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规范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介绍?

谈到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现阶段,我国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什么内容?基本情况怎么样?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建筑术语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介绍: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中达咨询整理相关资料情况,国家级的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内容主要包括:(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2)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3)GB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4)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5)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6)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等相关内容。建筑钢结构设计标准图:1、05G514-1、12m实腹式钢吊车梁轻级工作制(A1~A3)Q235钢2、05G514-2~3、12m实腹式钢吊车梁中级工作制(A4~A5)Q235、Q345钢3、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连接(主梁的全栓拼接)4、轻型屋面三角形钢屋架5、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什么是钢结构设计规范?

1、当时,应按构造配置横向加劲肋;2、当时,应按计算配置横向加劲肋;3、应配置横向加劲肋和纵向加劲肋;4、梁的支座处和上翼缘受有较大固定集中荷载处设支承加劲。扩展资料:1、横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的最小间距为0.5倍腹板计算高度,除无局部压应力的梁,当腹板的计算高度与厚度的比值不大于100时,最大间距可采用2.5倍腹板计算高度外,最大间距应为2倍腹板计算高度。2、纵向加劲肋当受压翼缘扭转受到约束且腹板的计算高度与厚度的比值大于170倍钢号修正系数时,应在弯曲应力较大区格的受压区增加配置纵向加劲肋。纵向加劲肋至腹板计算高度受压边缘的距离应为:梁腹板弯曲受压区高度/2.5~梁腹板弯曲受压区高度/2。3、短加劲肋局部压应力很大的梁,必要时尚宜在受压区配置短向加劲肋。短向加劲肋的最小间距为0.75倍纵向加劲肋至腹板计算高度受压边缘的距离。短加劲肋外伸宽度应取横向加劲肋外伸宽度的0.7~1.0倍,厚度不应小于短加劲肋外伸宽度的1/15。

钢结构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如下:(1)纵向残余应力——纵向残余应力使构件刚度降低,也降低稳定承载力。(2)初弯曲——由于残余应力的存在,初弯曲使截面更早进入塑性,降低稳定承载力。(3)初偏心——初偏心对稳定承载力的影响本质上同初弯曲。(4)杆端约束——杆端约束越强(如固定),承载力会越高。(5)构件几何长度——短柱通常产生强度破坏,长柱、中长柱产生失稳破坏(6)构件截面几何特征——截面回转半径增大,稳定承载能力提高。构件所受外力的作用点当构件所受外力的作用点与构件截面的形心重合时,则构件横截面产生的应力为均匀分布,这种构件称为轴心受力构件,是指承受通过构件截面形心轴线的轴向力作用的构件,当这种轴向力为拉力时,称为轴心受拉构件,简称轴心拉杆;当这种轴向力为压力时,称为轴心受压构件,简称轴心压杆。轴心受力构件广泛地应用于承重钢结构,如屋架、托架、塔架、网架和网壳等各种类型的平面或空间格构式体系以及支撑系统中。支承屋盖、楼盖或工作平台的竖向受压构件通常称为柱,包括轴心受压柱。

钢结构厂房防火设计规范有哪些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厂房主要采用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为主要材料。通常,在全负荷的情况下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40℃左右,总体机械性能随温度的不同而有变化,一般结构温度达到350℃、500℃、600℃时,强度分别下降1/3、1/2、2/3。在火灾中,火场温度通常会达到800~1200℃,在这样的环境下,具有较高导热性能的钢结构一般会在15min左右,就会出现塑性变形,产生局部损坏,并彻底丧失承载能力导致整体垮塌。其中,不同墙体材料及温度特性,对钢结构的内部温升和在高温下的受力变形会产生一定影响。现有钢结构厂房中,通常采用夹芯板作为间隔墙和外墙,内部以具有较高保温性能的聚苯乙烯、聚氨酯和岩棉等作为填充材料。前两者材料的耐火性能较差,易受热燃烧,会增大建筑火灾荷载,加快钢结构的温升,降低抗火灾能力。而岩棉本身属无机质硅酸盐纤维,不可燃,燃烧性能取决于其中粘接剂的类型和数量。一般情况下,金属夹芯板的耐火极限约10min左右即失去承重功能而垮塌。钢结构厂房火灾特点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随机性和确定性的双重特点。随机性是指火灾发生的起火原因及时间、地点等因素是不定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遵循一定的统计;确定性是指在某一特定场合下发生的火灾会按基本确定的规律发展蔓延。燃烧过程与烟气流动过程皆遵循燃烧学、流体力学等物理和化学规律。火灾的确定性规律可采用定量化工程研究,一般分成四个主要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钢结构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主要体现在着火源荷载、厂房几何尺寸及火羽流的形态等方面。一般钢结构厂房的特点是空间较大,空气充足,四周无附属围合建筑,有的大跨度大空间厂房内部甚至形成空气对流,属于初期发展最快的轴对称火羽流。在初期增长阶段,热量迅速累积,在可燃物上方形成温度较高、不断上升的火羽流。当羽流受到顶棚的阻挡后,便在顶棚下方向以平均0.5m/s的水平速度四面扩散开来,形成沿顶棚表面平行流动的较薄的热烟气层,此后,烟气受到建筑围护的阻挡和冷却,达到了一定厚度时又会慢慢向内部火源处扩展,形成逐渐增厚的热烟气层,从而缩短进入发展猛烈阶段的时间。当着火源发展至多处时,在火源间形成漩涡,影响空气对流,造成热量加速积聚,达到充分发展阶段,热烟气层的温度与中心温度相差无几。钢结构厂房防火需注意的问题(一)火灾危险性认定。火灾危险性应由生产、存储物品及工艺流程来共同确定。一幢厂房作为不同危险性的生产,或使用、存储不同危险性物品的,其消防要求是不同的。包括个生产阶段的动态变化,也可能导致火灾危险性改变。因此,设计之初应充分了解工艺流程、原料、成品半成品,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洁净车间等高危险等级区域,避免遗留后续发展问题。(二)防火分区划分。在无工艺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划分防火分区,有利于减少火灾蔓延,为人员疏散和扑救提供有利条件。防火分区上应以分隔局部堆放大量的可燃易燃材料等火灾荷载大的部位为重点,根据火势蔓延途径,结合结构柱的加固,合理利用防火墙、防火卷帘、水幕等有效分隔。(三)夹芯板墙体材料。由于填充材料的可燃性,聚氨酯和聚苯乙烯材料的耐火极限非常低,使用这两类的建筑,其火灾荷载可以上升9%~30%,发生火灾时,可以加速依附的钢结构的温升,导致建筑的快速垮塌。因此,低等级的厂房应严格控制改用火灾危险性较高的用途。(四)防火涂料质量。防火涂料因质量不同而价格有高低,部分单位为节省投资选择质量差的防火涂料;且钢结构的主体设计使用年限一般是50年,而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使用寿命远低于50年,企业一般不太可能自行在防火涂料失效后重新涂刷,这样就造成在钢结构使用后期,涂覆在其上的防火涂料起不到防火作用。(五)火场排烟通风。现有的大部分厂房均为自然通风排烟,相较机械排烟优势很多,国内的易溶自然排烟窗在钢结构厂房使用较为合适,在满足采光需要的同时能够起到火场排烟。另自然天气条件下,室外风速越小,正对火源上方顶部排烟越快,随着风速增加,烟气被风吹向背风一侧,自然排烟效果降低。因此,类似建设屋顶电站的厂房可考虑在适当位置增设天窗或在墙壁上增加通风口,在火场破拆排烟时,应破拆上风方向的墙壁和门窗,迅速排烟,减少新鲜空气进入火场,能够有效减缓火势发展。

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介绍?

说到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现阶段,我国对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有什么规定?基本情况怎么样?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建筑术语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介绍:为了帮助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内容,小编整理相关资料,基本介绍如下:《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基本概况:《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结构住宅·1》是2006年4月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钢结构住宅(1)》内容包括:冷弯薄壁型钢密肋体系、冷弯薄壁型钢密肋体系住宅骨架、外墙节点索引图、挂板饰面外墙、涂料饰面外墙、面砖饰面外墙、砌体饰面外墙、无保温基础勒脚、有保温基础勒脚、砌体饰面勒脚、勒脚泛水节点等。《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基本信息:书 名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结构住宅·1作 者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ISBN 9787801775573页 数 140定 价 45.00元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钢结构的设计规范介绍?

针对钢结构的设计规范问题,现阶段,我国对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内容情况怎么样?基本规范如何?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建筑术语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介绍:《钢结构设计规范》是一本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1日出版发行的书籍。[1]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设计规定、受弯构件的计算、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疲劳计算、连接计算、构造要求、塑性设计、钢管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等钢结构方面的知识,可供查阅学习。钢结构的设计规范基本概况:钢结构的设计规范设计原则:本节主要介绍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所包括的内容及所应采用的组合方式,在设计工作中选取正确的安全等级及动力系数,明确对于疲劳设计计算的特殊要求和设计原则。荷载和荷载效应计算1、讲解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布置和施加荷载,合理确定荷载组合的方式和荷载组合值系数,保证同时作用荷载的数量及有关系数的准确性,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经济合理。2、介绍如何保证分析模型与实际连接构造相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弹性、塑性,一阶、二阶)一定要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结构的安全。材料选用1、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根据结构的环境温度、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荷载特征以及重要性,选择钢材的牌号和性能,并确保所选用钢材具有规范要求的各项合格保证。2、特殊情况下钢材的选用要求:掌握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采用不同连接方式和处于不同温度区间时,所应具备的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要求,了解铸钢、Z向钢、耐候钢的各自应用条件和所应符合的现行国家标准,保证设计质量。3、连接材料的选用要求:焊条、焊丝、焊剂、普通螺栓、高强度螺栓、圆柱头焊钉、栓钉、铆钉和锚栓的各自应用领域、使用方法和所应符合的现行国家标准,正确灵活地应用到钢结构设计工作当中。设计指标钢构件及连接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掌握钢材和铸钢件的物理性能指标,掌握需要对钢构件的强度设计值、稳定性或连接进行折减的前提条件,保证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结构安全。结构或构件变形的规定了解规范对于结构和构件正常使用及观感的设计要求,掌握满足挠度和变形要求的设计标准、设计方法和设计技巧。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本节需要掌握普钢规范对于受弯构件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局部承压强度和折算应力计算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根据设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受弯构件的强度进行恰当合理的设计,科学节约设计用钢量。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钢结构的设计规范有哪些?

钢构宝APP。下载一个看看。

钢结构设计规范介绍?

谈到钢结构设计规范,现阶段,我国常规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情况怎么样?基本概况如何?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建筑术语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介绍: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中达咨询为了帮助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钢结构设计规范》相关内容,整理相关资料情况,基本概况如下:《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内容:《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英文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内容为General principles,Terms and symbols,Basic design stipulations,Calculation of flexural members,Calculation of axially loaded members and members subjected to combined axial load and bending等等。《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信息:书名钢结构设计规范ISBN9787112084098, 7112084091作者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出版日期 2006年9月1日类型辞典与工具书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介绍?

结合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情况,现阶段,我国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基本情况怎么样?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参考内容情况怎么样? 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建筑术语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介绍: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为了让建筑企业相关人员对钢结构工程设计规范有一个明确了解,中达咨询梳理相关资料情况,基本介绍如下:《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参考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本规范内容包括:术语和符号、基本设计规定、受弯构件的计算、疲劳计算、构造要求、塑性设计、钢管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等11部分。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参考资料信息:在钢结构工程在设计中,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并确保质量,必须正确地选用并遵守下列相应的技术规范、规程与标准。1.GBJ68-84《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规定了各种建筑结构设计应采用的理论及设计原则,是制订各类建筑设计规范所遵循的基本依据。2.GBJ9-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了各类常用荷载的取值标准与方法,但对特殊用途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尚应参考相应的专门行业标准取值。3.GB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设计地震区建筑物时应遵循的规范,由于该规范对钢结构建筑设计的规定尚不足,设计时尚应参考其他专业抗震设计规程(如冶金建筑抗震设计规程等)进行。4.GBJ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为进行型钢、钢板等常用截面钢构件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规范。5.GBJ18-8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与YBJ216-88《压型金属板设计施工规程》分别为设计薄板冷弯成型的冷弯薄壁型钢及压型金属板时,应遵循的专门规范和规程。6.钢结构构件间的连接设计与施工尚应遵循JGJ81-91《建筑钢结构焊接与验收规程》及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7.当设计钢管混凝土结构或钢一混凝土组合楼盖时,尚应遵循CECS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及YB9238-92《钢一混凝土组合楼盖设计与施工规程》的专门规定。8.钢结构工程设计时,尚应了解有关钢结构施工验收的相应要求,即GB50205-95《钢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及GB50221 -95《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有关质量检验、尺寸公差标准要求。9.钢结构工程设计时,在符号、基本术语等方面应遵循GBJ132-90《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的规定。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混泥土设计规范

  混凝土工程应执行的规范、标准有哪些。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  3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  4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  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  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  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  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  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  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11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 50733  12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  13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  14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  15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16 《混凝土搅拌站(楼)》GB 10171  17 《预拌混凝土》GB/T 14902  1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  19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18736  2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0491  21 《混凝土膨胀剂》GB 23439  2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  23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  2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25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26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169  27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  28 《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6  29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  30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1  31 《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JG/T 317  32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T 5094  33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270  34 《公路工程混凝土养护剂》JT/T 522  35 《混凝土防冻剂》JC 475

消防设计规范是用耐火线还是阻燃线

都可以用,根据线路的重要性,依次耐火、阻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报警总线、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等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阻燃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被燃烧,在撤去试验火源后,火焰的蔓延仅在限定范围内,残焰或残灼在限定时间内能自行熄灭的电缆。它的根本特性是:在火灾情况下有可能被烧坏而不能运行,但可阻止火势的蔓延。通俗地讲,电缆万一失火,能够把燃烧限制在局部范围内,不产生蔓延,保住其他的各种设备,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耐火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在火焰中被燃烧,在一定时间内仍能保持正常运行的性能。它的根本特性就是:电缆在燃烧条件下仍然能维持该线路一段时间的正常工作。通俗地讲就是,万一失火,电缆不会一下就燃烧,回路比较安全。因此耐火电缆与阻燃电缆的主要区别是:耐火电缆在火灾发生时能维持一段时间的正常供电,而阻燃电缆不具备这个特性。 这个特性决定了耐火电缆在现代都市及工业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一旦火灾发生,控制、监视、导引及报警等系统供电回路必须维持正常工作。因此,耐火电缆主要使用在应急电源至用户消防设备、火灾报警设备、通风排烟设备、导行灯、紧急电源插座、紧急用电梯等供电回路。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的第六章

