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二

阅读 / 问答 / 标签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关于电解恩原理的知识点】

高二网权威发布高中化学关于电解恩原理的知识点,更多高中化学关于电解恩原理的知识点相关信息请访问高二网。 【导语】在化学的学习中学生会学习到很多有趣的现象,下面大范文网将为大家带来关于电解原理方面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电解池的结构特点及电解反应原理:   电解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电解池分阴、阳极,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说明:   1、电解与电离的比较:电解是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反应。而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2、组成电解池的条件有:外接直流电源且与两极相连;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3、电解池的电极分阴阳极,其中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称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称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4、电解池电子流向:电子由电源的负极→电解池的阴极,再由电解质溶液→电解池的阳极→电源正极。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5、电解池的反应原理:   阳极:活性电极(除铂、金以及非金属等惰性电极)以及溶液中的阴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二)电解产物的判断:电解质溶液通直流电进行电解时,对电解产物的判断,既要考虑阴阳离子的氧化还原能力,还要考虑电极材料、离子浓度、溶液的酸碱性等.判断电解产物首先考虑电极材料,然后再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进行判断.   说明:   1、电极材料可分为活性电极和惰性电极两种,活性电极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以前的金属所作的电极,作为阳极时,可作为还原剂参加电极反应,作阴极时一般不反应;而惰性电极是由铂、金以及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电极,它们在电解池中无论是作阳极还是作阴极,都不参与电极反应.   2、活性电极(金属电极)作阳极,阳极反应总是金属电极发生失电子反应即氧化反应.而阴极反应与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时情况相同,不参与电极反应.可用电极反应式表示如:阳极:M-ne-=Mn+.   3、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如下:   电解过程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F-,即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其在电解池的阳极越容易失去电子.   4、用惰性电极电解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时,电解质溶液和电极产物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加以分析:   ①电解电解质本身,即电解质溶液的阴阳离子分别在电解池的阳极和阴极放电.如:电解CuCl2(阳极:2Cl-?D2e- =Cl2,阴极:Cu2 +2e-=2Cu)、HCl溶液(阴极:2H +2e-=H2↑,阳极:2Cl--2e-=Cl2↑).即电解无氧酸或无氧酸的某些弱碱盐溶液时,就是电解它本身,此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降低.   ②电解时,电解质的阳离子放电,阴离子不放电,如:电解硝酸银溶液(阳极:4OH--4e-=2H2O O2,阴极:4Ag+ 4e-=Ag,4AgNO3 2H2O=4Ag O2↑ 4HNO3)或硫酸铜溶液(阳极:4OH--4e-=2H2O O2,阴极:2Cu2 4e-=2Cu,2CuSO4 2H2O=2Cu O2↑ 2H2SO4)等.即电解含氧酸的某些弱碱盐溶液时,电解质和水都发生了变化,溶液的酸性增强.   ③电解时,电解质的阴离子放电,阳离子不放电,如:电解NaCl溶液   ④电解过程中电解质的阴阳离子都不放电,实际上就是电解水,此时的电极反应式为:阳极:4OH--4e-=2H2O O2,阴极:4H++4e-=2H2,2H2O=2H2↑ O2↑.即电解含氧酸的强碱盐溶液,此时电解质没有变化,水减少,溶液的浓度增大,如电解硫酸钠、氢氧化钠、硫酸、硝酸等溶液.   5、在用惰性电极电解时,电解质溶液减少的质量等于阴阳两极析出物质的质量之和。因此,若要加入某种物质使电解质溶液复原,原则上是“出什么加什么”即只要加入阴阳两极析出的产物相互化合所形成的生成物即可。如阴极析出铜,阳极析出氧气,则只需要加入氧化铜就可以使电解质溶液复原。   【典型例题】   [例1]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   A. NaOH B. H2SO4 C. AgNO3 D. Na2SO4   解析:A电解NaOH溶液,阳极消耗OH-,阴极消耗H+,实际上是电解水,由于溶液体积减小,溶质NaOH溶液浓度变大,pH增大.   B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也是电解水,液体体积变小,溶质硫酸浓度增大,pH减小.   C电解硝酸银溶液,阴极上Ag+放电,阳极上消耗水电离出的OH-,H+浓度增大,pH减小,电解反应为:4AgNO3+2H2O=4Ag+4HNO3+O2↑   D电解Na2SO4溶液,实质上也是电解水,液体体积变小,溶质Na2SO4浓度增大,pH不变.   答案:A   [例2]用石墨做电极电解1mol/LCuSO4溶液,当c(Cu2 )为0.5mol/L时,停止电解,向剩余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可使电解质溶液恢复至原来状况      (  )   A. CuSO4 B. CuO C. Cu(OH)2 D. CuSO4?5H2O   解析:电解过程中的反应为:阳极:4OH--4e-=2H2O O2,阴极:2Cu2 4e-=2Cu,2CuSO4 2H2O=2Cu O2↑ 2H2SO4.由以上反应可知,电解使2molCuSO4和2molH2O变成了2molH2SO4,同时析出铜,放出氧气.溶液中每生成 1molH2SO4,即减少1molCuSO4和1molH2O.