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转变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试论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大学老师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才学历层次的不断提升,大批青年教师被源源不断地引进、补充到各类高等院校,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青年教师仍将保持这种较快的速度被填充到高等院校的各类教学、实验、科研等岗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生力军并逐渐发挥主导作用。   青年教师普遍具有精力充沛、充满朝气、思维敏捷、知识结构更新快、善于学习、创造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但同时因为其刚刚脱离学校环境,学生身份的转变和教师身份的认同尚未完成,使得其在处理与学生关系时,一方面能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但另一方面,考虑问题欠周全,盲目性和随意性时有发生,不能很好地体现师道尊严,甚至因为工作方法失当造成学生的过激行为等。因此,如何使青年教师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一 加强岗前培训,从各个层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灵活开展青年教师岗前培训   青年教师的培训往往在岗前进行,一般都由各地的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以《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安排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教育理论课的授课并组织闭卷考试,并以考试是否通过作为能否获得高校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在各地施行。不可否认岗前培训对于青年教师培养的巨大作用,但同样,岗前培训也逐渐流于形式、教材的老化、授课老师素质的参差不齐、授课内容的实用型与实际工作存在较大差距、课时与培训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培训效果难以有效评估等,均已引起教育人士的反思。   而每所高等院校是否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有些高校参照高校师资培训的模式对青年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有些高校结合本校实际以邀请专家进行报告或者座谈的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学校的岗前培训往往时间更短,要求不严格,所涉及的内容宽泛,很难说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培训效果。而院系层面,教研室层面,是否对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几乎无可参考。   因此,完全有必要建立一个“国家—高等院校—院系—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体系,国家层面应该以工作条例的方式强化并固定现有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并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定期更新培训教材,同时构建全国联网的培训评价体系,将每个参加培训的教师都纳入进来,不只通过书面考试成绩评估培训效果,同时培训成绩在全国范围内都应有效,具有国家的强制认可性,以方便教师在不同省份之间的人才流动。而高等院校层面,可以结合本校制定具有差异性的岗前培训方案,但培训方案必须报主管部门批准并严格实施,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也并不一定拘泥于某一个学校,可以多校联合,也可以一个学校的多个院系联合,以期促进不同学校之间老师的沟通交流。一个青年教师应至少获得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的岗前培训评估合格及以上成绩,方可认为其完成了岗前培训,而校级岗前培训结果,亦应计入本人档案,永久保存。院级层面和教研室层面的岗前培训,亦应多结合实际,从细处和小处着眼,完成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这一块工作,应由每个高校督促完成。在青年教师完成“国家—高等院校—院系—教研室”的岗前培训计划后的两年内,国家层面还应进行一次反馈调查,每个青年教师都应提交详尽的调查表,国家在分类统计后,从国家层面调整培训计划,并把与学校培训相关的内容反馈给学校,督促学校进一步完善培训计划。   二 坚持教育教学质量检查,实行导师制,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在完成必要的培训后,将逐渐走上讲台进行课堂教学,并有可能开始承担科研项目。青年教师要想在工作中打开局面,能讲课、会讲课、讲好课,这是青年教师角色转换最关键的一步。青年教师普遍在教态、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设计、课件的制作、语言的表达等方面存在弱点或不足,导致讲课效果不佳,并由此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心理焦虑,这样无疑是不利于其树立教师威信和自信的,甚至导致青年教师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不利于其适应教师角色。   而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刚出校门,也完成了研究生期间的课题,掌握着比老教师更新的知识,容易产生目中无人、盲目自大的心理。部分青年教师对上课态度不认真、课前不备课、上课侃大山、下课不总结,导致教学质量产生问题。   因此,应坚持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青年教师的心理疏导,使其客观看待自己,这样更易完成教师身份的认同、角色的转换。同时,应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在青年教师工作的前两年,对其教学、科研、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建立反馈机制,不仅帮助青年教师完成角色转换,同时也作为老教师及富有经验教师师道的一种自然传承,达到老、中、青教师互相进步的一个良性循环。   三 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通过兼职担任班主任、教学秘书、行政工作人员等适应不同角色和不同环境   青年教师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不仅仅是当好一个教书匠就足够的。青年教师具有精力充沛的特点,完全可以通过兼职班主任、教学秘书、行政工作人员等来适应不同岗位和职责的要求,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担任兼职班主任,就必须学习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也会很直接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此外,因为担任班主任,青年教师会接触大量涉及学生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大大开阔眼界,对于自身完成教师角色的认同是非常直接的一种模式。担任教学秘书是青年教师开展工作的一个趋势和必经之路,青年教师在担任教学秘书的过程中熟悉教学规律,掌握教学过程,并熟悉学期安排,同时参与制作各类 教学计划 书、各类成绩报表,将会从另一个角度理性看待教师角色,有利于青年教师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并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而兼职行政工作人员,虽然表面上看似乎与角色转换无关,但是行政工作的复杂性可以锻炼青年教师培养自己全方位考虑事情的能力,而行政工作作为高等院校服务师生的一个纽带和桥梁,让青年教师能够了解学校行政部门的机构设置,了解院系行政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而行政工作的琐碎性和重复性又能锻炼青年教师耐心和认真的意志品格,从而促进教学和科研。

