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同文堂培养了大量翻译人才,这些翻译人员对洋务运动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bifengziyou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gg原罪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促进西学东渐.一些翻译人员后来对西学传播及东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1年前

相关推荐

求苏轼私识范仲淹的部分答案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含义,正确的是(1) 何为其不可(2)吾得其为人(3)士有自京师来着(4
求苏轼私识范仲淹的部分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含义,正确的是
(1) 何为其不可
(2)吾得其为人
(3)士有自京师来着
(4)此四人者,人杰也
A(1) (2)相同,(3),(4)不同
B(1)(2)不同,(3)(4)相同
C(1)(2)相同,(3)(4)相同
D皆不同
大炮在线1年前3
ss赌民ss17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应该选D.1.其是指原因,2其是他的意思3.者可以解释为"...的人“这里指京城来的人,4.者表示语气停顿,此句为判断句,如陈胜者,阳城人也.故所有含义皆不同.
古文《送石昌言为北使引》中的,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翻译成现代汉语
zhengsheng1年前1
双手劳动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我(苏洵)到京城游学,在长安见到了昌言,互相慰问如平常一样高兴
1.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几妻子还于京师. 请帮忙翻译一下!急!
f4ep1年前1
川夏24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第一句:我和刘禹锡是亲密的朋友,怎么忍心看他们母子这样(落到这个地步)呢?
第二句:观察使裴立为柳宗元料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儿女返回京师.
翻译“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至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回
翻译“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至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回,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程誉光赫”
乖歪歪1年前2
zqn0303 共回答了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先采呐吧,我在写,谢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19分)答段缝书王安石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19分)
答段缝书
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怪某无文字规巩,见谓***。果哉,足下之言也?
巩固不然。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 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 父亦爱之甚,尝曰:“吾宗敝,所赖者此儿耳。”此某之所见也。若足下所闻,非某之所见也。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于罪之中有足矜者,顾不可以书传也。事固有迹,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情而诛焉,则谁不可诛耶?巩之迹固然耶?然巩为人弟,于此不得无过。但在京师时,未深接之,还江南,又既往不可咎,未尝以此规之也。巩果于从事,少许可,时时出于中道,此则还江南时尝规之矣。巩闻之,辄瞿然。巩固有以教某也。其作《怀友书》两通,一自藏,一纳某家,皇皇焉求相切劘,以免于悔者略见矣。尝谓友朋过差,未可以绝,固且规之。规之从则已,固且为文字自著见然后已邪,则未尝也。 凡巩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过,亦如前之云而已,岂不得为贤者哉?
天下愚者众而贤者希,愚者固忌贤者,贤者又自守,不与愚者合,愚者加怨焉。挟忌怨之心,则无之焉而不谤,君子之 过于听者,又传而广之,故贤者常多谤,其困于下者尤甚。势不足以动俗,名实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谤,谤易以传也。凡道巩之云云者,固忌固怨固过于听者也。家兄未尝亲巩也,顾亦过于听耳。 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过于听者之言,县断贤者之是非,甚不然也。 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孟子曰:“***皆曰可杀,未可也,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匡章,通国以为不孝,孟子独礼貌之以为孝。孔、孟所以为孔、孟者,为其善自守,不惑于众人也。如惑于众人,亦众人耳,乌在其为孔、孟也?足下姑自重,毋轻议巩!
(选自《王安石集》)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 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属:写 b.吾宗敝敝:衰败
c.尝谓友朋过差差:过错 d.通国以为不孝通:通过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曾巩是“贤者”的一组是()
①始熟而慕焉友之②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③亲友惴畏焉④巩在京师,避兄而舍⑤其心勇于适道⑥巩闻之,辄矍然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王安石看来,曾巩是个“贤者”;在曾巩的父亲看来,曾巩是一个“纤完”的人。
b.在段缝看来,曾巩是一个缺点很多的人,是不值得人敬重的。
c.作者认为对某一个人的看法不能道听途说,一定要和他接触然后得出结论。
d.作者用孔孟的例子证明人应自守节操,不被别人的观点左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3分)
译文:
(2)凡巩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过,亦如前之云而已,岂不得为贤者哉?(4分)
译文:
(3)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过于听者之言,县断贤者之是非,甚不然也。(3分)
译文:
午后d阳光1年前1
guoc_f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1)父亲在贫困中生活,他留在父亲身旁侍奉,没有做得不好的,家里的事即使再小也要亲自去做。(“铢发”:非常细小;“之”:动词,去做。句意通顺可得3分)
(2)曾巩的行为,像前面所说的,他过去的错误,也像前面说过的那些罢了。他难道不能成为贤明的人吗?(关键词:“行”:行为;“既”:过去的;“过”:错误。句意通顺可得4分)
(3)你仍要借用猜忌他、怨恨他以及听说他过错的人的言辞,来评价贤明的人是对是错,这是很不对的。(“引”:引用,借用;“县断:评价,判断”。句意通顺可得3分)

【参考译文】
段君:我在京师的时候,曾经对你说过曾巩擅长写文章,而没有说过他的为人。回到江南之后,才和他相熟识并且敬佩他和他作了朋友,那时又写文章粗略地说了他行事的方式。你来信用你听到的来批评曾巩的行为没有一点好的地方,他在家里,亲友都害怕他。你怪我没有写信规劝曾巩,让朋友们来说他。你的话是真的吗?
