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急求:高中生物选修课本《生物技术实践》的知识梳理(考点梳理),山东用的,谢谢了。

2023-08-20 23:35:51
共1条回复
wio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的细胞呼吸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表达式为:C6H12O6+O2→CO2+H2O+能量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为:C6H12O6→C2H5OH+CO2+能量

2.酵母菌发酵的最佳环境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3.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表达式为:C2H5OH→CH3COOH+H2O;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二、实验步骤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 取葡萄500 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 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4.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

5.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 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如果使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进行排气。

7. 10 d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例如,可以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等工作。

8. 当果酒制成以后,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30~35 ℃的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如果找不到醋酸菌菌种或醋曲,可尝试自然接种,但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口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等的污染。

三、注意事项

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

充气口 排气口

出料口

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一、 实验原理

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3.毛酶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二、实验步骤

1.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2.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粽叶可以提供菌种,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隙。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气候干燥时,将平盘用保鲜膜包裹,但不要封严,以免湿度太高,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3.将平盘放入温度保持在15~18 ℃的地方。毛霉逐渐生长,大约5 d后豆腐表面丛生着直立菌丝。

4.当毛霉生长旺盛,并呈淡黄色时,去除包裹平盘的保鲜膜以及铺在上面的粽叶,使豆腐块的热量和水分能够迅速散失,同时散去霉味。这一过程一般持续36 h以上。

5.当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连接在一起的菌丝拉断,并整齐排列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6.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5∶1。将培养毛坯时靠近平盘没长直立菌丝的一面统一朝向玻璃瓶边,将毛坯分层盘立摆放在容器中。分层加盐,并随层加高而增加盐量,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约腌制8 d。

〔注〕用盐腌制时,注意盐都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7.将黄酒、米酒和糖,按口味不同而配以各种香辛料(如胡椒、花椒、八角茴香、桂皮、姜、辣椒等)混合制成卤汤。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为宜。

〔注〕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8.将广口玻璃瓶刷干净后,用高压锅在100 ℃蒸汽灭菌30 min。将腐乳咸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用酒精灯加热灭菌,用胶条密封。在常温情况下,一般六个月可以成熟。

三、注意事项

1.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前期发酵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毛霉在豆腐(白坯)上的生长。发酵的温度为15~18 ℃,此温度不适于细菌、酵母菌和曲霉的生长,而适于毛霉慢慢生长。毛霉生长大约5 d后使白坯变成毛坯。前期发酵的作用,一是使豆腐表面有一层菌膜包住,形成腐乳的“体”;二是毛霉分泌以蛋白酶为主的各种酶,有利于豆腐所含有的蛋白质水解为各种氨基酸。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通过腌制并配入各种辅料(红曲、面曲、酒酿),使蛋白酶作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反应,生成腐乳的香气。

2.毛霉是一种低等丝状真菌,有多个细胞核,进行无性繁殖。毛霉是食品加工业中的重要微生物,它可以产生能够分解大豆蛋白的蛋白酶,常用于制作腐乳和豆豉。

课题3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剂效果

一、实验原理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3.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什么不同;二是在什么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三是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的洗衣粉,其洗剂效果有哪些区别。

二、实验步骤

1探究用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的效果的不同

①在2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2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等量的墨水,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2个烧杯分别放入同等温度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

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和5克普通洗衣粉2份,分别放入2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

⑤观察并记录2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

2探究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温度条件

①在3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3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一滴食用油、鸡血、牛奶,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3个烧杯分别放入50摄氏度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温5分钟。

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3份,分别放入3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

⑤观察并记录3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

3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效果

污染物 蛋白酶洗衣粉 脂肪酶洗衣粉 复合酶洗衣粉 普通洗衣粉

油渍

汗渍

血渍

观察并记录四种洗衣粉分别洗涤三种污染的洗涤效果。

三、注意事项

1.变量的分析和控制

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间等。在这些因素中,水温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而其他因素应在实验中保持不变。选择什么样的水温进行实验需要实验者根据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变化来确定水温,通常情况下,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可分别选取5 ℃、15 ℃、25 ℃和35 ℃的水温,因为这4个水温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对现实也有指导意义。

2.洗涤方式和材料的选择。

在洗涤方式中有机洗和手洗两种方式,应考虑其中哪一种比较科学?哪一种更有利于控制变量?再有,洗衣机又可以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两种,相比之下,采用全自动洗衣机比较好,并且应该尽量使用同一型号小容量的洗衣机,其机械搅拌作用相同。关于洗涤材料的选择也有一些讲究。用衣物作实验材料并不理想,这是因为作为实验材料的衣物,其大小、颜色、洁净程度等应该完全一致,而这并不容易做到;此外,人为地在衣物上增加污物,如血渍、油渍等,也令人难以接受。因此,选用布料作为实验材料比较可行。在作对照实验时,可以控制布料的大小、颜色以及污物的量,使其相同;同时,也便于洗涤效果的比较。

3.水量、水质和洗衣粉用量的问题。

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做实验用的布料不易过大,水量不易过多,但应该让布料充分浸泡在水中。水量和洗衣粉的用量可以参考下表。实验时可根据表中的数据换算出实际用量。如果在实验中使用手洗的方法,如课本中图4-4所示,使用1 000 mL的烧杯作为容器,可以用500 mL的水,洗衣粉的用量可以用1 g或1.5 g。

洗涤方式 机洗 手洗

水量 0.5 L 0.5 L

洗衣粉量 0.5 g 1 g或1.5 g

其他相关问题简述如下。实验中可以用滴管控制污物的量,待污物干燥后再进行实验;布料应放在洗衣粉溶液中浸泡相同的时间;采用玻璃棒或筷子搅拌的方式模拟洗衣过程;模拟搅拌的时间、次数和力量应基本相同。

课题4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一、实验原理

1.使用固定化酶技术,将这种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一个反应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生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固定化酶优点: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

固定化细胞优点: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步骤

1。细胞的活化

称取lg干酵母,放入50 mL的小烧杯中,加人蒸馏水10 mL,用玻璃棒搅拌,使酵母细胞混合均匀,成糊状,放置1h左右,使其活化。

【注】活化: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1/L的CaCl2溶液

称取无水CaCl2 0.83g。放人200mL的烧杯中,加入150mL的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待用。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称取0.7g海藻酸钠,放入50mL小烧杯中。加人10mL水,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将海藻酸钠调成糊状,直至完全溶化,用蒸馏水定容至10 mL。注意,加热时要用小火,或者间断加热,反复几次,直到海藻酸钠溶化为止。

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

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人已活化的醉母细胞,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再转移至注射器中。

【注】冷却至室温的目的:防止杀死酵母菌

5。固定化酵母细胞

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CaCl2溶液中,观察液滴在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的情形。将这些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 min左右。

【注】CaCl2溶液的作用:使胶体聚沉

6 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

a) 将固定好的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3次。

b) 将150mL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转移到200mL的锥形瓶中,再加入固定好的

酵母细胞,置于25℃下发酵24h。

三、注意事项

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

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

4.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Ca2+与Na+充分交换,形成的凝胶珠稳定。检验凝胶珠是否形成,可用下列方法: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成功地制成了凝胶珠,还可以用手将凝胶珠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5.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

课题5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一、实验原理

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对于DNA的粗提取而言,就是要利用DNA与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

1.DNA的溶解性

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此外,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oC的高温,而DNA在80oC以上才会变性。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

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二、实验设计

1. 实验材料的选取

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 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

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注意:

①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

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液体,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细胞内,使血细胞胀裂,再加上搅拌的机械作用,就加速了鸡血细胞的破裂(细胞膜和核膜的破裂),从而释放出DNA。

②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洗涤剂是一些离子去污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的释放;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有利于DNA的溶解。

③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研磨不充分会使细胞核内的DN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DNA量变少,影响实验结果,导致看不到丝状沉淀物、用二苯胺鉴定不显示蓝色等。

④此步骤获得的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细胞成分?

可能含有核蛋白、多糖和RNA等杂质。

3. 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方案一的原理是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方案二的原理是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不分解DNA;方案三的原理是蛋白质和DNA的变性温度不同。

注意:

①为什么反复地溶解与析出DNA,能够去除杂质?

