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 吴永平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及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将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根本出路就在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信息化。 可以预见,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将是未来几年学校建设的发展趋势,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加大推进力度。根据国家教育部、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我校从本学期开始把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重点,利用信息化技术支撑,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规范办学,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打下良好基础。为此,学校正在研究制定《海门市能仁中学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我们在制定这一行动计划时,深切地感受到,只有科学有效地制定行动方案,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让信息化技术成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翅膀,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手。如何科学有效制定呢?我认为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合理提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 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十三五”远景规划,提出学校未来6年发展目标,以建设市内一流、省内重点示范学校为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结合我市“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契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到明年学校信息技术装备力争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要求,从而为推动学校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二、明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任务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系统、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和提升。为此,能仁中学将在今后三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大潮中,重点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任务。一是迅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数字化教室建设;二是完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系统,建成学校教育数据中心和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基于集约化原则和云计算模式,建成切合我校实际需要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丰富的教育软件,满足教学、科研、管理需求,实现数据统一管理、互联共享,同时,建成服务师生的网络备课平台、网络教学系统、同步课堂系统、教育协同办公系统,支持多种教学模式,实现基于网络的协同教、学、研活动;三是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立足本校、面向全市,借助国家、省和南通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成学科齐全、具有学校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可持续更新和共建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打造能仁教育发展新优势;四是增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50岁以下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每年至少接受20学时信息技术培训,着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领导能力,开展基于信息技术、以学科应用为核心的教师培训,创新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培训模式;五是探索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管理和评价体系,为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提供支撑服务;六是大力开展学生数字化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远程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规划制定要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知道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基础设施是各学校的校园网和一些区域性的教育信息网络和数据中心。在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中,其硬件建设是基础,教学资源建设是核心,教与学的应用是目的,而校园网的管理、维护与培训是其保障。在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经费投入相当大。目前,我市义务制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经费由市财政部门全额拨款。所以,规划制定时,必须要与地方财政部门沟通协商,需要预算资金多少,分几年完成,每年预算多少等等,只有取得地方财政的支持,规划才可以按部就班实施。同时,也可以鼓励多方参与投入建设,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及时调整经费支出重点,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应用、维护等各环节的经费使用比例。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规划制定要符合学校实际 目前,我校已经实现了数字资源班班通,教室内多媒体投影(08年安装)也已经使用多年了,陈旧老化,尤其灯泡寿命短,价格昂贵,教师普遍反映效果不好。交互式电子白板产品的推出,为我校优化、提升现有信息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契机。国庆期间,我校已经在所有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具备和超越黑板的所有功能,包括随意书写、画图、批注重点,并且可以使用或编辑丰富多彩的电子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功能特别强大,如无需粉笔或鼠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强大的计算机多媒体工具等,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全方位的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与课件之间) 我市教育局信息中心正逐步建立区域云服务模式,提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于MPLS-VPN方式组建教育专网。我校只要适当增加投入,实现校园内无线宽带上网,更新和配备学校网络接入设备,普通教室信息设备终端就能够满足网络环境下多媒体互动教学需要。 五、加快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面对当前基础教育区域信息化推进工作的迅速发展,对于我校而言,技术和硬件设备已不是突出问题,制约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传统教育观念与现行教育评价管理体制的束缚。 我们知道,信息化体系有六个要素,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而对于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硬件基础设施,只需经费投入,而软件体系建设,尤其是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乃是当务之急。 根据专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第一,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有基本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到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去;第二,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认识到信息资源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第三,能准确、高效地解读和分析评价信息;第四,能有效地获取和传递信息;第五,能有效地将相关信息和所教学科整合;第六,能利用相关信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第七,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第八,有较强的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第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第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据此,我以为,信息素养重点包含以下方面: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其中,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重点,包含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信息查找能力、信息组织存储能力、信息组合编辑与表达的能力,也包括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等等。 我校绝大部分教师仍然缺乏教育信息技能,他们使用的信息技术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利用常规的幻灯演示、单机课件和电子邮件等。特别是40岁以上的非信息技术教师习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参加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不积极,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特性缺乏认识和了解,不使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能运用硬件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师很少。而且,我校信息技术教师仅4人,年龄也偏大。这些现状,对学校教师信息素提升带来困难,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这是学校和老师必须面对的现实,必须做出应对。 面对新形势,我校提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工程”,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影响的学科网络教研团队和信息化教育教学能手。广泛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分层分类组织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参与,以“信息化教学能手”竞赛和“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为抓手,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变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为此,暑假期间,我校组织了部分教师参加了市局层面组织的培训,由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做讲座。作为校长,暑期我参加了市局组织的校长层面信息素养提升培训,9月25日,我校安排信息技术教师参加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培训,国庆后,将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电子白板应用培训,并组织各类比赛,从而加速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 基于上述情况,在制定规划时,应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作为重要内容,为此,我建议为加快建设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应完善教育信息化技术人员的编制管理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把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考核体系,推动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加快建设“能仁数字校园”,迈向“能仁智慧校园”,从现在起,学校启动校园信息化建设顶层规划的制定工作,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根据上级行政部门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国际、国内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校内、校外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我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我们将征求行政部门、专家、教师、学生等四个层面的座谈会意见,科学合理制定《海门市能仁中学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通过几年努力,将把能仁中学从“数字校园”带进“智慧校园”,为学校未来描绘全新图景。

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 吴永平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及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将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根本出路就在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信息化。可以预见,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将是未来几年学校建设的发展趋势,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加大推进力度。根据国家教育部、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我校从本学期开始把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重点,利用信息化技术支撑,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规范办学,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打下良好基础。为此,学校正在研究制定《海门市能仁中学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我们在制定这一行动计划时,深切地感受到,只有科学有效地制定行动方案,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让信息化技术成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翅膀,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手。如何科学有效制定呢?我认为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合理提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 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十三五”远景规划,提出学校未来6年发展目标,以建设市内一流、省内重点示范学校为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结合我市“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契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到明年学校信息技术装备力争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要求,从而为推动学校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二、明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任务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系统、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和提升。为此,能仁中学将在今后三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大潮中,重点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任务。一是迅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数字化教室建设;二是完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系统,建成学校教育数据中心和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基于集约化原则和云计算模式,建成切合我校实际需要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丰富的教育软件,满足教学、科研、管理需求,实现数据统一管理、互联共享,同时,建成服务师生的网络备课平台、网络教学系统、同步课堂系统、教育协同办公系统,支持多种教学模式,实现基于网络的协同教、学、研活动;三是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立足本校、面向全市,借助国家、省和南通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成学科齐全、具有学校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可持续更新和共建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打造能仁教育发展新优势;四是增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50岁以下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每年至少接受20学时信息技术培训,着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领导能力,开展基于信息技术、以学科应用为核心的教师培训,创新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培训模式;五是探索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管理和评价体系,为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提供支撑服务;六是大力开展学生数字化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远程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规划制定要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我们知道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基础设施是各学校的校园网和一些区域性的教育信息网络和数据中心。在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中,其硬件建设是基础,教学资源建设是核心,教与学的应用是目的,而校园网的管理、维护与培训是其保障。在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经费投入相当大。目前,我市义务制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经费由市财政部门全额拨款。所以,规划制定时,必须要与地方财政部门沟通协商,需要预算资金多少,分几年完成,每年预算多少等等,只有取得地方财政的支持,规划才可以按部就班实施。同时,也可以鼓励多方参与投入建设,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及时调整经费支出重点,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应用、维护等各环节的经费使用比例。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规划制定要符合学校实际 目前,我校已经实现了数字资源班班通,教室内多媒体投影(08年安装)也已经使用多年了,陈旧老化,尤其灯泡寿命短,价格昂贵,教师普遍反映效果不好。交互式电子白板产品的推出,为我校优化、提升现有信息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契机。国庆期间,我校已经在所有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具备和超越黑板的所有功能,包括随意书写、画图、批注重点,并且可以使用或编辑丰富多彩的电子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功能特别强大,如无需粉笔或鼠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强大的计算机多媒体工具等,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全方位的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与课件之间)我市教育局信息中心正逐步建立区域云服务模式,提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于MPLS-VPN方式组建教育专网。我校只要适当增加投入,实现校园内无线宽带上网,更新和配备学校网络接入设备,普通教室信息设备终端就能够满足网络环境下多媒体互动教学需要。 五、加快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面对当前基础教育区域信息化推进工作的迅速发展,对于我校而言,技术和硬件设备已不是突出问题,制约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传统教育观念与现行教育评价管理体制的束缚。我们知道,信息化体系有六个要素,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而对于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硬件基础设施,只需经费投入,而软件体系建设,尤其是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乃是当务之急。根据专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第一,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有基本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到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去;第二,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认识到信息资源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第三,能准确、高效地解读和分析评价信息;第四,能有效地获取和传递信息;第五,能有效地将相关信息和所教学科整合;第六,能利用相关信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第七,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第八,有较强的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第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第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据此,我以为,信息素养重点包含以下方面: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其中,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重点,包含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信息查找能力、信息组织存储能力、信息组合编辑与表达的能力,也包括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等等。我校绝大部分教师仍然缺乏教育信息技能,他们使用的信息技术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利用常规的幻灯演示、单机课件和电子邮件等。特别是40岁以上的非信息技术教师习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参加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不积极,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特性缺乏认识和了解,不使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能运用硬件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师很少。而且,我校信息技术教师仅4人,年龄也偏大。这些现状,对学校教师信息素提升带来困难,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这是学校和老师必须面对的现实,必须做出应对。 面对新形势,我校提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工程”,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影响的学科网络教研团队和信息化教育教学能手。广泛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分层分类组织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参与,以“信息化教学能手”竞赛和“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为抓手,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变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为此,暑假期间,我校组织了部分教师参加了市局层面组织的培训,由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做讲座。作为校长,暑期我参加了市局组织的校长层面信息素养提升培训,9月25日,我校安排信息技术教师参加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培训,国庆后,将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电子白板应用培训,并组织各类比赛,从而加速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基于上述情况,在制定规划时,应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作为重要内容,为此,我建议为加快建设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应完善教育信息化技术人员的编制管理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把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考核体系,推动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建设“能仁数字校园”,迈向“能仁智慧校园”,从现在起,学校启动校园信息化建设顶层规划的制定工作,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根据上级行政部门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国际、国内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校内、校外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我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我们将征求行政部门、专家、教师、学生等四个层面的座谈会意见,科学合理制定《海门市能仁中学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通过几年努力,将把能仁中学从“数字校园”带进“智慧校园”,为学校未来描绘全新图景。

