,又以水生嫂为核心。她热爱劳动,有娴熟的劳动技能;她体贴丈夫,温柔细 心;她开明稳重,刚毅勇敢;她关心国家兴亡,最终投身抗日洪流。她不愧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魅力 的典型人物。她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性格有相同之处:热爱劳动,勇于反抗;但又有很大不同:乐观开朗,积 极向上。加之生活在抗日根据地,这使她与祥林嫂的命运大相径庭。与赵树理笔下的小芹相比,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同一环境,但水生嫂已不再是为争取个人婚姻自主抗争,而是跻身抗日的行伍,勇敢地肩负起民族存 亡的重荷。即使在孙犁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她也堪称典型。至于文中另外的四位妇女,她们的性格也各具特点 ,这集中反映在“寻夫”部分的对话描写上。 居于次要地位的男人系列,也有主次之分。水生居主导地位。他与父亲有相同之处:思想豁达开通。大敌 当前,没有过多地“惦记”家事,而以国事为重,毅然决然地去干“光荣事情”;他又有别于小队长:幽默感 不强。但内心深处却非常热爱自己的妻儿老小,荷花淀中即使责怪了妻子,也要“把(内装饼干的)纸盒顺手 丢在女人们船上”。 三、结构 《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精心组织了“送夫”“寻夫”“奇遇”“学夫”等情节。作者以空行 为标志,把它们分成了三大段。作为“诗体小说”,每一部分又被安排成三层,呈现出诗歌艺术所追求的“建 筑美”。人教版《自学辅导》书提供的“段落提纲”把第三部分划分为四层,第一层从“她们向荷花淀里摇” 至“啊,原来是他们”,层意为“化险为夷”。我们认为不妥。这一层最好与第二层合并,至“不久就消失在 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层意为“漂亮的伏击”。原因有三: 第一,从内容上看,当“耳边响起一排枪声”时,妇女们并不知道是自己的队伍向倭寇开枪,还以为是“ 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便“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这时,正值战斗开始。第三自然段战士们“正在聚精会 神瞄着敌人射击”,战斗还在继续,至“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小船“箭一样飞去”,战斗才结束, 才“化险为夷”。这几个自然段为一个有机整体,即“漂亮的伏击”,不可随意分割。 第二,从形式上看,转折连词“但是”也说明一、二层联系十分紧密,不可分割。 第三,将一、二层合在一起,层意侧重于赞颂妇女配合部队打仗,否则,“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区小 队长语)文章仍以妇女为中心。这种划分方法才能准确体现作者的思想脉络,精确反映小说的主题。 四、语言 孙犁先生主张,文学语言应该“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每一句的组织, 无文法的疏略,每一段的组织,无浪费或枝蔓。可以说字字锤炼,句句经营”。他不仅这样要求别人,还自觉 地在创作中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荷花淀》便是典范。 这部作品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洗炼,显示出作者已熟练地掌握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又精细传神的高超的白描手法,并能以此充分表现人物的时代气质。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课语言学习的重点应集中在三个方面 :①简洁传神的对话描写;②诗味盎然的环境描写;③准确生动的遣词造句。 教学设计 从“教材分析”中可以看出,《荷花淀》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它理应成为我们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 依托。本着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目的,根据中师文选《大纲》的要求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遵照中等师范学校 “大信息、全方位、多媒体、高效益”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集认知、技能、情感性目标为一体,为本课拟定了五个教学目标。下面简单介绍这些目标及其教学方法。 目标一:找出文中的对话描写,说明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并通过分角色朗读准确表达其中蕴蓄的丰富内涵。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们采用“领悟式学法”——教师精讲“夫妻夜谈”,让学生领悟并总结分析人 物对话的方法:1.熟读全文,结合上下文分析;2.抓重点词。如两处“笑”和“小声”,单音节词“谢”和“ 嗯”等;3.注意句中状语。如“总是”“呆呆”等;4.与他与对比。紧接着,让学生练习“试法”:以组为单 位分析讨论第二部分的“商议探夫”。最后布置学生课后独立分析第三部分的对话,并仿写一则人物对话片断 。 由悟法、试法到用法,由阅读理解到尝试写作,并注意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最终彻底攻破教学重难点。 目标二:找出环境描写的语段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这是本课教学的次重点,旨在让学生学习体会孙犁先生“诗体小说”的语言特色和乐观向上的创作风格。 环境描写的作用在《祝福》中已经做了介绍,本课应有所提高。我们先让学生归纳总结其积极作用——为情节 的展开设下伏笔;缓和紧张气氛;表现乐观情趣。然后请个别同学当堂指出每一处的具体作用,最后指导大家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月下编席”和“阳光下的淀上风光”,加深理解,培养语感。 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体现了美国教育和心理学家本杰明S·布卢姆的“目标教学 ”思想。 目标三:通过与祥林嫂、小芹、妞儿等人物形象性格异同的对比分析,充分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引导 下,抗日根据地,尤其是白洋淀劳动妇女的性格特点。 这仍为本课教学的次重点,可以让学生了解类比分析的方法,提高他们分析人物形象的水平。前两位人物 刚分析过,妞儿可加以简单介绍,比较分析简便易行。 目标四:准确简练地给课文编写段落层次提纲。 这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次重点。它既能提高学生分段分层的水平,又能督促他们在课外认真阅读理解课文 ,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可采用“评点法”。点拨要点有:1.尽量用词和短语;2.格式对称工整;3.第 三部分的层次划分。(见“教材分析) 目标五:紧扣课文对作家作品及其创作风格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没必要篇篇都设、面面俱到,也不一定全放在讲读课的第一个环节由教师完成,这应 该让未来园丁有一个明确认识。本课我们放在最后:讲读完课文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紧扣这篇代表作总 结孙犁先生“诗体小说”的创作风格;关于他的生平和著作不强求牢记在心。 下面是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目标一、四;第二课时:目标二、三;第三课时:目标五,当堂 评议修改第一课时布置的仿写片断。 (注:引文多出自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孙犁文集》和《晚华集》。)

《荷花淀》开头对白洋淀夜景的描绘有何作用?

  《荷花淀》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2.形成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设想:   1.本文是课内自读课,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2.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   3.因教学时间限制,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时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其他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只能靠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全文已空行标明是三部分,用简洁、含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2.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3.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   二、上课开始时提示本课主要教学目标: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2.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4.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检查预习。   1.全文三部分的标题:   (1)夫妻话别(2)探夫遇敌(3)助夫杀敌   2.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3.夫妻话别(开端)   探夫遇敌(发展)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    四、重点探讨。   1.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提示:景物描写是整个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说三要素之一。怎样鉴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首先应领会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其次,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画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第三,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阅读和鉴赏时,还必须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只有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入美好的艺术境界,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旨。   (1)放朗读录音或范读课文部分内容:从“月亮升起来u2026u2026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2)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讨论明确: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和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2.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   提示:人物对话要根据上下文和语言环境,考虑分析其用意、心理、情感、效应等因素,充分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整体上去体味,进而理解其对刻画人物性格和发展故事情节的作用。   (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叙述人的语言由一人读),朗读要力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   (2)鉴赏讨论:   问: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   问: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明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3.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是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试举一例进行讨论。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讨论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u2026u2026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4.概括“荷花淀派”的创作特色。   (l)介绍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一九四五年后,他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为题材,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这篇小说。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他的小说散文集。   (2)学生回答“思考与练习”一。   明确:作者为了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他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人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u2026u2026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   (3)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五、布置作业。   情景作文,要求突出对话的个性化。试围绕谈理想或其他话题写一段对话   《荷花淀》教学设计B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孙犁及其作品的基本特点。   2.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能力目标:   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能力和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生动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刻画水生嫂及其他女人的性格特点。   2.分析小说的景物描写,体会它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3.品味人物语言传达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    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孙犁及其作品介绍;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3.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广阔的冀中平原上,有一处美丽所在,那就是白洋淀。在这里,世代居住生活着勤劳、善良、智慧、深明大义的人民。下面,让我们随着大作家孙犁的笔触,回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到荷花淀一游,去认识、探寻他们美丽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板书课题)   (二)解题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创作于1945年。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冀中地区的广大军民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团结—心,同仇敌忾,奋起抗敌。随着抗日武装的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的广大群众纷纷拿起枪,投身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表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反映了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崇高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抗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小说就是以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斗争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开朗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表现了根据地军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 (三)关于孙犁   孙犁,原名孙树勋,1913年生,河北省安平县人。现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是《荷花淀》。解放后写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记》、论文集《文学短评》等。1958年出版小说和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   20世纪50年代,以孙犁为主要代表的河北作家群“白洋淀派”与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以周立波为代表的湖南作家群“茶子花派”并称。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节内容。   明确: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月亮升起来”到“上船去了”)写夫妻话别。本部分又分三层来写:交代背景,写水生嫂夜晚编席等候水生回来;水生夫妻话别;水生嫂和众乡亲送水生参军。   第二部分(“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写探夫遇敌。又分为三层:水生嫂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望丈夫;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心情;遇敌后巧妙摆脱追击。   第三部分(“她们向荷花淀里摇”到结尾),写助夫杀敌。也可分为三层:妇女们巧遇丈夫并同游击队歼敌的情况;妇女们经受战斗锻炼后的感受及打算;妇女们成立队伍,参加战斗。    (五)具体研习   研习小说的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   (1)分角色朗读第一节中水生夫妻的对话部分,并画出有关水生嫂的行动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这段对话体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心理,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作者笔下的水生嫂既有中国女性传统的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品性,同时又具有解放区妇女进步的特点。她温柔、善良,又很体贴丈夫。当丈夫工作晚归时,她没有过多埋怨而是“站起来要去端饭”。当她细心地观察到丈夫“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时便问:“他们几个呢?”“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此处,她问其他人,其实也是在关心丈夫的处境;当听丈夫说要到大部队去了,她的手指震颤了一下,叫苇眉子划破了,这足见她,一个温柔善良的女性对自己丈夫的关心体贴。再者,水生嫂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性。   当水生说:“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时,她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语气中虽略有一丝埋怨,但更表现出她的丈夫第一个报名的自豪感。接着又说:“你走,我不拦你。”丈夫参军,她并没有拖他的后腿,虽然她是不想让她走的。第二天,水生嫂便为丈夫打点包裹,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这些都说明水生嫂不只是一个好妻子,更是一个深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的“中国人”,她不仅爱自己的丈夫,更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   (2)水生嫂性格特点:   温柔、善良、贤淑、质朴、深明大义   (3)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中几个女人聚在水生家商量探夫的对话描写,注意读出个性。然后分析几个女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明确:第一个说:“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活画出这个人的善找托辞、聪明伶俐。第二个说:“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则表现出该女子直爽开朗的特点。第三句话“听他说,敌人要在同口安据点u2026u2026”是水生嫂的,表现了她心细、考虑问题周到、善于思考的个性。第四句“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表现的是一个快言快语,急切而又真挚的女子。最后写了一个新媳妇形象,“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明显心口不一,欲盖弥彰,但倒也羞涩忸怩得可爱。   (4)学生朗读课文,从“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至结尾。然后思考下列问题:①为什么写她们“像落水鸡”和“又说笑起来”?②从女人的对话中,可看出她们性格的哪一面?说说她们成立队伍的动机。③末尾一段对小说的影响如何,试作简述。   明确:①小说写她们虽“像落水鸡”却“又说笑起来”,是为了显示水乡妇女的乐观精神。②从她们几个的对话中,可看出白洋淀女人性格中豪迈、乐观、自信的一面,这都是配合子弟兵的基础。她们成立队伍的动机是不愿被敌人困死家中,不愿被丈夫看作落后。③末尾一段对小说影响颇大,如没这一段,仅写出了她们深明大义和爱丈夫的人性美,有了这几段能使主题升华,反映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战斗中的成长与壮大。   (5)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话描写的主要作用,然后教师总结。   明确:作品的对话描写简洁朴素,生动传神,刻画人物栩栩如生,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如此,而且能形象地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展示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六)课堂小结   (七)课外作业   让学生改写水生夫妻的对话,让水生嫂用另外一种口吻与丈夫对话,表现另一种个性。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检查上堂课布置的作业;   2.分析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二、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写得好的学生自己朗读;   2.出示投影(提供样例)   (很晚丈夫才回来u2026u2026)   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回来!没你的饭了。”说着,拍拍手站起来要往灶间走。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四下看看又说,“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水声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是问爹又是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点饭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闪光:“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   3.比较改写前后水生嫂的性格   明确:改写后的水生女人同原作中的水生女人有共同点: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参军。不同之处是后者性格泼辣、直爽;前者温柔、缠绵、含蓄。如果说后者像火,那前者像水。   4.研习小说的景物描写。   (1)学生浏览课文,找出景物描写的有关句段。   (2)学生自由发言,谈体会,教师点拨。   明确: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一处是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借水生嫂的眼光望去,淀外是银白世界,薄雾透明,荷风鲜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为下文“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要素,而且暗示了下文水生嫂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成长为一名保卫家乡的游击战士。因为家乡是这样的美,能不爱这样的家乡吗?能容得强盗来侵犯吗?第二处是写妇女们寻夫不着回来时候的淀上风光。万里无云,凉风习习,水面开阔,跳荡如银,稻苇清香,菱荇生嫩。这样的景物,开阔明丽,使年青的女人们失望伤心的心情马上开朗愉快起来。情景交融,极富水乡风情。同时“水面没有一只船”又暗示情况异常,为鬼子追她们伏笔,推动情节发展。第三处景物描写,是妇女们把船摇人荷花淀时。荷叶一望无际,密密层层,迎着阳光,如铜墙铁壁。粉色荷花箭高高挺出,如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里展开。白洋淀妇女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3)教师概括   ①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 烘托形象 推进情节   ②作者在描绘优美景色时,用朴素清新的语言,营造诗一般的意境,这种对美的艺术追求,使得孙犁的小说具有一种含蓄隽永、意蕴深远的大家风范。这种风格影响到刘绍棠、丛维熙等一批河北作家,这个作家群被称为“白洋淀派”或“荷花淀派”。   5、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小说。作者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叙写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青年劳动妇女如何在战争年代里锻炼成长的事,写他们如何关心自己的丈夫,写她们的勤劳质朴,热爱生活,真挚多情,深明大义,同仇敌忾。作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的描绘,深刻地表现了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英勇抗敌地精神。   6、布置作业   (1)写一段对话描写。要求:①围绕一个话题;②对话人数不少于四人;③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2)阅读孙犁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体会其艺术风格。   附录板书设计: 一、作者   二、情节   月夜候夫 夫妻话别 送夫参军 夫妻话别 探望丈夫 探夫未遇 探夫遇敌 遇敌巧脱 助夫杀敌 助夫杀敌 感受打算 战斗成长   三、生动传神的人物对话   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形象地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渲染气氛 烘托形象 推进情节

《荷花淀》教学设计

  《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教学目标】(PPT1)    1.整体感知文本,把握小说情节。   2.鉴赏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的语句,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艺术。   3.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人性美和精神美,体悟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反复诵读,品味精美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   2. 难点:领悟小说人物崇高的精神风格,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讨论法、分组学习法、研讨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2.作家简介(PPT2)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课上先思考以下问题:(PPT3)   1. 小说主要刻画的人物是( )   A.水生嫂 B. 水生 C. 水生及水生嫂   D.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   2.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用拟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故事情节。可用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或化用诗句、歌词,可以押韵,欢迎个性化的文字。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交流展示。   【示例】 (一)夫妻话别(开端) (二)探夫遇敌(发展)   (三)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 尾段——尾声    三、鉴赏语言   诗体小说《荷花淀》,她的美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美得醉人,美不胜收。它美在自然、环境、庭院、家乡,美在劳动、心灵、人性、爱国、爱情;它美在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和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一言以蔽之,这些美都是通过语言美表现出来的。下面我们重点鉴赏语言美。   (一)景物描写:(PPT4)对于景物描写,晚清著名词人王国维曾概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同学们思考:本文有几处景物描写?各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的特色是什么?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1.朗读1—3自然段,同桌之间讨论回答下列问题:这三段描写了哪些美好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种怎样的环境氛围?抓住你最喜欢的词语谈谈感受。   【示例】(PPT5)女人月下编席、白洋淀风情、月下白洋淀。 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淀里一片银白的世界,薄雾,轻风,荷花飘香。   环境氛围:宁静美丽,如诗如画。(皎洁的明月,干净的庭院;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银白的世界,透明的薄雾;清爽的凉风,新鲜的荷香。)   2.谈谈景物描写的作用(可自主确定角度):   【示例】(PPT6)   ①对于主题 家园美丽 ——热爱和保卫家乡   ②对于人物 劳动场面 ——景美 ——人更美   烘托 眼中淀景 情景相生——展示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   ③对于情节 铺垫 两次提及敌人在同口安据点——遇敌 —— 伏击战   六月淀里有无数只船 —— 水面没有一只船   (提供人物活动的背景;营造清新欢愉的宁静气氛;烘托水生嫂勤劳纯朴、善良温顺的形象。)   3.(PPT7) 正午时淀上风光的描写、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这两处景物描写及作用。   【示例】(PPT8)   正午时淀上风光的.描写:烘托了人物的心情:失望、伤心——欢笑起来。   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使令人恐怖的战争场面充满了诗情画意;暗示出这里将发生一场消灭敌人的战斗;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表现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斗争。   (二)对话描写: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1.划出水生嫂说的话,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谈谈所表现的性格特征。   【示例】 “怎么了,你?” ——关心体贴丈夫。   “你总是很积极的。”——赞许,嗔怪。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识大体,明大义。依恋。   2.   对比阅读,鉴赏语言。(假如把原文“夫妻话别”改换为以下两段对话,效果将会如何?)   (1)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分析讨论该妇女性格。(PPT9)   女:“你走,我不拦你。小华你带去;爹,你也带去。”   男:“那咋成呢?”   女:“那咋不成呢?”   男:“我又不是走亲戚,参加老乡聚会。”   女:“你也不替我想想,上有老,下有小,我这是何苦啊!”   【评价示例】 抱怨,撂挑子,强调家庭困难,对丈夫极不支持,顾小家不顾大局。   (2)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分析讨论该妇女性格。(PPT10)   女:“ 你走,我不拦你 ,咱们一块儿走 。”   男:“ 我们是去打鬼子,你一个娘儿们去干什么?不成 。”   女:“ 哪咋不成?你打鬼子,我可以帮你做个饭 ,洗衣裳u2026u2026”   男:“不成 ,我不同意, 队上也决不同意。”   女:“ 呜——不嘛!就不嘛!不然,咱俩离婚。”   【评价示例】对丈夫依恋,娇嗔。儿女情长,没有家庭责任感 。不顾大局,执意拖后腿。俨然一副娇滴滴的小女人形象。   3. (PPT11)结合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话描写,简要谈谈水生嫂的性格特征。   【示例】水生嫂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进步特点。①勤劳善良。②温柔体贴。③深明大义,忠贞不屈   (三)鉴赏语言:   1.个性化语言(对话描写)。(PPT12)(同桌之间或小组之内分角色朗读,讨论下面五句话,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概括各句反映的个性特征。)   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u2026u2026”水生的女人说。   ④“那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⑤“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A.人直语快( ) B.质朴憨厚( ) C.稳重谨慎( )   D.忸怩羞涩( ) E.伶俐乖巧( )   2.暗示性语言(景物描写 )。(PPT13)(同桌之间一起朗读下文,讨论下列问题)   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把“大荷叶”比喻成“铜墙铁壁”,暗示了什么?   【示例】抗日军民众志成城,敢于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2)“粉色荷花箭”是“哨兵”暗示着什么?   【示例】 ①性别联想:女性,白洋淀的普通妇女。   ②“是哨兵”预示:妇女们的成长方向。   ③苇荡里出现“哨兵”暗示什么?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在这里展开。(联系文中描写水声的两段文字的心理暗示作用)   3.细节性语言(心理描写)。(PPT14)(同桌之间或小组之内一起朗读下文,讨论该细节描写体现出人物怎样复杂微妙的心态。)   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作者写到:“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探究示例】思想毫无准备,紧张慌乱——通过动作加以掩饰——镇定下来。水生嫂是识大体、明事理、有觉悟的农村妇女,不想让丈夫说自己软弱、落后、拖后腿。    四、分组讨论,探究学习(PPT15)   探究: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作者为什么完全回避描写本来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残烈悲凉的战争,却把小说写得富有自然美、景物美,人情美、人性美,细节美、情节美、诗意美、主题美?请简析这篇战争题材的“诗体小说”的这种写法。(请同学们回顾课文,独立思考,先自定角度,自主总结,然后同桌之间或小组之内交流讨论,确定自己的最佳方案,推荐代表发言,大家彼此补正。)   【总结示例】(PPT16)   1.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有:提供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   2.孙犁小说的特点:(1)清新质朴的语言、散文式的章法、浓郁的诗情画意、细腻传神的描写。(2)注重追求生活中“美的极致”,善于挖掘人的心灵美,写出“人的意境”,“以情调意境征服读者”。   3. 这篇小说的主题不在表现战争的残酷,而在表现解放区普通劳动妇女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历程,这样处理也是为了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美的东西面临危险时,更容易激发人们保护它的欲望,夫妻情深、儿女情长和誓死捍卫、慷慨赴死之间并不矛盾。   4. 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崇高精神状态。妇女们感情更是由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国之爱。有国才有家,有对亲人的深情才会有对国家的忠诚。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PPT17)   1. 假设除水生嫂外,这四位女人的丈夫也回家辞别,他们的对话会是怎样的?请你根据其中一位女人的性格展开想象,写出她与丈夫的对话过程。   2. 将水生嫂和祥林嫂作比较:【提示】同样作为中国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祥林嫂和水生嫂的人生道路却完全不一样。祥林嫂生活在封建时代末期,现代文明之风还吹不进封闭、保守的鲁镇,祥林嫂只能被冷漠、黑暗的社会现实所毁灭;水生嫂生活在全民抗战时期,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根据地,妇女解放已经开始深入人心,所以水生嫂能从一个贤惠、温顺的村妇成长为一个抗战的巾帼战士。   3. 阅读孙犁的小说《铁木前传》或《风云初记》,写一篇赏析语言美的读后感。

《荷花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急急急!!!