用高盐浓度的溶液溶解DNA,能除去在高盐中不能溶解的杂质;用低盐浓度使DNA析出,能除去溶解在低盐溶液中的杂质。因此,通过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就能够除去与DNA溶解度不同的多种杂质。

②方案二与方案三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方案二是利用蛋白酶分解杂质蛋白,从而使提取的DNA与蛋白质分开;方案三利用的是DNA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的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变性,与DNA分离。

4. DNA的析出与鉴定

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冷却的酒精溶液,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这就是粗提取的DNA。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分。

取两支20ml的试管,各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5ml,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的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看看溶解有DNA的溶液是否变蓝。

三、实验步骤—以洋葱为实验材料

1.称取30克已切碎的洋葱,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助研,倒入10mL 2mol/L的氯化钠溶液,充分研磨。

洋葱含有挥发性刺激物,有效减少刺激,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上课前,教师可先将洋葱放入冰箱冷冻一会儿,使其凉透但又不能结冰;或将洋葱切成几大块,放入清水泡一会儿,让其挥发性刺激物溶于水,可以减轻刺激。然后将洋葱切碎备用。研磨的目的主要是使洋葱细胞破裂,使DNA溶于2mol/L的氯化钠溶液,没必要将洋葱研成粥糊状,后者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实验效果。研磨时,切忌使用搅拌器(榨汁机)。使用搅拌器虽可以提高研磨效率,但搅拌器将洋葱切成极细小的颗粒,无法通过过滤将洋葱颗粒剔除。只能将酒精直接倒入滤液中,许多洋葱小颗粒因为轻会漂浮起来,DNA藏在其中,无法分辨。学生看不到白色纤维状粘稠物的DNA。

2.研磨后,用漏斗和纱布将汁液过滤到小烧杯中,得到滤液。

3.向滤液中加入95%的酒精溶液20mL,沿烧杯壁缓缓倒入,不要震动或搅拌。

此时,烧杯中的液体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较浑浊,上层澄清,很快上层溶液中就会有白色纤维状粘稠物析出,用玻璃棒可将其轻轻卷起。这就是记录生命遗传信息的重要物质——DNA。DNA析出的过程中,切忌震动和搅拌(不震动易于分层,我们就能很容易观察到上清液中的丝状物;搅拌会使非常柔软的DNA断裂成小段,不易取出)。如果用玻璃棒DNA不易卷起,可改用表面打毛的牙签,DNA提取物就缠绕在牙签上了。

4.鉴定:取两支试管,编为1、2号,各加入2mol/L的氯化钠溶液2mL,向1号试管中加入一些白色纤维状物,振荡使其溶解,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5分钟。

四、注意事项

1.以血液为实验材料时,每100ml血液中需要加入3g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

2.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轻缓、柔和,否则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不利于后续步骤地操作。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缓,以免DNA分子的断裂,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

3.二苯胺试剂要现配现用,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

4.DNA的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的关系:

当NaCl溶液浓度低于0.14mol/L时,随浓度的升高,DNA的溶解度降低;当NaCl溶液浓度高于0.14mol/L时,随浓度升高,DNA的溶解度升高。

5.盛放鸡血细胞液的容器,最好是塑料容器。

鸡血细胞破碎以后释放出的DNA,容易被玻璃容器吸附,由于细胞内DNA的含量本来就比较少,再被玻璃容器吸附去一部分,提取到的DNA就会更少。因此,实验过程中最好使用塑料的烧杯和试管,这样可以减少提取过程的DNA的损失。

课题6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原理

蛋白质的物化理性质:形状、大小、电荷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亲和力等千差万别,由此提取和分离各种蛋白质。

1.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

(1)原理: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

(2)凝胶材料:多孔性,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

(3)分离过程:

混合物上柱→洗脱→大分子流动快、小分子流动慢→收集大分子→收集小分子

* 洗脱:从色谱柱上端不断注入缓冲液,促使蛋白质分子的差速流动。

(4)作用: 分离蛋白质,测定生物大分子分子量,蛋白质的脱盐等。

2.缓冲溶液

(1)原理: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弱酸盐组成(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等),调节酸和盐的用量,可配制不同pH的缓冲液。

(2)缓冲液作用: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pH的干扰而保持pH稳定。

3.凝胶电泳法:

(1)原理: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

(2)分离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3)分离过程:在一定pH下,使蛋白质基团带上正电或负电;加入带负电荷多的SDS,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取决于分子大小。

二、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

① 红细胞的洗涤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采集的血样要及时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分离红细胞,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黄色血浆,将下层暗红色的红细胞液体倒入烧杯,再加入五倍体积的生理盐水,缓慢搅拌10min,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上清液中没有黄色,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②血红蛋白的释放

在蒸馏水和甲苯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注:加入蒸馏水后红细胞液体积与原血液体积要相同。加入甲苯的目的是溶解细胞膜,有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和分离。

2.粗分离

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这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之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

②透析

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h。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

3.纯化

调节缓冲液面: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

↓ 胶面平齐,关闭出口。

加入蛋白质样品:用吸管将透析后的样品沿管壁环绕移动加到色谱柱的顶端。加样后,

∣ 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等样品完全渗入凝胶层后,

↓ 关闭出口。

调节缓冲液面:加入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到适当高度

洗脱:连接缓冲液洗脱瓶,打开下端出口,进行洗脱。

收集分装蛋白质: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

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选做)

三、注意事项

1. 电泳技术

电泳技术就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等性质的差异,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达到对样品进行分离、鉴定或提纯的目的。

2. 红细胞的洗涤

如果分层不明显,可能是洗涤次数少、未能除去血浆蛋白的原因。此外,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一同沉淀,也得不到纯净的红细胞,影响后续血红蛋白的提取纯度。

3.如何检测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是否成功

由于凝胶是一种半透明的介质,因此可以在凝胶柱旁放一支与凝胶柱垂直的日光灯,检查凝胶是否装填得均匀。

此外,还可以加入大分子的有色物质,观察色带移动的情况。如果色带均匀、狭窄、平整,说明凝胶色谱柱的性能良好。如果色谱柱出现纹路或是气泡,轻轻敲打柱体以消除气泡,消除不了时要重新装柱。

4.为什么凝胶的装填要紧密、均匀?

如果凝胶装填得不够紧密、均匀,就会在色谱柱内形成无效的空隙,使本该进入凝胶内部的样品分子从这些空隙中通过,搅乱洗脱液的流动次序,影响分离的效果。

5.沸水浴处理加入洗脱液的湿凝胶的目的

不但节约时间,还能除去凝胶中可能带有的微生物和排除凝胶内的空气。

6.G-75

“G”代表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凝胶得水值,即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5g。

7.装填完后,立即用洗脱液洗脱的目的:使凝胶装填紧密

8.加入柠檬酸钠有何目的?为什么要低速、短时离心?为什么要缓慢搅拌?

防止血液凝固;防止白细胞沉淀;防止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9.与其他真核细胞相比,红细胞的特点及这一特点对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的意义

哺乳动物及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是双面凹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其含有的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脱液。这使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

10.如何检测血红蛋白的分离是否成功

如果凝胶色谱柱装填得很成功、分离操作也正确的话,能清楚地看到血红蛋白的红色区带均匀、狭窄、平整,随着洗脱液缓慢流出;如果红色区带歪曲、散乱、变宽,说明分离的效果不好,这与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有关

相关推荐

凝胶色谱的原理是什么?

问题一:凝胶色谱法的原理 以多孔凝胶(如葡萄糖,琼脂糖,硅胶,聚丙烯酰胺等)作固定相,依据样品分子量大小达到分离目的。大分子不进入凝胶孔洞,沿多孔凝胶胶粒间隙流出,先被洗脱;小分子进入大部分凝胶孔洞,在柱中被强滞留,后被洗脱。 根据样品性质分类: 凝胶过滤(GFC)―用于分析水溶性样品,如多肽、蛋白、生物酶、寡聚核苷酸、多聚核苷酸、多糖。 凝胶渗透(GPC)―用于分析脂溶性样品,如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 问题二:交通台电话 节目参与热线:23355555 路况热线:23542222 红绿灯热线:23332222储短信号码:88165555 问题三:有没有50岁以上的gay呢? 49岁的gay到第二年就是50 50岁的gay到第二年就是50以上了. 依次类推,肯定订50岁以上的gay啊. 问题四: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凝胶色谱,又称空间排阻色谱。它是利用某些凝胶对混合物各组分因分子量不同,其阻滞作用也不同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凝胶色谱的分离要理和其它色谱法不同,它类似于分子筛的作用,但凝胶的孔径要比分子筛大得多,一般为几百至几千埃。色谱柱内填充具有一定大小孔穴的凝胶。当样品进入色谱柱后,不同大小的样品分子(图14―2中以黑点表示)随流动相沿凝胶颗粒(图14―2中以空心圈表示)外部骇隙和凝胶孔穴旁流过,体积在的分子因不能渗透到凝胶孔穴里而得到排阻,因此较为顺利地通过凝胶柱而较早地被流动相冲洗出来。中等体积的分子产生部分渗透作用,小分子可渗透到凝胶孔穴里去而受阻滞,因有一个平衡过程而较晚地被流动相冲洗出来。这样,试样组分基本上按分子大小受到不同阻滞而先后流出色谱柱,从而实现分离目的。光凝胶色谱采用水溶液作流动相进,称为过滤凝胶色谱(HFC),而用有机溶剂为流动相时,称为凝胶渗透色谱(GPC)。 问题五:HPSEC原理 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简便的生物化学分离分析方法。基本原理是指混合溶质的分子按其分子量的大小不同,分别先后流出色谱柱而被分离。色谱分离中的固定相(凝胶)是一种不带电荷的、具有三维空间、多孔网状结构的物质,凝胶的每个颗粒的细微结构就如一个筛子,小的分子可以进入凝胶网孔,而大的分子则排阻于凝胶颗粒之外,因而具分子筛的性质,因整个色谱过程一般不变换洗脱液,好像过滤一样,故也称凝胶过滤色谱,又因使用的固定相为凝胶,故又称为凝胶色谱(gel chromatography;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GFC)。 问题六:凝胶渗透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有什么区别 联系:都是根据被分离样品通过色谱柱的时间来将其分离。 广义来说,凝胶渗透色谱也可认为是高效液相色谱的一种。 不同:1原理不同:凝胶渗透色谱是根据样品中物质体积的大小不同将其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是根据样品物质与色谱中物质的吸附-解析平衡来将其分离,也就是 根据物质的吸附系数不同达到分离的效果。 2色谱柱中的填料不同:凝胶渗透色谱中的填料为孔洞大小不同的凝胶,而高效液 相色谱中的填料有很多种类,分离的原理也有所不同。
2023-08-12 00:35:481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

