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哲学

阅读 / 问答 / 标签

21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非常感谢!

现代西方哲学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主要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对中国的现实思潮影响巨大、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首先,自黑格尔之后,出现了唯意志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直觉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新流派,在这些大的流派之中又有相当多的分支,比如现象学中,几乎每一位大思想家都可独自立派。它们带来了西方哲学两千年来最为深刻的思想方式的变革:反形而上学、反基础主义、反主体主义、向语言的转向,对境域的关注,等等,令人耳目一新,极大地丰富了人的哲学思维。这种变化使得现代西方哲学具有了很强的向其他学科渗透、与之交叉的能力,以及建立新的次级学科的能力,比如科学哲学、环境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所以,现代西方哲学与科学技术与不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学科和文学艺术实践之间形成了更为密切的互动关系。而且,由于思想方式的转变,相比于传统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距离拉近,有了更多的、更深入的对话可能。此外,现代西方哲学是活着的、还在不断出新的,在当今这种全球化的形势中,对中国的各种思潮有着巨大和持久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这种“西学东渐”的现象屡屡出现,并势将不断出现。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未来哲学的塑造中,现代西方哲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时代背景】 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制度最后确立。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已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出现了短暂的经济繁荣,继之而来的则是经济停滞和社会动荡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的深化。一般说来,这个时期的各种矛盾和危机,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现代西方各流派的哲学之中。 在这段时期里,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在西方得到了巨大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演绎逻辑的形式化使数理逻辑成为科学知识系统化和哲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物理学中相继出现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引起了科学技术的革命,使科学概念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明人类的认识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两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科学技术革命,更加扩大了人类知识的领域,呈现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新特征,也在现代西方各哲学流派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 自然哲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前身,主要是思考人面对的自然界的哲学问题。包括自然界和人的关系。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这当中不少理论,都奠下了今时今日物理学的基石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从哲学角度考察科学的一门学科。它以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的逻辑结构等有关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基本问题。 20世纪以来,经历了着重研究技术的本质和技术设计、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技术的价值以及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三个阶段。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工自然的角度研究技术的本质和特征,分析技术的组成要素及其联系方式,揭示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探究技术发明、技术创新的方法论问题;技术在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

自然辩证法与传统自然哲学的关系如何?

个人以为,前者就是一种方法,后者是一门悠久的系统的学科;前者想成为后者主要问题解决所根据的方法、方式。。

康德的自然哲学 是什么?

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相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的运动,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但是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伦理学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特点

古希腊自然哲学,始于公元前6世纪,终止于公元6世纪。希腊哲学的主题是获得关于宇宙万物和万物的必然性或规律性的知识。希腊人最初最主要的哲学研究对象是自然(研究自然的目的是“拯救现象”,为现象提供合理的根据和说明),研究自然的哲学叫做“自然哲学”。希腊人看待自然时,不同于神学家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不是以幻想和想象的方式,而是以理性认识的方式看待自然,他们试图以自然的东西说明自然,这就形成了希腊哲学的早期形态,即“自然哲学”也被称之为“宇宙论”或“宇宙生成论”,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生成演变过程。在希腊哲学中,自然哲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即使是在宇宙论衰落之后,自然哲学仍然构成了希腊哲学的重要内容,例如在亚里士多德留给我们的著作中,有百分之八十是自然哲学方面的著作。前苏格拉底哲学作为自然哲学或宇宙论,以自然的本原为研究的对象。最初的哲学家们大多用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作为本原,例如水、火、土、气等,这些本原观体现了自然哲学家们的一个朴素的观念:本原是无定形的。万物从一个东西既本原中产生出来,生灭变化之后又回归本原,本原变化万物但终归还要回归自身,所以本原是一切,但又什么都不是,没有任何规定性。当哲学家们用无定形的本原来解释自然万物的流动和变化的时候,知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当一些哲学家们争论究竟什么是无定形的本原时,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本原必须是有规定的,这一派哲学家以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为代表。毕达哥拉斯把数作为万物的本原,尽管“数”还不是一个思想概念,仍有感性的特征,但是与水火土气相比,毕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巴门尼德和其他自然哲学家一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处于时空之中的对象,不同在于以前的哲学家所说的本原具有感性直观可把握的形体和性质,如可感的物理性质以及可用数字符号和图形象征的数学性质,而巴门尼德则说明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是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所把握的“是者”。此后的自然哲学家为了解决巴门尼德提出的难题而采取了多元论的方式,最终形成了当时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即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然而,原子论哲学的创立也标志着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终结。尽管自然哲学后来仍然是希腊哲学所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宇宙论衰落了。至亚里士多德,试图将自然哲学与本体论结合,但认识论的缺失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匮乏等历史性局限,知识问题仍未解决。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思想有哪些共同特征

