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师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初级中药师考试2019年专业知识点:饮片切制概述

  本网卫生资格考试栏目我收集的 初级中药师考试2019年专业知识点:饮片切制概述 ,希望能在复习上给大家提供帮助.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相关信息。    初级中药师考试2019年专业知识点:饮片切制概述    细目一 饮片切制的目的   要点 结合具体药物理解目的   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用一定的刀具,切成一定规格的片、段、丝、块等炮制工艺,统称为饮片切制。   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 饮片。   切制一般需经过软化、切制、干燥三个工序完成。   饮片切制的目的在于:   1.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饮片与溶媒的接触面增大,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2.提高煎药质量   按药材质地的不同,采取“质坚宜薄”、“质松宜厚”的切制原则,在提高药效的煎出率的同时,可避免药材细粉在煎煮过程中出现糊化、粘锅等现象。   3.利于炮炙   药材切制饮片后,便于炮炙时控制火候,使药物受热均匀。还有利于各种辅料与药物的均匀接触和吸收,提高炮炙效果。如:盐炙泽泻、麸炒苍术等。   4.利于调配和制剂   药材切制成饮片后,体积适中,方便配方,如:黄芪、甘草等;制备液体制剂,增加浸出效果;制备固体制剂,便于粉碎,处方中各药物的比例稳定。   5.便于鉴别   对性状相似的药材,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型,显露其组织结构的特征,有利于区别不同药材,防止混淆。   川芎(蝴蝶片)         鸡血藤(皮部与木部相间排列)   6.利于贮存   药物切制后经干燥处理,含水量下降,减少了霉变、虫蛀等因素而利于贮存。   7.利于制剂   植物根、茎皮类中药切制成方块、段、丝、片后,表面积扩大,能有效地提高中药材的浸出效果,为药效成分的溶出提供了便利。    细目二 切制前的水处理   1.常用的水处理软化方法   常用水处理方法:淋、洗、泡、漂、润等。   (1)淋法(喷淋法)   1)定义:淋法是用清水喷淋或浇淋药物的方法。   2) 适用药物:适用于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叶、果皮及成分易溶失的药材,如荆芥、薄荷、佩兰、香薷、枇杷叶、陈皮、甘草等。   3) 操作方法:将药材整齐垛放,用清水均匀喷淋,喷淋的次数视药材的质地而定,一般2~3次,需稍润,以适合切制。   4)注意事项:①注意防止返热烂叶;②控制切制与干燥的协调一致,当天润软后应及时干燥。③若药材体积粗大,用淋法不能完全软化者,应采用润法等其他方法软化处理。   (2)淘洗法(抢水洗)   1)定义:淘洗法是用清水洗涤或快速洗涤药物的方法。   2)适用药物:适用于质地疏松,水分易于渗入及成分易溶失的药材,如五加皮、瓜蒌皮、白鲜皮、合欢皮、南沙参、石斛、瞿麦、陈皮、防风、龙胆、细辛等。   3)操作方法:将药物投入清水中,经淘洗后或快速洗涤后及时取出,稍润即可切制。由于药材与水接触的时间短,故又称为“抢水洗”。大生产常采用滚筒洗药机。   4)注意事项:   ①在保证药材洁净和软化程度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抢水洗”。目的是防止成分大量流失而降低药效。   ②大多数药材洗一次即可,但有些药材附着多量泥沙或其他杂质,则需用水洗数遍,以洁净为度,每次用水量不宜太多,如蒲公英、紫菀等。   (3)泡法(浸泡法)   1)定义:浸泡法是将药材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使之吸入适量水分的方法。   2)适用药物:①适用于质地坚硬,水分难于渗入的药材。如天花粉、木香、乌药、土茯苓、泽泻、姜黄、三棱等。②适用于遇水漂浮的药材,如:枳壳、青皮等,要本着“少泡多润”的原则。③某些动物药,如龟甲、鳖甲、鹿角、狗骨等。将药材置缸内,放水淹过药面,加盖泡之,中间不换水。由于微生物繁殖,造成筋膜腐烂,可除去附着的筋、肉、膜、皮等,而留下需要的骨质。洗净,干燥。   3)操作方法:   先将药物洗净,再注入清水至浸没药物,放置一段时间,视药材的质地、大小和季节、水温等灵活掌握,中间不换水,吸水至一定程度后捞起,润软,切制。   4)注意事项:   ①浸泡时间宜短不宜长, 宜“少泡多润”防止药材“伤水”。   ②浸泡法受药材质地、大小及季节温度的影响较大。一般体积粗大、质地坚实的药材,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时,浸泡时间宜长些;反之宜短些。   ③一些质轻药材常漂浮于水面上,如枳壳、青皮等,应上压重物,使其充分浸入水中。   (4)漂法(浸漂法)   1)定义:漂法是将药材用多量水,经多次漂洗的方法。古代多用长流水漂洗。   2)适用药物:   ①毒性药物:如乌头、附子、半夏、天南星。   ②含盐分多药物:如肉苁蓉、昆布、海藻、全蝎。   ③有腥臭气味的药物:如紫河车、五谷虫、人中白等。   3)操作方法:将药物浸入多量的清水中,并每天换水2~3次。漂去有毒成分、盐分及腥臭异味。   (5)润法   1)一般操作方法:把淋、洗、泡过的药材,用适当容器(药盘、竹匾等)盛装,或堆积于润药台上,以湿布、湿麻袋等湿物遮盖,时常喷洒适量清水,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的水分徐徐渗透到组织内部,达到内外湿度一致,便于切制。   2)润法:一般可以分为浸润、伏润、露润。   ①浸润:用定量水或其他液体辅料直接浸润药材,并经常翻动,使之缓缓渗入组织内部,以“水尽药透”为准。如大黄、何首乌、泽泻、槟榔、木香,郁金、枳壳、枳实等。   ②伏润(闷润):经过水洗、泡或其他辅料处理的药材,用缸、坛等容器在基本密闭的条件闷润,使药材内外达到软硬一致,利于切制。如郁金、川芎、白术、白芍、山药、三棱、槟榔等质地坚硬的药材。   ③露润(吸湿回润):在潮湿铺垫篾席的地面上,使其吸潮变软后即可切制。如当归、玄参、牛膝等。   3)注意事项:   ①时间长短视药材质地及季节而定,如质地坚硬者浸润3~4天或10天以上,较软者1~2天即可;春冬宜长,夏秋宜短;②质地特别坚硬的药材,要反复闷润直至软化;③夏季润药,要防止药物霉变。对含淀粉较多的药材如山药、天花粉、泽泻等,要防止发粘、变红、变味等霉变现象。一旦发现即以清水快速洗涤,晾晒后再适当闷润。   2.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水处理以后,需要检查药材软化的程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常采用一些传统的检查方法,习称“看水头”或“看水性”。   (1)弯曲法:药材软化后握于手中,大拇指向外推,其余四指向内缩,以药材略弯曲,不易折断为合格。适用于检查长条状药物,如白芍、木通、木香等;   (2)指掐法:以手指甲能掐入软化后药材的表面为宜,适用于检查团块状药物。