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你觉得哪些花最有资格成为中国国花?

2023-08-22 06:55:51
共1条回复
牛云

在清朝时期,牡丹就被定为国花。1929年,国民政府将中国国花从牡丹改为了梅花,但新中国成立后,人大代表对国花的评选一直没有确定。最终,经过中国花卉协会承办、落实,评选出了两套国花候选方案:一是一国一花,即牡丹;二是一国四花,即牡丹、荷花、菊花、梅花。

相关推荐

丹顶鹤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少年?

应该不短了,估计没有确切的时间
2023-08-13 02:35:013

你知道丹顶鹤叫这个名字的原因吗?

丹顶鹤。丹
2023-08-13 02:35:132

小河边野生芦苇嫩芽可以吃吗?怎么吃?有好处还是坏处???

没吃过
2023-08-13 02:35:386

丹顶鹤属于鸟类?

是的
2023-08-13 02:35:5613

中国的国鸟是什么鸟?

丹顶鹤。2003年,中国国家林业局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启动了国鸟评选活动,并成立了专家评选小组和确定了评选标准。中国以特产的红腹锦鸡作为中国鸟类学会的会徽,但还没有定出国鸟。如果从中国特有的鸟类中评选的话,喜鹊、画眉、红腹锦鸡等有望入选。一项由36名代表向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的议案建议,把丹顶鹤确定为中国的国鸟。经过几年的专家评选和社会网选之后,国家林业局已将丹顶鹤作为国鸟的唯一候选者上报国务院。不过,随后有专家指出由于丹顶鹤的英文名(Japanese Crane)和拉丁文学名(Grus japonensis)的直译为“日本鹤”。因此,是否选择丹顶鹤为国鸟一直就有很大的争议。国鸟: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国鸟与国花、国旗、国歌的意义类似,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因此,那些被选定为国鸟的一定是为这个国家人民所喜爱的、珍贵稀有的特产鸟类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鸟。国鸟评选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美国是世界上最先确定国鸟的国家。1960年,第12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的与会代表,呼吁世界各国都选出本国的国鸟,以在国民中普及保护鸟类的思想。
2023-08-13 02:36:221

丹顶鹤的历史是什么?

别名 仙鹤 学名 Grus japonensis 英文名 red-crowned crane 鹤科 Gruidae 分布 在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台湾偶见。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 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丹顶鹤为杂食性动物,春季以草籽及作物种子为食,夏季食物较杂,动物性食物较多,主要动物性食物有小型鱼类、甲壳类、螺类、昆虫及其幼虫等,也食蛙类和小型鼠类,植物型食物有芦苇的嫩芽和野草种子等。冬季动物性食物有鱼类、沙蚕、四角蛤蜊、钉螺及其蟹。植物性食物包括碱蓬种子及嫩芽、苔草的根茎和坚果。 4月中、下旬,丹顶鹤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丹顶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在《涛经·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在诗词和中国画中,常被文学家、艺术家作为主题而称颂。参考资料:http://env.people.com.cn/GB/8220/44994/45002/3231160.html
2023-08-13 02:36:572

丹顶鹤的历史是什么?

别名 仙鹤 学名 Grus japonensis 英文名 red-crowned crane 鹤科 Gruidae 分布 在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台湾偶见。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 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丹顶鹤为杂食性动物,春季以草籽及作物种子为食,夏季食物较杂,动物性食物较多,主要动物性食物有小型鱼类、甲壳类、螺类、昆虫及其幼虫等,也食蛙类和小型鼠类,植物型食物有芦苇的嫩芽和野草种子等。冬季动物性食物有鱼类、沙蚕、四角蛤蜊、钉螺及其蟹。植物性食物包括碱蓬种子及嫩芽、苔草的根茎和坚果。 4月中、下旬,丹顶鹤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丹顶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在《涛经·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在诗词和中国画中,常被文学家、艺术家作为主题而称颂。参考资料:http://env.people.com.cn/GB/8220/44994/45002/3231160.html
2023-08-13 02:37:052

仙鹤是什么动物?

丹顶鹤(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长寿的象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叫仙鹤、白鹤(其实白鹤是另一种鹤属鸟类)、鴜鷜,中国古籍文献中对丹顶鹤有许多称谓,如《尔雅翼》中称其为"仙禽",《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胎禽". 鹤形目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目:鹤形目 科:鹤科 属:Grus
2023-08-13 02:37:171

丹顶鹤的物种命名

学名Grus japonensis(中文意译“日本鹤”),是德国动物学家斯塔提乌斯·穆勒(Philipp Ludwig Statius Müller)于1776年命名的。穆勒曾在埃尔兰根(Erlangen)教授自然科学。1773年至1776年,他翻译出版了林奈的名著《自然系统》,并公布了一些新命名的物种。这次被命名的生物就包括丹顶鹤。穆勒命名丹顶鹤的1776年,在美国为建国元年。这一年在中国则为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在日本则为后桃园天皇安永五年,都值闭关之时。当日,西方人只能从广州认识中国,从长崎认识日本。丹顶鹤自中国东北地区向南迁徙不经过华南地区,却以日本的九州、本州作为过冬之地。因此,西方人只能以日本为窗口,见识到这种动物。将其命名为“日本鹤”。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日本本州岛的丹顶鹤灭绝了。有些动物学家认为,这个品种在日本就此灭绝,因此将它的英文俗名由Japanese Crane,改为Manchurian Crane(满洲鹤),只是这种用法并未被广泛接受。Japanese Crane和Manchurian Crane两个名字一直共同存在,造成了一些混乱,因此,前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奇博(Archbold)提出建议,将丹顶鹤的英文俗名改作Red-crowned Crane(丹顶鹤)。尽管如此,英文世界“日本鹤”的提法依然是主流。在google搜索引擎中,另两种称呼的搜索结果仅为其十分之一。(补注:郑作新教授在1980年的国际鹤类学术讨论会上,针对丹顶鹤名称叫法不统一的情况,提出过为丹顶鹤正名的意见,并在会议上得到通过。此后国际学术会议和著作文献中就沿用此名称。)同义学名 Ardea japonensis P.L.S. Müller, 1776 Grus japponensis Gmelin, 1778 Antigone montignesia Bonaparte, 1854 Megalornis japonensis Wilder&Hubbard, 1938
2023-08-13 02:37:241

仙鹤是什么动物?

属于玄幻类仙宠
2023-08-13 02:37:532

丹顶鹤的寓意是什么?

丹顶鹤自古至今一直都是长寿的象征,现在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相关信息: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日本本州岛的丹顶鹤灭绝了。有些动物学家认为,这个品种在日本就此灭绝,因此将它的英文俗名由Japanese Crane,改为Manchurian Crane(满洲鹤),只是这种用法并未被广泛接受。Japanese Crane和Manchurian Crane两个名字一直共同存在,造成了一些混乱,因此,前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奇博(Archbold)提出建议,将丹顶鹤的英文俗名改作Red-crowned Crane(丹顶鹤)。尽管如此,英文世界“日本鹤”的提法依然是主流。
2023-08-13 02:38:001

鸭,孔雀,丹顶鹤算不算鸟

不算
2023-08-13 02:38:207

丹顶鹤为什么不能成中国国鸟?

据悉,经过专家几年的评选和社会网选,国家林业局日前已经将丹顶鹤作为国鸟的唯一候选上报国务院。可是又有专家说,丹顶鹤的英文名(Japanese Crane)和拉丁文学名(Grus japonensis)直译就是“日本鹤”。 这可给国人出了个难题。选“日本鹤”作中国国鸟?恐怕能接受的人不多。在中国文化里,除了虚拟的凤凰,论名气,论受人们喜爱的程度,无出丹顶鹤其右。仙鹤是长寿的象征,姿态又优雅高贵。古诗文里咏鹤的,虽不能说车载斗量,却也常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是描写秋高气爽的佳句。“声断碧云外,影孤明月中。”(唐·杜牧·别鹤)带给人们孤寂苍凉的感觉。《红楼梦》七十六回中,林黛玉与史湘云月下联诗,湘云一句“寒塘渡鹤影”差点难倒林才女,沉思良久,黛玉终于对出了“ 冷月葬诗魂”这一“清奇诡谲”的诗句。联系到黛玉的命运,读者也只有唏嘘不已。鹤本凄清,这是文人的感受。老百姓则不然,松鹤图是过去百姓家中最流行的贴画之一,小时候我们家就有。鹤发童颜更是人们对老年人身体硬朗的赞美。而且,鹤与仙总是联系在一起,神仙图里,鹤不会缺席。鹤虽并不止丹顶一种,但古诗古画里的“鹤”或“仙鹤”,人们公认的就是丹顶鹤。二十几年前的一部电影《飞来的仙鹤》,几年前朱哲琴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越发使丹顶鹤的形象深入人心。所谓国鸟,肯定要承载传统文化,为多数人所认可。如果真的评选什么国鸟,比丹顶鹤更合适的恐怕还没有。 时尚人士以取英文名为荣,丹顶鹤却不幸有个让国人不舒服的英文名和拉丁学名。不管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确定国鸟,与外国人何干?也许将来外国人觉得中国国鸟是“日本鹤”,有些不可思议,主动把这种可爱的鸟改改名字也未可知。没准日本人还挺自豪,也给中日友好留下佳话。可是不成,先闹堵的是我们自己,别人有什么可在乎的?那就换个别的鸟吧。但中国之大,鸟的种类之多,想形成共识并非易事。凤凰只是传说,找不到实物;鸳鸯只属于爱情,不够大气;喜鹊深受人们喜爱,叽叽喳喳不够稳重;朱鹮美丽,但过于珍稀,且缺乏文化承载;大鹏是什么东东似乎还说不清楚;至于麻雀,那是网友搞笑罢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但对丹顶鹤是一个伪问题。谁说每个国家一定要确定国鸟了? 国鸟的评选,是200多年前美国开的先河。1960年,第12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的与会代表,建议世界各国都选出本国的国鸟。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确定了国鸟,但与世界上200个左右的国家数相比,不能说是“大多数”。况且,即便大多数国家都确定了国鸟,我们就一定要确定吗?但凡国字号的东西,都有其文化积淀在里面,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复杂,物种丰富,民族众多,文化传统各异,国花国鸟很难确定。硬要确定所谓国花国鸟,难免引起争议,不是没事找事吗?与其评选国鸟,不如评选“国兽”,让大熊猫做“形象大使”。也许,这个经验对别的国家还是一个启发,没准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代表哪天也建议各国选出本国的“国兽”,也算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吧(不过,澳大利亚的袋鼠可能已经先行,我们拿不上专利权了吧)。 就像人类社会的某些大选,竞选没有成功却被人泼了污水,你说让无辜的丹顶鹤冤不冤?所以,让丹顶鹤的美好形象保留在我们心中吧,别再搞什么劳什子“国花”“国鸟”。鹤无语,人不能无情。
2023-08-13 02:38:362