一、主题 主题思想是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揭示出来的问题,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人教版 《自学辅导》书指出,《荷花淀》“表现了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认为这个主题太笼统、不确切。主题常通过题材、情节或人物等表现出来。分析和发掘主题必须从具体作品入手。就《 荷花淀》而言,情节始终围绕妇女展开。全篇有八个人物,妇女就占五个;男人中的父亲和小队长仅为四处对 话描写,着墨极少。因此,作品主题的归结应以妇女为中心,即“重在讴歌冀中根据地妇女识大体、爱祖国的 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如孙犁所言:妇女“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所以 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至于读者,“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的心”,那是因为他们看到“妇女们的抗 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 以妇女为中心总结主题思想,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讲叫“紧扣作品”;另一方面,以妇女为中心,较之以男 人为中心,主题更为深刻,更具时代性,更能使作品透露出一股清新,更能激动千万名读者,因为“全国妇女 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毛泽东语) 二、人物 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妇女,又以水生嫂为核心。她热爱劳动,有娴熟的劳动技能;她体贴丈夫,温柔细 心;她开明稳重,刚毅勇敢;她关心国家兴亡,最终投身抗日洪流。她不愧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魅力 的典型人物。她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性格有相同之处:热爱劳动,勇于反抗;但又有很大不同:乐观开朗,积 极向上。加之生活在抗日根据地,这使她与祥林嫂的命运大相径庭。与赵树理笔下的小芹相比,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同一环境,但水生嫂已不再是为争取个人婚姻自主抗争,而是跻身抗日的行伍,勇敢地肩负起民族存 亡的重荷。即使在孙犁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她也堪称典型。至于文中另外的四位妇女,她们的性格也各具特点 ,这集中反映在“寻夫”部分的对话描写上。 居于次要地位的男人系列,也有主次之分。水生居主导地位。他与父亲有相同之处:思想豁达开通。大敌 当前,没有过多地“惦记”家事,而以国事为重,毅然决然地去干“光荣事情”;他又有别于小队长:幽默感 不强。但内心深处却非常热爱自己的妻儿老小,荷花淀中即使责怪了妻子,也要“把(内装饼干的)纸盒顺手 丢在女人们船上”。 三、结构 《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精心组织了“送夫”“寻夫”“奇遇”“学夫”等情节。作者以空行 为标志,把它们分成了三大段。作为“诗体小说”,每一部分又被安排成三层,呈现出诗歌艺术所追求的“建 筑美”。人教版《自学辅导》书提供的“段落提纲”把第三部分划分为四层,第一层从“她们向荷花淀里摇” 至“啊,原来是他们”,层意为“化险为夷”。我们认为不妥。这一层最好与第二层合并,至“不久就消失在 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层意为“漂亮的伏击”。原因有三: 第一,从内容上看,当“耳边响起一排枪声”时,妇女们并不知道是自己的队伍向倭寇开枪,还以为是“ 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便“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这时,正值战斗开始。第三自然段战士们“正在聚精会 神瞄着敌人射击”,战斗还在继续,至“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小船“箭一样飞去”,战斗才结束, 才“化险为夷”。这几个自然段为一个有机整体,即“漂亮的伏击”,不可随意分割。 第二,从形式上看,转折连词“但是”也说明一、二层联系十分紧密,不可分割。 第三,将一、二层合在一起,层意侧重于赞颂妇女配合部队打仗,否则,“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区小 队长语)文章仍以妇女为中心。这种划分方法才能准确体现作者的思想脉络,精确反映小说的主题。 四、语言 孙犁先生主张,文学语言应该“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每一句的组织, 无文法的疏略,每一段的组织,无浪费或枝蔓。可以说字字锤炼,句句经营”。他不仅这样要求别人,还自觉 地在创作中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荷花淀》便是典范。 这部作品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洗炼,显示出作者已熟练地掌握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又精细传神的高超的白描手法,并能以此充分表现人物的时代气质。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课语言学习的重点应集中在三个方面 :①简洁传神的对话描写;②诗味盎然的环境描写;③准确生动的遣词造句。

《荷花淀》主题是什么?

一、主题 主题思想是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揭示出来的问题,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人教版 《自学辅导》书指出,《荷花淀》“表现了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认为这个主题太笼统、不确切。主题常通过题材、情节或人物等表现出来。分析和发掘主题必须从具体作品入手。就《 荷花淀》而言,情节始终围绕妇女展开。全篇有八个人物,妇女就占五个;男人中的父亲和小队长仅为四处对 话描写,着墨极少。因此,作品主题的归结应以妇女为中心,即“重在讴歌冀中根据地妇女识大体、爱祖国的 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如孙犁所言:妇女“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所以 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至于读者,“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的心”,那是因为他们看到“妇女们的抗 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 以妇女为中心总结主题思想,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讲叫“紧扣作品”;另一方面,以妇女为中心,较之以男 人为中心,主题更为深刻,更具时代性,更能使作品透露出一股清新,更能激动千万名读者,因为“全国妇女 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毛泽东语) 二、人物 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妇女,又以水生嫂为核心。她热爱劳动,有娴熟的劳动技能;她体贴丈夫,温柔细 心;她开明稳重,刚毅勇敢;她关心国家兴亡,最终投身抗日洪流。她不愧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魅力 的典型人物。她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性格有相同之处:热爱劳动,勇于反抗;但又有很大不同:乐观开朗,积 极向上。加之生活在抗日根据地,这使她与祥林嫂的命运大相径庭。与赵树理笔下的小芹相比,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同一环境,但水生嫂已不再是为争取个人婚姻自主抗争,而是跻身抗日的行伍,勇敢地肩负起民族存 亡的重荷。即使在孙犁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她也堪称典型。至于文中另外的四位妇女,她们的性格也各具特点 ,这集中反映在“寻夫”部分的对话描写上。 居于次要地位的男人系列,也有主次之分。水生居主导地位。他与父亲有相同之处:思想豁达开通。大敌 当前,没有过多地“惦记”家事,而以国事为重,毅然决然地去干“光荣事情”;他又有别于小队长:幽默感 不强。但内心深处却非常热爱自己的妻儿老小,荷花淀中即使责怪了妻子,也要“把(内装饼干的)纸盒顺手 丢在女人们船上”。 三、结构 《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精心组织了“送夫”“寻夫”“奇遇”“学夫”等情节。作者以空行 为标志,把它们分成了三大段。作为“诗体小说”,每一部分又被安排成三层,呈现出诗歌艺术所追求的“建 筑美”。人教版《自学辅导》书提供的“段落提纲”把第三部分划分为四层,第一层从“她们向荷花淀里摇” 至“啊,原来是他们”,层意为“化险为夷”。我们认为不妥。这一层最好与第二层合并,至“不久就消失在 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层意为“漂亮的伏击”。原因有三: 第一,从内容上看,当“耳边响起一排枪声”时,妇女们并不知道是自己的队伍向倭寇开枪,还以为是“ 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便“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这时,正值战斗开始。第三自然段战士们“正在聚精会 神瞄着敌人射击”,战斗还在继续,至“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小船“箭一样飞去”,战斗才结束, 才“化险为夷”。这几个自然段为一个有机整体,即“漂亮的伏击”,不可随意分割。 第二,从形式上看,转折连词“但是”也说明一、二层联系十分紧密,不可分割。 第三,将一、二层合在一起,层意侧重于赞颂妇女配合部队打仗,否则,“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区小 队长语)文章仍以妇女为中心。这种划分方法才能准确体现作者的思想脉络,精确反映小说的主题。 四、语言 孙犁先生主张,文学语言应该“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每一句的组织, 无文法的疏略,每一段的组织,无浪费或枝蔓。可以说字字锤炼,句句经营”。他不仅这样要求别人,还自觉 地在创作中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荷花淀》便是典范。 这部作品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洗炼,显示出作者已熟练地掌握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又精细传神的高超的白描手法,并能以此充分表现人物的时代气质。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课语言学习的重点应集中在三个方面 :①简洁传神的对话描写;②诗味盎然的环境描写;③准确生动的遣词造句。 教学设计 从“教材分析”中可以看出,《荷花淀》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它理应成为我们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 依托。本着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目的,根据中师文选《大纲》的要求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遵照中等师范学校 “大信息、全方位、多媒体、高效益”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集认知、技能、情感性目标为一体,为本课拟定了五个教学目标。下面简单介绍这些目标及其教学方法。 目标一:找出文中的对话描写,说明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并通过分角色朗读准确表达其中蕴蓄的丰富内涵。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们采用“领悟式学法”——教师精讲“夫妻夜谈”,让学生领悟并总结分析人 物对话的方法:1.熟读全文,结合上下文分析;2.抓重点词。如两处“笑”和“小声”,单音节词“谢”和“ 嗯”等;3.注意句中状语。如“总是”“呆呆”等;4.与他与对比。紧接着,让学生练习“试法”:以组为单 位分析讨论第二部分的“商议探夫”。最后布置学生课后独立分析第三部分的对话,并仿写一则人物对话片断 。 由悟法、试法到用法,由阅读理解到尝试写作,并注意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最终彻底攻破教学重难点。 目标二:找出环境描写的语段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这是本课教学的次重点,旨在让学生学习体会孙犁先生“诗体小说”的语言特色和乐观向上的创作风格。 环境描写的作用在《祝福》中已经做了介绍,本课应有所提高。我们先让学生归纳总结其积极作用——为情节 的展开设下伏笔;缓和紧张气氛;表现乐观情趣。然后请个别同学当堂指出每一处的具体作用,最后指导大家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月下编席”和“阳光下的淀上风光”,加深理解,培养语感。 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体现了美国教育和心理学家本杰明S·布卢姆的“目标教学 ”思想。 目标三:通过与祥林嫂、小芹、妞儿等人物形象性格异同的对比分析,充分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引导 下,抗日根据地,尤其是白洋淀劳动妇女的性格特点。 这仍为本课教学的次重点,可以让学生了解类比分析的方法,提高他们分析人物形象的水平。前两位人物 刚分析过,妞儿可加以简单介绍,比较分析简便易行。 目标四:准确简练地给课文编写段落层次提纲。 这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次重点。它既能提高学生分段分层的水平,又能督促他们在课外认真阅读理解课文 ,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可采用“评点法”。点拨要点有:1.尽量用词和短语;2.格式对称工整;3.第 三部分的层次划分。(见“教材分析) 目标五:紧扣课文对作家作品及其创作风格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没必要篇篇都设、面面俱到,也不一定全放在讲读课的第一个环节由教师完成,这应 该让未来园丁有一个明确认识。本课我们放在最后:讲读完课文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紧扣这篇代表作总 结孙犁先生“诗体小说”的创作风格;关于他的生平和著作不强求牢记在心。 下面是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目标一、四;第二课时:目标二、三;第三课时:目标五,当堂 评议修改第一课时布置的仿写片断。 (注:引文多出自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孙犁文集》和《晚华集》。)