曾巩当然不是那样。他的文学和议论的水平在我相识的人中没有谁能超得过。他内心勇敢合乎道德,这不是可以用刑罚和利益可以改变的。他父亲在贫穷之中生活,他生活在父亲身旁照顾他,家里的事既使再小也要亲自去做。他父亲也非常爱他,他父亲曾经说过:“我这一家人不旺盛,能指望的,只有这一个儿子。”这是我所看到的。像你所听说的那些,我没见到。曾巩在京师,回避兄长而居住,这就是我也要责备他,你应当大力地攻击他。我身处于罪责之中有些事要小心,因而不可以用信来告诉你。事情虽然表面是这样然而动机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按照心理动机来评价,那么谁不可以被判罪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 ① 间,吉安刘公宣 ② 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 间,吉安刘公宣 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 ……取解时,刘文恭公铉 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A.以 使(告诉)
B. 其文(感到惊奇)
C.谓必山林老儒之 (做法)
D.使乃优遇 (他,指刘宣)
2.翻译下面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uangdonghai1年前1
127123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2.6%
1.C
2.(他)日夜在马棚中读书,丑使起初不知道。
3.(1)刘宣:苦读成才。
  (2)卫使:爱惜人才。
(3)刘铉:慧眼识才。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 调南和尉,有惠政。
  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玄宗在东都,酺 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加赏黜。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瑰谲光丽。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蔿于》。《于蔿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谓宰相曰:“河内人其涂炭乎?”乃黜太守,德秀益知名。
  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满,笥余一缣,驾柴车去。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 爨。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苏源明常语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 (选自《新唐书·传记一百一十九·卓行》)
  【注】①窭:贫寒。 ② 酺:聚会饮酒。 ③ 爨:烧火做饭。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
A. 母亡, 墓侧。——筑庐
B. 虎为暴——恰巧,正好
C. 即有累,吾当 ,不及余人。——定罪
D. 河内太守 优伎数百——用车子
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河内人 涂炭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皆出于此乎?
B. 黜太守。——尔其无忘 父之志。
C.彼诡计, 亡去,无乃为累乎?—— 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D.嗜酒,陶然弹琴 自娱。——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 也。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太守待以客礼。
A.重为乡党所笑。
B.异乎三子者之撰。
C.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D.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服完母亲的丧期,恰巧碰上朝廷有人举荐,元德秀因而被任命为南河县县尉。
B.义释大盗,为民除害,可见元德秀胆识过人
C.五凤楼请命,元德秀借歌舞之机巧妙讽喻,为民请命。
D.元德秀淡泊名利,廉洁勤政,两袖清风,但仍仗义疏财,扶危济困。
5.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划线部分断句。
  德 秀 不 及 亲 在 而 娶 不 肯 婚 人 以 为 不 可 绝 嗣 答 曰 兄 有 子 先 人 得 祀 吾 何 娶 为 初 兄 子 襁 褓 丧 亲 无 资 得 乳 媪 德 秀 自 乳 之 能 食 乃 止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kecy1年前1
小白龙菲比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0%
1.D
2.A
3.B
4.A
5.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
6.(1)(元德秀)所得到的俸禄都供给孤儿穿衣吃饭。
  (2)(我)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就一家的学说。
翻译文言文 《本事诗》“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到“由是称誉光赫”
极品猪头爱小兔1年前10
lijimao875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75%
唐代诗人贺知章晚年由京回乡,居会稽鉴湖,自号四明狂客,人称酒仙.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并称“吴中四士”,都是嗜酒如命的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位咏的就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真是醉态可掬.在贺知章几十年的官宦和饮游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认识了李白.两人相见恨晚,遂成莫逆.一天,贺知章邀李白对酒共饮,但不巧,兜里没钱,于是贺知章毫不犹豫地解下身上佩带的金龟换酒,与李白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贺知章回到家乡不到一年便去世了,李白十分悲痛,写下诗句:“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董宣传 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董宣具有什么精神?