古希腊哲学分为三个时期:1.前苏格拉底时期.2.苏格拉底时期.3.希腊化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大多属于自然哲学家(还有智者和怀疑论者),自然哲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是人周围的世界,即宇宙.他们分别是这样解释的:泰利斯:水是世界的本原,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的始基是“无限”,万物由此产生,又复归于此.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本原是气,气生成万物,万物亦可转化为气.毕达哥拉斯:凡物皆“数”,数是万物的原型,数构成宇宙的秩序.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火燃烧和熄灭的规则就是世界的规则.巴门尼德:“存在”和思维是同一的.恩培多克勒:世界由四原素(火、气、水、土)构成.结合力“爱”和分离力“恨”是万物变化的规律.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一种“奴斯”(Nous)的作用.芝诺:存在是“一”,不是多;是“静”,不是动.德谟克利特(与苏格拉底同时代):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希腊自然哲学的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哲学观点

前苏格拉底哲学作为自然哲学或宇宙论,以自然的本原为研究的对象。最初的哲学家们大多用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作为本原,例如水、火、土、气等,这些本原观体现了自然哲学家们的一个朴素的观念:本原是无定形的。万物从一个东西既本原中产生出来,生灭变化之后又回归本原,本原变化万物但终归还要回归自身,所以本原是一切,但又什么都不是,没有任何规定性。当哲学家们用无定形的本原来解释自然万物的流动和变化的时候,知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当一些哲学家们争论究竟什么是无定形的本原时,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本原必须是有规定的,这一派哲学家以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为代表。毕达哥拉斯把数作为万物的本原,尽管“数”还不是一个思想概念,仍有感性的特征,但是与水火土气相比,毕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巴门尼德和其他自然哲学家一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处于时空之中的对象,不同在于以前的哲学家所说的本原具有感性直观可把握的形体和性质,如可感的物理性质以及可用数字符号和图形象征的数学性质,而巴门尼德则说明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是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所把握的“是者”。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古希腊哲学分为三个时期:1.前苏格拉底时期.2.苏格拉底时期.3.希腊化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大多属于自然哲学家(还有智者和怀疑论者),自然哲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是人周围的世界,即宇宙.他们分别是这样解释的:泰利斯:水是世界的本原,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的始基是“无限”,万物由此产生,又复归于此.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本原是气,气生成万物,万物亦可转化为气.毕达哥拉斯:凡物皆“数”,数是万物的原型,数构成宇宙的秩序.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火燃烧和熄灭的规则就是世界的规则.巴门尼德:“存在”和思维是同一的.恩培多克勒:世界由四原素(火、气、水、土)构成.结合力“爱”和分离力“恨”是万物变化的规律.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一种“奴斯”(Nous)的作用.芝诺:存在是“一”,不是多;是“静”,不是动.德谟克利特(与苏格拉底同时代):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意义

