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什么是“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主 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联系,举例而言,就是指人们在快乐时会微笑,在微笑时也会变得快乐;在伤心时会哭泣,在哭泣时也会 变得伤心。德国汉诺威医学院与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科研人员曾经通过注射肉毒杆菌的方式帮助抑郁症患者改善症状,其中,肉毒杆菌是一种 神经毒素,能够麻痹肌肉。科研人员将肉毒杆菌注射在了抑郁症患者面部的某些地方,使其难以做出皱眉的动作。结果发现,随着皱眉次数的减少, 抑郁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展露出了更多的积极能量,在交往过程中也使对方更加轻松。这个案例说明,身体动作的确能够影响情绪和大脑。 “具身认知”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当你伤心、郁闷的时候,可以自拍一组面带微笑的照片,当你面对镜头,做出嘴角上扬的动作 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情的确变好了一些;当你面对困难的时候,你可以昂首挺胸、紧握双拳,这会让你充满解决困难的信心和斗志。同时, 按照“具身认知”理论,行为能够影响思维,复制行为也就可以复制思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有意识地接近优秀的人,并通过模仿他们的行 为习惯来慢慢学会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而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什么是“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也称“具体化”(embodiment),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身认知理论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简言之,就是人在开心的时候会微笑,而如果微笑,人也会趋向于变得更开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的主流。最初,以计算机模拟为基础的符号加工模式在认知心理学中居于支配地位,其后,以神经的网状结构和并行加工原理为基础的联结主义模式进入认知心理学家的视野。同行为主义相比,这两种模式都把心理学家注意的中心转向内部心理过程,著力探求调节行为的认知机制,因此被称为“认知主义”(cognitivism)。然而有证据表明,受认知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哲学、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影响,认知心理学正在经历著一场“后认知主义”(postcognitivism)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一个幽灵盘旋在认知科学实验室的上空,这个幽灵就是"具身认知”。具身认知成为一个焦点论题,代表了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取向。

具身认知和现象学有什么关系?

心灵的新科学——认知科学给出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答案:认知是脱离身体的和认知不能脱离身体。前者即无身认知(Disembodied Cognition),而后者即具身认知(Disembodied Cognition)。在本书中,无身认知特指与具知认知相对的认知科学的研究范式,而它是认知科学中忽视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核心作用的各种理论的统称,包括符号主义(Symbolism)、计算主义(Computationalism)、表象主义(Representationalism)、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认知主义(Cognitivism)等。简言之,无身认知指这样的思想:身体与人的本质属性无关,而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拥有理性。具身认知则认为人就是身体,而人的理性能力是由身体来塑造的。身体是怎么塑造了理性?这就是本书的主题之一。

具身认知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表现?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也称“具体化”(embodiment),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身认知理论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简言之,就是人在开心的时候会微笑,而如果微笑,人也会趋向于变得更开心。  换言之,认知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认知身体的解剖学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世界,我们的认知是被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塑造出来的。  认知是具身的,其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认知过程进行的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  第二,认知的内容也是身体提供的。“人们对身体的主观感受和身体在活动中的体验为语言和思想部分地提供了基础内容。  第三。认知是具身的,而身体又是嵌入(embedded)环境的。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一个动态的统一体。  具身认知在生活中的表现:  比如在手扶电梯顶端乞讨要比手扶电梯底端乞讨得到的钱更多,因为身体的上升和下降让人觉得道德情怀也跟着上升与下降,还有捧着热咖啡和捧着冷水会觉得别人对你的态度不一样,用手的温度来表达内心的温度。。这其实可以牵扯出一串串的词汇,比如说心里哇凉哇凉的,那是不可能的。这个就是具身认知的生活表现。  再比如男士工作时衣着笔挺,有意无意都会保持精神抖擞,工作结束时就习惯性地把领带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