董宣传 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董宣具有什么精神?
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董宣具有什么精神?
jy197771年前1
zjtomato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侧面描写.
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了董宣正气凛然~不畏权贵~公平执法的精神~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任光禄竹溪记[明]唐顺之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小题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徼:边界。
b.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薪:这里是“当作柴草”。
c.或芟而去焉芟:锄除。
d.固有不能间也欤间:间或。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任光禄志趣高雅的一组是()
①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②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③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
④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
⑤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⑥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游京师显贵人家之园的见闻感受,那里奇花异石屡见不鲜,惟竹不可得。
b.文章第2段引用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依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
c.任光禄虽然身处江南,但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而是在荆溪之上治园,“遍治以竹”。
d.文章由任光禄对竹的态度,揭示出他不谄流俗的孤高***的人品,这也属直接写竹。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3分)
(2)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3分)
(3)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4分)
9009009001年前1
银质转经轴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1)解析:如此说来,世上的美丑好恶,又有什么不变的标准呢!(“亦”、宾语前置、句意各1分)
(2)解析:所以京城人珍爱竹子,与江南人不重竹子,他们同属于不知竹,是一样的啊。(“其”、“一”、句意各1分)
(3)解析:既然这样,那么假使竹子不是这里的土地所有,任君也将竭尽其力予以搜集,然后心里才高兴。(“然则”、“虽”、“快”、句意各1分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阅读下面的文段。(12分)柳子厚 ① 墓志铭(节选) (唐)韩愈其 ② 召至京师而复为
阅读下面的文段。(12分)
柳子厚 墓志铭(节选)(唐)韩愈
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 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 ,无辞以 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 ,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 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 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注释】①柳子厚:即柳宗元,字子厚。②其:指柳宗元。③复为刺史:又任命为刺史,指柳宗元等人再次被贬黜到偏远地方。④以柳易播:指柳宗元自愿到播州去,让刘禹锡去柳州。
小题1:下列汉字有多个义项,请你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汉字
词典义项
文中加点字的解释

①穷尽,完结。 ②阻塞不通。引申为困窘,为难。 ③特指不得志,不显贵。 ④生活困难。 ⑤达到极点。 ⑥穷究,追究到底。
⑴吾不忍梦得之 ()
⑵士 乃见节义()

①白色。引申为纯洁,干净。 ②清楚,明了。引申为显著。 ③下对上告诉,陈述。
④天亮。 ⑤空白,没有加上其他东西。
⑶无辞以 其大人()
⑷遇有以梦得事 上者()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小题3:柳宗元“愿以柳易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小题4: 作者在选段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具体分析对比的内容及作用(3分)
绿柳弥沙1年前1
嘴巴长痔疮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小题1:(4分)(1)② (2)③  ⑶③ ⑷③(每小题1分)
小题2:(3分)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关系,(即使)仅仅像毛发一般的小,就反眼好像互不相识。(每个分句1分,大意对即可) 
小题3:(2分)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答到一点即可得2分,大意对即可。如果答“不忍梦得之穷”的意思,可得1分)
小题4:(3分)作者把柳宗元一心为朋友着想的高尚节义与世人们见利忘义、落井下石的小人行径进行对比,突显了柳宗元的人格魅力,表达了作者对柳宗元的赞赏之情。(对比内容2分,基本正确即可;对比作用1分,写出一个方面,大意对即可)


小题1:
文言文阅读。 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 ① 间,吉安刘公宣 ② 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
文言文阅读。
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 间,吉安刘公宣 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 ……。取解时,刘文恭公铉 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以 使(告诉)
B、 其文(感到惊奇)
C、谓必山林老儒之 (做法)
D、使乃优遇 (他,指刘宣)
2、翻译下面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ycity1年前1
oahnap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1、C
2、(他)日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起初不知道。(意对即可)
3、(1)刘宣:苦读成才。(2)卫使:爱惜人才。(3)刘铉:慧眼识才。
求"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的翻译
zjkzwz1年前1
信君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余尝游于京师候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有竹据其闻,或芟(同“删”)而去焉.曰:“母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稿而死.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
京城的人拿我们(南方)的烧柴当作宝物!(指竹子)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朝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默默无闻中1年前1
五一好累 共回答了29个问题 | 采纳率89.7%
这段话出自唐代孟棨《本事篇》载,意思是:李白刚从四川至京师(长安)的时候 , 住在旅店里。秘书监(官名)贺知章听说他的名声 , 第一个探访之。觉得他容貌非凡 , 又请他拿出所写的文章。李白拿出《蜀道难》给他看。贺知章还没读完 , 就数次称赞 , 称李白为“谪仙人”, 解 下金龟(官员的腰带)换酒 , 和李白喝酒两人都醉了,一连这样好几天, 于是李白的名称声誉逐渐显赫。
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送往京师.发的意思是挖掘么?
