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地理

加强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区域的交通网络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

美国是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除此之外,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美国最初是一个由英国移民建立起来的移民国家,自1776年独立后,凭借着它的有利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欧洲各国的现代技术成就和充足的资金,以及来自欧洲的大量熟练劳动力,在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处于上升时期的情况下,建立起体系完整的资本主义工业和强大的资本主义大农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发了战争横财。1945年,美国便占有了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53.4%、对外贸易额的近32.4%,以及黄金储备量的74.5%,而且成了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从而登上了帝国主义霸主的宝座。一 .美国的地理优势美国拥有发展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丰富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这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无可比拟的。丰富的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使美国有可能主要依靠本国资源建立现代工农业.(一)美国地处北美洲南部,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湾,东临大西洋、西滨太平洋,东南隔海与西印度群岛相望。海岸线总长22,680公里,海岸比较曲折,大西洋沿岸多良港。美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二)美国地形上分为三个纵列带,即东部蜿蜒的山地、中部坦荡的平原、西部高峻的大山。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地有丰富的煤藏。美国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主要农业区.美国本土所处纬度在北纬25°~49°之间,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和亚热带。就水热条件来说,美国大部分地区宜于农耕,利于栽培多种作物。(三)美国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科罗拉多河、哥伦比亚河、育空河,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德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源远流长,完整而庞大的水系纵贯大平原中部,它同北部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有运河相沟通,并可通过圣劳伦斯河、伊利运河和哈得孙河通往大西洋,形成联系全国主要地区的内陆水运网。(四)美国土地资源不但十分丰富,而且质量和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的比重都比较高。全国9.2亿公顷左右的土地中,可以真正称得上“荒地”的只有10%,平均每个美国人拥有3.6公顷的农林用地。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生产国之一,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和对外贸易中均居极重要的地位,这与它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分不开的。(五)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中央谷地,气候温暖、雨水充沛,以生产稻米、水果和蔬菜为主,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商品蔬菜由加利福尼亚州供应。墨西哥湾沿岸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种植柑桔、甘蔗和水稻等亚热带作物和早鲜蔬菜供应全国。二.美国的贸易现状(一)煤炭工业是美国重要的燃料动力工业部门。美国有丰富的煤炭,目前已探明储量为3,977亿吨。煤炭分布比较广泛,50个州中的34个州有煤。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煤田是目前美国煤炭开采的集中地,产量占全国的60%,并且是主要的焦煤产区。1987年美国的煤炭产量为86,000万吨,是世界煤炭生产大国,同时又是煤炭输出大国。随着世界石油价格高涨,世界对煤炭、尤其是对动力煤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美国煤炭输出量不断提高,80年代初以来年输出量已增到1亿吨左右,主要输向西欧,也有日本和韩国等。目前,美国正在计划把西部山区的煤直接运到加利福尼亚州各港,然后装上15万吨的大型运煤船运往远东。(二)农业一直是美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仅占2%(1987年),但它却是世界上农业高度发达,农产品极为丰富的国家。每年除自给外,还有大量农产品输出,美国有20%的外汇收入来自农产品,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三)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政治局势激烈动荡和世界经济的巨大演变,美国的经济实力已今非昔比,表现在其外贸逆差的不断增大、黄金储备的不断减少和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缓慢等方面,从而美国霸主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尽管这样,美国仍然是个世界大国,它的经济实力仍是最强的。它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农业,强大的金融机构和高水平的科技力量。在这些方面,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不能与之相比,美国仍保持着其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三.美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美元汇率过高。80年代中斯前后,为刺激各国对美投资,美国政府几次提高美元汇率,使美元升值了50%以上。由于美元汇率过高,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便失去了竞争力。 (二)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有些国家如日本对美采取不公平的贸易做法,使美国产品难以进入该国市场,造成了较大的贸易逆差。 (三)美国产品本身的原因。80年代以来,在外国产品潮水般涌入美国的时候,美国国内生产的某些产品却出现了价高质次的问题,丧失了国内外市场,从而导致出口萎缩,进口猛增,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四.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 90年代以来,尤其是克林顿总统上台以后,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开始采取措施,改善美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克林顿政府的政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动降低美元汇率,增加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二)是采取贸易大棒政策,迫使有关国家如日本改变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向美国产品开放市场。总之,国际贸易活动是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有明显的影响。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地域分工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间的竞争愈益激烈的今天,地理环境各因素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激烈和深刻。而美国的地理优势恰为其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这差不多)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新增长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的另一主题是“新增长理论”。据该理论,新古典集聚理论在区域尺度上比在国家尺度上更适用。经验显示:如果资本和劳动的报酬减少很慢,或者根本就没有减少,结果将导致区域的扩散或极低速率的集聚。如同“新贸易理论”引起了对空间集聚的兴趣一样,主张劳动和资本报酬递增的“新增长理论”也引起了“新经济地理学”对区域集聚的兴趣。根据“新经济地理学”,资本外部性的相对规模、劳动力迁移的动力和交通成本将决定经济活动和财富在空间配置上的区域整合程度。除上述2方面以外,克鲁格曼还对抽象并且有些不确定性的复杂性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以此回应亚瑟关于复杂性和自组织概念对于描述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学是有用的讨论。按照克鲁格曼的观点,复杂性的主要特征是复杂系统经常表现出随机的自组织性:始于无序的初始状态,向高度有序的状态发展,在统计学上表现出非常简单的规律性。与亚瑟不同,他建议用非线性动力模型来定义报酬递增,适用简单和规则的模型来描述与其相关的复杂系统。

新余市经济地理情况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赣铁路西段,地处北纬27°33′~28°05′,东经114°29′~115°24′。 全境东西最长处101.9公里,南北最宽处65公里,东距省会南昌市150公里,东临樟树市、新干县,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南连吉安市青原区、安福县、峡江县,北毗上高县、高安市。 全市总面积317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9%),其中渝水区面积1785.92平方公里,分宜县面积1391.76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新余市历史悠久。 在市区东北部拾年山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表明,远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秦属九江郡。 汉为豫章郡宜春县境。 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析宜春县置新渝县,属安成郡。 因主川袁河中游原称渝水得名。 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入吴平县,十一年吴平县并入宜春县,十八年复置新渝县,属袁州;大业三年(607年)属宜春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撤县,分新渝东北部置始平县(临平?),县西南地域为西吴州。 武德七年始平、西吴州俱废,复置新渝县。 天宝元年(742年)县名因传写之误将渝改为喻,以后相承作喻。 属宜春郡;乾元元年(758年)属袁州。 宋淳化三年(992年)属临江军。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新喻州,属临江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州复县,隶属临江府。 清沿明制。 1912年直属省。 1914年属庐陵道。 1926年复隶省。 1932年属江西省第八行政区。 1935年属江西省第二行政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0~1934年),在中国 *** 领导下,先后建立大片革命根据地。 1930年5月在良山镇的上木元村成立新喻县苏维埃 *** ,下辖东区、西区、南区。 1932年3月,新喻、峡江两县苏维埃政区合并,成立新峡县。 新喻设水口、丰城、东路、姚泗等4个区。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苏区全部丧失。 1949年7月14日,新喻解放,属袁州专区(专员公署驻宜春)。 1953年,新喻县属南昌专区(袁州、南昌两专区合并,称南昌专区,专员公署驻南昌)。 1957年5月,国务院公布,将新喻改名新余,沿用至今。 1958年,新余县属宜春专区(专署驻地由南昌迁宜春,改名宜春专区)。 1960年9月,为适应钢铁工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余县设立新余市,由省直辖。 1963年,由于新余钢铁工业建设规模压缩,撤销新余市,恢复新余县,仍属宜春专区(后改称宜春地区)。 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新余市,并将宜春地区的分宜县划归新余市管辖。 1983年10月,江西省人民 *** 批准在原新余县管辖的范围内设置渝水区。 2000年3月,市委、市 *** 决定设立 *** 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委员会和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赋予其县级党政管理职能。 2001年11月, *** 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和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分别为市委、市 *** 的派出机构,正县级建制。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新余市辖分宜县、渝水区、仙女湖名胜风景区、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和仰天岗管理委员会,设11个乡、15个镇、6个办事处,有392个村民委员会、3739个村民小组。 渝水区(辖4个办事处、8个镇、5个乡,有201个村民委员会、1872个村民小组) 城南街道办事处、城北街道办事处、袁河街道办事处、仙来办事处、良山镇、水北镇、下村镇、观巢镇、罗坊镇、姚圩镇、珠珊镇、欧里镇、鹄山乡、人和乡、界水乡、南安乡、新溪乡。 仙女湖风景名胜区(辖1个镇、1个乡,有21个村民委员会、233个村民小组) 河下镇、九龙山乡。 新余经济开发区(辖1个镇,有43个村民委员会、341个村民小组) 孔目江街道办事处、水西镇。 分宜县(辖6个镇、4个乡,有127个村民委员会、1397个村民小组) 分宜镇、杨桥镇、湖泽镇、钤山镇、双林镇、洋江镇、凤阳乡、洞村乡、高岚乡、操场乡、。 仰天岗管理委员会 仰天岗街道办事处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汪德和;市长:李安泽 [编辑本段]人口 人口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 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12.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7万人。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7.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007年出生人口1.52万人,出生率为13.50 ‰;死亡人口0.67万人,死亡率为6.00 ‰;自然增长率为7.50 ‰,比上年下降0.18个千分点。 城镇化率为51.85%,提高1.85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7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776元,比上年增长16.0%;农民人均纯收入5010元,增长16.0%。 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756元,增长23.7%。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1.0%。 年末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29.53平方米和50.05平方米。 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 2007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6.32万人,比上年增加2.4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1.05万人,增加0.02万人;第二产业22.98万人,增加0.30万人;第三产业22.29万人,增加2.13万人。 年末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8.79万人,比上年增加0.13万人。 建立再就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激励机制,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0.71万人,其中“4050”人员859人。 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1亿元。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1万人,跨市劳务输出18.25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 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完善。 2007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2万人。 2007年共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561.3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38万人。 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发放农村低保金1615.9万元,享受低保人数3.49万人。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8.6万人,增加3.5万人。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64万人。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58万人,增加0.08万人。 工伤保险的人数为11.64万人,增加1.56万人。 生育保险的人数为10.40万人,增加0.30万人。 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1.21万平方米,廉租房受益户数1092户。 农村民政部门医疗救助人数3.08万人次,城市医疗救助0.15万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 2007年末,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1010张,收养各类人员708人。 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4个。 2007年通过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93.5万元,筹集社会公益金662.7万元。 2007年接收社会捐赠款25.5万元。 [编辑本段]风景名胜 烟波浩淼、清澈澄碧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有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大小岛屿99个,具有群岛峡谷曲水、植物基因种库、水下千年古城"三绝",集"水文化"和"仙文化"于一体,山水相映,水天一色,可让人充分领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情境。 还有洪阳古洞、昌山古刹、严嵩万年桥、大岗山、百丈峰、魁星阁等一大批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近年市区新建的充满时代气息和艺术风范的袁水园、城区五湖、太阳城、仰天岗风景区等。 [编辑本段]名人 卢肇 江西第一个状元 王钦若 北宋江南第一个宰相 傅抱石 当代著名国画大师 何大一 著名医学教授、美籍华人 刘敞 金石学开山之主 严嵩 一代权臣 晏斯盛 刚正清廉 宋应星 中国第一部科技巨著《天工开物》的作者,被欧洲人认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巨匠 黄子澄 向明惠帝(建文帝)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伴读东宫,课教太孙,累得提升,直至任太常寺卿。

中西方的经济地理学为什么渐行渐远

列斐伏尔对当代人文地理学最大的影响就是:从哲学上重塑了对空间的认识,他认为空间不仅仅是社会关系发展演变的静止的容器或者精神的产物,强调空间的社会性,认为空间是生成的,但同时又反过来对社会和人的行为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列斐伏尔的这一先锋“行动”直接导致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等传统的区位理论的破产。因此,当代的西方经济/金融地理学不仅要考察空间的异质性,还要理解空间的社会属性(sociality),一切与地点生成相关的、影响经济地理生产的社会关系都要研究,如Massey所说,“the necessary non- economic relations involved in all economic activity”。空间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文化的、历史的、意识形态的,经济地理学要还原和阐述的不仅仅是经济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社会学、人类学、国际发展、政治学、经济学/金融学等社会科学研究视角的进入,正如Leyshon所说,当代的经济地理学经过90年代的制度和文化转向之后,已经越来越变得“不经济”了,这大大增加了经济地理学的交叉性和研究的难度。西方正统的经济地理学特别强调从哲学基础到理论到实证研究的推导。例如在金融地理学中,政治经济学方法基本的研究路线应该是:哲学(反自然主义)-空间哲学(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视角(政治经济学)-理论(如Leyshon/Thrift的金融化和金融排斥理论)-实证研究(如新自由主义之后,英国的金融化和证券化、90年代英国银行业金融排斥的地理、英国的区域金融中心体系)-政策影响。这种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地理哲学上的合法性,从哲学到实证再到政策层面上下游的关系非常清晰;强调概念和理论分析;强调微观尺度的研究;强调定性的实证研究。

经济地理学第三版和第二版的区别

1、内容适当删减。根据教学计划对课时的要求,对第二版中理论性不十分突出或当前经济地理学界不很关注的内容适当删减,如第二版用三章篇幅阐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第三版中删去了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分析一章,把另外两章内容合并为一章。2、观点适时增补。根据学科最新发展,第三版增加了一些新的理论侧面和讨论观点。第四章增加了金融业、创意产业、电子商务、物流业等产业的区位选择。3、图表大幅增加。为了增加本书的可读性,第三版增加较多的图表,使其表述更加直观丰富。与第二版相比,在相关篇章增加了38幅图表,尽力展示地理学的图表表达优势。

演化经济地理学的优势与不足有哪些?

