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学管理和学习交流等教育活动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管理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详细说明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上述定义均从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教育信息化概念的主要内容,如: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及范围;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了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等。通过对国内已有教育信息化定义进行整合,并参照国家信息化定义,不妨对教育信息化重新作一界定: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简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在未来将在教育云平台上进行展现,随着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新一代教育网必然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未来的教育云平台,将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等跨平台使用并且支持移动应用。

信息化教育新理念是什么?

教育信息化已跨入云计算、大数据时代,不同的建设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管理机制和发展理念。现阶段,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不能再走单一化的硬件投入和平台搭建路线,而应积极应对顶层设计的挑战,开展有效的体制机制创新,在投入机制、建设模式和管理方式上寻求变革,不断探索更适切的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枣尚信息化教育认为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管理智慧。

如何理解信息安全问题是当今信息化进程中比较突出并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信息安全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统计显示,截至1999年底,全球个人电脑总数达4.4亿台,因特网使用者达2.59亿。据预测,到2005年全球因特 网用户将达到7.65亿。此外,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也迅速发展,预计到2002年,全球通过入门网站达成的贸易额将达5万亿美元。不难想像信息安全如果得不到保障将会给如此庞大的计算机网络造成多么大的损失。 目前我国已形成国家公用网络、国家专用网络和企业网络三大类别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互联网已覆盖我 国200多个城市,3000多个政府数据库和10000多个企业数据库链接在互联网上,在网上自由传递的电子邮件 等更是难以数计。然而,与庞大的用户需求所不相称的是,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相当大的漏洞。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制度不严、疏于管理等使得病毒、黑客有机可乘;客观上则存在网络安全技术滞后的问题,尤其在安全协议和系统安全方面的工作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进程 中比较突出而且亟待解决的难题。 通俗地讲,信息安全是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目前的信息安全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网络的安全、系统的安全以及信息数据的安全。 网络层安全问题的核心在于网络是否得到控制,也就是说,是不是任何一个IP地址来源的用户都能够进入网络?一旦危险的访问者进入企业网络,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就要求网络能够对来访者进行分析,判断 来自这一IP地址的数据是否安全,以及是否会对本网络造成危害;同时还要求系统能自动将危险来访拒之门外,并对其进行自动记录,使其无法再次为害。 系统层面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病毒对于网络的威胁。病毒的危害已是人尽皆知了,它就像是暗藏在网络中的不定式炸弹,系统随时都有可能遭到破坏而导致严重后果甚至造成系统瘫痪。因此企业必须做到实时监测、随时查毒、杀毒,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与疏忽。 信息数据是安全问题的关键,其要求保证信息传输完整性、保密性等。这一安全问题所涉及的是:使用系统中的资源和数据的用户是否是那些真正被授权的用户?这就要求系统能够对网络中流通的数据信息进行监测、记录,并对使用该系统信息数据的用户进行强有力的身份认证,以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 目前,针对这三个层面而开发出的信息安全产品主要包括杀毒软件、防火墙、安全管理、认证授权、加密等。其中以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应用最为广泛。 (1)防火墙 防火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访问控制产品。它在内部网络与不安全的外部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阻 止外界对内部资源的非法访问,防止内部对外部的不安全访问。主要技术有:包过滤技术、应用网关技术、代理服务技术。防火墙能够较为有效地防止黑客利用不安全的服务对内部网络的攻击,并且能够实现数据流 的监控、过滤、记录和报告功能,较好地隔断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连接。但其本身可能存在安全问题,也可能会是一个潜在的瓶颈。 (2)虚拟专有网 虚拟专有网VPN是在公共数据网络上,通过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实现两个或多个可信内部网之间的互联。VPN的构筑通常都要求采用具有加密功能的路由器或防火墙,以实现数据在公共信道上的可信传递。 (3)安全服务器 安全服务器主要针对一个局域网内部信息存储、传输的安全保密问题,其实现功能包括对局域网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局域网内用户的管理,以及局域网中所有安全相关事件的审计和跟踪。 (4)电子签证机构 电子签证机构(CA)作为通信的第三方,为各种服务提供可信任的认证服务。CA可向用户发行电子签证 证书,为用户提供成员身份验证和密钥管理等功能。 (5)用户认证产品 由于IC卡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IC卡被更为广泛地用于用户认证产品中,用来存储用户的个人私钥, 并与其他技术如动态口令相结合,对用户身份进行有效地识别。同时,还可利用IC卡上的个人私钥与数字签名技术结合,实现数字签名机制。随着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诸如指纹、视网膜、脸部特征等高级的身份识别技术也将投入应用,并与数字签名等现有技术结合,必将使得对于用户身份的认证和识别更趋完善。 (6)安全管理中心 由于网上的安全产品较多,且分布在不同的位置,这就需要建立一套集中管理的机制和设备,即安全管理中心。它用来给各网络安全设备分发密钥,监控网络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负责收集网络安全设备的审计信息等。 (7)安全操作系统 给系统中的关键服务器提供安全运行平台,构成安全WWW服务,安全FTP服务,安全SMTP服务等,并作为各类网络安全产品的坚实底座,确保这些安全产品的自身安全。 二、我国信息安全产品市场现状 随着因特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及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因特网应用的开展,网络安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 重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确实,网络在给人们提供便利、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信息安全方 面的巨大挑战。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的大问题,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安全已 经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信息安全产品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正日益提高,它已经不再 只是国家机关和国防部门才需要的产品,其市场需求正迅速扩大。 1999年我国安全软件的销售额为4.55亿元,较1998年的3.40亿元增长33.8%。近两年我国安全软件的市 场增长率均在30%以上,明显高于整个软件市场的增长速度。而且从市场细分看,由于涉及到国家安全而得到政府的保护,信息安全软件将是国内软件厂商能够占据优势的三个领域之一(另外两个是财务管理软件和中文信息处理软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用于信息安全方面的投资还很低,一般不足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总成本的2%,而国外企业用于安全系统的投资占整个网络建设投资的15%~20%。在美国,1999年一年网络安全产品销售额达2 0亿美元。 随着我国电脑的应用逐步普及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在将来的电子商务实施的过程中,将对网络安全、信息保密的越来越高。信息安全产品市场将是一个未来成长迅速、需求旺盛的软件细分市场。 1、杀毒软件市场 目前杀毒软件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掌握占国内软件厂商手中,特别是单机上的杀毒软件已经进入寡头竞争阶段,市场份额较为集中。目前主要的厂商和反病毒软件有北京江民新技术有限公司的KV300、北京瑞星电脑科技公司的瑞星、冠群金辰软件有限公司的KILL和南京信源公司的VRV。单机杀病毒软件的市场价格也下降到200~400元之间。 今年上半年单机版杀毒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降价之声此起彼伏。不断有新的竞争者进入中国杀毒市场。国内有金山推出了金山毒霸,欧洲销量第一的熊猫卫士也登陆中国市场,包括此前的三家美国公司赛门铁克公司(Norton)、网络联盟公司(Macfee)、趋势科技(Pc-cillin),全球最大的四家杀病毒软件公司均已登陆中国。我国杀毒市场上更为激烈的竞争刚刚展开,国际国内的杀毒精英将大战一场,国内几大厂商垄断市场的局面可能被打破。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和单机版杀毒软件的低价扩张,越来越多的病毒开始通过Internet传播。据国际计算 机安全协会的调查,现在新增60%以上的病毒是通过Internet传播,可以说Internet的防毒能力成为杀病毒 软件关键技术。国际的杀毒软件如:熊猫卫士、Norton、Macfee走到了前面,它们均可以支持所有的Internet协议,辨识出其中病毒,而国内的杀毒厂商则相对滞后,还正处在从杀病毒软件的单机应用逐步过渡到企业级的防护。今后网络杀毒软件的竞争将更多体现在技术及服务层面,而企业防病毒软件的市场无疑将越来越大。在我国的网络防病毒软件市场上,主要厂商是NAI、冠群金辰和Symantec,国内厂商中北信源在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目前进入杀毒市场的上市公司不多,仅河南豫能一家,它在1999年9月增资重组了河南经纬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了由河南豫能控股70%的河南豫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经纬软件有限公司推出过一款杀毒软件,即AV95电脑安全卫士。但是该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而且增资重组后公司转向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杀毒软件没有成为其发展重点。 2、网络安全市场  目前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有软件防火墙、VPN(Virtual;Private;Networks)、信息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日志审核、安全评估、入侵探测、存储安全等。防火墙产品在网络信息安全软件中应用最为广泛。防火墙主要分为两大类:包过滤型防火墙和代理型防火墙。现在也有一些采用动态包过滤技术、自适应技术。 从网络安全技术上看,国外的大型网络安全软件厂商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国外大型网络安全厂商大多成立于90年代初,一方面得益于Interet爆炸性增长,另一方面用户对安全的迫切需求和日益重视也是促使网络安全软件快速发展的原因。目前国外的大部分著名网络安全软件厂商进入了中国,在我国的高端网络安全软件市场拥有相当的优势。当今国内网络安全市场上60%以上的产品是国外的品牌,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国内 的“防火墙”产品只有10多种,真正上市的防火墙也只有三四家而已,到今年防火墙产品增加数目并不多,而且尚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在这一领域形成自己的优势。 对国内的网络安全软件厂商来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对先进的安全技术的研究和掌握的进程较快,而且本地化优势和国家对安全产品的特殊政策,将会使得国内厂商在高端市场逐步成熟,最终将会占据市场主动地位。 密码类产品市场为国家保护的市场,研制、生产和销售密码产品的单位必须是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指定的单位,现允许生产和销售核密和普密产品的单位仅有信息产业部数据所、信息产业部30所和总参五十六所等有限的几家。商密产品相对管理比较宽松,市场竞争也尤为激烈。 3、我国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生产的企业及其产品 由于信息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危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的信息产业是 大势所趋。目前国家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制和开发。2000年7月20日,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技 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基。成都信息安全基地是由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三十研究所、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倡议组建的。这个信息安全基地将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导向的原则逐步建立。其定位是为国内提供通用基础信息安全产品,重点建立完整的“通用基础信息安全产品”的产业化体系。力争在3至5年内,在中国西部形成信息安全的产业群,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国际均有一定实力的信息安全企业,创造10亿元以上的收入,成为国家信息安全产业的重要支撑。 另外,上海也将建立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基地,同时国家将在北京设立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我国的信息产品产业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国内有二百多家信息安全产品生产企业,但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也只有信息产业部数据所、东大阿尔派等十五家左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依据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程序,我国信息安全产品实行销售许可证制度,由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部门负责销售许可证的审批颁发工作和安全专用产品安全功能检测机构的审批工作。

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管理,推动政务信息系统跨部门跨层级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政务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考核,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的国家政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实施的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信息资源库、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机房等)、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以及相关支撑体系等符合《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规定的系统。第三条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管理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共建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原则。规划和审批管理内容?第六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信息化发展规律和政务信息化建设特点,统筹考虑并充分论证各部门建设需求,编制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如内外部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适时组织评估论证,提出调整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各有关部门编制规划涉及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应当与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进行衔接。第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或者核报国务院审批的政务信息化项目,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项目审批管理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原则上包括编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等环节。对于已经纳入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项目,可以直接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综上所述,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相关政策已经非常完善,条目清晰,建议一定要按国家政府的政策依法行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办法:第十四条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归属什么部门领导/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归属何部门领

教育信息化部门一般归省教育厅管理,全国大部分省市的教育厅下面专门有叫做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办公室,或者是叫电教馆,反正各个省的名字不太一样,但都有管理教育信息化的 这样的一个常驻机构,你可以给省教育厅打电话询问一下。还有的部分省市呢 可能在省教育厅下有个专门的教育研究院,其中的包含的职能就是信息化管理,但近些年来 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把这个 教育研究院的给取消了,把其职能的分配给 某些大学,当然了 这都是研究方向的,领导方向的应该还是在省教育厅。

2012年2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公告: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实现了平稳增

D 试题分析:生产决定消费,具体表现为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这几个方面。从题干“我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催生了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体现了选项D ,其余三个选项尽管说法正确,但与题无关。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内设机构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设24个内设机构:(一)办公室(财务处)1、综合协调委机关日常工作。2、负责委机关文秘、信息、信访、档案、机要、保密、政务公开、督查、安全和后勤保障等工作;3、组织拟订和完善机关内部管理规章制度;4、负责工业地方志编纂工作;5、组织协调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6、负责财务管理工作,拟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规章制度,管理会计档案和国有资产;7、指导、监督直属单位的财务、资产管理等工作。(二)政策法规处(企业负担监督办公室)1、研究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战略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2、组织起草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3、负责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相关行政复议受理、行政诉讼应诉工作;4、推动机关依法行政、普法教育等工作;5、承担重要文件和重要综合文稿的起草工作;6、负责工业和信息化的宣传、新闻发布与理论研究工作;7、监督检查企业负担情况,协调处理涉及企业负担的重大事项;8、受理涉及增加企业负担的举报、投诉。(三)规划和技术改造处1、组织拟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推进工业和信息化融合;2、协调推进“国家新型工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3、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建议;4、监测分析企业技术改造运行状况及趋势,研究提出企业技术改造建议;5、负责重大技术装备进口(不含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和核电项目)免税的初审工作;6、承担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审核的相关工作。(四)产业政策处1、组织拟订工业产业政策并监督执行,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及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2、拟订培育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3、拟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相关内容,参与投资项目审核。(五)科学技术处1、组织拟订并实施工业行业科技发展规划、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2、组织协调实施有关重大科技专项,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结合;3、组织协调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和产业化示范工程;4、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5、组织实施行业技术基础工作。(六)经济运行处1、拟订工业经济运行年度调控目标,提出相应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2、负责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3、建立和完善工业经济绩效评价体系并负责组织实施,对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考核督导;4、提出生产调度资金安排意见,负责应急物资、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七)中小企业发展处1、承担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会同有关方面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2、组织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提出中小企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相关政策建议;3、提出有关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安排意见;4、监测分析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动态,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5、负责中小企业统计工作;6、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八)融资担保服务处(省大企业“直通车”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1、提出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2、负责监督和管理融资性担保行业,促进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3、建立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配合有关部门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4、承担省大企业“直通车”服务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5、研究提出服务大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九)节能与综合利用处1、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2、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和污染控制政策;3、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十)县域经济处1、拟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2、协调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措施;3、指导推进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工作;4、负责县域经济目标考核工作。(十一)运输协调处1、参与拟订运输发展规划;2、负责经济运行中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衔接;3、组织拟订综合运输应急方案,协调不同运输方式紧急调运应急物资,协调电煤等重要物资的运输;4、组织协调重点港、站的疏运。(十二)电力处1、负责编制全省年度电力电量平衡计划并组织实施,监测分析和协调处理日常电力运行工作;2、依法管理供电区域划分工作;3、负责履行《电力法》赋予的电力监督检查权和电力行政执法权;4、参与拟订电力行业发展规划和电价调整等工作。(十三)煤炭管理处。1、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2、负责全省煤炭行业管理;3、依法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煤炭经营资格证书申报、审查、审批、颁证和年检工作;4、负责全省煤炭生产调度和统计工作;5、指导全省煤矿矿长资格的考核和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6、负责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审批工作,负责综合协调全省煤矿瓦斯治理工作;7、按规定负责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有关工作,参与煤矿重大事故调查处理。(十四)机械汽车产业处1、承担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的责任;2、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3、负责机械汽车的行业管理工作,研究拟订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发展;4、监测分析行业运行情况,协调解决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5、贯彻落实相关产业政策和有关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6、参与相关技改投资项目审核工作。(十五)重化产业处(省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负责石化、冶金、建材行业管理工作;2、贯彻落实相关产业政策和有关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3、研究拟订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发展;4、监测分析行业运行情况,协调解决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5、会同有关方面实施农药的准入管理有关事项;6、参与相关技改投资项目审核工作;7、承担省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十六)轻工纺织产业处(包装产业处)1、负责轻工、纺织、食品、盐业行业管理工作;2、贯彻落实相关产业政策和有关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3、研究拟订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发展;4、监测分析行业运行情况,协调解决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5、会同有关方面协调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6、参与相关技改投资项目审核工作;7、负责包装行业管理和包装产业发展指导工作;8、承担省振兴酒业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十七)医药产业处1、负责医药产业发展和医药储备管理工作;2、贯彻落实相关产业政策;3、拟订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产业发展;4、监测分析医药产业运行情况,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5、提出中医药产业专项安排意见;6、参与相关技改投资项目审核工作。(十八)电子信息产业处(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信息产业办公室)1、拟订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提出政策建议和行业技术规范、标准;2、承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行业管理工作;3、监测分析电子信息产业运行状况;4、组织协调有关重大工程项目所需配套装备、元器件、仪器和材料的国产化;5、承担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组织实施;6、组织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7、促进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8、参与相关技改投资项目审核工作;9、承担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信息产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十九)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省家电维修行业管理办公室)1、拟订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提出政策建议;2、拟订并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集成及服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3、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4、推进软件服务外包;5、负责软件企业认定、软件产品登记工作;6、承担省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组织实施;7、指导和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8、负责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管理。(二十)信息化推进处1、拟订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政策建议;2、指导信息化工作,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助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3、编制工业信息化的实施计划,推动工业产品研发、生产过程控制、企业和行业管理的信息化;4、协调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5、负责省财政性资金投资信息化项目相关内容的审查;6、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认证工作;7、承担省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二十一)电子政务处1、拟订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提出政策建议;2、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电子政务工作;3、负责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及应用系统的统筹规划和建设管理,促进政务信息共享;4、参与研究有关部门在产业政策、资金投入、科技发展等工作中涉及电子政务的相关工作;5、负责组织省本级预算单位电子政务项目预算审核;6、组织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7、承担省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二十二)信息安全协调和基础设施管理处1、拟订信息安全保障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政策建议;2、协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3、协调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基础性工作;4、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5、承担信息安全应急协调工作,协调处理重大事件;6、推进面向公共服务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数字信息产业的发展;7、协调通信市场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宜;8、推动信息资源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协调推进通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发展;9、负责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认证工作;10、承担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二十三)对外经济合作处1、负责工业企业对外经济合作交流的有关工作;2、研究提出工业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政策和措施;3、参与拟订扶持工业企业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4、指导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5、促进企业到境外投资创办企业。(二十四)人事处负责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的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劳动工资管理等工作。(二十五)机关党委,负责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设立机关党委办公室,承担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二十六)监察室,按有关规定设置。(二十七)离退休干部工作办公室,负责委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

2021年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目标任务

2021年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目标任务 2021年,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认真落实省“两会”、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精神,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和“三基”建设年活动, 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好 “ 十二 大工程”,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以上、 新 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 00家 , 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确保“十四五”迈好第一步、呈现新气象。 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 计划 。 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服务制造业企业3000家以上 。 聚焦设计助力产品创新,推进400项设计服务项目尽快转化为商品上市 。 加强设计产业载体建设, 新增工业设计企业 1 00家 。培育省级 工业设计中心 20家 。高水平举办 第 四届 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和 第二届 金芦苇工业设计奖。 实施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 行动 。 加快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标培育, 深入推进 “百校千企”产学研用 合作 对接活动,引导企业研发机构逐步升级,新增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家。开展制造业质量品牌 “ 双提升 ” 活动 ,争创国家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 10家 ,培树省工业企业质量标杆10家以上。 充分发挥“工业诊所”服务功能。 依托中科院资源,利用“河北省企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平台”, 创建 工业诊所 40 家 以上, 对企业开展分行业分领域“问诊”“巡诊”活动, 开展诊断服务 2000次以上 。加强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攻关和认定,落实保险补偿机制,实现进口替代。 (二)统筹推进锻长板和补短板,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实施“千项技改”和“百项示范”工程 。 持续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 , 发布《河北省 制造业 技术改造 投资导向目录 ( 2021-2022年 )》, 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和绿色制造 ,滚动实施1000项 省级 重点技改 项目 ,支持 100 个产业链优化升级、产品结构调整重点项目。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聚焦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基础技术及工业基础软件等 方面的 瓶颈和短板,以钢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为重点,支持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 稳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 聚焦12大主导产业, 依托 24条产业链, 培育 100家 产业生态龙头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 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行动,培育100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 ( 产品 ) ,争创 一批 国家级单项冠军 。 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 。 推进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创建 省级以上 绿色工厂50家、绿色园区5个,培育5个以上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100家以上企业节能监察和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 。创建节水型企业 100家。 举办京津冀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对接活动 。推动 高端再制造产业发展。 扎实推进工业企业进园入区 。 制定工业园区建设指南,“ 一企一策 ” 启动实施淘汰关停、搬迁 进园入区 、就地改造提升、做优做强等“四个一批”工作,推进工业企业集聚集约发展。 (三)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着力 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工程 。 加快唐山、邯郸钢铁产业集群及河钢乐亭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扶优扶强、推进兼并重组,提升骨干企业管理和创新水平,全面优化品种质量,打造万亿级钢铁产业集群。组织开展化工园区认定,规范园区建设和管理,壮大渤海新区和曹妃甸沿海石化产业基地,协调推进旭阳石化1500万吨炼化一体化、渤海东方化工丙烯酸酯等项目。 以 食品 工业 强县 为引领 ,推进君昌乳业婴幼儿配方奶粉 、 廊坊益海嘉里中央厨房、今麦郎面品非油炸蒸煮面等一批 重大 项目建设 。坚持创意设计提升和品牌引领,加快清河众多双面呢大衣及服饰、行唐京津冀服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设计、制造、品牌”三位一体转型发展。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工程 。 巩固提升SUV、皮卡等传统优势 汽车 整车产品地位,打造2个整车、3个关键零部件、3个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集群 。 加大高速动车和城轨列车整机产品开发力度 ,推动 东风世景模板 、 宇航机械 等亿元以上 轨道交通装备 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推进涿州海洋装备产业园海洋工程装备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石家庄生物医药、安国现代中药、沧州 渤海新区 3 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及药明康德等 重大 项目建设, 发挥国家级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作用, 创仿结合, 中西并重, 提升药品供给能力。 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 。 推动 组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行业协会,制发技术和产品导向目录, 支持保定等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 奥润顺达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一期工程等项目 建设 ,大力发展高性能门窗、结构保温一体化、装配式构件、环境一体机等核心产品,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链。 围绕 构建“2620” 应急 产业格局, 加快 张家口怀安、唐山开平 和邢台应急产业基地建设 , 打造8-10个 具有区域特色和应急保障能力的省级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基地(集群) ,实施 百 个重点项目。加快培育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抓好石家庄、秦皇岛、衡水基地建设,培育形成一批省级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园区和一批智能化高端产品 ,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 。加快推动张家口国家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冰场和雪场设施、个人运动器材、冰雪休闲产品等项目。 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工程 。 聚焦 100个龙头企业 、 100个重点项目 和 100个特色产品,集中整合资源,开展精准服务, 一业一策,逐个产业集群明确发展目标、路径、载体, 不断提升特色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组织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以特制胜”、骨干企业“制胜有道”和特色产品“燕赵精品”等 三个 层次推介活动,叫响“冀有特色”产业名片。扎实落实省市县政府领导包联机制,加大督导考核力度,新增超50亿元、超100亿元产业集群6个和4个。 (四) 推动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 , 着力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 。 实施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攻坚行动 。 加快推动张北云计算、怀来大数据 、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 等产业基地建设,全省数据中心在线运营服务器模突破300万台 。 加快推进第6代AMOLED面板模组升级改造、碳化硅单晶衬底及外延片产业化等 一批 数字产业化重点项目 。 培育10家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争创1-2个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 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0%以上 。 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 加快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培育“制造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新应用,打造50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新增上云企业1万家。 壮大 工业电子商务,继续做好“总裁带货”网上直卖活动。 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完善省级工业信息安全通报平台,构建工控系统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在15家重点企业开展工控安全试点。 培育智能制造集成商,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业务,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五)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着力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 狠抓 政策 落实 、环境 和 服务 优化 。发挥省民营办综合协调作用,推动国家和我省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提高政策“直达性” 。 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营造浓厚发展氛围 。 强化 中小企业公共 服务 ,培育小型微型企 业 双 创 基地 10家 , 开展“百场万家”公益服务活动和中小企业志愿服务活动 。 持续抓好 职业经理人培育 , 培训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 1万人以上 。 加强 融资 服务和 权益保护 。持续推进产融合作,支持中小微企业融 资超万亿, 加强 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防范新增拖欠。 实施中小企业专业化 能力 提升 工程 。 建立完善 入库培育一批、组织认定一批、选拔示范一批、推荐入选一批 国家“小巨人”企业 等“四个一批”工作体系 。 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 ,争创一批国家“小巨人”企业 。 (六)主动服务“三件大事”,着力加快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打造京津冀产业转移协同发展新格局 。 联合京津 经( 工 ) 信部门共同编制《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规划(2021 - 2025年)》,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国家推动制造业产业转移指导意见》。落实《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备忘录》,完善京津冀三地 经( 工 ) 信 部门协同机制,充分发挥 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渤海新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等 43个合作平台优势,一业一策、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引导京津产业有序疏解、精准承接。积极争取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支持,优化省内基金投向,优先支持协同合作的重点项目。 加快推动智能雄安建设。 推动 雄安数字交易中心、雄安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引导京津高端高新产业 落户 雄安新区 创新 发展。 积极助力冬奥会筹办。 加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测试赛等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 及电磁环境清理整治 , 扎实 做好冬奥会无线电安全保障临战阶段各项工作。 (七)强化运行监测调度,着力 促进全省 工业经济 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 强化统筹调度。 继续发挥省工业经济发展协调组、工业生产服务组办公室协调职责,紧盯关键时间节点和全年目标,定期召开全省工业运行分析调度会,调度工作进展,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措施建议。全力组织开展首季“开门红”行动,一季度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工业经济主要目标任务,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上下协同联动。 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大省数据信息共享、京津冀运行信息互联和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联席会议 制度 , 凝聚工作合力 ,拓展运行分析的维度、深度、广度。围绕全年任务目标,发挥省工业经济监测平台信息化调度优势,加大预测预警工作力度,完善 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 提高运行分析实效性、精准性,形成部门、市县、企业齐抓工业运行的“一盘棋”格局。 做好新增培育。 落实 《加快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十条措施》,及时分解目标 任务。 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培育库,逐企建档立卡,实行靶向培育,强化跟踪服务,督促各市按时间节点指导拟入统企业做好申报工作,实现临规企业应统尽统。发挥财政资金对工业企业升规入统的激励作用,每月通报各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 精准 包联 帮扶 。 健全企业特派员、县区联络员、包联责任人“三个机制”,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联服务全覆盖。建立企业问题台账,用好交办单制度,督导各地因地制宜、“一企一策”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零距离开展精准包联服务。 用好省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提高问题办结率和企业满意度。 强化综合考核。 探索建立工业运行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市、县年度主要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及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科学定量考评、打分、排名,引导地方政府切实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八)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升行业管理能力。 强化法治 工信 建设 。 加快《河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修订)》《河北省无线电管理条例》等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立法进程。严格落实“ 谁执法谁 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 深入推行三项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 扩大国际交流合作, 高标准办好 2021 中 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第三届 中国 - 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等活动,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一批“大好高优”项目。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深化国际产能和第三方市场合作,加快钢铁、建材等优势产能和装备走出去,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巩固去产能成果 。推动总量去产能向结构性优产能转变,严格落实新修订的钢铁、水泥、玻璃产能置换办法,严禁违规新增产能,严格行业规范条件管理,落实国家钢铁控产量政策。 筑牢首都空中“护城河” 。 统筹无线电频率资源,保障 5G、车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 用频需求,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 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 ,开展全省民爆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义务,扎实做好禁化武履约各项工作。 保障食盐供应安全 。 贯彻落实国务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有关精神, 修订《食盐供应应急预案》,完善食盐储备制度,加强食盐应急机制建设 ,确保食盐供应安全稳定,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 (九)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着力 描绘 制造业发展蓝图。 加快编制专项规划 。认真落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突出抓好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特色产业、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等 3个 专项 规划 的编制 ,力争上半年 报审 。 加快重大课题研究 。认真抓好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培育、 数字化转型升级 、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京津冀产业协同布局 、 服务型制造 等 16项“十四五” 重大 课题研究, 切实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加强政策协同 。 加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 及 省 发展改革 委对接,争取制造业 重点工作更多 纳入国家和省相关规划 ,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各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对接,确保规划内容衔接协同 。 坚持开门 编制 规划。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的重要指示,创新规划工作方法和机制,深入开展线上 线下 建言献策活动, 广泛征集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的意见建议, 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 。 (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加强“五型机关”建设。 切实加强 党的政治建设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 入 ,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 认真组织 开展 党史 学习教育 活动,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 积极培树“五好红旗党支部”,开展争做“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全面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 。 认 真落实省委省直工委《关于带头践行“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的实施方案》, 持续办好“工信早读会”, 强化专业思维、提高专业素养、用好专业方法, 全面提升“七种能力” 。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主动 走出去、沉下去、贴上去,用心用力服务企业。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监督执纪,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生态。

如何进一步推进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未来世界更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Isand Box AR 沙盘课程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创造,去体会,对于开发、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后的控制系统安全分析|计算机系统安全控制的方法

  摘 要:在当今这个病毒、蠕虫、黑客和****横行的世界里,公司的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支持企业信息系统功能的日常办公网络(如OA、ERP、MES、门户网站及电子邮件等等);另一种是实时的与工业生产直接相关的过程控制网络(像DCS、ESD、PLC等)。对第一类网络也就是传统的IT网络的安全问题已经为人们熟知,且屡被媒体报道。但第二类网络即过程控制网络的安全问题人们却不甚了解,然而它的危害却更为严重。   关键词:信息化;控制系统;安全   中图分类号:U285.49 文献标识码:A   曾经一段时间,这两种网络是异构的,分开的,独立运行的,然而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国,这两种网络逐渐开始互连、融合。这样一来,最大的好处就是信息资源共享,工业现场的实   时过程数据可以随时为任何一台接入公司局域网的电脑所共享,这些宝贵的实时数据可以为工厂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但同样安全风险也随之而来,原来的过程控制网络是独立隔离的,现在却通过公司办公网与外网连通了,虽然采取了防火墙等一系列安全措施但被入侵被攻击的可能性还是大大增加了,且过控网络一旦被入侵攻击,其危害更为严重,可能导致工厂所有自动化的设备停车,使整个生产陷入瘫痪,甚至造成伤亡事故,这对一个生产类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有调查显示在电力(包括输配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电等)、供排水、石油/天然气、化学、制造业等行业都发生过针对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事故。黑客论坛上关于控制系统弱点的聊天交流也在不断增加。目前还没有一份由独立机构完成的关于控制系统所受到计算机攻击的精确统计报告,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与传统IT行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样,随着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事故也呈上升趋势。   对信息化的过程控制系统如何保证它的安全可靠性呢?这是一个日益迫切的安全现实问题。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企业多方的共同努力,解决思路大致可以分为思想管理和技术手段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思想管理方面,首先,公司领导和安全主管部门要对过程控制系统的潜在安全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给予相关基层单位(像仪表和自控部门)一定人力、资金和设备支持。   其次,自控部门的控制人员要加强和工艺人员的交流,熟悉工艺流程和现场环境,对控制对象的关键点和敏感点予以特别重视,制定安全可行的控制方案增强控制系统的抗入侵抗风险能力。   再次,系统控制人员要和公司IT人员要相互理解信任,通力协作,确保过程控制网络的安全。外界普遍认为过程控制和IT有着行业文化隔阂。一般来说,公司的IT部门了解信息安全相关知识并且有相应的预算资金来处理此类问题,但是IT人员不了解过程控制系统。而负责操作和维护过程控制系统的人员对信息安全的了解以及可以应用于此项目的预算资金都比IT部门要少得多。另外,技术和行业文化的不同也使两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但我个人认为这不是问题,在共同的安全威胁下,双方更能增进理解,相互学习,悉心协作,共同筑好企业的安全防火墙。   在技术手段方面,要从信息系统网络结构的特点出发,布置最为安全的防护策略。对大多数生产企业来说,正如图1所示一般与过程控制系统紧密相连的是一个称之为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简称MES),像石化等有些行业称之为生产运行系统,它是一个“技术+管理”的系统。MES系统位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中间层,向上支撑ERP,向下连接过程控制层PCS,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外界对控制网络的入侵都得通过MES系统,毕竟如图2所示只有MES网络与控制网络是直接相连的。   我们的生产控制网防护手段就从图2和图3所示的网络结构特点入手,步步为营;   首先,做好BUFFER机安全设计   如图3所示,BUFFER机是DCS等过程控制网络与MES网络的联接点,它的安全对生产控制网络的安全至关重要,作为Buffer Server的操作系统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安全设计,以确保生产网的稳定。   (1)需要配备双网卡,且与控制网络连接的每个BUFFER机划分单独的VLAN;(2)安装最新的操作系统补丁程序;(3)使用NTFS文件系统;(4)BUFFER服务器在生产环境中运行不能安装成多操作系统;(5)禁用或删除不是应用必须的默认帐号,及时清除不再使用的用户帐号;(6)建立访问控制权限;(7)删除系统所有的不必要的文件共享,限制用户对共享文件的访问权限。   其次,建立专用的OPC服务器,避免从DCS 操作站读取数据,更严格禁止直接从DCS控制器提取数据;建立专用的OPC服务器可一方面减轻DCS的通讯负荷,另一方面可避免从DCS操作站或控制站读取数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本人所在的单位就发生过一次MES OPC服务器直接从 DCS控制器读取数据引起的DCS控制器假死的事故,所以我们要引以为鉴。   再次,如图3所示增加防火墙,建立DMZ区来保证过程控制网的安全。   在网络中,非军事区(DMZ)是指为不信任系统提供服务的孤立网段,其目的是把敏感的内部网络和其他提供访问服务的网络分开,阻止内网和外网直接通信,以保证内网安全。DMZ网络访问控制策略可参考图3所示各个网络之间的访问关系,可以确定以下六条访问控制策略:(1)内网可以访问外网。内网的用户显然需要自由地访问外网。在这一策略中,防火墙需要进行源地址转换。(2)内网可以访问DMZ。此策略是为了方便内网用户使用和管理DMZ中的服务器。(3)外网不能访问内网。很显然,内网中存放的是公司内部数据,这些数据不允许外网的用户进行访问。(4)外网可以访问DMZ。DMZ中的服务器本身就是要给外界提供服务的,所以外网必须可以访问DMZ。同时,外网访问DMZ需要由防火墙完成对外地址到服务器实际地址的转换。(5)DMZ不能访问内网。很明显,如果违背此策略,则当入侵者攻陷DMZ时,就可以进一步进攻到内网的重要数据。(6)DMZ不能访问外网。此条策略也有例外,比如DMZ中放置邮件服务器时,就需要访问外网,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过程控制系统的维护人员要不断完善作业规章建设和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控制系统安全问题要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同时着手,两手都要硬。作业规程和制度的建设可以防范人为过失事故和隐患,技术的进步和力量在成熟规章的保证下更能发挥威力。尤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控制人员必须密切关注行业动态,不但学习新的技术和标准,与时俱进,未雨绸缪才能确保控制系统安全可靠,为企业的安全平稳生产作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焦雪峰.西山煤矿总公司安全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J].山西大学,2009(06).   [2]王起全,王永柱.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2010(09).

