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

阅读 / 问答 / 标签

VFD_E台达变频器怎么调节设置(基本参数??),用台达PLC控制电机开关、加减速……

问题很复杂,但是解决办法很简单,其实参照说明书在沟通你就明白了,需要随时联系,希望可以帮到你!郑州鑫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台达代理商,需要说明书留邮箱给你发一份!

在三菱PLC中RsR D100 K1是怎样解读???

确定是RSR吗,找遍了手册也没看到这个指令,编程软件里也写不进去。如果是ROR指令的话,这个是循环右移指令,ROR D100 K1,就是D100中的每个位的状态右移一位,比如D100的二进制是1010 1101 0000 1111,执行完这个指令就是1101 0110 1000 0111。

三菱pLC中D8018与TRD有何区别?

用来保存Y0发出的脉冲总数,因为脉冲总数的值保存是要用到32位,所以要用到D8141和D8140,D8140存放低16位数值。如果要将其清零,可以直接用DMOV指令,[DM0V K0 D8140]即可。三菱PLC中 [ D> D8140 K0 ] 是存放三菱指令16位数值。三菱PLC英文名又称:Mitsubish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三菱电机在大连生产的主力产品。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三菱PLC在中国市场常见的有以下型号: FR-FX1N FR-FX1S FR-FX2N FR-FX3U FR-FX2NC FR-A FR-Q

plc 中 TRD D0 什么意思

RD是三菱PLC中的时钟数据读取指令。TRDD0代表的含义是:将PLC的实时时钟的数据读入以D0寄存器为首的7个寄存器里(D0里存放年,D1存放月,D2存放日,D3存放时,D4存放分,D5存放秒,6存放星期)。编程手册上写的非常清晰明了,一看就明白了。

在三菱plc中trd d136是什么意思?

TRD是时钟读取指令,这个的意思就是读取PLC得时钟,将时钟的年保存到D136,月保存到D137,日保存到D138,时保存到D139,分保存到D140,秒保存到D141,星期保存到D142中。望采纳。。。。。。

关于三菱PLC的TWR和TRD指令

亲爱的朋友!我看到你一天内连续提了多个关于三菱PLC的问题,建议您先看看三菱PLC的指令手册,也许对您的帮助更有用些。

三菱plc时间怎么用,设定年月日

TRD(FNC166) TRD(P)指令为16位运算,占7个程序步。[D.]可取T,C和D。它的功能是读出内置的实时时钟的数据放进由[D.]开始的7个字内。如图3-87所示,当X1为ON时,将实时时钟(它们以年、月、日、时、分、秒、星期的顺序存放在特殊辅助寄存器D8013~8019之中)传送到D10~D16之中。

三菱PLC-FX2N里的TRD是什么指令

时钟数据读取指令

PLC程序中TRD D180是什么意思

读实时时钟指令

三菱PLC中D8018与TRD有何区别?

用来保存Y0发出的脉冲总数,因为脉冲总数的值保存是要用到32位,所以要用到D8141和D8140,D8140存放低16位数值。如果要将其清零,可以直接用DMOV指令,[DM0V K0 D8140]即可。三菱PLC中 [ D> D8140 K0 ] 是存放三菱指令16位数值。三菱PLC英文名又称:Mitsubish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三菱电机在大连生产的主力产品。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三菱PLC在中国市场常见的有以下型号: FR-FX1N FR-FX1S FR-FX2N FR-FX3U FR-FX2NC FR-A FR-Q

plc 中 TRD D0 什么意思

RD是三菱PLC中的时钟数据读取指令。TRD D0代表的含义是:将PLC的实时时钟的数据读入以D0寄存器为首的7个寄存器里(D0里存放年,D1存放月,D2存放日,D3存放时,D4存放分,D5存放秒,6存放星期)。编程手册上写的非常清晰明了,一看就明白了。

PLC程序中TRD D180是什么意思

TRD是三菱PLC中的时钟数据读取指令。TRD D180代表的含义是:将PLC的实时时钟的数据读入以D180寄存器为首的7个寄存器里(D180里存放年,D181存放月,D182存放日,D183存放时,D184存放分,D185存放秒,D186存放星期),编程手册上写的非常清晰明了。扩展资料:原理PLC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一、系统组成。二、各部分的作用。1、CPU运算和控制中心起“心脏”作用。纵:当从编程器输入的程序存入到用户程序存储器中,然后CPU根据系统所赋予的功能(系统程序存储器的解释编译程序),把用户程序翻译成PLC内部所认可的用户编译程序。横:输入状态和输入信息从输入接口输进,CPU将之存入工作数据存储器中或输入映象寄存器。然后由CPU把数据和程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结果存入输出映象寄存器或工作数据存储器中,然后输出到输出接口、控制外部驱动器。组成: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这些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CPU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与I/O接口电路相连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菱PLC

如何知道PLC中的M存储区域范围

问题: PLC中,模块确定后,I,Q的区域能确定,但?有什么规定吗? 解答: 在PLC中M存储区(也称位存储区,又称内部存储器标志位(M)存储器区),它属于系统存储区。在你选定具体的CPU型号后,可以查看CPU的技术规格,其中就有位存储器(位存储器/字节)的大小,如6ES7 315-2AG10-0AB0的M存储器最大字节为2048个,所以M存储区的范围为MB0--MB2047,M存储器虽然名为“位存储器区”,表示按位存取,但是也可以按字节、字或双字存取,如MW0(由MB0和MB1两个字节组成),而MD0(由MB0、MB1、MB2、MB3四个字节组成)。 M存储器与PLC外部对象没有任何关系,其功能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注要用来存储程序运算过程中的临时结果,可为编程提供无数量限制的触点,可以被驱动但不能直接驱动任何负载。

富士PLC如何将SPB内部程式改为SX工作模式

安装D300Win软件或者Standloader软件。在其程序夹内执行SystemsoftwareUtility然后根据屏幕提示,将系统软件版本改为SX模式。改完之后,你只能使用D300win软件或者Standloader软件进行编程。

[求助-西门子PLC300/400]模拟量模块接线求教

你都没有仔细看接线图,2,3,4是一组,5,6,7是一组,8,9,10是一组。电压信号接2(+),4(-),电流信号接3(+),4(-)。如果是两线制仪表,需要串接24vdc电源。 它是模拟输出信号,电源在模块内部2-4接电压信号,3-4接电流信号。 你都没有仔细看接线图,2,3,4是一组,5,6,7是一组,8,9,10是一组。电压信号接2(+),4(-),电流信号接3(+),4(-)。如果是两线制仪表,需要串接24vdc电源。 找下模块接线图 应该有详细的接线图的 对应几线制的传感器

西门子300PLC指令floor和trunc的区别?感觉都是向下取整,具体使用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TRUNC仅处理浮点数的整数部分,也就是说,小数部分被直接丢弃了。例如:100.5,经过TRUNC后就是100了,小数部分被丢弃了。FLOOR处理转换后不大于转换前的浮点数的整数。例如:100.5转换后为100,因为不能大于转换前的浮点数。

西门子plc.trunc 和di_i是什么意思。请详细些

TRUNC(舍去小数取整为双整数指令)可以将输入参数IN的内容以浮点数读入,并将它转换成一个双整数(32位)。(舍入到0方式)其双整数结果可以由参数OUT输出。如果产生溢出,则EN0为0.di_i为双整数转换为整数的指令。

施耐德都有什么系列的PLC?都有什么编程软件?

施耐德PLC主要有以下系列:NEZA PLC(TSX08系列)、Quantum PLC(140系列)、Micro PLC(TSX37系列)、Premium PLC(TSX 57系列)。施耐德的工业机械自动化控制器PLC系列以及各系列编程平台如下:已经淘汰的产品线:1、NEZA PLC(TSX08系列)NEZA系列是一个丰富功能的小型PLC,性能价格比高,体积小,通用性强。新一代的手持式编程器中文掌上电脑PL707WinCE,支持中文界面,无论是编程,监控,调试还是现场操作,都十分方便。2、 Premium PLC(TSX 57系列)中型机架,CPU功能强,速度快,内存大。丰富的联网通讯功能,紧凑灵活的开关量和多种模拟量模块:特种模块、高速计数模块轴控制模块、步进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及称重模块,编程环境与Micro PLC 相同。3、Quantum PLC(140系列)组态方便,维护简单,结构和模块的灵活选择。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的上万的装机量,已被无数种应用证明满足各种应用需求。性能出色的处理器,先进的IEC方式编程,支持各种网络。4、Micro PLC(TSX37系列)紧凑型机架,体积小,功能强,配置灵活,价格低,适合中国市场特点强大的CPU功能,速度快,内存大,集成LED显示窗,并可多任务运行。紧凑的I/O模块结构,开关量I/O容量大(可达248点)。模拟量I/O点数多(可达41点),功能强(有40KHz的高速计数模块和集成的10KHz硬件计数和500Hz软件计数等)。最新的产品线:1、Twido,小型PLC,可完成一般的自动化任务,比西门子S7-200性能稍弱,编程平台是TwidoSoft或TwidoSuite;2、M218,小型PLC,可完成一般的自动化任务,比西门子S7-200性能稍弱,编程平台是SoMachine;3、M238,面向OEM自动化的小型专用PLC,可完成较复杂的OEM自动化任务,跟西门子S7-200性能接近,编程平台是SoMachine;4、M258,中型PLC,跟西门子S7-300性能接近,但结构有所差异,更接近于倍加莱、倍福、万可的产品,编程平台是SoMachine;5、M340,中型PLC,跟西门子S7-300性能接近,编程平台是Unitry;6、Premium,中型PLC,跟西门子S7-300性能接近,新的编程平台是Unitry,原来是PL7 Pro;7、Quantumn,大型PLC,跟西门子S7-400性能接近,新的编程平台是Unitry,原来是Concept;扩展资料:PLC控制系统,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专为工业生产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目前,PLC控制器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参考资料来源:施耐德中国网站—PLC

求助:QuantumPLC之间的modbus通讯线怎么做

我发的这个图仅限与PLC和PLC之间的通讯,如果要做低端PLCRS232和NOM252的RJ45口的通讯线是另外一种接法,据说M340的Modbus线又是另一种接法,施耐德的接口不统一,真是令我汗颜啊查看原帖>>

施耐德plc有哪些系列?

TWD ,TM, BMX,140,170等等等等,很多的,乱七八糟的,一个TM系列又分很多系列,并且更新换代还很快,人家还没完全用习惯说不定又换代了,用起来很烦,以前在58和电气服务云平台上接活的时候就经常有客户不停地抱怨,所以施耐德的PLC在客户那边口碑并不是很好

三菱plc外壳上SERIAL 716431是什么意思

1lou 正确

QUANTUM PLC双机热备怎样升级?

直接升级。

施耐德plc quantum系列处理模拟量的问题

自己做功能块,很简单

西门子plc高手进,下面一段语句表表示什么意思,麻烦仔细分析下jc,tak等是什么指令

错误程序,有41出错误

欧姆龙PLC CP1L 是怎么发脉冲的,PULS和SPED指令是怎么理解的呢?输出又是怎么定义端口的呢?

OMRON 有系统自定义的脉冲指令1S 0.5S脉冲输出功能CPM1A 的晶体管输出单元能产生20HZ--2KHZ的单相脉冲输出(占空比50%)输出点为01000 01001.有连续模式(由SPED指令设置输出脉冲频率为0 停止脉冲输出或由动作模式控制INI 指令控制脉冲输出停止)和独立模式(输出脉冲数目达到设定的脉冲数目时脉冲输出停止)两种输出模式输出脉冲的数目及脉冲频率分别由设置脉冲指令(PULS)及速度输出指令(SPED)设置。脉冲输出指令 和高速计数器指令

PLC里的rtm是什么意思

最起码你要把PLC的品牌和系列说清楚,各个品牌的PLC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根据你现在提供的信息,我按西门子S7-300来理解,RTM就是RunTiMe,即运行时间。西门子S7-300系列中有三个SFC(系统功能)来管理运行时间定时器-SFC2设置/SFC3启停/SFC4读取。

S7-200 PLC STOP指令与END、MEND指令

执行到STOP指令后,马上转移到STOP模式,只能通过模式开关或PLC断电重启才能重新启动PLC的运行模式。返回主程序第一条指令,等待下一次循环的启动。

请问做HPLC时用的示差折光检测器时,操作软件是purge到底是什么意思?

purge就是归零,清零的意思

欧姆龙plc如何读取从站的sdo索引

欧姆龙plc读取从站的sdo索引方法。1、建立变量,新建的变量在指令中需要用到。2、打开编程软件,在工具箱中的communication下找到EC_CoESDOREAD指令并调用。3、设置要访问的从站的节点地址。4、SDO参数,SDO参数需要额外添加程序对Index、Subindex、IsCompleteAccess三个地址写相应的值。5、打开编程软件,在工具箱中的communication下找到EC_CoESDOWTIR指令并调用。6、编程完后编译没有错误将程序传送到CPU。

canopen SDO 被中止 施耐德M340PLC与第三方伺服通讯

err灯亮就是总线有错误,请检查终止代码。检查SDO指令的参数。检查对象为只读还是只写。核查从站的状态。

大学PLC课程设计一般有哪些题目?

1. 基于FX2N-48MRPLC的交通灯控制 x0dx0a2. 西门子PLC控制的四层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3. PLC电梯控制毕业论文 x0dx0a4. 基于plc的五层电梯控制 x0dx0a5. 松下PLC控制的五层电梯设计 x0dx0a6. 基于PLC控制的立体车库系统设计 x0dx0a7. PLC控制的花样喷泉 x0dx0a8. 三菱PLC控制的花样喷泉系统 x0dx0a9. PLC控制的抢答器设计 x0dx0a10. 世纪星组态 PLC控制的交通灯系统 x0dx0a11. 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设计 x0dx0a12. 四路抢答器PLC控制 x0dx0a13. PLC控制类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14. 铁路与公路交叉口护栏自动控制系统 x0dx0a15. 基于PLC的机械手自动操作系统 x0dx0a16.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x0dx0a17. 基于机械手分选大小球的自动控制 x0dx0a18. 基于PLC控制的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x0dx0a19. 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 x0dx0a20. PLC在电网备用自动投入中的应用 x0dx0a21. PLC在变电站变压器自动化中的应用 x0dx0a22. FX2系列PCL五层电梯控制系统 x0dx0a23. PLC控制的自动售货机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24. 双恒压供水西门子PLC毕业设计 x0dx0a25. 交流变频调速PLC控制电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x0dx0a26. 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x0dx0a27. PLC控制自动门的课程设计 x0dx0a28. PLC控制锅炉输煤系统 x0dx0a29. PLC控制变频调速五层电梯系统设计 x0dx0a30. 机械手PLC控制设计 x0dx0a31. 基于PLC的组合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x0dx0a32. PLC在改造z-3040型摇臂钻床中的应用 x0dx0a33. 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切割系统电气控制设计 x0dx0a34. PLC在数控技术中进给系统的开发中的应用 x0dx0a35. PLC在船用牵引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x0dx0a36. 智能组合秤控制系统设计 x0dx0a37. S7-200PLC在数控车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x0dx0a38.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LC控制设计 x0dx0a39. 三菱PLC在五层电梯控制中的应用 x0dx0a40. PLC在交流双速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x0dx0a41. PLC电梯控制毕业论文 x0dx0a42. 基于PLC的电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x0dx0a43. 欧姆龙PLC控制交通灯系统毕业论文 x0dx0a44. PLC在配料生产线上的应用毕业论文 x0dx0a45. 三菱PLC控制的四层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46. 全自动洗衣机PLC控制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47. 工业洗衣机的PLC控制毕业论文 x0dx0a48. 《双恒压无塔供水的PLC电气控制》 x0dx0a49. 基于三菱PLC设计的四层电梯控制系统 x0dx0a50. 西门子PLC交通灯毕业设计 x0dx0a51. 自动铣床PLC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x0dx0a52. 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 x0dx0a53. PLC控制的行车自动化控制系统 x0dx0a54. 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的设计 x0dx0a55. 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 x0dx0a56. PLC在电梯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x0dx0a57. 组态控制交通灯 x0dx0a58. PLC控制的升降横移式自动化立体车库 x0dx0a59. PLC在电动单梁天车中的应用 x0dx0a60. PLC在液体混合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x0dx0a61. 基于西门子PLC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仿真设计 x0dx0a62. 基于三菱PLC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 x0dx0a63. 基于plc的污水处理系统 x0dx0a64. 恒压供水系统的PLC控制设计 x0dx0a65. 基于欧姆龙PL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x0dx0a66. 西门子PLC编写的花样喷泉控制程序 x0dx0a67. 欧姆龙PLC编写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程序 x0dx0a68 景观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 x0dx0a69. 贮丝生产线PLC控制的系统 x0dx0a70. 基于PLC的霓虹灯控制系统 x0dx0a71. PLC在砂光机控制系统上的应用 x0dx0a72. 磨石粉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x0dx0a73. 自动药片装瓶机PLC控制设计 x0dx0a74. 装卸料小车多方式运行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x0dx0a75. PLC控制的自动罐装机系统 x0dx0a76. 基于CPLD的可控硅中频电源 x0dx0a77. 西门子PLC编写的花样喷泉控制程序 x0dx0a78. 欧姆龙PLC编写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程序 x0dx0a79. PLC在板式过滤器中的应用 x0dx0a80. PLC在粮食存储物流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x0dx0a81. 变频调速式疲劳试验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x0dx0a82. 基于PLC的贮料罐控制系统 x0dx0a83.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监控系统设计 x0dx0ax0dx0a1.基于labVIEW虚拟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x0dx0a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x0dx0a3.单片机脉搏测量仪 x0dx0a4.单片机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5.FPGA电梯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x0dx0a6.恒温箱单片机控制 x0dx0a7.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 x0dx0a8.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9.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论文 x0dx0a10.110KV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 x0dx0a11.报警门铃设计论文 x0dx0a12.51单片机交通灯控制 x0dx0a13.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 x0dx0a14.CDMA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部分进行仿真与分析 x0dx0a15.仓库温湿度的监测系统 x0dx0a16.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 x0dx0a17.单片机控制交通灯系统设计 x0dx0a18.基于DSP的IIR数字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x0dx0a19.智能抢答器设计 x0dx0a20.基于LabVIEW的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信 x0dx0a21.DSP设计的IIR数字高通滤波器 x0dx0a22.单片机数字钟设计 x0dx0a23.自动起闭光控窗帘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24.三容液位远程测控系统毕业论文 x0dx0a25.基于Matlab的PWM波形仿真与分析 x0dx0a26.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x0dx0a27.波形发生器、频率计和数字电压表设计 x0dx0a28.水位遥测自控系统 毕业论文 x0dx0a29.宽带视频放大电路的设计 毕业设计 x0dx0a30.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设计毕业论文 x0dx0a31.球赛计时计分器 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32.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毕业论文 x0dx0a33.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毕业论文 x0dx0a34.基于CPLD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毕业论文 x0dx0a35.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x0dx0a36.m序列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 x0dx0a37.正弦信号发生器 x0dx0a38.红外报警器设计与实现 x0dx0a39.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x0dx0a40.基于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41.步进电动机竹竿舞健身娱乐器材 x0dx0a42.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 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43.单片机汽车倒车测距仪 x0dx0a44.基于单片机的自行车测速系统设计 x0dx0a45.水电站电气一次及发电机保护 x0dx0a46.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显示温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47.语音电子门锁设计与实现 x0dx0a48.工厂总降压变电所设计-毕业论文 x0dx0a49.单片机无线抢答器设计 x0dx0a50.基于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51.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部分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52.基于VHDL语言PLD设计的出租车计费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53.超声波测距仪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54.单片机控制的数控电流源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55.声控报警器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56.基于单片机的锁相频率合成器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57.基于Multism/protel的数字抢答器 x0dx0a58.单片机智能火灾报警器毕业设计论 x0dx0a59.无线多路遥控发射接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x0dx0a60.单片机对玩具小车的智能控制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61.数字频率计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62.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机交流调速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63.楼宇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64.车辆牌照图像识别算法的实现--毕业设计 x0dx0a65.超声波测距仪--毕业设计 x0dx0a66.工厂变电所一次侧电气设计 x0dx0a67.电子测频仪--毕业设计 x0dx0a68.点阵电子显示屏--毕业设计 x0dx0a69.电子电路的电子仿真实验研究 x0dx0a70.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 x0dx0a71.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x0dx0a72.小功率不间断电源(UPS)中变换器的原理与设计 x0dx0a73.自动存包柜的设计 x0dx0a74.空调器微电脑控制系统 x0dx0a75.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 x0dx0a76.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器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77.图书馆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x0dx0a78.基于AC3的虚拟环绕声实现 x0dx0a79.电视伴音红外转发器的设计 x0dx0a80.多传感器障碍物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x0dx0a81.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设计 x0dx0a82.基于单片机的数码录音与播放系统 x0dx0a83.单片机控制的霓虹灯控制器 x0dx0a84.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 x0dx0a85.智能温度巡检仪的研制 x0dx0a86.保险箱遥控密码锁 毕业设计 x0dx0a87.10KV变电所的电气部分及继电保护 x0dx0a88.年产26000吨乙醇精馏装置设计 x0dx0a89.卷扬机自动控制限位控制系统 x0dx0a90.铁矿综合自动化调度系统 x0dx0a91.磁敏传感器水位控制系统 x0dx0a92.继电器控制两段传输带机电系统 x0dx0a93.广告灯自动控制系统 x0dx0a94.基于CFA的二阶滤波器设计 x0dx0a95.霍尔传感器水位控制系统 x0dx0a96.全自动车载饮水机 x0dx0a97.浮球液位传感器水位控制系统 x0dx0a98.干簧继电器水位控制系统 x0dx0a99.电接点压力表水位控制系统 x0dx0a100.低成本智能住宅监控系统的设计 x0dx0a101.大型发电厂的继电保护配置 x0dx0a102.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的研究 x0dx0a103.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x0dx0a104.气体泄漏超声检测系统的设计 x0dx0a105.电压无功补偿综合控制装置 x0dx0a106.FC-TCR型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的设计 x0dx0a107.DSP电机调速 x0dx0a108.150MHz频段窄带调频无线接收机 x0dx0a109.电子体温计 x0dx0a110.基于单片机的病床呼叫控制系统 x0dx0a111.红外测温仪 x0dx0a112.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测距仪 x0dx0a113.智能数字频率计 x0dx0a114.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多路室内火灾报警器 x0dx0a115.信号发生器 x0dx0a116.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语音播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 x0dx0a117.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x0dx0a118.基于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x0dx0a119.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x0dx0a120.电子万年历 x0dx0a121.遥控式数控电源设计 x0dx0a122.110kV降压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 x0dx0a123.22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x0dx0a124.智能数字频率计 x0dx0a125.信号发生器 x0dx0a126.基于虚拟仪器的电网主要电气参数测试设计 x0dx0a127.基于FPGA的电网基本电量数字测量系统的设计 x0dx0a128.风力发电电能变换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x0dx0a129.电流继电器设计 x0dx0a130.大功率电器智能识别与用电安全控制器的设计 x0dx0a131.交流电机型式试验及计算机软件的研究 x0dx0a132.单片机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x0dx0a133.智能立体仓库系统的设计 x0dx0a134.智能火灾报警监测系统 x0dx0a135.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x0dx0a136.单片机定时闹钟设计 x0dx0a137.湿度传感器单片机检测电路制作 x0dx0a138.智能小车自动寻址设计--小车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x0dx0a139.探讨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x0dx0a140.音频多重混响设计 x0dx0a141.单片机呼叫系统的设计 x0dx0a142.基于FPGA和锁相环4046实现波形发生器 x0dx0a143.基于FPGA的数字通信系统 x0dx0a144.基于单片机的带智能自动化的红外遥控小车 x0dx0a145.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语音温度计的设计 x0dx0a146.智能楼宇设计 x0dx0a147.移动电话接收机功能电路 x0dx0a148.单片机演奏音乐歌曲装置的设计 x0dx0a149.单片机电铃系统设计 x0dx0a150.智能电子密码锁设计 x0dx0a151.八路智能抢答器设计 x0dx0a152.组态控制抢答器系统设计 x0dx0a153.组态控制皮带运输机系统设计 x0dx0a154..基于单片机控制音乐门铃 x0dx0a155.基于单片机控制文字的显示 x0dx0a156.基于单片机控制发生的数字音乐盒 x0dx0a157.基于单片机控制动态扫描文字显示系统的设计 x0dx0a158.基于LMS自适应滤波器的MATLAB实现 x0dx0a159.D功率放大器毕业论文 x0dx0a160.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发射接收硬件电路的设计 x0dx0a161.基于单片机PIC16F877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x0dx0a162.基于ADE7758的电能监测系统的设计 x0dx0a163.智能电话报警器 x0dx0a164.数字频率计 课程设计 x0dx0a165.多功能数字钟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 x0dx0a166.基于VHDL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仿真 x0dx0a167.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秤 x0dx0a168.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负载系统设计 x0dx0a169.电压比较器的模拟与仿真 x0dx0a170.脉冲变压器设计 x0dx0a171.MATLAB仿真技术及应用 x0dx0a172.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 x0dx0a173.基于FPGA和单片机的多功能等精度频率计 x0dx0a174.发电机-变压器组中微型机保护系统 x0dx0a175.基于单片机的鸡雏恒温孵化器的设计 x0dx0a176.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x0dx0a177.生产流水线产品产量统计显示系统 x0dx0a178.水位报警显时控制系统的设计 x0dx0a179.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的设计 x0dx0a180.基于MCU温控智能风扇控制系统的设计 x0dx0a181.数字电容测量仪的设计 x0dx0a182.基于单片机的遥控器的设计 x0dx0a183.200电话卡代拨器的设计 x0dx0a184.数字式心电信号发生器硬件设计及波形输出实现 x0dx0a185.电压稳定毕业设计论文 x0dx0a186.基于DSP的短波通信系统设计(IIR设计) x0dx0a187.一氧化碳报警器 x0dx0a188.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x0dx0a189.全氢罩式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 x0dx0a190.通用串行总线数据采集卡的设计 x0dx0a191.单片机控制单闭环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系统 x0dx0a192.单片机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x0dx0a193.单片机大型建筑火灾监控系统 x0dx0a194.USB接口设备驱动程序的框架设计 x0dx0a195.基于Matlab的多频率FMICW的信号分离及时延信息提取 x0dx0a196.正弦信号发生器 x0dx0a197.小功率UPS系统设计 x0dx0a198.全数字控制SPWM单相变频器 x0dx0a199.点阵式汉字电子显示屏的设计与制作 x0dx0a200.基于AT89C51的路灯控制系统设计 x0dx0a200.基于AT89C51的路灯控制系统设计 x0dx0a201.基于AT89C51的宽范围高精度的电机转速测量系统 x0dx0a202.开关电源设计 x0dx0a203.基于PDIUSBD12和K9F2808简易USB闪存设计 x0dx0a204.微型机控制一体化监控系统 x0dx0a205.直流电机试验自动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x0dx0a206.新型自动装弹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x0dx0a207.交流异步电机试验自动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x0dx0a208.转速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与设计 x0dx0a209.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x0dx0a210.多功能频率计的设计 x0dx0a211.18信息移频信号的频谱分析和识别 x0dx0a212.集散管理系统—终端设计 x0dx0a213.基于MATLAB的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 x0dx0a214.基于AT89C51SND1C的MP3播放器 x0dx0a215.基于光纤的汽车CAN总线研究 x0dx0a216.汽车倒车雷达 x0dx0a217.基于DSP的电机控制 x0dx0a218.超媒体技术 x0dx0a219.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 x0dx0a220.温度报警器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x0dx0a221.数字电子钟的电路设计 x0dx0a222.鸡舍电子智能补光器的设计 x0dx0a223.高精度超声波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x0dx0a224.电子密码锁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x0dx0a225.单片机控制电梯系统的设计 x0dx0a226.常用电器维修方法综述 x0dx0a227.控制式智能计热表的设计 x0dx0a228.电子指南针设计 x0dx0a229.汽车防撞主控系统设计 x0dx0a230.单片机的智能电源管理系统 x0dx0a231.电力电子技术在绿色照明电路中的应用 x0dx0a232.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的设计 x0dx0a233.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小车设计 x0dx0a234.对漏电保护器安全性能的剖析 x0dx0a235.解析民用建筑的应急照明 x0dx0a236.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设计 x0dx0a237.低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x0dx0a238.银行自动报警系统

