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中美关系转变的历史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俩国利益发展的需要,中美关系的正常化(1)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其全球战略的利益,主张逐步结束中美对抗的局面,着手调整对华政策;中国政府为了抵御来自苏联的威胁,减少解决台湾问题的障碍,也准备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美国改善关系。(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从此,中美两国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4)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3.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1)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偏祖台湾,妄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阻碍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这严重地影响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2)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使馆,使中美关系一度降至最低点。(3)2001年4月1日,美国军用飞机在中国东南沿海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使中美关系、一度恶化。(4)2005年4月,日美《安全保障协议》把台海局势列为军事合作的内容。……长期的历史发展表明,只要美国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只要美国尊重中国的主权和中国人民的感情,中美关系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中美双方是双赢的,对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是有益的。三、中美关系的阶段特征(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原因:羽翼未丰,经济军事实力还不是英法的对手; 致力于西部领土的开发; 忙于解决国内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工业产值世界第一,美国实力上升;美西战争结束,使美国获得了侵略中国的基地.(3)扶黎扶蒋,控制中国。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寻找在中国的代理人。 "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在此期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1931年)跃居第一位。(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人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原因:美国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为了遏止共产党在中国的发展壮大;(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申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原因:国际背景冷战爆发 美苏争霸;中国一边倒政策;美国全球扩张遏制战略。(7)走向和解、中美建交;前进道路,一波三折。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原因: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美国方面:a、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再也不能不承认新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考虑改善对华关系对美国有利  中国方面: a、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b、改善中美关系,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8)九十年代,两国摩擦不断。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美国始终末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四、美帝国主义侵华政策与其全球战略的关系(1)19世纪上半期,美国对外战略扩张着眼于在美洲扩张,以“门罗主义”为其基本政策,独立后不久的美国也无力与欧洲列强争雄,所以在侵华问题上只能是追随于西方列强。(2)1 9世纪晚期,美国对外战略是确立西半球霸权。同时积极参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活动,为此提出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政策,力图在中国与列强分享权益。(3)“一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支配世界事务,在全球推行“金元外交”,在侵华政策上,重弹门户开放的老凋,“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其金元外交政策在中国的具体运用。(4)“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力图主宰世界,为此在中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力图控制中国。五、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1)推行新干涉主义:所谓“新干涉主义”是指,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的价值观为借口,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以推行霸权主义和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为目标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其实质就是借口“人道主义干涉”来推行美国主导全球的战略。(2)在世界各地进行扩张:①在欧洲,美国通过北约东扩,推出战略新概念,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逐步将前华约地区“收编”到美国主导的西方势力范围内;通过科索沃战争,想除掉南联盟领导者,控制巴尔干,削弱俄罗斯,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西欧的控制。②在亚太地区,通过加强美日军事同盟,将美日军事同盟,将美日军事合作的范围扩大到包括我国台湾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还与日本合作开发“战区导弹防御体系”(TMD),甚至妄图使之覆盖台湾,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③在中东,一是借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将大量军事力量运往该地区,增强这里的军事存在,二是利用“和平伙伴计划”和获得石油开采权,向高加索一里海一中亚地区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渗透。

从中美关系,看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外交战略布局(1000字)?

冷战后,由于亚太和中国在美国对外战略中地位的提升,以及美国明显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尽管/9.110事件后,中美关系出现某些改善迹象,但仍没有改变美国亚太战略尤其是对华战略的基本布局和调整方向" 冷战后,国际格局由两极对峙转为向多极化发展"美国的对外战略与政策正逐步从/冷战型0向/后冷战型0转变"在此进程中,美国对亚太和中国的关注明显增多,将对中美关系乃至世界格局的演变产生深远影响"一!世界多极化发展中的美国与中国 冷战结束后各世界大国和地区大国基于国际新现实,相继建立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0,多极化进程向更广!更深的层次上扩展"在此进程中,美国综合国力的优势更趋明显;俄罗斯经济持续衰退,虽然稍有增长,经济复苏仍然动力不足;欧盟经济稳中有升,但尚待提升作为独立于美国的一个重要力量的影响力;日本经济持续低迷10年,其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亟需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美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如果按照当前的势头发展下去,到2015年将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大国0;到205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美国在远东地区难以应对的军事对手,并可能取代美国成为远东地区国家的主要安全伙伴"目前,美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0,中国/并非全球性而是地区性的国家0,二者处于不同的层面差异决定了利益关切的不同"美国认为其利益遍布全球,因此它必须领导世界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利益不受侵犯,并且只有它才有能力承担领导责任和成功履行领导义务"而中国关注的是,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条件更好地发展国民经济"美中两国对外政策的战略选择也由此大相径庭"美国通过结盟!安全合作!推广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扩展/民主0,甚至武力威慑!经济制裁和遏制等途径,防止新的大国崛起并挑战美国的霸 权地位"中国则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反 对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建立公正!合理!民主!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本质上看,美国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是进攻性的,而中国对外战略和政策是和平性的"由此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并不构成相互对等的战略和战术竞争关系;双方不存在同一层次的根本的利益冲突领域"这是中美关系基本的结构性特点"与美国冲突或对抗,不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中国既无意也无力向美国的霸 权地位挑战,追求的只是一个正常国家最基本的合理权益:保护自己的领土和主权不受侵 犯,使国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相比之下,美国则是运用缺乏有效牵制的/战略机遇期0,充分利用自身超强实力,加紧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模式强行重构国际环境,以维护和扩展自己的利益"这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国的利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整个国际社会"因此,所谓美中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终根源皆在于美国对世界尤其是对中国的认识态度与政策行为"

如何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或中日关系?

博弈 较量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改善的原因如下:1、中国需要美国的支持,防止苏联的入侵。美国需要中国牵制苏联。2、从美国方面说,重要的是越南战争的失败。3、美国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国力衰退,在于苏联争霸中处于防御低位,需要拉中国牵制苏联。4、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改善中美关系,以便抗衡苏联。5、中国国力逐步强大,美国需要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6、中国的两弹一星发射成功,能以平等的姿态和西方国家交往。扩展资料: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意义:1、结束了长期的对话,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2、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3、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4、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5、尼克松访华,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美建交

如何看待中美关系?

因此,分析研究中美关系的发展规律,制定执行有效的发展战略,对维护我国的长治久安、富强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50多年来,在国际舞台的大背景和两国自身现实的影响下,中美关系起伏跌宕、阴晴变幻,走过了极不平常的道路。 几十年来,中美之间既有对抗也有缓和,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但中美关系仍然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障碍,在惊涛骇浪中向前发几十年来,中美之间既有对抗也有缓和,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但中美关系仍然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障碍,在惊涛骇浪中向前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这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根本原因,但共同战略利益的存在,这是两国开展合作的基础。美国对华采取遏制还是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中美之间共同利益的当今世界展。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  事实说明,中美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利益,也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近年来,中美关系出现积极的发展势头。中美一致同意要共同推动互利双赢的中美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对于存在的一些分歧和摩擦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妥善解决,不久前召开的第十七届中美经贸联委会所取得的成果就是一个例子。两国在军事、执法、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教育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在反恐、防核扩散、禽流感防空、能源、环保、抗灾救灾等重要方面的对话与合作也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推进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进程,继续为实现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而努力,可维护世界和平。抓住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建立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一个重要历史机遇,也是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机遇。 但是,中美两国的摩擦也无时不刻影响着两国的关系和世界格局。 中国从来没有借助美国的敌对方来威胁美国的安全;美国也没有任何权力肆无忌惮地屡次从事危害中国安全的做法。对那些敢于威胁中国的势力集团,要运用国家力量,予以警告和反击。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首先要有自己的尊严。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但是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在外交领域中,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外交”和“伙伴外交”,通过前者,中国与几乎所有周边国家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换来了相互信任和共同发展的局面;通过后者,则与世界主要大国构筑了形式不一的“伙伴关系”,为当今中国和世界的良性互动奠定了基础。美国则惯用“制衡外交”和“同盟外交”,“以邻制邻”、“海外制衡”的地缘战略思想仍显见于美国冷战后的外交实践和新世纪的外交格局。一些美国保守派学者还把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理解为中国想重新构筑以“中央之国”为核心的“伙伴关系网”,从而最终埋葬在亚洲的双边同盟上。 在文化意识领域,中国坚持“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美国则认为“人权高于主权”、“主权有限”,对所谓“人权”、“民主”的捍卫几乎达到“走火入魔”的程度;中国主张世界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而和平共处,美国则认定它那一套制度是全人类理应追求的目标。而在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上台湾问题上,美国希望长期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战“的局面,以利美国继续居中制衡、渔翁得利;中国则希望尽快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伟业。 而台湾问题一天不解决,中美关系就没有合作的战略空间,只有议题性的、临时性的合作,中美关系就不能巩固,不能在稳定中发展。 在未来中美关系发展中,双方在许多领域都有继续合作的空间,惟有台湾问题上难以有所突破,台湾问题也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变数。中美之间发生军事冲突或全面对抗的可能只有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两天能全部解决的。但只要本着接触,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则,就能把这些问题逐步理清,并逐步解决。只要中美双方登高望远,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尊重和照顾彼此关切,妥善处理分歧,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就一定能够不断深入发展。只有合作,两国才能更好的发展,这也是为世界人民谋福祉的道路。  只有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才会有利于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同时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希望通过中美双方共同努力,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抓住发展的机遇,保持世界和平和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中美关系继续朝着对两国和两国人民都有利的方向发展。

中美经济的越来越紧密,对中美关系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中美经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经济关系之一。无论是两国之间的贸易、还是投资,都对两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中美经济关系是两国利益通过市场机制的体现。中美建交31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了近120倍。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已累计超过631亿美元。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增长较快,对美债券等间接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如此密切的经济联系说明中美之间优势互补,利益相依。中美经济关系给两国和世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x0dx0a  两国合作,宏观经济受益。美国进口中国产品,中国增加对美投资支持了美国经济多年的低通胀、高增长。中国购买美国国债,降低了美国利率,为美国减少了国债利息支出,使美国深受其益。同时中美经济合作也支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促进了就业、增长、工业化、城市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x0dx0a  两国合作,世界受益。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美两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果断采取宏观经济刺激措施,为两国经济恢复增长和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了贡献。x0dx0a  事实证明,中美经济关系利在两国,惠及全球,人民受益是中美经济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根本动力。在中美经济关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两国在一些问题上也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分歧,关键是双方要认清中美经济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从战略高度,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前瞻性的思维,通过平等协商和对话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努力维护和拓展共同利益,大力促进中美经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x0dx0ax0dx0a  两国合作,人民受益。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使美国人民得到了很大实惠,降低了美国家庭消费成本,相当于每个家庭增加了可支配收入;别克汽车、摩托罗拉手机、沃尔玛商场等美国品牌也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x0dx0ax0dx0a  1:避免欧洲沉沦成为双方利益汇合点x0dx0ax0dx0a  欧债危机过去一年屡现险情,欧元区整体经济事实上已经重陷衰退。在此背景下,中美之间较之以往增加了一个共同话题,那就是如何携手防止欧洲整体沉沦,并且避免危机向更大范围扩散。欧洲对于中国和美国来说都是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拉动力,维稳欧洲经济已成为双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x0dx0a  近一两年欧洲因债务危机步履蹒跚,但其经济基本面还远未坍塌,过去藏富于民的政策也使其尚有能量解决问题。眼下应对危机的关键还在于如何筹资自救。从这个意义上讲,欧债危机必须靠自身解决。因此,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最值得探讨的并不是如何向欧洲伸出援手,当务之急是如何以欧债危机为教训,在全球治理领域加强合作并取得突破,使得问题不进一步恶化,并且防止新的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如果全球经济不能平稳发展,中美两国无疑都将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x0dx0a  外部环境恶化x0dx0ax0dx0a  2:凸显中美经贸合作重要性x0dx0ax0dx0a  此次中美双方围绕经贸关系的讨论同样离不开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这个外部环境,特别是中美的重要出口目的地欧洲需求疲软,客观上更凸显出中美两国对彼此市场需求的加大。从美国方面来看,内外不平衡是其后危机时代面临的重点问题,落实到具体任务即是增加出口、创造就业以及重振高端制造业。为尽快扭转局面,奥巴马政府2010年3月提出5年内美国出口倍增的计划,然而到目前为止情况并无实质改观。毫无疑问,在欧洲与日本持续疲弱的情况下,美国最主要的潜在市场就在中国。从中国方面看,虽然内外不平衡也是其目前面临的问题,但是经济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尚不可能迅速降低对外部依赖的情况下,外部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仍然起着关键作用。显然,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市场在美国。x0dx0ax0dx0a  除贸易往来外,促进相互投资、加强金融合作是中美解决各自失衡问题的共同选择。要缩窄对华逆差,美方至少应在两方面放下心中芥蒂:一是放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二是减少中国资本进入美国市场的障碍。此外,协助而不是压迫中方推进金融改革也符合中美双方共同利益,美方能够起到正面作用的领域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汇率改革,认同人民币改革需稳步逐步推进,欲速则不达;二是确保中国外储资产安全,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元资产的安全。此外,双方在新能源技术与研发领域也存在较大合作空间,应以开放心态谋求共同进步,把握这一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经济增长点。至于美方关注的中国市场准入、服务业开放、政府采购以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中方应给予充分考虑,但美方需摆正心态,所有问题的讨论应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一方指责另一方。x0dx0ax0dx0a  3:人民币与美元汇率走势x0dx0ax0dx0a  已接近平台期x0dx0ax0dx0a  人民币与美元几乎是每一次中美对话、互访前媒体热炒的话题,此次也不例外。不过,伴随人民币前期的持续升值以及美元的持续贬值,美方施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人民币汇率近期已接近平台期,寄望人民币一味升值不符合常理,相信美国方面也会正视现实。相比之下,受益于美国全球首屈一指的大手笔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投资者避险情绪影响,美元指数近期徘徊于78附近,美债收益率已达阶段性低位,这令包括中国在内所有持有美债及其它美元资产的国家、机构和投资者都感到不安。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美国当局在做政策抉择时不能仅着眼本国利益,还需要承担起国际义务。如果全球经济因为美国政策的溢出效应受损,最终受伤的无疑也包括美国自身。x0dx0a  除上述话题外,媒体猜测盖特纳极有可能游说中国当局参加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近期的叙利亚,朝鲜问题等都能看到美中合作的紧密,双方的紧密关系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利益关系上的。中国一向反对伊朗发展非民用核能力,其坚守这一立场的政策不应也不会因为美国的想法或战略而受到影响。“是否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或采取其它行动,完全取决于中国当局自己的外交决断,这一点不会因为盖特纳此番来访而有改变。x0dx0a  总的来说,中美经济关系的紧密直接促使两国经济发展,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以及技术引进和发展,促进中美在国际事务中的高层次合作,从而不断提升两国更高的国际影响力。

奥巴马政府的中美关系基本格调

6月4日,他还在开罗呢,6月4日晚才出发前去法国,6日演讲的才是D_Day的吧。只有英文,没有翻译。关键是官网没有。6月4日的是开罗演讲,这倒的确有中英翻译加视频,请看:http://blog.hjenglish.com/everchase/articles/1385799.html6月6号的请点击:http://msnbcecn.vo.llnwd.net/e1/video/flash/n_obama_omahabeach_speech_0.flv

试论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新网6月4日电 美国《侨报》当地时间3日刊出署名文章说,中美经济共生互利关系已难切割,那种总以“阴谋论”看待对方的做法,实属意气用事,损人害己。 文章摘录如下:今天(美国时间3日),有多条美中经济关系的新闻引人注目。首先,国务卿希拉里和财长盖特纳发表共同声明:首次美中战略和经济对话将于7月份的最后一周在华府举行。其次,美国贸易代表柯克首次阐述奥巴马政府对华贸易政策,强调加强对华关系,扩大对华出口,可以为美国增加就业。第三,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拟增持摩根士丹利12亿美元普通股。第四,破产重组的通用汽车可能将悍马品牌出售给中国民营企业四川腾中重工。头两条官式新闻体现了金融危机、经济衰退背景下,奥巴马政府认识到中国作用的空前重要,意识到对话接触比指责说教更能打动中国人。盖特纳刚访华归来,外界评论这位28年前的北大中文学生,比他的前任“中国通”鲍尔森身段更软、姿态更低。他在华期间两次用中文说的“同心协力”,与希拉里的“同舟共济”异曲同工。就连一向对华厉声批评的议长佩洛西,到中国走了一圈,语调竟变得温文和蔼,不谈人权,只谈气候变化合作。后两条企业新闻,更是突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业合作超越冷战思维的必要性。尽管中国国内批评增持美元资产的呼声高涨,但中投依然增持摩根士丹利,不是为了取悦美国人,而是看好这个世界一流投资银行在金融风暴后的盈利前景。急于“瘦身”以摆脱困境的通用汽车,将悍马品牌售给中国民营企业,在美国生产,既给美国留下3千个就业机会,又为悍马将来更多进军中国市场铺路。两厢情愿、两全其美。由此可见,美中经济上的共生互利关系已是难以切割。那种总以“阴谋论”看待对方的做法,实属意气用事,损人害己。(余东晖)

当前中美关系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中国在处理对美关系上应采取怎样的原则与态

中国和美国及有冲突又有合作,问题主要是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但考虑到中国是人口大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所以美国对中国也没有实施太明显的经济政策!!!未来中美关系上,中国要看领导人的态度,至于原则应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当前中美关系有什么新特点

他们的特点都是开战。

如何处理中美关系 文化差异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创造出不同的文明, 文化既包含物质文化也包含精神文化科技自然文化等。1、我们应该尊重别国的文化,正是因为多种文化的交流才使世界发展的更美好,对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持大海般的胸怀接纳一切不同的文化。2、我们要学习借鉴别国先进文明的物质精神文化来发展自己,为本国人民服务。3、对于别国腐朽落后的精神文化,我们坚决要抵制,以免侵如我们的思想, 总的来说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积极宣传发扬先进文明的文化。

结合中美贸易战,谈谈如何在当前和未来处理中美关系?