由此可知,要使溶液恢复至原来状况,应加入CuO,反应为   CuO+H2SO4=CuSO4+H2O.   加入Cu(OH)2,也可与H2SO4反应,生成CuSO4和H2O,但生成的水量较多,溶液不能恢复至原状况.   Cu(OH)2+H2SO4=CuSO4+2H2O   本题也可从溶液中减少的物质来考虑,这样更简单一些,从溶液中析出的物质是铜和氧气,每放出1mol氧气,即析出2mol铜,铜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加入CuO可恢复原状况.   答案:B   [例3]已知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和PbO2,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铅蓄电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1)写出放电时负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给蓄电池充电时,若要使3.03gPbSO4转变为Pb和PbO2,需多少物质的量的电子.   解析:此题涉及蓄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原理、电解CuSO4溶液的反应原理、电极反应和有关电池反应、电解反应的计算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以及思维的严密性和整体性.解此题的关键在于:①弄清蓄电池以及电解CuSO4溶液的反应原理;②把握电池反应和电解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这一恒等关系.   e- =PbSO4↓   (2)由电池反应 style="width:201.75pt;> 有2e--2H2SO4的关系,以及电解反应:2CuSO4 2H2O=2Cu O2↑ 2H2SO4.得出4e--2H2SO4-Cu的关系.则电解CuSO4溶液生成的铜的物质的量为:1.6/64=0.025mol,所以蓄电池中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e--2PbSO4的关系.3.03gPbSO4的物质的量为3.03/303=0.01mol,则转变为Pb和PbO2需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答案:(1)Pb+ -2e-=PbSO4↓;(2)0.05mol;(3)0.01mol   e-=Cu2 ;阴极上生成H2,电极反应为:2H++2e-=H2,阴极累积的OH-与阳极生成的Cu2 反应生成Cu(OH)2沉淀.总反应为:Cu+2H2O=Cu(OH)2+H2(电解),即每生成amol的H2,就有2amol的水被电解,分解的水与被析出的晶体可组成T℃的饱和Na2SO4溶液.该饱和溶液的质量为bg+2amol×18g/mol=(b+36a)g.溶质的质量为:142b /322g,则T℃的饱和Na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1b/161(b+36a)   答案:71b/161(b+36a)   【模拟试题】   1、在水中加等物质的量的Ag ,Pb2 ,Na ,SO42-,NO3-,Cl-,该溶液放在用惰性电极做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   A. 氧化铜加硫酸铜 B. 氢氧化钠加氢氧化钠   B. 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   D. 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   4、用质量均为100g的铜作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28g,此时阳极质量                             (   )   A. 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溶液pH不变   C. 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A. 阴极至始至终只析出H2   C. 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   A. X是正极,Y是负极   C. CuSO4溶液的pH值逐渐增大   8、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 L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 1       B. 8       C. 13      D. 14   10、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应用下图电解实验可以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两电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2)电解液c可以是 (填编号)   (3)b为苯,其作用是 ,加入苯之前对c应作何简单的处理 ,作用是 .   11、如图所示,若电解5min时铜电极增重2.16g,试回答:   (1)电源电极X名称为      。C装置是     池;   (2)pH变体为:A      ;B       ;C       ;   (3)通电5min时,B中共收集224mL气体(标准状况),溶液体积为200mL(设电解前后体积没变化)则通电前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4)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mL,电解后,溶液的pH是多少?(设电解前后体积无变化)   12、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②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   求:①M(NO3)xu2022nH2O中x的值   ②求M的相对原子质量和n的值。   【试题答案】   1、C  2、C  3、B  4、D  5、D   6、D  7、B  8、C  9、C   10、(1)Fe  Fe-2e-= Fe2+   (3)隔绝空气,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加热c    以除去溶解在其中的氧气   11、(1)负极   电镀   (3)0.025mol/L   ②2Cl--2e-=Cl2↑   (2)①纯铜 Cu2 2e-=Cu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众多,不知道同学们对化学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过没。