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

阅读 / 问答 / 标签

2008年9月28日纪念孔子诞辰2 559年曲阜孔庙祭孔大典在孔庙大成殿隆重举行。参加祭孔大典的领导和嘉宾认为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若能答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等可酌情加分) 本题以纪念孔子诞辰2 559年曲阜孔庙祭孔大典在孔庙大成殿隆重举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文化生活知识的理解。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方面回答。

新文化运动把斗争指向孔教,彻底批判儒家思想,而如今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出现全球祭孔?如何把握这

那不是新文化运动,那是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文化运动。儒家思想一直就没有离开我们,现在外国人也要学习儒家文化。

1914年袁世凯《祭孔会》中,袁世凯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目的何在?对中国社会有和消极影响

刘邦年轻时看不起读书人,为何建立汉朝后,率先祭孔?

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去学习,然后才能更好的去发展,去创新

释奠礼的新编祭孔乐舞程序

总编导兼舞蹈教练:王明星礼 仪 程 序: 张玉明 刘德顺作 曲: 孔祥印 胡继成〔诸祭品事宜齐备——〔司大鼓者在大成门击大鼓360响;鼓字是:冬冬 冬冬 冬冬┅┅〔在鼓声中解说:击大鼓360响,表示360天,亦称“岁鼓”。〔鼓声毕,司钟者在大成门撞大镛钟180响〔在钟声中,解说:撞镛钟180响,表示“春秋上丁”之大祭。现在击鼓撞钟均表示儆戒!一、(待钟声毕)鸣赞唱:启户!(顿时诸门俱开——二、 鸣赞唱:行扫除!安神位!(执事生持拂扫除;安置神位介——三、 司建鼓者在大成门西侧击第一通鼓。鼓字是:初起:扎扎冬,扎扎冬,扎扎冬冬〔用左手击古,用右手击冬,左手欲轻,右手欲重第一通:古冬,古冬,古冬,┅┅〔毕四、鸣赞唱:执事者各司其事!乐舞生就位!五、司建鼓考击第二通鼓,鼓字是:古冬冬,古冬冬,古冬冬┅┅〔毕六、伶官:指挥四把大号,长鸣三声,司路鼓者击路鼓“冬”字为板;司特大号锣者,敲“仑”字为眼,鼓声重,锣声轻,节制着八支大唢呐吹奏就位式曲谱。麾领乐生,节领舞生,分两队鱼贯而进。〔解说:伶官前导,大号开道,龙旗引路,麾领乐生,节领舞生,乐舞生就位。〔队伍引至杏坛前,伶官指挥司号者长鸣三声〔队伍引至登正阶前伶官指挥司号者长鸣三声〔伶官指挥大号、路鼓、特号大锣、八支唢呐登正阶而上,麾,节各领其伍经东、西俑边而登上露台——〔队伍行至露台,伶官指挥大号长鸣三声七、鸣赞唱:主祭官就位!八、司建鼓者击第三通鼓。鼓字是:古冬古冬冬,古冬古冬冬,古冬古冬冬┅┅〔解说击第三通鼓,迎主祭官就位(毕〔伶官指挥大号长鸣三声,路鼓,大锣节唢呐奏迎主祭官之曲——,曲二,迎主祭官就位曲九、〔注:二纱灯、二提炉、二扇、曲柄黄、盖伞、引赞、工柷、太柷、太史等护主祭官入大成门至杏坛就位。十、鸣赞唱:瘗毛血!十一、一执事生走至香炉前,行礼,双手高举毛血盘过顶,由中阶降,转东俑边去瘗所—十二、鸣赞唱:迎神!举迎神乐奏《昭平》之章!十三、麾生举升龙之麾,传唱:乐奏《昭平》之章!〔解说:升麾,令乐生准备起奏十四、司楹鼓者,击楹三响,冬!冬!冬!〔节奏重而稳。〔舞生随楹鼓节奏,转体面南而立〔解说:楹鼓乃全乐之纲,击楹鼓三响,命全乐起奏。十五、司柷者捣柷三响〔双手举止过顶,先捣底,次左,次右〔解说:捣柷,统领全乐起奏,以开众音。十六、〔音出歌起,演奏《昭平》之章十七、〔在“昭平”之章音乐中,正献官於杏坛前行“参神”“拜位”礼〕引赞唱:神降!〔正献官以下俱恭於道左十八、鸣赞唱:恭神!〔正献官以下俱拜位十九、鸣赞唱:三跪九头!〔正献官以下俱三跪九叩礼二十、鸣赞唱:奠帛!行初献礼二十一、麾生举升龙麾唱,举初献乐奏《宣平》之章!〔由内向上升。二十二、节生举升节,唱,起《宣平》之舞!〔由内向上升。二十三、〔奏乐次序同於《昭平》;舞谱另册。〔注:此章需反复演奏两遍半,有新加进舞蹈,以便于正献官行祭祀礼,否则,节奏加快了,时间不够用。二十四、〔在初献《宣平》之章音乐声中,鸣、引赞、正献官依仪行礼,引赞唱:升坛!〔纱灯、提炉各二人,陪祭官二人,太柷、太史、工柷各一人,引正献官升杏坛,由北阶降东转——二十五、引赞唱:诣盥洗所!〔正献官至盥洗所二十六、引赞唱:浴手!〔礼生勺金罍之水,正献官以手乘水,浴手,讫。二十七、引赞唱:进巾!〔礼生跪,展中于笥,正献官拭手讫。二十八、引赞唱:诣水罇所!〔执爵生举爵正位三爵四配各一爵,依次进正献官,相礼生以疏杓勺金罍之水,正献官以爵承水,相礼生跪捧盥盆,受弃之水,以次洗爵。二十九、引赞唱:进巾!〔相礼生跪展巾于笥上,正献官以次拭爵讫。三十、引赞唱:司帛者捧帛,司香者捧香,司祝者捧柷,司爵者捧爵,各诣神位前,〔引正献官自东俑道升东阶至至殿左门外。三十一、引赞唱:诣酒罇所!〔立,执爵生举爵前行,各至酒罇所,朝上立三十二、引赞唱:司罇者举幂勺酒!〔正位,司罇生以龙勺著罇之酒,齐于三爵四配,......三十三、引赞唱:诣始祖至圣先师神位前!〔引正献官至至圣先师神位香几前,三十四、引赞唱:上香!〔司香生跪举香盒,正献官取香焚於鼎,不赞自跪,一叩头,立三十五、引赞唱:献帛!〔司帛生跪捧帛篚,正献官取帛奠於香几,不赞自跪,一叩头,立。三十六、引赞唱:进爵!〔执爵生跪进爵三十七、引赞唱:献爵!〔正献官起,接爵,向神恭献,奠於祭案正中垫上;不赞又一叩头,立。三十八、鸣赞唱:众官皆跪!〔杏坛前各官皆跪之三十九、鸣赞唱:叩头!〔众官俱,一叩头四十、 鸣赞唱:平身!〔众官俱起立。注:献四配删——四十一、引赞唱:诣读祝位!〔引正献官跪於案前四十二、鸣赞唱:众官皆跪!〔杏坛前众官皆跪之四十三、引赞唱:读祝!〔太祝生面北跪,太史生取祝版付之,太祝生宣读祝文——讫,叩头!〔乐舞至“春秋上丁”;止为时已晚祝后再续之四十四、引赞唱:一跪三叩头!〔正献官三叩头,讫四十五、鸣赞唱:一跪三叩头!〔杏坛前各官俱,一跪三叩头,讫四十六、引赞唱:复位!〔引正献官经西阶降,杏坛前复位拜之四十七、〔栎敔后,稍时,出筝独奏曲;偃麾向外落。舞生列队。四十八、〔在筝曲声中,鸣赞唱礼,出字勃然而起,尾音悠然而长,不可暴戾,春容悦耳——;楹鼓声出,筝曲止。四十九、鸣赞唱:行亚献礼!五十 、麾生举升龙唱:举亚献乐奏《秩平》之章!五十一、节生举节唱:举亚献起《秩平》之舞!〔舞生就其舞位。〔在乐舞声中,按节奏行礼〕五十二、引赞唱:升坛!〔引正献官升坛,由北阶降东转——五十三、引赞唱:诣盥洗所!〔引——至五十四、引赞唱:浴手!〔仪同初献五十五、引赞唱:进巾!〔仪同初献五十六、引赞唱:洗爵!〔仪同初献五十七、引赞唱:进巾!〔仪同初献五十八、引赞唱:司香者捧香,司爵者捧爵,各诣神位前!〔引正献官自东阶升阶五十九、引赞唱:诣酒罇所!六十 、引赞唱:司罇者举幂勺酒!〔正位,齐于三爵,勺酒介六十一、引赞唱:诣至圣先师神位前!〔引正献官至香几前六十二、引赞唱:上香!〔同初献六十三、引赞唱:献爵!〔同初献六十四、鸣赞唱:众官皆跪!〔杏坛前众官皆跪六十五、鸣赞唱:叩头!〔正献官以下俱叩头六十六、鸣赞唱:平身!〔众官皆一叩头,立六十七、〔扫敔乐止,筝独奏,曲同初献间曲,偃麾,节同上六十八、鸣赞唱:行终献礼六十九、麾生升麾唱:举终献乐奏《叙平》之章!七十、节生升节唱:起《叙平》之舞!〔舞生各就舞位七十一、司楹鼓者司楹鼓:冬冬冬┅┅柷,冬冬冬┅┅ 钟,当当七十二、筝独奏间曲同上个间曲七十三、鸣赞唱:行彻馔礼七十四、麾生升麾唱:彻馔,乐奏《懿平》之舞!〔舞生各就舞位七十五、各坛陈设生将登、铏、簠、簋、籩、豆、俎、罇等俱加盖幕,稍移动之——七十六、司楹鼓:冬冬冬 柷:冬冬冬 钟:当当七十七、〔在“懿平”乐声中〕鸣赞唱:饮福受胙!七十八、引赞唱:诣福胙位!〔引正献官至香几旁福胙案前〕七十九、引赞唱:跪!〔正献官跪之八十、鸣赞唱:众官皆跪!〔杏坛前众官皆跪之八十一、引赞唱:饮福酒!〔太史生取神前献爵之酒合于一爵,付太祝生进与正献官饮,讫八十二、引赞唱:受胙肉!〔宰人预割太牢之八十三、引赞唱:叩头!〔正献官以下俱叩头!八十四、引赞唱:平身!〔众官俱一叩头,立八十五、鸣赞唱:谢神!〔众官皆立於跪位八十六、鸣赞唱:跪,叩头〔以仪而礼〕!再叩头!三叩头!平身!〔正献官以下俱一跪三叩头,立〕八十七、鸣赞唱:瘗馔!〔司馔生至案前一叩头起取所供馔盘,高捧降正阶东转俑道而去瘗所——复位。八十八、鸣赞唱:辞神!三跪九叩头!〔以仪而礼,偃麾八十九、〔栎敔乐止,偃节舞生列队;筝独奏间曲同前九十、鸣赞唱:送神!九十一、麾生升麾唱:乐奏《德平》之章!九十二、节生升节唱:起《德平》之舞!〔舞生各就舞位九十三、引赞唱:神降!〔引正献官降西阶至杏坛忝于边左九十四、引赞唱:神去!〔正献官以下俱跪送之九十五、鸣赞唱:焚祝帛!〔读祝者恭捧祝版,司香者捧香帛,由中阶而降,转西俑边去燎所九十六、鸣赞唱:望燎!〔正献官以下俱面燎所方向——九十七、鸣赞唱:阖户!〔诸门俱闭,收儆九十八、鸣赞唱:礼毕!〔顿时,司大钟者撞大钟24响,象征二十四小时,撞至第五响时,大路鼓特号大锣,楹鼓,建鼓起响,次乐部吹奏三声大号,唢呐随起奏,退场曲一迎正献官退场,引至正阶上,回转向观众拱手辞谢!

用唯物论说明祭孔活动的意义,并说说怎样继承和传播儒家文化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推动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错误的意识则会将人引向歧途,阻碍事物的发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政治、哲学、教育、伦理道德等方面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优秀思想,对我们为人处世、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 (2)对待儒家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坚持唯物主义态度,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待它的存在、发展及作用,既不夸大也不否认。②本着批判继承的态度,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其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为其添加更具时代特征的新内容,使之真正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相符合。

在祭孔大典上,请你选取三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的经典名句作为迎宾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民国初年袁世凯进行祭孔,导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

发生了袁世凯复辟,破坏革命成果,逆潮流当了皇帝。

民国时期祭孔时的四个祭祀官是谁

“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复圣颜子后裔颜世镛宗圣曾子后裔曾繁山亚圣孟子后裔孟庆棠1934年12月5日,国‘民政府会议通过“尊崇孔子发扬文化”案。1935年1月18日,国"民政府下令孔德成改任“孔子嫡系裔孙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骆教授解释说,那时的公务员分作四种,即特任官、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孔子奉祀官就是文官最高一等。当年7月,“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与复圣颜子后裔颜世镛、宗圣曾子后裔曾繁山、亚圣孟子后裔孟庆棠同赴南京宣誓就职。至此,延续了32代、历时880余年的“衍圣公”,也是中国最后一个世袭的官职画上了句号。

20229月28日北京孔庙祭孔大典在哪里看?