当年老一辈中美两国政治家谈恢复关系时,只需要解决战略问题,但是现在中美关系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却能被管控得如此出色,我本人都十分佩服”。

结合中美贸易战,谈谈如何在当前和未来处理中美关系?

要坚持协调、合作、稳定的基调,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对世界都有利。双方要坚持协调、合作、稳定的基调,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世界经济正处于低位徘徊的困窘期,而中美经贸摩擦一年多来所外溢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罩在世界经济上空的一片愁云。毕竟,大国之间的任何严重战略误判,都可能使冲突和对抗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国际社会普遍欢迎中美双方相互沟通而不是相互设障,释放善意而不是摩擦升级。扩展资料:推动中美关系的相关内容:1、中方将坚决反制侵害中方正当权益的恶劣行径,中国从来不会主动挑起事端、始终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美国强行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对中国的主权和尊严发起挑衅,当然要作出正当和必要反应。这完全符合外交惯例,也是世界上所有主权国家的应有权利。2、国际社会应当共同维护团结与合作,相信各国都能作出正确和明智判断,不被美国少数政治势力裹挟,共同防止世界被拖进冲突对抗的新冷战,共同防止全球化的进程被粗暴打断。纵容霸凌保证不了自身安全,反而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目前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基本状况是 中美两国和而不同。和是指两国沟通基本顺畅,关系良好。不同是指两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存在矛盾和摩擦。最大障碍是美国老拿中国的台湾和人权说事。在台湾问题上,应该加快两岸和平进程努力促进祖国统一。在人权问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根据大卫u2022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8.277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是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没有为人民币升值高定“时间表”。可见,中美双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只有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双方平衡的支点。强势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知识产权保护,是夹在中美贸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我们中国确实做到不够好,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方面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我们加强了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并加强了对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中美双方只有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加强对话,加强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充分的自由竞争,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贸易战并不是出路,中美双方谁也打不起贸易战。只有双方妥善处理好贸易关系,才能更好地巩固双方的关系,才能更好使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得到解决。处理好一个地区发展大国与一个世界强国的关系,不但对两国有益,达到双羸;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两天能全部解决的。但只要本着接触,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则,就能把这些问题逐步理清,并逐步解决。题上,应该尽快消除美国说事的理由。

求中美关系未来展望一篇、字数要求1200字左右。

导语: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8。277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是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没有为人民币升值高定“时间表”。可见,中美双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只有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双方平衡的支点。强势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  知识产权保护,是夹在中美贸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我们中国确实做到不够好,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方面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我们加强了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并加强了对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中美双方只有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加强对话,加强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充分的自由竞争,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贸易战并不是出路,中美双方谁也打不起贸易战。只有双方妥善处理好贸易关系,才能更好地巩固双方的关系,才能更好使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得到解决。处理好一个地区发展大国与一个世界强国的关系,不但对两国有益,达到双羸;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两天能全部解决的。但只要本着接触,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则,就能把这些问题逐步理清,并逐步解决。

中美关系的问题,求救!!!

1.因为在1950年9月,发生了抗美援朝。我国因美国进攻朝鲜,意美国有进攻我国东北的意图。从此,我国与美国的关系就不是很好,知道1979年,我国参加了国际贸易组织,才与美国建好关系的。 2.当时并不是真的,只是为了美国的威信。最后被迫。我就知道这2题

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是怎样变化的?

(2018·荆州)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这意味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013·武汉)中国外交的成长不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重大成就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之后,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此后,中国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

不同意。虽然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以后,中国同许多国家建交,但那只是表现在外交关系上,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与建交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没有多大交流并没有达到1978年以后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本题主要理解“对外开放”的真正含义,对外开放是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交流,而当时主要体现在政治上打开国门,开始接受资本主义国家。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关系由正常化到建交为何时隔7年

1972年,毛主席与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横跨太平洋的握手,打破了中美冻结20余年的坚冰。然而,尚未来得及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就因“水门事件”提前下台。继任总统福特由于各种原因也未能实现中美关系的新突破。尼克松和基辛格绕开国会与中国达成的共识在尼克松下台后的几年中并没有得到美国的实际承认。直到一九七八年卡特当选总统,才有所改观。美国总统的中国之行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冲击。日本政界一批有识之士以此为契机,强烈要求日本当局迅速开展自主和平外交,改善日中关系。 不得不说,日本追随美国与中国建交是历史的必然,而尼克松的下台则是偶然,但总的大势是,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美日都不可能绕得过。

中美关系史

在清朝前期之前,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贸易方面也不是很大;清王朝后期,美国开始侵略中国,随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的实力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也使得中国日趋衰落,中国与美国的实力对比差距越来越大,资本主义性质的美国也加大侵略中国的步伐,这不仅体现在政治方面,也体现在经济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在国际舞台上孤立中国。弱小的新中国在当时的环境中艰苦奋斗与成长!1972年,“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的新开端,后来尼克松访华,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的一页。1979年,中美建交!至此开始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今天,美国看着中国的强大,担心中国会有一天会在国际舞台威胁他的地位,所以现在总体来说,美国现在采取的是在各个方面遏止中国的政策,包括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台湾问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了!但是我们也有目共睹的就是中美关系中,中国与美国的经济方面的贸易是双方都受益的,并且双方的贸易额是越来越大,另外,中美关系在国际舞台上也有很大的关联性,所以美国在考虑一些政策时也不得不把中国考虑进去。总之,中美关系中,美国虽然采取遏制中国的方面,但是在某些方面,美国又是依赖中国的(拉美关系就是一个例子);至于中国,大家知道,中国向来都是采取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影响中美关系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最主要是台湾问题,然后是朝鲜半岛

中美关系的发展史

1949-1979年期间,即二战结束后至中美建交之前的三十年,美国国内始终存在关于“如何对待红色中国”的辩论。国际大环境和双方共同利益,最终促成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1979-1989年是建交初期,中美双方开始经贸和人文交往的谈判,以人文交流为例,1979年后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大大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了解。与此同时,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也逐渐演变成了中美冲突的两大症结。1989-2009年期间是中美建交基础消失又重建的过程,1991年苏联解体,中美建交最重要的基础和共同利益消失,双方关系岌岌可危。而第三次台海危机、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美在人权和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长期拉锯战等历史事件更是对中美关系构成很大的冲击。在此阶段,双方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2009-2018年是中美全面竞争的时期,从奥巴马政府时期开始,中国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国,开始对美国的地位发起挑战。随着各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美关系呈现出竞争大于合作的特征。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失业率提高、居民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极大冲击。中国则在此时保持了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中国仍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扩展资料: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次相比,这次中美关系的大调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前者正处于冷战刚结束,美国的自信心爆棚;而中国开放刚十年,国力羸弱,美国自信自己能控制中美关系的走向。但这次,美国正处于危机所导致的焦虑时期,而中国远非30年前之中国。力量对比的大变化意味着,围堵心切却因无力感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和行为,可能使美国的行为具有更多的非预期性。就中国而言,我们已经有了更多的能力和工具去应对新挑战,此时最需要的是理性和耐心,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定力。同时,也要习惯一些“新事物”。过去几十年中美关系都是以合作为主,以后或许不得不习惯“以对抗代替合作”的新关系,做到斗而不破。即便如此,也一定要认识到,在未来相当一个时期内,直到形成一个稳定的“新阶段”之前,“新事物”带来的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已经大大增加。在这个新阶段里,美国并不必然要放弃很多领域内的“接触”政策,但是“战略围堵”的成分会加大,比如在新近达成的《美墨加贸易协定》里针对中国的“毒丸条款”。预计,类似的“围堵”设计将不会是个案,美国所谓的投资安全审查委员会所禁止的中国投资项目将会更多。就算美国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并开始“围堵”中国,美国精英态度的转变并没有改变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根据芝加哥对外关系委员会2018年的数据,在1994-2002年,美国人视中国为威胁的比例高达57%,之后开始回落,2012-2014年间是41%左右,2015-2018年则是39%。可见,尽管民意可以动员并发生重大变化,但美国目前的民意基础不支持将中国视为“敌人”的政策。不过,美国精英对中国态度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政策大转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四十不惑的中美关系:历程、现状与走向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杨光斌: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中国:韬光养晦,休养生息美国:遏制加接触 最大限度的保护美国的利益!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的作者简介

韩玉贵,1954年生,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师范大学政治法律学院院长,山东师范大学WTO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上要从事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发达吲家政冶经济与对外关系的教学与研究。曾上编和合著《世界政冶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经济政治概论》、《当代资本主义概论》、《走向世界:我国对外开放中的重大关系研究》等著作10余部,发表《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与美对日对华关系》、《中美关系中的利益与矛盾》、《中美庆系中的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发展前景展望》、《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的新特点》、《扩大共同利益,促进中美关系发展》、《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然性及国际意义》等论文30余篇。教学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科研成果获山东省二等奖和三等奖。现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和山东省软科学项目。

1949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的原因

根本上是国家利益

中美贸易站对美国旅游业有影响中美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

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尼克松上任后对基辛格说,我们应该尽力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可能性。然后国务卿罗杰斯让尼克松这是他对我们的第一次陈述。声明称,中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核能力,美国期待与中国进行有益的对话,建立建设性的关系。为了实现这一政策,尼克松通过各种渠道传递信息。1969年,他会见法国总统戴高乐时,请戴高乐转达改善中美关系的意愿,他也希望尽快结束越南战争。后来,通过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和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向中国传达了同样的信息。同年,美国放开了对美国公民的限制前往中国,还解除了对中国的贸易禁运,允许向中国出售非战略物资。1970年,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9月,尼克松在《时代》周刊上说,如果在我死前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去中国。接着,在欢迎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的宴会上,他第一次使用了人民的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这个时候中国也急需改善外部环境,因为中苏关系在这个时候破裂了。1958年,苏联提出在我国建立长波电台,随后又提出建设港口和建立联合舰队的要求。苏联美国扩张的企图遭到当时领导人的严厉拒绝。随后,苏联暂停对华核援助,中苏关系出现裂痕。60年代初,矛盾逐渐升级,赫鲁晓夫单方面提出撤走所有在华专家,撕毁了双方签署的数百项合作协议。1969年,对抗升级,两国在边境发生了一些武装冲突。苏联在中苏边境驻扎了21个师。当时我们也面临着印度、越南等问题。美国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机会。1968年7月,基辛格提出,华盛顿、北京和莫斯科有一种微妙的三角关系,可以为美国提供更多可利用的机会。面对美国的积极信号,我们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启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道路。在那年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两位领导人对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1971年在日本参加世界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接到访华邀请,对来访的美国队说你揭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关系的新篇章。这句话当时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我们在电影《阿甘正传》中看到了这个经典镜头。美国杂志《时代》评论说:这一声巨响让全世界都听到了。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之间二十多年的隔绝,然后中国通过巴基斯坦对美国说:我们愿意在北京接待美国总统或国务卿的特使,甚至总统本人。听到这个消息,尼克松欣喜若狂。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美中关系已经破冰。1971年,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他先去了巴基斯坦,然后以胃病为由突然消失了。在巴基斯坦政府部门的安排下,他和几名助手悄悄登上了前往中国的飞机。到达北京后,他与当时的总理举行了秘密会谈。接着在1971年7月,中美宣布基辛格同时,宣布尼克松访华他计划同时访问中国。这无异于让全世界大吃一惊,而当时美国公众都在希望尽快结束越南战争。看到这个新闻可以说是举国欢庆。1972年2月,尼克松实现访华。在他离开之前,他说这将是一次和平之旅。这次访华受到了领导人的欢迎。在宴会上,尼克松说过去,我们曾经是敌人随后,中美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澄清了双方的共同点,以及各自的原则和分歧。双方同意各自的社会制度不同,应尊重各自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侵犯、互不干涉别国内政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同时,对台政策也在会上公布。这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美关系逐步正常化。尼克松虽然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但未能进一步推动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次访华更具象征意义。中美之间真正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卡特是时候了。卡特就任总统后,决定承认中国政府的合法地位。然而,直到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大战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台湾问题才有了新的突破。他认为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比台湾问题更严重,所以他收回了台湾美国的军事援助和设施,取消与蒋介石的安全条约,并终止与蒋介石的官方关系。于是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互派大使建立大使馆。后来,卡特总统应邀访问中国。正式建交后,双方签署了35项条约、协定和议定书,在外交、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1.中美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根本原因是中国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防实力不断增强。中国是一个大国,它需要我们发展经济。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当前位置妥善处理中美关系意义重大。1.可以消除东北亚地区双方军事紧张的气氛,有利于维护东北亚和整个世界的和平;2.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中国美国处理台湾地区问题、西藏新疆问题、南海问题等。也就是保卫中国国家统一和安全;3.有利于中美两国的经贸往来,可以实现经济双赢;4.美国解除对中国的技术和军事封锁是有利的。2.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原因2017-2019年美国旅游业的发展。据我所知,2017年到2019年美国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非常好。世界上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中国仅美国之行每年就为美国旅游业带来数千亿美元的收入。2019年,美国政府开始散布武汉病毒谣言,中美关系紧张,美国旅游业损失惨重。3.中美关系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蕲春有几家比较有名的酒店,中美酒店,李时珍假日酒店。这些都不错,而且都是按照三星级标准建造的!4.中美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论文2009年十大旅游事件是:1.两岸定期直航开启台湾地区热游。8月31日,两岸定期直航正式启动。随着旅游条件的放宽,定期直航和旅游价格的大幅下降,台湾地区迅速成为今年最热门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今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将达到60万人次,增长超过200%。2.上海迪士尼项目已获国家批准。11月4日,上海宣布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经过中美双方多年的接触和谈判,这一项目于2009年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迪士尼正式落户上海。3.旅游券在各地很受欢迎。在2009年。旅游优惠券和熊猫卡成了流行的旅游词汇。据初步统计,今年中国已有数十个省市发放了总价值数十亿的旅游消费券。其中,成都发行的熊猫卡和发行的200万张免费门票5月1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正式实施。许多潜规则包括零负团费、强制购物、换团等行业的。实施以来,旅游行业优胜劣汰加速,低价竞争得到有效规范,旅游消费透明化,优质旅游已经进一步升级了。6.东航上航合并民航业重组。2009年,中国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美国民航业展开深度行业调整,国有航空公司获得政府注资和并购重组。从7月13日重组方案公布到11月30日证监会正式批复,东航和上航确认将实现合并重组。7.四川美国旅游业已经完全恢复。2009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四川旅游业实现了三大市场增长: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在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的不利影响后,总体水平已恢复到震前水平,大部分受地震影响的景区通过恢复重建已超过震前水平。8.高速铁路相继开通短途线路。2009年多条高速铁路开通,在中短途线路上与民航展开了强有力的正面竞争。11月16日,重庆至成都航线正式停航。航空公司增加了空中快线来降低票价。对于旅行者来说,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交通成本大大降低。9.国务院发布《旅行社条例》确立旅游业的战略支柱产业地位。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旅行社条例》,旨在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为中国新一轮的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10.甲流冲击旅游市场。今年5月以来,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给旅游业特别是出入境旅游市场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刺激游客出游热情高涨,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纷纷推出更多价格优惠,多条出境线路价格达到历史最低。5.中美关系对我国酒店业的影响其关键条件是:大力稳定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关系总体格局。首先是稳定大国关系总体格局,特别是尽力遏制中美关系持续下滑的趋势。因此,我们不仅要在事关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还要注意反击美国的节奏、措施和重点,同时要继续弘扬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理念,占领两国关系的道德制高点。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和欧盟核心国家的关系,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把东北亚和东南亚放在周边外交总体布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其次,要大力推进次区域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最后,是进一步提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的关系质量,努力构建内涵相同、形式不同的双边命运共同体,夯实中国总体外交。6.中美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有哪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极大地促进了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因为过去山区交通很不方便,经济一直比较落后,只从发展旅游业开始,山区的农产品销往城市,农产品价格飞涨。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手工艺品和土特产也卖得很好。这使得山区从p

