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怎么写好企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哪几方面?谢谢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1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1.1.1 项目名称11.1.2 建设单位11.2 报告编制依据11.2.1 研究范围与误差控制11.2.2 项目指导思想21.2.3 编制依据21.3 项目建设目标31.3.1 项目总体目标31.3.2 xxxx信息化项目信息战略规划体系41.3.3 项目遵循的原则与实现成果51.3.3 项目范围与建设路线图61.3.4xxxx未来信息化整体架构图71.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91.4.1 项目总投资91.4.2 项目资金来源91.5 项目效益分析91.5.1 项目效益分析方法91.5.2定性效益分析101.5.2.1管理决策方面的效益101.5.2.2管控和组织方面的效益101.5.2.3业务与流程方面的效益101.5.2.4 生产效率方面的效益111.5.2.5财务及成本方面的效益111.5.2.6 数据与资料方面的效益121.5.3 定量效益分析121.6 主要结论与建议121.6.1 主要结论121.6.2 建议131.6.2.1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主要问题131.6.2.2 解决问题的建议131.6.2.3 企业信息化系统支持企业需求14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52.1 企业基本情况152.1.1 企业简介152.1.2 公司股东182.1.3 近三年公司财务分析182.1.4 xxxx业务运作模式212.1.5 全国产业布局212.1.6 公司发展战略222.2 企业信息化现状232.2.1 企业信息化现状232.2.2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262.2.2.1公司信息化管控未成体系262.2.2.2公司信息化应用难以集成262.2.2.3公司信息化数据游离分散262.2.2.4公司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完善272.2.2.5公司信息化安全亟待健全272.2.3 企业发展与信息化同步状况分析282.3 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302.3.1组织机构图302.3.2经营授权与流程332.4 企业信息化规划402.4.1 规划目标及原则402.4.2总体思路及其逻辑关系412.4.3业务能力框架422.4.4 应用架构总体蓝图43第三章 xxxx企业信息化项目背景和必要性443.1 xxxx企业信息化项目背景443.1.1 xxxx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国家政策背景443.1.1.1 项目符合《“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442.1.1.2 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462.1.1.3 软件应用广泛技术成熟463.1.2 xxxx企业信息化项目的企业背景463.1.2.1 公司雄厚的实力及明晰的管理体系463.1.2.2 公司完善的网络基础架构473.1.2.3公司完备的信息技术团队473.1.3 xxxx企业信息化项目的认识原动力473.2 xxxx企业信息化项目必要性分析483.2.1 市场竞争发展的需要483.2.2 公司发展的需要48第四章 xxxx企业信息化项目的需求分析504.1 企业决策规划方面504.2 销售管理方面504.3 生产及管理方面514.4 固定资产管理方面514.4.1 固定资产管理514.4.2 报表管理514.4.3 合并报表管理524.4.4 其他内部管理报表524.5 采购与管理方面524.5.1 总部供应部524.5.2 分(子)公司供应部534.5.3 集团采购整体需求及目标534.6 财务管理方面544.6.1 财务系统的应用价值需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44.6.2 应用效果功能具体体现554.6.3 总结584.7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584.7.1人力资源现状584.7.2人力资源总体需求594.8 综合商务部方面594.9 公共基础管理方面61第五章 xxxx公司信息化整体发展方案及目标625.1xxxx公司信息化整体发展方案625.2 xxxx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及目标625.2.1xxxx公司信息化总体思路625.2.2xxxx公司信息化建设目标635.2.3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相结合645.3项目遵循的原则与实现成果665.3.1信息化项目建设实施原则665.3.2信息化项目实现成果675.3.2.1xxxx企业信息化项目实现成果675.3.2.2xxxx企业信息化项目分步实施项目的收益体现685.4 xxxx信息化项目范围与建设路线685.4.1xxxx信息化项目范围与规划685.4.2xxxx信息化项目建设路线695.4.2.1 xxxx信息化项目分类规划695.4.2.2 xxxx企业信息化分期建设路线图705.4.2.3 信息化实施路线的三步走策略715.4.2.4 信息化实施路线的总体策略72第六章 xxxx信息化项目整体解决方案736.1组建项目小组736.1.1组建信息化项目实施三级机构736.1.2组织人员构成及职责746.2 业务流程调查和业务流程重组776.2.1 业务流程描述776.2.2 业务流程优化设计776.3 ERP系统的规范化及解决方案思路786.3.1本阶段的任务786.3.2 ERP系统解决方案思路796.3.3 ERP系统解决方案架构806.3.4 ERP系统完整一体化产供销解决方案81第七章 xxxx信息化项目实施方案827.1 ERP系统实施827.1.1 PJM/AIM实施方法和BPR/ERP实施方法论827.1.1.1 PJM-项目管理方法论827.1.1.2 AIM-应用系统实施方法论827.1.2基于BPR基础上的ERP实施方法论837.2 ERP系统实施步骤847.2.1 软件需求调查和软件需求分析847.2.2 方案设计867.2.3 软硬件的购买和安装877.2.4 操作培训877.2.5 系统设置887.2.6 数据准备和数据初始化887.2.7 并行和客户化887.2.8业务流程和ERP系统的规范化897.3 ERP项目实施管理897.3.1xxxxERP项目管理897.3.1.1 工作计划管理897.3.1.2 工作计划控制907.3.1.3 提交文档的审核和批准907.3.1.4 顾问实施时间控制907.3.1.5 报告和决策机制907.3.1.6 问题的书面记录907.3.1.7 报告机制907.3.1.8 定期和不定期会议907.3.1.9 实施范围控制907.3.1.10 范围改变文档内容917.3.1.11 批准程序917.3.1.12 跟踪执行917.3.2 xxxxERP项目质量管理917.3.7.1 质量审查917.3.7.2 测试管理917.3.7.3 文档管理927.3.3 xxxxERP项目风险控制及变革管理927.3.3.1 阻止项目成功的因素927.3.3.2 有效地处理对变革的抵制927.4 ERP项目实施方案风险控制927.4.1 评定选型927.4.2项目组织937.4.3合作基础937.4.4项目管理937.4.5 知识转移937.4.6 规则制度947.4.7信息基础947.4.8 业务改进947.4.9文化特色947.4.10管理与IT947.5 xxxx信息化项目实施策略957.5.1集中实施模式957.5.2采用业务协调人管理模式957.5.3各个阶段的工作分工96第八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988.1 新建项目招投标依据及原则988.1.1 招投标依据988.1.2 招投标原则988.2招标范围及方式98第九章 项目总投资和资金来源1009.1 项目总投资1009.2 项目资金来源101第十章 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10210.1项目风险分析10210.2项目风险控制分析102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10311.1 项目效益分析方法10311.2定性效益分析10311.2.1管理决策方面的效益10311.2.2管控和组织方面的效益10311.2.3业务与流程方面的效益10411.2.4 生产效率方面的效益10411.2.5财务及成本方面的效益10411.2.6 数据与资料方面的效益10511.2.7不可量化经济效益10511.3 定量效益分析106第十二章 结论10712.1项目建设的目标及意义10712.1.1项目建设的目标10712.1.2项目建设意义10712.2项目建设实施路线及未来整体架构10812.2.1项目建设实施路线10812.2.2xxxx未来信息化整体架构10912.2.3xxxx企业信息化项目分步实施项目的收益体现11012.3结论111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信息化战略、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信息安全、效益。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应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有,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包含: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DNC生产设备及工位智能化联网管理系统;MDC生产数据及设备状态信息采集分析管理系统;PDM制造过程数据文档管理系统;Trcaker工装及刀夹量具智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等。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OA协同办公系统。企业信息化信息化要素:1、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3、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准确的关键数据及时传输到相应的决策人手中,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

  导语:信息时代既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在推动本企业管理变革的同时,企业的市场范围会不断扩大。因此,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建立稳定的信息化团队,才能实现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本文认为,当前中小企业亟需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这样才会不断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个层次、环节之中,积极推广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内部、外部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建立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经营方式,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效率、水平与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实施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关乎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只有加强管理创新,以提升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途径,以提高企业经营和管理效率为目标,以规范管理流程为保证,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1 转变思想观念,建立信息化人才队伍   我国中小企业起步阶段多数采用原始的家族式管理,由于缺乏现代管理思想和长远发展目标,对于市场全球化、经营模式更新、互联网应用等认识不足,我国的中小企业在面对企业信息化潮流时会比较迷茫和不知所措。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必须从转变管理理念入手,学习、引进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抓住发展机遇,来扩大企业的市场经营和发展范围,与大企业同台竞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基础和根本途径就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规模上的.有限性,其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大,所以,中小企业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逐步建立自己的信息化团队,这才是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和有序发展的出路,具有现实可行性。   1.1 团队培训   团队培训可以采用在职培训与非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培养自己的信息化团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相关人员进行在职岗前培训,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轮流派遣员工到大专院校进修学习或者到信息化成功的企业学习,提高员工对信息化理念的认识,优化其知识结构。   1.2 人才引进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来源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和较低层次的员工,他们的特点是实践经验较少,对于他们的培训就会显得较为容易。中小企业可以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制度(例如员工入股,竞争上岗等),把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联系到一起,使他们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创新发展。此外,我国中小企业还要建立稳定的人才引进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吸引信息化人才,包括员工推荐、猎头引进、高薪招聘等。   2 根据企业特点,科学规划,合理调配资金   (1)我国中小型企业涉及的行业众多,每家企业都有其个性化需求。市场上多数信息化管理系统只能提供标准化模块,无法准确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系统过程中,首先必须对企业自身的现状、实际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通过与企业所有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明确企业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方案。对于标准化的信息化产品,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技术需求,进行整合、删减或者增加,使其更加适合自身特点,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严格管控信息化项目资金的预算。受企业规模所限,中小型企业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去完成信息化软件开发,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应借助外部市场或者其他社会力量拟订开发方案,委托软件开发商按企业需求定制开发,既有助于降低成本,缩短开发时间,也可以学习被委托方各种经验和技术,培养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信息化方案之前,必须做好项目建设的经费预算,并做出详细的论证,这样才能确保实施过程中既不会出现资金短缺和延误进程等问题,又不会造成资金浪费和影响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   (3)建立信息化经费使用监督机制,保障在实施过程中经费运用的合理性和项目建设的正常进行。中小型企业在人员、经费等方面都会存在局限,这一特点决定了真正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不可能太多,甚至无法一次到位,所以,信息化工程也不可能一步实现。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对资金使用进行检查监督,科学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去完成任务。   3 改变企业管理模式,适应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实施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内部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中小企业要想使得自身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实施与运行,必然需要改变本企业管理模式,使其与此相适应。实施信息化,简单理解就是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处理系统将财务、业务信息全部输入系统之中,并通过系统控制各种流程来进行工作。   因此,通过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企业内部管理可以实现规范化和合理化,并可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客户关系、供应链衔接等各个方面的科学管理。具体的做法有:建立、健全实物管理的相关制度,定额、计量、统计、物料及产品编码、名称管理标准化;建立票据即时录入制度,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建立严密的内部审核制度,保证数据录入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整个系统的规范透明运行。   4 依托信息化系统,规范内部流程   当前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二是关键控制点没有得到有效管理。那么,通过实施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可以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流程,使得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既相互合作,又彼此牵制,最终使得企业经营风险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规避。   麦肯锡公司研究认为,企业信息化和组织创新既相互促进,又互相依存,二者是相互制约和推动的关系。单纯的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作用比较有限,我们必须有组织有创新地进行相应的配套建设,这样才能实现信息化的倍增效应和最大化发展。因此,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问题就是以管理改革为手段,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将企业信息化与管理流程的改造进行有机结合和综合利用,促进企业管理的变革和创新。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要制订总体规划,这是根本;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严密的论证和确定量化指标,将集成管理、研发、制造模式和业务流程系统建立起来。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配套进行管理创新,调整组织架构,转变管理方式和模式,并通过信息化建设,及时抓住发展机遇,来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争取与大企业同台竞争。积极争取把本企业的各项管理技术、研发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整合。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要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创新、产品研发和设计理念创新、产品制造创新,从而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总体上说,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制订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并严密论证,建立稳定的信息化团队,改革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合理化,使得企业市场范围得到拓展,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效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请问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概念是什么?

概念一:知识管理等于数据、信息管理持这种概念的人员大都具有计算机和信息科学背景,他们完全从IT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管理.。在他们看来,知识隐藏在数据、信息之中,只要把数据、信息管理好,就等于管理好了知识。显然他们强调了知识的载体,而忽略了知识本体。事实上,知识本体有它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并完全不同于数据和信息,因而也就肯定不同于数据和信息的管理。 概念二:企业知识管理等于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持这种概念的人员都具有财务、资本运营管理的背景,他们完全从企业资源财产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管理。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有价值的,知识是可以作为产权独立拥有的,把这些有价值的知识产权管理好,并产生更大的价值,就等于是知识管理。显然,他们是强调了知识本体的价值特性,忽略了知识本体的运动特性和对企业其它资源的作用特性。显然,对知识的运动特性和对其它资源作用特性的认识和跟踪管理不是一种资产财产的管理。 概念三:知识管理等于人员的管理持这种概念的人员大都具有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背景,他们完全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管理。在他们看来,知识都掌握在人的手里,知识也只是使人力资源更加优化的措施,把人管理好,把人力资源管理好就等于是知识管理。显然,他们强调知识拥有者只能是个体的人,而不能是集体的“人”,忽视了集体或企业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个体的人是在变化的,如果知识只掌握在个体人身上,随着个体人的流动,企业的知识是不稳定的,甚至可能是要丧失的。所以,知识管理不仅仅是让个体的人掌握好知识。 概念四:知识管理等于知识资源管理持这种概念的人员大都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的从业背景,他们完全从图书和情报管理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管理。在他们看来,知识总是写成显性的、可视、可见、可读的文件,把这些文件分好类别、分好科目进行管理就等于知识管理。显然,他们只强调了显性知识管理,忽视了大量隐性知识,也忽视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移推动管理,甚至忽视了知识的动态特性。所以知识管理决不仅仅是知识资源的管理。 概念五:知识管理等于学习和创新管理持这种概念的人大都有技术、科研、管理方面的从业经验,他们没有去追究知识的产生、处理与应用的过程,也没有去探究知识的含义,而直接从目的去看待知识管理。可以说他们抓住了知识管理的目的和核心,但毕竟知识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仅要明确目的,而且也要知道来源和过程。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遵循五个原则开展企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软件和硬件设备的大量投资,又需要人力、物力、智力的投入;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必要时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造,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工作。选准企业信息化突破口从企业信息化突破口的选择原则上讲,信息化应该自下而上、由里而外,因为这样数据才能取自于源头,真实、有效。但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出现的问题在各个层次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对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做出先后安排。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或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根据木桶理论原理,信息化建设选择企业管理最薄弱环节、最需要解决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可以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上升。对于企业领导有战略眼光、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很支持、企业整体素质较高的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选择从瓶颈突破。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每个企业在市场上生存,能够适应竞争,一定有它独有的优势。从企业独有的优势入手,可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见效快,也为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整个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对于企业领导有战略眼光、对企业信息化很支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企业,可选择从企业的优势入手。员工培训应在信息化实施前当前,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培训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培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员工接受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理念基础,二是使员工会应用计算机,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应用基础。这样,才能使企业信息化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培训应分两大步走,对于理念的培训,应该在信息化实施前进行培训,而对于应用部分,则在信息化建设时及时培训。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重组应互相推进成熟的软件代表着一种先进或标准流程,必然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这就涉及到业务流程重组问题。是先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还是先实施信息化,一直是困扰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问题。从理想状态说,先进行彻底的业务流程重组,再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信息化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但是由于彻底的业务流程重组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推行起来难度大,风险也大,企业经营者往往望而却步。先进行局部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局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逐步推进,可以使企业尽早地看到成果,在企业中营造乐观、积极参与变革的气氛,减少人们的恐惧心理,以促进ERP在企业中的推广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因此,建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选择后者,循序渐进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即企业在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出发,一方面着手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基础工作进行整合与提升,使之适应先进管理软件的要求,这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另一方面,对软件所要求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对一时难以达到的部分管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修改某些难适用的部分,使之能与企业的现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把引入的软硬件看作是“死”的东西,而是作为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打通人才和网络通道企业信息化的人才来源与企业其他人才来源一样,有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渠道。不论是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都要求企业首先建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解决企业人才留不住的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地域分散的情况越来越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网络通道的范围将越来越大。如果企业自己铺设网络,势必牵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中国电信等网络通道提供商的通道资源,租用或外包建设是企业与中国电信等部门双赢的选择。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企业信息化建设对软件的选择不只是选择产品,更重要的是选择未来长久的合作伙伴。从这样的高度出发,软件选择,特别是ERP的软件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商誉卓著、经营绩效良好、经验丰富的公司。(2)选择的产品既能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成长的需求,又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需求,质量要稳定,维护要容易。(3)选择的公司拥有完整的售后服务机制,可提供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4)选择的公司拥有广大的满意客户群,最好有其同行案例客户。(5)尽量选择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上线的方案。(6)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一致的,选择成本较低廉的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全一样的一套模式可以选择,因为信息技术仅仅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它必然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企业管理无定式,不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必然也是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同。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并非无规律可循,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阻碍因素

(一)技术人才缺乏技术力量缺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瓶颈。IT技术人员的数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水平,企业信息化程度越高则需要更多的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员工,而商务部分调查结果显示,80.9%的中小企业只配有5名以下IT技术人员,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员工只占总数的38.1%,一半员工停留在一般应用计算机的水平。而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由于薪资水平普遍缺少竞争力,加上从而对吸引和稳定技术人才队伍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出在实施人员身上。实施人员的管理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不足,特别是缺乏企业背景,了解和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而实施人员本身的素质同实际所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差异是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二)信息化建设资金匮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无论是服务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硬件设备的购买,还是网络的构建以及大型管理软件的上马,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尤其是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更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否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后退。商务部调查资料显示,被调查企业中35.9%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没有稳定、持续的信息化投入。(三)信息化建设缺少规划就我国目前多数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看,普遍存在缺少整体规划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软件使用杂乱,偏重于个人喜好,导致系统兼容性差;各部门独自建设各自的管理系统,信息孤岛比较多;网络和信息安全考虑较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四)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营销、采购等管理环节更加透明,这必然会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经济利益,降低他们用信息化手段梳理业务流程的积极性,这种企业管理中人为因素的较多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认为内部的各部门处于从属的地位,只要做好配合工作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中小企业的内部各部门必须在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处于主动和主导的地位,并发挥决定性推动作用。相当一部分企业把信息化建设任务主要交给本企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去实施,这种做法实质上是把一个管理项目转变成为一个计算机项目,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因此本项目还要对信息化的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所牵扯到的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例如:业务流程是否需要重组,企业人员是否合作等方面。(五)风险抵御能力不高由于缺乏客观的需求分析,缺乏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规划,资源相对匮乏、整合效应相对较差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期初的规划,最终不能符合中小企业管理的需要,或者暂时满足后又不能持续适应中小企业管理变化的需要,不能给中小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从而为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风险。(六)软件语言问题对于外资企业来讲,汉语与外语的转换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乱码。因为很多外资企业要求信息系统版本是英语、日语或繁体,但是由于这些企业的操作系统语言又是汉语或简体,那么国产信息化软件外语版本与汉语简体Windows环境有时发生不兼容的问题,信息系统软件经常出现乱码的现象。