古希腊哲学体系概览  年代 时期/人物 主题 哲学风格公元前600年 宇宙论时期(泰勒斯等自然哲学派) “外部世界”(自然界) 武断公元前450年 人类中心论时期(智者派) “内部世界”(知识、伦理学) 怀疑公元前400年 体系化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 较平衡早期自然哲学派哲学家  第一代 泰勒斯  (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  第二代 赫拉克利特 巴门尼德  第三代 恩培多克勒  阿那克萨戈拉  德谟克里特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哲学观点  古希腊自然哲学,始于公元前6世纪,终止于公元6世纪。  希腊哲学的主题是获得关于宇宙万物和万物的必然性或规律性的知识。  希腊人最初最主要的哲学研究对象是自然(研究自然的目的是“拯救现象”,为现象提供合理的根据和说明),研究自然的哲学叫做“自然哲学”。希腊人看待自然时,不同于神学家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不是以幻想和想象的方式,而是以理性认识的方式看待自然,他们试图以自然的东西说明自然,这就形成了希腊哲学的早期形态,即“自然哲学”也被称之为“宇宙论”或“宇宙生成论”,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生成演变过程。在希腊哲学中,自然哲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即使是在宇宙论衰落之后,自然哲学仍然构成了希腊哲学的重要内容,例如在亚里士多德留给我们的著作中,有百分之八十是自然哲学方面的著作。  前苏格拉底哲学作为自然哲学或宇宙论,以自然的本原为研究的对象。最初的哲学家们大多用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作为本原,例如水、火、土、气等,这些本原观体现了自然哲学家们的一个朴素的观念:本原是无定形的。万物从一个东西既本原中产生出来,生灭变化之后又回归本原,本原变化万物但终归还要回归自身,所以本原是一切,但又什么都不是,没有任何规定性。当哲学家们用无定形的本原来解释自然万物的流动和变化的时候,知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当一些哲学家们争论究竟什么是无定形的本原时,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本原必须是有规定的,这一派哲学家以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为代表。毕达哥拉斯把数作为万物的本原,尽管“数”还不是一个思想概念,仍有感性的特征,但是与水火土气相比,毕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巴门尼德和其他自然哲学家一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处于时空之中的对象,不同在于以前的哲学家所说的本原具有感性直观可把握的形体和性质,如可感的物理性质以及可用数字符号和图形象征的数学性质,而巴门尼德则说明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是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所把握的“是者”。此后的自然哲学家为了解决巴门尼德提出的难题而采取了多元论的方式,最终形成了当时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即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然而,原子论哲学的创立也标志着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终结。尽管自然哲学后来仍然是希腊哲学所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宇宙论衰落了。至亚里士多德,试图将自然哲学与本体论结合,但认识论的缺失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匮乏等历史性局限,知识问题仍未解决。对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评价  希腊自然哲学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后来发展为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不同于神话的虚构、传说和笃信的看待和研究世界的方式,用新的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思考世界的原因和秩序,这标志着人类思想的一大进步。他们不仅是最早的哲学家,也是第一批自然科学家,当今科学精神的普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希腊自然哲学;西方哲学绵延不断的理性主义传统在一定意义上也得益于这个充盈的源头。希腊哲学探讨的一与多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感性与理性的关系等问题,尽管在后来的哲学家那里探讨的方式和形态上有所不同,但确是一再探讨的哲学问题。自然哲学时期 公元前 6世纪,东方伊奥尼亚地方的一些哲学家开始提出世界的问题,探究世界到底是什么,它从什么东西演变而成,最后又回归到什么东西上去,这些哲学家被称为伊奥尼亚学派。他们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如水、气、火等;他们最早用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的生成,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著名的代表有米利都的、、和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不但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而且认为万物永远是流动的,同一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运动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对立,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又相互斗争,一切都由斗争产生。这是最早的思想。列宁称赫拉克利特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与此同时,在意大利南部出现了具有另一种思想倾向的哲学学派,他们认为万物的本质不是物质性的元素,而是一些抽象的原则,毕达哥拉学派认为是“数”(见毕达哥拉与毕达哥拉学派),以为代表的认为是“存在”,并认为“存在”是不变的、不生不灭的,运动变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他们的哲学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这是哲学史上一直有争论的问题。但他们提出的非物质性的抽象原则,对以后哲学的产生影响很大。 后来的自然哲学家在承认运动变化的同时,都企图在它们背后找出永恒不变的因素来。认为是水、火、土、气四种“元素”;则认为是包含有各种不同性质的“种子”,万物是由它们以不同的比例结合而成的;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见),它们没有性质上的差异,只有形状、排列、状态的不同。万物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虽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作为事物运动的最后原因,为后来唯心主义哲学开了门户,但这些自然哲学家都是唯物主义者,特别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近代物质结构学说的先导。列宁将他当作古代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

古希腊自然哲学有哪两条主线?其基本思想是什么?

