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你知道,中国航天员为什么叫“taikonaut”吗?

2023-07-13 20:31:43
共4条回复
大鱼炖火锅

据媒体报道,在2021年6月18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杨利伟表示,我们中国航空航天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我们的航天员叫做taikonaut。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发酵后,引起了众多网民们的关注与讨论。

部分网民认为,之所以我国航天员会出现专属词汇,这也与近年来我国航天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有部分网民认为这是我国文化输出成功的一种表现。那么以下笔者来讲一讲中国航天员为什么叫做这个单词,它有什么意义?

一、taikonaut的由来

首先笔者来讲一讲这个单词的由来,它实际上是由两个词汇所组成,分别是太空拼音taikong以及astronaut(即英文中宇航员的词汇)。两者相加,便成为了中国航天员的代名词,而在中国发射神舟12号载人飞船之后,欧洲航天局在祝贺信中也用到了这个单词。

二、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水平的提升

其次,笔者认为这个单词的出现,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标志着我国航天水平的提升。因为当前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拥有自己专属的宇航员名称,它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以及中国。拥有关于航天员的专属名称也标志着这个国家在该领域上的卓越成就,而现今在外媒对我国航空航天发展进行报道时,也经常使用到这个名称。

三、这也标志着我国文化输出的成功

TAIKONAUT

最后笔者认为这个单词的出现,它也标志着我国文化输出的成功。因为这个词汇最先开始是由我国所进行创造。现今它已经被牛津词典收录,并在其中注释chinese astronaut。

可可

中国的航天员之所以叫“taikonaut”,是因为前半部分“taikon”是来自太空的汉语拼音,后半部分词尾“naut”在英语中代表宇航员这一类人,因为他是从中文拼音翻译过来的,所以它特指“中国宇航员身份”。

coco

taikon是中文中“太空”的拼音,而naut是词根,有航行、水手等意思。诠释是太空水手,意旨航天员。

CarieVinne

据了解,词根“taiko”,出自“太空”的拼音,目前这个词已被牛津词典收录,意思为“Chinese astronaut”,即“中国宇航员”。

相关推荐

taikonaut用英语怎么说

taikonaut用英语读作【tau026aku0254nu0254:t】。taikonaut,特指即“中国宇航员”或“中国太空人”。1999年11月21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号”无人宇宙飞船,世界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个消息。在英文的有关中国不久就会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报道中,第一次使用了Taikonaut,特指即“中国宇航员”或“中国太空人”。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3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宇航员:宇航员,则指以太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宇航员。宇航员这份职业,只有零失误,绝对不能有一点失误,所以在成为宇航员之前,需要对身体进行全方面体检,除了各项指标需要符合标准以外。在身体的部位上不能有伤疤,不能有过往病史,包括家族遗传病和潜在疾病,而且还不能是色盲。之所以有这么严格的身高体重标准,主要就是考虑这两个方面:执行航天任务的飞船,一般太空舱里的空间是有限的,为了节省成本才会要求这么严格的身高体重标准。另一方面是最重要的,标准的身高和体重,都是经过航天专家研究而设定的标准,因为合理的身高和体重,能够减少宇航员在着陆冲击带来的身体伤害。
2023-07-13 18:54:561

taikonaut是什么意思

taikonaut是中国航天员的意思。“Taikonaut”是由中文“太空”的拼音和英语单词astronaut混成的拼缀词。该词也被牛津词典收录,意思为Chinese astronaut(中国宇航员)。1999年11月21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号”无人宇宙飞船,世界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个消息。在英文的有关中国不久就会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报道中,第一次使用了Taikonaut,特指即“中国宇航员”或“中国太空人”。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在1998年3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Taikonaut”由“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ōng”和“船员”的英文缩写“naut”(或“航行者”的希腊文“naus”,“宇航员”的英文“Astronaut”删节组成。但在中国官方所发布的稿件中,多半坚持使用更带技术性的名词“航天员”(astronaut),意思为“太空航行者”。
2023-07-13 18:55:331

taikonaut怎么读?

Taikonaut [taiku0254nu0254:t] 中国宇航员
2023-07-13 18:56:072

中国宇航员的英文怎么说

tαikonαut
2023-07-13 18:56:155

太空人的英文taikonaut

一、taikonaut的由来首先笔者来讲一讲这个单词的由来,它实际上是由两个词汇所组成,分别是太空拼音taikong以及astronaut(即英文中宇航员的词汇)。两者相加,便成为了中国航天员的代名词,而在中国发射神舟12号载人飞船之后,欧洲航天局在祝贺信中也用到了这个单词。二、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水平的提升其次,笔者认为这个单词的出现,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标志着我国航天水平的提升。因为当前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拥有自己专属的宇航员名称,它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以及中国。拥有关于航天员的专属名称也标志着这个国家在该领域上的卓越成就,而现今在外媒对我国航空航天发展进行报道时,也经常使用到这个名称。三、这也标志着我国文化输出的成功最后笔者认为这个单词的出现,它也标志着我国文化输出的成功。因为这个词汇最先开始是由我国所进行创造。现今它已经被牛津词典收录,并在其中注释chinese astronaut。
2023-07-13 18:57:041

太空人的英文名称

spacemanastronaut
2023-07-13 18:57:423

taiko是月亮吗

taiko不是月亮,而是指太空。taiko是英语单词taikonaut的词根,taikonaut意思是中国航天员,是由汉语拼音taikong(太空)和英文astronaut(航天员)组合而成。 taiko不是月亮,而是指太空。taiko是英语单词taikonaut的词根,taikonaut意思是中国航天员,是由汉语拼音taikong(太空)和英文astronaut(航天员)组合而成。
2023-07-13 18:57:541

为何中国航天员叫taikonaut?中国崛起后多了哪些中国式英文?

因为这是宇航员自己的专利,而且也是宇航员为了庆祝登上太空的喜悦,可以做到国际通用,中国崛起以后发明了特别多的中式英文,比如 Coffee,SOFA,等等,都是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
2023-07-13 18:58:233

“龙”这个姓氏的英文是什么?

