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地球物理学的学科应用

2023-08-16 05:17:43
共1条回复
wpBeta

1.从事地质类专业勘查,以科研工作为主要方向,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从事地质研究。包括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地震正反演及地震数据处理中的热点问题研究;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问题的基础研究;滑坡形成机理与预测预报等。可以到地质调查局、海洋局等相关单位就职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做相关的研究,教学工作。

2、预测自然灾害,利用各种数字地震台网和台站观测数据为基础,结合重力、形变等地球物理观测手段,通过震源运动学与动力学、近断层地面运动和重力变化场等方面的研究,为地震发生机理研究与地震预测提供理论指导。开展工程与城市防震减灾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地震区划理论研究,编制地震区划图;开展强震观测、震害调查场地勘测与工程结构测试与分析;开展城市灾害预警和减灾技术、地震紧急救援技术与方法研究。

3.从事工程探测类,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工程、建筑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环境与建筑基础以及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的勘查等,通过工程地质、浅层地球物理与岩土力学的理论、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及其信息综合集成,认识地球表层物质、结构、状态及其在自然和工程作用下变形破坏机理与过程,评价工程岩土体的稳定性及其环境效应,寻求相应的工程技术与处理措施,保证重大工程的安全构筑与运行,实施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改善相互协调。

4.用以勘查石油与天然气和煤田地质构造,寻找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可以到涉及到煤田、油田、矿井性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做相关技术性工作。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等大型国企都有大量的地球物理学专业人才。

5.做相应的地球物理软件程序设计,地球物理仪器开发等工作,广泛应用于环保、城市给排水、地质、冶金、卫生防疫、商检、农业、渔业及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这是在国内较为紧缺的行业。

6.其他工程应用。提供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水文凿井;城市地下管线勘测及系统建设;路、桥、基桩质量无损检测;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管道测漏;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专题地图制作;农业地质;旅游地质;非开挖管线铺设;岩矿测试;矿产品开发等服务。总之,地球物理专业主要致力于开展战略性、综合性、先导性的应用基础创新研究,以解决国家在进行水电、矿山、油气勘探、铁路、交通、国防等部门工程建设中所提出的各种工程地质力学、地表结构、勘探地震资料处理难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地球物理专业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

相关推荐

几个典型的地球物理学原理论文

几个典型的地球物理学原理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几个典型的地球物理学原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题目:   浅谈几个典型的地球物理学原理   摘要:   地球物理学是以从固体内核至大气圈边界的整个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地矿类学科,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涵盖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内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值计算能力要求很高。本文重点对解决地球物理学问题所必需的几个基本原理进行了总结性的论述。   关键词:   典型;地球物理;原理   从地球物理学的组成来看,主要分两种,其一是研究大尺度和一般原理的,叫理论地球物理学;其二是勘查石油、金属、非金属矿或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的,叫应用地球物理学。显然,理论地球物理学是实际应用的前提,而有关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则是理论内容最基础的部分。   一、地球形状与重力分布的重力学基本原理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有自转和公转运动。通俗说地球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对地球形状的研究是大地测量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共同课题,其目的是运用几何方法、重力方法和空间技术,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地面点的位置和重力场的精细结构,地球的形状主要是由地球的引力和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决定的,且地球非常接近于一个旋转椭球,其长半轴为6378136米,扁率为1∶298.257。严格而言,地球形状应该是指地球表面的几何形状,但是地球自然表面极其复杂,所以从科学上,人们都把平均海水面及其延伸到大陆内部所构成的大地水准面作为地球形状的研究对象,因为大地水准面同地球表面形状十分接近,又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但是大地水准面还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曲面,无法在这样的面上直接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而从力学角度看,如果地球是一个旋转的均质流体,那么其平衡形状应该是一个旋转椭球体。于是人们进一步设想用一个合适的旋转椭球面来逼近大地水准面。要确定这一椭球,只需知道其形状参数(长半轴a,扁率α)和物理参数(地心引力常数GM和旋转角速度ω)即可。同大地水准面最为接近的椭球面称为平均地球椭球面。如果能确定大地水准面与该椭球面之间的偏差,亦即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之间的差距(大地水准面差距N)和倾斜(垂线偏差θ),则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可完全确定。   地球的重力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即宇宙空间任意两质点,彼此相互吸引,其引力大小与他们的质量成积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地面点重力近似值980Gal,赤道重力值978Gal,两极重力值983Gal。由于地球的极曲率及周日运动的原因,重力有从赤道向两极增大的"趋势。地球上重力的大小与方向只与被吸引点的位置有关,理论上应该是常数,但重力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即相同的点在不同的时刻所观测到的重力不相同。   二、地震及弹性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   地震波是地下传播的震动,必然与岩石的弹性有关,一般都假定岩石是一种完全弹性体。科技小论文在地震波计算中,地球介质可以做为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体来对待。而在地震波理论中,通常把地球介质当作均匀、各向同性和完全弹性介质来处理,只是一种简化的假定。实践证明,这种假定可以使分析大大简单,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与观测结果颇为符合的结果。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问题,主要有动力学和运动学两种方法。动力学方法是直接求解波动方程,研究平面波在平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均匀半空间及平行分层空间中的地震面波,以及球对称模型的地球的自由振荡。该方法相对繁琐,本书不做介绍。我们介绍的是第二种方法:运动学方法,就是将波动方程的求解简化成波传播的射线理论,用地震射线这一概念,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运动学特征。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其一是惠更斯原理,即在均匀弹性介质中,点振源产生球面波向周围传播,当距离r趋向无穷大时,球面波前的半径很大,曲率很小,此时球面波蜕变成了平面波;其二是费马原理,即地震波沿射线的旅行时间(传播)与沿其它任何路径的旅行时间相比为最小,换言之,波总是沿所使用旅行时间最少的路径传播,又叫费马最小原理和射线原理。   总结来讲,惠更斯是从波前面的角度来描述波在介质空间中传播的规律,而费马原理则从波射线的角度来描述波的传播规律。   三、地球磁现象和地球电性质   地球磁现象是指地球周围空间分布的磁场。地球磁场近似于一个位于地球中心的磁偶极子的磁场。它的磁南极(S)大致指向地理北极附近,磁北极(N)大致指向地理南极附近。其磁力线分布特点是赤道附近磁场的方向是水平的,两极附近则与地表垂直,地球表面的磁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随时间发生变化,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相反。地磁场包括基本磁场和变化磁场两个部分。基本磁场是地磁场的主要部分,起源于地球内部,比较稳定,属于静磁场部分。变化磁场包括地磁场的各种短期变化,主要起源于地球内部,相对比较微弱。地球变化磁场可分为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两大类型。地磁场强度大约是0.5—0.6高斯。   根据大气电现象的探测,从静电角度来看,地球和大气近似形成一个漏电的球状电容器。由大气电测量表明:接近地球表面的电场是垂直指向地球表面,在晴天情况下,其数值约为E=100V/m,而地球表面上的电荷密度—8.85×10—10C/m2,由此可计算得知,地球表面上携带总负电荷量为4.51×105C,大气的电流密度约为—3×10—12A/m2。总电流约为1350安培,大气中消耗的总电功率P=5.2亿瓦。整个地球由于自转使正负电荷分开,正电荷分布在地核,负电荷分布在地表,进而在外层产生一个环形电流,电流方向自东向西(电流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由此产生了由南向北的地磁。   四、结语   了解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自我知识框架的建立,同时对地球物理学的整体内容有非常好的梳理作用,笔者也建议广大在校学生能够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研究,以便于后期在深造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滕吉文.中国地球物理学研究面临的机遇、发展空间和时代的挑战[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04:1101-1112.   [2]汤井田,任政勇,化希瑞.地球物理学中的电磁场正演与反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04:1181-1194.   [3]陈运泰,滕吉文,张中杰.地球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1,05:634-642.   [4]霍振华,戴世坤,蒋奇云.地球物理学中的电磁场积分方程正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02:742-747. ;
2023-08-09 17:42:421

地球物理学研究及其意义是什么?