自然哲学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科之一了,当我们开始研究西方哲学的时候,首先面对的便是自然哲学。然而自然哲学是什么呢?一种普遍的意见认为“应该把自然哲学理解为连接自然科学与形而上学的纽带,看成一门自然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互相渗透的交叉学科,是追思自然的哲学理论。” 另一种类似的意见则认为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联系更加紧密,“对自然事实的细节研究通常称为自然科学,或简称为科学。对原理的反思,不论是关于自然科学的还是关于其他方面的思想或行为的,一般称为哲学。” 初看起来两种意见都认为自然哲学就是以自然为对象来考察的哲学;仔细分辨下,就会发现:前种意见中自然哲学因为形而上学的渗透,而成为不同形而上学“本体”的外化,后种意见中自然哲学则是对实证科学预设原理、前提的检验。然而由于实证认识手段的限制,“自然科学中还包含着无法用经验去直接说明,也无法从科学理论本身推导出来的基本假设,这些基本假设是超验的、思辨的、形而上学的,充当了科学理论得以在其中得到阐述的最一般概念框架。” ,这些也应当是自然哲学的部分。我们时常容易混淆的事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论,你说他是自然哲学的思想还是自然科学的思想呢?我们只能说,关于宇宙大爆炸的观点,可以说是一种自然哲学,但是如果我们具体设计了大爆炸的模型,并且计算出了有关的数量关系,这大概应当是自然科学了。” 这样我们便能在某种程度上将是否超验,是否可以实证作为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根本区分点。这也就是说作为自然哲学乃至作为哲学,是不可以实验证明的。2. 古希腊自然哲学简述由于自然哲学的漫长的发展过程,关于自然哲学的定义繁芜,事实上想用一个定义去概括全部自称或者被称为自然哲学的学说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对于本题来说一个完善的自然哲学定义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古希腊哲学中,对于智者学派之前的学派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这位关于希腊早期思想史迄今最重要的权威,把他们全体归为自然哲学家。” 。而且“最早的哲学还不能有系统“ ,我们对古希腊自然哲学有一个单独的定义就足够了。古希腊自然哲学,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这一哲学时期也称为宇宙论时期,它主要是关于“宇宙的生成和自然的本原等问题” 的研究。它“研究的中心是‘本原"问题” 而“亚里士多德列举了四种基本原因:(一)本质和形式、(二)物质或基质、(三)致动因、(四)目的。” 如果我们把古希腊自然哲学认为是单纯的宇宙论,恐怕是不恰当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这样写道:“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从表面上看这两种称法只是叫法不同而已,然而我们知道现在的本体论跟宇宙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方面。

为什么说古希腊自然哲学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之源

早期的古希腊哲学家如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的哲学是自然哲学,也就是说他们的哲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是不分家的,那是正是科学研究的“萌芽期”,之后的一些哲学家继承了这一特点,尤其是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几乎无所不通,他们除了哲学很牛,天文学,物理学,数学什么的都有建树,那时的分科意识不浓. 至于理性主义,哲学上的思辨精神和科学上的实证精神使得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们长于理性思索——当然并非所有的都如此,比如早期自然哲学家就不是,他们还是朴素感性的探索这个世界,但是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理性主义色彩就较为浓厚了,比如巴门尼德的“存在”,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柏拉图的“理念论”.可以说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西方思想的滥觞,不仅仅是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滥觞,也是人文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滥觞;正如中国古代的孔老之学一样.他们的理论贡献不在于解答了什么问题(事实上古代的这些哲学家也无法解决现时代的问题),但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基础性的问题和基础性的命题,这是极为可贵和伟大的,可以说我们现今所论述的基本问题就是他们所提出的,几乎无一例外.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哲学观点

古希腊自然哲学,始于公元前6世纪,终止于公元6世纪。希腊哲学的主题是获得关于宇宙万物和万物的必然性或规律性的知识。希腊人最初最主要的哲学研究对象是自然(研究自然的目的是“拯救现象”,为现象提供合理的根据和说明),研究自然的哲学叫做“自然哲学”。希腊人看待自然时,不同于神学家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不是以幻想和想象的方式,而是以理性认识的方式看待自然,他们试图以自然的东西说明自然,这就形成了希腊哲学的早期形态,即“自然哲学”也被称之为“宇宙论”或“宇宙生成论”,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生成演变过程。在希腊哲学中,自然哲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即使是在宇宙论衰落之后,自然哲学仍然构成了希腊哲学的重要内容,例如在亚里士多德留给我们的著作中,有百分之八十是自然哲学方面的著作。前苏格拉底哲学作为自然哲学或宇宙论,以自然的本原为研究的对象。最初的哲学家们大多用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作为本原,例如水、火、土、气等,这些本原观体现了自然哲学家们的一个朴素的观念:本原是无定形的。万物从一个东西既本原中产生出来,生灭变化之后又回归本原,本原变化万物但终归还要回归自身,所以本原是一切,但又什么都不是,没有任何规定性。当哲学家们用无定形的本原来解释自然万物的流动和变化的时候,知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当一些哲学家们争论究竟什么是无定形的本原时,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本原必须是有规定的,这一派哲学家以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为代表。毕达哥拉斯把数作为万物的本原,尽管“数”还不是一个思想概念,仍有感性的特征,但是与水火土气相比,毕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巴门尼德和其他自然哲学家一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处于时空之中的对象,不同在于以前的哲学家所说的本原具有感性直观可把握的形体和性质,如可感的物理性质以及可用数字符号和图形象征的数学性质,而巴门尼德则说明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是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所把握的“是者”。此后的自然哲学家为了解决巴门尼德提出的难题而采取了多元论的方式,最终形成了当时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即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然而,原子论哲学的创立也标志着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终结。尽管自然哲学后来仍然是希腊哲学所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宇宙论衰落了。至亚里士多德,试图将自然哲学与本体论结合,但认识论的缺失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匮乏等历史性局限,知识问题仍未解决。