第6.1.1条 馆区内应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将水就近排入城市的排水管网或水体。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规定。第6.1.2条 中、小型馆雨水管道的暴雨量设计重现期宜采用一年,大型馆宜采用二年。第6.1.3条 应根据结构形式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屋面排水方式。藏品库房和陈列室的屋面应采用外排水系统,当必须采用内排水时应由管道将雨水以最短的距离引至室外。 第6.2.1条 设置空气调节的藏品库房,室内温湿度应满足藏品防护的要求,符合第4.2.2条 的规定。第6.2.2条 藏品库房和陈列室的采暖宜采用热风系统。若使用以水或汽为热媒的采暖装置,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渗漏。严禁明火采暖。第6.2.3条 藏品库房和陈列室的采暖系统应分布合理,避免局部过热,藏品库房宜设置使室内相对湿度稳定在40~65%的加湿装置。第6.2.4条 通风和空气调节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烧体。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必须穿过时应在该处设置防火阀,风管穿过墙、板的空隙处应用非燃烧体填充严密。风管应有良好的气密性,连接处必须有可靠的密闭措施。第6.2.5条 通风和空气调节的新风应经清洁过滤,在污染严重地区还应采取净化措施,符合第4.5.1条的规定。第6.2.6条 空气调节设备宜安装在专门的机房内,并装置防火隔声门。机房内应采取消声、减振措施。第6.2.7条 熏蒸室应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规定。 第6.3.1条 大型馆的电气负荷不得低于二级,中、小型馆不得低于三级.防火、防盗报警系统应按一级电气负荷设计或设置应急备用电源。第6.3.2条 监视和报警电气线路应与照明和动力电气线路分开设置,并敷设隐蔽。第6.3.3条 藏品库房的电源开关应统一安装在藏品库区的藏品库房总门之外,并有防止漏电的安全保护装置。藏品库房内的照明宜分区控制。第6.3.4条 藏品库房和陈列室的电气照明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暗线敷设,古建筑改建可为铜芯导线塑料护套线明线敷设。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的电气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并装套钢管保护。第6.3.5条 陈列室内应设置使用电化教育设施的电气线路和插座。第6.3.6条 熏蒸室的电气开关必须在室外控制。第6.3.7条 大型馆的陈列室应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导向标志。重要藏品库房宜有警卫照明。第6.3.8条 大型馆不应低于二级防雷,中、小型馆不应低于三级防雷。珍品库房应为一级防雷。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设计3

第三节 陈列区 第3.3.1条 陈列区应由陈列室、美术制作室、陈列装具贮藏室、进厅、观众休息处、报告厅、接待室、管理办公室、警卫值班室、厕所等部分组成。 第3.3.2条 陈列室应布置在陈列区内通行便捷的部分,并远离工程机房。陈列室之间的空间组织应保证陈列的系统性、顺序性、灵活性和参观的可选择性。 第3.3.3条 陈列室的面积、分间应符合灵活布置展品的要求,每一陈列主题的展线长度不宜大于300m。 第3.3.4条 陈列室单跨时的跨度不宜小于8m,多跨时的柱距不宜小于7m。室内应考虑在布置陈列装具时有灵活组合和调整互换的可能性。 第3.3.5条 陈列室的室内净高除工艺、空间、视距等有特殊要求外,应为3.5~5m。 第3.3.6条 除特殊要求采用全部人工照明外,普通陈列室应根据展品的特征和陈列设计的要求确定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合理分布和组合。 第3.3.7条 陈列室应防止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并防止阳光直射展品。展品面的照度通常应高于室内一般照度,并根据展品特征,确定光线投射角。 第3.3.8条 当陈列室面积较大时,室内宜有相应的吸声处理。 第3.3.9条 陈列室的地面应采用耐磨、防滑、易清洁的材料。有条件时可选用有利于减轻观众步行噪声的铺地材料。 第3.3.10条 大、中型馆内陈列室的每层楼面应配置男女厕所各一间,若该层的陈列室面积之和超过1000㎡,则应再适当增加厕所的数量。男女厕所内至少应各设2只大便器,并配有污水池。 第3.3.11条 大、中型馆宜设置报告厅,位置应与陈列室较为接近,并便于独立对外开放。 第3.3.12条 报告厅宜按1~2 ㎡/座设计,室内应设置电化教育设施。当规模大于或等于300座时,室内应作吸声处理。有条件时可设置空气调节。 第3.3.13条 大、中型馆宜设置教室和接待室,分间面积宜为50 ㎡。小型馆的接待室兼作教学使用时,应设置电化教育设施。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总则?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的总则有哪些?1.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2.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3.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4.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5.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6.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7.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8.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博物馆装修设计规范

博物馆装修设计规范1、根据博物馆展出内容的特点,合理组织参光流线。参光流线要明确,尽量避免迂回、重复、堵塞、交叉。2、根据博物馆规模不同,尤其是大、中型博物馆,展出要有灵活性,可全部展出、也可局部展出。3、对于非系统性和非顺序性展出的大、中型博物馆参观路线要有选择性,可全部参观、也可灵活参观,并方便中途退场。4、适当安排有间隔的休息场所,使观众视觉得到停顿,体力得到恢复,不至于过度疲劳。5、基本陈列室应布置在陈列区中醒目便捷的位置,临时展厅适合采用灵活的大空间,宜相对独立,可安排在便于单独开放的位置上。6、报告厅可接近陈列室布置,其位置也宜相对独立,便于单独对外开放。

视频监控系统有哪些设计规范

你好,建议您登陆【中国安防监控论坛】 http://bbs.jovecloud.com 中的【技术问答】在线咨询一下,会员都是比较专业的技术人员,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

建筑幕墙设计规范有哪些

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为面板,主要是由玻璃、金属板、石板以及陶瓷板组成,另一部分是后面的支承构造,主要是分为横梁立柱、钢构造以及玻璃肋。建筑幕墙的分类:1、构件式幕墙对于这种类别来说,它的施工比较灵便,工艺十分成熟,适应能力强,施工顺序基本上不会受到主体构造的影响,主要是采用了密封胶进行材料的封闭,气密性非常不错,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款幕墙。另外它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具有很强的隔声降噪能力,所以在使用时非常顺心。2、单元式幕墙这是一款比较符合目前潮流的一种高档建筑系统,主要是以工厂化的组装进行生产,高标准化的技艺,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时间,经过不断的更新以及进展,已经成为最具价值以及发展的形式之一。另外它适应主体构造位移的性能非常高,非常适宜用在高层建筑以及钢构造的建筑中,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以及环保性。3、点支式幕墙这种构造的样式非常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建筑师以及用户的需求,结构稳固且美观,构件精致且使用,最大程度的实现了金属构造、玻璃通透性融为一体的效果,这样也满足了建筑内外和谐统一的要求。另外玻璃以及驳接爪件都使用了球铰相连,增强了吸收变形的能力。 别墅大师为你提供当地建房政策,建房图纸,别墅设计图纸;别墅外观效果图服务,千款爆红图纸任你选:https://www.bieshu.com?bdfc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介绍?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为了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而制定本规范。相关人士对于新版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作了相关分析,以下是中达咨询对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进行相关资料:在涉及到新版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主要的新增内容如下:一是吸取火灾教训,填补了建筑保温系统防火技术要求的空白。为适应国家大力推行建筑节能政策的新形势,深刻吸取央视“2·9”和上海“11·15”等建筑外保温系统火灾事故的惨痛教训,消防单位通过大量的保温材料及系统的火灾试验研究,在建筑防火规范中首次对不同类型、不同高度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提出了明确、严格的要求,严禁使用易燃保温材料,严格限制可燃保温材料,大力推广使用不燃保温材料。同时,还对保温系统的构造及施工工艺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保障建筑节能工程的防火安全提供了技术依据。二是突出以人为本,提高了公共建筑及住宅建筑人员安全疏散设计要求。新版《建规》对超过100米以上住宅建筑如何设置避难层、超过54米的住宅建筑户内如何设置一个安全条件更高的房间等做出规定;加强了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的疏散宽度、疏散距离、楼梯间形式、安全出口数量等安全疏散要求,明确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展览厅等场所的安全疏散指标等。三是体现自防自救,提高了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设防标准。针对国内超高层建筑发展速度越来越迅猛、高度越来越高,发生火灾时过度依靠外部救援的问题,新版《建规》着重加强了建筑自身防御火灾的技术措施,全面提高了100米以上建筑的楼板耐火极限、防火间距、人员疏散及避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等的设防要求,以及一般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设施的设置要求。四是贴近消防实战,强化了建筑灭火救援设施的设置要求。针对灭火救援实战中暴露的突出问题,新版《建规》增加了建筑消防救援操作场地和救援口的设置要求,完善了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对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设置,以及户外广告牌的设置等提出了有助于提升灭火救援作战效能的要求。五是适应社会发展,增加了各类新型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新版《建规》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工程建设现实需求,增加或完善了各类新型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其中包括了大体量物流建筑、大空间建筑、大跨度钢结构建筑、商业步行街、地下仓库、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等建筑和设施的防火安全要求。六是吸纳科研成果,提高了规范的科学性。在深入开展《建筑防火关键技术的研究》《国内外高层建筑防火标准的比较研究》《大型综合商业建筑防火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关键技术研究》《部分国家建筑外保温系统防火标准的研究》《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研究》等20余项科研课题的基础上,新版《建规》将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防火、建筑构件耐火、安全疏散、防火分隔构造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规范的具体要求。七是优化规范体系,增强了规范的协调性。新版《建规》重点对建筑防火设计提出基础性、通用性要求。其中,对于消防给水、火灾自动报警、防烟排烟及其他各类自动灭火系统,新版《建规》只规定需要设置的场所和部位,而这些消防系统的具体设计要求则在独立成篇的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等系统技术规范中做出规定,从而建立了以《建规》为基础,以各类消防系统技术规范为配套的更加合理的工程建设消防技术规范体系。这种基础规范和专业规范彼此独立、相互衔接的规范体系架构,将更有利于规范的有效执行和持续完善。同时,在整合修订中,还与《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城镇燃气设计规范》《木结构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协调,进一步提高了规范之间的协调性。中达咨询小编总结,新版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实际考虑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且明确制定相关指导规划,进一步规范我们建筑防火使用规范。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最新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系列有哪些

去标准范网站看看~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有没有最新的

这是中国最重要的适用于1至3层木结构建筑设计的国家规范。本规范共11章和16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木材产 品和其它材料; 基本设计规定;木结构构件连接计算; 普通木结构;胶合木结构;轻型木结构; 木结构防火和木结构防护等。目前该规范正在修编,修订工作预计将于2012年底完成。

木结构设计规范4.2.10怎么理解

先看4.2.10的注:原木尺寸以小头标注为准。原木就是树的主干直接切掉枝丫后的木头。一头大,一头小。以小头的直径作为这根木头的标记直径。小头向大头方向按照9mm每米的直径变大。其它的描述是计算时用到。计算的时候根据计算需要取相应位置的直径作为计算截面。

木结构设计规范的介绍

本书的内容涵盖 基本设计规定, 木结构构件计算,木结构连接计算,普通木结构,胶合木结构,轻型木结构, 木结构防火, 木结构防护,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等。

木结构设计规范的内容简介

1 总则2 术语与符号3 材料4 基本设计规定5 木结构构件计算6 木结构连接计算7 普通木结构8 胶合木结构9 轻型木结构10 木结构防火11 木结构防护附录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条文说明

桥梁伸缩缝的设计规范要求有哪些?

桥梁的易破损部位,要特别注意安装质量。(1)、伸缩缝预留槽要顺直,其宽度和钢筋的预埋要符合设计要求。应特别注意桥台背墙伸缩缝钢筋的预埋,施工时往往漏埋。(2)、铺筑沥青砼前应进行临时填埋,保证重车通过不松散,并能适应一定的伸缩。(3)、安装应由生产厂家的专业队伍来进行。开槽后应检查预留槽的宽度是否满足要求,若型钢有脱空的可能,则应更换更宽的型号。型钢就位后要进行检查验收,包括型钢的定位、钢筋的焊接等,合格后才能浇注混凝土。应注意砼的强度、钢纤维的掺量等,第一道完成后全面检查合格才能正式施工。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的内容简介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四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B004]66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桥位选择;5.桥面净空;6.桥梁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7.桥梁引道、引桥;8.立交、高架道路桥梁和地下通道;9.桥梁细部构造及附属设施;10.桥梁上的作用。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内容有关的条文,明确了桥梁结构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桥梁设计应区分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三种设计状况。2.修改了桥梁设计荷载标准。3.对桥梁分类标准、桥上及地下通道内管线敷设的规定、跨越桥梁的架空电缆线、桥位附近的管线以及紧靠下穿道路的桥梁墩位布置要求等进行了调整。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桥位选择;5桥面净空;6桥梁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7桥梁引道、引桥;8立交、高架道路桥梁和地下通道;9桥梁细部构造及附属设施;10桥梁上的作用。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内容有关的条文,明确了桥梁结构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桥梁设计应区分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三种设计状况。2修改了桥梁设计荷载标准。3对桥梁分类标准、桥上及地下通道内管线敷设的规定、跨越桥梁的架空电缆线、桥位附近的管线以及紧靠下穿道路的桥梁墩位布置要求等进行了调整。法律依据: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00四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B004]66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现在桥梁设计规范有哪些

桥梁规范很多,首先桥梁分公路桥、铁路桥、城市桥梁、其他桥梁(林业、管道等)。基本每个类型都由各自的专业规范。不过总体上分成(按公路桥考虑):1、通用规范(一般规定和荷载等相关定义)(如JTG D60-2004)2、材料规范(对于建桥材料相关的规定)(如JTG D62-2004混凝土、JTJ024-85钢结构)3、基础规范(对于地基及基础等相关规定)(如JTG D63-2007)4、其他规范(对于其他规定)(如加固规范、养护规范)等。 5、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

现在桥梁设计规范有哪些

桥梁规范很多,首先桥梁分公路桥、铁路桥、城市桥梁、其他桥梁(林业、管道等)。基本每个类型都由各自的专业规范。不过总体上分成(按公路桥考虑):1、通用规范(一般规定和荷载等相关定义)(如JTG D60-2004)2、材料规范(对于建桥材料相关的规定)(如JTG D62-2004混凝土、JTJ024-85钢结构)3、基础规范(对于地基及基础等相关规定)(如JTG D63-2007)4、其他规范(对于其他规定)(如加固规范、养护规范)等。 5、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

桥梁的设计规范有哪些

桥梁规范很多,首先桥梁分公路桥、铁路桥、城市桥梁、其他桥梁(林业、管道等)。基本每个类型都由各自的专业规范。不过总体上分成(按公路桥考虑):1、通用规范(一般规定和荷载等相关定义)(如JTG D60-2004)2、材料规范(对于建桥材料相关的规定)(如JTG D62-2004混凝土、JTJ024-85钢结构)3、基础规范(对于地基及基础等相关规定)(如JTG D63-2007)4、其他规范(对于其他规定)(如加固规范、养护规范)等。 5、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4.2条内容是什么

6.4.2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在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

建筑的抗震设计规范是怎样的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11-2010(附2016年修订版)1 总 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规范。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规范:http://www.zzguifan.com/webarbs/book/276/2254590.shtml1.0.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1.0.3 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建筑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可采用本规范规定的基本方法。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建筑及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注:本规范“6度、7度、8度、9度”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的简称。1.0.4 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1.0.5 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对应的烈度值)。1.0.6 建筑的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有哪些

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菜市场设计规范(菜市场规划与设计图)