仙鹤指的是什么动物

不存在的动物
2023-08-13 02:38:453

功夫熊猫1中各自名字译成英文怎么译?像阿宝、娇虎、那蛇、最后的boss...还有些主角

  大熊猫Paul:Paul本是一家面馆的学徒,但是他却梦想着能打遍天下无敌手。命运之神真的眷顾了他,PO意外的担负起了拯救整个山谷的重任:对抗邪恶的太郎的入侵。虽然Paul还只是一个功夫新手,但不轻言放弃,力图证明自己的实力给反对他的人看……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他最大的弱点或许正是他最大力量的源泉。原型是中国国宝大熊猫。   金丝猴Monkey:友好,幽默,热情,猴子大师是五位功夫高手中最平易近人的一位。他用随和的态度掩饰着他那非凡的军事才能。猴子很喜欢开玩笑,每次看熊猫学功夫的景象都特别开心… “和平谷五侠”(“中原五侠”)的创意也许来源于中国功夫“五形拳”和少林拳法中的形象。金丝猴即取材于猴拳。   华南虎TIGRESS:TIGRESS是五位功夫高手中最强大,也是最年轻的一位。基本上你可以在她身上发现你想象中的所有英雄气质:远见卓识,勇气过人,大无畏,英雄主义……珍惜每一天。她认为大家对PO的期望完全是个可悲的玩笑。但是再强大的人也难免犯下错误,TIGRESS认识到命运并非总如期待中的方式到来。   丹顶鹤CRANE:尽管鹤侠是位爷们儿,但却是团队中的“母鸡妈妈”。他善于化解个人的冲突和矛盾,是他们之中最细心周到的一位功夫高手。如果可能,他会避免任何的冲突;但如果战斗不可避免,他便会尽一切可能赢取胜利。丹顶鹤,也能代表中国的“鹤拳”。   竹叶青蛇VIPER:虚荣的VIPER是一位善变的绝代勇士:先是无限妩媚的调情,接下来便是暴风骤雨般的凌厉攻击。她强大的迷惑能力不仅在于功夫,同样体现在她的力气,她邪恶的本性,她的苛刻……接下来就是她招招致命的攻击。所以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总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了。   螳螂MANTIS:MANTIS可能是五位功夫大师中体型最小的一位了,但他却从不承认这个:强壮,敏捷,灵巧。他总是非常同情PO的苦处,每次都很快来点小幽默帮PO脱离窘境。什么都吓不到他勇敢的小心脏…母螳螂除外。(查查昆虫百科就知道为什么了呵呵。),可能是因为螳螂拳才上电影的。   浣熊师傅Shifu:功夫大师SHIFU是中国最出色的功夫教练,致力于培养“王中之王”的功夫高手。但是出色并不等于完美——他是一个严厉的导师,却总是被自己过去的过失所困扰。PO认为他是位“最没禅味儿的禅宗大师”。但这并不妨碍他将一个软弱的做面条的熊猫训练成一个有足够能力保护山谷不受太郎攻击的功夫斗士。   雪豹太郎TAI LUNG:太郎是他自己的忠实粉丝。曾几何时,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史上最伟大的战士——当然他自己更相信这点。当众人认识到他贪婪的野心时,太郎暴露了他黑暗的本性:扫荡了整个村子。最终被关进了牢不可破的Chorh-Gom监狱,度过了20年。在那里,太郎时刻等待着时机,寻找着逃脱的机会,出去结束他20年前挑起的战争。雪豹,也是蛮凶狠的。
2023-08-13 02:39:051

日本的代表性动物是?

长尾鸡
2023-08-13 02:39:155

丹顶鹤之名的由来是什么?

丹顶鹤识别特征大型涉禽,全长约3500px。雌雄羽色相似,仅雄鹤的眼先发红,而雌鹤则淡而不显。喉、颊和颈的大部分为暗褐色。翅的内侧次级和三级飞羽均为黑色,长而弯曲盖在白色尾羽之上,故常被误认是黑色的尾羽。尾羽白色,虹膜褐色,嘴绿灰色,尖端略近黄色。腿和脚灰黑色。幼鸟大致为棕黄色,以后变为白色,但头、颈及背呈黄褐色,一年后体形及羽毛和成年鹤相似,仅在背肩部的羽毛仍有少数黄褐色斑。生活习性 3月上中旬迁到繁殖地。4月初开始繁殖,雌雄配对后即为终生伴侣,常在四周环水的芦苇茬地上营巢,每窝产2枚卵,孵化期31—33天,雏鸟3月龄会飞。在越冬地自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约4个月(在盐城越冬期为131—134天)以家族形式活动,每个家族多为2—4只,常为2成1幼,亚成体10一20只结成小群。
2023-08-13 02:40:301

鹤顶红 英文

==== 动物 ==== 鹤顶红 = White Oranda with Red Cap.(大红头金鱼) http://species.intopet.com/26.shtml 图: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8/Brainfish.jpg/800px-Brainfish.jpg 自古以来,丹顶鹤头上的“丹顶”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剧毒物质,称为 “鹤顶红”或“丹毒”。 ========================== 鹤顶红 = 丹毒 = Erysipelas ========================== 鹤有鹤肉、鹤骨和鹤脑可入药,但都无毒,而且都是滋补增益的药。鹤顶红其实是红信石。红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鹤顶红”不过是古时候对砒霜的一个隐晦的说法而已。 http://baike.baidu.com/view/238057.htm
2023-08-13 02:41:151

丹顶鹤的外貌描写作文(丹顶鹤的外貌描写60字)

1、丹顶鹤的外貌描写英文。 2、丹顶鹤的外貌描写。 3、丹顶鹤的外貌描写作文。 4、丹顶鹤的外貌描写大全三十字左右。1.丹顶鹤的身体长为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为鲜红色,喉和颈为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丹顶鹤站立时颈部、尾部飞羽和脚呈黑色,头顶为红色,其余全为白色。
2023-08-13 02:41:251

我需要各种动物的详细介绍 主要是习性 特点

放寒假好久好久好久放假的话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就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回一如其偶像,啊罄企鹅跟着就切唯一官网也故意去我哥我哥阢为企业股额外其余全武器企业工业为股权高于全额应该去问去问
2023-08-13 02:42:063

白鹤与白鹭的区别?

白鹤的体型比白鹭大,脚部,头部部分区域以及嘴部的颜色与白鹭不同,食性也与白鹭不同(白鹤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白鹭以鱼类、虾,蟹等动物为食)。白鹤(学名:Grus leucogeranus):是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略大于白鹭,体长130-140厘米。站立时通体白色,胸和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色;飞翔时,翅尖黑色,其余羽毛白色。虹膜棕黄色,嘴、脚暗红色。2龄脚变红色,3龄嘴亦变为红色。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别是在迁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白鹤白鹭(英文名称:Little Egret):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和黄嘴白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均习称为“白鹭”。这4种白鹭均是中等体型(45-90厘米)的白色鹭。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小白鹭和黄嘴白鹭体型小,羽冠及胸饰羽全有。白鹭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也吃虾、蟹、蝌蚪和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通常漫步在河边、盐田或水田地中边走边啄食,它的长嘴、长颈和长腿对于捕食水中的动物显得非常方便。捕食的时候,它轻轻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着水里活动的小动物,然后突然地用长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将食物准确地啄到嘴里。有时也常伫立于水边,伺机捕食过往的鱼类。白鹭
2023-08-13 02:47:381

截止到2020年我国还有多少丹顶鹤?

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的丹顶鹤占全世界的3分之一,我国的丹顶鹤大约在500只左右。
2023-08-13 02:48:004

中国的国鸟是什么鸟

不要听那个瞎说!丹顶鹤不是我们国鸟!我们中国国鸟都没定!就用过一次锦鸡!丹顶鹤又名日本鹤!中国根本不可能用!
2023-08-13 02:48:3013

中国濒危的动物有哪些?

中国十大濒危动物 1.古朴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2.仰鼻蓝面: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这个美人之名命名了金丝猴——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 3.长江奇兽:白鳍豚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其声纳系统发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可使它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4.中华之魂:华南虎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5. 东方之珠:朱鹮 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难道朱鹮真的消失了吗?七十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开始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 6.堪称国鸟:褐马鸡 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定为中国国鸟。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7.孑遗物种:扬子鳄 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种。全球鳄鱼共有25种,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但是作为体型最大的鳄(10米长),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灭绝了,而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也是从远古北方仅存的唯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 8.高原神鸟:黑颈鹤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鸟,也是世界十五鹤中被最晚记录到的一种鹤,它是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的。黑颈鹤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迁至云贵越冬,少数还飞越喜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 9.雪域喋血:藏羚羊 藏羚羊,近年极受世人瞩目,主要原因是由于1980年以来西方时装界对“藏羚绒披肩”即“沙图什”的消费需求而刺激了偷猎者的谋财害命,另外,一些采金者也在对其肆意杀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极限的高寒地区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万只的速度减少。为打击盗猎,这几年青海、新疆、西藏的反盗猎力量林业公安一直在为保卫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而战斗,其中的佼佼者即“野牦牛队”,他们已经有两位英雄为此献身。 10.失而复得:四不象 “四不象”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为中国特有的湿地鹿类,曾于1900年在中国本土灭绝的,幸有少量存于欧洲,经过一个世纪的养护,种群才得以恢复。麋鹿是湿地动物,由于对湿地生境的适应,而形成特殊的形态,即所谓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麋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极危级。
2023-08-13 02:49:121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还有哪些?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自行蜘蛛结“八卦”形网冬天,猫睡觉时团成圆形珊瑚虫在自己身上刻下“日历”
2023-08-13 02:49:222

介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00字)

扬子鳄或称作鼍,学名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俗称猪婆龙,土龙,亦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我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二十世纪70年代,它被携出国门,云游欧洲,名扬世界
2023-08-13 02:49:327

