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职责

阅读 / 问答 / 标签

通化市第一中学的校长职责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循《宪法》和《教育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依法治校,认真组织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二)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指导和监督。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和汇报工作。(三)严格执行教育教学法规文件,保证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执行。(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并接受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组织教师学习政治与钻研业务,注意培养班主任、中青年教师和业务骨干。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提高。(六)加快校园、校舍、教学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七)强化法制安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八)廉洁从政,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九)领导组织教育工作,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不懈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十)领导组织教学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按国家规定开齐开足课程,正确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工作职责是什么 [校长职责校长工作职责]

本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校长全面领导学校的行政管理、人事、教育、科研、思想政治等工作。其职责如下: 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法规、指示,结合我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领导全体教职工全面完成特色型学校的办学任务。 2 、领导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期、学年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督促、检查规划和计划的执行; 定期做出 工作总结 ,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意见。 3 、主持校长办公会议和行政会议,审议学校重大问题。领导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制定计划,开展工作,定期检查工作。 4 、主持制定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权、义、利,科学管理学校。 5 、组织领导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方针、原则; 坚持在教职工中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活动。充分发挥德育队伍的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使教师、团队、学生会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6 、组织和领导教学改革及教研工作,实施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计划及学校的教学计划; 提出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教学研究的项目,引导教师不断改革教法,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学生潜力、发展学生智力; 定期了解教学情况,加强宏观调控,提高教学质量。 7 、领导体育卫生工作,认真贯彻上级有关体卫工作的规定,加强对体卫工作的指导,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8 、领导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和其他科技活动。 9 、领导学校的美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逐步使艺术教育成为我校育人的又一特色。 10 、领导总务工作,引导总务部门全体职工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思想: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财经预算,严格财务制度,认真审查财务开支,做好学期学年的财经结算工作,管好校舍、设备; 关心职工生活,办好学生食堂,搞好环境卫生和校园的美化工作。 11 、根据学校的规模、特色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设置精干的管理机构,提出副校长人选。 12 、负责学校教职工的聘任、调配、管理、奖励,负责教职工专业职务的评聘工作,负责教职工的业务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 13 、关心教职工生活,负责教职工,尤其是专职教职工的安置与稳定工作。 1.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确定学校发展规划和近期奋斗目标,制定每学年、学期学校 工作计划 。 2.建立健全学校各种 规章制度 ,并认真检查执行情况保证学校的正常秩序。 3.主持校务会议和行政会议,主管学校人事工作,讨论、研究和决定学校工作,听取汇报,接受监督。 4.指导并协调各处工作,审查各处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5.与教导处共同抓好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情况。从实际出发,提出教改要求和教研项目,引进先进的教学经验,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6.做好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文化业务水平,关心教职工生活,维护其合法权益。使学校形成团结、务实、创新的良好氛围。 7.审定收支计划,审批开支项目,控制开支手续,裁决教职工福利和待遇,关心师生生活,保护师生健康。 8.严于律己,师先重范,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努力抓好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 9.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0.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工作情况,以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11.推行校长负责制。组织本校教职工实施聘任制工作,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形成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激发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12.代表学校,作为法人处理学校对外一切事务。 一、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按教育规律办学,确保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人。 二、领导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 三、领导学校人事工作。根据学校的规模、编制标准和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设置内部管理机构,提出干部人选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任命;负责学校教职工的聘任、管理和奖惩工作。 四、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 五、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坚持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按照国家统一编制的课程标准、 教学计划 ,遵循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系统,搞好教学常规管理;深入教学第一线,正确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领导和组织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教育工作。保证学校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教育工作生动活泼、确有成效地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七、领导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组织教师进修,使之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业务水平,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八、领导后勤工作。贯彻勤俭办学原则,坚持后勤工作为教学、为师生服务的方向;关心师生生活,保护师生健康;严格管理校产和财务,努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福利。 九、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代表学校协调、处理公共关系。 十、领导学校各职能部门,直接领导办公室,支持教代会、教工会、共青团、妇女开展工作,协调好行政领导之间的关系。 十一、xx管理学校。学校的重要问题决策前,主动征求党支部的意见,听取教代会和行政会议的意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十二、主持校长办公会议、行政会议和教师会议,研究部署学校工作,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 十三、副校长是校长的助手,协助校长负责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对校长负责。