万华镜了你得补足语哦哦又是什么东西。

试说明中国的位置及经济地理评价

  我国是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周边国家边贸往来。纬度上讲,中国是个跨度较大的国家,所以产生了气候和生态的多样性。世界上几乎所有动植物都可在我国找到生存场所,为中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地理作为地理学科区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是健康的。问世了诸多版本的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培养了大批的经济地理人才。同时,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一直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主旨,根据国家各个时期的战略要求又开展了大规模的规划工作,为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国经济地理的四个组成系统:条件与资源系统、产业系统、区域系统、战略系统。  一、条件与资源系统篇。  区域条件与资源是影响区域形成、存在与发展的诸因素的总和。对区域条件与资源的分析是区域经济地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条件与资源要素囊括庞大内容,但其作用的方式不外乎3种:①直接作用,即直接转换为区域经济要素,参与区域经济活动并发挥其作用;②通过影响区域经济要素投入和经济地域功能进而影响地域经济的运行;③为区域经济的存在与运动提供整体性支持或限制。基于当前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力的转换,又基于“地理条件”的地学特性,在教材编排时应该有意识压缩“自然条件”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扩大“社会条件”内容以表达中国经济地理的社会政治经济联系属性。  二、产业系统篇。  产业发展代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增长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函数。产业发展空间的差异性为中国经济地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议题。传统的产业经济地理描述都是按部门进行的,由于分类过细以致于引起了读者的质疑。随后学者们尝试应用经济地理基本特征来描述产业,包括区域发展水平、区域发展速度、区域经济结构、区域内部空间差异,较以前有极大地进步,但是事实上产业如果被这种固定方式所描述将难以突出地理学的特点。为此,后文对产业部分的分析基本是针对其地理问题予以展开的。当然由于各产业发展过程、产业特点、地理基础、空间表现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描述也不应该相同。例如,农业地理与自然条件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可分不同生产地域类型谈论农业自然条件与空间分布问题;工业地理在我国发展阶段性明显,所以从产业的空间演进及工业产业集聚2个方面描述;交通通信业地理主要表现为网络形态,所以侧重于网络的形成与网络系统问题;服务业地理比较庞杂,处理方式不尽相同。  三、区域系统篇。  经济地理学是以区域研究为基础和出发点的,为了发展经济地理学必须加强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和快速转型的国家遇到了大量的区域问题,也使区域经济地理工作者遇到了非常有利的研究环境。区域系统的研究对于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制定适合我国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将从经济区划系统与行政区划系统、城市系统、四大板块与三大经济圈、区域联系4个方面揭示我国区域系统的基本特征。①区划系统(经济区划、行政区划)只要有区域差异存在就将不可缺少,由于经济发展的“惯性定律”或“马太效应”作用,我国区域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难以缩小其差异,甚至会扩大,所以区划研究力度应大幅度加强。②城市系统是经济地域的核心,城市经济地理特点往往是经济地域的缩影,城市对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③四大板块与三大经济圈是我国当今区域发展与比较的基本单位,不可或缺。④区域间联系随着我国经济地理区域内涵的变化将更加频繁和多样化。第一,区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在于它自身如何,而更在于它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能力以及区际间交流合作的能力。第二,21世纪经济地理所研究的区域是开放的,因而区域研究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于区域本身,而是追求区域间的统一和整体利益的最优化。第三,区域发展不能过分强调区域的个体,而应加强优化区域系统的组合。  四、战略系统篇。  战略被看作是利用优势对外部环境中的威胁和机会做出反应的过程、策略、思路、措施,是实现经济地理完成使命和目标的手段之一。战略研究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明确目标,组合资源,形成内力,规避风险。战略篇里包含的问题多是其他各篇中有关战略问题的综合。全书从整体上都能体现对战略的宏观把握,但在战略篇中体现最明显。其一,中国经济地理基本特征部分,通过描述空间结构的演变提出了空间结构的调整;通过描述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析了二元结构的区域差异,进而提出将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现代经济结构的一系列措施。其二,中国经济地理总体战略部分,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协同发展战略、知识创新战略等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方式、前景。

20世纪以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变化特点

伴随着工业革命和产业更新换代以及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学科内容作相应调整。高科技工业分布越来越重要,而低端产业在学科中的内容比例减小。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

  国际经济地理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篇1   浅析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地理课程改革   一、经济地理课程的基本情况   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以服务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创新,为中国—东盟经济第一线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具备专业素质,实践技能强、富于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经济地理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熟悉通行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更全面、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完善知识结构。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讲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等系统知识,还引入经济环境的概念,阐述国际、区域经济及政治格局的发展,使地理科学研究和经济理论研究相辅相成。为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基本知识与一般规律,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经济地理问题,强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中专门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其教学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切合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建设实际。   二、经济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   第一,涉及面广,课程综合性强。经济地理课程内容涉及地理学、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学科。因此该专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需要建立多学科基础理论的概况,在综合性思维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第二,实用性强,针对专业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经济地理课程的设置是针对性培养和增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国际经贸能力,提供实用的各经济区域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将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课程学习,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结构的纵深,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和加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各种经济行为效应的分析能力。   三、经济地理课程现存问题   目前经济学科综合性和实践中综合素质受到重视,广西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都逐步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但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   (一)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   首先,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教材多为地理概述,分析问题的视角基本上建立在地理知识的陈述,与经济类理论知识结合较少;其次,教材内容缺乏科学性,知识结构欠合理,导致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实践任务不明确、不系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尚未形成一套培养学生经济地理实践能力的实施方案。最后,教材的知识模块与相关课程重复较多,同一内容在教材总论和分论中重复较多,学生重复学习,既浪费宝贵时间,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二)教学条件、方法单一   经济地理课程属于综合类学科,在教师配置上,既具备经济学理念和知识,又具备扎实的地理学知识的教师数量较少,往往只能选择偏重其中一项的教师担任授课,教师无法很好地把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等;在教学手段上,多采用“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   (三)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材,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经济地理课程理解程度低,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有的学生单纯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学科内容,片面认为这是一门单纯的地理课程,因此忽视课程的学习。   三、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明确教学思路,重设课程教学   1.合理定位教学思路。   经济地理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基础理论性、综合交叉性、典型区域性、实践应用性等特点。基础理论性要求我们主动吸收学科发展新成果,主动借鉴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边缘交叉性要求我们不断借鉴历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典型区域性要求我们主动根据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让课程教学和经济产业走向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经济地理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等课程一样,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应该受到重视,合理安排教学,不能简单的作为辅助类学习或者兴趣类学习。   2、优化教材与教资。   经济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不能单纯的使用地理环境概述、经济环境概述类或者写实类纪录性作品作为教材,经济学专业教师与地理学专业教师应共同开发新的教材以适应该学科教学的需要。同时,应注重选择既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类理论和实践经验,又具有丰富的人文素质和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任教。   3.丰富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中需要学习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理论的运用。因此,经济地理教学就需要教师在讲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知识的同时,巧妙地引入上述相关理论,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课程教学的内容。   (二)多手段相结合,强化课程教学   地理知识的修养可以增加知识厚度,经济的思维可以强化分析、处理问题能力。高质量的经济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更加全面客观的看待事物。所以,教师应该以多种手段强化教学。   1.以讲授法夯实基础知识。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运用讲述、讲解、讲读等方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具有传递信息密度大,学生接受知识效率高,教学可控性强的优点。同时,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分析及相关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讲授法最大限度地将国际政治经济基础理论,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2.以多媒体教学丰富知识载体。   通过多媒体教室的硬件条件,借助视频、音频、课件等软件条件,以其图、形、声、色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如在介绍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国地理知识时,引入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让学生对该地区的人文、物产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讲述纷繁复杂的交通线路时,可以引入3D立体影像,将众多交通线路、地名等地理事物和现象更加生动的反映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3.以案例实践增进课程互动。   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个体的探究兴趣和动机,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所创设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寻找答案。国际贸易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它涉及法律、法规、惯例等,有很多经典案例可供分析和借鉴。在讲授专业课时,可引用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以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实践。   国际贸易行业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单纯依靠书本理论知识和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是远远不能反映该行业的特性的。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注重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训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市,不仅大力发展地区间经济贸易往来,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实际项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项目的实践,亲身参与博览会,研究东盟各国,研究东盟经济贸易区,置身于一系列真实案例中进一步去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还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经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吕虹.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科学,2011(12)   [2]刘存明.与时俱进,拓展高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新思路[J].职业与教育,2011(7)   [3]陈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今日南国,2009(6)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篇2   浅谈新经济地理与国际贸易   【摘要】20世纪末,经济地理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打破了传统的国际经济学中的国家界限,从区位的角度讨论规模收益递增、外部性、比较优势等对产业的区位分布产生的影响。本文总结了新经济地理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并着重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 关联作用 聚集力   一、新经济地理的主要理论基础   1、新贸易理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在完全竞争和要素不可流动的条件下由李嘉图模型发展而得,认为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根本原因,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会生产并交换不同的产品。传统贸易理论只能解释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而对于产业内贸易则失去了理论意义。新贸易理论则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为了解释产业内贸易而发展起来的,它在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各国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是为了利用其收益递增的优势;而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具有“路径依赖”性;由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各国可以制定策略性的贸易政策,创造比较优势,改变专业化模式。   2、区位理论   1826年冯u30fb杜伦(Von Thunen)在其名著《孤立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圈层布局论,奠定了区位理论的基础。100年之后,在继承和发展冯u30fb杜伦理论的基础上,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以及勒施(Losch1940)的《区域经济学》提出了“中心区位理论”。但是对新经济地理影响最大的还是哈里斯(Harris,1954)和普雷德(Pred,1966)在区位理论方面的贡献。 哈里斯(1954)认为制造商会选择接近市场的地方建立工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利用“市场潜力指数”测量美国各县接近市场的程度,该指数实际上是与各县附近市场购买力的加权平均,其权重取决于该地区与市场的距离并与距离成反比。结果表明:美国工业集中地区都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而且生产的聚集能够自我加强。厂商选择离市场较近的地区进行生产;但同时接近市场的地区也是其他厂商会选择的地区。普雷德(1966)则关注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他采用了 “基础乘数”分析法。他认为收入中用于当地支出的份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取决于当地市场的规模,那么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市场会大到足以支撑一个高效的规模企业,从而使得本地提供更大范围的商品和服务变得有利可图,如此反复,便会启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积累过程。   3、规模经济和外部性   新经济地理和传统的经济地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规模经济的引入。因此,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就要从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开始,其中影响最甚的当然要数马歇尔模型。该模型将规模经济看作是外部的,是由于劳动的专业化分工而引起的。马歇尔认为厂商之所以集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因:首先,厂商的集中形成了劳动市场的集中和共享;其次,产业的集中能够降低投入品的获得成本;最后,集中还会带来技术的外溢。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被克鲁格曼用来解释产业地方化的动机,而这种解释也渐渐被后人所接受。因此我们在新经济地理的许多文章中都能发现,其实所谓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正是这种外部性理论的延伸。   二、新经济地理的基本理论   克鲁格曼(1991)第一次试图用经济学的模型来解释哈里斯和普雷德所提出的观点。他利用DS方法,建立了一个最简单的两个地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只存在两个行业:农业和制造业,农业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制造业规模报酬递增;农产品没有贸易成本,而制造品的贸易存在运输成本。为了简化模型,他将生产要素分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专门从事制造业生产的工人,并且限制农民不能在两个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工人则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要素。   在均衡的形成过程中,要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影响。“向心力”是指使得制造业集中于一个地区的作用力,其作用与外部经济相似。向心力主要来自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三个方面的互相作用。简单的说,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存在使得厂商总是想聚集在靠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进行生产;但同时靠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也是别的厂商选择的地方。这样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就造就了经济中的“聚焦”现象。而“离心力”则是那些阻止厂商聚集在一块儿的力量,例如农业生产受地理限制。   当运输成本较高的时候,很少有区域间贸易,工人的收入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竞争,随着工人人数的增加,收入减少。此时的均衡就是制造业人口均匀分布于两个地区。当运输成本很低的时候,一个典型的厂商会在两个地区都销售其产品;但是如果它位于人口较多的地区,就会更加接近市场,因此也能提供更高的工资;反过来,工人由于接近市场,其工资能够转化成高的购买力。因此,在低运输成本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在此时,生产集中于两个地区的任何一个都是均衡的,因为工人不会有离开的动机。除此以外,人口在两个地区均匀分布也是一种均衡,因此,运输成本较低时存在三个可能的均衡。当运输成本中等程度的时候,离心力和向心力旗鼓相当。   如果两个地区的差异较大,向心力占优势;而当两个地区条件相似的时候,离心力占优势。因此,在运输成本中的时候,存在五种可能的均衡状态。是否所有的均衡都能稳定存在?答案是否定的。当经济中具有很高的运输成本时,均衡只有一个――制造业在两个地区之间平均分布;若运输成本逐渐降低,经济会达到一种临界状态,这时对称分布的均衡不再稳定。只要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少许增长就会导致几乎全部制造业集中于该地区,最后该区成为了制造业的“中心”。经济的这种自发调节过程,可能只依赖于一件十分偶然的历史事件,但历史并不是全部起作用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预期也会影响经济的走向。克鲁格曼对历史与预期给均衡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历史与预期究竟哪个起决定性作用,取决于三个参数:贴现率、外部经济的影响力大小和调整速度,如果贴现率很大、外部经济作用小或者调整速度很慢,历史会起决定作用,克鲁格曼的这些理论给经济学家们留下了引路石,后来的研究虽然引入了新的元素,但是其基本的结构和建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   三、新经济地理和国际贸易   目前,新经济地理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以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为主要目标,研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是以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致力于将新经济地理模型引入到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分析国家之间差异的形成原因,聚集对经济的影响等等。   1、基本模型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是,真正用地理模型来说明国际贸易还是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的模型。这个建立在克鲁格曼(1980)和伊希尔(1982)基础之上的经济地理模型,既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型,也不同于克鲁格曼的模型(1991)。为了体现国家和区域间的区别,该模型取消了劳动力具有流动性的假设,而加入了中间品贸易。这样一来,导致产业活动集中分布的不再是厂商和工人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而变成了厂商和厂商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进一步被解释为成本关联和需求关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地区拥有较大的制造业部门,该地区便能为中间品提供较大的市场,这就使得这个地区能够吸引来更多的制造业厂商,这是所谓的需求关联(其含义类似于后向关联)。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地区能够生产较别地更多的中间产品,那么该地区的最终产品生产成本就要比别处低,这是成本关联(其含义类似于前向关联),这两种联系使得厂商越来越多的聚集于该地。当运输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世界经济就会自发的形成以制造业为中心,非工业化地区为外围的产业分布。   他们还进一步解释:如果制造业部门足够大,还会造成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前向关联和后相关联会使得工业化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增大,而其他地区的工业逐渐衰落则会降低该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样一来,成为制造业中心的地区实际工资会上升,而非工业的外围地区实际工资下价,全球的经济一体化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但是如果运输成本继续下降,厂商会逐渐失去由于接近市场和供应商所带来的前向关联和后相关联的优势。同时,外围的非工业化地区,由于具有较低的工资率从而具备了较低的生产成本。当运输成本降低到足够低时,外围地区低成本的优势将足以抵消远离市场和供应商带来的不便。此时,制造商将搬出中心地带,到外围地区进行生产,从而使得中心和外围地区的工资率差距逐渐缩小。所以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逐渐增大,各国的工资差异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再变小的过程。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采用了更极端的模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地区不再是可分的断续的数值,而是完全连续的。他们认为,一个“平坦的世界”――所有产品和要素均匀分布的世界即使存在,也是不稳定的。劳动力的分布若发生些微变化,整个世界就会自发的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距离的中心-外围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参数的变化将会导致“断续均衡”,即一旦区域专业化结构建立起来,即使经济体中的条件发生改变,在一定时间还是会继续存在下去的。但是当条件的改变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专业化结构就会变得不稳定,从而出现另一种经济地理结构。   2、聚焦与经济增长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迈开了经济地理迈向国际贸易的第一步,他们建立起了产业聚集和国际贸易之间的桥梁,这篇文章被后来的学者们认为是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帕格和维纳布尔斯(Puga&Venables,1996)在多产业的均衡方面又进一步深化,提出了聚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从工业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产业聚集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他们将制造业的发展作为聚集的一个动力,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运输成本的降低。我们已经知道,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和投入――产出关联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刺激厂商在接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生产。而这种聚集使得某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提高,同时也具有了较高的工资。如果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继续膨胀,会使得该国的工资过高,刺激厂商从该国转移到非工业化的外围进行生产。如果产业继续膨胀,外围国家也会逐渐变为工业化国家,进而厂商会继续向更加落后的国家转移。这种过程不断重复,工业化就犹如一股浪潮,从中心国家逐渐波及外围国家。在不同的行业中,产业间关联较弱的行业,处于上游位置的行业或是劳动密集度较弱的行业,在工业化的蔓延中会先行调整,然后再波及到其他行业。   鲍德温和福斯里德(Baldwin&Forskild,1997)借助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方法,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理和贸易模型。这个模型中的循环因果涉及到的不是要素的流动而是要素的积累,拥有较大市场的国家往往会进行较多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又进一步扩大了该国的市场。   3、贸易政策与经济福利   新贸易理论认为,单边贸易壁垒的提高,有助于降低该国国内产品的价格。鲍德温(1999)利用存在聚集力的模型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并指出聚集力的存在强化了贸易保护的降价效应。然而这种效应是从一系列简化的假设结果。虽然单边贸易保护政策,从提高本国工业生产份额这个意义上说,可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发展,但这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这需要一定的条件,其实贸易自由化也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帕格和维纳布尔斯(1997)首次对贸易自由化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单边自由贸易政策与进口补贴虽然在吸引外资的效果上较为接近,但是前者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福利。   鲍德温和福斯里德(2002)详细分析了自由贸易协定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他们指出全球经济自由化有利于大国而不利于小国。在多边自由化过程中,最小的国家首先失去其所有工业,随着自由化的推进,其他国家依市场规模小于平均市场规模的程度,依次变为“边缘”国家。当贸易完全自由化时,所有工业将集中于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如果这些国家之间取消贸易壁垒,就会形成很大的市场,从而引起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而自由贸易协定的成立会使成员国的居民实际收入增加,非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受损。而贸易集团的形成,也会产生一种自我强化的作用,从而导致一种“多米诺”效应,导致贸易自由化向全世界逐步扩散。   地理和贸易本来是密不可分的,新经济地理打开了一扇大门,为贸易理论的研究引进了区位的分析方法。而经济学家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答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地理的重要性,并且应用到了模型中去。   【参考文献】   [1] 藤田昌久、保罗u30fb克鲁格曼、安东尼u30fbJu30fb维纳布尔斯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保罗u30fb克鲁格曼著,张兆杰译:贸易与地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安虎森:空间经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1.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 2. 国际经济论文 3. 经济贸易地理论文 4.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 5.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免费下载

