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农村产业政策的概念是什么?

农村产业政策 1.国家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加工 支持主产区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充分利用通过小额货款、贴息补助、提供保险服务等形式,扶持农民和企业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支持主产区积极发展农区畜牧业,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粮食增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是发展精深加工;国家通过技改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税收政策等措施,支持主产区建立和改造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种子营销和农业科技型企业。2.农业部将正式启动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 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的时间为3到5年,重点是食品加工业,包括粮食加工、肉蛋奶制品加工、饲料加工、果品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茶叶冷藏加工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农业部将组织专家编制《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指导目录》,指导各地科学选择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择优扶持,重点突破,把具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这一行动将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相结合,优先发展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农民增收关联度高、外贸出口拉动强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并选择一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开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质量和附加值。此外,还将与小城镇战略相结合,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加工园区转移,促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推动小城镇建设。3.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通过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财政贴息和补助等,支持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允许各类农业企业申请国家研发、引进和推广资金。4.加大对规模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支持力度 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对规模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支持力度;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农村中小企业,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支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县域经济。5.陕西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加工的具体政策措施 按照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鼓励以“企业+农户”的方式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重点鼓励关中地区各县,充分利用主产区丰富的饲料资源,积极发展农区畜牧业,通过畜牧业带动粮食转化增值;通过技改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支持主产区建立和改造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种子营销和农业科技型企业。6.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扶持家禽养殖业 家禽养殖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保持和促进家禽业持续稳定发展,将禽流感疫情对家禽养殖、加工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企业和农户生产自救的同时,国家采取八条政策措施扶持家禽养殖业。

合理农村产业结构的标准是什么,具体有哪些作用

1.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的作用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能充分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当地农村经济效益;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影响着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能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标准农村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并没有一个普遍适用和一成不变的具体标准,而是要根据具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包括贸易条件)和技术条件的特点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一些基本原则:一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二是以市场为导向;三是兼顾生态平衡,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四是兼顾整体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利益的统一;五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优质为核心,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的归宿。3、农村产业结构原则: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养殖业比重;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奶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花卉产业;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实施休渔、禁渔制度,控制捕捞强度。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水产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高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气候条件适宜区域建设经济作物产业带和名特优新稀热带作物产业带;发展农区、农牧交错区畜牧业,在南方草山草坡和西南岩溶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恢复和培育传统牧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缺水地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属于(  )。

【答案】:C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农村各个产业部门和各产业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我国,一般把农村产业结构分为以下三个层次:①第一层次,即农村各产业的层次,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②第二层次,即农业生产结构的层次,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生产部门;③第三层次,即农业各部门内部结构的层次,如种植业内部的各类农作物、畜牧业中的各类畜禽等。

急急急。关于农村产业结构摘要的英文翻译

the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s the focus of the previous government, China is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the market demand of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reasonable, is facing the vast countryside is an important task.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greatly the 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productivity. By the start of rur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o implement the depiction of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Rural labor bega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partment and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realizing the non-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partment. But should see the change of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process, there were also some problems of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but faces obstacle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three agricultural problems, Rural industry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新时期以来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什么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做出卓越的贡献,所以,新时期以来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新时期以来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 )。

新时期以来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8412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98%;出口商品交货值35092亿元;实缴国家税金8765亿元。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实力。乡镇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它有如下特点:产供销活动主要靠市场调节;职工大都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和灵活多样的分配制度;与周围农村联系密切,便于利用本地各种资源。分布点多、面广,便于直接为各类消费者服务;经营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各行各业;规模较小,能比较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在现阶段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组织,技术设备比较简陋,能容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特点使得乡镇企业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也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劳动生产率一般都比较低。

90年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当今土地流转是怎么回事?农民对此持何态度

首先应该知道,我国90年代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是这个时期内的经济工作主要内容!而你提到的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接着你要明白,农村的产业结构分三种:【01】农业(包括种植、畜牧、渔业、林业等……)。【02】农村的制造业和建筑业。【03】农村的服务业。 而农村产业结构又以农业产业结构为主导,必须围绕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和判断农村整体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和调整! 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标准是什么呢?【01】能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02】能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03】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04】形成各产业间的良性结合。 而近年国家针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推动是非常积极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确立了全面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举措! 目前全国范围内加快实施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就是最好的佐证!更能说明农村土地流转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各地不断涌现的农业农地公司积极大力的“圈地”行动! 2017年以后,农村土地流转新政试点将陆续结束,转入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施阶段。到时候将掀起新一轮的农村经济的变革腾飞! 综上所述,当今的土地流转新政,更像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更进一步的延续!之前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只是整体对农村三大产业一个推动。 既然国家对农村土地变革力度如此之大,可见土地流转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更多关于土地流转的信息,还请登录专业从事土地流转的网站【土易网】查看相关信息;网址:http://www.tuyinet.com

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什么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集约化、生态化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

本题所给出的答案是A,我认为此答案有误,应选择C,理由如下:所谓“产业结构”含义有三:一种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一种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如工业内部原料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一种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指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新时期以来,经过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除发展农业生产外,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属于第二产业,正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导致第一和第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符合产业结构含义的第三种含义;发展非农产业,属于第一产业内部的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如农村大力发展渔业、林业和种植业等,这符合产业结构的第二种含义。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非农产业的发展,都属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标志,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更能体现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标志。因为非农产业在改革开放以前,在农村还零星、小规D范围内存在,如个别家庭家里小数量养的猪和羊等,只是新时期以来,得到大范围、大规D的发展而已。而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前,在农村根本就不存在,是新时期以来,农村兴起的一个新兴产业,即第二产业,因此说它更能体现在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所以,我认为此答案应选择C。答案A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经营方式的变化,而不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就更谈不上是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答案】:A、B、C、D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②加快技术创新,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③以关联产业、互补产业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集群经济;④加快现代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E项属于加快现代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要采取的措施。