_2022年北京孔庙祭孔大典在哪里看?答:仅支持网络观看,不支持现场观看。_线上观看入口:1.抖音2.一直播网络直播平台3.快手_2022年北京孔庙祭孔大典举办时间:9月28日9时28分举办地点: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举办原因:9月28日是我国我国古代重要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和怀念孔子,主要在孔庙举行的隆重祀典,包括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望燎等环节,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孔大典作为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品牌文化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12年。本次祭孔大典将进行直播,期间还将安排专家对祭孔大典的文化背景进行解读,并与网友开展在线互动。

释奠礼的祭孔乐舞

祭孔乐舞是孔庙祭祀大典的专用乐舞,以乐、歌、舞配合于礼,是孔庙释奠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乐舞仅限于如“国祭”、“丁祭”(春夏秋冬四季仲月即农历二、五、八、十一月的上丁日)等重大祭孔大典时使用。古代祭孔乐舞所用音乐的曲谱、宫调和舞蹈的舞谱图示均有皇帝审定钦颁,其他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然而,自古礼不相沿、乐不相袭,大凡改朝换代,必有制礼作乐。因此,历代制定的祭孔乐舞均有所不同。自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皇太子释奠孔子用乐奏登歌为释奠用乐之始,隋文帝仁寿元年起,祭孔乐舞规定为孔子释奠专用。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皇帝命太常寺祖孝孙、协律郎窦琎等人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意制作“大唐雅乐”十二章,又称“十二和”。包括了全部御用乐舞,祭孔乐舞属于十二和的组成部分。贞观年间,协律郎张文收奉诏与起居郎吕才再行考证律吕,规定祭孔释奠用“登歌”、奠币乐奏《肃和》、入豆和彻豆(豆是古代的祭祀礼器)乐奏《雍和》,舞蹈则有文舞和武舞。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增“十二和”为“十五和”。见于《全唐诗》中释奠文宣王乐章有七章,分别是《诚和》、《承和》、《肃和》、《雍和》、《舒和》、《迎神》、《送神》。五代后汉时,废除唐开元年间新增的三章,改“十二和”为“十二成”,释奠时改《宣和》为《师雅》。后周时改“十二成”为“十二顺”,释奠时去《师雅》而乐奏《礼顺》。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命太常寺、翰林院学士窦俨等人制作祭祀乐舞,改“十二顺”为“十二安”。祭祀文宣王用《永安》之乐。皇帝亲祀时,乐用“宫悬”(乐置四面,中间设舞为“宫悬”—编者注)。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皇帝诏宰臣吕夷简等人修订祭孔乐舞,以《凝安》取代《永安》。祭孔时,升殿与降阶乐奏《同安》;奠币乐奏《明安》;酌献乐奏《成安》;饮福乐奏《馁安》;送神乐奏《凝安》。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专门设置了“大成乐府”,主持制定祭孔乐舞。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颁降曲阜孔庙释奠乐章,其中增加了升阶和奠币两个乐章。金世宗大定十四年(公元1174年),定金乐为“太和之乐”,每个乐章以“宁”字命名,如释奠迎神乐奏《来宁》、盥洗乐奏《静宁》、奠币与初献乐奏《和宁》等。元乐共有十九篇诗歌,七章曲谱,演奏三十四成,变换六、七个宫调。乐章以“明”字命名,如迎神乐奏《文明》、盥洗乐奏《昭明》、升殿与降阶乐奏《景明》、奠币乐奏《德明》、酌献乐奏《诚明》、亚、终献乐奏《灵明》、送神乐奏《庆明》。“乐悬”仍保持“登歌”的形式。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乐律官更制乐谱,乐章复以“和”定名。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向曲阜及全国颁发“大成乐”专祀孔子。明宪宗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增祭孔乐舞为“八佾”,加“笾”“豆”(祭祀礼器)为十二,以皇帝用乐和祭祀天神礼仪的规格祭祀孔子。明世宗时又复“乐用轩悬,舞用六佾”。明乐将元乐十九篇综合为六章六奏,并继承了唐以来乐、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使祭孔乐舞趋向于完善和精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再作“中和韶乐”,取“天下太平”之意,乐章均以“平”字命名,颁至国学为释奠孔子之用。迎神乐奏《昭平》、初献乐奏《宁平》、亚献乐奏《安平》、终献乐奏《景平》、彻馔乐奏《咸平》乐章。送神和望痤时,更换歌词,再复奏《咸平》之曲。全乐为五曲七奏。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颁给全国各郡县及阙里孔庙“四时旋宫”之乐,对康熙时的乐名有所改动,全曲更为六章八奏。一直到民国年间,基本沿袭了这一乐舞程序。1957年,吴晓邦等先生挖掘整理了古代祭孔乐舞并拍摄了祭孔电影资料,1986年,为纪念孔子诞辰暨配合每年一度的祭孔活动,曲阜市政府成立专门班子,依据《圣门礼志》、《圣门乐志》、《阙里志》、《阙里文献考》及电影资料等进一步研究、发掘和整理祭孔乐舞,以曲阜剧团为主,王明星先生任总编导兼祭孔舞蹈教练,张玉明、刘德顺先生负责礼仪程序,孔祥印、胡继成先生整编乐曲,将乐、舞、歌、礼融为一体,作为艺术的再现,成功编排了仿古祭孔乐舞表演剧目。自1986年以来,每年孔子文化节期间在孔庙大成殿演出数十场,每年观众包括外宾在内达十余万人,并有多家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录音、录像、采访撰文报道。仿古祭孔乐舞表演的效果之好,影响之大是空前的。可谓震动全国,波及世界。

康有为提出祭孔要行跪礼拜,这是为什么?

他是想要立儒教为国教在儒学传统的压力下,康有为等人的维新变法理论不能不包裹在儒学的外衣中,并力图借助于“孔圣人”的权威。他利用今文经学派的“《公羊》三世说”来阐述自己的以进化论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观,并利用对古文经的辨伪来动摇人们对传统的信仰。康有为极力想说明,孔子是维新变法的祖师爷。他称孔子为“万世教主”、“制法之王”等等的。而且他建议清朝“尊孔圣为国教”,以孔子纪年、全国设教部、地方设教会,而且,每七日还要公举懂《六经》、《四书》的人为“讲行”,宣讲“圣经”什么的。从礼仪方面来讲,跪拜礼是最古老的礼仪——就不赘述跪拜礼的由来了,这是中华民族,甚至是很多东亚名族的古老礼仪,这是和古人的习惯息息相关的。康有为只是利用古人来推行自己的新思想罢了。

释奠礼的历代祭孔释奠乐舞歌辞

【郊庙歌辞·释奠文宣王乐章·诚和】(迎、送神用)圣道日用,神几不测。金石以陈,弦歌载陟。爰释其菜,匪馨于稷。来顾来享,是宗是极。【郊庙歌辞·释奠文宣王乐章·承和】(皇太子行用)万国以贞光上嗣,三善茂德表重轮。视膳寝门尊要道,高辟崇贤引正人。【郊庙歌辞·释奠文宣王乐章·肃和】 (奠币用)粤惟上圣,有纵自天。傍周万物,俯应千年。旧章允著,嘉贽孔虔。王化兹首,儒风是宣。【郊庙歌辞·释奠文宣王乐章·雍和】(迎俎用)堂献瑶篚,庭敷璆县。礼备其容,乐和其变。肃肃亲享,雍雍执奠。明德惟馨,苹蘩可荐。【郊庙歌辞·释奠文宣王乐章·舒和】 (送文舞出迎武舞入)隼集龟开昭圣烈,龙蹲凤跱肃神仪。尊儒敬业宏图阐,纬武经文盛德施。唐玄宗开元中,增加为十五和,释奠用《宣和》,改迎送神为:【郊庙歌辞·享孔子庙乐章·迎神】通吴表圣,问老探真。三千弟子,五百贤人。亿龄规法,万载嗣禋。洁诚以祭,奏乐迎神。【郊庙歌辞·享孔子庙乐章·送神】醴溢牺象,羞陈俎豆。鲁壁类闻,泗川如觏。里校覃福,胄筵承祐。雅乐清音,送神具奏。 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仁宗诏“祭文宣王庙释奠登歌”六首:一、迎神,凝安之曲:大哉至圣,文教之宗!纪纲王化,丕变民风。常祀有秩,备物有容。神其格思,是仰是崇。二、初献升降,同安之曲:右文兴化,宪古师今。明祀有典,吉日惟丁。丰牺在俎,雅奏来庭。周旋陟降,福祉是膺。三、奠币,明安之曲:一王垂法,千古作程。有仪可仰,无德而名。齐以涤志,币以达诚。礼容合度,黍稷非馨。四、酌献,成安之曲:自天生圣,垂范百王。恪恭明祀,陟降上庠。酌彼醇旨,荐此令芳。三献成礼,率由旧章。五、饮福,绥安之曲:牺象在前,豆笾在列。以享以荐,既芬既洁。礼成乐备,人和神悦。祭则受福,率遵无越。六、送神,凝安之曲:肃肃庠序,祀事惟明。大哉宣父,将圣多能!歆馨肸 ,迥驭凌兢,祭容斯毕,百福是膺。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徽宗“大晟乐府”更乐章为“《凝安九成之乐》五章六奏”〉,乐章及歌词如下:一、迎神,凝安之曲: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於昭斯文,被于万年。峨峨胶庠,神其来止。思款无穷,敢忘于始。二、升降,同安之曲:生民以来,道莫与京。温良恭俭,惟神惟明。我洁尊罍,陈兹芹藻。言升言旋,式崇斯教。三、奠币,明安之曲:於论鼓钟,于兹西雍。粢盛肥硕,有显其容。其容洋洋,咸瞻像设。币以达诚,歆我明洁。四、酌献,成安之曲:道德渊源,斯文之宗。功名糠秕,素王之风。硕兮斯牲,芬兮斯酒。绥我无疆,与天为久。五、配位酌献,成安之曲:俨然冠缨,崇然庙庭。百王承祀,涓辰惟丁。于牲于醑,其从予享。与圣为徒,其德不爽。六、送神,凝安之曲:肃荘绅緌,吉蠲牲牺。於皇明祀,荐登惟时。神之来兮,肸 之随。神之去兮,休嘉之贻。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微宗“大晟府”复再撰“释奠乐章”计十四首〉一、迎神,凝安之曲:(一)黄钟为宫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钝并隆。神其来格,於昭盛容。(二)大吕为角生而知之,有教无私。成均之祀,威仪孔时。维兹初丁,洁我盛粢。永适其道,万世之师。(三)太簇为徵巍巍堂堂,其道如天。清明之象,应物而然。时维上丁,备物荐诚。维新礼典,乐谐中声。(四)应钟为羽圣王生知,阐乃儒规。诗书文教,万世昭垂。良日惟丁,灵承不爽。揭此精虔,神其来飨。二、初献盥洗,同安之曲(姑洗宫):右文兴化,宪古师经。明祀有典,吉日惟丁。丰牺在俎,雅奏在庭。周旋陟降,福祉是膺。三、升殿,同安之曲(南吕宫):诞兴斯文,经天纬地。功加于民,实千万世。笙镛和鸣,粢盛丰备。肃肃降登。歆兹秩祀。四、奠币,明安之曲:自生民来,谁底其盛!惟王神明,度越前圣。粢币具成,礼容斯称。黍稷非馨,惟神之听。五、奉俎,丰安之曲(姑洗宫):道同乎天,人伦之至。有飨无穷,其兴万世。既洁斯牲,粢明醑旨。不懈以忱,神之来暨。六、文宣王位酌献,成安之曲(南吕宫):大哉圣王,实天生德!作乐以祟,时祀无斁。清酤惟馨,嘉牲孔硕。荐羞神明,庶几昭格。七、兖国公位酌献,成安之曲:庶几屡空,渊源深矣。亚圣宣献,百世宜祀。吉蠲斯辰,昭陈尊簋。旨酒欣欣,神其来止。八、邹国公位酌献,成安之曲:道之由兴,於皇宣圣。惟公之传,人知趋正。与飨在堂,情文实称。万年承休,假哉天命。九、 亚、终献用文安之曲(姑洗宫):百王宗师,生民物轨。瞻之洋洋,神其宁止。酌彼金罍,惟清且旨。登献惟三,於嘻成礼。十、 彻豆,娱安之曲(南吕宫):牺象在前,豆笾在列。以飨以荐,既芬既洁。礼成乐备,人和神悦。祭则受福,率遵无越。十一、送神,凝安之曲(黄钟宫):有严学宫,四方来宗。恪恭祀事,威仪雍雍。歆兹惟馨, 驭旋复。明禋斯毕,咸膺百福。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春,颁大成乐於天下,郡县祀孔典礼自此皆用乐。一、迎神,咸和之曲: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纯益隆,神其来格,於昭圣容。二、奠帛,宁和之曲:自生民来,谁底其盛,惟王神明,度越前圣。粢帛具成,礼容斯称,黍稷非馨,惟神之听。(惟王后改曰惟师)三、初献,安和之曲:大哉圣王,实天生德,作乐以崇,时祀无斁,清酤惟馨,嘉牲孔硕,荐羞神明,庶几昭格。四、亚、终献,景和之曲:百王宗师,生民物轨,瞻之洋洋,神其宁止,酌彼金罍,惟清且旨,登献惟三,於戏成礼。五、彻馔,咸和之曲:牺象在前,豆笾在列,以享以荐,既芬既洁,礼成乐备,人和神悦,祭则受福,率遵无越。六、送神,咸和之曲:有严学宫,四方来宗,恪恭祀事,威仪雍雍,歆格惟馨,神驭旋复,明禋斯毕,咸膺百福。 清顺治十三年,第一次颁定国学释奠乐章,采用全新乐章诗词,乐章名将明朝所用乐章中的“和”字改为“平”。新订六乐章为迎神用“咸平”、初献用“宁平”、亚献用“安平”、终献用“景平”、彻馔用、送神用“咸平”,仍沿明制采“六章六奏”方式,舞用六佾、三献均用文德之舞:一、迎神,奏“咸平之曲”大哉至圣,峻德宏功,敷文衍化,百王是崇,典则有常,昭兹辟雍,有虔簠簋,有严鼓钟。二、初献,奏“宁平之曲”觉我生民,陶铸前圣,巍巍泰山,实予景行,礼备乐和,豆笾惟静,既述六经,爰斟三正。三、亚献,奏“安平之曲”至哉圣师,天授明德,木铎万世,式是群辟,清酒惟醑,言观秉翟,太和常流,英材斯植。四、终献,奏“景平之曲”猗欤素王,示予物轨,瞻之在前,神其宁止,酌彼金罍,惟清且旨,登献既终,弗遐有喜。五、彻馔,奏“咸平之曲”璧水渊渊,崇牙业业,既歆宣圣,亦仪十哲,声金振玉,告兹将彻, 假有成,羹墙靡愒。六、送神,奏“咸平之曲”煌煌学宫,四方来宗,甄陶胄子,暨予微躬,思皇多士,肤奏厥功,佐予永清,三王是隆。乾隆年间,释奠乐章第二次修订。乾隆六年及八年分别新颁中央“国学”及地方“直省”用乐章,更改后乐章名一样,但乐诗词及佾舞谱则不同。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重新颁定的“国学乐章”——:一、迎神,奏“昭平之章(原咸平之章)”大哉至圣,德盛道隆,生民未有,百王是崇,典则昭垂,式兹辟雍,载虔簠簋,载严鼓钟。二、初献,奏“宣平之章(原宁平之章)”觉我生民,陶铸贤圣,巍巍泰山,实予景行,礼备乐和,豆笾嘉静,既述六经,爰斟三正。三、亚献,奏“秩平之章(原安平之章)”至哉圣师,克明明德,木铎万年,惟民之则,清酒既醑,言观秉翟,太和常流,英材斯植。四、终献,奏“叙平之章(原景平之章)”猗欤素王,示予物轨,瞻之在前,师表万祀,酌彼金罍,我酒惟旨,登献虽终,弗遐有喜。五、彻馔,奏“懿平之章(原成平之章)”璧水渊渊,芹芳藻洁,既歆至圣,亦仪前哲,声金振玉,告兹将彻, 假有成,日月昭揭。六、送神,奏“德平之章(原成平之章)”煌煌辟雍,四方来宗,甄陶乐育,多士景从,如士斯埴,如金在镕,佐予敷治,俗美时雍。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新颁定“阙里文庙及府州县学用祀孔乐章”:一、迎神,奏“昭平之章”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祥徵麟绂,韵荅金丝,日月既揭,乾坤清夷。二、初献,奏“宣平之章”予怀明德,玉振金声,生民未有,展也大成,俎豆千古,春秋上丁,清酒既载,其香始升。三、亚献,奏“秩平之章”式礼莫愆,升堂再献,响协 镛,诚孚罍甗 ,肃肃雍雍,誉髦斯彦,礼陶乐淑,相观而善。四、终献,奏“叙平之章”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祭菜,於论思乐,惟天牖民,惟圣时若,彝伦攸叙,至今木铎。五、彻馔,奏“懿平之章”先师有言,祭则受福,四海 宫,畴敢不肃,礼成告彻,毋疏毋渎,乐所自生,中原有菽。六、送神,奏“德平之章”凫绎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泽无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胶庠。 民国三年八月袁世凯大总统准颁《民国礼制》七种,包括〈祀孔典礼〉一卷,由“政事堂礼制馆”(馆长为徐世昌)遵照通行。该卷订以夏历春秋两丁为祀孔日,仍从大祀,礼节服制祭品与祭天一致,并规定京师文庙由大总统主祭,各地方文庙由该长官主祭,孔子生日则听各习惯,自由致祭。并分别对“京师文庙”、“各地方文庙”修订乐章名一样,但歌词不一样。京师文庙用乐章:一、迎神,奏“昭和之章”大哉至圣,德盛道隆,生民未有,千 是崇,典则昭垂,式兹辟雍,载虔簠簋,载严鼓钟。二、奠帛初献,奏“雝和之章”——【舞干戚之舞】觉我生民,陶铸贤圣,巍巍泰山,仰止景行,礼备乐和,豆笾嘉静,既述六经,爰斟三正。三、亚献,奏“熙和之章”——【舞羽籥之舞】至哉圣师,克明明德,木铎万年,惟民之则,清酒既醑,言观秉翟,太和常流,英材斯植。四、终献,奏“渊和之章”——【舞同亚献】猗欤圣师,纳民物轨,瞻之在前,师表万祀,酌彼金罍,我酒惟旨,登献虽终,弗遐有喜。五、彻馔,奏“昌和之章”璧水渊渊,芹芳藻洁,既歆至圣,亦仪前哲,声金振玉,告兹将彻, 假有成,日月昭揭。六、送神,奏“德和之章”煌煌辟雍,四方来宗,甄陶乐育,多士景从,如士斯植,如金在镕,怀仁抱智,俗美时雍。 一、迎神,奏“昭和之章”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祥征麟绂,韵荅金丝,日月既揭,乾坤清夷。二、初献,奏“雝和之章”舞干戚之舞予怀明德,玉振金声,生民未有,展也大成,俎豆千古,春秋上丁,清酒既载,其香始升。三、亚献,奏“熙和之章”舞羽籥之舞式礼莫愆,升堂再献,响协 镛,诚孚罍甗 ,肃肃雍雍,誉髦斯彦,礼陶乐淑,相观而善。四、终献,奏“渊和之章”舞如亚献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祭菜,於论思乐,惟天牖民,惟圣时若,彝伦攸叙,至今木铎。五、彻馔,奏“昌和之章”先师有言,祭则受福,四海 宫,畴敢不肃,礼成告彻,毋疏毋渎,乐所自生,中原有菽。六、送神,奏“德和之章”凫绎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泽无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以化蒸民,以育胶庠。

