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大陆架宽广对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大陆架是指陆地延伸至海洋底部,其范围包括沿海浅海和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边缘等区域。我国大陆架范围广阔,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大陆架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大陆架的开发可以提供各种海洋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物、渔业资源等,这些资源对于我国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大陆架的海洋交通、海上风电等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大陆架的开发还可以加强我国海洋领土和资源的管理和控制。我国大陆架包括南海和东海等海域,这些海域的开发和管理可以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中的话语权和地位。大陆架对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我国应该加大对大陆架的开发和保护力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海洋权益维护。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 推进矿业经济发展

(2004年4月19日)一、加强地质勘查规划管理力度,积极进行招商引资,确保我区地质勘查工作健康发展加快新疆经济发展,关键是要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进程,通过加快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长期以来,新疆矿产勘查工作程度较低,后备矿产地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新疆矿业经济的发展,并将会影响新疆综合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高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证程度,必须加强地质勘查工作。近几年,我区的各类地质勘查资金投入相对较多,包括国家、自治区财政以及社会资金勘查投入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实施的项目规模较小、资金的投入相对分散,收效甚微,从一定的方面影响了投资人的积极性。这就提醒我们要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统一规划管理,正确引导我区的社会勘查资金投入,科学合理地设置探矿权和开展地质工作,促进勘查工作健康发展,激发社会投资矿产开发的热情,为我区的矿业经济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五年计划纲要》已经发布,我们要结合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抓住国家将对新疆经济发展给予支持的有利时机,不遗余力地争取将阿勒泰、西天山、昆仑山以及阿尔山列为国家矿产勘查的重点区带,争取更多的资金,加强新疆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为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同时通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来规范和清理地质勘查项目零星分散的现象,彻底根除圈而不探待违法行为。各地要在为探矿权人做好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勘查活动的跟踪管理,把切实解决探矿权人遇到的具体问题,摆在首位。但对不依法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不按法律规定履行探矿权人义务的,一经查实,一律吊销其勘查许可证。最近矿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在全球引发了新一轮的矿业投资热潮,这对促进新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我们要继续鼓励国内外各类资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一步向国内外开放探矿权采矿权市场,积极支持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工作,对勘查发现可开发的矿产地,保障其法定的采矿权,各级管理部门要从依法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入手,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服务工作,改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投资环境,对国内外资金投资者要一视同仁,吸引国内外企业勘查开发矿产资源。要从单纯吸引资金,向引进资金、技术、现代化管理和优秀人才并重的方向转变。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矿业权管理模式,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资新疆矿产地质勘查开发。二、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提升开采规模和水平新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除石油天然气外,在已经开发的矿山中,多数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开采规模小,开采方式落后,加工利用水平的经济效益较差,影响了我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为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进程,促进我区国民经济发展,要通过建设一批规模化生产和开发利用水平较高的骨干矿山企业,来加大开发力度,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我们要多方筹集资金,对资源丰富和市场前景较好的矿山、矿产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支持、扶持、壮大一批像罗布泊钾盐基地、哈密大南湖煤电化基地、喀拉通克铜镍矿等大型骨干矿山企业,以示范引导我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生产科学化开发的前进方向。小型和零星分散的矿山,在我区的已建矿山中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对这一类矿山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日常管理工作的优劣。各级管理部门切不可掉以轻心,特别要积极配合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做好对这类矿山企业的安伞监督工作,发现的安全问题,要及时与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沟通。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矿区整合规划,关小并大,特别是对生产规模在9万吨以下,生产规划小、安全隐患多、开采水平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矿山,严格按照《新疆煤炭工业“十五”结构调整规划实办法》要求,予以“关、停、并、转”。要扩大矿山企业规模,引导企业科学的开采,以促进矿山安全生产的管理。三、提高资源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做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是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是矿产资源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又是矿政管理工作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矿山的保有储量不清,对矿山资源的过快消耗缺少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给矿产资 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带来许多困难,不利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国土资源部十分重视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国务院颁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最近又颁布了第23号部长令《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和《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矿产资源统计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近日,国务院又部署在全社会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其目的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这对于我们的资源储量管理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提高资源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做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础性工作,做好资源储量的登记、统计和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工作,保证基础数据真实可靠,为矿产资源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四、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地质环境管理是地矿四项政府管理职能之一,但各地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工作推进缓慢的问题。因此,各地要加大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环境监测等管理工作。各地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要抓紧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认真落实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切实执行地质灾害巡查检查、应急调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和建设项目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各项工作制度,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建设项目地用地安全。要按照《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各地《矿产资源规划》要求,督促矿山企业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实现资源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努力向“绿色矿业”方向发展。各地要切实加强各类地质遗迹资源科学开发与有效保护管理,推进地质公园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效保护,使这种不可再生的人类自然遗产得以永续利用。要积极推进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和技术人才培训,做好地质环境宣传,全面推进地质环境管理各项工作。(在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原载《新疆国土资源》2004年第3期)

城市化率和哪些指标,能代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吗?

城市化的指标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也能够直接用它来评测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如何。除了城市化率,还有工业化成果,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和环境情况来综合考量。因为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主要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综合来研究的,所以可以将它看作五个方面的研究体系成果,它可以是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产物,也是一个人口转移的过程,经济因素是首要,代表当地的经济发展实力。城市化的主体是那些经济活动人口,其中就包括了非农业人口比重以及人口密度,还有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指数,这三个重要指标可以完整的反映了这整个城市之中人口的结构构成,也反映了这些人员在二、三产业中的就业情况。实际上这是一种调整结构产业和就业结构的一种手段,可以实现城市化的均衡以及健康发展。在我们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之下,有一种空间集中的向心力,而这主要就是以人口的转移为主要变化来表现。在过去城市化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开始,有了工业化,随着工业化逐渐的推进,市场经济机制才能够发挥作用。之后再随着市场的服务业第三产业等,才让这座城市朝着更加高层以及深入的阶段发展。城市也是现代文明的最重要产物,不过在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过程中,是必然会有伴随着废弃废料和废水的产生,而如今我们也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所以环境的状态也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经济水平高低。通常是通过污水管道的排放量,生活垃圾的运输量,还有公共厕所的数量,来衡量这个城市的平均状态,根据这些因素来评定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实力。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相互推动的关系。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推动,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应答时间:2021-05-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关系?

我在101教育PPT的课件里有看到这个问题,经济学课件中有讲解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能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情况下,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

)美国为解决经济危机诞生了哪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2分)

美国在解决2008年的经济危机时,并没有诞生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美国采用的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应对危机。在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采取了货币宽松政策,即大幅降低利率,并通过购买政府债券来扩大货币供应,以提振经济。同时,美国政府还通过出台财政刺激措施,如出台大规模的政府基础设施项目和提供消费者抵税券等方式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美国在解决2008年的经济危机时没有诞生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经济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近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的权力日益增强,小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地位日益被压缩。美国的经济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即"超级跨国公司"的崛起。超级跨国公司是指资产超过10万亿美元、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子公司的公司。这些超级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加强矿产资源保护 努力推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

从古至今,矿产资源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近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更远胜以往。我国既是一个资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资源消费大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95%的能源和80%的工业原料,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基石。“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我国进入资源消耗快速增长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离不开资源的保障,而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和破坏浪费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如何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促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矿产资源的永续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一、矿业形势变化的启示自“十一五”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矿业市场由冷变热,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首先,国民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在此前提下,国内外部分矿产品供需矛盾紧张,一部分矿产品价格暴涨,供应出现短缺。其次,受利益驱动,矿产资源开发中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乱采滥挖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问题屡禁不止。特别是一些矿山布局不合理,小矿数量过多,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矿产资源宏观管理能力薄弱等,直接影响着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第三,资源面临严重短缺,而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产出率和回收率严重偏低;经济粗放型增长的模式并没有改变,而资源消耗却迅速增长,对国外资源和矿产品市场的依赖程度明显加大,矿产资源粗放型开发与可采资源储量相对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重要矿产资源供应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国内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企业经营开始迈出谷底,出现危机,扩大了对优质矿产品的需求,加深了国内矿业竞争局面;第五,国内矿产市场结构性的需求不足和环境标准不断提高,限制了部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提高了对矿产开发的环境要求。第六,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总之,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矿产勘查、开发的内外环境不同以往,面对全球性的竞争与挑战,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矛盾紧张及环境保护、安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矿业发展的途径。如何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以较低的经济投入、资源和环境代价来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持续、稳定的资源供应保障,并促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矿产资源的永续利用,应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新课题。二、巩义市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尽管当前矿业开发和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发展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就巩义而言,矿业循环经济发展仍具有很大的优势:1.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由于我们贫油、贫铁、富煤的基本现状,导致今后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而巩义市矿产资源种类较多,矿业开发历史比较悠久,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18 种,其中9 种已探明工业储量,优势矿产较多,如铝土矿、耐火粘土、高岭土等储量均居郑州市第1位。分别占全市总储量的47.03%、82.65%和100%。而水泥配料用粘土、冶金用白云岩等矿产也远高于全省单位国土面积的资源蕴藏量。主要矿产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高岭土、硫铁矿、石灰岩等。探明储量的矿产地34 处,其中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19处,小型矿床9处(含共、伴生矿产)。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米河、新中、小关、竹林、大峪沟、北山口、涉村、夹津口、西村、鲁庄等10个镇。形成了以煤炭资源为主,铝土矿开发为辅的“一黑一白”矿业发展格局,这为巩义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物质基础。2.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矿业属于物料大量流动输送的产业,因此区位条件至关重要。巩义市地处河南省的中西部,北临黄河,南依嵩山,区内陇海铁路、310 国道、豫31省道,巩温黄河大桥横贯东西、南北全境,既是重要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也是全国百强县市之一,交通十分方便,经济较为发达。能够就近供应能源和原材料,大量降低物流的运价,为巩义市吸引外资和扩大本地矿产品的市场销售空间提供了机遇,同时巩义吸纳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提高传统产业,创建新兴产业成为可能,区位条件无疑是巩义市矿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3.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条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巩义市已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旅游、商贸、金融等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新兴城市,其电力、耐材、水泥、化工、煤铝等工业具有相当规模。作为煤炭、有色、耐材、建材的重要供应基地,巩义市的矿业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雄厚的工业基础既为矿产品提供了广大的市场需求,又为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此外,巩义教育事业发达,人才荟萃,为开发和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再创矿业辉煌提供了人才储备。三、巩义市矿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在看到巩义市矿业循环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我们也与其他县市一样,面临着矛盾和问题,主要是:1.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粗放型增长的模式并没有改变反映在国有矿山的是企业所有制单一,反映在地方小型矿山是规模小、数量多、矿点密,均处于以开采出售原矿为主。反映在以矿产资源为主要原料的耐材、水泥等加工产业的是矿产品加工较为粗放,产品附加值不高。经济粗放型增长的模式并没有改变,而资源消耗却迅速增长,对部分资源和矿产品市场的依赖程度明显加大,矿产资源粗放型开发与可采资源储量相对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重要矿产资源供应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制约了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2.产品结构单一过剩,资源的再生利用水平低长期以来,国家对矿产资源经济多元化和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使多数的资源性城市仍以生产原料等初级产品加工为主,许多有价资源进入废石和尾矿等矿山固体废弃物中;矿山的各类废石(包括煤矸石)、尾矿、矿坑水、生产废水或废液、废气、占损的土地、受干扰或破坏的生态环境等二次资源未被综合开发、回收与利用,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失去了及早动手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从而加大了矿区产品结构调整的难度。3.资源和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尽可能地延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小矿山对巩义市的经济发展曾经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普遍存在着生产粗放、资源浪费以及破坏环境等问题,成为保护矿产资源、促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就巩义市而言,矿产资源分布广泛,部分矿产埋藏浅、易开采。经过数十年的强力开发,一些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尾矿和矿渣随处堆放,使土地大量被压占,矿渣越积越高,极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矿区总面积 172.879 平方千米,其中尾矿、矿渣压占预计4000余亩,露天采场正在采掘面积预计7000 余亩,已废弃矿山挖损荒山、土地约1.7万余亩,在占用和挖损的土地中目前需要恢复治理的矿区面积约1.5万余亩,主要分布在全市的10个镇,对当地的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去那种“有水快流”、放任开采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矿产资源管理的要求。严峻的形势,惨痛的教训,矿业经济如何发展,已到了不得不重新选择发展道路的时候,循环经济已成为矿业经济发展的必然模式。四、巩义市矿业应坚持“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面对国内外矿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和激烈竞争,为了使巩义市矿业在即将来临的新时期中实现清洁发展、集约发展、循环发展的目标,继续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走“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应是正确的选择。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针,还必须把握住当前国家加强矿业管理政策支持的难得机遇,适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矿山结构调整,当前应着力减少资源开发强度,大力发展非矿产业和多种经营,积极推进煤转电、煤化工、煤电铝等一体化。开展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尾矿、矿渣、废水的高效回收再利用活动。积极探索煤系地层中共伴生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同时,为发展高效、清洁能源,应从战略上考虑发展水煤浆工程,研究发展煤炭的液化、气化工程等,使我市矿业真正步入循环经济发展的轨道。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推行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开展这项工作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矿业循环经济发展这一课题做好,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实现矿产资源的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

为某地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一般从那些方面?

为某地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利用本地资源。其次应该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应该推进供给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应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在经济萧条期应该如何刺激经济发展。

经济萧条时期,应该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增加货币供给,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可以将货币放出去,降低贴现率也可以增加货币供给。经济萧条时商品卖不出去政府只好往市场投钱让商品流动起来,经济才能活,不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商品越来越便宜,人们大量失业。【拓展资料】宽松货币政策能否有效提升总需求,以及如何看待宽松货币政策带来过度货币增长和通胀、资产价格泡沫、收入分配恶化、僵尸企业和延迟经济结构调整、对其他经济体负面外溢效应等观点。总体而言,宽松货币政策对推动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宽松货币政策质疑的观点不乏洞见,但是或缺乏证据支持,或缺少通盘考虑。宽松货币政策会伴生负面后果,但任由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危害更严重,宽松货币政策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为什么面对经济危机,各国央行都会首选宽松货币政策?其实,这是经济学家从历史上多次应对严重经济危机的实战中总结出的经验。今天,中欧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斌与我们细数历史上数次惊心动魄的经济危机及其教训;他还告诉我们,技术、政策和预期是影响经济拐点的三个深层原因。经济萧条是指当经济衰退连续超过3年,或者实际GD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负增长超过10%时称为经济萧条。经济衰退的判断标准是实际GN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经济萧条,除了产出剧烈降低之外,通常伴随着长时期的企业普遍破产、高失业率、企业信心降低和低投资。经济衰退是工商业低落的一个温和的形式,它同经济萧条有许多共同点,但在程度上较弱,持续时间也较短。狭义的“经济萧条”特指美国1930年代的大萧条。其的含义也为经济衰退连续超过3年。经济大萧条所伴随的现象:1.股票市场暴跌;2.经济损失;3.失业+工资很低;4.商品积压和生活日益贫困。

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办年度工作总结开头结尾模板范文

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办年度工作总结开头结尾模板范文 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办工作总结开头结尾模板范文暨工作计划 ,常青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四宜”城区为目标,全面实施“双擎四驱”战略,我们以项目建设带动常青经济和社会转型跨跃发展,经济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局面。现将上半年情况简要回顾如下。 一、项目具体进展情况 我办事处共41个项目(区重点项目38个),其中储备项目10个,签约项目4个,落地项目10个,建设项目17个。总投资257.87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9.26亿元。 1、落地项目(项目落地是指项目取得土地、规划、环评部门的审批文件,并在获得投资主管部门的备案、核准或审批)10个,分别是: (1)、潞安颐龙湾商住小区A28-A30栋、A31-A32栋,地址长治市府后西街南侧,西一环路西侧,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面积57.35亩,建筑面积38235平方米,20xx年9月开工,预计底完工;目前A30-A32栋主体已完,A28-A30栋主体已完。 (2)、潞安颐龙湾商住小区E1综合楼,地址长治市府后西街南侧,西一环路西侧,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面积3.9亩,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20xx年9月开工,预计底完工;目前E1综合楼基础已完工。 (3)、新华滨河城上城二期项目,地址滨河花园东,总投资33600万元,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96000平方米,20xx年5月份开工,预计12月份完工,目前2、3、4号楼已完成主体,正进行内部水暖电安装等。1号楼主体结构已完工,正进行二次结构建。 (4)、长治市经济适用房西南关小区,地址五针路北,总投资35000万元,占地面积95亩,建筑面积140000平方米,20xx年5月份开工,预计12月份完工,目前外墙保温全部完成,室内管道安装、电气安装全部完成。 (5)、紫坊紫金领秀住宅小区项目,地址太行南路30号,总投资100000万元,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55000平方米,20xx年6月份开工,预计12月份完工,目前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小区地面施工。 (6)、紫坊紫金领秀住宅小区二期项目,地址太行南路30号,总投资100000万元,占地面积26亩,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20xx年4月份开工,预计20xx年12月份完工,2#、5#、6#、7#四栋19层住宅楼主体基建建设已完工,8#号楼进行至框架8层,正在进行窗户安装。 (7)、长治市颐龙湾小区F组团1#、2#楼,地址长治市府后西街南侧,西一环路西侧,总投资13455万元,占地面积16.78亩,建筑面积70815平方米,20xx年9月开工,预计底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8)、角沿村城中村改造窑背街第1号楼,地址角沿村紫金西街北,总投资10000万元,占地面积25.35亩,建筑面积110000平方米,目前土地手续办理完毕,正在积极筹备开工。 (9)、潞安颐龙湾商住小区C组团;地址长治市府后西街与西一环交汇处,总投资17500万元,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146000平方米,20xx年9月开工,预计底完工;目前C组团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10)、邱村安置楼。地址紫金西街,总投资6700万元,占地面积11亩,建筑面积30425平方米,20xx年开工,预计6月完工,目前主体完工,正在垒窗墙。 2、建设项目(之前开工在建的项目及新开工的项目建设投资额;项目建设统计指标中的“建设投资完成额”,以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为准)17个,分别为: (1)景家庄城中村改造,地址景家庄村新修路北,总投资15000万元,占地面积54亩,建筑面积150000平方米,20xx年3月开工,预计完工,目前50%主体工程。 (2)景家庄公寓,地址城东路西,总投资23000万元,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20xx年3月开工,预计完工,目前4栋楼已封顶内装修工程建设。 (3)新华滨河城上城三期项目,地址在城东路博源超市动,总投资13800万元,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20xx年开工,预计完工;目前2、4号楼已完成主体,正进行内部水暖电安装等。1、3号楼主体结构已完工,正进行二次结构建设。 (4)紫坊紫云湾二期项目,地址太行南路30号,总投资100000万元,占地面积26亩,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20xx年4月份开工,预计20xx年12月份完工,2#、7#地上11层;5#楼地上10层;6#楼地上9层;8#楼地上8层。 (2 1 2

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职责有哪些

管理经济工作,负责编制执行辖区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负责辖区内重大的经济建设和公共设施项目 开发的协调工作;负责招商引 资工作; 协调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检查监督所属经济组织经营状况, 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 负责科技人才、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引 进; 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负责农业科技推广、 市场信息服务等工作; 做好多种经营的规划、 引 导,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动植物防疫和农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 负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等工作。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文化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它绝非是被动的,实际上,它同经济永远处于互动的过程之中。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环境要素,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或推动或阻碍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该区域的文化特质有非常大的关系。当该区域的文化内涵与外在经济环境相协调时,它会成为促进和推动该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大要素,否则文化会成为该区域经济增长的阻碍。那么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经济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在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传统价值观受到了严重冲击。尽管如此,我们从深层次上看,中国的改革发展仍然展现出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弘扬和发展。这既是“中国模式”成功的原因,也表现为其内容。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强调集体观念,重义轻利的价值诉求,并没有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荡然无存,市场经济带来“利益至上”的文化观念的同时,趋利避义的价值取向并没有为所有大众所接受和推崇。同时越来越多的理论工作者开始引导民众进行发展目的的反思,“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这一中国文化的根基被重塑。这些表面上看与市场经济精神相悖的传统文化,正在中国模式的形成中承担着拯救现代文明的使命。中国模式应该从世界主流发展模式中汲取营养,但始终要扎根于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独特实践之中,兼具东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有利或有害,而应对具体的文化观念和因素进行分析。总的来说,传统文化观念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而且一些文化观念具有转化的可能,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重视文化的因素。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离不开对该国家的文化研究。通过挖掘文化的深层内涵,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层的理论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扑面而来的新世纪,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发挥文化的优势,挖掘文化资源。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说过:“文化有很重要的协调力量,它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动。如果没有文化为纲领,经济发展就会迷失方向,也难以持续发展,所以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文脉。”一个地方的文化不仅可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动,还会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发生作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要取得快速经济发展,必须认真审视本地区长期存在的文化传统观念。首先要认真调研和分析本地区的文化内涵,分析和研究其符合当今经济发展的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其精华部分,也要批判和克服其糟粕部分,以消除不利于发展与进步的传统观念。同时,要不断学习其它地区的先进理念。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也需要创新,文化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根源于创新,而要激发创新精神,使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则必须回到中华文化原创,摒弃限制社会微观活力和民众创造力的文化和传统,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文化和制度创新。”总的来说,传统文化观念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而且一些文化观念具有转化的可能。所以,一定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经济发展越高饮食文化越科学吗?如何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下的快餐饮食文化呢?

经济发展越高饮食文化越科学,现代经济发展下快餐文化是现代社会普遍充斥的一种文化,它的类型多种多样。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快餐文化又是不可或缺的随处可见的一种文化信息。 快餐有相当庞杂的消费群。从年龄上看,吃快餐的有老年人,也有中年人,还有不少的青少年;从职业上看,吃快餐的有做工的,也有读书教书的,还有坐机关的。所以快餐的饮食文化面向的是最为广大的消费群体,因为快餐的价格实惠,种类较丰富,而且速度快,所以它也将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财富追加到30~(≧▽≦)/~啦啦啦!!!云南昆明市未来城市建设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

经开区和大学城。王家营物流片区,新螺蛳湾,长水新机场。总之是远离滇池和北部了。滇池国家花那么多钱是绝不会让污染加重的了。往南边和东南边发展。地铁建设炒高房价。

怎样规划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包括:整合原则,经济原则,安全原则,美学原则和社会原则。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整合原则城市规划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1.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计发程序问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2.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3.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改造更新的过程,城市的近期 建设是远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既要保持近期建设的相对完整,又要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4.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经济原则城市规划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1.要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做到精打细算,珍惜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土地是城市的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富裕,必须长期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2.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决策进行经济综合论证,切忌仓促拍板,造成不良后果。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占用与能源消耗过大,建设行为过于分散,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因此,在城市发展中要把集约建设放在首位,形成合理的功能与布局结构,加大投资密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实行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处理好土地批租单元的改进、产权分割下成片开发的组织形式,提高对城币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的预见性,为城市更新预留政府控制用地,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安全原则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因此,城市规划要将城市防灾对策纳入城市规划指标体系。1.编制城市规划应当符合城巾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等要求。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防洪措施;特别注意高层建设的防火防风问题等。2.还要注意城市规划的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设等问题。如城市规划中要有意识地消除那些有利于犯罪的局部环境和防范上的“盲点”。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3.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协调,保护好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设施、名胜古迹的同时,也要注意体现时代精神,包括使用新材料、新工艺,让二者结合“神似”而不是“形似”。4.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建筑格调与环境风貌的协调。城市规划需要通过对建筑布局、密度。层高、空间和造型等方面的干预,体现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满足生态的要求。社会原则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1.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是环境的主角,让建筑与人对话,引人公园、广场成为市民交流联系的空间,使市民享受充分的阳光、绿地、清新的空气、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这种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情味的城市环境,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城市面向21世纪的规划和建设的目标。2.是要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城市设施不仅要为健康成年人提供方便,而且要为老、弱、病、残、幼着想,在建筑出入口、街道商店、娱乐场所设置无障碍通道,体现社会高度文明。我国目前和将来都是老人和残疾人较多的国家,在城市中推广无障碍设计,其意义尤为重要。

四川经济发展迅速,那么各市的发展水平如何?分别是几线城市?

