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2023-08-23 20:18:01
共1条回复
LuckySXy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顺应中国民心。更顺应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社会向前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理论。自然他就是辩证统一的。

相关推荐

如何理解“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辩证思维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一种建构辩证思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以抽象的形式出现的科学理论的逻辑体系要前后连贯,要与事物的历史发展在根本上保持一致。 (一)逻辑方法的实质、特点、要求 (1)逻辑方法的实质性描述 逻辑的方法就是理论思维的方法,是以概念、判断、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构成理论体系,从纯粹的、抽象的形态上去把握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必然性,在揭示客观事物整体的规律性、本质性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再现客观事物的发展历史进程的一种方法。(2)逻辑研究方法的特点第一,逻辑的方法是从事物成熟的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入手进行科学概括的方法。第二,逻辑的方法是能动地反映历史的方法。第三,逻辑的方法是以抽象概括的理论形式探寻事物本质的方法。第四,逻辑的方法抛开了事物的具体的历史形式以及各种偶然纷杂的现象和细节,进行抽象的推断,不可能将客观事物发展的一切具体的发展细节和状况都进行研究,不可能生动地、形象地体现出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往往会陷入纯粹的逻辑判断使研究变的空洞无物,也有可能陷入肤浅的经验主义的研究,所以逻辑方法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其局限和不足,需要历史的方法来补充。(3)逻辑方法的合理性原则与有效性原则 逻辑的思维方法具有严密的思维体系和逻辑结构体系。这一说明方法利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范畴,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以系统的理论思维去呈现事物的完整性。这些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范畴或说是形式,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密配合、由此及彼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这个完整的结构体系是有现实的客观依据的,是对客观事物内在特性、内在联系的反映,是思维主体认识研究的结果。逻辑说明方法的结构体系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现象到本质,逐步展开深入的,能够客观准确的如实再现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说,这一结构体系体现了逻辑方法的要求,坚持并遵循了逻辑方法的合理性原则。逻辑的说明方法不仅具有合理性还需要具有有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更有效地阐述客观事物的规律。要做到这一要求,就要善于通过事物典型的事例或方面抓住事物的本质特性。 (二)历史方法的实质、特点、要求 (1)历史方法的实质性描述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事实认识的方法,是按照客观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通过实事求是叙述和客观生动描写各种具体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揭示事物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再现客观事物发展历史的规律性和历史的具体完整情景的叙述方法。(2)历史方法的特点 第一,历史的方法是尽可能的反映事物全部历史发展过程的方法。第二,历史的方法是以客观事物的历史联系为依据的思维方法。第三,历史的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形式考察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的思维方法。 (3)历史叙述的客观原则与深度原则 在用历史的叙述方法反映事物发展进程时,不能面对着浩瀚如烟的材料而不知所措,不能被各种罗列的现象所迷惑,把握不住叙述的方向和目的,应当在丰富的材料中理清头绪,分清层次,寻找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尊重历史的本来面貌,客观地叙述,真实地再现历史。在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的同时,还应当深刻、生动地刻划、描绘历史。 历史的叙述方法不仅要遵循客观原则,还应当把握深度原则,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立足现代、追溯过去,这是指从客观事物发展的高级阶段入手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历程进行观察、分析、描绘从而再现历史的发展过程。 (三)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一致性 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都是对事物进行历史考察的思维方法,在人的认识中它们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纯粹的表现;在人们的实际思维中,两者是紧密相连、互相渗透的;在实际的运用中,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在表现形式上,两者有所不同,实质是统一的、相符合的。思维与客观实践的发展相一致;逻辑的思维与人类认识的历史相一致。客观的基础就决定了逻辑的东西不能离开历史的东西,两者是密切联系一致的,反映到现实的实际中、现实的历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统一的依据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的一致性就是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的统一性在方法论上的表现,在实际运用中的方式和手段。逻辑和历史的统一表现在三个方面:逻辑的思维与现实历史的发展相一致;逻辑的史发展和运动中就决定了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是不可分离的、一致的、统一的。 从认识作用来看,两种方法在其本质上、目的上是相互统一的、彼此一致的。不论逻辑的方法还是历史的方法具有共同的任务,都是通过对事物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考察,去揭示事物的本质东西、把握客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从实际思维看,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即使是在其中一种方法的自身运用中,也渗透了另一种方法的职能。逻辑的方法中包含了历史的方法,历史的方法中包含了逻辑的方法,两种方法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相互补充、相互配合。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统一的表现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首先表在两者的关系上,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一方面,逻辑的方法是通过概念、范畴形成理论体系,用思维的具体再现客观具体。因此说逻辑的方法需要以历史的方法为出发点,追随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使概念、范畴间的关系与客观事物的结构过程保持一致。另一方面,用历史的方法研究客观事物的发展也必须借助相应的逻辑概念、范畴以便反映对象发展规律。 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表现在实际的运用中。在对任何事物和任何学科的研究中,都不可能只单纯的运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在对客观事物的具体研究中,或者以历史的叙述方法为主辅之以逻辑的说明方法,或者以逻辑的说明方法为主辅之以历史的说明方法,在任何一种研究方法中都体现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表现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中两种方法是相互转化的。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反映了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逻辑的方法反映客观事物中本质的固有的必然的联系这个方面的东西,历史的方法反映客观事物在自然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现实这个方面。在利用历史的方法研究事物,对它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考察时,展现事物的发展现实,从理论上概括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这一角度来看,历史的方法就转化成为了逻辑的方法。在利用逻辑的方法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时,需要通过对事物历史考察研究其发展历史过程、来龙去脉,以便更深刻地揭示其规律。从这一角度来看,逻辑的方法又转化为了历史的方法。历史方法的结合,逻辑方法的概念、范畴形成的理论体系往往被看作是抽象的,只有现实的客观事物才是具体的。其实这些概念、范畴不仅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逻辑的方法是事物内部结构关系抽象的理论思维,它所形成的概念、范畴具有抽象性,同时理论体系的建构也需要借助历史方法提供的历史材料和成果,反映事物发展的现实状况。所以概念、范畴也具有具体性,反映了现实事物的丰富属性、关系、规律等等。理论体系从较抽象、较空洞到更加具体、更加丰富的建构,就体现了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综上论述了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一致性,但是这里所说的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是一致的、统一的,是从最根本的本质上、总的发展趋势上来讲的,决不能抹煞它们之间的矛盾与差别,把他们看作是完全的统一、绝对的一致。这种一致、统一是有矛盾、有差别的一致、统一的。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都是考察事物历史发展的方法,但逻辑的方法是摆脱事物发展中的历史细节和偶然因素从抽象的思维形式上分析事物,对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高度的抽象思维概括;历史的方法是对历史发展的整个情景、重要曲折过程和历史偶然性地再现去研究事物发展的具体的过程。可见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都是为了揭示同样的发展规律,但前者是通过抽象的思维概括,后者是通过活生生的具体历史事件进行考察。再者,我们说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一致,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同时、并列运用这两种方法,而是两种方法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在某些情况可能是历史的方法最为适用,逻辑的方法作指导,在另一些情况下可能是逻辑的方法最为适用,历史的方法作辅助。总之,承认并强调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的差别,并不是为了否认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而是更全面的去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坚持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一致,真正将理论认识和历史实际相结合,达到科学的认识。 (四)马克思逻辑与历史方法统一理论 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的逻辑和历史的关系,使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指出历史的是第一性的、是基础,逻辑的是第二性的,是历史的反映,逻辑的方法实质是摆脱了历史形式的、撇开了偶然因素的历史方法。所以说马克思认为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实质是要求逻辑与历史相一致,逻辑反映历史,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同时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巧妙地将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结合在一起,将两者统一起来,它又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在研究过程中将对客观事物现状的分析与对客观事物历史的考察结合起来,使理论分析和历史叙述融为一体,实现了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逻辑与历史方法统一理论要求做到理论要同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最本质的、最根本的规律相一致,同时要摆脱客观历史发展的各种细节和偶然性。理论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客观事物经历的历史过程就是理论叙述的过程,同时理论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需要遵循从简单上升到复杂的发展次序,遵循客观事物在现实中的实际地位。逻辑和历史方法统一理论,不仅要求理论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还需要对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修正,抛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因素和非本质的事件,去反映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流的东西,要抓住主流的东西,最少的受到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就要从事物成熟的、典型的形式出发去考察事物的发展进程,弄清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揭示这些矛盾及矛盾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认清这些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整体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2023-08-16 17:34:401