地球物理学的很多问题与天文学的相似,因为研究对象很少能直接观察,结论应当说主要是根据物理测量的数学解释而得出的。这包括地球重力场测量,在陆地和海上用重力测量仪,在空间则用人造卫星;还包括行星磁场的磁力测量;又包括地下地质构造的地震测量,这通过地震或人工方法产生的弹性反射波和弹性折射波来进行。用地球物理技术来进行的研究,被证明在为支持板块构造学理论提供证据方面是极其有用的。地球物理学是一门介于物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天文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生息的地球及其周围空间。它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利用先进的电子和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空间探测技术对各种地球物理场进行观测,来探索地球内部及其周围空间、近地太空的介质结构、物质组成、形成和演化,研究与其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优化和改善人类生存和活动环境,防御及减轻地球与空间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为探测和开发国民经济中急需的能源及资源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地球物理学为太空时代的人类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目前地球物理学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主要以固体地球作为研究对象,而空间物理则以太阳系特别是日地空间物理环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地球物理学这门学科自20世纪之初就已自成体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极为迅速。它包含许多分支学科,涉及海、陆、空三界,是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将地球作为一个天体来研究,地球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是分不开的;研究地球本身的结构和发展时,地球物理学又和地质学有很密切的联系。但地球物理学所探讨的范围远不止此,它还包括研究地面形状的大地测量学,研究海洋运动的海洋物理学,研究低空的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研究高空以至行星际空间物理学,研究地球本体的固体地球物理学(或叫做地体学),还有一些较小的分支,如火山学、冰川学、大地构造物理学等等。这些学科中,有的又各有独立的分支。人造卫星出现后,地球物理现象的观测扩展到了行星际空间。行星物理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引伸,但它所要解决的问题,离地球越来越远了。通过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可以更好地研究地球地球物理学学科中的地震学和地磁学两个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两个方面我国均为先驱。我国古书籍中就记载有早至公元前20世纪关于极光的现象。东汉张衡在公元132年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我国约于10世纪就已将指南针用于航海。唐·僧一行(683—727)、宋沈括(1031—1095)均对有关地球物理问题作过研究。地球物理学也是早期经典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牛顿由研究地球和月球的运动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由此产生了重力学;牛顿以后的许多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都曾对地球物理学的研究作出过重要贡献,为地球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地球物理学的发展与科学本身的发展条件和人类生存需要密切相关。在18、19世纪时,地球物理学的一系列问题是物理学中引人注目的领域。20世纪20年代开始利用地震波走时理论研究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取得突破性进展。30年代兴起的地球物理勘探(特别是地震勘探),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了关键作用。4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地壳与上地幔的地震探测极大地深化了人类对岩石层(圈)的认识。50年代开始的地震预测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另外,人类在20世纪初探测到了电离层,随后实现了无线电通信。50年代末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发现了辐射带、太阳风和磁层顶,空间物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为人类航天活动提供环境认识的保证。50年代的国际地球物理年,60年代的上地幔计划,70年代的地球动力学计划、国际磁层计划,幼年代、切年代的国际岩石层(圈)计划、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电离层和热层计划、国际日地物理计划,使地球物理学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和新地球观的形成,日地空间各层次能量耦合作用的发现,改变了一系列传统观念。大气层中的一些现象也为研究地球提供了线索近代正在发展的岩石层(圈)地震层析成象,全球与区域的三维结构,复杂地质构造中地震波理论,地震震源的动力学破裂理论,地球内部介质的不均匀性和非线性特征,热动力机制与演化,环境地球物理,地震灾害预测,流体在岩石层(圈)介质中的作用,日地系统整体变化和地球空间环境预报,反演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大型快速电子计算机、航空、海洋和空间探测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地球物理的研究水平,深化人类对地球物理问题的认识。地球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增进人类对所生息的地球及其周围空间环境的科学认识,而且支持着众多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或高科技领域。例如,勘探和开发利用石油与天然气、地热资源、金属与非金属矿藏,预测与预防(或防治)诸如地震、火山、滑坡及岩爆等自然灾害,保护与监测地球生态环境,保障日地空间环境中航天飞行安全等。今天,地球物理学已成为地球科学中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并且与地质科学有密切联系,其研究成果将对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代地球物理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如自然灾害、能源需求急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等均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进步,空间开发国际竞争则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地球物理学家必须投入研究和解决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性问题,为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火山喷发可以间接证明地球内部的热能存在
2023-08-09 17:42:571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内容

地球物理学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地球的各种物理场分布及其变化进行观测,探索地球本体及近地空间的介质结构、物质组成、形成和演化,研究与其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为探测地球内部结构与构造、寻找能源、资源和环境监测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灾害预报提供重要依据。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先生是这样形容地球物理学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都不见”。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总体上可以分为应用和理论地球物理两大类。应用地球物理(又称勘探地球物理)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能源勘探、金属与非金属勘探、环境与工程探测等。勘探地球物理学利用地球物理学发展起来的方法进行找矿、找油、工程和环境监测以及构造研究等,方法手段包括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和放射性勘探等,通过先进的地球物理测量仪器,测量来自地下的地球物理场信息,对测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反演、解释,进而推测地下的结构构造和矿产分布。勘探地球物理学是石油、金属与非金属矿床、地下水资源及大型工程基址等的勘察及探测的主要学科。理论地球物理研究对地球本体认识的理论与方法。如:地球起源、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年龄、地球自转与形状等,具体包括地震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热学和重力学等。理论地球物理学通过地震波场和电磁波场探测发现了位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为活动论的新的地球观提供了惟一站得住脚的理论依据;通过全球大地热流量的测量圈定了热的洋脊和冷的消减带,结合古地磁研究结果和大洋中脊的条带状磁异常特征,为海底扩张和大陆飘移学说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佐证;通过全球地震活动性和震源空间分布特征、全球重力、地磁和地热测量,为板块边界的划分提供了准确的依据;综合各种全球性的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对地球热状态、岩石圈热结构和流变性质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一直悬而未决的板块运动驱动机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依据。地球物理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应用物理学,这门学科从20世纪初就自成体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发展极为迅速,地球物理学包含许多分之学科,涉及陆、海、空三域,是天文、物理、数学、化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球物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现象越来越明显,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天文学等众多学科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在地球物理学天地里,既可以从事地磁场起源、地震发生机理这样的极负挑战性的研究,可以从事油气勘探、矿产勘探这样的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用性研究工作,也可以从事大气物理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通过地球物理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扎实的地球物理专业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受过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
2023-08-09 17:43:051

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和地球物理学有什么区别

这么早来问这个是来选专业吗?应用地球物理学偏向勘察方向,有些学校的课程设计里面会多一些油气或者工程勘察相关的内容。其与地球物理学的联系一般限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理论方面教学会弱一点,一般最后授予工学学位。地球物理按照定义来说范围很广,赵九章说过,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可见。只要是用物理学方法将地球各个圈层作为客体的研究都可以划入广义的地球物理。固体地球物理主要研究固体圈层,包括从岩石圈一直到内核的各个部分。方法也不外重磁电震,具体选择方向一般大二或者大三上完专业基础课之后进行。地球物理一般会更重视数理训练,包括偏微分,场论和各种力学。最后一般是授予理学学位。
2023-08-09 17:43:201

现代地球物理方法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魏文博1 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地球动力学是为探索地球表面可见特征的起源提供理论基础的学科之一。人类研究地球的构造运动过程和它的动力来源由来已久。早在1911年,著名的力学家A.E.H.Love就已经提出过“地球动力学”的概念,但因地球上的现象极其复杂,对地球本身又不可能直接进行实验验证,所以关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缓慢。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测资料的大量积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国际合作计划的开展,关于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才取得了巨大成就,提出和发展了“板块构造学说”。目前“地球动力学”正在以这一学说为中心课题,把地球科学向逐渐定量化的方向推进。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确定地球内部及表面上的变形和引起变形的原因,寻求现今地学现象的解释。关于这问题:地球表面的“变形”是已知的——如何用“力学”的观点,进行合理的解释?任何一个变形理论,只要是定义得当,都可以从“应变”(边界条件)算出“应力”,进而找出“应变的原因”。——应该是直截了当的事!——那么,问题的出发点就落在“地球的变形理论”上。“地球的变形理论”应该是与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的“变形”密切相关的。地球内部的“变形”在很大程度上也还是未知的——如何能建立合理的“地球变形理论”?面对这一难题,首先要对地球中有地球动力学意义的区域(被称为岩石圈或构造圈)进行探测,了解它的结构、构造、变形。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靠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地球物理通过吸收、引进当代数学、物理、计算机以及各种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的技术体系,使克服实际应用中许多难以逾越的难关成为可能,极大地改善了地球物理在岩石圈探测方面的应用效果。可以说,地球物理是地球科学中唯一能直接提供地球内部信息和资料的学科。20世纪地球科学的重大进展,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都是在地球物理观测、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在地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它始终起着先导的作用。地球物理方法是指通过观测地球周围及地球表面和内部物理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构造和物质状态的一系列方法技术。因此,要了解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地球物理方法,需要先了解地球的地球物理特征。2 有关地球的地球物理特征从研究地震波传播得到的结果地震和地震波,地球的速度结构,地壳(大陆 海洋),地幔(莫霍面 上地幔下地幔),地核(核幔边界 外核 内核边界 内核)。重力场重力和重力异常,重力异常的分布(大陆地区、海洋地区,全球范围)。地应力概述,应力测定,应力与地震效应,地貌和应力,全球应力分布。地热场地表热流测量,地温分布。电磁效应地磁场,古地磁,极性倒转,电效应。地球化学地壳的地球化学,地幔的地球化学,地核的地球化学。3 现代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大陆动力学研究方面的应用近垂直地震深反射法方法原理,特点,应用。深地震测深(广角反射剖面探测)方法原理,特点,应用。宽频地震探测(天然地震探测)方法原理,特点,应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原理,特点,应用。卫星重、磁测量方法原理,特点,应用。地热测量方法原理,特点,应用。参考文献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仲.1985.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黄怀曾,吴功建等.1994.岩石圈动力学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周济元,林盛表等.1994.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探测现状与发展.北京:地质出版社张炳熹,洪大卫等.1997.岩石圈研究的现代方法.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2023-08-09 17:43:281

什么是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就是呃自然界中物理化,王敏不变化的些呃生理饿血项。
2023-08-09 17:43:4515

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的比较?