信息化管理的手段不包括

信息化管理的手段不包括: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化管理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它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信息化管理内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快速应变的目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管理情况说明怎么写

首先,宏观上描述企业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以及企业信息化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其次,从组织架构上,描述企业信息化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队伍配备情况。再次,从管理制度上,描述企业信息化制度建设情况、日常工作机制,主要做法和主要成效最后,结合生产经营实施,描述企业信息化具体应用情况及其成效,可分别从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手段创新、工作流程优化、业务协同提升等方面,各有侧重进行描述。

我国企业应怎样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

选准企业信息化突破口 从企业信息化突破口的选择原则上讲,信息化应该自下而上、由里而外,因为这样数据才能取自于源头,真实、有效。但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出现的问题在各个层次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对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做出先后安排。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或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 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每个企业在市场上生存,能够适应竞争,一定有它独有的优势。从企业独有的优势入手,可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见效快,也为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整个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对于企业领导有战略眼光、对企业信息化很支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企业,可选择从企业的优势入手。 员工培训应在信息化实施前 当前,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培训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培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员工接受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理念基础,二是使员工会应用计算机,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应用基础。这样,才能使企业信息化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培训应分两大步走,对于理念的培训,应该在信息化实施前进行培训,而对于应用部分,则在信息化建设时及时培训。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重组应互相推进 成熟的软件代表着一种先进或标准流程,必然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这就涉及到业务流程重组问题。是先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还是先实施信息化,一直是困扰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问题。从理想状态说,先进行彻底的业务流程重组,再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信息化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但是由于彻底的业务流程重组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推行起来难度大,风险也大,企业经营者往往望而却步。先进行局部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局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逐步推进,可以使企业尽早地看到成果,在企业中营造乐观、积极参与变革的气氛,减少人们的恐惧心理,以促进ERP在企业中的推广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因此,建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选择后者,循序渐进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即企业在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出发,一方面着手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基础工作进行整合与提升,使之适应先进管理软件的要求,这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另一方面,对软件所要求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对一时难以达到的部分管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修改某些难适用的部分,使之能与企业的现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把引入的软硬件看作是“死”的东西,而是作为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打通人才和网络通道 企业信息化的人才来源与企业其他人才来源一样,有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渠道。不论是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都要求企业首先建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解决企业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地域分散的情况越来越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网络通道的范围将越来越大。如果企业自己铺设网络,势必牵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中国电信等网络通道提供商的通道资源,租用或外包建设是企业与中国电信等部门双赢的选择。 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软件的选择不只是选择产品,更重要的是选择未来长久的合作伙伴。从这样的高度出发,软件选择,特别是ERP的软件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商誉卓著、经营绩效良好、经验丰富的公司。(2 )选择的产品既能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成长的需求,又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需求,质量要稳定,维护要容易。(3)选择的公司拥有完整的售后服务机制,可提供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4)选择的公司拥有广大的满意客户群,最好有其同行案例客户。(5)尽量选择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上线的方案。(6)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一致的,选择成本较低廉的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全一样的一套模式可以选择,因为信息技术仅仅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它必然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企业管理无定式,不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必然也是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同。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并非无规律可循,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改变着我国传统经济结构和社会秩序,企业所处的不在是以往物质经济环境,而是以网络为媒介、客户为中心,将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信息经济环境。信息带动管理的转变对企业成长有着全方位影响,它将彻底改变企业原有经营思想、经营方法、经营模式,通过业务模式创新、产品技术创新,或对各种资源加大投入,借助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实现,其成功的关键是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与信息化工具的有机结合。传统软件厂商提供的信息化产品,以及附带的相关服务,仅局限厂商本身产品范围,从而形成只为销售某种产品交易而交付活动,忽略了客户对这种有机结合衍生的多样需求,以及随着业务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需求,形成了目前国内ERP 软件行业普遍存在与客户间的阶段合作、产品更新、反复维护和频繁支持等问题的发生。企业成长路径会随着组织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模式不断转变、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导致对信息管理的要求从局部向整体、从总部向基层、从简单向复合进行演变,企业信息化从初始建设到不断优化、升级、扩展和升迁来完成整个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现了企业信息管理由窄到宽、由浅至深、由简变繁的特性需求变化。ERP 软件系统对推动企业管理变革、提高绩效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革新和中国企业成长路径的需要,通过B/S 模式完成对C/S 模式的应用扩展,实现了不同人员在不同地点,基于IE 浏览器不同接入方式进行共同数据的访问与操作,极大降低异地用户系统维护与升级成本,打造的“及时便利+准确安全+低廉成本“效果,正是航天信息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信息管理解决方案的重心所在。1、及时便利:网络信息化把客户经营管理提升到更高层级,无论针对终端客户、分支机构、还是异地化协同办公,都可利用互联网的快捷在航信软件“懂税的ERP” 系统进行直接对话,并及时解决客户经营难题,增加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而网上系统随时随地给予客户的支持,从教会Aisino ERP 使用开始的牵手终生式服务,让客户亲身体验服务的便利性,最终增进企业和软件厂商间达成长期合作的共识。2、准确安全:网络数据传导需要精细准确,并涉及企业内部资料隐蔽和安全,软件厂商提供的信息系统安全拥有高级别防护措施,具备高精度身份验证及用户识别功能,不同客户进入航信软件“懂税的ERP” 系统都可获取不同功能权限、数据权限所对应的职责信息,或者根据使用者身份等级不同,得到人机对话差异性授权 …… 这些都是对互联网应用系统的深层期望,也更受广大客户的垂青。3、低廉成本: 众多企业的高成本日常应用与本地化服务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问题,企业因在ERP 系统中的各种操作不当,或者对升级换代的ERP 产品不熟悉,经常需要技术支持人员上门解决,为此每年都要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航信软件“懂税的ERP”通过网上系统进行远程控制与操作访问成本非常低廉,企业异地人员、软件厂商客服人员都可进行网络实时操作及发生问题的解决,凸显了航信软件网络ERP 产品的性价比优势。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有哪些?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以下几点:1精简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2.加强信息技术,促进产品多样化3.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4.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

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的哪些原则

企业信息化建设在现在越来越普遍,更多的企业主动转型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1,以提高效率为第一位2,以技术手段支持制度的落实为指导方向 3,清理企业的内部障碍

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的哪些原则?

开展企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软件和硬件设备的大量投资,又需要人力、物力、智力的投入;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必要时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造,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工作。选准企业信息化突破口从企业信息化突破口的选择原则上讲,信息化应该自下而上、由里而外,因为这样数据才能取自于源头,真实、有效。但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出现的问题在各个层次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对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做出先后安排。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或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根据木桶理论原理,信息化建设选择企业管理最薄弱环节、最需要解决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可以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上升。对于企业领导有战略眼光、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很支持、企业整体素质较高的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选择从瓶颈突破。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每个企业在市场上生存,能够适应竞争,一定有它独有的优势。从企业独有的优势入手,可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见效快,也为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整个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对于企业领导有战略眼光、对企业信息化很支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企业,可选择从企业的优势入手。员工培训应在信息化实施前当前,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培训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培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员工接受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理念基础,二是使员工会应用计算机,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应用基础。这样,才能使企业信息化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培训应分两大步走,对于理念的培训,应该在信息化实施前进行培训,而对于应用部分,则在信息化建设时及时培训。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重组应互相推进成熟的软件代表着一种先进或标准流程,必然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这就涉及到业务流程重组问题。是先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还是先实施信息化,一直是困扰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问题。从理想状态说,先进行彻底的业务流程重组,再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信息化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但是由于彻底的业务流程重组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推行起来难度大,风险也大,企业经营者往往望而却步。先进行局部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局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逐步推进,可以使企业尽早地看到成果,在企业中营造乐观、积极参与变革的气氛,减少人们的恐惧心理,以促进ERP在企业中的推广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因此,建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选择后者,循序渐进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即企业在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出发,一方面着手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基础工作进行整合与提升,使之适应先进管理软件的要求,这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另一方面,对软件所要求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对一时难以达到的部分管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修改某些难适用的部分,使之能与企业的现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把引入 的软硬件看作是“死”的东西,而是作为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打通人才和网络通道企业信息化的人才来源与企业其他人才来源一样,有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渠道。不论是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都要求企业首先建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解决企业人才留不住的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地域分散的情况越来越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网络通道的范围将越来越大。如果企业自己铺设网络,势必牵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中国电信等网络通道提供商的通道资源,租用或外包建设是企业与中国电信等部门双赢的选择。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企业信息化建设对软件的选择不只是选择产品,更重要的是选择未来长久的合作伙伴。从这样的高度出发,软件选择,特别是ERP的软件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商誉卓著、经营绩效良好、经验丰富的公司。(2 )选择的产品既能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成长的需求,又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需求,质量要稳定,维护要容易。(3)选择的公 司拥有完整的售后服务机制,可提供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4)选择的公司拥有广大的满意客户群,最好有其同行案例客户。(5)尽量选择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上线的方案。(6)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一致的,选择成本较低廉的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全一样的一套模式可以选择,因为信息技术仅仅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它必然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企业管理无定式,不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必然也是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同。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并非无规律可循,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问题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产品设计的信息化、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企业产品销售的信息化供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问题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创灵动咨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标签及关键词:战略 信息化 建设 规划 重要性 必要性 意义信息化建设 战略管理 全面预算 绩效管理 生产管理咨询 管理咨询 制造业ERP 精益生产 与之企业或 *** 机关等组织,信息化建设有什么意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了? 首先,信息化建设后的结果是一组信息化系统软件的 *** 。而信息化系统本身具备,数据易于存储,计算统计分析速度快,数据易传递易共享(让其他人也可以按相关的规则获得),等特性,这种优势在人工的情况下,是无法比拟的,因而在物理上,提供了快速处理数据的基础。 其次,信息化系统软件 *** ,并非只是简单的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享、计算数据,而是依具一整套规则来进行的,即是将企业的业务运作规则及管理机制复制到其中,换言之,即是企业管理机制在信息系统中的再现,否则信息化系统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组织在人工状况运行时,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常因人的原因(人情、意识、行为习惯等)导致业务运作受到滞阻,工作效率不高,而有了信息系统,相当于多了一个无形的判官,通过强制的手段,促使和提醒人员按时进行工作办理,从而能够强化组织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组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并非只是将企业管理机制,简单直接复制到相应的信息系统中,而是事先通过对原有管理机制(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经营模式)进行审视,而审视的过程,则是以现有的管理机制能否满足企业战略实现的需要来作为衡量标准的,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可能因原有管理机制本身就存在问题(如不合理等),因而将这些问题同样也带到信息系统中,使信息系统失去意义。因此,信息化建设过程,实际上是对企业管理机制改善后,而进行的复制。即满足组织现有业务运作的需求。 第五,在信息系统对合理的管理机制复制的条件下,获得的数据,是相对准确和客观的,而且获得这些数据的速度非常快,因而组织高层也能够对组织的情况进行快速分析,做出决策和响应,即决策分析,制定和调整战略。 第六,组织的发展需要(实现其长期战略目标),要求组织进行持续的改进(按照战略的要求不断变化或变革),因而其管理机制也是不断在变化当中的,因此,信息系统并非是在简单地完全或固化式对管理机制进行复制,而一定是要保证在灵活可变的基础上进行复制的。因为一旦组织管理机制发生变化时,而信息系统此时无法进行自主适应时(通过简单配置达到适应的目的),信息系统实际上就会变为一堆废物,或是必需花费更多,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编程开发)。 第七,组织在有意识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前,可能早就存在一些信息化系统和相关硬件设备,从节约投资,降低浪费,整合资源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对这些已有的信息系统和设备进行审视,即该信息系统能否达到企业战略发展和业务运作的要求,不符合时,有没有进行改造的可能,如果可改造话,改造是否经济。因此,组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原有的信息化资产,拿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处置。 第八,自从有了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就成为组织运作的重要载体和资产,即其实质就是组织运作的写照,因而需要好好地保护它,不然就会对组织运作和组织战略带好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其安全性特别重要。安全性体现在信息化系统能否正常运作,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是否是在允许的规则下被合法的共享。 总言之,信息化系统是一组工具,比之如,军队士兵的装备,有了良好的装备,就是能够打胜战的前提。 ......>> 问题三:嘴巴吃水果会痒是怎么回事啊 5分 是不是过敏导致的啊,但是一般过敏不可能对这么多水果都过敏,看看是不是吃其他的也痒痒,总之挺着问题不大。 问题四:信息化的重要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资本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的冲击,使得中国企业的业务模式、市场拓展、管理营运、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等,都在期待着突破,通过创新和变革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面对挑战,我们都期望信息技术能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之一。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继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信息化能为企业做什么 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的实现,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是检验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立企业和部门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化既是社会需求,也是企业适应市场,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转变。为适应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就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创新方面的建设。 完整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应该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整合、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的活动。在传统企业管理中,一直把管理理解为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等各种职能的发挥,保障企业按预定方向、预定规则运行,忽视了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这会导致企业管理长期以来半死不活、效率低下的情况。 如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必须摒弃以前滞后的管理模式,大胆探索,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以赢得竞争。而信息化建设,将对企业管理创新起到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1、管理创新,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管理创新要求企业创新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以及知识等环境而变化。而且,它还要求整个组织及其成员能不断学习知识、分享知识和利用知识,把创新作为在企业中的主要活动。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是赢得竞争的根本保证,创新管理是企业未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它能够帮助企业由单项创新向综合创新发展、由个人创新向群体创新发展,从而推动全面创新。 2、信息化管理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信息化管理可珐使企业的经营运作透明化,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不透明,难以监控等问题,从而避免出现资产流失、生产能力低下、组织机构冗余等问题。同时,它还可以指导促进企业内各部门、各环节的沟通和协调,帮助企业收集外部、内部信息,经过研究和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使得企业全面发展。 3、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企业的取胜必须依靠信息与创新,信息与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信息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工程已经不仅是企业的效益工程,更是企业的生存工程,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势必会被市场淘汰。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的途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在竞争对手如林的市场站稳一席之地。国内很多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上虽然投资很大,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时,直接将手工业务处理方式计算机化,并没有对许多在新技术条件下不符合或无效的工作和流程进行改革。大量事实证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要求企业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 问题五: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在信息化环境下,人们可能越来越多地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联系和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将有所减少。网络世界的无形性和匿名性将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控制环境。 问题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水平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 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臃肿、人员冗杂,信息闭塞,管理决策者与员工之间缺 乏有效沟通,部门与部门之间合作不畅。 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各部门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细致、更加有序,有利于规章制度的进一步落实,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减小企业成本 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生产技术的革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时间,从而达到减少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决策成本,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将企业由过去的重生产管理向现在的重决策管理转变,将目光投向市场,充分分析市场需求,避免决策失误给公司带来的重大损失。 三、降低了培训考核成本 传统的培训方式占用时间多,培训方式枯燥,效果也不够显著。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麦塔在线培训学习系统营运而生,基本涵盖了传统的学习培训流程、在线学习管理、练习测试管理、学习资源管理等众多管理模块,随时随地就能学习。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改善管理、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信息化建设,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不断提高生产、管理、决策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问题七:如何看待企业信息化的本质和作用 本质: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应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有: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DNC生产设备及工位智能化联网管理系统;MDC生产数据及设备状态信息采集分析管理系统;PDM制造过程数据文档管理系统;Trcaker工装及刀夹量具智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等。 作用: 一、传递信息化管理经验,规范中小企业流程。 通过企业信息化,可以把中小企业优秀销售人员管理客户的流程整理出来,通过系统来优化到系统流程中,从而可以使得每个人员能够掌握最好的销售流程。 二、提升销售 项目管理 能力和结案率。 通过企业信息化,可以给中小企业销售管理流程设定关键管理点,促使销售管理者能够及时提供相关支持,帮助销售人员更好的管理销售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销售结案率。 三、减少培训工作。 企业信息化规范了中小企业销售管理相关所有的流程,新的员工或者岗位调动的员工只要按照系统的流程来做就可以很快熟悉新的岗位,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培训的工作,提高了员工上岗的速度。 四、防止出错。 由于企业信息化详细的规定了符合中小企业特色的流程,并对关键点进行控制,可以有效的防止中小企业人员犯错。比如:很多销售人员常犯的错误就是内部成本还没有核算就给客户报价,易导致公司项目的情况,通过企业信息化可以设定内部成本没有核算,无法进行报价的流程,从而防止出错。 问题八:物业管理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有何重大意义 物业管理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有何重大意义 一、物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 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进程,使得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结构日益庞大。 (二) 同时,物业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应用复杂、日常管理工作量大,通过传统人工管理方式,将大大增加管理成本。 (三) 成本控制、内部沟通、管理难度的增加,迫切要求采用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机制,提升资源的共享利用率,提高物业管理效率。 (四)随着消费者对住宅网络与智能化的依赖越来越强,物业管理的信息化呼声也越来越高,无人化管理、无纸化办公、电子货币服务、社区网络服务的推出,不仅简化了信息化物业管理服务的管理手段,更为项目提升了利润空间。 因此,构建以传统社区服务为基础,以多媒体社区服务信息网为依托,以Internet网为纽带的新型社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将为物业管理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二、物业管理信息化可实现的功能 (一)可视化的房源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物业项目,可配置个性化的楼层平面图或者单元平面图,显示各房间单元的基本信息,以充分满足物业管理的日常业务需要; (二)完善的业主管理功能,以房间为单位详细记录当前及历史的业主及住户信息,结合入伙管理功能灵活定义验收质检标准,记录房间验收的具体状况和验收资料的领取情况; (三)强大的收费管理功能,支持管理费、垃圾清理费等定期帐单的自动生成,针对各种固定费项,还可合并为费项包进行统一处理; (四)灵活设定各费项标准的计算公式,支持直接阶梯算法、分段阶梯算法等各种阶梯收费标准的设置,只需输入各种表读数,即可由系统自动生成各项收费帐单; (五)帐单灵活调整功能,针对已收款项可执行退款或转其它费项预付款的操作,还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帐单总金额或增加消杀费等临时性帐单金额; (六)支持各种总表费用分摊方式,可根据房间面积、楼层、实际用量、电梯算法等灵活设定分摊参数,由系统自动生成公摊水费、公摊电费等费用分摊帐单; (七)客户服务集中管理机制,全过程管理客户报事,新增、修改、报价、签合同、派工处理、返工、服务回访等都有周全的服务流程,并可自定义客户服务升级机制,有效保证客户服务质量; (八)设备的有效跟踪管理,自定义设备维护模板,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档案,并对设备维护合同进行统一管理; (九)完善的车位管理功能,集中管理车库、车位、车辆、停车卡和停车费的收取,支持与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无缝接口,全面管控固定车位及临时车位的管理; (十)智能化的预警提醒机制,根据个性化设定,系统可对仪表异常读数、设备定期维护、客户报事升级、业主欠费等进行提醒,变被动等待问题出现为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效规避风险发生。? 三、实现物业管理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每一次信息化的引入,都带来了物业服务企业效率的极大提升,那些信息化建设最深入、最彻底的企业往往也是服务效率最高的企业;物业服务企业效率的极大提高,企业成本的降低,带来的是物业服务企业市场格局的变化,而最终的市场选择也将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生存规律; 房地产物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支持各种物业形态的日常管理,可围绕房源、业主、客服、收费四条主线,以业主管理、客户服务、收费管理、仪表管理、设备管理、车位管理、清洁绿化、消防保安等日常管理事务的执行过程为操作核心,有效处理业主、住户、物业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实现流程化、规范化管理,提高物业服务水平的同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问题九: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对信息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一、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 1、企业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 2、可以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3、可以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4、可以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 5、可以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 6、可以更好的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 二、企业对信息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降梗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快速应变的目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问题十:信息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发布知识,确保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能共享。在没有计算机、软件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前提下,企业发布知识的手段通常采用开会、发文件及书籍等手段,除了发布成本高而外,知识的传播速度、传播量、更新、查阅及查阅权限等等受到极大的制约。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使知识信息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有力地发挥了知识在企业中的生产力作用。 2.确保知识获得的及时性。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跨地区、跨时间、跨单位、跨部门、跨员工之间的查阅障碍,只要是在有权限的前提下,知识需求者可以迅速通过系统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知识。例如目前的企业信息门户(EIP-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可以解决企业之间的信息及知识交流问题,另外企业信息系统可以与相关的网络连接,并自动按照组织内部成员对信息的需求进行筛选、分类和收集,并按照成员对信息的需求及时传送给需要的人,以解决知识时效性的问题。 3.提升组织或个人的隐性知识为显性知识,并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转换。在企业没有信息系统之前,员工的知识和经验仅存在自己的脑子里,部门的知识也在这个部门里,信息呈现孤岛状态。遗忘、人员流失和成员之间交流不畅导致企业的知识大多是隐性知识,而不能转变为显性知识,组织的知识难以积累。组织随着人员的流动、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交学费,企业不能形成经验曲线,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也就难以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使个人知识得以沉淀,成员之间的知识得到共享和交融,企业对员工的过分依赖性降低,从而避免企业因某些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括6个 谁知道哪6个啊?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1.目标: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 3.涉及的部门: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职能部门。 4.支持层:高级经理层(决策层)、中间管理层(战略层)、基础业务层(战术层)。 5.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 6.组成: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