会计软件中不符合《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要求的功能点有几年整改过渡期

3年。财政部在印发工作规范的通知(财会〔2013〕20号)中,明确了工作规范的衔接过渡办法:“工作规范施行前已经投入使用的会计软件不符合工作规范要求的,应当自工作规范施行之日起3年内进行升级完善,达到要求。”  也就是说,对于2014年1月6日前购买或者企业自行开发上线的会计软件,可以有3年过渡期。而在此日期之后购买或者开发上线的软件,应当满足工作规范要求,没有过渡期。自2017年1月6日起,所有软件都应当满足工作规范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会计软件的功能,过去发布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财会字〔1994〕27号)也有规定。对于工作规范延续该文件的规定,即会计软件过去和现在都应当遵循的规定,是没有过渡期的。如果满意我们的回答请记得[釆纳],你的采纳是我们答题的无限动力。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德育课中的应用论文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德育课中的应用论文   教学手段信息化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它将网络资源、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了最优的整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德育课作为中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的养成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为了提升德育课堂魅力,一线中职德育教师就要把信息化手段引进德育课,紧跟信息化教学大潮。   一、德育课教学现状   1.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   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仅仅使用多媒体教学,误把多媒体教学等同于信息化教学。其实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多媒体手段仅仅是信息化教学手段中的一种,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信息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最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没有有效地区分二者,自然就无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多样性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仅对资源进行简单堆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不科学,呈现方式不符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经过多年的德育教学,笔者发现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德育课,是认为只有学好专业课才能对未来找工作更有利,而德育课则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虽然大部分德育教师已经认识到旧教学模式的不足,本质上仍然不舍固有的教学方法。   2.德育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大部分教师只会简单的课件制作。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很难进行信息化教学。   3.德育课的教学资源不足   各个学校的硬件条件不统一,很难实现资源共享。德育教学案例尽量要用到最新。而纵观当前的教学资源,适合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资源缺乏且质量不高,很多资源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注重资源本身的内容。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中职德育老师来进行,在能力上严重不足。   二、教育发展必然走向信息化   新的教学方式信息化的应用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有助于广大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的快速转变,提高德育课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在德育课教学过程的增加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有助于德育课教学资源的拓展。在德育课中融入信息化,也是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和探索的新方向。   三、对德育课信息化教学的建议   1.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提高信息化技术素养   首先教师要转变课堂角色,也就是要从传递知识的角色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也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教师不再直接提供知识信息,而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获取知识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完成探究活动。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如何筛选对课堂教学有效的信息资源,如何进行呈现,完成高质量的课堂,对德育教师提出了一个首要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如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制作课件、对网络软件驾驭的能力等。   2.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   中职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重视职业培养的学科。网络资源为德育教师提供了更多与时俱进的成功案例和真实资源。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够更好地结合学生专业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拓展,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哲学与人生》一课中讲到“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时,笔者从“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两方面展开,主要学习的是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基本观点,为后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内容做铺垫。激发学生主动发展意识,同时也是第四课的重点,是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性前提。笔者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拓展了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这一内容。笔者还将学生专业资源、网络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利用,提前一周通过微信发放本节课学习计划书,点明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方便学生进行课前有计划,学习有目的,课上有准备的高效学习。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蓝墨云班课)、微信、QQ下载教师制作的微课、学习计划书、案例《人人都是纳税人》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平台测试。笔者通过测试结果,重新确立难点“要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并进行教学安排。教师通过课前分组检查,课上观看视频案例进行创境激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设置任务一,制作思维导图或联系图,展示作品评比,从而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在本学期增加了《税收基础》专业课,大部分学生对税收的专有名词难以理解,产生了恐惧心理。视频案例中生动诙谐的呈现,不但化解了恐惧心理,通过利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案例和小组的合作讨论制作过程,学生也逐渐领悟到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即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复杂多样的”。与此同时,笔者限定时间,促使小组内分工一定要明确,否则无法完成任务。这一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后进行体验导行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强调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联系,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及评价表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人都是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的,不可能孤立封闭地生存和发展,要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看待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   分层次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了知识点的巩固。进一步加强知识拓展,观看教师制作的微型课《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让学生感悟企业的发展与技能人才、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意识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最后,师生间通过微信、QQ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学生得到知识的提升。整个教学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结合专业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任务驱动法、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并结合网络平台、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微课、微信、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信息化教学使课堂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处理符合学生实际,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信息化教学的脚步已经走入了实际教学中,其发展势不可挡。德育课作为教学的前沿阵地,德育教师的任务更是重中之重。教师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德育课散发出无限魅力,提高课堂的时效性。目前德育教育还存在着许多困难,需要德育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革,不断积累经验。德育教师一定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信息化工作总结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书。那么你有了解过书信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化工作总结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化工作总结 篇1 20xx年针对公司集中进行的几个信息化建设项目,在深入理解集团信息化管控模式、业务运作模式以及结合我公司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我部门全力做好各项信息管理工作,保证了信息系统平台安全良好运行,很好的支持了公司生产运营。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做好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工作、信息系统的建设扩展工作。 今年我部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部门员工的努力工作,并克服了各种困难,顺利完成了20xx年的工作任务。 20xx年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紧密跟踪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加强网络设备配置,在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对机房及网络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整改,保证了公司网络平台和各软件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日常性的系统维护。 (1)每日对机房PMS、ERP、DHCP 服务器进行系统更新及升级工作,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及时的对系统补丁进行更新,防止了病毒通过系统漏洞进行的破坏和攻击,保证了各服务器正常运行。 (2)对每台电脑安装防病毒软件,避免了病毒在公司局域网内自我复制相互传播,占用局域网的网络资源,甚至使得系统崩溃,丢失硬盘的重要资料等各种危害,并及时的对软件进行升级,定期的清除隔 离病毒的文件夹。 (3)对办公电脑日常的维护,由于机器的长期使用或操作不当,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垃圾文件,也有部分系统文件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系统崩溃,重装系统,全年处理提报的软件故障900多件,重装系统60多件,处理硬件故障50多件,全年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网络故障。 2、对机房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以达到集团公司标准 (1)配电系统改造:安装了两套应急灯,对所有配电线路重新改造,全部接入UPS、安装防雷模块保证机房用电安全。 (2)网络环境:对在网络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加大了网络安全的投入,对各客户的接入规则进行了规划,并安装部署了网络版杀毒防护软件。 (3)机房专线的迁移调整:对电信专线线路进行了迁移,从综合楼迁移到能源楼主机房,并与移动专线互联,实现在双线互备,符合了集团公司的IT标准化要求。 (4)能源管理系统:随着能管系统的上线使用,结合生产实际和用户的使用情况对系统存在的BUG和不合理设置进行了多次升级,对能源管理系统的服务器进行了系统的优化,并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的使用培训工作。 3、全厂网络、通信工程的建设及完善 (1)对全厂主干网络进行重新熔接,接通到宿舍楼、食堂、公司西大门和能源厂区大门的网络,保障全厂网络的畅通及线路的备用。 (2)完成对能源楼、宿舍楼模块信息点的安装; (3)安装了覆盖能源楼的无线局域网,接入了10台专业无线路由,大大增强了无线覆盖区域,方便了移动办公的需求; (4)对交换机、路由等网络硬件设备的维护,屏蔽网络中不用的端口、加固核心设备的安全设置等,保证公司所有电脑的安全正常工作,优化路由运行速度,节约带宽,提高了上网的速度和稳定性。 (5)上半年完成了对生产厂区新建热电脱硫厂房、70聚合厂房及树脂包装、美德塑业生产厂房综合布线、安装电话及光纤接入,新装电话50多部,为公司生产车间提供了通信保证。下半年对机电仪楼,后置机厂房,物资维修库及车间新增的5个巡检室进行综合布线。完成了综合楼到中央控制室增设12芯光缆及50对电缆工程。 (6)对公司无线电基站进行设备更新升级,新装四台数字基站,符合了无线电管理局的要求,保障了公司原有对讲机的继续使用及未来的数字升级,降低了成本。 二、根据集团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将SAP系统应用不断的深入,同时对公司内使用的其它应用系统也逐步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1、SAP上线已将近两年,各项工作逐渐从适应、能够顺利上线到真正深化应用、挖掘潜力,真正使公司的各项业务向各流程蓝图靠拢,摒弃企业多年来形成的.不规范操作、业务流程,真正使公司的经营状况反映在SAP系统中,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20xx年初按照集团公司和公司领导的要求,起草制定《20xx年考核方案》,将能够反映系统应用情况的KPI指标纳入其中,通过提高KPI指标来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 2,20xx年通过一系列措施,使ERP各项应用指标从集团的20名左右一跃基本稳定在集团的前十名,这期间通过一些奖惩制度和模式化报表来激励、督促和指导分厂统计人员提交盘点报表的效率,月结时间由原来的4天提高到1天;通过组织培训分厂的设备员和设备主管,按照正确的需求申报使MRP转换率提高到85%左右,单据数量也有30条左右提高到350条左右;通过月中通报登录情况,使我公司SAP系统登录情况稳定在90%,150个账号登录次数稳定在5300次左右,平均次数为35次左右,远超出集团公司规定的22次。 3.进一步防范地磅运行风险,吸取20xx年8月份地磅遭雷击,器件损坏,导致公司物资销售业务无法正常进行的经验教训。对备用磅进行建设,并将原来单机运行数据库系统升级为网络版,通过改造极大的满足了日常生产过磅的需求,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4.继续做好ERP本职工作工作,如:扩充物料(辅料)、扩充物料库位、ERP权限变更、ERP账号申请、账号开锁解锁、地磅数据传输发送、错误地磅单的冲销补单等工作,为不影响ERP工作的进度,配合相关人员完成扩充物料(备品备件)、十位码八位码申请、客户供应商申请扩充、银行科目申请扩充等工作;20xx年上班共精减ERP账号32个,使我公司ERP账号由上线初期265个账号减少到150个账号,大大节省了运维费用;本年一共调整ERP权限45个。 5、7月份河北盛华组织改革后,按照总公司的要求,配合数据中心对OA审批权限和流程进行过度梳理,之后将实华模式嵌入到盛华OA系统,保证了公司各项业务的审批工作的进行;在SAP系统上吸取实华在管理上的优势长处,按照领导要求,依据部门的业务流程梳理,做好SAP权限管控。 6、在SAP系统客户信用问题频出的情况下,按照总公司的工作安排,协调公司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紧盯系统数据,不折不扣的的按照总公司安排的工作步骤处理出现的相关问题。 三、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我公司的生产规模将达到新的高度,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作为公司生产经营重要支撑的信息系统,其运行质量和效果将更加的重要,基于此20xx年我部门将积极推进信息化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的维护改进,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让信息化能更好的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 1.继续加大力度推进SAP的后期改进工作,通过和生产、设备、物资、销售等部门紧密配合,对SAP中的流程、数据进行再梳理,拿出更有优方案,解决使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使进入系统中的每一个数据流都具有高靠性和高使用价值。 2.完成网络的进一步优化、加大机房安全管理工作,提高软件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数据的安全性。 信息化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信息化部门紧紧围绕工委、管委会全年中心工作,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申报、建设为引领,坚持智慧发展、统筹规划、服务保障、整合共享,以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和共享互通能力提升为重点,深化信息化新技术在新区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关键领域的应用推广,圆满完成了年初各项任务指标。20xx年,信息化部门将加强全区信息化工作统筹与顶层设计,坚持信息化与提升政府自身能力相结合,与推动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相结合,与加快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相结合,与完善城市精细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切实提高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全力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完成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申报工作 根据新区“战略产业新区、区域发展支点、创新驱动前沿、低碳绿色家园”的发展定位,对应《智慧北京发展纲要》,按照统筹规划、整合共享、服务引领、全面发展的原则,制定完成《开发区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作为XX市推荐区域,列入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并签署《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 (二)稳步推进政府信息化基础建设与能力提升,为各项工作提供优质网络保障 1、加快推进开发区政务网络优化升级工作。完成电子政务互联网双百兆链路接入运行,完成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政务网络接入并南区增设网络节点间,扩大了南区政务专网覆盖范围。继续推进管委会政务网络升级,确定骨干网双核心、网络汇聚层、政务双环网“环+星”及驻区职能局接入管委会政务网实施方案。 2、积极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以开发区现网基站及无线基站规划为基础,推动区内重点企业、园区信号覆盖与通信服务保障,不断扩大3g通信及“无限亦庄”覆盖范围,完成隆盛大厦办公大厅热点布设,继续推进公共区域免费wifi覆盖。 3、稳步推进云计算虚拟平台建设和应用系统托管工作实施。继续开展政务信息应用系统虚拟平台建设及托管工作,截至目前,管委会对外托管系统15个,管委会自建虚拟化平台资源池搭建虚拟机25台并全部投入运行。 (三)以产业宣传和信息服务为重点,不断提升网站服务水平 1、大力推进各部门网站信息发布工作。截至目前,开发区门户网站信息更新量13538条,网站有效页面浏览量:6,838,051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3%,境外有效页面浏览量:371,290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5%。 2、启动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虚拟展厅建设,开拓对支柱产业、重点园区和知名企业、优势产品的展示推介新渠道。 3、建成XX市民主页亦庄专区,开辟区域宣传、公共信息服务的移动平台新渠道。 (四)引导应用需求、加快资源整合,继续推进基础数据库和公共支撑平台建设 1、启动统一移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工委管委的短信发布平台,规范管委会各部门短信发布流程、标准,整合管委会5个部门短信机。现平台用户单位33家,对接业务系统9个,截止目前发送短信177565条,较去年同期增长90%。 2、完成内外网统一认证平台建设部署。实现区内企业登录政府各部门对外服务系统时的单点登录和统一认证。其中,内网统一认证平台对接管委会8个部门13套业务系统应用,外网统一认证平台对接科技创新申报系统。 3、完善法人基础数据库系统,为部门业务开展提供基础法人信息支撑。截至目前,开发区法人库积累法人数据7742条(企业法人7626条),与工商分局等部门比对数据26973条,为开发区企业环保与科技普查工作共提供7898条/次法人数据支撑。 4、加快内网办公系统功能完善和推广应用。持续推动工委管委各部门、驻区职能局间电子公文流转应用。截止目前,工委发文47次,管委会各部门发文1595次,其中电子公文数1173次,管委会电子公文占发文总数的73。54%,系统发送会议通知61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3%。 (五)加快城市智慧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1、不断完善城市公共监控体系。完成139路新增公共监控点位建设,完成重点工地扬尘及城市早餐工程监控试点建设,启动博大公园、企业文化园公共监控规划及包含12平方公里新扩区域在内的全区公共安全与城市综合管理监控体系需求规划编制,相关建设资金已列入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快速应急响应机制。依托无线网络,建立起对城市综合管理临时监控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协助发改局、建发局、城管执法分局快速建设完成临时监控点位,有效保障了开发区“早餐工程”餐车安全与重点工地监控快速搭建。 3、完成视频图像信息管理平台改造主体建设。完成该平台验收及试运行,实现了基于空间地理信息平台的视频调用和对前端监控设备的分级授权、远程智能检测和视频质量分析,该平台现已接入监控1576路(自建自管310路,接入重点社会单位监控1162路,公安移动执法车监控4路),其中无线监控39路,实现相关部门移动执法车、早餐工程监控、重点工地监控的有序接入,为应急管理、公共安全、城管执法、安全保密等综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支持与保障。 (六)深化企业和社区信息化建设与服务 深化整合区域对企服务各种资源要素,基本完成以“优势产业宣传、特色园区介绍、龙头企业展示、重点产品推介”为核心功能的开发区产业企业引擎门户网站的功能梳理和方案设计。稳步推进构建基于社区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的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规划建设。 (七)完善政务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参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完成对管委会信息系统预测评工作,为下一步管委会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提供技术依据与管理提升方向;在现有网络安全体系中对已过期的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并新增数据库审计设备,实现对管委会各信息系统数据库操作行为实时监控、记录,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及时发现管委会信息系统的网络入侵和服务器漏洞。 (八)做好电子政务项目审核监管和过程控制 按照全流程监管模式,对电子政务项目进行审核监管和过程控制。截至目前,对20个项目进行了立项审核,召开12次专家评审会,集中式监理验收项目25个。对环保在线监测平台、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等重大重点项目紧密跟进,做好业务支持与技术服务支撑;对管委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公务用车管理系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系统等项目加强方案审核、立项控制。 (九)建立信息化大运维体系 完成20xx—20xx年网站群运维、政务信息网络及视频监控系统运维、网络安全运维服务单位的招标采购工作,实现新老服务单位工作的顺利平稳交接,集中式监理单位同步开展运维。不断提高运维服务标准、优化运维服务流程,将基础运维服务纳入平台化管理。 二、20xx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推进国家智慧城市创建工作 按照“统筹规划、动态推进,整合共享、融合渗透,全面推进、示范引领”的原则,研究确立具有亦庄特色、符合亦庄区情的智慧城市组织机构、工程建设、项目运营与投融资模式,完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把智慧城市战略转化为可操作、项目化的业务系统和服务工程,做好任务分解并强化落实。围绕公共安全、资源能源、环境治理、区域交通、园区物流、智慧社区等重点领域适时启动“无限亦庄”二期、空间库(二期)、政务云服务平台、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公交等一批重点工程,并配套出台开发区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性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加强对提升城市管理、产业提升项目的引导、组织、规范、扶持,吸引区内外企业、社会力量投入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中。 (二)快速推动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扩大覆盖、优化结构、整合资源、智能管理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整合、承载运行、应用支撑、优化管理能力。第一,全力打造XX市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综合示范工程领先示范区。在原有3g、mcwill、wifi无线通信及区域无线信号全面覆盖基础上,划定重点园区、企业、社区做好无线信号保障。第二,继续推进开发区百兆入户、千兆入企工作,以更高标准实现XX市光网城市建设相关任务。第三,完成政务网络核心骨干网双核心建设。第四,推进驻区职能局接入管委会政务网络。第五,继续深化云虚拟平台建设,完善应用系统托管模式。第六,配合相关部门办公地点更换,对管委会政务网络及“无限亦庄”网络进行优化,同步推广网络办公终端使用,实现政务网络基础环境、公共平台、业务应用系统一体化支撑。 (三)完善政府数字化服务管理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全面覆盖、资源整合、一体服务的原则,加快对内、对外的信息化门户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政府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第一,完成门户网站全面改版工作,推动网站信息资源整合,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高网上办事服务功能。第二,启动内网办公平台升级改造,推进管委会政务应用向驻区职能局推广应用。第三,结合行政服务大厅实体布局及办事流程启动网上虚拟服务大厅建设,实现网上服务公告查询、投诉咨询等在线功能。 (四)深化基础数据库和公共支撑平台建设 第一,完成公共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方案设计,启动相关数据采集和平台主体功能建设。第二,完成外网统一认证平台与劳动用工与薪酬管理系统的对接。第三,不断完善法人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系统使用定制灵活性,配合统计局完成基础数据信息汇总分析工作。 (五)加快城市运行管理、感知体系建设 以城市公共安全、环境管理、体征监测为重点,充分利用物联网、视频技术,加快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和体征运行监测精细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第一,启动新一批次238路监控点位规划设计。第二,以环保在线监测平台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安全生产物联网远程服务平台的模式创新,启动城市体征在线监测综合平台及公共物联网平台前期设计。第三,推广重点项目工地现场安全管理视频监控的建设。 (六)深化企业和社区信息化建设与服务 以产业聚合、促进发展、精细管理、提升服务为目标,深化企业和社区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提高企业服务、社区服务管理水平。第一,基本完成开发区产业企业门户平台一期建设,力争年底前上线运行。第二,完成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虚拟展厅建设。第三,完成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方案设计,确保年内启动一期建设。第四,协调、整合区内企业的信息化能力与资源,以云计算应用为核心,规划、研究、建设开发区产业、企业发展资源体系。第五,以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专业型园区为重点,推动信息化在物流、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的深度应用与融合渗透,打造全市“两化融合”示范区。 (七)做好信息化服务保障工作 继续做好电子政务资金项目监管。切实加强对年度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核监管、过程控制、进度督办,特别是加强对环保在线监测平台、社区精细化管理系统、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项目管理系统等重点项目的跟进,确保重大项目实施进度。 切实做好信息化大运维体系建设。完成政务网络运维、监控设施运维、信息安全运维、网站运维服务单位的招标采购工作,以此为契机,对照itil规范,建立统一运维平台,改进it服务的质量,为总体的业务持续性管理提供支持。 打造安全稳定的基础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标准,狠抓落实,更新并增加网络安全设备,确保安全设备体系化。加强网络安全应急值守保障。对网络安全现状进行全面测评,并整改提高。加强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体系。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宣传、培训工作。深入调研政府、企业、社会信息化需求、热点,以主题论坛、开放讲堂、专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形式开展面向不同群体的信息化主题宣传推广、教育培训活动,特别要注重开发区各类企业需求,促进产业对接,提高区内信息化技术在区内的应用水平。 信息化工作总结 篇3 20xx年,区人口计生局按照区级目标绩效考评体系中机构编制工作有关要求,领导高度重视,认真部署落实。经自查,我局全面完成了20xx年机构编制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一是我局安排了专人负责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依托党政网按照全区统一时间节点要求正式启用。二是完善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机构和人员编制信息共计89条,其中,机构信息4条,人员编制信息85条。 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规范机构编制审批程序。 一是坚决落实“三定”规定。经自查,我单位积极按照“三定”规定要求转变和理顺职能、落实内设机构,按照规定规范机构职责、名称、隶属关系,无履行职责越位、不到位的、乱挂牌子、擅自设立、分设内设机构等情况发生。严格按核定的编制和编制结构配备人员,领导职数、配备工作人员符合“三定”规定要求,不存在超职数配备干部的情况,无违背机构编制纪律的情况发生。二是规范机构编制事项办理工作。我们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申报机构编制事项,及时落实职能、机构、人员编制等机构编制调整事项,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申报上编2人,办理退休下编1人,按时报送了统计资料,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先后向区委编办及区人社局报送在岗不在编人员信息表、编外聘用人员情况核查表等表格。 三、做好行政管理权限承接和下放工作,深化扩权强镇事权改革。 拟定了行政权力清单,明确了区级人口计生行政权力中行政许可6项、行政确认5项、行政征收1项、行政处罚15项、行政给付4项、行政强制2项、其他行政权力4项。并将部分行政权力下放镇一级,明确了镇级人口计生行政权力中行政确认5项、行政征收1项、其他行政权力1项。

