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乡土中国作者

《乡土中国》的作者是费孝通。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江苏吴江(今苏州吴江区)人,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5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人物评价费孝通的一生,经历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在他的身上,饱含着爱国主义的情怀。他的《乡土中国》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他的《江村经济》让世界从不同角度定义中国的生产方式。他“行行重行行”,怀着一颗“志在富民”的仁心,总结出了包括“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在内的多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包括浦东、黄河上游、南方丝绸之路在内的多个区域经济的布局和发展。他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定义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核心理论框架。他提出的“文化自觉”理念、他对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战略思考、他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世界设想,都将指引着我们坚实地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乡土中国中的文字下乡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

乡土性有三个特点:一是与泥土分不开;二是不流动性;三是熟人社会。1、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2、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3、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

乡土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跟青岛出版社一样吗?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青岛出版社的是精装本,但没有注析;人文社的是16k平装本,有详细的注析,更便于理解,推荐后者。人文版青岛出版社

乡土中国中教化的解释

在《乡土中国》中,教化权力是指一种不同于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权力形式,它表面上没有使用暴力,但实际上在传统社会中,它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如果谁敢不服从这种“教化权力”,在传统社会中意味着几乎没有生存空间。这种权力形式主要通过社会习惯和道德规范来实现,以控制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乡土中国第三章中文化的意义与作用有哪些

1. 今夕之隔,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少年时回忆童年的无知。中年人感慨番孩童时的无忧,少年时的冲动。垂暮之年,大多回忆起儿时的乐趣,而立2. 世代之隔,今天碰到的问题,祖辈是如何解决的?后辈需要向前辈学习他们的处理方法。

乡土中国浮士德式文化的概念

日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这两种精神的差别也表现在两种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里

《乡土中国(修订本)》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乡土中国(修订本)》(费孝通)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3CwQg_W8uz-Z0hhHh1xcqA 提取码: pgtx书名:乡土中国(修订本)作者:费孝通豆瓣评分:9.3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3-10页数:596内容简介:本书辑录的《乡土中国》、《皇权与绅权》、《内地的农村》、《乡土重建》和《生育制度》等5篇著作,是费孝通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著作。本书没有按各篇出版时间的先后排序,并取《乡土中国》为总书名,意以其为总纲,可以引领后面各篇的阅读和理解。《乡土中国》虽然是作者在“乡村社会学”讲稿的基础上撰写的,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的分析,其广度和深度已高于一个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层面。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11.2~2005.4.24)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乡土中国》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乡土中国》(费孝通)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ZQ-li0QGztkFOmWuLoEhw 提取码: afqh书名: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豆瓣评分:9.2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04-01页数:426内容简介: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绅权》四篇著作,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急求《乡土中国》的读书笔记及感想5000字左右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左右

《乡土中国》的作者是谁

《乡土中国》是2013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费孝通。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皇权与绅权》、《民族与社会》、《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4] 费孝通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急求《乡土中国》的读书笔记及感想5000字左右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左右

《乡土中国》的大概内容

中国的大概内容相同,中国这是一本很好的书籍,如果你想看,那你就赶紧去看一下吧

《乡土中国》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乡土中国》(费孝通)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eoU9ZJL045-owjYy46sVw 提取码: do83书名: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豆瓣评分:9.2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04-01页数:426内容简介: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绅权》四篇著作,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乡土重建和乡土中国哪些观点有互补关系

乡土重建和乡土中国哪些观点有互补关系?你好,很高兴接到你的回答,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的“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乡土中国(修订本)》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乡土中国(修订本)》(费孝通)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WBra64oPnyeDmNWo8E1dg 提取码: zxn5书名:乡土中国(修订本)作者:费孝通豆瓣评分:9.3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3-10页数:596内容简介:本书辑录的《乡土中国》、《皇权与绅权》、《内地的农村》、《乡土重建》和《生育制度》等5篇著作,是费孝通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著作。本书没有按各篇出版时间的先后排序,并取《乡土中国》为总书名,意以其为总纲,可以引领后面各篇的阅读和理解。《乡土中国》虽然是作者在“乡村社会学”讲稿的基础上撰写的,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的分析,其广度和深度已高于一个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层面。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11.2~2005.4.24)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乡土中国的作者简介

概况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皇权与绅权》、《民族与社会》、《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 费孝通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人物生平早年经历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出生于江苏吴江。《费孝通铜像》南京大学美术学院吴为山作品1928年,入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读完两年医学预科。1930年,到北平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通过毕业考试,并取得公费留学。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师从中国人类学家吴文藻。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学系,师从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留学海外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1938年夏,费孝通回到中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主持云南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办的社会学研究室。1940年~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学成归国1944年费孝通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于民主爱国运动。1945年起历任西南联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1945年~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年~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5年到贵州进行民族识别,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曾任国务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第六届中央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中央民族学院的副院长、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教授。1957年3月24日费孝通写的《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发表在《人民日报》,划为“右派”。晚年时期1978年~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1979年,起任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1980年~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0年,在美国丹佛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并被列为该会会员。1981年,在英国伦敦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0年,春费孝通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春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奖章,1982年被选为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院士,1988年费孝通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同年费孝通获《大英百科全书》奖。曾在革和国民经济中的位置提出了精辟的见解。1998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创刊,费孝通任名誉主编。1982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82年,被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1982年~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名誉所长。1985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8年,在美国纽约获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在日本福冈获亚洲文化奖。1994年,获该年度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社会领袖奖”。1998年,获“霍英东杰出奖”。1999年11月,费先生接受钱伟长邀请,担任上海大学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至2004年相继出版的《费孝通文集》(16卷本)。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中的仪式指的是什么意思

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不是靠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比如:吃饭的时候,上位是留给家里的长辈坐的,这就是仪式,旧时候家里死了人,要做道场,这也是仪式。

《乡土中国》书评

《乡土中国》书评是《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也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书由十二章组成,语言通俗易懂,并且引用了大量西方名人名言和理论报告。“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先生开篇第一句便表明了本书是在对乡土中国的本色进行一种探索。“分别是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正如“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乡土铸造了中国几千年来无数辉煌的历史,同时也束缚了我们向上飞的翅膀。“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喝。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从费孝通先生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乡土文化不容动摇的地位。这样的文化,是在我们平凡琐碎的生活中所影射出来的,与日常生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每个人都独有的一种文化。“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费孝通先生正是希望通过阐明泥土的重要和神圣来唤醒我们对人生最初始和最质朴的存在的思索。泥土正是最常见的往往被忽略的,却也是最重要的,生于钢筋水泥地也好,生于村庄泥土地也罢,我们都不应该忘却此前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乡土本色。因为社会在不断地极速地变迁,我们在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也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改变。“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但不管我们因为工作或者学习等各种原因而远离家乡,籍贯是不变的,姓氏和家谱仍然是不变的,叶落归根,羁旅之情也是不变。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语,“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我们很可以相信,相对独立而自由的个体因为地缘而漂散,也因为地缘而落定。接着,费孝通先生又详细分析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之前,他说明了在我们存在之前存在的,是父母,是乡民,是环境,是历史,是我们无须选择的,也是无法选择的存在。他说,“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然后,费孝通先生也阐明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他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而现代社会呢,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是不同于乡土社会的,可以在现代论法理中找到答案。于是,我得出的结论是,乡土社会的契约精神反而比现代社会更浓郁。前者是内生,后者为舶来。“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这是费孝通先生在“文字下乡”这一章中所表明的,世代的经验,反复的惯例,人伦的常态,都是生而与俱的存在,历世不移的结果,是习以为常的,在生生代代的延续中,已经深入民心。