本人对经济地理学非常感兴趣,想请教各位我要怎么样才能学好它?

多去旅游就行了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以之立足于世界科学之林;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增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肩负着提高全民族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任务。

经济地理学中的地租收入是什么意思

又名空间经济学。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主流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有经济现象时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以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又重新回归到经济地理学视角,以边际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与路径依赖为基础,拓展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全球化等经济现象,借此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这四个有什么区别啊。。。

区域经济学的学习范围其实比较涵盖其他几个的,后三者确实容易让人误解

以下人文地理学的名词要如何解释?1、全球城市2、新经济地理学3、环境映像4、锚点理论模型5、地域经济结构

全球城市(Global city),又称世界级城市,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全球城市一词由沙森(Saskia Sassen)于1991年的作品中首创,与巨型城市(又称超级城市,megacity)相对。新经济地理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

举例说说新经济地理学在城市成长管理中的应用

看到你的标题,脑袋中就闪现出两点:1 是群聚效应,agglomeration,大城市将越来越大,小城市将越来越小2 核心问题就是交通费,transportation costs (也就是transaction costs)让我讲的很系统和理论我是讲不来了,你可以自己百度或者等其他网友,但有什么具体的问题你可以在这里追问我=======================例如我上课的时候老师有说过,什么现在要在两个城市间建一条地铁或铁路,,但实际上城市直接相隔很多个城市或城镇,那到底这条铁路应该经由那些城市呢?都是可以用软件模拟出来的,比如建一条这样的,算出来,导致沿途经过的该城市A的GDP增长了?而本来必须高速通过城市B的,B很繁华,由于现在分流到A了,所以B的GDP由于该条铁路下降了?这些都和城市GDP、人口等很多因素有关,具体的都有模型,然后可以用软件模拟==============================如果具体到城市内部的话,就是上面说的地铁的例子,现在城市发展要建一条地铁,那么应该途径哪些站点,地铁的建立是会让城市变大?因为更方便。还是会变小,因为人们为了出行方便反而搬家到了地铁沿线?对于地铁建设沿线的商业布局有什么影响?比如本来经过市中心A,但是现在由于和B联系在一起了,导致B也成为了第二个市中心?因为A地方的租金太贵,商家开始往B处转移?

空间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有何渊源关系

克鲁格曼发表于1991年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被视为空间经济学向主流经济学回归的标志,也是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开端。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将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哈里斯的市场势理论、缪尔达尔的因果循环积累效应纳入到了一个统一的框架,通过厂商层次上的报酬递增、运输费用、要素流动和相互作用分析,为传统的空间分析和区域科学分析产业空间集散提供了新的启发。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区域化与区域研究

80年代初期开始,一批社会学家,也包括地理学家重新开始研究区域。他们认为,区域作为“后福特主义”、“弹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的生产体系的核心应该是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对于区域化的机制和作用也同样存在着争论。Storper将参与这次争论的学者划分为3个学派:(1)“弹性专业化学派”。他们对制度分析感兴趣,最初从70年代中期开始由意大利学者为代表,后来由讲英语国家的Piore和Sabel为主体,他们关心的是制度和产业的划分,以通过研究由小型企业所控制的生产体制来确定弹性和专业化而著称。(2)“加州外部经济学派”。该学派主要研究产业组织和交易,以外部经济学研究为代表,他们“确定产业劳动分工的弹性,通过企业内相连接的交易成本进行分析,并将其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3)“技术学派”。该学派的学者主要关注知识、创新和技术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关系。上述3大学派都有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将区域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协调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研究平台) 从事相关的研究。尽管如此,Storper认为这3个学派都没有解决有关区域化的争论。在他看来,区域并不是抽象的和可以普遍被理论化的,而是被描述为“非贸易依赖”的一个地点。这些非贸易点的相互依赖,实际上是集聚的外部性,它形成了特定区域的物质与精神资产,这些都是同时期的资本主义在生产中所缺乏的。Storper还认为,既然经济过程是不确定性的和无法避免的,在解释区域发展时运用历史联系是很重要的。在Storper的《区域的世界:全球经济的区域发展》一书以及他最近的文章,都强调社会转型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区域增长在本质上是偶然的,为了更好地理解区域增长,有必要对区域的社会和文化结构做出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

鉴于新经济地理学核心模型在许多方面显得过于简单,今后研究的一个可行路线是将核心模型中的基本要素和观点与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中关于成熟的贸易和区位理论结合在一起,除了考虑新经济地理学中要素流动性、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等关键因素之外,新经济地理学至少有2个可供未来研究的方向:扩展理论研究范围,加强实证研究、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福利和政策涵义。 新经济地理学所受的批评之一就是对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因素考虑过于简单 ,今后不仅要研究关联效应,而且对厚实的市场、知识溢出和纯外部经济性也要加以研究,但前提条件必须要建立一个基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贸易联系效应的更一般的垄断竞争模型,新经济地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基于空间因素的垄断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 。目前新经济地理学已经建立了关于效用和生产函数、运输技术等因素的具体函数形式,下一步的工作是要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函数的选择集,目前已经有学者(Ottaviano, Tabuchi andThiss,2002) 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并建立了基于垄断竞争的“中心—外围”线性模型。另外,还要加强知识溢出效应在新经济地理中的研究。集聚、知识外部性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短期内,人们的地理邻近甚至面对面交流有助于知识的扩散和获取,但从长远来看,相同知识背景的人们由于地理邻近而集聚将会使他们的知识趋于同化,因此时间将会削弱知识的外部性 。许多学者如Marshall(1920) 、Jacobs(1969) 、Lucas(1988) 都认为:在一个城市或产业区,大量不同类型人的集聚(尤其是具有不同知识和技术的专业技术工人的集聚),将有助于知识的扩散、创新和积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这只是短期的效应,如果要长期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要有新的知识要素的注入,否则未必成立。因此,对一个城市和产业区的知识外部性要建立动态分析框架,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劳动力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在这一框架中发挥关键作用,因为不同的知识和信息得以在不同的区域间传播和维持。这样的动态分析框架将有助于新增长理论的发展,因此,建立知识外部性分析的微观基础是进一步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关键,也是新经济地理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正如新增长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经过理论发展之后,实证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一样,加强实证研究也是新经济地理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未来的研究将会沿着“一般到具体”的路线,从高度抽象的简单模型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模型,在此过程中理论模型将会逐渐被修改和完善,实证研究的增多将会使新经济地理学的政策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探讨福利和政策含义将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新的研究趋向。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背景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相互交叉与互动的新时期,各学科在理论互动中对区域与空间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交织更加明显,以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主流派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了空间因素,以全新的视角,把以空间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传统经济学科统一起来,构建了“新经济地理学”。主流经济学以往常常对空间置之不理,除了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以外,其研究基本上是非空间的,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学家们知道无法把空间因素模型化,所以不去研究经济的空间问题。然而,在现实中,如果忽视空间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很多经济问题的研究就难以得到理想的答案。因此,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为经济学家研究区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聚集经济的新经济地理学与聚集经济