《荷花淀》教学手记

2012年7月,我有幸参加全国首届“教育艺术杯”语文课堂教学观摩大赛,执教了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并首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大家对这篇小说并不陌生,但我与其缘源颇深,说来话长。溯及2009年10月雨秋,我参加在沾化一中举行的市教学能手评选,曾执教该课,被评为市教学能手。 况且一直钦羡语文名师能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优秀的教学设计,我便长期广订期刊,静坐蜗室,潜心揣摩和反复赏析,孜孜以求,探究规律。无论溽暑隆冬,还是夜阑晨曦,我秉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念,对《荷花淀》教学设计打磨了两年多,记不清执教了多少遍,“手术”了多少次。2011年12月,终于在《语文建设》发表了一篇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得到了编辑老师满腔热情的鼓励。记忆犹新,编者按语:“《荷花淀》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传统篇目。小说运用诗化的语言描写战争中的女人,朴素清新、细腻逼真、富有诗情画意,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蒋文学老师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鉴赏小说的语言,也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人物形象上,探究人物的人性美和精神美……” 常言道,此一时彼一时也。随着坚持不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个人对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对同课异构、一文多教有了更新远的追求。教学理念、文体(或文本)特征、内容主题不同,教学设计的目标、活动、评价等也应不同。千招万式,教无定法,皆需因时因地因文因境因人而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阶出新。小说《荷花淀》的艺术审美特质是写意,表现为环境描写意境化、人物形象扁平化、场面处理浪漫化等方面。如果突出审美特质来教学,该怎样设计?它是诗体小说,但“诗”在哪里?教学小说如何表现诗意? 程少堂老师说“语言是基点和中心点,文章是重点,文学是美点,文化是亮点”。但形象而言,我窃以为“一语三文”之间是“眼珠子”和“眼睫毛”“眼眶子”“眼眉毛”的主次关系。语文新课标规定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为中心,而聚焦于“语用”,这不仅要在教学理念上牢固确立,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深思慎行和迁移创新。咬定“语用”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以语言为中心,鉴赏语言美,批文入情,含英咀华。犹如砸一偌大煤块,大锤子轮下去,哗啦一声响,溅一身煤灰、煤屑,哑然无奈。如果抓住语言导学文本就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问题迎刃而解。这就像找准和抓住了大煤块的缝隙,小锤叮当,节奏铿锵,把一大块煤轻而易举地敲碎了,使之燃起熊熊火焰。因此,课堂教学要有抓手,抓住文本特征等来精心设计教学,开辟一个新颖快捷的角度,探觅一个引人入胜的切点,教学才会有的放矢,不瘟不火,恰如其分,游刃有余。 小说与诗的结合有两种方式:①借诗的语言形式(叙事诗)来写小说,为诗体小说。它是具有小说特点的一种叙事诗,与一般叙事诗相比,它不仅篇幅长,更主要的是它像小说那样,要比较细致地描绘人物性格,有完整的情节结构。但它是用诗的语言描写的,能抒发更强烈的感情,而描写又往往不如小说细致具体。如拜伦的《唐璜》、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②使诗的意蕴内化到小说中去,为诗化小说,如孙犁的《荷花淀》,即此类小说代表。诗化小说作为小说的一种样式,也具有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但和一般小说相比这三要素又有独特之处。如《荷花淀》虚化人物,淡化情节,环境描写意境化,诗化语言,是“荷花淀派”的一个缩影。《荷花淀》富有诗情画意,抒情味尤浓,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和革命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又富有节奏感,遂称之为广义的“诗体小说”。《荷花淀》的审美角度在语言,审美核心也在语言,而鉴赏语言的归宿,即价值取向则在品味诗意美。以语言为抓手,通过品味语言力求品出诗意。而诗意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内涵的概念,它是多元建构的。诗意有哪些构成因子呢?小说的语言美有哪些表现呢?是字词妙用,形式新颖,手法奇妙,还是情深理哲,意境深邃呢?这些都要围绕核心问题的探究来逐步解决。 蜂采百花酿蜜甜。广泛而仔细地观看了全国优质课视频,又阅读了许多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还不断从网上搜集有关时代背景、作者手记、荷花淀派风格等内容,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为一课一得,我反复斟酌确定学习目标为一条:鉴赏语言,品味诗意美。此外,尚为教学设计写了题记和导语—— 题记:鉴赏语言是该小说阅读的重点,品味诗意是阅读的更高要求。教学分为品读和探究两步。品读有三个层次:感知认读,学生一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情感诵读,学生再读小说,体味文章情思;思辨悟读,学生三读小说,探讨文章主旨。探究则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即作者为什么回避描写本来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残烈悲凉的战争,却把小说写得富有人情美、人性美、诗意美?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共探究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品读语言,体味诗情。 导语,特为七月溽暑的课设计,从赏花谈起循循善诱,酝酿清凉、平和、舒畅的氛围,并且单刀直入,奔向目标—— 在这炎热的夏天,我带来一幅画,希望能为大家送来一丝清凉。你看:花瓣的纹理描绘得这么精细、细致,就像小说的细节描写;两朵荷花彼此呼应,荷叶水草交错纵横,正在沟通交谈,就像小说的对话描写;背后是一片薄薄的青雾,烘托荷花,提供背景,就像小说的景物描写。显而易见,绘画和写作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这节课,我们大家一块儿学习孙犁的诗体小说《荷花淀》。 对于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文体知识等并不急着按照教学常规循序投影,而是暂时搁置,蓄势待发。课前不跟学生见面,没有预习,学生甚至未读一遍课文,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了解,这是执教原汁原味的本真课。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对小说文本,学生需要整体感知,了解小说概貌。同时要激发学生兴趣,帮助树立信心,导向语言的鉴赏、诗意的品味。因此,便通过让学生拟定小标题的形式引导他们浏览小说,把握情节。 师:同学们发言,精彩纷呈。现在把你们的精彩拟题梳理一下。(一)都是鬼子惹的祸,鬼子来了,爱你一万年,乱世佳人。(二)衣裳代表我的心,隐形的翅膀,藕断丝连。(三)谁说女子不如男,不爱红装爱武装,迎接它的有猎枪,铿锵玫瑰。这些小标题蕴含着诗味,十分可贵。也请记录好四字小标题(出示图片)——endprint (一)夫妻话别(开端);(二)探夫遇敌(发展);(三)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段(尾声) …… 引导学生不断找出、划出并鉴赏景物描写的语句,独思、讨论、展示。教师久隐在学生活动的幕后,决不越俎代庖,而是重在导读,穿针引线,劈路架桥。然而,教师该隐则隐,该显则显,当讲则讲,当纵则纵。瞻之在前,忽焉于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绝不能喧宾夺主。哪怕风景再美,如果没有人的风景,就如同山没有水,人没有眼睛一样。课堂如果没有学生的主体活动风景,那就是平面沙漠、干涸罅隙。接着要求学生朗读《荷花淀》1-3段,抓住自己最喜欢的词语谈谈感受。 生:我喜欢“凉爽、干净、湿润润、柔滑修长”,写出了环境的优美和苇眉子柔韧的特点;“跳跃”一词最有味儿,写出了水生嫂劳动技术的熟练,表现了劳动的快乐心情。 生:“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是暗喻。“苇子的长城”表现苇子很多,还暗含团结抗敌的意味。 生:“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连用两个比喻,是博喻,以景衬人,情景交融,把景美、人美完美的统一起来写。 师:更衬托出了心灵美。你善于从字里行间找依据,读得细致。 生:我喜欢“银白世界”、“薄薄透明”、“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画面色调是银白、透明、清新的,感觉很唯美,充满诗情画意。 生:“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写白洋淀物产丰富,采用“不知道”、“不知道”的连贯句式,用否定语气表达了更强烈的肯定语意,暗示数量之多。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这句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师:为什么让别人来夸赞呢? 生(齐答):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上课伊始,学生还把握不住诗脉,品不出诗味。为启迪和加深学生对诗意内涵的理解,当讲则讲,相机点拨(出示图片)—— 小说开头,把女人正在编席子这个劳动场面完全诗化了。写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白雪、白云通常给人以如在仙境里的纯洁澄澈的诗感。她“有时望望淀里”是因为她有心事,一边在劳动,一边在等丈夫回家。这心事,不是采用一般小说的叙事方式来表现,而是通过散文诗的笔法来描绘的,使读者欣赏到她完全诗化了的心灵世界,这就显得诗意盎然、回味无穷。 继续引导学生从人物、情节、主题三方面,谈谈景物描写的作用。启发他们带着镣铐跳舞,也可以打破镣铐自由舞蹈,自主确定赏析角度。一人回答,众生补正。最后由学生们自主总结出写景的作用:提供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爱国主题。 生:皎洁的明月,干净的庭院;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银白的世界,透明的薄雾;清爽的凉风,新鲜的荷香。环境氛围那么恬静明洁,如诗如画。 师:文章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描绘,将读者带入纯美的画卷中,进入一种圣洁的境界。 生:白洋淀这么美丽、富饶,决不能让鬼子破坏,男女老幼要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师:有思想高度!正如《可爱的中国》所唱“若是那豺狼来了——” 生(齐唱):迎接它的有——猎枪! 师:请读老师写的《纪念冯安邦将军》(出示图片,生齐读)—— 国是我国家是家,岂容日寇来践踏!万里长城人做砖,飞血英魂壮中华。 师:矛盾的散文《风景谈》中有一句话:“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荷花淀景美人更美,美在人性、人情。 生:荷花淀人,精神和心灵最美。 景物描写还具有暗示性,蕴含着诗意。引导学生继续去阅读发现,去讨论交流。诗意氤氲,引人入胜。 师:大家朗读下文,讨论问题(出示图片)—— 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把“大荷叶”比喻成“铜墙铁壁”,暗示什么呢? 生:“粉色”使人联想到女性,白洋淀的普通妇女。 生:“哨兵”是战士,预示着白洋淀妇女们的成长方向。 生:苇荡里出现“哨兵”,暗示将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 生:写荷叶,如铜墙铁壁,形象逼真;写荷花箭,如监视敌人的哨兵,斗志昂扬,寄托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这些都可以当作散文诗来读。 师:再看两段“水声描写”有什么心理暗示作用?“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生:第一句节奏很慢,像段慢词,衬托出她们边划边聊、轻松悠闲的心情;第二句节奏很快,像句七绝,衬托出她们遇到鬼子后紧张、慌乱的心理。 生:第二句节奏,“哗哗,哗哗,哗哗哗!”越来越快,但并不慌乱,应该是一种紧张而又沉着的心态。 师:第一句中,音响富有节奏,缓慢而自然,使整个画面的诗情画意浑然一体。第二句中,音响节奏由缓慢而紧张,打破了整个画面的平淡冲和,注人了新的诗境,刚柔兼美。谁还有发现?请继续。 生:菱角被捞上来了,又被丢到水里去,把女人们找不到丈夫的落寞心情刻画得历历在目。菱角“又安安稳稳浮到水面上生长去了”,又引起人的联想:生长淀里的菱角,即便换了地方,也照样会安安稳稳地生长;更何况生长在淀里的坚强百姓?这不也是寓意深邃、诗意浓郁的描写吗? 小说的语言美除了表现在景物描写上,还有一些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的语句,写得神态活现,惟妙惟肖。然后请学生欣赏对话描写,品味诗意。要求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场,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话语,谈谈所表现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赏析夫妻对话,走进人物心灵世界。指导分角色朗读要读出语气、感情,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endprint 生:“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表现了依依不舍,对丈夫的——情。 师:有点儿含蓄。就是—— 生(齐答):真情、深情、爱情。 生:我喜欢水生父亲说的话:“水生,你干的是光荣的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他父亲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深明大义,积极支持儿子痛杀日寇。 生:真是老当益壮,同仇敌忾。飞瀑之下,必有深潭! 生:“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对敌人恨得入骨,对亲人爱得入髓。夫妻之情忠贞不渝。 师(出示图片):最后水生的三句嘱咐,对前两句,女人用了两个“嗯”字来答,言简意赅,再次表现了那复杂的心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而对后一句嘱咐,女人是“流着泪答应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夫妻之情,最忠贞,最淳朴,最经典。可杀不可辱,人格国格永不弃。这种刚毅与柔情,表现出抗战时期根据地妇女特有的时代风采。作者就是通过描述特殊环境里夫妻间的情感、志趣交流,重点发掘年轻妇女的心灵世界,热情讴歌高尚的情操,从而赋予小说一种内在诗意美。 言为心声,没有没有感情的语言,也没有没有语言的感情。语言的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赏析语言可以把握人性、人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改写语段,对比阅读,可以褒贬分明,善恶昭然。采用分组探究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发展,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要求学生结合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话描写等,概述水生嫂的性格特征,教师点拨。从写作手法入手品析语言,即从环境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的语段切入,使活动都向语言聚拢,思维的车轮便润滑滚动起来。 师:凤凰还要乌鸦衬。把原文“夫妻话别”改为以下对话,效果如何?请大家两人一组,读析对话。要读出人物的身份、口吻、性格特征(出示图片)—— 鉴赏语言,对比阅读。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分析讨论该妇女性格。 女生:“你走,我不拦你,咱们一块儿走。” 男生:“我们是去打鬼子,你一个(老)娘们去干什么?不成。” 女生:“哪咋不成,你打鬼子,我可以帮你洗衣服,做做饭……” 男生:“不成,我不同意。队上也决不同意。” 女生:“呜——不嘛 !就不嘛!不然,咱俩离婚。” 生:我感觉她很像现在的某些女郎,嗲声嗲气,娇生惯养。 师:为什么把“娘们”读成了“老娘们”? 生:她不讲道理,不够开明。水生十分不满,厌恶嫌弃。 生:胡搅蛮缠,无理取闹。 生:娇里娇气,自私狭隘。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任务。可是在《荷花淀》中,作者似乎有意突破了规则,大大弱化了人物塑造的功能,不注重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典型性,这就是人物形象的扁平化。当时,分角色朗读“五女探夫”对话后,做完人物性格配伍题,就有同学问:“水生嫂和四个女人为什么都没有自己的姓名?”这问得很好,表明学生观察仔细,思考深刻。表扬她后,我欣慰答疑:人物形象的扁平化表现在人物姓名的缺失。小说想表现的是一个英雄群像,而非突出某一个人。她们是中国普通劳动妇女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此外,人物形象的扁平化还表现在小说文本没有外貌描写。缺乏外貌描写的水生嫂和其他妇女的形象均是模糊的、粗线条的。她们只是作者意念的载体,成为抽象化的符号,缺乏性格的独立性。 小说的语言美除了表现在景物描写、对话描写上,还有细节描写,细腻逼真,以小见大。请学生欣赏以下文字(出示图片)—— 细节性语言,心理描写。 朗读下文,讨论该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微妙复杂的心态。 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作者写到:“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生:水生嫂紧张慌乱,对丈夫去大部队很不满,听到消息后十分震恐。 生:我觉得她说的人物精神状态不对。首先应该是积极的,她支持丈夫去大部队,顾全大局。 生:我觉得“吮”是一种掩饰。她担心丈夫发现自己紧张慌乱的情态,影响丈夫参军抗日的积极性,也担心丈夫发现后会误认为自己不够开明,不够坚强和镇定。 生:我觉得,这是对鬼子的痛恨和对丈夫的挚爱激烈碰撞的结果,也是对丈夫去留艰难抉择的心灵火花。这是多么纠结矛盾、微妙复杂的心情。(获得热烈的掌声) 师:比较一下,如果把文字改为(出示图片)——她听后丢下苇眉子,突然尖叫一声,像根弹簧似的跳了起来,仿佛手指被毒蛇咬了一口。她慌忙地狠狠地抓住水生的手,大声嚷:“水生,你不——能——走!”性格怎样? 生(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众生笑) 生:浮躁、暴躁、自私自利。 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简直就是一个摆摊的悍妇! 师:大家褒贬分明,思想活跃。在现实生活中真有这样个别的妇女,自私市侩,弄虚作假,但她只代表她自己,也穷得只剩下钱了(出示图片)—— “震动”“吮”这一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地把水生嫂的内心矛盾表现了出来。深爱丈夫,不忍离别,但又能努力克制激烈情绪。她开始毫无思想准备,紧张慌乱,忙通过动作加以掩饰,镇定下来。可见她是识大体、明事理、有觉悟的农村妇女,不能让丈夫说自己软弱、落后、拖后腿。 《荷花淀》凭“诗化”语言创造了独特的美感,散发着真正的艺术魅力。而伦理情趣也造就了小说《荷花淀》的“诗化”特色。在文艺价值观上,孙犁继承了古代缘情派的文学倾向,强调家庭、家族中的“亲亲”“仁仁”,“重伦理,讲情趣”,小说重写人,不注重写事。写人时,又以写人与人之间的人情美、特定伦理范畴中的人性美为主,把人的感情发展到了诗化的境地。 《荷花淀》的创作目的在于表现人性美、人情美,而战争只不过是作者描述人物、表现主旨的一个素材、一个背景。有研究者曾说:“按照惯常的研究眼光,我们得承认,《荷花淀》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然而就小说的整个艺术运思与话语操作来看,这又是一篇完全被非战争化了的战争小说。”它“有意识地避免正面展开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对交织着生与死搏斗的严酷战斗过程不作直接描写,而是采取将战争的血腥场面诗化和虚化的方式,着重表现人物丰富曲折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为了深入探究这个学科问题,特设置了“思辨悟读”环节,让学生思考讨论,并顺势而为,放幻灯片,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流派风格”等知识。endprint 生:她们把船摇进荷花淀,看见“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听见“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作者通过人物的视觉和听觉来描写,有人物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具有散文诗的笔调。 师:通过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来描写,常常是诗歌的写法,把它用在小说里就别具一格,渲染和加强了小说的感情色彩,充分体现了孙犁小说的诗化风格。 生:“翻身”“扒”“露”一些动词表现了妇女们的灵活;“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更是巧妙地写出遭受惊吓后的妇女们愉悦而俏皮的心理,充满了浪漫诗意。 师:“长”字,赋予人植物的特性,人花一体,画面和谐,用了什么修辞? 生:拟物。 生:在一场紧张的战斗中,妇女们却在东张西望,寻找着自己的丈夫。这不是把一场战斗整个诗化了吗?与其说是在写战斗的紧张、激烈,不如说是在写这群妇女由惊吓转为喜悦、由紧张转为轻松愉快的心情。 师:由惊到喜,由张到弛,这种乐观、浪漫精神也造就了《荷花淀》的“诗化”特色(出示图片)—— 茅盾说:“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荷花淀派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小说的主题不在表现战争的残酷,而在表现解放区普通劳动妇女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历程,这样处理也是为了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美的东西面临危险时,更容易激发人们保护它的欲望,夫妻情深、儿女情长和誓死捍卫、慷慨赴死之间并不矛盾。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的人性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有国才有家,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 小说之美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美不胜收,美得醉人。仿佛一桌丰盛的午餐,五香十色;仿佛一篮闪着露珠的冬枣,清脆甜蜜。而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鉴赏语言,品味诗意美。探究本文的诗化特征表现在语言、人物、主题诸方面,是“外生态”和“内宇宙”的和谐体现;而语言美表现于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的语句。试把诗意分为内在诗意(无形诗意)和外在诗意(有形诗意),前者则包括主题思想、人性美、人情美、乐观精神、伦理情趣等;后者则包括对话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语句,散文化语言、妇女形象等。读诗结课,并鼓励学生: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伺机用红绿黄粉笔,粗线条地对板书一勾连,重点词、红荷瓣、碧荷叶,一朵芙蓉出清水,照亮黑板。花样板书,形象美观,又高度概括。评委和一些听课老师,拍照板书,索要课件,并纷纷鼓励我。读写联姻,提请学生课下任选小说中一个人物写一首小诗,并阅读《铁木前传》或《风云初记》等,拓展交流。 一言以蔽之,语言为花诗为蕊,拨开语瓣赏诗蕊。但俱往矣,路在脚下。2012年12月,我反思这次和以往教学实践的得失、顺逆、甘苦等,汲取先贤名师智慧,为学校撰写了二十四字《语文学科宣言》:培养读写双馨的终身学习者,培养诗意生活的创新实践者。

荷花淀人物形象分析是什么?

荷花淀人物形象分析:1、水生嫂——女主人公,她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尽心尽力地支撑家庭,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得知丈夫要离家参军,她虽然心里为难,但还是支持丈夫的选择。对战争的亲身感受,使她对丈夫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她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2、水生——男主人公,是众多抗日人民的一个缩影。为抗日奉献一切,不顾个人生死,有着一种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内容简介《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小说通过对话、动作和典型的生活细节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水生嫂是小说的主人公,当她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时,作者通过对她正在编苇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示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对丈夫赴前线抗战的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从而塑造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农村妇女形象。