如何进行信息化管理?

1.信息化管理是为达到企业目标而进行了的一个过程 信息化管理是企业为了达到其经营目标、以适量投入获取最佳效益、借助一些重要的工具和手段而有效利用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过程。信息化是手段、运营是关键、业务流程的优化或重组是核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最终目的。不能为了片面地追求信息系统的准确、信息的快速获得而忽视了信息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 2.信息化管理不是IT与经营管理简单的结合,而是相互融合和创新 信息化管理不是简单地用IT工具来实现已经陈旧的管理逻辑,不要期望将某种解决方案、ERP等等系统套用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上就会产生某种神奇的功效,当信息系统与现行的管理制度、组织行为发生剧烈冲击和碰撞的时候,当需要真正的创新发生在现有的管理层面,甚至企业治理结构层面的时候,信息系统往往无法提供更多的帮助,而需要的是通过信息化带动企业管理的创新,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过去积淀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中。 3.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和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企业的信息化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渐次渐高的。企业内外部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软件也要与之相适应,管理信息系统的选型、采购、实施、应用是一个循环的动态过程。这一动态过程是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流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编辑本段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快速应变的目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改变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实现面向客户的集成化管理目标。这就要求对企业管理进行重组和变革,重新设计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使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传输更为便捷,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管理者与员工、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直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逐步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同步发展,通过四流系统将原来管理金字塔体系打破,实现扁平化的流水线管理方式,通过这个主线条衔接并重建每个员工、每道工序、每个部门的数字化基础,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可随时调用生产、采购、财务等部门所有数据,即实现资源共享,又实现实时监控,同时防微杜渐。这样,在新的管理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数字化管理才能成为企业走向网络化,信息化的坚实基础。编辑本段信息化管理的指导方针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理顺内部机制、增加盈利和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遵循如下指导方针: 高瞻远瞩,统筹规划;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按需定制,量力而行; 注重实效,分步实施; 层层落实,知人善任。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介绍

主要指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便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怎样做酒店信息化管理业务

目前酒店的信息化有两种方式: 1,是自己建立团队,自己开发相应的系统,然后打通相应的硬件, 不过这种方式成本很高, 不是一般的公司可以承受的,2.可以使用专门的系统,大的酒店一般使用西软, 中小型酒店可以考虑全寓科技。

如何通过信息化提高企业效率

一、为什么企业需要信息化建设?二、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三、ERP是什么?四、ERP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五、企业信息化的目标?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企业信息化设计建造师全面负责制原则2.信息化项目建设营地原则3.共同设计原则

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的哪些原则?

开展企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软件和硬件设备的大量投资,又需要人力、物力、智力的投入;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必要时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造,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工作。选准企业信息化突破口从企业信息化突破口的选择原则上讲,信息化应该自下而上、由里而外,因为这样数据才能取自于源头,真实、有效。但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出现的问题在各个层次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对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做出先后安排。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或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根据木桶理论原理,信息化建设选择企业管理最薄弱环节、最需要解决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可以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上升。对于企业领导有战略眼光、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很支持、企业整体素质较高的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选择从瓶颈突破。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每个企业在市场上生存,能够适应竞争,一定有它独有的优势。从企业独有的优势入手,可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见效快,也为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整个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对于企业领导有战略眼光、对企业信息化很支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企业,可选择从企业的优势入手。员工培训应在信息化实施前当前,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培训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培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员工接受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理念基础,二是使员工会应用计算机,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应用基础。这样,才能使企业信息化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培训应分两大步走,对于理念的培训,应该在信息化实施前进行培训,而对于应用部分,则在信息化建设时及时培训。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重组应互相推进成熟的软件代表着一种先进或标准流程,必然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这就涉及到业务流程重组问题。是先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还是先实施信息化,一直是困扰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问题。从理想状态说,先进行彻底的业务流程重组,再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信息化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但是由于彻底的业务流程重组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推行起来难度大,风险也大,企业经营者往往望而却步。先进行局部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局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逐步推进,可以使企业尽早地看到成果,在企业中营造乐观、积极参与变革的气氛,减少人们的恐惧心理,以促进ERP在企业中的推广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因此,建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选择后者,循序渐进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即企业在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出发,一方面着手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基础工作进行整合与提升,使之适应先进管理软件的要求,这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另一方面,对软件所要求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对一时难以达到的部分管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修改某些难适用的部分,使之能与企业的现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把引入 的软硬件看作是“死”的东西,而是作为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打通人才和网络通道企业信息化的人才来源与企业其他人才来源一样,有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渠道。不论是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都要求企业首先建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解决企业人才留不住的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地域分散的情况越来越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网络通道的范围将越来越大。如果企业自己铺设网络,势必牵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中国电信等网络通道提供商的通道资源,租用或外包建设是企业与中国电信等部门双赢的选择。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企业信息化建设对软件的选择不只是选择产品,更重要的是选择未来长久的合作伙伴。从这样的高度出发,软件选择,特别是ERP的软件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商誉卓著、经营绩效良好、经验丰富的公司。(2 )选择的产品既能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成长的需求,又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需求,质量要稳定,维护要容易。(3)选择的公 司拥有完整的售后服务机制,可提供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4)选择的公司拥有广大的满意客户群,最好有其同行案例客户。(5)尽量选择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上线的方案。(6)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一致的,选择成本较低廉的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全一样的一套模式可以选择,因为信息技术仅仅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它必然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企业管理无定式,不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必然也是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同。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并非无规律可循,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问题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水平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 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臃肿、人员冗杂,信息闭塞,管理决策者与员工之间缺 乏有效沟通,部门与部门之间合作不畅。 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各部门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细致、更加有序,有利于规章制度的进一步落实,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减小企业成本 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生产技术的革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时间,从而达到减少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决策成本,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将企业由过去的重生产管理向现在的重决策管理转变,将目光投向市场,充分分析市场需求,避免决策失误给公司带来的重大损失。 三、降低了培训考核成本 传统的培训方式占用时间多,培训方式枯燥,效果也不够显著。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麦塔在线培训学习系统营运而生,基本涵盖了传统的学习培训流程、在线学习管理、练习测试管理、学习资源管理等众多管理模块,随时随地就能学习。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改善管理、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信息化建设,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不断提高生产、管理、决策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问题二:信息化的重要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资本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的冲击,使得中国企业的业务模式、市场拓展、管理营运、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等,都在期待着突破,通过创新和变革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面对挑战,我们都期望信息技术能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之一。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继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信息化能为企业做什么 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的实现,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是检验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立企业和部门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化既是社会需求,也是企业适应市场,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转变。为适应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就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创新方面的建设。 完整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应该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整合、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的活动。在传统企业管理中,一直把管理理解为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等各种职能的发挥,保障企业按预定方向、预定规则运行,忽视了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这会导致企业管理长期以来半死不活、效率低下的情况。 如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必须摒弃以前滞后的管理模式,大胆探索,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以赢得竞争。而信息化建设,将对企业管理创新起到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1、管理创新,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管理创新要求企业创新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以及知识等环境而变化。而且,它还要求整个组织及其成员能不断学习知识、分享知识和利用知识,把创新作为在企业中的主要活动。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是赢得竞争的根本保证,创新管理是企业未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它能够帮助企业由单项创新向综合创新发展、由个人创新向群体创新发展,从而推动全面创新。 2、信息化管理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信息化管理可珐使企业的经营运作透明化,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不透明,难以监控等问题,从而避免出现资产流失、生产能力低下、组织机构冗余等问题。同时,它还可以指导促进企业内各部门、各环节的沟通和协调,帮助企业收集外部、内部信息,经过研究和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使得企业全面发展。 3、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企业的取胜必须依靠信息与创新,信息与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信息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工程已经不仅是企业的效益工程,更是企业的生存工程,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势必会被市场淘汰。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的途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在竞争对手如林的市场站稳一席之地。国内很多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上虽然投资很大,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时,直接将手工业务处理方式计算机化,并没有对许多在新技术条件下不符合或无效的工作和流程进行改革。大量事实证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要求企业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 问题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产品设计的信息化、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企业产品销售的信息化供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问题四: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是什么?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1)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可吸取类似项目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许多有价值的组织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法规信息将有助于项目决策期多种可能方案的选择,有利于项目实施期的项目目标控制,也有利于项目建成后的运行。(2)通过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能实现:● 信息存储数字化和存储相对集中;● 信息处理和变换的程序化;● 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和电子化;● 信息获取便捷;● 信息透明度提高;● 信息流扁平化。(3)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的意义在于:●“信息存储数字化和存储相对集中”有利于项目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有利于数据和文件版本的统一,并有利于项目的文档管理;●“信息处理和变换的程序化”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并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和电子化”可提高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使数据传输不受距离限制并可提高数据传输的保真度和保密性;●“信息获取便捷”,“信息透明度提高”以及“信息流扁平化”有利于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4)工程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问题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创灵动咨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标签及关键词:战略 信息化 建设 规划 重要性 必要性 意义信息化建设 战略管理 全面预算 绩效管理 生产管理咨询 管理咨询 制造业ERP 精益生产 与之企业或 *** 机关等组织,信息化建设有什么意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了? 首先,信息化建设后的结果是一组信息化系统软件的 *** 。而信息化系统本身具备,数据易于存储,计算统计分析速度快,数据易传递易共享(让其他人也可以按相关的规则获得),等特性,这种优势在人工的情况下,是无法比拟的,因而在物理上,提供了快速处理数据的基础。 其次,信息化系统软件 *** ,并非只是简单的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享、计算数据,而是依具一整套规则来进行的,即是将企业的业务运作规则及管理机制复制到其中,换言之,即是企业管理机制在信息系统中的再现,否则信息化系统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组织在人工状况运行时,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常因人的原因(人情、意识、行为习惯等)导致业务运作受到滞阻,工作效率不高,而有了信息系统,相当于多了一个无形的判官,通过强制的手段,促使和提醒人员按时进行工作办理,从而能够强化组织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组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并非只是将企业管理机制,简单直接复制到相应的信息系统中,而是事先通过对原有管理机制(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经营模式)进行审视,而审视的过程,则是以现有的管理机制能否满足企业战略实现的需要来作为衡量标准的,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可能因原有管理机制本身就存在问题(如不合理等),因而将这些问题同样也带到信息系统中,使信息系统失去意义。因此,信息化建设过程,实际上是对企业管理机制改善后,而进行的复制。即满足组织现有业务运作的需求。 第五,在信息系统对合理的管理机制复制的条件下,获得的数据,是相对准确和客观的,而且获得这些数据的速度非常快,因而组织高层也能够对组织的情况进行快速分析,做出决策和响应,即决策分析,制定和调整战略。 第六,组织的发展需要(实现其长期战略目标),要求组织进行持续的改进(按照战略的要求不断变化或变革),因而其管理机制也是不断在变化当中的,因此,信息系统并非是在简单地完全或固化式对管理机制进行复制,而一定是要保证在灵活可变的基础上进行复制的。因为一旦组织管理机制发生变化时,而信息系统此时无法进行自主适应时(通过简单配置达到适应的目的),信息系统实际上就会变为一堆废物,或是必需花费更多,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编程开发)。 第七,组织在有意识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前,可能早就存在一些信息化系统和相关硬件设备,从节约投资,降低浪费,整合资源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对这些已有的信息系统和设备进行审视,即该信息系统能否达到企业战略发展和业务运作的要求,不符合时,有没有进行改造的可能,如果可改造话,改造是否经济。因此,组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原有的信息化资产,拿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处置。 第八,自从有了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就成为组织运作的重要载体和资产,即其实质就是组织运作的写照,因而需要好好地保护它,不然就会对组织运作和组织战略带好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其安全性特别重要。安全性体现在信息化系统能否正常运作,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是否是在允许的规则下被合法的共享。 总言之,信息化系统是一组工具,比之如,军队士兵的装备,有了良好的装备,就是能够打胜战的前提。 ......>> 问题六: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意义是什么? 20分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 *** 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 *** 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教育信息化是以网络化为基础的,是以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综合的应用作为基础平台。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使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可以为人们所共享,使得更多的教学资源被人们开发出来,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从教育教学、教学管理、教务管理、教育资源等多方面协助工作,使工作更便捷,进而实现管理方式、方法的变革,最终推动教育变革。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学校来说能够极大的提高学校的日常办公效率,辅助教育教学,加强学校管理,并且能够收集大量的校本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教学发展,推动教育变革的助推器。教育的最终落点一定在学校。只有学校建设好教育信息化,才能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通过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增强队伍能力、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问题,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学校不仅可以享受到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方便,更多的教育信息化的“创造者”。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同样可以建立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建设。以泛东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学校可以享受到统一的校本教育云支撑平台,学校所有的应用系统都再此进行使用;学校还使用针对教育资源建设的校本资源库、校本视频库、校本试题库以及对资源进行管理的管理平台,通过这些学校可以收集到更多优质的校本资源。由于各个地区的教材、教学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所以只有校本资源才是对学校真正有用的资源。我们还提供给用户有助于实现翻转课堂、实现资源的互动的互动云录播系统,实现优质资源的收集、共享并从校园安全、校本研修、电子课堂等多方面帮助学校实现资源建设。同样学校还可以享受到针对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各类的云服务,如教务管理、成绩管理、数字教务、课程管理、分班管理、知识测试、在线考试、作业管理、应急系统等。不同用户还可以享受到各自的人人通空间,如教师的工作空间、学生的学习空间、家长的交流空间等。学校如果需要展示学校、班级风采,还可以享受学校网站门户、班级学习型主页及用于学校、家庭进行沟通的三方互动交流平台,以及针对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校园门户-云微校。 问题七: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在信息化环境下,人们可能越来越多地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联系和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将有所减少。网络世界的无形性和匿名性将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控制环境。 问题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是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两个方向 当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外乎两个方向,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其次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惊人的,似乎一夜之间,各行各业的许多企业都在互联网上建立起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有的以介绍产品为主,有的以提供技术支持为主,还有一些企业网站则开展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组织企业的进货和销售。 这些“窗户”让拥有它的企业能够及时的掌握行业动态、市场变化,而作出迅速的反应,以此占有市场先机。谁拥有互联网,谁就拥有了信息;谁拥有了信息,谁就能占据有利竞争地位,已经成为一条新的市场竞争规则。当然,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不可小视。它协助企业管理从简单的公文、技术资料到复杂的生产流程、成本核算,甚至辅助企业进行更高级的经营决策。 上述信息化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各个发展阶段,各种模式的信息化工具交替占据主导地位,但最终必然是被更新的、更完善的模式或技术所取代。今天的企业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系统也不例外,流行的同时也有它自身的不断裂变和发展。那么,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问题在于:今后的企业信息化会朝向何处发展?企业如何看待相互分隔的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系统? 二、现代企业的现代“门户” 1998年11月,美国美林公司(MERRIL LYNCH)发表了一份关于企业信息门户(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成为引导电子商务想象空间的问路石,在美国企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这份标题为“超越YAHOO!企业信息门户已经上路”的报告估计,1998年全球EIP市场已达44亿美元,2002年将达148亿美元。另外,据GarnerGroup市场研究调查中心预测,2003年,60%的财富500家大公司会导入企业信息门户。 可以说,企业信息门户(EIP)或企业门户(EP)代表着未来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与IT业的其他概念相同,企业门户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专业人士和机构有不同的理解。 DOCUMENTUM公司的EIP概念可以理解为一个简单的公式:企业文件系统+WEB,将其传统的文件管理系统增加了在WEB上自动生成摘要、审核和发布功能,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企业知识门户(Enterprise Knowledge Portal)。它的特点在于非个性化。而以Plumtree Portal 3.0 和Brio Portal 6.0产品为代表的第二种概念则是在现有的ERP应用和主机系统之上的一层WEB界面。这里的企业门户实际就是扩展的ERP。 SYBASE公司认为,企业信息门户是一个应用系统,它使企业能够释放存储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使企业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能够从单一的渠道访问其所需的个人化信息。这些用户利用从这个渠道获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业务决策并加以执行。企业信息门户通过及时地向用户提供准确的信息来优化企业运作,并提高生产力。他认为,企业信息门户有三个特点:单一的访问方式(浏览器+企业主页);对已有应用系统的集成;个性化。一个企业信息门户应当由3个关键部分组成:应用---提供集成化的用户环境、服务---将业务运作系统与散乱的文档和工作信息集成起来,并通过可扩展的应用界面为EIP提供集成化的服务、集成---集成当今信息技术组织中各种技术的应用。 开思公司认为:从信息资产管理(Information Asset Management)的角度出发,现在多数企业内的信息分布都偏于离散,在这种工作环境中,知识工......>> 问题九:结合实际谈一下学习社区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社区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基层组织之一,也是人们居住、生活、交往、学习的主要场所。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和产品正加速进入社区和居民家庭。社区信息化在增强社会管理效能、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积极地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将使社区管理更加高效,社区服务更加优良,社区居民更加满意,可以有力地推动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因此,目前,研究社区信息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题十: *** 信息化的对社会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 *** 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信息资源中心”, *** 管理国家的过程便是信息搜集、加工处理,并进行决策的过程。 *** 职能的正确履行依赖于适时准确的信息。 *** 是其民众的代表,它必须了解民众的需求; *** 是社会发展的导航者,需要把握社会变迁的趋势,从而作出准确的战略选择。 *** 是社会问题的治理者,这要依赖于对社会问题信息的分析、判断和把握。 *** 是市场失灵的矫正者,而 *** 对市场失灵矫正的前提是最大程度地掌握信息。因此,信息及信息网络是现代 *** 地神经系统。而 *** 信息化无疑对 *** 搜集处理信息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具体说来, *** 信息化对 *** 管理乃至整个社会地进步具有一下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要求当时的电子部与有关部委大力协调,抓好几项重大的信息工程。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度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中国中央 *** 主导的以 *** 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中国 *** 信息化的雏形。“金桥”工程又称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它是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这项工程的建设,对于提高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水平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关”工程又称为海关联网工程,其目标是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以实现货物通关自动化、国际贸易无纸化。“金卡”工程又称电子货币工程,它是借以实现金融电子化和商业流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在部分“金”字工程推动下,部分 *** 部门的网络建设,电子化的的深度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999年-2001年)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丁“ *** 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 *** 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 *** 部门上网。通过启动“ *** 上网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工程,实现中国迈入“网络社会”,提供 *** 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 *** 站点与 *** 的办公自动化连通,与 *** 各部门的职能紧密结合,使 *** 站点演变为便民服务的窗口,实现人们足不出户完成与 *** 部门的办事程序。利用 *** 职能启动行业用户上网工程,如“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等,实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联入网络,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多种社会功能,形成“网络社会”。2000年1月,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中国邮电总局联合发起的“ *** 上网工程”百家城市 *** 上网推进交流大会召开。来自全国1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主管科技、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各个参会城市电信部门 *** 上网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参加。据统计,中国目前已有70%以上的地市级在网上建立了办事窗口, *** 网站也已经多达3000多个。在“ *** 上网工程”的推动下,网络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 信息化的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 (2002-至今)国家不断培育 *** 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环境。2002年是 *** 信息化逐渐由“由概念变成现实,由争论转入实施,由含混转为清晰”的一年。从“割据”向“统一”发展。2001年12月26日,国家 *** 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了“中国建设信息化要 *** 先行”的重要决策。2002年7说3日,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组织了上百位专家对国家电子政务进行研究,在所发布的十七号文件重,明确了“十五”期间中国电子政务的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框架,将 *** 信息化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整......>>