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它是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学的一门边缘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与 地球物理学在某些研究领域内和地质学是有密切关系的,但并不相同. 区别 地质学是利用地面上直接观测到的数据来对地下浅层构造、变化过程和资源情况作出推断. 地球物理是利用物理学的电学、磁学、热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各部分的物理条件、物理性质和物理状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找出以上各方面的发展和联系,以寻求其变化规律. 联系 当地下情况在地面上没有直接的显示时,传统的地质方法就很难奏效,必须借助于地球物理物理的方法,例如利用地震波,放射性或各种地球物理场(电、磁、重、热)得到间接的数据,用这些数据来推导地下的情况.而地球物理的研究往往根据基本地质情况展开,结合地质知识也能使地球物理的数据具体化 总结: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地球,但研究方法不同;地球物理来源于地质学和物理学,地质学的研究可以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更精确,地球物理通过地质学知识可以使结论更准确.
2023-08-09 17:44:131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1、重力勘探法:是利用组成地壳的各种岩体、矿体间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值的变化而进行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  2、磁法勘探: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常。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  3、电法勘探:是根据岩石和矿石电学性质(如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电磁感应特性和介电性,即所谓“电性差异”)来找矿和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4、地震勘探:是近代发展变化最快的地球物理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内传播规律来勘探地下的地质情况。
2023-08-09 17:44:211

地球物理学专业学什么

地球物理学专业学什么? 快车教育,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地球物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那么地球物理学专业好不好?下面让快车教育我为各位看官总结一下地球物理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情况吧! 一、地球物理学专业主要课程: 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 二、地球物理学专业知识与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的基本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以上是关于大学本科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学什么的分析情况,更多高考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分析资讯敬请关注快车教育职业规划频道。
2023-08-09 17:44:431

地球物理学专业课程

一、地球物理学专业课程有哪些 地球物理学专业课程主要有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地球物理正反演、地球物理资料解释、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 二、地球物理学专业简介 地球物理学的很多问题与天文学的相似,因为研究对象很少能直接观察,结论应当说主要是根据物理测量的数学解释而得出的。这包括地球重力场测量,在陆地和海上用重力测量仪,在空间则用人造卫星;还包括行星磁场的磁力测量;又包括地下地质构造的地震测量,这用地震或人工方法产生的弹性反射波和弹性折射波来进行(参阅seismic survey)。 用地球物理技术来进行的研究,证明在为支持板块构造学(plate tectonics)理论提供证据方面是极其有用的。例如,地震学资料表明,世界地震带标示出了组成地球外壳的巨大刚性板块的边界,而古地磁学研究的发现,又使得追索地质历史时期大陆的漂移成为可能。 三、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和前景 1.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初步能力的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复合型人才。同时,本专业学生还要具有处理一定层次技术问题的职业能力。 2.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地球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要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毕业生主要是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与资源、国家机关、跨国能源公司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 地球物理学专业学什么 附学习科目和课程 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前景 地球物理学专业学什么 附学习科目和课程 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 地球物理学专业课程有哪些 地球物理学专业开设课程和未来就业方向分析() 高考地球物理学专业代码及开设大学名单排名() 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统计表】 地球物理学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就业方向薪资待遇分析【】 全国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排名 一本二本大学名单 ;
2023-08-09 17:44:531

哪些学科与应用地球物理有关

地球物理学就是以地球为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这门学科自20世纪之初就已自成体系。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发展极为迅速。它包含许多分支学科,涉及海、陆、空三界,是“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作为一个天体来研究地球,“地球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是分不开的;研究地球本身的结构和发展时,地球物理学又和“地质学”有很密切的联系。但地球物理学所探讨的范围远不止此,它还包括研究地面形状的“大地测量学”,研究海洋运动的“海洋物理学”,研究低空的“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研究高空以至行“星际空间物理学”,研究地球本体的“固体地球物理学”(或叫做地体学),还有一些较小的分支,如“火山学”、“冰川学”、“大地构造物理学”等等。这些学科中,有的又各有独立的分支。人造卫星出现后,地球物理现象的观测扩展到了行星际空间。“行星物理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一引伸,但它所要解决的问题,离地球越来越远了。地球物理学,如果狭义的理解,指的就是固体地球物理学。这一般又可分为两大方面:研究大尺度现象和一般原理的叫做“普通地球物理学”,利用由此发展出来的方法来勘探有用矿床和石油的,叫做“勘探地球物理学”(或物理探矿学)。应用于工程地质勘探、工程检测的发展为“工程地球物理学”,应用于环境探测和监测及环境保护而形成的“环境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学科:“地震学”、“重力学"、"地电学"、"地磁学",还有正在发展可能形成"地热学"。里面加”“号的都是相关学科~~^_^
2023-08-09 17:45:001

地球物理学基础是大几的~~~地球物理学原理是大几的~我打算自学~~是先学基础还是原理什么~数学应该学什么~

你是什么情况?准备考研?看不懂公式是很正常的,给你推荐下下课程吧,最重要的几门,数学物理方程,电磁理论,信号处理,弹性波动力学。这几门是地球物理的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的话主要是重磁电震,放射,测井之类
2023-08-09 17:45:102

地球物理学就业方向及前景

院校专业: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7080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地球物理学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初步能力的基础研究型、 应用研究型复合型人才。同时,本专业学生还要具有处理一定层次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变和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实践动 手能力和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具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本专业学生还要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 和文学艺术修养,具有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以及良好的 身体和心理素质。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 任感,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2.掌握从事地球物理学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3.具有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接受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工程意识和经济管理意识;5.具有独立设计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评价的能力;6.具有独立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和图像信息处理及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8.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主干学科: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由物理学、地球科学、勘探地球物理、数字信号处理等知 识单元组成。核心课程: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地质学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计算方法、 数学物理方程、科学计算理论与实践、数据结构与计算机图形学、地球物理学原理、岩石物理学、 地球物理观测与实验、勘探地球物理方法、空间物理学、实验地球物理学等。核心课程示例:示例一:地质学基础(80学时)、数学物理方法(126学时)、数值计算(36学时)、地球物理场 论(10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基础(54学时)、固体地球物理学(54学时)、勘探地震学原理(64 学时)、勘探重磁学原理(64学时)、地电学(含地热)(64学时)、钻井地球物理学(64学时)。示例二:地质学基础(13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48学时)、数值分析(40学时)、场论(56学 时)、数字信号处理(48学时)、固体地球物理学(40学时)、地震勘探原理(32学时)、重力勘探和 磁法勘探(88学时)、电磁法勘探原理(32学时)、地球物理测井(40学时)。示例三:普通地质学和综合地质学(136学时)、数值分析(46学时)、计算地球物理学(46学 时)、地球物理场论(76学时)、数字信号处理(46学时)、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30学 时)、地震学与地震勘探(60学时)、地磁学与磁法勘探(30学时)、地电学与电法勘探(76学时)、 地球物理测井(60学时)。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认识实习、地质测量与数字填图实习、地球物理野外工作方法综 合实习、生产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主要专业实验:地质学基础实习实验、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钻井地球物 理勘探等勘探方法与技术实习实验、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实习实验、重力学与大地测量学实 习实验、地磁学与空间环境学实习实验、地电学与深部构造物理学实习实验、地热学与地球深部 动力学实习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专业教学主要内容《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地震勘探原理》、《重力勘探》、《连续介质力学》、《重力与固体潮》专业(技能)方向专业(技能)方向矿业类企业:地质勘查、采矿、选矿、工程探测、工程技术; 政府、事业类单位:自然灾害预测、地质勘探。职业资格证书举例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就业方向 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地球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要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毕业生主要是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与资源、国家机关、跨国能源公司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从事地质类专业勘查,以科研工作为主要方向,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从事地质研究。开展工程与城市防震减灾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地震区划理论研究,编制地震区划图;开展强震观测、震害调查场地勘测与工程结构测试与分析;开展城市灾害预警和减灾技术、地震紧急救援技术与方法研究。从事工程探测类,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工程、建筑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环境与建筑基础以及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的勘查等工作。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前景地球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资源能源勘察、近地表工程勘察、地震分析预报、冶金矿产资源以及海洋国土测绘等领域的地球物理研究、管理以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矿产与能源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教学工作。目前天文学系设有天体物理和天文高新技术及其应用两个培养方向。天体物理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广泛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及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在计算机、外语和其它专业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具有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地球物理学方向的毕业生可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并能适应多方面工作的需要。 对应职业(岗位)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地球物理学毕业后可从事地球物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科技开发、行政管理等工作,就业于自然资源、地质矿产、能源、环境、水利、冶金、有色金属、电力、环保、信息技术等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和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就业单位列举:地震局、地质调查局、海洋局等相关单位,或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涉及到煤田、油田、矿井性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等)。 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应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教学、科学研究能力;掌握应用数学、物理学、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解决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等基本技能;了解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与工程等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能在资源勘探和开发、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国防工程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对污染的监测等方面从事相关工作。 地球物理学方向的毕业生可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并能适应多方面工作的需要。 地球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资源能源勘察、近地表工程勘察、地震分析预报、冶金矿产资源以及海洋国土测绘等领域的地球物理研究、管理以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矿产与能源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教学工作。就业形势良好。 地球物理学就业方向 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地质类专业勘查、预测自然灾害、工程探测类、勘查石油与天然气和煤田地质构造、地球物理仪器开发等工作。 地球物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
2023-08-09 17:45:191

大学的地球物理主要学习什么内容?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介绍及主要课程: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主要课程 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野外地质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学习时间为期四年。很好的专业啊
2023-08-09 17:45:292