基于plc智能建筑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文献综述怎么写?

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节能意识的不断增强,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节能特性使得其越来越广泛用于工厂、住宅、高层建筑的生活及消防。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是由PLC、传感器、变频器及水泵机组组成闭环控制系统。变频器、PLC是恒压供水系统控制的核心部件。汤跃和尚亚(2007)在《变频调速恒压与变压供水的能耗分析》研究了恒压和变压两种供水方式的能耗.采用图示法对比了水泵全速、恒压和变压运行的能耗差别,分析了管网特性的静扬程随水泵工况变化的关系. 胡赤兵和桑瑞鹏(2005)在《利用PLC实现泵站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结合某大型小区新建泵站利用PLC设计了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介绍了基于P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泵站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实际问题介绍了利用MSComm6.0函数实现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与上位机的通信。王晓瑜(2011)在《基于PLC和HMI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介绍用三菱FX2N PLC、变频器和人机界面,设计桓压供水控制系统.分析系统的控制原理,设计系统流程图及软件程序.实践结果证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好,实现住宅恒压供水和节能的环保要求. 朱本坤(2008)在《基于S7-200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介绍了一种采用S7-200 PLC作为控制核心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PT203B应变式压力传感变送器实时测定水流压力,经PID调节器调节后送入变频器进行变频调节,PLC根据变频器输出信号来控制恒压供水系统。陈宏志(2003)在《变频恒压供水应用效果分析》简述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中传统供水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变频技术进行改造的必要性,并以两个实例说明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最后指出应用变频技术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陈景文(2007)在《高层建筑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根据管网和水泵的运行特性曲线,阐明了供水系统的变频调速节能原理,分析了变频恒压供水的原理及系统的组成结构.通过研究和比较,可采用变频器和PLC实现高层建筑的恒压供水.对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 周力(2005)在《基于PLC的变频恒压供水模糊控制系统设计》设计的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应用了模糊控制技术,较好的克服了传统PID控制中稳定性差、参数调整困难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种用PLC实现模糊控制的新方法.该系统取代了高塔或水泵直接加压供水方式,提高了供水质量, 冯小玲和罗锋华(2011)在《基于三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变频器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变频器控制的高楼恒压供水系统,采用PLC进行逻辑控制、变频器进行压力调节.PLC与变频器作为系统控制的核心部件,时刻跟踪管内压力与给定压力的偏差变化, 李素玲和刘军营(2004)在《恒压供水自动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某小型二次加压水厂为例,介绍一种由PLC和变频器完成的恒压供水自动测控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现场运行表明,该系统可靠性强、保护功能全、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效果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吕国芳和刘希涛(2005)在《基于PLC的PID控制算法在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一种基于PLC的PID控制算法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阐述了变频输出与工频市电之间的切换方法,使每台泵的电机均可通过同一变频器实现软起动,避免了电机受冲击、水锤作用、临界点电机频繁起动. 李焦明(2009)在《变频恒压供水循环软起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多泵控制器的变频恒压供水循环软起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与调试方法,对提高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应用水平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饶楠和翁志恒(2005)在《基于PLC的恒压供水系统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PLC的恒压供水系统的原理、方案和具体实现.使用PLC实现了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使用DeviceNet进行其硬件连接以及网络组态;编写了系统程序, 刘瑾和杨海马(2005)在《一种新型恒压供水测控方法的研究》针对传统恒压供水控制的缺点,采用Fuzzy技术与传统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实现供水系统的恒压控制;同时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以提高压力测量的准确性,为压力的测量与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李焦明(2009)在《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采用泵类专用变频器和FPC多泵控制器,组成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1台变频器拖动2台电动机的方式,由多泵控制嚣进行信号的处理,通过管网的压力变化来控制变频器的运行.通过系统调试,该装置控制方案可靠实用. 刘法治和王保国(2006)在《PLC在恒压供水模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基于PLC与变频调速技术的供水泵组的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模糊控制策略的设计思想,较好地解决了传统PID控制中稳定性差、参数调整困难的问题,提高了供水质量,节能效果明显,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李鸣和杨大勇(2005)在《基于变频调速的恒压供水智能控制系统》介绍了一种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构成及设计原理.系统采用智能供水控制器和变频器对水泵进行无级调速,并能根据水压的要求循环软启动水泵的数量,以使水压维持恒定. 路野和周朝晖(2009)在《基于PLC和变频调速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为了解决水压波动问题,基于恒压供水的原理,设计并实现了由PLC、变频器和压力传感器等组成的恒压供水系统.系统根据管网压力自动调节供水量,实现了恒压供水的目的. 宋乐鹏和高国芳(2007)在《基于PLC自修正模糊控制恒压供水系统设计》针对现代居民恒压供水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算法采用带自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在误差、误差变化率、控制量语言变量的全论域范围内带有自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器. 高宏岩(2007)在《基于PLC的模糊控制恒压供水系统设计》介绍了PLC控制变频调速实现恒压供水的方法和工作原理.针对供水系统的特点,采用了Fuzzy-PI双模控制,并提供了一种用PLC实现模糊控制的方法.系统调节平稳,运行可靠,抗干扰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雷宏彬和曹晓娟(2007)在《基于PLC和变频器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Wall cabinet type booster pump system for direct water supply》介绍了一种基于PLC和变频器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阐述了系统组成、系统功能、工作原理和安全措施.该控制系统性能稳定可靠,已成功用于某电厂供水系统,取得了恒压供水的效果. 外国学者Randy K. Buchanan(2004)《ACHIEVING ACCEPTABLE FLOWRATES FOR NONINVASIVE FLOW MEASUREMENT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该文针对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控制对象模型难于精确建立以及水泵电机驱动电源切换控制中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逆控制和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以及锁相环同步切换最优控制方案. Hirokazu Hamada(1999)《Wall cabinet type booster pump system for direct water supplyWall cabinet type booster pump system for direct water supply 》应用模糊控制方法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通过对PID参数进行在线自动调整,实现供水系统水压调节的有效控制及节能.仿真结果和实际应用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后,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超调量减小,过渡过程时间大大缩短. Larry Seitter(2004)《Constant Pressure Primer》针对恒压供水系统,介绍了用PLC实现变频恒压控制的工作原理,对其中的水泵机组自动切换程序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给出了PLC梯形图.长期的运行表明,该软件可靠,移植性强,在水泵、气泵机组变频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McLaren(2008)《Water flux components and soil water-atmospheric controls in a temperate pine forest growing in a well-drained sandy soil》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成熟的交流电机无级调速驱动技术,特别是在供水行业中,由于生产安全和供水质量的特殊需要,对恒压供水压力有着严格要求,变频调速技术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应用.

PLC隔离输入输出板的原理,二极管的作用

拿输入模块来说。光电隔离就是有信号的时候,令发光二极管亮起,然后根据二极管亮灭来判断有没有信号。还有继电器型的。有输入信号的时候令继电器线圈得电,然后根据继电器的触点来判断有无信号。不过到目前,本人只见过继电器型输出,没有见过输入模块也用继电器型的。个人理解,希望对你有用!

PLC中CMS什么意思?英文全称是什么?

CMS是系统管理程序。CMS是ContentManagementSystem的缩写,意为“内容管理系统”。CMS具有许多基于模板的优秀设计,可以加快网站开发的速度和减少开发的成本。CMS的功能并不只限于文本处理,它也可以处理图片、Flash动画、声像流、图像甚至电子邮件档案。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简称PLC),一种具有微处理器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存储器内存储与运行。可编程控制器由内部CPU,指令及数据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电源模块、数字模拟等单元所模块化组合成。PLC可接收(输入)及发送(输出)多种类型的电气或电子信号,并使用他们来控制或监督几乎所有种类的机械与电气系统。

西门子PLC测量功率准确吗?精度多高?

本身是不能测量的,没有这样的扩展功能,需要使用专业的电流检测模块换算成电流4-20MA或0-10V的电压信号再与PLC的模块连接,PLC精度没有问题,主要是看你的这个电流检测模块的精度和影 响速度

怎样用plc 程序通过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来显示电度表度数

如果是4-20ma的话,PLC一般都有模拟量转工程量的功能块,你只需要将变送器的4-20MA信号接到PLC的模拟量通道,调用功能块,上下限设置下,就可以显示你的实时电量了

如何实现用PLC控制变频器再控制单相电动机的正反转?并列出线路图和实物图。

是这样吗?

设计PLC和变频器控制系统,通过摸屏实现电动机7种速度运 行。变频器7段连输出?

不能话,当然有那个专属系统的一种调控方式,要把那个系统自己改变过来,就非常不错了

控制器(PLC)的PWM输出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宽调制/脉冲宽度调制*设置提供调制方波的定时器/计数器的周期*在PWM控制寄存器中设置接通时间*设置PWM输出*启动定时器*使能PWM控制器"24V*占空比=输出的电压值":应该是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PLC是如何控制调节阀和电磁阀的?

1.PLC控制电磁阀,原理就是,plc的开关量输出模块,连接到电磁阀的线圈端。当该模块的相对应点,有电压输出,电磁阀线圈得电,触点吸合。无电压输出,线圈失电,触点断开。 2.PLC控制调节阀,原理就是:PLC的模拟量输出模块,连接到调节阀的控制器。当输出不同程度的电流或者脉冲信号时,控制器会根椐接收来的信号,来控制阀门的开度,以达到模拟控制的目的。至于控制开度,如何确定,一般来说,有一个负反馈信号,以及输入信号叠加,共同决定。当然,也可以用开环控制的方法来实现,只不过,精度没有负反馈来的准确而己。

欧姆龙plc上pun灯长亮

plc硬件故障,需要修了。建议换新的了。欧姆龙PLC是一种功能完善的紧凑型PLC,能为业界领先的输送分散控制等提供高附加值机器控制,它还具有通过各种高级内装板进行升级的能力,大程序容量和存储器单元,以Windows环境下高效的软件开发能力。

plc上电后自动运行(pun模式)设置正确的是?

应该是RUN模式,PLC一般就是RUN模式和STOP模式,有的还会带有调试模式。PLC上有一个拨动开关,将拨动开关拨到RUN位置,PLC在上电后就会自动运行了。望采纳。。。。。。

pLc上的puN是什么意思

PUN??求图!!!PLC上一般有POW电源指示灯(当PLC有电时此灯亮,此灯不亮或者闪烁说明供电有问题),和RUN运行指示灯(当PLC运行里面的程序时,此灯亮),没见过有PUN灯的。而且PLC的指令中也没见到过有PUN指令。望采纳。。。。。。

PLC和SLC是什么关系.

SLC是AB plc系列中的型号 如.SLC-500 SLC-1000

能说说数控洗煤系统(数控部分)PLC是怎样编程和控制电磁阀和排矸电机的吗,谢谢

3.1 风、水、给煤、排料、周期等跳汰机主要参数控制系统 跳汰机各工艺参数之间相关性强,调整时需互相协调。跳汰过程由两个基本过程组成,即物料按密度分层和最终产品的分离过程,两个过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物料按密度分层是全过程的关键。这是因为,只有在精确分层的基础上,才可能分离出更多的合格产品;而且作为排料依据的床层检测元件—浮标所处层位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均依赖于分层效果。分层过程是煤和矸石、中煤相对运动的结果,煤相对向上、向前运动就产生了分层,相对运动的阻力大,相对位移困难,分层也困难,反之亦然。因此,相对运动阻力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分层难易程度。 跳汰机主要参数控制系统,通过调整风、水、给煤、排料、周期等参数,将相对运动阻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其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以保证物料顺利地按密度分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自动排料系统的可靠运行,最终保证了建立在自动排料基础上的煤质划分系统的可靠性。3.2 跳汰机及其周边关联设备的自动启停系统 该系统能在接到启车指令后,进行必要的打点联络,在得到回应后逆煤流启车,接到停车指令后顺煤流停车。在缓冲仓料位计和总水流量计等仪器的配合下还可实现欠煤、欠水、设备故障报警,同时使跳汰机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等待状态,保持床层,待报警解除后自动恢复正常运行。3.3 跳汰机处理量优化控制系统 该系统给料控制,除人为给定外还可有下面两种选择:①在不要求大处理量的场合,根据来煤量自动调整入洗量以减少等待和设备的启停次数,做到长期均衡入洗,稳定产品质量。②根据自感知的入料性质(矸石和中煤排量和粒度组成),自动调整给料量使其达到较为理想的分选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加大处理量。3.4 入料煤质变化自感知系统 该跳汰机采用了漏斗仓式稳静滚轮排料方式,可实现连续排料,排料体积量与排料轮转速成正比;同时采用了给料量与变频调速器频率对应较好的给料机。因此,在分选过程中对当前的给煤和中煤、矸石量的相对情况,系统是可感知的,系统可根据矸石和中煤的相对排放量,粗略地划分出分选的难易程度(易选、中等可选、难选等九级模糊分类)。同时实践表明,床层横向推力检测装置的信号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入料整体平均粒度的大小,所以系统也可根据粒度组成的大概情况将其进行模糊分类。跳汰机风阀自动控制1 前 言 目前跳汰机数控风阀控制,均采用手动调节的开环控制方式,跳汰机作为选煤厂的关键设备,其风阀控制的自动化问题长期以来未能解决。跳汰司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入料性质、给料量、工作风压、床层状态等外部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风阀参数,操作繁琐,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由于风阀系统的执行元件动作频繁,故障率相对较高,现有控制方法无法判断故障和发出有效的报警信号,致使设备带故障运行,更严重地影响分选指标。本文在分析跳汰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空气室水位信号进行风阀参数自动调节的方法,从而实现跳汰机风阀控制自动化。使跳汰床层始终保持适宜的振幅,保证较高的洗选效率和处理量,不但克服了由于风压波动、给煤量改变等因素造成的不良跳汰现象,同时,当风阀系统的执行气缸、电磁阀及其接线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报警,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从而将迈出实现跳汰机岗位无人值守的重要一步。2 跳汰过程 施行风阀自动调整的外部条件为:控制用风压力为0.4~0.5MPa;工作用风压力为0.03~0.04MPa(筛下空气室);跳汰机水量和筛上水位正常;各室的进气阀和排气阀最大开度(行程)已调整合理。 为了避免床层“翻花”,设备开机时的跳汰周期从排气期开始,之后是压缩期、进气期和膨胀期,如图1所示。以上的风阀跳汰参数,是以电控设备发出的电平信号为时间基准的。其对应的机械动作过程和工艺分选过程均滞后于电平信号。为叙述方便起见,以进气期开始分析其动作过程。图1 跳汰波形曲线 进气期:进气阀电平打开,排气阀电平关闭。在进气过程中,工作风进入空气室,室内水位下降。水流经过导流板后上升,将跳汰机筛板上的物料床层托起。托起的速度取决于风压和进气阀开度,托起的高度取决于进气期(进气时间)。通常,入选物料粒级越宽,要求托起的速度和高度越大;反之,粒级越窄,要求托起的速度和高度越小。进气期的作用是保证物料被整体有序地托起,且形成足够的沉降分层距离,同时进气过程也具有某些分层作用。 膨胀期:进气期结束后,进气阀电平关闭,排气阀电平仍关闭。在膨胀过程中,空气室内的水位处于低位,振荡趋稳。筛板的上升水流停止,物料依其密度在水介质中按不同的速度沉降分层。密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快;反之,密度越小,沉降速度越慢。膨胀期(膨胀时间)是物料最主要的分层过程,应保证重物料(该分选段的产品)沉降停止。 排气期:排气阀电平打开,进气阀电平关闭。在排气过程中,空气室内气体排至大气,室内水位上升。筛板的水流下降,在膨胀期未充分沉降的上层较轻物料迅速落下,少部分细颗粒高密度物料透筛排出。排气速度取决于排气阀开度,排气期(排气时间)应保证空气室水位恢复到进气期开始时的位置。 压缩期:排气期结束后,排气阀电平关闭,进气阀电平仍关闭。在压缩过程中,空气室内的水位处于高位,振荡趋稳。筛板下降水流停止,物料床层稳定。此延时时间应大于排气阀的关闭动作过程,以避免排气阀和进气阀在动作过渡期(均处于半开状态)将工作风“短路”掉。 跳汰周期是进气期、膨胀期、排气期和压缩期之和。在同一个产品段内,各分选室间的进气期、排气期分别同步动作,以免打乱床层。不同的产品段(如矸石段、中煤段)间可以同相或反相动作,一台跳汰机的各分选室工作在共同的跳汰周期,该跳汰周期的值等于各分选室要求跳汰周期的最大值。 每一个跳汰周期,空气室水位经历一个循环变化,空气室的水位波动状态将随着不同的跳汰参数而改变,不合理的跳汰参数将导致不良的跳汰床层,如图2所示。保持稳定和适当的水位振幅,是跳汰机筛上物料良好分层的必要条件,跳汰机的各个空气室具有不同的水位振幅要求。在矸石段,物料床层较厚,需要较大的振幅;在中煤段,物料床层较薄,需要较小的振幅。图2 床层现象分析3 故障原因 造成常见故障现象的原因是:该空气室的进气量和排气量不平衡。当进气量大于排气量时,气体就会从空气室下沿溢出,上升至筛板并穿过物料层在水面形成大量气泡,冲乱已经形成的床层,这就是“翻花”现象;反之,当进气量小于排气量时,空气室水位振荡范围不断上移,直至空气室顶端,水位振幅减小,最终使筛板上物料失去分选动力,形成“偏振”现象。跳汰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工作风压、床层厚度以及跳汰参数(尤其是风阀参数)的异常变化,就会形成上述现象。在特殊情况下,风阀控制系统中电路故障、接线脱落、控制风压失常,气源三联体、电磁阀或者执行气缸损坏等,也会形成上述现象。 事实上,空气室水位的变化对风阀的进、排气期调整效果具有一种制衡作用。设想当进气期和排气期都等于某一值时,空气室水位稳定在高水位G和低水位D之间振荡。 增加进气期,水位将稳定在偏下的两点间振荡,仅当进气期增加较多时,才会产生“翻花”现象,如果空气室有足够的高度,低水位时具有的反水压足以平衡工作风压,则无论如何增加进气期,也不会有“翻花”产生。增加排气期,水位将稳定在偏上的两点间振荡,仅当排气期增加较多时,才会产生“偏振”现象,如果空气室为筛侧式的,高水位时空气室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则无论如何增加排气期,也不会有“偏振”产生。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空气室顶端和底端均具有一定高度时,进、排气期可以任意调整而不会出现问题。但是,这样做就将极大增加机体重量,并且返回到筛侧式跳汰机时代,其代价是不可接受的。 可以适当设计空气室的高度,利用其制衡作用,再辅以空气室水位电控,完全能够保证跳汰床层始终处于正常起振状态。4 控制原理 要达到理想的控制目标,需要在每个空气室安装一台水位传感器,同时在每个分选室的筛板上安装一台床层料位传感器,风阀自动控制装置将根据对物料振幅的要求,以及空气室水位不超越上、下限的要求,自动调整各室的进气期、膨胀期、排气期和共同的跳汰周期。对传感器的基本要求是精度高、跟踪速度快、防尘防水、可靠性好、寿命长,而且,安装固定这些传感器的机械部分也同样要求适应传感器的性能。由于床层料位传感器和其安装机构较为复杂和昂贵,目前配备起来仍有困难。为了避繁就简,考虑只安装水位传感器的简单控制系统,基本可满足现有选煤厂在资金紧张情况下设备改造的需要,保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图3)。具体控制过程如下:安装在空气室侧边的水位传感器,不断检测空气室水位的变化,并在每一个跳汰周期结束时,控制器采集并存储一个最高水位信号值G和一个最低水位信号值D,当G与D的差(水位振幅)大于水位振幅设定值与死区的和时,自动步进减小进气期H和排气期L的值,以使检测的水位振幅逐步减小,直至接近设定的水位振幅。相反,当G与D的差小于水位振幅设定值与死区的差时,自动步进增大进气期H和排气期L的值,以使检测的水位振幅逐步增大,直至接近设定的水位振幅。图3 水位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除了控制空气室水位的振幅之外,水位还必须在空气室的上、下限之内波动。否则,跳汰机床层将会出现“翻花”或“偏振”现象,“翻花”将搅乱已形成的床层,而“偏振”将难以形成良好的床层。这就要求当G大于设定上限时,自动步进增加进气期H的值,同时,减小排气期L的值,以使水位振幅保持不变,而振荡中心线下移。反之,当D小于设定下限时,自动步进减小进气期H的值,同时增大排气期L的值,以使水位振幅保持不变,而振荡中心线上移。 进气期H和排气期L的值不是可以无限增加或减小的,在振幅一定的情况下,影响其值的主要因素有:进气阀和排气阀的最大开度(行程)、工作风压力、物料床层厚度等。在各因素可以允许的波动范围内,H和L的值通常为0.15~0.50s。 膨胀期的长短取决于跳汰机筛上重物料的振幅和在水中的干扰沉降速度。总的来说:密度越大、颗粒越大、形状圆滑的物料沉降速度越快,如果振幅越小,则需要的膨胀期越短;密度越小、颗粒越小、形状不规则的物料沉降速度越慢,如果振幅越大,则需要的膨胀期越长。由于物料振幅小于水位振幅,而且物料在膨胀期初期由上升状态转化为沉降状态需要一个过渡时间,忽略正负两方面的因素,根据设定的水位振幅,可以近似计算各室膨胀期的时间: P*=(S*。h。kb)/vc=k。S*式中:P*——某室膨胀期的计算值(s)。计算结果通常在0.20~0.60之间; S*——某室水位振幅设定值(%)。设定范围20%~70%; h——水位传感器标定长度(m)。如0.6、0.8等; kb——空气室水平截面与该室筛面之比。通常为0.5左右; vc——该段重物料的平均沉降速度(m/s)。矸石为0.3~0.4,中煤为0.2~0.3; k——综合沉降常数。当h=0.6m, vc=0.3m/s,kb=0.5时,k=1。 从上式可以看出,膨胀期的大小应正比于设定振幅。调整设定振幅的大小,膨胀期的时值就被自动地改变。压缩期的时值,应略大于排气阀关闭动作的过渡时间。盖板式风阀、滑动式风阀和蝶阀式风阀的动作速度稍有差异,通常其压缩期可在0.1~0.15s间选取。风阀自动控制装置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对每一个空气室的进气期、膨胀期、排气期和压缩期分别计算,求和得到多个不同的计算周期,取其最大值,作为各室共同的候选跳汰周期,与原有跳汰周期进行比较,其差值小于死区范围时,保留原有跳汰周期;其差值大于死区范围时,启用候选跳汰周期。保证跳汰周期既能够自动调整又避免频繁变化。压缩期应取相同的值并设为同步点,跳汰周期内多余的时间归入膨胀期。 应当注意的是:尽量合理调整风阀行程,使跳汰机的风阀整齐动作,以保持各分选室间的床层同步,减少紊流对床层的破坏作用。一个产品段内相邻分选室的跳汰振幅应当接近,相位应当同步,这样才能使整机分选效率有较大的提高。设计的程序框图见图4。当某空气室高水位超过上限,同时该室进气期已调到最大值,排气期到最小值,即:G>95%,H=0.50s,L=0.15s,此时进行上限报警。故障直接原因有:进气缸常闭、排气缸常开、工作风压消失等。图4 风阀控制程序框图 当某空气室高水位低于下限,同时该室进气期已调到最小值,排气期到最大值,即:G<5%,H=0.15s,L=0.50s,此时进行下限报警。故障的直接原因有:进气缸常开、排气缸常闭、控制风压消失等。 当某空气室水位振幅小于下限,同时该室的进、排气期均已调整到最大值,即:G-D<20%,H=L=0.50s,此时进行振幅下限报警。故障的直接原因有:工作风压消失、控制风压消失等。 厂房巡检员能够根据报警情况,迅速查明原因,及时清除故障并恢复系统正常运转。5 结 语 基于空气室水位的风阀闭环自动调节,还可以简化跳汰机给料自动控制和风压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前面的介绍可以判断,这种全新概念的风阀自动控制方法,必将以其优越的控制原理、低廉的改造代价和巨大的改造效益,在不久以后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选煤厂。