袁世凯的整饬伦常令 尊孔令 祭孔令 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 原文

临时大总统令:民国肇造以来,年少轻躁之士,误认共和真理,以放恣为自由,以蔑伦为幸福.纲纪隳丧,流弊无穷。请讲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提倡天下,挽回薄俗等情。仁人之言,闻之感喟。本大总统深惟中华立国,以孝悌忠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盖共和国体,惟不以国家一姓之私产,而公诸全体之国民。至于人伦道之原,初无歧异。古人以上思利民,朋友善道为忠,原非局于君臣之际。自余七德,虽广狭有殊,而人群大纪,包举无遗。自顷以来,人心浮动,于东西各国科学之精微未能通晓,而先醉心于物质文明,以破个人道德,缘饰哲学,比附名词,厚诬彼贤,私遂己过。抑知立国各有本末,岂能举吾国数千年之嘉言懿行,壹扫而空。前述八德,百姓与能,乃妄者以为不便于己,弃如弁髦,造作秀言,误人子弟,几欲化全国人民为不孝不弟不忠不信无礼无义无廉无耻而后快。孟子有言,去人伦无君子,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若任其自然不为别白,则五季之/荡无法纪,复见于今,必为人类所不容,环球所共弃。言念及此,忧心如焚,为此申明诰诫,须知家庭伦理、国家伦理、社会伦理,凡属文明之国,靡不殊途同归,此八德者,乃人群秩序之常,非帝王专制之规也。当此存亡绝续之际,固不必墨守旧说,拘拘于壹家之言,亦岂可侵轶范围,毁冠裳而随鳞甲。惟愿全国人民恪守礼法,共济时艰。其或倡作诐词,引人入阱,国有常刑,岂能宽纵。本大总统痛时局之阽危,怵纪纲之废弛,每念今日大患,尚不在国势而在人心。苟人心有向善之机,即国本有底安之理。凡我邦人父兄子弟敬而听之。此令。尊孔令大总统通令:立国之本,在于政治;而政冶新旧之递嬗,恒视学说为转移。我中国之遵孔子,始于汉武帝之摈黜百氏,表章六经。自是,学说遂统于一遵。愿孔学博大,与世推移,以正君臣为小康,以天下为公为大同,其后历代人主,专取其小康学派,巩固君权,传疏诸家,变本加厉,而专制之威,能使举世学者不敢出其范围。近自国体改革,缔造共和,或谓孔学言制,大一统而辨等威,疑其说与今之平等不合,浅妄者流,至悍然倡为废祭之说。此不独无以识孔学之精微,即于平等自由之真相亦未有当也。孔子生贵族专制时代,悯大通之不行,哀斯民之昏垫,乃退而祖述尧舜,删订六经。春秋拨乱之后,为升平、太平之世,礼于小康之上,进于大同共和之义,此其导源。远如颜、曾、思、孟,近如顾、黄、王诸儒,多能发明宗旨,择精语详,大义微言,久而益著,酝酿郁积,遂有今日民主之局。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既结皇煌帝谛之终,亦开选贤与能之始,所谓反之人心而安,放之四海而准者。本大总统证以数千年之历史,中外学者之论说,盖灼然有以知日月之无伤,江河之不废也。惟民国以人民为主体,非任其自由信仰,不足以证心理之同。前经国务院通电各省,征集多数国民祀孔意见,现在尚未复齐。兹据尹昌衡电称:请令全国学校,仍行释奠之礼等语。所见极为正大,应俟各省壹律议复到京,即查照民国体制,根据古义,将祝孔典礼,折衷至当,详细规定,以表尊崇,而垂久远。值此被邪充塞,法守荡然,以不服从为平等,以无忌惮为自由,民德如斯,国何以立。本大总统维持人道,日夜兢兢。每子古今治乱之源,政学会通之故,反复研求,务得真理,以为国家强弱,存亡所系。惟此礼义廉耻之防,欲遏横流,在循正轨。总期宗仰时圣,道不虚行,以正人心,以立民极于以祈国命于无疆,巩共和于不敝,凡我国民同有责焉。此令。提问者评价谢谢!

历代的祭孔大典都有什么人参加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祀孔子的典礼,称为“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最初祭孔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后来,人们又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这一天的祭孔仪式隆重,连在私塾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敬重。参加祭孔的人员,最初只限于孔氏直系子孙。祭孔被当作国家的大典后,"家祭"仍照常进行。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2008祭孔大典http://baike.baidu.com/view/808108.htm 八佾舞于庭,语出《论语·八佾篇》。八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也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容忍呢!”http://baike.baidu.com/view/974327.htm

为什么曲阜要将祭孔大典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导人们追根溯源。祭孔大典作为当地的一项传统民俗,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追根溯源,缅怀先师,寻根朝圣。曲阜,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济宁市代管,孔子的故乡,是黄帝生地、神农故都、商殷故国、周汉鲁都,是东方文化重要发祥地,被誉为东方圣城。

海峡两岸联合祭孔典礼,目的是什么?

  官方讲话提到,孔子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联合海峡两岸各界人士举办这一大典,正是希望两岸共通的文化纽带,能将所有心系中华文明的同胞紧紧联系在一起。  另外一个目的,应该是发展旅游了。这是如今所提倡的最绿色环保的产业,供祭孔做广告,扩大影响,发展旅游业,这才应是祭孔的真正目的。

祭孔大典手中拿的羽毛是什么

舞蹈是八佾舞,是一种代表着最崇高的祭祀礼仪的舞蹈,羽毛状的叫雉翟,棍状的叫龠(yue),都是跳舞用的道具

孔子文化节和祭孔大典一样吗

一样的。祭孔大典是孔子文化节最具特色、最具文化品位,感染力和影响力都很强的核心活动。祭孔乐舞继承了上古时代汉民族祭祀天地和庆祝丰收与战功的院士吴道行驶,集礼、乐、舞于一体,是唯一保留下来的汉民族舞蹈。

孔林春季祭孔仪式从哪一年开始恢复的?

4月3日,住在台湾的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孙孔垂长在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带领400余名海内外孔子后裔在孔林祭祀先祖。据悉,每年清明节期间,海内外孔子后裔都会回到孔林扫墓,祭拜祖先,称为“家祭”。据曲阜官方透露,孔林春季祭孔仪式恢复于2008年,先后已有近4000孔氏族人在清明节参加“家祭”仪式。自2016年起,住在台湾的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孙孔垂长也将每年来曲阜,担任春季祭孔大典主祭官,并在清明节带领孔子后裔进行家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出生于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由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2500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人生价值观念和治国为政的思想。目前全球各地的孔子后代有300多万人,至今已繁衍八十余世。

浏阳文庙祭孔古乐儒家是谁

浏阳文庙祭孔古乐儒家是孔子。浏阳文庙祭孔古乐源于古《韶乐》,是在远古流传的古乐基础上加以修正丰富而成,具有浏阳特色,故又称为“浏阳古乐”。它以祭祀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为专门内容,形式上融乐歌、舞、礼于一体,其乐、舞程序完整、内涵丰富、形式独特,乐舞活动持续200多年,文化厚重,历史影响深刻。清道光九年(1829年)浏阳县令杜金鉴奉诏兴乐,请本县监生邱之稑(号谷士)为制作古乐教习,费时多年,通过多方实践制造成套古乐器,又经过募捐修建了礼乐局,招收年纪13岁学童进行学习,于是融乐、舞、歌、礼于一炉的浏阳古乐得以应世。且有文、武舞配合与歌生和唱,乐舞者有近两百人队伍,可谓八音齐奏、舞之歌之,场面宏大。乐舞生均统一着蓝衫、云巾,合之以礼。清咸丰、同治年间,为兴古乐祀孔,曾国藩特派人来浏阳聘请邱谷士的儿子邱庆籥等人前往教乐,不久黑龙江、云南、新疆、山东等地都派人来浏学乐,山东曲阜孔庙祭祀乐章也采用了浏阳古乐谱。光绪十五年(1889年),大臣翁同龢将邱之稑著《律音汇考》进呈御览,同时户部侍郎曾纪泽1奏请将邱之稑入祀乡贤祠获准,于是浏阳古乐闻名天下,从此有“国乐古礼在浏阳”之称。

民国初年袁世凯进行祭孔,导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矛头为何指向孔子

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

祭孔大典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什么影响

祭孔大典,不仅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群体集体缅怀先圣、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美德、提高民族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增强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激励后昆奋进、促进世界和谐、推动人类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同时也将在中国文化史、世界祭祀史、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东方圣人——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家文化所代表的价值、精神、智慧,亦将因之弘扬光大,造福中国千秋万代,泽被世界人类。

元明清三朝皇帝每年在什么时候举行国家祭孔活动?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北京孔庙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举行国家祭孔活动的场所。皇帝每年在仲春(二月)上旬丁日以及仲秋(八月)上旬丁日举行国家祭孔活动。

袁世凯一共几次祭孔

三次。

2009年祭孔大典祭文 译文

祭文-范曾 周室颓隳,礼乐废弛,九州失驭。战伐出于诸侯,列国窥窃神器。春秋之末,仲尼起于陬邑,感万方之多难,乃驰驱以宣教。冀辅弼于乱世,欲敦厉于黎庶。然则宫寝邃远,王者不悟。有楚狂接舆歌而过之,痛詈凤德之衰,切悲庙堂之殆。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孔子乃归鲁,不复出游。述而不作,非谓徒托空言,追往事,思来者,悬明镜而作《春秋》,立极则以昭万代。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忧古道之不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伤往哲之益远也。遂力倡仁恕中和之道,克己复礼之德。播雨杏坛,天下士赴之如万类之附麟凤。若颜渊、子路、公冶长、有子、子张、子贡、曾子七十二贤列坐其次,三千学子,相望于道。仲尼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乃谆谆以告诸君子,知任重而道远,期弘毅以自励。世幽昧以炫鐀,独好古而敏求。视富贵如浮云,思贤若渴,闻义即徙。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夫子者,其集微子、箕子、比干之懿德嘉行于一身者也。世人以夫子为木铎,非无由也。颜渊喟然而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高弟子之敬仰,亦足为万代所共祀者也。荆玉含宝,幽兰怀馨,此孔学之无尽藏也。延越百余载,孟子起于邹而倡义,与孔子之倡仁相辅佐。又越三百载,汉武独崇儒术,乃有毛亨、郑玄之辈为之诠,董仲舒之属演其说。再越千二百年,南宋理宗朝濂、洛、关、闽之学,勉心景迹,遂成大观,共祭诸孔庙。更越千载,日月虽迈,诵说犹馨,百川竞乎孔子之门庭,孔学之克守,于今愈盛。孔子学院,遍列全球,蔚为人类文化之奇观。 世变事异,而孔学不衰者,以 “仁者爱人”、“先欲达人”为黾勉下天之襟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厚望瀛海以高节。唯和衷以共济,讲信而修睦。此足称万国邦交之极则,亦各族和谐之宏观。遗训虽远,践行在迩,岁寒松柏,历千万龄而不凋,其非孔子博怀之远猷,而周赡之大略欤? 巍巍陵寝,郁郁巨柏,云霄万古,黛色参天。仰瞻烟霞,伏增肃敬,焚香再拜,赋以永祷。

小学生作文祭孔应该怎样写

今天是玩书院的祭孔大典。我和杨瀚淑、胡忻恬早早约好了,早上7:40在胜利小学门口碰面。一早,我兴冲冲吃完早饭,坐上爸爸的“专业坐骑”一溜烟就来到相约的地点,坐上杨瀚淑妈妈的车前往万松书院。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从车窗外闻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不一会儿功夫就来到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来到万松书院,小荷老师帮助我们分组。哇,今天可真热闹啊!不仅我们班第四假日小队来了,还有一个小队也来了,原定50人的祭孔大典,增加到了60人,到处人生鼎沸。很可惜,我们三个人没有被分到一组。我和胡忻恬是月亮组,杨瀚淑是小鱼儿组。接着,我们来到一间房子里穿汉服。我们刚穿好,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就哈哈大笑起来。第一个原因是我们穿起汉服来特别奇怪,个子矮一点的同学穿起来都拖地了;第二个原因是男生既然和女生穿的一模一样,连颜色都一样。他们穿着玫红色的衣服比女生更加奇怪,咋一看个个都变成了女孩了。穿着漂亮的衣服,仿佛我们一下子成了古时候的学生。我们排着队,来到大成殿门口,参加祭孔典礼。老师先让孔子后代的代表进大成殿里祭拜,之后轮到我们小朋友每人拿三根香进去祭拜。今天艳阳高照,这么热的天,我们穿着两层衣服,暴晒在太阳底下,真是没意思,我们都快要中暑了!不过,有意思的马上就来了。祭拜完毕后,我们观看舞蹈表演。这种舞蹈真奇怪,有很多动作我都不明白,好像是古代一种祭祀的方式。真是太好了,不用晒太阳了!我们来到茶楼听老师讲关于国学方面的知识,其中还讲到了论语。论语是孔子和学生一起写成的,非常有名,我读过一点儿,小小一本书,就包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听着玩着不知不觉一个上午过去了。这次祭孔大典真有意思,告诉我们不少道理,明年我还会来的!