就奥巴马访华谈中美关系

奥巴马不喜欢中国即使来访华也不怀好意

中美关系的历程与现状总结

美国本来与中国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但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了中国的一大障碍,直到今日,美国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绕不开的一个国家。中国对于美国从有价值到重要,现在也到很重要的程度了。但在美国主宰的世界,中国只是一个玩家,而美国是庄家。所以说,中国从根本上是必须扳倒美国才能进一步发展,否则随时都可能遭受沉重打击乃至灭顶之灾。

综合二战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试析当今的中美贸易战

第2部《地府娘娘》

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和展望

中美两国应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求同存异,巩固和扩大经贸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加强两国的人文交流,增进两国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中美关系2010年以来发生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2010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如今的中美关系发展越来越曲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出现了鲜见的裂痕。那么究竟中美关系会随着美国的“蓄意破坏”而走下坡路吗?这里面需要回答几个十分核心的问题。军备竞赛问题:中国不会谋求被动的参与美国人发起的多头军备竞赛,来拖垮自身的经济建设,中国与日本不同的地方在于希望实现均衡发展,不做经济的巨人,军事的矮子,因此按照既定的国防发展规划,跨越式地发展“陆海空天电磁”五位一体的军事装备是完全符合中国日益强大的国家需要,并且会在一些领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对于美国来说,扼杀中国军事发展手段和渠道将是既定路线,包括劝说欧盟维持对华武器出口限令也是美国长期谋求的战略之一。对台军售问题:中美两军交往是中美关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美国更为重要,因为一个不透明的中国武装力量会让美国惊恐不已,美国希望通过接触实现了解解放军的目的,因此隔断中美两军的交往对于美国来讲是得不偿失。但对台军售长期必将是美国反华制华的战略考量,美国也不会终止此步骤,另外中美817公报对对台军售没有量化和时间表可遵循,因此中美围绕台湾问题依旧会矛盾不断。新疆、西藏问题:奥巴马会见西藏和新疆流亡人士一定会给中美关系带来显而易见的政治危机。西藏问题是中国最核心的国家利益,中国针对核心利益问题是不会让步的。当然美国打西藏牌和打台湾牌是一样的道理,就是布置扼杀中国的大棋局战略之一。一个崛起的中国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围绕中国核心利益打牌将长期是美国奉行的国家战略。美国国债问题: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不是中国的杀手锏,反而是中国的掣肘和束缚,因此,中国抛售国债是双败,甚至是中国一家的失败,毕竟对于一个不讲诚信的国家,买国债实在是花冤枉钱;另外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毕竟也仅仅是美国的一小部分,无法有效撼动美国的巨大经济体。中美贸易问题:中美贸易战会继续爆发甚至扩大化,因此贸易战有利于美国,不利于中国这个出口类型的国家,尽管中国希望转型,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民币升值问题:至于人民币而言,中国绝不能被威胁而升值,因为一旦升值,中国的经济发展优势必将荡然无存,扼杀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国国家战略目标和目的已就会实现。伊朗问题:中国必须打伊朗牌对付美国的不断挑衅。中国能抓住制约美国的牌不多,伊朗算是一个,另外,伊朗本身也是涉及到中国中东核心利益的一步棋,中国绝不能轻易放弃,中国扶持伊朗成为中东地区的“中国”也是十分符合中国的在该地区的既得利益,这本身也是符合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朝鲜问题:中国在朝鲜问题上已经极其配合美国,并希望促成六方会谈,但事与愿违,美国人不会领情,毕竟在美国眼里,朝鲜仅仅是一个幌子,扼杀中国才是其真实战略目标。因此今后的朝鲜问题会更加的“太极”,各方均会引而不发。反恐问题(阿富汗问题):凡是美国人反对的其实也就是中国人应该支持的,在家门口反恐,尤其是在阿富汗反恐(实际上塔利班不不是恐怖分子),不符合中国西部战略,只能让中国更加的被动,因此在反恐问题上如何缠住美国一直是中国期望看到的结果,可以说正是反恐战争让中国争取到了近十年的发展黄金时间。

(形势与政策)从过去到现进,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描不要论文,就述一下,谢谢

日本以前是咱们养的狗,后来咱们睡觉了,这条狗就成精了,然后开始乱咬人,不仅把主人咬了,还把邻居也咬了,最后这条狗精竟然咬了当时的准村长,准村长给了重重的两拳,然后他就给准村长,也就是现在的村长看门了。。。美日现在有战略同盟,并且美国也将重心移到了亚太,很多人以为美国人怕普京,其实美国一点不怕普京,美国的国力领先俄罗斯至少10年,美国只是不喜欢不听话的国家,诸如俄罗斯,中国。。。目前国际上,和中国关系比较好的强国也就俄罗斯了,中俄也意识到如果不来点激情,很难单独应付美国。。。美国人心里想啥只有美国人知道,会不会像当年1991年对苏联一样,对中俄再分别来一下,谁也说不清,但美国人肯定乐意看到中俄步苏联的后尘

中美关系现状及展望哪儿有

中美关系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 - 2010年3月6日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图文)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是什么?中美关系现状及展望 - 5个回答 376次浏览 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 7个回答 中美关系现状及展望论文- - 2010年1月7日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众所周知,近代外交始于西方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之际,而奉行“民族国家至上”原则的外交则始于法国枢机主教黎塞留, 中美关系现状及展望- - 2010年1月17日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中美关系现状及展望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 风物长宜放眼量——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展望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轰炸使中美关系再一次跌入低谷,也使人们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再一次进行认真思考。为什么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现状及展望http://can.baidu.com/honygyizhen/tag/1414158

如何正确看待中美关系的变化与发展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国际背景。 美国有求于中国的面上升。●双方在安全关切上既有交叉点又有不同点。 ●并不是说美国不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了。 ●美国必须在台湾“统独”问题上作出抉择。

关于近代中美关系的历史事件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 。1975年12月,美国总统福特应邀访华。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1979年1月,应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美,揭开了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1982年8月17日,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中美两国关系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 (1972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 (1982年8月)中美联合声明 (2009年11月) 声明强调建立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1978年12月)中美联合声明 (1997年10月)中美政府关于签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双边协议的新闻公报 (1999年11月)中美关于启动两国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共同声明 (2006年9月)中美签署14个经贸合作文件 (2007年12月)中国国防部和美国国防部关于建立直通保密电话通信线路的协定 (2008年2月)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6-03/21/content_4325921.htm

急求中美关系的时事评论

美国信用降级了,中国买了这么多美国国债,损失惨重!但是,众所周知,这笔糊涂账不知道改算在谁的头上,纠结啊!

谁给给我一篇《结合中美教30周年发展历程,谈谈对中美关系的认识》的论文啊

自己写

论中美关系的发展走向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有什么不懂的来问!

求形势与政策论文一篇2500-3000字,内容关于中美关系或者中日关系或者台湾问题的。最好是没被用过的,谢谢

ryhftjuygkgykihjlui

求一2000字以上的论文不要超过2500就好!!题目是《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美关系》速度!!急!!高分!!

你是华立的吧!自己想吧!哈哈

试述影响中美关系的国际因素有哪些1500字

利益决定一切

中美关系现状及发展 500字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根据大卫61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8.277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是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没有为人民币升值高定“时间表”。可见,中美双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只有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双方平衡的支点。强势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知识产权保护,是夹在中美贸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我们中国确实做到不够好,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方面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我们加强了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并加强了对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中美双方只有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加强对话,加强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充分的自由竞争,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贸易战并不是出路,中美双方谁也打不起贸易战。只有双方妥善处理好贸易关系,才能更好地巩固双方的关系,才能更好使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得到解决。处理好一个地区发展大国与一个世界强国的关系,不但对两国有益,达到双羸;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两天能全部解决的。但只要本着接触,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则,就能把这些问题逐步理清,并逐步解决。

求一篇中美关系的论文

从经贸中看中美关系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根据大卫u2022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8.277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是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没有为人民币升值高定“时间表”。可见,中美双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只有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双方平衡的支点。强势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知识产权保护,是夹在中美贸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我们中国确实做到不够好,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方面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我们加强了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并加强了对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中美双方只有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加强对话,加强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充分的自由竞争,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贸易战并不是出路,中美双方谁也打不起贸易战。只有双方妥善处理好贸易关系,才能更好地巩固双方的关系,才能更好使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得到解决。处理好一个地区发展大国与一个世界强国的关系,不但对两国有益,达到双羸;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两天能全部解决的。但只要本着接触,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则,就能把这些问题逐步理清,并逐步解决。

求一篇中美关系的论文……

要求是什么?论文咨询我头像

求一篇关于中美关系展望的论文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或者按美国某些人的思路——美国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大国。而中国在“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后成为了继续实行社会主义体制的少数国家中最大且最有实力的国家。不仅如此,通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近三十年时间里把国家机器的首要任务一直定位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快从“十年浩劫”的低谷中跃起并一路快速发展。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经济实力的持续扩充,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同时,中国的政治和外交、文化等诸元的定位也逐步向国际规则靠拢,渐渐融入国际社会。这样的一个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糨提升,在世界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其影响力日益重要、不可忽视。从冷战后短期内国际社会及政治体系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崛起,中国的水落石出而越发凸显,伴随着俄罗斯在这一时期所扮演的“末日帝国”的角色和美欧之间结构性分歧冲突的长期隐性化,中美之间的关系好似回到两国接触的初始阶段。即一个新兴国家与一个传统大国的对话,不过两者所处地位发生了180度的回转。新兴的美国变成了崛起中的中国,而清帝国这一“全球性大国”或者称之为“全球性帝国”。历史永远不会重演,但历史经常会在不同的时空或相同的空间“重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重现的历史”往往在其中有更多的演绎使其复杂化,增加了其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造就众多的平等未来。不能否认,中美关系所处环境及两国现状确实比较类似于十八世纪末叶至十九世纪初叶,但这应视为表面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国际体系系统的更加紧密,以及全球政治外交的连带性趋势更加明显,表相掩盖下的内部冲突较之历史已十分凸显。内部矛盾的显现、明显给,使人们可以以更清醒的头脑去影响和左右历史规律,给各国政治家们创造了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所以,展望中美关系,很可能以新兴国家对传统霸主这一历史规律为主线和准绳,在各政府政要、国家元首结合信息诸元而作出的决策影响下,呈现波浪式前进。当然,由于美国在“帝国论”中所表现的这一唯一的“全球性帝国”中各种非传统现象,也不排除这一“美国帝国时期”的长期存在。如若这一假设成立的话,中美两国关系和两国发展空间的豪华甚至两国未来都将破天荒的走出历史规律的范围,摆脱其束缚,另辟溪径走上美国长期主导世界的第二条道路,中国作为崛起的 “新兴强国”的形势与地位可能在这一体系下被扼杀,这当然是中国不愿意看到和走上的道路。我们也许可以将其理解为倡导多极化世界就中国而言的内在动因吧。综上所述,中美关系大致有两个发展方向。这两个发展方向都是建立在历史规律和两国互动的基础之上的。但当今国际社会全球化形势日益加强,即使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也要在矛盾中维持并利用现行的国际体系与秩序。全球任何角落所发生的事件或任何一个国家所作出的决策都会不同程度的对其他国家和民族(引入民族概念是由于欧洲各国的建国理念之一,即“民族国家”,虽然当今世界以主权国家为主体,但不能排除民族的概念化对国家政治、外交乃至世界的影响与作用)产生影响并直接关系致到它们在本地区的利益。所以,再以传统关系准则或观念,仅建立在两国关系基础之上去分析展望两国关系的发展未免有些狭隘。分析中美关系的走向必须从以下这几个方面:美国全球霸权的维系;美国对现有国际秩序的维护与破坏;俄罗斯;欧洲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中国自身的经济影响力与务实外交;伊拉克战事对全球和中美关系的影响;台湾问题的长期化。1. 全球霸权的维系分析所谓美国全球霸权的维系,实际上就是看美国这一唯一的全球性国家在现行国际秩序下的主导力的维持时间的长短。同时,我们还不能排除另一种情况,即美国对全球其他地区的隐性渗透和间接影响力。这两者如若巧妙结合,美国的霸权极有可能长期维系,判断其维持时间在一至二世纪亦不为过。回顾历史,真正对全球而言具备影响力的帝国有四个:即罗马帝国、中华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和大英帝国。(注:对全球的影响力并不表示这四个帝国是“全球性国家”)其中,罗马帝国与中华帝国体系中的汉帝国几乎是同时存在的,两者通过夹在其中的统治波斯的帕提亚帝国和统治今阿富汗及印度西北部的贵霜帝国模糊的知晓对方的存在。这两大帝国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点:帝国力量建立在由仆从国附庸国、保护地和殖民地加上一般被看作是野蛮人的帝国以外的人组成的等级制度的基础之上;经济是单一的自给自足经济;通过一个政治和经济组织的复杂体系来发挥力量;文化优越感强;体系独立自足、孤立、不受任何外部有组织的对手的挑战。中华帝国自身还有一些特点:集中的政治权威和保证统一的官僚体系。大英帝国破天荒第一次通过海上力量取得了对全球的主宰地位。伦敦成了世界主要的金融和贸易中心。英国人以贸易开路,随后国旗跟上。但作为世界霸主人口相对太少,而且并未控制欧洲,只是使欧洲的力量达到均势。(注:欧洲在世界历史中很长时间是作为欧亚大陆地缘政治中心的地位)所以与前两面个区域性帝国相比,也不是一个全球性帝国。在其之前较早一些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几乎确立了在欧洲的真正霸权。假如拿破仑成功了,很可能会取得第一个主导全球的大国地位。可是拿破仑惜败于七次反法同盟。与以上形成对照的是,今天美国全球力量的范围和无所不在的状况是独一无二的。假如不拘于概念化的定义,可以发现除自给自足的经济架构和孤立的体系以外,美国拥有以上四大帝国的所有特征,并“控制”了欧洲。除此之外,美国还具有前者不具备的诸多优势。美国经济活力在所有其他国家的经济中鹤立鸡群,为美国在全球起到首要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战后,美国一家经济就超过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50%!冷战结束时,美国在全球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特别是制造业生产中的份额,已经固定在大约30%的水平上,除战后例外的年份外,这个比例是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的平均数。以经济为后盾,美国保持甚至扩大了在利用最新科学突破为军事目的的服务方面的领先地位,从而建立了一支唯一在理论上能够有效地在全球都发挥影响的部队。在经济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住处技术领域,美国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竞争优势。美国对未来经济中的尖端部门的掌握,意味着美国在技术上的统治地位不可能很快更新更新丧失,在生产率方面保持对主要对手的优势。