如白术、白芷、天花粉、泽泻等;   (3)穿刺法:以铁扦能刺穿药材而无硬心感为宜,适用于检查粗大块状药物。如大黄、虎杖等;   (4)手捏法:软化后以手捏粗的一端,感觉其较柔软为宜,适用于检查不规则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如当归、独活等;有些块根、果实、菌类药材,需润至手握无响声及无坚硬感,如黄芩、槟榔、延胡索、枳实、雷丸等。    细目三 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   (一)饮片类型及规格   中药饮片的常见片型有:极薄片、薄片、厚片、斜片、直片、段、细丝、宽丝、块等。   (1)片(“质坚宜薄”、“质松宜厚”)   ①极薄片:厚度<0.5mm;适用于木质类药材及动物骨、角质类药材;   如羚羊角、鹿角、松节、苏木、降香。   ② 薄片:厚度1~2mm;适用于质地致密坚实,不易破碎的药材;   如白芍、乌药、槟榔、当归、木通、天麻、三棱。   ③ 厚片:厚度2~4mm;适用于质地松泡、黏性大,薄切易破碎的药材;   如茯苓、山药、南沙参、泽泻、丹参、升麻。   ④斜片:厚度2~4mm;适用于长条形而纤维性强的药材。   瓜子片为倾斜度小者,如桂枝、桑枝等;   马蹄片为倾斜度稍大而粗者,如大黄;   柳叶片为倾斜度更大而药材较细者,如甘草、黄芪、川牛膝、银柴胡、漏芦、苏梗、鸡血藤、木香。   ⑤直片:又称顺片,厚度2~4mm;适用于粗大致密、色泽鲜艳,需突出鉴别特征的药材,如大黄、天花粉、附子、白术、何首乌、防己等。   天花粉   (2)丝   ① 宽丝:厚度5~10mm;适用于较大的叶类药材,如荷叶、枇杷叶、淫羊藿;以及较厚的果皮类药材,瓜蒌皮、冬瓜皮。   ② 细丝:厚度2~3mm;适用于树皮类药材,黄柏、厚朴、桑白皮、秦皮;以及较薄的果皮类药材,如陈皮。   (3)段   又称咀、节;厚度10~15mm;全草类药材,薄荷、荆芥、香薷、益母草、麻黄、大小蓟、青蒿、佩兰、瞿麦、藿香;以及细长条状,成分易溶出的药材,党参、北沙参、怀牛膝、白茅根、芦根。   (4)块   为边长8~12mm的立方块;有些药材煎熬时,易糊化,需切成不等的块状,如阿胶丁等。   阿胶丁   (二)饮片的选择原则   一般的原则为:质坚宜薄,质松宜厚。   1.质地致密、坚实者,宜切薄片。如乌药、槟榔、当归、白芍、木通等。   2.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切厚片。如山药、天花粉、茯苓、甘草、黄芪、南沙参等。   3.为了突出鉴别特征,或为了饮片外形的美观,或为了方便切制操作,视不同情况,选择直片、斜片等。如大黄、何首乌、山药、黄芪、桂枝、桑枝等。   4.凡药材形态细长,内含成分又易煎出的,可切制成一定长度的段。如木贼、荆芥、薄荷、麻黄、益母草等。   5.皮类药材和宽大的叶类药材,可切制成一定宽度的丝。如陈皮、黄柏、荷叶、枇杷叶等。   6.为了方便对药材进行炮炙(如酒蒸),切制时,可选择一定规格的块或片。如大黄、何首乌等。   (三)切制方法   饮片切制常用的方法有切、镑、刨、锉、劈等。   其中切制为最主要的方法。   1.切制:分为手工切制和机器切制两大类。   (1)手工切制:主要用于少量加工或特殊需要的植物类药材饮片切制。   操作时,将软化好的药物,整理成把(称“把活”)或单个(称“个活”)放置于刀床上切制。   (2)机械切制:常用于大量生产。   ①剁刀式切药机:该切药机结构简单;宜切制根、根茎、全草类药材,不宜切颗粒状药材。   ②旋转式切药机:该切药机分为动力、推动、切片、调节四部分。可以切颗粒状药材,不宜切全草类药材。   ③多功能切药机:适用于根茎、块状及果实类中药材的直片、圆片等规格饮片的加工切制。   2.镑法   所用的工具为镑刀。适用于动物角质类药材,如水牛角等。   3.刨法   将药材固定,用刨刀刨成薄片即可。适用于木质类药材,如苏木等。   4.锉法   用钢锉将其锉为末,或再加工继续研细即可。有些用量小而又习惯用粉末的药材,常用此法,如羚羊角、水牛角等。   5.劈法   利用斧类工具将动物骨骼类或木质类药材劈成块或厚片的方法。如降香、松节等。    细目四 饮片的干燥   水处理后的饮片,必须及时干燥,防止药材因含水量过大而发霉变质。   干燥方法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1.自然干燥   (1)晒干法:把切制后的饮片置于日光下曝晒干燥。优点是简便易行,不使用能源;缺点是占用空间大、易受季节气候影响、饮片暴露不太卫生。   一般饮片均可应用“晒干法”。   (2)阴干法:将药物置于阴凉通风处缓缓干燥的方法。基本特点:干燥较慢。   下列药材宜用“阴干法”:   1)芳香性药物:荆芥、薄荷;   2)色泽鲜艳、日照易变色的药材:白芍、槟榔等;   上述药物也可用低温烘干法。   2.人工干燥   利用一定的干燥设备烘干药物的方法。传统用火炕、烘药笼等;现代用烘箱、干燥室(烘房)、干燥机等。   注意事项:   ①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药物不超过80℃;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物不超过50℃。   ②干燥后的饮片宜放冷后收贮,否则余热吸潮。   ③干燥后的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7%~13%为宜。   药物饮片干燥传统要求保持形、色、气、味俱全。   依据不同性质药物与干燥方法,可归纳为:   (1)黏性类:潮片容易发黏。多采用烘焙法或晒干法,如麦冬,玉竹。   (2)粉质类:潮片极易发滑、发黏、发霉、发馊、发臭而变质。宜采用晒干法或烘焙法。随切随晒。如山药、浙贝母。   (3)油质类:日晒或微火烘焙。如果火力过大,会使油质溢出表面,失油后干枯,影响质量。如当归、怀牛膝、川芎等。   (4)芳香类:此类药材香味与质量密切相关。由于芳香类物质易于挥发,不宜暴晒,多采用阴干法。如荆芥、薄荷、香薷、木香等。   (5)色泽类:白色类宜采用日晒,越白越好,如桔梗、浙贝母;黄色类宜小火烘焙,如泽泻、黄芪。   根须类和根皮类可采用日晒法和烘焙法,如白薇、龙胆草、厚朴、黄柏等;   草叶类要薄摊暴晒,勤翻动,不宜用烘焙法,以防燃烧,如仙鹤草、泽兰、竹叶、地丁草等。    强化练习:   A型题   下列哪类药物宜用淘洗法处理( )   A.质地坚硬,水分难渗入的药材   B.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的药材   C.毒性药材   D.质地坚硬,短时间水分不易渗入的药材   E.质地疏松的叶类药材   [答疑编号700513103101]   【正确答案】B   【解析】淘洗法是用清水洗涤或快速洗涤药物的方法,故适用于质地疏松,水分易于渗入及成分易溶失的药材。   长条形而纤维性强的药物宜切( )   A.斜片   B.直片   C.宽丝   D.段   E.薄片   【正确答案】A   【解析】考察饮片的类型及适用药材。   含芳香性成分药物干燥温度一般不超过( )   A.30℃   B.50℃   C.60℃   D.80℃   E.100 ℃   【正确答案】B   【解析】一般药物≯80℃;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物≯50℃。