(一)新经济地理学与聚集经济的形成动力1.新经济地理学的形成。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以新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世界为基础,即标准化的静态均衡模型、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这对以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历史积累作用为基础的聚集经济没有任何理论上的解释空间。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接受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并将这两个概念与地理因素纳入了标准贸易模型之中,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曾说“天赐神物或来自真实世界的神物很惊喜地在经济地理和国际贸易理论这个独特的领域中被发现。”新经济地理学主要是通过离心力和聚集力的互动,来模拟聚集经济的形成过程,解释了受这两种力量影响的经济地理分布和这两种力背后厂商的微观决定。2.新经济地理学与聚集经济的形成动力。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聚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思路。1991年克鲁格曼提出了完善的中心外围理论,它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的内在运行机制。该模型假设有南方和北方两个地区,每个地区都生产农产品和制造品两种产品,农产品是同质的,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制造品包括许多差异产品,每种差异产品的生产都是规模经济,进而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每种生产要素都用于特定生产部门,农业工人只生产农产品,工业工人只生产制造品。在中心外围理论模型中克鲁格曼认为行业地理集中主要受三种效应驱动。一是市场准入效应,即垄断厂商总是将其生产安排在大市场同时并向小市场出口的趋势;二是生活成本效应,它分析了厂商区位对当地生活成本的影响,在有大量厂商集中的地区商品价格相对较低,从而会吸引大量的消费者聚集在该地区,进而节约了消费者的生活消费支出;三是市场挤出效应,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厂商总是向竞争者相对少的地区集中,也就是说,大量厂商集中在一起的结果,就会使得该地区的一些厂商向厂商相对较少的地区移动;前两种效应的合力形成聚集力,它有利于厂商和消费者在地理上的集中,并且相互促进;后一种效应则形成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的扩散。根据中心外围理论,假设“南”、“北”两个地区的初始状态是相同且对称的,并假设初始状态的对称关系被一个单一的工业工人从南向北移动所打破,由于移出的工人在当地(北方)消费,所以南方市场因劳动力的北移而变得相对狭小,北方市场因劳动力的移入而变得相对较大,这进而导致南方工业部门厂商整体移址到北方,此时北方大量工业厂商的集中会导致厂商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强,工业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北方的生活成本效应就会起作用,使得北方名义工资因商品价格的下降而更具吸引力。也就是说,市场准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所带来的北方与南方工资的相对改变,将进一步激励南方劳动力向北方移动,从而形成循环积累因果效应,而且这种循环积累因果效应是自我加强的。当然,厂商向北方移动的同时也会增加北方厂商之间的竞争,日益集中的厂商将会以更低的名义工资来打破已有的均衡点,北方工业的过度竞争使得北方的地理区位对工人和厂商越来越失去吸引力,此时“市场挤出”效应就会显现。因此,市场准入效应、生活成本效应与市场挤出效应之间存在冲突。当市场准入和生活成本效应(聚集力)大于市场挤出效应(离心力)时,则劳动力的移动就会启动并自我加强,从而导致所有工业工人和所有工业都集中在一个地区(中心地区);当离心力大于聚集力时,劳动力移动的冲击将会相对降低北方的实际工资,企业就不会再有离散的动力。总之,当聚集力占主导作用时,移民冲击将会自我加强,导致农业和工业分别在“南”“北”的聚集;当离心力起主导作用时,移民冲击会自我校正,不会发生产业聚集现象。(二)新经济地理学与聚集经济的形成机制1.新经济地理学与聚集经济形成动力的决定因素。行业的地理集中主要取决于聚集力和离心力的相互作用,但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两种力的大小呢?克鲁格曼认为,聚集力与离心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南方和北方之间的贸易成本。离心力主要受南北方之间贸易自由化水平高低的影响,一般说来,离心力是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加强而逐渐下降的。当南北方贸易完全自由化时,来自另外一个地区厂商的竞争和来自于当地厂商的竞争是一样的,此时,竞争不是当地化的,从南到北的劳动力移动对厂商收入和对工人所付工资是没有影响的;如果南北之间禁止贸易,两地之间的贸易成本很高时,当地企业数量对当地竞争和工人工资的支付水平有很大的影响。聚集力同样也受南北之间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影响。如果两地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水平很高,贸易成本就相对较低时,不管厂商生产的空间如何布局,两地商品的价格就没有太大的差别,厂商生产区位的转移对相对生活成本的影响就较小;如果两地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水平很低,两地之间的贸易成本就相对较高时,当地生产商品的市场份额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很大,厂商生产区位的转移就会影响对当地的生活成本,当地生活成本的下降对另一地区的劳动力来说就越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随着该地区劳动力的增加,生活成本效应将导致当地名义收入的提高,对另一地区厂商也有吸引力,则该地区的市场准入效应就越强。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聚集力和离心力都随两地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下降,但它们随着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下降的幅度是不同的。当贸易成本很高时,离心力比聚集力要大得多,但随着贸易成本的递减,离心力下降程度比聚集力下降的程度快得多(如下图,这一现象可用数学模型求解得出的结果来证明)。当贸易成本下降到某种程度(均衡点)时,聚集力将会超过离心力,并且会自我启动循环积累因果效应,使得所有工业都位于一个地区,进而形成行业的地理集中。中心外围模型揭示了行业地理集中形成的重要特征:在初始均衡的两个地区,随着贸易成本的逐渐降低,当聚集力大于离心力时,劳动力的移动最终会导致行业的不对称地理分布。在这一过程中,最初贸易成本的削减对厂商生产区位并没有任何影响,当贸易成本一旦下降到“均衡点”,聚集力将起主导作用,所有的工业则会移到一个地区,而此时劳动力和工业区位的转移并不是逐渐发生的,而会发生突变,这种现象虽然在经济学中很少见,但在物理学中这种突变却是很常见的。中心外围理论以同样的方式来塑造地球上的经济地理,其根本力量是逐渐积累的,就如地球上的地震和火山沉寂了几十年或上百年,一旦爆发就能迅速改变地貌一样。2.新经济地理学的意义及其最新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是说明规模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如何互动,从而影响生产活动的地理分布的。在资源不可流动的假设下,生产总是聚集在最大的市场,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并取得递增报酬,但经济地理集中的形成是一个力量积累的历史过程。中心外围理论意义在于它可以预测一个经济体中经济地理模式的渐进化过程,初始状态时,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可能有某种优势,它对另一地区的特定厂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导致这些厂商生产区位的改变,一旦某个区位形成行业的地理集中,该地区的聚集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并获得地区垄断竞争优势。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又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中心外围模型中特定产业的关注,开启了对垂直生产地理聚集和水平生产地理聚集的研究,巴瑞特(Barryt)和埃克赫姆(Ekholm,2003)等人认为,垂直聚集和水平聚集主要与贸易自由化程度、两地距离、两地要素价格差异和潜在市场的大小相关。如果两地贸易自由化程度越低、距离越远、两地要素的价格差异越大,就越容易导致生产的垂直聚集;如果两地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两地距离越近,两地要素价格差异越小,潜在市场越大,就越容易导致生产的水平聚集。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含义

通过对报酬递增的D—S模型赋予空间解释,新经济地理学对报酬递增、外部经济、运输成本、要素流动和投入产出联系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所发展出的一系列模型揭示出一些重要的理论含义,对于理解全球化条件下的生产、贸易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表明,运输成本的变化对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是非线性和非单调的。贸易成本的下降使得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稳定地增加。一般而论,出于对报酬递增、贸易成本和市场外部性的考虑,厂商倾向于选择靠近市场的区位安排生产,而靠近市场的区位正好是其它厂商比较集中的区位;反过来,选择在其它厂商比较集中的区位生产的厂商又会面对在当地产品和要素市场的更为强大的竞争,高强度的竞争倾向于使从事生产括动的厂商沿空间发散。存在于厂商之间的吸引力(向心力或正反馈)与排斥力(离心力或负反馈)对抗的结果将最终决定生产活动是在特定空间集聚还是沿整个空间发散。在贸易成,本的高端,市场被分割成规模有限的条块,由空间距离所决定的不完全竞争的性质和就地供应市场的要求决定了厂商之间的排斥大于吸引,厂商只能向规模有限的本地市场提供服务,而有限的市场规模抑制了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市场外部性难以体现,整个经济空间将为众多分布于不同区域的厂商和分散的规模有限的市场所覆盖。随着贸易成本向中间段趋近,分立于不同市场的厂商之间的相互吸引上升,排斥下降,各自对对方市场的渗透力加强,当吸引压倒排斥时,分立的小规模市场趋向于融合(即区域一体化),厂商和劳动力在更大规模的市场区形成集聚。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扩大的市场支持更多新的厂商以更低的成本规模生产和开发细分产品,显著提升的市场外部性对更多的厂商形成吸引,从而激活“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厂商集聚—市场扩张”的累积循环过程,这一过程乃是对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一个基本写照。由于集聚所特有的路径依赖性(或累积循环因果关系),一体化市场的产业积聚程度将越来越高,本地要素和商品的价格将趋于上升。如果要素和商品可以从其它区域大量进口,外部移民的诱至将促成更大程度的积聚;如果某些对生产特别重要的要素(如劳动力)不能流动,或者某些对于消费特别重要的商品(如住房)为不可贸易品,则进一步的一体化将减轻市场外部性的重要程度,不流动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差异将驱使厂商转移投资及驱使劳动者转向别的区域就业,从而启动产业从核心发达地区向周边不发达地区扩散的全球性的工业化进程。而以产业扩散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过程并非采取从核心向周边等量辐射的形式,工业化将以一系列波的形式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扩散。这里不难看出,通过影响发散和集聚力量之间的平衡,经济全球化反过来可以决定性地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国际劳动分工将通过一个非平衡发展的过程自发地出现,世界经济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一个“核心—周边”结构模式。不平衡发展可能是经济全球化可预见的后果。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表明,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产业集聚和长期增长依运输成本而呈非线性变化,演化的轨迹表现为典型的倒U形构造,在全球化过程的中间段,产业结构表现为高度集聚,国家间的经济差异最为显著,产业结构和人均收入的不平衡发展乃是经济发展的常态。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对立

“新经济地理学”除了其方法及理论框架在认识论上的局限之外,更致命的是他们对地理学不甚了解。克鲁格曼在其标志着“新经济地理学”运动开始的名著《地理学与贸易》一书的参考目录中仅引用了4条地理学的条目,其中的2条分别是1927年和1940年的。在最近的《发展:地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一书中,克鲁格曼仅仅参考了地理学家们的2项主要研究内容。其他“新经济地理学”的作者如Arthur和Barro以及Sala-I-Martin根本就没有引用地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即使克鲁格曼引用地理学家的工作,也经常拼错他们的名字,在他1995年出版的《发展:地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一书中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尽管“新经济地理学”家希望将经济地理学回归到主流经济学中,但对经济地理学却持轻视态度。按照“新经济地理学”学派中的经济学家的看法,“地理学家常常简单地反对模型,反对定量,反对明确”(特别是由于他们在数学建模上的不足)。克鲁格曼对最近经济地理学放弃空间科学 (数学建模) 而转向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等的研究方式感到相当的迷惑不解,其他的经济学家也有类似的感觉。在他们看来,定量方法及数学模型是描述和表示经济世界的最佳方式,地理学家最近却放弃这个传统而寻求更加“模糊”的方法是不明智的。事实上,当读到有关“新经济地理学”特别是克鲁格曼的著作时,许多地理学家对其中傲慢的词语和看法感到愤慨。克鲁格曼和其他的一些经济学家一开始就意识到大多数经济地理学家可能没有认识到“地理学”所代表的真正意义。当克鲁格曼开始建立“新经济地理学”时,他就预言地理学家不会喜欢他对“地理学”术语的用法和他的模型。克鲁格曼声称:“新经济地理学最明显的贡献是它帮助结束了主流经济学中不考虑空间结构问题的做法”,但地理学家事实上已经做了许多他们想要做的工作。尽管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有密切关系,但绝非系统性的,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当20世纪70年代经济地理学家引进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时,经济学家似乎不想与经济地理学家进行交流;今天,经济学家试图从理论上对地理学进行再定义,想建立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时,地理学家深感不安。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