ouyghe5551年前1
leiyuanyuan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发在此作“打开”之意,意思是打开张角的棺材,割下他的头颅,送去京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任光禄竹溪记明·唐顺之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 ① 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 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 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 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 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 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 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尔。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 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取材于明·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①徼(jiào):边界。②光禄:官名。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 其所生之地穷:追究或千钱买一石
b.或 而去焉芟:除去
c.吾 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意:意图
d.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 味可好臭:气味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吾江南人斩竹 薪之②与嬴 不助五国也
b.①而不欲 告人欤?②木直中绳,輮 为轮
c.①甥 为我记之②自 不变者而观之
d.①此其 竹,必有自得焉②多 在庾之粟粒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对任光禄的人品进行肯定的一组是
①尤挺挺不妄与人交
②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
③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
④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⑥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小题4: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引用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以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作者用反诘语气,表达了他对世俗偏见的不满之情。
b.任光禄虽身处江南,却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而在园中遍植以竹,并自号“竹溪主人”,是个不苟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
c.这篇小品文,详细描写竹溪景物,并借题发挥,通过人们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的对比,针砭了世俗,赞扬了任光禄君孤高***的人品。
d.本文名为记,却不受形式束缚,别具一格,有独特的思想见解,且能直抒胸臆,是体现作者自然而成的创作风格的富于***的好作品。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3分)
(2)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4分)
(3)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3分)
萧六吴1年前1
csbvictor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C
小题5:
(1)因为它难以寻觅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
(2)我不能与有势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胜况,单独在这里取山地本来所有的东西,可以不化费劳力而使满园苍翠葱茏,也足以自适。
(3)任君在繁华纷闹中生长,而能不沉溺其中,衣饰车马、僮仆、歌舞,凡是富贵人家所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


小题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任光禄竹溪记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 ① 富人之园,见其所蓄 ② ,自绝徼 ③ 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任光禄竹溪记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 富人之园,见其所蓄 ,自绝徼 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唯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 ,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 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⑥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注]①侯家:王侯之家。②蓄:蓄养,收藏。③绝徼:极远的边地。④其为园:他们建造园子。⑤芟(shān):割。⑥槁:干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而所不能 ( )者惟竹
(2) ( )有竹据其间
(3)或芟而 ( )
(4)毋以 ( )占我花石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allop_gao1年前1
太阳之王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1.(1)得到(2)然而(3)除掉、去除(4)这(或“它”),代指竹子
2.我们江南人砍掉竹子把它当柴烧。
3.“物以稀为贵”,“不同地方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事情的好坏是相对的”。(意对即可)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
一羞一羞1年前1
lotuslzj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年少时爱结交,重视兄弟情义,助人排忧解难,在鹿门山隐居.四十岁时,才去游历京城.曾经在太学(最高学府)作诗,诗好到令众人惊叹.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入京学。天顺八年,年十八,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讲官。
  弘治五年,旱灾求言。东阳条摘《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数千言,上之。帝称善。
  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奉命往祭。还,上疏言:
  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天津一路,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有菜色。盗贼纵横,青州尤甚。南来人言,江南、浙东***载道,户口消耗,军伍空虚,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东南财赋所出,一岁之饥已至于此;北地篒窳 [注] ,素无积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事变之生,恐不可测。 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
  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势家巨族,田连郡县,犹请乞不已。亲王之藩,供亿至二三十万。 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 。***建都于北,仰给东南,商贾惊散,大非细故。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闸河官吏莫不奔骇,鬻贩穷民所在骚然,此又臣所目击者。
  夫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而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容隐之端甚小,蒙蔽之祸甚深。臣在山东,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然诏旨频降,章疏毕陈,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时,俱见遏罢。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乞取从前内外条奏,详加采择,断在必行。
  帝嘉叹,悉付所司。
  是时,帝数召阁臣面议政事。东阳与首辅刘健等竭心献纳,时政阙失必尽言极谏。东阳工古文,阁中疏草多属之。疏出,天下传诵。(节选自《明史?李东阳传》)    
  [注]篒窳:ziyu,疏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迁侍讲学士, ***讲官——充:担任    
b.臣奉使 行,适遇亢旱——遄:速疾
c.江南、浙东*** 道——载:负载        
d.始于 隐,成于蒙蔽——容:包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荷锄 有菜色——上书谏寡人 ,受中赏    
b.***建都 北——徘徊 斗牛之间
c.伏闻陛下 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蝉蜕于浊秽, 浮游尘埃之外
d.诚恐今日 言,又为虚文——当其欣于 遇,暂得于己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维艰”和“吏治混乱”的一组是( )
a.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户口消耗,军伍空虚     
c.冗食太重,国用无经——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
b.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差役频烦,科派重叠 
d.鬻贩穷民所在骚然——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李东阳幼时聪明颖悟,擅书法,深得皇上喜爱。十八岁中进士后进入仕途,不断得到升迁。
b.弘治十七年,李东阳给皇帝上疏,描述了奉命往祭途中所见所闻的严重灾情,令人触目惊心;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c.李东阳一路上听取了各种意见,认为产生灾异的根源在于势家巨族、亲王贵戚、内廷***互相勾结,危害百姓。
d.为了革除蒙蔽之祸,李东阳请求皇上将以前的各种建议详细地加以整理并择善实施。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38944131年前1
sonoo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1.C
2.C
3.D
4.C
5.(1)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尽管官署,每天处理公文,尚且不能了解详情,何况陛下深居皇宫禁地呢?