凝胶色谱是根据多孔凝胶对不同大小分子的排助效应进行分离。样品在多孔凝胶柱中随着流动相的移动,待分离的组分沿凝胶颗粒间的孔隙移动,大分子移动路径较短,先流出色谱柱,小分子由于扩散进入凝胶颗粒内部,迁移路径长,后流出色谱柱,实现分离。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分析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根据分离的对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还是有机溶剂可溶物,又可分为凝胶过滤色(GF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 GFC一般用于分离水溶性的大分子,如多糖类化合物。凝胶的代表是葡萄糖系列,洗脱溶剂主要是水。凝胶渗透色谱法主要用于有 机溶剂中可溶的高聚物(聚苯乙烯、聚氯已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析及分离,常用的凝胶为交联聚苯乙烯凝胶,洗脱溶剂为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凝胶色谱不但可以用于分离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同时根据所用凝胶填料不同,可分离油溶性和水溶 性物质,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从几百万到100以下。近年来,凝胶色谱也广泛用于分离小分子化合物。化学结构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物质,不可能通过凝胶色谱法达到完全的分离纯化的目的。凝胶色谱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
2023-08-12 00:35:581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怎样的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由于蛋白质的形状、大小、吸附性质、亲和力等性质都有差别,所以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的流动速度不同、路程长短也不同;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的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的路程长,流动慢。   分子量是什么   分子量又叫做相对分子质量,也就是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对于某些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往往都是通过电泳、离心或色谱分析等方法测得其近似分子质量。对于某些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往往都是通过电泳、离心或色谱分析等方法测得其近似分子质量。   凝胶色谱法是什么   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凝胶色谱法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多种成分在通过凝胶床时,按照分子量大小“排队,凝胶表现分子筛效应。
2023-08-12 00:36:271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

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分析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目前已经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以及医学等有关领域广泛采用,不但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 根据分离的对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还是有机溶剂可溶物,凝胶色谱又可分为凝胶过滤色谱(GF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 分离原理: 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地流经凝胶色谱柱时,各分子在柱内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垂直向下的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叫分子筛效应。具有多孔的凝胶就是分子筛。 各种分子筛的孔隙大小分布有一定范围,有最大极限和最小极限。分子直径比凝胶最大孔隙直径大的,就会全部被排阻在凝胶颗粒之外,这种情况叫全排阻。两种全排阻的分子即使大小不同,也不能有分离效果。直径比凝胶最小孔直径小的分子能进入凝胶的全部孔隙。如果两种分子都能全部进入凝胶孔隙,即使它们的大小有差别,也不会有好的分离效果。因此,一定的分子筛有它一定的使用范围。 一是分子很小,能进入分子筛全部的内孔隙;二是分子很大,完全不能进入凝胶的任何内孔隙;三是分子大小适中,能进入凝胶的内孔隙中孔径大小相应的部分。大、中、小三类分子彼此间较易分开,但每种凝胶分离范围之外的分子,在不改变凝胶种类的情况下是很难分离的。对于分子大小不同,但同属于凝胶分离范围内各种分子,在凝胶床中的分布情况是不同的:分子较大的只能进入孔径较大的那一部分凝胶孔隙内,而分子较小的可进入较多的凝胶颗粒内,这样分子较大的在凝胶床内移动距离较短,分子较小的移动距离较长。于是分子较大的先通过凝胶床而分子较小的后通过凝胶床,这样就利用分子筛可将分子量不同的物质分离。另外,凝胶本身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大的分子在通过这种网状结构上的孔隙时阻力较大,小分子通过时阻力较小。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多种成份在通过凝胶床时,按照分子量大小排队,凝胶表现分子筛效应。
2023-08-12 00:36:371

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答案C凝胶色谱法的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物质的方法,原理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分子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分子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所以凝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有相应关系,答案C,同时凝胶对要分离的物质没有吸附作用,有利于要分离物质被洗脱出来。
2023-08-12 00:36:481

凝胶色谱法原理为什么是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而不是分子大小。有什么区别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是指一种蛋白质上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量之和,而分子大小则是指蛋白质分子的体积大小。一般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分子大小也大。所以我认为区别很小。
2023-08-12 00:36:584

凝胶色谱的分离原理

凝胶分子内有空隙,装入色普柱后,分子与分子之间也有空隙而且比分子内孔径大,分离时,大分子物质直接从凝胶分子间的空隙通过时间少;而小分子物质则通过分子内空隙,路程多时间多,后出来,这就分离了
2023-08-12 00:37:081

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是什么?

基本原理:凝胶过滤层析也称分子筛层析、排阻层析。是利用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根据被分离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来进行分离。层析柱中的填料是某些惰性的多孔网状结构物质,多是交联的聚糖(如葡聚糖或琼脂糖)类物质,小分子物质能进入其内部,流下时路程较长,而大分子物质却被排除在外部,下来的路程短,当一混合溶液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溶液中的物质就按不同分子量筛分开了。凝胶层析的特点:1)凝胶层析操作简便,所需设备简单。有时只要有一根层析柱便可进行工作。分离介质——凝胶完全不需要像离子交换剂那样复杂的再生过程便可重复使用。2)分离效果较好,重复性高。最突出的是样品回收率高,接近100%。3)分离条件缓和。凝胶骨架亲水,分离过程又不涉及化学键的变化,所以对分离物的活性没有不良影响。4)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生化物质,如肽类、激素、蛋白质、多糖、核酸的分离纯化、脱盐、浓缩以及分析测定等。分离的分子量范围也很宽,如Sephadex G类为102-105 D;Sepharose类为105-108 D。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凝胶过滤层析
2023-08-12 00:37:161

凝胶层析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凝胶色谱又叫排阻色谱,用的是葡聚糖凝胶的孔径大小不一,来对大分子化合物进行分类。分子大的,不能通过凝胶的内部孔的,最先流出,分子小的,可以进入孔中的,会被凝胶保留,会较晚流出。具体原理在色谱理论里面有详细的介绍。如有不明之处,请追问!
2023-08-12 00:37:401

硅胶色谱法和凝胶色谱法原理是什么?有什么异同点?

以多孔凝胶(如葡萄糖,琼脂糖,硅胶,聚丙烯酰胺等)作固定相,依据样品分子量大小达到分离目的。
2023-08-12 00:37:481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色谱法基本原理: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指在填充色谱柱中,当组分随流动相向柱出口迁移时,流动相由于受到固定相颗粒障碍,不断改变流动方向,使组分分子在前进中形成紊乱的类似涡流的流动,故称涡流扩散。色谱法(chromatography)又称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法、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色谱过程的本质是待分离物质分子在固定相和 流动相之间分配平衡的过程,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会不同,这使其随流动相 运动速度各不相同,随着流动相的运动,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相互分离。根据物质的分离机制,又可以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 凝胶色谱、亲和色谱等类别。
2023-08-12 00:38:131

凝胶色谱法原理为什么是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而不是分子大小。有什么区别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是指一种蛋白质上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量之和,而分子大小则是指蛋白质分子的体积大小。一般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分子大小也大。所以我认为区别很小。
2023-08-12 00:38:382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质量的大小 为什么不是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呢??