如何理解“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1)所谓历史,一是指认识对象本身的发展史,二是指人们对认识对象认识过程的发展史.所谓逻辑,是指理性思维以概念、范畴等思维形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  (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主观的逻辑要以客观的历史为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但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是无差别的等同,逻辑反映历史,是抛弃了历史发展中大量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集中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的、主流的、必然的东西,从而形成的理论体系.逻辑反映历史“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种“经过修正”的东西,不是对历史的背离,而是以严密的逻辑、前后一贯的形式对历史的深刻的反映.
2023-08-16 17:34:501

如何理解"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四个,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这两个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共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统一,这两个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有内在关联。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1.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2.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1.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2.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这个,我在网上看到有朋友在讨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时,否定科学的发展进程,全部否定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杰出理论所做的贡献,说那些都不是真理,真理就该永远都是对的,不存在相对真理,只要是相对的,就不是真理,等等言论。我觉得这些言论有些过激,否定了人类认识的过程性、历史性。人类还没有那个能力能够一下子得到全部的绝对的真理。我觉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就源自于辩证逻辑的这个基本原则,即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
2023-08-16 17:35:00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有两层含义,或者说“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逻辑必须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史相统一。历史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是历史的理论概括。因此,逻辑的进程不能违背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 第二,逻辑必须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史相统一。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过程。科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如实地反映这个过程。理论体系如果不同人类认识发展史相一致,就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就不能称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2023-08-16 17:35:101

怎样理解“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原则

1、历史和逻辑两个概念的含义 历史一词从广义上说,就是事物的发展过程。 在这种辩证思维方法中,“历史”一词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客观事物即认识对象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例如,太阳系的演化史、一场战争全过程(抗日战争史)或古今中外战争的演变过程(世界战争史)。 二是人类对特定事物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如天文学发展史、军事思想史。 逻辑一词在这里是指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也就是概念推导的先后次序。 2、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含义 人类认识事物、建构理论可以采用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 历史的方法是按照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进程来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 一般说来,历史科学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要写军史和校史,都是按军队和军校创建和发展的过程来叙述。 几乎没有人倒着写历史,先写今天再写昨天。 先写吉林军医学院、再写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后写空军军医学校。 历史的方法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历史性;二是具体性。 具体的人物、具体的事件。 (《辩证逻辑纲要》P.215) 逻辑的方法是通过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包括纵向联系即历时性联系和横向联系即共时性联系)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 一般说来,横向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主要采取这种方法。 分子生物学从分子的层次研究生物,它不按生物进化的过程构造理论体系。 逻辑的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必然性,撇开偶然的现象,抓住必然的联系;二是抽象性,撇开个别现象,抓住内在本质。 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在思维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的。 历史叙述要有逻辑推理,否则就会成为杂乱无章的史料堆积;逻辑推导要有历史根据,否则就会成为空洞无物的概念罗列。 3、历史和逻辑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含义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有两层含义,或者说“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逻辑必须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史相统一。 历史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是历史的理论概括。 因此,逻辑的进程不能违背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 例如,普通化学在揭示化学现象时是从元素开始的,而根据门捷列夫等人所揭示的化学元素周期率排列元素时,应当最简单的氢元素开始。 (《辩证逻辑纲要》—220 ) 逻辑与客观事物发展史相一致,必须注意(调整教材顺序): 首先,要选择典型的事物和事物发展的典型过程。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以英国为典型,生物学讲述生物发展规律时分析的是一些比较典型的生物。 其次,逻辑的推导过程要与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相一致。 在生物学中,从单细胞生物开始,逐步分析越来越复杂的生物。 一条支线阐述由低等植物向高等植物的发展;另一条支线阐述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的发展。 最后,逻辑体系的终点和事物发展进程的终点相一致。 生物学理论体系的终点是灵长类动物。 一门科学的理论终点就是另一门科学的逻辑起点。 从猿到人,进入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逻辑必须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史相统一。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过程。 科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如实地反映这个过程。 例如,几何学,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从平面解析几何到立体解析几何。 理论体系如果不同人类认识发展史相一致,就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就不能称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 4、历史和逻辑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要求 第一,必须从事实出发,如实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第二,把研究历史过程和研究事物现状结合起来。 第三,把历史叙述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 (《辩证逻辑纲要》P.236)
2023-08-16 17:35:201

“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历史和逻辑必须统一。” 什么意思呀

楼上真详细
2023-08-16 17:35:313

举例说明什么是逻辑和历史相一致

你好!比如历史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历史的潮流,没有人能相悖行之。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2023-08-16 17:35:423

唯物辩证法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什么意思

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
2023-08-16 17:35:523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最大的根本
2023-08-16 17:36:014

“历史性与逻辑性的统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请专家深入剖析下!

这个要结合实际。回看历史,分析历史的时候,有些已经不清了。只能根据逻辑去猜测
2023-08-16 17:36:112

什么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如何理解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一种建构辩证思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以抽象的形式出现的科学理论的逻辑体系要前后连贯,要与事物的历史发展在根本上保持一致。。。。。。。。。。。
2023-08-16 17:36:401

为什么说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简单来说,就是思想要结合实际,遵循罗辑,尊重历史,这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2023-08-16 17:37:003

如何理解“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历史和逻辑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历史时间,逻辑是结构;历史具有不被预测和推断的特性,而逻辑正好相反。第二,历史大方向是沿着逻辑走的,推动了逻辑的发展,而逻辑也是根据历史演变推算而来。二者矛盾统一而形成了辩证的关系。
2023-08-16 17:37:142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逻辑与历史统一,是说客观现实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行程终归要由历史进程来决定。然而,逻辑与历史还是有差别的,因为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是“经过修正”的历史。
2023-08-16 17:37:251

