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式发展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教育内涵式发展什么时候最先提出

估计是2006年的一个文件中内涵是指物质的本质属性,内涵必须与特定的“名词”或者“概念”所对应,没有概念,就没有内涵。《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14〕4号中的第一条“坚持内涵式发展”这里的“内涵”指的是谁的内涵?“内涵式”又是什么“式”呢?我们经常讲“雷锋”式的人物,“焦裕禄”式的人物,这里的雷锋和焦裕禄已经有了明确的内涵,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为他人的”思想。教育部的文件中出现了个“内涵式发展”,让人搞不懂,而且在同样一段文字中还出现了“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质量”又如何能提升呢?层次、水平可以提升,重物可以提升,质量只能用提高。这种让人混乱的说辞竟然在教育部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文件中出现,实在让人难懂!从语法修辞上将,内涵只能讲“充实”,而不能讲发展!所谓“内涵式”和“外延式”实际上是忽略了语法修辞上的烂用。外延只能叫“扩展”。无论如何任何事物的“内容”是无法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