农贸市场设计规划考虑哪些问题呢?安全规范性。人群密集的室内场所在对安全性上都要进行深刻地考量设计。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食品安全,那么设计一个专门的食品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买得放心才能买得开心买得舒心。贴合实际。菜市场是农副产品交换的场所,其价格是主要考量的一个因素,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不应与之前菜市场的价格上有明显的变化。合理性。在农贸市场设计中,摊位的设计应具有合理性,例如生禽类摊位的摆放要远离入口,农副产品的摊位按照干湿程度进行分类分块布局。文化氛围,农贸市场作为菜市场的升级版本,其功能也应进行扩充。设计时融入当地文化可以给予顾客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可以担任当地文化传播宣传的载体。新建农贸市场设计时需要遵守哪些规范?农贸市场是一种社区商业,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单位,位于城市商业体系的最底层。市场的总体设计师要用系统的思维去看待。宏观上是指城市商业体系整体的合理化,包括商业设施和其他功能设施关系的合理化,商业网点布局的合理化,从而使菜市场布局与城市建设在各个方面相协调。在中间层面,是指社区商业体系的完善和社区商业体系与市场的相互促进关系。菜市场应与其他零售商合作,创建完善的社区商业体系。意味着市场本身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商业运作。市场不仅是购买食物的地方,还有照明、通风、排水和垃圾处理等软件设施,这些都是现代市场不可缺少的元素。作为公共建筑,我们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建筑和环境。之前两者是相互制约又存在相互关联的,只有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谈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在市场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它们的空间组合不能脱离整体环境进行,应该融入环境中,考虑单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菜市场的功能和城市服务功能的需求,其室外空间可分为以下空间:交通组织、停车区、休息场所。这些职能划分要统一协调明确,否则交通会很混乱。如何打造规范合格的农贸市场设计?1、注意市场科学布局在布局上忙碌的室外市场上,虽然不是规划的条件,但在农产品市场上,可以合理计划商业场所和商家等很多东西,商品按照市场规划的类别合理购买,与室外市场相比,农产品市场适合有规划的购物,为有针对性的购物过程节省很多时间,购买面积合理。这些都是以市场合理布局为基础的。2、现代化的市场设施必须准备好农产品市场的费用需要设置什么设施和设备?有摊位、营业厅、柜台、货架和其他基本商业设备,其次是电力和供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消防设施和公共卫生间及其他必要的后勤支援设施。许多农产品市场都设有实验室、宣传栏、服务台、综合名称、物业管理室、停车场和其他精细的便利设施。3、农贸市场设计需要升级升级版本设计提高了对建筑面积、通道占用市场面积、多种业务形式的布局、台面地砖、停车场面积等合格设计规范的要求。不同的群众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在实际战斗中不断磨练,合格才能满足不同的需求。小佰总结下:未来农贸市场设计方向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它如何变化,它无疑越来越规范。农贸市场建筑设计有哪些规范呢?建筑及装修要求菜市场应是封闭式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或钢架结构,提倡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建筑。场内顶棚净高应不低于4.5m,能满足通风、排除异味的要求。吊顶应采用防霉涂料及阻燃材料,或装修防火吊顶。根据菜市场面积大小和周边环境设置出入口。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主要出入口应直接面对通道,且宽度不小于4m,其它出入口宽度不小于2.5m.菜市场根据营业需要设置通道,通道宽度不小于2.5m。分设主、辅通道的,主通道宽度不小于3m。菜市场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该标志宜置于太平门顶部或通道及其转角处1m以下的墙面上,通道上的指示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0m.场内地面平整,并形成一定坡度向两侧排水槽倾斜。地面应铺设吸水、易清扫、可冲洗的防滑地砖。内墙装修应加贴墙面瓷砖。水产经营区、熟食经营专间瓷砖到顶,其余内墙瓷砖高度不低于1.5m.菜市场店面装修应统一店牌。场内环境要求场内空间应通透、明亮,能随时换气通风、排除异味。场内面积利用合理,通道宽敞,符合人流物流畅通要求。场内地面应坚固、平整、防滑、耐腐蚀、易清洁。场内产生的噪音应控制在60dB以下。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勘察规范是指导你内外业,设计规范便于你提供相应的参数,同时规避相应的勘察风险。

如何理解城市桥梁设计规范3.0.3条

就是所有的抗震构造措施都要提高一度的要求进行设计,如7度区按照8度构造、抗震等级、轴压比限值、构造柱设置、钢筋锚固长度、最小配钢筋率等等只要不是根据地震力计算而得出的计算要求,都属于此。3.0.3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甲类建筑,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当为9度时,应按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2、乙类建筑,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当为9度时,应按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不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3、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4、丁类建筑,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注:对使用功能属于乙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采用结构体系合理且材料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允许按丙类设防

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基础设计方法?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相关内容,以供参考。本文对世界主要的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基础部分的现状进行了概略的比较,着重介绍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基础的设计方法,并指出了中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基础部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一、引言近十年来,世界相继发生了多次重大地震,1989年美国Loma Prieta地震(M7.0)、1994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M6.7)、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M7.2)、1999年土耳其伊比米特地震(M7.4)、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M7.6)等等。因此,专家们预测全球已进入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随着现代化城市人口的大量聚集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地震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地震灾害不仅是大量地面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的破坏和倒塌,而且次生灾害中因交通及其他设施的毁坏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以1995年日本版神地震为例,地震造成大量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桥隧的毁坏,经济总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近几次大地震造成的大量桥梁的破坏给了全世界桥梁抗震工作者惨痛的经验教训。各国研究机构纷纷重新对本国桥梁抗震规范进行反思,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工作。日本1995年阪神地震后,对结构抗震的基本问题重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十分重视减振、耗能技术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桥梁、道路方面的抗震设计规范已经重新编写,并于1996年颁布实施。美国也相继在联邦公路局(FHWA)和加州交通部(CALTRANS)等的资助下开展了一系列的与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有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了ATC-18,ATC-32T和ATC-40等研究报告和技术指南。与旧规范相比,新规范或指南无论在设计思想,设计手法、设计程序和构造细节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和深入。中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在80年代中期开始修订,于1989年正式发行。随着中国如年代经济起飞,交通事业迅猛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兴建、跨越大江,大河的大跨桥梁、大型立交工程以及城市中大量高架桥的兴建,规范已大大不能适应。但是目前所有国内的桥梁设计,对抗震设计均在设计书上标明的参照规范即是《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和《铁道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与国外如日本、美国的同类规范相比,中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水准远落后于国外同类规范。若不进行改进,则必将给中国不少桥梁工程留下地震隐患。本文主要介绍了各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基础部分的抗震设计。基础部分对全桥的地震响应以及墩柱力的分布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基础设计不当会导致桥梁墩柱在地震中发生剪断、变形过大不能使用等等,有时甚至是桩在根部直接剪断破坏。基础设计需要考虑的方面除了基础形式的选择以外还包括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桩基础连接部分的细部构造、锚固构造等方面。本文首先对中、美、日、欧洲、新西兰五国或地区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基础的部分进行了一般性的比较。笔者认为,相对而言中国的规范在基础抗震设计方面较为粗糙、可操作性不强。而日本规范在这方面作的最为细致,技术也较为先进。因此,在随后的部分中详细介绍了日本抗震规范的基础设计方法。二、主要国家桥梁抗震规范基础抗震设计的概况本文将中国桥梁抗震规范与世界上的几种主要抗震规范(美国的AASHTO规范、Cal-tans规范、ATC32美国应用技术协会建议规范,新西兰规范NZ,欧洲规范EC8,日本规范JAPAN)进行基础抗震设计方面的比较。中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有关基础设计的部分十分笼统,只以若干定性的条款,从工程选址方面加以考虑,而对基础本身的抗震设计,特别是对于桩基础等轻型基础抗震设计重视不够。这方面,日本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和准则规定得比较详细,是我们应当学乱之处。基于阪神地震的经验,地震后桥梁上部结构的修复和重建都比下部基础经济和省时、省力,因此桥梁基础的抗震能力的要求应比桥墩高。三、日本桥粱基础抗震设计方法细节1.按流程,先用震度法设计。震度法基本概念是把设计水平震度Kh乘以结构Kh的计算方法如下:其中Cz——地区调节系数;Kh0——设计水平震度的标准值。其中,δ是把抗震设计所确定的地基面以上的下部结构质量的80%或100%和该下部结构所支承的上部结构质量的100%之和作为外力施加到结构上在上部结构惯性力作用点位置发生的位移。2.用震度法设计以后,如果基础结构是桥台基础或者桥墩的扩大基础,不需要用地震时保有水平耐力法设计。这是因为设计桥台基础时,地震时动力压力的影响非常大,此外结构背面存在的主体也使结构不容易发生振劾。而对于扩大基础来说一般地基条件非常好,因此,地震时基础某些部位转动而产生非线变形可以消耗许多地震能量。3.用地震时保有水平耐力法设计时,首先要判断基础水平耐力有没有超过桥墩的极限水平耐力。这是因为地震时保有水平耐力法的基本概念是尽量使地震时在桥墩而不是在基础出现的塑性铰。如果在基础出现塑性铰,发生损伤后,修复很困难。所以,我们要把基础的行为控制在屈服范围内。如果基础水平耐力小于桥墩的极限水平耐力,则要判断桥墩在垂直于桥轴方向的抗震能力是不是足够大(按式(3))。因为如果桥墩在垂直于桥轴方向具有足够大的抗震能力(例如壁式桥墩),而且基础的塑性反应在容许范围以内,则基础的非线性行为能吸收大量的振动能量并且基础仍然是安全的。桥墩的极限水平耐力Pu≥1.5KheW(3)Khco——设计水平震度的标准值;Cz——地区调节系数;μa——容许塑性率;W-一等价质量(W=Wu十CpWp);Wu——振动单位的上部结构质量;Wp——振动单位的桥墩质量;Cp——等价质量系数(剪断破坏时1.0,剪断破坏以外是0.5)。4.桥墩的极限水平耐力满足Pu≥1.5KheW时,对基础塑性率进行对照检查。虽然基础的非线行为能吸收大量振动能量,但是对于有的基础部件来说,可能会遭受过大的损伤。所以要控制基础的反应塑性率,按如下要求:μFR≤μFL(4)式中μFR——基础反应塑性率;μFL——基础反应塑性率的限度。5.发生液化时,要降低土质系数。随后的计算(对照和检查)同上述方法基本一致。6.在地震时保有水平耐力法的流程中,最后是对基础水平位移、转角的对照和检查。要求是基础最大水平位移为40cm左右,基础最大容许转角为0.025rad左右。四、结语本文对世界主要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基础设计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比较,主要介绍了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基础设计方法。总的来说,日本的基础设计方法规定比较细致,相对而言,中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基础设计方法比较笼统,对于扩大基础和桩基础没有分开规定。这一点,在新规范制定时应予以重视。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法律分析:《规范》适用于单跨跨径不超过150m的圬工或混凝土拱桥、下部结构为混凝土结构的梁桥的抗震设计。斜拉桥、悬索桥、单跨跨径超过150m的梁桥和拱桥的抗震设计,除满足本规范要求外,还应进行专项研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条 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编号和对外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否符合前款规定进行立项审查,对符合前款规定的予以立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建议,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建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要立项的,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者授权批准发布。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对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一条 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浅论公路桥梁设计】公路桥梁设计规范

  摘 要:公路桥梁的设计是否得当,对工程造价、质量、工期及使用影响很大。本文就公路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行以及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针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路桥梁设计;设计要点;主要问题;思考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规模的发展不断壮大,各种公路工程施工任务渐渐增多,人们对公路桥涵结构的标准化技术研究和设计的热情也日益高涨,继而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公路桥梁的设计好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公路桥梁设计研究地过程中出现地各自为政、以我为标的局面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也给公路桥梁的系统性养护管理造成了困难,所以亟待解决。   1 公路桥梁设计要点   1.1 桥梁设计与环境配合   尤其要注意在山区桥梁的建设中与环境的配合,随着桥梁桩基础的桩基的成孔技术和手段越来越为丰富,工程成本越来越小,工程质量越来越高,在公路桥梁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强度高且并不透水的地质条件下,挖孔桩已被广泛应用,因此梁式桥梁选择基础方案时慎用扩大基础。   1.2 对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一般要求   对于大跨径桥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桥位基本确定本着因地制宜,设计师应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桥梁周边地质等因素选桥型方案。应严格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在满足桥梁使用功能要求下力求,桥梁造型新颖合理,特别要注重墩高与桥跨的周围整体景观相互协调;桥梁设计在满足造价预算的前提下应尽量满足结构整体性好的桥型;尽量做到应选用技术成熟结构,标准化施工,快速简便的桥型方案,保证桥梁早日顺利投入使用。   1.3 高速公路桥梁上部设计的基本原则   从上部和下部设计两方面进行上部设计,应注重合理构造和设计。主线桥梁单孔跨径的桥梁,一般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余跨径的桥梁宜采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孔跨径以下宜采用其他连续结构,对于跨河桥梁尽量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对于山区内中支架现浇难度较大的问题等跨径的大桥,因受现浇难度非常大,也宜采用预制结构。   1.4 桥梁下部结构设计   下部结构应能满足上部结构对支撑力的要求,同时在外形上要做到与上部结构相互协调、布置均匀。   1.5 设计应考虑的一些细节问题   高速公路桥梁设计除了应遵循的一般性要求和基本原则外,还具有与一般桥梁设计的差异之处,设计中为避免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应强调支座安放必须水平,防止主梁沿支座产生不可恢复位移,施工应保证支座要水平放置。   2 现行公路桥梁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方案设计的不合理性   在桥梁设计领域关于桥梁施工和使用期安全性的问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许多结构设计人员往往只满足于规范对结构强度计算上的安全度需要,而忽视经常出现的人为错误等方面去加强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有的结构整体性和延性不足,冗余性小;有的计算图式和受力路线不明确,造成局部受力过大;这些都削弱了结构耐久性,会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2.2 公路桥梁工程设计水平较低   国内外多座桥梁的突然破坏与倒塌,已使工程界对桥梁安全极为重视,大家一般会认为事故主要是野蛮施工和管理腐败所导致。   2.3 设计理论不够完善   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其次是结构分析与构件和连接的设计,并取用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性指标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目前国内的设计可视为静态的设计,它只定义了设计建成时刻结构具有的工作能力和性能,只考虑了建造成本,却忽视了营运期的维护成本和与使用寿命相对应的成本效益。   2.4 设计人员对结构设计缺乏充足的经验   不同的环境和使用条件、不同的设计对象都会对结构体系提出不同的布局和构造等方面的要求,不少桥梁虽然满足了设计规范的强度要求,仅用了五年到十年的时间就因为耐久性出了问题影响结构安全,结构耐久性不足已成为最现实的一个安全问题,设计时要从构造、材料等角度采取措施加强结构耐久性。因此这就还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对结构本性的正确认识、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   3 对公路桥梁设计的思考   3.1 桥梁安全性、耐久性差的主要原因   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桥梁设计者永远追求不变的宗旨。所谓安全性是指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和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上。耐久性是指结构抵抗外界环境、有害化学物质侵蚀的能力。近些年来,国内发生不少桥梁倒塌的严重事故,很多事故是因为设计不规范或施工不注意质量控制造成的。   3.2 提高安全性,耐久性的措施   从思想上强化责任,要求,建立、完善公路桥梁设计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桥梁设计责任到岗、责任到人,按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安全监管,敦促公路桥梁的建设、改造、养护等相关单位履行好企业主体职责,确保桥梁安全。重视汽车超载问题,在设计过程中,科学使用材料: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和合理使用对桥梁的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提高对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视程度,只有切实提高对桥梁耐久性设计的重视,才能有效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并且有效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重视桥梁疲劳损伤问题的研究,应积极借鉴欧美等先进国家的做法:我们的工程设计人员应该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成果,避免走弯路,从而提高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成效,使之可以跨入一个新的台阶。   4 结语   展望我国公路建没的前景将是一片繁荣,因而桥梁新建、改建、加固的任务依然很重。而桥梁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尽量避免主观经验因素对设计的影响,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不足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设计人员应当坚持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之处,并能认真解决公路桥梁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除了注重设计建成时具有的工作能力和性能外,还应该更为重视营运期的维护成本与使用寿命相对应的成本效益,并且加强从桥梁设计理念、结构体系和构造的角度做好耐久性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善于结合工程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场区的地质状况以及桩基本身的各项指标,运用合理的计算分析手段,准确地确定桩基承载力,以达到经济、安全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静.浅析公路桥梁设计及应用[J]. 四川建材. 2009(03)

建筑设计规范中对于雨棚、雨篷的设置是否有明确的规定?