请问“历史”与“逻辑”的含义各是什么,它们的辩证关系又是什么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 例子:地球的历史 | 人类的历史 2、过去的事实 例子:这件事早已成为历史。 3、过去事实的记载。 4、指历史学。 [编辑本段]历史的定义及词源 定义 历史:history historical 广义历史:物质变动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物质变动的学科,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 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历史科学: 通常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称之为历史科学,因为这是在唯物史观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历史学,而以往的史学从根本上来说,很多都没有超出历史 唯心论的范畴。 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为如此,当年胡适才说:“历史就像一个小姑娘,你爱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这里的“历史”一词,严格说来,应该是狭义历史学的含义。也因此,我国古代优秀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史德”——“善恶必书”、“析理居正”,通俗地说,就是实事求是地记录、公正客观地分析论断。 词源 “史”字在中国古代指史官。篆文中写为“ ”(见图),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历史”一词则出现于清末。 历史这个词在英语中为History,在法语中为Histoire,二者同出于希腊语的Histria,其本意为“征问”、“问而知之”。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逻辑是在形象思维和直觉顿悟思维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的抽象,所谓抽象是认识客观世界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一对夫妻带着自己的孩子.路过一家玩具店.孩子想要某一个玩具.于是对妈妈提出要求.妈妈拒绝了.于是对爸爸说.妈妈不好.爸爸好.爸爸给我买玩具. 这就是逻辑最基本的公式列.逻辑是一种融合了矛盾的东西.所以不管是完美的逻辑.还是不完美的逻辑.在时间面前永远站不住脚. 逻辑成为一门科学,那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这恐怕怀疑的人很少。我们知道亚氏并没有把他的研究叫做“逻辑”,但他明确指出他的研究对象是“三段论”,而这是关于从一个真的前提“必然地”推出一些结论的科学。他的三段论有两种,一是蕴涵三段论,二是归纳三段论。前者我们不必说,后者实际上是一种完全归纳,因而也是演绎性的。因此,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逻辑”,就是关于“必然推理规则”,或“必然证明或论证规则”的科学。他尽管提到过简单枚举归纳,但并不是从“逻辑”意义上来说的,只是为了和“逻辑”进行对比而从论辩的意义上而言的。 从词源来说: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logos也是指语言中体现的“客观次序”,也是在“必然”意义上讲的。因此,“逻辑”的本义不仅仅是指“推理规则”,而且是指“必然推理规则”。逻辑学和其它学科分科的意义,实际上就在这里。如同当今中国许多人指责经济学没有研究“生产力”一样,硬要逻辑学去研究它的内容是否为真,本来就不合分科的原理。
2023-08-16 17:37:371

请问“历史”与“逻辑”的含义各是什么,它们的辩证关系又是什么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  例子:地球的历史 | 人类的历史  2、过去的事实  例子:这件事早已成为历史。  3、过去事实的记载。  4、指历史学。 [编辑本段]历史的定义及词源    定义  历史:history historical   广义历史:物质变动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物质变动的学科,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  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历史科学:  通常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称之为历史科学,因为这是在唯物史观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历史学,而以往的史学从根本上来说,很多都没有超出历史 唯心论的范畴。  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为如此,当年胡适才说:“历史就像一个小姑娘,你爱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这里的“历史”一词,严格说来,应该是狭义历史学的含义。也因此,我国古代优秀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史德”——“善恶必书”、“析理居正”,通俗地说,就是实事求是地记录、公正客观地分析论断。  词源  “史”字在中国古代指史官。篆文中写为“ ”(见图),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历史”一词则出现于清末。  历史这个词在英语中为History,在法语中为Histoire,二者同出于希腊语的Histria,其本意为“征问”、“问而知之”。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逻辑是在形象思维和直觉顿悟思维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的抽象,所谓抽象是认识客观世界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logic 最早被清末的严复翻译成汉语逻辑,属音义意义相结合的公认比较完美的翻译,当然主要是音译,后由中国传入日本,但在日语中则注明只是对logic的注音,logic在日语中的正式汉语翻译词为“论理”。 [编辑本段]什么是逻辑?   一对夫妻带着自己的孩子.路过一家玩具店.孩子想要某一个玩具.于是对妈妈提出要求.妈妈拒绝了.于是对爸爸说.妈妈不好.爸爸好.爸爸给我买玩具.  这就是逻辑最基本的公式列.逻辑是一种融合了矛盾的东西.所以不管是完美的逻辑.还是不完美的逻辑.在时间面前永远站不住脚.  逻辑成为一门科学,那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这恐怕怀疑的人很少。我们知道亚氏并没有把他的研究叫做“逻辑”,但他明确指出他的研究对象是“三段论”,而这是关于从一个真的前提“必然地”推出一些结论的科学。他的三段论有两种,一是蕴涵三段论,二是归纳三段论。前者我们不必说,后者实际上是一种完全归纳,因而也是演绎性的。因此,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逻辑”,就是关于“必然推理规则”,或“必然证明或论证规则”的科学。他尽管提到过简单枚举归纳,但并不是从“逻辑”意义上来说的,只是为了和“逻辑”进行对比而从论辩的意义上而言的。  从词源来说: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logos也是指语言中体现的“客观次序”,也是在“必然”意义上讲的。因此,“逻辑”的本义不仅仅是指“推理规则”,而且是指“必然推理规则”。逻辑学和其它学科分科的意义,实际上就在这里。如同当今中国许多人指责经济学没有研究“生产力”一样,硬要逻辑学去研究它的内容是否为真,本来就不合分科的原理。如果逻辑学什么都可以研究,就应该叫“知识学”。
2023-08-16 17:37:471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区别

逻辑和历史两个词的顺序可以互换。1、历史和逻辑两个概念的含义历史一词从广义上说,就是事物的发展过程。在这种辩证思维方法中,“历史”一词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客观事物即认识对象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例如,太阳系的演化史、一场战争全过程(抗日战争史)或古今中外战争的演变过程(世界战争史)。二是人类对特定事物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如天文学发展史、军事思想史。逻辑一词在这里是指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也就是概念推导的先后次序。2、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含义人类认识事物、建构理论可以采用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是按照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进程来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一般说来,历史科学主要采用这种方法。要写军史和校史,都是按军队和军校创建和发展的过程来叙述。几乎没有人倒着写历史,先写今天再写昨天。先写吉林军医学院、再写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后写空军军医学校。历史的方法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历史性;二是具体性。具体的人物、具体的事件。(《辩证逻辑纲要》P.215)逻辑的方法是通过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包括纵向联系即历时性联系和横向联系即共时性联系)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一般说来,横向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主要采取这种方法。分子生物学从分子的层次研究生物,它不按生物进化的过程构造理论体系。逻辑的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必然性,撇开偶然的现象,抓住必然的联系;二是抽象性,撇开个别现象,抓住内在本质。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在思维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的。历史叙述要有逻辑推理,否则就会成为杂乱无章的史料堆积;逻辑推导要有历史根据,否则就会成为空洞无物的概念罗列。3、历史和逻辑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含义“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有两层含义,或者说“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第一,逻辑必须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史相统一。历史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是历史的理论概括。因此,逻辑的进程不能违背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例如,普通化学在揭示化学现象时是从元素开始的,而根据门捷列夫等人所揭示的化学元素周期率排列元素时,应当最简单的氢元素开始。(《辩证逻辑纲要》—220 )逻辑与客观事物发展史相一致,必须注意(调整教材顺序):首先,要选择典型的事物和事物发展的典型过程。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以英国为典型,生物学讲述生物发展规律时分析的是一些比较典型的生物。其次,逻辑的推导过程要与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相一致。在生物学中,从单细胞生物开始,逐步分析越来越复杂的生物。一条支线阐述由低等植物向高等植物的发展;另一条支线阐述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的发展。最后,逻辑体系的终点和事物发展进程的终点相一致。生物学理论体系的终点是灵长类动物。一门科学的理论终点就是另一门科学的逻辑起点。从猿到人,进入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第二,逻辑必须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史相统一。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过程。科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如实地反映这个过程。例如,几何学,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从平面解析几何到立体解析几何。理论体系如果不同人类认识发展史相一致,就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就不能称为科学的理论体系。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4、历史和逻辑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要求第一,必须从事实出发,如实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第二,把研究历史过程和研究事物现状结合起来。第三,把历史叙述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参见:(《辩证逻辑纲要》P.236)
2023-08-16 17:37:582

如何理解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如何理解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一种建构辩证思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以抽象的形式出现的科学理论的逻辑体系要前后连贯,要与事物的历史发展在根本上保持一致。。。。。。。。。。。
2023-08-16 17:38:081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 何解?