信息化管理有哪些重要性

  导语: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特征,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高增长低膨胀与低失业率。信息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容纳劳动力多的特点,不仅拓宽了产业,而且增加了就业领域。   信息化管理重要性1   1、管理创新,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管理创新要求企业创新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以及知识等环境而变化。而且,它还要求整个组织及其成员能不断学习知识、分享知识和利用知识,把创新作为在企业中的主要活动。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是赢得竞争的根本保证,创新管理是企业未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它能够帮助企业由单项创新向综合创新发展、由个人创新向群体创新发展,从而推动全面创新。   2、信息化管理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信息化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运作透明化,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不透明,难以监控等问题,从而避免出现资产流失、生产能力低下、组织机构冗余等问题。同时,它还可以指导促进企业内各部门、各环节的沟通和协调,帮助企业收集外部、内部信息,经过研究和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使得企业全面发展。   3、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企业的取胜必须依靠信息与创新,信息与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信息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工程已经不仅是企业的效益工程,更是企业的生存工程,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势必会被市场淘汰。   信息化管理重要性2   改变获取方式   传统方式下,原始数据的获取靠的是企业员工肉眼观察、手工计数或使用仪器测量。在信息化条件下,可以利用传感设备全自动地获取所需的数据或信息。例如:用装有重量感应装置的货架自动测量存货数量、用自动监控装置代替值班人员等等。利用自动传感设备具有高度自动化、准确性高、24小时不间断、数据实时获取、不受恶劣环境影响等优点,为企业实施更有效的内部控制提供了基础。   改变存储方式   存储介质由纸变为磁盘或光盘。与纸介质相比,磁介质或光介质具有存储密度大、擦写不留痕迹的特点,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存储密度大使得企业可以集中保存数据和信息资源,便于对其加以保护,但一旦毁损或被盗将使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擦写不留痕迹使得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增大,需要加强内部控制。   提高处理效率   在信息化环境下,借助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能够使得信息处理的速度大为加快,效率大为提高。然而,这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也是双方面的。一方面,信息处理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实施更复杂更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法,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另一方面,借助高速的信息处理能力,企业员工或管理当局造假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例如:利用随机数产生程序伪造应收款项或存货的金额、利用报表编制程序快速编制多份虚假财务报表等等。这又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   改变传递方式   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传递,改变了手工环境下的传票、报告、电话等方式,利用电缆、光缆、无线电波等以光速传递信息,而且传递的信息量远非传统方式可比,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了基础。但如果信息传递过程中受到了阻碍或破坏,也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提高信息集成   在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企业领导足不出户,就能够在电脑屏幕前对遍布世界的跨国公司了如指掌。轻点几下鼠标就能成交生意、调动资金、指挥员工。企业信息系统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信息价值   在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得到提高。人们已经认识到企业的数据和信息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而信息是无形的,与有形的资产相比,对信息的窃取更隐蔽,更不易被发现。这要求内部控制不但要保护有形资产,更要对企业的数据和信息资产加以保护。同时应当针对信息的特点,采用有效的保护措施。   改变工作方式   在信息化环境下,人们可能越来越多地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联系和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将有所减少。网络世界的无形性和匿名性将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控制环境。   信息化管理重要性3   1.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已经进人信息时代,信息生产力属于新兴的社会生产力,信息社会代表着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而使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这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投人不断增加。 近年来许多国家在信息和通讯基础设施方面投人巨量资金.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投资增加更为迅速,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的投资也处在不断姗长之中。在.980年.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信息和通信设施投资倾占全部非住宅性投资的比例都小于15%,而到2000年.许多国家的这一投资比例超过了15%一些国家则接近30% ,政府或者组织对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为企业的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也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拓展了场所和对象。   (2) 通过电子商务方式进行的交易活动不断增长。 利用电子商务进行采购和销售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方式发生的交易倾在其全部交易倾中所占的比例还非常小。在未来的时期,电子商务交易额必将持续地增长.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差距在不断拉大。 发达国家企业的初级信息化过程基本上已经完成.目前已进人高级信息化建设阶段,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很多仍然处于初级信息化建设阶段。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方面的.这种差距.许多学者用“敬字鸿沟"(Dig-ital Divide)这个概念进行了描述。数字鸿沟,是信息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是信息的不对称。数字鸿沟既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明显地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内部。数字鸿沟问肠引起了各国首脑的高度重视,无论是APEC的首脑会议,还是瑞士达沃斯的经济年会.都把重视和消除数字鸿沟问盟.作为影响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各类问题的关健。   2.企业信息化艰涩可以提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粗放式经营.经济增长和杜会发展虽快,但为此投入的成本也比较高。据有关统计.1953一1985年,我国国民收人增长9.6倍.而能源消耗却增长了14倍。进人20世纪90年代时,我国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总水平与日本相当.但GNP却只有日本的‘/6;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5%。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比较稀少的闰家,我国不能再继续靠能洲和原材料的过度消耗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1)企业信息化是企业适应千变万化市场环境的必须手段。 信息时代,市场瞬息万变,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上市、服务节奏日趋加快,产品生命周期大幅度缩短,企业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已经从传统的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模式向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转变。客户需求决定企业生存.以最好的质量、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完善的服务满足客户日益个性化的需求.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和鉴础。了解、分析、转化、开发、引导、实现用户需求成为企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任何一个企业都将面对来自本行业、本地域以至世界级企业的最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也有机会在全球范园内发展自己的潜在客户。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资源在战略惫义上比物质、能璧资舔更加重要.企业竟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信息竟争力。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和必由之路。   ①降低成本,提商效率。 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力资派的投人。各种信息化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都以降低物质资茸消耗为基本前提,在降低库存、减少废品率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使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时间缩短,从而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②提高质量.促进销售。 一方面,信息化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可以减少甚至替代大量不必要的手工操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确定因素,使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提高。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将使企业产品的淤在客户市场不断扩大.锁售渠道和手段进一步多样化,并使企业从以事务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换成为可能.不断增进用户满意度。 遭70化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准确,并借以实现企业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内外部之间的实时沟通,使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的管理实现对物流、资金流的更有效管理。   ④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伯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使企业通过更加快速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动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另一方面使企业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和效率大幅提高。没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企业将失去参与国际竟争与合作的资格。   ⑤提高决策水平。 正确决策是企业谋求长久生命力的保证。伯息是决策的基础,信息化使决策者及时获得决策所需网内外、企业内外的完备信息成为可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化可以帮助决策者排除不良信息的干扰,以恰当的信息制定出正确决策;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业务智能系统可以带助企业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决策。   (2)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参与国际竟争的要求。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已日渐明显,信息技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将遇到很大的挑战。瀚着我国加人arro(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企业正逐渐融人国际市场中.这一方面可以争取参与N际资源的分配,扩大国际市场份顺,另一方面.这也会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的企业必须要意识到信息资源是企业的生命线.谁在收集、处理、加工和传播信息上拥有更强的能力,谁就有条件获得竟争的优势,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就有机会获得最终胜利。   【拓展】   1、定义:企业信息化管理(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简称EIM):是指对企业信息实施过程进行的管理。是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向企业全面渗透、运用于各个流程、支持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   2、来源:信息来源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还包括企业外部,即与企业生产,销售,竞争相关的外部信息源。信息源采集范围和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的信息战略指向,企业内部负责生产、决策等的工作者对信息需求,信息获得的难易程度,信息质量水平等等。   3、精髓: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快速应变的目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范畴:ERP、OA、CRM、BI、PLM、电子商务等等都已经成为企业在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应用系统。在这其中,ERP正在向高度整合的全程管理信息化迈进。当前,国内企业如何更大程度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怎样摆脱繁复的组织架构,打造最优价值网络成为困扰已久的问题。   5、决策系统:决策层、战略层和战术层,相应地,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战略管理、实施管理、运行和维护管理三个层面。战略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龙头,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服从于企业的总体规划和战略。战略管理层面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如何与企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相适应、相融合;信息技术如何有效地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规划企业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信息化的实施管理层面主要包括商业软件实施、软件开发、硬件部署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有效的管理保障软件开发项目、系统集成项目得以顺利的实施。运行和维护管理层面的重点是保障已经实施的项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障各种系统能够正常、稳定、高效和安全运行。   6、发展趋势:发展趋势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改变着我国传统经济结构和社会秩序,企业所处的不在是以往物质经济环境,而是以网络为媒介、客户为中心,将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信息经济环境。信息带动管理的转变对企业成长有着全方位影响,它将彻底改变企业原有经营思想、经营方法、经营模式,通过业务模式创新、产品技术创新,或对各种资源加大投入,借助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实现,其成功的关键是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与信息化工具的有机结合。传统软件厂商提供的信息化产品,以及附带的相关服务,仅局限厂商本身产品范围,从而形成只为销售某种产品交易而交付活动,忽略了客户对这种有机结合衍生的多样需求,以及随着业务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需求,形成了国内ERP 软件行业普遍存在与客户间的阶段合作、产品更新、反复维护和频繁支持等问题的发生。   企业成长路径会随着组织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模式不断转变、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导致对信息管理的要求从局部向整体、从总部向基层、从简单向复合进行演变,企业信息化从初始建设到不断优化、升级、扩展和升迁来完成整个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现了企业信息管理由窄到宽、由浅至深、由简变繁的特性需求变化。ERP 软件系统对推动企业管理变革、提高绩效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革新和中国企业成长路径的需要,通过B/S 模式完成对C/S 模式的应用扩展,实现了不同人员在不同地点,基于IE 浏览器不同接入方式进行共同数据的访问与操作,极大降低异地用户系统维护与升级成本,打造的“及时便利+准确安全+低廉成本“效果。

企业如何进行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

这是全国都提倡的,既可以减轻安全员的工作压力,又能避免人为失误,一举两得。目前方法很多呀,展通自己的话还是比较看好企业安全生产可视化和企业自主双控,你们觉得呢,有更好的方法吗?交流一下。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管理

1、为企业省钱:网站24小时、常年365天全天候运转,其作用相当于企业聘请的无数个一天到晚不知疲倦的产品推销员,永不关门的产品展览中心和广交会、产品免费咨询中心(省手机费、传真费及长途等花费和人员开支)、新闻发布中心、数万本到处传递的产品手册、宣传印刷品,无时空限制的报纸电视广告、名片招牌。但运作成本相当低!巨额市场推广费用立即省下!2、为企业赚钱:打破地域局限、获得更大生存空间。改进交易手段、提高效率。开拓新市场、挖掘新客户、揽到新订单,网站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网络自动找上门的客户以后会越来越多。3、与同行竞争:建网站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在入世(WTO)后核心竞争力,发挥原有的行业优势、抢占行业制高点。对手纷纷建站,商场如战场,自己不建,企业可能会甩到被遗忘的角落。4、为业务方便:有了网站等于网上安了家设了厂,企业有了一个固定的门牌号码,方便被人访问、保存客户资料、订单及其他数据。5、为接轨需要:入世(WTO)、电子商务、网上纳税启动等迫使企业自觉不自觉接受网络。6、为形象需要:企业名片或印刷资料上印上网站网址电子邮箱,自然成为一种企业身份象征,极大提升企业的档次。品牌打响了,无形资产也大幅增值。

企业如何进行信息化管理

企业管理信息化,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规划计划、组织实施、运行维护、绩效管理。1.规划计划:主要指信息化规划到计划到项目立项的过程,核心是管理信息化投资;2.组织实施:主要指已立项信息化项目如何管理,如何开发、实施、部署信息系统,如何构建合适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架构,核心是项目管理、信息化架构管理以及采购/招标管理(包括对信息化承包商的管理);3.运行维护:主要指对已建成的信息系统进行日常运行管理,及时处理系统出现的异常和事故,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可靠、长期正常运行;4.绩效管理:主要指把对规划、计划制定的信息化目标指标化,形成信息化绩效指标,通过监控信息化绩效指标,总结和分析信息化的成果、教训,为持续改进和提升信息化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信息。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在企业没有做信息化建设之前,企业是不会发现企业的运营有如此多的问题。信息化建设意味着所有的流程都 要规范化,仅这个过程就能让企业意识到机构和岗位出现很多不匹配问题,各部门沟通不畅,落不明确。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企业规范自身管理的过程 。

如何确定企业信息化需求?

企业信息化的具体需求的来源,将决定了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质量和应用效果。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确定,应按照“先大后小,先粗后细”、“先重要后次要”、“先基础后深入”等基本原则。 企业一旦启动信息化项目,管理层要集中研究本次信息化的总体需求和总目标,如有必要,可以把这些分解我几个阶段需要实现的分步目标。之所以需要中层管理参加,是要他们掌握企业高层对信息化项目的方向和安排,以便协调安排本业务单元做出相配合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在总体需求和总目标确定之后,基本上就确定了信息化项目的基调,大家围绕着这个基调,可以根绝自己业务部门的业务需要,逐一提出本业务单元的信息化需求。

大数据时代,如何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时代,企业的决策层可以随时洞息企业的运营状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公司落实行政、人事制度,使用技术手段保证公司的流程正确,使用自动化手段降低工作量,使员工工作更高效,企业运营透明化,各人员、部门工作量化、可视化。

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方法是什么?