  (2)有当不务正业的人,假托皇亲国戚手下之人的名义,常常在关卡渡口都市大设店铺,并搜罗商税。
英语翻译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为言者,不果释
li2318435971年前1
suzhiwangzhe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原文
  碧血丹心   天祥方饭五坡岭,弘范奄至,众不及战,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一时官属,士卒死者甚众,天祥见弘范与潮阳,不拜,踊跃前就戮.弘范驱之前,与俱至崖山,使之书招张士杰.天祥曰:“吾不能悍父母,反教人叛父母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一诗与之.其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天祥刚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忽然来到,军队来不及应战,天祥仓皇向外跑,张弘范部下千户王惟义跑上前来把他捉住了.一时间官吏、士兵被杀死的很多.天祥在潮阳见到张弘范,不肯下拜,愤怒地跳着要张弘范杀掉他.张弘范押着他走在前面,与他一起到厓山前,叫他写信招降张世杰,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皇上,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皇上吗?”逼他写招降书逼得很紧,他就写了《过零丁洋》一诗给张弘范.诗的尾联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巢 谷 传(宋)苏辙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①者,心好之。谷素多力,
巢 谷 传
(宋)苏辙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①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会泸州蛮乞弟②扰边,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予之在朝,谷沉浮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
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③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 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 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选文有删节)
【注】①举武艺:科举考试中的武科考试。②乞弟:泸州西南少数民族乌蛮首领斧望个恕的儿子。③愍:怜悯,哀怜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弓箭    畜:储备。
B. 妻子不免寒饿       顾:只是。
C.自眉山 言         诵:通“讼”,公开。
D.予方 困乏:疲乏         
小题2:下列句子中,能直接表现巢谷重朋友情谊的一组是
①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②非君莫使遗之者
③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
④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
⑤将复见子瞻于海南
⑥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巢谷幼时随父学习,后进京赶考,却弃文从武,学成后,可惜最后没有考中武举。
B.巢谷与作者是同乡,平日相交甚笃,因而不顾高龄和体弱去看望远谪岭南的苏辙兄弟。
C.我小时候就认识巢谷,知道他的志向高洁,是大事小事都可以托付的人。
D.作者对巢谷的一生遭遇充满同情,对他的品德才能非常欣赏,为此写下了这篇传记。
pasulaptua1年前1
wangyulin829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1:

点评:本题既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借巢谷看重朋友情谊的品性给考生以思想上的教化,体现了高考提倡高雅追求、弘扬正气的原则。
小题3:
试题分析:B项,“平日相交甚笃”和“予之在朝,谷沉浮里中,未尝一见”说法相矛盾。
点评:本题通过几个选项将文本中较难理解的句子进行了解释,符合本题的命题意图。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学会利用文意理解题来理解文本。这类题的错误选项错误点的设置很小,比如本题仅仅是在“平日相交甚笃”“未尝一见”上设了陷阱。
英语翻译 李元纮,字大纲,其先滑州人,后世占京兆万年,本姓丙氏.曾祖粲,仕隋为屯卫大将军,炀帝使督京师之西二十四郡盗贼,
英语翻译
 李元纮,字大纲,其先滑州人,后世占京兆万年,本姓丙氏.曾祖粲,仕隋为屯卫大将军,炀帝使督京师之西二十四郡盗贼,善抚循,能得士心.高祖与之厚,及兵入关,以众归,授宗正卿、应国公,赐姓李.后为左监门大将军,以其老,听乘马按视宫禁.年八十余卒,谥曰明.祖宽,高宗时为太常卿、陇西公.父道广,武后时为汴州刺史,有善政.突厥、契丹寇河北,议发河南兵击之,百姓震扰,道广悉心抚定,人无离散.迁殿中监、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封金城侯.卒,赠秦州都督,谥曰成.