你好,其实这个地方就是用相对分子质量衡量蛋白质分子大小的,基本认为蛋白质分子大小与分子质量呈正相关,虽然事实上并不如此。
2023-08-12 00:38:482

凝胶色谱法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对比

凝胶色谱法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对比如下:1、凝胶色谱法用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SDS凝胶电泳法主要是检验蛋白质的纯度。2、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分离依据是目的物分子量的大小。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凝胶电泳的原理比较简单。当一种分子被放置在电场当中时,它们就会以一定的速度移向适当的电极,这种电泳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叫做电泳的迁移率。它同电场的强度和电泳分子本身所携带的净电荷数成正比。也就是说,电场强度越大、电泳分子所携带的净电荷数量越多,其迁移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则较慢。
2023-08-12 00:38:561

高二生物下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知识梳理

一、基础知识: 1 、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 、不同蛋白质的特性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3 、本课题我们将利用血红蛋白与杂质蛋白哪方面的差异进行提纯? 4 、为什么不用鸡的血红细胞而用人的血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5 、用什么方法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 ? 凝胶色谱法 一 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 1、什么是凝胶? 2、什么是凝胶色谱法? 学生活动2: 3、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什么? 4、请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凝胶色谱法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蛋白质的具体过程。 1 、什么是缓冲液? 2、 缓冲液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活动3: 3、 缓冲液是如何配置的?你所学过的人体 血液的缓冲液有哪些? 4、 本实验加的是什么缓冲液?为何要加缓冲液? (二)、缓冲溶液 1 、什么是电泳? 2、 影响电泳迁移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活动4: 4、电泳分离各种分子的原理是什么? (三)、电泳 3、 如何消除电荷对电泳迁移速度的影响? 5 、请描述电泳的过程? 电泳检测结果 二、实验操作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 (1)样品处理:包括洗涤红细胞;血红蛋白稀释;离心等操作收集到的血红蛋白溶液。 (2)粗分离:透析除去分子较小的杂质。 (3)纯化:通过凝胶色谱法将分子量较大的杂质蛋白质除去。 (4)纯度鉴定: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 (一)样品处理 1、红细胞的洗涤: 目的是去除杂蛋白。要加入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离心将血液分层,用胶头吸管吸出黄色血浆;用生理盐水洗涤。 2、血红蛋白的释放: 在蒸馏水和甲苯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离心分层;滤纸过滤去除脂溶性沉淀层;分液漏斗分出红色透明液体。 4、透析: 装入透析袋并置于磷酸缓冲液中(PH为7.0)透析。
2023-08-12 00:39:031

高中生物选修3关于凝胶色谱法的说法

根据我学到的生化知识。正确的应该是凝胶色谱是根据分子大小(也就是体积形状来分离的),说它是根据分子质量大小分离只是因为被分离的东西一般是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一般和其大小成正相关。 当不同分子大小的蛋白质流经凝胶层析柱时,比凝胶孔径大的分子不能进入凝胶珠内网状结构,被排阻在凝胶珠之外,随着溶剂在凝胶珠之间的孔隙向下移动,并最先流出柱外;比网孔小的分子能不同程度的自由进出凝胶珠的内外。这样由于不同大小的分子所经的路径不同而得到分离,大分子先被洗脱出来,小分子后被洗脱出来。 这个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王镜岩老师编的《生物化学》第301页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原则上有详细解释。 至于你看到的练习和书本上为什么这样写,为了你考试能考高分,建议你拿我的答案和书上的区别去请教你们生物老师,得到他肯定的说法。
2023-08-12 00:39:141

凝胶层析的原理是什么?在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制的不同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正相与反相)、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及分子排阻色谱法。1.液固色谱法 使用固体吸附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根据固定相对组分吸附力大小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吸附-解吸附的平衡过程。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或氧化铝,粒度5~10μm。适用于分离分子量200~1000的组分,大多数用于非离子型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易产生拖尾。常用于分离同分异构体。 2.液液色谱法 使用将特定的液态物质涂于担体表面,或化学键合于担体表面而形成的固定相,分离原理是根据被分离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分配平衡过程。 涂布式固定相应具有良好的惰性;流动相必须预先用固定相饱和,以减少固定相从担体表面流失;温度的变化和不同批号流动相的区别常引起柱子的变化;另外在流动相中存在的固定相也使样品的分离和收集复杂化。由于涂布式固定相很难避免固定液流失,现在已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化学键合固定相,如C18、C8、氨基柱、氰基柱和苯基柱。 液液色谱法按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不同可分为正相色谱法(NPC)和反相色谱法(RPC)。 正相色谱法:采用极性固定相(如聚乙二醇、氨基与腈基键合相);流动相为相对非极性的疏水性溶剂(烷烃类如正已烷、环已烷),常加入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三氯甲烷等以调节组分的保留时间。常用于分离中等极性和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如酚类、胺类、羰基类及氨基酸类等)。 反相色谱法:一般用非极性固定相(如C18、C8);流动相为水或缓冲液,常加入甲醇、乙腈、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以调节保留时间。适用于分离非极性和极性较弱的化合物。RPC在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最为广泛,据统计,它占整个HPLC应用的80%左右的时间。适用于分离非极性和极性较弱的化合物。RPC在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最为广泛,据统计,它占整个HPLC应用的80%左右。
2023-08-12 00:39:231

凝胶色谱法测得的数均分子量为什么与核磁波谱法

凝胶色谱法测得的数均分子量为什么与核磁波谱法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分离依据是目的物分子量的大小。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形象来说更像是“分子筛”。大分子物质先流出,小分子物质后流出。凝胶电泳的原理比较简单。当一种分子被放置 在电场当中时 , 它们 就会 以一定 的速 度移向适当的电极 , 这种电泳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 , 叫做电泳的迁移率。它同电场的强度和电泳分子本身所携带的净电荷数成正比。也就是说 ,电场强度越大、电泳分子所携带的净电荷数量越多 ,其迁移的速度也就越快 , 反之则较慢。由于在电泳中使用了一种无反应活性的稳定的支持介质 , 如琼脂糖凝胶和聚丙 烯酰胺 胶等 , 从而降低了对流运动 , 故 电泳 的迁移率又是同分子的摩擦系数成反比的。已知摩 擦系数 是分 子的大 小、极性及介质 粘度 的函数 , 因此根据分子大小的不同、 构成或形状的差异 , 以及所带的净电荷的多少 , 便可以通过电泳将蛋白质或核酸分子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彼此分离开来。形象来说更像是“马拉松”。不过影响因素不仅仅是分子量了。测DNA往往使用电泳技术,凝胶色谱一般用于提纯大分子物质。
2023-08-12 00:39:441

凝胶层析法为什么能测出蛋白质的分子量?原理是什么?

原理简单说就是分子量不同通过凝胶柱的速度也不同凝胶是一种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分子筛.利用这种凝胶分子筛对大小,形状不同的分子进行层析分离,称凝胶层析 .凝胶层析的应用范围:凝胶层析法适用于分离和提纯蛋白质,酶,多肽,激素,多糖,核酸类等物质.分子大小彼此相差25%的样品,只要通过单一凝胶床就可以完全将它们分开.利用凝胶的分子筛特性,可对这些物质的溶液进行脱盐,浓缩,去热源和脱色.凝胶层析的优点凝胶层析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离迅速及不影响分子生物学活性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化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凝胶层析的原理l 分子大小不同混合物上柱; 2 洗脱开始,小分子扩散进人凝胶颗粒内,大分子被排阻于颗粒之外;3 大小分子分开: 4大分子行程较短,已洗脱出层析柱,小分子尚在进行中凝胶是一类多孔性高分子聚合物,每个颗粒犹如一个筛子.当样品溶液通过凝胶柱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由于直径大于凝胶网孔而只能沿着凝胶颗粒间的孔隙,随着溶剂流动,因此流程较短,向前移动速度快而首先流出层析柱;反之,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由于直径小于凝胶网孔,可自由地进出凝胶颗粒的网孔,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它们从凝胶内扩散到胶粒孔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与逸出,使流量增长,移动速率慢而最后流出层析柱.而中等大小的分子,它们也能在凝胶颗粒内外分布,部分进入颗粒,从而在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之间被洗脱.这样,经过层析柱,使混合物中的各物质按其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
2023-08-12 00:39:551

高效液相色谱与高效凝胶色谱是一回事吗

高效凝胶色谱是液相色谱的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分类有反相色谱法,正相色谱法,分子排阻色潽法等。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高效凝胶色谱法即用现代高效液相色谱法所使用的高压流路系统,将分离凝胶装填到金属色谱柱中形成封闭液相系统进行分离的色谱法。实际上凝胶色谱在本质上就是液相色谱,只不过其分离原理是用凝胶对分子大小的排阻,而不是常规液相色谱法常用的利用物质极性。
2023-08-12 00:40:041

凝胶层析的原理是什么

  凝胶层析是基于试样分子的尺寸和形状不同来实现分离的。固定相为化学惰性的多孔物质——凝胶,它类似于分子筛,但孔径比分子筛大。凝胶内具有一定大小的孔穴,体积大的分子不能渗透到孔穴中去而被排阻,较早地被洗脱出来;中等体积的分子部分渗透;小分子可完全渗透入内,最后被洗出。可见,样品分子基本上按其分子大小,排阻先后流出。
2023-08-12 00:40:141