企业免费向客户提供信息化系统操作及维护业务培训。培训目是训练系统操作员,使其可以纯熟掌握系统操作,并能解决某些基本故障。基本知识培训计算机基本知识数字电路基本原理操作系统与文字编辑系统,共计一个工作日;大屏软件培训功能简介与软件安装节目编辑与制件节目编排与播放,共计两个工作日;大屏操作培训系统构成与功能介系统操作办法普通故障解决,共计两个工作日。教材使用通用显示软件操作阐明书公司展厅展屏及控制机现场系统安装教材。1.技术支持①远程技术支持由专人了解客户信息的详细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售后服务中心。②售后服务中心在接到指令后1小时内,即安排技术、品质人员联系客户进行更为专业和细致的关于问题的问询,以期更准确的判断造成问题的原因。同时详细记录。③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尽可能模拟现场的环境条件进行试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④在4小时内,技术人员通过电话、邮件、在线聊天工具、远程控制等方式对客户进行指导,逐步排查问题点,直至全部问题的彻底解决。⑤相关专人联系客户跟踪问题的最终的处理结果。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公司落实行政、人事制度,使用技术手段保证公司的流程正确,使用自动化手段降低工作量,使员工工作更高效,企业运营透明化,各人员、部门工作量化、可视化。基本要求:就是无纸化办公,信息共享,消息提醒,

请问什么是信息化

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普及应用导致的信息传递时空阻碍性的消失,在信息基础设施到达的地方信息可获得性趋同。也被理解为与此相伴随的社会组织之形式及其属性。]

单位财务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层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简单处理,只是使会计人员减轻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工具,因此,虽然企业发展了,其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有些领导甚至认为,企业己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够了,没必要再实现会计信息化,所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不够重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2、企业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他们要具有较高的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和管理能力,而且还要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以及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财会人才供给饱和,甚至过剩,而高尖端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具体体现在会计领域,即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3、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未能有机结合  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性,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使财务软件大多只在财务部门使用,致使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不仅造成横向上不能与银行、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纵向上不能与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不能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从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4、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数据安全控制存在问题  第一,保密性差。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经济业务均记录在纸张上,所有的数据都以纸张为载体,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很容易辨认出修改线索和痕迹,从而使非法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可被挽救,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以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下痕迹地被修改。另外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也使得对会计信息档案的复制窃取变得更加容易且不易发现,同时,大部分会计软件都没有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简单的复制数据库文件即可很轻易的获得会计信息化档案资料。  第二,安全稳定性差。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獗。会计信息化档案是以文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上的,当前的计算机病毒不仅可以破坏数据和网络通信功能,而且可以从被感染的计算机中获取系统控制权,直接将档案文件通过网络发送给病毒的支配者或监控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不仅如此,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感染率正在日益提高,感染途径也从以前的存储介质传播发展到现在的在网络上传播,同时,大量的专用病毒和间谍软件的出现对会计信息化数据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2)企业授权方式的改变,会使得某些内控制度失效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项会计业务的每个环节都由有相应管理权限的责任人的签名或者是盖章,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弊。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系统授权方式是主要是口令授权,通过绕过财务软件的关卡,可以打开计算机财务数据库进入财务报表等系统。同时,业务人员的口令不像印章那样由专人保管,一旦口令被人偷看或窃取,便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3)内容控制的程序化,增加了差错的反复性和严重性  手工会计系统中数据处理环节分散于多个部门、多个员工,一个部门或人员的差错往往可以在下个环节发现和纠正。所以,一般情况下一定时间内差错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会计信息化环境中,数据处理程序化、自动化、集中化,使得处理结果一旦发生错误,往往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造成多种数据文件、账薄及整个系统的会计数据失真,并且可能使系统出现反复性差错。  二、解决会计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建立会计信息化理念,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会计信息化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会计信息化的倡导者。同时领导要重视会计信息化,提高认识,成立高效务实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由单位负责人挂帅,由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制定本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建立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与学习,监督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人才是关键。针对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供给现状,培养大量的信息化人才,需要从几方面入手,首先,国家从宏观的角度加大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资,加大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调动社会各种培训机构的力量,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次,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增强企业员工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IT 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造就一支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一支精干的会计信息化管理队伍。  3、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一些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就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及时开展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或者虽然已经开展了部分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信息化的理念来指导这项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化没有成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会导致信息数据在内部外部之间不能共享,信息流通不畅通,既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方面发展的体现,没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连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4、加强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带来的危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安全保密制度、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度、日常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和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  (1)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密控制  实现会计信息化后,必须要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由于电子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且受人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电脑病毒入侵及水灾、火灾等因素影响,数据容易被破坏,因此必须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应包括: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会用电脑、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机房环境保护、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另外针对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等,企业应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功能等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2)建立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信息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会计信息化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实行会计信息化的单位要根据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和开发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会计岗位。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同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制度,通过人员分工、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防止错漏、舞弊和越权行为的发生。  (3)加强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  良好的会计档案管理是在会计信息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保证系统内数据信息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更好为管理服务的保证。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防盗、防虫蛀、防霉烂和防鼠咬等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以上不同的地点,最好在两个不同建筑物内,采用磁性介质存贮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会计档案不得随意堆放,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各种会计资料包括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存储会计资料的软盘、硬盘、计算机设备、光盘、微缩胶片等,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严格会计档案的借阅权限和借阅手续。存放在磁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还应该认真检查,防止感染病毒。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两个方向当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外乎两个方向,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其次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惊人的,似乎一夜之间,各行各业的许多企业都在互联网上建立起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有的以介绍产品为主,有的以提供技术支持为主,还有一些企业网站则开展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组织企业的进货和销售。这些“窗户”让拥有它的企业能够及时的掌握行业动态、市场变化,而作出迅速的反应,以此占有市场先机。谁拥有互联网,谁就拥有了信息;谁拥有了信息,谁就能占据有利竞争地位,已经成为一条新的市场竞争规则。当然,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不可小视。它协助企业管理从简单的公文、技术资料到复杂的生产流程、成本核算,甚至辅助企业进行更高级的经营决策。上述信息化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各个发展阶段,各种模式的信息化工具交替占据主导地位,但最终必然是被更新的、更完善的模式或技术所取代。今天的企业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系统也不例外,流行的同时也有它自身的不断裂变和发展。那么,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问题在于:今后的企业信息化会朝向何处发展企业如何看待相互分隔的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系统二、现代企业的现代“门户”1998年11月,美国美林公司(MERRILLYNCH)发表了一份关于企业信息门户(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成为引导电子商务想象空间的问路石,在美国企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这份标题为“超越YAHOO!企业信息门户已经上路”的报告估计,1998年全球EIP市场已达44亿美元,2002年将达148亿美元。另外,据GarnerGroup市场研究调查中心预测,2003年,60%的财富500家大公司会导入企业信息门户。可以说,企业信息门户(EIP)或企业门户(EP)代表着未来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与IT业的其他概念相同,企业门户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专业人士和机构有不同的理解。DOCUMENTUM公司的EIP概念可以理解为一个简单的公式:企业文件系统+WEB,将其传统的文件管理系统增加了在WEB上自动生成摘要、审核和发布功能,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企业知识门户(EnterpriseKnowledgePortal)。它的特点在于非个性化。而以PlumtreePortal3.0和BrioPortal6.0产品为代表的第二种概念则是在现有的ERP应用和主机系统之上的一层WEB界面。这里的企业门户实际就是扩展的ERP。SYBASE公司认为,企业信息门户是一个应用系统,它使企业能够释放存储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使企业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能够从单一的渠道访问其所需的个人化信息。这些用户利用从这个渠道获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业务决策并加以执行。企业信息门户通过及时地向用户提供准确的信息来优化企业运作,并提高生产力。他认为,企业信息门户有三个特点:单一的访问方式(浏览器+企业主页);对已有应用系统的集成;个性化。一个企业信息门户应当由3个关键部分组成:应用---提供集成化的用户环境、服务---将业务运作系统与散乱的文档和工作信息集成起来,并通过可扩展的应用界面为EIP提供集成化的服务、集成---集成当今信息技术组织中各种技术的应用。开思公司认为:从信息资产管理(InformationAssetManagement)的角度出发,现在多数企业内的信息分布都偏于离散,在这种工作环境中,知识工作者(KnowledgeWorkers)会需要一种特别工具,如数码仪表板(DigitalDashboard),去统筹及浏览企业本身的庞大知识库(KnowledgeBase),统称这种工具为企业信息门户(EIP)。它的特点在于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企业各类信息快速传达到市场及客户之中。开思公司定义的企业信息门户组成内容包括四大部分:企业情况、产品/服务、会员管理和电子市场。而在企业信息门户的基础上,将企业交易活动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又衍生出企业交易门户(EnterpriseCommercePortal)概念。Viador的企业门户可以概括为包容Internet(BusinesstoBusiness)和Intranet(BusinesstoEmployee)的技术平台。前者向企业提供一个安全的平台,用于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共享信息和服务。而后者帮助企业汇聚全球信息,并分送给企业雇员,以改进客户服务、辅助决策和提高雇员的工作效率。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不管是企业信息门户、企业知识门户,还是企业交易门户,它们全部可以纳入企业门户这样一个综合概念。企业门户就是“一网打尽”,即用一个网络门户为所有与企业有关的人提供所有与企业有关的信息与服务,甚至可以认为企业门户就是以WEB为表现形式的一个应用。综合上述各种定义,现在可以这样想象和描述企业门户:首先,企业门户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也越过了普通意义的网站,它是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两大应用的结合点。企业对知识信息、对增长和扩散速度的需求是产生企业门户概念的主要动力。企业门户技术的应用必将推动信息技术革命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其次,企业门户的特点在于唯一性、集成性、个性化和整体性。企业门户正是拥有这些新特点,才有了生命力。其中:唯一性是企业的要求,也是门户的意义所在;集成性是现实条件的制约,体现了企业经营的延续性;个性化则是客户的偏好,也是企业门户的生命力;而整体性则是企业对信息的高层次要求。第三,门户只是门户,企业只能利用为工具,服务于企业的基本目标。任何舍本逐末、脱离实际需要的盲目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当然,这里的目标指的是企业的中长期目标,从短期来看,实施企业门户的效果不一定立竿见影,很有可能与企业短期赢利的目标相背离。第四,企业门户的概念仍然有待扩展,有待完善。与其他IT行业的新概念相仿,在这个新兴领域,没有现成的“词典”,对概念的理解都是动态的。三、实施企业门户的必要性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实施企业门户战略不只是空谈,它已经被列入了许多大企业的日程表中。与国外的热闹场面相比,国内了解企业门户概念的企业十分少,而计划建立企业门户的企业就更加微乎其微。但是应该看到,互联网在国内的发展速度相当迅速,据CNNIC统计,到1997年12月中国只有60万人上网,而到1999年12月,上网人数就达900万人,今年底要超过2000万。而其中,大多数网民上网时首选网站当然是SINA、YAHOO、SOHU和NETEASE等几个信息门户。如此多网民的眷顾,对上述网站当然意味着商机无限,但对于其它企业则是一大损失。由此,中国企业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为自己的客户、员工和代理商提供综合性的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网络经济的特点来看,速度和知识是网络经济的两大支柱。首先,企业只有借助于网络才能以快打慢,获得发展的先机,这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但是在大小企业先后触网之后,新的加速度来自何方,这就要看谁能够以最迅捷的动作联系客户、供应商和代理商,组织生产和销售。毫无疑问,企业门户就是产生新加速度的原动力。CreditAcceptanceCorporation(CAC)是美国的一家大型金融咨询公司,在实施企业门户以前,对每个客户咨询的策应速度至少是4个小时,而现在是即时受理,4个小时的优势对现代咨询服务业是不可想象的优势。其次,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企业迫切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加速知识的积累,掌握技术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准确抓住市场商机,赢得利润。而企业门户恰恰能够成为企业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和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它帮助企业通过个性化服务收集客户的差别信息,通过拉紧供应商、代理商和客户来寻找新的商业机会。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企业门户是以最小可能成本,实现最大程度开发利用现有资源目标的最可行途径。首先,企业门户将本需要占用多台不同的硬件系统的应用集成到较少的系统设备上,从而节约硬件的投入。ComputerTechnologyAssociates,Inc.(CTA)是美国一家全国性的电子商务供应商。它通过实施企业门户,将已有的采购系统集成到唯一的、安全的和个性化的门户中,有效地连接了8万多政府顾客和2000个厂商的近100万个产品,结果是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而且比传统解决办法---设立多个处理系统---节约了设备投入和运行成本。当然,这种集成也有一定的规模限制。第三,企业门户采用高效的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的工具,相比建设或租用线路价格低廉。CAC使用企业门户替代原有的通讯手段取得的成本节约是每月4000美元。第四,减少了人力投入。个性化的企业门户已经能够相当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可以大量地节省人员投入。第四,企业门户的实施可以改进企业的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因为通过企业门户,配送企业可以及时的获得任何时刻准确的客户需求信息,它能够随时回答这样的一些问题:什么产品正被销往何方什么样的配送时间表更符合客户需求而且,什么销售配送渠道最有效率所以,企业门户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四、开通门户前景无限企业门户代表着IT技术应用的新浪潮,它必将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思维方式。开通门户意味着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广的视野和空间。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企业门户不只是一个IT技术工具,更是一个发展的战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什么?应该从哪一方面着手?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产品设计的信息化、企业生过程的信息化、企业产品销售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建设阶段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建设需求。与传统的建设项目评估相比,由于信息化建设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其评估方法要比传统建设项目复杂得多。

企业信息化是什么?

信息化说白了就是用现代网络、电脑、软件等技术来管理企业。现在每个公司都是人手一台电脑,使用Office来记录数据,报告,通过电子邮件交流等,这是最基础的信息化。现代企业信息化就是使用软件管理企业,包括财务管理、客户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销售管理、仓储管理、员工管理等等,全部都是通过一款软件进行,而且还不局限公司内部,你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可实时进行。至于说相关的网站嘛,百度一下很多的,我在平时去的比较多的是巅峰网。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把企业的运行放到一个标准化、公式化的体系下去运作,使企业进入“自动“规则管理。那么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有哪些呢?   1、信息化建设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通过信息化的建设,企业实现了“用思想管电脑,用电脑管人脑”的管理变革,企业的管理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1、企业运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各种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大大缩短了业务处理周期、提高了业务处理速度和能力,减少了重复劳动和差错。过去,我们从接到定单到产品投产的生产准备周期至少需要10天以上的时间,而现在一般不会超过3天;过去,制造过程中因计划不合理、工序衔接不当、质量问题处理不及时等导致生产延误的现象经常发生,有时直到产品组装时才发现需要的零件甚至没有投产,因此产品的制造周期很长,经常出现不能及时交付的现象,顾客意见强烈,而现在这些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在人员减少、设备没有增加的前提下,通过“ERP”功能的发挥一举改变了多年来一直奉行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变大量流转为少量周转、变顺序作业为同步作业,使我们的主导产品液压支架的制造周期在不影响其它产品生产的同时由一个月缩短到11天,制造能力由每月30架增加到100架。企业运作效率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1.2、管理控制得到加强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各种管理流程得到了优化和格式化,极大地约束了人们的随意行为,减少了各种差错,堵塞了各种明显的管理漏洞,有效消除了各种浪费现象,使企业的经营效果得到了显著改善。   首先,存货周转率的提高每年为公司减少利息支出约120万元。   其次,各种消耗明显降低,特别是近年来在产品售价没有提高和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的不利形势下,公司的各项消耗指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再者,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合理的流程和透明的信息规范了管理和业务人员的工作行为,有效遏制了各类违规现象的发生,有效发挥了群众监督的作用。   2、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长期工程,必须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急于求成只能给实施工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2.1、首先是动机和需求要明确,实施企业信息化要变成企业决策者的主动要求,成为企业上上下下的共识,而不是为了赶时髦;同时搞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要明确,要解决哪些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作为建设企业必须要心中有数。   2.2、实施信息化不仅仅是导入了一个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是引入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因此需要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甚至将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触动人们的地位和权利,必然会遇到强大的阻力。所以,必须确认开展信息化项目的充分理由,制定一个扎实的商业计划并作好变革的心理准备。   2.3、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体规划是为了保证企业整个信息化体系中各功能模块能相互衔接,不至于由于某个部分因为设计有误而导致整个系统推倒重来,或者给今后企业因业务变化以及技术更新进行系统升级带来麻烦;分步实施是各个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合理地选择实施的切入点和实施的时机,合理地安排实施的进程,通过分步实施不断进行总结改进,以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2.4、加大对管理人员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力度,使之理解新的"业务流程、熟悉计算机的操作。   3、企业信息化致力于系统的完善   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管理应致力于系统的完善、改进和应用的深化。完成内部管理后应与外部资源无缝集成。对管理信息系统循序渐进升级提高,以扩大应用范围、增加应用深度、提高应用效果。   3.1、整合客户和供应商资源,建立扩展的“ERP”系统   由于传统的ERP仅将信息连通和资源整合的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要扩大企业的边界,把客户、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集成,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   (1)把客户作为内部资源的前向延伸,让企业信息系统部分对授权客户透明,使客户能远程直接下达订单、参与产品设计并查询其定购产品的制造进度。   (2)把信息系统向供应商进行后向集成,使供应商成为系统的一个实质性组成部分,对长期供应商而言,我们将把它们作为制造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由MRP运算形成的物料净需求直接通知到供应商界面,同时授权供应商在公司内部建立虚拟仓库,由供应商直接管理并及时补充。   (3)建立基于信息发布和商务功能的综合门户网站,形成面向公司全体利益相关者(内部员工、供应商、客户等)的信息接入点,把ERP、CRM和SCM进行有效集成,形成真正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3.2、深化系统应用,提高系统的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   信息系统的应用不能限于业务处理和简单报表层面,大量隐藏在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要充分发掘,使系统的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将商务智能技术引入到ERP系统中,将数据仓库(DW)、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DM)等技术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结合起来,通过对积累数据的整理和提炼,为决策和管理者提供实时的企业运行状况和商业环境分析资料,以提高决策层的快速反应能力。 ;

企业信息化是指什么?请举例说明

企业信息化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分立的单项应用系统,如利用计算机辅助的生产设计、生产制造以及单个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等;在此基础上,将各单项应用系统集成,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应用下再造生产流程,形成完备的企业内联网;之后,通过在互联网上设站,推行电子商务,使企业内联网与互联网融合,完全实现企业的信息化。 以联想集团为例,客户购买联想的产品,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上网、打电话等多种方式,把需求传递给联想。这些需求信息通过联想的客户管理系统进入联想的企业内部网,之后在其ERP系统下被分解,通过ERP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显示出客户所需求的产品库存还有多少;还需要生产多少;而要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各种类型的主料原器件与辅料原器件多少;供应商能不能及时供应这些原料,价格是多少等等。如果客户有特殊的需求,还可通过计算机辅助快速设计生产。而所有这些被分解的信息在各环节都与财务相联,使得财务及时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产品一出库就计入应收款。这样,企业决策层就可随时了解市场的变化及企业资金流向变动,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联想集体副总裁王晓岩说:在实施企业信息化之前,企业的产、供、销、服务等环节都是彼此割裂的。业务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库存信息,与客户签了合同不能及时交货,得罪了客户又丢了市场;而采购、生产计划人员只能看着库存去采购、生产,不了解市场的变化,导致产品缺货或积压,或错失商机,或成本居高不下。而信息化的实施则拆除了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墙”。现在,联想的库存周转由实施信息化前的72天降到2000年的22天,节省资金21亿元,降低成本1·26亿元;积压损失由2%降到0·19%,节省3·26亿元,公司总体费用率由20%降到9%,劳动生产率提高7%,利润率平均每年递增61·3%。 一连串的数字引起参加论坛的企业界人士的阵阵感叹。许多企业负责人议论:“本以为在互联网上申请一个域名,设一个站点和Email地址,再加上总经理和产品的照片,就可将XX企业称为eXX企业了,现在才明白,企业信息化完全不是这么简单。” 联想集团通过应用国外的企业信息化软件提高了核心竞争力。现在,该集团专门成立了一个公司,为国内企业提供信息化软件。这一业务在信博会上备受追捧,企业相关人员的名片很快被争抢一空。而信博会上,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韩国两家IT企业,尽管语言不通,也有近百家企业前来洽谈合作。

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有什么具体标准吗?这些标准分别是什么?