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参加有什么好处

一、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意识。二、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素养是教师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三、教育信息化素是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四、掌握教育信息化技能,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是最活跃的因素。

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准确全面掌握我县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切实加快我县农村信息化建设,根据市信息发[XXXX]XXX文件精神,XXXX年XX月XX日,我局组成由冀堂钢任组长7个调查小组,深入到全县XX个乡镇,采用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分别对各个乡镇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发现,全县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快速启步,建立了覆盖乡村、农户的信息网络,建设了XX个农村信息服务站,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桥梁”和“导航”作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按照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从我们所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县已基本完成了“村村通电话、通网络”的目标,实现了农村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互联网接通到乡镇。据调查,全县有260个行政村已通光纤和无线宽带,农民上网人数XXXXX人,普及率6%;农村现有电脑6500台,固定电话85967部,移动电话139969部,电视机130021台,普及率分别达到5%、66%、33%、95%,农村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例如,襄垣乡郝开村现有家庭电脑45台,上网电脑12台,电视机630台,固定电话用户480户,手机用户1150户;东泉镇木瓜村投资5万元安装了有线电视170户,使全村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0%以上。在山西移动公司平遥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该村还有5户村民家庭安装了宽带网,加快推进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   二是信息服务站得到了较快的扩展。全县建立了36个农村信息服务站,专门搜集整理、分析发布农业技术、农情咨讯、天气预报、灾情预警等信息,为广大农户提供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在12个信息超市中,发展较快的有古陶镇北城村、中都乡北三狼村、洪善镇的洪善村和高林村、襄垣乡郝开村、段村镇的廉庄村、杜家庄乡的南良庄等村。襄垣乡郝开村XXXX年建立党员远程教育站,占地45平方米,与村支部活动室为一体。该教育站除组织党员定期学习外,还利用其宽带信息平台,组织相关产业的农户学习先进的农科技术,为农户针对性查阅相关信息。东泉镇东泉村经乡村两级积极协调,花费1.5万元,建文化网络服务站一个,占地30余平方米;又协同县组织部共同投资8万余元建120平方米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服务站,安排专人负责和管理。   三是农村信息的内容日臻完善。目前,各信息服务站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的内容既有政务信息,又有热点时事新闻、农业要闻,还有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市场动态、供求信息、价格行情、劳务动态、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农家百科等。例洪善镇洪善村初步建成服务站三个:便民服务站、农村信息网络服务站和党员远程教育站。主要服务内容有计生、民政、合作医疗、农经、司法等。各服务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照章办事,服务态度和蔼、热情,爱岗敬业,有问必答。   四是信息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各乡镇对农村信息采集下达年度任务,推行了目标考核,服务站内部定岗定责,保证信息的真实、及时、准确性。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信息技术具有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渗透力和带动力强的特点,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农村信息化建设畅通了农村信息“双向”流动渠道,满足了农民不同的信息需求,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开辟了信息部门服务农村市场的新路子,增强了农业、涉农部门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了为农服务的效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桥梁”和“导航”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增长了农民见识、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通过涉农信息进村入户,既贴近了市场、了解第一手的市场信息,又利用市场信息适时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既有效掌握了党和国家的农业农村政策,强化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又准确掌握了市场需求和产品供销趋势,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规避和减少了市场风险、自然风险,促进了增产增收。据调查,东泉镇东泉村的通过近年来的信息服务,广大村民得到了实惠,从中了解到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和发家致富的科学技术,主要表现在农作物栽培方面和精选优良品种种植,挑优质苗木栽培,从而使减少因农作物病虫害带来的损失,亩产量收到很大的提高,农民种粮、栽果积极性有所提高。在养殖业方面,由以前的家养、圈养1只或2只,根本不存在规模化养殖,现在养殖规模达到200只以上的就有6户,养殖量比以前翻了四五倍。   二是强化了农业技术支撑、促进了现代农业建设。各服务站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优势,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发布农业规章,推广农业技术,提供专家咨询等,缩短了与农民的距离;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进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发展。   三是改善了农民的精神面貌,推动了农村文明建设。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群众增加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扩大了认识社会的广度,增多了吸纳科学文化知识的机率,逐步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变,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了农村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文明建设。据调查,朱坑乡朱坑村不少农民通过信息的传播,对“市场引导生产、市场引导流通”等一些现代农业理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运用。东泉镇东泉村通过法律知识的宣传,社会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农村信息资源利用不够理想、信息进村入户难,信息化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工作方法、措施明显滞后,信息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农民素质不高等。具体表现在:   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互联网接通到乡镇,不少农户安装了宽带网。但信息服务站由于经费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进村入户难,而且由于上网费用高,农民接收信息渠道狭窄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目前,农村大多数信息仍是通过相对普及的电话、电视和农民之间的传书带信、逢场赶集、邻里传播实现。   二是本地信息少,互动性不高。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和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不能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不具有指导性。加之有些乡镇信息站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缺乏信息服务的有效运行机制,缺少信息服务的经费保障,不能及时有效的收集、发布本地信息,农民与信息服务站之间没有真正互动,影响了农民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是农民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直接限制了对信息技术、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对信息的理解、运用。调查反映,不少农民即使手把手的教会计算机使用,一旦业务人员离开马上就又不能运用。农村经济、文化和信息化程度落后,农民的封闭性较强,信息观念滞后,信息意识淡薄,对网络信息等新生事物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信息的有效吸收。   四、几点建议   1、保障经费问题。由于信息服务站经费严重不足,阻碍了服务站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建议应继续实行高位推动,确保工作经费,保证信息站基础设施投入,为农民及时有效获取各种农业信息奠定基础。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工作任务,做到专人管理。在保证信息质量和时效性的前提下,奖惩结合,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人进行奖励。同时,对提供有效信息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补助,对表现突出的进行奖励,提高服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激励机制的有效落实。   3、严格信息审核制度。杜绝“垃圾信息”,逐步提高信息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好的信息能给广大农民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农业增收。   4、举办与信息化相关的各类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强化农民了解信息获取信息的意识。   5、与有关部门协调,保证网速。服务站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各种渠道为农民提供服务,但有时由于乡村网速过慢,大量实用的农业信息不能及时传输到农民。 ;

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 #报告# 导语】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是 无 整理的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按照省委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统一部署,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们***局派员对驻点张塝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下面就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我县北部,是当地乡镇的一个城中村,距县城只有45公里。该村版图面积4平方公里,有15个自然塆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598口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员440名,耕地面积有889.5亩,其水田面积793.2亩,旱地面积96.3亩,山林面积1300亩,其中有林面积500亩。村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靠务工收入,2010年全村经济收入1600万元,上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目前还有负债110万元。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该村设有1个农村党支部,党员有43名,流动党员13名,60岁以上的11名,占26%;高中及以上的16人,占37%;困难党员8人,占19%;致富无门的5人,占11.6%;致富带头人24人,占56%。   2、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3人,40岁以下的1人,占委员总数的3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人占100%。正在接受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5名,培养两年以上的2人。   3、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村级各项组织机构健全,按省委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了规范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切实可行的各项工作制度,村里能做到按章理事、按程序办事。两委班子成员整体素质较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张塝村2010年粮食种植面积795.77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8.8亩,中稻种植面积777.28亩,晚稻种植面积9.69亩,油菜种植面积300亩,棉花种植面积46.2亩,小麦种植面积117.6亩,玉米种植面积28.7亩;农民应得粮食直补资金12407.99元,农资综合直补48025.61元,良种补贴资金17048.55元,自进驻张塝村,我们迅速进村入户逐一走访农户,我们通过听、问、看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农户对粮食补贴资金发放程序很满意,没有发现截留、挪用、抵扣粮补资金现象,资金发放全部以一折通形式直达农户手中。   四、农村民生情况   1、该村20xx年有困难户118户,涉及贫困人口383人,已落实农村五保待遇7户,保障人口7人,落实农村低保待遇户,保障人口99人,落实优抚待遇9人,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7人,落实独生子女待遇1人。所涉资金全部以一折通按时直发农户。   2、该村现有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124名,其中原迁移民34名,后续移民90名,按照国家政策原迁移民每年每人600元生活补贴均以一折通形式如数发放到对象手中。   3、通过调查该村民生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村支部村委会始终把关注民生、惠及民生、保障民生牢牢抓在手上,每落实一项民生政策他们都按规定程序不走样、落实政策不偏差来严格要求,村民心气顺、无怨言。   五、农业生产情况   1、该村属丘陵地貌,土地贫瘠,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耕地不足0.5亩,大部分村民沿用的还是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主要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由于现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基本农田排灌困难,大面积农田面临望天收,耕地利用率低,大面积农田只种一季稻,基本上是为了粮食自给。尽管国家有这么好的种粮补贴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依然不高,仍有东干渠以上不能排灌的基本农田处于抛荒状态。该村村民谈起种田还是连连摇头,他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种植1亩一季稻能收稻谷900斤折款900元,需要投入良种100元,化肥农药150元,人工500元,水费20元共计770元。到农民手中所剩无几,因此还是有很多农民弃耕外出打工。座谈时他们强烈呼吁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管一管农村水利设施维修这一块。   2、该村现有山林面积1300亩,大面积是荒山,林木覆盖率不足30%,主要是松树,杉树。有少量樟树。当地村民对林业创收没有明确思路,谈起山林开发利用思想顽固,既不愿意利用用外资开发,也不愿意承包本村农户经营,他们害怕山林被承包经营村民烧柴成问题,抱着山林就是为了老百姓用材的思想,村民滥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也非常难于管理,所以该村山林很难发挥效益。   3、该村现有果园三个,分别坐落在一组、六组、八组、约计面积200亩,因果园果树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栽植的,品种老化无钱改造升级不能产生效益,目前一组梨子园无人承包处于闲置状态,已发包出去的两个果园场收益低微。当地村民对果园场经营颇有微词热切盼望村级投入资金改造变成村级支柱产业。村里还有意杨经济林基地1个约计面积100亩,基地树木长势良好,这是该村今后的一笔财富,但后期必须加强管护严防人为破坏。   六、农民就业情况   该村现有劳动力资源837人,劳动年龄内795人,实际从业人员780人,其中在本地从业340人,外出从业人员440人,外出人员中政府组织的40人;中介组织外出的20人;企业招收的80人;农民自发外出的300人;外出人员中主要从事第二产业,年收入均在1.5万元。该村为增加群众就业门路还大力进行招商引资,通过村支部、村委会不懈努力现已引进两家服装生产企业可安排就业人员300名,其中圣威狼服饰已成为村党员双建双带基地,该基地发挥了技术培训、安置就业的双重作用。该村实现了不出家门口就能就业。但是村民自主创业成效不明显,尽管群众创业热情高涨,但缺乏创业可行性项目和创业基金,他们急盼政府引导支持和给予资金扶持。   七、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当地群众反映该村近几年各项社会事业有所进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成绩明显:   1、村民住房条件大面积改善,全村共有395户,已有84.5%的农户住上了楼房。2010年以前国家投入危房改造资金35000元帮助村改造危房6户,使6户困难户住进新房。   2、该村有80%农户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其中有40%农户吃的是镇水厂统一供应的自来水。   3、20xx年数字电视光纤就已拉通,全村98%的村民看上了有线电视或数字电视。目前只是数字电视还没有实现整体平移,老百姓期望看上数字电视,但他们对收费偏高有异议。   4、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该村就实现电话通村组,截止目前村有92%的农户用上了固定电话或手机,村已建电信基站1座,联通基站1座,移动基站1座,全面实现通话信号全覆盖无盲区。   5、全村有14%的村民步入信息高速路用上了互联网,学会了在网上查询信息、发布信息、网上购物。   6、村里有60%农户拥有摩托车;有8户购买了小汽车,大宗电器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   7、全村有适龄少年儿童256名,得益于国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好政策全部在校上学,部分贫困生享受到了生活费补贴,连续10年实现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9.5%。群众对义务教育政策拍手叫好,只是对教育收费不规范小有意见,比如说学校推行的学生平安保险、学生奶征订、课辅读物征订、学生生活费等等没有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   8、村民全部参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村里建了规范的医疗卫生室,免费为所有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做到了定期免费跟踪服务,农民就医最远距离不到1千米。   9、部分村民参与了社会养老保险,保险途径有社保、商业保险、还有部分农民工在外务工厂家给他们购买了养老保险。   10、村里建起了远程教育基地、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和休闲活动场地,村民学有阵地、玩有场所。   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通过考察,张塝村近几年已投入资金120多万元修通通村水泥路1.2千米,通组水泥路3千米,45%的村民出行比较方便,还有55%的村民急盼修通通组水泥路,他们说:有一脚好路不仅出行方便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2、湾村大面积排水系统不畅,没有统一规划设计,时常引起邻里纠纷。   3、村里渠道、塘堰基本处于停用状态,水利基础设施老化,百姓不愿出义务工村里又无钱修善,村民对此意见比较大。   4、村民保护环境意识不强,垃圾乱堆乱放,村里没有固定的垃圾存放点,村民厕所随处乱搭乱建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情况   村里基层组织机构健全,各项社会管理比较有序,基本实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   1、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较好,建村以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村里成立了护村队,设立了治安中心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上交;只要是发现矛盾纠纷苗头都能做到第一时间化解。   2、村里还成立了计生协会,自动入会会员达到了243名,计生协会在管理该村计生事务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xx年该村目前无政策外生育,在计生协会的作用下,该村计生工作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老百姓称之为计生协会是计生对象户的娘家。   3、该村在重大事务上均能做到三公开,特别是村级财务上透明度是相当高的,村有民主理财小组并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工作定期接受审核,按期上墙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对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收集并把处理结果反馈当事人。另外,调查中我们看到村级党务政务公开栏上惠农补贴资金、农村五保低保、村级财务等均已上墙公布。据村民介绍该村在落实上级惠农政策上一律是由村民代表会说了算,代表会决议及时向村民公开。   十、农村改革面临的问题   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民真切享受到了国家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但也暴露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调研梳理群众反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基层组织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也要加强,能力亟待提升。   2、农村公益事业进展缓慢,甚至有些公益设施根本不能发挥作用,无人管也无人问,百姓出现了极端思想总认为现在所有建设都是国家出钱,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3、人员流动性大,计生工作难以开展。   4、农民致富门路不宽,缺资金、缺技术依然是制约农民致富的瓶颈问题,虽然国家有支农信贷政策,但信贷手续繁杂资金到位不及时影响百姓信心。   5、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孩子不能享受到良好教育,这一现状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   6、村级债务化解事关农村稳定,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不稳定因素的导火索。   7、农民对国家政策理解不深不透,有一种只想索取不想履行义务的错误思想,就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这么好的政策也难以推行。   8、农村土地市场亟待规范,老百姓错误认为自个儿的承包土地想用来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卖就卖,想建房就建房,一度还有些地方出现顶风违建。   9、农村弱势群体生活条件差,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逐年增多这一社会问题亟待关注。 【篇二】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镇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十二五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以党的xx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我镇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   我镇现有涉农办事处X个,共X个行政村,农户数XXXX户,农业人口XXXX人,耕地面积XXXX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XX个。近年来,我镇上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XX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XXX多人的就业问题。XX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良品种在XX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XXX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场试点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镇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镇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40%,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十分匮乏,尽管近几年全镇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农业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结构因素。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相对偏大;蔬菜、畜牧产业链条仍不够完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有的加工企业与基地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畜牧业生产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   2、市场因素。现有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还不畅,农产品在市场开发上还没有完全走出去,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仍然滞后,优质不优价的问题较为明显。   3、机制因素。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需求。   4、资金因素。信贷政策不宽松,担保条件比较苛刻,贷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额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同时,能够争取上级扶持的农业项目较少,进入农业领域的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也比较少。   5、客观因素。近两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继出台,在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现实的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表现在部分干部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沿袭着传统的抓法,缺乏研究产品流通、研究市场、研究技术服务的本领;乡村组织原有职能在逐渐弱化,对农民的约束力较差,组织难度较大。   三、建议和对策   1、突出产业规模效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节水示范、特色高效的要求,围绕农家乐特色产业,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领、利益驱动、政府扶持、项目支撑、部门服务、龙头带动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广以农家乐、农家客栈为主导产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2、强化科技示范引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从人、财、物方面逐步加大对茶叶基地的支持力度,重点推广农业高效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充分发挥高效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宽信息流通渠道,逐步开展专家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质量监控、资源共享、产品交易等工作,推动农业萌生新的亮点、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强势品牌。   3、持续推进扶贫开发,着力改善发展环境。按照项目做支撑、政策做保障、产业做龙头、基础做铺垫的要求,采取适当集中、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的模式,集中财力物力扶贫攻坚,把覆盖移民乡村、增加移民收入的产业开发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带动,推进移民乡村土地改良、基础设施建设、移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着力提高扶贫开发效益。   4、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全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统筹投入、集中建设的新农村模式,加大农业和农村资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的居民点改造精品亮点。实现农村人口向集镇、城镇的逐步转移。 【篇三】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一、农村网络现状   富拉尔基区下设两乡,共有行政村10个,总人口3.39万人。根据实地调研,目前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已经全部覆盖;宽带互联网业务除了海格村外,其他九个村实现了光纤到村、宽带到户;无线数字电视实现村村通。另外,富拉尔基区的十个村屯现已经具备了基于固定电话业务开通的平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但实现了村民危难时能够自救,而且还实现了村民之间的互助功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农村信息化应用状况   (一)在七个农村中小学中,除了海格村外,均开通了宽带互联网业务,实现了农村学生的互联网内容教学,但在教育资源远程共享方面,由于资金问题,均没有实现。   (二)所有的村均没有建立信息服务站,没有一个公共的、可供全村农民共享的信息服务系统,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农村信息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上的引导。致使绝大部分村民依然在沿袭传统的耕作意识,从众意识强,思想落后,距离建设新农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我区农业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但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乡村后,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对信息情报反应迟钝、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敏感性。因而对信息技术需求欲望低。这种现状,使农村仍然存在着信息流、物流不畅,生产、销售和需求相脱节,一些农产品被压等压价,甚至出现滞销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这一点必须形成共识。   (二)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农民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农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实现信息化,人才是关键。由于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很少,尤其是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更少。同时受经济能力制约,很难吸引外地人才。   (三)农村信息服务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推广离不开政府统筹协调,才能使各个领域协调一致地将涉农信息有效落地,才能通过信息服务实现调整产业结构、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农户收入的目标。这不仅需要对此项工作增大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中,增大财政投入。由于财政困难,信息化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扶持,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以致信息化建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   四、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的风貌。农民可以通过上网查价格、上网查政策、上网选择良种、上网销售和采购,在网上听课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网络信息在农民心中会成为一种依赖,成为学习实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信息化不但能增长农民的见识,还会增强公民意识,渐渐学会运用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村民民主自治的水平也将会明显提高。   (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如今电话、电视、电脑多源的信息渠道使农产品价格公开透明,销路增多,农产品坐地增值。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了再生产取向,也将自发地引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譬如山西省应县龙泉村以产胡萝卜为主,过去没有网络,胡萝卜找不到销路,只好喂牛。自从有了网络后,从未滞销,而且价格高。通过网络还从日本引进了新的优良品种。如今按订单生产,远销东南亚。胡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6000亩,占全村耕地的一大半。每年户均收入两万元,人均6000元。胡萝卜的大量生产,又带动村里发展起了胡萝卜科研、加工、冷库储藏等产业链。龙泉村先后上马5座冷库、4个储藏库、1个高产试验中心。村支书刘建银说:“鼠标和键盘已经成了新时代农民的锄头和镰刀,是离不开的生产工具”。   (三)推动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目前远程医疗、网上门诊、住院预约、远程视频诊断等等网上医疗功能均面向社会开放,极大方便了社会就医途径。另外,农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疾病的防治、预防和保养。农村信息化工程带来了农村远程教育。通过有效建设远程教育网,使农村中小学连上北京101远程教育网,通过互联网,成立好课堂。以此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拉近城乡教育差距,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缓解农村师资匮乏的问题。   五、几点建议   (一)增强信息意识,加强。   组织领导。开展农村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协调信息化建设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依靠资金支持。一是政府每年财政预算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三是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通过信息化手段帮扶农村脱贫致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增值和应用管理,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宋俊德教授提出“内容建设比网络建设更为重要,而这项工程通信运营商是无法独自完成的,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宋教授建议“在通信运营商搭建了信息沟通的平台后,各级政府、研究院所、科技单位应该有意识的在农村信息化问题上形成共识与合力,依据各自的长处为农村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如先进的种植方法、防灾方法、预警信息等。同时,政府应该给予实施内容交流平台建设的单位一定的支持,如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我区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应该在各村建立信息服务站,聘用专兼职信息员。作好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具有指导性,推动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村各专业协会、农研所、村干部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信息内容的本地化,增强时效性、正确性和实用性,最终使信息服务惠及广大农民。   (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为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大培训力度。一是对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二是积极探索合适的方式,组织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有文化的农民学习信息网络知识,通过组建农民信息协会、农民科技协会等形式,开展“网络联乡村,信息进万家”活动,组织带动农民上网利用信息实现增收;三是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发布时间

7月4日,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下,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腾讯教育、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版)发布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程建钢教授主持会议。《报告》基于面向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超过995所职业院校、8050名教师和近15万学生的问卷调查,回顾“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与重大实践项目进展与成效,从学生信息化学习、教师信息化教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院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等多个维度,分析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并对“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

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数字化建设有什么区别

信息化包括硬件和软件,同时涵盖数字化,形象的比喻:信息化就像房屋的实体架构,数字化就相当于一个房间的家具。

什么是档案信息化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推荐看看张照余老师的《档案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这本书。

《现代教育技术》正刊和《中国教育信息化》哪个好一些?如果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专刊呢?

《中国教育信息化》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创办、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旬刊;《现代教育技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 办,月刊。 从评职称的角度看,两个都不属于北大核心期刊,但都应该算国家级,但旬刊的份量不如月刊。

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杂志简介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信息化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周期: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572/TP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8454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面向教育行业秉承“传播信息知识,推动教育发展”的宗旨,及时宣传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大力推动教育技术理论和应用研究。及时报道党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区域发展动态,为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和党校找寻沟通交流平台。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直属媒体机构,负责编辑出版《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参考》、《世界教育信息》三本刊物,同时承办论坛、展会、巡展、培训等活动。《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唯一国家级教育信息化权威刊物。1995年8月创刊,当时杂志名称是《管理信息系统》,刊名由启功先生书写;2002年更名为《教育信息化》;2007年更名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将原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7201和国内统一刊号:CN 11-4829/TP,改为现在的刊号。编委会主任 展涛编委会副主任 罗方述编委会委员 略社长 周 一总编 祁 伟副总编兼主编 苏福根编辑部主任 郭桂真 王晓明美 术 编 辑 石兴虎版 面 设 计张 娜理事会负责人 杨 阳 设有栏目有:专题、网络建设、软件开发、资源建设、教学探索、技术应用等栏目。

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信息化评估要求有哪些?

  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工作细则(试行)》等文件,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现实状况制订的评估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开展评估时,可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坚持《评估方案》标准的前提下,制定本地区的评估实施方案。   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五年内完成对本地区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的第一轮评估;应从2004年起对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分期分批开展评估,公布评估结论,并向我部推荐少量优秀院校,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候选单位。   三、我部将组织专家不定期对省级评估结论进行抽查,公布抽查结果。同时,我部将适时组织开展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评估工作,达到标准者由我部正式确定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评估主要面向两类院校:一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评估中原则上达到"优秀"水平、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拟成为示范的院校;二是近几年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开展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高职院校。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另行制定。   四、在评估过程中,要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对评估工作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通过评估,引导学校准确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办出特色。   五、我部委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为各地评估工作提供咨询和帮助。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组织评估时,可充分发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库中专家的作用。   六、请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评估工作的总体规划及2004年工作计划,于6月30日前报送我部高等教育司。在评估工作开始后,请将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估结论及时报高等教育司。

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信息化评估要求有哪些

1.新方案的评估全称是什么?答: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 教高 [2006]16号文件的名称是什么?答: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3. 教高[2008]5号文件的名称是什么?答: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4.评估的工作方针是什么?答: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5.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怎样的作用?答:不可替代6. 专家现场考察时间为几天?答:3天。7.评估结论有哪几种? 答:评估结论分为“通过”和“暂缓通过”。8. 专业剖析时,专业带头人汇报时间不超过多少分钟?答:20分钟9. 专家现场考察时,说课时间不超过多少分钟?答:20分钟10.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什么作为根本任务?答:立德树人11. 我们要把什么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2. 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应符合什么发展规划?答:区域经济发展规划。13.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怎样的专业群?答: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14.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应建立什么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答:职业技能鉴定机构15. 毕业生“双证书”的获取率应达到多少?答:80%以上。16. 什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答:课程建设与改革17. 高等职业院校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应达到多少?答:50%以上18.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多少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答:1000门19.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什么?答:工学结合20. 高职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多少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答:半年21.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几年一轮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体系?答:5年22. 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过程中,要将哪些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答: 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23. 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什么建设?答:质量管理体系24.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怎样的使命?答: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25.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什么?答: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26. 高等职业院校要大量聘请什么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答: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27.高等职业院校应建立怎样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28. 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逐步完善怎样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答: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29. 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是什么?答: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30. 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什么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答:就业31. 一体化教室是指什么样的教室?答:指兼具理论教学与动手能力培养功能的教室。32.我院有几个省级重点和院级重点专业?答:省级重点2个、院级重点6个33.评估指标体系中七个主要评估指标是什么?答: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3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答: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35. 根据《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评估专家组是怎样组成的?答:专家组由熟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人员以及行业企业人员组成。36.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综合高职院校的生师比是多少? 答:18:137.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限制招生),综合高职院校的生师比是多少? 答:22:138.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综合高职院校的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是是多少? 答: 15%39.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 2004]2 号)中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限制招生),综合高职院校的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是是多少? 答: 5%40.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综合高职院校的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是多少平方米/生? 答: 14平方米/生41.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限制招生),综合高职院校的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是多少平方米/生? 答: 8平方米/生42.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综合高职院校的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是多少元/生? 答:4000元/生43.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限制招生),综合高职院校的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是多少元/生? 答:2500元/生4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综合高职院校的生均图书是是多少册/生? 答:80册4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限制招生),综合高职院校的生均图书是是多少册/生? 答:45册4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 综合高职院校的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是多少 ? 答:20%4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 综合高职院校的生均占地面积是多少 ? 答:54 平方米/生4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 综合高职院校的生均宿舍面积是多少 ? 答:6.5 平方米/生4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 综合高职院校的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是多少 ? 答:8台50.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中规定的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 综合高职院校的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是多少个? 答:7个51.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 综合高职院校的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是多少 ? 答:10% 5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 [2004]2 号)中规定的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 综合高职院校的生均年进书量是多少 ? 答:3册53. 要充分利用数据平台的写实、发现、指导等方面的功能,发挥其哪方面的作用?答:监控评价54. 状态数据采集应达到的要求是什么?答:准确、真实、即时、连续55. 校外兼职教师是指哪些教师?答:专指聘请来校兼课的一线管理、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56. 校外兼课教师是指哪些教师? 答:指聘请来校兼课的教师。57. 高等职业院校要逐步形成什么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答:实践技能58.按照教高〔2008〕5号文规定折算,兼职教师等非专任教师数按每学年授课多少学时为1名教师计算? 答:16059. 校内专任教师可包括哪些非在编的全职教师?答:正式签约聘用60. 评估指标体系中领导作用的关键评估要素是什么?答: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1.2办学目标与定位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 1.4校园稳定61.评估指标体系中师资队伍的关键评估要素是什么?答:2.1专任教师 2.2兼职教师62.评估指标体系中课程建设的关键评估要素是什么?答:3.1课程内容 3.2教学方法手段 3.3主讲教师 3.4教学资料63.评估指标体系中实践教学的关键评估要素是什么?答:4.1顶岗实习 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4.3教学管理 4.4实践教学条件 4.5双证书获取64.评估指标体系中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评估要素是什么?答:5.1特色 65.评估指标体系中教学管理的关键评估要素是什么?答:6.1管理规范 6.2学生管理 6.3质量监控66.评估指标体系中社会评价的关键评估要素是什么?答:7.1生源 7.2就业 7.3 社会服务67.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加强什么建设?答:内涵68.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深化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答:校企合作、产学结合69. 我院评建工作分几个阶段进行? 答:7个阶段70. 我院有多少个三年高职专业? 答:26个71. 新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自有毕业生起至有几届毕业生前必须参加一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答:3届72. 有5届毕业生而没有接受过评估的院校,省教育厅将按照每年递减多少的比例逐年减少其招生计划?答:30%73. 深度访谈是专家组评估考察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访谈对象为哪些人?答: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职工、学生、企业代表等。74.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指单价在多少以上用于教学科研的设备?答:800元75.教育部为规范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而推出的一项信息化管理工程是什么?答:数据平台76. 高职院校每年向省教育厅上报状态数据几次?答:两次77. 每年第二次状态数据采集统计时段为何时—何时?答:上年度9月1日~当年8月31日。78. 自评报告由哪些部分组成?答:自评报告(不超过10000字)一般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学校概况、评建工作状况、办学成绩和特色、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等79. 我院从哪年开始三年制高职招生?答:2005年80.学院的日常教学经费包括哪些?答:实验实习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差旅费、资料讲义费、体育维持费和聘请兼职教师费等81.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答: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82. 特色专业是指在哪些方面有明显特色的专业?答: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明显特色的专业。  83. 高职院校要建立起状态数据研究分析制度,通过定期研究和分析状态数据,为学校的建设、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逐步形成怎样的机制。答:数据平台辅助管理84. 陕西省高职院校评估程序是什么?答:(1)学校自评 (2)数据平台建设 (3)学校申请评估 (4)评估条件核查(5)学校提交材料 (6)组建评估专家组(7)现场考察85. 自评自建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哪些?答:(1)制定规划,成立组织 (2)加强学习,提升理念(3)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4)认真总结,突出特色(5)采集数据,建设平台 (6)形成自评报告 (7)提交材料,报送数据平台86. 专家现场考察的方式主要是什么?答:现场考察的方式主要有听取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汇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深度访谈、部门走访、专业剖析、教师说课、召开座谈会等,并视情况灵活采取其他考察方式。87.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什么?答: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职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88. 我省评估工作重点是什么?答:(1)建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提高管理水平(2)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3)探索以校企合作为特色的办学模式(4)以“双师”结构为主要目标,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89. 高等职业院校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什么上?答:提高质量90. 高等职业院校党政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的什么观,把学校发展重心放到什么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怎样地位?答:(1)人才观和质量观 (2)内涵建设、提高质量 (3)中心地位

如何才能实现企业档案系统信息化?