历史就是大量实践证明,把一条抽象的逻辑提炼出来,所以说基础:而反作用于历史,知道人们更好地改造,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就是这个意思
2023-08-16 17:38:222

《资本论》的整个逻辑结构体现出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

《资本论》的整个逻辑结构体现出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23-08-16 17:39:141

“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历史和逻辑必须统一.”

  逻辑的东西与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统一的.历史的起点同时也是逻辑的起点,事物的实际历史发展从哪里开始,人们考察事物的逻辑思维也就应当从哪里开始.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核心,是马克思...
2023-08-16 17:39:291

逻辑思维历史

1.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关系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1.思维方法的本质. (1)哲学上所研究的思维方法就是指理论思维方法,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正确进行理性认识的方法. (2)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因此思维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中介性,通过思维方法,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结、相互贯通,从而搭起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的桥梁. 2.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 (1)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 (2)思维方法对于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①思维方法规范着人们的思维如何运动,规范着思维运行的方向和侧重点.②思维方法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功能,具有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 (3)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正确性的程度.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1.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 (1)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2)归纳和演绎是统一的人类认识过程中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思维运动形式:①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运动,它本身不能为自己准备好作为出发点的一般原则.通过归纳对个别事物的现象研究所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原则,既是归纳的终点,又是演绎的起点.所以,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②演绎是归纳的向导,归纳首先要解决的归纳什么、怎么归纳等目的性、方向性问题,必须由演绎提供理论根据.可见,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不能夸大其中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的作用. 2.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1)分析的方法是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不同部分、方面再组合为一个统一整体而加以研究的方法. (2)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分析与综合互相依赖.综合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分析以综合为前导,没有综合也就没有分析.在辩证思维中,总是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纯粹的分析或综合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分析与综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的认识就是一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3.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1)所谓历史,一是指认识对象本身的发展史,二是指人们对认识对象认识过程的发展史.所谓逻辑,是指理性思维以概念、范畴等思维形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 (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主观的逻辑要以客观的历史为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但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是无差别的等同,逻辑反映历史,是抛弃了历史发展中大量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集中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的、主流的、必然的东西,从而形成的理论体系.逻辑反映历史“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种“经过修正”的东西,不是对历史的背离,而是以严密的逻辑、前后一贯的形式对历史的深刻的反映. 4.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易出选择题) (1)逻辑思维中的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具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感性具体,即完整的表象;二是思维具体,即关于事物的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也就是在抽象基础上形成的包含着客观事物各种本质属性的统一整体的再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中的“具体”,是指思维具体. (2)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逻辑中介的作用,而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①作为逻辑起点的抽象,第一,必须是反映对象最一般本质的抽象;第二,应是构成对象的细胞、基本单位;第三,应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对象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②所谓逻辑中介,就是联系的中间环节,在逻辑上叫做中项.③终点即思维中的具体,它是具有许多规定的丰富的总体.构成思维具体的各个个别规定,通过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对象在思维中完整地再现出来.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的区别. (1)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体系演化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 (2)科学方法即科学研究方法,一般是指应实践的要求,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上提出假说,然后由一系列的实践或实验对这些假说进行验证,再经一系列的研究形成理论体系与指导科学实践的研究方法. (3)思想方。 2.逻辑学的发展史 在西方思想史中,逻辑学的发展有三大时期,当然这三个时期也并非持续连贯,期间包夹了一些荒芜时期。整体来说,第一个时期是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古希腊,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就是他发展了“三段论”。 第二个时期是从12世纪到14世纪,这一时期的繁荣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比如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随着19世纪抽象代数的发展,促生了逻辑学的第三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由弗雷格和罗素提出了非常新颖的逻辑学观点,第三个时期或许是三个发展阶段中最伟大的一个。 1、第一个时期:拉里士多德、迈加拉与斯多葛学派 这一时期中首先同时出现了两个学派,第一个是由亚里士多德(通常被认为是逻辑学的创始人)在雅典建立的“学园派”;另一个则是在雅典以西50公里的迈加拉,对于这一学派,我们所知甚少,但随后兴起的另一个学派斯多葛学派据了解深受迈加拉逻辑学的影响。 斯多葛学派的逻辑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否定、合取、析取和条件句的特性。另外要说明一点,在西方出现这些逻辑学流派的同时,印度出现了主要由佛教逻辑学家提出的许多理论,但这些理论在当时还没有达到西方逻辑学的缜密程度。 2、第二个时期:邓斯.司各特和奥康的威廉、孤单的莱布尼茨 邓斯.司各特毕业于牛津大学,奥康的威廉先在牛津大学学习后到巴黎求学,恰恰由于这两位重要人物的求学经历,第二个时期便在牛津和巴黎大学繁荣了起来,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的逻辑学思想,使之趋于系统化。 然而在这之后,逻辑学在19世纪下半叶之前都停滞不前,期间唯一闪耀的逻辑学家,就是莱布尼茨了。莱布尼茨是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预见了当代逻辑的某些发展,但是他那个时期的数学相对滞后,他的思想始终无法受到欢迎。 3、第三个时期:弗雷格、罗素、现代逻辑学 弗雷格和罗素提出了非常新颖的逻辑学观点,如用真值函数来理解否定、合取和析取以及把摹状词作为重要的逻辑范畴孤立的考察分析,在这些观点之上发展的逻辑学理论通常被称作现代逻辑学。 要知道现代逻辑学与数学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罗素作为数学哲学基础逻辑主义流派的经典代表作就是著名的《数学原理》,罗素说:“逻辑学是数学的青年时代,而数学是逻辑学的壮年时代。”“数学即逻辑。” 扩展资料: 逻辑学作为人们进行思维所必须运用的思维工具,是任何学科都离不开的,它对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具有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水平有很大差异。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越强,对知识的理解越透,掌握的越牢固,运用就越灵活。因此,培养和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习逻辑学可以使人们由自发地上升为自觉地运用逻辑形式进行思维活动,这对防止和纠正错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学习逻辑学有助于人们获取新知识。 学习逻辑学,可以帮助人们根据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实知识,经过正确的推理,推出新知识,这是认识世界所不可缺乏的逻辑环节,是获取正确知识的必要条件。 3、学习逻辑学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表达思想。 思维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思维合乎逻辑,表达才能清楚正确和鲜明生动。 4、学习逻辑学有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
2023-08-16 17:39:391

哲学中的逻辑与历史是什么意思

逻辑与历史统一,是说客观现实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行程终归要由历史进程 来决定.然而,逻辑与历史还是有差别的,因为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是“经过修正” 的历史。 作为历史中的哲学、作为既成性与生成性的统一,中国哲学的研究相应地也可以由不同的角度切入。 这种不同的研究进路与我一开始提到的哲学既有学科的性质、又有不同于学科的性质,具有相应性。 从中国哲学是“哲学”这一角度来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可以按哲学家的方式来展开;就中国哲学是存在于“历史中”的哲学而言,则又可以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对它加以考察。 当然,这里的区分是相对的。 所谓“哲学家的方式”并不完全排除历史视域,相反,它同样需要基于历史的文献,面对历史的实际衍化过程;同样地,“历史学家的方式”也需要哲学理论的引导,否则这种研究就不是哲学领域的工作。 可以说,历史学家的考察方式中隐含着哲学家的视域,而哲学家的进路中也渗入了历史学家的工作。 然而,就侧重点而言,我们仍可以看到一些区分。 从已有的中国哲学研究状况来说,确实存在着侧重于哲学与侧重于历史的不同研究方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这既源于更广意义上哲学本身具有学科性与超学科性二重性质,也与中国哲学本身是历史中的哲学相关:如果说,历史学家的进路较多地折射了中国哲学的学科性以及历史维度,那么,哲学家的进路则更具体地体现了中国哲学作为哲学的内在规定。
2023-08-16 17:40:031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表明