企业信息化程度衡量标准体系相关指标编制说明一,相关名词解释1,信息技术/系统应用覆盖率①:指信息技术设备完成的业务量占企业总业务量的比重.例如:CAD覆盖率是指企业设计工作总量(包括设计计算与绘图)中采用CAD完成的比率;MIS覆盖率是指企业由MIS完成的管理工作量占企业管理工作总量的比率.2,信息资源覆盖率②:指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如国内外市场信息,客户信息等覆盖的范围.3,信息技术贡献率③:指采用信息技术后产生的企业经营收入,产值,利润的增加值.二,上述指标计算方法:1,信息技术(系统)的覆盖率=该项技术(系统)完成的业务量/企业该项全部业务量×100%;2,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按照高层决策者,中层管理者和一般员工三个层次的发布范围来分,每个范围的覆盖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已供给人数/信息资源应供给人数×100%;企业信息资源覆盖率为三个覆盖率的加权平均.3,信息技术贡献率=企业产值(或经营收入或利润)增加值/企业原有产值或经营收入或利润)×100%;备注:1,指标①②③引自:龚炳铮.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中国自动化学会2001年全国信息与自动化技术推广应用大会文集.2,上述指标不独立用于测评企业信息化程度,只作为划分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思路和参考依据.具体测评指标体系将另行提供.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物联网和社交网络时代,企业信息化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阶段,企业信息化将主要呈现出五大特征: 1. 以人为本的社交化ERP传统管理软件以业务为中心,侧重对于“财和物”的资源管理;基于“流程+信息记录”,涉及的数据具有结构化、可预测的特征。不过,这些结构化数据仅占企业数据总量的20%。更多的非结构化数据则占了80%。如果忽视庞大的非结构化数据,实际上是忽视了人在企业运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随着知识型经济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以人为本”转变。人的知识技能、创新求变、沟通交流等等活动,是知识型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建设,注重提高员工效率和团队效率,是网络时代向企业2.0 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企业2.0强调以企业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其在业务操作和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关注企 =业不同部门和不同组织的协同需求,增加信息分享的速度,提高企业的综合生产力。企业社交网络作为企业私密的社交平台,其信息流通实现了从“一点到多点”向“多点对多点”传播方式的转变,打破了传统的传播瓶颈。可以为企业提供信息交互的竞争优势,使需要协作的员工更方便、有效的进行交流与分享,降低企业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凝聚专业知识工作者和远程同事。2. 更强大的供应链协同能力瞬息万变的市场使企业间的竞争已演变成供应链的竞争。而供应链取胜的关键是“协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准确把握客户需求、迅速推出新的产品、实现柔性快速交货,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集成了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的供应链系统,将为企业打造更加强大的协同能力;让企业能更方便地与客户、制造商、供应商、运输商及其他相关方进行无边界的沟通与协作。在这种新的趋势下,企业能更好地利用社交网络和客户进行沟通,收集客户意见和售后服务,并通过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的整合及其信息的分解与共享、利用社交网络和供应链相关方的互动沟通,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从而将供应链各环节集成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新的供应链协同趋势,依赖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自动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XML、GIS与GPS技术、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支付等,还有一些发展起来的协同运作技术,包括虚拟电子链(VEC)技术和多智能体技术,以及社交网络技术。3. 集成化、智能化程度更高RFID(无线射频)、GPS(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支付等技术广泛应用,使信息采集更为方便,将这些信息有效整合在企业ERP系统中,使集成化程度更高。在物流环节通过RFID、GPS等技术的使用,自动化的采集这些信息,使物料在各个环节更容易跟踪,实现对供应链整个环节物流的即时、动态监控;避免了过去人工扫描信息的种种弊端(效率低、易出错、即时性差等)。各种电子支付技术的迅速发展和ERP系统的融合,也使企业可以更好地监控其资金流。通过企业ERP系统集成电子支付方案,在提高了企业财务信息即时准确性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在集成化程度提高的同时,通过商业智能(BI)软件进一步辅助商业决策,提高其智能化程度。商业智能包括绩效管理、计划、报告、查询、分析、在线分析处理、运营系统集成、预测分析等。其价值链可划分为:原始数据->数据集成->情报->透视->决策,其目的是要管理数据、理解 数据和基于数据决策。Gartner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BI市场正在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市场价值将高达810亿美元,2020年将增长 至1360亿美元。Gartner认为,BI市场已经进入爆发期。商业智能的“四大”:SAP、Oracle、IBM和微软,将继续统治市场,合计占据了59%的市场份额。大数据成为BI发展的首要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利用自身庞大的数据来获益,这要求BI厂商提供真正能够处理大数据的解决方案,而内存分析技术、列式存储数据库技术等提升BI处理数据性能的技术成为应对大数据的关键。4. 移动信息化,让管理触手可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202.5亿 元,2011年增长约一倍,2012年更有望突破700亿元。在企业信息化领域,借助于移动信息化模块,实现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对诸多业务的移动管理,正成为一个显著趋势。云计算和移动信息化的结合,使管理者突破过去办公场所、上网条件等限制,让管理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目前企业移动信息化在流程审批、报表查询、销售支持、商业智能、库存查阅等领域应用最多;而且,基于不同行业差异化细分的移动商务模块也越来越多。5. 按需使用的信息化服务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没有足够的资金也并非都需要使用全套的ERP 等流程复杂的管理软件,只需要解决一些分散的棘手问题来提高运营效率。因此,提供碎片化但有易于扩展的信息化产品,使广大中小企业能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弹性配置、即插即用,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是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云计算为企业按需使用的信息化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并进一步促进此类需求的发酵。云计算融合了协同工作、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Web2.0技术 和虚拟化技术,依托强大的高性能计算基础结构,能够同时满足大量个人和商业需求。“云”中的资源可以无限扩展的,随时获取,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费。企业信息化中的云会议对于企业而言,信息是血液,沟通是管道。怎样在第一时间把有价值的信息在内部进行快速传递,则成了企业高管们的必修课。电话的诞生有效解决了信息的传递方式,而电话会议的出现彻底解决了信息的快速传播。电话会议的出现极大的增强了企业工作效率,改善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如今,电话会议系统,成为了企业、机构和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话会议把分散在不同地域,处在各个决策层面的人们汇集在一个虚拟空间在中,缩短距离,加快信息与知识的交流传播,促进团队合作,催化决策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大幅度压缩费用。与此同时,很多软件厂商抓住契机,加入到电话会议的行列中来,一时间国内提供电话会议服务公司鱼龙混杂,从作坊式企业到巨无霸的电信公司。在此现状下,部分软件提供商开始滥竽充数,通话效果明显不足,这也给用户选型带来了更大的困扰。及时语的出现对于规范行业准入标尺,树立产品质量和服务保障标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商务人士如何更高效、更有价值地利用智能移动技术做出了诠释。恒信彩虹及时语这种“随需即开会”的新应用模式,既提高了企业的综合运转效率,又为企业节省了数目不菲的沟通和出行成本,同时还更符合低碳社会的商务需要。

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什么?

同意。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即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一方面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老设备进行改造,使生产技术装备智能化。另一方面采用智能仪表和电子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处理、控制,实现生产自动化。这是确保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是企业获得高效益的技术途径。   ----产品/服务销售的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全新的方法、概念(如电子商务、网络销售等)实现企业产品/服务销售的信息化,扩大销售,降低成本,增进客户服务满意度。   ----管理的信息化: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把对企业全过程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转变为对信息的管理,减少管理层次,削掉不增值的环节,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实现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最佳结合。   ----决策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企业内外部信息并进行科学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和速度。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第四段好像写错了

企业信息化的特征

  企业信息化的特征有:   1、信息数字化,在信息化企业中,信息不再是以文件、帐本、单据的形式出现,而是通过输入电脑就可以实现管理和操作;   2、生产柔性化,信息化企业通过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和合理组织生产,使得生产过程有序、生产节奏平称,同时能够保证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   3、组织弹性化,信息化企业的组织可以灵活地适应生存环境,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企业组织规模,使得管理重心下移、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优化企业各项组织。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 急求

百度一搜不要太多阿。。。这边粘点那边粘点 再自己修改一下同义句 就OK啦 做论文很简单的哈哈 不过你们怎么只要1000个字阿- -想当年我写六十几页的A4纸。。。。。。。。

企业信息化的三个阶段

企业信息化的三个阶段   现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一般分成三个阶段,或说是三个等级,即单项业务级、部门级和企业级。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和内容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单项业务级:分散信息化、信息孤岛林立   (1)本阶段特点。单项业务级适用于推广企业信息化的早期。一般是孤立的单机系统,无需联网或仅建一个只有几台终端的小网。仅对企业中定期重复、操作简单并且相对独立的业务信息化。如独立的工资核算、考勤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本阶段一般进行得比较顺利,因为不涉及业务流程重组,不影响职工原来的岗位,人为阻力较小,选取的信息化点针对性较强,对人员要求较低,投资小、见效快。单项业务级信息化只是原来手工操作的简单模拟,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有限。各信息化点独立,一个信息点的输出不能自动传到下一个信息点,增加了人工干预的工作量和差错率,无法实现数据共享。每个信息化点都是一个信息孤岛,数据重复录入,信息大量冗余,信息化点不可能选择很多。   (2)本阶段的作用。该阶段是整个信息化工程打基础的阶段,一般不能超越。其作用首先是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其次是对企业信息化意义的展示,激发起大家对信息化的兴趣。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对上网和办公自动化的内容已不陌生,而熟悉将计算机应用于生产、管理、营销等业务环节的人员并不多。通过本阶段进行人才准备、技术准备和管理规范化的准备。   (3)何时转段。选择极少数信息化点获得成功后,各业务岗位很快有了信息化要求,信息化点迅速增加。如果集成方式不变,问题会很快暴露出来,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大量冗余,信息孤岛林立,再加上有些早期信息化业务的人机并行,加大了业务人员的工作量,如不及时转段,挫伤大家信息化的积极性,会导致信息化失败。相反,如果过早改变集成方式,信息化基础不牢,因为下一阶段牵涉到业务流程重组,影响职工原有工作岗位较多,阻力较大,单位的管理模式还没有达到信息化要求的规范化程度,仓促转段可能会使信息化进程夭折,滩头阵地丢失,同样会导致信息化失败。   2.部门级:初步集成、分部门数据共享   (1)本阶段的.特点。部门级信息化是在单项业务级信息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仅仅从部门的角度,将各单项核算软件集成,形成一个系统整体运行。很多企业的信息化是从财务管理信息化开始的,如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往来核算、总账管理、进销存等业务集成管理,实现了整个财务部门内部的集成化管理。部门级应用极大地提高部门内部各业务间的协调能力,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实现了部门内部数据的共享,但还无法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共享。部门级信息化一般考虑简单局域网C/S架构。部门级信息化相对于单项业务级信息化,集成化程度提高,人工干预减少,数据自动从上一环节传到下一环节,提高了信息的适时性和准确性。   (2)本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部门内部各业务环节的信息化集成使人们初步尝到了集成的好处,但也必须面对集成带来的问题:首先是人员岗位变动问题。由于初步涉及小范围的业务流程重组,部门内部工作岗位需进行小范围的调整,首次遇到信息化进程中的人员思想问题。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并积累相关经验,为更深入的信息化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做好心理准备。其次是数据安全问题。集成最大的好处是数据共享。然而,也正是数据共享使数据安全问题凸现出来。必须有严格的安全机制,通过技术的、管理的和法律法规方面的措施,来保证信息化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3)本阶段的作用。本阶段是整个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过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要任务仍然是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和信息化示范。不过这里的人才特指集成化人才,信息化示范也是指集成化示范。通过上一阶段人们熟悉了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也体会到系统集成是解决信息孤岛的惟一方法。如果直接进行整个企业的集成,风险较大。从小范围内的集成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更大规模的集成奠定基础。如果说在上一阶段,人们体会到技术问题和资金设备问题是信息化的重要问题,在这里,人们开始意识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决策者们的重视程度乃至人们的思想观念等企业的软环境,同样是信息化成功的重要因素。   3.企业级:全方位集成、跨部门数据共享   (1)本阶段特点。企业级信息化是信息化的最高阶段。整个企业系统集成管理,彻底消除信息孤岛,所有信息实现跨部门共享,各信息化点间数据传递流畅,上一级数据自动传递到下一级。如将财务、技术、生产、进销存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全部纳入信息化轨道,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具有方便的领导查询功能和辅助决策功能,能实现网上申请、审核、结算、报账等。大幅度地提升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各部门间的协调能力。企业级信息化决不再是手工操作的简单模拟,必须考虑企业级的业务流程重组,一般采用C/S或B/S架构。   (2)必须解决的问题。实施企业级的信息化,当然要求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具备较好的条件。和部门级信息化相同,同样要解决好人员岗位变动问题和数据安全问题,要求企业的决策者一定是信息化的直接组织者。除工程规划、设计和实施阶段成立专门的组织,在系统的运行维护阶段也应设置系统管理员专职岗位。   (3)必须具备的功能。能实现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材料设备资源一体化管理。有效地控制各种成本、费用,有效地控制财务运营风险以及提供企业级的分析决策信息等。 ;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企业信息化: 企业以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一解)“企业信息化” 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使用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的过程”。企业信息化从发展程度看,分为三个层面和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第一是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第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第三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电子商务。(二解)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要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两个方面加紧推进。<br> <br>二、企业信息化的内涵<br> <br>1.目标: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br> <br>2.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br> <br>3.涉及的部门: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职能部门。<br> <br>4.支持层:高级经理层(决策层)、中间管理层(战略层)、基础业务层(战术层)。<br> <br>5.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br> <br>6.组成: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br> <br>三、企业信息化的外延<br> <br>1.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br> <br>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br> <br>3.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的传输的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br> <br>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br> <br>5.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br> <br>四、企业信息化的分类<br> <br>信息化可分为:城市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br> <br>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常用的分类方式有按照行业、企业运营模式和企业的应用深度等进行分类。<br> <br>按所处行业分:制造业的信息化、商业的信息化、金融业的信息化、服务业务的信息化等。<br> <br>按照企业的运营模式:离散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流程型企业的信息化。<br> <br>五、企业信息化的层次<br> <br>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层次问题,更据企业信息化的不同的集成度,可将企业的信息化分为:<br> <br>1.单元技术<br> <br>2.技术部门集成<br> <br>3.企业内部集成<br> <br>4.动态联盟集成<br> <br>此外还可分为<br> <br>1.数据集成<br> <br>2.知识集成<br> <br>3.人的集成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产品设计的信息化: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实现产品设计自动化、智能化,缩短研究开发、试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   ----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即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一方面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老设备进行改造,使生产技术装备智能化。另一方面采用智能仪表和电子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处理、控制,实现生产自动化。这是确保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是企业获得高效益的技术途径。   ----产品/服务销售的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全新的方法、概念(如电子商务、网络销售等)实现企业产品/服务销售的信息化,扩大销售,降低成本,增进客户服务满意度。   ----管理的信息化: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把对企业全过程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转变为对信息的管理,减少管理层次,削掉不增值的环节,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实现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最佳结合。   ----决策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企业内外部信息并进行科学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和速度。   此外,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包括企业领导和职工信息化意识与信息利用能力的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与稳定等,更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任务。

企业为什么要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的目的1、对不少企业来说,通过信息化工具来解决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也迫在眉睫,如数据整合,消除数据孤岛等。这是企业在扩张之路上难以避免的问题。2、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信息在产生,企业对数据整合有了更多的需求。对企业来说,一个高效的、能整合好数据信息的信息化平台是十分必要的。3、管理简单化。抛开繁琐的设置与操作,领度产品的使用可以简单到和发一条微博一样容易。我们成功运用类微博的沟通方式,改变了刻板的工作流程,提高了企业执行力。4、时间管理。将自动的、系统的分析时间融于简单、及时的分享和沟通之中,有效地解决了时间管理难题,实现了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管理思想。5、降低人员或信息流动的损失。活动流相比工作流,能够更加全面的记录过程信息,并具有可追溯性。因此能够大幅降低人员流失和知识流失的损失,同时降低新员工培训成本,使之快速进入工作场景。6、让数据说话。独创的任务动态、项目动态等分析技术,避免了传统信息系统中数据的不客观性,在看似大量繁杂无序的活动流信息之上,让数据说话,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信的依据。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企业信息化: 企业以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一解)“企业信息化” 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使用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的过程”。企业信息化从发展程度看,分为三个层面和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第一是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第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第三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电子商务。(二解)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要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两个方面加紧推进。<br> <br>二、企业信息化的内涵<br> <br>1.目标: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br> <br>2.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br> <br>3.涉及的部门: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职能部门。<br> <br>4.支持层:高级经理层(决策层)、中间管理层(战略层)、基础业务层(战术层)。<br> <br>5.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br> <br>6.组成: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br> <br>三、企业信息化的外延<br> <br>1.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br> <br>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br> <br>3.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的传输的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br> <br>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br> <br>5.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br> <br>四、企业信息化的分类<br> <br>信息化可分为:城市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br> <br>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常用的分类方式有按照行业、企业运营模式和企业的应用深度等进行分类。<br> <br>按所处行业分:制造业的信息化、商业的信息化、金融业的信息化、服务业务的信息化等。<br> <br>按照企业的运营模式:离散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流程型企业的信息化。<br> <br>五、企业信息化的层次<br> <br>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层次问题,更据企业信息化的不同的集成度,可将企业的信息化分为:<br> <br>1.单元技术<br> <br>2.技术部门集成<br> <br>3.企业内部集成<br> <br>4.动态联盟集成<br> <br>此外还可分为<br> <br>1.数据集成<br> <br>2.知识集成<br> <br>3.人的集成

如何看待企业信息化的本质和作用

本质: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应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有: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DNC生产设备及工位智能化联网管理系统;MDC生产数据及设备状态信息采集分析管理系统;PDM制造过程数据文档管理系统;Trcaker工装及刀夹量具智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等。作用: 一、传递信息化管理经验,规范中小企业流程。  通过企业信息化,可以把中小企业优秀销售人员管理客户的流程整理出来,通过系统来优化到系统流程中,从而可以使得每个人员能够掌握最好的销售流程。二、提升销售 项目管理 能力和结案率。  通过企业信息化,可以给中小企业销售管理流程设定关键管理点,促使销售管理者能够及时提供相关支持,帮助销售人员更好的管理销售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销售结案率。三、减少培训工作。  企业信息化规范了中小企业销售管理相关所有的流程,新的员工或者岗位调动的员工只要按照系统的流程来做就可以很快熟悉新的岗位,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培训的工作,提高了员工上岗的速度。四、防止出错。  由于企业信息化详细的规定了符合中小企业特色的流程,并对关键点进行控制,可以有效的防止中小企业人员犯错。比如:很多销售人员常犯的错误就是内部成本还没有核算就给客户报价,易导致公司项目的情况,通过企业信息化可以设定内部成本没有核算,无法进行报价的流程,从而防止出错。