祭孔大典 阅读题答案。急。。。不要求文章,只要求答案

.

祭孔大典音乐是什么

祭孔乐舞

祭孔大典宣传口号

祭孔大典宣传口号如下:1、仁人正道,至圣先师。2、天佑中华有先师,厚德传承继圣贤。3、祭孔大典,追思先贤,弘扬传统,学儒学思想扬国学精粹华等。祭孔大典,这项两千多年赓续不绝的华夏文化礼仪,已成为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象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表示,自孔子去世第二年开始,祭孔活动便延续不断,规模逐步提升。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长期以来,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各国长期保持着祭孔的习俗。可以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乃至对整个东亚、整个世界都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孔子简介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祭孔的结构祭孔的结构是什么

祭孔的结构是:祭(上下结构)孔(左右结构)。祭孔的结构是:祭(上下结构)孔(左右结构)。拼音是:jìkǒng。注音是:ㄐ一_ㄎㄨㄥˇ。祭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祭祀孔子。二、引证解释⒈祭祀孔子。引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近来热闹完了,代之而兴的是祭孔,但恐怕也不久的。”三、国语词典祭祀孔子的典礼,于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时,在孔庙举行。词语翻译英语tooffersacrificestoConfucius法语offrirdessacrificesàConfucius四、网络解释祭孔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的纪念活动。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曲阜市申报的祭孔大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国祭孔大典的仪式严格采用古礼,释奠礼一直沿袭了中国周代雅乐的规范,保持了传统的古风仪式。因此成均馆释奠大典(祭孔典礼)在1986年被韩国政府指定为国家级85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关于祭孔的诗词《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关于祭孔的诗句上丁祭孔庙关于祭孔的成语生刍致祭革带移孔鼻孔辽天孔席不适孔方兄关于祭孔的词语三毛七孔千疮百孔孔席不适羊真孔草鱼菽之祭无孔不入鼻孔辽天生刍致祭七疮八孔神人共祭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祭孔的详细信息

祭孔的词语祭孔的词语是什么

祭孔的词语有:七疮八孔,利出一孔,孔席不适。祭孔的词语有:鱼菽之祭,鼻孔辽天,神人共祭。2:拼音是、jìkǒng。3:注音是、ㄐ一_ㄎㄨㄥˇ。4:结构是、祭(上下结构)孔(左右结构)。祭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祭祀孔子。二、引证解释⒈祭祀孔子。引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近来热闹完了,代之而兴的是祭孔,但恐怕也不久的。”三、国语词典祭祀孔子的典礼,于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时,在孔庙举行。词语翻译英语tooffersacrificestoConfucius法语offrirdessacrificesàConfucius四、网络解释祭孔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的纪念活动。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曲阜市申报的祭孔大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国祭孔大典的仪式严格采用古礼,释奠礼一直沿袭了中国周代雅乐的规范,保持了传统的古风仪式。因此成均馆释奠大典(祭孔典礼)在1986年被韩国政府指定为国家级85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关于祭孔的诗词《经鲁祭孔子而叹之》《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关于祭孔的诗句上丁祭孔庙关于祭孔的成语生刍致祭孔席不适鼻孔辽天孔方兄革带移孔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祭孔的详细信息

祭孔的祭孔仪式

从汉朝开始,不论在曲阜或者在首都及地方政府,都已普遍祭祀孔子,也都订有礼仪。随着时代的演变,孔子的封号由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的褒成宣尼公,逐渐提升为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的文宣王。仪式也就愈来愈完备而隆重。身着传统汉服的乐舞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身穿红色圆领公服,头顶黑色金边三梁冠,举手投足尽显华夏衣冠风范。乐生们展示了正统的中华雅乐,柷、敔、琴、瑟、埙、箫、鼓、笙、钟、磬等多种乐器合奏;舞生则左手执龠,右手执翟,排列整齐地跳起了释奠礼专用的“六佾舞”。执士们身穿白色深衣,头顶“四方平定巾”,与献官们共同完成了读祝、三献等祭祀的主体部分。 此外,由于后来在祭孔时,又有孔子弟子及其他儒者配享,所以祭孔时,也同时祭祀这些配享者。祭祀孔子的礼仪称正献礼,祭祀配享者的礼仪称分献礼。 祭孔大典中的乐舞表演,继承了上古时代汉民族祭祀天地和庆祝丰收与战功的原始舞蹈形式,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是唯一保留下来的汉民族舞蹈,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因此在2005年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祭孔的最重要议程是三献礼,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后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时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谓三献,分初献、亚献和终献。初献帛爵,帛是黄色的丝绸,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献官将帛爵供奉到香案后,主祭人宣读并供奉祭文,而后全体参祭人员对孔子像五鞠躬,齐诵《孔子赞》。亚献和终献都是献香献酒,分别由亚献官和终献官将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献相当。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共分为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四个部分。在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音乐新,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开城、祭孔音乐,引入了交响乐、合唱乐团的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染力。再者是服饰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装和道具经过重新设计制作,准确体现了明代祭孔的规模和盛况,更加古朴、庄严、凝重,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祭孔的诗词祭孔的诗词是什么

祭孔的诗词有:《经鲁祭孔子而叹之》《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祭孔的诗词有:《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经鲁祭孔子而叹之》。注音是:ㄐ一_ㄎㄨㄥˇ。结构是:祭(上下结构)孔(左右结构)。拼音是:jìkǒng。祭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祭祀孔子。二、引证解释⒈祭祀孔子。引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近来热闹完了,代之而兴的是祭孔,但恐怕也不久的。”三、国语词典祭祀孔子的典礼,于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时,在孔庙举行。词语翻译英语tooffersacrificestoConfucius法语offrirdessacrificesàConfucius四、网络解释祭孔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的纪念活动。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曲阜市申报的祭孔大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国祭孔大典的仪式严格采用古礼,释奠礼一直沿袭了中国周代雅乐的规范,保持了传统的古风仪式。因此成均馆释奠大典(祭孔典礼)在1986年被韩国政府指定为国家级85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关于祭孔的诗句上丁祭孔庙关于祭孔的成语孔席不适鼻孔辽天革带移孔生刍致祭孔方兄关于祭孔的词语鼻孔辽天三毛七孔祭天金人神人共祭千疮百孔七疮八孔孔方兄利出一孔鱼菽之祭羊真孔草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祭孔的详细信息

04祭孔文

文圣吾祖,恩泽海宇。千古巨人,万世先师。 欣逢盛世,物阜民熙。高岸秀木,惟恐失序。 居安思危,重振纲纪。以德治国,德法兼济。 幸赖圣儒,万代垂仪。道贯古今,德侔天地。 杏坛春晖,泮池桃李。三坟五典,六经古籍。 薪火传承,百代不熄。而今吾辈,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弘扬承继。依仁志道,据德游艺。 仁为己任,见利思义。中和至德,过犹不及。 和协万邦,摒弃暴戾。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与时偕进,创新活力。清风遍拂,神州万里。 群情振奋,勃发骐骥。文化名城,通衢如砥。 碧树花团,芬苾争奇。百业兴隆,日新月异。 近悦远来,治平修齐。老养壮用,兆民甘饴。 儒风犹在,先圣故里。慎终追远,奋吾国膂。 继往开来,同德凝聚。东方巨龙,吼啸腾起。 四海擎天,有吾一臂。长鲸吞吐,丹凤鼓翼。揽月追日,神舟环宇。告慰先祖,盛世在即。大同世界,四海兄弟。世界和平,假年可期。伏惟尚飨,为祷为祈!

官学祭孔始于什么朝代。以后相延成习。

祭孔的诗句祭孔的诗句是什么

祭孔的诗句有:上丁祭孔庙。祭孔的诗句有:上丁祭孔庙。结构是:祭(上下结构)孔(左右结构)。拼音是:jìkǒng。注音是:ㄐ一_ㄎㄨㄥˇ。祭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祭祀孔子。二、引证解释⒈祭祀孔子。引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近来热闹完了,代之而兴的是祭孔,但恐怕也不久的。”三、国语词典祭祀孔子的典礼,于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时,在孔庙举行。词语翻译英语tooffersacrificestoConfucius法语offrirdessacrificesàConfucius四、网络解释祭孔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的纪念活动。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曲阜市申报的祭孔大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国祭孔大典的仪式严格采用古礼,释奠礼一直沿袭了中国周代雅乐的规范,保持了传统的古风仪式。因此成均馆释奠大典(祭孔典礼)在1986年被韩国政府指定为国家级85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关于祭孔的诗词《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关于祭孔的成语孔席不适生刍致祭鼻孔辽天孔方兄革带移孔关于祭孔的词语革带移孔三毛七孔神人共祭无孔不入千疮百孔孔席不适七疮八孔孔方兄鼻孔辽天生刍致祭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祭孔的详细信息

明代是怎么祭孔的?

明朝时期是在历史上,比较重视孔孟的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对于祭孔也是有一系列的具体的形式。1,明孝宗时将释奠礼由六佾增加到八佾,用来祭奠的礼器数目与当时的皇上礼器相同。时间在每年春分与秋分的第一个丁曰举行。2,在春分时间,儒门的弟子好友都到山东曲阜汇集,盛妆以灵承继孔子的大德,同时在太原、正定、德阳邹城也举盛大议式。3,具体程序是这样的:一,参加人员: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各一人;分献官四人或两人分别进献东哲、东庑,西哲、西庑;执事五人、七人或九人;读祝词的一人;通赞一人;乐工数人,负责弹奏雅乐。二,服装:礼服最好是选择朱子深衣或素雅的,主要是以米黄或白色,款式要整齐化一,献官要求是玄瑞,乐工是红色园领公服,帽子用方巾或进贤冠,鞋子用传统布鞋。用儒襟作为仪饰。三,供品:三牲五供,或时令的水果,每张桌上要放三盘不同的水果,这里各地也可区别对待。四:斋戒:三曰斋戒,戒烟、酒,荤,沐浴更衣。五:仪式还规定各祭祀人员的站法前后,及祭祀中走法,非常考究。六:仪式开始的一系列就位,行礼,迎神,唱,跪拜献爵等十数礼数,最后礼毕。整个议式隆重而严肃,热闹而有序。反映出明代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推祟。

祭孔的简介

根据《礼记·文王世子》的记载,早在周朝的时候,学校每年都要按四季释奠于先师,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不过当时所谓的先师,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一个人或某些人;凡是过去对教育有贡献,且已过世的教师,都是师生祭祀的对象。后来,由于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很高,影响极为深远,所以释奠的对象逐渐以孔子为主。到了隋朝,孔子被尊称为“先师”以后,释奠便成为祭孔典礼的专属名称了。

祭孔大典的祭典仪式

祭孔大典,是一种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的庙堂祭祀乐舞。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祭孔的最重要议程是三献礼,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后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时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谓三献,分初献、亚献和终献。初献帛爵,帛是黄色的丝绸,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献官将帛爵供奉到香案后,主祭人宣读并供奉祭文,而后全体参祭人员对孔子像五鞠躬,齐诵《孔子赞》。亚献和终献都是献香献酒,分别由亚献官和终献官将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献相当。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共分为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四个部分。在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音乐新,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开城、祭孔音乐,引入了交响乐、合唱乐团的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染力。再者是服饰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装和道具经过重新设计制作,准确体现了明代祭孔的规模和盛况。更加古朴、庄严、凝重,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祭孔大典的介绍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祭孔大典一般从每年9月26日持续到10月10日。自2004年曲阜公祭孔子以来,至2015年已是第12次祭祀孔子。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曲阜市申报的祭孔大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011年11月,李文广被评为祭孔大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什么是祭孔

祭祀孔子

祭孔的流程具体是咋样的?