变频器的远控(距离较远)时都须加PLC控制吗?原理是怎样的呢,如何接线?

可以不用PLC。变频器有多种控制方式,几乎都可以远距离控制,关键是用户想这么控制。

谁了解WAGO750系列如何工作及与PLC联合控制的原理,在哪里能下到相关学习资料?麻烦相告,谢了!!!

资料没有,不过偶可以跟你说一下,首先,你要了解WAGO最基本的看图,各种I/O块怎么识别的,如:黄色--DI 、红色--DO 、绿色--AI 、蓝色--AO 、以及灰色为特殊功能块(FM等),好了,知道这个之后,你就能看出I/O了,然后我们开始看卡件的结构,如750-333他是PROFIBUS DP的现场总线适配器,好,这样我们就能弄清楚他跟PLC连接用的是什么网络协议,以及现场的I/0都代表什么设备,维修起来相当方便;其次,了解清楚上面的东西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看PLC的程序,我个人倾向于SIEMENS的PLC,所以我就用它跟你讨论下,打开SIMATIC MANAGER,选中你的项目名称,在右边我们可以看到有硬件组态、MPI网络等,双击PROFIBUS 连接打开后,我们可以看到PLC的硬件组态和WAGO从站都连接上了PROFIBUS网络,选中WAGO,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I/O分配地址,至于原理吗?别怪我说的太直接,你都不知道他是PROFIBUS协议通讯,就更不可能独立做PLC和WAGO的通讯了,这个需要扎实的PLC功底、网络通讯协议很熟悉、对WAGO这种硬件很了解,其实原理就和PLC与ABB变频器通讯原理是一样的,都需要加装GSD文件之后,添加硬件进去然后进行组态(就功能不同而已),不过根据我说的来,维修是绝对没问题的,好了我们可以看到WAGO的I/O地址表了,那么再对照PLC内的程序以及HMI STAITION的变量组态,你就可以清楚的在脑子里显现出这个现场设备控制的框架,以及详细的I/O绝对地址,什么设备出了问题,连土电工都可以很快判断出来了。至于你要的资料,建议先去学好PLC,多做WAGO的接线工作,你很快就能熟悉整个系统,可能都是老外做的,但是这又能算什么难度呢,只是应用层面而已,不要灰心,要相信自己。

为什么辅助车间多用plc完成控制任务

  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  对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三种控制系统之间的渊源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分散控制系统(DCS)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1.前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走向实用化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正以迅猛的势头快速发展,是目前世界上最新型的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目前自动化技术中的一个热点,正受到国内外自动化设备制造商与用户越来越强烈的关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出现,将给自动化领域带来又一次革命,其深度和广度将超过历史的任何一次,从而开创自动化的新纪元。  在有些行业,FCS是由PLC发展而来的;而在另一些行业,FCS又是由DCS发展而来的,所以FCS与PLC及DCS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本文试就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作一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及发展方向。  2.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  目前,在连续型流程生产自动控制(PA)或习惯称之谓工业过程控制中,有三大控制系统,即PLC、DCS和FCS。它们各自的基本特点如下:  2.1 PLC  (1)从开关量控制发展到顺序控制、运送处理,是从下往上的。  (2)连续PID控制等多功能,PID在中断站中。  (3)可用一台PC机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  (4)也可一台PLC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构成PLC网络。这比用PC机作主站方便之处是:有用户编程时,不必知道通信协议,只要按说明书格式写就行。  (5)PLC网格既可作为独立DCS/TDCS,也可作为DCS/TDCS的子系统。  (6)大系统同DCS/TDCS,如TDC3000、CENTUMCS、WDPFI、MOD300。  (7)PLC网络如Siemens公司的SINEC—L1、SINEC—H1、S4、S5、S6、S7等,GE公司的GENET、三菱公司的MELSEC—NET、MELSEC—NET/MINI。  (8)主要用于工业过程中的顺序控制,新型PLC也兼有闭环控制功能。  (9)制造商:GOULD(美)、AB(美)、GE(美)、OMRON(日)、MITSUBISHI(日)、Siemens(德)等。  2.2 DCS或TDCS  (1)分散控制系统DCS与集散控制系统TDCS是集4C(Communication,Computer, Control、CRT)技术于一身的监控技术。  (2)从上到下的树状拓扑大系统,其中通信(Communication)是关键。  (3)PID在中断站中,中断站联接计算机与现场仪器仪表与控制装置。  (4)是树状拓扑和并行连续的链路结构,也有大量电缆从中继站并行到现场仪器仪表。  (5)模拟信号,A/D—D/A、带微处理器的混合。  (6)一台仪表一对线接到I/O,由控制站挂到局域网LAN。  (7)DCS是控制(工程师站)、操作(操作员站)、现场仪表(现场测控站)的3级结构。  (8)缺点是成本高,各公司产品不能互换,不能互操作,大DCS系统是各家不同的。  (9)用于大规模的连续过程控制,如石化等。  (10)制造商:Bailey(美)、Westinghous(美)、HITACH(日)、LEEDS & NORTHRMP(美)、SIEMENS(德)、Foxboro(美)、ABB (瑞士)、Hartmann & Braun(德)、Yokogawa(日)、Honewell(美国)、Taylor(美)等。  2.3 FCS  (1)基本任务是:本质(本征)安全、危险区域、易变过程、难于对付的非常环境。  (2)全数字化、智能、多功能取代模拟式单功能仪器、仪表、控制装置。  (3)用两根线联接分散的现场仪表、控制装置、PID与控制中心,取代每台仪器两根线。  (4)在总线上PID与仪器、仪表、控制装置都是平等的。  (5)多变量、多节点、串行、数字通信系统取代单变量、单点、并行、模拟系统。  (6)是互联的、双向的、开放的取代单向的、封闭的。  (7)用分散的虚拟控制站取代集中的控制站。  (8)由现场电脑操纵,还可挂到上位机,接同一总线的上一级计算机。  (9)局域网,再可与internet相通。  (10)改变传统的信号标准、通信标准和系统标准入企业管理网。  (11)制造商:美Honeywell 、Smar 、Fisher— Rosemount、 AB/Rockwell、Elsag— Bailey 、Foxboro 、Yamatake 、日Yokogawa、欧 Siemens、 GEC—Alsthom 、Schneider、 proces—Data、 ABB等。  (12)3类FCS的典型  1)连续的工艺过程自动控制如石油化工,其中“本安防爆”技术是绝对重要的,典型产品是FF、World FIP、Profibus—PA;  2)分立的工艺动作自动控制如汽车制造机器人、汽车,典型产品是Profibus—DP、CANbus;  3)多点控制如楼宇自动化,典型产品是LON Work、Profibus—FMS。  从上述基本要点的描述中,我们是否注意到一点,用于过程控制的三大系统,没有一个是针对电站而开发的,或者说,在他们开发的初期,都并非以电站做系统的首选控制对象。而在这些系统的使用说明中也绝不把电站做为首选适用范围,有的在适用范围中根本就不提电站。现在奇怪的是,这三大控制系统,尤其是DCS、PLC,都在电站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分页  3.三大控制系统之间的差异  我们已经知道,FCS是由DCS与PLC发展而来,FCS不仅具备DCS与PLC的特点,而且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而目前,新型的DCS与新型的PLC,都有向对方靠拢的趋势。新型的DCS已有很强的顺序控制功能;而新型的PLC,在处理闭环控制方面也不差,并且两者都能组成大型网络,DCS与PLC的适用范围,已有很大的交叉。下一节就仅以DCS与FCS进行比较。在前面的章节中,实际上已涉及到DCS与FCS的差异,下面将就体系结构、投资、设计、使用等方面进行叙述。  3.1 差异要点  ·DCS  DCS系统的关键是通信。也可以说数据公路是分散控制系统DCS的脊柱。由于它的任务是为系统所有部件之间提供通信网络,因此,数据公路自身的设计就决定了总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数据公路的媒体可以是:一对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电缆。  通过数据公路的设计参数,基本上可以了解一个特定DCS系统的相对优点与弱点。  (1)系统能处理多少I/O信息。  (2)系统能处理多少与控制有关的控制回路的信息。  (3)能适应多少用户和装置(CRT、控制站等)。  (4)传输数据的完整性是怎样彻底检查的。  (5)数据公路的最大允许长度是多少。  (6)数据公路能支持多少支路。  (7)数据公路是否能支持由其它制造厂生产的硬件(可编程序控制器、计算机、数据记录装置等)。  为保证通信的完整,大部分DCS厂家都能提供冗余数据公路。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使用了复杂的通信规约和检错技术。所谓通信规约就是一组规则,用以保证所传输的数据被接收,并且被理解得和发送的数据一样。  目前在DCS系统中一般使用两类通信手段,即同步的和异步的,同步通信依靠一个时钟信号来调节数据的传输和接收,异步网络采用没有时钟的报告系统。  ·FCS  FCS的关键要点有三点  (1)FCS系统的核心是总线协议,即总线标准  前面的章节已经叙述,一种类型的总线,只要其总线协议一经确定,相关的关键技术与有关的设备也就被确定。就其总线协议的基本原理而言,各类总线都是一样的,都以解决双向串行数字化通讯传输为基本依据。但由于各种原因,各类总线的总线协议存在很大的差异。  为了使现场总线满足可互操作性要求,使其成为真正的开放系统,在IEC国际标准,现场总线通讯协议模型的用户层中,就明确规定用户层具有装置描述功能。为了实现互操作,每个现场总线装置都用装置描述DD来描述。DD能够认为是装置的一个驱动器,它包括所有必要的参数描述和主站所需的操作步骤。由于DD包括描述装置通信所需的所有信息,并且与主站无关,所以可以使现场装置实现真正的互操作性。  实际情况是否如上述一致,回答是否定的。目前通过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含8种类型,而原IEO国际标准只是8种类型之一,与其它7种类型总线的地位是平等的。其它7种总线,不论其市场占有率有多少,每个总线协议都有一套软件、硬件的支撑。它们能够形成系统,形成产品,而原IEC现场总线国际标准,是一个既无软件支撑也无硬件支撑的空架子。所以,要实现这些总线的相互兼容和互操作,就目前状态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述,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种映象:开放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互操作性,就一个特定类型的现场总线而言,只要遵循该类型现场总线的总线协议,对其产品是开放的,并具有互操作性。换句话说,不论什么厂家的产品,也不一家是该现场总线公司的产品,只要遵循该总线的总线协议,产品之间是开放的,并具有互操作性,就可以组成总线网络。  (2)FCS系统的基础是数字智能现场装置  数字智能现场装置是FCS系统的硬件支撑,是基础,道理很简单,FCS系统执行的是自动控制装置与现场装置之间的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如果现场装置不遵循统一的总线协议,即相关的通讯规约,不具备数字通信功能,那么所谓双向数字通信只是一句空话,也不能称之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再一点,现场总线的一大特点就是要增加现场一级控制功能。如果现场装置不是多功能智能化的产品,那么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也就不存在了,所谓简化系统、方便设计、利于维护等优越性也是虚的。  (3) FCS系统的本质是信息处理现场化  对于一个控制系统,无论是采用DCS还是采用现场总线,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至少是一样多的。实际上,采用现场总线后,可以从现场得到更多的信息。现场总线系统的信息量没有减少,甚至增加了,而传输信息的线缆却大大减少了。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大大提高线缆传输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让大量信息在现场就地完成处理,减少现场与控制机房之间的信息往返。可以说现场总线的本质就是信息处理的现场化。  减少信息往返是网络设计和系统组态的一条重要原则。减少信息往返常常可带来改善系统响应时间的好处。因此,网络设计时应优先将相互间信息交换量大的节点,放在同一条支路里。  减少信息往返与减少系统的线缆有时会相互矛盾。这时仍应以节省投资为原则来做选择。如果所选择系统的响应时间允许的话,应选节省线缆的方案。如所选系统的响应时间比较紧张,稍微减少一点信息的传输就够用了,那就应选减少信息传输的方案。  现在一些带现场总线的现场仪表本身装了许多功能块,虽然不同产品同种功能块在性能上会稍有差别,但一个网络支路上有许多功能雷同功能块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选用哪一个现场仪表上的功能块,是系统组态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这个问题的原则是:尽量减少总线上的信息往返。一般可以选择与该功能有关的信息输出最多的那台仪表上的功能块。  3.2 典型系统比较  通过使用现场总线,用户可以大量减少现场接线,用单个现场仪表可实现多变量通信,不同制造厂生产的装置间可以完全互操作,增加现场一级的控制功能,系统集成大大简化,并且维护十分简便。典型的现场总线系统框图示于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传统的过程控制仪表系统每个现场装置到控制室都需使用一对专用的双绞线,以传送4~20mA信号,图2所示现场总线系统中,每个现场装置到接线盒的双绞线仍然可以使用,但是从现场接线盒到中央控制室仅用一根双绞线完成数字通信。  图1:传统的过程控制系统  通过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到底能节省多少电缆,编者尚未做此计算。但是,我们不可以采用DCS系统的电厂中与自动控制系统有关的所用电缆公里数看出,电缆在基建投资中所占份额。  某电厂,2×300MW燃煤机组。热力系统为单元制。每台机组设置一座集中控制楼,采用机、炉、电单元集中控制方式。单元控制室的标高为12.6米,与运行层标高一致。DCS采用WDPF—Ⅱ,每台机组设计的I/O点为4500点。  图2: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电缆敷设采用EC软件,8个人用1.5个月时间完成电缆敷设的设计任务;主厂房内每台300MW机组自动化专业的电缆根数为4038根;主厂房内每台300MW机组自动化专业的电缆长度为350公里;以上电缆的根数及长度均不包括全厂火灾报警的厂供电缆和全厂各辅助生产车间的电缆;电缆桥架的立柱、桥架及小槽盒全部选用钢制镀锌,每台机组约95吨。其它电缆桥架包括直通、弯通、三通、四通、盖板、终端封头、调宽片、直接片等选用铝合金材质,每台300MW机组约为55吨。附件随桥架提供(如螺栓、螺母)。  某电厂,4×MW燃油燃气电站。热力系统为单元制。DCS采用TELEPERM-XP。每台机组设计I/O点数为5804点。  电缆敷设采用EC软件,12个人用2.5个月时间完成电缆敷设的设计任务;主厂房内每台325MW机组自动化专业的电缆根数为4413根;主厂房内每台235MW机组自动化专业的电缆长度为360公里;每台机组全部选用钢制镀锌电缆桥架,其重量约为200吨。电站的电缆可以分为六大类:高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热控电缆、弱电电缆(主要指计算机用电缆)、其它电缆。若两台300MW机组同时做电缆敷设,自动化专业电缆的数量大约有8500根左右。其中热控电缆和弱电电缆将大于5000根,即约占60%左右(以根数计量)。  分页3.3 设计、投资及使用  上述的比较是偏重于纯技术性的比较,以下比较拟加入经济因素。  比较的前题是DCS系统与典型的、理想的FCS系统进行比较。为什么要做如此的假设。做为DCS系统发展到今天,开发初期提出的技术要求却已满足并得到了完善,目前的状况是进一步提高,因此也就不存在典型、理想的说法。而作为FCS系统,90年代刚进入实用化,作为开发初期的技术要求:兼容开放,双向数字通信、数字智能现场装置、高速总线等,目前还不理想有待完善。这种状态与现场总线国际标准的制定不能说没有关系。过去的十多年,各总线组织都忙于制定标准,开发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目的就是要挤身于国际标准,合法的占领更大的市场。现在有关国际标准的争战已告一段落,各大公司组织都已意识到,要真正占领市场,就得完善系统及相关产品。我们可以做这样的预测,不久的将来,完善的现场总线系统及相关产品必须成为世界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流。  具体比较:  (1)DCS系统是个大系统,其控制器功能强而且在系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数据公路更是系统的关键,所以,必须整体投资一步到位,事后的扩容难度较大。而FCS功能下放较彻底,信息处理现场化,数字智能现场装置的广泛采用,使得控制器功能与重要性相对减弱。因此,FCS系统投资起点低,可以边用、边扩、边投运。  (2)DCS系统是封闭式系统,各公司产品基本不兼容。而FCS系统是开放式系统,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厂商、不同品牌的各种设备连入现场总线,达到最佳的系统集成。  (3)DCS系统的信息全都是二进制或模拟信号形成的,必须有D/A与A/D转换。而FCS系统是全数字化,就免去了D/A与A/D变换,高集成化高性能,使精度可以从±0.5%提高到±0.1%。  (4)FCS系统可以将PID闭环控制功能装入变送器或执行器中,缩短了控制周期,目前可以从DCS的每秒2~5次,提高到FCS的每秒10~20次,从而改善调节性能。  (5)DCS它可以控制和监视工艺全过程,对自身进行诊断、维护和组态。但是,由于自身的致命弱点,其I/O信号采用传统的模拟量信号,因此,它无法在DCS工程师站上对现场仪表(含变送器、执行器等)进行远方诊断、维护和组态。FCS采用全数字化技术,数字智能现场装置发送多变量信息,而不仅仅是单变量信息,并且还具备检测信息差错的功能。FCS采用的是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因此,它可以对现场装置(含变送器、执行机构等)进行远方诊断、维护和组态。FCS的这点优越性是DCS无法比拟的。  (6)FCS由于信息处理现场化,与DCS相比可以省去相当数量的隔离器、端子柜、I/O终端、I/O卡件、I/O文件及I/O柜,同时也节省了I/O装置及装置室的空间与占地面积。有专家认为可以省去60%。  (7)与(6)同样理由,FCS可以减少大量电缆与敷设电缆用的桥架等,同时也节省了设计、安装和维护费用。有专家认为可以节省66%。  对于(6)、(7)两点应补充说明的是,采用FCS系统,节省投资的效果是不用怀疑的,但是否如有的专家所说达60~66%。这些数字在多篇文章中出现,编者认为这是相互转摘的结果,目前还未找到这些数字的原始出处,因此,读者在引用这些数字时要慎重。  (8)FCS相对于DCS组态简单,由于结构、性能标准化,便于安装、运行、维护。  (9)用于过程控制的FCS设计开发要点。这一点并不作为与DCS的比较,只是说明用于过程控制或者说用于模拟连续过程类的FCS在设计开发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1)要求总线本安防爆功能,而且是头等重要的。  2)基本监控如流量、料位、温度、压力等的变化是缓慢的,而且还有滞后效应,因此,节点监控并不需要快电子学的响应时间,但要求有复杂的模拟量处理能力。这一物理特征决定了系统基本上多采用主一从之间的集中轮询制,这在技术上是合理的,在经济上是有利的。  3)流量、料位、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测量,其物理原理是古典的,但传感器、变送器及控制器应向数字智能化发展。  4)作为针对连续过程类及其仪器仪表而开发的FCS,应侧重于低速总线H1的设计完善。  4.PLC与DCS的前景  我们已经知道有的FCS是由PLC发展而来,而有的FCS是由DCS发展而来,那么,今天FCS已走向实用化,PLC与DCS前景又将如何。  PLC于60年代末期在美国首先出现,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执行逻辑、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建立柔性程序控制系统。1976年正式命名,并给予定义:PLC是一种数字控制专用电子计算机,它使用了可编程序存储器储存指令,执行诸如逻辑、顺序、计时、计数与演算等功能,并通过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等组件,控制各种机械或工作程序。经过30多年的发展,PLC已十分成熟与完善,并开发了模拟量闭环控制功能。PLC在FCS系统中的地位似乎已被确定并无多少争论。参见图3:IEC推荐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体系结构。PLC作为一个站挂在高速总线上。充分发挥PLC在处理开关量方面的优势。另外,火力发电厂辅助车间,例如补给水处理车间、循环水车间、除灰除渣车间、输煤车间等,在这些车间的工艺过程多以顺序控制为主。PLC对于顺序控制有其独特的优势。编者以为,辅助车间的控制系统应以遵循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的PLC或能与FCS进行通讯交换信息的PLC为优选对象。  图3:IEC推荐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自1973年提出第一台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控制器以来,它逐步完善,并最终形成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数字式分散控制系统DCS。它的性能大大优于以住任何一种控制系统。可以满足火电厂DAS、MCS、SCS和APS各系统的各种要求,目前还可以通过工业以太网建立管理层网络,以满足火电厂呼声越来越高的加强管理的要求。可以这样说,DCS系统的监控可以复盖大型火电机组的工艺全过程。  但是,自从有了FCS,并于90年代走向实用化以来,不断有如下论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即:“从现在起,新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将逐步取代传统的DCS”;“当调节功能下放到现场去以后,传统的DCS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会自动消失”;“今后十年,传统的4~20mA模拟信号制将逐步被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所取代,模拟与数字的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将更新换代为全数字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这些论点归纳为一句话:FCS将取代DCS,DCS从此将消亡。  上述论点皆出自于权威专家之口,确实不无道理。数字通讯是一种趋势,它代表了技术进步,是任何人阻挡不了的。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以及由它而产生的巨大的推动力,加速现场装置与控制仪表的变革,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功能完善的数字智能现场装置。这些都是DCS系统所不具备的,而由此产生的优越性以及给火电厂的设计、配置、组态、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带来的效益也是DCS系统所不及的。再则,FCS是由DCS以及PLC发展而来,它保留了DCS的特点,或者说FCS吸收了DCS多年开发研究以及现场实践的经验,当然也包括教训。由此而得出结论,“FCS将取代DCS”,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DCS系统发展也近30年,在火电厂的应用如此广泛。它的设计思想、组态配置、功能匹配等已达十分完善的程度(当然,DCS也存在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例如高级软件开发,以满足信息集成的要求),已渗透到火电厂控制系统的各个领域,并且在FCS系统中也有些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DCS系统似乎不能说从此消亡。再则,从前面的章节叙述中已经谈到,对那些FCS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其特点及优越性的领域,DCS系统仍有用武之地。  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在文字上做过多的争论,一定要强调谁取代谁。正如目前的DCS与新型的PLC,由于多年的开发研究,在各自保留自身原有的特点外,又相互补充,形成新的系统,现在的DCS已不是当初的DCS,同样如此,新型的PLC也不是开发初期的PLC。我们能够说是DCS取代了PLC或者说是PLC取代了DCS,显然都是不合适的。  5.结论  从上述分析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简单的结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出现,数字式分散控制DCS并不会消亡,而只是将过去处于控制系统中心地位的DCS移到现场总线的一个站点上去。也可以这样说,DCS处于控制系统中心地位的局面从此将被打破。今后火电厂的控制系统将会是:FCS处于控制系统中心地位,兼有DCS系统哲学的一种新型控制系统。