关于设置“雨棚”或“雨篷”设置的交流:(没办法!国家出版物这两个“棚”及“篷”都没统一)①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内6.5.2条(强条):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下部的公共出入口,应采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雨棚)②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内3.3.2.6条:建筑物无障碍出入口的上方应设置雨棚。(要注意!规范内没明确无障碍坡道上方是否需要设置雨棚,需要设计师灵活掌握了。有些审图公司会要求在坡道上方也设置雨棚)③ 《中小学设计规范》GB 50099-2011内8.5.5条:教学用建筑物的出入口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应采用防止物体坠落和地面防滑措施。(雨棚)④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内4.2.3条:建筑物出入口应设置雨篷,雨篷的挑出长度宜超过台阶首级踏步0.5m以上。(这里就用了这个“篷”字)【这点很有意思一定要记得】⑤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内3.3.11条:热加工间的上层有餐厅或其他用房时,其外墙开口上方应设宽度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雨棚)⑥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88内3.1.2条:建筑物出入口:一、 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二、在门诊、急诊和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⑦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内5.1.6条:……汽车库、修车库的外墙门、窗、洞口的上方应设置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外墙的上、下窗间墙高度不应小于1.2米。防火挑檐的宽度不应小于1.0米,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小时。(雨棚)⑧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内4.1.14条:……并宜于出入口上方设防坠落物措施。(雨棚)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内6.1.17条:建筑物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雨棚)⑩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内4.1.2.2条:(强条)锅炉房、变压器室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上的门、窗等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雨棚)或高度不小于1.20m的窗槛墙。(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2006内5.4.2.2条及《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内5.1.9.2条相同)

《无障碍设计规范》最新是哪年的

关于贯彻《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通知作者: 所属单位: 发布时间:2007-11-26 15:24:58关于贯彻《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通知                    辽残工委[2001]20号各市政府残工委、计委、建委(局)、财政局、民政局、残联:  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颁发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以下简称《规范》)已于2001年8月1日起施行,原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同时废止。为了宣传贯彻《规范》,严格执行《规范》标准中24条强制性条文,进一步推动我省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发展,提高人民社会生活质量,保障和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中执行《规范》提出以下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城市道路  (一)道路与桥梁  1.城市市区道路、广场、经济开发区道路、主要旅游景点道路等应实施无障碍建设。  2.城市道路的人行道、

无障碍设计规范 是强制性法规吗

很多,我就写一个项目引用的规范吧。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 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 193-2012; (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152-2010;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 169-2012;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01; (6)《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4491; (7)《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 36-2006; (8)《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 (9)《城市桥梁工程设计规范》 CJJ 11-2011;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1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40-2011; (1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 00-489; (1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 (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 (1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 (19)《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787; (2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2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JJ 1-2008; (22)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规范及强制性标准。

无障碍设计规范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是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老龄化的需要,以及人文设计理念的深入,为解决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不规范、不系统和不实用等突出问题,确保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保障建设和改造技术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了新的国家标准。扩展资料:一、无障碍设施的主要内容(一)无障碍环境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等要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拐杖者通行和方便视力残疾人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设置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和方便残疾人通行等。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主要是: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的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等。(二)无障碍的室内布置无障碍的室内布置应从多角度方面考虑:其一,在平面安排上,应使家庭弱势群体使用的起居室和卧室尽量朝南,以便获取更多的阳光,利于杀菌和增进健康状态;其二,空间及设备尺度要适宜,过小使用时会受到限制,过大会感到房间空旷,来回走动费力;厨房用具高度应便于操作,厨具下部宜有空档之处,方便坐轮椅操作。二、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法规、政策三、建筑无障碍空间的设计原则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教授们,在1995年针对无障碍设计提出7项原则:1.平等的使用方式;2.具通融性的使用方式;3.简单易懂的操作设计;4. 迅速理解必要的资讯;5. 人性的设计考量;6.有效率的轻松操作;7. 规划合理的尺寸与空间。这些原则归纳在一起形成今天的无障碍设计原则:(一)无障碍性(二)易识别性四、建筑无障碍主要细部构造设计(一)出入口(二)室内垂直交通系统(三)公共卫生间。

无障碍设计规范

无障碍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和公共场所对于所有人群都能够易于访问和使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障碍设计规范:1. 无障碍通道:确保主要路径和通行区域没有台阶、门槛或其他高差。路径应平坦、宽敞,并且可以容纳轮椅、助动器等辅助工具。2. 门和门口:门口应有足够的空间,方便轮椅、助步器等设备进出。门的宽度应达到最小标准尺寸,门把手应易于操作,也可设置自动开门装置。3. 坡道和扶手:如果有高差需要解决,可以设置坡道以替代台阶。坡道的坡度应符合标准,边缘应有明确的界定。扶手应设置在坡道两侧,确保安全和平衡。4. 标识和指示牌:明确且易于辨认的标识和指示牌对于导航和辨识非常重要。标识应包括文字和图形,并放置在合适的高度和位置,以便视力受限的人群能够容易读取。5. 照明和对比度:提供充足的照明,以确保视力受限者能够清晰看到环境。同时,考虑到对比度,确保墙面、地板、家具等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对比度,便于辨识。6. 厕所和浴室: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和浴室设施,包括加宽的门、扶手、座椅、防滑地面等,以满足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需求。7. 室内空间规划:布局室内空间时,应留出足够的转弯半径和操作空间,以满足轮椅、助步器等设备的移动需要。8. 电梯和升降平台:建筑物中的垂直交通设施应设有无障碍的电梯或升降平台,并符合相关标准。按钮和指示牌要容易触摸和辨识。9. 急救和安全设施:急救和安全设施如灭火器、紧急报警等应设在易于达到的位置,文字和图形标识应清晰易懂。10. 培训和员工意识:提供无障碍设计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对于无障碍设计的意识和理解。这些规范和指导方针旨在确保所有人都能够平等地访问和使用各种建筑设施,包括老年人和残障人士。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友好的环境。

DCS电源的供电设计规范是怎样的

DCS电源的供电设计规范是:1、 电源选择:包括220V交流分电盘和220V→24V(或12V、5V)电源。对于控制系统应保证交直流转换电源冗余,冗余电源输出应通过肖特基二极管并接(除非源说明可以直接输出并接),并避免冗余电源由一个交流分电盘供电。一般说来,此类电源的配置由DCS系统供货商提供,但此时应注意,2、通风及冷却设备选择:应保证整个系统所有设备的通风能力。特别是交直流电源设备、控制设备和大功率二极管。机柜的前后门应视内部实际设备的散热情况确定是否增加风扇等制冷设备。由于冷凝水问题,应尽量避免使用顶部直接排风方式(特别是DCS系统机柜),而且,机柜内部最好由提供温度检测报警。3、过滤设备:在保证发热设备通风制冷的基础上,应减少灰尘和腐蚀性气体进入机柜或设备。因此,必须重视过滤网的使用。4、系统配线:应包括由DCS供货商提供的专用通讯、电源、信号电线电缆及接地线和由设计部门提供的供电(包括220V交流供电线缆和24V直流配电线)、信号和接地系统线缆:系统配套通讯、供电、信号及接地电线缆:应检查其连接质量。5、220V交流电线缆:主要是向各个子系统,显示器、打印机等外设的供电。根据实际消耗功率确定供电线芯截面积,一般应选择不小于2.5mm2的三芯硬铜线。在供电距离较近(如在机柜内部或相临机柜),可使用两条或三条单芯硬线。在供电距离较远时,应考虑使用铠甲屏蔽电缆。为避免干扰其它信号,所有交流电线缆应走槽盒或穿管(屏蔽绝缘电缆根据实际情况可灵活铺设),而且,防护金属盒或管应可靠的接地。6、 24V直流电线:DCS系统的监控设备的外供电一般为系统内部提供的24V直流。需要在集成安装时的24V供电一般为驱动继电器输入输出、现场变送器等 I/O设备或DCS系统的某些终端板的外供电。一般可选用不小于1mm2的普通电线或铜网屏蔽电缆即可,当设备负荷电流较大时,截面积可适当扩大至 2.5mm2。7、I/O输入输出信号:普通信号线应以选择屏蔽电缆为佳,比如K系列或J系列专用计算机控制电缆。在资金紧张时,可考虑使BVV或RVV系列非屏蔽电缆,尽量避免使用电线;热偶电线或电缆的选择可根据资金情况确定。8、地线:应根据系统要求配置。9、端头选择:交流配电、接地、多路设备24VD供电宜选用O型连接,以提高连接质量。I/O接线及现场变送器单路供电,宜选用Y型或一型供电,以方便拆接维护。另外,端头的压接质量应保证。在不使用管状(如威德米勒)的时候应格外重视。剥线长度及压线钳选择应与适合使用的端头,压接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压到绝缘部分,多余的裸线应剪除,以避免搭接其他金属。10、组态配置:装置回路的I/O组态定义数量不应超过系统提供的同类型卡件最大I/O容量的80%,依此来确定系统I/O卡件配置数量,这将给未来的组态调整带来方便。另外,为方便系统运行过程中I/O组态的增加的不便,可以考虑将部分备用通道分别组态为临时回路,需要时可以随时使用。11、子系统或节点配置:系统配置应尽量不大于系统允许最大配置的60%,控制系统冗余设计应尽量使用卡件箱箱间冗余配置或机柜内冗余配置,机柜间的线缆尽量减少。备用的卡件或设备数量应不少于20%(包括上面提到的不易采购的电源,风扇等专用设备)。12、机柜的选择与布置:一般选择标准机柜800X800X2200,但应在考虑不同系统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相临机柜走线的要求来确定是否选择相应侧板(应考虑减少侧板后的机柜宽度)。机柜布置应便于施工、维护,状态指示或报警指示等应便于监视,机柜应避免阳光直射。13、操作台及辅助操作台布置:操作台面及台下挡板的踢脚线以下应考虑防护,避免杂物进入操作台内部。布置应以美观大方为基础,尽量考虑方便操作人员操作。特别是辅助操作台位置,应与相应操作岗位相临。操作台应避免阳光直射和CRT反光影响操作等问题,这些应与机房设计相结合。

无障碍卫生间设计规范

一般来讲,无障碍的设计方式是在一个公共区域给残疾人一个使用方便的场所,所以都是正常使用规格的空间加上一个或是多个无障碍空间。也就是说,你没必要把所有的门拓宽,而是单独预留一个或几个房间供残疾人使用,因为你要考虑实际情况的发生概率,残疾是使用所有的包房的机会几乎为零还有无障碍的卫生间都是马桶而不是蹲位,在马桶两边会有借力的金属支撑架,是残疾人手扶坐下或者起身的支撑点。除此之外,水盆会有两个高度,一个是站立使用,一个是轮椅告诉使用,至于吹风干手机或者擦手卫生纸盒的位置同理可证(比如肯德基,虽眼其告诉是为孩子设计的)我们都知道,大家都不喜欢马桶,因为公用很不卫生,残疾人也是,但是各种因素决定蹲位是不合理的,那我们就想办法使马桶更卫生我见过一款TOTO的自动马桶,它的坐便圈上套有一层塑料膜,在你起身使用结束后,马桶会智能感应,将你使用过的部分抽走,相当于有一个很长的朔料套在圈上,用一点就抽移一点,我觉得这个很人性化。你可以考虑看看公共厕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设施类别 设 计 要 求入 口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有关规定。门 扇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有关规定。通 道 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洗手盆 1 距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mm应设安全抓杆。2 洗手盆前应有1.10m×0.80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男厕所 1小便器两侧和上方,应设宽度0.60~0.70m、高1.20m的安全抓杆(图7.8.1-1)。2小便器下口距地面不应大于0.50m(图7.8.1-2)。无障碍厕所 1 男、女公共厕所应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2 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1.80m×1.40m(图7.8.1-3)。3 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2.00m×1.00m(图7.8.1-4)。4 厕位门扇向外开启后,入口净宽不应小于0.80m,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5 坐便器高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图7.8.1-5)。安全抓杆 1安全抓杆直径应为30~40mm。2安全抓杆内侧应距墙面40mm。3抓杆应安装坚固。7.8.2 专用厕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2的规定(图7.8.2)。表7.8.2 专用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设施类别 设 计 要 求设置位置 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及城市的主要地段,应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入 口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有关规定。门 扇 1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有关规定。2 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插销。面 积 ≥2.00m×2.00m(图7.8.2)。坐便器 坐便器高应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加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洗手盆 两侧和前缘50mm处应设置安全抓杆。放物台 长、宽、高为0.80m×0.50×0.60m,台面宜采用木制品或革制品。挂衣钩 可设高1.20m的挂衣钩。呼叫按钮 距地面高0.40~0.50m处应设求助呼叫按钮。安全抓杆 符合本规范第7.8.1条的有关规定。7.8.3 公共浴室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3的规定(图7.8.3-1, 图7.8.3-2)表7.8.3 公共浴室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设施类别 设 计 要 求入 口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规定。通 道 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门 扇 1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规定。2 无障碍浴间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插销。无障碍 淋浴房 1 淋浴间不应小于3.50m2(门扇向外开启)。2 淋浴间应设高0.45m的洗浴坐椅。3 浴间短边净宽度不应小于是1.50m。4 淋浴间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和高1.40m的垂直抓杆。无障碍 盆浴间 1 盆浴间不应小于4.50 m2(门扇向外开启)。2 浴盆一端设深度不小于0.40m的洗浴坐台,浴盆一侧应设洗面盆。3 在浴盆内侧应设高0.60m和0.90m的水平抓杆,水平抓杆长度应大于或等于0.80m。4 浴间短边净宽度不应小于2.00m。呼叫按钮 无障碍浴间距地面高0.40~0.50m处应设求助呼叫按钮。安全抓杆 应符合本规范第7.8.1条的有关规定。

110kV变电站的站区设计中,下列哪些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

【答案】:A、B根据《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2011)根据第2.0.5条规定,屋外变电站实体围墙不应低于2.2m。城区变电站、企业变电站围墙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根据第2.0.6条规定,变电站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度应为4.0m。主要设备运输道路的宽度可根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具备回车条件。根据第2.0.7条规定,变电站的场地设计坡度,应根据设备布置、土质条件、排水方式确定,坡度宜为0.5%~2%,且不应小于0.3%。电缆沟及其他类似沟道的沟底纵坡坡度不宜小于0.5%。根据第2.0.8条规定,变电站内的建筑物标高、基础埋深、路基和管线埋深,应相互配合;建筑物内地面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0.3m,屋外电缆沟壁,宜高出地面0.1m。

地下变电站设计规范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一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三年五月一日起施行,原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GBJ59-83同时废止。本规范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华东电力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变电站设计规范

变电站系统那么复杂,你说的是什么设计呢,土建,电气,消防?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嗯,你给个邮箱,我传给你,如何?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法律分析:边坡设计的基本规定;边坡稳定性判别和岩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确定;边坡的计算和分析;边坡治理和加固措施以及安全监测设计。法律依据:《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6.1 一般规定6.1.1 边坡的治理和加固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经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1 应综合考虑边坡的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水平及难易程度等因素,与建筑物相关的边坡还应考虑建筑物与边坡的相互关系。2 若需要采用多种措施进行边坡治理和加固,应综合考虑各种措施的技术特点和用途,使其形成有机的治理和加固体系。3 应优先考虑采用治理措施,若仍不能满足要求或难以实施,再考虑采取加固措施。4 应根据施工期揭露的地质条件变化和安全监测反馈的有关信息,完善和修正设计。5 应论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6.1.2 对于与新建建筑物相关的边坡,在满足建筑物布置的前提下,开挖边坡的走向、形状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的特点,以及边坡稳定的需要确定。若开挖边坡的走向、形状与相关建筑物布置相矛盾,在建筑物布置允许的前提下,宜调整建筑物的布詈。

边坡设计规范介绍?