《儒家学子及传统文化同仁祭奠至圣先师孔子释奠礼仪程指导推荐方案简编》(征求意见稿)总 述《礼记-文王世子》曰:“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东汉郑玄注曰:“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据《说文解字》,“奠”即“置祭也”;“释”,按《说文》及唐代颜师古等的注疏,即“解也”、“放也”、“置也”。“释奠”是古代学校的一种庄重典礼,内容为陈设酒食以祭奠先圣、先师。释奠礼最初是祭奠周公和孔子的,后来演变为专门祭奠孔子暨诸弟子的典礼。释奠礼的目的,在于通过简明的形式来表达对先哲、对中华文明的诚敬心,提倡文明教化与和谐人伦……为弘扬华夏精神和中华文明的主体性,释奠礼逐渐成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祭祀之一。从汉代开始,共有十一位帝王、十八次到曲阜祭祀先师。开此先河的是汉高祖刘邦,在他即位十二年时,从淮南返京经过曲阜,用太牢之礼祭祀孔子。自东汉始,除了曲阜圣庙继续祭祀先师之外,各郡县开始在各自的学校祭祀。明孝宗弘治十七年,释奠礼由六佾升为八佾,笾豆等礼器的数目尽与天子等同。释奠礼在每年仲春、仲秋的第一个丁日隆重举行,因为五行中丙丁属火,象征礼乐文明,而丙为明之初,丁为明之盛,故而在丁日祭奠先师。祭礼延续千年,维系礼乐文明,安顿国家民生,炎黄神器保而不坠。然近代内忧外患频袭,无知者崇夷鄙夏,逐私欲而坏人伦,纲常废乱,礼乐蒙尘,人道几丧堕于万劫不复之深渊。幸大道恒贞,日月不泯,天佑华夏,族体重现。乙酉仲春,儒门同好汇聚圣城曲阜,十三志士发奋忘己,斋明盛服以承大愿,千秋盛礼光复人间。挚友欢呼,华夏开颜,复得海内外有志者鼎助,遂成乙秋丙春之礼,又有太原祭礼、正定祭礼、德阳释奠、邹城亚圣之祭,民间儒风方兴未艾,神州气象今朝复来。儒门师友倡议推行祭礼,以使先人礼乐之泽广被世间,故不辞浅陋编辑众学友智识之英华,以成仪程经验之推荐,企为巍巍山岳添得一缕。所推荐之仪程仅述明礼之通则,简化暂设之仪惟权应同仁勉力主办而条件有所不具者,仅供选择试行。曲阜释奠礼整理的简化程序一、人员:①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各一人(负责进献先师和四配);②分献官四人或两人(分别进献东哲、东庑、西哲、西庑,或者由一人同时进献东哲与东庑,一人同时进献西哲与西庑);③执事九人、七人或五人,基本与献官相应(负责在供桌旁向献官呈递祭品);④读祝(兼进福酒者)一人;⑤通赞一人(兼纠仪官,负责主持仪式);⑥乐工数人,负责弹奏雅乐。若人员足,可加入引赞,最少三人,负责引领献官到进献位置[②]。参礼者人数不定——他们是普通参祭者,通过行礼,表达对先师的敬意。古礼不允许女士参加,但现在有变通和演进,女士完全可以释奠礼,但应是从祭者。二、服装:礼服最好选择传统的朱子深衣,素雅色调,以米黄或白色为主,色彩款式力求整齐,献官配玄端,乐工可以用红色的圆领公服。冠采用方巾或进贤冠都可以。鞋子选用传统布鞋。为了与传统文化相符合,应该杜绝明代以后的款式。无礼服而希望参与祀礼的道友,可为其安排“新礼”仪式,新礼欢迎少数民族朋友穿本民族的服装(回族朋友戴白色回族礼帽,满族朋友穿马褂长衫等)。穿日常服装可佩带“儒襟”作为传统礼的礼仪饰物。三、供品:视条件而定,在无法置办三牲五供的情况下,用时令果品为好,每张供桌应准备三盘不同的水果,要避免当地忌讳,山东忌用梨,有朋友建议不用香蕉。帛——用一尺见方的纯白丝绸,准备九块。圣城释奠曾用“儒襟”代替。爵用仿古青铜酒爵或高脚陶瓷酒杯,全套则需要27个,最少要15个。四、斋戒:前三日进行斋戒,这是保证祭礼不流于形式的重要条件,一定要戒烟、不醉酒(前一日则不能饮酒)、沐浴、不入娱乐场合、戒荤(主要是不食大鱼大肉和葱蒜等)、不动气(保持平和诚敬的心情)。五、仪式准备:——入庙:从神道列队入庙,执事在前,献官在后,参礼者随后,纠仪官照应前后。凡门从东侧入,因为古代的西阶是客人走的,我们作为儒家学子不敢以宾客自居。考虑场地限制,行礼一般在丹墀上。队列在丹墀下东侧停下,众执事布置场地。——陈设:如果大成殿不便进入行礼(文物保护的考虑),可在殿前设临时供桌,五到九张,先师位南向、四配(四位或两位)、十哲(合两位)、两庑(合两位),或十哲与两庑合成两位。皆分东西位,东方西向,西方东向,各陈蔬果拜席,祭品蒙以布。先师供桌旁设读祝位。再旁边另设乐工席。东侧设执事献官席,南方根据参礼者人数设席。东侧献官席前设盥洗所,执事席前设酒尊所。陈设毕,众执事根据分配,立各神位左侧(西边的几位立右侧,取对称)。通赞就位,在前方西侧。六、仪式开始:1、通赞唱:就位。——乐师、乐工就位,在最靠近供桌的位置(若有女士,男女分列,女士在西侧);分献官就位;献官就位(献官在乐工后方东侧,西向);三献官在前;分献官在后排;参礼者在后(他们当中的女士,要站到西侧)。2、通赞唱:行礼。——执事各揭开盖布,退后三步,再向南离开神位,然后就东侧执事席。3、迎神:通赞唱:迎神。——乐奏咸和之曲。待乐奏至一半,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明代礼,久别见尊者要四拜示敬;对先师四拜,以达久敬之思)。众人俱拜讫,乐停。4、初献:(初献官行礼)通赞唱:奠帛行初献礼。唱:诣盥洗所。——引献官至盥洗所、搢笏(将笏插在腰间,笏是古人侍奉长者时用以记事备忘的礼器,表示敬重不敢怠慢)、盥洗、出笏。唱:诣酒樽所。——引献官至酒樽所,执事受酒,并捧帛前行,就各自神位前,读祝也一同就位,立于西侧,如前仪。唱:诣 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前。——奏宁和之曲。唱:跪。——献官跪,搢笏。唱:奠帛。——执事西向跪,进帛于献官右,献官接帛,献帛于案上。唱:献爵。——执事进爵于献官右,献官接爵,奠于神位前,出笏。唱:俯伏兴平身。——献官拜如仪。唱:诣读祝位。——乐暂止。读祝进至献官之左。唱:跪。——献官并读祝皆跪,众人皆跪。唱:读祝。——读祝者读毕,将祝文跪置于祝案上,退于西侧。唱:俯伏兴平身。——乐生接着奏乐。唱:诣 复圣颜子神位前。诣 宗圣曾子神位前。诣 述圣子思子神位前。诣 亚圣孟子神位前。唱:行分献礼。——各赞引诣各分献官前。唱:诣盥洗所。唱:诣酒罇所,诣 东西哲神位前。诣东西两庑神位前。——分献官皆先盥洗,然后就位,奠帛、献爵如前仪,只是对西侧神位,对称起见,捧帛执爵者跪于献官左,进帛爵。唱:复位。——乐止。献官、执事、读祝,各回东侧拜位。5、亚献、终献:如前仪,但分别由亚献官、终献官完成,且只是献爵。亚献乐奏安和,终献奏景和之乐。7、饮福:通赞唱:饮福受胙。——进福酒者捧爵立先师神位之东侧,读祝者立西侧。唱:诣饮福位(即读祝位)。——初献官至饮福位。唱:跪。——献官跪,搢笏。进福酒者跪于献官右,进爵于献官。唱:饮福酒。——献官接酒饮讫,然后将爵交读祝者。唱:受胙。——献官接过祭品,然后转交读祝手中,读祝者起身离开。出笏。唱:俯伏兴平身,复位。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众人俱拜。8、撤馔:通赞唱:撤馔。——乐奏咸和之曲。执事将祭品盖住,略微移动。9、送神:通赞唱:送神。——乐奏咸和之曲(击柷作乐)。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各官俱拜讫,乐尽,麾生偃麾,栎敔,乐止。)通赞唱:读柷者捧祝,进帛者捧帛。——执事者各诣神位前,读祝者先跪取祝文,然后取帛,齐转身向外立。10、通赞唱:礼毕。——执事收藏好帛(或到焚烧处焚烧),收起祭器。七:礼毕:肃静,列队出庙,然后与祭者可饮福酒、分祭品……(文字资料依据吴飞整理的明代祭礼底本变动补充而得)简礼程序推荐由于条件的限制,在传统程序基础上再简化一些,形成传统礼的简礼,尽管简略了一些程序,但基本保留了礼仪的面貌,仍然属于传统礼范围。程序推荐如下:一、人员:主献官一人(负责进献先师和四配);分献官四人或两人(分别进献东哲、东庑、西哲、西庑,或者由一人同时进献东哲与东庑,一人同时进献西哲与西庑);执事七人或五人;读祝(兼进福酒者)一人(或者由主祭官兼任);通赞(兼纠仪官,负责主持仪式)。如果有音乐才能的同道可以担任乐工,负责弹奏雅乐;如果没有可暂不献乐。人员充足,可推荐熟悉礼仪的同道担任引赞,负责引领献官到进献位置。参礼者人数不定(可以请女士参礼,从祭)。二、服装、供品、斋戒:与传统礼相同或相近。三、仪式准备进行:——入庙:从神道列队入庙,执事在前,献官在后,参礼者随后,纠仪官照应前后。凡门从东侧入,行礼一般在丹墀上。众执事布置场地。——陈设:如果大成殿不便进入行礼(文物保护的考虑),可以在殿前设临时供桌,五到九张,先师位南向、四配(四位或两位)、十哲(合两位)、两庑(合两位),或十哲与两庑合成两位。皆分东西位,东方西向,西方东向,各陈蔬果拜席,祭品蒙以布。先师供桌旁设读祝位。再旁边再设乐工席(如果有乐工)。东侧设执事献官席,南方根据参礼者人数设席。东侧献官席前设盥洗所,执事席前设酒尊所。陈设毕,众执事根据分配,立各神位左侧(西边的几位立右侧,取对称)。通赞就位,在前方西侧。四、仪式开始:1、通赞唱:就位。——分献官就位,献官就位,西向,献官在前,分献官在后排。参礼者在后,他们当中的女士,要站到西侧。2、通赞唱:行礼。——执事各揭开盖布,退后三步,再向南离开神位,然后就东侧执事席。3、迎神:通赞唱:迎神,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众人俱拜。4、献礼:通赞唱:行一献礼。唱:诣盥洗所。——引献官至盥洗所,盥洗。唱:诣酒樽所。——引献官至酒樽所,执事受酒,并捧帛前行,就各自神位前,立于西侧,如前仪。唱:诣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前。唱:跪。——献官跪。唱:奠帛。——执事西向跪,进帛于献官右,献官接帛,献帛于案上。唱:献爵。——执事进爵于献官右,献官接爵,奠于神位前。唱:俯伏兴平身。——献官拜如仪。唱:诣读祝位。——读祝进至献官之左(无读祝时献官读祝)。唱:跪。——众人皆跪。唱:读祝。——读祝者读毕,将祝文跪置于祝案上,退于西侧。唱:俯伏兴平身。唱:诣 复圣颜子神位前。诣 宗圣曾子神位前。诣 述圣子思子神位前。诣 亚圣孟子神位前。唱:行分献礼。——各赞引诣各分献官前。唱:诣盥洗所。唱:诣酒罇所,诣东西哲神位前。——诣东西两庑神位前。分献官皆先盥洗,然后就位,奠帛,献爵如前仪,只是对西侧神位,对称起见,捧帛执爵者跪于献官左,进帛爵。唱:复位。——献官、执事,各回东侧拜位。5、饮福:通赞唱:引福受胙。——进福酒者捧爵一祭品一至先师神位之东侧。唱:诣饮福位(即读祝位)。——主献官至饮福位。唱:跪。献官跪。——进福酒者跪于献官右,进爵于献官。唱:引福酒。——献官接酒饮讫,然后将爵交给执事。唱:受胙。——献官接过祭品表示品尝一下,然后再转交给摭拾手中。唱:俯伏兴平身,复位。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众人俱拜。6、撤馔:通赞唱:撤馔。——执事将祭品盖住,略微移动。7、送神:通赞唱:送神。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通赞唱:读柷者捧祝,进帛者捧帛。——执事者各诣神位前,读祝者(或献官)先跪取祝文,然后取帛,齐转身向外立。8、通赞唱:礼毕。——执事收藏好帛(或到焚烧处焚烧),收起祭器。五:礼毕:肃静,列队出庙,然后与祭者可饮福酒、分祭品。新礼程序推荐新礼的思路是传统礼的新发展,与现代的祭奠仪式或许有部分外在形式相似,但是本质不同,因为他们有各自不同的来源。若未经明末之乱,民族传统文化延续发展至今,传统的仪式形态会怎样?可能首先会是延续固有精髓,同时精简程序,简美而不失隆重。属于传统礼的新礼程序设计采用这种思路,同时为了解决服装不足的问题。此礼经过数次实践已经基本成型,并且推广到了经典教育活动中,影响很好,可进一步尝试完善。但是暂时不适合在祭奠中独立施行,配合传统礼或传统简礼形成一个组合比较合适。一、人员:主祭人(一人)、主持人(一人)、致辞和发言人(一或数位)、参祭人(多人)等。二、服装:整洁庄重的日常服装,最好能佩带“儒襟”。少数民族参礼,欢迎穿民族服装,比如藏族穿藏袍,满族穿马褂长衫等。欢迎有信仰宗教的朋友参与祭祀,但需统一行礼,否则指引其自行祭拜即可。三、斋戒:斋戒是祭祀的重要程序,仍然要保留,不过在饮食方面可以视条件遵照各自的传统自行把握。四、祭品:准备时令水果、鲜花、香烛等,一般不用献酒。五、祭文:文体可以灵活多样,以传统四字句为好。也可准备以简美的祝词。六:程序:1、仪式预备:列队。主持人唱:正冠肃立,参礼人整肃衣冠。唱:就位。主祭人在前中,主持人在队列前面左恻面向主祭人,其它人员面对圣像各自就位。2、致辞:唱:请主祭人……致辞并宣布祭礼开始;请……发言。3、献花:唱:献花、上香等。4、读祝:唱:诵读祭文、祭辞。5、行礼:主持人唱:行五拜礼,一拜——再拜——三拜——四拜——五拜——礼成。(也可以唱“鞠躬”。曲阜丙戌春祭时采用师长建议,每拜一次,主祭人高声宣读一句儒家四字格言。如:自强不息,一鞠躬——厚德载物,再鞠躬——精忠报国,三鞠躬——孝亲敬老,四鞠躬——尊师敏学,五鞠躬——礼成。)6、答谢:主祭人向观礼嘉宾致答谢辞或总结致贺,主要参礼者可以简要发言、庆贺。7、瞻仰圣容:唱:仰观圣容七:礼毕:可以分享祭品,瞻仰圣容,自由活动。结 语新礼只有在参加过圣城释奠,或其它由儒家学子自主主办的传统礼的同道主持参与下才能够称之,否则形式上仅仅是“现代礼”。“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传统文化界的朋友热情参与释奠礼时,如果他们因故不便行叩拜礼,我们可以为其主持新礼,并可以与传统礼、简礼相组合而施行,不应过于强调形式的纯正而出现排斥。无礼服一般不行叩拜礼,如果身旁都是自己同道也可以破例叩拜,毕竟来到圣庙机会难得,应该珍惜叩拜献礼的机会。如果有许多普通朋友在场,则出于形式的考虑而谨慎施行,但以行新礼为好。虽然这些仪程经过了整理、实践、运用以及论证,但是施行之后仍然要继续尝试和完善。这里仅列举了常用的几种仪式、仪程、程序,请诸师友深入斟酌并提出见解或建议。我们认为,复兴祭礼于当代儒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复兴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相辅相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弘大我们民族和集体的智慧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传统文化的博大使得当代学子思想各具异彩,如何同心并力、共成大业,此是关键。而寻求共有的立身之基,则“礼”就是其中的至要者,“礼”是我们生活的方式,也是华夏历史文化的核心形式,故复礼然后圣门气象方可得、可成。民间儒林由柳河东先生首先提议,经赵宗来等先生大力倡行,已初具气象,许多学友都在圣墓前明誓要全心复兴儒学。——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儒学,如果承续儒家命脉和光大华夏礼乐,此是民间学子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思考之后又必须去做,去践行,而且做还要尽力做好。总之,复兴礼乐是我们传统文化之同道者共同的“责”和“权”,请同道们密切关注,尽言尽心。政府对历史文化与儒家传统日益重视,礼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祭祀是礼乐的灵魂,是复兴传统的潮头,我们民间同道要当仁不让!参与祭祀是同仁们的无上荣耀,让我们一起来奉献出智慧与敬意,让平凡的生活在庄严的祭礼中得到升华!资料:吴飞 编辑:段炎平 校对:林桂臻──圣元二五五七年夏历六月后学段炎平记于圣城曲阜--------------------------------------------------------------------------------[①]“祝”是祭祀时的告祭文体,明代丁祭祝文有皇帝颁降的固定格式,一般是“维×年×月×日×敢昭告于至圣先师:……今兹仲春(仲秋),谨备牲帛醴齐菜盛庶品,用伸虔祭,尚享。”[②] 在古代,献官是祭祀的主体,他们并不需要懂得全部礼仪,旁边有引赞协助,引赞熟悉礼仪,告诉献官该怎么走,怎么做。附学堂祭孔范文一篇,广毅作—— 祭孔文惟公元二0一0年九月二十八日,岁在庚寅,夫子诞辰二千五百六十一周年,遂昌王财贵经典学校全体师生,谨怀崇敬之心,备鲜果薄馔,恭祭至圣先师。文曰:一、尼山之下,洙泗之滨,夫子陟降,奉天承运。 敏而好学,志弘周文,删定六经,坚守名分。 列国周游,心系烝民,文事武备,礼乐化人。 悦乐不愠,法效乾坤,杏坛设教,以宣人伦。二、千年道统,一朝绝裀,孤孽熊师,道成肉身。 三徒及门,圣教复申,传至季谦,独守其真。 九州四海,遍布足痕,读经学人,诚意正心。 诵诗读书,以契圣魂,览经阅史,明鉴古今。三、孟母三迁,旨在择邻,八哉辛劳,弟子成群。 含辛茹苦,一路风尘,志道据德,游艺依仁。 富贵不义,恍若浮云,大道畅行,鸣凤现麟。 谦恭温良,言念仁君,为飨后生,宁作釜薪。四、千里求学,远离乡亲,蒙以养正,静以修身。 同居同谋,鼓瑟弹琴,和睦友爱,笙磬同音。 学庸论语,诗易古文,老实大量,入室之津。 存心天知,道唯善亲,游鲲翼成,一展经纶。 圣道永传,万世恒钦 伏惟尚飨