选择题要贴出选项。相关知识: 人类认识事物、建构理论可以采用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 历史的方法是按照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进程来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一般说来,历史科学主要采用这种方法。要写军史和校史,都是按军队和军校创建和发展的过程来叙述。几乎没有人倒着写历史,先写今天再写昨天。先写吉林军医学院、再写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后写空军军医学校。历史的方法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历史性;二是具体性。具体的人物、具体的事件。(《辩证逻辑纲要》P.215) 逻辑的方法是通过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包括纵向联系即历时性联系和横向联系即共时性联系)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一般说来,横向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主要采取这种方法。分子生物学从分子的层次研究生物,它不按生物进化的过程构造理论体系。逻辑的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必然性,撇开偶然的现象,抓住必然的联系;二是抽象性,撇开个别现象,抓住内在本质。 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在思维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的。历史叙述要有逻辑推理,否则就会成为杂乱无章的史料堆积;逻辑推导要有历史根据,否则就会成为空洞无物的概念罗列。
2023-08-16 17:40:161

请问“历史”与“逻辑”的含义各是什么,它们的辩证关系又是什么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  例子:地球的历史 | 人类的历史  2、过去的事实  例子:这件事早已成为历史.  3、过去事实的记载.  4、指历史学. [编辑本段]历史的...
2023-08-16 17:40:301

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这句话对吗

这句话的对错需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和语境来评判。历史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逻辑是指推理和论证的规则和方式。逻辑和历史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逻辑可以用来总结和概括历史,但是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时也会挑战逻辑的普遍性和严谨性。同时,历史也可以通过不断地修正和完善逻辑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现象。因此,历史和逻辑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修正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和逻辑是完全相等的关系,它们在性质和目的上仍然是不同的。历史强调的是真实性和客观性,逻辑强调的是合理性和说服力。因此,在思考历史和逻辑的关系时,需要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023-08-16 17:41:052

试论黑格尔逻辑与存在的统一

19世纪的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史、逻辑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提出:“历史上的那些哲学系统的次序,与理念里的那些概念规定的逻辑推演的次序是相同的。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对哲学史里出现的各个系统的基本概念,完全剥掉它们的外在形态和特殊应用,我们就可以得到理念自身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逻辑概念了。反之,如果掌握了逻辑的进程,我们亦可从它里面的各个主要环节得到历史现象的进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既是保证思维正确性的客观基础,也是我们研究新事物、总结新成果、建立科学理论体系、传播各种科学知识的有效认识方法。只有从一致性上去把握历史与逻辑两者的关系,才能揭示事物的辩证本质和发展规律,真正学会科学的思维。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内涵程。[1”](P34)黑格尔关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想,存在着唯心主义的缺陷,他错误地把历史现象看作是逻辑过程中事先安排好的东西,认为先有逻辑而后才有历史,它们统一于“绝对精神”,这实际从根本上颠倒了历史与逻辑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批判吸收了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想,抛弃了他的唯心主义实质
2023-08-16 17:41:341

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区别

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区别就是前者是猜测,预估,未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就是已经实际发生的事情。举个例子就是,历史逻辑就是参考A同学过去的分数猜测他高考的分数,理论逻辑就是他实际的高考分数。理论指的就是在某一活动领域(如医学或音乐)中联系实际推演出来的概念或原理;理想的或假设的一系列事实、原理或环境;从对事实的推测、演绎、抽象或综合而得出的[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现象的性质、作用、原因或起源的]评价、看法、提法或程式。传统上,逻辑被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自从19世纪中期,逻辑经常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研究。逻辑的范围非常广阔,从核心主题如对谬论和悖论的研究,到专门的推理分析如或然正确的推理和涉及因果关系的论证。在我国古代,逻辑学又被称为理学、理则学、名学、刑名之学等。
2023-08-16 17:42:131

下列判断中正确说明历史与逻辑关系的是

a
2023-08-16 17:42:374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是指这一理论体系中各个基本观点的内部联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律;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是指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必然。
2023-08-16 17:42:451

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是谁的名言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辩证逻辑的方法之一。其基本含义就是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统一。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统一既是一条辩证逻辑的基本原则,又是辩证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性质 其基本含义就是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统一 拼音 luó jí yǔ lì shǐ de tǒng yī 基本信息 辩证逻辑的方法之一。历史的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历史(包括科学史、哲学史、思维史等);逻辑的指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中概括的反映。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思维的逻辑应当概括地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方法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在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时,要揭示对象发展过程与认识发展过程的历史规律性;在安排理论体系各个概念、范畴的逻辑顺序时,必须符合被考察对象历史发展的顺序。 逻辑顺序 关于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思想,首先是由G.W.F.黑格尔提出来的。他认为逻辑概念的发展与哲学体系的发展是一致的。但是,他把每一种哲学体系仅仅看作是绝对理念发展的特殊阶段。因此,黑格尔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只是停留在纯粹思想的范围,其实质乃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批判改造了黑格尔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方法,使之成为科学的辩证逻辑的方法。 基本内容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基本内容大体包括:①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2页)。②科学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关于对象认识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各门科学的概念、范畴的发展与其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③思维科学的理论与认识史、思想史相一致;个体的思维规律与整个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相一致;儿童智力发展规律与整个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相一致。
2023-08-16 17:42:531

1、如何理解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的意义? 2、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基本思想带给你的不同感受分别是

不知道中国哲学注重修身养性,追求中庸,也就是注重个人精神方面的满足。西方哲学早期希腊城邦时代注重探究宇宙的奥秘,经院哲学时代注重以哲学的方式来解释神的存在,文艺复兴之后则是注重解释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从上面可以看出来西方哲学相对于精神更注重于物质世界。性善和性恶个人认为只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而已。如果善恶标准是以社会上的标准来说的话那么我支持性恶论,刚出生的人如果没有经受教育的话仅有原始本能而已那么他的行为肯定不符合我们普遍认为的对于善的观念,故此我支持性恶论。
2023-08-16 17:43:101

什么是历史逻辑

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规则。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有逻辑和逻辑学两个概念通用。辑与逻搭配读轻声。逻辑(理则学),源自古典希腊语(logos),最初的意思是“词语”或“言语”,(引申出意思“思维”或“推理”),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将其意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因为该词是由日制汉语“伦理”一词分拆而来,所以日语还把它译为“伦理学”。传统上,逻辑被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自从19世纪中期,逻辑经常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研究。逻辑的范围非常广阔,从核心主题如对谬论和悖论的研究,到专门的推理分析如或然正确的推理和涉及因果关系的论证。在我国古代,逻辑学又被称为理学、理则学、名学、刑名之学等。逻辑(logic)是一个外来词语音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狭义上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广义上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辩证逻辑包括矛盾逻辑与对称逻辑。对称逻辑是人的整体思维(包括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逻辑。
2023-08-16 17:43:201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2023-08-16 17:43:305

四史逻辑关系及其规律是什么

四史逻辑关系及其规律是什么?相关内容如下:"四史"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四部正史,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这些史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历史文献,编纂时间跨越了两千多年,涵盖了从上古传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内容。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和一定的规律,下面将简要介绍这些关系和规律:1、《史记》与《汉书》《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汉书》是汉代历史学家班固继承《史记》编写的正史,分纪传两部分,主要记录了西汉的历史。逻辑关系:《汉书》是在《史记》的基础上继续编写的,它可以看作是《史记》的延续和发展。《史记》是汉代史学的巅峰之作,而《汉书》则是对《史记》内容进行细化和补充。两部书之间有着相互联系,可以看作是中国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2、《后汉书》与《三国志》《后汉书》是东汉末年的史学家范晔编写的正史,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的历史。《三国志》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历史家陈寿撰写的正史,以及后来人们对《三国志》进行补充和续写的作品。逻辑关系:《后汉书》和《三国志》之间有着明确的历史衔接关系。《后汉书》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而《三国志》则是对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历史的详细记录和研究。两部书共同构成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全景,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3、《史记》与《三国志》《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最早记载三国历史的著作,而《三国志》则是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详细和系统的史书。逻辑关系:《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中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简要的记载,对于后来《三国志》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三国志》可以看作是对《史记》关于三国历史内容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两部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史书对三国历史的重要记载。
2023-08-16 17:43:581