谁知道怎样履行校长职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学习到的“精神”为指引,认真践行,争取工作有实质性的进步。一、校长要有创新思想观念,热爱学校教育工作一所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往往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走向。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校长的观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进程。要想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创新,作为一校之长,应该做到:转变在观念上,落实在管理中。因此,校长要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大胆进行观念创新,真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校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等。当前首先应该转变校长的教育观念,使自己的观念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等方面,真正达到观念创新,与时俱进,只有具备以上这些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增强全面驾驭学校的管理运行。一所好学校,其声誉不是靠吹捧出来的,而是全体教师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要建设一所好学校,首先要求校长把全部身心献给学校,能摆脱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一位好的校长,为办好学校应该不怕艰辛、不图安逸、不计名利,不为得失所动、宠辱不惊。校长这种全心全意地热爱自己的学校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素质,无疑是师生效仿的榜样。同时一个校长有领导力,首先表现为较强的学校发展战略远景规划能力。提升校长的领导力,首先要提高校长的这种能力。所谓学校发展战略远景规划,是制定学校总体目标和寻求学校在环境中的地位并不断发展的谋划和方略,是有关学校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谋划,是确定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和总体框架的描述。它是一所学校领导活动的核心。所以,校长要学会从学校的特定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环境特征出发,高瞻远瞩地确立一个能对学校发展产生重大变革和深远影响的好的远景,在“正确地做事”之前必须先坚持“做正确的事”,从中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促其成为学校全员执著追求的共同愿景,推动学校和谐持续发展。二、校长应树立学习意识,做一个学习型校长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校长应坚持学习,提高自我,以最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来“经营”学校,带领全校师生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能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首先,校长必须是一个“学习者”,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钻研、进行实践的领路人。不仅要学习《纲要》和《新课程标准》,明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改革方向,还要了解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改革动向,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其次,校长要做好在学习中不断探究与反思,把学习的课改经验,迁移应用到学校的课改之中,指导学校的课改工作。还要注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与教师共学习,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再次,校长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懂得课改理念,而是要对照理论,反思自己的管理实践,提炼适合本校的新课程实施策略,促进课改顺利实施。三、校长应成为新课改的忠实实践者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要追求与众不同、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要在办学育人上标新立异,除了需要胆略和勇气之外,更需要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求真探优的科研能力。在课程改革中,校长只有站在教学第一线,深入到课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中去,才能从多个视角去发现差异,寻找新课改中的问题,做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决策。新课程倡导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倡导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作为校长要少点指令,多点指导;少说空话,多参加教学实践活动;与课改同步,与教师同行。与许多前所未有新问题面对面,深入课改第一线,科学高效地组织、参与全校的课改工作,到师生中去、到课堂中去,坚持上课、听课、评课、议课,才能掌握组织课改的主动权,成为新课改的实践者。一位有领导力的校长,首先是一名优秀的课程教学专家,校长的领导力有表现为校长具有较强的课程和教学领导能力。所谓课程和教学领导能力,本质上是课程与教学实践的一种方式,是运用领导的策略、方法和行为来达成课程和教学发展的根本目标,以提升课程品质、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增进学生学业成就。要提升这种能力,首先,校长要树立校本的课程哲学观,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规划学校课程方案,实施革新的教学方式,推行革新的课程评价,再造学校课程文化;第二,校长要吸引教育行政人员、高校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社区人员、家长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共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第三,校长要促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校长的典范,在引导教师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反省,在与他人合作中不断促进课程成熟,进而实现课程与教学领导的终极目标。四、校长应成为校内良好舆论环境和人际关系的主宰学校也是一个充满人际关系的场所,学校管理关系包括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在工作中,校长不但要处理学校内部各部门、各方面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学校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处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校长必须协调好校内外各种关系,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以形成集体的合力,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校长是校内良好舆论和人际关系的主宰,学校的舆论环境和人际关系状况会对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可以说它关系到学校工作的成败。