龙”不应该翻译成 dragon.Dragon 的本意是凶残的有翼巨兽、恶魔、悍妇等.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自称 dragon,是自我妖魔化.“龙”也不应该翻译成 long.Long 的英文发音不是“龙”,而是“狼”,不是真正的音译.“龙”应该翻译成 loong,发音和“龙”相近,在英文中本来就是“龙”字的音译,如著名武术家李小龙的英文名字是“Lee Siu Loong”.有些西方人也把龙称为 loong.Loong 的两个“O”字母象龙的两只眼睛,loong 使人联想到 long(长),所以它是个象形文字,和汉字特色相通.而 long 在形象上是独眼龙.本文归纳了龙和 Dragon 之间的五个差别,并尝试着给出“Loong”的英文解释.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译英时,“龙”被翻译成 Dragon.但是在英文中,dragon 是邪恶的有翼怪物,还有“凶暴的人,悍妇”等含义.在图画中,dragon 身躯庞大笨拙,颜色是黑灰色,长着巨大的翅膀,口中吐火,吞噬人和动物,非常丑陋恐怖,和中国的龙完全两样.  中国人在西方人面前自称“Dragon”或“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龙的传人),西方人当然要把中国人看成是恶魔和坏人了.在评选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时,之所以没有选择呼声最高的龙,就是因为担心龙的英译“Dragon”会使世界人民误解中国.所以我们再也不能把“龙”翻译成“Dragon”了!   建议今后不要再把英文单词 dragon 翻译成中文的“龙”,可以对它进行音译,如“得拉根”,解释是:“西方神话中凶恶的带翼巨兽”.有些学者建议把“龙”音译成“Long”.但是“long”的英文发音和“龙”完全两样,相当于中文的“狼”,并非真正的音译.当西方人指着龙说“long”时,中国人还必须纠正他的发音,不仅增加交流困难,还会引起对方困惑.Long 在英文中是一个使用非常普遍的常用词,含义本来就很多,如:长,久,期盼,股票或期货的多头等,把龙翻译成 long 也会造成意义上的混乱.所以不能简单地把龙的拼音字母作为龙的英文音译.既然是把中文“龙”音译成英文,那么在英文中的发音就应该和“龙”相近,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音译.英文中对“龙”字的音译是“Loong”,姓氏“龙”和人名中的“龙”字也被翻译成“loong”,例如著名武术家李小龙的英文名字是“Lee Siu Loong”,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名字被翻译成“Lee Hsien Loong”.在一些涉及龙的文字中,“龙”也的确被称为“loong”,例如,舞龙时所使用的长龙道具,就被翻译为 loong.因此,把“龙”翻译成“loong”才是真正的音译,而且它已经有了广泛的使用基础,也符合海外华人的习惯,有利于团结海外华人.  英文中本来没有 loong 这个单词,因此把“龙”翻译成 loong,不会引发歧义.所以,“龙”应该翻译成“loong”.2004 年,台湾学者蒙天祥也在“为‘龙"正视听是我们的责任”一文中提出把龙翻译成 Loong.  有很多人反对把“龙”重新翻译,认为外国人已经或者将来能够正确理解 Dragon 所指的龙和原来的 Dragon 不同,或者只需要写成 Chinese Dragon 就可以了.   我觉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文字就象图形一样,看见特定的字母组合,就会产生特定的感觉.例如看见“善”字,就会产生愉悦的感觉;而看见“恶”字,就会紧张不安.同样道理,即使我们中国人看见“Dragon”想到的是吉祥的龙,但是外国人看见“Dragon”之后想到的却仍然是恶魔和悍妇.我们固然可以改变外国人对 Dragon 或 Chinese Dragon 的感觉,但是这不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做法.我们作为中国人无法想象外国人的感觉,但我们可以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模拟分析一下.   如果某个国家人民的图腾是外形类似猪的虚构生物,我们或他们自己把这个生物的中文名称翻译成“猪”,他们在中国人面前说中文时自称是“猪的传人”,我们中国人会怎么看他们?   即使他们加一个限制词,成为“某国猪”,我想效果还是不好.他们当然可以慢慢改变中国人的观念,使中国人觉得“猪是可爱的动物”等等,这也不乏成功之例,如米老鼠,但毕竟需要一个过程和额外的精力.而且米老鼠是一个娱乐产品,不是一个国家象征;再说米老鼠能够成功,其它未必能够成功.   实际上我们中国人会友善地(我们中国人一向是友善的)、主动地建议他们不要自己翻译成“猪”,而是取音译,而且我们中国人会找来含义好的汉字来替他们翻译.即使这个图腾原名真的叫“pig”,我们中国人也会替他们翻译为“霹戈”,而不会翻译成“屁疙”.  我想外国人最初把“龙”翻译成“Dragon”,首先是因为两者之间外形上有相似之处,其次是中国的庞大和力量(刚开始外国人可能还不了解中国),再次是中国皇帝自称“龙”,而中国皇帝又和 Dragon 很相似,威严而凶残—— 一字写得不妥就要灭九族,恐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而原因三应该是最主要的,是“龙”和 Dragon 内在的相似之处.   但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或者正在努力成为一个现代国家,又没有外国人友善地主动地来为我们考虑,我们只能自己来纠正这个错误了.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一个背负着“Dragon”恶名的中国,要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热爱的,首先要花费巨大的力气抹去这个恶名给别人造成的坏印象.  名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每个人给自己的孩子取名时,谁不是精心琢磨的?“金大中”作总统,名正言顺,但如果他的名字是“金大黑”,又会是个什么结果?很可能连个小小的居委会主任都做不到.  名字也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尊严.韩国人把首都的中文译文由“汉城”改为“首尔”,并正式通知中国方面,反映了他们对名字的重视.“taikonaut”是中文“太空人”的音译,专指中国宇航员,1998年由马来西亚华裔科学家赵里昱提出.中国的宇航员成功上天后,英文和德文媒介都使用这个词称呼中国的宇航员.由于苏联(俄罗斯)宇航员和美国宇航员在英文中都有特定的单词,所以西方媒介使用“taikonaut”这个单词,表示他们承认中国宇航事业的成功,承认中国宇航员的地位.  为了便于人们认识龙和 dragon 之间的差异,我提出五个最主要的方面:  1,龙是吉祥的象征,而 Dragon 主要是邪恶的象征;  2,龙没有翅膀,而 Dragon 有着巨大的蝙蝠翅膀;  3,龙的身体修长,而 Dragon 的身体粗壮;  4,龙不食人间烟火,但是 Dragon 要吃人和动物;  5,龙的颜色为金黄色或其它颜色,Dragon 的颜色主要是黑色的.
2023-07-13 18:59:071

taikonaut的英语音标

[taikongnu0254:t]
2023-07-13 18:59:141

taikonaut的音标、意思

意思是中国的太空宇航员
2023-07-13 18:59:223

为什么中国航天员的英文叫“taikonaut”?

因为词根taiko出自“太空”的拼音, 而Chinese astronaut是中国宇航员的意思,国际上管航天员叫astronau,所以中国自己成功创造了一个词taikonaut,中国宇航员的意思。
2023-07-13 18:59:315

taikonaut英式读音和美式读音?

呃,英式读音和美式读音这个问题你可以将这个单词放到百度上搜一下,它会弹出来你就知道了。
2023-07-13 19:00:182

有谁知道小学六年级英语课本(外研版)中的“taikonaut(宇航员)”是怎么读(发音)的?求解。

Taikonaut [taiku0254nu0254:t] n. (汉)中国宇航员(由汉语拼音taikong和astronaut缩合而成)
2023-07-13 19:00:321

taikonaut怎么发音

太可恼特
2023-07-13 19:00:391

宇航员为什么能飞上太空

  1、这是因为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而飞上太空的。   2、宇航员,或称航天员,全称宇宙航天员,则指以太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确定太空飞行的标准则没有完全统一。 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宇航员(astronaut)。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飞行则需超过100公里。到2004年4月18日为止,按照美国的定义共计440人,在太空里度过了一共27,082个全体乘员天(crew-day,美国的定义),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个全体乘员天。在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定义下,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来自至少32个国家。在香港及东南亚,航天员亦称太空人。截至2013年,全世界仅有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三个国家拥有发射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其他国家的宇航员都需要与以上三国合作来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自1961年人类首次飞天以来,共有来自38个国家的宇航员先后飞天。   3、名称由来   约定俗成的,被俄罗斯航空及航天局雇佣的宇航员或前苏联的宇航员都被称为“космонавт”,其英文版本为Cosmonaut。“космонавт”来自希腊语单词“kosmos”(代表“全宇宙”)和“nautes”(代表“船员”)。事实上,“cosmonaut”和“astronaut”意义相同,选择所使用词语的原则常常是政治因素。1995年3月14日,宇航员诺曼·萨伽德成为首位乘坐俄罗斯发射的航天器上太空的美国人,可以认为在此过程中,他成为首位美国“cosmonaut”。   4、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3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Taikonaut”由“太空”的汉语拼音“tài kōng”和“船员”的英文缩写“naut”(或“航行者”的希腊文“naus”,“宇航员”的英文“Astronaut”删节组成。但在中国官方所发布的稿件中,多半坚持使用更带技术性的名词“航天员”(astronaut),意思为“太空航行者”。
2023-07-13 19:00:461