中学生百科英语2翻译六篇 六篇才有奖励

找不到,对不起~
2023-08-13 02:49:483

动作词组的英文单词 例:go to school 30个

动作词组有很多,以下是初中所需掌握的所有动词短语:1. turn into (turn…into)把……变成……2. turnoff 关上(灯,收音机,煤气,自来水等)3. turnto 转到,翻到4. turnagainst 背叛5. turnaway 把……打发走6. turnon 开,旋开(电灯、无线电等)7. turnup 向上翻,扭亮(灯火等)8. turndown 关小,调低1. put away 放好,收起来2. putdown 放下,扑灭,平息3. putinto 添加,投资,输入,使进入4. putoff 延期5. put on穿(衣),戴(帽等)6. put onperformances 演出7. put onweight 发胖,增加体重8. putout 扑灭,熄灭9. putone"s heart into 全神贯注于……之中10. putup 挂起,张贴,举起,抬起,建造1. make a promise 答应,允诺2. makesense 很有意义,讲得通3. make adecision 做出决定4. make aplan for 为……做计划5. makefun of 取笑某人6. makesure of 确信,确定7. makeclothes 缝衣服8. makemoney 赚钱9. make anoise 吵闹10. makea face 做鬼脸11. maketrouble 惹麻烦12. Makefriends with sb. 与某人做朋友13. makeprogress 取得进步14. makea mistake 犯错误15. makeup one"s mind 拿定主意16. makea speech 发表演讲17. makea note 记录18. makea reply 答复19. makea discovery 发现20. makea start 动身21. makean apology 道歉22. bemade in 由(某产地)制造23. bemade (up) of 由……组成(构成)24. makeup 和解,化妆,编造,调配,弥补25. makea good effort 做出很大努力26. makeends meet 量入为出,使收支相抵1. have a look = take a look 看2. lookdown upon 看不起,轻视3. lookback upon 回顾4. lookinto 调查5. lookafter 照顾6. lookaround = look about 环顾四周7. lookat 看8. lookfor 寻找9. lookforward to 盼望 10. lookon 旁观,看待11. lookout 当心,小心,朝外看12. lookthrough 通过……看,浏览,检查,复习13. lookup 向上看,在(词典中)查询1. keep a record 作记录2. keep(hold) back 阻止3. Keepon (doing sth.) 继续(反复)做某事4. keep…outof…使……不进入5. keepup 坚持,不使(斗志)低落,保持,维持,继续6. keepup with 跟上7. keepin touch with 与……联系8. keepfit 保持健康1. catch hold of 抓住2. gethold of 握,抓住3. hold…back阻止4. holdone"s head high 昂首,趾高气昂5. holdup 举起6. takehold of 握,抓住7. holdone"s breath 屏住呼吸,不出声8. hold ameeting 举行会议9. holdout 伸出1. had better/best (not) do 最好(不)做某事2. haveto 不得不3. Havesth. done 请(让)做某事4. have agood trip 旅行愉快5. have alook at 看一看6. have atalk with 与……谈话7. have aseat 坐下8. have atext 参加测试9. have aword with 和……说句话10. have…on有事,有约会11. havea gift for 对……有天赋 12. havean effect on 对……产生影响13. havesomething to do with…与……有关系1. call at (a place) 访问某地2. callback 回电话3. a callfor help 呼救声4. Make acall to sb. 打电话5. callfor 请求,为……喊出,(接)找某人6. callon (upon) 号召,拜访7. callout 召集,大声叫8. callup 召唤,召集,回忆起1. carry on 继续,经营,开展2. carryout 进行,开展,执行(计划,命令)1. come across(偶然)遇见2. cometrue 变为现实,实现3. comealong 来吧4. comeabout 产生,发生5. comeback 回来,折回6. comedown 下来7. comein 进来8. comeon 快来(表示劝说、机动、不耐烦等)9. comeout 出现10. cometo 来到11. comeup走过来1. cutaway 切掉,剪掉2. cutdown 砍倒,缩减3. cutoff 切断4. cut up切碎1. get along with 进展,过日子,与……相处2. getaway 逃走3. getback 取回,回来4. getinto 进入,陷入5. getoff 从……下来,下车6. get on(well) with 与……相处融洽7. getover 克服,从……恢复过来8. get toknow 认识9. get to到达10. gettogether 相聚11. getup 起床12. (get)close to 接近13. getthrough 通过,接通(电话)14. getmarried 结婚15. getrid of 处理,去掉1. go by (时间)过去,经过(地点)2. godown 下去,(船)下沉3. gofishing/shopping/skating/swimming 去钓鱼/买东西/溜冰/游泳4. gohome 回家5. go on 继续6. go out(灯、火)熄灭7. go outfor a walk 出去散步8. goover 检查,复习9. go tobed 上床,去睡觉10. goaway 走开,离开11. go up上涨,上升12. gothrough 浏览,翻阅13. goagainst 反对,不利于14. gobad (食物)变坏1. give a concert 举行音乐会2. give atalk 演讲,做报告3. giveaway 赠,送4. givein 让步,投向5. giveoff 发出(蒸汽、光)6. giveout 耗尽,筋疲力尽7. givesb. some advice 给某人一些忠告8. giveup 放弃9. give…amessage 捎口信给……10. give…acall (ring) 给……打一个电话11. givemedical care to 对……进行治疗12. givebirth to 生,产生13. giveout 散发1. take a look (at) 看一下2. take ataxi 乘出租汽车3. takepart in 参加,参与4. takean action 采取行动5. takeaway 拿走6. takeback 带回,收回7. takedown 拿下8. takeoff 脱下,起飞9. takeon 呈现10. take…out把……拿出来11. takepossession of 占有,拥有12. takeplace 发生13. takeup (the struggle) 从事(斗争)14. takesides (in) 站在……一边15. takean interest in 对……感兴趣16. take…bysurprise 使……吃惊17. takecharge 掌管,负责18. takein one"s arm (拥)抱19. takepride in 以……自豪20. takeone"s seat就座
2023-08-13 02:39:591

效益原理的介绍

效益原理,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要以实现有效性、追求高效益作为目标的一项管理原理。它表明现代社会中任何一种有目的的活动,都存在着效益问题,它是组织活动的一个综合体现。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科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资源消耗和占用的合理性等。从管理的这一具体因素来看,管理的目标就是追求高效益。有效地发挥管理功能,能够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带来企业的高效益。反之,落后的管理就会造成资源的损失和浪费,降低企业活动的效率,影响企业的效益。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出效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2023-08-13 02:40:001

想了解法语中tout toue tous toutes 这四个的语法,今天上课讲真的没听懂

tout阳单toute阴单tous阳复toutes阴复
2023-08-13 02:40:001

董事长助理翻译成英文

Assistant to the chairman
2023-08-13 02:40:023

什么是宇宙法则

0,1,数理可表明宇宙法则:一象0,一由正一负一组成,正一负一形影相随生成物质起伏性的平衡,这平衡的点上可用0表示,0是有0是无0是有无中的中,0生一,0制约着一,1中有0,0生万物又安万物。
2023-08-13 02:40:033

求五笔输入法符号大全?

丿:ttl 夂:ttn 彳:ttth 卩:bnh 阝:bnh 凵:bnh 忄:nyhy 冫:uyg 疒:uygg 丬:uygh 宀:pyy 艹:aghh 匚:agn 廾:agt 勹:qtn 豸:eer 厶:cny 糸:xiu 幺:xnny 乇:tav 夭:tdi 壬:tfd 乍:thf 彡:ett 豕:egt 奚:exd 亘:gjg 丌:gjk 虍:hav 呙:kmwu 弁:caj 巛:vnnn 彐:vng 屮:bhk 疋:nhi 殳:mcu 丶:yyl 五笔输入法 丨:hhl 灬:oyyy 亠:yyg 犭:qte 饣:qnb 扌:rgh 礻:pyi 讠:yyn 冖:pyn 辶:pyny 钅:qtgn 衤:pui 廴:pny 亻:wth 纟:xxx 刂:jhh 氵:iyyg 丿:ttl 夂:ttn 彳:ttth 卩:bnh 阝:bnh 凵:bnh 忄:nyhy 冫:uyg 疒:uygg 丬:uygh 宀:pyy 艹:aghh 匚:agn 廾:agt 勹:qtn 豸:eer 厶:cny 糸:xiu 幺:xnny 乇:tav 夭:tdi 壬:tfd 乍:thf 彡:ett 丨:hhl 灬:oyyy 亠:yyg 犭:qte 饣:qnb 扌:rgh 礻:pyi 讠:yyn 冖:pyn 辶:pyny 钅:qtgn 衤:pui 廴:pny 亻:wth 纟:xxx 刂:jhh 氵:iyyg 丨——hhl 丶——yyl 丿——ttl 灬——OYY 纟——xxx 阝——BNH 亻——WTH 氵——IYYG 冫——UYG 冖——PYN 辶——PYNY 扌——RGH 亻——wth 氵——IYYG 讠 ——YYN 冖 ——PYN 匚 ——AGN 卜 ——HHY 彡 ——ETT 辶——PYNY 厶——CNY 艹——ACH 勹——QTN 宀——PYYN 亠——YYG 弓——XNG 彳——TTH 攵——TTY 忄——NYHY 礻——PYI ├ 凵 廾 尢 弋 彡 夕 宀 彐 孑 牜 冃 肀 毋 氺 疋 耒 覀 缶 臼 聿 艮 糹豕 豸 隹 飠 廴 尸 矛 ㄦ ㄤ ㄠ 丨 丩 丬丶 丷 丿 乀 乁 乂 乄 乆 乛 亅 亠 亻 冂 冫冖 凵 刂 讠 辶 釒 钅 阝 飠 饣卩 卪 厸 厶 厽 孓 宀 巛 巜 彳 廴 彡 彐 彳 忄 扌 攵 氵灬 爫 犭 疒 癶 礻 糹 纟 罒罓 耂 艹 虍 訁 覀 兦 亼 亽 亖 亗 吂 凸 凹 卝 卍 卐 匸 皕 旡 玊 尐 开 朩 乙 (春字头)
2023-08-13 02:40:031

法语高手求助,填空题。用Tout,toute,tous或toutes填空。 一定要准确

一楼的答案很正确了
2023-08-13 02:40:114

罗拉玫瑰和施华洛世奇哪个好

罗拉玫瑰和施华洛世奇各有独特的特点。施华洛世奇以水晶闻名,常为服饰、首饰、灯饰、建筑及室内设计提供仿水晶元素,其首饰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闪耀感,适合喜欢亮闪闪饰品的消费者。罗拉玫瑰是来自英国的轻奢品牌,其产品多为镀金首饰,适合喜欢简约风格但又希望有些许奢华感的消费者。总的来说,选择哪个品牌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需求。
2023-08-13 02:40:112

财务上DR CR是借贷的英文缩写吗,考试时能不能用

财务上DR CR是借贷的英文缩写吗,考试时能不能用 Dr 是英文debit 即借方的缩写,Cr 是credit 即贷方的缩写,可以说是在用英文记账中的简写,一般外资企业有时候会用到,在用中 *** 帐的企业中很少用这个简写。 没看到有用J表示借,D表示贷的,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简写,这样写别人应该不知道什么意思。 明天参加CPA 考试了 会计考试的时候能不能用缩写DR,CR代替借贷? 张志凤老师说:英文附加题用DR CR答题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中文试卷最好还是用中文的借和贷,也不多费时间,用DR CR呢也不算错。考试的时候提醒一下自己喽。 求做笔记时能用到的英文缩写,如eg.cf.等 常用英语缩写 at=@ and=& though=tho o,too,to=2 for=4 before=b4 because=coz see=c going to=gonna pictures=pics/pix please=plz are=r girlfriend=g/f yes=yep thanks=thanx people=ppl about=abt am not=ain"t password=p/w example=e.g. e.g. =exempli gratia(=for example)例如 esp. =especially尤其是 et al.=et alia(=and others)其他的 etc. =et cetera(=and the rest)等等 i.e. = id est (=that is)那就是,即  usu. =usually通常 v,vs =versus…对… No. number号码 P =page; parking页,停车处 with=w/ without=w/o want to=wanna your=ur see you=c u i see=i c bye for now=bfn away from keyboard=afk just kidding=jk keep in touch=kit in my opinion=IMO see you=c ya mee too=m 2 oh my god=omg what"s up=sup what the hell=WTH for you information=FYI by the way=BTW as soon as possible=ASAP 医生的英文缩写是Dr.,那药剂师的英文缩写是什么啊? NHK : 药剂师的英文...是 Pharmacist...正式缩写...就是 Phar. ...我们在香港...把药剂师简称 -----> 阿化~...因为粤语的"化"字发音...跟英文的 Phar. 很像~...咱们叫 阿化 ! 阿化 !!...其实就是...药剂师 ! 药剂师!! 的意思~....哈哈哈嘻........ 西财考研考试时能不能用计算器啊? 呵呵,这个是绝对布可能的!不知道你从什么途径知道的可以带,反正,我们考的时候明令禁止的,而且前推到86年开始也没有这种说法可以带! 财务上付款 160天承兑 英文缩写怎么说 财务上付款 160天承兑 Financial payment, 160 days aeptance 重点词汇释义 财务finance; financing; financial affairs 付款payment; pay a sum of money 承兑aept; honour; aept of; honor; take up 注会考试中文部分能不能用dr cr 不能的!只有在英文附加题部分才可以! 就快考试了哦!加油! 节能的英文缩写 energy-saving 英["enu0259du0292i:s"eu026avu026au014b] 美["enu0259du0292i:s"eu026avu026au014b] [词典] 节能; [例句]The houses will boast the latest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这些房屋将应用最新的节能技术。 服务的英文缩写是? service; serve 考试能不能用英文答卷? 不要 因为历史政治老师大多不很懂英语的 你用英语写多半下场会很惨 考卷上虽然没说 但你了解考试大纲考试守则上有没有说吗 不要以身试法
2023-08-13 02:40:131