公司年度信息化工作总结

  公司年度信息化工作总结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单位将日常办公平台逐渐迁移到网络平台、统一应用平台之上。办公网络化、应用集中化的变革带来了资源全局统一调配、业务流程化、办公规范化的巨大优势。   20XX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平稳快速的发展,为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与服务,促进了公司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工作效率的提升。现就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XX年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一)加强内网建设,提供信息化办公平台。   年初之后,为响应集团公司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的号召和公司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要求,公司信息中心开始着手整理内网公司管理制度。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努力,信息中心对内网中公司管理制度版块内所有内容进行清理和规划,使之能更好的便于查阅和管理。   (二)完善内网供销采购单审批系统。   为了更好地规范公司采购流程,简化采购审批手续,加快采购审批速度,及时快捷为生产经营提供优质服务,平稳推进无纸化办公,信息中心对内部供销采购单审批系统进行了一定的完善,使之能更好、更快、更便捷地为公司采购服务。   (三)对公司外网进行全新的改版和建设。   为了更好地宣传、树立公司形象,提升公司的影响力,今年中旬在公司领导和各部室的关心和配合下,信息中心与中企动力公司通力合作,对我公司外网进行了全新的改版和升级,并于7月份建成试运行,目前新版外网系统运行平稳。新版外网系统页面简洁、明了、新颖,内容丰富充实,系统快捷方便,较好地宣传了公司形象。   (四)参与并推进物控信息系统项目实施。   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物控管理,并为企业进一步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做好准备工作,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我公司积极参与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物控项目系统的实施,先后三次派员参加在辰州矿业进行的前期培训,对公司采购、销售流程、物料进行梳理和规范。在11月份,召开了公司物控信息系统项目实施启动会,成立了物控信息系统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全面推进物控信息系统项目在我公司的实施与上线。   (五)完成各生产单位网络、监控及电话系统的改造和完善。   一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公司炸药总库的安全管理,公司投入资金在炸药总库周界加装了布防系统,该系统包括连动报警和实时监控两大部份,使之能做到24小时全程监控和预警,为加强公司危爆物品的管理提供良好的设备条件。   二是对公司华家湾工区、杨山庄工区网络、井下电话、井下监控系统、选厂监控系统进行完善和改造,不仅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而且丰富了工区员工的日常生活。   (六)及时解决网络信息问题,服务生产经营大局。   1、及时反馈并解决在EAS中人事、财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公司日常人事、财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2、引进MapGis图形工具等软件,为地测中心更好的探矿、测量及井下规划服务。   3、积极做好了公司信息数据的收集转发工作,对于公司各类信息设备都进行检查、维护工作。    二、本年度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络信息系统、电子办公平台有待进一步推进和普及。   2、员工的信息化理论及操作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培训。   3、信息化建设工作没有详细具体的规划,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管理重视力度、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4、专职工作人员业务知识还不够全面,问题处理不周到。    三、对下一步集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由于水平有限,在对我公司网络进行改造和物控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出现很多问题。如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还请集团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给予技术支持。   2、由于EAS物控项目前期是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因此前期的物料增加能否保证及时性,以确保公司生产不受影响,请集团公司予以考虑。   3、建议集团公司组织信息类技术人员培训,以增强各单位信息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业务能力。    四、20XX年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   (一)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导思想   20XX年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以物控系统建设为重点,以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为中心,以合理规划、加强建设、提升效率、服务大局为指导思想,切实搞好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体目标   1、制订详细具体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   2、加强公司内、外网络的建设与管理。   3、全面推进物控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上线。   4、加强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   (三)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要措施   1、对物控信息系统项目中涉及到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信息中心将与供销、财务合作,对物控项目中所有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使之能更快地适应新的系统,更好地投入到日常生产、工作中。   2、全面推行物控信息系统项目在各子公司的实施上线。   在对公司本部进行完相关工作以后,信息中心将连合相关部室,对大万、枨冲公司物控项目进行全面推广,主要是对各子公司现有网络设备进行改造,以保证项目的网络连通,对各子公司现有采购、销售流程进行梳理,对各子公司物料基础资料进行规范并导入,对各子公司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3、对本部中心机房设备更新。   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发展,对网络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公司现有设备已经较为陈旧落后,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根据现实需求信息中心将对中心机房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以适应公司的发展,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4、加强公司办公设备的管理。   信息中心将对公司现有电脑、交换机、路由器、办公设备进行编号建档,以便于更好的管理及分配,使之发挥出最大作用力。   5、加强公司网络安全管理。   完善网络安全软硬件的配置。实时对公司网关进行更新改造通过配置外网防火墙,对公司服务器数据及内部办公系统网络安全进行有效的防护。   6、加快公司生产单位基础网络建设。   目前公司生产单位中仅华家湾工区、选矿厂有网络,随着公司无纸化办公的不断推进,网络在实际生产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信息中心将对无网络的现有各生产单位进行规划,力争在20XX年实现网络无盲点,改善各生产工区的现代化办公条件,以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   7、对公司有线电视线路进行改造。   目前公司内部有线电视线路及设备老化严重,影响到大部份用户的正常观看。信息中心将与平江县广播电视台合作对原有线路、设备进行全新的改造,使布线更合理,观看效果更好。   8、加强对公司电话系统的维护,确保公司通信正常。   对全矿监控系统进行改造,使之实现监控系统由矿本部统一管理,统一实时监管。为确保全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9、加强公司内外网站建设,为无纸化办公不懈努力。   公司年度信息化工作总结2   信息部的主要工作是以系统软件使用为重点工作,从7月份开始初步上线测试积分系统,到后期跟财务的配合,推动整个系统的积分报表的操作到完成,该系统软件把业务模块和财务模块结合,在正式得使用系统的操作同时,中间出现的问题,通过业务手工流程进行弥补。制定了商场无线运营实施方案、计算机相关管理制度,富基G7系统正常运行。公司网络架构更改,规范网络架构及使用权限,办公电脑与收银系统分网管理,H3C硬件防火墙及路由器调试以及优化。协助其他部门处理日常运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微信内容的编辑,发布。POS机全面维护,及时解决POS故障,保正POS系统正常运行。总的目标是推动公司的信息全面化,进一步理清系统使用的各个环节的流程操作,进一步的理清权限操作和各部门环节衔接。配合财务,完善财务模块的功能。 确立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完善系统功能,支持促进商场销售,严格监控网络资源占用情况,管理电脑操作人员正确使用电脑资源,杜绝非法操作电脑,和不规范操作系统   新的经营年度,信息部愿与公司一道共同迎接挑战,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信息部20xx经营年度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紧跟公司调整步伐,配合公司实现更大发展。   1、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不断规范完善信息化水平。   2、研究总结切合公司实际的信息化模式,进一步满足公司信息化需求。   3、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做公司发展的坚实砥柱。   4、加强团队建设,配合公司实现更大发展。    二、严格遵守系统管理制度,规范执行信息化管理操作流程。   1、严格遵守系统管理制度和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做好信息系统安全工作。   2、规范信息系统日常工作,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流程。   3、科学合理划分操作员角色权限,保证各部门数据的独立安全。    三、扩大合作范围,加强合作伙伴关系,   立足实际,着眼未来,提高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   1、加强与富基的合作关系,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2、需要增加广场客流统计系统,保证客流统计的准确性,针对客流提高运营的品质。   3、提高办公室和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倡使用OA办公室系统(日程行动管理系统,工作流程系统,资源管理系统,内部通讯系统)    四、保障机房安全,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保持机房环境卫生与温度控制,确保设备恒温恒湿下安全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认真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警示信息,及早评估现有设备运行情况,做好设备的备份储备工作。增强服务器性能以满足公司业务日益发展的需要,启用服务器的双机热备,实现服务器的合理高效。   3、保证机房用电安全,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五、做好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1、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合理利用服务器资源,严格管理富基系统的使用操作,科学配置系统参数,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坚持执行服务器热备冷备方案,科学严谨执行数据库操作,保障服务器数据信息的安全准确,根据公司发展的需求争取实现数据的自动双机热备。   3、随时监控资源占用情况,定期整理系统资源,合理清理系统运行形成的垃圾数据和系统沉余数据,保证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   4、加大服务器数据流的日常监控力度,做好数据维护工作,及时更正差错数据,建立数据日志文件,做好错误数据的日常记录。    六、提升系统使用价值,加强系统自身功能建设。   1、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掌握行业动态,及时确立信息系统规划建设。   2、确立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完善系统功能,支持促进商场销售。   3、增强系统附加增值功能,积极探索信息供应链关系,发挥系统保值增值作用,提升系统价值。   4、方便系统应用,满足报表需求,配合各部门方便系统操作,开发更为全面的报表查询功能,满足各种报表查询需求,为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完成计算机需求和系统应用需求,更好地促进部门工作。    七、加大设备的维护保养力度。   1、加大对所有计算机、打印机、POS机、UPS电源等硬件设备的保养、维修、维护工作。   2、合理评估陈旧设备的使用价值,逐步替换落后设备,保证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进行。    八、保证POS机正常运转,确保商品销售。   1、及时解决POS故障,保正POS机正常运行。   2、重点保护管理好各POS机终端设备,定期做好POS机的保养、清洁工作。   3、认真研究终结POS系统故障,杜绝POS故障为萌芽状态。保证POS系统的良好运行。 4整合pos机一体化销售数据和刷卡情况的汇总,保证数据的准确和刷卡率的提升。   5未来店铺调整,杜绝独立收银,提倡统一pos收银,保证销售数据的准确性    九、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病毒侵袭。   1、加大公司各部门电脑病毒的查杀力度,及时升级病毒库,发现病毒及时隔离,   2、科学配置用户注册表,杜绝从外部存储设备传染病毒。   3、制定选择最佳病毒防毒方案与软件。    十、保证网络安全稳定。   1、加强公司网络安全检查,做好网络线路和网络设备参数的安全检查,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加强网络传输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稳定安全运行。   3、认真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做好网络传输设备的备份储备工作,保证公司网络的安全畅通。 十一、保障公司计算机系统工作。   1、配合公司做好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   2、配合公司的发展规划,做好新开项目的网络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规划及软件系统的配套、开发。   公司年度信息化工作总结3   今年信息科技部围绕全省数据集中工作,实施了信息中心网络及机房改造工程,完善了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制度,为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一、合理调配资源,完成省中心网络互联工作。   根据省联社综合业务系统建设方案,我市农村信用社上线工作计划在下半年完成,按照省联社计算机中心工作安排,我市信息中心必须在6月10日前完成与省中心的互联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部门制定了专项的工作计划,合理分工,提前完成了省中心的工作部署。   首先,部门技术人员共同协作,以“节约资源、符合标准”为原则,制定了信息中心网络设备改造方案。   ⑴、购置两台CISCO3550交换机,做到网络线路的双机热备。   ⑵、购置CISCO3662路由模块,做到主线路(电信光纤)的联结。   ⑶、不重新购置CISCO3550路由器,利用原CISCO2610路由器(信贷管理使用)资源,购置了相应的模块,做到备份线路(联通光纤)的联结。   其次,我们及时将以上的工程改造方案报省信息中心与科技处批准,经科技处批准后,我们部门在设备到位、线路到位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与5月中旬完成了与省信息中心的联结,为下一步数据集中提供了网络保障。    二、实施中心机房改造工程,确保中心机房安全运转。   去年上半年,我市农村信用社实现了数据集中,我们信息科技部的中心工作由对营业网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转移到对中心机房计算机系统的操作与维护,中心机房安全高效运转是我市农村信用社业务开展的前提。今年以来,按照省科技处工作要求,我市信息中心机房必须在防雷与防火上符合科技处制定的标准。经过细致的调研,我们部门在几套工程方案中,选择了性价比较好的方案,于4月份完成了施工,并分别通过了市消防大队自动消防系统验收、市防雷测试中心防雷系统验收。    三、完善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   随着计算机应用在信用社业务及管理领域的推广,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为了防范风险,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根据公安部门及省联社相关规定,我们部门及时制定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办法》,在日常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上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依法办事、综合治理。   首先,联社成立了由主任任组长,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营业网点的计算机安全保护工作。   其次,明确了联社网络信息中心及营业网点计算机系统管理与操作人员的岗位设置,并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在组织落实、责任明确的前提下,我们将信息中心与营业网点的各类操作行为根据业务需要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从硬件管理、密码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规范操作行为,杜绝安全隐患。    四、适时组织操作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   按照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制度,根据业务需求,我们下发了《营业网点员工计算机操作技能调查表》,并根据此表制定今年的培训计划,编发了相关的培训资料,组织了两期操作员培训,努力提高操作员业务技能。    五、共同配合,顺利完成综合业务上线,各项业务正常开展。   根据省联社上线工作计划和要求,从8月10日至8月27日18天内完成上线工作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与财务、信贷等部门共同配合,制定上线工作计划,层层落实,相互协调,明确分工。一是及时编制上线更换计算机硬件设备计划。四天内购置设备到位,建起培训机房。二是编制综合业务上线培训资料,组织业务岗位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八天举办了五期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210人次。为上线业务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各项硬件设施只用了四天时间及时安装到位。四是与财务部门密切配合进行移植账户数据核对,清理规范账户,确保顺利上线,五是与省中心共同协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中间业务开发,顺利完成连调。六是上线前的系统业务测试落实到位,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为一次性上线成功提供了保障。在联社上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奋战十八个日夜,终于顺利完成了上线工作,保证了各项业务正常开展。    六、及时协调解决新业务系统上线后遇到的问题。   新的综合业务系统上线后,对业务操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业务系统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及时和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一是编制了新业务系统日常工作要求。二是及时总结新业务系统上线后存在的问题,主动和科技人员共同研究解决,或与省中心联系,请求帮助解决,做到了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三是完成土桥分社与朴席社的机构撤分。    七、做好计算机设备和网络的正常维护工作。   综合业务上线后,对计算机的设备有了新的需求,以“节约资源,符合标准”为原则,对基层网点的设备进行了调整配置,加强了日常维护,保证了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安全、正常运行。同时,我们部门认真做好中心机房、营业网点软硬件维护工作,做好代理国税、地税等具体业务操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xx年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提高专业技能,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   二是按省联社发行银行卡的工作要求,完成发行卡的运行工作。   三是有计划组织业务系统知识培训,确保各类业务的正常开展。   公司年度信息化工作总结4    一、工作职责   信息管理是一项服务工作,没有各个单位的充分理解和配合,全公司网络信息化就不可能连接起来。信息管理是一项技术工作, 我们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敬业精神,发挥好个人专长,努力营造一支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纪律、又有情趣的工作团队。在实际工作中老老实实地学习,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既勤奋干事,又努力协调好上下、左右、内外。从软件、硬件、人员到规程都一一准备到位。按公司规章制度统一要求,一方面进行对公司的电脑软硬件的应用、操作规程建设;另一方面进行设备优化、网络改造的步伐,实现了软件、硬件建设的相互推进,努力使工作能够程序自然、循环有序的开展起来。    二、主要工作   1、设备维护,管好用好公司设备是信息中心的首要任务。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使设备更好地为办公区服务,协助各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交换机、网线、电脑、投影仪等等,出现了问题就及时的处理,坏了就尽量自己修。为公司节约不必要的开支。   2、积极推动公司的信息化、网络化、无纸化发展进程,加强网络、网站及各管理系统的维护。   3、积极配合公司开展的各项活动,从会议到员工教育再培训等都进行设备调试安装到位。   4、针对于公司的金蝶K3系统、邮件系统、雅思系统的数据我们做到了每天一备份、每月一整理归档,对于整个公司办公区的数据也做了一次集中整理归档,为以后建立公司信息数据库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以后努力的方向   1、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方面业务知识的学习。   2、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总结,积累经验,不断创新,为我公司信息化建设献计献策,以良好的姿态迎接挑战和考验。   3、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水平,切实以过硬的本领来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4、干一行,专一行,工作要有创造性,并且要做实、做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网络信息化建设努力工作。   5、加强与其它同事的学习与沟通,工作中彻底消除推诿、扯皮现象,使各类问题能得到良好、及时的解决。   以上是我的述职报告,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批评指证。

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区别是什么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针对传统的教学资源而言,它主要是指教学应用数据资源的数字化.把传统书本唱片磁带模拟的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就生成了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就是用01来记录资源的方式)而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指针对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的方式所借助的资源.其中又可分为,信息化教学工具和信息化教学数据.严格来说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一部分;以上是个人意见!