薄层色谱法原理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法,它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流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薄层层析可根据作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为薄层吸附层析(吸附剂)、薄层分配层析(纤维素)、薄层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剂)、薄层凝胶层析(分子筛凝胶)等。一般实验中应用较多的是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薄层吸附层析。吸附是表面的一个重要性质。任何两个相都可以形成表面,吸附就是其中一个相的物质或溶解于其中的溶质在此表面上的密集现象。在固体与气体之间、固体与液体之间、吸附液体与气体之间的表面上,都可能发生吸附现象。物质分子之所以能在固体表面停留,这是因为固体表面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和固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吸引力不相等。在固体内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是对称的,其力场互相抵消。而处于固体表面的分子所受的力是不对称的,向内的一面受到固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力大,而表面层所受的作用力小,因而气体或溶质分子在运动中遇到固体表面时受到这种剩余力的影响,就会被吸引而停留下来。吸附过程是可逆的,被吸附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吸出来。在单位时间内被吸附于吸附剂的某一表面积上的分子和同一单位时间内离开此表面的分子之间可以建立动态平衡,称为吸附平衡。吸附层析过程就是不断地产生平衡与不平衡、吸附与解吸的动态平衡过程。例如用硅胶和氧化铝作支持剂,其主要原理是吸附力与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当溶剂沿着吸附剂移动时,带着样品中的各组分一起移动,同时发生连续吸附与解吸作用以及反复分配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以及吸附剂对它们的吸附能力的差异,最终将混合物分离成一系列斑点。如作为标准的化合物在层析薄板上一起展开,则可以根据这些已知化合物的Rf值(后面介绍Rf值)对各斑点的组分进行鉴定,同时也可以进一步采用某些方法加以定量。
2023-08-12 00:40:381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

【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之一。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凝胶色谱法的原理。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2023-08-12 00:41:001

分子排阻色谱法的分离机理

1、主要取决于凝胶的孔径大小与被分离组分分子尺寸之间的关系,与流动相的性质没有直接的关系。2、样品分子与固定相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色谱固定相是多孔性凝胶,仅允许直径小于孔径的组分进入,这些孔对于溶剂分子来说是相当大的,以致溶剂分子可以自由的扩散出入。样品中的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孔洞而完全被排阻,只能沿多孔凝胶粒子之间的空隙通过色谱柱,首先从柱中被流动相洗脱出来;中等大小的分子能进入凝胶中一些适当的孔洞中,但不能进入更小的微孔,在柱中受到滞留,较慢地从色谱柱洗脱出来;小分子可进入凝胶中绝大部分孔洞,在柱中受到更强的滞留,会更慢的被洗脱出;溶解样品的溶剂分子,其分子量最小,可进入凝胶的所有孔洞,最后从柱中流出,从而实现具有不同分子大小样品的完全分离。在分子排阻色谱法中,溶剂分子最后从柱中流出,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其他液相色谱法。3、在SEC中,不同尺寸样品分子的分布系数K总保持在0~1之间。K=0 说明溶质完全被排除在填料孔外,称为全排斥,即填料的排斥极限;K=1 说明溶质可完全进入填料孔内。称为全渗透,即填料的渗透极限。4、对与某一大小分子其洗脱一体积等于流动相体积与该尺寸溶质可以渗透进入空洞内部的那部分体积的总和。Ve=Vo+KVp固定相:凝胶 按机械强度分 软质凝胶(葡聚糖凝胶、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半刚性凝 胶(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刚性凝胶(高交联度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多孔球形硅胶、羟基化聚醚多孔微球)。按化学性质分 有机凝胶(均匀凝胶、半均匀凝胶、非均匀凝胶);无机凝胶(非均匀凝胶)。流动相凝胶渗透色谱法:常用四氢呋喃 三氯乙烷凝胶过滤色谱法:以水为主体,具有不同PH值得多种缓冲溶液,所有溶剂使用前均要以微孔滤膜或5号砂芯漏斗过滤。除此之外,还需根据所分离的化合物性质向流动相中加入一些添加剂以改善保留和分离效果。如当使用亲水性有机凝胶作为固定相时,为消除体积排阻色谱法中不希望存在的吸附作用与基体的疏水作用,通常在流动相中加入少量的无机盐,以维持流动相的离子强度在0.1—0.5,减少副作用。
2023-08-12 00:41:103

凝胶色谱法透析目的

(1)除去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2)相对分子量较小 较长 较慢 (3)红色蛋白质
2023-08-12 00:41:351

凝胶过滤层析原理

凝胶过滤层析原理是利用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根据被分离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来进行分离。凝胶过滤层析是一种溶液分离技术,常用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分子量的方法。它利用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分离样品中的不同尺寸的物质。在凝胶过滤层析中,样品混合物通过一个具有不同孔径大小的凝胶层,大分子的样品被筛选出来,只有小分子样品能够穿过凝胶,沿着孔道内流动,进而保留在层析柱的凝胶层不同深度的位置,最终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其他常用的层析方法如树脂层析,其原理是根据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差异进行分离。例如电荷、亲和力、分子大小等,使用不同的树脂材料可以实现不同物质的纯化。凝胶过滤层析相对于树脂层析具有的优点:1、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只需了解分子量范围,即可进行分离;2、应用范围广,可用于蛋白、多肽、DNA/RNA等生物分子的分离和纯化;3、分离过程中不需要应用强流速或冲击压力,对生物大分子的生物活性不会造成影响。因此,凝胶过滤层析是一种十分常用和有效的分离纯化方法,已经成为生物分离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凝胶过滤层析的方法1、准备凝胶填料:选择合适的凝胶填料,例如Sephadex等,按照说明书进行膨胀、洗涤等处理。2、制备洗脱缓冲液:根据需要进行缓冲液的配制,与凝胶填料相匹配。3、样品处理:将需要纯化的样品按照要求进行预处理,如pH调整、去除杂质、滤清等。4、层析柱装载:将处理好的样品加入均匀膨胀的凝胶填料糖球中,在层析柱上均匀填充。
2023-08-12 00:41:551

凝胶色谱法的凝胶种类及性质

⑴Sephadex G交联葡聚糖的商品名为Sephadex,不同规格型号的葡聚糖用英文字母G表示,G后面的阿拉伯数为凝胶得水值的10倍。例如,G-25为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2.5克,同样G-200克每克干胶吸水20克。交联葡聚糖凝胶的种类有G-10,G-15,G-25,G-50,G-75,G-100,G-150,和G-200。因此,“G”反映,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部范围。⑵Sephadex LH-20,是─Sephadex G-25的羧丙基衍生物, 能溶于水及亲脂溶剂,用于分离不溶于水的物质。 交联葡聚糖和琼脂糖都是多糖类物质,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在凝胶层析中十分重要,常用的抑菌剂有:⑴叠氨钠(NaN3)在凝胶层析中只要用0.02%叠氮钠已足够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叠氮钠易溶一水,在20℃时约为40%;它不与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相互作用,因此叠氮钠不影响抗体活力;不会改变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层析我特性。叠氮钠可干扰荧光标记蛋白质。⑵可乐酮[Cl3C-C(OH)(CH3)2]在凝胶层析中使用浓度为0.01-0.02%。在微酸性溶液中它的杀菌效果最佳,在强碱性溶液中或温度高于60℃时易引起分解而失效。⑶乙基汞代巯基水杨酸钠在凝胶层析中作为抑菌剂使用浓度为0.05-0. 01%。在微酸性溶液中最为有效。重金属离子可使乙基代巯基的物质结合,因而包含疏基的蛋白质可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它的抑菌效果。⑷苯基汞代盐在凝胶层析中使用浓度为0.001-0.01%。在微碱性溶液中抑效果最佳,长时间放置时可与卤素、硝酸根离子作用而产生沉淀;还原剂可引起此化合物分解;含疏基的物质亦可降低或抑制它的抑菌作用。
2023-08-12 00:42:201

分子筛色谱的原理是什么

分子筛色谱,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简便的生物化学分离分析方法。基本原理是指混合介质的分子按其分子量的大小不同,分别先后流出色谱柱而被分离。特性色谱分离巾的固定相(凝胶)是一种不带电荷的、具有二维空阿、多孔网状结构的物质,凝胶的每个颗粒的细微结构就如一个筛子,小的分子可以进人凝胶网孔,而大的分子则排阻于凝胶颗粒之外囚而具分子筛的性质,因整个色谱过程一般不变换洗脱液,好像过滤一样,故也称凝胶过滤色谱,又因使用的固定相为凝胶,故义称为凝胶色谱
2023-08-12 00:42:362