古希腊哲学包括什么,除自然哲学意外古希

一、古希腊哲学——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古希腊哲学一般认为源于公元前第六世纪的泰利斯,他主张水为万物的本质,因此有“哲学之父”美誉[1]。作为自然哲学时期的代表人物,提出世界的本原问题,解释世界的生成,是西方最早的一批唯物主义哲学家,把哲学的研究对象从单纯的精神和宗教转向了对自然的诠释。他的哲学思想对以后的西方哲学产生长远的影响,成为了以后几个世纪西方哲学流派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探讨方向。到了公元前第五世纪中叶,雅典实现了发达的民主政治,成为古希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正是民主思想的高潮时期,希腊出现思想革命,哲学家放弃对自然宇宙的研究,这便是“辩士学派”[2]。苏格拉底的“伦理哲学”思想使得哲学从此作为一门统一的学科进入了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后来的西方现代民主思想提供了思想源泉。柏拉图形成了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体系,有关其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对于后世的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古典希腊哲学对以后西方各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思想都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对于西方早期基督教神学、穆斯林哲学、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甚至现代的普通科学的建立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未间断,并且奠定了人类对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的基础。二、古希腊文学——西方文学的第一个高峰与古希腊哲学一样,古希腊文学包含了对宇宙、大自然以及人类的想象与思考,包括神话、史诗和戏剧,以及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为整个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与源泉,为后人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荷马史诗》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古代史诗,成为西方古典文学的里程碑。古希腊戏剧的中心雅典的悲剧和喜剧最早的戏剧形式之一。古希腊的剧场和剧作对西方戏剧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阿尔凯奥斯和萨福后世评论家认为使古希腊抒情诗达到顶峰。阿那克里翁的独唱体琴歌对16世纪之后的欧洲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品达的合唱体琴歌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其风格亦为弥尔顿、歌德等所模仿。古希腊文学中通过人们对与世界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憧憬,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其文学作品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丰富了西方文学的素材,开创了西方文学的第一个高峰。三、古希腊史学——西方史学的源头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是古希腊人写的第一部全面而系统的历史著作,成为西方史学的开山之作。希罗多德创立的以史实为中心的历史叙述的形式为后世的历史叙述体奠定了基础,至今仍被西方奉为正宗,成为编纂历史的通用体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理智的批判态度、真实的亲身感受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的描述和审慎的记载开创了成熟的“范例历史学”记载的先河,他被视为第一位运用科学方法的史家,因他写史的目的,是要客观中立报道历史的事实[3]。为后世的历史学家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四、古希腊艺术——西方艺术的研究起点古希腊艺术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写实。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神共性使得古希腊艺术对人体的塑造充满了兴趣[4]。古希腊的陶器瓶画、神庙建筑、柱式、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通过贸易活动、文化交流等方式影响着周边地域,在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古希腊艺术更为远播,绘画方法、建筑风格、雕刻技艺等被西方艺术所效仿和吸收,对于西方的写实风格有着深刻影响,视为是西方艺术的主要源头。五、古希腊宗教——西方民主思想的启蒙者古希腊宗教与古希腊神话密不可分,具有多神崇拜、人神同性、活动频繁、民主政治等特点。古希腊宗教没有统一的经典教义束缚,没有教会组织以及神职人员的控制盒敢于,这种宗教的世俗性使人们拥有相当程度的思想自由和政治权利,促进了理性主义的萌芽,为孕育西方的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六、古希腊科学——西方近代科学的发祥地托勒密的地心说,成为哥白尼的思想源头,其理论统治欧洲天文学界1400多年;欧几里德和泰勒斯对于几何学的研究和阿基米德的比重原理、杠杆原理等对后来的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产生重大影响现在所用;亚里士多德对于生物进行的分类对后来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生物学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希波克拉底将医学从巫术迷信中区别开来,认为生病必定有其原因,他对古希腊之医学发展贡献良多,故今人多尊称之为“医学之父”[5]。他提出的“四液体说”以及其所提出的医德规范一直影响到当今西方医学的观念。在科学上,古希腊科学的基础性研究对于西方科学的起步与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成就,留下了宝贵的成果与财富。总结古希腊在其文明进程中的文化成果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础,奠定了西方国家及人民在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基础,并催生了15世纪的文艺复兴以及18、19世纪的启蒙运动,成为西方近代的民主自由思想和近代科学的萌芽,西方文化的发展乃至现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第四章