四川及周边主要城市发展水平:1200亿/区县:成都市东,重庆市中。800亿/区县:(西安),重庆郊区。500亿/区县:(襄阳,昆明)。400亿/区县:(贵阳,常德),德阳,渝东北,(宜昌,曲靖,洛阳),成都郊西,绵阳。300亿/区县:(六盘水),泸州,达州,南阳,宜宾,内江,遂宁,资阳,(遵义,柳州)。200亿/区县:南充,眉山,自贡,渝东南,攀枝花,广安,乐山。100亿/区县:广元,巴中,凉山州,雅安。50亿以下/区县:阿坝州,甘孜州。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排名

2016中国城市GDP详细排名:1.上海26688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415万)2.北京24541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171万)3.广州(广东1)20004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667万)4.深圳(广东2)193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077万)5.天津178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547万)6.重庆17010亿元,同比增长10.7%(人口:3372万)7.苏州(江苏1)154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1060万)8.武汉(湖北1)11756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1061万)9.成都(四川1)11721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万1573)10.杭州(浙江1)1170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889万)区间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作为前沿阵地的广东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前几年发展迅猛的成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杭州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完成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未来几年在全国的排名有望继续前移。11.南京(江苏2)1045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24万)12.青岛(山东1)101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71万)13.长沙(湖南1)9309亿元,同比增长9.4%(人口:743万)14.无锡(江苏3)9157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651万)15.佛山(广东3)860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735万)16.宁波(浙江2)856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83万)17.大连(辽宁1)815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669万)18.郑州(河南1)792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957万)19.沈阳(辽宁2)7644亿元,同比增长3%(人口:829万)20.烟台(山东2)7003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702万)区间分析:南京、青岛前几年受举办国际盛会利好而发展迅速,但随着盛会结束,经济增速也随之放缓,进入相对平稳期;大连、沈阳受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21.济南(山东3)68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06万)22.东莞(广东4)6770亿元,同比增长8.1%(人口:832万)23.泉州(福建1)661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51万)24.南通(江苏4)6607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30万)25.唐山(河北1)6474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80万)26.西安(陕西1)648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71万)27.哈尔滨(黑龙江1)62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01万)28.合肥(安徽1)620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779万)29.福州(福建2)605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734万)30.长春(吉林1)586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767万)区间分析:济南最大发展障碍是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但一直没下定决心根治。号称第二条经十路的刘长山路二期工程一再推诿,如同“血栓于脑、偏瘫在身”,成为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泉州、福州受“一带一路”政策带动,短期内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31.石家庄(河北2)5822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49万)32.潍坊(山东4)5746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927万)33.徐州(江苏5)57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67万)34.常州(江苏6)570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470万)35.温州(浙江3)5110亿元,同比增长8%(919万)36.绍兴(浙江4)4800亿元,同比增长5%(501万)37.鄂尔多斯(内蒙古1)4678亿元,同比增长7.3%(人口:201万)38.济宁(山东5)46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08万)39.淄博(山东6)440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464万)40.大庆(黑龙江2)4350亿元,同比增长1.5%(人口:281万)区间分析:合肥承接江浙沪产业转移的同时,汇集安徽全省优质资源,提升了经济增速,未来几年仍有望保持;潍坊曾经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速放缓;大庆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发展趋缓,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41.盐城(江苏7)438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21万)42.扬州(江苏8)4375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61万)43.昆明(云南1)4370亿元,同比增长6.4%(人口:726万)44.南昌(江西1)436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30万)45.临沂(山东7)4305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124万)46.东营(山东8)4013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209万)47.包头(内蒙古2)3969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276万)48.台州(浙江5)3930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603万)49.泰州(江苏9)3924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08万)50.嘉兴(浙江6)3836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455万)区间分析:扬州近年来的经济增速一直位居江苏省前列,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其在省内的城市地位逐步提升。南昌、临沂作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城市,日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经济增速持续高位运行。51.洛阳(河南2)3795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662万)52.厦门(福建3)3737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67万)53.镇江(江苏10)3706亿元,同比增长9.1%(人口:311万)54.金华(浙江7)3662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536万)55.泰安(山东9)3630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556万)56.南宁(广西1)3629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666万)57.沧州(河北3)362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680万)58.襄阳(湖北2)3600亿元,同比增长8.6%(人口:550万)59.宜昌(湖北3)3591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405万)60.邯郸(河北4)350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917万)区间分析:厦门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增速有所放缓,但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已跃居副省级城市前列;泰安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级市之一,随着“中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品牌和旅游大项目建设,其经济增速在未来很长时间都有望高位运行。61.榆林(陕西2)3412亿元,同比增长5%(人口:375万)62.惠州(广东5)339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476万)63.呼和浩特(内蒙古3)3319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300万)64.威海(山东10)3257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280万)65.中山(广东6)3213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312万)66.保定(河北5)315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1017万)67.漳州(福建4)3111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496万)68.贵阳(贵州1)3077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468万)69.吉林(吉林2)3001亿元,同比增长6%(人口:441万)70.德州(山东11)299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650万)区间分析:威海作为世界宜居之都和中国首个国家卫生城市,其环保至上的发展思路带给今天的中国以深刻启示,其绝佳的城市环境未来将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增长。鞍山是老牌工业强市,在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带动下,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有望提速。71.鞍山(辽宁3)2988亿元,同比增长3%(人口:364万)72.太原(山西1)2985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429万)73.聊城(山东12)2905亿元,同比增长7.4%(人口:591万)74.乌鲁木齐(新疆1)2824亿元,同比增长10.1%(人口:353万)75.衡阳(湖南4)282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34万)76.常德(湖南3)2819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607万)77.岳阳(湖南2)2735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559万)78.南阳(河南3)272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1009万)79.淮安(江苏11)2717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564万)80.茂名(广东7)2679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601万)区间分析:乌鲁木齐受益于“一带一路”政策利好,近年来经济增速不断走高,并且还将长期保持这一势头。贵阳自从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其经济增速就不断提升,这给很多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借鉴。81.滨州(山东13)2587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80万)82.芜湖(安徽2)2571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365万)83.湛江(广东8)25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16万)84.菏泽(山东14)255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843万)85.江门(广东9)2406亿元,同比增长7.4%(人口:448万)86.柳州(广西2)2401亿元,同比增长7.2%(人口:375万)。87.株洲(湖南5)2395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395万)。88.许昌(河南4)2385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431万)。89.咸阳(陕西3)2362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527万)90.枣庄(山东15)2357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94万)区间分析:芜湖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相对滞后,随着其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步伐,未来几年还会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咸阳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但并未像西安那样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发展仍有跨越式提升的潜力。90.廊坊(河北5)2312亿元,同比增长8.6%(人口:450万)91宿迁(江苏12)2306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485万)92.周口(河南5)2299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80万)93.连云港(江苏13)2297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507万)94.湖州(浙江8)2238亿元,同比增长7.7%(人口:262万)96.兰州(甘肃1)2220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401万)97.郴州(湖南6)21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469万)98.新乡(河南6)2133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600万)99.通辽(内蒙古4)2112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13万)100.遵义(贵州2)2100亿元,同比增长12%(人口:800万)区间分析:连云港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华东沿海地区垫底水平,因此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遵义随着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总量的提升;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连续多年维持在全国100名左右。

北京和上海,哪个城市5年内经济发展前景更好?

我觉得上海的前景更好,因为上海是一线城市,而且最近几年技术一直不断提高。

浅谈对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的看法 1000-1200字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当务之急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愈益突出。一方面,文化事业总体实力不强,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受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不少文化企事业单位缺乏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文化领域一些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性障碍日益凸显出来。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问题,惟一的出路在于改革。《决定》指出: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和改革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主要是管方向、管干部、管领导班子建设、管重大事项决定。进一步转变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增强服务功能和自律功能,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积极培育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微观组织。  第二,以增加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增加国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在城市,要加大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群艺馆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群众就近、经济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在农村,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要大力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坚持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第三,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以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有和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要对文化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以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推进集团化建设,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第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建设,统一文化市场管理规则,实行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严厉打击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进一步整顿文化市场秩序。  第五,健全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步骤、有选择地扩大对外开放。探索建立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抵制腐朽文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格局。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扶持一批文化企事业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品牌,鼓励具有民族特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扩大文化产品出口份额,使我国文化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借鉴这里就足够了。

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利弊

利大于弊,只有经济发展,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在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

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要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加大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结构,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继续增加扶贫投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动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沿海发达地区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切实做好贫困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工作。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可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凡符合目录的项目,可给予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注重村庄安全建设,防止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村庄的危害,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五、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产销区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按照缩小征地范围、完善补偿办法、拓展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的要求,进一步探索改革经验。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四条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第十五条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如下:一、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劳动者素质。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对人的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竞争力。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建立以终身教育为理念的教育体制,使劳动者具有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得到终身发展,为国家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劳动者的素质就是整个国家进行社会劳动的所有人员的整体素质。国家建设不仅需要具备高学历、高水平,革新能力突出的领头羊和出类拔萃的人才,还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劳动者,包括进城务工者、广大工人以及服务人员等。通过他们的辛苦劳作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经济腾飞。劳动者的素质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主要作用。二、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就业。职业教育不只是培养学生拥有某种技能或特长的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本领,注重学生就业后的发展。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求下,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足以担任一些工作的具体知识、具体技能,达到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岗位标准,具备工作时所必需的工作技能等。对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可大概理解为:目前社会进步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在教育体系里,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指导的教育。职业教育注重的不只是劳动者的就业技能,还有劳动者今后事业的规划,这对就业压力的缓和、劳动者结构性失业的调整、学生就业技能的提升、缩小就业者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差异有着现实意义。要促进就业者找工作、找到好工作,大规模发展职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这有利于加强劳动者就业竞争力,拓展其就业渠道。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就业与再就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三、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走现代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国家现代工业化的紧迫需求,发扬职业教育理念,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工业化发展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到社会竞争力。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经济化的性质,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应该考虑经济的需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升服务。根据产业架构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动的需求,职业院校需根据社会的现实形势,决定培养哪些技艺、设置哪些科目,开办有特点的学校,培育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劳动者,加速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前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促进就业和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劳动力,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和需求,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国家综合实力。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常态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部署工作?

一是财政及相关政策。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2.64万亿元。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将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扩大至所有困难参保企业。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新增1万亿元以上。二是金融政策。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三是稳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复工达产政策。保障货运通畅,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有序增加国内国际客运航班。四是促消费和有效投资。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五是保能源安全。落实地方煤炭产量责任,调整煤矿核增产能政策。再开工一批能源项目。六是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视情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总结

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总结5篇 做了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你认为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总结怎么写才优秀呢?在办公室工作中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力,才能胜任办公室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有关于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总结,希望你喜欢。 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总结1 上半年来的工作还是非常不错的,也提高了自己很多,在一点是非常的明确的,我也是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提高,我们办公室的工作气氛是非常好的,上半年来的工作当中我认为自己的进步很多,办公室的工作气氛是非常好的,现在我也意识到了现在我需要做好哪些细节,在这一点上面是绝对不能够忽视的,我也感觉这些经历是对自己最好的证明。 我也希望可以保持一个好的状态,这半年的工作当中我遵守公司相关规定,对自己也是是非常的有信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上半年我也经历了很多,对自身能力也非常的看重,周围其实是有非常的同学都值得我去学习,这一点是非常的明确的,我的工作状态一直非常高涨,在这一点上面是没有丝毫质疑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让自己得到一个好的锻炼,上半年来我也一直都非常认真,在我们办公室整体的工作当中还是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这些细节都是需要认真的去思考,在一些事情上面我都是应该保持优秀,半年的工作当中,我也是非常的积极用心。 上半年的工作当中我一直都在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在这一点上面还是应该做的认真,在自己能力外围之内把工作做的足够好,我非常的渴望让公司的同事们认可我,在这些细节上面绝对是不能够忽视的,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才可以让大家认可,做为办公室的员工,平时还是非常忙的,在一些事情上面都做的非常细心,因为平时的工作是非常忙碌,我也有一些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也希望能够在下一阶段的工作当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一个逐步的提高,协调配合其它部门的工作是我的职责,打造一个好的办公室工作气氛,也是我在努力的方向。 当然我清楚的意识到了过去半年来的一些做的不足的地方,作为一名办公室的员工,我对这非常的在乎,我在执行能力上面还是比较欠缺的,过去半年来这些都是影响我的一个关键,在办公室这里的工作肯定是不能够让自己的堕落下去的,这半年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证明,我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于工作的理解也是比较片面,我会让自己的继续持续下去,保持一个端正的心态,我也会让自己继续持续做好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总结2 今年上半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培养下,使我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工作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对待和处理问题上也逐步趋向全面化。针对上半年的情况,现将我上半年的思想、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 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所做的工作也在随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要适应工作需要,的方式就是加强学习。我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指导自己树立坚定的信念,指导自己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弄清工作的方向、目标和任务,紧跟时代潮流,努力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掉队、不落伍,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通过学习,自己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办公室是一个工作非常繁杂、任务比较重的部门。作为办公室一员肩负着领导助手的重任,同时又要兼顾机关正常运转的多能手,不论在工作安排还是在处理问题时,都得慎重考虑,做到能独挡一面,所有这些都是办公室人员不可推卸的职责。 我牢固树立了“办公室无小事”的思想,尽职尽责,努力工作。首先是熟悉本职业务,进入角色。我工作的时间不太长,对__镇的方方面面还缺乏应有的了解,而办公室工作又涉及__镇整个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我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镇情的了解认识,通过自己能够找到的一切资料,逐渐增进自己对__镇的了解,使自己能够做好工作。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每一件事。做好办公室工作,对全镇工作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无论是文书档案工作还是后勤管理工作,自己都尽力做到给领导满意。 对领导交办的事项,认真对待,及时办理,不拖延、不误事、不敷衍;对职工要自己办的事,只要是原则范围内的,不做样子、不耍滑头、不出难题。第三是注意形象。办公室是镇机关的窗口,所以无论是接个电话还是迎来送往,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影响到整个机关的形象。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下,通过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整个办公室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促进了整个机关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端正作风,摆正位置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勤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工作。服从领导分工,不计得失、不挑轻重。对工作上的事,只注轻重大小,不分彼此厚薄,任何工作都力求用最少的时间,做到自己的,自工作以来,没有耽误过任何领导职工交办的任何事情。 在生活中,坚持正直、谦虚、朴实的生活作风,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平等相处,以诚待人,不趋炎附势,也不欺上压下,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相处的尺与度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总之,上半年来,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摸索,收获很大,我坚信工作只要尽心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好。 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总结3 20_年上半年,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在各位主席的正确领导和各部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办公室紧紧围绕机关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协调、服务和参谋助手作用,始终践行“做好领导参谋、做好部室配角、做好后勤保障”的工作理念,不断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更优的服务质量和更顺畅的运行机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就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状况 1、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综合协调是办公室工作重点职能之一,是做好上传下达的关键环节,是协调各部室之间工作的重要纽带。上半年,办公室认真履行这一职能,一是及时将上级的文件按照领导的批示向各主席、部室传阅,基本做到从发文到办结全程跟踪。二是及时将各部室的诉求向领导反映,并按领导指示协调相关部室认真办理。三是全力做好上级主管部门与我单位、外单位与我单位之间的工作沟通和协调,为我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了条件。 2、做好后勤保障。办公室职能作用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服务,所以办公室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树立了强烈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办公室作为综合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到以服务为主,保障办公的需要。一是加强车辆管理,保障行车安全。按照我单位《车辆使用管理制度》的要求,厉行节约、严格把关、统一调度,认真做好车辆用油、行车登记等日常工作,确保我单位公务用车及时、快捷、安全,半年来无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严格定点修车,坚持事前申报,保障了我单位公务用车及时维修,工作中驾驶员用心配合,未出现不经过领导同意,私自修车现象。二是按需采购、保障及时。我们着重规范了办公用品、办公设备的管理和采购行为,加强了办公物品的管理。同时办公室从加强内部控制着手,进一步规范我单位物品采购行为。本着厉行节约、绝不浪费,保障及时的原则,严格按照采购相关规定,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确保购买及时、发放及时。三是努力保障信息畅通。本着严格有序、职责到人、规范细致的原则,认真做好档案管理、统计报表、传真、信息报送等工作,保证各类信息准确、及时报送,没有虚报、漏报、错报现象的发生。四是认真做好文印工作,做到了及时,高效、无差错。 3、做好材料起草、文件印发、档案管理。按照单位工作需要,及时起草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和汇报等文字材料,保证我单位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在起草过程中,抓格式,保证规范性;抓资料,保证可行性;抓程序,保证合理性;抓速度,持续时效性。上半年,共计起草《迁安市总工会关于在全市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及全会、贯彻落实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精神、张雪松事迹报告会等材料20余份,近5万字,印发文件34份,党建、精神礼貌文件8份。加强档案工作的管理。一方面坚持档案库房的“三防”和温湿度的监控登记工作;另一方面加紧对08、_年度文书档案的分类整理及立卷工作,目前已构成可供查考的文书档案材料包括:永久4件、长期79件、短期7件。 4、做好会务和接待。半年来,办公室为机关及各部室安排布置会场、筹备会议10多场(次),接待上级领导以及来自其它兄弟单位领导参观、考察、交流、学习8次。透过周到的服务,展示了迁安工会的良好形象,有效地促进了机关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了领导助手和部室配角的职能作用。 5、做好老干部工作。办公室对机关离退休职工始终坚持“在生活上热心、管理上耐心、服务上诚心”的服务理念,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为老同志排忧解难。当办公室得知退休职工叶山林同志患心脏病需要做支架手术时,立即协调有关部室把4000元慰问金送到了他的手上,使老人感动的热泪盈眶。坚持为每位老同志订阅报刊杂志,并按时寄送到手,使老同志们能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配合老干部局做好“3+1”服务模式和退休人员健康体检工作,并为他们办理了老年活动证,为他们的学习、娱乐、交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1、存在的问题。一是与相关单位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密切,创新开展工作的潜力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做得不够;三是信息写作人员力量薄弱,宣传不到位。 2、下步工作打算。上半年,办公室在相关工作方面加强了规范管理并理顺了工作关系,下半年我们在持续良好工作状态的 同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改善和提高,以求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 1、刻苦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办公室工作人员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构成学理论、学科学、学业务的风气。从加强业务知识、业务技能、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入手,努力提高各岗位的业务水平和技能,更好地为领导服好务,为各部室服好务。 2、争做机关的榜样。一是牢记宗旨,努力提高思想素质。严格用纪律和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规则约束自己,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二是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办事效率。该自己办的事决不推给别人,真正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基层的事随到随办,该答复的事及时答复。三是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做到“四一、五不让”,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解渴,一腔热情办事;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文件在我手中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我手中发生,不让到办公室联系工作的同志在我那里受到冷落,不让办公室的形象在我那里受到影响。四是勤奋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持续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信心、奋发图强、埋头苦干;有强烈的职责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持续优良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任劳任怨,不断在提高工作质量上狠下功夫。 3、做好后勤服务,保证机关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加强对机关各种办公用品的科学规范管理,加大对办公用品使用的控制力度,严格使用程序,努力打造节约型部室。 4、发挥好办公室的协调职能。从改善工作方法入手,做好领导参谋,起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全机关的和谐共进。 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总结4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培养下,使我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工作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对待和处理问题上也逐步趋向全面化。针对一年来的情况,现将我本年度的思想、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 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所做的工作也在随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要适应工作需要,的方式就是加强学习。一年来,我首先是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有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指导自己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指导自己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办公室是一个工作非常繁杂、任务比较重的部门。作为办公室文员肩负着领导助手的重任,同时又要兼顾机关正常运转的多能手,不论在工作安排还是在处理问题时,都得慎重考虑,做到能独挡- -面,所有这些都是办公室人员不可推卸的职责。一年来,我牢固树立了“办公室无小事"的思想,尽职尽责,努力工作。首先是熟悉本职业务,进入角色。我工作的时间不太长,对__镇的方方面面还缺乏应有的了解,而办公室工作又涉及__镇整个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我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镇情的了解认识,通过自己能够找到的一切资料,逐渐增进自己对__镇的了解,使自己能够做好工作。 其次是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每-件事。办公室是镇党政机关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桥梁,做好办公室工作,对全镇工作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无论是文书档案工作还是后勤管理工作,自己都尽力做到给领导满意。对领导交办的事项,认真对待,及时办理,不拖延、不误事、不敷衍;对职工要自己办的事,只要是原则范围内的,不做样子、不耍滑头、不出难题。第三是注意形象。 办公室是镇机关的窗口,所以无论是接个电话还是迎来送往,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影响到整个机关的形象。一年来,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下,通过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整个办公室工作并然有序地开展,促进了整个机关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端正作风,摆正位置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勤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工作。服从领导分工,不计得失、不挑轻重。对工作.上的事,只注轻重大小,不分彼此厚薄,任何工作都力求用最少的时间,做到自己的,自工作以来,没有耽误过任何领导职工交办的任何事情。在生活中,坚持正直、谦虚、朴实的生活作风,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平等相处,以诚待人,不趋炎附势,也不欺上压下,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相处的尺与度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四、存在问题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我也清醒地看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 1、了解还不够多,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 2、由于能力有限,对一些事情的处理还不太妥当; 3、由于学习不够,工作中有时会感觉力不从心; 4、工作方法上还有待改进。这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提高,争取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总之,一年来,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摸索,收获很大,我坚信工作只要尽心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好。

如何充分发挥好城镇优势,加速区域经济发展

亲,  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型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走得快的地区,经济发展也常常走在前列。加快制度创新,为经济发展清除体制性障碍,是现实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消除了体制障碍,才能加速市场化进程,才能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求采纳哦?!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实践报告怎么写?

实践报告格式和基本要求  (一)要求观点明确,论据详实,条理清楚,文字简练,格式规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  (二)内容提纲  前言  一、 实习目的  二、 实习时间  三、 实习地点  四、 实习单位和部门,实习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情况、管理情况及对员工的要求  五、 实习内容:实习的项目、程序、方法、计算成果及示意图,按实习顺序逐项编写;  六、 实习总结: 实习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情况,实习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  七、对母校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  (三)格式  标题(三号黑体)应准确、简洁,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标题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不要超过15个字,不用标点符号,文内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一、(一)1.(1)”编序。(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楷体,以下层次的所有标题用小四宋体)  正文内容:字体—宋体;大小—小四;1.5倍行间距。  左右页边距:自动  (四)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  (五)插图(含照片)应采用计算机制作,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照片要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反差合适、剪裁恰当。