荷花淀 赏析

3 荷花淀●课文鉴赏说明《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一、人物形象小说中最突出的人物是水生嫂。她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据地妇女进步的特点。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能干与勤快;丈夫是游击队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她上要侍奉公公,下要养育孩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温柔、体贴:丈夫工作晚归,她首先“站起来要去端饭”,贤惠体贴;丈夫说要参军,她“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恋和关心。丈夫参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又偷偷和众伙伴去看望丈夫,对丈夫可谓一往情深。深明大义:丈夫参军,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虽然她是不想让丈夫走的。丈夫去做动员工作,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嘱咐”。丈夫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她流着眼泪答应了,这表现了她的忠贞。二、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表现了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侵略战争是反人性的,反抗侵略者的人们以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在精神上已经战胜了侵略者。这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小说中,水生等参军的人对家庭的眷顾,他们委托水生来做家属的工作,正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真挚的感情;水生嫂等妇女们虽然委婉地流露出对丈夫们难舍之情,但还是义无反顾地为自己的丈夫打点行装,送他们上战场打击侵略者。至于以后妇女们感情依依探望征人,又为丈夫分担任务,参加战斗,更是由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国之爱。有国才有家,反之,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三、在战争中成长残酷的战争环境,也促使人的思想性格成长成熟。以水生嫂为例,她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尽心尽力地支撑家庭,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得知丈夫要离家参军,她虽然心里为难,但还是支持丈夫的选择。这时候,她的心理还没有大的变化,仍是贤妻良母式的思维,对丈夫更多的是习惯性的顺从。由探望丈夫开始,她的心理起了变化。对战争的亲身感受,使她对丈夫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她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她的思想性格也得到一个大的飞跃。四、语言特色这篇小说的语言质朴、简明,但又内涵丰富。如水生告诉水生嫂自己参军那一段:水生小声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水生没有和妻子商量就报名参军,怕妻子责怪,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所以“小声”地说话。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没有直接说水生嫂听到丈夫要去参军的心理反应,但是从她“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这个细微的动作,可以窥见她内心的波动。再如妇女商量去探望丈夫的一段:“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表明自己不是想拖丈夫的后腿,但是有去探望丈夫的“充足理由”。“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没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紧的话”,当然必须当面嘱咐。“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知道前两位的话不能“自圆其说”,只好另想办法,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后还不忘加一句“有什么看头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解题指导一、这道题主要想引导学生了解情节线索,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拟小标题,要抓住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来概括。参考答案:①夫妻话别;探亲遇险;上阵杀敌;②送夫参军;寻夫遇敌;助夫歼敌。二、这篇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1.(1)水生说:“……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低着头”表现水生嫂的性格,她是一个传统的,很贤惠的农村妇女。她对丈夫是很顺从的。她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有一丝嗔怪,但并没有反对丈夫第一个举手报名的意思。(2)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首先表明不反对丈夫参军,但是“家里怎么办?”表明她对丈夫的依恋。(3)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嫂虽然舍不得丈夫离开自己,但她对丈夫的行为是支持的。水生表明自己知道她的“难处”(实际是她丈夫的依恋),她“鼻子里有些酸”,对丈夫体贴自己的心意感到宽慰。(4)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呆呆地”表明水生嫂对丈夫离开自己参军感到一时还难以承受。“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嗯。”“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嗯。还有什么?”——“嗯”“嗯”表现了水生嫂性格的温和、柔顺。“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听了丈夫最主要的“嘱咐”,水生嫂流泪了,“流泪”并不表现水生嫂的懦弱,恰恰表现她性格的坚强。“流着泪答应”,是她对丈夫的忠贞的诺言。2.参见“课文鉴赏说明”。三、这道题主要让学生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理解人物,要注意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人物。祥林嫂、翠翠和水生嫂同样都是中国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她们的人生道路却完全不同。祥林嫂生活在封建时代末期,现代文明之风还吹不进封闭、保守的鲁镇,祥林嫂只能被冷漠、黑暗的社会现实所毁灭;翠翠生活在封闭的农村,总是冲不破孤独寂寞的墙垒,最终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水生嫂生活在全民抗战时期,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根据地,妇女解放已经开始深入人心,所以水生嫂能从一个贤惠、温顺的村妇成长为一个抗日战士。●教学建议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可以给学生几个研读的方向,如“水生嫂的性格”“抗战中妇女的成长”“小说的语言特点”等等,讲解不要过多。二、这篇小说虽然以抗战为大的背景,但主要表现普通人夫妻情、家庭爱。这些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亲情,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要引导学生理解,而不是泛泛而谈。●有关资料一、充分体现孙犁艺术特色的《荷花淀》 (林志浩)孙犁同志是一位在小说创作上有自己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荷花淀》是他的短篇代表作,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令人喜悦的故事。七个农村青年参军,因为走得匆促,除了水生以外,都来不及同家里人告别。他们的妻子很惦念,想去看看。但是没有找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的小船,碰上日本侵略军的运输船,敌人追赶着她们。幸亏她们丈夫的队伍埋伏在这里,给了敌人一个迎头痛击。这些妇女也在无意中遇到了丈夫,并立下了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功劳。这个短篇充分体现了孙犁创作的鲜明特色,这里想谈三点。首先是作者善于用精练的笔墨,写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于妇女,刻画得尤其深刻、细致。请看作品的第一部分,即水生在区上报了名,回到家里同妻子见面的一段描写: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当时斗争形势很紧张,丈夫这么晚才回来,脸色神情也异常,女人立刻觉察到了,担心出了什么事。她看到只有自己的丈夫回来,其他六个人都没有回来,所以第一句话就问:“他们几个呢?”水生没有直接把参军的事说出来,而是简单地回答:“还在区上。”留下缓冲的余地,然后就问他的父亲和儿子小华。当他知道父亲已经睡下了,才放了心,准备先给妻子做工作,然后再去做父亲的工作。女人很机警,对于丈夫的回答还不满意,又紧追着问:“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这些地方都写出女人细腻的感情活动。水生一露面,她就觉察到有异常的情况发生。她问丈夫,回答又不得要领,有点吞吞吐吐,这就更加引起女人的疑心,她就继续追问,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当水生回答:“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作品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里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心里活动,实际上却是含蓄地描写了。既写出女人非常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丈夫讲话,才不留心手里的苇眉子;又写出丈夫参军的消息,在女人内心所引起的震动。但女人是识大体的,她克制住自己对丈夫依恋的感情,不让这种感情过分流露出来,所以毫不声张,作品写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样细腻的感情活动,就通过一个简单的细节,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是刚听到丈夫参军的消息时的直接反应。当丈夫比较详细地说明当时的形势,县委决定成立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时,作品描写:“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简单的一句话,包含着丰富、细致的感情活动,是值得我们仔细捉摸、深入体会的。“你总是……”这种口气,本来是表示不满的。用不满的口气说话,是为了表现女人对丈夫依恋的感情。“总是……”什么呢?“总是很积极的”。“很积极的”,这是对丈夫的称赞。所以这句话是用一种不满的口气表达了女人满意的心情,写出女人的复杂的思想感情的活动。尽管这个普通劳动妇女对丈夫的参军,还有点恋恋不舍,但她是识大体的,她没有因为留恋夫妇生活,而拉丈夫的后腿,相反,她称赞丈夫的积极,满意丈夫的行动。实际上,当丈夫比较详细地说明斗争的形势,和自己参军的经过时,女人正式回答的第一句,就是支持丈夫的行动。这种支持不是讲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这样一句简单的日常生活的语言来表现。这是非常简练的一句话,但它所包含的感情却是很细腻、很丰富的。水生他们参军走了。作品接着描写:“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商量着去探望自己的丈夫。“藕断丝连”,是个普通的成语,但用在这里,却非常贴切,它富有地方色彩,富有荷花淀的风味,而且十分准确地表现这些女人对丈夫的怀念。她们凑在一起,就念叨着丈夫,想去看丈夫。但是,她们是在革命根据地的环境中生活,在党的教育下成长的,都积极、上进,自尊心也很强。何况男人刚走两天,她们要明白说出,又感到难为情。因此,就想法给自己找到了借口。有的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有的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虽然都是借口,大家心里也明白,就是心照不宣。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她们的藕断丝连,写得活灵活现,充分表现这些青年妇女此时此境的复杂而细致的感情。她们的矜持和害羞,终于敌不过对丈夫的怀念,于是“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用散文诗的语言来写小说,是孙犁创作的又一个特点。这就使他的小说带有浓郁的抒情味道。这里可举出他写劳动、写战斗的例子来分析。小说的开头,描写水生女人编席子。作者把这个劳动场面,完全诗化了。请看小说的头一个自然段: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开头前三句,作者就点出了劳动的时间、空间和对象。像诗的语言一样,简练、动听、优美。它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这里是个劳动场所,但收拾得很干净,而且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白天做好了:现在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接下来就写女人的劳动。女人劳动得怎样呢?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他只是写劳动的画面。简单两句话,就把女人编席子的情景完全形象化了:那样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就在她手指上缠绞着,在她怀里跳跃着。缠绞着,跳跃着,这两个动词用得多么好,他不仅把劳动的场面写活了,而且把女人的好手艺,女人的勤快,都有力地描绘出来了。特别是下面这一段: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你看,本来是在劳动,一下子就变成了“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不是把劳动的场面完全诗化了、美化了吗?“她有时望望淀里”所引起的关于白洋淀雪白世界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完全诗化了的画面,闻到了“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而且还感受到了女人的内心活动。她为什么“有时望望淀里”呢?因为她心里有事: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有回来,她一边劳动,一边在等待丈夫回家。人物的心事,不采用一般小说的叙事的方式来表现,而是通过散文诗的绘画的笔法来描绘,就显得诗意盎然,引人入胜。再看描写战斗的场面。先看在战斗打响之前,日本人的大船紧追过来的描写: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这个场面写得非常简洁、生动,是一幅十分逼真的画面。描写她们摇的小船飞快:“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驶船“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两个地方用了三个比喻,都是写飞快。打跳的梭鱼是形容船的飞快。织布穿梭,缝衣透针,是形容人物动作的飞快、熟练。这些比喻都用得好,切合当时的情景,也切合妇女的身份。这时只听到“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再用这样的象声词来写声音,真是有声有色,十分生动,从而也反映出这些青年妇女的沉着、勇敢、能干。她们把船摇进了荷花淀。对荷花淀的几笔描写是这样的:“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完全可以当作散文诗来朗读。这里只有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敌人的战场。用这样两句话,作为这一部分的收尾,也就暗示最后部分将是一场消灭敌人的战斗。所以这两句话,从文章的结构上说,也很有意义,很有作用。再看下面描写战斗的场面。作者不是用一般小说的写法来写战斗,而是用散文诗的笔调来描写。我们常见的小说写法,总是要比较客观、具体地描写敌我双方打仗的情况。这里却不是这样写,而是通过这些妇女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来着笔。作者的笔随着她们的船摇进荷花淀,开始记录当时人物的视觉和听觉:她们看见的是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听见的是“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交火以后,对敌人几乎一句话也没有写。作品正式展开描写的,是妇女所想到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这完全是人物的感受。这是一场紧张的战斗,作者却在写“荷花变成人了?”写这群妇女在东张西望,找自己的丈夫。这不是把一场战争完全诗化了吗?它有力地表现这些妇女转惊为喜的紧张、愉快的感情。通过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来描写,这常常是诗歌的写法,它有利于渲染和加强感情的色彩。当然,对这场战争也有些客观描写,但只有很少几行文字,显然不是描写的重点。重点却放在打了胜仗、打捞战利品上。这个重点虽是客观描写,但充满着诗情画意,洋溢着人物戏谑的情调和欢乐的气氛,完全可以当成散文诗来阅读。孙犁的小说,大多数都是描写冀中一带,尤其是白洋淀地区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他着重取材于劳动妇女,这是他创作的最大特色,也形成他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以这篇小说来说,本来是写七个青年参军,以及参军后所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按照一般的写法,本来似乎应该以这些参军的青年为主。但作品却着重写了他们的女人。作品对于题材的这种处理,是很值得注意的。我们不能仅从个人的艺术爱好、艺术习惯方面去理解,而是要看得更深一些。在旧社会,劳动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是迫切要求解放的。她们解放到什么程度,常常是我们衡量社会解放的一种标准。因此着重描写妇女的生活和思想,描写她们怎样一步步地站起来参加社会斗争,对于反映解放区人民的生活,反映革命战争在人民精神上所引起的巨大变化,都是很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认为孙犁创作中的这一风格和特点,是有着深刻的时代和社会的原因的。《荷花淀》不过五千字的篇幅,但我们从这里却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据地的劳动妇女怎样一步步地站起来参加社会斗争,可以清楚地听见她们前进的脚步声。开始,我们看到这些妇女还是带着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原因,她们都守着自己狭隘的家庭,希望丈夫不要离开。但是根据地党的教育,革命战争对每个人的教育,使她们识大体,明大义,她们有积极向上的要求,她们懂得丈夫站在民族解放战争的前列是光荣的,应该支持,而不应该由于个人感情和生活的原因而妨碍他们。她们支持丈夫参加抗日战争。后来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看见打仗,经了风雨,见了世面,知道打仗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用她们自己的话来说:“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这就是说,经历了一次打仗,她们增长了见识,知道男人能做到的,妇女同样也能做到。经历了一次战争,便唤起了妇女的自尊心,唤起了她们相信自己可以同男人一样战斗的思想觉悟。当听到水生批评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有个妇女说得好:“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于是,她们成立了队伍。这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敌人来“围剿”时,“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小说就这样真实地反映了根据地的妇女,怎样由于战争的教育,逐步地打破家庭小圈子,摆脱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女人低男人一头的思想,一步步地站到了社会斗争、民族斗争的行列里。她们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劳动妇女争了气,为中国人民增了光。你想,连最没有地位、最受压迫、觉悟较低的妇女也起来了,那么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难道还会远吗?当然是不会远的。所以这篇侧重从妇女方面来反映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的作品,同样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选自《阅读和欣赏·现代文学部分(二)》,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二、《荷花淀》——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郝宇民)对于孙犁的著名短篇小说《荷花淀》,以往的解读大都着重从分析其思想性及其理性主题入手,从而尽量去挖掘其政治意义和意识形态价值。因而多年来对《荷花淀》的研究也就基本上固定在了一个大致统一的结论上,说来说去也总是认为:“它通过水生嫂等正确处理爱丈夫与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上的矛盾,描绘了白洋淀广大妇女泼辣、勇敢、坚定、乐观的战斗风貌,反映了她们在革命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历史进程,歌颂了白洋淀人民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认为:“《荷花淀》就是一曲劳动妇女的赞歌”,甚至“反映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威力,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等。这样的分析显然有些过于简单化地靠向理性意义而又过于明显地将其理性意义极度膨胀,所以也就不能不自然忽略了对其艺术性的充分把握和进一步认识。实际上,《荷花淀》的真正的艺术价值和艺术追求在哪里呢?《荷花淀》的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哪里呢?从多年的传播实践来看,人们凡读过《荷花淀》之后,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当然,不可能是一个惊险的战斗故事,也不可能是一些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也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因为这一切,在小说中都并不是十分清晰的,都不是作者所着力用笔和刻意表现的。作者恰恰把这些被传统小说作为基本构造模式与运思重心的东西充分淡化,因而,小说在正常的接受者头脑中所留下的最深刻的美感印象大多不过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和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幅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非大手笔所绝对不能为的。中外许多学人都曾指出鲁迅的短篇小说《示众》是一篇纯技巧小说,其理性主题是被深深潜隐在文字技巧的最深处的;而在我看来,《荷花淀》则是一篇纯美小说,它的艺术重心在于创造一种独特的美的意味。同样的,其理性意义也是深深隐蔽在美的画面之背后的。首先,按照惯常的研究眼光,我们得承认,《荷花淀》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然而就小说的整个艺术运思与话语操作来看,这又是一篇完全被非战争化了的战争小说。也就是说,这篇小说在其全部话语表述过程中,通过语言的暴力,而把战争题材自身所本来具有的战争特性完全消解掉,从而更加集中地去发现和表现被战争本身的残酷以及通常只是惯于把战争作为残酷的现实去运思的传统模式所忽略和掩遮的原本的生活之美。说这篇小说是战争小说,不仅因为它取材于战争年代和以战争为总体背景,而它所赖以构成的中心事件就是一次激烈的枪战。而且作品还可以说完全是从正面来描写战斗场面的。但由于作者有意的非战争化把握和处理,整个战斗场面,也就是作为中心事件或通常被必然作为高潮出现的战斗场景却在小说中又只是寥寥几笔,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完全回避了通常那种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等惨烈景象,甚至把敌对双方的激战和对抗过程也全然省略,三言两语之间如同神话一般便结束了战斗,夺取了胜利。当你阅读这样的一篇小说的时候,似乎你根本没有通过这一艺术表现而去经历一次战争,根本得不到什么战争体验。战争的一切特征在此都被解构,小说也并未通过艺术手段再造一次战争或再现一次战争,所以它完全是非战争化的了。虽然它的取材的确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其次,这篇小说不仅掩盖和消解了战争特性,而且还抽掉了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冲突,从而突出社会人生中那种明净、纯真的自然形态。这也许正是由于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战争和把握战争题材的结果。战争对于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残酷的,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破坏性都是极大的,因而也就必然要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灾难。然而战争的发生由于对抗双方阵线的分明,对立关系的单一确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而,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也就会因此而显得明朗单纯,和平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微妙的矛盾纠葛也就很容易被暂时搁置,那些琐碎的日常矛盾或情感冲突就会被一致对外的根本利益和总原则所自然或强行取消。这时的亲情关系、邻里关系乃至阶级关系等大都会自然或自觉地服从战争所划定的阵线,人们的情感情绪也只能以此为律动动源。《荷花淀》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对战争现实的把握和感受,才大胆地把人的情感冲突、心理冲突、日常生活冲突高度淡化,剩下的就只是一种高度纯净与宁静之美。作为小说主体故事的妻子送郎上战场,再没有那种离别的凄苦,以及被离弃的哀怨,甚至这种突然的诀别,也并不激起妻子丝毫的不满和怨怼;干部的家属是如此,其他所有人的情况也都是如此,一切都显得那么简单,而正是在这种简化了的艺术关系中,小说留给读者的就是那如同新鲜的“荷花荷叶香”的一片温情,是一种单纯美的极致。此外,以往对《荷花淀》的解读也大都着重分析其人物个性鲜明,心理活动复杂微妙,因而认为这仍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而且写人很精彩的短篇小说,这其实更是以常规思路来对一种非常规创作和非常规文本的曲解和误读。实际上,《荷花淀》根本不是一篇写人小说,或者说它并不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运思轴心的艺术作品。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并不具有特别突出的地位,或者说在小说各要素的总体构成中,人物(即作为形式因素的人物形象)并不处于最核心最显要的位置上。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差不多全都是无名无姓的。对于现实主义的写人小说来说,既然要塑造完整立体的人物形象,人物的姓名无疑应该是第一位的,否则这一人物就失去了作为个人的基本代码,失去了作为个人而存在的最表面的依据。当然,短篇小说有时会

荷花淀原文 荷花淀的原文是什么

原文:1、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3、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4、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女人说:“睡了。”“小华哩?” 5、“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荷花淀》人物形象分析是什么?

《荷花淀》人物形象:水生:是众多抗日人民的一个缩影。为抗日奉献一切,不顾个人生死,有着一种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水生嫂: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水生嫂虽然爱丈夫、爱家庭,眼光却不狭隘,她能识大体、顾大局,懂得如何处理爱国与爱家的关系。当她知道丈夫报名参了军,虽然也心疼丈夫,依恋不舍,但她还是很快欣然同意,并为丈夫准备好了行装。《荷花淀》简介《荷花淀》是孙犁1945年创作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1945年,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小说通过对话、动作和典型的生活细节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水生嫂是小说的主人公,当她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时。作者通过对她正在编苇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示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对丈夫赴前线抗战的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从而塑造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农村妇女形象。

如何赏析小说《荷花淀》?