如何评价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一本好书,是一本经典的社会学入门书籍。七八十年过去了,书中的理念和对乡土社会的分析仍然鞭辟入里。读过这本书后,读者应当对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本书非常薄,全文不过七万字。正如作者在前言和后记中提到:这集子里所收的十四篇论文是四十年代后期,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这本小册子不是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一、《乡土本色》:乡土社会的“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不流动性、熟人社会。现代社会是法理社会,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二、《文字下乡》:乡土人可能缺乏现代社会的“知识”,但不是“智力”,现代社会的人同样并没有掌握乡土人的“知识”。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愚在什么地方呢?三、《再论文字下乡》:不能因为乡土人不使用文字而批评其愚。根源是:乡土人使用“语言”已足够,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四、《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指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小到两三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走廊上照例是尘灰堆积,满院生了荒草,谁也不想去拔拔清楚,更难以插足的自然是厕所。没有一家愿意去管闲事,谁看不惯,谁就得白服侍人,半声谢意都得不到。于是像格兰亨姆的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岀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干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我们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了。我常常觉得:“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和《大学》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条理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为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这是一个事实上的公式。在这种公式里,你如果说他私么?他是不能承认的,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可以为了家,家在他看来是公的。当他牺牲国家为他小团体谋利益,争权利时,他也是为公,为了小团体的公。五、《维系着私人的道德》:无数私人关系达成的网络中的人伦道德维系着差序格局。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岀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向另一路线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孔子曾总结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六、《家族》:家族不仅包含生育功能,还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形态上的差异,也引起了性质上的变化。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氏族性了。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称我们这种社群作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七、《男女有别》:在中国的乡土社会,家是个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中国人格外矜持和保留,纪律排斥了私情。恋爱精神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容存在的,因为乡土社会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更害怕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乡土社会中男女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但不是经济的生产,不是个事业。恋爱的持续倚于推陈岀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非但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顶利经营。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的事业摇摇欲坠。这事业除非另外设法,由社会来经营,浮士德式的精神的确在破坏这社会上的基本事业。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非但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是在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八、《礼治秩序》:在乡土社会中,社会秩序可以依靠礼治。礼治不意味着文质彬彬,而是一种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九、《无讼》: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和法治秩序存在矛盾。有一位兼司法官的县长曾和我谈到过很多这种例子。有个人因妻子偷了汉子打伤了奸夫。在乡间这是理直气壮的。但是和奷没有罪,何况又没有证据,殴伤却有罪。那位县长问我,他怎么判好呢?他更明白,如果是善良的乡下人,自己知道做了坏事决不会到衙门里来的。这些凭借一点法律知识的败类,却会在乡间为非作恶起来,法律还要去保护他。我也承认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实。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乡土中国前三章读后感怎么写

《乡土中国》我没有读之前心里就想乡土中国是一种以怎么样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我读完了《乡土中国》之后给我的答案是脑袋里出现一幅画面里面有的父亲和母亲辛勤劳动的背影和我家乡父老乡亲他们在田地里播种辛勤劳动的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泪水悄悄的滑落下来打湿了我的衣服我开始想家人以及家乡的人民和山山水水了。虽然农村没有像城市那么的繁华但有宁静清新的空气有朴素人民,灿烂的微笑待人友善,他们懂得珍惜生活和努力创造财富。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  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哪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  有人认为费孝通在这本书最主要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这两个概念。我倒是觉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  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当然先生在这两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差序格局"是费先生的独创,在书中,他打了个比方,将西洋的"团体格局"和中国的"差序格局"区分开来: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国的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会主持词?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在这春光明媚美好时节,我们的老朋友- 郭艳梅老师和石淑芳老师应邀再一次莅临我校,为大家分 享她们在读书与写作方面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全体师生对她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年,是三门峡市深入实施“书香三门峡”全民阅读活动的起始之年,全市上下通过开展九项活动, 着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崇读尚学的文明风尚,推进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切实提升 城乡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实施“四大一高”战略,建设创新开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 生态宜居三门峡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其中活动之一就是深入开展全民阅读进校园活动。通过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等读书活动,倡议学校帮助 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倡导青少年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学习习惯,深入开展书香校园 创建。今天,到我校为大家作报告的两位老师都是从我市基层走出来的乡土作家。郭艳梅老师系河南省作家 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协副主席,也是我们_的老乡,现工作于灵宝市教育体育局宣传科。业余时间喜欢读 书和写诗,作品散见于各大主流媒体杂志。著有诗集《桃之夭夭》、《黑女诗稿》等。从去年开始,她应普教科邀请在文化活动中心对兴趣班同学讲授阅读与写作课程,深受好评。石淑芳 老师系灵宝市苏村乡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首届十佳“最美灵宝人”,市县两级人大代表,三八 红旗手,灵宝市拔尖人才,农民作家。为圆文学梦,她坚持十七年写下85本日记,创作了长篇小说《山女 的世界下着雨》,去年又出版散文集《长在山间的文字》。近年来在全国近百家杂志发表散文二十余万 字,她为读书而执着的感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众多知名媒体报道过。下面郭艳梅老师将从一个作家和诗人角度来跟大家谈谈语言、写作、人的境况等话题。石淑芳老师将 把她对读书阅读的执着追求及她对读书、阅读及人生的感悟与我们分享。让我们大家以热烈掌声欢迎两位 作家为我们作报告!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给我们展现了什么?

《乡土中国》我没有读之前,心里就想乡土中国是一种以怎么样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我读完了《乡土中国》之后给我的答案是脑袋里出现一幅画面里面有的父亲和母亲辛勤劳动的背影和我家乡父老乡亲他们在田地里播种辛勤劳动的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泪水悄悄的滑落下来打湿了我的衣服我开始想家人以及家乡的人民和山山水水了。虽然农村没有像城市那么的繁华但有宁静清新的空气有朴素人民,灿烂的微笑待人友善,他们懂得珍惜生活和努力创造财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哪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有人认为费孝通在这本书最主要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这两个概念。我倒是觉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当然先生在这两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差序格局"是费先生的独创,在书中,他打了个比方,将西洋的"团体格局"和中国的"差序格局"区分开来: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国的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通过这个比喻,费先生把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了:首先是执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实在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弊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可以显现这点。而在西洋的团体格局中,道德的观念是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的,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断标准的随机性。中国社会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随着势力的大小而变化,对于不同的环境和人事,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对待方法,我们往往讲的是攀关系,讲交情。而西洋社会将的是权,社会对每个人是公道的人对人遵守的是一样的规则,就是要互相尊重权利,而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会组织的界限。比如在书中提到的关于"家庭"的概念,在中国,"家庭"这词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还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类的。而在西洋社会,"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确得很。最后就是社会结构的层次化。中国的传统社会向来就是阶级社会,上下级关系的明确规定,使得社会层次分明,乡土中国的社会网络是由等级差别的。而在团体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视同仁的。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在向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礼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缘和地缘的分离,剧烈的社会变迁,使得人们不再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动,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乡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没。当然,中国的本质还是乡土的,即使她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中国人骨子里的私德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却反而有一种加重的趋势,社会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风气使得这个社会更加地冷漠。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于农业文明中的,中国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会失去它的香气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里鄙视"乡下人",那就有点可笑了。以上是本人看完《乡土中国》后的一些想法,其实看完《乡土中国》之后有许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将能成文者呈现出来了。

《乡土中国》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乡土中国》(费孝通)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wMBG-hSRBy2s5FwzhkPOQ提取码:1234书名: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豆瓣评分:9.2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04-01页数:426内容简介: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绅权》四篇著作,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费孝通《乡土中国》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乡土中国》的时代背景:《乡土中国》来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当时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14篇文章,《乡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章辑录而成。在该书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1920年进入苏州振华女校读书。1928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医学预科。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成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6年获公费留学资格赴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院学习人类学。1938年获哲学博士(社会人类学)学位。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论文

.《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B.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C.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D.《礼治秩序》一章认为,乡土社会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可以说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没有法律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E.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有哪几个部分?