合理农村产业结构的标准是什么,具体有哪些作用

1.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的作用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能充分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当地农村经济效益;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影响着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能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标准农村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并没有一个普遍适用和一成不变的具体标准,而是要根据具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包括贸易条件)和技术条件的特点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一些基本原则:一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二是以市场为导向;三是兼顾生态平衡,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四是兼顾整体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利益的统一;五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优质为核心,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的归宿。3、农村产业结构原则: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养殖业比重;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奶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花卉产业;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实施休渔、禁渔制度,控制捕捞强度。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水产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高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气候条件适宜区域建设经济作物产业带和名特优新稀热带作物产业带;发展农区、农牧交错区畜牧业,在南方草山草坡和西南岩溶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恢复和培育传统牧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缺水地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好三个层次的关系:(1)广义农业中农、林、牧、副、渔等业之间的关系。要根据生产条件的不同,全面发展农村中的各产业,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各种产品,既满足社会的需要,又提高经济效益。(2)种植业内部的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之间的关系。从总体发展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会呈现下降趋势,对其他农产品的需求会呈现上升趋势,因此,生产的结构也必须进行调整,才能使生产结构与需求的变化相适应。(3)农业与加工业、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也需要其他产业的支撑,才能使农业的发展具有高效率。因此,农业的发展必须和加工业、流通业、商贸业、服务业实现同步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这也是推动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

如何理解农村产业结构的层次性

中国的农业结构体现了多样性!~二俄罗斯的农业非常薄弱,由于临北冰洋进,所以大部分的土地的温度都很不适宜种植农作物。中国东北属.