  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改好畤令,迁润州司马,以办治得名.开元初,为万年令,赋役称平,擢京兆少尹.诏决三辅渠,时王、主、权家皆旁渠立硙,潴堨争利,元纮敕吏尽毁之,分溉渠下田,民赖其恩.三迁吏部侍郎.会户部杨瑒、白知慎坐支调失宜,贬刺史,帝求可代者,公卿多荐元纮.帝欲擢为尚书,宰相以资薄,乃为户部侍郎.条陈利害及政得失,帝才之,谓可丞辅,赐衣一称、绢二百匹.明年,遂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清水县男.
  元纮当国,务峻涯检,抑奔竞,夸进者惮之.五月五日,宴武成殿,赐群臣袭衣,特以紫服、金鱼锡元纮及萧嵩,群臣无与比.是时,废京司职田,议者欲置屯田.元纮曰:“军国不同,中外异制,若人闲无役,地弃不垦,以闲手耕弃地,省馈运,实军粮,于是有屯田,其为益尚矣.今百官所废职田不一县,弗可聚也;百姓私田皆力自耕,不可取也.若置屯,即当公私相易,调发丁夫.调役则业废于家,免庸则赋阙于国,内地为屯,古未有也.恐得不补失,徒为烦费.”遂止.初,左庶子吴兢为史官,撰《唐书》及《春秋》,未成,以丧解,后上书请毕其功,诏许就集贤院成书;张说致仕,诏在家修史.元纮因言:“国史记人君善恶、王政损益,褒贬所系,前圣尤重.今国大典,分散不一,且太宗别置史馆禁中,所以秘严之也.请勒说以书就馆,参会撰录.”诏可.
  后与杜暹不协,数辨争帝前,帝不怿,皆罢之,以元纮为曹州刺史,徙蒲州,引疾去.后以户部尚书致仕,复起为***詹事.卒,赠***少傅,谥曰文忠.
ytue1年前2
yl0411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http://baike.baidu.com/view/2701576.htm,百度百科里正好有这个全文翻译.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对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京师 风雪——乘:冒着
B、道少半, 中岭——越:飞越
C、而半山 雾若带然——居:停留
D、复 西谷,遂至其巅——循:顺着
2、下面对本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句中,连用“乘、历、穿、越”四个动词,准确生动,且富于变化,传神地写出了登山的迫切心情。
B、“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
C、“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句用比喻手法写在山顶远望、俯视所见,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感受。
D、本段内容主要是为下文写泰山日出作铺垫,所以文字虽多,但并非文章重点内容。
火星白羊1年前1
594zzf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1、B
2、D
求解释文言文《推敲》里的字词~原文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
求解释文言文《推敲》里的字词~
原文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请解释下列括号字词:
1.(尚)(为)手势未已
2.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3.立马久(之)
huoyaibf1年前1
宋爷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尚:还;为:做.
为:被.
之:句末助词.
京师这个词最早出现于何时
老蜈蚣1年前2
chfarf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京师
jīngshī
[capital (of a country)] 帝王的都城
春秋公羊传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自京师来.——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赴举京师.——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自京师乘风雪.——清·姚鼐《登泰山记》
送东阳马升序字词解释第3段流辈 甚()称其贤余 朝()京师,生以 乡() 人子 谒() 余撰()长书() 以为 () 贽
送东阳马升序字词解释第3段
流辈 甚()称其贤
余 朝()京师,生以 乡() 人子 谒() 余
撰()长书() 以为 () 贽()
与之论 辨() ,言 和() 而 色() 夷()
是() 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 亲() 也
copyleftgirl1年前1
fishman_002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81.8%
流辈甚(很)称其贤
余朝(朝见皇上)京师,生以乡(同乡)人子谒(拜访)余
撰(写)长书(信)以为(作为)贽(礼物)
与之论辨(辩论),言和(温和)而色(态度)夷(谦恭)
是(这)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父母)也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u独酌风中1年前1
麓寺山人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1.B
2.C
3.D
4.(1)王羲之平常喜欢服丹食药,涵养性情,不喜欢住在京城,他刚渡过浙江,便产生了终身住在这里的念头。
  (2)如果别人能这样入迷,不一定赶不上他。(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 寒食 ① 寄京师诸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
寒食 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 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 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②流莺:飞行不定的黄莺。③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1)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冷”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后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ightchat1年前1
AllenShan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1)“冷”字既写出了“禁火空斋”而带来的环境的萧索清冷;又和下文的“独坐”“想诸弟”相照应,表现出作者因离家在外和思念故乡亲人而产生的孤独寂寞。
(2)第三句直接表达“想诸弟”的思乡之情;结尾一句从本句看情寓景中,从全诗看以景结情;进一步烘托出了“想诸弟”之情,更使人感到情深意远。(意思对即可)
王安石待客、阅读【原文】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
王安石待客、阅读
【原文】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
公约之饭的之( ) 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的惟( )
画出句子的朗读节奏(段一处) 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
不要大段的翻译、
寂莫狂沙1年前2
szhuanglei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92.9%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到京城,于是谒见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有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萧氏子心里对这件事感到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公约之饭的之( 代词,他 )
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的惟( 只是,仅仅 )