第1章: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因此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第2章:在以城市为主导的语境下,我们会嘲笑乡下人是“愚”的,比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的喇叭声显得手忙脚乱。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不明白怎么应付汽车,但这只是知识问题,并不是智力问题。如果这样的嘲笑成立,那乡下人同样可以嘲笑城市人。第3章: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学习能力。他可以学会不受生理反应的控制。所谓学习,就是在人出生后,建立一种行为模式,改变本能方式的过程。学习的方法是“学习”。学习是指一次又一次地做事,使一个人习惯于一种新的做事方式。学习就是打破个人知识的现在和过去的鸿沟,现在和过去的桥梁是记忆。第4章:在很多人眼里,乡巴佬最大的问题就是“隐私”,比如“自己门前扫雪,不为别人的房子霜冻担心”;爱占小便宜,不为别人的事操心,现在屡遭诟病的腐败问题可以归结为“隐私”。第5章:道德是指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在这一章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群体道德和私人道德。费劳把西方社会称为群体模式,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差异秩序模式。不同的社会结构模式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第6章:家庭的概念在人类学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是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出生社区。亲子(Parent-child)指的是它的结构,生殖指的是它的功能。从生育的角度看,抚养孩子的目标终将结束,家庭的功能是暂时的,而国家和学校的社会功能是长期的。第7章:情绪是一种刺激性反应,一种心理紧张,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兴奋。如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重复而变得固定,那么身体就不会有紧张。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感情是破坏性的、创造性的。感情往往发生在尝试新的反应和阻碍旧的反应。感情的发生会改变原来的关系。第8章:地方社会秩序不是自发的。并不是说在一个很少有人听说过对方的小国里,无论老死,秩序只能靠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来建立。秩序的建立必须靠外力来维持。在法治社会,当然是国家权力,而在传统的地方社会,则是依靠“礼”。第9章:在农村社会处理案件中,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是“这个孩子从小就不是好事”。这样的判断标准显然不利于区分是非。长辈在处理案件时往往有道德上的考虑。现代法律给人的印象是道德因素越来越被排除。法官只能按规定审理案件。法律只是一种工具,中立,不起道德判断的作用。第10章:权力,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在社会冲突方面,即一部分人统治和压迫另一部分人,统治者驱使被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社会有不同层次,政府和国家都是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这种权力可以称之为暴君权力。第11章:发生于社会冲突之下的横暴权力,以及发生在社会合作过程当中的同意权利,在这一章费老又引入了教化权利。因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显然不是冲突性的专制统治社会,也不是把每个人都当成相同分子的现代社会。第12章:血缘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人和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社会变迁的速度越慢,那么血缘关系的作用就越强。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你的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你的一生。第13章:权力的性质有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利,以及在第11章“长老统治”中提到的教化权力(或称之为长老权力),本章费老又提出了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时势权力和长老权力不同,它并不是依据传统的有效性,它是由社会变迁的时势所造成的,故名时势权力。第14章:乡土社会的人是靠着“欲望”去行事,比如说我想吃大蒜,想吃辣子,那么我就去吃。而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行为的指导,发生了“需要”,因此也就有了“计划”,比如为了获得全面的营养元素,我需要刻意的去吃哪些食物。“需要”是基于一种维持人全面健康发展的功能性实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面提出了什么?

团体格局是费孝通对于西方社会结构的一种阐释。费孝通从群己关系上将中西方的社会结构进行对比,认为西方社会是一种团体格局,团体界限明确,团体成员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而乡土中国社会结构则是一种差序格局,这种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富于伸缩性,群与己,公与私的界限都变得十分模糊。扩展资料:费孝通先生解剖中国传统社会,使用的是社会结构分析方法,这是社会学通用的方法。在费先生之前,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就曾用“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两个概念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费先生为更准确地区分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概念,其中“差序格局”尤可谓是费先生的独创,并被国际社会学界所接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土中国百度百科-差序格局

费孝通《乡土中国》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B.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C.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D.《礼治秩序》一章认为,乡土社会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可以说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没有法律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E.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什么概念?

《乡土中国》仅有十四篇文章,但是却描绘出了生动而贴切的中国传统形象,对很多问题他以精辟的见解和恰当的比喻做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乡土中国》成为一本既反映中国实际状况,又具有理论深度的著作,在中国的学术界具有比较大的影响,成为许多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必读书。费孝通的生花妙笔更令《乡土中国》中的文章精彩纷呈,通过《乡土中国》,可以加深对中国社会的重新理解和认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最深刻、简约的提炼。在讲述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差异时,费老从“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角度进行比较。可见“差序格局”在“乡土中国”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乡土中国》指出,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网络是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纹。在这样的网络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圈子的中心,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仿佛扩散开来的一个个圈子,体现出社会关系的亲疏程度,这就是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而,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差序格局的中心理论就是: 以己为中心, 推己及人, 以亲属关系的亲疏差别为范本投射到一切社会关系中, 演化为以血缘和从血缘推广出的地缘关系为主要社会准则处理人际关系、配置资源。乡土中国既有的秩序、伦理、习俗和价值观念,在强大的“现代”面前正在悄然崩解,在文化的意义上,它正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精神破产过程中,一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无辜无助更无奈。《乡土中国》描述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无讼”的社会, 因各人在乡土环境下彼此熟悉,“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 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又因为差序格局的无限伸缩性, 导致整个乡土社会自有一套价值判断体系,觉得借助外在强制力量而打官司,于人于己都是丢人的事,即使出现严重问题,也是求助于一乡长老调解,到了最后就算不得不对簿公堂,负责裁定的也是带有浓重家长性质的“父母官”。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主要讲了什么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重刊序言告诉我们了。  这本小册子的写作经过,在《后记》里已经交代清楚。这里收集的是我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至于攻关的结果是否获得了可靠的知识,那是另一个问题。实际上在新闯的领域中,这样要求也是不切实际的。  在教室里讲课和用文字传达,公开向社会上发表,当然不能看作一回事。在教室里,教师是在带领学生追求知识,把未知化为已知。在社会上发表一种见解,本身是一种社会行动,会引起广泛的社会效果。对实际情况不正确的反映难免会引起不良的影响。我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在发表这些文章之前,犹豫过。所以该书初次出版时在《后记》中向读者恳切说明:由于刊物的编者“限期限日的催稿,使我不能等很多概念成熟之后才发表”。“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尝试什么呢?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这书出版是在1947 年,离今已有三十七年。三联书店为什么建议我把这本小册子送给他们去重刊,我不知道。我同意他们的建议是因为我只把它看成是我一生经历中留下的一个脚印,已经踏下的脚印是历史的事实,谁也收不回去的。现在把它作为一件反映解放前夕一些年轻人在知识领域里猛闯猛攻的标本,拿出来再看看,倒另有一番新的意义。至于本书内容所提出的论点,以我现有的水平来说,还是认为值得有人深入研究的,而且未始没有现实的意义。  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我这种尝试,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在英文中可以用Ideal Type这个名词来指称。 Ideal Type的适当翻译可以说是观念中的类型,属于理性知识的范畴。它并不是虚构,也不是理想,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是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既然是从具体事物里提炼出来的,那就得不断地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我称这是一项探索,又一再说是初步的尝试,得到的还是不成熟的观点,那就是说如果承认这样去做确可加深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认识,那就还得深人下去,还需要花一番工夫。  这本书最初出版之后,一搁已有三十七年。在这一段时间里,由于客观的条件,我没有能在这方面继续搞下去。当三联书店提出想重刊此书时,我又重头读了一遍。我不能不为当时那股闯劲所触动。而今老矣。回头看,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也越觉得可爱。我愿意把这不成熟的果实贡献给新的一代年轻人。这里所述的看法大可议论,但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探索的劲道,看来还是值得观摩的。让我在这种心情里寄出这份校订过的稿子给书店罢。  费孝通  1984年10月11日

费孝通《乡土中国》每章核心概念是什么?

《乡土中国》每章核心概念:第1章: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因此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第2章:在以城市为主导的语境下,我们会嘲笑乡下人是“愚”的,比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的喇叭声显得手忙脚乱。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不明白怎么应付汽车,但这只是知识问题,并不是智力问题。如果这样的嘲笑成立,那乡下人同样可以嘲笑城市人。第3章: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学习能力。他可以学会不受生理反应的控制。所谓学习,就是在人出生后,建立一种行为模式,改变本能方式的过程。学习的方法是“学习”。学习是指一次又一次地做事,使一个人习惯于一种新的做事方式。学习就是打破个人知识的现在和过去的鸿沟,现在和过去的桥梁是记忆。第4章:在很多人眼里,乡巴佬最大的问题就是“隐私”,比如“自己门前扫雪,不为别人的房子霜冻担心”;爱占小便宜,不为别人的事操心,现在屡遭诟病的腐败问题可以归结为“隐私”。第5章:道德是指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在这一章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群体道德和私人道德。费劳把西方社会称为群体模式,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差异秩序模式。不同的社会结构模式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第6章:家庭的概念在人类学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是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出生社区。亲子(Parent-child)指的是它的结构,生殖指的是它的功能。从生育的角度看,抚养孩子的目标终将结束,家庭的功能是暂时的,而国家和学校的社会功能是长期的。第7章:情绪是一种刺激性反应,一种心理紧张,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兴奋。如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重复而变得固定,那么身体就不会有紧张。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感情是破坏性的、创造性的。感情往往发生在尝试新的反应和阻碍旧的反应。感情的发生会改变原来的关系。第8章:地方社会秩序不是自发的。并不是说在一个很少有人听说过对方的小国里,无论老死,秩序只能靠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来建立。秩序的建立必须靠外力来维持。在法治社会,当然是国家权力,而在传统的地方社会,则是依靠“礼”。第9章:在农村社会处理案件中,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是“这个孩子从小就不是好事”。这样的判断标准显然不利于区分是非。长辈在处理案件时往往有道德上的考虑。现代法律给人的印象是道德因素越来越被排除。法官只能按规定审理案件。法律只是一种工具,中立,不起道德判断的作用。第10章:权力,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在社会冲突方面,即一部分人统治和压迫另一部分人,统治者驱使被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社会有不同层次,政府和国家都是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这种权力可以称之为暴君权力。第11章:发生于社会冲突之下的横暴权力,以及发生在社会合作过程当中的同意权利,在这一章费老又引入了教化权利。因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显然不是冲突性的专制统治社会,也不是把每个人都当成相同分子的现代社会。第12章:血缘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人和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社会变迁的速度越慢,那么血缘关系的作用就越强。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你的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你的一生。第13章:权力的性质有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利,以及在第11章“长老统治”中提到的教化权力(或称之为长老权力),本章费老又提出了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时势权力和长老权力不同,它并不是依据传统的有效性,它是由社会变迁的时势所造成的,故名时势权力。作品思想在该书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以土地为本的乡土社会人口流动率极低,从而导致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长大,代代相传的社会习俗指导着他们的行为。