毋庸置疑,“新经济地理学”是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创建的。对于克鲁格曼及其他倡导“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来说,模型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代表。克鲁格曼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在模型策略、技巧和原则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他们利用模型来解释发展理论”。克鲁格曼认为:“新采用的‘新贸易"及‘新增长"理论模型技巧与传统的空间分析不同,它从个体的最大化中得到行为的集聚。”但对地理学家来说,这些并不是创新成果。在他们看来,尽管“新经济地理学”提高了建模的技巧和理论规范,但它对模型的应用与60年代它的先驱 (经济地理学的孪生姐妹)———空间科学并没有太多的差异,即都是源于理论假设和逻辑实证方法,更何况地理学20世纪60年代的计量革命对地理 (空间) 模型应用已经相当熟练。克鲁格曼的方法常开始于一个实际问题,然后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来解决。但不幸的是,这些方法及理论对大多数同时代的经济地理学家并没有吸引力,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放弃了计量地理模型的追求,转而追求一种模糊的方法。很显然,虽然在研究空间集聚、区域增长与集聚以及国际贸易的地理关系时,许多经济地理学家与克鲁格曼及其他经济学家有着相似的兴趣,然而从方法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许多经济地理学家已经放弃了过于形式的模型,而寻求更现实的方法,如不同类型区域的政策以及社会、文化和制度的影响等;而克鲁格曼仍然依赖不现实的假设模型,并用之代替真实世界中问题的核心部分。地理学家过去由于注重数学模型所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对区位的忽视,如在传统的空间集聚模型中,区域、区位和场所常常用来代表某种经济景观中抽象的点或其他的形状,而文化、社会、历史、制度等对于决定经济过程和形成经济景观非常重要的因素却被忽略了。在区域集聚研究中也是如此,文化、社会、历史、制度这些要素在同时期的经济地理学家的研究中则普遍受到重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经济地理学”并不能解决空间 (区域或地方的) 经济的概念以及空间经济与经验世界的关系等问题。“新经济地理学”,除了过于依赖抽象、简化的数学模型以外,普遍被认为缺乏实证研究。虽然克鲁格曼和其他学者如亚瑟在他们的模型中使用了经验检验,但这些经验数据不足于使读者对模型的相信。更何况对于“新经济地理学”来说,在理论与经验之间仍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正因为如此,“新经济地理学”的许多内容并没有引起地理学家的兴趣与赞赏。例如,新区域集聚模型被批评为几十年前就被威廉森等人检验过、在本质上与新古典方法相似的模型。再如,“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集聚模型忽略了许多要素,如国家行为和外在需求等。

新经济地理学的动态模型

核心——周边模型。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核心——周边”模型最先见于克鲁格曼(1991)的研究。该模型展示外部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与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的。模型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农业工人在这两个区域均匀分布,农业工资处处相同;制造业工资的名义值和实际值则存在地区差异,因而制造业工人视实际工资的高低从低工资区域向高工资区域流动。它通过将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制造业份额与流动工人的份额加以内生,得出区域生产结构随运输成本变化而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的规律。模型显示,在中等水平的运输成本下前向与后向联系的效应最强: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份额越大,价格指数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的工资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对称结构变得不可持续,从制造业原本均匀分布的经济中将逐渐演化出一种核心一周边结构。核心占世界产业的份额大于其占世界要素禀赋的份额,由于制造业报酬递增的缘故,它将成为制成品的净出口者。由于在这里区域(或国家)的大小及其演变都是内生的,由这一模型得出的结论比一开始就假定国家大小是外生给定的新贸易模型大大前进了一步,也更加具有说服力。 由于国界以及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人口流动构成相当大的障碍,上述以要素流动性假设为基础的人口集中意义上的集聚模型一般只适用于国内范围的空间集聚研究。为研究国际层次的经济活动的分布,维纳布斯(1996)凭借产业间的直接“投入—产出”联系假设建立起国际专业化模型。按照他的假设,在由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国家之间虽然不存在劳动力的流动,但是可以进行贸易。假设各个国家具有相同的禀赋和生产技术,拥有农业和制造业两个生产部门,劳动力可以在国内部门间流动。农业部门为完全竞争型,农业产出为单一投入—劳动的增凹函数。制造业部门为不完全竞争型,使用劳动和中间产品的组合作为投入,厂商之间存在直接的“投入—产出”联系,每一厂商的产出既作为提供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又作为所有其它厂商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制造业作为中间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使得与传统集聚有相近逻辑的国际专业化过程得以发生。拥有较大制造业部门的区域通常能够提供较多种类的中间产品,而中间产品种类较多的区域有较低的价格指数,使得使用中间产品的厂商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这就构成一种前向联系——既有的产业集聚构成对外部厂商的吸引,中间品投入较大的厂商将倾向于在拥有较大制造业部门的区域选址生产;反过来,厂商生产成本中的中间投入品采购部分构成厂商之间后向联系的来源:在一个区域生产的厂商越多,对中间品的需求越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区域在制成品上的总支出也越大,这就为中间产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当地市场。由于国与国之间不存在劳动力的流动,前、后向联系的结果不可能是人口在特定的国家的集中,但是,它们却能够导致制造业(或特定产业)在有限几个国家集聚的专业化过程。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劳动力不能在国家间流动,特定国家的制造业集聚也会因劳动供给的趋紧而使得该国制造业与农业工资同时上升,在农业生产函数为严格凹的假设下,农业边际产出上升,制造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引减弱。国际专业化模型所表明的一体化与集聚之间非线性的倒U形关系揭示了厂商对经济一体化可能做出的区位响应。在较高的贸易成本下,厂商将分布于禀赋相同的区域以满足最终需求。在居中的贸易成本下,随着某些区域比其它区域吸引更多的产业,区域差异将开始形成——但并不会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在低贸易成本下,集聚随着低工资区域的产业份额逐渐上升而溃散。相对于更为工业化的区域来说,早期进入低工资区域厂商的动机是出于对非流动要素的较低的价格的考虑;然后,随着在某些部门建立起临界厂商群落,更多的厂商将搬迁过来以充分利用前向和后向联系。这一模型表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需要实行高度的对外开放,不仅需要商品领域的自由贸易,而且需要各国在投资和服务(尤其是生产者服务)贸易领域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全球性的产业扩散及其规律对于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来说一直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以上述国际专业化模型为基础,蒲格和维纳布斯(1996)在模型中进一步引入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用L表示由技术所决定的效率水平,假设技术进步使所有基本要素稳定地递增,并用效率单位测度各基本要素,建立起全球化和产业扩散模型:假设存在这样一个世界,其中某个区域因为偶然的技术进步在制造业率先建立起一种自我强化的优势,这一优势允许它支付比其它国家更高的工资。随着时间的发展,世界对制成品的需求上升。这将使得制造业区域的生产水平上升,强化制造业在该区域的集聚,并使得该区域工资上升。随着这一过程的进一步发展,区域间的工资差异将越来越大,并最终不可持续,制造业厂商将寻求迁入第二个区域,在那里他们更为有利可图。这样,第二个区域又开始了建立制造业自我强化优势、提升区域工资的新的轮回,并最终引发第三个区域的制造业成长,如此循环往复。在运输成本很高或很低的情况下,位于核心国家的产业感受到的前向与后向联系(向心力)都相对较低,劳动效率的小幅度上升导致工资成本的上升(离心力)都足以压倒产业联系(向心力)的影响,从而引发投资和生产向周边国家的转移以满足最终需求。倒是在运输成本的中间区段,位于核心国家的产业感受到的前向与后向联系(向心力)最强,有更大的余地平衡由劳动效率的,上升所导致的工资成本(离心力)的增加,因此,在运输成本的中间区段,产业集聚更容易维持。然而,这一模型给人们的启发更多地在于揭示产业扩散相对于劳动效率(而非运输成本)变化的敏感性上。藤田、克鲁格曼与维纳布斯(1999)用了一个包含三个国家和七个劳动密集度各不相同的产业的例子更好地说明这一产业扩散过程,在阶段I,所有产业均位于国家1,在国家1与国家2和3之间存在工资差异。随着劳动效率水平的增加,工资差异的幅度不断增加——直到某个产业的厂商开始重新进行区位选择并因此而有利可图,阶段Ⅱ即从此开始。在Ⅱ阶段,产业是向所有国家均匀地扩散,还是依次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扩散呢?且考察一下阶 段Ⅱ的最初阶段,其间国家2和国家3都在开始工业化。在阶段Ⅱ起初的一个很小的区间内,两国工资水平是一致的,但是,随着国家2和国家3内部的产业联系变得不断增强,两个国家有相同产业结构的均衡将会变得不稳定。只要有一个国家略微领先,其优势就会被放大,另一个国家将因此而落后。因此,产业扩散并不是沿所有国家齐头并进的,各国的工业化有先有后。这一模型很好地表明,经济发展不是多个国家齐头并进地追赶富裕国家的平稳的过程,它是—个富国与穷国集团共存的过程,存在导致穷国加入富国俱乐部的可能的机制。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将以一系列波的形式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一个国家的产业体系的建立一般要遵循从低级开始向高级攀升的过程。 为了进一步考察全球化对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影响,克鲁格曼和维纳布斯(1996)从分析一些厂商与某类厂商存在比与其它厂商更强的买方/供方关系这一重要的投入-产出联系特征人手,建立起区域专业化模型。这一模型与上述模型的演化动态原理基本相似,但在基本假设方面却存在一个主要差别:在区域产业专业化模型中,假设存在两个国家(“本国”与“外国”)和两个生产部门(产业1和产业2),这两个国家和两个部门所面临的需求与所采用的技术完全对称,劳动投入为惟一的生产要素;由于所考察的经济已完全实现工业化,规模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已从其中退出,因此,假设各生产部门均为不完全竞争型的制造业。假定产业1在本国的集聚(相应地,产业2在外国集聚)为一均衡,当产业间联系强于产业内联系时,在任何贸易成本下,这一产业集聚都不是可持续的,这是因为,对于各个厂商来说,最为重要的区位利益来自于与它国厂商的联系,因此,各个国家将发展多样化的产业组合。相反,如果产业内联系强于产业间联系,则当贸易成本值较高时,产业不可能形成地理集聚,两个产业在两个国家内均有分布;只有当贸易成本足够小时,产业的地理集聚才是可能的和可持续的。产业内联系与产业间联系之差距越大,使产业集聚为可持续的贸易成本的取值范围越宽。由这一模型所预测的基本倾向即使在对模型引入更多区域和产业部门的情况下也会保持不变。但在多个产业的情况下,分布并不是一半对一半的。一个区域可能比另一个区域有更多的产业,这将导致区域之间真实收入的差距。

国内外经济地理研究热点问题有哪些?

国内外经济地理研究热点问题有哪些?介绍如下:(1)、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2)、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3)、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经济地理学有什么用处呢?1. 理解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自然系统。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自然环境的破坏也给地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热带雨林破坏、水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这些正在不断蔓延。2.学习场所的区位特征,包括自然的和文化的,从而更好的发挥这些场所在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系统中的作用。区位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在农业文明还是在科技文明,我们都在关注区位的重要性。如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交通的便利、市场的广阔、科技人才、环境生态、信息沟通、政策优惠、制度支持等,这些都在影响这个变化日益迅猛的社会。3.理解过往历史的地理性,以及地理如何影响人类生活、观念、场所和环境的演化。这里说的是地理的时间性。从宇宙的起源到人类的进化、从大陆漂移到经济全球化、从涉猎时代到信息时代,从农村到城市,从追求物质生活到追求精神生活。所以学习地理,不仅是要关注未来,也需要不时回顾历史。

经济地理学考研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什么?求赐教

中科院啊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有哪些

(一)社会性,(二)地域性,(三)综合性,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区域增长与新产业地理学

按照法国的规则理论,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组织已经经历了一次根本的过渡,即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前者以标准的批量生产为特征,后者则是更加具有弹性的生产方法,如“弹性专业化”。加州学派认为,这种产业组织向弹性专业化的转变将会产生许多新的产业区,从而又恢复了经济地理学有关空间集聚研究的重要意义。Martin 和Sunley认为:经济地理学的新产业地理学和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之间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例如,新产业地理学将竞争的弹性专业化、产业区的集聚、技术和知识溢出、与社会联系密切的劳动力市场和正规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成功的地方化的前提条件,而“新经济地理学”则强调不完全竞争、地方上的集聚簇群、资本外部性、没有典型的技术溢出、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供应以及不存在正规的社会—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

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要寻找安全的场所和寻找食物来源以及人们对于周围世家的好奇心,人们就开始尝试着了解周围环境,并对这些通过探索的来资料进行整理.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其在地理学方面的贡献数不胜数,从公元前500多年的《禹贡》到近现代的《中国国家地理》等地理方面的专业杂志,无一不体现中国在地理方面的卓越贡献,地理这一学科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还有地理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便是自然地理,其次则是人文地理. 从某种程度上讲,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生命力就在于应用性,在于能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实践发挥作用.认为 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包括仁弟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以及 空间分析的传统,这些都促使人文地理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传统实践领域主要集中在国土整治、区域规划、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城镇体系布局、旅游规划和投资环境规划等领域. 人文地理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大的作用,从最初的选择最佳居住环境到如今的企业区位选择,人文地理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人文地理学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如最佳居住城市的选择,企业最佳布局等.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的特性更加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不像其他学科一样顺利,在建国之初,人文地理学被认为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伪科学,所以在这一时期人文地理发展缓慢,主要体现在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此期间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促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而从1980年以后,人文地理学全面发展,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有课较大的进展.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知道和参与社会实践.人文地理学对中国社会的贡献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学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存在肯定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当今地理学的研究始终离不开地球表层,离不开人类环境,离不开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时候,以人居环境为例,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认为只要是大城市就适合居住,而是认为当今最适宜的居住环境是综合各方面来看的,如近几个月进行的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的评选以及幸福城市的评选,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 在如今人文地理学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起初的经济建设方面,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扩展到了环境保护民族关系等方面,以环境保护为例,中国飞速发展的GDP有一部分是建立在以牺牲环境的代价上的,有了环境保护等政策的陪伴,经济会更加健康的发展. (二)、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其发展形成的理论是对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的总结,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决策者正确进行决策. 以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为例,一个区域的决策者应该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如水源,日照植被等判断该地区是否适合土壤开发,并根据以往开发的历史确定该地区适合进行何种类的开可以帮助你理解请采纳 给好评哦 谢谢