PLC编程入门怎么学

学习PLC编程首先需要从理论基础开始。1)学习PLC的基本原理。硬件:搞清楚输入和输出端的基本结构,熟悉端口的基本电气要求。软件:对于PLC系统,必须搞清楚什么是I/O刷新,这是编程的基础,知道PLC的工作循环。推荐学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2)学习基本指令。可以先从梯形图语言开始,先练习基本的逻辑指令。学些各种逻辑指令块。推荐学习《PLC自学手册》3)实践。可以在模拟器上模拟练习:(一般PLC编程器都有模拟的功能)。编写PLC程序,编译运行,手动输入一些信号,观看输出端口的信号变化是否满足程序的要求。最后实战。plc编程的方法:1、经验法即是运用自己的或别人的经验进行设计,设计前选择与设计要求相类似的成功的例子,并进行修改,增删部分功能或运用其中部分程序,直至适合自己的情况。在工作过程中,可收集与积累这样成功的例子,从而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2、解析法可利用组合逻辑或时序逻辑的理论,并运用相应的解析方法,对其进行逻辑关系的求解,然后再根据求解的结果,画成梯形图或直接写出程序。解析法比较严密,可以运用一定的标准,使程序优化,可避免编程的盲目性,是较有效的方法。

plc是什么东西?

是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相关概述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1、PLC的基本概念  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采用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工业控制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plc自1969年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现,现行美国,日本,德国的可编程序控制器质量优良,功能强大。2、PLC的基本结构  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   a、电源   PLC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b. 中央处理单元(CPU)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c、存储器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d、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1.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PLC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通道。   2.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作用PLC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的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e、功能模块   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   f、通信模块   如以太网、RS485、Profibus-DP通讯模块等。3、PLC的工作原理  一. 扫描技术   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一) 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的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二)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立即I/O指令则可以直接存取I/O点。即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影像寄存器的值不会被更新,程序直接从I/O模块取值,输出过程影像寄存器会被立即更新,这跟立即输入有些区别。   (三) 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4、PLC内部运作方式  虽然PLC所使用之阶梯图程式中往往使用到许多继电器、计时器与计数器等名称,但PLC内部并非实体上具有这些硬件,而是以内存与程式编程方式做逻辑控制编辑,并借由输出元件连接外部机械装置做实体控制。因此能大大减少控制器所需之硬件空间。实际上PLC执行阶梯图程式的运作方式是逐行的先将阶梯图程式码以扫描方式读入CPU 中并最后执行控制运作。在整个的扫描过程包括三大步骤,“输入状态检查”、“程式执行”、“输出状态更新”说明如下:   步骤一“输入状态检查”:PLC首先检查输入端元件所连接之各点开关或传感器状态(1 或0 代表开或关),并将其状态写入内存中对应之位置Xn。   步骤二“程式执行”:将阶梯图程式逐行取入CPU 中运算,若程式执行中需要输入接点状态,CPU直接自内存中查询取出。输出线圈之运算结果则存入内存中对应之位置,暂不反应至输出端Yn。   步骤三“输出状态更新”:将步骤二中之输出状态更新至PLC输出部接点,并且重回步骤一。   此三步骤称为PLC之扫描周期,而完成所需的时间称为PLC 之反应时间,PLC 输入讯号之时间若小于此反应时间,则有误读的可能性。每次程式执行后与下一次程式执行前,输出与输入状态会被更新一次,因此称此种运作方式为输出输入端“程式结束再生”。 5、PLC的特点  plc 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 系统构成灵活,扩展容易,以开关量控制为其特长;也能进行连续过程的PID回 路控制;并能与上位机构成复杂的控制系统,如 DDC 和 DCS 等,实现生产过程的综合自动化。   (2) 使用方便,编程简单,采用简明的梯形图、逻辑图或语句表等编程语言,而无需计算机知识,因此系统开发周期短,现场调试容易。另外,可在线修改程序,改变控制方案而不拆动硬件。   (3) 能适应各种恶劣的运行环境,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强,远高于其他各种机型。6、PLC目前的主要品牌  美国AB,比利时ABB,松下,西门子,汇川,三菱,欧姆龙,台达,富士,施耐德,信捷 创研等。

第一台plc的诞生背后有哪些故事

目前主流公认的说法:1968年,通用汽车液压系统公司(通用汽车自动变速器部门)根据工程师爱德华克拉克(Edward R.Clark)撰写的白皮书,发布了一份关于更换硬接线继电器系统的建议请求,并对外征集提案。最终获胜的提案来自马萨诸塞州贝德福德的贝德福德协会(Bedford Associates),随之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PLC——Modicon 084。第一个PLC之所以被命名为084,是因为它是贝德福德协会的第八十四个项目。贝德福德协会成立了一家致力于开发、制造、销售和服务这一新产品的新公司:MODICON(莫迪康),它代表模块化数字控制器(Modular Digital Controller)。参与该项目的人员之一是迪克·莫利,他被认为是PLC之父。MODICON品牌于1977年被出售给古尔德电子公司,后来被德国AEG公司收购,现任所有者是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 最早制造的084型号之一现在在位于马萨诸塞州北部安多佛的施耐德电气工厂展出。它是由通用汽车公司提供给MODICON的,当时该部门在近20年的不间断服务后退休。MODICON在其产品系列的末尾使用了84后缀名,其最后一代产品是Modicon 984。迄今为止,汽车工业仍然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最大用户之一。在并行开发中,Odo Josef Struger有时也被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之父”。他在1958年至1960年间参与了Allen-Bradley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发明。Struger被认为创建了PLC的首字母缩写。Allen Bradley作为控制器的制造商,在Struger任职期间成为美国主要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备制造商。Allen Bradley现在是罗克韦尔自动化旗下的品牌。

求plc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搬运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摘 要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和发展,控制器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搬运机械手的应用也逐渐普及,主要在汽车,电子,机械加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生产流水线或货物装卸调运, 可以更好地节约能源和提高运输设备或产品的效率,以降低其他搬运方式的限制和不足,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机械手的机械结构主要包括由两个电磁阀控制的液压钢来实现机械手的上升下降运动及夹紧工件的动作,两个转速不同的电动机分别通过两线圈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小车的快进、慢进、快退、慢退的运动运动;其动作转换靠设置在各个不同部位的行程开关(SQ1---SQ9)产生的通断信号传输到PLC控制器,通过PLC内部程序输出不同的信号,从而驱动外部线圈来控制电动机或电磁阀产生不同的动作,可实现机械手的精确定位;其动作过程包括:下降、夹紧、上升、慢进、快进、慢进、延时、下降、放松、上升、慢退、快退、慢退;其操作方式包括:回原位、手动、单步、单周期、连续;来满足生产中的各种操作要求。关键词:搬运机械手,可编程控制器(PLC),液压,电磁阀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demand for year-on-year increase of controller, handling the application of robot gradually popularity, mainly in the automotive, electronic, mechanical processing, food, medicine and other areas of the production line or cargo transport, we can be more good to save energy and improve the transport efficiency of equipment or products, to reduce restrictions on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inadequat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manipulator mechanical structure includes two solenoid valves controlled by hydraulic manipulator steel to achieve the increased decline in sports and workpiece clamping action, the two different motor speed through the two motor coils positive control in order to achieve car of the fast-forward, slow forward, fast rewind, slow movement back movement; conversion by setting its action in various different parts of the trip switch (SQ1 --- SQ9) generated on-off signal transmission to the PLC controller, through the PLC internal different output signal, which drives the external coil to control the motor or solenoid valves have a different action, the robot can achieve precise positioning; their course of action include: decline in clamping increased, slow forward, fast forward, slow progress, the extension of , the drop in, relax, rise, slow back, rewind, slow back; its operation, including: Back in situ, manual, single-step, single cycle, continuous; to mee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various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Keywords: handling mechanical hands,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hydraulic, solenoid valve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机械手的概况1.1 搬运机械手的应用简况…………………………………………………21.2 机械手的应用意义………………………………………………………31.3 机械手的发展概况………………………………………………………3第三章 搬运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3.1 搬运机械手结构及其动作………………………………………………3.2 搬运机械手系统硬件设计………………………………………………3.3 搬运机械手控制程序设计………………………………………………1 操作面板及动作说明……………………………………………………2 I/O分配…………………………………………………………………3 梯形图的设计……………………………………………………………1) 梯形图的总体设计……………………………………………………2) 各部分梯形图的设计…………………………………………………3) 绘制搬运机械手PLC控制梯形图……………………………………结 论………………………………………………………………………………谢 辞………………………………………………………………………………参考文献…………………………………………………………………………………. 附:语句表 梯形图 I/O接线图前 言机械手:mechanical hand,也被称为自动手,auto hand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 。为了抓取空间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体,需有6个自由度。自由度是机 械手设计的关 键参数。自由 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一般专用机械手有2~3个自由度。机械手的种类,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气动式、电动式、机械式机械手;按适用范围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按运动轨迹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机械手等。机械手通常用作机床或其他机器的附加装置,如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生产线上装卸和传递工件,在加工中心中更换刀具等,一般没有独立的控制装置。有些操作装置需要由人直接操纵,如用于原子能部门操持危险物品的主从式操作手也常称为机械手。机械手在锻造工业中的应用能进一步发展锻造设备的生产能力,改善热、累等劳动条件。机械手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第一章 机械手概况1.1搬运机械手的应用简况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在机械工业中,加工、装配等生产是不连续的。专用机床是大批量生产自动化的有效办法,程控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自动化机械是有效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自动化的重要办法。但除切削加工本身外,还有大量的装卸、搬运、装配等作业,有待于进一步实现机械化。据资料介绍,美国生产的全部工业零件中,有75%是小批量生产;金属加工生产批量中有四分之三在50件以下,零件真正在机床上加工的时间仅占零件生产时间的5%。从这里可看出,装卸、搬运等工序机械化的迫切性,工业机械手就是为实现这些工序的自动化而产生的。机械手可在空间抓放物体,动作灵活多样,适用于可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广泛应用于柔性自动线。国内外机械工业、铁路部门中机搬运械手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1.热加工方面的应用热加工是高温、危险的笨重体力劳动,很久以来就要求实现自动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尤其对于大件、少量、低速和人力所不能胜任的作业就更需要采用机械手操作。2.冷加工方面的应用冷加工方面机械手主要用于柴油机配件以及轴类、盘类和箱体类等零件单机加工时的上下料和刀具安装等。进而在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等机床上应用,成为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最近更在加工生产线、自动线上应用,成为机床、设备上下工序联接的重要于段。3.拆修装方面拆修装是铁路工业系统繁重体力劳动较多的部门之一,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目前国内铁路工厂、机务段等部门,已采用机械手拆装三通阀、钩舌、分解制动缸、装卸轴箱、组装轮对、清除石棉等,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拆修装的效率。近年还研制了一种客车车内喷漆通用机械手,可用以对客车内部进行连续喷漆,以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喷漆的质量和效率。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在机械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工业机械手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1.2机械手的应用意义在机械工业中,机械手的应用意义可以概括如下:1.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应用机械手,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装配等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2.可以改善劳动条件、避免人身事故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有灰尘、噪声、臭味、有放射性或有其它毒性污染以及工作空间狭窄等场合中,用人手直接操作是有危险或根本不可能的。而应用机械手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安全地完成作业,大大地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在一些动作简单但又重复作业的操作中,以机械手代替人手进行工作,可以避免由于操作疲劳或疏忽而造成的人身事故。3.可以减少人力,便于有节奏地生产应用机械手代替人手进行工作,这是直接减少人力的一个侧面,同时由于应用机械手可以连续地工作,这是减少人力的另一个侧面。因此,在自动化机床和综合加工自动生产线上,目前几乎都设有机械手,以减少人力和更准确地控制生产的节拍,便于有节奏地进行生产。综上所述,有效地应用机械手是发展机械工业的必然趋势。1.3.3机械手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1.3机械手的发展概况专用机械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进入以通用机械手为标志的时代。由于通用机械手的应用和发展,进而促进了智能机器人的研制。智能机器人涉及的知识内容,不仅包括一般的机械、液压、气动等基础知识,而且还应用一些电子技术、电视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技术、无线电控制、仿生学和假肢工艺等,因此它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新技术。目前国内外对发展这一新技术都很重视,几十年来,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一直比较活跃,设计在不断地修改,品种在不断地增加,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早在40年代,随着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已出现了模拟关节式的第一代机械手。50~60年代即制成了传送和装卸工件的通用机械手和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这种机械手也称第二代机械手。如尤尼曼特(Unimate)机械手即属于这种类型。60~70年代,又相继把通用机械手用于汽车车身的点焊和冲压生产自动线上,亦即是第二代机械手这一新技术进入了应用阶段。80-90年代,装配机械手处于鼎盛时期,尤其是日本。90年代机械手在特殊用途上有较大的发展,除了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外,农、林、矿业、航天、海洋、文娱、体育、医疗、服务业、军事领域上有较大的应用。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机械手技术也得到飞速的多元化发展。总之,目前机械手的主要经历分为三代:第一代机械手主要是靠人工进行控制,控制方式为开环式,没有识别能力;改进的方向主要是将低成本和提高精度;第二代机械手设有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视觉、触觉能力,甚至听、想的能力。研究安装各种传感器,把接收到的信息反馈,使机械手具有感觉机能;第三代机械手能独立完成工作过程中的任务。它与电子计算机和电视设备保持联系,并逐步发展成为柔性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和柔性制造单元FMC(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中重要一环。1.4机械手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工业机械于主要用于机床加工、铸锻、热处理等方面,数量、品种、性能方面都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国内主要是逐步扩大机械手应用范围,重点发展铸锻、热处理方面的机械手,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在应用专用机械手的同时,相应地发展通用机械手,有条件的还要研制示教式机械手、计算机控制机械手和组合式机械手等。将机械手各运动构件,如伸缩、摆动、升降、横移、俯仰等机构,以及适于不同类型的夹紧机构,设计成典型的通用机构,以便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选用不用的典型部件,即可组成各种不同用途的机械手。既便于设计制造,又便于改换工作,扩大了应用的范围。同时要提高精度,减少冲击,定位精确,以更好地发挥机械手的作用。此外还应大力研究伺服型、记忆再现型,以及具有触觉、视觉等性能地机械手,并考虑于计算机联用,逐步成为整个机械制造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在国外机械制造业中,工业机械手应用较多,发展较快。目前主要用于机床、模锻压力机的上下料,以及点焊、喷漆等作业中,它可按照事先制定的作业程序完成规定的操作,但是还不具备任何传感反馈能力,不能应付外界的变化。如发生某些偏离时,就将引起零部件甚至机械手本身的损坏。为此,国外机械手的发展趋势是大力研制具有某些智能的机械手,使其拥有一定的传感能力,能反馈外界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更。如位置发生稍些偏差时,即能更正,并自行检测,重点是研究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视觉功能即在机械手上安装有电视照相机和光学测距仪(即距离传感器)以及卫星计算机。工作时,电视照相机将物体形象变成视频信号,然后传送给计算机,以便分析物体的种类、大小、颜色和方位,并发出指令控制机械手进行工作。触觉功能即在机械手上安装有触觉反馈控制装置。工作时机械手先伸出手指寻找工件,通过装在手指内的压力敏感元件产生触感作用,然后伸向前方,抓住工件。手的抓力大小可通过装在手指内侧的压力敏感元件来控制,达到自动调整握力的大小。总之,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机械手的装配作业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到1995年,全世界约有50%的汽车由机械手装配。现今机械手的发展更主要的是将机械手和柔性制造系统以及柔性制造单元相结合,从而根本改变目前机械制造系统的人工操作状态。1.5 PLC概况及在机械手中的应用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和发展概况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现在一般简称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集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技术、通 信网络技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以其显著的优点在冶金、化工、交通、电力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之一。在可编程序控制器问世以前,工业控制领域中是继电器控制占主导地位。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掌握、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甚广。但是控制装置体积大、动作速度较慢、耗电较多、功能少,特别是由于它靠硬件连线构成系统,接线繁杂,当生产工艺或控制对象改变时,原有的接线刻控制盘(柜)就必须随之改变或更换,通用性和灵活性较差2.PLC的应用概况PLC的应用领域非常广,并在迅速扩大,对于而今的PLC几乎可以说凡是需要控制系统存在的地方就需要PLC,尤其近几年来PLC的性价比不断提高已被广泛应用在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轻功、电力等各行业。按PLC的控制类型,其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用于逻辑控制这是PLC最基本,也是最广泛的应用方面。用PLC取代继电器控制和顺序控制器控制。例如机床的电气控制、包装机械的控制、自动电梯控制等。2). 用于模拟量控制PLC通过模拟量I/O模块,可实现模拟量和数字量之间转换,并对模拟量控制。3). 用于机械加工中的数字控制现代PLC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功能,它可以与机械加工中的数字控制(NC)及计算机控制(CNC)紧密结合,实现数字控制。4). 用于工业机器人控制5). 用于多层分布式控制系统高功能的PLC具有较强的通信联通能力,可实现PLC与PLC之间、PLC与远程I/O之间、PLC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从而形成多层分布式控制系统或工厂自动化网络。3. PLC的特点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PLC能在恶劣的环境如电磁干扰、电源电压波动、机械振动、温度变化等中可靠地工作,PLC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高,日本三菱公司的F1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间隔长达30万h,这是一般微机所不能比拟的。2). 控制系统构成简单、通用性强由于PLC是采用软件编程来实现控制功能,对同一控制对象,当控制要求改变需改变控制系统的功能时,不必改变PLC的硬件设备,只需相应改变软件程序。3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机械手被实现为一种产品后,对它的开发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利用机械手搬运物体、装配、切割、喷染等等,应用非常广泛。现在已经应用在了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电力、采矿、建材、轻工、食品、环保等各行各业之中。比如:最典型的发展是生产者将此产品大量应用于卫生行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从而实现了卫生检验中急需短时间、大量样品数据的要求,但在卫生领域的机械手因采用样品加单一酶试剂显色法,且采用滤光片结构设计,造成试剂价格昂贵,限制了产品市场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机械手的设计已经实破了单一试剂、加热及滤光片的束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现场机械手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其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机械手是工业自动控制领域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控制对象。机械手可以完成许多工作,如搬物、装配、切割、喷染等等,应用非常广泛。应用PLC控制机械手实现各种规定的工序动作,可以简化控制线路,节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图1 是机械手搬运物品示意图。图1 机械手搬物示意图图中机械手的任务是将传送带A上的物品搬运到传送带B。为使机械手动作准确,在机械手的极限位置安装了限位开关SQ1、SQ2、SQ3、SQ4、SQ5,对机械手分别进行抓紧、左转、右转、上升、下降动作的限位,并发出动作到位的输入信号。传送带A上装有光电开关SP,用于检测传送带A上物品是否到位。机械手的起、停由图中的起动按钮SB1、停止按钮SB2控制。传送带A、B由电动机拖动。机械手的上、下、左、右、抓紧、放松等动作由液压驱动,并分别由六个电磁阀来控制。2 机械手的动作流程传送带B处于连续运行状态,故不需要用PLC控制。机械手及传送带C 顺序动作的要求是:1) 按下起动按钮SB1时,机械手系统工作。首先上升电磁阀通电,手臂上升,至上升限位开关动作;2) 左转电磁阀通电,手臂左转,至左转限位开关动作;3) 下降电磁阀通电,手臂下降,至下降限位开关动作;4) 启动传送带A运行,由光电开关SP检测传送带A上有无物品送来,若检测到物品,则抓紧电磁阀通电,机械手抓紧,至抓紧限位开关动作;5) 手臂再次上升,至上升限位开关再次动作;6) 右转电磁阀通电,手臂右转,至右转限位开关动作;7) 手臂再次下降,至下降限位开关再次动作;8) 放松电磁阀通电,机械手松开手爪,经延时2秒后,完成一次搬运任务,然后重复循环以上过程。9) 按下停止按钮SB2或断电时,机械手停止在现行工步上,重新起动时,机械手按停止前的动作继续工作。根据对机械手的顺序动作要求,可以画出时序图如图2所示。由时序图可作出图3所示的机械手动作流程图。图2 机械手佛那故作布序图图3 机械手动作流程图3 PLC选型及其I/O点编号分配3.1 PLC的选型由于机械手系统的输入/输出接点少,要求电气控制部分体积小,成本低,并能够用计算机对PLC进行监控和管理,故选用日本OMRON(立石)公司生产的多功能小型C20P主机。该机输入点为12,输出点为8。内部主要有:136个辅助继电器、16个特殊功能继电器、160个保持继电器、8个暂存继电器、48个定时/计数器、64个16位数据存贮器。3.2 I/O点编号分配根据图3所示的机械手动作流程图,可以确定电气控制系统的I/O点分配,如表1所示。表1 机械手控制I/O分配表根据图3流程图和表1的I/O分配表,可以编制出状态转移图如图4所示。图4 机械手状态转移图4 编程及程序运行4.1 用步进指令编程根据图4状态转移图,编制的步进梯形图程序如图5所示。图5中,“全部输出禁止”部分的作用是在停止时禁止全部输出,使机械手停止在现行的工步上;重新起动时又能从停止前的工步继续动作。在状态由HR010转移至HR000的条件中,增加了保持继电器的常闭触点 ,其作用是:当机械手工作在某一中间工步时,若 PLC断电或停止运行,机械手停止在中间工步上。PLC复电或重新投入运行后,由于保持继电器HR具有状态断电保护的功能,因此在重新起动时,中有某一个是断开的,使得HR000不能置位,机械手只能从停止前被置位的保持继电器的后续工步继续动作。4.2 程序运行按下起动按钮SB1,输入点0000为ON,则作为互锁条件的辅助继电器1000为ON,互锁指令IL接通,IL与ILC之间的线圈正常工作,“全部输出禁止”解除。若(抓图1)常闭触点都为ON,保持继电器HR000接通,输出点0503使上升电磁阀得电,手臂上升。当手臂上升到位时,上升限位开关使输入点0005闭合,保持继电器HR001 接通,HR000复位,输出点0501使左转电磁阀得电,手臂左转。......以后每当一步动作到位,限位条件满足时,状态转移,进行下一工步动作。当状态转移到HR008为ON时,输出点0506使放松电磁阀得电,机械手放松,同时定时器TIM00计时。当计时2秒到,状态又转移到HR000,程序又重新从第一工步开始循环。停止时,按下停止按钮SB2,0001断开,辅助继电器1000为OFF,互锁指令断开,全部输出被禁止,但各保持继电器的状态是断电保护的,机械手停在现行的工步上。当重新按起动按钮时,互锁指令接通,停止前的输出被恢复,机械手继续在停止前某保持继电器为ON的工步动作。5 结束语本文介绍了日本OMRON公司生产的C系列P型小型多功能PLC在机械手步进控制中的设计应用。说明了机械手的动作原理,设计要求,程序设计方法。本文介绍的程序已在实际生产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PLC中RST和SET的区别?