在我国,一般把农村产业结构分为(  )个层次。

【答案】:B在我国,一般把农村产业结构分为三个层次:①第一层次即农村各产业的层次,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②第二层次即农业生产结构的层次,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生产部门。③第三层次即农业各部门内部结构的层次,如种植业内部的各类农作物,畜牧业中的各类畜禽等。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 #报告# 导语】围绕现代农业生产,逐步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寻找产业发展突破点。以下是 整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根据镇人大主席团20xx年工作要点和主席团会议的安排20xx年6月1日早,在镇人大主席敖菲同志的带领下,对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辣椒生产   20xx年全镇共种植辣椒20xx0亩,品种主要以“长虹”、“足法”、“甜杂一号”等品种为主。辣椒育苗在3月20日结束,大田移栽在5月30日结束。   2、万寿菊生产   **镇在20xx年共种植万寿菊9000余亩。技术人员在各村委会负责好技术指导,按规格移栽,已结束。   3、南瓜生产   古城村委会根据自身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xx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找准市场,由村委会租地200亩,发展南瓜新型产业。5月20日移栽结束。   4、浅水藕生产   浅水藕生产20xx年的生产分别在淑足、海晏2个村委会,种植面积为200亩,3月25日种植结束。   5、水稻抛摆秧生产   20xx年分别在大堵、长桥、大同、捏龙4个村委会完成水稻抛摆秧5000余亩,在4月29日日移栽结束。此项技术能使每亩水稻比常规育苗增产30至100公斤。   二、产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绩   1、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使部分农民得到一定得实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增强。糯白村委会的山外村民小组,前几年在甜椒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的农户种植甜椒的亩产值超过了烤烟,极大地增强了农户种植甜椒的积极性。今年群众自发种植“甜杂一号”品种400余亩,在市场中寻求生存,形成一定的品牌,每年甜椒收获季节都有一些老板到村子里收购。   2、村委会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转变,有的干部对闯市场充满了自信心。特别是古城村委会干部,根据村委会土地少的现实情况,努力发展高效农业,并身先士卒,首先自己租地200亩种植南瓜,自发地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形成了一定得品牌,吸引了部分老板落户**。这两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集中力量发展辣椒产业,形成了辣椒品牌,老板张友清在长桥村委会建厂,到我镇发展辣椒产业;今年曲靖的老板也积极到**签订20xx亩辣椒合同。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群众的整体素质弱,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对市场认识不足,对政府依赖心较强。我镇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部分群众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缓慢,满足于传统的小农经济,缺乏大市场意识,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持怀疑、观望态度,就是在村组干部的劝导下,种植万寿菊、青刀豆等产业,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吃亏;还有的农户,今年种植辣椒得到实惠,如果明年种植辣椒吃亏,就对辣椒产业持否定态度,接受不了市场变化,害怕失败,没有闯市场的意念;再者,在哪一个村委会发展新兴产业时,农户最希望的就是种子钱免费,机耕费用由政府部门埋单,对政府的依赖心理较强,种出来的东西希望政府负责收购并付货款。   2、群众的短期盲目性种植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受阻。去年烤烟市场较好,使栽烟户得到了实惠,今年绝大多数种植户种植烤烟的面积比往年多了许多,而对于其他种植产品态度冷淡了不少,而忽视了市场的变化,不遵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生产。这期间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3、缺乏有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老板和农户的诚信度不高。这几年产业结构调整中来**发展产业的老板中,有不少的“皮包老板”,对种出来的产品如果市场行情好时就收购,如果市场行情不好时就难觅行踪;同时有的群众如果市场行情好时,产品的价格比老板的合同价高时,就会自发地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卖。还有的老板,恶意拖欠群众的货款,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4、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特别是蔬菜产业,对水的需求很高,在种植的时候缺水,水库的水又不下来,没水浇灌,雨水多时水又排不出去,菜地被淹。   5、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生产技术落后。土地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艺发展的趋势,而现在各家各户在各自的承包田内,各种各的,不能进行产业布局,没有形成产品竞争力。农户的观念依然是传统农业观念,生产技术上也还习惯传统的耕作方法,如抛摆秧推广了十多年了,今年政府部门没有补助,有的农户又重新回到了水育秧的传统技术。发生病虫害了,没有群防群治的观念,也没有综合防治的观念,你打你的农药,我施我的化肥,最终造成土地越来越瘦,病虫越来越难防治,生产承办提高了,但产品的品质、产量却没有得到提高。   四、整改措施   1、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而土地集约化、操作机械化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积极引导农户组成生产合作组织来发展产业,推广新科技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形成特有的品牌。   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量争取资金支持,可以发展田间地窖,同时和水库部门联系,协调解决生产用水问题。 【篇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一、自然环境   周庄镇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中东部,地处红石山南麓,并与五个乡镇毗邻。周庄镇山岭占55%,属丘陵地区。有净肠河、玉带河、乌江河、万泉河、燕子河5条主要河流蜿蜒流过。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全镇辖24个行政村,含61个自然村;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耕地4.7万余亩,人口37600,其中非农业人口占3600人。   与大多数乡镇相同,周庄镇建国前交通极不方便,没有公路。建国后,道路建设发展很快。镇与村、村与村通过规划,已形成交通网。贯穿全境的宝李路经多次修整并有县乡公路升级为升级公路,更名南石线S329。过境平临高速长9.4公里,并设有上下口。“村村通”工程加强了各自然村的联系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周庄全镇以农业为主。建国前因陈旧生产关系的束缚,农业生产水平低且作物单一,复种指数较低,种子劣,生产技术落后,商品生产率低,可以说是农业衰败,广大农民在饥饿中挣扎。   建国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至七八十年代部分农业政策的调整,农业生产出现了了生机勃勃的好势头。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镇政府落实中央政策,结合本镇特点,为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在多方面付诸努力。   (一)抓实传统产业。坚定不移地抓好粮烟生产,壮大畜牧业、林业和副业,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繁荣,稳定农民收入。   粮食生产方面,积极进行农作物良种推广和农业技术的改革。豫麦、郑麦、周麦等多个小麦优良品种以高产、稳产、抗病旱、穗粒大的特点使亩产达500多公斤;玉米新品种使得亩产在700公斤左右;2003年政府出资引进9408红薯新品种并在全镇推广种植,亩产超过4000公斤。种植方法在传统的小麦玉米两年三熟的熟制下,进行新的作物组合,完成冬小麦、西瓜、白菜一年三种三熟的试验并积极推广。这些保持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和增长。   林业方面,切实履行中央的退耕还林政策,组织进行荒山绿化工作,倡导和先行植树造林活动,拍卖或承包宜林荒山荒滩等“四荒”。其中的通道绿化尤为瞩目,走在镇的主要道路上,满眼尽是绿色,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畜牧业方面,猪牛羊鸡是农户家庭饲养的主要牲畜禽。政府鼓励群众发展养殖并重视品种改良,多次引进猪和鸡的良种,有力地提升了群众的积极性并推进了畜牧的发展。各自然村出现了许多养殖专业户,并形成了十多个大型养猪厂和5000只以上养鸡场11个。近年来肉兔、长毛兔的养殖也有了飞速发展。   副业上,有农副加工、高中档家具制作、包工建筑、运输、收购、修理等。由于形式多样,这一部分也难于统计。但副业项目逐渐增多,从事人员的年收入也不断上升。渔业方面本镇的大面积水面较少,难以天然繁殖,适合发展坑塘养殖,这个方面正在逐渐被重视起来。   (二)做大特色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丘陵的周庄,最不乏石原材料。产青石故名的青石山,成为石材料加工的基地。周庄镇自1985年筹建第一座建材厂起,先后扩建和建立多个石材加工厂,总雇用职工200余人。   煤炭又是周庄的一大丰富的矿产资源。周庄煤矿1985年4月筹建,占地15.4亩,当时投资28万元,职工68人,正式投产后年产煤1.1万吨,产值660000元。后经扩建和技术革新,产煤量有了新突破。   而与煤炭相关的加工厂如洗煤厂、选煤厂也兴建起来。位于南王村南王洗煤厂总投资3000万,2005年10月建成并完成机器设备的安装继而开工投产。   另外,木器加工,钢模板出租业已形成很大的规模。   (三)发展非农产业。   镇政府一方面解放思想从思想上跳出“农”字,从非农领域寻找突破口,发展劳务输出等非农产业,最直接、最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认识到劳动力作为商品的特殊性,把劳务输出作为一大产业发展壮大,凸显“打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效益。这方面,政府还组织集中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以提高务工人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增加他们的收入。   同时,镇政府依法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引导土地适当集中,以满足部分家庭举家务工担心土地闲置荒废的需要。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据2007年资料显示,镇政府在过去的一年里,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全镇共发放种粮直补125218.68元,综合直补495885.67元,直补资金1667799.98元,农机具补贴13万余元。   《1》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粮食总产28762吨,同比增长10.4%,良种覆盖率达100%,粮食品质大大提高。   《2》食用菌种植、蔬菜种植优势明显。食用菌种植量达到1000万袋。蔬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3》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增养殖园区2个,全镇生猪存栏45810头,家禽存栏342994只,牛存栏12169头,羊存栏14920只,新增出栏肉鸡345734只。   《4》林业生产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镇完成绿色通道25.8公里,完善农田林网15800多亩,完成了补植补造任务路、沟、河、渠119条,植树总量达25万株,林业育苗100亩,林木覆盖率达13.6%。   《5》劳务经济蓬勃发展。加大了劳动力转移及培训力度,培训劳动力5098人,劳动力转移13314人,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6》加工业凸显特色。王子孟石材加工厂已发展到3个,年加工产值达到30万元,产品销往周边各地;余官营木器加工年加工量超过万件,产品销到洛阳、开封;马起营村出租钢模板已发展到70余户,年收入达到150万元。   《7》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稳步推进。   四、对结果的分析   周庄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对于这样一个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占到4.7万亩的乡镇,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势必是艰巨的。从历史到现状的对比,不难发现政府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而这些,得益于一个良好的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他们始终对时局现状和肩上的担子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在前列,做到“不唱高调;不搞形式;不徒虚名。常严以律己;常深入实际;常调查研究;常从严管理”;得益于全体工作人员的良好的工作作风,“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不等不靠,不拖不沿”;也在于广大群众对政府工作的配合,主动寻求自身发展增加收入之路。   