执业中药师(知识二)中药炮制学:中药饮片炮制

中国人治病喜欢喝中药,而喝中药不可不了解中药的炮制知识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是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中医在临床用以治病的物质是中药饮片和成药制剂,通过一定的加工炮制制成中药饮片,供应配方和制剂,中药的疗效并非原药材的疗效,实际是饮片的疗效,因此中药饮片处于三大支柱的中心地位。   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是中药传统技艺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所在,是在历代中医药长期医疗实践中产生,并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对中药炮制的文字记载始于战国时代。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其治疗“目不瞑”的秫米半夏汤中就有“治半夏”的记载,表明当时预治疾病已经使用了药物常规炮制品。到了汉代,据有关资料记载,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烧、斩断、研、锉、捣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同时,炮制理论开始创立。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序例写道:“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在南北朝刘宋时代,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问世,记载的炮制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飞等。该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某些炮制方法,现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明代时期,中药炮制发展得较为全面,在理论方面,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统地论述了若干炮制辅料的作用原理,记载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难化增益元阴;陈璧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至令平和……”。他还强调:“凡药制造,责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医药学者李时珍集诸家之大成,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专列了“修治”一项,收载了各家之法。   对有些炮制方法还运用中医理论加以讨论。继之,缪希雍又在《雷公炮炙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当时常用的炮制方法,在他的著作《炮制大法》中,提出了的炮炙十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中药炮制事业,使中药炮制事业发展很快。各地有关部门都对散在本地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炮制经验进行了文字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制订、出版了炮制规范。同时,国家在药典中也收载了中药炮制内容,并相继出版了一批炮制专著。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炮制经验集成》,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炮制学》等。在科研方面,目前全国有许多中医药研究机构都开展了对中药炮制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科研队伍。在生产方面,中药炮制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药物饮片质量逐步得到了提高。随着我国技术的革新,炮制生产设备已逐步机械化,如滚动式洗药机,去皮机、镑片机、切片机,各种类型的电动炒药锅等。这些将朝着自动化、联动化的方向发展。   二、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1.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中   药多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药用部位含有一定的药物成分,但也常带有一些非药用部分,而影响疗效,并且不同药用部位药效有异。而原药材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就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所以中医临床配方用药都是用炮制后的饮片。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常常是一药多效,而中医治病往往不是要利用药物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据病情有所选择,因此,需要通过炮制对原有性效予以取舍,权衡损益,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某些不利于治疗的作用消失,力求符合疾病的治疗需求。疾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病情的发展变化多端,症候的表现不一,脏腑的属性、喜恶、生病病理各异,故立方遣药及炮制品的选用都应考虑这些因素。如:女贞子既能补肝肾之阴,又能清虚热,且药性较平和,养阴而不腻,清热而不损阳气,实为滋阴补肾之良药。但生用或制用与病情变化有关,当患者肝肾阴亏,兼有肠燥便秘者,可选用生品,既可补肝肾,又可润肠燥,二者兼顾,且用量宜大;当便秘已去,肝肾阴亏之象尚未完全消除时,除调整处方外,女贞子则宜制用,增强其补肝肾之力,避免过用生品又引起滑肠。由此可知,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所以炮制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一大特色。   炮制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方法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主要依据。炮制工艺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中药净制与疗效中   药净制的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对药效的影响很大。因此,中药在用于临床之前,基本上都要经过净制处理,方能入药。从古至今,医药学家对中药的净制都非常重视。中药亦要求以净制后的“净药材”入药,《中国药典》炮制通则把净制列为三大炮制方法之一。   软化、切制与临床疗效中   药切制之前,需经过泡润等软化处理,使软硬适度,便于切制。然而,控制水处理的时间和吸水量很重要,若泡浸时间过长,吸水量过多,则药材中的成分大量流失,降低疗效,并给饮片的干燥带来困难。利用蒸气软化药材,应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免有效成分被破坏。   切制时,饮片不均匀,厚薄、长短、粒度相差太大,在煎煮过程中就会出现药用成分溶出不一。若需进一步加热炮制,还会出现受热不均,生熟不一,药效有异的情况。如: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方中桂枝以气胜,白芍以味胜。若白芍切厚片,则煎煮时间不易控制。煎煮时间短,虽能全桂枝之气,却失白芍之味;若煎煮时间长,虽能取白芍之味,却失桂枝之气。方中桂枝、白芍均为主药,切均薄片,煎煮适当时间,即可达到气味共存的目的。饮片的干燥亦很重要,切制后的饮片因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干燥,就会发霉变质。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不当,也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特别是含挥发性成分或对日光敏感的成分,若采用高温干燥或曝晒,疗效会明显降低。

初级中药师中药制剂学知识:注射剂

  导语:注射剂(injection)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包括乳浊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考试内容。   一、概 述   1、注射剂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中药注射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以及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可分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注射液也称为静脉输液。   (2)特点:①药效迅速,作用可靠;②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制剂;③适用于昏迷、不能吞   咽或其他消化系统障碍的患者用药;④可使某些药物发挥定时、定位、定向的药效。   但是注射使用不便;注射时疼痛,使用不当有一定危险性;制备过程比较复杂,制剂技术   和设备要求较高。   2、分类:   (1) 按分散系统分:溶液型注射剂、混悬液型注射剂、乳浊液型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末。   (2) 按给药途径: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 不同部位给药的   要求:①静脉注射分为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前者用量一般为5~10ml,后者多至上千毫升。静脉注射多为水溶液,油溶液,一般混悬液不可用。能导致红细胞溶解或蛋白质沉淀的药物均不宜静脉给药。②脊椎腔注射液的渗透压应与脊椎液相等,体积在10ml以下。③注射用水溶液、油溶液、混悬液均可肌注,剂量小于5ml。④皮下注射主要是水溶液,注射于真皮和肌肉之间,剂量1~2ml、⑤皮内注射系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习称皮试,剂量在0、2ml以下。   3、质量要求:   (1)无菌 不得含任何活的微生物   (2)无热源   (3)澄明度   (4)pH值 一般4~9,脊椎腔注射5~8。   (5)渗透压 供静脉注射与脊椎腔注射的注射剂应当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6)安全性 包括刺激性、溶血性、过敏性、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等。   (7)稳定性   二、 热原   1、热原的含义、组成与特性   (1)含义:热原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2)组成: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外膜之间。   热原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复合物,其中脂多糖(LPS)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强的致热活性。   热原主要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且产生的热原致热作用最强,革兰阳性杆菌产生的次之,革兰阳性球菌产生的最弱,霉菌、酵母菌甚至病毒也能产生热原。热原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致热作用越强。   2、热原的基本性质:   ①耐热性:100℃不会发生热解,180℃加热3~4小时,250℃加热30~45分钟或650℃加热1分钟可杀灭。   ②滤过性:热原直径1~5nm之间,一般滤器均可通过。孔径小于1nm的超滤膜可滤除绝大部分热原。   ③水溶性:可溶于水,浓缩的水液有乳光。   ④不挥发性:本身不挥发,但可随水蒸气雾滴带入蒸馏水中,因此蒸馏水器上安装隔沫装置;   ⑤被吸附性: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石棉板可吸附热原   ⑥其他: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等所破坏。   3、污染热原的途径:溶液中带入,原料中带入,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带入;制备过程中的污染;使用过程中带入。   4、除去热原的方法:   ①吸附法;②超滤法;③离子交换法;④凝胶滤过法;⑤反渗透法;⑥高温法和酸碱法。   5、热原的检查方法   ①家兔致热试验法;②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鲎试验法   三、注射剂的溶剂   1、水性溶剂   (1)注射用水: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制药用水,pH值为5、0~7、0。无机盐、重金属、细菌内毒素等检查符合药典。可作为配制注射剂的溶剂或稀释剂,静脉用脂肪乳剂的水相及注射用容器的精洗,也可作为滴眼剂配制的溶剂。   (2) 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经过灭菌所得的制药用水,主要用作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   2、非水性溶剂   某些油溶性药物和需在体内缓慢释放而呈现长效作用的药物,需制成注射剂时,可选用注射用大豆油、麻油、茶油等作溶剂。   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 皂化值为188-195;碘值为126-140;酸值不大于0、1。   3、注射剂的附加剂 为了增加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等,常添加适当的附加剂。   (1)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 但应注意供静脉(除另有规定外)或脊椎腔注射用的注射液均不得添加增溶剂。常用的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或乳化剂有普流罗尼克、胆固醇、胆汁等。   (2)帮助主药混悬或乳化的附加剂: 常用的助悬剂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化剂有卵磷脂、普朗尼克F-68等。   (3)防止主药氧化的附加剂:常用的有:①抗氧剂,如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等,一般浓度0、1~0、2%;②金属离子络合剂,如依地酸二钠或依地酸钠钙等。此外还可采用降低温度、避光、通惰性气体、调节适宜的pH等措施。   (4)调节pH的附加剂 一般注射液的pH允许在4-9之间,大量输入的注射液PH应近中性。常用调节pH的附加剂有盐酸、枸椽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等。   (5)抑制微生物增殖的附加剂 为了防止注射剂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污染微生物,应加入适宜抑菌剂。但用于静脉或脊椎腔注射的注射液一律不得加抑菌剂,注射量超过5ml的注射剂加抑菌剂时应特别审慎。常用的抑菌剂有苯酚、三氯叔丁醇、苯甲醇等。   (6)减轻疼痛与刺激的附加剂 常用的止痛剂有苯甲醇、盐酸普鲁卡因等。   (7)调节渗透压的附加剂 凡与血浆、泪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大量注入低渗溶液,可导致溶血,因此应调节药液的渗透压。常用的渗透压调节剂有氯化钠、葡萄糖等。方法有①冰点降低数据法②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四、注射剂的质量要求:装量与装量差异检查,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无菌、无热原、澄明度、   渗透压、PH值,安全性、稳定性、有关物质等。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   (1)澄明度问题:①杂质未除尽;②pH不适;③有效成分的水溶性较小。   (2)刺激性问题:①有效成分本身具刺激性;②含有多量杂质:鞣质、钾离子等杂质;③药液渗透压和pH不适宜。   (3)疗效不稳定问题   五、 输液剂   1、输液剂的含义:输液剂系指通过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无菌水溶液或以水为连续相的乳液。一般不小于100ml。有时一次用量在数百毫升以上以至数千毫升,俗称大输液。   输液剂的特点与主要用途有:①及时补充营养、热量和水分,纠正体内电解质代谢紊乱;②可维持血容量以防治休克;③调节体液酸碱平衡;④解毒,用以稀释毒素、促使毒物排泄;⑤抗生素、强心药、升压药等多种注射液加入输液剂中静脉滴注,起效迅速,疗效好,且可避免高浓度药液静脉推注对血管的刺激。   2、输液剂的种类:电解质类、营养类、胶体类。   输液剂一般采用热压灭菌。   3、质量要求:渗透压可为等渗或偏高渗,不能引起血象的任何变化,不能有产生过敏反应的异性蛋白及降压物质,输液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   六、眼用溶液剂   1、含义   系指药材的提取物、药材细粉或药物制成的直接作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眼用液体药剂。   2、质量要求 其质量要求是:应无菌、澄明;适宜的pH(pH6-8);适宜的渗透压(与泪液等渗);适宜的粘度、混悬型滴眼液微粒大小应均匀,且粒径u226450u03bcm。   3、附加剂   ①PH调节剂:根据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刺激性来选用适当的缓冲液,常用的有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缓冲液   ②渗透压调节剂:渗透压应调整到0、8%~1、2%范围内,常用的调整剂有氯化钠、硼酸、葡萄糖等。   ③抑菌剂:常用的抑菌剂有氯化苯甲羟胺(0、01~0、02%),硫柳汞(0、005~0、01%)、苯乙醇(0、5%),三氯叔丁醇(0、35~0、5%)等。   ④粘度调节剂:适当增加滴眼液的黏度,可延长停留时间,降低刺激性。常用的有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络烷酮。