辩证法的四种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四种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  1.归纳和演绎  归纳:从个别到一般。即从个别中归纳出一般原理。  演绎: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  关系: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归纳和演绎是两种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式,两者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作为演绎的一般原理往往是归纳出来的;  演绎是归纳的前提,为归纳提供了理论指导。  归纳虽然能够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所以结论还不是十分可靠的,要用演绎来补充。  演绎所依据的前提是事物的共性,但共性只是大致包含个性,个性也不能完全进入共性,从共性出发不能揭示个性的多方面属性,可见,归纳和演绎都具有局限性。  2.分析和综合  分析:在思维的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进行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基础、本质。  综合: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照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关系: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式,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互相促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成果,离开综合就没有科学的分析。  3.抽象与具体  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抽象: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  具体分为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  感性具体: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具体。  理性具体: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与综合,达到对事物的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  认识的过程: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最重要的是抽象—理性具体。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理性)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  4.逻辑与历史  逻辑: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历史:有两层含义:  1、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  2、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  关系: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  辨证思维方法渗透到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之中,离开辩证思维方法科学技术就寸步难行。  辩证思维方法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是沟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桥梁。  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结合日见重要。
2023-08-16 17:44:192

辩证思维有哪种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下面我为你整理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有:   (1)归纳和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两种推理形式。归纳是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的结论、概念的思维方法。演绎法是从一般原理、概念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把归纳和演绎当成认识过程之中既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方法。   归纳法和演绎法在认识过程中有各自的作用,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具体表现在:第一,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以归纳得出的结论作为前提。演绎法是一种从普遍到特殊、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它只能揭示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关系,不能揭示共性与个性的对立关系。单纯用演绎法不能揭示个别事物多样化的属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运用归纳法。此外,演绎的结果也必须再运用归纳法来证实与丰富。第二,归纳法必须以演绎为指导。演绎法为归纳提供一般性的理论原则。规定归纳活动的方向与目标。同时,归纳所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可靠,它必须靠演绎来修正与补充。   (2)分析和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在认识过程中比归纳与演绎更加深刻的认识方法。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到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表现在: 第一,分析与综合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 第二,分析与综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成。分析是综合的基础,为了在思维中把握事物客观存在的统一性,必须先对该事物进行分析,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在对事物矛盾发展的统一体进行分析时必须有整体的观念,否则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完整、科学的方法要求把分析法与综合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3)抽象与具体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逻辑思维中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逻辑思维中的具体是许多规定性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作为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与感性具体不同,后者是客观事物表面的、感官能直接感觉到的事物的具体性。 由抽象到具体,是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第一,作为这一过程的逻辑出发点的“抽象”。它必须是反映事物本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抽象与规定;第二,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中介;第三,作为这一过程逻辑终点的具体。它是以一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多样规定性的丰富的总体,是一种理性具体。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由作为逻辑起点的抽象经由逻辑中介上升到作为逻辑终点的具体,这只是完成了辩证思维永恒运动的一个周期,人类总的认识和实践过程遵循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   辩证思维中的历史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如科学史、哲学史、认识史等。逻辑在此指的是逻辑范畴间的次序、层次、关系等。逻辑与历史一致,指的是理论概念体系的逻辑关系,次序应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类认识历史发展的顺序。历史是逻辑的基础与前提,逻辑是历史在辩证思维中的理论再现。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是思维与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在认识论、方法论中的具体体现。   辩证思维的其他方法   1、联系   联系就是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是从空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的一种观点。   2、发展   发展就是运用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是从时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纵向发展过程的一种观点方式。   3、全面   全面就是运用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即从时空整体上全面地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过程。换言之,就是对思维对象作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考察的一种观点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   (1)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   (2)思维方法对于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①思维方法规范着人们的思维如何运动,规范着思维运行的方向和侧重点。②思维方法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功能,具有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
2023-08-16 17:44:272

如何理解“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1、逻辑和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含义“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逻辑必须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史相统一。 历史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是历史的理论概括。因此,逻辑的进程不能违背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 例如,普通化学在揭示化学现象时是从元素开始的,而根据门捷列夫等人所揭示的化学元素周期率排列元素时,应当最简单的氢元素开始。(《辩证逻辑纲要》—220 ) 逻辑与客观事物发展史相一致,必须注意(调整教材顺序): 首先,要选择典型的事物和事物发展的典型过程。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以英国为典型,生物学讲述生物发展规律时分析的是一些比较典型的生物。 其次,逻辑的推导过程要与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相一致。在生物学中,从单细胞生物开始,逐步分析越来越复杂的生物。一条支线阐述由低等植物向高等植物的发展;另一条支线阐述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的发展。 最后,逻辑体系的终点和事物发展进程的终点相一致。生物学理论体系的终点是灵长类动物。一门科学的理论终点就是另一门科学的逻辑起点。从猿到人,进入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逻辑必须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史相统一。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过程。科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如实地反映这个过程。 例如,几何学,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从平面解析几何到立体解析几何。 理论体系如果不同人类认识发展史相一致,就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就不能称为科学的理论体系。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 2、历史和逻辑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要求 第一,必须从事实出发,如实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第二,把研究历史过程和研究事物现状结合起来。 第三,把历史叙述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 参见:(《辩证逻辑纲要》P.236)
2023-08-16 17:44:501

如何理解“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1)所谓历史,一是指认识对象本身的发展史,二是指人们对认识对象认识过程的发展史.所谓逻辑,是指理性思维以概念、范畴等思维形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 (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主观的逻辑要以客观的历史为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但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是无差别的等同,逻辑反映历史,是抛弃了历史发展中大量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集中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的、主流的、必然的东西,从而形成的理论体系.逻辑反映历史“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种“经过修正”的东西,不是对历史的背离,而是以严密的逻辑、前后一贯的形式对历史的深刻的反映.
2023-08-16 17:45:001

如何理解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1、逻辑和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含义“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逻辑必须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史相统一。 历史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是历史的理论概括。因此,逻辑的进程不能违背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 例如,普通化学在揭示化学现象时是从元素开始的,而根据门捷列夫等人所揭示的化学元素周期率排列元素时,应当最简单的氢元素开始。(《辩证逻辑纲要》—220 ) 逻辑与客观事物发展史相一致,必须注意(调整教材顺序): 首先,要选择典型的事物和事物发展的典型过程。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以英国为典型,生物学讲述生物发展规律时分析的是一些比较典型的生物。 其次,逻辑的推导过程要与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相一致。在生物学中,从单细胞生物开始,逐步分析越来越复杂的生物。一条支线阐述由低等植物向高等植物的发展;另一条支线阐述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的发展。 最后,逻辑体系的终点和事物发展进程的终点相一致。生物学理论体系的终点是灵长类动物。一门科学的理论终点就是另一门科学的逻辑起点。从猿到人,进入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逻辑必须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史相统一。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过程。科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如实地反映这个过程。 例如,几何学,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从平面解析几何到立体解析几何。 理论体系如果不同人类认识发展史相一致,就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就不能称为科学的理论体系。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 2、历史和逻辑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要求 第一,必须从事实出发,如实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第二,把研究历史过程和研究事物现状结合起来。 第三,把历史叙述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 参见:(《辩证逻辑纲要》P.236)
2023-08-16 17:45:071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法思维方法有哪些要求?