当然还有一些很突出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特色还不够鲜明,所占比重小,缺乏一批真正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相对狭窄。这也是由于本地区农业经济所占比重大,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挑战,同时广大群众有某些意识上的局限性,而且这些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五、体会   农业结构调整应该有成功的范例。调查一个成功的地方并得出经验是一种手段,而总结一个还存在问题的地方并找出发展方向也不失为方法。毕竟,能够顺利完成调整的还在少数。如果所有的调整都是易得的,那么这将不成为机遇。这次调整无疑会面对矛盾的层次深,调整的要求高,调整的难度大的问题。   因此就需要我们在事实就是的基础上,寻找调整的新思路。“新思路”我自然是没本事想出那么多了。不过我认真看过别人的思路,还是很认同的:   跳出农业抓农业。农业问题已远不是农业自身的问题,制约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更大的范围予以解决。比如,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民劳均耕地资源少,规模狭小,生产易趋同。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创造条件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把农业当作战略产业来抓。首先,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来抓。许多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我们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加大力度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又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更切实有效地确保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基本自给,避免其生产的大起大落。大宗农产品的国内需求到什么时候都必须立足国内予以解决。其次,把农业作为广大农民致富的产业来抓。在短时期内,众多农民的致富还只能主要依靠农业以及与农业相关的生产经营行业,这就要求我们下大力气把农业做大抓好。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有优势,应该予以挖掘和发挥。   宏观上科学布局。调整农业结构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地方不同的自然资源秉赋、技术水平以及品种优势和发展基础,通过规划和引导,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化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以形成宏观上科学、合理、高效的农业结构布局。   实施中突出重点。农业结构调整应重点抓好农产品的品种品质、贮运加工、生产的区域规模、销售的市场开拓和出口创汇。同时,也要着力推进以县城、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城市化和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各种联合体形式并举的农村工业化。   重视组织结构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首先,要依据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原则对传统体制下所留下来的各类为农业服务的组织进行分类调整,优重组。其次,要重视培养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通过产业化、合作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同时也要重视发挥村委会的经济组织职能。 【篇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日,黟县人大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宏村镇木坑竹海景区、金家岭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打鼓岭景区和洪星乡长春村长坑村民组等地,考察了解农业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旅结合的情况,同乡村干部、县乡人大代表、农林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认真分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下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产业结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农业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要求,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旅结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桑园面积3.6万亩,茶园面积3.2万亩,其中经认证的优质无公害茶园面积2.63万亩;果园面积0.4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11万亩,有林地面积95万亩;生猪饲养量9.4万头,家禽36.8万羽;农村经济总收入28.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9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3135元,工资性收入2467元,各项惠农政策转移性收入438元。   1、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县突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蚕桑,茶叶、木竹、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主要有五里为中心的3000亩水蜜桃基地;以五溪山为中心的2800亩有机茶基地,以黄姑为中心的l200亩的生态茶园基地;以碧东、叶村为中心的千亩高效桑园基地;以洪星为中心的47000亩竹木制品原料基地;金家岭、同川村的50000羽蛋鸡基地,碧山村60000羽肉鸡基地,柯村乡皖南花猪和黄山黑鸡保种养殖基地。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植专业示范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黄姑村、宏潭乡宏潭村及碧阳镇五里村荣获省级特色专业示范村。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发展,产业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营销收入达7.04亿元;华盛集团和杉森木业两家企业营销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中从事茧丝绸业的3家,从事食品加工业的6家,从事粮食加工业的1家,从事竹木制品生产的9家。五溪山茶厂有限公司利用宏潭五溪山优良生态自然环境条件,投资建立有机茶园2800亩、有机茶转换茶园2000亩,开发出“五溪山”牌生态有机茶省级知名品牌,茶农鲜叶价格大幅提高,实现企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双赢效果等;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地带动了我县蚕桑、茶叶、粮食和木竹生产基地的建设和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在蚕桑、茶叶、木竹、蔬菜、养殖、土特产品等行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6家,其中蚕桑类14家、茶叶类15家、木竹类20家、果蔬类4家、畜牧类9家、粮食加工类3家、其他类11家,入社农户约占全县农户的12%。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培训,种子、苗木、肥料的统一采购,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解决了广大农民在单一经营生产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黟县碧东漳溪蚕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4、农旅结合有了新突破,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前景喜人。开发了木坑竹海、塔川秋色、西递鸳鸯谷、美溪打鼓岭、黄姑小桂林、柯村油菜花等一批以农业生态观光休闲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景点,涌现了“竹海人家”、“五里农庄”、“秀里农庄”等一批乡村旅游“农家乐”示范户;宏村镇星光村木坑组过半数农户利用本地的“竹海”资源开办“农家乐”,从事住宿和餐饮等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达十万元以上。农旅结合还带动了竹笋、茶叶、香榧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推动了黟县民间徽菜技艺的提高和传承,广大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诸多实惠和效益。   5、“阳光工程”技能培训,为农民工转移就业搭建了新的平台。国家实施阳光工程就是将“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意愿的农民,由政府财政补贴,在输出地开展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近年来,共开展农村“阳光工程”培训132场次,培训新型农民4635人;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0场次,培训农民工2438人;举办新春企业用工招聘会7场次,达成就业意向的1721人次;相关部门为农民工在计生、户籍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通过“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大多数农民工都学到了一些专业技能和法律等相关知识,为外出务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015年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2100人,其中到外省市县务工的9380人,在本县从事二三产业的27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1、农村产业规划布局不尽合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化,附加值不高,企业带动作用力不够强。   2、以农产品为基础的旅游商品开发和农家乐旅游服务管理滞后,与我县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够协调。   3、农业科技队伍人员缺乏,服务职能弱化,不能满足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4、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水平偏低,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三、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1、加快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品质量提升,依托结构调整促增收。要充分依托自身资源条件,不断增加投资力度,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蚕桑、茶叶、粮食、果蔬、木竹、养殖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促进我县农业产业规模和质量的大幅提升。鼓励和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组织农产品质量有机认证,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   2、加快旅游商品开发,促进农旅深度结合,支持农民创业促增收。借助“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申报成功的契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高效农业,积极扶持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户,规范旅游服务管理。充分利用我县旅游市场优势和丰富徽文化底蕴,加大旅游食品、纪念品等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积极支持农民创办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延长旅游商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创建一批旅游商品知名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路径,推动黟县旅游经济再上新台阶。   3、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带动效应,依靠科教兴农促增收。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及时解决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积极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4、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增收。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帮助农村劳动力提高文化科技水平和就业技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尚发展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村高技术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鼓励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