新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包括

新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包括传统式教学、理念性教学例如固定的书本知识,传统的“老师”为主的模式。拓展: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育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信息化教学,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中心词是教学,信息化是定语,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学。教学信息化,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环节及其状态,目标是信息化,指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所有的教学环节达到信息化。因此,教师关注的是信息化教学,以便更好地上课。社会及官员关心的是教学信息化,是否完成了现代化的建设。信息化教学比较通俗的理解是“电化教学”的新说法。

如何认识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与重要性

一、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信息技术正在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一座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将在这个环境中架起,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沟通,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将要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有相应的科学理论和新的观念做支撑,现代教育技术又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学习和讨论,让大家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 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大家常说,“要给学生一勺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却应该是“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需要长流水”。信息技术培训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培训,更注重于实际操作。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教师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掀起了学电脑用电脑、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热潮。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挖掘潜力按需施教的原则,操作为主讲授为辅、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使教师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并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三、强化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园本研究的整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即创新人才)的目的。随着教师驾驭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最终受益的是受教育者。教师应积极运用多媒体组合手段开展教学信息化教育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的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环境及如何为教育服务。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回顾过去,反思有哪些成绩值得发扬,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不断实践、展望未来,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现代化继续迈进。

信息化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对教学的理论问题、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教学方法等深入研究,引导教师开展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管理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详细说明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概念溯源“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词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日本的一些学术文献中,当时对“信息化”这一概念主要是从产业角度进行阐述和界定的。20世纪70年代,德国、欧共体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家及国际组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和发展的规划。基本特点从技术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本质属性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教育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把学校建设成一种充满信息、方便学习者获取信息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等观点。实际上,在回答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什么之前。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模板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模板5篇 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模板(精选篇1) 本年度,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完善技术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学校经费紧张,我们还是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学校现在已配备微机室、电教室。 三、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四、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五、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模板(精选篇2) 根据学校推进工作计划,结合我校电子白板多的特点,本学期我校主要是以电子白板的应用为主,以“如何运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率”为研究课题开展工作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从不会使用到会使用、从会使用到应用的转化,逐步凸现了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1、加强对教师进行电子白板的使用和应用方面的培训。 本学期,学校组织了四期次培训,请厂家技术人员到校进行讲座,并通过教师平时的练习,大部分教师已掌握了电子白板的操作,根据教师的使用情况,学校成立了电子白板示范小组,负责各学科组的辅导工作,为了使全体教师能更好地应用电子白板进行备课、上课,更好地体现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20__年10月份,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电子白板操作考核,并发放了合格证书。20__年1月14日至16日,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电子白板应用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其目的是强化教师的应用意识,充分利用白板的交互功能进行备课和上课,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要求教师当堂制作和演示课件,演示过程中要体现白板的交互功能。 2、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提高白板的使用技能。 学校要求每位老师每周至少上两节应用白板课,实际上,语、数、英、理、化、生教师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本学期,全校利用电子白板上课达5000节以上。使用率的提高,一方面使教师对电子白板的操作越来越熟练,另一方面,使教师的意识发生了质的转化,即从被动使用转化为主动应用。 二、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1、在各学科组开展的公开课,观摩课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进行说课、备课、上课,评课标准中要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同时要求教师要注重平时资料的积累,期末每人上交了一篇“如何运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率”的论文。 2、注重与校外各校的联研活动,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研水平。 本学期,先后有银川三中,银川十五中,银川景博中学,银川一中,贺兰一中到我校送课42节,并同我校相应学科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送课教师在授课时所展现出来的熟练的白板应用技能,给我校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激发了我校教师应用电子白板的积极性。 三、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共享工作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模板(精选篇3) 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已成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针对我校在信息工作的要求,我们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总则和总体目标,并制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实施方案,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之路。 一、抓领导,确立岗位分工责任制为特征的管理机制 围绕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信息技术水平,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保持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活力。创建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的数字化环境,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加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推动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完善我校数字化建设步伐。 1、组织保障 实施信息化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网络。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共同研究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2、制度落实 将数字化学校创建作为我们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和奋斗目标,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学生成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将目标分解成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经常向教师宣传,使之成为全校教师追求优质共同发展的共同愿景,扎扎实实分步实施。其次,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对老师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能力。 二、抓建设,确立优化资源配置为特征的执行机制 为了使学校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现信息化,营造数字化环境,学校加强信息化设备的投入,现已做到每位教师有一台工作电脑,每个教室配置了一套多媒体电脑设备、实物投影机,营造了学校数字化环境。有了硬件的保证,现在教师的每堂新授课都能保证应用多媒体,基本上所有老师都能利用电脑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制作课件等,学校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资源库。电脑和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必备,实现了办公的电脑化和网络化。 三、抓应用,确立构建数字化为特征的校园氛围 学校在初步完善校园网络的平台建设之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如何让它充分的发挥作用,让全体师生充分感受数字化校园的魅力。 1、搭建学校网站系统,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20__学年我们对学校主页的美观和功能性方面进行了全面改版,目前主要有学校概况、行政管理、教工之家、书香校园、艺教舞台和控烟专栏等栏目。 2、抓好资源建设,支撑新的课程改革。我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运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连续几届的淞南中心校三真杯教学评比都将多媒体制作和运用作为评比内容之一,促进教师制作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化发展水平。 3、在用好教育局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库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学校特色资源库的资源添加和收集,网站改版的同时我们对校老资源库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启用,积极调动教师们参与建设和使用资源库的积极性,学校资源库内容越来越丰富,目前我校已初步建设了分学科、分年级、分学期、分类别的校资源库。做到资源共享,减负增效,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4、通过网络建立家校沟通和教师间的沟通: 1)家校互动平台:利用市政府“家校互动平台”作为家校互动的主要工具。并采用多渠道方式加强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紧密沟通。 2)教师办公信息群的建立:20__学年起学校还建立了QQ工作群,通过群建立工作全校老师各种通知和信息的交流。 四、抓培训,确立人才第一资源为特征的培训机制 教师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队伍是当务之急,学校通过抓校本培训,有计划的实施步骤,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支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一支熟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的信息技术骨干队伍;一支能运用电脑网络进行简单管理的学生队伍。 保证观念先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们也越来越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的广泛性实用性,我校邀请老师对我们全体老师进行了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及通过教师的外出听课学习等手段,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使老师们获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我们根据老师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力争做到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为此结合教育技术中级考核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全校100%的老师顺利通过了考核,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全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信息化运用有了比较大的改善和发展,为积极争创实现数字化校园更上一层楼。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模板(精选篇4) 20__年,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区委、区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以"一个中心一个核心一个重点"为基本思路,抓项目促建设,抓应用促发展,积极争取并认真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狠抓教育信息化各项责任目标的落实,使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全区教育信息化基本现状 从20__年开始,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连续五年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1000多万元,在51所中小学建成计算机教室48个,配备微机2200多台,在部分学校建成教育卫星宽带网站,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中小学生达到总人数的80%。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更新,也促使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逐步发生着深刻的转变。 二、20__年主要工作 1、积极争取、认真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 一是在20__年工作的基础上,20__年在梧宅小学、就南中学顺利实施了20__年经济欠发达农村中小学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0多万元,为二所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室各一间,计算机教室各一间,配备计算机100多台,为就南中学配备多媒体教室一间。该项目的实施,使就南中学、梧宅小学可以按要求进行计算机教学,全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得到极大改善。二是组织实施泉州市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于20__年4月由____区教育局、经济贸易发展局、财政局联合印发《____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至各中小学。现我区已确定48所中小学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校,计划再投入资金约60万,用于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所需设备。三是组织建设泉州市第十一中学课堂教学观摩暨考试网上巡视系统、和高考听音系统,项目投入资金总额60多万。通过争取和实施这些项目,较大地大加快了我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2、克服资金困难,努力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在各级财政和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区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既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又把重心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点上。20__年,区教育局继续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纳入区委、区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各学校及早动手,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拓宽投入渠道,采取学校自筹、企业垫付、个人出资、教育局补贴等多种办法,全年共新建计算机教室10间,新配备微机400多台,多媒体专用教室7间。一年来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约100多万元,加强配备,较大提高我区教育信息化配备水平。 3、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管理工作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环节。为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充分发挥设备效益,我们把建章立制工作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常规工作。一是统一汇编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并上传至____教育信息网仪器站网页。二是要求学校必须参考制度汇编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计算机室、多媒体室、电子备课室等功能教室的规定、条例、守则、职责等规章制度。并做到平时有检查、制度有上墙、使用有记录,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三是在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坚持"积极预防、确保安全"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组织、安全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安全防范机制。四是结合平时常规工作检查,组织对各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加强了管理工作。 4、加强使用,努力提高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 教育信息化工作重在使用。目前,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我们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空间,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加强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努力提高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一是抓紧师资培训,提高师资素质。目前,我区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假期培训和平时培训相结合等方式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据统计,我区已有20__多人次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并有60%的教师通过中小学教师中级信息统一考试。现在已拥有一支专兼职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二是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全区所有中学、中心小学及70%的完小都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并按要求将信息技术列入初中考查、高中会考科目。三是把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探究面向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作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重点。我们要求学校教学工作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已有较多的教师能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应用场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投入欠帐较大,有的学校未付清建设欠帐。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实行"一费制"后,投资借款、合同欠款偿还困难。 2、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差距大。目前我区学校之间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明显差异,部分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应用水平和层次较低,影响了全区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3、学校计算机教学和网络管理、维护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整合应用能力亟待提高。 4、管理不够科学、规范。部分学校领导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对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要求不够具体,管理不够科学,致使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资源得不到很好的整合,应用水平不高。 四、20__年工作要点 20__年,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继续按照"一个中心一个核心一个重点"的总体思路,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1、抓项目,促建设。积极争取各种信息化项目,力争"农村中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在我区全面实施。要制定项目具体实施办法,落实配套资金,精心安排项目学校,做到项目到校,责任到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要通过项目支持和自建,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力争使全区中学、中心小学和有条件的完小建成按要求配备的计算机室,并使机生比达1:9以上。 2、抓管理,促发展。一是区局、学校要制定、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强化各类学校信息化设备、软件资源和信息技术教学管理,严格要求学校开齐上好信息技术课,充分利用远教设备、卫星资源、网上资源、项目配套光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安排适当时间对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使用、课程开设、教师培训、教学应用和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3、抓培训,促应用。一是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考核标准,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二是有计划地进行集中培训和经常性校本培训,达到有条件的学校校长100%会使用,教师85%以上会使用信息化设备的目标。三是配合省、市有关活动,开展区、校两级教学课件评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等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和应用。鼓励有微机室学校的教师,制作教学课件,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4、抓典型,促整体。一是争取培育一至二个教育信息化工作建得好、用得好的典型,在全区推广。二是区局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年底进行一次专项评估,对教育信息化成绩突出的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虽然我区教育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区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下,发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不断加大投入,我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就能搞的更快更好。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模板(精选篇5)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江苏省唯一一所中医药高职校,是全国11所重点中等中医药学校之一,是江苏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学校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花果山脚下,连云港市新浦区内,占地467.55亩,采用一次性规划设计、分期施工建设的方式,能容纳6000学生学习、生活。 近年来,学校一方面加大投入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纳入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整体工作中,围绕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机制,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学校20__年度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落实到位,健全保障机制 1、组织领导到位。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办公室、信息中心相关成员为成员,共同负责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落实学校的信息化工作的细节。学校还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__-20__年)的通知》中有关教育信息化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规划》,按照分步推进的原则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学校还在每学年的工作计划中,对信息化教育的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2、观念意识到位。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领导、教师的思想意识是关键。只有领导带头,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才能稳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因此,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带头学习、研究、观察、思考。全校其他教职员工也迎难而上,努力提升自我的现代教育意识,通过学习、参观、培训,教师的自身信息素养有了极大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教育的自觉性有了极大增强。 3、经费到位。近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一年来学校用于采购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的投入达100多万元,确保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到位。学校还保证信息化软件的投入,每年用于购置软件、教师信息化培训、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经费逐步递增。 二、加大投入量,提高装备水平 近几年来,学校在新校区建设同时克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学校建有卫星电视系统、校园局域网、给每位教师都配备了手提电脑。每间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学校每间教室都装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连入因特网。学校投入70余万元重新购置了200台新电脑,更新了6间学生计算机教室。学校投入10多万元建好校园广播、100多万建好安防监控和卫星电视系统。学校建有100M宽带接入的校园网系统,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快捷地了解国内外各地的信息。并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硬件设施的改善,装备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网络信息化,为进步开展教育信息化实践的研究和探索奠定了物质基础,创造了必要条件。 三、建好资源库,满足教学需求 1、加强网站建设。学校更新了网站,学校主页设有学校概况、新闻中心、校务公开、教研园地、德育工作、校园生活、校友风采、教学资源等栏目。使之成为学校信息发布的平台,师生交流的平台,学校档案积累的平台,师生个人成长记录的平台。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负责网站的管理,经常性地更新学校主页。 2、加强资源库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学校一直以来都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各种资料,建好信息化教育资源库。我校在资源库的建设中,我校首先注重利用名校教育资源,不断充实我校资源军的内容。其次是加强各方面资料的收集、归纳和整理,包括最新教学动态、著名教师教学实录、各学科教学素材及多媒体素材资源及我校的各学科试题、教案、课件库等。此外,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通过学校主页与其他教学网站链接,进行在线上传、下载与管理,各种教学资源实行校内外共享。 3、积极参加信息化大赛。 20__年学校非常重视信息化教学大赛工作,经过层层选拔,我校共有9件作品入围,报送教育局,最终有5件作品入围市赛,并获得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两名奖;其中三件作品入围省赛。其精彩的汇报得到了全国各代表队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教育部鲁昕副部长的高度评价与肯定。 四、扩大培训面,提高教师素质 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符合信息化教育需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所以,我校在推进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这不仅包括我们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网管人员要定期参加培训,以提高网络运行安全和效率,而且对非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教师进行全员信息技术培训,首先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培训,邀请专家来校讲课,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每年暑假都选派网管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其次是组织教师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等校本培训。近几年来,学校每年都要举行1—2次专题的信息技术培训,对每次的培训,我们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从组织发动到培训签到到最后考核,每一个环节到落实到位,从而提高了培训实效。通过培训,我校的一线教师100%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100%以上能运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课件,部分老师能进行flsh动画制作和多媒体素材的采集,部分教师还能进行网页制作。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计算机网络资源与教育教学相整合,为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证。 五、开展教科研,促进全面发展。 教育信息化只是一种教育的新的手段,而当它与其它学科一整合,便会引起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从而更好地起到支撑教学改革的目的。因此,学校十分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及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 我们积极引导教师探索如何把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应用与高中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和方式,促进教师在各个学科的整合和主题活动的开展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结合新课改的理念,经常把多媒体教学的这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手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探索、学习、思考、创新的机会,并从中获得了愉快的体验。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作,它不仅仅是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培训,更重要是通过运用,增强意识,转变观念,促进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变革,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效果。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预期效果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学校在宽带接入、校内无线宽带上网、教育教学资源及基础数据库及各种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成果,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步伐,以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教育信息化2.0对教育教学的帮助以及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2.0对教育教学的帮助 1.有助于促进教育均衡,使一些贫困落后师资不足的地区的孩子也可以接受到好的教育,分享到优质的师资,同时使一些落后地区的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培训平台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2. 有助于教育多元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在人工智能教学模式下,未来教师将扮演更多的角色,既是学习的引导者,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既是教育信息的传播者,又是教学信息数据的监控者。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随时监测学生学习信息的变动,随时做出调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个性化加强。 3.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最快的时间最短的速度,获得最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并通过共享资源共享大家积累的经验和劳动果实。教育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环境比传统教育教学更有吸引力,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有助于促进学科整合,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教育信息化打破了传统的单学科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倡导学科间的交互融合,使中国教育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二.教育信息化2.0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意义 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成为现代学习、工作、生活重要的辅助手段,对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良好的信息素养更是教师终身学习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无论在教学前、教学中还是教学后,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与应用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前,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帮助自己完成备课,并补充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使知识得到延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也可以利用远程教学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优秀课程。在教学后,教师可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的整理总结,及时发布自己的所思所想,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 2.“智慧校园”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智慧校园”的显著特征。只有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有哪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及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将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然而21世纪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因人口增长而引起的教育要求、国际竞争和各种社会问题等方面。传统的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根本出路就在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信息化。    一、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的六要素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或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  什么是信息化?首先信息化应是针对某个行业、某个领域、某个事物或某个过程(或统称为一个系统)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而言的,其次,信息化应是一个社会过程。简而言之,信息化就是人们追求或推动一个系统中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因此,信息化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即信息资源应是信息化的核心;第二,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即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的目的;第三,信息网络是大范围有效传递信息的基础,也是现代信息技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因此它是信息化的基础;第四,信息化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受到人们在观念、理想、意志、技能以及团体的利益、社会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制约,因此,信息化应有与之对应的保障机制。  综上所述,某个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应有与之对应的基础、核心、目的和保障方面等的若干要素。事实上,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思路,这个发展思路也与上述相似的观点。她包括国家信息化定义、国家信息化体系六个要素、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奋斗目标、主要任务等内容。其中关于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四个现代化;二是国家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信息化建设;三是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四是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为: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信息化体系。而对于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行业的信息化也不例外.  2.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社会过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意味着存在一种与传统的教育环境发生作用的活跃倾向,它的性质决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   教育设施和教学手段改变了,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必将要革新,而教育模式的改变首先取决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新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知识是由学生根据自己头脑里的认知结构而自主建构的,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正好适合于指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因此,教育信息化除了带来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外,更主要的是带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而且必将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   但要注意的是,任何模式的改变都是要有成本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还未必能减轻教师的负担等。我们不能因为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就否定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不是为了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个别要求,因此,我们要认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并正确面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简况  现代信息技术在九十年代的加速发展,促进了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作为跨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指标,纷纷被纳入当今世界各国新一轮的教改方案。尽管各国所面临的教改任务有层次上的不同,有内涵与外延的差异,但从教改所处的同一全球信息化时代下的宏观大背景、教育所面临的21世纪人类社会的挑战等宏观方面来看,又呈现出某些共性,这些共性集中体现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所呈现的教改特点和举措上。如日本的第五代、第六代计算机进入教育网计划、欧盟?quot;尤里卡计划"、美国ISW向教育进军、韩国的"虚拟大学"、新加坡的"智慧岛"方案等。这些带有浓厚信息化时代色彩的世界教改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信息社会世界教改与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共性的新特点,世界各国呈现出各有国别特色的新举措,教育信息化一时间成为当代教改的时髦词汇,极大地促进了各国教改的信息化进程。   1.国际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1、从立法和信息政策的角度看,出现在教改方案中把信息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增加投资和开课年级超前发展的特点。   英国1998年以立法形式规定,在全体中小学中将原来的选修课全部改为必修课,并拟定中学信息技术课评价的九项标准。在国拨教育经费中,法定的6%必须作为学校专款专用的微机购置费,以保证英国20%中小学校上INTERNET网,其中中学占85%,小学占5%。   美国总统克林顿1996年在国情咨文中指出,2000年美国必须实施100%的学校与国际互联网连通,并建议国会通过立法执行使美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实行"人一机一路一网"成片的唯一国家,克林顿的这一举动旨在为美国教育界抢占国际教育化新的制高点做准备。   法国教育部长阿莱格尔1998年初宣布,法国制定三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方案,重点放在教育信息化大发展对相应信息教育师资的培训上,重点倾向于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微机操作水平的提高,旨在发挥现有信息设备的使甩效率,使法国由当时的初中学生32人二台微机、高中12人一台微机的水平,提高到初中学生16人一台微机、高中6人一台微机的标准,这一标准2000年要在全法国实现。   1998年7月29日,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题为"关于教育课程基本走向"咨询报告书,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教育课程的运作细则。首先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所有学科都要使用微机进行教学。小学?quot;综合学习时间"课上要适当地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手段,初中要把现行的"信息基础"选修课改为必修课。此外,文部省提出1994年间小学、初中和高中各校计算机拥有率分别要达到22台、42台、42台。 芬兰政府1995年拟定信息社会发展战略、把"全体公民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列为五大方针之一、旨在"使每一芬兰国民掌握信息社会的基本技能"。教育当局规定,从95年开始,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必须达到使用计算机和上网的技能标准。   1995年5月31日,韩国教改委员会制定了《建立主导世界化、信息化时代新教育体制的教育改革》方案,韩国这一方案旨在强调只有把现代高新技术引进教育,才能使韩国进入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先进国家行列,而这一切取决于加大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决策力度。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学校信息化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在高校的正规教育里,信息化使以教师为中心、面对面、“黑板+粉笔”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首先,信息技术进入传统的课堂,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取代了“黑板+粉笔”,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有效。除此之外,信息化还带来大量网络数字教学的新模式,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不仅形式新颖,还引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信息化从各个方面影响了高校的教育,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逐渐紧密围绕“智慧”的理念,打造信息时代的“智慧校园”。通过基于智慧校园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信息服务和应用的质量与水平,建立一个开放的、协作的和智能的信息服务平台。 教育行业的信息化不仅承载了教育行业自身的需求,还承载了整个社会进步对教育资源高效利用的深层次需求。因此,其整体的信息化需求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具体到教育行业用户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中,用户对先进性的、性能突出并易于管理维护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有着较为明确的需求。众所周知,无论是云计算、物联网,抑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其中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始终都是重中之重,再好的架构如果没有可靠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事倍功半。此外,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不断扩大的系统应用、不断增加的IT负载,也带来了系统复杂性以及对基础设施可用性要求的提升。 第一个方面是,无论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还是从教育资源方面来看,都要从重视教,重视管理转到重视学生学。以前我们搞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或教育资源库,软件建设都大量集中在支持老师管理,支持老师教学,逐步要支持学生学习,从教师教到学生学,这是我们教育界的普遍规律。第二个方面,要从IT(信息技术)向教育回归。教育信息化的产业价值链还要逐步上移,而不应该只停留在倒金字塔的形式。第三个方面,要以硬件建设为主向以应用建设为主方面发展。第四个方面是,教育信息系统、教育软件智能化程度要逐步提升。带有一些决策支持,带有一些推断、推理、知识重构的智能性辅助决策系统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有哪些