外国为什么也祭孔?

综合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我们发现推广「尊孔活动」的主因是经济诱因。在我们访问的商户当中,他们在祭孔期间,经济收益也有少量提高,但不是十分明显。这些商户都是位於孔府内,但由於祭孔当天只邀请少量嘉宾出席,所以对於他们而言,营业额是不会有太大增长。相反,由於祭孔吸引外地游客来观光,酒店业、旅游业和交通会提高得更加多。所以相对而言,经济是有一定的增加的。经济无疑是尊孔的主因,然而,当中亦有其他的因素是作为次要的因素。首先是政治方面,从二手资料方面,就如孔子学院,其虽不是主要宣扬孔子的思想,但却有推广中国文化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游客,如在一手资料访问中的Leo 等,就是被中国的文化所吸引,我们虽不能完全地把他来中国旅游的原因全归於孔子及孔子学院,但当中仍是有一些部分是可以驱使国外人士到中国旅游,从而改善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同时地,尊孔也外交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如二手资料中提及,在外国的地方或是书籍中,孔子的地位也是不易受动摇,因此,以孔子品牌作为外交的手段,可潜意识地慢慢改变外国对中国的形象。在教育方面,孔子思想只有很少程度上的影响。在一手资料中,我们问到在中学的高中生,他们会有一课是论语课,但当中谈及的都是基本的内容,虽然学校有派发相关的书籍参考,可是却不是强迫他们阅读,若他们要了解更多当中的内容,仍是要自己找其他的资料参考,因此,孔子的思想未必可以使学生完全理解。加上在二手资料上,当地的教育政策虽有涉及孔子的地方,不过却没有就推广孔子思想等有更多的相应课程或配合,只是流於只因在曲阜才特别宣扬要普及教育,就如孔子当年办学一般。因此在教育的层面上,只有很少程度上的影响。总结而言,从上述的分析可见,经济的确有一个明显的影响,可以为中国带来一个庞大和经常性的收益。相对而言,在政治和教育上虽有影响,然而当中的影响却没有经济的明显,其相对的影响力也较低,因此,我们推论经济是推祟孔子品牌的主因。总之~就是在经济 政治和教育上的影响 其中以经济尤为重要

浏阳文庙祭孔古乐创始人是谁

浏阳文庙祭孔古乐的创始人是**邱少求**。邱少求,1931年出生于湖南浏阳。

如何看待祭孔大典

荒陋可叹。五四过去快100年了,现在又把孔子这尊木偶抬出来了,让人祭拜。真不知道,五四所倡导的科学精神和民主意识何时在中国真正的深入人心。鲁迅在日记中记录了袁记教育部的祭孔闹剧:1913年9月28日:“昨汪总长令部员往国子监,且须跪拜,众已哗然。晨七时往视之,则至者仅三四十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钱念劬又从旁大声而骂,顷刻间便草率了事,真一笑话。闻此举由夏穗卿主动,阴鸷可畏也。” 1914年3月2日:“晨往郢中馆要(邀)徐吉轩同至国子监,以孔教会中人举行丁祭也,其举止颇荒陋可悼叹……”1913年9月28日:“昨汪总长令部员往国子监,且须跪拜,众已哗然。晨七时往视之,则至者仅三四十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钱念劬又从旁大声而骂,顷刻间便草率了事,真一笑话。闻此举由夏穗卿主动,阴鸷可畏也。”

孔庙是哪三朝皇帝举行国家祭孔的场所

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

2007年祭孔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主题: 同祭先师,共享和谐有一项从未有过的仪式——宣布“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征集活动结果。活动选出了五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的经典名句推荐给北京奥组委,作为二00八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以体现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表达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人民对四海宾朋的热情欢迎。这五句《论语》经典名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大国崛起,自强不陵。一飞冲天,华夏振兴。励精图治,众志成城。万代功业,待我后生!” 孔庙祭孔活动是每年孔子文化节中最富有特色、最具文化品位、最具感染力的主题活动,已成为备受海内外文化界、旅游界关注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之一。今年的祭孔大典主题定义为“世界华人华侨同祭孔”并与二00八年北京奥运会相结合,更是承中华之大统,开新中国五十多年之先河。

曲阜祭孔大典2022时间

举办时间:9月28日上午8:00-12:00举办地点:曲阜孔庙  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诞辰,在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包括一些有着儒家传统文化的国家都会举行非常隆重的祭孔大典来纪念这位中国古代先贤。祭孔大典是专门用以祭祀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大型庙堂祭祀乐舞,是最具特色和文化品位的文化盛事。2006年,祭孔大典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秋末期,孔子诞生于曲阜,由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中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并且深深地融汇于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

诸侯祭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孔子死后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鲁国国君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汉初推行老庄思想,刘邦为何又公开祭孔?

可能只是因为他比较推崇孔子的思想吧,觉得孔子的思想会更有道理一些。

历史上,第一个到孔庙祭拜孔子的帝王是谁,为后世帝王开了祭孔先河?

在历史上,第一个到孔庙祭拜孔子的帝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皇帝刘邦。

在五四的时候,人们总是说:要打到孔子;而现在,人们却搞起什么“祭孔” 这是为什么

因为孔子成历史了

祭祀孔子是中国文化中的大事,第一位祭孔的皇帝是谁

开创中国2000多年的祭祀孔子传统的皇帝,乃是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叛乱,刘邦亲征平叛。胜利后的当年十月,刘邦回朝途中路过故乡沛县。据说家乡人对于这位布衣皇帝非常崇敬,热情欢迎了他,已经处于晚年的刘邦触景伤情,异常感动,便停留下来与乡亲父老共宴。之后,在十一月,他又突然临时改变行程,率人一路来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用最隆重的祭祀礼太牢祭祀孔子,并封孔子九世孙孔腾为奉祀君,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刘邦为什么突然决定祭祀孔子,史料并无记载。其实,早些时候的刘邦因为自己没多少文化,并不尊崇儒家学说,并且厌恶儒臣与儒生。他刚开始当皇帝时,大臣多是打天下的武臣,上朝时乱糟糟的一团,没有体统,甚至有人挥剑剁殿柱。儒臣叔孙通从曲阜征召了30名儒家学者,共同拟订了一套体现皇权至上的礼仪。施行后,秩序井然,大臣毕恭毕敬,刘邦说这才体会到了当皇帝的滋味儿,于是开始重视

祭孔大典的历年举办

2008年9月28日,2008祭孔大典在山东曲阜市举行,以纪念中国伟大的先贤孔子诞辰2559年。2008年曲阜祭孔主题是“仁者爱人、自强不息”。上午9时许,由政府工作人员、海内外孔子后裔、宗亲及专家学者组成的祭祀队伍在孔庙外的神道上开始缓缓向孔庙行进,他们人人佩戴黄色鲁锦,面色持重,目光虔诚,这是自2004年曲阜公祭孔子以来,第五次祭祀孔子。9时15分,曲阜祭祀队伍沿着神道行至孔庙万仞宫墙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为公祭孔子大典主题铭文揭幕。铭文写道:“人之为人,贵有仁心。天生之德,发乎己身……天行健,启众生。君不见,老骥虽迟暮,趋趋向前行。大鸟虽负箭,垂垂怒翅飞。”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说:“‘仁者爱人"出自《论语》,是孔子的核心思想;‘自强不息"出自《易经》,意思是人们的德行每天都有进步,这两句话概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铭文揭幕结束后,在平和的雅乐伴奏下,祭祀队伍穿过明故城,过了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大成门,绕过杏坛,来到孔庙大成殿前。身着“六艺”服的中学生在甬道两侧肃立,大声恭诵《论语》中的部分词句。随后,祭祀代表向孔子敬献花篮后,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宣读了金庸先生撰写的祭文,文曰:“清风送爽,海晏河清。国泰民安,举世欢腾。北京奥运,万邦风从。五洲四海,睹我雄风。世界同运,人类一梦。”诵读完毕,在悠扬的古乐中,身着汉服的舞者,峨冠博带,手持羽和龠,跳起公祭乐舞《天下大同》。2008年是孔子诞辰2559年,由其创立的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与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中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并且深深地融汇于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 2009月28日,2009己丑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孔庙举行,来自国家、省、市有关领导、海内外的儒学专家、孔子后裔、孔子崇拜者数万人参加这一典礼。2009年是孔子诞生2560年,一年一度孔子生日的祭孔大典是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核心内容。8点30分在孔庙新大成桥南端举行迎宾仪式。当地群众组成万人方阵,共同诵读孔子经典语录。8点40分,祭孔大典主题揭幕仪式在万仞宫墙前举行,著名书画家范曾现场书写祭孔主题。随后,庄严肃穆的孔庙开庙仪式、大成门启户仪式。9点,在大成殿前,来自国家、省、市有关领导、海内外的儒学专家、孔子后裔分别给孔子敬献花篮。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恭读由著名书画大师范曾题写的祭文。祭奠舞乐之后,祭孔大典宣告结束。

祭孔大典在后来又有怎样的变化?

后来的祭孔大典又分为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公祭和传统祭祀四个部分,在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音乐新,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开城、祭孔的音乐,引入了交响乐等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染力。再者是服饰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装和道具经过重新设计制作,准确体现了明代祭孔的规模和盛况,更加古朴、庄严、凝重,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历朝历代祭孔规格的变化

唐代以前,祭孔祀典礼仪并未确立。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经过鲁国,曾以太牢祭祀孔子,但这只是将孔子当作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来纪念以示尊敬。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派遣天子特使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阙里祭祀孔子,这是天使祭孔的开始。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始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朝廷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政教活动。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明帝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祭孔典礼开始设有配享。公元489年,南齐武帝在京城健康建立孔庙,同年,北魏孝文帝在洛阳建孔庙。但南北朝时期,天下动荡,文治难兴,孔庙祀典仍无规制。唐武德二年,立周公于国学、孔子庙,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东向陪祭,制如西汉。太宗贞观二年,房玄龄等建议奉孔子为先圣而停祀周公,以颜回配。贞观十一年,以左丘明等二十二人配像尼父庙堂。但贞观之制施行未久,永徽年间又复为武德旧制。至显庆二年,长孙无忌等建议:“成王年幼,周公践极,制礼作乐,功比帝王……合同王者祀之,儒官就享,实乃贬其功。仲尼生衰周之末,拯文丧之弊,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弘圣教于六经,阐儒风于千世,故孟轲称生民以来一人而已。”故高宗下令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享,而周公则另外配祀武王。从此孔子祀典走向独立,并逐渐成为定制。唐玄宗时期,孔子地位隆升,祀典礼仪更为完备。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孔子称“先圣”,追谥“文宣王”,王者冕服,南面受祭。颜子等十哲均册封公侯爵位,东西侍列,配祀先师。从祀最早只有颜子一人,此时亦渐渐增至四配、十哲、东西两庑九十一人从祠。宋朝以文治天下,孔庙礼仪更为隆盛。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亲幸曲阜,加谥孔子“玄圣文宣王”(后因国讳改为“至圣文宣王”)。神宗元丰七年,诏定孟子配享。徽宗崇宁三年,赐辟雍文宣王殿“大成”之名,孔子用天子冕旒。南宋承继北宋文治理念,孔子祀典代有增荣。高宗绍兴十年,升释奠礼为大祀,这是孔庙礼制继玄宗《开元礼》升为中祀后的再次升格,至此,祭祀先师孔子的重要性与祭祀天地、宗庙、社稷比肩。元代因外族统御,祭孔祀典屡见荒废,但当统治者认识到孔孟之道对于其统治的辅助作用后,开始诏定祭孔礼制。有元一代,孔子地位更显尊崇,释奠礼仪规格更高。大德十一年,元武宗即位,颁诏加封孔子:“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可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祀以太牢。”在蒙古贵族的统治下,孔庙祀典臻于极盛。明初,战乱甫定,百废待兴。明太祖下令制礼作乐,更定孔庙祀典。洪武三年,朱元璋下旨:“凡岳镇海渎皆去其前代所封名号,止以山水本名称其神。郡县城隍神号一体改正,历代忠臣烈士亦依当时初封以为实号,后世溢美之称皆革去。唯独孔子善明先王之要道,为师天下,以济后世,非有功于一方一时可比,所以封爵宜仍其旧。”根据太祖诏令,孔子爵位不更,祀典仍按前代旧制,未有变革。洪武十五年,宋濂、钱唐等大儒上疏请求天下通祀孔子,太祖与礼部稽考古礼,定释奠礼,颁行天下学校,规定每年春秋仲月通祀孔子。洪武十七年,又下令有司每月朔望行释菜礼,郡县长官等均应按照规制诣学校上香行礼。明前期,祭孔礼基本沿用洪武旧制,并未进行大的更动。直至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出于政治需要,诏令更定孔庙祀典:孔子不再称王,前代所封称号一体革去,从祀弟子削去爵位;孔庙内先师形象统一用木主,拆毁塑像;设立“启圣祠”,祭祀孔父叔梁纥,附祭则为从祀弟子之父;更定从祀制度,进退诸儒。嘉靖孔庙改制后,祭孔祀典规格大降,孔庙礼制进入低潮期。

汉代祭孔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变革?