比较凝胶层析与分配层析在实验原理上的区别

比较凝胶层析与分配层析在实验原理上的区别:含义不同,作用力不同。一、作用力不同:所有的层析在原理上都是相通的,区别在于流动相和层析剂之间的作用力的不同。离子交换层析法是以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物质作固定相,利用它与流动相中的离子能进行可逆的交换性质来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一种方法。二、含义不同:离子交换是利用蛋白质表面的电荷与层析剂上的离子基团的静电作用。凝胶过滤层析利用了凝胶的多孔性,根据溶剂分子的大小进行分离。原理单个凝胶珠本身象个"筛子"。不同类型凝胶的筛孔的大小不同。如果将这样的凝胶装入一个足够长的柱子中,作成一个凝胶柱。当含有大小不同的蛋白质样品加到凝胶柱上时,比凝胶柱平均孔径小的蛋白质就要连续不断地穿入珠子的内部,这样的小分子不但其运动路程长,而且受到来自凝胶珠内部的阻力也很大,所以越小的蛋白质,把它们从柱子上洗脱下来所花费的时间越长。
2023-08-12 00:42:451

光谱法与色谱法分析原理有何不同

光谱法与色谱法分析原理不同之处为: 1、光谱和色谱是分析方法的两个大类,其中都包含很多小类; 2、光谱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或者本身受到激发而得到特定光谱来进行分析的,根据光谱的性质可分为1分子光谱,由原子间键能变化所致,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分子荧光光谱; 3、原子光谱,原子外层电子能级变化所致,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 4、原子内层电子能级变化所致,x射线荧光光谱色谱其实是一种分离方法,目的是将混合物分离为各种纯物质,然后再用光谱、质谱等方法进行分别检测,分为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凝胶色谱等; 5、检测器可使用1液相色谱:紫外可见、示差折光、荧光、质谱、蒸发光散射等; 6、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热导检测器、质谱等; 7、凝胶色谱:示差折光、激光光散射等。
2023-08-12 00:43:011

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

凝胶过滤色谱。分子筛色谱 molecular sieve chromatography 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简便的生物化学分离分析方法。基本原理是指混合溶质的分子按其分子量的大小不同,分别先后流出色谱柱而被分离。色谱分离中的固定相(凝胶)是一种不带电荷的、具有三维空间、多孔网状结构的物质,凝胶的每个颗粒的细微结构就如一个筛子。小的分子可以进入凝胶网孔,而大的分子则排阻于凝胶颗粒之外,因而具分子筛的性质,因整个色谱过程一般不变换洗脱液,好像过滤一样,故也称凝胶过滤色谱,又因使用的固定相为凝胶,故又称为凝胶色谱(gel chromatography;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GFC)。色谱法分类按两相的物理状态可分为: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分离挥发性化合物。GC根据固定相不同又可分为气固色谱法(GSC)和气液色谱法(GLC),其中以GLC应用最广。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分离低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热稳定性差的物质。LC同样可分为液固色谱法(LSC)和液液色谱法(LLC)。此外还有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它以超临界流体(界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物相)为流动相(常用CO2),因其扩散系数大,能很快达到平衡,故分析时间短,特别适用于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按原理分为吸附色谱法(AC)、分配色谱法(DC)、离子交换色谱法(IEC)、排阻色谱法(EC,又称分子筛、凝胶过滤(GFC)、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亲和色谱法,此外还有电泳。按操作形式可分为纸色谱法(PC)、薄层色谱法(TLC)、柱色谱法。四、色谱分离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制的不同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正相与反相)、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及分子排阻色谱法。
2023-08-12 00:43:161

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概况一、中药和植物中获得及其衍生的药物二、海洋资源中的药物研究三、动物等来源中的药物研究四、前景与展望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的进展一、提取新技术的进展二、分离新技术的进展三、前景与展望第三节 中药提取溶剂的选择及影响提取的因素一、选择溶剂的理论依据二、各种溶剂的性能三、常用的提取溶剂四、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第四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一、预试验的目的二、预试验溶液的制备三、各类成分的检查方法第二章 中药的提取技术第一节 煎煮法一、选择适宜溶剂二、煎煮操作方法三、浓缩四、实例:加味甘桔汤的煎煮第二节 浸渍法第三节 渗滤法第四节 回流法第五节 连续提取法第六节 水蒸气蒸馏法第七节 升华法第八节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一、微波的定义和特点二、微波辅助萃取技术三、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研究实例详述四、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研究实例简述五、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发展前景第九节 超声提取技术一、概述二、超声提取的原理三、超声提取的特点四、影响因素五、超声提取技术的应用举例六、超声提取存在的问题第十节 生物酶解技术一、生物酶解技术的机制二、生物酶解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实例三、酶法提取工艺的研究四、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第十一节 超临界萃取技术一、概述二、原理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物提取分离的应用实例四、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与中药现代化五、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设备六、CO2?SFE在产业化上所面临的问题七、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方面的应用展望第十二节 动态连续逆流提取及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一、动态连续逆流提取二、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三、应用实例第十三节 仿生提取技术一、半仿生提取二、仿生提取三、前景与展望第四节 免加热提取法一、概述二、免加热提取法的优势三、免加热提取法在中草药提取、分离方面的应用四、特点与展望第三章 中药的分离技术第一节 溶剂分离法第二节 两相溶剂萃取法一、萃取法的原理二、液?液萃取法三、逆流连续萃取法四、逆流分溶法五、液滴逆流分配法第三节 沉淀法一、溶剂沉淀法二、沉淀剂沉淀法第四节 盐析法第五节 结晶与重结晶一、结晶二、重结晶三、分步结晶法四、超临界重结晶第六节 透析法一、概述二、影响透析的因素三、透析技术的操作四、透析应用及实例五、展望第七节 高速离心分离技术一、高速离心分离的原理二、高速离心分离技术的应用实例三、前景与展望第八节 色谱技术一、概述二、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三、柱色谱法四、薄层色谱法五、纸色谱法六、制备色谱七、多维组合色谱八、色谱专家系统九、高效液相色谱法十、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RRLC)和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十一、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十二、凝胶色谱第九节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一、概述二、大孔吸附树脂的使用方法三、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与洗脱的因素四、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中的应用五、大孔吸附树脂用于中药研发的技术规范问题六、前景与展望第十节 离子交换树脂技术一、概述二、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方法三、影响离子交换树脂的相关因素四、离子交换树脂在中药中的应用五、离子交换树脂在中药中的应用实例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离子交换树脂分类、命名及型号第十一节 膜技术一、概述二、膜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制备中的应用实例三、膜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四、前景和展望第十二节 逆流色谱法一、逆流色谱概念及发展二、逆流色谱的基本原理三、逆流色谱的溶剂选择及洗脱方式四、高效离心分配色谱五、高速逆流色谱六、特点及展望第十三节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一、SFC的分类二、SFC技术三、SFC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四、SFC在手性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五、展望第四节 亲和色谱技术一、概述二、特点及优缺点三、亲和技术的发展四、亲和色谱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实例五、前景与展望第五节 生物色谱技术一、概述二、生物色谱技术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三、展望……第四章 组合与集成优化技术第五章 中药复方的提取分离附录中文索引英文及拉丁学名索引……
2023-08-12 00:43:291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凝胶色谱法的固定相为多孔性凝胶类物质,流动相为水溶液或有机溶剂,它是根据不同组分子体积的大小进行分离的。小分子可以扩散到凝胶空隙,由其中通过,出峰最慢;中等分子只能通过部分凝胶空隙,中速通过,而大分子被排斥在外,出峰最快;溶剂分子小,故在最后出峰,全部在死体积前出峰;可对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05范围内的化合物按质量分离。凝胶色谱,又称为分子排阻色谱,其分离物质的原理为分子筛原理,且多用于分离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 。分子筛效应: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地流经凝胶色谱柱时,各分子在柱内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垂直向下的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叫分子筛效应.具有多孔的凝胶就是分子筛.
2023-08-12 00:43:571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什么?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凝胶色谱法的固定相为多孔性凝胶类物质,流动相为水溶液或有机溶剂,它是根据不同组分子体积的大小进行分离的。小分子可以扩散到凝胶空隙,由其中通过,出峰最慢;中等分子只能通过部分凝胶空隙,中速通过,而大分子被排斥在外,出峰最快;溶剂分子小,故在最后出峰,全部在死体积前出峰;可对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05范围内的化合物按质量分离。凝胶色谱,又称为分子排阻色谱,其分离物质的原理为分子筛原理,且多用于分离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 。分子筛效应: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地流经凝胶色谱柱时,各分子在柱内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垂直向下的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叫分子筛效应.具有多孔的凝胶就是分子筛.
2023-08-12 00:44:151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什么?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凝胶色谱法的固定相为多孔性凝胶类物质,流动相为水溶液或有机溶剂,它是根据不同组分子体积的大小进行分离的。小分子可以扩散到凝胶空隙,由其中通过,出峰最慢;中等分子只能通过部分凝胶空隙,中速通过,而大分子被排斥在外,出峰最快;溶剂分子小,故在最后出峰,全部在死体积前出峰;可对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05范围内的化合物按质量分离。凝胶色谱,又称为分子排阻色谱,其分离物质的原理为分子筛原理,且多用于分离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 。分子筛效应: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地流经凝胶色谱柱时,各分子在柱内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垂直向下的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叫分子筛效应.具有多孔的凝胶就是分子筛.
2023-08-12 00:44:341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怎样的?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凝胶色谱法的固定相为多孔性凝胶类物质,流动相为水溶液或有机溶剂,它是根据不同组分子体积的大小进行分离的。小分子可以扩散到凝胶空隙,由其中通过,出峰最慢;中等分子只能通过部分凝胶空隙,中速通过,而大分子被排斥在外,出峰最快;溶剂分子小,故在最后出峰,全部在死体积前出峰;可对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05范围内的化合物按质量分离。凝胶色谱,又称为分子排阻色谱,其分离物质的原理为分子筛原理,且多用于分离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 。分子筛效应: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地流经凝胶色谱柱时,各分子在柱内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垂直向下的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叫分子筛效应.具有多孔的凝胶就是分子筛.
2023-08-12 00:44:531

