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教育学基础 和 教育学原理 有什么不同

教育学基础是一本书,或者说是一门所有学师范的人都要普及的一门大众课程。而教育学原理是一个专业,是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

2008年教育学统考之教育学基础综合辨析题集

1、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教育根本起不了作用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但他并未否定教育的作用。相反他十分重视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荀子否定了孟子的"性善论",指出孟子之所以言人性善是因为他不了解"性""伪"之分的缘故. 1)根据"性伪之分"论证了教育的必要性."性"与"伪"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两者是互为条件的,没有素材就不可能加工,不经过加工素质就不可能发展. 2)根据"性伪之合"论证了教育的可能性.对于恶的素质如何转化成善的素质,他提出了"涂之可以为禹"与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道理相通,表达出每个人都可以受教育的平等观念. 3)在阐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荀子最终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为此,他提出了"化性起伪",阐述了教育的作用. 4)简评:荀子强调人的社会性最终是善还是恶,不取决于先天的生物因素,而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因此,此观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2、墨家的“素丝说”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起主要影响 孟子的"素丝说"阐述了环境与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士亦有染"所以"染不可不慎也"这就是的"素(染)丝说"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既然教育对所有的人都有用,那么教育的作用到底发挥在哪呢?孟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立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因此,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他的“素丝说”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环境特别是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要作用3、《学记》是“教育学的雏形”。 这道题,我在山大出的辅导书第十页查到: 《学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教学经验,论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师的地位、师生关系、教学内容及其程序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长善救失、藏息相辅,教学相长,尊师重道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的主张和原则等,是最早的教育专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4、在《师说》一文中,韩愈表示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有严格的界限,教师权威不可侵犯。 韩愈提倡尊师重道,是为了维护儒家的道统,也是针对当时的种种流弊而提出的.他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而应该尊师,再者从维护统治的角度上说就是能尊师,就能尊君,教师是代表皇帝的旨意来教学生的.但他并没有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就有严格的界限也没认为教师权威不可侵犯。相反他认为应建立合理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他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贤与弟子"强调师生相互学习,把师生关系看成是道和业的平等关系,可以相互转化,也可以说对师道尊严的一种否定. 第六题我认为是对的5、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完全是积极的。 这道题相对简单,命题是错误的,只需说出它的消极意义就解题了6、宋元时期蒙学教材的编写非常注重儿童的心理特点。 7东林书院秉承了书院的讲学传统,是一个纯粹的文化学术中心,对政治从不过问。 答:东林书院原为北宋理学家杨时讲学之地,后由该学派顾宪成等复创.书院秉承了书院的讲学传统,如教学形式比较开放,注重自学的培养,采取问难辩论式,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等.它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还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但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化学术中心,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它的门联就是生动的写照:"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8、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的观点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 “随人分限所及”包含两层意思。 1对不同的人来说,即是“因材施教”。“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邋等”,施教的分量内容以及方法都要因人而异,一道“益精其能”的效果。 2对每个人而言,意指“循序渐进‘。教学的分量要照顾到学生原有的基础及其接受能力,在“分限”内恰到好处地施教。9、京师大学堂既是教学机构,又是教育行政机构。 答:京师大学堂是应维新运动而产生,它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对学堂的宗旨、课程、入学条件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其中总则规定它是全国学府,也是全国的教育行政机构。因此,这种说法是对的。10、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两者对于生活和教育、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如出一辙。 答: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理论受杜威的直接影响。但两者对于生活和教育、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却完全不同。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陶行知认为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通过生活才成为真正的教育。而杜威认为是教育即生活,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生活,学校更不能。那么教育就必须与儿童的生活溶为一体,教育的本质是让儿童适应生活,可以说,陶行知比杜威更强调生活;在学校和社会之间,陶的提法是“社会即学校”意思是社会含有学校的意思,因为到处是生活,那到处是教育,那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那也就是说整个社会也是教育的场所。陶行知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中国缺少教育的国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教育普及的思想,而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他是想学校办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主要从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是从实用主义考虑的。因此,他们的理论的虽有极深的渊源,但在这两个问题是观点却是不同的。11.西方教育的教育科学化历程就是教育心理学化的过程 .教学科学化过程是随着自然科学的逐步发展所提出的。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蓬勃兴起,人们开始进行按照自然科学模式去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的尝试。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学家特别是带有唯科学主义倾向的教育学家,一直试图严格按照自然科学的标准与典范来进行教育研究,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构建“科学”的教育学,即实证──实验教育学,并以之取代超经验的思辨哲学的教育学。 而教育心理学化的过程是随着教育学与心理学相互结合、渗透形成的。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教育学心理学化”,之后赫尔巴特受到裴斯塔洛齐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 所以我认为,这两个过程虽然有交叉,但应该是互相独立的。12.杜威强调儿童中心的思想不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性 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教科书“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言人”。