祭孔活动经历了许多变革,其总体趋势是活动规模越来越多,越来越隆重。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被认为是帝王祭孔的开始。汉元帝刘奭时期,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也是第一次为祭祀孔子而设立的专项费用。29年,汉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阙里祭祀孔子,这是帝王派遣特使祭孔的开始。在此之前,所有的祭孔典礼都在曲阜孔庙里举行,直至公元59年,汉明帝在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和孔子,开启了在学校中祭孔的先河,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被认为是第一次全国性祭孔活动的开始。公元72年,汉明帝亲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被认为是祭孔有配享的开始。

祭孔大典中的相关对联一天地人和

天地人和春夏秋冬

祭孔的外国祭孔

古代中国周边国家多崇尚儒学,日本、韩国、越南 等亦有祭孔。日本、韩国 、新加坡至今每年都会有大型祭孔仪式。 汤岛圣堂1922年被指定为国家史迹,多久圣庙1921年被指定为国家史迹。日本民众对孔庙非常虔诚,每到春季入学考试前,大量学生或家长会到附近孔庙祭拜,祈求考入理想的学校。 汤岛圣堂每年4月第4个星期日举行“释奠”(以酒食祭祀先圣先师)仪式。“释奠”仪式在大成殿内举行,祭官、伶人、祭主均身着日本神道式的白色礼服。释奠流程从参会者就座至参会者退场,共22个步骤。伶人用笙、笛等演奏雅乐,祭官向先师供奉酒、鲤鱼、蔬菜和水果等。 多久市对孔子和儒学的虔诚程度无与伦比。该市每年4月18日和10月第4个星期日都要举行“释菜”(以蔬果菜羹等祭祀先圣先师)典礼,这项典礼已经持续300多年。 多久市市长横尾俊彦担任献官,市议会议长、教育长、中小学校长等8人担任祭官,分掌掌仪、赞者、祝者、执馔等职责。市政府职员扮饰的伶官和执事官分跪于拜殿内两侧。伶官在祭祀期间鸣奏凤箫、龙笛、钲、鼓等乐器。献官的服装为黑帽、浅蓝长袍,祭官与执事官身着黑帽白袍,伶官身着黑高帽、红底黄纹袍。 每年9月28日中午,由中国驻长崎总领馆,长崎县华侨协会主办的大型祭孔活动在长崎县长崎市孔子庙举行。 9月28日,在韩国首尔成均馆举行祭祀孔子的“释奠大祭”,成均馆大学舞蹈系学生们进行“八佾舞”表演。作为国家指定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85号,释奠大祭是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规格最高的祭孔仪式。每年的释奠大祭于5月11日孔子祭日和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在成均馆和全国各地234个乡校举行。它祭拜的是孔子等五大圣贤以及中韩两国的先贤们。 孔子诞辰(农历八月廿七),为方便学生和家长,除了正日,新加坡天福宫29日举行四场祭孔仪式,一整天的活动吸引超过2000人参加。

祭孔的典礼由来

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敦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岁。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既今天的曲阜孔庙。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

顺治皇帝祭孔

顺治帝遵照太后的意见,加强了思想文化阵地的占领和统治。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那天,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祭孔大典在北京国子监隆重举行。祭前派人将孔子第六十五世孙孔允植,接到北京参加祭典仪式,清军人关后已封孔允植为衍圣公。祭祀仪式完全按明制进行。顺治帝首先用香汤淋浴,换上祭孔衣服,然后带领文武大臣毕恭毕敬驾临国子监,走在最前面的16名太监抬着精制的祭品。 顺治帝在中午时分,到达国子监。祭祀大典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开始。顺治帝面向国子监广场,躬迎孔夫子圣灵前来享受祭品,然后转过身来,恭恭敬敬地向孔夫子的神位献上一幅杏黄色的绢,披盖在神位上,再恭恭敬敬向孔夫子神位敬酒三次,行礼三次,祭酒高喊“礼成”,这祭孔大典就圆满结束了。 典礼结束后,顺治帝接见了衍圣公孔允植及孔、孟、颜、曾四姓子孙及五经博士,勉励并赏赐一番,同时诏告天下:“圣人之道,如日中天,上之赖以政治,下之资以事君,学官诸生共勉之。” 顺治帝祭孔的消息不胫而走,众多儒生对此佩服得五体投地,盛赞顺治帝是真龙天子。儒生头脑中“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的意识,使他们感到既有为天子效劳之时,何不一显身手呢!于是,一些有识之才不再隐居,也出来展示才华了。 祭孔后,顺治帝又开始认真学习汉族文化,从历史文献、著名经典,到稗官小说传奇、野史无所不读,从中吸取不少治国安邦的道理。有一次顺治读《资治通鉴》,当读到唐太宗政绩时,当即产生一个新观念,便派人召集大臣前来议事。顺治帝向诸臣提出:“汉高祖、汉文帝、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等前朝众多皇帝之中,卿等认为哪一位最英明,最值得尊敬?”大学士吏部尚书陈名夏(原明朝官吏)一眼瞧见顺治帝手拿的是一本《资治通鉴》唐记,马上回答:“臣以为唐太宗在位期间号称贞观之治,他应比其他几位皇帝略高一筹。”诸大臣听后,一致点头称是。但顺治帝却说:“陈爱卿之见未必正确,朕以为明太祖制定的法令无不合情合理,值得后世永远效法,像明太祖这样的英明之主,历代皇帝都是很难与之伦比的。”这一席话使众大臣十分佩服,尤其是明朝遗臣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这位从关外来的皇帝继承大明江山是合情合理的,堪称当之无愧的英明之主。 顺治帝还继承明朝的科举制度,开科取士仍每三年一科,均在秋季举行,汉、满、蒙等各族文人一律平等入考,皇帝择优而取。清朝实行科举制度给汉族文人开辟了做官人仕、报效朝廷之路,这样做不仅笼络了广大汉族文人,同时电为清廷和地方选拔了一些治国安邦的人才。

祭孔时用什么古筝曲?

祭孔典礼所使用的乐曲及歌词1.迎神『咸和之曲』: 大哉孔圣。道德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纯并隆。神其来格。於昭圣容。2.奠帛初献『宁和之曲』:自生民来。谁底其盛。惟师神明。度越前圣。恣帛具成。礼容斯称。黍稷非馨。惟神之听。3.亚献『安和之曲』: 大哉圣师。实天生德。作乐以崇。时祀无数。清酤惟馨。嘉牲孔硕。荐羞神明。庶几昭格。4.终献『景和之曲』:万世宗师。生民物轨。瞻之洋洋。神其宁止。酌彼金罍。惟清且旨。登献惟三。於嘻成礼。5.撤馔『咸和之曲』: 牺象在前。豆籩在列。以享以荐。既芬既洁。礼成乐备。人和神悦。祭则受福。率遵无越。6.送神『咸和之曲』: 有严学宫。四方来宗。恪恭祀事。威仪雝雝。歆玆惟馨。神驭还复。明烟斯毕。咸膺百福。

小学生祭孔大典作文400字

今天是玩书院的祭孔大典。我和杨瀚淑、胡忻恬早早约好了,早上7:40在胜利小学门口碰面。一早,我兴冲冲吃完早饭,坐上爸爸的“专业坐骑”一溜烟就来到相约的地点,坐上杨瀚淑妈妈的车前往万松书院。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从车窗外闻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不一会儿功夫就来到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来到万松书院,小荷老师帮助我们分组。哇,今天可真热闹啊!不仅我们班第四假日小队来了,还有一个小队也来了,原定50人的祭孔大典,增加到了60人,到处人生鼎沸。很可惜,我们三个人没有被分到一组。我和胡忻恬是月亮组,杨瀚淑是小鱼儿组。接着,我们来到一间房子里穿汉服。我们刚穿好,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就哈哈大笑起来。第一个原因是我们穿起汉服来特别奇怪,个子矮一点的同学穿起来都拖地了;第二个原因是男生既然和女生穿的一模一样,连颜色都一样。他们穿着玫红色的衣服比女生更加奇怪,咋一看个个都变成了女孩了。穿着漂亮的衣服,仿佛我们一下子成了古时候的学生。我们排着队,来到大成殿门口,参加祭孔典礼。老师先让孔子后代的代表进大成殿里祭拜,之后轮到我们小朋友每人拿三根香进去祭拜。今天艳阳高照,这么热的天,我们穿着两层衣服,暴晒在太阳底下,真是没意思,我们都快要中暑了!不过,有意思的马上就来了。祭拜完毕后,我们观看舞蹈表演。这种舞蹈真奇怪,有很多动作我都不明白,好像是古代一种祭祀的方式。真是太好了,不用晒太阳了!我们来到茶楼听老师讲关于国学方面的知识,其中还讲到了论语。论语是孔子和学生一起写成的,非常有名,我读过一点儿,小小一本书,就包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听着玩着不知不觉一个上午过去了。这次祭孔大典真有意思,告诉我们不少道理,明年我还会来的!

祭孔大典宣传口号

祭孔大典宣传口号如下:1、仁人正道,至圣先师。2、天佑中华有先师,厚德传承继圣贤。3、祭孔大典,追思先贤,弘扬传统,学儒学思想扬国学精粹华等。祭孔大典,这项两千多年赓续不绝的华夏文化礼仪,已成为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象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表示,自孔子去世第二年开始,祭孔活动便延续不断,规模逐步提升。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长期以来,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各国长期保持着祭孔的习俗。可以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乃至对整个东亚、整个世界都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孔子简介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明代是怎么祭孔的?

明朝时期是在历史上,比较重视孔孟的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对于祭孔也是有一系列的具体的形式。1,明孝宗时将释奠礼由六佾增加到八佾,用来祭奠的礼器数目与当时的皇上礼器相同。时间在每年春分与秋分的第一个丁曰举行。2,在春分时间,儒门的弟子好友都到山东曲阜汇集,盛妆以灵承继孔子的大德,同时在太原、正定、德阳邹城也举盛大议式。3,具体程序是这样的:一,参加人员: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各一人;分献官四人或两人分别进献东哲、东庑,西哲、西庑;执事五人、七人或九人;读祝词的一人;通赞一人;乐工数人,负责弹奏雅乐。二,服装:礼服最好是选择朱子深衣或素雅的,主要是以米黄或白色,款式要整齐化一,献官要求是玄瑞,乐工是红色园领公服,帽子用方巾或进贤冠,鞋子用传统布鞋。用儒襟作为仪饰。三,供品:三牲五供,或时令的水果,每张桌上要放三盘不同的水果,这里各地也可区别对待。四:斋戒:三曰斋戒,戒烟、酒,荤,沐浴更衣。五:仪式还规定各祭祀人员的站法前后,及祭祀中走法,非常考究。六:仪式开始的一系列就位,行礼,迎神,唱,跪拜献爵等十数礼数,最后礼毕。整个议式隆重而严肃,热闹而有序。反映出明代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推祟。

祭孔大典是哪天

祭孔大典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举行,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庙(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新时期祭孔有什么重大意义

主要演员 更多

每年的祭孔大典是几月几号?

9月28号

祭孔大典的行礼方式是怎样的?

通常的行礼方式是:双手行礼,两手紧贴,与胸同高,掌面向前,掌心向自己。同时,男生左手贴前,女生右手贴前。表示虔诚恭谦之意。祭拜孔子采用四拜礼,这是华夏礼仪中最高的礼节,属于明代礼制。华夏礼仪中最高礼节为四拜,是对天地、君父、先师才有的大礼。拜孔子采用四拜礼,表示孔子地位尊高,拜礼时念诵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一般人的心中,三跪九叩才是最大的礼节,然而三跪九叩是从清代传承下来的,四拜大礼属于明代的礼制。东方圣人——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家文化所代表的价值、精神、智慧,亦将因之弘扬光大,造福中国千秋万代,泽被世界人类。祭祀孔子的由来西汉中期,天灾频发,社会动乱。儒者梅福认为,这是由于未能妥善安排对于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发怒。当时的国家政权接受了梅福的提议,封孔子为商汤的后代,接续先王的祭祀。到东汉,国家才正式把孔子作为国家的公神,其地位和社稷神同等。唐代,命令每个县都要建庙祭祀孔子。每年春秋两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次小祭。大的祭祀起初由学官主持,后来改由地方官主持。唐代以后,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孔子的封号也不断增加。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孔子成为国家公神以后,儒者们的宗教地位也相应提高。唐代为孔子设立“从祀”即陪同享受祭祀的制度(如道家四大真人)。

祭孔的意义是什么?