2017年初级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考点解析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一、 中药的采收   (一)中药的采收与品质的关系 :要考虑有效成分含量,药用部分的产量。   (二) 各类中药采收的一般原则   1、根及根茎类 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特例:浙贝母、延胡索、半夏等夏季采收。   2、茎木类 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特例:苏木、沉香全年。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少数在秋冬如苦楝皮、肉桂等。牡丹皮需要抽心。杜仲和黄柏采用环剥技术   4、叶类 一般在开花前或果实成熟前采收。少数药材秋冬时采收,如:桑叶。   5、花类分别在含苞待放时(如金银花、槐米)、初开时(红花、洋金花)或盛开时(菊花、番红花),蒲黄、松花粉不能过期,否则花粉脱落。   6、果实种子类 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有的采收幼果(青皮、枳实);有的经霜后采摘,如:山茱萸。种子类药材需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7、全草类一般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收(如青蒿、穿心莲),有的在开花时采收(荆芥、益母草)多采收地上部分,少数连根挖,如:蒲公英。   8、藻、菌、地衣类 采收情况不一,随种类不同有较大差别。茯苓立秋后,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收 ,松萝全年采。   9、动物类 大多可全年采收。如龟甲、鳖甲。昆虫类,以卵鞘入药的,桑螵鞘三月中旬前;成虫的在活动期捕捉。两栖动物,林蛙在霜降前捕捉。鹿茸在5~7月;动物的病理产物,在屠宰时采集。   10、矿物类 没有季节限制,全年可挖。    二、 中药的加工   (一)加工的目的   是使药用植物的入药部位达到干燥与除去杂质,以符合药材(或称为生药)商品规格,保证药材质量,并利于包装、贮存和运输。   (二)常见的加工方法   1、拣、洗 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要用部位。如牛膝去芦头、须根;牡丹皮去木心;白芍、山药刮去外皮;香附、金樱子去毛刺等。具有芳香气味的药材、质地疏松粘性大的药材、种子类药材一般不用水淘洗。 如薄荷、细辛。   2、漂 用水漂去部分有毒成分或研粉,如:半夏、附子、肉苁蓉等。   3、切片 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大多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如大黄、土茯苓、乌药、鸡血藤、木瓜、山楂等。但是对于某些具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容易氧化的药材,则不宜切成薄片干燥或长期贮存。如当归、川芎、常山、槟榔等。   4、去壳 种子类药材,一般把果实采收后,晒干去壳,取出种子,如车前子、菟丝子等;但也有不去壳的,如白豆蔻、草果等。   5、蒸、煮、烫 含黏液质、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需先经蒸煮烫,易干燥的。党参、北沙参加热后易刮皮,桑螵蛸、五倍子杀虫卵;黄精、玉竹熟制后起滋润作用,还可以杀酶保苷。   6、薰硫   用硫磺熏制药材,以达加速干燥,使产品洁白的目的,并有防霉、杀虫作用。如白芷、山药等。有的药材还在近干时加熏硫 1次,如天麻、川贝母等。   7、发汗 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内部水分向外挥散,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习称"发汗"。如厚朴、玄参、续断等必须通过发汗,才能具有特殊色泽;如山药、川芎、白术等须经发汗,才易内外干燥一致,光泽好而油润。   8、干燥   其目的是为了及时除去新鲜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坏。   晒干:阳光直晒。含挥发油、受日光照射色泽和成分易变的、在烈日下易晒爆裂的不能用。   烘干:一般温度50℃~60℃。含Vc的多汁果实类可用70~90温度。但含挥发油、需保留酶活性不宜用;如:杏仁、薄荷、芥子。富含淀粉需缓缓升温。   阴干:主要适于含挥发油的花、叶及草类。党参在干燥过程中必须进行揉搓。   中国药典规定:凡烘干、晒干、阴干都可以的,用干燥表示。不宜用较高温度的用晒干和低温干燥表示。烘干、晒干不适合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要求时间短的用暴晒或及时干燥。