如何理解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本书?

《乡土中国》仅有十四篇文章,但是却描绘出了生动而贴切的中国传统形象,对很多问题他以精辟的见解和恰当的比喻做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乡土中国》成为一本既反映中国实际状况,又具有理论深度的著作,在中国的学术界具有比较大的影响,成为许多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必读书。费孝通的生花妙笔更令《乡土中国》中的文章精彩纷呈,通过《乡土中国》,可以加深对中国社会的重新理解和认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最深刻、简约的提炼。在讲述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差异时,费老从“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角度进行比较。可见“差序格局”在“乡土中国”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乡土中国》指出,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网络是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纹。在这样的网络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圈子的中心,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仿佛扩散开来的一个个圈子,体现出社会关系的亲疏程度,这就是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而,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差序格局的中心理论就是: 以己为中心, 推己及人, 以亲属关系的亲疏差别为范本投射到一切社会关系中, 演化为以血缘和从血缘推广出的地缘关系为主要社会准则处理人际关系、配置资源。乡土中国既有的秩序、伦理、习俗和价值观念,在强大的“现代”面前正在悄然崩解,在文化的意义上,它正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精神破产过程中,一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无辜无助更无奈。《乡土中国》描述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无讼”的社会, 因各人在乡土环境下彼此熟悉,“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 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又因为差序格局的无限伸缩性, 导致整个乡土社会自有一套价值判断体系,觉得借助外在强制力量而打官司,于人于己都是丢人的事,即使出现严重问题,也是求助于一乡长老调解,到了最后就算不得不对簿公堂,负责裁定的也是带有浓重家长性质的“父母官”。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好在哪里?

1,《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2,《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文字呢?”其实,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音和文字参与的“特殊语言”可用来作象征的原料,如表情、动作等,它们比语言更有效。“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说话都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3,《差序格局》。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不同于西洋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费孝通在书中将中国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个网络都是以“己”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伦的格局。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出版于什么时候?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出版于1947年,收录的是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自己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提炼而成的十四篇文章。《乡土中国》深刻地剖析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提出了差序格局,礼俗秩序等等概念,是中国国情、乡情、民情的学术性报告。60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变、计划性的领导管理向市场化的法制管理的转型期,已然与封建时代的乡土社会相去甚远,但是今天出现的很多问题,权利腐败、人情关系、固步自封的心态,都带有乡土社会的残留。同时,在急速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丢失了很多优秀的传统,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乡土中国》,仍以强烈的现实性再次引起人们的思索。《乡土中国》诞生的年代正值古老的中国逐渐卷入世界体系,无论是在高层的政权更迭还是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源于西方的现代化的浪潮席卷了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世世代代的传统习俗被轻易打破,固守了千年之久的观念逐渐瓦解。各种新的思潮互相融合、碰撞,争论空前激烈,从五四到抗战前后,关于中国往何处去的社会文化论战主题层出不穷,诸如东西文化之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古史辩的论战,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等等[1]。在这场学术论战中,一方强调普遍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真理;一方强调特殊性,从捍卫中国传统文丝毫没有可取之处,甚至他们自己都会为之自卑。这不单单是人和人之间的傲慢与偏见,而是两种不同社会交替过渡时产生的必然现象。二、 改造的方式文字下乡这部分看似是在探讨乡村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关于如何改造乡土社会,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学术争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实业家和知识分子在中国农村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造实验。组织扫盲,新建剧场与广播电台,创办报刊等等。这是以“革心”为主轴,试图通过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实现消灭贫困的目的,而费孝通在对江村、渌村考察后提出,发展乡村工业才是摆脱落后面貌的捷径。“平民教育派”和“乡村工业派”在改革的手段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温和渐进,反对暴力革命的改良手法。[2]文字下乡即是对“平民教育派”在乡村开展扫盲运动的不同看法。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都很熟悉,有事情可以当面说明,不必借助于文字。文字是陌生人社会才需要的工具,是一种间接的,辅助记忆的工具。这样说的确有道理,联系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甚至可以不用见面,不用语言。一个短信,邮件,或者文件通知的形式就可以搞定。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不靠文字记录,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信息加工编码进入长时记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笔记本、记事簿的原因。但在乡土社会,一切都是稳定的,长期不变的,经验积累就可以处理大多数事情,文字的记忆功能也就失去了效用。作者在文末写到,“我绝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语言和文字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费孝通希望选择另外一个突破口——农村企业,这一点在他另外一部著作《江村经济》中有提出,只不过这个设想太超越时代,它的实施更是要在改革开放以后了。三、 乡土社会的巨大惯性第三部分提出了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的概念,是全书的核心部分,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况深刻、简约的提炼。乡土社会是稳定的、熟人化的,但并非是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而是有轻重厚薄的差别,这种差序,形成既定的等级制度,如父尊子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乡村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是不平等的,还带有远近亲疏的人情关系,打个比方,在乡村社会中的人,是以自己为中心,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与自己最亲密的人,在圈子的最内层,与自己关系不那么密切的,在稍微远一些,那些萍水相逢的人关系就更远了。乡土社会中是没有西方式的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社会公德被维系私人的道德所替代,强调“克己复礼”,就是要通过自身修养的加强来保持这个差序格局,法治被礼治所取代,在稳定的乡村体系中,人们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漫长的实践积累下来许许多多的经验,经过祖祖辈辈传承,人们形成了对事物评判的准则,也约定了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乡村的每个人一出生就在相应的位置上,履行相应的职责。这是一种自动的秩序,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

费孝通写《乡土中国》时,是什么样的背景?