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怎么样

高考填报志愿时,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以及就业前景怎么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整理的地球物理学专业简介、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信息,供大家参考。1、地球物理学专业简介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应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教学、科学研究能力;掌握应用数学、物理学、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解决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等基本技能;了解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与工程等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能在资源勘探和开发、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国防工程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对污染的监测等方面从事相关工作。2、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从事行业:毕业后主要在仪器仪表、石油、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1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2石油/化工/矿产/地质3新能源4学术/科研5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6教育/培训/院校7计算机软件8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从事岗位:毕业后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工程师、技术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1地球物理工程师2技术工程师工作城市:毕业后,北京、武汉、上海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1北京2武汉3上海4合肥5南京6广州7深圳8西安3、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地球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资源能源勘察、近地表工程勘察、地震分析预报、冶金矿产资源以及海洋国土测绘等领域的地球物理研究、管理以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矿产与能源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教学工作。目前天文学系设有天体物理和天文高新技术及其应用两个培养方向。天体物理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广泛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及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在计算机、外语和其它专业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具有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地球物理学方向的毕业生可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并能适应多方面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天文学系毕业生中约有80%的学生被国内外著名的大学和天文研究机构直接录取为研究生。据统计,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北京。在"地球物理学类"中排名第1。
2023-08-09 17:45:381

地球物理学专业是干什么的

毕业生主要是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与资源、国家机关、跨国能源公司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从事地质类专业勘查,以科研工作为主要方向,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从事地质研究。开展工程与城市防震减灾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地震区划理论研究,编制地震区划图;开展强震观测、震害调查场地勘测与工程结构测试与分析;开展城市灾害预警和减灾技术、地震紧急救援技术与方法研究。从事工程探测类,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工程、建筑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环境与建筑基础以及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的勘查等工作。地球物理学专业需要掌握的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的基本技能;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地球物理学
2023-08-09 17:45:471

有人关注地球物理学的问题吗

不知您指的是什么该领域的什么问题?
2023-08-09 17:46:032

地球物理学类包括哪些专业

地球物理学类是大类招生,属于理学,一般开设学校包括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有的学校还开设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3-08-09 17:46:242

个人在地球物理学的发展方向

地球物理比较热门的方向是物探,尤其是石油物探,将来可以进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企业,待遇还不错。
2023-08-09 17:46:323

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你比较擅长记忆和逻辑推理的话有可能地球物理学比较难,如果你的计算思维和抽象思维比较好的话有可能地质学会比较难,地质学学习的是整个地球的东西,是什么矿物学、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地层学、古生物、第四纪什么的,有的大学也会加入一些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的东西。地球物理是用物理方法,比如力学、电流、声波、地震波、放射性对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性质进行探测分析,并且解释地球物理现象的一种学科,需要的数学内容比较多,并且要有较强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2023-08-09 17:46:403

地球物理学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差别

地球物理学 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用物理学的方法和原理研究地球的形成和动力,研究范围包括地球的水圈和大气层。 地球物理学 geophysics 地球物理学研究广泛系列的地质现象,包括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地磁场的起源、架构和变化。 地球物理学专业包括应用地球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三个.应用地球物理学,侧重于工程、矿产勘探.固体地球物理学,侧重于天然地震方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就是人们通常做说的“石油物探”了.现在本科教育一般都是把地球物理学的所有专业方向都教了.在研究生阶段,根据各个导师的特点及所擅长的方向,你自然也就会进入相应的专业方向.总之,固体地球物理专业的研究生专业方向是属于天然地震方向,也可从事工程、矿产勘探.
2023-08-09 17:47:093

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1.地球物理勘查地球物理学是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地球的状态、性质、结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一门学科。地球物理勘查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简称为物探,是应用物理学的原理、方法和仪器,探寻地下地质结构和矿产资源的一种地质勘查方法技术。其主要优点如下。——不仅可以了解地表或近地表的地质现象,还可获得深部地质信息。所以,物探所反映的地质现象的深度大,范围宽(从几十公分到几百公里)。——可以获得多种地学参量和丰富的地学信息。它是深部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也是现代矿产资源勘查不可缺少的手段。近年来,在工程勘察与检测,地下水资源调查与勘测,环境调查与检测,以及某些非地学领域方面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物探的科技含量高,比较容易吸收和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技术成果,是一种经济而快捷的地质勘查方法技术。物探方法尚存在以下缺欠。——物探异常的数学解释及地质解释结果均存在着多解性。——作为一种固体矿产勘查方法,目前除用磁法找磁铁矿或含磁铁矿物较多的矿体,用放射性测量找铀矿或与铀矿伴生的矿体,以及用电法、重力法寻找相对(埋深)规模较大的块状硫化物矿体外,一般不能以矿体作为直接探测目标。2.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各部分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分布、存在形式、共生组合、集中与分散、迁移与循环等规律的一门学科。地球化学勘查是地球化学的一个分支,“是对自然界各种物质中化学元素及其他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的全过程。”简称为化探。其主要的优点如下。——可以了解和探测地质体的微观标志,并具有突出的直接性或直观性。——可用于寻找和发现难识别的(如贵金属、稀散元素、低含量的金属矿等)、隐伏的勘查对象。——具有快速、轻便及勘查成本较低的特点。化探作为一种固体矿产勘查方法,尚存在着以下缺欠。——受分析技术检出限与精确度的局限。——目前的方法技术,对解决或确定探测对象的空间几何参数的功能较差。二、物探化探异常1.异常的含义广义而论,地质勘查所指的异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人们直接观察和分析得到的异常地质现象和产物,亦可称为地质异常,如构造的变形、接触热变质带、围岩蚀变、近矿矿物晕等等;另一类是通过仪器观测或分析测试得到的相对正常值的偏差,物探异常与化探异常即属于后一类。物探、化探异常即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是相对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正常场或区域场的偏差。一般而言,矿产的存在往往会产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物探异常与化探异常,但物探、化探异常并不一定都是矿所引起的。构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必须分析和研究矿及与矿有关的各类异常。2.物探化探异常分类(1)按异常性质划分。物探异常:根据异常的物理性质可分为重力异常、磁力异常、电(电磁)异常、放射性异常、地震波组(频率、振幅、相位)异常等。化探异常:按采样介质可分为岩石异常、土壤异常、水系沉积物异常、水化学异常等;按化学元素又可分为各单元素异常、元素组合异常、元素不同相态的异常等;根据其形成又可分为原生异常(同生异常)、次生异常(后生异常)等。(2)按引起异常的地质因素划分。矿异常:即与矿有关的异常。按成矿作用的范围,又可分为矿带异常、矿田异常、矿床异常、矿体异常等;根据异常相对矿体的部位,又可分为矿上或前缘异常、近矿异常、矿下或尾部异常、侧向异常等。构造异常:如断层、褶皱、断裂带、岩体接触带异常等。岩体异常:即各种岩浆侵入、喷溢形成的岩体所引起的异常。岩性异常:如某一时代的地层,某种岩相或建造引起的与岩性有关的异常。深部异常:主要是由地壳深部构造及其岩石结构差异引起的异常。(3)按异常范围划分。按异常范围的尺度划分异常,如地球化学省、区域物探异常、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以及不同级次的局部异常等。(4)按相对于正常场或区域场偏差值的高低划分。如正异常,负异常;强异常,弱异常、低缓异常等。(5)按异常的意义划分。异常有意义与无意义是相对的。一方面决定于地质勘查的目标任务;另一方面又往往受人们对异常认识阶段或认识水平的局限。一般可如下分。有意义异常:除矿致异常外,在进行间接找矿时,某些与控矿因素有关,或与成矿活动有关的某种地质现象引起的异常,亦可作为有意义的异常。无意义异常:包括某些地形、地貌或表生地质作用引起的假异常;以及某些非地质因素如人文活动、天气变化等造成的干扰异常。此外,某些地质因素引起的干扰异常,如与成矿活动无关的某种岩性异常、构造异常、非金属矿化异常等亦属此类。三、找矿标志与矿化信息1.探测目的物与目标物、直接找矿与间接找矿原地质矿产部部颁《固体矿产普查物探化探工作要求》(DZ59-88)中有解释如下。(1)目标物是相对目的物而言。在矿产普查工作中,普查的最终对象是矿体(矿床),目的物就是矿体(矿床);而目标物则是物探化探方法可以探测的某些地质体(包括矿体)。(2)以直接探测矿体、矿床、矿田信息为目标的工作称为直接找矿;以探测矿体、矿床、矿田有紧密或直接联系的地质体的信息为目标的工作称为间接找矿。在直接找矿时,目标物即目的物;在间接找矿时,目标物是与目的物有某些联系的地质体。2.找矿标志标志即某种特征。找矿标志即矿化作用所显示或所反映的特殊地质现象,或关于探测目标物或目的物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辨识特征。它是找矿的重要线索,也是勘查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对象。常用的几种分类列于表1.2.1。表1.2.1 找矿标志分类表与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有关的主要标志如下。(1)地质标志:包括矿体存在的标志,矿化存在的标志,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地质环境的标志等。(2)地球物理标志:指实测地球物理场及物性参数、变换后的地球物理场及其他参量在空间的特征分布。目前,地球物理标志一般不能直接作为矿化标志,大多是作为某些地质标志的标志。(3)地球化学标志:包括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和与成矿有关的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的某些指示元素或化合物的空间分布晕。3.矿化信息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是1948年香农首先在通讯领域中提出的。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概念已广泛渗入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定义有所不一样。根据矿床地质特点,认为在找矿模型中采用:“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的定义较为适宜。矿化信息可理解为:成矿地质作用在空间上(地质成矿背景、成矿环境所形成的或所引起的地质场、地球化学场、地球物理场等)、在时间上(主要地质事件,如成矿期、成矿阶段等)不均匀分布的反映。即矿化信息是反映矿化或与矿化作用有关的地质标志,以及蕴涵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或物探、化探异常中与矿化作用有关的标志。四、模式与模型模型与模式两个词的含义有些接近,因此在使用时常常混乱,有人将它们作为等义词对待,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在英文中也有两个相近的词汇,即“Model”和“Pattern”,它们的解释中有部分是同义的,却又不尽相同。根据十多种对模型、模式的解释或定义,我们认为《软科学知识辞典》的解释较为适宜。1.模型“是对客观实物及其运动规律的描述、模仿、映象或抽象”。作为模型,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与原形之间具有相似的关系,称之为相似性或类比性;(2)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能代表原形,称为代表性;(3)对它做形容能得到关于原形的信息,并可依其进行预测,即具有外推性。模型分类方式很多,图1.2.1为全面考虑了模型的内容、形式和作用而归纳的一种分类方式所概括的模型分类。其中概念模型是根据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思维模型不容易交流;描述模型具有高度的概念化。图1.2.1 模型分类框图2.模式“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能够向人们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3.采用的定义根据上述对模型与模式的解释或定义,可简括模型主要是对事物形式的简化、抽象;模式主要是对事物内在的简化、抽象。由于对事物形式描述会涉及其某些内在因素,而对事物内在描述时,又往往会采用某种形式表达。所以,模型与模式这两个概念内涵上有区别,而外延有部分重叠,这也是两者容易混同的缘故。五、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1.成矿模式目前,成矿模式尚无统一的定义,但矿床地质学家对其内容与含义的解释却是大同小异的。据《中国矿床成矿模式》(陈毓川、朱裕生等,1993)的解释:“成矿模式是对形成矿床的成矿作用从四维空间进行的高度概括,以不同的形式和深度,不同的内容给予表达,并随矿床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而逐步深化。”有色金属勘查系统的专家认为:“成矿模式是对一组相似矿床的成矿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是控矿因素在各个环节所起作用的高度概括的一种综合表达形式。”由于地质作用的复杂和找矿实践的局限,决定了成矿模式有以下特点:(1)是成矿过程、成矿机制、成矿规律的高度概括,即具有概括性;(2)仅代表某一特定地质环境,特定地质成矿条件的研究成果,即具有地区的局限;(3)受工作程度的制约,并随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完善,即属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2.找矿模型找矿模型是在成矿模式基础上,突出了矿化信息,明确了探测的目标及其形成的或引起的各类标志;一个完善的找矿模型还应包括一套相应的勘查方法组合与流程。所以,找矿模型是成矿模式的延伸,找矿实践的升华;它既包含成矿模式的基本内容,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简言之,找矿模型是找矿标志、矿化信息及勘查方法的集成或归纳。与成矿模式比较,找矿模型具有更强的地区局限性,其应用效果一方面取决于选定的模型要素是否典型,是否具有可类比性;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所类比地区地质成矿环境与成矿条件的类似程度。
2023-08-09 17:47:191