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匡易档案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录入、档案数字化、档案系统、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档案销毁。这些工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分为 8个环节的,也有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的。由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故也有按多层次进行划分的方法。其第一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档案信息开发又分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两部分,信息加工由编制目录、编辑文献汇编和编写参考资料构成,信息输出由提供阅览、复制、咨询、函调、外借以及出版、展览等多项服务活动构成。

如何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

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扫描线性CCD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录音、录像)、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连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档案数字化是数字档案建设最基础的工作,传统载体的档案经高科技技术加工成数字档案形式,通过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进行计算机检索、阅读电子档案,为迎接档案信息服务新环境的挑战,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效率,增强档案业务部门的服务水平,为档案内部管理及面向客户服务提供高效率的全面服务。档案工作的数字化建设是顺应潮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举措、新要求。档案作为一种原生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逐步掌握信息技术为档案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档案管理系统提供的功能涵盖档案管理全流程。不论是档案收集、档案整理,还是档案鉴定、档案保管,亦或是档案统计、档案检索、档案编研、档案利用等,都可以利用系统进行更简捷、更智能的操作。相较于一般的档案管理系统,会博通将系统的功能往前推了一步,即:不仅能实现档案的全流程管理,也能够辅助文件资料在成为档案之前的流程化审批、传阅等应用。在小型组织中,一般会设置专业的档案管理员,也就是所谓的专人管档。但对于文件、资料较多的企业而言,单个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量其实是很大的。基于此,会博通为企业提供了多人管档的模式。该模式结合做终端登录,负责收藏档案的人员、需要利用档案的人员、需要审批的管理层,都可以随时参与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

浅谈如何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档案内容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录入、档案数字化、档案系统、档案软件定制、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档案销毁。这些工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分为 8个环节的,也有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的。由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故也有按多层次进行划分的方法。其第一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档案信息开发又分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两部分,信息加工由编制目录、编辑文献汇编和编写参考资料构成,信息输出由提供阅览、复制、咨询、函调、外借以及出版、展览等多项服务活动构成。

如何做到档案信息化管理

可以运用会博通档案管理系统,可提供涵盖档案的收集、扫描录入、整理、归档入库、利用、统计、编研、鉴定等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管理。

档案管理员资格证_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

  摘 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医院的档案管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病人电子化信息档案,这就使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及其档案管理思想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医院档案向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本文就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1)36―0055―01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对医院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并且也出现了新的档案形式,例如电子档案等,这就要求我们对医院档案管理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基础上了,必须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方面进行比较全的更新,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让医院的档案管理更加快捷、准确。将图书、档案、病案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和搜索引擎,使医护人员能够在自己办公室,通过医院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得信息资源。      1 医院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1.1 人事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个档案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好信息化,能够准确、迅速地提供人事档案信息,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从实体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实现人事档案的动态管理,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认识问题,还可以实现查阅统计、档案变更、报表处理、系统维护等多种功能的管理。      1.2 病历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病例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的病例管理随之而出,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各种创伤性手术的开展包括腹腔镜、胸腔镜下各种手术的名称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各个科室的互联,具有查询分析功能,并将各类手术及疗效情况非常清晰地列出来,这样可以实现各临床科室相互之间的资料共享,使医务人员在进行科研活动和撰写论文时能及时查阅,通过计算机的信息化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      1.3 档案信息化管理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就医人员也随之增加,这对我们医院的档案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日常的档案管理主要表现在文书工作方面,文书处理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档案的内在质量。为了能够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把每天的文件用计算机记录下来,按照批办的次序在局域网内传阅,并设定传阅时间和催办时间。若传阅文件未及时返回,催办程序会发出信息,提醒承办人及时阅文件,并对文件作出相应的处理,档案管理人员再根据要求预立卷整理,以避免以往档案人员年终整理全年档案工作量大的压力。      2 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的建议和方式      2.1 提高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及素质的提高,这对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在网上进行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借阅、统计工作。信息化档案管理不仅需要管理人员具备比较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并且还要有相当强的计算机信息化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进修,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适应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这也是当今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2.2 需要领导的重视   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院作出正确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这就需要医院在各方面给予相关的支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档案管理方面作出新的选择,走信息化道路,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医院领导给予的支持,领导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调整档案管理模式,使管理模式从单纯的纸质收集、整理、利用的管理,逐步过渡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方式中来,充分发挥档案在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和领导科学决策中的作用。只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才能够让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      2.3 网络设备先行是基础   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要有硬件基础设施作支撑,购买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建立医院局域网,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医院档案部门在规范室藏的基础上建立局域网,将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纳入其中,将这些建设成医院的一个重要信息中心,购买电脑等信息服务器,依托医院的其他网络设施,构建编制一套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管理的自动化软件。通过这些硬件及软件的建设,可以提高办公效率,方便利用者,实现档案资料的在线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兆学.浅议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7).   [2]赵志鸿,沈维,郭海艳,徐萍.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中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10(5).   [3]吴记春.浅谈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   [4]杨玉红.浅谈医院档案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1).   [5]许剑波,姚云华.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1).   [6]孙蔚.谈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2).

档案信息化工作总结

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录入、档案数字化、档案系统、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这8项工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分为 6个环节的,也有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的。由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故也有按多层次进行划分的方法。其第一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档案信息开发又分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两部分,信息加工由编制目录、编辑文献汇编和编写参考资料构成,信息输出由提供阅览、复制、咨询、函调、外借以及出版、展览等多项服务活动构成。

庆阳信息化建设规划

  2003年庆阳市信息化发展概况  2003年,庆阳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十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加快发展作为为振兴庆阳市的第一要务,坚持走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实施六大战略,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步伐,努力克服“非典”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保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改善。特别是庆阳市的信息化建设按照“十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庆阳市信息化建设的实际,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政务信息化为先导,使全市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时期。  一、电信、通讯、邮政业迅猛发展  1、业务发展  截止到2003年,全市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3亿元,增长0.9%;电信业务总量2.63亿元,增长40.2%。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5.18万户,年末达到22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4万户,年末达到22.42万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4.42万户,比上年增长44.1%,电话普及率达到17.4部/百人,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1.3万户,比上年增长42.2%。  (1)电信建设  “九五”期间电信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182亿元,是“八五”期间的2.74倍。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市的本地电话网,全市七县一区和137个乡镇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截止到2002年底,全市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0.3万门,是1995年的2.53倍;长途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750路端,是1995年的2.2倍;全市新建4芯以上光缆2856公里,其中庆阳移动1790公里,庆阳联通860公里;长话业务达到2551路,是1995年的5.27倍,数字数据网端口达到364个。  到2002年底,全市共计更新和新增农话光缆传输设备(SDH)84套,将原有的PDH设备逐步退装到农话点的末梢。全市已实现光缆传输的乡镇占总数的 93.8%。2000年6月1日建成覆盖七县一区及部分乡镇的无线市话系统(PHS)容量达到1万门。同时,还对全市的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进行了全面扩容。全市共建成移动基站34个,其中庆阳移动56个,庆阳联通52个。  (2)邮政建设  “九五”期间,邮政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30万元,是“八五”期间的2.1倍。到2002年末,新增邮运汽车17辆,实现了市内自办汽车邮路的畅通。全市10个邮政储蓄网点实现了微机处理,建成了邮政绿卡中心,实现了部分邮政储蓄电子网点全国通存通兑,县以上邮政营业实现了电子化操作处理。市局邮件挂号登记实现了微机处理,新增信函自动盖戳机1台,电子邮资机1台,还建成了速递跟踪查询系统,并与全国联网。同时,调整了部分市到县的干线邮路,市、县实行了安置信报箱(群)的“户箱工程”,安装信报(群)5600个,实行了包裹投递到户工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用邮。新建的市邮政生产大楼总面积9800平方米,庆城县邮政生产大楼3600平方米,镇原县邮政生产大楼3200平方米,合水县邮政生产大楼3100平方米,更新改造邮政(电)支局10处,面积2300平方米。  目前,一个以西峰区为中心,覆盖全市城乡,沟通省内外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已基本形成。  2、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到2002年底,全市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4.14线/百人,其中城市固定电话为7.7502万部,移动电话为2万部;全市安装公用电话1576部,已通电话乡镇146个,占乡镇总数的100%;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038个,占总数的70%;自办营业网点36处,其中电信18个,移动9个,联通9个;电信业务缴费点82个,其中电信64个,移动9个,联通9个。固定电话装移机平均时限缩短为5天,移动电话做到了随办随通,制定了电信营业、装移机、资费结算、话费结算、话费查询、用户投诉等5个服务规范,使全市电信服务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邮政局(所)达到121处,邮路总长度达到了2538公里,邮政用计算机达到169套,年均增长33.4%。邮运汽车达到28辆,年平均增长10.49%,邮路总数达到54条,邮政报亭达49个,年增长37.42%。全市乡镇全部通邮,行政村组通邮比率达到100%。  二、广播电视事业覆盖率逐年提高  进入“十五”时期以来,特别是2003年,庆阳广电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不断加快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步伐,各项工作都有了新发展、新变化。  截止到2003年底,全市有县级人民广播电台2座,其中中波和调频方式各1座,分别为庆城县人民广播电台和西峰区人民广播电台。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39座,发射功率4.29千瓦,全市146个乡镇全部通上了广播电视。通广播的行政村1256个,有线广播专用线路6097公里,广播喇叭1154万只,广播综合覆盖率为81.78%。  全市有地级电视台1座,县级有线广播电视台7座,其中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的有线台1座(庆城有线广播电视台)。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5座,发射总功率为5.8千瓦,千瓦以上功率的台有1座,功率3.1千瓦(庆阳市电视转播台),全市拥有广播电视收转系统702座,微波站1座,微波线路78公里,有线电视网络总长779.9公里,有线电视用户总数达到5.7139万户。全市广电光缆建成开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广电局克服各种困难,自筹资金600万元,省建行贷款2000万元用于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信息传输网的建设。工程于2002年9月开工。经过全体施工人员150多天的艰苦奋斗,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信息传输网工程于2003年6月4日全面建成开通,27套节目和数据业务信息已送到了全市8个县(区)和部分乡镇,从此结束了庆阳广电无一寸光缆的历史。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在近几年建设的基础上,2002年,庆阳市根据国务院和甘肃省政府的要求,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优先安排资金解决了市直单位办公局域网的建设问题。目前,市政府已经实现了和市直绝大部分单位的联网。七县一区与市政府的联网已经开通运行。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的监管水平和服务水平。  四、经济信息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建设工作在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市计委在经费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自筹资金120万元修建了信息中心办公楼,面积720平方米,市财政先后投资30万元,建成了信息中心多媒体培训教室,并增加了3台交换机和1台服务器,为以后独立建立网站奠定了基础。2003年市政府全力支持招商局筹建并开通了“庆阳招商网”,使招商引资工作步入快车道。  五、存在的问题  1、经费短缺。庆阳市信息中心正在筹建中,目前虽然添置了部分硬件设施,网站也已开通,但每年的电费、网络维护费、耗材费及正常的办公经费却无力开支,严重地困扰了网站业务的正常开展。“九五”期间,是庆阳电信大发展的时期,但由于庆阳电信基础设施差,企业负债高,用户欠费多,又经几次分营,削弱了企业的实力,企业自我积累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信的发展。  2、人才匮乏。受编制限制,一些专业人员无法调入,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业务的需要。邮政企业人才短缺的矛盾也很突出,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偏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69.74%。  3、邮电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经过几次分营改制,企业运行机制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缺乏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运行经验。  4、资料征集难度大。个别单位对信息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宣传力度不够,上网资料很难征集,影响了政府对外网站的建设。  5、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到2002年底,庆阳电信局用交换机实占率为61.4%,农话光缆利用率仅为33.3%,网络资源利用率低,企业经营效益差,网络建设和综合通信能力不匹配。  (庆阳市计划委员会 郧西宁)

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随着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 不断创新突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信息革命正从技术产业革命向经济社会变革加速演进。“十四五”时期的“新基建”“数字中国”“大数据”将作为新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科技信息化建设成为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的关键要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坚持‘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加强规划实施保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三条 战略导向 “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和公共卫生管理有什么区别

共卫生管理区别如下:1、管理的范围不同:公共事业管理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而公共卫生管理是研究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学,公共卫生政策,卫生法学及医院管理的学科。2、管理的目的不同:公共事业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就业机会,以及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公共卫生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3、研究对象的不同:公共事业管理是以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活动为对象,公共卫生管理是以社会,社区及其卫生机构,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4、公共管理包括了公共事业管理,而公共事业管理包括了公共卫生管理。

什么是执法信息化手段

执法信息化手段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抓手之一。执法规范化建设应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使各个执法环节公开、公正、规范、高效,实现网上网下同步,实现信息化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做到以信息化规范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质量。执法信息化技术法度笔录软件,是依托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参照公安、海关笔录软件系统,可为市场监管执法提供智能笔录、执法办案全过程监督管理、办案智能辅助等技术支持。该软件的开发使用,将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增效减负,有效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的智能执法新模式。

信息化促执法规范:网上网下如何步调一致

核心提示:信息化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载体和手段,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抓手之一。执法规范化建设应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使各个执法环节公开、公正、规范、高效,实现网上网下同步,实现信息化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做到以信息化规范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质量。 执法请“上网”——— “执法办案、接处警(现场执法)、行政管理———这是公安执法工作中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最主要的三大类。”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法制处政委蒋建国说,近些年来,广西公安厅从领导到基层民警,可以说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就是“信息化手段方便、快捷、高效、公开,对执法规范化有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以往不用电脑网上办案的时候,办案民警全部是手工操作,即使没有立案,也可能没有经过审核就填写一些办案材料。现在改为网上办案后,电脑自动生成法律文书,每道程序就必须通过审核了。”蒋建国说。 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法制处处长王勇介绍说,以做笔录为例,民警办案没有信息化时,做出来的笔录可谓是五花八门,各种形式都有,在借助电子笔录系统后,所有的笔录都做到了统一化、规范化,民警必须按照统一格式去做。在运用信息化规范执法办案程序和实体后,我们办理的行政案件的申诉复议大大减少。 为什么说信息化是执法规范化最好的支撑手段?山东省菏泽市公安局副局长朱继法表示,执法的每一个环节,从接处警开始到最终办理完毕,要实现规范都离不开信息化。“过去没有信息化手段的时候,文书、照片的保存都是难题。没有信息化,案件的比对、碰撞无从实现,警务效能也无法提高。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感到执法水平和效率得到提升。” 监督考评请“上网”——— 蒋建国认为,信息化之所以可以推进执法规范化,原因之一是“电脑的程序是比较客观、固化的,通过电脑程序可以控制和固化办案(服务)程序,并设定每道程序的时限,还可以客观记录处警现场”。 “比如办理行政案件,有审核(法制部门)和审批(局领导)程序,程序设定下来后,如果没有经过审核的环节,就没法进行审批的环节。同时,法制部门可以随时监督某个案件的办案流程和进度。每道办案程序,超过一定的时限就会自动报警。”蒋建国解释说。 朱继法说,过去的执法管理是靠年终一个案件一个案件地抽卷、人工审核去监督,现在通过计算机录入就比较方便监督。“靠人工设置审核环节的弊病是有可能被绕过,不能全过程、全面考核,不能实时监控、跟踪监督。比如调查取证、询问等的有些环节只有形成文书后才能看见,实际做了没有,做到位没有,只通过人工监督是不全面的。有了信息化平台,可以在执法办案场所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执法管理工作也可以每案必考,建立起平时考评,一案一监督,一环节一考评。” 浙江省公安厅法制总队政委张晓峰认为,没有信息化的支撑,就没有科学、系统、高效、规范的执法管理。2003年,浙江省公安机关研发推广了执法办案平台,实现了行政案件从受理立案、审核审批到开具法律文书和统计分析的全程网上运行,既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提高了效率,又大大节约了办案成本。 辽宁省锦州市公安局副局长蒋中平说,案件一上网就不能撤掉,执法工作因“关系”和人情而受到影响的情况会大大减少,阳光办案、阳光执法可以保证执法公正性的实现。“另外,每个支队、每个警种都设置了专职的法制监督员,通过联网,随时可以看到哪个执法环节存在问题,信息化手段大大加强了我们对案件质量的把关。” 赵长海说,信息化还便于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活动进行有效监督。“比如把审批程序、审批条件、审批依据、需要的申请材料以及时限要求等通过网上公布,一方面让群众查阅方便,另外也规范了我们的审批程序和时限等,最终让群众满意。” “网上”与“网下”——— “我们进行了试点,建立网上办案单轨制,依托公安信息网,办理案件必须在网上流转。如果抛开信息网,案件不仅不能审理而且还被认为是办理私案,这也规范了民警案件办理的过程。不过案件的监督在网上很难做到实体监督。比如笔录的监督,只在网络上监督而不去实际监督是很容易造假的。还有案件审核,网上审批需不需要侦查员陈述,领导要不要深入调查?所以在信息化录入和监督上,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王勇说。 张晓峰强调,要特别注重利用计算机系统管理执法办案过程,一方面对程序违法案件设置“防火墙”,民警只要将案件信息准确录入计算机系统,就可以按系统提示逐步完成案件的办理,如果程序违法案件就办理不下去,保证了案件的办理在规范化轨道上运行;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案件代码名称,只要案件名称正确,系统就会自动默认适用法律条款,防止民警因适用法律条款错误而产生执法问题。 “去年,我们完成了执法办案平台三期工程建设,启用了电子笔录系统,实现了行政案件卷宗电子化。在建设电子笔录模块时,我们尽可能广泛地采集样本进行细化和规范。”张晓峰举例说,他们将盗窃案件电子笔录模块细分为入室盗窃、扒窃、盗窃电动车等20多种模块,有效防止了民警在调查取证时可能出现的疏漏。 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月镜认为,要保证“网上”“网下”一致,首先要配齐电脑等相关配套设施,其次要解决一些地方的民警使用电脑不熟练的问题,让其自愿“上网”办案。 蒋建国表示,并非所有的公安业务都可以纳入信息化的系统里面去。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和执法办理过程,就很难“上网”,因为经济犯罪的标准、犯罪证据繁多难以设置统一标准。另外,案件处理是否合法、是否该立案、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足,只能把案件调出来后,由审核人、审批人来判断。 “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出现,给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带来挑战,也给执法办案带来很多启发。如果不会借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执法行为,就还会停留在原来的执法办案手段上。在借助信息化推进执法规范化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说。

信息化促执法规范:网上网下如何步调一致

核心提示:信息化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载体和手段,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抓手之一。执法规范化建设应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使各个执法环节公开、公正、规范、高效,实现网上网下同步,实现信息化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做到以信息化规范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质量。 执法请“上网”——— “执法办案、接处警(现场执法)、行政管理———这是公安执法工作中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最主要的三大类。”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法制处政委蒋建国说,近些年来,广西公安厅从领导到基层民警,可以说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就是“信息化手段方便、快捷、高效、公开,对执法规范化有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以往不用电脑网上办案的时候,办案民警全部是手工操作,即使没有立案,也可能没有经过审核就填写一些办案材料。现在改为网上办案后,电脑自动生成法律文书,每道程序就必须通过审核了。”蒋建国说。 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法制处处长王勇介绍说,以做笔录为例,民警办案没有信息化时,做出来的笔录可谓是五花八门,各种形式都有,在借助电子笔录系统后,所有的笔录都做到了统一化、规范化,民警必须按照统一格式去做。在运用信息化规范执法办案程序和实体后,我们办理的行政案件的申诉复议大大减少。 为什么说信息化是执法规范化最好的支撑手段?山东省菏泽市公安局副局长朱继法表示,执法的每一个环节,从接处警开始到最终办理完毕,要实现规范都离不开信息化。“过去没有信息化手段的时候,文书、照片的保存都是难题。没有信息化,案件的比对、碰撞无从实现,警务效能也无法提高。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感到执法水平和效率得到提升。” 监督考评请“上网”——— 蒋建国认为,信息化之所以可以推进执法规范化,原因之一是“电脑的程序是比较客观、固化的,通过电脑程序可以控制和固化办案(服务)程序,并设定每道程序的时限,还可以客观记录处警现场”。 “比如办理行政案件,有审核(法制部门)和审批(局领导)程序,程序设定下来后,如果没有经过审核的环节,就没法进行审批的环节。同时,法制部门可以随时监督某个案件的办案流程和进度。每道办案程序,超过一定的时限就会自动报警。”蒋建国解释说。 朱继法说,过去的执法管理是靠年终一个案件一个案件地抽卷、人工审核去监督,现在通过计算机录入就比较方便监督。“靠人工设置审核环节的弊病是有可能被绕过,不能全过程、全面考核,不能实时监控、跟踪监督。比如调查取证、询问等的有些环节只有形成文书后才能看见,实际做了没有,做到位没有,只通过人工监督是不全面的。有了信息化平台,可以在执法办案场所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执法管理工作也可以每案必考,建立起平时考评,一案一监督,一环节一考评。” 浙江省公安厅法制总队政委张晓峰认为,没有信息化的支撑,就没有科学、系统、高效、规范的执法管理。2003年,浙江省公安机关研发推广了执法办案平台,实现了行政案件从受理立案、审核审批到开具法律文书和统计分析的全程网上运行,既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提高了效率,又大大节约了办案成本。 辽宁省锦州市公安局副局长蒋中平说,案件一上网就不能撤掉,执法工作因“关系”和人情而受到影响的情况会大大减少,阳光办案、阳光执法可以保证执法公正性的实现。“另外,每个支队、每个警种都设置了专职的法制监督员,通过联网,随时可以看到哪个执法环节存在问题,信息化手段大大加强了我们对案件质量的把关。” 赵长海说,信息化还便于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活动进行有效监督。“比如把审批程序、审批条件、审批依据、需要的申请材料以及时限要求等通过网上公布,一方面让群众查阅方便,另外也规范了我们的审批程序和时限等,最终让群众满意。” “网上”与“网下”——— “我们进行了试点,建立网上办案单轨制,依托公安信息网,办理案件必须在网上流转。如果抛开信息网,案件不仅不能审理而且还被认为是办理私案,这也规范了民警案件办理的过程。不过案件的监督在网上很难做到实体监督。比如笔录的监督,只在网络上监督而不去实际监督是很容易造假的。还有案件审核,网上审批需不需要侦查员陈述,领导要不要深入调查?所以在信息化录入和监督上,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王勇说。 张晓峰强调,要特别注重利用计算机系统管理执法办案过程,一方面对程序违法案件设置“防火墙”,民警只要将案件信息准确录入计算机系统,就可以按系统提示逐步完成案件的办理,如果程序违法案件就办理不下去,保证了案件的办理在规范化轨道上运行;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案件代码名称,只要案件名称正确,系统就会自动默认适用法律条款,防止民警因适用法律条款错误而产生执法问题。 “去年,我们完成了执法办案平台三期工程建设,启用了电子笔录系统,实现了行政案件卷宗电子化。在建设电子笔录模块时,我们尽可能广泛地采集样本进行细化和规范。”张晓峰举例说,他们将盗窃案件电子笔录模块细分为入室盗窃、扒窃、盗窃电动车等20多种模块,有效防止了民警在调查取证时可能出现的疏漏。 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月镜认为,要保证“网上”“网下”一致,首先要配齐电脑等相关配套设施,其次要解决一些地方的民警使用电脑不熟练的问题,让其自愿“上网”办案。 蒋建国表示,并非所有的公安业务都可以纳入信息化的系统里面去。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和执法办理过程,就很难“上网”,因为经济犯罪的标准、犯罪证据繁多难以设置统一标准。另外,案件处理是否合法、是否该立案、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足,只能把案件调出来后,由审核人、审批人来判断。 “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出现,给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带来挑战,也给执法办案带来很多启发。如果不会借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执法行为,就还会停留在原来的执法办案手段上。在借助信息化推进执法规范化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说。

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并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技术来展开相关工作。本文将基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以促进建筑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1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重要作用1.1有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筑工程在开始设计的阶段就已经制定好了不同阶段的施工计划,这也就意味着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建筑管理目标。利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才能够完成管理目标。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不同阶段的数据输入到其中,实现远程操控,同时也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管理,促进管理目标的快速实现。1.2提高全过程管理效率建筑工程通常会涉及到较多的阶段和环节,不同的阶段和环节都需要管理部门进行全面管理,这在无形当中就为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带来更多的工作量,增加了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无法有效掌控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很容易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使用信息技术展开管理,可以同时对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化管理,时效性较高且不容易出错,同时能够全面记录,方便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比如:8ManagePPM项目管理软件,该软件以动态性、实时性特点受到了广大建筑企业的青睐,其能够同时对项目进度、成本、风险、材料、设备、安全、绩效等方面进行有效跟踪,并生成多维度报表,实现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2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实际上,信息技术早已经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方面,很多建筑单位仍然没有注意到信息技术及软件的重要性,仅仅将其应用在部分日常管理工作中,没有发挥出软件的优势,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建筑单位没有给予信息化管理足够的资金投入和重视,管理设备和软件落后,管理人才能力落后,影响了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信息化的普遍程度并不高,很多管理人员都依靠自身的管理经验来进行管理,使用的方式也是传统上依靠人工管理的方式来展开管理,且建筑单位没有适当引入高素质人才,导致管理过程难以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影响了管理效率。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的结合程度还不是很高,无法满足建筑工程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加强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的融合。3加强信息化与建筑工程管理融合的策略3.1增强信息化管理意识为了发挥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应当要及时增强建筑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意识。第一,建筑单位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应当要注重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来引进或设计出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建筑工程管理软件。同时,单位领导应当要引导管理人员从观念意识上进行转变,改变固有的、老旧的管理观念,在日常管理中更多地使用信息化技术。如:引导管理人员采取APP+PC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全过程、实时管理。第二,建筑单位应当要实时宣传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使其能够自觉使用信息化管理技术进行管理。比如:张贴宣传标示、举办讲座等方式,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3.2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是提高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要受到单位领导的重视,同时,建筑单位也应当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筑单位与软件设计公司联合起来,以及工程实际情况为基础,共同设计出适合建筑工程的信息管理软件,或者借助已经研发成功的软件进行良性设计改造,改造出适合本单位的管理软件。例如,某建筑工程的工程管理软件功能模块,建筑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完善和改善,以便加强软件的整体功能。3.3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筑单位应当要及时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人力基础。第一,加强人才的培养。面对当前人才短缺的情况,建筑单位应当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交流研讨会议,聘请相关专家来到单位进行信息化管理理念和技能的传授,或是将管理人员送到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以便能够全面提高其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第二,加强人才的引进。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应当要加强人才的引进,招聘一些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来进行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并加强技能的良性传播,带动其他员工的技能提升。4结束语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筑行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发展需求,因此,建筑单位应当要重视信息技术,并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更多地使用信息技术。同时,建筑单位还应当要针对当前的管理状态,针对性地研究和引进管理设备、软件以及人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促进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以上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具体该如何应用?请看中达咨询整理的资讯。多元网络环境下,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备受青睐,其不仅能够缓解建筑工程管理难度,还有助于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规避各类安全、质量问题等,实施效果非常好。文章简要论述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价值,深入探讨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便于后续各项管理工作开展。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适用性强,不仅能够满足建筑企业发展诉求,还与市场经济要求相吻合。日常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使该过程中的各类常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及经营成本。这一管理模式备受建筑行业青睐,发展前景广阔。1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价值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周期,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效果非常好,既能够节约项目管理成本,还能够对市场秩序及环境进行有效规范。1.1节约项目管理成本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融入信息化管理理念及方法,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使管理过程更加科学、合理,节约成本。实操中,发挥软件优势,管控成本,科学评估各类成本投入数据及具体使用情况,将其记录下来,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兼具,成本控制效果非常好。成本节约也能够实现建筑工程整体效益,使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更加安全、可靠。1.2规范市场秩序及环境建筑工程特性决定了承建单位以招标方式,聘请施工单位负责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无论材料、设备供应商,还是承包单位都以招标方式,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然而,传统项目实践中,信息发布受限,招标工作不规范等。发挥信息化优势,在建筑信息公共平台上,发布相关招标信息,使信息传播渠道更宽,招标信息也更加公正、准确,有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氛围[1]。2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比较琐碎,无论建筑信息模型,还是信息化管理平台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该背景下,需要考量的相关内容和专业要素比较多,具体应用体现在以下方面:2.1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繁琐,施工单位要在工程初期,将各类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诸如,前期准备、设计图、成本核算等。该过程中,囊括的施工信息、数据等比较庞杂,依托信息技术,能够对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施工数据,进行准确计算,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消耗,保证施工企业效益。具体而言,实时管控建筑工程计划进度,加强一线施工人员管理,以信息化系统为载体,对施工、管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工作细化到个人,实现责任到人。2.2研发建筑工程管理软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复杂,受气候、区域环境影响,很容易干扰工程进度,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软件研发,对信息化系统加以构建,依据企业实际情况,执行相关设计工作,在该系统内,对各类参数进行灵活调整。建筑工程管理软件研发中,要不断提高信息化系统操作质量及效率,始终保持信息数据准确,将该过程中的失误率降到最低,依托流程简化,对各类数据错误加以规避[2]。2.3制定总体工期规划。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结合当前施工现状,将总体工期规划制定出来,对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加以编制,使之更加详尽。同步应用总系统、子网络、项目分解结构方式,将阶段性管理方案确定下来,分解项目结构时,对各类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在总系统内对其纳入。发挥总系统优势,灵活配置各类任务,科学分解各任务结构,分包任务结束后,在总系统中加以反馈。发挥总系统功能优势,解析和测算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比对实际工期和预设工期,一旦发现工期拖延或者施工速度过快,分析原因,给出具体解决方法。2.4加强材料及设备信息化管理。建筑工程工期长,施工过程复杂,原料采购、设备维修类资金占比高,在50%以上。灵活管理设备、材料,能够对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等进行科学控制,实现效益最大化。管理建筑材料时,科学运用信息技术,预先把材料网络计划确定下来,将其作为该过程中的重点,使之作为资金、采购、材料等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参照指标。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监管施工进度、资源消耗情况等,第一时间把相关信息储存下来,使后续工程施工、会计审核工作更加便利。依托信息化技术,对材料采购计划智能生成,确保建筑材料管理工作更加科学、系统。在设备管理方面,除了将设备购买、租赁等网络计划制定出来之外,还可以进行设备信息建档。2.5落实质量及安全管理工作。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时,要兼顾工程规范、质量控制标准,科学管控整体施工流程,使之更加规范。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不是独立存在的,与质量检查规范、项目划分标准、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存在关联性。发挥信息化优势,以网络管理方式,使上述各项内容保持良好衔接。以质量标准为基础,把多模块管理模型确定下来,确保施工质量管理过程更加科学规范,而工程质量统计分析工作也更加全面,能够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将各类奖惩制度落实到位,可有效弥补各类质量问题及漏洞。具体而言,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可发挥信息化优势,对各类工程信息加以采集,编制安全施工管理方案,落实各类安全巡检及培训工作,实现施工全过程目标,使之更加安全。3结语综上,建筑工程管理需要经历长期过程,严谨而繁琐,且综合性强。依据实际工程背景及各项管理工作要求,将其细化为生产、技术、质量、工期、建材、合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建筑工程管理内容及要求,融入信息技术,节约项目成本的同时,使建筑工程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施工单位要注重一体化信息系统构建,加大建筑工程管理软件研发力度,制定总体工期规划,加强材料与设备信息化管理,并将质量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发挥信息管理工作优越性,确保施工质量及管理效率兼备。查询建筑企业、中标业绩、建造师在建、企业荣誉、工商信息、法律诉讼等信息,请登陆中达咨询、建设通或关注中达咨询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如何进行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

如何进行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已成为世界共识。信息时代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人类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虚拟的信息世界,其本质特征就是以互联网为生产工具,知识与信息成为生产力要素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逐步深入并融和的过程。我国土木工程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仍比较低,处于粗放型的工作模式,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更是任重道远。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和新兴产业,土木工程信息化的研究在我国有着重要意义。一、土木工程信息化涵义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及施工手段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必然推动企业团队的重组及施工流程的优化,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土木工程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必定融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二、发展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关键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管理者首先要构建土木工程信息化框架,打破传统观念,只有观念改变了,思想转变了,才能带动整个行业的改变。土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土木工程信息网络的发展,土木工程信息网一方面是土木信息的远程提供者,另一方面也是土木信息的传播媒介,这是整个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二是土木工程信息接收终端,包括台式终端和手持式终端两种形式,但手持式终端是发展方向,其基本功能是工程人员可通过它随时与土木工程信息网进行信息交换,获取技术支持;三是土木工程信息的网络传输标准,一方面保证土木工程信息可与中国电讯移动通讯网络相兼容,另一方面是保证不同土木工程信息网之间、信息网与接收终端之间能够顺畅地进行信息交换;四是信息土木集成与交互系统,信息土木集成与交互系统由一系列大型程序组成,是按照土木工程信息的网络传输标准开发的能进行土木工程信息整合、传播的软件平台,不同的土木信息制造商通过该平台可以准确、方便地向工程界提供合乎标准的各类信息,同时使信息通过该平台进行传输。三、发展土木工程信息化途径1.建立土木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设备,现代建筑师可以充分直观地展示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可以尽情地表达大胆的创意和神奇的构思,超越时间和空间,塑造并优化创作成果,使其创作成果达到传统创作方式无法比拟的新境界。例如以模型为对象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型,采用了模块化的模型设计技术,使得设计方法从平面设计走向模型设计,由于模型设计采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了共享的集成化工作模式,设计人员(多专业)在同一个模型上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条件传递和确认,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将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图形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优化设计方案上,设计过程更为直观形象。而以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环境,在三维模型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以专家库、知识库为支撑,研究新的设计管理和设计模式,构造一个更易于操作、具备智能化的设计环境。2.建立土木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结合方能发挥作用。为使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向前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索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对实体本质的把握更为科学,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时代性、环境性、多要素性决定了项目信息的大规模性、变动性、多门类性,信息技术使工程成为数字工程。而数字工程的建立,使工程管理进入新阶段,包括项目融资拓宽渠道、项目策划优选优化、项目设计电脑化,项目施工管理中运筹学在工期控制上的应用,多因素分析在质量控制上的应用,动态进行投资分析等。信息化使工程管理档案化、数字化、动态化,为工程的策划和融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修等全过程的管理提供便利的条件、全新方法和手段。信息技术实现更宽范围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准确的会计管理、成本管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更优化的决策管理、计划管理,更高效的项目施工管理。3.建立土木工程基于互联网的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互联网正在逐步深入土木工程,既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同时又为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措施方案、种种合作方案有效进行比较,高效进行优化,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水平。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传递,使建筑项目和承建商、材料供应商的信息沟通有效克服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同时增强透明度,推进公开化,网上招投标相当规模业务的开展将会更加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使招投标的竞争在更广范围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会计信息化实施质量评价模型有哪些