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以教育信息化来促进教育现代的实现。教育现代化应该从两个纬度上去考虑:第一个就是从时间维度上,那么时间纬度上它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转化的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封闭的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以及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这种教育的转化过程,这是时间纬的考虑;第二个纬就是从价值纬度,那么在整个时间变化的过程它还发生了一些新的精神的财富或者是叫我们教育的一些特征,那么这些特征是指传统的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过程中通过分化总和得出的新的时代的特征。因此,我们讲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的教育走向现代化教育的一个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断的随着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来适应这样社会的教育的一些特征不断凸显的过程。那么也就是说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要形成一些教育的现代性特征。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保障条件、支撑环境和发展动力。第一,教育信息化作为我们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它是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说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二,我们再看,在教育信息化这样思想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内容现代化、设备手段现代化、方法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将凸现的一些特征,现代化特征是什么呢?第一个是广泛性和平等性。今天我们可以通俗的把它理解为均衡或者是叫公平,公平、均衡这样一些词。第二就是终身性和全时空性,就是我们这样的一个现代教育应该是终身学习的,应该是全时空能够学习的。第三,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再也不是中世纪的经验式的教育,而应该是密切的与生产、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接下来,教育是有个性化的,教育应该是多样性的,教育在不断的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变革之中的,那么教育也是一个面向世界的一个国际化和具有开放性的。同时,它和那些经典的经院式的那种教育方法相比,它更依据于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科学研究的测评。它从内容、方法以及它不断推进的变革过程中都是更科学的,因此我们想这些特征的凸现或者叫显现,必然会要求技术的支持,必然要求新的环境的支持。

什么是信息化教学的真谛?

教学信息化,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育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

如何发展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一、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信息技术正在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一座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将在这个环境中架起,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沟通,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将要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有相应的科学理论和新的观念做支撑,现代教育技术又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学习和讨论,让大家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 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大家常说,“要给学生一勺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却应该是“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需要长流水”。信息技术培训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培训,更注重于实际操作。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教师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掀起了学电脑用电脑、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热潮。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挖掘潜力按需施教的原则,操作为主讲授为辅、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使教师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并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三、强化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园本研究的整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即创新人才)的目的。随着教师驾驭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最终受益的是受教育者。教师应积极运用多媒体组合手段开展教学信息化教育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的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环境及如何为教育服务。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回顾过去,反思有哪些成绩值得发扬,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不断实践、展望未来,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现代化继续迈进。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2.0?和教育信息化1.0有什么区别

教育信息化2.0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于2018年4月13日正式提出,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教育信息化2.0将带来以下转变:教育资源观转变。过去,我们将知识资源数字化、平面资源立体化,但这还不够,我们要更强调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观。这个大资源观既包括知识,也包括知识之间关系、即知识图谱;既包括填充学生头脑的,也包括点燃学生智慧的,教育不是把一杯水注满,更多是把一团火点燃。技术素养观转变。从技术应用能力转向信息素养能力,我们不仅要利用技术,更要利用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合作。教育技术观转变。教育技术不能仅停留在学习环境,而要嵌入学习系统中去。发展动力观转变。过去,我们非常强调教育系统的应用,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尚未得到充分体现。教育治理水平转变。过去的教育治理是补救型的,先出现问题、后治理问题,没有强调教育治理现代化。思维类型观转变。当今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工业时代,我们的思维类型急需从工具型思维转向人工智能思维。

如何创建教育信息化环境

没什么是百度解决不了的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信息化有哪些关键要素?

下面三要素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ABCD)A、硬件设备软件工具数字资源等B、具备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师生与管理者C、核心数据资产D、数字化转型相关战略规划和标准规范教育数字化不仅仅是提供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和数字资源,还需要参与者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另外还涉及到核心数据资产的管理和利用,以及相关的战略规划和标准规范。这个题目是评估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理解的好题目。理解这些关键要素对于任何希望推进教育数字化的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四个选项都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要素:硬件设备、软件工具、数字资源等:这些都是数字化教学的基础设施,没有这些工具和资源,教育数字化就无法进行。具备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师生与管理者:教育数字化需要师生和管理者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和技能,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进行教学。核心数据资产:数据是数字化教育的核心,如何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资产对教育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字化转型相关战略规划和标准规范:数字化转型需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和标准规范,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数字化的顺利进行。因此,A、B、C、D四个选项都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要素。基本概念简单的说,数字化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室、电脑等现代化多媒体载体进行的教学。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教育信息化包括六个要素

教育信息化包括的内容:1、教育信息环境的完善这里的环境是指用于学习的环境,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存贮、处理和传递的信息环境。教育信息环境主要包括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络系统、学校的校园网、CAI教室、网络教室、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援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2、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教育资源是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信息资源。与信息环境相比较,教育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教育过程主要是通过各种教育资源的应用予以展开和控制的。对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应根据教育信息的特点、教育过程的要求展开。3、人才的培养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面向信息社会的跨世纪人才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是信息能力。它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活、用于学习的基本能力,是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教育信息化应将每一位学生,乃至全体国民的信息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实现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认为是实现国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步骤和重要内容。搜狗问问扩展资料:教育信息化基本范围:教育信息化与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的概念不同。首先,教育信息化作为行业的信息化,其信息化的范围仅限于教育领域;其次,教育信息化是整个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其建设、资源开发及应用必然会涉及到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管理等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第三,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必须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针下进行,同时还应处理好与其他行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教育信息化四大要素

教育信息化的四大要素如下:1、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投影仪等。这些设备提供了信息处理和传输的基础支持,为教育过程中的信息化应用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硬件设施的更新和升级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2、软件平台:软件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包括教育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平台等。软件平台提供了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操作界面和功能支持,实现了教育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在线学习、教学资源共享等功能。一个稳定、安全、易用的软件平台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至关重要。3、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包括数字教材、网络课程、电子图书、多媒体资源等。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工具,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通过有效的教育资源管理和利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目标,包括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个性化学习等。教学模式的变革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技术手段和教学设计,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并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教育信息化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要素。除了上述四大要素外,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要素。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作用。教师需要通过培训和专业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适应信息化教育的需求。学生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受益者和使用者。他们需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和学习技能,能够有效利用教育信息化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通过教育信息化,学生可以灵活地获取和利用教育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简述教育信息化的内容。

【知识点】教育信息化 【参考答案】 教育信息化的宗旨在于迎接信息时代提出的人才挑战.其核心思想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育过程中去,使教育能够不断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并且为不断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而努力。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学校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拓展和丰富学习环境: (2)鼓励创造性思维、终生学习和社会责任感: (3)改革教育过程: (4)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行政管理方面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资源名词解释

教学信息化,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育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信息化教学,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中心词是教学,信息化是定语,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学。教学信息化,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环节及其状态,目标是信息化,指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所有的教学环节达到信息化。因此,教师关注的是信息化教学,以便更好地上课。社会及官员关心的是教学信息化,是否完成了现代化的建设。信息化教学比较通俗的理解是“电化教学”的新说法。

教育信息化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武装人们,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及销售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票出适应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人才,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量化教育装备信量化教师队伍现代化和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特点,包括教育部计划中生化,个性化,国际化,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将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经济转型,有利于个人观念,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失敬新时代要推动教育现代化,必须要树立立德树人现代化的教育,教育现代化要在教育体制格格的重心上共有好的解决教师,政府和学校这段关系,办学制度上去多元,要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的格局教育在资源配置上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在教育方法上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带评价体制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达到公平选材教育信息化,就是要把提高信息素质纳入到教育目标上,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要把信息化的手段,有效地应用于教学,管理和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过程,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育信息化,就是要使教育的内容科技化,教学手段科技的话,教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学教育信息化要在教育过程中安全使用,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对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的义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有哪些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意味着存在一种与传统的教育环境发生作用的活跃倾向,它的性质决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产生了什么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从以往来看,教育的方式比较枯燥单一,就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讲,而授课也只是使用黑板,但从现在看来,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使用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必要的手段,近年来网上教学的模式更是流行起来,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进行自主学习,使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程度。 科技较发达的地区明显受教育程度也比较高,是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丰富了学习者的知识,学习者基本上可以做到足不出门也尽知天下事。 虽然没有信息技术我们也可以进行教育改革,但信息技术为实现教育的整体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步伐。1、 信息技术初步构建成的信息化环境,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改变了 教学环境,为教育改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2、信息技术资源平台的建立,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平台;3、信息技术培养出了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4、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的素养。1.改革教师思想观念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主要使用教案和相关参考书,课程资源馈乏,查阅起来太占用时间,在备课中,由于无法及时跟踪当今所授学科最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本读不上“创新”二字。完全是以“教”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掌握具有权威性。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随之改变,教师不只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播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其主要职责应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师生交往趋于平等化、多样化,推动学生不断开拓创新,发展自己。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活动的冲击,在教育观念上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做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设计和展开,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明确了自己应处的位置,才能在研究性学习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才能肩负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2、改革教师角色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演”的角色,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作为知识的复制者和灌输者,主要承担着帮助学生记忆和存储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的教学任务。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网络的出现, 为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将课堂延伸到了网络所能涉及的各个角落。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也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外的“导演”, 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者,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引导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认知能力辅导学生利用各种便利手段获取所需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做学生的朋友和榜样,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等各种优秀品质,培养其区分良莠信息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参与、指导的过程中与学生心理的沟通, 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高了自身教学素质。3、改革教育形式和手段 千百年来,教学是通过班级授课和黑板、粉笔来进行的。这种单一、简单的教学手段只能将教育限制在课堂内进行。现在这种教学手段越来越暴露出很大的弊端。信息的传递和接收应该充分利用人的各种感官来进行,而黑板和粉笔知识利用了人的视觉器官,所以人们很多器官的功能都被搁置起来。学校教育的整齐划一也不利于全面发展各种各样的人才。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到来,各种现代化教学方式纷至沓来。最初是幻灯、投影仪、电影、录音、广播、语音实验室等现代技术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信息传递过程。到后来,卫星的运用、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光纤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普及应用到教学上,不仅极大丰富了教学的手段,而且促成了“个别化教学”和cai的产生,为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更加方便,并产生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现代教学形式;90年代后,随着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为教学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和更加丰富灵活的形式,教学不再局限于班级教学和小组学习,而是出现了“虚拟教育”、远程教学、交互式学习等一系列教育新概念。引起了教育领域的一场大变革。这是不可避免的大变革,它是人们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传输越来越多的信息。这些技术正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领域,为教学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你自己挑选

如何发展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一、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信息技术正在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一座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将在这个环境中架起,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沟通,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将要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有相应的科学理论和新的观念做支撑,现代教育技术又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学习和讨论,让大家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家常说,“要给学生一勺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却应该是“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需要长流水”。信息技术培训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培训,更注重于实际操作。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教师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掀起了学电脑用电脑、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热潮。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挖掘潜力按需施教的原则,操作为主讲授为辅、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使教师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并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三、强化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园本研究的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即创新人才)的目的。