太空人用英语怎样说

spaceman--太空人
2023-07-13 19:01:0515

宇航员的词语释义

约定俗成的,被俄罗斯航空及航天局雇佣的宇航员 或前苏联的宇航员都被称为“космонавт”(kosmonavt),其英文版本为Cosmonaut)。“космонавт”来自希腊语单词“kosmos”(代表“全宇宙”)和“nautes”(代表“船员”)。事实上,“cosmonaut”和“astronaut”意义相同,选择所使用词语的原则常常是政治因素。1995年3月14日,宇航员诺曼·萨伽德成为首位乘坐俄罗斯发射的航天器上太空的美国人,可以认为在此过程中,他成为首位美国“cosmonaut”。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3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Taikonaut”由“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ōng”和“船员”的英文缩写“naut”(或“航行者”的希腊文“naus”,“宇航员”的英文“Astronaut”删节组成。但在中国官方所发布的稿件中,多半坚持使用更带技术性的名词“航天员”(astronaut),意思为“太空航行者”。
2023-07-13 19:01:281

宇航员是乘坐什么去太空的?是宇宙飞船 还是火箭?

宇航员坐宇宙飞船,火箭负责把宇宙飞船推上天,再推回来。
2023-07-13 19:01:503

宇航员用英语怎么说?

宇航员用英语说 "astronaut"。以下是相关信息:1. 翻译与含义解释:宇航员的英文单词是 "astronaut"。它指的是一个训练有素、乘坐宇宙飞船进行太空探索和研究的人员。2. 语法详解:在英语中,"astronaut" 是一个可数名词,可以用作单数或复数形式。它的复数形式是 "astronauts"。3. 用法举例:- 单数形式:"Neil Armstrong was the first astronaut to walk on the moon."(尼尔·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宇航员。)- 复数形式:"The astronauts are conducting experiments aboard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宇航员们正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实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有时也会使用其他词汇来描述宇航员,比如 "cosmonaut"(宇航员,用于指代俄罗斯或前苏联的宇航员)或 "taikonaut"(宇航员,用于指代中国的宇航员)。然而,最常用和通用的词汇仍然是 "astronaut"。
2023-07-13 19:02:041

航天员帽子acc是什么意思

中国航天员中心。根据查询航天员相关消息显示,帽子acc是中国航天员中心的意思,航天员(Taikonaut)指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飞行的人员,也叫宇航员。
2023-07-13 19:02:171

宇航员的画怎么画

宇航员的画法如下:材料准备:铅笔、橡皮、勾边笔。1、首先,要画出宇航员的头盔的大致轮廓,如图所示。2、其次,要在宇航员的头盔轮廓内,画出一个透视窗,如图所示。3、然后,还要在宇航员的头盔下方,画出宇航服上装的大致轮廓,如图所示。4、接着,还需要在宇航员的宇航服上装轮廓内,画出更多细节,如图所示。5、接下来,还需画出宇航员的双臂,以及宇航服袖子的大致轮廓,如图所示。6、画好宇航员的双臂后,还需要再画出宇航员的双手,并画出宇航员背着的氧气及喷气设备,如图所示。7、再然后,还要画出宇航员所穿的宇航服下装,如图所示。8、再再然后,还需画出宇航员的双腿,并在其膝盖位置处,画出宇航服的护膝部分,如图所示。9、最后,只需要画出宇航员的双脚和鞋子就可以了,如图所示。宇航员的简介:宇航员,或称航天员,全称宇宙航天员,则指以太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确定太空飞行的标准则没有完全统一。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在1998年3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航天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活动,它具有工作环境特殊、职业技能高度复杂、飞行任务艰巨等特点。这样的职业,要求航天员不仅具备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心里素质,而且对航天环境要有高度的耐受和抗压能力,同时还应具备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等。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是苏联的尤里·加加林,在1961年4月乘坐东方1号进入太空。第一位女性宇航员是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在1963年6月乘坐东方6号进入太空。
2023-07-13 19:02:241

宇航算个词吗?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激动欢庆之余“航天英雄”杨利伟日前提及的关于航天员的一段科普更让一众网友大呼“自豪”!杨利伟表示“国际上管航天员叫astronaut因为我们的成功又造了一个新的词中国的航天员叫taikonaut”△视频来源:青蜂侠我们国家为什么叫“航天员”?很多国家将进入太空的人叫做“宇航员”而中国则称为“航天员”那么,我们国家为何称之为“航天员”?说到“航天员”就要先说说“航天”这个名词“航天”一词由钱学森首创钱老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的宇宙航行活动只能局限在太阳系内“宇宙航行”不免夸大同时受到毛主席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启发便将人类在大气层以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这也是对“巡天”一词的延伸中国航天员有专属英语单词当地时间6月17日欧洲航天局在其官方社交媒体平台对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表示祝贺文中就使用到了中国航天员的专属英语单词“taikonaut”对此,网友们纷纷留言为中国航天点赞向中国航天人致敬!(来源:央视新闻综合)主编:刘倩本期责编:陈冰然
2023-07-13 19:05:362

宇航员去太空的目的干什么的 宇航员去太空的目的

  宇航员去太空的目的为了探索未知的宇宙、寻找新能源、发展新科技、维护国家安全、为可能发生的灾难做好预防准备以及开拓外太空领地等。宇航员或称航天员,全称宇宙航天员,则指以太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  宇航员名字的由来   俄罗斯航空及航天局雇佣的宇航员或前苏联的宇航员都被称为“космонавт”,其英文版本为Cosmonaut。“космонавт”来自希腊语单词“kosmos”(代表“全宇宙”)和“nautes”(代表“船员”)。事实上,“cosmonaut”和“astronaut”意义相同,选择所使用词语的原则常常是政治因素。1995年3月14日,宇航员诺曼·萨伽德成为首位乘坐俄罗斯发射的航天器上太空的美国人,可以认为在此过程中,他成为首位美国“cosmonaut”。   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3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Taikonaut”由“太空”的汉语拼音“tài kōng”和“船员”的英文缩写“naut”(或“航行者”的希腊文“naus”,“宇航员”的英文“Astronaut”删节组成。但在中国官方所发布的稿件中,多半坚持使用更带技术性的名词“航天员”(astronaut),意思为“太空航行者”。  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是谁   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是苏联的尤里·加加林,他在1961年4月乘坐东方1号(Vostok 1)进入太空。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是苏联航天员,苏联英雄,苏联红军上校飞行员,他不仅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也是第一个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加加林生于苏联斯摩棱斯克州格扎茨克区的克卢希诺镇一个集体农庄庄员家庭,白俄罗斯人。1955年从萨拉托夫工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参军。1957年在契卡洛夫第一军事航空飞行员学校结业,成为红旗北方舰队航空兵歼击机飞行员,同年与瓦莲京娜结婚。1960年被选为航天员,加入苏联共产党。1968年3月27日因飞机失事遇难,享年34岁。   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   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这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杨利伟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23-07-13 19:05:431