如何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一、观念先行,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必须要有适合时代发展同步的观念。要真创建不是为了政府任务忽悠上级的假创建。二、因地制宜,熟悉所在地的优势特长,巧妙地运用地方文化、旅游、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优势等工具,合理搭配做创建。三、奉献精神,不要指望挣快钱,农业是漫长的等待和守候的产业。相比做金融,资金运作速度是万分之一毫不为过。把青春年华用到农业上是需要有奉献精神的。四、巨额资金,现代农业是需要靠高科技和生产效率立足的,没有巨大的财力支持就说明你自不量力,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五、基础建设,没有好的基础建设,豆腐能变成肉价。水电路网四通是必须滴,还要方便。六、人脉资源,不但要搞定地方政府,还要搞定当地老百姓。七、保护环境,必须合法经营,维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八、长命百岁,坚持到你成功了,可能你已经很老了,所以你一定要活到你能看到自己打造的美景形成的那一天。0920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是国家发改委系统牵头实施创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继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工作以来针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另一具体方案。发改委牵头的七个部委,今年8月份发布发改农经_2017_1451号《关于印发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区域特色要求,创建300个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知要求结合各地区实际,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围绕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产城融合、多业态复合等六种类型,有针对性地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六种类型各有特色,申报的时候要求能够主题明确,措施得当,不过也还是需要能够兼具有产业融合的类型方式。同时,规划要求为统筹整合资源,强化示范效应,已认定或正在创建的农业科技园等园区,符合条件的,也可申请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申请的密度及数量方面,也在创建方面为提高示范园创建的多样性,确保多出经验,避免类型过于单一或雷同,各省要尽可能选择不同类型进行试点示范,每种类型最多选择1个。1、创建示范园能够探索多种产业融合模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推进农业内部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多种形式,结合当地资源禀赋、风土人情等实际,探索并总结一批适合不同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商业模式,努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创建示范园能够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激发产业融合发展活力。探索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在农村产业融合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鼓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开展农产品直销。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供销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以及营销设施,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3、创建示范园能够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一体化经营组织联盟。引导龙头企业创办或入股合作组织,支持农民合作社入股或兴办龙头企业,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深度融合。4、创建示范园能够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产业融合发展瓶颈约束。需要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投融资体制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和运营。需要鼓励金融机构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信贷支持。挖掘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潜力,探索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农村资源、资金优化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没有明确指出哪些产业的融合,所以没有办法直接回答,我在这里提供一幅脑图,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服务产业融合的方向。2017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我们的解读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作出重要部署,必将推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上异军突起。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需求结构升级,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品质、品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抓好农村三产融合这件事,就抓住了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牛鼻子。必要性我国农业技术、管理和物资装备水平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解决“三农难题完全具备条件。当前的问题在于涉及面太大,而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城市居民收入的1/3左右,很难有能力改善现代技术管理装备。而政府又不能包办,导致再好的现代化技术、信息化管理都无法推广开来,基础设施建设也跟不上去。如果农村没有新的产业,农民只有往城市里跑,甚至很多出身农村的大学生也都离开农村走向城市。所以,关键是三产要融合发展,建立新的大农业产业,而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农民增收问题。三产融合,让农民得到第二、第三产业的附加值,便有了改善技术、管理和装备的资本。对策措施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着眼于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着力解决从村到乡镇物流配送的“最初一公里问题。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必须打造有效的载体和平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返乡创业园是集聚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利用这些园区发展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三产融合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有助于提升农业增收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而让农民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居主体地位,分得更多的利益,是推进产业融合的关键。在当前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显著,对于创新创业以及农民农业增收的作用也在日益凸显。数据显示,目前80%以上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创办的企业,涉及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产业融合,主要体现在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项目上。未来将以示范园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和平台载体,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1年建成300个融合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发展、配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的示范园。继续一句话作答:结合当地小生态循环经济,推动链条产业上下游之间的整合,如果是巨无霸就规模作业,反哺延伸周边乡镇。