依托资源优势 打造特色水产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博湖县因拥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而得县名。县辖五乡两镇,驻县单位有巴州种畜场、农二师25团、27团种马场、宝浪油田项目开发经理部等,总人口5.66万人,由汉、蒙、维、回等18个民族组成。全县总面积380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现为16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3.2%。县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水产、芦苇、旅游、石油为主的资源优势,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湖内有鲤鱼、池沼公鱼、草鱼、鲢鱼、赤鲈等30多个淡水鱼类品种,是博湖县优势和特色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博湖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水陆并进”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以博斯腾湖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加大水产资源开发力度,积极推进水产产业化进程,把作大作强水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充分认识培育水产支柱产业的重要性 博斯腾湖具有良好、无污染的水域环境和丰富的饵料资源,适合鱼类生长繁衍。博斯腾湖水产业经历着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过程。80年代前利用原始渔业资源; 80年代后建立渔政管理体制,实行渔业许可制度,走以法治渔的道路; 90年代以后进入渔业捕捞、加工经营新阶段; 到目前的养殖、捕捞、加工、销售综合经营的产业化初级阶段。博湖县水产产业化体系虽已初步形成和建立,但产业链条不健全,产、供、销一条龙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发展机制不健全。博斯腾湖目前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其巨大的资源极不相称,巨大的资源开发空间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的基础条件。 “九五”期间,自治州提出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博湖县在对博斯腾湖经过多年开发利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提出了“水陆并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强化管理抓水产”的思路,博湖水产业日益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2001年县第六次党代会上,将水产业做为我县的五大支柱产业提出,并做为当前首要扶持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提出了“湖泊经济”的发展 口号 。近几年,我县经过对水产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利用,水产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到2002年,博斯腾湖水产品产量达到4090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200余万元,比建县初期增长了一倍多。 二、积极创造水产业发展的优越环境 为进一步挖掘博斯腾湖水产资源潜力,博湖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出水产业发展步伐。一是加强水产养殖开发的组织领导。2001年底成立了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水产养殖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对沿湖滩涂、沼泽地和被淹没土地进行实地勘察,初步划出了4万亩适宜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地带,由县人民政府统一规划进行实施。二是积极制定水产发展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了《博湖县水产养殖开发带优惠政策》(博党办[2001]142号)、《中共博湖县委员会、博湖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博党发[2003]7号)、《关于博斯腾湖围栏养殖管理的实施意见》(博政办[2003])60号)等一系列文件,采取水产养殖政府每年贴息50万元,大湖苗种投放资金政府每年保证不少于100万元,配齐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以及水、电、税收、水产基地建设和水产市场开发等给予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县内外水产发展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积极建立与水产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与技术交流。博斯腾湖水产资源的的开发利用离不开水产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我县在多年的水产合作过程中,与上海水产大学、大连水产学院等水产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关系,并多次邀请专家、学者来我县进行授课和实地考察。同时聘请了本地多年从事水产工作的3名退休高级工程师共同研究开发博斯腾湖水产资源。 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水产品种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无污染的天然绿色水产品前景广阔,名、特、优水产品的发展潜力也日益增强。为此,我县一是在稳定天然捕捞量的同时,采取一年四季活鱼上市的方式,保证天然野生鱼类的均衡上市。二是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充分利用湖滨水产养殖的自然优势,大力引进养殖新模式、新技术,引导渔民和农牧民打破常规传统的养殖方式,精养名特优水产品种,以无公害产品为主,主养赤鲈、云斑鮰、虾、蟹、乌鳢等。减少鲤、鲫、鲢、鳙鱼等常规鱼类养殖。目前沿湖水产养殖户已达70余户,面积达5000余亩,其中名特优品种占到了30%以上。三是通过不断探索水产开发wenmi.net的新模式,积极引进先进的水产发展理念、经验和技术,多渠道快速实现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经过对博斯腾湖水产资源的多年开发、管理、利用经验,2003年,经自治区水产专家组论证同意,我县对博斯腾湖西南小湖区整体承包经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开招商,引进了浙江绍兴市多年从事水产发展的投资商。通过浙江发展水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方式以带动和发展沿湖的水产发展,尽快扭转我县传统土地为本的发展观念,真正实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快速推动我县经济的发展步伐。目前,我县已吸引内地3名大户来博湖县投资开发水产养殖,他们成功精养的蟹、虾等名特优品种,极大地带动着我县农牧民发展水产养殖的信心。这是外来户的加盟,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而且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通过西南小湖区整体经营承包的成功运作,使我县与浙江绍兴市越城区成功缔结为友好县区,这将为联合开发博斯腾湖水产等自然资源,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不断发挥水产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我县在建立水产业龙头企业之前,一直以捕捞鲜鱼,出售冻鱼的传统生产方式缓慢发展,年产量停留在2000—2200吨左右,渔业生产工具原始而单一,经济社会效益很低。80年代,初步建起了鱼制品企业,开始生产商品鱼罐头,但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生产方式,使鱼制品产销量很低,水产渔业效益低下。随着池沼公鱼资源的迅速壮大,1998年在原有的鱼罐头食品厂、水产饲料加工厂、水产供销中心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了以水产产业化为目标的水产龙头企业---蓝翔水产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抓生产经营的基础上,不断实施对企业的技术改造。通过完善设备,建设标准化质量保障体系,积极与国内先进省区市进行横向技术交流和合作,实现了加工技术的顺利嫁接和有效跨越,拥有了自己的水产品牌—“斯腾”,取得良好效益。1999年,蓝翔公司生产的水产加工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也由原来年产量250吨的鱼制品厂发展到年产3000吨的现代综合水产企业。形成了冻烤系列出口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其中池沼公鱼制品在日本市场被评为特A产品。池沼公鱼产品出口也填补了新疆鱼类产品出口国际市场的一项空白。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2002年初,我县以内引外联的方式引进辽宁丹东诚丰公司,组建成蓝翔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完成企业整体产权出让,使企业进一步适应市场,做强做大。公司拥有罐头厂、养殖场、烤鱼车间、急冻车间,以池沼公鱼深加工为主,年生产能力在3000吨左右,产值在1500万元以上,年出口创汇200—300万美元。主要产品包括公鱼系列和鱼制品罐头食品,其中公鱼系列散烤公鱼、带卵气烤公鱼、油炸公鱼、水煮公鱼、单冻公鱼、串烤公鱼、鲫鱼串、烤麦穗鱼、河虾串等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深受欢迎。目前,在各种水产品的出口的同时,国内各省区都有“斯腾”品牌的产品。2001年公司所产的辣味鱼罐头被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名牌产品,公鱼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腾湖”水产品被评为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公司采用绿色环保加工工艺,开发绿色特色水产食品,已取得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正在积极申报NACCP认证。2002年,企业经自治区外经贸厅审批获得产品直接出口权,实现了为当地直接创汇的能力。蓝翔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在不断地调整博斯腾湖水产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龙头带动作用。 五、继续强化水产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不断强化提高两个渔场和一个养殖场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确保苗种供给、捕捞这一基础性水产经营环节的正常运转。通过养殖场多年发展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逐步实现了养殖品种向高产、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目前养殖场已经成为我县一个重要的优质特色养殖基地。自2001年以来,我县已完成本地野生名特优品种赤鲈、云斑鮰的人工繁殖及人工驯养科技攻关,2002年实现人工繁育赤鲈苗100万尾,云斑鮰20万尾。2002年,成功完成了南美白对虾、云斑鮰、赤鲈、翘嘴红舶、加洲鲈、螃蟹、湖藕等7个项目的科技攻关,为今后大面积规模化养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开发建设博斯腾湖水产苗种早繁基地。该工程已于2003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年底竣工。早繁基地主要是利用博斯腾湖特色优良鱼类品种及国内外名特优品种建设年产早繁良种鱼(虾)苗1—2亿尾,培育大规格优良鱼类品种100吨,供应本县养殖开发带、大小湖资源增殖及南北疆市场所需的优良品种,示范养殖部分名、特、优商品鱼的综合良种生产基地。基地的建成,将为博斯腾湖乃至新疆的渔业发展起到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同时开工建设的博斯腾湖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也将于今年完工,该中心将集科研、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生产以及保护动物经营于一体,3—6年可实现博斯腾湖流域水生野生动物放流及鱼类生物学、人工繁殖、鱼苗鱼种培育、饲料、鱼病防治的关键技术,极大地改善博斯腾湖流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三是加大水产品牌宣传促销力度。转变观念,树立品牌意识和原产地保护意识,积极申报博斯腾湖野生鱼类绿色水产品认证。建立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申报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加大“博斯腾湖牌”、“斯腾牌”、“西海牌”商标宣传促销力度,不断扩大博湖水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今年采取了设立博湖鱼销售专营网点,县财政补贴网点建设经费10万元的方式,建立建全营销网络,保证常年供应博湖鲜活鱼、冻品鱼和软包装半成品鱼,通过产品均衡上市,树立博湖鱼的品牌,把博湖绿色水产品更好地推向了市场。 六、做好技术推广和服务 良好的水产技术服务是发展水产养殖必不可少的条件。针对我县水产养殖起步晚,农牧民发展水产养殖顾虑较多等因素,我县在积极扶持鼓励和大户带动的情况下,在水产养殖开发工作的重点乡、镇配备水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或挂职。基本上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使每一个养殖村都产生了1—2名养殖技术骨干。同时渔业科技人员每年到乡、镇举办3至4期养殖技术培训班,年底统一举办养殖技术研讨会,促进农民养殖技术提高。通过加强渔业科技部门和养殖户的结合,参与或带领养殖户举办水产专业协会等服务组织,在农牧民养殖户中推广应用渔业科技部门及时总结制定重点养殖品种的规范化养殖技术,定期向养殖户提供技术资料和市场信息资料,更好地促进生产和销售。 七、积极推进水产资源整体开发经营步伐,加快水产产业化体系建设 按照整体整合博斯腾湖水产资源目标,大力实施水产产业化经营战略,根据目前湖区水产渔业资源由我县统管的经营管理现状,加快资源整合和生产经营优化组合步伐。充分利用博斯腾湖资源优势,实现博斯腾湖资源的增值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完善水产产业化体系建设,实现博斯腾湖水产资源的产业化整体经营目标。通过主攻大湖增值与保护,发展湖滨、湖湾养殖,提高大湖产出能力,规范小湖生产经营,搞活流通加工,树立品牌形象,强化以法治渔,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做大做强水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 到2005年,实现水产业(含芦苇业)占农业总产值由目前的13%提高到18%; 到2010年,实现水产业(含芦苇业)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5%。通过整合实现全博斯腾湖水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体经营,实现水产业的飞跃发展,力争把我县建成疆内乃至西北最大的集水产苗种繁育、水产品加工、生产、批发、销售为一体的水产基地,把水产业做成博湖县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为推动博湖乃至巴州的经济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国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色

呃 来晚了 一楼说的比较清楚 话说魏国占据中原 吴国鱼米之乡 蜀国山川贫地

楼塔镇的经济发展

2005年顺利开展了村规模调整工作,31个行政村调整为12个行政村,调幅为近60%,出现了一批政治素质高、经营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好,群众威信高的村干部,其中妇女干部8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6名,有效改善村“领头雁”结构,使村级班子整体实力得到加强,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05年底,浙江唯一一个花边专业市场“浙江萧山楼塔花边市场”隆重开业,为楼塔特色产业再发展打造新的平台。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4.07亿元。工业经济呈现稳健增长势头。“二次创业”活动成效明显,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全镇完成工业产值达到33.05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1.8亿元;实现工业利润1.9亿元;工业增加值6.6亿元;完成技改投入1.84亿元。企业星级管理、标准化建设、产品开发、品牌战略等方面不断取得发展,一批规模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明显得到提升,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得到开发;外贸外销又有新突破;纱艺花边特色产业又登上了发展新平台,建立开办了全省唯一的纱艺花边市场。2008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4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实现销售产值40.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不断加大技改投入,自主研发新型科技产品,全年限额以上工业性投入1.94亿元,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合作设立产、学、研基地,研发新产品6只,浙江叁益人防有限公司的一只产品被评为省级新产品,杭州立新机械厂被认定为省科技型企业,开创了楼塔工业历史上的先河;规模企业不断扩大,特色经济继续做强。全镇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已达71家,比去年新增13家。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3.21亿元,比上年增长26%。继续利用楼塔特色纱艺经济的市场营销网络优势,着力做好纱艺产业链延伸文章,全年纱艺经济实现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7%,保持着全镇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招商选资有效落实,存量盘活卓有成效。全年协议利用外资645万美元,实到外资244万美元,协议利用内资1.4亿元,实到内资3930万元,分别完成区下达指标的117%、101.6%、128%和101%。我们还盘活土地存量22.38亩,建造标准厂房28860㎡,有效地推进了全镇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村企共建落到实处。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生猪、香干菜等农业产业化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张,生态观光农业已成气候,100亩“北菜南移”工程落户开发,100亩白茶基地完成种植,杭州尚特佳农业开发项目顺利开业,杭州百药山农业开发、楼塔东纪坞农业开发2只农业休闲项目也正在抓紧实施。新建占地23亩的村级标准厂房已取得效益,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村企共建新农村”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全镇12个行政村落实共建企业32家,实到资金100.1万元,超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三产经济明显增长,“短板”问题有新突破。大力鼓励发展三产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明显增长。

顺平县的经济发展

顺平是一个农业大县,是国家农业部、林业总局命名的“中国苹果之乡”、“中国桃之乡”,果树总面积30.7万亩,果品年产量2.01多亿斤。主要有红富士苹果、大久保蜜桃、磨盘柿、葡萄和草莓。 耕地面积38.57万亩,人均耕地1.27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35759吨,人均453公斤,其中水稻417吨,小麦58788吨,玉米6681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等。 全县工业涉及肠衣制品、塑料、建材、食品、化工、造纸、医药等几大行业,尤其肠衣加工业为顺平县特色经济产业,是河北省政府命名的25个特色经济产业之一。亚洲最大肠衣加工企业华立肠衣厂座落在顺平县,另有中型肠衣加工企业二十余家,小型加工企业160余家,全县肠衣产品80%出口,占全国肠衣出口总量的20%以上,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4%,销往世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达3000万美元,并与许多国家建立了经济和贸易往来关系,信誉良好。另外废旧塑料加工业、建材业也是顺平县的主要支柱产业。高于铺镇是废旧塑料加工行业的专业镇,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世纪始,顺平县特色种植、养殖、果品蔬菜深加工产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丰富的果品资源为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食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00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4787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48元,比全省平均低5567元,位居全省136个县市的123位。第一产业增加值4551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873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398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3.4:22.8:33.8,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600万元,工业总产值8574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3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9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6元。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3994万元,比上年增长10.9%,人均生产总值3825元,比全省平均低6688元;第一产业增加值40828万元,第二产业第二章顺平县基本情况增加值35252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914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5.8:30.9:33.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548万元,工业总产值12662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3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1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45元。 主要产品猪羊肠衣、果脯、果浆、塑料制品等二类5个产品;销往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美国、北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按贸易方式划分,一般贸易出口0.6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0.1亿美元。

非物质资源有哪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非遗”是活着的宝藏 文字表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文化遗产”而言。一般来说,人们对“文化遗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其中包括敦煌壁画、故宫建筑群和半坡遗址等,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就比较有限了。那么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我想了半天,又查了很多资料——比如具体的,大伙都知道,有什么苏州评弹啊、凤阳花鼓、傩戏啊、惠山泥人啊、蔚县剪纸啊,这些带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和工艺品,都可以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泥人和年画不也是个东西么?不也是物质的么? 后来我琢磨过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人来传播的——必须是一代又一代、深深融入到那片土地的人,用心灵及情感来传承。它不是简单的一个手艺、一方习俗,而是一种地域文化,一种人们对故土的情感和对祖先的崇敬。 简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活着的宝藏,是民族的记忆,而民间艺人则是“非遗”的守护神。 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东方古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经联合国评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其实我国浩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海中,这些仅仅是几朵浪花而已,仅我国各民族和地区的染织、年画、皮影、木偶、剪纸、戏剧和史诗等,就足有好几百种,它们都是我们祖先智慧的象征和勤劳的结晶。 相对于冷冰冰的文物和古建筑,“非遗”总是栩栩如生的,有憨厚可爱的惠山泥人,有细如毛发的蔚县剪纸,有悠扬哀怨的昆曲,还有欢快活泼的新疆木卡姆。在这些生动的“非遗”背后,还有一代代为之传承的艺人,他们沿袭着古老的传统,他们唱着古老的歌谣,他们的精神和作品共同构筑了一个个活着的文化宝藏。 “非遗”是民族的记忆 民族是需要记忆的,而“非遗”所体现的则是鲜活的民间和地方特色,能最真实地保存祖先们一路走来的欢笑和辛酸。 以往,很多传统地方艺术、手工艺和民俗习惯等并不为人所重视,认为这些都是土得掉渣的东西。如今,恰恰是这些“土掉渣”的东西,让人们重新体验我们的民族感情,追溯我们民族根源。人们自豪、人们赞叹:原来我的家乡还有这么精美的年画啊!原来用我们方言唱出的曲子这么好听啊!原来剪纸可以剪出这么丰富的花纹啊! “非遗”是一个民族或地区文化传统的表现形式,是寻找这个民族根源的重要途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地区的发展,一个民族的情感。失去了它们,我们对祖先文明的记忆将变得模糊。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民族的瑰宝曾一度悄无声息地离开过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终于发现,远去的不仅仅是一段段民族歌谣或一件件手工艺品,更是对祖先的记忆。当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文化断裂之后,传统文化正在复兴,无论是国学热也好,收藏热也好,都是人们关注传统文化的一个体现。人们希望从老传统中寻找到新力量,希望在这个利益纷争的世界里寻求内心的平和,希望寻找一种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认同。 “非遗”没有嘉峪关那样的雄浑伟岸,也没有元青花瓷器那样的价值连城,但有的是民族的故事和传统,有的是故土情感和依恋,有的是我们将祖先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的那份诚实。 一切的一切,都在我们即将失去它们的时候,重新回来了。 “非遗”的守护神是艺人 这次“宝马文化之旅”一启动就得到各方关注,媒体也花了更大力气来报道,那些民间艺术传承者面对镜头的时候也不再忸怩,而是自信,甚至骄傲,因为他们的背后有无数渴望探询祖先声音的中华儿女。 “非遗”保护和文物保护不同,不需要大型博物馆,不需要精密的防盗装置,需要的仅仅是在那片泥土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民间艺人——他们的艺术完全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传统,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家! “非遗”来自民间,最终的发扬光大还是要靠民间的力量。在这艘“非遗”保护的轮船上,政府、文化机构和企业只是发动机,而支持这艘巨轮远航的燃料还是需要民间源源不断地提供。民间艺人是否能一代代薪火相传,直接关系到某个“非遗”项目的兴衰存亡。 要保护并发扬“非遗”,就要让这些民间艺人有好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之后他们才能有热情和智慧投入到创作中。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民间艺人的地位,承认他们的智慧和价值,改善他们的生活,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这些民间艺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几个文化节,或者几个记者采访,他们需要更大的舞台,更好的环境。一些人认为文化和商业一挂钩,动机就不纯了,实际上,将“非遗”项目与商业活动挂钩,将能够更好地提高它们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比如,现场聆听丽江纳西古乐已经成为丽江旅游的重点项目,假如没有这样的演出,也许不会有人再学习古乐,而这些演出催生的商业价值带动了一批当地年轻人学习古乐演奏。多年之后,他们又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纳西古乐的新一代传承者。 遗憾的是,我国目前仍有不少“非遗”项目并不为大众所了解,而“宝马文化之旅”活动正是想把这些项目深入广泛地宣传推广出去。这种社会机构和大型企业携手、文化保护和综合宣传并举、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各方特长、同时吸引广大民众重视和参与的活动,无疑是艰巨的“非遗”保护工作中,一个值得借鉴的新思路。 近年来,拉萨市不断加强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在旅游、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其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中国拉萨雪顿节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是拉萨市文化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切实加强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既有利于拉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好这些工作,仅仅有政府部门前期的引导和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我们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用创新的思路和手段,切实加大对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真正把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制度和体系。只有尽可能地保护好,传承的内容才能一脉相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更有价值。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我们应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除保留本土民俗民风、文化根脉外,还应服务于和谐文化建设,制定出传统文化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和保护重点,并认真付诸实施。创新发展要因地制宜,因项目内容而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和传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自觉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不断开辟传承和弘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持续不断地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凝结文化成果,使其更好地转化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从而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陈闰娥) 浅谈如何发展特色经济目前,我市总体上经济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综合竞争优势不强,能否赶上全省平均水平,取决于我们的特色经济发展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发展我市的特色经济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对特色经济的几点理解所谓特色经济,就是根植于一个地方固有的地理、人文、历史、资源斌赋等独特优势,经过长期孕育而逐步发展壮大的特色产业集群。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发展特色经济其实就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技术为支撑,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循差异发展、比较优势原则,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通过市场竞争确立优势,从而造就区域特色经济。特色资源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基础。**相对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沿海沿江临港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是发展特色经济得天独厚的基础。特色经济是建立在特色资源基础上的,是特色资源物质形态的加工和转化。特色产品是特色经济的核心。工业空调等产品,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取得较好的赢利率和经济效益。

如何利用自身优点服务于县级经济发展

  参考:  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而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承上启下的纽带,是区域链、创业链、再生链、产业链的纽带。发展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一、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反思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实践,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县域经济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但实际上,很多地方存在重城轻乡的问题,财政资金绝大多数投向城区建设。城市发展突飞猛进,但农村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 2、县域经济工业化程度较低。一般而言,多数地方县域现代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水平较低,目前粗放经营,产品低端现象较为普遍。3、农业产业化进度缓慢。目前技术、人才、资金都向大城市集中,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质量不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还不规范,在提高科技兴农中的作用还极其有限。农村市场建设落后,难以支撑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与加工。 4、支农资金投入比例偏小。支农资金与城市建设投入相比,比例偏小,还很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城乡统筹发展的步子应再大一些。这个题不破,就不可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符合县情的科学发展思路和措施,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1、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科技兴农、基地扶农、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2、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3、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4、要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想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先导,选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重复建设。通过抓好项目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5、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只有着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公平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化环境要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域上,要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断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三、结合县情,切实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爬坡上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我认为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坚定信念,保证科学发展的思想不动摇。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在全面推进小康建设中担当重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县域经济。去年,我县生产总值达到119.1亿元,增长12.3%,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8亿元,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的战略目标是利用五年左右时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坚定信念,就是时刻要以这个战略目标为重心,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培育高效特色产业,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澧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强化学习,保证学以致用的态度不松懈。加强学习,一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把握理论体系,增强党性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其次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县关于加快发展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不仅要能干好工作,还要能对省市县的发展战略说出一二三来,并且深刻地领会到位。第三要注意完善知识结构,要根据履行岗位职责的要求,广泛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同时,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规律,从中受到启发,获得灵感,提出新见解,并运用到工作中去。要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在完成工作的业绩上,体现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上。3、埋头苦干,保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含糊。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应该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通过扎根基层,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把握县情,才能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发展献力献策。 4、务实创新,保证经济转型的方向不转向。坚持“工业强县、创业富民”战略,推动我县经济形态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社会形态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2009年,我县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31.4:33:35.6,一、二、三产业是三分天下,各占其一,这种经济结构的弊端是单一产业拉动整个经济发展困难较大。因此,需要突破产业结构发展,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工业做大做强,突出支柱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县域经济发展思路_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面向新世纪,理清发展思路,加快振兴县域经济,对于实施第三部战略部署,促进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加快现代化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一个县域行政区划的确立,必有它赖以形成且区别于其它区域的特定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历史渊源和地理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就要针对这些差异性,从市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准自己的特色定位,就我县而言,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走出一条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错位竞争发展之路。 一、我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三大现实问题 1.我县县域经济实力薄弱,财政运转较为困难。主要表现在区县经济总量不大,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全省横比排名较后。区县财政拮据,大多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靠转移支付维持运作;财政自给率低,财政调控能力有限;县乡政府历史债务沉重,运转比较困难。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特色经济尚未形成。主要表现为农业经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传统农业占优势地位,现代化农业比例较小;农业产业链短,加工层次不高;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资源投入较大,农民增收缓慢;县域经济工业企业现代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明显;企业改制步伐相对缓慢,退出机制不健全,产权制度改革未完全到位。三产服务业所占比例较小。特色经济发展滞后,缺乏成型的支柱产业、龙 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产品结构大部分停留在开发和粗加工阶段,市场竞争力不强。 3.加快发展后劲不足,社会稳定压力增大。表现在开放程度不足,外向度低。招商引资虽然引进了一批项目,但规模化、支柱型的项目还没有,招商成本较高;区县民营经济规模不大。另外,就业的压力较大,涉及改革和建设的矛盾较为突出。 (二)三大战略陷阱 1.发展模式照抄照搬。表现在对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深层次研究不够。作为欠发达区县,没有很好查找分析与先进区县自然资源、社会人文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及历史背景的差异,盲目地照抄照搬别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举措,与形势的不断变化不相适应。或在制定区县跨越式发展战略时,对如何发挥好县域经济“后发优势”研究不够,造成定位不准、思路不清。 2.发展目标求全责备。表现在片面追求一、二、三产业的配套发展,对区县之间自身产业优势、劣势分析比较不够,制定发展目标求全责备;把握工作关键和着力点不够,工作部署均衡用力,坠入了“什么都搞一点、结果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突出”的陷阱,导致我县经济发展特色不突出,产业优势拉动作用发挥不明显。 3.发展理念传统守旧。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政府在调控县域经济运行时还程度不同地沿用计划经济体制时的行政方法,“好心办坏事”;政府履行经济职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没有发挥好,导致职能的错位、缺位或越位,甚至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负拉动作用。 (三)三大制约因素 1.体制制约调控有限。表现在对区县的责、权、利不统一,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对经济调控的空间很小,手段不足,能力有限;尤其是当前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后,县域经济面临着融资困难、土地供给矛盾、发展空间狭小等制约较为突出。 2.机制制约执行力差。表现在对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造成一些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力求平稳过渡,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执行力不强。另外,由于过分强调任职年限内的政绩,加上一些干部频繁调动交流,造成部分干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铺摊子”,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 3.人才制约保障乏力。表现在劳动力素质整体水平较低,科技文化素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高新技术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以及懂经济的领导人尤其奇缺;乡镇企业技术人员少,整体科技水平偏低,人才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 加快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 不断推进思想解放 1.抓牢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只有始终抓牢发展第一要务, 我县县域经济才能壮大总量、提升实力、增强竞争力,才能解决好前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当前要努力克服县域经济中“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和盲目自满”的思想,把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多作纵横比较,查找差距和不足,在全区牢固树立“不发展即倒退,发展慢了也是倒退”的观念。 2.强化市场调整二大意识。一是要树立市场对资源配臵的主导作用意识,彻底破除计划经济、行政命令的思想观念,用市场经济的观点解决新时期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 题,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用市场经营的观点指导工作,推动发展。二是在当前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及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下,要纠正部分干部对宏观调控的认识偏差,克服“等待观望”意识,以调整应对调控,积极适应宏观调控新的特点,强抓机遇,找准工作方向和新的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增添一些降低宏观调控不利影响的措施办法,继续保持县域经济增长势头。 3.解放思想从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者开始。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破除因循守旧、唯书唯上、消极畏难等观念,努力在大安营造五种氛围:一是把能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努力营造大胆改革、大胆实践的氛围;二是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不唯书唯上,努力营造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氛围;三是坚决“支持干的,教育看的,转化懒的,惩治捣乱的”,努力营造大干实干的氛围;四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转变“官”字,树立“仆”字,把权力指导转变为市场指导,把行政行为转变为服务行为,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高效运转的政府运行机制和服务氛围;五是重视创造有利于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和环境,真正使各类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努力努力营造一种拴心留人的氛围。另外,要在各级干部和经营管理者中树立“三敢”精神,一是敢进“大门口”,敢于跑“部”进厅到市,争取项目、资金;二是敢见“大人物”,争取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三是敢攀“大老板”,敢于与各类大中型企业攀亲结缘,开展经济合作。 (二)明确特色经济思路。制定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和思路,要以自身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和特点为基础,结合省市的发展战略,按照县域经济工 业化、城郊农业特色化、城乡建设一体化、三产服务现代化、经济模式外向化、发展主体民营化的“六化”目标,以加快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城乡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为主线,以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质的飞跃,努力形成大安县域经济特色。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第一产业要围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推进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第二产业要围绕增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做大做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华润啤酒、医药、化工、等支柱工业;第三产业要围绕建设“餐饮业”和“旅游名区”,重点发展外向型的“大商贸”和特色旅游。二是在城乡结构调整上,以实施城镇化战略为重点,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村经济的“双带动”,缩小城乡差距。三是在投资结构调整上,根据当前产业政策变化,做到从房地产开发为主,调整为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并重;从投资拉动为主,调整为以投资拉动和产业拉动并重;从增量拓展为主,调整为盘活存量与拓展增量并重。 (二) 全力把握工作重点 1.主攻工业强区这一关键。一是要加大协调力度,加快工业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完善工业基地的配套设施,引进资金、信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增强对各类资源的聚集力。二是要做大工业经济存量,对具有较好市场前景、成长型的工业企业,采取加大技术改造,帮助协调发展资金等多种措施,扶持其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扩大工业经济增量,招商引资工作紧紧与市 “五大产业集群”构建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为其配套的项目,增加储备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增强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 2.夯实农业稳县这一基础。要着力做好“加减法”这道题目,一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要加强市场引导,结合区域自然气候条件和生产技能状况确定农业生产项目,减少行政干预包办。二是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加快探索土地流转步伐,减少农户分散经营,坚持“城市化取向”、“生态县取向”,建设好“近郊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区”和“远郊禽畜养殖示范区”。三是要坚持“多予少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严格执行涉农政策,确保农税减免、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增加农民非农就业,减少农民在农村、在土地上的数量。 3.加速城乡一体化这一核心。一要按照我县城市建设总规调整方案,把区域定位从城郊结合部转变为城市中心区,抓好规划和管理,突出特色和品牌。二要抓好经营土地这个核心,创新投资融资体制,着力推进禹王路、文昌街、健康路等老城区开发;建设好涡北新城区。三要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对人、财、物、企、商等资源聚集力。 4.树立招商环境这一品牌。要坚持把优化软环境作为环境建设的基础和根本来抓,一是要着力优化信用环境、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兑现招商引资企业税收规模企业财税扶持政策、骨干企业纳税目标考核政策,发挥背靠大企业的优势,扩大招商引资成效。二是要强化服务,继续坚持和完善好为招商引资服务的措施和办法,转变服务理念,主动关心支持。 (三)努力提高执政水平 1.增强决策执行力。一是抓紧研究制订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修订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经济工作 领导责任制等制度,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坚持实行单项目标考核;设立综合目标奖、主要经济指标考核奖、经济工作重点项目奖和突出贡献奖,坚持物质奖励与给予荣誉、干部考核任用相结合;对推进工作不力、无所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真正调动全县上下抓机遇促发展的积极性。二是要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以开展“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从严治警、从严治企”为重点,深化作风兴区建设。 2.采取有效调控手段。应在遵循间接调控和计划指导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好多种手段,加强对我县县域经济运行的调控。一是通过财政政策进行调控,对县域经济基地、相关产业和企业制定完善相应的财税优惠扶持、返还用于基础设施投入、扩大生产等政策,并切实予以兑现;二是通过产业政策引导生产要素优化配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三是运用行政手段调控县域经济运行和进行经济监督,保障我县县域经济的顺利运行和平稳增长。