3 荷花淀●课文鉴赏说明《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一、人物形象小说中最突出的人物是水生嫂。她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据地妇女进步的特点。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能干与勤快;丈夫是游击队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她上要侍奉公公,下要养育孩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温柔、体贴:丈夫工作晚归,她首先“站起来要去端饭”,贤惠体贴;丈夫说要参军,她“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恋和关心。丈夫参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又偷偷和众伙伴去看望丈夫,对丈夫可谓一往情深。深明大义:丈夫参军,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虽然她是不想让丈夫走的。丈夫去做动员工作,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嘱咐”。丈夫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她流着眼泪答应了,这表现了她的忠贞。二、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表现了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侵略战争是反人性的,反抗侵略者的人们以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在精神上已经战胜了侵略者。这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小说中,水生等参军的人对家庭的眷顾,他们委托水生来做家属的工作,正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真挚的感情;水生嫂等妇女们虽然委婉地流露出对丈夫们难舍之情,但还是义无反顾地为自己的丈夫打点行装,送他们上战场打击侵略者。至于以后妇女们感情依依探望征人,又为丈夫分担任务,参加战斗,更是由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国之爱。有国才有家,反之,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三、在战争中成长残酷的战争环境,也促使人的思想性格成长成熟。以水生嫂为例,她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尽心尽力地支撑家庭,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得知丈夫要离家参军,她虽然心里为难,但还是支持丈夫的选择。这时候,她的心理还没有大的变化,仍是贤妻良母式的思维,对丈夫更多的是习惯性的顺从。由探望丈夫开始,她的心理起了变化。对战争的亲身感受,使她对丈夫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她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她的思想性格也得到一个大的飞跃。四、语言特色这篇小说的语言质朴、简明,但又内涵丰富。如水生告诉水生嫂自己参军那一段:水生小声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水生没有和妻子商量就报名参军,怕妻子责怪,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所以“小声”地说话。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没有直接说水生嫂听到丈夫要去参军的心理反应,但是从她“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这个细微的动作,可以窥见她内心的波动。再如妇女商量去探望丈夫的一段:“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表明自己不是想拖丈夫的后腿,但是有去探望丈夫的“充足理由”。“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没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紧的话”,当然必须当面嘱咐。“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知道前两位的话不能“自圆其说”,只好另想办法,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后还不忘加一句“有什么看头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解题指导一、这道题主要想引导学生了解情节线索,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拟小标题,要抓住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来概括。参考答案:①夫妻话别;探亲遇险;上阵杀敌;②送夫参军;寻夫遇敌;助夫歼敌。二、这篇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1.(1)水生说:“……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低着头”表现水生嫂的性格,她是一个传统的,很贤惠的农村妇女。她对丈夫是很顺从的。她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有一丝嗔怪,但并没有反对丈夫第一个举手报名的意思。(2)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首先表明不反对丈夫参军,但是“家里怎么办?”表明她对丈夫的依恋。(3)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嫂虽然舍不得丈夫离开自己,但她对丈夫的行为是支持的。水生表明自己知道她的“难处”(实际是她丈夫的依恋),她“鼻子里有些酸”,对丈夫体贴自己的心意感到宽慰。(4)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呆呆地”表明水生嫂对丈夫离开自己参军感到一时还难以承受。“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嗯。”“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嗯。还有什么?”——“嗯”“嗯”表现了水生嫂性格的温和、柔顺。“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听了丈夫最主要的“嘱咐”,水生嫂流泪了,“流泪”并不表现水生嫂的懦弱,恰恰表现她性格的坚强。“流着泪答应”,是她对丈夫的忠贞的诺言。2.参见“课文鉴赏说明”。三、这道题主要让学生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理解人物,要注意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人物。祥林嫂、翠翠和水生嫂同样都是中国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她们的人生道路却完全不同。祥林嫂生活在封建时代末期,现代文明之风还吹不进封闭、保守的鲁镇,祥林嫂只能被冷漠、黑暗的社会现实所毁灭;翠翠生活在封闭的农村,总是冲不破孤独寂寞的墙垒,最终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水生嫂生活在全民抗战时期,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根据地,妇女解放已经开始深入人心,所以水生嫂能从一个贤惠、温顺的村妇成长为一个抗日战士。●教学建议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可以给学生几个研读的方向,如“水生嫂的性格”“抗战中妇女的成长”“小说的语言特点”等等,讲解不要过多。二、这篇小说虽然以抗战为大的背景,但主要表现普通人夫妻情、家庭爱。这些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亲情,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要引导学生理解,而不是泛泛而谈。●有关资料一、充分体现孙犁艺术特色的《荷花淀》 (林志浩)孙犁同志是一位在小说创作上有自己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荷花淀》是他的短篇代表作,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令人喜悦的故事。七个农村青年参军,因为走得匆促,除了水生以外,都来不及同家里人告别。他们的妻子很惦念,想去看看。但是没有找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的小船,碰上日本侵略军的运输船,敌人追赶着她们。幸亏她们丈夫的队伍埋伏在这里,给了敌人一个迎头痛击。这些妇女也在无意中遇到了丈夫,并立下了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功劳。这个短篇充分体现了孙犁创作的鲜明特色,这里想谈三点。首先是作者善于用精练的笔墨,写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于妇女,刻画得尤其深刻、细致。请看作品的第一部分,即水生在区上报了名,回到家里同妻子见面的一段描写: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当时斗争形势很紧张,丈夫这么晚才回来,脸色神情也异常,女人立刻觉察到了,担心出了什么事。她看到只有自己的丈夫回来,其他六个人都没有回来,所以第一句话就问:“他们几个呢?”水生没有直接把参军的事说出来,而是简单地回答:“还在区上。”留下缓冲的余地,然后就问他的父亲和儿子小华。当他知道父亲已经睡下了,才放了心,准备先给妻子做工作,然后再去做父亲的工作。女人很机警,对于丈夫的回答还不满意,又紧追着问:“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这些地方都写出女人细腻的感情活动。水生一露面,她就觉察到有异常的情况发生。她问丈夫,回答又不得要领,有点吞吞吐吐,这就更加引起女人的疑心,她就继续追问,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当水生回答:“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作品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里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心里活动,实际上却是含蓄地描写了。既写出女人非常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丈夫讲话,才不留心手里的苇眉子;又写出丈夫参军的消息,在女人内心所引起的震动。但女人是识大体的,她克制住自己对丈夫依恋的感情,不让这种感情过分流露出来,所以毫不声张,作品写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样细腻的感情活动,就通过一个简单的细节,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是刚听到丈夫参军的消息时的直接反应。当丈夫比较详细地说明当时的形势,县委决定成立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时,作品描写:“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简单的一句话,包含着丰富、细致的感情活动,是值得我们仔细捉摸、深入体会的。“你总是……”这种口气,本来是表示不满的。用不满的口气说话,是为了表现女人对丈夫依恋的感情。“总是……”什么呢?“总是很积极的”。“很积极的”,这是对丈夫的称赞。所以这句话是用一种不满的口气表达了女人满意的心情,写出女人的复杂的思想感情的活动。尽管这个普通劳动妇女对丈夫的参军,还有点恋恋不舍,但她是识大体的,她没有因为留恋夫妇生活,而拉丈夫的后腿,相反,她称赞丈夫的积极,满意丈夫的行动。实际上,当丈夫比较详细地说明斗争的形势,和自己参军的经过时,女人正式回答的第一句,就是支持丈夫的行动。这种支持不是讲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这样一句简单的日常生活的语言来表现。这是非常简练的一句话,但它所包含的感情却是很细腻、很丰富的。水生他们参军走了。作品接着描写:“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商量着去探望自己的丈夫。“藕断丝连”,是个普通的成语,但用在这里,却非常贴切,它富有地方色彩,富有荷花淀的风味,而且十分准确地表现这些女人对丈夫的怀念。她们凑在一起,就念叨着丈夫,想去看丈夫。但是,她们是在革命根据地的环境中生活,在党的教育下成长的,都积极、上进,自尊心也很强。何况男人刚走两天,她们要明白说出,又感到难为情。因此,就想法给自己找到了借口。有的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有的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虽然都是借口,大家心里也明白,就是心照不宣。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她们的藕断丝连,写得活灵活现,充分表现这些青年妇女此时此境的复杂而细致的感情。她们的矜持和害羞,终于敌不过对丈夫的怀念,于是“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用散文诗的语言来写小说,是孙犁创作的又一个特点。这就使他的小说带有浓郁的抒情味道。这里可举出他写劳动、写战斗的例子来分析。小说的开头,描写水生女人编席子。作者把这个劳动场面,完全诗化了。请看小说的头一个自然段: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开头前三句,作者就点出了劳动的时间、空间和对象。像诗的语言一样,简练、动听、优美。它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这里是个劳动场所,但收拾得很干净,而且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白天做好了:现在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接下来就写女人的劳动。女人劳动得怎样呢?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他只是写劳动的画面。简单两句话,就把女人编席子的情景完全形象化了:那样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就在她手指上缠绞着,在她怀里跳跃着。缠绞着,跳跃着,这两个动词用得多么好,他不仅把劳动的场面写活了,而且把女人的好手艺,女人的勤快,都有力地描绘出来了。特别是下面这一段: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你看,本来是在劳动,一下子就变成了“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不是把劳动的场面完全诗化了、美化了吗?“她有时望望淀里”所引起的关于白洋淀雪白世界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完全诗化了的画面,闻到了“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而且还感受到了女人的内心活动。她为什么“有时望望淀里”呢?因为她心里有事: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有回来,她一边劳动,一边在等待丈夫回家。人物的心事,不采用一般小说的叙事的方式来表现,而是通过散文诗的绘画的笔法来描绘,就显得诗意盎然,引人入胜。再看描写战斗的场面。先看在战斗打响之前,日本人的大船紧追过来的描写: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这个场面写得非常简洁、生动,是一幅十分逼真的画面。描写她们摇的小船飞快:“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驶船“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两个地方用了三个比喻,都是写飞快。打跳的梭鱼是形容船的飞快。织布穿梭,缝衣透针,是形容人物动作的飞快、熟练。这些比喻都用得好,切合当时的情景,也切合妇女的身份。这时只听到“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再用这样的象声词来写声音,真是有声有色,十分生动,从而也反映出这些青年妇女的沉着、勇敢、能干。她们把船摇进了荷花淀。对荷花淀的几笔描写是这样的:“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完全可以当作散文诗来朗读。这里只有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敌人的战场。用这样两句话,作为这一部分的收尾,也就暗示最后部分将是一场消灭敌人的战斗。所以这两句话,从文章的结构上说,也很有意义,很有作用。再看下面描写战斗的场面。作者不是用一般小说的写法来写战斗,而是用散文诗的笔调来描写。我们常见的小说写法,总是要比较客观、具体地描写敌我双方打仗的情况。这里却不是这样写,而是通过这些妇女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来着笔。作者的笔随着她们的船摇进荷花淀,开始记录当时人物的视觉和听觉:她们看见的是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听见的是“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交火以后,对敌人几乎一句话也没有写。作品正式展开描写的,是妇女所想到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这完全是人物的感受。这是一场紧张的战斗,作者却在写“荷花变成人了?”写这群妇女在东张西望,找自己的丈夫。这不是把一场战争完全诗化了吗?它有力地表现这些妇女转惊为喜的紧张、愉快的感情。通过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来描写,这常常是诗歌的写法,它有利于渲染和加强感情的色彩。当然,对这场战争也有些客观描写,但只有很少几行文字,显然不是描写的重点。重点却放在打了胜仗、打捞战利品上。这个重点虽是客观描写,但充满着诗情画意,洋溢着人物戏谑的情调和欢乐的气氛,完全可以当成散文诗来阅读。孙犁的小说,大多数都是描写冀中一带,尤其是白洋淀地区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他着重取材于劳动妇女,这是他创作的最大特色,也形成他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以这篇小说来说,本来是写七个青年参军,以及参军后所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按照一般的写法,本来似乎应该以这些参军的青年为主。但作品却着重写了他们的女人。作品对于题材的这种处理,是很值得注意的。我们不能仅从个人的艺术爱好、艺术习惯方面去理解,而是要看得更深一些。在旧社会,劳动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是迫切要求解放的。她们解放到什么程度,常常是我们衡量社会解放的一种标准。因此着重描写妇女的生活和思想,描写她们怎样一步步地站起来参加社会斗争,对于反映解放区人民的生活,反映革命战争在人民精神上所引起的巨大变化,都是很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认为孙犁创作中的这一风格和特点,是有着深刻的时代和社会的原因的。《荷花淀》不过五千字的篇幅,但我们从这里却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据地的劳动妇女怎样一步步地站起来参加社会斗争,可以清楚地听见她们前进的脚步声。开始,我们看到这些妇女还是带着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原因,她们都守着自己狭隘的家庭,希望丈夫不要离开。但是根据地党的教育,革命战争对每个人的教育,使她们识大体,明大义,她们有积极向上的要求,她们懂得丈夫站在民族解放战争的前列是光荣的,应该支持,而不应该由于个人感情和生活的原因而妨碍他们。她们支持丈夫参加抗日战争。后来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看见打仗,经了风雨,见了世面,知道打仗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用她们自己的话来说:“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这就是说,经历了一次打仗,她们增长了见识,知道男人能做到的,妇女同样也能做到。经历了一次战争,便唤起了妇女的自尊心,唤起了她们相信自己可以同男人一样战斗的思想觉悟。当听到水生批评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有个妇女说得好:“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于是,她们成立了队伍。这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敌人来“围剿”时,“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小说就这样真实地反映了根据地的妇女,怎样由于战争的教育,逐步地打破家庭小圈子,摆脱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女人低男人一头的思想,一步步地站到了社会斗争、民族斗争的行列里。她们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劳动妇女争了气,为中国人民增了光。你想,连最没有地位、最受压迫、觉悟较低的妇女也起来了,那么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难道还会远吗?当然是不会远的。所以这篇侧重从妇女方面来反映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的作品,同样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选自《阅读和欣赏·现代文学部分(二)》,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二、《荷花淀》——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郝宇民)对于孙犁的著名短篇小说《荷花淀》,以往的解读大都着重从分析其思想性及其理性主题入手,从而尽量去挖掘其政治意义和意识形态价值。因而多年来对《荷花淀》的研究也就基本上固定在了一个大致统一的结论上,说来说去也总是认为:“它通过水生嫂等正确处理爱丈夫与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上的矛盾,描绘了白洋淀广大妇女泼辣、勇敢、坚定、乐观的战斗风貌,反映了她们在革命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历史进程,歌颂了白洋淀人民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认为:“《荷花淀》就是一曲劳动妇女的赞歌”,甚至“反映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威力,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等。这样的分析显然有些过于简单化地靠向理性意义而又过于明显地将其理性意义极度膨胀,所以也就不能不自然忽略了对其艺术性的充分把握和进一步认识。实际上,《荷花淀》的真正的艺术价值和艺术追求在哪里呢?《荷花淀》的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哪里呢?从多年的传播实践来看,人们凡读过《荷花淀》之后,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当然,不可能是一个惊险的战斗故事,也不可能是一些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也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因为这一切,在小说中都并不是十分清晰的,都不是作者所着力用笔和刻意表现的。作者恰恰把这些被传统小说作为基本构造模式与运思重心的东西充分淡化,因而,小说在正常的接受者头脑中所留下的最深刻的美感印象大多不过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和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幅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非大手笔所绝对不能为的。中外许多学人都曾指出鲁迅的短篇小说《示众》是一篇纯技巧小说,其理性主题是被深深潜隐在文字技巧的最深处的;而在我看来,《荷花淀》则是一篇纯美小说,它的艺术重心在于创造一种独特的美的意味。同样的,其理性意义也是深深隐蔽在美的画面之背后的。首先,按照惯常的研究眼光,我们得承认,《荷花淀》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然而就小说的整个艺术运思与话语操作来看,这又是一篇完全被非战争化了的战争小说。也就是说,这篇小说在其全部话语表述过程中,通过语言的暴力,而把战争题材自身所本来具有的战争特性完全消解掉,从而更加集中地去发现和表现被战争本身的残酷以及通常只是惯于把战争作为残酷的现实去运思的传统模式所忽略和掩遮的原本的生活之美。说这篇小说是战争小说,不仅因为它取材于战争年代和以战争为总体背景,而它所赖以构成的中心事件就是一次激烈的枪战。而且作品还可以说完全是从正面来描写战斗场面的。但由于作者有意的非战争化把握和处理,整个战斗场面,也就是作为中心事件或通常被必然作为高潮出现的战斗场景却在小说中又只是寥寥几笔,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完全回避了通常那种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等惨烈景象,甚至把敌对双方的激战和对抗过程也全然省略,三言两语之间如同神话一般便结束了战斗,夺取了胜利。当你阅读这样的一篇小说的时候,似乎你根本没有通过这一艺术表现而去经历一次战争,根本得不到什么战争体验。战争的一切特征在此都被解构,小说也并未通过艺术手段再造一次战争或再现一次战争,所以它完全是非战争化的了。虽然它的取材的确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其次,这篇小说不仅掩盖和消解了战争特性,而且还抽掉了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冲突,从而突出社会人生中那种明净、纯真的自然形态。这也许正是由于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战争和把握战争题材的结果。战争对于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残酷的,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破坏性都是极大的,因而也就必然要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灾难。然而战争的发生由于对抗双方阵线的分明,对立关系的单一确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而,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也就会因此而显得明朗单纯,和平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微妙的矛盾纠葛也就很容易被暂时搁置,那些琐碎的日常矛盾或情感冲突就会被一致对外的根本利益和总原则所自然或强行取消。这时的亲情关系、邻里关系乃至阶级关系等大都会自然或自觉地服从战争所划定的阵线,人们的情感情绪也只能以此为律动动源。《荷花淀》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对战争现实的把握和感受,才大胆地把人的情感冲突、心理冲突、日常生活冲突高度淡化,剩下的就只是一种高度纯净与宁静之美。作为小说主体故事的妻子送郎上战场,再没有那种离别的凄苦,以及被离弃的哀怨,甚至这种突然的诀别,也并不激起妻子丝毫的不满和怨怼;干部的家属是如此,其他所有人的情况也都是如此,一切都显得那么简单,而正是在这种简化了的艺术关系中,小说留给读者的就是那如同新鲜的“荷花荷叶香”的一片温情,是一种单纯美的极致。此外,以往对《荷花淀》的解读也大都着重分析其人物个性鲜明,心理活动复杂微妙,因而认为这仍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而且写人很精彩的短篇小说,这其实更是以常规思路来对一种非常规创作和非常规文本的曲解和误读。实际上,《荷花淀》根本不是一篇写人小说,或者说它并不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运思轴心的艺术作品。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并不具有特别突出的地位,或者说在小说各要素的总体构成中,人物(即作为形式因素的人物形象)并不处于最核心最显要的位置上。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差不多全都是无名无姓的。对于现实主义的写人小说来说,既然要塑造完整立体的人物形象,人物的姓名无疑应该是第一位的,否则这一人物就失去了作为个人的基本代码,失去了作为个人而存在的最表面的依据。当然,短篇小说有时会

小说《荷花淀》中心思想? 急!!

它通过水生嫂等正确处理爱丈夫与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上的矛盾,描绘了白洋淀广大妇女泼辣、勇敢、坚定、乐观的战斗风貌,反映了她们在革命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历史进程,歌颂了白洋淀人民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认为:“《荷花淀》就是一曲劳动妇女的赞歌”,甚至“反映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威力,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

荷花淀主要内容50字

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

荷花淀的主要人物是谁?

荷花淀是孙犁写的。《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笔名有孙犁、力编、纵耕、余而立、土豹、原平、林冬苹、林冬平、芸夫、孙芸夫、耕堂、芸斋、姜化、庸庐、时限等,河北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历任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社编委,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荷花淀讲的什么事

荷花淀主要内容概括如下:《荷花淀》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令人喜悦的故事。七个农村青年参军,因为走得匆促,除了水生以外,都来不及同家里人告别。他们的妻子很惦念,想去看看。但是没有找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的小船,碰上侵略军的运输船,敌人追赶着她们。幸亏她们丈夫的队伍埋伏在这里,给了敌人一个迎头痛击。这些妇女也在无意中遇到了丈夫,并立下了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功劳。荷花淀原文赏析《荷花淀》是孙犁在1945年创作的优秀短篇。作品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但作者没有正面描写和渲染站在的严酷,而是以轻松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水生嫂等一群白洋淀妇女送丈夫参军,并自动组织起武装保卫家园的描写。赞扬了冀中平原广大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歌颂了中国农村妇女的美好心灵。全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渗透着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作品情节很简单,作者着重写了话别、寻夫、遇敌、战斗、打扫战场等几个场景,通过对水生嫂和妇女群像的成功塑造使主题得到充分的表达。小说饱含着亲切自然的人情味的描写,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妇女的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些都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照射的富有光彩。

《荷花淀》的原文

男人们走后女人们什么反应

荷花淀拼音

荷花淀读音是hé huā diàn。《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荷花淀》是孙犁1945年创作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1945年,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荷花淀》作品鉴赏作者不是用一般小说的写法来写战斗,而是用散文诗的笔调来描写。常见的小说写法,总是要比较客观、具体地描写敌我双方打仗的情况。而作者却通过这些妇女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来着笔。作者的笔随着小说里女主人们的船摇进荷花淀,开始记录当时人物的视觉和听觉:她们看见的是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作品正式展开描写的,是妇女所想到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这完全是人物的感受。有力地表现这些妇女转惊为喜的紧张、愉快的感情。通过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来描写,这是诗歌的写法,它有利于渲染和加强感情的色彩。

荷花淀层次结构

荷花淀层次结构是三大段。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精心组织了送夫寻夫奇遇学夫情节。作者以空行为标志,分成了三大段。

荷花淀作者

1、荷花淀作者:孙犁。2、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笔名有孙犁、力编、纵耕、余而立、土豹、原平、林冬苹、林冬平、芸夫、孙芸夫、耕堂、芸斋、姜化、庸庐、时限等,河北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历任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社编委,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3、1913年5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1924年,跟随父亲前往安国县城上高级小学,开始接触到“五四”以后的文学作品。1937年冬,抗日战争爆发,孙犁加入抗战工作,并编写了《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的小册子,指导敌后的抗日宣传工作。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并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1年起,出版长篇小说《风云初记》。1956年,发表中篇小说《铁木前传》。2002年7月11日6时,孙犁因病逝世,享年90岁。

《荷花淀》的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

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妇女,又以水生嫂为核心。她热爱劳动,有娴熟的劳动技能;她体贴丈夫,温柔细 心;她开明稳重,刚毅勇敢;她关心国家兴亡,最终投身抗日洪流。她不愧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魅力 的典型人物。她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性格有相同之处:热爱劳动,勇于反抗;但又有很大不同:乐观开朗,积 极向上。加之生活在抗日根据地,这使她与祥林嫂的命运大相径庭。与赵树理笔下的小芹相比,虽然生活在同 一时代的同一环境,但水生嫂已不再是为争取个人婚姻自主抗争,而是跻身抗日的行伍,勇敢地肩负起民族存 亡的重荷。即使在孙犁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她也堪称典型。至于文中另外的四位妇女,她们的性格也各具特点 ,这集中反映在“寻夫”部分的对话描写上。 居于次要地位的男人系列,也有主次之分。水生居主导地位。他与父亲有相同之处:思想豁达开通。大敌 当前,没有过多地“惦记”家事,而以国事为重,毅然决然地去干“光荣事情”;他又有别于小队长:幽默感 不强。但内心深处却非常热爱自己的妻儿老小,荷花淀中即使责怪了妻子,也要“把(内装饼干的)纸盒顺手 丢在女人们船上”。

荷花淀的主要情节

荷花店是一部红色经典书籍

《荷花淀》主要人物有哪些?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荷花淀主要人物水生嫂——女主人公,她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尽心尽力地支撑家庭,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得知丈夫要离家参军,她虽然心里为难,但还是支持丈夫的选择。对战争的亲身感受,使她对丈夫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她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 水生——男主人公,是众多抗日人民的一个缩影。为抗日奉献一切,不顾个人生死,有着一种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荷花淀》 主要内容

  荷花淀  ——白洋淀纪事之二  孙 犁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  “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  “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  “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  “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  “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到了马庄,她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的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哪里去。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高兴的意思)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的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水生追回那个纸盒,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  “出来吧,你们!”  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的那是区小队的队长。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  “你们干什么去来呀?”  水生的女人说:  “又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  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  “都是你村的?”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他说:  “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可是,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去晒晒衣裳了。情况还紧的很!”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  准备转移。一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了。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个个像落水鸡似的。一路走着,因过于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噘着嘴说:  “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打沉了,我也会浮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荷花淀》的情节是什么?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荷花淀》主要内容在抗日战争期间,河北省中部白洋淀地区一个农村里有7个青年要去参军,在县委报了名。他们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了一个名叫水生的游击组长回去跟他们的家里说明白。水生连夜赶回家,辞别了自己的妻子,又到别人的家里做了些说服工作,第二天就走了。过了两天,这些青年妇女就想去看看参了军的丈夫了。她们偷偷地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的马庄去。谁知道赶到那里,部队刚巧在前一天晚上开走了。她们只好回家去。可是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只日本鬼子的运输船。她们拼命逃避,把小船划进荷花淀里,鬼子却穷追不舍。幸亏我们有一支部队埋伏在花淀里,准备给鬼子一个教训。在危险关头救她们性命的,正是新参军的丈夫。战士们完成了伏击任务,又和爱人见了面,就兴高采烈地带着战利品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青年妇女们在荷花淀伏击战中受到锻炼,后来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很快就学会射击,参加了反“围剿”战斗。

荷花淀几个问题的答案。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 这完全是人物的感受。这是一场紧张的战斗,作者却在写“荷花变成人了?”写这群妇女在东张西望,找自己的丈夫。这不是把一场战争完全诗化了吗?它有力地表现这些妇女转惊为喜的紧张、愉快的感情。通过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来描写,这常常是诗歌的写法,它有利于渲染和加强感情的色彩。

荷花淀这篇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

《荷花淀》可概括为哪三个故事情节?