什么是凝胶色谱?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凝胶色谱法的固定相为多孔性凝胶类物质,流动相为水溶液或有机溶剂,它是根据不同组分子体积的大小进行分离的。小分子可以扩散到凝胶空隙,由其中通过,出峰最慢;中等分子只能通过部分凝胶空隙,中速通过,而大分子被排斥在外,出峰最快;溶剂分子小,故在最后出峰,全部在死体积前出峰;可对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05范围内的化合物按质量分离。凝胶色谱,又称为分子排阻色谱,其分离物质的原理为分子筛原理,且多用于分离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 。分子筛效应: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地流经凝胶色谱柱时,各分子在柱内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垂直向下的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叫分子筛效应.具有多孔的凝胶就是分子筛.
2023-08-12 00:45:111

凝胶色谱法有哪些特点?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凝胶色谱法的固定相为多孔性凝胶类物质,流动相为水溶液或有机溶剂,它是根据不同组分子体积的大小进行分离的。小分子可以扩散到凝胶空隙,由其中通过,出峰最慢;中等分子只能通过部分凝胶空隙,中速通过,而大分子被排斥在外,出峰最快;溶剂分子小,故在最后出峰,全部在死体积前出峰;可对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05范围内的化合物按质量分离。凝胶色谱,又称为分子排阻色谱,其分离物质的原理为分子筛原理,且多用于分离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 。分子筛效应: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地流经凝胶色谱柱时,各分子在柱内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垂直向下的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叫分子筛效应.具有多孔的凝胶就是分子筛.
2023-08-12 00:45:311

凝胶渗透色谱法的原理

凝胶渗透色谱法的原理如下:凝胶色谱,又称空间排阻色谱。它是利用某些凝胶对混合物各组分因分子量不同,其阻滞作用也不同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凝胶色谱的分离要理和其它色谱法不同,它类似于分子筛的作用,但凝胶的孔径要比分子筛大得多,一般为几百至几千埃。色谱柱内填充具有一定大小孔穴的凝胶。当样品进入色谱柱后,不同大小的样品分子随流动相沿凝胶颗粒外部骇隙和凝胶孔穴旁流过,体积在的分子因不能渗透到凝胶孔穴里而得到排阻,因此较为顺利地通过凝胶柱而较早地被流动相冲洗出来。中等体积的分子产生部分渗透。小分子可渗透到凝胶孔穴里去而受阻滞,因有一个平衡过程而较晚地被流动相冲洗出来。这样,试样组分基本上按分子大小受到不同阻滞而先后流出色谱柱,从而实现分离目的。光凝胶色谱采用水溶液作流动相进,称为过滤凝胶色谱(HFC),而用有机溶剂为流动相时,称为凝胶渗透色谱(GPC)。GPC的分离是利用体积排除机理,装填的是多孔性凝胶或微粒,孔径大小与待分离的聚合物分子相似,体积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不能进入凝胶孔。最先从凝胶粒间流出,淋出体积(时间)最小,高聚物依分子量从大到小依次淋出。这样,通过做已知分子量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标准曲线,就能分析同系未知待测高分子化合物了。
2023-08-12 00:45:501

高分子杂质用凝胶色谱的原理?

凝胶色谱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纯化的常用方法,可以去除其中的杂质物,从而获得高纯度的高分子化合物。凝胶色谱的原理基于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经过固定在载体上的凝胶颗粒会在流动相中作用不同,并且被不同的分离筛选出来,实现分离和纯化高分子化合物的目的。在高分子杂质的分离中,凝胶色谱基本的原理是将高分子杂质和高分子物质按照其分子大小和形状的不同分离开来。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凝胶颗粒,并将其充填在色谱柱中,形成固定的凝胶层。凝胶颗粒会提供一个复杂的障碍阻力,在分离时将大分子化合物和小分子化合物分离开来。接下来,需要将混合的高分子样品溶液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在流动相作用下,化合物在凝胶颗粒中被体积大小固定的孔隙所限制,大分子化合物由于在凝胶颗粒中受到更强的障碍阻力,因此会被减速,较容易受到筛选剔除,小分子化合物一般经过几乎完全的孔隙,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凝胶颗粒,进入到流动相中。通过对溶液中不同高分子化合物的进出凝胶颗粒的时间和色谱柱的读数来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高分子杂质。这样,高分子杂质可以被富集在样品的前端,而高分子物质则可以被分离出来;以此获得高纯度的高分子化合物。总之,凝胶色谱是一种高效的高分子杂质分离和高分子化合物纯化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分离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高分子杂质,获取高纯度的高分子化合物。
2023-08-12 00:46:162

凝胶色谱原理

和液相差不多
2023-08-12 00:46:273

Sephadex G-10凝胶色谱法分离原理

凝胶色谱法分离原理: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地流经凝胶色谱柱时,各分子在柱内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垂直向下的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叫分子筛效应。具有多孔的凝胶就是分子筛。 各种分子筛的孔隙大小分布有一定范围,有最大极限和最小极限。分子直径比凝胶最大孔隙直径大的,就会全部被排阻在凝胶颗粒之外,这种情况叫全排阻。两种全排阻的分子即使大小不同,也不能有分离效果。直径比凝胶最小孔直径小的分子能进入凝胶的全部孔隙。如果两种分子都能全部进入凝胶孔隙,即使它们的大小有差别,也不会有好的分离效果。因此,一定的分子筛有它一定的使用范围。 在凝胶色谱中会有三种情况,一是分子很小,能进入分子筛全部的内孔隙;二是分子很大,完全不能进入凝胶的任何内孔隙;三是分子大小适中,能进入凝胶的内孔隙中孔径大小相应的部分。大、中、小三类分子彼此间较易分开,但每种凝胶分离范围之外的分子,在不改变凝胶种类的情况下是很难分离的。对于分子大小不同,但同属于凝胶分离范围内各种分子,在凝胶床中的分布情况是不同的:分子较大的只能进入孔径较大的那一部分凝胶孔隙内,而分子较小的可进入较多的凝胶颗粒内,这样分子较大的在凝胶床内移动距离较短,分子较小的移动距离较长。于是分子较大的先通过凝胶床而分子较小的后通过凝胶床,这样就利用分子筛可将分子量不同的物质分离。另外,凝胶本身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大的分子在通过这种网状结构上的孔隙时阻力较大,小分子通过时阻力较小。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多种成份在通过凝胶床时,按照分子量大小排队,凝胶表现分子筛效应。———————————————————————————————————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⑴ Sephadex G 交联葡聚糖的商品名为Sephndex,不同规格型号的葡聚糖用英文字母G表示,G后面的阿拉伯数为凝胶得水值的10倍。例如,G-25为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2.5克,同样G-200克每克千胶吸水20克。交联葡聚糖凝胶的种类有G-10,G-15,G-25,G-50,G-75,G-100,G-150,和G-200。因此,“G”反映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部范围。 ⑵ Sephadex LH-20,是Sephadex G-25的羧丙基衍生物,能溶于水及亲脂溶剂,用于分离不溶于水的物质。交联葡聚糖凝胶是 将纯化后的线性葡聚糖(a-1,b-吡喃型葡聚糖)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再导入丙三醇侧链而在葡聚糖链间形成交联链,再将所得的凝胶制成直径不同的球形即可。所得三维实体在水中能溶胀而不能溶解。交联度越高,凝胶孔径越小。 各种葡聚糖凝胶的分离范围与用途: SephadexG-10葡聚糖凝胶 G-10 分离范围<700 适用于脱盐、肽与其它小分子的分离 Sephadex G-15 葡聚糖凝胶 G-15 分离范围<1500 适用于脱盐、肽与其它小分子的分离 Sephadex G-15 葡聚糖凝胶 G-15 分离范围<1500 适用于脱盐、肽与其它小分子的分离 Sepharose 6B 琼脂糖凝胶 6B 分离范围:1000-5000,适用于脱盐、肽与其它小分子的分离 ConA-Sepharose ConA琼脂糖凝胶 分离范围:1000-5000,适用于脱盐、肽与其它小分子的分离 Sephadex G-25 Medium 葡聚糖凝胶 G-25 中 分离范围 1000-5000 适用于脱盐、肽与其它小分子的分离 Sephadex G-25 Medium 葡聚糖凝胶 G-25 中 分离范围 1000-5000 适用于脱盐、肽与其它小分子的分离 Sephadex G-25 Fine 葡聚糖凝胶 G-25 细 分离范围 1000-5000 适用于脱盐、肽与其它小分子的分离 Sephadex G-25 Fine 葡聚糖凝胶 G-25 细 分离范围 1000-5000 适用于脱盐、肽与其它小分子的分离 SephadexG-50 Medium 葡聚糖凝胶 G-50 中 分离范围 1500-30000 Sephadex G-50 Medium 葡聚糖凝胶 G-50 中 分离范围 1500-30000 Sephadex G-75 葡聚糖凝胶 G-75 分离范围 3000-80000 Sephadex G-75 葡聚糖凝胶 G-75 分离范围 3000-80000 DEAE Sepharose FF DEAE琼脂糖凝胶 FF 分离范围:3000-80,000 Sephadex G-100 葡聚糖凝胶 G-100 分离范围 4000-150000 Sephadex G-100 葡聚糖凝胶 G-100 分离范围 4000-150000 Sephadex G-150 葡聚糖凝胶 G-150 分离范围 5000-300000 DEAE Sepharose CI-6B 琼脂糖凝胶CI-6B 分离范围:5000-300,000 Sephadex G-150 葡聚糖凝胶 G-150 分离范围 5000-300000 Sephadex G-200 葡聚糖凝胶 G-200 分离范围 5000-600000 Sephadex G-200 葡聚糖凝胶 G-200 分离范围 5000-600000 Sephadex G-200 葡聚糖凝胶 G-200 分离范围 5000-600000 DEAE Sephadex A-25 DEAE葡聚糖凝胶 A-25 颗粒大小:40-120μm 分离大小:小蛋白及巨大分子 DEAE Sephadex A-25 DEAE葡聚糖凝胶 A-25 颗粒大小:40-120μm 分离大小:小蛋白及巨大分子 DEAE Sephades A-50 DEAE DEAE葡聚糖凝胶 A-50 颗粒大小:40-120μm,分离范围:小蛋白及巨大分子具体,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472951.htm?fr=ala0_1_1http://baike.baidu.com/view/1410242.htm?fr=ala0_1 ———————————————————————————————————短小精悍版: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地流经凝胶色谱柱时,各分子在柱内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垂直向下的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
2023-08-12 00:46:371