珠海或梅州的经济发展特点

  珠海于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为确保本身的高科技和旅游地位,珠海抑制重工业发展。按总工业输出额计,主要工业依次为:电子及通讯设备、电子仪器及机械、办公室仪器。以高科技为重点的工业体系,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 珠海从昔日一个经济落后的边陲小县,一跃成为新型花园城市。一个以高科技为重点的工业体系,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初具雏型;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珠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已有5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珠海,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303项。日本的三菱、三井、伊藤忠、松下、东芝、佳能、日通、珠海紫翔,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塞拉尼斯、伟创力、壳牌,英国的BP公司,德国的戴姆勒克莱斯勒、西门子,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飞利浦等30 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已落户珠海。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92.06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08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542.49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420.49亿元,增长10.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9%,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7%,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4%,上升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52.8%和46.8%。人均GDP达67591元,按平均汇率折算约合9733美元。  随着梅州地区以高速公路为主的道路建设全面铺开,梅州市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  2008年,梅州以“山洽会”为龙头,以打好经济攻坚战和过好社会稳定关为重点,经济社会在困难中得到新的发展。全年生产总值47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为21.9∶42.5∶35.6,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第一产业】 全市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04.75亿元,增长6.1%。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年粮食总产136.91万吨,增长2.8%。其中,稻谷增长2.5%,水果增长2.2%。农业产业化、商品化水平逐步提高。  (一)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3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314.41亿元,比上年增长5.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22元,剔除价格上涨因素,比增2.1%。主要农产品快速发展。2003年,全市粮食总产135.06万吨,增长0.7%,其中稻谷总产116.54万吨,增长1.3%。粮食生产连续十三年获得丰收,其中94、95、96、99年获得“广东省粮食工作责任制考评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全市水果总产74.76万吨,增长5.3%,茶叶总产达8853吨。全市肉类总产达25.19万吨,水产品总量达7.62万吨,形成了高产、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结构。  (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见成效。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狠抓以果茶为主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农业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目前,全市水果面积106.25万亩,其中:金柚达29.17万亩,脐橙4.85万亩,茶叶面积14.83万亩。金柚、茶叶、脐橙、龙眼、荔枝、青榄等带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已成为梅州的拳头产品和农村支柱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点。我市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的美称。  (三)农村工业化有新的突破。我市各级认真实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切实抓好农产品加工业,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紧扣水果、茶叶、玉米、优质米、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的加工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率。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开发了优质玉米酒、玉米罐头、甜玉米汁、竹笋罐头、客乡奶、金柚茶、金柚酒、金柚黄酮、金柚汁、金柚含片、金柚护肝品等一批绿色食品和用品,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25家,加工产值近10亿元。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至目前止,全市有龙头企业156家,其中:省级8家(国家级1家),市级46家。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外接市场,内联千家万户,对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市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30.2亿元,是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带动农户26万户,占总户数的31%,每户增收2200元以上。  (五)订单、外向型农业有较大的发展。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有不少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回乡兴办集旅游、观光、创汇农业于一体的外向型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外向型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市农产品进出口公司认真组织我市特色农产品出口,年出口创汇产值达1000多万美元。丰顺威华食品罐头厂甜玉米罐头、竹笋罐头等加工产品,年出口创汇达700多万美元,被评为全省十大出口创汇农业龙头企业之一。几年来,我市订单农业以每年增加7万亩的速度发展,至目前,全市订单农业面积达31.15万亩,确保了大宗农产品畅销。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有了机构,人员逐步到位,购置了检测仪器等设备一批,开展了检测试点工作。培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已获国家级认证的无公害基地37家,面积9.97万亩。农业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几年来查处假劣农资案件100多宗,有效地规范了农资市场,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大。随着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势头良好,2003年全市有农村劳动力185.59万个,从事二、三产业经营29.28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63.28万人(其中:常年外出46.04万人),外出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1%。去年外出劳务收入达23.69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外出劳务收入611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6%左右。  (八)农村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实。全市已完成了二轮承包,实行家庭承包的土地面积占耕地面积96%,第二轮承包期内全市都按中央规定的30年承包期限,重新签订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的农户占实行家庭承包农户的98%。全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制度,全市颁发土地经营权证书达80.34万份,搞活土地使用权,允许农户承包土地依法流转。全市土地流转面积51.93万亩,转包的面积5.19万亩,占10%,租赁面积44.17万亩,占85.1%,互换面积1.75万亩,占3.3%。 全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一是认真落实税费改革政策。2003年税改后全市农民负担总额减少26558万元,减幅为85%,人平负担仅13元,减少71元。今年又将农业税调整为3%,全年可减轻农民负担2341万元。二是认真落实各项减负制度,全面落实涉农收费的公示制度。三是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 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突出抓了以会计代理制为主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全市145个镇,已实行会计代理制的镇有49个,达到了省提出的工作目标,使我市的农村集体财务、会计核算、集体资产管理、财务公开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审计工作扎实开展。  (九)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一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5个,其中列为农业部试点单位1个,列为省厅试点单位4个。二是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市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化、经营管理等农技推广机构789个,从业人数达4043人。并落实了国家对农技人员的各种优惠政策。据统计,全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共投入技术推广经费3000多万元,引进新品种、新技术300多个,产生经济效益50多亿元。三是农业信息服务不断完善。建立了“梅州农业信息网”,创办了“梅州农业”电视专栏节目,为“三农”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3]。  【第二产业】 全市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02.99亿元,增长8.2%,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19.39亿元,增长15.1%。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87.19亿元,增长15.4%。全年工业用电量29.9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4%。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96.57%,比上年提高26.2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6.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15.5%,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全年实现利税总额45.10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第三产业】 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70.14亿元,增长14.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68亿元,增长17.4%,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136.92亿元,增长17.2%,餐饮业零售额16.54亿元,增长21.8%。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18.2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各种交通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88.96亿吨公里,增长13.1%;完成旅客周转量79.48亿人公里,增长12.0%;邮政、电信业营业收入14.24亿元,增长3.4%,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络服务日益发达。全市接待国内外旅客337.1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3%,旅游总收入36.74亿元,增长12.6%。  【基础设施】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24亿元,增长1.1%,剔除高速公路工程投资5.84亿元,全市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为133.40亿元,增长6.5%。  【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8.25亿元,同比增长20.26%。全年全市税收收入58.61亿元,比上年增加4.55亿元,增长8.4%。金融形势比较稳定。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71.73亿元,比年初增长9.7%。城乡居民储蓄人民币存款余额345.36亿元,比年初增长8.3%。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04.78亿元,比年初减少0.4%。  【外经外贸和利用外资】 全年进口总额464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2%。全年出口总额38122万美元,增长22.8%,其中国有企业出口836万美元,减少79.8%;“三资”企业出口14993万美元,增长109.1%;私营企业出口21813万美元,增长13.28%。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项目165个,金额268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8%,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82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0%。  【物价和人民生活】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2%(上年为100%),上涨0.2个百分点。城乡人民生活有新改善。据抽样调查,梅州市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259元,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3%;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4369元,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4.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有所提高,市区为43.2%,比上年降低2.1个百分点;农村为45.6%,比上年降低1.3个百分点。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5788元,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继续改善。当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49650.9万元,废水排放达标率为77.6%,废气排放得到进一步控制。“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6775.5万元。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3118人,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各级政府救济人数17.98万人次。全市大部分乡镇初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新进展。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抽样调查推算,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28‰,死亡率为5.35‰,自然增长率为4.93‰。  目前, 全市五家民营企业入选广东民企百强,她们是梅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威华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梅州市龙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梅州借力资本市场推动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取得重大突破,不仅有效破解了山区发展资金短板的问题,而且也使梅州成为省内继深圳、广州、佛山、珠海之后,拥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地级市。至目前为止梅州先后上市公司有:广东梅雁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威华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超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情况:  到2004年底,全市有2640户私企,投资者680人,雇用员工32568人,注册资本64.37亿元。其中:农业企业50户、采矿业38户、制造业844户、建筑业125户、电力企业57户、交通运输业40户、批发零售业1019户,居民服务业189户,信息软件业8户。  个体经营户资料:  到2004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64137户,从业12万多人,注册资金10.55亿元。主要分布如下:  批发零售业40429户,其中住宿餐饮业5397户,租赁商务服务221户,咨询调查业9户。  居民服务业5562户,其中理发美容保健业2024户。  农林类142户。  采矿业385户。  制造业7195户。  农副食品加工业822户。  服装靴帽百货业664户,印刷媒介475户。  电力燃气323户,电器器材181户。  交通运输600户。  信息传输互联网服务245户,租赁商务服务221户。  2004年度,新发展私营企业665户,新增注册资金20.5亿元;新开个体户9277户,新增注册资金10.5亿元。本期注销个体户8829户,实际新增442家个体户。  特色经济提升壮大  伴随着招商引资工作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加快,各县(市、区)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努力培育壮大特色经济。  兴宁市重点扶持机电制造业,特别是广东明珠、南丰电气、鹏鑫科技三家企业全部实现预定目标后,兴宁机电制造业的总产值将超过8亿元;服务好总投资45亿元、总装机容量87万千瓦的兴达电厂,总投资2.5亿元的宁江建材日产2500吨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项目等,力争用几年时间把资源型工业打造成年产值超30亿元的产业;充分发挥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提升壮大工艺纺织这个传统产业,筹建集漂染、织造、整理、加工为一体的纺织工业村。  梅县(含梅江区)着力培育新型工业、生物医药型工业、高新技术型工业“三大支柱”产业,打造电力、电子通讯、建材、汽车配件、工艺、医药化工“六大基地”。  丰顺县主要是依托产业优势,重点做大做强电声行业。目前电声行业已经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成为招商引资的热点行业,该县也成为全国较大的电声产品基地。今年1—4月,丰顺县的电声企业产值就达2.4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47%。大埔县坚持以瓷工富县为核心,重点抓好陶瓷、电力两大支柱。其中仅陶瓷方面,该县去年以来就新办陶瓷企业58家。而梅江区则立足地处区域中心城市的实际,在大力发展工业项目的同时,认真做好经营城市文章,积极引进、鼓励、支持民营资本投资第三产业,构建物流配送基地,大力发展连锁超市,打造特色商品街,提升餐饮服务业。今年第一季度该区的第三产业产值7831万元,同比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商品销售总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和18%。  此外,平远的稀土、林木深加工,五华的机电工业,蕉岭的水泥工业等特色产业也在加快县域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壮大,一批优势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并成为各县(市、区)的产业品牌。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_广西县域经济网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进入“十一五”期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研究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广西县域经济问题,认为发展特色产业是推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广西在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市辖区只有13个,县级市、县、自治县有75个,县域单位占85.23%。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4%以上,县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9.36%。虽然广西地区县域经济规模较小,但其在广西地区的地位很特殊,作用非常重要。目前,全区纳入县域经济统计范畴的75个县市大致可以分为工业主导型、服务业主导型、农业主导型、林业主导型、渔业主导型五个类型。工业主导型县市以工业为该类县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达50%以上。服务业主导型的县市集中在边境地区,主要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突出的物流、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比重高达50%以上。农业主导型县市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代表着县域经济传统意义上的主体。林业主导型县市以林业生产为主导。鱼类主导型是以鱼类生产为收入主要来源的县市。属于后两类的县市数量不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给广西带来了新的机遇,赋予了广西县域经济新的生命力。从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一是县域经济对自治区经济的贡献率较大。2009年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广西自治区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75个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1.72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50.0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7.18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26.79%。二是广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广西县域经济已由原来的“一、二、三”的传统产业结构转变为“二、一、三”的工业化初级阶段格局。第二产业占到了最大比重,第一产业其后,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则低于第一产业。    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县域经济虽然在近年来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不得不说广西县域经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很弱    2009年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广西无一县(市)入围,说明广西各县(市)综合竞争力很弱。2009年广西县域平均GDP为47.83亿元,相当于2009年全国各省市 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的63.6%,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域平均财政收入1亿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下降    2009年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数为919,比1998年呈下降趋势。2009年广西的西部百强县数量下降比较多,从2001年的19个减少到2009年的9个。    (三)发展不平衡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居前10位的县市GDP综和为804.11亿元,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5.4%,是经济总量居后十位的县(市)GDP综和的10倍。财政收入居前10位的县(市)总和为56.83亿元,占县域财政收入的26.3%,是财政收入居后10位的县(市)总和的9倍。   (四)产业结构层次仍然偏低    从2009年广西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来看,虽然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二产业超过了第一产业,但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大。由于广西75个县(市)中,一半的县(市)的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低于30%(含30%),工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没能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所以第三产业仍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广西县域经济处于初级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五)融资难    县域经济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支持;另一种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由于我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导致县域经济融资难。一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国有金融机构对支持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二是现有的金融政策和产品对县域经济的推力不足。三是现有的金融服务、产品种类及运作方式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农业发展银行至今没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受中央高度重视的战略性产业化组织开设具有专门的金融产品,金融政策严重滞后于行政政策。    三、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只有发展特色经济,才能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发展特色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最优路径选择。促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形成自己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广西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很弱,因而广西必须依托本地资源,如旅游业、矿产、农产品、森林、水等,整合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特色,培育突出广西地方优势的特色产业。    (二)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县域农业发展    广西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仍占较大比重,农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由于广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生产起伏不定,再加上第二产业尤其是县域工业落后,工业化水平低是导致广 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因素。要推进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首先稳定农业,保证农业稳定健康发展,然后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拉长工业这条短腿。这就需要我们彻底改变广西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县域农业发展。要加大力度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抓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据统计,广西现有过剩劳动力841.59万人(占总人口的1∕6),加上每年新增50万人,成了广西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实践证明,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刺激消费,对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转移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注意以几点:一是加强县(市)两级政府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引导和管理,为农民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权益的保护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二是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三是依托广西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强化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    (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工业   广西是农业主导型经济,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但是,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实践都表明,工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过程,只有当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极大比重后才能为带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基础,促成产业结构的进一步高级化。广西大部分县(市)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大力发展工业对广西来讲极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改变靠农业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以工业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五)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1.金融机构应因地制宜地支持特色产业    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而且各地区的资源、产业和企业也各具特色。因此,金融机构必须根据国家政策,加强对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明确本地区的特色产业、特色产品、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因地制宜地支持具有特色的产业。    2.加大财政对县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长期以来,由于受财政体制的影响,广西财政对县及县以下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以来,由于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造成县(市)级财政出现困难,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大财政对县域基础设施,如水利工程、公路、供水、供电、通讯等的投入。

普宁的经济发展特点是什么?

要实现普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推进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须解放思想,着力在服装纺织、医药产业、食品加工、特色农业、增创物流商贸优势和推进名牌战略等方面,做大做强,促进普宁发展。  □詹超英  普宁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当前正处在发展关键时候,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明确方向,扎实工作。要急起直追,把优势做强,把特色做亮,着力发展特色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解放思想的根本意义就在于破除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使主客观相一致。在于发挥我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正视发展中的困难和困境。解放思想的根本目标在于破解发展难题。要按照中共普宁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的要求,突出解决思想观念问题,重点要解决部分干部群众存在的消极自卑思想,增强奋发图强意识;破除小进即满思想,增强大干意识;要敢闯敢试,不畏艰难;要破除封闭狭隘思想,增强合作开放意识。要结合普宁自身的产业特色和产业基础,大力打造特色经济。  二、要围绕做强纺织服装产业。充分发挥“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的效应,加速产业集群发展,实现普宁纺织服装从量向质的转变,解决单纯依靠数量增长而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一是要着力完善产业链条。应该说普宁服装纺织产业目前只是做大还未能做强,在面料设计、生产过程和品牌营销等环节还存在不少问题,形成高附加值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条还有待完善。产业的上、中、下游还缺乏高效的信息交流和有效的分工协作。因此必须整合服装纺织产业,形成高效、畅通的产业沟通机制,增强产业价值链的竞争能力。要从纺织原材料、面辅料、纺织机械、生产工艺等方面整合产业价值链,产业才能获得发展的核心能力。在这方面要充分发挥普宁服装协会的作用,为相关企业的交流和沟通创造一个好的平台。二是要着力提高品牌的价值。普宁的服装纺织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占有较大优势,但要实现从产业优势向竞争优势升级,关键在于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优势,实现从品种单一、类型单一,向多品种,多类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跨越。三是要着力做强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产业链条不断发展和完善之后的产物,是纺织服装规模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产业集群做强和形成之后有着以下优势:高度专业化,能把产品做精,且使成本降低;有产业效益,配套产品密集一起,形成上、中、下游相互配套,相互协作;和专业市场体系相互促进,生产出的产品有市场,产业发展拉动市场,市场反过来又促进产业发展。目前普宁服装纺织产业集群还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当一部分加工型的企业产品档次不高,缺乏创新,缺少知名品牌。因此普宁要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步伐,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做强做大医药产业。利用创建“中国中药名城”的契机,突出解决医药产业主要集中于流通环节,药材种植、药品生产加工较为薄弱,产业链条不配套的问题。要大力发展中药农业,推进广药白云山生产基地、奈灵制药、诺高生物等制药生产项目建设,打造产业集聚平台。  四、要围绕做强食品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普宁的食品产业主要是水果加工(凉果)、少量梅酒、罐头和粮食、蔬菜的初级加工等,从总体上看质量档次不高,附加值低,生产工艺卫生条件较为落后,大多产品是半成品,价格低,效益较差。因此要抓好现有水果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青梅、青榄、蕉柑、油甘有很好的深度开发利用价值。有计划地选择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食品企业进行扶持,培育龙头企业的带动力,进一步提升食品工业的规模和整体实力,逐步建立具有普宁特色,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水果和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并逐步发展高新食品工业。  五、要围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创果乡特色和优势。普宁素有“青梅之乡”、“青榄之乡”和“蕉柑之乡”的美称,2007年种植面积分别为16.2万亩、11.7万亩和8.7万亩。当前要着力加快特色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规模化种植,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青梅,是当前全市35万梅农的主要经济收入、要着力打造青梅优势产业带,打出品牌,注重流通销售、产业配套服务,逐步形成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销售有渠道的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普宁蕉柑产业要加快品种优化、更新换代、淘汰退化品种。选择早熟丰产、果大核少的蕉柑孚优、蕉柑82—2等良种,全面更新换代。要统一规划,建立基地、集约经营,严把生产技术关,实现标准化生产,创出名牌。青榄生产也要注重品种更新和加工增值。中药农业是普宁大有可为的一大产业。据调查,普宁地产有400多种中草药,品种资源较为丰富,历史上普宁农户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近年来部分地方对一些品种药材虽有种植,但不能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经济效益不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这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非常大的作用。同时还要引导农户种植花卉、马铃薯、优质蔬菜、玉米等高价值的经济作物。  六、要围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创商贸物流特色优势。商贸活跃是普宁的一个产业特色,要认真总结专业市场发展的成功和错失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探索新的条件下发展商贸物流业新模式,在依托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物流业、会计、律师、商标、广告、投资咨询等服务业。抓紧与支柱产业相关的物流项目上马建设。加快农村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发展,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销售方式和服务方式,搞活农村商业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增创商贸物流特色优势,把普宁建成为粤东地区较有影响力和辐射力,又具有物流、交易、消费、金融功能的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  七、要围绕特色产业,推进名牌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特色产品的开发上,这就是创名牌,保名牌,壮大名牌,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牌经济”。品牌是产品与企业市场价值的集中表现,是一个产品通向市场的通行证,品牌是一种无型资产,一旦形成,将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名牌)已成为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象征。学习借鉴苏州、昆山、义乌三市的经验中,也看到他们注重品牌建设的做法。如昆山市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个,中国驰名商标8件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知名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普宁虽然形成了纺织服装、医药、食品加工、商贸和水果种植等特色支柱产业,但真正叫得响的品牌还很少。有人认为在未来全球产业链条价值链中,纯制造业环节的边际利润会变得越来越薄,把产业做大并不等于把产业做强,要把产业做强,必须走品牌经营之路,把品牌当作资产来经营。普宁现有的特色产业要全力打造品牌,把产品做精、做优,企业做大做强,区域做响做好。加快企业间的整合,培养自己的名牌产品和骨干企业。在业内形成分工合作,不仅能做到合理配套资源,同时也较容易将企业的知名度扩大,在市场中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一方面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千方百计扶持名牌产品和骨干企业。另一方面企业也要转变观念,不能只埋头生产,舍不得投入,忽视产品广告和宣传。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名牌产品,维护名牌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大打假查劣,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抓好诚信建设,为名牌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总之,要多管齐下,扎实推进品牌建设,促进普宁特色经济快速发展。

如何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新思路新趋势

县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单元,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有两千多个县(市),除一小部分人口居住在大中城市外,96%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县域内。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对提升我国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县域经济可以较好地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向现代化转型。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发展县域经济要开拓新思路编辑本段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市场经济的视角来思考问题。首先必须建立一个产权明晰、权责统一、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产权与经济管理体系。在县域范围内,国有经济成分比重并不大,比较有利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县级所有的企业产权明晰及各种经济资源要素(资金、劳动、土地)自由流动不会遇到多少阻力,既得利益集团在县域的势力一般不强,这正有利于建立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与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两次飞跃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正是在县域内完成的。第二,发展县域经济要努力加强数目字管理(黄仁宇,1997),县域经济系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结合形态,运转较为灵活,历史包袱不重,但在数目字管理方面较为落后。要较快地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对县域内的人口资源、自然资源及现有社会资本存量等的数目和结构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对将来的经济发展做到心中有数。有了数目字管理,就可以与其他地区作横向比较,与自己作纵向比较,找出自己发展优势与不足,更好地设计未来的发展战略,以保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县域经济要把重心放在发展工业与第三产业上编辑本段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努力发展加工制造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及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用产品制造业。努力围绕居民的衣、食、住、行做文章,不要做那些假大空的事情。大力发展与本地居民相关的服务业。在农业与农村方面,努力改造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发展与农业相关的服务业,诸如技术推广、销售、信息、金融等方面的服务业。把农村建设成为环境优雅、具有活力的生活与生产之所,这是县域经济重要的一环。用县域工业与第三产业带动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充分促进与发挥劳动、资金、自然资源等要素自由流动的活力,逐步形成良性发展的市场经济体系。  发展县域经济要特别注重人力资本的有效培育。重视义务教育,尤其要注重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这是县域人力资本的最基本的提升手段。同时,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素质良好的劳动力。加强对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型。加强下岗职工的就业培训,促使其人力资本保值与增值。发展县域经济要以改革与制度创新为动力编辑本段  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制度创新并加以巩固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乡镇、民营企业发展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现在最为关键的改革与制度创新是金融企业改革与县域金融体制创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私有合法财产的有效保护制度也应及时跟进。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有赖于开辟为中小企业及农户资金融通的畅通渠道。现有的金融体制很不利于中小企业与农户的资金融通,从而使他们的生产与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思维,没有健康、活跃思维的经济体系是不会长期有效运行的,更不会有多少活力。建立有效、适合中小企业与农户资本运营的金融体系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县域经济的改革与制度创新有着巨大的空间,只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如《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等,县域经济的改革与制度创新就会有正确的方向与良好的发展前途。我们只有充分把握中央精神与有关决定的实质,县域经济改革与制度创新才会跃上新的台阶,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不断改革与制度创新,县域经济才会充满活力,才会有长效发展的动力。发展县域经济要以特色经济为方向编辑本段  我国大部分县域都有有自己特色的资源禀赋,这正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优势。或以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生产加工为基础(如祁东的黄花生产与加工),或以一种或几种工业制成品(如娄底的小型机械制造业)生产为龙头,或以旅游业为龙头(如资兴)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集中优势力量做大做强。这样既有了精品,又有了规模优势。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以自己的资源禀赋作后盾,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各地经济发展结构趋同,形成毫无特色的经济模式。  有特色的龙头产品或龙头企业不是一两年可以形成的,必须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因此应该充分研究自己的县情,找出有利于自己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认真研究自己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较长的经济发展计划并且连续执行。计划与发展战略不应因领导层的更迭而有大的变化,这一点在发展县域经济时应该充分注意。展县域经济要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编辑本段  在我国县域大中型企业较少,国有经济成分一般不大,这正是发展民营经济的天地。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平等、公平、稳定、有序的环境;同时也要大力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方向发展,使之逐步形成产权清晰、管理科学、持续发展的现代企业。要让民营经济有一个较长的发展预期。政府各部门应该多为民营经济服务,不要有任何门户之见。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力,要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兴,则县域经济兴。  县级政府部门是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服务与引导部门。县级政府首先是为县域内各经济主体的发展提供优质优价的公共服务,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一个平等、有序竞争与合作的经济环境。只有政府部门的服务做好了,县域经济发展才会更加顺畅。政府部门应为各经济主体的发展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并约束其遵守,引导他们向现代企业发展。政府应当好裁判,而不是去做运动员。同时,政府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与规范也是相当重要的。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改革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与财税体制编辑本段  县域经济是我国的基础经济,但是县级政府承担着太多的事责,而行政权力有限,尤其是受到地市级政府的行政与财政约束。现有的财税体制对县域经济发展相当不利。县级政府可用财力相当有限,而所要作为的事项又多,财政负担重,这也是农业与农民经济负担重、农村经济乃至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这一点,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的县域表现更为明显。因此非常有必要改革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与财税分配体系,大力降低地市级的行政约束,较大程度地提高县级财税留成的比例。同时,加大中央政府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这对西部及中部落后县市更为必要,这样我国县域经济才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总之,我国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整体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县域经济的发展大有潜力,我们应该抓住现有的大好时机,使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什么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就三个字 短频快

山东省和河北省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色

那你们怎么不说河北比山东暖和多了?