《荷花淀》的三个故事情节是:1. 月夜编席(第1─4自然段)2. 夫妻话别(第5─29自然段)3. 水生离家(第30─31自然段)

荷花淀是什么文章体裁

《荷花淀》是小说体裁。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选自《白洋淀纪事》,与《芦花荡》是姊妹篇,是“白洋淀纪事之一”,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品。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荷花淀》是谁写的?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孙犁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荷花淀》是一篇什么样的小说?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荷花淀主要人物水生嫂——女主人公,她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尽心尽力地支撑家庭,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得知丈夫要离家参军,她虽然心里为难,但还是支持丈夫的选择。对战争的亲身感受,使她对丈夫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她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 水生——男主人公,是众多抗日人民的一个缩影。为抗日奉献一切,不顾个人生死,有着一种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荷花淀故事梗概

《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扩展资料《荷花淀》是孙犁1945年创作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1945年,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小说通过对话、动作和典型的生活细节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水生嫂是小说的主人公,当她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时。作者通过对她正在编苇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示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对丈夫赴前线抗战的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从而塑造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农村妇女形象。

《荷花淀》这篇小说记述了什么和什么两件事?

荷花淀》是一部短篇小说。它是作家孙犁,在1945年创作的优秀短篇。作品写的是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但作者没有正面渲染站在的严酷,而是以轻松明快的笔调,通过白洋淀妇女由送夫参军到自觉地组织起一支战斗的队伍的细致描绘,歌颂了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美丽心灵。她们识大体顾大局,爱丈夫,更爱国爱家。全篇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怀有真挚的爱。作者主要通过对水生嫂和妇女群像的成功塑造,使主题得到充分表达。包含着亲切自然的人情味的描写,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妇女们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达方式也十分传神:似是讪笑,其实暗含着夸奖丈夫的由衷喜悦;别离的感伤后面,又有着为丈夫的行动感到的自豪;表面的埋怨,表现了为爱着丈夫,因而不甘落后于丈夫的自尊。作品构思新颖,情节开展疏密相间,详略得当,富有节奏感。对一般性的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或侧面的暗示。对夫妻话别、遭遇战等典型场面则工笔细描,重点渲染。作者把紧张的战斗和日常生活细节糅合起来,按照生活的顺序,自然地展开故事。

荷花淀是孙犁写的吗?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如何鉴赏小说《荷花淀》?

1、荷花淀的夜色:“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皎洁的月光,凉爽的空气,干净整洁的院落,营造出宁静、明丽、和平的意境。在这优美的氛围中,水生嫂出场了,她坐在院子里编席子。“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赏析:开头的景物描写,为全篇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氛围,给人物的塑造设置了美好的背景,为揭示主题、推动情节合理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2、“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时间快到晌午,水面上没有一只船,一望无垠的水面静得出奇,看不到一个人影,当然就看不到自家丈夫,这正表达了女人们的失落、惆怅和对丈夫的埋怨心理。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时间快到晌午,水面上没有一只船,一望无垠的水面静得出奇,看不到一个人影,当然就看不到自家丈夫,这正表达了女人们的失落、惆怅和对丈夫的埋怨心理。赏析:“水面没有一只船”写由失望到了绝望。“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一句写绝望之后的怅惘、迷茫。水的“跳荡”正是这种不平静内心的真实写照。两句之间的句号写出了这种复杂心理的变化过程,如果用了逗号,这种微妙的变化过程就表现不出来。这一段的景物描写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为下文白洋淀伏击战埋下伏笔,因为淀上如此出奇的安静、如此人迹罕至本身就不正常,这就是一场伏击战的前兆。3、“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里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赏析:作者写荷叶“密密层层”在阳光下“舒展开”,表现出荷叶无尽的生命力,写荷箭“高高地挺出来”,表现出荷花坚强挺立的气质;荷叶像铜墙铁壁,荷箭像监视来犯之敌的哨兵,表达白洋淀地区的英雄儿女保卫家乡的坚强意志与坚定决心。这段景物描写集花的妩媚的阴柔美与花的精神的阳刚美与一体,给人以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的感染。而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水生等区小队的队员就在这美丽的荷花淀中设伏,他们就隐蔽在打荷叶下,密密层层的荷叶、荷花成了保护战士最好的掩体,也成了歼灭来犯之敌的战场;战争胜利后,战士们“一人摘了一大片荷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 ”,正是这种坚强的革命意志与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文学鉴赏:小说语言朴素无华,清丽畅达,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融小说、散文、诗歌为一体,具有散文诗式的独特小说风格。宛如带露沾水的荷花,既有绚丽多姿的风采,又洋溢着沁人心脾的醉人清香。如作品开始描写水生嫂月夜编席的场景,作者用“雪地”、“云彩”。比喻水生女人编成的大片苇席,又抓住薄雾、清风、荷香这样富有水乡气息特征的事物,寥寥几行就点染出荷花淀的风貌。这样优美的景色与主人公萦徊心头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有的气氛。接着写夫妻话别,话别语言则是质朴无华而感情真挚的深沉。这一切自然和谐地相互映衬,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当时的环境和人物思想生活的特点。

荷花淀主要内容是什么?

荷花淀的主要内容:《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扩展资料:《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小说语言朴素无华,清丽畅达,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融小说、散文、诗歌为一体,具有散文诗式的独特小说风格。宛如带露沾水的荷花,既有绚丽多姿的风采,又洋溢着沁人心脾的醉人清香。如作品开始描写水生嫂月夜编席的场景,作者用“雪地”、“云彩”。比喻水生女人编成的大片苇席,又抓住薄雾、清风、荷香这样富有水乡气息特征的事物,寥寥几行就点染出荷花淀的风貌。这样优美的景色与主人公萦徊心头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有的气氛。接着写夫妻话别,话别语言则是质朴无华而感情真挚的深沉。这一切自然和谐地相互映衬,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当时的环境和人物思想生活的特点。参考资料来源:

荷花淀主要内容概括 荷花淀主要内容简介

1、在抗日战争期间,河北省中部白洋淀地区一个农村里有7个青年要去参军,在县委报了名。他们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了一个名叫水生的游击组长回去跟他们的家里说明白。水生连夜赶回家,辞别了自己的妻子,又到别人的家里做了些说服工作,第二天就走了。 2、过了两天,这些青年妇女就想去看看参了军的丈夫了。她们偷偷地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的马庄去。谁知道赶到那里,部队刚巧在前一天晚上开走了。她们只好回家去。可是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只日本鬼子的运输船。她们拼命逃避,把小船划进荷花淀里,鬼子却穷追不舍。幸亏我们有一支部队埋伏在花淀里,准备给鬼子一个教训。在危险关头救她们性命的,正是新参军的丈夫。 3、战士们完成了伏击任务,又和爱人见了面,就兴高采烈地带着战利品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青年妇女们在荷花淀伏击战中受到锻炼,后来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很快就学会射击,参加了反“围剿”战斗。

《荷花淀》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情节:《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形象。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 2、《荷花淀》是孙犁1945年创作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1945年,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 3、小说通过对话、动作和典型的生活细节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水生嫂是小说的主人公,当她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时。 4、作者通过对她正在编苇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示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对丈夫赴前线抗战的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从而塑造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农村妇女形象。

荷花淀 内容梗概

内容梗概: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关丽灿烂。描绘了一幅人杰地灵的白洋淀人民的生活图景和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生动画面。小说描写的是战争题材,格调却很清新,独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被誉为诗化小说,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很完美。写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于妇女,刻画得尤其深刻、细致。当时斗争形势很紧张,丈夫这么晚才回来,脸色神情也异常,女人立刻觉察到了,担心出了什么事。她看到只有自己的丈夫水生回来,其他六个人都没有回来,所以第一句话就问:“他们几个呢?”水生没有直接把参军的事说出来,而是简单地回答:“还在区上。”留下缓冲的余地,然后就问他的父亲和儿子小华。扩展资料:写作背景《荷花淀》是孙犁 1945年创作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1945年,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原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姚雪垠:白洋淀明丽的天然景色,伴随着残酷战争年代里根据地人民内心迸发出来的对祖国,对革命,对同志和亲人炽热无私的爱,像一股暖流,直冲你的心扉,使人经久难忘。一个作家的作品,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是不多见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荷花淀

《荷花淀》的主题是什么?

一、主题 主题思想是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揭示出来的问题,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人教版 《自学辅导》书指出,《荷花淀》“表现了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认为这个主题太笼统、不确切。主题常通过题材、情节或人物等表现出来。分析和发掘主题必须从具体作品入手。就《 荷花淀》而言,情节始终围绕妇女展开。全篇有八个人物,妇女就占五个;男人中的父亲和小队长仅为四处对 话描写,着墨极少。因此,作品主题的归结应以妇女为中心,即“重在讴歌冀中根据地妇女识大体、爱祖国的 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如孙犁所言:妇女“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所以 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至于读者,“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的心”,那是因为他们看到“妇女们的抗 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 以妇女为中心总结主题思想,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讲叫“紧扣作品”;另一方面,以妇女为中心,较之以男 人为中心,主题更为深刻,更具时代性,更能使作品透露出一股清新,更能激动千万名读者,因为“全国妇女 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毛泽东语) 二、人物 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妇女,又以水生嫂为核心。她热爱劳动,有娴熟的劳动技能;她体贴丈夫,温柔细 心;她开明稳重,刚毅勇敢;她关心国家兴亡,最终投身抗日洪流。她不愧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魅力 的典型人物。她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性格有相同之处:热爱劳动,勇于反抗;但又有很大不同:乐观开朗,积 极向上。加之生活在抗日根据地,这使她与祥林嫂的命运大相径庭。与赵树理笔下的小芹相比,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同一环境,但水生嫂已不再是为争取个人婚姻自主抗争,而是跻身抗日的行伍,勇敢地肩负起民族存 亡的重荷。即使在孙犁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她也堪称典型。至于文中另外的四位妇女,她们的性格也各具特点 ,这集中反映在“寻夫”部分的对话描写上。 居于次要地位的男人系列,也有主次之分。水生居主导地位。他与父亲有相同之处:思想豁达开通。大敌 当前,没有过多地“惦记”家事,而以国事为重,毅然决然地去干“光荣事情”;他又有别于小队长:幽默感 不强。但内心深处却非常热爱自己的妻儿老小,荷花淀中即使责怪了妻子,也要“把(内装饼干的)纸盒顺手 丢在女人们船上”。 三、结构 《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精心组织了“送夫”“寻夫”“奇遇”“学夫”等情节。作者以空行 为标志,把它们分成了三大段。作为“诗体小说”,每一部分又被安排成三层,呈现出诗歌艺术所追求的“建 筑美”。人教版《自学辅导》书提供的“段落提纲”把第三部分划分为四层,第一层从“她们向荷花淀里摇” 至“啊,原来是他们”,层意为“化险为夷”。我们认为不妥。这一层最好与第二层合并,至“不久就消失在 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层意为“漂亮的伏击”。原因有三: 第一,从内容上看,当“耳边响起一排枪声”时,妇女们并不知道是自己的队伍向倭寇开枪,还以为是“ 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便“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这时,正值战斗开始。第三自然段战士们“正在聚精会 神瞄着敌人射击”,战斗还在继续,至“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小船“箭一样飞去”,战斗才结束, 才“化险为夷”。这几个自然段为一个有机整体,即“漂亮的伏击”,不可随意分割。 第二,从形式上看,转折连词“但是”也说明一、二层联系十分紧密,不可分割。 第三,将一、二层合在一起,层意侧重于赞颂妇女配合部队打仗,否则,“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区小 队长语)文章仍以妇女为中心。这种划分方法才能准确体现作者的思想脉络,精确反映小说的主题。 四、语言 孙犁先生主张,文学语言应该“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每一句的组织, 无文法的疏略,每一段的组织,无浪费或枝蔓。可以说字字锤炼,句句经营”。他不仅这样要求别人,还自觉 地在创作中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荷花淀》便是典范。 这部作品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洗炼,显示出作者已熟练地掌握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又精细传神的高超的白描手法,并能以此充分表现人物的时代气质。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课语言学习的重点应集中在三个方面 :①简洁传神的对话描写;②诗味盎然的环境描写;③准确生动的遣词造句。 教学设计 从“教材分析”中可以看出,《荷花淀》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它理应成为我们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 依托。本着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目的,根据中师文选《大纲》的要求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遵照中等师范学校 “大信息、全方位、多媒体、高效益”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集认知、技能、情感性目标为一体,为本课拟定了五个教学目标。下面简单介绍这些目标及其教学方法。 目标一:找出文中的对话描写,说明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并通过分角色朗读准确表达其中蕴蓄的丰富内涵。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们采用“领悟式学法”——教师精讲“夫妻夜谈”,让学生领悟并总结分析人 物对话的方法:1.熟读全文,结合上下文分析;2.抓重点词。如两处“笑”和“小声”,单音节词“谢”和“ 嗯”等;3.注意句中状语。如“总是”“呆呆”等;4.与他与对比。紧接着,让学生练习“试法”:以组为单 位分析讨论第二部分的“商议探夫”。最后布置学生课后独立分析第三部分的对话,并仿写一则人物对话片断 。 由悟法、试法到用法,由阅读理解到尝试写作,并注意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最终彻底攻破教学重难点。 目标二:找出环境描写的语段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这是本课教学的次重点,旨在让学生学习体会孙犁先生“诗体小说”的语言特色和乐观向上的创作风格。 环境描写的作用在《祝福》中已经做了介绍,本课应有所提高。我们先让学生归纳总结其积极作用——为情节 的展开设下伏笔;缓和紧张气氛;表现乐观情趣。然后请个别同学当堂指出每一处的具体作用,最后指导大家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月下编席”和“阳光下的淀上风光”,加深理解,培养语感。 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体现了美国教育和心理学家本杰明S·布卢姆的“目标教学 ”思想。 目标三:通过与祥林嫂、小芹、妞儿等人物形象性格异同的对比分析,充分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引导 下,抗日根据地,尤其是白洋淀劳动妇女的性格特点。 这仍为本课教学的次重点,可以让学生了解类比分析的方法,提高他们分析人物形象的水平。前两位人物 刚分析过,妞儿可加以简单介绍,比较分析简便易行。 目标四:准确简练地给课文编写段落层次提纲。 这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次重点。它既能提高学生分段分层的水平,又能督促他们在课外认真阅读理解课文 ,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可采用“评点法”。点拨要点有:1.尽量用词和短语;2.格式对称工整;3.第 三部分的层次划分。(见“教材分析) 目标五:紧扣课文对作家作品及其创作风格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没必要篇篇都设、面面俱到,也不一定全放在讲读课的第一个环节由教师完成,这应 该让未来园丁有一个明确认识。本课我们放在最后:讲读完课文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紧扣这篇代表作总 结孙犁先生“诗体小说”的创作风格;关于他的生平和著作不强求牢记在心。 下面是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目标一、四;第二课时:目标二、三;第三课时:目标五,当堂 评议修改第一课时布置的仿写片断。 (注:引文多出自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孙犁文集》和《晚华集》。)

孙犁的荷花淀写得怎样?

现代短篇小说《荷花淀》是著名作家孙犁的代表作,作于1945年春,后收入散文、小说集《荷花淀》中。小说通过白洋淀水上游击战的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活,尤其是集中展示了人民在战争中显现出来的美好心灵、坚强品质和高尚情操。小说以水生向妻子述说自己报名参军的事开篇,着重描写了水生嫂依依不舍的心情。接着主要写水生嫂送走丈夫之后,与四位妇女同往战地探望丈夫,途中碰到日寇的大船,在日寇的追赶下,水生嫂等躲进荷花淀,在游击队的巧妙接应下歼灭了敌人,她们在胜利的欢笑中见到了自己的丈夫。尾声写水生嫂们也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在荷花淀里抗击敌人,保卫家乡。作品以这些平凡的生活片断,生动展现了在斗争生活中锻炼成长的白洋淀地区劳动妇女的崭新精神风貌,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乐观主义精神。作品以简洁的笔法勾勒了农村青年干部水生大公无私、勇敢坚定的高贵品格,而以大量笔墨刻画了水生嫂们的动人形象。作品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了她们朴实、勤劳、深明大义、爽朗明快的性格特征。特别写出了在她们多姿多彩、温柔娴静的外貌下蕴含着的坚韧顽强的不屈斗志,突出表现了这些普通劳动妇女平凡之中的伟大与崇高。作品对水生嫂月下织席的那段精彩描写,就是体现这种性格的典型细节。对年轻妇女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是《荷花淀》,也是孙犁整个创作的重要特色。《荷花淀》在艺术结构上,轻巧灵活,叙事抒情互相穿插,环境描绘和意境烘托融为一体;在人物塑造上注重以心理刻画来展现人物美好纯净的内心世界。作品散文诗一般的语言,质朴而又含蓄,充满抒情意韵。这些特点充分显示了孙犁小说创作清新明丽、细腻生动、诗情画意的特有风采。《荷花淀》不仅是孙犁的重要代表作,也被称作是整个“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也是中学语文课本的重点保留篇目之一。

你怎样评价《荷花淀》?