因而,传统教育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传统教学的计划实质上是来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差距是如此之大,所规定的教材、学习和行动的方法,对于儿童的现有能力来说,都是没有关联的。……尽管优秀的教师想运用艺术的技巧来掩饰这种强制性,以减轻那种显然粗暴的性质,它们还是必须灌输给儿童的。”由于传统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师和教科书上面,而不是放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于是,儿童只能受到“训练”、“指导和控制”以及“残暴的专制压制”。去除这种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实现重心的转移。“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这就是杜威倡导的“新教育”(或“进步教育”),也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杜威的“儿童中心”思想并不漠视教育的社会层面。在这一问题上,许多人是误解他的,他说:“我认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儿童的社会生活是其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他还说:“社会是教育的目的,是远的方面;儿童就是教育的本身,是近的方向,都是应该知道的、注重的,”可见杜威考虑教育问题时并没有忘记社会的需要,也没有忽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社会目标的追求。 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不只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而且也是为民主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但旧教育由于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那么儿童“必然是温良的、顺受的和服从的”,也就是说,旧教育是与民主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为了建设民主社会,必须“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从上面的灌输”等等,这恰恰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新教育所主张的。 我认为,杜威思想的缺陷在于,他没有意识到教育最终的影响因素-社会物质生产方式。而不是说,他是完全抵制社会性的。13.教育的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和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答:这个说法不全面。 (1)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2)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命题只讲了一个侧面 (3)为了实现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要做到教育普及化,另一方面要达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教育民主化必然要求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而要求师生关系同权威型转向以独立性、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特征的民主型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要求教育方式,教育评价,教育管理都做相应改革。14.无关变量就是对研究结果没有影响的变量。 所谓无关变量泛指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它对实验不是真的无关,它只是研究实验中不打算研究的变量,在一定程序上影响实验的结果,因而在实验中需要对无关变量加以控制.所以,这个命题是错误的.13、卢梭的自然人就是指完全脱离社会的自由生活的人。 卢梭提出培养“自然人”,在他的教育小说《爱弥儿》中最能得到体现。而“自然人”这一提法,是相对于“公民”“国民”的。当时的法国社会的专制制度也体现在教育上,于是,“归于自然”、遵从天性,就成了当时开创新教育局面的原则。 (1)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2)自然人是平等的个体,他不是王公贵族也不是奴隶。 (3)自然人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宜、无所不能的。 (4)自然人是自食其力的,他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 (5)自然人不是野蛮人,他头脑清醒,知道怎么在城市中生存,他既能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职责,又能保持纯真的天性、自由发展,不受腐蚀侵袭。 因此,说卢梭培养的自然人完全脱离社会,是站不住脚的。14、教育性教学是指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性。 教育性教学原则,意指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所谓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这是因为:首先,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总会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最后,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当然,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以上学校教学所须完成的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其中,教学的功能是最根本的,因为教学过程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所以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为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特点.教学和发展是教学过程的两大功能,两者不可有所偏废.研究表明,知识的掌握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脱离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技巧的形成,能力便失去了赖以形成的手段和借以表现的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发展智力,能力,并且以发展了的智能学习更多的新知识,达到两者的统一.最后,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但教学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并不能自动实现,在努力实现教学过程教学,发展两大功能时,必须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道德和思想品德教育.15、杜威的教育无目的是指教育应该没有目的。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生活,即经验不断改造.他提出教育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程自身发展以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他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认为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即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而认为由政治经济需要决定的教育目标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杜威这类目的是外在的虚伪的目的,杜威不是一般的教育无目的的论者。他反对那种普遍的终极目的,而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于受教育者心中的具体目的。因而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没有目的是错误的。16、现代教育的活动中心的观点就意味着活动应该成为教学的目的和中心。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现代教育正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活动中获得新知识,促进能力发展。教学的目的和中心应该包括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我认为命题混淆了手段和目的的意义,活动是现代教学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并不能代替教学目的。17、在推行新课改的今天,教学应该告别“效率至上”的观念,强调生命对话目标的达成。 这题我觉得应该折中来回答。强调“效率至上”、不注重教学质量,是行不通的。“生命对话”应该属于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即教育要民主,要注重教与学之间的交流,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但强调生命对话目标的达成,不也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吗?