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在微观层面上,应立足于县域实际,放大特色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培育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首先,要整合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尽管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对称性,但在资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就县域个体而言,可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充分“盘点”县域内的矿产资源、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以及文化旅游资源,围绕高效益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形成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发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规划体系,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三增”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即使欠发达的县市也能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项目,依靠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破过去单纯围绕本地需求谋发展的局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协作;要始终坚持以特色资源聚集项目、以良好环境吸引项目,全方位接轨域外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强,形成资金、技术、企业和人才向县域流动的凹地效应。要着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园区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产业,进一步膨胀县域主导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要坚持全民创业,兴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最大特色。在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政府投资相对乏力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激发各类民间主体创新创业的热情,让民营经济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战场,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坚持县乡村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全面放开,为民营经济彻底松绑、放行,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民营经济行列中来。同时,要从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入手,在建设完善金融担保、技术服务、创业培训三个体系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膨胀崛起,形成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企业航母”优势。针对当前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计划,引导民营经济变挑战为机遇,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勇于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在复杂考验中生存发展的综合实力。

厦门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特色呢?

空中自行车,全国仅有的一条风景线,而且是最长的一条车道,成为厦门的特色。

关于如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

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而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承上启下的纽带,是区域链、创业链、再生链、产业链的纽带。发展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一、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反思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实践,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县域经济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但实际上,很多地方存在重城轻乡的问题,财政资金绝大多数投向城区建设。城市发展突飞猛进,但农村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 2、县域经济工业化程度较低。一般而言,多数地方县域现代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水平较低,目前粗放经营,产品低端现象较为普遍。3、农业产业化进度缓慢。目前技术、人才、资金都向大城市集中,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质量不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还不规范,在提高科技兴农中的作用还极其有限。农村市场建设落后,难以支撑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与加工。 4、支农资金投入比例偏小。支农资金与城市建设投入相比,比例偏小,还很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城乡统筹发展的步子应再大一些。这个题不破,就不可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符合县情的科学发展思路和措施,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1、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科技兴农、基地扶农、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2、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3、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4、要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想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先导,选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重复建设。通过抓好项目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5、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只有着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公平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化环境要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域上,要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断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三、结合县情,切实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爬坡上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我认为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坚定信念,保证科学发展的思想不动摇。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在全面推进小康建设中担当重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县域经济。去年,我县生产总值达到119.1亿元,增长12.3%,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8亿元,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的战略目标是利用五年左右时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坚定信念,就是时刻要以这个战略目标为重心,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培育高效特色产业,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澧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强化学习,保证学以致用的态度不松懈。加强学习,一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把握理论体系,增强党性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其次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县关于加快发展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不仅要能干好工作,还要能对省市县的发展战略说出一二三来,并且深刻地领会到位。第三要注意完善知识结构,要根据履行岗位职责的要求,广泛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同时,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规律,从中受到启发,获得灵感,提出新见解,并运用到工作中去。要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在完成工作的业绩上,体现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上。3、埋头苦干,保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含糊。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应该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通过扎根基层,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把握县情,才能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发展献力献策。 4、务实创新,保证经济转型的方向不转向。坚持“工业强县、创业富民”战略,推动我县经济形态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社会形态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2009年,我县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31.4:33:35.6,一、二、三产业是三分天下,各占其一,这种经济结构的弊端是单一产业拉动整个经济发展困难较大。因此,需要突破产业结构发展,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工业做大做强,突出支柱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

我帮你哦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的内涵是怎样的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简述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的内容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的内容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应该是三个方面:1、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2.坚定不移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

A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社会公平,题干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说明我们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强调公平的重要性,故AB观点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不是平均分配,D观点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公平而不是效率,故答案应选AB。点评:本题考生可以分二步走,第一步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C观点错误,不是平均分配,第二步是对比题干选出最适合题意的选项,D观点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公平而不是效率,这样选出答案应该不难,本题难度一般。

《道德情操论》中是如何探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本因素?

《道德情操论》中“财富的性质及其用途”着重探讨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本因素。他首先从资本家的储备资金中划分出资本,指出资本由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构成。接着又分析了资本的作用和资本积累的条件,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进行了区分。最后分析定义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并比较了相互之间的异同。

电商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利大于弊吗?

我没有多高的远见!只看见自己和身边发生的,好的一方面就是电商的发展,让我们老百姓购物有了更多的选择,当然,物美价廉才是重点!同时,电商的发展又为 社会 创造了大量的低技能就业岗位,也带动了一系列的价值圈子,尤其疫情期间,电商的作用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现在,说说弊端吧,目前大量自媒体泛滥,为了达到短时间内大量吸粉,达到一定数量后开始电商带货的目的,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归根结底都是想在电商这个碗里捞一口肉吃,当电商在整个 社会 风卷残云的蚕食大小市场时,回头看看实体经济,在一片繁荣昌盛的大数据下,无数商场,门店,个人小摊位纷纷关门歇业!同时,无数的家庭经济状况急转直下,我始终认为,实体经济是根本,当根本不存在后,飘在空中的繁荣还能存在多久? 当然是利大于弊,甚至是大势所趋。 社会 经济活动,一端是生产者,一端是消费者,连接两端的就是流通环节。从常识看,流通环节越少,越有利,电商恰恰就是这样的流通渠道。反观实体店,叫它“实体店”只是和电商区别开,并不是说它是实体经济,它恰恰是寄生在实体经济上的食利者。 由此,发展电商平台,淘汰无良知的小商贩,就是消费者的明智选择了。 开始是利大于弊,走过这几年成了,弊大于利 严重影响实体经济,价格战、产品质量没有保证 近年来电商快速发展,迅速崛起,给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带来很多弊端也带来很多好处, 总的来说还是弊大于利的。 一,电商的弊端主要有压垮实体店,减少就业岗位,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等。一方面由于电商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网购进行购物,实体店几乎无法经营导致倒闭,或者是实体店沦为体验场,客户在实体店体验完后通过网购下单购买,大大影响实体店的经营。另一方面,同样的电商和实体店规模,电商需要的人力比实体店要少,相当于较少了就业岗位。此外,人们通过电商就可一键购物,而不像以前买一样东西,你需要出门,甚至需要约上朋友,与售货员、店主等面对面交流才能完成交易,电商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让城市更加冷漠,也助长滋生其他 社会 问题。 二,电商的好处主要是为民众提供更低价的商品,提高了购物的便捷程度和效率等。首先,由于网店可以节省租金、人工、流通成本,使得电商商品价格更低廉,民众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买更优质的商品;其次,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商品的了解、比较和购买,大大提升了购物便捷程度和效率,促进了国民消费及经济发展。 总体来说,电商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虽然打击了实体经济,减少就业岗位,但也创造了新的岗位需求,如美工、摄影、物流等,而电商对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却是实体店无法做到的。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必定的,而先进的产能必定是越来越高效的,在这一点上,电商的发展是符合发展的方向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利大于弊的。 电商的发展对国民的经济肯定是有利的,对于刺激国民消费,经济活性的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过度掠夺性的发展,只能带来经济泡沫,最后只剩一地鸡毛。 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很好的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也突破了各种信息传递的障碍。当然电商也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电商的发展,也从新定义的商品的交易方式。让商品交易突破了传统线上面对面的交易。依托以互联网的沟通载体,以物流快递的运送方式,让国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购买商品。 所以电商的发展,首先就刺激的就是消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发展最根本的就是依托于消费。2020年的疫情,让全球的经济增速出现滞缓,但是也恰好因为电商,才让消费并没有出现过度的停滞。这也不得不说是互联网电商创造的巨大价值。 但是过度的发展,出现全民电商的时代。那么这不能不说又给经济带来了潜在的危机。 虽然电商很好的解决了商品流通的渠道问题。但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经济的发展肯定不能单纯的只依托于电商。没有高 科技 产业创业,没有实体工业做支撑,那么电商也只能算是空中楼阁。 电商带来的是快消经济。而快消经济很容易引发就是泡沫经济 。 现在都流行一句话叫“赚快钱”。在2020年兴起的直播带货新的电商模式下。赚钱最要的最关键点就是所谓的粉丝和流量,只要具备了这个条件。有没有产品,什么产品,产品质量如何都不重要。对于现在一些手握大量粉丝流量的头部网红大V来说。产品品质无论怎样,都有粉丝作为消费者为其买单。这就是造成了一种假象。貌似现在国民的消费能力很强大,大家都有钱。不然很多网红大V一场直播下来销售额都是几千万上亿。这种假象就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泡沫。 最近也多次曝出直播贷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其实总结起来不外乎就是商品品质问题。直播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消费者收到的商品却完全不是描述的那样。这其中甚至包括某位情怀大V。更别提甚至可能还会惹上牢狱之灾的某位大V。实际上很简单的道理, 现在直播经济就是在对粉丝一种过渡的掠夺.这些所谓的主播靠着粉丝的关注和粉丝的喜爱。各种贩卖情怀,从道德上绑架粉丝。对粉丝和消费者进行无底线的掠夺 。在他们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消费者手里只剩下一堆不知道什么时候用的上的“垃圾”产品。 财富开始不均衡的流动,没钱的人越没钱,有钱的越有钱。想想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 当然电商出了带来了直播带货这个变种模式外, 最近几个电商巨头已经开始将掠夺之手伸向了老百姓的菜篮子。开始搞什么社区团购买菜。我也不知道这些巨头脑子里怎么想的。真的是要把老百姓掠夺的一干二净吗? 你通过各种电商模式赚取了老百姓口袋里大部分钱。现在你连菜市场的小贩兜里的钱也开始想?很多菜市小贩本来就没什么文化水平,更没有更好的谋生手段。你还要搞什么社区团购,连他们最基本是生存没手段都要掠夺。连国家都鼓励地摊经济了。你们这样干不怕国家干你们么? 当然,某个电商巨头,看到国家官媒都出面干涉点名了。才知道退出所谓社区团购,投入高 科技 领域芯片开发。我只想说,幸亏你还要点脸。你真的连最底层的老百姓的饭碗都抢。那就不要怪国家出面让你把一切还给老百姓,耗子尾汁吧。 当然,我们不要对电商看的过渡偏激,总的来说,电商发展本来就是时代发展的一种体现。只要不出现垄断性的发展,掠夺性的发展。从真正解决国民的最根本最真实需求出发,那么肯定是 健康 的,有益的 。 不止这些!电商残害了年轻人,不求上进每天起床收送快递解决温饱,更甚是厂家为争便宜品质越做越差!这样发展下去肯定衰退啊!这几年全国什么状况?我想大家都看到吧!失业多!店铺关门多!唉!为什么日本的产品永远超前?品质过硬越出越好,我们呢?警醒吧!再这样发展下去越南印度都将超越我们! 就现在的状况电商应该是弊大于利 1,资本是趋利的,电商平台就那么几个,全国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围着它转,不管成就一个平台烧了多少钱,一旦形成气候,它都会成几何级收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剪羊毛。 2,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产销见面,对消费者带来了很多好处,但监管缺失也很严重,不得不说在质量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3,导致流通领域的实体经济几近崩溃,小商店无生成空间,失业攀升。 4,解决办法:电商平台不能成为个人或财团的资产,应成为公共资源。否则会动摇国民经济的根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发展。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人们新的道德观,为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利于人与人之间结成平等友爱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源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快速过渡到市场经济,其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几种思潮。一是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二是道德的本质和主流正在“爬坡”之中,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观念正在形成;三是抓道德建设会干扰市场经济发展...

公务员岗位服务经济发展是指

乡镇经济发展办主要职责是指导街道内企业的经营管理,负责工业统计、分析、预测,提出对策和措施,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年终工业经济发展总结

年终工业经济发展总结范文    一、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元至十月份,全部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2亿元,占年计划的89.7%,同比增长30.5%;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6亿元,占年计划的86.4%,同比增长30.8%。 元至十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6亿元,占年计划的92.6%,同比增长36%;完成工业增加值55亿元,占年计划的90.9%,同比增长37.5%,预计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现销售收入166.8亿元,占年计划的97.8%,同比增长56.2%,预计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利润7.2亿元,占计划的80%,同比增长39.5%,预计增幅居全省第十二位;实现税金8亿元,占年计划的88.9%。同比增长55.7%;累计产销率98.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0%;亏损企业10户,亏损面6.3%,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预计亏损额3600万元。 xx年,全市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占计划106.4%,完成工业增加值90亿元,占计划102.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0亿元,占计划109.4%,同比增长36.5%;完成工业增加值65.5亿元,占计划108.3%,同比增长37%,预计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占计划117.6%,同比增长55%,预计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预计实现利润9亿元,占计划100%,同比增长39.8%,预计增幅居全省第十位;预计实现税金9.5亿元,占计划105.6%,同比增长38.5%;累计产销率98%,与年计划持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0%,高于计划3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8户,亏损面5%,与市定目标持平,亏损额3500万元。 xx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预计29家,比xx年增加8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预计28家,比xx年增加11家。   (二)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元至十月份,全市共实施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64个,总投资111亿元,已完成投资25.5亿元,占年计划34亿元的75%,同比增长40.14%。其中,市直共实施18个(已完工9个),已完成投资15.5亿元,占年计划19亿元(不含沁北电厂二期)的81.58%,同比增长23.54%;乡镇共实施146个(已完工50个),已完成投资9.97亿元,占年计划5亿元的199.4%,同比增长76.99%。 预计到年底,全市工业企业可完成投资29亿元,占年计划34亿元的85.29%,其中市直企业可完成19亿元,占年计划19亿元(不含沁北电厂二期)的100%,乡镇企业可完成10亿元,占年计划5亿元的200%。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xx年,我市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增长的幅度会有所下降,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因素:   (一)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市经济增长已由高速扩张期向平稳较快增长期转换 从全国工业增长趋势来看,工业经济增长开始明显减缓,工业经济运行平稳的特征比较明显。尤其是上海、广州、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速度回落比较明显。前三季度全国利润增幅同比回落19.7%,亏损明显上升,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同比大幅提高50.4个百分点。我市工业在全国来讲,处于工业链条的低端,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不如高端产业。在发达地区遭遇效益回落时,其滞后影响在xx年将不可避免地波及我市。与此同时,受资源约束矛盾的影响,今年以来涉及工业领域的电价、油价、运价、水价、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较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从我省情况看,进入10月份以来,电力、煤炭和运力供需发生较大变化。从用电上看,到10月24日,省网用电量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57%,发电量增长4.27%,比正常负荷低100-120万千瓦时。电力需求减弱,电源建设步伐加快,电力过剩的问题开始显现。同时,煤炭、铁路运输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企业的部分煤种开始积压,煤炭价格下降,铁路运输货源不足,近两个月铁路运输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据郑州铁路局的资料显示,六月底全局铁路请车满足率为60%,九月底上升为80%。煤、电、运是工业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这种状况的出现,预示着我省工业经济增速将极有可能出现回落。 从xx年开始,我市工业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速逐年加快,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xx年工业生产增速18.3%,比xx年增加6.1个百分点;xx年工业生产增速24%,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xx年工业生产增速29.1%,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xx年工业生产增速36%,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但是,由于我市工业结构的不合理,钢铁、冶金、化工、建材等主导行业全部在国家的重点调控范围之内,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继续加强和全国、全省经济增长的逐渐减缓,工业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市工业经济增长已由高速扩张期逐渐向平稳较快增长期转变。xx年工业经济增长预计为37%,增速仅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xx年预计工业增速将回落到20%左右。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年度内缺乏能够形成经济增长点的`大项目 从近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工业项目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xx年全市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2.7亿元,同比增长234.2%,xx年完成工业项目投资23.5亿元,同比增长85%,xx年预计完成工业项目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23.4%,这些投资极大地拉动了我市的工业增长。xx年,全市计划实施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6个,总投资3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8亿元,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xx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有以下特点:一是投资额度少,计划总投资比xx年少75.6亿元,年度投资比xx年少20.3亿元;二是项目规模小,在55个工业项目中,年度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只有4个,而xx年度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达到9个;三是高新技术项目比重低,在37个新开工项目中,只有中原特钢的模具扁钢锻坯生产线技改工程列入先进制造业项目。由于xx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减少,同时年度内又缺乏能够形成经济增长点的大项目,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基数的膨胀也是造成xx年增速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xx年,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10亿元,比xx年增加了74亿元,较xx年增加了124亿元,是xx年的2.44倍。基数的大幅提高,也使得xx年各项经济指标难以保持较高增幅。 根据对我市工业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全市工业主要经济增长因素的调查,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预计新增工业总产值41.13亿元,销售收入38.76亿元,利润19680万元,税金25050万元。   三、工业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业经济发展全局,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和开放带动战略,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拉长产业产品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深化企业股权结构改革,创新企业管理机制,不断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 全市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355亿元,同比增长18.3%;工业增加值计划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18.9%。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252亿元,同比增长20%; 工业增加值计划完成79亿元,同比增长20.6%。 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20%。 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实现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2.2%。 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实现税金12亿元,同比增长26.3%。 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计划98%。 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不超过5%。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计划180%。 部分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目标: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2家(豫光、济钢),超20亿元的企业1家(沁北电厂),超10亿元的企业2家(豫港焦化、豫源化电),超5亿元的企业6家(中原特钢、电业公司、恒通化工、丰田肥业、万洋冶炼、金利铅业),超亿元的企业23家(济源煤业、太行水泥、高压开关厂、奔月浮玻、天龙焦化、亿华铁路器材等)。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全市计划实施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6个,总投资394255万元,年度计划投资137860万元。市直工业企业计划实施项目22个,总投资300625万元,年度计划投资9260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6个,年度计划投资46000万元;新开工项目16个,年度计划投资46600万元。乡镇工业企业计划实施项目34个,总投资93630万元,年度计划投资4526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12个,年度计划投资13230万元;新开工项目22个,年度计划投资32030万元。    四、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坚持不懈抓好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培植经济增长点   xx年仍然要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工作,抢时间、争进度,千方百计克服建设中的各种困难。xx年计划实施的工业项目现在已排出56项,要抓紧抓实抓好,确保按计划投产,发挥效益。 一是要抓好xx年计划开工而未开工的项目。包括百万吨捣固焦、12万吨树脂粉等,要针对这些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下大力气逐一解决,为项目建设创造基本条件,力争xx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二是要抓好在建项目。包括联创化工、15万吨煤焦油、10万吨再生铅、pps、济钢环保改造工程等,确保xx年上半年竣工投产。 三是要抓好新建项目。中原特钢总投资1.6亿元的模具扁钢锻坯生产线技改、太行水泥百万吨水泥扩建、奔月浮玻二期生产线等。 四是切实抓好项目筛选和储备工作。目前,我们在项目储备上已经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储备的好项目、大项目屈指可数,大的经济增长点不多。所以,明年要在项目储备上狠下功夫。要组织企业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对接,收集项目信息,综合分析论证,扎扎实实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   (二)强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 xx期间我们面临的最大发展机遇就是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这个机遇能否利用好,对整个经济的结构调整、上档升级至关重要。 一是要出台结构调整优惠政策,形成政策洼地,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结构尽快升级。 二是要把明年定为工业结构调整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尽快掀起结构调整高潮。 三是要在继续抓好传统优势产业上档升级的同时,突出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铅锌、树脂、焦炭要拉长产业链条;对深孔加工、白云制药、水晶、液压支柱等,要做大做强,膨胀规模,形成更大的经济优势。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不管是国家的宏观政策,还是目前的环境压力和企业利润空间,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发展循环经济上,要立足现实,根据发展的可行性,与环保部门共同排出限期治理、综合利用的时间表,一块一块抓落实,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明年重点要抓好铅锌行业的循环经济工作。以豫光集团为试点,促其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产业结构,在现有基础上加大铜、锑、铋的回收力度,开发引进钴、镉等金属的回收技术,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万洋冶炼、金利铅业也要进一步加快节奏,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全市铅冶炼企业要从xx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全部采取富氧底吹工艺,提升行业水平,提高综合效益。在抓好铅锌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要引导和支持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资源消耗行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对粉煤灰、电石渣、钢渣等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都要加大力度,变废为宝,形成新的产业。   (四)完善招商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要针对工业企业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引进的大项目不多等问题,切实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 一是要切实以企业为主体,实行项目招商、产业招商、股权招商,以实实在在的利益吸引客商投资。 二是要进行对口招商,对国内外知名企业要主动上门对接,采取兼并、重组等各种形式,吸引其前来合资、合作,拓展我市企业的发展空间。 三是产业招商,按照结构调整目录,有针对性地招商。对于一些企业产品有市场、生产有规模,但缺乏资金,不能满负荷生产的情况,要搞好产品招商,尽快形成经济优势。   (五)强化政策支持,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我们目前对工业经济发展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这些政策从目前来看,还没有形成明显的政策洼地,对项目、对资金、对人才、对技术的吸引力还不够大,还需要再进一步研究出台一些新的优惠政策。特别是结构调整,要研究新的办法,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吸引和带动金融、民间、外来资本参与我市工业结构调整。   (六)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技术,跟踪观察国际国内市场动态变化,分析研究投资、进出口、原材料消费、金融形势的变化对我市工业经济产生的影响,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动态变化可能对我市工业经济带来的影响,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超前研究应对措施,提出对策和建议,指导工业经济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