求问地球物理/地理科学/地质学/环境科学有什么区别?

1.地球物理学就是以地球为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这门学科自20世纪之初就已自成体系。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发展极为迅速。它包含许多分支学科,涉及海、陆、空三界,是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地球物理学,如果狭义的理解,指的就是固体地球物理学。这一般又可分为两大方面:研究大尺度现象和一般原理的叫做普通地球物理学,利用由此发展出来的方法来勘探有用矿床和石油的,叫做勘探地球物理学(或物理探矿学)。应用于工程地质勘探、工程检测的发展为工程地球物理学,应用于环境探测和监测及环境保护而形成的环境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学科:地震学、重力学、地电学、地磁学,还有正在发展可能形成地热学。2.“地理科学”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学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等并列的大科学体系,故称“地理科学”。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理论层次(技术科学)、技术层次(工程科学)。 一般认为,基础理论层次包括理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技术理论层次主要是研究应用的地理理论,如建设地理学、应用地貌学、应用气候学等;技术层次包括灾害预报、生态设计、区域规划、计量地理学、地理制图、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技术。3.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4.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定义和不同的研究方向,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它们都是地理的分支或者说不同方向的延伸,地球物理偏重对地球等天体的物理方面的研究;地理科学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地质学基本上就是研究地球的组成和变化历程;环境科学就是研究人与外界环境.总结来说,它们的研究方向决定了它们的不同.
2023-08-09 17:47:421

地球物理学就业方向

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地球物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科技开发、行政管理等工作,就业于自然资源、地质矿产、能源、环境、水利、冶金、有色金属、电力、环保、信息技术等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和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就业单位列举:地震局、地质调查局、海洋局等相关单位,或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涉及到煤田、油田、矿井性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等)。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地球物理学方向的毕业生可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并能适应多方面工作的需要。地球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资源能源勘察、近地表工程勘察、地震分析预报、冶金矿产资源以及海洋国土测绘等领域的地球物理研究、管理以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矿产与能源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教学工作。就业形势良好。地球物理学专业简介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应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教学、科学研究能力;掌握应用数学、物理学、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解决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等基本技能;了解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与工程等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能在资源勘探和开发、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国防工程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对污染的监测等方面从事相关工作。
2023-08-09 17:47:501

地球物理学就业前景薪水怎样

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航天、环境保护、地震、建筑、能源、交通、铁道、水利、地矿、煤炭等行业进行工作,平均工资 9.6K/月,其中拿10K-15K工资的人占比最多。毕业生可到航天、环境保护、地震、建筑、能源、交通、铁道、水利、地矿、煤炭、石油、化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行业、部门从事地球物理的科研、勘察、管理等工作。平均工资 9.6K/月,其中拿10K-15K工资的人占比最多,达 55.6%,其次拿4.5K-6K工资的占 22.2%,6K-8K占 22.2%。地球物理学专业主要是采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固体地球各圈层之间的大尺度现象和一般性原理,以及利用地球物理学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和能源勘探、工程和环境探测等。学生在较系统地掌握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应该掌握利用地球物理观测数据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能够结合其他地学研究结果((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对地球系统本身进行解释的能力。
2023-08-09 17:48:101

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计算

反演是地球物理中的重要领域。依据地球表面观测到的各种地球物理场资料,通过计算去推断地球内部的结构、物质组成和动力学过程。可以说地球物理学从诞生起便踏着反演的进步路径在发展。1.地球物理反演理论的发展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问题最早主要是针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索。1907年赫格罗斯(Herglotz)首先由地球物理资料的定量分析提出了地震波走时数据的反演;1909年莫霍洛维奇(MohorovicicA.)发现地壳与地幔之间的一级不连续面;1912年古登堡(Guten-berg)发现古登堡面;1923年康拉德(Conrad)发现地壳中间界面;1935年莱曼(Leh-mann)发现地球内核和外核的分界面。这些人在地球物理学发展史上均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对地球物理反演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50年代前后,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不断深化,地球内部圈层有了基本模型。由于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使得已发展起来的试错法和拟合法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到了60年代地球物理工作者已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地球模型参数进行自动的修正反演,即发展为自动拟合法或最优化法。1970年以前地球物理反演研究的主要特点:(1)采用均匀各向同性地球模型;(2)反演问题在数学上仅涉及微积分或古典积分方程;(3)观测数据与假定模型正演计算结果等同;(4)对解的不唯一性未做深入分析,而是以观测数据与用推测模型求得结果进行类比;(5)在计算技术上仅涉及了初等数值分析,如数值微积分、最小二乘法解超定方程组等。20世纪60年代由于各类运用于计算的新算法不断涌现,快速傅里叶(Fourier)变换和高速褶积的广泛应用,基于二次曲面分割的地球模型已不能满足新的要求,而迫使地球物理反演计算必须提高分辨率。因此反演理论在70年代前后发展迅速,并做出了重要贡献(Backusetal.,1967,1968,1970)。巴库斯和吉伯特(一位是地球物理学家,另一位是数学家)的地球物理反演理论(BG理论)是建立在模型为连续的情况下,故必导致方程组欠定,难于在快速电子计算机上实现。为此,维津斯(Wiggins,1972)和杰克逊(Jackson,1972)先后提出了与BG理论相应的广义反演方法。后经帕克(Parker,1976)等人的整理与推广,使BG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勘探地球物理学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偏微分方程反演进一步得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线性理论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均得到极大重视,当然这要比线性反演复杂得多。我国在地球物理反演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起步较晚。BG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并在解决某些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中得以应用。2.地球物理反演中解的不唯一性原因分析地球物理学可以根据地面或者高空的观测资料(如来自深部的地震波、电磁场、热流、重力场等)来推断地下的结构、构造和物质属性等情况,即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或反问题(InversionProblem)。在各种地球物理场(重、磁、电、热)给出的数据中,虽然含有地下各种物性结构的信息,但在对数据进行计算与解释(即反演)的过程中,即便是使用同样的资料,所得的答案却不尽相同。这是反演的多解性,或解的非唯一性。造成反演多解的原因,有数学上的问题,如解法不稳定、观测误差等,但其根本的原因是不可能得到地球深部直接的观测数据,而仅靠地面的观测资料,其“信息”量是不够的。地震波虽然可以穿透地球,带来深部的三维信息,但地震图震相识别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不论是一维、二维还是三维或四维反演,减少多解性都需要对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对地震图记录的震相识别,需要依据丰富的资料,即在多因素约束下提出科学而又合理的初始模型,并对反演进行约束。反演问题是地球物理学中理论与方法核心问题之一。
2023-08-09 17:48:511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怎么样,好不好的默认点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怎么样?这个问题相信大家也是非常关注的,这个怎么样主要是通过该院系的排名以及每年该院系专业的考研报录比来确定。一、学院简介1958年--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划归国家测绘局管理,并易名为武汉测绘学院1978年--武汉测绘学院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10月--武汉测绘学院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93年--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大地测量系与工程测量系合并,组建为地学测量工程学2000年8月--国家教育部把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原湖北医科大学与原武汉大学合并重组,成立了新的武汉大学。在新武汉大学建制下,以原地学测量工程学院为基础,组建了武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2001年9月--更名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二、专业介绍(一)地球物理学专业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系统物理现象,从物理学中衍生出来的一门自然科学,是与物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天文学交叉的一级学科,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涵盖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勘探地球物理学与环境地球物理学等研究领域。本院地球物理学专业是一个融固体地球物理学、现代测绘技术于一身的学科交叉融合型地球物理专业,培养能掌握大地测量学、地球重力场、地磁场、地电场、地热场、地震波场等地球物理场基础,熟练掌握构造地质学以及勘探地球物理技术的基本理论、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地球物理的各种观测和数据处理任务,具有较好的科研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相关的技术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地球物理学原理、地球重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震勘探、应用地球物理、普通地质学、张量分析与弹性力学、地电学、地热学、地壳形变、地球科学概论、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场论等。毕业生适用范围:毕业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地震局、测绘局、地质部门、物探部门及相关工程部门工作。毕业生就业形势好。
2023-08-09 17:49:121