RST 让输出常开 直到有SET命令让它改变状态SET 让输出常闭 直到有RST命令让它改变状态

学PLC需要准备什么?

PLC学习首先 买本关于PLC的书 (建议买一本《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看一下,这本书前半部分谈一些电控柜中常用的电气元件及基本电路,后半部分讲了PLC的应用。应该适合可,可以去书店看看。)然后 手上有个PLC 然后 根据书上的例子 自己琢磨个小项目 实现一个功能最后 实践出真知 自己独立做个PLC项目 项目完成了 PLC也就掌握了 西门子200系列的小PLC很适合新手学习 比较容易上手首先要了解电工知识、了解电器如果去控制,了解各种执行机构,然后就是了解PLC的工作方式,输入输出回路,最后了解相应的工艺。1、学习PLC首先要选好学习那一个厂家的PLC,日系的 PLC内部软件集成度高应用简单.早期的OMRON、三菱应 用比较多、现在由于贸易和国际间的合作关系应用西门 子PLC、罗克韦尔的多一点,(尽管说学一种品牌学精深 了,其他的也会很快上手,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定 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应用最广泛、有潜力、有发展的一 个方向上,不过对于各个牌子的PLC都有所了解,包括进 口的,国产的,这些都有相对应了解,对于每个PLC的特 性,优点缺点,这些有更好的了解,那么以后将是市场 上不可多得的人才。)2、PLC并不是一门单一的编程技术,它是一门系统专业 课程。PLC可以广义的认为是一台背嵌入操作系统的高可 靠性PC机。首先需要精深PLC本身的编程语言梯形图、语 句表语言。达到这个水平你只能读懂编好的程序,并可 以设计一些工程需要程序。在这行业还需要应用VB、VC ++实现串口的通信,集散控制系统。在一些大型程序 中还需要用到数据库的知识。(PLC入门很快但要不断进 取努力。)3、PLC是一门侧重应用方向的学科。所以要多一点实践 。不要看不起小的项目,在其中你能总结出设计程序的 逻辑思维方法。在总结中不断进步。例如每次到现场调 试的话,调用下现场的程序进行查看,从中了解下,程 序的构造,和其它的程序有什么不同和特性,那么进步 的话就比较快了,祝您好运!

学plc需要哪些电工基础

电工plc基础知识PLC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电工plc基础知识,快来看看吧!电工plc基础知识 篇11、编程需要坚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人各有所长。有些人把编程看作一项冗长而枯燥的工作;有些人把编程看作一项趣味的智力游戏。如果你是前者,强烈建议你远离这份工作。毕竟编程工作是对人的毅力和耐心的挑战。我所在实验室中,很多学生看到我编程序就会惊讶于我面对这一堆堆符号所表现出的专注。其实,这是兴趣使然。兴趣使我具备了足够的毅力和耐心。经过无数次失败后,当看到一个个符号按我的思路整齐的排列,PLC按我的要求有条不紊的运行时,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如同打通了一个游戏的关口。所以,我告诉这些学生:你们看到的是一堆枯燥怪异的符号,我看到的却是一群热情奔放的舞者,而我则是她们的导演。2、编程需要敢于实践的信心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学AutoCAD,我对她的唯一要求就是实践。我告诉她:你随便怎么操作,大不了一张图重画;最坏的结果是系统崩溃,没关系,系统重做,再来;只要电脑没被砸了,怎么都行。两年后,我再看到她做的CAD图纸,也自叹不如。同样道理,只有不断地在PLC上运行这些指令,观察运行的结果,才能弄清PLC指令的作用。很多初学者对PLC一脸的迷茫,往往是出于一种畏惧,担心损坏设备。而这些畏惧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仔细的阅读手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仅靠读书是成不了一个工程师的。更何况手册上的内容并非面面俱到。我在接触到那些不熟悉的指令时,喜欢单独编一个小程序,让PLC运行。然后逐个修改条件,观察运行的结果(MicroWin为用户提供了非常好的监控手段),反过来再重新理解手册的描述,这样就可以非常直观的理解这些指令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不必担心自己写的程序会有什么问题,会影响PLC的正常工作。程序有没有问题,只有让PLC运行了才能发现。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是对自己能力的提高。撇开硬件操作不谈,单就软件来说,我还真没有遇到过由于软件问题而损坏PLC的事。在这里不必担心继电器电路接错线可能造成的后果。所以,大胆的实践是PLC编程的必由之路。当然,大胆实践并不是野蛮操作,而是必须遵循必要的规范。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在程序未经可靠性证实之前,千万不要挂接负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数字量的输出有LED显示;而模拟量处理可以采用一些硬件或软件模拟手段来解决。3、编程需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编程本身就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在高级语言中,使用最多的是ifthenelse、select这些条件判别语句,这就是逻辑中的因果关系。PLC程序就是由这些因果关系组成的:判别条件是否成立,进而决定执行相应的指令。最初的PLC是用来替代继电器逻辑电路的,所以继承了继电器电路以触点作为触发条件的描述方式。在PLC中,以虚拟触点代替了继电器的金属触点,而继电器电路所表达的逻辑关系还是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即使引入了继电器电路难以胜任的数值处理过程,PLC从根本上还是在执行一个个因果关系。所以,理顺对象的各个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编程之前必须精心做好的准备工作。我在接到一项任务后,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出一份逻辑关系图,与用户反复商讨,取得用户的认可,然后才真正进入程序的编写过程。4、不可或缺的相关知识PLC的程序是直接作用于对象的具体工艺过程,那么对对象具体工艺过程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的。我在与用户的交流过程中,会用我所掌握的UnitOperation的知识分析用户的工艺过程,协助用户整理过程控制中的各个逻辑关系,甚至包括各种仪表、硬件的配置。这得益于我原本所学的专业。当然,不能要求所有搞PLC程序的工程师都有我这样的经历。但是有两门知识却是不可或缺的:一是过程仪表的硬件知识,包括传感器、变送器(二次仪表)和PLC本身,这是构建控制系统的基础;二是过程控制理论,包括各种控制模型的原理和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二位调节和PID调节模型。PID调节是目前用得最广泛的过程控制手段,且变化多端。学习PID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几乎所有讲解过程控制的书籍都有关于PID的内容,多读基本相关的书籍对理解PID是很有益处的。我发现不少网友在进入PLC领域时,缺乏这些相关知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事者不能静下心来弥补知识的缺陷。我们不要怪罪学校没有教授这些内容,而是要注重自己如何去学习这些知识。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学校里没讲过的,这不能成为我们拒绝工作的理由,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这些问题。我的体会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而学习的知识,比课堂上学的东西更容易记住。5、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每个人编程都会有不同的习惯和特点,不能强求一致。但是一些好的习惯还是应该为大多数人所遵循。一是理顺逻辑关系、时序关系,编制程序框图;二是合理分配主程序、子程序和中断程序;三是合理分配寄存器,编制寄存器符号表。PLC编程更接近于单片机,或者说PLC就是模块化的单片机。因此PLC的很多操作都是直接针对寄存器的,如果在程序中出现不合理的寄存器地址重叠,一定会出现不可预想的后果。编制寄存器符号表不仅可以避免上述问题(MicroWin会有问题提示),而且可以使程序具备更好的可读性。这和VB中定义变量有异曲同工之处。VB编程中关注的是事件,不强调主程序和子程序的观念,因为VB主程序的工作是由PC的操作系统完成的。PLC则不然。PLC程序是以主程序为主干的,CPU不断的循环执行主程序,只有触发条件成立时才会调用子程序或中断程序。即子程序和中断程序所执行的任务不是全时需要的。如果把这些任务都放在主程序中会无端增加主程序的工作量,降低程序的效率。这点和单片机的编程思路是一致的。子程序的使用可以使整个程序的逻辑更清晰。而且子程序可以分开编写、调试,最后“安装”到主程序上。这样你可以一个一个解决问题。PLC编程,无论是LAD,抑或STL,都不如VB那么直观、有趣,更不如CAD那么形象。但比单片机的汇编语言的可视性强多了。对于初学者,LAD(梯形图)的编程相对直观,更容易上手。最后,PLC提供了丰富的指令、模块,比单片机方便了很多。但是初学者编程时应尽量先使用简单的指令达到目的。尽管看上去有点土,却不失为一个入门的好途径,且对你理解那些较为复杂的指令会有帮助。具备了一定经验后,应该考虑掌握复杂指令的应用,以及程序的优化。电工plc基础知识 篇2电流和电路1、电荷摩擦起电分电荷,电荷电性分两种。毛皮橡胶橡带负,丝绸玻璃玻带正。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看到排斥的现象,电荷电性肯定同。元电荷:带的电荷1.6,乘以10的-19方。2、电流方向形成电流有规定,电荷定向之移动。正电移动的方向,规定电流的方向。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电子方向电流反。3、串联和并联串联电路首尾相连为串联,串联电路一条路。一个开关控全部,位置不同控相同。所有电器互(相)影响,一个停止都停止。并联电路头头连,尾尾连,并列两点为并联。电器独立能工作,互不影响是特点。并联电路几条路,总关控全支控支。4、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寻找接线多线柱,串并关系要分清。一画支路二并联,再画干路和电源。元件符号要标清,画完对应要检查。5、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按图连接要注意,一连支路二并联。三连干路和电源,四再添加电压表。6、设计电路设计先画电路图,开关位置是关键。开关控谁跟谁串,通常闭合电灯亮。所有电器都控制,开关一定在干路。任一开关闭合后,铃响铃定在干路。7、电流的强弱电流表电流表,测电流,测谁电流跟谁串。“+”进“-”出右偏转,左转线柱定接反。禁止直接连电源,短路烧毁电流表。读数首先看量程,再看最小刻度值。量程选用0.6A,0.02A一小格。量程选用3安培,一小格为0.1A。8、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串联电流之关系,各处电流都相等,I=I1=I2。并联电流之特点,总流等于支流和,I=I1+I2。电压、电阻1、电压表电压表,测电压,电路符号圈中V。测谁电压跟谁并(联),“+”进“-”出勿接反。通常先画连电路,最后添加电压表。量程选用3V,0.1伏一小格。量程选用15V,一小格为0.5(V)。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1=U2=U。3、电阻导体阻电叫电阻,电阻符号是R。电阻单位是欧姆,欧姆符号Ω。决定电阻三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不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它无关系。受到影响是温度,通常计算不考虑。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使用滑动变阻器,改谁电流跟谁串。一上一下连接线,关键是看连下线。左连右移电阻变大,右连右移电阻变小。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及其运用欧姆定律说电流,I等U来除以R。三者对应要统一,同一导体同一路。U等I来乘以R,R等U来除以I。2、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电阻串联要变大,总阻等于分阻和,R=R1+R2。电阻并联要变小,分阻倒和为倒总,1/R=1/R1+1/R2。3、测量小灯泡电阻测量小灯泡电阻,原理R等U除I。需要电压电流表,灯泡滑动变阻器。连接开关要断开,闭前阻值调最大。4、串联电路公式串联电路之关系,各处电流都相等。总压等于分压和,总阻等于分阻和。5、并联电路公式并联电路之关系,总流等于支流和。支压等于电源压,分阻倒和为倒总。电功率1、电能的计量电能单位是焦耳(J),生活常用千瓦时(KWh)。电能表测耗电能,用电等于计数差。1度=1KWh=3.6×106J600r/KWh表示每耗一度电。转盘转600圈。转盘转n圈,耗电n/600KWh。2、电功率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用P表示。1秒之内耗电能,叫这电器电功率。P等电能除时间P=u/t,电压电流两相乘P=UI。功率单位是瓦特,1(W)等1伏安,1W=1VA。已知p、t求耗能,W等于p乘t。3、电功率计算电灯电器有标志,额定电压(U0)额功率(P0)。正常发光用电流,I等P0除U0。I=P0/U0。电压改变功率变,其中电阻是不变。遇见电器求电阻,R等U2除以P,R=U2/P。4、焦耳定律焦耳定律说热量,三个因素有关联。电流平方是关键,乘上电阻和时间。热量单位是焦耳,损耗能量常用此。5、保险丝铅锑合金保险丝,电阻较大熔点低。过粗烧线不保险,过细电路常断电。选择合适保险丝,千万别用铁铜丝。6、火线L零线N,金属外壳接地E零线接地火有电,氖气发光是火线,氖管电阻一百万。手按笔卡尖接线,注意手指不碰尖。触电事故先断电,绝缘棒来挑起线。电工plc基础知识 篇31,从PLC的组成来看,除CPU,存储器及通信接口外,与工业现场直接有关的还有哪些接口?并说明其主要功能。(1)输入接口:接受被控设备的信号,并通过光电耦合器件和输入电路驱动内部电路接通或断开。(2)输出接口:程序的执行结果通过输出接口的光电耦合器件和输出组件(继电器、晶闸管、晶体管)输出,控制外部负载的接通或断开。2、PLC的基本单元由哪几个部份组成?各起什么作用?(1)CPU:PLC的核心部件,指挥PLC进行各种工作。如接受用户程序和数据、诊断、执行执行程序等;(2)存储器:存储系统和用户的程序和数据;(3)I/O接口:PLC与工业生产现场被控对象之间的连接部件,用来接受被控设备的信号和输出程序的执行结果;(4)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与监视器、打印机等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换;(5)电源。3、PLC开关量输出接口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晶闸管输出型:一般情况下,只能带交流负载,响应速度快,动作频率高;晶体管输出型:一般情况下,只能带直流负载,响应速度快,动作频率高;继电器输出型:一般情况下,可带交、直流负载,但其响应时间长,动作频率低。4、按结构型式分,PLC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1)整体式:将CPU、电源、I/O部件都集中在一个机箱内,结构紧凑、价格低,一般小型PLC采用这种结构;(2)模块式:将PLC的各个部分分成若干个单独的模块,可根据需要选配不同模块组成一个系统,具有配置灵活、方便扩展和维修的特点,一般中、大型PLC采用这种结构。模块式PLC由框架或基板和各种模块组成,模块装在框架或基板的插座上。(3)叠装式:结合了整体式和模块式的特点,叠装式PLC的CPU、电源、I/O接口等也是各自独立的模块,但它们之间是靠电缆连接,使得系统不仅配置灵活而且体积小巧。5、什么叫PLC的扫描周期?它主要受什么影响?PLC的扫描过程包含内部处理、通信服务、输入处理、程序执行、输出处理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扫描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扫描周期与CPU运行速度、PLC硬件配置和用户程序长短有关。6、PLC采用什么方式执行用户程序?用户程序执行过程包括哪些阶段?PLC采用循环扫描的方式执行用户程序,用户程序的执行过程包括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7、PLC控制系统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具有哪些优点?(1)控制方法上:PLC采用程序方式实现控制,容易改变或增加控制要求,且PLC的触点无限;(2)工作方式上:PLC采用串行工作方式,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3)控制速度上:PLC的触点实际上是触发器,指令执行的时间在微秒级;(4)定时和计数上:PLC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作定时器,时钟脉冲由晶振提供,延时精度高,范围宽。PLC具有继电器系统不具备的计数功能;(5)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上:PLC采用微电子技术,可靠性高,所具有的自检功能能及时查出自身故障,监视功能方便调试和维护。8、PLC为什么会产生输出响应滞后现象?如何提高I/O响应速度?因为PLC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循环扫描工作方式,输入端的状态只在每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才能被读入,而程序的执行结果只在输出刷新阶段才被送出;其次PLC的输入、输出延延迟,用户程序的长度等均能引起输出响应滞后。要提高I/O响入采样、输出刷新,或直接输入采样、输出刷新,以及中断输入输出和智能化I/O接口等多种方式。9、FX0N系列PLC内部软继电器有哪几种?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状态寄存器、定时器、计数器、数据寄存器。10、如何选择PLC?1)机型选择:应从结构形式、安装方式、功能要求、响应速度、可靠性要求、机型统一等几个方面考虑;2)容量选择:应从I/O点数、用户存储容量两个方面考虑;3)I/O模块选择:包括开关量和模拟量I/O模块选择,以及特殊功能模块的选择;4)电源模块及编程器等其它设备的选择11、简单叙述PLC集中采样、集中输出工作方式的特点,采用这种工作方式具有哪些优、缺点?集中采样: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对输入状态的采样只在输入采样阶段进行,当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后输入端将被封锁。集中输出: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只有在输出刷新阶段才将输出映像寄存器中与输出有关的状态转存到输出锁存器中,对输出接口进行刷新,在其他阶段输出状态一直保存在输出映像寄存器中。采用这种工作方式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增强系统的可靠性,但会引起PLC输入/输出响应的滞后。12、PLC采用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有何特点?PLC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特点:集中采样是指在一个扫描周期内,PLC对输入状态的采样只在输入采样阶段进行,当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后输入端将被封锁。集中输出是指在一个扫描周期内,PLC只在输出刷新阶段才将输出映像寄存器中与输出有关的状态转存到输出锁存器中,对输出接口进行刷新,在其他阶段输出状态一直保存在输出映像寄存器中。循环扫描是指PLC在一个扫描周期内需要执行多个操作,它采用分时扫描的方式按顺序逐个执行,周而复始重复运行。13、电磁接触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电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电磁接触器一般由电磁机构、触点、灭弧装置、释放弹簧机构、支架与底座等几部分组成。接触器根据电磁原理工作:当电磁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降放,使触点复原,即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14、简述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定义。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15、简答PLC系统与继电接触器系统工作原理的差别。组成器件不同;触点数量不同;实施控制的方法不同;工作方式不同。16、简答三菱FX2N系列PLC的STL步进梯形指令有什么特点?(1)转移源自动复位;(2)允许双重输出;(3)主控功能。

PLC的应用领域,为什么用PLC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领域: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模拟量的闭环控制、数字量的智能控制、数据采集与监控、通信联网及集散控制。其他控制方式:单片机,可采用汇编语言、VB、C、C++等。

PLC电控是什么东西?如何解释

PLC就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PLC电控就是用PLC控制系统运作,

基于数控机床的PLC技术的研究

1 引 言 可编程控制器PLC外部接线简单方便,它的控制主要是程序的设计,编制梯形图是最常用的编程方式,使用中一般有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继电器控制电路移植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其中顺序控制设计法也叫功能表图设计法,功能表图是一种用来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特性的图形,它主要是由步、转换、转换条件、箭头线和动作组成。这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复杂系统,可以节约60%~90%的设计时间.我国1986年颁布了功能表图的国家标准(GB6988.6-86)。有了功能表图后,可以用四种方式编制梯形图,它们分别是:起保停编程方式、步进梯形指令编程方式、移位寄存器编程方式和置位复位编程方式。本文以三菱公司F1系列PLC为例,说明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式。 例如:某PLC控制的回转工作台控制钻孔的过程是:当回转工作台不转且钻头回转时,若传感器X400检测到工件到位,钻头向下工进Y430当钻到一定深度钻头套筒压到下接近开关X401时,计时器T450计时,4s后快退Y431到上接近开关X402,就回到了原位。功能表图见图1:图1 功能表图 2 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 起保停电路仅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无需编程元件做中间环节,各种型号PLC的指令系统都有相关指令,加上该电路利用自保持,从而具有记忆功能,且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基本相类似,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编程方法通用性强,编程容易掌握,一般在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PLC改造过程中应用较多。如图2为使用起保停电路编程方式编制的与图1顺序功能图所对应的梯形图,图2中只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及输出线圈组成。图2 起保停电路实现顺序控制 3 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的编程方式 步进梯形指令是专门为顺序控制设计提供的指令,它的步只能用状态寄存器S来表示,状态寄存器有断电保持功能,在编制顺序控制程序时应与步进指令一起使用,而且状态寄存器必须用置位指令SET置位,这样才具有控制功能,状态寄存器S才能提供STL触点,否则状态寄存器S与一般的中间继电器M相同。在步进梯形图中不同的步进段允许有双重输出,即允许有重号的负载输出,在步进触点结束时要用RET指令使后面的程序返回原母线。把图1中的0-3用状态寄存器S600-S603代替,代替以后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编程,对应的梯形图如图3所示。这种编程方法很容易被初学者接受和掌握,对于有经验的工程师,也会提高设计效率,程序的调试、修改和阅读也很容易,使用方便,程序也较短,在顺序控制设计中应优先考虑,该法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应用较多。图3 步进指令实现顺序控制4 使用移位寄存器的编程方式 从功能表图可以看出,在0-3各步中只有一个步在某时刻接通而其他步都在断开,把各步用中间继电器M200-M203代替,就很容易用移位寄存器实现控制。图4为用移位寄存器编程时的梯形图,采用移位寄存器M200-M217的前四位M200-M203代表4个步,组成1个环形移位寄存器。用移位寄存器主要是对数据、移位、复位3个输入信号的处理。该方法设计的梯形图看起来简洁,所用指令也较少,但对较复杂控制系统设计就不方便,使用过程中在线修改能力差,在工业控制中使用较少,大多数应用在彩灯顺序控制电路中。图4 移位寄存器实现顺序控制 5 使用置位复位指令的编程方式 如图5为使用置位复位编程方式编制的与图1顺序功能图所对应的梯形图。在以置位复位指令的编程方式中,用某一转换所有前级步对应的辅助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转换对应的触点或电路串联,作为使所有后续步对应的辅助继电器置位和使所有前级步对应的辅助继电器复位的条件。对简单顺序控制系统也可直接对输出继电器置位或复位。该方法顺序转换关系明确,编程易理解,一般多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手动控制程序的编程。图5 置位复位指令实现顺序控制 以上四种顺序控制编程方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来编制梯形图,它们的一般比较见附表。教学实践表明这些编程方式很容易被初学者接受和掌握,用它们可以得心应手地设计出任意复杂的顺序控制程序。 6 结束语 采用功能表图的四种方式来编制梯形图,可适应于不同场合,供工程技术人员视工艺要求决定。它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复杂系统,能节省(60~90)%的时间。

plc可编程控制原理是什么具体的?