求中美关系的有关论文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中美关系外交 论文 急

  中美关系的论文2009-04-11 14:54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新时期中美关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应该是积极的关系。虽然两国社会制度、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发展阶段不同,但双方都应该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对方,用积极的行动推进各领域对话和合作。第二,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双方应该携手应对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棘手的挑战和问题,实现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第三,应该是全面的关系。双方不仅应该深化经济、反恐、防扩散、执法、能源、气候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军交往,还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以及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充实两国关系战略内涵。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良好开局。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之中,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各种全球性挑战明显增多。中美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当前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两国应该而且能够携手努力,共同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加强对话和交流,增进互信和合作,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双方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相信在双方国家元首特别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一定会取得积极成果。  中美关系新定位立足新起点,面向未来,它要求双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以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审视和处理两国关系,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抓住机遇,共迎挑战。正如美国重要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委员会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所言,“要解决21世纪的许多重大挑战,美中伙伴关系不可或缺”,“美中关系向前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一种致力于为全球福祉而努力的共同承诺”。  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新航程的显著特色。中美都强调了两国同舟共济的重要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前不久还引用中国古语“毋临渴而掘井”来形容中美携手合作的紧迫性。两国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这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双方将继续加强就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的讨论,不断增进互信与合作。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的形势下,中美最大的共同利益就是相互支持、共渡难关,这也是当前中美合作的重点。展望明天,即使世界经济的列车驶入较为平坦的地区,它也需要中美两国的引擎联手拉动持续前进。  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中美加强合作开辟了广阔的视野。双方不仅应深化经济、反恐、防扩散、执法、能源、气候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军交往,还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以及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充实两国关系战略内涵。  新的航程展现新的前景。只要中美两国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就能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就能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不断作出贡献

求一篇形势与政策中美关系论文1500字

你可以参考一下相关军事网来写你的答案。

急需一篇形势与政策中美关系论文2000字,谢谢!

在当前的中美关系中,中方应特别注意防止俄罗斯因为和美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如同在二战中就是)而联合(尽管只是短暂的联合),从而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局面 ------

求一篇形势与政策中美关系论文1500字

中美关系走向——形势与政策试论文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纵观70年代以来,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 学学科渗透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我们首先应该看到和明白几点: 1 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国际背景, 美国有求于中国的面上升 2 双方在安全关切上既有交叉点又有不同点 3 并不是说美国不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了 4 美国必须在台湾“统独”问题上作出抉择 纵观历史分析当前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求一篇形势与政策中美关系论文1500字

中美关系走向——形势与政策试论文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纵观70年代以来,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 学学科渗透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我们首先应该看到和明白几点: 1 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国际背景, 美国有求于中国的面上升 2 双方在安全关切上既有交叉点又有不同点 3 并不是说美国不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了 4 美国必须在台湾“统独”问题上作出抉择 纵观历史分析当前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展望

中美关系发展现状我国正处于经济相对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我们渴望拥有一个和平的,繁荣的国际环境与经济环境,所以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发展好中美关系,以展开更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上的合作,以便发展自己。相比之下,美国处于一个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其政府更关心维护国家利益和他的霸主地位,美国现阶段的对华战略方针应该在大体上维持现状,尽量将中国融入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轨道,同时防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事实上,美国从来也没有放松对中国的监视,震惊中外的中美撞机事件还令我记忆犹新,但更令我吃惊的是,美国事实上已经多次秘密派遣侦察机侵入我国领海上空进行间谍侦察,这些飞机利用先进的装备,在别国的阻截机达不到的高空飞行,并偷窥我国的重大机密。那架EP-3军事侦察机上竟然安装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监听设备,能够根据监听到的人的声音判断说话人的身份。据说甚至能够分辨出是谁打的喷嚏。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关系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台湾问题也是妨碍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最敏感的问题。美国政府重视台湾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台湾对于他们的军事作用:“台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更是牵制中国,和中方讨价还价的筹码。当美国需要中国在某些重大问题上予以协作时,美官方就着重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当中国有崛起之势时,为了牵制中国,美国人就会拉拢台湾,向他们出售大量武器,以达到牵制中国,要挟中国的目的。美方近几年对台出口的武器数量与杀伤力正在逐级增强。从内心深处,我觉得美国的确希望台独,中美关系的现状似乎还跟一件事有关系——“911事件”。在911事件之后,布什似乎略有收敛,因为他推行的“单边主义”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家,甚至是盟国的不满。美国人也意识到:脱离整个世界,美国是无法生存与发展的。因此,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好转,以利用中国加强他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并帮助他进行反恐斗争。中美关系展望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美国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将忙于打击恐怖主义及处理阿富汗战争后的棘手事务,不希望与中国对抗,并会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与合作,这给了中国一个改善中美关系的机会。中国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抓住改善中美关系的契机,积极主动地推进中美关系,相信会使中国的发展势头得到更强有力的动力,植根于更坚实的基础。

中美关系的历程与现状总结

美国本来与中国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但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了中国的一大障碍,直到今日,美国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绕不开的一个国家。中国对于美国从有价值到重要,现在也到很重要的程度了。但在美国主宰的世界,中国只是一个玩家,而美国是庄家。所以说,中国从根本上是必须扳倒美国才能进一步发展,否则随时都可能遭受沉重打击乃至灭顶之灾。

急需 中美关系论文2篇 2000到3000字! 邮箱739391927@qq.com

分析2011年的中美关系走向回顾2010年的中美关系,虽然双方关系有所紧张,但目前还构不成对抗的局面.总体来说,2010年中美双方相还处于一个相互的战略摸底阶段,也是双方的战略布局阶段.进入2011年,中美是继续相互摸底或继续战略布局?还是进行战略对抗?目前还不好说,这恐怕要看中美双方最后的战略决心和胆量,也要看中美两国目前各自最重要的是什么,这恐怕只有等到胡奥会谈之后才能明确.一.目前对中美两国来说各自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1.对中国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和发展.发展需要稳定的局面,因此稳定是必备的条件.首先就是要稳定国内形势,而稳定国内形势的最重要的前提则又是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了国内才能稳定.所以对中国来说稳定和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主题的两个方面.其次就是要稳定周边,周边的稳定是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保证.因此中国一定要稳定周边局势.2.对于美国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摆脱经济危机,实际上也是一个发展问题.虽然美国也强调要面对一些非传统的安全问题,但这个问题实际上对美国来说不构成重大威胁,这实际上是美国为了介入全球事务而自造的一个借口.从以上来看,实际上中美两国目前各自最主要的任务都是发展.只是美国的国内稳定和国家安全问题要弱一些.中国周边的稳定与安全问题是美国对中国的优势,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就是中美两国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一点.二.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矛盾重点是什么?中美两国的战略矛盾或冲突主要也取决于目前两国各自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说中美两国的战略冲突与矛盾主要的还是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的矛盾.虽然说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霸权不利,但总体上来说目前还基本上构不成重大的挑战,美国目前还是把中国定位为潜在的对手.中国目前还无力全面挑战美国的霸权,中国也无心挑战争美国的霸权.所以霸权之争不是中美矛盾的焦点,经济上的冲突才是目前最大的矛盾.目前中美之间的一切对抗或称之为不合作都是围绕着经济这一主题.也就是中美贸易问题和人民币升值问题是目前中美关系的焦点.三.中美两国目前各自的优势或长处是什么?中美两国相较,当然美国是占有明显的优势的.由于美国目前经济危机困难的重重,其最能发挥的优势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是占有压倒性优势的.对于中国来说总体的实力不如美国,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相较于目前的世界经济发展而言),目前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已经不在美国之下,甚至于有超过美国之势.经济总量是中国3-4倍的美国不能很好的发挥经济实力优势.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危机是美国的引发的,受冲击最大的自然是美国.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极端的利已主义.美国向来是在经济危机来临之际以牺牲他国利益来保本国利益,也就是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不会去尽力挽救世界经济,自然对世界的影响力就缩水了.已往美国的优势是有强大的同盟,而中国始终是受孤立的一方.但由于欧洲连自保都困难,加上中国强大购买力的诱惑,使得欧盟不能给美国提供全面的支持与帮助,最多只是站脚助威而已.而中国目前虽然还孤立,但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本身利益的共同性,决定了这些国家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来孤立中国.中国手里的余钱是各国所希望得到的,虽然不能救世但却可以救市,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巨大的帮助,这也决定了一些国家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因此,美国在总体实力和军事实力上占优,中国在经济影响力上占优.四.未来的中美关系是走向对抗还是合作?总体上来说,合作还是中美关系的主题,但竞争还将继续.中国不只是经济影响力巨大,中国的军事实力也不容小觑.与中国全面对抗,美国是肯定要付出巨大,承受不起.中美经济关系密切,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这也决定了中美对抗是一个双输的结果.因此,中美关系的主题恐怕还是合作.中国虽然不结盟,但中俄关系非常密切,中俄有着相似的处境和相同的战略利益.俄罗斯是中美对抗中的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这是美国所忌惮的.目前美国的战略是胁迫中国合作,也就是美国领导下的中美合作,是想把中国也变成美国的一棵棋子.美国知道,遏制中国发展是不大可能的事,但必须要胁迫中国发展.否则中国一旦崛起,自然就对美国霸权形成挑战.中国目前的战略并不是挑战美国的霸权,中国目前只不过是要拓展发展的空间,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维护和争取自己在世界上应得的利益.发展是中国的主要任务,维护主权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中国即不会主动挑战美国,也不会想要出现中美全面对抗的局面.但中国必须有一个所能承受的底线.中国不会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来分享霸权,那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与义务,同时也要面对众多的国际麻烦.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直不肯承认G2论的原因之一.另外,美国的过速衰败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美国过速的衰败会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同时在许多问题上美国也可以说一个挡箭牌.但中国也不会被美国的强大压力所胁迫,那意味着将失去更多的主权利益.只要美国对中国的要求不太过分,中国有可能做出一定的让步,以避免出现中美全面对抗的局面.而美国同样也必须对中国的一些安全主权要求做出一定的让步,以作为中国对美国让步的的交换条件.也就是说中国不会无条件的对美国强硬做出让步.而如果美国也同样不想与中国全面对抗的话,那么美国同样也不会给中国太多的压力,当中国的主权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的时候,中国也只能是与美国全面对抗了.目前的一个最大的不确实因素是,奥巴马面临选举问题,每临选举,美国都会拿中国说事,如果奥巴马不对中国强硬,就很难得到高分.而如果对中国太过强硬,中国肯定奉陪,中美关系就会停滞或倒退.中美关系取决于美国对中国的强硬程度.美国越强硬,中国也将会越强硬.五.中美军事关系走向以及对东亚局势的影响中美军事关系的走向是中美关系的缩影,可以从中美军事关系的走向来判断中美关系.军事施压一向是美国的重要手段,制造了东亚紧张空气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对中国进行军事施压.在胡主席访美之前,美国在西太平洋集结了三个航母战斗群,恐怕是为胡奥会谈制造气氛.然而中国方面不会被美国的强大军事压力所动.最近网上突然公开的四代机图片,如果是真的,其目的也肯定是对美国的军事回应.再加上最近有意无意的曝光一些有关东风21导弹的信息和航母的信息,这似乎是在告诉美国,对中国进行军事施压无用.也说明中国不会对美国做出重大的让步.在胡主席与奥巴马会谈之前,中美开始了军事接触,互摸军事底线,一定是为胡奥会谈定一个基调,各自提前亮出筹码.军事交流的信息及成果,对中美关系取决定性作用.美国如果不想与中国对抗,中美军事关系就一定能回暖.中美的军事关系目前恐怕是要通过东亚特别是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度来体现.如果中美选择了对抗,那么东亚恐怕就一定要有战争.总之,中美全面对抗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合作应当是中美关系的主题,但对抗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胡奥会谈将决定今后一个时期内中美关系的走向,也就是说2011年是中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要么对抗,要么加强合作.如果中美选择对抗,也很难出现面对面对抗的局面,恐怕是通过第三方来实现.

急求中美关系的时事评论(500字以内)

中美关系走向——形势与政策试论文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 *** .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 *** 等,其中 *** 事关中国的 *** 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 *** ,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纵观70年代以来,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 学学科渗透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 *** 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我们首先应该看到和明白几点: 1 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国际背景,美国有求于中国的面上升 2 双方在安全关切上既有交叉点又有不同点 3 并不是说美国不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了 4 美国必须在台湾“统独”问题上作出抉择 纵观历史分析当前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

急求一篇2000字左右论文,有关中美关系或者中日关系都行

有关目前的中日关系我对日本还算比较了解,总的来说日本人的平均文化教育和素质较高,办事认真,约会几点见面就是几点,时间观念极强,讲信誉,日本的电车和新干线的运行时间是全世界最准时的。直接接触日本人感觉到日本人不象过去电影里的那样坏。过去战争年代的确日本侵略过中国和朝鲜及其他亚洲国家,带来了灾难,日本本国人民也深受其害,受到了美国原子弹的报复而无条件投降。但是,在战后被美国占领后,以美国为主导拿出了「日本国新宪法」,改正了原来的军国主义的宪法。美国搞的新宪法的三原则是「和平主义」、「尊重人权」,「主权在民」.从此日本就彻底地变成了民主国家。宪法里说∶「和平主义」的意思就是再不能侵略别的国家之意。但是,过去被侵略的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对日本是非常的戒备和过于敏感。因为历史毕竟是过去的历史,日本还要想过去那样侵略邻国的话首先要改正现行的和平宪法。改正宪法要立法机构日本国会的众,参两院通过,才能立法变更,这在日本国会百分之百在不可能通过的事情。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是和平年代,全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希望战争,要搞经济发展,不会有好战的国家,只有一些基地组织想报复美国。所以,中日两国也要象70、80年代那样友好下去,这样一来对两国的发展都有利,目前中日之间的经济往来总量超过了中美,中国需要在安定的大环境里发展经济,不应该以任何理由破坏友好关系来影响两国的关系。中国自改革开放政策后带来了耀眼的经济发展,但是还需要谦虚,因为中国比先进国家的经济还是落后有几十年。去年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这可以说是了不起的成果,但是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中国的经济真正要赶上日本,中国的GDP要达到日本的13倍才算赶上了日本,因为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3倍。这大概需要20、30年的努力,中国要搞经济建设需要有安定友好的国内和国际的环境。韩国的李明博总统也在说提倡要「志向未来」的韩日关系,因为过去的韩国人一直总是耿耿于怀于日本过去的殖民统治。不能总是回首过去的历史,要志向未来,向前看,开创新的韩日关系,这样对经济发展有利,今后要改变过去的观念着重发展经济比什么都重要。凡是先进的事物都要虚心地去学习自己才能发展。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土地幅员辽阔,地下资源又丰富。但为什么这样的大国的经济远远落后于日本和韩国这样的没有地下资源的小国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其原因除了100多年前腐败无能的大清国的慈喜太后镇压了「洋务运动」所致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原因。以史为镜,可以正身。我们今后不能让不幸的历史重演,那就需要国家的经济发展强盛起来。要发展经济除了要虚心学习先进国家发展的经验,也需要同这些邻国和全世界各个国家友好地处好关系,在互惠互利地的基础上要好好的发展经济,才能及早达到「民富国强」的真正大国的目的。