《乡土中国》每章核心概念:第1章: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因此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第2章:在以城市为主导的语境下,我们会嘲笑乡下人是“愚”的,比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的喇叭声显得手忙脚乱。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不明白怎么应付汽车,但这只是知识问题,并不是智力问题。如果这样的嘲笑成立,那乡下人同样可以嘲笑城市人。第3章: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学习能力。他可以学会不受生理反应的控制。所谓学习,就是在人出生后,建立一种行为模式,改变本能方式的过程。学习的方法是“学习”。学习是指一次又一次地做事,使一个人习惯于一种新的做事方式。学习就是打破个人知识的现在和过去的鸿沟,现在和过去的桥梁是记忆。第4章:在很多人眼里,乡巴佬最大的问题就是“隐私”,比如“自己门前扫雪,不为别人的房子霜冻担心”;爱占小便宜,不为别人的事操心,现在屡遭诟病的腐败问题可以归结为“隐私”。第5章:道德是指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在这一章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群体道德和私人道德。费劳把西方社会称为群体模式,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差异秩序模式。不同的社会结构模式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第6章:家庭的概念在人类学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是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出生社区。亲子(Parent-child)指的是它的结构,生殖指的是它的功能。从生育的角度看,抚养孩子的目标终将结束,家庭的功能是暂时的,而国家和学校的社会功能是长期的。第7章:情绪是一种刺激性反应,一种心理紧张,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兴奋。如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重复而变得固定,那么身体就不会有紧张。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感情是破坏性的、创造性的。感情往往发生在尝试新的反应和阻碍旧的反应。感情的发生会改变原来的关系。第8章:地方社会秩序不是自发的。并不是说在一个很少有人听说过对方的小国里,无论老死,秩序只能靠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来建立。秩序的建立必须靠外力来维持。在法治社会,当然是国家权力,而在传统的地方社会,则是依靠“礼”。第9章:在农村社会处理案件中,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是“这个孩子从小就不是好事”。这样的判断标准显然不利于区分是非。长辈在处理案件时往往有道德上的考虑。现代法律给人的印象是道德因素越来越被排除。法官只能按规定审理案件。法律只是一种工具,中立,不起道德判断的作用。第10章:权力,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在社会冲突方面,即一部分人统治和压迫另一部分人,统治者驱使被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社会有不同层次,政府和国家都是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这种权力可以称之为暴君权力。第11章:发生于社会冲突之下的横暴权力,以及发生在社会合作过程当中的同意权利,在这一章费老又引入了教化权利。因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显然不是冲突性的专制统治社会,也不是把每个人都当成相同分子的现代社会。第12章:血缘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人和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社会变迁的速度越慢,那么血缘关系的作用就越强。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你的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你的一生。第13章:权力的性质有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利,以及在第11章“长老统治”中提到的教化权力(或称之为长老权力),本章费老又提出了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时势权力和长老权力不同,它并不是依据传统的有效性,它是由社会变迁的时势所造成的,故名时势权力。作品思想在该书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以土地为本的乡土社会人口流动率极低,从而导致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长大,代代相传的社会习俗指导着他们的行为。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哪几个地方给你印象最深?

1,《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2,《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文字呢?”其实,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音和文字参与的“特殊语言”可用来作象征的原料,如表情、动作等,它们比语言更有效。“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说话都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3,《差序格局》。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不同于西洋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费孝通在书中将中国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个网络都是以“己”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伦的格局。

《乡土中国》的作者是谁?他的资料??

费孝通(1910-2005)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1910年11月,费孝通出生于江苏吴江一个重视学校教育的家庭,4岁进入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 1928年,费孝通入东吴大学,读完两年医学预科,因受当时革命思想影响,决定不再学医,而学社会科学。 1930年到北平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当研究生,1935年通过毕业考试,并取得公费留学资格。在出国前,偕同新婚妻王同惠子前往广西大瑶山进行调查,在调查时迷路,误踏虎阱,腰腿受伤,妻子出外寻求支援,不幸溺水身亡。费孝通伤愈后,回家乡农村休养时,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1936年,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这篇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 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 1944年,费孝通访美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讲了什么?

《乡土中国》仅有十四篇文章,但是却描绘出了生动而贴切的中国传统形象,对很多问题他以精辟的见解和恰当的比喻做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乡土中国》成为一本既反映中国实际状况,又具有理论深度的著作,在中国的学术界具有比较大的影响,成为许多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必读书。费孝通的生花妙笔更令《乡土中国》中的文章精彩纷呈,通过《乡土中国》,可以加深对中国社会的重新理解和认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最深刻、简约的提炼。在讲述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差异时,费老从“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角度进行比较。可见“差序格局”在“乡土中国”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乡土中国》指出,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网络是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纹。在这样的网络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圈子的中心,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仿佛扩散开来的一个个圈子,体现出社会关系的亲疏程度,这就是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而,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差序格局的中心理论就是: 以己为中心, 推己及人, 以亲属关系的亲疏差别为范本投射到一切社会关系中, 演化为以血缘和从血缘推广出的地缘关系为主要社会准则处理人际关系、配置资源。乡土中国既有的秩序、伦理、习俗和价值观念,在强大的“现代”面前正在悄然崩解,在文化的意义上,它正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精神破产过程中,一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无辜无助更无奈。《乡土中国》描述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无讼”的社会, 因各人在乡土环境下彼此熟悉,“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 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又因为差序格局的无限伸缩性, 导致整个乡土社会自有一套价值判断体系,觉得借助外在强制力量而打官司,于人于己都是丢人的事,即使出现严重问题,也是求助于一乡长老调解,到了最后就算不得不对簿公堂,负责裁定的也是带有浓重家长性质的“父母官”。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出版于哪一年?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出版于1947年,收录的是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自己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提炼而成的十四篇文章。《乡土中国》深刻地剖析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提出了差序格局,礼俗秩序等等概念,是中国国情、乡情、民情的学术性报告。60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变、计划性的领导管理向市场化的法制管理的转型期,已然与封建时代的乡土社会相去甚远,但是今天出现的很多问题,权利腐败、人情关系、固步自封的心态,都带有乡土社会的残留。同时,在急速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丢失了很多优秀的传统,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乡土中国》,仍以强烈的现实性再次引起人们的思索。《乡土中国》诞生的年代正值古老的中国逐渐卷入世界体系,无论是在高层的政权更迭还是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源于西方的现代化的浪潮席卷了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世世代代的传统习俗被轻易打破,固守了千年之久的观念逐渐瓦解。各种新的思潮互相融合、碰撞,争论空前激烈,从五四到抗战前后,关于中国往何处去的社会文化论战主题层出不穷,诸如东西文化之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古史辩的论战,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等等[1]。在这场学术论战中,一方强调普遍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真理;一方强调特殊性,从捍卫中国传统文丝毫没有可取之处,甚至他们自己都会为之自卑。这不单单是人和人之间的傲慢与偏见,而是两种不同社会交替过渡时产生的必然现象。二、 改造的方式文字下乡这部分看似是在探讨乡村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关于如何改造乡土社会,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学术争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实业家和知识分子在中国农村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造实验。组织扫盲,新建剧场与广播电台,创办报刊等等。这是以“革心”为主轴,试图通过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实现消灭贫困的目的,而费孝通在对江村、渌村考察后提出,发展乡村工业才是摆脱落后面貌的捷径。“平民教育派”和“乡村工业派”在改革的手段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温和渐进,反对暴力革命的改良手法。[2]文字下乡即是对“平民教育派”在乡村开展扫盲运动的不同看法。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都很熟悉,有事情可以当面说明,不必借助于文字。文字是陌生人社会才需要的工具,是一种间接的,辅助记忆的工具。这样说的确有道理,联系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甚至可以不用见面,不用语言。一个短信,邮件,或者文件通知的形式就可以搞定。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不靠文字记录,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信息加工编码进入长时记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笔记本、记事簿的原因。但在乡土社会,一切都是稳定的,长期不变的,经验积累就可以处理大多数事情,文字的记忆功能也就失去了效用。作者在文末写到,“我绝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语言和文字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费孝通希望选择另外一个突破口——农村企业,这一点在他另外一部著作《江村经济》中有提出,只不过这个设想太超越时代,它的实施更是要在改革开放以后了。三、 乡土社会的巨大惯性第三部分提出了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的概念,是全书的核心部分,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况深刻、简约的提炼。乡土社会是稳定的、熟人化的,但并非是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而是有轻重厚薄的差别,这种差序,形成既定的等级制度,如父尊子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乡村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是不平等的,还带有远近亲疏的人情关系,打个比方,在乡村社会中的人,是以自己为中心,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与自己最亲密的人,在圈子的最内层,与自己关系不那么密切的,在稍微远一些,那些萍水相逢的人关系就更远了。乡土社会中是没有西方式的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社会公德被维系私人的道德所替代,强调“克己复礼”,就是要通过自身修养的加强来保持这个差序格局,法治被礼治所取代,在稳定的乡村体系中,人们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漫长的实践积累下来许许多多的经验,经过祖祖辈辈传承,人们形成了对事物评判的准则,也约定了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乡村的每个人一出生就在相应的位置上,履行相应的职责。这是一种自动的秩序,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

费孝通《乡土中国》的基本概括有哪些?

.《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B.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C.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D.《礼治秩序》一章认为,乡土社会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可以说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没有法律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E.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最有价值的一章是哪几章?