  《荷花淀》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孙犁是解放区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荷花淀》透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成为我国现代小说史上短篇小说的佳作。  《荷花淀》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为背景,具体描写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艰苦抗战的斗争生活,反映了他们升上德尔人性美和人情美,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在艺术手法上,孙犁讲究语言的清新、自然、明快,讲究构思的灵巧绝妙,创造了一种诗情画意之美。  1通过日常生活反映时代风貌 《荷花淀》这篇小说,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题材,表现的是根据地人民积极乐观,英勇顽强的爱国精神,以及敢爱敢恨,无私无畏的伟大气魄。但作者并没有写刀光剑影、纵横厮杀的战斗场面,只是从战争侧面给我们讲述了一段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作品虽然写了一次战斗,但重点是写男女村民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共同对敌的场面,而且将故事情节放在如诗书画的荷花淀这个背景中。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我们从这朵生活的浪花看出时代的激流,通过日常生活画面展现时代风貌。  1.1普通的人物,平凡的生活 说它写的是普通的人物,平凡的生活,是因为小说主人公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而是普通平凡的百姓。在那个团结战斗的集体里,我们只知道有个叫水生的;在那一群聪明能干的青年妇女中,我们只知道其中一个是水生女人。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长得什么样。但正是普通的他们用勤劳、智慧、果敢、能干,才创造出那个充满时代特色的生活。 小说虽然表现的是抗日题材,但真正用来写战争(伏击战)的,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篇幅。大多笔墨用来写月夜编席、夫妻话别、借故寻夫、探亲遇敌等场面,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面,凸显了那个特定时代的人物的精神风貌,“着力表现战争年代人民朴素简单的美好心灵和刚强果敢的高尚情操。”  1.2普通人物的平凡思想和感情 作者描写的恰是这些普通、平凡的人的普通平凡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小说一开篇给我们展现的是平静、温馨的劳动生活场景。水生嫂月夜织席:“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在她身下就编成一大片。”多么美的一幅劳动生活图画!白洋淀有多少“水生嫂”在劳动?“六月里,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各地的城市、村庄就有了花纹细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可见,他们没有因战争而消沉,没有因敌人的侵略、骚扰而惊惶失措。相反地,身处恶劣的战争环境,却保持正常、健康、美好的人格,有着普遍正常的劳动生活。这样看来,我们更加佩服作者采用这样以日常生活来表现重大主题的高妙之处。你看,女人一边织席,一边等丈夫归来,结果丈夫报名参了军,明天就走了。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这意味着什么?但水生嫂毕竟是那种明大义、顾大局,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她具有中国劳动妇女共有的光荣品质——勤劳、善良、勇敢、体贴。  水生嫂只是说出:“你走了,我不拦你”的话。在这里,作者并没有有意拔高,水生嫂是普普通通的一员,自然实际的问题摆在面前,于是情不自禁地又问:“家里怎么办?”。一场深情的夫妻话别,没有海誓山盟,生死别离,却是一些如何生产,如何斗争的生活琐事的对话:“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千斤的担子你先挑吧,打了鬼子,我回来谢你。”“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u201eu201e朴素的语言写出了白洋淀人民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的热爱,对和平安谧的劳动生活的珍惜,对信服美好的爱情生活的向往。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执着深厚的感情,揭示了他们所具有的人性美、人情美。孙犁在谈自己创作体会时说:“我在延安的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了这篇小说u201eu201e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的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儿子的、丈夫的人们的感情。”在作者看来,像水生嫂这样的劳动妇女,她们普通、平凡,但她们却是白洋淀最美,最有代表性,最值得歌颂的人。  1.3反映生活的真实 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不是凭空想象,虚构某些场景,而是反映生活的真实。《荷花淀》即是这样的作品,作者在写了夫妻话别这一真实的生活场景后,又写出了聪慧含蓄的“水生嫂们”的藕断丝连。她们羞于明言,表里不一,冒险 寻夫中透露出对丈夫难以割舍,关心他们安危冷暖的情爱。这种爱既朴实无华,又真挚火热。当他们寻夫未果时,她们也失望,也伤心,也骂,这不正是劳动妇女平常、真实的感情的流露吗?她们在回来的路上,偶遇敌船,为了逃命,把船摇进那不知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虽然成了战士们伏击战的诱饵,但年轻的媳妇们并不是有意去参加一次战斗,这恰是他们寻夫未果这一情节的结果。这样的情节发生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理由怀疑它的真实性呢?我们只能为作者这独具匠心的构思叫好。  《荷花淀》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但作者却运用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充满抒情、诗意的语言,另辟蹊径,开创了战争小说的新局面。 《荷花淀》的艺术之新突出表现在小说运用诗情画意的笔调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有研究者称本文为诗化小说,我以为并不过分。试想读过《荷花淀》后,你很难记出几个面目真切的人物,更不会对其中的战斗场面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你绝不会忘记那长着茂密芦苇的白洋淀,尤其是那“飘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的荷花淀。孙犁先生本人谈过:“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常年在大西北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气候,忽然见到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这就非常中肯地道出了小说吸引人的根本原因。小说开头,在我们面前铺开了一幅被作者充分诗化的,如同仙境般的“荷花图”水生嫂便在这样的环境中编者席,“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是个多么清新、静美的世界,多么富有诗意的劳动场景。开篇这段妇女月夜织席历来被认为最富有诗意而脍炙人口的一段。这里既有白洋淀明丽的地方色彩,也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甚至还弥漫着荷花清新的香味,应该说这一场景的描写,本身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作者运用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来描写普通的劳动生活,为全篇定下了活泼欢快的抒情基调,这在描写战争的小说中,当然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不仅把劳动生活写得那么富有诗意,更难能可贵的是把战斗生活也同样写得富有诗意。请看“伏击战”一段。当女人们心惊胆战的探出头来,竟然发现,荷花突然变成了人,变成了女人们到处寻找的心上人,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仗打完令了,战士们的心情多么愉快呀,他们玩着水底捞鱼的拿手戏,泅到水底打捞战利品;他们嬉笑着,用荷叶顶在头上,档住正午的太阳。透过这幅图景,我们发现作者将这场战斗设在荷花丛中,把人与淀中的荷叶荷花融为一体,相互映衬,写得有声有色,富有情趣,因此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来描写、歌颂白洋淀人民的劳动和战斗的生活,确是本篇小说的显著特色。而追求这种抒情的诗意,也就成了孙犁创作的明显风格。这种风格,还可见于孙犁的其他作品中。如《纪念》中写母女夜谈:“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张木梨,它常年在天空游动,密密层层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种子。”这里与其说语言清新优美,抑或是想象丰富、自然,倒不如说充满一种抒情的诗意。  2.2巧  2.2.1结构安排巧妙。  “孙犁小说的结构既严谨缜密,又轻巧灵活,他不注重故事的完整和情节的曲折离奇,常由一连串的生活画面连缀而成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小说以水生嫂她们的活动为明线,以水生等战士的活动为暗线,两线既平行推进,又互相交织,巧妙地构成故事发展的情节,富有艺术魅力。 小说从明线开始,写水生嫂在月下织席,等丈夫回来,通过夫妻谈话,我们知道暗线中的水生他们正在开会,讨论成立地区队。原来两条线同时展开了活动。夫妻话别,两条线交织在一起,这一绝妙的构思,既使人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反映了人物性格、心理、觉悟等。女人们寻夫的情节是明线的进一步发展,强化。通过女人寻夫不着的失望、伤心、说笑,反映出暗线的战士们认真训练,秘密转移等一系列活动,当“明线”的女人们摇船回家,遇到敌人逃命时,而暗线的战士们已在荷花淀里布下天罗地网,专等敌人来送死。荷花淀里的那场激战,两条线再度交织在一起,打完仗,战士转移,暗线消失而明线中的妇女又说笑起来。小说结尾,写青年妇女们学射击,敌人围剿百顷苇塘时,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呢!这一结尾,既点明了暗线战士们一直不畏生死、跟敌人斗争,又反映妇女们既辛勤劳动,又直接投身于战斗的气概。此时,两条线又合而为一。虽然这种双线结构的文章不乏其例,但像本文这样,两条线各自发展,共同推进,水乳交融在一起,比较少见。  2.2.2巧设出人意料的情节  作者善于用巧,制造悬念,创设一些出人意料的情节,使本来平淡、简单的故事,变得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真正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夜深人静,水生嫂等丈夫回来,可是等呀等,等到很晚,没想到丈夫回来却是与家人辞行;女人们去马庄寻夫,可来得不巧,昨晚还在,半夜里不知开到哪里去了;寻夫扑空,本来扫兴,可又那么“凑巧”,归途遇上日军的大船;女人摇船逃进荷花淀,却无意把敌人引入了战士们的伏击圈,女人们不仅绝处逢生,还在此时此地见到各人丈夫的脸。2这些巧,推动了情节发展,丰富了人物形象,使作品变得耐人寻味,摇曳多姿。

荷花淀选自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选自《白洋淀纪事》,与《芦花荡》是姊妹篇,是“白洋淀纪事之二”,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品.

《荷花淀》的作者是谁?

《荷花淀》的作者是孙犁。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笔名有孙犁、力编、纵耕、余而立、土豹、原平、林冬苹、林冬平、芸夫、孙芸夫、耕堂、芸斋、姜化、庸庐、时限等,河北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1913年5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1924年,跟随父亲前往安国县城上高级小学,开始接触到“五四”以后的文学作品。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荷花淀》赏析:作者主要通过对水生嫂和妇女群像的成功塑造使主题得到充分的表达。包含着亲切自然的人情味的描写,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妇女们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达方式也十分传神:似是讪笑,其实暗含着夸奖丈夫的由衷喜悦;别离的感伤后面,又有着为丈夫的行动感到的自豪;表面的埋怨,表现了为爱着丈夫,因而不甘落后于丈夫的自尊。全篇作品情节淡化、人物虚化、景物诗化,构成一篇特殊文体的诗化小说,它重在创造一种诗意之美,在这种绝美纯美的极致中,蕴含着一种健康纯朴、积极向上的精神,作者也正是借此来表现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荷花淀的主要情节

荷花店是一部红色经典书籍

荷花淀全文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 “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 “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 “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懂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 “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 “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到了马庄,她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的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哪里去。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高兴的意思)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的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声!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水生追回那个纸盒,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 “出来吧,你们!” 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的那是区小队的队长。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 “你们干什么来呀?” 水生的女人说: “又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 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 “都是你村的?”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他说: “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可是,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去晒晒衣裳了。情况还紧的很!”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 准备转移。一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了。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个个像落水鸡似的。一路走着,因过于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噘着嘴说: “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打沉了,我也会浮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亩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似的海里.......

孙犁的《荷花淀》主要讲了什么?

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荷花淀》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有哪些?

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妇女,又以水生嫂为核心。她热爱劳动,有娴熟的劳动技能;她体贴丈夫,温柔细 心;她开明稳重,刚毅勇敢;她关心国家兴亡,最终投身抗日洪流。她不愧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魅力 的典型人物。她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性格有相同之处:热爱劳动,勇于反抗;但又有很大不同:乐观开朗,积 极向上。加之生活在抗日根据地,这使她与祥林嫂的命运大相径庭。与赵树理笔下的小芹相比,虽然生活在同 一时代的同一环境,但水生嫂已不再是为争取个人婚姻自主抗争,而是跻身抗日的行伍,勇敢地肩负起民族存 亡的重荷。即使在孙犁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她也堪称典型。至于文中另外的四位妇女,她们的性格也各具特点 ,这集中反映在“寻夫”部分的对话描写上。 居于次要地位的男人系列,也有主次之分。水生居主导地位。他与父亲有相同之处:思想豁达开通。大敌 当前,没有过多地“惦记”家事,而以国事为重,毅然决然地去干“光荣事情”;他又有别于小队长:幽默感 不强。但内心深处却非常热爱自己的妻儿老小,荷花淀中即使责怪了妻子,也要“把(内装饼干的)纸盒顺手 丢在女人们船上”。

《荷花淀》的原文

  荷花淀   ——白洋淀纪事之二   孙 犁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   “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   “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   “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   “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   “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到了马庄,她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的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哪里去。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高兴的意思)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的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水生追回那个纸盒,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   “出来吧,你们!”   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的那是区小队的队长。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   “你们干什么去来呀?”   水生的女人说:   “又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   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   “都是你村的?”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他说:   “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可是,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去晒晒衣裳了。情况还紧的很!”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   准备转移。一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了。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个个像落水鸡似的。一路走着,因过于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噘着嘴说:   “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打沉了,我也会浮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1945年于延安   【编后按:孙梨的平淡与自然,令我们的中学课本添了几分雅致,仅仅因为这一点,我也要感谢这位作家。   孙梨,原名孙树勋,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东村。1936年曾在安新县同口镇小学任教,因此了解了白洋淀一带群众的生活,并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1937年后他参与抗日革命工作,两年后到解放区做文艺宣传。1944年发表小说《荷花淀》、《芦花荡》等,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继赵树理之后又一位重要的解放区作家。孙梨的小说,着重挖掘农民,尤其是农村女子的灵魂美和人情美,人物朴实生动,夹在当时解放区较为古板的创作作风之间,显得别致生动。

荷花淀的主要内容

通过描绘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引导下,巩固抗日根据地.讴歌冀中根据地妇女识大体、爱祖国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高一语文《荷花淀》知识点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高一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要掌握哪些相关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荷花淀》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荷花淀》主要知识点   一、结构   《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精心组织了“送夫”“寻夫”“奇遇”“学夫”等情节。作者以空行为标志,把它们分成了三大段。作为“诗体小说”,每一部分又被安排成三层,呈现出诗歌艺术所追求的“建筑美”。   第一部分: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   1.月夜编席(1─4自然段)   2.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3.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   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   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2.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   3.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   第三部分: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   1.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   2.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   3.组织起来(85自然段)   二、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的分析:   本文选材新颖,没有集中、细致地写水生等七个青年参军和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景,而是着重写水生嫂等迅速成长的过程。   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 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结尾,形象说明她们热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使她们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发展和结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主题: 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三、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通过写景表现人物的感情,充满诗情画意。   第一部分第一层,是一幅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 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 情景相生   人情美: 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   高一语文《荷花淀》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年7月11日),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去大学旁听,当过职员。1936年到安新县的小学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2003年7月,孙犁纪念馆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余万字的《孙犁全集》。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高一语文《荷花淀》文摘   关的时候也还顾到在头上罩上一个男人的毡帽,在脚上套上一双男人的棉鞋,来保持身体服装的整洁。   我见过当敌人来了,女人们慌惶的样子,她们像受惊的鸟儿一样向天空突飞。一天,三槐的二嫂子说:“敌人来了能下洞就下洞,来不及就得飞跑出去,把吃奶的力量拿出来跑到地里去。”   我见过女人这样奔跑,那和任何的赛跑不同,在她们的心里可以叫前面的、后面的、四面八方的敌人的枪弹射死,但她们一定要一直跑出去,在敌人的包围以外,去找生存的天地。   当她们逃到远远的一个沙滩后面,或小丛林里,看着敌人过去了,于是倚在树上,用衣襟擦去脸上的汗,头发上的尘土,定定心,整理整理衣服,就又成群结队欢天喜地地说笑着回来了。   一到家里,大家像没有刚才那一场出生入死的奔跑一样,大家又生活得那样活泼愉快,充满希望,该拿针线的拿起针线来,织布的重新踏上机板,纺线的摇动起纺车。   而跑到地里去的男人们就顺便耕作,到中午才回家吃饭。   在他们,没有人谈论今天生活的得失,或是庆幸没死,他们是:死就是死了,没死就是活着,活着就是要欢乐的。   假如要研究这种心理,就是他们看得很单纯,而且胜利的信心最坚定。因为接近敌人,他们更把胜利想得最近,知道我们不久就要反攻了,而反攻就是胜利,最好是在今天,在这一个月里,或者就在今年,扫除地面上的一切悲惨痛苦的痕迹,立刻就改变成一个欢乐的新天地。所以胜利在他们眼里距离最近,而那果实也最鲜明最大。也因为离敌人最近,眼看到有些地方被敌人剥夺埋葬了,但六七年来共产党和人民又从敌人手中夺回来,努力创造了新的生活,因而就更珍爱这个新的生活,对它的长成也就寄托更大的希望。对于共产党的每个号召,领导者的每张文告,也就坚信不移,兴奋地去工作着。   由胜利心理所鼓舞,他们的生活情绪,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是这样。村里有一个老泥水匠,每天研究掘洞的办法,他用罗盘、水平器,和他的技术、天才和热情来帮助各村改造洞。一个盲目的从前是算卦的老人,编了许多“劝人方”,劝告大家坚持抗战,他有一首四字歌叫《十大件》,是说在游击区的做人道德的。有一首《地道歌》确像一篇“住洞须知”,真是家喻户晓。   最后那一天,我要告别走了,村长和中队长领了全村的男女干部到三槐家里给我送行。游击区老百姓对于抗日于部的热情是无法描写的,他们希望最好和你交成朋友,结为兄弟才满意。   仅仅一个星期,而我坦白地说,并没有能接触广大的实际,我有好几天住在洞里,很少出大门,谈话的也大半是干部。   但是我感触了上面记的那些,虽然很少,很简单,想来,仅仅是平原游击区人民生活的一次脉搏的跳动而已。

《荷花淀》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有哪些?

  《荷花淀》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孙犁是解放区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荷花淀》透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成为我国现代小说史上短篇小说的佳作。  《荷花淀》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为背景,具体描写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艰苦抗战的斗争生活,反映了他们升上德尔人性美和人情美,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在艺术手法上,孙犁讲究语言的清新、自然、明快,讲究构思的灵巧绝妙,创造了一种诗情画意之美。  1通过日常生活反映时代风貌 《荷花淀》这篇小说,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题材,表现的是根据地人民积极乐观,英勇顽强的爱国精神,以及敢爱敢恨,无私无畏的伟大气魄。但作者并没有写刀光剑影、纵横厮杀的战斗场面,只是从战争侧面给我们讲述了一段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作品虽然写了一次战斗,但重点是写男女村民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共同对敌的场面,而且将故事情节放在如诗书画的荷花淀这个背景中。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我们从这朵生活的浪花看出时代的激流,通过日常生活画面展现时代风貌。  1.1普通的人物,平凡的生活 说它写的是普通的人物,平凡的生活,是因为小说主人公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而是普通平凡的百姓。在那个团结战斗的集体里,我们只知道有个叫水生的;在那一群聪明能干的青年妇女中,我们只知道其中一个是水生女人。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长得什么样。但正是普通的他们用勤劳、智慧、果敢、能干,才创造出那个充满时代特色的生活。 小说虽然表现的是抗日题材,但真正用来写战争(伏击战)的,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篇幅。大多笔墨用来写月夜编席、夫妻话别、借故寻夫、探亲遇敌等场面,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面,凸显了那个特定时代的人物的精神风貌,“着力表现战争年代人民朴素简单的美好心灵和刚强果敢的高尚情操。”  1.2普通人物的平凡思想和感情 作者描写的恰是这些普通、平凡的人的普通平凡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小说一开篇给我们展现的是平静、温馨的劳动生活场景。水生嫂月夜织席:“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在她身下就编成一大片。”多么美的一幅劳动生活图画!白洋淀有多少“水生嫂”在劳动?“六月里,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各地的城市、村庄就有了花纹细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可见,他们没有因战争而消沉,没有因敌人的侵略、骚扰而惊惶失措。相反地,身处恶劣的战争环境,却保持正常、健康、美好的人格,有着普遍正常的劳动生活。这样看来,我们更加佩服作者采用这样以日常生活来表现重大主题的高妙之处。你看,女人一边织席,一边等丈夫归来,结果丈夫报名参了军,明天就走了。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这意味着什么?但水生嫂毕竟是那种明大义、顾大局,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她具有中国劳动妇女共有的光荣品质——勤劳、善良、勇敢、体贴。  水生嫂只是说出:“你走了,我不拦你”的话。在这里,作者并没有有意拔高,水生嫂是普普通通的一员,自然实际的问题摆在面前,于是情不自禁地又问:“家里怎么办?”。一场深情的夫妻话别,没有海誓山盟,生死别离,却是一些如何生产,如何斗争的生活琐事的对话:“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千斤的担子你先挑吧,打了鬼子,我回来谢你。”“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u201eu201e朴素的语言写出了白洋淀人民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的热爱,对和平安谧的劳动生活的珍惜,对信服美好的爱情生活的向往。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执着深厚的感情,揭示了他们所具有的人性美、人情美。孙犁在谈自己创作体会时说:“我在延安的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了这篇小说u201eu201e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的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儿子的、丈夫的人们的感情。”在作者看来,像水生嫂这样的劳动妇女,她们普通、平凡,但她们却是白洋淀最美,最有代表性,最值得歌颂的人。  1.3反映生活的真实 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不是凭空想象,虚构某些场景,而是反映生活的真实。《荷花淀》即是这样的作品,作者在写了夫妻话别这一真实的生活场景后,又写出了聪慧含蓄的“水生嫂们”的藕断丝连。她们羞于明言,表里不一,冒险 寻夫中透露出对丈夫难以割舍,关心他们安危冷暖的情爱。这种爱既朴实无华,又真挚火热。当他们寻夫未果时,她们也失望,也伤心,也骂,这不正是劳动妇女平常、真实的感情的流露吗?她们在回来的路上,偶遇敌船,为了逃命,把船摇进那不知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虽然成了战士们伏击战的诱饵,但年轻的媳妇们并不是有意去参加一次战斗,这恰是他们寻夫未果这一情节的结果。这样的情节发生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理由怀疑它的真实性呢?我们只能为作者这独具匠心的构思叫好。  《荷花淀》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但作者却运用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充满抒情、诗意的语言,另辟蹊径,开创了战争小说的新局面。 《荷花淀》的艺术之新突出表现在小说运用诗情画意的笔调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有研究者称本文为诗化小说,我以为并不过分。试想读过《荷花淀》后,你很难记出几个面目真切的人物,更不会对其中的战斗场面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你绝不会忘记那长着茂密芦苇的白洋淀,尤其是那“飘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的荷花淀。孙犁先生本人谈过:“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常年在大西北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气候,忽然见到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这就非常中肯地道出了小说吸引人的根本原因。小说开头,在我们面前铺开了一幅被作者充分诗化的,如同仙境般的“荷花图”水生嫂便在这样的环境中编者席,“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是个多么清新、静美的世界,多么富有诗意的劳动场景。开篇这段妇女月夜织席历来被认为最富有诗意而脍炙人口的一段。这里既有白洋淀明丽的地方色彩,也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甚至还弥漫着荷花清新的香味,应该说这一场景的描写,本身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作者运用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来描写普通的劳动生活,为全篇定下了活泼欢快的抒情基调,这在描写战争的小说中,当然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不仅把劳动生活写得那么富有诗意,更难能可贵的是把战斗生活也同样写得富有诗意。请看“伏击战”一段。当女人们心惊胆战的探出头来,竟然发现,荷花突然变成了人,变成了女人们到处寻找的心上人,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仗打完令了,战士们的心情多么愉快呀,他们玩着水底捞鱼的拿手戏,泅到水底打捞战利品;他们嬉笑着,用荷叶顶在头上,档住正午的太阳。透过这幅图景,我们发现作者将这场战斗设在荷花丛中,把人与淀中的荷叶荷花融为一体,相互映衬,写得有声有色,富有情趣,因此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来描写、歌颂白洋淀人民的劳动和战斗的生活,确是本篇小说的显著特色。而追求这种抒情的诗意,也就成了孙犁创作的明显风格。这种风格,还可见于孙犁的其他作品中。如《纪念》中写母女夜谈:“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张木梨,它常年在天空游动,密密层层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种子。”这里与其说语言清新优美,抑或是想象丰富、自然,倒不如说充满一种抒情的诗意。  2.2巧  2.2.1结构安排巧妙。  “孙犁小说的结构既严谨缜密,又轻巧灵活,他不注重故事的完整和情节的曲折离奇,常由一连串的生活画面连缀而成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小说以水生嫂她们的活动为明线,以水生等战士的活动为暗线,两线既平行推进,又互相交织,巧妙地构成故事发展的情节,富有艺术魅力。 小说从明线开始,写水生嫂在月下织席,等丈夫回来,通过夫妻谈话,我们知道暗线中的水生他们正在开会,讨论成立地区队。原来两条线同时展开了活动。夫妻话别,两条线交织在一起,这一绝妙的构思,既使人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反映了人物性格、心理、觉悟等。女人们寻夫的情节是明线的进一步发展,强化。通过女人寻夫不着的失望、伤心、说笑,反映出暗线的战士们认真训练,秘密转移等一系列活动,当“明线”的女人们摇船回家,遇到敌人逃命时,而暗线的战士们已在荷花淀里布下天罗地网,专等敌人来送死。荷花淀里的那场激战,两条线再度交织在一起,打完仗,战士转移,暗线消失而明线中的妇女又说笑起来。小说结尾,写青年妇女们学射击,敌人围剿百顷苇塘时,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呢!这一结尾,既点明了暗线战士们一直不畏生死、跟敌人斗争,又反映妇女们既辛勤劳动,又直接投身于战斗的气概。此时,两条线又合而为一。虽然这种双线结构的文章不乏其例,但像本文这样,两条线各自发展,共同推进,水乳交融在一起,比较少见。  2.2.2巧设出人意料的情节  作者善于用巧,制造悬念,创设一些出人意料的情节,使本来平淡、简单的故事,变得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真正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夜深人静,水生嫂等丈夫回来,可是等呀等,等到很晚,没想到丈夫回来却是与家人辞行;女人们去马庄寻夫,可来得不巧,昨晚还在,半夜里不知开到哪里去了;寻夫扑空,本来扫兴,可又那么“凑巧”,归途遇上日军的大船;女人摇船逃进荷花淀,却无意把敌人引入了战士们的伏击圈,女人们不仅绝处逢生,还在此时此地见到各人丈夫的脸。2这些巧,推动了情节发展,丰富了人物形象,使作品变得耐人寻味,摇曳多姿。