我国经济发展问题

近些年,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能源消耗过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虽实现了年均增速超过9%的高速度增长,但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一些产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虽实现了产量的增长,但却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为代价,不但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而且也无益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006年我国以占世界总量15%能耗、30%钢材消耗、54%水泥消耗的巨大投入和消耗仅产出了占全球产值总量的5.5%的国内生产总值①。在过去的20年,能源需求弹性系数平均为0.5,“十五”期间却超过1.0。我国“十五”计划预测,200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0年的1995万吨降到2005年的1796万吨,结果反而增长了27%,达到了2549万吨②。从我国与西方7个发达国家能源消耗的比较来看(表3一1),G一7国家平均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为n.7*1O(6)焦,而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为:69*10(6)焦,是西方7个发达国家平均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这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③.1.2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巧%。①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财政政策出台滞后,公共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不够。如: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太少,目前只有资源税和所得税涉及到环保问题,其他主体税种对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项目没有优惠政策,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保方面的作用;对排放污染项目缺乏制约作用,有些税种对环保项目本身免税,却对排污项目没有限制作用,同时,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无污染的产品和清洁生产,又没有享受到优惠的税收政策;就现有涉及环保的资源税来说,税率过低,各档之间的差距过小,征税范围狭窄,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这与我国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极不相称,由于资源税收入大部分归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又因为是对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盐等自然资源所获得的收益征税,往往起到了鼓励地方对资源过度开发的作用,反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1.3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特别是靠高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长期不足。据统计,从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都保持在25%左右,资本形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②。但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消费率)却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6年的50%,而世界平均的消费率是80.1%(2002年),我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①。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支出尤其是居民消费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投资所占比重却过高,分别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比重的2倍和1.6倍(见表3一2)。从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开放度高的国家来看,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的几个大国,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都是消费,如美国是国际上进出口第一大国,但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排在国内消费之后。高投资低消费的后果是投资效率低下,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居民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4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自2004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和电解铝3个行业的投资增长过快,不仅引发了这些产品的轮番上涨,加大了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还使得产业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市场供需矛盾,导致钢材价格上涨,致使钢铁产业盲目扩张,这样的生产规模势必造成高投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1.9调整为2007年的11.3:48.6:40.1。与1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16.2个百分点。但从国际上看,我国第一、二产业尤其是物质资本密集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过高,而人力资本相对密集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过低: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见表3一3).从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都在10%以上,但第一产业的贡献率都在0.8个百分点以下,第二产业在5.3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在4个百分点左右。第一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过高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同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量引进外资,主要发展加工产业。90年代后期,中国更成为发达国家与地区加工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从而急剧扩展为世界的“加工车间”。第二产业的急剧拓展成为80年代以来促进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急剧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如资源的极度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农业的相对落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足等一些后遗症。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服务业占GDP比重较小,还不到40%,国际上比较发达的国家一般都在70%以上②。三次产业间的不协调,已经到了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也影响到第二产业本身持续发展的地步.从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就业比例(各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看,2007年为40.8:26.8:32.4。与一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幅下降了2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了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上升了20.2个百分点。但是,我国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比例与其就业结构严重不相称: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1%,却集中了40%多的就业人数;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近一半,却只吸纳了l/4多的就业人数;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其就业比重虽然基本相称,但同国际相比较,其就业比重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也比许多发展中国家低得多(见3一4)。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充分就业这丫最大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1.5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沿海的东部地区,还是广大的内陆地区,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域之间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产业结构类同、无序竞争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据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5年,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分别比2004年扩大了462元和545元。同时,各地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比上年扩大500元以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①.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已经十分明显。我国甚至被国际上称为不平等发展最快的国家,改革已经不能够普遍提高各群体的“收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就有对中国的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的描述。据国家统计局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数人手里。①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大量居民属于低收入或中低收入阶层是我国GDP中居民消费所占比重过低的根源。这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等税制不健全,再分配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直接相关。如: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没有综合考虑居民家庭的人口、生计、健康状况和教育支出等实际负担,税负分配不公.1.6人力资本资源医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应加强劳动态度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目前,我国对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偏低,严重影响了科技水平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例如:从教育事业看,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在4%以上,而我国仅为1.32%。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前后实现“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同样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印度,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我国(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7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360美元,而印度只有950美元),但印度早在2000年就己经达到了该目标,并雄心勃勃地向OECD国家平均为5%的目标努力。②因此,尽管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在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但由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太低,所以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太低,这必然会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的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可以提高生产率43%,初中生可以提高108%,大学生可以提高300%.因此,我国人力资本资源是比较匾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急需提高.1.7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显薄弱,自主品牌缺失现象严重,自主知识产权与主要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难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并会造成国家创新地位下滑。据央视报道,2002年一2003年度中国“全球竞争力”的排名为第33位,2004一2005年度的排名为第46位①.造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短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税收政策在促进自主创新的应有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现行激励自主创新税收体系不健全,税收政策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性,税收优惠受益不均。如: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的科技发展领域缺乏倾向性,在如何协调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和改革传统技术等方面目标不清晰;现行优惠政策使科技成果的受让者受益较多,而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获益较少。我国对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事后优惠为主,缺乏事前的鼓励和支持。如:我国现行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激励的重点在产业链的下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规模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少了对产业链上游的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抑制。缺乏针对风险投融资的相关税收政策。在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着资金风险,而由于技术创新活动自身所具有的高风险性和收益的不稳定性,一般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支持,而仅仅利用政府的直接财政支出来资助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是非常小的,所以,我国具有核心技术创新项目的高科技企业和拥有核心技术创新项目的个人,在技术创新的起步阶段,都面临着筹资难、利润低的困难,而我国目前缺乏相关针对风险投融资的税收政策使其在自主创新方面受到影响。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中,对于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并没有明确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尤其是对高科技人才的创新发明所获收入缺乏相应的税收激励,对高科技人才的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等问题也没有得力的税收措施。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又降低了高科技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使得大量人才流向海外.1.8企业海外投资困难国际投资有利于全球资本、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外投资问题,部分企业也有对外投资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受到诸因素的限制,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方面困难重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8.1海外投资法规与政策落后我国涉外投资法律体系和结构不尽合理,现行涉外投资立法仅限于有关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方面,而有关企业海外投资方面的立法工作几乎一片空白。长期以来,我国对海外投资企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海外投资处于企业自我发展状态.境外投资的政策依据主要是《海外投资项目审批所需主要文件的内容和要求》,它完全是按中央各部委文件的内容要求而制定,政府并未制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上述《要求》仅仅涉及国有及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没有规定民营、“三资”企业的海外投资审批程序.1.8.2.境外投资手续烦琐国家有关部门对境外投资项目进行审批的初衷是试图从严把关,为对外投资项目的落实和实施后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但是,目前参与审批的政府部门层次太多,范围太广,环节太多,加上各部门把握的尺度不同,为企业进行项目申请带来许多困难。这不仅挫伤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延误商机.1.8.3外汇管制的制约我国迄今没有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化,对境外投资所需外汇的汇出管制严格。尽管中央已经定下了促进海外投资的总体方针,但具体的外汇管理措施还没有相应改变。这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项目外汇管制过严,阻碍了境外投资的发展:利润汇回保证金管理,对企业资金周转不利;现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提高了企业的用汇成本,加大;海外中资企业融资的难度.1.8.4境外投资缺乏资金支持目前,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海外投资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海外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企业能采用的融资方式不够灵活,对国际商业融资的控制,阻碍了企业利用国际资金市场;对租赁业务认识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租赁业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肯定,缺乏完善的租赁立法,影响了企业依靠租赁业务增强资金实力并向海外扩展;投资咨询业发展滞后.1.8.5政策支持措施不完善我国在对境外投资保护方面缺乏必要的科学机制,利益比较和风险评估方面的工作尚未形成体系,甚至连承担海外投资担保的合适机构也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对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和阻碍.1.8.6信息服务欠缺,境外投资信息不畅政府尚未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企业服务网络,境外信息渠道少。海外投资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投资,通常要求企业事先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由于由于我国企业实力薄弱,难以独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了解国际市场信息,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建立涵盖广泛市场空间的境外投资服务网络,为国内企业投资提供从考察、调研、注册到办公场所、经营、税务、法律、会计等全面的咨询服务.1.8.7对企业海外投资保护力度不够进入海外市场投资,若遇到东道国经济政策、政治形式、国际收支和汇率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具有较大的风险,可能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发达国家对境外企业和境外投资行为都有比较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不够,至今还没有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保险.1.8.8企业境外投资实力不足与国内经营相比,企业开展海外经营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因此需要较强的实力。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实力比较薄弱,中小企业尤其突出。从海外投资项目规模来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平均投资规模为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为260万美元,而我国非贸易性企业平均投资额仅为120万美元。①1.8.9缺乏跨国经营人才成功的跨国企业离不开优秀的管理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跨国经营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且要有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人才匾乏的问题己经显现,国际性、复合型经营人才更是奇缺,这使得我国企业外派人员素质不高。同时,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实力薄弱对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培养也产生了制约作用.1.8.10缺乏税收支持我国对企业“走出去”缺乏系统的税收促进法律体系。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以低税或免税方式,鼓励本国企业到海外进行资源性开发。近些年,我国对境外投资企业开始实施税收优惠,但优惠政策很少而且零散,原则性规定多,能真正落实到企业的很少,扶持政策范围有限。另外,现行的对外投资所得税政策是一种无投资导向性的无差异政策,对特定项目也没有给予税收优惠倾斜,结果导致对外投资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因此,目前我国在税收政策上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既没有体现在投资产业上的区别,也没有体现在投资地区、投资形式上的政策导向。对特定项目和产业对外投资的税收优惠几乎空白,体现不出产业发展导向,也不利于促进国内产业升级,从税收支持形式看,主要是减税或免税,形式比较单一.

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金昌工业经济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工业呈现出以有色金属材料、化工、能源、建材、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架构的结构体系。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22户,股份制企业24户,其它企业13户;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总量约占全市工业企业的95%。其中有色金属材料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完成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0%;能源工业的比重也超过了10%;化工、建材、轻纺3个行业的比重均不足5%,合计占7%;其它行业占3%。“十五”期间,我市不断深化对基本市情认识,着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无机化工、能源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配套发展建筑材料、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一)工业加速发展,效益显著改善。2005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84.13亿元,是九五末的3.87倍。主要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镍产量8.28万吨,较九五末增长93%;铜15.63万吨,增长6.8倍;生铁25.39万吨,增长78.42%;硫酸57.14万吨,增长1.37倍;纯碱18.01万吨,增长28.92%;水泥产量83.98万吨,增长1.04倍;发电量20.48亿千瓦时,增长6.61%。金川集团公司已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大型有色企业集团,镍都实业公司、金化集团、甘肃电投永昌发电公司、河西堡铁厂和金昌水泥集团步入2004年度甘肃工业100强行列。我市启动了金昌(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41亿元,利税38.8亿元,分别是“九五”末的4.14倍和5.85倍;增加值达到82.83亿元,是“九五”末的3.9倍,占GDP的比重由“九五”末的52.2%提高到71.4%;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24亿元,增长16.65%。“十五”期间,金昌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8%,比“九五”时期提高11.5个百分点。新材料工业完成产值36亿元、增加值10.8亿元,分别增长24%和24.1%。(二)高度重视项目建设,集约化水平和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工业更新改造投资达到6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主要工业产品规模大幅增长,行业支柱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有了显著增强。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比2000年增加了10户;资产合计218.33亿元,比2000年增长1倍;2005年底,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0户,比2000年增加4户。尤其是金川集团公司有色金属产量突破了20万吨,资产和营业收入提前两年实现了“双百亿”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项目建设中,我市注重对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进一步提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力水平,特别是下大气力发展以新材料为主的接续产业,不断加强院地院企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启动了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有近40个涉及新材料领域的项目相继落户我市,提升了科技含量,优化了工业结构。(三)发挥比较优势,产业关联度有了增强。“十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较好地发挥了特色资源这一比较优势,工业项目建设中注重有色主导产业的带动能力,注重对有色初级产品及有色生产系统伴生的化工原料、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有色冶炼工业与新材料工业、有色冶炼工业与化工、有色冶炼工业与建材工业、有色冶炼工业与能源工业、能源工业与建材工业以及农产品基地与农产品加工业等互为依托、互为促进的产业关联关系,初步形成了资源相互补充、相互利用的产业链条,具备了工业内部的循环经济雏形。同时,在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很好地将其与西部地区特有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结合,使我市的有色深加工工业和特色农成品加工业初步显现出了竞争优势。尤其是对有色矿产资源的利用实施资源控制战略,注重对资源尤其是镍资源的保护性开采和利用,强化深部及周边找矿工作,加大海外资源及二次资源利用比例,在壮大有色工业的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了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四)加大改革力度,体制机制不断转变。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了,改革改制进入了按照明确的目标和日程稳步推进的新阶段。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国有企业改革有了重要突破:通过进行辅业分离改制,行业重点企业的主业更加集中和突出;通过实施政策性破产,优化了整个区域的资本结构,有效解决了企业的历史包袱,维护了社会和企业的稳定;一批结构不合理的企业,通过破产退出了市场;一批体制上不适应的企业,通过改制退出了国有经济序列,盘活了资产。基本实现了企业整体改制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债权债务处置到位。同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正在进行,一个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相结合,权利、职责和义务相统一的专司机构开始运行,国有资产在“有进有退”和战略性重组中走向目标单一。改革改制增强和释放了企业发展的活力,这将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开发小区初具规模。建成了一批在国内和西北地区具有竞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工业群体。以金川铜管厂、金川铜材厂、金川有色合金厂、金川特钢厂、金川粉末冶金厂为代表的冶金工业成为开发区支柱产业的龙头。以金川硫酸铜厂、硫酸镍厂、硫磺厂、草酸厂、双钠厂、氯碱厂、化工试剂厂为代表的化工企业,成为化工产业主体。以金川特种焊条厂、金川电控设备厂、金川磁钢厂、金川特种铸造厂、金川电线电缆厂为主的机电工业形成了机电行业的主体。以金川混凝土制品厂、金川水泥厂、八建建材厂等为主体的建材企业成为建材行业的龙头。以金昌制药厂、金昌保健食品厂等为主的医药食品工业形成了医药食品行业的主体。目前,已有产品品种350多种,数千个规格型号,许多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国内具领先水平。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兴起,在省计委、省科委的主持下,制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以资源为基础,努力实现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指导思想和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模式。目前高新区已经省科委设定的企业11家,还有若干家在近期内陆续上报。11家企业为金川铜管厂、金川特种焊条厂、金川粉末冶金厂、金川特种合金厂、金川特种铸造厂、贵金属加工厂、化工试制厂、铝镍合金厂。金昌制药厂等,项目总投资2.7亿元,形成生产能力4.5亿元,1998年实现工业产值为3.4亿元,共有职工4600人,其中科技人员1260人。开发区有20多个项目列为省级国家级火炬计划,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7项,如镍氢电池、镍储氢材料及纯镍纤维、镍扣、氢氧化亚镍、纯镍丝、超细硫磺粉、镍基合金焊条、钴粉、硒粉、氯化亚铜、交流消声降温节电器、红芪口服液等一大批科研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不仅填补了我省和国家的空白,更形成了一定生产规模,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如化工试剂厂是国家定点镍钴盐试剂企业,贵金属加工厂是我国最大的贵金属加工企业,粉末冶金厂的镍粉、青铜粉,在产量、销量都居全国第一,高品质硫酸镍、镍铝合金被评为省部优产品,各种特种焊条、焊丝、冰箱空调用冷凝管、毛细管在西北占有绝对优势,部分产品并出口国外,体现了金川资源转化为产品后的巨大潜力,也体现了金昌高新区的实力及发展前景。招商引资初显成效。近几年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重中之重,采取多种形成狠抓落实。是一成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选派得力人员从事此项工作;二是组织力量,积极参与国内外举行的一些大型经贸洽谈会,广泛地接触国内外客商建立经济联系。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先后参加了西安中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烟台亚太经合组织国际贸易洽谈会、北京高科技周展览和兰交会,并在当地新闻煤介进行宣传,召开招商项目发布会;三是以上海、山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为招商重点区域,经常性地派员上门招商,与一些大企业集团、私营企业、港台地区客商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四是强化服务功能,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管委会设立了投资服务中心,为投资者提供项目建设全程服务;五是推出的招商项目注重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企业资产重组和产权产易。通过努力开发区吸引市外投资建成项目39个,总投资6400万元,引进外资3500万元,建成独资、合资项目16个。

人类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生产工具。人类经济时代划分的标准不一,如果一定要分四个阶段的话,那分别是:1,农业经济时代。狩猎时代没有经济,大家都是为了生存而活动。农耕的发明,人类社会有了剩余财物,在农耕社会就形成了农业经济。2,资本经济时代。在农业社会中后期慢慢的产生了资本经济萌芽,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西方世界快速发展起来。3,工业经济时代。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划时代的蒸汽机,引领工业经济飞速发展。加上后来电力的发明广泛应用,世界经济突飞猛进,人类对地球的开采和索取也前所未有。4,信息经济时代。在二十世纪后期,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全球互联互通。人类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也正是你我目前面临的时代。

评论丨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稳住经济发展大盘

龙贵智 近日,湖南省统计局公布数据:1—5月,全省规模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6760.42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利润总额835.97亿元,同比下降2.4%;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兴则经济强。当前,要稳住经济发展大盘,就必须发挥好工业的“压舱石”作用,要把建设“工业强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以赴抓好抓实各项工作,持续稳住工业增长势头,促进工业经济行稳致远、提质增效。 吃下“定心丸”,坚定发展工业经济的信心和定力不动摇。“信心比黄金更加重要。”2022年,面对疫情反复和经济持续下行等外部因素综合影响,全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1-5月,湖南全省规模工业同比增长12.3%,比一季度增长9.5%还高出2.8个百分点,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无比艰难,为此,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这一重要预判,坚定工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全面彰显工业在稳住经济发展大盘中的“压舱石”作用。 下好政策“及时雨”,提振信心助工业企业快速复苏发展。要保住工业的良好增长势头关键在于稳企业,企业稳则产业兴、经济强。当前,全省已相继出台稳住经济发展大盘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这系列政策含金量高、覆盖面广,基本实现应出尽出,是企业复苏发展的“及时雨”。同时,为把各方面政策宣传好、解释好、落实好,在湖湘大地上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吹响了联企帮扶冲锋号。为此,各级各相关部门、各地区要坚决把此次活动组织好、开展好,坚决做到惠企政策尽知尽享、助企纾困有难必应、援企服务精益求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振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其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让更多的工业企业快速恢复、发展壮大。 注入“强心针”,推动工业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突出招大引强,积极抢抓政策机遇,紧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等国家级产业集群,通过开展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湘商回归等多种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领航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入湘发展。抓好产业项目建设,把准国家政策取向和投资方向,加大项目谋划申报力度,确保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进入国家投资的“笼子”,夯实工业发展基础;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以钉钉子精神抓好项目建设,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要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实现“老树发新芽”,提高核心竞争力,让“湖南制造”享誉海内外。

推荐几本关于“工业经济发展研究”类的书籍。谢谢

《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带动机制研究》《工业经济科学发展研究》《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工业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研究》《中国西部工业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中国-欧盟:传统工业区转型与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国——欧盟: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工业经济研究所卷》

请问: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请举例说明!谢谢!

很简单的例子,韩国现代重工,差不多拥有世界60%的年造船能力,再看中国的大连造船厂,然后看中韩的经济发达程度。日本三菱重工,世界最强的重工业之一,再和中国的一汽集团比较,看两国经济发达程度。美国美孚石油世界第一强企业,再看中国石化,对比两国经济情况。(以上例子并没有任何偏激和对中国不满,看到距离,认识距离,缩短记录才是强国之道,只能和强的比,不能和弱的比。)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工业中的现代重工业和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的实质上的联系。不是说其它工业不重要,但重工业确实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代表,一些旅游国家等除外。韩国,日本,中国同是二战的废墟中同一起跑线发展的。韩国和日本是得到美国大力支持,重工业飞速发展,所以经济也飞速发展,这就是水涨船高的联系。

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是?

  简论知识经济与管理会计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的“科学、技术和产生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一概念。这意味着,知识经济已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1世纪的世界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我们有必要了解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点。以及由此给管理会计体系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一、知识经济的涵义与特点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阶段,现逐步开始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在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土地是单一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前期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与资本,后期则还包括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当推知识,尽管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仍是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但已不再象工业经济时代那样至关重要,而知识却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表现在国民财富中,人力资本所占比重已大大超出二分之一,而信息产为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知识经济就是以人类高度发展的知识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以信息经济为核心产业的一种经济形态。  对比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知识致富替代资源致富。工业经济时代,世界首富的财富建立在无数的有形资  源上;而到二十世纪末,世界首富的位置连续几年为软件大王比尔·盖茨霸占,1998年其个人财富已超出500亿美元。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在社会经济中的成份大大增加,其地位与作用也大大提高。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价值为390亿美元,微软公司的股票市值曾高达每股100美元以上。  2、信息产业作为经济核心支柱,发展势头迅猛。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出已超过了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  3、工业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下降。以美国为例,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下降到20%。而与此同时,咨询业在社会上的地位、作用却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占财富的比例已超出50%。  4、企业的组成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如美国的硅谷);企业产品(服务)的生产以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为主体(如生物、医药、计算机软件、邮电通讯等高科技行业)。同时,致力于对现有产品的革新改造,提高其科技含量;企业的竞争策略是以智谋胜,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企业的投资取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体,在人才开发、科技开发的新产品研制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会计体系带来的冲击  知识经济具有与工业经济诸多不同的特点,给各行各业带来极大的冲击与挑战,作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也同样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管理会计保注重本企业的决策、计划及执行,只对本企业的成本管理、责任会计、决策方法负责,而在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光从本企业入手,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在国际国内大市场环境下竞争的信息需要。企业要面向世界,为之服务的管理会计也必须跳出本企业的圈圈,为企业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2、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投资取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体,企业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人才开发、科研、技术开发及新产品研制等方面多投入资金,以确保长期的竞争优势。那么,在管理会计中,企业的投资方案就不能局限于财务效益为评价标准,必须以全方位的效益为评价标准,这就需要包括非财务效益方面的指标,如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引进人才的未来效益、引进高级制造技术的长远利益。  3、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资产以无形资产为主体,表现在资产计量方面要加以改进;制造业比重的下降要求成本计算方法、成本管理方法也随之改进。  4、知识经济的腾飞必须插上金融的翅膀,企业资产证券化使得企业更加注重自身价值。因此,对企业价值的衡量与管理也是摆在管理会计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5、企业经营成果不仅表现在利润上,更表现在企业价值的增加上。如何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如何反映除投资者以外各贡献主体(员工、政府)的利益分配情况?利润表已不能满足需要。  6、管理会计师的综合素质要进一步提高。现有知识已满足不了知识经济的需要,企业自身内功不好,怎能给外界公众展示一个好的形象?代表企业价值的股份又怎能上得去?而要提高企业的自身价值,离不开管理会计师的参谋作用。  2、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要有由单一的财务信息向多样化转变,包括非财务的、非经济的,甚至是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信息。  3、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从财务效益扩展到包括人力资源、科技开发、新产品开发等各个方面,投资决策不仅要有定量的方法,同时还要辅之以定性方法。  4、资产核算逐步将重点转移到无形资产上来;对原有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引进国外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方面,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节约转向作业管理;对企业及竞争者进行同样的作业链——价值链分析。  5、企业价值衡量与管理上,可借鉴国外已有的先进经验。金融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中枢,在知识经济时代同样如此,因此,如何提高企业自身价值及维护股票市值是每一位管理会计必须密切关注的焦点。  6、除了保持原有的财务报表外,还要编制增值表,反映企业的成长性及各贡献主体的贡献和利益分配情况,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全面的经营成果信息。  7、管理会计师必须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对于我国现有会计工作而言,不仅要适应现行财务会计改革之需,为企业外部相关者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不应忽视企业自身的管理之需,应充分重视和利用管理会计的决策参谋作用。管理会计师应加强自身教育,更新观念,丰富知识,尤其要充实金融知识、熟悉外部市场大环境,做到能随之应变;还要精通计算机技术,为决策者及时提供所需信息,真正起到一个好参谋的作用。

怎样结合工业与经济发展?

一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大力推行投资主体零限制、登记注册零收费、名称登记零门槛、经营范围零束缚、审批发照零障碍的“五个零”企业登记制度,打造宽松准入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组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研发机构和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大力开展品牌培塑行动,指导有条件的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对首次获得国家级和市级商标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有效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壮大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主体;支持中小企业专注于擅长领域,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和质量效益水平。二是精深策划工业项目。以我县脐橙、油橄榄、蔬菜、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为依托研究策划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围绕火电厂煤灰渣、脱硫石膏、余热利用等资源研究策划资源综合利用类工业项目;结合我县白酒酿造现状,整合策划散装白酒酿造项目;围绕工旅融合,结合我县工艺美术产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研究策划旅游消费品加工项目;结合主城区产业转移,研究策划承接产业转移方向的项目。二、盘活存量一是“小升规”。全面摸清存量工业企业现状,筛选一批符合产能政策、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培育升规,不断增大规上企业规模。完善工业企业“小升规”扶持政策,改变过去一次性资金奖励方式,通过优先为“小升规”企业提供要素保障服务、“一站式”手续办理、畅通企业与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绿色通道”等方式,提高企业内生动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二是“微升小”。做好微型企业的指导服务工作,通过建立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设立特色产品展销窗口、组织企业参加全国性的展会等方式,搭建微型企业及其产品走出去的平台,最大限度承接国家、市、县各级已出台的微型企业培育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三是“个转企”。以乡镇、村社为单位,对现有市场主体进行摸底统计,排出重点个转企主体名单,采取集中动员、上门政策宣讲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通过制定“个转企”行业标准,在申报政策资金项目、使用土地、房屋权属等方面给予优惠,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有关政策优惠,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三、引入增量常态化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利用乡情、亲情等人脉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广泛收集招商信息,精深策划招商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大力推进网上招商、定点招商、中介招商、专业小分队招商和以商招商,形成全面招商、重点突破的新局面。继续实施“能人回归”工程,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围绕产业定位,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填平补齐产业链为主线,以返乡创业为突破口,重点引进农产品加工、仿古家具及工艺品、电子、服装等行业。扎实推进招商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取得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赤峰各旗经济发展情况~ ~ ·还有巴林左旗经济发展前景?