1,《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2,《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文字呢?”其实,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音和文字参与的“特殊语言”可用来作象征的原料,如表情、动作等,它们比语言更有效。“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说话都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3,《差序格局》。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不同于西洋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费孝通在书中将中国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个网络都是以“己”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伦的格局。

如何评价费孝通《乡土中国》?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出版于1947年,收录的是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自己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提炼而成的十四篇文章。《乡土中国》深刻地剖析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提出了差序格局,礼俗秩序等等概念,是中国国情、乡情、民情的学术性报告。60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变、计划性的领导管理向市场化的法制管理的转型期,已然与封建时代的乡土社会相去甚远,但是今天出现的很多问题,权利腐败、人情关系、固步自封的心态,都带有乡土社会的残留。同时,在急速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丢失了很多优秀的传统,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乡土中国》,仍以强烈的现实性再次引起人们的思索。《乡土中国》诞生的年代正值古老的中国逐渐卷入世界体系,无论是在高层的政权更迭还是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源于西方的现代化的浪潮席卷了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世世代代的传统习俗被轻易打破,固守了千年之久的观念逐渐瓦解。各种新的思潮互相融合、碰撞,争论空前激烈,从五四到抗战前后,关于中国往何处去的社会文化论战主题层出不穷,诸如东西文化之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古史辩的论战,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等等[1]。在这场学术论战中,一方强调普遍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真理;一方强调特殊性,从捍卫中国传统文丝毫没有可取之处,甚至他们自己都会为之自卑。这不单单是人和人之间的傲慢与偏见,而是两种不同社会交替过渡时产生的必然现象。二、 改造的方式文字下乡这部分看似是在探讨乡村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关于如何改造乡土社会,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学术争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实业家和知识分子在中国农村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造实验。组织扫盲,新建剧场与广播电台,创办报刊等等。这是以“革心”为主轴,试图通过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实现消灭贫困的目的,而费孝通在对江村、渌村考察后提出,发展乡村工业才是摆脱落后面貌的捷径。“平民教育派”和“乡村工业派”在改革的手段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温和渐进,反对暴力革命的改良手法。[2]文字下乡即是对“平民教育派”在乡村开展扫盲运动的不同看法。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都很熟悉,有事情可以当面说明,不必借助于文字。文字是陌生人社会才需要的工具,是一种间接的,辅助记忆的工具。这样说的确有道理,联系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甚至可以不用见面,不用语言。一个短信,邮件,或者文件通知的形式就可以搞定。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不靠文字记录,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信息加工编码进入长时记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笔记本、记事簿的原因。但在乡土社会,一切都是稳定的,长期不变的,经验积累就可以处理大多数事情,文字的记忆功能也就失去了效用。作者在文末写到,“我绝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语言和文字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费孝通希望选择另外一个突破口——农村企业,这一点在他另外一部著作《江村经济》中有提出,只不过这个设想太超越时代,它的实施更是要在改革开放以后了。三、 乡土社会的巨大惯性第三部分提出了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的概念,是全书的核心部分,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况深刻、简约的提炼。乡土社会是稳定的、熟人化的,但并非是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而是有轻重厚薄的差别,这种差序,形成既定的等级制度,如父尊子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乡村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是不平等的,还带有远近亲疏的人情关系,打个比方,在乡村社会中的人,是以自己为中心,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与自己最亲密的人,在圈子的最内层,与自己关系不那么密切的,在稍微远一些,那些萍水相逢的人关系就更远了。乡土社会中是没有西方式的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社会公德被维系私人的道德所替代,强调“克己复礼”,就是要通过自身修养的加强来保持这个差序格局,法治被礼治所取代,在稳定的乡村体系中,人们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漫长的实践积累下来许许多多的经验,经过祖祖辈辈传承,人们形成了对事物评判的准则,也约定了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乡村的每个人一出生就在相应的位置上,履行相应的职责。这是一种自动的秩序,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主要内容是什么?

《乡土中国》仅有十四篇文章,但是却描绘出了生动而贴切的中国传统形象,对很多问题他以精辟的见解和恰当的比喻做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乡土中国》成为一本既反映中国实际状况,又具有理论深度的著作,在中国的学术界具有比较大的影响,成为许多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必读书。费孝通的生花妙笔更令《乡土中国》中的文章精彩纷呈,通过《乡土中国》,可以加深对中国社会的重新理解和认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最深刻、简约的提炼。在讲述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差异时,费老从“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角度进行比较。可见“差序格局”在“乡土中国”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乡土中国》指出,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网络是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纹。在这样的网络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圈子的中心,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仿佛扩散开来的一个个圈子,体现出社会关系的亲疏程度,这就是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而,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差序格局的中心理论就是: 以己为中心, 推己及人, 以亲属关系的亲疏差别为范本投射到一切社会关系中, 演化为以血缘和从血缘推广出的地缘关系为主要社会准则处理人际关系、配置资源。乡土中国既有的秩序、伦理、习俗和价值观念,在强大的“现代”面前正在悄然崩解,在文化的意义上,它正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精神破产过程中,一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无辜无助更无奈。《乡土中国》描述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无讼”的社会, 因各人在乡土环境下彼此熟悉,“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 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又因为差序格局的无限伸缩性, 导致整个乡土社会自有一套价值判断体系,觉得借助外在强制力量而打官司,于人于己都是丢人的事,即使出现严重问题,也是求助于一乡长老调解,到了最后就算不得不对簿公堂,负责裁定的也是带有浓重家长性质的“父母官”。

《乡土中国》为什么费孝通先生认为乡下人没有文字需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不赞同费孝通说的,每个人都需要文字需要农民更需要,只是条件有的不允许而已

费孝通《乡土中国》每章概述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1、《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2、《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3、《差序格局》。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4、《家族》、《男女有别》。这两篇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其功能显然不只于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5、《礼治秩序》、《无讼》讨论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情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蛛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合适的统冶秩序。6、《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讲的是四种权力。关于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该书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三篇中分别加以阐述。费孝通认为社会权力共有四种形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在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在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四是在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扩展资料:《乡土中国》其主要内容概括:1、乡土本色:以农为生的人,时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讲解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其信用并不是并不是依靠契约。2、文字下乡:从空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中没有文字的需要。3、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4、维系着的私人道德:介绍了不同的社会格局构成不同的道德体系。5、家族: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6、男女有别: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7、礼治秩序:"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规范是传统,与"法"不同。

如何理解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性著作,费老以中西对照的学术视野,扎根乡土本身,经过十几年社会实践与调研,运用社会学方法来整体分析乡土社会。深入理解书中的重要观点对中国社会的诸多现象有基础性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观点是否符合当今需要,也可有不同看法,可以据此做深入探究。二、相关知识1.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2005),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民族与社会》《乡土重建》等。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2.写作背景《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共14篇文章,站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了解了那时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中国。3.写作目的《乡土中国》成书缘由正如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所说,他是想借“乡村社会学”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三、内容简介1.主要内容《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中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包括14篇论文:《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2.各篇简介第一篇 《乡土本色》,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在这一篇中,作者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切入,探讨了乡下人的“土气”所涉及的“信用”以及中国乡土社会发展的农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在这里礼俗社会指的是“熟悉人”的社会,是带有乡土性的;而法理社会则是“陌生人”的社会,是“机械的团结”。通过这两种社会的比较,赞扬了乡土社会的“本色”——土气。第二篇 《文字下乡》,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里,文字语言相比于“特殊语言”(包括表情、肢体动作等)所天生固有的局限性,从而反思文字下乡运动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必要性。第三篇 …………四、导读设计1.请在阅读的基础上概括本文的写作意义。提示: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著作,其目的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著作中,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同时运用深刻而又形象鲜明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对一些现象或理论进行解释,从多个层面对传统基层社会做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概念和范畴,并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现实的功能,不仅为我们理解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而且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2.阅读完本书之后,请认为最主要写作特点的哪些?(1)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来说理。如在《无讼》一篇中,用足球比赛这个比喻来说明礼治秩序的性质;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将西洋社会的团体社会格局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将中国的差序格局则比喻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来的波纹。这些比喻都是形象而具体的,是对抽象概念的很好说明。(2)大量举实例,用以加强说明效果。如《差序格局》一篇中列举苏州人家后门的河,在《礼治秩序》中提到抗战时期自己的孩子牙根上生“假牙”哭啼不停又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在《无讼》一篇中提及的自己作为教书先生而被请参加乡村里的调解集会,以及因抽大烟父子闹矛盾的案子等。这些真实的事例就会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并加强了说明效果,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乡土中国》仅有十四篇文章,但是却描绘出了生动而贴切的中国传统形象,对很多问题他以精辟的见解和恰当的比喻做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乡土中国》成为一本既反映中国实际状况,又具有理论深度的著作,在中国的学术界具有比较大的影响,成为许多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必读书。费孝通的生花妙笔更令《乡土中国》中的文章精彩纷呈,通过《乡土中国》,可以加深对中国社会的重新理解和认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最深刻、简约的提炼。在讲述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差异时,费老从“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角度进行比较。可见“差序格局”在“乡土中国”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乡土中国》指出,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网络是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纹。在这样的网络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圈子的中心,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仿佛扩散开来的一个个圈子,体现出社会关系的亲疏程度,这就是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而,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差序格局的中心理论就是: 以己为中心, 推己及人, 以亲属关系的亲疏差别为范本投射到一切社会关系中, 演化为以血缘和从血缘推广出的地缘关系为主要社会准则处理人际关系、配置资源。乡土中国既有的秩序、伦理、习俗和价值观念,在强大的“现代”面前正在悄然崩解,在文化的意义上,它正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精神破产过程中,一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无辜无助更无奈。《乡土中国》描述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无讼”的社会, 因各人在乡土环境下彼此熟悉,“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 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又因为差序格局的无限伸缩性, 导致整个乡土社会自有一套价值判断体系,觉得借助外在强制力量而打官司,于人于己都是丢人的事,即使出现严重问题,也是求助于一乡长老调解,到了最后就算不得不对簿公堂,负责裁定的也是带有浓重家长性质的“父母官”。