如何理解"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基石形势政策论文1

一个原则我知道更多能写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似乎陷入忽冷忽热的怪圈,如何处理中美这种关系背后的实质的论文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似乎陷入忽冷忽热的怪圈,如何理解中美关系这种变化背后的实质?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又出现反复,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对中美关系认识不足,需要对前任的对华政策进行调整,一方面由于中美都是大国,经济交往频繁,贸易摩擦很多,从各自利益出发,都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方面中美制度不一样,美国总想将中国的发展网络到自己的想法中去,总想领导中国,指导中国去做事,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美国一方面对华强调搞好双边关系,维护自身利益,一方面又从人权、南海问题、人民币利率、贸易逆差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施压。未来中美二国将会不断发生摩擦,不断修好,都是因为二国的经济体制决定的。简单概括为一句话,这个变化背后的实质,就是中美实力的消长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势”,开始由西方转向东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开始全面走向衰落,中国开始崛起。奥巴马上台之前,美国鸽派占上风,主张对华对话,进行经济合作。所以,有了所谓的“中美国”、“负责任大国”等说法。但奥巴马上台之后,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国力的衰落,鹰派势力开始做大并压制了鸽派,所以对华政策表现出了“强硬”的一面,比如公开宣称介入南海问题,在朝鲜半岛周边频繁军演,等等。但这些动作,其实是内心虚弱的一个反映。由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你怎么看待中美对话平台的变化?一 从范围来讲是扩大了,由经济一个领域,扩大到了战略与经济连个领域;二 是深度拓深了由经济问题的的对话,扩大到经济战略与其他各方面战略的对话。把一个主题划分成了两个主题,并细化和深化处理。中美从原先的“战略经济对话”,变成即将开始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多了一个“与”字,这个“与”的含义还是很丰富的,过去这是两场对话,一个是战略对话,一个是战略经济对话,现在合二为一,把两个对话的级别大大提高了,经济对话过去是部长级的,战略对话是副总理级的,现在合二为一,就是把两个对话都提高到副总理级,这是一,第二个含义,效率大大提高了,过去这两场对话不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举行,分别举行,现在合二为一以后,就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举行,两国的领导人可以一次性参与到这两场重要的对话之中,这个对提高效率是非常好的,第三个含义,战略性的比重加大了,战略性的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结合也更加密切了,在过去,经济对话往往会拘泥一些具体的问题,两国的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等等问题,一些战略性的对话是在比较大的宏观问题上,不涉及具体问题,现在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互相弥补,经济对话在具体问题,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待,来分析,来进行对话,战略性的问题也要涉及具体的问题,两者结合起来以后,战略性的比重加大,具体的问题上升到战略的角度来加以处理,所以这个对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很有价值的,意义也很重大的。为什么说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真正远去?可以这样说,全球各国政府在2008尾到2009年中用量化宽松的大量印钞票,收购有问题资产在全力救市之后,全球的经济体系最坏的时刻已经过了.但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的资产缩小,消灭大量财富.各国2010年开始的西方各国,经过大量印钞票,降低央行利息等手段,未能使经济增长有良好的势头,而且通货膨涨的来临.面对经济缓慢增长/复苏,各国失业率高企,西方政府对为了本国的经济增长,开始用贸易保护来减小进口,减少本国失业率;而通过政治力量使他国货币贬值为目的,令本国出口增加,这令很多出口主导经济的国家受到打击,及至使之经济不能有良好的增长,甚至衰退,全球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而且西方各国之前倚靠多年的福利政策,除著经济缓慢增长,政府开始收紧开支,人民消费力减少.而且利息大量便宜资金,促成大量游资,在经济未完全向好的时候,各地股市都大幅上涨,脱离基本面,泡沫开始.如果不竭止的话,泡沫再次爆破全球经济将进入史无前例的萧条.以上的情况,如果加剧的话,全球经济将再次衰退所以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真正远去.为什么说中美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但未来中美关系需要重新平衡?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也随之上升。美中两国将在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中共同扮演关键的角色,两国关系必须提升到新层次。两国的新一代领袖有机会实现这样的构想,使两国“成为世界进步与繁荣、和平与稳定的中流砥柱”。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是大势所趋,美中两国“同舟共济”,建立“生命共同体”,携手处理日益纷繁的世界性难题,这是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外交新局,也是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新格局。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许多国家要求中国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但中国内向型的经济增长转变,必然意味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将大大提高,中美关系也因此需要“重新平衡”。

美国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及个人对未来的看法的论文

 美国大选从一开锣就很有戏剧性。在爱荷华州民主党初选中,民调幅度落后于希拉里·克林顿的奥巴马意外拔得头筹;8日在新罕布什尔州, 希拉里翻盘。共和党方面, 麦凯恩、哈克比、罗姆尼三人也是轮番领先,难分轩轾。 这种现象显示此次大选竞争十分激烈, 很有看头, 现在预言鹿死谁手还为时过早。美国有51个州,各州人数(相应的“选举人”票数)多寡、选民“政治光谱”差别甚大, 仅凭两个小州的初选结果, 远不足以推论最后的结局。  美国华裔同其他族裔一样, 对大选十分关注, 天天读报, 议论选情。但与以往大选不同, 很少有人担忧, 更谈不上焦虑。这是为何?  华人对大选不感焦虑  首先, 中美关系总体良好,没什么值得焦虑的大问题。美国朝野现在最关心的是伊战和国内经济问题。在此种情势下,同中国的经济摩擦、政治争论、军事猜忌都降为次要问题。两党候选人的竞选政纲都没有把中国和中美关系问题列为重点就是证明。民主党8位候选人在一次竞选辩论中谈到中美关系时, 有人强硬, 但具体内容仅是经贸摩擦,特别是中国产品安全等问题, 而非重大战略和原则问题。  其次, 两党在对华政策上基本一致, 不论哪位候选人当选,对华政策都差不多。此种状况是从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中美是“利益攸关者”开始的。这一论断此后成了朝野共识。中美经贸争吵不断, 军事较劲也曾发生,但不牵动大局。奥巴马为争选票曾放过一“炮”——声称“如当选将禁止中国玩具进口”, 但旋即撤销。在爱荷华州胜选后,他郑重宣布当选后将坚持“一中”政策。  现阶段中美关系相对稳定  这里使用“相对”一词, 包含两层含义:“稳定”不是绝对的, 而是与“不稳定”并存;“稳定”不是永远的, 而是在现阶段的条件下。  首先, 尽管中美两国综合实力仍有较大差距, 但中国已不可等闲视之。和则两利,战则俱伤, 没有单方能赢得胜利,于是出现了一种“不对称的均衡稳定状态”。  其次, 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许多利益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方面最明显,中美互为最重要贸易伙伴, 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最大比重, 使两国金融息息相关;美国制造业大多在华设厂,物美价廉的中国货成为美国人日用消费品最大来源和抑制通胀的重要杠杆。政治方面, 朝核、伊朗、伊拉克、以巴冲突、反恐等国际重大问题的处理,都需要中美合作。中美既是能源消耗大国, 又是废气排放大国。解决这些问题, 离不开合作。  第三, 世界总体格局虽还是“一超多极”, 但美国独霸气焰正在消退,“金砖四国”(中、俄、印度、巴西)崛起,日本复苏, 欧洲直追。美国为维持领导地位, 一方面要拉拢中国牵制他国, 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中国联合他国抗衡美国。  第四, 经过多年努力, 中美已建立起一系列沟通交流、协商合作的机制。包括两国元首经常性会晤、经济战略对话、领袖和外长热线、军事交流机制、国会交流机制等, 使分歧和争论能及时协商解决, 这是两国关系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  第五,两国民间交流也取得很大进展。中国商人和“中国制造”广泛深入美国各州城乡, 以及来美华侨华人迅速增多, 他们为增进中美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摩擦的聚集点  幻想中美关系绝对稳定, 没有争吵和摩擦, 不仅幼稚可笑, 也是危险和有害的。中美两国存在两大根本性分歧。  首先是两种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在可预见的未来, 这个分歧只能谋求和平共处,不能企图谁消灭谁。否则就会重回冷战, 对任何一方都没好处。  其次, 作世界霸主、领导全球的愿望使美国时刻戒备他国,而中国最有可能首先赶上美国,这是中美关系不容易稳定的又一重要因素。正因为此,中国要把赶超美国、争进最先进行列与“永不称霸”处理好。  就当前而言, 不论哪位候选人入主白宫, 中美两国的摩擦和争吵还将聚集在三大问题上:  其一, 经贸摩擦。包括产品安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美国贸易逆差等。这些问题在国际贸易中是双方获利多少之争, 十分平常。吵归吵, 闹归闹, 生意还得做下去。玩具贸易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吵得全球都起波澜, 到头来还是继续交易。  其二,军事较劲。此问题的实质在于台湾。美国很清楚, 中国现阶段推行国防现代化、加强战备的直接目的是保卫领土完整、防止“台独”。但美国不肯履行“八一七公报”停止对台军售。摆在台面上理由是,“防止大陆动武,增加台湾与大陆谈判的筹码”;骨子里的理由却是, 希望台海长期维持现状, 不愿大陆强大, 幻想台湾继续作牵制大陆的“棋子”,以及销售军火的大客户。  其三,人权、宗教等依然是中美长期争吵的话题。这是两种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所决定的。美国要充当世界人权领袖、民主自由堡垒,于是时而就这些问题对华攻讦, 乃是要向全世界作出表演和示范。  总之, 中美关系将继续稳定与争吵并存, 友好合作、健康发展是主流, 吵闹是支流、副产品和杂音。

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怎么写?2000字

到 http://hi.baidu.com/alingates/blog/item/d5eef12c02068a5b4fc226e8.html

论2010年中美关系走向只要是经济贸易方面的 论文2000字 谢谢

嘻嘻,广州现代学校的吧

急求:“当前中美关系述评的论文”

从经贸中看中美关系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最大的发达国家。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除了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不同外,还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8.277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时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没有为人民币升值高定“时间表”。可见,中美双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只有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双方平衡的支点。强势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知识产权保护,是夹在中美贸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我们中国确实做得不够好,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方面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我们加强了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并加强了对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中美双方只有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加强对话,加强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充分的自由竞争,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从政治与经济角度谈中美关系的论文

1,主要是面临经济危险,发达国家的资本侵入和经济控制以及在世界经济中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公平问题。还有比如经济制度与国际制度不接轨,本国民族企业迟迟发展不起来等问题。2,主要是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区域一体化在一方面是全球化的基础,区域化发展到极端就是全球化,另一方面区域化又限制了全球化,因为区域内一体化的同时自然会有区域内与区域外的隔阂,阻碍各个区域间的一体化。3,主要是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当然也可以论述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其实网上这方面的资料挺多的。

早期的中美关系是一种什么状态论文

中国与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建交,建交后冷战的来临使中美之间的关系再次陷入冷淡,而且冷战时期美对华进行所谓经济制栽,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对美略有回温,两国的外交只限于经济之间交之后我国同美国产生多次的摩擦根据党的三代领导人集审时度势积极谋求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针为特征的新大国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共同利益的会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坚持对话不高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着想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解决彼此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我国同美国的外交在曲折中发展  关键词:经济封锁 曲折中发展 互利互惠 世界格局 多极化  我国自建国以来国力在不断加强,然饿而一国家综合实力的家强比顶会触及到其他大国的利益,而我国强大的人民力量粉碎了资本主义大国要把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的企图,于是合理的搞好和我国的外交,便成为这些国家的唯一的途径而中美的外交历史便是有个很好的例证  我国从建国开始便开始了漫长的外交之路,1953年中国在朝鲜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军,展开了为期三年的战斗最后以我志愿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而告终。这次战争彻底粉碎了美国等国家妄图以朝鲜为跳台侵略中国的意图。但在以后的几年里美国依靠起强大的资本在中国的经济和外交等领域频频施加压力,只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才有所好转,毛泽东在会见美国乒乓球对使说如果尼克松来中国我还是愿意和他谈的,次年尼克松访华,双方一在表示想要建交的意向。1973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交,中美的建交,而此时的建交是迫于国际的新形式和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两国的建交仅仅限于领导人的互访和经济之间的往来,中美的建交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同美国之间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两国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如何看待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论文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指符合两国利益,不搞对抗,在各方面可以交往合作。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转型期(从发展中国家转型为中等发达国家),这个时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各种社会弊端将充分暴露,贫富分化严重,经济放缓,需要新的增长点(原来是消费 房市 出口),国内矛盾急需解决,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便于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而美国就是最大的阻力,所以需要构建一个新型的关系,使两国发展方针能够不冲突、不矛盾,为中国发展赢得时间与空间。(美国在经济上需要中国,但又害怕中国崛起影响其霸主地位,中美两国未来肯定既是朋友又是敌人)。

,星期天就要交了,求几篇关于中美关系的论文,1000字左右的。最好结合现在的时事政治

中美关系历来就是摩擦与合作并存,一方面在贸易上摩擦不断,军事上也屡有战机空中对峙发生。由于两国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社会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各方面的分歧定然存在。但是如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互相制衡。在各自的发展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美摩擦与合作是必然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说说。1,中美关系历史回顾2,建国后,中美关系发展历程3,改革开放后,中美关系的重大事件4,中美关系发展的现状,及阻碍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因素5,总结阻碍中美发展中的问题焦点,并探讨解决办法。6,展望未来中美发展。

2012中美关系论文

2001年9月11日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对中美关系的改善起了相当的促进作用。诚然,中美两国间的结构性矛盾,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人权问题上的分歧没有因此而得到解决,两国在台湾问题上仍然存在严重分歧,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两国利益的调整也不可能迅速得以实现,两国间仍然存在战略疑虑。但“9·11”事件使美国决策者认识到,对美国最危险的是“激进主义与技术的结合”,即恐怖主义掌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冷战结束以来一直在进行的美国对华政策辩论暂告终止;它也影响了美国的战略调整,使美国认识到与大国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要性;反恐扩大了中美两国合作的领域,中国支持了美国对塔利班的战争,中国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方面完善了出口管理体制,实现了从行政管理向法制化管理的转变。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有利于保持世界和平和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也符合中美两国政治和经济的根本利益[1]。      二、中美关系目前的现状      中美关系总体上说是极端复杂的,但又是简单的利益问题,中美关系实际上就是两国利益之间的相互利用关系而已。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通过世界现代经济的全球化联系在一起的,美国一方面要抑制中国的发展,一方面又害怕中国的动荡引发的世界经济动荡,因此,美国又不得不忐忑不安的看到生机勃勃的中国在逐渐崛起,甚至威胁到他的霸主地位,于是美国一方面要表面上支持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又忧心忡忡的不愿中国强大,甚至在各方面打压中国,不愿使之富强。   从保持世界和平和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中美两国都需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全面推进二十一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目前双方一致同意,推动互利双赢中美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对于分歧和摩擦可通过平等磋商妥善解决。2005年至2006年,间隔差不多五个月时候,11月到4月份,这么短的时间,两国元首进行互访,表明了双方加强接触和沟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在中美关系相对比较稳定,并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      三、中美关系存在的问题      中美关系里面有一个最基本的定律,就是从冷战结束之后,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增大,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中国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中国,只是需要的层次和方面不一样,但双方已经形成依存的关系。既然是依存的关系,里面必然有相互利益之间的关系,也有问题的关系[2]。   中美关系存在的问题重点是:在“9·11”以后中美的合作面扩大了。由于美国目前把主要的关注点放在大中东;另外,由于美国主要解决的恐怖问题、防扩散问题都使得美国对中国的需求上升;由于近年来中国的成功,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戒备也在上升,中国这几年国力增长得非常快,外交上也不断取得成功,中国在周边的影响力也在日益提升,美国非常担心会把它的势力从亚洲赶出去;第四,由于台岛内部的政治原因,包括政治上的一些逻辑问题,非理性,包括“台独”冒险主义,现在中美关系当中的台湾问题突出了[3]。   中美关系存在的问题更多是战略问题,像越南问题,讨论问题都是跟战略关系相关的。冷战之后有很大的变化,集中讨论战略关系情况发生问题,扩展了。既要谈对重大国际事件的看法,也要谈涉及中美之间大国的战略关系,还要谈很多亚太地区的问题,比如日本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等。   亚太地区的金融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出来之后要谈怎么克服金融危机的问题。朝鲜半岛问题出现谈论怎么克服朝鲜半岛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现在中美交往越来越频繁,交往面越来越扩大,有两军交流,经贸交流,文化、教育等等方面的交流,还包括关于反恐问题,打击跨国犯罪的问题[4]。 另外还要讨论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台湾问题上的看法,贸易不平衡问题,汇率的问题,转让的问题等等,现在谈论的双边关系的问题也在增加。无论谈战略问题还是地区问题,还是双边关系问题,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中美关系处理的好,就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甚至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有很大的贡献。   如果中美关系处理不好,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双方对全球形势的判断如果有共识,双方都会对共识一起努力。还包括中美两国对未来的期待,还有认知的问题,比如互信的问题,就是在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沟通,有分歧没有关系,但双方可以进行沟通。   有的可能随着时间会改变,达成共识。有的随着时间也不一定改变,毕竟两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价值理念不一样,民族信念不一样,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所以这种沟通是非常有意义。      四、中美关系面临的机遇      中美关系在新世纪面临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好机遇。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等重大问题负有重要责任。两国在相互合作中,虽然有分歧,但更重要的是有共同利益。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些波折,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协商,在认识到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两国关系有了很大发展。现在的价值就在于中国和美国关系已经是越来越密切了,我们利益纠缠在一起,我们之间问题也有不少,这就是为什么中美要交往的价值,我们怎么使两国关系更好的发展,使中间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解决,这就是中美交往之间的价值。   事实说明,中美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利益,也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近年来,中美关系出现积极的发展势头。中美一致同意要共同推动互利双赢的中美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对于存在的一些分歧和摩擦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妥善解决,不久前召开的第十七届中美经贸联委会所取得的成果就是一个例子。两国在军事、执法、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教育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在反恐、防核扩散、禽流感防空、能源、环保、抗灾救灾等重要方面的对话与合作也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推进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进程,继续为实现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而努力,可维护世界和平。抓住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建立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一个重要历史机遇,也是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机遇。