初级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章节考点

  导语:果实是由受精后的子房或连同花的其它部分发育而成的,内含种子。下面是初级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的相关内容。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以果实或种子为药用部位的一类药材。大多数果实种子一起入药。   一、果实类中药 果实是由受精后的子房或连同花的其它部分发育而成的,内含种子。   果实的类型:单果、聚合果:由一朵花的多数离生心皮(单雌蕊)形成的果实、聚花果。   入药部分:通常为完全成熟的或将近成熟的果实   1、完整果实;成熟的五味子、未成熟的枳壳、幼果枳实   2、果实的一部分:果皮(陈皮、大腹皮),果皮某一部分(丝瓜络,橘络),带果柄的部分果皮(甜瓜蒂,南瓜蒂),宿萼(柿蒂),果肉(山茱萸)   3、整个果穗:桑葚   (一)性状鉴别:   形状、大小、颜色,外部特征(顶部,基部,表面特征),质地,破断面,气味。   表面特征:多带有附属物   1、毛茸;吴茱萸   2、钩刺;苍耳子   3、特殊纹理;五味子。   4、纵直棱角,使君子,巴豆   5、隆起的肋线,茴香,蛇床子   6、凹下的油点;陈皮   (二)显微鉴别:果皮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   1、外果皮(子房壁的外层发育而来),与叶下表皮相当。表皮为一列细胞,外被角质层,偶有气孔存在,有木化形成的各种物质。少数具腺毛(吴茱萸);有的具腺鳞(蔓荆子),有时其表皮细胞中含有有色物质或色素(川花椒),有时在表皮细胞间嵌有油细胞(五味子)。   2、中果皮:中果皮(子房壁的内层发育而来),与叶肉组织相当。大多由薄壁细胞组成,中部有细小维管束散在。注意细胞内含物。如:枳壳的中果皮内有油室,茴香的中果皮内可见油管。   3、内果皮与叶的上表皮相当。大多由1列薄壁细胞组成。有的主要为石细胞(胡椒);伞形科植物果实常见"镶嵌细胞",是以5~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互相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成镶嵌状。   二、种子类中药   种子是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种子包括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种仁组成。种仁包括胚(卵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成)、胚乳(由受精的极核细胞发育而成)。胚包括胚根、胚茎、胚芽及子叶四部分。   药用部位   1、绝大多数成熟的种子(包括种皮和种仁):如:马钱子   2、除去种皮的种仁;肉豆蔻   3、除去种仁的种皮;绿豆衣,花生衣   4、假种皮(由珠柄或胎座延伸发育而形成):肉豆蔻衣   5、发芽种子;大豆卷   6、发酵的加工品 淡豆鼓   7、胚 莲子心   (一)性状鉴别:   形状,主要观察:大小,颜色,表面纹理,种脐,种脊,种阜等。   形状:大多圆球形,类球形或扁圆形。少数呈扁心形(杏仁),马蹄形(决明子),鸡心形(槟榔),纽扣状(马钱子)   纹理:网状纹理,韭菜仔可与葱仔区别:   颗粒状突起,王不留行   色泽鲜艳花纹,蓖麻仔   具毛茸,番木鳖(马钱子)   具翅状物,木蝴蝶   种阜:巴豆   具有发达的胚乳:番木鳖无胚乳:杏仁(子叶特别发达)   浸入水中有粘性:葶苈子   水浸后种皮龟裂状:牵牛子   味:芸苔子(油菜子,口尝无辣味)。   (二)显微鉴别:   1、种皮通常只有一层种皮:有的.两层,分外种皮和内种皮;外种皮包括表皮和皮层。   (1)表皮层:由一列薄壁细胞组成,无气孔(可与果皮区分)有的充满粘液质,如白芥子;有的表皮层全由石细胞组成,如:天仙子;有的为狭长形的栅状细胞,细胞壁木化增厚,如青箱子,且表皮细胞含有色素;有的部分表皮细胞形成非腺毛;有的表皮细胞中单独或成群地散列石细胞,如:苦杏仁。   (2)栅状细胞层:有的种子表皮下方,有1或2~3列狭长细胞排列而成。栅状细胞木化增厚,如:决明子,有的内壁和侧壁增厚,而外壁菲薄,如白芥子;有的可见一折光率较强的光辉带,如:牵牛子、菟丝子。   (3)油细胞层:白豆蔻、砂仁等在种子的表皮下有油细胞层,内贮挥发油。   (4)色素层:具有颜色的种子,如:白豆蔻   (5)石细胞:除种子的表皮为石细胞外,瓜蒌仁表皮的内层几乎全是石细胞;白豆蔻的内种皮为石细胞层   (6)营养层:种皮中常有数列贮有淀粉粒的薄壁细胞,有的营养层中尚包括一层糊粉粒的细胞。   2、胚乳:   通常由贮有大量脂肪油和糊粉粒的薄壁细胞组成,有时含淀粉粒。大多数种子具有内胚乳。在无胚乳的种子中可见到1~2列残存的内胚乳细胞。胚乳细胞的壁大多为纤维素,也有半纤维素的增厚壁,有时含草酸钙结晶;有时糊粉粒中有小簇晶,如:小茴香。外胚乳细胞:不规则多角形,不呈径向延长。多含脂肪油,糊粉粒。   错入组织:种皮和外胚乳的折合层,不规则地错入于内胚乳中形成镶嵌状的组织,称之为错入组织(槟榔)。也有外胚乳直接错入内胚乳中(肉豆蔻)   3、胚:胚根、胚茎、胚芽及子叶四部分。子叶占胚的大部分。 子叶构造与叶相似,可看到明显的栅栏组织。胚乳和胚中储藏大量的脂肪油、蛋白质和淀粉粒。其中以蛋白质的存在最为特殊。种子粉末观察,最主要的是糊粉粒。因为只有种子含有糊粉粒。因此是确定种子类粉末的主要标志。糊粉粒的形状、大小及构造常因植物种类而异。   糊粉粒:是植物种子中一种贮藏的颗粒状的蛋白质。   三、代表性药物简介   1、荜茇 胡椒科荜茇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   2、五味子木兰科五味子的干燥果实(北五味子)。   性状:北五味子,果实圆球形,个大外皮紫红,紫黑色。皱缩,油润,肉厚,味酸(有的具白霜)。   显微:五味子 种子横切面: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呈栅栏状;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和糊粉粒。   成分:木脂素。如五味子甲素、乙素等   附注:南五味子木兰科华中五味子。果实小,外皮棕红色,干枯,肉薄,味较淡。显微鉴别:种皮内层的石细胞呈长圆形或类圆形,孔沟明显。   3、肉豆蔻 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   4、葶苈子 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或独行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用膨胀度区分。   5、覆盆子 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的干燥果实。   6、木瓜 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干燥近成熟的果实。   性状:皱皮木瓜——果实多纵剖为2瓣,外紫红,具不规则皱纹,果肉厚细腻,味酸微涩。种子脱落处平滑而光亮。种子扁长三角形,红棕色,多脱落。气微清香,味酸微涩。   显微:皮层石细胞群排列成断续的环节,石细胞类圆形,壁厚,外果皮由数十列排列紧密的石细胞构成。中果皮为薄壁组织。内果皮为多列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   成分:皂苷,黄酮类 维生素C ;大量有机酸等   7、山楂   [来源]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楂、山里红的干燥成熟果实。   显微: 山里红果实横切面 外果皮细胞一列长方形,内含棕红色色素;中果皮极厚,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少数草酸钙簇晶。   山楂:中果皮有较多石细胞散在   成分:黄酮类,有机酸等。   8、苦杏仁 为蔷薇科植物山杏、东北杏、西伯利亚杏及杏的干燥成熟种子性状鉴别:呈扁心形。顶端略尖,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种脐与合点间有深色的线形种脊,从合点处分散出许多深棕色的维管束脉纹。   【成分】 含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另含苦杏仁酶、脂肪油。苦杏仁苷经水解后产生氢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   【理化鉴别】 取本品数粒,加水共研,发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9、桃仁 蔷薇科桃的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10、乌梅 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的果实   11、金樱子 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12、沙苑子 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略呈肾形而稍扁,嚼之有豆腥味   13、决明子 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决明 形似马蹄,有"S"形曲折的黄色子叶。小决明表面棱线两侧各有1条宽黄色带。   14、补骨脂 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性状鉴别:呈肾形,略扁。果皮黑色或黑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凹侧有果梗痕。果实表面凹凸不平。种子1枚,黄棕色。子叶2,黄白色,富油质。微有香气,味辛、微苦。   显微鉴别:果实(中部)横切面:①果皮波状弯曲,表皮细胞1列,凹陷处表皮下有众多扁圆形壁内腺。②种皮外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其内为1列哑铃状支持细胞。果皮表面制片:气孔平轴式;表皮细胞含草酸钙小柱晶及小方晶。   【成分】合挥发油、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树脂及豆甾醇等。   香豆素衍生物有: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等等;黄酮类化合物: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补骨脂甲素甲醚等等   15、枳壳 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的未成熟果实。为半圆球形,翻口似盆状。   16、陈皮 芸香科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17、化橘红 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毛橘红)或柚(光橘红)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18、吴茱萸 芸香科植物吴菜萸、石虎 、疏毛吴茱萸干燥近成熟果实。性状: 果实类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表面暗黄绿色,粗糙,顶端有凹窝,呈五角形星状裂隙。草酸钙簇晶较多;石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胞腔大;油室碎片有时可见。   19、川楝子 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呈类球形。表面金黄至棕黄色。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种仁乳白色,长圆形,富油性。   20、巴豆 大戟科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呈卵圆形,具三棱。有纵线6条。有毒。种仁包含脂肪油,油中含强刺激性(泻下)和致癌成分,巴豆醇的双酯类化合物。蛋白质中有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   21、酸枣仁 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22、使君子 使君子科使君子干燥成熟果实。   23、小茴香 伞形科植物茴香干燥成熟果实。形状:双悬果,稻谷状,极易分离成两个小分果;果实背面有5条隆起的纵棱线。   显微:中果皮有油管6个,脊线处有维管束柱,维管束的内外两侧,围有多数大型而特异的木化网纹细胞;内果皮为一列扁平细胞,细胞长短不一呈镶嵌状排列;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众多小糊粉粒,其中包有小簇晶。   成分:茴香油,主茴香脑,2——茴香酮等。黄酮、香豆素、脂肪油   24、山茱萸 山茱萸科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25、连翘 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性状鉴别: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一条明显的纵沟。青翘多不开裂,绿褐色,一侧有翅;老翘自尖端开裂或裂成两瓣。   成分:果皮中含连翘酚、连翘苷、连翘苷元及皂苷等。连翘酚为抗菌成分。   26、马钱子 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印度、越南、缅甸、泰国。   性状:种子钮扣状,表面密生有丝状光泽,匍匐的银灰色茸毛,自中央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底面中心有圆点状突起的种脐。质坚硬,味极苦,有剧毒。   化学成分: 吲哚类生物碱, 番木鳖碱(士的宁,主要活性成分)、马钱子碱   27、菟丝子 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28、牵牛子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   29、枸杞子 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鉴别:药材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显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皱纹;果肉柔软而滋润,有粘性;气微,味甜,嚼之唾液呈红黄色。   显微鉴别:外果皮细胞多角形,表面具平行的微波状角质层纹理,中果皮细胞类圆形,内含红棕色或橙红色球形色素;种皮石细胞类方形,   30、栀子 茜草科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性状鉴别:药材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表面红棕或红黄;有6条翅状纵棱;果皮薄而脆,内表面呈鲜黄色,有光泽,2~3条假隔膜。   显微鉴别:粉末:果皮石细胞类方形;纤维细长,梭形;石细胞类圆形,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种皮细胞黄色,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草酸钙簇晶。   成分:环烯醚萜苷类;色素;三萜;有机酸   31、瓜蒌 葫芦科栝蒌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   32、牛蒡子 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   33、槟榔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近圆锥形或扁圆球形,基底有珠孔,近珠孔之侧,有一新月形或三角形疤痕。断面呈棕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显微鉴别:横切面:①错入组织系种皮内层和外胚乳的折合层不规则伸入内胚乳中,折合层的种皮细胞较小。   34、砂仁 姜科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成熟果实。   性状:阳春砂:卵圆形,密生短钝软刺,具网状突起的纹理。皮薄,易纵向撕裂。种子团三瓣,种子具膜质而粗糙的假种皮。质优   绿壳砂:种子团外被一层白霜,不易擦落。质较优   海南砂:有明显的三棱,表面软刺。质差。   显微鉴别:阳春砂种子横切面:①假种皮为长形薄壁细胞,部分易脱落。②表皮下为1列含棕红色或棕色的色素细胞,油细胞层一列;内种皮为1列栅状黄棕色石细胞。内含硅质块   成分:含挥发油。   35、豆蔻 姜科植物白豆蔻(原豆蔻)或爪哇白豆蔻(印尼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硫熏性状鉴别:白豆蔻 近球形;有3条纵深的槽纹,两端具浅黄棕色茸毛;果皮易纵向开裂,种子团3掰。有油性;味辛凉,略似樟脑。果皮较薄,种子瘦瘪,气味较弱。   化学成分:挥发油、皂苷