画出句子的朗读节奏(段一处) 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感悟:
不屑那些酒囊饭袋的小人,萧氏子虽人品不坏,但似乎是一个嫌贫爱富、阿谀奉承的人,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
推敲的故事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云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
xmwfafa1年前1
ruojiruoli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师乘风雪/自:自己
B.越长城之 /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C.余始 以入/循:沿着
D.磴 不可登/几:几乎
2.下列加粗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回视日观以西峰, 得日,
A.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凭几学书
B. 曰:此东海也
C. 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焉,或不焉
3.下列句子中与“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B.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今以钟磬置水中
4.下面对这段文字意思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着重记叙了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
B.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以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C.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西谷、山巅。
D.“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描绘出一幅夕照美景,对雾的描写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新颖别致,风格独具。
游人甲乙1年前1
东风破_ff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1.A
2.D
3.D
4.D
谁能帮忙翻译一下:1.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 2.夫桥之役虽小,然其劳且难成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
谁能帮忙翻译一下:1.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 2.夫桥之役虽小,然其劳且难成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
不是英语啦、、、、是文言文翻译!!!
在这样就晕了1年前1
少帅蛟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从京城出发,走水路的人都对他说过上述的话.
教父职位虽小,但是他的功劳极艰难经日积月累都是非常难得的,他们的功劳不可不记.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峨、、、、、、(中间太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峨、、、、、、(中间太多我不打了)、、、、、共论诗道,留恋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读文言短文,用现代汉语写出大意.
ding11081年前1
wfylcl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翻译: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因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 ① 富人之园,见其所蓄 ② ,自绝徼 ③ 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 富人之园,见其所蓄 ,自绝徼 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 ,弈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一石,百钱买一花而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 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城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 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节选自《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①侯家:王侯之家。②蓄:蓄养,收藏。③绝徼:极远的边地。④其为园:他们建造园子。⑤芟(shān):割。⑥槁:干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而所不能 惟竹:_________________
(2) 有竹据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
(3)或芟而 焉: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毋以 占我花石地: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1245de1年前1
454862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1.(1)得到
  (2)但是、然而
  (3)除掉、去除
  (4)这(或“它”),代指竹子
2.我们江南人砍掉竹子把它们当柴烧。(意对即可)
3.示例:“物以稀为贵”、“不同地方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或“事物的好坏贵贱是相对的”。 (言之有理即可)
求李白遇贺知章...背景~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
求李白遇贺知章...背景~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
这段文言文的背景和补充的东西,我着急,
羞琪1年前1
典雅的罪犯32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靠,你就是为了应付江的作业.
你上百度知道和百科上查查就知道了
李白刚从四川至京师(长安)的时候 ,住在旅店里.秘书监(官名)贺知章听说他的名声 ,第一个探访之.觉得他容貌非凡 ,又请他拿出所写的文章.李白拿出《蜀道难》给他看.贺知章还没读完 ,就数次称赞 ,称李白为“谪仙人”,解 下金龟(官员的腰带)换酒 ,和李白喝酒两人都醉了
这个网址就是楼上的答案.
百度搜李白和贺知章
英语翻译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平生所不好者.翻译
z1795219001年前1
范红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这是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韩愈
两句分别翻译如下:
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
翻译:上司(这里指李鄘)调任别处,而张署不乐意长久地离开京师,所以就辞官回家.
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平生所不好者.
翻译:张署改任河南令,可是河南尹是他平生所不喜欢的人.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 如何翻译/
lyp6001年前2
肉串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这是明代散文家唐顺之《竹溪记》一文中的句子.
原句为:“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
可译作:我曾经游观过京城世宦富贵人家的亭园.