求几篇关于中美关系的论文,1000字左右的。最好结合现在的时事政治,谢啦!

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展望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根据大卫u2022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8.277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是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没有为人民币升值高定“时间表”。可见,中美双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只有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双方平衡的支点。强势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知识产权保护,是夹在中美贸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我们中国确实做到不够好,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方面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我们加强了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并加强了对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中美双方只有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加强对话,加强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充分的自由竞争,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贸易战并不是出路,中美双方谁也打不起贸易战。只有双方妥善处理好贸易关系,才能更好地巩固双方的关系,才能更好使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得到解决。处理好一个地区发展大国与一个世界强国的关系,不但对两国有益,达到双羸;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两天能全部解决的。但只要本着接触,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则,就能把这些问题逐步理清,并逐步解决。

求一篇论中美关系的论文!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或者按美国某些人的思路——美国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大国。而中国在“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后成为了继续实行社会主义体制的少数国家中最大且最有实力的国家。不仅如此,通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近三十年时间里把国家机器的首要任务一直定位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快从“十年浩劫”的低谷中跃起并一路快速发展。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经济实力的持续扩充,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同时,中国的政治和外交、文化等诸元的定位也逐步向国际规则靠拢,渐渐融入国际社会。这样的一个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糨提升,在世界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其影响力日益重要、不可忽视。从冷战后短期内国际社会及政治体系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崛起,中国的水落石出而越发凸显,伴随着俄罗斯在这一时期所扮演的“末日帝国”的角色和美欧之间结构性分歧冲突的长期隐性化,中美之间的关系好似回到两国接触的初始阶段。即一个新兴国家与一个传统大国的对话,不过两者所处地位发生了180度的回转。新兴的美国变成了崛起中的中国,而清帝国这一“全球性大国”或者称之为“全球性帝国”。历史永远不会重演,但历史经常会在不同的时空或相同的空间“重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重现的历史”往往在其中有更多的演绎使其复杂化,增加了其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造就众多的平等未来。不能否认,中美关系所处环境及两国现状确实比较类似于十八世纪末叶至十九世纪初叶,但这应视为表面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国际体系系统的更加紧密,以及全球政治外交的连带性趋势更加明显,表相掩盖下的内部冲突较之历史已十分凸显。内部矛盾的显现、明显给,使人们可以以更清醒的头脑去影响和左右历史规律,给各国政治家们创造了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所以,展望中美关系,很可能以新兴国家对传统霸主这一历史规律为主线和准绳,在各政府政要、国家元首结合信息诸元而作出的决策影响下,呈现波浪式前进。当然,由于美国在“帝国论”中所表现的这一唯一的“全球性帝国”中各种非传统现象,也不排除这一“美国帝国时期”的长期存在。如若这一假设成立的话,中美两国关系和两国发展空间的豪华甚至两国未来都将破天荒的走出历史规律的范围,摆脱其束缚,另辟溪径走上美国长期主导世界的第二条道路,中国作为崛起的 “新兴强国”的形势与地位可能在这一体系下被扼杀,这当然是中国不愿意看到和走上的道路。我们也许可以将其理解为倡导多极化世界就中国而言的内在动因吧。综上所述,中美关系大致有两个发展方向。这两个发展方向都是建立在历史规律和两国互动的基础之上的。但当今国际社会全球化形势日益加强,即使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也要在矛盾中维持并利用现行的国际体系与秩序。全球任何角落所发生的事件或任何一个国家所作出的决策都会不同程度的对其他国家和民族(引入民族概念是由于欧洲各国的建国理念之一,即“民族国家”,虽然当今世界以主权国家为主体,但不能排除民族的概念化对国家政治、外交乃至世界的影响与作用)产生影响并直接关系致到它们在本地区的利益。所以,再以传统关系准则或观念,仅建立在两国关系基础之上去分析展望两国关系的发展未免有些狭隘。分析中美关系的走向必须从以下这几个方面:美国全球霸权的维系;美国对现有国际秩序的维护与破坏;俄罗斯;欧洲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中国自身的经济影响力与务实外交;伊拉克战事对全球和中美关系的影响;台湾问题的长期化。1. 全球霸权的维系分析所谓美国全球霸权的维系,实际上就是看美国这一唯一的全球性国家在现行国际秩序下的主导力的维持时间的长短。同时,我们还不能排除另一种情况,即美国对全球其他地区的隐性渗透和间接影响力。这两者如若巧妙结合,美国的霸权极有可能长期维系,判断其维持时间在一至二世纪亦不为过。回顾历史,真正对全球而言具备影响力的帝国有四个:即罗马帝国、中华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和大英帝国。(注:对全球的影响力并不表示这四个帝国是“全球性国家”)其中,罗马帝国与中华帝国体系中的汉帝国几乎是同时存在的,两者通过夹在其中的统治波斯的帕提亚帝国和统治今阿富汗及印度西北部的贵霜帝国模糊的知晓对方的存在。这两大帝国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点:帝国力量建立在由仆从国附庸国、保护地和殖民地加上一般被看作是野蛮人的帝国以外的人组成的等级制度的基础之上;经济是单一的自给自足经济;通过一个政治和经济组织的复杂体系来发挥力量;文化优越感强;体系独立自足、孤立、不受任何外部有组织的对手的挑战。中华帝国自身还有一些特点:集中的政治权威和保证统一的官僚体系。大英帝国破天荒第一次通过海上力量取得了对全球的主宰地位。伦敦成了世界主要的金融和贸易中心。英国人以贸易开路,随后国旗跟上。但作为世界霸主人口相对太少,而且并未控制欧洲,只是使欧洲的力量达到均势。(注:欧洲在世界历史中很长时间是作为欧亚大陆地缘政治中心的地位)所以与前两面个区域性帝国相比,也不是一个全球性帝国。在其之前较早一些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几乎确立了在欧洲的真正霸权。假如拿破仑成功了,很可能会取得第一个主导全球的大国地位。可是拿破仑惜败于七次反法同盟。与以上形成对照的是,今天美国全球力量的范围和无所不在的状况是独一无二的。假如不拘于概念化的定义,可以发现除自给自足的经济架构和孤立的体系以外,美国拥有以上四大帝国的所有特征,并“控制”了欧洲。除此之外,美国还具有前者不具备的诸多优势。美国经济活力在所有其他国家的经济中鹤立鸡群,为美国在全球起到首要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战后,美国一家经济就超过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50%!冷战结束时,美国在全球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特别是制造业生产中的份额,已经固定在大约30%的水平上,除战后例外的年份外,这个比例是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的平均数。以经济为后盾,美国保持甚至扩大了在利用最新科学突破为军事目的的服务方面的领先地位,从而建立了一支唯一在理论上能够有效地在全球都发挥影响的部队。在经济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住处技术领域,美国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竞争优势。美国对未来经济中的尖端部门的掌握,意味着美国在技术上的统治地位不可能很快更新更新丧失,在生产率方面保持对主要对手的优势。

关于大学生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论文。1000字左右!!

从中美经济相互依赖看中美关系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迅猛发展,两国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互相依赖关系。对于此类关系的发展和其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安全影响,国内大多学者的判断都是积极的。有学者认为:中美之间的经济互动已发展为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为两国注入了战略的新内容,强化了彼此相互借重的迫切感。一方面美国对外战略设计开始以中国为核心考虑对象,其东亚安全战略的施展和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有赖于中国的合作;另一方面中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和平发展战略也迫切需要美国的和平姿态。文章最后得出,世界无法承受中美两大国交恶,中美保持良好关系是世界和平的前提。无论美国所说“中国是具有共同战略利益的国家”,还是中国所称的“中美建设性伙伴关系”,都说明了两国已形成一种难以分割的互需关系,它无形地引导着中美两国走向“经济互相依赖和平”之路。  但是,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真的可以铸造和平吗?对于上述观点,笔者不敢完全同意。在笔者看来,上述论点对某些问题的看待略有偏差,同时对两国间的一些现实问题,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试分析如下:  首先,对于是什么导致了目前中美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文章中的回答偏重经济学视角,认为是中国在劳动力要素上的比较优势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同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不可否认,美国政府推动中美关系固然有经济利益的考虑,但最重要的,应该还是对华战略的需要。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对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华战略存在较大分歧,但最终接触战略取代节制战略成为美国应对中国力量上升的最终选择。美国认为与节制相比,接触战略能更好的促进中国融入国际社会,从而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相互尊重有利于促进战略共识和合作。基于对华接触战略,美国没有限制同中国的经济联系;为了更好地实现此战略,美国扩大了同中国的贸易往来。在这个意义上,中美经济相互依赖不仅是美国对华战略手段,同时也是其产物。可以想象,如果美国像冷战初期对待苏联那样对中国,中美之间目前的相互依赖是不可能产生的。如果意识到中美经济相互依赖的关键原因在于美对华战略,受到国家行为体的深刻塑造,那么对其分析就不可能简单地采用“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路径,而应考虑更多因素。

求论文:中美关系与大国政治

浅谈中美关系有人说中美关系复杂,因为中美即称不上是朋友也称不上敌人,中美之间即有良好的合作,有着共同的利益,同时也有利益的冲撞,用非敌非友恐怕也不太帖切。因为很难简单的说清楚中美之间的关系,所以认为其复杂。其实大国之间的关系都不复杂,都简单的很,那就是都想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最大的战略利益为了各自的最大战略利益,尽最大的努力去遏制对方。中美是敌是友?是敌人吗?恐怕不是,因为中美双方有着太多的共同的战略利益。当年的反苏,如今的反恐,中美之间都有着共的战略利益。气候、能源、核问题、地区稳定,国际局势的稳定等国际问题上,作为世界上两个影响力巨大 的大国,中美也同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在经济发展方面,中美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很强,经济关系密切,也是合作与利益大于分歧。如果是敌人,就只有对抗而没有合作,即然有合作、有共同的利益,那么中美之间就不应当称之为敌人。  是朋友吗?恐怕也不是。虽然中美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利益与合作,但中美之间最终的战略目标和各自的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 了中美之间不可能成为朋友。美国是世界霸主,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要维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而中国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大国,中国的最终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强国之一。中国的强大本身就是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从这一点来说,中美必然是有战略冲撞,也就不可能成为朋友。  是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吗?也不是。中美之间有合作,但并不能因此而成为战略伙伴,不管这个伙伴之前加上什么名词来定性都不帖切。伙伴之间是不应当出现对抗的局面的,至少不应当有重大的战略分歧。可如今中美之间在许多方面确实存在着重大的战略分歧,中美之间的战略冲撞还很激烈。所以也不能称之为建设性伙伴关系。  中美之间是遏制与反遏制的关系吗?表面上看是有这方面的倾向,可也并非如此的简单。美国要维护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而中国要争取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为了各自的利益,做出不利于对方的举动,各自都有各自的理由,这也无可厚非。如果从争夺战略霸权的角度来说,中美确实是一种遏制与反遏制的关系。可是目前中美之间有太多的共同的战略利益,至少说中国对美国有用。美国在遏制中国发展的同时,也同样的损害了自己的利益。目前看上去好象中国对美国形成的挑战挺大,如果没有中国还会有其它国家来挑战美国的战略。如果从独霸世界的角度来看,美国针对的将是全世界,美国不可能也无力遏制全世界的发展。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也有着争夺世界霸权的雄心。即使是美国的盟友欧洲、日本也同样不甘心于只做美国的附属,这些国家也同样在努力争取各自的战略利益,而这些国家目前也都在极力努力摆脱美国人的控制与影响。  从以上来看,似乎中美关系很难定位与定性,也就认为其很复杂,表面上也确实如此。可是要说其简单,也确实简单,那就是不管中美之间是合作还是对抗,最终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简单的说,中美关系就是一个利益关系。  中美之间的合作,是因为合作可以共同的获利,这是利益的合作。中美有对抗,是因为双方各自都有侵占对方战略利益的意图,这是利益的“竞争”。也就是中美之间也有合作,同时也有竞争。合作与竞争,在商场上是用得最多的词汇,这是商战中最重要的规则。这就是说,中美之间也就是一简单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因为合作与竞争本身是一个对立的词,用这个词来形容中美关系似乎也不太确切。合作与竞争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要想把他统一起来,有些困难。中美之间合作也好,竞争也罢,总体上都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既然中美关系的关键点是利益,那么美国提出的“利益攸关方”还真的是最帖切的,除此之外,形容目前中美关系最帖切的词语还真的很难找到。