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化学知识重点   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电力) 火电(火力发电)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设计原电池。④金属的防腐。   必修二化学基础知识点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 =   ①单位:mol/(Lu2022s)或mol/(Lu2022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 )   拓展阅读:高二化学考试分析    高二化学考试分析(一)   本次月试题以学案及课堂作业原题为主,所考察的内容强调了能力但又很切合实际,在整张卷中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共25道,其中选择题18道,填空题6道,计算题1道,满分100分。   试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兼有灵活变式应用。 涉及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的烃类知识, 一方面考察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检验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实质。   现将所教班级试卷的答题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情况如下。   试卷主观题卷面总分54分,客观题卷面总分46分,   二(3)班平均分49.6及格率30%   二(4)班平均分47.9及格率20%   严重失分题目分析:   一、7小题,同分异构书写能力欠缺,造成失分;   10小题,新信息解读能力欠缺,造成失分;   11小题,官能团辨析不清,造成失分;   14小题,原题发生细微变化,学生审题不细或应变能力欠缺,造成失分;   15、16、17、18小题为灵活变式应用,多数学生能力欠缺,造成失分;   二、19小题学生对键线式省略方式不清,系统命名规则应用不规范,因基本功欠缺,造成失分;   20小题“四同”概念不清,具体物种变式结构辨析能力欠缺,造成失分;   23小题根据性质推断结构的逆推思维方式欠缺,推断出结构,规范书写能力又欠缺,造成失分;   25小题灵活变式应用,多数学生能力欠缺,造成失分,只极个别学生得分;   失分原因分析:   一是教师教学的失利   这学期开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学生虽然曾经接触过一些典型的有机物质,但对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方法还没有认知,以前学的点滴也只留下模糊的印象。开学月余,为让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形成一种初步的认知方式,尽管我们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及使用进行了许多修正,但短暂的时间,基础知识、灵活拓展一同进行,对初学者,尤其接受能力欠缺的学生而言,由于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的时间被压缩,影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掌握,致使严重失分,确与教师的主次安排失利有关。   二是学生自身的因素   年关回来,学生的玩心未收,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不佳,较浮躁,加之个别学生想放弃学业的做法的影响,一些原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失去原有的学习主动性,尽管教师经常提醒督促,也只是应付完成学案,对基础知识不愿规范进行强化训练,对灵活变式应用题目又不肯动脑总结规律方法;基础较差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更是只有被动抄写,不去真正动脑理解记忆基础知识,更无法产生灵活变式能力,造成失分也是必然的。   反思与改进: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入手,多从实际生活去进行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以教材为本,制订确实可行的学案,在导学问题环节,要注意层次性,要源于课本,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课堂小结环节,要引导学生通过归纳、类比、图表、知识结构图等形式,深刻领会各化学概念、原理意义、适用条件和使用范围等,理解结构决定性质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强化训练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   3. 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融入到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来,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加强解题技能的训练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教师的作用硬体现在帮助学生把每一个基础知识点细化、到位、落实,真正理解,直到掌握。而不是越俎代庖,努力做到不赶时间,不赶进度。   4加强对学案达标训练的落实情况检查。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正确处理好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角色和地位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高二化学考试分析(二)   这次期末考试,我们化学用市教科院命制的试卷,且是B卷。按市教科院的指导意见,高二我们上了必考内容选修四,同时上了两门选考模块:选修三和选修五。这次命题就是基于上述几门课程内容展开,知识面之广,综合性之强由此可见。下面就试卷和学生的考试情况作一个分析总结。   一、试卷构型与命题立意   本试卷分值分配为:化学反应原理20%、选三前两章、选五前三章。试卷兼顾知识面覆盖和热点知识的突出,试卷几乎涵盖大多数知识点,但是也重点突出了热点知识和基本化学反应原理等,如: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热化学等。