为什么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这么快?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机遇1. 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Web 2.0 技术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教育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这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够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例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基于游戏和模拟的教育软件等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2. 拓展了教育资源的范围与内容: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下,大量的教育资源得以数字化后,同时也可以被学生、教师和家长随时随地获取。这些包括了视频、电子图书、学习资料、学术论文等各种学习资源,这些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3.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使用教育信息化可以帮助教育者在多方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有效性。例如,校内的管理系统和智能学习管理系统可减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在教育教学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二、挑战1. 数字鸿沟:由于经济条件、地理条件等的限制,在一些地区,学生无法拥有足够的信息技术设备,这使得这些学生不能够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是数字鸿沟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帮助这些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是值得我们重视的。2. 需要培养新型教育人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一批具备相应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育人才。他们不仅要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技术工具和平台,也应该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有益的学习资源与知识内容。3. 科技发展带动课堂变革,但不应完全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和学校,但是新教育技术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在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仍有一部分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与研究精神。教育信息化无疑提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机遇,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项方向和工作。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对教育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和改革,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推进教育公平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在教育领域逐渐成为热点话题。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网络教育、电子教材、在线视频、教育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可以在学校和家庭各自参与学习。教育信息化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灵活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促使教育教学更加全面、多元化和个性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质量和管理水平,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也为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教育资源的平衡分配、数字鸿沟阻碍了教育公平、信息技术设备的不平均分布等问题,这些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形式与信息技术综合运用。

对教学的什么等深入研究,引导教师开展信息化

对教学的理论问题、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教学方法等深入研究,引导教师开展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管理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详细说明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概念溯源“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词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日本的一些学术文献中,当时对“信息化”这一概念主要是从产业角度进行阐述和界定的。20世纪70年代,德国、欧共体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家及国际组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和发展的规划。基本特点从技术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本质属性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教育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把学校建设成一种充满信息、方便学习者获取信息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等观点。实际上,在回答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什么之前。

我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我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如下:1、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2、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等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机遇1. 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Web 2.0 技术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教育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这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够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例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基于游戏和模拟的教育软件等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2. 拓展了教育资源的范围与内容: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下,大量的教育资源得以数字化后,同时也可以被学生、教师和家长随时随地获取。这些包括了视频、电子图书、学习资料、学术论文等各种学习资源,这些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3.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使用教育信息化可以帮助教育者在多方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有效性。例如,校内的管理系统和智能学习管理系统可减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在教育教学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二、挑战1. 数字鸿沟:由于经济条件、地理条件等的限制,在一些地区,学生无法拥有足够的信息技术设备,这使得这些学生不能够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是数字鸿沟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帮助这些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是值得我们重视的。2. 需要培养新型教育人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一批具备相应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育人才。他们不仅要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技术工具和平台,也应该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有益的学习资源与知识内容。3. 科技发展带动课堂变革,但不应完全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和学校,但是新教育技术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在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仍有一部分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与研究精神。教育信息化无疑提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机遇,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项方向和工作。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对教育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和改革,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推进教育公平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在教育领域逐渐成为热点话题。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网络教育、电子教材、在线视频、教育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可以在学校和家庭各自参与学习。教育信息化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灵活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促使教育教学更加全面、多元化和个性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质量和管理水平,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也为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教育资源的平衡分配、数字鸿沟阻碍了教育公平、信息技术设备的不平均分布等问题,这些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形式与信息技术综合运用。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区别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二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三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四是促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有什么要求吗?

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政策支持、合作与共享要素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1、基础设施是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包括网络、计算设备、软件平台等,以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实施。2、教育资源是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数字化教材、教学视频、在线课程等,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需求。3、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的数字化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教育技能,使其能够有效地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4、教师培训是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5、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教育数字化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包括资金投入、政策引导、评估监管等。6、合作与共享是加强学校、教育机构、企业和社会资源的合作与共享,促进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和创新。数字化教学目的如下:1、利用多媒体教室、电脑等现代化多媒体载体进行的教学。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2、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3、面对数字化时代教学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面对新的教学形势和教学条件,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白主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而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给教师哪些机遇和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机遇1. 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Web 2.0 技术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教育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这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够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例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基于游戏和模拟的教育软件等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2. 拓展了教育资源的范围与内容: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下,大量的教育资源得以数字化后,同时也可以被学生、教师和家长随时随地获取。这些包括了视频、电子图书、学习资料、学术论文等各种学习资源,这些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3.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使用教育信息化可以帮助教育者在多方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有效性。例如,校内的管理系统和智能学习管理系统可减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在教育教学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二、挑战1. 数字鸿沟:由于经济条件、地理条件等的限制,在一些地区,学生无法拥有足够的信息技术设备,这使得这些学生不能够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是数字鸿沟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帮助这些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是值得我们重视的。2. 需要培养新型教育人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一批具备相应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育人才。他们不仅要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技术工具和平台,也应该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有益的学习资源与知识内容。3. 科技发展带动课堂变革,但不应完全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和学校,但是新教育技术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在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仍有一部分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与研究精神。教育信息化无疑提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机遇,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项方向和工作。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对教育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和改革,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推进教育公平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在教育领域逐渐成为热点话题。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网络教育、电子教材、在线视频、教育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可以在学校和家庭各自参与学习。教育信息化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灵活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促使教育教学更加全面、多元化和个性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质量和管理水平,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也为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教育资源的平衡分配、数字鸿沟阻碍了教育公平、信息技术设备的不平均分布等问题,这些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形式与信息技术综合运用。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是什么()A.教育资源数字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如何理解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信息化是内容,现代化是方式。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产生哪些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机遇1. 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Web 2.0 技术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教育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这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够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例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基于游戏和模拟的教育软件等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2. 拓展了教育资源的范围与内容: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下,大量的教育资源得以数字化后,同时也可以被学生、教师和家长随时随地获取。这些包括了视频、电子图书、学习资料、学术论文等各种学习资源,这些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3.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使用教育信息化可以帮助教育者在多方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有效性。例如,校内的管理系统和智能学习管理系统可减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在教育教学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二、挑战1. 数字鸿沟:由于经济条件、地理条件等的限制,在一些地区,学生无法拥有足够的信息技术设备,这使得这些学生不能够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是数字鸿沟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帮助这些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是值得我们重视的。2. 需要培养新型教育人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一批具备相应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育人才。他们不仅要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技术工具和平台,也应该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有益的学习资源与知识内容。3. 科技发展带动课堂变革,但不应完全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和学校,但是新教育技术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在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仍有一部分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与研究精神。教育信息化无疑提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机遇,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项方向和工作。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对教育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和改革,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推进教育公平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在教育领域逐渐成为热点话题。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网络教育、电子教材、在线视频、教育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可以在学校和家庭各自参与学习。教育信息化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灵活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促使教育教学更加全面、多元化和个性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质量和管理水平,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也为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教育资源的平衡分配、数字鸿沟阻碍了教育公平、信息技术设备的不平均分布等问题,这些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形式与信息技术综合运用。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它有什么作用?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李克东)。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制高点。积极稳步地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全民族的伟大使命。教育信息化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训、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建设等六大要素。其中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核心,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训和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则是教育信息化的强有力保障。

教育信息化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有哪些基本特点

 1、信息传递优势。现代经济学认为,获取信息是克服人类“无知”的唯一途径。信息搜寻要花费代价(即交易费用),其中,信息传递成本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传统教学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完全面接方法,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一种社会资源浪费。网络教学高速度的信息传递功能,无疑地大大节约了全社会的信息传导成本。  2、信息质量优势。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学生可以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和高质量的教学信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知识传导者的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接受者获得的信息质量也就大有差异。远程教学由最优秀的教师制作课件,可以有效保证所传输的信息质量。  3、信息成本优势。包括接受教育在内的权力平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值之一。但是,由于人们现实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差异,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团体和个人如何努力,仍有相当多的青少年和成人难圆“大学梦”或“继续教育梦”。远程教育学生可在学点或家中利用在线网上教学平台,按照相关专业的教学安排,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工作、生活环境,进行“到课不到堂”的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低成本运行费用,带来了新的教育市场变化,大大增加了满足更多的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以及因谋生而不得闲暇的成人们圆梦的机会。  4、信息交流优势。教学方式现代化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单向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方式。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交互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平台随时点播和下载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网上交互功能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双向视频等系统共享优秀教师的远程讲授及辅导,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开展学习活动。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进而成长为具有探索求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怎样推进教育信息化

具体措施方法如下:1、提高认识,树立教育信息化新观念。2、重视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3、切实重视学校实践基地的建设。4、重视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信息化。5、充分重视网络时代的德育新课题研究。6、培养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教育信息化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有哪些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可以分为技术层面特征和教育层面特征。 从技术层面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化使得媒体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 从教育层面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开放性使得教育社会化学习生活化、自主化,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交互性使得学习者可以向教师提问,可以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协作性使教育者有更多的与他人协作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

教育信息化既具有“技术”的属性,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从技术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 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开放性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社会化、终生化、自主化;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它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互性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教学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至少有四大特征:信息传递优势。现代经济学认为,获取信息是克服人类“无知”的唯一途径。信息搜寻要花费代价(即交易费用),其中,信息传递成本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传统教学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完全面接方法,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一种社会资源浪费。网络教学高速度的信息传递功能,无疑地大大节约了全社会的信息传导成本。信息质量优势。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学生可以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和高质量的教学信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知识传导者的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接受者获得的信息质量也就大有差异。远程教学由最优秀的教师制作课件,可以有效保证所传输的信息质量。信息成本优势。包括接受教育在内的权力平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值之一。但是,由于人们现实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差异,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团体和个人如何努力,仍有相当多的青少年和成人难圆“大学梦”或“继续教育梦”。远程教育学生可在学点或家中利用在线网上教学平台,按照相关专业的教学安排,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工作、生活环境,进行“到课不到堂”的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低成本运行费用,带来了新的教育市场变化,大大增加了满足更多的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以及因谋生而不得闲暇的成人们圆梦的机会。信息交流优势。教学方式现代化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单向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方式。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交互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平台随时点播和下载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网上交互功能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双向视频等系统共享优秀教师的远程讲授及辅导,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开展学习活动。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进而成长为具有探索求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一、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宽带网略校校通:“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实质内容有两个,一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二是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所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从建设角度讲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为学校提供宽带接入条件和在学校内部建成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什么是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一是为学校建设能上网的多媒体教室,二是为教师提供一套基本的软件工具和教学资源,三是一定比例的教师配有计算机并且经过培训能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备课授课。   宽带网络接入条件的建设方式是“政府投资建设,企业运营维护,学校持续使用”。很多省(区、市)已经这样做了。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整体规划、整体要求和政策指导,并和电信运营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电信运营企业为学校建设并提供优惠的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学校按协议“优质资源班班通”的根本目的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和教研活动中的普遍应用。不能把它理解成为每个班级安装多媒体设备。 所谓“优质资源班班通”,就是要使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学校的大部分班级的课堂教学能够使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能够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通过不同的应用模式,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以及跨校教学中的应用变成一种常规行为。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还应重点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 付费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使用:不能把“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简单理解成在资源网站开通实名注册的个人空间。“网络学习空间”首先应该是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教师、学生、家长为服务对象的一个网络化的社交平台,为教师在网络上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的网络互动提供支撑。其次应该是一个具有汇聚优质资源能力“资源超市”,为各类资源提供者提供高效的资源交易服务,使教师和学生有更丰富的优质资源可用。再次还应该是一个使教师尽快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服务平台,平台主动推送资源的功能帮助教师依托空间快捷地获取合适的资源,平台容易使用的开发工具帮助教师提高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最后还应该是一个管理的平台,平台的机构空间帮助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所有的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统计教师利用网络从事教学活动的频率、效果和教师内生的、自己创造的课件资源的数量,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或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网上教学活动提供技术条件支撑。 长垣县教育云计算网建设的整体概述。教育信息化在本校的深度影响:自2015年每一个班级装上多媒体设备以来,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刚开始的时候老师不会用,不想用,不习惯用,但是却不得不用。而现在的情况是基本熟练掌握,习惯应用多媒体设备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为每一所学校安装多媒体的设备,是从0到1的突破。但是,我觉得这远远不够。现下多媒体的引用,只是在硬件上有了保证,省去了很多人力上的麻烦,就拿老师讲卷子来说,因为有多媒体设备,可以省去学生在黑板上抄写答案这一步,可以直接投影,大大节约了时间。再比如说,因为有多媒体,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画图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因为在白板上有便利的绘图工具。等等,多媒体确实是为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在应用的这一方面还做的不够精准。现在的我需求不再是以前从0到1的突破,而是应多引进一些好用的软件,能使教学的效率更高,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与现实的教育教学能够更好的融合。例如,若是利用一些软件分析出班级的及格率和优秀率,能够分析出来那些不及格的学生那一部分出现了问题,对他来说,难题在哪里。而那些已经很好的掌握知识的人可以自主学习。而那些没能掌握的学生的可以利用多媒体自主学习。 因为多媒体使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家长会,播放一些视频或是图片,不再是传统的那样老师在上面讲,家长和学生在下面听,没有什么参与感,但是有了多媒体之后,家长的参与度却是大大的提高了。 因为多媒体互联网,可以很方便那些优质的资源,网上备课,很方便的获取一些名师的讲课的视频,获取一些物理距离较远的研究。 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意义是什么?

教育信息化其建设意义在于:1、教育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教育各环节的效率并改进教育各环节的效果众所周知,信息化之于社会各领域最大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其超快的反应速度,同时还有着极低的差错发生率,可以大大提高社会各领域的工作效率同时改进工作效果,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从截至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来看,确实如此。在教育的末端环节也就是考查环节,信息化技术的大量引入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师的批阅速度,甚至很多教育中现在已经全面实现了答案纸以标准填涂卡的形式最终由系统进行阅卷,有些教育领域甚至已经广泛推行了无纸化考试,全部在系统上完成,考试交卷即可立即获得自己成绩,这相比以前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手工阅卷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阅卷的出错率,还做到了环保,可谓一举三得。2、教育信息化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教育资源均衡化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理应最大限度的实现均衡化分布,可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资源均衡化进程很慢,在有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了越来越不均衡的分布趋势。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化主要集中体现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分布过于集中以及山区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两个方面。政府和社会各界不是没有意识到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将会导致多么严重的社会后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甚至可以围绕教育信息化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在课件以及教案统一化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影像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将各个学校各个教室的每一节课都实现同步化上传至大数据云端,然后各个地区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视频直播或者回看任何一个教师的教学全过程,甚至未来我们还可以引入VR技术等前言信息化技术,实现跨地区的虚拟现实参与式听课,相信这样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对于彻底消灭教育资源不均衡化将会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什么意思

教育信息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管理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在未来将在教育云平台上进行展现,随着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新一代教育网必然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未来的教育云平台,将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等跨平台使用并且支持移动应用。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是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通过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和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来实现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在国外如美国是要构建一个基于信息平台的终身学习体系,以为国民获得信息技能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

教育信息化名词解释

教育信息化名词解释: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怎样推进教育信息化?