几年来,巴林左旗紧紧围绕“工业强旗”的发展战略,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核心抓招商”的指导思想,以建设新型工业化体系为目标,以资源转换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改革,扩大经济总量,实现了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6.2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70倍,年均递增21.31%;全旗现有有色、黑色金属选矿企业12家,建成选厂18个。巴林左旗工业自2003年以来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大好势头,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全旗工业经济的总体水平逐步提高。几年来,全旗共组织实施的重点工业项目66个,完成投资18.6亿元。200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旗GDP的比重达到45.88%,比上年提高7.72个百分点。巴林左旗是赤峰市发展有色金属采选业较早的旗县之一。矿产业作为巴林左旗工业经济的支柱和全旗财政收入的主体,其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1978年12月,白音诺尔铅锌矿成立,1979年,白音诺尔铅锌矿建设第一座日处理50吨的铅锌选矿厂,经过三十年开发建设,巴林左旗有色金属矿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2007年,全旗矿产业实现现价产值38.7亿元,同比增长84.8%,矿产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83%左右,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以上;上缴财政税金3.36亿元,占工业企业缴税的96.4%,占财政当期收入的80%。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不利形势下,巴林左旗的经济仍然逆势增长。今年1-8月份,该旗工业实现增加值8.72亿元;从年初到现在,新开工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已经达到33个。是什么样的发展理念让巴林左旗经济发展势如破竹? “大眼界”让小县城找准出路 巴林左旗是传统的农业旗,6644平方公里土地,有耕地168万亩,单一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巴林左旗经济的发展。 面对发展滞后的现实,巴林左旗委、政府从实际出发,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力巩固壮大有色冶金产业。目前,全旗铅锌采选能力达到近2万吨/日,铅锌冶炼能力达到近20万吨/年。以财政增加、农民增收为目标,对农牧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该旗打破了过去以单一产粮为主的结构,根植于种植业,拓展畜牧业,深化加工业。经过调整结构,目前已经形成了马鹿、肉驴、笤帚苗、酒业、大豆精深加工等多个产业链,以大农业带动大养殖业、最后带动大加工业的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形成了气候。 今年,巴林左旗形成了一个招商引资战略,就是要提高企业进来的“门槛”。不在乎招进多少,在乎招进质量。他们瞄准国家行业龙头招商,坚持“非税项目不要,非社会贡献性项目不要”。凡是招进来的企业都是要对财政有贡献的,即高附加值企业,或者能带动百姓就业的,即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巴林左旗还对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企业大开绿灯。1-8月份,全旗共引进资金40多亿元。 “大胸怀”使小县城海纳百川 巴林左旗所处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势,但巴林左旗敞开大门招商、真心实意亲商、千方百计帮商,让名企心甘情愿到这里发展。旗委书记王玉树在全旗干部大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把企业招进来不是目的,让他们在这里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才好纳凉! 于是,一切从企业的切实利益出发、一切以“涵养税源”为出发点、一切以增加税收为目标成了巴林左旗人的共识。该旗对事关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8个重大项目实行了旗级领导集团推进,对续建、在建和拟开工的21个重点项目实行旗级领导专项推进,由于措施得力,1-8月份,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9亿元。 “大发展”促百姓安居乐业 经济发展了,巴林左旗把千方百计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年初,旗委、政府向全旗人民承诺了“十件实事”,总投资近1亿元进行了林东城区的小巷改造、林东四中等3所校舍改造、中蒙医院门诊楼和旗医院医技楼扩建,同时该旗又全力实施了“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通公路”工程。截至目前,该旗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0亿多元,全旗165个建制村全部通上了公路。目前,该旗初步形成了“以林东镇为中心,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主体,村级公路为补充”的层次分明、功能互补、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英俊镇的经济发展

200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亿元(镇本级5.6亿、省市企业2亿)。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0.72亿元、6亿元和0.8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5:79:1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8536元。全口径财政收入9161万元,其中,镇本级财政收入1021万元。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以热电、建材、医药、化二工、汽车配件等为主体的工业框架。全镇工业企业153家,2005年产值18亿元,工业增加值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2户,其中长春市热电二厂,年产值12亿元;东郊煤气厂,年产值2亿元;鼎鹿水泥厂,年产值2.2亿元;四通水泥厂,年产值4000万元;长红药业,年产值3200万元。 2005年全镇第三产业年创增加值8800万元,商业企业有176户,年创增加值2200万元;餐饮服务业158户,年创增加值1500万元;交通运输、仓储企业8户,年创增加值3000万元;建筑安装企业2户,年创增加值1000万元,社会事业支出1100万元。英俊镇用工业化发展思路谋划农业。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2亿元,增加值7200万元;牧业总产值5000万元,增加值2700万元;种植业总产值7000万元,增加值4500万元。全镇分别以村为依托,坚持农村建设城市化,建立了省级小康示范村一个,在小康村内,居民住宅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农民吃上了自来水,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发展特色农业成效明显。建立了蔬菜出口基地一个,蔬菜出口基地采用公司加农户的联营方式生产香菇、平菇、荷兰豆等蔬菜,出口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年出口量2000吨,年创汇120万美元。建立了牧业养殖专业村一个,卫星牧业养殖专业村有养殖专业户153户,养殖项目有蛋鸡、肉鸡、猪、肉牛和奶牛,年产鲜蛋5000吨,肉鸡4000吨,鲜奶10000吨。在国家取消了农业税的同时,政府努力增加对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几年来投入资金120万元,对低洼地进行农田改造,修筑了排水沟、渠,使低产地增效。 从二道区出城向东进入英俊镇,车行不过几公里,就可以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工业新区。这里过去是郁郁葱葱的田地,如今已经成为二道区工业化的平台和推进城市化的前沿阵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必将成为长春市“退二进三”、集中发展工业产业的理想选择。 工业集中区是2005年底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这里是二道区委、区政府实施“工业强区、项目带动”战略、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的突破口,是长春市工业企业“退二进三”集中发展的战略平台。英俊工业集中发展区主要位于省级经济发展“十强镇”英俊镇境内。西起马家店,东至西湖观光农场,北至吉长公路南线北1250米,南至刘家屯,含和平农场及胡家、泉眼2个村5个自然屯,总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众多企业到这里安家落户,看中的是这里具有的优势。最具区位优势英俊工业集中发展区分别与长春市经济开发区、长春市净月旅游开发区、长春市物流开发区、长春市莲花山旅游分区接壤,坐落在雾开河畔,近城、地势平坦,适宜成片开发,易于投资建厂。最具能源优势英俊工业集中发展区内水、电、气能源充足,长春市热电二厂可提供电能和热能,长春市东郊煤气厂可提供煤气,中日友好水厂可以满足工业用水的需要,区内和每个居民小区还将分别建造一座变电所、电信所,这些能源企业可以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充足的能源保证。最具交通优势英俊工业集中发展区环抱长吉南线,长双铁路、长吉高速贯穿全境,距长吉高速出口处1.5公里,距市区7公里,距龙家堡国际机场15公里。独特的“铁、路、空”立体交通优势,将带来充足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商贸流。最具发展空间英俊镇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前期建设用地25平方公里,可满足现实和长远用地需要。最具环境质量区内环境质量优良,可净化空气中TSP,SO2,NO2的日均浓度符合国家2级标准;雾开河河水直接注入卡伦湖,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质量可达到四类水标准;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噪声规定标准。最具工业发展基础英俊镇的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合并前的英俊乡曾获得“乡镇企业经济发展第一乡”的荣誉称号,2003年;英俊乡是“长春市三十强乡镇”之第五名,有成熟的企业管理经历和建设工业小区的成功经验,人文环境优越。而且,英俊镇工业基础较强,全镇现有企业175户,个体工商户353户,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5.6亿元,工业产业已粗具规模。最具政策优势英俊工业集中发展区享有省级开发区优惠政策。2005年底,英俊镇被省政府批准为省“十强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又享受到特殊的优惠政策。据统计,截至目前,工业集中区内现有企业66户,个体工商业户115户。已引进恒力汽车厂、大唐热电二期工程、聚氨脂轻脂泡沫项目等22个,计划投资4.6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2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1000万元以上3个;1000万以下3个。续建项目10个;项目达产后可新增产值2.6亿元,利税2000万元。英俊工业集中发展区虽然刚刚起步,但是折射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带动效益已初露端倪,巨大的潜在效应完全可以预期,尤其是投资者在增资扩产过程中存在着“从众效益”与“模仿现象”,相关产业跟随其后的“羊群效应”,在工业集中区表现得会更加强烈。据了解,2006年通过“融资先建、域内独建、合作共建”的形式,全面启动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的服务设施建设,至少要达到“五通一平”的标准,即:水、电、路、通讯、供热达到国家开发区标准,工业集中区域内完成纵横一级公路交汇。平整土地加快工业集中区路网建设,南起长吉南线,北到长石公路,纵向两条柏油路12公里,横向五条路18公里,使集中发展区实现路路通。同时相关配套的设施建设已经展开,依托四水厂落实用水工程,加快供水、排水管网的建设速度;依托二热电热能资源,做好集中供热工程;依托城郊供电局落实电力工程;依托四八局,落实电信工程。同时积极建立工业集中区建设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创建“数字集中区”,推进工业集中区信息化。2008年,区内已引进项目66个,大唐热电二期、恒力汽车等均已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已有3个亿元以上项目即将入驻集中区。集中区本着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规划、高质量管理的建设原则,确立了一年打基础,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二年见成效,形成集中区发展雏形;五年上水平,建成特色突出、功能完备、管理先进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土地挂钩试点镇2008年11月正是农闲时节,长春市二道区英俊镇和平村农民,几乎每天都要“选派”代表,来到雾开河东侧几栋在建的楼房前看看工程进展情况。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的季节,这个村两个社的250户农民,就能告别平房,搬进这几栋水、电、气一应俱全的新楼房。而他们现有占地29公顷的宅基地,镇里打算统一规划,建设成温室和大棚,致富于农民。镇委书记田兴民告诉记者,和平村的作法,就是人们常说的“土地挂钩”。作为全国第二批土地挂钩9个试点镇之一,英俊镇还是吉林省唯一的试点镇,而和平村正是“试点中的试点”。所谓“土地挂钩”,是对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简称。即:在耕地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加合理。2006年7月,从天津、四川等中国第一批土地挂钩试点省市学习考察回来的英俊镇党政一班人,开始向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申报挂钩试点。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确定英俊镇为吉林省唯一的挂钩试点申报镇。今年6月,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英俊镇为全国第二批土地挂钩9个试点镇之一,也是吉林省唯一的试点镇。按照英俊镇的总体设想,实施土地挂钩试点,就是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坚持土地承包责任制不变、耕地总量不减少、充分尊重农民自愿,高水平规划、设计和建设一个有特色、适合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农民通过原有耕地规模化、产业化获得土地收益,通过人口集聚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向新型农民和新型居民的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长春市二道区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试点项目区分为拆旧复垦区和建新区,规划总面积132.2公顷,周转指标63.3公顷,预计农民腾出宅基地68.9公顷,可置换建设用地59.5公顷,安置农民占地3.8公顷。挂钩试点成功后,英俊镇将发生显著变化:新建镇区位于雾开河东侧,自然景观秀美,而且新居在设计上突出布局特色、生态特色和建筑特色,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将新增耕地68.9公顷,而安置农民居住仅需3.8公顷,可置换建设用地59.5公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计划从土地收益中拿出9300万元,为迁出农民交付养老保险,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在建新区拿出5公顷建设经营、出租性用房,将出租收益回补农民,解决农民上楼后的新增费用和开支;复垦新增耕地68.9公顷。其中:40公顷将为农民建设温室、大棚;其余用于引进养殖、种植等农业产业化调整项目,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经测算,在无需政府投入的情况下,整个项目可获得纯收益2413万元。

人民日报聚焦经济发展:轻工业,势头稳效益升

核心阅读翻看上半年成绩单,轻工业呈现稳中有增发展态势。前5月,规上轻工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42%,高于全国工业11.7个百分点;轻工出口额同比增长8.97%,高于全国出口增速8.57个百分点。做大做强轻工业企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轻工企业应通过管理、技术和模式创新等举措,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轻工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近日对外公布今年上半年轻工业经济运行数据:前5月,规模以上轻工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0%,利润同比增长9.42%,高于全国工业11.7个百分点。“前5月,在减税降费等政策支持下,轻工业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标准品牌建设等举措,总体运行态势稳健,效益水平不断提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说。前5月轻工业生产稳中有进,结构调整有序翻看1—5月轻工业成绩单,产量、营收、利润等主要指标增速都有所加快,呈现稳中有增发展态势。看产量,国家统计局统计的92种轻工产品中,有56种产品产量呈同比正增长,增长面为60.9%。看营收,规模以上轻工企业数量达到10.65万个,实现营业收入78678.38亿元,同比增长4.70%。看利润,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利润总额达4738.56亿元,同比增长9.42%,且在轻工20个主要行业中,有15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10%。轻工业经济运行“量”上稳中有进的同时,“质”也在优化升级。从产品结构看,技术含金量更足。前5月,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16.37%、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长13.86%。“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光伏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公司太阳能电池仍实现6吉瓦出货量,继续保持满产满销。”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毅道出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提升电池技术含量,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更保障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产量下降较多的是被转型替代的产品。其中,荧光灯、白炽灯泡、脚踏自行车、玻璃保温容器品产量降幅分别为28.46%、18.37%、8.45%、5.01%。“轻工主要产品的产量变化,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消费升级趋势。”张崇和说。从经营效率看,获利能力渐强。家电、轻工制品制造等行业主动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利润增长较快,其中,家电行业利润增长20.4%。1—5月,轻工业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4.7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6.02%,高于全国工业0.3个百分点。在张崇和看来,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反映了整个行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出口逆势上扬增势强劲,有力支撑外贸稳定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轻工业对美出口下降5%,部分企业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其中皮革、家具、五金制品、文体用品等对美出口受影响较大。不少人担心,面对国际市场不确定性风险,我国轻工行业能否保持平稳发展?前5月行业发展最新数据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对轻工行业对外贸易影响总体可控。1—5月,轻工出口额达2555.4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6.67%,同比增长8.97%,高于全国出口增速8.57个百分点。其中家电、皮革、塑料、文体等十个行业前5月出口额超过100亿美元,日用机械、轻工机械出口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那么,应对外部风险,我国轻工业出口何以保持强劲势头?看外部,积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出口国别结构更趋均衡。“虽然对美订单有所下降,但公司依然实现了盈利。”今年5月,浙江龙翔纺织有限公司出口的沙发面料订单量较同期缩减,总经理王纯说,通过开拓欧洲市场,稳住了产能,也稳住了人心。“如今来自美国市场的营收已从90%降至60%,而其他海外市场已上升至40%,未来这一比例还将持续反转。”数据显示,轻工对美出口所占份额从去年的24.54%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20.75%。而与此同时,对东盟出口份额提高1.1个百分点达到11.62%,对欧盟出口提高1.86个百分点达到20.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提高2.12个百分点达到28.34%。均衡的国际市场结构,增强了轻工业对出口风险的防范。张崇和介绍,尤其在今年一季度,我国轻工业在对美出口下降5%的情况下,通过拓展东盟、欧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实现出口总额增长12.4%。看内部,“受益于国家一系列减税降费及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同时,轻工业企业通过主动开展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有效冲抵了外部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有力支撑了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发展。”张崇和说。做大做强轻工业企业,亟须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1—5月,我国轻工业发展形势良好,行业整体运行水平好于全国工业,助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需要看到的是,当前轻工业还存在一些发展短板。日前,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召开轻工行业发展座谈会。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巡视员王东指出,轻工业市场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但中小企业数量多,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等举措,实现高质量发展。多年来,轻工业蓬勃发展,以全国工业14.4%的资产总额,实现了全国工业近20%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成为我国重要的民生行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那么下一步如何做大做强轻工业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自主化。“最近两年,智能手机大都变成了全面屏,而小米在这一领域拥有100多项专利。”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认为,发展越是困难,越应该把资源集中在科技创新上。“去年小米研发投入总计58亿元,今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50%。”今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首次评出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这些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2.46%。此外,近年来,共有74家轻工企业的建设项目进入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企业发展模式向智能化转变。推动品牌建设高端化。如今,许多轻工业百强企业已成为品牌建设的典型。据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组织的评价,格力等品牌价值已超千亿元,娃哈哈等品牌价值超400亿元。张崇和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引导轻工业企业加强品牌培育,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快速转变,以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满足人们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轻工业发展韧性显著,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说,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经贸环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倒逼轻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轻工企业要通过管理、技术和模式创新等举措,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轻工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原题为《轻工业 势头稳效益升》)

结合自己的工作和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谈谈工业强省战略如何促进贵州经济发展

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省政府作出强力推进工业强省的重大战略部署,主要是基于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类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形态是什么

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大审美经济形态。人类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大审美经济形态。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经济发展历程,表现为三大经济形态。第一是农业经济形态,人类的祖辈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自己既是产品的生产者,又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和大自然处在比较和谐的关系中。第二是工业经济形态,工业革命后,工业迅猛发展,工业产值逐步超过了农业产值,工业在社会生活中居主导地位。劳动分工日趋细密,生产和消费隔绝,生产者不在是自己产品的消费者。人们不断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和自然处在比较对立的关系中。工业生产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然而也造成了污染,破坏了生态,第三是大审美经济形态,即人们现所处的时代。

工业强省战略如何促进贵州经济发展

  2010年10月26日,贵州省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果断作出了“工业强省”这一振奋人心的战略抉择。  一年多来,贵州上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把做大做强工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增强经济实力的重大举措。工业强省,是关系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大战略,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科学发展,认真分析国内外发展态势、把握全省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深思熟虑、集思广益,从实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不懈的进取精神,统一认识,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坚持“干字当头、敢字为先、拼字求胜”,毫不动摇地走“工业强省”的道路,奋力把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地推向前进,实现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你追我赶的大格局中,贵州工业仍然落后,与发达省份相比,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从速度看,贵州工业发展速度比全国慢。即使在西部,与一些省份相比,我们也有较大差距。从总量看,全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左右,贵州要低10几个百分点。与经济总量排前三位的广东、山东、江苏相比,经济总量相差甚远,主要是差在工业上。从效益和竞争力看,贵州工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大企业、大集团、知名品牌偏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工业落后是贵州经济落后的根本症结所在。工业上不去,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但不能缩小,反而会越拉越大,甚至被排到我们后面的兄弟省市迅速赶超。我们要实现追赶跨越,要实现富民兴黔,不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一点希望也没有。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看到这个差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思路、找准抓手、增添措施,举全省之力,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揭开工业发展的新篇章,奋力推进贵州发展新跨越。  一、深刻认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十一五”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作出强力推进工业强省的重大战略部署,主要是基于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省的发展阶段、特殊的省情以及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的认识和把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工业强省”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业工作、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首先,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农业文明不断向工业文明迈进。工业化就是社会生产活动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社会演进过程。农耕社会几千年的漫长历史,生产力的发展是缓慢的、有限的。进入工业时代,生产力才得到迅速发展。两百多年的工业文明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几千年农耕社会创造财富的总和。蒸汽机、电的发明,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文明一次又一次的突飞猛进,也正是因为工业的大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高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但经济真正实现快速发展是工业推动的。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可以加快,但不可逾越。推进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四川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二元结构特征突出的内陆省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集中表现在工业化进程严重滞后。这意味着我们推进工业化的任务更艰巨、要求更迫切,也决定了我们要加快现代化进程,必须把加快推进工业化作为根本突破口。因此,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历史使命。  第二,工业是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枢纽,抓工业就抓住了“牛鼻子”。三次产业发展,关键是工业发展。重农必须强工,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主导不力,基础不牢。“三农”问题的解决,根本性、主导性的力量是工业化。离开了工业化,就农业谈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是没有希望的。我们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双增长、双过半”,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用抓工业理念抓农业,靠的是农业产业化的牵引,靠的是龙头企业对千家万户的带动。农业产业化实质是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也只有在工业化的推动下才能做强做大。工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一头向农户延伸,一头向市场延伸,对于促进产品向商品、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起着决定性作用。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前提是要有强大的工业支撑。没有工业的大发展,财力上不去,“反哺”、“支持”就难以实现。工业的发展又可为第三产业提供广阔的空间,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首先是带动金融业,引进资金,用活贷款,加快资金流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动越快,经济就越有活力。工业经济发展起来了,运输、商贸、中介、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就会相应发展起来。城镇化要靠工业化来推动。  现在不少地方城市拓展得很快,但产业发展偏弱,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没有工业发展,产业“空心化”,城市建得再漂亮也是个“空壳”。因此,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城乡统筹的“发动机”,城镇化的“助推器”,吸纳就业的“强磁场”,应该也只能是工业。  第三,我省已进入工业化初期加速向中期推进的阶段,工业大跨越是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所在。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最主要的增长力量。当前我省工业面临大好发展机遇。国际国内产业加快向西部转移,国家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支持加大,加强自主创新将极大提升科技对工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省工业大跨越提供了新的路径。特别要看到,我省拥有特色优势资源,拥有位居全国前列的农产品及其加工生产能力,拥有众多的科研机构、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较强的产业技术支撑,交通、能源、通信等工业发展的硬环境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有这样好的基础,这样好的机遇,这样好的条件,工业完全能够大有作为。关键看我们的认识深不深,信心足不足,举措好不好,力度大不大。如果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工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我们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工业强省之路。  二、明确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本质上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贵州工业化进程。这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大中型企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重点,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工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工业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以工业的大发展推进全省经济的大跨越。  通过努力,实现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跨越,进而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建成具有国际国内重要影响的特色资源开发基地和我国中西部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强省。当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大的突破。  (一)做好资源转化这篇文章,在培育优势产业上实现大突破  贵州是资源大省。发展工业离开了资源,就丢掉了优势。目前,我省资源开发转化的程度和水平还不高,卖资源、卖初级产品的情况还比较突出。是卖资源还是卖产品,是简单转化还是深度开发,经济效益大不一样。所以,我们要积极争取支持,下决心建设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搞好就地转化。我们发展工业要重视资源开发,但更重要的是立足省内开展深度加工。要大力实施本地化发展战略,将资源转化为资本,以资本驱动产业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链条,形成有竞争力、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利用资源,就要引导和支持在贵州建加工企业,这要作为一个明确的思路。高新技术、优势资源、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就是立足于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着眼于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确立的。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动产业整合、要素整合、企业整合,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  项目是集聚生产要素的载体,抓优势资源开发、抓工业发展,归根到底要落实到项目上。只有一批又一批大的项目建起来,才能形成大的增长力量、促进大的要素集聚、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对一个市县而言,有时候一个好的项目就能造就一个大的产业,撑起一方经济。要解放思想立项目,科学论证定项目,精心谋划储项目,只争朝夕抢项目,聚精会神干项目。对于重大工业项目,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相关部门要搞好协调服务,特别是要积极妥善做好项目报批、土地征用、环保评审、搬迁安置等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二)着力培育大企业和产业集群,在打造工业发展龙头上实现大突破  工业是聚合度高、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工业一定要有龙头带动。龙头强,带动力才强,支撑力才强,一个地方的工业发展才有希望。我们必须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产业集群,建好工业集中区,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和集聚效应,不断提升我省工业整体实力。  一要着力抓大企业。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国家和地方经济实力的象征。如果美国没有近200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没有90家世界500强企业,他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强大的经济实力。从全省来看,工业发展好的地方,也都有大企业作支撑。要下更大力气抓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通过巩固发展一批、承接引进一批、整合扩张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等多种方式,推动骨干企业快速做强做大。各市州也都要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二要着力抓产业集群。集群式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工业发展要大中小企业、各种所有制企业“大合唱“,形成万马奔腾之势。“舞台”就是产业集群,既可依托大企业整合带动中小企业,加强产业内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协作,也可以聚集一大批中小企业实现规模发展。要把产业集群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有意识、有规划、有步骤地加以推动,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三要着力抓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园区是工业集聚的载体,目前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的特征非常明显。通过工业集中发展,就能有效避免那种分散布点、大量占地、增大成本、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现象,促进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和集约化发展。各地发展工业特别是发展县域工业,原则上都要走集中发展的道路。推进这项工作,关键是要搞好利益协调。双流的做法值得推广,各个乡镇引进的企业都集中到园区,哪个乡镇引进的,产值、利税就算到谁的头上。要认真做好园区产业布局规划,把园区发展与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结合起来,促进各类园区依托比较优势,形成产业特色,实现规模效益。大力挖掘现有工业园区和集中发展区的潜力,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  四要着力抓知名品牌。品牌体现竞争力。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质量再好,作贴牌生产,大部分的利润和附加值都只能被别人拿去。要把打造名牌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增强区域要素聚集能力的重要举措,树品牌意识,创知名品牌,走品牌经济之路。企业文化是品牌的重要内涵,而且是更重要的品牌。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品牌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缺乏企业文化的支撑,企业就没有生命力、凝聚力、竞争力。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力来促进生产力,提升竞争力。  (三)加强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在转变工业增长方式上实现大突破  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企业是技术开发的主体、科技投入的主体、成果转化的主体。创新关键靠企业,企业的发展关键又在创新。企业最重要的是研发,生产环节放在哪儿都行,特别是大企业如果不在研发上下功夫,一点前途都没有。工业要实现大的跨越,必须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以技术进步为支撑,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企业一定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原始创新,注重搞好集成创新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逐步达到3%以上。大企业、大集团要聚集人才、资金、装备等精锐力量,构建坚实的技术创新平台,不仅要从事应用技术开发,还要紧扣企业发展战略的定位,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的超前研发。坚持以企业为核心,发挥军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突破体制性障碍,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人才是根本。实施人才战略,关键是要搞好机制创新。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技术创新成果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我们只有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懂经营又有创新能力的团队和领军人物,贵州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才有希望。  要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我省传统工业比重比较大,提高竞争力关键是要加强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总的来讲,我省技术改造投入还不够。高起点是财富,低起点是包袱。要把企业技术改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企业要舍得投入,政府也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技术改造,以资金换新技术,以新技术换更多的资金,再以更多的资金换更高的技术,不断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提升企业研发、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  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万元GDP能耗下降重点在工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既能提高工业的质量和效益,又能有效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要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于“工业强省”的各个环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和企业循环式生产,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生态和环保也是经济效益,也是竞争力,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和浪费资源的老路。要继续抓好工业污染综合治理,该停产治理的必须停产治理,该关闭的必须坚决予以关闭。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做强国有经济和发展民营经济上实现大突破  体制机制管根本、管长远。目前,体制不畅、机制不活仍然是制约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继续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攻坚破难。推进“三个转变”,搞市场化配置资源,是我们抓经济发展的根本手段。抓工业发展,也要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离开了这一条,工业经济就不可能有活力。大市场,大作为;小市场,小作为;无市场,没作为。抓工业,就是要到市场找项目、找资金、找人才、找技术、找管理,这个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从政府层面上讲,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改革推进到今天,不单是要破除障碍、减少阻力,更重要的是要搞好服务、加强支持、增添动力。我们抓工业不是要去管企业,而是要服务企业、服务发展。  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国有经济。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积极盘活存量资产,这一点我们要毫不含糊、毫不动摇。要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核心,积极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以股权多元化推动治理结构的合理化、科学化。国有企业改革最终要解决“老板”到位的问题,企业搞得好,有人得利益,搞得不好,也要有人承担责任。对企业发展有人真正负责任,这是最核心的机制。现在看来,对企业经营者发高薪、给重奖,都不如给期权、股权好。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搞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防止在企业经营和改制重组过程中出现资产流失。  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工业经济新的增长力量。民营经济是我省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做大工业总量的现实途径和重要抓手。各地一定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特别是对县域工业而言,重点应发展民营企业。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差在民营经济上。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都要向民营经济敞开大门,鼓励他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在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发展。积极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信贷贴息、技改投入等方面,让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待遇。当前,要注意发现一批实力较强、机制灵活、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典型,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五)加快对内对外开放,在工业招商引资上实现大突破  工业是我省对内对外开放的主要领域。这几年,我省工业发展快、经济发展快,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很大的关系。抓住“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机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是推进工业强省的现实途径。  一是思想上要更解放、更开明。观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抓开放,尤其要解放思想。市场、技术、资金是没有边界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是不分地方的。战略合作要有战略眼光,合作成功与否,关键在项目,关键在企业。这是经济规律,不是长官意志。要有战略思考,看得很远,善于算大账、算长远账,不能因一时一事的利益得失而丧失发展机会,影响发展大局。引进来是发展,走出去也是发展。我们既要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又要坚决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域界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要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将研发机构建在中心城市,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进行战略合作。  二是方式上要更灵活、更务实。没有好的机制,就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要积极创新招商方式,采用专业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特别要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增强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的经贸合作和产业对接,力争引进一批知名品牌。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的机遇,这个机遇我们不抓住,就会被别人抓住,失去机遇,再努力就很难赶上。当然,既要“招商引资”,也要“择商选资”,不能承接落后的、淘汰的产业。  三是工作上要更有力、更有效。领导是最大的环境,对于一些重大项目,党政主要领导要积极关注、亲自抓。精神状态至关重要。想得到才有可能做得到,想不到就一定做不到。现在有的项目签约的时候轰轰烈烈,但引进后就无人过问。我们不仅要下大功夫引进企业,更要注重支持企业进来后的发展。  三、切实加强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领导  工业发展要上大台阶,工业工作必须上大台阶。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工业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工业发展,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在提高工业竞争的“软实力”上狠下功夫,努力把我省工业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是在领导力量上要加强。抓经济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抓工业上,把工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工业。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和主管工业的领导同志,要学工业、懂工业、钻工业,真正成为抓工业的行家里手。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找准本地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做任何事情都有困难,但做任何事情也都有办法。着眼点要放在找出办法、克服困难上。同一项工作,让什么人来抓,用什么办法来抓,效果大不一样。要配强工业战线的干部,把熟悉工业工作、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放到抓工业的第一线。要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特别是要大力加强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二是在政策支持上要加强。现在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政策很多,比如在特色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许多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和举措。我们要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用好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支持。各级各部门要强化“保障与服务”意识,在支持工业发展上,要舍得给政策。这次会后,省上将出台实施工业强省的决定和相关配套政策,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地为工业发展服务,帮助解决企业生产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成都海关近年来在落实优惠政策、主动服务地方经济上下了很大功夫,过去通关需要1天半,现在只要半小时,大大方便了省内企业出口。各个部门都有一个改进对企业服务的问题。必须明确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是依法纳税、吸纳就业。企业利润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这就是对社会的很大贡献。凡是对企业乱摊派、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没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三是在企业家队伍建设上要加强。企业家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者,工业强省最终要通过优秀的企业家来实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没有比尔·盖茨就没有微软,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同样,没有王国春就没有五粮液今天这样的发展局面。支持一个企业家,充分发挥优秀企业家的作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什么是人才?能做成事就是人才,能创造财富就是人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就是人才。从根本上讲,企业家是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的,我们要积极热情地为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壮大创造宽松的环境。要加强对企业家的培养、教育和引导,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营造鼓励改革、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企业家放手发展、尽展才华。对他们不能苛求,不要放大缺点。各地要发掘一批优秀经营人才,用全新理念激发企业家的创造活力。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要舍得给物质待遇、给政治荣誉、给社会地位。企业家要有宽广的眼界、饱满的激情、执着的事业心,敢冒市场风险,勇于开拓创新,克服小成即满、安于现状的思想,全心身地投入到创造财富、奉献社会中去。  四是在运行保障上要加强。要加强煤电油运气等的协调和调度,保障工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加强银企、银政合作,重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逐步解决存差过大的问题,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要抓好电网、气网、路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电力和天然气供应,确保运输快捷便利,确保通信高速高效。要合理调节优化用地,尽最大努力保障工业用地需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流通效率,保证工业生产物畅其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发展工业,就忽视安全生产。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责任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五是在氛围营造上要加强。我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工业文化底蕴不厚、氛围不浓。要广泛宣传工业在“强省、富民、兴黔”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宣传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大意义和重大举措。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各地抓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表彰和树立一批促进工业发展的先进典型。要高度重视诚信体系建设,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在全社会营造讲诚实、重信誉、守承诺的诚信环境。  推进工业强省,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置身这样一个大舞台,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满怀忧患重工业;进一步理清思路,满怀信心谋工业;进一步振奋精神,满怀激情抓工业;进一步增强合力,满怀执着兴工业。要有无功即过的责任意识,要有义无反顾的使命意识,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朝着“工业强省”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全贵州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贵州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与工业经济是两个具有密切联系的范畴,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是包括工业经济在内的经济,即工业经济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是工业经济是推动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工业经济是促使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是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类型与未来发展取向的重要标志。  区域经济又与工业经济有明显区别的范畴,其主要表现也有三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虽然是包含工业经济在内的经济,但是组成区域经济的单元却是多元化,它既包括工业经济,也包括农业经济、林业经济、渔业经济、畜牧经济和服务经济等。二是工业经济虽然是推动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工业经济并不一定就是构成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三是区域环境条件不同,区域经济的类型与未来发展途径的取向也不一样。  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地都在积极谋求区域合作,发展区域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弄清区域经济与工业经济的上述联系与区别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不同地方在定位区域经济时正确地选择应当发展的产业和方向,避免和减少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二是有利于找准应有的特色和优势的发挥,通过优势和特色资源的整合吸纳投资,从而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最优化。三是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通过特色与优势资源的整合促使主导产业和主体产业最佳搭配,有效解决盲目追宠工业经济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