回来的宇航员是假的

航天员(亦称太空人),特指中国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飞行的人员,境外也叫宇航员。航天员有职业和非职业两类,一般分驾驶员、任务专家和载荷专家,或指令长、驾驶员、随船工程师和飞行工程师。2016年10月19日6时32分,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后,中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先后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2018年3月,中国航天员中心表示,中国航天员已全面开展空间站任务训练。约定俗成的,被俄罗斯航空及航天局雇佣的宇航员或前苏联的宇航员都被称为“космонавт”(kosmonavt),其英文版本为Cosmonaut)。“космонавт”来自希腊语单词“kosmos”(代表“全宇宙”)和“nautes”(代表“船员”)。事实上,“cosmonaut”和“astronaut”意义相同,选择所使用词语的原则常常是政治因素。1995年3月14日,宇航员诺曼·萨伽德成为首位乘坐俄罗斯发射的航天器上太 空的美国人,可以认为在此过程中,他成为首位美国“cosmonaut”。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3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Taikonaut”由“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ōng”和“船员”的英文缩写“naut”(或“航行者”的希腊文“naus”,“宇航员”的英文“Astronaut”删节组成。但在中国官方所发布的稿件中,多半坚持使用更带技术性的名词“航天员”(astronaut),意思为“太空航行者”。太空里程碑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是苏联的尤里·加加林,他在1961年4月乘坐东方1号(Vostok 1)进入太空。第一位女性宇航员是瓦伦蒂娜·特雷斯科娃,她在1963年6月乘坐东方6号(Vostok 6)进入太空。在1961年5月上太空的艾伦·谢泼德则成为美国首位宇航员。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 五号成为中国首名宇航员。其他曾经进入过太空的华裔人士包括卢杰、王赣骏、焦立中、张福林,所有人都来自美国。上太空的宇航员里面最年轻的是戈尔曼·季托夫,当他乘坐东方2号上太空时只有26岁。最老的则是约翰·格伦,他乘坐STS-95上太空时已经77岁了。在太空中逗留最长纪录是瓦里李·保利耶可夫的438天。到2003年,个人上太空的最多次数是七次,纪录由杰里·L·罗斯和富兰克林·张-迪亚斯两人所保持。宇航员离地球最远的距离是401,056公里(在阿波罗13号紧急事件时产生)。首个自制太空船上太空的宇航员是迈克·梅尔维尔,乘坐的是太空船一号(SpaceShipOne Flight 15P)。这应该与各式各样百万富翁太空游客形成对比,那些太空游客只是作为公开提供资金的飞行乘客或少数人员(通常由俄罗斯提供飞到电离层(ISS)的服务)。在美国,被选为宇航员候选人将收到银质宇航员之翅。当他们进入太空后,他们将收到金质宇航员之翅。美国空军也对飞越海拔80公里的飞行员授予宇航员之翅。目的基础训练的目的,首先是使宇航员候选人掌握并完成载人航天所必须的科学知识和技巧,其次是要进一步提高其体能和改善其心理品质。宇航员所必须接受的体能和心理训练:例如置身重力达10磅地球重力的离心机和长期处于绝音室的训练,其艰苦程度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首先,要有本科学习经历,需要接受科学、医药、工程学等领域的知识;其次,必须具备操作经验,尤其是担任试飞员的经验;第三,优秀的宇航员还善于帮助别人。”隔离室训练飞船进入宇宙空间后,远离一大堆人群,除和地面联系外,与世隔绝,长期的寂寞生活对人的心理、生理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让宇航员能够适应这种特殊的生活,隔离室训练便应运而生。隔离室几乎不受任何声响刺激,如同与外界隔绝一样。性格是否合得来是不是选定机组人员时要考虑的因素?宇航心理学家说,不是,许多人听到都会感到吃惊,因为毕竟宇航员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一起生活工作,同一个你受不了的人共处可不是什么开心的事,弄不好连工作都要受到影响。但是,宇航员都是职业素养很高的人,他们不会让个人的心情影响到任务的执行。再说,一次航天时间都相对比较短,一般是一个星期,最多也不过两个星期。对大多数宇航员来说,在这样短暂的期间里,哪怕是与魔鬼同眠都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是去空间站或去火星,一去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那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性格合不来的人长期相处难免产生矛盾冲突,会影响到大家的合作关系。所以,对宇航员心理素质的要求就非常重要。揭秘中国训练揭秘距离今秋十月载人飞船升空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宇航员们现阶段在训练什么呢?陈辉教授透露说,当前仍然有宇航员的基础训练,熟悉飞船舱内设施也是他们的主要训练内容。去年年底,陈辉教授曾经进入航天城参观,他向记者讲述了宇航员花样繁多的训练内容。入选条件想成为宇航员,入选条件除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基本身体素质良好外,还必须通过航天城特有设施的“技术考验”,包括:每分钟转速24圈的转椅,以检查其对震动及眩晕的耐受能力;前后甩动幅度15米的电动秋千,以测试飞船进入轨道时可能使人体产生的空间运动病等。极度眩晕“转椅+秋千”进入航天城,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间不大的房子,四面封闭,除了靠墙一台控制仪外,地中央的一张转椅格外引人注目。这张转椅不但可以做180度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快速运转,而且可以同时上下前后摆动。转椅主要是用于检查宇航候选者的前庭神经功能,以了解他对震动及眩晕的耐受能力。从转椅室出来进入的是电动秋千室,在高达数十米钢架的护卫下,一台貌似汽车的厢式秋千被四条钢臂凌空提起。电动秋千荡起时,前后能甩出15米,它主要是用于适应空间运动和开展对空间运动病的研究。体验“蹦极”航天城里还有一个“冲击塔室”,内有一座约4层楼高的绿色铁塔。它的作用是模拟飞船返回地球的冲击环境,从而加强人的抗冲击耐力,研究各种方式的防护措施。比玩“飞碟”难受多了3层楼高的离心机室里装备着亚洲规模最大的国产载人离心机。人体离心机是一种巨大的旋转装置,既可以上下伸缩,也可以左右转动。顶上有一条长达16米的旋转手臂,它用结实的钢架紧紧托住了位于手臂前方的一只椭圆形不锈钢封闭吊舱,这只吊舱也可以呈一定的角度转动,因此可以建立同方向作用于宇航员的超重条件。当整个离心机开起来时,有些像游乐场中的“飞碟”,无论是“房子”、“手臂”还是吊舱,都在不停地加剧转动摇摆,但其转动的速度和摇摆角度则是“飞碟”无论如何都无法比拟的。忍受狭小和孤寂宇航员的安全和健康的研究是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宇航员训练中心里有各种各样为使宇航员适应太空生活而设置的模拟舱。低压舱是一座淡绿色的T形舱,内有工作舱、休息舱和卫生舱3部分。当宇航员穿上特制的航天服走进低压舱之后,舱内的空气就被抽掉,宇航员此时就开始进入“太空”。狭小的舱内既没有电视也没有音响,就连做一些摇摆幅度较大的健身活动也很受限制,没有电话,不准通信,与社会完全隔绝。学会如何适应这种环境,是走进太空之前必须攻克的课题。认识回家的路天象仪室是宇航员模拟训练中的最后一个关卡,宇航员升空执行任务之前必须在这里熟悉星空图,找出自己将要走过的路线,一旦载人飞船的自动导航系统出现故障,宇航员就可以自己操控。
2023-07-13 19:06:091

当宇航员有哪些要求

要想成为一名宇航员一定要符合最基础的条件,要有健康的体格,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没有疾病。前往医院检查一个月内,身体各器官,包括心脏、肝脏、肾脏、肺部、脾脏,以及五官科等等,一个都不可以缺少。在体验时不但要看现在有疾病,也要检查有没有遗传性的疾病和潜在疾病。宇航员选拔时,需要检查中框神经和呼吸系统,因为这两个神经系统对于外太空这种特殊的环境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只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才可以在航天环境中生存。宇航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考核当中,会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给考员们进行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观察考生的言谈举止,对于被检者的个性、心理、以及应急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成为宇航员了,除了具备以上这些条件之外,还要飞行时间超过一千个小时,要通过航天城独特的“技术考验”,比如,每分钟转速达到二十四圈的转椅测试,这项测试主要检查被检者对于震动以及眩晕的承受能力如何;并且还有“蹦极”测试。这项测试是模仿载人航天仪器返回地球时的所遭遇的冲击环境,测试人们的抗冲击能力和离心力耐受能力;同时还要通过低压航的测试,学会如何在低压的环境中生存,这也是走入太空必须经历的事情。宇航员名称由来约定俗成的,被俄罗斯航空及航天局雇佣的宇航员或前苏联的宇航员都被称为“космонавт”,其英文版本为Cosmonaut。“космонавт”来自希腊语单词“kosmos”(代表“全宇宙”)和“nautes”(代表“船员”)。事实上,“cosmonaut”和“astronaut”意义相同,选择所使用词语的原则常常是政治因素。1995年3月14日,宇航员诺曼·萨伽德成为首位乘坐俄罗斯发射的航天器上太空的美国人,可以认为在此过程中,他成为首位美国“cosmonaut”。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3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
2023-07-13 19:06:171

中兴Axon30 Ultra航天版图赏:当太空与科技碰撞能发生什么?