牟宗三先生在他的《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一书中,将《周易》作为中国古代形上学思想之原料,辅以历代主要易学家对周易的解读,整理出了一形上系统。 在此书开头,牟宗三先生便指出,《周易》一书实含有三方面的意义,即物理的、数理的、伦理的。物理的原则是阴阳变易,是生成,也就是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所见种种事物之起落盛衰;数理的原则是序理系统,是阴阳变化间的条理关系。牟宗三先生以卦表物理事实之结聚,而卦由爻组成,爻无非一加一减一阴一阳,因而可彰显一序理。至于伦理方面,牟宗三主要论述的是焦循的观点,然而此中有几个问题引人深思。 焦循道德哲学之中心点是“旁通时行”,此处落脚点在一“通”字。这一中心点是由客观世界事物之生成变易而提出的。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将个人所应遵守的道德规则其合理性根据归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理应符合世界变动之规律,这一前提是否合理。这里须分三点论之。 “理是事物之错综交杂,相互关系。其交杂、结构之极致,一切价值意味皆由之而象征。而所谓‘礼者理也"也即因此而生出。”周易作为一象征系统,本是用于象征客观世界,人类社会之价值在客观世界中并无实在之物,而是一抽象内容。因此,将抽象的价值内容作为周易所要象征的对象,是否范畴不符?如果说周易可以取象于一抽象之内容,则周易亦可取象于自身,则将走向一无穷倒退之局面。 周易之象征本是取物,其价值意义上之应然不应然从何而来?牟宗三写:“于是我可说:伦理不实存于世界,但却含蕴于世界。这样,伦理便不是超越的外在的,而是具体的,内在的,或曰潜在的。”但这里需划分先后顺序,盖周易观事事物物,乃是先有该事事物物如此,才从中归纳出理来,但伦理却是强调社会之应当如此,非由观察社会而来,而是由自然界之道理嫁接于社会之中。本来是一棵树先如此生长,再从中归纳出生长之特征,而不是有一颗树应当如此生长。即便将这一应然之基础落于万物一体,也是先有事实之观察,再有特征之归纳,而无前导性之条约应然。 周易爻动之社会基础,如果将其归于儒家礼之秩序,则面临两个问题:第一,自然界之天气变化、万物生长皆是自然而然,但儒家之礼重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个人所应尽之事不是由他的自然状态所决定,而是由他所处的位置决定,犹如盆栽般需要经过修剪捆缚,这是否与周易本然之生生流变相不符?第二,周易之精髓在一“通”字,但儒家之礼则强调各人需各尽其分,此处往深论之,则涉及天理人欲之关系,盖万物生长本是顺其天性而为之,但人之成长需要诸多教化,且自然界中生杀予夺本是一客观事实,无好坏之分,但人类社会中立法以约束各人不得作恶,此一恶之来源为何?焦循参照孟子性善论,但性善论之意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之性善强调的是人可以为善,将这种“可以”称之为善,其与告子辩中将恶归于环境:“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但若根据周易取象之道理,则事物之变化只是则然,何来善恶之分?牟氏写:“在根本上说,没有绝对的恶。恶不能与善相对为二元。恶只是行动时的失足,只是生活扩大时的应付之不周到。故恶只是动时的假象,善之不普遍者。虽然善因恶而显,但恶究不能与善相对抗。”他将恶之来源归为人行动能力之不足,则由此可生一教化之必要性,然生活中常见因一时兴起杀人、因个人喜好杀人,亦见处心积虑杀人。若将一时兴起怪罪于个人之品德修养不够,个人喜好与处心积虑之杀人则何以释之?若要从周易中提炼出性根本是善的这一结论,得需知周易之来源本是观天象地理,也即自然环境,则孟子所说之环境、势所以致恶之说法难以立足矣。 焦循道德哲学中心点之“通”之第二问题,即以“通”为道德哲学中心落脚点是否可取? 在周易变动体系下,若个人所遭遇之事皆要遵循变动道理,那么当此人所关心之事不能成时,他是否只能任由其衰败?假若是的话,则此人学习周易、调理自身性情意义何在?只为成一无动于衷之奴隶道德?假若否的话,则此人就此事应用周易之变动法则改变事件进程,是否违背了此事本该衰败之理?或者就这一点再推进一步,此人在面对此事时,有有所为与无所为之选择权,则当他未下决断时,事件之进程始终处于未定阶段,而在是否下决断这一点上,此人是拥有自我意志的,这是否暗示了除变动不居之易理外,还存有个人意志之空间?假若是的话,则变动之理不足为最高原则,假若否的话,也即是说,此人无论如何选择,都是命运之决定,如俄狄浦斯那般,那么个人之存于世界意义何在? 此处就走向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统治下之个人。 或者换一个角度,君子学易以求趋吉避凶,但是事物之衰败本身也是其变动的道理,君子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本身也应随着这道理,承受他所应承受之困难,这本身就意味着不可能事事元亨利贞,必有避无可避之凶。那么,趋吉避凶是否就为一伪命题? 事事强调变通,其暗含之意为,凡事应当积极寻求变通,此也就是对不可变通局面之否定。《宝王三昧论》提到“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这是对于世事之困难、个人之痛苦之体贴,因人在世上生活,并非事事都是美好的,总会遇到困难障碍。困难障碍本身令人痛苦,然则是否它就没有好处呢?个人身上诸如勇敢、坚韧等品质,往往需要在逆境中打磨方能体现,而强调面对逆境之变通,是否忽视了逆境之痛苦所能带来的好处?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义之体现往往呈现为“可变通而不愿变通”,这是否又与周易之流转变动相不符?然则正是这一固执,使得义成为一由内而外彰显之道德价值,因而可说:“是故凡可以避患者,有不为也。” 牟宗三先生于大三时写此书,而吾学力不足,远不及也,对书中问题之思考,尚有许多不通透之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且以此自勉吧。

