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丑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关于夏尔·波德莱尔与审丑美学

波德莱尔的诗歌并不是用简单的颓废可以概括和形容的,其本质上的原因是他善于用丑恶的事物为写作对象而营造的颓废的感觉。这本身就代表一种独特的风格与审美,那便是他与他所处时代的审丑美学。况且,他的诗歌实质上算是西方诗坛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当然会被整个西方诗坛所接受,并且传唱至今。先讲关于审丑这件事。审丑美学由法国开始,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在经历帝国时代之后,思想逐渐变得荒芜不堪并丧失信心。启蒙运动在解放人们思想的同时也在之后 带来了必然的弊端,诗歌堕入人为的深渊。18 世纪末法国哲学界开启了对启蒙思想的批判,这一批判普遍出现于法国政治、哲学、文艺等各个领域。其中文艺生活以最为温情有利地方式进入到人们的内心世界。所以浪漫主义便由此诞生了。雨果认为这种新旧交替是历史必然, 新的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后来的唯美派大师施莱格尔认为,现代诗歌最高目标不一定是美,雨果认为真正的浪漫主义就是文学上的自由,他热烈抨击古典主义的唯一规则,认为艺术表现的内容应扩大,艺术表现的应该是热烈真实的情感,丑恶与斗争亦应进入艺术领域。所以后来丑不再作为美的一种附属品而存在,丑开始独立并熠熠生辉。在雨果看来,美丑共存是近代以来的社会。里贬抑丑、丑衬托美的情况已无法满足如今文艺的本质要求,创作者、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表现整个世界的真实风貌。他的理论这方面其中的代表作就是《巴黎圣母院》。在《巴黎圣母院》的原文中卡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被世人厌恶,但他的内心非常善良,所以他算得上是雨果小说中对道德的最佳标准。雨果的这一革命性的文学理论与创新带给了波德莱尔极为深刻的影响,也很大程度上缔造了波德莱尔属于自己的风格。再后来雨果的作品得到法国人民的喜爱,传统的善恶,美丑关系被打破。艺术家们应该忠于自己的感受,唯美早已是镜花水月,以美为中心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范式是所有人都期待的,没有人不为之心驰神往,但人类感性心理却早已不光只有美了还掺杂着丑陋的成分。直面现实或许才是近现代人唯一的归宿,要获得心灵的救赎,审丑势在必行,人类的精神只有在审丑这样的感性批判中才能真正拥有强大的本质力量。而波德莱尔惯用腐坏和破败的意象,使他的诗歌具有一种强烈的破坏性,他不止一次的在诗歌创作和美学论著中表达了他对扭曲、混乱之美的向往、对美的毁灭的迷恋。相比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波德莱尔更向往诗的世界,那是他眼中更为真实的东西,在他看来诗所要表达的是“纯粹的愿望、动人的忧郁和高贵的绝望”。在《理想》、《腐尸》等诗篇中,它使用了大量阴暗、沉重、糜烂、混乱的意象营造他独特的美感,波德莱尔的美是撒旦式的,官能但却不淫秽,富有一种强烈的感官刺激和情绪波动,在他看来正是这些“古怪的成分组成并决定了个性,而没有个性,就没有美”,他总是在追求极致的扭曲的近乎瞬间的美,甚至是虚无。后来的艾略特也收到了波德莱尔的影响,不只是艾略特,这种风格直接影响了20世纪的存在主义, 他诗歌中那种强烈的否定批判以及那种对虚无的探讨所带来的 强烈毁坏氛围不仅在当时呈现出 了一种迥然不同的美,也为后世许多具有虚幻与幻灭主义的创作开启了先声。所以他当然能在西方诗坛所传颂几百年。其实不只是西方,波德莱尔还深深影响着南美的诗歌与东亚(主要是日本)的文学风格,博尔赫斯,聂鲁达无不受过他的启发。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也在作品中呈现了与波德莱尔较为相像的美学倾向。芥川龙之介还有“人生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源自《某傻子的一生》)这种句子流传,其影响力可见一斑。本质上物哀、幽玄、闲寂是日本美 学的核心,而这与波德莱尔悲观,颓废、充满忧郁与毁灭性的美学 思想有着天然的亲近性。三岛由纪夫在《金阁寺》中还有过“我与美是怨敌,一切美到极致的事物都应该遭到毁灭”。也和波式的审丑美学离不开关系。总结:波德莱尔的文学风格确实是异类,可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才能清楚地知道这种审丑美学诞生以及波德莱尔诞生的意义,在波看来,丑必然地给人们带来痛感或不适感,但是这样的痛感并非让人厌恶至极,丑具有强烈的独立性与艺术价值,丑不必变成美才有被讨 论的余地,丑存在本身就是合理的。也正是因为有丑的存在,让感性似乎更加灰暗与绝望,也让抒情诗本身更丰富多样化,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