近年来,我国航天航空技术发展迅猛,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2021年“天和”入九天、“天舟”完成“妥投”、“祝融号”巡游火星、神舟十三号载着3名航天员“入住”太空。这些项目的成功,足以代表我国航天航空拥有过硬的 科技 实力。国产品牌中兴也在近期推出了中兴Axon 30 Ultra航天版,以此来致敬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 中兴Axon 30 Ultra航天版的外包装与机身有蕴含着一些太空元素,例如印有“TAIKONAUT”一词,“Taikonaut”是由中文“太空”的拼音和英语单词astronaut混成的拼缀词,中文翻译就是中国宇航员的意思。 摄像头模组还印有“18GB+1TB”的字样,这也是首款搭载了18GB+1TB存储组合的手机机型,18GB运存让多开APP再也不杀后台,1TB则可以实现海量存储,还可以当一个移动硬盘使用。 中兴Axon 30 Ultra航天版的摄像头模组除了印有“18GB+1TB”的字样,整个矩阵设计也极具辨识度。中兴通过添加异形设计,赋予了矩阵设计在视觉上的层次感,而多摄的平衡排列也更为和谐,不凌乱。这样的设计配合机身的亮面玻璃,整体更具 科技 感。而前后双曲面大猩猩玻璃的设计也让手机看上去不显厚重,同时也令用户在实际握持时更为舒适。 手机正面,中兴Axon 30 Ultra航天版搭载了一块6.67英寸单打孔AMOLED曲面屏,打孔直径业界领先,为2.6毫米,日常使用几乎感觉不到打孔的存在。屏幕支持144Hz高刷与4档智能刷新率调节,“10.7亿色+100% DCI-P3色域”也是中兴Axon 30 Ultra航天版的优势,能够令显示效果更为细腻、饱满。 而摄像头配置也是行业第一梯队的水准,中兴Axon 30 Ultra航天版为后置四摄像头配置。分别为6400万像素超广角、6400万像素人文、6400万像素超感光与潜望变焦镜头,支持5倍光学变焦和60倍混合变焦。 这款手机的长焦和超感光主摄都有OIS,四颗摄像头还覆盖了13到123毫米的焦段,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满足大众用户与专业用户的全场景拍摄需求。 中兴Axon 30 Ultra航天版这款手机的实际拍摄体验也是很方便,传统我们使用手机变焦拍摄时,需要取景框内进行调整焦段。而中兴直接在系统内置了一键多拍功能,按一下快门多颗摄像头同时拍照;然后到相册里直接调节出各种焦距的照片。 中兴Axon 30 Ultra航天版还有“超级月亮”、“希区柯克变焦”视频玩法等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尽情创作。 细节方面,中兴Axon 30 Ultra航天版配置有线性马达与超线性双扬声器。对于喜欢玩手游的用户来说,这两项配置能够带来更为沉浸的 游戏 体验。而三重冰封散热系统的加入,更让这款手机不降频的满速运行。 续航方面,中兴Axon 30 Ultra航天版内置有4600mAh的电池容量,无惧续航挑战,66W闪电快充也让这款手机迅速回满血,让中兴Axon 30 Ultra航天版无惧远航。 从我国首枚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神舟十三号载着3名航天员“入住”太空,到中兴Axon 30 Ultra航天版上市开售。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我国 科技 力的领先,无论是航天航空、还是智能手机的设计、技术都是世界级别的水准。而这也得益于我国科研人员不断努力创新的开拓精神,相信未来还将有惊喜出现。
2023-07-13 19:06:331

请教有关宇宙这个词 astro- metagalaty universe 请问这几个词如何区分呢?

cosmic 这个词的词源与德语或拉丁文有关 反正不是英语有的 cos 是巨大之意 cosmic 就是宇宙啦 astro- 来自拉丁文的词根 意为“宇航的,航天的” astronaut 就是宇航员 另外 (n)aunt 被用作“人” 也创造出来个新词 taikonaut 猜猜啥意思? metagalaxy(注意你写错了,你应该看看我这里是怎么写的) meta 巨大的,超多的 galaxy 星系 metagalaxy 这个学术名词的学术译法是 “总星系” universe 宇宙,时间和空间的总称 包罗万物 充满(未知的和已知的)知识 看看是不是和 university 很像 你该知道大学为何要叫 university 了吧?
2023-07-13 19:06:391

神舟7号的发射意味着什么?代表了什么?对我国航天事业有何重大意义?