效益原理体现有什么原理

什么是效益原理 所谓管理的效益原理,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要以实现有效性、追求高效益作为目标的一项管理原理。 它表明现代社会中任何一种有目的的活动,都存在着效益问题,它是组织活动的一个综合体现。以企业组织为例,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科学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成果效用、管理水平、资源消耗和占用的合理性等。从管理的这一具体因素来看,管理的目标就是追求高效益。有效地发挥管理功能,能够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带来企业的高效益。反之,落后的管理就会造成资源的损失和浪费,降低企业活动的效率,影响企业的效益。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出效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效益原理体现的原则 (一)价值原则 即效益的核心是价值,必须通过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对人、对组织、对社会有价值的追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投入产出原则 即效益是一个对比概念,通过以尽可能小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的途径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边际分析原则 即在许多情况下,通过对投入产出微小增量的比较分析来考察实际效益的的大小,以做出科学决策。 效益、效果和效率的区别与联系[1] 效益是与效果、效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效果指人们或组织通过某种行为、力量、手段、方式而产生的结果。这种结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例如,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虽然质量合格,但产销不对路,在市场上卖不出去,积压在仓库里,最后甚至会变成废弃的物质。这些产品是不具有效益的。所以,只有那些为社会所接受的效果,才是有效益的。 效率是指特定的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与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率。这个比率是一个经常用来衡量管理水平的标准。例如,要衡量企业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考察企业投入的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因素与所获得的利润之间的比率。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消耗的物资、能量等因素越少,而产生的效果越大,就意味着效率越高;反之,如果消耗的物资、能量等因素越多,而产生的效果越小,就意味着效率越低。 效益是某种活动所要产生的有益效果及其所达到的程度,是效果和利益的总称。它可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类,其中经济效益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收益性成果;社会效益则是在经济效益之外的对社会生活有益的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效益是讲求社会效益的基础,而追求社会效益又是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条件。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比社会效益更加直接些,显而易见,可以运用若干经济指标来计算,而社会效益则难以计量,必须借助于其他形式来间接考核。 一般而言,企业组织所开展的诸多管理活动就是为取得经济效益而服务的,企业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是企业出于积累资金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根本上说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当有的企业从局部考虑问题,或者采取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获得经济效益时,二者就会产生矛盾,管理的作用就在于要消除这种矛盾,力求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 管理活动遵循效益原理的基本途径 所有的管理都是致力于提高效益,但并不是所有的管理都是有效的。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效益的提高,涉及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环境和管理措施等等,这些因素对管理效益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像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能够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并对管理效益产生着直接的作用。因此,遵循效益原理,就要求管理者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 由于自然资源的短缺与自然环境的恶化已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因此,组织管理者在提高效益的过程中,必须确立可持续性的发展观。所谓可持续性的发展,就是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危害下一代他们权利的需要。 将可持续性发展与效益原理结合起来,就是要兼顾需要与可能,在讲究经济效率的同时,保持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即:既要注重技术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又要注重对社会的效用性和天人合一的和谐性。对那些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废气,污染周围环境的企业,或以次充好,质量掺假而高价出售产品的企业,社会必须通过经济、法律、行政和教育的手段给予严厉的制裁,创造出一种具有约束力的激励环境,使各组织能够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间接效益和直接效益等方面的关系,把过程与结果、动机与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 2。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作为管理者,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力求有效。管理的有效性,应是管理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统一。其实现的重要途径是要确立有效管理的评价体系。一是在评价标准上要注意直接的成果和价值的实现。从组织获取的产值、利润等方面看组织目标实现的状况,以考察组织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方面所获得的效果和效益。而价值的实现则是比对直接成果的追求体现出更高水平的管理,是一种深层次的管理,像组织文化、经营哲学、组织形象的塑造、开发并向市场推出民众欢迎的产品、服务特色等等,就是大价值意义上的管理追求。二是在评价内容上应以工作绩效为主,以贡献为主,并分清主客观条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具体来讲,对管理者的评价主要结合德、能、勤、绩等方面的内容加以考察;对管理集体的评价,要考察其管理上服务态度与质量,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性等。三是在评价方法上应综合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一般来说,评价主体可以是管理者(机构)本身,也可以是上级主管或职工,还可以是有相互工作往来、服务关系的其他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只有综合这些不同评价主体的结果,并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如:邯钢的企业主管们追求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给我们提供了范例。 3。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全局效益是一个比局部效益更为重要的问题。如果全局效益很差,局部效益提高就难以持久。不过,局部效益是全局效益的基础,没有局部效益的提高,全局效益的提高也是难以实现的。局部效益和全局效益是统一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因此,当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发生冲突时,管理必须把全局效益放在首位,做到局部效益服从整体。管理者在实践中把握这一关系: 首先应该遵循整体优化原则。因为整体优化是决策的关键步骤。它要求经过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提出各种不同方案、途径和办法,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符合整体优化原则要求的方案,作出科学的决策。无论在哪一类组织中,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考虑两个以上的方案,并将远期和近期、直接和间接的效果进行整体分析比较,因事、因时、因地制宜作出整体而科学的评价。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方案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进而考虑各种方案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条件,选择最优方案。在选择整体优化方案之后,有时还要进行局部试验,成功之后进行全面推广,实行由点到面的工作方法。 其次,遵循要素有效性原则。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都离不开人、财、物、时间和信息,它是由这些互为作用的要素组合而成。为取得组织整体效益的最优化,管理者必须充分激发每个要素的作用。这一原则要求管理者用科学手段来处理系统内的矛盾,以便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用、息(信息)尽其流。在现代管理中,人是管理要素中的主宰,只有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系统内各要素各尽所能,为组织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追求组织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管理者要追求组织长期稳定的高效益,一方面,不仅要“正确地做事”,更为重要的是要“做正确的事”。这是因为效益与组织的目标方向紧密相联:如果目标方向正确,工作效率越高,获得的效益越大;如果目标方向完全错误,工作效益越高,反而效益会出现负值。因此,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首要的问题是确定正确的目标方向,搞好组织的战略管理,并在此前提下讲究工作的高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组织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如企业管理者不能只满足眼前的经济效益水平,而应该居安思危,不断地推行新产品,以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去迎接市场的挑战。只有不断地积极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人才开发,才能保证企业有长期稳定的较高的经济效益。 运用效益原理管理者应注意问题 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效益原理,应做到以下四点: 1.在任何管理活动中都必须坚持两种效益相统一的观点。社会效益是前提,经济效益是根本,两个效益一起抓; 2.坚持整体性原则,既要从全局效益出发,又要从局部的效益着眼,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 3.作为管理者,在思想上必须明确,工作中不能只讲动机,更重要的是要讲实效,不能当一名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 4.要善于把长远目标与当前任务相结合,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3-08-13 02:40:141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反映的是学习迁移还是定势