初级中药师根类中药和根茎类中药鉴定

   二、根茎类中药   (一)性状鉴别   根茎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药材中以根状茎多见。在外形上与地上茎一样有节和节   间,单子叶植物尤为明显;侧面和下面有细长的不定根或根痕。   1、双子叶植物多为根状茎,形状呈结节状圆柱形,长具分支,或不规则团块状或拳形团块。节和节间明显,节上有退化的小叶或叶痕,有顶芽或腋芽或芽痕。横断面外表面常有木栓层,维管束环状排列,中央有髓部。木部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要注意异常构造:大黄的星点   2、单子叶植物根茎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根状茎表面节和节间尤为明显。如:石菖蒲、黄精等。块茎肉质肥大,表面有短节间,节上具芽及退化的鳞片状叶,如:半夏。球状茎肉质肥大,表面具明显的节和缩短的节间,节上有较大的膜质鳞叶,顶芽发达,基部具不定根,如:荸荠。   鳞茎下面有鳞茎盘,上面有肉质肥厚的鳞叶和顶芽,基部有不定根或痕,如:川贝母。横断面可见内皮层环纹,无形成层,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髓不明显。有的断面可见分泌物散布。   3、蕨类植物的根茎常有鳞片或密生棕黄色鳞毛。形状不一有圆柱形或不规则块形等。注意断面的维管束小点的数目和排列。   (二)显微鉴别   根茎的横切面鉴别,应根据维管束类型和排列方式,决定其为双子叶植物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还是蕨类植物根茎。   1、双子叶植物根茎 一般均具次生构造。与地上茎相似。外表常为木栓层,少数有表皮。有的有初生皮层,皮层有根迹或叶迹维管束,皮层内侧有时具有纤维或石细胞,内皮层多不明显。维管束大多为无限外韧型,环状排列,束间为髓射线。中柱外方部位有的具厚壁组织常排成不连续的环。中央有髓部,根茎横切面常见分泌组织,结晶及厚壁组织等。   异常构造常见下列几种类型:①髓维管束,如:大黄。②内生韧皮部,位于木质部里端的韧皮部,   有的密切接触,构成正常的双韧维管束;有的在髓部的周围形成韧皮部束。③木内木栓,在次生木质   部内形成木栓环带,如:甘松。   2、单子叶植物根茎 一般均具初生构造。外表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少数为后生皮层如:藜芦;有的皮层外侧细胞形成木栓组织,如:生姜。皮层宽广,常有叶迹维管束散在;内皮层通常可见,较粗大的根茎则不明显。中柱中有多数维管束散布维管束大多为有限外韧型。也有周木型,髓部不明显。根茎横切面常见分泌组织和草酸钙结晶。   3、蕨类植物根茎 外表通常为一列表皮,表皮下面有下皮层,为数列厚壁细胞,内部为薄壁组织组成的基本组织。一般具网状中柱。横切面可见断续排列的周韧型维管束,网状中柱的一个维管束又称分体中柱,每一维管束外围有内皮层。分体中柱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定品种的重要依据。在环列的分体中柱外方,有叶迹维管束。有的根茎具双韧管状中柱。木质部排成环圈,内外两侧均有韧皮部及内皮环层,中央有髓,如:狗脊;在基本组织的间隙中,有的具间隙腺毛,如:绵马贯众。蕨类植物根茎木质部无导管而有管胞。  