新课程实施中历史教师怎样实现角色转变,历史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有许多困惑,如学生很难动起来,师生之间的交流很难进行,从学生来讲也有很多困难,一是受原来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的方式。还有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在只有教材的前提下,把汲取知识的希望全部寄托于老师,他们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掌握的很少,上网查找根本谈不到。还有学生认为学习知识就是为考试而用,因此学习的激情和动力来自于被迫,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一堂课对学生来说只有负担,没有享受,对教者来说,留下的是很多的遗憾。我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学工作者,看到眼里急在心里,在经过自己的反思、研究和实践之后,我发现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转变自己的角色,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那么在新课程实施中历史教师怎样实现自己的角色转变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第一,从教与学的角度看,历史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想法设法设计好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学生能有很高激情的去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 为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过程。诚然,教师在整个的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从备课到教法的设计,真格的就是一个典型的“总导演”。第二,从教学组织来看,历史教师应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要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针对相关问题多思考,勤动手,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允许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分组讨论,决不可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当然教师要充分的驾驭课堂,不能忽视学生自主性和自律性弱的特点,使学生放任自流。还必须给予他们必要的约束,使之形成既严肃又活波,既民主又有限度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这个“总导演”的有力指挥下,学到新知识,课堂教学才能有高的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三,从师生关系来看,历史教师应由站在讲坛上的独角演员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平等的合作者。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参与、了解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从心理上直接缩小与教师的距离。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相关知识的探索中敢想、敢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尊重、发展的师生关系。针对不同意见的学生应以尊重、宽容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尤其对持有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看法,有针对性地给予鼓励和赞扬。但切忌为了尊重学生而对于他们课堂上的任何表现或者所发表的任何观点都不置可否的予以表扬和鼓励,这样的课堂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学习落后学生,在课堂上有意和他们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沟通,使他们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后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结果。多给他们一点爱心,多帮助他们,和他们建立起良好地师生关系。这样对教学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四,从与课程的关系看,历史教师应由简单的执行者转化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者。例如,为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西安市几所学校的老师采用了学案教学的方式,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蓝本;在课堂上,老师要多方创设情景、问题导学、分组合作、成果展示和民主讨论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老师追求的不再是片面的所谓安静的秩序,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师生的合作学习中去。同时教师在处理与教材的关系时,则应由“教”教材转为“用”教材;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教”与“用”不可偏废,用教材是为了教,教材不是教的唯一可用材料,但是也不能否认教材的基础作用和地位,因此要用教材,更要用好教材。而用教材的目的就是为了教,但是也不能完全受制于教材,为教教材而教。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所共同利用的最基本的教和学工具,因此教师在备课和讲课时,不但要考虑自己,而且也应考虑学生如何运用教材进行学习,并把学生运用教材也列入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活动计划之中。如安排学生对教材的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对书中的地图进行识别、运用,对补充的材料进行解释和讨论等。只有引导学生用好教材,才能实现教的目的和作用。第五,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则应由单一化的考试成绩评价模式转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评价可以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评价要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这里的评价,不是单纯为了考核学生,更重要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因而,这种评价,评价的是学生的学,反映的却是教师的教。所以教师对于过程评价更要注意。结果是过程的积累,抓紧过程评价有助于教师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在结果评价中才发现不可挽救的过错。不管评价结果如何,教师对学生要多加以激励,并客观的指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评价反映出来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要努力改进,讲究教学效果,出色完成新课程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当然新课程教学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知识的储备要应更充足,备课要更加充分,课堂调控应更加艺术,讲授引导应更加精到等。 使历史教师角色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教师的角色定位好像球赛中的“场外指导”、“啦啦队长”、“随队医生”、“后勤部长”;电影拍摄中的“编剧”、“导演”;总之,教师角色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意识,正视现实,以开放的心态,尽快的适应并践行于教学之中,更要注意,新课程的改革也离不开传统教育的优秀成果,切忌“矫枉过正”和“邯郸学步”。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新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将传统的优秀成果进行完美整合,继往开来,实现历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如何完成从普通公民到国家公务员角色转变

答--国家公务员要自尊,国家公务员要自爱,国家公务员要自检,国家公务员要自省,国家公务员要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