企业战略分析模型、会计分析模型、财务报表分析模型。通过资料查询显示,会计信息化实施质量评价模型是有三种模型,分别是企业战略分析模型、会计分析模型、财务报表分析模型。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

在工程管理信息化中,管理类信息有(  )。

【答案】:B、C工程管理的信息资源包括:(1)组织类工程信息,如建筑业的组织信息、项目参与方的组织信息、与建筑业有关的组织信息和专家信息等。(2)管理类工程信息,如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有关的信息等。(3)经济类工程信息,如建设物资的市场信息、项目融资的信息等。(4)技术类工程信息,如与设计、施工和物资有关的技术信息等。(5)法规类信息等。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1建筑业现状分工细致、劳力密集型的建筑业对信息的依赖度愈来愈大,信息已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资产,必须加以充分利用和妥善的保护。通常,每项建筑工程包括立项、设计、施工至维修保养等多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又需要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和具有不同性质的公司和机构参与设计及施工的全过程。实施的全过程往往需经几年才能完成,参与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其间涉及大量的文件及图纸往来,急需协调管理。大型智能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需要在内、外部参与者之间相互交换处理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包括设计阶段的各种图纸、进度控制;施工阶段的人员、物料、进度、质量和经济等数据,以及各类政府批文和法律文件等等。建设单位繁多,高效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管理,已成为优质完成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关键之一。此外,建筑工程特有的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意味着如果没有一个整合的信息系统,工程相关的信息将不能很好地保存起来,更难于转化成有用的知识以供将来借鉴。广东经济发展很快,但少数建筑工程已出现因缺乏基本的建筑结构图纸资料而不准验收。大量社会调查发现,工程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多达50%的工作时间来搜查必要的信息,这将显著地降低了工程管理的效率。总之,建筑业应加速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当务之急。市场的迫切需求,是新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我国已有不少公司开始介入建筑业信息化管理领域,并为改变建筑业信息化管理的落后局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建筑工程信息的构成及特性2.1信息形态的传递形式(1)文字图形信息。包括勘察、测绘、设计图纸及说明书、计算书、合同,工作条例及规定,施工组织设计,情况报告,原始记录,统计图表、报表,信函等信息。(2)语言信息。包括口头分配任务、作指示、汇报、工作检查、介绍情况、谈判交涉、建议、批评、工作讨论和研究、会议的信息。(3)新技术信息。包括通过网络、电话、电报、电传、计算机、电视、录像、广播等现代化手段收集及处理的一部分信息。2.2建筑工程信息的特性(1)大规模性。建筑工程信息是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各环节、各有关单位发生的信息总体。不仅有取自建设项目本身的,如工程概况、设计文件、合同结构、合同管理制度、信息资料的编码系统、会议制度、监理班子的组织、项目的投资目标、项目的质量目标、项目的进度目标等。还有来自项目外部环境的外部信息。如: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国内及国际市场的原材料及设备价格、市场变化、物价指数;类似工程造价、进度;投标单位的实力、投标单位的信誉、毗邻单位的情况;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国际环境的变化等。(2)变动性。建筑工程信息不仅有那些在一定时间相对稳定不变的信息,还包括大量不断变化的动态信息。如: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投资及进度信息;反映在某一时刻,项目建设的实际进度及计划完成情况;项目实施阶段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机械台班数、人工工日数等。(3)多门类性。建筑工程的信息有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和技术类信息,涉及多个学科和门类。组织类信息包括:编码信息;单位组织信息;项目组织信息;项目管理组织信息。管理类信息包括;质量控制信息;进度控制信息;合同控制信息;投资控制信息;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经济类信息包括:工程造价信息;工程量信息。技术类信息包括:前期技术信息;设计技术信息;施工技术信息;材料设备技术信息;竣工验收技术信息。3建筑工程信息分类及信息化系统(1)投资管理信息。投资控制信息是指与投资控制直接有关的信息。如:各种估算指标、各类工程造价、物价指数、设计概算、概算定额、施工图预算、预算定额;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合同价组成;投资目标体系;计划工程量、已完工程量、单位时间付款报表、工程量变化表、人工、材料调差表;索赔费用表;投资偏差、已完工程结算;竣工结算、施工阶段的支付帐单;原材料价格、机械设备台班费、人工费、运杂费等。(2)合同管理信息。指建设工程相关的各种合同信息,如工程招投标文件;工程建设施工承包合同,物资设备供应合同、咨询、监理合同;合同的指标分解体系;合同签定、变更、执行情况;合同的索赔等。(3)信息化系统。系统是一个由相互有关联的多个要素,按照特定的规律集合起来,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信息的产生和应用是通过系统实现的,信息系统是整个工程系统的子系统,建筑信息系统是由建设方、勘察设计方、建设行政管理方、建设材料供应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各自的信息系统组成。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多目标、既分别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工序、复杂又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能够控制的资源(人力、机具、材料、资金、工期)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个既定的目标(进度、质量、费用)进行科学的计划和以更多的定量数据做深入动态分析,对于工程实施有效地调整控制,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4建立建筑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为使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只有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建筑工程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查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建筑工程行业涉及的门类很多,例如土木工程、房屋工程、设备管线安装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相关的房地产业、勘查设计业、设备半成品、钢结构加工业等,包含的企业众多,构成了庞大而复杂的行业信息集合,其信息量非常大。没有一个规范有效的行业管理系统和高效的运做机制,将难以保证这个行业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及信息处理手段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行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有效地对行业的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条件和可能。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提供了方便,对实体的把握更为科学,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时代性、环境性、多样性决定了项目信息的大规模性、变动性、多门类性,信息技术使工程成为数字工程。而数字工程的建立,使工程管理进入新阶段。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应该着手建设三大系统:(1)是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系统;(2)是建筑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3)是建筑工程基于互连网的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意义?

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意义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随着中国加入WTO,大量外资项目引进以及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工程项目在基建、房产、公路、水利、能源、勘测等方面的规模和数量急剧增长。与此相比,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水平并没有“与时俱进”。工程MIS建设的意义大型工程建筑项目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简称工程MIS)是近年来顺应工程项目日趋扩大、技术日趋复杂、对工程质量、工期、费用的控制日益严格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可以是项目决策阶段的宏观管理,也可以是项目实施阶段的微观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核电站、航天、大型钢铁、石油化工企业、地铁工程和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许多大型基建项目均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难、接口多、管理协调十分复杂等特点,应用信息系统对于改进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效和工作质量、降低造价、积累信息财富、提高大型基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在工程MIS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从计划编制到施工管理以及在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投资、进度和质量控制都有完整的理论、方法和系列化的软件产品。我国每年在基本工程建设方面的投资数千亿元。而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却远不能适应建设发展的需要。开展工程MIS的研究并开发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系列化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是当前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之必需。历经二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国工程建设逐步建立了一整套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但另一方面,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主动和有效管理的水平仍然很低,不能保障项目建设的规范推进和项目过程中资料的有效收集与分析。工程项目的运营维护和科学化管理与国外相比均有很大的差距。从承包商的角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可减少竣工资料编制的工作量,积累项目过程数据,建立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集成化项目管理体系,促进企业从粗放式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管理。虽然不同的项目管理实施模式,业主、监理、承包商的责权利关系有不同的定位,项目组织结构也有所不同,但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业务来看,其整体框架和工作内容是一致的。因此,站在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角度,分析过程中主要关系人对项目管理的需求,并整合、抽象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业务模型,是成功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关键。通用MIS软件中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的许多企业开始引进项目管理方法,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建立项目管理系统。国内许多大型企业的大型或者特大型项目在这方面投入很大,但能够有效运行的并不多。比如,我国某大型建设项目投资近千万美元与国外某项目管理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系统的功能是先进的、完备的,但目前仅有约20%的单个功能获得使用,并没有在整体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上述问题在我国许多企业和项目中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因为管理体制、组织行为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则源于MIS软件的盲目选型以及软件本身的集成度不高。具体到大多数项目管理软件而言,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软件系统集成度和推广应用深度不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体系尚未形成,信息共享不佳,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公共基础数据编码的不一致,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数据质量难以有效控制,数据共享和关联程度不够。● 业主与承包商的数据不连续、不集中,施工、监理、项目部数据独立,各部门的信息传送成本较高。● 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仍需要持续落实。● 工程数据库向生产移交的内容和方式难以落实。● 推广应用力度不够;软件进一步改进的工作量超出当前信息技术力量所能承受的范围。如此看来,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如不加以改造提升或重建,已经不能满足工程管理需要。为此,需要通过正规的信息资源规划,在总结已有经验和搞好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对原有应用系统模块和数据资源进行梳理,建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系统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体系结构模型,用以指导、控制和协调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开发工作,使其既能有效地为业主方的业务层、管理层和决策层服务,又能有效地为施工方和监理方的信息交换服务。信息资源规划的意义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与核心是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整个工程周期所需要的信息,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可以梳理业务流程,搞清信息需求,建立企业信息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用这些标准和模型来衡量现有的信息系统及各种应用,符合的就继承并加以整合,不符合的进行改造优化或重新开发,从而能积极稳步地推进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最终目的是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建成集成化、网络化的信息系统,从而形成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神经网络。信息资源规划建设步骤首先,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需求分析和数据流分析。这是按职能域进行的最基础的工作,包括整理、定义网上交流数据的格式和内容,对内外、上下数据流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对决策层、管理层和业务层信息需求的规范化描述,可为信息资源规划的开发打好基础。其次,要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包括数据元素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和数据库表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建立,将贯穿信息需求分析、数据建模和后续应用开发的全过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的建立,是做好数据环境升档工作的基础。最后,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建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建立全域和各职能域的信息系统框架是在大量的分析综合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是按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由部门领导、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从整体上构思和把握的信息系统框架。建立工程网络/信息系统框架的目的,是使工程的投资方、承建方、监管方、信息中心负责人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在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方面达成共识,并制定统一的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从而有效推进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资源规划时,要注意各部门的参与,发现系统需求分析、开发和应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逐条总结和分析。对于那些需要直接购买供应商产品的情况,也需要结合集团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工程管理整体需要进行综合考虑。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了解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在建筑工程纠纷的司法实践中,建筑工程合同是否有效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业务经验,以下几种情况会导致建筑工程合同的无效。了解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1)信息化指的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信息化是继人类社会农业革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又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  (2)我国实施国家信息化的总体思路是:  ●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导向;  ● 以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中心;  ● 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  ●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 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全面推动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工程管理信息化属于领域信息化的范畴,它和企业信息化也有联系。  (3)我国建筑业和基本建设领域应用信息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它反映在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观念上,也反映在有关的知识管理上,还反映在有关技术的应用方面。  在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态2000中国高层年会上提出“认知数字经济、改善数字生态、弥合数字鸿沟、消除数字冲突、把握数字机遇”是当前推动信息化的重要战略任务。  (4)工程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  (5)工程管理的信息资源包括:  ● 组织类工程信息,如建筑业的组织信息、项目参与方的组织信息、与建筑业有关的组织信息和专家信息等;  ● 管理类工程信息,如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有关的信息等;  ● 经济类工程信息,如建设物资的市场信息、项目融资的信息等;  ● 技术类工程信息,如与设计、施工和物资有关的技术信息等;  ● 法规类信息等。  在建设一个新的工程项目时,应重视开发和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同类或类似工程项目的有关信息资源。  (6)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包括在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和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中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  (7)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也有一个相应的发展过程:  ● 上世纪70年代,单项程序的应用,如工程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的计算程序,施工图预算程序等;  ● 上世纪80年代,程序系统的应用,如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施管理信息系统(FMIS FacilityManagementlnformationSystem)等;  ● 上世纪90年代,程序系统的集成,它是随着工程管理的集成而发展的;  ● 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基于网络平台的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可吸取类似项目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许多有价值的组织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法规信息将有助于项目决策期多种可能方案的选择,有利于项目实施期的项目目标控制,也有利于项目建成后的运行。  (2)通过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能实现:  ● 信息存储数字化和存储相对集中;  ● 信息处理和变换的程序化;  ● 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和电子化;  ● 信息获取便捷;  ● 信息透明度提高;  ● 信息流扁平化。  (3)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的意义在于:  ●“信息存储数字化和存储相对集中”有利于项目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有利于数据和文件版本的统一,并有利于项目的文档管理;  ●“信息处理和变换的程序化”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并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和电子化”可提高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使数据传输不受距离限制并可提高数据传输的保真度和保密性;  ●“信息获取便捷”,“信息透明度提高”以及“信息流扁平化”有利于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  (4)工程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在建筑工程纠纷的司法实践中,建筑工程合同是否有效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业务经验,以下几种情况会导致建筑工程合同的无效。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

  导语:如何加强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建筑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建筑单位,都要给与足够的配合和支持,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   1.及时、准确和全面地提供信息,以支持决策的科学性:应规格化、规范化地编码信息,以简化信息的表达和综合工作。   2.用定量的方法分析数据和定性地方法归纳知识,以实施控制、优化方案和预测未来等。   3.适用不同管理层的不同要求。高层领导制定战略型决策,需要战略级信息;中层领导是在已定战略下的策略性决策,需要策略级信息;基层人员是处理执行中的问题,需要执行级信息。就自上到下而言,信息应逐渐浓缩。   4.尽可能高效、低耗的处理信息, 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效益信息管理的主要环节是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存贮:   a.信息获取,应明确信息的收集部门和收集人,信息的收集规格、时间和方式等,信息收集的重要标准是及时、准确和全面。   b.信息传递,要保证畅通无阻和快速准确地传递,应建立具有一定流量的通道、明确规定合理的信息流程以及尽量减少传递的层次。   c.信息处理,即对原始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其目的是使信息真实、更有用。   d.信息库,要求做到存贮量大,便于查阅,为此建立贮存量大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同时,完善信息库,是发挥信息效应的重要保证。为此应合理建立信息收集制度,合理规定信息传递渠道,提高信息的吸收能力和利用率,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使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   1.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意识   首先,要组织管理者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使之对信息技术具备的优势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及时的转变旧有思维,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上来。此外,还要做好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工作,及时的纠正建筑工程相关人员信息化认知中存在的偏差,使之能够支持并参与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2.加快相关国产软件的开发   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要和国内软件开发实力较强的IT企业加强沟通和合作,组织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并投入必要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尽快的开发出先进的"管产信息化管理软件来,彻底推翻国外公司在此领域对我国的技术垄断地位。   3.加大对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的地区的扶持力度   在国家层面上,政府要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欠发达(相对于国内)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在地区层面上,信息化管理建设先进地区要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帮扶,如对这些地区进行管理人员培训、管理技术转让和现金管理经验推广等,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步。   4.培养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   做到这一点,一要开办专门的培训班,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再培训,使之能够满足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二要派遣优秀管理人员到国外进行深造,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我所用。这两种途径要双管齐下,尽快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来,以支持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   1 企业外部搭建多方位信息交流平台   建筑工程项目的完成,涉及到相关领域的多个单位,包括政府管理部门,例如规划、监察、城建、国土、质检等部门;直接的参建单位,例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间接地参与单位,例如材料供应单位、设备厂方、设备安装单位、装饰单位、后勤供应单位等。这些单位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中来,各单位之间根据参与工程项目的程度都会产生多种类的信息交流,如此大的信息交流量,依靠原有的纸质文件传递不仅费时,而且难以做到资源共享,这样就需要在各单位企业外部设立相互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平台,该平台的建立要涵盖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所有相关单位,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共享通过该网络平台来完成,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2 企业内部组建整体信息化管理数据库   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建筑企业内部多个部门的多位人员相互配合集体完成的结果,在整个企业施工过程中,各主要部门之间、主要部门与次要部门之间,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建筑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时,首先要以本项目全体部门为目标单元,设立涵盖所有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实现各专业部门的信息数据模块化、单元化,做到每单位部门在本单元模块内输入、修改数据信息,整个数据库更新,共享信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关系密切的部门信息整合、分类管理,做到重点突出、有主有次,实现整个信息化数据库管理统一、部门联动、更新一致、读取方便、一人输入多人可查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3 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突出重点   建筑工程项目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工程本身,工程本身的重点在于:   (1)保证质量安全;   (2)节约造价;   (3)缩短施工工期。   质量是工程之本,无论是何种工程项目,必须保证质量;节约造价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造价节约了就直接导致利润增大,追求利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条件。因此,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首先应突出这三点为主要模块,其他相关的内容为辅助模块,既要做到重点突出,又要保证内容全面。

工程信息化管理: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

一、信息化管理的提出582132 信息化指的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工程信息化管理指的是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变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对施工管理有关数据的收集、记录、存储、过滤,对项目进展进行跟踪,并把数据处理结果提供给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从而对项目进展进行控制。1995年4月,我国建设部批准了《全国建设信息系统规划方案》,决定在全国建设系统实施“金建”工程;2001年2月,建设部在颁布了“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地基本要点”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领域信息化这一概念,于2001年下达了制定建设行业系统相关软件通用标准的文件。我国从工业发达国家引进项目管理的概念、理论、组织、方法和手段,历时20余年,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至今多数业主和施工方的信息管理水平还相当落后,其现行的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模式上。目前,我国在建设项目管理中最薄弱的工作领域是信息管理。一些施工企业将信息化视为单纯的技术工作,并未真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管理、整合资源。 二、信息化管理对施工项目的重要意义 施工管理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其内涵是从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对于施工方而言,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是在施工阶段进行,施工项目管理主要涉及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由于工程建设周期比较长,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项目的动态控制,然而,许多施工企业尚不重视在施工进展中依据和运用定量的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报告系统指导施工工作,项目目标控制还处于相当粗放的状况。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将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并有利于促进施工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三、施工项目中的信息化管理 (一)施工进度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 对于大型工程项目,工期要求紧迫,工程进度压力比较大,如果盲目赶工,会导致无序施工,甚至可能引发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并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为了避免无计划施工现象,施工项目必须制定合理、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调整。信息化管理在进度控制中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编制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特点,确定项目工期、费用及其他资源目标,进行计划的准备,随后分解计划目标,列出全部工作(或工序明细表),并对每一项作业进行必要的分解,确定各工作或工序的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等逻辑关系,根据相关定额计算各工序施工时间,然后根据网络图的类型,计算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绘制网络计划图,并确定网络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网络计划图绘制完成后,必须进行综合平衡,要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任务和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协调性和均衡性,并且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信息化管理可以充分利用以前施工项目的信息,制定符合实际的施工进度计划,进 度计划编制软件可以实现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以确定工程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 2、进度计划的检查和调整。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编制和调整计划的过程。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由于组织、管理、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产生偏差,如不及时纠正,必然会影响进度目标的实现。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建立相应的检查制度,施工管理人员要定时定期地对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收集反映实际进度的有关数据,根据网络计划图,检查和掌握每个工序的建筑材料消耗情况和工程进展等情况,对反映实际进度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形成与计划进度具有可比性的数据,以便在网络图上进行记录,根据记录的结果分析判断进度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对计划进行调整。 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庞大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对照网络计划绘制实际进度前锋线,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对未来的进度做出预测、判断,找出偏离计划目标的原因及可供挖掘的潜力所在。 (二)施工成本管理中的信息化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要求以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为依据,按照本企业的管理水平、消耗定额、作业效率等进行工料分析,根据市场价格信息,编制施工预算。当某些环节或部分项工程施工条件不明确时,可按照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或招标文件所提供的计算依据计算暂估费用。施工项目进行过程中,应根据计划目标成本的控制要求,做好施工采购策划,通过生产要素的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有效控制实际成本。信息化管理在质量控制中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建立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信息的收集和咨询网络,同时建立企业的供应商名录数据库,通过广泛收集信息,保证采购价格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编制施工成本计划与采购工作提供支持。 2、根据国家的施工定额和曾从事的类似施工工程,确定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成本的构成,建立企业内部施工定额,为施工成本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提供依据。 3、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施工成本控制 工作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做好施工材料采购规划,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确定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提高机械利用率,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4、强化施工过程项目成本核算,信息化可以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计算机用对比法分析影响成本节超的因素并生成成本分析报告,为成本偏差的纠正与预防、成本控制方法的改进等提供依据。 (三)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系统过程,它除了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和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之外,施工过程的作业工序质量控制,也是工程项目实际质量形成的重要过程。而且施工方的施工质量控制,还包括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政府质量监督机构。通过 信息化管理,可以促进施工质量控制的开展,保证施工质量合格,其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根据施工网络计划图,可以确定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并预测该工序施工时间,提前通知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对工程进行旁站和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加强各单位的协调交流,减少窝工现象。 2、有利于施工组织内部的工序作业质量自检和施工质量资料的整理汇总,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我国规定对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构配件以及施工过程中留置的试件、试块应实行现场见证送检,通过施工关系信息化,可以将入库材料、半成品批次与见证送样送检情况相衔接,以保证及时送样,有效送样。 四、结束语 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在施工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然而在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时要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施工信息化管理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的手段,高效准确地生成多项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所需要的报表,有助于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数据处理,提高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各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发展战略。信息化在铁路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铁路行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高速铁路作为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技术标准高、质量要求严,在其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建设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可以规范管理流程,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1 国内外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情况国外高速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信息化管理,内容涵盖铁路建设项目投招标系统、铁路综合建设项目评价系统、铁路建设施工项目综合管理系统、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系统、数字铁路综合商务网站、高速铁路土建工程综合设计系统、铁路建设监控系统、企业综合办公系统等多方面,对铁路建设、管理、运营以及后期维护维修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从一开始就希望应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建设管理,从2004年底对国内外一些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考察调研,希望通过对两个系统融合来构成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软件和平台。为提高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铁道部组织有关部门开发了《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小范围进行试点应用后并全面推广,对我国铁路建设过程的数据收集、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国内已建、在建的高速铁路都部分实施了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从2006年起,先后在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工程实施了视频监控、工程建设项目触摸屏查询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并于2008年在高速铁路中首次提出成立工程调度指挥中心,成功实施了基于GIS的工程进度形象管理的京沪高速铁路,相对其它高速铁路,它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和深度,是处于先进行列的。2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2.1提高高速铁路项目管理水平的根本要求高速铁路项目建设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建设工期紧张,项目管理是高速铁路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现代化项目管理要求管理数据化,把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作为日常管理的基础工作,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从依靠经验判断变为依靠数据科学决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图形操作界面、文件储存、报表打印、网络通信等功能大大提高了人们进行项目管理的效率。使得计算机应用已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计算机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已从早期的简单文字处理,发展到了3个不同的层次:信息管理、建设指挥、决策支持。2.2建设数字铁路的基础数字铁路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信息系统、物联网、虚拟化、信息集成等技术,研究中国铁路基础设施、移动装备及铁路环境的数字化,实现铁路服务资源和运力资源的全面管理和直观展示的新一代铁路信息系统。数字铁路具有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可视化、自动化的特征,是一个庞大而综合、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对铁路信息化的发展。铁路信息基础结构需要在铁路建设期间就要开始搭建和形成的,因为所有的铁路基础设施信息和数据都在建设期间逐渐积累形成的。如果没有在铁路建设初期重视基础设施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结构化,形成完整的铁路信息基础结构,也就根本谈不上建设数字铁路。3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规划设计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将规划建设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具体内容包括建设高速铁路1.2万km以上,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速度目标值达到200 km/h以上。作为我国四纵四横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铁路网的修建,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工程,为保障其顺利建设,尽快形成高效便捷、快速安全的客运通道,加快我国高速客运网建设,本文对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进行设计,为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提供参考。3.1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目标依赖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的研究,应能充分利用现代高尖端的技术领域来提高高速铁路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能保证各级工程建设指挥部对工程调度指挥的及时性、科学性、高效性,同时能更加直接有效地监督建设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情况,充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充分调动各级分指挥部的工作积极性。3.2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原则(1)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资源、统一管理的技术政策。(2)遵循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标准。(3)充分满足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调度指挥管理体系的要求,并适应未来的发展。(4)充分考虑到与其它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的统筹协调,实现资源共享。(5)充分吸收集成国内外铁路工程调度指挥管理的技术经验和成果,集成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自主开发,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6)采用统筹规划、重点突出、滚动开发,分步实施的策略。3.3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的总体框架为保证各级工程建设指挥部对工程调度指挥的及时性、科学性、高效性,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根据其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应该成立工程调度指挥中心,建设一套高速铁路建设调度指挥系统。工程调度指挥中心是调度指挥管理系统的核心,在总体架构设计上充分考虑系统技术先进性、未来可扩展性的同时,兼顾技术的成熟性,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其工程调度指挥中心局域网结构如图1。3.4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功能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面向领导,面向管理决策层,面向工程施工调度人员的用户。通过GIS电子地图为平台,以互联网络为通道,信息管理软件为核心,以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系统为辅助,最终把全线所有的施工数据信息进行集成,汇总分析,形成各类施工调度报表;把全线的工程进度通过GIS电子地图形式呈现在在工程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其主要功能结构如图2。3.4.1施工安全监控与监测子系统采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的自动化视频监控,可以自动发现、识别和跟踪画面中的人、车辆、指定的物体等目标,自动检测入侵、逗留、遗弃物品、盗窃、计数、违章行驶等异常行为,同时支持视频元数据提取,便于事后快速检索分析,在单一通道上支持多场景自动切换;用录有人员信息的ID卡来实现人员出入管理,无卡通过时自动报警并记录,还支持远距离自动刷卡;集中了勘察、环调、设计、施组等基础资料管理的沉降监测和报警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管理、现场巡视、风险排查、风险评估、风险预告、安全预警、报告报送、新闻发布等功能,即时掌握生产进度情况,收集数据。3.4.2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工程网路计划数据库,实现工程建设网路计划的编制、实际工作进度上传、浏览;建立征地拆迁档案库,实现拆迁计划录入、拆迁量入录、完成量入录,形成进度图形报告、定期拆迁报告,通过网络计划图,直观形象化显示;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实现质量、监理、物质、设计、投资控制等方面的管理。3.4.3办公OA系统鉴于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往来的管理单位多、管理公文多,为提高内部办公管理效率,需要整合办公系统,建立公司内部办公即时通讯沟通平台,实现各级管理单位间的办公信息自动化流转,公司内部所有办公流程的网上审批、签发、电子签,建立企业办公内网门户。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

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然后详细分析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与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最后以用一个事例说明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应用。一、前言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经济效益、技术手段和工程应用等三个方面,对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发挥起了巨大的作用使建筑施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我国建筑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并首先表现在各大设计院坚定不移地推行计算机画图。从20世纪末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北京、上海及各省省会城市现己不同程度的普及了电子政务。但是,全国建筑业的发展很不平衡。设计院虽己普遍实现计算机画图,但仍多停留在较低的信息化水平上,校核、审批图纸仍延用传统手段;大多数工程施工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更低,仍停留在手工画、写的方式;上级主管部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也较慢。目前,我国建筑业在技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其发展。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力密集的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根据欧美国家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工程设计人员每天约有35%左右的工作时间花费在查阅图纸资料及交流协调上;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多达50%的工作时间用来搜查必要的信息和信息交流,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上述调查统计还显示:远程管理和文件传输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左右。我国工程量堪称世界之冠,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图纸,快速进行组织、归档、分类、查询、检索,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灵活地组织管理技术文档,共享设计信息资源,快速、准确地协同设计与施工,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当务之急。为了和国际接轨,建筑业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科技、强化科学管理和加速信息化。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与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建筑施工的目的,是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建筑物产品。建筑物产品的位置固定、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和体积庞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建筑施工具有生产周期长、资源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空间流动性高等特点。对建筑施工过程本身以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涉及面广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2)工作量大一个建筑物的形成,需要消耗的物资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共同参与。对所有这些施工环节及其用到的资源都做到管理工作的深入到位,可以想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而这些仅仅是项目管理中的生产管理和材料管理两个侧面。(3)制约性强项目管理工作必然要符合建筑施工从准备到竣工验收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在规律。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不仅要符合建筑工程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还要做到彼此协作、安排有序。(4)信息流量大信息与物质、能源一样,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某种信息的处理工作。建筑施工项目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并不孤立,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联系。于是,各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流动的复杂和频繁等特点。可是,在传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上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信息的交流则绝大部分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甚至口头传递,信息的检索则完全依赖于对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运动,这容易影响信息作用的及时发挥而造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和单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频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可见,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建筑施工单位(如中建一局四公司、中建二局一公司等)率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辅助项目参与人进行某些项目管理工作。例如,专业预算员使用概预算软件编制施工概预算,生产计划员使用网络计划软件安排施工进度,技术资料员使用AutoCAD图形软件绘制竣工图纸等等。通过这些软件的使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显著改善。一方面,这说明在建筑施工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各参与人单机独户式的工作方式,必然导致数据信息在参与人群体中得不到共享。频繁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重复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如出一辙。此外,由于各软件使用的数据标准不尽相同,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得不到保证,从而为用于决策的综合信息难以提取。可见,建筑施工单位应用计算机技术,并不是做得不好,而是做得不够。应该看到,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首先,它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共享的信息为项目管理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它使监督检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使以生产计划和物资计划为典型代表的计划工作能够依据已有工程的计划经验而变得更为先进合理,使建筑施工活动以及项目管理活动流程的组织更加科学化,并正确引导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上文是中达咨询整理的关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内容,更多关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内容可以实时关注中达咨询、建设通或关注中达咨询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工程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国家基建项目投资建设速度加快,工程建设行业又迎来了发展的新高潮,同时用科技支撑工程建设的趋势愈发明显。传统工程企业下属项目建设逐渐增多,跨地区,多专业,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工期要求,由原来的单一的,单项目管理向多项目管理转变,业务范围趋于多元化。随之而来会有多种管理难题。一、工程企业项目数量众多,如何实现多项目统一查询和管控以及项目之间资源协作?工程企业每年项目近百个,分布在公司各个部门以及12个通信所,项目协作方式存在多样化,公司领导和生产技术部需要对企业整体项目资金运转情况,物资采购和耗损情况以及企业工程资源运行情况进行统一管理,以便于做出更科学的决策,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捉襟见肘,如何有效实现企业项目组合管理、企业项目并行管理和企业多项目管理对于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二、项目建设管理头绪繁多,员工工作接触频繁,如何通过一个公共的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员工工作量?同时如何提升上下游协作效率?通过广泛的实践证明,信息化是提升企业效率的最佳实践方式,满足单点登录和统一业务数据平台的系统对于加强员工工作的紧密度和连续性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企业运作成本压力下,企业高层对施工企业的相关合作方的协同效率日趋重视。工程建设与维护企业与物资供应商、分包方、客户等相关往来单位都会存在大量招投标活动,而且下属单位往往是在远离指挥中心的异地进行施工活动,据有复杂的物流,如何通过信息化平台更有效协同这些内外部相关资源?这也是工程建设企业借助信息化技术解决的相关方协作效率方面的问题。三、工程企业如何实现对各项目良好的管控?工程项目的管理控制,普遍存在上下级管控执行不到位,特别是现场管理难的问题,在通讯分公司主要体现在项目部地理分散,特别是项目部远离指挥中心,增大管控难度;项目建筑工期的周期较长;大型设备、低值易耗品、主原材料等直接进入工地现场,给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工地与工地间的设备、材料等会随着工程的需求进行流动,施工安排也会因合作方因素动态调整,给施工管理(特别是进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通过信息化集团管控平台搭建工程企业在公司层面的有效、高效管控模型,通过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在项目施工层面实现项目部的“精细物流、精细施工”,将是工程企业提升企业内部执行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努力方向。四、合同费用资金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个角落,如何实现企业合同费控体系,实现全面的资金管理,提高项目结算管理的效率?建设项目都是以合同形式实施的,合同的灵魂是费用,各个合同的各种费用最终构成企业的资金流,如何实现三者统一的监控体系,实现预算、投资、执行和结算的统一,满足工程公司对项目资金的管控要求。从核算角度方面来说,建筑业是一个粗放型的企业,成本的核算较为困难,可控制性很难掌握。同样的施工日期,即使除掉材料浮动的因素,成本的降低率也会有正有负,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如何通过电子技术来实现成本的控制、成本的分析并形成项目成本知识库是现代电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五、如何尽量确保工程进度的良好执行,工程进度滞后该如何才能预知对项目产生的全面影响,又该如何去让损失最小化?同时,设计、采购、施工进度怎样实现协同管理?进度管理是项目管控中最难把握的疆马,传统的进度管理很多依靠“一拍脑袋二拍胸脯三拍桌子四拍大腿”的管理模式,同时施工进度严重受到设计、采购的影响,甚至出现工程停工等待图纸或设备的情况,加长了项目工期加大了项目成本。科学的项目管理必须保证计划的合理性、过程的可监控性和结果的可预见性和风险的可预测性。六、如何保证采购、文档、质量、安全管理的管控水准采购管理往往在项目资金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对采购的良好管理对于保证项目投资预算和进度有着重要的作用;QHSE的管理在未来的项目建设中占着重要的比重,但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只是检查记录以及事后管理,达不到项目管理的需求;文档是项目中最复杂也最棘手的问题,文档的分发、借阅的管理也很难通过点子化的手段实现,而这些管理要素决定这项目管控水准,如何通过一个有效的平台实现各种业务管理的有序性?七、如何有效的实现企业项目的可复制性,最终实现企业综合知识管理?有效的知识管理不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的效率、促进企业内人才的成长,而且可以产生企业独有的对内外技术管理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和判断力,为企业带来竞争中的主动权和资源优势。作为企业的项目建设业务,关注项目过程知识的沉淀和积累,更关注企业知识的有效共享。如何借助技术手段形成企业知识共享和测评的机构,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员工参与知识管理,促进知识转换并产生效益?这也是工程企业需借助信息化技术解决的企业知识管理方面的问题。八、有人说流程管理是企业中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如何保证流程审批系统实践的最优效果?企业流程管理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改革,改变企业职能管理机构重叠、中间层次多、流程不闭环等,使每个流程可从头至尾由一个职能机构管理,做到机构不重叠、业务不重复,达到缩短流程周期、节约运作资本的作用。项目型流程往往是要跨企业(如承包商与建设方的流程),跨多部门(如项目的部门审批之后流转到企业部门审批),且流程审批存在太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通过系统架构来满足不同的流程线要求;同时,没有业务的流程是没有意义的流程,那又该如何实现流程业务数据与审批流程的良好归集?九、如何建设项目型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保持企业健康是企业竞争力的前提,而企业健康的基础、长久动力是企业文化。以什么样的技术平台承载“云电工程企业”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用怎样的技术手段把工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延伸到项目部,着力营造有项目部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使项目部把管理的重点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管理方向,以多种形式来鼓舞人的情感、平衡人的心理、维系人的忠诚、激发人的智慧、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内在潜能?随着社会和市场对工程建设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风险管控标准越来越严,工程建设行业要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必须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于每个工程项目一般都拥有总成本计划、建设成本计划、建设过程监控和完工成本分析等建设前、建设中及建设后的管理措施;各个工程项目部能产生基层数据,但没有形成全公司统一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不能实时地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采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一体化管理,解决这些问题恰到好处。综上所述,通过一套集成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来解决企业管理上存在的困惑,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将是工程建设行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工程企业迫切的需求。 src="https://.cbi360.net/2019/6/19/d2506e23-07ce-4d1f-a63a-1df388939573.jpg" title="众和软件文中图片.jpg" alt="众和软件文中图片.jpg"/>以上工程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更多关于“工程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等协同办公、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等问题可以登录众和软件平台查询。众和软件专注施工企业信息化,将业务与IT技术深度融合,简单、实用、高效,大大降低了联营项目的资金风险,有效管控直营项目的实际成本,提升施工企业的日常办公效率。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信息化工程项目有哪些