2010年执业中药师考试考点与解析:中药鉴定学(2)

- ☆ ☆☆☆☆考点11:附录中与中药材有关的规定   1.药材取样法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①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②100~1000件,按5%取样;③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④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⑤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破碎或粉末状药材的取样:包件多的,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①一般药材100~500g.②粉末状药材25g.③贵重药材 5~10g.④个体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如药材的个体较大时,可在包件不同部位(包件大的应从10cm以下的深处)分别抽取。   (3)平均供试品的量平均供试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的3倍数。   2.杂质检查法:中药中杂质的混存,直接影响药材的纯度。这些杂质系指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无机杂质,如沙石、泥块、尘土等。   3.水分测定法   第一法(烘干法):本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第二法(甲苯法):本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第三法(减压干燥法):本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第四法(气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按药典规定进行。   4.灰分测定法   (1)总灰分测定法:药材的总灰分包括药材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即生理灰分)以及药材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即外来杂 质)。总灰分测定法样品应能通过2号筛,炽灼坩埚应至恒重,样品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之完全灰化至 恒重计算。   (2)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酸不溶性灰分即总灰分中不能溶于10%盐酸的灰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能较准确地表明药材中有无泥沙掺杂及其含量。将所 得的总灰分加入稀盐酸约10ml加热处理后,用无灰滤纸滤过,坩锅内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滤渣连滤纸一同移入同一坩锅 内,干燥,炽灼至恒重,计算。   ☆ ☆☆☆☆考点12:性状鉴定法   性状鉴定的内容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等。   1.中药材:①形状。②大小。③颜色。④表面特征。指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鳞片、毛茸或其他附属物等。如白芥子表面光滑,紫 苏子表面有网状纹理,海桐皮表面有钉刺,合欢皮的皮孔棕红色、椭圆形,辛夷(望春花)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茸毛,均为其重要鉴别特征。 ⑤质地。有的药材因加工方法不同,质地也不一样,经蒸、煮加工的药材,常质地坚实,半透明,呈角质样;富含淀粉者,晒干后质地常显粉性。⑥断面特征。⑦ 气。⑧味。⑨水试。⑩火试。   2.中药饮片: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制成一定的规格,直接供配方、制剂使用的加工药材,又称“咀片”。饮片的规格有片、段、块、丝等。其厚薄大小通常为:   片: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段:长10~15mm;   块:为8~12mm的方块;   丝:皮类药材丝宽2~3mm,叶类药材丝宽5~10mm.   ☆ ☆☆☆考点13:显微制片方法   显微鉴定法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的特征、矿物的光学特性,和用显微化学方法,确定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的性质或某些品种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等,用以鉴别药材的真伪与纯度甚至品质,以及对中成药是否按处方规定投料进行鉴定。   显微制片方法:有横切片或纵切片、表面制片、粉末制片、解离组织片、花粉粒与孢子制片、矿物药磨片和粉末中成药片等方法。其中,制作解离组织片 时,如样品中薄壁组织占大部分,木化组织少或分散存在,可用氢氧化钾法;如果样品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较大群束,可用硝铬酸法或氯酸钾法。矿物药因特 别坚硬,要进行显微鉴别,必须用一定的设备按一定的工序将矿物磨制成0.03mm厚的薄片后制片,然后根据鉴定对象不同的光学性质选用透射光源或反射光源 的偏光显微镜进行鉴定。   ☆ ☆☆☆☆考点14:显微化学鉴定法   1.细胞壁性质的鉴别   (1)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1~2滴,稍放置,加盐酸l滴,因木化程度不同,显红色或紫红色。   (2)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加苏丹Ⅲ试液,稍放置或微热,显橘红色至红色。   (3)纤维素细胞壁:加氯化锌碘试液,或先加碘试液湿润后,稍放置,再加硫酸溶液(33→50),显蓝色或紫色。   (4)硅质化细胞壁:加硫酸无变化。   2.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   (1)淀粉粒:①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②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置,置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未糊化的淀粉粒显偏光现象;已糊化的无偏光现象。   (2)糊粉粒:①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②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3)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①加苏丹Ⅲ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②加90%乙醇,脂肪油不溶解(蓖麻油及巴豆油例外),挥发油则溶解。   (4)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5)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6)草酸钙结晶:①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②加硫酸溶液(1→2),逐渐溶解,片刻后析出针状硫酸钙结晶。   (7)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   (8)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 ☆☆考点15:物理常数的测定   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的测定。药材中如掺有其他物质时,物理常数就会随之改变,如《中国药典》规定 蜂蜜的相对密度在1.349以上,蜂蜜中掺水就会影响黏稠度,使相对密度降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对有些药材的物理常数做了规定,薄荷油相对密 度为0.888~0.908;冰片(合成龙脑)的熔点为205~210℃;肉桂油的折光率为1.602~1.614等。  ☆ ☆☆考点16:理化鉴定法-一般理化鉴别   1.化学定性分析:利用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沉淀或结晶等反应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2.微量升华: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色泽,或取升华物加试液观察反应。   3.荧光分析: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的性质进行鉴别。样品应置紫外光灯下约10cm处观察,除另有规定外,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如用短波(254~265nm)时,应加以说明,因两者荧光现象不同。   4.显微化学分析:是将药材的切片、粉末或浸出物等置于载玻片上,加某些化学试剂后产生沉淀或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和颜色进行鉴别。如北柴 胡横切片加1滴无水乙醇-浓硫酸(1:1)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木栓层,栓内层和皮层显黄绿色至蓝绿色,示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存在于以上部位。   5.泡沫指数和溶血指数的测定:利用皂苷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和溶解红血球的性质,可测定含皂苷类成分药材的泡沫指数或溶血指数作为质量指标。   ☆ ☆☆☆☆考点17:理化鉴定法-常规检查   1.水分测定法:有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和气相色谱法。   2.灰分测定法:有总灰分测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3.膨胀度的测定:膨胀度是药品膨胀性质的指标,系指按干燥品计算,每1g药品在水或其他规定的溶剂中,在一定的时间与温度条件下膨胀后所占有的 体积(ml)。药材中含有的黏液质、果胶、树胶等成分,有吸水膨胀的性质,其吸水膨胀的程度和其所含的黏液等成正比关系,可通过测定膨胀度进行鉴别。南葶 苈子和北葶苈子外形不易区分,北葶苈子膨胀度不低于12,南葶苈子膨胀度不低于3,两者的膨胀度差别较大,通过测定比较可以区别二者。   4.酸败度:酸败度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非酯化脂肪酸(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低分子醛类、酮 类等分解产物,因而出现异臭味,影响药材的感观性质和内在质量。通过酸值、羰基值或过氧化值的测定,以控制含油脂种子类药材的酸败程度。   5.色度检查:了解和控制其走油变质的程度。   6.有害物质的检查:中药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残留农药、真菌和真菌毒素及重金属、砷盐等。有害物质的检测内容包括:   (1)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有机氯类农药中滴滴涕(DDT)和六六六(BHC)是使用最久、数量的农药。中药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的分析,一般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2)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有机磷农药常见的有敌敌畏、敌百虫(美曲膦酯)等。利用某些有机磷农药,如美曲膦酯(敌百虫)等对胆碱酯酶具抑制 作用,且酶的基质(β-醋酸萘酯)水解产物能与特定显示剂(固蓝β-盐)结合呈紫色反应原理,在已有农药的薄层板上,其农药斑点部位因酶的活性被抑制,基 质不被水解,不引起呈色反应,在紫色薄层板上衬出无色斑点,根据斑点大小,经扫描检测出农药的残留量,此法称薄层-酶抑制法。   (3)黄曲霉毒素的检查:检测的方法主要是根据黄曲霉毒素中毒性的成分的理化性质设计的。   (4)重金属的检查:目前测定重金属含量使用较多的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砷盐检查:《中国药典》用古蔡法或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银法两种方法。   ☆☆考点18:理化鉴定法-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对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比 色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760nm的可见光区;2.5~25?m(按波数 计为4000~400cm-1)的红外光区。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主成分或有效成分在200~400nm处有吸收波长的中药,常可选用此法。   2.比色法:在可见光区400~760nm,有些物质对光有吸收,有些物质本身并没有吸收,但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试剂或经过处理使其显色后,可用此法测定。   3.红外分光光度法。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考点19:理化鉴定法-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的方法很多,既有经典分析方法(容量法、重量法等)又有现代仪器分析法(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可根据各药材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   挥发油含量测定中药中的挥发油常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临床疗效而成为有效成分(部位),其含量多少是中药质量指标之一。《中国药典》2005年 版规定,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有2种。甲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乙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   ☆ 考点20:根类中药的性状鉴别   根类中药包括药用部位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双子叶植物的根一般为直根系,主根发达,侧根较细,主根常为圆柱形,如甘草、黄芪、牛膝 等,或呈圆锥形,如白芷、桔梗等,有的呈纺锤形,如地黄、何首乌等;少数为须根系,多数细长的须根集生于根茎上,如威灵仙、龙胆等。单子叶植物的根一般为 须根系,有的须根先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如郁金、麦冬等。   一般双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木部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部,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射线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外表常有栓皮。单子 叶植物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外表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的栓化组织。