神七有三个方面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是神七任务作为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之后,中国航天在世界舞台上的又一次精彩亮相,它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航天事业的新期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憧憬。二是神七任务的成功,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此次任务将突破和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的关键技术,首次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将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三是神七任务的成功完成必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跨越。  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面临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人们不得不用200条棉被为火箭保温。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不过,就在这艘飞船进入发射场前最后一轮地面试验中,返回舱坐椅缓冲机构被发现无法完全满足缓冲发动机的备份要求。科技人员用了70天,攻克了这一按正常速度需要半年才能解决的问题。神舟,中国飞船的名字。独一无二,举世瞩目。   一次次,这凝结着民族智慧与光荣的宇宙飞船,在浩瀚太空中铭刻下了中国人的印记。又一个金秋来临。在我国第7艘神舟飞船即将遨游太空之际,让我们回首此前6艘飞船飞天的历程――  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间的6次飞行如同6个台阶、6枚刻度,它们所记录的,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不断突破,更是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一位外国作家在评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时说:“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太空计划。他们每次向前迈进一大步,很少重复飞行。”  每发射一次,就前进一步。在飞向太空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正是神舟的轨迹。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仅仅用了7年时间,航天科技人员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构建了太空飞行的生命保障系统。  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在美、苏发射载人航天器近半个世纪后起航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在几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此后3年里,神舟二号至四号3艘无人飞船试验飞行连续获得成功。发射、返回、测控、环境控制……一项项关键技术陆续突破,飞船技术状态逐渐接近载人,前三次无人飞行试验中发现的有害气体超标等问题,也在神舟四号飞船上得到了彻底解决。  “成功并不意味着成熟。我们认真总结每一次飞行的经验,使下一次飞行有所改进和完善。工程总体和七大系统就是这样逐渐实现性能优化的。”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我们起步晚,但不能照抄,要有中国特色的技术进步,从而迎头赶上。”  2003年10月15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完美升空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伴随着杨利伟历史性的太空之旅,“taikonaut”,一个由英文中的“宇航员”和汉语拼音中的“太空”合成的英文单词,成为了世界媒体对中国航天员的专用称呼。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再次升空。从神五的一人一天到神六的两人多天,费俊龙、聂海胜115个小时的航程不仅实现了多人多天太空飞行技术的突破,而且完成了中国第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一次次进步与突破,圆满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任务。而即将发射的神舟七号,就是第二步规划中的首次飞行。  位于西北大漠的载人航天发射场,见证了神舟的6次成功飞行,也见证了每一次成功背后的汗水与泪水。  上天的神舟一号,原本是一艘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船。把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史无前例,风险巨大。  在这艘飞船“冒险”发射成功后,神舟二号作为一艘真正的正样飞船,却在发射前夕遭遇火箭“撞伤”。  更换部件,修复箭体。火箭最终送飞船入轨的那一刻,科研人员们泪流满面。  神舟三号飞船进入发射场的第4天,穿舱插座中的一个接点信号不通。决策者们毅然决定:进度服从质量,推迟发射!  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全部导通之后,2002年3月25日,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和形体假人的神舟三号发射升空。  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面临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人们不得不用200条棉被为火箭保温。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不过,就在这艘飞船进入发射场前最后一轮地面试验中,返回舱坐椅缓冲机构被发现无法完全满足缓冲发动机的备份要求。科技人员用了70天,攻克了这一按正常速度需要半年才能解决的问题。  2005年10月12日凌晨,令人揪心的风雪突袭发射场。航天人用他们精妙的计算,为神舟六号找到了一个风停雪歇的窗口……  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国航天人的付出所换来的,不仅仅是6次世界瞩目的飞行。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带动下,一大批原材料、制造工艺、元器件生产等基础工业的水平得到了提升,而载人航天工程所采用的技术也逐渐扩展到了通信、食品等行业的应用中,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飞行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的年轻的航天人才队伍,更是为中国航天储备着更远的未来……  神舟所创造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也是助推神舟七号升空的最强大力量。   2005年10月12日凌晨,令人揪心的风雪突袭发射场。航天人用他们精妙的计算,为神舟六号找到了一个风停雪歇的窗口……  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国航天人的付出所换来的,不仅仅是6次世界瞩目的飞行。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带动下,一大批原材料、制造工艺、元器件生产等基础工业的水平得到了提升,而载人航天工程所采用的技术也逐渐扩展到了通信、食品等行业的应用中,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飞行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的年轻的航天人才队伍,更是为中国航天储备着更远的未来……  神舟所创造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也是助推神舟七号升空的最强大力量。
2023-07-13 19:06:481

where does the taikonaut come from什么意思?

宇航员来自哪里?
2023-07-13 19:07:084

09湖北孝感英语中考阅读You may know the word “astronaut”.翻译

你知道“宇航员”这个单词吗
2023-07-13 19:07:224

吴京代言中兴Axon 吴京代言中兴手机

前不久,中兴通讯终端事业部总裁、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倪飞晒出了其在珠海航展用中兴Axon40Ultra航天版拍到的照片。今日,中兴手机正式发布由吴京代言的中兴Axon40Ultra航天版预热海报,海报显示,太空堡垒,即将起航,TAIKONAUTⅡ,代言人吴京在海报中手持该机亮相。从海报来看,中兴Axon40Ultra航天版跟普通版的外观几乎没有区别,背面也没有上一代中兴Axon30Ultra航天版的TAIKONAUT字样,唯一区别似乎是使用了红色的电源键,预计会将内存和存储容量增加到18GB+1TB。据悉,中兴Axon40Ultra首发第三代屏下摄像头技术,实现无刘海、无挖孔最完美全面屏解决方案,通过自然精巧的电路设计,分布式透明走线,让屏下区边缘没有电路聚集的过渡区,画面更自然。核心配置上,该机采用6.81英寸全面屏,24801116分辨率,搭载高通骁龙8Gen1处理器,后置6400万人文主摄、6400万超广角和6400万潜望长焦三摄,内置5000mAh电池,支持80W有线快充。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2023-07-13 19:07:291

Who is the first taikonaut China?(选择题)

A我认为正确,完整的一句话,回答了问题B,先入为主,似乎问题者知道性别,问句里丝毫没有he的信息C,宇航员不是it
2023-07-13 19:07:361

中国航天员英文

中国航天员英文:taikonaut。“Taikonaut”是由中文“太空”的拼音和英语单词astronaut混成的拼缀词。该词也被牛津词典收录,意思为Chinese astronaut(中国宇航员)。1999年11月21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号”无人宇宙飞船,世界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个消息。在英文的有关中国不久就会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报道中,第一次使用了Taikonaut,特指即“中国宇航员”或“中国太空人”。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3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Taikonaut”由“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ōng”和“船员”的英文缩写“naut”(或“航行者”的希腊文“naus”,“宇航员”的英文“Astronaut”删节组成。但在中国官方所发布的稿件中,多半坚持使用更带技术性的名词“航天员”(astronaut),意思为“太空航行者”。
2023-07-13 19:07:541

taikonaut的意思是什么

Taikonaut [taiku0254nu0254:t]基本翻译n. (汉)中国宇航员(由汉语拼音taikong和astronaut缩合而成)网络释义Taikonaut:太空飞行员|太空人|中国太空人taikonaut/astronaut:太空人(China)taikonaut:太空人|航天员百科taikonaut 这并非是拼错了的英文单词。1999年11月21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号”无人宇宙飞船,世界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个消息。在英文的有关中国不久就会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报道中,第一次使用了Taikonaut,特指即“中国宇航员”或“中国太空人”。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3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Taikonaut”由“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ōng”和“船员”的英文缩写“naut”(或“航行者”的希腊文“naus”,“宇航员”的英文“Astronaut”删节组成。但在中国官方所发布的稿件中,多半坚持使用更带技术性的名词“航天员”(astronaut),意思为“太空航行者”。自神七升空后,Taikonaut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国外的英语媒体上。显然,这是中文太空的汉语拼音与希腊语航行者(naut)的组合..
2023-07-13 19:08:221

太空人的英文名是什么?

“中国航天员”有了英文名Taikonaut。“Taikonaut”最先是由马来西亚华人科学家赵里昱1998年在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的。这一年,中国组建了中国航天员大队。2003年,神舟五号把第一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地球轨道时,英文“太空人”也和杨利伟的名字一样,一举成名。两年后,神舟六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带着2名中国“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遨游了5天。时隔3年,已经成功发射的神舟七号将实现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届时,中国将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
2023-07-13 19:08:321

什么是太空人?

太空人是对宇航员的俗称,也是指驾驶、维修和管理航天器并在航天过程中从事科研、生产和军事等活动的人员。太空人英文名“中国航天员”有了英文名Taikonaut。“Taikonaut”最先是由马来西亚华人科学家赵里昱1998年在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的。这一年,中国组建了中国航天员大队。2003年,神舟五号把第一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地球轨道时,英文“太空人”也和杨利伟的名字一样,一举成名。两年后,神舟六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带着2名中国“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遨游了5天。时隔3年,已经成功发射的神舟七号将实现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届时,中国将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太空人由来当中国人即将迈出太空第一步的时候,一个以中文为词根新造出的英文单词“Taikonaut”(“太空人”),也在世界各地关于“神七”的报道中频频出现。新单词是汉语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腊词“naus”(航行者)组成。西方媒体越来越多地用这个新词来称呼中国航天员。这个诞生不久的英语单词已被收入主流英文辞典中。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第11版中就有“Taikonaut”,并解释为“专指中国航天员”。英文朗文辞典也收录了这一词汇。与此对应的是“Cosmonaut”,专指前苏联和俄罗斯的航天员。“太空人”被西方接受,并收录到主流英文辞典,反映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增强的科技影响力和国家整体实力。中国太空人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5号进入太空,历时21小时返回地球。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历时5天返回地球。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历时2天20小时28分返回地球。
2023-07-13 19:09:101

太空人是什么?