中美关系形势学术论文1500字以上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众所周知,近代外交始于西方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之际,而奉行“民族国家至上”原则的外交则始于法国枢机主教黎塞留,黎塞留对近代外交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拿破仑滑铁卢之役战败到维也纳会议,梅特涅时代的外交奉行“欧洲协调原则”即是欧洲的保守势力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对革命势力的遏制而团结在一起。俾斯麦统一德国后打破了均势外交,奉行“现实政治原则”即以国家实力及利益来制定国家外交政策。正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所说“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中国在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后,实际上已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是列强角逐鱼肉的对象。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新中国建立前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独立外交。在此要讨论的是中国在1949年后外交政策的变化。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也有国家利益的考量,中国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是与苏联结盟来对抗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1960年因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成了“第三世界的代言人”既反美帝又反苏修,事实证明这种纯粹以意识形态外主,牺牲国家利益的政策是不可取的,从1960—1971年中国实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  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打破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中美苏三角关系。中美联手对抗当时如日中天的苏联,以遏止苏联的扩张。这个历史性的外交转变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为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而改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制定的基石。因为对美关系的改善客观上也促进了后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了国际经济秩序。当今的中国外交政策即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超独霸,俄罗斯虽已雄风不在,但对世界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欧洲离国家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距离,暂还不能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但欧盟一直希望联合起来以摆脱美国的影响力。日本自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后一直在追求恢复正常国家的地位,以改变“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国际地位。而印度随着经济的崛起也想追求大国的地位,称霸南亚。处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点。  而对美关系则是重中之重。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权,二战后一直扮演的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警察”角色。虽有些学者说美国正处于衰落之中,比如“911”后,伊拉克战争,还有目前的金融危机等,但其仍拥有无可比拟的超级实力。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将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及复兴。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一直奉行“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外交政策,也就是国家利益至上的现实主义外交。改革开放即是中国追求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愿意遵守个维护现今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成为一个利益攸关者。而不是去打破或挑战当今的国际经济,政治体系。  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它关系到国家的统一与复兴。因为国家实力的问题,中国尚没有能力武力统一台湾,也承担不起战败的后果。美国由冷战时期的希望台湾成为远东不沉的航空母舰到现在希望台湾成为亚洲民主的灯塔,美国之所以制止台湾独立,维护“不独”,“不武”的现状是因为台湾独立会威胁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不愿为台独而冒美国可能衰落的风险。中美都是当今世界的大国,双方都具备使对方瘫痪甚至毁灭的实力,双方都承担不起战争带来的后果,所以说维持台海现状乃中美妥协的产物。但中美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自威尔逊总统以来一直奉行理想主义外交政策,威尔逊认为国际的和平只能寄希望于“集体安全”的体制。而只有民主国家之间才不会发生战争,如果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实行民主体制,世界将永享和平。他曾说“美国的缔造是为自由而建,而自由不仅是为美国人民,也是为世界人民,如不这样,美国的荣誉将不存,实力也将消散。”这是典型的天赋命运说。威尔逊之后美国的领导人大都受其外交理念的影响。这也是为何美国总是说“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因。笔者认为人权,自由,民主理念的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但美国在制定外交政策的时候不全是理想主义,国家利益至上才是美国外交的基石。美国总是拿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行美国霸权之实。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彼此不可分离,中国持有美国第二大的国债,有人曾说如果中国抛售美国国债,美国经济可能崩溃。美国虽不断指责的人权状况,但仍和中国保持紧密的经济关系,这是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除了经济方面,还有朝核问题,核不扩散,恐怖主义,环保等国际问题需要与中国合作。但毕竟中美在意识形态分歧很大,出于对中国崛起的恐惧,担心一个强大的中国会威胁美国在东亚的区域利益,甚至在全球的国家利益,美处心积虑的联合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用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的话说:美国要在全球扮演战略平衡手的角色。这也是他为美国能永葆霸权所开的药方。自苏联解体后,美国就希望在全球找到一个可能出现的潜在竞争对手,而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巨大,领土庞大的中国正符合美国的定义,而且中国仍实行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因此小布什上台后就把中国定为竞争对手,但“911”后出于反恐的需要,中国成了其合作伙伴。为中国争取了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当今的中美关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如果中国经济能保持稳定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将在不远的将来超过日本,2030年将可能超越美国。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不允许全球任何一个地区出现一个可以与美国抗衡的霸权,所以中美关系在合作中对抗在所难免,美国会继续遏止中国的崛起,而台湾问题正是美国遏止中国重要的战略棋子之一。  以现实政治的观点来说,不管一国的意识形态如何,只要其国家实力强大,都会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其国家安全的最大化,而中国也不会例外。所以从国家利益至上的角度考虑,中美之间的国家战略是有结构性矛盾的,也就是说中美关系在合作中会有对抗,在竞争中又相互合作,但前提是中美均不打破目前的国际体系,中国也只有在当今的国际体系下才能够和平发展。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社会内部面临的问题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和巨大考验,如国内的产业升级,贫富差距,腐败,环境,政治改革等。中国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维护国内的稳定,发展,而中共也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外交是一国实力的体现,中国只有把眼前事情做好,同时兼顾长远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望实现。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说:“新加坡在短时间内从第三世界发展为第一世界,但新加坡国土小,人口也少,这样的成就不算伟大,但当中国能从第三世界发展成第一世界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伟大”。  而中国此时仍任重而道远。

求中美关系小论文一篇。1500字

中美关系走向——形势与政策试论文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纵观70年代以来,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 学学科渗透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我们首先应该看到和明白几点: 1 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国际背景, 美国有求于中国的面上升 2 双方在安全关切上既有交叉点又有不同点 3 并不是说美国不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了 4 美国必须在台湾“统独”问题上作出抉择 纵观历史分析当前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急求“我看21世纪中美关系”1500字论文 ,今晚要交的,复制的也可以,给分!谢谢各位啦拜托各位了 3Q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最大的发达国家。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 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除了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不同外,还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 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8.277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时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没有为人民币升值高定“时间表”。可见,中美双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只有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双方平衡的支点。强势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 知识产权保护,是夹在中美贸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我们中国确实做得不够好,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方面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我们加强了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并加强了对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中美双方只有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加强对话,加强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充分的自由竞争,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贸易战并不是出路,中美双方谁也打不起贸易战。只有双方妥善处理好贸易关系,才能更好地巩固双方的关系,才能更好使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得到解决。处理好一个地区发展大国与一个世界强国的关系,不但对两国有益,达到双羸;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如何应对中美关系间的危机】中美关系论文

  自新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以来,亚太地区接连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危机事件,当下热度颇高的就是美国拉拢我周边22个国家举行环太平洋军演,以及我国与周边国家关于南海岛屿的主权争端等。纵观这些危机,其发生发展的背后往往都有美国的推手或直接与间接地涉及美国。这是在美国加快“重返亚太”的大背景下,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大国利益激烈博弈与角逐的表现,而中美两国则是这些危机的关键博弈方和角力者。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国力和军力的持续增长,未来一段时间将是针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危机高发时期,而中国周边则将是危机高发的区域。伴随着奥巴马政府 “重返亚洲”战略的实施,美国政府提升了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强化了与地区内盟友的关系,拓展了同东南亚各国的协作。但令人遗憾的是,美国并不是以一个合作者、建设者姿态“重返亚洲”,而多数是扮演了一个麻烦制造者和挑拨者的角色。在美国看来,遏制中国崛起、阻挠中国发展已迫在眉睫,而亚太地区的诸多热点无疑成为美国调控对华关系的着力点。相对于美国等西方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来说,中国仍是一个国际政治的新手。特别是中国正处于和平崛起的关键时期,韬光养晦、埋头发展仍是我们的主要考虑,在未来一段时间确保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稳定、确保国内社会安全、避免大的外部冲突与战争,仍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然而,身处危机高发期和危机高发区的中国,在一个“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国际态势下,应该何去何从?      积极正面看待危机   第一,从思想上不要怕危机,不要怕事,怕事事更多。这是因为,首先怕是没有用的,其次不怕效果会更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重要方面。毛泽东曾用《聊斋志异》中“狂生夜读”的故事来告诫世人,不要怕鬼,你越是怕鬼就越不能活,鬼就要吃掉你。1964年6月24日,毛泽东在会见越南友好代表团时,曾提到北越在同南越的斗争中“还有一个怕不怕美国的问题”。他说:“如果你怕了,美国就客气,那么怕也好。如果怕了,美国就撤退,那怎么不好?问题是,你越怕它越欺负你,该怎样办?只好不怕,只好干。不是我们也不是你们请美国来,是美国自己硬要来。我看,你越不怕,它就越不敢任意欺负。”刘少奇当时也在场,在毛泽东讲完这话后,补充说:“你不怕,他们反而更加看重你。”因此,该合作时合作,该对抗时对抗。事实证明,雨过之后往往是天晴。大国紧张关系在危机之后往往会得到有效纾解,从而迎来新的缓和。比如,1958年炮击金门后,中美大使级会谈恢复一直持续到中美关系正常化,中间再没有中断过。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之间再没有发生如此高强度的军事对峙,国际总体形势趋于缓和,美苏两霸更倾向于通过第三方来交手。1995年~1996年的台海危机之后,1998年克林顿访华时在台湾问题上则明确做出了“三不”承诺。中美在危机之后往往迈向更高的合作水平,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双方都认清了彼此的利益底线与各自力量的极限。   第二,不仅不要怕危机,而且还要习惯从正面看待危机,善于利用危机,将其转化为我们实现重大利益目标的契机。比如,朝核问题出现后,中国积极在美朝之间进行斡旋,适时倡议并形成了六方会谈机制,提高了中国在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中的地位。自2010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关于南海问题讲话以来,南海主权争端持续升温,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间关系明显吃紧,国际媒体纷纷议论中国正成为“众矢之的”,在舆论上努力制造中国被遏制和被孤立的态势,炒作“中国孤立论”或“孤立中国论”。对此,我们首先要认清事态,不要丧失基本的理智,要认识到地区次强国家引入区域外大国力量制衡区域内首强是自然的事情,这是我们要提防、警惕和遏制的,但同时也不要过高估计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敌意,它们必然知道惹怒中国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其次,在南海问题客观上“被提到议事日程”的情况下,中国到了应该寻找解决问题的更好出路的时候,当前我国对南海问题的指导方针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权在我”的前提正在被其他相关方日益淡化,主权遭搁置、利益被侵蚀的情况日益严重。因此,抓住已出现的南海危机,敢于正视和有效破解固有难题,构想新的南海问题行动路线图,无疑将是中国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重塑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良好契机,也为实现中国在东亚的和平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三,应对中美关系危机从长远看仍在于实力对比的转换,在当前则更须强调有效的战略策略。美国是一个信奉实力的国家,美国的朋友是它打不败的对手。我们要真正做到有效制约美国、实现美国对华友好,根本还在于自身实力的不断增长。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们在积极积蓄力量、完成实力对比转换的同时,关键是要提升应对美国的战略策略水平和斗争艺术。当前我们在对美斗争中总感觉很被动,时时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总感觉手中的牌或战略筹码少,可以有效牵制美国的手段不多。但反思一下,过去中国国力弱小、国际空间狭窄,尚能积极主动创造机遇与筹码,扭动大国关系为我所用,而现在中国国力和军力都有了大幅跃升,国际战略空间有了大幅拓展,难道我们的战略筹码却更少、战略回旋空间更小了吗?问题不在于实力,而在于运用实力的意志和方略,特别是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我们的顾忌比原来增多了。俗话说,“志不强者智不达”。缺乏斗争的意志与决心,必然导致斗争手段与策略的心理匮乏。只要我们开动脑筋、认真观察和思考,就必然会有合适的应对之策。      强调有效的战略策略   如何的战略策略才最有效?首先,对于一些问题,要善于逆向思维、反常思维,善于“反弹琵琶”。有时候,对手怕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就发展什么。其次,善于实施“挂钩”战略,学会横向升级危机。随着中国国力和军力的增长以及对外交往的密切,我们在受到对手更多约束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战略筹码。例如,针对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中方采取了“横向升级”的挂钩策略,采取了连环反制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最后,善于驾驭国际有利因素,纵横捭阖、强化联盟战略,加强同其他大国的战略协调。还是以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为例,在该事件不断升温和胶着之际,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两国元首就全面加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签署联合声明,同意加强两国在“核心利益”上的合作,此后,梅德韦杰夫又登上俄日存在争端的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这些事件的发生,顿时令日本国内一片哗然。日本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同两个大国同时发生争端,外交上的被动立刻凸显。   总之,我们要开始积极正面地看待危机,把危机管理作为战略管理来认识。在危机处理上,我们不要怕危机、要善于利用危机,在危机斗争中既要讲实力,更要讲手段与策略,逐步树立危机是常态的心态。历史证明,所有大国都是在危机重重下崛起的,顺利的崛起在于成功地应对重大的国家安全危机的挑战: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成功应对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巧妙地利用危机、借助危机和转化危机,将是新兴大国顺利实现崛起的历史选择和战略“机遇之窗”。

中国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写论文需要材料,很急的啊!)

可以参考下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

求 《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谈谈文化强国的建设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论文和中美关系论文的参考文献

给你点中美关系论文的参考文献1. 梅孜主编:《美台关系重要资料选编(1948.11—1996.4)》,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2. 资中筠主编:《美台关系四十年(1949—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 苏格著:《《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4. 茅家琦主编:《台湾三十年(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5. 袁明、[美]哈里u2022哈丁主编:《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6. 贾庆国著:《未实现的和解—中美关系中的隔阂与危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7. 姜长斌、[美]罗伯特u2022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8. 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9.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0. 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二卷(下册),世界知识出社,2004年版。11. 陶文钊著:《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2. 王玮、戴超武著:《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3. 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战后美国史(1945—2005)》(第六卷),人民出版社,2002版。14. 王玮主编:《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6—1995)》,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5.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16. 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编辑组:《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下卷),武汉大学出版,1983年版。17. 刘金质著:《冷战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18. 袁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9. 颜生毅主编:《当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0. 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21. 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22. 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23. 顾维钧著:《顾维钧回忆录》(第12分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24. 何春超著:《国际关系史纲(1917—1985)》,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25. 戴超武著:《敌对与危机的年代—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26. 朱明权、吴莼思、苏长和著:《威慑与稳定:中美核关系》,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27. 王光远著:《蒋介石在台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28. 巨永明著:《核时代的现实主义—基辛格外交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29. 周琪著:《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0. 杨奎松著:《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1. 谢力夫著:《毛泽东面对美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32. 杨奎松著:《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3.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34. 金先宏著:《影响白宫对华政策的中国通》,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35. 林家有著:《冷战与内战》,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36.(日)入江昭著:《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37.(美)约翰u2022鲁滨逊u2022比尔等著:《约翰u2022福斯特u2022杜勒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38.(美)欧内斯特u2022梅、小詹姆斯u2022汤姆逊主编:《美中关系史论—兼论美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39.(俄)谢u2022赫鲁晓夫著:《导弹与危机—儿子眼中的赫鲁晓夫》,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0年版。40.(美)卡尔u2022罗特u2022兰金著:《兰金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41.(美)迈克尔u2022谢勒著:《二十世纪的美国与中国》,生活u2022读书u2022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42.(美)邹谠著:《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3.(美)孔华润著:《美国对中国的反应》,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44.(美)罗伯特u2022H.费雷尔著:《艾森豪威尔日记》,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45.(美)斯蒂芬u2022安布罗斯著:《艾森豪威尔传(1952—1969)》(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46.(美)德怀特u2022D.艾森豪威尔著:《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受命变革(1953—1956)》(上册),生活u2022知识u2022新知三联出版社,1978年版。47.(美)德怀特u2022D.艾森豪威尔著:《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缔造和平(1956—1961)》(下册),生活u2022知识u2022新知三联出版社,1977年版。48.(美)保罗u2022肯尼迪著:《战争与和平大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49.(美)亨利u2022基辛格著:《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50.(英)彼特u2022卡尔沃卡雷西等编:《国际事务概览1949—1950》,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51.(日)趾街富士丁著:《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u2022拉铁摩尔回忆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收集一下关于中美关系的新闻并发表评论U0001f604谢谢