校长要想在学校舆论环境建设上有所作为,有两点必须加以重视。首先,校长领导集体必须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体现学校舆论中的主旋律。其次,校长必须注意积极的舆论导向,通过管理机制的完善去强化学校真正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校长的领导力还表现在校长具有较强的协调和激发教师团队的能力。从管理学上说,教师是学校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学校管理的本质在于最大限度地唤醒每位员工的潜能,学校管理的过程就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与协调。的确,教师之间难免会因利益冲突而产生这样那样的不和谐。但是,一个有领导力的校长,总能艺术化地化解矛盾与冲突,促进人与人相互融合、和平相处;总能一心想着教师,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总能发挥道德领导权威,将校长领导力发展成为学校领导力;总能激发学校组织系统内部每个员工的潜能,矫正学校的不和谐音符并逐渐奏出悦耳之音。在学校,校长和老师的关系既是同行、同志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和学生的关系既是师生关系,也是朋友关系。因此,校长必须承担起校内良好人际关系倡导者和建设者的重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等于一团和气、没有不同声音或反对意见,它真正的含义是:“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只有在自己工作与别人关系上注重贡献,他们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人际关系才具有生产性,即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这就是良好人际关系的真义所在。”校长的领导力还表现为校长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校长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其教育作用是无形的,却是无穷的。锤炼校长的领导力,重在塑造校长完美的人格。一个有领导力的校长,善于走进和感悟他人心灵,从细节中透射出人文关怀;善于悦纳他人和为他人鼓掌,从无形中折射出大度和豪迈;善于为下属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指明通向成功的路标,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因此,我们应倡导一种学校人际关系中的校长朋友角色,要校长成为师生在实现教育目标的共同道路上的合作者、支持者和知己。为充分体现朋友的角色作用,校长必须与师生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关怀、激励、劝说、疏导等方法平等地对待师生,使自己和师主员工之间达到心理相容、心理互换和心理平衡,产生特殊的教育效应。五、校长应成为教育管理中的合作者这其实是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下教育管理的提升,是在制度管理上的进一步发展,是师本意识的进一步完善。合作式教育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始终渗透多元化的因素,通过多因素的合作、沟通、协调等方式,对所施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办学水平,进行较科学的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行政决策者和管理对象改进各自的工作提供双重依据,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校长的领导力还表现为校长具有较强的发展力。这种发展力需要校长有非凡的豪迈气度,主要表现为两方面:校长不死抱着“校长英雄观”,而是清醒地看到,要靠制度来延续、固化特色活动,从而摆脱因个人去留而影响学校发展的尴尬。校长在培养接班人上,有容人之雅量,用材之胆量,育才之耐心。慧眼识英才,将年轻干部及早推上重要岗位,放手大胆地让他们挑大梁,以避免学校发展中核心力量青黄不接的局面。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就必须培养校长的这种魄力和发展力,使其达到一种高境界。合作有多种方式,在对教职工进行管理时,可采用分层管理的思路,在横向上以职能的不同分成多个具有并列关系的处室,如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等;在纵向上以职权的不同再进行分层,如校长层、中层、年级层、个体。纵横交错,全面放手,形成操作性较强的行政管理机制。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善于听取被管理对象的看法和意见。可采取多种渠道,如个别访谈,教代会,校长信箱等等,给予教师多种表达的机会,尽可能让他们畅所欲言,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促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翁。在这种合作中,教师与校长的地位是平等的,是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我认为校长的合作者角色要更加注重情感的投入。首先是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尊重教师的创造精神,还要尊重教师的自我完善的要求。其次是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古训,只有宽以待人才能够包容,才能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才能形成民主的气氛,学校才有生气、有活力。这里说的“宽”是指对人不能求全责备。人总是会有缺点和错误的,所以要允许人家有缺点和错误。“宽”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对曾错误地对待过自己的人要宽宏大量、有气度、容得下,要同善待其他人一样善待他。要能包容各种各样的人,包括意见不同的人、有缺点的人、犯过错误的人。“有容乃大”,能包容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人,队伍才能兴旺,事业才能发达。校长的领导力还表现为校长具有较强的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多少成功的经验表明,学校不是与世隔绝的桃源,校长也不仅仅是教学者和管理者,他们同时扮演着设计师、演说家、外交家和诗人等多种角色,他们必须走出校门,跨进社区,融入社会,走向媒体,从多方位、多层面赢得社会支持。正是这种与社会各界的多方面联系中,校长进一步拓宽了办学思路,巩固了办学特色,打造了学校品牌,宣传了学校形象。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是没有终点的。校长只有把握时代的潮流,用具备的专业知识、清醒的头脑和敢于创新的勇气,积极地参与课改实践,深层次的转换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与肩负的重任,才能促使学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不断走向民主、开放、富有活力的创新境界。让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的最佳结合点,以师本意识为核心理念,转变校长的管理者角色,共同推动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甚至校长本人的全面发展。