信息化工程项目有:1、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包括企业信息化规划、信息系统集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旨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2、政务信息化项目,包括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政务数据中心等方面,旨在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3、医疗信息化项目,包括电子病历、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等方面,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4、金融信息化项目,包括金融交易系统、金融风险管理系统、金融数据分析系统等方面,旨在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水平。5、教育信息化项目,包括校园网、教学管理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等方面,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6、物流信息化项目,包括物流信息平台、供应链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方面,旨在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信息化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主要有:1、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工程项目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工作成本。2、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信息化工程项目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3、增强企业竞争力,信息化工程项目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增强企业竞争力。4、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工程项目可以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综上所述,信息化工程项目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和建设项目,旨在提高各行各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化工程项目对于企业和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第二十二条 建设工程领域单位应当在建筑工程信息化和智能化过程中,加强数据分类、标记、防泄露、备份等安全保护措施。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现代科学的发展,促使信息化技术的步伐也与时俱进,建筑业逐渐引入了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化。很多建筑企业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引进或自行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专业管理软件开始应用在建筑工程的日常管理中,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建筑工程经营规模的逐年扩大,建筑工程市场的竞争也在明显的加剧,应用信息技术,以项目的基础数据为中心,重新调整工作流程和资源配置,根据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制衡条件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实现了建筑工程项目监督、管理和控制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同时为建筑企业职能部门提供真实的项目决策信息,促进建筑工程管理进步,它会对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和促进环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特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量大并且涉及面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复杂并且繁重,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且需要物资种类繁多的消耗,所有这些施工环节及其所用到的资源都做到管理工作的深入到位,这些仅仅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生产管理部分。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同,除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它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其他方面的管理结构和内容。建筑工程管理有很强的制约性。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不仅要符合建筑工程有关规范化的各种规定,还要做到安排有序的互相协同工作,换句话说,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必须符合建筑施工从准备到竣工验收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流量非常大。我们知道,社会是信息的世界,它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每个领域中的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处理,建筑工程当然也毫无例外,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复杂与繁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每个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它们之间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起先管理。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在建筑设计勘察单位、工程咨询单位等的应用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总体上高于建筑施工企业。随着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业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信息化。一些规模较大企业首先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企业内部数据资源的共享,管理软件也越来越受关注。但国产的建筑工程信息管理软件还尚不成熟,而国外的软件大都价格昂贵,企业难以承受。在对待项目信息化的态度方面,大部分企业愿意采用,但担心项目信息化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以及所带来的资金投入,对项目信息化最核心的规范工作流程、实时监控项目、统筹调度资源、加强组织协调、实测工程成本、预测项目变化、识别项目风险和提出项目预警等功能等认识不深,而建筑施工企业具有施工项目分布点多、面广、流动性大和劳动密集型的特点,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因此应该加大力度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实现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各系统之间具有强关联性,管理业务又十分复杂随着现代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大量的数据计算、各种复杂关系的处理,都需要使用和存储大量信息,没有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是难以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已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环境中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规范和整顿,随着建筑法律法规的健全。要想促进建筑工程管理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国际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接轨,就必须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它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建设发展速度。三、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建议建筑工程信息化应充分考虑不同参与方的需求,建立一个涵盖施工现场管理、项目远程监控、项目多方协作、企业知识和情报管理等多层次的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平台,能够自动生成面向不同主体的数据,实现各种资源的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庞杂,数据计算量大,应用标准灵活,因此,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建筑工程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计划进度、资金会计、定额成本、质量安全、人员管理、物资设备、分包管理、变更设计等内容,它们是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要科学地将各项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各业务模块的联合监控,并能有效地协调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环境。建筑工程管理中,数据不停的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流动和传递,为了加快信息传递速度,避免出现重复和交叉工作,提高信息传递质量,建筑工程信息化系统必须以数据为中心,项目参与者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以数据管理为依据,实现业务的自动流动,另外,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应具有施工参数设置功能,允许用户根据项目所处环境自定义相关参数,从而使系统的运行能够更加切合实际,增加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在确保项目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建立工程进度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及时提出成本控制建议。总之,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建设工程信息化工作已经渐渐形了体系,这些信息化体系在改善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监控工程成本等方面也卓有成效。信息化的应用,显著及时的达到了信息共享、沟通交流通畅,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因此,通过多渠道推进实施信息化对建筑工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

建设工程的信息化已引起国家、政府部门和许多企业的高度重视,在这方面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学术界在该领域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使得近年来我国建设管理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实际应用状况却并不乐观,对建设项目管理的促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既不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也不是在项目管理系统技术和方法上,而是在项目管理的系统的运行、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协调、企业的项目组织文化和人们的习惯势力等方面。目前我国建设项目信息化的基本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现代项目管理的推进,我国的许多企业在企业内引进项目管理方法,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建立项目管理系统。国内许多大型的企业,以及大型特大型项目也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投入,表现在购置了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项目管理的应用软件,如P3、EXP等。但就笔者所做的调查和与一些房地产公司、设计院、施工企业一起研究开发企业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觉得其中成功的,即能够有效运行的并不多。1、有的设计院有完备的内部网络系统,有很强的项目管理与业务管理应用软件(如P3,EXP等),但管理状况依然落后。网络系统的基本作用仍然是邮路的功能,许多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后仍需要人工处理。院内的职能部门之间依然相对封闭。在网络平台上项目管理的各个职能并没有被集成起来,许多信息依然混乱。2、我国有的大型建设项目投资近千万美元与国外某项目管理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系统的功能是先进的、完备的,但目前仅有约20%功能获得使用,而且仅有一些单个功能的使用,并没有在相应程度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3、有一些房地产公司、设计院、施工企业在开始时,对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充满信心,但在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又不能接受信息化所要求的对企业管理方式方法和对企业组织文化改进的要求。结果有些企业在途中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有的企业虽然努力向前走,投资购置了设备、软件系统,但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显著。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最终仅成为一种形式。上述问题在我国许多企业和项目上存在。在现代社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问题已不是管理技术方面的障碍和计算机系统方面的障碍,而越来越集中在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的障碍。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许多领导对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存在偏见。他们认为,项目管理信息化就是高级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以及购买高级的项目管理的应用软件。而在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有效运作、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等方面不愿意花时间和费用。(2)在企业内和工程项目上尚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系统。许多企业在业务管理上只引进项目的管理模式,但在企业管理方面仍采用过去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方式运行,企图在企业组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引进现代项目管理。(3)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没有标准化,包括工作流程、组织责任、信息的整合等。(4)企业缺少现代项目组织运作所必须的组织文化,如公开化、公平、民主管理、透明度等。(5)人们缺乏对项目管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没有养成项目管理信息化运行所必须的认真的、按程序、按规定工作的习惯。企业组织对项目管理系统的抵抗力分析项目作为现代企业一种新的管理对象,与企业传统的业务不同。现在许多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将项目管理引入企业管理中,并在企业中建立项目管理系统,采用矩阵式的组织形式。在我国的许多国有企业和改制不充分的企业,传统的管理文化和组织行为与现代项目管理的冲突是十分尖锐的。1.现代项目管理的要求: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基于现代项目管理之上的,其要求如下:(1)人本管理,尊重人,着眼于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授权和分权管理,对项目部充分授权,在企业与项目之间,项目经理与部门经理之间明确分权;(3)平等和民主化。在现代项目管理组织中,没有或较少的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思想,要求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方式;(4)透明和公开化。要求项目目标的分解、管理过程、监督、考核、奖励、各种规章制度都是透明的、公开的。(5)要求项目参加者讲求诚实信用和自律。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施工项目如何进行信息化管理?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施工项目如何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往往具有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制约性强、信息流量大等特点,信息流动复杂而频繁。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已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环境中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建筑施工单位率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辅助项目参与人进行某些项目管理工作。这种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首先,它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共享的信息为项目管理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它使监督检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使以生产计划和物资计划为典型代表的计划工作能够依据已有工程的计划经验而变得更为先进合理,使建筑施工活动以及项目管理活动流程的组织更加科学化,并正确引导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完全可行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二者结合形成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经济上、技术上和工程应用等三个方面保证了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一是经济上信息设备性能价格比的大幅度提高,使其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普及应用成为可能。以目前的市场价格,为一个项目组配置10台性能较好的计算机并组成局域网,用不到20万元的投资就可以办到;而信息技术的推广、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一个稍微大一点的项目从物资以及管理成本中节省下来的开支,将远远超过这20万元。况且,这种一次性的投资,能给施工单位带来多年的信息资源利用和数百个项目的成本节省。二是技术上信息技术的利用,使施工项目信息能够基于电子介质进行海量存储、高效加工和高速传输,使各项目参与人能够通过网络方便地共享信息、协同工作,从而更有效地综合利用信息资源,促进工程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从根本上改变建筑施工领域高新技术含量不高的局面成为可能。三是工程应用首先是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制造行业的综合应用,为全国20多个省市、十几个行业的200多家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在建筑施工领域,以一些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企业为代表,计算机辅助施工和信息技术综合利用已有了长足进步。例如,在上海金茂大厦的施工中,就是利用计算机监测混凝土温度和通水量来监控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施工,避免出现超规范的温度裂缝;利用计算机多点监测标高引导钢模板体系的提升,尽可能避免出现模板的垂直偏差。这些信息技术在工程中的成功应用的实例证明,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必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信息化管理系统需科学研制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制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首先是一批民营高科技公司相继推出了网络化的管理信息平台,如北京梦龙公司的mr2000,大连同洲公司的项目管理2000等;其次,一些技术力量雄厚的施工企业自主开发了适用于项目层次、企业层次的实用化管理软件,如中建一局四公司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建五局三公司的建筑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等;最后,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引起了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高度注意,相关的研究工作正在一些有技术经济实力的高等院校中逐步开展,例如,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和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等。尽管这些努力使施工领域在计算机应用远远落后于设计领域的局面有所改观,并使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确有了明显提高,但在系统的自动化、集成化和系统化等方面还比较落后。因此,需要对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研制,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为施工生产服务。一是周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深入的文献调研、已有信息管理系统的调查以及优缺点分析。二是深入的工地调研,并采用科学的系统分析方法在这些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的多层次多侧面的信息模型。三是对基于系统分析得到的这些信息模型,进行全面的系统设计。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系统配置设计、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和输入输出等设计。四是应用一定的开发策略,通过具体的编程、测试等环节来开发一个比较全面的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并通过初步的工程应用,说明该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制的价值和意义。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意义重大实践表明,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可减轻项目参与人日常管理工作的负担。例如,它为各项目参与人提供完整、准确的历史信息,方便浏览并支持这些信息在计算机上的粘贴和拷贝,使部位不同而内容上基本一致的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减少了传统管理模式下大量的重复抄录工作。信息化管理可以提供一个机制,使各项目参与人很好地协同工作。例如,它在信息共享的环境下通过自动地完成某些常规的信息通知,减少了项目参与人之间需要人为信息交流的次数,并保证了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及时和通畅。同时,它适应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对信息量急剧增长的需要,允许将每天的各种项目管理活动信息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提供对各管理环节进行及时便利的督促与检查,实行规范化管理,从而促进了各项目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而且,建筑施工项目的全部信息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存储起来,便于施工后的分析和数据复用。因此,对建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用尽可能少的费用、尽可能快的速度来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获取项目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成为了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首先综述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即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基于大型计算机的集中式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个人计算机桌面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基于PIP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三个重要阶段,同时指出了基于Grid(网格)的项目协同管理信息平台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论述了当前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基于IT治理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京沪高速铁路以及一些大型核电站工程项目的战略实施,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而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方式就是要上马大量的工程项目,这为国内外企业以及相关科研单位、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的项目实践的机会。与此同时,这些工程项目逐渐呈现出投资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工期要求紧、项目参与单位众多、信息沟通复杂、社会影响面广等特点,这就为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随着现代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成为了必然趋势,也成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2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及趋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研究已经成为了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的硬件条件,如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通讯工具等等;二是信息化的软件条件,如项目管理软件系统、相关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等。从中国当前情况来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硬件条件(如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通信工具等)与西方国外发达国家差距不大,但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软件条件却有很大的差距。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软件系统角度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在国内外经历了多个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基于大型计算机的集中式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20世纪60年代,这个阶段开发的项目管理软件主要是以网络计划技术(如关键路径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为主要理论支撑,软件功能主要是集中在进度编制和优化方面,软件的运行都是集中在大型计算机上,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大型的国防和土木建筑工程领域。这个阶段的项目管理软件的成本和使用费用很高,往往一套就要卖到10多万美元,这是与当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和应用条件有关系的。   2.2基于个人计算机桌面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该阶段开发的项目管理软件主要是以系统工程理论和一些项目管理基本方法(进度控制技术、资源平衡技术、成本分析技术等)为主要理论依据,软件功能主要包括进度计划、费用计划与控制、进度图形化、工程量计算、竣工资料编写等方面,基本上是在单机上运行,而且只能满足单一工程项目参与方的使用要求,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到能源、交通、水利、电力等领域。典型的代表如:美国Primavera的P3、Microsoft的P roject98。   2.3 基于PIP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   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阶段出现了以项目控制论、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理论、协同管理理论、项目远程控制理论、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管理理论和思想为理论支撑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或者称为信息平台)。这个阶段的软件主要是以Internet为通信工具,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大型服务器和数据库技术为数据处理和储存技术支撑,形成以项目为中心的网络虚拟环境,将项目多个参与方、项目多个阶段、项目多个管理要素都集成起来,大多数是以网站的形式展现出来。该阶段的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不仅能满足项目管理职能(三大控制、合同、信息管理)的要求,而且为项目参与方提供一个个性化项目信息的单一入口,可以满足项目多方进行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实时传送和共享数据信息等功能,最终形成一个高效率信息交流和共同工作的信息平台和网络虚拟环境。比较典型的项目信息门户(PIP)有:美国的Autodesk公司的Buzzsaw.com、德国的Drees&Sommor公司的PKM、美国的Bidcom、Projecttalk、Cephren、Build-online等;国内当前也出现了一些比较相似的软件系统,如国家发改委和金投公司合作研发的P9PIP和P9SAP[1]、上海普华的PowerPIP等,这些系统基本已经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多方协同工作的功能,以及相关信息统计分析,为高层领导决策提供了支持,但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国外普遍采用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运作模式来为项目参与方提供服务,而国内大部分还在自主开发和外包开发,造成很多的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   2.4 基于网格技术的项目协同管理平台   随着网格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格计算机技术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它是试图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尝试把整个互联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软件、信息、知识的全面共享,网格技术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2]。构建以网格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工程项目协同管理平台成为了网格技术应用的新领域,将对工程项目管理产生巨大的变革。网格技术可以将项目参与方的信息全面集成,不仅提供项目相关信息,而且可以从信息平台上获得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所以,构建基于网格技术的工程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将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未来发展的趋势。   3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其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技术高消费"、‘信息孤岛"、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信息化效益低等问题,从而出现如“信息化投资黑洞”的说法。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信息化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和成果,但是其推进的进程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多的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都失败了,或者应用效果不佳。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在很多的政府工程中很大一部分成了面子工程,比如,我国某大型建设项目投资近千万美元与国外某项目管理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系统的功能是先进的、完备的,但目前仅有约20%的单个功能获得使用,并没有在整体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4]。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程度和速度还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也有很大的差距。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1)在微观上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还处于阶段性开发和应用状态   从总体上看,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按照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几个阶段进行开发的,但大部分软件系统主要应用在施工阶段,包括造价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进度管理软件、质量管理软件、文档管理软件、合同管理软件、资源(材料、设备、人员)管理软件等。这样的状况造成了项目各阶段的信息和项目各管理流程信息之间无法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无论是项目参与方内部还是各项目参与方之间以及项目参与方与政府投资项目部门之间,都无法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基本上停留在国外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 (2)在宏观(国家)和中观(地区/行业)上缺乏具有宏观和中观监测和预警的信息系统   目前我国的投资体制正在改革阶段,工程项目的投资状态形成了各部委、各行业、各省市各自为战独立重复开发建设的局面。如不及时采取对策,那么建立国家投资信息发布系统,通过投资信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防止行业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的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金融安全就会随时遭遇投资失控引发的波动和风险。特别是现在房地产项目、电力项目、能源项目等,国家非常需要一个投资监测评价与决策预警信息系统来对这些工程项目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从宏观上引导和把握投资动向,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3.2 原因分析及对策   为什么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呢?作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问题,人员推行力度问题,还有软件开发模式与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情况不能很好结合的问题,也有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思想落后的问题,再就是信息技术应用环境落后等问题,使得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中。作者认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缓慢及其投资效益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适合中国特色的先进项目管理思想和理念   当前现代项目管理思想和理念基本都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如项目总控理论、项目治理理论、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理论、项目协同理论、项目远程协作理论、项目核心价值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都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和制度环境下,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而发展起来的。但目前中国的法律还不完善,投资管理体制还处于改革时期,不可避免的造成这些理论在中国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有点水土不服。再加上相关研究人员对项目管理理论和思路理解得不够透彻,导致以这些理论为基础而开发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理论基础上就存在缺陷,所以推广应用起来就很难和工程实践情况相结合起来。因此,对中国特色环境下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思想的研究非常必要也很迫切,不仅要引进新的项目管理理论,还要针对中国实践情况创新出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和管理理念。   (2)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缺乏足够调研和综合性的人才   现在大多数项目管理系统由软件公司承担,而这些软件公司没有很强的工程管理背景,项目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管理要素、管理过程不熟悉,只是经过几次会议或者调研就开始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做了,特别是有些客户对自己的需求也不是很清楚的时候,导致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没有整体性、全局考虑不周,软件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功能极其强大,操作复杂,用户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训才可以很好地操作,操作人员在使用时,有种不信任感,从而导致用户不想用。因此,培养既懂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又懂软件开发的综合性人才是当前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3)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模式的落后   当前国内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在具体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模式主要是自行开发和直接购买两种应用模式。这两种模式下需要很长的研发时间,同时不同的单位开发出来的系统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数据标准,而且成本很高,容易导致在不同项目中应用时不能与多方共享数据,不能很好的进行沟通,形成信息孤岛。而国外目前比较流行也比较成熟的模式租用服务,即 PM-ASP模式(Project Management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PM-ASP服务供应商提供完全开发好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通常按租用时间、项目数、用户数、数据占用空间大小收费。需要项目管理信息服务的客户可以直接租用该项服务就可以解决信息化管理的问题。目前PM-ASP在国外的模式主要有[5]:1)项目协作平台PCN(Project Collaboration Network),如Autodesk公司的 Buzzsaw( www.Buzzsaw.com),Citadon公司的Citadon CW(www.citadon.com)等;2)项目管理门户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如Building.com 公司的 Building.com (www. building.com),Buildingonline.com公司的Buildingonline.com(www. buildingonline.com)等;3)项目采购平台PPE(Project Procurement Exchange),如BuildPoint.com 公司的BuildPoint.com(www.buildpoint.com),PurchasePro.com 公司的PurchasePro(www.purchasepro.com)等。这些模式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4)缺乏基于IT治理思想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IT治理用于描述企业或政府是否采用有效的机制(就是为鼓励IT应用的期望行为而明确决策权归属和责任承担的框架),使得IT的应用能够完成组织赋予它的使命,同时平衡信息技术与过程的风险、确保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6]。 当前我国很多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处于“上无司令部下无责任人,也就是责权不明;信息化绩效评价缺失;信息化管理与控制体系缺失”这样一个状态。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缺乏统一全局的IT战略规划,由于没有统筹规划,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统一,一些地方处在混乱无序的状态,形成了很多在权力保护下的信息孤岛,缺乏共享的、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特别是一些政府投资项目中由于利益冲突和信息的不透明,很多的利益团体对信息化非常抵制。究其原因,这是信息化建设制度安排的缺失,即IT治理的缺失而导致的。因此,基于IT治理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可以进一步明确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责任体系,可以完善IT应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避信息技术应用风险等。这是未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必须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应用实践问题。   4 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项目管理思想(理念)、人员素质、管理模式、IT技术、应用环境等因素,需要多方协调和考虑才能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当中去,从而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只有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根源,掌握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让信息技术真正的为工程项目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投工程公司. P9SAP投资建设运营集成管理系统技术白皮书(V1.0)[Z]. P9SAP投资项目管理研究中心,2006年10月。   [2] 丁士昭. 建设工程信息化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   [3] 洪显明. 中国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背景、现状、问题与对策[Z]. 2004年.   [4] 王昊.发展中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探讨[Z]. 2004年.   [5] 夏朝阳, 韩传峰.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PM-ASP模式[J].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5(03):5-8.   [6] 孙强,郝晓玲,孟秀转.IT治理:中国信息化的必由之道[Z]. 2007年9月.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应用?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应用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建筑业的分散性、流动性、非标准性使得集约化管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共性难题,制约着建筑施工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发展质量。多年来,建筑业企业的管理水平一直处在低水平徘徊,管理手段守旧、管理效率不高,对于信息化等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相比于其他行业已经严重滞后。另外,建筑产品体积庞大,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用途的不同,工程结构、造型和材料亦不同,施工方法也随之变化。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施工多在露天和高处进行,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施工技术复杂,还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多工种配合作业,多单位( 土石方、土建、吊装、安装、运输等单位) 交叉配合施工。因此,从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在管理上实现标准化和集约化难度很大; 从行业管理水平的现状而言,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仍显粗放,责任不明确、组织不落实、监督不到位、财务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以及以包代管、重项目承揽、轻过程控制等问题,致使企业应收账款多、资产负债率高、运营能力低,劳务纠纷和法律诉讼多发。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通过管理创新改变传统的低水平管理现状,提升企业集约化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很多建筑企业的共识。通过实施先进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本身所具有的标准化、流程化、可控化、及时化的特点,整合企业管理资源,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控性,变低层次的、粗放的发展方式为高层次的、集约的发展方式,不断缩小与国际同行业先进企业的差距,提高建筑行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和利润率,是建筑企业应对行业激烈竞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1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控模式的研究通过信息化搭建管理平台,建筑企业可以实现三级穿透管理: 集团总部成为企业管理体系的运行中心,二级公司对项目部的直接管控能力得以加强,实现总部可以监控项目,二级公司可以管理项目,三级项目部业务在信息系统中可以运行( 见图1) 。总部能及时获得分散在京外、境外项目的全面信息,并通过信息平台对业务流程进行统一,构建整套适应建筑企业特点、覆盖企业经营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管理系统,达到管流程、管过程、管标准、管信息、重结果、重实效的管理效果,解决传统建筑企业集约管理的难题,实现流程精、过程严、标准细、信息实、结果好、见效快的目的。2 建筑施工企业基于信息系统的三集中管控模式建筑企业依托信息系统实行的三集中模式可以解决建筑企业分散化的问题,三集中即资金集中使用、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劳务与专业分包分别集中招标。通过三位一体的资金管理平台,提高资金结算效率; 通过大宗物资集中招标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合格供应商名录,全面覆盖企业集团内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工作; 通过劳务与专业分包信息系统实现企业集团范围内的集中招标。2. 1 财务资金集中使用分析由于向银行融资的需求、政府对工程项目监管的需要、甲方的要求、大型集团所属企业和项目部众多等原因,造成了大型建筑企业集团的银行账户众多,导致一方面集团范围总体银行贷款额度较高,另一方面分散在大量银行账户的闲置小额资金总体数量惊人,出现了存贷款双高现象,即集团总体贷款额度较高与集团期末货币资金总额较高的双高现象。要降低资金沉淀,减少财务费用,就必须实现财务资金集中管理。1) 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第一步就是要实现账户集中管理,建立银企直联体系。通过招标选定几家银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搭建银企直联平台,既可以实现网上支付,又可以方便实时查询整个集团范围内各个子公司、经济实体账户的银行存款情况,通过过程化管理实时掌握资金的流量和流向,可弥补传统的资金管理与经营管理行为之间的时滞,可以使集团公司对资金的总体调控能力大大增强,有效地防范了资金风险。银企直联体系如图2所示,体系中的账户档案只有系统管理员有权录入,所有银行存款科目记账必须挂接账户档案,可以有效杜绝成员企业私开账户和资金体外循环; 财务资金体系中的信贷管理,可对银行贷款合同、内部合同、担保合同进行统一管理,便于决策层全面及时了解全集团所有贷款和担保情况,并可以对合同到期及各项数据进行预警; 财务系统中的集团内部资金往来体系能确保凭证生成的实时性,资金报表完成的自动化,大大提高财务处理效率。2) 资金集中实现的第2 步是要搭建资金集中管理平台。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建设原则是: 实现两级资金池的集中模式,一级资金池是集团总公司结算中心,主要负责对各个结算中心进行系统管理、各结算中心之间的资金清算、单据交换。集团层面对二级结算中心进行资金监控并将适时实施全集团一级资金集中管理。二级资金池是集团二级单位结算中心,管理对象是该二级单位下属的各三、四级单位。各二级单位资金基本为集中管理,二级结算中心对其下级单位进行资金归集。上述举措为实现全集团范围的资金集中管理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以防范风险、降低成本为中心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如图3 所示。集中理财降低资金沉淀,杜绝存贷双高的存在,降低财务费用,集中监控通过对资金过程化管理实时掌握资金流量和流向,集中信贷管理扩大融资规模、统筹内容调剂、集中计划使资金使用有序化,防止盲目投资,防范资金风险。实践证明,实行财务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大大降低资金沉淀和财务费用,扩大融资规模和集团整体授信,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 2 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劳务与专业分包集中招标分析施工项目成本是指施工企业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耗费,包括工程耗用的各种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具体包括直接成本(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 及间接费用,其中材料成本在整个工程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0% ~ 70% ,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一个工程在其他成本项目( 如人工费、机械费等) 出现亏损时,往往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予以弥补。所以抓好工程项目施工中材料采购的成本控制,就抓住了项目盈利的主要矛盾。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材料采购往往由各项目部分别实施,分散采购所导致的结果: ①议价能力不强,在物资采购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价格优惠,无法实现集团范围内的规模经济; ②分散采购导致具体经办人和项目经理权力过大,采购过程不公开,不透明,寻租和腐败现象也会人为抬高材料采购成本。建立大宗物资集中采购信息系统,包括供应商信息、招标采购计划、供方选择、招投标管理、合同签订等管理模块,核心思想是三级管理: 集团层面建立招标采购的信息平台,发布合格供方信息目录、各公司的需求采购信息以及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对各种招标采购进行监督管理; 二级公司负责组织具体招标实施,当某些原材料越来越集中时,由集团公司与供应方形成战略采购联盟,寻求最低的供方价格进行统一采购; 项目部有最终询证的权利,可提供更为便宜、合格的材料信息供二级公司进行采购招标。这样就可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体系,通过这些制度化的建设,有效地解决项目管理中的漏洞,从而大大降低采购成本,确保安全和质量,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填塞管理漏洞。同时,通过信息化解决了信息对称与透明问题,所有项目部采购的材料、租赁的设备、劳务分包的范围、价格都会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比对,经营分析的数据可以进行分析、追踪、比对,甚至每个项目部召开监理会后监理会议纪要都会全部呈现,使项目组织、二级企业以及所有管理人员感到工作随时被置于公开监督之下,自我约束的管理意识明显提升。劳务与专业分包分别集中招标系统与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系统类似,也是通过建立信息平台、管理合格供应商名录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管理模块实现三级管理。3 依托信息系统实现施工项目管理标准化研究对建筑企业而言,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元,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代表了企业集团集约化管理水平。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既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带动、改造和提升传统项目管理手段和生产经营模式的重要途径,由企业自己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软件开发企业共同合作研发完成,体现了企业集团工程项目管理集约化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电网建设过程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工作?