经济地理学完心得体会

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研究三个阶段。 新近出现的跨国公司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研究以及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反映了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企业经营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产业的划分。现代企业的跨产业部门发展已十分普遍。由于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经济活动的产业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企业所从事的各部门经营。为此,一些学者们开始从企业组织角度来认识经济活动。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指出,经济学长期忽视区位研究①,然而,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市场地域大小与商品的市场价格、地域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有关。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地域是区位选择的最佳侯选地,特别是现代区位选择主要表现为接近消费地。 尽管在区位决策过程中,经济因子中的成本以及收入因子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时与经济因子毫无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的一些非经济因子也在起作用。在这些因子作用下进行的区位选择一般追求的不是成本最低,也不是利润最大,而是某种程度上的满足。 劳动、自然和资本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由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差异,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的圈层分化较显著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所决定。 地理惯性 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 经济活动的核心生产要素开始从资本、有形资产、一般劳动力转为知识、科技劳动力、风险资金、无形资产以及优美环境。 市场规模也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在起作用。规模经济一般分为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社会学和管理学在对信息流通渠道的研究中发现,绝大部分对决策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来自于偶然 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分离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影响经济区位活动的包括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市场(市场规模、市场战略、市场特性、其它市场条件)、区域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环境因素、可进入性)、交通。 自给性农业经营的存在是导致杜能模式与现实农业空间分布状况产生偏离的最大原因之一。 最小运费指向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骨架 相互依存区位论主要是研究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状态的形成过程。探讨在直线市场条件下,存在两个竞争企业时,区位与市场地域的关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霍特林模式。 按照廖什的理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企业家的经营手段不同可造成区位模型的变化;因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成的区位变化 高级中心地按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布局行政原则作用较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较合理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等)。 市场进入、市场拓展和生产发展是公司发展的基本策略。 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总部和区域总部位于少数主要都市。被称为“全球性城市”或“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地理控制点。 第二篇 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 支柱产业不等同于主导产业,因为,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如果一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高,那么它就是主导产业的最佳选择 所谓创新是指对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发出新的原材料,引入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开拓出新的市场等等。 只有具备下列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高比较优势系数(区位熵)、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 对本区域没有条件发展的关联产业,应该寻求区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配套问题。 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考虑如何根据世界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以及本区域的具体经济发展状况与条件,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有两个,一是市场机制,另一个是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是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 政府干预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象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由城镇所组成的线是区域空间结构中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称之为轴线。 区域空间结构有以下几种较典型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 依托网络空间结构,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社会联系就能够把区域内分散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成为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系统。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区位指向、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 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 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第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第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第四,政府的政策作用。 扩散机制有就近扩散、跳跃式扩散、等级扩散和随机扩散四种表现形式。 集聚与扩散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虽然,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有一定的惯性,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这就是地理学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 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流通中心、服务与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培育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创新中心)、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 城市体系就是一定区域内的一组相互依存、彼此间有较稳定的分工和联系、分布有序的城市群。 每个城市都与周围地区构成大小不等的地域单元。这些地域单元依据其中心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空间关系进行组合,并与各种网络结合在一起,就把区域连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城市体系实际上就构成了区域的空间框架。 城市化是根源于城市发展而兴起的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式的演进过程。具体表现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和城市地域不断扩大。 由于在现实中城市用地往往因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等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可比性有限,所以,一般都采用人口指标来对城市化进行测度。 城市化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总体上为一条S形曲线,大致分成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终极阶段。 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称为城市化的地域推进,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近域推进,另一个是广域推进。 农村工业化使得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界限开始趋于淡化,农村从自身这边努力主动地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使城乡之间在发展上关联互动。 技术创新的结果主要有,发现新的原材料或新的原材料供给来源,生产出全新概念的产品或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开发出新的消费市场,引入新的经营管理方法,产生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 制度是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 技术创新使得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日益被接受,即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实体性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的利用率。 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如下: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我们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现代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 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实质上是其它相关因素产生影响的综合反映,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区位条件。而且,区位条件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好的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来改善区位条件,使其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 佩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区域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发生作用,即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影响投资的加速变动。在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就出现了周期性变化或波动。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胡佛-费雪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以及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部门经济区的边界划分主要考虑某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同时,还要根据该行业在资源利用、生产或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主要空间范围,共同确定边界所在。 就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国民经济的发展分解在空间上主要就是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他提出了所谓的不发达模式,说明处于外围的国家在其殖民时代的初期就被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从而导致了它们立即陷入困境。在外围国家与资本主义的中心国家之间存在一条无限的宗主——卫星链,外围国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就通过这条链而流入到了中心国。可见,如果说卫星国地位是外围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那么,宗主——卫星联系的减弱就可以减轻结构性的不发达或更有可能使外围国家发展起来。因此,他主张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外围国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从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中摆脱出来,否则,继续留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不可避免地结果就是不发达。 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干扰机会。 区域分工理论:成本学说、要素禀赋学说。 区域合作包括了区域之间的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市场、建立经济联合组织、协调资源开发、合理保护环境、协调经济发展政策、共同维护经济秩序、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对外采取一致的经济政策和行动以增强竞争力等等。从形式上看,区域合作主要有行业合作、区域全面合作。 行业合作包括了区域性的生产合作、商业合作、运输合作、物资合作、金融合作和综合的行业合作。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区域经济差异警戒线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9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篇 经济活动全球化 一般说来,一体化是指事物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各个分散的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而经济全球化则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现象。 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一体化以贸易自由化为先导向金融国际化发展,进而向生产一体化推进。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包括科学技术、跨国公司、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等方面。 信息产业成为当代世界发展势头最迅猛的新产业,它的高速发展对国际分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一大批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工业本身国际化分工加深;其次,由于信息产业与生俱来的全球化特征,使各国在信息产品上几乎不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因而该领域能表现出充分的产业内部分工,从而推动了同一水平国际分工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信息化将导致企业中层管理的萎缩,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企业所属工厂之间的距离障碍,推动生产的全球化管理,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成长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产品出口、设立海外分销机构、建立海外装配生产企业、建立海外完整生产设施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在海外设置研究与开发机构、把海外子公司纳入总公司全球经营网络等几个阶段。 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具体表现在:第一,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第三,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第四,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

经济地理学 韦伯的区位理论有哪几项基本假设?他分析了哪几个区位因素的影响

韦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是工业区位论的奠基人。他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是通过运输、劳动力、集聚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最佳区位。韦伯的理论对我们认识我国乡镇企业的布局,认识我国乡镇企业的分散与集中问题大有裨益。一、运费与乡镇企业布局韦伯首先研究了运费对选择工业区位的影响。他指出要使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就必须寻求吨公里总和的最低点。因为运输费用与吨公里总和是成正比的。他认为运费对工业布局起决定性的作用。工业区位应尽可能地靠近原料产地、燃料地、市场,以节约运费,降低成本。地理位置,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杰佛里、萨克斯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世界上被大陆包围、没有海岸线的28个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比较穷。被陆地包围的地区,运输成本高,很难参与国际贸易,有些国家因海拔很高,也无法避免巨大的运输费用”(《经济学消息报》2001.7.13)。海上运输方便快捷,运费低廉。当今世界,海上运输是世界经济联系的纽带,占世界贸易的2/3。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落后,是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有很大关系的。从对外贸易上看,东部地区临海,便于产品的进出口;西部地区距海远,且山区多,交通不便,进行国际贸易运输成本很高,产品很难出口到海外,国外产品也很难进来。例如,2001年,东部乡镇企业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8889亿元,中部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59亿元,西部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111亿元。在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中,东部占93%,中部占6%,西部占1%。从吸收外资上看,目前我国所吸收的外商投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很少。外商投资额,东部为337.98亿美元,中部12.9亿美元,西部只有1.3亿美元。1999年,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占全国各地区的88.03%,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仅分别占9.22%和2.75%。东部地区人均利用外商投资及其他投资71.4元,而西部只有3.96元,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8倍。外商向什么地方投资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区域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我国东部地区也不愿到西部投资。不仅如此,西部地区的资金还流向东部。例如1993年以来,国家每年安排100亿元用于中西部乡镇企业投资,结果40%又流回到了东部地区。当然,韦伯的以最低运输费用标准来选择工业区位的理论是有局限性的。在现代交通运输条件下,两地之间的经济距离和时间距离较之它们之间的地理距离大为缩短,距离对工业企业区位的确定的作用已大大的缩小。此外,由于国民经济产品结构的变化,体积小、价值大的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例如,电子、电气工业、精细化学工业的产品等,运量、运费很小,最低运费作为选择区位的作用明显降低。但尽管如此,只要存在着因距离而引起的运输空间差异,韦伯的理论就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分散状况是与运输费用的因素紧密相联的。我国20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的十大行业分别依次为建材制品、纺织工业、机械工业、金属制品、食品制造、化学工业、电气机械、塑料制品、缝纫工业、煤炭采选业。这些行业绝大部分都以原料为指向,在原料产地建立企业,显然有利于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因为原料较制成品一般体积大价值小、运输费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虽有变化,但依然是以原料指向为主,资源型和初、浅、粗加工工业多,深、精、细加工工业少。这就显示了距离、运输费用仍然是影响乡镇企业区位的重要因素。认识这一点是有现实意义的。一个时期,人们强调乡镇企业集中,似乎什么样的企业都应向城镇集中。这是不妥的,应首先要弄清楚哪些企业是原料指向的。对原料指向的企业,一般说来,不仅不应向城镇集中,而且城镇,特别是城市中的企业还应向乡村分散,例如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我国近年纺织业正由沿海大城市向产棉区转移,即“东锭西移”,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韦伯在分析运费时,还将原材料进一步分组,提出了原材料系数这一新概念。指出原料系数大的企业以原料定向,原料系数小的企业以消费定向。根据这一要求,建筑材料工业、造纸业、制糖业、塑料制品业等原料系数大,适宜在原料产地布局,适宜分散在乡村。二、劳动力(工资)与乡镇企业布局韦伯重视劳动力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作用,把它看作是导致运费确定的工业区位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子,即厂址从运费最低点转移到劳动力费用(工资)最低的地点。条件是节省下来的劳动力费用大于增加的运输费用。韦伯为定量测出不同工厂区位劳动力指向的关系,提出了劳动力系数的概念。其含义是当成本中运费的比重大,劳动力的比重小时,工厂区位指向主要由运输费确定;成本中运费比重小,劳动力比重大时,工厂区位指向于廉价劳动力地区。生产成本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两部分组成的(k=c+v)。劳动力(工资)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生产成本的高低,而生产成本的大小则决定着商品的价值大小,决定着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因此企业能否寻找到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区位至关重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落后国家进行生产资本输出,首先看到的就是落后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因为落后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是保证其获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方面。我国吸引的外资越来越多,去年居世界第—位。这当然有我国政局稳定、投资环境好等原因,但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2016西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中自然地理学或经济地理学是什么意思

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体和以后毕业后从事的科研方向都是不是同的。 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科学。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经济地理学 学科体系

第一章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的对象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及其任务重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属性、特性。难点:研究对象的具体表述、特性。第二章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第二节 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第三节 区域开发重点:三次产业分类、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产业布局模式。难点:极化及扩散效应、公平与效益。第三章 产业布局条件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第二节 技术条件第三节 社会经济条件第四节 产业布局条件的综合评价重点:各产业布局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及评价、产业布局条件评价的原则。难点:利用所学理论对具体地区进行分析和评价。第四章 第一产业布局第一节 农业生产和布局第二节 农业土地利用第三节 农业生产布局第四节 农业区域开发重点:大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布局理论、农业地域结构及农业生产专门化。难点:农业区位论、农业地域结构及地域分工、产业化。第五章 第二产业布局第一节 工业布局特点及其制约因素第二节 工业部门结构与布局第三节 工业地域结构与类型第四节 工业布局理论重点:主要工业部门布局特点、工业部门结构、工业布局理论。难点:工业部门布局的动态分析、工业区位论。第六章 第三产业布局第一节 第三产业概述第二节 交通运输业布局第三节 邮电通讯业布局第四节 商业布局重点:第三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交通运输布局、商业中心布局。难点:第三产业的增长机理分析、货流与合理运输。第七章 城市布局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二节 城市职能与分类第三节 城市地域形态与结构第四节 城市体系重点:城市化、城市职能、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体系。难点:城市基本与非基本职能、中心地理论。第八章 企业(公司)区位第一节 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第二节 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及空间特征第三节 跨国公司区位重点:企业空间规律及特征、跨国公司区位选择。难点:企业增长战略、组织结构、跨国公司的经济特征。第九章 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第一节 经济区与经济区划第二节 区域规划第三节 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经济区的概念、经济区划的原则、区域规划的目的、特点和内容、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难点:经济区的性质及形成、经济区划的理论依据。第十章 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第一节 古代的经济地理学第二节 近代的经济地理学第三节 国外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第四节 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第五节 结语——启示与展望重点:经济地理学的主要流派、现代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启示与展望。难点:经济地理学主要流派的形成及论点。