2.控制系统中干扰及其来源 现场电磁干扰是PLC控制系统中最常见也是最易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因素之一,所谓治标先治本,找出问题所在,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必须知道现场干扰的源头。(1)干扰源及一般分类 影响PLC控制系统的干扰源,大都产生在电流或电压剧烈变化的部位,其原因是电流改变产生磁场,对设备产生电磁辐射;磁场改变产生电流,电磁高速产生电磁波。通常电磁干扰按干扰模式不同,分为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共模干扰是信号对地的电位差,主要由电网串入、地电位差及空间电磁辐射在信号线上感应的共态(同方向)电压叠加所形成。共模电压通过不对称电路可转换成差模电压,直接影响测控信号,造成元器件损坏(这就是一些系统I/O模件损坏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这种共模干扰可为直流,亦可为交流。差模干扰是指作用于信号两极间的干扰电压,主要由空间电磁场在信号间耦合感应及由不平衡电路转换共模干扰所形成的电压,这种干扰叠加在信号上,直接影响测量与控制精度。 (2)PLC系统中干扰的主要来源及途径 强电干扰 PLC系统的正常供电电源均由电网供电。由于电网覆盖范围广,它将受到所有空间电磁干扰而在线路上感应电压。尤其是电网内部的变化,刀开关操作浪涌、大型电力设备起停、交直流传动装置引起的谐波、电网短路暂态冲击等,都通过输电线路传到电源原边。 柜内干扰 控制柜内的高压电器,大的电感性负载,混乱的布线都容易对PLC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来自信号线引入的干扰 与PLC控制系统连接的各类信号传输线,除了传输有效的各类信息之外,总会有外部干扰信号侵入。此干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变送器供电电源或共用信号仪表的供电电源串入的电网干扰,这往往被忽视;二是信号线受空间电磁辐射感应的干扰,即信号线上的外部感应干扰,这是很严重的。由信号引入干扰会引起I/O信号工作异常和测量精度大大降低,严重时将引起元器件损伤。 来自接地系统混乱时的干扰 接地是提高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EMC)的有效手段之一。正确的接地,既能抑制电磁干扰的影响,又能抑制设备向外发出干扰;而错误的接地,反而会引入严重的干扰信号,使PLC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来自PLC系统内部的干扰 主要由系统内部元器件及电路间的相互电磁辐射产生,如逻辑电路相互辐射及其对模拟电路的影响,模拟地与逻辑地的相互影响及元器件间的相互不匹配使用等。 变频器干扰 一是变频器启动及运行过程中产生谐波对电网产生传导干扰,引起电网电压畸变,影响电网的供电质量;二是变频器的输出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干扰,影响周边设备的正常工作。 3.主要抗干扰措施 (1)电源的合理处理,抑制电网引入的干扰 对于电源引入的电网干扰可以安装一台带屏蔽层的变比为1:1的隔离变压器,以减少设备与地之间的干扰,还可以在电源输入端串接LC滤波电路。如图1所示 (2)安装与布线 ● 动力线、控制线以及PLC的电源线和I/O线应分别配线,隔离变压器与PLC和I/O之间应采用双胶线连接。将PLC的IO线和大功率线分开走线,如必须在同一线槽内,分开捆扎交流线、直流线,若条件允许,分槽走线最好,这不仅能使其有尽可能大的空间距离,并能将干扰降到最低限度。 ● PLC应远离强干扰源如电焊机、大功率硅整流装置和大型动力设备,不能与高压电器安装在同一个开关柜内。在柜内PLC应远离动力线(二者之间距离应大于200mm)。与PLC装在同一个柜子内的电感性负载,如功率较大的继电器、接触器的线圈,应并联RC消弧电路。 ● PLC的输入与输出最好分开走线,开关量与模拟量也要分开敷设。模拟量信号的传送应采用屏蔽线,屏蔽层应一端或两端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屏蔽层电阻的1/10。 ● 交流输出线和直流输出线不要用同一根电缆,输出线应尽量远离高压线和动力线,避免并行。

PLC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摘 要: 就现今的形势,全面介绍了电气自动化的现状,论述了当前国内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组成以及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当前国外大企业不断进入,在这一专业领域必将出现很大的空缺,那么就必然出现人才短缺的现象。电气自动化涉及各行各业无处不在,而从事电气自动化的人员几乎都是个多面手,可从事造作系统、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测试技术、研究和发展、经济管理、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工作。随着大型外企不断进入,这种复合型才毕竟成紧缺状态。   关键词:PLC电气自动化; 应用现状; 发展前景   引言   PLC是为了在工业环境下使用而设计的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其存储器采用了可编程序以实现在其内部存储进行运算、控制、记录等操作指令,并可以将存储内容通过数字或模拟量等形式进行输入或输出来控制工业生产过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   1、电气自动化概念。   电气自动化是研究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等领域的一门科学。在我国解放后便开始对电气自动化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开始设立本科专业。进入新世纪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发展日趋多元化。尤其是结合了目前嵌入式、网络、通信等技术后,电气自动化已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各个领域。   2、PLC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2.1、顺序控制   火力发电系统内的辅助系统的工艺流程的控制多为顺序控制和开关量控制两种。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对节能减排要求的逐步提高,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资源损耗和提高效益已成为各企业的管理最终目标。 因此对类似企业辅助车间的自动控制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大型火电企业的辅助系统均已由PLC控制系统代替了原来的继电控制器,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采用PLC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单独控制某个工艺流程,并且可以通过信息模块与通信总线连接来协调全厂生产工作。输煤系统。 输煤系统的优劣决定着生产效率的高低以及环境的优劣,输煤系统至今已经经历了人力控制、 强电控制和现在采用的计算机控制等几个阶段,一般火力发电企业的输煤系统包括上煤、储煤、卸煤、 配煤以及其辅助系统等构成。 输煤控制系统由主站层、 远程IO站、 现场传感器等三层的网络结构,其中PLC和人机接口构成主站层,该部分一般设置于系统集控室内;主站层通过光纤通讯总线与远程IO站相连接,远程IO站设备与输煤传感器通过二次控制电缆相连接。其集控室内主要以自动控制为主、 以带联锁或解除联锁的手动控制为辅,运行人员在控制室内可以通过显示屏来实现对系统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并可以通过紧急事故开关和检修启停按钮来控制系统状态,该种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了运行人员工作量和改善了工作环境。   2.2开关量控制   断路器控制。原来的火电系统内多采用电磁型继电器为主要元件的控制器,该系统采用了大量电磁元件,因此其自身的大量触点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该种系统还具有接线复杂、维修困难等缺点,而近年来PLC的运用则用大量软继电器代替大量的实物元件,因此大大提高了其可靠性,运行人员只需进行简单的分合闸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系统能够根据实际能否运行而给出相应的指示信号,并且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分闸,同时给出信号指示;PLC控制系统可以大大简化二次接线,且线路都存在各自的公共端因此接线过程中还不容易发生错误,且其无需配备专门的闪光电源,在具备符合要求的程序前提下只进行简单的接线即可满足要求;并且PLC控制系统可简化其辅助开关数目,并可实现多台断路器的控制及信号集中显示,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维护和检修工作量。自动切换。 为了加强供电的可靠性,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多年前就应用在火电企业当中,最初为手动或自动进行供回电线路的操作,虽然该操作过程往往之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但对于有连续供电要求的用户来说也是不允许的,因此,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由PLC够成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应运而生,其可以通过编程来使用各种运行方式,其将采集到的一次设备的正常运行信号作为备用电源启动或关闭的依据,由于该控制系统具有数据处理以及逻辑判断功能,因此其不仅能完成备用电源自投的操作,且其能考虑系统运行情况以及其他操作要求,同时系统本身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并具有可靠性高、 接线简单、 调试操作方便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2.3闭环控制   泵类电机。火电成内泵类启动方式一般有自动启动、机旁屏手动启动以及现场控制箱手动启动几种。 自动状态下泵的开机时由PLC内顺控模块根据各个泵的累积运行时间长短来选择主备用泵;而机旁屏开启方式则是需调节现场开关的方式来启闭泵,其主备用泵则是根据人类对运行时间的比较来决定每台泵的启闭,而若要在现场对其进行操作则需将开关调至 “调速器手动” 档位才能实现。 现在火电厂泵类的控制有PLC和常规控制两种,一般讲常规回路作为PLC控制的补充,及作为泵类控制的安全回路,即实现了即使PLC故障也可保证泵类的正常使用。调速器控制。 调速器至今经历了机械液压调速器、电气液压调速器以及计算机调速器几个阶段,其中PLC控制系统一般由转速测量单元、 电子调节单元和电液执行单元构成,其三个单元分别控制着调速器的转速测量、 调节规律的形成和驱动导水机构的职能。   3、PLC预测发展前景   3.1进一步网络化、数字化。目前用于火电系统控制系统的DCS虽技术日益成熟但近年来其发展日趋缓慢,PLC的产生及发展使其与DCS相互吸收彼此特点,逐步同化,并逐步发展成为新的`控制系统——FCS系统,其既保留了原来系统的特性又实现了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并使数字化、智能化控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因此其近年来在火电厂的应用日益广泛。   3.2增强抗干扰性。如生产环境过于恶劣,或是电磁干扰异常强烈则也可造成PLC控制系统的运算或是控制错误,导致在某些生产环节出现错误而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行,因此,提高PLC的可靠性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一方面要提高抗干扰能力同时在设计、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引起重视,尽量减少对其造成负面影响。   3.3PLC产品还可以用于离散、制程和混合式自动化产品领域,并在各个制造行业保持稳固增长。基于对更高自动化程度和更高能效的需要,制造业会越来越多地应用PLC。在制造过程中,以最低生产设备生命周期成本来实现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日益增加的需求,给PLC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一些新兴行业的运用以及新能源产生、储存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无疑给PLC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4、结束语   为了能够更广泛的适应未来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控制场所的需要,PLC控制系统作为自动化控制网络和国际通用网络的重要部分其产品将会更加丰富,规格也会更加齐全,并将在人类电气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善增.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7):39~41。   2、刘新正.PLC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新世纪水泥导报,2005(2)。   3、刘海荣,赵湛.PC~PLC集散控制在船闸电气自动化的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7,20(4)。   4、郑晟,巩建平,张学.现代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电梯plc的开题报告

电梯plc的开题报告   所有控制功能及信号处理均由硬件实现,线路直观,易于理解和掌握,适合于一般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所掌握是PLC控制电梯的优点之一,那么知道优点之后又该怎样去写电梯plc开题报告的开题报告呢?下面是我带来的电梯plc的开题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电梯plc开题报告   一、 课题来源   老师命题   二、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研究目标及意义(包括应用前景、科学意义、理论价值)以及主要参考文献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在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R新月异的今天,楼的高度已和经济发展同样的速度成长起来。作为建筑的中枢神经,电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电梯作为建筑物内的主要运输工具,像其他的交通工具一样,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电梯需求总量,主要受其经济增长速度、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及数量、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仍然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从客观上导致了我国电梯行业的空前繁荣景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电梯需求量越来越大。总趋势是上升的,已经进入了“第三次浪潮”,而且目前还没有减速的迹象。从1949年建国以来全国共生产安装了6l万多台电梯。尽管如此,我国的电梯远未达到饱和的程度。全世界平均1000人有l台电梯,我国如果要达到这个水准,还需要增加70万台。到那时候,全国在用电梯将达到130万台,每年仅报废更新就需要6万台。到2005年,中国电梯的年产量达到13.5万台,与1980年相比,25年增长了59倍,产量每年平均增长17.8%。2005年安装验收电梯124465台,截至05年底,我国的在用电梯总数已达651794台.。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舞台!我国电梯行业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生产能力。兴旺的电梯市场吸引了全世界所有的知名电梯公司,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芬兰通力、德国蒂森、同本三菱、东芝、富士达等13家大型外商投资公司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 74%”.   (1)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的引进对国内电梯企业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苏州江南、山东百斯特、浙江巨人、上海华立、东莞飞鹏、宁波宏大、苏州申龙和东南液压电梯等一批优秀的电梯品牌看清了自己的定位与出路。目前国内市场需要的电梯产品,我国电梯行业几乎全部可以生产,不但大量替代了进口,而且有一定的出口。国产电梯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正在稳步提高。自1985年我国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l78以来,先后等同或等效采用了一批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的标准。标准的高起点使我国电梯行业在技术上居于有利地位。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如无机房电梯、无齿轮曳引机、永磁同步拖动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国际上也是刚刚出现,我国就有多企业可以生产了。国产电梯以其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户,为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梯控制上采用微型计算机,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用微型计算机控制,它成本低,体积小,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简化了安装调试工作,使得电梯控制系统体积减小,节省能源、可靠性提高。可编程使灵活性增大。更突出的优点是微型计算机具有算术运算功能和灵活的逻辑运算功能,因此可以实现更完善的自动控制,例如对于电梯平层可以实现自适应控制,便平层情况达到最佳状态”微机控制电梯是电梯技术的方向,~些生产企业与科研单位相结合,相继推出了微机控制的电梯新机型,使控制功能得到增强,电梯的性能得到改善,明显提高了可靠性。除了合资企业外,也有其他厂家开发出了变频调速电梯新产品。另外,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机型对单梯进行控制还是有前途的。有些生产企业开发了紧急供电装置、防火厅门、自检测以及语言合成等电梯新功能;对机械系统采用了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2)总之,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相比,虽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内电梯技术正以迅猛的发展速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电梯在亚洲市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每年销售量己达l万台左右,约占亚洲市场的1/50,一些合资企业在出口创汇方面也做出了贡献“。当今世界,电梯的生产情况与使用数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3)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在与外界隔离封闭的电梯轿厢内,心理上的压抑感和恐惧感也有所考虑。因此,提倡对电梯进行豪华性装修,比如:轿厢内用镜面不锈钢装潢、在观光电梯井道设置宇宙空间或深海景象:进而主张电梯、扶梯应与大自然相协调,在扶梯的周围种植花草;在轿厢壁和顶棚装饰某些图案甚至是有变化的图案,并且在色彩调配上要令人赏心悦目;在轿厢内播放优美的音乐,用以减少烦躁;在轿厢内播放电视节目,乘客可收看天气预报、新闻等,同时绿色电梯也是将来发展的一个放心方向,要求电梯的智能化、安全水平、视觉协调、消除电磁辐射、舒适感等都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电梯是垂直运行的电梯,通常简称电梯;倾斜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的自动人行道德总称。电梯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运输工具,对电梯的安全性,舒适性,高效性等的不断追求推动了电梯技术的进步。目前,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微机组成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正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着。采用PLC 控制的电梯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开发周期短,这种电梯运行更加可靠,并且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控制任务,已成为电梯控制的发展方向,,其许多功能是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无法实现的。   可编程控制(Progremmable Controller)系统是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可以实现由继电器实现的逻辑控制功能,而且最主要的是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功能,使得当改变电梯的控制功能时,只要更改程序即可,而不需要像继电器一样需要更改硬件和接线。   3、主要参考文献:   (1)何衍庆,《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技巧》[M].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1998、皮壮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M].机械工业出   (2)版社,2000   (3)陈家盛,《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电梯维修与操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案及准备采取的技术路线、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注:本部分内容必须详细填写)   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目的是在全面了解国内外电梯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以江西长林电梯公司的一个三层电梯本体为控制对象,开发出以EMERSON公司   EC20.2012BRA型PLC为电梯控制器、采用TDl000-4T01 lOP型通用变频器的电梯控制系统,重点解决目前VVVF电梯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控制器性价比低、速度曲线实现难的问题,围绕这一主题,所开展的工作如下:   (1)根据长林公司提出的三层梯的控制的性能指标,确定一种新型的、以通用变频器、光电编码器组成的实现大闭环调速的控制方案,按该种方案 组建的控制系统价格将大幅下降。   (2)采用EMERsON公司EC20.2012BRA型PLc的编程开发软件Controlst开发出本控制器软件,实现了本电梯逻辑信号的控制、速度的PID大闭环的控制,满足所要求的性能的控制。   (3)采用国内使用最广的工业控制组态软件组态王6.51,开发出本电梯的上位机组态程序,实现了上位机对电梯系统的监测控制,可以使用该组态程序对电梯进行调试运行和实时监控。   (4)对电梯系统进行数学分析,实现控制机理的建模,在此基础上,从而对曳引电梯系统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控制策略实现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案及准备采取的技术路线:   1、 查阅资料,选定设计方案;   2、 确定设计方案;   3、 确定工艺流程;   4、 PLC的选择;   5、 绘制程序图;   6、 实验室调制程序;   7、 比较得出结论;   8、 撰写设计论文。   拟解决主要研究内容:   (1)原有的电梯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故障率高,日常保养和故障检修工作十分繁重。   (2)原有的电梯依靠井道内的位置传感器获取楼层的信息,控制精度不高,平层精确度无法达到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3)原有的电梯为双速电梯,起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度比较大,乘客乘坐时不舒服,舒适感差。   四、 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已经   取得的科研成果、已经完成的科学实验及调查研究、具备的主要仪器设备及资料与数据等),以及可行性分析   五、 课题研究起止年限、任务安排、分阶段要求和预期结果   六、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老师签字:   年 月 日   电梯plc论文范文   摘要:电梯作为垂直运输的工具,其作用在建筑物中至关重要。为了保证电梯运行既高效节能又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可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来控制电梯系统。本文介绍了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主要涉及两台11层住宅区居民楼电梯的PLC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总体设计方案,并且分析了采用PLC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应用的优势。   关键词:PLC,电梯,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1 文献综述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建筑业得以迅速发展,大批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1]。电梯是服务于三分之一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建筑的发展必然带来了电梯行业的快速发展[2]。如今电梯已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是机械电气相组合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电梯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普及,保证电梯的运行既高效节能又安全可靠,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电梯业界人士的关注[3]。   自 1889 年美国奥梯斯升降机公司推出世界第一部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升降机以来,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现在电梯已成为人们进出高层建筑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而且作为载人工具[4],人们对电梯在可靠性、舒适性、低噪音、低能耗、操作方便性等性能方面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电梯群控系统应运而生,两台电梯的并联优化控制又是电梯群控较简单、也是最常见的情况[5]。两台电梯并联控制或是多台电梯群控,其最直观的感觉是两台或多台电梯并排设置并且共享各个楼层的厅外呼梯信号,并能按预定的规律进行各电梯的自动调度工作。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取代微机实现信号控制[6]。微机控制系统虽然在智能控制方面有较强大的功能,但也存在抗干扰性差、系统设计较复杂、一般维修人员难以掌控其维修技术等缺陷;而PLC控制系统由于运行可靠,使用维修方便,抗干扰性强等优点[7],使得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8],从而PLC控制系统已成为目前在电梯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控制方式。   2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突飞猛进,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主要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9],必然要做到高效、安全、可靠、方便等。现代高层建筑中各办公大楼、住宅、宾馆、医院、仓库、码头、甚至是大型的货轮等都离不开它。电梯已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生产中,满足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上的需要[10]。   据统计,我国在用电梯已达40多万台,每年还以约5万~6万台的速度增长[11]。并   且在实现电梯群控系统后,据一些资料数据显示,电梯并联后的运送能力提高了20%-30%左右,减少了电梯因停层而带来的加减速、开门、关门及等待的时间,因而在上、下班客流量的高峰时段,乘员候梯和乘梯的时间大大减短。电梯运行实际能量消耗的50%是在减速、加速这段运行过程中。电梯并联后,电梯停层数量的减少很大程度减少电梯运行的电力消耗[12]。如果两电梯各自独立运行,容易发生电梯响应呼梯信号而运行到站后,乘客已被另一台电梯接走而空运行的现象,长期这样必然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给电梯的集中管理造成较大的困难[13],而且使得电梯系统处于非最佳运行状态,难以提高运行效率,乘客的需求也不能得到最好的响应和最好的满足。   可编程控制器(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根据顺序逻辑控制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专门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14]。在电梯控制系统中,PLC控制可以降低因专门设计和制造微机控制装置的成本,且 PLC 具有编程简单、控制运行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通用性好、功能强大、开发周期短、体积小、使用方便、可扩展性强、成本低、维护方便以及强大的网络通讯功能等优点,因此成为现代楼宇电梯控制系统的主流[15],同时在我国电梯行业有着广泛运用。这种电梯控制系统较原有电梯控制系统可以更容易的完成更为复杂的控制任务,其许多功能是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无法实现的。   现有的电梯控制技术仍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如何把更为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电梯群控之中,以进一步改善运输的效果、提高运行的效率、满足乘客的需求[17],仍然需要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因此运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电梯控制系统、特别是电梯群控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6]   3 研究内容   3.1 电梯的主要组成部分   电梯是由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两部分组成。   电梯的机械系统部分由曳引系统、轿厢和门机系统、平衡系统、导向系统以及机械安全保护装置等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   电气系统又由电力驱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三部分组成。   1一减速箱   2一曳引轮   3一曳引机底座   4一导向轮   5一限速器   6一机座   7一导轨架   8一曳引钢丝绳   9一开关碰铁   10一紧急终端开关   11一导靴   12一轿架   13一轿门   14一安全钳   15一导轨   16一绳头组合   17一对重   18一补偿链   19一补偿链导轮   20一张紧装置   21一缓冲器   22一底坑   23一层门   24一呼梯盒   25一层楼指示灯   26一随行电缆   27一轿壁   28一轿内操纵箱   29一开门机   30一井道传感器   31一电源开关   32一控制柜   33一曳引电机   34一制动器   图3-1 电梯机械部分结构示意图   3.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本次设计对象是某住宅区内居民楼的两台11层并联电梯,电梯轿厢可上下运行,轿厢门具有开关和限位等保护功能。轿厢内可提供上行信号、下行信号、平层检测信号、开关门限位信号、门安全信号等。   2.系统整体设计框图   3.3 PLC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在设计中两台电梯的硬件完全相同,在设计程序之前,首先通过进行PLC的I/O点的估算,进行PLC选型,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本课题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7-200型号的PLC作为电梯的控制器。   3.4 PLC电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图3-3 电梯运行流程图   3.4.1 电梯的启、停控制 3.4.2 电梯的开、关门控制   图3-4 开关门流程图   3.4.3 双电梯的并联调度   正常情况下,1台梯在底层待命,另1台梯停留在最后停靠层,称自由梯或忙梯。某层有召唤信号,则忙梯立即定向运行去接某层的客人。   2台梯因轿内指令而到达基站后关门待命时,则应执行“先到先行”原则。如A梯先于B梯到基站,则A梯立即起动运行至事先指定的中间层楼待命,并成为自由梯而B梯则成为基站梯。   当A梯上行时,如上方出现任何方向的召唤信号,或下方出现向下的召唤信号,均在A梯的一周行程中完成,而B梯留在基站不予应答运行。但如在A梯下方出现向上召唤信号,则在基站的B梯应答信号而发车上行接客,此时B梯为忙梯。   如果当A梯正在向下运行时,其上方出现任何向上或向下的召唤信号,则在基站的B梯应答信号而发车上行接客,但如A梯下方出现任何方向的召唤信号,则B梯不予应答而由A梯去完成。   如当A梯正在运行,其他各层楼的厅外召唤信号又很多,但在基站的B梯又不具备发车条件,而在30~60s后,召唤信号仍存在,尚未消除,则通过延误时间继电器,令B梯发车运行。同理,如本应A梯应答厅外召唤信号而运行的,但由于电梯门锁等故障而不能运行时,则也经30~60s的延误时间后,令B梯(基站梯)发车运行。   3.4.4 召梯信号的登记和响应 3.4.5 电梯运行的方向   3.4.6 识别井道层间距离,实现准确的平层 3.4.7 故障报警控制   通过这几个程序模块以及其他控制程序的模块组成电梯运行时所需功能的总框架。 3.5 对系统进行仿真。   这次的设计中,由于要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所以我选用了北京亚控公司的King-view6.5组态王软件,并且结合计算机以及S7-200型的PLC对系统进行仿真。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PLC为控制装置,在组态软件的画面中生成的虚拟电梯为被控对象,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观察虚拟电梯的运行情况。PLC的输入信号可以从PLC的开关量输入端输入,也可以在组态软件的画面中用鼠标点击按钮来产生。   在系统仿真过程中,运用到的一些参数可能会有所偏差,所以要通过多次仿真调试才能更接近实际,做到更完善。   4 工作特色及其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措施   4.1 工作特色及其难点   工作特色:随着电梯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梯在运行中的可靠性、平滑性、高效性、准确性等都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而使电梯从故障率高、可靠性差、接线复杂等的继电器控制方式发展为如今安全高效的PLC控制方式。因此PLC电梯控制已然成为电梯行业中互相竞争的资本,所以想要突破现有的技术有一定的成就是十分困难的。   难点:   (1)了解电梯的全部运作方式,以及充分理解并且能运用PLC基本及功能的指令。 (2)通过PLC设计电梯的电梯的厅呼叫控制、电梯的到站指示控制以为电梯的自动平层控制、停留时间等功能,并实现。   (3)用PLC程序设计来实现电梯的并联控制系统。   (4)本次的设计电梯是通过系统仿真,虽然基本结构与实际的电梯能做到完全一样,但是设计中运用到的参数总会与现实稍有偏差,导致最终仿真的结果会有些不符合实际。   4.2 拟采取的解决措施   在进行设计之前,必须先将所学的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知识、功能指令熟悉掌握,再通过图书馆、上网等方式认真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并且分析此类资料的内容,和所学PLC知识相结合。   熟悉并联电梯的运行过程,并记录,了解其中两条电梯运作的规律以及电梯自动开关门、到站指示、显示电路等。之后选择恰当的可编程控制器的型号,以满足电梯并联控制系统的要求。参考关于电梯并联控制的书籍,对电梯运行过程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自己的研究以及老师给出的资料进行设计,减少误差,成功完成最后电梯控制系统的仿真。本文中的电梯并联系统仿真较简单,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加强。 5 论文工作量及预期进度   2011年12月根据所选课题,完成毕业设计的资料收集工作,并进行汇总整理,研究所收集的资料,定出设计大纲,并撰写开题报告,在指导老师审阅通过后上交,进行开题答辩。   2012年1-3月:完成科技论文翻译工作;进一步了解系统工作原理,确定系统设计方案,完成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准备中期检查。   2012年4月:完成系统各功能部分的软件设计。   2012年5月:写毕业论文,检查全部内容,进行排版整理、定稿,准备答辩。 6 预期成果及其可能的创新点   预期成果: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实现对两台11层住宅区内的民居电梯的并联控制,准确无误的实现电梯的运行过程,并通过组态软件做出仿真。最终完成一篇关于PLC电梯控制系统的论文。   参考文献   [1] 张聚丽.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36):3.   [2] 周亚军.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 魏伟.PLC控制技术与应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 丁镔.PLC控制四层电梯教学模型的设计[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0,(4):33-35.   [5] 李柏树.PLC在双电梯并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6):173-175.   [6] 李晓霞.PLC在电梯控制系统的应用设计[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3):21.   [7] 唐勇奇,赵葵银.PLC在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工业自动控制,2001,(9):26-27.   [8] 滕慧绒.PLC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39-140.   [9] 张学锋,苏兰涛,李相荣.电梯限速器检测[J].中国电梯,2003,(22):15-16.   [10] 芮静康.电梯电气控制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 刘培尧.电梯原理与维修[M].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12] 王凤杰.电梯并联控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7.   [13] 钟肇新.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4] 陈美谦.基于PLC/MCGS的电梯系统研究[D].厦门大学,2007.   [15] 胡国良.基于PLC网络的双电梯并联控制技术[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0,(3):177-186.   [16] 李涛.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仪器仪表用户,2010,(3):74-75.   [17] 周万珍,高鸿斌.PLC分析与设计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8] 于庆广.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系统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9] Siemens AG.Hardware and Installation:CPU 312 IFM-318-2DP,2003.   [20] Siemens AG.Configuring Hardware and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s STEP 7V5.2 Manual,2002. ;