由于迁移在学习和教学中非常重要,历来各种学习理论都不能不涉及有关迁移的问题,教育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研究学习迁移的问题,如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才能有助于学习的迁移,等等,试图揭示学习迁移产生的条件和规律。但从理论上对迁移进行系统的解释和研究却仅仅始于18世纪中叶,这之后,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出发,根据不同的实验与研究,对迁移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和解释,形成了众多的有关迁移的理论和解释。下面我们将介绍传统的迁移理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一、形式训练说学习迁移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知。如我国古人就知道学习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从心理学上讲,“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都是指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的促进,所以都是学习的迁移现象。但是,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则是形式训练说提出的。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其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Wolff C.Von.,1679-1754)。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乃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是由“意志”、“记忆”、“思维”和“推理”等官能组成的。心的各种成分(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如利用记忆官能进行记忆和回忆,利用思维官能从事思维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强力量(能力),可由一种科目或一种题材上受了训练而整体发展起来。这些能力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发挥效用。比方说,记忆官能增强以后,可以更好地学会和记住各种东西。不仅如此,由于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成分的改进,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其他所有官能。可见,从形式训练的观点来看,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而且,迁移的产生将是自动的。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目标。它认为学习的内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所学习的东西的难度和训练价值。它重视形式的训练,不重视内容的学习,因为形式训练是永久的。它还认为,学习要收到最大的迁移效果,就应该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于是,难记的古典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难题,被视为训练心的最好材料,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分类,学会想象、记忆、推理、判断,甚至于创造……有了这样的造诣,足以使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反之,学生如果仅记住了一些具体事实,其实用价值便十分有限。形式训练说在欧洲和北美盛行了约200年,至今,这一理论在国外和我国仍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心的各种官能能不能分别加以训练,使之提高,从而自动迁移到一切活动中去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不是训练心的各种官能呢?形式训练说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虽然十分肯定,但它的鼓吹者和信奉者并没有拿出经得起科学检验的证据。二、相同要素说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心理学家着手用实验来检验形式训练说的迁移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 W. James)在1890年首先通过记忆实验,表示了对形式训练迁移理论的怀疑。他的结论是:记忆能力不受训练的影响;记忆的改善不在于记忆能力的改善,而在于方法的改善。继詹姆士之后,许多心理学家纷纷设计更为严密的实验,从各种不同角度向形式训练说提出了挑战。其中桑代克和伍德沃斯( Thorndike E.L.&Woodworth R.S.190l)的研究影响最大。桑代克首先在知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他在1901年进行了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训练他们判断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图形面积。被试先估计了127个矩形、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样就预测了他们判断面积的一般能力。然后用90个10-100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让每一位被试进行判断面积训练。最后被试受到两种测验:第一种测验要求判断13个与训练图形相似的长方形的面积;第二个测验要求判断27个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27个图形是预测中用过的。研究表明:通过平行四边形训练,被试对矩形面积的判断的成绩提高了,但他们对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判断的成绩并没有提高。此外,桑代克还做过长度和重量方面的实验,如让被试估计1-1.5英寸直线的长度,经过练习,取得了相当进步,然后用6-12英寸的直线进行迁移测验,结果,被试估计长度的能力并不因先前的训练而有所增进。在记忆和注意方面,桑代克也做过类似的实验。桑代克在这些实验中发现,经过练习,被试的成绩取得了明显提高,这些训练可以迁移到类似的活动中去,不过迁移的成绩远不如直接训练的成绩。在知觉、注意和记忆方面的训练,并未迁移到不相似的活动中去。据报告,迁移效应的产生,是由于练习所用的特殊方法、观念或有用的习惯带到了最终测验中。桑代克迁移实验的结果,显然与形式训练说的迁移理论不符。桑代克似乎证明,能通过某种活动加以训练而可以普遍迁移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是不存在的。那么,什么东西可以迁移呢?桑代克提出了相同要素说,同形式训练说相对抗。相同要素说后来被伍德沃斯修改为共同成分说,意指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例如,在活动A12345和活动B45678之间,因为有共同成分4和5,所以这两种活动之间才会有迁移出现。用桑代克的话来说,“只有当两种心理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所谓共同的心理机能指什么呢?尽管桑代克认为包括经验上的基本事实(如通过不同组合一再重复的长度、颜色和数量)、工作方法乃至一般原理或态度,但由于他对学习持联结主义观点,实际上,所谓共同的心理机能,只是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而已。他还设想,这种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是“凭借同一脑细胞的作用”而形成的。桑代克和许多心理学家在知觉、记忆、注意和运动动作方面的实验证明,这些方面经过一定的训练,确实存在一定的迁移。但实验者一致认为,只存在特殊经验的事实、技能、方法乃至态度的迁移。特殊的训练并不能改进个别的心理官能。也就是说,特殊的训练对于提高一般的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收效甚微。这些迁移实验的研究启示人们,要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技能、学习方法等的掌握,而一味追求提高其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那只是一种天真的幻想。既已证明通常的观察力(知觉方面的能力)、记忆力、注意力不易经过特殊训练而得以改善,桑代克就设想能否让学生选学某些特殊的学科,并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一般智力。为此,他在1924年和1927年做了两次规模很大的实验。受试的学生13000多人。学生分别选修的科目包括几何、拉丁语、公民课、戏剧、化学、簿记和法语。学习时间为一年。实验者测验了学生学习这些科目前后的智商( IQ)变化,结果并未发现某些学科对改善学生智力特别有效。韦斯曼(A.Wesman)在1944年重新检验了桑代克早年的结论。在一个学年的开始和结束,他对中学生进行了一系列一般智力和成绩测验,研究表明,所学的任何一种学科并不比任何其他学科优越;在所测量的任何一种成绩范围内,智力并没有更多增长。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还有人进行了新的研究,仍然证实了桑代克的早期发现。总之,桑代克在迁移方面的研究得到许多有说服力的实验的支持,指出了形式训练说的谬误,这是他的功绩。但是,他坚持认为,“头脑……就它的功能方面来说,是对特殊情境作特殊反应的一架机器”。根据这种观点,人们在特殊情境中所需要的每一种知识、技能、概念或观念,一定要作为一种特殊的刺激——反应的联结来学习。这样,迁移的范围就大为缩小。根据相同要素说,在两种没有相同要素或共同成分的过程之间,两个完全不相似的刺激——反应联结之间,不可能产生迁移,这会使人们对迁移产生悲观态度。对此,持批评意见的心理学家们又进行了其他迁移理论的研究。学习上因有共同成分,可产生积极性的迁移作用,但学习的情况并不都是如此。在学习的经验中,常有两种可能的干扰:一为前摄抑制,即原先的学习,对于后来的学习起干扰作用;另一为后摄抑制,即后学的材料对于先前学习的干扰作用。而且两种材料相似成分越多,则干扰的影响越强。三、概括说概括说是美国心理学家贾德( Judd.C.H.)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桑代克的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先期与后期的学习活动所共有的那些因素上。贾德的理论则不同,贾德认为,在先期学习A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B,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之中。根据这一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所以贾德的迁移理论称为“概括说”或“类化说”。贾德在1908年所做“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说理论的经典实验。他以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为被试对象,分成两组,让他们练习用镖枪投中水下的靶子。给一组学生充分解释水的折射原理;但不给另一组学生说明关于水的折射原理,致使他们只能从尝试中获得一些经验。在开始投掷练习时,靶子置于水下12英寸处。结果,教过和未教过折射原理的学生,其成绩相同。也就是说,在开始的测验中,理论对于练习似乎没有起作用,因为所有的学生必须学会运用镖枪,理论的说明不能代替练习。接着改变条件,把水下12英寸处的靶子移到水下4英寸处,这时两组的差异便明显地表现出来。没有给予折射原理说明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混乱,他们投掷水下12英寸时的练习,不能帮助改进投掷水下4英寸靶的练习,错误持续发生。而学过折射原理的学生,迅速适应了水下4英寸的条件。贾德在解释实验结果时说:“理论把有关的全部经验——水外的、深水的和浅水的经验——组成了整个的思想体系。……学生在理论知识的背景上,理解了实际情况以后,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经验,迅速地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这个理论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该理论倾向于把两个情境之间的相同要素的重要性减到最低限度,而突出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知识概括化的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可能性越大。原理原则因其具有普遍化的作用,因此可以适合于一切有关问题的解决,有加速问题解决和增进学习迁移的效用。该理论比共同要素说前进了一步,但概括化的经验只是影响迁移成功与否的条件之一,不是全部。根据贾德的泛化理论,对教育来讲,重要的是在讲授教材时要鼓励学生对核心的基本的概念进行抽象或概括。抽象与概括的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学生应该学会。在学习的时候对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区别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属性,偶然的和必然的联系,舍弃那些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牢牢把握那些必然的本质的东西。这种学习方法能使学生的认识从低级的感性阶段上升到高级的理性阶段,从而实现更广泛更成功的正向迁移。贾德认为概括就等于迁移,概括是学与教的结果,所以教法在迁移中作用很大。贾德的泛化理论揭示了原理、法则等概括化的理论知识在迁移中的作用,开始涉及高级的认知领域的迁移问题,为学习迁移的研究作出了贡献。1941年赫德里克森(G.Hedrickson)和施罗德(W.H.Schroeder),1967年奥弗林(R.L-R.Overing)和特拉韦斯,都做了类似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贾德的概括说理论;同时还指出,概括不是一个自动过程,它与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与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是一致的,即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会使教学效果大为悬殊,迁移的效应也大不相同。四、关系转换理论关系转换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1929年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从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他们不否认经验类化的作用,但他们强调“顿悟”( insight)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人所迁移的是顿悟——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苛勒( Kohler W.,1929)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其实验如下:先让小鸡学会辨别一种浅灰色纸和一种深灰色纸,小鸡在浅灰色纸上能啄到谷粒,在深灰色纸上不能啄到谷粒,两种纸常常交换位置,经过40-60次训练,小鸡学会了拣浅灰色纸啄米,以后变换条件,把深灰色纸换成更浅灰色纸,以观察小鸡对浅灰色和更浅灰色纸的反应,结果有70010的小鸡啄新的更浅的灰色纸,只有30010的小鸡仍啄原来的浅灰色纸。苛勒根据上述实验认为,小鸡和3岁幼儿在实验中反应的是“更浅色的纸”,而不是原来的特殊的浅色纸;它们是根据灰色纸的深浅关系发生反应,是对整体情境中所包含的相对关系的反应,而不是对特殊刺激发生反应。如果是学习A刺激的绝对性质,那么理应选择新成对刺激中的A,而现在并不是对具体刺激物A产生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深浅不同的两张纸)的关系产生反应。苛勒认为,如果它们是到过去总放着食物的那一张纸上去(两个情境中的相同要素),那么,就可以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引起的。如果它们到两个中的较浅的那一张纸上去,那就证明不是对相同要素作的反应,而是对关系作的反应,这是它们经过学习获得的。苛勒认为,像小鸡这样智慧低的动物都能对含有关系的整体作出反应,说明这种反应是很原始的,也是根本的。它是对完形、格式塔的反应,而不是对特殊刺激的反应。根据这一迁移现象,关系转换理论强调个体的作用,认为学习的主体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得越清楚,并能加以概括化,则越容易产生迁移,迁移的作用也就越加普遍。研究还表明,转换现象受原先学习课题的掌握程度、诱因大小和练习量的影响。原先学习的课题掌握得好、诱因大和练习量增加,转换现象较易产生。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1963年)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并不存在孤立的课题A或B的学习,而是在知识的联系中进行学习。因此无论在接受学习或解决问题学习中,凡有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影响新的认知功能的地方,就存在着迁移。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改革教材内容和教材呈现方式改进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变量以达到迁移的目的。奥苏伯尔认为,当用他的认知结构的观点重新考察迁移时,会发现原先的迁移模式在有意义学习中仍然适用,顺向的迁移仍然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但是,先前的学习指什么?它如何影响后继的学习?奥苏伯尔对此作了新的解释,这是同传统的解释根本不同的。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奥苏伯尔对学习迁移的理解,是以认知结构和新知识学习的相互作用为前提的。一方面,他强调先前的学习经验是新知识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明确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日,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他认为过去的经验对当前学习的影响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引起认知结构的变化而间接发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学校学习中的迁移,很少有像在实验室条件下严格意义上的迁移。这里,学习迁移所指的范围更广,而且迁移的效果主要不是指运用一般原理于特殊事例的能力(派生类属学习的能力),而是指提高了相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能力。因此,无论在接受学习或解决问题中,凡有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影响新的认知功能的地方,就存在着迁移。奥苏伯尔还指出,即使单独一次练习(如读一遍课文),其效果也能反映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影响;同时,通过一次练习所获得的新的信息,反过来又修改原有的认知结构,这种改变了的认知结构又会影响下一次练习。因此认知结构有助于迁移。那么,什么是认知结构呢?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地说,它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认知结构直接影响有意义学习。因为一切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他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联系,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利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结果旧知识得到了充实或改造,新知识获得了实际意义。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有效的迁移过程。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结构是影响有效迁移的最关键因素。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结构的加强能促进新的学习与保持,教学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二)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及其对学习迁移的影响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结构各有特点,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为此,奥苏伯尔提出了3个主要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即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包括清晰性)。1.可利用性及其作用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这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一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吸收并固定新观念的原有观念。认知结构中处于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对于新的学习能提供最佳联系和固着点。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特点的不同,可以形成三种同化模式,即类属性同化、上位同化和并列结合性同化。2.可辨别性及其作用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它的原有的观念系统的可以辨别的程度,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二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的差异应清晰可辨。这种分辨越清晰,越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可辨别性也就是说识别和区分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和相似的新材料(或者容易混淆的新概念)之间的差异所达到的程度。由于人们在认识与理解环境中有简化的趋势,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相似而不相同时,原有的知识倾向往往先人为主,新知识常常被理解为原有的知识,被原有的知识取代。或者学习者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有些不同,但不能具体地说出什么地方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新的学习任务不能同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清楚地分辨,那么新获得的意义出于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很快就会丧失。新的意义被原有的稳定的意义所代替,从而遗忘就出现了。只有在可以区分的变式或者包容范围较广的原有意义时,新的意义才有长期保持的可能性。认知结构中原先学得的概念和命题与新学习的观念的可辨别性,可以解释负迁移的原因。当新、旧知识彼此相似又不完全相同,并且原先学习的知识又不牢同时,便会导致负迁移。例如,小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英文字母,当汉语拼音未牢固掌握时,常常干扰英文字母的学习,这就是负迁移的例子。3.稳定性与清晰性及其作用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三个重要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应十分巩固和清晰。利用及时纠正、反馈和过度学习等方法,可以改变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学生先前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同以后学的有关的知识呈正相关。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上述几种迁移的概念和理论,对教育者都是有参考价值的,教育者应该利用这些原则来创设完成学习的情境。各种理论的综合应用比单用其中任何一种可能会更有效。学习有不同的类型,宜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迁移理论运用于指导实际的学习活动。
2023-08-13 02:40:141