问执业中药师可以在中药房窗口发药吗

可以的

医疗器械专业可以考执业中药师吗?

可以。医疗器械专业属于执业药师报考条件中专业所指的“相关专业”,可以考执业中药师。医疗器械专业报考执业中药师,比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报考执业中药师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年限要多一年。医疗器械专业可以考执业中药师。根据《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专业参考目录》内容,医疗器械专业属于执业药师报考条件中专业所指的“相关专业”,是可以报考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国药监人〔2019〕12号通知第五条指出“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相关专业相应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年限相应增加1年”,也就是医疗器械专业报考执业中药师,比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报考执业中药师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年限要多一年,即:1.取得医疗器械专业大专学历,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6年。2.取得医疗器械专业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4年。3.取得医疗器械专业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2年。4.取得医疗器械专业博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1年。下方免费复习资料内容介绍: 2021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完整真题答案下载 格式:ZIP大小:28.5KB 2021执业药师中药一综合分析选择题真题答案下载 格式:ZIP大小:13.7KB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规范中药师服务内容包括

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规范中药师服务内容如下:1.奉献知识、维护健康执业药师应以自己的药学知识和经验,竭尽全力为公众提供必要的药学服务,以维护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用药安全为较高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2.在岗执业、标识明确执业药师应在职在岗,并按规定着装,统一佩戴胸卡,不得在执业场所以外从事经营性药品零售业务及药学服务,药学服务告示要明确。3.诚信服务、一视同仁执业药师应尽全力满足患者的用药咨询需求,不得在药学专业服务的项目、内容、费用等方面欺骗患者;应客观告知患者使用药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得虚假宣传药品疗效和药品风险。除特殊情况,不得拒绝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执业药师应尊重患者隐私,不得无故泄露,平等对待患者,不得有任何歧视性或其他不道德的行为。4.持续提高、注册执业执业药师应主动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完善和更新专业知识,关注与执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变化,以不断提高执业水平。执业药师执业应按规定进行注册,并在注册单位为公众提供药学服务。5.履职尽责、指导用药执业药师应负责所执业单位的药品质量和药学服务,并依法组织制定、修订并监督实施各项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各类记录;不得非法购进、储藏药品,不得调配、推销质量不合格药品。执业药师应按规定指导公众合理使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并进行处方审核和提供用药咨询。执业药师应注意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6.加强交流、合作互助执业药师应加强与同行、医护人员以及患者之间的联系。同行之间要同业互助,共同维护执业药师的威信和声誉。执业药师应加强与医护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用药方案的制定、修订过程,提供药学支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做好药学服务。7.行为自律、维护形象执业药师不得以牟取自身利益或所在执业单位的利益为目的,利用自己的职业声誉,向公众进行误导性或欺骗性的宣传和推荐;不得私自收取回扣、礼物等不正当收入;不得利用执业药师身份开展或参与不合法的商业活动;不得利用各种手段提供虚假信息或夸大自己的专业能力;不得将《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执业药师注册证》等证件交于其他人或机构使用。8.热心公益、普及知识执业药师应积极参加执业药师组织举办的有益于职业发展的活动,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参加有益于公众的药事活动,大力宣传和普及安全用药知识和保健知识,提供药学服务。

执业中药师药学服务内容包括什么?

执业中药师药学服务内容包括:奉献知识、维护健康;在岗执业、标识明确;诚信服务、一视同仁;持续提高、注册执业;履职尽责、指导用药;加强交流、合作互助;行为自律、维护形象;热心公益、普及知识。执业中药师药学服务内容包括:1.奉献知识、维护健康执业药师应以自己的药学知识和经验,竭尽全力为公众提供必要的药学服务,以维护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用药安全为较高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2.在岗执业、标识明确执业药师应在职在岗,并按规定着装,统一佩戴胸卡,不得在执业场所以外从事经营性药品零售业务及药学服务,药学服务告示要明确。3.诚信服务、一视同仁执业药师应尽全力满足患者的用药咨询需求,不得在药学专业服务的项目、内容、费用等方面欺骗患者;应客观告知患者使用药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得虚假宣传药品疗效和药品风险。除特殊情况,不得拒绝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执业药师应尊重患者隐私,不得无故泄露,平等对待患者,不得有任何歧视性或其他不道德的行为。4.持续提高、注册执业执业药师应主动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完善和更新专业知识,关注与执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变化,以不断提高执业水平。执业药师执业应按规定进行注册,并在注册单位为公众提供药学服务。5.履职尽责、指导用药执业药师应负责所执业单位的药品质量和药学服务,并依法组织制定、修订并监督实施各项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各类记录;不得非法购进、储藏药品,不得调配、推销质量不合格药品。执业药师应按规定指导公众合理使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并进行处方审核和提供用药咨询。执业药师应注意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6.加强交流、合作互助执业药师应加强与同行、医护人员以及患者之间的联系。同行之间要同业互助,共同维护执业药师的威信和声誉。执业药师应加强与医护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用药方案的制定、修订过程,提供药学支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做好药学服务。7.行为自律、维护形象执业药师不得以牟取自身利益或所在执业单位的利益为目的,利用自己的职业声誉,向公众进行误导性或欺骗性的宣传和推荐;不得私自收取回扣、礼物等不正当收入;不得利用执业药师身份开展或参与不合法的商业活动;不得利用各种手段提供虚假信息或夸大自己的专业能力;不得将《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执业药师注册证》等证件交于其他人或机构使用。8.热心公益、普及知识执业药师应积极参加执业药师组织举办的有益于职业发展的活动,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参加有益于公众的药事活动,大力宣传和普及安全用药知识和保健知识,提供药学服务。下方免费复习资料内容介绍: 2021执业药师法规真题答案下载 格式:ZIP大小:42.52KB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综合题真题答案 格式:ZIP大小:16.02KB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急需一份初级中药师职称评定工作总结(药店)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服务客户,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所以应该写好几点: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的基本要求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