地球物理学就业难吗

地球物理学专业好就业。1、地球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研究成果有助于增进人类对所生息的地球及其周围空间环境的科学认识,而且支持众多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或高科技领域。2、例如,勘探和开发利用石油与天然气、地热资源、金属与非金属矿藏,预测与预防(或防治)诸如地震、火山、滑坡及岩爆等自然灾害。保护与监测地球生态环境,保障目地空间环境中航天飞行安全等。3、地球物理学类专业包括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行星科学等4个专业。地球物理学类专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有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地球物理学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领域:1、地震学:研究地震和地震波在地球中传播的性质,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地震活动。2、重力学: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球的重力场,揭示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和地壳变化。3、磁学:研究地球的磁场特性和地磁活动,包括地磁场的生成原理、地磁场的变化和地磁现象的应用。4、电磁学:通过测量地球的电磁辐射和电磁信号,了解地球内部的电性质和地下介质的特征。5、地热学:研究地球内部的热流和地热现象,包括地壳和地幔的热传导、热对流和地热资源的利用。6、地形学:通过地表的形态和地形特征,研究地球的表面过程、地质演化和地貌变化。地球物理学的就业前景1、地球物理学方向的毕业生可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并能适应多方面工作的需要。整体来说,地球物理学就业前景比较不错。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电信业、金融业,政府决策机构的高度关注。2、毕业生除大部分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外,其余的主要志愿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与资源、航天与通讯和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其核心内容为地震工程、抗风工程、抗火工程和抗爆工程等。3、该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资源能源勘察、近地表工程勘察、地震分析预报、冶金矿产资源以及海洋国土测绘等领域的地球物理研究、管理以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矿产与能源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教学工作。4、将来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而且伴随着我国对工程质量的不断重视,这个方向肯定会得到加强。
2023-08-09 17:49:201

我是成人大专毕业 的应届生,想去石油化工企业工作,请问我要再去哪个学校学习或者有什么途径

GDZ895
2023-08-09 17:49:464

地球物理学专业适合女生吗

  高考后选择专业时,地球物理学专业适不适合女生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地球物理学专业适合女生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球物理学专业适合女生吗   地球物理学专业是属于重工性质,并且对数学和计算机能力要求比较高。不太建议女生学习,当然,特别喜欢这方面专业的女生除外。   地球物理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地球物理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主要采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固体地球各圈层之间的大尺度现象和一般性原理,以及利用地球物理学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和能源勘探、工程和环境探测等。本科教育培养与其他地球科学类(例如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大地测量学等)的教育培养有联系和交叉。    知识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的基本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拓展阅读:选物理的女生适合的专业   1.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专业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家地震局,省地震局,各地方政府地震局,地震台网,地震台站从事地震监测,资料分析等工作的技术人员;水利,煤炭,工程等单位从事有关地震监测及工程勘探,工程质量检测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2.材料物理专业   就业方向:材料物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包括航空机务维修企业、航材公司、机场、理化检验、无损检测、质量检验、技术监督、安全与商检、各种材料生产、加工、材料应用等部门从事生产技术、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与开发等工作;可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3.信息物理工程专业   就业方向:信息物理工程专业就业岗位如销售工程师、销售储备干部、光学工程师、物探工程师、研发工程师、销售代表、工艺工程师、专利工程师、产品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    物理学专业就业前景   物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当好,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或是到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另外还可以到企业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工作。   物理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主要学习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等课程。   由于物理学专业学习内容广泛,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可塑性较强,因而该专业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和青睐,毕业生可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如到电子信息、材料、金融、计算机、电机电器等行业就业。具体职业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初中物理教师、销售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光学工程师等。
2023-08-09 17:49:551

各位学哥学姐,可不可以帮忙解释一下物理学、物理学类、地球物理学是干什么的啊

好深奥。。。
2023-08-09 17:50:066

地球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1、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软件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具备从事各种工程勘查、信息采集、计算机处理和综合应用能力,能在工程勘察、水利水电、国土资源、环境工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处理技术、软件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据库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初步系统软件设计能力;具备运用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进行岩土工程、资源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程勘查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2、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该专业属交叉学科,学生“数理外”基础扎实,基础理论厚实,专业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广,适合到政府机关、城市建设、国土资源、国防、信息产业、财政金融、公共事业管理、交通、电力、能源、环境保护、气象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及管理工作。从事行业:毕业后主要在计算机、新能源、电子技术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1、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2、其他行业3、新能源4、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5、计算机硬件6、计算机软件工作城市:毕业后,秦皇岛、北京、济南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1、秦皇岛2、北京3、广州4、济南3、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新兴学科,以地球空间信息工程、3S集成(GPS、GIS、RS)、空间数据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信息可视化等为方向,突出学科间的交叉。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要求在学习数学、物理学、地球动力学与空间测地学基础知识和系统掌握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法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要求学生具备空间信息的分类与采集、传输与分析、成像与图像处理、空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理学类中的地球物理学类,其中地球物理学类共4个专业,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地球物理学类专业中排名第4,在整个理学大类中排名第53位。
2023-08-09 17:50:241

地球物理学类专业适合什么人读

地球物理学类专业适合哪种类型的人来读呢,现在为大家揭晓答案。1、性格外向型的人,数学要好、头脑比较灵活些的都是适地球物理学专业。2、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教学、科学研究能掌握应用数学、物理学、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识;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解决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等基本技能。3、防工程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对污染的监测方面从事相关工作了解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与工程等专业的一般]理和知识:能在资源勘探和开发、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
2023-08-09 17:50:311

中职地球物理勘探专业主要学什么

很多人对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很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具体学些什么东西,就业前景如何?那么今天我们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地球物理勘探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地掌握地球物理基本理论、能在资源勘查及相关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石油企事业、高校、地球物理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也可在计算机应用、通讯、信息采集处与处理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程序设计、工程数学、地震波动力学、数字电子技术、信号分析、电磁场论、地球物理学、地震勘探原理、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等。 职业证书 一:监理工程师 二:质量工程师 三:工程造价师对电大中专/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https://www.87dh.com/xlzz/
2023-08-09 17:51:271

如何将地球科学知识与3s的应用过程进行有机结合

20世纪以来是现代地球科学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传统的地球科学发生了一系列的革命,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固体地球科学(包含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等)的革命。固体地球科学的革命主要是大地构造理论上围绕活动论与固定论发生的思想革命。传统的地质观念认为,大陆及海洋只在原来的位置上作垂直升降运动,其相对位置未发生显著变化,故被称为“固定论”,“地槽”“地台”说是其典型代表。“活动论”者认为,大陆曾有过长距离的水平运动,大陆和海洋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代表“活动论”的大地构造学说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争论,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现代地质及地球物理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板块构造学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由此推动了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以来的地质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技术、电子计算机、电子显微镜、大陆超深钻与深海钻探技术等给地质学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地质学逐步由定性描述与分析向半定量、定量分析与研究发展。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在研究地球及地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运动特征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推动地质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航天技术在地质学上的应用取得了重大成就,以航天技术为基础的新兴的天文地质学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这些研究将为人类最终了解地球起源与演化、解决许多重大地质问题发挥重要作用。地质学的应用是促进地质学发展的动力,20世纪以来除传统的矿床学不断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理论之外,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的研究也发展迅速。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环境地质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20世纪以来在地理学上也发生了重要的革命,特别是研究方法与手段上的革命,通常称为地理学的计量革命。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开始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分析地理问题。195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在加里逊主持下开设第一个应用数理统计研究班,推动计量地理学发展。1963年,伯顿提出“计量革命”口号,使这一趋势推向欧洲和全球。地理学计量革命的实质是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运用模型和模拟,使地理学的理论精确化,计算快速化,从传统的定性分析向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过渡。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计量革命的推动下,人们把地理环境和区域看作是一个系统,大量地应用计算机、遥感、遥测等新方法,对系统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模式化、公式化,用数字、图像等定量表达人地关系,说明区域差异与变化,从而对地理环境的演化进行科学预测,以期达到人地关系的最优化。这就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成功开发与广泛应用。这样,使地理学由以前的现象描述发展到科学解释和定量预测的新阶段。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的需要,应用性的地理分支学科大量涌现,如工程地理学、环境地理学、资源地理学、应用景观学等。
2023-08-09 17:51:571

地球物理学是干啥的?