耳科疾病主要有哪些

耳鸣,耳浓,中耳炎
2023-08-13 02:40:169

合目的性是什么?在人文科学中

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作为先验的判断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而对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特性与影响的剖析与揭释,可增进对合目的性原理乃至整个康德美学的认识与理解。 一、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 1.目的与合目的性的规定 在康德美学中,目的与目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规定,在探讨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之前,须把这些概念厘定清楚。那么,什么是目的呢?康德给出了自己的确切的表征,他说:“一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叫做目的。”(1)康德把目的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外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是为了它物,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适应性。在这里,康德所谓的“目的”是一种“内在目的”,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概念(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很显然,康德的内在目的论,有别于无目的性与外在目的论。 关于什么是合目的性的问题,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而一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2)在康德看来,判断力的原理,在涉及一般经验的规律下的自然界活动的形式时,就称为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而自然的合目的性又可分为形式的合目的性和质料的合目的性。显然,康德作为审美判断之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它是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而有别于作为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的质料的合目的性。 康德进一步阐释了关于目的与合目的性的思想。就目的而言,例如“人”之所以成为“人”自身,正是基于按照“人”这一概念要求自己,并由此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人”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人的现实性的基础。无疑,它是自身存在的根据。就合同的性而言,通过此概念可以把自然界的诸经验规律的多样性统一起来。例如看见一座山、一条河、一朵花时感到的愉悦及其一致性。 2.合目的性原理的证明 在康德关于美的分析中,合目的性原理被作为奠基于共通感基础之上的审美的思维形式,它是审美的普遍性的主观依据。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作为一种反思判断,它的先验原理便是合目的性原理。这正如鲍桑葵所指出的:“在鉴赏判断中所包含的关系方面,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性的形式,只要这个对象能在没有目的观念的情况下知觉到。”(3) 进而,康德用演绎法来证明为何需要这一先验原理。对事物的认识,除了受时间条件的规定外,还要受事物的样式条件的规定,某物与它物的样式不同,构成了自然界中事物间的区别,样式成了某物之所以是某物的原因,而且这原因也是结果。因为,某物的样式显示出某物好象是有目的的。单纯经验规律的显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是私人的,趣味无可争辨。但是,自然的诸经验规律有无统一性呢?能否在少数原理下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呢?这就是康德寻找合目的性原理的驱动力。康德认为,必须设想有这种统一性,因为这是知性的必然要求。他说:“必须为了探究这些经验的所谓的规律而设置一个先验原理作为对它们的一切反思的基础,从而按照它们,一个可认识的自然秩序才是可能的。”(4)因此,就必须设定自然本身有目的,同时自然的形式具有合目的性。 3.合目的性原理与审美和艺术 那么,合目的性与人的审美情感又有何关系呢?某物具有自然的合目的性,就会使人愉快。为何自然的合目的性能与我们的愉快情绪相联结呢?康德认为,这是由于一种意图的达成就导致愉快,而意图的达成就是把单纯经验规律的多样性归结为原理的统一性。他说:“一切意图的达成都与快乐的情绪相联结;这意图的达成有一先验表象为其条件,象在这里对于所有反思着的判断力有一个原理一样,快乐的情绪也是被一个先验和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根据所规定:并且也仅仅是由客体联系到认识机能。”(5)当一自然事物的形式,符合了我们头脑中先验的关于自然形式合目的性原理,因此,也符合了我们的认识机能的要求,从而使我们在知性力和想象力的和谐产生的表象中,产生愉快的情绪。而引起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的对象就被称为美,而通过情感对美的对象的判断则被称为鉴赏。 康德认为,艺术活动不同于自然活动,艺术活动是基于理性之上的自由创造。康德把合目的性原理作为始终不脱离感性形态去寻求审美的普遍有效性的根据,它不是为自然而设立的,而是为人自己设立的。基于合目的性原理,人们可寻求较为一致的有可能达成共识的共通感,从而为美学及各门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在特性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有其独特的规定即特质或内在特性,由此对自身加以限定并与先前的诸多的美学理念相区分,从而为审美活动中的判断力提供基本原理。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在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在康德那里,无目的的合目性之中前后两个目的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客观上,美不是有用的,审美是无利害性的。康德说:“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无任何利害关系的。”(6)虽然美感伴随快感,但它是快感的升华。而主观上,它又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反映的是主观的知性力与想象力协调的心意状态的情感形式,这种情感形式通过一种类比,一种拟人化的思维方式,使得对象始终不脱离表象而体现出合目的性。因此,审美的合目的性仅仅是形式本身同快乐与不快乐的情感的一种关系,而与通常意义上的目的区分开来。美不仅和愉悦性本身也和善相区分,因为在康德看来,愉悦性和善都具有明确的主观目的。 2.合目的性的主观性 合目的性的思维方式处于特定的心意机能状态之中,合目的性是指对象对主体的合目的性。这里,对象是合目的性的形式,主体则是知性力与想象力协调的情感,通过该情感,主体将诸多个别的自然现象统一于一个先验的自然整体,从给定的特殊去寻找普遍,从偶然中去寻求法则。康德认为,从方式上来看,审美判断具有范例的必然性,当然这以人们共同的感觉力为基础。从量的方面来看,审美对象是个别性的事物,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但却具有普遍有效性。当然,这种普遍性是主观的,严格说应是主体间的,即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心意状态。通过这种心意状态,主体以自己的情感来理解自然,这无疑是一种拟人性。 3.无涉理性概念的合目的性 作为审美或鉴赏判断力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有别于逻辑判断。康德认为,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产生直观印象,通过先天的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才形成感性表象。审美表象与逻辑表象的一个重要区分在于,后者依概念的目的表象进行判断,而前者不依概念进行判断。逻辑判断不仅是对事物的形式的判断,而且是对事物作为成果的判断,它以我们头脑中先验地对这事物的目的的概念的表象为依据。合目的性原理,诉诸形式合乎人的诸认识机能的统一性,也即通过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来进行,而不涉及概念,进而与逻辑判断相区分。在这里,“康德的原则是,没有抽象的概念,就不可能有客观的判断,而美则不牵涉抽象的概念。”(7) 4.先验性与先天合理性 传统美学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陷入了关于美的本性等问题的纷争之中而不能自拔,康德则另辟蹊径,在先验性上花大力气。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发现了认识能力的先验原则,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发现了欲求能力的先验原则,之后,他又在《判断力批判》中极力寻找快感与不快感的原则。他认为,在哲学的这三个部分中都应有其先验原则。审美趣味判断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复杂的经验现象,其中包括个人审美的、认识的和道德的等多方面的动机,也包括社会的、文化的、传统的和习俗的各种因素。但康德把这些方面与因素全都悬置起来,从先验的立场来考察一般意义上审美趣味判断所涉及的先天的条件和要素。“美感的根源被康德归结为主体的所谓先天共同感”。(8)同样,康德用先验的方法于崇高的分析。“正是通过无利害关系这一概念,康德打破了美学中快感的优越性。”(9)从而奠定了合目的性原理的先天合理性基础。据此,康德将审美活动与其它人类行动加以区分,“在康德看来,艺术的精神本质源自审美行为与实用行为和食欲行为之间的差别,尽管康德本人偏爱感性直觉。”(10)显然,这种差别根源于审美活动的先验性。 三、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影响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与他的整个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地位,并产生了有益的启示与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大的方面涉及一种新的美学思想产生的影响,也有小的方面某种具体理论观点的影响,有直接的对它贴近时代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对20世纪美学发展的影响。”(11) 1.为从自然通达自由提供了依据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康德美学的基本著作,更是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也是康德整个理性批判事业的总结,没有它我们很难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前两种批判。把美学与目的论结合在判断力中是康德的首创。同时,判断力作为人类高级认识诸能力,它介入了知性与理性之间,虽然不具有自己的立法,但却有自己的独特的原理。人的心意机能可分为认识机能、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机能和欲求的机能等三大部分,对于认识机能而言,知性为自然界立法,提供一个关于自然作为现象的理论知识的规律。对于欲求机能,理性按照自由概念规定了它应遵从的先验规律。而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介于认识机能与欲求机能之间,和判断力介于知性与理性之间一样。 正是判断力使知性与理性之间的过渡成为可能,情感使认识与欲求之间的过渡成为可能。同时,判断力也是知性与理性的综合,正如情感是认识与欲求的综合一样。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表明美克服了意识中彼此分裂的各种情形,这正如黑格尔所说:“美消除了这种分裂,因为在美里普遍的与特殊的,目的与手段,概念和对象,都是完全互相融贯的。”(12) 康德认为:“人类理性的立法(哲学),有两大目标,即自然与自由,因而不仅包含自然法则,而且包含道德法则,这两者开始被表现在两种不同的体系中,但最终则在唯一的哲学体系中得到表现。”(13)在康德的诸先验原理中,合目的性原理居于中介地位,起着桥梁作用,联结着规律性与最终目的。正如康德所说:“判断力以其自然的合目的性的概念在自然诸概念和自由概念之间提供媒介的概念,它使纯粹理论的过渡到纯粹实践的,使从按照前者的规律性过渡到按照后者的最终目的成为可能。因为通过它,最终目的的可能性才被认识,而只有它最终目的才能在自然里以及在它和自然诸规律的谐和里成为现实。”(14)他还说:“审美的合目的性是判断力在它的自由中的合规律性。”(15)这样,康德实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而艺术包含有自由本性,艺术凭借合目的性原理,成为从自然通达自由的必由之路。 2.对后世美学的启迪 许多后世美学家都受过康德合目的性原理与他整个美学思想的影响。费希特受康德启发,把美的根源看成是导于主体,与康德一样,也持有天才艺术观。在谢林的天才艺术观中也可发现康德的痕迹。席勒把康德的游戏说改造后并提出了游戏冲动说,他认为,美是自由观赏的作品,这一点与康德很相近。叔本华接受了康德美只关涉主体的情感的思想,他同样把审美活动视为完全不计利害的观察、与利害无关的观照,他也认为,审美不包含欲望和概念,它既不是伦理,也不是认识,只是主体与表象的契合。康德合目的性原理中审美不涉利害的观点对浪漫主义美学、唯美主义产生了重要启示,并成为其理论依据。 作为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从康德那里吸收了许多思想,他同样认为,审美和艺术不同于道德,而具有非功利性特征,审美是无概念的,也是非逻辑的。以反黑格尔美学的面貌出现的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都从康德美学原理中吸取了不少养份。现象学美学家普遍受到康德的影响。杜夫海纳认为,美来源于主观的合目的性,他说:“通过美,自然表现了对我们的好意。正如康德提醒我们的,审美判断所涉及的目的性可能是一种无目的的、主观的、形式上的目的性,其现实性存在于我们的主观能力的关系的内在目的性之中。”(16)萨特也否定了审美的功利性。伽达默尔吸取了康德美学中的主体性思想,但差别在于,康德把鉴赏判断的根源归于主体的认识能力与情感,而他把鉴赏视为一种解释。 3.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与他的整个美学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时,后世美学取得了新的发展。康德的无利害关系的思想,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其实,审美完全无功利也是不可能的,美的社会功利性在自然与社会中体现得突出一些,而在艺术中显得隐蔽一些。康德把理想美建立在依存美而不是自由美之上,本身就反应了康德在美有无功利性、涉否概念等问题上的矛盾。阿多诺认为:“然而,艺术不会停滞在无利害关系之中,而是在继续发展。这样,艺术便以不同的形式再生出内在于无利害关系中的利害关系。”(17) 赫尔德不同意《判断力批判》中的基本观点,他反对把美看成无利害的与无概念的。黑格尔不满足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主观性特征,他认为,在康德那里,普遍性与特殊性、概念与对象、目的与手段等的统一只能在思想中完成。黑格尔认为,这种统一不仅存在于思想中,也应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因而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 在康德那里,审美判断既被设定为一种关于情感的判断,同时又认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但是,康德对审美判断的普遍有效性所进行的这样一种阐述,却充满了无法解决的矛盾。”(18)同时,康德致力于用判断力去沟通感性与理性等多个二元世界,而到了海德格尔那里,二元世界得到了超越,他认为,艺术也是理性的,思想也是感性的。海德格尔认为,美是存在的显现,较之康德又进了一步。随着现象学与现象学美学等的产生与发展,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2023-08-13 02:39:541

法语问题:关于tout/tous在句子中的位置问题

1.作为泛指代词(le pronom indéfini)仅有 tout, tous, toutes三种形式 tout 用来表示一切事物、所有东西,为抽象概念,不可指人。 Tout s"est bien passé. Tout va bien.一切都好 Tous est bien qui finit bien. C"est tout笑到最后才是才笑的最好 tous[tus], toutes : 大家、所有人,所有的事物。 Elles sont toutes venues.她们全来了。 Nous sommes tous étudiants. 我们都是学生 2.作泛指形容词 ( l"adjectif indéfini): tout,toute,tous,toutes 表示“全体的,所有的”,根据修饰的名词作性数变化。 Tous les ans, ils partent au bord de la mer.这几年他全在海边 Il parle toutes les cinq minutes. 他说满五分钟 3.作副词,仅在以辅音或嘘音h开头的阴性形容词前有性数变化: Elle est tout heureuse.她很开心 Une toute jeune file.一个很年轻的姑娘 做很,完全讲。因为是阴性形容词之前所以只有toute,toutes两种。第一句话的tout做的是泛指代词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做的是films和jupes的同位语第三句如果一定要改的话可以改为J"aime toutes les trois jupes. 第三句的plu是plaire的过去分词而plaire的用法是quelque chose plaire à quelqu"un 即某物使某人喜欢,汉语可以译为某人喜欢某物。
2023-08-13 02:39:534

with和wtf区别

意思不同。with的意思是包括,wtf的意思是什么,两者意思不同。区别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qūbié有区分;辨别的意思。释义1、[distinguish;differentiate;difference]区分;辨别区别不同情况。
2023-08-13 02:39:531

浸水漏电保护器可无3C认证吗?