plc课程设计自动数码显示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自动数码显示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充相关课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课程设计,让我们独立完成一项PLC应用系统课题的基本设计工作,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实际查阅相关设计资料能力的目的。二、设计内容1、熟悉题目、收集资料。按具体课题,充分了解技术要求,明确设计任务书,收集相关资料,为设计工作做准备。2、总体设计。正确选定系统方案,认真画出系统整体结构图。3、程序设计。画出实物接线图、顺序功能图、控制梯形图,并作简要分析。4、系统调试。5、整理编写课程设计心得。三、控制要求 系统启动后,首次依次输入8位数,在八段码显示器上显示当前数值,并存入相应存储器中,按下重复显示按钮时,八段码显示器上会依次显示刚才输入的8位数,并循环。按下暂停按钮时,八段码显示器将保持当前数值。按下停止按钮后,存储器中的数据将被清空。四、设计任务1、设计出硬件系统的结构图,接线图。2、系统有启动,停止功能。3、运用功能指令进行PLC控制程序设计,并有主程序,子程序。4、程序结构与控制功能自主创新设计。5、进行系统调试,实现上述功能。目 录引言……………………………………………………………………41 硬件设计……………………………………………………………51.1 控制要求………………………………………………………………………51.2 I/O分配………………………………………………………………………51.3 I/O接线图……………………………………………………………………62 软件设计……………………………………………………………72.1 梯形图的设计…………………………………………………………………72.2梯形图…………………………………………………………………………83 系统调试…………………………………………………………19设计心得………………………………………………………………20致谢……………………………………………………………………21参考文献………………………………………………………………22引言PLC可编程控制器:PLC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中文全称为可编程控制器,定义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数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基于电子计算机,且适用于工业现场工作的电控制器。它源于继电控制装置,但它不像继电装置那样,通过电路的物理过程实现控制,而主要靠运行存储于PLC内存中的程序,进行入出信息变换实现控制。入出信息变换、可靠物理实现,可以说是PLC实现控制的两个基本要点。入出信息变换靠运行存储于PLC内存中的程序实现。PLC程序既有生产厂家的系统程序(不可更改),又有用户自行开发的应用(用户)程序。系统程序提供运行平台,同时,还为PLC程序可靠运行及信号与信息转换进行必要的公共处理。用户程序由用户按控制要求设计。什么样的控制要求,就应有什么样的用户程序。可靠物理实现主要靠输人(INPUT)及输出(OUTPUT)电路。PLC的I/O电路,都是专门设计的。输入电路要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以去掉高频干扰。而且与内部计算机电路在电上是隔离的,靠光耦元件建立联系。输出电路内外也是电隔离的,靠光耦元件或输出继电器建立联系。输出电路还要进行功率放大,以足以带动一般的工业控制元器件,如电磁阀、接触器等等。 I/O电路时很多的,每一输点或输出点都要有一个I或O电路。PLC有多个I/O用点,一般也就有多少个I/O用电路。但由于它们都是由高度集成化的电路组成的,所以,所占体积并不大。输入电路时刻监视着输入状况,并将其暂存于输入暂存器中。每一输入点都有一个对应的存储其信息的暂存器。输出电路要把输出锁存器的信息传送给输出点,输出锁存器与输出点也是一一对应的这里的输入暂存器及输出锁存器实际就是PLC处理器I/O口的寄存器。它们与计算机内存交换信息通过计算机总线,并主要有运行系统程序实现。把输入暂存器的信息读到PLC的内存中,称输入刷新。PLC内存有专门开辟的存放输入信息的映射区。这个区的每一对应位(bit)称之为输入继电器,或称软接点。这些位置成1,表示接点通,置成0为接点断。由于它的状态是由输入刷新得到的,所以,它反映的就是输入状态。 1 硬件设计1.1 控制要求 系统启动后,首次依次输入8位数,在八段码显示器上显示当前数值,并存入相应存储器中,按下重复显示按钮时,八段码显示器上会依次显示刚才输入的8位数,并循环。按下暂停按钮时,八段码显示器将保持当前数值。按下停止按钮后,存储器中的数据将被清空。1.2 I/O分配输入数据 SB1 I0.0 0 SB2 I0.1 1 SB3 I0.2 2 SB4 I0.3 3 SB5 I0.4 4 SB6 I0.5 5 SB7 I0.6 6 SB8 I0.7 7 SB9 I0.8 8 SB10 I0.9 9 重复按钮 SB11 I1.2 暂停按钮 SB12 I1.3 复位停止按钮 SB13 I1.41.3 I/O接线图2 软件设计2.1 梯形图的设计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采用了SCR指令的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S7-200中的顺序控制寄存器(SCR)专门用于编制顺序控制程序,顺序控制程序被划分为LSCR与SCRE指令之间的若干个SCR段,一个SCR段对应与顺序功能图中的一步。梯形图中设计了八个子程序,分别赋八个数,因为需要前一个输入信号由一变为零,所以添加了负跳变指令;为了实现题中的循环要求,在程序中添加了加一指令,从而使得数字自动往下循环;为了点亮八段显示管各段的代码,运用了段译码指令,为了输出需要的数字在段译码指令前添加了字节比较指令,当为所需数字时,就会在显示管上显示相应的数。图中I1.3为暂停按钮,按下I1.3时,网络34断开,从而使加一指令停止工作,显示管上显示断开I1.3前的数字,I1.4为停止按钮,按下I1.4后数字将被清空。2.2梯形图子程序1 第一位赋值有八个子程序,后七个子程序与子程序1相似,传送字节指令模块的输出口不同分别VBO、VB1、 VB2……VB7。子程序1 第一位赋值有八个子程序,后七个子程序与子程序1相似,传送字节指令模块的输出口不同分别VBO、VB1、 VB2……VB7。3 系统调试: 硬件调试:接通电源,检查可编程控制器是否可以正常工作,接头是否接触良好,然后把其与电脑的通信口连接。 软件调试:按要求输入梯形图,转换成指令表,并进行语法的检查,正确后设置正确的通信口,将指令读入到指定的可编程控制器ROM中,进行下一步的调试。 运行调试:在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正确的基础上,打开可编程控制器的“RUN”开关进行调试;观察运行的情况,看按下题中所说按钮时是否按要求工作。 根据以上的调试情况,本次的自动数码显示的PLC控制系统设计符合要求。 设计心得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PLC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的领域,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因此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来说掌握PLC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回顾此次PLC课程设计,我感慨颇多,的确,通过这次对数码管工作的PLC控制,让我们对PLC梯形图、指令表、外部接线图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让我了解了关于PLC设计原理。有很多设计理念来源于实际,从中找出做适合的设计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在一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是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的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刻,掌握的不够牢固,比喻说不懂一些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对PLC编程掌握的不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要把以前的知识重新温习。在本次设计中,我们还需要大量的以前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于是图书馆和INTERNET成了我们很好的助手。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判断优劣、取舍相关知识,不知不觉中我们查阅资料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们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领域,这方面的能力便会使我们受益非浅。致谢在这次课程设计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过人的帮助。首先,我们要感谢刘老师在课程设计上给予我们的指导,提供给我们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们能顺利完成这次报告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技术上的难题,让我们能把系统做的更加完善。同时也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做课程设计的环境。其次,也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同学,是他们不厌其烦的回答我们的疑问,解决了不少我们不太明白的设计上的难题,使我们能够顺利的完成调试工作。我也要感谢那些免费的论文网站,虽说这些网站都是些不起眼的小网站,可正是它们无偿的向我们提供大量的论文蓝本,保证了贫穷的我们得到所需的论文。这可以说是一种“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的人道主义精神”。再一次感谢是所有在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谢谢你们!参考文献[1] 于庆广.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系统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 高钦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与设计实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 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北京:机械出版社,2002.[4] 郁汉琪.机床电器及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弭洪涛.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原理及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6] 胡学林.电气控制及PLC.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7] 陈在平、赵相宾.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及应用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 陈忠华.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工业自动化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206.[9] 苏中.基于PC架构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0] 李缓.PLC原理与应用.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11] 罗伟、邓木生.PLC与电气控制.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2] 张学铭、邸书玉.松下PLC编程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综合习题 1. 什么是可编程控制器?为什么它又简称为“PLC”? 2. 简述 ...

综合习题 1. 什么是可编程控制器?为什么它又简称为“PLC”? 2. 简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范围? 3. 可编程序控制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4. 可编程序的等效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 5.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6.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 PLC 的基本结构由哪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画出示意图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8. 为什么 PLC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常采用光电耦合电路?PLC 输出处有哪三种输出方式? 9. 简述PLC 的工作方式,画出示意图。 10. PLC 有哪些常用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 11. PLC 有哪些主要功能? 12. PLC 与继电器逻辑系统相比有哪些优点? 13. PLC 与微机有哪些区别? 14. PLC 如何分类? 15. 编程控制器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16. 详细说明 PLC 的工作原理?在扫描的过程中,输入映像寄存器和输出映像寄存器各起什么作用? 17. 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方向。 18. PLC常用的存储器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用户存储器主要用来存储什么信息? 19. 在选购PLC 时,你认为主要应注意哪些技术指标? 20. 什么是扫描周期?其时间长短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21. 什么是滞后现象?它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2. 什么是I/O 状态表,它的作用是什么? 23. PLC 应用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24. PLC 的输入方式有几类?试举例说明。 25. PLC 的I/O 电路中采用光电隔离的作用是什么? 26. PLC 输出部件的输出级有哪几种常见的形式? 27. PLC 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28. 试对可编程控制器、继电器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比较。能否用一直流输入单元来代替交流输入单元?若可能需要哪些辅助工作? 29. 试说明虚拟元件,软元件,软继电器,内部继电器,软连接的概念。 30. 什么叫扫描周期?它主要受什么影响? 31. FP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可分为几大类几种型号的产品? 32. 通常PLC 根据I/O 点数进行分类,简要说明之。 33. 简要说明FP1 系列PLC 的生产厂家及特点,指出FP1-C40 的I/O 点数及输入电压数值。 34. 在 FP1-C40 型 PLC 的内部寄存器中(a)R0~R62F (b) R9000~R903F (c) DT9000~DT9069 哪一类是用户可占用的“软继电器”? 35. FP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三种分类是什么? 36. FP1 的内部寄存器及I/O 配置如何? 37. 编程器有哪些类型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38. 可编程控制器一般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39. 一台FP1C40 可编程序控制器最多可接多少个输入信号?最多可带多少个负载? 40. 继电器输入单元与24 伏直流输出单元有什么区别? 41. 什么叫主令元件和主令信号? 42. 画出PLC 梯形图程序中代表下列器件的图形符号。 (1)动合触点X0; (2)动断触点X1; (3)输出线圈Y2。 43. PLC 的编程语言有哪几种? 44. 根据下列语句表画出对应梯形图。 45. 功能指令有几大类?每一类有几条 46. 写出20 条基本指令的助记符。 47. 细说明MC、MCE 指令的助记符。 48. 主控指令与转移指令有何区别?各用在什么情况下? 49. 数据处理类指令有那几条?在设计编码是有什么特点? 50. 为保证断电后输出线圈Y0 和Y1 能保持断电前的状态, KEEP 指令编制梯形图及相应的程序。 51. 定时器和计数器的自复位(用本身的触点信复位)是怎样实现的? 52. 在顺序控制中系统的一般(除初始步之外)被触发的条件是什么? 53. 可编程控制器编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4. 编程技巧有哪些? 55. 什么PLC 中的触点可以无限次的使用? 56. 在同一程序段中TIM和CNT 能否使用同一编号。 57. 启动和复位电路是如何进行设计的? 58. 触发电路、二分频电路是如何计的? 59. 请设计出如下的PLC 程序。 1)延时接通电路; 2)延时断开电路; 3)长时间延时电路; 4)顺序延时接通电路; 5)顺序循环执行电路. 60. 设计出报警电路、扫描计数电路的的PLC 程序。 61. 可编程控制器的系统设计方法如何? 62. 为两台异步电动机设计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其要求如下: ⑴ 两台电动机互不影响地独立操作启动与停止; ⑵ 能同时控制两台电动机的停止; ⑶ 当其中任一台电动机发生过载时,两台电动机均停止。 63. 试设计一小车运行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小车由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其动作程序如下: ⑴ 小车由原位开始前进,到终点后自动停止; ⑵ 在终点停留一段时间后自动返回原位停止; ⑶ 在前进或后退途中任意位置都能停止或启动。 64. PLC 维护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65. 怎样更换PLC 内备分电池? 66. PLC 的安装环境有什么要求? 67. 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哪些抗干扰措施? 68.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要考虑哪些因素? 69. PLC 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是怎样进行的? 70. 抗干扰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71. 步进指令,设计一个交通灯管理控制程序? 72. 步状态继电的作用是什么?表示步状态的方程式是怎样的? 73. 有三个主令开关X1,X2,X3,仅当依序发出响应时灯才亮,试设计其PLC 控制程序。 74. 可编程控制器正式运行之前为何要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的? 75. 画出将下列程序段输入PC 和从PC 读出的操作过程与显示内容。(P95 3) 76. 说明I/O 监视、多点监视及通道监视三者的异同? 77. 对CNT/TIM来说,改变当前值和改变设定值两种操作有什么不同? 78. 仿照8 位数相加的思想,编制1 个两个8 位数相减的梯形图程序 。 79. 设计一个程序,将Y0 通道构成一个环行移位寄存器。 80. 编写出两个计数器组来扩大计数器的梯形图,要求计数值为208000 次。 81. 设计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82. 有一台电动机,要求按下启动按钮后,电动机运转 10 秒,停止 5 秒,重复三次,电动机自动停止,试画出梯形图。 83. 电动葫芦启动机构的负载实验,控制要求如下: (1)手动上升和下降。 (2)自动运行是上升6 秒--停9 秒--下降6 秒--停9 秒,反复运行1 小时,然后出光报警信号,并停止运行。试用PC 实现控制要求,编出程序。 设计一个用PC 实现上述各要求的控制系统,并给出程序。 84. 画出三相异步电动机既可点动又可连续运行的电气控制线路和PLC 梯形图程序。 85. 画出三相异步电动机三地控制(即三地均可起动、停止)的电气控制线路。 86. 两数相减之后得到绝对值,试编一段程序?