凝胶色谱法获得纤维素酶的原理

凝胶色谱法的固定相为多孔性凝胶类物质。凝胶色谱法获得纤维素酶的原理是:凝胶色谱法的固定相为多孔性凝胶类物质,流动相为水溶液或有机溶剂,是根据不同组分子体积的大小进行分离的。小分子可以扩散到凝胶空隙,由其中通过,出峰最慢,中等分子只能通过部分凝胶空隙,中速通过,而大分子被排斥在外,出峰最快,溶剂分子小,故在最后出峰,全部在死体积前出峰,可对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05范围内的化合物按质量分离。
2023-08-12 00:46:561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原理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原理: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
2023-08-12 00:47:061

凝胶色谱法的简要介绍

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分析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根据分离的对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还是有机溶剂可溶物,又可分为凝胶过滤色谱(GF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 GFC一般用于分离水溶性的大分子,如多糖类化合物。凝胶的代表是葡萄糖系列,洗脱溶剂主要是水。凝胶渗透色谱法主要用于有 机溶剂中可溶的高聚物(聚苯乙烯、聚氯已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析及分离,常用的凝胶为交联聚苯乙烯凝胶,洗脱溶剂为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凝胶色谱不但可以用于分离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同时根据所用凝胶填料不同,可分离油溶性和水溶 性物质,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从几百万到100以下。近年来,凝胶色谱也广泛用于分离小分子化合物。化学结构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物质,不可能通过凝胶色谱法达到完全的分离纯化的目的。凝胶色谱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勿子质量分布测试。目前已经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以及医学等有关领域广泛采用,不但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
2023-08-12 00:47:411

HPSEC原理

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简便的生物化学分离分析方法。基本原理是指混合溶质的分子按其分子量的大小不同,分别先后流出色谱柱而被分离。色谱分离中的固定相(凝胶)是一种不带电荷的、具有三维空间、多孔网状结构的物质,凝胶的每个颗粒的细微结构就如一个筛子,小的分子可以进入凝胶网孔,而大的分子则排阻于凝胶颗粒之外,因而具分子筛的性质,因整个色谱过程一般不变换洗脱液,好像过滤一样,故也称凝胶过滤色谱,又因使用的固定相为凝胶,故又称为凝胶色谱(gel chromatography;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GFC)。
2023-08-12 00:47:562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凝胶色谱,又称空间排阻色谱。它是利用某些凝胶对混合物各组分因分子量不同,其阻滞作用也不同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凝胶色谱的分离要理和其它色谱法不同,它类似于分子筛的作用,但凝胶的孔径要比分子筛大得多,一般为几百至几千埃。色谱柱内填充具有一定大小孔穴的凝胶。当样品进入色谱柱后,不同大小的样品分子(图14—2中以黑点表示)随流动相沿凝胶颗粒(图14—2中以空心圈表示)外部间隙和凝胶孔穴旁流过,体积在的分子因不能渗透到凝胶孔穴里而得到排阻,因此较为顺利地通过凝胶柱而较早地被流动相冲洗出来。中等体积的分子产生部分渗透作用,小分子可渗透到凝胶孔穴里去而受阻滞,因有一个平衡过程而较晚地被流动相冲洗出来。这样,试样组分基本上按分子大小受到不同阻滞而先后流出色谱柱,从而实现分离目的。光凝胶色谱采用水溶液作流动相进,称为过滤凝胶色谱(HFC),而用有机溶剂为流动相时,称为凝胶渗透色谱(GPC)。
2023-08-12 00:48:071

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凝胶过滤层析又称为排阻层析或分子筛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及固定相(凝胶)具有分子筛的特点,将被分离物质各成分按分子大小分开,达到分离的目的。层析柱中的填料是某些惰性的多孔网状结构物质,多是交联的聚糖(如葡聚糖或琼脂糖)类物质,小分子物质能进入其内部,流下时路程较长,而大分子物质却被排除在外部,下来的路程短,当一混合溶液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溶液中的物质就按不同分子量筛分开了。它的突出优点是层析所用的凝胶属于惰性载体,不带电荷,吸附力弱,操作条件比较温和,可在相当广的温度范围下进行,不需要有机溶剂,并且对分离成分理化性质的保持有独到之处。对于高分子物质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参考资料百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7%9D%E8%83%B6%E8%BF%87%E6%BB%A4%E5%B1%82%E6%9E%90/1477533?fr=aladdin
2023-08-12 00:48:171

什么是凝胶色谱法?为什么胶凝胶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分析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分析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根据分离的对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还是有机溶剂可溶物,又可分为凝胶过滤色谱(GF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 GFC一般用于分离水溶性的大分子,如多糖类化合物。凝胶的代表是葡萄糖系列,洗脱溶剂主要是水。凝胶渗透色谱法主 凝胶色谱法图示  要用于有 机溶剂中可溶的高聚物 (聚苯乙烯、聚氯已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析及分离,常用的凝胶为交联聚苯乙烯凝胶,洗脱溶剂为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凝胶色谱不但可以用于分离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同时根据所用凝胶填料不同,可分离油溶性和水溶 性物质,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从几百万到100以下。近年来,凝胶色谱也广泛用于分离小分子化合物。化学结构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物质,不可能通过凝胶色谱法达到完全的分离纯化的目的。凝胶色谱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勿子质量分布测试。目前已经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以及医学等有关领域广泛采用,不但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
2023-08-12 00:48:272

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原理

凝胶过滤层析又称为排阻层析或分子筛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及固定相(凝胶)具有分子筛的特点,将被分离物质各成分按分子大小分开,达到分离的目的。层析柱中的填料是某些惰性的多孔网状结构物质,多是交联的聚糖(如葡聚糖或琼脂糖)类物质,小分子物质能进入其内部,流下时路程较长,而大分子物质却被排除在外部,下来的路程短,当一混合溶液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溶液中的物质就按不同分子量筛分开了。它的突出优点是层析所用的凝胶属于惰性载体,不带电荷,吸附力弱,操作条件比较温和,可在相当广的温度范围下进行,不需要有机溶剂,并且对分离成分理化性质的保持有独到之处。对于高分子物质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参考资料百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7%9D%E8%83%B6%E8%BF%87%E6%BB%A4%E5%B1%82%E6%9E%90/1477533?fr=aladdin
2023-08-12 00:48: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