一、引言这些年在电厂建设工程上使用管理软件作为辅助管理工具取得了明显效果,与电厂建设项目相对来讲有所不同的是,供电企业的项目基本可以归结为资金规模小、项目周期短和项目工程多几个特点,这些情况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供电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但是单从管理角度来讲,不管项目是大还是小,对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新管理思路的接纳其实都有同样的渴望,那么究竟如何对这些周期短、项目个数多的项目进行统一、集成、有效高效的管理?如何将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思想与我们实际工作相结合?抚顺供电局携手PM2软件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二、国际项目管理的核心思想分析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项目管理即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实现或超过项目干系人的需要和期望。项目管理理论的指导性文件为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发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九大知识领域(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整体管理等)和五大管理过程(包括启动、计划、执行、控制、结束)。具体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由于其所属行业及企业在项目中的角色不同也有一定的差别,但重点工作都是对应着九大知识领域中的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四大核心领域以及五大过程中的计划、执行和控制过程。三、抚顺供电公司实行项目管理信息化成果介绍抚顺供电公司实行改制后,将电网建设送变配这方面的工作交由抚顺电力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抚顺电力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自主盈亏的工程施工企业,除了负责抚顺市一些送变配工程建设,还面向社会承揽一些电网项目的施工,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主要关注点是使项目能够在费用预算内、时间计划内、高质量地完工并交付公司使用;项目的实际项目管理工作一般划分为项目前期、项目实施、项目收尾三个阶段。以项目实施为主要控制阶段,以设计、采购、施工等为工作重点,通过对其计划、进度、费用、合同、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1.项目管理系统设计原则、设计思路与主要功能展示1.1.项目管理系统设计原则(1)贴近实际业务,简单易用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操作符合实际工程管理业务方式,使用方法易于理解、操作简单,掌握起来快捷、方便。完整的随机帮助及操作向导辅助学习操作。(2)先进的管理思想及软件技术系统要以国际先进的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为基础、运用领先的项目管理理论及数学模型,同时要结合中国国情。产品要既适用,又具有先进性,具有生命力、有雄厚持续发展能力的主流技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过时、并且健康发展的技术平台。(3)良好扩展性和适应性能针对不断发展的企业经营活动和组织结构,满足各级组织、员工的门户界面扩充和变化的需要。能够满足工程管理系统与现工程管理业务双轨制运行的要求。具备门户单一密码登录、各职能应用通行的能力。同时可以要提供系统基础数据导入、导出接口,便于本系统与其它系统(如财务系统、OA、MSProject、公司网站)的数据衔接。(4)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多级权限控制,防止非法操作和擅自使用,并具有操作全面跟踪记录功能。最好设置代理服务功能,实现内外网隔离和数据加解密功能保护内网数据安全。具有普通员工、部门管理员、部门负责人、公司领导及网络管理员等多种权限设定。提供完整的历史追溯功能。可以为每个项目管理人营造一个度身定制的办公空间。(5)智能预警机制动态预警机制,突出监督时效,针对项目管理工作周期长、对象多、任务重的客观情况,系统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新增了智能预警机制,对于即将到来的合同、进度报告等工作,系统会自动报警,体现管理的时效性。1.2.项目管理系统设计思路(1)围绕项目进度计划核心,展开项目相关的资金、合同、文档、费用、采购、资源、质量等项目管理工作。(2)项目合同、文档的分类管理与WBS直接关联。合同付款计划与WBS关联;合同变更与项目变更对应;(3)系统读写权限分配到模块级,对项目进度计划、项目合同、文档资料等核心业务的权限,可控制到数据级。(4)基于WBS的材料设备管理,自动生成设备需求计划、采购计划,跟踪采购、入库、领用全过程。(5)基于WBS的质量管理体系,生成质量甘特图、鱼刺图分析报告(6)要求具有基于WBS的挣值分析功能,为企业今后与国际接轨提供保障,成本数据源可从费用、工程量、材料、资源、合同中任意设定。(7)基于业务数据的流转审批,将业务单据直接在审批过程中直观体现。1.3.项目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展示(1)进度计划模块进度计划模块包括项目计划、项目进度等功能,通过对项目的WBS分解,针对每个工作包可以从时间、费用、资源、材料设备、工程量、合同资金、质量、文档、责任人等多个角度制订项目计划,并从上述各个侧面报告进度情况,便于跟踪、对比分析;项目进度报告、形象进度报告等报表随时反映项目进展情况。WBS编码设置功能,可以对不同的项目任意设置编码规则。软件项目模版功能,允许用户将WBS保存为模版或从模版生成,并据此与P3、MSProject进行数据交换。(2)合同管理模块合同管理模块以甲乙方、合同金额等关键数据信息为核心,辅助以合同付款计划与实际拨付、合同变更管理、合同违约索赔管理、合同模板等功能,并与WBS关联,方便、快捷地产生合同台帐等各种汇总和明细合同报表,从而实现合同信息的存储、查询、分析等管理目标。(3)材料管理模块根据加载到WBS上的材料和设备需求,可以对项目形成总的材料设备需求计划,根据工程进度,材料进场日期和企业采购提前期,进行资源运算,得到不同时期的采购计划,采购申请单经过批准后,产生采购单、入库单、出库单等业务单据,全面跟踪、控制材料设备的计划、采购、入库、领用及库存情况。采购单、入库单与采购合同关联,便于分析控制拨款计划与实际付款。(4)资源管理模块以WBS为核心的资源管理,囊括了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等资源要素,通过分析工作包的资源计划、资源负荷,可对驱动资源进行合理配合、资源优化;对工作包明确责任部门及人员,是责任矩阵和资源中心的基础。(5)文档管理模块文档管理模块不仅是对各种文件、技术资料的简单分类保存,实现WORD、EXCEL文件的在线编辑,还可与WBS关联,实现按项目、类别的双向管理。文档查询可按各种要素进行资料快速检索、借阅管理记录资料文件来龙去脉;基于文件级别的权限控制,不仅保障文件安全,还便于相关人员进行文件编辑。(6)项目跟踪与报告模块项目跟踪模块将项目执行过程中常用的、需特别关注的项目信息汇集生成项目对比报告,从时间、资源、费用、材料设备和成本等各个侧面,将项目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行对比,发现偏差、找出原因,是项目控制的基础。同时,还将一些即将发生的工作、滞后的工作、关键工作等信息及时报告给项目高层领导和管理人员。(7)资金管理模块资金管理模块包括前期资金估算、资金计划、资金收支和资金报表等功能,以核算项目为中心、以资金收支类别为基础、围绕项目WBS,全面实时地反映项目资金的计划和使用情况,包括现金流量的估算、计划、记录、预测的汇总和明细报告。资金收入、支出的记录,可与合同拨款关联,并可通过预设的凭证模版,实现与财务软件的完美对接。(8)招标管理模块实现招标、评标、定标全过程的管理。招标项目/子项目划分,项目评分标准及权重多级定义、专家评分汇总,自动生成评标汇总表,便于决策层定标。对于招标设备、工程的市场参考价、以往合同价等相关信息详细记录。(9)协同办公模块以工作流引擎为核心协同办公模块,包括工作计划、消息中心、资源中心等功能,基于项目业务平台,实现对合同拨款、合同变更、进度计划调整、材料招标等业务的网上流转、审批。智能提醒功能可实现新的工作任务需要处理时(如新消息、合同审批、工程变更及其他待办事宜等),系统自动弹出提醒消息窗口,对于离线用户支持手机短信通知,方便高效处理工作。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研究与探索?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研究与探索,以供参考。从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三集中"管控模式。针对建筑施工分散性、流动性、非标准性的特点,创造性地将传统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纳入12个功能模块组,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标准化、流程化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于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提出了以成本科目字典的形式解决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统一化问题。建筑业的分散性、流动性、非标准性使得集约化管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共性难题,制约着建筑施工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发展质量。多年来,建筑业企业的管理水平一直处在低水平徘徊,管理手段守旧、管理效率不高,对于信息化等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相比于其他行业已经严重滞后。另外,建筑产品体积庞大,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用途的不同,工程结构、造型和材料亦不同,施工方法也随之变化。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施工多在露天和高处进行,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施工技术复杂,还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多工种配合作业,多单位(土石方、土建、吊装、安装、运输等单位)交叉配合施工。因此,从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在管理上实现标准化和集约化难度很大;从行业管理水平的现状而言,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仍显粗放,责任不明确、组织不落实、监督不到位、财务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以及以包代管、重项目承揽、轻过程控制等问题,致使企业应收账款多、资产负债率高、运营能力低,劳务纠纷和法律诉讼多发。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通过管理创新改变传统的低水平管理现状,提升企业集约化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很多建筑企业的共识。通过实施先进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本身所具有的标准化、流程化、可控化、及时化的特点,整合企业管理资源,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控性,变低层次的、粗放的发展方式为高层次的、集约的发展方式,不断缩小与国际同行业先进企业的差距,提高建筑行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和利润率,是建筑企业应对行业激烈竞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1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控模式的研究通过信息化搭建管理平台,建筑企业可以实现三级穿透管理:集团总部成为企业管理体系的运行中心,二级公司对项目部的直接管控能力得以加强,实现总部可以监控项目,二级公司可以管理项目,三级项目部业务在信息系统中可以运行。总部能及时获得分散在京外、境外项目的全面信息,并通过信息平台对业务流程进行统一,构建整套适应建筑企业特点、覆盖企业经营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管理系统,达到管流程、管过程、管标准、管信息、重结果、重实效的管理效果,解决传统建筑企业集约管理的难题,实现流程精、过程严、标准细、信息实、结果好、见效快的目的。2建筑施工企业基于信息系统的三集中管控模式建筑企业依托信息系统实行的三集中模式可以解决建筑企业分散化的问题,三集中即资金集中使用、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劳务与专业分包分别集中招标。通过三位一体的资金管理平台,提高资金结算效率;通过大宗物资集中招标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合格供应商名录,全面覆盖企业集团内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工作;通过劳务与专业分包信息系统实现企业集团范围内的集中招标。2.1财务资金集中使用分析由于向银行融资的需求、政府对工程项目监管的需要、甲方的要求、大型集团所属企业和项目部众多等原因,造成了大型建筑企业集团的银行账户众多,导致一方面集团范围总体银行贷款额度较高,另一方面分散在大量银行账户的闲置小额资金总体数量惊人,出现了存贷款双高现象,即集团总体贷款额度较高与集团期末货币资金总额较高的双高现象。要降低资金沉淀,减少财务费用,就必须实现财务资金集中管理。1)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第一步就是要实现账户集中管理,建立银企直联体系。通过招标选定几家银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搭建银企直联平台,既可以实现网上支付,又可以方便实时查询整个集团范围内各个子公司、经济实体账户的银行存款情况,通过过程化管理实时掌握资金的流量和流向,可弥补传统的资金管理与经营管理行为之间的时滞,可以使集团公司对资金的总体调控能力大大增强,有效地防范了资金风险。体系中的账户档案只有系统管理员有权录入,所有银行存款科目记账必须挂接账户档案,可以有效杜绝成员企业私开账户和资金体外循环;财务资金体系中的信贷管理,可对银行贷款合同、内部合同、担保合同进行统一管理,便于决策层全面及时了解全集团所有贷款和担保情况,并可以对合同到期及各项数据进行预警;财务系统中的集团内部资金往来体系能确保凭证生成的实时性,资金报表完成的自动化,大大提高财务处理效率。2)资金集中实现的第2步是要搭建资金集中管理平台。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建设原则是:实现两级资金池的集中模式,一级资金池是集团总公司结算中心,主要负责对各个结算中心进行系统管理、各结算中心之间的资金清算、单据交换。集团层面对二级结算中心进行资金监控并将适时实施全集团一级资金集中管理。二级资金池是集团二级单位结算中心,管理对象是该二级单位下属的各三、四级单位。各二级单位资金基本为集中管理,二级结算中心对其下级单位进行资金归集。上述举措为实现全集团范围的资金集中管理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以防范风险、降低成本为中心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集中理财降低资金沉淀,杜绝存贷双高的存在,降低财务费用,集中监控通过对资金过程化管理实时掌握资金流量和流向,集中信贷管理扩大融资规模、统筹内容调剂、集中计划使资金使用有序化,防止盲目投资,防范资金风险。实践证明,实行财务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大大降低资金沉淀和财务费用,扩大融资规模和集团整体授信,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2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劳务与专业分包集中招标分析施工项目成本是指施工企业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耗费,包括工程耗用的各种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具体包括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及间接费用,其中材料成本在整个工程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0%~70%,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一个工程在其他成本项目(如人工费、机械费等)出现亏损时,往往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予以弥补。所以抓好工程项目施工中材料采购的成本控制,就抓住了项目盈利的主要矛盾。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材料采购往往由各项目部分别实施,分散采购所导致的结果:①议价能力不强,在物资采购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价格优惠,无法实现集团范围内的规模经济;②分散采购导致具体经办人和项目经理权力过大,采购过程不公开,不透明,寻租和腐败现象也会人为抬高材料采购成本。建立大宗物资集中采购信息系统,包括供应商信息、招标采购计划、供方选择、招投标管理、合同签订等管理模块,核心思想是三级管理:集团层面建立招标采购的信息平台,发布合格供方信息目录、各公司的需求采购信息以及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对各种招标采购进行监督管理;二级公司负责组织具体招标实施,当某些原材料越来越集中时,由集团公司与供应方形成战略采购联盟,寻求最低的供方价格进行统一采购;项目部有最终询证的权利,可提供更为便宜、合格的材料信息供二级公司进行采购招标。这样就可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体系,通过这些制度化的建设,有效地解决项目管理中的漏洞,从而大大降低采购成本,确保安全和质量,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填塞管理漏洞。同时,通过信息化解决了信息对称与透明问题,所有项目部采购的材料、租赁的设备、劳务分包的范围、价格都会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比对,经营分析的数据可以进行分析、追踪、比对,甚至每个项目部召开监理会后监理会议纪要都会全部呈现,使项目组织、二级企业以及所有管理人员感到工作随时被置于公开监督之下,自我约束的管理意识明显提升。劳务与专业分包分别集中招标系统与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系统类似,也是通过建立信息平台、管理合格供应商名录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管理模块实现三级管理。3依托信息系统实现施工项目管理标准化研究对建筑企业而言,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元,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代表了企业集团集约化管理水平。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既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带动、改造和提升传统项目管理手段和生产经营模式的重要途径,由企业自己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软件开发企业共同合作研发完成,体现了企业集团工程项目管理集约化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3.1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研发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研发必须结合以往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对业务流程重新进行梳理和认识,建立集团总部、二级公司、项目部的统一业务管理流程。为此,企业管理团队必须与软件研发团队一起介入系统研发全过程,研发团队必须根据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详细梳理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表单,对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确立项目管理信息化基本蓝图,形成项目管理信息化需求报告书。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应围绕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项目管理,将建筑产品生产过程划分为合同、生产、物资、机械、劳务、专业分包、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竣工、风险和项目验收及考核这12个信息系统功能模块组,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劳务分包管理模块为例,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属于劳务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管理对于项目的经济效益、工程质量、安全质量乃至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对劳务管理流程梳理形成的信息化管理模块可以建立合格劳务队伍名录和信用等级评价,并实现合同登记、变更、任务计划、任务单、产值统计、预结算、结算、奖罚、转账、劳务费发放的全过程管理,使企业管理层可以实时查询劳务合同台账、劳务费用结算支付情况等。3.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标准化分析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企业的经营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往往脱节,特别是成本分析上,预算收入与成本支出分属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而这对于业务发生的归集口径不一致,导致在做收支对比分析时缺乏统一的基础,不利于形成科学的分析结果。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研发包含200多个成本科目的基础数据归集系统,建立口径统一的成本科目字典,可以实现对同一经济业务在预算收入与成本支出核算时的核算口径统一,避免收入与支出核算两张皮的现象。成本科目字典可以说是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精髓,解决了多年来建筑行业工程项目过程管控无法标准化的难题。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项目管理从预算分解到科目挂接、从统计报量到财务核算、从数据录入到经营分析全面实现了规范统一,为企业、项目评价、分析经营工作提供了一致的标准。此外,生产、物资、设备、劳务、专业分包、经营管理、安全管理、考核审计业务都能在全集团形成一套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方法。3.3建立建筑企业人员学习培训的制度化、常态化根据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报告显示,我国建筑业有854万正式职工,从业人员达3800多万人,而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只有178万人,占正式职工和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20.8%和4.6%,在20个国民经济行业中,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排名倒数第4。因此,建筑行业人员素质层次不高是行业特性所致。由于人员的流动性、分散性,如何实现培训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并且使培训真正取得实效,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而没有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必然也没有企业集约管理的真正到位。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正是通过信息化建设这样一种外在的形式推动,可以迫使企业对人员的培训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使人员素质和能力提升真正收到实效。以笔者所在单位北京住总集团为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后,住总集团在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总的培训人数约4600人,超过了企业任何形式的培训工作,过程中培养出超过130人的模块专家与讲师团队,形成了企业管理的中坚力量。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一一对应的《工程项目管理手册》共有29章193条近600款约13万字,覆盖了从工程项目招投标到项目经理部撤销的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新入职的员工,当确定岗位后,只需把信息系统的工作完成,即完成了岗位标准的要求,因此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管理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强大的学习和培训平台。4结语对建筑施工企业基于信息系统实现的三集中管控模式、工程项目过程管控、成本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建筑施工企业通过信息化管控模式的转变,重新设计了管理流程,形成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方法。依托信息化实现管理创新、可以发挥企业的协同管理能力,从而适应企业规模不断扩张,管理跨度不断加大的趋势,为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发展基础。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最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哪些?

你好,最常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那就是上网课了。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官方入口http://mis.cbern.com.cn/base/login.jsp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官方入口欢迎您!请您点击以下入口进入! 点击进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官方入口 点击以下图片也可进入>>> 【相关阅读】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促进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10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在全国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要求各地以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经费保障、组织措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为主要内容,开展自查。在各地自查基础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教育部相关司局、国家督学和专家组成6个督导组对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浙江、福建、河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12个省(区)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期间,共抽查了48个县(市、区)的288所学校(包括教学点、县乡村的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学校),听取了省(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县(市、区)政府的有关工作汇报,与部分校长、教师进行了交流。督导情况如下: 一、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做法 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影响,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组织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大力促进信息化应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规划 各省均在教育行政部门内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业务处室参与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大多数省还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的跨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绝大多数省份制定了专项发展规划,确立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1.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分工合作 各省普遍建立了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一是各省建立了由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各业务处室参与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建立基础教育、教研、教育技术等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二是部分省份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发改、财政、工信、科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厅际协作机制。青海、贵州等省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相关厅局为成员单位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江苏、辽宁等省成立了厅际协调小组;安徽、湖南等省建立了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理顺机制,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2.注重科学规划,加强督导落实 各省(区、市)基本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专项发展规划,明确了工作目标,进行了任务分解,规定了完成时限,落实了工作责任,完善了保障措施。绝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强化督导检查,促进相关工作落实。云南省将教育信息化设备配备纳入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将信息化配备水平、“三通两平台”建设配备情况等列为政府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湖南省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考核内容,并建立县级奖补机制,从2013年起奖励在“三通工程”建设与应用方面的24个示范县各10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县级政府加快“三通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3.重视专业引领,组建专家团队 部分省(区、市)依托高校及科研机构组建了省级教育信息化工作专家委员会(或专家库),提供研究论证和专业引领,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智力保障。其中,北京等省(区、市)成立了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河南、内蒙古组建省级培训专家库,甘肃将省内高校相关教育信息技术专家列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 (二)加大经费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各地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团体、企业支持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初步形成。多数省份安排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弥补经费缺口。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面改薄”计划,给予优先保障。 1.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各地积极整合现有经费渠道,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保证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实施。一是在中央财政专项投入基础上,各地加强省级统筹,弥补经费缺口。部分省份安排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以省级财政投入带动市、县财政加大投入。上海市从2011年起、湖南省从2013年起年均投入专项经费超过1亿元。二是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面改薄”计划,给予优先保障。陕西省在项目申报中明确将“全面改薄”工程资金的2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湖北省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18.7亿元,占改薄资金总额的7.8%。三是多数省份明确规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标部分,用于满足学校信息技术和教师培训方面的开支需求。安徽省规定各中小学按照不低于公用经费10%的比例建立信息化专项资金。 2.探索多元投入格局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各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与移动、联通及电信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动员社会多方力量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宽带接入及信息化环境建设。贵州省采取向社会融资、企业垫资、租赁+财政补贴等方式探索“政企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三种模式,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四川省与电信、移动等四大网络运营商沟通协商,制定“校校通”网络接入实施方案,并以目标考核方式下达各市县年度完成目标。河南省内三大电信运营企业近三年累计投入7亿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的提升。甘肃省与企业合作为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为5297、6033个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河北省与省通信管理局合作实施“校通宽带”工程,免费为500所农村中小学校铺设网络。 (三)强化教师培训,提升应用能力 各地普遍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从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参与过相关培训。各地积极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有效性。绝大部分省份明确规定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相应考评指标体系,建立推进应用机制。 1.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 各地各校不断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是拓展培训内容,满足发展需求。围绕“国培”计划有关内容,部分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浙江省结合自身需求,设计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等三大主题的教师培训内容,不断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促进教学应用。各省通过集中培训、开展教研、举行赛课、考核应用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贵州省以“开足开齐课程”为目标,发挥县域内教研、中心校示范作用,由各县、中心校制定同步教学和教师培训计划,采取传帮带多种方式,指导教学点教师充分利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海南省运用主题式培训,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研究构建“QQ群+个人空间+工作坊+研修社区”网络技术手段和平台,推动教师学用结合。江西省采用“自主普及学习+诊断测评+能力提升培训+培训测评”的模式,开展分学段分学科分城乡校长、教师等专项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是充分整合培训项目资源,扩大覆盖面。河北、山西、广东、贵州等省充分整合“英特尔未来教育”、“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培训”、“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资源,加强各级各类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 2.纳入考评体系,促进教学应用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各地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考评体系,并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一是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考评体系。大部分省份明确规定“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福建省在进行岗位细分等级聘任工作中,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聘任的必备条件。江西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列入了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 二是开展试点引领。各省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在教学应用、区域整体推进、机制创新等方面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安徽省开展以县为单位,以中心校辐射教学点的在线课堂常态教学实验,县镇学校教师通过视频互动方式为教学点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在线课堂技术标准和常态化教学组织模式。浙江省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形成一批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和机制创新典型,如杭州市拱墅区的集研训、交流、协作于一体的网络研训模式和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云实训”,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转型提供了范式。 二、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成效 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实现,“校校通”和“班班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实现 各省积极配套经费,整合资源,推进教师培训,截至11月底,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了设备配置、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 1.教学资源同步配送 在加强设备配备的同时,各省通过卫星和网络接收项目配套小学1-3年级教材版本数字教育资源,并有效整合市、县教学资源,初步形成了对教学点的辐射服务支持机制。河南省搭建省级“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同步课堂、名师课程等辅学资源和教研备课资源,同步课堂视频资源覆盖7个学科、9个版本教材,共3000余节。 2.课程开齐率大幅提升 随着项目逐步实施推进,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长期以来缺师少教、无法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学点国家规定课程开齐率不断提高,尤其是音乐、美术、英语等课程开课率显著提升,特别是对一师一校型教学点,效果尤其明显。陕西省所有教学点均已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河南省90%以上教学点能利用设备和资源开出音乐、美术等课程。福建省教学点教师利用设备和资源开设的课程占总课程的74%,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教学点比例较项目实施前提高了21个百分点,达到88%。 (二)“三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各省通过“三通”建设,积极创设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不断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广泛利用学习空间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应用。 1.“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实现 截至11月,全国中小学(不含教学点,下同)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为82%,其中,接入带宽在4M-10M之间的中小学比例为32%,接入带宽在10M以上的中小学比例为41%。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全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78%,普通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39%,普通教室半数以上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46%。 2.“优质资源班班通”初见成效 各省采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形式,稳步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山西省实施“‘班班通"教育教学资源进教室计划”,建设交互式数字资源、“同步课堂”资源和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数字资源,探索多途径实现“班班通”。海南省成立省级骨干教师工作组,分学科收集整理教学资源,形成本省特色资源,在名师相对集中的学校开通“名校课堂”“名师课堂”,乡镇中心校以上教师利用优质数字资源备课、上课已成为常态。 3.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各省积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初步积累教育教学应用经验。海南省建立实名制教师学习空间8万个,占教师总数的71%。浙江省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教师比例达68%,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研的教师比例达43%。吉林省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44%,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教师占任课教师的44%(其中城市教师达到77%)。黑龙江省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进行课堂教学的中小学教师占已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教师比例分别达86%、21%。 (三)“两平台”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通过“两平台”建设,各省初步形成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了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了教育公共服务的系统化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1.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成 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各省依托已有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共享机制。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初步建成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积极推进教师研修、资源共享、互动教学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浙江省在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用户择优选择的方式,构建“资源超市”。甘肃省通过与企业合作、购买、组织竞赛等方式获取和整合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并免费为教师提供教学助手、虚拟实验室、备课工具等教学应用软件,初步形成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天津市通过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汇聚已有各级门户网站,实现多站点统一管理、权限统一分配、信息统一检索,并对多方优质特色资源进行整合与集成,实现与第三方数字资源和数据库的跨平台统一搜索。 2.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稳步推进 按照教育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部署,各省积极规划并出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到目前为止,部分省份建成省级数据中心。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各省完成部署,从教育部到学校的五级应用系统实现全国联网并稳定运行。甘肃省建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部署了国家级应用系统5项、省级应用系统5项,同时开发了教育综合数据监测系统。陕西省在省政府信息化中心设教育专区,搭建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并建设了包括学籍、教育科研、教育行政决策、教育基础数据库及交换平台在内的多个特色业务管理系统。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妥善解决。 (一)统筹推进力度不够 督导中发现,一些地方对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与具体部署了解不全面,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一是协同推进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仍有部分省份尚未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与发改、财政、工信等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导致各项政策措施未能形成合力,推进工作缺乏有效组织保障。二是缺乏对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统筹规划。仍有一些省份未建成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省级平台与已建成的市县平台、企业平台间缺乏互联互通,无法有效整合。资源平台与管理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撑和运行维护等还无法完全实现共建共享。 (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水平还不高 督导中发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还未产生实质影响。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没有根本性改变。一是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多;二是大部分教师仍处于信息技术的浅层次应用阶段,部分教师仅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形式,缺乏对有效融合的教法、学法的深入钻研,导致信息技术应用收效还不明显。 四、督导意见 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各地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导向和机制创新,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一)理顺机制,加大统筹力度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准确把握本地区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强化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力度:一是加大省级政府统筹,建立并完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发改、财政、人社、工信等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进度安排,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合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二是加强对省级资源服务平台与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统筹,实行对两大平台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维护。建好省级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对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互联互通。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各地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断改进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切实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抓手,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汇聚、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针对教师能力水平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设置分层级的立体式培训内容体系。创新培训方式,重视学用结合,开展以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师培训。组织教科研队伍、专家、名师等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活动创新作为课改的重要内容,开展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鼓励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地区和部分优质学校,大胆创新,形成可示范、可复制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校企合作方案【多元参与,校企共建,打造共享型信息化平台】

  摘 要: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资源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建成了相对完善的数字化校园,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校企合作;信息资源;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3-0010-02   实现“信号覆盖无盲区,信息采集无盲点,数据共享无孤岛,教学资源渐丰富”是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孜孜以求的目标。为此,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信息化条例》、《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在2004年新校区建设之初就将校园信息化、数字化作为校区重点建设内容,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应用、整合资源、共享数据”的原则,坚持校企合作,寻求多方支持,努力构建具有“先进性、实用性、易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不断规范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促进了教育教学管理上水平。   一、多元参与建平台   为了抓好信息化平台建设,我们坚持以自身建设为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行多元参与共建。   1.争取上级支持,明确了信息化建设方向   我们多次向上级领导汇报,并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近三年,我们请上级领导和各级专家对全院师生进行了网页制作、课件制作等技术培训,2011年为推广“职教新干线”空间的建设,进行了近万人次的空间建设培训。今年3月,我们邀请省教育厅王键副厅长作了《以信息化带动职教现代化,加快教育教学深刻变革》的专题讲座,使广大教师更加明确了学院信息化建设和教育教学的方向。   2.坚持学院为主,夯实了信息化建设基础   我院高度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于2005年成立了校园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明确由常务副院长张建分管全院的信息化工作。去年,我们又将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年度的八项实事之一。自2004年以来,学院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和改造,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学院出台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及信息化管理制度》、《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制度》、《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设备管理制度》、《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新闻发布与审核规定》等一系列校园信息化管理制度。去年,为规范个人空间资源的发布,特别制订了《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实施方案》、《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基本要求》。为规范学院的数据管理,下发了“关于学院数据规范管理”的行政会议纪要,提出了数据“归口”管理、资源共享等网络化管理的具体要求,采用青果管理软件对各类资源进行建档,目前,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等已投入运行,其他项目正在陆续上马。做到数据统一规划、资源共享运用,大大提高了学院的管理水平。   3.寻求多方合作,提升了信息化建设水平   学院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长沙朋悦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数字化校园,打造学院信息化软硬平台。2004年,中国电信岳阳分公司免费为我院校园网进行光纤布线和楼道的综合布线,所有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实现网络信号的有线接入;2009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为我院建设WLAN,实现了校园网络无线信号的全覆盖;2010年,中国电信为学院提供服务器和青果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等网络管理平台,实现了学校管理、教学的网络化、信息化;去年,学院与北京威能达公司签署了建设200间数字化教室的协议;今年,与长沙朋悦洽谈,建设基于校园网的无线网络系统。通过多方参与,学院形成了一个1000M光纤主干、100M到桌面、多线路接入、有线与无线结合的校园网络格局,基本实现了“网络信息无盲区”。   二、校企合作建资源   资源的收集、整理与运用,是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关键,也是数字化校园的标志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利用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管理、使用各类教学资源。   1.挖掘潜力自建资源   通过覆盖全院各部门、团体的网站,为师生、社会各界提供各类校园资讯,发布教学资源;利用院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精品课程、精品专业、特色专业、教学名师等)的项目网站,为教学资源收集、展示、运用提供支持,实现资源共享;根据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的运用,大量引入个人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用于教学和管理。2010年学院一次性购买了8000个个人空间,在去年一年时间内,机构内空间的资源数量猛增,给教学、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教育厅空间建设2011年12月23号全省排名,我院文章数量排第8、视频数量排第15、文章浏览排第6、交流互动排第5、视频浏览排第7。目前,我院机构平台已进入职教新干线“优秀空间”的行列。   2.利用企业共建资源   学院先后与广州凌凯集团共同开发汽车检修与维护专业的教学资源,资源容量500G;与美斯坦福公司合作,开发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软件包,涉及23门课程,资源容量350G;与梦浩影视动画公司共建动漫专业,公司为学院提供动漫素材、影视资源、课程资源等;高教出版社每年为学院提供各类公共的、专业的教学资源。在精品课程建设、精品专业建设等项目建设中,企业技术人员充分参与课程的研发,共建教学资源。几年来,校企共建课程资源58门,素材资源约1T,学习软件包32个,总容量约6T。   三、利用平台促教改   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的推出,给学院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场变革,有效、合理、创新地利用空间和空间资源,能起到提高效率、科学管理、人性服务的作用。   1.推广空间教学,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在学院推广空间教学,一方面邀请兄弟院校的空间教学能手来我院进行示范、指导,另一方面在教师中开展空间教学交流、观摩、竞赛。目前,学院建设比较完善的空间课程有42门,在建空间课程228门,另有一部分正在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教师通过学习任务包将作业或学习任务放在教师空间,通过学生自选或教师指定等方式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空间提交作业链接,教师批阅后在空间给予评价,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2.利用空间交流,促进学习方法改进   在空间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空间的交流群组,建立学习类、兴趣爱好类、社团类等各种形式的群组,各班级至少都建有一个交流群组,有的是以学习团体形式构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均能有效地通过群组进行沟通,提出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目前,机构内学习类群体约400个、兴趣爱好群组68个、社团群组34个、其他群组14个。据统计,交流帖子数量为9.7万余条。   3.强化空间运用,促进管理方法改良   学院将空间建设纳入部门和个人的年度考核,并通过空间开展教学管理、项目评审、评优评先等工作。如今年我院在学生中开展的“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就是通过空间进行的,学生参与度高,效果明显;针对对高职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学生分散、时间跨度大、检查督促不能及时到位等问题,我们在启用个人空间后,实习学生和实习点的指导教师通过空间提交实习资料,学院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指导、解决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起到了极为明显积极效果;在学校内部管理工作中,我们为每个部门均配备了空间,学院机构平台、部门空间、个人空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工作流程、工作要求、任务安排等都能及时、有效地组织,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学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东兴,陈怀楚,沈培华,王映雪.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发展与规划[OL]..edu.cn/jdx/lunwen/szhxy.htm   [2]赵国栋,黄永中.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8).   [3]布拉戈韦斯特·森多夫.迈向数字化和通讯时代的全球智慧[J].教育展望,1998(3).   [4]胡东成.主动适应信息时代 加速建设一流大学[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   [5]万里鹏等.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2004(3).   (编辑:杨馥红)