怎么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解释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又名空间经济学。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主流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有经济现象时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以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为代表的掸锭侧瓜乇盖岔睡唱精西方经济学家又重新回归到经济地理学视角,以边际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与路径依赖为基础,拓展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全球化等经济现象,借此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

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国经济地理发展史

中国经济地理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经济地理学为中国经济地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人地关系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宏观区位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全球与地方关系理论、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等[20]是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在中国经济地理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中国经济地理的实践丰富完善了经济地理学理论上,中国经济地理在实践中把人地关系理论、宏观区位理论等基础理论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内容上,中国经济地理是经济地理学在中国范围内的具体化和实践化。经济地理学中的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在中国的地域上表现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主要对象无疑是中国这个区域系统内经济活动的形成过程、现状特征和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说中国经济地理是经济地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研究中国“区域发展与运行”的学科。 1.中国自然地理知识是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基础中国自然地理是研究中国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乃至与人类相互影响的学科,中国自然地理涉及的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与中国经济地理关系不大,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或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自然环境与中国经济地理的关系就十分密切了。2.拥有大致相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可以相互充实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撑之一是地域分工理论,而区划理论则是近代自然地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二者理论基础的基本原则都是分区系统。中国经济地理根据地域分工理论划分产业区域,并依据各自区域优势合理配置资源。

经济地理学:简述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雁行形态论在生产按比较优势在国际间转移这一问题上,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有相似之处。

世界经济地理的定义

世界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的条件、特点、地域组合及其发展规律。在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称为外国经济地理学,即不包括本国在内。世界上约有200个国家和地区,其政治制度、历史发展进程、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生产布局的条件、特点和发展规律亦有明显差别。该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①对各国、各地区影响生产力布局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诸条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②分析国家或地区生产部门结构与组合的现状和特点,包括专门化部门与综合发展等;③探讨其生产力发展方向、规模及地域组织形式;④国家或地区经济区划分的科学依据,经济区的网络系统。其目的一方面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即通过吸取国外生产布局的经验教训,为发展本国经济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传播基本知炽,满足宣传教育需要,并为对外经济活动及友好交往服务。按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分为世界区域经济地理和世界部门经济地理。前者以特定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全世界或一国、一地区的生产布局与地域组合规律。如世界经济地理、亚洲经济地理和苏联经济地理等。后者以国民经济各部门为专门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不同经济部门(工农业、运输业等)的具体布局特点。如世界农业地理、世界能源地理、日本工业地理等。德、苏、英、法、美等国对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开展较早。区域经济地理研究始于19世纪后期,主要代表作有: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巴朗斯基等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丛书,30年代法国的《世界地理大全》,30~50年代苏联维特韦尔(I.A. Vidver)的《外国经济地理》,1957年英国斯坦普(L.D.Stamp)的《亚洲区域与经济地理》,以及80年代初苏联沃利斯基(V.V.Voliskiy)及阿利索夫(N.V.Alisov)等主编的《资本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地理》和《外国社会主义国家(欧洲、古巴)经济地理》等。在部门经济地理研究方面,1961年法国戈特曼(J.Got-tman)的《城市集聚带》是论述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带的优秀著作。1966年苏联马耶尔戈伊兹(I.M. Maergoyz)的《世界化学工业地理研究》,划分出世界化学工业的区域类型。1970年美国哈里斯(C.D. Harris)在《苏联城市》一书中,用数学方法研究苏联城市。1972~1983年匈牙利出版的12卷《世界农业地理》丛书,对农业地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作了系统总结,并将世界各国划分为若干农业类型。中国的世界经济地理研究在50年代主要是编写教材和科普读物,60~70年代以国家研究为主,80年代以来大多配合国家业务部门开展区域或专题研究,如国外国土开发与整治、工农业生产发展与布局的研究,中外大城市区的对比研究等。

为什么经济地理学属于边缘学科?

地理学本来是偏理科的学科,但高中地理课是文科生学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背景

按照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世界,比较利益决定国际贸易模式,而人口增长等外部因素则决定经济的增长水平。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现实表现展示出一个与新古典理论所预测的相当不同的经济图景。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理念为基础的新的方法开始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将张伯伦垄断竞争形式化之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在解释行业内贸易、专业化和无限增长方面获得长足进展,对传统贸易与增长理论做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补充。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专业化与贸易机制及新增长理论所阐明的“无限增长”原理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集聚现象的相似性,一下子拉近了这三方面理论之间的距离。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所采用的报酬递增假设及赖之而建立的分析框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但是,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在各,自的框架内不能完全解释的问题。比方说,新增长理论虽然对投资促进长期增长的时间动态机制——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时间版本——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但它却缺少空间维度,并不涉及要素流动,不能对集聚现象——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空间版本——提供解释,亦不能预测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化规律。新贸易理论(Krugman,1980)虽然聚焦于市场结构,但它与传统理论有一个相似之处,即通过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来说明生产结构上的差异——它一开始就假定有市场大小不同的国家存在,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大小差异,特别是为什么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会发展出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也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一个部门的厂商趋向于群集在一起,导致区域专业化。此外,它将工业发展描述成是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逐渐且同时发生的,而事实上工业化常常采取快速的波浪形式,在工业化的波浪中产业从一个国家依次向另一个国家扩散。上述问题的研究往往涉及报酬递增、运输费用、要素流动性以及这三者之间通过市场而传导的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有许多相重合的地方。这类复杂而棘手的问题对新增长与新贸易理论构成相当的挑战。由于新增长与新贸易理论不能将运输成本内生,主流派经济学家不得不将研究的触角进一步扩展到经济地理学领域,以期从新的视角得出一些新的启示。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投资、贸易、要素流动和区域政策问题也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借助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简称D—S模型)和新贸易、新增长理论研究的三次波涛的强大推动,作为经济学领域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第四波迅速成长。如果说,赫尔普曼(Helpman)与克鲁格曼(1985)关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的著作《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和格罗斯曼(Grossman)与赫尔普曼(1991)关于内生增长的著作《世界经济中的创新和增长》促成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形成并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克鲁格曼(1991)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和藤田(Fujita,1988)在《区域科学和城市经济学》上发表的《空间集聚的垄断竞争模型:细分产品方法》,则完成了对D—S模型空间意义的解释,可被视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世界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结合起来的意义何在?

世界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结合起来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考察和研究,为准确预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一定程度上避免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威胁,通过对自然地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有效准确的预报预警体系,在促进新技术不断完善以防灾减灾过程中,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学好经济地理学,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论。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济地理学研究任何一个地区,不论其地域范围的大小,都要考察它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与周围地区的相互联系,和在总体中的位置。重点是结合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来研究它与周围地区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协作、产品市场、金融信贷、客货运输、科技信息交流等方面的联系,具体地阐明它在地区经济联系中的地位。与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紧密相关的经济联系是研究经济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据。以外,该地区在政治、军事、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对经济地理位置的影响,也是研究经济地理位置需要考虑的内容。研究经济地理位置的目的不同,所涉及的内容和地区范围亦将有所不同。例如,中国沈阳市可以作为省会来研究它在辽宁省的经济地理位置,也可以作为地区经济中心来研究它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地理位置。同一个研究对象放在不同的地域范围之内,阐明其经济地理位置时所包含的内容则不相同。

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活动

经济地理学行为矩阵论介绍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农场、矿场、工厂、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行为矩阵论是经济地理学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是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发展了美国史密斯(D.M.Smith)的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理论,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上,这与企业家个人行为因素,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因此,普雷德把决策者的决策描述为某种情况下有关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决策者处理这种信息的能力的函数,从而创立了行为矩阵模型。普氏矩阵的纵轴代表信息的数量与质量,横轴代表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同决策者其决策结果处于矩阵中的不同位置,愈接近右下角表明决策者拥有的信息数量愈多,信息质量愈高,运用信息的能力愈强,决策结果愈有接近最佳区位的可能性;愈接近左上角表明决策者拥有信息的数量愈少,信息质量愈低,运用信息的能力愈差,决策者选择到最佳区位的可能性愈小。普雷德还详细论述了行为矩阵与工业区位选择的关系区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简介

区域经济地理研究,大多结合国土规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经济区划、流域开发、地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以及区域经济地理志和地方志的编写等综合性任务来进行。一般又分世界和中国两大部分。前者包括世界经济地理、大洲经济地理、国家经济地理、地区经济地理等;后者包括中国经济地理、大区经济地理,省区、地区和县经济地理等。区域经济地理和部门经济地理,既有分工,又有联系。区域是各生产部门组成的综合体,研究区域要涉及部门;部门发生于区域,研究部门也离不开区域,两者内容相互交叉。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很强的学科,研究中一定要有综合系统的观点,运用区域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分析,概括区域总特点和刻划地域差异。还要结合技术经济论证,找出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制定区域生产的总体布局。

《经济地理学》笔记5 第五单元 跨国公司区位

一、直接投资的原因 1、产品周期理论 新产品:发达国家都市中心(技术、便捷交通、高消费水平) 成熟产品:市场仍主要在发达国家 标准化产品:生产和市场都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变成了该产品的进口国。 2、折衷理论 所有权优势:技术、管理、品牌、资金等。技术转让。 内部优化优势:出口 区位优势:跨国 二、跨国公司国别选择 1、成本与利润取向 2、市场取向:市场潜力大的区域。 3、要素取向:利用他国资源优势 4、公司战略取向:短期内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为整体利益考虑。 三、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 1、集中经济中心布局:减少对投资地不了解带来的风险。 2、集中边界布局: 了解多,信息多,一般有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如台资企业投资福建、东莞等。 3、集中社会联系密切地区:语言文化习惯相同,减少障碍,或减少劳资冲突。 如西巴亚投南美地区,英国投印度,德国投青岛。 1、组织结构: 公司总部、区域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生产经营机构 2、公司总部的区位: 交通、信息、人脉 3、公司研究与开发区位: 技术、人才、高水平消费者,倾向于总部所在地。 4、公司生产单位区位: 全球集中生产型:受贸易政策,壁垒等影响,容易集中在各联盟区域。 市场地生产型:市场地建厂,专门服务该区。 专业化生产型:多个生产区位,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一个区位负责一个零件或工序,市场面向全球。 跨国一体化生产型:多个生产区位,多为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为标准化产品,可独立运用,对距离交通不敏感。 一、跨国公司与投资地联系的理论分析 (一)联系系统 1、生产链 2、所有权关系系统 3、组织链 (二)等级关系 (三)跨国公司与区域综合联系 二、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影响特点 1、广泛性:影响6大方面 2、层次性:直接影响:税收、就业、基础设施,间接影响很多。 3、区域性:沿海影响大 4、多面性:正负面都有 5、差异性:不同跨国公司带来的影响不一样。 6、时间性:不同时间影响不同。 三、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相互作用关系 (一)关系特点: 1、互补性 2、竞争性 3、变化性 (二)影响关系的因素 1、社会政治背景:国家战略 2、结构状况 3、相对地位:实力影响关系 (三)影响 正面:就业机会、税收、地租、繁荣市场 负面:对工人剥削、对原有企业冲击、对文化冲击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和采用报酬不变与完全竞争假设的传统经济理论和经济地理研究不同,新经济地理学研究以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假设为基础。按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预测,在区域之间不存在基本差异的情况下,经济活动最终将沿空间均匀分布。产品和市场的竞争为厂商舍近求远的区位抉择提供了解释。但是,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在现实世界却屡见不鲜,甚至连20世纪初的马歇尔也不曾回避这厂现象。由于规模报酬不变是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说的基本假设之一,他只好用“外部经济”一词来笼统地解释各种生产活动的集聚。这种外部经济表现为公司水平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性的报酬递增。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用外部经济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产业集聚,但是,人们却仍不清楚这种外部经济来源于何方。而且,问题并不仅仅在于用外部经济解释产业集聚本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感到,对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设的有效性其实大有进行一番反思的必要。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对经济学家们来说都是难以驾驭的。直到1977年狄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将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概念用数学模型形式化之后,关于报酬递增的研究才真正在经济学界掀起一场实质性的革命。按照D—S模型的假设,消费种类和生产分工程度内生于市场规模。一方面,一个经济中的消费者喜好多样化消费,因而,消费品种类越多,效用水平越高;另一方面,消费品的生产具有厂商层次上的规模经济,而资源的有限性导致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如果人口规模或可用资源增加,则有更大酌市场空间来平衡上述冲突,厂商为满足消费需求实行进一步分工既能实现规模经济,消费者又能有更多的品种选择,效用亦随之上升。D—S模型也为解决复杂的经济地理问题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分析框架。在一个引入了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世界,经济活动的演化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由非线性动态所支配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所呈现出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不就是一幅活生生的非线性的蛛网图吗?假定存在足够强的规模经济,任何厂商都会选择一个单个的区位来为一国的市场提供服务。为使运输成本最小,他无疑会选择一个有大的当地需求的区位。然而,恰恰只有大多数厂商都在那儿选址经营的某个区位才会有大的当地需求。因此,一个产业带一旦建立,在没有外部扰动的情况下,这一循环将会长期持续下去,这就是布赖恩·亚瑟所谓的集聚的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业集聚很可能始于一种历史偶然。如果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是由报酬递增而非比较利益所驱动,则什么样的产业在什么样的区位形成集聚一般来说是不确定的,而是“历史依赖(history—dependent)”的。但是,不管属于什么样的原因,某种专业化生产与贸易格局一旦建立,从贸易获得的好处将累积循环,从而使得这一格局因进一步强化而被锁定(locked—in)。因此,在新经济地理学研究中采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乃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经济地理学的创始人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首先提出了“经济地理学”这个名称,指出研究国家经济必须结合地理条件来进行。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格茨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及其构成。   经济地理学同以前出现的商业地理学相比,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内容也比较系统化,标志着经济地理学已从地理学中分化,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在此前后,德国经济学家屠能于1826年提出农业区位论,韦伯于1909年提出工业区位论,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提出中心地学说,经济学家廖什于1940年发表《区位经济学》,逐渐充实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 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接受西方经济地理学,主要通过欧美学者讲学和向欧美派送留学生。到40年代末,在10多所大学地理系内系统讲授经济地理学,其中以英国斯坦普为代表的统计记述学派影响较广泛。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地理工作主要是关于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农业分区、边疆勘察和地区性考察等。

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其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

经济地理学实证分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2、它的学科特性体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地域性: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综合性: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具有三层涵义,涵义一,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涵义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涵义三,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经济地理学有哪些就业方向?