一说到边坡设计规范,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建筑边坡规范有什么规定?边坡设计规范中对设计施工有什么规定呢?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边坡设计规范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中达咨询梳理相关内容,主要的建筑边坡规范主要包括:(1)总则(2)术语、符合(3)基本规定(4)边坡工程勘察等相关内容,依据建筑边坡规范的相关内容,对边坡设计规范做了什么规定呢?中达咨询小编梳理相关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中达咨询小编梳理相关边坡设计施工的注意事项:1. 必须充分重视红粘土上硬下软的特性。在红粘土地区天然竖向剖面上,往往出现地表呈坚硬、硬塑状态,向下逐渐变软,成为可塑、软塑甚至流塑状态的现象。随着这种由硬变软现象,土的天然含水率、含水比和天然孔隙比也随深度递增,为学性质则相应变差。边坡支护设计时,边坡的稳定性和土体压力除要按圆弧滑动面计算外,当基岩面起伏较大且出露在外时,还应计算滑红粘土与岩层的接触面滑动的安全系数,并且抗滑桩、锚杆、锚索等结构的锚固段应穿过最下层红粘土,到达岩层。2. 锚杆、锚索的锚固段应放置在岩层中。《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中第8.1.4条规定:锚杆的锚固段不应设置在未经处理的液限大于50%的土层中。一般红粘土的液限都大于50%,锚固段放在红粘土层中极易发生事故。3. 红粘土中钻孔工艺的选择。由于红粘土具有遇水强度急剧降低的特性,在红粘土边坡中进行钻孔施工时,必须用干钻的施工工艺,防止由于水的浸入导致红粘土抗剪强度大幅下降,造成塌孔,影响工程质量甚至是边坡安全。4. 必须重视红粘土中的裂隙。分布红粘土中的深长地裂对工程危害极大,对一些低矮边坡,裂隙可使土体失去固有的连续性,尽管实际坡高小于计算的容许直立高度,仍可能因失稳而垮塌。较高边坡土体破坏时,将沿上部竖赂裂隙及土体中的不利方向的裂隙形成弧形滑动面。5. 红粘土边坡支挡结构计算时应考虑水的作用。在水的影响和作用下,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重度增大,动水压力增大,使支挡结构墙背土压力增大,地基承载力减小,这是雨后一些红粘土边坡的挡墙出现滑移、倾覆等现象的主要原因。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电气设计有哪些要求(设计规范,选型整定等)

你是做什么电气设计的,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标准的

商场设计规范有哪些?

商场设计规范有商场空间环境设计、商场空间软装的设计、商场空间的装修设计等。商场装修设计是在商场内部确定上述安排对象的位置,使其满足一定的要求,达到一定的目标,就是平面布置所要研究的问题。由超级市场实行开架售货,顾客自选,因而超级市场平面布置的中心任务是设计顾客流动线。1.商场空间环境设计商场中的空间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设计方面,空间环境的气氛是对整个商场整体的感觉。在设计商场空间环境的时候 ,要根据空间对象的实际情况与使用性质来设计,运用我们现有的设计水平和艺术处理手段来创造出一个功能合理、美 观舒适并且符合要求的功能空间。2.商场空间软装的设计。在现代商场装修设计中,软装设计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因为受建筑空间构造的影响,硬装有的时候并不能体现出空 间的独特性,这时就要通过合理的软装设计来实现,用合理的软装设计来强化和丰富空间的独特感受。3.商场空间的装修设计。商场装修设计,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好的商场设计方案,这需要开发商选择专业的商业设计公司,与设计师进行良好的沟 通,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通过专业的装修团队来进行空间的装修,让商场装修设计顺利的完成。

谁有商场设计规范?

购物中心、商场、商城、商店建筑设计规范购物中心、商场、商城、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为保证商店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商店建筑(含综合性建筑的商店部分)。第1.0.3条 商店建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合理地组织交通路线,方便群众和体现对残疾人员的关怀。第1.0.4条 商店建筑的规模,根据其使用类别、建筑面积分为大、中、小型,应符合表1.0.4的规定。第1.0.5条 商店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第二章 基地和总平面第一节 选址和布置第2.1.1条 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大中型菜市场类建筑基地,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小区内的商店建筑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m。第2.1.2条 商店建筑不宜设在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附近;如因用地条件所限,其安全距离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第2.1.3条 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第2.1.4条 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第2.1.5条 新建大中型商店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前,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留有适当集散场地。第2.1.6条 大中型商店建筑,如附近无公共停车场地时,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在基地内设停车场地或在建筑物内设停车库。第二节 步行商业街第2.2.1条 步行商业街内应禁止车辆通行,并应符合城市规划和消防、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第2.2.2条 原有城市道路改为步行商业街时,必须具备邻近道路能负担该区段车流量的条件。第2.2.3条 步行商业街的宽度,根据不同情况,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二、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第2.2.4条 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第2.2.5条 步行商业街上空如设有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50m,其构造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并采用安全的采光材料。第2.2.6条 步行商业街两侧如为多层建筑,因交通功能而设置外廊、天桥和梯道时,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第2.2.7条 步行商业街的各个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停车场地。第三章 建筑设计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3.1.1条 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第3.1.2条 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注:①商店建筑,如营业部分混有大量仓储面积时,可仅采用其辅助部分配比。②仓储及辅助部分建筑可不全部建在同一基地内。③如城市设置集中商品储配库和社会服务设施等较完善时,可适当调减仓储、辅助部分配比。第3.1.3条 商店建筑外部所有凸出的招牌、广告均应安全可靠,其底部至室外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5m。第3.1.4条 商店建筑,如设置外向橱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橱窗平台高于室内地面不应小于0.20m,高于室外地面不应小于0.50m;二、橱窗应符合防晒、防眩光、防盗等要求;三、采暖地区的封闭橱窗一般不采暖,其里壁应为绝热构造,外表应为防雾构造。第3.1.5条 营业和仓储用房的外门窗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连通外界的底(楼)层门窗应采取防盗设施;二、根据具体要求,外门窗应采取通风、防雨、防晒、保温等措施。第3.1.6条 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第3.1.7条 大型商店营业部分层数为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宜设乘客电梯或自动扶梯;商店的多层仓库可按规模设置载货电梯或电动提升机、输送机。第3.1.8条 营业部分设置的自动扶梯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自动扶梯倾斜部分的水平夹角应等于或小于30°;二、自动扶梯上下两端水平部分3m范围内不得兼作它用;三、当只设单向自动扶梯时,附近应设置相配伍的楼梯。第3.1.9条 商店营业厅应尽可能利用天然采光。第3.1.10条 营业厅内采用自然通风时,其窗户等开口的有效通风面积,不应小于楼地面面积的1/20,并宜根据具体要求采取有组织通风措施,如不够时应采用机械通风补偿。第3.1.11条 设系统空调或采暖的商店营业厅的建筑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围护结构应符合建筑热工要求;二、营业厅内应无明显的冷(热)桥构造缺陷和渗透的变形缝;三、通风道、口应设消音、防火装置;四、营业厅与空气处理室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兼隔音构造,并不得直接开门相通。 第二节 营业部分第3.2.1条 普通营业厅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应按商品的种类、选择性和销售量进行适当的分柜、分区或分层,顾客较密集的售区应位于出入方便地段;二、厅内柱网尺寸,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方式和结构选型而定,应便于柜台、货架布置并有一定灵活性。通道应便于顾客流动并有均匀的出入口。第3.2.2条 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位顾客1.35m2计。注:营业厅内,如堆置大量商品时,应将指标计算以外的面积计入仓储部分。第3.2.3条 普通营业厅内通道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3.2.3的规定。第3.2.4条 营业厅的净高应按其平面形状和通风方式确定,并应符合表3.2.4的规定。第3.2.5条 营业厅内或近旁,为售货需要年所加的小间或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出售服装的柜台较多时应设试衣室;二、检修钟表、电器、电子产品等的用地面积可按每一工作人员6m2计;三、出售乐器和音响器材等宜设试音室,其面积不应小于2m2。第3.2.6条 自选营业厅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综合性营业厅内宜分开设置工业制品类及食品类商品的自选场地;二、厅前应设置顾客衣物寄存处、进厅闸位、供选购用盛器堆放位及出厅收款包装位等,其面积总数不宜小于营业厅面积的8%;三、应根据厅内可容纳顾客人数,在出厅位按每100人设收款包装台1个(含0.60m宽顾客通过口);四、每个面积超过1000m2的营业厅宜设闭路电视监控装置。第3.2.7条 自选营业厅的面积指标可按每位顾客1.35m2计(如用小车选购按1.70m2计)。第3.2.8条 自选营业厅内通道最小净宽度应按该厅设计容纳人数复核兼作疏散用的通道宽度。第3.2.9条 联营商场、商业中心类建筑设计,除商店建筑部分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饮食业、文娱建筑部分等还应符合各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第3.2.10条 联营商场内连续排列店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各店铺的内业运输于营业时间内不应占用公共通道(内街),必要时可另设作业通道;二、饮食店的灶台不宜面向公共通道,并应有良好排烟通风设施;三、店铺内,如有面向公共通道营业的柜台,其前沿应后退道边线不小于0.50m;四、各店铺的隔墙、吊顶等的饰面材料和构造不得降低商场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规定,并不得任意添加设计规定以外的超载物;五、各公共通道的安全出口及其间距等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第3.2.11条 联营商场内连续排列店铺间的公共通道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3.2.11的规定。 第3.2.12条 大中型商店为顾客服务的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包括在营业厅面积指标内):一、顾客休息面积应按营业厅面积的1~1.40%计,如附设小卖柜台(含储藏)可增加不大于15m2的面积;二、营业厅每1500m2,宜设一处市内电话位置(应有隔声屏障),每处为1m2;三、应设顾客卫生间;宜设服务问讯台。第3.2.13条 大中型商店顾客卫生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男厕所应按每100人设大便位1个、小便斗2个或小便槽1.20m长;二、女厕所应按每50人设大便位1个,总数内至少有坐便位1~2个;三、男女厕所应设前室,内设污水池和洗脸盆,洗脸盆按每6个大便位设1个,但至少设1个;如合用前室则各厕所间入口应加遮挡屏;四、卫生间应有良好通风排气;五、商店宜单独设置污洗、清洁工具间。第三节 仓储部分第3.3.1条 仓储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供商品短期周转的储存库房(总库房、分部库房、散仓)和与商品出入库、销售有关的整理、加工和管理等用房;该部分占商店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数可按第3.1.2条的规定。第3.3.2条 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物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并应符合防盗、通风、防潮、和防鼠等要求;二、分部库房、散仓应靠近营业厅内有关售区,便于商品的搬运,少干扰顾客。第3.3.3条 食品类商店仓储部分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根据商品不同保存条件和商品之间存在串味、污染的影响,应分设库房或在库内采取有效隔离措施;二、各种用房地面、墙裙等均应为可冲洗的面层,并严禁采用有毒和起化学反应的涂料。三、如附设加工场,其设施应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规定。第3.3.4条 库内存放商品应紧凑、有规律,货架或堆垛间通道净宽度应符合表3.3.4的规定。 第3.3.5条 库房的净高应由有效储存空间及减少至营业厅垂直运距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设有货架的库房净高不应小于2.10m;二、设有夹层的库房净高不应小于4.60m;三、无固定堆放形式的库房净高不应小于3m。注:库房净高应按楼地面至上部结构主梁或桁架下弦底面间的垂直高度计算。