试卷兼顾基础和能力考查,试题考查的知识细致而全面,如:基本化学用语、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等,能力考查是本试卷一大亮点,诸如:计算能力(PH、混合烃计算、平衡常数,计算量不大)、实验能力、图表信息获取能力、推理能力等,可以说体现了新课改精神。   试卷不足之处:1.两次考到苯酚的弱酸性,一次是苯酚与氢氧化钠中和后,离子浓度比较,一次是实验题中苯酚与碳酸、醋酸酸性强弱的比较,这样有点重复,且苯酚本身不是热点知识。2.第20题的第七问PH计算与本体考查的化学平衡明显不符合,有点放错地方的味。3.填空题在问题设置上有点臃肿,可以精简,设置更合理些。   二、考试数据和学生实情分析   1.难度和区分度   难度合适、区分度合适有: 6 、10 、11 、12 、13 、 14 、 15 、17 、18 、19 、20等题。   难度偏难、区分度合适有:16、21两题。   难度偏易 、区分度合适有:1 、2 、3 、4 、5 、7 、8 、9等题。   以上数据分析显示,每题区分度均合适。   从单个题目数据分析看,难度系数低于0.6的题有:10(0.58,雄黄结构简式)、11(0.54压强、温度对转化率影响的平衡图像)、13(0.43,电解、原电池的装置图)15(0.55,有机物点线式)、16(0.29,竞争沉淀图像)、18(0.58,有关乙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比较,高锰酸钾、氯气、溴单质氧化性比较)、19(0.58,多官能团有机推断)、20(0.45,化学平衡图表数据分析,综合反应热)、21(0.28,给出图表,对混合烃进行计算)。   2.各分数段人数分布   80分以上,67人,占6.24%   70分以上,195人,占18.16%   60分以上 ,393人,36.59%   50分以上,638人,占59.40%   从分布曲线中可以看出,分数   主要集中在50-60之间,正态分布   不是很好。优秀率和及格率均不是   很好,这跟考查的面很广,且没有   复习,以及学生基础不牢等有关。   4.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数据分析和老师们阅卷的感受,学生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基础知识不牢   表现在以下方面:化学基本用语,官能团电子数,酸性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与PH有关与几元酸无关,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大小比较,电化学原理,有机化学空间位置、基本性质,氧化还原配平、及方程式书写。   (2) 能力欠缺   表现在:图像信息获取能力,如雄黄结构图、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图、电化学图、有机物结构简图、沉淀竞争图、实验装置图、化学平衡表、混合烃燃烧产物图;推断能力,如有机物推断;计算能力,如平衡常数、反应热、混合烃组成等的计算。   这次考试很有指导意义,对我们的教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肯定成绩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反映出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也为我们后面工作指出努力方向。氧化还原方程式书写、图表信息能力被突出摆在我们教学面前,这方面需要我们在教学时花更多的精力。    高二化学考试分析(三)   一上学期做得好的地方   1、每节正课前利用10分钟左右默写上节课的知识点。   2.每章学习完后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表格。   3、每节课准备充分,每节课教学目标明确。   4、利用课余或自习时间到教室辅导。   二、上学期做得不足的地方   1、与学生的交流较少。   2、给学生课外培优较少。   3、赶进度的现象较多。   三、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或不熟练,概念理解掌握较差。   2、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如溶液中的守恒、氧化还原中的一些量的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3、审题不仔细。如题目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考生写成化学方程式。   4、化学用语和文字表达能力差。   5、计算能力差。   四、本学期的措施   1.降低难度,依纲扣本,抓好基础:在教学中必须重视以主干知识为重点的基础知识教学,狠抓主干知识,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对学科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记忆、理解,应用和纵横联系上,要引导学生自编知识网络,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规范,避免过失性失分:一定要强调以化学方程式为代表的化学用语的指导,在相关教学中要做出周密的安排,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作为教学重点、难点,落实在元素化合物和知识的课堂教学之中。   3.重视典型习题练习,优化思维训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占有大量的资料,通过精心研究、分析、比较、筛选;把一些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推荐给学生,并展示其优化的思维活动。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基础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训练,要帮助学生总结常规题型的分析方法及解题要领。   4.强化实验复习:让学生体验实验操作过程,在体验中去思考实验设计的原理。强调规范性、科学性和严密性,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熟练地表达实验现象、过程和结论。提高学生自主应用化学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狠抓练习批改、分析及讲评:要做到练习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析,有析必评。注意讲解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注重讲解试题的变形、转换、重组和巧妙设计。   6.多抽时间与学生交流,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达更好。   7.继续多抽时间到教室为学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