校长职责是什么

对学校负责

如何履行法制副校长职责加强学校法制教育

作为一所学校,我们就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确立“以人为本,充分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全面地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和谐持续地发展,主动地适应未来”的办学理念,以“坚信念、健身心、会求知、能自立、善交往、有特长、敢创新”为学生培养目标,着重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我们把其中的“学会做人”作为关键与基础,即在校时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学生,将来踏上社会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为此,我们始终把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放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并且改革普法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普法教育的实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把我校近年来普法教育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 注重规范化,变突击性教育为经常性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尤其是“依法治国”的观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中学要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的意识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近年来,中学的普法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就总体而言,中学的普法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诸如形式化、突击性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我们在普法教育中,注重普法教育的规范化,落实普法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使普法教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成为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 1.提高认识。首先,我们行政一班人统一思想,提高对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有关普法教育的文件、文章,剖析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因不懂法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尤其是近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关案例。使全体教师从活生生的事例中进一步认识普法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确立“普法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教师人人都是普法教育工作者”的意识。这样,首先从认识上落实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2.健全组织。健全组织,加强对中学普法教育的领导也是落实普法教育的基础工作。为此,学校成立不久,我们就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强化对学校的普法教育的领导,制定计划,落实责任,把法制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把班主任作为学校普法教育的重要成员,具体实施普法教育。就学校实际成立了安全员队伍,由各班的优秀学生担任,维持学校秩序,处理突发事件,开展各项活动。这样,在我们学校形成了校领导亲自抓、德育处具体抓、学科老师协助抓、学生落实抓的齐抓共管的普法教育的良好局面。 3.构建系列。提高了认识,健全了组织之后,还需要构建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形成普法教育的内容系列。我们根据学生品德发展心理,遵循学生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按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中学法制教育的要求,构建普法教育系列。我们以广泛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种青少年法规为重点,开展了“构建和谐班集体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着力使学生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青少年。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制订了具体的普法教育的内容,落实了具体的措施,包括途径、方法等。从而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普法教育系列。 二、 着力实效化,变务虚性教育为求实性教育 在普法教育中,我们着力于求实求效,努力改变过去普法教育中存在的空洞说教、强硬灌输的费时费力而又没有效果的教育方式方法,注意以下“四个结合”,提高了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1.知行结合。普法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法制知识的灌输,只是向学生传授一些法律、法规知识,那是一种浅层次的教育,要真正使法律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田,并内化为学生守法的自觉行动,就必须把认知与行动落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一方面加强法制知识的教育,充分发挥以政治学科教学、班会课教育等为主体的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品德与生活老师在上法律教育课时打破封闭教学,树立开放的教学观,采用谈话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与生活实际,选择典型条例或事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用身边的事例学法、说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想学、爱学,以此来掌握和运用好各种法律意识。老师在教学中还讲过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防止不法侵害,避免意外事故。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来校了解学生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为学生指明人生的方向。另一方面,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征文比赛,法制演讲比赛,参观交通安全法制图片展览,“学会网上选择”主题班会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参与中接受教育,增强了法制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下阶段我们还将与法院联合,在学校组织开设“模拟法庭”,融学生普法教育活动于认知、实践的统一体中,无论是法庭的参与者,还是旁观者,都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2.法制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学生自觉的守法行为的产生是建立在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我们在普法教育中,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有关条例,制订了《实验学校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要求》,从进校到离校,从上课到就餐,从校内到校外等方面给学生提出了严格要求并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时时处处按规范来要求自己,以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3.法制教育同转化后进生工作相结合。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是学校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现在独生子女很普遍,一个学生犯罪对一个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的损失,犯罪对家庭、对社会、对学生本人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因此,我们高度重视预防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工作,下大力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建立了《牵手共成长》活动体系。要求每个教师建立一个以上的辅导学生,当好问题学生的导师,把转化一个问题学生作为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重要的工作来抓,要求在育人的岗位上多给问题学生一份关爱,为他们创造一个转化的良好环境。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不仅深入了解问题学生家庭的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学习环境,甚至还要了解学生所在社区周边环境的情况,并经常同家长联系,共同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对家庭特殊的学生更多地给予关心,送去温暖,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耐心的疏导,学校为此还开辟了每天中午“知心姐姐接待日”通道和“心之桥”家校联系制度。