太空人对宇航员的俗称,也是驾驶、维修和管理航天器并在航天过程中从事科研、生产和军事等活动的人员。太空人英文名“中国航天员”有了英文名 Taikonaut。“Taikonaut”最先是由马来西亚华人科学家赵里昱1998年在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的。这一年,中国组建了中国航天员大队。2003年,神舟五号把第一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地球轨道时,英文“太空人”也和杨利伟的名字一样,一举成名。两年后,神舟六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带着2名中国“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遨游了5天。时隔3年,已经成功发射的神舟七号将实现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届时,中国将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当中国人即将迈出太空第一步的时候,一个以中文为词根新造出的英文单词“Taikonaut”(“太空人”),也在世界各地关于“神七”的报道中频频出现。太空人由来当中国人即将迈出太空第一步的时候,一个以中文为词根新造出的英文单词“Taikonaut”(“太空人”),也在世界各地关于“神七”的报道中频频出现。新单词是汉语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腊词“naus”(航行者)组成。西方媒体越来越多地用这个新词来称呼中国航天员。这个诞生不久的英语单词已被收入主流英文辞典中。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第11版中就有“Taikonaut”,并解释为“专指中国航天员”。英文朗文辞典也收录了这一词汇。与此对应的是“Cosmonaut”,专指前苏联和俄罗斯的航天员。“太空人”被西方接受,并收录到主流英文辞典,反映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增强的科技影响力和国家整体实力。中国太空人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5号进入太空,历时21小时返回地球。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历时5天返回地球。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历时2天20小时28分返回地球。
2023-07-13 19:09:201

什么是太空人?

太空人对宇航员的俗称,也是驾驶、维修和管理航天器并在航天过程中从事科研、生产和军事等活动的人员。太空人英文名“中国航天员”有了英文名Taikonaut。“Taikonaut”最先是由马来西亚华人科学家赵里昱1998年在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的。这一年,中国组建了中国航天员大队。2003年,神舟五号把第一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地球轨道时,英文“太空人”也和杨利伟的名字一样,一举成名。两年后,神舟六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带着2名中国“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遨游了5天。时隔3年,已经成功发射的神舟七号将实现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届时,中国将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当中国人即将迈出太空第一步的时候,一个以中文为词根新造出的英文单词“Taikonaut”(“太空人”),也在世界各地关于“神七”的报道中频频出现。
2023-07-13 19:09:281

太空人英文名“Taikonaut”是怎么来的?

太空人对宇航员的俗称,也是驾驶、维修和管理航天器并在航天过程中从事科研、生产和军事等活动的人员。“Taikonaut”最先是由马来西亚华人科学家赵里昱1998年在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的。这一年,中国组建了中国航天员大队。当中国人即将迈出太空第一步的时候,一个以中文为词根新造出的英文单词“Taikonaut”(“太空人”),也在世界各地关于“神七”的报道中频频出现。新单词是汉语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腊词“naus”(航行者)组成。西方媒体越来越多地用这个新词来称呼中国航天员。这个诞生不久的英语单词已被收入主流英文辞典中。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第11版中就有“Taikonaut”,并解释为“专指中国航天员”。英文朗文辞典也收录了这一词汇。与此对应的是“Cosmonaut”,专指前苏联和俄罗斯的航天员。
2023-07-13 19:09:371

太空人由来是什么?

当中国人即将迈出太空第一步的时候,一个以中文为词根新造出的英文单词“Taikonaut”(“太空人”),也在世界各地关于“神七”的报道中频频出现。新单词是汉语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腊词“naus”(航行者)组成。西方媒体越来越多地用这个新词来称呼中国航天员。这个诞生不久的英语单词已被收入主流英文辞典中。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第11版中就有“Taikonaut”,并解释为“专指中国航天员”。英文朗文辞典也收录了这一词汇。与此对应的是“Cosmonaut”,专指前苏联和俄罗斯的航天员。“太空人”被西方接受,并收录到主流英文辞典,反映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增强的科技影响力和国家整体实力。
2023-07-13 19:09:441

taikonaut的复数是什么

taikonauts祝您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2023-07-13 19:09:533

taikonaut 这个词怎么读啊??

taiko读"太空"naut"闹他"(谐音,偶不知咋打)
2023-07-13 19:10:131

taikonaut用英语怎么读?

你看音标不就行啦?
2023-07-13 19:10:202

中国的太空人英语

太空人的英文是Astronaut。一、taikonaut的由来首先笔者来讲一讲这个单词的由来,它实际上是由两个词汇所组成,分别是太空拼音taikong以及astronaut(即英文中宇航员的词汇)。两者相加,便成为了中国航天员的代名词,而在中国发射神舟12号载人飞船之后,欧洲航天局在祝贺信中也用到了这个单词。二、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水平的提升其次,笔者认为这个单词的出现,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标志着我国航天水平的提升。因为当前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拥有自己专属的宇航员名称,它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以及中国。拥有关于航天员的专属名称也标志着这个国家在该领域上的卓越成就,而现今在外媒对我国航空航天发展进行报道时,也经常使用到这个名称。三、这也标志着我国文化输出的成功最后笔者认为这个单词的出现,它也标志着我国文化输出的成功。因为这个词汇最先开始是由我国所进行创造。现今它已经被牛津词典收录,并在其中注释chinese astronaut。
2023-07-13 19:10:321

taikonaut的音标

/"taik05unaut/
2023-07-13 19:11:011

太空人是怎样来的?

当中国人即将迈出太空第一步的时候,一个以中文为词根新造出的英文单词“Taikonaut”(“太空人”),也在世界各地关于“神七”的报道中频频出现。新单词是汉语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腊词“naus”(航行者)组成。西方媒体越来越多地用这个新词来称呼中国航天员。这个诞生不久的英语单词已被收入主流英文辞典中。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第11版中就有“Taikonaut”,并解释为“专指中国航天员”。英文朗文辞典也收录了这一词汇。与此对应的是“Cosmonaut”,专指前苏联和俄罗斯的航天员。“太空人”被西方接受,并收录到主流英文辞典,反映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增强的科技影响力和国家整体实力。
2023-07-13 19:11:101

中国宇航员英文?

中国宇航员英文:Chinese astronauts/taikonaut。“Taikonaut”是由中文“太空”的拼音和英语单词astronaut混成的拼缀词。该词也被牛津词典收录,意思为Chinese astronaut(中国宇航员)。来源:1999年11月21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号”无人宇宙飞船,世界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个消息。在英文的有关中国不久就会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报道中,第一次使用了Taikonaut,特指即“中国宇航员”或“中国太空人”。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3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Taikonaut”由“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ōng”和“船员”的英文缩写“naut”(或“航行者”的希腊文“naus”,“宇航员”的英文“Astronaut”删节组成。但在中国官方所发布的稿件中,多半坚持使用更带技术性的名词“航天员”(astronaut),意思为“太空航行者”。
2023-07-13 19:11:171

宇航员为什么能飞上太空 宇航员介绍

1、这是因为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而飞上太空的。 2、宇航员,或称航天员,全称宇宙航天员,则指以太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确定太空飞行的标准则没有完全统一。 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宇航员(astronaut)。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飞行则需超过100公里。到2004年4月18日为止,按照美国的定义共计440人,在太空里度过了一共27,082个全体乘员天(crew-day,美国的定义),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个全体乘员天。在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定义下,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来自至少32个国家。在香港及东南亚,航天员亦称太空人。截至2013年,全世界仅有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三个国家拥有发射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其他国家的宇航员都需要与以上三国合作来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自1961年人类首次飞天以来,共有来自38个国家的宇航员先后飞天。 3、名称由来 约定俗成的,被俄罗斯航空及航天局雇佣的宇航员或前苏联的宇航员都被称为“космонавт”,其英文版本为Cosmonaut。“космонавт”来自希腊语单词“kosmos”(代表“全宇宙”)和“nautes”(代表“船员”)。事实上,“cosmonaut”和“astronaut”意义相同,选择所使用词语的原则常常是政治因素。1995年3月14日,宇航员诺曼·萨伽德成为首位乘坐俄罗斯发射的航天器上太空的美国人,可以认为在此过程中,他成为首位美国“cosmonaut”。 4、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3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Taikonaut”由“太空”的汉语拼音“tài kōng”和“船员”的英文缩写“naut”(或“航行者”的希腊文“naus”,“宇航员”的英文“Astronaut”删节组成。但在中国官方所发布的稿件中,多半坚持使用更带技术性的名词“航天员”(astronaut),意思为“太空航行者”。
2023-07-13 19:11:431

龙和凤凰的英文单词是什么?