地球物理学 (geophysics) 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用物理学的方法和原理研究地球的形成和动力,研究范围包括地球的水圈和大气层。 地球物理学研究广泛系列的地质现象,包括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地磁场的起源、架构和变化;大陆地壳大尺度的特征,诸如断裂、大陆缝合线和大洋中脊。现代地球物理学研究延伸到地球大气层外部的现象(例如,电离层电机效应〔ionospheric dynamo〕、极光放电〔auroral electrojets〕和磁层顶电流系统〔magnetopause current system〕),甚至延伸到其他行星及其卫星的物理性质。毕业后,如果你精通的话,呵呵,你就可以成为光荣的科学家啦…………
2023-08-09 17:52:205

研究与天文学极其相似的地球物理学,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人类可以通过研究地球物理,对地球产生了解,进而推测外太空中其他星球的情况,进一步了探究出宇宙的奥秘
2023-08-09 17:52:404

应用地球物理学的应用新领域有哪些?

地球物理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环境地球物理学。其主要是利用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球物理场和地球物质的物理特性与人类生存环境(包括天然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包括地球物理场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包括由于天然和人工环境的变化所导致地球物质特性和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环境地球物理学已被用于解决环境污染的监测、生态环境变化预测、环境治理措施的效果检查等方面。地质体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污染、破碎、挤压等),会产生相应的地球物理效应,引起各种地球物理场(重力、电、磁、热、地震波、放射性等)的变化,这是应用环境地球物理学观测和研究来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环境地球物理学在研究解决环境问题时,几乎使用了目前地球物理学的所有研究方法,按所研究的物理场可分为电法、磁法、重力法、地热法、地震和放射性法等。目前环境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呈现出以下趋势:①勘探技术的进步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不断提高;②非水相液体的研究是环境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③地质灾害预报和环境污染监测、治理仍是环境地球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④特殊环境下的地球物理技术有待发展;⑤生态环境研究是环境地球物理学今后研究的新热点。在我国环境地球物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某些方面仍获得了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在放射性污染调查和利用地球物理层析技术研究环境问题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针对我国环境地球物理学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加强发展环境地球物理学的若干对策与建议,包括:增大支持力度,加强系统间合作;鼓励环境地球物理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开展与环境地球物理学相关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增强国际合作,注重信息交流等措施。
2023-08-09 17:53:111

地球物理学,是个什么专业

地球物理学 (geophysics) 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是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如:地震弹性波、重力、地磁、地电、地热和放射能等方法)研究地球以及寻找地球内部矿藏资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范围包括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层。 地球物理学有诸多研究分支,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大地测量学,地热学,地磁学 ,水文地理学,海洋学,气象学,地核构造学,勘探地球物理学,比较行星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和大地天文学;研究内容包括地球内部结构,震源理论,地震波传播理论,大陆地壳大尺度的特征,诸如板块俯冲带和大洋中脊。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介于物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天文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生息的地球及其周围空间。它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利用先进的电子和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空间探测技术对各种地球物理场进行观测,来探索地球内部及其周围空间、近地太空的介质结构、物质组成、形成和演化,研究与其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优化和改善人类生存和活动环境,防御及减轻地球与空间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为探测和开发国民经济中急需的能源及资源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地球物理学研究范畴, 而空间物理则以太阳系特别是日地空间物理环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地球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增进人类地球及其空间环境的科学认识,而且支持着众多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或高科技领域,为太空时代的人类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今天,地球物理学已成为地球科学中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其研究成果将对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太空环境的充分利用产生重要影响。
2023-08-09 17:53:211

应用地球物理学他的发展前景如何?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现在开设该专业的学校不是很多,中科大这方面是最牛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研究一些全球范围内的宏观物理方面的问题.地球物理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环境地球物理学.其主要是利用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球物理场和地球物质的物理特性与人类生存环境(包括天然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包括地球物理场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包括由于天然和人工环境的变化所导致地球物质特性和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环境地球物理学已被用于解决环境污染的监测、生态环境变化预测、环境治理措施的效果检查等方面.地质体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污染、破碎、挤压等),会产生相应的地球物理效应,引起各种地球物理场(重力、电、磁、热、地震波、放射性等)的变化,这是应用环境地球物理学观测和研究来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环境地球物理学在研究解决环境问题时,几乎使用了目前地球物理学的所有研究方法,按所研究的物理场可分为电法、磁法、重力法、地热法、地震和放射性法等.目前环境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呈现出以下趋势:①勘探技术的进步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不断提高;②非水相液体的研究是环境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③地质灾害预报和环境污染监测、治理仍是环境地球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④特殊环境下的地球物理技术有待发展;⑤生态环境研究是环境地球物理学今后研究的新热点.在我国环境地球物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某些方面仍获得了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在放射性污染调查和利用地球物理层析技术研究环境问题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针对我国环境地球物理学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加强发展环境地球物理学的若干对策与建议,包括:增大支持力度,加强系统间合作;鼓励环境地球物理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开展与环境地球物理学相关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增强国际合作,注重信息交流等措施.
2023-08-09 17:53:291

地球物理学专业学什么

地球物理学专业学什么 地球物理学专业学什么? 快车教育,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地球物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那么地球物理学专业好不好?下面让快车教育我为各位看官总结一下地球物理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情况吧! 一、地球物理学专业主要课程: 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 二、地球物理学专业知识与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的基本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以上是关于大学本科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学什么的分析情况,更多高考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分析资讯敬请关注快车教育职业规划频道。
2023-08-09 17:53:381

为什么说地球物理是一门交叉学科?

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学就是以地球为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这门学科自20世纪之初就已自成体系。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发展极为迅速。它包含许多分支学科,涉及海、陆、空三界,是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 作为一个天体来研究地球,地球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是分不开的;研究地球本身的结构和发展时,地球物理学又和地质学有很密切的联系。但地球物理学所探讨的范围远不止此,它还包括研究地面形状的大地测量学,研究海洋运动的海洋物理学,研究低空的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研究高空以至行星际空间物理学,研究地球本体的固体地球物理学(或叫做地体学),还有一些较小的分支,如火山学、冰川学、大地构造物理学等等。这些学科中,有的又各有独立的分支。人造卫星出现后,地球物理现象的观测扩展到了行星际空间。行星物理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一引伸,但它所要解决的问题,离地球越来越远了。 地球物理学,如果狭义的理解,指的就是固体地球物理学。这一般又可分为两大方面:研究大尺度现象和一般原理的叫做普通地球物理学,利用由此发展出来的方法来勘探有用矿床和石油的,叫做勘探地球物理学(或物理探矿学)。应用于工程地质勘探、工程检测的发展为工程地球物理学,应用于环境探测和监测及环境保护而形成的环境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学科:地震学、重力学、地电学、地磁学,还有正在发展可能形成地热学。(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 胡家富提供)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介绍及主要课程: 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 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野外地质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学习时间为期四年。 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安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江大学,云南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2023-08-09 17:54:071

