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怎么写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幼儿园英语单词教案怎么写的

 幼儿园英语教案:不同的颜色  【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幼儿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学习。巧妙地贯穿幼儿熟悉的“买气球”“变色”等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  2.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基本句型,能够较熟练地认读单词:blue,red,yellow;认读句子:What colour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red? Yes,I do.No,I don"t.  3.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活动准备】  所需的卡片、气球、水粉颜料、矿泉水瓶、矿泉水瓶盖(盖内侧顶端涂有蓝、红、黄三砷颜色的水粉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以一首英文歌曲Good Morning引入学习氛围中。  2.师生打招呼问好并自由对话,营造英语氛围。  HOW are you? I"m fine.Thank you!  How old are you? I"m four years old.  What"S the weather"like today? Its a sunny day.  Do you like sunny day?Yes.  3.出示图片,复习white、black、pink、purple、green,并提问幼儿:Do you like black?  Peter:I don"t like black.  Teacher:I like purple.  二、认识颜色  1.通过卖气球的情境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Teacher:Balloon,balloon,Who want to buy my balloon?(教师扮演一个卖气球药人,手里拿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气球,一边走一边卖。)  Children:I want to buy a balloon.  Teacher:What colour do you like?(教师以这个句式引出所要传授的新知识。  Children:blue!(请幼儿跟读,以此类推。)  2.读单词卡:blue, red、yellow,使幼儿尝试颜色与字卡的对应,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3.通过游戏来检查幼儿对字卡的掌握。  (1)师生一起玩“变色”游戏。  Teacher:I am very thirsty.  Linda:Miss Yang.Water,Water.  Teacher:Thank yo...

高一地理教案怎么写(范文5篇)

【 #教案# 导语】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综合性基础学科。 考 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高一地理教案怎么写 篇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绘制热力环流过程图并说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运用热力环流来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养成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播放《军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二)新课教学   1.温故知新:   ①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②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观察热力环流的实验:   提供实验器材、展示实验。提问:玻璃缸内的烟是如何飘动的?为什么会这样飘动?   3.探究热力环流过程:   ①引导学生分析图中若A、B、C三地受热均匀时,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相等。   ②分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   ③分析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④引导学生观察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得出等压面的弯曲规律。   ⑤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指出空气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从而形成大气的热力环流。   4.揭开悬念:   再次播放《军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歌词中的风向正确吗?   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讨论,绘制图示,教师进行点拨和总结。   (三)拓展提升   讨论分析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提问:大气污染的工业应该怎样布局?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   热力环流过程: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热力)→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运动课后探究:   创设情境、制造问题:巴山夜雨是如何形成的?   五、板书设计   略 2.高一地理教案怎么写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形成的原因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洋流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并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前后联系,有效解决疑虑,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能力提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分布规律及利用等温线地图判断寒、暖流。   教学过程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   1、洋流的概念: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大规模。   2、洋流的性质分类:介绍寒、暖流的概念,练习寒暖流的判断   3、洋流的成因分类:介绍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风向、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其中,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   过渡洋流的在盛行风的作用下,一旦开始运动后,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方向。现在我们一起结合刚才学习的洋流成因来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图,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洋流的分布:   设问1:促使洋流常年、稳定的、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盛行风。   设问2:在低纬信风、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运动方向如何?   引导学生看出低纬、中纬和高纬海区的洋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5、投影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得出洋流运动规律。   学生分别用红笔和蓝笔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暖流和寒流,归纳寒暖流分布规律。   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体动力,在北印度洋海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形成南亚季风。思考:南亚冬夏季风方向如何?学生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亚冬季风的方向,根据风向画出北印度洋海区大洋环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通过教材案例分析,探究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将全班分组,主要任务为:   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回答   (1)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   (2)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   (3)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4)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5)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   对两组同学的答案进行补充。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结合相关图片,探究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   (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①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②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   ③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组织活动让学生探究洋流对航海、海洋污染的影响。完成活动后,回答本节课所提问题:哥伦布两次航行为什么会花费不同的时间呢?   4、课堂小结 3.高一地理教案怎么写 篇三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   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1)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   (2)岩石(板书并讲解)   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1)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2)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习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4.高一地理教案怎么写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能力目标   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重点】   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过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   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①范围:23°26′N―23°26′S   ②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③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   这样可以判断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   ⑤易混淆的概念:回归年与恒星年(比较法)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   ②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   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   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   2)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并与经线圈重合。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线(或面)的夹角(H),(注:不要理解成太阳离头顶有多高)其取值范围:0°≤H≤90°。正午太阳高度,即某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主要用它来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阳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阳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阳高度一定比这还小。   ②规律:   1)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方)递减.比如:假如太阳直射点在3°N,那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两侧(方)递减。   2)时间变化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所以它的空间变化规律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归纳演绎法)   ③H对地表影响:(利用人教版地图册P16右下图,并解说)   1)太阳高度(H)越大,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温度就越高;   2)太阳高度(H)越小,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温度就越低。   5.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   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   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②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的四季   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   ③易混淆的概念:季节、节气与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与夏至日,冬季、冬至与冬至日等等。(比较法)   6.五带的划分   ①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分界线,把地球分成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②学生讨论:   1)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小;南温带,北温带变大。   2)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大;南温带,.北温带变小。 5.高一地理教案怎么写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   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   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   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   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   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   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   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   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   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讲述:   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   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   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   思考假设的含义:   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   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