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1、扎实提高各种业务的管理水平,如果缺乏数据和信息共享,从订单询价到制造、交付的每个过程,业务人员都将缺少业务决策的可靠依据,更谈不上业务模型的软件化,形成进度、成本、质量等关键要求预知预防、避免损失与浪费的工作平台。2、实现日常管理规范化、高效化,企业管理制度如果只是依靠书面的管理文件和人为的监督执行,会有极大的风险。尤其是在职业化教育普遍缺失的广大中小企业,缺少可靠的信息化手段,质量、安全、成本都无法保证,并且潜在问题很多。3、为员工提供自主管理的工作平台,在企业内部通过公平的分工、合理的定额、完善的信息、及时的核算、异常的响应,让员工主要依靠非人为的管理系统,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的自主管理,管理成本最低、工作效率最高。4、形成持续优化并能高效落实的体系,随着社会发展变化速度的加快,企业对外部环境和用户需求变化的响应的速度和能力在不断提高,只有依靠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才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等变化带来的人员、物质等资源整合的变化。5、让企业高层有精力考虑整体问题,企业稍有规模,如果没有可靠的授权机制、依赖于关系和权力,往往会陷入形式主义(文山会海、回避责任)、官僚主义(流程冗长、随意决策),内耗严重(关系复杂、用人唯亲),企业高层无法花精力从整体上考虑如何解决企业经营能力提升的问题。6、让企业家有时间考虑未来的问题,企业内部协调没有责任落实、专业高效的日常信息发布和处理机制,并依托现代化的移动办公工具,企业家无法摆脱被琐事纠缠的窘境,为企业持续发展思考如何应对未来的机会和挑战。扩展资料相关方法:1、业务流程重构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哈默和钱佩在其著作《企业重构》中系统地提出了企业业务流程重构的思想。企业业务流程重构的中心思想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必须重新审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法进行“彻底的、根本性的”重新设计,以适应当今市场发展和信息社会的需求。2、核心业务应用方法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都必须有自己核心业务,否则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3、信息系统建设方法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由于建设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和关键。因此,信息系统建设成为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信息化方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信息化

如何构建的信息化智慧社区

  电路故障,在网上发张照片就能联系物业人员修理;开车回家,电子系统主动告知停车场的空余车位;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品质的社区医疗服务……随着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加速,以上的生活方式将很快变成现实。  一、智慧社区拉动消费需求  智慧社区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是一种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模式。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概念日益受到关注,而作为城市的“分子”,智慧社区建设也被提上日程。    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新型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把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家庭综合应用平台,丰富家庭信息服务列为重点任务。同年5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明确了我国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总体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3个月后,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智能建筑与智慧社区服务的模式。种种迹象表明,智慧社区已成为我国城镇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长远看,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促进智慧社区发展的举措,将为智慧社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相关产业的更新换代。智慧社区为刺激消费、创新消费需求提供了广阔空间。欧美发达国家多年前就开始了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在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智慧社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和技术升级换代,国内的社会组织、企业等单位应该灵活的方式,拼创新、拼创意,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全方位满足社区各类需求。  二、智慧社区建设应以人为本  论坛上,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和具体路径受到热烈讨论。不少学者表示,智慧社区建设应以人为本。  建设智慧社区的目的是为了给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但如果服务内容连居民都不能理解,是否本末倒置? 智慧社区不应仅仅停留在概念宣传阶段,而应走进百姓生活,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它的好处。  智慧社区最关键的要素是三句话:互联互通、平台化或者平台整合、一切为老百姓服务。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主要包括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提供的商业服务,如何以居民需求为中心把二者整合起来,达到既避免重复建设、又更方便群众的目的,这是目前智慧社区建设进程中需要着力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三、智慧社区促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区信息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学者提出,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元的信息沟通渠道、重建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智慧社区原始的出发点是为社区基层治理服务的。在基层的社会治理的变革中,信息对称十分重要,如社会学领域中经常出现的信息公平、数字鸿沟等现象往往发生在社区层面。而很多基层治理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智慧社区的核心之一,就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比如网站、微信、微博等等,让信息通过这些渠道实时交互,让政府、市场了解居民需要什么,这样才能共同建设美好的社区,实现基层治理,金鹏信息智慧社区软件。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即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一方面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老设备进行改造,使生产技术装备智能化。另一方面采用智能仪表和电子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处理、控制,实现生产自动化。这是确保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是企业获得高效益的技术途径。   ----产品/服务销售的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全新的方法、概念(如电子商务、网络销售等)实现企业产品/服务销售的信息化,扩大销售,降低成本,增进客户服务满意度。   ----管理的信息化: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把对企业全过程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转变为对信息的管理,减少管理层次,削掉不增值的环节,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实现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最佳结合。   ----决策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企业内外部信息并进行科学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和速度。

中小企业如何快速高效的实现信息化建设?

一套蓝点通用管理系统,部署到云服务器上,就解决了绝大部份的问题了。

企业信息化一般包括哪些模块?

①计划主要指对企业信息化过程的管理首先要通过对企业信息化规划,制定企业信息化蓝图的基础上找出信息化存在的差距,确定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确定主要实施内容、资金投入计划、实施步骤、阶段目标和考核指标等内容。②组织主要指为企业信息化实施确定组织架构和职能,包括确定首席信息总管的职权;确定信息化组织岗位,建立信息化项目团队,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对信息化人员技能与绩效进行考核。③控制主要是指对企业信息化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信息系统实施项目的选择、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制定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的风险进行分析管理等。④协调主要是指调节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包括首席执行官与首席信息总管之间关系的协调;业务部门与IT部门关系的协调,提高业务战略和信息化战略的一致性的协调;在不同IT项目之间进行资源分配的协调,对不同信息化岗位职责间矛盾进行的协调等。⑤沟通主要是指通过下达命令、指示等形式,对组织内部个人施加影响,将信息化规划的目标或者领导者的决策变成全员的统一活动。

企业为什么要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的目的 1、对不少企业来说,通过信息化工具来解决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也迫在眉睫,如数据整合,消除数据孤岛等。这是企业在扩张之路上难以避免的问题。 2、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信息在产生,企业对数据整合有了更多的需求。对企业来说,一个高效的、能整合好数据信息的信息化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3、管理简单化。抛开繁琐的设置与操作,领度产品的使用可以简单到和发一条微博一样容易。我们成功运用类微博的沟通方式,改变了刻板的工作流程,提高了企业执行力。 4、时间管理。将自动的、系统的分析时间融于简单、及时的分享和沟通之中,有效地解决了时间管理难题,实现了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管理思想。 5、降低人员或信息流动的损失。活动流相比工作流,能够更加全面的记录过程信息,并具有可追溯性。因此能够大幅降低人员流失和知识流失的损失,同时降低新员工培训成本,使之快速进入工作场景。 6、让数据说话。独创的任务动态、项目动态等分析技术,避免了传统信息系统中数据的不客观性,在看似大量繁杂无序的活动流信息之上,让数据说话,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信的依据。

企业信息化的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

1. 产品设计的信息化: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 造(CAM)技术,实现产品设计自动化、智能化,缩短研究开发、 试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 2. 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即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一方面要利用计 算机技术对老设备进行改造,使生产技术装备智能化。另一方面 采用智能仪表和电子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处理、控制, 实现生产自动化。这是确保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关 键环节,是企业获得高效益的技术途径。 3. 产品/服务销售的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全新的方法、概念 (如电子商务、网络销售等)实现企业产品/服务销售的信息化, 扩大销售,降低成本,增进客户服务满意度。 4. 管理的信息化: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把对企业全过程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转变为对信息的管理,减少 管理层次,削掉不增值的环节,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实现物 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最佳结合。 5. 决策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企业内外部信息并进 行科学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和速度。 此外,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包括企业领导和职工信息化意 识与信息利用能力的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与稳定等,更是企业 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任务。

信息化建设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1、产品设计信息化产品设计信息化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面的信息化。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产品设计信息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CAAP)系统应用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新产品设计能力明显增强,开发和生产周期显著缩短。据对50多家CIMS应用企业的统计,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1/2—1/3,生产周期缩短20%~50%。2、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是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即通过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如CAD、CAM等)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高生产的质量,精度和规模制造水平。如今,MES系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是因为企业越来越趋于精细化管理,越来越重视细节、科学量化。MES通过条码技术跟踪车间从物料投产到成品入库的整个生产流程,实时记录并监控生产工序和加工任务完成情况,人员工作效率、劳动生产率情况,设备利用情况,产品合格率、废品率情况,等等。通过生产数据的集成和分析,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生产改善。盖勒普MES帮助企业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的智能化制造,并通过进一步完善车间的管理体系,支撑企业精细化管理。3、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的目的。主要应用层面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DSS)系统。4、市场经营信息化市场经营信息化主要指企业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大大节约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5、企业决策科学化、透明化、理性化企业信息化给企业决策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以往企业决策主要靠少数人的经验累积和思维能力,主观性强,透明度弱,而现在企业决策运用互联网和应用软件,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对全局的控制力,同时对外对内都增加了透明度:另一方面,倚重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决策的方式从经验型的“拍脑袋”向系统分析的理性思维转变,决策将依据可靠的数据库,应用软件和科学程序进行。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作用是什么?

企业信息化是个很大的概念,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项目,他是利用电子信息手段,代替企业手工办公的一门科学技术,主要表现在办公自动化、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提高企业工作效率,规范企业数据标准,实现资源共享。

如何构建“大而统一”的信息化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社区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下,通过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相关平台的建设,构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整合社区已有的各类服务资源,为社区各类群体方便地提供政务、商务、娱乐、教育、医护及生活互助等多种社区服务,使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各项服务,时刻体验“行在外家就在身边,居于家世界就在眼前”的高品质生活方式。智慧社区主要涵盖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家庭、智慧物业等四大类应用。  随着智慧社区的各种解决方案纷纷推出,智慧社区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居民得以享受衣食住行更加便捷的智慧生活。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把社区建设成为政务高效、服务便捷、管理睿智、生活智能、环境宜居的社区生活新业态,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能得到任何服务”的“5A模式”已由梦想变成现实。  信息服务是智慧社区最突出的特点,利用方便的管理、高效的监控和先进的信息通信方式,在数字技术的应用层面实现自动数据处理、信息共享、系统联动、自动诊断。由于目前人们对社区功能化要求的提高和海量信息的覆盖,计算机网络化的智慧社区已经难以满足社区远程控制和信息处理的需求,而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出现为满足这些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开创智慧生活新时代,应形成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智慧城市三个层次的智慧生活服务体系。智慧社区是智慧生活规模和效应最适合的连接点。随着智能家居的广泛应用,以智慧社区形成智慧城市的格局已成为全球发展态势。  智能家居因物联网技术的崛起而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已从一个集中控制系统变为一个家庭智能秘书,从一个控制中心转变为管理中心,对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智能家居通过家庭内网与智慧社区对接,保持信息交流通畅,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地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便捷性。  智慧社区与智能家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智能家居的实现为加速建设智慧社区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智慧社区为智能家居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大背景,有力地推动和帮助智能家居的普及,同时也为家居的智能化提供了有效的管理体系。智慧社区的基础是智能家居,而打造智慧城市才是打造智慧社区的终极目的——无数智慧社区构成智慧城市的雏形。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企业为什么要实现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管理,所指的是“将信息更有效的纪录、采集、统计、分析、进而得到企业在营运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信息与决策信息。一般狭义的概念认为电脑化就是信息管理,在正确的定义上,电脑化只是信息管理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信息化的特征应该是,数据记录表单的应用。例如,一家小杂货店,每笔销售都做上记录,每天统计总额或统计分类,这就是信息化的最简单模型。当然,现代企业的管理数据多样而庞大,借助电脑储存、统计、分析、管理的便利性,进行信息管理,是最节省信息管理成本的,也是最好的选择。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主要如下:1.更可靠安全的纪录企业的各项资料与数据。2.更快速的统计与处理企业资料与数据。3.可靠的控制操作的流程(步骤)。4.关联企业数据库,进行更全面的分析,提供管理及决策依据。5.风险及危机预警与管理。6.实现更好的各项资源计划。7.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8.更快速的传递信息。9.其他可以利用信息特性产生的价值。

企业信息化一般包括哪些模块?

1. 企业作为一个主体,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经营生产过程中,必定有其上家,我们通常理解为供应商,也必定有其下家,我们通常理解为客户。这两端与企业主体发生关系时,当前信息化范畴内有两个管理系统与之对应:管理供应商的称之为供应链管理(SCM),目的是优化业务伙伴之间的关系,降低采购成本。另一个是管理客户的称之为客户关系管理(CRM),目的是优化企业同客户的业务关系,提高服务效率。这两个系统都属于管理系统,注意一点:这两个系统中管理的对象不同,方式不同,但数据中心具有相通之处,即数据处理的中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数据。2. 企业作为一个主体,一般都有七大职能部门组成,分别为产、供、销、人、财、物、技术。这七大职能部门分别代表了企业的不同业务和资源,如何整合这些资源,ERP系统成为这一职责的承担者,ERP通称为企业资源计划。ERP也是一个管理系统,而且是一个较大的全面的管理系统(一般技术图文档管理,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管理涉及不多)。目前国内各企业在上ERP系统时并不都是按照完整的ERP方案实施,有的只是应用了其中的一部分模块,比如财务管理,比如进销存等等。ERP系统作为企业资源计划,在处理和加工数据时也有一个中心,其中心也是产品数据。3. 其实,企业在通向信息化之路的过程中,最先接触的并不是ERP、CRM、SCM这些管理系统,而是最先引进一些工具软件,比如Office(Word、Excel、PowerPoint等),CAD、CAPP、CAM、CAE,各种图片制作软件等等。这些都属于工具软件,即它们都是产生图文档的,也是支承企业日常工作的主体。3.1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这是各制造企业都比较熟悉的,一般企业都引进了这样的工具系统,实现了甩图板工程。但是,CAD在当前市场上品种繁多,又有二维CAD、三维CAD等等。最近几年内,各企业正逐渐引用推广三维CAD工具系统。该工具软件产生各种格式的零部件产品的图档数据。应该说,企业信息化组成中,CAD是最为基础的组成之一。3.2 CAPP,计算辅助工艺设计软件,主要是在CAD系统应用的基础上,整合企业的生产加工资源,用来定义设计各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和流程。该工具软件产生工艺卡片图文档和工艺数据。其应用一般在CAD普遍推广应用之后引进推广。3.3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主要是在CAD系统应用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数控加工设备,生成可行的NC加工代码,目前通用的都是基于三维CAD图档。该工具软件产生辅助加工NC代码数据。3.4 CAE,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主要是在CAD系统应用的基础上,对设计出来的产成品或零部件进行模拟分析,该工具软件一般产生零部件分析报告数据。其应用主要是以三维CAD数据为基础。3.5 Office(Word、Excel、PPT),俗称办公软件,应该是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工具软件。用来产生各种文档,比如说明书、设计任务书、实验报告、分析图表等等。3.6 音像软件。产生各种图片、视频、图像等等。以上介绍的就是企业最为基础的信息化应用,引进了大量的工具软件之后,就会产生大量的电子图文档数据。4. 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它的作用是将上述工具软件产生的各种图文档有机地管理起来,实现产品数据的集中管理,方便共享和借用,同时缩减信息孤岛,架构起各工具软件系统之间的桥梁,同时将产品的基础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以BOM的方式传递给企业的管理系统,比如ERP、SCM、CRM等。PDM也是管理系统,而且可以定义为企业基础数据管理的大平台,只有该平台的正确应用,才可以保障企业的产品基础数据有效地在企业流通,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价值最大化。目前,企业信息化基本上包括了上述几大组成。当然,各个企业为了自己的特有的管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又引进一些与本企业管理相应的信息系统也是有的。还有一些企业自己开发适于自己的软件系统,但作为企业信息化大范畴,上述介绍的这些软件系统应该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是个较为漫长的路程,并不能一促而就。需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渐建立起适宜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大平台。

企业信息化的介绍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应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有: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1DNC生产设备及工位智能化联网管理系统;MDC生产数据及设备状态信息采集分析管理系统;PDM制造过程数据文档管理系统;Trcaker工装及刀夹量具智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等。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1,企业的内部运营 效率提升。2,对外部供应商、客户、经销商的管理标准化3,企业的生产管控透明化

什么是企业的信息化系统?

这是一个系统概念。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组织系统。硬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各类专业系统)组织系统包括:人员构成、组织体系等等。

企业信息化的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 企业信息化的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1、产品设计的信息化: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 造(CAM)技术,实现产品设计自动化、智能化,缩短研究开发、 试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 2、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即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一方面要利用计 算机技术对老设备进行改造,使生产技术装备智能化。另一方面 采用智能仪表和电子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处理、控制, 实现生产自动化。这是确保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关 键环节,是企业获得高效益的技术途径。 3、产品/服务销售的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全新的方法、概念 (如电子商务、网络销售等)实现企业产品/服务销售的信息化, 扩大销售,降低成本,增进客户服务满意度。 4、管理的信息化: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把对企业全过程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转变为对信息的管理,减少 管理层次,削掉不增值的环节,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实现物 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最佳结合。 5、决策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企业内外部信息并进 行科学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和速度。 此外,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包括企业领导和职工信息化意 识与信息利用能力的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与稳定等,更是企业 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任务。

企业信息化的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包括1、产品设计信息化,产品设计信息化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面的信息化。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产品设计信息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系统应用等。2、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是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即通过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高生产的质量.精度和规模制造水平。3、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4、市场经营信息化,市场经营信息化主要指企业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大大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5、企业决策科学化、透明化、理性化,企业决策主要靠少数人的经验累积和思维能力,主观性强,透明度弱,而现在企业决策运用互联网和应用软件.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对全局的控制力.

企业信息化的定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体现在哪些方面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应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有: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1] DNC生产设备及工位智能化联网管理系统;MDC生产数据及设备状态信息采集分析管理系统;PDM制造过程数据文档管理系统;Trcaker工装及刀夹量具智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等。中文名企业信息化外文名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主 体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行 为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

企业信息化是什么意思?