乡土中国-社区分析-科学性?

《乡土中国》来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当时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14篇文章,《乡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章辑录而成。作为清王朝终结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 ,费孝通既受西式教育又受中国传统教育。1938年 ,已获博士学位的费孝通归心似箭,为避开战火,他从西贡辗转至云南,进入当时吴文藻执掌的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并负责由云大和燕大共同合建的社会学工作站。不久,在日军的炮火催逼下,工作站被迫迁往呈贡魁星阁。从 1938年到 1949年 ,将近“不惑”的费孝通迎来了其学术生命的高峰 ,尤其是在《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乡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章辑录而成。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怎么读?

《乡土中国》我没有读之前,心里就想乡土中国是一种以怎么样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我读完了《乡土中国》之后给我的答案是脑袋里出现一幅画面里面有的父亲和母亲辛勤劳动的背影和我家乡父老乡亲他们在田地里播种辛勤劳动的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泪水悄悄的滑落下来打湿了我的衣服我开始想家人以及家乡的人民和山山水水了。虽然农村没有像城市那么的繁华但有宁静清新的空气有朴素人民,灿烂的微笑待人友善,他们懂得珍惜生活和努力创造财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哪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有人认为费孝通在这本书最主要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这两个概念。我倒是觉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当然先生在这两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差序格局"是费先生的独创,在书中,他打了个比方,将西洋的"团体格局"和中国的"差序格局"区分开来: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国的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通过这个比喻,费先生把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了:首先是执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实在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弊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可以显现这点。而在西洋的团体格局中,道德的观念是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的,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断标准的随机性。中国社会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随着势力的大小而变化,对于不同的环境和人事,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对待方法,我们往往讲的是攀关系,讲交情。而西洋社会将的是权,社会对每个人是公道的人对人遵守的是一样的规则,就是要互相尊重权利,而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会组织的界限。比如在书中提到的关于"家庭"的概念,在中国,"家庭"这词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还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类的。而在西洋社会,"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确得很。最后就是社会结构的层次化。中国的传统社会向来就是阶级社会,上下级关系的明确规定,使得社会层次分明,乡土中国的社会网络是由等级差别的。而在团体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视同仁的。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在向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礼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缘和地缘的分离,剧烈的社会变迁,使得人们不再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动,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乡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没。当然,中国的本质还是乡土的,即使她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中国人骨子里的私德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却反而有一种加重的趋势,社会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风气使得这个社会更加地冷漠。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于农业文明中的,中国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会失去它的香气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里鄙视"乡下人",那就有点可笑了。以上是本人看完《乡土中国》后的一些想法,其实看完《乡土中国》之后有许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将能成文者呈现出来了。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讲了什么?

1、乡土中国第一章 怎样理解乡下人的土气?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说:“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好处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正因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当今社会,城里人习惯用土里土气、土头土脑来藐视乡下人,然而我们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开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我们小时候就能朗朗背诵的古诗,其实就足以说明以前中国社会以农民为荣,并且尊敬、崇拜他们。土应是一种高尚的象征,一种质朴的感受,一种返璞归真的踏实和厚重,中国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我们又何尝不该尊重乡土,尊重农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2、乡土社会的乡土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多个角度,分别做了阐释:特性之一: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来说,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粘在土地上的,他们一代接一代的传下去,不太有变动。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特性之二: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序关系上来说,乡土社会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中国的乡土社区单位是村落,村落与村落之间又彼此孤立。特性之三:从人与人的关系上来说,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在这里做事不讲法律,只讲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和传统礼仪。还有一个是人情社会,比如一个人犯了错,如果我跟他关系比较好,那么我们想办法也要帮他包庇。如果跟他没什么交集,那他可能就会收到严厉的惩罚。这就不难理解,至今咱们这个社会一直强调人脉的重要性。在本章末尾,作者还提到《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释,来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特点。“孝” 是什么?书中写到: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了具体的行为,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二字。即,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来源:简书作者:玄桑梓供参考。:

如何看待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的对话性,开放性,宽容性堪称卓越,是以在中国社科研究领域长青。作者的智力,阅历和个性是作品深刻度和可读性的基础。作者所处的时代(现代化浪潮冲击小农生产生活方式)已有了新的视野和信息积累,为作者比较和反思本民族社会-社区结构和人文特征开辟了可能性。这本书展现了费孝通先生出色的对话能力。假想的读者是自己的学生,行文的自在度高,不弄玄虚,知无不言。态度开放,没有打击论敌的功夫。书后介绍了潘光旦对自己的批评,反省自己治学方法上的不足:只见社会结构,不见个人。谈及乡土社会特征的时候,没有居高临下的“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而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宽容有耐心,可谓悲悯而坚韧,保持了乐观谨慎的心态,或者说是“阳光”健康。现在读来,这本书的时效性较同时代的书强。这既与乡土社会变化缓慢有关,更与作者见识深远准确有关。年轻读者,如果有农村生活记忆,仍然会产生共鸣,时时抚掌称绝。费先生通明世事,富有田野调查的经验,又有结构思维,文笔上佳;这些都是读《乡土中国》时产生的对作者的看法。(本文大部分引用网友周晓农)供参考。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论述了哪几个问题?

1,《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2,《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文字呢?”其实,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音和文字参与的“特殊语言”可用来作象征的原料,如表情、动作等,它们比语言更有效。“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说话都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3,《差序格局》。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不同于西洋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费孝通在书中将中国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个网络都是以“己”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伦的格局。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具有怎样的思想价值?

《乡土中国》先是提出中国社会总体上具有乡土本色,之后再从这个总体特点出发,对中国社会基本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结构清晰的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 乡土本色大抵是全书的总论 ,它从“乡”与 “土”的社会特征入手来谈乡村社区如何从家庭这样 的种子长成中国基层社会的参天大树。在《乡土中国》的第一章“乡土本色”中,费孝通为中国社会下了一个定性—“土”。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有三个特点:第一与泥土分不开,第二不流动性,第三熟人社会。“土”指的是 土地、社、农业和守土意识 ,“乡”指的是群、故乡和具 体的时空坐落。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 ,而关于熟悉感 的培养。“乡土性”强调的是对土地的重视,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 的谋生方法”;“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 的”,靠土地为生的人是离不开土地的, 以土地形成了人们居住的环境形成了家庭, 形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乡村。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是一个“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社会,是一个规则暗含的社会,是一个“抬头 不见低头见”的社会,是个生活成员之间互相了解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熟悉产生信任,因此乡土社会没有法律,也不需要法律。(二) 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文字常常是与知识联系在一起,乡土社会的知识则是一种来自生活经验的习惯,不需要过多思考。“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 ,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 ,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这种极端的乡 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 ,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甚至经验也无需积累 ,只需重复 ,也就没有历史变迁。也就是,乡土社会受空间狭小、时间阻隔的影响不存在。文字对于他们来说对生活没有影响也没有需要。如果文字要下乡的话,要等基层发生改变以后才能进行。(三) 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在外国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乡土中国》传达出:中国的乡土造就了中国人独特个性—“私”, 同时也建构了中国独特的人际关系—“差序格局”。“差序格局” 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中国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不同于西方“捆柴”一样的团体格局,而是一种“差序格局”。费孝通把中国的社会结构比 喻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 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的”。每个网络都是以“己” 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中国的差序格局具有一种伸缩能力, 这要看那个中心的势力如何。中国的“私”就好像“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四)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名实分离在“差序格局”的影响下, 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乡土社会的社会秩序是一种礼治秩序,它是靠着“礼”来维持的, 礼是来自于社会经 验的积累,靠的是传统, 靠的是文化。礼从教化的过程中养 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从, 人服从这种礼是主动自愿 的。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是“无讼”。 “礼是社会公认的合适的行为规范”,礼的维持力量与法不同,法依靠国家的权力来维持 ,强迫实施的 统治秩序。而礼依靠的是传统的力量, 依靠的是人们自觉 的遵守, 是一种由个人推展至社会的规范准则, 它正是与 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蛛 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 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 一种合适的统治秩序。所以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礼治秩序 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礼治的实现必须要以传统的经验可以解决社会生活问题为前提的, 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中 ,“礼”的教化是难有说服力的。而恰恰如此,乡土社会是稳定的,甚至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乡土社会得 “无为”的统治,是一种长老政治得以稳固,并且成为乡土社会的基础。