张辉,. 造纸工业节能减排增效与向低碳产业经济发展之途径[J]. 江苏造纸,2010,(1)

不得不佩服这位最年轻的厅级干部

1927-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概况

发展的原因: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无暇干涉中国,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2、抗日战争还没有全面爆发,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这样为南方也提供了相对较为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3、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比如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另外以上海为中心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支持国民政府的同时,也提出了实行新的经济政策,获得较大政治发言权等要求,并积极兴办实业。主要影响因素:1、政治环境,比如是否有战争。2、政策因素,比如政府是否支持。3、主观因素,比如人们是否可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好处

进入21世纪,环保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城更美”,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江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强调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 环境的一般概念是指围绕某一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中心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随之不同。我国《环保法》中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产、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环境保护的内容大体可分两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包括保护城乡环境,保持乡土景观,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的调节净化能力,确保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库的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二是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即防治在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污染物质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尽管中央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环境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竣,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面临污染问题又接踵而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因此,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有些同志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认为要保护环境必然要牺牲经济的发展。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美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状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资借鉴的范例。 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世界环保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人们在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中,无节制地对自然资源大量开发和消耗,甚至乱采滥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的破坏。那么,反过来,人类自身就会遭到报复,乃至威胁到生存,必然妨碍经济活动和经济的发展。所以要经常保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自觉遵守经济与生态之间客观存在的比例关系,不断及时加以调节,妥善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从中受益,为人类造福。那么,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我们将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来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呢?首先我们要强调由于经济发展给我们全球的环境带来的各种污染,导致对人类的危害。以及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当前,全球环境污染态势主要有:(一)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是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等。汽车排出的废气,含有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阳光中紫外线照射,生成一种浅蓝色有毒烟雾而污染空气,世界上每一年排放到大气中有害有毒烟雾6—7亿吨。随着人们经济活动的增加,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还将提高,如不采取措施,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十分不利。目前,发达国家采取了各种方式控制空气的污染,降低汽车氢、氧化物的排放标准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但大多数由发展中国家,空气污染相当严重如我国的北京、西安、广州、沈阳等工业大城市,二氧化硫污染都严重超标,有的城市上空烟云密布。 (二)水源污染。随着工业性生产和发展,用水量大增,排出的污水也相应大增,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含有毒物质,不是注入江河湖海,就是直接渗入地下水层,结果都败坏了水质,严重污染了环境,除了城市污水外,大气和土壤污染物也有相当一部分转入水体,由于大大超过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质污染严重随着采矿、冶炼工业发展,不断向环境中释放汞、镉、铬等有害毒元素,由于它们在水体中不被溶解,而形成重金属污染,这些都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三)城市垃圾污染。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也是严重的城市污染。除了述污染外,现代化交通工具和工业设施造成的噪声污染,火力发电站和原子能电站造成的热污染,以及核能工业废弃物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也都是环境的污染源。其中噪声污染影响很大,一则危害听觉。二是影响工作效率,影响产量提高。三是容易引起头晕,心血管等危害健康的疾病。放射性污染还可引癌症,基因变异和胎儿因奇形,危及后代。当代,仅是城市工业废水,废弃物形成的致癌物就有1000多种,每年有多少人都死于环境因素造成的癌症。基于以上环境的污染,全球的生态状况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经济发展不能停止,把经济增长停下来,治理生态环境,即所谓的“经济零增长论”,那将因噎废食。经济发展不但不能停,且应该尽可能迅速发展,否则永远不能摆脱经济技术落后。但把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也是不对的,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发展经济是根本,没有经济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技术、设备、投资,也就谈不上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反过来,没有良好的环境,连人的生存健康都保障不了,当然也谈不上发展经济。而且,一但生态环境改善了,又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如回收废物废油,可增加社会财富,资源得以循环反复利用;植草种树固沙,增加草原和耕地面积,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今天的经济建设已不仅仅限于创造物质财富,也包含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与治理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问题,处理得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有益处,我们应当实行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经济上,这一方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要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增强环保意识,人人都来自觉保护环境,共同创造一个洁净、安宁的生活、生产空间。从我县具体情况来看,作为政府部门要转变经济发展以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经营模式,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协调型战略,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适当增加环保投入,认真对待广大群众提出和反映的各种环境问题。作为企业,在生产和加工对环境有污染或者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有危害的产品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环保问题,边上产品加工设备,边上环保设备技术,环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才能进行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特别是对矿产品开采、销售和深加工过程更应值得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如我县重晶石原矿的销售,就必须改变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传统经济模式为实施资源节约型,即对重晶石原矿进行深加工销售,另外我县中寨半江铅锌矿这一项目的开发,作为企业负责人,应该最先想到环境保护的问题,铅锌矿的开发深加工采选过程,剩余渣石、污水肯定会给耕地,下游河水等带来污染,甚至会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出了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出来了,才想到要去解决环保问题、上环保设备技术呢?归根结底就是环保意识不够强。因此,应增强环保意识,把保护环境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当前,在国际环境保护浪潮的推动下,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将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和技术援助,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把环境保护对外交流合作作为发展外经贸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开展多渠道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设备用于环境保护,发展环保产业,搞好各方协调共同扶持。

台湾靠什么把经济发展起来的

台湾省是依靠资本主义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为集成电路出口和电脑零件出口。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了却出现了道德滑坡问题,这是否违背规律?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最新通过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公众的道德重视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而经济发展速度则与公众道德重视度呈显著负相关。同时,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在共同预测公众道德重视度时还存在交互作用,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公众的道德重视度受经济发展速度的负面影响较小,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是一味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则当地道德重视程度降低越厉害。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朱廷劭研究员近日线上接受采访指出,最新研究既佐证了中国古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传统观点,也提醒发展经济要健康持续,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方,如果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的话,就会降低道德重视程度,造成道德滑坡,容易产生为富不仁的暴发户甚至形成“一切向钱看”的不良社会风气。他表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兴国”之基。研究发现经济是影响道德的重要因素,但经济发展与道德重视的关系一直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人们对道德的重视,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也有研究称,经济发展会对道德重视产生负面影响,如市场经济的增长降低了人际信任。

台湾经济发展的几个时期

1949年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当时台湾人口剧增,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而军事性开支却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 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币制、外汇贸易管制,优先发展电力、肥料及纺织工业等。 50年代台湾农业发展迅速,增长率年均达各4.7%。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O年)。 当时台湾经济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均逆差严重,外汇极度短缺,民众因收入低而无力消费进口工业品。 台湾当局以稳定中求发展为指导思想,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达71.5%,成为创汇主力。 台湾当局又通过肥料换谷、强制收购等不等价交换方式,获取利润,把它转移到工业部门。 在工业方面,重心放在资金需求量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周期短的民生工业上,以岛内生产替代进口,以适应岛内的消费水准,并节省外汇开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 形成了糖、茶、菠萝及香茅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水泥、玻璃、木制品、造纸、化肥、纺织、食油、面粉、塑胶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自行车、缝纫机和家用电器等进口替代工业。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中)。 由于台湾市场狭小,当时进口替代工业的产品市场已趋饱和,若继续发展将导致经济后劲乏力。 台湾抓住当时国际分工变化的机遇,利用低廉工资的国际比较利益,大力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并陆续修正或制定旨在促进出口的政策与措施,如进行外汇贸易的改革、实施"奖励投资条例"、鼓励民间储蓄、对外销厂商实行税收和融资的优惠、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仓库等。 这个时期外资对台湾工业化和出口扩张起了重要作用,民间企业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产业,成为经济成长的主力。 台湾企业从日本进口生产资料,向美国出口工业品,形成了生产上依赖日本、市场上依赖美国的三角贸易关系。 台湾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 从1963-1973年,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8.3%,其中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20.1%,工业产值在台湾GDP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贸易额中工业制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 (四),经济转型时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工资也大幅上涨,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逐渐丧失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为此,台湾当局于1986中提出了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确定以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及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 经过近10年的经济转型,台湾经济在自由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升级也初现成效,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目前已达61.5%,其中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其产值已名列世界前茅。 台湾对外出口市场的重心也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对美国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对亚洲的出口比重则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 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信息、机械、电机和运输工具产品已占总出口的50%以上。 对外投资大幅度增长,开始成为净资本输出地区,累计至1995中,对外投资约300亿美元。 在这一时期,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的经济联系也日趋密切。 扩展资料: (一)从祖国大陆带去的财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国民党统治集团败退台湾时,从上海运送黄金80万两以及大量银元、美钞到台湾,由孔、宋家族将20亿美金转移至美国花旗、大众等银行,并带去了大批各类财经人才。 这些资金和人才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民党统治集团还将大量的机器设备运到台湾。 (二)台湾民众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台湾民众勤奋节俭、吃苦耐劳,对台湾在提高储蓄率以集聚资本,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民在工业化过程中作出了牺性,中小企业者成为出口贸易的主角。 (三)台湾当局制定了稳定中求发展等经济政策。 如在发展策略上先发展农业及劳动密集型工业,再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然后发展出口导向工业,较好地结合了台湾的实际情况,并有效地利用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契机。 (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十多年来,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已具一定规模,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 台湾每年从两岸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保证了其贸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岛的投资能力。 大批台湾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大陆,缓解了其在本岛发展的困难,并且有利于台湾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特别是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

超前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超前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超前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1世纪对人们影响最大的就是移动支付,现如今出门只需要带上一部手机就可以付款,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超前消费,下面就来看看超前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超前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我们先来说说超前消费的利益所在。   第一,超前消费是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产物,是小康社会消费者的现实需要。通过超前消费可以带动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市场需求,使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反过来又促进生产的增长,使生产与消费保持良性的循环。   第二,超前消费可以增加资金利用率,学金融的都知道,只有流通的资金,就是进入市场与货物发生等价交换,才能具有货币本身所应具有的价值。超前消费虽说是一种负债,但适度的负债让人们有动力和压力,其中激励人们更努力的工作去解决自己的负债,用以满足其对生活的要求。   第三,响应国家政策,国家鼓励消费,人民大胆消费、超前消费,这创造GDP带动经济增长。鼓励创业,增加就业,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援助。   超前消费也不是想象中的不理智行为。    过度超前消费也会有许多的弊端。   过度超前消费指,消费者消费需求增长的幅度严重地超过了生产增长幅度而形成的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格局。这种过度超前消费看似经济繁荣,其实不然,容易造成“泡沫式”经济。   第一,调研报告显示,近年贷款购房购车人数逐年递增,网络贷款兴起,许多人入不敷出,甚至导致以贷养贷,某种程度上违背了消费的可持续原则。   第二,超前消费一旦过度,显然,某些消费毫无意义,可能仅仅只是为了享受或者攀比。并且过度的超前消费加快了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加速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三,很容易激发人们的购物欲,使人们单纯地痴狂于购物本身,成为物质的奴隶,失去对自我控制以及自我价值的追求,成为拜金主义者。   第四,也是过度超前消费导致社会上出现一批批“老赖”,让一部分不能自我控制的人失去信用,在信用社会的年代里早早出现征信问题。导致一部分青年人失去斗志,得过且过。也就是过度超前消费,让网络贷款兴起并助纣为虐,让所为的拜金主义者最终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深陷其中。   超前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超前消费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    (一)个体特征因素   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因素与超前消费行为并没有相关性。男生和女生性别的不同只能影响他们的消费偏好,大学生的出生城市的繁荣与否和他们每个月的生活费多少只能影响他们的消费水平,并不影响他们的超前消费行为。这就可以说明,大学生是否选择超前消费与其性别、年级、成长地以及每个月的生活费是没有关系的。    (二)借贷平台安全性   借贷平台的`安全性,对于超前消费的行为影响是比较大的。相较于蚂蚁花呗这种有平台保障,其额度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又不需要利息,可以直接付款的各种优势来说,它是大学生超前消费的首选平台。对于其他的借贷平台大学生的使用率极低,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还是比较高的。    (三)消费计划   大学生群体对于超前消费有一定的计划性,可以较好地平衡超前消费带来的债务和自身的收入。但是又有一定的冲动因素在内,比如遇到打折促销的时候就忍不住“剁手”。总体上来说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超前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认知与规划。    二、超前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刺激消费,拉动经济   大学生作为一个极其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的人数巨大,几乎占全国人口的8.8%,有着巨大的消费容量,他们虽然经济不独立,但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欲望,会通过超前消费的手段来进行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    2.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压力   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支出包括基本生活支出、学习支出、娱乐支出和人际关系支出。特别是步入大学之后在人际支出上无法进行计划,部门聚会、同学生日、节日礼物等都会成为一笔意外的支出。因此超前消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月因人际交往支出而造成的生活压力,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3.树立信用意识,积涨兼职经验   网上借贷平台需要大学生的信用凭证进行担保,来确保大学生可以按期还款,树立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为了按期还款,他们也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打工来赚取生活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社会经验和工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消极影响    1.过度消费存在风险   适度的超前消费的确可以缓解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并不成熟,他们无法把握合理的消费,从而导致了过度的超前消费。自身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以及消费主义精致生活等营销宣传的影响,往往会使他们误入歧途,有些大学生甚至走上校园贷的道路。    2.不良消费行为增多   当代大学生普遍追求个性,很容易产生攀比虚荣和享乐的心理,他们往往缺少自制力,对物质娱乐的追求不断增加,超前消费也主要用于服饰化妆品、电子产品、旅游等方面,对于健身、学习等可以提升自我的支出往往很少,极易产生不良消费的行为。   超前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    导致年轻人超前消费的主要原因有什么?    第一个原因:这些年轻人的收入水平有些高   或许每一个人都想从事高收入的工作,但由于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和工作能力的好坏,进而导致大部分人或只能获得稍微普通一点的工作。除此之外,有一些能力和知识水平特别高的年轻人,会得到大公司的青睐,并且在公司内部拥有着比较高的地位,他们的工资相对来说比较高。   一个人的工资水平越来越高时,这些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也会随之改变。比如一位年轻人,从月工资5000元一直提升到月工资15000元,原本不敢购买的大牌商品,现如今也拥有了购买的底气。他们并不在乎自己的花销,反而更加在乎生活质量。    第二个原因:年轻人依靠花呗完成购物   众所周知,每一个人都想通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我生活,但是有一些年轻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获得非常高的收入。而年轻人都爱面子,他们会为了面子采取先付后还的模式。他们买东西付款时,并不会先使用自己的工资。他们会开通蚂蚁花呗,并把自己的开支控制在蚂蚁花呗额度上。   久而久之,这些年轻人会形成使用花呗的习惯,有可能导致年轻人花呗额度越来越高,从而使得年轻人的消费能力越来越高。不过人们使用蚂蚁花呗花钱的方式属于提前消费的范畴,提前消费有好有坏,但我们应该克制住自己提前消费的兴趣,避免自己的购物欲望因为花呗变得越来越高,避免自己形成消费观和价值观。    第三个原因:年轻人爱面子   许多年轻人会与周围的年轻人进行对比,这些年轻人往往背负着同辈压力。比如某一个月工资4000左右的女孩子,身边又有一个月工资7000左右的好朋友,好朋友的消费水平明显高于自己,并且使用的化妆品和衣服都是大牌货。这样一来,你就会因为对方消费水平过高而产生没有面子的错误想法,也许你会为了面子,故意购买价格与你收入不相等的物品。   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制定消费观,而并非为了面子提高个人消费水平,这样的你只会打肿脸充胖子,反而会让自己失去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

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概述

1、工场手工业时期2、⒈14世纪前后,地中海区域城市工商业和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萌芽。3、⒉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封建经济开始衰落,资本主义发展。4、⒊17-18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封建制度和殖民统治阻碍,因此英法美诸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和独立战争,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新社会制度的确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5、工场手工业是这一时期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6、蒸汽时代7、⒈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却以工场手工业为主要形式,难以满足广大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又拥有广大殖民地市场的英国率先开始了一场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的变革———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以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结束。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8、⒉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日开始了新一轮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经济战胜封建经济,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主流。9、电气时代10、前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11、19世纪最后30年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在这一时期里,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出现飞跃式发展。12、在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后来居上,英法相对落后发展缓慢,日本开始崛起,俄国有所发展。14、后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5、一战期间,英国受战争破坏,经济衰退,开始失去世界经济霸权,世界经济中心从此转移到纽约;美国大发战争横财,实力大增。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16、战后尤其是1924到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出现一时繁荣。17、1929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具有民主传统的英法美等国采取国家干预的方式摆脱危机,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最为典型。具有专制主义特点的日本、德国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意大利则加强了法西斯专政。18、电子信息时代19、时间:二战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20、美国:二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利用高新技术成果,经济持续发展。21、日本和西欧:在美国扶持下凭借较好的科技实力,利用最新科技革命成果,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其崛起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日本和联邦德国发展尤为突出,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为加强经济合作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22、总之,在此阶段,资本主义各国经济高速发展,但由于1974-1975年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减缓。23、新经济时代24、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即世界经济的网络化、数字化以及以此为推动力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其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点: 1、国际贸易可以加强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核心的交流,是国际经济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 2、国际贸易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有利于企业提高自我改进的能力。 3、国际贸易可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延续社会再生产。 4、国际贸易可促进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 5、国际贸易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6、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一、国际贸易对国民的作用:1、增加国民福利。2、满足国民不同的需求偏好。3、国际贸易提高国民生活水平。4、国际贸易影响国民的文化和价值观。5、提供就业岗位。二、国际贸易对企业的作用:1、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2、在产品品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4、有利于企业自我改进能力的提高。5、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三、国际贸易对单一国家的作用:1、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2、延续社会再生产。3、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4、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5、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6、增加财政收入。7、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五、国际贸易对世界的作用:1、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2、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间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途径。3、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进行政治、外交斗争的重要工具。4、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5、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中“传递”的重要渠道。扩展资料:一、国际贸易的特点: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二、国际贸易的发质感趋势:1、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2、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3、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4、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5、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6、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贸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贸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一,国际贸易对国民的作用1、增加国民福利。2、满足国民不同的需求偏好。3、国际贸易提高国民生活水平。4、国际贸易影响国民的文化和价值观。5、提供就业岗位。二,国际贸易对企业的作用1、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2、在产品品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4、有利于企业自我改进能力的提高。5、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三,国际贸易对单一国家的作用1、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2、延续社会再生产。3、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4、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5、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6、增加财政收入。7、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四,国际贸易对世界的作用1、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2、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间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途径。3、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进行政治、外交斗争的重要工具。4、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5.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中“传递”的重要渠道。

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二章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作用A、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B、进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二、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是处於辅助地位(2)十一届三中全会後,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对外贸处於重要战略地位2、市场经济发展决定对外贸易处於重要战略地位三、发展中国家贸易理论的两难选择四、对外贸易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外延演变和重要性1、贸易开放度标志一国对外开放的程度:2、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协调发展是扩大对外贸易的基础:3、贸易外交成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徵:4、贸易政策趋向於与其他经济政策甚至外交政策有更大程度的融合:5、传统的贸易政策逐渐被战略性贸易政策所取代五、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与外贸的发展(1)、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1、建立经济特区: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4、逐步向内地开放:(2)、1992年以後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局面:1、开放陆地边境市、镇:2、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六、“大经贸”战略1、实施“大经贸”的战略含义2、实施“大经贸”战略的目标3、实施“大经贸”战略的主要政策措施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