如何发挥自身及派出单位优势,实现农村产业项目收入增长

要实现农村产业项目收入增长,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及派出单位的优势,以下是一些具体方法:1、挖掘资源优势:农村地区的资源十分丰富,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或者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同时可以进一步扩大当地的资源开发、加工和销售规模,提高产能。2、发挥人才优势:派出单位可以组织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团队,为当地农村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指导。同时,可以通过培训和引进人才等方式,提高当地农村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3、利用政策优势:政府部门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方面有很多政策,如税收减免、贷款优惠、补贴等。派出单位可以积极了解和应用这些政策,帮助当地农村产业获得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保障,促进产业的发展。4、加强市场营销:农村产业项目的营销渠道有限,需要通过宣传推广、拓展市场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派出单位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专业能力,帮助当地农村产业开展市场营销工作,加强与市场的对接,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联合发展:派出单位可以与当地农村产业合作单位、相关企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互相支持、共同发展。通过联合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促进农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板块是什么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板块分别是。1、农业第一产业是农业生产,包括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和现代化高效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2、农业第二产业是农产品加工,包括食品、饮料、烟草等在内的各个行业。坚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重复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统一发展。3、农业第三产业是通过拓展延伸农产品功能而发展的配套服务业,以开展农业观光、科普教育、品牌展示、文化传承等项目的方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农村产业发展项目有哪些