地球物理专业就业前景

院校专业: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7080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地球物理学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初步能力的基础研究型、 应用研究型复合型人才。同时,本专业学生还要具有处理一定层次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变和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实践动 手能力和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具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本专业学生还要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 和文学艺术修养,具有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以及良好的 身体和心理素质。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 任感,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2.掌握从事地球物理学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3.具有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接受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工程意识和经济管理意识;5.具有独立设计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评价的能力;6.具有独立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和图像信息处理及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8.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主干学科: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由物理学、地球科学、勘探地球物理、数字信号处理等知 识单元组成。核心课程: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地质学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计算方法、 数学物理方程、科学计算理论与实践、数据结构与计算机图形学、地球物理学原理、岩石物理学、 地球物理观测与实验、勘探地球物理方法、空间物理学、实验地球物理学等。核心课程示例:示例一:地质学基础(80学时)、数学物理方法(126学时)、数值计算(36学时)、地球物理场 论(10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基础(54学时)、固体地球物理学(54学时)、勘探地震学原理(64 学时)、勘探重磁学原理(64学时)、地电学(含地热)(64学时)、钻井地球物理学(64学时)。示例二:地质学基础(13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48学时)、数值分析(40学时)、场论(56学 时)、数字信号处理(48学时)、固体地球物理学(40学时)、地震勘探原理(32学时)、重力勘探和 磁法勘探(88学时)、电磁法勘探原理(32学时)、地球物理测井(40学时)。示例三:普通地质学和综合地质学(136学时)、数值分析(46学时)、计算地球物理学(46学 时)、地球物理场论(76学时)、数字信号处理(46学时)、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30学 时)、地震学与地震勘探(60学时)、地磁学与磁法勘探(30学时)、地电学与电法勘探(76学时)、 地球物理测井(60学时)。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认识实习、地质测量与数字填图实习、地球物理野外工作方法综 合实习、生产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主要专业实验:地质学基础实习实验、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钻井地球物 理勘探等勘探方法与技术实习实验、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实习实验、重力学与大地测量学实 习实验、地磁学与空间环境学实习实验、地电学与深部构造物理学实习实验、地热学与地球深部 动力学实习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专业教学主要内容《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地震勘探原理》、《重力勘探》、《连续介质力学》、《重力与固体潮》专业(技能)方向专业(技能)方向矿业类企业:地质勘查、采矿、选矿、工程探测、工程技术; 政府、事业类单位:自然灾害预测、地质勘探。职业资格证书举例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就业方向 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地球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要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毕业生主要是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与资源、国家机关、跨国能源公司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从事地质类专业勘查,以科研工作为主要方向,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从事地质研究。开展工程与城市防震减灾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地震区划理论研究,编制地震区划图;开展强震观测、震害调查场地勘测与工程结构测试与分析;开展城市灾害预警和减灾技术、地震紧急救援技术与方法研究。从事工程探测类,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工程、建筑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环境与建筑基础以及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的勘查等工作。地球物理学专业就业前景地球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资源能源勘察、近地表工程勘察、地震分析预报、冶金矿产资源以及海洋国土测绘等领域的地球物理研究、管理以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矿产与能源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教学工作。目前天文学系设有天体物理和天文高新技术及其应用两个培养方向。天体物理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广泛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及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在计算机、外语和其它专业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具有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地球物理学方向的毕业生可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并能适应多方面工作的需要。 对应职业(岗位)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地球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资源能源勘察、近地表工程勘察、地震分析预报、冶金矿产资源以及海洋国土测绘等领域的地球物理研究、管理以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矿产与能源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教学工作。 目前天文学系设有天体物理和天文高新技术及其应用两个培养方向。天体物理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广泛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及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在计算机、外语和其它专业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具有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地球物理学方向的毕业生可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并能适应多方面工作的需要。
2023-08-09 17:54:141

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的区别是什么

地质学主要关注地球的物质表面和它的演变,尤其重视对岩石、化石和矿物的研究。地球物理学主要关注地球的物理过程,包括更深层的地球内部组成、岩石的受力和变形、大气及海洋的环流原理等。地质学家更加注重野外考察。他们需要根据各种野外的样本来分析地球的地形变化历史、岩层、矿产资源、水文、古生物、古环境等等。而地球物理的工作多数更依赖理论推算、传感仪器和计算机建模等,来研究地磁、地热、地震、重力场以及圈层构造等。地球物理的应用性更好一点,比如利用地震波的反射折射来分析某个地方的石油出产状况等等。总的来说,地质学需要比较好的化学、物理和统计学的水平,部分小方向还需要有解剖学和生物学的知识,以及需要好的野外生存和体能、概括能力、空间想象和素描能力。地球物理需要更好的数学和物理的水平,也需要操作设备、设计实验、计算机编程和建模等能力。不过现在的学科发展越来越有跨学科的趋势了,很多课题已经很难分清到底是地质的还是地球物理的了,比如研究冰川运动对地貌的改变,既要用到地质学,也要用到地球物理,甚至还要用到地理学。
2023-08-09 17:54:222

地球物理学的历史发展

地球物理学学科中的地震学和地磁学两个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两个方面我国均为先驱。我国古书籍中就记载有早至公元前20世纪关于极光的现象。东汉张衡在公元132年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我国约于10世纪就已将指南针用于航海。唐僧一行(683——727)、宋沈括(1031-1095)均对有关地球物理问题作过研究。地球物理学也是早期经典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牛顿由研究地球和月球的运动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由此产生了重力学;牛顿以后的许多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都曾对地球物理学的研究作出过重要贡献,为地球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地球物理学的发展与科学本身的发展条件和人类生存需要密切相关。在18、19世纪时地球物理学的一系列问题是物理学中引人注目的领域。20世纪20年代开始利用地震波走时理论研究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取得突破性进展。30年代兴起的地球物理勘探(特别是地震勘探),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了关键作用。4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地壳与上地慢的地震探测极大地深化了人类对岩石层(圈)的认识。50年代开始的地震预测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另外,人类在本世纪初探测到了电离层,随后实现了无线电通信。50年代末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发现了辐射带、太阳风和磁层顶,空间物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为人类航天活动提供环境认识的保证。50年代的国际地球物理年,舰年代的上地慢计划,70年代的地球动力学计划、国际磁层计划,幼年代、切年代的国际岩石层(圈)计划、地圈一生物圈计划、全球电离层和热层计划、国际日地物理计划,使地球物理学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和新地球观的形成,日地空间各层次能量耦合作用的发现,改变了一系列传统观念。近代正在发展的岩石层(圈)地震层析成象,全球与区域的三维结构,复杂地质构造中地震波理论,地震震源的动力学破裂理论,地球内部介质的不均匀性和非线性特征,热动力机制与演化,环境地球物理,地震灾害预测,流体在岩石层(圈)介质中的作用,日地系统整体变化和地球空间环境预报,反演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大型快速电子计算机、航空、海洋和空间探测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地球物理的研究水平,深化人类对地球物理问题的认识。地球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增进人类对所生息的地球及其周围空间环境的科学认识,而且支持着众多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或高科技领域。例如,勘探和开发利用石油与天然气、地热资源、金属与非金属矿藏,预测与预防(或防治)诸如地震、火山、滑坡及岩爆等自然灾害,保护与监测地球生态环境,保障目地空间环境中航天飞行安全等。今天,地球物理学已成为地球科学中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并且与地质科学有密切联系,其研究成果将对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代地球物理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如自然灾害、能源需求急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等均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进步,空间开发国际竞争则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地球物理学家必须投入研究和解决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性问题,为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地球物理学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
2023-08-09 17:54:521

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的区别是什么?

地质学,地质泛指地球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育历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层分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岩石性质、矿物成分、岩层和岩体的产出状态、接触关系,地球的构造发育史、生物进化史、气候变迁史,以及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和分布规律等。在我国,“地质”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时魏国王弼(226~249)的《周易注?坤》,但当时属于哲学概念。1853年(清咸丰三年)出版的《地理全书》中的“地质”一词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具有科学意义的概念。地球物理学: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数学、物理、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的基本技能;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2023-08-09 17:55:072

地球物理学的专业类别是什么

地球物理学类包括三个专业: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一、地球物理学专业代码:070801 | 男女比例:77:231、什么是地球地理学专业?该专业主要采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固体地球各圈层之间的大尺度现象和一般性原理,以及利用地球物理学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和能源勘探、工程和环境探测等。本科教育培养与其他地球科学类(例如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大地测量学等)的教育培养有联系和交叉。2、发展前景人才需求地球物理学本科教育培养与其他地球科学类(例如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大地测量学等)的教育培养有联系和交叉,为人才培养拓展了空间。考研方向可报考中国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攻读地球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地球物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科技开发、行政管理等工作,就业于自然资源、地质矿产、能源、环境、水利、冶金、有色金属、电力、环保、信息技术等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和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二、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70802 | 男女比例:78:221、专业定义空间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空间科学、空间环境和空间探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方法,研习空间环境及探测技术、空间传感器技术等基本技能,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中,例如:探月工程、卫星探测等等。2、发展前景就业方向航空航天类企业:航空工程、空间探测、空间应用、空间资源开发、航天技术。考研方向空间物理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三、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70803T | 男女比例:--1、专业定义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气象灾害产生的机理和自然规律、衍生灾害的探测、预警和减灾,培养能在极端天气预警、极端天气次生灾害处理、雷电科学与防护工程、空间天气灾害与预报等各相关领域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例如:在地质、气象、交通、铁路、国家电网、石化、移动、矿产等相关部门、研究所等从事相关的防灾减灾的工作。2、发展前景就业方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防雷安全、防灾减灾。
2023-08-09 17:55:324

地球物理/地理科学/地质学/环境科学有什么区别?

不同的学科但相辅相成
2023-08-09 17:55:433

地球物理学的专业类别是什么

分类: 教育/科学 >> 院校信息 问题描述: 马上 解析: 理科 ------------------------------------------- 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的基本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地质学、物理学 主要课程: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野外地质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
2023-08-09 17:55:521

地球物理学好就业吗

地球物理学好就业吗如下: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航天、环境保护、地震、建筑、能源、交通、铁道、水利、地矿、煤炭等行业进行工作,平均工资 9.6K/月,其中拿10K-15K工资的人占比最多。毕业生可到航天、环境保护、地震、建筑、能源、交通、铁道、水利、地矿、煤炭、石油、化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行业、部门从事地球物理的科研、勘察、管理等工作。平均工资 9.6K/月,其中拿10K-15K工资的人占比最多,达 55.6%,其次拿4.5K-6K工资的占 22.2%,6K-8K占 22.2%。地球物理学专业主要是采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固体地球各圈层之间的大尺度现象和一般性原理,以及利用地球物理学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和能源勘探、工程和环境探测等。学生在较系统地掌握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应该掌握利用地球物理观测数据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能够结合其他地学研究结果((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对地球系统本身进行解释的能力。
2023-08-09 17:5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