第3.3.6条 商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如用作商品临时储存、验收、整理和加工场地时,应有良好防潮、通风措施。第四节 辅助部分第3.4.1条 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数可按第3.1.2条的规定。第3.4.2条 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0m2计。第3.4.3条 商店内部用卫生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男厕所应按每50人设大便位1个、小便斗1个或小便槽0.60m长;二、女厕所应按每30人设大便位1个,总数内至少有坐便位1~2个;二、盥洗室应设污水池1个,并按每35人设洗脸盆1个;四、大中型商店可按实际需要设置集中浴室,其面积指标按每一定员0.10m2计。第五节 专业商店第3.5.1条 菜市场类建筑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如因基地所限而需场内设商品运输通道时,其宽度应包括顾客避止范围;二、商品装卸和堆放场地应与垃圾废弃物场地相隔离;三、场内净高应满足良好通风、排除异味的要求,其地面、货台和墙裙应采用易于冲洗的面层。第3.5.2条 大中型书店建筑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营业厅宜按书籍的文种、科目等适当划分范围或层次,顾客较密集的售区应位于出入方便地段;二、营业部分宜单独设置机关供应部和邮购业务部,并可按经营需要设置书展场地(可不占营业厅面积指标);三、设有较大的语音、声象售区时,宜设试听小室或利用书展室兼作试看室;四、如采用开架书廊营业方式时,可充分利用空间设置夹层,其净高不应小于2.10m;五、开架书廊和书库储存面积指标,可按400~500册/m2计;书库底层入口宜设汽车卸货平台。第3.5.3条 粮油店建筑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营业厅内,应分设粮、油售区,收款***台位面积可按15~20m2计(含顾客等候面积);二、粮油库房宜与营业厅隔开,并应采取防火、防潮、防鼠雀等措施,同时具有良好通风和易于清扫的地面;三、一般粮油店库房面积可按不大于营业厅面积的200%计;如按规定存放量来确定面积时,则库房总面积可按粮油堆垛总面积的170%计(含通道和空位)。第3.5.4条 中药店建筑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营业厅内,配售饮片的每个售货岗位面积指标可按20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二、营业部分如附设门诊时,面积指标可按每一医师10m2计但单独诊室面积不宜小于12m2;三、仓储部分建筑宜按各类药材、饮片及成药不同保存温湿度和防止霉变的要求而分设库房;四、饮片、膏、剂加工场和煎药间均应符合卫生标准和消防规定。第3.5.5条 西医药商店建筑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营业厅内,应按药品性质与医疗器材种类进行适当的分区、分柜;二、营业部分如附设配方部时,应设专用调剂室,其面积为25~40m2(含储药小间,其设施可参照中小门诊部调剂室)。收方发药柜位面积宜为20m2(含顾客等候面积);三、仓储部分建筑应设置与商店规模相适应的整理包装间、检验间及按药品性质、医疗器材类别而分设库房;一般药品库应通风良好,空气干燥,无阳光直射和室温不大于30℃。第3.5.6条 专业商店附设的作坊或工场部分建筑设计,应按生产工艺要求和防火、卫生有关规范进行设计。第四章 防火与疏散第一节 防 火第4.1.1条 商店建筑防火与疏散设计,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章各项规定。第4.1.2条 商店的易燃、易爆商品库房宜独立设置;存放少量易燃、易爆商品库房如与其它库房合建时,应设有防火墙隔断。第4.1.3条 专业商店内附设的作坊、工场应限为丁、戊类生产,其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第4.1.4条 综合性建筑的商店部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非燃烧体楼板与其它建筑部分隔开;商店部分的安全出口必须与其它建筑部分隔开。注:多层住宅底层商店的顶楼板耐火极限可不低于1h。第4.1.5条 商店营业部分的吊顶和一切饰面装修,应符合建筑物耐火等级规定并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第4.1.6条 大中型商业建筑中有屋盖的通廊或中庭及其两边建筑,各成防火分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当两边建筑高度小于24m则通廊或中庭的最狭处宽度不应小于6m,当建筑高度大于24m则该处宽度不应小于13m;二、通廊或中庭的屋盖应采用非燃烧体和防碎的透光材料,在两边建筑物支承处应为防火构造;三、通廊或中庭的自然通风要求应符合第3.1.10条的规定。当为封闭中庭时应设自动排烟装置;四、通廊或中庭的消防设施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第4.1.7条 商店建筑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敞楼梯、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建筑面积之和不应超过防火规范的规定。第4.1.8条 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开口部位应设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并装有水幕。第二节 疏 散第4.2.1条 商店营业厅的每一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m。注:小面积营业室可设一个门的条件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第4.2.2条 商店营业厅的出入门、安全门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并不应设置门槛。第4.2.3条 商店营业部分的疏散通道和楼梯间内的装修橱窗和广告牌等均不得影响设计要求的疏散宽度。第4.2.4条 大型百货商店、商场建筑物的营业层在五层以上时,宜设置直通屋顶平台的疏散楼梯间不少于2座,屋顶平台上无障碍物的避难面积不宜小于最大营业层建筑面积的50%。第4.2.5条 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的计算,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m2)来确定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85;第三层,换算系数为0.77;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60。第4.2.6条 商店营业部分的底层外门、楼梯、走道的各自总宽度计算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第五章 建筑设备第一节 给水排水第5.1.1条 商店的用水量标准,应根据商店的性质、卫生设备完善程度和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并应符合表5.1.1的规定。第5.1.2条 给水应尽量利用自来水压力,当自来水压力不足时,应设内部贮水箱,其贮备量按日用水量确定。第5.1.3条 空调设备的冷却用水量按工艺要求确定。冷却水系统应根据水量大小、气象条件、空调方式等情况而定。一般采用冷却循环用水。第5.1.4条 给水管道不宜穿过橱窗、壁柜、木装修等设施;营业厅内的各种给、排水管道宜隐蔽敷设。第5.1.5条 设置屋项贮水箱和敷设管道,在冬季不采暖而又有可能冰冻的地区,应采取防冻措 施。第5.1.6条 副食品商店、菜市场等建筑内应设洒水栓和排水设施。第5.1.7条 厕所内应设置有冲洗水箱或自闭阀冲洗的便器。第5.1.8条 排出的污废水,应根据要求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才能排入城市下水道、明沟或自然水体。第5.1.9条 商店的营业和仓储部分建筑的消防设施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第二节 暖通空调第5.2.1条 位于采暖地区的商店建筑,当室内经常有人逗留时,宜设置集中采暖。注:采暖面积不大于1000m2的一般商店建筑,当无集中采暖热源或距热网较远时,可采用分散采暖(如火炉、火墙等),但必须符合防火要求。第5.2.2条 商店营业厅开启频繁的主要大门可设置风幕。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严寒地区,大中型商店营业厅,当不可能设置门斗或前室时,可设热风幕;二、寒冷地区,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设热风幕;三、设有空气调节时,大中型商店应设空气幕,小型商店可设空气幕。第5.2.3条 商店营业厅应根据其规模大小设计通风或空调:一、小型商店营业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如自然通风不能保证卫生条件时,应设置机械通风;二、大中型百货商店营业厅空气温度不应高于32℃,当采用一般通风降温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空气调节;三、专业商店应视供应对象、商品储存时间和要求,可设置空调。第5.2.4条 当商店营业厅设置采暖通风时,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宜按下列情况采用:一、冬季采暖计算温度宜采用16~18℃,平均风速不应大于0.3m/s;二、夏季通风室内计算湿度应根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按表5.2.4确定;三、除有特殊要求外,室内相对湿度可不予考虑。第5.2.5条 当商店营业厅设置空气调节时,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表5.2.5规定。第5.2.6条 商店营业厅通风设备允许噪声,顶层宜取45~55dB(A),底层宜取50~60dB(A);当周围环境噪声级较低时,采用下限允许值,当周围环境噪声级较高时,采用上限允许值。第5.2.7条 当计算空气调节冷负荷时,营业厅人数应包括顾客和售货员两部分,顾客人数应按星期日平均流量计算。第5.2.8条 当计算人体散热量时,应考虑顾客和售货员中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儿童的比例及其散热量不同的群集系数,一般可取0.92。第5.2.9条 商店营业厅空气调节宜采用低速全空气单风道系统;有条件时,可采用变风量系统。第5.2.10条 商店营业厅空气调节,空气处理宜采用喷水室或带喷水的冷水表曲式冷却器;冬季不应加湿。第5.2.11条 机械送风系统(包括与热风采暖合并的系统)的送风方式应采用上侧送;当有吊顶可以利用时,可采用散流器直送。第5.2.12条 大门热风幕或空气幕宜采用自上向下送风,条缝和孔口处的送风速度应保证气流射向地面;热风幕送风温度不宜超过50℃。第三节 电 气第5.3.1条 商店建筑电气负荷,根据其重要性和中断供电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程度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大型百货商店、商场的营业厅、门厅、公共楼梯和主要通道的照明及事故照明应为一级负荷,自动扶梯和乘客电梯应为二级负荷;二、高层民用建筑附设商店的电气负荷等级应与其相应的最高负荷等级相同;三、中型百货商店、商场的营业厅、门厅、公共楼梯和主要通道的照明及事故照明、乘客电梯应为二级负荷,其余应为三级负荷;四、凡不属于本条一至三款的其它商店建筑的电气负荷可为三级负荷;五、在商店建筑中,当有大量一级负荷时,其附属的锅炉房、空调机房等的电力及照明可为二级负荷;六、商店建筑中如设电话总机房,其交流电源负荷等级应与其电气设备之最高负荷等级相同;七、商店建筑中的消防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应符合相应防火规范的规定。第5.3.2条 商店建筑的照明设计,为达到显示商品特点、吸引顾客和美化室内环境等目的,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照明设计应与室内设计和商店工艺设计统一考虑;二、对照度、亮度在平面和空间均宜配置恰当,使一般照明、局部重点照明和装饰艺术照明能有机组合;三、为表达不同商店、商场的营业厅的特定光色气氛和商品的真实性或强调性显色、立体感和质感,应合理选择光色间对比度、不同色温和照度要求。第5.3.3条 各类商店建筑的一般照明,在距地面0.80m参考水平工作面处的推荐照度值可参照表5.3.3的规定。第5.3.4条 大中型百货商店、商场宜设重点照明,各类商店、商场的收款台、修理台、货架柜(按需要)等宜设局部照明,橱窗照明的照度宜为营业厅照度2~4倍,货架柜的垂直照度不宜低于50Lx。第5.3.5条 商店、商场营业厅照明,除满足一般垂直照度外,柜台区的照度宜为一般垂直照度2~3倍(近街处取低值,厅内深处取高值)。第5.3.6条 商店建筑营业厅内的照度和亮度分布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般照明的均匀度(工作面上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应低于0.6;二、顶棚的照度应为水平照度的0.3~0.9;三、墙面的照度应为水平照度的0.5~0.8;四、墙面的亮度不应大于工作区的亮度;五、视觉作业亮度与其相邻环境的亮度比宜为3∶1;六、在需要提高亮度对比或增加阴影的地方可装设局部定向照明。第5.3.7条 按不同商品类别来选择光源的色温和显色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商店建筑主要光源的色温,在高照度处宜采用高色温光源,低照度处宜采用低色温光源;二、按需反映商品颜色的真实性来确定显色指数Ra,一般商品Ra可取60~80,需高保真反映颜色的商品Ra宜大于80;三、当一种光源不能满足光色要求时,可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光源混光的复合色;四、各类商店建筑常用光源的色温、显色指数、特征及用途可参照表5.3.7的规定。第5.3.8条 对防止变、退色要求较高的商品(如丝绸、文物、字画等)应采用截阻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光源。第5.3.9条 一般商店营业厅在无具体工艺设计情况下有使用灵活性,除其基本的一般照明可作均匀布置外,可在适当位置第5.3.10条 商店建筑应装设各类事故照明,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大型百货商店、商场的营业厅(含高层民用建筑附设的这类商店营业厅)应装设供继续营业的事故照明,其照度不应低于一般照明推荐照度的10%;二、中型百货商店、商场的营业厅:如由两个高压电源供电时,宜按一款处理;如由一个高压电源供电时,应装设供人员疏散用的事故照明,其照度不应低于0.5Lx,并应设置应急照明灯;供电方式宜与正常照明供电干线自低压配电柜或母干线上分开;三、其它商店的营业厅,可按实际需要,装设供人员疏散的临时应急照明灯;四、事故照明不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使用时,必需采用能瞬时点燃的光源,其电源应为自动投入;如事故照明作为正常照明一部分使用时,其电源可不需自动投入,应将两者的配线及开关分开装设;五、值班照明宜利用正常照明中能单独控制的一部分,或事故照明的一部分或全部。第5.3.11条 商店建筑宜采用铝芯导线;大中型百货商店、商场的营业厅、电梯、自动扶梯、事故照明、易燃品库等则宜采用铜芯导线。第5.3.12条 商店、商场的电脑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电话电声系统以及防火防盗系统等设计应执行有关专业规范、规程的规定。附录一 名词解释1.百货商店:销售多种类、多花色品种(以工业制品为主)商场:民用商品的商店或商场。2.专业商店:专售某一类商品的商店。3.菜市场类:销售菜、肉类、禽蛋、水产和副食品的场、店。4.自选商场:向顾客开放,可直接挑选商品,按标价付款的(超级市场)营业场所。5.联营商场:集中各店铺、摊位在一起的营业场所,也可与百货营业厅并存或附有饮食、修理等服务业铺位。6.步行商业街:供人们进行购物、饮食、娱乐、美容、憩息等而设置的步行街道。