天气播报员。

学经济地理的必看的五本书?

1、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刘卫东译2、国际最新经济地理动态必看3、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与实践陆大道经典之作4、工业地理学(工业布局)魏心镇比较经典的书啦5、区域分析与规划崔功豪教材类入门的书可以看看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经济地理学有哪些就业方向?

经济地理学,一般偏向研究中国或世界的产业布局,经济宏观的规划和资源利用等.由于跟经济学紧密联系起来,所以该专业通过对地理的研究来为经济服务.现在常用的是区域经济学.就业方向非常广.政府机关,城市规划部门,设计研究院,社会科学院都是非常好的选择.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经济地理学可为解决当前世界社会实际问题做出哪些贡献 答案

(1)、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2)、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3)、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基本信息中文名 经济地理学外文名 economic geography研究对象 经济活动内容学科定义 研究经济活动区位关注重点 认识与模拟、规划与调控学科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研究对象1.经济活动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关注重点认识与模拟、规划与调控学科性质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关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存在3种观点:观点一: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产业布局规律是一种社会现象。观点二: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地理学中的技术经济科学分支,因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环境,具体地说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观点三: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3者之间的边缘科学,因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受这3方面的因素所制约。多数学者同意第3种观点。

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有很多。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经济地理学对人类的影响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其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地理学可划分为通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应用地理学。这三个分支学科各又包括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地理学中最为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在解决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 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贫富差异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经济地理学有哪些经典理论学说

大陆漂移说 宇宙大爆炸

经济地理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交通、税收、土地、政策等等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研究对象1.经济活动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关注重点认识与模拟、规划与调控学科性质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关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存在3种观点:观点一: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产业布局规律是一种社会现象。观点二: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地理学中的技术经济科学分支,因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环境,具体地说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观点三: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3者之间的边缘科学,因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受这3方面的因素所制约。多数学者同意第3种观点。学科特性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地域性 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综合性 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具有3层涵义:涵义一,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涵义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涵义三,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谈谈你对经济地理学的认识

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其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地理学可划分为通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应用地理学。这三个分支学科各又包括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地理学中最为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在解决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 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贫富差异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经济地理学的现状与趋势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电脑相关的行业人才也越来越稀缺,就业岗位逐年增多,人才供不应求。因此从事互联网相关的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想学的专业,就看个人的爱好和本身的素质来看,建设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新媒体UI设计,影视后期等等都是近两年发展很快的专业,就业前景不错。

经济地理学独特的分析范式可以用在哪里,为什么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经济地理学独特的分析范式可以用在四个方面:1.经济活动内容(矿产资源、农耕气候的适应性作物等)2.经济活动区位(港口、公路、交通的地理位置等)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技术产业布局、各行业的规模占用土地和范围等)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生产力的地域组合、各行业对环境大气的影响等)了解经济地理学能很好地认识与模拟、规划与调控经济环境。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地域性: 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综合性 :具有3层涵义:1、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2、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3、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1.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地域(人地关系)复杂系统的研究(可持续发展)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同等尺度区域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中国的东中西部差 异)3.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区域创新、劳动就业)4.企业内部活动的空间过程与外部空间效应(企业的权力结构,产业集群)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它的学科特性体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地域性: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综合性: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具有三层涵义,涵义一,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涵义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涵义三,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经济地理学就业方向

根据相关信息查询得知经济地理学就业方向非常广泛。政府机构、城市规划部门、设计院、社科院都是很好的选择。经济地理学一般侧重于研究中国或世界的产业布局、宏观经济规划和资源利用。由于与经济学密切相关,该专业通过地理学研究为经济服务。

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研究重点:1.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地域(人地关系)复杂系统的研究(可持续发展);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同等尺度区域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的东中西部差异);3.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区域创新、劳动就业);4.企业内部活动的空间过程与外部空间效应(企业的权力结构,产业集群)。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经济地理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人类出现以后的地理环境,主体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系古地理环境的延续.概括来说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类生活影响极大.地理学主要研究这部分环境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定义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关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存在3种观点:观点一: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产业布局规律是一种社会现象。观点二: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地理学中的技术经济科学分支,因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环境,具体地说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观点三: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3者之间的边缘科学,因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受这3方面的因素所制约。多数学者同意第3种观点。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地域性 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综合性 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具有3层涵义:涵义一,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涵义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涵义三,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1.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地域(人地关系)复杂系统的研究(可持续发展)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同等尺度区域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的东中西部差异)3.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区域创新、劳动就业)4.企业内部活动的空间过程与外部空间效应(企业的权力结构,产业集群)

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此外,部门经济地理学也可根据第一产业(采矿、农业、森林采伐、水产捕捞、能源开发)、第二产业(加工制造)、第三产业(运输、商业、旅游、服务等)和第四产业(包括金融、保险、新闻出版、科技研究和情报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划分而进行研究。此外,历史经济地理、旅游经济地理、经济地图等也属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范畴。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区域经济地理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20世纪50~60年代,地理学的发展着眼于专业分化,区域地理学一度式微,到了70年代,地理学开始强调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紧密联系进行研究,使区域经济地理学日益受到重视。区域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地区综合开发问题,是现代各国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造成经济空间分布有疏有密的根本动力是自然环境本底的非均匀分布以及经济自身的集聚和扩散力量。基于这种研究议题,经济地理学显示出典型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特点。一方面,影响经济集聚和扩散的因素是多元的,包括各种自然要素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人文要素;另一方面,人类在地表的经济活动已经并且正在强烈地改变着自然格局,造成了全球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变化和环境问题,成为改变自然环境最主要的动力。这种学科特性使经济地理学最有资格成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的纽带和各类空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应该承认,离开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的认识,也就无法正确透视各种空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在摆脱单纯追求经济(GDP)增长的发展观之后,经济地理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具有重大价值的研究视角,可以为塑造新的发展观做出重要贡献。此外,由于经济地理学长期以来对区域问题的综合性研究,这门学科也在社会经济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国土开发、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重大项目的战略布局等领域。经济地理学也是一门非常活跃的学科,发展演化很快;而且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范畴呈现多元化。这个特点与其研究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活动本身是不断变化的,而且展现出巨大的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相关的空间差异。在欧美国家,经济地理学界几乎每十多年就出现一轮新的理论思潮,来思索和解释社会经济变革的空间内涵和过程。另外,参加国际会议的经济地理学者经常会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学者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之间的微妙差异。而发展阶段、制度环境、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都会导致这种差异。承认这种活跃性和多元性并不损害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因为核心问题一直是经济集聚和扩散的动力);了解这个特性有助于进行更有效的学术交流。在这一点上经济地理学与其他地学分支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地球表层,除了大气圈外的其他自然圈层的自然变化的时间尺度都是以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十万年计,而且以往的研究大多忽略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因而形成了这些学科相对稳定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如今,随着人们认识到人类活动是改变自然环境最主要的动力,经济地理学的活跃性将为地球表层综合研究带来生机勃勃的力量。正如克拉克、费尔德曼和格特勒在《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中指出的,“经济地理学正处于思维变革和快速成长时期的一个充满未来的时刻……充满着各种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思维争辩。”这些思辩将使人们进一步理解、同时也将塑造社会经济的空间过程,因而将直接促进人类影响下的地表过程研究的发展。

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生产发展与生产分布相互作用。2、在市场经济下,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如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建立增长级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与扩散理论等,都能从空间上解释经济增长的问题.。另外,经济地理学中一些理论对其他学科的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的。Gis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不同的地理现象是不同的地理过程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这些现象的不同特征,可以通过调查和试验数据展示出来。每次调查和试验,可以认为是地理现象的一次随机抽样。通过对调查和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获得对地理现象总体的认识。统计方法:统计学方法广泛使用于地理学的研究中,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1.数据的获取与处理、记录、整理和比较数据,并将结果用图表进行显示。2.抽样,为问题分析提供统计根据。3.数据分析,探索数据中存在的趋势、点群以及简单的或多重的相关性。4.假设检验,验证可说明具体现象的原因和起源的概念或模型。5.定量预测,对具体问题提供解答。模型分类:根据统计相关模型的应用目的,将模型分为三类:1)相关分析;2)回归分析;3)因子分析。模型的数据分布假设是多元正态分布。

什么是国际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 国际经济地理学则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经济地理学究竟属于哪种性质的学科?

理科

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的贡献

而不思

经济地理学的概念以及对学习经济地理的目的的认识和理解

概念: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换句话说,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有哪些

1)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1) PRED 指标体系选定问题 (2) 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 (3) 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 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 。2.)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3)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4)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5)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学习经济活动区位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本身也是一个概念,然后结合经济与地理区位来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比如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资源等)、交通、整个的人文与自然环境;还会介绍经典的经济学和地理学上的著名区位论,比如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等,也会讲一下关于多部门企业和跨国公司区位。接着就是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分析区域的结构组织、区域经济的发展包括产业集群和经济地域综合体等,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这些,主要就是围绕经济与区域。以上基本上是重点学习的内容,

经济地理学的目录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五章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第六章 跨国公司区位第二篇 经济活动区域分析第七章 区域的结构与组织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三篇 经济活动全球化第十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第十一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第十二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第四篇 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与新近进展第十三章 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第十四章 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经济地理学经典书籍1.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Location,Borden D.dent2.济地理学,李小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该书系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3.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保罗.克鲁格曼4.创新的空间,王缉慈.5.经济区位论,张文忠,科学出版社.6.高级经济地理学,杨吾扬.7.域分析与规划,崔功豪.

新经济地理学的介绍

由于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最近几年来,以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和波特(Miclacl Porter)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将注意力转移到经济地理学来,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和新观点,创立了“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新经济地理学又名空间经济学。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主流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有经济现象时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以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又重新回归到经济地理学视角,以边际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与路径依赖为基础,拓展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全球化等经济现象,借此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中文名新经济地理学外文名New Economic Geography定义地理学发展中的一门边缘性分支学科学科地理学快速导航产生背景兴起原因研究传统理论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内容模型类别理论含义学科局限学科创新学科发展内容简介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全面介绍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理论、思想及其巨大影响。  克鲁格曼通过建立各种模型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引入国际贸易,指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从而成功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变化的新格局,建立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同时,克鲁格曼考虑了运输费用问题,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运输成本为零的假定,提出了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克鲁格曼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为出发点,将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分析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开创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时代,被誉为“新经济地理学之父”。  本书把高深的理论进行通俗解释,使读者能轻松领略经济学大师的思想理论,同时学会用大师的智慧来观察和指导生活,借助巨人的肩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1]产生背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相互交叉与互动的新时期,各学科在理论互动中对区域与空间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交织更加明显,以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主流派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了空间因素,以全新的视角,把以空间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传统经济学科统一起来,构建了“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主流经济学以往常常对空间置之不理,除了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以外,其研究基本上是非空间的,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学家们知道无法把空间因素模型化,所以不去研究经济的空间问题。然而,在现实中,如果忽视空间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很多经济问题的研究就难以得到理想的答案。因此,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为经济学家研究区位提供了一种新方

经济地理的开山之作是哪个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他的《地理考察》中首先提出了“经济地理学”这个名称,指出研究国家经济必须结合地理条件来进行,但并没有对这门学科的特点和要领做具体说明。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格茨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及其构成。经济地理学同以前出现的商业地理学相比,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内容也比较系统化,标志着经济地理学已从地理学中分化,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在此前后,德国经济学家屠能于1826年提出农业区位论,韦伯于1909年提出工业区位论,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提出中心地学说,经济学家廖什于1940年发表《区位经济学》,逐渐充实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