《荷花淀》中的人物有哪些特点?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抗日战争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着重写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迅速成长的过程。这里的水生嫂,实际上描写的是"群像"。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据地妇女进步的意识。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承担大部分家务。侍奉公公,养育孩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温柔、贤惠:丈夫工作晚归,她首先“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说要参军,她“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恋和关心。丈夫参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又偷偷和众伙伴去看望,对丈夫可谓一往情深。深明大义:丈夫参军,她没有拖丈夫的后腿,虽然她是不想让丈夫走的。丈夫去做动员工作,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嘱咐”。丈夫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她流着眼泪答应了,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 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

荷花淀是谁写的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如何评价孙犁的《荷花淀》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抗日战争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着重写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迅速成长的过程。这里的水生嫂,实际上描写的是"群像"。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据地妇女进步的意识。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承担大部分家务。侍奉公公,养育孩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温柔、贤惠:丈夫工作晚归,她首先“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说要参军,她“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恋和关心。丈夫参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又偷偷和众伙伴去看望,对丈夫可谓一往情深。深明大义:丈夫参军,她没有拖丈夫的后腿,虽然她是不想让丈夫走的。丈夫去做动员工作,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嘱咐”。丈夫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她流着眼泪答应了,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 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

荷花淀派和白洋淀派什么区别 当代文学

荷花淀派和白洋淀派实际上是同一个流派,只是称呼不同。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流派,取名于白洋淀这个地方,同时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这个流派以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为主要特征,作品一般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除了孙犁,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

荷花淀好词好句

整篇小说语言质朴,简洁明朗,但又内涵丰富,尤其是在细节动作的描写上。“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整个场面写的很简洁,但是却生动形象,很逼真。这几个连续比喻都是描写她们船摇得飞快,切合当时场景,也符合妇女的身份。

荷花淀派的写作特点

《荷花淀》是孙犁 1945年创作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小说没有正面渲染战争的严酷,是以轻松的笔调,通过白洋淀妇女由送夫参军到自觉组织起一支战斗队伍的细致描绘,满腔热情的歌颂了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美丽心灵。全篇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的爱,同时,也展示着一种特定的“人情美”。 <荷花淀>的语言质朴自然,切合当时当地的环境和人物生活特点,非常具有表现力.小说不以故事取胜,而是以作者擅长的白描手法来真实细腻地展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荷花淀》的艺术特色是:诗情画意;在动作、对话和细节描写中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心理;融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于一体的散文诗式的小说。① 诗情画意。来自于对生活中美的深入开掘,用丰富的笔触和形象化的手法艺术地再现,构成情境交融、富有诗意的生动画面。② 心理描写。其特点是通过动作、对话、细节简洁含蓄的表现,而不是细腻的心理分析。③散文诗式的小说。情节淡化,不重在典型人物的刻画和塑造,而重在以散文的抒情笔触表现人物的心灵美。赞同32| 评论(1)

荷花淀可以分为哪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 1.月夜编席(1─4自然段) 2.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3.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 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2.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 3.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第三部分: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 1.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 2.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 3.组织起来(85自然段)只有3段好分啊...

荷花淀分为哪四层?分别用小标题高度概括。

第一部分: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 1.月夜编席(1─4自然段) 2.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3.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 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2.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 3.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第三部分: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 1.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 2.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 3.组织起来(85自然段)只有3段好分啊...

荷花淀写作年代

写于1944年

荷花淀故事情节概括

《荷花淀》可概括为:含泪送夫——寻夫遇敌——助夫歼敌。水生嫂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尽心尽力地支撑家庭,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得知丈夫要离家参军,她虽然心里为难,但还是支持丈夫的选择。这时候,她的心理还没有大的变化,仍是贤妻良母式的思维,对丈夫更多的是习惯性的顺从。由探望丈夫开始,她的心理起了变化。对战争的亲身感受,使她对丈夫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她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她的思想性格也得到一个大的飞跃

你了解荷花淀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吗?

它通过水生嫂等正确处理爱丈夫与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上的矛盾,描绘了白洋淀广大妇女泼辣、勇敢、坚定、乐观的战斗风貌,反映了她们在革命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历史进程,歌颂了白洋淀人民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认为:“《荷花淀》就是一曲劳动妇女的赞歌”,甚至“反映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威力,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

荷花淀概括 荷花淀作者是谁

1、《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 2、《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3、小说描绘了一幅人杰地灵的白洋淀人民的生活图景和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生动画面。小说描写的是战争题材,格调却很清新,独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被誉为诗化小说,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很完美。

《荷花淀》中的“荷花淀”是指什么?

淀 本义:浅水湖泊,多用于地名。如:白洋淀、荷花淀意思不就是有个浅水的湖泊,名字叫荷花淀

《荷花淀》的人物主要是谁?

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妇女,又以水生嫂为核心。她热爱劳动,有娴熟的劳动技能;她体贴丈夫,温柔细 心;她开明稳重,刚毅勇敢;她关心国家兴亡,最终投身抗日洪流。她不愧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魅力 的典型人物。她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性格有相同之处:热爱劳动,勇于反抗;但又有很大不同:乐观开朗,积 极向上。加之生活在抗日根据地,这使她与祥林嫂的命运大相径庭。与赵树理笔下的小芹相比,虽然生活在同 一时代的同一环境,但水生嫂已不再是为争取个人婚姻自主抗争,而是跻身抗日的行伍,勇敢地肩负起民族存 亡的重荷。即使在孙犁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她也堪称典型。至于文中另外的四位妇女,她们的性格也各具特点 ,这集中反映在“寻夫”部分的对话描写上。 居于次要地位的男人系列,也有主次之分。水生居主导地位。他与父亲有相同之处:思想豁达开通。大敌 当前,没有过多地“惦记”家事,而以国事为重,毅然决然地去干“光荣事情”;他又有别于小队长:幽默感 不强。但内心深处却非常热爱自己的妻儿老小,荷花淀中即使责怪了妻子,也要“把(内装饼干的)纸盒顺手 丢在女人们船上”。

荷花淀概括内容?

《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形象。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荷花淀》主人公:水生嫂,她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尽心尽力地支撑家庭,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得知丈夫要离家参军,她虽然心里为难,但还是支持丈夫的选择。对战争的亲身感受,使她对丈夫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她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

荷花淀每一段的解析

荷花淀全文细节描写及分析如下:荷花淀一开篇,描写了水生嫂在院子里坐着编席,等着丈夫回来,直到很晚,丈夫才回来。水生嫂发现丈夫今晚回来不同寻常,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便感觉会有一件很大的事情发生,当丈夫说出“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水生嫂正在编席的手“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赶紧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里有两个细节,一是“震动”,一是“吮”。手指震动了一下,看来水生说的这件事在水生嫂的心里激起了很大的波澜,丈夫回来的很晚,事出有因,她也意识到丈夫可能有重要的任务,这在意料之中。而出乎意料的是明天就要走。一时的不舍、担忧、留恋、国恨、家愁统统涌上心头,以至于脑子走神,手指被划破了。但她毕竟是白洋淀的女儿,白洋淀的水给予她温顺、善良的性格,同时也赋予她坚强的品行,她意识到自己走神了,立刻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马上稳定了自己的情绪,不让丈夫看出自己的失态。这个细节描写就把水生嫂贤淑、温柔、明理、坚强的传统女性的特点表现出来了。在荷花淀伏击战一节,女人们探夫遇敌,小船冲进了荷花淀,有一段这样的描写:“几只野鸭子扑棱棱飞起来,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环境的安静。再一看,“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是一张张熟悉的脸,他们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原来我们的战士埋伏在这里,准备着一场战斗。一个“长”字用了比拟的手法,同时是一处细节描写。“长”即生长之意,本是植物的一种状态,用它来比拟战士们,就把战士们一动不动、聚精会神盯着敌人的精神面貌写出来了,也表现了他们纪律严明。说明这是一只铁的部队,有着严明的军纪和顽强的战斗力,这为后面战士们勇敢打击敌人,取得伏击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个小小的细节蕴藏着多少丰富的内容。伏击战结束后,战士们凫水捞东西,水生去追赶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捞上来之后,顺手丢在女人们的船上。女人们捞起水里的小包裹丢给了战士们。这“丢过来”和“丢过去”两处细节,描写的内容丰富,生动传神。一盒饼干,礼轻情意重,把它丢给女人带回去,寄托了战士们对家人的关心、疼爱,也可以看出我们的战士爱家乡、爱亲人,他们才会为我们的家乡、为我们的父老乡亲不怕牺牲。这些战士在战场上有着铮铮铁骨,对亲人关心备至,他们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水声嫂们尽管浸在水里,衣服湿透,但没有忘记把带来的包裹丢给战士们。这小小的包裹,有着女人们对丈夫的体贴和柔情,她们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丈夫,才能支持丈夫参军杀敌,才冒着危险去探望自己的丈夫。这“丢过去”一个小小的细节包含着女人们多少丰富的情感。

小说《荷花淀》是如何体现诗情画意的?

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孙犁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就是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荷花淀》是一篇特殊文体的诗化小说,它重在创造一种绘画之美,在一种纯粹美的极致中,蕴涵着一种健旺明净的人的精神,一种民族精神。《荷花淀》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不只描绘出了一副副美丽的风景画,而是通过写景来烘托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征。小说之所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孙犁先生终生追求的就是真善美的极致,他的艺术所极力表现的也是真善美的极致。他力图以真善美去自然抗击邪恶,这是比直接说教更有力量和恒性的,因而,《荷花淀》并未直接贯注进多少既成的观念化的理性内容,而只是尽力地去创造一种艺术之美。此种写法正是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具有更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从孙犁的荷花淀中选择三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1.荷花淀的夜色:“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皎洁的月光,凉爽的空气,干净整洁的院落,营造出宁静、明丽、和平的意境。在这优美的氛围中,水生嫂出场了,她坐在院子里编席子,“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开头的景物描写,为全篇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氛围,给人物的塑造设置了美好的背景,为揭示主题、推动情节合理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2.“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时间快到晌午,水面上没有一只船,一望无垠的水面静得出奇,看不到一个人影,当然就看不到自家丈夫,这正表达了女人们的失落、惆怅和对丈夫的埋怨心理。 “水面没有一只船”写由失望到了绝望。“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一句写绝望之后的怅惘、迷茫。水的“跳荡”正是这种不平静内心的真实写照。两句之间的句号写出了这种复杂心理的变化过程,如果用了逗号,这种微妙的变化过程就表现不出来。这一段的景物描写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为下文白洋淀伏击战埋下伏笔,因为淀上如此出奇的安静、如此人迹罕至本身就不正常,这就是一场伏击战的前兆。 3.“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里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作者写荷叶“密密层层”在阳光下“舒展开”,表现出荷叶无尽的生命力,写荷箭“高高地挺出来”,表现出荷花坚强挺立的气质;荷叶像铜墙铁壁,荷箭像监视来犯之敌的哨兵,表达白洋淀地区的英雄儿女保卫家乡的坚强意志与坚定决心。这段景物描写集花的妩媚的阴柔美与花的精神的阳刚美与一体,给人以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的感染。而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水生等区小队的队员就在这美丽的荷花淀中设伏,他们就隐蔽在打荷叶下,密密层层的荷叶、荷花成了保护战士最好的掩体,也成了歼灭来犯之敌的战场;战争胜利后,战士们“一人摘了一大片荷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 ”,正是这种坚强的革命意志与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

《荷花淀》的情节是怎样的?

1、情节:《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形象。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 2、《荷花淀》是孙犁1945年创作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1945年,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 3、小说通过对话、动作和典型的生活细节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水生嫂是小说的主人公,当她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时。 4、作者通过对她正在编苇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示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对丈夫赴前线抗战的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从而塑造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农村妇女形象。

荷花淀的主要内容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选自《白洋淀纪事》,与《芦花荡》是姊妹篇,是“白洋淀纪事之一”,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品。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内容:河北省中部白洋淀地区一个农村里有7个青年要去参军,在县委报了名。他们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了一个名叫水生的游击组长回去跟他们的家里说明白。水生连夜赶回家,辞别了自己的妻子,又到别人的家里做了些说服工作,第二天就忽忽走了。过了两天,这些青年妇女就想去看看参了军的丈夫了。她们偷偷地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的马庄去。谁知道赶到那里,部队刚巧在前一天晚上开走了。她们只好回家去。可是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只日本鬼子的运输船。她们拼命逃避,把小船划进荷花淀里,鬼子却穷追不舍。幸亏我们有一支部队埋伏在花淀里给鬼子、在危险关头救她们性命的,正是新参军的丈夫。战士们完成了伏击任务,又和爱人见了面,就兴高采烈地带着战利品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青年妇女们在荷花淀伏击战中受到锻炼,后来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很快就学会射击,参加了反“围剿”战斗。

荷花淀 内容梗概

在抗日战争期间,河北省中部白洋淀地区一个农村里有7个青年要去参军,在县委报了名。他们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了一个名叫水生的游击组长回去跟他们的家里说明白。水生连夜赶回家,辞别了自己的妻子,又到别人的家里做了些说服工作,第二天就忽忽走了。过了两天,这些青年妇女就想去看看参了军的丈夫了。她们偷偷地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的马庄去。谁知道赶到那里,部队刚巧在前一天晚上开走了。她们只好回家去。可是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只日本鬼子的运输船。她们拼命逃避,把小船划进荷花淀里,鬼子却穷追不舍。幸亏我们有一支部队埋伏在花淀里给鬼子、在危险关头救她们性命的,正是新参军的丈夫。战士们完成了伏击任务,又和爱人见了面,就兴高采烈地带着战利品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青年妇女们在荷花淀伏击战中受到锻炼,后来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很快就学会射击,参加了反“围剿”战斗。

荷花淀是高中几年级的课文

《荷花淀》是高二语文课文原文。《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战争里,一个关系着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赏析小说中真切的写出了水生这一对普普通通的农村夫妻在乱世中同甘共苦,共患难的真情场面,他们之间的感情淳朴、真挚。当水生的妻子得知丈夫要离开时。她内心是不想丈夫离去的,但在嘴上她只对丈夫说“你总是很用心”。在家中水生是唯一的劳动力,水生的离开对水生的妻子来说将背负的是沉重的生活负担,但水生的妻子却没有埋怨自己的丈夫。从中我们能够看到水生妻子的声明大义。分别场面的描绘传达出他们内心的难舍难分温情脉脉的深厚而质朴的爱。

怎样赏析《荷花淀》

孙犁同志非常熟悉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者写《荷花淀》的目的在于反映“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 情节结构: 注意: 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 1.月夜编席(1─4自然段) 2.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3.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 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 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2.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 3.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 第三部分: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 1.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 2.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 3.组织起来(85自然段) 本文线索: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 1.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2.明线暗线分而又合,合而又分: 明线──几个妇女的活动: 送夫、探夫、遇夫、学夫 暗线──地区队的活动 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的分析: 本文选材新颖,没有集中、细致地写水生等七个青年参军和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景,而是着重写水生嫂等迅速成长的过程。 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 的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 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 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 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结尾,形象说明她们热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使她们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发展和结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主题: 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第二课时 总结写作特点: 一、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通过写景表现人物的感情,充满诗情画意。 第一部分第一层,是一幅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 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 情景相生 人情美: 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 这一景物为后面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因为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 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 作者驰骋想象,几笔勾画,把景物写得逼真、传神、充满寓意。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着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念,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二、生动的细节描写 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中心思想: 本文描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妇女逐步由普通劳动者成长为机智勇敢的抗日游击战士的过程,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荷花淀》的小说主题什么

啊,不知道。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