1、农产品电商 未来的新农村还会大力开发电商,这也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不错平台,农户们可以经过电商平台在网上销售自己的产品,不但稳定的找到销路,平台还可以请专业的人进行指导。 2、农村物流 一直以来农村物流过去十分不发达,这导致许多农民们生产出来的好产品得不到销路,有了根据农民需求的物流业后,还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3、农民培训 许多农民渴望学习养殖或者种植方面的科学知识,甚至也想接触电商方面的东西,但是苦于没人愿意指导。这时候可以开设一些农民创业的课程,是农民更加接受科学和互联网知识。 4、旅游行业 随着交通不断便利,许多农村已经大力开发旅游羡慕。根据当地的特色制定不错的旅游项目,也是比价长远的项目,例如周边种植荷叶的村民,可以搭建赏花等项目。 5、上门医生 农村的老人看病十分不便利,由于许多家中年轻人不在身边。可以开展上门看病的服务,这是许多在外务工人员比较关心,也很受欢迎的利民项目。 6、养殖基地 过去搞养殖都比较零散,于是很容易价格不统一,品种很杂的现象。如果能够集中产业设立专门的养殖基地,也可以实现规范化,销路也会比较轻松。 7、光伏农业 其实这是一个比较新鲜的项目,但是未来农民开始意识到科学种植,都需要搭建温室棚。采用太阳能不但可以节约成本,从长远的角度看待也比较符合环保。 8、机械化农业 未来的农业不再只是单纯依靠人力进行劳作,这样不但增加大量人力,完成的效果反而不尽人意,可以售卖大量方便农民的机械化工具,这也是未来农产业的新趋势。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生产?其特征是什么?如何更好地进行农村产业化生产改革?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则是农业产业化赖以运行的基础。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水平。对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广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较重要的意义。目前,广东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一、抓认识的深化。要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水平,必须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重要性的认识。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是依据市场需求、比较优势和生产条件,具有较大规模、较高商品率,进行专业化生产的农业商品基地。其作用在农业产业化中举足轻重,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在生产基地——加工基地——销售基地——消费基地的基地链条中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是形成农业产业化基地链条的首要环节。只有生产基地不断巩固壮大起来,其他基地发展才有了坚实的物质依赖,农业产业化基地链条才得以形成并有效运转,农业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延伸增值。因此,生产基地对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起支撑作用,是“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销售市场得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第二,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是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需要。目前,广东不少地方的农业生产由工于基地狭小,基本上以手工方式为主进行粗放经营,技术、人才、资金、信息、设备等农业生产资源未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投入高而产出低。建立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三,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建立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使农业经营方式由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向商业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围绕市场开发高商品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这就要求生产经营者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推广先进适用的农科新技术,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四,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建立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快了市场流通,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从而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如高州市,1998年有水果面积148万亩,果业产值占该市农业产值的46%,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五,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是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现实选择。建立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科学化管理,开发和培育名优稀产品,能有效促进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二、抓布局的区域化。区域化布局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农产品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与资源特点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实行连片开发,确定种养方向和生产规模,将一家一户的分散种养,联合成千家万户的规模经营,创造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提高区域整体效益。目前广东实行区域化布局的基地较少,尤其是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基地较少,绝大多数生产基地处于零星分布、商品产出率低的状态。针对上述情况,应如何抓区域化布局? 首先是因地制宜抓规划。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循序推进。要把握好四个原则:(1)效益优先的原则。以提高效益为核心,运用效益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达到利润最大化,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奔小康。(2)优势互补的原则。如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品优势等,以优势或特色牵头,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带动各种要素的合理组合,推动经济结构向深层次发展。(3)自愿互利的原则。要尊重各方意愿,加强引导,以利益为纽带结成联合共同体,减少行政干预,不搞硬性规定,不搞“一刀切”。(4)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前提,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确保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其次是立足本地资源,选准主导产业。根据广东农村资源的实际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现状及趋势,应从以下两方面确立名优产品和主导产业:(1)各市县要结合本地地理、水土、气候、阳光、种养习惯等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目标,集中培育一个或几个名优产品、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几村一品或一县一品的区域支柱产业和经济小区,使农产品生产由小而全转向大而专,由分散转向集中,由无序转向有序,逐步形成带动力强、辐射面广、连片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专业化生产基地。(2)扩大名优农产品种养规模,形成区域化的主导产品。广东的名优产品众多,并有一定特色和优势,应继续扩大种养规模,鼓励种养专业大户实行跨市、跨省、跨国生产经营,扩大知名度,形成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 三、抓生产的集约化。集约化生产就是农业生产单位根据区域化的要求,改变传统的小而全的生产模式,集中发展某一种农业产品或产业,主攻相关技术,建立“龙头庄”企业,形成“一条龙”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生产要素的潜力,形成系列化经营的格局,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目前广东农业化生产基地以传统耕作模式为主较多,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集约经营的基地较少,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大而全”、“小而全” 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向集约化方面发展。 首先要更新观念,正确引导。要正确引导广大农民破除小农经济思想束缚,转变传统习惯的生产经营方式,更新观念,树立农业集约化发展的思想。各市、县、部门要改变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的观念,树立全局、各业协调发展、利益共享的新观念,避免一哄而上,“大而全”、“小而全”,效益低下的做法,真正确立起“大农业”、“大市场”意识,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走上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其次要突出重点,抓好农业集约化基地建设。要按照市场需求,突出特色,抓住优势,重点抓好专业村、专业户,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连成村、多村连成片的农业集约化的生产基地。发展农业集约化生产基地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来发展农业集约化基地。国内外市场有需求,农业集约化基地才能生存和发展。农业集约化基地的规模,要由市场需求来决定,否则,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就会出现滞销,影响了基地的产出效益。如新兴温氏集团就是瞄准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使养鸡户发展到全省各地,产品畅销国内外,成为全省最大的肉鸡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三黄鸡、竹丝鸡的饲养集团。二是以名优新稀产品去培育和发展集约化生产基地。目前广东农产品中的荔枝、龙眼、柑桔、鳗鱼、鲍鱼、无公害蔬菜等已成为名牌产品。各地应发挥这些名牌产品的优势,进行连片集中开发,适度规模种植,专业化生产,形成集约化基地,提高经济效益。三是适度扶持,加快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应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银行贷款倾斜、税收优惠、土地优先安排等,鼓励、引导社会能人投资兴办集约化的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基地,加快广东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四、抓发展的规模化。商品经济就是规模经济,没有规模经济就难以形成商品经济。基地规模化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本质要求,实行规模化经营,可以大规模运用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进步,有利于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提高,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我省不少地方由于商品基地生产规模小,导致产品生产零星分散,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造成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金投入回报率低,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我省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 第一,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形成适度规模。适度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与现代农业相吻合,适合经济较发达或欠发达地区但条件较好的农村,是我省今后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少数确实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提高集约化程度和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是提高广东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方面,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需要适时适度进行规模经营,推进以土地承包规模化经营,可趁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之机,让土地向农业大户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也可有组织地实行农业股份制,即农村劳动力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把应得的承包土地作为资本,集中起来统一使用,使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因地制宜推行采用先进科学校术和生产手段的适度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打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目前,美国的家庭农场许多都有1000亩左右,一个家庭农场就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经营的生产基地,同—地域的若干个家庭农场就形成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广东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村,有些专业户承包50亩左右的土地,有些承包100多亩,若干个专业户连成一片,也同样形成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第二,以专业协作形成规模。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片一个特色,使分散经营逐步向专业协作生产转变,把生产基地由小规模向大规模推进。 第三,以联合发展形成规模。通过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通过多渠道、组成多形式的经济联合体,依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面向市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牵头组织联结千家万户形成生产基地,通过联合经营和协同作业,在一定区域开发一种或几种主要产品,将千家万户组织起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解决一家一户规模小、品种全、信息闭塞、技术落后、销售困难的矛盾,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联合发展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生产基地,尽管每个主体经营规模小,但由于参与整个组织或系统的分工和协作,避免单独进入市场的许多障碍,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使整个系统获得整合效应或规模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抓服务的社会化。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是—项复杂的工程,生产基地的发展与社会化服务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生产基地要向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保证。要增强社会化服务的功能,也必须走产业化之路。社会化服务就是为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包括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各项服务。当前,我省农业生产基地的发展,社会化服务仍然比较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仍比较零散,网络不健全,服务不系统,还未能对生产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由于社会化服务滞后,农户经营缺乏信息指导,存在不小盲目性、自发性,使经营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困难重重,步履维艰。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和矛盾,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加强领导,搞好宏观引导,切实围绕生产基地建设搞好社会化服务工作。 首先,做好基地建设的种苗信息规划服务。各市、县、镇政府对生产基地的建设,要认真做好规划,选准发展项目,防止重复建设。当前一些地方在建立生产基地过程中,不认真调查市场需求情况,不从自身优势出发,而是一哄而起,盲目地上项目,导致“小而全”、“大而全”等重复建设,使商品供过于求,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利益。同时,一些地方基地建设组织的种苗品种低劣,导致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能力弱,出现产品卖难,甚至劳民伤财等现象。因此,各地政府必须加强宏观指导,对市场容量进行科学的预测,对自身能力进行客观评估,确立基地主导产业。同时,要加强对经营者的信息指导,做好项目评估,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机制,力争上一个成功一个。 其次,积极营造良好的技术、资金、物资等服务环境。要积极营造好基地生产的良好环境,为经营者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级党委、政府要为基地建设营造基地生产的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技术服务,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要加大基地的科技投入力度,鼓励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提高科技水平。二是资金服务。生产基地建设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金融部门应把生产基地建设特别是种养大户等经营者作为贷款的重点对象。省、市、县及有条件的镇,应在财政收入中安排—定的专项资金,实行有偿使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与种养大户发展的重点项目。 第三,抓好产后的加工流通服务。目前,我省生产基地的建设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加工流通的多,产加销并重的少。因此,搞好农产品的加工流通,是基地建设的关键。加工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中间环节,是生产与消费的桥梁。目前,广东农产品的加工流通水平还很低。一是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价格低等;二是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人员素质较低;三是农产品流通组织的资金较少,难以从事大宗的长期的远距离的农产品的流通;四是农村市场不够完善。所有这些,制约了广东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很重要的是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和流通水平。为此,—要根据生产基地的建设实际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可解决产品加工问题,提高农产品的整体经济效益。二要扶持发展流通队伍。各级政府要扶持农产品流通队伍的发展,通过流通队伍建立生产基地经营者与市场的联系,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三要发挥供销企业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水平。四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市场建设。五要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市场法规、市场秩序,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 六、抓管理的科学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根本要素。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的投入,使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和推广,并取得较好效果。但就全省而言,科技投入的水平还比较低,远末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民科技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导致农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为此,必须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基地建设、管理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等方面下功夫,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广东的农业现代化步伐。一要强化科技意识。过去,发展生产基地存在重种轻管的现象,造成广种薄收,主要原因是农民科技意识淡薄。因此,必须引导广大农民走科技兴农的路子,不断增强科技意识,在建立生产基地的同时,注重提高内涵素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二要大力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和实用新技术。积极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引进和推广名优新特品种,创建一批广东的名牌产品。同时,要广泛普及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革传统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加快技术更新、设备改造、产品升级。三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必须建立和健全省、市、县、镇四级农科推广网络,使科学技术在广大农村得到普及。大力抓好各类农业技术学校,逐步扩大农业职业中学的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各级科技部门要办好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和农业技术推广示范点,使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推广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四要增加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必须把农业科技的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增长逐步增加投入。同时要引导生产基地的经营主体不断增加科技的资金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向科技进步要效益。五要发挥各类“农协”的作用,为农民提供科技等服务。各地应根据生产基地建设的情况,建立农民水果协会、水产协会、花卉协会、种植协会、养殖协会、农产品流通协会等,协会由农民自愿加入,实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形成“农协+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科技服务。