企业信息化: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应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有: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DNC生产设备及工位智能化联网管理系统;MDC生产数据及设备状态信息采集分析管理系统;PDM制造过程数据文档管理系统;Trcaker工装及刀夹量具智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扩展资料: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强大的供应链协同能力:瞬息万变的市场使企业间的竞争已演变成供应链的竞争。而供应链取胜的关键是“协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准确把握客户需求、迅速推出新的产品、实现柔性快速交货,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新的供应链协同趋势,依赖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自动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XML、GIS与GPS技术、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支付等,还有一些发展起来的协同运作技术,包括虚拟电子链(VEC)技术和多智能体技术,以及社交网络技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什么意思?

企业信息化: 企业以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一解)“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使用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的过程”。企业信息化从发展程度看,分为三个层面和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第一是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第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第三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电子商务。(二解)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要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两个方面加紧推进。

企业信息化的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包括1、产品设计信息化,产品设计信息化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面的信息化。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产品设计信息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系统应用等。2、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是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即通过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高生产的质量.精度和规模制造水平。3、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4、市场经营信息化,市场经营信息化主要指企业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大大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5、企业决策科学化、透明化、理性化,企业决策主要靠少数人的经验累积和思维能力,主观性强,透明度弱,而现在企业决策运用互联网和应用软件.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对全局的控制力.

企业信息化模式有哪些

在进行企业信息化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探讨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信息化1.0、信息化2.0、信息化3.0,这三个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同生产方式的演进一样,三个阶段之间也是一种递进和创新的关系,是一种扬弃,而不是颠覆。因此,实际上分别形成了企业信息化的三种模式,分别称为:水井模式、水塔模式和自来水模式。一、信息化1.0:水井模式这个阶段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其主要特点是单个部门的单系统应用。1981年财政部推动提出了“会计电算化”概念,国内企业开始开展企业信息化应用,该阶段的应用特点如下。第一,从信息化内容角度看,计算机应用主要集中在以财务电算化和档案数字化等个别领域。第二,从信息化应用的范围看,主要是单个部门的应用,很少有跨部门的整合与集成。第三,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效率提升方面,对企业IT部门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但企业IT部门总体地位不高,价值不显著。由于该阶段的服务器都是存放在企业自己的机房内,所以数据管理称为“水井模式”。目前大部分的大中型企业都已脱离这一阶段,仅有部分小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这一状态。二、信息化2.0:水塔模式这个阶段大约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应用特点如下:第一,从信息化建设内容看,重点是企业级套装软件的实施和开发,大部分企业引入了ERP、CRM、PDM及行业特性管理软件,并通过集成平台实现系统的整合与集成,实现了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第二,从信息化建设范围看,信息化首先是跨过部门,实现了企业内部的整合,而后是跨过企业边界,部分实现了供应链上合作伙伴之间的整合。第三,从信息化建设角度看,企业IT部门的地位也随之提升,成为对流程与管控创新有重要影响的部门,IT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主管企业技术的IT主管也成为企业高级别的领导,CIO群体逐步崛起。由于这个阶段企业一般不再自建机房存放服务器,而是以租用电信部门的服务器为主,所以数据管理称为“水塔模式”。目前大部分大中型企业都处于这一阶段,信息孤岛是这一阶段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集成、整合是工作的重心和难点。三、信息化3.0:自来水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成熟,以及各种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以BAT等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部分企业迅速开展系统升级和转型,它们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引领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潮流,并引领这一潮流迅速向传统企业扩散。该阶段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从信息化内容角度看,建设的重点从前一阶段的系统建设和整合方面转向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方面,信息化建设从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阶段向DT(数据技术,Data Technology)阶段进化。第二,从信息化建设范围看,从内部资源的集成到外部资源管理的扩展,企业通过建设一体化平台,构建内外融合的生态圈,使应用的边界模糊化。第三,从信息化价值看,信息化地位再次提升,已成为战略创新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由于这个阶段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云计算”,企业不再需要租用和管理服务器,因此数据管理称为“自来水模式”。目前处于该阶段的企业大部分是电商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仅有少部分传统企业信息化达到了这一水平。这也是大多数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目前市场上发展出一种产品免费仅收取年服务费的新一代ERP,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经营+生态的SAAS服务云平台。跟传统ERP相比可扩展提供“MES-生产过程、基于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数据自动采集监控、能耗管控及产品溯源”等更强支持,简单来说,就是将生产设备供应链与进销存全部打通了,这是很多注重于财务系统的ERP系统做不到或者代价非常高的地方。尤其是不收系统建设费仅收服务费,这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数据管理“自来水模式”,也就是将信息化服务商做成了自来水供应商。当然,要做到这点背后必须有强大的后盾支持才行,毕竟自来水厂的投资不是一个小数目,需要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才能坚持实现这一模式。【作者】王国锋,字沩波,号一了禅师,广州益至咨询特约精益管理专家,主体管理学创始人,TKθM企业四维诊断法创始人,代表作品《管理语文与算术》。湖南量子弦智库网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咨询师,湖南天一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

什么叫信息化?

你可以直接搜索啊。

如何加快发展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步伐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层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简单处理,只是使会计人员减轻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工具,因此,虽然企业发展了,其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有些领导甚至认为,企业己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够了,没必要再实现会计信息化,所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不够重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2、企业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他们要具有较高的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和管理能力,而且还要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以及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财会人才供给饱和,甚至过剩,而高尖端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具体体现在会计领域,即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3、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未能有机结合  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性,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使财务软件大多只在财务部门使用,致使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不仅造成横向上不能与银行、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纵向上不能与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不能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从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4、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数据安全控制存在问题  第一,保密性差。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经济业务均记录在纸张上,所有的数据都以纸张为载体,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很容易辨认出修改线索和痕迹,从而使非法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可被挽救,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以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下痕迹地被修改。另外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也使得对会计信息档案的复制窃取变得更加容易且不易发现,同时,大部分会计软件都没有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简单的复制数据库文件即可很轻易的获得会计信息化档案资料。  第二,安全稳定性差。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獗。会计信息化档案是以文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上的,当前的计算机病毒不仅可以破坏数据和网络通信功能,而且可以从被感染的计算机中获取系统控制权,直接将档案文件通过网络发送给病毒的支配者或监控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不仅如此,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感染率正在日益提高,感染途径也从以前的存储介质传播发展到现在的在网络上传播,同时,大量的专用病毒和间谍软件的出现对会计信息化数据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2)企业授权方式的改变,会使得某些内控制度失效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项会计业务的每个环节都由有相应管理权限的责任人的签名或者是盖章,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弊。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系统授权方式是主要是口令授权,通过绕过财务软件的关卡,可以打开计算机财务数据库进入财务报表等系统。同时,业务人员的口令不像印章那样由专人保管,一旦口令被人偷看或窃取,便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3)内容控制的程序化,增加了差错的反复性和严重性  手工会计系统中数据处理环节分散于多个部门、多个员工,一个部门或人员的差错往往可以在下个环节发现和纠正。所以,一般情况下一定时间内差错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会计信息化环境中,数据处理程序化、自动化、集中化,使得处理结果一旦发生错误,往往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造成多种数据文件、账薄及整个系统的会计数据失真,并且可能使系统出现反复性差错。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程度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从早先的MRP,到目前逐渐深入和扩展的ERP,再到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组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大致历程。 现状 (一)内部资源相对丰富  企业信息化既受到企业内部资源的限制,同时也受到企业外部基础设施的制约。从目前情况看,企业内部资源相对来讲已不再是信息化的瓶颈,而外部基础设施却明显不足。   从硬件资源看,CCID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企业中台式机、打印机的拥有率几乎为100%,服务器的拥有率也超过了50%。大型企业中有近4成的企业电脑拥有量在100台以上,并且预购率仍然很高,这说明台式机已从耐用品逐渐演变为易耗品。 。   在网络建设方面,目前已有近一半的企业拥有局域网,对于暂时没有局域网的企业,表示未来三年内会建立自己局域网的逾4成。在外部网建设方面,贸易企业的外部网拥有率较高(35.1%),其次是石油、电子企业,上述三行业的外部网建设好于其他行业。在所调查的企业中,33.8%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和独立域名。  从软件资源看,目前,企业所拥有的软件资源主要集中在操作系统、系统维护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和财务软件等基础软件上。 在软件资源中,微软的操作系统、Office、中间件,用友的ERP、CRM、财务管理软件,HP的网管软件的渗透率较高。   但是,目前我国Internet国际端口少、带宽不够,已经影响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我国Internet国际端口只有5个,带宽仅为351M,已适应不了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需要。 (二)信息水平不太平衡  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之一就是建设企业核心的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CCID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以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的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很少。   与此同时,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极不平衡。首先是地区差异明显。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观念先进,对外交流畅通,企业信息化进程较快,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以及企业的认知度等方面都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其中:南京、沈阳、上海、深圳、重庆、武汉等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好。其次是行业差异明显。这种局面的形成与行业特点、目前及入世后将会面临激烈的竞争有关。第三是大中小企业差异明显。   总体而言,企业拥有电脑数量的多少、网络建设情况、企业信息技术人员的平均拥有量、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与未来参与的可能性等方面都和企业的规模成正比,大型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 (三)电子商务刚刚起步  CCID调查显示,汽车行业、电子行业、贸易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遥遥领先,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分别为35.1%、32.3%和29.7%。未来一年内,25.0%的食品企业表示将考虑参与电子商务,而45.0%的建材企业表示较长时间内都将维持现状,不会考虑电子商务。( 目前,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仅仅为22.3%,并且未来参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明显不高,企业未来1年参与电子商务的可能性仅为13.7%。在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中,网上查询、网上发布信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分别达到72.9%和71.4%,但是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还不普遍。其中,网站有在线支付功能的不到1/3,利用互联网进行过集团采购的只有1/7。 目前我国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足,信息系统在企业定位不明确,不少企业将之视为可有可无或仅仅是显示自己实力的东西,不清楚信息化对自己的企业意义何在,有些企业认为只要使用计算机,使用网络就可带来高效率,不考虑管理、业务和技术的配套发展,只是生搬硬套把业务搬上计算机系统。 CCID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产品宣传、知名度提高等较低的层面上,缺乏对电子商务的深刻认识。因此,更新观念,明确认识迫在眉睫。 事实上,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买设备、建网络,信息化建设是由硬件建设和应用工程两部分组成的。硬件建设是基础,应用才是根本目的。借助于企业信息化,企业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信息流得以顺畅地在企业内部流动;通过整合市场供应链的各类信息,可以提高企业的采购、生产、库存、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流水化作业能力,能够通过信息共享获得大量的新技术研发信息,及时确定自己的产品技术创新方向,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中国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物流基础的进步和完善,但是,我们知道,物流产业是工业化高级阶段的产物,然而,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物流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这大大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在积极倡导“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物流产业,加速企业信息化进程。 (四)市场环境亟待培育  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现货市场、有形市场还不完善,企业信用较差,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控制保障,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对企业不可能有很大的吸引力。CCID调查显示,56.3%的企业认为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规范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加强监督,同时发展基础设施,提高硬件水平,加快培育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对引进的信息技术和产品的中文说明缺乏强制性措施,影响到企业的应用与管理。此外,有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盲目求大、求全,信息化建设的项目能力闲置、信息资源浪费等,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CCID调查还显示,32.8%的企业认为社会环境尚未成熟是目前未参与电子商务的原因,其中,信用问题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目前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是基于信誉较好的企业间展开的,因此交易量非常有限。如何扩大电子商务的交易范围、降低交易成本是企业一直关心的问题。大力发展信用中介组织,建立社会信用机制,将成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途径。

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的等级性体现为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每个层次的等级属性的特点是:1、产品信息化: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传统产品中越来越多地整合了计算机化(智能化)器件,使产品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智能电视、智能灯具等。另一个含义是产品携带了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数字化的,便于被计算机设备识别读取或被信息系统管理,如集成了车载电脑系统的小轿车。2、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生产制造,优化工作流程,管理客户关系,建设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培养信息化人才并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过程。3、产业信息化: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生产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工艺、产品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水平。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有几个?它们分别是?

中国企业信息化工程最重要的含义就是透过全面开放的应用服务体系对传统体系进行应用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造,这是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过程当中可能最需要的,也是我们国家在整个企业建立信息化过程当中最有效的一种实施模式。 信息化和企业的关系 很多企业不明白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和企业的盈利目标有什么关系。我们认为在信息时代,现代化的企业应该是一个智慧型的企业,就好像讨论办公楼的时候,不是智慧型的办公楼就不是现代化的办公楼。企业也一样,只有信息化企业才能有资格被称为智慧型企业,也只有智慧型企业才能成为现代化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将一系列构思、考虑、计划有效串联起来,互相配合,达到最理想效果的营运过程、这是企业信息化的一种定义。这种信息技术包含了传统的计算机技术,让企业在很短时间内把数据整理好;让企业主管和工作人员明白企业每一分钟的表现,使企业的决定有科学依据。 信息化代表了企业管理深远的思维方法和态度的改变过程,配合了信息和资金投入的管理体系;达到最有效的管理和盈利的一个过程。现代化企业不允许在没有信息化的情况下做出建议,特别在效率与时间的要求上应该有很大的改进。 企业的信息化还包含了企业家对企业目标期望值的改变。企业家应该认识到他面对的市场是什么样的,他的产品需要如何改善才能去应和市场带来的信息,如果它的商业模式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需要,他可能需要把这个模式改变。戴尔电脑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他门认为计算机应该适应市场和顾客的需要,就非常快速地把计算机组合起来让他们得到,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能不出十年就成为计算机行业的老大。 企业信息化的四化上阶段 如果说你买了一台计算机,在公司里有一个网,这只是整个企业信息化一个非常初步的要求而已。我们认为从业务服务角度来讲,企业信息化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只是非常简单地拿到他独有的域名,利用电子信箱作为他通讯的开始,这是非常非常初步的第一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过去一两年我们说B2B的时候,经常谈到的企业需要在网站上进行的电子交易。电子交易是大部分企业接触信息化的一个功能的第一步,但是这一部分也只是企业信息化的初级阶段,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才是我们真正进入应用服务把企业推向一个全面信息化、现代化的阶段,这里面包括了对管理程序和营运架构的改造。 到最后,当我们达到智慧型企业的时候,就会发展管理与商务的程序已经全面信息化,这一点包括很多系统的全面改造,企业工作人员在利用市场信息化,这一点包括很多系统的全面改造,企业工作人员在利用市场信息和公司内部的信息组合在一起作出决定,利用信息技术向市场推广他的产品,这是最终的一个目标。 作为一个智慧型企业他要在这个领域上不断发展才会达到他企业盈利的目标。 实施企业信息化的三个步骤 企业参与和实施信息化的工作用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建立独有网站作为内部和对外的联系和沟通,并作为应用平台的界面。网站不但介绍自己企业的产品,不单单是为让人家好看,更重要的是作为接口让企业工作人员和客户透过这个接口进入到你这个站,跟你做业务上的交往,另外建立以电子信箱为基础的通讯系统,作为内部通讯和对外沟通的主要工具,让整个企业里面所有工作人员都通过邮箱进行沟通和文档的传输。 第二个步骤是参与应用服务,建立简单销售和行政管理平台,包括文件管理系统。第三个步骤是全面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 企业信息化的途径 我们用什么办法变成智慧型企业,这里面有三种方法,第一是独立投资进行全面信息化改造,这跟传统的系统集成SI方法类似,基本上是请一家公司,利用一些手段把企业各个部门电子化起来,或者把所有部门工作流程都在电脑上进行。这在IBM推广大机器年代就已经开始了。 第二个方法是使用单独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局部的电子化改造,这只是整个信息化的一个部分。现在有一个应用服务的概念,我们认为应用服务和开放式平台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这有利于使初期进入电子化的企业减少在系统开发时的投资和时间,跟着应用提供高提供的服务逐步把自己的企业电子化和信息化。 中国企业信息化工程最重要的含义就是透过全面开放的应用服务体系对传统体系进行应用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造,这是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过程当中可能最需要的,也是我们国家在整个企业建立信息化过程当中最有效的一种实施模式。 政府的推动作用 在推行信息化工程时,有一些中央部门,包括信息产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一直在推动这项工作,但是如果我们能有一个更宽他的营运环境,更大的空间,可能会更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同时在应用环境建设上面,包括认证系统的推广,银行的网络化,网络成本的下降,就更有利于加速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也就是说需要政府创造一个更合理的环境,让企业明白信息化的门槛并不是高不可及的。中国的企业在很多方面还是需要知道政府在这方面的配合是什么,如果我们登记都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可能我们会在这方面推动得更好,交税交费如果都用信息化,包括对出口的产品,这会有利于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工作。

信息化可以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1.实现信息有效的流通:消除了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有效沟通,提高了员工的合作意识,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2.实现资源和知识共享:将员工的经验与技术转化成企业内部资源,既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也避免了因人员的流动而导致的工作延误。3.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公文流转的自动化,避免了传统公文流转时由于手工递送而带来的工作延误以及人员、时间的浪费,保证了工作能够快捷、准确的被处理。4.实现有效管理:有效监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实现实时工作任务的监督与催办。5.职责分明:明确工作岗位与工作职责,增强人员的责任感,减少工作中的推托、扯皮等现象。6.降低成本:大大减少办公开支,降低管理成本。节约时间、节约纸张、节约电话费、传真费用等,减少了差错率,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7.浏览器使用方式,无须安装专用程序,实现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使办公不再受地域的影响,可以通过网络连接随时随地办公。8.信息集中管理、支持企业内部用户信息共享。9.支持流程表单自定义、工作流程自定义,迎合不同企业的内部流程。10.采取对敏感数据的加密手段,通过SSL的方式保障了数据传送过程的安全。

如何应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利用电脑和网络管理系统,使企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细致化。1.通过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协同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2.企业信息化建设类似工程项目应该是给企业带来效益和增值。其主要是带动企业的资源共享,知识的传承,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3.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信息的有效流通与共享。消除企业内部信息不畅的问题,提高员工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提高员工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4.一个企业要开展信息化工作,首先应该有自己企业信息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即企业信息化规划,这样才能切合实际的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或者价值。5.企业信息化规划主要包括: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分析编制系统实施方案、拟定信息技术标注、制定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研究分析企业发展战略、分析评估企业现状、梳理优化现状、梳理优化企业业务流程、调查分析企业信息化需求。6.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驱动力。从组织论上讲,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领导层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它的责权。7.制定合理、合适、符合公司发展要求的制度,才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更能保障企业信息化的长久健康持续的发展。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管理有区别么?区别是什么啊?

这个题目有点弯弯绕啊。1.企业管理信息化,以前的企业管理都是文字记录,通俗的话说就是以人治的手段管理企业,手段落后,信息闭塞、缓慢。现在转换为计算机控制、管理。比如制定计划、安排生产、收集信息等等。2.通俗的讲,就是办公实现信息化管理,用一个企业比方各部门、各科室、各生产车间都通过工厂区域网进行企业的生产安排、调度、管理。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