“龙”不应该翻译成 dragon。Dragon 的本意是凶残的有翼巨兽、恶魔、悍妇等。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自称 dragon,是自我妖魔化。“龙”也不应该翻译成 long。Long 的英文发音不是“龙”,而是“狼”,不是真正的音译。“龙”应该翻译成 loong,发音和“龙”相近,在英文中本来就是“龙”字的音译,如著名武术家李小龙的英文名字是“Lee Siu Loong”。有些西方人也把龙称为 loong。Loong 的两个“O”字母象龙的两只眼睛,loong 使人联想到 long(长),所以它是个象形文字,和汉字特色相通。而 long 在形象上是独眼龙。本文归纳了龙和 Dragon 之间的五个差别,并尝试着给出“Loong”的英文解释。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译英时,“龙”被翻译成 Dragon。但是在英文中,dragon 是邪恶的有翼怪物,还有“凶暴的人,悍妇”等含义。在图画中,dragon 身躯庞大笨拙,颜色是黑灰色,长着巨大的翅膀,口中吐火,吞噬人和动物,非常丑陋恐怖,和中国的龙完全两样。  中国人在西方人面前自称“Dragon”或“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龙的传人),西方人当然要把中国人看成是恶魔和坏人了。在评选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时,之所以没有选择呼声最高的龙,就是因为担心龙的英译“Dragon”会使世界人民误解中国。所以我们再也不能把“龙”翻译成“Dragon”了!   建议今后不要再把英文单词 dragon 翻译成中文的“龙”,可以对它进行音译,如“得拉根”,解释是:“西方神话中凶恶的带翼巨兽”。有些学者建议把“龙”音译成“Long”。但是“long”的英文发音和“龙”完全两样,相当于中文的“狼”,并非真正的音译。当西方人指着龙说“long”时,中国人还必须纠正他的发音,不仅增加交流困难,还会引起对方困惑。Long 在英文中是一个使用非常普遍的常用词,含义本来就很多,如:长,久,期盼,股票或期货的多头等,把龙翻译成 long 也会造成意义上的混乱。所以不能简单地把龙的拼音字母作为龙的英文音译。既然是把中文“龙”音译成英文,那么在英文中的发音就应该和“龙”相近,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音译。英文中对“龙”字的音译是“Loong”,姓氏“龙”和人名中的“龙”字也被翻译成“loong”,例如著名武术家李小龙的英文名字是“Lee Siu Loong”,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名字被翻译成“Lee Hsien Loong”。在一些涉及龙的文字中,“龙”也的确被称为“loong”,例如,舞龙时所使用的长龙道具,就被翻译为 loong。因此,把“龙”翻译成“loong”才是真正的音译,而且它已经有了广泛的使用基础,也符合海外华人的习惯,有利于团结海外华人。  英文中本来没有 loong 这个单词,因此把“龙”翻译成 loong,不会引发歧义。所以,“龙”应该翻译成“loong”。2004 年,台湾学者蒙天祥也在“为‘龙"正视听是我们的责任”一文中提出把龙翻译成 Loong。  有很多人反对把“龙”重新翻译,认为外国人已经或者将来能够正确理解 Dragon 所指的龙和原来的 Dragon 不同,或者只需要写成 Chinese Dragon 就可以了。   我觉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文字就象图形一样,看见特定的字母组合,就会产生特定的感觉。例如看见“善”字,就会产生愉悦的感觉;而看见“恶”字,就会紧张不安。同样道理,即使我们中国人看见“Dragon”想到的是吉祥的龙,但是外国人看见“Dragon”之后想到的却仍然是恶魔和悍妇。我们固然可以改变外国人对 Dragon 或 Chinese Dragon 的感觉,但是这不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做法。我们作为中国人无法想象外国人的感觉,但我们可以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模拟分析一下。   如果某个国家人民的图腾是外形类似猪的虚构生物,我们或他们自己把这个生物的中文名称翻译成“猪”,他们在中国人面前说中文时自称是“猪的传人”,我们中国人会怎么看他们?   即使他们加一个限制词,成为“某国猪”,我想效果还是不好。他们当然可以慢慢改变中国人的观念,使中国人觉得“猪是可爱的动物”等等,这也不乏成功之例,如米老鼠,但毕竟需要一个过程和额外的精力。而且米老鼠是一个娱乐产品,不是一个国家象征;再说米老鼠能够成功,其它未必能够成功。   实际上我们中国人会友善地(我们中国人一向是友善的)、主动地建议他们不要自己翻译成“猪”,而是取音译,而且我们中国人会找来含义好的汉字来替他们翻译。即使这个图腾原名真的叫“pig”,我们中国人也会替他们翻译为“霹戈”,而不会翻译成“屁疙”。  我想外国人最初把“龙”翻译成“Dragon”,首先是因为两者之间外形上有相似之处,其次是中国的庞大和力量(刚开始外国人可能还不了解中国),再次是中国皇帝自称“龙”,而中国皇帝又和 Dragon 很相似,威严而凶残—— 一字写得不妥就要灭九族,恐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而原因三应该是最主要的,是“龙”和 Dragon 内在的相似之处。   但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或者正在努力成为一个现代国家,又没有外国人友善地主动地来为我们考虑,我们只能自己来纠正这个错误了。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一个背负着“Dragon”恶名的中国,要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热爱的,首先要花费巨大的力气抹去这个恶名给别人造成的坏印象。  名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每个人给自己的孩子取名时,谁不是精心琢磨的?“金大中”作总统,名正言顺,但如果他的名字是“金大黑”,又会是个什么结果?很可能连个小小的居委会主任都做不到。  名字也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尊严。韩国人把首都的中文译文由“汉城”改为“首尔”,并正式通知中国方面,反映了他们对名字的重视。“taikonaut”是中文“太空人”的音译,专指中国宇航员,1998年由马来西亚华裔科学家赵里昱提出。中国的宇航员成功上天后,英文和德文媒介都使用这个词称呼中国的宇航员。由于苏联(俄罗斯)宇航员和美国宇航员在英文中都有特定的单词,所以西方媒介使用“taikonaut”这个单词,表示他们承认中国宇航事业的成功,承认中国宇航员的地位。  为了便于人们认识龙和 dragon 之间的差异,我提出五个最主要的方面:  1,龙是吉祥的象征,而 Dragon 主要是邪恶的象征;  2,龙没有翅膀,而 Dragon 有着巨大的蝙蝠翅膀;  3,龙的身体修长,而 Dragon 的身体粗壮;  4,龙不食人间烟火,但是 Dragon 要吃人和动物;  5,龙的颜色为金黄色或其它颜色,Dragon 的颜色主要是黑色的。
2023-07-13 19: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