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本身就是涉及到人身安全的设施,连3C认证都没有,那就相当于缺少最基本保障的不合格产品。
2023-08-13 02:39:493

当老师在给我们上课时,我做鬼脸使我的同学笑,翻译成英文

During the class, my classmates were laughing at my silly face. 请采纳
2023-08-13 02:39:491

(五)山麓推覆构造与同构造期的沉积作用

豫西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按构造类型可划分为三类,即近东西向的盆地、北东向的盆地及北西向的盆地。其中近东西向的盆地是在燕山期近东西向的褶皱及断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形成的时间最早;北东向的盆地形成时间较晚,它是新生代(个别可能是中生代末期)受北东向区域性断裂控制的断陷盆地;而中生代末至新生代形成的北西向沉积盆地较为特殊,它斜切豫西的近东西向断裂及褶皱带,还与北西向的褶皱相伴随。多年以来,这类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一直令人困惑。现在看来,这些北西向沉积磨拉石建造盆地的展布,在空间上与山麓逆冲断层带是一致的:其中一类展布于推覆体前沿石门沟-温泉街逆冲冲断层北侧,主要沉积古近纪地层;另一类出露于山麓逆冲断层带的逆冲岩席之中,沉积了晚白垩—古近纪地层。前一类盆地从陕县、渑池县推覆体前沿开始,这里仅在推覆体前陆沉积厚度不大的古近系;往东南在宜洛煤田区,推覆体前陆带位于嵩山隆起区的西延部位,这里未见沉积盆地;再往东南,从伊川—临汝—郏县—宝丰直至平顶山煤田以东,北西向的沉积盆地连接在一起。由图1-3可看出,这一段的沉积等深线资料表明(这些等深线是依据部分煤田钻孔及物探资料绘出的,有的地区未进行物探工作,因而缺少等深线资料),这一带的新生代沉积盆地主要为北东向及北西向,前者控制了北东向的豫西三门峡盆地、洛宁盆地、嵩县-伊川盆地等的沉积,发生于逆冲断裂之后。不难看出,在北西向的沉积盆地中,叠加了一些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沉积凹陷区,但北西向沉积凹陷带的存在是十分明显的,它们构成了嵩山-箕山隆起的西南界,而在区域分布上正好位于前述石门沟-温泉街逆冲断层的北侧。另外一类断断续续延展的北西向沉积盆地则位于前一类盆地以南,即位于北部逆冲岩席之上,此类盆地规模较小,它包括前述沿陈宅沟断层分布的狭窄盆地、汝阳盆地、临汝的蟒川及杨楼等北西向盆地及韩梁煤田东北侧及舞阳隆起区北侧等沉积盆地。这一类盆地有的沉积了早白垩世的火山沉积岩,有的可能为古近纪沉积物,亦有的下部为下白垩统火山沉积岩,上部为古近系。Cretener(1979)指出逆冲岩席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负载往前移动的过程(图3-29),它必然导致地壳均衡反应,造成前陆拗陷带(前渊)的形成。谭敏(1987)在讨论箕状盆地的成因时(图3-30),认为“拖曳状箕状盆地”的形成通常与A型俯冲造成地壳圈层界面不对称的下凹作用有关,从而通过“深盆沉积补偿”这一“A型俯冲补偿形式”使地壳垂向加厚,图3-30是这类箕状盆地形成的示意图。由此可见,由于山麓逆冲断裂带的构造推覆作用,造成逆冲断裂带前陆北西向盆地的形成。图3-31为韩梁煤田的勘探剖面图,表明该区南支山麓逆冲断层带的前锋带出现时代较老的前陆盆地。我们认为逆冲过程中的地壳均衡作用,不仅表现为前陆带的箕状拗陷,而且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正断层形成断陷盆地,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我们注意到平顶山煤田处于一个大的北西向向斜构造——李口集向斜的翼部,而此向斜核部是中、新生界的沉积凹陷区,这可能与前渊箕状凹陷带有关,有大量的物探资料证实北西向盆地中存在大的走向正断层,这可能是地壳均衡补偿的另一种形式。图3-29 构造推覆过程中的地壳均衡反应(据Gretener,1979)(a)表示原始未变形的沉积楔;(b)表示变形的早期;(c)由于逆冲断裂造成沉积楔缩短;(d)预计不同时期的地壳均衡反应图3-30 拖曳状箕状盆地的形成图(据谭敏,1987)图3-31 鲁山县梁洼煤矿附近南支逆冲断层带前缘早期推覆阶段的前陆盆地(据勘探剖面改编,图例见图3-20)前面曾经提到背驮式盆地问题,Ori等(1984)在研究意大利亚平宁山脉北麓的海相PO盆地及西班牙比利牛斯山脉以陆相为主的Ebro盆地之后,提出“背驮式盆地”这一概念。他们将所有的形成于活动岩席之上的沉积盆地均称为“背驮式盆地”。前面我们在讨论宜阳地区推覆构造时,曾指出沿陈宅沟逆冲断层出现的K2—E红色砾岩层属背驮式盆地沉积物(图3-32)。他们认为早期推覆体前陆带曾经有前渊沉积物(他们称为“主盆地沉积”),当逆冲断层呈背驮式往前扩展之后,较早期的逆冲断层停止了活动而在其前方形成了另一个较为年轻的逆冲断层,原来的主沉积盆地变为背驮式沉积盆地,它随着逆冲岩席往前活动而接受沉积。因而原来的前渊沉积盆地的沉积物与后来成为背驮式盆地的沉积物之间,可出现不整合接触。如前所述,在韩梁煤田区的青草岭逆冲断层及汝阳县玉马寨图3-32 沉积于宜阳县陈宅沟逆冲断层带之上的背驮式盆地砾岩层砾石磨圆度差、分选差,主要来源于附近早期陈宅沟逆冲岩席之中的熊耳群火山岩。宜阳县陈宅沟口图3-33 临汝—汝阳西部横贯山麓逆冲断层带的构造剖面图(剖面位置见图3-16)Pt2X—熊耳群;Pt2-3—汝阳群及洛峪群; 、 、 —下寒武统、中寒武统及 上寒武统;C2-3+P1—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山西统;P2—上二叠统;K1下白垩统?九店组;E—古近系;Cz—新生界;STH—南支逆冲断层带;WTH—温泉街逆冲断层带(北支逆冲断层带)逆冲断层带的前沿,都存在火山碎屑沉积岩、火山岩及沉积砾岩等一套时代为早白垩世的地层,但在汝阳地区,九店组之上另有一套厚的古近系沉积砾岩不整合覆盖于九店组之上。根据前述背驮式盆地演化特点,九店组是玉马寨逆冲断层活动期的前陆盆地沉积物,而不整合于其上的古近系砾岩层(其砾石主要来自玉马寨逆冲断层以南的熊耳群)是背驮式盆地的沉积。图3-33是通过汝阳西部的剖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沉积盆地与逆冲断层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见,无论是推覆体前陆的北西向沉积盆地,还是位于逆冲岩席之上的背驮式沉积盆地,它们都是构造推覆过程中的产物,即均为同构造期的沉积盆地。因而对它们的研究将有助于弄清逆冲推覆构造发展及演化的历史。
2023-08-13 02:39:451

法语填空,tout vs. tous?

tous
2023-08-13 02:39:422

祝愿全世界母亲节快乐的英文怎么写

Happy Monther"s Day to all mothers around the world!
2023-08-13 02:39:411

问一下 英汉互译 (翻译成英文) 现在,刚----- 上交,交纳---- 出去------- 做鬼脸----- 上气不接下气——

散步找出 查明属于 归属过来 算了吧立刻 马上hand in make facesget outout of breath
2023-08-13 02:39:344