请问费孝通《乡土中国》是哪一年出版的?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出版于1947年,收录的是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自己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提炼而成的十四篇文章。《乡土中国》深刻地剖析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提出了差序格局,礼俗秩序等等概念,是中国国情、乡情、民情的学术性报告。60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变、计划性的领导管理向市场化的法制管理的转型期,已然与封建时代的乡土社会相去甚远,但是今天出现的很多问题,权利腐败、人情关系、固步自封的心态,都带有乡土社会的残留。同时,在急速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丢失了很多优秀的传统,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乡土中国》,仍以强烈的现实性再次引起人们的思索。《乡土中国》诞生的年代正值古老的中国逐渐卷入世界体系,无论是在高层的政权更迭还是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源于西方的现代化的浪潮席卷了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世世代代的传统习俗被轻易打破,固守了千年之久的观念逐渐瓦解。各种新的思潮互相融合、碰撞,争论空前激烈,从五四到抗战前后,关于中国往何处去的社会文化论战主题层出不穷,诸如东西文化之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古史辩的论战,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等等[1]。在这场学术论战中,一方强调普遍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真理;一方强调特殊性,从捍卫中国传统文丝毫没有可取之处,甚至他们自己都会为之自卑。这不单单是人和人之间的傲慢与偏见,而是两种不同社会交替过渡时产生的必然现象。二、 改造的方式文字下乡这部分看似是在探讨乡村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关于如何改造乡土社会,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学术争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实业家和知识分子在中国农村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造实验。组织扫盲,新建剧场与广播电台,创办报刊等等。这是以“革心”为主轴,试图通过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实现消灭贫困的目的,而费孝通在对江村、渌村考察后提出,发展乡村工业才是摆脱落后面貌的捷径。“平民教育派”和“乡村工业派”在改革的手段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温和渐进,反对暴力革命的改良手法。[2]文字下乡即是对“平民教育派”在乡村开展扫盲运动的不同看法。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都很熟悉,有事情可以当面说明,不必借助于文字。文字是陌生人社会才需要的工具,是一种间接的,辅助记忆的工具。这样说的确有道理,联系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甚至可以不用见面,不用语言。一个短信,邮件,或者文件通知的形式就可以搞定。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不靠文字记录,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信息加工编码进入长时记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笔记本、记事簿的原因。但在乡土社会,一切都是稳定的,长期不变的,经验积累就可以处理大多数事情,文字的记忆功能也就失去了效用。作者在文末写到,“我绝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语言和文字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费孝通希望选择另外一个突破口——农村企业,这一点在他另外一部著作《江村经济》中有提出,只不过这个设想太超越时代,它的实施更是要在改革开放以后了。三、 乡土社会的巨大惯性第三部分提出了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的概念,是全书的核心部分,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况深刻、简约的提炼。乡土社会是稳定的、熟人化的,但并非是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而是有轻重厚薄的差别,这种差序,形成既定的等级制度,如父尊子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乡村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是不平等的,还带有远近亲疏的人情关系,打个比方,在乡村社会中的人,是以自己为中心,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与自己最亲密的人,在圈子的最内层,与自己关系不那么密切的,在稍微远一些,那些萍水相逢的人关系就更远了。乡土社会中是没有西方式的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社会公德被维系私人的道德所替代,强调“克己复礼”,就是要通过自身修养的加强来保持这个差序格局,法治被礼治所取代,在稳定的乡村体系中,人们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漫长的实践积累下来许许多多的经验,经过祖祖辈辈传承,人们形成了对事物评判的准则,也约定了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乡村的每个人一出生就在相应的位置上,履行相应的职责。这是一种自动的秩序,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都讲了些什么?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1、《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2、《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3、《差序格局》。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4、《家族》、《男女有别》。这两篇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其功能显然不只于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5、《礼治秩序》、《无讼》讨论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情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蛛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合适的统冶秩序。6、《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讲的是四种权力。关于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该书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三篇中分别加以阐述。费孝通认为社会权力共有四种形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在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在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四是在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扩展资料:《乡土中国》其主要内容概括:1、乡土本色:以农为生的人,时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讲解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其信用并不是并不是依靠契约。2、文字下乡:从空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中没有文字的需要。3、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4、维系着的私人道德:介绍了不同的社会格局构成不同的道德体系。5、家族: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6、男女有别: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7、礼治秩序:"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规范是传统,与"法"不同。

《平凡的世界》电视剧有没有哪集能体现《乡土中国》中的“无讼”,别的电视剧也行?

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乡土中国中无颂诉讼的目的有哪两个

乡土中国中无颂诉讼的目的是:无讼,指没有诉讼、限制甚至禁止诉讼,是作者提炼出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又一大特点。乡土社会中认为讼师是包揽是非的刀笔吏,而在都市中却要称为法律顾问或是大律师,这背后代表着礼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社会性质转变。

乡土中国无讼主要内容

法律分析:在乡土社会中并不希望诉讼的发生,诉讼被认为是一种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表现。同时在乡土社会中的“司法”承担了教化的功能,教会不懂礼的人礼让他以后不再犯错误。如果一个社会中没有诉讼,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受到了良好的教养,这也是儒家追求的理想状态。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体系庞大并且会因时而变,因此现在社会并不希望每个人都充分了解法律,所以产生了律师等职业。现代社会的法律保障的是每个人的权利与社会的安全,因此法官不承担教化任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八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乡土中国无讼内容概括

法律分析: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是对规矩的服膺,理想状态是每个人自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遵守,内化为良心和习惯,不必有外在监督。因此乡土中的调解实际是一种教化。在乡土社会中,最理想的维持秩序的手段也是教化而非打官司。反观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的目的并非教化,而是厘定和保护权利。而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产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却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还需要社会结构与思想观念上的改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第三条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第四条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乡土中国无讼的概念

**无讼**是指没有诉讼、限制甚至禁止诉讼,是作者提炼出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又一大特点。无讼的状态其实就是一种没有人破坏礼治秩序,大家始终尊“礼”,服“礼”的状态。

乡土中国所说"土",英文怎么翻译

我学识浅薄,愚以为土应该是自然 natural 最自然最纯的

乡土中国英文

乡土中国英文介绍如下:From the Soil —The Foundations of Chinese Society。《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乡村调查论文集,出版于1948年。他在《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中说:“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这说明《乡土中国》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乡村。作者从地域、血缘、家族、宗教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乡村的特点。在《差序格局》中,费孝通主要讨论了中国乡土社会和西方社会结构的区别。他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二者的不同。西方社会像捆柴,每个团体都有明确的界限,团体内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有着明确的权利和要履行的义务,费老称这种模式为“团体格局”。中国乡土社会则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推出去的一圈圈波纹,私人感情成为维系社会结构的枢纽,费老称这种模式为“差序格局”。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圈内人和圈外人的界限并不明确,而且个人所赋有的权利和义务也存在波动性。差序格局以私人连接社会,而团体格局则有一个大家所共同认同、服从的“团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