关于教育信息化,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理解为“多媒体化和计算机网络化”。尽管多媒体与网络理所当然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先锋,但学校教育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决不能等同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远比这大,一般理解的教育信息化,即指在教育与教学中,开发并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建立信息社会需要的教育环境。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个能使教育者和学习者方便地获得信息和交换信息的环境,特别应指出的是,教育信息化中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是指围绕学校教学活动周围的一切事物,是教学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内外条件的总和。

教育:信息化先行 信息化管理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加入到信息化的行列,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实施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尤其在进入2000年以来,得到了高速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   为了系统地阐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情况,我们特地组织本次选题,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教育城域网建设和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本期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教育行业的应用技术:   教育:信息化先行   教育管理网络化   资源建设是关键      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指在教育行业       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行业的效率和效果,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信息化不仅包括现代化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也包括由此而拓展开来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教育城域网建设、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方法、组织和管理、运行方式变革等重要内容。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部实施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投资了4000多万元,建设了300多门基础性、示范性网络课程、案例库、试题库、课程平台,并且 实施了网络课程质量认证项目,100多所高校参与了该项目,培训了上万名高校教师,促进了校内网络教学的开展。   在基础教育领域,各地均开始重视并进行教育资源建设,积累了一批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库、教育软件和教学平台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非常活跃的组成部分。      培育者的艰难      虽然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由于我国教育行业规模非常庞大,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育信息化投资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的华北、华东地区占据了教育信息化投资56%的份额以上,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北、西南地区只有21%左右。   自“校校通”工程以来,教育信息化规模不断扩大。虽然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资金仍是困扰信息化的最大难题。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底子仍然很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即使教育信息化资金年年高速增长,在教育信息化巨大的空白形成的资金深谷面前,仍然显得力不从心。   由此来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投资规模将达到数千亿元之多。显然,这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投资。而在投资上,各地并没有教育信息化专款。由于教育部严格实行“一费制”政策,从学生集资搞教育信息化建设也难以实现。   现在市场上有几十种商品化的教育资源库,这些资源库的出现一定程度缓解了学校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渴求。但真正能够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符合课堂教学需要的、适合网络特点的资源严重匮乏。   我国教育资源的开发尚处于低水平重复开发状态。一方面教师迫切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建设没有得到很好的统筹规划,许多地区和学校都在竞相开发资源,但是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重复开发阶段。低水平是指开发的资源质量总体不高,导致开发出的资源重复较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不容易吃的“蛋糕”      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和投资的增长,教育信息化催生了数以百亿元计的巨大市场空间。尽管资金投入在总体上不充足,但是每年仍有几百亿元的投资规模。赛迪顾问数据表明,2003年,中国教育行业IT应用市场投资规模超过250亿元,增长率达20%以上,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远程教育市场,2004年教育信息化投资将达到300亿元的市场规模。   目前,教育信息化在总体上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硬件设施在教育信息化中的比例达80%以上,有些地区甚至在90%以上。因此,对从事硬件销售的企业来说,教育行业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但是这块“蛋糕”吃到嘴里绝非易事,只有拥有丰富的教育行业客户关系的企业才能吃到嘴里。   即使吃到嘴里也并不容易消化,因为资金匮乏仍是制约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许多企业如联想、TCL等提供了“分期付款”模式,由企业出面为教育行业提供银行贷款,教育行业分几年将欠款付清。但是,剩余款项的回笼却是令企业颇为头疼的问题。如果教育行业没能及时还款,企业即使诉诸于法律也无济无事。   教育行业软件企业分得的“蛋糕”远没有硬件企业多,教育信息化总体上仍处于基础建设阶段,软件占整个投资中的比例非常小。这一点在高校领域中并不特别突出,而在基础教育领域则鲜明地表现出来。   教育行业对教育软件的需求非常强烈,但是目前教育行业处于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之中,对教育软件需求的变化也非常大,尤其是对教育资源类软件来说更是如此。   虽然与硬件设备提供商相比,教育软件企业没有实施分期付款的问题,却一直面临渠道销售的困扰。教育行业软件与家用教育软件迥然不同,它不可能走像软件专卖店、新华书店这样的渠道,必须要走教育行业内的渠道。而除少部分有财政自主权的学校以外,教育行业软件的渠道则被牢牢控制在各地电教馆、电教站的手中。国内大部分省和直辖市设有《电教征订目录》,供学校订购时使用。在证订时,电教部门可以左右学校的选择,因此电教部门实际上已经成为教育行业软件的垄断性销售机构。这样将严重削减教育软件企业的利润,迫使许多企业不得不将产品提高定价,或者降低产品的品质。   因此,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教育信息化是一块硕大无比的“奶酪”,但是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软件,只有实际上品尝过的企业才知道个中滋味,“教育行业好看不好做”是业界公认的事实。      路漫漫教育之路      赛迪顾问预计,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将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05年将达421.9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预计在未来的几年里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以“应用为本”,向纵深方向发展。应用乏力是教育信息化的“软肋”,为业界诸多人士所诟病。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阶段工程,必然需要分步来实施。在经过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后,必然要以“应用”为根本的纵深方向发展。“应用”主要体现在管理、教学两个方面,除需要配备大量的软件之外,用户培训和相关促进信息化应用的机制也非常必要。   教育信息化的结构逐步优化。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教育行业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认识的加深必然会导致教育信息化的结构不断优化。由原来的仅仅重视硬件的片面建设,会逐步加大在观念、软件、人才、培训、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力度,整个教育信息化的结构将呈现优化趋势。但是对不同地区、不同教育类型,教育信息化的结构优化会呈现极大的差异。   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进入成熟期。高等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相对最为完善的教育类型。高校在资金、硬件、软件、人才、用户等各方面的成熟程度要远远高于其它教育类型。在当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建设了校园网的情况下,高校教育信息化逐步进入成熟期。一些走在前列的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其信息化规模和信息化水平已经相当高,信息技术在教学、行政、后勤等方面已经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高等教育将是最早步入成熟期的教育信息化典范。   基础教育信息化呈现梯度发展趋势。由于中小学分布在全国各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观念、信息化思路、相关人才均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少数东部发达地区,如上海、深圳、广州等,PC机、投影机、校园网、城域网基本普及,表明教育信息化已经超越了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正进入实用阶段。中部中等发达地区正处于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同步的阶段。而许多欠发达地区尚未开始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呈梯度发展趋势,各地差异非常大。“数字鸿沟”在近几年不但不会减少,甚至会有加深趋势。      教育信息化也需要产业链      教育信息化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主要包括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软件提供商、软件分销商等。   设备提供商包括为教育行业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的企业。联想、华为、神州数码、锐捷网络、IBM、清华紫光、清华同方等公司均是教育行业中的大型设备提供商。教育行业对硬件设备有非常旺盛的需求。据资料显示,硬件占据了80%以上的教育信息化投资份额。   系统集成商是设备提供商的合作伙伴,为设备提供商提供客户资源,为教育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法,并负责教育信息化项目的施工。大型系统集成商一般与当地教育部门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   软件提供商是为教育行业提供教育软件的企业,如K12、校际通、浙大网络等。教育行业的软件有资源库系统、教育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课件制作系统、智能组卷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等。

什么是教学信息化?

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上海科睿做了一个多媒体课程——海上丝绸之路,你们可以去他们官网参考。

教育信息化有哪些进展?

第一,很多学校都有了多媒体,上课比较方便了;第二,教室还有其他的辅助软件,有利于孩子的学习;第三,有些学校用了平板电脑,教育更加方便。

怎样推进教育信息化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着现实生活。掌握信息技术是适应时代的基本要求,可以说21世纪不掌握信息技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文盲。信息技术给人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更新的传播媒体,而且给我们创造了更多、更丰富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类传播是紧密相连的,人类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多彩。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信息技术,提高人际传播和交往的技能,是信息社会中的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将成为我们每个人社会生活的必需。  关于教育信息化,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理解为“多媒体化和计算机网络化”,尽管多媒体与网络理所当然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先锋,但学校教育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决不能等同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远比这大,一般理解的教育信息化,即指在教育与教学中,开发并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建立信息社会需要的教育环境。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个能使教育者和学习者方便地获得信息和交换信息的环境,特别应指出的是,教育信息化中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是指围绕学校教学活动周围的一切事物,是教学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内外条件的总和。  由于各地教育行政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不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等,城乡差别及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层次等原因,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从马鞍山地区来看,就存在着诸多误区。  误区之一:重网络建设,轻信息应用。我市近几年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各校都组建了校园网或上网教室,这是一项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校园网建成了,上网教学也开展起来了。但通过一阶段的工作,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学校大都以上网教学为起点,对学生进行普及上网教学,浏览WWW、收发E—mail,两、三节课就可以教完,学生掌握得也很快,接着就放手让他们上网,可学生们不是上游戏站点玩游戏就是上网聊天,教师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也无法有效地进行控制管理。一方面上网没有实效,另一方面对网络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如此大的投入,效果却不明显,学校开始迷惘:难道这就是教育信息化工程吗?  误区之二:重教育信息化工程,轻CAI教学。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学校中有许多也是CAI教学搞得很好的学校。校园网的建成和上网教学开展起来后,原来做课件的教师又要管理校园网,还要组织上网教学,工作量大大增加,教师的精力有限,且其他能得心应手地制作课件的教师也不多,故课件制作也停步不前,学校又陷入了迷惘:难道搞了教育信息化,CAI就不搞了吗?  误区之三:网络教学与辅助教学、上网教学混为一谈。有不少学校在上网教室的基础上进行了网络教学,开展了课题研究,但在具体工作中还是使用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搞了网络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多学科整合教学等,但收效平平,有的甚至还不如传统教学的效果好,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针对一堂课要做一个几十个页面的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们开始对网络教学缺乏信心,积极性也降了下来,课题研究工作困难重重。  鉴于教育信息化目前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提高认识,树立教育信息化新观念  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冲击着政治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教育也不例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而教育的进步又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发展信息化,不仅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教育使多数人能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因而信息化社会对全民族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发达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接触计算机。法国教育部最近宣布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发展计划,到2000年,每个学生都要介入多媒体学习活动。幼儿园孩子学电脑绘画,小学学生低年级学电子邮件,高年级学用WEB服务器,初中生上Internet网,大学生人人有个人网址。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新观念。因而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在中学教育领域中提出信息教育的观念,目的在于使人们能全面认识信息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能意识到信息教育不单纯是开设计算机课,学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其他学科教学服务。强化信息教育,为的是能更好地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有科学精神、有创新能力,有很强信息观念和信息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为的是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新规律,推进教学模式的变革。  (二) 重视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一个现代人,不仅需要有读写算的能力,还要具有计算机的常识,并且具有使用计算机的意识与能力。因此,“信息素质”可以理解为由信息时代带来的对“素质”内涵的新的补充,即除了平常所指的“素质”之外,一个现代人必须具有信息意识、信息常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相关素质,及具有道德、技术和人文三大素质。信息教育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即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一种使用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这是想不想得到和敢不敢用信息技术的问题。其次,教育者必须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作非法活动,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入侵。这是信息伦理修养问题。再次,还应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常识,让他们基本上能够阅读有关的一般通俗科普信息文章和参加有关的讨论,谈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是知不知道信息技术的问题。另外,我们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具有基本的信息能力、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文字处理能力等;具有信息采集能力、信息通信的能力、信息的组织与表达能力、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信息系统的分析与查错能力、对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信息结果的分析与报告能力等。这是能否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  (三) 切实重视学校实践基地的建设  要重视教学实践的作用,要与社会各部门横向联合建立实践基地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实践信息,发展自我能力。  实践与参观,调查与访问,包括参加社会实践和参与各种实验活动、参观自然界和调查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永远是学生教育信息最基础的来源。皮亚杰在儿童早期认识理论研究中发现,结合日常生活情景进行教学对儿童具有实战感、形象性、感染力,创设日常生活情景与实践环境,引导学生从中接受教学信息,积极探索并与同学老师协作交流,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这样的教学对儿童认知与情感的发展特别有利。应当鼓励学生研究一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组织学生编成小组到社会中对课题相关的内容进行走访、调查、测量、统计,同时在课题研究中充分利用电脑和网络搜索相关信息、整理信息并在整理中培养创造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另外要多尝试具有挑战性的实践与研究,这样可以增强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任感,强化他们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  (四) 重视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信息化  中小学教师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作为学生的认知内容,而不是演示播放工具,要通过教学设计,运用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改革具体学科的教学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过程信息化,要切实重视运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与成果并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首先应进一步加强教学网络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大各学校现代教育投入装备的配置,力争在教室中安装多媒体计算机、闭路电视和校园局域网,并与Internet网连接,使教师和学生能充分享用国内外的各种信息资源。其次是要抓好软件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光盘、自制软件在教学中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原有的投影、幻灯、录像等开展教学。第三,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科的特色探索教学信息化的模式。例如组织以项目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项目活动的教学中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入综合知识的学习之中;组织以学生的信息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为目的,采取对策、选择内容等。第四是要尽快在各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信息教育课程。  (五) 充分重视网络时代的德育新课题研究  网络的迅速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学校德育内容和方式,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跨形态的、多元化的文化特性会冲击学生未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伴随信息传播的各种信息垃圾会弱化学生并不坚强的道德意识,在教育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若不构筑好德育堤坝,就可能会严重削弱我们多年来的德育成果,学生的思想教育可能会失控。因此,一定要重视网络德育的研究,重视对学生实施网络伦理教育,探索行之有效的网络德育新方法、新模式。  (六)培养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加大培训的力度,明确教师必须掌握的信息知识与技能,在大面积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也要有重点地加强学科教师专业水平的训练,利用各种教师培训中心和区域内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技术优势,尽快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总之,未来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教改步伐,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内容、方法、体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重视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信息化,重视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工作新课题研究,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为:以AI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智慧教育、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个性化定制服务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将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AI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智慧教育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逐渐普及,未来教育将会出现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情况展开深度分析、智能推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学习效果。2、移动化未来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将逐渐向移动化方向发展。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将成为主流,在这些设备上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便于学生和老师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学习和教学。3、混合式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将会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就是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具体体现在在线课程和优质线下传统教学相结合,通过网络技术联通两种模式,达到先进教育理念的传递和教育教学更为丰富和灵活的目的。4、个性化定制服务未来教育信息化趋势将会出现个性化定制服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方法,未来教育将会通过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简历绿色数据平台,实时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每个学生提供可定制的服务,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综上,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个性化、智能化、移动化、混合化等特点,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新的趋势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教育水平。

信息化教学工具的特点包括

特点:(1)方便快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趣味性。(3)交互性强,支持知识建构。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意味着存在一种与传统的教育环境发生作用的活跃倾向,它的性质决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

如何发展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一、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信息技术正在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一座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将在这个环境中架起,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沟通,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将要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有相应的科学理论和新的观念做支撑,现代教育技术又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学习和讨论,让大家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家常说,“要给学生一勺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却应该是“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需要长流水”。信息技术培训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培训,更注重于实际操作。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教师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掀起了学电脑用电脑、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热潮。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挖掘潜力按需施教的原则,操作为主讲授为辅、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使教师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并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三、强化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园本研究的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即创新人才)的目的。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2.0?和教育信息化1.0有什么区别?

教育信息化2.0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于2018年4月13日正式提出,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教育信息化2.0将带来以下转变:教育资源观转变。过去,我们将知识资源数字化、平面资源立体化,但这还不够,我们要更强调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观。这个大资源观既包括知识,也包括知识之间关系、即知识图谱;既包括填充学生头脑的,也包括点燃学生智慧的,教育不是把一杯水注满,更多是把一团火点燃。技术素养观转变。从技术应用能力转向信息素养能力,我们不仅要利用技术,更要利用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合作。教育技术观转变。教育技术不能仅停留在学习环境,而要嵌入学习系统中去。发展动力观转变。过去,我们非常强调教育系统的应用,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尚未得到充分体现。教育治理水平转变。过去的教育治理是补救型的,先出现问题、后治理问题,没有强调教育治理现代化。思维类型观转变。当今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工业时代,我们的思维类型急需从工具型思维转向人工智能思维。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因为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必然扮演着基础而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与关键。教育信息化既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信息技术不仅仅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高效率的工具,其普及与渗透性还会改变教育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对这些战略落实提出变革性的思路和挑战。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一、教育信息化是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破解教育不均衡。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媒体,提高了知识传授的效率,打破了地域物理环境限制所导致的教育资源的分布壁垒,实现了优质教育的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质量。二、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深层次变革的动力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运用技术系统化、持续改进教育的过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作用效率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转变,也推动了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系统结构的重塑、教育教学模式的重组、教育管理与评价的业务流程的再造、教育公共服务形态的重构、师生人机协同素养的提升,从而推动教育深层次变革。

信息化教学以什么为中心

信息化教学模式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扩展资料: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育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信息化教学,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中心词是教学,信息化是定语,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学。教学信息化,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环节及其状态,目标是信息化,指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所有的教学环节达到信息化。因此,教师关注的是信息化教学,以便更好地上课。社会及官员关心的是教学信息化,是否完成了现代化的建设。信息化教学比较通俗的理解是“电化教学”的新说法。

信息化教育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信息化教育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如下:一、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信息化素养现状分析教育信息化是指将信息通信技术充分整合应用在教育系统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教学、组织管理、校园生活服务等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最终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二、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必要性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把教育工作部署聚力到“加快教育现代化”,教育已经步入高度信息化轨道。三、信息化时代教师面临的新挑战1、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国家大力投入信息化经费,多媒体设备、互动反馈、微课、教研平台已经普遍应用于教育产业。但大多时候教师仅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而没有将技术融入教学中。2、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1)培养学生信息化思维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尤其重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师不应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是传授学生知识的引导者。(2)个性化的教学及指导。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从而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显得尤为重要。3、信息化教学评价及反思(1)运用多元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是通过布置作业,评判成绩的方式来考核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2)教师自身成长反思及评价。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建立基于自己教学和专业发展的档案袋,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等进行选择、过滤、归类、整理, 形成个人成长档案袋。4、自我学习能力面对不断发展的在线教学、VR教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教师信息化的教学能力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这种变化的状态就要求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主动适应新时代提出的要求;积极利用资源共享平台养成良好的信息筛选及应用习惯;利用大数据分析学习效果等手段,用发展的理念应对时代的发展。