无线视频监控方案的设计规范和依据

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3、《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4、《安全防范工程验收规则》5、《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6、《安全检查防范系统通作图形符号》7、《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8、《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pcb设计规范国家标准

1. 术语1..1 PCB(Print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1..2 原理图:电路原理图,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的、表达硬件电路中各种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图。1..3 网络表:由原理图设计工具自动生成的、表达元器件电气连接关系的文本文件,一般包含元器件封装、网络列表和属性定义等组成部分。1..4 布局:PCB设计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把元器件放置到板上的过程。1..5 仿真:在器件的IBIS MODEL或SPICE MODEL支持下,利用EDA设计工具对PCB的布局、布线效果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在单板的物理实现之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EMC问题、时序问题和信号完整性问题,并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案。II. 目的A. 本规范归定了PCB设计的流程和设计原则,主要目的是为PCB设计者提供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B. 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提高PCB的可生产性、可测试、可维护性。III. 设计任务受理A. PCB设计申请流程当硬件项目人员需要进行PCB设计时,须在《PCB设计投板申请表》中提出投板申请,并经其项目经理和计划处批准后,流程状态到达指定的PCB设计部门审批,此时硬件项目人员须准备好以下资料:经过评审的,完全正确的原理图,包括纸面文件和电子件;带有MRPII元件编码的正式的BOM;PCB结构图,应标明外形尺寸、安装孔大小及定位尺寸、接插件定位尺寸、禁止布线区等相关尺寸;对于新器件,即无MRPII编码的器件,需要提供封装资料;以上资料经指定的PCB设计部门审批合格并指定PCB设计者后方可开始PCB设计。B. 理解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1. 仔细审读原理图,理解电路的工作条件。如模拟电路的工作频率,数字电路的工作速度等与布线要求相关的要素。理解电路的基本功能、在系统中的作用等相关问题。2. 在与原理图设计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板上的关键网络,如电源、时钟、高速总线等,了解其布线要求。理解板上的高速器件及其布线要求。3. 根据《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原理图进行规范性审查。4. 对于原理图中不符合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地方,要明确指出,并积极协助原理图设计者进行修改。5. 在与原理图设计者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单板的PCB设计计划,填写设计记录表,计划要包含设计过程中原理图输入、布局完成、布线完成、信号完整性分析、光绘完成等关键检查点的时间要求。设计计划应由PCB设计者和原理图设计者双方签字认可。6. 必要时,设计计划应征得上级主管的批准。IV. 设计过程A. 创建网络表1. 网络表是原理图与PCB的接口文件,PCB设计人员应根据所用的原理图和PCB设计工具的特性,选用正确的网络表格式,创建符合要求的网络表。2. 创建网络表的过程中,应根据原理图设计工具的特性,积极协助原理图设计者排除错误。保证网络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3. 确定器件的封装(PCB FOOTPRINT).4. 创建PCB板根据单板结构图或对应的标准板框, 创建PCB设计文件;注意正确选定单板坐标原点的位置,原点的设置原则:A. 单板左边和下边的延长线交汇点。B. 单板左下角的第一个焊盘。板框四周倒圆角,倒角半径5mm。特殊情况参考结构设计要求。B. 布局1. 根据结构图设置板框尺寸,按结构要素布置安装孔、接插件等需要定位的器件,并给这些器件赋予不可移动属性。 按工艺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尺寸标注。2. 根据结构图和生产加工时所须的夹持边设置印制板的禁止布线区、禁止布局区域。根据某些元件的特殊要求,设置禁止布线区。3. 综合考虑PCB性能和加工的效率选择加工流程。加工工艺的优选顺序为:元件面单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元件面插装焊接面贴装一次波峰成型)——双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焊接面贴装。4. 布局操作的基本原则A. 遵照“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置原则,即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B. 布局中应参考原理框图,根据单板的主信号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器件.C. 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低电压的弱信号完全分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隔要充分.D. 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E. 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F. 器件布局栅格的设置,一般IC器件布局时,栅格应为50--100 mil,小型表面安装器件,如表面贴装元件布局时,栅格设置应不少于25mil。G. 如有特殊布局要求,应双方沟通后确定。5. 同类型插装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应朝一个方向放置。同一种类型的有极性分立元件也要力争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生产和检验。6. 发热元件要一般应均匀分布,以利于单板和整机的散热,除温度检测元件以外的温度敏感器件应远离发热量大的元器件。7. 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调试和维修,亦即小元件周围不能放置大元件、需调试的元、器件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8. 需用波峰焊工艺生产的单板,其紧固件安装孔和定位孔都应为非金属化孔。当安装孔需要接地时, 应采用分布接地小孔的方式与地平面连接。9. 焊接面的贴装元件采用波峰焊接生产工艺时,阻、容件轴向要与波峰焊传送方向垂直,阻排及SOP(PIN间距大于等于1.27mm)元器件轴向与传送方向平行;PIN间距小于1.27mm(50mil)的IC、SOJ、PLCC、QFP等有源元件避免用波峰焊焊接。10. BGA与相邻元件的距离>5mm。其它贴片元件相互间的距离>0.7mm;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有压接件的PCB,压接的接插件周围5mm内不能有插装元、器件,在焊接面其周围5mm内也不能有贴装元、器件。11. IC去偶电容的布局要尽量靠近IC的电源管脚,并使之与电源和地之间形成的回路最短。12. 元件布局时,应适当考虑使用同一种电源的器件尽量放在一起, 以便于将来的电源分隔。13. 用于阻抗匹配目的阻容器件的布局,要根据其属性合理布置。串联匹配电阻的布局要靠近该信号的驱动端,距离一般不超过500mil。匹配电阻、电容的布局一定要分清信号的源端与终端,对于多负载的终端匹配一定要在信号的最远端匹配。14. 布局完成后打印出装配图供原理图设计者检查器件封装的正确性,并且确认单板、背板和接插件的信号对应关系,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布线。C. 设置布线约束条件1. 报告设计参数布局基本确定后,应用PCB设计工具的统计功能,报告网络数量,网络密度,平均管脚密度等基本参数,以便确定所需要的信号布线层数。注:PIN密度的定义为: 板面积(平方英寸)/(板上管脚总数/14)布线层数的具体确定还要考虑单板的可靠性要求,信号的工作速度,制造成本和交货期等因素。1. 布线层设置在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电源与地层应尽量靠在一起,中间不安排布线。所有布线层都尽量靠近一平面层,优选地平面为走线隔离层。为了减少层间信号的电磁干扰,相邻布线层的信号线走向应取垂直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设计1--2个阻抗控制层,如果需要更多的阻抗控制层需要与PCB产家协商。阻抗控制层要按要求标注清楚。将单板上有阻抗控制要求的网络布线分布在阻抗控制层上。2. 线宽和线间距的设置线宽和线间距的设置要考虑的因素A. 单板的密度。板的密度越高,倾向于使用更细的线宽和更窄的间隙。B. 信号的电流强度。当信号的平均电流较大时,应考虑布线宽度所能承载的的电流,线宽可参考以下数据:PCB设计时铜箔厚度,走线宽度和电流的关系不同厚度注:i. 用铜皮作导线通过大电流时,铜箔宽度的载流量应参考表中的数值降额50%去选择考虑。ii. 在PCB设计加工中,常用OZ(盎司)作为铜皮厚度的单位,1 OZ铜厚的定义为1 平方英尺面积内铜箔的重量为一盎,对应的物理厚度为35um;2OZ铜厚为70um。C. 电路工作电压:线间距的设置应考虑其介电强度。输入150V-300V电源最小空气间隙及爬电距离D. 可靠性要求。可靠性要求高时,倾向于使用较宽的布线和较大的间距。E. PCB加工技术限制国内 国际先进水平推荐使用最小线宽/间距 6mil/6mil 4mil/4mil极限最小线宽/间距 4mil/6mil 2mil/2mil1. 孔的设置过线孔制成板的最小孔径定义取决于板厚度,板厚孔径比应小于 5--8。孔径优选系列如下:孔径: 24mil 20mil 16mil 12mil 8mil焊盘直径: 40mil 35mil 28mil 25mil 20mil内层热焊盘尺寸: 50mil 45mil 40mil 35mil 30mil板厚度与最小孔径的关系:板厚: 3.0mm 2.5mm 2.0mm 1.6mm 1.0mm最小孔径: 24mil 20mil 16mil 12mil 8mil盲孔和埋孔盲孔是连接表层和内层而不贯通整板的导通孔,埋孔是连接内层之间而在成品板表层不可见的导通孔,这两类过孔尺寸设置可参考过线孔。应用盲孔和埋孔设计时应对PCB加工流程有充分的认识,避免给PCB加工带来不必要的问题,必要时要与PCB供应商协商。测试孔 测试孔是指用于ICT测试目的的过孔,可以兼做导通孔,原则上孔径不限,焊盘直径应不小于25mil,测试孔之间中心距不小于50mil。不推荐用元件焊接孔作为测试孔。2. 特殊布线区间的设定特殊布线区间是指单板上某些特殊区域需要用到不同于一般设置的布线参数,如某些高密度器件需要用到较细的线宽、较小的间距和较小的过孔等,或某些网络的布线参数的调整等,需要在布线前加以确认和设置。3. 定义和分割平面层A. 平面层一般用于电路的电源和地层(参考层),由于电路中可能用到不同的电源和地层,需要对电源层和地层进行分隔,其分隔宽度要考虑不同电源之间的电位差,电位差大于12V时,分隔宽度为50mil,反之,可选20--25mil 。B. 平面分隔要考虑高速信号回流路径的完整性。C. 当由于高速信号的回流路径遭到破坏时,应当在其他布线层给予补尝。例如可用接地的铜箔将该信号网络包围,以提供信号的地回路。布线前仿真(布局评估,待扩充)C. 布线1. 布线优先次序关键信号线优先:电源、摸拟小信号、高速信号、时钟信号和同步信号等关键信号优先布线密度优先原则:从单板上连接关系最复杂的器件着手布线。从单板上连线最密集的区域开始布线。2. 自动布线在布线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可使用自动布线器以提高工作效率,在自动布线前应完成以下准备工作:自动布线控制文件(dofile)为了更好地控制布线质量,一般在运行前要详细定义布线规则,这些规则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界面内进行定义,但软件提供了更好的控制方法,即针对设计情况,写出自动布线控制文件(do file),软件在该文件控制下运行。3. 尽量为时钟信号、高频信号、敏感信号等关键信号提供专门的布线层,并保证其最小的回路面积。必要时应采取手工优先布线、屏蔽和加大安全间距等方法。保证信号质量。4. 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EMC环境较差,应避免布置对干扰敏感的信号。5. 有阻抗控制要求的网络应布置在阻抗控制层上。6. 进行PCB设计时应该遵循的规则1)地线回路规则:环路最小规则,即信号线与其回路构成的环面积要尽可能小,环面积越小,对外的辐射越少,接收外界的干扰也越小。针对这一规则,在地平面分割时,要考虑到地平面与重要信号走线的分布,防止由于地平面开槽等带来的问题;在双层板设计中,在为电源留下足够空间的情况下,应该将留下的部分用参考地填充,且增加一些必要的孔,将双面地信号有效连接起来,对一些关键信号尽量采用地线隔离,对一些频率较高的设计,需特别考虑其地平面信号回路问题,建议采用多层板为宜。2) 窜扰控制串扰(CrossTalk)是指PCB上不同网络之间因较长的平行布线引起的相互干扰,主要是由于平行线间的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的作用。克服串扰的主要措施是:加大平行布线的间距,遵循3W规则。在平行线间插入接地的隔离线。减小布线层与地平面的距离。3) 屏蔽保护对应地线回路规则,实际上也是为了尽量减小信号的回路面积,多见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信号,如时钟信号,同步信号;对一些特别重要,频率特别高的信号,应该考虑采用铜轴电缆屏蔽结构设计,即将所布的线上下左右用地线隔离,而且还要考虑好如何有效的让屏蔽地与实际地平面有效结合。4) 走线的方向控制规则:即相邻层的走线方向成正交结构。避免将不同的信号线在相邻层走成同一方向,以减少不必要的层间窜扰;当由于板结构限制(如某些背板)难以避免出现该情况,特别是信号速率较高时,应考虑用地平面隔离各布线层,用地信号线隔离各信号线。5) 走线的开环检查规则:一般不允许出现一端浮空的布线(Dangling Line), 主要是为了避免产生"天线效应",减少不必要的干扰辐射和接受,否则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结果。6) 阻抗匹配检查规则:同一网络的布线宽度应保持一致,线宽的变化会造成线路特性阻抗的不均匀,当传输的速度较高时会产生反射,在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在某些条件下,如接插件引出线,BGA封装的引出线类似的结构时,可能无法避免线宽的变化,应该尽量减少中间不一致部分的有效长度。7) 走线终结网络规则:在高速数字电路中,当PCB布线的延迟时间大于信号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的1/4时,该布线即可以看成传输线,为了保证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阻抗与传输线的阻抗正确匹配,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匹配方法,所选择的匹配方法与网络的连接方式和布线的拓朴结构有关。A. 对于点对点(一个输出对应一个输入)连接,可以选择始端串联匹配或终端并联匹配。前者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延迟较大。后者匹配效果好,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B. 对于点对多点(一个输出对应多个输出)连接,当网络的拓朴结构为菊花链时,应选择终端并联匹配。当网络为星型结构时,可以参考点对点结构。星形和菊花链为两种基本的拓扑结构, 其他结构可看成基本结构的变形, 可采取一些灵活措施进行匹配。在实际操作中要兼顾成本、功耗和性能等因素,一般不追求完全匹配,只要将失配引起的反射等干扰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即可。8) 走线闭环检查规则:防止信号线在不同层间形成自环。在多层板设计中容易发生此类问题,自环将引起辐射干扰。9) 走线的分枝长度控制规则:尽量控制分枝的长度,一般的要求是Tdelay<=Trise/20。10) 走线的谐振规则:主要针对高频信号设计而言,即布线长度不得与其波长成整数倍关系,以免产生谐振现象。11) 走线长度控制规则:即短线规则,在设计时应该尽量让布线长度尽量短,以减少由于走线过长带来的干扰问题,特别是一些重要信号线,如时钟线,务必将其振荡器放在离器件很近的地方。对驱动多个器件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何种网络拓扑结构。12) 倒角规则:PCB设计中应避免产生锐角和直角,产生不必要的辐射,同时工艺性能也不好。13) 器件去藕规则:A. 在印制版上增加必要的去藕电容,滤除电源上的干扰信号,使电源信号稳定。在多层板中,对去藕电容的位置一般要求不太高,但对双层板,去藕电容的布局及电源的布线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有时甚至关系到设计的成败。B. 在双层板设计中,一般应该使电流先经过滤波电容滤波再供器件使用,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由于器件产生的电源噪声对下游的器件的影响,一般来说,采用总线结构设计比较好,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由于传输距离过长而带来的电压跌落给器件造成的影响,必要时增加一些电源滤波环路,避免产生电位差。C. 在高速电路设计中,能否正确地使用去藕电容,关系到整个板的稳定性。14) 器件布局分区/分层规则:A. 主要是为了防止不同工作频率的模块之间的互相干扰,同时尽量缩短高频部分的布线长度。通常将高频的部分布设在接口部分以减少布线长度,当然,这样的布局仍然要考虑到低频信号可能受到的干扰。同时还要考虑到高/低频部分地平面的分割问题,通常采用将二者的地分割,再在接口处单点相接。B. 对混合电路,也有将模拟与数字电路分别布置在印制板的两面,分别使用不同的层布线,中间用地层隔离的方式。15) 孤立铜区控制规则:孤立铜区的出现,将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因此将孤立铜区与别的信号相接,有助于改善信号质量,通常是将孤立铜区接地或删除。在实际的制作中,PCB厂家将一些板的空置部分增加了一些铜箔,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印制板加工,同时对防止印制板翘曲也有一定的作用。16) 电源与地线层的完整性规则:对于导通孔密集的区域,要注意避免孔在电源和地层的挖空区域相互连接,形成对平面层的分割,从而破坏平面层的完整性,并进而导致信号线在地层的回路面积增大。17) 重叠电源与地线层规则:不同电源层在空间上要避免重叠。主要是为了减少不同电源之间的干扰,特别是一些电压相差很大的电源之间,电源平面的重叠问题一定要设法避免,难以避免时可考虑中间隔地层。18) 3W规则:为了减少线间串扰,应保证线间距足够大,当线中心间距不少于3倍线宽时,则可保持70%的电场不互相干扰,称为3W规则。如要达到98%的电场不互相干扰,可使用10W的间距。19) 20H规则:由于电源层与地层之间的电场是变化的,在板的边缘会向外辐射电磁干扰。称为边沿效应。解决的办法是将电源层内缩,使得电场只在接地层的范围内传导。以一个H(电源和地之间的介质厚度)为单位,若内缩20H则可以将70%的电场限制在接地层边沿内;内缩100H则可以将98%的电场限制在内。20) 五---五规则:印制板层数选择规则,即时钟频率到5MHz或脉冲上升时间小于5ns,则PCB板须采用多层板,这是一般的规则,有的时候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采用双层板结构时,这种情况下,最好将印制板的一面做为一个完整的地平面层。D. 后仿真及设计优化(待补充)E. 工艺设计要求1. 一般工艺设计要求参考《印制电路CAD工艺设计规范》2. 功能板的ICT可测试要求A.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单板,一般在生产中要做ICT(In Circuit Test), 为了满足ICT测试设备的要求,PCB设计中应做相应的处理,一般要求每个网络都要至少有一个可供测试探针接触的测试点,称为ICT测试点。B. PCB上的ICT测试点的数目应符合ICT测试规范的要求,且应在PCB板的焊接面, 检测点可以是器件的焊点,也可以是过孔。C. 检测点的焊盘尺寸最小为24mils(0.6mm),两个单独测试点的最小间距为60mils(1.5mm)。D. 需要进行ICT测试的单板,PCB的对角上要设计两个125MILS的非金属化的孔, 为ICT测试定位用。3. PCB标注规范。钻孔层中应标明印制板的精确的外形尺寸,且不能形成封闭尺寸标注; 所有孔的尺寸和数量并注明孔是否金属化。II. 设计评审A. 评审流程设计完成后,根据需要可以由PCB设计者或产品硬件开发人员提出PCB设计质量的评审,其工作流程和评审方法参见《PCB设计评审规范》。B. 自检项目如果不需要组织评审组进行设计评审,可自行检查以下项目。1. 检查高频、高速、时钟及其他脆弱信号线,是否回路面积最小、是否远离干扰源、是否有多余的过孔和绕线、是否有垮地层分割区2. 检查晶体、变压器、光藕、电源模块下面是否有信号线穿过,应尽量避免在其下穿线,特别是晶体下面应尽量铺设接地的铜皮。3. 检查定位孔、定位件是否与结构图一致,ICT定位孔、SMT定位光标是否加上并符合工艺要求。4. 检查器件的序号是否按从左至右的原则归宿无误的摆放规则,并且无丝印覆盖焊盘;检查丝印的版本号是否符合版本升级规范,并标识出。5. 报告布线完成情况是否百分之百;是否有线头;是否有孤立的铜皮。6. 检查电源、地的分割正确;单点共地已作处理;7. 检查各层光绘选项正确,标注和光绘名正确;需拼板的只需钻孔层的图纸标注。8. 输出光绘文件,用CAM350检查、确认光绘正确生成。9. 按规定填写PCB设计(归档)自检表,连同设计文件一起提交给工艺设计人员进行工艺审查。10. 对工艺审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改进,确保单板的可加工性、可生产性和可测试性。

夹具设计规范

你要设计什么样的夹具?是机床夹具还是密封夹具或者其他的机床夹具设计要综合考虑这几点:1、定位装置的设计要求:工件被加工面的轴线与车床主轴的旋转轴线重合;2、对定位及夹紧装置的要求:紧机构必须产生足够的夹紧力,自锁性能要可靠;3、夹具与机床主轴的连接:要求夹具的回转轴线与主轴轴线应具有尽可能高的同轴度;4、总体结构设计要求:车床夹具除了控制悬伸长度外,结构上还应基本平衡。可以参考《机床专用夹具及其设计方法》

PCB板的设计规范是什么?具体有哪些要求?

PCB的设计流程分为网表输入、规则设置、元器件布局、布线、检查、复查、输出六个步骤.2.1 网表输入 网表输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PowerLogic的OLE PowerPCB Connection功能,选择Send Netlist,应用OLE功能,可以随时保持原理图和PCB图的一致,尽量减少出错的可能。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在PowerPCB中装载网表,选择File->Import,将原理图生成的网表输入进来。2.2 规则设置 如果在原理图设计阶段就已经把PCB的设计规则设置好的话,就不用再进行设置这些规则了,因为输入网表时,设计规则已随网表输入进PowerPCB了。如果修改了设计规则,必须同步原理图,保证原理图和PCB的一致。除了设计规则和层定义外,还有一些规则需要设置,比如Pad Stacks,需要修改标准过孔的大小。如果设计者新建了一个焊盘或过孔,一定要加上Layer 25。 注意: PCB设计规则、层定义、过孔设置、CAM输出设置已经作成缺省启动文件,名称为Default.stp,网表输入进来以后,按照设计的实际情况,把电源网络和地分配给电源层和地层,并设置其它高级规则。在所有的规则都设置好以后,在PowerLogic中,使用OLE PowerPCB ConnecTIon的Rules From PCB功能,更新原理图中的规则设置,保证原理图和PCB图的规则一致。2.3 元器件布局 网表输入以后,所有的元器件都会放在工作区的零点,重叠在一起,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元器件分开,按照一些规则摆放整齐,即元器件布局。PowerPCB提供了两种方法,手工布局和自动布局。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议楼主先参考《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版报批稿)(卫办规财发[2008]122号 2008年6月21日)里面有很多详尽的规范性东西可以参考。医院建筑是比较复杂的,包含的专业内容很庞杂,而且这几年是不断推陈出新,尤其一些专业医疗工程,像是氧气设备带、气动物流、医疗垃圾回收、氧化电位水等系统,都是新东西,得找专业公司来设计,手术室的、放射科的一些防护设备也是一大难点,总之医院建筑相当繁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兴趣可以交流交流,邮箱: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是最新版吗

JGJ 16没有2015版,所以实施就无从说起,目前执行版本是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的第8.3.2条的解释不清楚。

埋地敷设不包括混凝土暗配,埋设是指埋在土质里面。在预算里埋地敷设和混凝土暗配的价格是也是不一样的,套的定额子目也不一样。 你这个属于混凝土暗配,金属导管应是1.5mm厚的。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能否用于工业

部分可以用

根据 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进户配电箱电线管是用什么管?