【信息化教育下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学校校本数字资源库建设模式

  我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存在基础建设与实际应用不平衡的现象,而教学资源的短缺是造成很多一线教师不愿意使用现代化教育设备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使得巨大的投资却只有一小部分得到应用。启东中等专业学校以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突破,提高现代化教育设备的使用率,并借此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1 校本教学资源库的涵义   关于“校本”,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有如下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即要以改善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重点关注学校及教师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要由广大教师来共同探讨、分析解决学校自身的问题,所形成的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地实施;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挖掘学校内部的潜力,更加充分地利用起学校资源。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这样认为,校本教学资源库指的是以满足学校师生工作、学习中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为目的,由学校自主组织和规划,由学校师生共同建设和维护,通过整合、融合、利用、转化一切可以得到的教学资源而建设的能适用于本校教学活动的教学支持系统。其建设的目的是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人人知晓、人人会用、人人会建的本土化教学资源库。   2 教育信息化进程   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两次浪潮的文明,而现在正在经历第三次浪潮的文明,即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信息时代。而教育作为科学技术发展进步在文化领域的投射,科学技术的革命必然引发教育的重大变革,教育也就进入了它的第四次革命——以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   纵观世界,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欧盟的“苏格拉底”计划和“达·芬奇”计划、印度与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CLASS2000计划等,均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相比而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处在奋起直追的阶段。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九章专门论述了如何以教育的信息化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所有以上的政策方针都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启东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省四星级职业学校,近年来累计投入400多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曾获省优秀校园网评比二等奖,可以说硬件的建设已经位居同类学校的前列。在软件的购买方面学校也并不落后,近年来累计投入30多万元购买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及学习资源。   硬件水平提升了,资源库等软件也买来了,但经过实践应用,发现资源的利用情况却实在不容乐观。尽管学校多次宣传并组织教师学习教学资源库的使用,但各资源的点击、下载率却不尽如人意,资源库因无人使用而束之高阁,甚至于影响到了学校现代教育设施设备使用率。   为什么学校花重金购买来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使用? 经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因不会用而不用的人数并不多,即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并不是该问题的关键;而因缺少合适资源或因使用麻烦而不愿意使用的占比超过六成,也就是说如果有好的资源、便于使用的资源,这部分教师都将会很乐意使用。通过以上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许多专业部门、软件开发公司也推出了一些优秀的方案。但是,由于各地教育发展的不一致,各所学校课程改革、教材版本、校园网环境的差异,以及开发商与一级教育工作者缺少深度的沟通,导致开发的作品与教师自有的教学风格难以统一;再加上不同厂商开发的教学资源库产品存在或多或少的兼容性问题,使得购买来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现实教育教学的个性化需要。   基于以上分析,虽然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和技术上还有提高的空间,但造成现代化教育设备使用率低的直接原因是资源特别是适用资源的紧缺。因此,建立与学校相适应的校本资源库成为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之一。   4 校本资源库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祝新宇教授从教学资源的组织化程度、多样化程度和互动程度3个维度对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资源库模式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建立了X-Y-Z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其中,三个维度都被分成低、中、高三个不同的程度,三个维度交叉后可以得到27种交互响应模式,其中三个维度都处于高坐标端,即为高互动水平的全面综合型教学资源库模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目标定位在了这种模式上,即要建设的校本资源库是一种对“高多样化”资源进行“高组织化”后,利用“高互动”平台进行管理的教学资源库。   在校本资源库模式中,由教师或者管理员对外部资源进行筛选和整合后,充实进资源库,管理员还负责资源的审核。教师除了对资源进行查询和使用外,还可以在给定的权限内对资源进行评价和反馈;学生在互动平台上可以对资源进行查询、使用和反馈;而管理员除了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对资源进行跨平台的更新维护。   5 校本资源库的建设实践   5.1 资源库建设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建库前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硬件、软件和政策管理方面。全校电脑统一安装系统及常用软件,尤其保证各多媒体教室、实验实训室、教师办公电脑能够正常运行和浏览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资源库管理平台安全性及运行稳定性两方面的调试。成立“校本资源库建设管理小组”,审核和评定资源的合法性和初步价值,对资源库进行更新维护。制定《校本资源库建设奖励方案》,奖励为资源库提供资源的教师。   第二阶段:试运行阶段。主要是进行资源库平台的试运行和检验第一阶段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对教师进行平台使用培训,根据教师意见和建设对资源库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以使资源库的组织结构更加符合一线教师的使用习惯。   第三阶段:建库及维护阶段。工作重心转移到对资源的质量以及动态更新方面。对入库资源进行有效性、合理性鉴定,包括资源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资源内容是否与教学需求相符、资源是否符合新课改理念等。对广大参与校本资源库建设的教师进行资源质量评价,按标准发放报酬。

[混合云计算模式下高校信息化建设新思路初探] 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摘 要:针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设备耗资巨大、资源重复建设和信息难以共享等问题,提出用混合云计算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思路。探讨在混合云模式下高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的可能性。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建设;云计算;混合云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1-0007-03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信息化是以信息通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数字化校园为技术构建基础,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高校管理、教学、科研和图书资源等方面,进而促进高校的管理、教学及科研的水平和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出能够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人才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建设者。[1]高校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目标就是建成一个信息化校园,即通过环境的网络化、资源的数字化、应用的智能化和表现的多媒体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提供全过程的支持与服务,全面提高办学效率与质量,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2]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其建设水平是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通过十余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我国高校信息化水平已经得到长足发展,校园网、高性能计算中心、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平台和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等教育信息化的硬、软件基础设施已经在许多高校建成、运行,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存储和服务器等设备耗资巨大,维护成本过高。随着师生对信息的需求量的剧增,高校不得不购买越来越多的资源、存储和服务器来对师生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而相应地需要增加更多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和更多的维护运行成本。   第二,资源重复建设,利用率不高。由于高校各部门、各学院信息化建设通常各自为政,购入的服务器、存储、电脑等设备由于管理和维护等原因,在部分时间内闲置或等待维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三,存在信息孤岛,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高校信息化资源建设各部门基于自己的不同需求出发,在信息化建设中独立发展,自成一体,缺乏统一的标准,各系统之间兼容性较差,难以统一进行系统集成。   这种“高耗资、低效益”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功效,阻碍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采用混合云计算模式,对高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具有许多优越之处。   二、混合云的优势   混合云是云计算的一种部署方式,是公有云计算和私有云计算的混合。混合云将公共云和私有云结合起来,让使用者能够同时利用两者的优势,充分发挥云计算的功能。采用云计算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终端使用者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和病毒入侵等麻烦;通过云后端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可靠的存储技术和严格的权限控制策略,用户可以放心地使用云计算的服务。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低,使用方便,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通信设备;通过云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使用云服务器端的应用,实现随时随地的接入。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在云计算的应用模式中,数据保存在云服务器中,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通过浏览器同时访问和使用所需要数据。云计算有着便利的可扩展性,可以兼容不同硬件厂商产品,能够集群兼容现有低配置机器和外设以获得高性能,有利于节省信息化投资成本。   采用公共云和私有云联合的云计算环境,可以让应用程序运行在公共云上,让最关键的数据和敏感数据的应用程序运行在私有云上,让其他一些应用程序跨越公共云和私有云服务。公共云具有高可扩展性,但往往性能滞后。私有云一般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可扩展性却有限。而混合云则将两者的优点结合,消除了两者的缺点。可以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和出自节约成本的考虑,在私有云和公共云之间灵活选择或并用,来构建具有动态扩展性、高可用性的资源中心和计算中心,形成混合云的应用模式。   三、混合云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初探   1.利用混合云模式更新高校信息化建设观念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普遍采用的是自主建设、自行购买的模式,即学校自己投资购买基础设施设备,购买电子资源、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购买和自主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信息管理系统,购买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在过去十余年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就为高校搭建私有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不同时期购买的服务器、存储和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来进行管理和维护,其运行和维护成本越来越大,而且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如果采用私有云和公共云结合在一起的混合云方式,可以把一些信息化应用配置在公共云里,采用按需付费的方式来减轻高校沉重的信息化建设负担;有效地利用、整合高校现有的硬件资源,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将现有高校内的高性能计算能力进行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软件的采购成本,促进高校间的资源共享,在有限的资金和时间条件下提高高校信息化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建设进程。   2.利用混合云模式开展高校基础设施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可以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构建私有云,让最关键的数据和敏感数据的应用程序保存和运行在私有云上,对于另外一些访问量较小、利用率较低的数据和购买的数据保存和运行于公共云上,各高校之间也可以采用共同租赁使用公共云基础设施的方式来进行信息化建设。如图1所示,高校可以整合现有服务器、存储等资源,可以在私有云中分别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中心,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通过虚拟化、集群等技术面向各部门按需分配所需要的硬件资源;而对于学生上网、测试等所需服务器和存储资源,可以采用租赁第三方云计算服务商提供或多所高校联合共建公共云的方式来进行建设;可以把购买的电子资源(如超星电子图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全文数据等)、教学资源、试用数据库和测试数据等保存和运行于公共云,而把自己制作的资源(本校老师网络精品课程、本校特色数据库等)、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采用学校统一构建和管理私有云平台、学校各部门按需使用的方式来为师生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   3.利用混合云模式开展高校资源建设   高校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科研资源建设、数字博物馆和政务信息资源与基础数据的建设。目前高校资源建设处于“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访问”的初级阶段,师生要检索不同数据库的内容需要通过不同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分别进入各个数据库自己的检索界面。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已经把不同的资源按物理路径分别放在混合云中,采用混合云模式的资源建设方式需要将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库和一站式的检索界面结合起来。师生通过云客户端界面检索,将用户请求提交给云计算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请求调配相应的计算能力,分析需求并根据分析结果调配存储在分布式云存储服务器的资源,将结果提供给师生,为师生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服务。   4.利用混合云模式开展高校应用系统建设   高校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应用系统(电子邮件系统、BBS、校园一卡通系统、个人网络存储空间和资源搜索工具、虚拟社区、校园网站以及各管理平台)、教学信息系统、科研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云计算的高可靠性和通用性,将所有的应用程序统一安装在服务器端,师生只需通过浏览器工具访问服务器即可实现各种应用系统和软件的使用和文档的编辑,用户的文件数据可以在服务器端备份。混合云计算模式下的高校应用系统应当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和师生交流的统一信息平台,让师生一次登录即可实现学习、科研、教学、办公、交流等应用需求。   5.利用混合云观念规范高校信息化建设标准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整体过程,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高校师生能够便利、快捷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这个过程中私有云和公共云之间应该采取统一的资源共享协议和信息化技术标准,实现云之间无缝集成和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一切从应用出发,一切为应用服务。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高校信息化设施不断改进和完善。   6.建立健全区域性高校共享云计算环境   云计算扩展性非常强,多个院校可以将现有的资源共同加入到一个和多个“云”中,减少单个院校在资金和时间上的投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使不同学科背景的多个院系、专业之间共建共享云计算环境,师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服务,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资源利用率不高和信息孤岛等问题。   四、结论与展望   混合云计算模式的出现,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建设思路和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模式,云计算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实现方式,如何在现有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进行基于云的资源整合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何统一整合现有的设备和资源;不同厂商的云架构产品均不同,如何将不同的新产品应用于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异构的资源如何利用中间件进行整合而实现共享和统一等。但是,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已是日渐明朗,云计算必将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应用,以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13(5):11-17.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信息中心.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题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4]曹泰峰,李端明.云计算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0.30(8):167-170.   [5]黄晗.云计算对高校信息化的影响[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50-54.   [6]张智勇,施游.云计算技术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35).   [7]李超.云计算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电脑与电信,2010(10):73-74.   [8]杨克戎,韩兴顺.云计算与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方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20).   [9]孙柏祥.云计算――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5):123-125.   (编辑:金冉)

信息化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信息化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有对过去的总结也有对未来的计划,下文是信息化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篇一:信息化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xx年是我县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一年,我局牢牢抓住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机遇,紧紧把握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的要求,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在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中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全县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电子政务、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现将我局2xx年信息化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不断加强和完善信息化工作机构和制度建设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年初及时召开了信息化工作办公会议,部署全年信息化工作计划,明确将建设门户网站和加强有关工作人员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材料交换以提高办公效率为本年度信息化工作重点。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对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审核和把关,我局还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党组书记为副组长、分管办公室的副职领导和和办公室主任任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同时选派了具有一定电脑操作基础和有较高文字水平的同志负责信息化工作的网络管理及日常维护运作;由此完善了我局信息网络,落实管理责任,确保信息化工作有力、体系健全、职责明确。为切实推进信息公开、提高办事效率,我局建立健全了部门信息报送制度、信息工作会议制度、收发文制度、报送信息奖励机制等,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实行长效管理,从而更好的从制度上规范本部门信息化建设,全面完善了部门信息化工作体系。    二、突出重点,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我局继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计算机基本达到一个股室一台,并由专人负责,实现了所有非涉密计算机的内部共享,满足了办公自动化对电脑的需求,为单位办公的电脑化、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极配合县信息化办做好各项信息化工作,在全面实施公文无纸化传输和电子公文交换的第一年,我们能够按照县信息化办的要求,及时、准确接收发送公文,在收到文件后及时签收、反馈、办理,使文件的处理以及上报工作做到迅速及时,大大提高了效率。今年未出现延误接收、未及时发送回执等事件。基本能做到年初有计年中有落实、年底有总结的良好工作秩序。    三、加强学习,推动计算机在办公和业务业务处理中的广泛应用   随着计算机局域网的建立,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迫在眉睫,为顺应形势,切实拓宽广大干部职工眼界,实现学习资源信息共享,我局建立了以煤炭工作资料为主的学习资源信息库,信息库的学习资料主要以电子文档、图片和视频光盘为主,向全局干部职工提供借阅,有效地实现了信息化资源的集中和共享。同时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简单计算机操作应用和局域网共享使用的培训,解决了在实际使用中的很多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我局办公自动化的进程。   2xx年,总体来说,我局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基本完成了县信息化办下达的各项任务。但与县信息化办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部门工作人员电脑操作水平不高,真正实现网络办公还有待时日;二是围绕门户网站栏目、内容合理设置的网站建立工作需要尽快落实。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以发展的眼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断巩固和提高信息化工作成果,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工作,使之更好地为我局的发展服务,为永兴县的煤炭事业添光彩。    四、2xx年县煤炭局信息化工作计划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在县委、县政府和县信息化办的领导下,将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本局重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要将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的好坏,作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思想认识,明确适应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步伐,更好地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加强学习,强化培训。明年将结合我局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要对全局干部职工,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进行信息化知识专项培训,不定期参加计算机培训班,组织开展计算机技能操作比赛,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3、完善制度,建立体系。要建立一整套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信息网;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机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管理,杜绝涉密信息的泄漏;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完备的维护管理规范措施,形成符合我局实际的一套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化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社会信息化意识。   4、扎实工作,落实任务。一是继续做好本部门信息维护工作。加强本部门公文传输维护,做到及时上网收文,确保网上公文传输的顺畅;坚持定期更新我局的工作信息,做好文字信息录入工作。二是加强本单位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发布煤炭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及活动情况,努力实现全县信息资源共享化,全力打造一个更加透明和公开的办公环境,从而更好地服务全县信息化经济建设   篇二:信息化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自去年10年月份以来,廊坊市信息化办公室按照省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通知要求,一方面,积极向市政府领导汇报信息化建设情况,正式递交了《关于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汇报》材料,努力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增强了自身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工作中,自我加压,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编制完成了《廊坊市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4年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目前,此规划已发至各有关部门正在进行修改、完善。   二初步完成《廊坊互联网(LFnet)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包括系统问题的提出、系统设计原则及目标、网络结构设计、服务功能设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体制以及效益分析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项目总投资 157万元人民币,涉及我市23个委、办、局。市信息办正在起草《关于建立廊坊互联网的请示》,报市政府审批。   三电子信息产业调查工作已近尾声。按照省通知要求,我市对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做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这在我市还是第一次。目前,开发区和民营科技企业调查和汇总工作已经完成,数据输入软盘工作正在进行,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已形成初稿。   四我市市县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全部竣工。8月8日,我市320公里市县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全部竣工,单项投资600万元,使我市在全省11个市中第一个提前完成省市县三级有线电视光缆铺设工程,大大增强了我市的有线电视光缆通信功能。   五数字数据通信网取得新进展。我市邮电系统自去年下半年开通CHINANET节点以来,上网用户迅速增加。去年用户已达一百多户,今年预计可达七百余户。同时,在INTERNET网上开通“廊坊热线”,使之成为向世界展示廊坊的一个窗口。   六积极拓展信息服务领域。组织市信息中心、邮电局等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种大型招商活动,通过现场演示、咨询服务等方式提高信息网络服务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我们还多次承办市委、市政府转来的有关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如答复人大、政协代表提案等,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信息设备制造业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就我市而言,可以归类为信息产业的.产品仅有四、五种,而且产品竞争力差、市场占有率低。二是信息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上网的信息产品少,高质量和能带来高效益的信息更少。同时,由于信息系统建设受条块分割的影响,各层次信息活动联系交流少,信息资源彼此不能共享。三是信息市场发育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四是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现有的人才结构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    三、明年工作计划   **年全市信息化工作要点是抓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服务业建设、廊坊互联网工程、通信传媒网络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业、重点金字工程建设。   一信息服务业。完成日贷项目二期工程,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宏观经济预测系统、企业和产品信息系统和价格信息系统等。   二廊坊互联网工程建设。建成以廊坊经济信息中心为网络中心,连接我市各委、办、局和部分区市县的开放性的互联网络平台。形成连接我市各行业、各部门的经济信息的枢扭,实现“同城信息,本地交换”。   三信息设备制造业。以现有企业为基础,引导其调整产品结构,尽快拿出有发展前景的拳头产品。   四金字系列工程。金关工程:到99年底,将我市外贸系统内部网络与外经贸系统卫星专用网联接,完成三级网络的建设。金卡工程:在市区建立连接廊坊市人行与各商业银行的广域网络(城市网CN)。非银行卡工程:优先在商业、旅游、工商、税收、公安、医疗、社会公共服务等行业,大力发展以IC卡为主导的非银行卡应用系统。   五通信传媒网络。建成以公用数字数据网(DDN)为主的数据通信网。   六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网。主要在多功能开发上做文章。如图文电视、电视会议、远程教育等。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进程,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努力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   二、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充分运用政府影响力度及其重要信息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研究建立廊坊市信息化建设基金,为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一是建立生产和控制信息系统,大力推广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微机控制系统,提高传统产业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率。二是建立生产调度信息系统,提高指挥调度生产的科学性和时效生。三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对整个企业的生产、营销等业务信息实行集成管理,并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四是建立经营决策信息系统,依据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对企业的营销策略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支持。   四、大力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标准支持体系。建立全市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标准的计算机检索与服务支持系统。二是建立信息化系统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国际能行的ISO9000族标准指导全省信息化系统的质量工作。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论证工作。三是提高全员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专业人员与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的结合,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标准化队伍。   五、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改革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中等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二是搞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三是搞好再职人员的再教育和再提高,及时更新现有技术人员的知识和素质。   六、加强对信息化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管理。一是充分发挥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组织实施规划,研究投资、技术、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协调各方面关系,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加强政府对信息市场的宏观管理,加快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三是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制定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量化指标,纳入全市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和市直各部门,严格奖惩。   篇三:信息化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年已经结束,为认真总结全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推动20**年工作开展,现将全县2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如下:   20**年,我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巩固“省教育工作示范县”成果为总抓手,以“三通工程”建设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平台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尤其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应用工作。    一、主要成绩   (一)注重内涵管理,加强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性建设   一是健全领导组织。从局机关到各镇街、学校层层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并多层次召开会议,研究、论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明确了有一位牵头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份实施方案、一抓到底“四个一”教育信息化路线图。二是强化资金筹措。全县完善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逐年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方生产总值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的同时,全力争取将足额征收的两项教育费附加中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并且做到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各学校每年的教育公用经费,专门列支5%-10%的资金,用于“三通工程”建设,确保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投入。去年以来,用于各学校电子白板、一体机、微机室及校园网建设以及供中小学使用的数字图书馆和在线阅读平台、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电教管理平台和网上展示平台建设的“数字化校园创建”资金就达1760万元。三是加强了工作目标考核,年初,县局制定出台了《临沭县教育信息化建设暨云平台应用工作实施方案》、《临沭县关于“云空间”平台建设及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临沭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管理措施、规章制度,并把信息化工作列入专项综合督导,有效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基本建设,夯实“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的根基   一是在全国率先打造第一家县级基础教育“云平台”。我县在去年9月份投资696万元开通6万个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县财政再次投资997万元,为全县镇街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更新527套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备了110余台三层交换机,并对114所学校校园网进行全面升级改造。20**年下半年投资3700多万元的全县校园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完成了招标,目前各学校项目正在建设中。   二是开展多层次培训,提升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县推进办加强了全县机构管理员和学校骨干教师的云空间建设初次培训、全县各学校教干的渐进式基础技能培训、各层面教师的分类培训、县镇两级教研员的云空间课堂教学应用深度培训和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的云空间应用专题研讨式培训。选拔全县各年级各学科的460多名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了个人空间的培训,形成了教学、教研、实践、学习、提高的良性循环链,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目前,全县已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60余次,培训师生6万人次,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干教师应用空间参与学校教育管理、联合教研、备课、日常交流等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三)突出创新驱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度应用   一是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为了加强全县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县中小学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录像活动的通知》(沭教字5号文)。要求历届县级以上名校长、名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一线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将教案、学案、课件、检测题、课堂视频等优质教学资源先周上传至个人空间,县教体局对上传的内容实行综合评价,在县教育云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全县其他任课教师可以相互借鉴学习。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进行中。暑假期间,联合教研室组织了近千名教师参加了“云空间建设与教学应用”调课、说课活动,活动涵盖了各学段的所有学科,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进行了全程录像,并择优将视频上传至机构平台,有效充实了教学资源库。同时,我们利用驻城学校建设的录播室,开设了与农村学校网络同步课程,实现了农村和城市师生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二是积极推进云平台应用,实现管理与教学的透明化、扁平化。充分发挥各个云平台的管理优势,让教育部门的管理职能延伸到最远最基层的学校,偏远地区的师生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的教育信息。各学校结合实际运用云平台,分别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的电子政务、处室管理、课程管理、班级管理、档案管理、家长学校、校际交流等各种教育管理模块,实现了系统内部信息传递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各学科任课教师充分利用学校云平台和个人云空间,在全县范围内多渠道推进网络集体教研。依托世界大学城的“读世界”、“教研苑”等功能,实现了教师足不出户就能进行联合教研。城乡师生共享网上名师示范课实录、校际联研现场会实录等资源,真正实现了最大范围内的“一对多”、“一拖多”的捆绑式发展,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和均衡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   三是构建了新型互动方式,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学生、家长通过云空间可以在线留言,交流思想;教师、学生之间通过云空间中的群组交流、读世界、私信、课堂魔方等功能模块开展网络学习、同伴互助、远程辅导等活动;学校把需要家长关注的事宜通过云平台发布,家长通过学生空间在线留言,实现家校互动交流;班主任通过家访记录栏目便可以实现即时家访。云平台、云空间的建设和应用,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走进了“云”时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一年来,联合有关科室利用网络空间深入开展了全县中小学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录像、寒暑假网络社会实践、云空间优秀班级评选、暑期“云空间建设与教学应用”说课、利用空间“校园法制教育基地”进行网络青少年法制教育和校长论坛、网上研修、空间作文、读书伴我成长、科研共同体为内容的网络教育科研等主题活动。前不久,联合教科室举办了全省教育科研管理及“空间作文”创新工作现场会;从去年9月份开始,联合教研室等科室,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信息化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目前该项已接近尾声。   (四)取得的社会影响及成效   今年,4月16日至18日,教育部调研指导专家组来临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教育信息化调研指导,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对我县“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践给予了较高评价。5月18日,第五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国务院新闻中心举行我县申报的《国家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应用创新与示范》项目荣获本届华夏高科技产业最高奖项特别创新奖,典型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9月16日至17日,我县参加了全国第十三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暨“教育管理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研讨会”,县政府分副县长李真作了《抢抓战略机遇,实现教育公平——临沭县依托“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纪实汇报》的发言,受到与会领导、专家一致认可。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育信息化的观念、意识还不强。教育信息化专业性很强,融合了大量的新技术、新知识,部分教干教师对此了解不多,学习不够,研究不深,缺乏有效的指导力;基层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是教育信息化缺乏比较系统的规划措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等管理体系也不够健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支持服务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   三是教育信息化分工合作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模式没有完全建立。对内来说,县局推进办、电教、教研、科研等部门协作分工的机制不够清晰;对外来说,教育信息技术产品的开发、服务所依托的跨部门、跨行业的分工合作机制,尤其是和大学城之间的合作机制尚未有效形成,致使一些技术性工作开展被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县信息化建设的任务:   一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按规定要求高质量地满足全县教师人手一机、农村小学学生最大班额一人一机的需要,20**年前完成学生机、教师机升级改造工程;根据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关于“三通工程”的有关精神,全面推进学校绿色班班通(电子白板或主控一体机)升级改造和农村小学绿色班班通建设;积极部署、规划全县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20**、20**年年将稳步推进学校录播室建设、校园电视台或校园网络电视系统建设步伐。目前,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二期工程正在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涉及全县120余所中小学,总投资3711万余元,采购学生机3704台,教师用机1636台,笔记本145台,交互式电子白板938套,智能自动录播教室32口。工程完成后,我县所有学校(含农村教学点)将全部实现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学生用机和教师用机均达到省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同时全县镇街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建成自动录播教室,使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大大奠定了全县教育工作均衡发展、快速发展的基础。   二是加快教育“两个平台”建设,促进县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两个平台”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方面,依托网络学习空间构建全县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实现中小学共建共享,达到教学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在20**年基本建成全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基础上,建设完善全县基础教育网络资源整体性开发,在现有各学校空间学科资源基础上,形成科学化、系统化、便捷化的资源管理网络。该项工作计划20**年底开始,20**年上半年即能投入正常运行。同时利用网络空间、录播系统,进一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建好三个课堂:在线课堂、专递课堂、名师网络课堂。在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方面,一是建立与中央、省、市规范相衔接、符合我县实际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支撑全县教育决策、管理信息化,同时为上级教育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推行数据上报电子化,减少纸质表册重复报送,节约资源、减轻基层负担。二是建立规范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20**年将进一步规范云平台的管理功能,同时将依托教干个人空间,建成更加科学规范的工作管理平台,并逐步提高空间管理及使用水平。三是依托“三通两平台”、全县教育综合信息网,整合各类公共教育资源,为全社会各类学习者提供职业技能、家庭教育、兴趣活动等终身教育资源,以信息化手段构建家校合作系统、远程教育体系。   三是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规划、深度融合”的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信息化教育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运用信息化改变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和教学组织方式等。广泛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深化信息化教学应用。坚持每年举办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评比、展示、达标等活动,提高教师应用积极性;搭建应用平台,广泛开展网络教研、网上支教、网上视导和网上研修等活动;建立网上名师工作室,编发信息化应用及管理经验专集,形成信息化教学应用的良好氛围。开展学生信息化应用创新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   三是加强应用培训,推进常态应用。加大信息化应用培训力度,围绕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实际需求,大力开展县域培训、校本培训,提升教干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强化教师现代教育理念、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20**年县教体局将根据上级有关信息化培训的措施制度,制定完善全县各级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模式。同时,不断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推动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工作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

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研究:什么是信息化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给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促进中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新路径,我们以贵阳两城区三郊区的六所中学作为研究个案,了解其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寻求推进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道路。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群体交谈、观摩课堂等方法,从学校硬件环境建设现状、软件资源建设现状、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效果、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效果和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五个维度作为具体调查研究内容,对中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提出解决中学教育信息化现存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把数字化校园作为学校特色来建设   1.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   目前,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加速,否则就会有各级教育和投资者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失去动力的严重风险。数字化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建设的较好方案。数字化学校的建成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也可以理解为成功的标志。在信息化发展已到一定阶段的大中城市的中学,如何进一步通过各种政策的实施,促进和鼓励这些学校进一步向教育信息化的较高阶段――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对于上级主管部门来说,这是一件值得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首先,是评价问题,改变以教学质量为单一的评价指标。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学校办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必要时还应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进行专项督导。贵州省教育厅下发的“贵州省示范性高中评估指标”中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条款,作为政府督学的依据,从设备管理、队伍建设、实际应用、教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教育信息化的专项检查,做到有章可依、常规落实。   其次,教育局应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使一些条件成熟的学校参与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当中。贵阳市为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保持云岩区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活力,提出了创建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的数字化环境,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加速云岩区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市中学人机比达到8:1,信息技术教育开课率达到100%的目标。计划建设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教学改革的技术支撑平台、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开辟学校特色凝聚、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网络家庭联系的信息化通道。通过“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教师发展数字化”、“社区联系数字化”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2.合理制定政策,引导教育信息化良性发展   根据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中学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分阶段应达到省级部门要求的相关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由市电教馆牵头为学校定制网络建设、教学系统等校园信息技术环境方案,使各中学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改变当前学校进行环境建设时东奔西走找方案,最终还是以公司的方案为学校的方案,所建系统只见硬件,不见教育功能的现象。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同时帮助学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使之制度化,实现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自动化,从源头和制度上为学校教育信息化保驾护航。   中学校要制定系统全面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从硬件建设、教学资源环境建设、教学应用目标、师资培训等几个层面分别加以规划,做到系统规划、分步实施。应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学校的建设方案进行审核,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实处,避免盲目建设。在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把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重中之重,重点做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师资培训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快速健康地发展。   3.数字化校园的构建要体现学校办学的个性特色   数字化校园是现实校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平台,由于每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具体而个别化的,在实施“数字化校园”过程中,尤其应强调服务于学校特色的“数字化校园”。因此,建设“数字化校园”不应喧宾夺主,或盲目追逐技术潮流,而应树立数字校园,促进学校个性办学特色形成的观念。中学校应借助数字化校园构建的契机,重新梳理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教育特色,并突出和强化这些教育特色,形成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数字化校园。   构建数字化校园,应注重以学校的发展来引领信息技术应用,而不是以技术引导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有其个性化的一面,尤其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更需要保护学校的个性。我们应该更多地以学校的发展为本,在服务学校发展的前提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只有这样,信息技术应用才能贴身地服务于学校发展。这方面的成功案例笔者想借贵阳第六中学在打造数字化校园过程中,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生学习评价研究,突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来说明,其数字化校园组织结构和管理要求如图1。   根据贵阳实验区中学生学业成绩发展性评价体系和学校的实际,创造性地执行评价改革方案,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上,让评价体系发挥促进作用,全方位地反映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素质,希望通过研究实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并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一套与当前评价指标体系相适应的,科学、有效、可操作的评价工具和技术手段,使其立足现在,又着眼于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把网络、信息、计算机、交互技术用于学生评价机制。   第二,从操作层面上进行评价组织、评价过程和评价模式的研究,形成多元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评价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   第三,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目标为依据,按照高中学生学业成绩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总要求,建立学生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数字化信息系统。   第四,逐步完善所建评价指标体系数字化信息系统,形成适应高中课程改革需要的,合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系统。   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资源库   资源建设是制约教学应用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信息化教学能不能普及,关键在于有效资源内容的匮乏,而有效资源内容匮乏的核心问题是资源内容建设模式。目前资源内容建设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厂家批量提供,二是由学科教师开发。完全由厂家提供的资源由于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大部分是一些旧教材、网上图片、声音等文件的堆积,对教学缺乏支持,从而使得可用性比较差;由教师制作的资源虽然能满足个别教师的应用需求,但难以规模化,而且这些资源散落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就难以共享。   针对有效资源内容匮乏这一现状,贵阳市电教馆向各学校配发了国资源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发动教师和学生在网上收集、整理符合教与学的各种资源,然后按照教学的结构进行管理,组成学校自己的校本资源库,教师和学生都能方便地共享使用资源库中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发挥信息技术教研组的作用   目前,绝大多数的校园网网管人员都是由信息技术教师兼任的,同时他们还负责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先进教学理念的推广等工作,工作量很大,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能力,是建设数字化校园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1.提高认识,全面提高信息技术素质教育   教育者对信息技术教育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需要方面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在促进其他学科教学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被教育者对信息技术教育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在培养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作用。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应正视实际现状,通过自身的努力发展这一学科,拓宽教学的内容、探索教学的模式、丰富教学的成果,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上建立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即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帮助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   2.采用先进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法   可以采取一些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 教学设计 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要不断地激励学生前进。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教师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个体,正如我们不能将学生当成一只容器单纯地灌输知识一样。在教师培训过程中,我们也不能采取以往单一的传授模式。应从培养教师的目的出发,采取充分体现创造性、反思性、开放性、合作性的多模式相结合培训体系。   目前,几种创新性的培训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如:网络式(net-workmodel)、导师制(tutoringmodel)、情景式(contextualmodel)和菜单式(menumodel)。这些培训模式既考虑了教师的所思所想,也考虑到教师的差异,值得提倡。创新教师的培训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不是哗众取宠,只有结合教师的实际并在实践中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解决教师的供求矛盾,促进教师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交流中来,进行自主学习、愉快合作、探究创新才是目的。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师培训模式。   1.个人自修和研究   这是指在职教师为了教学和科研需要,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能力而自发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和进行相关研究的活动,包括利用闲暇研读有关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专业书刊、自行参加有关的专业培训或业务研讨会、利用网络资源自学、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发表教学成果。   2.校本培训   这是指立足于本校资源,以本校为培训基地,由本校发起和规划的、基于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需要的培训活动。这种培训方式的特点是:时间可长可短,次数可多可少,形式灵活多样,如专题讲座、计算机知识培训、教学观摩、还可以师徒结对等;内容较有针对性,强调实用性,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合起来,使培训活动更具活力和效果。   3.脱产进修   这对于学历、骨干、名师培训比较合适,同时,国家应该规定教师工作一定的时间后可以自主选择脱产学习一次的机会,在访谈中不少教师认为脱产学习的收获最大,并把这种学习看作是学校对自己的一种奖励,如2010年所实施的“国培计划――贵州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   4.短期培训   这主要是指由各大专院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或师资培训中心等组织的有计划、大范围、短期集中进行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活动。如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紧缺薄弱学科短期集中培训”就属于这种形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4.7%的教师希望脱产学习,支持个人自修和研究的占14.7%,愿意参加校本培训的占34%,有16.6%的教师希望参加短期培训(见表1)。   到目前为止,各类培训培养了很多骨干一线教师,很多培训过的教师在谈他们的感受时,都谈到这一培训对他们不仅是技术上的帮助,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念上的提升,技术如何为教学服务,如何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等。在改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及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学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整合的产物。通过对典型个案学校的研究,提出解决中学教育信息化现存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学教育信息化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胜泉,马宁.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中国电化教育,2007(11).   [2] 马春迎,耿鸿飞.强化教师信息素养促进学科课程整合.网络科技时代,2008(5).   [3] 张家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改善.教育研究,2008(10).   (责任编辑杨子)

教师节特辑|筑梦「未来课堂」,艾比森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服务教育信息化变革?