自然哲学和道德哲学成立,康德哲学是理念与感性吗

康德哲学框架分析命题是主语包含谓词的命题;综合命题是主词不包含谓词的命题分析命题都是先验命题;综合命题多是后验命题;但存在先验综合命题,这论证了数学的可能康德认为这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学领域,即在物自体和现象界存在这样的调和性概念:也就是他所谓的纯粹理性将之类推在实践中则是实践理性 。将之类推在审美中则为批判力 。康德写了三本重要的书: 《纯粹理性批判》 讲人如何认识世界—真。《实践理性批判》讲人的伦理规则是如何—善。前者的对象是现象界,后者的对象是本体界。在现象与本体之间,有一道不可超越的鸿沟,在鸿沟上架起一坐桥,使现象过渡到本体。这座桥梁,便是自然的目的性。它包括了美感—美。意即自然界藉著人主观的美感,过渡到其目的,即客观的本体。这包括美感的自然目的性,便是第三本书《判断力批判》的主要内容。

相对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txt全集下载

邮箱在哪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惯性定律、力和运动关系的定律、作用和反作用的定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1687年首次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重要的物理学哲学著作。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论物体的运动”,表述了牛顿三定律;第二卷也是“论物体的运动”,论述了阻力下物体的运动,为流体力学开先河;第三卷“论宇宙的系统”,讨论了宇宙系统。《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近代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书意味着经典力学的成熟,其中所建立的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成为近代科学的标准尺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宗旨是从各种运动现象中探究自然力,再用这些力来解释自然现象。贯穿全书始终的核心内容,是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全书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写在正文前面的一个长长的“说明”。对书中用到的一些概念,诸如力、天体、力学、运动、物质的量等给出了定义和必要的说明;第二部分是“公理或运动的定律”,详细介绍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惯性定律、力和运动关系的定律、作用和反作用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