什么是农村产业路

产业振兴路,走好每一步。一个乡产人可能力量微小,但当我们一起瞄准一个共同方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出发,必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 走好融合路。农业要越过产业、区域、城乡边界,与其他产业高位嫁接、跨界融合。农村产业融合,要融出新气质,融出新业态,融出新范式,“农业+”要致力让每一个奋力拼搏的乡产人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走好特色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培育特色农产品,充分利用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和独特人文历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开发更多各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提高我国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走好创新路。做大做强农村创业创新,要有新理念、新思路,善用新技术、新手段。农业要搭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产销对接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把好的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把好的乡村美景推出去、火起来。 走好富裕路。乡村振兴就是要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构建生产联动、利益共享的联农带农机制,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让农民分享乡村产业发展的成果。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用产业升级防止农民返贫。

农业产业和农村产业的区别?

农业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农村产业指农村经济中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综合体。

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经济结构,农产品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分别是指什么呢?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 问题描述: 请专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解析: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经济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及其产业内部产品,在经济产出等指标上的量的比例和构成。农村产业主要包括大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业),农村经济主体兴办的加工业、采矿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以及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的科技文化产业等非农产业。 产业结构是产业经济学提出来的一个科学概念。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经济活动中,人们主要向自然界直接索取财富,即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产业经济学把这种经济活动称之为第一产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对第一次产业的产品进行加工的工业生产活动和制造业活动,成了社会再生产的主要经济活动,产业经济学把这种经济活动称之为第二产业。到了最近几十年,随着社会生产的迅速提高,又出现了为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服务的商业、运输业、金融业以及信息、科研等新兴产业,并正在逐步发展成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经济活动部门,产业经济学把它称之为第三次产业。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分工分业的纵深发展,除了农业这个基础产业之外,农村工业、农村建筑业、农村运输业、农村商业和服务业等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部门也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正因如此,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业已成为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大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农业产业和农村产业的区别?

农业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农村产业指农村经济中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综合体。

农村产业项目有哪些

1、饲料加工场:人们对健康需要的增加,使市场对禽畜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此项目开发前景较好。2、特种养殖:特种养殖种类较多,带来的收入也很可观,因此吸引了许多投资方进行投资,具体的养殖项目需要根据所在区域决定。3、果园农场:人们对于水果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诞生了果园农场这一产业。4、有机肥加工:将农村粪便收集起来加工制成有机肥后出售。5、盆栽培养:快节奏生活下,现代人对于盆栽的需求是非常大。 一、农村产业项目有哪些 1、饲料加工场:人们对健康需要的增加,使市场对禽畜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新型加工饲料,能够保证禽畜肉质,项目涉猎范围广,开发前景较好。 2、特种养殖:此项目是近几年较为火爆的项目,因为特种养殖的种类较多,可选择范围广,因此带来的收入也十分可观,自然吸引了许多投资方进行这方面的投资,对于药材养殖感兴趣,可以选择养殖蛇等具有高营养的物种进行养殖;如果是对养殖动物感兴趣的话,可以选择青蛙等物种进行养殖,具体的养殖项目需要根据所在区域决定。 3、果园农场:人们对于养生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水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诞生了果园农场这一产业,一部分水果供人采摘,另一部分水果销售给当地水果商。 4、有机肥加工:种植户对有机肥的需求量非常大,该产业使农民可以从事有机肥的加工工作,将农村粪便收集起来加工成有机肥,最后统一出售,有机肥加工对技术要求较低,投资门槛也低,保证质量之后,带来的收入可观。 5、盆栽养殖: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养殖盆栽的需求非常大,此外,乡村盆栽成本非常低,再加上相关的运费拥有不错的利润空间,养殖的品种很多,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 二、申报农村产业项目时需要注意什么 1、每年各省都有很多项目,竞争激烈,因此每个项目从通知到申报截止时间都非常短,所以平时应和申报项目有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 2、因为有些项目要与各大院校合作,所以要找好一些科研院校并建立良好的关系。 3、要多注册合作社和其他家庭农场、公司等名称,便于申报资金。 4、企业应该重点维护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关系。

农村产业分为哪些?

农村一二三产业分别指种植为主的产业、加工为主的产业以及非物质生产的产业。具体分类为:1、农村第一产业为生产食材及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主要是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2、农村第二产业为第一产业提供基本材料进行加工的制造产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等和农业生产相关的产业。3、农村的第三产业是其它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餐饮业、食品批发零售、仓储业和公共服务等产业。农村三大产业的相互关系。农村第一产业为第二、第三产业奠定基础;第二产业是三大产业核心,对第一产业有带动作用;第三产业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进步。农村的三大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重要标志和参考,一般来说,越是经济发展较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就越高,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