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转化,许多问题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了显著进步。 4.学校与社区、家庭相结合。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与参与。为使法制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同永兴社区结成法制教育共建单位,请检察院同志定期来校作法制专项报告,并指导我校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还定期请县交警中队同志为学生作交通法规教育报告,观看交通知识录象和宣传展板,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知心姐姐”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学校还通过家长会、家教材料、告家长书、家访等途径,加强对家长的法制教育,组织家长学习有关法律,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对子女的法制教育,形成了立体化的普法教育局面。 三、 突出主体性,变被动式教育为主动式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启示我们,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当代学生,其自我意识已日趋强烈,因而我们法制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把学生放在一定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普法教育的活动中,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促使法制教育的内化。 1. 改善师生关系。我们十分注意师生之间关系的协调,在普法教育中也是如此。首先是平等,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学生与我们教师一样,也是权利的主体,也应当享有主体应有的权利,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其次是尊重,学生是“人”,他们在渴望得到成人的关爱的同时,更希望得到成人的关注,特别是尊重,因此,我们要求老师在教育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人格。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中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不是以权威者、法官的身份,更不以审判员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去“管”学生,而是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来,以生活上的“朋友”、学习上的“伙伴”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学习、生活。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民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而这也正是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与目标。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学校,尽管我们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和训练十分严格,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考评制度,抓严抓实,要求学生按照学校制定的规范办,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不允许打半点折扣。但是由于我们是以平等的态度来要求、管理学生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平等关怀,对老师由“敬而远之”变为“乐于亲近”,也自觉地按照规范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2.引导主动参与。我们在法制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守法的习惯等。比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大中小队组织、学校“红领巾督察岗”的作用,通过这些组织,征询学生对学校各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并采纳学生中的正确意见,使学生的意愿在学校的管理中得到体现,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如五项常规的检查、黑板报评比、“星星乐园”广播站播音等,都由学生参与管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面越广,参与程度越深,学生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理解越深,执行得越好,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要求越能落到实处,而学生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得以强化。 3.加强自我教育。我们在普法教育中,还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一是引导学生进行法制意识提高的自我设计。每学期,我们都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目标的设计,其中要求必须有知法、懂法、守法方面的内容,明确一学期所要达成的目标;二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我们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辩论会或撰写阶段小结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知法、懂法、守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正的措施;三是组织学生之间的互评与交流。我们注意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教育作用,开展学生互评,既注意寻找同学中知法、懂法、守法的先进典型,宣传其事迹,以榜样来教育、影响人,也注意指出同学在知法、懂法、守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尤其是一些苗头性东西,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问题的产生。 由于我们在教育中,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得以提高,促进了学生法制意识,知法、懂法、守法的习惯的内化。一年来,我校无学生违法现象,学校被评为浙江省“平安校园”。 “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一条基本国策,我们将继续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真正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小学副校长职责

小学副校长是学校管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职责主要是协助校长管理学校的日常运营和各项教育事务。以下是小学副校长的一些主要职责。1. 管理教学质量:小学副校长要负责制定和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案,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他们需要监督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教学指导和支持,协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保证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2. 管理学校行政工作:小学副校长需要参与并负责学校行政事务的管理,包括学生入学管理、学生考勤、校园安全管理、课程安排等。他们还要协助校长处理与学校管理相关的事务,如学校预算、课程发展、师资培训等。3. 管理师资队伍:小学副校长需要负责学校教师的招聘、培训和评估工作。他们需要与教师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合作,协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以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4. 维护家校关系:小学副校长在学校中充当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他们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家长的问题和困难。同时,他们也要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政策和活动,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心和培养孩子的成长。5. 处理纠纷和问题:小学副校长是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重要依靠和支持。他们需要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以及其他学校管理中的各种突发情况。他们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商的技巧,保证学校的和谐稳定运行。小学副校长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在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协助校长管理学校,他们确保学生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