plc毕业论文设计

百度文库

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的目录

第1章 变压器1.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与铭牌技术数据1.1.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1.1.2 变压器的铭牌技术数据1.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1.2.1 变压器的空载运行1.2.2 变压器的负载运行1.2.3 变压器的运行特性1.3 三相变压器1.3.1 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组1.3.2 三相变压器的并联1.4 其他用途的变压器1.4.1 自耦变压器1.4.2 仪用互感器1.4.3 电焊变压器本章小结习题1第2章 交流异步电动机2.1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结构与类型2.1.1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2.1.2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类型2.1.3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值与型号2.2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2.2.1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2.2.2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2.3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启动2.3.1 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2.3.2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2.4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2.4.1 变极调速2.4.2 变频调速2.4.3 变转差率调速2.5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制动2.5.1 反接制动2.5.2 回馈制动2.5.3 能耗制动2.6 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2.6.1 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机械特性2.6.2 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类型本章小结习题2第3章 直流电机3.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励磁方式3.1.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3.1.2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3.1.3 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3.1.4 直流电机的铭牌数据及系列3.2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3.2.1 电枢绕组概述3.2.2 电枢绕组的基本形式3.3 直流电机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3.4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3.4.1 他励(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3.4.2 串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3.5 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3.5.1 他励电动机的机械特性3.5.2 电动机的稳定运行条件3.6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与反转3.6.1 启动条件3.6.2 启动方法3.6.3 反转3.7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3.7.1 电枢串电阻调速3.7.2 弱磁调速3.7.3 降压调速3.8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电气制动3.8.1 能耗制动3.8.2 反接制动3.8.3 回馈制动(再生制动)本章小结习题3第4章 低压电器及控制环节4.1 低压电器与电气图的基本知识4.1.1 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4.1.2 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4.1.3 电气图的分类与作用4.2 手动启、停控制4.2.1 刀开关4.2.2 熔断器4.2.3 空气断路器4.2.4 手动直接启动控制线路4.3 点动与长动控制4.3.1 按钮4.3.2 接触器4.3.3 点动控制线路4.3.4 长动控制线路4.3.5 热继电器4.3.6 中间继电器4.3.7 长动与点动控制线路4.4 正、反转控制4.4.1 接触器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4.4.2 按钮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4.4.3 双重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4.5 顺序和多点控制4.5.1 顺序控制线路4.5.2 多点控制线路4.6 时间控制4.6.1 时间继电器4.6.2 通电型时间继电器控制线路4.6.3 断电型时间继电器控制线路4.7 行程控制4.7.1 行程开关4.7.2 行程控制本章小结习题4第5章 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5.1 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5.1.1 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5.1.2 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线路5.1.3 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线路5.1.4 三相交流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控制5.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5.2.1 速度继电器5.2.2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5.2.3 能耗制动控制线路5.3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5.3.1 变极调速控制线路5.3.2 变频调速控制线路本章小结习题5第6章 直流电动机控制线路6.1 他励直流电动机启动控制6.1.1 手动控制启动线路6.1.2 利用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的启动线路6.2 他励直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6.2.1 改变电枢电流方向控制线路6.2.2 改变励磁电流方向控制线路6.3 直流电动机制动控制6.3.1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6.3.2 能耗制动控制线路6.4 直流电动机的保护6.4.1 直流电动机的过载保护6.4.2 直流电动机的励磁保护本章小结习题6第7章 常用机床电气控制7.1 普通车床电气控制7.1.1 普通车床的主要结构与运动形式7.1.2 车床拖动特点及控制要求7.1.3 C650车床的电气控制7.2 磨床的电气控制7.2.1 平面磨床的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7.2.2 磨床的拖动特点及控制要求7.2.3 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7.2.4 M7475B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电气控制7.3 铣床的电气控制7.3.1 铣床的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7.3.2 X62W万能铣床的电气控制7.4 钻床的电气控制7.4.1 摇臂钻床的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7.4.2 Z3040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本章小结习题7第8章 交流桥式起重机的电气控制8.1 凸轮控制器8.1.1 凸轮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1.2 触点分合展开图8.1.3 控制器型号意义8.2 交流桥式起重机的结构及控制要求8.2.1 交流桥式起重机的结构8.2.2 桥式起重机对电气控制的要求8.3 10t桥式起重机8.3.1 10t桥式起重机线路基本情况8.3.2 10t桥式起重机控制小车工作情况8.3.3 保护电路本章小结习题8第9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与原理9.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概况9.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历史与发展9.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分类与特点9.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9.2.1 中央处理单元9.2.2 存储器9.2.3 输入/输出模块9.2.4 电源模块9.2.5 其他接口及外设9.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工作过程9.3.1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举例9.3.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本章小结习题9第10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性能和编程语言10.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技术性能10.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技术性能10.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领域10.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10.2.1 梯形图编程10.2.2 指令语句编程10.2.3 功能块图(逻辑图)编程语言10.2.4 高级语言本章小结习题10第11章 欧姆龙C系列P型机的内部资源11.1 欧姆龙C系列P型机的技术指标11.2 欧姆龙C系列P型机内部资源分配11.2.1 内部资源(存储区)的分配11.2.2 输入、输出继电器11.2.3 内部继电器11.2.4 专用内部辅助继电器11.2.5 定时器、计数器本章小结习题11第12章 欧姆龙C系列P型机的指令系统12.1 基本指令12.2 专用(功能)指令本章小结习题12第13章 欧姆龙CPM1A系列的结构与资源13.1 结构与内部器件13.1.1 外形结构13.1.2 I/O扩展单元13.1.3 编程工具13.1.4 主机的技术指标13.2 欧姆龙CPM1A系列机的内部资源13.2.1 内部继电器(IR)13.2.2 特殊辅助继电器(SR)13.2.3 暂存继电器(TR)13.2.4 保持继电器(HR)13.2.5 辅助记忆继电器(AR)13.2.6 链接继电器(LR)13.2.7 定时器/计数器(TC)13.2.8 数据存储区(DM)本章小结习题13第14章 欧姆龙CPM1A系列PLC的指令系统14.1 基本指令14.1.1 IL/ ILC指令14.1.2 JMP/JME指令14.1.3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14.2 数据传送和数据比较指令14.2.1 数据传送指令14.2.2 数据比较指令14.3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14.3.1 数据移位指令14.3.2 数据转换指令14.4 数据运算指令14.4.1 十进制运算指令14.4.2 二进制运算指令14.4.3 逻辑运算指令14.5 子程序控制指令14.5.1 子程序调用、子程序定义和子程序返回指令14.5.2 宏指令14.6 高速计数器控制指令14.6.1 旋转编码器14.6.2 高速计数器的计数功能14.6.3 高速计数器的中断功能14.6.4 高速计数器的控制指令14.7 脉冲输出控制14.8 中断控制指令14.8.1 外部输入中断功能14.8.2 间隔定时器的中断功能14.8.3 中断的优先级14.8.4 中断控制指令14.9 步进控制指令14.10 特殊指令本章小结习题14第15章 PLC系统的设计15.1 顺序控制设计法15.1.1 流程图的基本结构15.1.2 流程图类型15.1.3 流程图与梯形图的对应关系15.1.4 根据流程图画梯形图15.2 其他设计法15.2.1 逻辑设计法15.2.2 经验设计法本章小结习题15第16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应用基础举例16.1 梯形图编程格式与规则16.1.1 梯形图编程格式16.1.2 梯形图编程规则16.2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直接启动、点动控制16.2.1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16.2.2 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I/O配线图16.2.3 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梯形图16.2.4 I/O配线图与梯形图的改进16.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16.3.1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16.3.2 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I/O配线图16.3.3 防止电弧短路的控制电路16.3.4 梯形图设计16.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16.4.1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16.4.2 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I/O配线图16.4.3 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梯形图本章小结习题16第17章 PLC工业控制的应用实例17.1 P型机实现的顺序启、停多台电动机控制17.2 P型机实现的自动售货机控制17.3 PLC实现的折板机控制17.4 CPM1A PLC实现的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17.5 P型机实现的三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17.6 C系列P型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机械手控制中的应用17.7 C系列P型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在组合机床控制中的应用

plc论文范文

  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plc论文范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plc论文范文篇一   PLC概述及维护   摘要:针对在信号系统与外部接口设计中广泛使用的PLC,本文介绍了PLC的概况和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处理。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ignaling system with exterior connection design in widespread used PLC,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PLCu2019s survey and frequently malfunctions.   关键词:PLC, 接口,故障,维修,地铁,信号   Key words: PLC, Interface, Malfunction,Maintenance, Subway,Signaling   中图分类号: U23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背景及基本概念   1.1 背景   在信号系统中的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使用PLC作为内部及外部接口的元器件,而接口的问题一直是设备调试、维护中比较难于掌握的。所以作为工程人员就需要对PLC的工作原理,及常见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1.2 基本概念   1.2.1 定义   PLC即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的简称。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了对PLC的规定: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贮器,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   1.2.2 PLC的结构及基本配置   一般讲,PLC分为箱体式和模块式两种。但它们的组成是相同的,对箱体式PLC,有一块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当然按CPU性能分成若干型号,并按I/O点数又有若干规格。对模块式PLC,有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无任哪种结构类型的PLC,都属于总线式开放型结构,其I/O能力可按用户需要进行扩展与组合。PLC的基本结构框图如下:   图1   一、CPU:   PLC中的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每台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进入运行后,从用户程序存贮器中逐条读取指令,经分析后再按指令规定的任务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指挥有关的控制电路,   与通用计算机一样,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总线构成,还有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电路。它确定了进行控制的规模、工作速度、内存容量等。内存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及数据,是PLC不可缺少的组成单元。   CPU模块的外部表现就是它的工作状态的种种显示、种种接口及设定或控制开关。一般讲,CPU模块总要有相应的状态指示灯,如电源显示、运行显示、故障显示等。箱体式PLC的主箱体也有这些显示。它的总线接口,用于接I/O范本或底板,有内存接口,用于安装内存,有外设口,用于接外部设备,有的还有通讯口,用于进行通讯。CPU模块上还有许多设定开关,用以对PLC作设定,如设定起始工作方式、内存区等。   二、I/O模块:   PLC的对外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I/O接口模块与外界联系的,按I/O点数确定模块规格及数量,I/O模块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数受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机架槽数限制。I/O模块集成了PLC的I/O电路,其输入缓存器反映输入信号状态,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状态。   三、电源模块:   有些PLC中的电源,是与CPU模块合二为一的,有些是分开的,其主要用途是为PLC各模块的集成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同时,有的还为输入电路提供24V的工作电源。电源以其输入类型有:交流电源,加的为交流220VAC或110VAC,直流电源,加的为直流电压,常用的为24V。   四、底板或机架:   大多数模块式PLC使用底板或机架,其作用是:电气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联系,使CPU能访问底板上的所有模块,机械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连接,使各模块构成一个整体。   1.2.3 PLC的通信及编程   PLC具有通信联网的功能,它使PLC与PLC 之间、PLC与上位计算机以及其它智能设备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分散集中控制。现在几乎所有的PLC新产品都有通信联网功能,它和计算机一样具有RS-232接口,通过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缆,可以在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范围内交换信息。   当然,PLC之间的通讯网络是各厂家专用的,PLC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一些生产厂家采用工业标准总线,并向标准通讯协议靠近,这将使不同机型的PLC之间、PLC与计算机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通讯与联网。   1.2.4 PLC编程   PLC的编程语言与一般计算机语言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它既不同于高级语言,也不同与一般的汇编语言,它既要满足易于编写,又要满足易于调试的要求。目前,还没有一种对各厂家产品都能兼容的编程语言。如三菱公司的产品有它自己的编程语言,OMRON公司的产品也有它自己的语言。但不管什么型号的PLC,其编程语言都具有以下特点:   1. 图形式指令结构:程序由图形方式表达,指令由不同的图形符号组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系统的软件开发者已把工业控制中所需的独立运算功能编制成象征性图形,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把这些图形进行组合,并填入适当的参数。在逻辑运算部分,几乎所有的厂家都采用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梯形图,很容易接受。如西门子公司还采用控制系统流程图来表示,它沿用二进制逻辑组件图形符号来表达控制关系,很直观易懂。较复杂的算术运算、定时计数等,一般也参照梯形图或逻辑组件图给予表示,虽然象征性不如逻辑运算部分,也受用户欢迎   2. 明确的变数常数:图形符相当于操作码,规定了运算功能,操作数由用户填人,如:K400,T120等。PLC中的变量和常数以及其取值范围有明确规定,由产品型号决定,可查阅产品目录手册。   3. 简化的程序结构:PLC的程序结构通常很简单,典型的为块式结构,不同块完成不同的功能,使程序的调试者对整个程序的控制功能和控制顺序有清晰的概念。   4. 简化应用软件生成过程:使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编写程序,要完成编辑、编译和连接三个过程,而使用编程语言,只需要编辑一个过程,其余由系统软件自动完成,整个编辑过程都在人机对话下进行的,不要求用户有高深的软件设计能力。   5. 强化调试手段:无论是汇编程序,还是高级语言程序调试,都是令编辑人员头疼的事,而PLC的程序调试提供了完备的条件,使用编程器,利用PLC和编程器上的按键、显示和内部编辑、调试、监控等,并在软件支持下,诊断和调试操作都很简单。   二、PLC维护   2.1 维护概述   一般各型PLC均设计成长期不间断的工作制。对于地铁维护人员来讲,是不需要更改PLC内部程序的。但是在调试期间就需要对相应动作进行修改。   2.2 查找故障的设备   PLC的指示灯及机内设备,有益于对PLC整个控制系统查找故障。编程器是主要的诊断工具,他能方便地连到PLC上面可以观察整个控制系统的状态。根据PLC厂家的不同编程器也有区别,有的是运行在PC上的软件,有的是一个专用的设备。   2.3 查找故障顺序   根据下列问题,并根据发现的合理动作逐个否定。一步一步地更换PLC中的各种模块,直到故障全部排除。所有主要的修正动作能通过更换模块来完成, 除了一把螺丝刀和一个万用电表外,并不需要特殊的工具。   1、PWR(电源)灯亮否?如果不亮,在采用交流电源的框架的电压输入端(98-162VAC或195-252VAC)检查电源电压;对于需要直流电压的 框架,测量+24VDC和0VDC端之间的直流电压,如果不是合适的AC或DC电源,则问题发生在PLC之外。如AC或DC电源电压正常,但PWR灯不亮,检查保险丝,如必要的话,就更换CPU框架。   2、PWR(电源)灯亮否?如果亮,检查显示出错的代码,对照出错代码表的代码定义,做相应的修正。   3、RUN(运行)灯亮否?如果不亮,检查编程器是不是处于PRG或LOAD位置,或者是不是程序出错。如RUN灯不亮,而编程器并没插上,或者编程器处于RUN方式 且没有显示出错的代码,则需要更换CPU模块。   4、BATT(电池)灯亮否?如果亮,则需要更换锂电池。由于BATT灯只是报警信号,即使电池电压过低,程序也可能尚没改变。更换电池以后, 检查程序或让PLC试运行。如果程序已有错,在完成系统编程初始化后,将录在磁带上的程序重新装入PLC。   在日常的维修活动中,可以根据故障统计来准备备品备件,并不需要准备整个PLC。掌握了故障判断方法后,可以进行针对性地更换,这样可以减少维修成本,增加维修效率。   三、总结   了解PLC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可以更加准确的对PLC进行故障判断,在系统设计和生产使用中要对该系统的设备消耗、元器件设备故障发生点有清楚的估计,可以减少安装调试、维修成本,延长PLC控制系统的寿命。   在信号设计过程中有过把系统改复杂的现象,如采用复杂的控制方式和设备来实现,本可以用简单装置来实现的控制,违背了经济、简单、实用的原则,并可能会增加故障率。另外我们在信号系统中大多使用PLC处理接口信息,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将接口信息容易识别,这样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尽快判断故障的归属方,便于地铁的运营管理。   分析故障或处理故障时也要注意系统性,要综合的考虑系统的各个输入输出才能能准确地判断故障点。   plc论文范文篇二   浅析PLC控制技术   [摘要]PLC是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缩写,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IEC对PLC的定义是: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贮器,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关键词]PLC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10064-01   一、PLC技术的概念   PLC即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在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颁布的PLC标准草案中对PLC做了如下定义:“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二、PLC技术的发展历史   1968年,通用汽车对外公开招标,寻求新的电气控制装置,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制成的首台plc,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PLC技术加以消化,由日本公司研制成功了日本的第一台PLC。从70年代初开始,不到三十年时间里,PLC生产发展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生产PLC及其网络的厂家有二百多家,生产大约有400多个品种的PLC产品。其中在美国注册的厂超过100家,生产大约二百个品种;日本有60~70家PLC厂商,也生产200多个品种的PLC产品;在欧洲注册的也有几十家,生产几十个品种的PLC产品PLC产品的产量、销量及用量在所有工业控制装置中居首位,市场对其需求仍在稳步上升。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世界PLC年销售额以达百亿美元而且一直保持15%的年增长的势头。   三、我国PLC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研究PLC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自1997年开始研究PLC技术,主要考虑PLC技术用于低压抄表系统,传输速率较低。1998年开发出样机,并通过了试验室功能测试,1999年在现场进行试运行,获得了产品登记许可。1999年5月开始进行PLC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主要对我国低压配电网络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基本取得了我国低压配电网传输特性和参数,为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开发提供依据。2000年开始引进国外的PLC芯片,研制了2Mbps的样机,2001年下半年在沈阳供电公司进行了小规模现场试验,实验效果良好,并于6月20日在沈阳通过验收。验收委员会通过现场检测认为,该实验从中国配电网的实际传播特性出发,对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理论、实际应用和工程技术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2Mbps和14Mbps高速电力线通信系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电力线宽带接入实验网络;实现了自家庭至配电开关柜的高速电力线数据通信,并将办公自动化系统延伸至家庭。该实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掌握了高速电力线通信的核心技术,具备了研制生产这种技术实用化设备的能力。据悉,今年年底以前将建成200户的试验网络。   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的发展道路,大多是在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进行消化吸收,然后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目前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产业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工业计算机系统行业已经形成。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四、PLC的未来发展趋势   1.功能向增强化和专业化地方向发展,针对不同行业的应用特点,开发出专业化的PLC产品,以此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专业化水平。   2.规模向小型化和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小型化是指提高系统可靠性基础上,产品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型化是指应用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较大的应用市场,应用的规模从几十点扩展到上千点,应用功能从单一的逻辑运算扩展几乎能满足所有的用户要求。   3.系统向标准化和开放化方向发展,以个人计算机为基础,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符合全新一体化开放体系结构的PLC。通过提供标准化和开放化的接口,可以很方便地将PLC接入其它系统。   五、PLC技术的特点   1.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PLC发展到今天,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现代PLC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近年来PLC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2.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周期大为缩短,同时维护变得容易起来。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改变生产过程。   3.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以超小型PLC为例,新近出产的品种底部尺寸小于100mm,重量小于150g,功耗仅数瓦。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装入机械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六、PLC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PLC是专门为工业生产服务的控制装置,通常不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业环境中使用。但是,当生产环境过于恶劣时,就不能保证plc的正常运行,因此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环境问题。   1.温度:PLC要求环境温度在0-55℃,安装时不能放在发热量大的元件下面,四周通风散热的空间应足够大,基本单元和扩展单元之间要有30mm以上间隔;开关柜上、下部应有通风的百叶窗,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射;如果周围环境超过55℃,要安装电风扇强迫通风。   2.湿度:为了保证PLC的绝缘性能,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小于85%(无凝露)。   3.震动:应使PLC远离强烈的震动源,防止振动频率为10-55hz的频繁或连续振动。当使用环境不可避免震动时,必须采取减震措施,如采用减震胶等。   4.空气:避免有腐蚀和易燃的气体,例如氯化氢、硫化氢等。对于空气中有较多粉尘或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可将PLC安装在封闭性较好的控制室或控制柜中,并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参考文献:   [1]钟肇新,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储云峰,施耐德电气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高勤,电器及PLC控制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可编程控制器工业控制应用的基本模式提示了PLC应用的哪些根本点?

这个问题的话都得有专业知识才能回答,一般的网友是回答不了的。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电气控制技术及系统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系统地阐述了电气控制的分析与设计的一般方法。全书共分11章。第1~4章为电气控制,主要内容包括常用低压电器、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典型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分析、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础。第5~11章为可编程序控制器,主要内容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指令系统、梯形图及编程方法、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通信及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安装与接线、其他类型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简介。附录提供了实训指导书、电气控制线路常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以及CXP编程软件简介。

什么是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PLC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中文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定义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可编程逻辑电路,也是一种和硬件结合很紧密的语言,在半导体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可以说有半导体的地方就有PLC  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其标准中将PLC定义为:  「可程式逻辑控制器是一种数位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  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程式逻辑控制器及  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PLC的特点  2.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从PLC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2.2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  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现代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近年来PLC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2.3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  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LC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为不熟悉电子电路、不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使用计算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2.4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  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改变生产过程成为可能。这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场合。  2.5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以超小型PLC为例,新近出产的品种底部尺寸小于100mm,重量小于150g,功耗仅数瓦。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装入机械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plc编程器

PLC编程器:是一个编辑PLC程序的工具,相当于电脑.但与电脑相比,功能相对单一,只是编程用!

PLC是怎样通过放大板控制比例阀的,以及放大板的工作原理有谁知道呀,请赐教。

能把那个模拟图发过来么,还有说明,我帮你看看

PLC与伺服电机的电路接线图

说明书有详细的接线图

三菱plc编程教程FX-IS20MR

http://my.tv.sohu.com/u/vw/23779653这个视频不错

plc如何用通电延时定时器实现断电延时的原理

T37用的是TON接通延时,但是当I0.0为OFF时,T37才会计时,也就是当I0.0断电了T37计时,就是用通电延时定时器实现断电延时定时器的功能。使用控制线圈的常闭触点接通时间继电器,当控制线圈通电时常闭触点打开,时间继电器断电,当线圈断电时,常闭触点闭合接通时间继电器开始延时,来实现断电延时。扩展资料: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输入端(IN)接通时,定时器位为ON,当前值为0。当输入端由接通到断开时,定时器从当前值0(加1)开始计时,定时器位仍为ON。只有在当前值等于设定值(PT)时,输出位变为OFF,当前值保持不变,停止计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时器

hplc智能电表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用户供电电压和电流的实时采样,再采用专用的电能表集成电路。用不同类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或分析各种化合物的原理基本上与相对应的普通液相层析的原理相似,所以原理是通过对用户供电电压和电流的实时采样,再采用专用的电能表集成电路。 hplc智能电表全称高速宽带载波智能电表。HPLC表,全称高速宽带载波智能电表,具备了高频采集、台户关系自动识别等更多的功能,是实现客户信息全面感知的重要手段。

西门子plc1200中QRY-Tint什么意思?

西门子plc1200中“QRY-TINT”意思是查询时间中断的状态。循环中断组织块:循环中断OB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循环执行,如间隔时间为1000MS,则在程序块执行期间会每隔1000MS调用该该块一次。在添加块的时候可添加一个循环中断组织块,同时可设置该组织块的执行时间间隔S7-1200CPU采用块的概念,将程序分解为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各部部件块的功能类似于S7-200系列中的子程序,但类型更多,功能更强大。西门子plc1200中的功能时间中断组织块:时间中断OB用于在时间可控的应用中定期运行一部分用户程序,可实现在某个预设时间到达只运行一次,或在设定的触发日期到达后,按时、分、秒、天、周、月等周期运行。只有设置并激活了时间中断,且程序中存在相应组织块的情况下,才能运行时间中断,通过以下指令对时间中断进行操作(如“ACT-TINT”激活时间中断)。

经过sil2认证的PLC有哪些?

西门子,ABB,霍尼韦尔,罗格维尔等国际知名公司。SIL认证实际上就是功能安全认证,由于行业内招标采购时常有SIL的要求,所以被成为SIL认证。功能安全的基本标准IEC61508将SIL分为4级,即SIL1,SIL2,SIL3和SIL4。级别越高要求其危险失效概率越低。由于标准要求比较复杂,从软件、硬件、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规范。所以很难详细描述。如有问题,我们可以提供相应的培训咨询服务。TUV 作为专门提供功能安全认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为西门子,ABB,霍尼韦尔,罗格维尔等国际知名公司都颁发过相应产品的功能安全证书。

经过sil2认证的PLC有哪些?

西门子,ABB,霍尼韦尔,罗格维尔等国际知名公司。SIL认证实际上就是功能安全认证,由于行业内招标采购时常有SIL的要求,所以被成为SIL认证。功能安全的基本标准IEC61508将SIL分为4级,即SIL1,SIL2,SIL3和SIL4。级别越高要求其危险失效概率越低。由于标准要求比较复杂,从软件、硬件、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规范。所以很难详细描述。如有问题,我们可以提供相应的培训咨询服务。TUV 作为专门提供功能安全认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为西门子,ABB,霍尼韦尔,罗格维尔等国际知名公司都颁发过相应产品的功能安全证书。

请问变频器上的cpu控制是什么意思?plc上的 cpu是什么意思?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简写,意思是中央处理单元,一般称中央处理器。PLC上的和变频器上的CPU类似,但是,一般不称CPU、而是称MPU,是Micro Processor Unit的简写。MPU与CPU有较大的区别,家用PC机的核心是CPU,MPU包含了CPU,还包含了常用的外围电路,比如说存储器,定时器,各种通讯接口,有的还包括AD、DA等等。变频器和PLC上的MPU可能是各种单片机、DSP等等。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