金秋九月,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如期而至。“双减排”政策落地以来,教师如何变革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艾森探索更高效、更科学的教育方式,聚焦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针对日常教育场景推出智慧教育解决方案。该方案以LED显示屏为中心进行全场景扩展,将高清LED大屏与智能互联板、智能物联网平台操作系统和云视频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三者有机融合,建设未来智能教室在这里,教材内容清晰地呈现在大屏幕上,学生可以从教室的任何地方看到; 同时自动录制老师的授课过程,保存在库平台,实现在线直播、点播,能够更高效地共享和传播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并智能管理光照、温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身心凭借出色的显示效果、出色的使用体验,艾比森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陆续在全国各中小学推广应用,其中不乏知名的“双一流”大学。2023年,山东寿光现代中学引入艾比森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大大改善了教学环境。LED高清晰度的巨幕与智能互联板相结合,在不改变老师写作习惯的前提下,实现了传统课程的数字化。互动课与实时课相结合可以使课堂更生动、更有效率。2020年,阿比森会议面板Absenicon进入北大汇丰商学院,涵盖阶梯教室、千人报告厅、金融实验室等主要教学场景,有效提高了课堂互动性,促进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北大汇丰商学院楼梯教室北大汇丰商学院金融研究所2023年,辽宁财贸学院一次性购买了106台阿比森KLiCon系列会议屏,春季开学正式使用,以增加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课堂趣味性。这是国内教育领域首次大规模的LED屏幕采购需求,也成为辽宁省财贸学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此外,艾比森产品和解决方案还将陆续进驻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各大学校园,为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贡献力量。在第3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衷心祝愿所有老师和教育工作者们节日快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艾比森将继续推进LED显示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创新,支持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变革,不断探索智能化教育赋予教育教学的实践方案,为更多师生服务,提高教育工作质量提供保障。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com/xl/

企业设备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

你好,关于企业设备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可以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统计本公司所有设备,建立excel表格。第二步:将统计好的Excel表格导入简道云中。第三步:通过简道云数据连接功能,批量打印设备二维码。第四步:将打印出来的二维码一一张贴到各个设备上。

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哪几种

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有哪些爱教研 2018-03-25 10:36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加越来越成为生活常态,而我们学校的教学活动也离不开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国家教育部门还成立了专门的电教馆,过去电教馆主要是从事教师计算机培训之类的,但是现在这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多的重视信息化的教学运用,中央电教馆专门进行了教育信息技术规划课题,让老师进行研究信息技术在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课题成果,促进了一线教学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一、多媒体教学在信息化教学手段当中用的最多的是多媒体教学,现在很多学校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课件展示、视频播放等操作,这种方式利用了多媒体设备的优点,图文并茂、资源丰富,并且能直观感受,这种方式在信息化教学当中为老师们所喜爱。二、在线课堂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信息化教学比较突出的就是在线课堂。很多商家也纷纷投入在线课堂的研究,并聘请一线优秀教师录制大量的课堂视频,然后进行在线教育。在线教育相比传统课堂有很大的优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学校作息时间的限制,可以听全国各地名师教学,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是在线课堂往往是收费的,免费的在线课堂比较少。三、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发展也只有十几年的十年,但是引起了很多教师的兴趣。这种课堂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而老师在课前录制短视频,把教学的核心内容进行精讲,学生在课前提前预习教学内容,观看老师讲解视频,在课堂上老师就不再专门进行讲解教学内容,和过去传统授课模式不同,教师重视对学生的辅导和交流,做到因人施教。学生课下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讨论也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视频制作短小精悍,学生学习互动性强,教学和学习时间重新构建,复习测试方便灵活等,国内很多学校在研究如何进行翻转课堂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慕课慕课在网络发展的今天,更有其特色,慕课和传统课堂不同,慕课参与的人数比较多,甚至可以达到16万人。慕课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都可以来自世界各地,没有地域限制,参与的人数比较多。慕课强调兴趣导向,愿意学习的都可以参与进来。现在信息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会日新月异。查看全文

请各位帮我写一篇浅谈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2500字论文,要原创,事成之后发20元红包

难,还是自己努力写吧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监督党政一把手监督

同级监督往往有愿不愿意的问题, 对一个地方和单位来说,党政“一把手”是“引擎”,是“总舵手”。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何,一个部门工作开展得如何,党政“一把手”的思路和作风起着关键性作用。党政“一把手”能正确行使权力,一个地方,行业,单位(部门)就能凝心聚力、蓬勃发展;反之,党政“一把手”不能正确用权,则会导致一个地方歪风滋长、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后退。因此,必须加强对党政“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充分发挥各级“一把手”在抓班子、带队伍、干事业中的作用,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加强党政“一把手”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意义(一)权力的二重性决定了对权力必须进行制约和监督 。权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指一定的组织或者个人根据其意志、愿望或者达到某种目标,对他人的行为加以控制或者决定的力量,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政治力量。权力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权力,是因为人类社会需要权力来管理。一方面,权力是用来给人民当好公仆的,首先是表现为一种信任、责任和奉献;另一方面,没有约束的权力容易导致腐败。公共权力如果不受制约,就一定会导致腐败。(二)腐败的发生决定了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腐败行为发生的内在规律表明,任何腐败行为的发生都离不开公共权力、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三个必要条件,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腐败行为发生的完整链条,而公共权力在其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如何将党政一把手所掌握的权力进行有效地规范和制约,对预防腐败,构筑权力防线具有重要意义。(三)权力运行的现实问题决定了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我国目前正处在历史转型期和矛盾凸现期,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完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还存在不少问题,权力的滥用还不同程度存在,权力过分集中,分权制衡不足,专门监督机构独立性和职能发挥受限,民主监督作用还不能有效发挥、制约监督手段还很缺乏,这在党政“一把手”的制约和监督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人民群众对此还不是很满意,对由此导致的消极腐败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根基,损害了党的公信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置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虑,保证党政一把手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二、当前党政“一把手”权力制约和监督

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存在哪些问题?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使其应用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校科研教学管理体系中(以下简称科教),尤其促使了高校科教信息管理实现信息化技术管理,使其高校管理质量得到提升。但目前,在高校科教信息管理中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在高校科教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前言信息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有效推动力。信息技术,是主要应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近年来,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界甚至各行各业获得了广泛应用,其中也包括了科教领域。在高校科教信息管理中实施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有效调控、监管和规划科教管理工作过程,还可极大提升科教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但在实际情况中,信息技术在科教信息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对其应用效果造成一定影响,故此还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对此开展相关探讨。1.高校科教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技术手段问题目前,虽然我国各高校已逐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科教管理环节中,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科教管理,但由于信息技术在高校科教领域的应用时间较短,使其技术尚未足够成熟,加之各高校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资金较少,配置的信息化基础设备质量较差等,从而使高校信息化科教管理存在诸多问题[2]。www.11665.cOM具体问题详细分析如下:1.1技术安全性较低在高校信息化科教管理中,常存在技术安全性普遍低下的现象,这不仅增加了更新与维护软件工作人员的压力,在公开、自由的网络环境中,还会使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bs及gs架构模式在运行期间,容易受到病毒、嘿客的入侵和攻击,从而导致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瘫痪,对高校科教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另外,部分高校还存在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软件版本过低的情况,这不仅影响高校科教管理系统的正常工作,还给其维护工作引发各种问题。1.2系统兼容性较差目前在部分高校信息化科教管理体系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均较差,这便使得管理体系中各系统之间无法进行良好的兼容,从而导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由于格式和内容的限制,无法获得有效的传递和共享,继而对高校信息化科教管理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严重阻碍,甚至降低了科教管理的效果。1.3系统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信息化科教管理系统虽然可满足高校管理的基本要求,但由于目前的信息化科教管理技术尚未足够成熟,使得其仍存在各种技术性限制的问题,从而导致其无法满足高校科教管理的各种具体化要求。另外,不同的院校之间,其科教管理体系、管理方式及运行模式等也存在较大差异,而由于操作系统及管理条件的限制,使信息化科教管理系统无法为各高校管理提供不同的具体化服务。2.高校科教信息化管理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2.1加强技术资源管理技术资源管理是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故此需对其进行加强管理,可从以下几点对其进行加强:(1)对信息化科教管理系统进行合理利用,并对其开展二次开发;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来对自身技术进行合理开发和规划,期间需要避免重复引进已有的软件,以减少或规避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外,还应将企业开发条件与教师技术资源相互结合,使两者能够在本身系统基础上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以研制出可达到不同高校具体化需求的管理系统。(2)在建设高校信息化科教管理系统时,需确保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各部门将各自系统规划及流程再造进行整合统一,从而才可开发出能够满足各部门实际工作需求的管理软件系统。其中在规划系统时,需对各部门信息进行全面集成,同时对各部门职能发挥加以高度重视,并建立达到各部门工作要求的基础数据库,将其数据类型进行整合统一,从而实现最终的资源共享。(3)在进行科教管理人员选拨时,需对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加以严格考核,并以信息技术水平作为人员选用的最终标准,从而选拨出符合现代化高校科教管理工作要求的信息化技术型人才。在信息化建设不断向前迈进的形势下,对于科教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相关知识水平及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其充分掌握当下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才可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数据信息,继而才能够推动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更快发展[3]。2.2强化技术组织管理在技术组织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问题,即技术部门管理与组织管理。由于高校的科教管理工作较繁复、工作量较大等,使其在技术管理及组织管理方面操作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严格加强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在技术管理方面,可设立技术管理部门。目前,由于大部分高校原有的科教管理系统无法获得扩展或升级而需要进行更换,或是拓展和升级后的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而无法发挥其真正效用和优势,这不仅导致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还对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若各大高校能够组建自己的信息化技术团队,并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同时根据自身管理要求来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或

浅谈教师如何实施信息化教学

那么,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呢?通常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可以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和评价修改八个步骤。我认为在设计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时,需要从学生的整体水平出发,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千里传音讯》一课,学生需要掌握QQ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考虑到今后教学传文件的需要,因此教学重点放在上传文件和下载群文件这里,其余知识可以分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师再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针对当今社会网络交友上当受骗的人比较多这一现象,在授课时还要注意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教师要提前分析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扩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信息技术七下教材Excel第1课,除了要求学生掌握Excel窗口界面组成,常用数据输入的方法外,还应掌握自动填充有规律数据的方法。此外,对于教材上没有提到的较长数字作为字符输入(如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的方法,教师也应介绍给学生。2.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任务教师把教学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是必要的准备工作,如讲授专题课《图片的获取》一课时,可提前让每个学生在纸上写出获取图片的方法有哪些,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多数的准备工作由教师来完成,准备相应的教学所用素材。后面的部分则为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分组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下课前汇报本组的完成情况。这些任务一定要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设计,如信息技术六下教材《家乡少数民族文化》一课,这一课主要介绍了Word中样式的概念和类型。授课时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省份,再分别制作代表省份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表格,这样形成有效的竞争,学生们的兴致都很高涨,既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知识。3.根据设计的任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学习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无法开展。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必要的学习资源。也应教授给学生更多获取资源的方式。在我的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在本班QQ群中上传需要的文字、图片或在线测验小文件,学生可以自行下载,选择性使用。另外学生们也可以上网自己搜索想要的素材,下载后备用。4.整个教学过程设计要合理有序,设计时要注意时间的分配教学过程中应对重要知识点有所侧重,对于一些实用性不强,教材中又提到的知识可以设为学生自学内容,这样学生对重点能更加明确,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需要掌握的知识上来。如信息技术六上教材中的Windows 7部分,文件管理应作为重点,而磁盘维护部分则可以略讲。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爱玩的天性让学生在学校里有机会面对电脑和网络时,都渴望能玩电脑游戏、或使用QQ与同学聊天。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点,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辅助教学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如果全组学生都能优质高效地完成本组的活动,可适当进行奖励,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活动的设计中也要注意数量与难度,以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为宜。在授课时,教师应尽可能选择贴近生活的实例。在理论教学时,可用风趣的语言、贴切的比喻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应注意语言表述要精炼。如第一课讲开机关机步骤时,学生总是记不清主机和外设哪个先开,哪个先关。这时教师可打比喻:外设是观众,主机是明星,当然是观众先到场,明星后上场。表演结束后,明星先离开,观众才能离开,这样学生就把开关机的顺序牢牢记住了。5.设计学生活动时,要选择好主题,要选择和设计那些便于用信息技术加工处理、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比如学图像处理的时候,可让每个学生提供一张生活照,再利用ACDsee将选择的照片精心处理,制作精美的电子相册;学习Photoshop滤镜时,可让学生对校园照片,根据所学滤镜知识进行适当的处理,再将结果进行比较,大家一起来点评,分析使用了哪些滤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做出范例,使学生对任务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但要强调学生完成作品时的独立创造性,每个人的作品都应有自己的特色,避免作品变得千篇一律。6.评价学生的作品,要注意评价的标准以及评价的准确性。作品评价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好的作品评价体系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品评价中,不仅要重结果,还要重过程。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肯定的评价,但是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单纯地强调完成作品的质量高低,就容易挫败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丧失信心。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典型模式是以什么为单位进行设计的

Web Quest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种典型模式。它是一种面向探究的活动,活动中学生们所用到的所有或大部分信息都来自网络。这种活动有以下主要特点:(1)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问题(可派生出多个具体问题);(2)这类问题可通过寻求信息而得到解答;(3)问题的解答没有唯一性。一个标准的Web Quest教学设计包括介绍、任务、资源、过程描述、学习建议、评价和总结七个部分,各部分的设计要点如下:(1)介绍——简要描述所要“探究”的问题。(2)任务——描述学习者要做的事情。教师要清晰地描述学习者行为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在Web Quest中涉及的“任务”可以是:一系列必须解答或解决的问题;对所创建的事务进行总结;阐明并为自己的立场辩护;具有创意的工作;任何需要学习者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事情等。(3)资源——提供网上相关站点的链接。教师提供一些有益于学习者完成任务的网址,并且在每一个链接中嵌入对此资源的描述,以便学习者准确地点击所需要的网站。

中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指导案的目录

第1章 中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 11.1 中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 11.1.1 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涵义 11.1.2 中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21.2 中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模式 31.2.1 常规型教学设计模式 41.2.2 探究型教学设计模式 7第2章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  132.1 初中一年级第二册 132.1.1 常规型教学案例——《爱莲说》 132.2 初中二年级第一册 192.2.1 常规型教学案例——《色彩》 192.2.2 常规型教学案例——《乡愁》 262.2.3 探究型教学案例——《记承天寺夜游》 312.2.4 探究型教学案例——《公输》 382.3 初中二年级第二册 432.3.1 常规型教学案例——《食物从何处来》 432.4 初中三年级第一册 512.4.1 探究型教学案例——《想和做》 512.4.2 常规型教学案例——《关雎》 572.4.3 常规型教学方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12.4.4 常规型教学案例——《醉翁亭记》 68第3章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753.1 高中一年级第一册 753.1.1 常规型教学案例——《荷塘月色》 753.1.2 探究型教学案例——《胡同文化》 823.1.3 探究型教学案例——《我有一个梦想》 923.2 高中一年级第二册 973.2.1 常规型教学案例——《<宽容>序言》 973.3 高中二年级第一册 1043.3.1 常规型教学案例——《沁园春·长沙》 1043.3.2 常规型教学案例——《扬州慢》 1113.3.3 探究型教学案例——《念奴娇·赤壁怀古》 1193.3.4 常规型教学案例——《前赤壁赋》 1273.4 高中二年级第二册 1333.4.1 常规型教学案例——《林黛玉进贾府》 1333.4.2 探究型教学案例——《<雷雨>节选》 142第4章 语文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  1534.1 课件设计和制作概述 1534.1.1 教学课件的特性和原则 1534.1.2 教学课件制作的一般流程 1554.2 脚本编写 1574.2.1 A类脚本编写 1584.2.2 B类脚本编写 1634.3 语文课件制作 1654.3.1 PowerPoint课件制作 1654.3.2 Authorware课件制作 1914.3.3 网页课件制作 2104.3.4 Flash课件制作 226第5章 语文课程资源获取 2535.1 IE浏览器 2535.2 语文课程资源搜索 2555.2.1 语文网站搜索 2565.2.2 语文教案搜索 2585.2.3 语文课件搜索 2615.2.4 常见网站上的搜索 2655.2.5 搜索引擎使用指导 2665.3 语文课程论坛资源 2695.3.1 语文课程常用论坛 2695.3.2 论坛使用指导 2705.4 其他获取资源途径 2725.4.1 数字图书馆 2725.4.2 数据库镜像站点 2765.4.3 校园网资源 2775.4.4 各类教育资源网 2785.4.5 各类教育资源库 280第6章 语文课程资源下载与保存 2816.1 IE浏览器中资源保存 2816.1.1 保存网页 2816.1.2 保存文字 2826.1.3 保存图片 2836.1.4 单击下载 2836.2 使用FTP(文件传输协议)下载资源 2856.2.1 FTP搜索 2856.2.2 登录FTP 2876.2.3 选择文件下载 2876.3 常用下载软件 2886.3.1 网络蚂蚁 2886.3.2 网际快车 296第7章 语文课程资源管理 3017.1 网络资源管理 3017.1.1 添加网络资源 3027.1.2 整理网络资源 3037.2 本机资源管理 3067.2.1 整理本机资源 3067.2.2 查找本机资源 307附录 浅谈信息化教学设计 313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师慧的基础版免费给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使用,其与正式版有何差别?

近年来,国家对于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规范。2014年,印发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2017年两办下发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2019年,国家局下文,要求各地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每年都要上报办公用房的数据信息,从乡镇到中央都要上报。而且,目前各省及其下辖的诸多地市都已经印发或者正在制定本级的办公用房管理办法,诸多办法都提到,要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进行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信息化建设,所以,如今各地都在建设办公用房管理系统,有不少省、市已经建设完成,如河南省、洛阳市等等,河南省采用的师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系统,并对省直单位的办公用房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清理,绘制CAD图等图纸,录入系统中,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而建设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系统,系统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对办公用房进行全面的普查也需要费用(如果有详细的房产数据,则可不必进行办公用房普查),不少地方的预算紧张,无法及时进行办公用房管理系统的建设,同时又有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对于这种情况,师慧提出了基础版办公用房管理系统,免费给各地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使用。与正式版本相比,基础版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系统,肯定有着极大的不足,虽然能满足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一时之需,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所要求的统一规划、统一权属、统一配置、统一处置等多个统一的要求,可能无法通过基础版的系统来实现,对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长期的房产管理工作,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这一点,需要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进行评估,不过,如果想要实现上下一体、互联互通,还是需要建设正式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系统。

2017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设计、实施、研究教学活动的意识、态度和能力。下面是有2017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欢迎参阅。   2017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范文1   一、概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国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每个人从小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以前一直要接受环境教育。本节内容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非常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其使用价值也就更加多样化了,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更需要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等优点,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实现因材施教。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2)健全法制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全球合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3)形成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人是生物圈的一员等知识,分析过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在本模块中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接触了生物多样性在减少,需要树立可持续性观点等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生态伦理的道德问题,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与设计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本节教学应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CAI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选择,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本课可采用的最好学习方法便是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创造教育基础之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与目的。与传统教学相比,师生关系发生了互位变化,同时教材变成了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多媒体则成了学生认知的工具。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学习环境,使学生方便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去主动地发现、探索、思考,从而使学生高质高效地获取知识,培养创造能力。   五、教具准备   1、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网页式课件。   六、教学及课件设计思路   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问题导入u2192自主探究u2192交流合作u2192归纳小结u2192练习反馈。通过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讨论、谈话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让学生自己通过网页浏览,自主、主动地参与探究,可以懂得知识是怎样从对资料的解释中产生的,可以把学生引向一个涉及到方法论且充满了探究精神的研究过程,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017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范文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识字及朗读   教学难点: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具:小鸡图、小鸭图、小狗图、小马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上课教室里有什么不一样啊?这么多老师想知道哪位小朋友今天表现最棒呢!想不想好好表现啊?(想)真好。那老师们要先看哪位小朋友坐得最端正,坐姿最美!我们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后面的老师好不好?   生:展示自己的画画作品。老师边收集,边肯定。并建议自主送给后面的老师。   师:大家画得真棒!你们真是小画家。(边说边板书课题:小画家)   请大家读出来:并自豪的说:“我是小画家!”   老师也想做个画家,想练习画画,可是没有颜料也没有笔。怎么办呢?嗯,办法有了。(老师手蘸白粉在黑板上作画)你们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挺神奇吧?像不像魔术师啊?   师:(过渡句)孩子们,又一个魔术师来啦!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冬天雪景,一、二、三张。(贴四张动物图片)他们说他们也是小画家,他们在雪地里作画,他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雪地里的)齐读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配乐范读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听。   (课件出示)   这首儿歌好听吗?它就藏在我们的课本里的p123页里呢。大家赶紧去找找看!(生找老师出示课题)请齐读课题   2、我们也想读读它是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吧。注意要读准字音哦。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a小鸡给我们送来了一些字词卡呢。我们一起试着认认它们好吗?   课件出示:字词卡   b小狗说:这样还不算识字大王呢,要把生字娃娃单独认清就送给你神秘的礼物呢。想不想试试?好!   课件:带拼音的生字苹果树(读拼音,想记法。)   小鸭说:要把生字宝宝送回去,苹果就给你吃啦!   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苹果树(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小马说:大家读得多认真啊,这样吧,我就请你们这些小画家们一起去欣赏欣赏我们小动物们雪地作画吧!愿意去吗?那好。咱们出发吧!   三、学习课文   1、过渡句:这天我们在动物们的家推开窗户一看:呀----下雪啦!下雪啦!   课件出示:“下雪啦!下雪啦!”这句话(抓住朗读指导、感叹号的认识来教学)   学习第二句(出示课件)抓住一群来讲。引出成语“三五成群”   口头练习:老师一()人站在讲台上。   后面有一()听课的老师。   3、学习第三、四句他们都是谁呀?画了什么画呢?课件出示四种动物在雪地走过的图   4、学习第五句这些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   出示第五句这些小画家真了不起啊!在雪地里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来,它们可开心了。都在互相欣赏着这一幅幅美丽神奇的画呢   5、学习第六、七句   师:呀!突然小狗想起来了:咦!好朋友青蛙去哪了?   课件出示六、七句大屏幕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我们去叫醒它,让它和小画家们一起画画好吗?生:(不好)   师:为什么呢?(了解冬眠)课件出示冬眠的两幅图   四、小结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动物们雪地作画,可漂亮了!小画家们不但能画画,还能写诗呢!我们再去读读它,好吗?   课件出示全文的内容。要求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五、复习巩固:帮小画家找作品   1、小画家们回家了。它们的作品还在呢。可老师忘了谁画什么了。谁愿意上台来帮帮老师啊?(生上台贴画)   2、大屏幕检查是否正确   3、为什么它们能画那些画呢?谁最聪明来告诉大家?   2017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范文3   一、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在教学中探索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最大成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讨论、答疑、实践等手段,始终贯穿探究性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   理论依据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启发式学习和探究性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教师作为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有所启迪,并协助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性协作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体现探究性协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的优势。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鼓励学生探究性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并重,根据教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分析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依据新课标以及培养信息化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根据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带着现代思辨的观念审读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和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1、熟悉掌握字词句,归纳总结。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   (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2、学会理清文章的思路,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内容来归纳整合,写出每一段段落大意。   过程与方法   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小组团队合作探究,培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课堂协作、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   信息素养   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识别和运用的能力。   三、利用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四、设计师生活动,确定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过程   略

2017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设计、实施、研究教学活动的意识、态度和能力。下面是有2017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欢迎参阅。   2017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范文1   一、概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国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每个人从小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以前一直要接受环境教育。本节内容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非常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其使用价值也就更加多样化了,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更需要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等优点,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实现因材施教。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2)健全法制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全球合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3)形成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人是生物圈的一员等知识,分析过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在本模块中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接触了生物多样性在减少,需要树立可持续性观点等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生态伦理的道德问题,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与设计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本节教学应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CAI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选择,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本课可采用的最好学习方法便是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创造教育基础之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与目的。与传统教学相比,师生关系发生了互位变化,同时教材变成了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多媒体则成了学生认知的工具。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学习环境,使学生方便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去主动地发现、探索、思考,从而使学生高质高效地获取知识,培养创造能力。   五、教具准备   1、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网页式课件。   六、教学及课件设计思路   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问题导入u2192自主探究u2192交流合作u2192归纳小结u2192练习反馈。通过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讨论、谈话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让学生自己通过网页浏览,自主、主动地参与探究,可以懂得知识是怎样从对资料的解释中产生的,可以把学生引向一个涉及到方法论且充满了探究精神的研究过程,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017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范文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识字及朗读   教学难点: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具:小鸡图、小鸭图、小狗图、小马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上课教室里有什么不一样啊?这么多老师想知道哪位小朋友今天表现最棒呢!想不想好好表现啊?(想)真好。那老师们要先看哪位小朋友坐得最端正,坐姿最美!我们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后面的老师好不好?   生:展示自己的画画作品。老师边收集,边肯定。并建议自主送给后面的老师。   师:大家画得真棒!你们真是小画家。(边说边板书课题:小画家)   请大家读出来:并自豪的说:“我是小画家!”   老师也想做个画家,想练习画画,可是没有颜料也没有笔。怎么办呢?嗯,办法有了。(老师手蘸白粉在黑板上作画)你们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挺神奇吧?像不像魔术师啊?   师:(过渡句)孩子们,又一个魔术师来啦!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冬天雪景,一、二、三张。(贴四张动物图片)他们说他们也是小画家,他们在雪地里作画,他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雪地里的)齐读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配乐范读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听。   (课件出示)   这首儿歌好听吗?它就藏在我们的课本里的p123页里呢。大家赶紧去找找看!(生找老师出示课题)请齐读课题   2、我们也想读读它是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吧。注意要读准字音哦。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a小鸡给我们送来了一些字词卡呢。我们一起试着认认它们好吗?   课件出示:字词卡   b小狗说:这样还不算识字大王呢,要把生字娃娃单独认清就送给你神秘的礼物呢。想不想试试?好!   课件:带拼音的生字苹果树(读拼音,想记法。)   小鸭说:要把生字宝宝送回去,苹果就给你吃啦!   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苹果树(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小马说:大家读得多认真啊,这样吧,我就请你们这些小画家们一起去欣赏欣赏我们小动物们雪地作画吧!愿意去吗?那好。咱们出发吧!   三、学习课文   1、过渡句:这天我们在动物们的家推开窗户一看:呀----下雪啦!下雪啦!   课件出示:“下雪啦!下雪啦!”这句话(抓住朗读指导、感叹号的认识来教学)   学习第二句(出示课件)抓住一群来讲。引出成语“三五成群”   口头练习:老师一()人站在讲台上。   后面有一()听课的老师。   3、学习第三、四句他们都是谁呀?画了什么画呢?课件出示四种动物在雪地走过的图   4、学习第五句这些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   出示第五句这些小画家真了不起啊!在雪地里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来,它们可开心了。都在互相欣赏着这一幅幅美丽神奇的画呢   5、学习第六、七句   师:呀!突然小狗想起来了:咦!好朋友青蛙去哪了?   课件出示六、七句大屏幕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我们去叫醒它,让它和小画家们一起画画好吗?生:(不好)   师:为什么呢?(了解冬眠)课件出示冬眠的两幅图   四、小结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动物们雪地作画,可漂亮了!小画家们不但能画画,还能写诗呢!我们再去读读它,好吗?   课件出示全文的内容。要求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五、复习巩固:帮小画家找作品   1、小画家们回家了。它们的作品还在呢。可老师忘了谁画什么了。谁愿意上台来帮帮老师啊?(生上台贴画)   2、大屏幕检查是否正确   3、为什么它们能画那些画呢?谁最聪明来告诉大家?   2017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范文3   一、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在教学中探索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最大成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讨论、答疑、实践等手段,始终贯穿探究性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   理论依据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启发式学习和探究性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教师作为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有所启迪,并协助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性协作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体现探究性协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的优势。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鼓励学生探究性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并重,根据教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分析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依据新课标以及培养信息化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根据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带着现代思辨的观念审读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和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1、熟悉掌握字词句,归纳总结。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   (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2、学会理清文章的思路,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内容来归纳整合,写出每一段段落大意。   过程与方法   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小组团队合作探究,培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课堂协作、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   信息素养   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识别和运用的能力。   三、利用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四、设计师生活动,确定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过程   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对什么进行设计的呢?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对什么进行设计内容如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创设问题情景,提出任务项目,提供相关信息资源,提出评价标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和协作化学习,所以信息化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学习资源的设计、收集和利用;新型评价方式和评价量表的设计及实施等。拓展知识: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是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的新特点,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本媒介,以设计“问题”情景以及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为核心的教学规划与准备的系统化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其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等等,最终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教师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中合理、恰当、科学地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就成了教育信息化核心的部分。教师要运用系统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属于行政单位吗

网信办一般指中国共产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属于政府部门。中国共产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律渐显示信办一般指中国共产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属于政府部门。中国共产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在广义上指中央和地方的全部立法、行政、司法和官僚机关。狭义的政府机构仅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官僚机关,即依照国家法律设立并享有行政权力、担负行政管理职能的部分国家机构,在我国,亦称为“国家行政机关”。组织统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职能部门。网信办是指中国共产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属于政府部门。中国共产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其职责是:1、协调涉及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2、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等,其是属于组织统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职能部门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设立背景为加强党中央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责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折叠发展历程2018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将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调整为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管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法律依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为加强党中央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责,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新闻信息,应当转载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单位发布的新闻信息,注明新闻信息来源、原作者、原标题、编辑真实姓名等,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并保证新闻信息来源可追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通过采编、发布、转载、删除新闻信息,干预新闻信息呈现或搜索结果等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

纪检监察机关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反腐

(二)当前条件下纪检监察机关运用信息化手段反对腐败问题的实施办法在纪检监察机关电子办公综合平台建立以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方式尝试运用信息化手段反对腐败问题:1.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当前条件下,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并不是什么复杂的问题。使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甚至是文艺演出等比较传统的传播方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在网络信息化面前,显得局限性相对较大。纪检监察机关可以利用廉政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等渠道,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力度,并鼓励广大党员干部互动参与。当我们严肃的纪检监察网站出现众多反腐倡廉的图片、视屏,甚至出现了廉政动画、廉政网页小游戏等寓教于乐的专栏时候,群众的广泛参与将使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开启一片新的天地。2.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源头防腐,在反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电子监察在工程建设、土地矿产资源交易、房地产交易、民生工程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电子告知制度,通过专门的电子监察系统对这些告知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处理,并将电子监察系统自动生成的警示信息反馈至告知单位,限期整改。到期未整改到位的,纪检监察机关视问题的性质作出相应处理。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就欠缺一个全国性的工程建设项目登记信息的电子申报、处理系统,使得各级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机构相当部分人力物力用于填报、汇总表格,致使实际开展监督检查的时间相对减少,降低了工作效率。电子监察系统自动对申报单位填报的信息及报送的相关原始资料电子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和处理,在源头上实行防腐监控,可以显著提高纪检监察机构反腐败工作的效率。3.建立网上群众举报系统网上群众举报系统实质上应该是电子监察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目前没有建立电子监察系统的条件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设立网上纪委书记举报信箱、廉政信箱等方式受理网上举报,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举报人电子邮箱。三、运用信息化手段反对腐败问题应注意的事项1.注意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反对腐败的能力纪检监察机关运用信息化手段反对腐败问题是必然趋势,每一个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注意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培训,尤其是计算机、信息网络方面的知识,以不断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反对腐败的能力;另一方面,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也要主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切实做到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2.规范纪检监察系统电子化取证程序电子数据证据材料一般包括录音、录像、数码照片、网上交易及电子邮件等证据材料,这些证据材料的取得、确认、存档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电子数据证据材料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得不到确认,运用信息化手段反对腐败问题也是一句空话。纪检监察机关应及时出台相关规定,明确规定电子数据证据材料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并规范纪检监察系统电子化取证的程序。3.构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体系凡事都有其两面性,不可避免的,运用信息化手段反腐败必须面对信息网络的安全保护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的网络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实现物理隔离,但是,信访举报及电子监察申报系统肯定要通过外网传送数据。这要求各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构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体系,防止受到网络攻击,导致系统崩溃。4.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纪检监察机关办公自动化运用信息化手段反腐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成就是实现纪检监察机关办公自动化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敷衍了事,要循序渐进,以此为契机,逐步走向办公自动化、信息化。

做二手车交易的公司怎么使用信息化系统管理业务?听说过OA系统,可以用在我们公司?怎么使用?

是的现在数据信息化太重要了,特别是什么自动化的,这个你可以试试一款自动配置软件小帮软件机器人,应该可以帮你。

高校房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高校房产信息化建设项目需要根据各高校机构设置和房产管理的职责确定,基本建设内容包含:土地及GIS图形管理、基础资源驾驶舱、基础数据管理、公用房管理、经营性用房管理、教师公寓管理、公共场地管理、修缮管理、物业管理、学生公寓管理、对外服务需求。师慧软件主要提供“高校房产管理系统”“可视化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等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一直致力于高校房产管理,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开发。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是基于什么

基于政府教育局的改革。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是国家教育局在召开121会议中推出的,基于政府教育局改革明确推出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并落实,为教育行业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是基于什

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该内容出自继续教育园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创新性“三个强省”战略。为助力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于2013年实施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启动“高等学历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基于安徽开放大学开发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建设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深度融合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改革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助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