1楼献官们头戴七梁冠、身着玄衣曛裳,乐生们身穿红色圆领公服、头顶黑色金边三梁冠,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敔、琴、瑟、埙、箫、篪、笙等八音齐奏……今天上午的河北正定文庙,正统中华雅乐在这座千年古建筑的砖瓦椽檩间回荡,纪念至圣先师孔子圣诞二五五八周年“释奠礼”隆重举行。   “释奠礼”是祭祀孔子的传统礼仪,其仪程在中国典籍中有明确记载,以明代释奠礼仪程为正统。河北省亦以明制释奠礼为标准,全体人员着汉服进行仪式。此次活动由河北省文史研究馆、河北省国学促进会筹委会等单位共同主办,是继二00五年河北省首次祭孔之后举办的第三次祭孔活动。   上午九时整,钟响三下,祭祀仪式正式开始,百余师生身穿明朝长袍,打扮成献官、陪祭官、执事、乐手等古代形象,手捧笏板、乐器,依次步入文庙。与会来宾在司仪引导下,依次进入大成殿鞠躬行礼,并齐声诵读《大学》第一章。石家庄市庄园小学国学班六十多名师生集体着汉服背诵了《弟子规》、《论语》等章节。   新礼之后是传统的“释奠礼”祭孔仪式,祭祀过程分为迎神、奠帛初献、亚献、终献(即三献礼)、饮福受胙、撤馔、送神、望瘗等十个部分。整个仪式有礼有乐有舞,与国内某些地方带有“表演”色彩的祭孔活动不同,该祭孔仪式严格遵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除乐舞外更侧重“礼”的陈述与表达。   献官们头戴七梁冠,身着玄衣曛裳,足蹬云履,手持笏板,腰佩玉带,颈饰方心曲领,庄严肃穆,威仪具足。身着传统汉服的乐舞生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身穿红色圆领公服,头顶黑色金边三梁冠,举手投足尽显华夏衣冠风范。乐生们在台上向人们展示了正统的中华雅乐,敔、琴、瑟、埙、箫、篪、笙等八音齐奏,乐声悠扬,久久回荡。舞生则左手执龠,右手执翟,排列整齐地跳起了释奠礼专用的“六佾舞”。执士们身穿白色深衣,头顶“四方平定巾”,和身穿玄衣曛裳的献官们共同完成了读祝、三献等祭祀的主体部分。整个祭祀仪式礼制完备,庄重肃穆,再现了华夏礼乐地庄严高贵,中正平和。   据悉,正定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鉴定其为五代时期遗存,内存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完 )

祭孔大典的形成源流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至直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十七世纪以来,中国周边国家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兴建了许多礼制孔庙。18世纪以来,随着孔子思想的对外传播和华人的外移,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其他国家也出现了许多孔庙。全盛时期,世界上共有孔庙3000多座,其中礼制孔庙2000余座,是世界上最多的礼制庙宇。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2004年祭孔大典由家祭改为政府公祭。

祭孔大典时间每年什么时间

祭孔大典每年9月28日上午8:00-12:00。举行辛丑年祭孔大典活动,活动采用现场活动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现场祭孔与全球孔庙云祭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绵延2000余年的祭孔活动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被称为“国之大典”,蕴涵着重要的文化信息和时代价值。祭孔大典作为在华夏文化和礼乐文明中占据重要位置,感染力和影响力都很强的核心活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国际传播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全球华人和国际友人普遍关注的文化盛事。祭孔大典形成源流: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

祭孔有什么礼仪?

祭孔是民间对“先贤”孔子表示尊敬仰慕和追思的一种纪念活动。孔庙存在的目的就是祭祀孔子,因此,在历史上祭孔活动成为了孔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早在周朝时期,每年都要按四季祭奠先师,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不过当时所谓的先师,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个人,凡是对教育有贡献的,并已经过世的教师,都是师生祭祀的对象。后来,由于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很高,影响非常深远,所以释奠的主要对象逐渐成为孔子。孔子死后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鲁国国君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之后,祭孔活动经历了许多变革,其总体趋势是活动规模越来越多,越来越隆重。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被认为是帝王祭孔的开始。汉元帝刘奭时期,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也是第一次为祭祀孔子而设立的专项费用。29年,汉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阙里祭祀孔子,这是帝王派遣特使祭孔的开始。在此之前,所有的祭孔典礼都在曲阜孔庙举行,直至公元59年,汉明帝在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和孔子,开启了在学校中祭孔的先河,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被认为是第一次全国性祭孔活动的开始。公元72年,汉明帝亲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被认为是祭孔有配享的开始。自汉代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739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祭孔时使用了原本仅限于古代天子用的64人的“八佾之舞”。宋代时,祭祀孔子又使用了文武舞之制,文舞生64人,武舞生64人,合计128人。从此,孔子祭典一般都采用帝王礼制。明清时期祭孔活动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顺治皇帝定都北京之后,在京师国子监立文庙,内有大成殿,专门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并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1906年,清光绪帝将祭孔大典升格为大祀,与祭天、祭地、祭先祖并重。祭孔用大祀礼,文庙按九楹三阶五陛制建造,乐用《八佾》,增《武舞》。祀日皇帝亲行释奠,并且行三跪九叩跪拜礼。疾控活动作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祭祀活动,具有非常多的仪式规定。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祭孔大典中的乐舞表演,继承了上古时代汉民族祭祀天地和庆祝丰收与战功的原始舞蹈形式,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的称谓,是唯一保留下来的汉民族舞蹈,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在祭祀孔子的历史过程中,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乐舞艺术。祭孔乐舞的内容以颂扬孔子生前的业绩为主,是乐、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其乐源于孔子所推崇的“韶”舞源于自“夏”,诗来自隋代牛弘、蔡徽的创作。乐曲八音齐全,古朴纯正、典雅悠扬、金声玉振。舞生以龠为舞具,舞姿刚劲舒展,具有雕塑之美。乐生演奏的乐器有古筝、笙、笛、箫、编钟、编磬等。祭孔礼仪场面宏大,古朴娴静,而庄严肃穆的祭孔气氛与金碧辉煌的大成殿,更形成了完美的艺术统一。祭孔乐舞以其平和的曲调,适中的节奏,典雅的歌词,谦恭的舞步,凸现出我国古代雅乐博大精深的思想意蕴,用庄严恢宏的感人气势以及和谐的艺术风格,集中展示了孔子及儒家倡导的“仁”、“和谐”以及“礼让”的人文价值。大典用的音乐和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祭孔的最重要议程是三献礼,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后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时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谓的三献分为初献、亚献和终献。初献帛爵,帛是黄色的丝绸,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献官将帛爵供奉到香案后,主祭人宣读并供奉祭文,而后全体参祭人员对孔子像五鞠躬,齐诵《孔子赞》。亚献和终献都是献香献酒,分别由亚献官和终献官将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献相当。后来的祭孔大典又分为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公祭和传统祭祀四个部分,在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音乐新,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开城、祭孔的音乐,引入了交响乐等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染力。再者是服饰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装和道具经过重新设计制作,准确体现了明代祭孔的规模和盛况,更加古朴、庄严、凝重,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从孔庙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传承的轨迹,孔庙在兴建之处,儒学的传播还处于萌芽的状态。汉初虽然已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但由于本土宗教道教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对儒家文化的争战,以及其后三国、魏晋、南北朝绵延数百年的社会分裂动荡所引起的思想混乱,使儒家学术很难取得“独尊”的地位。但在这一时期,儒学积极吸收其他学派的成分,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到隋唐时期天下一统的局面形成,孔子及其创建的儒家学派所阐发的精神与学术思想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儒家文化的价值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而使大规模兴建孔庙与长期传播儒家文化成为可能。宋元明清各朝沿袭“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不断以尊崇的谥号封赠孔子,对孔庙建筑的规格一再提高,都表明了对儒家思想文化价值的肯定。随着祭祀的孔庙的意义提高,后来除曲阜孔庙外,自北朝开始在全国有关郡县设立文庙学宫,文庙学宫从此有了“学校”的功能。这一重要功能对隋唐以降的科举制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从唐代至清末,庙学不分,规制有前庙后学、左庙右学、左学右庙,还有中庙左右学、中庙周学等。庙学合一的体制使历代儒士文人在这里接受了儒学的熏陶,尊经读经即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各个时期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学人。自隋唐以后,儒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孔庙则是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各种文献可以看出,当时孔庙祭祀操纵于国家,其目的在于厉行教化,即“庙以崇先圣,学以明人伦”。孔庙祀孔表明国家厉行教化的根本内涵是孔子之道,追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想化的礼制秩序。子。孔庙祭孔典礼复原塑像66037032784

古代一年祭孔几次,祭孔大典的程序如何

世界上有许多孔庙,我们一般所说的祭孔指的是曲阜孔庙的祭祀。春秋时期至清代,祭孔的次数是逐渐增多的。最初的祭孔仅仅是每年秋天一次,之后随着历代统治者对于祭孔的重视,祭孔的次数逐渐增加,到清代,祭孔非常频繁。从性质上来说,可分为“家祭”和“国祭”两种。“家祭”由孔子后裔进行, “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从时间来说,每年每月都一些固定的日子需要祭祀,具体可分为丁祭、行香、祭告、时享等。其中最大的祭叫丁祭,又叫释奠,一年有四次;每年旧历二、五、八、十一月上旬的第一个丁日要祭祀孔子;每个季节的第一个月的第一个孟日要进行祭祀;还有每月初一的释菜,每月十五的行香等小祭。再就是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也要进行祭祀。另外,除了一些固定的日子之外,也时有临时性的祭孔,大致算下来,一年有50多次,分布于各月之中。随着祭孔的次数越来越多,祭孔的规格越来越高,仪式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规格最高的释奠,有时是皇帝亲自到曲阜祭孔,行三跪九叩之礼。据说这天私塾里的学生也要放假一到三天,以示敬重。每次主持祭祀的都由朝廷封赐的孔子嫡系长孙“衍圣公”主持。有学者专门研究之后,总结出祭孔的33个具体步骤:1.释奠典礼开始。2.鼓初严。3.鼓再严。4.鼓三严。5.执事者各司其事。6.纠仪官就位。7.陪祭官就位。8.分献官就位。9.正献官就位。10.启扉。11.瘗毛血。12.迎神。13.行三鞠躬礼。14.进馔。I5.上香。16.行初献礼。17.行分献礼。18恭读祝文。19.行三鞠躬礼。20行亚献礼。21.行亚分献礼。22.行终献礼。23.行终分献礼。24.饮福受胙。25.撤馔。26.送神。27.行三鞠躬礼。28.捧祝帛诣燎所。29.望燎。30.复位。31.阖扉。32.撤班。33.礼成。整个仪式下来,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什么是祭孔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祭孔典礼的名称 ---------------------------------------------------- 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根据《礼记》<文王世子>的记载,早在周朝的时候,学校每年都要按四季释奠於先师,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不过当时所谓的先师,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一个人或某些人;凡是过去对教育有贡献,目前已经过世的教师,都是师生祭祀的对象。后来,由於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很高,影响即为深远,所以释奠的对象逐渐以孔子为主。到了隋朝,孔子被尊称为「先师」以后,释奠便成为祭孔典礼的专属名称了。 祭孔典礼的由来及演进 ------------------------------------- 孔子生於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西元前五五一),卒於周敦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西元前四七九年),享年七十三岁。 孔子死后第二年(西元前四七八),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 汉高祖十二年(西元前一九五),汉高祖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元帝(西元前四八-三三)徵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阙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 汉光武帝建武五年(西元二九),派遣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阙里祭祀孔子。这是帝王派遣特使祭孔的开始。 在此以前,所有祭孔典礼都在曲阜孔庙举行,直到汉明帝永平二年(西元五九),於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 *** 所在地及各地方 *** 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 汉明帝永平十五年(西元七二),明帝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这是祭孔有配享的开始。 现代祭孔典礼的制定 ---------------------------------------------------- 从汉朝开始,不论在曲阜,或者在中央 *** 所在地及地方 *** ,都已普遍祭祀孔子,也都订有礼仪。随著时代的演变,孔子的封号由汉平帝元始元年(西元一)的褒成宣尼公,逐渐提升为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西元七三九)的文宣王。仪式也就愈来愈完备而隆重。 此外,由於后来在祭孔时,又有孔子弟子及其他儒者配享,所以祭孔时,也同时祭祀这些配享者。祭祀孔子的礼仪称正献礼,祭祀配享者的礼仪称分献礼。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因为时局动乱,祭孔典礼有时举行,有时未举行,有的地方举行,有的地方未举行;也不像以前的朝代一般,订有可供遵循的礼仪。直到民国五十七年(西元一九六八),教育部奉先总统 奖公的指示,邀集内政部等相关单位,并且聘请学者、专家组成「祭孔礼乐工作委员会」,由蒋复璁先生担任主任委员,分别成立礼仪、服装、乐舞、祭器四个研究组,由方豪、王宇清、庄本立、孔德成四位先生为各组召集人,进行研究规划的工作。初步订定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释奠礼仪节,并於同年在台北市孔庙祭孔时试行;然后再经过两年的研讨改进,终於在民国五十九年定案,而由内政部公布实施。 ,各方反应良好而沿用至今。

祭孔的流程具体是咋样的?

祭孔的33个具体步骤:1、释奠典礼开始。2、鼓初严。3、鼓再严。4、鼓三严。5、执事者各司其事。6、纠仪官就位。7、陪祭官就位。8、分献官就位。9、正献官就位。10、启扉。11、瘗毛血。12、迎神。13、行三鞠躬礼。14、进馔。15、上香。16、行初献礼。17、行分献礼。18、恭读祝文。19、行三鞠躬礼。20、行亚献礼。21、行亚分献礼。22、行终献礼。23、行终分献礼。24、饮福受胙。25、撤馔。26、送神。27、行三鞠躬礼。28、捧祝帛诣燎所。29、望燎。30、复位。31、阖扉。32、撤班。33、礼成。扩展资料:祭孔仪式并非简单的祭典,并非单纯的仪式化,人们通过以孔子为媒介的祭祀活动,使自己内在深发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一是表达对孔子的尊崇与感恩,二是通过祭孔反思人们自己的内心世界。祭祀活动是人与享祭者之间的对话,是人们观察自己、观察中国社会的一种方式。它是具有教育意味的,它是感性的教育形式,给学子树立榜样作用。祭孔是了解自己的方式,毋宁说它鼓励学子进步,激励学子以成为圣贤为目标,同时审视与反思自己与圣贤之间的距离,不论从道德修养,还是学术造诣。祭孔是了解中国社会的方法,毋宁说孔子的思想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标准,祭祀活动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人文精神内涵的途径。柳诒徵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变化,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后,吾国国民同化于世界各国之新文化,然过去时代之与孔子之关系,要为历史上不可磨灭之事实。”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具有转折型和梳理性的人物。中国古代庙学祭孔,是通过孔子这位“至圣先师”为媒介,实行教化的活动。“在教育意义下,孔子以及配享等诸先贤,藉庙制将知识与教育的权威性提升至神格,以超越世俗的王权。这种神格是知性的,是人间的典范,供仕人学习、效法。”因此,孔子的存在不只是一个符号,他更是中国文化精髓的集大成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祭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