楼栋的那个进户是从室外引入的,一般埋地,那么用镀锌钢管了,标注为SC。或者水煤气管,标注为RC。如果是到住宅每户人家的那个,PVC管就可以了。标注PC

民用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有哪些

民用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给个常用的参考:GB50057-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防雷与接地》图集;图集是施工图集,在建筑电气上指导施工和设计。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文物建筑物的防雷规范.

做电气设计需要参考哪些设计规范?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规范》(电气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建筑照明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等,总的来说,常用的有60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只是最常用规范,还要注意:1、用最新版本的设计规范2、有些规范涵盖的范围很广,做电气的只要重点使用电气方面的就可以了,不一定全部的了解如有其它问题,欢迎继续追问!给个奖励分数吧!

“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中有没有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的规范条款?

有,具体规定如下: 以下信息源自《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第8.6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 8.6.1 一般规定 8.6.1.1 低压配电线路应根据不同故障类别和具体工程要求装设下列保护: (1)短路保护; (2)过负荷保护; (3)接地故障保护; (4)中性线断线故障保护。 8.6.1.2 配电线路上下级保护电器的动作应具有选择性,各级间应能协调配合。当有困难时,对于非重要负荷除第一、二级之间具有选择性动作外,其他可无选择性动作。 8.6.1.3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应与配电系统的特征和接地型式相适应。 8.6.1.4 对电动机等用电设备配电线路的保护,除符合本章要求外,还应符合本规范第10章的有关规定。 8.6.1.5 低压配电线路的过电流应由一个或多个电器保护,用以在发生过负荷或短路时能自动切断供电。 8.6.2 短路保护 8.6.2.1 配电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短路保护电器应在短路电流使导体及其连接件产生的热效应及机械应力造成危害之前切断短路电流。 8.6.2.2 短路保护电器的分断能力应能切断安装处的最大预期短路电流。 8.6.2.3 对持续时间不超过5s的短路,绝缘导体的热稳定应以下式进行校验: 8.6.2.4 在线芯截面减小或分支处,以及因导体类型、敷设方式或环境条件改变而导致载流量减小的线路,如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且越级切断线路不引起故障线路以外的一、二级负荷中断供电,允许不装设短路保护: (1)上一级线路的保护电器已能有效地保护的线路。 (2)电源侧装有额定电流不大于20A的保护电器所保护的线路。 (3)电源侧装有短路保护电器的架空配电线路。 (4)符合本章第8.6.6.2款和第8.6.6.3款规定的线路。 8.6.2.5 具备以下条件时,可不按分断能力选择保护电器,对于非重要负载在电源侧已装有能满足本章第8.6.2.2款要求的其他保护电器,则允许负载侧保护电器的分断能力小于预期的最大短路电流。但两个保护电器特性的配合,应使短路时通过的能量不致造成负荷侧保护电器和导线的损坏(包括机械应力和电弧造成保护电器的损坏)。 8.6.2.6 为使低压断路器可靠工作,应按公式8.6.2.6校验其灵敏度: 8.6.3 过负荷保护 8.6.3.1 配电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使保护电器在过负荷电流引起的导体温升对导体的绝缘、接头、端子造成损害前切断负荷电流。 8.6.3.2 下列配电线路可不装设过负荷保护: (1)符合本章第8.6.2.4款规定的线路,如电源侧的过负荷保护电器已能有效地保护该段线路,且越级切断线路不致引起故障线路以外的一、二级负荷供电中断。 (2)不可能增加负荷从而导致过负荷的线路。 (3)由于电源容量的限制,不可能发生过负荷的线路。 8.6.3.3 过负荷保护宜采用反时限特性的保护电器,其分断能力可低于保护电器安装处的预期短路电流,但应能承受通过的短路能量。 8.6.3.4 过负荷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同时满足以下二式要求: 8.6.3.5 对于突然断电会导致比因过负荷而造成的损失更大的配电线路,不应装设切断电路的过负荷保护电器(如消防水泵的供电线路等),但应装设过负荷报警电器。 8.6.3.6 当采用同一保护电器作多根并联导体组成的线路的过负荷保护时,该线路允许的持续载流量为多根并联导体的允许持续载流量之和,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导体的型号、截面、长度和敷设方式均相同; (2)线路全长内无分支引出线; (3)线路的布置使各并联导体的负荷电流基本相等。 8.6.3.7 对于多个低压断路器同时装入密闭箱体内的过负荷保护,应根据环境温度、散热条件及断路器的数量、特性等因素,考虑降容系数。 8.6.3.8 过负荷保护电器的整定电流应保证在出现正常的短时尖峰负荷电流(如用电设备起动)时,保护电器不应切断线路供电。 更多规范建议阅读《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以下是提供相关内容服务的网站,供参考: 1、 http://down3.zhulong.com/tech/detailprof134620ZJ.htm 2、 http://bbs2.zhulong.com/forum/detail5463128_1.html 3、 http://www.schneider-electric.com.cn/affixdata/UploadFile/20071218014436286.doc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最新版谁了解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JGJ 16-2008 自2008年8月1日起实施。1 总 则1.0.1 为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不适用于人防工程、燃气加压站、汽车加油站的电气设计。1.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对电磁污染、声污染及光污染采取综合治理,达到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人居环境安全。1.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装备水平,应与工程的功能要求和使用性质相适应。1.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采用成熟、有效的节能措施,降低电能消耗。1.0.6 应选择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产品。严禁使用已被国家淘汰的产品。1.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采取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参考规范:http://www.zzguifan.com/webarbs/book/199/1221520.shtml1.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介绍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是201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瞿义勇。全书编写以图表为主,辅以文字说明,极具指导性和参考价值。《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强电部分)应用图解》可供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人员和电气工程师使用,同时可供电气监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资料。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介绍?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以下是中达咨询小编整理相关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内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基本简介:《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代号;3.供配电系统;4.配变电所;5.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6.自备应急电源;7.低压配电;8.配电线路布线系统;9.常用设备电气装置;10.电气照明;11.民用建筑物防雷;12.接地和特殊场所的安全防护;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15.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6.广播、扩声与会议系统;17.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1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9.计算机网络系统;20.通信网络系统;21.综合布线系统;22.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23.电子信息设备机房;24.锅炉房热工检测与控制。《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发布信息: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6—2008,自2008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8、3.3.2、4.3.5、4.7.3、4.9.1、4.9.2、7.4.2、7.4.6、7.5.2、7.6.2、7.6.4、7.7.5、11.1.7、11.2.3、11.2.4、11.6.1、11.8.9、11.9.5、12.2.3、12.2.6、12.3.4、12.5.2、12.5.4、122622、14.9.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8年1月31日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介绍?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以下是中达咨询小编整理相关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内容:《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基本简介:《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代号;3.供配电系统;4.配变电所;5.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6.自备应急电源;7.低压配电;8.配电线路布线系统;9.常用设备电气装置;10.电气照明;11.民用建筑物防雷;12.接地和特殊场所的安全防护;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15.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6.广播、扩声与会议系统;17.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1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9.计算机网络系统;20.通信网络系统;21.综合布线系统;22.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23.电子信息设备机房;24.锅炉房热工检测与控制。其中民用建筑电气规范中总则的基本内容如下:其中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的基本内容如下:5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5.1一般规定5.1.1本章适用于民用建筑中10(6)kV电力设备和线路的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5.1.2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5.1.3重要的配变电所可根据需求采用智能化保护装置或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5.1.4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的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和《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3的有关规定。5.2继电保护5.2.1继电保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保护装置。电力设备和线路短路故障的保护应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必要时可增设辅助保护。2继电保护装置的接线应简单可靠,并应具有必要的检测、闭锁等措施。保护装置应便于整定、调试和运行维护。3为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其上下两级之间的灵敏性及动作时间应相互配合。当必须加速切除短路时,可使保护装置无选择性动作,但应利用自动重合闸或备用电源自动投人装置,缩小停电范围。4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性。各类短路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不宜低于表5.2.1的规定。注;灵敏系数应根据小利的正常运行方式(含正常检修)和不利的故障类型计算。5保护装置与测量仪表不宜共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包括中问电流互感器)的稳态比误差不应大于10%。6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当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或其他故障能使保护装置误动作时,应装设断线闭锁或采取其他措施,将保护装置解除工作并发出信号;当保护装置不致误动作时,应设有电压回路断线信号。7在保护装置内应设置由信号继电器或其他元件等构成的指示信号,且应在直流电压消失时不自动复归,或在直流恢复时仍能维持原动作状态,并能分别显示各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8为了便于分别校验保护装置和提高可靠性,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宜做到回路彼此独立。9当用户10(6)kV断路器台数较多、负荷等级较高时,应采用直流操作。10当采用蓄电池组作直流电源时,由浮充电设备引起的波纹系数不应大于5%,电压波动范围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5%,放电末期直流母线电压下限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85%,充电后期直流母线电压上限不应高于额定电压的115%。11当采用交流操作的保护装置时,短路保护可由被保护电力设备或线路的电压互感器取得操作电源。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可由电压互感器或变电所所用变压器取得操作电源。12交流整流电源作为继电保护直流电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直流母线电压,在最大负荷时保护动作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80%,最高电压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15%,并应采取稳压、限幅和滤波的措施;电压允许波动应控制在额定电压的±5%范围内,波纹系数不应大于5%;2)当采用复式整流时,应保证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在不同故障点和不同相别短路时,保护装置均能可靠动作。13交流操作继电保护应采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去分流跳闸的间接动作方式。14 10(6)kV系统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零序速断保护;2)零序保护装置动作于跳闸,其信号应接人事故信号回路。5.2.2变压器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变压器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装设相应的保护:1)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单相接地短路;2)绕组的匝间短路;3)外部相间短路起的过电流;4)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接地短路;5)过负荷;6)变压器温度升高;7)油浸式变压器油面降低;8)密闭油浸式变压器压力升高;9)气体绝缘变压器气体压力升高;10)气体绝缘变压器气体密度降低。2 400kVA及以上的建筑物室内可燃性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当因壳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瞬时动作于信号;当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当变压器电源侧无断路器时,可作用于信号。3对于密闭油浸式变压器,当壳内故障压力偏高时应瞬时动作于信号;当压力过高时,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当变压器电源侧无断路器时,可作用于信号。4变压器引出线及内部的短路故障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当过电流保护时限大于0.5s时,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且应瞬时动作于断开变压器的各侧断路器。5由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可采用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应考虑事故时可能出现的过负荷,并应带时限动作于跳闸。6变压器高压侧过电流保护应与低压侧主断路器短延时保护相配合。7对于400kVA及以上、线圈为三角一星形联结、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当低压侧单相接地短路且灵敏性符合要求时,可利用高压侧的过电流保护,保护装置应带时限动作于跳闸。 8对于400kVA及以上,线圈为三角一星形联结的变压器,可采用两相三继电器式的过电流保护。保护装置应动作于断开变速器的各侧断路器。9对于400kVA及以上变压器,当数台并列运行或单独运行并作为其他负荷的备用电源时,应根据可能过负荷的情况装设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可采用单相式,且应带时限动作于信号。在无经常值班人员的变电所,过负荷保护可动作于跳闸或断开部分负荷。10对变压器温度及油压升高故障,应按现行电力变压器标准的要求,装设可作用于信号或动作于跳闸的保护装置。11对于气体绝缘变压器气体密度降低、压力升高,应装设可作用于信号或动作于跳闸的保护装置。5.2.3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l线路的下列故障或异常运行,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1)相间短路;2)过负荷;3)单相接地。2线路的相间短路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保护装置由电流继电器构成时,应接于两相电流互感器上;对于同一供配电系统的所有线路,电流互感器应接在相同的两相上; 2)当线路短路使配变电所母线电压低于标称系统电压的50%~60%,以及线路导线截面过小,不允许带时限切除短路时,应陕速切除短路; 3)当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不大于0.5~0.7s,且没有本款第2项所列的情况或没有配合上的要求时,可不装设瞬动的电流速断保护。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议楼主先参考《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版报批稿)(卫办规财发[2008]122号 2008年6月21日)里面有很多详尽的规范性东西可以参考。医院建筑是比较复杂的,包含的专业内容很庞杂,而且这几年是不断推陈出新,尤其一些专业医疗工程,像是氧气设备带、气动物流、医疗垃圾回收、氧化电位水等系统,都是新东西,得找专业公司来设计,手术室的、放射科的一些防护设备也是一大难点,总之医院建筑相当繁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兴趣可以交流交流,邮箱: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008中SC管25-50的管壁厚度是多少?

1、《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8.3.2明敷于潮湿场所或埋地敷设的金属导管,应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0mm的钢导管。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导管宜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1.5mm的电线管。2、地下室一般属于“潮湿场所”,如果是“暗敷”预埋在顶板内,金属导管“宜”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1.5mm,也可以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0mm的钢导管。(可选择)3、同上,如果是明敷于地下室内的导管,“应”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0mm的钢导管。(必须)

求: 建筑电气最实用的设计规范是那一本???

民规

建筑电气比较实用的设计规范,初学者,请多多指教

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它就是一本国标合集,比较全面。不过初学者还是先识图吧,刚上来就看规范看不进多少东西的。

我是在一个装饰公司做电气设计的,想知道做装修电气设计需要用什么设计规范?

规范就是住宅电气的规范啊,你做电气设计的还不知道啊。一般这个设计说明都是抄的,也没人看。你自己百度规范吧

求 JGJ16-20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我的答案可能令你失望,其实根本不存在JGJ 16-2016,现行版本是: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目前还没有新版发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提到的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有哪些?

1、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没有对“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作出明确规定。2、一般从管理角度来说,首先是管理措施,对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要在设计之初就想到防止并列的预防措施,特别是要设立技术措施,并对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在现场运行规程中规范操作步骤,并确立倒闸操作批准制度,填写操作票制度,倒闸监护制度等一系列防止误并列的组织措施,在运行中还要定期检查设备,保障调和的完好、有效性。3、再好的管理也可能出现失误,防止误并列的关键还是技术措施,最好的方法是采用自动切换方式,装设应急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倒电时因时间紧迫“手忙脚乱”,“忙中出错”的情况发生。4、具体的技术措施有机械闭锁方法,如装设九线闸;有电气闭锁方式;还有挂程序锁的方式等,需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来确定。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如果有冲突,以那个为准?

看是不是强条了 民规权威点一般来说 电气说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中 住户同时率

楼上回答的已经很好了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8.3.2条怎么理解?地下室预埋的套管算什么条件,壁厚多少?

不小于2.0mm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