教育学和教育学基础有什么区别

第一个是一级学科第二个是学科分类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要点是什么?

复习重点第一章1. 教育、教育学概念(准确、精确)填空题2. 教育产生、学校出现的时间3. 教育大家及其思想(亚里士多德、卢梭、赫尔巴特、杜威)第二章(考点较多)1. 宏观把握人与社会、人与教育、社会与教育的关系2. 教育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功能3. 学校教育对人的作用(先天性素质、社会环境、个体活动)、学校教育的地位,为何?4. 教育对人而言是不是万能的?相互制约作用P73第三章(考得较少)教育的原则第四章1. 全面发展(第二、五节)全面发扎的意思、基本内涵P124(人在全面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地位价值以及各个方面的意思);五育(各方面的关系)2.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论(概念、要点、代表人物、派头)3. 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人文社会观(略看)第五章 教育改革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对教育效应P156-157)2. P177 美国的教育改革(教育凭证、特许学校概念)第六章1. 教师素质,结合实际分工2. 教师权力、义务、劳动特点以及劳动价值第七章1. 课程编制无需看2. 课程的概念、类型(重要P219,概念含义、立足于何种)3. 影响课程的基本关系(P223)4. 新课程改革的六个目标(视频),情感体验第八章1. 第四节不考2. 教学概念3. 现代教学观演变4. 教学系统(要素P268)

教育基础知识与教育学基础是不是一样啊?

不一样的

教育学基础的课程评价

1、课程实施评价方面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2、教师评价方面 (1)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2)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3)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3、学生评价方面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 (3)认定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方式之一

求《教育学基础》复习纲要,急!!!

  《教育学基础》复习指南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了解)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的词源  英语及法语和德语的“教育”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就是“引出”,就是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而我国教育作为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是把“教”和“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词源。教:表示成人手拿器械督促孩子的学习行为。学:意思是孩子在一所房间里学习有关的知识。结论:从词源上看教与学是统一的,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同一事物,同一种活动。  (三)“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个体的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情感、知识、技能和信仰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识记)  教育定义方式: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方式:“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也就是说,不管其他人是如何定义某个词的,我就是这么定义的,并且我将始终在我定义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词。“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了解即可)  二、教育要素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掌握)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了解)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了解)  三、教育形态(掌握)  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和“制度化的教育”。  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了解其学说的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与本体论意义上的神创说密不可分。观点:教育是神创造的。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观点: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的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标志着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  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农业社会的教育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  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全部请看附件

《教育学基础》笔记和习题详解的介绍

《<教育学基础>笔记和习题详解》是《教育学基础(第2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学习辅导书。《<教育学基础>笔记和习题详解》基本遵循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第2版)》的体系,共分12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后习题详解,主要对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第2版)》的课后思考题(每章的“学习评价”部分)进行了详细解答;第三部分是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精选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和相关习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

教育学基础作用

教育学中教育原理也就是指研究教育理论,通过长久的实践从而寻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学原理也叫做教育基本理论,是为了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它的作用是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扩展资料:教育学原理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方向着重研究教育的本质与历史发展,教育的价值与职能,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

教育学基础的内容简介

《教育学基础》由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现已被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而且是惟一一本教育学公共课教材。全书共12章,即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与发展。本书每一章均采用了全面的编写体例,如【内容摘要】、【学习目标】、【关键词】、【主要结论与启示】、【学习评价】、【学术动态】和【参考文献】,力图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师的教学规律。本书结构合理,内容充分反映时代特点及国外同类教材之优点,突出教材的科学性和研究性,反映理论的应用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注重提升教育学学科的公众形象。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公共课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以及接受研究生课程班、教育学函授班培训的学员的教材。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家、教师在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又对编写提纲和体例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力图使《教育学基础》体系新颖、结构合理,内容充分反映时代特点及国外同类教材之优点,科学性、研究性、应用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教育学学科的公众形象。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中国话通俗的讲:课程改革(新课改)之前的叫教学,课程改革后叫课程,叫法不同,但实质不变。理论上讲:分别是大教学观和大课程观两种在教育学上有争论的观点。大教学观认为,课程是教学的一个内容;大课程观认为,教学是课程的一个部分。中国新课改可以看成是现在支持课程论,所以改变了叫法,但内容不变。下面是新课改前与新课改后的对应关系(内容对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目的——课程目标记得观点的改变,就好理解这点了!而课程是有组织的教育的内容,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蓝图”,是学校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是学校全部活动的预定“程序”。记得注意别把教育和教学弄混了