I used to have a travel to the garden of the rich in the capital.(英文不是很好,见谅.)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庞驳1年前1
感觉如此拉风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这句话应该是竹溪记中的一句话,我也正好做到这道题,我去查了一下译文
第一段主要叙述了京师人和南人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
如果题目针对第一段,主要应该答不同人的欣赏,对于一些物品的赏识,以及不同的赏美观体现不同的人品一类
如果是针对全文
本文题为“记”,所记的中心事件是舅父任君治园植竹一事,但作者并没有在“记”上大做文章,而是借题发挥,通过对比、衬托,自然托出文章的主旨.文章起笔写京师人与南人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一贵一贱,形成鲜明的对照;进而推理叙写“绝徼海外人”可能有的态度,从而发出“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的慨叹.在这大段铺垫的基础上,文章才开始点题.光禄任君虽身处江南,却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反而在园中“遍植以竹”,并自号曰“竹溪主人”.虽寥寥几笔,却刻画了一个不苟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接下来的议论,既写人又写竹,借竹的形象对任光禄的人品进行了充分的肯定,点明他知竹爱竹的根源在于他“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的不流于俗的美好品德.
参考一下.
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什么意思
ThelastAK1年前3
每日一封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原文:“帅他迁,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
翻译:率领军队到别处驻扎,军队不愿意长久地离开京师,请求回去(京师).
京师为之语曰的之什么意思
來ㄖ醉臥絕頂1年前1
两兄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代词,“他”,我不知道前文是什么,这里代指前一句里的主人翁
人君已四海为家,岂独旧邦是思,空京师而事远巡,非重慎之道也 这一局的翻译
luckz1年前1
songpeng1980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80.8%
出自《金史·列传第三十四·路伯达传》.
翻译过来:
作为君主是把整个天下都当做自己的家的,怎么能单独只去思念以前的故都呢?让京城首都空虚着却忙着去巡视远方,这不是慎重的行为.
宣城施闰章还自京师见之目为才子翻译
fuyi1398401年前1
cherjin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宣城的施闰章从京城回来,见到了他,把他视为一个很有才学的人.
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这句话意思是什么?
宋yy哥1年前1
宋柯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所以京城人的珍爱竹子,与江南人的不重竹子,他们同属于不知竹是一样的.
英语翻译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2.而后深层无一言半辞送我3.曾以其所不能4.自京师乘风雪5.比之陈,车六七百乘
妮妮家的喵喵1年前1
影随茵动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1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
2现在我要去死,侯生却没有一句半句话送我
3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4自京都冒着风雪
5等到了陈郡,有战车六七百辆.
崔景偁拜师的译文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
崔景偁拜师的译文
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
非典天平1年前1
huge2007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
我当初在京城认识景偁,和(他)结交为朋友,景偁按照长兄的礼节来对待我.几年后,不久又面朝北方向我奉上礼物,请求作(我的)徒弟.我感到惭愧并谢绝了,没有接受(礼物).(景偁)说:“我师从您,并不是图取功名啊.先生您不写世俗的文章,也不是个庸俗的人,我是希望我有希望做您的学生啊.”
鄙视“飞天涯古典文学”剽窃我的劳动果实.不过这鸟人功夫还不到家,把我初稿的错误也照搬了.“北面承贽”意为拜师,这里不用直译;“庶几”译为希望,请楼主明鉴.再次鄙视“飞天涯古典文学”!
送人归京师中子规的意象含义诗中最后两句是否矛盾?为什么
笨VS笨1年前1
Huiquan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起人们别恨乡愁.鸣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去.”所以子规鸟又叫思归、催归,用这意象表达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
黄婉巧对答案无、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
黄婉巧对答案
无、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1、 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robin4141年前1
枫林晚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1、①诏:召见 ②奇:
2、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琼因为考虑他的对联而不知道日食的情况.②即以其言应诏 :就用黄婉所说的回应太后的召见.
3、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 不正确
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日食之余如月之初”日食后的样子就和月初的月亮一样!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对下面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 风雪 乘:冒着
B.道少半, 中岭 越:飞越
C.而半山 雾若带然居:停留
D.复 西谷,遂至其巅 循:顺着
2.下面对本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句中,连用“乘、历、穿、越”四个动词,准确生动,且富于变化,传神地写出了登山的迫切心情。
B.“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
C.“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句用比喻手法写在山 顶远望、俯视所见,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感受。
D.本段内容主要是为下文写泰山日出作铺垫,所以文字虽多,但并非文章重点内容。
love3z1年前1
城市灰尘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1.B
2.D
故京师之人.....不知竹一也,的翻译
bsscwl1年前2
zbin84266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故京师之人.....不知竹一也.翻译:我的老[师][故]乡在北[京]他是北京[之][人][也].[不][知]道[竹]街[一]角在那里.就是自己意思 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每个字都放进去了.一个玩笑翻译.不要学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