学校对信息化教育的需求是什么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在从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阶段转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和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流动不畅,利润不够,效益不高,体制机制不清楚,标准化等方面都不够完善。此外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产业规模较小,缺乏竞争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目前尚未形成开发教育信息资源的战略部署。同时目前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和统一管理,各行其是,重复建设现象普遍。基础设施建设不适应网络教育需求;资源分散,标准不一,缺乏有效整合与共享;信息化人才培养不适应发展需要;职业学校与农村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服务水平不高。   网络教学系统、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学科资源网站群系统、信息课程自动测评系统是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四大主要需求,需求的类型正在由硬转软。   慧聪行业研究表明,从信息化厂商的角度出发,所需要关注的需求主要有三点:   一、教育采购的成熟化带来对系统集成的需求   由于目前教育信息化已进入应用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行业用户如今已开始更多考虑应用的问题,在资金投入、系统建设和采购标准上日趋理性。   从教育的采购来看,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初期,基础设施是建设的重点,市场表现为以旺盛的硬件采购带动的高速增长。但是随着基础建设的基本成型、用户对教育信息化理解的加深,在一种应用上配置解决方案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一个重点问题。现在的项目不再单纯是硬件或者软件的采购而是一整套系统的招标,这也正式系统集成商的强项所在。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阶段的核心需求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现在应用推广阶段的核心需求就是解决“怎么用”的问题,抓住了这一轮的市场机遇,那么就等于占领了用户资源,获得的是持续收益,而不是像基础建设阶段的一次性收益。   二、教育信息化需求的个性化要求精准的市场细分   目前教育信息化水平区域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城市与农村差距进一步拉大。针对地区分布广、需求分化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更加细分市场,为不同需求准确定位,以控制成本投入,实现效率最大化,避免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浪费现象。这就需要提供IT厂商能够提供最科学的方案和最全面的服务,这其中,除准确、科学的需求定位外,包括产品供应、售后跟踪服务等也是信息化进程能否进一步推进的关键。   随着教育行业进入高速普及期,IT教育市场的空间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薄,同时在教育行业内的各种个性化需求也日益显现。面对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新形势,要求IT厂商必须能深刻把握教育行业个性化需求,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产品和方案的提供能力,由此,一批在资金、管理运作等方面突出的优秀厂商必然会脱颖而出,最终形成在教育行业的寡头竞争。   三、高教信息化建设对专业存储系统的需求   高教是中国信息化建设开始最早的行业之一,也是目前信息化建设最为成熟的行业之一。从数据保护的进程来看,高教的信息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基于计算平台的电子化管理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数据局部集中建设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整合信息管理阶段。这个阶段,高校希望构建一个整合的信息网络,以承载行政管理、电化教学、科研、数字图书馆、远程教育、电子收费等不同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且对于数据的安全性要求以及数据访问效能的需求都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专业的存储系统成为整个网络系统构建的必须。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需要关注的需求如下:   通过对各类学校进行调查访问,慧聪行业研究发现有41.35%的教师希望能实现网上教学资源共享,这样可以方便地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案,以便更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有26.32%的教师期望学校能够建设校园网,不仅方便老师、家长、学生三者间的沟通,也方便及时发现工作上的问题。另外有20.3%的教师希望学校能够构建一个方便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还有部分教师希望能加强多媒体设备的建设,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开设远程教育,使教学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为教师提供专门的教学课件,减少教师自己制作课件的繁琐工作。有个别教师则认为目前还没有很好地普及电脑和电脑知识,应该首先普及电脑和相关知识,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认清目前教育教育信息化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在厂商方面,应加强系统集成的能力,提供硬件的同时能够根据教育用户的需求提供适合的软件、全面的培训以及优质的服务;而在学校方面不应片面追求硬件设备的先进性和网络建设一步到位,避免因为软件和应用跟不少而导致的设备闲置浪费。厂商和用户两方面都应深入了解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所在,这样既能实现信息化厂商的利益,也能满足教育用户的需求。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区别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武装人们,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及销售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票出适应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人才,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量化教育装备信量化教师队伍现代化和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特点,包括教育部计划中生化,个性化,国际化,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将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经济转型,有利于个人观念,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失敬新时代要推动教育现代化,必须要树立立德树人现代化的教育,教育现代化要在教育体制格格的重心上共有好的解决教师,政府和学校这段关系,办学制度上去多元,要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的格局教育在资源配置上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在教育方法上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带评价体制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达到公平选材教育信息化,就是要把提高信息素质纳入到教育目标上,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要把信息化的手段,有效地应用于教学,管理和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过程,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育信息化,就是要使教育的内容科技化,教学手段科技的话,教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学教育信息化要在教育过程中安全使用,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对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的义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

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政策支持、合作与共享要素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1、基础设施是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包括网络、计算设备、软件平台等,以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实施。2、教育资源是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数字化教材、教学视频、在线课程等,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需求。3、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的数字化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教育技能,使其能够有效地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4、教师培训是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5、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教育数字化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包括资金投入、政策引导、评估监管等。6、合作与共享是加强学校、教育机构、企业和社会资源的合作与共享,促进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和创新。数字化教学目的如下:1、利用多媒体教室、电脑等现代化多媒体载体进行的教学。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2、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3、面对数字化时代教学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面对新的教学形势和教学条件,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白主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而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

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提问者采纳  其一,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书本化教材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少则5年,多则10年或更长。而计算机网络上的电子化课程知识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  其二,做有信息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十,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值得指出,目前许多学校应用多媒体时,普遍的做法是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供演示,把信息技术的使用权控制在教师手中,实际上并未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素组可以说,计算机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自由,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  其三,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模拟大量的现实世界情境,把外部世界引人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体验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使学校与校外社会连为一体,例如:美国字航局通过联网向中学生开放,允许他们与宇航员对话和收集关于太空的信和在伯克利的劳伦斯国家级实验室研制了一个网上虚拟实验室软件,允许学生通过远程联网获取从专业天文望远镜收集的天文观测数据。 1 培养教师准确理解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概念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准确把握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概念,有助于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有全面辩证的认识,在实践中能自觉地、科学地加强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少走弯路,多作贡献。  目前有一种相当普遍的、很有代表性的看法就是把信息技术等同于教育技术,认为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力就是掌握了教育技术能力,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看法,它的直接后果就是以信息技术培训取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从而使针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意义、作用大大贬值。  1.1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却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信息。  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呈现、变换、传输与评价.   教育技术研究范畴是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这里所说的合适技术,包括现代技术、传统技术、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是指信息技术,但是决不应把这里的“合适技术”仅仅理解为信息技术。   1.2 信息技术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培训主要围绕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而展开,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虽然会涉及大量信息技术的内容,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开始阶段确实进行大量的技术培训,但这些只是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起点,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纯技术层面的行为,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始终应该贯穿和体现其中,否则就会陷入纯技术主义的泥淖而迷失前进的方向。也就是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之间人为的分离或互不关联的培训都是不足取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发展到现阶段它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桥梁科学.教学设计在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的渗透通俗地讲就是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要教会老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用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而不仅仅是只懂技术。  2 培养教师辩证看待教育技术的作用与影响  2.1 教育技术的作用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不能忽视技术的作用但更不能迷信技术的作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时时刻刻都会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也往往不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就可以解决的,教育技术不会是万能钥匙,它无法解开教育中的所有难题。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上加霜取决于用的人和如何用,任何先进的技术都不可能自动地改善教学效果,教师的地位是任何技术都代替不了的,明确这点有助于教师正确看待自身的作用,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树立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地工作,努力探索符合现代教育精神的教育改革之路。  2.2 教育技术对师生时空观念的影响   随着教育技术中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应用,师生的个人空间会因互联网而变大,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无限空间的感觉,一些专家预测未来人们的生活空间将在现实的生存空间的基础上增加虚拟生存空间。虚拟生存空间可以使人们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资源,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会加剧信息化环境的恶化。由于因特网的高度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信息,必然导致网上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学生在上网浏览信息时,极易受到虚假错误信息甚至黄色、反动信息的负面影响。两种可能的存在就需要教师首先保持清醒,然后才有可能指引学生在网络中树立健康的时空观。  2.3 教育技术对师生交流方式的影响   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育技术的应用增加了以间接性、匿名性和机器表达为特征的网上交流方式。师生间交流的方式不再受限于传统的面对面,讨论不再局限于教师与少数勇于发言的学生之间,也不再受限于上课时间,可以在任何时间,均匀及快速地散布于学习同伴间。利用网络的互动机制,数十位甚至百位学习者也可同时互动交流,教育技术的应用为大规模培养人才的班级授课和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的交叉融合在技术上提供了可能,这是教育技术的巨大潜力所在。但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为了应用技术而全盘放弃传统的师生间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方式就走入了技术应用的误区,就得不偿失了。  3 培养教师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能力   现代教育特别关注协作学习、合作学习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和新教育、新技术紧密相关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也理应借鉴协作、合作等新教育理念、利用新技术来培养教师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能力。  3.1 多途径应对教育技术中迅速发展的新技术   刚开始接触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对教育技术中纯技术的掌握,通过参加培训快速入门是一种不错的传统方式,但技术发展快,对于每位教师不可能出一种新技术就上培训班学习,因此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应把重点放在培养教师善于利用各种途径特别是善于利用教育技术进行自学的能力,比如现在网络上有非常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教育技术中许多教育软件的应用都有在线学习,培养教师利用教育技术中的在线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也是目前应对教育技术中迅速发展的新技术的比较好的途径之一。   3.2 利用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理应从现在开始有意识的培养教师参与网络技术支撑下的研究共同体进行学习、研究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具有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应具有了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能力,这比单纯教会教师掌握几种具体的新技术意义要重大得多。教师具有了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能力,在面对教育技术中“教育”和“技术”两方面的发展时就能处变不惊,游刃有余地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有关教育信息化的书有哪些?

有关教育信息化的书有《电化教育学》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章伟民、《现代教育技术:通向未来教育之桥》高利明、《教育技术学》 尹俊华、《教育技术》 顾明远等。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在未来将在教育云平台上进行展现,随着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新一代教育网必然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简述教育信息化的内容。

【知识点】教育信息化 【参考答案】 教育信息化的宗旨在于迎接信息时代提出的人才挑战.其核心思想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育过程中去,使教育能够不断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并且为不断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而努力。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学校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拓展和丰富学习环境: (2)鼓励创造性思维、终生学习和社会责任感: (3)改革教育过程: (4)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行政管理方面的优势。

教育信息化是指什么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mooc

教育信息化是指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推动教育全面改革,促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一、机遇。1. 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Web 2.0 技术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教育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这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够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例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基于游戏和模拟的教育软件等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2. 拓展了教育资源的范围与内容: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下,大量的教育资源得以数字化后,同时也可以被学生、教师和家长随时随地获取。这些包括了视频、电子图书、学习资料、学术论文等各种学习资源,这些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3.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使用教育信息化可以帮助教育者在多方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有效性。例如,校内的管理系统和智能学习管理系统可减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在教育教学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二、挑战。1. 数字鸿沟:由于经济条件、地理条件等的限制,在一些地区,学生无法拥有足够的信息技术设备,这使得这些学生不能够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是数字鸿沟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帮助这些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是值得我们重视的。2. 需要培养新型教育人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一批具备相应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育人才。他们不仅要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技术工具和平台,也应该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有益的学习资源与知识内容。3. 科技发展带动课堂变革,但不应完全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和学校,但是新教育技术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在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仍有一部分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与研究精神。教育信息化无疑提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机遇,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项方向和工作。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对教育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和改革,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推进教育公平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在教育领域逐渐成为热点话题。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网络教育、电子教材、在线视频、教育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可以在学校和家庭各自参与学习。教育信息化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灵活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促使教育教学更加全面、多元化和个性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质量和管理水平,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也为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教育资源的平衡分配、数字鸿沟阻碍了教育公平、信息技术设备的不平均分布等问题,这些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形式与信息技术综合运用。

教育信息化包括哪些内容

提升学校教学信息化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信息化水平,改善教育教学设施配置,提高多媒体设备现代化程度,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启动智慧教室建设工程,所建设内容涵盖了网络中央管理系统、教学资源预约系统、常态化录播系统、教学观摩与评估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多媒体设备运维系统、媒体资源系统以及云办公系统等八大系统,基本实现了对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全覆盖,为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办学质量奠定了技术和硬件基础。升级改造后的智慧教室“智慧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实现所有教室教学状况的实时监控,可进行远程网络观摩听课,实现了教室多媒体教学设施远程维修维护,15间智慧教室可同上一堂课,设置了电子班牌,方便统一管理。第二是实现校园卡刷卡自动开机上课、拔卡自动关机下课。教师在任何地点实现远程网络备课,上课网络云盘读取课件。所有课程同步录制,课后调取课程资源方便便捷。第三是为智慧教室安装了空调,重新粉刷了墙壁、更换了窗帘,学生学习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同学们可通过媒体资源中心随时查看课程录像和教学资源,方便同学们复习和学习。智慧教室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学习服务,资源预约系统为全校师生合理使用教室教学设施和科学调度教学场地提供技术保障,整个项目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控制力和提高教学质量评估水平将发挥积极作用,让全体师生在使用过程中直接感受到学校智慧化校园建设的成果。

教育信息化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有哪些?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教育信息化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多媒体化;(2)教学个性化;(3)资源全球化;(4)学习自主化;(5)活动合作化;(6)管理自动化;(7)环境虚拟化。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有哪些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可以分为技术层面特征和教育层面特征。 从技术层面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化使得媒体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从教育层面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开放性使得教育社会化学习生活化、自主化,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交互性使得学习者可以向教师提问,可以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协作性使教育者有更多的与他人协作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

教育部重磅推出的“教育信息化”,到底是什么?

  2018年,教育部文件中出现了一个教育理念“教育信息化”,这个专有名词让大部分家长似懂非懂。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政府就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信息教育化”到底是什么?   在百度百科上,对“教育信息化”的解释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在教育中融合现代新媒体技术,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根据网络解释,可以将“教育信息化”分为两大部分:“教学信息化”和“信息大数据”。   教学信息化   教学信息化,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信息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全面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作者情感,是高兴还是悲伤;展现原文景象,是在快乐的玩耍还是刻苦的学习;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录音,有植物图片,也有蟋蟀、云雀等动物的叫声,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   这种以声音、图形代替枯燥乏味的教育信息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不过,对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思维一旦发散,到十万八千里的世界,想再拉回来就十分费力了。既要保证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要注意把控适度,收缩自如。   创设阅读情境   对于阅读教学而言,阅读教育就是学生、教师、文章作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创设阅读情境,就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材料和学生阅读现状,教育信息化创设出新颖的、灵活的、巧妙的的情境,以便引导学生围绕阅读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比如,在进行《氓》教学时,学生由于自身经历不足,往往难以体会到诗中表达的弃妇幽怨和悔恨意境,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阅读情景,画面选用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与一位贫穷的男子由相知相爱到最后女子被男子狠心抛弃。开头的甜蜜相爱画面会让学生产生好奇,害羞的情感,婚后女孩为了家庭逐渐人来珠黄,丈夫的喜新厌旧让学生感到愤怒,到了最后,女子斥责丈夫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让学生不由得拍手叫好,振奋人心!通过教育信息化创设原文情境,在认真学习了原文内容后,学生无疑能更好的了解文章背后想表达的深意,效果肯定与传统教学大不相同。   信息大数据   互联网连接的快速增长一直是电子学习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据研究调查表明,传统的教育体系不足的地方在于,将主要精力放在那些已经过时的做法上,让学生的参与变得被动,而被动教学方法的学生吸收率低于30%。   大数据分析教学

教育信息化是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就是应该把教育的观念,教育的设施,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原理形成一个体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教育,而且学校的升学率也会非常高,并且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会非常好,并且学校也会非常的团结。

什么叫教育信息化?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二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三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四是促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制高点。积极稳步地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全民族的伟大使命。教育信息化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训、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建设等六大要素。其中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核心,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训和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则是教育信息化的强有力保障。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