百度求中美关系论文匿名 | 2014-01-01 | 分享要求1500字左右 10分钟内有问必答前往下载点击登录,马上回复 提交下载知道APP,答题换奖品!回答中美关系发展历程回顾1971年双方以乒乓外交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开始实质意义上的双边关系。1986年十一月,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中国青岛,中美双边关系有政治、经济领域向军事领域延伸。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2009年美国信任总统奥巴马上任不久,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以密切同中国的联系。此举本外界普遍认为是中美关系新发展阶段到来的前奏。从以上发展历程来看,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双方的合作还会更加密切。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会不可避免的被美方认为侵害美国利益或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最大威胁。这显然与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有直接关系。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以后的一个时期里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将更加凸显。美国对中国是“既爱又恨”,这似乎听起来很矛盾,可如果你仔细的研究一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后,就不会再感到惊讶了。事实上,美国对华的大政策没变,可中国却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变得日益强大了,而中国的强大无论以何种方式展现出来,都会不可避免的“侵害”美国利 益。但另一个方面,美国和中国的依存度,以及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让美国不敢采取过于激烈的措施。由于这种“萝卜加大棒”的情况的存在,在暂时的时期内萝卜被时局推到最前沿,但也应注意的是大棒也在悄然的逐渐强硬起来。这一切决定了中美关系必须在前进与曲折的二重奏里前行。下面具体分析一下中美关系发展状况及原因一、战略角度方面 美国是全球霸主这一现状是美国制定自己战略政策的基点,也就是全球霸权政策。其他的不说,就看看大家熟知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南联盟大使馆事件”还有近期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就会知道什么叫嚣张,什么叫霸权!因而中国的崛起,让多年没有对手的”山姆大叔”很不习惯。毕竟欧盟、日本虽然很强,但是美国对他们还是自己感觉可以控制的,至少美国自己认为还是可以琢磨透他们的意图的。可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却不是这样的,尽管她的实力还远不如欧盟和日本,但她的很多举动确实有些让美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一点美国心里很清楚:虽然很多事务上美国和中国有密切的合作,但更多重大事务的决策上北京绝不会按美国的意图走,即使华盛顿向北京施加很大的压力,特别是涉及到国家根本利益时。这一切让习惯了“我是老大,听我的”的美国很不适应,却也有些奈何不得。毕竟美国自己明白,中国这个东方的“庞然大物”不是自己能一口气吃得消的。这也就决定了美国对中国的防范的必然性。在防范的同时,美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这让美国不防范中国更多的是与中国合作,当然共同利益是根本。而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也是让美国意识到很多事情必须要有中国的参与。所以中美之间关系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二、政治方面:发展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关系,而美国一直把台湾问题视为牵制中国的一张“王牌”。美国在太湾问题的作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台海之间的局势,这也是三十年来中美关系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同时这一问题也成为中美最易出现摩擦的敏感问题。美制定的安全战略特别是亚太安全部署,更是吧“围剿中国”视为第一要务。中国毫无争议的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潜在对手。随着“太平洋第一岛链”的形成,美国对中国新一轮海上封锁实际上已经形成,这难免给中美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另一方面,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提出和成功应用,使美国在亚太地区所作的安全战略布署很大程度上成为徒劳。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获胜后种种想缓和两岸关系的举动,又使台湾问题暂时性的缓和下来。中国在西北地区的战略部署更是让美国“完全封杀”战略化为了泡影。因此从这些层面看,中美发生大摩擦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至少近期是不可能的。所以说中美关系近期不会有太大的波折。三、处理国际事务方面: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毫无疑问仍是绝对的“老大哥”,但如果理解成对国际事务的绝对话语权,却也是不合理的。在朝核问题上,中国成为美朝双方斡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协商的平台,虽然朝鲜近日宣布成功进行了核爆实验,但中国与美国的密切合作对六方会谈的巨大促进作用,也是国际公认的。在反恐方面,中美之间也在积极寻求相互间的合作。“天剑行动”毫无争议的昭示了中国在反恐事务中的态度和地位。在伊朗核问题、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以及对全球变暖和近期的全球金融危机上,中美双方大都有这密切而有效地合作。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似乎和美国是一个步调,但却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的第一要务,而在现在这个有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中国无疑也是最大受益者之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根本没实力、更没必要去试图改变这种国际秩序。换句话说,中国现在没必要、也没资本和美国公开的一对一叫板。所以呢在处理国际事务上,中美之间的合作是大于竞争的,至少近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四、经济方面: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不仅成功融入世界经济,更是在2006年实现对世界经济贡献额度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新的火车头。并成功的坐上了“世界工厂”的宝座,与世界经济高度影响力。也正是这些才使西方经济学家称:我们害怕中国失败远胜于害怕中国成功!特别在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的上佳表现更让许多美国经济人士呼吁应给予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更大话语权。更有人批评美国和西方说:“如果你不改变对中国的态度,你们最终会明白你们开出的药方远比问题本身更严重。”于是乎又出现了让中国人都大跌眼镜的“G2"理论。这些都读不免有恭维之嫌,毕竟中国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家底”,毕竟现在中国正处在时代的岔路口,更需要冷静,最忌飘飘然。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国际对中国的重视,更重要的是

中美关系发展史

中美关系发展史1949-1979年期间,即二战结束后至中美建交之前的三十年,美国国内始终存在1979-1989年是建交初期,中美双方开始经贸和人文交往的谈判,以人文交流为例,1979年后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大大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了解。与此同时,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也逐渐演变成了中美冲突的两大症结。1989-2009年期间是中美建交基础消失又重建的过程,1991年苏联解体,中美建交最重要的基础和共同利益消失,双方关系岌岌可危。而第三次台海危机、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美在人权和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长期拉锯战等历史事件更是对中美关系构成很大的冲击。在此阶段,双方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2009-2018年是中美全面竞争的时期,从奥巴马政府时期开始,中国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国,开始对美国的地位发起挑战。随着各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美关系呈现出竞争大于合作的特征。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失业率提高、居民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极大冲击。中国则在此时保持了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中国仍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扩展资料: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次相比,这次中美关系的大调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前者正处于冷战刚结束,美国的自信心爆棚;而中国开放刚十年,国力羸弱,美国自信自己能控制中美关系的走向。但这次,美国正处于危机所导致的焦虑时期,而中国远非30年前之中国。力量对比的大变化意味着,围堵心切却因无力感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和行为,可能使美国的行为具有更多的非预期性。就中国而言,我们已经有了更多的能力和工具去应对新挑战,此时最需要的是理性和耐心,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定力。同时,也要习惯一些“新事物”。过去几十年中美关系都是以合作为主,以后或许不得不习惯“以对抗代替合作”的新关系,做到斗而不破。即便如此,也一定要认识到,在未来相当一个时期内,直到形成一个稳定的“新阶段”之前,“新事物”带来的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已经大大增加。在这个新阶段里,美国并不必然要放弃很多领域内的“接触”政策,但是“战略围堵”的成分会加大,比如在新近达成的《美墨加贸易协定》里针对中国的“毒丸条款”。预计,类似的“围堵”设计将不会是个案,美国所谓的投资安全审查委员会所禁止的中国投资项目将会更多。就算美国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并开始“围堵”中国,美国精英态度的转变并没有改变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根据芝加哥对外关系委员会2018年的数据,在1994-2002年,美国人视中国为威胁的比例高达57%,之后开始回落,2012-2014年间是41%左右,2015-2018年则是39%。可见,尽管民意可以动员并发生重大变化,但美国目前的民意基础不支持将中国视为“敌人”的政策。不过,美国精英对中国态度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政策大转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四十不惑的中美关系:历程、现状与走向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杨光斌: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中美关系的六个阶段一、1971年双方以乒乓外交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二、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开始实质意义上的双边关系.三、1986年十一月,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中国青岛,中美双边关系有政治、经济领域向军事领域延伸.四、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2009年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上任不久,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以密切同中国的联系.此举本外界普遍认为是中美关系新发展阶段到来的前奏.从以上发展历程来看,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双方的合作还会更加密切.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会不可避免的被美方认为侵害美国利益或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最大威胁.这显然与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有直接关系.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以后的一个时期里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将更加凸显.美国对中国是“既爱又恨”,这似乎听起来很矛盾,可如果你仔细的研究一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后,就不会再感到惊讶了.事实上,美国对华的大政策没变,可中国却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变得日益强大了,而中国的强大无论以何种方式展现出来,都会不可避免的“侵害”美国利益.但另一个方面,美国和中国的依存度,以及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让美国不敢采取过于激烈的措施.由于这种“萝卜加大棒”的情况的存在,在暂时的时期内萝卜被时局推到最前沿,但也应注意的是大棒也在悄然的逐渐强硬起来.这一切决定了中美关系必须在前进与曲折的二重奏里前行.1949到2022中美关系演变历程对中美关系的认识----以新千年后中美关系发展为例关键词:中美关系密切不信任合作假戏内容提要中美两国至1949年以来,关系发展大致经过一下四个阶段:隔绝与对峙时期)破冰与建交时期中美双边关系全面发展时期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前进。中美关系在建交后的三十年里,得到的发展有目共睹。而在奥巴马继任后,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打背景下,双方关系被历史性、第一次推上历史的前台。可以说中美关系的走向牵动着全球的神经,在国际政治这个诡计多变的环境中,这一问题更显的扑朔迷离。也正是如此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可谓人言言殊。我认为中美关系在历经三十年的风雨后,在各方面关系发展日益成熟时,互相间的不信任也在增大。换句话说,中美两国在一系列广泛问题上变得不成熟时,双方对对方长期意图的更本性不信任却在增大。中美关系发展历程回顾1971年双方以乒乓外交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开始实质意义上的双边关系。1986年十一月,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中国青岛,中美双边关系有政治、经济领域向军事领域延伸。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2009年美国信任总统奥巴马上任不久,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以密切同中国的联系。此举本外界普遍认为是中美关系新发展阶段到来的前奏。从以上发展历程来看,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双方的合作还会更加密切。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会不可避免的被美方认为侵害美国利益或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最大威胁。这显然与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有直接关系。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以后的一个时期里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将更加凸显。美国对中国是“既爱又恨”,这似乎听起来很矛盾,可如果你仔细的研究一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后,就不会再感到惊讶了。事实上,美国对华的大政策没变,可中国却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变得日益强大了,而中国的强大无论以何种方式展现出来,都会不可避免的“侵害”美国利益。但另一个方面,美国和中国的依存度,以及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让美国不敢采取过于激烈的措施。由于这种“萝卜加大棒”的情况的存在,在暂时的时期内萝卜被时局推到最前沿,但也应注意的是大棒也在悄然的逐渐强硬起来。这一切决定了中美关系必须在前进与曲折的二重奏里前行。下面具体分析一下中美关系发展状况及原因一、战略角度方面美国是全球霸主这一现状是美国制定自己战略政策的基点,也就是全球霸权政策。其他的不说,就看看大家熟知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南联盟大使馆事件”还有近期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就会知道什么叫嚣张,什么叫霸权!因而中国的崛起,让多年没有对手的”山姆大叔”很不习惯。毕竟欧盟、日本虽然很强,但是美国对他们还是自己感觉可以控制的,至少美国自己认为还是可以琢磨透他们的意图的。可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却不是这样的,尽管她的实力还远不如欧盟和日本,但她的很多举动确实有些让美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一点美国心里很清楚:虽然很多事务上美国和中国有密切的合作,但更多重大事务的决策上北京绝不会按美国的意图走,即使华盛顿向北京施加很大的压力,特别是涉及到国家根本利益时。这一切让习惯了“我是老大,听我的”的美国很不适应,却也有些奈何不得。毕竟美国自己明白,中国这个东方的“庞然大物”不是自己能一口气吃得消的。这也就决定了美国对中国的防范的必然性。在防范的同时,美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这让美国不防范中国更多的是与中国合作,当然共同利益是根本。而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也是让美国意识到很多事情必须要有中国的参与。所以中美之间关系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二、政治方面:发展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关系,而美国一直把台湾问题视为牵制中国的一张“王牌”。美国在太湾问题的作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台海之间的局势,这也是三十年来中美关系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同时这一问题也成为中美最易出现摩擦的敏感问题。美制定的安全战略特别是亚太安全部署,更是吧“围剿中国”视为第一要务。中国毫无争议的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潜在对手。随着“太平洋第一岛链”的形成,美国对中国新一轮海上封锁实际上已经形成,这难免给中美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另一方面,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提出和成功应用,使美国在亚太地区所作的安全战略布署很大程度上成为徒劳。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获胜后种种想缓和两岸关系的举动,又使台湾问题暂时性的缓和下来。中国在西北地区的战略部署更是让美国“完全封杀”战略化为了泡影。因此从这些层面看,中美发生大摩擦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至少近期是不可能的。所以说中美关系近期不会有太大的波折。三、处理国际事务方面: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毫无疑问仍是绝对的“老大哥”,但如果理解成对国际事务的绝对话语权,却也是不合理的。在朝核问题上,中国成为美朝双方斡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协商的平台,虽然朝鲜近日宣布成功进行了核爆实验,但中国与美国的密切合作对六方会谈的巨大促进作用,也是国际公认的。在反恐方面,中美之间也在积极寻求相互间的合作。“天剑行动”毫无争议的昭示了中国在反恐事务中的态度和地位。在伊朗核问题、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以及对全球变暖和近期的全球金融危机上,中美双方大都有这密切而有效地合作。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似乎和美国是一个步调,但却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的第一要务,而在现在这个有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中国无疑也是最大受益者之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根本没实力、更没必要去试图改变这种国际秩序。换句话说,中国现在没必要、也没资本和美国公开的一对一叫板。所以呢在处理国际事务上,中美之间的合作是大于竞争的,至少近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四、经济方面: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不仅成功融入世界经济,更是在2006年实现对世界经济贡献额度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新的火车头。并成功的坐上了“世界工厂”的宝座,与世界经济高度影响力。也正是这些才使西方经济学家称:我们害怕中国失败远胜于害怕中国成功!特别在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的上佳表现更让许多美国经济人士呼吁应给予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更大话语权。更有人批评美国和西方说:“如果你不改变对中国的态度,你们最终会明白你们开出的药方远比问题本身更严重。”于是乎又出现了让中国人都大跌眼镜的“G2"理论。这些都读不免有恭维之嫌,毕竟中国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家底”,毕竟现在中国正处在时代的岔路口,更需要冷静,最忌飘飘然。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国际对中国的重视,更重要的是美国对中国的重视。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美合作对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程度。在贸易逆差方面,对于其真实原因美国高层更是心中肚明。中美两国分属两个不同链条断,一个是上游,一个可以说是绝对的下游。美国如果想改变贸易逆差的现象,只要放松一下对华贸易限制,就不存在所谓贸易逆差问题了。说白了,贸易逆差问题就是为了政治的需要而已,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清楚的知道巨额外汇对中国所意味的风险,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而这一切的“元凶”就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但无奈的是中国必须和全世界一起为美国买单——不得不继续买入美国国债,特别是中国!因为美国国债是现在相对最好的避风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容下2万亿美元这个近乎可以成为“巨无霸”的外汇储备。尽管美元贬值的话,外汇会巨额缩水,可也没有更多的选择。如果不买进美国国债,美国经济可能会很快崩盘,这样对外汇以美元为主的中国来说损失会更大。也许有人会说,抛售美国国债或用美元资产到国外并购来减少外汇不就行了。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敢卖出美国国债谁能买、谁敢买?再者说你这个最大债权国都急着抛售美国国债,那其他的国家不就更急着抛售出去吗?这只会更快的加速经济的衰退!还有,买入别国资产,可对于如此大块的外汇涌入,别的不说,单就国家经济安全考虑也没有国家敢接啊。所以对中国来说这更多是一个无奈之举,中不想美经济崩盘,以减少损失,美国更不想了。所以美中形成了一个“金融恐怖平衡”,把双方结实的困在了一起。其他一些方面,中国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中国模式是合法性和亲和力,相应的美国对中的体制压力会有很大的减弱。这向西方发起的冲击,不可避免的会削弱美国的“软实力”。势必会引起美国方面更多的“戒心”,这也是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因素。结语总之,中美双边关系的不断想前发展是必然的,争端与摩擦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鉴于双方的现实状况和国际的大背景,相当的一段时期内不可能有大的冲突。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美国自认为可以控制、可以容忍中国的前提下。当然也是出于这样一种认知:中国以维护国家统一和维护国家利益为第一原则,其次才是发展对外势力意图民族崛起。事实上中国也就是在这个层次没发展着,这也就成了现在中美关系合理的一个状况原因。所以说,中美关系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总趋势是好的。也就是说,在短期的可见对方意图的时段内在更为广泛和深入的问题上双边关系会变得愈发成熟,而对对方长期政略意图的更本性不信任却在不断增长。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