人类一切活动为何要遵循效益原理

初看起来,“成本”和“收益”这两个概念似乎与道德行为格格不 入。因为道德提倡奉献,崇尚自我牺牲,道德行为从来不讲成本,不讲 回报。但细细想来,道德行为确实有个成本与收益的问题。道德行为离 不开付出(投入),有付出(投入)就得讲究获得(产出),否则会造 成浪费,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研究道德行为, 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还可以揭示道德行为的特点与规律,为研究道德行 为提供新的视角。 一 成本——收益分析是指以货币单位为基础对投入与产出进行估算和 衡量的方法。它是一种计划方案,是预先作出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任何一个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要考虑具体经济行为在经济价值上 的得失,以便对投入与产出关系有一个尽可能科学的估计。成本——收 益分析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理念,它要求对未来行动有预期目标,并 对预期目标的几率有所把握。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一个普 遍的方法。经济学可以用它来研究各种条件下的行为与效果的关系,探 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其他社会科学也可运用它来分析 人的行为。“经济学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经济 学家之所以有不同,是因为他们对什么是成本、什么是收益的看法不同。 将成本和收益的概念推而广之,几乎可以无所不包。因此经济学的方法 可以应用到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1](P 282)那么,具体化到道德 领域,具体化到道德行为,成本——收益分析是否可能,这就需要分析 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内在特征。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前提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从事经济活动 的企业,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出发,总要力图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 益。“消费和需求构成了厂商的收益,生产和供给引出了厂商的成本, 厂商按照收益和成本决定其生产规模。”[2](P 57 )这是厂商理论的 基础。“从收益和成本两方面的变化,研究出最佳的生产规模以获得最 大限度的利润。利润最大化就是厂商决定生产规模的原则。”[2](P57 )在这里,厂商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获得最大化利润,厂商研究成本与收 益的变化只是为了确定可以获得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规模。在经济活动中, 人们之所以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 收益。“经济分析比其他方法更明确更全面地假定最大化行为,假定家 庭、厂商、工会或管理当局的效用或福利函数能够极大化。”[3](P 7) 因此,当我们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考察道德行为时,其前提条件 应该是,道德行为也是一种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然而,传统的道德 理论则认为,道德的根本特点是自我牺牲,它不求回报,提倡奉献。“ 道德调整与其他调整方式不同,其根本特点在于要求个人或行为主体对 他人或社会作出必要的自我节制和自我牺牲。所谓道德总是要以个人对 社会或对他人的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为前提的。”[4](P15)其实,这 只是对道德利他性这一方面特性的说明。道德除了利他性之外,还有自 利性的一面。而且,道德并不排除对其最佳效益的追求。道德在本质上 是讲效益的,它的产生本身就是经济原理的运用。道德既不是自发产生 的自然物,也不是什么神的意旨,而是人们为了调整相互间的利益关系 而约定的行为规范。人们之所以要用这种形式规范各自的行为,是因为 这种形式可以避免人与人之间在利益上的种种冲突,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把人的行为约束在规则所允许的范围内,因此,道德是以较低的契约 成本换取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相互协调的较高收益,道德这种形式在人 际关系中的运用本身就遵循了人类行为效用最大化法则。“经济学可以 证明,那些历史地形成的道德规范是有效率的。一个人最有效率的行为 或对策,就是遵从道德的行为或对策。由于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采取合作态度、替他人着想以及自律精神不仅是有道德的,而且是有效 率的。”[1](P 277)道德不仅是人们获得经济效用最大化的一种策略 ,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其实,人类的一切行为 都蕴含着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动机,都可以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 析方法进行研究和说明。“当代行为科学已用大量事实证明,决定人的 道德行为选择的最根本的动因是人们对其行为结果的预期,这种预期是 建立在人们对行为结果的酬赏——代价分析的基础之上。并且,在这种 行为结果的预期中,经济利益上的考虑通常起着最重要的作用。”[5] 自利性、经济性、计算性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征。这种方法的 内在精神是追求效益,但这种对效益的追求带有强烈的自利性。成本— —收益分析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追求行为者自身的利益,它只不过是行为 者获得自身利益的一种计算工具。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为 者自己的效用,不是他人的效用,这是其指向性,即自利性;由于行为 者具有自利的动机,总是试图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 益,使经济活动经济、高效。成本——收益分析的前提——效用最大化 就蕴含着经济、高效的要求。道德行为的效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 效用,另一类是精神效用。道德本身是精神产品,但它以利益为基础。 遵守某种道德就是维护某种利益,因此,道德行为效用最大化包含了物 质利益的最大化。但道德的效用又不能仅仅用物质利益来衡量,它还表 现为人格完善的精神价值。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全面地把握道德行为 经济性的内涵及其价值。行为者要使自己的经济活动达到自利的目的, 达到经济、高效,必须对自己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计算,因此,成本—— 收益分析蕴含着一种量入为出的计算理性,没有这种精打细算的计算, 经济活动要想获得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成本——收益的计算特 性是达到经济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行为者行为自利目的的基本工具。 由此可见,成本——收益分析具有极强的功利性。 那么,源于经济学且功利色彩十分浓厚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为 什么能够适用于道德行为呢?这是因为道德行为虽然具有利他性,但也 具有自利性、经济性和计算性,在内在特征上与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的内在要求相一致。道德的自利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物质利益 上的自利性。因为道德的基础是利益,一个人选择遵守道德的行为,实 际上就是选择了通过尊重他人利益维护自己利益的目的。在经济活动中, 许多通过利他形式达到自利目的的互利道德行为就属于这种类型。二是 精神上的自利性。道德既是人们相互间维护物质利益的工具,也是人们 追求精神完善的一种境界。追求高尚道德目标的人,他们把道德本身作 为目标,因此,他们在发生道德行为时,其精神也是自利的。道德行为 同时是一种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它讲求效率,并对行为的后果 进行理性的思考(计算),并力图取得最佳效果。“实际上,人们的道 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是不可能脱离他们现实的生活环境,尤其是经济生 活环境的。道德认知和良心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行为,但是, 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体对其行为后果的酬赏——代价 的分析和预期。”[5]虽然道德行为不同于经济行为, 经济行为的成本 ——收益分析不能机械地搬到道德行为的分析中来,但成本——收益分 析的内在精神和基本做法是适用于道德行为分析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在谈判桌上寸利必争、连办公用纸都要精打细 算的企业家,却在捐助社会事业、赈灾济贫时出手大方,与从事经济活 动时判若两人。这种现象是否意味着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遵循着截然不 同的规律呢?是否意味着成本——收益分析不适用于道德行为呢?笔者 的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不管是经济行为,还是道德行为,都追求效用 的最大化。“在经济活动领域中,追求财富是人的主要的和公认的目的。 ”[6](P 119)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上,人们只能以赚钱的多少来体现自 己的价值。市场机制是一个以利益为杠杆的机制,它使人处于一种求利 的紧张气氛之中,不得有半点松懈,否则便无法在经济活动中立足。一 旦跨过经济活动的边界,有些人便会从求利的紧张气氛中缓过气来,甚 至慷慨地捐让出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但他们在利益捐让过程中所表现出 的品质,并未超越效用最大化的行为规律,而不过是追求了另外一种效 用。其次,人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经济人与道德人并不是两个领 域的两种人,而是同一活动中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属性。在经济 活动中,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充分展现着经济人的属性,但人们在追 求利益的过程中也同时遵循着道德,表现出道德人的属性。其实,经济 人的假设反映了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反映了人的本性。不管什么行为, 都不会使人性发生根本变化。因此,经济人的假设在道德领域中也是成 立的。但人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其表现方式会有所不同。在道德活 动中,道德人会处于突出的位置,使人的行为表现出更大的道德性,经 济人的属性则退居次要位置。因此,一个人在社会事务中所表现出的“ 出格”行为仍然是一种常规行为。 二 我们的伦理学比较重视道德发展规律的研究,但对道德行为规律的 研究则显得不够。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道德行为,可以揭示出 道德行为的成本——收益规律。“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又称交易费用 分析法。在交易费用为正的世界上,经济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就是行为的 预期收益≥预期成本(即R≥C),这是经济人决定是否采取行动的必要 条件,而采取行为的程度则在于边界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即MR =MC),因为这时已经实现了净收益(NR=R-C)的最大化。经济人的 行为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人们的基本行为动机没有什么不 同,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人们行为的差异则在于其收益较之成本的 差异,此差异来源于各人价值观的不同。”[7](P 17 )由此分析道德 行为,可以发现:一种道德行为是否发生,及其发生的广度和深度如何, 由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决定;当收益大于成本时,该行为就具有经济的价 值,并且是值得或易于发生的,反之,则是不值得发生或不易发生的; 收益与成本的差越大,这种行为发生的几率就越高,驱动力就越强。在 收益既定的情况下,道德成本就像经济活动中的“看不见的手”一样, 支配着人们的道德选择。这就是道德行为的收益——成本规律。 道德行为可区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无论是道德的行为 ,还是不道德的行为都是遵循道德行为的成本——收益规律的。 就道德的行为来说,其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构成。直接 成本是道德主体在从事道德活动的过程中在时间、财力和精力等方面的 付出;机会成本是指道德主体因从事该项道德活动而放弃从事其他道德 活动所放弃的效用收益。道德的行为收益是指道德主体从事某项道德活 动所获得的效用。在这里,收益大于成本,则表明该行为有效益,这种 行为就会得到强化,反之,则无效益,这种行为就会被弱化,甚至消失 而出现不道德行为。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在社会的倡导下,一些人无 私奉献,乐于助人,但也有些人,却乘机捞取便宜,损害无私奉献、乐 于助人者的利益。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时,是要 对这种行为可能付出的成本和可能得到的收益进行比较计算的,只有当 他认为收益会高于成本时,才可能选择这种行为。当无私奉献、乐于助 人者作出善举时,他们所生产的公共产品(如创造的良好社会秩序等) 被他人无偿享用。这些公共产品的生产是要付出成本的,如果这种成本 得不到补偿,其主体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倘若一种道德的行为收益与 成本差距太大,这种行为就会受到抑制。久而久之,道德的行为就会被 不道德的行为挤垮,这与商品市场上劣质商品搞垮优质商品的莱蒙市场 现象是类似的。因此,对待道德的行为,社会不能不闻不问,而应通过 制度设置使善有善报,使遵守道德者自身的利益得到保障,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更多的人乐于行善积德,扩展道德的行为,提高整个社会的道 德水平。 至于不道德的行为,其成本由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受罚成本和边 际成本构成。直接成本是指道德主体从事不道德活动的直接支出,包括 人力、财力的支出和精神负担方面的代价;机会成本是指道德主体因为 从事此项不道德活动而同时不再有机会将其资源用于其他道德行为活动, 由此而放弃的可能的收益;受罚成本是指道德主体的不道德行为暴露以 后受到惩罚所付出的代价,包括事发后所受的处罚付出和由此产生的负 面效应。当然,受罚成本必须在不道德行为暴露并受罚后才产生,否则 不能被计作不道德行为成本。边际成本是不道德行为成本变动量与其收 益变动量之比,表示随着不道德行为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次不道德行 为所增加的成本。不道德行为的收益就是道德主体从不道德行为中所得 到的好处。不道德行为收益如果大于成本,这种不道德行为就会强化。 要避免该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关键是加大受罚成本。一般说来,不道德 行为者所选择的某一具体不道德行为,其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是一定的, 而且随着不道德行为的增加,不道德行为者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手段会更 加熟练,经验会更加丰富,边际成本会趋小。因此,只有增大受罚成本, 加大对不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才能提高不道德行为的风险程度和被制 约力。处罚要有力度,处罚不到位比不处罚还要糟糕。处罚要体现严肃 性,要处罚到对这种行为具有较强的抑制性。 不道德行为发生者总要把行为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如果我们把 道德行为的收益与成本之差视为效益,那么,一种行为收益越多,成本 越低,则效益越高,行为者就会乐于趋向这种行为。如下图所示。 图1 不道德行为收益与成本关系简图 当收益与成本相等时,效益为零。效益为零的行为,从理论上来说 是不值得发生的。一个行为者在从事不道德活动之前,要对自己行为的 成本与收益进行计算,一般说来,当效益较大时,才会实施该行为;从 图示来看,不道德行为者效益预期值处于零效益曲线下方的某一点上, 这些点的连接就形成了效益预期曲线。要使不道德行为成为不经济的行 为,成为不值得发生的行为,必须使其收益小于成本,办法就是加大受 罚成本。受罚是针对行为者讲的,对于社会来说,就是对不道德行为的 惩罚。惩罚曲线的设置必须使其处于零效益曲线之上,而且随着收益的 增大而增大,否则惩罚就会缺乏抑制不道德行为的作用。惩罚曲线表明, 只要发生不道德行为,不管行为者事实上有没有收益,都要进行与预期 效益相应的惩罚,因此,惩罚曲线应与效益预期曲线平行,并与零效益 曲线保持一定距离,这体现了惩罚与行为者所能获得的效益成正比例的 关系,惩罚曲线随着预期效益的增大而上升。惩罚曲线越上升,收益与 成本的差距就越大,效益负值也就越大,不道德行为的成本才会越高, 这种行为就越不值得发生。 由此可见,无论是道德行为,还是不道德行为,都遵循着效用最大 化原则,因此,对道德行为的调节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只有运用这一经 济原则调节道德行为,才能保护道德的行为,抑制不道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盛洪.经济学精神〔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2】刘涤源.谭崇台.当代西方经济学说〔M〕. 武汉:武汉大学出 版社,1983. 【3】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5. 【4】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85. 【5】王一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兼论经济生活、道德和政治 法律的关系〔M〕.哲学研究,1997,(1) 【6】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 【7】贺卫.寻租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023-08-13 02:39:341

【一道法语题】用tout, toute, tous, toutes填空

tout在这里作副词, 表示很、十分。仅在以辅音或嘘音h开头的阴性形容词前有性数变化
2023-08-13 02:3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