教育学指导:教育学基础

第三章 教育目的(重点章)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一、 教育目的及其质的规定性 (一) 教育目的的内涵(书上的这段话全部记下来) 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联系: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别:1、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方针:除上面两个 ,还有“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2、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 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 (三)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1、 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 2、 对教育对象质的规定性: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性;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 二、 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一) 根据教育目的自身实践的特点看,分为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 操作性教育目的:具有实践操作意义 前者是后者的依据,设定原则,价值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形式。 (二) 从教育目的要求的特点看,分为终级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级性教育目的:具有终级结果的教育目的 发展性教育目的: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 前者是后者的根本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 (三) 从被实际所重视的程度看,分为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被社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守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 三、 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 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 (二) 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借助三种方式进行:确定价值的方式;标准的方式;目标的方式; 调控对象: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受教育者(对学生的外部调控和学生的自我控制) (三)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1、 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 2、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三个功能相互联系、综合体现。定向功能伴随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而发挥;调控功能的发挥需要以定向功能和评价功能为依据;评价功能的发挥凭借定向功能。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一、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一) 社会依据 1、 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发展变化,对教育培养现代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2、 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 (二) 人的依据 1、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2、 人的需要 二、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一)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 特点:1、教育价值在于满足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 2、教育目的根本在于促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3、 教育目的的选择应依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不尽相同。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各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背景和针对性有所不同,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态度上,具有对立与非对立之分,激进与非激进之别。 优点:a、高扬人的个性自由解放的旗帜,打破了宗教神学和封建专职对人的束缚,促进了人的解放,使教育回归人间。 b、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 缺点: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具有片面性。激进的人本位无视人发展的社会要求和社会需求,甚至把满足人的需要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立起来,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 (二)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19世纪到20世纪鼎盛时期。 有两种观点:1、基于人的社会化,适应社会需求来主张的 涂尔干 2、基于社会稳定或延续的重要性来主张的 凯兴斯泰那 优: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人的存在和发展是无法脱离社会的。 缺:过于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特岗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一)识记   1、教育研究的内涵、性质、类型   (1)教育研究的内涵   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教育事物的本质和性质,摸索和总结其教育规律,取得科学结论,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活动过程。   (2)教育研究的性质   教育研究具有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验证性。   (3)教育研究的类型   ①根据研究任务不同,教育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②根据方法上是否关心对象的数量变化,要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③描述性研究和干预性研究   2、教育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就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   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定性研究就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   定量研究是基于数字和量表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定量研究就是用数字和量表来描述现象。   3、教育改革含义、作用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源于社会政治及经济需求的宏观变革。   教育改革的作用表现为教育改革使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水平跃升,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受教育人数大幅加,教育体制和结构灵活多样。    (二)理解   1、教育研究发展趋势   (1)“科学――实证”取向教育研究的自身嬗变;   (2)人本主义取向教育研究的崛起;   (3)实践取向教育研究的复兴;   (4)整体、系统观取向的教育研究;   (5)未来取向的教育研究;   (6)跨学科取向的教育研究。   2、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3、掌握教育研究中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和手段;掌握叙事、随笔等反思性、质性研究方法。   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盥洗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心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   4、了解国外教育改革背景和趋势。   (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   (6)教育公平渐成教育改革的主题。   5、理解国内教育改革的历史、现状和背景;了解国内近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具体进展情况。   (1)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与背景   (2)了解国内近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具体进展情况。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价值取向:   新一轮课改,直接关系到能否赋予基础教育乃至整个中国教育以应有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这次课改各门课程均呈现出强烈、共同的价值取向--体现对每一生命个体全面发展需求的深切关注和尊重。   一、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   旧课程观过度偏重于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统一化要求,作为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教育缺乏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而作为课程目标的消极实施对象,学生更是置于一种毫无自主性和选择性的狭小的教学空间,双方互被课程工具化和功利化。有鉴于此,课改提出了一系列旨在鼓励课程生成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建设性教学策略。其中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包括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驾驭知识的情感态度。   二、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在传统课程高度封闭、工业流水线一般的课程进展中,教师从课程目标到课程材料均需依赖事先的规定而无任何修正的必要和可能。这样,因排斥课程动态中的非预期性和不可确定性因素而导致对课程主体(师生双方)的创造性能量的抑制。而今《纲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即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则要"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有可能使同一学科内容在不同课程主体参与和塑造下呈现出个性化的课程形态。在这种课程境界中,教师摆脱了课程计划和目标的执行人角色而创造性地引发学生潜智潜能的多向发散;学生则以生命体验的融入而激活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并赢得对课程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   三、变课程内容和课程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   课改前,教学的过程往往是重认知而轻育人,致使课程运作与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与学生情意要素和谐健康的发展相疏离。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换言之,课程核心要从"文本课程"转向"体验课程",从静态的知识型转向动态的生命型,即从教科书、教学计划和大纲而转向师生对课程进展的真切体验,感受领悟这一心灵过程,而不能将"人"从课程上"剥离"出来。这样,最终学生摆脱了因把知识本身视作目的的这种"知识奴隶"的厄运而回归生命、回归自我、回归心灵,超越了从教师手中承受"知识"这种直观外在的线性关系而追求完整意义上的"人之发展"。   (三)运用   1、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始教育科学研究。   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教育叙事和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