1、逻辑和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含义“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逻辑必须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史相统一。 历史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是历史的理论概括。因此,逻辑的进程不能违背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 例如,普通化学在揭示化学现象时是从元素开始的,而根据门捷列夫等人所揭示的化学元素周期率排列元素时,应当最简单的氢元素开始。(《辩证逻辑纲要》—220 ) 逻辑与客观事物发展史相一致,必须注意(调整教材顺序): 首先,要选择典型的事物和事物发展的典型过程。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以英国为典型,生物学讲述生物发展规律时分析的是一些比较典型的生物。 其次,逻辑的推导过程要与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相一致。在生物学中,从单细胞生物开始,逐步分析越来越复杂的生物。一条支线阐述由低等植物向高等植物的发展;另一条支线阐述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的发展。 最后,逻辑体系的终点和事物发展进程的终点相一致。生物学理论体系的终点是灵长类动物。一门科学的理论终点就是另一门科学的逻辑起点。从猿到人,进入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逻辑必须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史相统一。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过程。科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如实地反映这个过程。 例如,几何学,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从平面解析几何到立体解析几何。 理论体系如果不同人类认识发展史相一致,就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就不能称为科学的理论体系。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 2、历史和逻辑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要求 第一,必须从事实出发,如实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第二,把研究历史过程和研究事物现状结合起来。 第三,把历史叙述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 参见:(《辩证逻辑纲要》P.236)
2023-08-16 17:45:141

如何理解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一种建构辩证思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以抽象的形式出现的科学理论的逻辑体系要前后连贯,要与事物的历史发展在根本上保持一致。逻辑的方法就是理论思维的方法,是以概念、判断、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构成理论体系,从纯粹的、抽象的形态上去把握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必然性,在揭示客观事物整体的规律性、本质性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再现客观事物的发展历史进程的一种方法。历史的方法就是事实认识的方法,是按照客观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通过实事求是叙述和客观生动描写各种
2023-08-16 17:45:242

为什么说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四个,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这两个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共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统一,这两个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有内在关联.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1.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2.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1.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2.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
2023-08-16 17:45:452

如何理解"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四个,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这两个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共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统一,这两个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有内在关联。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1.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2.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1.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2.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这个,我在网上看到有朋友在讨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时,否定科学的发展进程,全部否定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杰出理论所做的贡献,说那些都不是真理,真理就该永远都是对的,不存在相对真理,只要是相对的,就不是真理,等等言论。我觉得这些言论有些过激,否定了人类认识的过程性、历史性。人类还没有那个能力能够一下子得到全部的绝对的真理。我觉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就源自于辩证逻辑的这个基本原则,即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
2023-08-16 17:45:562

如何理解“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1.思维方法的本质.   (1)哲学上所研究的思维方法就是指理论思维方法,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正确进行理性认识的方法.   (2)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因此思维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中介性,通过思维方法,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结、相互贯通,从而搭起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的桥梁.   2.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   (1)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   (2)思维方法对于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①思维方法规范着人们的思维如何运动,规范着思维运行的方向和侧重点.②思维方法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功能,具有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   (3)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正确性的程度.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1.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   (1)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2)归纳和演绎是统一的人类认识过程中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思维运动形式:①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运动,它本身不能为自己准备好作为出发点的一般原则.通过归纳对个别事物的现象研究所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原则,既是归纳的终点,又是演绎的起点.所以,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②演绎是归纳的向导,归纳首先要解决的归纳什么、怎么归纳等目的性、方向性问题,必须由演绎提供理论根据.可见,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不能夸大其中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的作用.   2.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1)分析的方法是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不同部分、方面再组合为一个统一整体而加以研究的方法.   (2)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分析与综合互相依赖.综合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分析以综合为前导,没有综合也就没有分析.在辩证思维中,总是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纯粹的分析或综合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分析与综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的认识就是一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3.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1)所谓历史,一是指认识对象本身的发展史,二是指人们对认识对象认识过程的发展史.所谓逻辑,是指理性思维以概念、范畴等思维形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   (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主观的逻辑要以客观的历史为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但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是无差别的等同,逻辑反映历史,是抛弃了历史发展中大量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集中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的、主流的、必然的东西,从而形成的理论体系.逻辑反映历史“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种“经过修正”的东西,不是对历史的背离,而是以严密的逻辑、前后一贯的形式对历史的深刻的反映.   4.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易出选择题)   (1)逻辑思维中的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具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感性具体,即完整的表象;二是思维具体,即关于事物的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也就是在抽象基础上形成的包含着客观事物各种本质属性的统一整体的再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中的“具体”,是指思维具体.   (2)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逻辑中介的作用,而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①作为逻辑起点的抽象,第一,必须是反映对象最一般本质的抽象;第二,应是构成对象的细胞、基本单位;第三,应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对象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②所谓逻辑中介,就是联系的中间环节,在逻辑上叫做中项.③终点即思维中的具体,它是具有许多规定的丰富的总体.构成思维具体的各个个别规定,通过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对象在思维中完整地再现出来.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的区别.   (1)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体系演化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   (2)科学方法即科学研究方法,一般是指应实践的要求,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上提出假说,然后由一系列的实践或实验对这些假说进行验证,再经一系列的研究形成理论体系与指导科学实践的研究方法.   (3)思想方法一般是指指导具体工作的方法.   2.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1)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具体关系.   (2)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哲学通过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等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等,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因此辩证思维方法要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   3.在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的关系上,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用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来否定和取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的片面倾向.另一种是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否定和取代辩证思维方法的形而上学倾向.
2023-08-16 17:46:051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关系

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即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着偶然因素、次要因素和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加工改造,抛弃历史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抛弃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逻辑的东西能够更深刻地反映历史。
2023-08-16 17:46:163

为什么说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这个是马哲书上说的.所以拿来讨论讨论,想重点学习下.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四个,  归纳和演绎,  分析和综合,  这两个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共有;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逻辑和历史相统一,  这两个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有内在关联.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1.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2.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  1.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  2.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
2023-08-16 17:46:251

为什么说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简单来说,就是思想要结合实际,遵循罗辑,尊重历史,这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2023-08-16 17:46:473

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关系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关系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1.思维方法的本质. (1)哲学上所研究的思维方法就是指理论思维方法,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正确进行理性认识的方法. (2)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因此思维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中介性,通过思维方法,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结、相互贯通,从而搭起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的桥梁. 2.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 (1)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 (2)思维方法对于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①思维方法规范着人们的思维如何运动,规范着思维运行的方向和侧重点.②思维方法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功能,具有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 (3)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正确性的程度.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1.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 (1)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2)归纳和演绎是统一的人类认识过程中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思维运动形式:①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运动,它本身不能为自己准备好作为出发点的一般原则.通过归纳对个别事物的现象研究所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原则,既是归纳的终点,又是演绎的起点.所以,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②演绎是归纳的向导,归纳首先要解决的归纳什么、怎么归纳等目的性、方向性问题,必须由演绎提供理论根据.可见,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不能夸大其中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的作用. 2.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1)分析的方法是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不同部分、方面再组合为一个统一整体而加以研究的方法. (2)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分析与综合互相依赖.综合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分析以综合为前导,没有综合也就没有分析.在辩证思维中,总是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纯粹的分析或综合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分析与综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的认识就是一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3.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1)所谓历史,一是指认识对象本身的发展史,二是指人们对认识对象认识过程的发展史.所谓逻辑,是指理性思维以概念、范畴等思维形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 (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主观的逻辑要以客观的历史为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但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是无差别的等同,逻辑反映历史,是抛弃了历史发展中大量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集中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的、主流的、必然的东西,从而形成的理论体系.逻辑反映历史“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种“经过修正”的东西,不是对历史的背离,而是以严密的逻辑、前后一贯的形式对历史的深刻的反映. 4.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易出选择题) (1)逻辑思维中的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具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感性具体,即完整的表象;二是思维具体,即关于事物的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也就是在抽象基础上形成的包含着客观事物各种本质属性的统一整体的再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中的“具体”,是指思维具体. (2)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逻辑中介的作用,而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①作为逻辑起点的抽象,第一,必须是反映对象最一般本质的抽象;第二,应是构成对象的细胞、基本单位;第三,应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对象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②所谓逻辑中介,就是联系的中间环节,在逻辑上叫做中项.③终点即思维中的具体,它是具有许多规定的丰富的总体.构成思维具体的各个个别规定,通过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对象在思维中完整地再现出来.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的区别. (1)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体系演化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 (2)科学方法即科学研究方法,一般是指应实践的要求,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上提出假说,然后由一系列的实践或实验对这些假说进行验证,再经一系列的研究形成理论体系与指导科学实践的研究方法. (3)思想方。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关系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1.思维方法的本质。 (1)哲学上所研究的思维方法就是指理论思维方法,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正确进行理性认识的方法。 (2)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 因此思维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中介性,通过思维方法,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结、相互贯通,从而搭起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的桥梁。 2.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 (1)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 (2)思维方法对于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①思维方法规范着人们的思维如何运动,规范着思维运行的方向和侧重点。 ②思维方法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功能,具有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 (3)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正确性的程度。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1.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 (1)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2)归纳和演绎是统一的人类认识过程中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思维运动形式:①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运动,它本身不能为自己准备好作为出发点的一般原则。通过归纳对个别事物的现象研究所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原则,既是归纳的终点,又是演绎的起点。 所以,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②演绎是归纳的向导,归纳首先要解决的归纳什么、怎么归纳等目的性、方向性问题,必须由演绎提供理论根据。 可见,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不能夸大其中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的作用。 2.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1)分析的方法是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不同部分、方面再组合为一个统一整体而加以研究的方法。 (2)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分析与综合互相依赖。综合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分析以综合为前导,没有综合也就没有分析。 在辩证思维中,总是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纯粹的分析或综合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分析与综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人的认识就是一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3.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1)所谓历史,一是指认识对象本身的发展史,二是指人们对认识对象认识过程的发展史。所谓逻辑,是指理性思维以概念、范畴等思维形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 (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主观的逻辑要以客观的历史为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但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是无差别的等同,逻辑反映历史,是抛弃了历史发展中大量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集中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的、主流的、必然的东西,从而形成的理论体系。逻辑反映历史“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这种“经过修正”的东西,不是对历史的背离,而是以严密的逻辑、前后一贯的形式对历史的深刻的反映。 4.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 (易出选择题) (1)逻辑思维中的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具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感性具体,即完整的表象;二是思维具体,即关于事物的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也就是在抽象基础上形成的包含着客观事物各种本质属性的统一整体的再现。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中的“具体”,是指思维具体。 (2)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逻辑中介的作用,而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①作为逻辑起点的抽象,第一,必须是反映对象最一般本质的抽象;第二,应是构成对象的细胞、基本单位;第三,应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对象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②所谓逻辑中介,就是联系的中间环节,在逻辑上叫做中项。 ③终点即思维中的具体,它是具有许多规定的丰富的总体。构成思维具体的各个个别规定,通过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对象在思维中完整地再现出来。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的区别。 (1)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 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体系演化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 (2)科学方法即科学研究方法,一般是指应实践的要求,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上提出假说,然后由一系列的实践或。 逻辑判断题求解答.求完整答案1.在“历史的逻辑决定 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识;逻辑在此是指上述过程在思维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 历史特别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在先的,它决定着逻辑,是逻辑产生的基础。关于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性,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的逻辑也应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但历史本身包括无数的细枝末节和偶然因素,逻辑则以理论形态把握历史及其规律,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舍弃那些细枝末节而抓住主干和本质的东西。这就是逻辑对历史的“修正”,没有这种“修正”就不可能正确地把握历史,所以我们说“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是将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观点。 ——分析推理。 历史与逻辑的关系(马克思原理题目)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1.思维方法的本质。 (1)哲学上所研究的思维方法就是指理论思维方法,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正确进行理性认识的方法。 (2)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 因此思维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中介性,通过思维方法,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结、相互贯通,从而搭起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的桥梁。 2.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 (1)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 (2)思维方法对于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①思维方法规范着人们的思维如何运动,规范着思维运行的方向和侧重点。 ②思维方法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功能,具有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 (3)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正确性的程度。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1.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 (1)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2)归纳和演绎是统一的人类认识过程中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思维运动形式:①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运动,它本身不能为自己准备好作为出发点的一般原则。通过归纳对个别事物的现象研究所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原则,既是归纳的终点,又是演绎的起点。 所以,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②演绎是归纳的向导,归纳首先要解决的归纳什么、怎么归纳等目的性、方向性问题,必须由演绎提供理论根据。 可见,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不能夸大其中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的作用。 2.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1)分析的方法是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不同部分、方面再组合为一个统一整体而加以研究的方法。 (2)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分析与综合互相依赖。综合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分析以综合为前导,没有综合也就没有分析。 在辩证思维中,总是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纯粹的分析或综合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分析与综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人的认识就是一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3.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1)所谓历史,一是指认识对象本身的发展史,二是指人们对认识对象认识过程的发展史。所谓逻辑,是指理性思维以概念、范畴等思维形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 (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主观的逻辑要以客观的历史为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但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是无差别的等同,逻辑反映历史,是抛弃了历史发展中大量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集中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的、主流的、必然的东西,从而形成的理论体系。逻辑反映历史“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这种“经过修正”的东西,不是对历史的背离,而是以严密的逻辑、前后一贯的形式对历史的深刻的反映。 4.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 (易出选择题) (1)逻辑思维中的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具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感性具体,即完整的表象;二是思维具体,即关于事物的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也就是在抽象基础上形成的包含着客观事物各种本质属性的统一整体的再现。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中的“具体”,是指思维具体。 (2)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逻辑中介的作用,而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①作为逻辑起点的抽象,第一,必须是反映对象最一般本质的抽象;第二,应是构成对象的细胞、基本单位;第三,应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对象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②所谓逻辑中介,就是联系的中间环节,在逻辑上叫做中项。 ③终点即思维中的具体,它是具有许多规定的丰富的总体。构成思维具体的各个个别规定,通过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对象在思维中完整地再现出来。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的区别。 (1)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 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体系演化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 (2)科学方法即科学研究方法,一般是指应实践的要求,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上提出假说,然后由一系列的实践或实验对这些假说进行验证,再经一系列的研究形成理论体系与指导科。 下列判断中正确说明历史与逻辑关系的是 A.历史决定逻辑,逻辑再现历史 A对,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历史的东西决定着逻辑的东西,历史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是历史的理论概括。历史唯物主义也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逻辑思想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自然由社会存在决定。 B错,理由参看A,应该是历史决定逻辑。这样的设题也可以看出A、B必有一个对。 C错,谁是谁的基础要看谁决定谁,历史决定逻辑,自然是历史是逻辑的基础。 D错,写反了,历史决定逻辑,,那就应该是没有历史就没有逻辑才对。
2023-08-16 17:46:571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什么意思

就是要发展的运动的联系的看问题
2023-08-16 17:47:073